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健康教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41:53

初中心理健康教案篇1

初中心理健康班会课教案

做习惯的主人,不做习惯的奴隶

一、班会背景:

和部分家长恳谈并且与个别学生交流后,发现问题主要还是出在不良的学习习惯上。因此适时开一次有关“学习习惯”的班会课是当务之急的事。

二、班会目的:

通过班会使学生认识到学习习惯好坏优劣对学习的巨大影响,并积极改善自己的不良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质量。

二、班会重点:

检查自己的学习习惯,找出存在的问题。

三、班会难点:

养成一个好习惯,并付之以实践。

四、班会准备:

1、制作三份问卷准备印发给学生填写:

问卷1是有关“好习惯、坏习惯的区分”,这些都是在家长那了解到的或是与部分学生

交流中得知的情况。

问卷2是学生的一份“自我报告”,内容主要为: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习惯,列出自己

的好习惯和坏习惯(不能少于3条),简要说明理由或后果。(课前填写)

问卷3是有关“养成一个好习惯的实施计划”。

2、请四位同学准备介绍学习经验。(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

五、班会过程:

(一)、引入:

初三是我们初中四年里最后的收获年级,同学们四年的努力再经过这90多天的奋斗,将结出丰硕的果实。

进入初三后,老师欣喜地发现很多同学开始全身心投入学习了,从被动转变为主动的过程中老师认为包涵着同学们对于自己未来的规划与期待。老师很开心,也对同学们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只是,我们也发现不少同学因为以往所养成的种种不良学习习惯,直接影响了学习效率学习的质量,最终导致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今天我们在这里开一个主题为《做习惯的主人,不做习惯的奴隶》的班会,希望能有效帮助同学们在学习习惯上“扬长避短”。

(二)、“好”“坏”习惯之争:

1、发下问卷1《区分好习惯与坏习惯》,要求学生在这些习惯面前选择区分。

2、老师结合班内现象加以指导: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学习习惯的好坏。

比如我们班一些同学总是认真制定学习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去做,学习安排得井井有条,生活十分有规律,作业总是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一些同学喜欢就看书和做作业时遇到的问题与其他同学讨论,他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就比较透彻全面;一些同学在记忆知识时,采用记住后再记上几遍的“过度学习法”,公式、定理、名句、单词等内容在要用的时候总是能很快地想起;一些同学晚上做习题前,总是先复习一下有关内容,看一遍白天老师讲过的内容,然后才开始思考问题的解法,结果题目做得又快又正确。有这些好习惯的同学,学习效果常常较好。(点名表扬为主)

再罗列一些个别同学的不良习惯(不点名):学习时心不在焉,看了大半天书也不知道书中在讲些什么;上课时不认真作笔记,而是在纸上、书上乱涂乱划,考试复习的时候就感到没有头绪;晚上总要先看好长一会儿电视,有时还要煲电话或上网聊天,然后才开始做作业,结果弄得很迟才睡,或者干脆把作业拖到第二天完成;边做作业,边翻小说、听电视伴音、浏览网页,作业做得很慢,有时还漏做或做错。这些坏习惯也严重影响了这些同学的学习效率。

(三)、自查与反思:

拿出已填写好的问卷2《自我报告》:对照上述老师所说的这些好坏习惯,在各自的这份自省表中进行修改或补充。

(四)、指点迷津:

请五位同学简要介绍自己或他人的学习经验:

1、分清主次,首先完成学习任务。

要点是:不要在玩得很累、很迟时才开始学习,这样不仅学习效率不好,做作业、背书

常常来不及,而且还会对学习产生厌倦感。

2、专心致志,不一心二用。

要点是:不要边做作业边干其他的事。

3、有张有弛,劳逸结合。

要点:连续学习1、2小时,中间就应该安排一次休息。

4、学习生活的安排有规律。

要点:根据学校规定的上学、放学时间,结合自己的状况,制定一个更具体的作息时间

表,坚持下去形成习惯。

5、遵循学习常规。

要点:课前预习,课上记笔记,课后复习,做习题。课间与同学讨论,不懂就问或查资

料,独立完成各项作业。今日事,今日毕。

(五)、付诸行动:

同学们时间对于我们而言是紧迫的,所以老师呼吁每个同学从今天开始试着养成一个好习惯,就用三周时间。在下面问卷中记下你的计划和实施情况。

发下问卷3《养成一个好习惯》

/3/18

附问卷:

问卷1:《区分好习惯与坏习惯》

在下列好习惯前打“∨”

1、晚上学习时先浏览一下第二天要上的课文内容。

2、上课时把老师讲的要点记下来。

3、上课时想其他事情。

4、下课时离开座位,活动一下身体,眺望一下远处。

5、数学课做语文作业。

6、晚上做作业时把音乐放得很响。

7、以平静的心情学习,不在看书时胡思乱想。

8、与同学讨论题目。

9、语文课偷偷背外语单词。

10、询问老师不懂的地方。

11、上学时常常忘带书本、练习册或其他学习用具。

12、常将第一天的作业拖到第二天做。

13、不愿意仔细看课本,深入思索教材的内容。

14、喜欢看课外书。

初中心理健康教案篇2

〔关键词〕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淮安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11)01-0020-03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1.调查对象

本次研究随机抽取市、县、区教育主管部门、教学研究部门及淮安市直初中及清河区、清浦区、开发区、淮阴区、楚州区、涟水县、洪泽县、金湖县、盱眙县等县区初中学校。发放问卷167份,回收有效问卷16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7%,问卷涵盖市直学校3所,县区直属学校20所,农村学校141所;学校管理者42人,教师122人。访谈学校10所,其中市直学校2所,县区直属学校3所,农村学校5所;访谈人员15人,其中,市、县、区教育主管部门领导3人,教学研究部门教研员2人,学校管理者4人,教师6人。

2.研究工具

(1)运用了自编的《淮安市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情况调查问卷》对全市167所初中进行调查。本问卷共设计封闭式问题28道,填空题4道,选择题24道,包括学校基本情况、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工作开展情况、心理咨询室建设情况等。

(2)运用了自编的《淮安市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情况访谈提纲》,与市、县、区教育主管部门领导,教学研究部门教研员,学校管理者,教师进行访谈。本访谈提纲包括4道开放式问题,包括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目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主要困难及如何应对、对此项工作有何计划与设想等。

二、问题与讨论

1.认识模糊不清,工作方法简单,缺乏科学规划

一些学校的校长、教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模糊不清,不到位,认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针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只要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岗位,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配备了心理咨询室、购买了心理测试软件、开展了心理咨询活动即可,至于如何开展这项工作,那是心理教师、政治教师、德育处老师的事,与自己的专业、工作无关。一些教师只注重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某些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只是迎接检查时的摆设,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不实,流于形式,表面化。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一般只在各校初一年级开设,约占调查学校的62%,有极少数的学校将其作为必修课,更多的学校将其作为选修课或校本活动课程,并且课时很难保证。这势必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实效性。在新一轮的课改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归属问题的认识仍然模糊不清,使这一问题更加严重。

通过访谈了解到,目前淮安市还没有制订一个“中长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绝大多数学校对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没有具体、可行的计划,工作缺乏系统性、连续性,他们所思考的还是一些零星的、琐碎的工作。主要有: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与校长的工作业绩挂钩。②组织学校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的评选活动。③组织优秀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有计划地到各学校交流、支教。④逐步对区域内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合格验收等。

在问卷调查中,大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主要是由该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主设计和进行的,约占46%,随意性强,缺乏规划性、系统性。学校在经费和人手方面的支持不够,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的难度,很多工作常常有头无尾,不了了之,最后搁置或者放弃。

2.发展不够平衡,城乡差距大,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目前淮安市已有近90%的初中学校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然从表面上看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但从横向上比较,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依然表现十分突出:市直初中优于县区直属初中,县区直属初中优于农村初中。城乡差距大,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开展方面,市直初中积极主动,能够正常开课,取得了一定成效。县区直属初中多为兼职心理教师,工作断断续续,不能保证正常开设课程。农村初中学校情况更差,师资缺乏,在调查问卷的统计中,没有开课的34所学校全部为农村初中学校,有的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几乎为空白。

