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策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51:24

初中音乐教学策略篇1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策略;探讨

有人曾经说过,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是知识型经济的时代,从这句话中,我们应该不难看出教育在二十一世纪的重要性,而现在处在这个世纪开端的我们是不是应该要开始重视我们的教育了。在古代的中国,“乐”作为六艺之一,是人们常具备的本领之一,可见音乐的重要性,现代的我们是不是应该继承中国古代的文明呢?其实,音乐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不同风格的音乐都有着不同的代表意义,现今的生活也是离不开音乐的,走在街上,你听到的那些流行音乐也是音乐的一种,还有中国古典的民族歌曲等等,音乐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在心烦意乱的时候听上一曲轻音乐,你的心情会舒畅很多。既然音乐有这么多的好处,我们就应该学好音乐这门课,打好基础,而初中正是打基础最好的时候,下面本文就初中音乐教育的一些策略进行探讨。

一、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突出,创新教学的模式

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但老师仅是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能更加准确的掌握知识,学生才是一堂课上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听老师讲,老师应该要很好的把握住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正确关系,不应该主次颠倒。初中生虽然已经简单的掌握了一些关于音乐的知识,但是毕竟不能很好地应用,教师不应该用自己主观的想法去认为学生已经掌握了,不用在花费时间去仔细讲解了,这样是不妥的,因为他们虽然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但是由于平时对音乐的接触较少,导致他们的知识是断开的,不能很好地链接,所以,教师不能再用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传统教育了,长期的这样教学会让学生厌烦音乐,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教学的开展,影响学生自身学习效果的同时,也影响了教师教学的质量水平。

面对这样的师生状况,我们应该采取办法解决,改变教学的模式,换一种新的方式,一种能够让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其实,对于教师来说,一堂课如果能让学感兴趣的话,教学就已经成功了大半,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要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找到兴趣,可以通过学生对音乐情景的亲自感知来达到这样的效果,例如,一首音乐中运用到的乐器是鼓,那教师可以通过敲打鼓来让学生感知,然后让学生自己来动手,他们能使够真实地感受音乐中鼓带来的魅力。这样通过自身的实践对音乐进行的感知了解会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音乐课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

在还没有文字的时代,音乐已经产生了,音乐的产生早于文字的出现。现在的我们如果面对心情的变化,面对喜怒哀乐的交替,可以用文字记录下那些自己的“阴晴圆缺”,尽情的用文字来挥写心中各种情绪。可是,在那些没有文字的岁月里,音乐就是人们情感的最好表达,音乐里不光有着情感的表达,在一些音乐里有着属于那个时代的历史,那个时代的旋律。一部好的音乐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心血,同时也蕴含着它本身具有的深刻内涵,学习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音乐的旋律中不断地寻找自己对于音乐的体悟,找寻那份属于自己的音乐。所以,教师在选择音乐作品的时候,要充分的去考虑学生的感受,在平时就可以了解他们的一些喜好,了解当下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遵循着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原则,本着一切为学生打算的教学理念,我相信会找到适合的作品。不过,当下大多数初中的音乐教师都是音乐专科毕业的,所以对于音乐的教学的比较的偏向于专业化的教学,但是,要考虑到你的教学对象仅仅是初中生,他们还不能很好的去接受太过于专业的知识,这一点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在作品选取的这一方面,只要遵信以上的一些原则,会选到适合学生的作品。

三、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实践

实践是做任何事都不能缺少的环节,少了这一步,很难确定你做的这件事是否正确,所以只能通过具体的实践来对它进行确认,有一句话不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所以,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通过实践来对所教所学的课程进行检验,而且,实践可以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更深了解,加强他们对音乐的喜爱。例如可以带学生去听一些演唱或者是让学生进行自我组织的小型演唱会,让他们在亲身的实践当中来锻炼自己,将自己学到的只是在表演中尽情的展示,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充当评委,指出演出中的不足,对学生的优点进行夸奖,以激励他们更加的努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之间可以相互的观察,从别人的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发现自身的优点,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完善,加强自身的发展。这样的方式还可以让学生增长见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不断地对自己的知识进行完善,已达到更好的水平,掌握更多的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千万不可忽视实践的这一环节,这是一堂音乐课教学的最后把关,最好这一步,才算是真正地教好了一堂音乐课。

四、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对于初中的教学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它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好的音乐会让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发生很大的转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音乐自身悠久的历史也会让学生从音乐中了解到更多关于音乐背后的故事,对音乐有更加深层次的感悟,况且,在学习中,有音乐的陪伴,也会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增添更加神奇的色彩。因此,音乐教师应该要不断地进行音乐课的改进,提高教学的质量,为学生的学习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伍小红.浅谈初中音乐的有效教学.新课程(中学),2010(07).

[2]丁红梅.中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探究.北方音乐,2010(03).

初中音乐教学策略篇2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流行音乐;现状分析;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7-0381-01

众所周知,流行音乐因为曲调简单、通俗易懂、容易传唱的特点,被各阶层人士所接受,尤其是初中学生更是热爱。但是,就目前来讲,现在的初中的音乐教学情况究竟怎么样,又如何将好的流行音乐引入到初中的音乐教学之中,让初中学生享受到好的流行音乐呢?

