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文化探索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58:39

网络语言文化探索篇1

论文摘要:在当前大学生英语学习环境相对缺失的情况下,学习者充分利用丰富、多样、便利的网络资源,自主创建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十分必要。文章对大学生如何结合自身的学习兴趣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创建英语语言学习环境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索。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只要有一台能够接入互联网的电脑就能够闭门不出而知晓天下。据抽样调查,我国200所高校中83%的学校能够上网。[1]网络已经渗透到了现代大学生的生活之中,占据了大部分课余时间,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因此,绝大多数大学生有条件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对英语学习者来说,拥有一个能置身其中并能频繁接触英语的环境是相当重要的,而课堂学习语言的时间非常有限,因而更应该注重课后的主动学习。本文就大学生如何利用网络资源,结合自身兴趣自主学习,创造英语语言学习环境的有效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网络资源与语言环境

1.网络资源概念

网络资源是利用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传播和网络软件管理的信息资源。[2]一般情况下,我们平时上网接触最频繁的网络资源就是网页,包括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电子邮箱等,还有各种软件,如QQ聊天软件、有道词典、pptV视频播放器等。网络资源由于其展示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所构成的内容的形象性和直观性,相比传统的书本等学习资源,更易于激发学习者大脑的活跃度,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可或缺的手段。

2.网络资源的利用

本文利用访谈法对青海师范大学和青海大学的在校学生进行小范围的随机访谈,以近年相关文献的数据为参考,得出如下结论:大多数学生上网以娱乐消遣为主,只有不到20%的学生利用网络查阅文献和自主学习。娱乐消遣以看新闻、聊天、收发邮件、玩游戏听音乐四项为主。由此可见,在校大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程度十分有限,大部分上网时间白白浪费在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上,甚至有少数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耽误学习,影响学业。当然,网上娱乐消遣不一定是坏事,如果对其合理开发利用,创造交互式英语语言环境,则能达到让学生边娱乐边学习,在乐中学的目的。

3.语言环境概念及作用

语言环境即指说话时人所处的状况和状态。语言环境有多种,一般地说,有自然语言环境、局部语言环境和自我营造的人工语言环境。自然语言环境是指以该语言为母语的生活环境。局部的语言环境是指学习者部分时间生活或学习于该门语言环境中。而人工语言环境主要指学习者在头脑中用该门语言复述、描述、记忆或营造某些的场景。[3]本文中的语言环境是指局部语言环境。

在一个母语环境里,儿童只花两三年时间就能掌握运用母语。对于儿童是如何掌握语言技能的,不同学派有不同解释,但经过大量的语言学和语音学研究证明:环境是语言学习的关键因素。[4]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对大学生的英语能力的提高不言而喻。它能增加英语的接触频度,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不断提升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交际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实际上,除了有限的课堂提供的英语语言环境之外,课后基本上没有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中国的大学生,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他们每学期的课堂英语学习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对参加英语角之类的活动积极度不高,因此他们的英语学习主要依赖于他们的自主学习。

二、自主学习与兴趣

1.自主学习定义及作用

自主学习是以建构主义的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作为一种个性化学习,强调学习者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重视学习者的积极自发学习,强调自我评估的重要性。[5]对语言学习者来说,单纯依靠传统的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因而自主学习就显得尤为必要。自主学习与传统英语教育学习模式相比有很大的优越性。它改变学生课堂学习时受支配的被动状态,有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有选择性和创造性的学习。它改变学生课堂忙于听讲、笔记,下课忙于记单词、完成作业的疲于拼命状态,有利于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知识结构在智力上的转换。

自主学习并非对学生放任自流,教师要发挥导向作用,积极引导,排忧解难。同时,它要求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问题,否则自主学习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最后,它要求学生对自己要正确评估,寻找适合自己水平的资源,并提高自己对资源的鉴赏与甄别能力,做好自我监控,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2.兴趣是最好的驱动力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人对有兴趣的东西会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并且产生某种肯定的情绪体验。[6]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转化为自主学习的驱动力。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从高考时的繁忙紧张变得彻底放松,学习积极性不高,多数人抱有“60分万岁”的心态,学习动机不足。鉴于此种情况,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以学生的知识底蕴和自学能力为基础,探索利用网络资源创建英语语言学习环境的有效途径未曾不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三、探索创建英语语言学习环境的有效途径

Languageswilltendtochangetomeetthenewsituations.[7]语言是社会化的产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英语中新的词汇的出现,旧词汇的消失以及句式结构变化,特别是英、美人日常口语的表达方式变化都是在书本里无法及时显现的。例如,以前传统的美国人打招呼时说“Hello!”或者“Howareyoudoing?”,而现在的年轻一代喜欢直截了当:“what’sup?”。互联网及时呈现了这些变化,它的丰富和多样性也能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调动内在动力,提升信心,帮助优秀学生向更高层次进取,提高暂时困难学生的发展空间。

1.建立英语相关网站,有效进行资源整合

互联网上的很多资源都是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如英美名人的演讲视频,英美脱口秀节目和选秀节目,以及各种英美门户网站(YaHoo,Cnn,eSpn,nBa)等。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搜集利用相应资源,具体来说,比如在校园网内建立英语专题网站或BBS论坛,设计各类板块,如资源共享版,学习经验交流版,在线课程版(提供课件、讲课视频、习题解答等),英语讨论版(用英语对相关话题发表观点)等等。转贴于

2.建立QQ英语交流群,锻炼英语应用能力

QQ是目前我国学生使用最多的一款聊天软件,据了解,大学生一般都以班级为单位组建了QQ群,用来信息,联络感情。因此,教师可针对学生喜欢使用QQ这一特点建立专门的QQ群。例如,学习交流群,用来讨论英语学习问题及师生互动;英语交流群,群内成员使用英语发表观点(书面或语音两种方式),畅所欲言;还可以尝试让学校的外教加入QQ群,让其在某一时间段在线,与学生用英语交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建立学生英语学习博客,展示自我并分享经验

