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的知识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36:12

化学的知识点篇1

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化学钠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化学钠的知识1一、钠单质

1.na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命题角度为是否违反电荷守恒定律。

2.na的保存:放于煤油中而不能放于水中,也不能放于汽油中;

实验完毕后,要放回原瓶,不要放到指定的容器内。

3.na失火的处理:不能用水灭火,必须用干燥的沙土灭火。

4.na的焰色反应:颜色为黄色,易作为推断题的推破口。

注意做钾的焰色反应实验时,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避免钠黄光的干扰。

5.na与熔融氯化钾反应的原理:因钾的沸点比钠低,钾蒸气从体系中脱离出来,导致平衡能向正反应移动。

【na+KCl(熔融)=naCl+K】

二、氢氧化钠

1.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

2.溶解时放热:涉及到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将浓氨水滴加到氢氧化钠固体上,其反应原理为:一是naoH溶解放出大量的热,促进了氨水的分解,二是提供的大量的oH-,使平衡朝着生成nH3的方向移动。

与之相似的还有:将浓氨水或铵盐滴加到生石灰上。涉及到的方程式为nH4++oH-nH3?H2onH3H2o。

3.与Co2的反应:主要是离子方程式的书写(Co2少量和过量时,产物不同)。

4.潮解:与之相同的还有CaCl2、mgCl2。

三、过氧化钠

1.非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因其与酸反应除了生成盐和水外,还有氧气生成,化学方程式为:2na2o2+4HCl=4naCl+2H2o+o2。

2.过氧化钠中微粒的组成:1mol过氧化钠中所含有离子的数目为3na,或说它们的微粒个数之比为2:1,命题角度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3.过氧化钠与水、Co2的反应:一是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二是考查电子转移的数目(以氧气的量为依据)。

4.强氧化性:加入过氧化钠后溶液离子共存的问题;

过氧化钠与So2反应产物实验探究。

四、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1.俗名:na2Co3(纯碱、苏打);naHCo3(小苏打)

2.除杂:Co2(HCl),通入饱和的naHCo3溶液而不是饱和na2Co3溶液。

3.naHCo3(少量与过量)与石灰水的反应:命题角度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

4.鉴别:用BaCl2、CaCl2或加热的方法,不能用石灰水。

5.naHCo3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顺序问题:因HCo3-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顺序为c(na+)>c(HCo3-)>c(oH-)>c(H+)>c(Co32-),也有c(Co32-)

五、氯化钠:

1.除杂: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而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利用二者的差异情况,进行分离。

naCl(Kno3):蒸发、结晶、过滤;Kno3(naCl):降温、结晶、过滤。

2.氯碱工业:电解饱和的食盐水,以此为载体,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

题目的突破口为:一是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判断此极为电解池的阳极;二是在电解后的溶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液变红,判断此极为电解池的阴极。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的浓度的溶液:因其是高中化学中的第一个定量实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主要命题角度:一是计算所需的物质的质量;二是仪器的缺失与选择;三是实验误差分析。

高中化学钠的知识2一、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钠与空气反应

①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②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na2o2

1摩尔金属钠与氧气充分反应,转移电子1摩尔

2.钠与水反应

2na+2H2o=2naoH+H2(反应物系数为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浮溶游响红)

钠与酸反应:先酸后水

钠与碱反应:与水

钠与盐反应:先水后盐

任何溶液中都有气体,若是饱和溶液或难溶物,还有沉淀

过氧化钠na2o2

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反应物系数为2)

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反应物系数为2)

Xg氢气与一氧化碳气体混合气体,充分燃烧后通入过氧化钠,增重Xg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naHCo3和na2Co3

如何才能学好高中化学要科学地阅读教材和资料书

新教材在充分考虑学生心理、生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学科特点、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制而成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课前阅读能把握好重点方能提高听课效率,课上阅读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分析思考问题,发现疑点,展示其特长,减少惰性,减少两极分化,课后充分利用资料书,可以及时弥补课堂上因疏忽等原因而产生的疑惑,并使已有的知识得到进一步升华,安排阅读应抓住时机,应本着阅读后能解决问题,能在提出新问题,再阅读再解决问题的原则,通过阅读仔细推敲,全面准确地领会知识的内涵,明确联系,掌握规律,使知识成块、成串,逐步培养自学能力。

课上注意学习化学方法,课下注意搞好复习总结

高一新教材以化学基本理论开始,指导学生认识概念的涵义,理解概念的本质,明确概念产生、发展、完善的过程,重视概念的运用和迁移,促使概念系统化,对元素化合物知识指导学生采用对比、归纳的方法找出知识的共性、差异性及递变规律,如卤族元素要要善于从代表物――Cl2出发,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差异性、递变性、特殊性的归纳方法并加以应用,以掌握科学地学习研究化学的方法。高一新生常出现"一讲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究其原因是知识不系统,知识点不到位,方法不灵活等,为了避免上述现象,要经常复习。

化学的知识点篇2

[关键词]知识点优化;教学改革;一体化教学;CDio能力评估与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3)01-0081-04

0引言

CDio工程教学改革是当今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已经在世界上50多所学校进行实施,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工程界培养了大量符合需求的技术人员。我国在吸收国际CDio先进成果的同时,积极推进CDio工程教育改革,广州大学作为我国CDio第一批试点单位,也积极开展CDio教学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广州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CDio教学改革历程

广州大学机电工程系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接触CDio,虽然接触的时间相对较晚,但在真正领会CDio理念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注意将CDio与地方性高校自身特点相结合,与传统教育模式相结合,着重专业知识点的优化,去除知识冗余,强化基础知识与实践,逐渐形成有特色的CDio教学模式[1]。

在CDio改革初期,广州大学就承担了“地方高校机电类专业CDio教育模式再创新”学校重点教学项目的研究,主要进行传统工程教育模式与CDio教育模式的融合研究,并结合地方性高校特点。CDio教育模式在教学组织、课程体系安排方面与我国传统工程教育模式有较大区别,如何将CDio教育模式与我国传统教育模式融合,便于CDio教育模式在我国地方高校实施,广州大学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

在成功获得以CDio为特色的国家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立项后,广州大学曾经想全套直接照搬国际CDio模式,但此举不适合广州大学的实际情况,也无法与常规的教学管理系统融合。通过“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创新研究与实践”学校教育研究项目的研究,广州大学在CDio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之间找到切入点——进行专业知识点优化,消除课程间知识冗余,按工业产品生命周期过程组织教学,强化基础知识与实践,组织学生研究性学习,目前正在进行教学实践,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

广州大学机电工程系围绕CDio模式与研究性教学、创新教育的融合,还承担了广州市教学改革项目“机械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广州市教育科研项目“研究性学习与汽车服务类课程教学整合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tRiZ理论的地方性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在课程整合、研究性教学、tRiZ创新思维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广州大学还积极参与全国CDio试点工作,是第一批CDio试点高校,参加了第一、二次试点工作会议和骨干教师培训,主持了CDio机械类专业华南区的调研工作、CDio机械类专业大纲的编写工作等,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试点工作组和兄弟院校的肯定。

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知识点优化

2.1专业知识点优化

CDio三个目标之一是让学生掌握深厚的知识和技术基础[2],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就必须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技术推理。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向学生传授机械专业的基础知识,但传统机械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很多知识冗余,例如公差的概念,首先出现在工程制图课程中,而后在公差与互换性课程中详细讲述;材料的拉伸实验在金属工艺学、材料力学、工程材料三门课程中都有出现。虽然知识点多次出现能达到知识强化的目的,但浪费教育时间,而且学生没有实际应用,即使出现多次也无法掌握。基于传统教育模式的知识冗余,经过研究讨论,采用如图1所示的思路将专业知识点优化。

从图1中看到,首先制订CDio机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依据CDio三大目标,针对培养适应珠江三角洲企业需要的机械工程师目标制订面向不同基础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如图2所示。根据培养目标确定机械专业知识点,当能力目标需要的知识点形成知识点数据库时,根据数据库的自身性质及数据冗余消除算法,使得知识点冗余消除或减少。知识点确定后要反馈给利益相关者进行确认,这样建立的知识点库才能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最后进行知识点的优化组合形成课程,在组织知识点时,知识的难易程度需要进一步参考学生的初期能力,以达到因材施教。

专业知识点要建立更新机制,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对于有时效性的知识点进行淘汰或更新,及时补充当前新技术知识点,这样可以保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的现实价值,保证学生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

知识点重新组合形成课程,在参考传统机械专业课程内容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类课程的基础上,形成知识点快速学习、实践强化、课后探究一体化的综合知识与能力的CDio课程形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教学效果。

2.2专业课程体系探索

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比较注重理论,而轻视实践。目前,蓬勃兴起的工程教育改革又出现了另外一种极端现象:重视实践,而大幅减少理论。因此,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时,应将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精密结合在一起,形成培养“能文能武”的机械创新工程师的专业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方面主要考虑课程前后顺序、理论和实践的协调、动态化三大方面,具体思路如图3所示。

对课程前后顺序问题,根据工业产品寿命周期顺序安排课程顺序,在课程间处理好内容交叉关系。例如,在机械设计课程前需要学生知道制造方面的知识,以便设计出能够制造的工业产品,而在制造课程前需要学生了解一下设计知识,如果按照产品流程,应该是先设计、再制造,但按知识使用顺序,先学习制造知识,再介绍设计知识比较合理。经过综合平衡,通过“工业产品CDio分析”课程进行过渡,基础的制造知识在“构思与设计”课程前进行实践,“机械制造”主要课程内容在“构思与设计”的后面开设。通过课程先后顺序的优化,知识点衔接的比较好,知识体系也较完整,也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减少了知识的重复。