1.目前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

1.1局限性大。传统音乐教学模式会出现极大的局限性,主要是以国家规定的音乐教材为主。众所周知,在教材中基本上都是民族歌曲和经典歌曲,而初中生对这类歌曲的兴致不全是很高,感觉很难理解,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缺少流行音乐元素的融入,使得音乐教育的成效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1.2教师观念陈旧。许多教师对流行音乐认识不深刻,并且认为流行音乐没有艺术性、科学指导缺乏,因此,很多老师都会本能地对流行音乐产生排斥。带着这样的教学观点,流行音乐无法在教学中大量融入,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也无法改善。

1.3学习积极性低。初中生正处于一个特殊时期,青春期少年对学习的积极性低,所以必须要调动学生积极性,才能让音乐学习更加具有激情。

2.流行音乐在初中教学中的策略

2.1音乐教师要学习流行音乐的相关知识。初中音乐教师应该进行流行音乐的知识储备,只有对流行音乐有了足够的了解,才能有效地选取适合于初中学生的流行音乐,让学生既能享受到流行音乐的神奇美妙,又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例如,现在中国流行乐坛比较流行的是中国风歌曲,像林俊杰的《醉赤壁》、韩庚的《如梦令》、周杰伦的《台》等等,这些中国风歌曲曲调宛转悠扬、令人回味,歌词也都是林夕、林秋离、高晓松、方文山等有名的词作家,初中音乐教师可以将这些歌曲引入初中音乐教学的课堂之中,这样,学生可以在欣赏优美动听的曲调时,同时也能慢慢回味歌词背后的深刻含义。另外还可以选择一些鼓舞人心的流行歌曲,例如《我的未来不是梦》、《我是一只小小鸟》、《春天里》、《我的中国心》等等,可以透过歌曲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和期望。带有校园气息的歌曲也可以入列,这些歌曲通常都是温暖人心的,带人回想童年那些最纯真的友谊与真情,有懵懂青涩年华时期的李宗盛的《童年》、何炅的《栀子花开》;有学生时代兄弟情深的周华健的朋友;有一直怀念的久违朋友高晓松作词的《同桌的你》。这些都是能够进入到初中音乐教学的课堂中的。

2.2学生要学会正确认识流行音乐。目前,中国的流行音乐曲源实在是太多太多,鱼龙混杂,这就需要初中学生在欣赏流行音乐的时候应该学会正确的认识、学会正确的选择,坚决抵制那些恶俗的音乐,要多听听那些积极向上的,带有正面意义的流行歌曲,例如王铮亮的《时间都去哪了》,一看到题目,就会使人感受深刻,歌曲的感人旋律以及深入人心的歌词,更让人回想之前的过往,不停地问自己"时间都去哪了?"又如张杰的《imaDreamer》,其中传递着力量与坚持,给未来留下希望,就算世界改变,梦想永远不停止,感受这种正能量,让初中学生可以为自己的梦想努力拼搏。

2.3选择符合学生心理的流行音乐。初中生处于人生一个特殊阶段,因此,流行音乐也应该选择那些符合学生心理状况的曲目,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高学习积极性,也使得学生能够在音乐的熏陶下,身心良好发育,在音乐的气氛中,对生活、人生有所领悟,这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例如:周华健所唱的《朋友》、何炅代表作《栀子花开》等,都是有着深刻的内涵,《朋友》中学习友谊的重要性,拓展交际,也需要看透友谊的真正本质。一生一起走的才是真正的朋友,而不是酒肉朋友。张韶涵演唱的《隐性的翅膀》,旋律欢快,情感如此真挚,在歌词之中,感受到那种不屈不挠的信念与毅力,以这样的方式传达正能量,更容易被人所接受。

2.4开创多媒体教学。现在的教学方针之中,多媒体绝对是核心领域,能够直观便捷地传达所需要讲授的信息。在进行流行音乐教学的同时,利用教学资源进行辅教学,所达到的教学效果绝对会稳步提升。学生在学习流行音乐的过程中,听觉、视觉方面同步接收信息,能及大地增加学生对音乐的热情。在教育意义上而言,多媒体教学为初中生的音乐理解、学习提供了一条捷径,可以更快更方便地去掌握流行艺术中音乐的技巧与韵律。

2.5歌曲选择把握"度"。流行音乐融入教学课堂之中,想要达到最理想的效果,还是要注意在"度"上面的把握。首先是在质量上的掌握,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一味的对优点进行宣扬,而将缺点隐藏。让学生看到实物的正反两面,对任何东西都要进行客观对待,不能盲目;数量也要在掌控之中,在教学课堂中引入流行音乐,应能够恰当把握,适可而止,让学生能够理解即可。

2.6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不仅自主学习理论的流行音乐知识,还应该将强自身的实践能力,例如,可以课后和同学一起学一种流行乐器,例如吉他、口琴、电子琴等等,在学习时可以感受到流行音乐带给他们的美好与快乐,同时他们可以在音乐课堂上将这种快乐传递给同班同学,让同学也同样感受到流行音乐是如此的美好。

总之,流行音乐必将是未来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引导学生对待流行音乐能够客观理智,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是当前初中教育的当务之急。初中音乐教育,将一些教育意义强、容易被接纳的流行音乐引入,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培养起音乐欣赏的情操、理想,对流行音乐进行品鉴,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一项极好的教育途径。针对我国在音乐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方法进行解决,而这样的策略有利于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进步。

2.2.3在知识的空白处引问。现在的新教材,在一些知识的处理上,有很多的空白处,为学生留下了充分想象的空间。教学时,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有意识地在在知识的空白处设计开放性提问,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去添补出符合题意的内容。例如在教学《荧屏乐声》分析衍生音乐剧等姊妹艺术异同,通过训练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利空间,在这里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大量的例子列举出来后,还可以引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这样组织学生对其进行扩充和延伸思考,不但积累和丰富了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思维以此为源点,辐射式展开,深层次发挥,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的创新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问必须贯穿诱发思维,使学生受到从简单到复杂、从有疑到无疑的思维牵引。一个出色的教师,不是指点他的学生入住现成的"大厦",而是促使他的学生去"砌砖",同他一起如何建造"大厦"。引问时要特别注意方法和技巧,引问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具体、准确,力求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激励性。引问还要针对学生的知识实际和接受能力,问题的难度不要超出学生理解能力的允许范围,教师的引问要有计划、有层次,循序渐进,步步进逼,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学习掌握知识。我相信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引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让课堂风生水起!

