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53:15

对德育工作的认识篇1

关键词:中专生德育教育思想道德素质

因为学生活动大多数是以班级形式开展的,所以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先锋者和主导者。每个班主任都必须学会做德育工作,掌握德育教育的方法。我认为以下几种方法符合教育规律,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以理解、尊重为基础,以爱心为出发点

理解就是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特别是针对各学生的心理实际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使他们保持正常的心态。对学生的思想也应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正确引导他们。特别是这些刚步入中专的学生,他们的思想相对比较幼稚,不能充分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班主任就必须逐步转变他们的思想,使他们有一个新的起点。由于班上有不少学生都是来自农村,而且大多数是第一次离家求学,因此班主任要多关心他们,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待人。

即使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在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其人格,谆谆教导,从而取得教育实效。一味的训斥,只能促成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更不能用挖苦、讽刺伤害学生。教师尊重学生,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愉快。在情感教育中,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班集体中,教师可以用集体荣誉感来创设积极向上的良好情境。一个良好的集体,往往凝聚着一种活泼健康、文明向上的精神力量。班主任可以利用这力量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美育教育,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举行形式多样的班会、少先队中队会活动及一些兴趣活动等,让学生切实感到在班集体中有着积极奋进的力量。教师还可联系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正确的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二、量化管理抓落实

量化管理原来是经济管理中的一种方法,用来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其可行性和操作性很强。叶圣陶说:“要改掉学生身上的一个坏习惯,在一开始都要以一定的压力来强制。”量化管理就是在民主的基础上产生一种强化的措施。心理学告诉我们,青少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制力,他们不仅是教育的客体,而且是认识的主体。因此,量化管理是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的好形式。量化管理以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为出发点,以《中专生守则》和中专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通过从整体着眼,从细处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达到开展班级德育工作,提高学生德育素质的最终目的。如迟到的问题,班级有点名、登记、相应的处罚,以培养学生遵守时间制度,自觉安排好上课学习的时间。又如:不乱扔纸屑果皮的问题,班级有检查、罚扫地等管理制度,以克服同学不注意环境卫生的不良现象,促进学生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当然,德育工作除了学校外,还要家庭、社会一起实现,从而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中专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多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班级即是学生的一个大家庭。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一个成功的班主任,首要的工作就是抓好班风的建设,良好的班风可以使学生在外部的影响中积极向上。班风好的班级后进生少,因为良好的环境可促进后进生的转化,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而对于普通班,要搞好班风建设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为在这样一个班集体中,有不少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养成了很多坏习惯,比如上课喜欢说话、睡觉、看小说,平时非常懒散,不能按时到课,按时交作业,等等。所以必须先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及时间的宝贵,纠正他们的一些错误思想,鼓励他们基础差并不是问题,关键是自己要努力要刻苦,要有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成绩好的同学应主动帮助成绩差的同学,使得整个班级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竞争心理

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竞争。如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心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竞争意识,我们在班级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互帮小组,各小组进行评比,学生间开展友谊竞争,从小组开展竞争,到好的同学之间开展竞争,中等同学之间开展竞争,较差的同学也不愿落后,使比、学、赶、帮在班级形成风气。每个学生都愿意向上,都愿意成为一个好学生,有竞争就可以不断产生动力,就能激励每个学生不断取得进步,最终促进学生的德育素质不断提高。

学习知识的实践能够培养学生的乐观精神,从而让学生逐步感受到“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劳动实践能够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从而让学生切身感到“劳动最光荣”的意义;班集体的活动实践能够让学生树立起主人翁的责任感,从而逐步形成“我是集体的一员”,“我愿意为大家服务”的奉献精神。

教师工作是最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创设出轻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建设积极、健康、文明的良好的班集体风貌,认真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真正当好教学工作中的设计者、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教学管理的组织者及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好伙伴。

参考文献:

[1].主体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跨实纪探索[J].教育研究,1999,(4).

[2]郭思乐.德育的真正基础:学生的美好学习生活――论教学生态在德育中的地位.教育研究[J],2005,(10).

对德育工作的认识篇2

结合自己担当班主任以来的实践,我深切体会到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性,这是由班主任所处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是联系和协调其他科任教师的中间环节,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从这一意义和角度来讲,班主任是班级德育工作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学校实施德育的骨干力量,有着其他教师无法替代的作用。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句话一个眼神,都会长久地留在学生记忆中,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班主任对学生做人的影响,超越了具体知识的影响,也超过了其他老师的影响。班主任就仿佛是一个班级的“思想之母”,她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她的所作所为如同无声的准则带动着学生。

二、提高自身素养是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的前提

常言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具有一桶水。作为文化知识的传播者,班主任的文化知识必须尽可能广博和丰富,不然就教不好学生,甚至会误人子弟。为此,班主任必须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从中吸收营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同时,德为师之本,树人先树德。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就应该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班主任在学生面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学生效仿的榜样。如果班主任出现了不文明、不检点的行为,那么就不能坦然面对自己的学生,更难于教育感化他们。因此,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善思慎行,言行一致,做学生的表率,用言行去感化、熏陶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使其健康发展。

三、因材施教是做好德育工作的不二法门

因材施教,强化针对性,是做好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有些班主任对全班学生的要求搞一刀切,如对违犯纪律或在学习上达不到目标要求的学生,不是罚抄书,就是罚跑步,罚做俯卧撑,或者是当着别的学生的面大声训斥。这样的教育,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同一个班集体中,学生各自的性格,志趣、爱好及认知水平迥异,这种差异的存在,决定了班主任在教育不同个性和知识水平的学生时侯,必须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

四、班主任要学会走进学生的心灵

班主任要学会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关爱学生。了解学生,就是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学生多表扬、多鼓励,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找到自身的价值,在愉悦和满足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不了解学生,不注意发生在学生内心深处的复杂活动,教育就会出现盲目性。关爱学生,就是对所有学生做到“一视同仁”和“平等教育”,这是德育工作的核心。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国外一著名教育学家对此的说法很形象,他说,漂亮的孩子,人人爱,爱不漂亮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这里的“漂亮”与“不漂亮”并不是指相貌,而是指那些优生和所谓“差生”。当然,这种“爱”与“严”相结合,做到爱而不溺、严而有格。有了对学生的了解,有了对学生的关爱,班主任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更好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五、班主任要加强与各方面的沟通与协调

对德育工作的认识篇3

摘要: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是知、情、信、意、行各内在因素演化发展的过程,也是内外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正确理解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内涵及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的德育方法,有效提高外部因素对内在因素的影响力,是德育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强化系统性、强调综合性、突出针对性、增强融合性、注重全面性、重视开放性,是提升大学德育实效性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思想品德;大学;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5-0085-04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需要在深刻理解思想品德各要素的内涵和本质基础上,全面认识各要素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掌握受教育者在心理年龄、发展水平、个体性格等方面特点的情况下,进行德育模式的合理采用和德育方法的正确选择,如此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大学阶段的学生都是成年人,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已经基本成型,心智发展也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因而德育工作重在思想品德的发展而不是形成,此时德育方法的正确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一、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基本认知

