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05:34

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篇1

>>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形式及途径化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整合的价值原则及其途径对专业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及方法的研究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及原则浅谈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及途径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探讨浅谈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几种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谈在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浅谈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浅谈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大学地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③张爱梅.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中德育功能的渗透[J].教育与职业,2010.11,(32).

④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3.

⑤.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5-1-19.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

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篇2

然而,德育本身是一项十分复杂、难度非常大的工作,因为它是专门影响学生心灵世界的事业,又受着众多社会因素的交互影响,学生自身成长过程也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特别是当前社会正在转型期,社会生活发生着急速的多层面、多侧面的变迁,德育受到了文化和价值多元文化的猛烈冲击,学校德育的要求与现实生活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中小学德育面临许多新的严峻挑战,也出现了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对德育定位的认识点存在误区。认为德育是一种单独的教育,它可以脱离其他各育、脱离学生的整体生活。使学校的德育与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实际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使德育脱离活生生的人际交往,学生缺乏实际的道德体验,对德育失去兴趣,另一方面,学校德育在具体落实中大打折扣,虽然素质教育推行了多年,但不少学校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出现了德育“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二是在德育的价值取向上存在偏差。在德育的价值取向上出现过多地强调传递既定的道德规范知识,而忽视对学生基础德性、品格的培养。往往是过多地要求学生被动听从、盲目服从,限制了学生对生活中各种道德关系的敏感性,容易形成只知道背诵道德条文,把口头的道德言说与自己的生活行为分离的双重人格。三是在德育实践中缺乏实效性。一些学校德育中不同程度存在着形式主义的倾向。学校开展的一些教育活动目标目的性不明确,较少考虑学生的实际品德基础和品德需要,组织的活动缺乏吸引力。一些活动内容陈旧、方法简单,缺乏创新,留于形式。四是对德育工作的评价软化、弱化。

要尽快解决目前中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提高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构建有魅力的德育,就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从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入手,大胆探索,变革思路,创新方法。

一是要更新观念,树立德育的新理念。即树立生活的德育观,要从纯粹的理性世界和理想世界中走出来,回归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世界,构建生活的德育,树立生态德育理念。树立关怀的德育理念。教育要把关怀作为德育的内在要求,去关注学生的生命,关注他们的情感世界。树立智慧的德育理念。

二是要创新思路,实现“4个转变”。即实现由约束性德育向发展性德育的转变,实现由单向式德育向双向互动式德育的转变,实现由单一德育模式向多样化和个性化德育模式的转变,实现由封闭式德育向开放式德育的转变。

三是要拓宽途径,改革教育方法,要继承传统的经过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如说理疏导、模样示范式、情感陶冶式、品德实践式等。在学校德育实践中,应结合实际需要,根据每种途径和方法的不同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

四是在学校德育实践中,要做到多种途径和方法的有机结合。各种途径和方法能否得到实现,则主要取决于教育者能否根据学校德育的具体实际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德育变量灵活机动地选择使用。

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篇3

【关键词】小学品德品德教学全面发展多途径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110

思想品德作樾Ы锥慰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小学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然而有效的开展品德教育,却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小学品德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十分必要,然而仅仅依靠课堂还是不够的,只有通过多途径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学,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多途径实现小学品德教学展开论述。

一、教师的讲解

在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采用的一种方法就是教师讲解法。当然,这里所说的教师讲解法并不是教师一味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而是通过多种方法的应用达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学的目的。小学思想品德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而使学生有良好的思想情操,并使学生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对于小学思想品德教材上的一些理论知识,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讲解与引导,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进而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点。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明白更多的道理。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无疑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学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对该途径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对教学进行合理设计,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二、有效应用多媒体

在通过多途径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有效方法。为了达到通过多媒体的应用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目的,需要教师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制作课件。多媒体辅助教师教学是通过课件的展示实现的,因此,能否有效制作课件直接影响到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制作小学思想品德课件的过程中,应该与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并且教师应该将教学的思路,通过课件清晰的呈现给学生,使教师的教学更加便利,同时也使知识点更好的呈现出来,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当然,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

2.提高多媒体呈现内容的趣味性。在运用多媒体辅助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提升其趣味性。有趣的事物往往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品德课的很多知识与问题都需要学生思考,更要求教师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可以将一些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的元素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思考兴趣。

三、注重引导学生反思

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握好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学生的反思。上文我们已经提到,要想真正达到小学品德教育的目的,就必须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那么,不管学生掌握了再多的理论知识,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为了使小学生的品德学习避免出现机械化的现象,同时也为了使学生更好的领悟其中的道理,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握好学生反思的有效途径。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之后,要鼓励学生进行反思,进而使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知识点,当然,学生反思的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此,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反思知识点是如何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的,达到用理论知识指导学生实践活动的目的。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就注重小学生在品德学习过程中的反思,除了让学生就知识点本身及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进行反思之外,还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与良好的品德要求相符合,进而纠正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的不良行为习惯,更好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将品德教育延伸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去

作为一名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应该明白,只有实现教学途径的多样化,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十分重要,但是,其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也十分重要。为了使其他教师也提升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意识,小学品德教师要积极的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

本人作为一名小学品德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使其他学科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能够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积极建议学校组织一些培训活动,不仅使其他学科的教师能够认识到将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而且通过培训提升其他学科教师的德育知识水平,使教师掌握更多的小学品德知识。各学科教师配合品德教师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不仅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也有很大的帮助,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通过生活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生活是个大舞台,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效把握生活这个重要的教学途径。那么,教师该如何通过生活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呢?不同的教师需要应用不同的方法与技巧,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一)布置家庭作业

小学生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的意识不强,运用学习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意识更不强,因此,为了更好的督促学生通过生活提升自身的思想水平,本人会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布置一些家庭作业。例如:家庭作业的内容是“做一件好事”,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件好事,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生会积极地去做好事,通过做好事学生受到了社会的认可,家长、教师与同学的赞扬,有美好的心理体验,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做好事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较之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用语言督促学生做好事,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篇4

