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学科德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04:10

中小学学科德育篇1

关键词:小学学科;德育教育;方法;途径

一、看清教育改革形势,明确德育育人目标

小学新课程目标要求教师在小学学科教学中实施“三维目标”,鼓励学生采取主动学习方式,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状态,培养学生形成主动学习习惯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诚然,教师教学方式应发生根本性转变,不能只重视知识教育,还应重视在教学中落实德育目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全面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和学会做人”。《中小学德育大纲》指出:“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和学习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它各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小学学科教学自然成为小学开展德育工作主要渠道,也成为教师培养学生思想品德重要途径。我们根据新课标要求,容易明白德育育人目标,懂得小学学科教学应“以人为本”,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二、着眼学校教育理念,探究德育育人方式

学生是中华文明传承者,是民族复兴之希望,应从小受到良好思想品德教育。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说:“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纵观古今,“敦品”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励学”是民族成员奋发图强的内在动力。在当今弱肉强食之国际形势下,“”事件时刻提醒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弘扬和培育小学生民族振兴精神刻不容缓。我校从实际出发,倡导学科教学中落实德育目标,确立“敦品励学”教育理念,将德育教育与学科教学融为一体,旨在培养小学生形成敦厚诚信的品德,具备吃苦耐劳、创新、实干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成就大事之远大志向。其做法如下:

(一)、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理念

1、以多元智能为基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以课程改革为核心,认真践行“四课同创”。

3、以养成教育为目标,切实推动班级文化建设。

4、以学生发展为重点,竭力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二)、转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

我校根据新课程目标要求,强调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创新学科教学模式,在学科教学中认真落实德育目标,做到:知识与智慧同步生成、情感与道德共同发展。

1、重视备课质量。学校要求教师认真备课,严格按照学校五步教学模式(目标引导、探究巡导、交流示导、达标训导和拓展疏导)实行有效备课。

2、强调“小组合作学习”。学校强调“小组合作学习”应有效开展学生“听、说、读、写、演”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把课堂构建为良性“生态系统”,实现德育育人目标。

(三)、转变教师角色,优化学科教学

我校从实际出发,要求教师转变角色,用发展观点看待教学和学生。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不断优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有效掌握教学节奏,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自主地获取知识。师生在知识互动中加深了感情,实现了理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实现了知识、情感价值的有机统一,优化了学科教学。

(四)、转变学习方式,促进个性发展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改变学习方式,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觉没有压力,尽情陶醉在学习知识乐趣中。这对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健康心理和创新素质将起着积极作用。我校“敦品励学”五步教学模式,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出发,注重教师“引导”作用,让学生拥有更多学习机会和学习空间,使不同个性学生都得到发展。

三、走进小学学科教学,探究德育教育途径

(一)、优化教学设计,挖掘德育资源。教师实在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时,时时注意渗透德育内容,充分利用学科教材、计算机网络进行德育教育,抓优秀典型,宣传学生好人好事,塑造真、善、美等良好形象。

(二)、以身为范,润物细无声。教师是学生表率,其形象直接影响学生。课堂上,教师语言、举止、着装和评价等对学生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个好老师带好一个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形象地阐明了这个道理。教师是学生心中偶像,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属分内职责。故教师应以教好书和育好人为本分,处处以身作则,以其良好形象或优秀品格去感化学生,激励他们追求科学和进步。

(三)学以致用,拓宽知识视野。教师讲完知识点,应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即从书本到生活,让学生感受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价值。这将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

(四)巧用方法,促进发展

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落实德育目标时应巧用方法,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进步。如研究开发德育教育校本教材,灵活建构教学与德育融合新模式,建立落实德育目标长效机制,纠正重智育轻德育现象以及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等。从教学设计到上课结束,至始至终都应注意渗透德育内容,使学生在完成知识创生全过程中,学会团结、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探索和创新。这样,学科教学才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结束语:

总之,小学学科教学中落实德育目标是实行国家课程三维目标的具体体现,任何只注重学生考试成绩而忽视教育他们做人的教育方式都欠妥。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探究学科教学落实德育目标之途径,创新教学模式,在各科教学中时时关注学生“全人”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和学会做人。这样才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健全学生人格,以及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增毅.浅谈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交流,2013(6):67

中小学学科德育篇2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德育

在科学课程标准中,尽管科学课程提出了明_的标准和教学目标,要求将思想教育全面渗透到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以及学生价值观培养的各个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认识这一时期的特点,把握好对学生的启蒙教育,尽管这一时期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还不成熟,缺乏判断力和认知力,小学生很难从科学课程中真正领悟和感受到德育的意义和实质。但只要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在科学课与德育相结合的过程中要多让学生参与其中,并通过具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去领悟、体会,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学生才能更主动地去思考和学习,将所学的知识表达出来并运用。久而久之,在丰富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一、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进行德育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进行德育要遵循科学教学的基本规律,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道德教育和素质培养,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价值观、思想观、道德观以及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1)将教材内容与思品教育相结合。在小学教育中,每一门学科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教师在教学中要找到这种联系点,并有针对性放大,特别是对于科学这一门人文学科而言,带有明显的德育内容和德育意识,要求教师将二者进行融合教育时善于划分重点,突出主题,挖掘其深刻的内涵,提升学生的关注点和注意力。(2)结合不同的教法进行思品教育。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思想,其行为和道德水平都是不同的,但总体而言,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有共性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抓住学生发展的共性,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激发学生更好地学习。(3)在偶发事件处理上进行思品教育。教学过程中难免发生一些偶发事件,通过这些事件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表现和行为,它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依据,对于教师教学内容的拓展和教学方法的改善都起到重要的作用。适当给予学生肯定和表扬,同时针对学生中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也要给予纠正和批评,既考虑学生的心理、情绪,也要实质性帮助学生有所进步和提高。以此作为衡量学生行为是否准确的一个标杆,更容易引发学生思想的共鸣,提高学生判断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达到教育的目的。(4)教师要发挥自身榜样的作用。小学阶段学生思想处于一个活跃时期,情绪化严重,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强,思想具有不确定性,容易受到干扰和影响。特别是对于教师而言,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行为、思想都起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善于用词,注重自身言行举止,给学生做好榜样。

二、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渗透德育符合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和需求,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如何保证科学课教学与德育融合的质量和效果,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发展,又能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一般而言,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暗示法。小学生心智还不成熟,容易受挫,又极其在乎别人的评价,情绪化严重,因此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时可以采取暗示法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保护学生自尊心,避免太过直接和严厉而产生反作用。(2)体验法。结合教材内容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自主感悟和判断,比教师讲解更为深刻,学生更容易吸收,在情境中发散思维、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久而久之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3)激励竞争法。激励竞争法主要是采用语言刺激、体态暗示、榜样示范等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良好的心态,让学生在感受成败和体味失败的过程中形成更健全的人格。(4)情感感染法。树立以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善于调节课堂氛围,尊重学生发展,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成长氛围,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思想观念和教育观念的改革发展,对于学生健康成长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尊重小学科学课教学的基本特征和规律,从内容、形式、教学手段和方法上,将抽象的德育知识具体化、生活化,从实际发挥德育的目的,达到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中小学学科德育篇3

科学的德育渗透,不能仅把科学教育作为一种求知、求真的活动,而应有科学精神的支撑,贯穿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渗透哲学精神,与人格培养融为一体。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有世界眼光,更要培养成有中国灵魂的现代人。因而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就显得尢为重要。在教育教学中我是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的:

1.结合科学学习活动及兴趣,培养科学态度科学态度是人对客观世界、自然规律的看法。最基本的科学态度是实事求是和尊重自然规律。科学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科学态度。教学中我指导学生坚持按时观察、及时记录、定期汇总,以便分析研究。在学生的实验中,我要求学生按照步骤动手操作,如实记录实验结果,有时由于各方面原因使操作中出现误差或失败是很正常的,关键是要我们教师给予正确引导,促使学生从小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2.结合科学学习活动培养良好的习惯我认为习惯成自然。小学科学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形成的,要经过反复的训练来实现。良好的习惯来源于细节,我们科学教师要从细节入手,从点滴入手。例如: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我教育他们把用过的实验器材放归原处,教育他们爱惜实验器材,教育他们及时感谢小组内同学给予的帮助,教育他们实验前要有计划,实验时要细致等等。这些细节、点滴都需要我们教师时时提醒要求来实现,还要注意循序渐进,并要贯穿始终。又如:我把学生带到实验室去上课,要求他们进出教室时应做到“静、轻、快”,适时提醒他们注意保持洁净,与同学共同分享实验过程,通过反复训练,学生就能认识到对他人负责、对班级负责、对学校负责,形成了较强的责任感。

