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十篇高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十篇

高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34:35

高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篇1

RelationshipbetweenUniversityResearchandteaching

ZHaiYusheng,GenGLijie,ZHanGZhifeng,SUYuling

(Schoolofphysicsandelectronicengineering,ZhengzhouUniversityofLightindustry,Zhengzhou,He'nan450002)

abstracttherelationshipbetweenuniversityresearchandteachingisveryimportantforthepromotionofuniversityandtrainingofstudent.Basedonpracticalexperiences,thepresentrelationshipbetweenuniversityresearchandteachingisanalyzedandafewpointsarepresented.Bymeansofteachingmethodsreformsandinteractiveteaching,teachingeffectivenessandresearchpotentialcanbeimproved.

Keywordsteaching;research;teachingmethods;teachingreform

伴随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模式探索的深入进行,围绕着高校的教育与科研两大主要功能,“重教学轻科研”与“重科研轻教学”一直是此消彼长,不绝于耳的两种声音。那么,教学与科研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关系呢?作为高校教师,通过自身从事教学与科研项目的亲身体会,笔者认为,以辩证和发展的角度来看,“重”与“轻”是相对的,不是对立的,两者是可以转化的,同样,“教学”与“科研”两者并不是对立的,是可以相互融合的。

1科研与教学的互动

现代社会的高等院校作为一个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场所来讲,教学育人是重要的核心任务,高质量的教学是立校之本,这一点毋庸置疑,而如何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是问题的关键。“大学必须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高墙,教学没有科研作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中国科学院钱伟长院士对于科研与教学关系的描述生动而深刻地阐明了科研对于教学的重要性。可以说,对于现代社会的高校,教学是根本,科研是灵魂。

教学活动包括两个主体,分别是教师和学生,要想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两者之间具有良好互动。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实施者,是教学活动的主动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果,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创新的思维和能力。很难想象一批思维僵化、能力匮乏的教师能够培养出国家真正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一所高水平的大学依赖于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离不开高水平的科学研究,这已经被国内外大量经验所证明。因此,可以说,教师的综合业务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科研经历对于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培养加强教学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科研过程中,教师可以实现多方面综合能力的完善与发展。例如,开展科研工作需要查阅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及时追踪学科研究前沿热点的最新进展。这个过程可以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充实更新和知识体系的完善拓展,提升对学科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以及发展方向和趋势的把握,使教师能融会贯通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也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创新提供了素材、奠定了基础。在教师从事一系列本专业领域的科研过程中,可以说是一个自我提升的再学习过程,获得了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新动态,同时更新的知识也使学生直接受益,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知识传授的受众,教学关系上好像是被动一方,其实,学生的主动性才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现在绝大多数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和理念,仍然停留在填鸭式的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永远胜过责任感”。很多专业知识的内容比较抽象,如果在教学中仅仅教条的讲授,学生很难理解,进而容易产生腻烦的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中融入一些科研热点问题或即时的信息,在讲授传统知识体系的同时介绍一些本学科专业的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这样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新颖的课堂延伸内容,可以营造出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会更容易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探索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而且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行为的影响者。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掌握本专业基本知识,还要求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和需求,能够学以致用,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为了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需求,高校教师不仅需要掌握本专业知识,而且还应该通过积极参与科研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时掌握专业领域及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这样,在教授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培养引导学生兴趣、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等方面可以更加得心应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将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于教学,可以丰富和深化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思路。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成才起到很大作用,教师在科研活动中形成的钻研精神、创新意识以及分工协作意识等,在对学生言传身教的过程中起到表率作用。教师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所养成的一种良好的学术风气与氛围,对于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置身在浓郁的学习、学术氛围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长此以往,便可以形成一种勤奋好学、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优良学风。

从高校构成体系及功能的高度来看,教学是具体学科体系下的教学,而学科发展离不开科研水平的支撑。科研作为学科建设的基础,是推动学科发展的必然手段,以科研项目为支撑点,可以有力推动学科建设,促进专业建设,支持了教学体系的发展;同时,在不断优化学科及专业体系,改革和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质的同时,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又可以反哺于科研。因此,可以说,科研可以提升教学的内涵底蕴,而高质量的教学又是科研后劲得以持续的有力支持和保障。

2科研与教学相互融合

在认识到科研与教学的辩证关系的前提下,如何实现科研与教学的良好互动,什么样的机制和模式更加有效呢?

在现代社会的高等学校中,教师应该既是科研的主体,也是教学的主体,而作为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学生,除了作为教学的主体,也应该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采取“科研教学化”与“教学科研化”并行的模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融合。

针对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目标,应该跳出“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怪圈。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只是精英的培养,不只是单纯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知识技能、逻辑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全方位培养。因此,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必须师生共享教学资源,共同把科研能力培养作为发展目标,注重在学知识的过程中提升科研能力和相关素养,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科研中所取得的成果属于本专业最新的进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适时适当地引入一些亲身参与获得的最新科研成果,将科研心得和成果以案例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可以定期请相关专业的老师专家以学术讲座和学术报告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学科前沿热点及动态,传播最新的科研理论,组织有兴趣的学生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

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接受教师的现场指导,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在科研实践中的教学互动,不但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与内容,也促进了科研后备团队的建设,而对于参与科研项目的学生,可以极大地提高其专业知识应用和独立科研能力,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

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等学生科研活动。在学生科研工作中,培养了他们创造的激情、个性的风格、团队的意识和实践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科研业务能力及素质,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也使学生尽早接触社会、了解产业现状,进而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这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通过创造有利条件,建立长效评价机制,调动学生科研积极性,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的学生科研模式。从而,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全过程的互动,实现“科研教学化”。

另一方面,教师在明确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关系的前提下,联系教学实际搞科研,通过科研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有过科研实践的教师对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开始有新的认识,对课程资源的决策权、发现权、选用权也可能有新的思考,并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探索实践,开始了对课程的主动开发、应用与改进,这种教学本身也是一种创新过程,反过来也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教学科研化”需要教师要能够运用自己所具有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最新的科研成果丰富教学内涵,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教师更要注重以科学思维方法武装学生头脑,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在知识传授和科研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思考能力、归纳总结观点和说服论证的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摸索有效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新途径,从而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高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篇2

19世纪初,洪堡创立柏林大学,并提出“洪堡三原则”: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传遍世界各地。其中“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首次指出了了科研在大学中的重要地位。在此之前,中世纪大学更多地被视作教学机构,纽曼在其《大学的理念》中明确提出科学研究应当与教学相分离:“既然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大学就应为传授知识而设,为学生而设,以教学为其唯一功能。”然而洪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观念却能够迅速得到各地的响应,这是因为虽然在此之前的大学以教学为重,但是科研工作也同样存在于大学教师的日常工作之中,教师在工作中自发地将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每位教师既是研究者,也是知识的传播者。纽曼的观点受到了所处时代的限制,他认为大学的唯一目的是培养学生,严格分离了教学与科研,事实上教学与科研的绝对分离实际上并不现实。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背景,洪堡所提出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观点才能够迅速被大众所接受,科研工作自此正式成为大学事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现状

(一)高校评价标准不统一,片面追求科研指标

目前我国高校可以分为教学型大学、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以及研究教学型大学等。研究和教学所占的不同比重是不同大学的区分方式,然而事实上我国大部分的高等院校都介于教学型大学和研究型大学之间,而在这些院校中教学与科研的比重具体是如何分配的,似乎还没有一个权威科学的界定标准。另外对高等院校这样的分类方式在择校过程其实并没有受到学生的关注,学生似乎并不在意自己进入的是一所研究型大学还是一所教学型大学,学生、家长以及高校本身,都更加看重高校的排名高低,而目前形形色色的大学排名层出不穷,各自遵循的评价标准都不相同,由于教学指标相对复杂,而科研指标明确可量化,由此逐渐形成了片面追求科研成果数量的不正之风,继而引发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二)高校资源分配不均,教学投入相对不足

出于对科研成果数量的追求,各高校往往都会在加大在科研方面的投入,以期做出成果,提升学校声望。地方政府为了提升当地高校的实力,也会针对科研项目提出有关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因此相比于科研,高校的教学投入相对不足,即使是以学科建设、教学改革为名进行的教学投入,也会采取依据科研产出为指标的考核方式,仍然变相地提高了科研的地位。高校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能享受到的资源在比例上严重失调,高校的教学实施、教学质量都会受到影响,长此往复,高等教育终将走向只重视科研的极端,教学工作成为科研工作的附属。

(三)教师考核重科研成果,师生缺乏教学积极性

资源分配的不均无形中打破了教学与科研的平衡,教师为了自身的利益只能选择妥协,对教学工作投入的降低最终会导致师生同时失去课堂教学积极性。重视科研工作的高校普遍实施以科研成果衡量教师绩效的标准,教师为了完成科研指标,不得不在科研工作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从而忽视教学工作,只求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不会在教学工作方面花费更多时间和心思。这样的教学态度将会导致教师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方式毫无创新,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无法产生积极学习的兴趣,每一堂课的教学效果难以保证。课后师生之间更加缺乏良好的交流和互动,师生联系局限于课堂,而课堂质量却得不到保证,高等教育整体质量令人堪忧。

(四)管理部门缺乏沟通,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高校教学和科研两大职能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两部门没有将教学和科研有效地结合起来,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科研管理部门看重教师科研成果,注重成果的数量与水平,很少关心科研成果对实际教学的影响,更不考虑是否能在教学中发挥作用;而教学部门只关注教师日常授课情况,不关心教师的科研项目,更不能利用科研促进教学改革。这两大部门之间的沟通缺失割裂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统一关系,给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另一方面,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有效实施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当前高校有关这方面的管理制度匮乏。即使是采取了有关措施平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也需要监督机制的保障。教师与学生面对高校目前教学与科研比重不均的现状,多少都会产生一些想法,因此高校需要设置合理的监督制度,让教师与学生的意见能够有正式的渠道向学校进行反馈,以便学校即使调整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学校事务的顺利开展。

三、平衡我国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措施

(一)明确自身定位,建立统一的高校评价标准

各高校应当明确自身的定位,在高等教育事务开展过程中教学与科研分别占据多少比重,并且明确围绕自身定位安排教学与科研工作。相关部门也应当对各类大学的划分制定相关标准,并且建议学生在择校时将这一因素纳入考虑的范围之内,促使高校时刻重视平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关系。

(二)合理分配高校资源,平衡教学科研投入

依据明确的自身定位,地方政府和高校应当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在教学与科研两方面的投入。在建立了客观的教学与科研评价机制之后,高校不仅需要保障自身的科研实力,也需要提升教学质量以符合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因此,充足的教学资源投入必不可少。高校应当积极改善教学环境、升级教学工具;为教师提供提升教?w水平的培训;高校与高校之间应当建立良好的教学资源共享机制。

