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区域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37:18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篇1

关键词:人才开发文化产业现状对策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代表着城市的价值。如朝阳般灿烂的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越来越多地得到重视和发展。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关键是人才。通过多年的发现、培养和引进,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在总量结构等方面仍存在突出问题,不能适应产业快速发展需要。本文以青岛开发区为例,对区域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调查分析,对下步开发对策进行研究探讨,以期达窥一斑而知全豹之功。

一、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发展现状

按照我国的行业分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不仅包括文化艺术、传媒产业等传统的文化部门,而且还包括创意设计类人才以及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类人才,这些人才涉及工业设计、建筑设计以及信息产业等多个产业部门。目前,开发区人才总量已达19.8万人,其中,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约7600人,占3.9%,人力资源供给指数连年上升。调查发现,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呈现以下特点。

1.人才队伍年轻化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中,年龄在21-25岁之间的占46.5%,在26-30岁之间的占25.5%,30-40岁之间的占20%,40岁以上者为8%左右。这表明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以年轻人为主。

2.工资薪酬一般化

2012年个人税后月收入在2500-3500元之间的占33.5%,在3500-4500元之间的占34.5%,4500元以上的占32%。根据《2012年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青岛市2012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7399元,月平均为3117元。可以看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总体薪酬与普通职工相比并没有太大优势。

3.教育背景多样化

从业人员学历以大学本科为主,占到56.3%;大专或高职学历位居第二,占26.5%;中专学历位列第三,占10%;硕士及以上学历为少数,占7.2%。初步建成了一支总量快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专业日趋多样、素质高中低相结合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

4.行业分布精细化

创意产业人才中传媒企业数量最多,占30.6%。设计与咨询业次之,占15.2%。游戏动漫、时尚消费、古玩艺术、影视节目以11.3%、9.2%、8.3%和6.5%的比例分列第三、四、五、六位。其它还有版权交易等多达80多个门类。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电影学院创意媒体学院和青岛国际版权交易中心的成立,对影视文化和版权交易方面人才需求拉动较大,人才比例有较大提高。

二、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开发遇到的挑战

1.人才结构性矛盾较为明显

与传统产业相比,创意产业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其创意工作过程难以监督,对传统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提出严峻挑战,造成目前专业管理人员缺乏;由于创意人才往往不具备市场经营才能,因此目前比较缺乏创意作品市场营销人才和中介人才,领军式人物更是少之又少;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经济+技术”的复合型产业,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较强的渗透性和辐射力,要求从业人员具备“t”型知识结构,而现实中,从业人员往往是有内容知识的不懂技术,而懂技术的又缺乏内容知识,既懂内容知识又懂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比较缺乏。

2.人才服务能力亟待提升

在人才政策落实上,受区域面积狭小、文化资源薄弱等瓶颈制约,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需要制订出台更具吸引力的、可操作性更强的配套政策。在人才引进上,由于发掘不够充分,专项文化创意人才库未能得到优化配置,加上缺乏专门中介服务机构,独立、成熟的引进渠道尚未建立,人才与企业只能通过综合性人才服务机构进行交流,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能形成有效平台支持。在人才培训上,缺少必要的专职人员和资金保障,尚不具备为文化创意人才提供专业培训的服务能力。

3.人才队伍流动性较强

在创意人才供给不足、创意产业各门类间相互交融、人才大多年龄小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创意人员一般不会固守在某个工作岗位上,而是经常去寻求更感兴趣的工作或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接近半数的创意人才属于非本地户籍人员,受房价过高无力购买等因素影响,许多人经常变换工作单位。据调查,58%的创意人才换过工作单位,72%的管理者认为本单位优秀创意人才比较缺乏、招聘难度较大。

三、进一步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开发的对策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建立起由政府、企业以及人才本人参与的立体式、多元化、全方位的开发模式。进一步健全人才领导体制,完善长效运行机制,努力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政策留人。做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开发工作,应注意统筹把握好三个关键问题。

1.把握“由谁来引”的问题,找准引才主体责任定位

在高层次创意人才引进方面,要坚持“用人单位为主、政府支持为辅”原则,发挥各自优势,实行互补联动,明确责任定位,形成工作合力,收到“1+1>2”之效果。

(1)企业要发挥引人主体作用。充分利用区域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资源库或人力资源中介服务公司,及时搜索招聘所需人才;保持与专业高端猎头公司经常性合作关系,有针对性地引进高端人才;加强与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等机构的协作交流,畅通“走出去”引才渠道,积极参加海内外各种人才洽谈会,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寻揽人才。

(2)政府要把更多精力放在顶层设计上。要在人力物力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把引才工作定位在引才主体做不了的事情上。一是要制定区域内文化产业人才专项发展规划。重点做好高层次创意人才引进方向规划、引育体制机制创新、引才政策制度设计和保障性体系建设等带有方向性、全局性工作,不断提升市场化配置效能。二是要抓好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包括产业平台、科研创新孵化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等,切实让高层次人才来了之后有施展作为的舞台和空间,实现事业留人。三是完善文化创意产业专项扶持政策。加大人才培养、交流、引进、使用等方面的奖励扶持力度,尤其在企业创业基金、银行贴息、房租补助、培训经费等方面给予扶持,加快构建合理的人才结构和梯队。

2.把握“以什么标准引”的问题,坚持重能力和业绩导向

很多文化创意产业单位表示,他们在认定高层次创意人才并给予相应待遇时,已改变了过去单纯看学历职称等静态指标的做法,而重点看其是否是自己急需,是否具备堪当重任的能力和水平。这就启示我们,一个地方在制定高层次创意人才引进扶持办法时,要坚持“以用为本”,不能生硬或单纯地以某一或几项指标认定高层次人才,而要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尤其要尊重用人主体意见,切实形成“重能力、重潜力、重业绩”导向,避免引进的人才华而不实。这方面,可探索构建“高层次人才分类评价认定体系”,结合区域实际,设定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指标,并采取高层次创意人才答辩、专家委员会评审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估认定,从而逐步形成以业绩为导向,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高层次创意人才评价认定办法,使认定高层次创意人才工作更为科学合理,更能满足用人主体实际需要。

3.把握“怎么留住”的问题,注重搞好跟踪配套服务

绝大部分专家表示,他们选择到一个地方工作,除了看重个人发展平台和空间外,还看重当地人才配套服务如何,是否让他们在精神上有一种被尊重感、归属感。这一要求提示我们,在高层次创意人才引进工作上,要避免出现“就引进抓引进”的倾向,而要按照“重承诺更重落实”、“重前期引进更重后期服务”、“重物质投入更重精神投资”的思路,把高层次人才引进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而抓紧抓好。

(1)要不断创新人才激励方式和管理模式。一是创新分配激励机制。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激励中最主要的是薪酬激励。要改革分配制度,构建符合创意产业特点的灵活薪酬机制,把技术、责任、贡献与报酬紧密挂钩,充分体现人才价值。鼓励拥有特殊才能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创意人才,以知识产权、无形资产、技术要素等作为企业股份参与利润分配。二是配合使用情感激励、群体激励等方式。文化创意产品的产生不是靠机械的重复劳动,而是依赖创作者日积月累的灵感和突发奇想,特别强调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所以要针对不同需要进行差异化管理,给员工提供一个舒适工作环境。例如,可实行弹性工作制,赋予创意人才更多自;鼓励人才参与企业管理,赋予他们相应的权利和责任,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等。三是采取更加灵便的管理模式。团队协作型、指导型和任务型的管理模式更加适合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对于转制为企业的原事业单位,可考虑采用矩阵式等较为灵活的管理组织模式,设立工作完成期限和相应的奖惩措施,发挥绩效管理在薪酬、晋升中的积极作用。要帮助员工设计适合个人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让员工看到个人在组织中的发展方向,在实践中磨练培养人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激励机制。

(2)政府要致力于建立适应文化创意产业市场化的人才交流平台和社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一是要完善人才管理系统。健全文化创意产业专门人才数据库,更多地储备目前市场中紧缺的高端原创人才、管理人才、经营人才和复合型人才。设立各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档案,完善跟踪服务机制,及时更新记录人才发展资料。二是要积极组织开展信息交流。借助于高校等机构,定期调查与研究本区域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专业研讨会,扩大更广阔的选择范围,促使先进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及时得到应用。三是要完善“保姆式”生活保障服务体系。尤其要在高层次人才配偶工作、子女入学、户口迁入、卫生保健、住房统筹等方面,尽可能提供“一条龙”全套服务,打造一个让高层次创意人才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在引才过程中增加砝码,并有效地稳定留住人才。

参考文献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篇2

关键词:地域文化;区域经济发展;壮乡文化

中图分类号:F127.4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0.06.005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6-0015-0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但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日益加剧,较为突出的是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明显。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已引起各方关注。传统的观念认为,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区位情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但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些自然资源、区位情势相似的地域其经济发展水平并不一致,甚至差异很大,而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域文化的不同。

一、地域文化与壮乡文化

所谓地域文化,是指生活在特定区域的人群在从事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文心态、民族艺术、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的总和。[1]它的形成是由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制度变迁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历史上盛极一时的徽商、晋商,其商业文化形成的主要原因都是由于当地土地贫瘠、耕地稀少、生存环境恶劣、人多地少的现状迫使人们不得不外出经商以谋求发展。两大“商帮文化”中的重商主义精神由此发源。

壮乡文化则是指生活在广西境内的以壮族为主体的包括瑶族、苗族、侗族、京族、仫佬族、回族、彝族、毛南族、水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在内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具有浓郁壮族特色的风土人情、思想观念、社会习俗等文化因素的总和。

壮乡文化以壮族为核心,壮族现有人口约1548.9万,大量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其发展历史悠久,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不仅创造了悠久的农耕文明,而且很早就发展起了种类繁多的手工业,尤其在金属铸造业、陶瓷手工业、织染业等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

二、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看,区域经济是地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对地域文化发展起着支撑作用,决定着地域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地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性质等;[2]同时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推动或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方面,地域文化对生活在该地区的人们具有导向性和凝聚力。经过漫长历史形成的地域文化,因其共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道德规范而对生活在该地区人们的生产经营方式具有导向作用,人们更容易按照传统的方式去组织生产、发展经济,利用相互间内在的聚合性大大减少交往的摩擦和费用,获取巨大的社会效益。比如,温州企业大多采取家族模式,是因为温州传统的商业文化使温州人深知当前社会的信用状况不好,因而不相信外人,坚持自己的钱自己用,自己的企业自己管。而地域文化的凝聚力则体现在,由于共同的文化根源,主体间更易于相互沟通,形成合力,使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中的组织成为可能。重信誉,讲团结互助,是壮族重要的道德观。

另一方面,传统地域文化中的消极面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不良的影响,成为障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个道理被我国许多地区的经济改革实践所证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在向市场经济迈进过程中,经济发展滞后,相比于东南沿海地区步伐总是显得沉重缓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他们的地域文化环境偏向保守、内倾、守旧等,大多数人具有守成观念、平均观念,思想不解放,文化缺乏活力,农业社会形成的保守、安于现状等旧文化观念对地方经济发展造成了制约。而反观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区域,由于数千年来凝结而成的区域文化具有商业文化的传统,改革开放后,在其创新精神的熏陶下,人们观念开放,制度创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由于不同地域人们的文化秉性和文化环境不同,其经济行为决定了经济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地域文化对一个地区人们的经济行为乃至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导本地区人们的经济思想和价值观念

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一经形成,必然内化、沉淀为当地人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从而对人们的经济思想和行为发挥导向作用。如壮乡文化中的传统道德观念――鄙商观念,就成为了制约壮乡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道无形障碍。壮族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农业民族。在壮族地区,古籍屡有记载:其民“惟知耕作,不事商贾”。[4]在壮族的道德观念中,经商者大秤进、小秤出,抬高物价,牟取别人的血汗钱,是不道德的,人们内心深处对商人充满了鄙视。鄙商,既源于壮族诚实勤劳、反对损人利己的道德观,同时是一种古朴原始的平均分配的平等观念的反映。鄙商观念使得壮族地区历来商品经济不发达,始终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由于经商的人少,社会经济不活跃,使得壮乡居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

(二)能够提升和丰富区域形象,有利于招商引资,整合经济要素

一个有特色的、有良好精神内涵的区域文化可以使本地区在外部树立起一个良好、深刻的区域形象,这对于本区域引进外资和人才、与外部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无疑是大有益处的。重信誉,讲团结互助,是壮族重要的道德观。对于结交的朋友,有言必信,有约必至,有事必帮,真诚相处,具有“与而不求其报”的优良传统。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壮乡文化中的这种优良传统塑造了广西良好的总体形象。可以说,近年来广西经济吸引外来投资逐年增长,经济发展较快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因地域文化能吸引外部经济资源和使区域经济产生向心力,所以区域文化具有整合经济要素的功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搭建文化平台。

(三)可以培育和推动区域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的创作研究、服务等活动的产业。虽然壮乡多民族居住区的民俗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尤其是在新世纪发展均比较迅速。但是由于壮乡地区经济历史上长时期处于一种较落后的状态,其灿烂的艺术文化仍未对广西经济的发展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壮乡文化对外来投资者还不具有吸引力;同时壮族文化中工艺技术很高的手工业如陶瓷、壮锦、铜鼓,还有壮族的“民歌”、绘画、崖壁画等,都还没有作为一种文化产业来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些极具商业开发价值的文化资源还没有被应用于造福壮乡人民的经济事业上来。

(四)地域文化使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容易受到历史、地域的影响,具有历史传承性

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状况无论其如何变化,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该地区历史上产业发展的影响,或是在原有农业基础上进行延伸,或在原有产业基础上继续发展壮大,或对原有产业进行革新,更有甚者能够经过整合形成该地区独特的产业结构模式。如壮族地区在明清时期就开始大量种植甘蔗、油桐、油茶、花生等经济作物,而今,广西的制糖工业和食品工业发展良好,这既是在原有农业基础上的延伸和革新,又是对壮乡文化在经济上影响的一种传承。

三、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

第一层次的影响是指地域文化对该地区的人们具有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是该地区的社会群体在长期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一经生成,就以其特有方式对该地区的人们在思维方式、行为准则、道德及价值观念等方面产生全面的调节和控制,使社会集团的每一个成员都处处受其影响。这一点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极为重要。不仅使人们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具有自身的特色,也使地区经济的发展打上了深刻的文化烙印,最终使区域经济产生不同的发展道路。区域文化渗透于特定区域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从而形成区域特色经济。[4]所谓特色经济,通常包括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技术、特色经济区域。最典型的例子是“从商文化”形成了温州经济。

第二层次的影响是指地域文化对区域产业建设具有重要影响。产业状况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素质和发展后劲的重要标志,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一个地区的落后,不仅仅是经济统计指标的落后,更重要的是人自身文化素质和文化观念的落后。落后地区的传统文化造成人们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精神与商品意识,是导致地区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的内在原因,它不仅造成了落后地区现阶段的经济滞后,也是地区经济未来发展的最大障碍。[5]保守的内倾的文化往往倾向于内向性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较单一,生产特点为自给自足;而外向性文化其产品结构则注重多元性、商品性、外向性,注重人文的文化,往往满足于资源型产业和初级产品的加工;而重商业开发的文化更注重资源的深度开发与产品的更新换代。