3.结合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结合作与互助的精神我们科学教学活动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大大缩小了学生之间的距离,便于沟通;在评比时以小组为单位,减少对个别同学的奖惩,使学生产生集体荣辱感,增加合作意识,逐渐树立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在成果展示时以小组为单位,比如:我在教学《分离混合物》一课时,我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比一比哪一组想到的办法最多,最后请每一组都进行展示,这样既注重小组的作用又展示了个体。这种教学方法,既达到了科学教学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团结合作与互助的精神,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4.在科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现在小学阶段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都受到了万般的宠爱,在这种环境里成长的孩子分辨能力弱,做事情缺乏耐心,没有毅力是件很正常的事,这就要求我们科学教师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在我们科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孩子们才刚刚接触到新课程,所以他们兴趣盎然,有时一节课上完后还是意犹未尽,但这种兴趣最终还是维持不了多久,往往不能把观察研究活动进行到底。如果此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监督,对学生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做全程追踪,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他们参于活动的积极性积,使他们最终能完成学习任务。

5.参观考察,渗透主人翁责任感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科学的社会价值、激励学生把学习科学知识对社会环境的改造与自己的责任联系起来,是全面体现教学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践证明,走出教室,以大自然、大社会为课堂,结合教材,开展考察、参观、调查等,例如:在讲到水域污染和保护时,为了让学生获得河水为什么会污染的第一手资料,我带领学生到家乡香菇基地云集的地方,他们发现河水的颜色、水中的漂浮物等就从感性上懂得了什么叫河水的污染。接着又实地考察了污染的原因,研讨了河水污染的危害。这样活生生的事实极大地震动了学生,使学生懂得了环保和治理的重要、紧迫。这样不仅有利于认知的巩固和深化,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树立主人翁的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

中小学学科德育篇4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045-02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是从属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体系范畴;当前我国正处在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改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不可偏重和忽视任何一方面,尤其是德育,因为素质教育最关键的就是思想品德教育。众所周知,良好观念、思想、行为举止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的,因此,德育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小学阶段抓起,小学阶段的孩子所见所闻少,接触社会与自然也少,在这个阶段,加强德育教育显得特别重要。

小学阶段开设思想品德课程主要是帮助孩子们正确认识社会和自然,从而养成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为以后的学习、做人、生活与工作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因此,重视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同时,德育教育也是学校、家庭与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更是值得我们思想品德教师进一步探究的课题;本文中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进行如下阐述,以期对推进德育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榜样激励或以身作则,指导良好行为养成

小学生的一大特点就是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结合思品教材或历史人物事迹,选择一些典型的英雄人物为榜样,利用他们良好的品德、思想,行为去激励教育和感化学生,这也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作为榜样的人物可以是历史伟人、民族英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科学家和各方面杰出的人物,也可以是全国十佳少年和本校或本班的优秀学生等等。只要我们教师做生活的有心人,利用榜样把道德观点和行为规范具体化、人格化,激励学生仿效榜样去认识和处理问题,爱憎分明,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所以,我们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要把我国中小学榜样教育上提倡的“学英雄、见行动”这条宝贵经验,切实地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来。除此之外,我们教师还要以身作则,细节导行。小学生除了模仿能力强,塑性也非常强。老师又往往是孩子心目中的神,老师的一举一动,自然就成了他们有意或无意中模仿的对象。老师的行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道德认知。轻轻的一声“谢谢”,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向学生说“谢谢”,老师可以特意向学生借书、借笔时说,你们帮我捡起吹落在地的纸张时说,学生为班级做了好事时也替全班同学说……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孩子们之间说“谢谢”也多了。礼貌用语几乎人人都知道,但是运用起来却总不是那么顺利。教孩子们懂礼貌,不是光靠老师教会礼貌用语就大功告成了。

二、营造良好的适合磨练学生意志的德育氛围

德育教育是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的。首先,我们教师要实施爱的教育,要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善于放下架子,融入到班集体中,与孩子们平等地交流。鼓励学生自由向老师提问,教师也可自由向学生提问。学生与教师共同讨论,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不应唯有苛责,还可给予宽容和理解,并引导其走出困境。注重小学生的心灵成长,即使是小学生也有自尊心,教师应尊重学生,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尊重是相互的,学生也会真正尊敬教师。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从而有利于开展德育教学。

实施爱的教育的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学生意志力的培养。我们知道小学生意志力比较薄弱,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坚持性和受挫能力较差,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意志磨练特别重要。要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道德意志品质,要对学生进行意志知识的教育,从小事做起,严格要求。在意志培养工作中,给学生以相应的有关意志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懂得了相关的意志知识后,就能针对自己意志方面的缺点,严格要求自己,锻炼自己,收到较好的增强意志力的效果。学生有了相关的意志知识后,还要训练学生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把克服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个小困难都当成“千锤百炼”磨练意志的考验。

三.组织开展实践活动,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德育教育最终要落实到社会实践中,思品课的教学要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现在,很多家庭是独生子女,而且大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大部分家长是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

四、结语

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小学思品课是培养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主要课程,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正确思想观念和塑造美好的心灵的主渠道。思品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如组织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活动、利用榜样的力量进行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并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与学生更好地互动,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从而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中小学学科德育篇5

学科德育特点及其实施

(1)学科德育有共同特点又有各自学科的特点

学科德育的共同特点:一是以知识为载体。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核心,各学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同本门学科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语文学科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同文质兼美的爱国篇章的学习相结合;历史学科以祖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实为载体,尤其是通过近代落后挨打的史实、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反侵略斗争和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地理学科通过祖国的地理环境、辽阔的疆域、丰富的资源、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运用我国灿烂的科技文明史,我国历代科学家热爱祖国和创造发明的事迹,解放后我国在这些领域所取得的科技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等,以上这些事实充分说明,德育以知识为载体具有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给予学生深刻的影响,形成强大的内化力量。

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就在于更加重视知识载体的作用,而任何知识、技能的传授又总是同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相联系的。学科德育以知识为载体,体现了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二是面广量大时间长。仅以必修课来说,小学有10门学科,初中有13门学科,高中有12门学科。这些学科遍布所有知识领域,其延续时间,短的一年两年,长的贯串12年。授课的时数,义务教育九年,23门学科7792课时,高中三年,12门学科2513课时,普通教育12年35门学科共10305课时。各门学科都具备德育渗透的功能,其教育力量是十分强大的。

三是有切实保证。学科德育有固定的课程、相对稳定的教材、排进课表的课时、专职的教师和评价考核的制度,而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在学科的学习上。这些条件切实保证了各学科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教学中实施德育。

四是细水长流、潜移默化。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从品德行为的养成、基本观点的确立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知识经验的积累是基础,对教育内容的领会、接受、内化是关键,实践、认识不断反复由量变到质变是过程。各学科教学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知识经验,学科德育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有采取灌输的方式,不少又是采取渗透的方式,使学生在接受各科知识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潜移默化,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学生吸纳,并在学习运用和实践活动中逐步深化。

学科德育又有各自学科的特点。这次课题研究中,我们分析了中小学所有必修课20门学科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详见《学科德育渗透一览表》)。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是德育的显性课程,担负着比较全面和比较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既是学科德育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学校德育体系中的一条主线,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文科类,包括语文、英语、历史、地理和作为史地综合课的“社会”,具有广泛的德育内容和很强的感染力,既有显性教育的特性,又有隐性教育的特性。

理科类,包括数学、自然、物理、化学、生物和理化生的综合型课程“理科”,结合自然科学知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最具特色,说服力强,效果一般都比较好。

技艺类,包括体育与保健、唱游与音乐、美术、生活与劳动、劳动技术、职业导向和计算机,这些学科的德育都同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训练结合在一起,其德育内除共同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外,在思想、品德、行为等教育方面又各具特色。

(2)学科德育的实施

课程改革方案是学科德育实施的依据。

课程改革方案明确提出了加强德育的指导思想;在总的培养目标中,规定了提高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适应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目标,并相应地规定了思想品德素质在小学、初中、高中的分阶段、有层次的目标;设计了显性与隐性结合的“三线一面”的全方位、多渠道的德育课程体系,要求面上各门学科、各个领域都要渗透在贯穿德育工作,落实到各科课程标准和各科教材中去,使显性德育课程外的各科,都作为德育的隐性课程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和各项活动之中。

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有明确的德育要求和内容。

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和教学的依据,这次我们分析了中小学20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和部分教材德育渗透的情况。总体上看,课程改革方案加强德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得到了贯彻和实施,各学科的课程目标、教材编写要求、实验操作和练习、教学评估,都有相应的学科德育要求。各学科课程教材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我们在《学科德育渗透一览表》已作了归纳。这里仅举高中数学的课程标准为例作为说明。