(一)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内在因素演化发展的过程

潘懋元先生认为,学生思想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的形成,可以抽象为一个完整的过程,即“知―情―信―意―行”。如果道德从认识产生情感,进而形成了信念,有坚强的意志,最后已经自觉地成为行为习惯,这个道德形成过程就是一个完满的过程。知、情、信、意、行是紧密联系、互相制约、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上述道德形成的过程是一个抽象化了的过程,实际的过程要复杂得多,它并不是一次能够完成的,是不断认识、不断实践的反复过程,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1]。陈万柏、张耀灿认为,人的思想品德包含知、情、意、信、行几个因素,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转化过程,就是人们自身知、情、意、信、行诸因素辩证发展,从不平衡到平衡,又到新的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矛盾运动过程,也是思想品德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矛盾运动过程[2]。

综合以上观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是人在主体实践的过程中,在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交互作用下,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内在因素演化发展、不断形成新的品质的过程,我们不妨称之为思想品德的迭展过程。迭代最初是源于数学领域的一个专有名词,是数学中的一种算法,是指将初始值经过相应公式进行计算后得到新的值,并通过相同方法对新的值进行计算,经过几次反复计算得到最终结果的一种方法,任何事物经过几次迭代之后都会蜕变成新的事物。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就是在既有基础上,在外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按照一定的规律、规则进行迭代,不断达到新的水平、形成新的品质的过程。

在思想品德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迭代过程中,对于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格类型、不同发展水平的德育主体,知、情、意、信、行各因素的地位作用、相互关系是不一样的。准确把握德育主体各因素的发展状况、地位作用及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与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是确定德育工作重心、选择德育方法的基础条件。

(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内外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

人的思想品德固然是内在因素运动、发展演化的结果,但它不是与生俱来的,其形成发展过程受到外部社会环境因素的重要影响。大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环境,社区的自然条件、人文环境、日常活动等生活要素,小到在学校、家庭等各类组织中学习、工作、生活过程中的人际交往,教师的引导、家长的教育、同学朋友的影响,广播电视等媒体的熏染以及网络的影响等,对个人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深刻影响。但人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对客观外界因素不是采取消极、被动反映的方式,而是会主动选择、消化、吸收,外部因素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影响,需要通过内部因素的矛盾运动来得以实现。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内外因素互相作用、互相协调的结果。

德育就是发挥外部因素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中的影,通过教育者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规范学生知、情、信、意、行等内在因素的演化方向、促进内在因素的演化速度、提升演化水平,即把握思想品德迭代方向、提高迭代效率的过程。因此,如何充分尊重德育主客体的实际状态,深入分析受教育者内在因素的真实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的德育方法,有效提高外部因素对内在因素的影响力,是德育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

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与德育方法的选择

在不同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阶段,需要结合学生德育发展的阶段特点、实际水平和客观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方法选择。

(一)道德认知与德育方法的选择

道德认知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最为重视,但也是理解偏差最大、教育效果最差的一个因素。对道德认知理解的偏差和教育方法选择的方向性错误,是影响当前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原因。

对道德认知理解的偏差,首先是对道德认知中所指的“道德知识”的理解偏差。潘懋元先生认为,与智育教学过程有所不同的是,智育方面所说的知识,看重要求学生懂得“是什么”、“为什么”,即懂得“这个事物是什么”、“这个事物为什么是这个样子”;而道德知识所要求的是学生对于是非、善恶、美丑能够有所认识、做出判断,是对于“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认识和评价,而不只是“是什么”、“为什么”那样的一种认识。而且,道德知识和道德观念是着重于对人与人之间、人与集体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和对待这些关系的态度[3]。但在德育工作中,把对道德知识与对智育中知识的理解相混淆,按照智育中知识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的现象比比皆是,最突出的是在德育课堂上往往只强调对知识的灌输、记忆与复述,不重视学生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能力的培养。教师把教材中的内容、甄别好的结论作为真理强加给学生要求接受,在低龄学生阶段,或许是必要和有效的,但到了高中、大学阶段,还不重视学生辨别能力的提升,通过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引导学生正确的判别方向、教会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那样的德育势必是不被学生所接受的。其次,是对道德认知中所指“认知”的理解偏差。一是把记忆当成认知,让学生把概念、原理、方法等道德书面知识机械地背下来,然后用考试的方式检验教学效果,似乎能够复述、默写出来,学生就懂了、会了,以后就能够按照着去做了,殊不知表面的知识记忆,并不是真正的认知,并没有为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形成做好铺垫,更不能导致道德行为的自觉实施。二是把叙述当成认知,典型的现象就是学生犯错误时,在没有思想引导、是非辨别教育的情况下,就让学生纯粹地写书面检查,几百上千字,写的字数越多、叙述越深入透彻,就认为是认知越深刻,似乎学生写出来的就是真正认识到的、今后就能够做到的,殊不知这里有太多的口是心非,这样做反而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与伪善行为。三是认为认知是一蹴而就的,在教育过程中过度强调道德认知的重要作用,把德育的重点放在道德知识的学习上,通过灌输、记忆、解读、考试等手段,企图让学生一次性掌握道德理论、原则、规范,似乎学生只要道德认知到位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都会自然而然产生,似乎只有先掌握道德知识,才能够有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没有认识到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迭代过程。

根据以上的分析,道德认知环节选择德育方法时,就不能生搬硬套智育知识的教育教学方法,而是要以道德知识的内化感悟而不是机械地记忆复述为掌握目标,以道德的认知、判断能力培养为重点,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的培育为关键,以道德行为的实际践行为归宿。西方的价值澄清理论和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都认为德育过程是培养受教育者道德能力的过程,特别是在大学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独立思考能力、是非辨别能力和较强的自我意识,德育工作者在进行德育方法选择时,要以说服教育代替强行灌输,强调正面引导和对理性思维的培养,采用专题讲解、案例分析、讨论辩论、谈心谈话等形式,要有充分的事实依据、详细的理论分析和严密的逻辑论证,在培养学生道德知识判断、辨别的能力的同时,使学生真心信服、自觉接受;要灵活使用情感教育法,通过真挚的情感、善意的言行,将道德知识与道德情感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深化对道德知识的理论认知,激发积极向上的动力;要灵活使用实践教育法,将道德知识与道德意志磨炼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在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中感动、感悟,提升道德品质。

(二)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与德育方法的选择

古人云,知易行难,道德认知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的根本性问题。在知行转换的过程中,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既是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中道德知识的内化过程又是共振过程,发挥着动机激发、方向引导、行动催化、强度保持等作用。道德情感,就是关于道德问题的爱憎、好恶、追求或舍弃、赞成或反对等@样一些态度;道德信念,是指某些思想政治和道德观念已经成为人们真心诚意的信心,成为人生所追求的崇高理想;道德意志,是把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转化为道德行为时自觉地克服各种困难的心理品质[4]。

在西方的德育模式中,体谅模式是系统深刻探讨以道德情感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理论,既提倡教师在教育中对学生要“多关心,少评价”,又强调道德教育应使学生学会体谅别人。人本主义道德理论强调的“完善人格”、“自我实现”、“激发动机”、“心理体验”等概念,对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的培养理念和德育方法的选择也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在大学实际开展的德育工作中,对道德认知过度强调的同时,对道德情感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处于自发、凭感觉的状态,班主任、辅导员只是下意识地根据工作经验与教师的职业本能地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对于道德信念的教育则似乎仅是思想政治课专业教师的职责,而且主要是在课堂上从道德知识的层面进行灌输,缺乏有效的载体和方法;而对道德意志的砥练,更是处于无计划、无组织的状态。因此,大学德育迫切需要系统性地设计、有针对性地开展道德情感培养、道德信念教育和道德意志磨炼,构建德育过程的动力机制。具体的德育方法可以选择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环境熏陶,通过催人奋进的大学校园、学生社区的物理环境布置,积极进取的优良校风班风的建设,民主、团结、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室友关系的构建等,以德育情境的创设来感染、影响学生;二是艺术感化,有计划组织开展主题诗歌朗诵、电影欣赏以及正面典型榜样的塑造与激励等活动,从情感深处去激发学生的思想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高尚情操和优良品德;三是意志磨炼,通过开展拓展训练、实施挫折教育、引导自省慎独,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使他们在吃苦拼搏中坚定意志、坚韧性格;四是心理辅导,用心理学的方法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缓解心理压力、维护心理健康、促进品德发展。