第三层次的影响是指地域文化以一种文化产业的形式,如民俗文化产业、旅游业,来对区域经济施加影响,是一种直接的影响,能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带来直接的收入效应。

现时代,文化与经济的融合越来越紧密,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拉动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地域文化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作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对象,如广西的桂林山水是壮乡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人文资源,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去旅游观光,它的开发带动了当地的交通运输、商业贸易、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二是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7]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利用自身的民俗文化、自然景观、工艺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为当地的经济贸易、招商引资、经济产品开发搭建良好的平台,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三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文化资源可以增加产品的文化含量,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的消费需求呈现出多样化、高档化,消费品味不断提高,越来越重视产品的文化内涵。许多企业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对产品进行文化包装,有力地提升了产品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吸引力,增加了产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至于地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则是我们应该加以注意和进行改造的。如我国西部文化因其地域和历史的原因,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封闭性、凝固性和保守性。随着现代社会尤其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农耕文化所固有的弱点显露无遗。另一方面,人们的欲望本能又在片面的市场经济理念的诱发下被极度放大。作为西部文化组成部分之一的壮乡文化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此类现象,而这些地域文化中的消极面是与现代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严重阻碍着地区创业的发展和企业家阶层的形成,最终使区域经济长期停滞不前。

四、努力促进壮乡文化对广西经济发展发挥积极影响

第一,努力推动壮乡文化的社会变革,拓展其文化的开放性、进取性和灵活性,打破西部文化中常见的安贫守旧、得过且过的惰性心态,实现壮乡人民的观念革新,激发他们内在的创业和竞争意识。观念的变革是推动壮乡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乃至整个广西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地方政府在探索地区经济发展、向内寻找经济发展滞后原因的过程中,应意识到民众观念变革之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加强对创业致富、经商致富行为的正面宣传,树立一批壮乡企业家的模范代表;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积极引导创业的社会氛围,反对“无商不奸”、“不事商贾”等传统偏见,使得壮乡民众的创业行为得到更多的鼓励和社会的积极支持。

第二,加强对壮族等少数民族集聚区的教育投入,提高壮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知识文化水平。在弘扬壮乡文化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互助团结、热情好客、崇尚勤劳等传统美德的同时,对于原来比较保守的、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如鄙商观念、自然经济观念、狭隘心理等,要通过拓展他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使其了解商业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等途径来促进他们理性认识从商行为。社会各方也应积极营造一个有利于壮乡民族企业家形成的大环境。

第三,充分挖掘壮乡文化遗产,对其中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文化产品,如壮锦、铜鼓及其他一些工艺水平很高的工艺品,进行产业化开发。以壮锦为例,壮锦是壮族的传统纺织工艺品,与湘绣、蜀锦齐名,图案精美、织工精细,享誉海内外。对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壮族聚集区,可以组织专业化生产,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对外宣传和推广,使之成为市场上畅销的民族特色产品,进而演化成为地区经济的一个产业增长点。

参考文献:

[1]程恩富、顾钰民、方家良等.文化经济学通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周尚意、孔翔.文化与地方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省略/zxfq/

[4]李锦宏、陈越.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文化的影响机制分析――兼论区域文化与区域竞争力的逻辑关系[J].新西部,2008,(04):70-71.

[5]徐李全.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02).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篇3

关键词产业结构;马尔可夫链;空间马尔可夫链;时空演变;四川省

中图分类号K902;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1)04-0068-08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4.011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部门之间量的比例及其相互结合、相互依存的关系[1],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的本质就是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演进[2]。区域产业结构是否协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大,重要性日益显著。因此,测度区域产业结构中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及其发展趋势,对把握区域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产业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背景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演变。区域之间存在着资源、生态、环境、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同时由于贸易往来、知识和技术的扩散与传播、以及劳动力的流动、宏观政策的引导和调控等,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往往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周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和制约。优化地区整体产业结构,缩小区域产业结构水平之间的差异,是促进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马尔可夫链方法在研究区域产业结构演变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即只需要了解区域的现在状态而无需了解其过去。然而,该方法用于多区域产业结构研究时,通常将不同区域视为互不相关的孤岛,因而在揭示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的空间特征方面具有一定的缺陷[3]。空间马尔可夫链是马尔可夫链方法在空间域的进一步改进和延伸,不仅考虑区域发展的时间因素,而且也考虑其空间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于揭示区域产业结构时空演变过程与区域背景之间的内在联系[4]。本文以四川省为例,分别采用马尔可夫链和空间马尔可夫链方法,构建区域产业结构系数类型的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和空间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探讨四川省县域产业结构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并对以上两种方法的适用性进行对比。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数据来源

1.1.1研究区概况

四川省地处中国西南内陆,位于长江上游地带,东经97°21′-108°31′,北纬26°03′-34°19′。全省总面积48.5万多km2,人口逾8000万,有55个少数民族在此聚居。境内地势跌宕起伏,东部为盆地,西北为高原地带,西南多山地;自然资源丰富,其中水资源、单位旅游资源居全国之冠,矿产资源名列前茅;工农业发达,是全国农产品供应大省和内地综合性工业基地。四川省是联接中国西南、西北和华中三大地区的天然纽带,是长江上游的核心区域,属西部大开发十二省市之一,在西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5]。图1为研究区区位图。

图1研究区区位图

Fig.1Locationmapofthestudyarea

1.1.2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以四川省2000年156个县域(包括18个省辖市区和138个县/市)为研究单元,选择2000-2007年县域产业结构系数来表征不同年份的区域产业结构水平,分析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四川省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时空演变轨迹。其中,产业结构系数为第二、三产业增加值之和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数值越大,说明区域产业结构水平越高,具体计算公式如下[6]:

产业结构系数=(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GDp(1)

本文数据来自《四川统计年鉴》(2001-2008年)。在数据处理方面,我们根据研究时段内四川省县域产业结构系数均值及其总体分布状态,将156个县域按以下标准划分为四种类型:①低水平:产业结构系数≤0.5,即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据主导,二、三产业的发展水平较低;②中低水平:产业结构系数介于0.5-0.66之间,即二、三产业的比重超过一半,接近2/3;③中高水平:产业结构系数介于0.66-0.83之间,即二、三产业的比重超过2/3,接近5/6;④高水平:产业结构系数大于0.83,即二、三产业的比重超过5/6。

1.2研究方法

1.2.1马尔可夫链

马尔可夫链是一种时间与状态均为离散的随机过程[7]。在具体实现过程中,首先将连续的数据离散化为k种类型,然后计算相应类型的概率分布及其随时间的变化,以近似逼近事物演变的整个过程。通常,将t时刻事物属性类型的概率分布表示为一个1×k的状态概率向量Ft,记为Ft=[F1,t,F2,t,…,Fk,t],则不同时刻事物属性类型间的转移可用一个k×k的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m)表示[8]。

m=m11m12…m1k

m21m22…m2k

…………

mk1mk2…mkk

其中,矩阵元素mij是t时刻类型为i的区域在下一时刻转移到类型j的概率,公式如下:

mij=nijni(2)

式中,nij表示在整个研究期间内由t时刻类型为i的区域在t+1时刻转移为类型j的区域数量之和,

ni为所有时段上类型为i的区域数量之和。

如果事物在t时刻处于状态i,n步转移后,在tn时刻处于状态j,则将这种转移的可能性数量指标称为n步转移概率,记为F(xn=j|x0=i)=F(n)ij,相应的矩阵表达式如下[9]:

F(n)=F(n)11F(n)12…F(n)1n

F(n)21F(n)22…F(n)2n

…………

F(n)n1F(n)n2…F(n)nn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可以用不同年份上各种产业结构系数类型的概率分布及变化来近似逼近。在本研究中,首先将连续的区域产业结构系数离散化为4种类型(低、中低、中高和高水平),然后计算相应类型的概率分布及其年际变化,得出其一步转移概率矩阵,再求出其n(n∞)步转移概率矩阵,以预测四川省县域产业结构的长期发展趋势。如果某个区域的产业结构系数类型在初始年份为i,在下一年份保持不变,则区域产业结构类型转移为平稳;如果产业结构系数类型有所提高,则区域向上转移;否则,区域向下转移。

1.2.2空间马尔可夫链

空间马尔可夫链方法是传统的马尔可夫链与空间自相关结合的产物[10]。空间自相关是指同一变量在不同位置上的观测值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是空间数据的重要特征[11-12]。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可以建立区域与周围邻居的空间关系(空间权重矩阵),从而确定每个区域的邻域状态(空间滞后算子),为定量分析区域产业结构的空间分布格局提供依据。一个区域i的产业结构的空间滞后可以定义为∑jwijyj,即空间权重矩阵(w)与区域产业结构系数向量(Y)的乘积,其中yj是区域j的产业结构系数,wij是空间权重矩阵的元素,i,j=1,2,…,n。

空间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以区域i在初始年份的空间滞后类型为条件,将传统的k×k马尔可夫矩阵分解为k个k×k条件转移概率矩阵。对第k个条件矩阵而言,元素mij(k)表示以区域在t年份的空间滞后类型k为条件,该年份属于类型i而在下一年份转移为类型j的一步空间转移概率[4]。

空间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可用于分析在不同区域背景条件下,一个区域产业结构向上或向下转移的可能性。例如,要考察中高水平邻居对区域产业结构转移产生的影响,可分析空间滞后类型为中高水平时的转移概率矩阵。该矩阵中的元素表示在周围邻居的产业结构系数类型为中高水平情况下,各类型区域的转移概率大小。

通过比较马尔可夫矩阵元素与相应的空间马尔可夫矩阵对应元素大小,还可了解一个区域产业结构向上或向下转移的可能性与周围邻居的关系,从而探讨区域背景对区域产业结构转移产生的影响。例如,若mij>mij|k,表示i类型的区域转移为j类型的概率,大于其以k类型区域为邻时转移为j类型的概率。当区域背景对区域转移没有影响时,则有:

mij|1=mij|2=…=mij|k=mij(3)

2四川省产业结构时空演变分析

2.1时间特征

根据公式(2),计算四川省县域产业结构系数类型在整个研究期间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见表1)。由表1知,主对角线上的元素值相对较高,这表明一个在初期产业结构系数类型为i的区域,在随后年份仍属于此种类型的可能性较高,最高可达96.1%,最低为72.1%。换言之,四川省县域产业结构系数类型在年际间变化并不大。

其次,不同产业结构系数类型之间的转移概率较小,且越偏离主对角线,数值越低。在2000-2007年间,不同类型之间最大的转移概率发生在低水平向中低水平方向的转移上,为27.9%,其次为中低水平向中高水平的转移,为13.4%,其余发生类型转移的概率都小于10%,且跨越两个层次转移的只有中低水平向高水平的转移。总的来说,中低水平区域向上转移的概率大于向下转移的概率;中高水平区域向上转移的概率小于向下转移的概率;高水平区域向下转移的概率仅为4%。这表明,在研究时段内,四川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处在初级阶段;产业结构的跨越式发展主要发生在低水平向中低水平以及中低水平向中高水平的升级阶段;而处于中高水平的区域在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降级的可能性大于升级的可能性,这一现象值得重视。

最后,四川省县域产业结构水平的变化在研究时段内存在一定程度的趋同现象,但未发生两极分化。在整个研究期间,初期属于高水平类型的区域,在随后年份仍然保持该类型的可能性为96.1%,向下转移的可能性仅为3.9%,表明产业结构水平高的地区之间具有较显著的趋同迹象;初期属于中高与中低水平,在随后年份仍保持该类型的概率分别为88.1%与85.0%;而初期属于低水平,在随后年份滞留在原先状态的可能性为70%,向上转移的可能性为30%,这说明产业结构水平低的区域有可能陷入停滞不前的局面。以上表明,高水平区域趋同现象较显著,而低水平区域正在逐步由低到高进行发展,四川省县域产业结构水平并未形成两极分化的局面,在整个研究时段内产业结构水平的提高正在稳步推进。

2.2空间特征

2.2.1空间分布格局演变

由于自然环境、区位条件差异、国家宏观部署以及历史原因等,四川省产业结构的发展并不平衡,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异。根据资源条件、地理区位和发展情况,可将四川省划分为成都平原(成都、德阳、绵阳、眉山、乐山)、川东北地区(广元、巴中、达州、南充、广安、遂宁、资阳)、川东南地区(内江、宜宾、泸州、自贡)、攀西地区(攀枝花市、雅安市)和民族地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五大区域,以此反映四川省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空间差异。

进入21世纪,四川省县域产业结构系数类型转移在数量上有明显变化。2000年,四川省156个县市中有71个县市的产业结构系数处于中低水平,接近研究区总数量的一半;其次是中高水平,有38个县市处于该种类型;低水平和高水平县市均占少数,且数量相当。到2007年,这一状况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低水平和中低水平区域在数量上明显下降,其中低水平区域的数量降幅较大,由原来的24个降至6个,中低水平区域也由原来的71个降为55个,减少了16个;与此同时,中高水平和高水平区域数量激增,其中中高水平区域由原来的38个迅速上升至62个,涨幅近70%,高水平区域由原来的23个上升至33个,增加了10个。总体上说,在研究时段内,四川省大部分县域的产业结构系数处于中间水平(中低和中高水平),低水平与高水平区域均占少数,数量上呈两头小中间大的状态。

图2(a)和(b)分别表示了2000年与2007年四川省县域产业结构系数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与2000年相比,除产业结构系数各类型数量上的消长变化外,2007年四川省县域产业结构系数类型在空间上的分布也明显不同。2000年,低水平区域主要分布在民族地区和川东北地区,至2007年,川东北的低水平区域全部完成了向上转移,除绵阳市盐亭县外,低水平区域全部集中在民族地区的偏远地带;中低水平区域在2000年几乎遍布四川省区域,至2007年,已逐渐减少并集中于民族地区西北部和川东北区域;中高水平区域在这期间持续扩张,且在川东南区域的扩张尤为明显,2000年川东南地区只有各市辖区处于该水平,到2007年,该地区大部分县市都已达到此水平,此外,在民族地区和成都平原也有一定程度扩张;高水平区域在2000年主要分布在成都-绵阳经济圈、攀枝花市和民族地区的康定-石棉地区,至2007年,这三个地区均有一定程度的扩张,其中成绵地区的扩张最为显著,其在东北、西南和西北方向均有扩张,且以东北-西南一线最为显著,已形成一条连通的带状区域,康定-石棉周围也有一定数量县市转移为高水平状态,且与攀西地区相呼应。

