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的学习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47:09

小学语文的学习方法篇1

一、培养爱读书多读书的习惯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老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爱读书是多读书的前提,多读书则是爱读书带来的必然结果。为培养学生爱读多读的习惯。首先,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偶像,崇拜名人的特点,我常常利用班队活动、读报课等时间给孩子们读一些名人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特别是上到一些孩子们喜欢的课文时,便向他们介绍作者是如何读书的。这种名人效应带来了很好的效果。平时,给他们讲一些有趣的童话故事,向他们介绍一些名篇名著,充满童趣、引人发笑的故事,优美生动、感人肺腑的描写,加上教师有声有色的朗读,大大激起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引发了他们读书的欲望。此外,我还把读书列入家庭作业,给学生布置一定的读书任务。每个星期到学校图书室借书,双修日在家看书也是一道作业。并不定期地开展“故事会”、“朗读会”、“向你推荐一本书”、读书收获多”等活动。营造“以爱读书多读书为荣”的氛围,激励学生爱读多读,养成良好的读书?风气。久而久之,学生慢慢的变“要我读书”为“我要读书”。其次,以身作则。课外时间,我经常和学生一起看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读书时,自己所表达出来的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这种浓郁的读书气氛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读书,向老师看齐。另外,就是随机指导。

多读,不只读多篇,也要读多遍,特别是精彩的片断,要达到琅琅上口,熟读成诵。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精彩的片段,名人名篇,犹如口香糖,越咀嚼,香味越浓,味道越好,读书次数越多,对其中的妙处,蕴含的意味越深。阅读教学中,我一般先引导读成语,我还在班里开展“课前两分钟交流”的活动,让学生背诵课外学到的精妙语段,名诗名言,谚语俗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词仓库中的佳词、妙句积累多了,写作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跃然纸上

二、培养小学生边聆听边思考的习惯

目前的语文教学,重写而轻听、说,故不再赘述“写”。课堂上,带着疑问聆听教师的讲解、范读等,边听边思索,这是每位小学生读能做倒的,但课外的聆听、思考则为我们平素所忽视。胎教的流行,证明人类对世界的最初认识始于听觉。婴儿哇哇坠地到成长为一名小学生,随着他们自身知识的增长、生理上日趋成熟,他们进入成长的“烦躁期”,对周围的大部分“声音”开始有点不耐烦,或只停留在听的阶段,常常没作深入思索。俗语说的好:身边一切皆学问。平时收听广播、听别人争辩等,如果能边聆听边思考,亦能获得和提高语文能力。如当一名小学生在家观看电视节目,发现电视节目主持人把姓氏中的“任”读成“rèn”,如果这学生能深入思考,联系到课堂上老师读“rén”,想到是主持人读对或老师读对,翻开字典,发现主持人念错了,那么这位小学生的语文认识能力就得到巩固、提高。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教导学生养成边聆听边思考身边一切“声音”的习惯,从中获得、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三、学会课前预习

习惯有好的习惯,也有坏的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课前预习是终生受益的好习惯,例如,要求学生在学新课文前,必须先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后,再去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可以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圈点划记的习惯,使学生解决阅读提示中所问的问题。然后分成小组讨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去理解课文,最后各小组在进行朗读比赛。通过读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这样学生所学的知识不再是老师以往的直接传授,而是他们的自主获取,老师只是点拨学生不理解的地方。所以,如果学生每天都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在今后的阅读中就会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好习惯会一辈子受用不尽。

四、学会背诵课文

小学语文的学习方法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教学相长

一、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

“合作学习”一词出自孔子,其主张师生之间要展开相互切磋、相互讨论、相互启发,达到教学相长之效果。作为一种相对独特且新颖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被日益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通常,合作学习是将约6名小学生分成一组进行与学习相关的各项活动,共同完成教师下达的任务配额。这一过程将学生自主性融入互动性,使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开动脑筋思考实践,激发学生兴趣,达到生动记忆和相互补充知识的目的。