对于理论与实践协调的问题,采用边理论边实践的方式组织课程体系,理论课中有实践内容,实践课程中有理论传授,即构成一体化课程。整个课程体系能够做到有效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而自主鉴别需要学习的知识,自主学习、应用、总结一个研究性学习流程。

对于课程体系的动态化。课程体系作为教学组织的核心文件,一般在执行过程中不能随意改变。这里课程体系动态化也不是随意改变课程,而是紧密关注当地经济发展趋势、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适时对专业人才需求的态势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适时修正课程体系。

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CDio教学改革实践

在知识点优化、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同时,积极进行CDio教学改革实践,首先在工程制图中进行CDio元素的实践教学,而后在广州大学机电工程系2008级、2009级、2010级同时开展了CDio教学,在实践中,通过教学模式、教学管理的改革,保持CDio教学的可持续实施。

3.1教学模式改革

在专业知识优化形成适合CDio教学的课程体系后,在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以促进CDio能力目标实现。在实践中,主要采取一体化教学、研究性教学,并针对这些教学方式进行了教学管理改革,主要是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估。

1)一体化教学。设计了一体化教室,教学中有效地融合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上面所说的一体化教学内容,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边进行理论教学、边进行实践教学,实现了理论课与实践课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结合,这样大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觉得单调乏味,提高了教学效果。

2)研究性教学。研究性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工程实践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3]。在实施研究性教学时,首先向学生征询专题,如果学生没有专题提出,就从教师的科研课题中抽取专题,然后要求学生自主组建团队,围绕这一专题进行相关研究和学习,通过讨论与探究,最后采取答辩方式给出评分。

一体化教学与研究性教学需要解决教学内容多与教学课时有限的矛盾,在课程开始就介绍课程大概内容,将项目实践及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并给出时间节点,进行节点评价。这样督促学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和项目实践,解决了教学内容多与教学课时有限的矛盾。

3.2教学管理改革

正是由于CDio教学基于一体化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现有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了,为此改革了教学管理模式,采取学生自主管理、一体化教室开放管理、师生CDio能力的Cmm(Capabilitymaturitymodel,能力成熟度模型,简称Cmm)评估与提升[4,5]等方式保证CDio教学顺利进行。

1)学生自主管理。广州大学城走教模式不利于CDio教学,考虑到教师远离学校居住的实际情况,广州大学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力量,聘请优秀且愿意负责的高年级同学组成学生管理委员会,负责学生日常监督(业余时间学生学习与实践情况记录与考察)、一体化教室的夜间开放管理等。学生管理员负责学习监督、教室开放管理、设备协助管理,并成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2)一体化教室的长时间开放管理。在CDio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非常投入地进行项目制作,因而需要一体化教室及workshop长时间开放,便于学生随时进行项目制造,保持学习与实践热情。

3)师生CDio能力的Cmm评估与提升。Cmm是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推出的评估软件能力与成熟度的一套体系,提供了一个过程能力阶梯式进化的框架,阶梯分为五个不断进化的级别。中南大学的胡志刚、陈启元等人将Cmm模型引入到CDio教学的学生与教师的能力评估与提升中。参考他们的成果,结合广州大学机电工程系实际情况,建立了适合广州大学机电工程系师生的CDio能力评估与提升体系,见参考文献[6]。在师生CDio能力评估与提升体系中将学生CDio能力成熟度由低到高划分为4个等级:新手级、基础级、专业级和创新应用级。各能力成熟度等级反映了学生在CDio工程教育中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和学习内容需求。将教师的CDio能力成熟度由低到高划分为4个等级:初级、中级、高级和成熟级。各能力成熟度等级反映了不同教师的CDio能力和所要达到的目标,每个成熟度级别都包含实现该级别目标的若干关键过程。

通过师生CDio-Cmm模型对学生和教师CDio能力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pDCa循环进行改进,达到CDio能力提升的目标,既保证了CDio培养人才的需要,又保证了师资水平与CDio教学的匹配与提高。

4结束语

作为我国CDio工程教育改革试点的第一批高校,广州大学机电工程系引入CDio教育理念,并有效地结合传统工程教育的优势,在知识点优化、课程体系优化、教学组织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广州大学机电工程系CDio工程教育改革正处于实践过程中,难免有些设计不是很成熟,今后将继续深入研究CDio模式及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江帆,张春良,王一军,等.机械专业CDio培养模式探索[J].装备制造技术,2010,(6):192-194.

[2]顾佩华,沈民奋,陆小华,译.重新认识工程教育——国际CDio培养模式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71-89.

[3]江帆,孙骅,梁忠伟,等.基于研究性教学的机械原理实践教学[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1):62-64.

[4]胡志刚,江林,任胜兵.基于Cmm的教师CDio能力评估与提升[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3):26-31.

化学的知识点篇3

现代课程的基本单位是“问题”,倡导通过问题设计来组织课程内容,通过问题解决来实施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应由知识传授转到问题解决上来。一节课设计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问题”设计和实施的水平。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大家普遍感到困惑和难以操作的是学生不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甚至不会提“问题”,整个过程都是教师唱“独角戏”,这严重地制约了“问题导学”的实施效果。本文将着重探讨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将学习内容(知识)转化为有效的“问题”。具体的方法和策略有以下几点。

第一,依据学习内容的主旨,提出本课的“核心问题”

抓住每课内容的主线或灵魂,提出一个能够贯穿主体内容,体现核心要旨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是对本课内容的凝练,能够揭示所学内容的本质,统领学习的方向,升华思维的品质。一般而言,这样的“问题”都是出自所学内容的课题名称或“主线”中。如,在学习中国现代的外交关系时,我们惯用的设计方式是先学习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外交方针,然后再依据时间顺序,理清新中国成立初期、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外交的实践活动。这样的设计,平庸而乏味,过于重视对史实的掌握,而没有能够从本质上揭示出新中国外交关系的性质及其对外交实践活动的影响。我们知道,外交关系的性质无非体现在两个方面:平等或是不平等。如果我们围绕这个“关节点”进行设计的话,不仅可以抓住外交关系的“要害”,也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我们完全可以从课题的名称——《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中提出这样的“问题”:“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是平等还是不平等的?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相比近代外交关系的性质,结合近、现代中国的外交活动,分析外交关系对外交实践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这个问题抓住了课题内容的关键词——“外交关系”,并以此来引领对现代中国外交成就的归因分析,不仅与近代的屈辱外交进行了比较,也彰显出新中国外交政策提出的特定意义,更提升了学生对本课内容的认识水平,要远比传统的设计有意义得多。再如,在学习《伟大的抗日战争》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课题名称出发,提出“为何称抗日战争是‘伟大’的”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本课内容的灵魂所在,能够牵引起全部的学习内容:从激起全民族的抗战热情、实现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来说是“伟大”的(抗战力量);从近百年来民族战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来说是“伟大”的(抗战结果);从对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贡献来说是“伟大”的(世界贡献)等等。这个“问题”就是引领本课内容的“核心问题”,不仅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致,也有利于对本课内容的深入理解。每课的内容都会有一个贯穿其中的“主线”,课题名称或各框题名称上也会浓缩本课内容的“要旨”,我们要引导学生抓住这条“主线”,围绕这些“要旨”,通过整合与分析,提升出一个“核心问题”,这既是分析本课内容的“立意”,也是学生学习的“抓手”和思维的“指向”。

第二,通过比较,管窥细微处,同中求异,提出“细节性的问题”;通过综合,立足整体,异中求同,提出“规律性的问题”

在面对几个类似的知识点时,要引导学生透过表层,深入到细节处进行对比和“追问”,提出“细节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更具体、明确和深刻,也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致。如,在学习《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一课时,必然会涉及到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与美国代议制的比较,理解二者的不同点。二者都是民主制度,通常情况下,大家的思维只会笼统地停留在中国的民主制度具有“人民性”和“社会主义”的原则,而美国的民主是“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民主。这样笼统、空洞和表层化的问题是没有什么思维含量的,也自然不会激起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致,也容易引起误解,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是民主的,而美国的政治制度不具民主性。遇到这类情况,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化和“追问”,直至“问题”的本质。既然是一种政治制度,其核心就是政治权力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政治权力的产生、组织、行使等方面,可以就此进行“追问”:“在政治权力的产生、组织、行使等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美国的代议制之间有何差别”?从权力的产生来看,中国是选举基础上的民主协商制,美国是民主基础上的竞选制;从权力的组织原则上,中国是民主集中制,美国是民主分权制;从权力的行使来看,中国是权力委托制(委托给“一府两院”具体行使),美国是三权分立制(权利制衡)。这样比较下来,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利于集中各界的智慧,避免权力的纷争和内耗。这样的“问题”立足“同中求异”,直击细节,就是“细节性的问题”和“深化的问题”,要较那些平铺直叙、表层化的“问题”有意义得多。另外,在面对几个类似的知识点时,不仅要透过表层,提出“细节性的问题”,也要将这些知识点进行整合,分析演变的趋势和共同特征,提出“规律性的问题”。如果说“细节性的问题”是由大到小,由一般到特殊,那么,“规律性的问题”就是由小到大,由特殊到一般;“细节性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规律性的问题”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能力。如,在学习《古代雅典民主制度》时,面对雅典三位政治家(梭伦、克里斯提尼、伯利克里)的政治改革时,我们不能仅将目光停留在“分析三人改革措施的不同点”上,也要对其进行综合与提升,“分析三人的改革所要解决的共同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又是围绕着哪两个角度进行解决的”?这就是建构在三人具体改革措施基础上的上位“问题”,这是无论其中的哪次改革,都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都要据此(“角度”)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这就是“异中求同”的“问题”。