(三)道德行为、道德习惯养成与德育方法的选择

一切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都是内在的,最终必须外化为道德行为。所谓道德行为,是指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的支配之下所采取的行动。道德行为如果经过反复实践,就会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这就是道德习惯[5]。

中国传统思想对道德教育的要求比较强调“知行合一”,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在西方德育模式中,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强调促进学生行为与道德判断的一致性,价值澄清模式鼓励学生按照一种价值观,以一种合理而一以贯之的方式待人处世,也都强调思想和行为相一致的德育理念。美国学者纽曼开发的道德教育社会行动模式,对学生通过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实践活动来发展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做法,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道德行为不仅是思想品德的外显,而且对深化道德知识的理解、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信念的坚定和道德意志的锤炼,也具有能动作用。因此,在日常的德育工作中,不仅要重视思想的引导、情感的培育,还要重视行为管理和素质养成教育,将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结合起来,强调实践教育法,具体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言行的纪律约束,对于不文明甚至违规违纪的言行举止,要显示德育刚性的一面,必须坚决、及时予以查处,开展批评教育乃至行政处罚,防止不良言行导致纪律的涣散和思想的松懈;二是注重细节的养成教育,督促、帮助学生培养主动问候、随手关灯关门、随手带离垃圾、集会提前等候、使用礼貌用语等良好行为习惯,做到了随时表扬,做不到及时批评,从小处着手随时随地开展品德教育;三是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通过社会调研、参观走访、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等活动,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感悟助人为乐的幸福感,在服务社会中品味高尚品德带来的愉悦感,在辛勤付出中品味收获劳动成果的满足感,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并在活动结束后及时开展体会总结、感悟分享,激活更多的正能量,引导更多学生的向善行为。

三、关于大学德育方法选择的建议

根据以上对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与德育方法选择的讨论,对大学德育工作提出以下建议,以提升德育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一)强化系统性,做好与基础教育的衔接,并为

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是一个贯穿终生的过程,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具有不同的社会要求。大学时代,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定型的关键时期,大部分学生关心关注的重点逐步从中学阶段的学习为主开始主动转向国家民族进步、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与自己今后就业、择业相关的行业要求与企业需求等方面,不再“两耳不闻窗外事”。对于国际国内形势、政治环境、社会现象等也有了更多的主动思考、客观分析和理性判断。因此大学阶段的德育工作,一方面,要做好与基础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衔接,分析学生目前的德育总体水平,对应该具备但还比较薄弱的方面进行弥补性强化教育,进一步提升个人的思想素质和品德修养。在方法选择上要坚决摒弃在基础教育阶段已经被用偏而导致学生反感的德育方法,如纯理论灌输、机械式记忆和概念性笔试等,更多采用情感教育法、实践教育法、环境熏陶法、心理咨询法等多种形式的体验性教育方法,更多地重视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根据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和德育目标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选择德育内容。方法上要结合大学的环境氛围和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在毕业前阶段,要加强敬业爱岗、遵章守纪、诚实守信等职业道德教育,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好思想品德准备。

(二)强调综合性,提升思想品德各要素的发展效率

虽然本文分成三部分对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及德育方法选择开展讨论,但并不是认为知、情、信、意、行各因素在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中是相互割裂的。日常德育活动的策划设计、组织开展,要综合考虑知、情、信、意、行各要素的协同发展,通过组合多类型的德育方法,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为提升思想品德发展的效率服务,并尽可能在一个阶段教育活动中就形成思想品德发展的闭环。特别是德育课程的教学整体设计和学校层面组织开展的集体性教育安排,不能成为零碎的、单项的、相互之间缺乏关联的一大堆活动的简单堆砌,而是要争取帮助学生实现从品德的认知深化、情感触动上升到意志磨炼、信念形成,并在日常行动做到自觉落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完成思想品德螺旋上升中的一次完整迭代过程。

(三)突出针对性,目标、内容及方法的选择因时

因势而变

西方有各种德育模式,国内也有各种德育方法的总结,但每一种模式或方法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针对不同的德育对象或德育对象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的,既具有相应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也有局限性,因此在具体使用时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大学阶段,学生通过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已经获得了大部分的道德知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基本成型,因此对于道德认知的教育,应该是对已有道德认知的改进、完善,是改造而不是从零开始的构建,是促进内化而不是背诵记忆。所以在整体方案的设计上,要更重视情、信、意、行的因素,重心放在体会、感悟、实践、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要与时俱进地分析网络世界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巨大影响,创新基于网络的德育工作方法,研究利用网路的积极因素为大学生德育工作服务的方案和措施。

(四)增强融合性,以大德育的视野深化德育内涵

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与专业学习和生活实践都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联。德育工作的开展,一是要加强与专业教学的融合,以思想素质的提升促进专业能力的培养,以专业学习与职业实践来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与鉴别判断能力,推进思想素质的内化与升华;二是要重视思想观念的引导、思维模式的转变、行为规范的教育与行为习惯的养成的融合,将德育融入日常生活与工作实践之中。

(五)注重全面性,保证教育的参与度和受益面

德育工作的全面性不仅指教育内容和德育过程的全面、系统,还应包括参与人员、规章制度、文化氛围等德育对象、主体、环境的全面性,需要构建“全员参与、全要素融合、全过程推进”的德育工作模式。尤其是全员参与,要强调教师、管理人员乃至后勤服务人员都负有明确的育人职责,都需要因时、因地、因事对学生开展教育,特别是专业教师,不能认为自己仅仅需要开展专业教育而忽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不能认为德育就是思想品德课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同时,还要保证所有学生都成为德育主体,特别需要关注沉溺于游戏、经常违规违纪以及存在心理问题等情况的特殊人群,要对他们进行重点教育引导。

(六)重视开放性,引入社会教育资源,形成德育

工作合力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德育工作要充分利用新思维、新技术、新工具,重视构建互联网+时代大学德育生态系统,整合学校、家庭、实习单位等各方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形成德育工作合力。尤其是在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素质养成方面,更是要利用专业实习机会,有针对性地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典型的工作案例、感人的先进事迹等社会上具体生动的德育教育资源,邀请社会道德楷模、企业先进工作者、杰出校友代表等鲜活的榜样人物与学生进行座谈交流,让学生在特定的工作情境中接受熏陶、促进感化,提升教育实效。

⒖嘉南祝

[1][3][4][5]潘懋元.潘懋元文集:卷一高等教育学讲座[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84-285,285,290,291.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2.