总的来说,四川省县域产业结构系数类型在空间上呈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由内而外,水平由高到低逐步降低的分布格局。这与各地区的发展基础、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以及产业政策的宏观导向等密切相关。成都平原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地理条件优越,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区内文化繁荣、经济发达,加之三线建设期间,在成都、绵阳、德阳、乐山等地建立了电子、重型机械、发电设备制造等工业基地,为该区域打下了坚实的工业基础,使得该区域在四川省县域产业结构水平上始终处于高水平阶段。川东丘陵地区人多地少,地上资源丰富,地下资源贫乏,工业基础薄弱,城市化水平低,基础设施差,交通、通讯落后,经济竞争力薄弱[13-14],整体上产业结构水平不高。其中,川东南地区因为成功培育出一批龙头企业,例如宜宾的五粮液、泸州的泸州老窖等,带动这些地方的产业结构水平升级到较高层次。而川东北地区因工业基础薄弱,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加之近些年劳动力外流严重,制约了该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因而整体上产业结构水平较低。攀枝花地区因三线建设期间建立了大型钢铁基地,工业基础雄厚,在四川省内一直处于工业强县地位,攀西地区又为我国重要资源富集区,生物、水能、光热、钒钛、铁、稀土等优势资源开发条件好[15],资源禀赋高,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展潜力大,是四川省西部区域发展的一块飞地,其产业结构水平勘与成都平原媲美。民族地区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水能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突出,但工业基础薄弱[16-17],交通闭塞,加之人口稀少、人口文化素质偏低造成人力资源匮乏,因此该区域虽具有发展工业的良好自然条件,但事实上仍处于农业主导的阶段,整体上产业结构水平低。

2.2.2类型转换分布格局

在研究时段内,四川省绝大部分县域的产业结构系数类型处于平稳和向上转移状态,其中处于平稳状态的区域有81个,占四川省市县的一半以上,向上转移的区域有67个,而向下转移的区域仅有8个,占极少数。图2(c)显示了四川省县域产业结构系数类型转移的空间分布格局。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向下转移的区域零散分布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成都平原一带;其中,3个(色达县、新龙县、得荣县)位于甘孜州境内,3个属成都市管辖(金堂县、大邑县、都江堰市),这与其处于成都市边缘,各种资源大量向中心区域流失有关,此外,与成都市毗邻的绵阳市和雅安市各有一个(盐亭县、雅安市市辖区);②平稳地区则主要分布在四川中部和西南部地区,且呈一主线三支线的格局;其中,东起达州市宣汉县,西至甘孜州乡城县的这一条带上集中了大部分的平稳状态区域,而遂宁市大英县至泸州市叙永县、甘孜州泸定县至攀枝花市市辖区、甘孜州丹巴县至石渠县这三条支线上也集聚了一定数量的处于平稳状态的县市;平稳地区空间格局的另一显著特征是,除去北部阿坝州的若尔盖县和九寨沟县外,其余处于平稳状态的县市都彼此相连,形成一片连通的区域;③向上转移区域较平稳地区分布相对分散,主要集中在川东北部的广元市、巴中市和南充市,以及民族地区的阿坝州、凉山州境内;另外,川东南地区和甘孜州也分布有一定数量的向上转移区域。各种转移状态在空间上均有一定程度的集聚,这一事实也印证了四川省县域的产业结构水平在2000-2007年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趋同现象。

区域发展不可能是孤立的,其产业结构的调整可能会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因此,将区域产业结构系数类型转移与周围邻居的类型转移统筹考虑,更能反映出区域转移与周围邻居之间的关系。从数量上看,周围邻居处于平稳状态的区域有101个,比区域自身处于平稳状态的数量多

20个,在整个研究区内具有绝对优势;而周围邻居向上转移的区域为54个,较之区域自身向上转移的数量少了13个;周围邻居向下转移的区域仅有1个。在空间分布上(见图2(d)),总的来说,邻居的状态转移分布较之区域自身分散。其中,唯一一个邻居向下转移的区域位于成都市新津县;邻居保持平稳状态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川东南地区和甘孜、阿坝二州,尤以成都、眉山、乐山、雅安、泸州、宜宾等市分布最集中,其余地区多呈离散分布;邻居向上转移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川东北和西南部一带,且以广元、巴中、达州、广安以及凉山州为最。更进一步,那些区域自身和周围邻居同时向上转移的县域集中分布于东北部的广元、巴中、南充,以及西南方向的凉山州;区域保持平稳,邻居向上转移的县域主要分布于川东北的达州、广安及西南的凉山州;区域向上转移而邻居保持平稳的县域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阿坝州以及川东南一带;而区域或邻居有一方或双方均向下转移的县域零散分布于民族地区和成都平原一带。这表明,产业结构水平的区域趋同动态变化分析需要考虑区域的地理空间背景。

2.3时空转移

由于区域产业结构水平的变化往往受到周边地区的影响,因此考虑其空间背景,以产业结构系数的空间滞后类型为条件,构建空间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见表2)。

表2表明:①区域背景在四川省产业结构水平的区域趋同动态变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不同的邻居条件下,区域产业结构系数的类型转移概率各不相同,且均不等同于相应的传统马尔可夫矩阵(见表1);②不同区域背景在不同类型区域转移中所起作用各不相同。低水平及中低水平区域,若以产业结构水平高的地区为邻,其向上转移的概率将增加,向下转移的概率将减小;若与产业结构水平低的地区为邻,其向上转移的概率将减小,向下转移的概率将增加。例如,低水平地区若与同等水平的地区为邻,其向上转移为中低水平地区的概率只有8.3%,而当其与中低水平的地区为邻时,其向上转移为中低水平地区的概率增加至32.3%,增幅超过20%。中高水平及高水平地区,其向上或向下转移概率与其所处区域背景并无同方向性,例如,中高水平地区当与同水平区域为邻时,其向上转移概率为4.5%,当与高水平区域为邻时,其向上转移概率增至7.7%;而高水平地区当与同水平区域为邻时,其向下转移概率为9.5%,当与中低水平区域为邻时,其向下转移概率减小至3.6%。这说明低水平与中低水平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受周边地区影响较大,而中高水平以上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往往还受到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受周边地区影响较小。

2.4长期趋势预测

通过计算产业结构系数类型的n步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可以预测研究区域的产业结构在n年后的演变趋势。当n趋于无限时,则可得到状态转移概率矩阵的极限分布,从而可以预测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长期发展趋势。表3是四川省县域产业结构系数类型转移概率矩阵及其在各种区域背景下的极限分布。从中可以看出,在不考虑区域背景的情况下,按照2000-2007年的发展趋势,四川省县域产业结构水平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向上升级,大部分区域(4420%)转移为高水平,小部分区域(35.86%)转移到中高水平,只有极少数量的区域向下转移至中低水平和低水平。这表明,按研究时段内发展趋势,四川省县域的产业结构水平趋同现象不明显,不会出现中间大、两头小的中间水平趋同局面,也不会呈现出中间小、两头大的极化局面,而是呈现出一个由低到高渐次递增的格局,也即,四川省县域的产业结构水平将逐步向中高和高水平发展。因此,四川省县域产业结构的整体提升态势明确,整个研究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前景明朗;由于还存在一定比例的向下转移,表明在产业结构整体提升的同时,仍会有极少部分区域的升级迟缓,在未来的发展中应特别予以注意。

由于一个区域内产业结构水平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周围邻居的影响,因此,考虑区域背景进行长期预测。表3显示,在不同的区域背景下,区域产业结构水平的长期转移概率明显不同。在低水平的区域背景下,所有类型的区域将最终稳定在中低水平;在中低水平背景下,稳定在高水平的区域数量最大,为57.1%,其次是中高水平类型的区域,其比例为26.04%,低水平区域数量只有1.03%;而在中高水平背景下,高水平类型区域的数量有所下降,为47.01%,中高水平的区域数量为37.61%,低水平类型的区域仅0.3%;在高水平的区域背景下,低水平和中低水平的区域将消失,区域产业结构水平稳定在中高水平与高水平,其中中高水平区域数量为55.23%,高水平区域数量为44.77%。这表明,四川省县域产业结构水平的长期发展趋势受区域背景的影响明显,当与低水平区域为邻时,区域将最终稳定在中低低水平,而与高水平区域为邻时,不同类型的区域将稳定在中高和高水平。值得重视的是,在中低水平背景之下,高水平区域数量最大,这表明在该背景下,四川省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长期发展潜力最大。

3结语

本文采用传统的马尔科夫链与空间马尔可夫链方法分别对四川省2000-2007年间县域产业结构水平的时空动态格局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四川省产业结构水平在2000-2007年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趋同现象,且趋同主要发生在高水平区域,而低水平区域正在逐步由低到高进行发展,总体上并未形成两极分化的局面;②从长远发展趋势看,四川省产业结构水平的趋同现象不明显,总体上遵循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发展模式。这表明按现有发展态势,四川省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协调发展的前景明朗;结合不同的区域背景考虑,其发展态势有所不同,其中,在中低水平区域背景下发展潜力最大;③四川省县域产业结构水平的变化受区域背景影响,在不同区域背景下,同一类型的转移概率会有变化。同一区域背景下,不同类型的转移概率也不相同,且低水平和中低水平区域受区域背景的影响较中高和高水平区域大。当低水平和中低水平区域与高于自身水平区域为邻时,其向上转移概率增大,向下转移概率减小;当其与低于自身水平区域为邻时,其向上转移概率减小,向下转移概率增大;而中高和高水平区域受区域背景的影响较小,且变化复杂,表明影响中高和高水平区域产业结构类型转移的因素中,当前的区域背景并不是最主要的;④研究时段内,四川省大部分县域的产业结构系数处于中低和中高水平,低水平与高水平地区均占少数。较之2000年,2007年大部分县域的产业结构水平都有所提高,低水平和中低水平地区在数量上下降明显,而中高水平和高水平的县域数量大幅增多,且以中高水平的县域增幅最大。在空间格局上,四川省产业结构水平总体上呈现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由内而外,水平由高到低逐步降低的分布格局;产业结构水平上升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川东北地区以及阿坝、凉山二州,平稳地区则集中分布在四川中部和西南部地区,形成一条显著的带状连通区域。

总的来说,自2000年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四川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产业结构整体上有所提升,但区域发展仍存在不平衡,成都平原的产业结构水平最高,其次是川东南和攀西地区,而川东北与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水平较低。现阶段,打破不平衡的空间分布格局,实现区域产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不仅需要产业政策上的扶持和统筹发展,更需要结合各区域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积极发挥成都平原与攀西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成都平原因为拥有绝佳的地理区位条件,发展基础好,一直是四川省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最快的区域。近年来,成都市已成为西南最大的物流中心、it基地,加之绵阳科技城、德阳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和乐山、眉山等地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成都平原在四川省产业结构水平中处于制高点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攀西地区因为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以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方可与成都平原媲美。对于这两个区域而言,在进一步发展自身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对周边区域的带动作用,扩大其辐射、带动范围;②川东地区虽然工业基础薄弱,整体水平不高,但区位条件好,地上资源丰富,是四川省棉、麻、茶、油菜、蚕茧、柑橘以及生猪、家禽的重要产区,应充分发挥这一区域的优势资源,走农副产品深加工之路,并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挥其带动和支撑作用,加速川东地区的工业化进程;③民族地区应充分利用其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加深对水电、矿产、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该地区产业结构与其资源禀赋匹配,同时加大对交通、水利、城镇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建设,并加大教育投入,提高该地区人口素质,从根本上改变其产业结构落后的状况。(编辑:于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朱玉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结构演变关联研究[J].人文地理,2001,16(1):84-87.[ZhuYuming.StudyofindustryStructureteadjustimpactontheUrbanStructure[J].HumanGeography,2001,16(1):84-87.]

[2]吴耀宏,李永东.四川产业结构演进及调整的预测分析[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党报,2007,(4):25-26.[wuYaohong,LiYongdong.ForecastoftheevolutionandReadjustingofindustrialStructureinSichuanprovince[J].ZhonggongSichuanshenweiShenjiJiguanDangxiaoXuebao,2007,(4):25-26.]

[3]LeGalloJ.SpacetimeaalysisofGDpDsparitiesaongeuropeanRgions:amarkovCainsaproach[J].internationalRegionlScienceReview,2004,27(2):138-163.

[4]蒲英霞,马荣华,葛莹,黄杏元.基于空间马尔科夫链的江苏区域趋同时空演变[J].地理学报,2005,60(5):817-826.[puYingxia,maRonghua,GeYin,HuangXingyuan.SpatialtemporalDynamicsofJiangsuRegionalConvergencewithSpatialmarkovChainsapproach[J].actaGeographicaSinica,2005,60(5):817-826.]

[5]李文东.基于生态视觉的四川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5):177-180.[Liwendong.StudyofindustrialStructureoptimizationinSichuanprovinceBasedoneologicalperspective[J].JournalofSouthwest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2009,(5):177-180.]

[6]杨杰,叶小榕,宋马林.消费结构变动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关系研究――基于1990-2007年我国经济数据的实证分析[J].理论建设,2009,(4):25-27.[YangJie,YeXiaorong,Songmalin.ResearchontheRelationBetweenComsumeStructuremovementandindustrialStructureevolutionaanalyseBasedontheeconomicDatafrom1990to2007inChina[J].theoryResearch,2009,(4):25-27.]

[7]宋庆龙,宋程成.马尔科夫链在市场经济预测中的应用[J].商业研究,2009,(2):46-48.[SongQinglong,SongChengcheng.theapplicationofmarkovChainintomarketeconomicForecast[J].CommercialResearch,2009,(2):46-48.]

[8]马荣华,蒲英霞,马晓东.GiS空间关联模式发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11-113.[maRonghua,puYingxia,maXiaodong.miningSpatialassociationpatternsfromGiSDatabase[m].Beijing:Sciencepress,2007:111-113.]

[9]杨峻,吴忠林.企业马尔可夫预测的excelVBa实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14):39-40.[YangJun,wuZhonglin.RealizationofenterprisemarkovChainwithexcelVBa[J].Chinamanagementinformationization,2009,12(14):39-40.]

[10]ReyS,montoruiB.USRegionalincomeConvergence:aSpatialeconometricperspective[J].RegionalStudies,1999,33:143-156.

[11]anselinL.Spatialeconometrics:methodsandmodels[m].Boston:Kluweracademicpbulishers,1988.

[12]GriffithDa.advancedSpatialStatistics:SpecialtopicsintheexplorationofQuantitativeSpatialDataSerirs[m].Kluweracademicpbulishers,1988.

[13]车茂娟,唐青.发展丘区县域工业推进四川“工业强省”[J].四川省情,2006,(1):19-21.[Chemaojuan,tangQing.DevelopCountyindustryintheHillyRegionsandConstructpowerfulindustryprovinceforSichuan[J].SichuanprovincalConditions,2006,(1):19-21.]

[14]罗吉.四川丘陵地区产业结构转换的循环经济思考[J].价值工程,2009,(10):16-19.[LuoJi.thethinkingofCirculareconomyontheindustrialStructuretransformationintheHillyRegionsofSichuan[J].Valueengineering,2009,(10):16-19.]

[15]郑元同.四川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26(2):62-65,70.[ZhengYuantong.ResearchonindustryStructureoptimizingofSustainableDevelopmentinminorityRegion

inSichuan[J].JournalofYunnannormalUniversity,2006,26(2):62-65,70.]