第三,立足现成的“结论”,提出质疑性或“若何性”的“问题”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普遍习惯于接受教材中现成的观点或结论,继而机械性地理解和记忆,一方面导致对内容的理解机械化和表层化,另一方面也抑制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在文科课程的学习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为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结论进行适度的质疑,“为什么会这样?”“这个结论的来源是什么?”或对结论进行否定性的设想和猜测,提出“若何”(“if……what”,“如果不是……,将会怎样?”)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极具挑战性,会吸引学生的兴趣。如,在学习《走向整体的世界》一课时,涉及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两个知识点,教材中呈现了两个结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在学习这个内容时,学生只把着眼点放置在死记硬背这两个“结论”上,将“初步形成”、“最终形成”与两次工业革命进行一一对应,这样的学习是“伪学习”,这样的“问题”是“伪问题”。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引导学生从这两个“结论”入手,对其进行阐释和质疑,比如提出这样的“问题”:“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和最终形成的区别标准是什么?为什么说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而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个“问题”会引领学生深入思考:在国际分工、世界贸易、市场经济体制、资本形态和技术输出、世界市场范围的拓展、劳动力的国际化等方面,两次工业革命造成的不同影响。对结论来源的探究和质疑,要较简单复述和记忆结论本身有意义得多,这样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再如,某次调研听课时,一位初中历史教师在讲解《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时,引导学生自由提“问题”,其中某个同学提出“如果没有国共两党的这次合作,没有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的抗战会怎样呢?”一石激起千层浪,立刻引起同学们的热烈争论,众说纷纭,课堂学习氛围和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这就是“若何性的问题”。“若何性的问题”不是对现有结论的简单和别出心裁的否定,而是发散思维的一种体现。无论是质疑性的“问题”,还是“若何性”的“问题”,都要立足于现有的结论或观点进行提出,都要综合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论证。

第四,在知识和认知思维的困惑处提出“疑惑性问题”

“问题”就是悬念和情境,是一种矛盾、冲突、差距和挑战,是认知结构失衡所带来的探究欲望。教师要有意识地提供给学生一些有利于培植认知冲突的情境,并引导学生积极利用这种冲突,进行深刻思考和提问。如,在学习《古代雅典民主制度》时,教材中呈现的是雅典建立起比较发达的奴隶制下的民主制度,此时,我们不妨直接抛出古代中国的专制制度,见下图:

这两种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是垂直管理的政治结构,雅典是分散管理的政治结构,面对这种冲突,学生自然会发问:“难道中国从古代开始,就落后于西方了吗?”“这两种制度到底哪个好呢?”据此,可以激发学生从两种政治制度“建立的必然性”、“各有优缺点”、“尊重政治文明的多样性和适切性”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究,这样的“问题”才是有意义的。再如,学习近代西方的殖民侵略时,传统的“问题”总是“如何两方面评价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行为?”答案也是固定的,没有探究性。因为学生学习的情境没有发生改变,认知结构、学习心理、思维状态没有“失衡”和产生“困惑”,“问题”也自然不会被“激活”。所以,教师要主动地提供出一些这样的“冲突”材料,激起思维疑惑,才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如,我们可以提供下列材料: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也是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冲突的历史。在这一方面,马克思和斯塔夫里阿诺斯有着不同的观点,请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不列颠人是第一批发展程度高于印度的征服者,因此,印度的文明就影响不了他们。他们破坏了本地的公社,摧毁了本地的工业,夷平了本地社会中伟大和突出的一切,从而消灭了印度的文明。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材料二:英国的思想文化影响促进了印度的思想、文化方面的高涨和创造力,这种高涨和创造力通常称为印度复兴:西方的促进因素在印度教徒中间引起了三种反应:第一种反应是全心全意、不加批判地亲西方的、反传统的,西方的一切被认为事实上是优越的、更可取的。第二种反应是完全地拒绝的反应。……应该尽量避免与外国人接触,应该以传统的方式过自己的生活。第三种也是最通常的反应是居于盲目崇拜和彻底拒绝之间的妥协。它接受西方的现世主义和学问的精华,但也试图从内部改革印度教,试图在摆脱印度教的腐朽和粗俗的外壳的同时保持它的基本真理,能面对西方而不失去自己的特点和自尊。这样,印度教对西方的挑战所作出的响应是兜了一个圈子:从拒绝、模仿到批判地再评价和满怀信心地肯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化学的知识点篇4

【摘要】地理知识是源自生活的,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地理知识,可以让他们了解到地理知识的学习与实际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到地理知识对日常生活的巨大作用。在高中地理知识点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多方面的展开探究活动,这是提高地理教学趣味性、实用性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高中地理;知识点教学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学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地理知识的学习就是我们对现实生活的再认识,地理这一学科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地理和生活实际是密切关联的。在新课改的趋势下,高中地理教学要与生活紧密联系,这就促使教师在原有的地理教学方法上做出改变,以此来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本文试以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内涵、地理生活化教学必要性两方面做切入点,来论述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地理知识点教学中的作用。

一、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随着高中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课程的要求也较之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要求高中地理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弘扬科学和人文精神,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要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使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原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因此,高中进行地理知识点教学时,使用生活化教学这一方式,对于学生掌握地理知识,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高中地理知识点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高中地理的学科属性

地理与我们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小到每天的衣食住行,大到国家的军事政治都包含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在里边。很多地理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将各科的知识综合联系起来,例如时差的计算就需要运用到数学的逻辑能力与计算能力,不是单单掌握地理知识就能解决的。高中的地理课的主要特点就是:突出“生活中的地理”,让学生走出课本,走进自然与社会,领略环境与生活的魅力。

(二)传统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地理教学大多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这一固定模式,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教授的内容,很多老师甚至并不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只是自顾自的讲课,因此大多数的学生会产生,地理只是单纯的理论课程这种错误的想法。这种错误的想法,忽略了地理对实际生活的指导意义,单方面的追求考试成绩,只知道对所学知识死记硬背,不知道为何学习,更谈不上趣味学习了。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只追求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没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可能导致学生对地理这一学科丧失学习的兴趣,从而致使成绩下滑。因而,在地理教学活动中,积极的采用生活化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地理生活化教学在知识点教学中的作用

(一)符合时代的需要

当今社会充满着机遇和挑战,地理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也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不断变化着的社会环境对地理教育也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要求。在新课标的倡导下,在教材方面,地理教材的内容变得更加的丰富,考试的形式和内容也相对新颖而富于变化;在教学方式上,高中的地理教学倡导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地理教学要与日常生活有机结合,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联系现实生活学习知识点,并且可以利用已学知识来研究和解释生活中碰到的现象,这样培养出的学生不再是只会重复知识点的机器。通过生活化教学,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形成了创新意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这也正是时代需要的人才应该具备的品质。

(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是以前的那一套方法,即等着老师把知识讲解出来,然后死记硬背。这种学习方式会养成学生被动、懒惰的学习习惯。在进行地理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式,将生活化教学运用其中,最初学生可能是被动的“自主探究学习”,但是经过长时间的教学,日积月累,学生形成习惯之后,再次遇到问题时,就会主动独立的探索。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比起初中的地理知识,高中的地理知识的综合性更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依凭课本,还需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结合学生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对生活现象的认知,然后展开研究,这样就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探索未知的问题,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周围社会生活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走进生活去探索埋藏在生活中的地理规律,把已经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的了解社会,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营造积极民主的学习氛围

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它是对我们生活的自然世界的科学解释。在高中地理知识点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创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让所有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就可以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性的师生关系对学习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唤起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解读自然现象的欲望。

结束语

地理知识源自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积极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将生活实际和地理课程结合起来,这样不仅使课堂教学更加民主,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用更加全面和创新的视角来观察周围的世界和探究解决问题,从而能够切实的体会到地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春.浅谈高中地理课堂教与学互动生活化[J].教育学论坛,2013(11)

[2]张淑媚.回归生活:高中地理综合性学习的应然追求[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8)

化学的知识点篇5

[关键词]活人图书馆 学科服务 互动交流

1 Livinglibrary概述

1.1 Livinglibrary的由来

Livinglibrary——活人图书馆,最早源于2000年的丹麦,它主要是将“人”作为可借阅的“图书”,读“书”的方式就是“交谈”,主题为反暴力,以此来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克服偏见,鼓励对话,消除误解。

Livinglibrary项目目前已在美国、日本、罗马尼亚、冰岛、芬兰、挪威、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开展,大部分活动设在公共图书馆或其他教育机构、艺术节、图书交易会等。它设立了专门的网站。活动中涉及的主题多为政治、女权主义等社会性问题,其中“畅销书”——最抢手的书籍,往往具有一个政治色彩浓厚的特点。

至今,Livinglibrary项目因为可以帮助人们如何认识自我,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类问题,消除人们之间对不同问题的偏见等因素而得到了社会参与者的巨大的认可,参与程度也越来越高,参与面也越来越广。

1.2 Livinglibrary的主要特点

Livinglibrary之所以一经推出就受到参与者的肯定和青睐,主要源于以下特点:①以人为书,思维碰撞:每个人都是一本值得学习的“书”,社会阅历和经验是不可多得的财富,具有一定特长的“书”更是读者愿意和盼望交流的;②即时交流,信息互动: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信息得以即时互动沟通,实现阅读效率的最大化;③主题多样,信息量大:Livinglibrary选择的主题大多是人们热点关注的,即使是同一主题的“书目”,所产生的信息也是不同的,所以信息量之大是毋庸置疑的。

总之,Livinglibrary项目是社会阅读和交流的新形式,这种方式改变了传统阅读和网络阅读中对文字、信息、符号的获取单方面的心理过程模式,它节省了信息出版、的中间过程,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使信息在互动中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1.3 Livinglibrary项目在高校图书馆开展的可行性

阅读虽然是一种个人行为,但从阅读的本质上讲,它又是一种社会群体性活动。作为阅读组织者、为读者提供阅读空间和内容的图书馆,如何促进社会阅读和交流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目前,国内还未形成开展此项目的氛围。但图书馆作为社会交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真正的知识交流中心和信息共享空间的社会功能。图书馆要成为“炫动”的信息高速公路,使所有的资源“活”起来,就必须实现资源的有效循环,甚至是高速循环。这样图书馆的资源不再只是印刷型和电子型,还可以有“思想型”,跳动的思维是最具吸引力的,它所带来的阅读效益将是普通阅读的n倍!