基础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求索乐趣,促进主动学习对学生未来成长至关重要。教师要注重新教学方法的应用,从而达到高效率教学的目的,合作学习不失为一种教学良策,因为它可以令尚处于启蒙阶段的小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索。正如斯宾塞所说:“教育中应尽量鼓励个人发展过程,引导儿童自己探讨、自己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二、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教育部曾在1999年明确提出要“改革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构建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任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1年)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在新课改倡导下,更多人将目光转向合作学习与小学语文的应用结合,从而使课堂学习更有吸引力。为了避免学生机械学习背诵记忆,各种教学方法不断推出,既有问答启发式,又有自学辅导法,还有阶段教学法,可谓种类繁多。这些教学模式存在一个共同点,即过度强调师生间互动,而忽视学生间互动学习。换言之,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然而,在新时代背景下,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是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其一,顺应新课改的时代需要。从学生层面看,孩提时期对现实世界充满好奇和幻想,倘若得以适当开发引导,对其未来成长会产生长久持续的积极影响;从教师层面看,应转换教学观点,不可仅扮演灌输知识的传统角色,应充分挖掘儿童创造力和想象力。

其二,符合语文教学发展规律。纵观语文教学发展历程,从最初的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发展到情境教学法等各种新的创新式教学方法,大都忽略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沟通学习,这种新的教学方法要进一步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以丰富教学模式。

其三,满足新时期儿童需求。同龄人通常能理解彼此心声,儿童亦不例外。在信息爆炸式膨胀的今天,儿童不应也不再是“密室里”的花朵,他们对外界新鲜信息和事物拥有好奇心,且比过去一代更敏感。在这一背景下,教学过程中应加入合作学习内容,让学生之间自主地沟通互动,懂得分享,激发彼此乐趣。

目前,合作学习已在一些领域日益得到重视,通过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创新,课堂气氛焕然一新。传统读课文――默读课文――教师授课――朗读课文――总结到合作学习应用其中的课堂课外预习――课堂互动提问并发表自己的阅读感悟――小组合作解决疑问,此过程中教师只起到辅导作用。这样一种全新教学方式给教学带来创造性思维,小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宽,不仅仅局限于维度,更使学生敢于发散思维,大胆设想,勇于提问和质疑,让课堂充满活力和吸引力。尽管学生学习程度参差不齐,但课堂合作教学方式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其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即便不愿意参与,但由于共同合作,不得不为自己的小组献一份力,反而使其学习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发现其中乐趣时,更愿意参与其中,从中受益。

三、当前合作学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小学语文教学与合作学习方法模式的结合,在引导学生创新方面诚然有其独特之处,备受各位教学工作者的喜爱,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第一,由于我国师生比例偏低,多数学校采用大班级授课,甚至一些农村小学出现了小班、中班、大班、一年级共用一名教师的情形。当中班授课时,其他班级则在一旁自习,使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实施起来面临诸多难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合作学习将整个班级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各自讨论,然后将讨论后解决不了的问题集中反馈给教师,倘若人数过多,则导致教师只能对部分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无法遍历各种问题,影响教学质量。

第二,鉴于合作学习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理念是一个新提出的理念,很多教师对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尚未完全理解到位便立即应用到课堂上,会因为对合作教学模式的片面理解而错误引导学生,误以为场面热闹便是合作学习。事实上,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要求老师平等参与到学生讨论活动中,并确实发挥引导学生思考的作用。所以如何使小学教师正确理解合作学习的精华并应用到教学中,是目前合作教学模式面临的一大难题。

第三,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学生创造力的激发和引导的确非常有吸引力,但不同学校基础设施完备程度不同,有些学校为学生提供学习空间已耗费其全部资力,更逞论新的教学模式了。因此针对不同学校状况要有的放矢,不可盲从,否则适得其反。

合作学习教育模式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我国刚刚起步。在当前中国,小学教师团队肩负着培养未来栋梁之使命,理应准确理解合作学习内涵,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共同促进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高小亮.论我国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创新与改革[J].现代妇女,2011(1).

[2]刘森.当代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刘晓明,张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庞善凤.对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思考[J].语文研究,2006(9).

[5]盛群力.小组互助合作学习革新新述评(上)[m].外国教育资料,1992.

[6]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7]王坦.合作学习理念的学习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7.

[8]吴舜华.关于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及其意义[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0(29).