[16]张明善,肖凡平.论四川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现状及调整对策[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23(8):47-49.[Zhangmingshan,XiaoFanping.ontheStatusandadjustmentpolicyofindustrialStructureinminorityRegioninSichuan[J].JournalofSouthwestUniversityofnationalities,2002,23(8):47-49.]

[17]李勇.论四川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及支柱产业的选择[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3,24(4):163-167.[LiYong.ontheadjustmentofindustrialStructureandtheSelectionofpillarindustriesinminorityRegioninSichuan[J].JournalofSouthwest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2003,24(4):163-167.]

SpatialtemporalDynamicsofindustrialStructurewithmarkovChainsapproachinSichuanprovince

HeYimingpUYingxiawanGJiechenCHenGangmaJingsong

(SchoolofGeographicandoceanographicSciences,nanjingUniversity,nanjingJiangsu210093,China)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篇4

【关键词】青海民族文化旅游开发

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感情、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生活方式和民族精神,可以说,高度的个性化、传承的经验性、浓缩的民族性是民族文化最重要的特点。保护和利用好民族文化,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民族文化应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形态文化;另一类是具有鲜明民族和地域特色的行为文化。如何将民族文化转化为资源,纳入到科学的规划和开发中,并通过有效的开发来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是研究民族文化的关键问题。

随着青海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民族文化成为一种重要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在青海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显著的作用。自2006年5月20日,青海的藏族史诗格萨尔、藏族拉伊、土族盘绣、热贡艺术等具有青海地方特色的文化都相继被列入文化遗产名录。第一批部级民族文化公布至今包括省级的在内共有205项(包括扩展名在内),不仅丰富,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这些民族文化具有发展文化旅游的巨大潜力,亟需在政府主导下的保护与传承。

青海在长期封闭和自我发展中保持了较为完整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价值极高,民族文化资源现已成为青海旅游市场上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之一;另一方面,青海民族文化的原生地大多在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通过民族文化的旅游发展,可以改善民族文化地的基础设施条件,并通过旅游参与提高遗产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这些都为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最终实现社会、民族文化、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因此将青海民族文化这一特殊的文化资源纳入到旅游开发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青海民族文化资源的分布特征

青海省民族文化的分布以日月山为界,从数量上来看全省大部分的民族文化集中分布在日月山以东的黄河和湟水河流域,这一区域成为青海民族文化富集区;从民族文化资源的特色上看其分布在日月山东南以同仁为中心,以热贡文化为主要遗产内容的黄南地区、日月山以南的,民族文化为主要遗产内容环青海湖地区、日月山西南以结古为中心的,以民间歌舞为主玉树地区,这些区域的民族文化分布虽然相对分散但却深深地烙上了明显的地域特色。

以热贡文化为内容的黄南地区。黄南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结合带,东北部与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为邻,东南部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夏河、碌曲、玛曲三县接壤;西北部与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贵南、同德三县毗连,西南部与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相连。从地理位置来看这一区域是青海省连接西南的“南大门”和重要桥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而发端于这一区域的“热贡文化”是最重要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地方文化,“热贡文化”起源于15世纪藏传佛教的传播与兴盛时期,18世纪以后,大批热贡艺人携艺出游,足迹遍及我国四川、甘肃、内蒙古等地,可以说热贡文化是热贡艺人在长期游访采众长,吸收各家精华,在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下,伴随着长期的历史进程,逐渐兼收并蓄、融会贯通而形成的多元一体的文化现象。“热贡文化”中集大成的是“热贡艺术”,热贡艺术是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颇具广泛影响的艺术流派,它包括了唐卡(卷轴画)、雕塑、堆绣、版画、建筑彩绘图案等多种艺术形式,其艺术表现内容涉及各个方面,涵盖了藏族的历史文化、民俗、艺术、宗教等诸多内容,在它产生至今几百年的历史中,逐渐提炼、发展成为独具一格的艺术形式。所以在这一区域内民族文化的数量相对于东部黄河和湟水河流域较少但独具特色。

以民俗文化为内容的环青海湖地区。这一区域包括果洛地区、青海湖地区、海南、海西、海北的广大范围,从自然地理环境来说这一区域地理跨度较大,环境变化复杂,既包括了西部的干旱柴达木盆地,也包括了南部的高原地区。但这些区域内有较集中的少数民族居住,所以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民俗文化,如进入国家民族文化名录的《格萨尔》等,就是在国内国际上都享有声誉的遗产资源。

以民间歌舞为主的玉树地区。青海的南部是青藏高原的腹地,海拔高、气候恶劣,是青海藏族聚居的区域,生活在这里的藏民族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是青藏高原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民族文化类型主要围绕藏文化,分布虽然零星但知名度较高。其类型分布特征为:首先,以西宁市为中心的区域在民间文化遗产类中最突出的遗产类型是曲艺;海东地区是民间民俗。其次,各州县均有分布的遗产类也相对集中在民间文学、民间音乐、传统舞蹈、民间美术、手工技艺等。

青海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整体思路

青海民族文化的空间分布呈现出资源富集区、资源特色区,分布明显的特征,空间分布形成了三区、两带的整体格局,而且总体资源有呈线路扩散的趋势,形成了“树状”的分布状况,而这些分布特征是左右这一特殊的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民族文化的空间分布来明确各个相关联区域的资源类型及特征,对相关的资源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依据青海民族文化资源单体分布的这一特征提出青海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整体思路—“树状”模式。所谓“树状”发展模式是指在民族文化最集中的黄河和湟水河流域选择西宁作为整个旅游发展的“根”部,主要通过各种方式集中展示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成为产业集聚区;在民族文化呈片状分散分布的三个区域利用民族文化地的优势,结合相对应的开发模式吸引旅游者,成为吸引区,在树状模式中这部分是叶的部分;而根和叶之间的联系则是通过两条重要的民族文化廊道来传播扩散开来,在整个资源开发中成为重要的传播带。整体发展思路由三区两带组成:根部—资源集聚区(Gatheringarea);枝干—资源传播带(Broadcastingarea);叶部—资源吸引区(attractingarea),各部分的功能分别是展示—传播—吸引,简称“GBa”模型。

资源集聚区。针对青海省民族文化分布状况所呈现出来的分布特征使得对单一或几个民族文化进行独立的本土保护、研究和开发需要大量社会资源、经济和人力资本的投入,因多数重要的品牌优势资源集中在经济相对落后、交通不便的广大牧区,所以其虽然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品牌效益差的状况,不仅不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反而会因错误导向造成对资源的破坏。但通过“GBa”模型开发,可以将原本零散的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从而取得一定规模化效益,节约社会和经济成本,从而获得更好的效果。根据青海民族文化资源分布特征,集中于青海东部黄河和湟水河流域这一优势,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民族文化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培育特色文化产业集群。从黄河和湟水河流域的地理区位角度和城市功能来讲西宁市是最适合形成产业集聚区的地区,有构筑“城市—区域和市场—资源”共轭型的空间地域综合体的优势。首先是基于西宁省会城市的行政地位,依托自身区域内相对成熟的条件发展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功能分区;城北已形成的以生物科技为主要产业的生物产业区、城东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城中的成熟的商业发展区、城西是西宁的文教区,依据“GBa”模型可将城南打造成以旅游为主的新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并运用各种产业化运作方式集中展示民族文化的精华。

资源吸引区。民族文化往往具有较大的依附性,依附于特定的地域环境和。地域环境产生变化时,原本与遗产地文化紧密联系的民族文化往往失去其存在的价值。所以在建立青海民族文化旅游产业规划中除了有集中展示的重要基地—产业集聚区外,还应该在民族文化分布呈片状分散分布的各个区域利用民族文化地的优势,运用这些区域内知名度较高的民族文化,结合相对应的开发模式建立吸引旅游者进一步深入旅游的产业吸引区。依据民族文化在各个州县的分布特征和类型来看,产业吸引区主要有黄南热贡文化旅游吸引区、环青海湖民族文化旅游吸引区、玉树歌舞文化旅游吸引区组成。

遗产廊道传播带。从具体内容来看,知名度高、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资源分布在以唐番古道为主的遗产廊道和109国道遗产廊道,这些遗产廊道沿线基本上辐射到了青海主要的民族文化分布区,这些民族文化在长期封闭和自我发展色鲜明、保存完整,旅游开发价值极高。目前各州地政府虽然出于经济发展和旅游开发的目的,对部分民族文化景观进行了整理,但也仅仅是区域性的,还未从青海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整体发展角度提出总体思路,远远不能满足青海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而通过“GBa”模型将这些景观带用于连接展示基地与遗产地的有效途径,成为集传播、运输、旅游线路为一体的重要通道。

总之,通过产业开发,保证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转变,即不再单纯地依附于传统和一定的地域内,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和环境下,要通过产业化积极寻求传承与传播的市场空间,经过产业化运作获取来自市场需求的动力,并通过资源定位的不同,产生梯级拉动力,从而能切实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供动力,通过多种有效方式传承与保护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达到最终的目的。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篇5

【关键词】县域经济“四化”发展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县域经济主要指建制县域及县级市域的经济,它是国民经济中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和支撑点,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县域土地辽阔,约为18.0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6.3%;县域人口数达1918.2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70.4%;县域GDp为5346.5亿元,占全省GDp的56.5%。可见,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吉林省整体经济的振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吉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只有延吉市能够进入全国百强县。2012年,党的十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四化’统筹发展的道路,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因此,本文基于“四化”统筹的视角,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吉林省县域“四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1、指标体系的选取

根据可行性和可得性原则,本文选取下列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工业化指标:包括工业化率、人均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人均GDp;城镇化指标:包括城镇化率、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贡献率;农业现代化指标:包括机耕面积比重、第一产业增加值贡献率、财政支出用于农林水事务、人均农业增加值;信息化指标:包括人均信息消费额、人均电信产业、人均邮政业务。

2、“四化”发展现状

本文根据《吉林省统计年鉴2012》选取相关数据,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吉林省40个县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水平结果如下。

(1)工业化发展现状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工业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为前郭县、珲春市、乾安市等矿产资源和石油资源丰富的县市,而洮南、柳河、辉南县等地区的工业基础薄弱,工业资源欠缺,工业化程度低。

(2)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延吉市、图们市、临江市等地区的城镇化排在了前列,这些地区的城镇基础设施较好,镇赉县和通榆县被评为部级贫困县,柳河县和扶余县地处山区,城镇基础设施较差,城镇化水平低。

(3)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分析。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排名表(见表3)中我们看到:榆树、德惠、九台、农安这些农业大县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高,而延吉市和图们市虽然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但是由于其农业投入不够,农业发展水平落后。

(4)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从表4中可以看出,延吉市、珲春市和图们市的主成分得分较高,这些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比较快,而梨树县和通榆县等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较低。

二、“四化“综合发展水平聚类分析

为了了解各地区“四化”统筹发展水平的现状,本文利用SpSS软件,根据以上40个县的“四化”主成分得分进行系统聚类,结果如下。

第一类地区:包括前郭县、乾安县、桦甸市、磬石市,此类地区的工业化和农业化发展水平较城镇化发展水平要高一些,信息化发展水平一般。

第二类地区:包括延吉市、珲春市、集安市、图们市、临江市、长白县、通化县、抚松县、靖宇县,此类地区的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水平发展较高,但是农业现代化发展较落后。

第三类地区:包括通榆县、和龙市、洮南市、龙井市、安图县,这些地区的城镇化发展较好,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较落后。

第四类地区:包括榆树市、德惠市等剩下的22个县,此类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好,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较落后。

三、促进县域经济“四化“协调发展的建议

通过对吉林省县域地区“四化”发展水平的综合分析,我们看到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根据“四化”发展的不同状况,下面对以上四类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第一类地区,如前郭县和磬石市的工业化发展水平较高,但却没有带动城镇化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其工业化的发展布局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所以要将分散的小型工业区集聚起来,增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进行厂房联建和标准厂房建立,以此来带动城镇化的发展,将信息化与工业化充分融合,促进信息化的发展。此外,地域相邻的县与县之间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差异小,交通便利,所以要充分利用这种相邻优势,加强交流和地区间的合作,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第二类地区,此类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落后,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协调发展不能积极地带动和促进农业化发展。所以,要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投入,提高农业的组织化水平,加强市场的紧密对接,供其所需。同时,政府也应该采取相应的政策和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加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发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对农业化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工业化的动力作用。

第三类地区,此类地区城镇化的发展水平较好,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水平落后。如通榆县地处吉林省西部干旱区的县市,自然环境不利,所以要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盐碱地的治理和植被的恢复,改善灌溉条件,发展节水型的特色农业,以此来提高农业化的发展水平。此外,要充分利用地区的工业资源,来提高自身工业的发展水平。向农业和工业引进先进的科学设备和技术,发挥城镇化和信息化对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四类地区,对于此类地区,首先要继续推动农业化向较高的水平发展,因为这是本地区具有的较大的优势,而且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此外,这些地区的工业化发展水平虽然较低,但是工业基础比较好,所以要充分利用资源,制定有效的发展政策。要加强对人才的吸引,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信息化的发展,以此来提高生产率,这样也会提高工业化发展水平,从而带动城镇化的发展。

(注:本文是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县域经济“三化”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编号12YJC790139);吉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三化”统筹推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编号:2013158)的中期成果;吉林省社科基金,吉林省“四化”同步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编号2013B221)。)

【参考文献】

[1]蒋北岗: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以云南省为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龚署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3]刘国富、刘静: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思考[J].东北亚论坛,2006(2).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篇6

[关键词]旅游系统;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江西省

不同学科体系对空间结构存在不同的研究视角。在旅游地理学中,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是旅游系统的空间表达,是指人类旅游活动中目的地、客源地和交通线路系统之间的地区差异和由此产生的空间相互作用,是旅游系统功能组织方式在空间上的投影或具体表现(吴晋峰,2001)。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的研究及其在旅游开发、规划、营销和管理中的应用,是旅游空间结构乃至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旅游目的地发展阶段的总体把握,而且为当地旅游发展提供决策性的建议,有利于当地旅游空间结构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因此,加强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的研究尤为重要。

作为旅游资源大省,江西省在过去的近30年旅游业发展迅速,并正向旅游强省迈进,在我国旅游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旅游地的不同尺度,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演化模式主要包括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模式和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式。本文从区域旅游系统的角度出发,在建立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的基础上,分析江西省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演化历程,并提出了优化模式和优化措施,不仅可以为产品开发、线路设计、区域合作提供决策依据,而且可以为江西省旅游空间结构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一、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回顾

国外学者对旅游系统空间结构进行的研究较早,始于20世纪60年代。先后提出并归纳了多种空间结构描述的数学模型和地理方法,应用的理论模型主要有区位论、核心一边缘理论模型。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1964)、伦德格伦(lundgren,1973)、密奥塞克(miossee,1976)和格奥门森(gormsen,1981)从区位论诞生之日起就已经将其应用到游憩活动与地理空间的结构关系的研究心;伦德格伦(lundgren,1973)、赫尔斯(hills)、伦德格伦(lundrgen,1977)和布里顿(britton,1980)建立了关于核心一边缘理论模型。(coreperipherymodel),他们强调了在旅游行为中边缘地区对核心地区的依赖;同时这些模型也被广泛应用到旅游开发的实践当中,例如,韦弗(weaver,1998)利用核心一边缘理论模型对加勒比海地区的特立尼达和多巴格、安提瓜和巴布达群岛进行案例研究;前苏联地理学家建立了地域游憩系统的概念来描述旅游空间结构模式,形成了旅游经济地区组织的基本规律。