初中音乐教学策略篇3

关键词:初中音乐;互动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51

一、互动教学策略简介

所谓“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交往、沟通,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这种教学方法算不上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早在孔子时代,早已有部分内容是和互动教学的理念相关,甚至是这种教学方法的先导。互动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教师和学生能够共同成长。作者希望,能够在初中的音乐课堂上利用互动教学策略,促进教学工作的完善和发展,师生之间能够有良好的互动过程,这样才能达到开展音乐课堂的目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二、采用互动教学策略的错误现象

尽管有不少教师能够认识到互动教学法的优点,能够在课堂上采取这种教学方式。尽管如此,在课堂上依然出现了不少错误的教学现象,以下是作者总结出来的几个现象:

(一)课堂气氛过于活泼

师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难免会让课堂气氛活泼、生动起来。而一般的音乐互动教学方式,都是让学生与教师一起互动,做相关的音乐律动,而不少同学却借此机会制造出异常“热闹”。除此之外,有部分同学在互动的时候,却安静地坐在座位上,没有参与到活动中去,甚至有些同学没有专心上课,只顾着埋头做自己的事。

(二)互动活动缺乏趣味性

教师在设计互动活动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没有抓住这些特点,设计出适合学生实际状况的互动活动,并缺乏一定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到乏味、烦闷,对于开展音乐课堂的教学工作没有太大的作用。

(三)并未能够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

学生是教学工作的主体,而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互动,监理良好的关系,才能够方便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有利于教师把握课堂的进度。但在实际的活动中,教师并未能够调动起来全体同学的积极性,令同学们乐意、自愿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这就是因为教师未能够唤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也未能够对学生加以引导,缺乏一定的交流,才会导致师生之间的互动缺乏活跃性,令教学工作的成效不大。

(四)错误利用多媒体教育软件

尽管如今我国大力推广利用多媒体教育软件进行教学,但不少教师却错误利用多媒体教育软件,改变了音乐课堂的本质,或者是令学生过于沉迷教学资料,却对书上的知识点不重视。

(五)师生缺少课堂外的交流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及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而随时改变教学方法。而大多师生除了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外,课余时间极少接触,这对于教学工作是十分不利的。互动教学策略指的并不是师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更多的是需要师生在课余时间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够有利于在准备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能够抓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特点。

三、正确在初中音乐课堂中采取互动教学策略

要如何才能够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正确采取互动教学策略,是所有初中音乐教师的新课题,能够恒却采取互动教学策略,不仅能够提高初中音乐的教学质量,还可以迎合我国教育改革的方针和理念。下面是作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总结得出的几个意见: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

在初中阶段,音乐老师的教学能力是基于其自身的音乐晋商能力,以对学生学习音乐的心理活动进行分析为核心,以音乐的鉴赏和聆听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为发展的大致方向,主要包括了在日常音乐教学中认知和聆听这两个方面。鉴于现时部分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较为低下,教学能力并不高,因此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迫在眉睫。有关部门和校方可以通过组织课余时间的学习活动增强教师的音乐教学能力,建立校内“新老教师”的交流合作关系,并且加强音乐教师的反思能力,培养其独特的教学风格。

其次,教师要注重课余时间与同学们的互动,通过课余时间与同学们产生互动,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心中与教师间的距离,还可以树立教师亲切的形象,令学生在课堂上更容易与教师产生信息双向的关系,无形中提高了课堂互动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通过平时的互动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从而在制定相关的学习方案时可以更加贴合学生的日常学习实际。

(二)巧妙地设计互动教学活动

不论是什么学科,提问在教学环节中是一门艺术。学生是教学工作的主体,那么教师就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要通过巧妙地设计互动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互动活动中去。例如,在鉴赏《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时候,可以首先创设一个情景,然后通过向同学提出问题,发生互动。如首先播出音乐和相关的视频,向同学提问歌曲中唱了什么,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感情为什么能够如此动人等。通过巧妙的提问,引导学生进入情景,进入互动活动中,营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

(三)营造和谐的讨论气氛

教师可以适当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并派出代表上台进行讲解。音乐是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鉴赏艺术眼光和能力,通过进行讨论,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相互帮助提高鉴赏能力,而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上台讲解而了解到学生的审美水平。同时,教师除了让学生学习教科书上的音乐知识外,还需要多引用网络资源上的资料,围绕音乐的本质,引导学生如何通过音乐表现出内心的情感和思想,让学生再现心中的审美创造和艺术感知。

四、结言

尽管互动教学模式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教学方法,但只要教师能够充分利用互动教学模式的有点,扬长避短,加上其他教学方法的多方教学,必定能够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我国的栋梁洗涤身心,树立正确、高品质的艺术鉴赏和审美眼光。

参考文献:

[1]胡志华.浅谈如何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J].新课程.2011

[2]于春霞.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对应之策[J].新课程研究.2011

初中音乐教学策略篇4

初中作为我国中学教育的初级阶段,标志着小学生向中学生身份的转变,但是思想和小学阶段相比,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学习性心理较强,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初中音乐课程的开设,既是国家提倡音体美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自身学习的需要,同时初中音乐对于培养学生们的灵感思维,陶冶情操,优化知识结构,缓解学习疲劳等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是我国初中音乐教学的效果却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既有教师自身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学策略方面的因素等,针对此种情况,很多初中音乐教师已经把音乐有效教学作为一项重要课题进行研究,那么初中音乐有效教学如何实施,涉及到的具体教学策略又有哪些呢?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音乐教育者深思。

二、初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观念狭隘。

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应试教育,导致我国有很大一部分初中音乐教师观念狭隘,认为音乐又不是升学考试科目,没有必要花费很大的精力进行教学,就是自己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也不会受到表扬或奖励,只要按照正常的教学任务授课即可,至于学生是否学到知识,学的多或少,掌握音乐知识的深浅程度,一概与教师无关,这样的教学心态,教学观念,又怎会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实施有效教学,转变教师观念才是初中音乐教学的基础所在。