(三)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师生积极性

教学与科研要齐头并进,良好的师生参与必不可少。因此面对教师被繁重的科研工作所累,无暇顾及教学水平提高的现状,高校首先要建立公正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不再片面强调教师的科研成果达标,而是合理分配教学与科研在考核指标中的比重,以此促进教师调整在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中的精力投入,提高对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

高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篇3

关键词:高校;教学与科研;人才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381(2015)01-0001-05

高等学校里的教学(文章特指高等学校的本科教学)和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变化在世界各国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期间也走过不少弯路。我国高等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值得人们去研究。

一、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之初到“”之前,鉴于当时国家经济建设亟需专门人才的状况,我国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集中在高级专门人才特别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对于高等学校是否应该从事科学研究,国家一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是在少数文件中提到少数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可以适当从事科学研究,但是科学研究不能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之下,我国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相当长的时期内,科学研究工作在高等学校并没有得到重视,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之初。经过“”之后,在国门遽然打开之时,人们放眼浏览世界,发现国家的生产力水平、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与世界之间的差距已经大到难以想象的程度。奋起直追,把耽搁的时间赶回来,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国家经济水平成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1978年3月,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在该理论的号召下,作为在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中扮演十分重要角色的高等学校很自然地把科学研究列为高等学校的重要工作。由此开始,科学研究工作在高等学校的地位日益上升,而教学工作的地位开始逐步下降。发展到现在,本科教学工作在高等学校里虽然表面上似乎得到重视,但实际上却是被忽视,不少教师对于本科教学采取的是应付的态度,并没有把主要精力真正用于本科教学,学生对此表示十分不满。

实际上,在欧美高等教育强国,高等学校中的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也大致经历过从重视教学到片面重视科研的过程。在洪堡(whilhelmVonHumboldt)创办柏林大学之前,欧洲高等学校一直保留重视教学的传统,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而对于科学研究则并不重视。洪堡创办柏林大学时提出在高等学校里要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原则,科学研究从此在高等学校里开始生根、开花、结果,一时间柏林大学成为世界各国高等学校效仿的对象,德国也因此成为当时世界高等教育中心而令众多学子、学者向往。由此开始,高等学校里的科研工作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而教学工作也就相应地被冷落。高等学校由片面重视教学这个极端走向片面重视科研的另一个极端。虽然许多欧美的著名大学试图改变这种片面和极端的状况,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总体来说,教学工作在高等学校的地位仍然不乐观,这几乎成为欧美发达国家大多数高校心照不宣的窗户纸。

由此可见,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欧美高等学校虽然也未能根本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采取了不少有效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这种片面性的发展势头。我国高等学校在面临同样问题时,大多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很多高等学校片面重视科学研究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致使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的质量每况愈下,现在是该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二、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现状

总体来说,我国大多数高等学校在如何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关系方面的状况令人十分堪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资源分配不均,教学投入普遍不足

出于对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视,各高等学校无一不对科学研究工作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再到高等学校,几乎把所有的资源都投入到学校的科学研究方面,即便是以学科建设的名义所进行的经费投入,也都以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的管理方式进行考核。而学校的教学工作总是雷声大、雨点小,每年的投入也大都是毛毛雨,教学经费的投入普遍不足,与学校的整体投入在比例上严重失调,教学工作所能享受到的资源也是少之又少。这种状况的存在和日益严重化的趋势,已经引起了广大学生的强烈不满,也引起了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领导的关注。学生们希望学校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改变这种重科研轻教学的不正常现象。

(二)教学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缺乏实施的力度

现行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大多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表现为行政管理过严,学术管理不足,教师和学生难以参加到管理过程,其合法性和合理性值得质疑。由于这些制度的产生过程缺乏师生的参与,所以这些管理制度就难以反映师生的真实需要和教学工作的实际。其结果往往是制度似乎很完善但实际上并不完善,制度定了一大堆,而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却依然故我,毫无进展,教学环境依旧难以得到有效改善,教学质量也并没有得到明显提高,甚至在很多学校还在逐步下降。

在教学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个比较危险的问题,那就是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薄弱,不少学校虽然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但并没有真正去实施,使得制度与实施之间成为两张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但其中值得关注的原因则是某些领导或部门管理人员不能规范遵守,过多考虑了各种关系,而将制度变成可有可无的“虎皮”。

(三)教师与学生缺乏高昂的教学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近年来,学校本科教学中一个十分令人担忧的倾向就是教师没有教学积极性,对教学工作采取应付态度,只求把课堂教学时间消磨掉即可;学生没有学习热情,教师讲多少自己学多少,没有主动扩大学习知识面的欲望,更谈不上创造性地学习。如果这种现象长期发展下去,那么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提高就会变得遥遥无期。为什么师生都集体失去了教学兴趣,这是一个值得人们高度关注的问题。这其中除了因为20世纪末开始高校扩招而导致学校教学资源不足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校在对教师进行考核时,过多地重视对教师科研工作的考核,并将教师的许多利益分配与这些考核紧密结合在一起,迫使教师们不得不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科学研究上,而无心关注教学工作。教师对于教学工作的应付态度自然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学生反映说,他们之所以考试要作弊是因为教师在课堂上根本就没有给他们传授到多少知识,为了考试及格,他们不得不作弊。这些学生的认识真的值得人们深思!

(四)培养规格模糊,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本科生的培养规格在每个培养单位的专业培养方案中都有文字性描述,培养规格至关重要,决定着培养工作的走向和目标。虽然这种文字描述比较简单,但却是专业培养的指南和目标,如果不能合理、科学地设计,那么所培养的学生就达不到本科培养质量要求。可是,不少高等学校的本科生培养规格的确定却十分模糊,主要表现为规格的趋同性,难以看出不同专业之间的差异性和特色性。如果按照这样的培养规格来培养本科生,则专业性难以体现。

培养规格的模糊性和趋同性必然带来课程设置的趋同性。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有一部分课程相同(例如基础课、通识教育课),但是课程设置太多相同,说明人们对专业认识不够,其课程设置也就难以合理。如果不能通过课程设置对两个不同专业进行一定的区分,那么所培养的学生的专业性也就难以区分,培养出的学生的质量也必然难以保障。

(五)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

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几乎成为我国本科教学中的普遍现象。许多学校的教学内容几年甚至十几年不变(当然基础学科和经典课程除外),学生接收不到本专业的最新知识,不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和发展态势。这种现状的存在和蔓延,与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速度和势头是相悖的,也与国际化高等教育的要求相矛盾,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容忍的。

在本科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大多数教师仍然满足于课堂讲授的灌输式教学,不思改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枯燥无味和痛苦的过程,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受到挫折。大学生的学习不同于基础教育阶段,他们学习的最大特点在于学习过程的研究性,教师只有掌握了这个最基本的要求,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过程中才会自然感到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教师们为什么不能将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手段带入到教学过程之中呢?

三、正确认识高校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

正确认识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解决人才培养工作中诸多问题的前提,高等学校之所以出现片面重科研轻教学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将教学和科研视为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工作,在主观上将两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教学与科研变成了一种选择性关系――要么重视教学、要么重视科研。为此,需要从以下4个方面来重新审视高等学校中的教学与科研的本质关系。

(一)教学与科研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高等学校的功能由原来单一的教学职能发展到今天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4种职能并存的过程,只是表明高等学校职能在数量上的变化――由少变多,并不能改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这一本质。也就是说,高等学校的功能无论是增加或是减少,它都必须是培养人才的。正因为如此,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一切活动都必须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核心,必须始终坚持教学的教育性、科研的教育性和社会服务的教育性原则。所以,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必须不同于单一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而一定是围绕人才培养而形成的多种功能的集合体――教学与科研在人才培养上达到高度的一致和融合,在本质上实现统一。

(二)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科研是基础工作

无论高等学校的职能如何变化,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这个本质属性都不会发生变化,而培养人才主要是通过教学这个方式来完成的,从这个意义上看,教学工作必然是高等学校的核心工作。那么该如何看待科学研究工作的性质及其与教学工作的关系呢?文章专门对他们进行了比较研究(见表1)。

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与其他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之间的科学研究既有共同点,也有一定的差异。其共同点就是他们所从事的科学研究活动在本质上都是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其不同点在于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必须要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教师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人才培养的内容、方法和手段。这说明,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三)教学与科研都应该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核心组织实施

人们通常总是将高等学校的教学视为人才培养的途径,如果把视野放得更开阔一点,那么就会发现,其实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并非教学能够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多种手段相统一,教学只不过是传统意义上的人才培养的手段或者说教学是人才培养较为直接的手段。如此视野下,人们自然会得出这样的判断――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当然也包括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都应该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核心组织实施。如果有了这样的认识,那么在高等学校的日常工作中人们就可以从教学、科研谁更重要之争,以及谁是核心、谁是第一等等一系列的争论中跳出来。

(四)教学和科研评价制度应该相互协调

目前,国内外高等学校对教师进行评价时,都是将教学评价和科研评价分开进行,两套评价的指标和制度也是各自为战、互不来往。如果从教学或科研的单一方面来看,每一种指标或制度都是合理的、科学的、完善的,但是如果站在人才培养的角度把两种指标和制度融合到一起来看,两类指标和制度所存在的弊端就会暴露出来。遗憾的是,国内外高等学校还没有哪一所学校能够从人才培养这个角度出发,从统一性的角度将两种制度融合起来考察制度和指标是否科学、合理,或者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制定统一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合的考核指标,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虽然我国学者尚未对这些问题做深入研究,但是普遍出现了我国高等学校在教学和科研制度的建构方面存在着不和谐甚至是矛盾的现象,这就是由片面重视科学研究而严重忽视教学工作――教学工作事实上成为可有可无、可以弹性的工作导致的。有鉴于此,人们呼吁高等学校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应该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核心,统筹建设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各方面的制度。显然,在这样的视角下建立的各项制度必定是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

四、实现我国高校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措施

为了实现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转变目前存在的各种错误观念,结合上文的分析,提出以下5点措施:

(一)树立教学、科研高度融合的办学理念

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的高度统一性和融合性表明两者之间本质上的一致性,然而限于人类自身的认识水平,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学校的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将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割裂开来,并将它们的各自功能任意地放大、扩展,使得教学、科研职能相背而行,越走越远,以至于使得本来一体的两项工作成为水火不容的、不同性质的工作。人们对于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关系的长期争论也由此而来,现在看来这就是人类自设的原本就不存在的伪命题,而人们却为此耗费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弄清楚了在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本质关系之后,人们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树立教学、科研高度融合的办学理念,把人才培养视为学校的本职工作和核心工作。