2 国内研究回顾

国内学者对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范围涉及旅游资源、旅游流、空间组织形态以及旅游地空间相互作用等方面,例如,吴晋峰(2001)在其博士论文中对旅游系统构成、空间结构等进行分析研究;黄泰、张捷、解杼、刘泽华(2003)区分了地域、线性、等级、节点4种集中性,揭示了旅游资源经济、交通指向性的空间布局特征,通过分析旅游地域系统同区域城市体系在要素、结构及功能上的多层耦合关系,归纳出一定区域城市支持下的旅游地域系统空间组织——地域旅游城市网络等级体系模式;杨新军、马晓龙、霍云霈(2004)以西安市为例,对旅游目的地区域(tdd)进行了界定,得出其核心表现为旅游区、旅游节(景)点和旅游路径3种空间要素,发现其中对旅游目的地区域发展影响较大的两个要素是高级别景区与旅游路径,二者决定了区域旅游产业的规模、空间分布和旅游流向;黄金火、吴必虎(2005)在分析国内外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基础上,以西安地区为例,探讨了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模式和优化问题。

对江西省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旅游市场空间分布、发展战略与对策等领域等方面。例如,黄细嘉等(1999)对“京九”线的开通为江西旅游业带来的发展机遇和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毛端谦(2002)对全省主要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时序、重点和方向进行了分析与评价;陈志军(2006)对江西省境外旅游流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研究。总体来说,国内外研究偏重于旅游空间结构的单项要素,例如旅游资源、旅游流、空间发展战略与对策等个体,从系统的角度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研究甚少,而且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

二、相关概念解析

1 旅游系统

国内外很多学者分别从旅游系统的功能、空间结构、旅游系统与系统所处环境的关系等不同角度对旅游系统进行了研究和总结。虽然各学者所处的研究阶段、研究学科角度不同,但关于旅游系统构成基本要素的认识是统一的,即旅游系统是处在一定环境中,由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等要素构成的开放系统。以吴必虎为代表的旅游系统结构模型,认为旅游系统应包括4个部分,即客源市场系统、出行系统、目的地系统和支持系统。

2 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

旅游地空间结构的演化,是由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共同作用所决定的。区域旅游系统的空间结构是多层次的,在不同层次有不同的结构特征。它是指目的地、客源地及旅游交通线路之间的空间距离、组合等关系及由此引起的旅游流的变化规律。吴必虎在冈恩(gunn)旅游目的地模型基础上,参考前人对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研究成果,将视点主要放在旅游目的地这一微观层次进行研究,将吸引物视为节点、目的地视为面域、交通线路视为连接,则旅游系统空间构成的各关键组成要素包括旅游目的地区域(tourismdestinationdistricts)、旅游区(tourismdistricts)、节点(nodes)、区内路径(routes)、人口通道(gateways)和客源地市场(originmarkets)。这六种要素是区域旅游空间构成的基本单元,各要素之间的空间相互关系和形成模式如图1所示。即在目的地核心吸引物影响下,游客通过对目的地的认同,从客源地市场经外部交通进入旅游目的地区域,凭借区域内部旅游路径对不同旅游区内的旅游节点进行访问。

三、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的建立

任何成功旅游地的发展必定经历4个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相对成熟阶段和优化阶段;旅游业发展是处于不断的演化状态,并由不发达状态逐渐向发达状态过渡、由不成熟逐渐向成熟方向演进优化的过程。旅游系统的各大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空间上的不同组合,表现为十分丰富的各种形态和结构,而这些形态各异的内部结构是建立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的基础和依据。不同发展阶段旅游地域表现为不同形态结构,旅游发展重心、发展战略、发展机制也存在差别。因此,在不同发展阶段应采取差异化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机制。笔者根据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理论及区域旅游系统的内部形态结构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把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分为点状模式、放射模式、凝聚模式和扩展模式4种类型,如图2所示。

1 点状模式

该模式形成于旅游地域系统的起步阶段。旅游活动首先在具有资源、客源和区位优势的零散景点产生,并带动和协调整个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游客大多是具有多中心型心理特征的探险旅游者或区域内居民,周边近程市场是其重要来源,旅游活动基本上属于自发状态。随着游客数量的逐渐增多,在简单的景区建设基础上,当地居民开始有意识提供简易的吃、住、行等基本生活方面的服务,这些服务是当地旅游业的主要构成因素,形成旅游产业体系的雏形。但由于劳动力素质和服务状况差,旅游接待设施不足,旅游产品单一等导致旅游经济效益低下。先天性资源优势突出、周边客源市场和交通相对便利是该模式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其空间结构的主要特点是:旅游目的地内部所达空间范围狭小,区域内各旅游景点数量少,远未形成规模;旅游开发处于r-p共生、彼此独立阶段,与客源市场、其他景点等域外联系松散,节点数目少,区域综合吸引力小;区内路径系统薄弱,旅游流向呈单向性;旅游客源市场吸引力弱,仅具有近程市场的吸引向性,且较为脆弱,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波动明显,旅游业缺乏成熟稳固的产业链和横纵向联系,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力有限。

2 放射模式

该模式形成于旅游地域系统的发展阶段,是在点状模式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过渡阶段。此阶段,在游客数量增加的基础上,旅游景点景区建设得到深入,主要是旅游地域内外的路径系统、住宿、餐饮等旅游接待设施建设。随着旅游景点景区建设的深入,游客数量得到进一步增加,旅游景区(点)的范围扩大,区域内数量增加。客源市场仍然较依赖于近程市场,区域内旅游集散中心的作用渐趋明显,中远程客源主要通过旅游集散中心向各旅游景区(点)扩散,并成为区域内主要的客源市场,在空间结构上呈现放射状模式。随着旅游服务体系的逐步建立,尤其是旅游经营商的发展,再加上当地旅游宣传促销力度的加大,旅游活动打破以往的自发状态,游客以旅游团队为主。景区建设的深入、旅游设施的改善和旅游集散中心作用渐趋明显是该模式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其空间结构的主要特点是:虽然旅游地内部所达空间范围有所扩大,区域内旅游景区(点)数量有所增加,但是仍处于分散状态,与客源市场以及相互间的联系不多,未形成规模效应;旅游景区(点)与主要客源地及旅游集散中心的可达性加强,但各旅游景区(点)间的互通性仍然较弱,旅游流向仍呈单向性;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诸如产品开发、宣传促销、人才培养、机构完善等软件设施虽然也得到了加强,但软件设施不完善仍然是主要问题,尤其服务水平是制约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旅游客源市场范围有所扩大,但仍以近程市场为主,市场发展潜力仍待挖掘;各旅游企业迅速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力日益明显,但规模偏小,呈现“散、小、弱、差”局面。

3 凝聚模式

该模式形成于旅游地域系统的相对成熟阶段。此阶段为区域旅游业相对比较发达阶段,旅游空间模式相对较合理。“凝聚”,一方面是通过旅游路径系统将各旅游景区(点)联结在一起,再通过规划策划将其凝聚在一起形成旅游圈;另一方面是旅游产业链的凝聚,旅游“六大要素”服务体系相对完善,各企业间相互联系合作扩大,区域内出现旅游集散中心,带动区域内旅游产业的发展。在旅游景区(点)内路径日益完善的基础上,各旅游景区(点)间路径系统在加紧建设中,通过产品策划与整体规划,各旅游景区(点)间联系不断加深,在一些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差异性较大,区内外路径系统都较完善的地区,形成了规模较大的旅游圈,并在区域内引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服务体系、产业链相对比较完善,旅游企业的竞争力有所增强。旅游资源的整合、区域整体规划的制定、各旅游景区(点)间互通性加强和产业内外的合作是该模式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但是此模式不是最优模式,仍然有不少问题:由于游客数量剧增,部分旅游区只顾眼前利益,旅游环境破坏严重,旅游环境保护问题突出;主旅游圈的旅游容量接近高峰,旅游旺季尤为突出,严重影响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内旅游业发展不平衡,主旅游圈以外地区旅游业仍然处于较分散状态,大部分缺乏联系,甚至出现恶性竞争的现象;主旅游圈的旅游容量接近饱和,内部旅游空间范围亟需拓展,次旅游圈亟待建立;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成为支柱产业,但是旅游产业链系统不完备、服务水平不高、“散、小、弱、差”的局面等仍然是主要问题,旅游企业的竞争力仍需增强。

4 扩展模式

该模式形成于旅游地域系统的优化阶段。以上模式皆不是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最佳模式,扩展模式是在凝聚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规划与管理建立起来的,包括旅游空间范围和旅游产业链的扩展。主旅游圈内节点的活动空间范围扩大,节点数量增加,以及次旅游圈的建立,拓展了区域内旅游活动空间范围,解决旅游容量饱和问题,有利于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次旅游圈的建立将各分散的旅游景区(点)凝聚起来,通过合理的规划与管理缓解了彼此间竞争,并形成更大区域吸引力,促进其共同发展;次旅游集散中心的建立,是旅游产业链在区域内的扩展,不仅分散了旅游流,缓解了主旅游集散中心的压力,而且对于区域内旅游范围的扩展有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次旅游圈的快速发展,形成成熟、完备的旅游产业链系统;旅游业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得到全面发挥,形成以旅游业为主导的成熟旅游产业链和前后联系。次旅游圈的建立、大量新型旅游景区(点)的开发、旅游活动空间范围的拓展和旅游产业链的建立是该模式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扩展模式是在凝聚模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旅游业空间结构在凝聚中的扩展,并不是分散,此模式对于扩大旅游地旅游容量、平衡区域旅游业发展、完善旅游产业链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的最优模式。

四、江西省旅游空间结构模式演化历程

作为旅游资源大省,江西拥有数量丰富的品牌资源,如世界级资源——庐山、三清山、龙虎山、景德镇、鄱阳湖,部级资源——井冈山、婺源、武功山、滕王阁等,而且近年来江西旅游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在全国旅游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纵观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发展历程,江西省旅游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存在不同的空间结构模式,大致表现为3个演化阶段:点状模式、放射模式、凝聚模式。

1 点状模式(1978—1989)

此期间,是江西省旅游业发展的起步阶段,旅游业发展主要集中在资源优势突出以及区位较好的南昌、九江(庐山)、吉安(井冈山)等地。旅游景区(点)数量少,且较分散,景区建设和旅游设施简易,客源主要来自周边近程市场,其中,南昌作为省会城市发挥其交通集散和客源输出作用。总体而言,此阶段旅游活动处于自发状态,旅游业发展比较分散,但已出现旅游业的雏形。此阶段江西旅游业空间结构特点与上述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的第一个模式特征相吻合,属于点状模式,如图3(a)所示。

2 放射模式(1990—1999)

此阶段,是江西省旅游业的发展阶段,由于旅游供给和需求均得到很大改善,居民出游条件逐渐成熟,江西省旅游业开展范围扩大到九江、吉安、赣州、鹰潭、景德镇和上饶等7个设区市。旅游景区和旅游设施建设得到显著改善;客源市场虽仍以周边近程市场为主,但范围较前一阶段得到明显拓展;南昌作为全省旅游主集散中心的作用更加明显,旅游流呈现放射状;各旅游地间旅游产品有初步互动,为旅游圈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此阶段江西旅游业空间结构特点与上述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的第二个模式特征相吻合,属于放射模式,如图3(b)所示。

3 凝聚模式(2000—至今)

进入21世纪,旅游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需要,供求双方的动力共同推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江西省的支柱产业,是旅游业发展的相对成熟阶段。此期间,不仅全省旅游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产业体系更加完善,而且形成了赣东北旅游圈(包括南昌、九江、景德镇、上饶和鹰潭),此旅游圈基础设施完善、产品类型互补、资源级别较高,已成为江西目前最成熟和知名度最高的旅游产品。虽然旅游业得到空前发展,但仍存在环境保护、区域发展不平衡、旅游产业链不完备等方面的问题。此阶段江西旅游业空间结构特点与上述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的第3个模式特征相吻合,属于凝聚模式,如图4所示。

纵观江西旅游业30年的发展历程,虽然取得了骄人成绩,旅游系统空间结构得到了巨大拓展,从发展之处的以南昌、九江(庐山)和吉安(井冈山)为主的点状发展模式,到以南昌为旅游主集散中心向九江、景德镇、上饶、鹰潭、吉安和赣州分散的放射模式,发展到现在的以“赣东北旅游圈”为主的、向“赣西”和“赣南”区域拓展的凝聚发展模式,结构模式也趋于合理,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一,区域间发展不平衡,旅游业主要集中在少数的点上,传统四大名山(庐山、井冈山、龙虎山、三清山)旅游业较发达,虽然近年来兴起了一些诸如婺源、武功山等新景区景点,但是从整个区域角度出发,旅游业发展的面还不够宽,应进一步拓展,否则不利于江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二,部分地区旅游客流与交通“瓶颈”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一些重点旅游区的可进入性不强,景区内部旅游交通设施和方式有待改善;其三,各级旅游服务体系不完善,产业链系统不完备。

五、江西省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式优化

1 江西省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式优化目标

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式优化,突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同实现,以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以区域旅游一体化为出发点,充分考虑旅游设施的现有条件和发展基础,客观分析旅游资源在区域内的分布特点,深入挖掘各地旅游资源特色,建立一套科学的产品开发体系,为江西旅游空间结构模式优化提供战略性方向和发展对策。具体目标包括区域旅游业空间布局的合理性、旅游业空间关系的和谐性和旅游空间网络的完备性。目前,江西省旅游业空间结构模式属于凝聚状模式,全省旅游业发展集中在部分区域,区域发展不平衡,该模式制约了整个区域旅游业的和谐平衡发展,不利于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向更加合理的模式转变。因此,根据旅游资源分布特点、交通网络状况以及和谐发展需要,给出了相对应的合理的空间结构优化模式。