高校图书馆所处在的大学校园是人才资源最丰富和集中的场所,所有校园中优秀的行为个体都可以成为图书馆进行“采购”的宝贵资源,读者之间在图书馆产生的思想交流是图书馆发挥其阅读功能的一种体现,从而使图书馆成为校园中的知识交流中心。

2 Livinglibrary项目在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中的创新开展

2.1 学科服务体系iC2创新支持计划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在“启迪创新、提升素养、鼓励参与、促进合作”的主旨思想引领下,于2008年11月启动了以学科服务体系为支撑的“iC2创新支持计划”,并于2009年3月对“iC2创新支持计划”的内容体系进行了定位,以充分发挥图书馆作为知识加工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创新成长中心和校园文化中心的多元化职能,使图书馆成为校园里极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学术创新枢纽与文化创意乐园。

“iC2创新支持计划”包括“5+X”板块:①核心板块:与个性化学科服务、信息素养教育、网络学术交流社区等相关的服务项目;②精品板块:与各类专业学术资源的推荐、导读等相关的服务项目;③特色板块:与各类促进学术交流、合作研讨、专业学习、协同科研等相关的服务项目,如学术沙龙、专业讲座等;④创意板块:以“创意嘉年华”为主题,支持读者的各类创意竞赛等活动项目;⑤探索板块:支持各类探索、发现和试验(科研、教学、学习及图书馆自身变革);⑥x板块:属于灵活、自定义的板块,可由读者或馆员自行设计。

Livinglibrary项目正是作为其中的“特色板块”,以“以人为书、分享智慧,交大薪火、传承你我”为主题,进行了全校范围的“薪火相传Livinglibrary”活动。作为国内首例全面开展Livinglibrary项目的图书馆,“薪火相传Livinglibrary”活动得到了《中国学生健康报(大学生版)》的关注和报道(http://bei.pmph.com/newspaper/College.aspx)。

2.2 Livinglibrary项目的开展

2.2.1 Livinglibrary项目的初次尝试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对Livinglibrary活动的初次尝试源于2008年12月承办的第五届“数字环境下图书馆前沿问题高级研讨班”上,这是每年难得一遇的图情盛会,这也是“Livinglibrary”在国内图书馆界的首次探索,共有15名图情方面的专家参与本次“Livinglibrary”沙龙访谈单元。

专家与学员们就各类热点前沿话题进行访谈,主要议题有:医学信息技术;元数据、技术标准;知识组织、实体分类语义互操作;图书馆系统;web2.0、图书馆2.0;馆员素养、信息素养教育、学科服务;数字资源管理和保存;可视化技术;其他热点前沿问题。为了这次活动更好地进行,图书馆系统部开发了Livinglibrary网上预约系统。系统功能主要有活动管理、专家预约、tag添加、活动评价等。

通过读者在系统中进行的“书评”和意见反馈可以看出,这一创新举措得到与会者的一致认可。大家对这次Livinglibrary活动的感想和体会,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认为活动很有新意;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觉得时间不够用;能和专家进行交流可以收获很多。

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可以为与会代表提供“借阅”专家答疑解惑、探讨交流的机会,而且对Livinglibrary理念在国内的迅速提升和有效延伸服务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至此,将Livinglibrary活动在上海交通大学校园中全面拓展的策划也开始酝酿和筹备。

2.2.2 Livinglibrary项目的深入拓展 2009年3月,Livinglibrary活动作为“特色板块”纳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iC2创新支持计划二期的系列活动中。图书馆联合校研究生总会、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以人为书、分享智慧,交大薪火、传承你我”为主题的“薪火相传Livinglibrary”校园活动(具体内容参见:http://www.lib.sjtu.edu.cn/view.do?id=1799)。

2009年3-6月期间,活动共开展了6期,确定了留学、英语、工作(实习)、考研、科研5个主题,每期推出4本“书目”与读者进行交流。具体组织形式如下:

·馆藏书目:以人为书——确定主题,精心挑选。

“薪火相传Livinglibrary”主要就大学校园中最热门的问题确定了“书目”选择的5个主题,通过校研究生会从各个学院“采购”——挖掘、推荐和引进相关“书目”。

馆藏“书目”均是全校各个院系的优秀学生代表,他们主要来自高年级,在学习、工作、科研等方面都有较为突出的成绩和丰富的经验,被誉为学子中的精英,也在同学中积攒了较高的人气,被誉为同学们身边的“牛人”和榜样。

每期“开馆”前,图书馆会对“书目”信息进行严格把关,并正式确定当期活动的“书目”。继而,对“馆藏书目”进行“编目”。通过宣传海报、图书馆主页、校园BBS等渠道向广大读者公布本期的主题、书名、内容简介、出版单位(即所在学院和年级)、索书号、上架日期和借阅时间等,方便读者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参加借阅活动。

·活动形式:分享智慧——经验交流,引导后人。

“薪火相传Livinglibrary”的每期开馆时间定为周三下午13:30—16:30,活动地点为图书馆的综合阅览iC空间(图书馆的休闲阅读场所),由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负责“书目”的流通借阅。活动时,借阅者在流通台(学管会办公室)办理完借阅手续后,就可以和“书”面对面交流了。

Livinglibrary的借阅规则为:借阅者一次借阅的时间不能超过45分钟,但在征得“书”和前一位借阅者同意的基础上,下一位借阅者可以中间加入。这样可以使一对一的交流变成小组讨论式的交流,不但提高了借阅效率,而且活跃了交流氛围,更进一步提高了智慧分享的内涵。

活动中,为每一本“书”配备一名记录秘书,负责对“书”和借阅者的交流内容进行文字记录,并对交流内容进行整理、汇总,提炼出其中颇具代表性的问题。在征得借阅双方的同意后将这些资料对全校读者开放,成为人人可以参阅的“校园手册”,实现分享效果的最大化。

·活动意义:交大薪火、传承你我——校园精神文化的延续。

“薪火相传Livinglibrary”活动提倡共同参与、分享智慧,其意义更是要传承校园精神和文化。每个人都是一本值得学习的“书”,这个“活人图书馆”就是校园储备学子精英的“人才库”。Livinglibrary活动充分利用图书馆为学子精英和广大读者搭建了一个互动交流平台,在他们平等交流、分享智慧的同时,将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严谨的学风和学生文化传承下去,将交大“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精神发扬光大。

·与院系学科服务的结合。Livinglibrary除了上述全校范围的活动外,主题的扩展性和延伸性涉及到了读者任何有需求的一面。学科馆员服务团队与院系学生会合作,还将此活动形式逐步延伸到院系的学科服务中,并得到读者的一致赞赏。如在电信学院开展了以留学为主题的学院专场,邀请elsevierScopus数据库学生大使从电信学院历年出国统计与趋势分析、利用专业数据库辅助选校两大方面进行讲述,介绍了申请offer过程中的技巧。

在农业与生物学院,学科馆员团队就《全面的文献查找——挖掘农生类丰富资源》、《便捷的文献获取——获取文献原文捷径之旅》、《干练的文献管家——nB的endnote管理软件》三个主题与农生学院的师生进行Livinglibrary互动,很多学生纷纷反应,三个主题都很好,都想参与,极大调动了读者的积极性。

2.2.3 Livinglibrary项目的长远计划 基于活动开展的良好效果及积极意义,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也致力于将Livinglibrary活动长期开展下去,并制定了以下发展策略:

·开通网络预约系统。目前Livinglibrary已开展的6期活动还停留在手工办理借阅手续的阶段,因此在2009年下半年的活动开展中,将推出具备检索、统计、书评、书目推荐等功能的网络预约系统,方便读者的借阅和预约。

·建立和完善“书目”数据库。通过建立网络预约系统,搭建Livinglibrary后台“书目”数据库,完整储存Livinglibrary“书目”以及“书目”内容,为活动长期开展提供机构仓储的空间。

·活动形式的延伸和拓展。目前Livinglibrary只针对校园生活热点确定了5个主题,今后还将对主题进行学科专业延伸、拓展和细化,并扩展“书目”的选择,不仅仅限制在校园的优秀学生中,校内的老师或校外的优秀精英都可能成为Livinglibrary的“采购”对象。同时还将推出“畅销书”排行榜、“热门书展”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Livinglibrary,吸引更多的读者。

3 Livinglibrary项目融入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的优势

目前,Livinglibrary项目已经纳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的iC2创新支持计划的特色板块中,并计划以常态开展的机制面向全校持续开展,同时摸索出可持续发展的工作体系。该项目形式目前也已经运用到图书馆的学科服务中,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所以,由此笔者认为,根据Livinglibrary项目的特点将其作为常态服务纳入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机制中是可行的。

3.1 Livinglibrary体现主动创新和协作沟通能力

Livinglibrary是阅读和交流方式的创新。从传统意义上讲,阅读是人们从文字符号中获得知识的一个社会实践的过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字符号从印刷型发展到数字化,从而拓展了人们的阅读虚拟空间,人们的阅读信息选择也随之增多。

然而网络时代的阅读虚拟空间拓展也带来了一系列弊端,人与人的沟通越来越少,阅读者单方面的接受书面信息符号并传人大脑,然后进行个人的思考、判断、推理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阅读者能否正确理解阅读内容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呢?