学科德育渗透在教师的教学中逐步得到体现。

课程改革方案、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所有关于加强德育、进行学科德育渗透的要求,都必须通过各学科教师的教学来实施,而对教师是否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最有发言权的则是学生。为此,我们于6月底、7月初在10所小学(一师附小、二师附小、虹口区三中心、复兴东路第三小学、长宁区实验小学、江宁路小学、青浦县实验小学、金山县实验小学、控江路第二小学、曲阳路第四小学)作了1000份学生问卷调查;在11所中学(大同中学、育才中学、曹杨二中、向明中学、松江二中、梅陇中学、娄山中学、尚文中学、罗店中学、青浦中学、下沙中学)作了1006份学生问卷调查,了解中小学各项德育内容在各科教学中的体现。调查问卷显示,在小学各类课程中,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显性课程,学生认为是最直接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其次为小学社会学科、小学语文学科,而学科之间在德育渗透方面的不平衡性也不同程度地在调查中得到进一步了解。中学学科德育的问卷调查则比较清楚地反映了各学科德育的特点和实际。详细请见《中学学科德育调查问卷》汇总表。从调查问卷的汇总表上可以明显地看出:(一)思想政治课在20个德目中,除“审美能力”占40%,其余都在50%以上,“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占到90%,显示出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并为学生所公认。(二)语文和历史是学生所接受德育内容最广泛的学科,地理相对次之。(三)音乐、美术学科在德育方面审美教育和情操熏冶最为突出,而体育学科在爱集体、团结互助和顽强意志锻炼方面的教育作用就比较显著。(四)纵向看,在理想志向、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尊重事实以及一丝不苟的态度等四个方面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等方面则为文科、特别是理科所共有。(五)职业导向、中学社会、综合理科等三门课程,由于试点的学校不多,尚不能充分反映实际和说明问题。调查结果清楚地表明:课改方案中加强德育的指导思想,课程教材在实施学科德育任务方面的要求,在各学科教师的教学中已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落实;而学科德育渗透所具有不同的学科个性和侧重,已为广大教师所认识。

实施学科德育渗透的成效

一、不少学校的领导重视并组织教师进行学科德育渗透的专题研究,取得可喜成果。例如虹口区教育局总结了该校学科德育渗透的三条经验:一是具体内容的直接渗透;二是思想方法和观点的渗透;三是结合课堂和学生实际的随机渗透。南市区尚文中学。对初中各门学科的教材,逐课排出了德育点,并印发给全体教师,使学科德育扎扎实实地进行。青浦县青浦中学组织各科教师研究在学科教学中发挥新教材德育功能的做法,各科都总结出各具特色的经验。

二、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积累了学科德育渗透的经验,一些教师对此作了总结,有的还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写出文章”仅从最近几年不完全的搜集,就有40多篇文章。市、区县教研部门自1992年以来,多次组织市和区县的发挥学科德育功能的经验交流和研讨会。市教研室1990年编辑出版了《中学各科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参考资料》生物、历史、地理分册和数学、物理、化学分册,1994年出版了《中华传统美德教学资料》、《情系中华》两史一情教学经验等书。在组织全市学科优秀课教学评选中,重视学科德育渗透和教书育人的贯彻。

三、学科德育应根据学科教学内容,自然、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但同时还要注意学科之间在德育上的相互配合,密切合作以形成“合力”。在一所学校,有计划地确定若干教育主题,组织各学科共同配合进行教育是一种好形式。就全市来说,近几年在全国或全市重大教育活动中,如贯彻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纲要、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教育、迎接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教育等,都注意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学的协同作用,使孤立、分散的教育化为整体有序的教育。

四、通过学科德育的落实,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品德、行为规范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许多中小学校都作过总结。

学科德育渗透中的问题及原因

课程教材改革几年来,本市中小学各科的德育渗透虽然取得不少进展,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一)学科德育内在联系尚未得到充分揭示,难以形成“合力”。

各学科智育的任务和内容各不相同,因而德育的“载体”也就不同,学科德育往往容易强调自身特点,各行其事,难以形成合力。以中学为例,同一年级学科一般都在十门或十门以上,但所面对的都是同样的学生。如果不去研究学科之间德育横向的有机联系,就很容易重复,或有的过深,有的过浅,有的可能缺漏,就不能综合实现它们的德育功能,使德育工作难成合力,不利于学校德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同一门学科,在不同年级面临着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同样需要研究它们德育之间纵向有的机联系。

(二)学科德育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留下“断裂层”。

一是教师之间的不平衡。教师教书育人的意识强,才能在钻研教材中注意发掘其德育因素,在教学中发挥学科的德育功能;相反,教师育人意识薄弱,即使课程标准有明确的德育要求,教材有很好的德育因素,也会视而不见。同一所学校不同学科的教师之间,甚至同一个学科不同的教师之间,学科德育渗透与否,成效如何,差别是很大的。对学科德育渗透重视并积极实践和研究的,总的来看尚不如智育方面,随意性尚未能得到克服。

二是年级之间不平衡。小学的低、中年级,初中、高中的非会考年级、非毕业年级,教学改革、德育渗透比较注意;不管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到了会考、升学考,教学改革、德育渗透就相对比较弱。这种现象还比较普遍,连一些名牌学校、重点学校也不例外。不少校长对此也认为无能为力。

三是学校之间不平衡。全市看,只重视智育成绩、不重视学科德育的学校当不在少数。

这些不平衡性的存在,就使学科德育的纵向(年级、学段)之间,横向(教师、学校)之间的衔接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断裂层。

(三)学科德育评价滞后,缺乏制约机制。

目前较普遍的状况是,学科教师在上分开课时,参与评课的领导和教师还较重视对该堂课学科德育渗透的状况进行客观地评价,除此外就缺乏必要的管理措施和评价手段,对学科德育状况进行管理和评价。广大教师较习惯于应用现有的评价方法测量和评价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科德育的评价既缺乏可实用的评价方法,更缺乏这方面的观念,学校领导往往仅关注于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科知识的教学状况,对学科德育落实状况缺乏刚性管理;班主任对学生的品德评语,与学科德育教和学之间,呈现着的是松散的无序的联系;学生毕业、升学、就业依据的是学科知识考试分数,本来仅作参考的操行评语还常被“从宽处理”得难以反映学生操行的真实状况。显然,学科德育评价的滞后,严重制约了学科德育的健康发展。

(四)学科德育理论研究的不深刻性。

从全市来看,在有了课程改革方案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有了较注意体现德育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下一步需要着重从总结实际教学经验、学校管理经验,引向深入研究:如学校如何形成德育综合网络,使“三线一面”落到实处?学科德育如何有分工又有协作,发挥整体效应?学科德育的规律性和方法论如何?如何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德育、学科德育的评价问题,建立既有科学性又有可行性的评价机制?等等。

对于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我们还来不及作深入的探讨,初步分析,是否有以下几点:

一是整个教育体系尚未彻底摆脱单纯应试教育的模式,新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体系尚未完整地确立,突出表现在考试评价、招生、招工的机制上,教书与育人在一定程度上割裂,学科渗透德育有时就变得可有可无。

二是学科德育总体协调不够,除了课程标准制订中的问题外,编写教材、培训师资、教学研究三者之间也有脱节现象存在。

三是教育行政部门在德育的投入、研究队伍建设、教学软件的开发方面,都远不如像智育那样的重视。教育手段相对比较贫乏,这直接影响了教育的形象性、感染力。

对策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各不同类型座谈会的研讨以及课题组的综合,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供领导参考:

(一)加快素质教育新体制建设的步伐。课程教材改革仅是第一步,还需有德育运行机制和升学考试改革的相应配合,否则新的课程教材也会被纳入升学应试教育的轨道,而使改革有名无实。

(二)建立学科德育运行机制,解决分散、孤立、无序的问题。在市和区县两级,需解决教材编写、教师培训、教学研究的协调机制问题,使其相互协调、配合、衔接。在学校一级,要有健全的德育组织领导,统一协调“三线一面”在学校中的实施,协调各学科德育的相互配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形成综合效应。在学校德育的关系上,作为学校德育主渠道的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学科,从教材编写组,教学研究人员到教师,尤其要主动了解各学科德育渗透状况,主动与各学科教师配合,使主线与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建立学科德育的评价机制。

从学科采取必要的教育措施到青少年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得到明显的发展,这过程不是立刻完成的,而是以他们对教育内容的领会或掌握为其中间环节,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逐步发展过程。学科德育有其近期效应,但也有许多效应将在远期逐步显现出来,基于这样的状况,目前应用于学科知识的评价手段很难直接用于评价学科德育的状况。

德育作为一个系统,既从属于社会学系统,又从属于心理学系统,受两方面规律的双重制约,所以不能把德育建成象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那样的精确评估模式,也不能把它建成象哲学、文学、伦理学那样的模糊评估模式。它需要模糊与精确相结合。模糊论并不完全反对数学测试与数学统计,但是,由于学科德育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就象数学中的“集合”。因此,应当象模糊数学对待“集合”运算那样,更多的采用“描述”的方法。

学科德育的评价,如何既借助于传统的统计数学进行测试,又采取综合总体模糊识别方法,建立起一套操作上易行,能客观描述学科德育状况的评价机制,显然是我们面对的一个非常重要又非得急于花力气解决的课题。