2 江西省旅游系统空间结构优化模式

一个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不可能达到一个绝对成熟阶段,旅游空间结构模式总是处于不断的优化过程。因此,笔者根据旅游空间结构模式的演化规律,结合江西的旅游发展历程、资源分布特色和交通网络现状,构建江西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模式——扩展模式,即以南昌为主集散中心、赣州为次集散中心,构建江西旅游空间结构模式,以此模式作为江西旅游空间结构模式的最优目标,如图5所示。南昌旅游圈包括南昌、樟树、靖安等旅游区,南昌作为主旅游集散中心,突出革命英雄城、历史文化、中医药研习及养生和都市休闲的产品特色;庐山旅游圈包括庐山、鄱阳湖、柘林湖、云居山等旅游区,突出世界文化景观,将名山、名江、名湖、名城融为一体,共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大井冈旅游圈包括井冈山、吉安、万安等旅游区,突出革命摇篮及革命胜迹、庐陵文化和高山田园风光的“红绿相映”旅游产品;赣东北旅游圈包括景德镇、婺源、三清山、龙虎山等旅游区,突出世界瓷都、道教祖庭、峰林绝景、古村民居和丹霞地貌等产品特色;赣南旅游圈包括赣州、瑞金、三百山等旅游区,以赣州作为全省次旅游集散中心,突出革命历史文化、宋城文化、客家文化和自然生态等特色;赣西旅游圈包括仙女湖、武功山、安源等旅游区,突出山水生态、革命胜迹和禅宗文化(《江西省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南昌旅游圈、庐山旅游圈、赣东北旅游圈和大井冈旅游圈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圈内基础设施较完善,工作重点应放在软件设施建设和旅游资源保护方面;赣南旅游圈和赣西旅游圈旅游产品特色渐显,工作重点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市场营销;赣东地区(即抚州)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不足以构成旅游圈,产品开发、景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营销策划等都应加强。此外,区域合作方面,在江西省内部应加强各旅游圈之间的合作,并充分发挥主、次旅游集散中心的作用,外部加强与周边省市的区域合作,构建“区内联合,区间联动”的旅游空间结构模式。

3 江西省旅游系统空间结构优化措施

(1)加强与赣南、赣西的联系,努力拓展旅游目的地空间。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凝聚模式不利于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为了扩大旅游容量,平衡各地和谐发展,促进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拓展旅游活动空间是必然的选择。如图4所示,目前江西旅游空间结构发展模式为凝聚模式,旅游业发展主要集中在赣东北旅游圈、井冈山周边地区以及赣西部分地区。赣东北旅游圈的空间范围过大,应将其细分为若干个旅游圈,利用圈内开发成熟的旅游产品,带动众多处于“灯下黑”状态的资源较好的景区,不仅拓展了每个旅游圈内部的旅游空间,而且实现了“双赢”与“共赢”的旅游发展格局。赣南、赣西旅游资源丰富,尤其是自然生态资源优良,人文资源较有特色,拓展空间潜力巨大,应深入挖掘其内涵,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作为近期内旅游空间拓展的重点。赣东区域,应根据市场需要和资源特色有选择性地进行拓展。

(2)完善旅游产品谱系,实施多元化旅游产品战略。在拓展旅游目的地空间的基础上,根据各地旅游资源分布的特点以及各自资源的特色,完善旅游产品谱系,实施多元化旅游产品战略,满足不同细分市场游客的多样化需求。重点建设“生态江西”、“红色江西”和“文化江西”旅游产品,红色旅游产品主要以井冈山、南昌、瑞金和萍乡等地为主,生态旅游产品主要集中在环鄱阳湖区域、赣南和赣西等地,文化旅游产品则以陶瓷文化、宗教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主。近期内,应以红色旅游产品为发展龙头,利用其在全国的巨大影响力,提高区域整体知名度,带动其他旅游产品的发展;同时,努力保护好整体生态环境,将生态旅游作为江西旅游业发展的中远期目标。

(3)优化行政管理体制,实施政府引导战略。旅游空间结构模式的建立是跨越行政区划的旅游产品体系构建,顺畅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引导战略是其重要的政策保障。在我国,行政区划往往是以分水岭或水界为划定标准,所以同类资源的分布和同类产品的开发往往是跨区域的。因此,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积极作用,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建构制度化的多层次组织结构、合理的区域利益分配机制、良性的区域竞争秩序和完善的区域合作规则,打破旅游发展中的行政区划界限。

(4)完善旅游形象,进行有针对性营销。整体形象和分项形象在旅游营销中所起作用各不相同:整体形象是一个区域旅游产品的高度概括,其营销是为了提高区域知名度;分项形象是具体旅游产品的形象,其营销是为了具体旅游产品的销售。“红色摇篮,绿色家园”,一度作为江西的整体旅游形象已深入人心,但还存在缺陷,对江西旅游产品特色不能完全进行高度概括,比如“陶瓷文化”就不能体现在此旅游形象中。因此,还必须采取专家研讨、社会征集等方式对整体形象进行完善,同时利用现代传媒对其进行广泛营销,进一步提高江西旅游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在此基础上,应抓紧制定各旅游圈与旅游景区(点)的旅游分项形象,方法亦根据情况采取专家研讨或社会征集的方式,并根据产品特色和市场需求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

(5)加大旅游交通建设,解决交通“瓶颈”问题。旅游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咽喉”,旅游交通完善是旅游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之一。一方面,加大主要客源地与江西省的省际交通网络建设,譬如新开航线和车次或增开次数,加强主要城市与重点旅游区的高速公路网建设;另一方面,完善景区内部和景区之间交通网络建设,提高主要旅游区内部公路等级,增强旅游圈内各景区(点)之间以及各旅游圈之间的互通性,今后建设重点应集中在赣南、赣西的景区(点)内部交通及其互通性建设上。旅游交通的建设应注意入口通道设计以及交通设施与周边旅游景观保持协调等问题。

六、结论与探讨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篇7

关键词:农业区域规划;图纸;设计思路;绘图软件;平面布局图

中图分类号:F123.2文献标识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2.02.025

theDesignofagriculturalRegionalplanningDrawings

LiUXin-yu,HUanGXue-qun,niUGao-hua

(instituteofRuraleconomyandRegionalplanningoftianjin,tianjin300192,China)

abstract:thisarticlesummarizeddesignprinciples,ideas,drawingcontentandtechnicalsupport,whichalsoanalyzedthedrawingdesignswiththiskindofprogrammingbytakingexamplesofgeneralplansincludingmodernagricultureinBeichenDistrictandBinhaiaquariumfishscienceparkintianjin,soastoproposesuggestiontofurtherimprovethedesignofplanningdrawings.

Keywords:agriculturalregionalplanning;drawings;designideas;paintsoftware;layoutdiagram

农业区域规划是指如何在空间和时间上科学合理地安排各种农业生产,使有限的农业资源获得最大的效益。编制好农业区域规划,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个重要任务[1]。

农业区域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和规划图件两部分。规划图件是以各种符号反映农业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包括农业资源的种类、特征、数量、质量,以及农业类型或农业区域的空间位置。表达某些用文字难以表达清楚的区域差异,用制图手段清晰地定位、定性和定量,反映农业资源状况及其变化。为因地制宜指导农业发展服务,为工程的规划设计及科学研究提供依据[2]。

规划图件是规划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在空间上表述规划的内容,为规划提供更形象、更直接的描述。具有空间定位性强、表达准确、直观性好等特点。

1农业区域规划图件设计原则

1.1遵循实际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编制图件所采用的各种资料要准确可靠,在图中所表示的线条、面积、位置要力求准确,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1.2遵从文本原则

图件要与文本内容相符合,要遵从文本、服务于文本。合理确定图件比例尺、色彩风格,参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准确表达文本中的重要内容。

1.3创造性原则

图件要基于文本的表述性之上更加形象生动的表现规划内容,就要有独特的创新性,要敢于突破以往的图件模式,尝试用更新奇及生动的形式表现规划内容,这要求图件编制人员具有良好的规划水平并能充分理解规划文本的内涵,敢于突破传统。

1.4艺术性原则

图件的内容是通过它的特殊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的,一个好的图件,直观易懂,要通过其特殊的艺术特点表现出图件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更好地传递规划内容的信息,使得规划更具有说服力和表述性[3]。

2农业区域规划的类型及编制内容

农业区域规划按照其规划主题方向可分为两种类型,区域性农业规划和农业园区规划。

2.1区域性农业规划

区域性农业规划是以一定地区的农业布局为研究对象。而地区是指某一地域整体的组成部分,即地域单元。区域性农业规划是以整个地区的综合发展规划为基础,欲解决整个地区的农业生产力发展综合配置问题。此类规划图件的编制内容一般包括以下3方面。

(1)区域总体综合规划布局。其主要是表现规划地区农业的分布及分区等总体情况。

(2)分产业农业规划布局。通过农业的各个分项分别表示,及农林牧渔等,表现各产业规划的一般情况、特点及分布,规划的主要意图和具体内容等。

(3)分块农业规划布局。在规划地区以下,根据合理分区的要求,按照一定的原则,划为若干规划分区,并对各个区内的农业资源等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如按照地区的各个行政单位进行划分,及各个镇或者村等。

2.2农业园区规划

农业园区规划是指以单个地块的布局为研究对象。以单个园区性质为基础的规划,此类规划面积一般不大,且规划内容比较具体,是属于详细性规划。此类规划图件的编制内容一般包括以下2方面。

(1)园区总体布局及规划分区。主要表现园区内的各个功能区及其内部详细规划内容。

(2)园区附属设施规划布局。包括园区内部道路、给排水、电力、卫生设施、绿化及旅游路线等布局。

3农业区域规划图件设计思路及技术支持

3.1设计思路

农业用地又称农用地。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养捕水面、农田水利设施用地(如水库、闸坝、堤埝、排灌沟渠等),以及田间道路和其他一切农业生产性建筑物占用的土地等[4]。

在收集所设计地块的综合背景下,根据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指导性规划,确定农业产业发展的空间范围,对农业用地现状进行分类,重点区分开一般农田、基本农田和养殖水域等土地利用类型。并严格按照土地类型进行后续的规划设计。

按照区域农业结构类型,各个地块性质及特点区分其产业类型及功能,绘制出功能分区图和布局图。根据所处区域及其与外界区域关系等绘制出区域位置图、相对位置图以及道路、水系图等。

3.2技术支持

农业区域规划图纸的设计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应用软件,选择好的绘图软件首先要看其操作是否方便快捷,界面是否简洁明了,是否简便易学等,最后看其提供的功能是否适合于规划。

目前广泛应用的绘图软件主要有:CaD、adobephotoshop和adobeillustrator等。

采用的其他软件还有Googleearth,3DmaX等。

4规划图件设计的实证分析

4.1天津滨海观赏鱼科技园区总体规划

天津滨海观赏鱼科技园区地处天津津南区八里台镇,在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规划区内,是市农委、市滨海委、市科委建设天津市6个滨海农业科技园区之一。

规划的依据及参考资料包括:津南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津南区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津南区八里台镇域总体规划、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和该园区地块现状图及CaD图件等。

经过对天津滨海观赏鱼科技园区CaD图的测量,园区地块总面积70.81hm2,地块呈长方形(南北向延长)。根据园区现状图,园区地块南部有大片的水面,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原有自然条件进行水面养殖和景观创意;园区地块北部紧邻津港公路,交通优势明显,是园区物流交易场所选址的最佳位置,有利于人流、物流的集散和交易,故在此处设立出入口和交易中心最为合适;园区地块中部土地平整,面积开阔,很适宜进行观赏鱼的生产设施建设(图1)。

滨海观赏鱼科技园区将建成中国北方观赏鱼研发中心、北方观赏鱼综合服务平台、高水平现代化观赏鱼产业化示范基地、北方观赏鱼集散物流中心的功能定位。园区将形成观赏鱼养殖业、物流配送业、科技服务业、休闲文化产业4个主导产业。由此,基于对周边环境、交通组织的分析和对区域环境的综合考虑最终将滨海观赏鱼科技园区从北向南依次布局为研发服务区、物流配送区、标准化养殖区、新品种展示区和种苗繁育区,形成物流研发、设施生产、展示繁育等有分明区域特点的园区分布。

依据整体规划、主导产业及观光休闲的需要,规划园区道路时,选线位置要合理,主次分明,功能明确,分级布置道路。园区的过境道路要与其内部道路连接畅通,道路密度适当、位置合理,规划道路的骨架应将各个功能区完好的连接。主要过境道路有北部的津港公路、西侧的天嘉湖路、中部的友谊南路延长线和南部的唐津高速,构成园区对外交通体系。园区内设定“二纵五横”的主干道路体系,各功能区配合主干道路建设多种形式的甬道、简易道路等,实现路网体系畅通。园区设出入口3处,其中2处分别位于津港公路上,1处位于天嘉湖路与新品种展示区交界处(图2)。

园区内土地利用现状类型主要为耕地、河流、坑塘水面等。园区在规划后,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有设施养殖用地、生态养殖用地、物流加工用地、科研办公用地、科技试验示范用地、基础设施用地等。

根据以上方法,确定图件比例尺,确定图件主要反映的内容,设计图纸21张,主要类型包括以下5点。

(1)位置及区域图。包括区域位置图、产业空间布局图、农业园区分布图,共3张。

(2)土地利用图。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规划图,共2张。

(3)园区功能及布局图。包括功能分区图、平面布局效果图、园区鸟瞰图,共3张。

(4)园区设施分布图。包括道路分析图、给排水分析图、旅游线路图,共3张。

(5)园区意向图。包括物流研发意向图、标准化养殖意向图、种苗繁育意向图、新品种展示意向图、绿化意向图,共5张。

4.2北辰区现代农业总体规划(2009─2015)

北辰区地处城市近郊,其农业必须以发展高水平设施农业和高科技现代农业为目标。该规划的设计是针对北辰区农业地面积逐年减少的问题,通过规划主要解决未来北辰区农业产业结构特点,以及各主要乡镇农业结构分布问题。

规划的依据及参考资料包括:《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北辰区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指标落实方案(2006年―2020年)》、北辰区区域图(CaD版本)以及各乡镇提供的镇域图。

此类规划一般是采用由点到线和由点到面的方法。点就是在规划范围内,农业分布的聚集地(如园区的分布等)。线和面就是点有一定规律分布而形成的条状带和块状(如产业带和功能区等)。通过点的分布,总结出其分布规律,并将其以线和面得形式表现在图上。在此利用了系统分析中的演绎法。

根据规划内容,先在《北辰区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指标落实方案(2006年―2020年)》上区分开一般农田,基本农田和水域,在草图上分不同颜色标出,并根据提供资料标出北辰区近期一些重点建设项目及占用土地。

根据各乡镇提供的资料,统一标出各种种植业类型用地,如设施农业、特色种植、生态种植等;标出养殖业小区分布,如生猪养殖小区、奶牛养殖小区、蛋鸡养殖小区等;标出水产养殖小区分布;标出种源农业、旅游观光小区等分布。

通过系统的分析,将以上各种农业要素进行整理并分类表现在图纸上,及形成了各种产业分布图和功能分区图等。如将种植业分为设施种植用地,特色种植用地,生态种植用地等,并根据其在北辰区的分布形成三带两区:设施种植的3条发展带,特色种植和生态种植的两个发展区,同时标出各个重要发展节点(图3)。

根据以上方法,规划共设计图纸21张。主要类型包括以下5种。

(1)北辰区位置及区域图。包括区域位置图、区域交通图,共2张。

这主要体现了北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北辰区周边交通情况,用以说明北辰区有利的的地理、交通状况。

(2)北辰区农业布局及功能分区图。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图、农业功能板块布局规划图、特色农业园区布局规划图,共3张。农业功能板块布局规划图(图4)将北辰区未来农业分为3大板块:西部特色农业板块、中部精品农业板块、东部生态农业板块。农业特色园区布局规划图表现北辰区未来构建的“一区九园”的现代农业空间布局。