大学生一般都有自己的博客,甚至还有个人主页。引导学生建立英语学习博客,提倡学生写下自己在学习中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教师点评和帮助,用中文或英文皆可(用英文可锻炼学生英语写作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可以提议以班为单位或小组为单位共同写一个博客或者引进有关英语的名人博客组建博客圈,以利于相互交流。

4.学会利用搜索引擎自主学习并解决问题

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决定了要想找到自己所需资源必须借助搜索引擎。使用搜索引擎有很多技巧,这些技巧有利于提高搜索效率,节省搜索时间,教师可在专题网站板块或QQ、博客中教授这些技巧。例如听力较为薄弱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搜索相关资源,对新闻感兴趣可以听BBC或Cnn,对演说感兴趣可听名人的演讲,对电视节目感兴趣,可搜索脱口秀节目。

5.结合学生自身兴趣,培养翻译技能

听、说、读、写、译,翻译是学生学习英语应该掌握的五项基本技能之一。翻译不仅是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的一项活动,而且是全面提升词汇识辨与理解能力、语句语法结构分析能力、语篇理解与感知能力的综合实践活动。可结合兴趣,由学生独立完成或分工合作翻译网络上的信息,教师给予一定指导。如有的人喜欢nBa,有的喜欢英超,有的对娱乐新闻感兴趣,则可以访问相关网站,进行翻译,学生可将翻译作品发表到网站板块或个人博客里,让其他人点评,教师也可以在翻译教学课中对其中的一两篇作品进行点评。

四、小结

综上所述,利用网络资源创建大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环境是一种凭借现代信息科技技术,以网络为媒介,结合当代大学生自身兴趣,进行自主学习的方式。强调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发展,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专业学习中选择和确定相关主题,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进行英语学习。网络环境较之传统教学环境具有更多的丰富性和灵活性,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适应当今信息时代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如何利用好网络资源,确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和办法,从而丰富大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促进英语学习是当代英语教学中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宇飞,宋立杰.浅谈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0,(12).

[2]百度百科——“网络资源”词条[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962671.htm.

[3]百度百科——“语言环境”词条[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117733.htm.

[4]莫宇驰.营造家庭双语环境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6).

[5]闻琳.多媒体英语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0,(15).

[6]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48-349.

[7]杨信彰.anintroductiontolinguistics[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网络语言文化探索篇2

一、充分利用网络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利用网络的即时性,传递给学生最新的资源,拓展知识面。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文化信息的传递、文化意识的培养往往是通过教材、教师的语言、教室的布置和有限的音像资料实现的。一旦有了网络,学生们身处的就不止是一间教室,而是一个五彩缤纷世界。

第一,指导学生上网查找资料,丰富学习内容。网络就像一个巨大的图书馆,学生上网,就如同在图书馆搜索并截获信息。我要求学生利用网上引擎搜索,学习查找解决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在学习“Britain”的时候,我就请同学自己去搜索伦敦的气候资料和人们的生活习惯,这样就给我们的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和拓展。

第二,登录英语杂志或报刊网站,感受时代英语网络上的语言,同实际的语言发展同步,我们可以很容易读到当天的英美电子版的报刊杂志,界面设计得非常生动有趣。学生可以在很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英语,这是其他任何媒体所做不到的。

第三,利用网络课件加大语言输入量,创设学习情境。传统的英语教学容量不足,学生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一是词汇量不足,难以形成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二是视听量不够。为此教师可以从网上多下载一些相关精美课件,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整合,使课堂更加丰富、开放,更富情境性。

第四,整合网络视频等声像素材,活化课本内容。网络中有大量的视频素材,可供教学之用。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些材料有机地揉合到课件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多层面、多角度地了解课文。

第五,向学生介绍优秀的学习软件和网络课堂,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一位学生说:“我觉得老师介绍的网络课堂就像英语学习的便利商店!及时稳定地满足了我英语学习上的需要,在家就能接触到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亲切的外籍顾问。我最满意的地方是真人线上同步的学习环境,对国际视野的拓展,绝对有超乎期待的帮助。”

二、利用网络条件,让学生分工合作。

我们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成绩、语言基础等因素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根据任务进行分工合作,通过在网上收集、整理信息而完成任务从而实现资源共享的学习模式。在合作环境下,个人为自己和小组的学习目标而努力分享所获得的知识。通过不同思维方式和不同理解过程的冲击和碰撞形成对学习材料和学习活动的全面和系统的认知有利于批判思维的形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在课后可以在网上重新学习、复习或在留言板、论坛上提出新的问题。这使他们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知识建构的主体。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和加工处理信息能力,而且起到了让学生课外自主地利用网络深入学习充分挖掘网络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三、利用网络资源进行高中英语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新课程标准》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是实现这一《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结合课文进行主题演讲

如在教授“Helpingtheenvironment”(拯救环境)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上网搜索中国及世界环境受到破坏和威胁的事例,制作成演示文稿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然后采用小组讨论和演讲的形式分析造成这种不良后果的原因,以及现实生活中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这种教学尝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意愿,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能调动他们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定期展示交流成果

如在学完课文,“themanymeaningsofColor”(色彩的多种意义)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Colorandpersonality”(色彩和性格)为标题自编一份英文电子小报。设计精美、新颖别致、文笔流畅的作品将汇编成册。这不仅能锻炼学生从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而且能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为学生展示能力提供了全方位的舞台。

参考文献:

[1]高亚伦.全球化下英语教学的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07):30-36.

[2]洪丹.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0,(01):551,494.

