世界经济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32:53

世界经济研究篇1

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江时学

世界军火贸易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续建宜

网络经济繁荣的原因探讨董庆军,张金隆

“知识经济”悖论及可能发展巩胜利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国际研讨会综述施进

重提主办银行制度——解决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一条途径张昱

从国外通货紧缩的实践看我国的相应对策孙健,徐惠

试论沪港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尤安山

新世纪的欧洲、欧元及其相关政策赵蓓文

试论目前美国货币政策的特点、难点及其未来走势刘平

从美国航空市场的发展看市场竞争形态的演变江可申,李文绅

美国风险投资运行机制的产权分析和对我国的启示王小勇

国际直接投资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罗余才,李功网

中国引进FDi的任务与对策分析顾卫平

国际资本自由流动中的公平性分析刘建军,王晋忠

经济全球化冲击的性质与特点伍贻康

中国对外贸易的竞争战略贾继锋

引资战略和与跨国公司合作竞争战略金芳

生产国际化和全球产业结构调整谢康

金融开放和金融安全战略徐明棋

试论国际恐怖主义概念、特征和根源王德华

亚洲经济合作方式比较与分析陈晔,马晔华

南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韦金鸾

环日本海四国科技联盟的可行性分析伍华佳,刘军梅

试论中国地方政府推动下的对外经济交流的扩大与国家凝聚力郑焕禹

韩资企业在华投资绩效及影响因素分析吴静芳,安锺石

剖析台湾经济困境与未来发展蒋成

欧元对世界经济及我国外经贸发展的影响马元柱

发展中美经济关系,加强对美国国会的工作王国兴

试论美国金融混业体制周宇

资信评级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体系中的作用欧志伟,侯皓

试析加入wto对我国金融分业经营体制的影响石建勋,历咏

机构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的效率徐旭初

小世界网络(Swn)及其在经济管理领域的应用田颖杰,李南,江可

建设经济强国的目标与机遇张幼文

台商对中国大陆的投资以及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周建明

按不同方法测算世界各国经济规模差异的原因——兼购买力平价和汇率走势分析余芳东

印度资本形成中的强政府作用与启示陈彬彬

新安全观与东亚地区合作机制黄仁伟

中俄关系的良性发展与新形势下的上海合作组织潘光

迈向新世纪的亚欧新型平等伙伴关系余建华

布什政府对华政策的演变和中美关系的新现实王建伟

对当前两岸形势的分析——评“一边一国”讲话周忠菲

世界钢铁大战与wto保障措施崔大沪

试论我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周宇

金融控股公司——在分业经营体制下发展混业合作业务的必然选择赵蓓文

世纪之交世界传统CBD“两难”处境的成因剖析及展望庄崚,经一平

全球化时代日本经济的得失分析高兰

试论中俄经贸合作的潜力与前景李立凡

经济全球化与中埃经贸关系周国建

中国经济过热的趋势与风险分析BensonFung

wto框架下“一国四席”的一体化关系研究周忠菲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战略:挑战与对策徐晓巍

技术集群与跨国公司R&D分散化投资决策的经济学分析元利兴,宣国良

世界500强的动态研究胡旭微,黄俊军

世纪初中国的外资政策与国家竞争优势的构建--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引资战略赵蓓文

中国长期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制约因素分析吕克勤

广场协议、日本长期经济萧条与人民币升值范幸丽,王晶

东亚多边合作态势与前景贺晓琴

21世纪初中南亚安全环境与中国西部安全傅勇

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与挑战潘锐

试析普京政府的新欧亚主义外交战略朱雯霞

中国航空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研究杨丽华

拓展我国海外工程承包市场战略研究王彤宙

多边贸易体制"非市场经济"制度安排的演进:双重博弈视角的考察张斌,ZhangBin

双重比较优势与竞争型Fta的获益者和受损者--CaFta的启动与双方的利益分配孙玉红,SunYuhong

汇率风险与跨国并购价值效应研究张学超,宣国良,ZhangXuechao,XuanGuoliang

东南亚区域贸易的汇率波动效应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邱立成,王自锋,QiuLicheng,wangZifeng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出口相似性分析吕玲丽,LuLingli

中国加工贸易结构升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黄菁,杨三根,HuangJing,YangSangeng

中国加工装配活动中的生产控制模式:分治假说及其实证研究王怀民,wangHuaimin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张纪,ZhangJi

外资并购反垄断控制的困惑与解决思路文青,wenQing

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资本形成及经济增长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研究毛新雅,王桂新,maoXinya,wangGuixin

转型国家市场化进程测度的地区差异分析--基于产业结构调整指标的设计与评价杨晓猛,YangXiaomeng

英国生产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陈凯,ChenKai

美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亚太经济格局的影响陈继勇,徐涛,ChenJiyong,Xutao

R&D投入--中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选择胡涵钧,王作维,HuHanjun,wangZuowei

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王庆颖,wangQingying

对外贸易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测度与分析黄先海,石东楠,HuangXianhai,ShiDongnan

从显性比较优势看中国后发优势陶俊,taoJun

人民币汇率与劳动生产力相对成本优势的思考葛开明,GeKaiming

中美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分析李丽,LiLi

国际核心卡特尔及其规制王中美,wangZhongmei

市场分割、比较优势与加工贸易--对中国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与加工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王怀民,wanGHuaimin

世界产业服务化与发展上海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思考厉无畏,王慧敏,Liwuwei,wangHuimin

国际大都市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比较研究--以纽约、伦敦、东京为例的分析杨亚琴,,YangYaqin,wangDan

服务贸易对澳门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孙茂辉,Sunmaohui

2004年发展中国家经济状况及前景展望王东,wangDong

世界经济研究篇2

【关键词】世界经济;中国经济;关系;影响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经济保持着长期较快增长的速度,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目前,世界经济在经历金融危机之后,依旧处于一个调整的时期,旧的经济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新的经济问题又出现,世界经济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另外,世界经济的复杂性也让国际经济政策更加难以协调,全球经济更加难以治理。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以明显高于世界平均经济增长的速度增长着,GDp总量上升到世界第二,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样的,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会给中国经济带来诸多影响,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之间关系匪浅,联系也日益紧密。为了促进中国经济更好的发展,有必要研究世界经济对中国的影响。

从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相互关联、互动发展的角度来认识世界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影响,有助于更辩证更客观地研究出中国经济所受到的影响。先研究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关系,再研究世界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影响,让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进行一体化的、互动的发展,从而帮助中国经济取得良好的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健康运行。

二、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关系

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经济,世界经济的繁荣也离不开中国经济。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关系匪浅。

(一)世界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

中国通过近些年的努力,已经成为位列世界第二的经济体,这不仅得益于中国政府所做的一系列努力,也因为全球化趋势以及世界经济这一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

世界经济通过若干因素来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第一,世界经济全球化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促使中国深化对外开放程度,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很多机遇。第二,世界经济所带来的国际秩序和规则的建立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动力。经济改革使得中国融入世界,在国际秩序和规则准许的情况下,中国可以进行一系列经济改革,以此来促进中国经济健康的发展。第三,高科技革命促使中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引进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来发展经济,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同时,中国也拥有了进入很多高科技领域的契机。第四,国际上的资本流动为中国提供更多资源。中国可利用国际资本流动,扩大投资规模,提高外资利用水平。第五,开放型经济促进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在世界经济开放发展的大趋势下,中国的区域经济也会取得相应的发展。

世界经济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市场空间以及国际贸易空间,也为中国的经济改革提供了相关的经验以及先进的理念。世界经济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动力。

(二)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中国经济经过近些年来不断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中国经济还会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中国经济进行了创新驱动的转变和开放升级,很可能会成为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因素,中国经济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的轨道。中国经济在将来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也在世界消费市场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中国一直以来的经济政策使中国成为经济危机的主要对抗者,中国还将改变全球的金融格局,甚至引领国际经济体系和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毫无疑问,中国经济将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将会给全球的人力资源带来新的红利,甚至中国将成为世界产业创新创造中心。中国,是大国经济以及发展中国家经济进行创新发展取得成功的范例。

(三)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以一体化的、互动的方式发展着

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不可剥离的一部分,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融合成紧密的整体,以一w化的、互动的方式发展着。为了进一步加深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都需要适当的变革与发展。

首先,市场化、全球化以及信息化促进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互动。市场化、全球化以及信息化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同时让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实现互动。其次,中国经济的法制化和规范化是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中国经济需要加强法制建设,使中国经济走上规范化的道路,真正融入全球化,从而影响甚至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最后,经济的平衡与修复机制是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一体化的保障。建立有效的平衡与修复机制,不是世界经济或者中国经济单方面可以完成的事情,而是需要双方都做出一定的努力,一起探索方能达成。

总之,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世界经济离不开中国经济,中国在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为实现世界经济中各个国家之间的共赢做努力。中国经济也离不开世界经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将会深刻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

三、世界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密不可分,因此世界经济的发展会给中国经济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世界经济对中国的影响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风险加剧

世界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但中国在国际竞争中依然困难重重。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国际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迈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企业进入了很多外国市场,同样的,很多外国企业也进入了中国市场,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发展。但是,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并不是均衡的,是一把双刃剑,在一定程度上会使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很容易遭受到金融风险甚至经济危机,中国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二)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合作关系依然存在困难

世界经济的发展为很多国家提供了处理地区事务的平台,但是中国想与其他国家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依然存在难度。世界经济的发展促使部分地区实现了区域济一体化,导致有些地区增加了贸易保护,限制了其他国家的出口贸易,不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失去优势,在国际合作中的有利地位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与其他国家建立合作关系的难度。

(三)国际资本流动增加了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冲击

世界经济的一个发展趋势是金融的自由化,金融的自由化有利于中国引进资金,但是国家资本的流动也会冲击中国的金融市场。金融的自由化致使资本的流动性增强,短期投机行为增加,中国是未来非常好的一个国际资本投资目标。但也正因为金融自由化,导致各国对资金的争夺增加,而资本的流动性会冲击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也就是说,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金融市场有不利的影响。

(四)中国经济结构调整

世界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竞争的加剧,使得各国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以期取得更好的发展。中国,可以利用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经济结构的升级,在产品结构、公司结构、企业结构等方面都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尤其是要对知识经济给予足够重视。知识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但是目前各国对知识经济的认识不一,有一些国家还没有对知识经济给予足够重视。中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时候,要意识到知识经济的重要性,进行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让中国经济发展更加稳健。