【关键词】德育教师专业化要求途径

在全球化、信息化、价值多元化的新形势与新机遇下,一方面,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德育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化,德育实践进一步科学化、丰富化。另一方面,某些传统德育现状已不能满足现实德育的需求,而日益凸显弊端,如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教师群体专业素养偏低,影响着中小学德育实践的顺利进行。中小学德育教师作为中小学道德教育实践工作的主体,其德育素养结构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对于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实效的进一步提高,促进中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德育教师专业化的界定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正如反过来,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1]在他看来,道德教育内在地统一于教育教学过程,两者相互结合、渗透,缺一不可。鉴于此,我们可以明确,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是德育工作者,各科教师在进行各自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其行为举止、思想观念、人格气质都会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各科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方式、态度对学生起间接的德育影响,但是由于其自身专业特性与现实教学任务等局限性使得他们难以全面、深入地挖掘教学与生活情景中的德育资源,对学生的品德心理、现状、需求进行全方位、及时的鉴定,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这就要求各个学段都要有专门的德育教师或德育工作者,因此他们的德育专业素养应当大大高于一般教师即非专门德育工作者,这也就对中小学专门德育教师的专业化提出了要求。德育教师专业化,是指在学校从事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教师主体的专门化配置与专业发展,专门德育教师的专业化和非专门德育教师的专业化是教师德育专业化的两个方面。[2]这里笔者主要就专门德育教师的专业化的重要性及专业化途径进行探究。

直接的道德教学与间接的道德教育相结合、专门德育课程与各科教学渗透相结合是我国当前开展中小学品德教育的主要途径,而现实中大多数中小学德育课、品德课不是由语文、数学等科目任课教师兼代,就是放在校长身上,甚至有些地方学校因为单纯追求文化科目教学成绩而不开设德育课,以“两套课程表”来应付上级教育部门的检查,导致中小学德育边缘化。因此,我们不能撇开专门德育教师的专业化而谈中小学德育实效性的提高,中小学德育教师的专业化势在必行。

二、中小学德育教师专业化的现实需求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趋势对德育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西方在近代进行了一个道德同政治、法律、宗教的明显的分化过程,而我国受传统思想以及近代特殊的政治革命历史轨迹的影响,形成了带有德育政治化、泛化的本土特色,毫无德育教师专业化可言。一方面,德育教师专业化需求是在教师专业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被提到日程上的。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66年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了明确说明。[3]随后世界各国都根据各自国情提出并界定了适合自己国情的教师专业化规定。最近几年,我国对中小学各学科教师乃至学前教师专业化问题也给予了重视。另一方面,德育主体的分化将德育工作置于一个专门研究和探索的地位,人们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但是同时又导致人们固执性地把德育工作的职责全部移加到专门德育课之上,而中小学并没有专门的德育教师。这就导致了中小学校出现这样的现象:德育课、思想品德课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全部。这种现状是急需改变的,唯一出路就是实现专门德育教师的专业化。

(二)社会转型期文化多元对德育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价值澄清理论盛行,其价值上表征的相对主义加上其本土传统上的个人主义导致了80年代大量青少年问题的出现。有学者认为,导致美国这一时期青少年道德问题的直接根源在于其对德育教师专业化的否定,“一些地区否定直接德育、废除专门德育课程及其教师,逻辑上彻底删除德育教师的专业化”。[4]当然,我们不是直接把当时美国的社会背景与青少年道德现状的教训拿来论述当前我国现实德育专业化的问题,而是基于我国现阶段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所带来的文化多元、价值多元背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也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5]未成年人身处于一个各种思想文化冲突尖锐的社会环境之中,各种不健康或不适合他们年龄阶段的次文化、亚文化随时对他们的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不利的影响,这就需要专门的德育教师深入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基于中小学生的现实品德现状,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教育,指导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德育途径的独特性对德育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范式的人本化、生活化转向,要求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性,进而要求从事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师要系统、全面地了解学生现实生活世界,了解他们的现实道德状况,针对他们的各种问题,采取适当有效的途径,组织广泛而深入的教育实践活动来引导与教育学生,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德性与行为习惯。当然,这是忙于学科教学与学校其他事务的中小学教师所不能胜任的。同时,不可否认,在德育工作中,专门德育工作者与非专门德育工作者的主动参与和影响都缺一不可,但若是缺乏系统的协调与配合,而且每一位教师各自为战,向学生传输不一样乃至相悖的思想观念,甚至带有个人情绪化的观点,其危险性自不必多说了。因此,对专门思想品德课教师的专业化要求是必然的。

(四)当前青少年德育现状对德育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学校德育实效性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所在,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否扎实,关系到青少年个体未来一生的品德发展。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呈现出独特的90后文化特质:鲜明的个性,强烈的好奇心,同时又表现出情绪情感的不稳定性以及意志力方面的相对薄弱。传统单一、僵硬的灌输式德育途径与方法以及重复乏味而脱离他们生活实际的德育内容,不仅没有起到多少实际作用,反而引起他们的反感与排斥。改变现实中小学花力气但是德育效果差的局面,就需要专门的德育教师依赖自身过硬的德育专业素养,挖掘贴近中小学生生活实际的德育素材,设计适合他们年龄特点、具有吸引力的德育方式方法来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三、中小学德育教师专业化的实现途径

(一)政府与地方方面

1.建立德育教师的专业培养培训制度

德育专业化最主要的是要提高德育专业师资的力量。在师范院校开设德育相关专业并加强德育的相关专业培训,同时,提供德育教师专业的就业保证,增加德育专业学习的吸引力,提高德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与生存保障,夯实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为社会培育、输出高质量的德育教育专业人才。

2.增加德育教师的入职考核制度

在当前中小学语文、数学、外语等教师入职考试中加入德育教师入职考试,提高德育专业的考核比重,在教师资格认定方面对德育教师提出相应的专业理论基础与专业技能要求。同时,要善于借鉴国外经验,如有研究者建议学习日本等国家在教师德育专业化方面进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调整和教师教育安排的变革的经验[6],做好优秀德育教师的培养与选拔任用。

3.加强地方学校德育教师的工作监督与评价

现实德育实践中仍有不少地方学校实行“两套课程表”,在许多小学,思想品德课要么设课而不上课,要么由其他教师或校长临时代课,德育实效性得不到最基本的保证。而在中学,虽然思想政治课成为正式的学习科目,对中学生也进行正规的学业考试,但完全是教师枯燥单调的理论灌输,学生死记硬背理论知识。改变这些现状的关键还是在于德育教师,因此,要改变中小学教育中“轻德重智”的现状,去除学校德育功利化以及边缘化的弊病,将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最重要的还是加强地方学校德育课程的开设与德育教师工作的监督与评价。

(二)学校方面

在德育教师专业化的实现与发展中,学校起着支撑、促进与保证的作用。首先,学校要尊重德育教师的专业地位与专业自。由于学校德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边缘化传统,带来学校对德育教师地位与重要性的轻视,成为德育教师专业化的现实阻力。因此,中小学应正确认识德育教师专业地位,重视德育教师在德育实践中的重要性。其次,德育对象以及德育途径的独特性意味着德育教师在开展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时不仅需要其他各任课教师、班主任的密切配合与帮助,而且需要开展一定的德育实践活动以保证德育的科学性、系统性与全面性。因此,学校应为德育教师的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途径上的支持,并做好各教育部门、各教育机构、各任课教师的思想沟通工作,为德育教师提供物力以及人力上的辅助,以保障学校德育的顺利进行。