网络语言文化探索篇3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英语自主学习

一、引言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了全新视角,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模式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与网络技术相结合,体现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做出了高校应该探索基于网络和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的规定。

同时,一些有较高或更高学习目标的学生,会有提高英语各项能力和完成eSp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但是受到大学英语的基础课程性质和课时等客观原因的限制,现有的课程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开设英语网络自主学习课程也是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重要途径。

二、基于局域网教学平台自主学习课程的问题

目前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课程多为在局域网内搭建教学平台(如BlackBoard平台)的模式,这种课程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

1.与传统课堂学习模式的同质化。教师在教学平台上,通过上传课件和作业,把课堂内容搬到网络平台上,学生没有太多的自主选择权,更多的是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2.学习内容和学习材料的单一化。平台上的主要学习内容为教师根据大学英语教材制作的教学课件,甚至为教材原本内容,并最终沦为传统课堂教学内容的网络复制版本;辅助学习材料一般为简单的网络链接或者过时的录音。

3.学习主体的模糊化。教学平台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从课程目标的确立到学习内容的选择,从学习方式的确定到学习效果的评价,均以教师作为主导,学生只在学习时间上有相对的自由,其他环节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因此,这样的教学模式并不能真正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也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基于互联网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课程设计

鉴于现有网络教学平台的问题,本文提出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课程,并通过开设选修课《互联网学英语》进行初步探索,课程设计如下:

1.课程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本课程,系统掌握互联网工具,协助完成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够根据学习需求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和内容,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并对学习效果作出评价。

2.学习主体:已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有较高或更高学习要求的学生均可选修本课程。

3.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课程分为搜索引擎、电邮写作、社交网络、在线工具、大众媒体、专题网站、网络课程和学术研究板块,教师通过板块主题讲座和局域网教学平台进行课上和线上指导,并提供相应工具下载;学生依据课程设置,制订个性化学习方案并建立学习档案,分成学习小组,在多媒体网络教室和课下自主完成学习目标。

学习使用Google等搜索引擎的基本功能,培养英语信息获取能力。学生能够搜索到自己感兴趣的英语阅读和听力材料,这些学习材料都直接来源于英语为母语者且极具时效性,学生对材料的兴趣程度远远大于传统教材上的课文。Google的发展历程和企业文化的学习也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思维。

电邮写作板块介绍英语电子邮件的常用格式、语言的组织和电邮礼节。通过大量的电邮范例学习,学生掌握了相应的写作能力。在实践操作中,学生在锻炼语言能力的同时,还体验了跨文化交流过程。

社交网络与即时通讯工具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真实情境下的即时语言交流。微博等社交网络工具给了学生了解英语当下世界的机会;课程内的同学可以在微博上互相关注,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学习成果。Skype等即时通讯工具让学生可以与英语母语者面对面交流,在完全真实的语境中提高听说能力。

使用大英百科、维基百科等在线百科全书查找英语概念。这些百科全书呈现的内容即为阅读材料,可以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学习英语文化概况。

英美大众媒体网站,如BBC、Cnn等,不但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英语听读材料,而且为其打开了了解世界最新资讯的窗口。另外,一些媒体网站,如《经济学人》和《金融时报》等,是eSp学习的必备网站。

英语学习专题网站提供了练习听说读写译能力的海量材料。课程指导学生筛选适合自身水平、满足自身学习需求的部分,使其能够完成英语学习的长期目标。

网络公开课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是未来云课堂的雏形。课程可以介绍世界知名大学的公开课程,使学生了解mooC概念,培养其适应未来的教育模式,并塑造其终身学习的理念。网络公开课的内容可以满足学生eSp的学习需求,并与自己的专业相结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如学生对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导论和teD讲座反应都比较热烈。

学术研究包括英语学术文献搜索、英语数据库使用和英语摘要和论文写作等内容。课程可以介绍常用的英语文献数据库,展示文献搜索方法,利用范例介绍英语论文的常见格式和写作策略,以此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思维,并增强其英语学术写作能力,以便助其更好地完成将来的毕业论文摘要写作和其他学术研究。另外,本课程的学期论文需要按照习得的格式组织,并基于对某一板块相关课题的研究。

4.评价方式:课程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学生对自己在每一板块的学习目标完成情况作出自评,并通过社交网络工具和教学平成小组互评。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和课下学习情况作出评价记录,并结合学期论文质量评定作出综合评价。

四、结语

基于互联网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课程,使学生能够掌握自主创设全英语的学习环境的工具,便捷地获取最新的学习材料,完成各种语言技能的训练,培养以学术为目的的信息检索能力。同时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极大地提高学习兴趣,有传统大学英语课程无法创造的驱动力。学生的自主学习方案可发展成为终身学习。但是,课程的设置还需要实证研究的证明;学习环境需要计算机和网络硬件保障;互联网信息量庞大纷杂,教师指导学生选择正确适宜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方式尤为重要。总之,本课程的探索对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培养多元化的英语复合人才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Benson,p.&p.Voller(eds.).autonomyandindependenceinLanguageLearning[m].London:Longman,1997.

[2]GeorgeC.Goingtothemall:mobileassistedLanguageLearning[J].LanguageLearning&technology,2006(10),9-16.

[3]高吉利.国内外语自主学习研究状况分析综述[J].外语教学,2005(1):60-63.

[4]郭继荣,戴炜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评价实证研究[J].外语界,2011(6)

[5]蒋丽萍.基于英语专题学习网站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3):39-41.

网络语言文化探索篇4

关键词:新疆地区双语师资培训网络化学习

网络化学习是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师资培训中扩大培训规模、促进可持续性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它不仅能够使受训学员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学习计划,整合运用各种可获得的网络资源,有效进行自主学习,提高汉语应用能力,还能通过与网络接触,促使受训学员提高应用信息技术获取与处理信息及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从而达到汉语水平与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共同提高的目的。

但是笔者从对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师资的网络培训模式研究过程发现,受训学员在实际学习中普遍存在着学习效率低效现象,并不能真正达到语言学习与技术提高的目的,如何趋利避害,扬长避短,注重网络化培训中的学习效率,对于积极研究双语师资网络化培训的广大培训者而言,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

一、影响网络化学习的因素分析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通过文献调研、与受训学员的访谈、问卷调查及观察发现,造成其网络化学习低效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1.学习动机及心理依赖因素