(3)北辰区水系、道路、绿化图。包括道路分析图、水系分析图、绿化系统分析图,共3张。分别表现了北辰区区内道路交通、水系以及绿化的状况。道路分析图表现了北辰区区内高速公路、道路和铁路分布状况。水系分布图根据北辰区水利局提供的资料,在表现全区主要河流的基础上标注了扬水站、倒虹吸、涵闸、桥的位置。绿化系统分析图分别表现了道路、铁路、高速公路、河道两侧的绿化以及主要节点的绿化。

(4)北辰区农业主要产业布局图。包括优质高效种植业(图3)、健康水产养殖业、生态畜禽养殖业、种源农业、农产品加工物流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布局规划图,共6张。

(5)重点镇农业规划布局图。包括双街镇、双口镇、青光镇、小淀镇、大张庄镇、西堤头镇农业布局规划图,共6张。这几张图件的主旨是将各乡镇农业根据其农业类型划分出设施种植区、水产养殖区、果品种植区、生态种植区、休闲观光区和畜牧养殖小区等。同时标出乡镇在北辰区的地理位置和一区九园在各乡镇所处位置及其功能分区图(图5)。

5进一步提高图件设计水平的建议

农业区域规划图是农业区域规划成果最直接的表现,在各项农业区域规划工作中不可缺少。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日益更新,农业区域规划图的编制的技术和要求也逐年提高。同时,图纸设计的基础资料也更加详尽,以前的底图一般都是纸质,需要进行扫描,并在CaD中描绘出线条,现在底图已经基本电子化,直接就可在CaD中打开并导成图片格式。这样绘图的速度和质量也得以大大提高。

农业区域规划图的设计有一定的规律和版本参照,同时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问题。

5.1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设计农业区域规划图不仅要熟悉农业规划的知识,也要不断提高使用绘图软件的能力,更加熟练地使用各种软件,每一款软件的功能都有其侧重点,一个好的图纸是利用多种软件相结合的作品。同时,充分挖掘使用的绘图软件的功能可以使绘图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2借鉴其他规划图件

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多参考其他农业规划图,不能生搬硬抄,而是学习和借鉴其他图件中所运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要善于总结,勤于思考,取百家之长,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可以形成一套自己独立的风格。

5.3不断探索更加新颖的绘图内容

好的农业规划图件是可以最直观的表述文字的内容的,因此能够更全面、更出色地将文字的内容表现在图纸上就是绘制好的规划图件的一大重点。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探索、尝试新的图纸类型将文字中所阐述的一些特定性问题,如文字中的规划依据、优劣性分析用图片的形式,更好的表现等。

农业区域规划图纸和文字都是规划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目前文字与规划仍然为独立的两个部分,笔者认为能够将文字和图片更好地结合,在文字中穿插图件,图件中形象的表述文字的内容,将两者融为一体,必将使得农业区域规划的内容更加丰富、直观,也必将使得农业区域规划的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文飞.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业区域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7):26-29.

[2]热拉尔・希巴里斯,唐正平.多语种土地词汇手册(中文版)[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130.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篇8

关键词:商务中心区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C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54(2011)08-56-03

北京市已把商务中心区(CBD)建设作为带动全市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城市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但如何对发展程度高低、发展趋势优劣以及发挥作用大小进行量化监测和评价,是北京商务中心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本课题希望在此领域有所突破。

一、国际商务中心区理论研究成果借鉴

商务中心区发展有其自身特点,对区域发展状况、发展潜力和中心区转移与衰退风险的分析评价,是CBD评价指标体系与其他功能区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区别。在此,对国外相关研究理论和评价指标的选取作简要介绍。

(一)CBD发展状况评价

相关研究成果主要从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国际化水平等方面综合评价CBD发展状况。

注重经济评价,因为CBD赖以生存的条件与城市经济规模和经济地位有着重要的依存关系,只有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城市才能发展CBD,反之,CBD优势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发展,CBD与城市经济之间是互动的关系。

关注产业结构评价,因为国际大都市产业发展规律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即随着经济发展,各地产业结构呈现有规律的升级化变动。劳动力出现产业间的转移,逐步从第一产业转向从事第二、第三产业。

关注国际化水平,因为只有在世界或区域经济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才更有利于CBD的集聚和发展壮大。而跨国公司总部或地区总部,以及金融机构的聚集程度,反映了CBD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甚至全球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的控制和调度能力。

(二)CBD发展潜力评价

国外相关研究多采用容积率指标反映CBD区域发展的空间潜力。商务中心区区位条件优越,土地利用集约程度、土地利用效益、土地需求量、土地稀缺程度、规划控制程度均高于其他区域。提高商务中心区容积率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但建筑容量增大会带来建筑环境劣化,降低使用舒适度。为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协调,城市规划中的容积率存在客观上的最合理值。西方发达国家成熟CBD的容积率在3~7左右。在寸土寸金的CBD,容积率是反映区域地理拓展空间和利润提升空间的重要指标,但是受客观条件限制,目前,该指标数据采集存在较大难度,考虑暂不纳入北京CBD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三)CBD转移及衰退风险评价

关注CBD发展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各种不利因素对CBD建设的影响。目前,国际发达城市中心区要素和经济活动已集聚到相当规模,CBD人口压力过大、发展空间和资源承载力有限、社会管理难度增加、商务成本过高等问题逐渐显现,规模不经济现象使得区域功能向外扩散成为必然。上世纪80年代,纽约、巴黎、伦敦、东京在具有相对区位优势的城市边缘区形成了新的功能中心――副都心①,与CBD核心区在空间上相互呼应,在功能上相互补充。双核或多核发展是国际大都市城市功能演变的普遍过程,区位演变大致经历三个阶段(见图1)。

副都心吸引CBD人口、产业逐步外移,一些城市CBD呈现功能升级与高度专业化趋势,而另一些城市CBD功能却出现衰退。CBD的变迁是有征兆的,国际学术界最早用计量方法界定CBD发展结构的研究成果当属墨菲和万斯的CBD指数。该指数包括CBHi(商务中心高度指数)和CBii(商务中心强度指数)②,并将CBHi≥1;CBii≥50%的周围街道所包含的连续街区,认定为CBD。墨菲和万斯指数的监测原理是:如果在CBD周边地区测度到CBHi≥1且CBii≥50%,而原CBD中CBHi

迈克尔・波特提出产业竞争阶段理论。他认为,国家、城市或地区经济发展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即生产要素导向(factor-driven)阶段、投资导向(investment-driven)阶段、创新导向(innovation-driven)阶段和富裕导向(wealth-driven)阶段(见图2)。前三个阶段是区域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力量,第四阶段则是发展的转折点,有可能走下坡路。

一国或区域产业发展不一定是直线前进的过程,既可以跨越式发展,也可以循环发展。如由生产要素导向阶段直接走向创新导向阶段实现跨越发展,由富裕导向阶段走向生产要素导向阶段或投资导向阶段实现循环发展。需要强调的是:区域产业如果仅停留在生产要素导向阶段,就无法持续提高竞争力;一旦进入富裕导向阶段而不及时创新调整发展战略,区域发展迟早会走下坡路。因此,关注CBD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创新能力评价是波特产业研究理论给予本文的重要启示。

不论是国际CBD评价研究的基本理论,还是北京CBD发展的实际特点和未来需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设施完善程度、人力资源状况、科技创新能力及企业国际化水平都应作为评价研究的重要内容,具体评价指标也应围绕此内容设置。

二、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一)确定评价角度及指标体系框架

北京CBD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全面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要求和功能区特点,吸收国际CBD评价研究的有益经验,从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辅助竞争力三个方面,科学反映北京CBD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其中,核心竞争力集中反映区域竞争力强弱,评价指标应反映区域经济实力和经济运行的效果,具体涵盖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经济效益、企业发展等评价内容;基础竞争力对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具有支撑作用,是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评价领域应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人力资源状况;辅助竞争力又叫初始竞争力,主要体现区域自然优势,包括环境和资源状况等。北京CBD以国际商务活动为主,因此此部分评价以商务环境为主。

(二)指标体系说明

1.经济发展

商务中心区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枢纽,经济是其规划发展的重要内容。为了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情况和主导产业发展的规模,在经济发展目标层下设立了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经济效益和企业发展四个评价领域层。

经济规模。具体选择了“区域GDp增长率”、“区域GDp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两项指标。区域GDp增长率用来衡量功能区经济规模扩张的速度,功能区吸引、占领和控制资源的潜力及持续率;区域GDp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反映CBD经济的带动效应,突出CBD的首都经济增长极概念。

产业结构。决定着功能区未来发展的走向和趋势,是监测区域功能转移和衰退的重要指标。设置“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区域GDp的比重”、“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区域GDp的比重”指标来反映主导产业的发展情况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经济效益。CBD产业结构具有高级化趋势,经济发展呈现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特点。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万元GDp能耗”和“万元GDp水耗”指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利用水平加以评价,同时也可与其他功能区进行横向比较,反映不同功能区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企业发展。本评价体系设置“入区企业总数增长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前者反映功能区产业集聚和吸引能力;后者反映功能区企业的经营水平。此外,还设置了“三资企业收入比重”指标对外资企业经济结构进行分析,以评价功能区国际化发展水平。

2.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评价涵盖内容较广,应涉及劳动力就业、城市设施建设、环境卫生管理、城市秩序维护、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等各方面。但考虑目前北京商务中心区仍处于投资导向发展阶段,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提升区域产业功能是现阶段区域发展和建设的主要思路。因此,评价体系设置“基础设施投资额增长率”指标,直接对区域建设投入规模变动趋势进行监测,并间接反映城市建设基础条件的完备程度。此外,北京CBD发展正处于上升阶段,产业集聚能力不断增强,劳动力吸纳能力持续增长是区域发展的另一突出特点。且学术界对国际CBD的发展评价也比较关注就业指标,因此设置“从业人员增长率”、“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外籍及港澳台人员占区域从业人员比重”、“专业技术人员占区域从业人员比重”以反映区域人力资本状况和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反映区域环境卫生、城市秩序、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指标存在较大缺口,数据采集难度较大,故指标体系暂不考虑上述评价内容,待今后加以完善。

3.区域环境

北京CBD经济功能定位是建成集办公、会展、酒店、居住及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国际商务区。区域环境建设一方面要努力改善区域商务设施条件,提供高效、快捷的商务配套服务;另一方面还要有效控制商务成本的增长。对于城市中心区来说,发展空间有限,人口产业集聚,房地产开发需求增长,会迅速带动商务成本扩张,虽然一定水平的商务成本能够有效进行行业筛选,吸引较高经济实力的优秀企业进驻,但过高的成本会对产业集聚形成压力,并影响产业的外迁和区域功能的转移。香港商务中心区就面临过这样的问题。因此,评价体系从商务设施、商务成本两个评价领域进行研究,分别设置“写字楼建成面积增长率”、“星级宾馆出租率”、“零售餐饮企业营业面积增长率”三个指标反映商务活动服务和接待能力,设置“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商品房租赁价格指数”监测区域商务成本变动趋势。

三、指标体系权重

按照“层次分析法”,我们分层设计了专家打分矩阵,请若干专家对每一层指标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将比较所得的标度值作为矩阵的元素,然后运用统计软件计算各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其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将最大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即得到北京商务中心区评价指标体系各层指标的权重(见下表)。

①根据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城市副都心是城市边缘区域的中心,是以CBD为核心的六边形的顶点,具有一定的区域中心腹地范围,其地理位置往往是位于交通枢纽地区,具有相对较高的可达性。

②计算公式为:CBHi=中心商务用地建筑面积总和/总建筑基底面积。CBii=中心商务用地建筑面积总和/总建筑面积*100%。计算方法为:测出商业区内主要街道的相对长度,用临街两侧商业部门所有铺面(楼层分开计算)与临街方向的长度之比来计算CBHi,用商业部门占街道两侧房屋总数的百分比计算CBii。若CBHi≥1且CBii≥50%,说明该街道已符合中心商业区的特征。

参考文献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篇9

关键词:临朐县;现代农业;现状;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突飞猛进,然而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也面临着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本文主要以临朐县弥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从而发现问题,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推动整个地区现代农业的有序发展。

一、临朐县弥河流域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临朐县始终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位,因河、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先后投入财政资金6亿元,全面完成142座中小型水库修建加固,建设成了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30平方公里,先后改造了中低产田3.7万亩,节水灌溉3.2万亩,新增耕地6600亩以上,坚持“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拦、蓄、挖、截、引、节、排”有机结合,建成了一片片如丹河水库灌区、冶源水库灌区等高标准、综合生产能力高的农田[1]。

2.农产品种类多样,品牌优势明显

弥河流域的农业种植结构类型多样,其中果品生产占比最高,达到32.4%。瓜菜生产面积占到了种植结构比例的17.4%,冶源水库周围培育成了优质瓜菜生产示范基地,其中“杨善牌”西瓜、杭椒、杭茄等6种瓜菜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种植面积第三位的是玉米小麦。

3.区域化、产业化布局基本形成

九山镇至冶源水库的上游流域段,布局形成了现代生态农业带。遵循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的理念先后对晋家沟、红旗河、龙凤河、麻坞河等7条河道进行了高标准治理。治理河道1.5万米,建绿化带70公顷。

冶源水库周围,打造成了现代农业示范带。围绕现代农业、旅游观光为重点,水库周围区域已培育形成了大棚瓜菜、葡萄、奶牛、肉鸭、冷水鱼等支柱型产业。

城区流域段至县界段发展了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2]。因河因地发展,发挥临近县城的优势,相继建设了东城草庙子岭农牧、城关月庄大樱桃等22处现代农业示范区。

二、临朐县弥河流域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欠合理,农业区域化、规模化程度低

结构单一的家庭性农业经营模式又进一步导致了土地的零散化和分割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造成了障碍,同时也使劳动力专长难以有效发挥,更增加了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的难度,造成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下,农业科技投入少,不利于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和规模化经营,各地域农业发展状况趋同,造成区域化的特色产业发展迟滞,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程度不高,产业升级十分困难[3]。

(二)农业生态严重破坏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青壮年劳动力逐渐向城市集聚,进而造成大量农业用地的荒芜;土地灌溉方式的不合理,引发大规模的土壤盐渍化。而由于环保部门的失职,环境保护意识的落后,环保体制存在漏洞,对环境的管理仍然停留在“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层面之上,无论在环境立法还是环境补偿方面都缺乏防患于未然的预见性和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

(三)创新机制落后,农民文化素质偏低

受土地分散,传统家庭经营模式的影响,农业高新生产技术难以应用到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去,多数文化水平高的青壮年向城镇就业,对速发展的现代农业理念和知识,基层广大农民更是难以领会和接受,也不能及时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对先进农业机械,农业生产技术难以有效掌握,导致实际农业生产的科技化含量较低,农民只能凭传统经验进行农业生产,创新性不强。

三、临朐县弥河流域现代农业发展对策

(一)合理布局,分段发展,实现区域化、规模化发展

地处上游的九山镇、寺头镇山多岭多,自然景观优美,旅游景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建设中要在加大品牌、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做足做活自然景观结合文章,大力建设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充分发挥临近县城的优势,利用产业园区,拓展农业功能,使农业生产与休闲、观光和体验融为一体,包装提升一批即有产业园区,引进社会资本新建一批新的产业园区,打造出一批优质、高效的特色产业园区,为市民提供绿色观光休闲场所。依托我县龙山高新技术产业园资源、技术、人才等优势,发挥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优势和产业优势,推动弥河流域开发,打造经济发展隆起带。

(二)强化监督,促进环境生态化发展

要大力加强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基地建设,聘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把控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切实做到农产品的生态化、无污染发展。要采取相关措施,把农村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制定生态农业发展目标和规划,实行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加强扶持和监管体系[4]。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农业生产者的环境保护意识,组织专门的培训讲座,召开环境保护动员大会,从最基层农业生产实际中、从广大一线农业生产者中,杜绝环境破坏行为,提高广大公民的认识,把保护环境变成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切实促进临朐县弥河流域现代农业的发展。

(三)科教兴农,实现农民知识化

政府应当建立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升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力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应用科技能力,使新品种新技术尽快发挥作用,转化为经济效益。通过政策引导,以畜牧、农林瓜果和蔬菜为主,建立各类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和带动广大农户发展生产[5]。

加强与相关单位的技术合作关系,进行新农业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提高现代农业的生产能力和农民的技术素质。建立起完善的农业技术创新机制,使农业技术从研发、实验、推广到应用都统一起来,逐步形成完整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要切实提高农业生产者的从业水平,必须做到高级农业技术人才和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工作,让更多的农业专业人才深入农业生产一线,指导农业生产,从而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冯海发.全民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聚焦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J].党员干部之友,2014,2:21―22.