(三)教师自身

1.树立坚定的育人信念

信念是一个人前进与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而坚定的德育信念能够帮助德育工作者树立以德育人的高尚理想,获得强大的精神动力,敢于肩负自身的社会职责,以身作则,以德育人。中共中央在《意见》中指出,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中小学德育教师要认清我国当代社会的德育现状以及自身肩负的育人使命,树立牢固的育人信念,通过树立自身高尚的道德形象,伟大的人格力量,投身到学校德育的实践,以人为本,为社会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品质与良好道德修养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提升德育专业素养

中小学德育不同于一般学科的教学,现行《中小学德育纲要》明确了思想政治课、其他各科教学,共青团、少先队、劳动与社会实践、课外活动、校外教育等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方式与途径,这也就对中小学德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要求。首先,德育教师不仅要有一般教师的专业知识与理论素养,而且要有精深的德育专业知识与理论,掌握中小学生德育原理、德育过程及其心理机制。其次,德育教师要有较高的德育技能,德育途径的独特性不仅要求德育教师能够根据中小学生的德育实际,采取活泼、灵活而又适合并易于他们接受的德育方式方法,同时要有较高的课外与校外活动的组织能力,在实践活动中,积极地创设德育情境,因势利导,系统、有序而高效地进行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再次,德育教师自身要有高尚的道德素养与人格魅力,树立以自身模范榜样育人的德育信念。

3.增强德育科研与创新能力

德育教师专业化的实现依赖于自身德育科研能力的发展。德育教师不仅需要严格遵守德育职业规范,按照《中小学德育纲要》的要求开展德育实践,同时德育活动的开展又依赖于每一个德育教师对现实社会德育现状的深刻洞察与研究,反思现实德育现状种种不足,以德育研究的开展为依托,提高自身的德育专业研究能力。同时,德育教师要在进行德育研究的基础上,提高德育创新能力,敢于开拓新的中小学德育领域、途径与方法,探究有效的德育模式,为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

4.提高德育实践的能力

德育教师的专业化体现在一定的德育实践之中。德育教师要提高自身育人的自觉性,时刻以所肩负的育人使命督促自己投身于中小学德育实践,敢于尝试新的德育途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通过德育实践提高自身的德育素养与德育能力,为自身德育专业化的发展创造机遇。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参考文献:

[1][德]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第3册)[m].李其龙,郭官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4]檀传宝.德育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的德育专业化[J].教育研究,2007(4).

[3]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Z].1966.

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篇5

关键词:德育;途径;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395-0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文化的多元化、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要使德育教育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立足于现实德育的发展状况,对于国内外的德育方法和途径进行比较研究,取长补短、进行创新,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现阶段我国德育教育的现状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成为教育的主渠道,注重知识体系建构,强调课程内容的相对独立性,教育方法以灌输为主要手段,给人以机械灌输、空洞说教的印象,途径单一、方法陈旧是造成德育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德育课程变成了“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扔笔记”的应试工具,应有的教育价值渐渐丧失。虽然近年来,高校德育在实践中开始不断地进行教育内容的调整和改革,但大体上对学生德育的培养路径仍是以“灌输法”为主导模式,运用课堂课外相结合的方法。

(一)课堂教学

高校的两课设置是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在内容上,各高校实行统一的德育大纲,具有统一的课程设置、统一的教材(国家和省两级),并将其作为各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高校的“思政课”教学积极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再基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坚持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相结合、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相结合,不断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中。

(二)课外德育

为了弥补课堂德育教育时间和方法的不足,我国高校还注重增加学生参加课外、校外活动的机会,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宽教育的延伸性,进而提高教育的效果。高校的课外德育通常运用正面的、直接的方法,经过周密计划、组织和安排,有步骤、有效果地安排活动。其采用的实施途径主要有。

1.注重高校辅导员工作育人职责

辅导员根据德育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以班级为单位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活动。广大老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地影响。

2.重视共青团、学生社团工作

共青团和学生社团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通过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生动活泼的活动,把广大大学生吸引到自己周围,落实学校的各项德育工作任务。

3、重视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

积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在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把优秀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并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二、国外的德育方法及途径

由于世界各国的社会历史条件、物质基础不同,开展德育的方式、方法和所采取的手段也不相同,但普遍在德育的培养上着实下了一番功夫,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有一些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学校德育教育

学校德育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严格务实的管理渠道来展开。许多国家都把课堂教学作为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德国、新加坡、日本、韩国等都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设立了名目各异的与德育有关的课程。美国在正式课程中,人文和社会科学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所开设的德育类课程主要进行政治、法律、人权、社会生活、民主生活、价值观、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英国的德育教材将行为规范、人际关系等问题的处理以问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思考、谈论、评论,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日本的德育课程教学方法更是多种多样,如讲解、谈论、看录像、演出剧目、唱歌、辩论等,形式不拘一格、活泼有趣。韩国大学还纷纷把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列为必修课,规定不获此门课程学分的学生不得毕业,目的是为了要制造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氛围。

(二)社会的德育教育

西方国家除了在校内开展德育教育外,还十分重视社会德育教育工作,把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

1.通过大众传媒进行德育教育

所有西方发达国家都极其重视大众传媒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将其作为宣传教育的基本工具和重要渠道。政府、政党通过电视、报刊书籍、广播、互联网、音像制品等宣传其道德主张,并通过这些媒体去影响公民的政治倾向、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等,同时并善于利用各种传播工具来开展德育教育。

2.宗教教育

西方国家普遍把宗教教育作为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把宗教活动有机地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政治信仰结合起来。他们通过遍布全国的宗教组织和广泛的宗教活动,把统治者的意志变成上帝的语言,把民众的巧妙地转化为对政府的顺从,把资产阶级政府变成了民众的上帝。

(三)家庭的德育教育

任何人都是从家庭走向社会的,个人的思想和最起码的行为规范首先是在父母、家人的教育、管理和影响中形成的,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子女在学校的表现,并对子女今后在社会上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许多国家也把家庭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新加坡,家庭价值被视为东方社会生存发展的核心观念,家庭教育受到特别关注,政府通过立法和政策导向来维护、推动家庭教育,效果非常明显。