(二)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

有了上述认识,在学校相关的规章制度建设方面,也要有一个思维方式的转变,即再也不能用割裂、单一的思维角度分别去看待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而是要用融合的、整体的、系统的思维视角,制定人才培养政策和制度。即便是制定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单方面制度时,也要始终坚持统一性原则,把各种视角融合起来,避免出现各种制度之间的冲突和矛盾,集中学校各种力量于人才培养过程,切实提高高层次人才的整体素质。

(三)合理分配学校办学资源,调动师生的教学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传统的、割裂的教学、科研观必然会带来学校资源分配的割裂和不统一,表现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就是重科研,轻教学、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学校把大量的资源投入到科学研究工作中,而对于教学工作、社会服务工作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则是能少则少,不断压缩教学、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资源共享空间,教学工作已经变得举步维艰、名存实亡了。这种状况当然不能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他们对教学的敷衍和消极甚至厌教厌学的现象也就变得可以理解了。现在要做的工作就是尽快制定校内资源分配制度,在人才培养的视野下,重新分配各自领域的资源投入,确保他们能够协调发展,共同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合理的办学经验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目的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交流与合作,人们可以研究高等学校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上文中提到的重科研轻教学、相关制度的冲突等等),并通过研究最终解决这些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达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在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双方可以吸收各自的办学经验,完善各自办学中诸如制度、内容、方法等方面的不足。当然,各高校不能简单地向国外学习,也要把自身成功的经验有意识地输出去,展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办学理念。

(五)科学设计培养规格,合理构建人才素质结构

高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篇4

关键词:学科建设课程教研室教书育人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30971171)

今年是国家实施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值此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已成为高校发展的两项重要任务。因此,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定位、找准方向、趋利避害,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立足当前、放眼未来,筹划好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就高校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的辩证关系探讨如下。

1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的关系

高校的学科建设既是高校建设与发展的龙头,又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既是高校彰显国家形象的窗口,又是高校教学科研实力的体现。长期以来,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既要承担培养合格人才的艰巨任务,又要重视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正确处理好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的关系,对于促进高校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业已证明,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的主要区别在于:学科建设要求必要、必新、必尖;而课程建设则要求必要、必新、必精。学科建设的基本要求包括:①在多个科研项目的基础上,至少有三个比较稳定的研究方向;②具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获奖及论文);③与研究方向相适应的三支人才队伍。而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包括:①在具有课程研究项目的基础上,具有一个明确的研究方向;②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成果(获奖及论文);③与教改方向相适应的一支师资队伍。关于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的性质:学科建设以刚性指标为主(硬实力);课程建设以柔性指标为主(软实力)。二者的目标:学科建设旨在培养有国际视野、有战略思维、有问题意识、有全局观念的“四有”教师队伍;课程建设旨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当代大学生。学科建设的效果或水平对提升高校整体实力具有重要影响;课程建设则在提升高校教学水平中起着关键作用。

2教学工作与科研任务的关系

“以教学为中心”是当前许多院校办学的指导思想,但由于高校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又是高校与中等专科学校的主要区别。大学教师不仅要认真地“教”,而且要努力地“研”;后者既包括教学研究,又包括科学研究。为此,高校领导应当充分利用各种交流平台现身说法,大讲“教”“研”活动有机结合的好处,积极引导教师在“教”字上锻炼自己,在“研”字上提高自己,真正把“教”“研”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结合起来,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与青年教师的成长结合起来,从而推动各教研室工作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只有将质量意识提到新的高度来认识,才能逐步扭转长期以来盲目追求论文数量而忽略论文质量的不正常状态。随着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鼓励教师将自己成熟的研究成果有机地融入教材建设,对于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教研室主任与支部书记的关系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为此,加强对新任教研室主任和支部书记的培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通过培训,支部书记明确了自己肩负的政治责任,增强了在基层开展党务工作重要性的理解,认识到支部建在教研室的重要性及实施云岭先锋工程的时代意义,对提高支部书记的综合素质及加强教研室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基层干部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的本本主义;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横、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等方面发挥带头和表率作用,使得具体实践环节能做到职责上分、思想上合;任务上分、目标上合;职权上分、力量上合,使教研室及支部工作能与本单位或本部门的中心任务紧密联系、有效互动、提高效率、发挥作用。并从培养跨世纪人才这一需要出发,围绕院校的发展目标,制定出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把老教师多年积累的宝贵教学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青年教师;通过与青年教师“结对子”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与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并带领青年教师参加各种科研项目或重要学术活动以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推动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提高教师教学及科研水平,教研室在教师培养、课题申报、科学研究等方面肩负着重要职责,如何把课题研究与培养教师结合起来,把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结合起来,依然是当前教研室工作中值得探索的新课题。

4行政事务与专业提高的关系

专业教师,尤其是热衷于搞教学、做科研的教师,一旦承担行政管理工作后,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耗费,使一些本来的“内行”逐步变成了外行,既荒废了自己,弄不好还可能荒废他人。这是新形势下高校人才资源十分匮乏情况下的一种浪费,势必给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造成巨大损失。事实上,作为从事行政管理的业内人员,并非无所作为,只要能正确处理好管理与专业发展的关系,把握二者间的相互关系,非但不影响专业发展,还有利于在实践中深化对管理内涵的认识。在当前大力倡导学习之风、不断更新思想观念之际,正确处理好政治学习与业务提高的关系非常重要。当前,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健全以及社会变革不断加速,教师的教学观念和知识水平在教学转型期已经面临新的挑战。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只有加强学习;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不仅要学业务、也要学政治,尤其应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方法论解决教学与科研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也应当避免脱离本单位实际的空说空讲形式主义现象。通过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关系的调整和互动,以学习促发展、以科研促教学、以点带面和分层推进,使部分教师在有关课题申报、研究方法的掌握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增强了学习意识,提高了学习效果。积极开展学科教研活动,加强教学研讨和交流,针对各学科的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成效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5教书育人与学生管理的关系

教师肩负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大批人才的光荣使命,这就要求教师要始终把培养一流人才放在心上,要自觉提升教书育人的素质、能力和水平,要夙夜在公、勤勉工作,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因此,教书育人为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级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线教师教书育人的传统做法,也是高校多年来常抓不懈的任务之一。为强化各级教师对教书育人工作的重视,可结合自身实际,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有利于“管理一体化、组织立体化、内容具体化、方法多样化、活动系列化”的活动方案,对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具体要求包括:①要求见习助教要担任兼职班主任,会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②要求助教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③要求讲师要结合专业教学,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④要求副教授要帮助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⑤教授则要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结合教学做好学生、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证明,高校教师应以身作则、刻苦努力,在完成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认真探索教学与科研互动的有效方式,把研究生培养与师资培养结合起来,把正确处理研究生培养与师资队伍建设的关系与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紧密结合起来,在确保完成本科教学及研究生教学的前提下,在促进科研、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使“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学生管理模式更科学、更有效,成为高校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为边疆的稳定与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泽,赵凤娟.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基本轨迹及未来取向[J].中国高等教育,2010,3:37-44.

高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篇5

[论文摘要]教学和科研是高等学校教师的基本任务。通过几年的教学、科研工作实践,作者对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本文主要介绍了作者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1.引言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高等学校发展过程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在不同的环境中,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存在不同的特点。教学与科研是高等学校的最为重要的两项职能,但较长时间以来这两种职能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比较普遍。如何协调二者的矛盾,既突出教学的主旋律地位,又要加强科学研究,是目前高校教师函待解决的问题。

2.对教学和科研关系的理论探索

2.1教学和科研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关于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三个学派的观点:

(1)教学与科研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认为教学与科研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的理论模型主要有三个,即稀缺模型、个性差异模型、不同激励系统模型。

(2)教学与科研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认为教学与科研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的理论模型主要有两个,即传统智慧模型和g模型。

(3)教学与科研之间存在零相关关系。认为教学与科研之间存在零相关的模型主要有三个,即不同活动模型、无关个性模型和官僚资助模型。

以上的观点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教学科研的关系,但是,作者认为教学和科研关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应当综合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所说的教学科研关系相协调,并非只是简单意义上的五五分成才算协调。而是根据自身条件,合理分配,因地制宜,有所侧重地共同发展。科研成果比教学成果多,不一定代表教学就不好。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与科研之间应该是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教学的发展和提高。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二者结合是优化资源配置,发展科技和教育的最佳途径。教学与科研是手段,培养人才和创新知识是目的,受过教育的人才能推动科学研究的进步,科学研究同时推动人才的培养,其内在的联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2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1)科研是提高高校师资水平的重要途径

高校教师通过科研,可以时刻把握本专业的发展方向与最新成果;通过科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可以不断地完善教材,充实教学内容,并进行教学改革;有了科研之源,在教学上就会得心应手,所讲授的课程内容也会更加生动、翔实,会更加注重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2)科研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

首先,高校教师通过科研活动,不断探索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教师们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一边学习和继承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边摸索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与创新,不断探索和完善适应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

其次,教师承担的一定科研任务,为提高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生通过参与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一方面提高了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完成毕业论文提供了很好的选题;另一方面通过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有意识地加强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3)科研是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手段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基础,是高校建设的根本和核心,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教师取得的大量科研成果是高校学科建设发展与腾飞的强劲动力,是高校实现整体目标的重要保障。

(4)科研成就高的教师对学生更具感召力

教师从事科研会使学校具有较高的声望,这意味着学校吸引资金和优秀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而较多的资金和优秀学生又是取得高质量教学的重要基础。从事科研、取得成绩的教师对学生更具感召力,他们的思想观念、道德风范、科学态度、敬业精神对学生的道德提升均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3教学是科研的推动力与催化剂

(1)教学是科研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条件

科研活动经过无数次实践的检验,产生了定理、定律,即理论。这些理论编人了大学教科书,变成了教师的授课内容,这些知识是进行更深层次科学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通过知识传递,教师本身理论水平也得到了提高,甚至有新的认识。教师的理论水平、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等决定了科研队伍的结构和水平。教学不仅为科研提出问题,也为解决问题提供思维方式和技术路线。

(2)教学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进一步传播

教师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一方面充实和优化了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教学可以使科研成果得到进一步传播、延续和再生,充分发挥科研的价值;教学实践能使教师对基础知识更加融会贯通,促进自己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和反思,从而使自己的研究活动有了更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而学生活跃的思维也有利于科研的发展。

3.协调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思路

3.1学校层面上协调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策略

从学校层面看,协调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主要从观念的更新、宏观政策的制定与规划,学院的优化组合等方面人手,通过采取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来缓解学校面临的双重压力,并最终将这些措施落实到院系及教师个体上。