(五)中国积极开放国外市场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促使中国抓住机会,积极开放国外市场,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模式,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转变为市场经济,完成经济开放的变革。但是,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中国经济的开放程度还有所欠缺。所以,中国经济要塑造开放型经济,加深经济开放程度,积极参加国际经济活动,以此来加强国际竞争力,谋求中国经济更好的发展。另外,中国经济不仅要积极开放国外市场,还要有效的利用国外资源,弥补中国国内资源的不足,为中国经济发展增加动力。

四、总结

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密不可分,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关系是:世界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以一体化的、互动的方式发展着。

在这样的关系下,世界经济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非常大。世界经济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风险加剧;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合作关系依然存在困难;国际资本流动增加了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冲击;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中国积极开放国外市场;中国的经济安全机制较为稳健。

本文对市场经济与中国经济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探索,中国相关部门可以参考本文的成果,制定出更为适宜的经济发展政策,从而促进中国经济更好的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良好运行。

参考文献:

[1]权衡.开放的中国与世界经济――迈向一体化互动发展[J].国际战网,2014,(5)

[2]姜跃春.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与中国[J].国际问题研究,2004,6

[3]任冲.世界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战略抉择[D].山东师范大学,2001

世界经济研究篇3

【内容提要】在当代国际问题研究中,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曾作过精辟的论述。斯大林对这个问题的研究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中心”与“”的研究,二是对两大不同社会制度的研究。斯大林的研究,既以其有价值的方面丰富了列宁的思想,也有其不足的方面,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英文摘要】Relationshipbetweenworldeconomyandworldpoliticshasalwaysbeenthefocusofmanyscholars.itisarecurrentthemeamongremarkablemarxistauthors,too.Stalin’sresearchonthisissueincludestwopoints.theyare,thestudyof"thecenter"and"theperiphery",andthestudyofthetwosocialsystems.theauthorpointsoutthatStalin’sresearchfindingshaveenrichedLeninism,butarenotwithoutlimitations,andthattheselimitationshaveleftprofoundlessonsforustodrawon.

【关键词】斯大林/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心”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Stalin/worldeconomyandpolitics/"center"and"periphery"/capitalism/socialism

【正文】

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大系统。它所涵盖的内容极为丰富,所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所包含的行为主体也多种多样。列宁在对垄断资本主义的考察中,对20世纪初期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的关系作了科学的探讨,写下了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的名着——《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斯大林坚持和扞卫了列宁的思想,对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中最基本的矛盾方面,即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矛盾,以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作了深刻的分析,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重要论点,丰富了列宁的思想,对后人认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中的“中心”与“”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斯大林第一次明确地把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国家之间的关系称作“中心”与“”的关系。“中心”意即“欧洲资本主义”,“”意即“欧洲资本主义所赖以生存的各殖民地”[1](p185)。“中心”与“”的关系,就是欧洲资本主义与它的殖民地在经济上存在的掠夺与被掠夺的关系,在政治上存在的危机与革命的关系。斯大林根据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发展、变化的事实,以对帝国主义的内外矛盾的全面揭示为基础,分析了“中心”与“”的关系。

(一)对“中心”与“”矛盾的分析

早在19世纪中期,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时,就已把资本主义作为一个世界体系来研究了。他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在摧毁殖民地、附属国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社会经济结构,并用机器产品毁灭这些国家的手工业产品时,就强制地把它们变成自己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从而形成了一种以适应机器经营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显然,“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在当时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中心”,而一部分“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则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为“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乃至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成为极少数“先进”国家对世界上大多数落后国家和民族实行殖民压迫和金融扼制的世界体系。针对这种情况,列宁明确地把帝国主义时代各民族划分为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把整个世界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少数剥削、压迫别人的国家;一类是大多数殖民地弱小民族国家。显然,前者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中心”,后者是“”。列宁虽然没有使用“中心”与“”的概念,但他却对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中这种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心”与多数发展中民族主义国家“”相对立的基本格局作了深刻的分析,并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

斯大林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列宁的思想,明确地把20世纪初期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中的“欧洲资本主义”与殖民地概括为“中心”与“”。1927年11月5日,他在和德国、法国、奥地利等国工人代表的谈话中,在对西欧形势发表看法并提到欧洲和殖民地的政治关系时说:“欧洲和殖民地是什么呢?这是资本主义的中心和。欧洲资本主义的中心‘不安宁’,它的更加‘不安宁’。”[1](p185)斯大林在其他一些着作和谈话中,从帝国主义这一世界体系所存在的矛盾方面对这一基本格局作了探讨。

斯大林对这一时期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中“中心”与“”矛盾的分析,是以对帝国主义内部矛盾的分析为基础的。在斯大林看来,帝国主义的内部矛盾主要有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矛盾即“劳动和资本之间的矛盾”,各资本主义集团之间以及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劳动和资本之间的矛盾”,反映的是工人阶级采用种种手段与拥有莫大势力的“工业国里垄断性的托拉斯和辛迪加、银行和财政寡头”之间的斗争。在这种斗争中,“工人阶级通常采用的手段,如工会和合作社、议会政党和议会斗争等等已经完全不够了”,工人阶级应该拿起新的武器,这就是革命。劳动和资本之间矛盾的尖锐化,必然把工人阶级引向革命。各资本主义集团之间以及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是“各财政集团之间以及帝国主义列强之间为争夺原料产地、争夺别国领土而发生的矛盾”。“帝国主义就是向原料产地输出资本,就是为独占这些原料产地而进行疯狂的斗争,就是为重分已经被瓜分完的世界而进行斗争,就是寻找‘阳光下的地盘’的新起财政集团和列强对死抓住既得赃物不放的老旧财政集团和列强进行特别猛烈的斗争。各资本家集团之间的这种疯狂斗争的特点就在于它包含有不可避免的因素,即帝国主义战争,为夺取别国领土而进行的战争。而这种情况的特点又在于它使帝国主义者彼此削弱,使整个资本主义阵地削弱,使无产阶级革命的时机加速到来,使无产阶级革命必然实现”。(p65)

斯大林进一步分析了“中心”与“”的矛盾,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他把这一矛盾概括为“为数极少的占统治地位的‘文明’民族和世界上十多亿殖民地和附属国人民之间的矛盾”,认为这一矛盾的实质就在于,“帝国主义就是对极广大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内十多亿居民施行最无耻的剥削和最残忍的压迫。榨取超额利润就是这种剥削和压迫的目的”;这一矛盾发展的结果必然是:“无产者阶级的出现,本地知识分子的产生,民族意识的觉醒,解放运动的加强”,而一切殖民地和附属国内革命运动的加强,从根本上“破坏资本主义阵地,把殖民地和附属国由帝国主义的后备军变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后备军”(p66)。斯大林对“中心”与“”矛盾的分析,深刻地说明了帝国主义不仅使无产阶级革命成为不可避免的实践问题,而且还形成了直接冲击资本主义堡垒的有利条件。他的这一分析不仅充分地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特征,而且非常明确地指明了这个时代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上的主要矛盾,为殖民地和附属国国家的无产阶级认清形势、寻求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

(二)“中心”与“”格局的演化

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中“中心”与“”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反映了帝国主义时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动荡”是帝国主义时代总的特征,而在这个时代的总过程中,也有着相对的稳定时期。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并非意味着帝国主义的强大,而是孕育着更严重的混乱。斯大林从分析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相对稳定状况出发,分析了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中“中心”与“”格局的演化。

1925年12月,在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斯大林对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作了分析,认为“资本主义正在摆脱或者说已经摆脱它在战后所陷入的那种生产、贸易以及财政方面的混乱状态”,而布尔什维克党则把这种情况称作“资本主义的局部稳定或暂时稳定”,斯大林对此作了阐释:“这就是说,各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危机时期(我指的是一九一九年至一九二年)曾一度一落千丈的生产和贸易已经开始向前发展,而资产阶级政权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巩固起来。这就是说,资本主义暂时已经摆脱它在战后所陷入的那种混乱状态。”资本主义相对稳定状态的具体表现是:欧洲一切先进国家的生产,有的已经向前发展,向上增长,有些地方已经达到战前(1914年以前)水准的80%~90%。例如,法国的粮食生产已达到战前水准的83%,德国达到68%;英国的煤产量已达到战前水准的90%,法国达到107%,德国达到93%;英国的钢产量已达到战前水准的98%,法国达到102%,德国达到78%;英国的棉花消费量已达到战前水准的82%,法国达到83%,德国达到81%;英国的对外贸易是入超,达到战前水准的94%,德国也是入超,法国达到战前水准的102%。“总的情况是:欧洲的战后经济危机正在消失,生产和贸易正逐渐达到战前水准。”(p219、220)可见,斯大林所说的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指的就是资本主义生产、贸易的恢复和发展,以及资产阶级政权在一定程度上的巩固。

斯大林在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与政治局势的分析中,考察了“中心”与“”格局的演化。首先,他阐述了“中心”的转移问题,并论证了资本主义出现相对稳定状态的原因。他认为,“过去通常总是把法德英三国说成世界财政资本剥削的中心。现在已经绝对不能这样说了。”“资本主义世界财政势力的中心,全世界财政资本剥削的中心,已经从欧洲移到美国。”“这个国家在各方面,无论在生产和贸易方面或在资本积累方面,都在发展。”斯大林用具体数据证实了自己的观点。“美国的粮食产量已经超过战前水准,现在已经等于战前水准的百分之一百零四。煤的产量虽然只达到战前水准的百分之九十,但是这方面的差额有石油的大量增产额来弥补。而且必须指出,美国的石油产量占全世界石油总产量的百分之七十。钢的产量已经增加到百分之一百四十七,超过战前水准百分之四十七。国民收入等于战前水准的百分之一百三十,超过战前水准百分之三十。对外贸易方面靠向欧洲各国输出而造成巨额出超,已经达到战前水准的百分之一百四十三。全世界价值九十亿的黄金储备中大约有五十亿是在美国。北美合众国的通货是世界上最稳定的通货。至于资本输出,美国现在差不多是资本输出率不断增长的唯一国家。法德两国输出得极少,英国也大大地减少了自己的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之所以会出现暂时稳定、相对稳定的状态,其主要原因就是“靠美国资本的帮助和以西欧各国在财政上服从美国为代价”。西欧各国积欠美国的国家债款达到260亿卢布,说明“欧洲各国靠美国资本的流入(部分地靠英国资本的流入)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站稳脚跟”。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又“是以欧洲各国在财政上服从美国为代价的”(p221-222)。