(四)加强学科德育的投入,用于课题研究和软件建设。

学科德育渗透一览表学科课程教材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与学科特点思想政治课类思想品德课进行以“五爱”为中心的社会公德教育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内容包括热爱祖国、尊敬师长、热爱集体团结友爱、遵纪守法、努力学习、礼貌待人、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爱护公物、诚实正直、同情宽容、认真负责坚毅勇敢、惜时守信、知耻自爱、热爱科学等17个德目,由浅入深地贯彻于小学五个年级教材中,初步养成学生良好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辨别是非能力和健康心理。属德育显性课程和主要渠道。思想政治课初中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包括道德品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和爱国责任教育,涵盖了初中阶段培养目标中德育目标的基本内容,使学生知识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社会主义理想和社会责任,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集体的思想感情,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健康向上的良好心理品质。高中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的教育,初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的基本观点,初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志向,为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本,能初步运用所学观点观察分析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指导自己的思想行为。属德育显性课程和主要渠道。文科类语文根据语言思维密切联系、文道统一的原则,选择文质兼美的文章,使学生在学习语言和文章过程中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结合文章主题思想和形象感染,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良好道德、心理教育;在指导课外阅读和作文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审美情操。每册语文都有三十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某种程度上成为一本思想政治、道德、伦理、历史、生活的百科全书,给学生以多角度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和印象深刻的影响,既具有显性教育的特性,又有隐性教育的特性。英语通过反复地进行学习英语的目的性教育,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在英语教材的内容和语言训练中,渗透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国际主义以及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规范教育。小学通过看图识字、看图说话、对话游戏、唱歌等教学活动进行爱祖国、爱学校、爱父母家庭及文明礼貌教育。初中主要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高中增加了法制、纪律、安全、心理品质和理想、情操教育的内容。其特点,主要是隐性教育。历史通过按时间顺序叙述历史,揭示历史发展规律,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通过对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了解,近代落实挨打的史实,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反侵略斗争和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历史是如何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进行热爱党和社会主义教育;通过近现代中国国情的了解,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给中国指出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通过世界史学习,加深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认识,对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和国际主义义务的认识。历史人物的高尚品德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内容。历史学科的德育任务和内容是多方面的,具有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特点。地理通过讲解我国的自然国情(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等)和我国的人文国情(政治、经济、人口、文化、教育等)提供我国人口、土地、资源、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大量资料和数据,使学生既了解乡情、国情、基本国策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又了解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基础薄弱的现状,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的认识,激励起自力更生、艰巨奋斗精神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高中阶段进一步使学生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人类与环境、国情与国策、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培养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社会本学科是社会历史、地理、知识的综合性学科,融经济、政治、历史、地理、伦理、法制、科技、文化等基本知识于一体,具有丰富的政治思想道德及心理品质、行为习惯等教育内容,是一门具有自身特色的德育课程。小学三年级“认识周围社会”进行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道德教育;四年级“认识祖国和世界”,进行心中有祖国、有人民的爱国主义教育;五年级“了解世界与中国的变化”,形成现代意识世界意识。中学第一册了解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责任;第二册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第三册隐含社会发展史的基本观点,培养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第四期振兴中华,爱党、爱社会主义教育;第五、六册,开阔视野,培养改革开放意识,树立“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贡献”的思想。具有德育显性课程的特点,涉及内容广泛。理科类数学小学阶段结合数学知识,选择有说服力的数据,通过例题、习题、统计图表及阅读材料(“你知道吗?”)等形式,渗透教育(如计算祖国疆域、海岸线,许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体积、南浦大桥的长度等)。中学阶段通过数与形、常量与变量、静止与运动、直线与曲线、有限与无限等等进行辩证关系教育;从实际问题引出数学知识,进行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认识论教育。用有力的数据、百比分说明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用我国数学发展史料介绍祖国数学科学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成就,弘扬历代著名数学家的优秀品格,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科学精神教育。自然结合自然现象的探索进行相信科学、破除迷信教育,通过我国古代、现代科技成就(如地震预报、四大发明、煤和石油的最早使用等等)进行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实验等实践活动进行遵守纪律、爱护公物、勤俭节约等道德品质教育;通过科学家的创新精神、科学技术对社会的重大影响,自然环境的保护等进行科学态度的教育。物理通过种种物理现象,揭示其规律,进行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的教育,通过物质存在形式的多样性、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波粒二象性、物理定律的普遍性和局限性等内容和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通过我国古代和当今物理科技成就和科学家事例的介绍,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优良品质的教育。结合实验操作进行遵守纪律、爱护公物、团结互助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等教育。化学介绍我国古代工艺成就和我国当今化学工业、化学科技成就以及著名化学科学家业绩,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高尚品德的教育。结合化学知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如在物质结构学习中进行物质无限可分观点教育,在化合与分解的学习中掌握对立统一观点,在元素周期率学习中掌握量变质变观点,在溶解平衡中掌握运动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观点等等。结合化学实验操作进行科学态度和遵守纪律、爱护公物、团结互助等品德教育,结合我国自然资源和国情教育,增强历史使命感教育。教材中大量关于我国古代和当代化学工艺及建设成就照片图表,增强了德育感染力。生物在“人体与卫生”中,通过我国解放前后流行病的不同遭遇,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养成卫生习惯,吸烟有害,禁止吸毒等教育。在介绍我国生物资源、我国古今在生物栽培和生物科学方面的成就中,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献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志向。在生命起源、生物体内部矛盾,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和环境的统一,生物的进化等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此外还在生物遗传与人口教育中进行婚姻法和计划生育等有关的政策教育;在生物实验与观察中进行品德纪律和科学态度教育。理科本科学是理、化、生等自然科学学科的综合课程,包含有这些学科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的德育内容,强调从整体上认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的法则,了解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意义。重视人口、能源资源和环境等与人类相关的问题,重视观察实验能力和综合考察自然的能力,并结合着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如克服偏食、抽烟、喝酒、不良习惯,培养文明卫生习惯和安全意识等)。体育与保健通过介绍新中国建立以来发展体育运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造就一大批运动员创全国和世界纪律的有力数据和运动材料,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教育。结合体育运动和训练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和行为训练。如遵守纪律和社会公德,尊重爱护他人、集体主义精神,爱护体育器材和场地等公共财物的教育。体育在培养良好心量素质方面,如诚实正直、积极向上、坚毅勇敢、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竞争进取,严格要求,不骄不馁,自我锻炼和自我管理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技艺类唱游音乐强调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音乐教学与思想情感教育的紧密联系,从认知、操作、情意三方面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爱祖国音乐文化、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教育。通过编选教材《国歌》、《我爱你中国》、《红星照我去战斗》、《祖国颂》、《丰收之歌》、《我们的中队》等寓意深刻的歌曲,欣赏高雅的音乐作品,进行高尚情操,活泼开朗、爱美弃恶的品德情操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贯彻于歌曲的演唱、评述、音乐家的介绍等教学活动之中。美术通过绘画、欣赏、创作等培养学生爱美、追求美的思想感情,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高尚情操,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从爱自然美到爱家乡美、祖国美,为祖国悠久灿烂的绘画文化而自豪。通过古今中外优秀美术家生平作品的介绍,用他们的创作态度、追求真理、向往光明、严谨认真、辛勤劳动的精神,启发、教育学生,并在实际的绘画练习中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生活与劳动劳动技术小学“生活与劳动”、中学“劳动技术”在德育方面担负着劳动教育的任务,其突出的特点除劳动技术的学习,主要是结合劳动操作进行教育训练。“生活与劳动”中的德育渗透,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紧密结合,如爱惜粮食,爱惜学习、生活用品,节约水电,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家务劳动,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等。“劳动技术”课加强了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纪律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等教育。高中,进一步明确劳动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职业观念和质量意识以及劳动中好品德、好作风。让学生在劳动技术的学习和操作过程中直接感受劳动的艰辛和乐趣,逐步培养热爱劳动、爱护工具、勤劳节约等良好习惯,这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最大特点。职业导向通过社会分工和职业形成等内容,使学生“了解职业,了解社会”,懂得各行各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行行光荣的思想,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为参加劳动和工作,献身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基础。计算机通过世界和我国计算机的发展,激发学生开拓进取精神,在wps中选用具有爱国主义等思想教育的文章段落;通过计算机的操作训练,培养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遵纪守法(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法),团结协作等品德行为。在高中还渗透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教育。

中学学科德育调查问卷

中小学学科德育篇6

研究者单位:

在《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这个课题研究工作中我们做了大量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工作,现将我们的工作总结如下:

•         课题的选题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学校工作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以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为载体,开展初中生的道德教育,使道德教育在课堂中渗透,在细节中体现,在活动中发展,在家校联动中巩固,切实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道德教育既是中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个人今后成长成材的必要保障。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教师没有及时的转变教学观念,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学生在思想品德教育中表现不够积极,道德教育效果不尽理想。此外,家庭、社会也没有为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都是制约现阶段中小学生道德教育质量的因素。因此,必须要客观看待道德中小学教育现状,探究提升道德教育质量的可行性措施。

•         课题的选题意义

1.是培养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客观要求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对外界事物的辨识能力较弱。如果教师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法,提升思想品德课堂的兴趣性,给予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念指导,就可以使学生不断的实现自我提升和发展;反之,如果学生不能接受到正确的道德教育和价值教育,就容易受外界不良信息的诱惑,形成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价值观念,严重情况下还会走向违法犯罪道路。通过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开展道德教育,使学生具备是非辨别能力和价值判断意识,提高对外界不良信息的抵抗能力,这也是道德教育的目的所在。