(1)要更新观念

教师正确的观念,端正的态度与积极的工作热情是教学与科研关系协调发展的有力保证。首先,要坚持大学人才培养之本的观念。其次,教学作为学术的一种形式而重新定义。

(2)优化政策与创新管理机制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动态发展的,大学不但需要观念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制度的创新。学校需要不断地开发与创新互动管理机制、激励利益机制等方面。一方面,教学与科研都是学术水平的反映,在学术水平上建立互动机制。①在组织结构方面,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平衡需要流动的编制,采取院的研究所与教学系单位相结合的流动办法。②评价教师教学的质与量应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教师报送的教学资料等,这样教师教学的内容能更新更好地得到反映。③开发教学与科研资源的潜力需要健全竞争激励机制、利益机制。另一方面,学校优化院系结构、以学科建设为契机促进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3)促进教学与科研校际校内的分工与交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校要在学科、教师、院系不同层面,就协调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制度和措施进行宣传、交流与借鉴。另外,加强仪器设备等资源的共享,促进教学与科研的协调。

3.2院系层面上协调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措施

(1)调节教学管理

学校应该将提高教学待遇与科研待遇并举,教学得到的回报与教学付出的努力成正比,加大对教学的奖励政策;搞好教风、学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尤其加强对教学的监管力度。

(2)运用二次分配杠杆协调教学与科研关系

院系对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了平衡教学与科研,院系在计划的制定、结构的调节与实践的实施等方面加强联系,创造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最佳环境。学院根据本学院的特点和教师个体差异,分析不同学科属性的不同特点,有区别地设立教学岗与科研岗,并在相应的二次分配中得到体现;院系制定合理的二次分配制度,对教学岗与科研岗进行合理量化和轮换。

(3)建立协调机制促进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统一

学院对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处理应采取了一些具体的协调措施。加强学院在这方面的意识与任务;利用学科建设加强教学与科研的联系;制定可行的政策。开设教学与科研紧密联系的课程等。

3.3教师个体层面上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的途径

(1)健全师资管理制度

学校需要一个公正、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公平利用其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发挥人力资源的潜力。领导对教师有更多的人文关怀,了解教师的实际能力,让教师自由选择应聘教学岗或科研岗。

(2)促进教师科研的公平竞争

学校应该提供更有利的竞争环境,加强对年轻教师的科研指导与鼓励。当然,高等院校无论大小,完全可以把科研提到重要位置。解决教学与科研的矛盾不但从观念的更新开始,更重要的是各种体制的创新,为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3)加强教师的道德修养

考核要求既注重教学的质量又注重科研成果,还需要考核师德修养,因为促进教学与科研相互联系同样需要高尚的师德修养来保证,不单单为利益而工作,更要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努力。不单有科研的热情更要有教学的责任。

教师处理教学和科研关系中的各种矛盾,除了技术层面的问题之外,还有道德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有高尚道德情操,根据教学与科研的内在要求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4.结论

高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篇6

1教学与科研关系给教师带来的困惑

教学与科研成为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两大支柱。目前,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大力提倡教师从事科研、淡化教学,还有的院校倾向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忽视科研对教学的促进。教学与科研相互脱节、相互冲突的矛盾成为了高校教师工作中面临的极大困惑,同时也成为高职高专院校战略发展中的困境。作为承载教学与科研工作中的主体教师,该如何协调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呢?

高校教育对于高职教师的职业技能、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教师要面对来自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压力。大多数高职教师均是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生,没有系统的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即使是师范类院校毕业生,他们掌握的教学技能技巧是有限性的,更适用于中小学教育。在教学中要想有效的传授专业知识需要高职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认真领会向同行学习,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技能。而忙碌的教学工作使得教师对科研工作自顾不暇。面临来自职称晋升的压力,教师要做科研,需要从有限的教学工作中让渡时间给科研工作。在时间分配、工作重心方面高职教师该如何权衡教学与科研的轻重?

2高职高专院校教学与科研的矛盾

2.1教学与科研的对立

高职院校中教学与科研的矛盾冲突主要呈现以下两点:一是由于近年来高校的扩招、学生数量的倍增,高职高专教师的工作量极大,每学期每位老师都要承担几门课的教学工作及学生管理工作,这些工作包括课前准备、课后作业批改、指导等。要想确保教学质量,教师难以从繁多复杂的教学工作中分出更多的实践和精力从事科研。因此部分高职高专教师觉得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传授知识,只要上好课就行,科研工作可以由研究型的教师完成。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薄弱,科研成果没有深度等情况在高职高专院校中是广泛存在的现象。二是部分教师在工作中为了职称的晋升,片面追求功利性,把科研摆在第一位,为了科研而科研,忽视了教学任务和教学质量,只关注科研成果而忽视科研的质量,这种功利主义不仅造成教学质量下降,教学任务不能如期完成,还影响了科研工作。教学与科研本该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两大动力,但以上两种现象都表现为教学与科研的对立、冲突。如何化解教学与科研的矛盾,就需要了解教学与科研的内涵。

2.2教学与科研的统一

现今,高职高专院校教学中,很多教师在授课中感觉乏力,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兴趣不高,费尽心思准备的授课内容却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近年高校的扩招制度使得一些原本无法接受高等教育的低分数段的学生走进了大学校园,这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差,学习态度不端正,自觉能动性不高,因而教学的互动性较差。二是部分高职院校沿循本科教育,开设的教学计划不合理,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陈旧造成课堂的教学效果较差。高职教师注重自身利益只关注科研,没有全身心投入教学,只把教学工作当作一项任务敷衍了事,这容易造成教师教学能力水平下降。如今的科研工作已掺杂了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不再是单纯的学术研究。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片面追求科研活动的结果,盲目追求科研项目的大跃进忽略了科研工作质量。科研成果是高职院校教师考评的重要指标,部分高职教师完全按照职称评定标准申报课题,追求片面、狭隘的科研成果,导致科研成果与本专业教学相脱离。没有教学支撑的科研工作也是不稳定的。教学科研相分离会使教学、科研各自陷入困境,教学研究是开展科研的起点和基础,科研带动教学,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难题,教学科研两者之间共同发展会促进双方良性循环。因此,教学科研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

3高职高专教学与科研关系失衡的原因

造成教学与科研不和谐的原因有很多,对于高校教师们来说,受到国家政策、学院自身定位、绩效考核制度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再加上个人利益的驱使,高校科研工作成为教师个人发展的重中之重;有的教师认为教师的职责是把课上好,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而搞科研会占用大量的教学时间,是少数有科研能力教师的工作。高等教育不仅要教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些都离不开教学和科研的共同作用。

3.1高职院校的定位不明确

在高职高专教育中,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取知识的行为。而科研一般包括发现新问题为目的教学研究及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为目的的教学研究。和谐的教学与科研应该是互相推动、相互促进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是教育部门考量高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高职院校要想取得良好的生源和优秀的办学水平,无一不需要科研成果做支撑。一定的科研成果是高职院校的无形资产,不仅可以给其带来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增强其社会影响力,提升院校的知名度。

但是,部分高校歪曲了高职高专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办学理念,忽视了学校教书育人的使命,为了提高院校的科研水平和能力,把教师、出版书籍、开展科研和教师的经济利益挂钩,鼓励教师片面追求科研成果的形式、数量,结果导致部分教师占用大量的教学时间去致力科研工作,科研对教学的严重挤压使得教师的教学工作受到影响,科研水平也没有得以提升。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为了迎合社会需求,部分高职院校不得不摒弃自己的优势,通过盲目发展科研寻找办学捷径。

3.2教师片面追求个人效益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教书育人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学工作的效果短时期内难以体现,而科研工作的成果见效快,可以给教师带来职位的升迁、职称的评定及社会荣誉。首先,本质上来说,基于工作的压力和利益的驱动,教师潜心研究教学的积极性被挫伤,认真投入教学的教师和不认真投入教学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上没有实质性的区别。教师就会把本该用于教学的时间让渡给科研,教师不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只是应付式的完成教学任务,至于教师的教学组织、设计、创新能力也成为空谈。其次,高职教师在薪酬上的差别主要体现为职称,而科研成果是职称晋升的主要依据,科研业绩能给教师带来报酬和物质奖励,教师的收入也能提高。在现有的评价体制下,高职院校把科研成果作为考核的重中之重,忽视教学技能、教学质量,教师重科研轻教学也成为现实的选择。长期以往,教师的教学工作逐渐被科研工作边缘化,教学与科研的冲突日益凸显。

4高职高专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的对策

国务院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确立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高专院校应该准确定位自己的教育层次、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而非学术性人才。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科研也应该围绕培养目标,侧重于应用实践的教学科研模式,加强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

4.1高职高专院校建立有效的科研管理机制

高职高专院校整体科研资源有限、科研实力薄弱,应该明确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适当调整教学与科研的发展比重,促进教师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多多开展与教学活动、实践技能有关的科研项目。

不合理的考评奖励机制使得教师们重科研轻教学。要解决教学与科研失衡的问题,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把教学与科研统一起来作为考核评价指标,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称、不同岗位的教师差异,设置与其相匹配的考核标准。在教学任务指标中设置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指标,并设以相应的权重;在科研项目指标中可以导入科研项目与教学活动的关联度、学生参与度、科研成果创新性等评价项目。通过实施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双重考核标准,调动教师教学与科研的主观能动性。严谨、认真的教学工作推动了科研成果的发展、创新,创新有效的科研成果为教学改革和实践技能作贡献。

4.2促进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协调

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教师的课程改革、教育观念也应该不断变革创新。高职院校教学与科研两者中,教学是基础、是第一位的,教师良好的教学能力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改善师生关系。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更有助于深入的教学研究。优秀的科研成果融入到教学中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得教师掌握的知识更加系统化。教师掌握知识内容丰富,又能促进科研的持续发展。高职高专应当开展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的教学研究。教学的改革研究可以成为科研工作的研究方向。也只有教学与科研相融合才能培育高素养的技能型人才。在教学的基础上做科研,可以积累经验,丰富教师的授课内容。科研水平高的教师可以把学科的理论前沿知识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把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是生存之本,科研是发展之道。教学科研协调发展为高职教师的职业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

4.3加强师德建设

高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篇7

论文摘要:教学型本科院校中如何处理教师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是一个始终引人关注的问题。正确地解决这一问题对于教师业务素质及科研能力的提高,以及学校自身的良性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应该在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的原则下,不断完善学校的教学体制、激励机制以及对科研与教学的价值评价,从而使教学型高校步入良性发展的正确轨道。

目前在一些本科院校,尤其是教学型的本科院校中,教师经常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来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针对这一问题,现在大致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涉足多个领域必然导致角色冲突。可能发生冲突的方面有时间、精力和责任等。第二种观点认为教学和科研的正相关是“显而易见”的。活跃的研究兴趣对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是至关重要的,高校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两个角色是互补的,一个教师在两个方面完全可能都取得优异成就。第三种观点则认为教学和科研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业,科研致力于知识发现.教学致力于知识的传播。教学和科研的关系类似于音乐演奏者和乐谱的关系,是不同的两个领域。针对这个问题,一个比较客观的观点是,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与教师的业务素质、科研能力、教学环境甚至学校定位等等因素都有很密切的关系。因此,应该区别对待,根据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而有所侧重,使学校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1目前存在的问题