其次,斯大林在阐述“中心”转移的同时,也论述了“”力量的增长问题,说明了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中孕育着“不稳定”。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中,“靠美国资本的帮助和以西欧各国在财政上服从美国为代价”的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说到底,则是以加重居民的捐税负担、造成工人境遇恶化为前提的。斯大林认为,捐税负担的进一步加重,导致“欧洲劳动者首先是工人阶级的物质生活状况必然会恶化下去,而工人阶级也一定会革命化”。因此,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不稳定”的因素。他还认为,“靠美国资本的帮助和以西欧各国在财政上服从美国为代价”的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受到冲击,不仅有国内因素的作用,而且还有世界范围的因素的作用,即通过“加紧压迫和剥削殖民地和附属国”,必然导致“这些国家的危机和革命运动增长起来”,影响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斯大林还通过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中“中心”转移内涵的深刻揭示,进一步说明了资本主义相对稳定的不巩固性,以及稳定中隐含着“不稳定”因素。他指出:“剥削世界的主要国家的圈子与战前时期相比,已经缩小到极点了。从前,主要的剥削者是英法德三国以及部分地包括美国,现在这个圈子已经缩小到极点了。现在世界上的主要财政剥削者,也就是世界上的主要债权人,是美国和部分地包括它的帮手——英国。”这样一来,欧洲各国虽然还在继续剥削自己的殖民地,但同时它们自己在财政上也受到美国的支配,受到美国的剥削。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世界各国进行剥削的主要国家减少了,而被剥削的国家增多了。这必然激化资本主义世界的矛盾,对资本主义的稳定造成强烈冲击。从“中心”与“”的矛盾发展来看,资本主义世界已经呈现出一些主要事实,即各殖民地的工业和无产阶级的发展和增长;殖民地国家文化水平普遍提高,知识分子日益增多;各殖民地民族革命运动的增长及帝国主义的世界统治的总危机;印度和埃及反对英帝国主义的解放斗争;叙利亚和摩洛哥反对法帝国主义的解放战争等等。根据这些事实,斯大林得出结论:“列强当前有丧失它们的主要后方即殖民地的危险。资本主义的稳定在这方面是不巩固的,因为被压迫国家的革命运动在逐步增长,有些地方(……)已经开始采取直接同帝国主义作战的形式,而帝国主义显然是担负不了制服‘自己的’殖民地的任务的。”(p222-224)

斯大林关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中“中心”与“”格局的分析,以及从“中心”与“”的矛盾演化中,对资本主义相对稳定中孕育着“不稳定”的分析,对我们探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中的资本主义世界格局,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二、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中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

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中,在存在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中心”与“”格局的同时,还存在着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不同社会制度的格局。在这一格局中,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较量充分地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斯大林对此作了非常深刻的论述。虽然他的某些论述存在着缺陷,但从总体上来说,他仍然为我们理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文献。

(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及对立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经济全面持续高涨,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短时间内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社会主义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可以与资本主义相抗衡的国家。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空前严重的大危机,危机沉重地打击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使资本主义世界的各种矛盾日益尖锐化。资本主义的岌岌危机和社会主义的节节胜利,充分显示了两大不同社会制度的矛盾及对立。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从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形成的深层原因的角度,对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中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格局进行了考察。

斯大林认为,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它具有世界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两个特点。产生这两个特点的原因在于特殊的历史条件:第一,危机沉重地打击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扩展了影响范围和程度。第二,在经济危机扩展的进程中,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危机和各农业国的农业危机不但同时发生,而且互相交织在一起,破坏着整个经济。第三,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决定了垄断资本必然将危机造成的经济损失转嫁给广大劳动人民,从而使危机得以拖延。第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在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资本主义总危机早在帝国主义战争时期就已爆发,它破坏着资本主义的基石,促进了经济危机的到来。斯大林这里所说的“资本主义总危机”,就是他后来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所阐释的:“它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总危机,是既包括经济、也包括政治的全面危机。”(p616)

在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形成的原因的基础上,斯大林首先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威胁方面,揭示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立。他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加深了资本主义的腐朽,破坏了资本主义的平衡,资本主义已不再是惟一的和包罗万象的世界经济体系,社会主义体系日益增长、日益繁荣,同资本主义体系相对抗。这不仅动摇了资本主义存在的基础,而且还动摇了帝国主义在殖民地和附属国的基石。在斯大林看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在破坏和瓦解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的经济实力得到增长,加深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立。

其次,斯大林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方面,揭示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立。他指出,资本主义世界与苏联之间的矛盾是“整个资本主义和正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国家之间的矛盾”。“每当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开始尖锐化的时候,资产阶级就把视线转向苏联方面,看看能不能靠牺牲苏联这个苏维埃国家来解决资本主义的某个矛盾或所有一切矛盾”,因为资产阶级害怕苏联的存在会使工人阶级和殖民地革命化,害怕资本主义的势力范围会由此而缩小。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会加深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立。这种对立通过“两种相反的趋势”的作用进一步深化:一种是“执行破坏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联系的政策,对苏联进行挑衅性的袭击,公开地和隐蔽地准备对苏联进行武装干涉”;一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同情并支持苏联,苏联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威力增长,苏联的国防力量加强,苏维埃政权始终不渝地执行和平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斯大林从当时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与政治形势角度,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两大对立的社会制度的论述,在指导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争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走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他片面地看待这种对立,忽视了从并存、共处的角度去认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因而致使他从30年代后期开始,产生了强大的苏联在技术、人才等问题上已能自给的观念,并开始收缩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联系,造成了社会主义苏联在经济上发展缓慢的局面。

(二)两个平行的相互对立的世界市场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发生了急剧变化。首先,在德意日法西斯遭到严重失败、英法老牌帝国主义国家遭到极大削弱的同时,美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得到增强。美国成为世界的霸主。其次,苏联社会主义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政治影响力和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东欧一系列国家人民民主制度的建立,使得社会主义突破一国的范围成为一个世界体系,形成了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第三,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被压迫人民的革命斗争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开展,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战后初期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的发展,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阵营的对立是战后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的一个重大特征。斯大林为之而振奋,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他阐述了两个平行的相互对立的世界市场理论。

斯大林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两个对立阵营的存在所造成的经济结果,就是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瓦解了,因而现在就有了两个平行的也是互相对立的世界市场”,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社会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这两个平行而又互相对立的世界市场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封锁。“美国、英国及法国自己促成了这个新的平行的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巩固,当然这不是出于它们的本意。它们对于苏联、中国和没有加入‘马歇尔计划’体系的欧洲各人民民主国家实行经济封锁,想以此窒杀它们。事实上并没有窒杀得了,反而巩固了这个新的市场。”二是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建立了合作互助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结合起来了,并且建立了经济上的合作和互助。这个合作的经验表明,没有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能像苏联那样给予各人民民主国家以真正的和技术精湛的帮助。问题不仅在于这种帮助是极度便宜的,技术上是头等的。问题首先在于这种合作的基础,是互相帮助和求得共同经济高涨的真诚愿望。结果,在这些国家中便有了高速度的工业发展。可以满怀信心地说,在这样的工业发展速度之下,很快就会使得这些国家不仅不需要从资本主义国家输入商品,而且它们自己还会感到必须把自己生产的多余商品输往他国。”(p594-595)

在斯大林看来,两个平行的互相对立的世界市场的存在,必然使得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世界资源的范围缩小,世界销售市场的条件趋于恶化,这些国家中企业开工不足的现象大增。这样,摆在经济学家面前的两个问题是:“可不可以断言,斯大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所提出的大家知道的论点,即关于资本主义总危机时期市场相对稳定的论点,仍旧有效呢?”“可不可以断言,列宁在1916年春天所提出的大家知道的论点,即资本主义虽然腐朽,但‘整个说来,资本主义比以前发展得更迅速无比’的论点,仍旧有效呢?”斯大林回答了这两个问题:“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所产生的新条件,这两个论点都应该认为是已经失效了。”(p595)这一否定性回答,不仅抛弃了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对资本主义所作的“相对稳定”的正确判断,而且还否认了列宁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得比以前快的观点,否定了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有着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方面的同时,也有着某些可以容纳生产力发展的因素的唯物辩证法,背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

最后,斯大林得出的结论是:“在世界市场已经分裂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英、法)夺取世界资源的范围已经开始缩小的时候,资本主义发展的周期性——生产的增长和减缩——一定还会存在。不过,这些国家生产的增长将在缩小的基础上进行,因为这些国家的生产量将要减缩下去。”(p615)

斯大林对两个平行的互相对立的市场的论述,客观地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中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不同社会制度的基本格局,并充分地肯定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开展经济技术和贸易往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斯大林的这一理论是对列宁的和平共处原则和对外开放政策的一个新的发展。但是,由于斯大林始终把社会主义放在与资本主义相对立的位置上,对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社会制度并存的长期性认识不足,因而割裂了具有有机联系的统一的世界市场,简单地把两个市场与两大阵营相互对立的政治格局联系起来,从而认为两个市场也是对立的、互不相干的。斯大林的这一理论认识,造成了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单方面的对外开放,即人为地把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开放限制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削弱了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技术和贸易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其结果必然会影响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影响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正是在这种与世界市场隔绝、脱离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进程、脱离世界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发展总进程中进行的,从而也就在经济技术等方面处于长期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并且日益失去发展势头的境地。

(三)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

苏联从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起,就面临着要不要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交往的问题。从理论上说,斯大林在坚持列宁关于“人类的整个经济、政治和精神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已经越来越国际化了。社会主义会把它完全国际化”思想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关系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作了论述。