对德育工作的认识篇4

1.把德育目标当做德育起点。德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常把学生德育培养所要达到的目标错误地当作德育要求的起点,把学生要经过长期的成长和教育过程中才逐渐形成的德育目标当做起始阶段的衡量标准。这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觉:觉得做一个教育者所要求的人太难和太遥远了,从而失去信心。这种教育方法或过程也易于导致学生对德育工作者的教条说教和行为规范要求产生逆反心理和行为异动。我们在现实中对学生的德育要求与学生当时相应的思想、心理和认知发生错位,忽视了“因时”、“因地”、“因人”、“因事”的教育规律。理想教育的起点要求太高,大部分学生会认为这是在说教,不能成为学生的精神支柱。产生这种失误原因在于:一方面教育者受到习惯于按固定定型目标要求来“塑造”、“转变”青少年品德的定势思维的影响;另一方面对新形势下学生品德形成有什么新变化、新表现,哪些是积极因素、中性因素、消极因素,如何引导、疏导等方面缺少深层的分析研究。

2.德育过程中重外炼轻内化。在对青年学生的德育过程中,我们常看到教育者想尽各种办法给学生定德育量化指标或约束条款,然后根据这些衡量标准来处理学生的日常行为,并且给予评价。这一德育教育操作过程虽然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其整个过程明显体现出只是表面重视了学生的德育内化过程中的外炼性,而且这一过程明显的或隐性的都是以建立在一定的强制和惩罚基础上来实现的。学生缺乏把德育认知和规范要求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内化机制,只在日常生活中惯常性的遵守和维护,容易让学生按时空和对象的需要而产生“作秀”应付举动或场面,这就是我们常讲的“表里不一”:在学校表现“优秀”而在家表现“糟透”。导致把学生的德育看成单纯的外炼,忽视内化过程,把两者相分离的原因是:我们未能清楚地认识品德内化过程的各种机制、各个环节及其规律,过于重视德育教育的眼前效果,忽视了长期教育的必要性。因此,德育过程的科学化建设应把品德内化规律的探索、内化机制的建立作为突破口。

3.把整体化、序列化等同于科学化,使德育科学化外部建设与内部建设,理论体系的建立与操作体系的建立脱节。在对青年学生的德育实践中存在把整体化、序列化建设等同于德育科学化的认识和做法。具体表现为把大量时间、主要精力投放到如何使德育外部规范形成体系、形成序列上,而对构成体系、序列要素的合理组合、整体优化以及如何建立与之相应的品德心理结构,形成相应的可操作系统等深层建设问题,缺乏深入的探讨和认识。系统建设的目的不是整体化,而是整体优化,不只是有序,还要合理。

以上三点是当前我们在德育科学化工作中存在的认识和操作上的误区,深刻认识和总结有利于我们的德育科学化,有利于加强青年学生德育化的效果。

(二)德育科学化深层次建设的几点思考

1.探索当代青少年品德发展规律,完善德育的内化机制。研究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寻找德育要求与思想取向之间的交汇点,要以时间、空间为坐标进行纵向和横向调查,了解不同时期青少年思想、心理变化轨迹,引导学生个人理想发展向社会理想发展趋向一致性,从交往中指导学生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教育和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走向独立。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严格遵守青年学生德育内化科学规律基础上的。探索品德内化过程、完善品德内化机制是德育过程中的核心部分。学生外在的德育要求的内化机制就是其心理认同机制,它担负着社会道德向个体品德转化的任务。品德形成的心理认同机制由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态度认同、行为认同组成。价值认同是把思想道德知识转变为观念、信念,情感认同是把道德升华为道德情操,态度认同是把德育要求转化为心理状态和人格素质,行为认同是把日常行为规范迁移为道德行为方式和习惯。品德认同机制的动力来源于主体的道德心理需要,反映了当代青少年品德认同机制形成具有很大的自发性和不完善性。所以,德育工作者要把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态度认同、行为认同组成的德育内化机制有机地统一到实践中去,使它们的作用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

2.实现德育的整体优化,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在德育工作中,我们要看到德育的对象是一个完整、复杂、有思维、多方面统一的人,人有其自然属性的同时,也有社会属性;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优点,也存在着缺点;有良好个性,也存在个性缺陷;有上进心,也存在着惰性心,等等。因此,我们在对其德育化过程中就要注意把德育的整体优化和实效性放在首选考虑,不要出现因某些局部、暂时的负面现象而忽视对象的整体潜力,也不能出现对德育对象“一俊遮百丑”的错误定势思维。对于青年学生的德育实效问题,不能简单理解为增加德育时间才是德育实效的首先考虑因素,应当想办法提高德育效果。其次,要把德育各种因素和环节进行优化组合。再次,增加德育有效投入,减少无效投入或负效投入。把校园文化、校园精神、教师风范的影响变成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控制的教育影响因素,充分发挥出其对学生的思想、品格、文化、心理、行为的积极的影响,最终产生出整体德育结果的优化效应和实效作用。

3.整合德育资源,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在青年学生的受教育成长过程中,有很多环节都是贯穿着德育教育的,在受教育的渠道上,除上述的传统渠道外,现在又多了一个网络教育或载体教育新渠道等等。特别是后者,它既能给学生带来正面的德育影响,也能带来负面的德育影响。在面临众多德育教育的环节和渠道、众多从不同角度从事对学生德育教育的群体时,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有效的、完善的德育工作机制,保证各种德育资源能有效整合,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德育内化过程,而不能出现相互之间脱节、互相矛盾,甚至反面引导和错误教育,避免导致学生思想价值观念错位或无所适从。

总之,在新的时期,随着新生事物的不断涌现和变化,面对青年学生思想认识的不断变化,我们的德育工作必须科学化,做到与时俱进,抛弃认识上的误区,探索新的德育工作规律,思考新时代的德育方法和渠道,注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促使德育工作向深层次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管理科学化刍议[J].辽宁教育研究,2002,(4).

[2]李莉.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

[3]贺争平.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高教论坛,2005,(6).

[4]张启胜.浅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4).

对德育工作的认识篇5

“知”与“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概念。知指的是我们的认识,行则指的是我们的实践。所谓“知行统一”就是要把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并最终促进理论知识的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挥其指导实践的作用。知行统一是我国道德教育及哲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要求弟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认为“言而过其行”是可耻的。墨子也曾提出“强力而行”的主张。“知行统一观”更是毛泽东辩证唯物论的认识理论。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中用哲学范畴深刻的论述了知与行、理论与实际、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他认为“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二、知行统一与道德教育

强调知和行的统一,为学和践履的一致是中国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在道德教育中,不但要加强对道德理论的认识,而且要将所学到的道德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中,通过道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内心世界对德育有一定程度的自觉认知和接受,并付诸于自身的实际行动中,做到“知行统一”。国家教育委员会在1995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也从“知与行”两方面对高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总的和具体的要求。江泽民在2001年4月的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也提出“希望你们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认知只有赋之实践,才具有彻底的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2004)中也指出:“坚持知行统一,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修订完善大学生行为准则,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可见,德育效果的最终体现是道德表现的知行统一。知行统一是德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努力使学生做到道德知行统一,是德育的根本目标。

三、知行统一理念下的高校德育的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新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武汉商学院,秉承“商者无域,知行致远”的校训,针对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不断探索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新的工作体系,逐步打造出知行统一的德育品牌,使德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具体来说,学校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力,合力育人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确立德育为首的观念,将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制定了“知行行动”方案。“知行行动”由学校统一计划、安排、部署,并成立了领导小组,负责此项工作的协调、检查和督办。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和各院系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程来抓,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全员及全方位育人的局势。道德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课老师的任务,也需要专业课老师的配合。学校的行政人员及工作人员都应该体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给学生树立起积极的正面榜样,发挥好示范作用。