2.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教学方法的表现形式为,教师台上精彩的讲解,照本宣科,学生台下被迫的机械的听讲,记笔记,课堂气氛沉闷无比,枯燥无味,整节课结束,老师教学任务完成,学生似乎从苦海中解脱出来,下课后反而变得活泼好动,这种传统的单一教学方法目前有很多老师依然在采用,久而久之,学生们在严肃而紧张的教学氛围就会产生对音乐的厌烦心理,进一步在课堂上表现出抵触行为,如打瞌睡、无精打采、分神等等,在这种教学情况下,音乐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无从谈起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有力保障。

3.师生关系不和谐。

师生关系不和谐是目前很多老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的普遍现象,主要是由于很多老师不论是在教学或日常生活中,始终把自己摆在教师的地位,对学生始终是严肃而紧张的态度,无形之中给学生造成一种绝对权威高高在上不容侵犯的形象,学生们对老师本来就是敬畏的心理,如果老师平时的表现不是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不是经常和学生们一起交流,探讨的,不是把学生们当做自己的孩子或弟弟妹妹好朋友来看待的,学生们也就只好敬而远之了,师生之间关系的不和谐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初中音乐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随着我国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加快,初中音乐有效教学已经受到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实施的方法和策略也是因老师而异,各不相同,本人就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转变教师观念。

教师是班级的灵魂,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领者,而引领不仅仅是音乐知识的传授,更是认真,负责任精神的传承,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榜样,首先对音乐的认知方面,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树立音乐同其他学科,如语数外一样同等重要的观念,无论是不是升学考试科目,都应该认真地,一丝不苟地去教授,最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这种精神的影响,进而好好学习,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初中音乐教学有效性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任何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实现,都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否则,一切努力都是徒劳,而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多种教学方法的采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多种音乐器具的使用,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避免传统以往的教师一个人讲解,学生被迫听讲的局面,其次还可以在讲解课本知识之前,播放一些与之相关的流行歌曲或古典音乐,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再次除去课内教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多进行课外活动的音乐教学,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为实现音乐的有效教学提供有利条件。

3.多元评价,增强自信。

教师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地情绪学习。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等。但是,评价不是生硬的,为了评价而评价的。找准课堂评价的时机,评价才能在音乐课堂中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找准正面评价的时机。每位学生的音乐天赋都有差异,有的学生唱歌条件好点,有的则舞蹈好些,教师要能关注学生的一切表现,随时随地发现、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给学生适时的鼓励、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被欣赏的美好,从而更加有信心,有兴趣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

4.改善师生关系,和谐课堂气氛。

师生关系不和谐,致使老师和学生一见面就会表现的剑拔弩张,老师看见学生是面无表情,一脸严肃,而学生一看见老师就头疼,哪里还有心思听老师讲解?音乐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成為一句空谈,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师生双方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保持愉快的心情,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聚精会神的听讲,从而学到更多的音乐知识,初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也就顺利的实现了。

初中音乐教学策略篇5

关键词:初中音乐;情境教学;问题式情境;直观式情境;体验式情境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确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可见,情境教学既是现代教育的选择,同时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式。所以,身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必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在初中音乐课堂上积极开展情境教学。但是,是不是每位教师都对情境教学的具体含义有深入、透彻的认识呢?下面我就先对情境教学的具体含义进行简单总结,然后提出实施情境教学的教学策略,以供同行参考和借鉴。

一、情境教学的具体含义

所谓情境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场景,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对于音乐教学而言,实施情境教学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进行音乐理解的内化,进而提高音乐教学效率。

二、初中音乐课堂情境教学的实施策略

1.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创设问题式情境

我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环节对一节课质量的好坏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如果一节课的开始就索然无味,学生自然就没有学习的兴趣,而且初中生有着注意力涣散、自控能力差的性格特点,如果我们设计的导入语不够新颖、不够精彩,就很难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课堂导入这一环节,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课堂导入语,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吸引到新课上。而且,世界古代伟大教育家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即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源于对某个问题的好奇和兴趣,因此,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我们应该利用课堂导入这一环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以点燃学生倾听音乐和学习音乐的欲望,使学生在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并为我们接下来的音乐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比如,我们在学习初三年级第二单元《说唱天地》中“重整山河待后生”这首歌曲时,为了使学生以更好的方式了解作为民族音乐文化瑰宝说唱艺术的魅力,我并没有直入主题教学生学唱这首歌,而是对全班学生说:“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中央-11频道的《曲苑杂坛》这个节目,看过的同学还记得开场音乐是什么样的吗?(由我进行演唱示范)你们知道老师刚才唱的这段音乐属于哪种艺术形式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与这段音乐曲风相同的歌曲,你们认真听,然后思考这首歌曲表达了何种情绪。”这样,我们就借助引用电视节目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问题情境,学生也会带着老师的问题仔细去聆听,听完之后,学生与其他同学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最终得出了这首歌表达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人民的苦难,歌颂了中国人民为雪国耻不怕流血牺牲、坚强不屈、大义凛然的民族精神,而且音乐旋律激愤洪亮、高亢悲壮,节奏自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中。

2.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直观式情境

传统初中音乐课堂中,教师因为深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完全任凭教师的讲解完成音乐知识的传授,教学工具也仅仅局限在粉笔和黑板上,这样传统、枯燥的讲解往往只是片面、空洞、枯燥的,学生对歌曲内容理解不强,而且极易丧失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今,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即多媒体技术)开始受到各科教师的极力推崇和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集声音、视频、图文、图像、动画等于一身,具有声像具备、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等特点,可以将音乐教学内容以鲜艳的画面、美妙的声音、生动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为学生创设直观的音乐教学情境,这既开阔了学生视野,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力和领悟力,可谓一举两得。