受训学员强烈内部动机是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目前,新疆中小学大多数教师网络化学习是教育部门或学校,按照教师继续教育的要求进行的师资培训,一般都由教育部门或学校要求教师必须参加,并非是教师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故他们对网络教育部门提供什么样的网络课程和课件、辅助资源有什么类型、网站功能如何等并不太介意。于是学习过程中就会出现为应付完成任务放松学习、只求通过考试或者干脆放弃学习的现象。

在网络化学习环境中,受训学员还存着对培训者的心理依赖现象。在培训中,一旦来自培训者的帮助减少,就会感到无所适从及在学习中出现“信息迷航”。在遇到具体的学习问题时,比如无法理解所学的课程、无法独立完成作业、考试成绩达不到自己期望值,等等,就可能会产生学习上的挫败感,影响学习的效率。

2.学习策略因素

在网络化学习中,受训学员应根据自己的思维类型、年龄等个人特点,逐步摸索适合自身的学习策略,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改进,充分发挥学习潜能。如果受训学员缺乏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评价能力,就会容易偏离学习方向,把多感官参与的学习简单化为单一的浏览网页信息,对学习结果不主动验证等。由于学习策略选择不当,导致学习效率降低。

3.语言与技术能力因素

受训学员汉语水平也影响着网络化学习的成效,因为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接受的初等教育是以母语为中介的,但在网络化学习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设施、教学资源等很多都是需要通过汉语或英语来理解使用,汉语和英语对少数民族教师属于其第二语言或第三语言,在集中培训阶段,虽然经过了汉语的强化学习,但通过笔者对受训学员的汉语水平现状调研发现,其汉语应用能力还存着障碍,无法正确理解和掌握网络教育学习方式及所传授的知识,影响网络化学习的效率。

另外,受训学员在接受网络化学习之前还应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比如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浏览器的使用、上传下载文件、office应用软件的使用,等等。如果受训学员不具有上述能力,没有远程学习技能,技术问题同样会成为影响受训学员网络化学习效果低下的原因。

4.经济和时间因素

一般看来,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的成本要比传统教育成本低,但只有通过网络化学习才会发现,除了一些国家或政府投入资金培训项目外,其他形式的网络化学习,都要支付一定的网络课程、网络使用费。即使是国家或政府承担了培训费用,但个人要支付的网络使用费也是比较可观的。目前中小学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重,时间比较紧,因此,对于参加网络化学习的受训学员而言,一方面,要承担上述较高的费用;另一方面,还要耗费相当的时间进行学习,因此网络化学习对他们来说,形成包袱,影响其学习兴趣,造成学习效率低下。

5.学习资源因素

网络化学习中,学习资源是经过精心设计和规划的。但由于技术或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在学习平台或网络课程建设中,存在着网络课程质量一般;对学习工具的开发、学习策略的指导不够;学习过程缺乏适当监控等问题。同时,网络上的学习资源要下载或播放需要有足够的带宽,如果带宽不够,下载或播放速度太慢,会引起受训学员情绪烦躁,放弃学习,最终造成学习效率低下。

二、对提高网络化学习效率的建议

对双语师资进行网络培训时,针对上述原因,要注意从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引导,开展培训。

1.从主观上,要注重激发受训学员学习动机,培养他们自主学习、正确运用网络资源能力和形成良好的网络学习习惯

网络是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学习者自我控制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受训学员初次接触网络化学习时,对这种学习方式会出现不适应现象,需要逐步地从外部控制的学习过程向自我控制的学习过程转变,这个转变的实现需要培训者进行指导和帮助,引导和培养受训学员自主学习和自我监控能力。

然后,学习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和创新的能力,是网络学习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网络上的学习资源非常丰富,学习者如果不了解资源的类型,便不知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例如,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查询网络资源是最方便、最快捷的途径。受训学员必须熟悉常用搜索引擎的特点和功能,明确所需查找信息可能的存在形式是web、Ftp、telnet等,还是文本、软件,从而选择相应类型的搜索引擎,对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有所了解,才能避免盲目性。

在网络化学习过程中,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受训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其终身受益。同时,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前提。因此对于刚刚进入网络环境的受训学员来说,养成良好的网络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2.从客观上讲,培训者要创设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

网络化学习环境,除了具备畅通网络、运行网络上教学资源,还需要适合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学习策略、良好学习氛围、人际关系等服务。培训者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创建良好自主学习环境,让受训学员根据自己需要、能力和兴趣,从丰富的网络资源中选择不同难度、重点、不同层次的信息,作为自主学习内容,从而学会在材料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学会使用资源材料,探索和解决问题。并利用网络资源的共享性,相互间进行网上通信、语音交流、查询、分析,开展各类协作、讨论活动,培养自身的汉语应用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蒋成凤,魏志慧,师书恩.网络学习障碍分析与研究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03(6).

[2]曹梅.网络学习监控初探[J].中国远程教育,2002,(7).

网络语言文化探索篇5

2.基于Gep的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方法研究冯建,陈水利

3.基于单片机的汽车倒车雷达系统设计陈健俤,乐仁昌,何志杰

4.《福建电脑》福建电脑投稿须知

5.基于pao算子的科技论文网站影响力的评价方法姜小奇,彭景彬,林睦纲

6.周期为2n的二元序列k错线性复杂度的快速算法陈志远,崔洪成

7.偏序关系殊元素的研究汪小燕

8.多导单步方法对延迟微分方程的强正则性殷乃芳,孙磊

9.模拟地下水运动的一种新的数学模型及其算法陈秀华

10.基于小波的快速纹理合成算法闫怀平,桑书娟,张辉

11.基于petri网的离散系统可靠性分析范双南,银奕淇

12.福建电脑关系模式到XmL模式的转换研究唐远翔,刘益

13.内蒙古木本植物计算机辅助检索系统构建与研究刘宇兰

14.用VB中通信控件实现对锁相放大器的控制杨庆仙

15.基于学习流引擎it实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朱文球,李长云,满君丰

16.高校教务管理系统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实现周铝,王全春,张仙

17.双语教学实施多元化评价的思考与实践吴伟敏

18.网络工程课程"一体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郭丽春,黄金波,李冬芬

19.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主动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应玉龙,董方武