我们应当学习西方国家开展德育教育的方法,充分利用现有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条件,积极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把课堂上下、校园内外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调动校内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教师既教书又育人,规范教师的行为举止,抑制、消除影响德育教育效果的消极因素。

三、借鉴国外经验切实加强德育的有效性

在德育教学中,我们要吸取西方德育的预防为主、建立广泛的防范体系,应该把民族精神作为德育的核心目标,注重发挥德育的渗透性、寓他性,提倡“养成教育”;重视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注意继承传统德育的对道德认知,强调“好学善思,学思结合”,重视道德情感的培植,在道德意志上主张立志有恒、逆境磨炼,在道德行为上要求受教者知行并重,在手段上采取因性而教,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对德育的途径和方法进行创新。特别注重德育教育模式的多元化和实施途径的多样化。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从单向灌输型转向双向交流型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公共事业,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主选择自己学习的领域,下载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已经成为主体的一种自觉选择。德育教育要改变过去“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强制性工作格局,应通过德育教育过程中信息的双向流动达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赢。西方高校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公民意识,使之成为积极参加社会生活的合格公民。在注重行使个人权利的同时,又注重履行个人的义务。我国目前在强调大学生爱国的前提下,应注重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实事做起,把培养“合格公民”作为学校德育的立足点。所以我们在以后德育教育工作中应讲究真情互动,注意增强德育教育的艺术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在实施过程中,增强互相交流和双向互动,增强平等氛围,使德育教育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

(二)学校德育的重点应是培养学生道德思维、提高道德能力

过去学校的德育教育在内容上和对象上不注意层次,新的德育教育要注意研究人的思想和心理规律,编写符合不同层次要求的教材,采取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在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面对目前的学生道德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和行为能力的现实,把学校德育的重点转移到培养学生道德思维、提高道德能力的轨道上来,帮助学生养成提高自身道德素质的自觉性。要坚持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坚持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传统,积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成果,借鉴国外学校德育的方法,把教育对象放置于一定的认识情景,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帮助他们掌握处事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固定思想基本思维模式,提高他们处理问题、解决矛盾的能力。

(三)进行轻松活泼、自由灵活的开放式教育

德育工作的途径创新,简单而言就是指利用新的载体对德育教育手段的改革和更新。注重德育的艺术性,把德育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我国目前应该运用“面向社会、双向参与、内外开放、齐抓共管”的模式来加强德育工作。在课堂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如:演讲、辩论、讨论等形式,不拘一格。在课外要通过各种社团、社会组织实践,参观展览等形式进行德育的教育。在社会生活中利用多种渠道,充分发挥政治组织、社会团体和家庭在开展德育方面的作用,教育的方法丰富灵活,形式生动活泼。同时立足长远,未雨绸缪,抢占网上信息制高点,有针对性地加大网上德育宣传的力度,学会利用因特网作为德育工作的新武器,加强德育工作实效性,增强影响力。

我国的高校德育教育者要顺应时展趋势,以人为本,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我们正面临着教育观念的一次深刻变革,而教育观念的变革必将促进德育教育途径与方法的创新。在现阶段要借鉴国外德育的优秀经验和方法途径,继承我国传统的德育方法,加强高校德育的有效性,切实使我国高校德育得到跨越式的发展,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立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书育人新思路的探讨[J].辽宁教育研究,2005,(3).

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篇6

论文摘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进以德为先,在理论界已达成共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有相当的差距。要真正使其落到实处,就必须整体构建德育管理体系,使之管理规范,取得实效。

一、问题的提出

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从教育对象的特点来说,高职大学生仍处在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是进行德育的好时机。高职大学生是时代的骄子,民族的希望。高校有责任、有义务将新一代的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自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一代新人。从高职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来看,他们处于一个矛盾的甚至无所适从的心理状态中。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突破23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这既是机遇难得的“黄金发展期”,又是充满风险的“矛盾凸现期”,很多国家由此进人了更穷或更富的分轨。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再者,学校德育工作还没有像智育那样形成一套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和相对稳定的体系,因而成为“软任务”。

二、高职德育管理体系概述

德育管理是依据党和国家有关要求,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组织、协调德育的组织与组织、组织与德育工作者、德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德育组织保持良好的机能状态,使德育工作者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合理组织各种力量,提高德育实效,完成德育目标和任务的有效手段。

德育管理体系是指将德育管理诸要素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构建高职院德育管理体系必须要有整体观念,将其视为一个系统,着眼于全局。(1)学院德育管理工作必须有整体的规划和计划,统一的奋斗目标,用于统一和协调德育管理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2)从德育整体目标出发,合理设置学院德育职能机构,做到统一指挥,明确分工、协调运转。(3)全体教职员工实施德育工作岗位责任制,将德育目标、内容落实到教育工作各个环节之中。(4)正确处理“以教学为中心”和“把德育放在首位”的关系。

三、整体构建高职德育管理体系

1.德育体制管理。在高职院,党委是学院德育工作的领导核心,应研究德育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任务和主要问题,主持制定德育的总体规划与实施计划,定期分析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在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建立和完善院长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院长对学生德智体全面负责。应明确一名副书记(或副院长)具体负责德育工作。应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或院长,或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副院长)任组长。系(部)也应建立相应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两课”的教学部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是组织德育实施的主要德育部门;党委组织部、学生工作部和人事处是德育队伍的管理部门。学院的其他相关部门都要主动参与、密切配合,真正做到齐抓共管。

2.德育目标管理。德育目标在整体构建高职院德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直接关系到在整体构建过程中确定方向、统一认识、规划内容、选择方法、建设队伍、有效管理与科学评价等一系列问题。它既是德育的出发点,又是德育的归宿点,是德育的首要问题。高职院德育目标体系是在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德育论和系统论指导下,将德育总日标分解为横向贯通渗透、纵向分层递进的德育目标群。德育目标群排列有序,构成了一个自成系统的目标网络。

高职德育目标是指通过德育,使高职大学生在政治、思想、品德等方面所要达到的目的和规格。高职院德育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政治参与能力。

高职德育总体目标是: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观;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地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使之成为具有高尚人格、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并从中培养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

3德育队伍管理。德育队伍是实施德育的主体,是实现德育目标的组织保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思想性和业务性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骨干队伍与基础队伍相结合的功能互补、示范性较强的德育队伍,是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关键,是实施素质教育、完成教育任务、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高职院德育队伍包括学生专职政工人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兼做德育工作的业务课教师和党政干部。要优化队伍结构,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的德育队伍,要培养和造就一批思想教育专家和教授。