比如,我们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神州大地――锦绣山川》时,因为这一单元的具体内容选取的是具有典型意义的赞颂祖国高原山川的音乐作品,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演唱《青藏高原》,并通过演唱《青藏高原》,结合欣赏《黄土高坡》体会青藏高原藏族、陕西汉族的不同音乐风格、感情气质。因此,在教学生学唱《青藏高原》这首歌时,我就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了有关青藏高原风光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以引发学生对《青藏高原》这首歌曲的兴趣。然后,让学生欣赏《青藏高原》的音乐片段,让他们从歌曲的节奏、情绪、力度等对这首歌的节拍、曲式、风格等进行分析讨论,最终由教师对学生的谈论进行总结。这样,学生就以一种直观、生动的方式对我国一些重要地方的风土人情有了大致了解,在正式学唱这首歌曲时,学生就能真正做到入情入境了。

3.利用角色扮演,创设体验式情境

音乐与表演是密不可分的,要想将音乐内容充分表达出来,我们必须通过有声有色的表演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有着好奇、好动、表现欲强的心理特点,所以,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我们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将音乐内容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声音、技能等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必定会对教材中的角色产生亲切感,加深他们的内心体验,而且,因为运用了表演,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和戏剧性,有利于调动学生上课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我们在学习初一年级六单元《银屏之歌》时,后面有一个音乐情景剧《一个真实的故事》,于是,我就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充分调动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这个情景剧的故事情节用表演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个故事中的角色有女大学生、丹顶鹤、雷声、雨声、芦苇等,我在一旁进行精心帮助和指导,以使学生将这个故事中的不同人物和事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地表演出来,这样,学生通过亲自体验,对这个情景剧的故事情节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感受到了由音乐带来的乐趣,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学的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初中音乐情境教学模式并不单一,希望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够不断反思、不断研究、不断总结,以生成制订出真正适合学生,并能为学生所接受的情境教学模式,从而使我们的初中音乐课堂变得亮点纷呈,精彩四溢。

以上就是我对初中音乐情境教学策略的几点看法和建议,在这里将其抛出,望能给其他教学同仁在初中音乐教学问题上提供一些实质性的帮助。如果有不得当之处,欢迎广大同行进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初中音乐教学策略篇6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音乐;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233-01

新课标对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它明确指出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及对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当今的初中音乐课堂教育能否实现新课标对其的殷切希望与要求呢?为此,笔者将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为提高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一些建议。

1.教师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初中音乐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师生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传统的你教我学的状态,不仅抹杀和降低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抑制了学生潜能以及创新思维的充分发挥,再加上评价标准的过于单一化和统一性,阻碍了学生自我个性和特色的发展。因此,为了适应新课标的新要求,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音乐学习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老师的权威,和老师积极的探讨和交流学习方法和内容,教师也能更加的了解学生,明白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困惑之处,及时的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教学内容要创新

2.1节奏创编教学。即根据达尔克罗兹节奏教学体系,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来唤起人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从而获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能力。比如在《鼓乐铿锵》这一章,在让学生感受体验音乐情绪的基础上,让学生学生是以身体作乐器,做一些拓展训练。通过身体动作发出的声响,进行音乐训练的一种手段,当然这也是奥尔夫教学法的精髓所在,在学生的节奏训练中,可以把学生分成四个声部,其中女高音声部用头顶上的拍手动作来代替,女低音则是胸前拍肩的动作,男高音可以用拍腿来代替,男低音用跺脚来代替。

2.2即兴创造。即借鉴多元智能理论,通过即兴创造教学,增进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培养创新胆略和创新精神,发掘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在《流行风》这一课,可让学生根据班训即兴唱一曲(可以自己作曲,也可套用歌曲)。学生们积极踊跃参加演唱创,形式多样,有流行风格,有美声,有说唱,有戏剧等。因此学生多才多艺的一面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2.3学科综合。指音乐与其他艺术的结合,如美术的综合。目的是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艺术综合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在欣赏到《一个人的流派》时,在让学生了解印象派画家作曲家风格的同时,让学生根据自己听到的音乐拿起画笔描绘出一幅印象派作品《大海》。

2.4电脑音乐创作教学。电脑音乐系统作为新一代的音乐教学媒体已经进入高中音乐课堂,突破了传统教学法在时间、空间、地域上的限制,直接表现各种事物和现象,并能在短时间内展示事物发展运动的全过程,便于使学生对所学教材获得最充分的感知,使教学生动形象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部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2.5形体教学。它通过对学生形体的训练,达到内塑气质、外塑形象和提高人综合素质的要求。在《非洲歌舞》这一章,老师可以在引导学生赏析音乐的同时,带领学生做一些非洲歌舞身体上的律动。黑人舞蹈的节奏强烈,它的动作特征主要是强调了人体的每个部位,如:头、颈肩、胸、腰、跨和四肢的表现力,其中最突出的是头部的甩动、胸部的起伏、腰部的屈伸、跨部的摆动和旋转。

3.教学策略设计

3.1教法的选择与设计。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学设计要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能为核心"的"三主一核心"教学指导思想,做到灵活多样,具有主导性,体现主体性和有效性。

3.2学法指导的设计。在学法指导上,既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动机的激发,重视教学过程的情感化,还要考虑学生学习方式的养成,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更要考虑教学的有效性。学法指导要既具体又明确,既恰当又体现主体性,要把学法指导摆在先于选择教法的位置上来考虑。

4.给每个学生提供自由表现和创造的机会

学习音乐的人,都有通过音乐使自己愉悦,并感动别人的愿望,并希望通过特定的音乐形象表达出来,使情感得到表现。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应用自己的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情感紧紧地吸引住每一位学生,把教学内容演绎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地使学生陶醉于音乐之中,不知不觉地随音乐动起来,尽可能地激发与满足学生表演的兴趣与愿望。还有给每个学生提供自由表现和创造的机会,让学生在理解音乐作品的基础上,自己创编,单独表演,用载歌载舞的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中。这样,可以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发展学生的表演才能,并使学生更直接、更容易地受到艺术的感悟和激励,激发他们把自身的情感抒发出来,而有了思想上的共鸣,学生就会带着兴趣走进课堂,在愉悦中维持着对音乐的积极心态。

初中音乐教学策略篇7

[关键词]音乐教学;审美感悟;审美情趣创造能力

进入21世纪,教育部在全国范围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降低专业知识的要求、提升审美活动的质量,是音乐教育观念转变的一大体现。《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一书明确指出: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特征是审美性。它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对音乐的欣赏、感受、理解、表现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那么如何实施初中音乐美学教学策略?