早在1921年,斯大林在论述俄共(布)党在取得无产阶级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怎样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就阐述了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关系的必然性和必要性问题。他指出:“第一,俄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如果它不用自己的原料换取西方国家的机器和装备,那就很难靠本身的力量组织运输业,发展工业并使城乡工业电气化。第二,俄国至今还是一个被工业比较发达的敌视俄国的资本主义国家包围的社会主义孤岛。如果苏维埃俄国邻近有一个工业发达的苏维埃大国或者几个苏维埃国家,那就很容易根据以原料换取机器和装备的原则同这些国家建立合作关系。但是现在没有这个条件,所以在无产阶级革命还没有在一个或几个工业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之前,苏维埃俄国和我们这个领导它的党就不得不寻求同敌视我们的西方资本家集团建立经济合作的形式和方法,以便取得必需的技术装备。租让制形式和对外贸易——这些就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不这样就很难指望在经济建设方面和在国家电气化方面取得决定性的成就。”斯大林很清楚这个过程是一个“缓慢而痛苦”的过程,也是一个“必然的、不可避免的”过程。(p87)

1923年4月,斯大林在提交给俄共(布)第十二次代表大会讨论并经党中央批准的提纲——《党和国家建设中的民族问题》中,进一步对各国开展经济往来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了分析。他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就出现了经济生活国际化的趋势,最近一个多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强了这种趋势,“并且用国际分工和各方面相互依赖的纽带把各个极不相同的民族联系起来了”(p149)。这一过程反映了生产力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民族隔阂和不同民族利益对立性的消灭,为未来世界社会主义经济准备着物质前提,斯大林明确指出这是“一个进步过程”。因此,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中,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置身于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联系之外,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关系,正像每个资本主义国家必须与国际资本主义加强经济联系一样,是由经济生活的国际化这一趋势决定的。

后来,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斯大林针对苏联党内外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开展经济往来问题上存在的混乱思想,明确指出:“以为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绝对闭关自守、绝对不依赖周围各国国民经济的东西,这就是愚蠢之至。”社会主义苏联与资本主义西方发生经济联系,决不是取决于主观愿望,也不可以有其他选择,这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客观进程。无视这一客观进程,在世界经济范围之外搞社会主义建设,就是抛弃社会主义、毁灭社会主义。斯大林还从“需要”的角度,说明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相互联系的必然性。他说:“我们得到贷款,不是因为我们的眼睛生得漂亮,而是因为资本主义国家需要我们的石油,需要我们的粮食,需要我们的市场来销售装备。不可忘记我国占世界六分之一的面积,是一个广大的销售市场,资本主义国家不和我们的市场保持某种联系是不行的。”(p117-118)因此,对社会主义苏联来说,应该充分地利用资本主义西方对苏联的“需要”,在与资本主义的经济联系中,发展社会主义。

显然,斯大林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发展经济关系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的理论认识,是迫于当时社会主义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之中、社会主义世界还没有形成而做出的,因而他只是把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作为一个权宜之计,没有认识到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中,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关系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因而致使他后来在实践中始终把社会主义经济放在与资本主义经济对立的位置上。

在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问题上,斯大林论述了“依赖性”与“独立性”之间的关系。“依赖性”是指各国经济发展的相互依赖,也即彼此依存。“能不能断言社会主义经济绝对不会有任何输出和输入,不会输入本国没有的产品,因而也不会输出自己的产品呢?不,不能这样断言。而什么是输出和输入呢?这是一些国家依赖另一些国家的表现。这是经济上相互依赖的表现。”“独立性”是指一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自主性,是作为独立的经济单位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交往的。“应该把各国彼此间的依赖性和各国的经济独立性区别开来。”在现实经济中,一国对他国经济的依赖,不等于它没有自己的独立性,不等于它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不等于它就应成为国际资本主义的“小螺丝钉”;“否认各个国民经济单位的绝对不相依赖,并不等于也不能等于否认这些单位的经济独立性”(p118、119)。斯大林明确认为,社会主义苏联在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交往中,必须依靠国内市场的发展,依靠本国工业和农业的结合,只有增强了独立性,才不致被卷入资本主义发展的体系之中,不致被纳入资本主义发展的轨道,不致被作为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辅助经济单位。

但是,斯大林在对“独立性”的理解上不尽一致,他又认为“独立性”是指经济上的自给自足,不依赖资本主义国家,因而苏联现在不得不输入装备,是为了将来不输入装备,是要在经济技术上做到自给自足。在斯大林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当苏联的技术装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以后,苏联学术界就普遍认为苏联已经成为一个经济独立的国家了。

斯大林关于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的理论,对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留下了宝贵的一页,但他在这个理论上的一些具有局限性的理解,也给人们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理论提供了值得深思的篇章。

【参考文献】

[1] 斯大林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94-495.

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88.

斯大林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斯大林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斯大林文选(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斯大林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223、224.

世界经济研究篇4

比如,加拿大与美国的贸易量占了加拿大出口总量的3/4,两国标准的差异极有可能破坏两国经济贸易关系。因此,经济区域一体化内部标准的协调对于各国都是极其重要的,不相容的标准和认证体系将使各方付出巨大的代价。另外,经济区域合作组织的标准协调也对全球经济和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凡希望与欧共体国家进行贸易,甚至要想在其它市场上同欧洲公司竞争的各国厂商,都将感受到欧共体施加的新的市场压力。欧共体从1992年开始使用iSo/tC176制订的iSo9000系列标准,作为其质量体系注册和合格审核的第三方认证方案的要求文件。美国和加拿大的标准化组织(anSi和SCC)也积极推动两国的标准协调工作,就协调现行标准的技术要求和制订两国共同标准(binatinoalstandards)积极努力,并已取得初步成果。其他区域性合作组织也在积极推动相互的标准协调和质量体系及产品认证的相互承认工作,以保证标准和技术法规不会成为贸易的技术壁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为标准化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标准的协调和相互承认,是实现全球贸易自由化最终目标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我国在未来的标准化工作中要重视如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1、标准化活动领域和范围应适当由制造业向服务业拓展。过去标准化以制造业为中心开展活动。随着世界经济由总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化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各国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新型产业作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了高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服务领域的不断扩大。我国标准化工作必须适应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化,及时将活动重心转移到服务业标准化领域上来。

2、信息和其他高新技术方面的标准化将成为标准化工作的重点。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使信息技术的标准化成为标准化的重要课题。据iSo资料统计,近年来信息技术标准化在整个iSo工作量中的比例已从5%增加到25%,目前iSo最大的技术委员会就是信息处理系统技术委员会(tC97)。在社会信息化大潮中,任何硬件、软件和系统过程都离不开事物信息化的协调和统一。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需紧跟社会信息化的步伐,以保证在信息技术标准化领域能够与国际社会协调发展。

3、环境及其保护的标准化将成为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遏制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为了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普遍关注环境质量和资源的更新。现在需要各国不仅在口头上,而且通过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实现环境的有效保护。标准化为解决环境保护问题提供了有效工具。目前社会所需的是一系列新的标准,这些标准不仅关注社会生产和产品的质量,而且关注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

世界经济研究篇5

始于1929年的大萧条和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是全球经济金融史中的两次巨大灾难。本文重点从金融监管视角对两次危机发生前夕的金融体系特征、危机演变机制、危机产生原因和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改革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显示,危机的爆发是由于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积聚到一定程度,并超出了微观和宏观层面的风险管理与监管能力。在市场失灵时,金融监管应该担当起责任,及时予以纠正。

一、两次危机前金融体系的复杂性和脆弱性比较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前,全球金融机构经营模式和风险特征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因素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产生了深远影响,对风险管理和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时移而法未易,导致金融体系风险水平与风险管控能力之间的失衡,最终引发严重危机。

与20世纪初期相比,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前,全球金融机构经营模式和风险特征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因素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产生了深远影响,对风险管理和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时移而法未易,导致金融体系风险水平与风险管控能力之间的失衡,最终引发严重危机。

(一)发起分销模式加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近30年美国的金融创新持续发展,尤其是资产证券化市场迅速增长,发起分销模式盛行。本次危机爆发前,美国金融体系与大萧条时期已存在巨大差异。1929年,美国存款类机构资产占全部金融中介的56.9%,保险和养老机构资产占全部金融中介的30.3%,其他金融机构资产占全部金融中介的12.8%;而2007年二季度末,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占比已不到四分之一,金融体系内的大量资产由非银行金融机构所持有。发起分销模式将银行资产进行证券化后销售给投资者,从而转移出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在此模式下,市场参与者众多、交易链条和风险链条拉长、委托关系复杂,存在较大的风险漠视和激励失当问题,而监管部门却因为迷信市场自律而忽视风险监管,导致风险积聚。

(二)金融机构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大幅上升。大萧条时期美国金融机构的规模相对较小,业务模式也较为简单,本次危机中金融机构的规模和复杂程度都大幅增加,“大而不能管”问题加剧。美国《金融危机调查报告》显示,2005年美国10家最大的商业银行持有整个行业55%的资产,是1990年的两倍以上。伴随着规模增长,金融机构管理的复杂程度也大幅上升,前述报告以花旗银行为案例,剖析指出大银行内部不同部门实际并不能有效沟通,风险管理缺位现象明显。同时,产品的复杂性增强,不同产品和交易之间的关联度上升,进一步加大了金融脆弱性。

(三)过度依赖风险计量技术。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量化风险管理模式尚未形成。本次危机前,由于对风险计量方法的缺陷认识不足,欧美金融机构过度依赖于风险计量技术,忽略了模型风险和样本数据时间跨度过短等问题,严重低估了实际风险甚至视而不见。危机后,巴雷特哈特2009年对735支1999年至2007年发行的结构性资产抵押衍生品进行研究,发现2007年初始评级为aaa的产品平均被下调至CCC+,初始评级失误的严重性可见一斑。

(四)批发融资模式盛行。大萧条及其后的45年中,银行主要利用存款来支持其以资金贷放为主的资产业务。20世纪七十年代以后,这一传统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家庭部门存款占金融负债的比例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20%以上下降到了1999年的10%以下,家庭储蓄更多转向金融市场产品而非存款,商业银行核心存款大幅下降。大型银行更日益依赖批发融资,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大型商业银行零售存款占负债的比例始终低于全部银行的平均水平,并在2007年12月达到历史最低点54%,明显低于中、小银行90%左右的占比。这种普遍的批发融资模式大幅增加了金融体系的风险传染性,更成为引发流动性危机的重要隐患。