在心理咨询室建设方面,市直属初中、县区直属初中等城区学校,由于配备了专兼职心理教师,学校都设有心理咨询室,基本上都购买了专业的心理测量工具,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每周一次或每月一两次向学生开放,学生也能主动找心理教师或到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在设有心理咨询室的学校中,85%以上的学校有完善的工作制度。多数农村初中学校心理咨询室利用率很低,心理咨询室只是摆设或应付上级检查,甚或根本没有。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固然与学校领导的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程度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有关。因此,加强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是改变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重点,是推进淮安市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体发展的关键。

3.师资队伍问题:体现为人员缺乏,业务能力不强

从问卷调查中得知,淮安市专、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共113名,其中专职教师18人,兼职教师95人。可见,专职心理教师很少,且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又被安排做其他工作,不能发挥其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全市平均每2800名学生有1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理想状态(500-800名学生/1名心理教师)相差甚远,农村初中尤为突出。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毕业或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培训的教师不到心理教师的1/6,人员素质远远没有达到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学校在开展班、团队活动时,常常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狭隘化;在开展学科教育时不注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时,没有为接受心理咨询的学生建立心理档案等。这些问题常常出现,也说明其科学化、专业化水平不高。

在心理教师的专业培训方面,淮安市主要方法是全员培训,包括领导培训(学校分管德育校长、县区教育局分管德育工作领导)、专兼职心理教师培训、新教师岗位培训和各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班主任和班团队辅导员培训,通过专题讲座方式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等,但培训多为专题培训和研讨会形式,缺乏系统性、连续性、专业性。全市虽有近千人参加市级培训,但是,这些教师回到工作岗位很难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不规范:突显投入不足,心理咨询室利用率低

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得知,除部分学校的心理咨询室能正常使用外,大部分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多为摆设,不能利用起来。甚至还有学校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用其他办公室代替。心理咨询室硬件设施比较完善的初中占10%左右,一般的占60%,缺乏的占30%。教师拥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比例很低,很多教师为政治教师、学校德育主任等,他们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仅凭兴趣、爱好、热情,绝大多数心理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心理咨询室的直接管理者为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及其他人员的占80%,专职心理教师仅占20%。开放情况差别也较大,每周一次的占10%,每月一两次占18%,不定期开放的占50%,不开放的占22%。多半以上的学校没有专业的心理测量工具;有专业心理测量工具的学校,又缺乏专业的心理测量人员,现有的心理测量工作也是由未经过严格培训的人员操作的,盲目性、误导性很强。为全体学生建立心理档案的学校很少,仅占5%,为部分班级学生建立心理档案的学校占23%,为咨询学生个体建立心理档案的学校占51%,没有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学校占21%。多数学校没有心理咨询室的专项经费,即使有,也仅能达到可支持机构正常运作的1/10左右。由于经费投入过低,心理咨询室缺少系统的软件和相关的图书资料及必需的一些设备,档案资料管理混乱。由此可见,缺乏规范的心理辅导室也是制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直接障碍。

三、加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

1.重视薄弱初中,确保平衡发展

(1)应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和岗位编制。建议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薄弱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和心理教师岗位编制上能有相应的硬性规定和保障政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重视薄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和师资编制,并把它作为评估、考核学校业绩的一项重要标准。学校的环境建设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切实解决目前部分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设施不完备、经费投入有限、教师工作量无法计量、缺少相关的图书及资料等现实问题。

学校要确立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地位。在制定工作目标、工作计划的同时,校领导要亲自过问、专门负责,并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学校常规课程管理之中。要设立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岗位,划拨经费,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保证其课程时间,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2)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推进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初中校应进一步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渗透到家庭、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学校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还受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学校要通过各种活动,破除那种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发展好的旧观念,创设家长参与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要关注社区的环境,净化社区的环境,充分利用社区一些有益资源和场所,营造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氛围。

(3)寻求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突破口。淮安的初中学校有相当一部分位于农村,因此,寻求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突破口,是解决薄弱初中,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平衡发展的关键。淮安市教育局、淮安市教研室要在人员培训、硬件投入、经费划拨等方面向农村学校倾斜。暂不具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同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主动协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学校开展帮扶和支教活动。市、县、区可以组织优秀心理教师成立心理健康教育讲师团,经常性地深入农村学校,为学生、为家长、为教师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此外,还可以借鉴其他行业流动服务的形式,将心理咨询室装备到面包车上,组织优秀的、有国家资质的心理教师深入农村学校,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实施水平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持续、健康地发展,需要有一支专业的、权威的心理专家、学者团队作坚强后盾。建议教育行政部门能将这方面的培训计划,纳入正规的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的计划之中。

在开展继续教育培训,特别是校长培训时,要增加和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内容,提高校长及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多掌握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咨询技巧,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心理教师的流动性大、专业教师少、兼职教师业务不熟练及培训机会少等现实问题。对心理教师的要求是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对专业知识和实际能力达不到要求的,绝不随意安排做专职心理教师。同时要注意加强对专职心理教师的交流、学习与再培训工作,努力将其培养成为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中坚骨干。

3.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与评估体系,加强督察和指导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评估和指导,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队伍的建设情况,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各学科课程的渗透情况,科研情况,实际效果等。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细则、评估办法,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教育教学研究机构要就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出现的一些问题,给予及时的解决,帮助各校确定发展方向、制定工作实施计划,明确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方法以及对象。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行政层面上若不建立符合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的教育督导和评估措施(体系),不加强督察和指导,就很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可以借鉴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的一些做法,建立相关规章制度,保障师资、资金、场地等到位,并提出具体的措施、细则和考核标准,有章可依,有章必依,定期考评,必要时实行一票否决制。

4.规范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

加强对心理咨询的宣传,向学生传递正确的咨询观念,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咨询环境。要进一步完善学校心理咨询制度,配备专职、专业的心理教师,购买和配备必要的心理设备与测量软件,定时开放心理咨询室,提高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利用率,作好记录和资料整理,严格做好资料保密工作。同时,应以各高校的心理系、专业心理咨询机构为依托,聘请具有国家高级资质的心理咨询师从事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注重培养一批以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学科教学能手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骨干力量。对学校心理咨询师的要求是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对专业知识和实际能力达不到要求的,绝不随意安排做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心理咨询工作。淮安市教育局、淮安市教研室要牵头成立全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机构,具体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心理咨询工作的管理监督、教师培训、科研项目的确立等,真正把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抓好抓实。

初中心理健康教案篇3

一、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重要性

1.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建立心理档案的过程是学校领导、教师不断了解学生的共性和个别差异的认识过程。它能帮助领导、教师比较客观地了解学生,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打下基础。

自1997年9月中学取消了重点初中,小学取消了升学考试、留级制度以后的三年多里,我们连续三年测试预初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测试结果表明,预初年级学生的平均智商高于以往3~4个百分点,智商在120以上的学生所占的比例虽有所增加,但幅度不大,智商偏低的学生所占的比例也有所增加。这个测试结果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目前初级中学的生源情况,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新课题。这几年,我校正是在科学的心理测试的基础上,开展了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分层教育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2.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

学生的心理档案对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来讲,可以起到了解学生的“窗口”作用。通过学生心理档案,教师能充分掌握班级学生总体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学生个体的能力、性格、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特点,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据此,教师也能帮助学生按照自身的发展水平确立努力方向,预防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3.为学校领导客观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依据

从测试情况看,心理健康的学生是占绝大多数的,学生的学习能力总体水平呈正态分布,但班级之间特别是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在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时,不能以绝对的标准来衡量,应进行纵向的比较,考虑同一个班级在原有基础上是否有所提高,不同层次特别是后进学生是否有所提高。这样的评价标准才是比较客观、公正的。

4.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的德育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德育工作的基础。

在心理测试中,我们了解到目前不少学生的抱负水平相对较低,缺乏理想,约有20%~30%的学生对学习缺乏自信心和好胜心。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日常的德育工作中加强了对学生的理想包括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的教育。我们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请学生和家长一起参加学校举行的大型心理辅导活动,在肯定成绩的前提下,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了心理剖析,从学生努力学习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关系入手,要求他们克服自卑或无所谓的心理,先树立一个近期目标,然后逐渐再向高一级目标努力。这样的心理辅导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