[2]谭润民.山东临朐以农业综合开发助力现代农业发展[J].中国财政,2013,23:14-15.

[4]李健.潍坊市发展现代农业现状及对策分析[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篇10

本文建立了区域银行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引入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构建区域银行业风险评价模型;然后运用某市银行业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与该市银行业风险实际情况吻合较好,同时模型还对该市银行业给出了风险提示。

关键词:

银行业;熵值法;风险评价模型;实证检验

一、引言

风险识别与评估是银行业和监管部门关注的核心内容之一。从我国当前经济金融的发展来看,区域内的银行业发展与周边区域经济金融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区域银行业风险很容易传染周边地区,局部的银行风险很可能成为引发整体性银行业风险的起源。可以说,区域银行业风险是整体金融安全的基础。目前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地区的银行业风险通过某类业务风险集中爆发向周边地区扩展,对沿海发达地区一些省份的金融和经济发展造成冲击,因此有必要从中观视角对区域内银行业风险状况加以识别和评价,从而尽可能及早采取措施主动防控银行业风险。区域金融风险研究已经形成了很多成果。易传和(2004)以核心指标、相关指标两大类指标研究建立区域金融稳定指标体系,核心指标从微观方面考察区域内金融机构的综合状况,相关指标从侧面评价区域金融的稳定状况,是对核心指标的补充。邵新力(2006)建立适合湖南省的区域金融稳定指标体系,通过构建统计模型定量测量湖南省金融业的风险大小和稳定状况。姚星垣(2008)构建了浙江省区域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特别关注浙江省市场经济化程度较高、民营经济发达这一特殊经济特征对金融风险的影响。崔艳娟(2008)以信贷增长、Cpi、金融机构发案率等10个指标,按照运行环境、宏观、微观三类指标研究风险预警体系。谭中明(2010)以8个子模块,分外部和内部影响因素建立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并以江苏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上述理论和实践从不同角度对区域金融风险的评价和测量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方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表现在:一是大多集中于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研究,缺少专门针对银行业风险的深入探讨;二是对区域性银行业风险评价指标的选择和权重确定较为主观;三是多以省份为区域进行实证研究,对城市银行业风险状况很少涉及。在借鉴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探索建立双层指标体系,引入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建立适合区域特征的银行业风险评价模型,最后运用模型对某市区域银行业风险状况进行实证分析。

二、区域银行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选取原则1.规范性原则。经济和金融风险评价指标在国际与国内均已形成较为规范和科学的体系,在选取指标时,尽量从人民银行、统计局、银监会等权威统计数据中选取。2.连续性原则。构建指标体系,不仅仅只是用于一次性判断和评估,而是能够持续跟踪区域内银行业风险状况。因此,选择指标时,更加注重指标时间序列的可得性和可比性,摒弃不利于持续观测的指标。3.重要性原则。引起银行业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指标体系不可能包含所有因素,只能选取代表性强的重要指标,这些指标应当是能够反映银行业运行外部环境、内部核心风险要素的关键指标。4.通用性原则。指标体系不仅仅能够用于某一特定区域内的风险评价,还要能够运用于不同区域。因此,选取指标更加注重通用性,摒弃具有很强的地方特征的指标,以便能够实现在不同区域的实证分析。5.互补性原则。银行业风险是经济、金融、社会环境等多方面风险综合而成,各项指标需要能够相互补充,充分反映区域内银行业风险状况。6.区域性原则。中观领域不同于微观领域和宏观领域,区域内银行业状况与一国总体情况和一家银行发展状况有所不同。选择指标应立足区域情况,使之充分体现区域内经济金融发展特征。

(二)指标体系构建按照以上原则,本文建立如下双层指标体系:银行业的风险状况,一方面取决于自身的经营管理状况,包括经营策略、市场开拓、产品营销、内控等因素;另一方面受到所在区域环境影响,比如地方经济发展情况、市场环境等等,因此指标体系设计必须同时考虑内部指标和外部环境指标。在我国银行体系中,既有法人机构,又有分支机构,二者资产负债、资产质量、市场占有率等等有明显区别,经营管理和内控体系差异较大,监管要求也有所不同,风险状况和风险评价指标选择需要有所区别。基于以上考虑,为全面反映区域银行业风险,首先设定三个指标作为总类指标:外部环境指标、法人银行风险指标和分支机构风险指标。1.外部环境指标。对于区域的银行业而言,其经营的外部环境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宏观方面,包括全国层次的货币政策;二是中观方面,主要是地方经济发展;三是微观方面,主要是区域内企业经营状况。按照这个思路,确定如下分类指标:宏观指标:在宏观方面,全国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将影响到一个区域内银行业的经营状况和风险状况。考虑到财政政策最终传导为一个区域内的财政收支和投资,全国性的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区域内的中观指标体现,因此对区域内银行业的风险评价宏观指标不再考虑全国性财政政策指标。在货币政策各项指标中,利率政策最终在微观层次体现为银行业的利差收入,可以通过微观指标进行衡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另一主要工具的准备金率,既体现货币政策取向,又对银行业产生直接影响。为避免相关性指标产生重复影响,选择准备金率作为宏观评价指标。中观指标:一般而言,GDp增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为全面准确反映区域经济运行状况,对GDp予以分解,将消费、投资和进出口①这些直接影响银行业经营的指标用于区域银行业风险评价,选择投资总额增长率、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和进出口总额增长率。为避免相关性因素重复计量,不再将GDp纳入指标体系。区域财政状况是地方经济环境的重要指标,房地产行业对地方经济和区域内银行业影响深广,因此将二者纳入外部环境中观指标。选择Cpi、财政收入/GDp以及商品房销售增长率。微观指标:区域内企业景气情况、盈利能力和行为模式等因素直接影响银行业利润和风险状况。在微观指标选择方面,主要考虑企业的景气指数、利润、企业亏损面及资产负债率等对银行业产生直接影响的指标。2.法人银行风险指标。法人银行机构风险指标,主要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指标,以及衡量风险抵御能力的资本充足、盈利能力指标。目前,人民银行、银监会等监管部门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统计监测系统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比较系统和客观地反映了银行业的风险状况,也为本文研究提供了比较权威和规范的银行风险数据来源。具体指标方面,建立法人银行5类13个风险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见表1)。3.分支机构风险指标。银行分支机构与法人机构风险指标有所不同,分支机构风险状况同样需要考虑信用风险、盈利能力等因素,但是其流动性、市场风险和资本充足指标通过其总行或者上级行控制,因此在分支机构风险评价时不再引入流动性、市场风险和资本充足指标。为计量上级行对分支机构风险状况的影响,引入“上级行影响”指标。具体指标方面,建立分支机构3类8个风险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见表2)。

三、区域银行业风险评价模型

为了科学确定指标权重的赋值,本文运用熵值法②构建风险评价模型。熵值是信息论对不确定性的度量值,信息不确定性越小,熵值越小。熵值法是通过计算指标的熵值,根据不同指标相对变化率对系统的影响确定权重的计算方法。基于不确定性的考虑,指标熵值越小,权重越大;反之则权重越小。基于熵值法的评价模型不仅兼顾了指标的相对水平,而且指标权重反映了此指标在评价体系中变化的相对速率,融合了指标水平和相对变化速度两方面的因素。熵值法排除了主观判断的因素,用信息熵确定指标的权重,对区域银行业风险进行动态评价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和科学性。

四、对区域银行业风险评价模型的实证检

验以某市为例。截至2014年底,共有各类银行业机构53家,包括两家政策性银行、5家国有大型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法人机构包括1家城市商业银行、11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网点共计1393个,从业人员约3.2万人。截至2014年末,全市银行业总资产占全省银行业总资产的21.3%,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居全省第2位,各项存款余额居全省第1位,该市银行业对全省经济金融有重要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因此,对该市银行业风险整体状况进行动态和定量分析,尽可能及时识别风险、测量风险、控制风险,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数据准备与指标权重确定按照区域银行业风险评价模型,将该市2009—2014年共24期季度数据③分别按照数据标准化过程计算出标准值,完成矩阵指标数据标准化,利用熵值法计算分类指标和总类指标权重。具体计算结果见表3。

(二)测算区域银行业风险评价值该市2009—2014年分季度3个总类指标风险评价值,以及该市分季度银行业风险总体评价值见表4。

(三)实证分析1.近6年该市银行业风险总体评价值由增转降,总体波动较大。风险总体评价值由2009年第一季度末的7.35提高至2011年6月的8.87,提高了21%,此后保持较高水平,2013年风险评价综合值开始进入下降通道,2014年下半年快速下降,到2014年底区域银行业总体风险评价值已经低于2009年初。从实际情况来看,2009—2012年,该市受益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经济高速发展,银行业整体风险较低,风险评价值保持了较高的水平。从2013年初开始,在“三期叠加”的形势下全市经济增长减速,银行业运行外部形势越来越严峻,风险逐步加大,2014年风险显著快速上升。从实际情况看,总体评价指标反映的银行业风险状况与该市经济金融的运行态势以及相关监管部门的风险监测情况一致。2.法人银行机构风险水平显著影响区域银行业风险评价。在区域银行业风险指标评价体系中,法人银行业机构风险状况的权重最高,发生于2010年底的某法人银行案件不仅引起2011年法人银行风险评价指标剧烈波动,也导致全市银行业风险评价在2011年剧烈波动。2014年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背景下,法人银行主要指标受到较大影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指标明显恶化。上述情况在法人银行风险评价指标中都得到了灵敏和准确的反映。分支机构经营相对稳健,从各行经营业绩和监管角度看,各项经营指标和风险指标持续改善,风险相对较低,但最近风险也呈上升态势,特别是2014年下半年开始,分支银行机构风险显著增加。上述情况在分支银行风险评价指标中也得到了准确的反映。3.外部环境指标波动影响区域银行业稳健运行。从分类指标情况分析,2014年末该市GDp增速为8.8%,比上年回落0.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速14.9%,同比回落25.4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速12.7%,同比回落1.2个百分点,均为2009年下半年以来的较低水平。特别是2010年底以来该市房地产市场逐步衰退,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下滑,进入2014年后住宅价格也出现回落,加剧了相关指标的波动。这些情况,在外部环境评价指标走势中得到了准确的反映。

(四)风险提示由表1可以看出,3个总类指标中,区域法人银行风险指标权重为39.87%,对全市银行业风险态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外部环境指标,权重为36.32%,充分反映了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对区域银行业整体风险的巨大影响;虽然分支银行机构在区域内市场份额占比高,但是分支机构风险指标权重仅为23.83%,相对风险较小。由此可见,地方法人银行是影响全市银行业风险水平最主要的因素,应当予以高度关注;地方经济发展状况是银行业整体风险的外部基础,是影响区域银行业风险水平的第二大因素。从分类指标看,在2009—2014年期间,该市消费、进出口、房地产对银行业风险的影响权重较大;企业景气、亏损面对区域银行业风险的影响超过企业利润和负债率;法人银行的流动性缺口率、资产利润率和资本充足率在风险指标中所占权重较大;分支银行机构的成本收入比、不良贷款率和资产利润率在风险指标中所占的权重最大。在银行业风险管理中,以上指标需要重点关注。

五、结论和展望

本文建立了由3个总类32个分类指标组成的双层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区域银行业风险评价模型,并用某市2009—2014年数据对该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检验情况表明该模型较为准确地反映了该市银行业风险状况。本文构建的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对区域内银行业风险进行度量,并且能够精确识别和定位区域银行业风险的积聚点和触发点,为风险管理提供准确引导。在评价方法方面,由于采用客观定量赋权法,利用规范统计数据,便于程序化操作,具有较好的通用性。目前这一评价体系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权重确定高度依赖样本且缺乏指标间的横向比较,分类指标内部关联性导致的重复计算因素不能完全剔除等等。本文在以下方面可以做进一步研究:一是持续实证检验,通过对不同区域、不同时段银行业风险状况进行评价,进一步检验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二是根据实证检验和监管规则变化,及时调整补充和完善指标体系;三是研究实现区域银行业风险预警功能。注:①之所以采用进出口而不是净出口,是因为进口与出口对银行业风险都会产生影响。②熵值法:在信息论中,熵是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熵值法是用于多对象多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方法,根据各项观测值所提供的信息量大小来确定指标权重,能够深刻反映指标信息熵值的效用价值。③数据来自于人民银行、统计局和银监会。

参考文献:

[1]abiad,abdul.2003.earlywarningSystemsforCur-rencyCrises:aSurveyandaRegime—Switchingapproach[R].imFworkingpapen.

[2]CarthurwilliamsJr,RichardmHeins.2004.Riskmanagementandinsurance[m].Boston:mcGraw-Hill.

[3]周才云.区域金融稳定预警指标体系和风险防范[J].商业研究,2006,(4).

[4]王顺.金融风险管理[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5]谢荣,钟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

[6]沈庆劼.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构建的理论框架[J].科技资讯,2007,(6).

[7]辛波,于淑俐.金融生态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以全省为例[J].山东经济,2007,(11).

[8]杨丽荣,沈悦等.金融安全预警指标的权重确定及其实证[J].决策参考,2008,(4).

[9]姚星垣,郭福春.构建浙江省区域金融风险预警体系研究[J].浙江金融,2008,(5).

[10]赖娴.区域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2009.

[11]刘毅.银行业风险和防范机制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12]谭中明.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设计和综合度量[J].软科学,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