作为教学型的本科院校,肯定是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教师科研和教学的良性协调发展。但在实际情况中,却存在一此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在教学和科研体制上,目前一些高校的体制比较僵化,尤其是科研管理部门与教学管理部门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与协调,甚至人为的割裂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密切联系。如科研部门往往只偏重于教师科研的成果的数量与水平,而很少关注这些科研成果对教师实际的教学工作能够发挥多大作用。许多教师的科研成果一旦完成之后就被束之高阁,很少能够发挥实际作用。而教学部门则只关注教师的授课备课,教学等日常工作。而很少能够让教师把他的教学经验及技巧卜升到理论高度进行总结和分析,以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一些领导理念偏颇,重教轻研或重研轻教,对两者的重要性都估计不足,在教学科研的体制上各自为政,缺乏合作。

1.2对科研和教学的价值评价存在偏差。目前大多数学校在评定职称和制定教师奖惩制度时,往往采用量化考核的办法,对科研工作量、教学工作量制定了考核细则。现在存在着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由于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的性质、特点不同,科研成果比较容易度量和简单化操作,教师的教学效果和科研成果、社会科学研究和技术研究成果,很难在价值评价上达到平衡r因此科研成果的价值比重被夸大了,从而使教师不愿意在教学上投入较大的精力,教师的授课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另一种情况就是学校虽然在名义上非常重视科研工作,但是一些管理部门在实际上却认为教师科研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所起的作用有限,对待促进学校科研工作的热情不高。因此在科研和教学两方面的经费管理、人员调配、激励机制甚至生活待遇等方面经常重前者而轻后者。结果造成教师科研缺乏积极性,学校科研气氛淡薄,难以出现高质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1.3市场的激烈竞争导致管理思想出现误区。现在全国高校发展很快,相互之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一所高校只有不断提高声誉和地位,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牛。促进学校快速发展。而衡量学校声誉和地位的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学校的科研成果。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高校如拥有一批学术大师和重大科研成果,学校的声誉、地位、知名度便急剧上升,各种财源便纷至沓来。否则,学校的前景便很不妙。就各国高校情况看,虽然也有立足本科、搞好本科教学而使学校出名的先例,但毕竟为数甚少。我国高校已逐渐“面向社会、自主办学”,校际之间的竞争帷幕早已经拉开,实际上面临或即将面临着西方国家高校同样的处境。因此一些学校便将科研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过分的看重科研的重要性而忽视了教学才是教学型高校的中心任务。

2正确处理教师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原则

教学型高校教师科研与教学的关系非常复杂,受到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无论对于教师个人的事业发展,学生的素质提高,还是学校本身的内涵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应该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2.1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大学是为培养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置的。因此,高等本科院校、尤其是教学型的高校更应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这一理念。但是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学绝不是简单的教师课堂教学,它是以培养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是融传授知识与创新知识于一体的教学,包含了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需要催生的科研和科研返哺教学促进教学这两重内容,这正是大学区别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中学和以研究工作为主的专业科研机构之所在。因此,以教学为中心绝对不能理解为仅抓教学工作这么简单.以教学为中心更为深层的内涵是“以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而高素质和创新却离不开科研。因此,要做到真正理解以教学为中心,还必须正确理解教学与科研的辩证关系,真正从思想到实践上都重视教学的中心地位以及科研对于教学的促进作用。高等教育的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是相辅相成的。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应统一起来,教学必须建立在科研的基础上,科研要注意围绕教学展开,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高校教师的教学过程本身就包含有对科研工作的审视和总结,科技成果可以为教学增添新的内容和活力,教学中遇到的难点又可加深对科研的要求,教学与科研两者必须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2.2教学改革促进科研。

科研为教学服务是高校科研区别于专业科研机构的重要标志。高校的科研往往源于教师的教学活动及改进教学的需要,青年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使他们在接受新知识信息方面往往走在教师前面,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双边互动使教师不但可以从学生身上得到新的启示,而且面对学生层出不穷的新问题,不得不思考和努力解决教学中所面临的新问题。这不仅是师生互动对教师的一种动力,而且它也开启了教师科研的新源泉。此外,大学教科书上的知识是固定的,但时代对于人才的知识要求却永远处在不断更新之中。书本上的知识总是不能满足培养人才的需求的,书本和时代要求之间的知识断层必须由教师来填补,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站在学科前沿问题。它需要教师不断地吸取学科领域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和研究现状来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这不仅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本学科科学知识,而且还必须具有较为灵敏的本学科学术嗅觉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高素质的教师往往能在教学中注意从深层次的教学内容中提取科研课题,教学内容越深人越靠前沿,学科的疑点和盲点问题就越多,越需要科研攻关。科研与教学的互动可以激发教学和科研双向创新的内在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出题,科研求解,以深化教学带动科研立项,以科研成果支持教学改革,从而真止实现教学与科研相长。2.3科研反辅教学。

如前面所述,高校的教学是体现和融进了科研的教学。首先,科研有助全面提高教师的水平。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的提高,除了对书本知识的掌握以及对教材的理解程度以外,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其科研实践上。科研是具有高度创造性的更为复杂的脑力劳动,它不仅需要科学的思想方法,而且需要严谨审慎的治学态度,细致填密的研究程序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教师的科研活动不仅能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体系,有助于促使教师将科学的思想方法、治学态度向教学转化,从而提高教学及科研水平。而且,教师在从事科研工作的过程会形成一种特殊的精神气质,包括创新意识、实践精神、好奇心和进取心,独立探索的自觉性,以及不满足和怀疑精神等。它极大地有助于不断完善教师的自我形象,提高教师学术品位,从而增强自己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进一步带动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和共鸣,使教师的水平跃上新的台阶。另一方面,科研有助于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学科知识体系的发展。大学教科书及其书本上的知识是永远跟不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的。因而它也就不可能完全满足有强烈求知欲和充满好奇心的大学生的要求,这一不满足就是高校教师施展才华的场所。教师为教学的需要,跟踪因际国内最新学术动态,及时了解和反映本学科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以及教师本人开展的科研工作,不仅能比较有效的解决书本和时代要求之间的知识断层,而且教师通过自己的科研创新,还可极大地丰富和更新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科发展。

3加强科研与教学良性互动的建议

教学与科研之间存在的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完全脱离科研的教学,也没有完全脱离教学的科研教学实践活动永远是科研创新的源泉,而科研是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学型的高校,关键是在两者之间找到结合的平衡点,把握好两者结合的最合理度。

3.1建立协调的教学与科研激励机制。

实现教学与科研互动,必须建立协调的教学与科研激励机制。首先,高校办学的主体是教师,要建立一系列鼓励教师积极性的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各种激励机制,协调教学管理与科研管理中的矛盾,建立科学的教学与科研激励机制。教学型的高校应提高教学课时补贴,并在晋职晋级、岗位聘任、评先评优等方面设置最低教学要求,注意向教学业绩突出的人员倾斜.针对教授等学科带头人也要有一定的教学要求,不能由于是教授或有较大的学术威望就可以降低教学考核要求。科研奖金的发放一定要建立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同时每年对全体教师实行教学业绩量化考核,考核结果计人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教师评聘职务、岗位聘任、晋升丁资、实施奖惩的重要依据,并同一定百分比的固定工资和职务津贴挂钩。这对于促进、平衡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提升学校教学和科研的整体水平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3.2加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教学质量评价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中十分薄弱的一个环节,非研究型的地方院校重科研、轻教学与此有直接的关系。为加强教学,从政府到学校都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效果不尽如人意。例如,有的政策本来是以强化教学为初衷,但最后落脚到科研上,成为科研的激励政策。而有的高校则恰恰相反。校教改项目是为加强教学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而设立的,但立项时强调课题组成员职称和学术研究成果,没有向教学优秀人员倾斜,验收结题时最重要的标准也是体现在科研上,而实际教学质量、课程基本建设和教学效果则放在次要的位置上。另外.教学质量标准和数量标准的量化涉及标准本身的科学性、执行标准的操作过程的可行性及与科研成果可比性,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在科研管理上,要严格把好科研成果的质量鉴定关。因为在教学管理与科研管理中引发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对科研成果评定的量化标准.只有严格把握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才能端正教师和研究人员的科研态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科研和教学价值导向失衡的问题。

高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篇8

关键词:人文社科;评价体系;校院衔接;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381(2015)02-0048-06

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评价是高校依据特定的评价指标,运用相应的评价方法,对教师的人文社科研究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是高校对人文社科研究实施目标管理的主要手段。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的校院衔接与创新主要是指,作为高校的二级组织――“院系”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创新,建立适合本院系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并使之与校级的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有效衔接,完善整个科研评价体系,使其能真正担负起更准确、更科学、更全面评价教师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和所进行学术活动的功能。

一、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现状分析

20世纪后半叶以来,科研评价活动在发达国家呈现系统化、制度化和常规化的发展趋势。美国的科研评价主体主要包括联邦政府、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普通民众,其评价方法起初是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后来逐渐把一些文献计量学、数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方法引入科研成果评价中来,由此逐步进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阶段。英国大学科研评价体系委员会制定了统一标准,其评价标准主要是看研究活动的质量,看有多少成果被认为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将结果分为七个等级。荷兰大学协会在1993年到2003年期间开展了“科研质量评价”项目,从2003年后开始采用标准评价协议(简称Sep)框架,其评价的内容和形式都较为丰富,以同行评价和自我评价为主。国外大学一般以院系为主导,其科研评价主体一般是院系。文献表明,国外大学对人文社科研究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四个方面:研究成果的数量、质量、影响,以及产生的社会效益方面的途径;评价的方法主要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评价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取得可观的成效,但总体上仍处于“西学中用”的阶段,科研评价体系也是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的。与国外不同的是,国内科研评价主体大都是学校,各高校根据本校学科特点和专业设置制定了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目录,评价方法大多采用量化和定性相结合,侧重于量化评价。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评价方法是考核教师在某级别刊物上发表的文章数、出版的著作数和字数、科研成果获得的奖励、申请到的某级别的项目基金数及文章被引次数等,把这些论文、著作、科研奖励、课题、经费等按一定的方法折算成分数进行评价。对此国内学者看法、评价不一,有些学者认为这种评价体系指标化和量化倾向严重,重数量轻质量,使学术研究的导向和价值取向功利性增强,导致有的单位和教师片面追求“科研GDp”,学术水平滑坡;也有学者认为这种评价体系就像“应试教育”一样,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目前较为公正公平的办法,虽然有待完善和改进,但当下还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取代它。