5.有利于个案研究

在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特殊的学生。对此,我们逐一加以分析,推进个案的研究工作。对一些心理不太健康的学生,我们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和调试,帮助他们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二、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在建校的九年中,在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方面,我们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2年10月~1995年9月(基础阶段)

在此阶段中,我们自行设计了学生心理档案表,表内包括五项内容:(1)家庭情况,其中包括家庭结构类型、学龄前教育类型以及家长对子女在工作能力及学习方面的期望等,(2)学习情况,指学生从进校测试到初三毕业,每一学年的成绩及年级的名次,(3)心理情况,包括不同时期的智力水平、个性心理特征等;(4)心理调试,指通过调查及平时的观察,对学生心理进行调试并跟踪的记录;(5)择业记录,综合分析学生四年的心理健康、学习、生活等情况,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择业建议。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的过程中,我们引进了一些在本市范围内广泛应用的科学性强的心理量表,保证测试的科学性。

第二阶段:1995年10月~2000年9月(发展阶段)

在初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基础上,我们对预初年级进行了16pF人格及学习动机等方面的测试,进一步了解了学生的个性特征。

第三阶段:2000年10月至今

学校购买了心理测试的电脑软件,充分利用计算机对学生进行多项心理测试,提高了测试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学校还在预初、初三两个年级测试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做了年级、班级之间的比较分析,为深化学校教改,培养学生良好素质,开展分层教学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三、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应遵循的原则

1.积极性原则:建立心理档案的过程,是教师不断了解、发现学生特点的积极认识过程。心理测试的目的不是对学生进行总结性的评定,而是为了了解学生心理素质的特点,认识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为他们设计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使他们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对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来说,要尽量发掘他们的长处,使他们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获得新的发展和提高。

2.能动性原则:建立心理档案,不是单纯地把学生看作被管理的对象和客体,而是把他们看成管理的主体,看成是积极的活动者。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想方设法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能力,引发他们的自我激励机制。在教师适当的咨询辅导和引导后,学生能成为积极的活动主体而不足消极的适应者。

初中心理健康教案篇4

关键词:异位妊娠;电话回访;健康管理异位妊娠,指受精卵种植并发育在子宫体腔以外的妊娠[1]。妊娠物破裂后,严重者可导致休克,甚至死亡,严重影响育龄女性生命安全和生存质量,患病后再生育能力下降,增加了家庭的心理及经济负担。健康管理,是对个体和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2]。经研究发现,对有生育需求的初诊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健康管理,能有效控制重复异位妊娠健康危险因素,明显降低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妇科住院的有生育需求的初诊异位妊娠患者50例,年龄18~30岁,平均年龄25.64岁,其中未婚8例,已婚42例,排除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观察的患者和不愿配合临床观察,中途退出的患者。

1.2方法

1.2.1建立健康管理小组。在患者入院时,向患者发放入院宣教单,介绍病区环境,介绍管床医生和责任护士,便于患者及家属与小组成员的联系。由管床医生和责任护士组成健康管理小组,共同参与健康教育[3]。

1.2.2建立异位妊娠患者疾病档案在患者入院明确诊断后,为其建立个人疾病管理档案。档案内容:①个人一般情况(姓名、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婚姻状况、生育史、目前健康状况和疾病家族史、生活方式(个人卫生、性生活卫生、避孕措施、流产频数等);②实验室检查:血HCG、血尿常规等;④辅助检查:B超、心电图等检查;⑤心理状态与性格特征;⑥疾病知识及知晓度;⑦再次发生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评估;⑧目前需要干预的影响健康的问题;⑨拟采取的干预方案及实施情况;⑩行为干预效果评价[4]。

1.2.3住院期间健康教育加强住院期间患者疾病健康教育,主管医生主要负责诊治方案和效果、手术情况、预后等方面。责任护士除负责常规性治疗护理指导如入院宣教、特殊检查、用药知识、手术前后配合及注意事项外,侧重生殖保健知识如异位妊娠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案;重复异位妊娠发病的危险因素、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治方案和效果;特殊检查相关知识、手术或用药知识、避孕节育知识、盆腔炎防治、性卫生保健、心理支持等。

1.2.4随访时机及内容随访频次:1个月内2次/月;2~3月内1次/2月;4~6月内1次/3月;7~12月内1次/6个月。随访内容:根据患者疾病管理档案,通过电话随访,分阶段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其可控制的危险因素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健康教育中,医护共享健康教育反馈信息,适时对教育内容作调整和补充。回访前详细了解患者资料,电话回访时环境要安静,选择适宜的回访时间,避免上午上班忙碌高峰期,避免饭点及休息点,可选择周末,在中午12:30~13:00,晚上19:00~19:30,适当控制每次交谈的时间,控制在15min左右,避免时间过长,引起患者反感。交谈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言表达要简洁,吐字清晰,语气要柔和、有亲和力,交谈时恰当引导患者说话,并及时回应,使患者感受到信任和放松,针对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合理的建议。回访期间围绕身体康复情况、孕育情况、心理状况,并进行针对性健康指导。反复强调重复异位妊娠的主要病因,积极防治妇科炎症,采取一段时间较为安全的避孕措施,控制炎症后再考虑孕育,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的机会。

2结果

电话回访成功50例,无法联系2例,回访成功率96%;患者本人接听电话40例,占83.33%,家属或其他人代述8例,占16.66%;回访时发现9例患者需来院复查,占18.75%,其中宫外孕复发2例,阴道炎4例,稽留流产3例,通过回访提示,均及时来院复诊治疗,均获痊愈。有23例患者确诊宫内怀孕,胎儿存活。

3讨论

3.1对异位妊娠患者的隐私保护电话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在病史采集时预留的两个电话号码,都是以患者的号码优先选择,回访时的对象多为患者本人,健康教育时更有针对性。因为是一对一的交流,患者更愿意敞开心扉。接听电话是免费的,增加了电话回访的成功率。

3.2及时发现出院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通过定期电话回访,反复强化患者的健康行为,延伸了护理服务,及时发现患者延期出现的健康问题,并使之得到有效的处理,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本组电话回访时发现9例患者出院后存在影响健康的问题,均给予及时指导,来院复诊后治愈。3例患者确诊宫内怀孕后,提供了相应产前指导。

3.3提高了患者出院后对疾病复发的自我保护意识异位妊娠的复发率高,隐蔽性强,根据出院时间的长短,文化程度的不同,适时健康指导,使其注意自我辨别,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就诊。

3.4电话回访健康教育使三方受益医院、护士、患者三方均受益,电话回访是一种低成本,高效能的新型护理服务模式,缩短了患者寻医时间,更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解决了出院患者的后顾之忧,同时也展示了护理人员的知识、才能和人文素质,树立了自身良好的职业形象,提升了护士形象,增强了爱岗敬业的信心。通过主动联系,稳固了患者的来源渠道,从而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4结论

通过对有生育要求的初诊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健康管理,能有效降低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及家属的家庭负担,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望今后能充分发挥现代通讯设备的优势,发挥微信、QQ等通讯工具的作用,适时群组聊天,加深互患之间,患患之间的交流沟通,为更多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54.

[2]陈君石,黄建始.健康管理师[m].第1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11.

[3]邓慧素.个性化健康教育对重复异位妊娠患者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8):84-85.