小学语文的学习方法篇3

一、培养听说读写的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在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不仅能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促进各项语文能力的形成。而且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同时也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从而更好地驾驭祖同的语言文字、积淀思想、提升素养”比如。学生听教师讲课要心。听清每句话,课堂上不能走思。搞小动作,专注地听人说话。不插嘴;要说普通话。吐字清晰,文明用语:写字规范。不能潦草,干净;让学生拥有扎实的基本功。横要平、一要直、撇尖、捺出脚,这些基本笔画要人人过关。才能帮助学把字写得好;课本的文章要阅读体会,重点要背诵。大声朗读:多阅读课外读物,丰富知识的积累:不动笔墨不读书。读写是一家。学生要多用笔下阅读中的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在课上要勤做笔记,课下写日记。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让课堂教学气氛愉悦。学生愿意配合教师进行教学互动。反之,课堂教学气氛如“一潭死水”。教师和学生处在对立面。教学效果很难达成和谐统一。学生的学习效果就降低。所以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前提。小学生有向师性,往往为对教师的评价而迁移到此学科的学习上。喜欢教师,学习积极、感兴趣;厌恶教师,对他的教学不感兴趣、充耳不闻,学习上应付了事,学习效果无从谈起。、现在的媒体经常有报道说。教师对学生有不正当教育行为。如进行体罚、言语讽刺这种权威式的教育怎么让学生敢于和教师解决呢?恶劣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不能提高成绩、记得有一个教育家曾经说过:“一个经常向学生发火的老师。只能证明他无能。”素质教育改革强调。以人为本师生是平等的共体。教师应改变以往陈旧的观念,和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是学生最崇拜、最想亲近的人。学生都应努力使自己成为教师心目中的好学生。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自己先要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思想。给予他们发言的机会。不管对错,都有给了响应尤其对于学习落后的学生。教师应多给他们补习。多鼓励他们。对于学习上的点滴进步要及时表扬,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其次,要有亲和力,一个板起面孔的教师肯定让学生敬而远之。教师要放下身架。把微笑带进课堂,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这样。学生才愿意接近教师。

三、组织形式活泼的学习活动课堂的教学是主要的学习途径、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就是听讲、做练习,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容易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为弥补学习方式的单一。教师应延伸学习的方式。组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这样,学生在活动中就会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积极性也会大增。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在活动中活用课堂所学知识,加深了对课内知识的理解。创造性地开展活动,提高学习效率。例如。以教材或相关知识为轴,开展表演、竞赛、绘画、歌唱、出外采访、参观等活动。或办学十文学礼,指导学习儿童诗等的创作。或创办文学社报。为学生发表习作提供平台等。都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教学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学语文的学习方法篇4

一、创设教学情境,趣中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中,我抓住低年级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特征,恰当发挥趣味语言这一剂的作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回”字时,许多同学喜欢先封口后写里面的部分。课上,我按照同学们错误的笔顺把这些字写在黑板上,并风趣地说:“你们盖房子太不专业了,门和窗都堵上怎么进去收拾?”学生听了,个个心领神会。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像,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调动多种感官,动中学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放飞学生思维,导中学

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大胆地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如在教学《三个小伙伴》一文时,我问学生:“学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大部分学生都回答了同学之间要相互团结,互相帮助,人多力量大,才能做好一件事。

小学语文的学习方法篇5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法

汉语是我们的语言,是我们日常生活交流的工具,更是我们学习其他课程的重要工具和基础,语文学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他课程的好坏,小学生正处在身体、智力逐步养成的阶段,可以说此阶段的语文教学十分重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正逐步发挥其作用。对于老师来说,合作学习是重要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合作学习是重要的获取知识的方法,学生在合作中对知识展开探索,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即获取了知识,又帮助其新型人际关系的养成。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合作学习进行详细的论述,以供参考。

一、合作学习的概念

合作学习的含义很广,戈斯基人为“从本质上讲,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它要求学生在一些由人组成的导质性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在每个小组中,学生们通常从事各种需要合作和互助的学习活动”,而山东的教育学家王坦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相互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民绩为奖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不同的学者对合作学习有着不同的理解。不管对合作学习的表述如何,总体上来概况其内涵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学习、完成老师分配的任务,并通过此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团结写作的。此类教学法符合“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理念,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还帮助学生养成与他人交流的好习惯。