(二)丰富德育内容

德育是一项内容丰富而且艰巨细致的系统工程,其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形式的多样性。德育内容是德育体系的核心,是德育目标的具体化。只有针对学校实际情况,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德育内容才能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在“知行行动”中,“三早两晚(吃早餐、早自习、早锻炼、晚自习、晚熄灯)”表明德育内容更具体细致。此外,还增加了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学生“知行行动”,以“践行文明行为、创建星级寝室、打造书香校园、传递关爱温暖和树立青春航标”五个板块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讲文明、重礼仪、守诚信、勤读书、有爱心、担责任,学会做人、学会读书、学会生活、学会奉献。通过“践行文明行为”的各项活动来推动学生做文明学子,达到知行统一;通过“创建星级寝室”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使学生内在品质形成和外在行为表现达到统一;通过“打造书香校园”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营造优良的学习环境;通过“传递关爱温暖”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树立青春航标”活动发挥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榜样和示范作用。

(三)加强师德建设

加强师德建设是学校德育知行统一的前提性要素。教师的道德言行是最为重要的教育要素,起着导向作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指导者和道德的引路人。”因此,加强学校德育,达到知行统一,要加强师德建设。只有教师首先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做到知行统一,给学生做好榜样,道德知识的传授才更有说服力,学生才更容易接受。学校注重加强师德建设,要求教师要以德修己,以德育人,要求教师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要求教师注重自己人格的塑造,加强自身修养。另外,学校还建立了良好的师德评价机制,健全师德的典型示范机制,发掘师德先进典型,及时表彰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

(四)探索有效的德育方式、方法

对德育工作的认识篇6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研究工作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喜人局面,为促使外国教育事业的顺畅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目前我国中小学德育研究的焦点和兴奋点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即德育工作的整体化创新、德育工作回归生活研究、德育观念现代化研究、德育工作者专业化研究及从“大德育”走向“小德育”等的研究。这些研究兴奋点客观地展示着我国中小学德育研究的现状和水平。 

 

目前,我们中小学德育研究异常活跃,形形色色的研究实验此起彼伏,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为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总体而言,中小学德育研究的形势令人振奋,研究问题日益集中,研究焦点正在形成。实际上,这些研究焦点就客观地展示着我国中小学德育研究的现状和水平。 

一、德育工作的整体化创新 

受全球化、信息化、价值多元化等社会思潮的冲击,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正朝着四面开花、各放异彩、不拘一格的方向发展,各种德育理论与实践层出不穷,相继呈现,不断丰富着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研究领域。从德育理念上来看,德育体验论、对话德育论、交往德育理论、生活德育论、德性论等各领风骚,为德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厚的观念智囊;从德育实践上来看,网络德育、生态道德教育、校本德育、叙事德育、活动德育、欣赏型德育等都是德育工作者创造出来的德育实践样式。由此可以说,我国的德育理论深化了,德育实践丰富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视野与思路拓宽了。然而,与之并行不悖的是,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离心”倾向日益明显,到底什么样的德育形态最适合我国中小学的需要开始成为令所有德育工作者头疼的问题。如若对该问题给不出一个科学的答案,德育工作者极有可能在这五彩缤纷的德育理论面前无所适从、乱了阵脚。所以,在吸收、统整、综合所有德育理论形态与实践样式的优势和智慧的基础上对德育工作进行综合创新、整体转换,就成为摆在我国德育研究者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进而言之,这种“整体化创新”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以德育工作为中心对各种德育理论进行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学校校情的德育思路;以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为纽带来协调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培育学生应对特定社会境遇、道德问题的道德智慧;以学校德育工作为线索来协调社会德育、家庭德育、网络德育,构建立体交叉、合力最大的德育网络,为学生品德的发展建立一条高速公路等等。这些工作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德育工作者与教育者思考的重点问题。 

二、德育工作要回归生活 

在90年代以前,德育工作者一直将德育视为一项道德规范、道德认识的传达活动、道德理论的教授活动,甚至认为它与一般的学科教学活动别无二致。其结果,德育工作沦为课堂教学事件,沦为一种游离于生活之外,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毫无关联的事情,学生对道德教育产生了一种无言的抵制情绪,导致德育影响难以深入学生的心灵。近年来,随之德育研究的深入,研究者越来越多地认为:德育源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是德育的基础和源泉;一种合理的德育活动应该时刻保持与学生生活间的血肉联系,必须回归生活,获得德育活动的生动形象;德育必须在走进生活的同时将自己“隐藏”起来,着力构建一种“无痕”、“无言”的德育形态。正是在此背景下,德育回归生活成为德育研究者们炙手可热的一个课题,并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从现实生活出发,使道德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儿童在生活中认识到道德法则对生活的重要性,认识到道德就在自己身边,是为保障自己生活服务的”。[1]关注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去感悟、去经历,努力构筑一种社会与个体发展所期待的道德教育,这正是德育回归生活的真正目的所在。在当前,德育到底回归什么样的生活?是日常生活还是非日常生活?怎样回归生活?回归生活与联系生活、面对生活的区别何在?到底是德育要回归生活还是面对生活等等,这都是让德育工作者绞尽脑汁的问题,是需要德育工作者给出创造性答复的问题。因此,德育回归生活这一问题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德育研究的现实和状况。 

三、德育观念现代化 

当前,现代化是许多社会领域追求的目标之一,是社会实践追求创新和自我超越的表现。与之同理,德育也需要现代化,德育现代化的基础就是德育观念的现代化,德育的其他现代化内容,如德育手段、德育管理、德育内容的现代化等都是德育观念现代化的表现与延伸。德育观念现代化是推动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稳步前进的引擎,是实现德育工作科学化、合理化的必由之路。当前,学者们对德育观念现代化的研究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全面认识德育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把德育视为国家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的一个能动因素来认识;对中小学德育的科学性进行反思和深究,提高德育目标、德育功能在人们心目中的认同度,切实转变德育工作的思路,创造一种服务于学生发展、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增进的德育观念形态;认识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摆正学生与教师间的地位,实现从灌输型德育向学习型德育、从规范性德育向发展性德育、从道德知识传授向道德素质提升的转变;推行全员德育、全程德育、全面德育的观念,贯彻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教学的所有环节都渗透德育、全面关注学生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发展的德育理念,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顺利成长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四、从“大德育”走向“小德育” 

中小学德育不是一项面面俱到的教育工作,而是有其特定的关注对象、目标定位的,那种将对学生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都一股脑地放进德育工作的做法,即所谓的“大德育”,日益为学校德育工作者所拒绝。中小学德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础品德,如尊重他人、善待他人、关爱他人、诚实守信、孝敬父母、关爱社会等品德。一句话,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道德的方式去做人、做事、处世,学会用自己的道德“心”来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非用一定的政治标准、法律准则等去参与社会生活,处理社会关系,这就是“小德育”。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的《学校道德教育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这一转变的发生。这一转变必将促使中小学德育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基本道德素养的培育上,促使德育工作者更加明确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叶澜教授指出,德育具有四个层次的内容:最基本的是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为人之德”,其次是责任心,再次是爱国,最后是追求自我完善的“立身之德”。[2]应该说,这一概括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小德育”的基本内容。德育是一个从爱己到爱人,从爱家到爱社会,从爱国到爱人类依次推进的过程,推己及人、爱及社会是当代德育应该具有的一种视野。因此,那些基础品德的培养正是德育的重中之重、立根之基,正是中小学德育的直接目的、核心使命所在。从“大德育”向“小德育”的转变体现着德育研究者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认识的深化,体现着中小学道德教育正步入一个科学的轨道。 