初中心理健康教案篇5

一、结合生物学科内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生物学科作为初中教育体系中的一门基本科目,教材中涉及到不少生理学与心理学知识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利用这些特殊的知识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了解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可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并指导他们掌握消除不健康心理的方法。而且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的生活与学习,随时掌握他们的心理状态,将不健康心理扼杀在萌芽中。比如,在“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依据教材内容在班内开展一个以“感恩母爱”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正式讲授教材内容之前,新设计一些与母爱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和自己的父母进行交流沟通,诸如,可让他们询问母亲在怀孕期间发生过哪些令人难忘的事情?感觉比较幸福的事情有哪些?遇到哪些困难,以及如何克服的?等等,并相互交流结果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分享。接着,教师可告知学生人体疼痛的感觉分为多个级别,其中目前在分娩时所承受的疼痛为最高级别。通过教育和引导,不仅可加深学生对父母的理解,增强彼此之间的感情,让他们感受到父母养育孩子时的艰辛,并使其热爱生活与生命,进而形成感恩的健康心理。

二、提升教师人格魅力,言传身教影响学生

教育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与理论,还属于思想教育内容,教师应从素质教育的理念出发促使他们全面发展,具备高尚品质和健康人格。初中生正处于关键的思想发展和意识形成重要时期,周边事物对他们的影响较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和教师接触的较为频繁,影响力不同忽视。所以,初中生物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和生活习惯,以积极向上与饱满热情的态度去影响学生,通过提升个人人格魅力言传身教的感染他们,在无形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效果可能更好。例如,在学习“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时,教师可事先要求学生搜集关于我国森林状况和绿化方案设计方法的资料,以及调查本校的绿化情况,并绘制出本校的绿化方案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次性筷子和被砍伐森林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看到这些图片之后有什么想法?森林和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讨论:在你的生活经历中是否遇到过破坏环境的事例?破坏环境有哪些不良影响?是否知道哪些行为和举措能够保护环境?然后,在实际生活中,教师应以身作则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学校的草坪和树木,冬天给树木防寒,夏季浇水等。如此,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促使他们也积极参与到绿化活动中,从而形成健康心理。

三、营造良好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教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特殊的环境,情境创设能够对教学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要想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需根据学科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营造一个能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为此,初中生物教学需以公平、民主的态度对待整体学生,鼓励他们学习,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其学会与人相处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由于初中生的心理比较脆弱和敏感,教师应多爱护和关心他们,为其形成健康心理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持,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效果。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教学为例,教师可从学生熟悉的动物入手,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结合教学内容分析动物的特征,以教材为基础适当延伸教学内容。教师为营造良好教学情境,可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长江白鳍豚的图片,告知学生它们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正面临严重的威胁,地球上每年都有大量的物种绝灭人类不能漠然处之,原因在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同时,当学生遇到难题或无法理解的知识点时,教师应耐心解答运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和预期,肯定与鼓励他们的表现,学会换位思考维护其自信心。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信任和尊重教师,认同保护生物多样性,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四、总结

初中心理健康教案篇6

2018年中考体育全靠考场上“挣分”

满分仍为60分取消日常锻炼10分

记者昨日从市教育局获悉,2018年我市中考体育考试政策“变脸”,满分仍为60分,但取消往年包含的日常锻炼10分,考生的中考体育分数必须全靠在统一测试的考场上“挣”。

考试时间定在四五月间

我市凡报考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职的应届、往届初中毕业生,均须参加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简称中考体育考试)。考试时间为2018年4月至5月,具体时间由各县自行安排,市区由市教育局统一安排。

2018年芜湖市中考体育考试男生、女生各设置三大类项目:

男生考试内容:

第一类项目:1000米跑(必考);

第二类项目:篮球运球或原地双手投掷实心球或足球运球(选考一项);

第三类项目:立定跳远或1分钟跳绳(选考一项)。

女生考试内容:

第一类项目:800米跑(必考);

第二类项目:篮球运球或1分钟仰卧起坐或足球运球(选考一项);

第三类项目:立定跳远或1分钟跳绳(选考一项)。

各县中考体育考试科目同为男生、女生各三类,除必考项目外,选考项目由各县教育局根据本地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实际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确定,并在考试前2个月向考生公布。选考项目中须包括足球项目。选考项目应列出若干个,让学生可从中选择。

中考体育考试满分为60分

我市2018年中考体育考试分值满分为60分(其中必考项目22分,选考项目19分),考试成绩计入升学录取总分。

学生日常锻炼、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与体育与健康相关的过程性评价作为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身心健康”维度的实证材料记入档案。

评分标准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初中三年级相关项目的评分标准(见附表),比2017年的评分标准有所提高。

免考缓考政策和申请程序

因肢残、伤病免修体育课且不能参加中考体育考试的考生,均应办理免考手续。

因肢残丧失全部运动能力,获准免修及免考的考生,中考体育考试成绩按总分的100%计入中考总分。

因伤、病长期免修体育课,但未丧失运动能力而申请免考的考生,应有二级甲等或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的病历。获准免考的该类考生,中考体育考试成绩按总分的60%计入中考总分。

因体弱、伤病、心脏病或特异体质不宜参加中长跑、获准必考项目(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单项免考的考生,其必考项目成绩按该项目的满分值的60%,即13分评定。

因伤、病或意外事故等原因暂时不能参加中考体育考试的考生,可申请缓考。参加缓考的考生,由当地中考体育考试的领导机构规定时间,集中组织补考。补考仅限一次,如因伤、因病仍不能参加补考的考生,须办理免考手续,中考体育考试成绩按总分的60%计入总分。

申请免考、缓考须提供的证明材料:因肢残申请免考的考生,须提供残疾证(残疾类别为肢残)或提供具有资质的、伤残等级鉴定机构的证明;因伤、病长期免修体育课而申请免考、缓考的考生,须提供二级甲等或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的病历等证明材料。

申请免考、缓考的程序是:由考生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免考缓考申请表,注明免考、缓考原因,报当地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核。

今年省厅方案出现四大变化

据了解,2018年省厅中考体育考试方案与2017年时对比的四大变化:

一是名称上的变化。2017年考试的名称是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2018年省厅文件改为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

二是分值上的变化。2018年省教育厅首次将中考体育作为学科(体育与健康)列入考试科目,考试总分值定为不低于60分,2017年为55分,我市2017年中考体育考试总分值为60分,但包含了日常锻炼10分。

三是免考考生成绩发生变化。2018年省厅文件规定,获准免考的考生,其中考体育考试成绩以总分60%计入中考总分,2017年为70%。2017年我市执行70%的比例。

四是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维度提法的变化。2018年省厅文件:与体育与健康相关的过程性评价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作为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身心健康”维度的实证材料记入档案。2017年文件提出“运动与健康”维度。

落实省中考体育考试政策

记者了解到,在市教育局制定2018年我市中考体育考试政策之前,安徽省教育厅已发出相关通知,我市制定的2018年中考体育考试政策,是对省教育厅通知精神的具体落实。

省教育厅在通知中指出,2018年,我省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总分值定为不低于60分。必考项目与每个选考项目的分值由各市、省直管县教育局自行确定。各单项成绩测试时以0分为起点,不得设最低分;评分标准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初中三年级相关项目的评分标准。

初中心理健康教案篇7

〔关键词〕韩国;保健教育;学生健康增进计划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17)15-0004-05

韩国首尔市在2014年下半年提出了“让所有人都幸福的革新未来教育”的教育发展愿景,包括培养知性、感性和个性的创意教育,开启所有人发展潜能的责任教育,学生、教师、家长、市民的参与教育,安全和值得信赖的安心教育,沟通与支援相结合的教育行政协调五个政策方向。其中“安全又值得信赖的安心教育”是学生能在安全、平和、宜人的环境中以幸福的心态专心于学业与自我发展,与朋友开心享受生活的教育,是保障学生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承诺。2015~2017年,首尔市教育厅体育健康科每年基于首尔教育方向中安心教育的内容及要求,推出《保健教育及学生健康增进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丰富和充实了安心教育的理念。以下对2017年《计划》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并对其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一、计划的主要内容

该计划主要由致力于终身健康的系统化保健教育和保健教育支援体系两大部分构成,其中致力于终身健康的系统化保健教育的运转包含七个方面的内容,支援保健教育的体系包含七个方面内容。

(一)致力于终身健康的系统化保健教育

致力于终身健康的系统化保健教育包括七个主题:学校保健教育内实化;性教育的强化;建立保健教育、性教育、精神健康教育的咨询奖励;建立区域单位保健教育研究会;建立保健研究学校;建立性教育、精神健康授课研究会;提高保健教师的专业性和敬业精神。

1.学校保健教育内实化。推进方向有四大领域:其一,保健教育实施方案(见表1);其二,保健教育授课中应急患者管理对策及支援方案的配备;其三,校内教职员工间的协作及与保健教育相关的学生健康增进项目的灵活运转;其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的开发、灵活运用及优秀教育资源共享;其五,为保健教育体系化运作提供行政、财政的支援。