学生专职政工人员是指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包括学院分管德育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学生工作部(处)、团委中从事学生思想教育的人员、系党总支副书记、团总支书记、辅导员以及专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人员等。与学生人数的比例约为1:120一1:150。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应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的比例配齐编制,优化结构。高职院应依据有关规定,采取切实措施,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德育专职人员的学习培训、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待遇等问题,改善其工作、生活条件。

4.德育制度管理。一方面,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统一规定的规章制度,如《高等学校德育大纲》、《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另一方面,结合高职院的实际,健全和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包括有关学生工作管理的制度、有关学习管理的制度、有关生活管理的制度、有关奖励与处罚的制度。如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德育职责范围和工作制度;德育岗位责任制;各类德育会议制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思想品德评定、评估方案;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奖惩制度和条例;其他等。并将规章制度印成《手册》,全校师生人手一册。并坚持对德育规章制度执行好的集体、个人进行奖励和惩罚。(1)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18世纪末,英国人来到澳洲,随即宣布澳洲为英国的领地。这样辽阔的大陆,怎样开发呢?英国政府想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把罪犯统统发配到澳洲去。一些船主承揽了此项生意。起初,政府按上船的人数支付船主费用,3年间从英国运往澳洲的犯人在船上的死亡率达12%,有的高达37%。一位英国议员想到了制度:假如倒过来,政府以到澳洲上岸的人数为准计算报酬呢?政府采纳了他的建议,问题迎刃而解。一段时间后,发现船上的死亡率降到了1%以下,这就是制度的力量。(2)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天条”即规章制度,规章制度一旦制定并运行,单位中的任何人触犯了它都要受到惩罚。这就是著名的“热炉”法则。“热炉”法则明确告知人们不应该怎么样,它形象地阐明了惩处原则:一是热炉火红,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是会灼伤人的,即警告性原则。管理者应经常对下属进行规章制度教育,以警告或劝戒其不要违反规章制度,否则会受到惩罚。二是不管谁碰到热炉,都会被灼伤,即公平性原则。也就是说,只要违反规章制度,就一定会受到惩罚。不管是什么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三是当你碰到热炉时,立即就被灼伤—即时性原则。惩处必须在错误行为发生后立即进行,决不能拖泥带水,决不能有时间差,这样才能达到即时改正错误行为的目的。记住:有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更糟糕。

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篇7

德育是立德树人的教育,往大处说,德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性工程;往小处说,德育关系到学生个体的可持续成长。时代在发展,学生的成长环境也发生着多种多样的变化,因此,教师必须重视研究德育途径,增强德育实效性,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社会公民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学校德育教学中,社会公民教育可以分为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爱劳动等具体范畴。教学实践证明,这样的范畴的最大问题就是失之于空,学生的认识有时不深刻,而其后续问题在于:空洞的说教不足以支撑学生成长所需要的德育根基,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及学生生活经验的增加,无根之木容易被一些歪风吹弯甚至是吹倒。因此,教师需要寻找新的有效的德育途径。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一年级的教材可以发现,新版教材高度重视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有效学习,从基础年级开始的道德教育与法治思想教育,一方面延续了传统的爱祖国、爱人民的基本内容,另一方面又很务实地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将道德与法治的教育观点有效地建立在学生的生活认知之上。这样的教材编排,给了德育工作一个有益的提示,就是德育不能超越学生的生活经验层面,而应在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认知的基础上去构建德育认知的大厦。当然,在德育工作过程中有一点必须高度重视,那就是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培养。尽管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且认知能力有限,但小学阶段的六年正是学生认知能力快速发展的六年,在这六年里教师如果能够始终高度重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则德育将有明显的效果。简言之,德育的有效途径有很多,但都需要重视学生的经验与认知基础,以及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事实上,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德育途径,其源头也正在此。

二、学习生活中德育意识的有效渗透

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德育意识的有效渗透。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并经由思辨途径,最终实现德育目标。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是离不开生活与学习的背景的。在学生生活的物质世界,有着国家的象征,如国旗、国徽;有着家乡的象征,如家乡的历史建筑、历史人物、风土人情;有着家庭的象征,如家人的成长历程、父母对孩子的付出。可以不夸张地讲,无论是道德,还是法治,其思想均蕴含其中。当国庆节来临,学生有机会亲临首都或者从电视中看到升旗仪式时,内心容易升腾起一种爱国情怀;而当学生在家乡感受家乡风俗、感受家人关爱时,也会有一种精神感悟。这其中的道德与法治因子在哪里呢?教师可以用一些事实来引领学生进行思考:在生活中,父母和老师教我们热爱环境,教我们做事不拖拉,教我们要做一个精神向上的孩子,这实际上是在培养我们的一种积极的自我意识;而在清明节、中秋节、国庆节、春节等节日里,感受到的则是对先人、对家人、对国家、对社会习惯的一种尊重与传承。进而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只有将自己与他人联系起来,并互相帮助、积极向上,才能让自己所生活与学习的环境更加和谐。显然,在这些事实的分析中,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增强,思想认识得到提高。

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遇到学生提出的一些“古怪”问题:“生活真的很美好吗?在学校要做这么多作业,哪有在家玩开心呢?”这样的问题,与德育有?p吗?那就要看教师怎样引导。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展示国外一些发生战乱的国家的孩子的生活困境,这时,学生们一下子就安静下来。有的学生说:“我们能够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安心读书,能够在家里跟爸爸妈妈一起快乐地玩耍,这真的是一种幸福。如果像有些国家一样乱成一团,才真的不好呢。”这样的一种比较,自然地让学生的思维进入一种思辨状态。而学生所说的“才真的不好呢”看似随意,却意义深远。其实,这不正是在其心中种下了“有了道德与法治的约束,社会才能和谐”的种子吗?这样的种子,在学生将来遇到新的事物需要判断的时候,就极有可能成为一株有力的树,形成支撑起他们精神成长的力量。

三、德育须建立“小中见大”的视域

德育说易也易,说难也难,就看将其放在一个什么样的视域中去观照并思考。就当前来说,德育工作需要建立“小中见大”的视域,确信德育并非小事,但德育又要从小处做起,只有这样才能对德育形成准确的定位。从这个角度讲,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道德与法治将成为两个关键词而贯穿德育的始终。在生活的小处,道德的力量无处不在;在社会的大处,法治的力量保证了社会良性发展的底线。在德育教学中,要多从学生生活中的“小”出发,逐步走向“大”。