20.计算机专业课实践教学实名制初探鞠训光,程红林,张艳华

21.教育技术学专业中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黄兰英,胡中亚

22.程序设计公共课程实验考核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谢茂涛

23.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讨福建电脑黄淑燕

24.高校计算机教育中"专向性培养和研究性学习"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周燕,钟勇,王东

25.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Javaee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郭磊,郑霞

26."任务驱动"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张志芬

27.《算法与数据结构》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陈姝颖,陈雷,赵小芳,杜萍

28.基于URp思想的教学资源整合的关键技术研究葛红美,徐超

29.基于网格服务的校园网应用研究黄晓武,邱月

30.论银行业务网络性能分析与优化研究张治斌,马炳南

31.eRp在现代农业企业中应用研究林建

32.无线局域网中Stp协议的应用与研究朱智达,冯小春,林高

33.oracle数据库容灾备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王良莹

34.浅谈数据仓库及其在SQL中的构建分析颜昌沁,赵伦,张朝鑫

35.windowsXp在局域网中安全文件共享全面探析林劲松

36.pLm系统推广实施策略高恒聚

37.基于mpLS技术的校园网建设覃庆伟

38.校园网络安全浅析冒志建

39.利用路由器防御DoS攻击石景山

40.防火墙安全管理最佳实践探究邹维福,衡星辰

中的数据验证魏泽臻

42.下一代网络的ipv6迁移策略郑健

43.福建电脑对人工智能的思考高燕飞

44.浅谈企业网络改造李铉,王文霞

45.浅谈本科院校数字图书馆的建立孙丽

46.医院信息化的几点体会张良驰

47.使用无线路由器的常见问题李燕佳

48.双层次分类方法下的人脸表情识别李烈熊,苏两河

49.基于蚁群聚类的自适应神经网络算法范黎

50.一种分布式操作系统中k个资源的互斥算法吴惠民,柳锋,候烨晨

51.最小费用最大流新解尝试刘旭浩

52.浅谈数字签名在考试系统中的应用郝蕊洁

53.数据挖掘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郑频捷

54.RSS技术在图书馆的实际应用欧亦雄

55.浅谈数字摘要技术原理及应用刘伟

56.浅谈刀片服务器在中小企业数据中心的应用邓玮舛

57.移动门诊输液系统在医院流程再造中的应用李鸿燕

58.Flex技术在综合在线考试与评价系统中的应用邓玉茹

59.分层模式软件体系结构在民航业CRm系统中的应用研究陈胡卿

60.基于Soa的安全RFiD中间件构架研究王富荣,朱云峰

61.基于pDa的异构数据快速迁移技术研究徐友武

62.银行系统跨平台网络通信模型的设计与实现陈波

63.基于web的网上心理咨询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张虎

64.网络工程中质量管理的研究王东海,董一方

65.基于GiS的房地一体化管理设计构思王涛,彭丽芳,王宇翔

66.基于UmL的连锁业务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孔磊

67.基于CakepHp框架的web开发的设计与应用周海燕,杨平乐

68.基于C语言的文件处理程序的设计与实现佘凤hHttp://

69.基于的资质认证培训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傅慧

70.基于技术的网站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林志庆

71.基于pHp&mySQL技术的幼教分类信息网站的实现林国凯

72.基于语音合成技术的可视语音教学系统张岩,吴仙仙

73.基于aRm的花房温度监控系统的硬件设计张良成,力量

74.高等学校实验室管理系统分析和设计朱凯

75.虚拟班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周胜

76.面向adHoc网络的模型研究闫帅领

77.基于访问控制列表的校园网管理陈书敏,孔外平

78.泉州电力信息网络综合管理系统设计基本需求分析翁晓锋

79.重症监护信息系统建设福建电脑郭建勇

80.浅析weB集群架构解决方案邱振华,苏光诚

81.基于FlashactionScript的图片转场特效设计与实现干建松

82.浅析三维动画制作流程万莉君

83.校园网慢网速故障诊断与检测陈英

84.构建基于HDSamS2100高性能存储网络张华亮,梁心丹

85.医院信息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卓星

86.校园网DHCp故障与解决陈小中

87.日常电脑故障的检测与维修郑华昌,李嘉恩

中母版页的应用研究于洋

89.利用proteus制作印刷电路板张劲

90.VisualC++(mFC)与VisualC++(.net)应用于游戏设计郑赟

91.实现VB调用C程序动态链接库的方法顾莉

92.使用XSL结合aDo转化网页数据黄鸿华

93.医科类院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崔少国

94.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朱春香

95.试论民族高校autoCaD就业技能大赛赵成秀

96.浅谈信息技术类高数教学中的换位思考范馨香

97.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黄君君

98.高职平面装潢专业人才培养方法的探索周岚

99.高校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班主任工作重点分析邢亚从

100.浅谈高校计算机机房维护与管理陈金木

101.浅谈如何善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郑坤

102.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改革焦小显

103.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方法探索嵇海进,邹修明

104.高职院校VB教学方法改革初探史媛

105.基于"大工程观"的"计算机组网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何可人,杨长春

106.高职院校C语言与数据结构课程整合的探索与实践徐春雨

107.民族地区《C语言》教学方法探索黎路,薛先贵

108.高职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讨蒋然

109.福建电脑浅析《音视频媒体采编》课程项目化设计王亚萍

110.《动画设计》选修课教学方法探讨冯俊丽,王苹

111.《使用JaVa语言的循环求解数学序列之和》说课李发海

112.浅谈《非线性编辑》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孙娜,李伟

网络语言文化探索篇6

随着以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正以其丰富的学习资源优势、多种多样的知识呈现方式、灵活多变的交互性功能为教育教学展现出无穷的魅力。面对新形势的变化,在网络环境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作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关键,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特殊使命,应该顺应网络技术新发展,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加快推进现代教学模式的探索工作,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阅读教学内容的整合发展,推进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全力提升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水平,为学生创造多元化的教学情境,推进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整合多种优质教学资源,以此优化教学模式、衔接课内课外、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拓想象能力,扩散思维,实现创新思维的快速形成和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要求。 