从当前的研究和建立的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来看,国外研究大都是由院系层面主导对教师人文社科研究进行评价,国内研究大都是由学校层面主导。在我国高校实行两级管理体制的现实情况下,对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中的校院衔接与创新的研究几乎没有或极少。文章的写作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希望对此提供参考。

二、目前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是社会科学研究中一块非常重要的沃土,但在目前的高校人文社科研究管理实践中,科研评价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一)评价指标笼统且有不合理之处

人文社会科学包括文、史、哲、政、经、管、法、社、教等学科专业,而高校在制定科研评价指标上为了方便统一管理,便于操作,体现学校设置评价标准的权威性,一般全校制定统一的指标。虽然在制定指标过程中也考虑到全校不同学科的差异性,也在一定范围内吸收了院系和广大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但确存在着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学科的各自特点、制定指标过于笼统的问题。时下,高校多以南京大学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来源目录等为基础作为评价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标准,但是,对这个检索工具中期刊刊载论文的学术性还缺乏国内外权威机构的认定,将它们作为论文学术评价的基础,其合理性、权威性就存在质疑。除此之外,为了维护政策的稳定性,高校一旦制定了本校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和学术期刊目录,一般延续多年不变;但论文检索系统每年都会变化,往往有些学术期刊因为种种原因被剔除出CSSCi期刊来源目录,但还在学校认定的权威期刊目录中。论文检索系统的变化与学校学术期刊目录的不变发生了矛盾,使学校期刊目录常常失去其“合理性”基础。

(二)评价方法尚欠科学公正

目前,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评价大多采用量化和定性相结合,侧重于量化评价的方法,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较强的操作性,但不足之处是鼓励低水平重复研究。同时,在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的定性评价和量化操作上,评价主体不明确、不稳定。评价主体不仅是评价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也是评价结论的判定者,他们的道德、喜好、能力、学识等方面的特征有时影响甚至决定着评价结论。目前在国内各高校的评审活动中,还没有科学、相对统一的专家遴选制度,评委会往往都是由多个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专家学者临时综合组成的,在评价过程中只能凭手中的有限材料做出临时简单的评判,有时则全凭个人感觉好恶,更有甚者还存在着照顾关系、考虑人情等问题。这种情况在学术评奖活动中表现得更为突出,由于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匿名评审制度和健全的回避制度,常见评委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怪现象。

(三)对人文社科研究过程的评价关注不够

科学研究是一个长期、复杂、艰苦的劳动,但现行的人文社科研究评价往往只评价结果,不评价过程。众所周知,学者一辈子能够做出一两个突出的成果不容易,有些学术大家的科研成果不一定多,但他们的成果一般分量很重,影响很大。绝大多数诺贝尔奖获得者,其获奖成果是经过几十年不断地研究才取得的,而他们没获奖之前大部分人并不为大众所熟知。这告诉人们,真正富有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得到社会的承认有一个过程,基础理论的研究尤为如此。试想那些诺贝尔奖获得者获奖之前,由于长期没有科研成果,在现行科研评价体制下职称晋升无望,而在现行体制下工作生活待遇是与职称挂钩的,会使他们连生存、生活都困难,更谈不上改善他们的物质基础和研究条件了。现行的评价体制不鼓励“十年磨一剑”,“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毫无市场。

(四)没有充分考虑到我国高校普遍存在校、院二级管理的实际

目前,各高校都制定有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作为高校的二级组织,有的院系也有自己的评价体系,但绝大多数缺乏主动创新,没有根据本院系的学科特色和专业设置,仅是细化和分解学校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现行的评价体系难以对教师的科研成果和活动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价,至少存在以下四个矛盾:一是学校构建评价体系是站在学校宏观的层面上,而一个高校有十几、几十个院系,几百、数千名科研人员,评价体系难以兼顾每个院系学科特点和专业设置情况,以及每个教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特长。二是院系一般负责教师的招聘、职称晋升、分级聘用和评选博(硕)导的考核推荐工作,而教师的科研评价主体目前主要是学校。三是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一般是以年度或固定聘期为考核周期,而教师职称晋升、分级聘用和评选博(硕)导的时间周期与学校科研评价周期往往不同步。四是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主干学科专业和非主干学科专业,学校在制定评价指标时通常会对主干学科进行一定程度的政策倾斜,这对学科的均衡发展不利,非主干学科的院系也会觉得不公平,势必影响其积极性。如果院系一级的评价体系不能主动创新,且不能与学校的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有效衔接,将不利于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提高本院系乃至学校的科研实力和科研工作水平。

三、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中的校院衔接与创新的作用和意义

科学研究已经成为高校,尤其是研究型高校的重要任务,科研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在高校工作中越来越重要,因此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中的校院衔接与创新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一)有利于学校建立完善的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

实现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中的校院衔接与创新,不是否定和推倒校级科研评价体系,而是在执行学校科研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学校科研评价体系主动进行完善、补充和细化。从目前的学校行政管理工作来看,学校需要把一些权力集中起来,对学校进行科学定位,确立发展目标和实现途径,行使制定目标、监控考核、研究政策、宏观调控、对外联络五大宏观管理职能。因此对于教师的科研评价体系也应按照行政模式来组织和运转。对于学校按照本校实际统一制定的学校科研评价体系,各院系和全体研究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在此前提下,院系可根据本单位学科特点和教师的研究方向,有针对性地制定本院系的科研评价体系,实现校、院两级全方位、多角度、有差别地对教师科研进行综合、全面、有效的评价,可以完善整个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

(二)有利于发挥院系的管理潜能

集权与分权理论是管理学中具有核心地位的重要课题,任何一个组织的内部管理,必须既有集权,又有分权,高校也不例外。目前高校存在的校院二级管理体制其实质就是分权式的管理,根本目的是让高校能主动适应社会改革和发展形势的需要,确立调整学校与院系及职能部门之间的责权利关系,激活基层的办学活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高校传统科研评价采用“一级管理模式”,全部权利及考核集中在校一级,院系和教师只能被动接受。实现科研评价校院衔接与创新,其实质就是一种分权管理模式,可以促使高校管理重心和权力导向的下移,扩大基层自,充分发挥院系的主观能动性,让拥有本专业和本学科知识的内行自主地做出决策,可以有效解决高校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

(三)有利于营造宽松和谐的创新环境

学校管理效率的提高及有效性是建立在管理团队合作基础上,实行科研评价校院衔接与创新,可以发展学校、院系和教职员工之间广泛的合作关系,让每个人的智慧汇聚成集体的智慧,营造一个和谐合作的民主氛围。同时,院系作为最底层组织离教师最近,对本院系教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特长等情况最了解,院系在制定本院系科研评价体系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吸收广大教师的参与,也方便广泛听取教师们的意见和建议,最大限度考虑到各方面的利益。

因此,从科研活动的规律出发,在“以教师为本”的指导思想下,院系建立合理有效的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可以从人性、人道和人文关怀的角度对科研人员实施教育管理,给科研人员以人文关怀,形成内部和谐的人际关系,满足其发展和成长的各种层次的需求,给一些有创新思维的教师以充足的发展空间,激励教师勇于创新、敢于探索。

(四)有利于解决当前高校科研评价不合理现象

如前所述,当前高校科研评价体系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科研评价的主体过分集中在学校一级。学校权力过于集中,管理纵深过长,管理范围过大,必然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其结果是难以对教师的科研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价。学校认定的学术期刊目录进入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一旦制定,具有刚性特点,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进行调整;而学院却有管理灵活的组织优势,能适应各种情况的变化适时应对。

因此,实现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校院衔接与创新,在高校科研评价体系中校一级应适当给院系分权,在管理上,实行多层次分类评价;在考核上,既评价教师的科研成果,也评价教师的科研工作过程。通过对教师科研工作的全面有效评价,引导教师选做有生命力和有重大学术意义的研究。

总之,开展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校院衔接与创新的研究,有利于帮助校院两级厘清科研管理思路,发挥二级单位的管理潜能,调动教师从事科研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实现学校、院系、教师三方的最大的合成效能,促进高校科研工作水平和科研实力的提升。

四、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校院衔接与创新的思路和方法

学校在建立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时不能统得过死,管得过全,定得过细,要为院系建立适合本院系的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留有余地,同时在科研激励中预留部分资源给院系支配。院系在执行学校社科研究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应发挥组织规模小、管理纵深短、组织管理灵活等优势,主动创新,制定自己的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并与学校有效衔接。

(一)评价指标的衔接与创新

1.紧密结合本院系学科的设立和建设情况。学科是高校科研及社会服务的基本平台,是科学研究长期发展所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方向。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性质不同,特色各异,不同学科其学术研究具有各自的独特性。因此,对于学校规定同级别的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如果跟本院系学科结合紧密,院系在制定评价指标时应适当提高其评价指标权重。比如,《管理世界》《经济研究》《教育研究》都是在人文社科领域内影响比较大、级别较高的刊物,通常学校在制定评价指标时把这三个刊物作为一个级别,院系在确定自己的评价指标时,从事管理学教学科研的院系应该把《管理世界》定得级别比较高,从事经济学教学科研的把《经济研究》定得比较高,从事教育学教学科研的把《教育研究》定得比较高,其他的依此类推。

2.提高教学研究成果的指标权重。一个优秀的高校教师必须要有很高的学术素质和教学能力,能吸收最新科研成果并与实践相结合,并把它传授给学生。当前,有的研究型大学对低级别刊物的论文不予评价考察,而教学研究论文很难在高级别的刊物上发表,导致教师结合教学工作进行教改研究的积极性不高。因此,院系在设定评价指标时要适当提高教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指标权重,规定教师在正规刊物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可以以高一级评价指标权重进行评价,鼓励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同时,由于学校的科研评价体系一般不涉及教学研究课题,院系在设置评价指标时将教学研究课题列入院系科研评价指标中,鼓励教师申报教学研究课题,并把研究成果用于教学,不断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3.政策适当向学科带头人倾斜。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组织、领导和协调作用,院系在制定科研评价指标时政策要向学科带头人倾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科带头人进行考评:一是考察其带领的学术团队其他成员科研是否有重大突破,团队建设是否有重大进展;二是考察学科带头人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如何,在学术界和理论界的知名度如何,是否承担国内外学术研究组织的重要职位,担任政府部门的咨询专家和学术评审专家等;三是考察学科带头人是否能通过一定的学术地位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为学科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如果学科带头人能满足这三个指标中任一个或多个,院系在科研考核时应给予其一定科研分值的额外奖励。