2.是贯彻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的现实需要

思想品德课程中的理论知识是教育基础,社会道德实践是关键。因此,新课程改革后,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道德教育的社会实践方面,通过参加具体的社会活动,或是在具体的生活实际中,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践行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例如,在学习完“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这一章节内容后,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尊重他人,并在下节课让同学们讲一件自己在生活、学习中尊重他人的事。通过这种实践性的课后作业,不仅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能够让学生将所学道德教育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希望通过本课题《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出既符合我校特点又符合学生实际的方式,能够行之有效地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思想品德学科相结合,使他们能够尽快的适应社会的需求。

•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学生发展观理论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引导下,研究教育科学,讲究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每一名学生个性发展,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开掘学生的潜能,促进所有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马克思人的发展的学说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人的素质的发展和完善就是一个人类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改造的过程。教育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中介环节,通过这个中介,使人类个体从接受人类文化遗产发展到创造新文化,人的素质正是沿着这样的历史过程不断得到改造、提升和完善。将中华传统美德与中小学品德教育相结合就是通过教育促进人类传承与弘扬的过程。

•         课题的研究目标

通过《初中语文新课程与弘扬民族文化的研究》《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的开展,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学生打好传统的根基。

1.使学生初步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另一方面,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识真伪、分善恶、辨美丑的能力,剔除各种不良文化的糟粕,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成为21世纪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开拓者和建设者。

2.通过研究使教师明确的重要性,通过培训使教师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与中华传统美德结合的意识与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率,用多媒体突破时空限制,创设教学情境,丰富课堂的教学容量。

3.以“品德教学跟生活实践相结合,实现课内外衔接”为指导思想,初步形成“课内外结合、学用结合”的品德课程教学策略及“品德课程与弘扬民族文化”课堂教学模式。

4.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使中小学校思想品德教师及时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具有比较厚实的文化素养和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的能力。

•         课题研究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不可能面面俱到,首先是“新课标视野下”的一种研究,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以新的课程标准理念作统帅,抓住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这一基本特点,从中小学生的特点出发,确定了研究的价值取向。

因此,我们立足教材,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以如何宣扬中小学思想品德教材所蕴涵的传统美德(诸如刚毅奋进、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精神,各族一家、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忧国忧民、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等等这些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以及如何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解读民族文化典籍和如何把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内涵,升华为做人的行为作为研究重点,结合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设计好了相关的思想品德学习的活动方案,为学生创造综合学习的机会,从而制定了弘扬民族文化的途径和策略。

课题研究的重点:

1.现代中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了解的现状调查分析;

2.中小学品德教材所蕴涵的本民族文化的挖掘与弘扬;

3.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解读民族文化典籍的策略研究;

4.家乡传统文化的发掘与研究;

5.在新课标下弘扬本民族文化的策略以及文化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6.研究如何把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内涵,升华为做人的行为。

•         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比赛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文献研究法。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对新教材有关体现民族文化的内容进行挖掘、分析和归类;

3.实践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通过一系列课内外品德课程的实践活动(如勤学篇、励志篇等以及课本剧表演、观看有关展示民族文化的影视录象等)寻求新品德课程与弘扬民族文化之间联系的桥梁,研究一条适合新形势下中小学品德教学的途径。

4.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各个课题组的负责组织小组成员从收集整理资料、编写教案、编写教学设计、制作课件、撰写教学反思、撰写教学论文、开展观察课并择优拍成视频、撰写研究成效、撰写研究子课题结题报告等方法研究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

•         课题研究的具体发展

设计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2016年6月--2016年7月

主要组织教师学习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让全校教师知道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然后针对学科特点开展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确定研究的主题,同时填报申请表,研究形成研究方案。

第二个阶段:2016年8月—2017年1月

进行课题研究中期小结,整理汇总研究产生的效果、产生的资料、讨论研究过程中的不足并讨论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三个阶段:2017年2月—2017年8月

进行第三阶段的课题研究工作。

1.进行中期评估

2.布置下阶段工作

第四个阶段:2017年9月一一2017年10月

进行课题研究全面总结,形成研究的实践和理论成果,并上报总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结题。

八、课题研究成果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发表了相关论文,对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意义、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存在问题的原因、完善措施与思路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录制了课堂教学视频音像、制作了微课课件以及教学课例,为以后的品德课程教学提供了经验借鉴。

从教育教学工作而言,开展本项目研究有力地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找到了一条的新路子,完善了“科研兴校”工作体系,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参加教研教改的积极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教育教学成绩更上一个台阶。

对教师而言,最大的收获就是教学观念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充分意识到:教师要坚持先进的课改理念,要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教师要完成角色定位的转变,由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开发意识;教师要敢于创设标新立异的课型;教师要确立以情感沟通与心智互动为核心的教学交往。切切实实感受到教改带了带来的好处:课好上了,学生变聪明多了,成绩也上去了,自己的教学视野也开阔了,不再是个“教书匠了。

九、分析“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成果的意义

1.让全校教师初步认识到将传统中华优秀文化引进品德教学课堂的真正意义,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2.丰富了我校教师的教学素材,让全校教师能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提高了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

3.使我们学校的教学跟上了全国乃至世界的步伐。

4.增加了课堂趣味,从最大限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十、分析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与今后的打算

当然,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本课题研究还没有彻底“深入人心”,部分老师认为这些试验研究仅仅是“做秀”,无益于成绩的提高,尤其是对中小学生没有什么帮助,甚至会影响中考,这种观点也得到一些家长和学生的认同,因而一些老师对课题研究存在抵触情绪;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存在误解,有些老师花了很多力气设计教学过程,只重视教学形式,而忽视了教学效果,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过度弱化了教师的作用;在加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下,试验研究中老师们基本都能做到或意识到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却重视不够甚至认为完全不必要;

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我们将继续秉承创新精神,自觉地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努力克服课题研究中和其他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使教育教学改革结出累累硕果。

十一、“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的问题和思考

经过课题研究,也发现了很多问题:

1.有些申报小组不够重视,到要求结题时间没有完成预定的目标,或是完成极少,甚至有些申报成员并没有收集到任何资料,更没有自己制作课件和提交体会。

2.有些申报成员并有真正认识到这个课题的意义,而是出于应付,所以收集到的资料并没有什么价值,对教学不起任何作用。

3.有些课件和课例和收集到的资料没有体现这个课题的最初宗旨――有效性。

4.部分成员在媒体选择上比较随意,出现完全使用下载材料,不考虑自己的学生特点,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5.部分成员在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引进中小学品德课堂中后,没有及时反思课堂效果,或是反思和说明太过简单,失去说明和反思的意义。不能体现课题“研究”的目的。

所以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要加大课题研究指导,让所有申报成员理解这个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同时要加大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和验收工作,让这个课题研究在我校产生更大效果,从而带动全市的课题工作的开展,推动我校我市的教育。

十二、分析“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下阶段研究设想

在总结以往的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改进不足,进一步开展课题研究。设计了两方面的设想:

1.初步确定2017年10月以后加强教师研究能力的培训,在现在研究的基础上拓展与中华传统美德与品德课程教学有关的多个子课题。多方面提高教师的与教学相关能力。

2.加大学习研究性学习开展力度,确实落实学生研究性学习工作。

中小学学科德育篇7

这仅仅是山东省诸城市中小学开展学科德育渗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诸城市中小学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学科为突破口,积极实践和探索学科渗透德育的路径,通过课程体系构建、主题教育活动、师资队伍建设、评价机制建设等措施,将德育这一“食盐”溶化到中小学各学科的浓汤里,奏响诸城德育最强音。

一、课程体系搭建载体

实现学科渗透德育的目标需要选择恰当的载体,相关课程体系的建设无疑是十分必要的。诸城市中小学在山东省教育厅颁布的《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试行)》指导下,形成了各学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深度融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学科渗透德育课程实施体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讲,“游戏就是学习,生活就是课程”。诸城市实验幼儿园,依据学校奉行的“一日生活皆课程”理念,自主研发园本课程――七彩生活课程:即红色安全课程、橙色亲子课程、金色游戏课程、绿色生态课程、青色习惯课程、蓝色节日课程、紫色阅读课程。这些课程以生活为核心,辅以幼儿童年的色彩。每天,孩子们都浸润在七彩生活课程的色彩里,绽放着童年的精彩!