一、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悟能力

音乐感知能力是音乐感觉能力和音乐知觉能力的简称。音乐感觉能力是指人们借助于听觉器官辨别音高、音强、音长、音色细微差别的能力。音乐知觉能力是指人们对音乐的复杂形式(如节奏、旋律、和声、织体、力度、速度等)的细微变化的辨别能力以及对音乐作整体感受的能力。音乐感知能力是人对于“音乐语言”的理解能力,这是音乐审美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能力,离开了这些基础能力,学习音乐很可能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在音乐教育中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案例1:对比欣赏《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船工号子》

两首作品同为船工号子,却有着截然不同的韵味和特质,我在教学中紧紧抓住音乐作品的音乐语言,先让学生感受《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质朴苍凉缓慢悠扬的特质,然后对比欣赏《船工号子》,通过对歌词、速度、节奏、力度、情绪、演唱形式等内容的比较欣赏和快速抢答,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不同类型的劳动号子、劳动号子的多种表演形式并体验不同的情绪特征。

案例2:欣赏:《让世界充满爱》第二段

欣赏设问:

a、能否用一个或多个形容词来形容你听到的这首歌?

b、歌曲旋律有何特点?(哼唱旋律感受旋律特点。)

c、作曲家在处理伴奏音乐的配器时选择性地采用了哪些乐器?为何选择这些乐器?这样的选择对表达歌曲情绪有怎样的帮助?

d、伴奏音乐是如何与人声的演唱相呼应?

《让世界充满爱》组歌的第二段是《心灵的呼唤》一课的主要教学内容,通过欣赏、演唱、听辩、演奏等教学环节,让学生感受音乐要素对体现音乐作品情感与表现力的巨大作用。在欣赏之前,我就抛出大量与欣赏内容相关的问题,旨在让学生带着问题更有指向性地欣赏,也能更静心地欣赏、捕捉音乐中的细节处理,体会音乐创作者的独具匠心。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结合大量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反复感受、体验、掌握“音乐语言”的一般规律,逐步积累音乐审美经验。当欣赏从感性欣赏进入到理性欣赏的层面,学生便会逐渐明白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形式因素并不仅仅是感性材料,更是经过理性的组合后成为审美体验的载体。

二、采取恰当教法引领学生鉴赏

首先,需要认真地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比如声音由弱到强或由强到弱,可以象征一场战斗由起始到激烈,或者由惨烈到宁静,也可以想象是一支队伍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声音力度的对比,可以象征风雨雷电,也可以象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是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基础。

案例3:欣赏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

教师准备三、四个包括《春江花月夜》在内的意境相近的音乐片段,伴随着音乐屏幕上出现唐代诗人张若虚写的诗歌《春江花月夜》片段,通过欣赏、配乐朗诵等活动让学生从中挑选出与诗歌的意境最一致的片段。

春江花月夜(片断)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明月。

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霞、

空里流霜不觉飞,钉上白沙孤月轮。

诗歌的欣赏、朗诵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感受音乐的意境。感受不同艺术之间的和谐的美。

三、采取有效策略指导学生学会创新

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除了要选择有艺术价值的表演曲目之外,还要注意活动形式的趣味性以及学生参与活动的广泛性。活动形式不能过于单一,要常变常新,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处理歌曲、乐曲的力度、速度、音色、和声、织体、情绪上下功夫,老师要把表现音乐情感和刻画音乐形象放在重要位置上来加以引导。

案例4:弦乐四重奏《让世界充满爱》

一个班级要开班会课,主题是《感恩的心》,有三个拉小提琴的学生与一个拉大提琴的学生想合作表演《让世界充满爱》。

学生齐奏《让世界充满爱》。

师:你们觉得如何?

生:不是很整齐。

师:你们是一个整体,先把速度、弓段、弓法等统一起来。

通过练习,《让世界充满爱》有很大进步。

师:现在觉得怎样?

生:整齐了很多,但是……

师:感觉还不对,是吗?仔细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情绪和情感。

接下来的演奏,学生投入了感情,注意到小提琴的音色应该更柔和一点,音乐也有了些许感彩。

生:好听了一点,还是觉得单调。

师:有很多办法可以让它变得丰富,比如作速度处理、力度处理、声部处理、音色处理、……

再听时,学生做了以下处理:第一段由三把小提琴演奏;

第二段加人大提琴的拨弦;

第三段全体齐奏。

师:显然比刚才丰富了许多,但还可以更好,我们一起来想点办法,好吗?

生:太好了。

师:第一段去掉了大提琴,使音乐显得纯洁、柔和,很好!但第一段每一乐句的第二小节显得太空,老师在这儿加几个简单的音符,拉长它的旋律线条。第二段处理得很好,第三段的毛病和第一段一样,但处理的办法却要和第一段不一样,不然会有雷同之感。还有什么办法?

生:老师,用轮奏可以吗?

师:试试看!