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篇8

一、发展性德育:引领学生走向成功的系统工程

1.“一个核心理念”引领德育走向

把铸造“中国灵魂”,培育“世界眼光”,树立精神支柱,提高人格品位放在德育核心地位,确立“超越教化,心灵耕耘”的德育核心理念。“超越教化”就是通过情境创设、实践启迪、环境陶冶等多元途径,及道德讨论、阅读启迪、环境滋养等多种方法,培育道德生长力。

2.“四大发展目标”定位德育坐标

发展性德育就是促进人全面发展德育,追求主体全面发展的德育就是追求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德育,并集中体现在学生品德、心理、能力发展和综合素质四大发展目标上。

3.“五大价值追求”激发德育活力

发展性德育体现了“五个必须”的德育价值追求:德育必须回归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生存状态,提升快乐和幸福指数;必须服务和满足于学生根本利益,培养学生持续发展、赢得竞争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必须满足学生内在需求;必须从基础入手,培育基本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心理品质、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必须重视实践体验,实现实践、生活和体验育人。

4.“五大操作体系”拓展德育途径

以价值文化和精神文化为核心适宜学生优化成长的环境育人体系、以全方位生活服务形成的生活育人体系、以德育课程主导德育教育体系、以各种体验活动为主渠道的实践活动体系、以自我激励、反省、诊断为价值取向的全程反思激励体系。

二、德育课程化:催生道德生命成长的核心力量

1.求真务实:构建“3+2”德育内容体系

让每个学生都能受到系统全面的德育素养教育,我们构建“3+2”德育内容体系,即“常规德育(每学期2个模块)+专题德育(每学期3个专题)”。

常规德育分为:习惯常规教育、成才励志教育两大模块;专题德育分为:尊师、感恩等做人模块;负责、诚信等处事模块;目标、静心等勤学模块;生命、节俭等生活模块;信心、合作等成功模块。

常规德育与德育专题并行,实施“德育五课”,即“班会课、交流课、阅读课、研究课、实践体验课”。

2.超越教化:培育道德生长力

超越说教式、灌输式、强制式德育,进行环境感染、文化浸润、实践启迪,培育道德生长力,开辟三大德育途径。

习惯导航:构建“三大行为习惯”训练体系,即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交往习惯。为学生素质发展和能力提升打好第一块基石。

习惯导航,人生励志,培养学生基本道德素质,孕育学生精神生命成长基础力量。

文化引领:宣誓文化是学生文化的一道壮美景观。如每周升旗仪式,滋养的是学生道德生命成长的精神力量。

活动体验:主题活动陶冶情操、感悟生活、发展能力。活动体验赋予学生精神生命成长的行为力量。

三、四自管理:渐入生命自育的道德境界

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我创造、自我教育这“四自管理”是对学生的基本管理模式,引导学生走进生命自育的道德境界。

1.实施“353”学生自主管理体制

赋予学生管理、活动组织、监督评价“三权”:学生参与学校和班级管理,以小组、班级社团为单元参与方案制订、宣传动员、组织实施均由学生完成。学生管理机构有权对学校管理进行监督评价,学生有权对教师教学、班级管理进行评价。

推行“五制”管理:一是全员参与制,做到学生每人一个教学岗、一个管理岗、一个事务岗;二是干部轮换任期制,班级、年级、校级干部实行轮换、任期、选举、交换;三是助教制,学习小组主要学科配备助教,负责该组该科全面质量管理;四是助理制,包括学生助理班主任、助理年级主任、助理部门主任等;五是协作制,每个学习小组实施“一对一”帮学制。

班级实行“目标导向,全体参与,全员发展,分级管理”运行机制及“组际竞赛,组内合作”的小组管理机制。

设立年级学生分会和团总支,分别考评各班班委、团支部的工作。

充分发挥校级学生会、团委作用。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大会,完善学生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

2.以“三大途径”培养学生自我创造能力

一是在管理实践中实现自我创造,班级、学生大型活动主要通过招标承办方式进行,让学生在招标设计和实施操作中学会创造;二是在社团活动中实现自我创造;三是在研究性学习中实现自我创造。

3.以“五个途径”培育自我教育能力

自我设计:通过“专题教育月”主题活动进入人生规划教育,让学生学会人生经营、投资;

自我规划:让学生学会每期、每月、每周、每日计划;自我调控:推行心放松训练法、心理暗示法训练等学生心理训练;自我激励:让学生学会自我表扬、自我奖励;自我评价:让学生在不断的反思和评价中不断走向完善。

4.以“两课整合”完善学生人生规划教育

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篇9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德育生活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4-0257-03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各少数民族青年中的优秀分子,民族地区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战略能否顺利实施,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1],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何照顾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背景,促进德育生活化,增强德育实效性,是少数民族地方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重大理论课题。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整体优化学校德育环境,对学校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各种德育要素全面设计和充分运用,整体构建高校德育途径体系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高校德育生活化,发挥德育的整体效能。

一、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德育生活化的必要性

(一)改革开放对高校民族学生德育提出新要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成分、利益主体、就业方式、分配方式、社会组织、生活方式及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带来了人们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的变化,也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未来定位和前途规划中出现思想困惑、信仰迷茫和情绪不满,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对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二)国际环境给高校民族学生德育带来新挑战

国际敌对势力始终没有放弃对我国西化和分化的图谋,与我国争夺青年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而高校民族学生又是“”渗透和破坏的重要目标,这种形势下,高校需要大力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使他们在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保持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断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始终与党中央在思想、政治和组织上保持一致。

(三)互联网使高校民族学生德育增加了新难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少数民族大学生上网人数不断增加。庞杂多样的互联网信息冲击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向青年学生开展思想渗透的主动性也极强。面对互联网给少数民族大学生德育带来的挑战,必须要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德育,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有害的封建思想、极端宗教思想、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等不良信息的审视能力,坚决抵制西方意识形态和“”在网络上的侵蚀。

(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观要求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大部分从小生活在交通不畅、教育落后和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地区,由于少数民族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发展状况、独特的风土人情、民族心理素质及,使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相比,在行为习惯、心理观念、思维方式及知识素质等方面均存在一些差异。但一直以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德育重视程度不够,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特殊性关注不够,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内容、手段、方式、方法、途径和运行机制,越来越不适应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需要,降低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克服少数民族大学生德育负面影响的要求

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甚至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排斥和抵触,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亟待生活化。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比较落后偏远的山区农村,有浓厚的宗教意识,面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思想深处不可避免地进行着宗教与唯物主义的斗争。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效应如地区收入差异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贫富悬殊等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已确立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强大冲击。大学生朴素的民族意识和情感被别有用心的人煽动,影响民族团结思想的确立,甚至造成地方民族主义的危险。此外,党的民族政策被利用成为违纪违法的保护伞,对违纪的民族学生惩处力度不严,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二、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德育生活化的路径