五、德育工作者专业化 

在中小学中,德育工作者主要包括两部分:德育课程的授课教师和学校的其他专职德育教师(德育处、团队专职教师)两部分。所谓德育工作者专业化就是指按照专业的标准来培养、管理上述人员。德育工作者专业化的基础是德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源自德育教学和德育工作自身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以及学校德育工作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按照综合性、高水平的德育教师专业标准来要求德育工作者是德育工作者专业化的实质。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是德育教师的职前与职后培训、德育教师自身的知识更新与其在德育实践中的积累。[3]同时,德育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的德育专业化是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在西方,伴随着品格教育运动的兴起,开设专门德育课程的问题再一次被提出,德育专业化问题随之出现。因此,教师德育专业化是德育教师专业化的前提。要实现德育教师专业化,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来努力:其一,确立“将德育作为教育目的与教育任务同样重要”观念;其二,建立对所有教师的德育素养专业标准;其三,对狭义德育教师(即专职德育工作者)的专业标准提出有更高要求。[4] 

六、德育实验研究活跃 

要推进德育工作的科学化,开展德育实验是一条有效路径。在探索中认识德育、开展德育、改进德育是当代我国德育工作的一大优势。同时,随着国家德育类课题申报、立项工作的有序化,一批有识之士、专业德育研究人员对德育实验研究青睐有加,倍受关注。随之,德育实验研究在我国正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理性认识。在这些实验研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有:中央教科所开展的“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体验德育研究”实验、“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开展的“欣赏型德育模式研究实验”、肖川教授等人开展的“主体性德育研究实验”、山东师范大学戚万学教授主持开展的“活动德育模式研究”实验、江西省黎川一中开展的“3+1”德育改革、黑龙江省小学开展的“德育整体改革”实验、广东省小学的开展的“信息化条件下德育课程改革”实验、重庆石柱中学校的“开发人性化德育校本教材的实验研究”等等。这些实验的开展为开拓我国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路径提供了可贵的探索和尝试,值得所有德育工作者重视和借鉴。 

纵观上述研究焦点,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德育研究正日益呈现出面向实践、注重创新、专业发展的道路。这一研究势头的形成有助于提升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效能,有助于拉近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间的距离,从而为促使我国德育研究工作健康、快速发展产生了积极功能。 

参考文献 

[1] 冯建军.儿童道德生活该如何加强.教育科学研究,2004(11). 

[2] 骆风.上海市中小学生品德状况调查研究.思想理论教育,2006(11). 

对德育工作的认识篇7

一、努力完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管理体制。

1、完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领导机构。为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学校成立了由校长负责的领导体制,学校党组织发挥了政治核心作用和保证监督作用。同时加强了对少先队等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了它们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们一方面组织了一支思想品德教育的骨干队伍,其中包括校长、教导处分管人员,家长委员会和辅导员班主任。另一方面,制定了德育工作的例子会制度,以此来协调各方面的力量,有效地开展各项活动。

2、认真制定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计划,并不断加以修正总结。为了有效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学校能在认真学习和研究《小学生德育纲要》和《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计划,并不断总结修正,以此来规范和指导全校德育工作的有序和高效地全面展开。

3、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为了使各项德育工作制度化,学校认真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如升旗制度,法制教育制度,德育基地活动制度,文明班级奖励制度等。

4、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为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我校成立了校委会——教导处——少先队——班主任——相关教师这样一支德育教育梯队。对班主任队伍,学校每年都要进行认真培训,严格把关,严格管理。带好困难学生,帮助做好一名在学习上、品行上有困难学生的转化工作。抓好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提高广大教师的自身素质十分重要,我校青年教师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他们思想活跃、好学上进,但同时缺乏做好思想工作的经验,因此我们十分注重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要求他们努力做到对同事有虚心、对学生有爱心、对业务有专心、对工作有热心。并有意识地为他们创造条件,促使他们尽快成长。

二、不断提高学校德育教育的质量。

1、开齐上足各种德育课程,注重教学与教育的有机结合。我校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开齐上足各种德育课程的基础上,长期有效地发挥德育教育主阵地建设,把思想教育渗透于课堂,溶解于平时。思品课,举行国旗下讲话,校领导和有关教师都能认真准备,准确宣传,密切联系学校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努力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营造大德育环境。学校德育工作必须适应时代需要,多方面开展活动,多方面教育学生。基于这一观点,我校德育工作十分注重多面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功能,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少先队开展的“手拉手”结对活动,也形成了我们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切入口。

这些年来,我校坚持每学期召开至少两次家长会,定年级、定内容,认真组织、积极准备,座谈会气氛和谐,效果明显。现在家长学校已成为我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成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交流的桥梁,融洽了家校关系,形成了学校工作家长支持,共同担负起培育四有新人的重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逐步培养高尚的品质。

3、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完善学生的人格塑造。我们当代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健康的体格,优良的社会公德,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及周边环境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的宗旨,非常认真地进行了一列系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首先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使大家充分认识加强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广大师生能在心理上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在行动中能认可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4、重视法制宣传,强化依法治校意识。近几年学校相当重视学校的法制教育,努力加快了依法治校的进程,在法制教育方面,我们主要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重视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开展有关法律宣传的主题活动,通过演讲,竞赛等活动,来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二是积极制定切实可行的校纪校规,来规范学生的言行,并做到认真地检查督促。三是制定人性化的帮教制度,对品德较差的学生不歧视,而是利用和我们党团员的结对形式,来加强帮教,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5、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凸现环境育人功能。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为了满足师生群体精神文化方面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达到提高学校群体素质这一根本目的,实现校园文化的德育效能。

对德育工作的认识篇8

【关键词】品德要素活动自我教育

在建设和谐中国、和谐社会的今天,从事多年教育工作的我,看到了教育工作新要求,即培养学生的和谐意识,而最重要的手段是从中学生的思想德育教育抓起。

少年兴则中国兴,少年强则中国强。只有我们的少年从小就具备小公民意识,具有良好的道德人格,我们的祖国才会更强大,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

教育心理学家林崇德认为思想德育教育是从习俗水平向原则水平过渡,从依附性向自觉性过渡,从服从型向习惯型过渡,根据这一时期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我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加以正确引导,则能促进中学生形成健康良好的品德。为了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坐起:

一、知、情、意、行是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四个方面密切相关,互相影响,协调作用,不可分割