二、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小学生正处在身体、智力逐步养成的阶段,其世界观、价值观也处于萌芽状态,此时通过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授课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以往的教学往往注重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团体教育,学生自己接触不多,交流不深,团体合作更是无从谈起。而合作学习将学生都纳入到一个团体中来,在这个团体中,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在互动的过程中即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其团队协作的能力。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合作学习还帮助学生逐步拜托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逐步摆正自己的位置。此外合作学习还充分利用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

1.合理分配。合理分配是保证合作学习顺利开展的基础,在下组分配过程中要做到不偏不倚,在分组前要充分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能力水平等,通过综合比较最终确定分组情况,只有这样的分组才能保证组与组之间实力相当。为了便于教学,还应选派一名小组长,为了确保民主,可让小组成员自行推荐。在教学过程中,要勤于观察,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组建一个团结、强力的学习团体。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代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占有主人翁地位,老师则处在主导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过多的干涉学生,给学生提供好平台,准备好合作学习的素材,让学生搭档学习,当学完以后,学生会有一些问题,这个时候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讨,通过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要对学生探讨的结果进行支持,肯定他们站在不同角度对于课文的理解和发现,这样才能更加推动学生进行交流性学习的积极性。

3.正确处理合作学习和独立学习。合作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更丰富的知识,对课文掌握更加熟练,进而培养学生正常的世界观、价值观,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开展合作学习前需让学生充分自主思考,初步想法形成后再开展交流与合作,对问题予以共同解决。在合作学习中教师需形成科学意识,避免完全摒弃传统教学方法,亦不可过于依赖合作学习。对于小组成绩需进行考查,还要注重每个小组成员发展,可定期开展小测试。

四、教学注意事项

要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有效的提高授课质量,在授课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事情,主要如下:

1.教师要提高自我修养。要更加充分的利用好合作学习这一学习利器,刚好的服务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其作用,离不开授课教师的引导,因此,授课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我修养,以满足授课需要。在授课之前,要多学习,多研究,充分的掌握课程内容,对课程整体把握度要强,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明确的评价体系,增强合作学习效果。

2.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任何形式的学习方式都不应该改变这种模式,因此必须要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共同进步,不断培养合作意识,逐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避免流于形式。授课过程中要切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将合作学习演变成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针对不同的授课能容制定不同的授课计划,不要给予开展,要掌握好其深层次的含义,要尽量选择能引起共鸣的项目开展,充分调动积极性,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辅助工作,及时进行鼓励和考核,确保授课质量。

五、结语

时展需要转变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合作学习作为符合时代要求的经典教学方法正逐步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所接受。该教学方式由于符合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可以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培养团队精神,可以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效果。可以说合作学习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进步有很重要的意义,适合我国实际发展情况,因此应该对其进行全面透彻的研究,发挥其作用,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作贡献。

参考文献:

[1]陈莉.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的合作学习方法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6:79.

[2]周燕芳.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3.

小学语文的学习方法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阅读

写作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没有写作能力就没有书面表达能力,语文的学习也就失去大半的意义。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从三年级开始就写整篇的文章了,所以,针对小学生的作文训练指导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下面就提高小学语文训练方法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在教学中强化语文习作的训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能够围绕主题说话、写话和看图写话,教师要抓好这个基础训练环节,狠抓习作的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除了正式的作文之外,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景物、图片或者口语交际等写成小段落或者小篇章,并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长期坚持下来,学生的习作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重视阅读,打好习作基础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只有在平时多阅读、多积累,才能在写作时有东西可写。因此,在训练学生习作的同时要强化学生的阅读训练,紧抓学生阅读的实效性。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好要阅读的主题,例如唐诗宋词或者一些优美的景物描写、细致的人文心理描写等,给定学生固定的阅读时间,让学生集中精力展开阅读,并做好阅读笔记,或者将一些好词好句摘抄下来,当做自己的写作素材本,以供自己随时翻阅和学习。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阅读比赛,让学生将自己看到的好书好故事以及自己的阅读感悟等讲给其他同学,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其习作资源。