Livinglibrary的出现打破了这一疑问,这种“以人为书”、即时交流的协作沟通方式是网络信息时代阅读方式的升华,也为图书馆提升阅读和交流功能提供了新的领地,同时对吸引更多的读者了解和良好利用图书馆提供保障。

3.2 图书馆可以为Livinglibrary项目长期开展提供最大保障

3.2.1 知识交流与创新环境 在大学校园中,每个人都渴望拥有学习经验、交流心得的场所和机会,而仅仅靠校园社团偶尔开展的活动是不能满足的。而图书馆正好拥有一个“地利”的优势,即拥有良好的交流环境和空间,这种环境氛围的优势在校园中是独一无二的。

3.2.2 读者对图书馆的极高信任度 图书馆良好的社会信誉度也足以为读者提供信任保障,通过图书馆提供各类主题的沟通交流机会,正是最大发挥图书馆信息交流功能的体现。

例如,在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Livinglibrary活动过程中,每一位“书”都乐于将自己的成功经验与更多的同学分享。“书”们纷纷表示,通过这个活动他们收获了一份责任感和成就感,自身获得了鼓励与乐趣;而借阅者们也表示从Livinglibrary中他们不再迷茫、挣扎,可以借鉴学长的征程,走出误区,避免弯路,脚踏实地走好大学路。

3.3 Livinglibrary项目实现图书馆服务双赢的最大化

在传统和现代的阅读方式中,阅读者单方面的获取信息,却不能即时反馈给信息的“出版者”,其中时间差带来的信息滞后制约了信息交流的效率。而Liv-inglibrary的分享是双方的、共赢的。借阅者积极上进的求知态度、交流中碰撞出的思想火花也启发和激励着每一位“书”,这段有意义的经历对“书”也是一次历练和鞭策。由此产生的社会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化学的知识点篇6

【关键词】兴趣文化背景知识《新视野大学英语》

引言

教育部在对四六级进行改革的方案中明确提出,2007年后的四六级考试不再设及格线,不颁发合格证书,并且再次重申高校不必把考试跟学位和毕业证书挂钩,甚至其改革还有可能放宽对考研和用人单位招聘的政策。并且2017年的高考改革方案也将降低英语的分值。这一系列措施使得许多人在猜测全民学英语的要求和现状是否要渐渐淡出历史舞台,更有一些学生欢呼雀跃:“终于要摆脱学英语的噩梦了。”这样的反响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校英语教学的状态,因为追求超高目标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而大部分学生学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有一纸证书能继续学业、得到好工作或提升在工作单位的职位,这两项改革使得学生学习英语的最重要外因动机有相当程度的弱化。众所周知,在各个领域的学习行为中,动机都是影响学习成绩和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英语的学习和教学方面也是如此。语言学家Gardner(1985)把学习外语的动机分为以下四个方面:⑴学习这种语言的目标;⑵学习中做出的努力;⑶实行目标的愿望;⑷对学习的热爱程度。对于中国学生来说,作为既非本国语又非官方语言的英语,失去了考试的目标,又很难营造“自然习得”的语言环境,树立和实现学习英语的愿望自然就会大打折扣,更谈不上对其的热爱。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首先采取积极的态度,从别的方面入手来帮助学生重新激发起对英语学习及其知识积累的渴望,从而产生主观学习的能动性。在此过程中,努力开发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很多著名人物也都对兴趣在学习行为中的重要性做出过评论,可见兴趣是一种多么重要的无形动力。笔者通过多年教学经历中体会到,通过文化背景知识的引入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个行之有效的切入点。

语言和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因为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生成和发展都是由某种文化决定,并反映这种文化,同时又起到传播这种文化的作用。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来说首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语言,但也只有在了解有关文化背景的基础之上,才能充分地理解反映这种文化的语言。

以笔者多年来从事教学的经历对比认为,由郑树棠为总主编、每册均含《读写教程》、《听说教程》、《泛读教程》、《快速阅读》和《综合训练》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教材选题广泛,内容多样,信息性强,文化内涵丰富,在巩固和强化专项能力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提升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不仅使其较为熟练地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而且非常适用于准备相应的考试特别是四级考试的学生。但是在目前追求考试的目标弱化的情况下,该如何使学生激发起学习英语的动机,笔者就将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教材为例来说明文化背景知识的介入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所起到的作用。

文化背景知识在理解内容过程中的作用

1.寓教于乐

在调查学生学习英语方面最大的困难问题上,大多数学生众口一词的是“记单词”。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础之基础,且量之巨大令许多人头疼。那些之所以学不好英语的人,皆是因为缺乏记忆单词的巧妙方法,导致从学习开始阶段就记忆困难,从而面对更多的词汇时失去兴趣和信心而放弃。然而记忆的规律又确实是一个不断重复的机械过程,因此,要想改善词汇方面的记忆,就需要赋予词汇记忆以趣味性,开发出学生对学习单词的兴趣,使枯燥的重复模式首先变成形象的认知,进而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最终激发学生记单词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的课后练习中设置有wordBuilding一项,其目的就是想让学生在总结、训练前缀、后缀和合成词中了解及习得英语构词法的方法和规律,期望对理解、背诵单词所有帮助。但是,如果只是把这个练习当作是纯粹的记忆掌握行为,那也是很单调的。这时候,教师引入一些文化背景,不仅可以活跃沉闷的课堂气氛,还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转被动为主动。比如,第二册Unit3的单词表里出现a-oK一词,虽然学生已经非常熟悉ok这一表达,但并不了解这一被称为“有史以来最典型、最成功的美国英语”用法的来源。经讲解,他们才会从故事中知道,原来o.K.与美国第八任总统martinVanBuren有关,是oldKinderhook的缩写。而a-oK居然是误打误撞造出来的一个词。

一些学生把听力课当作是睡觉、放松的时间,因为大家都知道听力技能的训练和提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以量达到质的飞跃,就是强化性地反复主动接收所听信息,一旦思想神游,就会越走越远,跟不上内容节奏,进而昏昏欲睡。教师戏称听力课上的英语简直就是催眠曲。而在课堂上的有限时间内,若是为了提醒、迫使每个学生都能始终保持清醒状态而采用频繁让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也是不可行的。因此,教师就需要心细,在每次内容中找出几点可以引发学生趣味的文化知识来调节下心不在焉、无精打采的氛围。比如听说教程的第二册Unit3Homework部分里的文章材料提到“manypeoplebelievedthatgettingadivorcewasaluxurythatonlytherichcouldafford”和“Hollywoodhasalwaysbeenknownasthedivorcecapitaloftheworld”,教师就可以提供一些有关明星离婚财产分割的花边新闻给学生,学生肯定会立刻活跃起来,并对这两句话的理解不再仅是停留在表面,而是会留下一定印象。

2.增强理解力

英语学习涉及的是两种不同语言及文化之间的相互转换的思维方式,大部分学生,尤其理工科学生对于英语文化背景不熟悉,往往只是能够翻译出字面和语法方面的意思,但是对文章里更深层次的含义把握不了,更谈不上欣赏英文的优美表达了。笔者在从事大学理工科学生的教学中发现,理工科学生对文化知识了解较少,从而限制了其对篇章内容的习得。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补充相关的文化背景以引导、帮助学生解决这方面的困难。《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教材中比较典型的一课就是“asHisnameis,SoisHe!”。文章表现名字与人物性格之间关系的主题。不过其中列举太多我们中国学生仅是听过但对其意义完全没有概念的西方人名,造成在读的过程中被漫天的英文名字搞得眼花缭乱,读完后仍然稀里糊涂的结果。对这篇文章的讲解就必须导入与人名相关的文化背景。同时介入学生比较熟悉的中文名字加以比较,让学生理解得更全面、更清晰。比如,文章开头就给读者带来问题:为什么要把Debbie改成Lynne?为什么Debbie让人觉得应该是个厨师的名字?原来起源于希伯来语的这个名字往往被描绘为可爱、健康、健谈、活泼的人物形象,厨师常给人健壮的印象。Lynne在西班牙中的表现形式是Linda,英格兰语中拼写为Lynn,意思是瀑布或水池。因此给人感觉姿态优美,身型高挑、纤细,个性独立。文章提到改名字的这个人物恰好长相漂亮,姿态优雅,所以为什么Lynne更适合她。整篇文章贯穿了这样的一一解释,完全了解了名字背后的故事才能到达卓有成效的结果。