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正是知、情、意、行同时作用、综合影响的结果。知是道德认识。认识是否正确,关系极为重大。现在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在一些青少年学生中是非颠倒:如视挥霍为慷慨,视节约为吝啬,视暴躁为直率,视友谊为"哥们义气",视尊敬教师为"拍马",视反映情况为"出卖朋友",视庇护错误为"忠诚"表现,视破坏公物为"英雄行为"等等。因此,掌握科学知识,增强判断能力,提高道德认识,乃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前提条件。情是道德情感,即对某种道德义务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它是道德认识的具体表现,具有极大的感染力量。在青少年学生中,有的认识较高,但对真伪与美丑,缺乏爱憎的情感;有的情感丰富,但自控能力差,极易冲动,损害言行。实践表明:情感与理智结合,就能自我控制,产生正确行动;情感与冲动联系,必将主观武断,生惹是非。意即道德意志。它是在履行道德义务时自觉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是人们能否达到一定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有了道德意志,就能不畏险阻,勇往直前,克服困难,实现目的。反之,必将遇难而退,半途而废,甚至屈服,变节弃义。行即道德行为。它是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的集中表现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对人类社会一切基本准则的遵守与实践。在我国现实社会中,衡量一个人的思想觉悟,不仅听其言,更要观其行,看其行为是否高尚,并对人民有益。实践表明,道德认识是产生道德情感的前提条件,道德情感又影响着道德认识的一定倾向,道德行为习惯是以认识与情感为指导并在反复练习中逐渐形成的,而道德行为习惯又作用于认识与情感的巩固与发展。这就是说,学生有了正确的认识,就能作出恰当的判断,产生爱憎的情感,树立明确的信念,激发坚强的意志,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优良的行为习惯,又有助于认识的端正,情感的增强,信念的加深,意志的坚定。学生的身心条件各有差异,品德水平不尽相同,面对差异,贵在因人而教。只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能有的放矢。我们必须寓情于理,寓意于行,情理交融,意行结合,促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切实提高教育效率。

二、重视各种有形教育,组织高质量的交往活动

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离不开各种有形的活动交往。在实际工作中,一切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交往,就能使学生追求理想,自强不息,蓬勃向上,勇攀高峰,健康成长。反之,那些无益的活动交往,必然导致学生思想空虚,贪图享受,缺乏理想,鼠目寸光,甚至误入歧途,后果难以设想。因此,要十分重视活动交往内容的选择,做好引导工作,依靠学生集体的力量,达到学生在每一次活动交往中获取知识,转化思想,经受教育,提高觉悟的目的。一切交往活动的成功组织,并使之充分发挥有益的示范教育作用,是同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分不开的。正如加里宁所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第177页),可见教师具有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以及感人的表率作用,永远是组织好交往活动,做好思想工作,提高教育效率的可靠保证。

三、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确保德育工作的最佳效果

德育须把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离开了教育的影响和作用,自我教育就难以健康发展;忽视了自我教育的特殊地位和功能,德育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个体自觉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是学生自身思想品德塑造的最高形式。自我教育与教育相对应,自我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成效,是教育的一种折射和延续。它具有不同于教育的特性,其地位和作用是教育所不能取代的。首先,自我教育就其形式而言具有个体性,总是与个体的观念体系及心理活动密不可分的。只有通过自我教育,才能把社会性的教育要求转化为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其次,在自我教育活动中,个体一分为二。主体自我作用于客体的自我,主客体统一于自我的矛盾发展中。只有通过自我教育,才能使处于客体地位的受教育者逐渐成长为教育者所期望的主体。第三,自我教育是内部的思想转化活动。无论克服自身的消极因素,还是升华原有的积极因素,都表现为自动性,是内在的辩证否定。只有通过自我教育,教育活动才能与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相适应。

四、德育的根本目的不是束缚精神,而是解放精神

在人的综合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放在各项素质的第一位,是灵魂。让道德实践者在道德行为之后倍感满足,身心愉悦,是德育工作追求的最高境界。中学德育工作者应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因材施教,择其乐于接受,勤于实践的道德理念而授之导之,是提高德育有效性的根本途径。从根本上讲,德育实践更重于德育教育。

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正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领会和贯彻执行。并努力使中学德育工作形成"说起都知道,行动更重要,检查看实效。"的良好局面。同时,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剖析,学会用一分为二的方法,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既不能估计过高,也不能贬低自己,过高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过低会丧失信心,通过正确估价自己,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参考文献

[1]李永胜《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对德育工作的认识篇9

德育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成败的关键。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加强高校的德育工作。作为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针对高校德育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继承过去德育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求新思路、新方法,把《意见》精神和高校的实际结合起来,扎实工作,创造性地落实,使德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新形势下高校德育教育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新的形势,既为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提供前所未有的舆论环境和条件,创新的广阔天空和舞台,也提出诸多问题和严峻挑战。但是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高校德育又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对德育认识的偏颇与认识和实践的脱节仍然存在

首先,对德育认识存在不少误区,有的人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改革开放,德育与发展经济、经济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全面的理解,认为新的形势强调德育不合适宜。有的认为专业学科教育是“硬”任务,德育是“软”任务。因此,把德育工作看成是一种消防手段,形成了“应急——加强——放松,再应急——加强——再放松”的恶性循环。其次,有些德育工作者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只停留在理性认识阶段。喜欢“闻风而动”,满足于一时的轰动效应,常在表面上做文章,沉溺于搞形式,摆花架,而未落到实处。当然某些高校及领导者从理论上也认识到德育的首要位置,但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把这种认识付诸实践。无论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都投入的不够,使德育工作在有些学校,依旧处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境地,这些都严重影响德育的落实。

(二)忽视德育教育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

首先,纵向联系差,表现在德育教育的层次性不明,渐进性不够,没有注意到不同年龄层次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和目的的差异性和相继性。一些学校把总体德育目标与阶段德育目标混同,或者以总体目标代替阶段目标。其次,德育的横向配合不完善,没有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配合的整体育人格局。没有寻求一种有利于三者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一体化模式,出现“学校小气候”挡不住“社会大气候”的情况,从而抵消了德育效果。再次,学校内部,没有把德育渗透到其它教育和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除德育课外,其它学科往往忽略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并没有真正把德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之中。另外,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条块分割”和“两张皮”仍然存在,“一手硬”,“一手软”,淡化了德育意识。主要表现为抓管理只管教育和管理,抓教学只管教学,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不管不问,甚至对学生的学习纪律也懒得管,服务人员只管服务,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视而不见,没有形成纵向衔接,横向配合的整体育人体系。

(三)德育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从德育教育的内容看,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政治课是德育教育的主课,这些课程在内容上相对陈旧,老化,而且抽象笼统,缺乏意识,新概念、新事例,脱离社会经济发展。从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看,教育方式,还处于封闭或基本封闭的状态。主要依赖于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来进行。德育训练方法也只注意消极防范,把重点放在矫正错误,而不是培养学生的上进心,养成良好习惯上。使德育教育处在“老、空、闭”的状态,并没变成学生内在的德育行为能力。

(四)德育教育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德育一直存在严重的“以教师为中心”倾向,教师要求学生必须听话,并把听话与否作为判断学生好坏的实际标准。而在现代德育工作要从学生需要出发,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改变传统德育强调的外在控制、教师为主的旧观念,提出要让学生主动发展,把学生看作教育的主体,尊重、信任、关爱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以往更多地关注道德结论“外”灌注,转向更多地关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内”建构。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提倡双向交流,平等讨论。以上是高校德育教育面临的严峻问题,也是我们改进和提高德育工作的主要依据。

二、提高和改进高校德育教育的思路

(一)学校上下要进一步端正认识,真正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首先,要把德育教育工作当作一项战略任务来认识。高校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文明程度,社会风气的好坏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纠正和防止把德育变成“软”任务,片面强调文化知识传授而忽视思想品德教育的状况。其次,在加强党委领导的前提下,强化党政共管体制,建立和完善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教育管理模式。设立由主管领导负责、各德育部门负责人和专家构成的德育工作委员会,从整体上规划德育工作,强调管理、教学、服务等工作的有机结合,把德育工作贯穿于其中的每一个环节,真正做好“三育人”,变“条块分割”为网状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同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加大投入。为德育工作顺利开展创造物质条件,真正把德育工作摆在各项工作首位来抓。