三、创新习作的讲评方式

小学习作的重要环节还包括教师的习作讲评,为了更加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教师对习作的讲评方式进行优化和创新,要改变过去传统的讲评和批改习惯,建立多元化的作文评价方式。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之间进行批改和评价,让学生相互学习其他同学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得到相互学习和相互进步的目的。同时,教师也要对全班的作文进行必要的提示和总评,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教师的作文评述,让学生明确评改的重点,以更有针对性地改善自己的写作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选择几份优秀的有代表性的作文在班内进行展示,以供学生相互借鉴。

总之,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将功夫用到平时,要多阅读、多积累、多练习,并构建优质的评价机制,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小学语文的学习方法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方式可以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语文老师要致力于创建一个校内外相互联系、课内外相互沟通、学科之间相互融合的语文教学体系,整合各种语文学习资源,使语文学习的环境更加优化,学习模式更加先进有效,并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实践,来使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形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特征

1.有序性与开放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有序进行的,学生可以规划自己的学习,有步骤的进行,来保证学习效果的最优化。有序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同时应该也是开放的,它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来源非常广泛,包括社会问题,课本和实际生活等。而且学习的时间空间没有限制、指导方式、组织方式具备开放特征。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语文学习可以以教学内容为依据,灵活的选择是在课堂还是在校外教学,同时学习时间的安排也具有很大的弹性。

2.综合性与实践性

综合性学习,包括了写字识字与口语交际,阅读以及写作等四个方面,它是这四个因素的综合,这四个方面同时也是语文学习要达到的课程目标。例如:在体察社会,体察大自然的过程中可以联系到语文的学习来自于生活。综合性学习,还是一种学习方法的综合,这种学习方法将学习的探究与学习的接受综合起来,将书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综合起来,将课堂所学与课外所学综合起来,比如:学生可以自己策划一个主题然后再进行交流与讨论,得出分析结果,写出活动的计划与总结。

3.全体性与主体性

综合性学习要求的不是个别同学的参加,而是所有同学的参加,即学生的全体性,使每位同学经过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来达到使语文素养提升的目标。从另一方面说,全体性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即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投身其中,能够很好的与他人进行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尊重对方,善于理解和宽容他人,就如目标要求的那样“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同时,综合性学习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即让学生亲自设计并且组织活动,注重探索与研究过程。

二、综合性学习教学方案

1.注重探索的过程

具体的实践活动有利于产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审美体验等非智力因素并且促进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每个学生实际上是在具体的环境中,在主客观的互相作用中来构建主体自我的,从而使个性素质最终形成。我们应该注重过程,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情感反应与探究行为表现上,而不是只关心以结果的形式来展现和检验的技能与知识,比如:学生只要融入感情,真切体验并且全身心投在新的学习和活动的环境中,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学生的个性素质有所发展。

2.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因为以“升学率”为中心的教育目的倾向于功利主义,所以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主要还是以与思维,记忆等智力活动相关的内容为依据。而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80%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我们应把目光聚焦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上,而不能只关注那些可以通过结果来呈现、检测的知识与技能。从这一角度来看,应该对基础教育的教材内容和体系来重新构建与思考,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对知识学习的渴望,注重对学生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出坚强的毅力,使自我个性能够很好的发挥出来。

3.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目标生成

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关键性原则就是生成原则。学生必须积极主动的实践与综合性学习有关的行为,有了亲身体验以后,积极的心理倾向就会产生,从而新的目标和问题就会产生。比如《说说广告》,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新的问题即“设计自己的广告”会产生,使新的课程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产生构建。

4.主动探索、创新实践和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

在小学教育中,学生能否体验活动过程,能否掌握研究才是最为重要的,而非研究的成果。如在《说说广告》活动中,学生的收获是多方面的,小组合作搜集形形的广告,对广告进行分类,课上既启发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探索未知领域的能力,也为学生创造了多向思维的环境。在学习中,学习如何观察周围事物,学习如何与人交流,与人合作以及向别人学习将会给学生以后的学习乃至于终身的学习做一个良好的铺垫。

三、结语

本次语文课程的改革亮点在于综合性学习方式的提出,对老师和学生而言,都具有极大的挑战性,目前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怎样才能做到有效的实施,正确的理解掌握和虚心的接受,这个课题需要不断地去实践,它有待于每个教育工作者去为它的实现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靳彤,语文综合性学习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小学语文的学习方法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全面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生存、生活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语文现代性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下面我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同语文课型的可行性谈谈看法。