2网络环境的优势体现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推广是自主学习、创新性学习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网络化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融合了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新知的过程,知识整合、建构的过程以及发散思维与拓展想象的过程,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快速、有效培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其具体优势如下。 

网络环境的虚拟性,为学生创设情境,拓展想象空间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是一种超越式的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问题,其培养的关键在于想象力的拓展,是在不断的知识累积基础上高度抽象,再迁移,进行新的组合分析。这需要为学生创建逼真的情境,给学生提供更宽广的想象空间。网络教学已经成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借助于网络的虚拟性,通过多媒体课件、在线学习软件或平台,为学生创设英语阅读情境。尤其是有效整合多种教学资源,通过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形象呈现出来,不但为学生创设了生动、鲜明的学习环境,还有效开阔了学生视野,拓宽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充实了英语阅读知识。正是基于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将学生更快速地带入阅读情境,感受事物表象之外的深层次内容,从而发散思维,提升综合想象力,为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网络环境的交互性,为学生自主学习、写作交流提供了可能从建构主义思想分析来看,学生是信息传播、创新发展的主体,是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建构者。由此,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其教学目标不再仅仅停留在知识的讲解和传授上,而是逐渐转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在此背景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成为关注的焦点。网络环境的交互性,为学生与师生、学生之间交互活动提供了可能,网络超媒体链接技术、电子邮件、聊天软件、在线学习、交流平台、信息化教学平台等,都能为学生获取教学资源、信息、分享经验、互动交流提供动态的学习、交流情境,学生只需通过网络查询、网页浏览、阅读下载,就能够实现学习交互活动。 

网络环境的开放性,有效拓展了学生视野,丰富知识海量的信息,自由的交流,网络让人们体验畅所欲言的愉悦,感受天涯若比邻的便捷,这正是网络时代开放性的魅力所在。教育的现代化改革也逐渐认识到网络技术的优势所在,加大力度推动信息技术教学平台构建,有效衔接课内外优质教学资源,使得高中英语阅读教育学习资源更加丰富和充实,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更多地涉猎课外知识,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储备。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也让学生能够更加自主决定学习的时间和地点,从而选择自己更为感兴趣的阅读内容,通过更宽泛、直观的阅读观感,在直接思维的基础上发展逻辑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 

3创新思维培养的优化路径 

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推动信息化教育深化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弊端不断凸显。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若想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和教学质量,就必须紧紧围绕学生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需求,将学生作为英语阅读教育学习的主体,以引导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自主思考、探索和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同时,借助于网络环境的开放性、虚拟性和交互性,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营造师生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样才有利于打破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突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多彩的教学情境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思维培养是关键,需要合力设计教学情境和教学问题,挖掘学生的丰富想象力,以此启发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为此,网络环境下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其与英语阅读教学相融合,充实教学资源、变革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形式,对阅读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更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如在有关空气污染的阅读教学中,可播放一段音频文件,让学生形成一个感官的认识,并根据此问题创设阅读情境,让学生自由讨论、交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从而深度挖掘隐藏在阅读材料表征特征之外的深层次内涵,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创新能力发展。 

增加教学实践,有效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为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预感和敏锐度,从而为英语语言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实践教学是英语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的关键所在,对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网络环境下,英语阅读教学以开放式形式出现,主要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创新和努力实践为目标,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分析归纳和处理信息等实践活动来进行英语阅读学习的积累,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实践探索能力。学生在深入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加深对英语阅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拓展思路、发散思维,有效增大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从而不断积累,促进创新思维的跨越式发展。 

4结语 

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强调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以创新思维能力作为创新人才必备要素,既是网络技术应用下新时代的要求,又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文网进行和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更应该注重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主动适应网络环境变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教学模式,以此推进教学目标更快、更好实现。 

参考文献 

[1]周春鲜.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创新思维能力培养[J].中学生英语,2014(2):66. 

网络语言文化探索篇7

关键词:网络语料库、索引行、词汇意义、外语教学

一、引言

词语搭配行为一直以来是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重点。英文和中文的语言和文化内涵差异,给英语学习者辨别英汉词汇意义带来了挑战。自从语料库语言学开创以来,为语言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真实数据,颠覆了以往以经验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近年来网络语料库大量兴起,通过比较网络语料库的英汉索引行信息,可以为外语教学中英汉词汇意义对比分析提供大量的真实文本。英国国家语料库(BnC)和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的网络汉语语料库(CCL)分别对“问题”和“problem”两词英汉词汇意义进行对比分析。

二、“problem”的索引行信息分析

在英国国家语料库(BnC)中搜索“problem”一词,进行随机抽取,可以得到如下表1所示的索引信息:

观察表1中的语境可以看出,“problem”的语义基本包括:(1)疑问;(2)困难的事、人;(3)[数学]解答题。

三、“问题”的索引行信息分析

在网络汉语语料库(CCL)中搜索“问题”一词,进行随机抽取,可以得到如下表2所示的索引信息:

观察表2中的语境可以看出,“问题”的语义比英文中“problem”的语义宽泛得多,包括:(1)疑问;(2)困难的事、人;(3)[数学]解答题;(4)话题;(5)议题;(6)事情;(7)事情的关键。因此,作为比较英汉“问题”的语料,英语教师在解释中文“问题”时应该还要检索topic、issue、matter、key、crucialpoint等英文词语或词组,然后再对这些检索语境进行搭配词的观察,使英语学习者在比较“问题”的英汉意义差异时有更全面、更准确的了解。

网络语言文化探索篇8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理论是自主学习的指导理论之一,网络技术对自主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从网络环境下语言输入材料的特点、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语料库的运用三个方面,探究了建构式语言自主学习应遵循的方法和原则。