(二)要加大德育课程的教学地位,开展丰富的教育见习活动,加强职业道德训练

当前高校的德育课程不能适应和满足学生的教学需要。因此,重视德育课程对学生思想的熏陶作用,重视课堂学习的同时要加强学生的职业训练。一方面是要开展各类教育见习活动,见习是培养合格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对教师角色的探索与思考,学生能够更清楚的认识到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问题的出现,思考,直至问题解决是学生精神境界提升的必要途径。另一方面要加强职业道德训练,让学生认识到教师是人类文明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承担起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光荣和神圣使命。在职业训练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依法从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的具体要求,这样,他们能够主动思考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师,通过不断的自省和实践,逐步的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

(三)加强德育教育的层次性、目标性和整体性

在进行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的全方位教育过程中,要注意结合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内容、目标,分层次进行。低年级要重视公德和法律教育,教会学生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高年级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教会学生做有益于国家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有的放矢,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前后相继,循序渐进。其次,要注意发挥每个学科,每名教职员工和每次工作的德育作用。第一,强化各学科的德育功能,进一步加强“两课”教学的改革,切实实现“两课”,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同时,在各学科专业教学中,注意结合教学内容,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努力挖掘出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随时随地、点点滴滴的思想教育。第二,教育以班主任为首,任课教师、教学辅助人员与其紧密配合的责任制,把学校的可有人员都置于德育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第三,学校党政、工、团、保卫、后勤等各部门都要把德育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学校上下都围绕着“育人”这个主题,按照既定的目标去实施教育,按相同的要求统一行动,就会形成群体合力,出现学校无小事,事事育人;学校无闲处,处处育人;学校无闲人,人人育人的局面,真正实现学校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目标。

(四)更新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教育方式、方法

从德育教育内容看,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传统教育的同时,不断增添一些市场经济、国际时事以及人文科学的内容,帮助学生分析“热点”,解决“难点”和“疑点”,并在学理论的过程中,获得大量的新信息、新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看,必须由过去的封闭式、单一式教育变为开放式、多样式教育。经验告诉我们,单纯理论灌输会使学生感到与实践有差距而难于接受。因此,在教育方式上,首先,强化实践教育。要坚持课堂与社会,也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德育教学计划中,要安排一定的比例的社会实践课时,充分利用课余及寒暑假,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考察实践,并不能流于形式,应具体规划、落实,使学生能在实践中真正了解国情,贴近工农,接受教育,增长才干。其次,应加大德育舆论宣传,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针对学生的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比如英模报告会、知识讲座、读书演讲、辩论赛、文艺演出等等、丰富德育内容。寓德于乐,寓德于教,寓德于管,寓德于学,在全校形成一个多渠道、全方位的德育工作网络,使学生在良好的育人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完善人格,提高觉悟,并实现自我教育。

(五)坚持德育教育与学生内在需要相结合

在德育教育中,要加强调查研究,建立定期分析学生思想状况制度,对学生的思想走势有清醒的认识,并围绕学生关心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进行引导和教育。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成才与愿望之间寻找结合点、切入点。从而调动德育主体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教育活动,乐于接受教育。

(六)不断优化校园德育环境

一个学生德育状况如何,对于德育效能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从多方面,不断优化校园德育环境。首先,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严谨求实、求实创新的校风,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学风,会使学生耳濡目染,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其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高校校园文化是德育工作的最佳载体,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文化和课外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构筑了特定的人文环境来熏陶学生。学校建设优良的校园文化,把师德教育贯穿于学生培养之中,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对提高师德水平,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的新型教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再次,加大物质投入,营造“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德育环境。学校是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精心设计、布置的校园、教室、宿舍和食堂环境,它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内涵。

(七)建立科学的德育功能评价机制

对德育工作的认识篇10

关键词:职业教育;德育;创新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与经济水平的提高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应重视塑造学生良好的品德与思想,使其在步入社会后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并发挥出自身的潜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这不仅有助于促进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同时也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全面发展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

一、新时期职业教育中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专业人才及创新型人才为教育目标,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作为实现文化、专业及身心素质教育的基础,职业教育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德育工作在其培养专业人才中的重要性。但是当代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存在很多不良问题,主要表现在:不讲奉献,只求索取;崇尚自我,轻视仁爱;诚信缺失、言行不一。作为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用人单位培养应用型及复合型人才的职业教育,不仅应该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的技能、广泛的知识面等,在专业强、会操作的基础上必须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道德水平是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技能培养是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能力的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则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全面人才的基本教育,学生只有先学会做人才能为成才打下基础。德育与智育并重是职业教育长期发展并达到预定期望的必然要求。只有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并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同时结合专业知识与技能,才能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成为高素质人才。因此,在新时期职业教育应将德育工作切实落实到各个教育环节中,将德育放在首位,促使人才全面发展。

二、当前职业教育中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德育工作作为开展一切教育工作的“核心”虽然在理论上已经普遍得到了广大高校教师和领导的认可,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仍未切实将其“核心”地位突显出来,教学过程中各科教师仍将德育作为公共课、社科部等的教学内容,未将德育内容全面进行渗透和贯彻,没有形成德育教育合力、没有整合德育教育的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德育工作的开展很难提高其实效性的,更加无法有针对性、目的性地进行。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当前职业教育中重技能、轻德育的教育情况进行分析,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不够深入

当前在职业教育中存在对德育工作的认识性偏差,部分教育者甚至是院领导未能树立正确的德育意识,使得德育工作的质量大大降低。其一,职业教育应转变单一专业技能教育、劳动技能培养的观念。这种偏差性的认识使得职业教育陷入了重技能培养、轻思想道德建设的误区[1]。教师应在各种教学过程中将德育内容进行渗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达成全员德育的一致思想,形成全员德育、处处德育的局面,特别专业的教师应该树立技能德为先的理念,全面的渗透到各种学习中,才能使德育得到实现,把做人的教育与做事的教育结合在一起,改变我教好技术就可以了的思想。其二,学生在学习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过程中应转变表面化、形式化的学习态度,改变轻视道德修养的错误认识,将学做人作为学技能、学做事的前提。特别是努力做到知行统一,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的突破口。促进学生认识和理解社会,扩大眼界,理解他人,集体、民族和国家利益,从而加深理解思想道德知识。

(二)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再适用

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取向也向着多元化发展。社会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且使其在思想认识上发生了双重变化。一方面,多元化的社会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促进其进步并提高竞争意识,树立个人远大理想,对其发展与学习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产生了一定的困惑,过于注重自身发展使其集体主义淡化,奉献精神不高,价值取向更加趋向物质享受,理想追求上体现出功利主义。这些变化使德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主要体现在:传统的德育观念及内容与现代社会需求不相符;传统的教育方式不适应开放的现代文化。机械化、灌输式、单一的教育过程致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积极性降低;德育目标的设立与现代人才的需求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差。

(三)教育方法不够灵活、创新

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职业教育中的德育工作应从教育方法上进行改变,使德育内容寓于各科学科的教学中,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将社会实际生活与德育内容进行结合,提高教育实效性。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教育活动中的双方主体进行心灵上的交流与沟通,同时也是一种激发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然而,在德育工作的实际教学中,往往以表面化、流于形式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对理论进行讲授,虽然有一定的强化效应,但死板、单一的教学形式仅从正面单向地进行传播,未能有针对性地有学生实际思想水平进行结合,与社会实际未能紧密联系,学生在被动学习的地位上难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得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

三、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