走进农村小学诸城市大源学校的展览室,映入眼帘的是一件件学生亲手制作的工艺品:摆在桌上的用残缺的葫芦制作的彩色娃娃,贴在墙上的用五谷杂粮粘贴而成的精美小画,挂在墙上的装饰用的彩纸制作的花束……这些作品都是大源学校学生们在学校精心开发的自然校本课程中自己亲手做的。学校自然校本课程,包括《田野里飘来的花香――插花艺术课程》《难忘那一墙葫芦――魅丽葫芦课程》《种在时光里的向日葵――种植课程》《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建筑欣赏课程》《编织秋天的童话――玉米皮草编课程》《粮食的味道――种子贴画课程》《心随绿叶飞――叶贴画课程》《泥与焰的传承――黑陶课程》《为了一冠不同的葱绿――嫁接课程》《每一块石头都有故事――石头画课程》等十几门课程。孩子们在这些课程中,欣赏自然、感恩自然、热爱自然。

在诸城市明德学校,“四德教育”是学校塑造学生思想品德的着力点。学校全体教师自主研发《明德学校四德教育校本课程》,培养学生以“仁、信、俭、勇”为主线的修养四德和以“勤、恒、智、真”为主线的学业四德。同时,学校利用周六少年宫时间,开设《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校本课程》、文明礼仪、校园规范、交通规则、法制教育等校本课程,以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出高品质的明德学子。

抓住了课程建设就抓住了学校开展学科渗透德育的关键环节。诸城市中小学相关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既体现了我国国家课程的要求、地方课程的特色,又遵循了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同时还考虑到了学科的特点,将德育因素“附着”在学科中,丰富德育载体,提高德育实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二、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创新路径

学校的首要任务是育人,这在当今学校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开展学科渗透德育工作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学科内容以及教学形式不受学生喜欢,德育效果不明显,经常是“为了德育而德育”,流于形式。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具有知识性强、吸引力大、参与度高,开阔视野、促进思考的特点,可以有效避免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将学校德育工作尤其是学科渗透德育工作的开展,与学校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可以改变以往形式呆板、学科灌输的现象,可以增强学校德育的生活气息,为传统学科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在《t城市中小学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意见(试行)》的指导下,根据中小学德育目标和学生成长要求,诸城市教育局统一设置了一系列中小学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各个学校结合自身特点与学科特点,将中小学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在诸城市实验初级中学,学校将德育内容细化为十一个主题:一月“责任・效率”、二月“亲情・美德”、三月“文明・礼仪”、四月“传统・习俗”、五月“劳动・恩情”、六月“理想・信念”、七八月“实践・探究”、九月“习惯・规范”、十月“感恩・励志”、十一月“诚信・惜时”、十二月“安全・法治”,力争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人人能参与,各个见成效。

德育主题班会,是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的一种“变身”。诸城市龙源学校以主题班会的形式,提升学生的品格素养。学校主题班会“月月有主题,周周有内容,课课有目标”,试图做到“四个关注”: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学生的学习和交往生活;关注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教育从细节入手。府前街小学通过开展一系列德育主题活动,比如:我是自理小能手;我是文明礼仪的小学生;我是爸妈的乖孩子;我是节约小能手;我是守时守信的小学生……分主题、分层次、分学段,培养学生成长所需的100个细节行为。走进府前街小学,你会看到这里学生的一言一行都是那样的温文尔雅,一瞥一笑都那样清新可人。

实践告诉我们,鲜明的德育主题教育活动,使得学校德育工作拥有更多新鲜的教育内容,对于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对于学生创造精神、责任意识、坚定信念的树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使得学校德育工作者更有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

三、德育师资队伍建设贡献力量

德育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学科教学又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每门学科都有其特殊的育人功能,学科德育效力的发挥,需要动员学校所有教师,尤其是学科教师的力量共同来完成。《中学德育大纲》中明确指出:“各学科教学是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的最经常的途径;对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各科教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认真落实本学科的德育任务与要求。结合各学科特点,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如何提升学校教师的学科育人能力,成为诸城市中小学校开展学科渗透德育工作必须回答的问题之一。

“一年站稳讲台,两年胜任教学,三年力创佳绩”是诸城市明德学校制定的青年教师的培养目标。学校通过“青蓝工程”为学校新老教师搭建桥梁,师徒结对共成长。老教师要做到“四个带”――一要带德,引领青年教师高尚师德,二要带才,提高青年教师业务水平,三要带教,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四要带研,提升青年教师教研和科研水平。青年教师则要做到“四个心”――从事教育事业要“安心”,教书育人要“热心”,提高业务素质要“恒心”,向师傅学习要“虚心”。这一工程的实施,加快了学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

诸城一中在开展学科渗透德育工作的过程中,紧紧围绕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这一要素,强化七种意识,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学校要求教师必须树立几种意识:1)终生学习的意识;2)爱是教育前提的意识;3)培养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意识;4)关注学科核心素养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环节意识;5)新形势下高考评价转轨的意识。

府前街小学则将班主任素质的培养,当作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工作职能,班主任充当学科教师的“协调者”、学生活动的“组织者”、环境卫生的“监督者”、牵手假日的“倡导者”、安全责任的“承担者”,成为学生德育工作的关键人物。

在密州路学校,学校会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实施《指导纲要》,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不断增强广大教师立德树人的意识,提高师德修养和德育能力。同时,学校会定期组织师德培训,建立健全学校师德规章制度,引导教师率先垂范,做好榜样,认真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将“传道”与“授业解惑”统一起来,关爱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关键在人。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专业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将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增添强劲的力量。

四、评价机制建设提供保障

学科渗透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正确而有效的评价机制建设是保障。为扎实做好中小学德育的评价改革工作,诸城市教育局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教基二[2013]2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工作的通知》(教基二厅函[2013]22号)和《关于印发的通知》(潍教办字[2014]10号)等要求,制定了《诸城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发挥了良好的导向作用,有力地助推了中小学育人质量的提升。

诸城市中小学将德育工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与综合评价内容,不断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建设,及时记录、考核学生“道德品质”“公民素养”“身心健康”等方面的表现,同时,将各学校德育工作开展情况纳入教育综合督导并占重要权重,确保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

在诸城一中,每个学生手中都有三张表:《日常规范自我测定表》《思想品德自我测定表》《学习效率自我测定表》,他们用这些表定期进行自我测定,学生们将此称作“照镜子”,使自己有“自知”之明,找出差距,自我完善。

科信小学制定了《诸城市科信小学学生文明礼仪规范考评细则》,同时,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特色的、由学生自己制定的《诚信公约》,学生用诚信道德标准衡量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用诚信道德标准去辨别是非。学校专门设计了学生日积一善的表格,让学生做好记录,成立学生诚信成长记录;每月开展少先队“小龙人诚信章”争章活动;每月评选校园“文明之星”……通过一系列评价机制的建设,“诚实做人、守信做事”将成为科信学子特有的气质。

诸城市明诚学校将经典诵读作为自己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抓手。学校会定期评选诵读“优秀学生”“优秀班级”“优秀辅导教”,与重大节日结合庆祝并总结表彰。学校每学期初的始业课程和学期末的结业课程都是以“经典诵读”为主题,并评出经典诵读“小学士”“小硕士”“小博士”。在经典诗文的浸润下,明诚学生幼小的心灵受到感染,养成了良好行为习惯,形成了优秀精神品格。

中小学学科德育篇8

   战后初期,日本根据美国占领军对日方针的基本精神和广大国民关于实行教育民主化的要求,废除了战前以军国主义为中心的教育体制,进行了继明治维新以后两次大的教育改革,史称第二次、第三次教育改革。在战后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中,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一、1947年新设社会科,排除军国主义思想教育内容,是德育课程一次根本性的变革。

   早在1871年,日本明治政府统一全国的学制,《学制》中规定的《修身科》是日本近代教育中首次出现的道德教育课程。虽然修身科的内容随着历代朝野的更替和政治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但它作为一门德育课程一直沿袭下来。

   1947年,日本先后颁布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推出了以教育民主化为目标的新的中小学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对中小学课程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改革。根据新的教学大纲的规定,小学设国语、社会、数学、理科、音乐、图画手工、家政、体育等八个学科和自由研究。这个课程设置同战前相比,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取消修身、地理、历史三个学科,新设社会科。社会科不是随意把战前的历史、地理、修身等科合并而成,而是以青少年的现实社会问题为中心,为求扩大并加深青少年的社会经验,涉及到学校、家庭及其以外的对青少年教育的一切活动。社会科虽然不是专门进行道德教育的一门学科,但实际上它承担了战后初期日本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道德教育的任务。

   1949年,由文部省编写的《民主主义》一书(初三和高一的教科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话:“过去日本的教育往往服从于中央政府的命令。……尤其是,通过错误的历史教育,迫使学生相信日本是‘神国’,甚至迫使学校导入军事训练。……通过由政府歪曲的历史的教育,日本逐渐形成了以太平洋战争为顶峰的一大悲剧”。这清楚地表明了二战前日本教育的军国主义性质。战后初期新设的社会科取消了战前充斥在有关学科课程中的军国主义、极端国家主义方面的思想和内容,注入了民主主义的教育因素。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社会科的设置可以说是战后初期日本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一项积极成果。

   二、1958年设置专门的道德课,是战后日本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一个转折点。

   1953年8月,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提出了关于改善社会科特别是地理、历史、道德教育的咨询报告,提出了“要明确社会对道德教育应负的责任”,要求在初中重点讲授地理、历史(特别是日本史),在高中考虑设置伦理、哲学科目等,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1958年10月,文部省全面修订教学大纲,特别设置了道德教育的时间。1960年,高中的社会科进一步分化为“伦理、社会”这样的科目,是初中、小学的道德课在高中的翻版。