德育途径是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组织形式,是德育方法、德育过程的承载体。积极探索少数民族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培养政治坚定、业务过硬、全面发展的合格接班人和优秀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一)课程类途径

课堂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也理所当然成为高校民族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的重要途径。首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生活化,这要求“教师采取有效方法让教学紧密贴近学生,充分贴近实际,全面贴近生活,保证‘入座率’,提高‘思考率’,扩大‘参与面’,使学生走出学而不思、学而不信、学而不用的怪圈。”[2]同时教学内容注重体现民族特色,有机融入民族政策、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民族文化和民族风俗之类的内容。其次,将德育渗透各门专业课和选修课的教学。树立全员德育的思想,引导激励每位教师树立德育理念,从不同视角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和切入点,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德育。

(二)实践类途径

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德育生活化的重要载体,只有通过个人的努力修养、自我教育和不断实践,才能把外在的影响内化为高尚的品质再外化为自觉的行动。首先,借鉴丰富多彩的民族节庆文化形式,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纳入民族文化传统活动。如开展对民族歌舞、民族体育、民族知识竞赛,民族手工艺品展览等文体文娱活动,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庆祝民族节日,学习、理解民族歌舞和文化知识中,感到自己被重视及本民族的文化被尊重,感悟生产、生活的快乐,体会对祖先的感恩和对自然的敬畏,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促进各民族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和睦共处,增进民族感情,促进民族团结的思想。其次,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深入民族地区,组成小分队,到民族聚居区、山区、落后地区开展包括对口支援、社会调查、技术指导、理论宣讲以及社会公益等活动,通过具体的服务活动,既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激发他们更大的学习热情,还可以促进他们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国情,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增强对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感知,对民族人民群众艰苦创业、无私奉献高贵品质的感受,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认同感,激发他们积极参与民族地区建设的热情,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明确自己所肩负的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

(三)环境类途径

民族高校优化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是影响塑造学生的一种综合教育力量,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人的感情,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智慧,净化人的心灵。利用富有民族特色的人文意蕴的物质文化如园林雕塑、凉亭长廊、民族人物展墙等传递价值取向,陶冶性情,使各民族学生在校园内都能感受到体现本民族文化魅力的生活元素支持,体悟不同民族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实现全氛围育人。优化学校规章制度等制度文化环境和体现学生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的精神文化环境,如民族院校特色的大学精神、校训、校史、校风、学风和师德等方面的建设、积累、升华和宣传,同时“把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规范性渗透到校园精神环境、文化秩序里”[3],则能以情育情,以情染境,以一种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潜在规范滋润学子的心灵,进行人文关怀,提升民族认同感,规范约束引导支配学生行为。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影响和造就新时代民族高校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人格品质。

(四)组织类途径

党团工作是民族地区高校德育生活化的关键路径。大学生活是一种群体生活,大学生容易在思想上进行交流,情绪上互相影响,行为上互相模仿。党团群体的兴趣或既定态度能影响大学生个人政治态度的习得和取向。学校党委应重视和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党支部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把要求入党的少数民族学生组织起来,采取党员分人负责,长期联系等形式,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他们的培养、教育和考察,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通过他们带动和影响全体少数民族同学。通过“少数民族青年学生干部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和动态”[4],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活动,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共青团及其所指导的社团等学生组织在青年学生当中有较强的影响力和亲和力,不仅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民族联谊活动,而且可以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一种充满亲情的氛围中,感受到关爱和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增强德育实效。

(五)管理类途径

管理教育是德育工作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德育生活化的有效途径,要努力使管理者将管理育人的因素融化于日常管理工作之中。要搞好管理教育,应该做到:首先,要依据党的德育方针、德育规律和德育目标的要求,制定出科学、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工作体系。可以建立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系统平台,使管理走向正规化、信息化、科学化、制度化、精细化。其次,加强民族高校德育管理者的队伍建设,形成全员育人机制,提高管理者管理教育的自觉性。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加强对民族政策、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观念等方面的学习培训,深入细致地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注意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骨干,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以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德育工作者更好地融入高校学生群体当中。第三,尊重、理解和信任是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前提。关爱是管理育人中拉近师生距离的纽带。管理工作者要以平等、信任的态度,注意民族特点,尊重民族风俗,体贴民族感情,在每个环节中都要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关心,从而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管理教育的同时培养自己优秀的思想品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尽可能发挥国家奖学金、助学金等奖助减免机制的积极作用,为贫困生解决燃眉之急。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资助帮扶的过程中,润物无声地用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学生,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照顾和关怀,并通过勤工助学等机制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强、自立教育、诚信意识和感恩意识。

(六)辅导咨询类途径

心理咨询有不容忽视的德育功能,对促进德育生活化,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成效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的不同,语言交流的不畅,的影响,加之面临学业、就业、学费、人际交往等多种难题,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上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很容易出现孤独感、压抑感等,造成人际交流障碍、社会适应不良、情绪困惑、自我评价障碍等,若不及时疏导排除就有可能发展成内在的心理障碍,甚至“通过不良的途径爆发出来”[3]。适当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尽快适应校园环境和现代社会生活,排除学习、生活上的精神压力,克服不良的认识方法、消极情绪和薄弱意志,改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其在新环境中的适应能力,使他们能充分地认识与把握自己,以积极、健康的心理迎接各种挑战。一是为预防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疾患的发生,定期在学生中开展心理调查和测验,及时了解排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二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教育,培养他们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增强抵御外界一切不良因素影响的能力。使他们掌握自我调节方法,如自我激励法、情感升华法、合理补偿法、词语暗示法等。三是建立高校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机构,健全心理防卫机制,开设面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专业咨询。四是创造良好的心理咨询环境,开设网络心理咨询,培养他们正确的咨询观。

(七)传媒类德育途径

以电脑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构成了对大学生生活的巨大影响,给高校德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给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空间、载体和平台。首先,民族地区高校要以开放的心态应对互联网的挑战,既要坚持导向性原则,唱响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主旋律,同时要体现出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时代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网民。其次,民族地区高校可以建立集思想性、教育性、指导性、服务性和多样性于一体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站,开辟专门的思想教育网页,设立网上德育讲堂,挖掘民族地区的德育素材,综合运用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和德育软件,采取形式灵活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使当代大学生在网络中吸收优秀精神文化营养,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开辟专门的网上思想教育论坛,引导广大同学就热点问题、身边人、身边事进行讨论,对校园不文明现象进行批评,还可以以重大节日、突发事件、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为切入点,在网上开展富有冲击力的思想教育活动,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后,由精通网络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专职教师或者开设教师个人主页,或者担任论坛和邮箱的管理者,即时或定期解答学生的问题,与学生进行在线交流与沟通。此外,要不断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制教育,培养学生对信息的鉴别能力,对网上不良资源的免疫力,进而提高青年大学生的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袁淑清.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新途径[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4).