一、讲读课文中的实践

小学语文课程中讲读课文占有首要的位置,所选课文兼思想性、艺术性、人文性、知识性等为一体的经典文。教学时,教师要积极、灵活、大胆地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小学生在掌握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注重全面素质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注重语言基本功训练的同时,让小学生掌握学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比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可以紧扣“自主――探究――实践”的学习方式进行设计,放手让小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思考,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整个学习过程可分四步进行:(1)初读课文,理线索。教师引导质疑,激发学文情趣;学生自读,整体感知。(2)自主学习,谈感悟。其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情真意切,适合学生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进行自主学习,以发扬民主,弘扬个性。老师采用抓段落,谈感悟;抓句子,谈感受;抓品读,促感悟的方法,给学生时间让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喜欢”,讲“原因”,挥洒自主学习之精妙。让其反复阅读,细品深味,再合作学习,讨论交流,那美的韵律、美的语言、美的生命、美的行为、美的情感……回荡在学生之间,升华在学生心中,彰现了合作学习之奇妙。让其自选自读自悟,小组过关,班里竞赛,显现了自主与合作学习之功力。(3)主动探究,悟“环保”。《鸟的天堂》不仅文质兼美而且寓意深刻,联系生活做环保教育更表现出吕老师生活即课本的现代教育观。(4)综合实践,练“能力”。让小学生搜集材料练“查阅”;学写解说词练“习作”;学做导游练“交际”,无不是在讲读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学会搜集、运用、交际,小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获得意想不到的知识与本领。

二、阅读课文中的操作

阅读课文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占有相当的篇幅,是对讲读课文的巩固、补充、延伸,旨在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根本任务。教学时主要是读,即泛读和精读,随机而用。教学时,教师要自觉帮助小学生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默读、朗读、速读、跳读等阅读方法进行重认识性、理解性阅读(低年级),重评判性、创造性阅读(中高年级)。教师应注重发展小学生的主体性,应当在小学生主动求知的兴趣激发、主动求知的方法和能力习得、主动求知的探索精神的培养等方面做好文章。具体的做法可以是:(1)营造民主氛围。让小学生进入主体角色,培养其主体意识,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伙伴型合作关系,以树立小学生学习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自主的意识,便于自主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2)创设活动情境。a、还小学生活动的时空。教学时,充分给予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个体学习为主进行自主学习,让小学生亲身参与到发现知识的过程中,使教材贴近生活,激发学习动机,激起求索热情,切切实实地去阅读,自学未知的知识,直接感受与吸收课文语言,实现真情体验、真情交流。B、还小学生选择的权利。遵循天性,遵从差异,从培养兴趣的角度着重,让小学生自选自学方法、自学形式,或圈点、或查写、或操练、或简画、或剪贴、或随笔、或眉批,自搜、自解、自思,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实施自主性学习。C、还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教师要利用阅读课文以活动促发展。如,游戏活动、课堂即兴表演、实验操作、朗读竞赛、小博士答辩、课后沙龙、答记者问等形式可让小学生兴趣盎然,乐学、爱学、会学,事倍功半地完成了阅读课文教学。(3)发展创新思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阅读课文教学时,教师应善于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要关注小学生的异象,诊视小学生的反常,异象即标新,反常即创新。采用引导质疑、合作探究使小学生在学文中收获意想不到的成功和体验。

三、课外阅读中的应用

《标准》十分重视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并分学段分期规定了相应的课外阅读量,重视语文积累。这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有益拓展。因而,教师要定位于学前指导,学中帮助,学后促进的角色,给小学生充分的自由和自主,从培养其浓厚的阅读兴趣出发,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帮助学生丰富语文知识,积累语文技能,美化语文素养。我认为不妨尝试以下方法:(1)提一个目录供您选;(2)提一个时间表供您读(背);(3)供一个机会让您说;(4)供一个平台让您演。而且,学生课外阅读不要局限于配套教材《自读课本》,可以扩展到中外古今诸方面的有益读物;不要局限于书本,可以扩展到网上;不要拘泥于家校,可以扩展到图书馆、文化超市。学习方法应以自主性学习为主,进行合作交流,也可以设定专题,鼓励小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如是,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以读好书行动,树读书好意识,成好读书习惯。让全体学生身心愉悦地走进课外阅读,在激情中学语文、用语文。