   特设道德课的目的是培养尊重人的精神,造就致力于创造富有特色的文化、和平、民主、对国际社会做贡献的日本人。这门课程把关心个性的完善等西方资产阶级伦理思想摆在首位,但基本思想仍没离开儒家的伦理道德以及宣扬日本民族优越的神道教理论。尽管在当时对专门的道德课的设置颇有争议,但这次课程改革确立了道德课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作为独立课程的地位,道德教育不再依附或从属某一学科,从“教学以外的活动”中分离出来,而成为一个专门的独立的领域,从而使日本中小学课程结构由学科课程、德育课程和活动课程三大板块所构成,一直沿袭至今。

   三、1977年颁发《中(小)学德育课教学大纲》,标志着德育课程设置的规范化。

   1977年至1978年,文部省相继颁布了《小学学习指导要领》、《初中学习指导要领》和《高中学习指导要领》,这是日本规范中小学教育内容的法规性文件,从法规上确立了道德教育和特别活动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1977年7月,文部省还颁布了《日本小学道德课教学大纲》和《日本中学道德课教学大纲》。它根据《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所制定的根本精神,确立了道德教育的目标和中小学道德课教学内容。其中小学的德育内容由三个方面28个德目构成。即:

   1.关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行为规范,包括3项:尊重生命和健康安全,礼貌与遵守时间,钱物的使用;

   2.关于个人的生活态度,包括12项:自主自律,自由与责任,明朗与诚实,正义与勇气,克服困难,反省、节制,爱护自然,虔敬,重视个性,进取心,合理的态度、追求真理,创新精神;

   3.关于在社会生活中的态度,包括13项:热情、同情,尊敬、感谢,信赖、合作,公正、公平,宽容,遵守纪律,权利与义务,勤劳,社会公德,家庭生活,热爱学校,爱国心与乡土爱,国际理解与人类和平。

   此外,日本中小学道德课教育大纲还对教育计划的制定和内容的处理提出了要求,如制定教育计划时,要考虑与各年级、各学科以及各种课外活动的道德教育之间的联系;为了提高德育效果,必须加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一些理解,谋求相互间的联系与合作。

   这次课程改革特别是《中(小)学德育课教学大纲》的颁发,使中小学德育课程向规范化、序列化、制度化方面迈进了一大步。它进一步确立了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地位,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概念非常明确、具体,并且贴近于现实生活,与日本价值观念相符合的态度、习惯和行为可以通过学校德育课得到灌输。

   四、1989年中小学课程改革中加强道德教育成为改革的重点。

   1987年12月,日本临教审和教育课程审议会提出了“关于改善教育课程标准”的咨询报告,对加强道德教育提出五点建议:①明确不同学校阶段道德教育的重点;②通过整个学校活动进行道德教育;③为充实中小学的道德教育,奖励使用适当的补充教材;④从加强道德教育的角度出发,加强校长、教导主任对道德教育的指导,加强有经验的教师对其他教师的指导,以加强校内指导体制;⑤为提高教师的道德教育指导能力,在师资培养阶段,设法改善道德教育授业科目的内容。据此,在1989年2月日本文部省公布的新的教学大纲中,加强道德教育、个性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重视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以及尊重文化传统态度的培养,成为这次课程改革的指导方针。为了加强幼儿教育和中小学的衔接,第一次对幼儿园、小学和初中、高中的教学大纲一起修订,由重视智育转向重视德育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

   这次课程改革在德育方面的主要变化有:废止了小学低年级的理科和社会科,新设生活科;为使高中教育多样化,高中把社会科重组为地理、历史和公民科,公民科是对高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更重要的是,这次德育课程的改革考虑到中小学生道德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德育内容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从关于自身;关于与他人的关系;关于与自然的关系;关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系等四个方面重新组合道德教育内容。小学分低、中、高三个年级分别指导学习14项、18项、22项德育内容。初中由以前的16项调整为22项,内容如下:

   1.关于自身,包括①良好的生活习惯,②坚强的意志,③自主性和责任感,④探索真理,⑤发展个性;

   2.关于与他人的关系,包括①礼节与言行举止,②体贴别人,③相互依赖,④健康的异性观,⑤宽容与谦虚;

   3.关于与自然的关系,包括①热爱自然,②尊重生命,③人类爱;

   4.关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包括①热爱集体与履行职责,②义务与公德,③正义,④勤劳与奉献,⑤热爱家庭、孝敬父母,⑥尊师爱校,⑦乡土爱,⑧爱国心,⑨世界和平。

   日本的高中未设道德课,其道德教育是通过学校所有教育活动进行,尤其是通过“特别活动”的课外学习室活动”和“公民”教学科目的“现代社会”、“伦理”科目进行。高中生的服务性体验学习,主要通过“特别活动”的学校例行活动和俱乐部活动进行。

   二

   纵观战后日本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几次改革,自1947年颁发新的教学大纲以后,几乎是每隔10年修订一次,其间也不乏一些小的变化,但其重视学校德育的趋向是一致的。战后日本学校德育课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它反映的仍然是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可以说,日本不断改革德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也是他们不断强化道德教育的过程。日本中小学德育课程在不断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下几个基本特色。

   一、学校德育课程中体现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特色。

   日本有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自1868年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学校德育及其课程的改革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它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和发展基础。封建神道教、武士道精神和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作为社会的意识形态,对日本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学校教育有着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贯穿于日本整个道德教育的历史进程,特别是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在日本文化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直影响到近代和现代。

   明治维新以后,为实现富国强兵和推进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服务,“和魂洋才”成为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所谓“和魂洋才”,简言之就是东洋精神(道德),西洋技术(艺术),或者说是日本的民族精神和西洋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其宗旨是在坚持日本固有的传统道德、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吸收西方近代以来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并为其所用。1890年日本天皇颁布的《教育敕语》重申日本教育目标是培养天皇忠顺的臣民和父辈的孝子,重视富国强兵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强调以患孝、慈悲、忠实、守法等作为道德教育的内容,它把儒家的忠孝仁义思想和博爱、遵法等近代资产阶级的道德规范以及军国主义、国家主义伦理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和魂洋才”的思想。战后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如上所述,更是把西方的民主主义思想与日本的道德传统融为一体,保持了“和魂洋才”这一民族特色。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在1983年11月的一次讲话中说得更为明确:“日本要把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的思想和孔子的教导调和起来”。在对待外来民族文化中始终坚持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并注意吸收有利于本国的因素来为我所用,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但对“和魂”中极端的国家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思想我们应持分析、批判的态度。

   二、特别活动课程中的德育渗透。

   日本中小学课程结构是由学科课程、德育课程和特别活动课程三方面所构成。特别活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其目的、内容的形式类似我国的第二课堂或课外活动,是日本中小学校教育课程中最富有特色的一部分,具有较强的德育功能,是学校德育课程的深化和补充。

   特别活动的目的主要是,①培养丰富的人性,②通过集体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③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④培养自主的、实践的态度和热情,⑤发展自我理解和自我实践的能力。特别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活动(如班级活动、学生会活动、社团活动、俱乐部活动);学校传统活动(如仪式、文艺节、运动会、远足旅行、参观活动、生产劳动等);班级指导(如生活常识指导、学习指导、升学就业指导等)。特别活动的课时安排一般是,小学1-3年级每周1学时,4-6年级和中学每周均为2-3学时。特别活动中的德育渗透是把德育内容加以具体化的重要途径,是开展德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对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少年儿童的自我教育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1977年,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提出咨询,指出“由于特别活动对儿童、学生的人格形成起了重要作用,所以要更加重视特别活动的充实。”八十年代后,在普遍削减各科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的情况下,特别活动课的课时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由此可见,特别活动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现代德育内容的拓展。

   日本学校德育的内容十分丰富而又广泛,从与德育有关的课程来说,它还包括公民科、伦理科、社会科、修身科、生活指导课和劳动课等方面。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学校德育内容除了传统的生活教育、伦理道德教育、纪律教育、劳动纪律、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以外,又有了新的拓展。如个性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等。

中小学学科德育篇9

一、德育与科学教育结合的认知障碍

我国古代、近代都很注重人的伦理道德教育,而对科技的教育和发展却没有等同视之,其结果是科技落后导致列强侵入。近些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的科技发展,提出“科教兴国”的治国方略,这无疑是高瞻远瞩之举,但如果一味追求科技的发展,而忽视人的“德性”培养,就是漠视科学教育的精神文明功能,将造成教育与育德的人为分离,势必导致青少年道德水准的下降。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决定着道德的进步。纵观当前中小学科学教育,有的把科学教育误认为仅仅是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忽略了教育中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培养;有的忽视学生理性精神、献身精神、合作精神的培育,影响了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协调发展;有的面向少数智力冒尖学生,过分注重少部分学生的科学技能训练和竞技比赛,这种技能至上、重技轻人的科学教育导致师生过于功利。凡此种种,都是摒弃了科学教育的育德功能,造成科学教育异化和学生道德精神缺失。