1 引言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工作学习增强了协调性,大大提高了工作和学习效率。从学习者自主学习角度来看,在网络环境下,因特网技术(internet)、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语料库(Corpus)的运用,使得语言输入材料更加丰富,更具交互性,有利于实现有效的意义建构。“大量的音视频和超文本,为学习者提供多重感官刺激,超文本对学习者意义构建和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非常有利”(张同乐、杨世宏,2008)。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提高学习者建构式语言自主学习的效率,是广大语言爱好者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

2 网络环境下的建构式语言自主学习及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的语言习得不是单纯的直接输入,而是一种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学习媒介的交互作用,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认知思维活动的主动建构过程。建构主义还强调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习过程即学习者通过主动探索、发现问题、意义建构的过程,外界的语言输入只是实现习得的前提条件;离开学习者的主动建构,语言习得将变得被动,建构的语言结构对学习者也毫无意义。

学习者在建构主义指导下,可以自主选择输入材料,同过自身过滤和吸收(与自身经验结合,建构意义)最终实现输出(建构对个体有意义的语言结构)。正如“语言习得要只少需要经过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bleinout)一过滤(Filter)一吸收(intake)一交际互动(Communica—tloninteraction)一输出(output)”(谭宗燕,2008),网络环境能促进学习者对语言习得各个环节的有效掌握。

笔者认为,网络环境下建构式语言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白行利用网络技术,在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指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语言材料的输入、过滤、吸收,以及交际的互动,最终实现语言结构的合理输出。

3 从基于网络的语言输入材料探究建构式语言自主学习

网络技术为自主学习提供的超文本具有大量化、个性化和非线性的特征,使得学习者可以在大量信息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水平和需要自由选择材料满足不同层次的个性化要求,促进学习者交互能力的发展,帮助实现合理语言结构的建立。而网络语言输入材料的时效性、趣味性和真实性,将有助于学习者建构合理的语言结构。

3.1语言输入材料的时效性

网络信息更新及时、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学习者可以很快获得某一领域的最新信息,使得自身的语言结构的发展跟上时展的需要。一切都在发展变化当中,语言习得也应与时俱进,在自主学习的时候要选择鲜活的、贴近时代的语言材料,这样的材料与学习者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出现频率较高,有利于实现长久记忆,有利于建构的语言结构更符合现代语言的发展要求。

3.2语言输入材料的趣味性

自主学习选择的材料还应结合自身的兴趣,与自身经验有关,从而实现有意义的建构。自主选择的语言输入材料比课堂上的语言输入材料有更高的兴趣相关度,学习者个体在性格、态度、情感和自信心等方面千差万别,对教师选择的语言输入材料不可能都感兴趣,所以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应该根据个体差别。从网络上选择丰富的输入材料,包括原版电影、外文歌曲、阅读文选、名人名句、诗歌散文等来进行指导。

3.3语言材料的真实性

无论是因特网(internet)、校园网还是网络课堂,自主学习选择的材料要遵循真实性原则,语言的真实性对建构合理语言结构有重要的影响。所谓真实性指的是语言材料是自然发生的,在自主学习的时候,语言习得要结合语言结构的实际用法。语言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新词和新的用法不能被轻易地否定,要结合自身意义,加以认知和过滤。有些修改过的语篇,极有可能使学习者建构的语言结构不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4 网络环境下计算机辅助教学对建构式语言自主学习模式的影响及策略

网络环境下,语言自主学习应当重视多媒体的运用、互动,以及控制语言输入的量,以促进有效的意义建构。建构主义强调的是学习者的主动建构,认为学习者应当立足于学习的主体地位。网络环境下,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以多媒体课件、动画、网络课堂、网站等形式为学习者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音频、视频和文本等语言输入材料。实验心理学家赫瑞特拉(treicher)证实学生会吸收所读的10%,所听的20%,所看的30%,看与听结合的50%,听与说结合的70%(曾利庆,2005)。事实证明视觉和听觉输入对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自主学习在语言输入阶段应当注重超文本、视频和音频的输入,以更有效地建构个体的语言结构。与此同时,单纯地依赖多媒体课件提供的丰富材料,容易造成学习者忽视过滤的环节,极易造成被动输入,这和建构主义学习观相背离,不能有效地提高建构的速度和质量。因此,还需要从过滤到互动实现和自身意义相关的吸收。才能最终实现理想的输出。最后还要注意信息过载(overload),即语言材料的过度输入,过度输入的结果就是学习者对过度输入的语言材料无法吸收,超过了自身需要的量,因此,学习者要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适量的语言输入。

5 网络环境下语料库对语言自主学习的指导意义

“语料库是应用计算机技术对海量自然语言材料进行处理(包括预处理、语法自动附码、自动句法分析、语义分析等)、存储,以供自动检索(retrieval)、索引(concor-dance)和统计分析的大型资料库”(李文中,1999)。语料库的运用对语言学习和研究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当代语料库语言学是描述性语言学(descriptivelinguistics),通过量化分析(quanfitativeanalysis)来描述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可以帮助学习者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统计词频,分析句式,探讨话语交际的结构模式以及构建语篇。由于语言库的语言是自然产生的。这便为建构真实合理的语言结构提供了前提条件。

语料库的另一个特点是语境共现,“卓有成效的语言学习实际上是一个探索语言的过程,而语境共现则为激活归纳似的学习策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何安平,2004)。这也说明语料库在语境共现方面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较好的语言输入材料,通过检索、观察、分析和归纳,吸收个体所需,以建构自身意义,这能够培养学习者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实现合理语言结构的建立。

网络语料库给学习者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获得大量语料的渠道,但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时候要对无法保证来源的真实可靠性的语料进行分析和参考。这就需要建立个性化语料库,更好地结合学习者的个体需要,帮助他们找到有效的自主学习的途径,实现语言结构的合理建构。

6 结语

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语言自主学习离不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在实际的习得过程中,应当结合语言输入材料的特点、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语料库的运用,全方位构建学习者自身的语言结构。

参考文献:

[1]张同乐。杨世宏.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与大学英语教学[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3):97.