四、语文实践活动中的尝试

小学语文的学习方法篇9

关键词:小学写作教学写作教学自评自改能力培养

小学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教师教起来难,学生写起来难”的两难现状,加强小学作文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小学写作教学的现状

传统作文教学一直侧重于“写前指导”,教师先对文章的内容、结构、写法进行指导,之后还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却收效甚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作文教学必须从“指令性、接受式”向以人为本、民主、互动、发展的教学观转变,向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

二、探索小学写作教学的新方法

正是在充分认识、理解新课程实质的基础上,认真分析调查在习作教学中学生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决定从改变学生固有的学习方式方法入手,遵从新课程理念,着手研究、试验新的课堂教学方法。

经过不断的摸索,我总结了一种新的作文教学方法。我把它称作:作文自评方法。所谓作文自评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即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通过评价别人的作文,感知自己的习作并进行比较。每一节习作课,当学生写完作文初稿以后,教师都要引导学生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养成自评自改和互评互改的习惯,提高学生作文“评”的能力。通过对内容、结构、写法等的分析,找出关键问题加以修正,再从字、词、句、段、修辞等方面逐步进行修改,从而提高学生习作“改”的水平,继而在会评的前提下去改,使“改”的目的更明确,“改”的行动更自觉。开始实施起来比较困难,也很费时,学生根本不会评价,也不知道从哪些方面评价。通过教学实践,我总结了几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一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师可以把班上写得好的作文和问题作文都输入电脑,制作多媒体课件。以课件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然后,带着学生边评价边修改。二是在评改作文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修改作文。教师对学生的修改及时作出评价,给予学生鼓励。三是利用教室的墙壁开辟习作园地,展示学生作品。在作文评改之后,将好的作文进行展评,大大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在每一次评改作文的时候,孩子们都会认真倾听别人的评价,也格外认真地修改自己的习作。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们作文的评改能力有了明显进步。

在掌握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前提下,教师还要留意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引导学生在读自己与他人的习作中,发现自己与他人习作中的“闪光点”,欣赏习作,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和自信心。同时,也引导学生在欣赏中互相学习,感悟表达。

三、评改作文时的几个重要环节

1、简要总评

通过教师对全班作文的简要总评和提示,学生明确评改重点,集中注意力,有针对性地进行评改。方法、步骤如下:出示“作文目标”,引导学生回顾本次作文要求,使学生迅速进入作文情境;教师简要评价初稿,指明优劣所在。这一步就是要提醒学生,他们的作文可能在这些方面也出现了相同或类似的问题。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集中在了这些方面,下面的评改也就有的放矢了。

2、逐条引评

这是学生自我评改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其目的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本次作文各方面的要求,发现自己作文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学会评改的具体步骤和方法。这一环节,依据“作文目标”各条排列的先后顺序,对重点条目(“简要总评”时指出存在问题的条目)逐条进行讨论,引导学生逐条评价自己的作文。“作文目标”各条排列的先后顺序,基本反映了作文的程序,也是评改作文应遵循的顺序。依据“作文目标”顺序评改,有利于学生掌握评改方法,形成评改能力。要求学生一下子就找出自己作文各方面的问题,是很难做到的。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地评价自己的作文,将问题各个击破。例如评价“条理”是否清楚时,就暂不牵扯其他方面的问题,等评价完了“条理”后,再评价其他方面。评价每一方面时,我遵循从“评他”到“评己”,从模仿到独创的规律。首先,让学生回顾这一方面的要求。然后,列举正、反例子(包括“病例文”),让学生比较评价,并对反面例子(包括“病例文”)进行修改,使学生明确怎样符合要求、怎样不符合要求和怎样修改。对“病例文”的评价,可在出示的大“作文目标”本条后面打上相应的符号(如符合本条要求打“√”,不符合本条要求打“×”等),以防“综合评价”时忘记对本条的评价。