二、危机演变机制中的传导放大效应

大萧条和本轮金融危机都存在复杂的传导链条,使得局部的负面冲击深化、蔓延成为系统性的金融危机。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是大萧条还是本轮金融危机,金融体系都是危机演进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市场价格下跌成为危机的共同触发因素。1928年前后农产品和初级工业品价格的快速下跌,被视为大萧条的重要触发因素。本次危机的一个重要触发因素是大型金融机构大量持有的与房地产市场高度相关的次级房贷及衍生产品价格暴跌,这些共同的风险敞口成为系统性风险的一项重要来源。在市场价格下跌时,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选择卖出同样的资产,导致市场流动性瞬间枯竭。

(二)去杠杆的负反馈循环加大了危机的传导。金融体系的“去杠杆化”和实体经济恶化会形成一个具有放大效应的负反馈循环。大萧条时期,资产价格下跌引发了资产抛售,推动银行挤兑和信贷紧缩,导致了经济持续恶化。本次危机的传导链条更为复杂,从房地产市场到抵押债券和衍生品市场,触发大批银行机构滑向破产倒闭边缘,居民和企业的融资压力上升,社会信用恶化又进一步加剧了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紧缩,风险在负反馈循环中不断加剧放大。

(三)经济金融全球化推动了危机的跨国传染。大萧条中,各国推行贸易保护,大幅加剧了危机在全球的蔓延。本次危机中,贸易保护程度较大萧条时期有所降低,但金融体系的传染效应上升。一方面,金融市场流动性冻结导致信用证难以开立(80%-90%的国际贸易依赖于贸易融资),对贸易造成了很大的短期冲击;另一方面,跨国大型机构(尤其是金融机构)在全球配置资产直接引发了风险的跨国传递,全球化的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进一步加剧了风险的快速蔓延,成为本次危机重要的跨国传导途径。

三、金融危机原因比较

大萧条和本次国际金融危机虽然所处的金融体系存在差异,但从危机发生的原因来看,共性依然多于个性。

美国经济学家莱茵哈特和罗格夫在对66个国家和地区、800多年金融历史数据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无论最近一次的金融危机看起来多么与众不同,都与其他国家或过去时期所经历的危机存在极多共同之处”。大萧条和本次国际金融危机虽然所处的金融体系存在差异,但从危机发生的原因来看,共性依然多于个性。本文尝试从三个方面对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市场机制的内生缺陷和市场主体的非理性成为危机的重要根源。西方现代金融体系中的微观主体是以逐利为目标的金融机构,这种逐利行为所导致的金融体系的结构化趋势常与金融体系稳定性的需求相悖,成为金融体系脆弱性的根源。银行期限转换职能自身的脆弱性,以及信息不对称、外部性等市场机制缺陷,是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内生因素。以羊群效应、价格超调等为特征的市场主体非理超出了传统西方经济学解释范围,亦成为危机的重要推动力量。行为金融学研究表明,许多经济行为受到动物精神的支配,人们在追求经济利益时并不能保持理论上的“理性”。西方著名学者金德尔伯格将整个金融危机的过程分为疯狂、恐惧和崩溃三个阶段,形象地刻画了投资者心理跌宕起伏的历程。

(二)金融体系中的过度创新、资产泡沫和缺乏透明度等在危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一是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蕴含极大风险。合理的金融创新可以完善金融市场,满足实体经济合理的金融需求,但脱离实体经济、缺乏相应风险管控的金融创新,则可能带来更大的市场波动性和金融脆弱性。大萧条期间,证券投资信托和保证金融资两大金融创新产品成为股市崩盘的重要“推手”。本次危机中,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和金融机构融资模式的变化推动金融体系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在资金持续大规模、低价位供给的环境下,滋生了各种不审慎的风险承担行为,最终演变成为本次危机爆发的“导火索”。二是资产价格泡沫成为危机因素积聚的重要特征。大萧条爆发前期,美国房地产市场供给过剩,且所有住宅中大约一半被抵押,股市泡沫也迅速膨胀,标普指数四年内上涨逾3倍。本轮金融危机前,持续的低利率环境和贷款标准的放松,催生了资产泡沫,尤其是房地产泡沫。危机爆发后,银行持有的与房地产、股市相关的资产价值迅速下降,导致资产负债表严重受损,进一步加剧了危机。三是市场透明度缺失成为危机形成和扩大的重要因素。1929年以前,美国尚未建立统一信息披露制度,内幕交易和欺诈行为盛行,这也直接促使美国国会于1934年立法成立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与大萧条相比,虽然本次危机前信息披露有了很大进步,但仍然与金融交易的复杂程度相距甚远。一方面,信息披露难以适应场外交易发展的需要,2007年底全球场外交易衍生品规模大约是场内交易的15倍,大量风险的最终承担者难以确定;另一方面复杂的产品结构严重削弱了透明度,衍生品的基础资产、衍生层次日趋复杂,信息透明度显著降低,风险定价更为困难。

(三)金融监管的缺失是金融体系脆弱性不断积聚、最终引发危机的重要原因。一是监管放松为危机的滋生提供了制度“土壤”。1913年的美国《联邦储备法》未能成为监管推动力,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房地产贷款要求等政策反而成为吸引银行从州监管银行转为联邦储备成员的重要手段。此次金融危机前,《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于1999年被废除、2000年金融衍生品监管被取消、2004年投资银行的杠杆比率限制被终结等,为金融危机埋下了制度隐患。二是监管空白导致风险积聚。金融创新和金融体系的结构性变化衍生出许多监管空白。1933年前,对于既非联储成员银行、又非国民银行的美国商业银行,实质上缺乏监管。此次危机前,虽然美国已建立起覆盖银行、证券、保险的监管体系,但监管真空不仅表现在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不足,还体现为基于系统性风险视角的宏观审慎监管的缺位。三是监管标准不一致导致监管套利和监管约束削弱。研究表明,上世纪20年代美国联邦和各州监管标准存在显著差异,导致监管的约束作用被削弱。此次危机中,受影子银行等因素影响,大量风险在监管套利行为的推动下积聚。各国间的监管制度和要求也存在较大差别,如2010年巴塞尔委员会定量测算显示,各国现有资本充足率标准存在重大差异,统一标准调整后,部分国家的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幅度甚至超过50%。

四、监管改革的比较

大萧条后,政府力图建立符合当时金融体系特征的、更加深入的政府监管,此次金融监管改革措施的不同之处在于,更加强调宏观审慎监管、风险监管工具更加丰富、更强调金融机构的内在约束、监管范围进一步扩大。

(一)监管改革措施的相似之处

一是实施结构性限制措施。大萧条后,美国实施了著名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严格分离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业务。2008年危机以来,加强风险隔离和结构简化同样成为监管改革的重要共离银行零相关业务。二是提升监管强度。大萧条后,政府力图建立符合当时金融体系特征的、更加深入的政府监管,新设机构标准、资本充足率、强制信息披露等监管工具得到加强。此次危机后,各国从全面风险管理、资本要求到准备金计提等各个方面,提高了监管标准。三是健全退出机制安排。1935年,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成立,逐步建立了问题银行的退出机制。此次危机改革中,金融稳定理事会也提出了关于金融机构恢复处置的系列标准和监管要求,将退出机制覆盖范围从银行扩大到各类金融机构,并着手推动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建立跨国、跨业的恢复处置计划。

(二)此次金融监管改革措施的不同之处

一是更加强调宏观审慎监管。本次危机后,金融监管改革更关注对系统性风险的识别、监测和管控能力,并构建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监管有机结合的金融监管框架。一方面,通过建立逆周期资本制度来缓释金融周期的冲击,维护银行体系稳健运行;另一方面,从提高损失吸收能力、加强监管和强化处置机制三个主要层面控制和降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风险溢出效应。

二是风险监管工具更加丰富。此次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更新和引入了大量新型监管工具,包括逆周期资本缓冲、留存资本缓冲、杠杆率、系统重要性附加资本、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率等。

三是更强调金融机构的内在约束。此次危机以来,针对公司治理有效性的问题,国际组织和各国监管当局着力纠正金融机构原有激励机制中存在的短期绩效至上现象和由此引发的过度风险承担,推动制定与长期风险责任相挂钩的薪酬机制,强化风险治理,督促金融机构稳健经营。

四是监管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影子银行体系。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是此次国际监管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衍生品场外交易、大型对冲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资产证券化相关机构等方面,各国逐步推进更广泛范围的监管框架建设,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监测,避免监管套利,并不断强化信息披露以增强市场约束。

五是国际监管协调合作逐步深化。通过二十国集团(G20)峰会、金融稳定理事会、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等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正式的国际监管协调机制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有效推动了国际监管标准制订、系统重要性机构监管和跨境监管合作。

五、借鉴国际经验和教训,建立安全、稳健、高效的现代金融体系

监管者必须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面对日益复杂多样的银行业务和风险状况,要不断完善监管技术和方法,充实和优化监管资源配置,确保监管能力与我国银行业的规模和风险复杂程度相匹配。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我们应借鉴国际经验教训,坚持防风险、强服务、促改革、抓监管,使金融业公司治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显著增强,安全性、稳定性显著提升,努力建成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

(一)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当前,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我国经济转型和深化改革的进程仍充满挑战,各类风险相互关联、错综复杂,应当进一步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加快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监管有机结合的金融监管框架,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一是要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全面监测,加强对风险来源、传导机制和风险关联性等关键因素的深入分析,增强系统性风险的识别评估能力;二是要加强法规制度和政策工具建设,建立逆周期资本监管制度,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体系;三是要继续强化不同金融管理部门之间的紧密合作,构建协调有力的宏观审慎监管组织机制。

(二)引导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危机表明,金融业一旦脱离实体经济,在自我循环中不断膨胀,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便会急剧上升。要把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作为金融安全稳健运行的基石。因此,应引导金融业切实满足实体经济有效需求,准确把握信贷投向,加大对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产业升级、绿色环保、消费、外贸、城镇化等重点领域以及小微企业、“三农”等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并以此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同时,继续严格规范银行信贷资金使用,严防资金违规流入股票、房地产市场。

(三)继续深入推动金融改革,提升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和风险管控水平

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有效的风险管理是金融机构安全稳健运行的根本保障。要进一步巩固和深化金融改革成果,完善公司治理架构,强化“三会一层”的履职责任和能力,促进股权结构优化,规范股东行为。金融机构应建立稳健发展的长期战略,科学设定经营目标,形成与风险相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商业银行应以实施新资本管理办法为契机,强化资本约束,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将增长方式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逐步建立起以风险管理和资本约束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四)健全完善市场机制,不断强化市场约束