2.性教育的强化。实施方针包括:提出性教育年计划,每个年级每年要实施15课时以上的义务性教育(包含性暴力预防教育三小时)等。实施方法为:确保性教育课时数,实施持续的阶段性的性教育;确保性教育财政预算及支援;强化性教育任课教师的专业研修;家庭、区域、社会相结合的性教育的活性化;定期监察及实施情况调查。表2显示了小学、初中、高中《国家水平标准》预期目标分类。

3.建立保健教育、性教育、精神健康教育的咨询奖励。通过建立学校保健教育、性教育、精神健康教育的支援,宣传优秀案例,强化保健教师的授课能力等。其推进方向包括有关保健教育的支援、监督部门的组成和运行、保健教育的支援建设等。

4.建立区域单位保健教育研究会。协会的建立旨在强化及内实化保健教育;通过摸索多样化的教授学习方法,提高保健教育的专业性;通过咨询、研修,挖掘优秀事例并应用于实践中。推进方向包括:构建区域单位保健教育示范授课协会(小学25个,初中14个,高中11个,特殊学校2个);开设保健教育示范公开课(小学、初中、高中、特殊学校至少每年要实施三四次)等。

5.建立保健研究学校。研究有关保健教育政策、教育过程、教育方法及教育资料的开发,继而普及、灵活运用其结果。推进方向包括:2017年教育部邀请的研究示范学校(1所);创意经营学校与健康增进典型学校间交流结果;建立心理健康学校;性人权教育运作。

6.建立性教育、精神健康授课研究会。通过授课研究会的运作,提高课程质量,开发典型课例,强化教职员工能力,继而培养对未来社会必要的创意、融合型人才等。推进方向包括性教育、精神健康领域研究,运营方针,研究会运营结果的应用方案。

7.提高保健教师的专业性、敬业性。推进方向包括:教职员工间要有效分工协作,校长要适当减轻保健教师的负担,且对未安排保健教师的学校进行最大化的人力支援努力,确保保健教育的财政预算以及职务研修;为全体教师安全应对能力的提高,实施教职工心肺复苏术教育。

(二)为了健康的学校、幸福的学生,支援保健教育

此部分内容分为七个子内容,分别为:学校保健支援讲师的运作,应急管理对策,强化学生精神健康管理,需要保护的学生管理,健康的体重管理(低体重,肥胖),保健教育优秀学校和人员的表彰;保健教育奖学资料的开发和普及。每个主题都包括基本方针、推进方向以及内容等。

1.学校保健支援讲师的运作。该制度的建立旨在促进保健教师授课过程中保健室管理及应急医疗体系的稳定运转,提高学校保健服务质量,为学生精神健康增进及吸烟预防、传染病预防管理等提供支援。2017年3月~12月(放假期间例外,8个月)期间实施。运营规模为47个学校(时间制讲师46个,全日制讲师1所)。对象为45个班级以上或在籍学生数超过1500名的学校,运营类型包括全日制讲师、时间制讲师。

2.应急管理对策。其推进方向包括应急预案的建立、组织结构关系、相关制度的建立。应急措施分为:不危急但是需要护送至医院的情况;危急且需要紧急移送的情况;建立保健教师不在时(出差等)应急患者管理方案。另外指出以学生为对象实施应急措施教育及心肺复苏术的教育、学校内应急体系中组织保障、学校保健室药品保管及管理方案。

3.强化学生精神健康管理。寿命期待值的增加和家族类型、生活样式的变化,使得学生的健康问题不仅是生理上的,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抑郁、自杀、焦虑等情绪、行为上的问题也在增加,因此对这方面问题的早期发现及加强预防性教育等尤为重要。学生精神健康增进管理主要推进方向是实施学生情绪、行为特征监测,对学生情绪、行为特征监测结果的干预措施两大方面。危机等级分类管理的方案如表3所示。

4.需要保护的学生管理。基本方针是通过学期初的学生健康情况调查,掌握学生的健康问题,通过个别面谈和定期的健康咨询来保障需要保护的学生的安全又健康的学校生活。其推进方向包括学期初(3月)通过与家庭联系实施全体学生健康情况调查:第一次,由班主任通过面谈识别健康异常的学生,将名单递交保健室;第二次,由保健教师对这些学生进行咨询后形成“需要保护的学生”的名单,并将学生名单、注意事项、安全指导方法告知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在这个过程当中注意保护学生隐私问题。应急患者出现时,为了能够及时联系到家长,学期初的调查问卷中应包含监护人的同意书、联系方式、希望护送至的医院等信息。

5.健康的体重管理。健康的体重管理是对儿童、青少年肥胖导致的高血脂、高血压、糖尿、动脉硬化进行的预防教育及肥胖管理等。其推进方向包括:在形成健康行为的学龄期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强化肥胖学生的健康管理,建设小学、初中、高中肥胖管理健康教室,学生的体重管理工作每半年提交一次报告。

6.保健教育优秀学校和人员的表彰。挖掘、褒奖有卓越推进成果的人,进而刺激学校保健政策的发展,激发有关人员的士气。其表彰种类包括有关保健教育方面、口腔保健方面、性教育方面等等。

7.保健教育奖学资料的开发和普及。包括通过保健教育教学、学习等资源的开发,普及并深化教学改革等。

二、计划的特点与思考

保健教育对养成青少年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的培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国内对青少年吸烟饮酒方面也有较多相关研究,都说明保健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如青少年学生吸烟饮酒及其他药物使用的情况较为普遍,学校应针对青少年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减少吸烟饮酒对其的危害[1]。青少年中发生吸烟、饮酒和成瘾类药物滥用情况不容忽视,故根据青少年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2]。李奎英[3]在韩国第九次(2013年)青少年健康形态在线调查(研究对象为16个市、道,中学共799所,72435名学生参与调查,其中选取前一年接受保健教育的62425名(86.2%)和一次都没有受保健教育的学生10010名(13.8%)进行比较)中发现,接受过保健教育的学生幸福感高、重视早餐、做更多的体育运动、更有效保持个人卫生,而且吸烟率、饮酒率明显低于没有受过保健教育的学生。韩国首尔市提出的《计划》形成了系统的思考,其如下几个特点对于我国青少年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工作的推进有借鉴意义。

1.重视青少年正确的性价值观的树立

我国在青少年性教育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其“归根结底在于教育主体即教育者没有对教育者的性观念做好价值引领”[4]。青少年在性发育方面尚未成熟,作为独立的个体在自律、判断力等方面处于不成熟的状态,所以这个时期树立学生有关性的正确认识和价值观,实施性教育是非常必要的[5]。韩国首尔市在2015年保健教育计划中曾提到过学校性教育标准案的开发和普及,而在2016年则进一步通过国家层面的《学校性教育标准案》推进学校系统化的性教育。其中包括把部分性教育与相关的学科教学联系,形成系统化的性教育过程,每年必须进行15课时以上的性教育。此次计划中涉及请外部讲师及外部专门机构进行性教育时的注意事项。如:通过事前访问性教育机构,检查性教育项目及教育环境;外请讲师在进行性教育时,班主任要在现场;外部专门机构进行教育体验活动时,要保障安全教育及管理秩序;进行教育体验活动时,对不愿意参加的学生进行其他教育项目等。这一系列措施都旨在保证学生能够从可控的专业渠道接受高质量、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性教育。

2.加强学生精神健康的管理

儿童、青少年期生理发展迅速,性方面也渐渐成熟,但是社会性、情绪方面还处于未成熟状态,在发展方面可以称得上是精神健康危机的时期[6]。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朝鲜日报,2013.2.7)曾指出,在648万2474名调查对象中,需要咨询、管理的学生占16.3%(1054447名),在这些需要关心的群体中,需要进一步咨询等集中管理的学生占4.5%(223989名),数据显示,韩国青少年的精神健康问题达到了高危险水平。因此,该计划制定了精神健康危C等级分类管理方案,对于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学生精神健康问题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并建立了校内外一体化的精神健康管理机制,实施统合的、集中的管理。此次计划中提及学校内的检测从2017年开始使用新的测量工具(小学CpSQ-ii,中学ampQ-iii),而避免了其他标准化测量工具的重复性使用。而且此测量工具在基本的学生情绪、行为特性外,增加了反映积极性格特性的调查问卷,使之对学生的健康的成长支援和班级共同体亲密性的强化能有所帮助。检查方法主要采用在线检测,或根据学校情况进行书面检测。这些措施更加持续、全面、广泛地加强了学生精神健康管理与心理疾病的预防。