[2]谭宗燕.自主学习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8,21(1).

[3]曾利庆,试论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自主学习[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3).

[4]李文中.语料库、学习者语料库与外语教学[J].外语界,1999,(1):51.

[5]何安平.谈语料库研究[J].外国语,1997,(5):21.

网络语言文化探索篇9

关键词:开放学习内容激发思维新的交流方式求知领域

一、弥补文本不足,开放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再不是教师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的过程,学生学习的知识也不再局限于课本内容,网络正成为学生输送知识的一个重要载体。现行人教实验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洋溢着现实的生活气息,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的内容与自己接触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有些信息,学生就不能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获取、吸收知识,而利用网络教学就能弥补此中不足。

例如《黄山奇石》一课,主要介绍了我国举世闻名的风景名胜区——黄山的情况。课文以文本的方式给我们展示了黄山的美妙风光,文字非常得优美动人。但是对于大多数的孩子来说,黄山毕竟离他们的现实生活比较远,而我们也不可能真正带他们到实地去欣赏。学生没有亲临现场去欣赏这些奇石,单从文字来理解就显得比较空洞、抽象。那么,对于这些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的事物,我们如何让学生理解呢?有什么办法能让学生领悟到祖国风光的奇特、美妙呢?这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难点。怎么办呢?传统课堂无法弥补这个缺陷,但是现在我们利用网络就能够做到。在组织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教师利用教学虚拟网,将课堂链接到互联网上,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上课伊始,教师有意设问:“你对黄山知多少?”这样一问,学生们便通过网络平台,输入关键词“黄山”,通过相关网站的搜索引擎很快便进入,登陆黄山网站,黄山的风景名胜、人情风俗、历史掌故等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些丰富的资料,更激发了学生们去探索课文内涵的欲望,为课堂教学的顺利有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开放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人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有了网络环境的支持,我们就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自主探究式的学习中,我们尝试了分层教学的施教模式:a组学生快速搜索,复制网上有典型意义的图片和摘抄描写优美的文字并编辑这些信息资料,完成一份黄山旅游的报告;B组学生搜索黄山“四绝”的另外三绝——奇松、云海、温泉的相关句子,粘贴在word文档中,并可以插入自己喜欢的图画,进行简单的编辑和保存文件;C组学生只需要搜索出黄山的地理位置、网站栏目的介绍等简单信息。

这样的教学收到了“同步教、异步学”的效果,每一个学生在增加表象积累、开宽视野的同时,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发展。

三、网上互动,创建新的交流方式,促进多向协作交流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协作学习,即要求学生主动地寻求学习伙伴并共同探索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逐渐学会与他人进行公开、坦诚的沟通,学会面对个体的差异,学会把个人的目标升华为团队的利益,最终促使学生的组织能力、交往沟通协作能力的养成。

教师指导学生在个人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协商、交流、讨论即协作学习,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并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就是把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尽可能地开放给学生,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计算机充分自读、自悟,带着自己的学习所得和疑难问题走向同伴,走近老师,相互合作,相互探讨。通过网络的交互、监看、广播、发送、对讲等多种功能,老师和学生、学生与学习之间构成一个多维互动的交往空间,从而形成充满活力、富有个性的课堂学习氛围。

在《黄山奇石》一课的教学中,正是基于上述理解,教师在制作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课件时,除了为学生搜索好一些现成的课件资源,课上还让学生通过因特网的搜索,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让学生利用“网上邻居”和“聊天室”进行交流探讨,让学生扮演小导游在网络里畅游,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下利用网络各抒己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这个环节的自主学习,有利于教学时空的开放,有利于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和思维火花的迸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十分高涨,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交流都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

四、网上冲浪,开放求知领域,促进学生课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特有的优势,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开展网上阅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生通过网上冲浪,可以轻松地阅读和课文有关的读物,这样,不但使学生加深对原文的理解,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阅读效率也十分高。

网络语言文化探索篇10

一、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积极探索和建构新型语文教学模式

一是营造情景氛围,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精神。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网上信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一种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仿真情境中展开联想,完成对课题背景资料的了解。例如,《飞夺泸定桥》这一课通过描写红军勇夺泸定桥,表现出红军长征中不畏艰险、英勇战斗、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为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了解课题的相关背景,我布置学生课前上网查找有关资料,让学生在互联网中搜索红军长征中抢夺泸定桥这一壮举的相关资料。将学生分成“红军夺桥背景”“泸定桥简介”“红军飞夺泸定桥过程”等几个小组分工查阅相关的资料,下载、复制有典型意义的图片,再现珍贵的历史镜头,摘抄相关的资料,然后通过小组汇报、交流,将资料整合。这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精神。

二是合作探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协作、交流。教学《飞夺泸定桥》一课,学生利用网络,查阅了相关资料,有了表象积累,对泸定桥的“险”、红军夺泸定桥的“艰难”、及由此而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有了真切的感性认识之后,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解、揣摩相关的重点词句,体会它们准确、生动的表现能力和丰富的感彩,进而有的放矢的开展说、写训练,让学生在利用网络信息加深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训练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气氛中探究、协作和交流,发挥想象,各抒己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教师则注意发挥启发、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此同时,通过学生间的讨论、汇报,互相提问,互作解答,逐步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协作精神。

三是利用网络资源,深化文章主题,拓展延伸知识面。《飞夺泸定桥》一课教学中,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利用因特网上下载的、图文并茂的《长征》诗,指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正是红军勇夺泸定桥的写照,充分表现了红军不怕艰难的英雄气概,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红军精神的理解。接着,教师进一步诱导:你们还想知道红军长征中的其他感人事迹和表现红军精神的其他诗、词、文章吗?教师提供了相关网址,鼓励学生上网检索阅读,以此拓展、延伸学生的知识面。

二、利用网络优势,培养学生探索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利用互联网提供大量的动画、影像、音乐、图片,为学生提供了表象积累,为教学创设了生动的情境,学生以此为基础作进一步的观察、联想和想象,这就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