坚持市场化配置金融资源的改革导向,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和汇率两大金融基础价格的市场化改革,有效提高金融资源使用效率。要加快建立有效的问题金融机构处置制度和程序,推进完善金融机构破产法规建设,明确金融机构破产清算程序,建立健全市场退出机制,形成系统性的处置方案和一整套政策工具,实现问题金融机构的平稳有序退出,有效抑制道德风险。同时,要着力加强市场透明度建设,加大信息披露力度,进一步强化市场纪律。

世界经济研究篇6

[摘要]:经济增长问题是宏观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內容,长期以来,人们对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理论和思想。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的认识过程,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对各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以及各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有着不同的看法,对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对于促进我国经济高速、稳定、持续的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关于经济增长

每种定义都有其优越性,其实。如果要研究一国经济实力的变化,那么实际总产出就具有重要性;如果要研究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那么人均实际产出的增长就有决定意义,本文中,将经济增长定义中的实际产出的继续增长放松为实际总产出的增长。

经济增长理论是经济学中争议最大的领域之一,长期以来,为了对经济增长寻求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经济增长问题的论述最早见诸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著作。从那时起,经济增长就一直没有被经济学家所忽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增长便成了经济学中的核心问题,经济增长理论有了极大的发展,各种理论相继出现下面对主要的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进行简要地回顾和分析。

二、世界各国经济理论对比分析

(1)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可以说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思想渊源。它的某些结论,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有用的;有些观点,如同最初出现的那样,至今仍是争论的话题。古典经济学家研究经济增长问题源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当时英国的政治、社会、经济环境处于一个大变革时期,工业革命已经拉开序幕。经济学家必须对工业资本主义的运行方式,基本促进因素及其发展结果予以科学的解释。古典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分析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在古典经济学家中,对经济增长间题论述较多的主要有魁奈、斯密、马尔萨斯、李嘉图等人。但在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真正具有代表性的是斯密和李嘉图所提出的增长理论。

亚当·斯密在其经典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66)一书中,最早论述了经济增长问题。其增长理论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引入了劳动分工;二是区分了“生产性”和“非生产性”两类劳动,他认为生产性劳动占全部劳动的比例以及劳动分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决定国民财富增加的主要因素。“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最大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斯密同时强调,劳动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因此劳动生产率与需求之间建立了互相促进的关系,对一个人劳动生产物需求的增长会提高他的劳动生产率、实际工资以及他对其他人的劳动生产物的需求,这就构成了经济增长的推动力。

“生产性”劳动加在物上能增加物的价值,即可生产价值,而“非生产性”劳动则不能够。经济增长能否维持下去,取决于全部劳动者中有多少劳动者愿意从事生产性的劳动,这解释了为什么有的经济的增长能够持续下去的原因,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1817)中提出了经济增长的个重要的概念:报酬递减规律,他对增长理论的贡献主要有两点:一是指出经济增长最终将趋于停止,即达到所谓的“停滞状态”;二是将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联系在一起,说明了国民收入分配在经挤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在土地上增加投资,得到的回报会不断减少,因此得出一个悲观的结论;经济增长最终会停止。决定收入分配的力量同样也会导致经济增长最终走向停止,这是因为劳动力生产出的剩余中,资本家的份额在不断下降,这一方面减少了储蓄,另一方面,利润率的下降减少了对投资的刺激作用,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投资和积累过程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封建社会发展缓慢的关键原因在社会产品中绝大多数被用于非生产性消费,而不是生产性投资,古典经济学家所分析的经济增长过程遵循收益递减的规律,经济增长过程从长期来看将趋于停止,最终结果是一种停滞状态。但从那以后的200余年里,经济发展并没有出现停滞的迹象,这表明古典增长理论关于经济增长的描述并不科学。后来的经济学家指出古典增长理论的一个最明显的不足之处是他们关于规模收益递减的假定。他们没有观察到技术进步,只把增长过程看作是人口增长和资源消耗与资本积累和市场扩大之间的竞赛。 (2)新古典增长理论经济增长成为现代经济学中的核心问题始于50年代末索洛等人建立的新古典增长理论。索洛(RobertSolow)的《对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贡献》(1956)和斯旺(trevorSwan)的《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1956)奠定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由索洛最早提出的增长理论源于对哈罗德一多马增长理论中缺陷的修正,哈罗德一多马模型的缺点之一是假定生产技术是不变的,对于一个给定的储蓄率,能够实现均衡的有保证的增长率只有一个唯一的数值,但是实现充分就业的稳定增长的条件除非特殊情形,一般很难实现。所以,即使经济能够沿着一条均衡增长的轨道向前发展,那么这条轨道将犹如“刀锋”,一样狭窄,一旦偏离这条轨道,经济增长的路径将表现为累积性的经济扩张或经济收缩,为了克服哈罗德一多马模型的局限性,索洛、斯旺、米德和萨缪尔森等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类新的增长模型,这类模型的一个共同特点是:认为哈罗德一多马模型的“刀锋”式的增长路径是可以避免的,充分就业的稳定增长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调整生产中的劳动与资本的配合比例来实现,同时,索洛等人还指出: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不是资本积累和劳动力的增加,而是技术进步才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索洛的增长理论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经济内涵,但其理论框架却比较简单而又极其精致,索洛等人的理论模型的核心是关于总量生产函数性质的假设。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的生产函数具有下面的性质:

(i)规模收益不变;

(ii)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

世界经济研究篇7

关键词:“一带一路”;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国际意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7-0052-03

2015年3月28日,中国政府正式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战略构想,它的实施不仅标志着我国国家发展战略和外交战略新的开端,同时也为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教育的对外开放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教育将要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为推进国家战略服务。人才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支点和关键[1]。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人,肩负着国家振兴发展的重任。如何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善于在全球化竞争中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国际化人才成为高等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基础工作,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则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必修课之一,课程设置目的是帮助大学生科学分析二战以来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我国国际战略思想和外交政策。因而它可以成为大学生国际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研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如何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中开展大学生国际意识教育是值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究的内容。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学生国际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的大学生,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宽阔的国际视野。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国际社会就普遍认同将国际以及各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情况反映到高等教育的教学和科研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并强调指出21世纪应将国际意识渗透到高等教育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当中[3]。

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旨在构筑新格局,推动大开放,实现中国与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联互通和互利合作。而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无论是解决理论问题,还是推进实施的实践问题,关键都在人才。在此时代背景下,高校要充分考虑新形势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结合本校实际,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并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传递担当与责任,加强大学生的国际意识教育,这对于推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对大学生进行国际意识教育的重要平台

1.《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课程性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一门主要讲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政治、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领域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基本发展趋势的公共政治理论课程。该门课程的根本任务,是帮助大学生了解世界经济、国际政治、世界军事、国际关系和世界历史等方面的内容,又涉及政治学、外交学等方面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学科综合性。因而它是大学生认识世界,掌握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培养国际意识教育,引导他们为实现“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贡献智慧和力量的有效途径。

2.《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对大学生进行国际意识教育的重要平台。时间来到21世纪,资金、劳动力和信息构成一股无比强大的潮流,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国家和民族要发展,就必须用世界的眼光来面对、顺应和投入这股潮流。中国经济过去30多年的高速发展,对外开放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这就意味着这个因素要不断强化,中国经济的未来才能充满希望。“一带一路”的构想让我们再次看到了改革开放的那条我们曾经走过的来时的路。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任务不仅仅是一味地埋头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而是应当主动关心国家大事和国际形势。肩负历史使命的大学生应该具备与形势发展相适应的国际视野,实际上他们也非常乐于了解和关注当代世界的发展变化。有关研究发现,跟刚入学相比,大学生时政关注度在整体上呈提高趋势[4]。然而,如果没有统一的引导,他们大都选择快捷且方便的互联网来获取外部世界的信息。据调查显示,超9成大学生最主要的信息渠道为互联网[5]。但互联网泛滥且纷繁复杂的信息流会使青少年难以分辨和选择正能量的、有用的信息,这对于大学生来说会存在获取信息不全面、不系统以及缺乏深度的问题,且容易被某些别有用心的媒体所利用。在大学生自身精力和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以选修课程的方式,在老师的指导下,系统了解和学习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另外,大部分高校《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是面向大一学生开设。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刚脱离高考的压力,时间又还没有被繁重的专业课程挤压,有更多的时间关注人文、时政等公共基础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领域,更加容易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是大学生了解和关注当代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同时也是塑造其国际意识的重要平台。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的国际意识教育实施路径

1.以培养学生国际意识为导向,把国际意识教育作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中心任务。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也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人才培养都不应脱离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更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6]。“一带一路”是促进世界政治生态的健康发展和世界经济版图重绘的战略布局,它正在引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一带一路”战略不仅是我国国家利益迈向全球的强国梦展现,也是中国教育破茧腾飞迈向国际化的新机遇[7]。如何让青年意识到这一社会重任,让教育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特殊作用,尤其是在人文沟通、人才培养、科技合作等方面的作用,是当前摆在高等教育工作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它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对大学生进行国际意识教育的良好平台。我们应当结合形势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学生国际意识为导向,把国际意识教育作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中心任务。

2.建立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的课堂教学形式。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师生在教学中的有效互动是课堂质量的重要保证。课堂中要能体现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那种“师教生学”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毫无疑问应当被摒弃。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然也无法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认真准备课堂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方式启发、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体验到主动探索知识带来的收获的愉悦。通过探究式学习,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实现从掌握已知到探索未知、进一步创造未来的跨越,逐步成长为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这样才能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具体到《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上,这就要求教师冲破传统“满堂灌”教学方式的束缚,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一方面可以在课堂上采用翻转课堂、专题讨论等形式组织课堂学习,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现代信息科技的便利鼓励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以外的时间积极主动学习了解相关世界最新政治经济发展形势。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发展和普及能够为此提供技术支持。

3.将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论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公共政治理论课,具有它自身的理论体系。同时,现实性也是这门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课程,这可从其名称中的“当代”一词体现出来――“当代”本身就是一个在不断变化发展着的概念。时刻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增加研讨式教学的比重,是适应课程特点,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因此,除教材中涉及的二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军事、外交以及各主要国家对外关系所发生变化的内容以外,我们还需要及时关注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并将其更新补充到教学内容中来。在安排教学内容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了解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把重点放在影响当前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变化以及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上来,并以国际视角解读国家战略,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例如,在讲到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这一内容时,我们可以指出,“一带一路”战略对推动共同发展时代主题的重要性,因为开放、合作、和平、发展正是“一带一路”战略的主题。又譬如,在当今“就业难”的社会背景下,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抛出“如何利用‘一带一路’重大发展机遇,让自己成长为市场和社会需要的人才”等问题,并让学生结合实际,展开讨论和思考。比如笔者所在为广西地区医学院校,地处“一带一路”的结合部、交汇点,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2016年初,广西“一带一路”实施方案出炉,提出合作重点,其中密切人文交流,推进共建中国―东盟医疗保健合作中心、中国―东盟传统医药交流合作中心重大项目(事项),深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合作是合作重点之一。在向学生讲到“一带一路”战略的时候,则可以指出,广西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其在国家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我们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一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独特势,理解时代潮流,把握世界大势,在大学校园里将自己打造成为适应和满足“一带一路”倡议下不同区域、不同领域、不同行业需求的“走出去”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周谷平,阚阅.“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支撑与教育路径[J].教育研究,2015,(10).