[2]江宗超.学习型政党建设背景下《原理》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论坛,2013(2).

[3]张超.校园精神环境、文化秩序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教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4]黄羽新.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J].思想教育研究,2006(9).

moralLifepathDiscussionofUniversityminorityStudents

JianGZongchao

(DepartmentofteachingandResearch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theoryofQinzhouUniversity,Qinzhou535099,China)

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篇10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高校德育

所谓道德社会化,就是道德主体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大学阶段是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大学生通过道德社会化可以获得对其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发生长期稳定的内在作用的基本品质,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态度、道德能力、道德行为等。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能否健康成长,更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能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顺利推进和发展提供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大学生具备丰富的道德理论知识、积极健康的道德心理、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坚定科学的道德理想和较强的道德行为能力是高校德育的主要目标。高校德育是促进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在大学生道德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高校德育在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中的作用表现

1、高校德育是大学生获取道德认知的有效途径。道德认知是人们对道德体系要素、结构、运行机制以及道德权利和义务的主观反映,它包括道德理解、道德判断、道德比较和道德评价等内容。道德认知是道德社会化的基本方面,一定的道德认知是人们从事道德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任何一个道德体系的成员,为了参与共同的道德生活,从事道德活动,都必须首先学习和领会关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知识,并遵守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高校德育通过课堂教学等形式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大学生传授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要求的、系统的、科学的道德知识,并促使大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心理行为过程,加工、转化所获得的道德信息,逐渐形成全面而完善的道德认知结构。

2、高校德育是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态度的重要渠道。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客观道德世界有无正确而积极的态度是直接关系到其道德社会化能否顺利进行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大学生进行德育首要的任务就是培养他们积极的态度体系,激发和升华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帮助其发展坚强的道德意志、形成强烈坚定的道德信仰、确定崇高科学的道德理想。当前许多人对高校德育对于大学生道德态度培养的作用并没有充分的认识,或是在实践过程中有一定程度的忽视。有的教育者往往把德育等同于智育,仅限于向学生灌输道德知识,仅仅着眼于“提高认识”,而未能发挥德育在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态度方面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当我们分析高校德育在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中的作用时,提出德育在道德态度这一领域内的特殊功能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3、高校德育是培养大学生道德能力的有效载体。高校德育对于大学生道德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各种道德现象和事实进行感知、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培养大学生运用道德知识分析具体的情境和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的能力。第二,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决策能力。道德决策能力是个体所具备的一种确定道德行动策略的能力。它包括明确道德问题的能力,即分析道德问题的能力;确认道德途径的能力,即衡量何种道德途径最具道德价值,以及分析采取某种途径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能力:还包括道德决策应变能力,即做出道德决策后,当情况发生变化时,对原来方案进行追踪修正的能力等。

4、高校德育是规范调控大学生道德行为的重要方式。大学生的道德行为是其道德社会化程度的重要外部表现,是大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外化。高校德育对大学生个体道德行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催发大学生个体的道德行为,即当大学生个体的道德行为处于沉寂状态时,德育会在相应的层面上有效地要求或敦促大学生个体唤醒自己的道德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道德活动中去。第二,规范和调节大学生个体的道德行为。高校德育可以规范和调节大学生个人的道德行为,它可以限定大学生个体道德行为的特征、规则、准允的程度、违规的制约等,内在地控制大学生个体在行为过程中可能的“失范”,有效地调节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强、弱或正常与非正常。

二、高校德育在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中的作用特点

1、系统性

高校德育是集教育、管理和服务为一体,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的复杂系统工程,具有明显的系统性。从“教化”者来看,“教化”者不仅包括学校专职的德育理论课教师和德育工作人员,而且包括全校的教职员工乃至于校外的“成年人”,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从教育方式来看,我国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德育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形成以德育理论课为主,其它课程相渗透的教学体系,同时,创设完善各种有效的教育载体,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大范围、多渠道的道德素质渗透教育;从内容来看,高校向大学生灌输的主导道德文化是人们关于道德生活、道德规范、道德关系的总和,是系统地、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道德现象的思想体系。凡此种种,都表明高校德育在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中的作用具有系统性特征。

2、可控性

可控性是高校德育区别于其他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渠道的显著特征。高校德育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发展的需求和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各种影响因素作出选择,进行调节,创设出一种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促使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朝着社会要求的方面健康发展。德育既可以利用各种积极因素教育大学生,也可以有意识地抵制各种消极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和腐蚀,还可以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发展的要求,把社会、周围环境及家庭的影响纳入德育的轨道。

3、正面性

所谓正面性是指在作用于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过程中,高校德育总是选择积极的价值内容。正面性是高校德育区别于其他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影响因素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德育过程中,我们始终旗帜鲜明地坚持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

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正面教育、正面引导,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4、引导性

高校德育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引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目标引导。德育者根据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和大学生自身的需要制定出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总体目标和每一阶段的具体目标,引导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第二,内容引导。德育通过对教育内容的选择,引导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第三,言行引导。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自觉不自觉地通过自己的言行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发挥引导作用。第四,活动引导。德育过程中任何教育活动都体现着教育者的教育意图,都有一定的价值倾向,这些活动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具有引导作用。

三、高校德育在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中的作用途径

1、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也是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主渠道。德育课堂教学作用于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主要方式是德育理论课。德育理论课教学就是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对大学生深入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对大学生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对大学生深入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2、教师影响

教师的人格特质、价值观念、教学方法、道德态度等,都会影响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教师在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一,教师是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指导者,在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中发挥主导作用。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师决定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内容,制约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进程,影响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方向。第二,教师是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示范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校园文化

从广义上看,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的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学校特色的群体意识,以及体现、承载这种群体意识的行为方式和物质形态。校园文化是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在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中具有多种作用。第一,校园文化具有很强的道德导向作用,能借助精神纽带和心理势场,在校园内建立高度和谐的群体氛围,并使生活在其中的个体无形中在道德观念、道德心理、道德行为方式、道德价值取向等诸方面日益趋同于群体的道德文化,从而实现对个体道德人格的塑造。第二,校园文化具有道德实践锻炼作用。大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参与实践,通过实践活动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培养正确的道德态度,提高各种道德能力并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4、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