3.重视应急患者的急救

随着社会的发展,应急患者的院前急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内对学校急救现状也进行了一些调查。有学者指出,我国70%以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80%以上的学校突发事件为传染病,这些特性事件如果没有很好的应急及预防措施,很可能会大面积地传染和流行[7]。如王菊英在针对龙岩市132名大中专学校和部分中小学医务人员实行急救理论与技能的培训现状与需求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对急救技能培训的需求达到90.9%[8]。很多研究均表明了应急治疗的重要性。韩国教育部发表的2015年学生主要传染病发生的频度显示,流行性感冒(69.2%)、水痘(15.3%)、流行性腮腺炎(10.0%)、手足口病(2.7%)等每年都有增加趋势,另外,还有结核病、新种类的流感,中东呼吸症候群meRS等新种传染病。此次《计划》中包含了应急治疗及需要医院护送的情况表,详细罗列了一些疾病的区分、应急症状、接近应急症状的反应,并分情况规定了护送程序、组织保障等。在此次计划附录的保健业务变更事项中也显示出对学校传染病预防管理的重视,通过《学生传染病预防综合对策》的推进,阻断校内传染病的传入与扩散。

4.关注保健教师专业发展

在过去,保健教师主要担当身体检查、传染病管理、预防接种等工作,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不良生活习惯,焦虑、不安等心理健康问题,性暴力、性问题,吸烟、饮酒,肥胖等健康问题逐渐多样化。当这些成为社会化的问题时,社会将责任附加于学校,而学校在无政策性支援的条件下,考虑到与健康相关,就认为是保健教师的责任。因此,保健教师们常常面临没有实质性的协作关系及团队支撑的情况,长时间一个人负责所有事情[9]。韩国首尔市2017年颁布的《保健教育及学生健康增进计划》中提出,学校保健工作是师生员工健康的主要保障,学校要适当减轻保健教师的业务负担,加强教职员工间的协作能力。同时,在未安排保健教师的学校及超大型学校中要努力安排保健教育人员,并开设分水平的课程及有创意的体验活动等。另外,学校保健实习讲师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保健教育的普及面和质量。计划中还列出了首尔教育厅职务研修和自律研修运营计划以及学校保健振兴院职务研修和自律研修运营计划,并详细列出研修时间、过程、对象及主要内容,旨在促进保健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支愧云,陈永进.青少年学生吸烟饮酒及其他药物使用的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2):95-98.

[2]谢冬怡,布坤涛,梁筱健,等.佛山市青少年吸烟饮酒和成a类药物滥用行为调查[J].中国校医,2007,21(5):523-526.

[3]???.???????????????????????????[D].?????????,2015.

[4]张轩.我国青少年性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7(1):15-17.

[5]???.?????????????????????????[D].???????????,2016(4).

[6]???.??・?????????????????????????[D].??????????,2014,12(3):147-158.

[7]武丽杰.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谈谈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性[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9):769-770.

[8]王菊英.学校医务人员对急救技能培训的需求调查[J].中国校医,2010,24(9):711-711.

初中心理健康教案篇8

20多年来,经过我们的努力,在中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教育示范课、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心理咨询专兼职教师培训、心理问题个案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步入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为有效推进和大力实施发展性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初步研究探索阶段

辽源市教科所在1989年考察了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中小学心理教育之后,决定以试点方式进行研究探索。20世纪90年初,我们在市十三中、市十七中、东丰县一面山中小学进行试点,并在1991年明确提出“心理卫生教育研究”,以发展型咨询辅导为突破口。截止到1996年末,试点工作正式结束并取得重要进展。

(一)制定实验方案,正式立题研究

经过充分的准备,市教科所于1991年初形成了全市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实验方案,经市教育科学规划办批准正式立题,市县两级教科所紧密配合,先后在直属中学、西安区、龙山区、东辽县、东丰县进行了5次大型集中辅导,培训学校领导和教师1500多人次。下发了《课题指南》,确立了先行实验的县(区)和实验点校,建立了市、县(区)、校三级课题组织网络。

(二)明确研究方向,确定实验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一项科学严谨、专业性强的工作,需要有完善的理论体系做支撑。实验初期,我们把理论探索的重点放在确定研究方向和实验内容上。在广泛研究基础上,确定预防和培养为重点,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为方向。

根据心理教育目标,确立了预防、辅导、培养三个方面的内容。预防方面主要内容是:学校教育心理卫生、教学心理卫生、家庭教育心理卫生、优化班级心理环境。心理辅导方面主要内容是:学习心理辅导、交往心理辅导、青春期心理辅导、择业心理辅导、考试心理辅导;矫治轻、中度心理障碍,如,学习障碍、情绪障碍、行为障碍、品行障碍。心理素质培养方面主要内容是:培养良好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后者重点培养情绪调控能力、承受挫折能力、积极健康的兴趣、良好的自我意识,以及自信、自强、自立、自律等心理品质。

(三)开展心理测量,建立心理档案

为科学、全面地了解学生心理特点,我们对实验点校学生进行心理测量。主要内容是智力、气质类型、性格发展水平、性格特征、学习适应性、心理需求、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为多所学校建立了科学、规范、实用的心理档案。

为便于教师查看心理测试结果,我们还对心理测试结果进行了研究开发:①绘制了爱德华个人偏好剖面图;②绘制了艾森克人格剖面图;③改进了心理健康诊断(SCL-90)的评定方法和结果查看方法;④改进了学习适应性的评定方法,并绘制了学习适应性剖面图。这些研制和开发大大提高了心理测评速度,便于教师查看心理测试结果,为这些量表广泛应用于团体测量打开了通道。

(四)开展实验培训,加强实验队伍建设

1.加强市课题组研究人员培训。先后到东北师大、华中师大、北京师大参加心理咨询、心理测量、心理治疗培训共计300课时,5人次。参加全国学生心理辅导研讨会,丰富了理论知识和经验。

2.加强实验教师系列培训。重点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实验内容、实施方法途径、中小学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学习心理辅导、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辅导方法、学生学习障碍及其矫治、心理教育案例、报告的撰写等集中讲座。

(五)创新载体,多渠道开展心理教育活动

我们在取得初步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实验方案要求,组织各实验区和学校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主要形式有活动课、团体心理辅导、专项知识讲座、学科渗透、个案分析等。

二、区域推进阶段

1996年,辽源市教科所制定了全市心理健康教育“九五”规划,确定在全市推广研究成果和经验,截止到2000年,我市的心理健康教育步入区域推进阶段。

(一)深入开展预防心理问题的理论研究

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对全市各学校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了系列培训,丰富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使教师能够较好地在教育教学中积极预防学生心理问题。开展了家庭心理教育方面的研究,组织力量编写了《好家长》读物,指导家长明确教育孩子的要点、原则,掌握科学方法。《好家长》作为我市家庭教育的主导教材,充实家长学校的内容。

(二)建立“两卡”,推动心理辅导

“两卡”即学生咨询卡、家长教育咨询卡。下发给实验班学生和家长,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填写,投入学校专门信箱。学校派专人收集“两卡”,并进行分类,分出集中问题和个别问题。如,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困难、考试压力大、人际交往及青春期困扰,我们在市教育电视台进行了“顺利度过青春期”、“自我心理保护”等电视讲座,又深入一些学校进行“异往指导”、“中学生心理健康”、“学习心理辅导”等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普遍欢迎。

(三)开展个别的心理问题矫治专题研究

针对存在的心理问题,市课题组同志深入各实验学校进行细致分析,帮助提出指导方案,面对面指导,并跟踪服务,最后教师进行理论总结。几年来,我们指导教师共成功地矫治学生心理问题百余例,在全国学校心理辅导与教育第二届研讨会上交流案例33篇,第三届研讨会上交流案例28篇。

(四)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教材

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核心问题是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我们结合课题研究成果,2000年编写了《中(小)学生心理教育》实验教材,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资源。各学校按照教材要求,广泛开设心理教育课,开展单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积极挖掘学科教学渗透点,多方结合、共同施教,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水平不断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不断增强。