4.对教师的科研过程进行评价。院系应该对教师的科研过程予以评价和尊重,鼓励教师做长期扎实的学术投入。评价教师的科研过程可以从以下三个指标人手:一是考察其先前研究成果的价值与影响度。若某教师在一段时间没有科研成果的出现,看其以前的研究成果现在依然是否影响很大,成果是否现在仍被引用,被引用情况如何。二是考察其研究方向的持久性和研究的积极性。看某教师是否长期坚持研究某一方面的问题,是否经常参加相关学术研讨会,并积极提交会议论文等。三是考察其成果对学术发展和学术建设的贡献。看某教师研究的方向和问题对其他教师和学术团队是否有重大帮助,是否参与其他教师主持的重大课题,等等。某个教师即使在考核期间没有成果,如果能达到这三个指标中任一个或多个,并能提供相关材料证明,院系应该给其一定科研分值的奖励。

(二)评价方法的衔接与创新

1.采用综合评价模型进行重点评价。在实际操作和运行过程中,院系要充分发挥院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在学校定量评价和院内专家评议、院外同行评价的基础上,对教师的科研进行新一轮评价,对那些争议较大、级别较高的成果进行重点评价。根据综合评价的目标,对人文社科研究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构造不同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对这些指标重新进行赋值并确定其权重系数,最后采用综合评价模型进行综合得到最终评价值。此外,由于创新评价具有不确定性,应该根据实际拉长评价周期,可将当下学校的一年一考延长为两年或三年一考,也可以根据院系和教师的需要适时进行评价。

2.评价的全过程向广大教师公开。为了使科研评价活动做到公平、公正,首先必须做到公开。院系在设定和调整人文社科研究评价指标时要广泛征求广大教师的意见和建议,适时以系、教研室等为单位召开讨论会,让全体教师对评价指标的设定和调整进行充分的讨论和酝酿,尽可能兼顾到绝大多数教师的利益。在评价过程中除了充分发挥院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外,也要吸收部分普通教师代表参与。评价结果出来后,要及时公示,对有些需要说明的事项及时做出解释,接受广大教师的监督。

3.考察教师学术研究的稳定性、持续性和研究问题的真实性。有的教师在职称晋升、分级聘用、评选博(硕)导之前学术成果“井喷”,在短时间内发表很多成果,有的甚至在同一期刊上一年有好几篇文章。针对这种现状,由于发表出来的论文也在学校的期刊目录中,学校也不能发现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没法对其进行约束;但院系可以区分作为“消费方式”的所谓学术研究与作为求真、求善、求美的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通过及时发现这种不正常现象,在评价时对这种现象进行约束。

高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篇9

关键词:高校;教研室;性质;职能

中图分类号:G64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6-015-3

作为教学和科研活动的最基层执行单位,教研室在高校的组织与管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功能,它的“工作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当前,不少高校的教研室工作开展不够,质量不高。究其原因,对教研室的性质把握不准,职能认识不清,是制约教研室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此,本文拟通过历史性梳理与系统性分析,深入揭示高校教研室的组织性质与职能定位,以期统一认识,进一步推动教研室工作。

1高校教研室的发展历史

我国高校教研室的设置时间较早。上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成立伊始,各行各业百废待兴。根据“以俄为师”的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方针,我国在高等教育改革与管理方面也借鉴苏联经验,确立了“特别要借鉴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的教育发展新方向。自此,我国高校开始逐步设立教研室这一基层单位。经过不断的发展与完善,高校教研室“从开始的教学研究和实施组织教学,逐步形成现在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学科型教学研究机构”。

高校教研室有时也被称为学科组或教研组。教育部曾在1998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中明确指出,“教研室(学科组)是按学科、专业或课程设置的教学研究组织。”当前,国内中小规模的高校在教学组织与管理体系建构上,一般分为“学校(学院)——系(部)——教研室”三

个层级。其中,系(部)二级教学单位由学校行政正式设置,并任命相关负责人,教研室通常由系(部)二级单位自行设立。在规模较大的高校,教学组织管理体系则通常分为“学校——学院——系(部)——教研室”四个层级。其中,学校行政正式设置二级学院,学院根据人才培养的专业属性再设立系(部),系(部)根据课程类别最后自行设置专业性课程教学教研室。在此,作为二级单位与最基层单位之间的过渡,系(部)可视为教研室的组织扩展。然而,无论在何种组织建构中,高校教师都“按照自己的专业被分配到相应的教研室,他们共同备课,讨论本专业的学术问题,编写教材。”

目前,国内几乎所有高校都设有教研室这一基层单位。教研室在高校的教学组织与管理和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教育部新近颁布的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方案的18个二级指标中,有14个和系(部)或教研室有关,这足见教研室工作的重要性。

2高校教研室的组织性质

要顺利开展高校教研室工作,充分发挥教研室的作用,我们首先需要认清教研室的组织性质,明确其组织地位。在笔者看来,高校教研室具有如下性质:

2.1教研室是高校重要的基层教学组织

任何高校对专业人才的培养,都必须落实到具体的系或学院等二级教学单位。在不同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各个二级单位又必然根据学科类别系统地设置相关课程,开展课程教学。正是在这种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中,高校的二级教学单位才依据学科类别而设置不同的教研室,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专业课程教学。因此,从产生上看,教研室首先作为一种最基层的教学组织而存在,其基本的存在价值与职能使命就在于,具体负责某类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和管理。教研室工作直接面对一线教师的教学活动,可以说是高校最活跃的基层教学组织。

2.2教研室是高校重要的基层学术组织

课程教学构成教研室的核心工作。以此为中心,开展全面系统的支撑性、拓展性与辅工作,成为高校教研室存在价值与职能使命的当然延伸。以教学促进科研,让科研反哺教学,这是高等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高校的学术科研不仅包括对学科发展的研究,同样包含对学科教学活动的学术性反思与探索。“‘教学学术’实质上是从新的学术视角看待教学活动”。在俄罗斯的大学中,教研室作为学术管理组织,它所开展的各项活动都体现出浓郁的学术色彩。

基层教研室由于主要根据专业而设置,其所包含的教师与课程具有专业上的相关性。这一特点有利于教研室团结和组织相关教师,对某类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媒介、教学考核等方面进一步反思教学现象,探索教学规律,推动教学改革。因此,教研室是高校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重要的基层学术组织,“是完成大学使命,落实办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是大学治理的逻辑起点。”

2.3教研室是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组织环境

在高校中,教师总是分布于不同的二级教学单位,归属于特定的教研室。正是通过教研室对相关课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教师才有机会在具体的教学中实践专业知识,深化专业研究,拓展专业领域,发展专业能力。同时,也正是在教研室对相关课程教学的培训和指导中,专业教师才能提高教学技能,提升教学水平。离开了教研室中相近专业教师的指导、帮扶与协助,离开了教研室中专业课程的教学与研究,教师难以在专业上顺利成长。据此,教研室不仅构成高校教师微观的工作环境,更是其在专业方面继续成长的组织环境。

2.4教研室是高校教学管理层与教学执行层之间的直接联系组织

在高校的纵向管理层级中,学校作为第一级教学单位,主要负责整个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总体定位、发展规划、宏观政策等上层设计。学院或系(部)作为二级教学单位,重于在中观层面,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等方面,落实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教研室作为最基层教学组织,主要在微观层面,从不同学科具体组织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课程教学。教师则根据教研室的组织与安排,直接执行课程教学。教研室在高校各级教学管理层与教学执行层之间起着直接的联系作用。上级教学管理部门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与指示,通过教研室的下达与落实,最终在教师的授课活动中得以贯彻执行。同时,教师在具体授课中发现的问题与提出的建议等,也通过教研室的上传,最终得到上级管理层的重视和反应。

可见,教研室是以教学为中心的最基层职能组织,仅仅是二级教学单位根据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需要而设置,并不属于高校正式编制的行政单位。为此,教研室一般不具有人事安排权、行政管理权、财经分配权等权力,至多不过具有这些方面的建议权。从语言文字的角度看,教研室或许可界定为教学与研究工作室。从教学活动看,教研室与教学团队相比,它不仅负责相关课程教学的具体执行,还要对课程教学进行微观协调与管理,同时对教学活动本身展开学术研究。从研究活动看,教研室与其他研究中心(基地)或实验室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不但包括学科学术研究,更主要地包括教学学术研究。在此意义上,教研室或许可直接理解为教学研究工作室。

3高校教研室的职能定位

从对高校教研室组织性质的上述理解出发,我们认为,教研室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重要职能:

3.1教学组织与管理职能

教研室首先是一种基层教学组织。因此,其最基本的职能就在于对课程教学进行组织和管理。其中,组织教学包括组织教师依据人才培养需要,制定课程大纲和教学进度,选定教材及参考用书,依据大纲和进度开展课程教学,完成课程教学的考核制卷与成绩评定。教研室对课程教学的管理主要包括检查教学进度、听教师授课、评价教师授课等方面的质量监控。

3.2教学研究与改革职能

作为一种重要的基层学术研究组织,教研室不仅要组织和管理教学,还要积极开展教研活动,研究和改进教学。教研室的教研活动主要是围绕课程教学,组织教师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研究教学对象,商讨教学内容,编写教学资料,分析教学现象,解决教学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交流教学经验,发现教学规律,学习教育理论,领会教育方针,等等。总之,教研室组织对教学过程中诸多要素展开研究,“其目标是促进教师们的教学与研究水平的提高。”

3.3专业学术研究职能

如前所述,教研室主要依据专业而组织教师,构建团队。教研室内各教师之间在专业上的相近性,为大规模的专业学术研究提供了良好的队伍条件。因此,教研室在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之外,还具有开展专业学术科研活动的职能。具体说来,教研室的专业学术研究职能主要表现在,组织研究团队进行学术课题的申报与研究,承办或参与学术会议,加强校内外、甚至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举行学术讲座等。显然,浓厚的学术氛围、高水平的学术研究队伍和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能够从学科学术发展上为专业课程教学提供理论支撑,从而促进教学,服务教学。

3.4教师培养与培训职能

教研室不仅承载着课程教学的实施与监控、研究和改革,还肩负着培养和训练专业教师,提高和充实教师队伍的重要任务,从而成为教师在专业上继续成长的摇篮。因此,为了服务于高质量的课程教学,教研室在工作中有必要从多方面加强对教师的培养。一般而言,教研室对教师的培训工作既包括对高水平教师的打造,也包括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还包括对师资队伍建设的长远规划,通过对专业人才的选拔和引进,进一步充实教师队伍,等等。

3.4其他附属职能

作为直接面对教师和上级管理部门的基层组织,教研室具有沟通一线师生与上级管理部门的联系职能,既包括自上而下地传达政策与指示,也包括自下而上地反馈问题与建议。作为高校教学管理体系中的组成部分,教研室具有围绕人才培养而对培养思路、方案制定、学科建设、专业发展、课程设置、教学实施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的职能。作为高校、尤其是二级单位行政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教研室在人事安排、财经分配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建议职能。

综上所述,教研室是高校重要的教学组织和学术组织,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组织环境,还是教学管理层与执行层之间的直接联系纽带。从其职能看,“教研室是教学研究的动力场,是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发动机,是进行教学改革的策源地。”[11]正因如此,其工作开展状况直接影响到高校的人才培养成效。诚如有学者所言,“尊重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将大学治理重心下移是大学改革发展的主要取向。”[12]当前,只要我们多措并举,进一步重视、加强和完善基层教研室建设,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必将再次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钟岩.高等院校教研室工作水平提升的有效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8):32.