[2]muniqu:2009worldConferenceonHighereducation:thenewDynamicsofHighereducationandResearchforSocietalChangeandDevelopment[m].paris:UneSCo,2010.

[3]UneSCo.worldDeclarationonHighereducationforthetwenty―firstCentury:VisionandactionandFrameworkforpriorityactionforChangeandDevelopmentinHighereducation[m].paris:UneSCo,1998.

[4]蒋承,黄晓蕾.人际交往与大学生时政关注度――一项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5,(10).

[5]超九成大学生及白领群体靠互联网获取信息[n].中国青年报,2015-03-24(06).

[6]杜玉波.高等教育要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n].中国教育报,2014-07-24(3).

[7]毕诚.“一带一路”战略带来中国教育新机遇[n]中国教育报,2015-10-09(5).

世界经济研究篇8

一、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概括

1、全球主要经济体已经“探底”,某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出现了部分复苏。美国今年一季度GDp环比增长了3.2%,欧元区增长了0.2%,日本增长了1.3%。可以说从去年三季度开始,全球经济都有所回升。

2、世界经济目前还未全面复苏。美国失业率4月份仍高达9.9%。加拿大失业率在8.2%。日本2009年经济也是负增长。日本主要制造业包括汽车、钢铁等行业以及主要企业,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亏损。德国投资者情绪指数仍然不高。英国政府出现了比较大的财政困难。欧元区继去年12月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后,西班牙、爱尔兰、葡萄牙的经济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财政赤字10%左右,超过了警戒线(欧盟规定控制在3%以内)。意大利公共债务总额占GDp的115%。俄罗斯2009年负增长达7.9%,在金砖四国中表现最差。

3、国际贸易和投资跟往年相比出现了大幅下滑。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大规模抬头,我国首当其冲受害。我国出口大幅下降,其他国家如美国、欧元区的货物进出口也出现了大幅下滑,2009年全球贸易和投资下降三成左右。

4、全球产业和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如航空业,国际航空业运输协会估算2009年大概亏损110亿美元。造船业亏损严重,钢铁、汽车行业仍然不景气,实体经济还是比较低迷。从就业来看,今年就业形势总体来说仍然比较严峻。

5、国际金融和价格形势扑朔迷离。2009年3月以来美元持续贬值,最近稍有回升。美元贬值导致全球石油、黄金以及大宗商品持续快速上涨。石油价格从每桶30美元左右提高到80美元。黄金价格突破了1100美元大关。铁矿石价格出现了上涨的态势。全球金融格局也出现了重大变化。纽约、伦敦等金融中心地位明显下降,新加坡、香港的金融地位有了明显上升。目前以希腊为首的欧洲债务危机已经扩散到欧洲其他国家,投资者对整个欧洲经济体债务问题的担忧导致很多国家的资本市场出现大幅震荡。

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几点判断

1、世界经济的复苏过程缓慢。一是实体性危机没有结束。实体性危机是指由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目前已发展成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的复合型危机。首先,消费支出下滑放缓,但消费低迷现象仍将持续。比较突出的就是美国耐用消费品需求仍然低靡。另一个就是住房市场虽有好转迹象,但是房地产抵押贷款萎缩仍没有得到明显改善。欧元区情况更不乐观,出口大幅下降,失业率增加。二是金融危机导致的冲击波还会有,从迪拜债务危机到希腊债务危机就是例证。

2、全球贸易投资和就业模式依然不乐观。全球陷入金融危机的自救行动中时,大家都是自保,更加恶化了贸易形势。可以说2010年各种贸易之间的摩擦是不可避免的。世贸组织计算2009年全球发起反倾销数量约437起,是世界历史上发起反倾销数量最多的一年。整个2009年美国对中国产品发起10起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两起反倾销调查和一起特保调查,立案频率之高在世界贸易历史上都极为罕见,中国制造已经成为贸易“饱和”的最大受害者。在过去一年里,中美贸易争端成为中美关系的主旋律之一。欧盟对华反倾销更是步入高发期。2009年10月,欧盟宣布对从中国进口无缝钢管征收17.7%到39.2%的正式反倾销税,为期5年。2009年12月,欧盟决定把中国和越南产皮鞋反倾销措施至少延长15个月,继续征收税率为16.5%的反倾销税。贸易保护主义不仅影响到中国企业出口,也损害了欧美国家自身的利益。就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来讲,贸易保护主义似乎并没有起到增加就业的效果。就业取决于新兴产业的发展。美国经济现在已经越来越多的依赖于虚拟的经济层面,依靠金融投资来获利,而不是靠实体经济支撑发展。美国经济最繁荣时期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工人是美国社会的一个中坚力量,收入比较好,能够有实力去消费。现在美国制造业已经严重萎缩,就是说美国原来最为自豪的这部分产业现在已经几乎没有了,而这部分产业是创造就业最多的。华尔街金融业虽然说每年赚几百亿美元,实际上真正创造就业岗位是十分有限的。

3、将可能出现较长时间的美元疲软乃至美元危机。美国解决欠债从逻辑上只有四种办法:一是变卖国产;二是逐步发展实体产业;三是借新债;四是发行美元。对美国来说,变卖国产,用他的土地和资产来还他国的钱肯定是不可能的。发展经济来还债太慢太累也不愿意干。借新债还旧债这个办法挺好,他们历来也如此,但是现在借新债还旧债也面临新的问题,就是美国国债信誉没有以前那么好了,利率上升,借债成本上升,借新债还旧债也不那么容易了。最后一个办法就是印美元,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立竿见影。总之,美元走向疲软、贬值,这个大趋势恐怕难以改变。因为那么多的负债,总量达到65亿美元,靠正常途径是还不清的,只能采取非正常手段,利用霸权让全世界来买单。美元贬值并不是小事情,石油、黄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际热钱进入中国,房价上涨等等,全都与它有关。

4、新一轮全球性通货膨胀难以避免。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为了应对这场危机,世界各国都采取了印钞票、增加流动性、放松信贷的手段,结果自然就是货币不那么值钱了。二是为了应对这场危机,世界各国都采取了降低利率的政策,有的甚至降到零左右。把利率降得很低,就像2000年格林斯潘采取的极低利率政策,几年后大家看到的是全球性的价格泡沫和通货膨胀。

世界经济研究篇9

研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创造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学习环境,激活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去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拓宽知识面,从而获得成功的教学方式。研究性教学理念强调: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研究性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将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激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自身参与知识构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达到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增强学生社会竞争力的目的。

1研究性教学的理念教学是科学、文化、艺术和情感的交融。

搞好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学科发展和课程体系、研究教学方法和授课艺术、研究授课对象(学生)、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在此基础上创建新的教学模式、进行科学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以及教学方案和方法的设计。研究性教学通过教授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去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相互沟通团结合作的精神,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研究性教学就是在教学研究的基础上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深入研究、教学过程完结之后进行后续研究,从而达到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的目的。研究性教学建立的基础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1.1授课是科学研究性教学实际上是由授课的科学性决定的。大学培养的是专门人才,不同的专门人才是通过不同学科的一组课程的讲授和学习得到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每一门课程就是一门分支或亚分支科学,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授课的科学性。每一门课程体系的形成都是经过若干年、乃至上百年(有些更长)的研究和积累才形成的,授课教师必须对所讲授的课程进行深入的研究。所以,研究性教学首先必须将授课看成一门科学,进行科学授课。1.2能力是目的在知识快速更新的今天,授课的任务不再是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欲达此目的,必须采取研究性教学。1.3育人是关键“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不管教师愿意不愿意,都会有形或无形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从教书育人的角度,要求教师认真研究授课内容和授课对象,研究设课方法,提高自身素质,以渊博的知识、宽阔的胸怀、无私奉献的精神投入教学,才能真正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

2 研究性教学的特点研究性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支配下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目标都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所不同,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2.1注重学习过程传统的普通教学,只重视学生学习后可量化的评价结果,研究性教学则不同,它将整个课程的实施过程看得比结果更为重要。研究性教学重在学生学习的过程,重视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研究性教学的成果不是具体的分数,也不一定是具体的制作成品,而是更注重让学生在收集资料、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从而使学生能够对其所学的知识有所启发,进而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甚至由此发现新的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2.2注重体验教学传统教学过多强调让学生记忆,理解,__研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创造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学习环境,激活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去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拓宽知识面,从而获得成功的教学方式。研究性教学理念强调: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研究性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将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激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自身参与知识构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达到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增强学生社会竞争力的目的。1研究性教学的理念教学是科学、文化、艺术和情感的交融。搞好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学科发展和课程体系、研究教学方法和授课艺术、研究授课对象(学生)、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在此基础上创建新的教学模式、进行科学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以及教学方案和方法的设计。研究性教学通过教授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去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相互沟通团结合作的精神,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研究性教学就是在教学研究的基础上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深入研究、教学过程完结之后进行后续研究,从而达到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的目的。研究性教学建立的基础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1.1授课是科学研究性教学实际上是由授课的科学性决定的。大学培养的是专门人才,不同的专门人才是通过不同学科的一组课程的讲授和学习得到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每一门课程就是一门分支或亚分支科学,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授课的科学性。每一门课程体系的形成都是经过若干年、乃至上百年(有些更长)的研究和积累才形成的,授课教师必须对所讲授的课程进行深入的研究。所以,研究性教学首先必须将授课看成一门科学,进行科学授课。1.2能力是目的在知识快速更新的今天,授课的任务不再是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欲达此目的,必须采取研究性教学。1.3育人是关键“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不管教师愿意不愿意,都会有形或无形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从教书育人的角度,要求教师认真研究授课内容和授课对象,研究设课方法,提高自身素质,以渊博的知识、宽阔的胸怀、无私奉献的精神投入教学,才能真正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