在这里教师引导学生如何作音乐处理是关键。这种处理音乐的能力也是一种创造能力。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音乐创造能力是蕴涵在音乐鉴赏能力、音乐表演能力之中的。所以,在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要尽量发挥学生的创造积极性。

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表演、创造进行适当的评价,提出新的目标。可以肯定,这种评价活动对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与创造能力是非常有益的。依据恰当、合理的教学目标,选取适当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内容),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认识规律,引导学生在自主获取或运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创造能力。

必须强调的是:我们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而不是培养音乐家。我们提倡把音乐创作教学融在经常性的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之中,以此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公民。

总之,实施好初中音乐教学策略主要抓好音乐素质教育。把音乐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都能得以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让每个学生都关注音乐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让音乐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国民的大音乐教育。

参考文献:

[1]贾艳.浅谈初中音乐创新教学[J].音美艺术教研.2009(11)

初中音乐教学策略篇8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策略;审美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239-01

在初中阶段,音乐学科是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来加以设置的。目前的初中音乐教育状况却不容乐观,在很多学校,音乐教学工作普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着低效甚至无效的教育现状,在有些学校,甚至连正常的音乐课程都无法保证,音乐教学质量的滞后,对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那么,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呢?成为了我们积极思考的话题:

1.做好课前备课

由于音乐课的课时比较少,在课程开始之前,音乐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使音乐教学发挥最大的效果。教师首先要对本节课要传授的知识熟练掌握,对要学习的歌曲加以练习,节省由于教师的不熟悉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做好备课还能够使教师从容不迫的面对教学突发状况,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教师要了解学生中比较流行的歌曲,在讲乐理知识时可以从学生喜欢的歌曲下手,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2.丰富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教师在教授课程时都是按照教材的组织形式和内容照本宣科的教学,对课外内容很少有扩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现代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该在学习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丰富教学内容,比如在学习歌曲的时候对创作者的个人经历和创作背景、创作意图进行引入,使学生不但学习了音乐知识,还学习了其他科目的知识,扩大了知识面。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不外乎"一听""二唱""三表现",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需要学生去感受、体验,这种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被动的学习,逐渐失去对音乐的兴趣。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法,还给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让学生更主动的学习,可以采用合作式学习的方法,教师把学生按照座次分成几个小组,小组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讨论,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责任感,有利于德育的进行,使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培养了能力。

3.创新方式,激发兴趣

3.1兴趣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逐步培养对音乐的感情,是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终身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最好体现。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只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才能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音乐上来,从而使他们产生自己的想法,才能创新。从学生生活入手,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3.2想像力高于生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也是有所不同的。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生的个性,给他们想象的空间,充分发挥其想像力和创造力。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想像力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的一切都来源于音乐的启发。"尤其在音乐欣赏时,更需要对作品的意境、描述的音乐内容、传达的情感进行想象。音乐不只是课本上的符号,它无时不在我们的身边。应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创新中学习,使学生成为音乐学习的真正主人,使学生积极地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增强音乐学习的实践意识、创新意识,使音乐教学焕发无限生机。

4.提高歌唱教学实效性

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模仿能力采取听唱、模唱教学法,引导学生把歌曲唱得动听。在课堂教学中,不单单要求学生把歌曲学会,或者背唱歌曲,还要求学生把握歌曲的艺术形象,能够理解歌曲的内容、情感和风格,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唱歌姿势和习惯,进行歌唱技能的基本训练,提高歌唱的表现力。学生要唱得动听,就要从听歌曲中体会速度和音量的变化,感受歌曲中对音色的要求,演出时注意节奏的正确、连音与断音、旋律的起伏等演唱的基本要求,才能有感情有方法地演唱。教师要让学生对老师的演唱进行模仿,促使他们自主参与和探索,发挥歌唱艺术的感染力,获取美的声音、美的歌唱。教师要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发音方法,不在课上作枯燥乏味的发声训练,可以在学生唱歌前,先按歌曲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这样,既可以有效地进行咬字吐字练习,又可以让学生找到正确的发声位置,以便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避免学生唱歌时咬字、吐字不清楚,字音走样的毛病。在教学工作中,我发现运用竞赛的形式,能提高歌曲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掌握歌曲。在课堂上,我组织了各种形式的音乐竞赛活动,这些竞赛活动有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男女之间和小组之间等,比赛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独唱、对唱、齐唱,也可以表演唱,或者让学生自编自创,编词比赛。一段时间后,学生从不敢唱到勇于唱,在比赛中获得了成功和自信,也增加了对歌唱的兴趣。

5.多媒体辅助教学

初中音乐教学策略篇9

关键词:课堂合唱;有效;兴趣

中图分类号:J64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6-0083-01

一、案例描述

1.教学片段:两声部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

师:学习歌曲之前,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构建音乐房子》,全班分为两大组,先由一大组唱1两拍后,由另一大组在此基础上唱5。后唱1和5。

生:唱(不同唱名的1和5两音却唱出了一样的音高)

师:再来一次,注意音准,并在1上面构唱5,另一组5构唱到1。

生:唱(分组单独唱音准还可以、两声部合在一起时又出现音高模糊不清的问题),学生机械式地去唱自己的应该唱的唱名,没有体会到音高的概念。

反复几次……

师:我们先来学习歌曲的副歌部分两声部,以刚才的分组形式,分别进行练唱,先由高声部同学进行演唱旋律,低声部同学听高声部的同学,然后互换。

2.熟悉曲子后,填词唱全曲

师:(反复练唱,并指出一些不足)听录音范唱,两声部的和协,让学生对比自己存在哪些不足,并加以纠正。

二、案例分析

在前面的[教学片段]过程中,可以看出,教学目标明确清晰,过程由易到难,层层深入,要通过两声部的训练使学生不仅仅学会演唱两声部的歌曲、感受和声的美。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强调和纠正两声部音准的时候忽略了用有效的手段方式来引导学生对音高位置把握,如:用形象的柯尔文手势及教师的表情引导学生对音高的把握。忽略了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实践和团结协作,忽略了学生的程度和对课堂的兴趣。忽略了基本练习中的细节,整个过程较为“粗糙”、流于形式。所以学生都处在被动的学习中,没有真正和主动去聆听和感受到和声的美。从课堂的结尾可以看出效果不是特别理想。

三、问题思考

现阶段在许多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1、音乐教师的自身素质――合唱教学的理念和手段。2、学生缺乏扎实的乐理知识,班级中学生音乐能力参差不齐。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来达到合唱教学的效果呢?