二、德育与科学教育的相辅相成关系

学校德育不是一门学科,而是全员、全程、全心、全方位的育人过程。德育不仅要提高道德认知,更要注重行为实践;德育不是空洞说教,而是生命的体验;德育不是单向的活动,而是多因素的多向互动,所以德育必须适应科技迅猛发展的社会变革,进入科学教育这一广阔阵地。赫胥黎说:“科学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使心智直接与事实联系,并且以完善的归纳方法来训练心智。”新课标提出应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这就告诉我们,科学教育承载着心灵的成长,应该在浸染生活的实践性、探索性活动中发现、感悟、体验生活的道德性,建构和生成生活主体的优良德行,使学生的精神世界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就两者的内容和形式而言,科学教育中包含的德育内容极其丰富。德育如果脱离了科学教育,就会失去许多内容和趣味;反之,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需要经过活动的锤炼和检验,而以参观、考察、实验、制作等为主要形式的科学教育,恰恰为道德实践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可以这样说,科学教育是知“道”,德育是体“道”;前者是知,后者是行。科学教育与德育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三、德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改进路径

1.理念设计的融合

办学理念是特色教育的文化导向,理念建构的旨归是以文化人,即以优秀的文化传统塑造人,培养具有文化情怀、科学素养、民族道义、世界意识的新一代公民。因此,坚持育德为先就应在科学教育中推进德育文化建设,在道德宣传上弘扬民族精神和道德正义,在德育内容上引进社会生活,在德育手段上强调实践体验。无锡市广益中心小学在科学教育的长期实践中,确立了“在实践中求真,在实践中求学,在实践中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凝炼了“强学力行”的校训,在办学思想的导引下,形成了“传承科学,启智未来;学做合一,提高素养”的科学教育理念,其目的就在于使学校理念文化的顶层设计充分体现全方位育德与科学教育的一致性和相融性,引领师生以科学教育与道德品德教育双向拓展为载体,在“实践”和“行动”中执着追求真善美,赋予现代科技教育以时代精神,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思想和高尚品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环境创设的融合

学校环境文化是一门蕴含育德之美与启迪智慧的潜在课程,因此应该增强科学教育与德育的融合度,使学校的德育橱窗与科技长廊相得益彰,国内外科学巨匠与校园“科技之星”的图片交相辉映,校园“小名人”的名言与科艺作品融为一体,并让学生主动参与文化环境创设,让一条条道德规范成为学生的行为准则,让一个个科学伟人成为学生的学习楷模,让一个个科技之星发挥同伴效应,让一句句充满童趣的人生理想成为校园最亮丽的风景。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每位学生都可以找到学习的榜样,创先争优。

3.实践体验的融合

体验是以学生的认知为基础的特殊的心理活动,它只有通过丰富联想、切身体味、充分领悟、深刻理解,才能产生效用。发挥科学教育的德育功能,必须紧紧围绕理想信念、优良道德、民族精神、时代追求等核心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性实践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深刻体会,激感。

(1)名人熏陶。以科学家的经历启迪学生,以科学家的思想熏陶学生,以科学家的成就激励学生,以科学家的魅力感染学生,是在科学教育中育德的重要途径。如学校要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把争创校园“科技之星”活动贯穿于德育全过程,通过参观科学家的故居、寻觅科学家成长足迹、举办科学家事迹报告会、争创和评比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少先队中队等活动,让科学巨匠成为学生身边可亲可敬的长者,激励学生学习他们执着向上、坚持不懈、不畏艰难的伟大精神。

(2)实践磨砺。前苏联学者鲁巴金认为,知识应当为人类的创造性目的服务,光积累知识是不够的,应当尽可能把它运用到生活中去。科学教育与德育融合的宗旨是传承中华民族坚韧顽强、无坚不摧的精神,为每一个生命个体铸就顽强不屈的品格奠定良好基础。所以,学校开展科技模型、机器人制作等科普教育活动,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更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意志品质。

(3)服务奉献。生活是培育品德的田园,优良品德作为生命的自觉成分,必须存在于生活中。然而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着市场经济的挑战,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导致人们思想多变而复杂。为了使德育实现向生活的回归,并引导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必须引导学生把学习科学知识和技能转换为“过有道德的生活”,才能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化发展”的要求。

4.学科教学的融合

课堂教学活动本身是一种精神生活,各门学科都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关科技的德育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教育。综观小学课程体系,可见科学家的道德风范、科学知识、科学意识、科学态度、科学思维方法等完整地贯穿其中。学校应该引导教师根据学科自身的性质特点,把培养民族精神、提升科学素养渗透于教学过程,逐步做到各学科相互联通,使科学教育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转变为文道统一的教育。各学科齐头并进进行科学的道德品德教育,将会在课堂教学中开创一片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教育共融共生的新天地。

中小学学科德育篇10

德育工作实效性解决措施

小学德育工作影响着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德育工作应该贯穿于小学教育的方方面面,但目前小学德育工作还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德育手段单一、评价方式不全面、内容与学生生活相脱离等问题。

一、目前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重智育轻德育的观念为主导

受传统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师和家长都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是不是好学生的标准,学校追求升学率,教师追求班级成绩,家长追求孩子成绩,分数就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重智育轻德育的传统观念使学生智力开发和品德的培养出现失衡,学校往往把德育放在智育后面,虽然也一直强调德育,但是在具体工作中还是把德育往后靠,重智育轻德育的传统观念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也不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2.德育手段单一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校开展德育的方式也是以说教为主,把德育知识灌输给学生,以典型事例或者榜样来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这种方法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帮助,能够让学生对德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也存在很大的弊端。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枯燥的传教会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说,学生在下面干什么都有,德育工作的效率低下。学校德育工作主要在课堂上进行,缺乏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也不重视对学生的启发,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够密切,使教师德育工作的开展受到一定的阻碍。德育工作的主体是学生,而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对德育缺乏参与的积极性。

3.德育评价方式不全面

由于学校对德育工作不够重视,因此也没有建立科学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没有对教师进行德育工作绩效的考核,即使制定了一些德育评价体系,大多数也是为了应付检查制定的,很多制度都没有落实。教师对学生的德育评价一般是用书面考试的方式来进行,在学期末凭借一张试卷就完成了对学生德育的考核,这显然是不够科学、不够全面的,不仅考察的方式是单一的,考试的内容和答案也是固定的,没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评价,忽视了学生丰富的情感,也忽视了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发展变化,不能完整科学的反映出学生的德育状况。

4.德育内容脱离学生生活

学校开展德育的内容往往范围大,并且难以理解,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还很不成熟,不能理解那些抽象的德育内容,学习德育知识时只会空喊口号,由于对知识的不理解,学生在平时生活中也不会运用德育知识。学校往往会借助一些历史名人或者各国伟人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但小学生的生活和名人伟人的生活相差太远,对小学生的要求太高了。并且德育的内容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进步,但实际中的德育内容往往过于陈旧,没有涉及新的道德问题,使德育与社会失去联系,当学生的价值观和社会上新的价值观发生冲突时,学生往往不知所措,不会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学校德育的内容也过于单一,教师往往是在思想政治课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其他学科并没有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的德育知识理论体系单一。

二、提高小学德育实效的措施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研究表明,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建构过程。因此,儿童是自己道德发展的主人,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去认知、实践、探索,形成自己的思想品德结构。小学生在发挥自己主体作用的过程中,能够激发参与意识,培养他们远大的理想和为之奋斗的勇气,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获得成就感,学校的德育工作才能真正发挥实效性。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德育知识的学习提高认识、指导行为,小学生的社会经验少、思维方式简单、可塑性强,小学阶段的德育对学生未来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2.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也是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在众多科目中,教师普遍认为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门课,而其他学科却没有涉及到德育,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思想政治课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知识,而其他科目却是对理论的应用,思想政治课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操;数学课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对数学的学习中学生能够培养做事认真的态度;体育课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美术课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课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小学教材涉及方方面面,学科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科学道理,是对学生发展有很大帮助的精神食粮。因此,在学科教学中应该渗透德育。

3.教师要以身作则,提高自身修养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其自身素质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师不但要在平时工作中以身作则,还要提高自身修养,给学生树立榜样,以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要以身立教,树立自己的形象,这样才能发挥榜样作用,正确引导学生的行动。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教师必须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在平时工作中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状态,及时发现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应对挫折,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平时的工作中渗透德育,学生在心里尊敬教师,容易聆听教师的教诲。

4.从课外活动中提高德育实效性

德育工作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如果脱离了实际,德育也就失去了意义,学校要注重从课外活动中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学校可以开展校园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渗透德育,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的行动,不仅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并且在参与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愉快的状态下接受了德育教育。同时,学校还应该鼓励学生去社会中实践,亲自去社会中体验生活,在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情感体验,比如参观名胜古迹、去敬老院打扫卫生等,培养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素质,有利于学生德育和智育的全面发展。

三、总结

解决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可以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要以身作则,提高自身修养、从课外活动中提高德育实效性几个方面着手,多措并举,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

参考文献:

[1]陆正芳.“研训教一体化”中小学德育管理者培训模式的探索\[D\].苏州大学,2010.

\[2\]周丹.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德育的应变\[J\].天津教育,2006.

\[3\]张美华,徐春河,葛平兰.浅析小学德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