文化背景知识的引入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透彻理解。第三册的第四单元中Sectiona的文章FiveFamousSymbolsofamericanCulture就需要相当多文化背景知识的辅助才能对其五个各自独立但又相互之间关联的部分理解更深入。文章分别对这五个象征主要做了历史发展的讲解,但对其被看作美国象征的原因却没有明确地表述。其中的自由女神像最为中国学生所熟知,但她到底代表什么可能很多学生根本不明白。至于“美国哥特式”这幅画和野牛镍币,知道的人就更少了。这五样事物关联着一些历史事件和社会背景,只有搞懂了这些,才能完全理解自由女神像反映美国人民争取民主、崇尚自由的理想;全世界小女孩心中渴求的芭比娃娃是美国人眼中美女的形象,代表美国女性;表现美国农民庄重自豪感的油画《美国哥特式》象征美国人所看重的顽强逆境的精神;野牛镍币应该代表了美国人敢做敢当、承认错误的勇气;身材高大、笑容可掬是美利坚民族和人民的形象。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代表美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些文章,仅从解读文字也能对内容及其主题理解得比较详细,但若是增加目的语文化知识,并通过与本民族文化的对比,会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使得学生既获得更多他国文化的知识,同时又重温了本民族的文化。

3.扩充基本常识

有时候对于英语文化知识的介绍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应该具备的英语基础常识。比如,第一册里Unit8中出现的“blackcoffee”,许多学生都会翻译为“黑咖啡”,其实,这个表达涉及到英语中颜色词汇的用法,不加牛奶时的纯的“清咖啡”就是黑色的,由此可以让学生推导出“whitecoffee”应该是指加了奶的咖啡,这样的咖啡还可以叫做“milkcoffee”,最近几年出现的马来西亚的所谓“白咖啡”其实就是一种加入奶精或炼乳的“whitecoffee”。接着再给学生补充从口味角度描述咖啡的表达“strong/weakcoffee”,进而列出一些他们所熟悉的诸如“mocha”、“cappuccino”等几种咖啡的英文词汇。如果发现学生仍然热情高涨,可以趁热打铁再给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含有“black”的事物的表达。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起学生积极思考的情绪,还扩充了必要的知识。

结论

大学之前英语教材基本涵盖了所有语法知识,因此高校英语教学的目的应当是教授学生在巩固词汇量的基础之上获取更多信息的能力,以上的论述可以充分说明课堂上注重文化知识的导入是必不可少的。教授就要从诸如词语、社会风俗、价值观念、历史事件等多方面输入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找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和享受。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

[2]郭亚莉:《如何积极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中国英语教学》,2003。

[3]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马蓉:《合作学习研究评述》,《中国英语教学》,2003。

[5]屈延平:《文化对比语篇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6]王初明:《影响外语学习的两大因素与外语教学》,《外语界》2001。

[7]魏望东:《英语语言教学中学习者自主性的影响因素》,《中国英语教学》2004。

[8]张友平:《对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再认识》,《外语界》2003。

[9]张金霞:《浅谈文化背景知识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

[10]赵厚:《论文化教学原则》,《外语教学》2002。

[11]ChanVictoria,“Learningautonomously:theLearner’sperspectives”JournalofFurtherandHighereducation(2001).

[12]Lado,Robert.Linguisticsacrosscultures:appliedlinguisticsforlanguageteachers(michigan:Universityofmichiganpress,1957).

[13]Sharan,p.aCognitiveapproachtoLanguageLearning(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8).

化学的知识点篇7

关键词:知识点网络;微课;系统化;微课网络;可视化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1-0043-04

一、研究现状

1.微课的体系化程度不够

体系是一个科学术语,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或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而体系化就是使之成为体系的过程。微课体系化就是将同类微课按照一定的秩序或联系组合使之成为一个体系的过程,与之相对应的是碎片化,即将完整的事物体系进行分割的过程。微课是针对某一知识点或者问题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其包括微教学设计、微练习、微反思等。从微课的发展过程来看,微课经历了认识、开发、运用的阶段,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这种效果是微课将完整的知识碎片化的结果,是围绕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小问题进行集中说明和解决的过程。学习者虽然提高了学习效率,但是很难将大量的微课知识点重新系统化并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而能否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意味着是否能够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所以研究微课体系化和系统化对学习者具有重要意义。

2.微课网络的可视化研究不足

可视化就是将所研究的对象资源进行视觉呈现,如数据可视化、知识可视化、科学可视化等。微课网络的可视化是指运用计算机软件将微课之间的关系进行视觉呈现,这需要强大的数据库作为支撑。正如前面所述:微课的系统化和体系化程度不足,而利用微课网络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微课网络的构建为学习者建立系统、体系化的知识提供了相应的支撑,但是目前还鲜有关于微课网络可视化方面的研究,微课网络可视化是学习者与学习平台之间交互的基石,只有将微课网络视觉呈现才能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

二、基于知识点网络的微课系统化和微课网络可视化

1.知识点网络

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是复杂的,学习者要掌握一个目标知识点a需要有相应的前驱知识点B作为支撑,而学习前驱知识点B又需要相应的元知识点C作为基础知识,这样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可能就会形成一个网状结构,这种若干个相关的知识点由于其内在的联系而形成的网状结构称之为知识点网。如图1所示,网络中的节点表示知识点,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学生学习完一个知识点后还需要了解该知识点前后左右的相关知识点,从而建立该知识点的位置标记,使学生能够体会知识点之间存在的网络结构,从而建立相应的网络意识。这种网络意识使学习者能更好地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从网络中的任意路径出发都可以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

2.知识点网络对微课系统化和体系化的启示

知识体系是知识点按照一定的秩序或联系组合成的整体,这种组合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非线性的,在知识点网络结构中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秩序就是知识体系构建的纽带,知识点网络结构的形成使知识体系的构建更加明朗化,学习者按网络中的任何一条路径学习都可以构成一个相应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就是运用非线性的组织方式构建的。同理,由微课之间的关系构成的微课网络中也存在着到达目标知识点的多条路径,学习者从任意一条路径出发所形成的学习轨迹就可以归结为相应的微课体系。相比传统的线性的资源组织方式而言,这种非线性的资源组织方式更加适合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如图2所示,到达目标知识点a的路径可以是eDBa或者eDCa或者eDCBa或者eDBCa,不同的学习路径都可以为学习者呈现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知识点和微课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微课是针对某一知识点或者问题而展开的教学活动,而知识点是构成知识本身的一个集合,一个知识点可能对应多堂微课,一堂微课却只能对应一个知识点。微课是围绕知识点而开展教学活动,知识点是构成微课的必备元素,在空间上它们形成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运用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能够构成知识点网络,那么围绕知识点展开的教学活动――微课也必定会形成相应的微课网络。从二者的联系出发,借用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来表征微课之间的关系是可行的,但是一个知识点可以对应多堂微课,而一堂微课只能对应一个知识点,所以微课对知识点形成一对一的关系,而知识点对微课形成一对多的关系,如图3所示,知识点e和微课1形成了一对一的关系,知识点a、B、C与微课形成一对多的关系。

3.微课网络可视化处理

若想把微课网络中的关系进行视觉呈现就需要一个强大的数据库系统来支持可视化,通过分析知识点的相关属性来概括微课所具有的属性,进而利用微课的属性来描述微课之间的关系,这是微课网络可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识点之间由于其内在的关系而构成了相应的知识点网络,而构成这种内在关系的正是知识点本身的属性,知识点可以有若干个属性进行描述,这种属性是知识点本身所具有的性质、作用以及相互的关系,一个知识点可以用一个12元组来表示:知识点={知识点编号、名称、类型、说明、关键词、程度级别、描述数据、导航、测试、评价、进入阈值、通过阈值}

知识点编号:知识点的标识符,具有唯一性,用于调用该知识点。

名称:知识点的内容名称。

类型:将知识点进行划分,知识点的类型可以分为元知识点和复合知识点,元知识点是不可再分的知识点,而复合知识点是多个元知识点的集合。

说明:知识点的主要内容特点以及学习本知识点的重要程度。

关键词:用于检索该知识点。

程度级别:对于本知识点所要达到的认知能力层次,按照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分为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

导航:本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分为父子关系、依赖关系、兄弟关系、平行关系。

测试:对通过本知识点学习进行测试的试题。

评价:对学习完本知识点后的反馈。

进入阈值:用于内容呈现控制,不同的内容对应不同层次的内容呈现。

通过阈值:学习完相关的知识点的成绩不小于该阈值时才能被认可的情况。

微课是围绕知识点展开的教学活动,微课也会因为其内在的联系而构成微课网络,而构成这种内在联系的正是微课本身的属性,微课也可以有若干个属性进行描述,这种属性也是微课本身所具有的性质、作用及相互作用的关系,较微课与知识点二者的联系而言,微课可以借用知识点的相关属性。

三、微课网络以及可视化建模

1.微课网络建模

微课是围绕知识点而展开的教学活动,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必定是微课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微课网络构建的基础是要构建知识点网络。

如上所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复杂的,这种复杂的关系最终会形成一种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知识点网络。研究表明,在人的大脑中,知识的存储是一种知识点网络结构,人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并不是顺序的搜索人脑中所有的知识点,而是根据问题本身的启示联想起某些知识点,这种联想可以视为在知识点网络上进行搜索的过程。若能采用人脑联想思维的方式来组织各个知识点的话,那么将对学习者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采用语义网技术来组织知识点网络是符合人脑思维联想方式的,语义网是一种智能网络,他不但能够理解词语的概念,而且能够理解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使交流变得更有效率和价值。在语义网中节点是各个知识点(可以是理论、原理、概念、定义),弧表示知识点之间的某种联系或关系,语义网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用纵向和横向的方式进行组织和排列,前驱关系和后继关系的知识点进行纵向排列,兄弟关系的知识点进行横向排列,而父子关系的知识点进行空间上的包含排列,各个知识点通过其链接关系可以相互跳转,这样所有的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就构成了一个语义网络。如图4所示,a是B、C的后继知识点,而B、C既是a的前驱知识点又是D的后继知识点,并且B、C之间是兄弟关系,同理,D既是B、C的前驱知识点又是e的后继知识点。基于语义网模型构建的知识网络,使学习者可以以任意路径进行学习,学习方式灵活,学习者不需要按传统线性的方式逐个查找知识,可以从纵向或横向空间出发形成相应的学习路径,这就是一种非线性的、联想式的网络学习环境。