3、综合评价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从整体上弄清楚自己作文的优缺点,从而从整体着眼,肯定好的方面,改好写得不足的部分。首先,对学生综合评价未修改前的“病例文”进行评价。要求学生先说优点,再说缺点,优、缺点都要按照“作文目标”的顺序说,使学生学会综合评价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运用综合评价“病例文”的方法,将“逐条评价”自己作文的情况综合起来,作出“综合评价”;让学生说一说,教师再给予指导。这样,学生从整体上清楚了自己作文的得失,也就能全面而有重点地修改自己的作文了。

4、自己修改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所作的就是提醒学生依据“作文目标”的顺序,逐条修改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对“差生”给予具体指导。学生通过自我修改的实践,改正作文中的问题,掌握修改的方法,提高自改作文的能力。

5、互改交流

自己改完的作文,先让同桌,或小组内,或自愿结对子交换评改,然后交流。让学生谈一下修改情况──怎样修改的和为什么这样改。互改交流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促进,激发兴趣。

小学语文的学习方法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习兴趣;方法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爱玩的性格尚未褪去,上课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很容易分心。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自身特点,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最大程度上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课堂氛围

对于小学生来讲,爱玩的年纪里可能对学习不会太上心,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就要努力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知识,这就需要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师独讲、学生专听”的教学模式,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多走进学生们中间,与学生一起交流思想、倾听学生的内心世界,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烈,那么教师就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善于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多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增加课堂活动,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活动中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语文课本中纯理论的知识一般都过于枯燥乏味,而且不利于小学生的理解,因此,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变理论的知识为具体化,使学生能够容易理解。教师可结合课文所讲的内容向学生展示优美的图画、视频等。在教一年级的孩子“a,o,e”这几个拼音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画面,小朋友去医院让医生看喉咙的图片,然后在旁边配上语言:张大嘴巴啊啊啊,那么发的就是“a”这个音了,同样的,还可有大公鸡的图片:公鸡打鸣喔喔喔,发的就是“o”这个音了,通过这种形象生动的画面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投入到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当中。另外,教师还可以多向学生播放优美的儿歌来缓解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没有任何压力的学习知识。

3教师要善于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就要注意创设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问题情境的创设,一位好的教师首先也要是一位优秀的提问家,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可以给学生设置悬念,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一般都比较强烈,因此,当学生对问题充满了疑问的时候,那么他们的注意力也就自然转移到了学习上。如,在学习小学语文教材中《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这样来引入新课:“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画画吗?在画画的时候,我们大多数人是不是都会画在纸上呢?那么,有没有小朋友们在雪地里画过画呢?老师认识一群会画画的小动物,它们在雪地里画的画可漂亮了,大家想不想知道它们都是谁呢?它们又会画些什么呢?”通过这几个问题,相信孩子们的脑海中一定留下了许多疑问,有的孩子会说:“老师它们在雪地里是怎么画画的呢?它们都是谁呀?我好想知道啊!”在这时教师就可带领学生们一起走进《雪地里的小画家》的学习中,学生们在疑问的促使下也会有极大的兴趣来学习课文,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对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也就有了。(2)、故事情境的创设,在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大多都喜欢听故事,因此,教师可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语文课堂上创设故事情境,以语文课本中《坐井观天》为例子,在学习之前教师则可以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们听,同时要使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道理,要使学生看到青蛙目光短浅的一面,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在学习当中也一样,要把眼光放远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寓言所表现的道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而且生动的故事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游戏教学情境,在语文课堂上创设游戏情境不仅能够活泼语文课堂,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把教材当中的知识穿插到游戏当中,让学生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比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教师可让学生排一场话剧,找到扮演小蝌蚪、妈妈以及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的动物。教师可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孩子们能够排练一场成功的小话剧,学生们在表演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锻炼了他们的表演、与人交流能力,同时,学生对于小蝌蚪长大后会变成青蛙也就有了一定的了解。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一些问题,教师只要适当引导即可,然后让学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来学习知识。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使学生自己在讨论中获取知识,这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学习生字词的时候,教师可以让一些学生走上讲台来带领全班学生朗读生字,使学生来当自己的小老师,这样学生对学习也就有了一份责任心,在带领班上学生朗读生字之前,学生们必定会自己先熟悉生字词,在读通顺的情况下然后再走上讲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当小老师的兴奋下能够认真预习知识,这也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增加。

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努力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创设多种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徜徉在故事的天地,在游戏中来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些方法可极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可以促进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