2何东昌总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

3王颖.教研室绩效评估体系构建与实践[J].中国市场,2007(12):214.

4顾明远.论苏联教育理论对中国教育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1):11.

5李勇,郭长立.教研室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设计[J].高教研究,2004(1):65—66.

6熊岚.高校教研室功能的回归与重建[J].现代教育管理,2010(6):34.

7,8,9,12杜岩岩.走向原点的大学内部治理:俄罗斯大学教研室的变革[J].辽宁教育研究,2007(11):110,109,112.

高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篇10

关键词:民办本科院校;教学;科研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民办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关系研究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26日

科学院院士钱伟长提出:“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永远是科研创新的源泉,而科研是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教学的本质是在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应用科学文化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而科研的本质是去发现(创造)科学文化知识,并进而去推广应用知识,以达到使更多人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所以,教学与科研在本质上是有机统一的,存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教学和科研是大学最为核心的两大职能,“教学立校”、“科研兴校”,只有把教学和科研有机地融合起来,高校才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才能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才能最终服务于社会。目前,大多数民办本科院校已经走完了原始积累的初创期,开始进入内涵提升的成长期,未来竞争的焦点是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因此,教学和科研都不能偏废,尤其要做到两者和谐统一。

一、民办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现状分析

(一)民办本科院校职能定位不清晰。目前,学术界将我国的大学类型划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服务型、教学型和高职高专院校等,不同类型的院校具有不同人才培养目标和科研类型,从而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也不同。(表1)

我国民办本科院校大多属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不具备较高的科研条件和能力,应定位于教学型或教学服务型大学,科研定位于服务与促进教学。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民办本科院校职能定位不清晰,出现了两种误区:

误区一:以教学为纲,忽视科研。有些民办本科院校以建校历史较短,师资力量较弱,教师课时负担重,教育经费紧张为由,将科研与教学对立起来,认为“科研冲击教学”,于是将学校的工作重心全部放在教学上,科研留给一些“散兵游勇”搞“游击战”。

误区二:以科研为中心,忽视教学。有些民办本科院校不顾自身发展史,不顾自身办学特色,盲目地复制公立高校模式。简单将科研能力与教学水平划等号,认为“科研能够提高学校的美誉度”,从而将学校的各项资源和政策都向科研倾斜,盲目引进高层次人才,片面追求科研的高速增长,导致教学的敷衍化、甚至边缘化。

(二)民办本科院校师资结构不合理。从专兼职结构来看,大多数民办本科院校专兼职比例失衡,专职教师比例较低。这将造成专职教师课业任务较重,部分教师充当“救火员”的角色,每学期都要变换授课课程,甚至一学期要讲2~3门新课,从而使其只能疲于应对,分身无术;另一方面由于排课照顾兼职教师,导致专职教师上课时间分散,难以集中精力搞科研。

从职称结构来看,民办本科院校中讲师占主导,副高以上职称较少。这将造成学科领军人物和学术骨干缺乏,难以组建强有力的科研攻关团队,难以申报和承担较高级别的课题项目。

从年龄结构来看,民办本科院校以青年教师为主,中老年教师居少。青年教师虽有满腔热情,但由于缺乏教学和科研经验,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科研方向;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科研实力和经验的中老年教师领衔,导致科研活动无人指导,只能进行“游击战”。

(三)民办本科院校管理制度不健全。在我国,民办本科院校大多兴起于20世纪九十年代,建校历史短,文化积淀少,大多处于成长期,外延式扩张为主,内涵式发展不够。学校为了追求规模经济效益,连年扩大招生规模,不断兴建基础设施,从而使其工作重心大多放在招生和基建上,很难兼顾教学和科研;学校管理制度大多处于探索阶段,未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与科研的互动机制。主要有以下两种倾向:

倾向一:管理制度较为松弛。该类民办本科院校过于注重规模扩张,不注重内涵发展,缺乏对新进教师的培训和指导,一般只要求教师站稳讲台,教好课,对科研未作任何要求。

倾向二:管理制度过于严格。该类民办本科院校实行“坐班制”,不仅基本课时工作量较高,还不允许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外出访学、进修和调研,使教师视野狭窄和信息闭塞,抓不住学术研究的前沿问题。

(四)民办本科院校科研水平不乐观。民办本科院校的科研活动大多是教师为了评职称、晋升而自发形成的,不仅缺乏学校统一的规划和引导,缺少科研经费的大力支持,也缺失有力的科研奖励政策,还缺少完整的数据库支撑,从而导致申报项目层次和级别较低;另一方面民办本科院校大多申报省、厅等纵向课题,较少承担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等横向课题,从而不能有效地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科研转化能力极低。

(五)民办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定位不清晰。民办本科院校大多没有制定学科专业建设规划,专业设置完全根据市场热度来定,往往有些专业“时开时不开”,很难形成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这不仅会导致部分教师经常变换课程来教,使其难以凝练学术研究方向,难以形成科研攻关的合力;另一方面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不同,培养方式和途径也不相同。应用型大学应重视培养应用型、创新型、职业性人才。但部分民办本科院校仍采用学术性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而忽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互动的关系

(一)找准学校定位,制定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规划。目前,我国大多数民办本科院校具有建校历史短、师资力量弱、教育经费少等特点,决定其应定位于教学型或教学服务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应树立教学为中心,科研促进并服务于教学的理念,科研活动应以应用性、开发性研究为主体。因此,民办本科院校应根据自身条件、办学特色等情况,制定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的规划。

1、树立教书育人为中心的理念。孔子在《大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由此可见,我国传统教育特别重视人文教育。而在当代教育中,许多高校缺乏基本的人文精神,使高等教育沦为一种技术教育和工具教育,从根本上忽视了综合教育。因此,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造就具有科学精神、民主精神、批判精神和理想人格的人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大学的价值所在。

2、制定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规划。科研处在制定学校科研与教学规划时,应当明确科研的主攻方向,突出科研为教学服务的主线,将科研作为教学改革的手段。引导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把科研方向与教学重点有机地结合起来,找准教学与科研的契合点,从而找准自己科研的主攻方向。

(二)改善师资结构,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

1、大力调整师资队伍结构比例。从专兼职结构来看,民办本科院校应适当提高专职教师比例。要切实减轻专职教师课业负担,力求每学期只教一门课,适当集中排课,使其教有余力,专心做科研;另一方面要深化教学与管理分工,减少专职教师参与学生管理的力度,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使其有充沛的精力从事科研。

从职称结构来看,民办本科院校应逐步提高副高以上职称的比例。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相结合,尽快改变职称结构失衡局面,建立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考核机制,加强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培养,根据科研的方向和任务特点,组建科研攻关小组,实现科研由“游击战”向“阵地战”转化。

2、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首先,拓宽引才视野和渠道。一要树立大人才观,拓宽引才视野。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师主要来自其他高校的教师、国内硕博士毕业生和海归人员,而忽视了国内外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的高层次人才。因此,民办本科院校应“不拘一格”引进人才;二要建立“刚性引进”与“柔性引进”相结合的机制,实现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长期聘用与短期聘用相结合,实现人才资源共享。在实际操作中,实行“不求所有,只求所用”的柔性引进方式。其次,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人才引进要与学校定位与发展相适应,必须从本校学科建设和综合水平出发,重点引进急需的专业人才,重点引进教学技能娴熟、科研能力突出的“双师型”人才。

(三)完善管理制度,健全教学科研激励约束机制。民办本科院校要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和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健全教学和科研互动融合的激励约束机制,其关键在于设计融入教学与科研“双重”任务和目标的机制,比如建立“双重”考核机制、双份工作量安排机制和双挂钩激励机制,建立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的职称晋升聘任制度,以此促进教学与科研融合。

首先,在“双重”考核机制方面,要有比较完善的量化考核评价指标。对教研人员既有教学和科研的量化要求,又有质量要求;既有教学评奖,又有科研评奖。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要向教学和科研结合得好、成绩突出的教研人员倾斜。

其次,在双份工作量安排机制方面,要核定教师每年教学与科研的最低工作量。对于取得优秀教学和科研成果的人员,应在外出调研、评优评先、干部任用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再次,在实行双挂钩激励机制方面,要使工作业绩与利益分配直接挂钩,考核制度要以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为导向。

最后,在建立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职称晋升聘任制度方面,要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公开竞岗制度,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全面推行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在竞聘上岗的基础上,实行择优授课,择优中标课题。

(四)加强师资培训,打造教学与科研有机融合的团队

1、加强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学会“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两条腿走路,要健全教师培养机制,加大人才的后续培养力度。民办本科院校应积极鼓励本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进一步优化学历结构,正确处理好吸引人、使用人、留住人的关系,实现“外才”与“内才”的优化整合。

2、加强团队建设,打造教学与科研有机融合的团队。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需要将科技前沿成果和方法及时融入课堂,需要开展以应用性研究为支撑的教学。因此,必须打破师资队伍的院系壁垒,加强跨院系、跨学科和跨专业的科研团队建设,加强基层学术组织改革,实现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有机融合,从而保证其既能进行“大兵团作战”,又能凝练科研主攻方向,打造教学与科研有机融合的团队,实现科研反哺教学的目标。

(五)加快学科建设,构建教学与科研融合互动的机制。学科建设是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基础工作。学科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促进教学与科研的和谐发展,促进知识的系统传播和应用。学科建设的本质就是对科学知识发掘、综合、应用和传播,教学和科研作为实现学科目标的手段,其过程就是对学科知识的发掘、综合、应用和传播,进而培养出合格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因此,教学和科研应统一在学科建设的框架内,统一在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目前,民办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十分滞后,许多高校尚未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因此民办本科院校应充分发挥科研的职能,通过科学研究来带动学科发展、完善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组织结构,以增强学科综合实力,从而构建教学与科研融合互动的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1]钱伟长.大学必须拆除教学和科研之间的高墙[J].群言,2003.10.

[2]曾冬梅.探索本科生的研究性学习[J].中国高等教育,2008.23.

[3]肖兴安.大众化时期我国大学教学与科研新型关系的构建设想[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