四、基本策略

1.音乐教师有正确合唱教学理念,明确自己的地位

合唱是一种集体的活动。在中学的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是不容忽视的作为课堂的主导者――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树立合唱教学的意识,敢于尝试、积极探索,找到适合自己,适合自己所教的班级学生的情况,以最佳的上课情绪状态来感染学生。许多老师往往被分声部的教学所吓倒,对学生的传达合唱是很难的演唱形式的一种错误信息。中学生有很强的模仿力和可塑性的声音,许多节奏很难的流行歌曲他们都能模仿唱的惟妙惟肖、音准唱的扎扎实实,这些初级的合唱歌曲对于他们应该是“小菜一碟”,关键是教师的态度、引导方式和教学的有效手段。如:在上述案例中两声部教学时,先从单音分解开始练习,由易到难,最后连成句子。但在乐句巩固练习时,可以采用一声部跟琴唱,另一声部由教师领着唱,师生配合及学生声部间的互换、互评,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感受和声的效果。

2.课堂合唱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于嗓音、身体都在发育时期的初中学生,声音的训练重在实践而且应该是循序渐进。训练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特点,先用轻声带假声,再以假声找头声,逐渐扩大共鸣腔,去解决自然声的局限。在课堂的发声训练时,可以先用“U”进行高位置的头腔练习,因为“U”音色稍暗、柔和,用它进行训练,一来可以规范学生的声音,也可以克服喉音,大声吼叫、位置低,声音“炸、虚、白、咧等毛病。容易统一;二来和谐、统一,而美感的声音使学生对歌唱的信心也大增。

青少年学生在歌唱时容易感到气力不足,有时会用胸部呼吸去支持歌唱,这样容易出现了气僵、喉紧的弊病,也使合唱出来的效果参差不齐,教师在训练应时常提醒学生运用“轻声”唱法,形成正确的发声状态。做好放松练习是非常必要的。

3.合唱课堂中注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学生对合唱艺术有了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自觉地认真唱好每一个音符,充分领会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从而注意各声部的和谐,努力去体现合唱作品的艺术魅力。所以在环节的设计中要真正体现符合学生性格特点的趣味的性质。如:合唱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这首歌曲的难点在副歌部分四度和声,所以在声音的基本练习时,可以用母鸡下蛋后发出的声音来形容比喻,低声部唱1,高声部唱4,一呼一应的形式进行,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可以让学生主动形象地体会纯四度和弦和声效果,体会音高的概念。这首作品它是进行曲风格的作品,激昂、有力的情绪,需要的是气息下沉,在声音的练习上可采用断开的、短促的、有力的“BonG”音来体验。

课堂中教师不是忙于教学的内容的解决和处理,而更要时刻注意学生情绪的变化,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去讨论,相互能发现问题,并指出问题,提高学生听觉的能力,听觉能力提高了,音准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

教学过程是一个探究的过程,看似完美的教学设计的一个过程,并不能达到实际的教学效果。这特别需要我们从事音乐教育事业的教师们在合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孜孜不倦地开展研究工作,因材施教并勇于探索、创新,才能从最根本上推动音乐课堂的合唱教学。

参考文献:

[1]孙从音.合唱艺术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2]杨瑞庆.合唱编配辅导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初中音乐教学策略篇10

新课程标准概述

课程标准是国家进行各科教学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是教材的编写、课堂教学等方面工作的依据,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形势、新环境的变化,使传统的课程标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此形势下,教育部门开始对课程标准进行改革。

新课程标准从三个方面对课程目标进行了论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此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音乐教学,除了应注重学生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外,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初中音乐教学情况来看,其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分析,笔者总结了当前音乐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首先,不管是学校教师、家长还是学生本人,都不太重视音乐这门课程。他们认为,音乐只是一门“副科”,音乐学习的好坏与学生的成长没有多大关系。因此,音乐课程的开设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其次,音乐教学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大部分教师都注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和音乐欣赏能力,但却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不符合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堂教学目的的要求。再次,音乐教学方法单一、过时。纵观我国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大部分教师都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虽然有利于课程教学和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但却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其音乐学习的主动性不高,极大地降低了学习效率。最后,音乐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不合理。教学实践中,很多音乐教师都把焦点放在提高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技能上,而忽视了音乐评价的重要性。他们对于课堂表现良好的学生过分表扬,而对于那些音乐能力较弱的同学缺失关怀;甚至部分教师还以“唱歌的好坏”来评价学生的音乐学习效果,忽视了对学生其他方面素养的评价,给初中音乐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音乐教学改革策略

转变音乐教育理念转变教学理念是新课程标准改革对初中音乐教学提出的首要要求。首先,教师必须摆正观念,把初中音乐课程摆在和语、数、外等课程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音乐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更加认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其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只有从根本上认识了音乐学习的重要性,他们的学习效率才会极大地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才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明确初中音乐教育目的在音乐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音乐教师必须充分认识音乐教育的目的。除了让学生学习必要的音乐知识、掌握一定的音乐技巧以外,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充分挖掘音乐素材的深层含义及寓意。例如,在学习《歌唱祖国》时,教师在传授基本的音乐知识的同时,也要让学生领会歌曲的深层含义:祖国是最伟大的,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全面发展、提高创新能力等是素质教育对新时代中学生提出的重要要求。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将课堂内容与其他学科的内容联系起来。这样一来,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能接触到其他学科的知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改革音乐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为了跟上时展的步伐,教师要改革自己的音乐教学方法。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在每堂课上都留给学生适当的时间,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为了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提高,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模仿优秀歌唱家或者歌手的唱法,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努力探索,创造出更多、更好的音乐作品。例如,在学习《黄土高坡》时,教师先让学生掌握这首歌的基本知识,然后让每个学生积极创新,把这首歌曲改编成赞美自己家乡的歌曲。这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