(五)开展学术活动,促进实验研究不断深入

开展了“四个一”评比活动,即上好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打造一节学科渗透课、开展一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承担一项研究课题等“四个一”评比活动,在全市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课、优秀成果、先进个人评比活动。1999年召开了辽源市第二届心理教育研讨会,并邀请东北师大心理系张嘉玮教授做了学术报告。通过学术活动进行了广泛的交流,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研究氛围,极大地推动了我市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六)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

目前,全市已有44所学校,数百名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近2万名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参加实验的学校既有重点高中,又有一般中小学乃至农村中小学。大多数学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并相应建立了心理辅导室(咨询室),另外有28所中小学成为挂牌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

三、全面实施阶段

“十五”期间,国家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市教科所依据两个文件要求,将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承担了省级规划课题“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及运行模式的研究”,同时又承担了东北地区“全国中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与科学管理,特别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的研究,广泛开展科学研究活动,边研究边推广,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健康地发展。

(一)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和领导

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各学校领导的支持。我们聘请市教育局业务副局长担任课题研究顾问,各县区教育行政领导亲自参加实验研究,各实验点校校长承担学校课题。市教育局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门下发了文件,有关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还写进了《2002辽源市教育发展纲要》等市政府文件中。为搞好课题研究和活动推广,我们组织对全市各级学校领导干部、后备干部进行了多期培训,为实验的整体推进奠定了组织和领导基础。

(二)建立全方位开放性科研体系

搞好课题研究必须广泛借助于各方面力量,建立开放的科研系统。为此,我们加强与专业院校联系,通过外出学习和参加学术交流等形式,先后与北京师大心理系、儿童心理发展研究所、华中师大心理系建立了联系,广泛获得信息资料。重点依靠我省专业院校的力量,先后与吉林师大心理系、东北师大心理系建立了协作关系。东北师大心理系张明教授、刘晓明教授、吉林省教科院徐向东所长多次来辽源指导工作,帮助培训教师,为我市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全面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十五”期间,辽源市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纳入了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总课题组系列,成为吉林省的首批实验区。在研究中取得了多项成果,先后承担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三册(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高二册(吉林人民出版社)的主编工作,参编了中小学两本教师指导用书,并被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评为优秀实验区。市教科所将课题研究中取得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全面运用于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之中,在学校心理教育理论建设、教师培训、心理教育课资源开展、心理教育活动、个案分析研究、心理咨询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训练方面,探索出成功经验。

四、功能整合阶段

“十一五”期间,辽源市教科所承担了“构建德育目标体系和方法途径的研究”省级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实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是提高心理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从2006起,将工作重心转向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

(一)探索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

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整合,关键是寻找两者的结合点。通过广泛深入的理论研究,我们发现,中小学生中存在的思想品德滑坡、行为习惯不良等现象,与虚荣心理、自卑心理等有直接关系。理论上也认为: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形成高尚道德情操的基础,道德品质是心理品质和人格的外在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不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工作就不会取得实效。同理,心理健康教育如果不与德育相结合,就不能发挥其终极效应。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正是两者的关系,以此为突破口,就能将德育与心理教育很好地整合起来,发挥更大的功效。

(二)用发展性教育思想统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心理健康教案篇9

一、组织机构

组长:鲍道芳

副组长:杨启国、王贵良、祝庄飞

成员:柯乐、张云龙、殷均锋、张吉祥、潘娟、

石顺海、薛代星、姚康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部门的规定,为更好地加强学校卫生工作,全面做好学生健康教育工作、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我校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及贯彻卫生工作“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积极推动学校各项卫生保健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工作目标

落实上级相关方针、政策,宣教卫生知识,加强卫生管理,防止传染病、食物中毒发生及流行,提高我校学生的整体健康素质,确保学生饮食、食品卫生安全。

三、组织实施

成立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行政管理,建立健全学校卫生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政教处负责组织卫生检查考核,教务处负责开展健康教育,总务处负责改善卫生条件,创造良好的校园卫生环境。全校师生要配合区卫生局开展学校卫生监督和检查防治工作以及区疾控中心对学生进行的健康体检、传染病预防控制和常见病矫治,做好重大卫生事件预防应急预案以及校医(或保健教师)培训。学生食堂要自觉接受卫生监督所对食品、饮食、饮水卫生安全进行的监督。

四、工作内容

1、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分管领导、教务处、后勤处、班主任及健康教育老师各尽其职,共同做好学校的卫生保健工作。

2、教务处负责把学校的健康教育列入整个教学计划,保证学校健康教育课本拥有率、开课率均达到100%,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5%以上;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坚持做到“五有”,即有课本,有教案,有课时,有考核,有评价,同时要做好学校健康教育普及工作,提高学校卫生健康教育质量,定期进行卫生知识讲座,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异常、心理障碍的疏导及执行学校环境卫生检查、竞赛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完善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将在初一年级开展“生殖系统健康与卫生”教育,继续做好调查问卷。加强指导和引导。同时,针对初二年级,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活动,积极普及艾滋病相关知识,教会学生正确对待异性,强化自尊自爱,使学生自觉拒绝性行为的发生。我们还要积极联系社区和政府相关组织和部门,形成教育合力,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和持续地协调发展。

3、班主任要做好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卫生行为的工作,提高学生卫生保健意识和防病能力,做好疾病控制工作,做到“防患与未然”;加强春季流行病的预防宣传工作,做好对患龋齿、近视、沙眼、贫血、疥疮等常见病学生的矫治工作。

4、健康教育教师要认真做好学生的健康教育知识学习工作,加强学生用眼卫生的宣传,培养学生正确的坐姿,教育学生劳逸结合、多做户外活动,注意营养均衡,提高眼保健操质量。

5、团队要广泛地利用黑板报、宣传窗、广播等各种宣传阵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

6、政教处要组织学生参加爱国卫生月活动和红十字宣传活动;自觉接受卫生局、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对我校的卫生监督和县教育局的检查,规范爱国卫生档案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组织落实好《青白江中学学生健康行为要求》(1)、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2)不挑食、不偏食、不吃零食。(3)、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4)、对破坏公共卫生的行为要进行劝阻。(5)、在紧张的学习环境中注意用眼卫生。(6)、勤洗澡、勤洗头、勤理发、勤换衣、勤剪指甲。(7)、坚持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8)、坚持饭前便后洗手。(9)、注重青春期卫生。(10)、不吸烟、不醺酒。(11)、不喝生水、不吃腐烂变质和被污染的食物。(12)、就餐时坚持使用自己的餐具。(13)、男女同学相处应尊重对方。(14)、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15)、积极参加体育锻炼。(16)、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和公益劳动。(17)、不穿紧身衣裤。(18)、不打人,不骂人。(19)、坚持做好眼保健操和广播体操。(20)、养成主动学习卫生知识的习惯(如通过广播、电视、卫生课和报刊杂志等学习卫生知识)。

7、净化师生的心理环境,培养师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努力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根据学校实际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不同年级有不同侧重,初一年级是学习适应教育、学习方法指导,集体主义和主体意识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初二年级是社会责任感教育,人生观教育和承受挫折能力的培养;初三年级是升学与择业教育,应考心理辅导。

8、体育教师要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坚持经常锻炼,全面锻炼,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开展“两课”(体育课、健康教育课)“三操”(早操、课间操和眼保健操)“一活动”(体育课外活动)。体育活动中要加强安全保护、防止运动创伤的发生,并随时准备好急救措施,对一般的运动创伤和运动事故能进行急救处理。

9、确诊为患传染病的学生,要隔离治疗,复学时需持医疗康复证明方能到校上课;对怀疑是传染病的学生,学校和班主任要动员其到医院检查确诊,以防传染病漏诊或误诊。

10、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及重大卫生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学校领导、班主任、校医和专(兼)职保健教师为法定传染病的层次责任报告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法定传染病计38种。分别为甲类:鼠疫、霍乱、艾滋病。乙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痢疾、肺结核、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学生中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或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效性禽流感以及其它群体性不明原因性疾病,责任报告人应在2小时内报区卫生局、区疾控中心和区教育局。

学生中出现除上述以外的乙类传染病和丙类传染病,责任报告人在6小时内报区卫生局和区教育局。

在学生健康体检或日常检查中发现的传染病病例,除按规定程序、时限上报外,还应及时通知家长,根据情况责令其隔离治疗。

学校发生卫生安全事件(如集体食物中毒等)应及时报告区卫生局和卫生监督所,同时,学校要启动相应的紧急预案。

初中心理健康教案篇10

关键词:大学新生心理档案动态管理

新生心理档案工作开展20多年以来,为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高校中已普遍形成了一套普查――访谈――干预――教育――入档的规范化的新生心理档案建设流程。但是,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在近几年大学生自伤与伤人等恶性事件中,有很大一部分个案并不在心理档案的关注范围中,而档案中的危机个案却往往没有任何危机事件发生,反而成绩、人际、工作等方面都非常优秀。这不免让我们深思,是否我们的心理档案建设存有瑕疵?