2 研究性教学的特点研究性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支配下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目标都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所不同,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2.1注重学习过程传统的普通教学,只重视学生学习后可量化的评价结果,研究性教学则不同,它将整个课程的实施过程看得比结果更为重要。研究性教学重在学生学习的过程,重视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研究性教学的成果不是具体的分数,也不一定是具体的制作成品,而是更注重让学生在收集资料、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从而使学生能够对其所学的知识有所启发,进而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甚至由此发现新的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2.2注重体验教学传统教学过多强调让学生记忆。

世界经济研究篇10

关键词:世界经济周期;区域性经济周期;国际传导;协动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周期性波动相关性逐渐增强。尤其是近段时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衰退,呈现了明显的世界经济协同性。因此,回顾和理清世界经济周期的脉络,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的全球经济衰退,并从中寻找新的理论研究方向。

一、世界经济周期的概念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世界经济周期的概念进行界定。从定性的角度,Canova和Dellas(1993)给出了世界经济周期定义的简单描述,即世界经济周期是在国别总量经济的跨国周期中存在的共同特征。而对这种共同特征,宋玉华(2004)加以进一步的明确,她认为世界经济周期就是在世界经济运行的过程中,由于某些特定因素的影响,导致世界主要国家的实际经济活动呈现同步的扩张、衰退、萧条和复苏,表现出高度相似的周期性运行形态,这种运行形态会重复发生,最终形成持续时间不同的世界经济周期运动。从定量的角度,Gerlach(1988)用波谱分析研究经济周期的跨国行为,发现大量国家的产出运动在经济周期频带上是相互联系的,世界经济周期是多国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动在一定的周期频带上的高度相关性存在;Gregory等(1997)则用时间序列相关性来界定世界经济周期,即全世界(国家)的经济时间序列(数据)表现出一个序列相关的共同特征。

二、世界经济周期是否存在

(一)世界经济周期存在的研究

很多实例证明国家之间的确存在经济周期的共振现象和经济波动的传播行为。如,Dellas(1986)发现在英、美、德、日四国间,几乎存在长久的同一的经济周期。Backus,Kehoe,Kydland(1992)扩展了RBC(真实经济周期模型)模型,建立了包含跨国经济协动现象的i—RBC模型,在这个扩展的开放经济理论里,国家之间的消费是高度相关的,由此说明国家之间的协同性是存在的。Sarkissian(2001)也认为国家之间的消费波动与世界经济波动高度相关,特别是在萧条时期更是如此。而Canova,Dellas(1993)发现显著增强的国际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和全世界面临着的共同的外部或内部经济扰动是生成跨国的经济周期行为的共同因素。Baxter,Kouparitsas(2004)的研究发现,如果两国之间有较高的双边贸易相关度,那么这两国之间的经济周期相关度就会提高;同时,经济发展程度相近的国家之间的周期相关度一般会比较高。Ravn(1997)的研究表明,除oeCD国家政府支出显示了较弱的正相关性外,其他经济变量(包括产出、消费、总投资、出口和进口)都显示了很强的正相关性,并表现出良好的跨国协同运动性。Kouparitsas(2001)研究发现,七国集团的经济周期存在着极高的相关性,尤其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结束以后更是如此,他认为世界经济周期(特别是发达国家之间的世界经济周期)的确是存在的。

(二)世界经济周期不存在的研究

Hickman,Filatov(1983)的研究发现,经济波动的国际传导通常表现得相当微弱,这种微弱的传导很易于被国内的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趋势所控制而失去扩散能力。唐海燕(1999)也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初期或以前时期,各国经济周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时间错位,同一时期各国所处的经济发展周期中的不同阶段所产生的抵消效应在一定程度上熨平了世界经济周期性特征。Kollmann(1996)通过与完全资产市场的对比,发现在不完全资产市场(即国际金融市场只能买卖债券合约)的两个国家实际经济周期模型里,国家之间消费的相关关系比完全资产市场情况要明显弱得多。Selover(1997)在研究美国和日本的经济互动关系时,进一步发现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因为相互驱动而导致同步波动的假说并不成立,两国经济趋向同步波动是因为低水平的或者弱的冲击所致。

(三)区域性经济周期增强而世界性经济周期减弱的研究更多的学者研究了区域性经济周期的存在。所选择的区域范围主要集中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东盟两个区域。Clark,wincoop(2001)比较了美国各州的经济周期和欧盟内部的国别经济周期的协同性,指出无论在过去20年还是40年中,美国各州之间经济周期的协动性都要强于欧盟国家经济周期的协动性,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存在消除了由于区域边界而衍生出的大量交易成本和经济波动的非协动性。此外,Chiquiar,Ramous,Francia(2004)认为美国和墨西哥两国之间贸易与投资关系的加强,导致了美墨两国之间经济周期的协动性增强。在东盟区域经济周期方面,DavidD.Selover(1999)研究了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周期传导的相互依赖性。他们主要考察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及东盟国家,与它们的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欧盟之间的经济周期的国际传导,用主成分分析法、自回归分析法和光谱分析法研究了贸易量的相关性,并找到了东盟区域经济周期存在的证据。Choe(2001)研究了十个东亚国家的经济周期与双边贸易的影响,并得出经济波动随着区域内贸易依存度的加深而具有显著的同步性。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世界性经济周期在减弱。Heathcote,perri(2002)利用一个简单的模型以帮助理解冲击的国际相关性、国际资产贸易程度及宏观总量的国际关系等之间潜在的相互作用。他们的研究指出,1972至1986年间,美国与欧洲总量、加拿大和日本之间的GDp、就业和投资相关性分别是0.76、0.66和0.63,但在1986年至2000年间,这些相关系数降低了,分别为0.26、0.03和-0.07,他们认为,金融全球化导致国际借贷的自由化,从而导致资产风险的分散化,并伴随着经济的区域。在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与其伙伴国之间的产出、就业和投资的相关性就大幅度降低了。JamesH.Stock,markw.watson(2003)研究发现,即使在七国集团内部,经济周期的协同性也降低了,并发生了明显的分化,即出现了欧洲区域国家和英语语系国家各自内部的协同性增加。

三、世界经济周期的产生与传导

综合学者们的研究,世界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特定国家冲击、技术冲击、石油冲击、需求和供给冲击等。Dellas(1986)研究发现,世界范围的共同冲击(如石油冲击、共同的技术进步等)是产生世界经济周期的驱动力量。康特和马克(Cantormark,1988)建立了一个两国家模型,每一个国家有相同的工业,但这些工业受不同的国家特色(主要以技术为主)的冲击。他们的研究证明经济周期风险来源于国家特色的技术冲击,而国际证券市场正是经济周期的媒介。Stefanc.norrbin,Done,Schlagenhauf(1996)指出,特定国家冲击和特定技术冲击是世界经济周期的重要来源,而特定国家冲击是产出波动的最重要的因素。Bruno(1997)建立两国家、两产品模型,并假定国内外投资品具有不完全替代性以及资本的使用效率各不相同,结果表明,国内外投资品的替代弹性是国际经济周期协动性产生的重要变量,特定国家的技术冲击是造成两国经济波动的根源。michaelBergman(1996)利用产出和通货膨胀两变量的VaR模型检测了德国、日本、瑞典、英国和美国等五国的宏观经济波动的原因,结果证明需求和供给冲击是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因素。同时,他们还发现,德国、英国和美国三国的经济周期的频率具有极大的相似性,而他们产出和通货膨胀的误差方差的50%以上来源于供给冲击,日本和瑞典产出的90%以上的误差方差来源于供给冲击。

世界经济周期的传导渠道主要包括贸易传导和金融传导。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贸易渠道的传导,近期的研究则更多关注金融渠道的传导,而这是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相适应的。Dellas(1986)的经验研究发现,经济扰动的跨国传导中,贸易条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有学者持相反观点,认为贸易和资本的流动并不能解释世界经济周期的产生。国内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是宋玉华(2007)等,其研究表明贸易发展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具有正相关关系。早期的研究中,金融交易主要是指国际货币借贷和国际资本投资,基于这种认识,学者们主要研究了利率在世界经济周期传导中的作用。Choudri和Cohen(1980)、Cantor和mark(1988)、Baxter和Crucini(1995)等的早期研究确认了这些传导渠道的存在性和合理性。Daniel(1981)、Flood和marion(1982)等的研究发现实际利率和相对价格是扰动跨国传导的因子。Blankenau等(2001)则从另一角度确认了世界利率在传导外部冲击方面的作用,能够导致净出口、净外国资产及产出等的跨国波动联系。Cantor和mark(1987)、Stockman(1990)等认为资本边际产出是生产率冲击多国传导的重要因子。Jansen,Stokam(2003)从国际直接投资角度对世界经济周期的协动性进行了分析。他们指出,在1995年以前,并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投资关系与国际经济周期的协动性有关,那时密切的贸易关系一直是两国经济周期的协动性的重要原因。williamBlankenau,m,ayhanKose,Kei—muYi(2001)认为作为世界经济波动向小型开放国家传导的众多的渠道之一的世界真实利率是世界经济周期向小型开放经济传导的重要机制,并指出世界真实利率对世界经济周期有着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净出口、净外国资产和产出等。

四、中国与世界经济周期的协同性

关于中国与世界经济周期的协同性,仅有较少的学者进行了研究。胡鞍钢(1994)分区段将中国和美国、中国和世界GDp年增长率波动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1960—1979年中国与美国、中国与世界的相关系数非常小,而1980~1989年,相关系数相应增大。秦宛顺、靳云汇和卜永祥(2002)以1987-2000年间的季度GDp数据为分析对象,得出中美经济周期波动的关系为弱相关,中日经济周期的关系为负相关。余芳东等(2001)分析指出中国经济增长的波动随世界经济的趋强而走强,随世界经济的趋弱而走弱,经济周期的“拐点”与世界经济动态的一致性越来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