一个知识点可以对应一堂或者多堂微课,若是多堂微课则又可以依据各个微课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小型的微课网络。总而言之,用微课来代替相应的知识点所构成的网络就是微课网络,如图5所示知识点a、D、e与微课形成一对一关系,知识点B、C与微课形成一对多关系。

2.微课网络的可视化建模

可视化的实现需要有强大的数据库作为支撑,通过微课的属性来表征微课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可视化。

微课网络是由微课之间内在的联系而构成的,而构成这种内在联系的正是微课本身的属性,前面已经提到微课是围绕知识点而展开的教学活动,知识点的属性可以由一个12元组来表示:知识点={知识点编号、名称、类型、说明、关键词、程度级别、描述数据、导航、测试、评价、进入阈值、通过阈值},鉴于微课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而借用知识点的相关属性。微课={微课编号、名称、类型、说明、关键词、程度级别、描述数据、测试、评价、导航、进入阈值、通过阈值},其各个属性代表的含义与知识点属性的含义相似。相比知识点而言,微课是以视频的形式来承载知识点的教学活动信息的,学习者根据自己测试时出现问题的环节可以重复观看视频。根据微课之间的关系我们定义了两个数据表:微课表、微课关联表,如表1、表2所示:

微课表与微课关联表之间的关系如图6所示:

四、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现有微课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给予相应的解决办法,为微课体系化和系统化明确了思路,同时也为微课网络的可视化建立了相应的模型,这为微课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提供了相应的理念指导和技术支持,只要能继续探索微课在教学当中的应用,相信它能够更好地为广大学习者服务。

参考文献:

[1]陈相霓.网络课程中知识点模块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0.

[2]李艳.网络教学中知识点网络的个性化呈现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3]施岳定,张树有,项春.网络课程中知识点的表示与关联技术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5).

[4]冉梅,李晓.知识点网络可视化表示的系统设计[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

[5]李晓,冉梅.知识点网络的可视化表示[J].中国远程教育,2005(10).

[6]程静,杨明,邱玉辉.基于知识点对象的个性化学习系统实施[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

[7]王瑞霞.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新发展及其教学意义[D].武汉:华东师范大学,2007.

化学的知识点篇8

摘要:教育是国家的重要事业,怎样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是值得探究的。本文针对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归纳与整理”栏目的教学进行思考,从栏目的认识、理解、教学实践和感悟上进行了分析和解说,提出该栏目的三项功能:牢记章节重点知识,了解教材章节结构的内容,对章节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笔者结合“元素周期表”深度发掘该栏目的教学功能。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材;归纳与整理;教学思考

人教版化学教材在每章节学完之际,都会设有“整理与归纳”栏目。该栏目是对这一章节内容的概述和巩固,形式多样,总结出的基本知识点能够让学生掌握,同时又留有很大空间让学生自己梳理本章的知识框架,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能够让学生充分吸收重点知识。可是,笔者通过长时间的听课了解到,许多教师并没有很大的精力帮助学生利用此栏目,而是将其当成填空题一带而过,这样,体现不出该栏目的作用。笔者认为,要深度发掘此栏目功能,让学生有所领悟。

一、对“归纳与整理”栏目的认识和了解

人教版教材内“归纳与整理”栏目占据大量的篇幅,说明这个栏目具有显著优势,笔者从三个方面来阐述该栏目的特点。

1.形式种类多

栏目设置多样化,栏目内知识点丰富,不仅以文字叙述的方式来总结内容,还包括公式、图表等。学生在归纳与整理本章内容时,能够将知识在脑中网络化、系统化,深化知识点之间的枢纽联系,更好地理解本章学习的重点知识。

2.提示归纳整理重点知识线路

该栏目提示了归纳整理重点知识的线路,将知识点穿针引线,全面归纳重点内容,同时又分门别类地细化知识点,学生可以用对比法、相似法学习这些知识点。例如,钠单质和水、酸的反应有很大的区别,而通过对钠相关知识点的梳理,能够表明钠的化合物有哪些,并且是如何生成的,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整理和总结,自己主动去构建知识体系,巩固知识。

3.留出空白,自己构架

栏目留出空白让学生根据栏目线索进行分析整理和总结。学生在翻找材料、回忆书本内容的过程中,可以查找、比对、分析以及整合学习过的化学知识,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分析,对关联知识点进行比较,同时用提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联想本章重点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提高学习效果。教材每一章的重点知识之间存在内部联系,能组成结构体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点基本脉络,为学生留有空白,引导学生主动构建化学知识体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教材,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对栏目的教学实践和领悟

为加强对本栏目的教学实践与领悟,笔者选择化学教材必修2第一章元素周期表的“归纳与整理”作为案例进行说明。

1.教学实践

本章内容讲述的是元素结构、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等,因此本章“归纳与整理”栏目就是围绕这些基本知识点进行阐述与总结,但是如何使学生将这些内容联系起来,并且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需要栏目中的结构知识图给我们提供线索。

这一部分栏目留白让学生进行填充,从而巩固基本知识点,但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往往仅围绕某一个知识点进行学习,只针对这一个知识点深入研究,而不会对相关知识展开联想,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而利用这一栏目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如在教师的引导作用下,以本章知识重点元素作为核心,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逐渐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将本章知识深化。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主动地去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了解自身在这一阶段学习中所存在的不足,客观地对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系统评价。

2.教学领悟

学生独立学习过程中,能够根据栏目思路来巩固基本知识点,但往往无法将元素结构、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这三个知识点相互连接,知识点较为零散,无法形成知识网络,尤其是在学习一些理解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时,学生印象不够深刻,因此也需要教师提供帮助,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

因此,教师应与学生同时构建知识网络,遵循栏目整体思路,寻找各个知识点内部存在的关联性,同时发现更多的问题,并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而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激发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对知识的渴望。

综上所述,“归纳与整理”栏目是对教材的充分利用和深入挖掘,对化学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求学生在真正读懂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再开发。教师要利用教材留给学生的空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整理化学教材内的知识点,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点,掌握学习方法,逐步建立更加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

⒖嘉南祝

化学的知识点篇9

一、政治学科运用框架复习法的常见问题

1.照抄照搬、死记硬背他人知识框架,未能将知识内化

现在,几乎每本复习教辅书籍中,都会在每一课、每一单元的知识解析部分,配备知识框架图,但这些知识框架图未必适合每位教师和学生,因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习惯等不同,对知识问逻辑体系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很多时候,我们教师本着良好愿望让学生设计知识框架,想通过让学生设计知识框架来化繁为减、减轻他们的记忆负担。但许多学生并未理解老师教他们设计知识框架的意义,在对别人知识框架丝毫不理解的情况下,为完成老师F达的任务,随便到某本教辅书上找了某个框架,照抄下来,交给老师。最终的结果是:这看似非常漂亮、完美的知识框架,因它并非学生本人所熟练操作,到实际运用时,他们的脑袋照样一片空白。

2.抓不住知识要点,未能将知识简化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政治科高考考查的是学生全面的知识体系,敏锐的时政视角,良好的逻辑思维,流畅的语言表述等。在考试内容上,可以说是点多面广。优秀的学生能够驾轻就熟,从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却因理不清头绪、抓不住要点,导致学习收效甚微。这部分学生念了很多、答了很多,但往往抓住的是细枝末节的小点知识,而未能将这些小点知识简化成要点知识。他们缺乏将书本念薄的能力,实质是缺乏在众多纷繁复杂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粗糙掌握知识,未能将知识细化

知识框架有它最大的的优点,那便是能化繁为简,将零碎的知识系统化,混乱的思维条理化,可以使学生综观全局,考虑问题全面化,正确把握题意快速解题。但笔者认为它有很大的缺陷,那便是将知识简化后,使学生处在似懂非懂状态,对知识做不到精确掌握。因构建知识框架,会将许多知识掐头去尾,留下关键字眼和条条框框,学生如果要把它们表述出来,就得重新加工润色,即把已经简化的知识进行细化。但对于许多学生,这细化的过程和简化的过程一样困难,简化时,他们不知要点在哪里;细化时,他们不知如何为要点添加主谓宾定状补,如何结合材料或删或增或改词语。

4.原理大包抄,未能优化选择知识

知识框架犹如一个个箩筐,将许多零散的知识分门别类装了进去,但运用时,必须根据问题及材料挑选出最适合的原理知识来作答,达到课本原理及材料分析的有机结合。但学生往往抓不住题目要求的中心和关键,不善于运用题中已有的素材,弄不清答题的知识依据和设问指向,对知识框架中的知识不加任何选择,实行大包抄,大量罗列原理。

二、提升框架复习法实效的对策

任何方法,都必须从教材、教师及学生的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能使该种教学方法达到最佳效果。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有如下心得:

1.精讲主干,化繁为简,以教师信心带动学生信心。以教师内化促使学生内化

知识内化是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关键,从教学角度来说,促进学生知识内化是教学的关键。当学生的认知结构同教材提供的知识结构没有联接点时,教师必须在新旧知识间架设桥梁,为学生吸收、消化新知识提供条件。笔者与学生交流时了解到,他们之所以照抄照搬、死记硬背他人知识框架,最重要的原因是对自己能否构筑知识框架缺乏信心,看到教辅中知识框架那密密麻麻的知识点,大括号、中括号、小括号,长箭头、短箭头,他们就心里发虚、头皮发麻:我能够这么厉害,想到并掌握这么多知识点?并能将知识点这样融会贯通么?如果他们不克服这种畏难情绪,便不可能自主去构建知识框架并将知识内化。基于此,教师化繁为简的功夫对于树立学生信心相当重要。高中政治教材,涉及的基本概念、知识点数十上百,它们是学好政治学科知识和解答政治问题的基础。但是,这些面广量大的概念、知识,要求学生全部掌握是不太现实的。根据“政治科考试说明”和“文综,,考试的要求,纵观这几年年高考“文科综合”测试中的政治试题,呈现一个显著特点:突出对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的考查。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抓住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而后鼓励学生在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范围内,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拓展。应当鼓励学生,框架内知识,不在于多,不在于漂亮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是自己的东西。

而要树立学生信心,教师对自己也要充满信心。或许,名师们经过大量的教学研究及实践,他们的知识框架,确实比自己的要全面精美。但是,名师们的框架,未必适合自己的学生;名师们的思路,也未必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教无定法,只有适合自己和自己学生的方法、知识框架,才是最好的。打铁先要自身硬,教师本人要树立足够的信心,将知识内化到出神入化程度,非一日之功,需要耗费不少心血方能达到。作为高三政治教师,做好如下几个工作笔者认为是非常重要的:(1)时刻关注时政信息是对政治教师最基本的要求:(2)仔细研读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才能确保复习的方向;(3)至少认真完整做一遍近三年高考试题能够让我们基本把握出题的规律;(4)加强校内外教师问信息及资源的交流共享,可节省大量的时间精力并避免思维的定势僵化;(5)根据各方信息,根据自己学生情况整理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纲要)、典型题例练习、学生易错点分析,可让自己的教学升华到一定的高度。总而言之,当教师对每个知识非常有感觉时,就会很好地引导学生找到感觉。犹如文学家和艺术家,其作品或表演要感动观者,必先深深感动自己。

2.教会学生加工知识的方法、策略

学习动机和加工知识的方法、策略两者是构成学生主动加工活动的两个方面。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之所以不学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不想做;二是不会做。任何方法首先要让学生有兴趣、有信心去实施。其次,就是要教会学生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策略,这样,学生才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教学生用框架复习法时,笔者往往教他们如下具体的操作方法:

(1)简化知识的方法

①抓标题法。教材的模块标题、单元标题、每课的课题、框题、目题如果将它们很好地合并起来,本身就是很好的知识框架体系,笔者往往指导学生仔细琢磨这些标题,用这些标题串联相关的知识点,会取得不错的效果。如《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标题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笔者教学生由这一标题串出这一单元的知识点:文化的传(传播交流――传播途径手段、文化多样性意义、态度、原则、文化应如何交流)承(继承发展――传统文化表现、特点、影响、继承与发展关系、文化发展影响因素、如何做)与创新(意义、根本途径、基本途径、方向)。

⑦抓主体法。高中四个必修模块知识,都有其主体的落脚

点。如《经济生活》,其主体主要为国家、企业、个人。《政治生活》主要为公民、政府、政党、国家和国际组织。《文化生活》及《哲学生活》主要为国家(政府)和个人。由这些主体也能串出许多的知识。

③归同法和归异法。许多知识混在一起时,学生便容易混成一团,这时便需要教师精巧地进行点拨,帮助他们归纳出知识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使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a如四个模块,教师可指导学生归纳一个共同点:我们现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归属文化这一块),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均要和别国进行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吸收他人优秀文明成果,但都不能照抄照搬。这是四个模块的共同点,接下来的问题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分别特在何处?这不同点,便可指导学生归纳整理。 (2)细化知识的方法 ①“三w”法(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基本每个知识点都可引申出这三个问题。如国家宏观调控,可分解为三块知识:什么是宏观调控?为何要宏观调控?怎样宏观调控? ②经典语句积累法。政治高考考点两三百个,如果要求学生每个考点都大段大段地记忆,会让学生产生畏惧。但是,如果每天要求学生一个考点记一两句经典语句,一天几个,大概五个左右,他们便会觉得容易。如文化作用,我将它分解成四点:对社会、对经济政治、对综合国力、对个人,要求每一点记住一句话:对社会――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对经济政治――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对综合国力――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对个人――文化潜移默化、深远持久地影响个人,文化塑造人生。

③填空法。知识框架将许多知识掐头去尾,学生使用时,得为要点添加主谓宾定状补,结合材料或删或增或改词语,这对一些语言组织能力差的同学,是一件难事。教师可指导他们经常用填空的办法来训练自己对主干知识的加工润色能力,即语言组织能力。如党和政府相关知识,可教他们填空加上中国共产党、党中央、我国政府、国务院等主语及坚持、履行等谓语动词。国际组织作用,可填空:促进国际社会(或国与国)的交流与合作,调解国际社会(或国与国)的冲突和纠纷,促进国际社会(或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优化选择知识的方法

①审“问”法,即问题需要用什么知识。要提醒学生,首先模块知识不能混淆;其次,看清是用框架知识还是具体某点知识,即我们经常说的挖坑还是挖洞。如“请你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分析材料”,就没必要把矛盾观点、方法一大堆东西都拿出来了。

化学的知识点篇10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化学;概念教学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化学科目是既有意思又复杂的,有意思在于学生对新科目的好奇,而复杂则是在接触化学后,面对各种各样的化学概念,学生感觉无从下手,每个知识点都是独立的,不能将它们融会贯通。在传统的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往往借助死记硬背的方法向学生们灌输化学概念,这样学生难以深化化学概念理解,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信息加工与问题解决工具,近几年来日益受到教师们的追捧。在初中化学概念的教学中引用思维导图,不仅能帮助化学教师的改良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能够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是运用思维导图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而不是一味的将书本内容灌输给学生,造成学生学生效率低下,学习积极性不高。那么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构初中化学知识系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构建以小节为对象的初中化学知识体系

“小节”代表着某个单元或者知识点的完结,是构建知识中最具体、最小的部分,它既是最基本的又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讲完本课的知识点时,应该注意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总结,再将各个知识点充分的联系起来,使其系统化、结构化。以《碳和碳的氧化物》为例,运用思维导图对本小节进行构建化学知识体系,根据本单元的知识点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物理性质: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描述实验现象;实验室制取方法:实验室中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解释实验现象,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这些看似散乱但有相互联系的知识点,在以往的化学课题中,基本上是化学教师的重中之重,每次都会反复强调,课后反复联系,然而在进行初中总复习时,总会被学生所忽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利于思维导图,在课堂中在使用思维导图形式的板书形式,帮助学生找到相互关联的关键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板书构建中,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容易混淆的概念点,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构建以专题为对象的知识体系

在以专题为对象的知识体系主要用于复习阶段,运用思维导图对某个专题进行具体知识归纳整理建构知识体系,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够通过思维导图将学习过的化学知识点进行梳理,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和学习,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身的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也能够通过思维导图改良自身的教学方式,通过对某一专题的知识建构,将相联系的概念都汇总,整理为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这样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又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在脑海中形成一幅清晰具体的化学概念知识结构网。

教师运用思维导图构建化学知识体系,就是将普通的化学概念学习阶段升华为系统学习阶段,使学生将单一的化学知识概念,转变为具体的、系统的知识网络,这充分体现了教学改革的思想,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作用,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思维导图应该注意的问题

思维导图作为一门新的学习工具,通过对知识点的梳理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由中心概念将外散出成千上万个支点,每一个支点都是与中心概念的一个连接点。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化学教学中,是有利于教师的日常教学和化学复习。但是在日常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思维导图应该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基础知识掌握牢固

扎实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实现顺利思维导图的基础。只有以牢固的基础知识作为依据,在面相关联的知识点时,才能够将它们关联起来,解决相关的问题,明白在解题过程中,需要运用到那些定义、公式等。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自然界的水》时,可将课题1“水的组成”,将上个单元学习的《我们周围的空气》中的课题2“氧气”结合起来,这样不仅仅学习了新的知识,又能够将前面学习过的知识点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小型的知识网,帮助学习复习记忆。

2.善于联想和类比

联想和类比都是思维导图的基本要求,根据已知的化学知识点将刚刚学习的化学知识点利用联想的方法相关联起来,化学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各个部分的知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复杂的化学问题中,利用已知的化学知识对问题进行适当的简化,由此推导出正确的答案。在化学问题解答的过程中,初中化学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对问题进行解答,通过对问题的观察、分析,根据题型和相关条件、结构、图形联想到与之有关的概念、公式等相关的问题的知识点解法,不断简化,建立相似点从而找到问题的解题思路。如在学习《碳和碳的氧化物》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相关知识点时,我们可以根据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的相关化学性质,将它们的特性、制取方法、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再与我们前面所学的氧气的制取、水的组成相联系,梳理成一个中型的知识网络。这样从知识分支点推出中心概念,逐步了解初中化学知识的网络构造。

初中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中所包含的化学概念涵盖了所有单元,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帮助学生们建构初中化学知识网络,掌握概念学习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思维导图的运用,巧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深化概念理解,掌握化学概念的本质内涵。

参考文献

[1]杨凌:概念图、思维导图的结合对教与学的辅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2]江胜根:化学概念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化学教育,2003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