一、大学新生心理档案建设的意义

大学新生心理档案建设既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必要依据,又是学生接受心理辅导的原始记录,能为我们进行科学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大量客观的第一手材料,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制定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以及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动态跟踪等。

(1)进行新生心理测试,建立心理档案,有助于大学生更客观科学认识自我

有研究显示,接近86%的大学生感觉心理测试结果对自己的有很大的帮助,他们普遍认为通过对心理档案资料的分析有助于科学准确地了解自己的人格特征;有助于认识自己的职业倾向性,形成理性的择业观,积极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1]。

(2)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是覆盖率最高的心理知识宣传手段

在心理工作中,工作者们采取多种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知识的宣传教育,但是大部分都覆盖率比较低。而心理档案建设的过程,一般都会在前期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知识教育宣传,提高他们对心理健康的认可度,消除对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的误区,增强心理保健意识等。

(3)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客观依据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每年都有学生走上自杀、犯罪的道路[2]。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需要教育者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全体学生的心理状态、人格特点、发展规律等状况,对那些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或存在明显个性缺陷的学生,要进行重点关注,进行必要的疏导、矫正。

(4)可以为学校制定科学的学生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了解是取得管理成效的重要前提。大学生心理档案能够帮助管理者及时掌握、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人格特点、发展规律,从而制定符合大学生特点的规章制度与管理政策,为实现科学管理提供心理学依据。如可以通过心理档案所反映出来的学生兴趣、爱好等信息,从中寻找导致某部分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并从宏观上寻找教育、预防和干预的方法。

二、大学新生心理档案建设的发展状况

(1)心理测验是大学新生心理档案建设的源起

大学新生心理档案建设数据的主要来源是新生心理普查。而心理普查最重要的关键点之一是选用测验工具。心理测量学起源于西方,我国大学生新生心理档案建设工作的正式开始,大致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新生的心理状况,掌控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动态,筛查危机个案并予以干预,以便使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3]。

(2)测验工具的适用性是新生心理档案建设的发展瓶颈

新生心理档案建设是高校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但随着这项工作的日渐深入,很多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对于测试,尤其是采用何种心理测验工具、以何种方式进行普查,各高校之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相关的心理普查的结果也是相互矛盾、大相径庭。单从心理问题的检出率而言,有的不足10%[4],有的在10%~30%之间[5],有的则高达60%~70%[6]。且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指导,许多高校的心理档案建设流于形式。虽然建立了心理档案,却没有对普查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单纯是为建档而建档;在建档过程中滥用心理测验、测评结果解释错误等问题也非常严重。

(3)心理危机筛查工作是心理档案建设的尖锐问题所在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面临突发事件,自身力量无法应对时出现的身体和精神处于崩溃边缘的状态[7]。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越来越受重视,通过建立心理档案筛出心理危机信息就成为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因素。各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坚持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和信息筛选,建立规范的心理健康档案。但从长期的工作经验中我们却发现,在现在高校的心理档案系统中,出现了很多“漏网之鱼”,反而很多发生恶性事件的学生并不在心理档案危机预警系统名单中,这个现象反映出我们现在所采用的心理档案危机检测系统存在比较严重的缺陷。

三、对新生心理档案建设工作的思考

(1)关于心理档案建设筛查工具选择的思考

在对新生的心理档案建设工作中,各高校根据学校情况单独选用Upi或SCL-90、epQ等量表,或者多种量表结合使用。其中Upi和SCL-90两者使用率最高,但是从这几个常用的问卷用于心理档案建设的筛查工具存在不少问题。

Upi(大学生人格问卷)是为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存在一定心理问题的学生而编制的大学生精神健康调查表。但经验表明,Upi问卷筛选假阳性率较高,如果中小学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工作做得好,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比较重视,对“是否需要心理咨询”此类问题做肯定回答的比率就会升高,造成学生一类个案增多的假象。

SCL-90(症状自评量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量表题量较多,通过测验结果能够明确问题学生的症状特点。但由于SCL-90其项目主要来自于精神病症状学,临床上常用作精神科、咨询门诊的一个筛选量表,所以把它作为正常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筛查量表会有些不妥。而且SCL-90反映的是一个人在一周内的自我感觉的心理健康状态,而不是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epQ(艾森克人格问卷)在设计之初是按照三维人格理论进行编制的,主要用于人格特征的分析,不能用于心理危机筛查。但是如果用于普查中作为学生的人格特征分析,确实是比较可靠的量表。

那么,该选择什么类型的筛查问卷呢?笔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摸索出一套心理危机的检测系统,即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大学生人格问卷(Upi)以及自杀意念问卷(SoiSS)合并使用:

首先,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可以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艾森克人格问卷是一个应用广泛的人格问卷,同时,它还可以看出受测者的气质类型,通过此问卷,大学生可以充分了解自己的人格特征。

其次,大学生人格问卷(Upi)能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Upi反映的是被试“最近一年来的情况”,测试的是心理健康的特质,且Upi具有题量少,简便易行,信息量大,便于团体测验,筛选有效性高;测验过程不易引起心理抵抗;对施测人员无特殊要求等特点。

最后,自杀意念问卷(SoiSS)能增加危机信息筛查力度。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学生心理危机以自杀最为迫切。虽然心理普查筛选出的自杀意念高危学生并不一定真的就会发生自杀行为,但当我们对这部分高危学生进行预防性干预后,自杀发生率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所以,将自杀意念问卷(SoiSS)用于心理档案建设非常必要。

(2)新生心理测试建档的时间思考

新生入学后,各高校都会安排对他们进行心理测试,一般有两种安排,一种是在新生入学后马上进行,如在入学一周内、一周后、或军训期间;另外一种是在入学后一个月到两个月左右进行。还有少部分学者认为应该在第二学期开展。从实际工作中了解,采取前两种时间安排的高校最多。究竟该如何进行测试?笔者认为,从心理档案建设的目的与意义以及实际工作的效果来看,第二种时间安排能够更准确反映新生的心理状况。因为在入学之初,新生到校时间短,还没有深入体味大学生活,人际问题还没有显现,不存在学习压力,也不存在人生规划等诸多思考,有些问题可能还暂时没有折射出来。不少新生在大学生活一段时间后其人际交往问题、自我认同等问题才开始慢慢暴露[8]。

(3)心理档案建设应该是动态管理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要有动态管理意识。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不是静止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对心理档案进行动态管理。使用心理档案时,不仅要研究学生们已经形成的心理品质,而且要善于发现、研究和预测他们能够形成的良好品质;不仅要了解学生心理品质的现状,而且要挖掘学生心理品质发展的前景。心理档案记录的是过去的心理状态,它只可帮助我们预测学生的心理发展趋势,制定教育对策。我们要充分注意到这一点,防止一次档案定终身的现象。

总的来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系统的工程,心理档案建设是这项工程的开端,心理档案建设工作做好了,接下来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等工作才会更加顺畅和有效,才能进一步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预防和矫正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代俊,袁晓艳.心理普查筛出心理危机信息的价值[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5,25(5):115-117.

[2]赵红利.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诊断与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6):91-92.

[3]孙宁,王玮.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与应用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5):188-189.

[4]熊燕,彭萍,胡一秋.大学生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06):14-17

[5]林静.大学生人格问卷与症状自评量表相结合用于大学新生心理普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01):47-48.

[6]申继亮,彭华茂.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47(1):14-20.

[7]马建青,朱美燕.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07,(09):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