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发票管理规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13:17

工程发票管理规定篇1

(重庆大学,重庆沙坪坝区400044)

内容提要:财政票据既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重要凭证,也是非税收入管理的源头,其研究的深入及创新不仅有助于提高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水平,尤其对发挥财政票据职能有显著的帮助。本文以财政票据管理工作为例,研究现行财政票据管理模式及其工作成效,分析财政票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当前推行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的背景下,就如何进一步规范财政票据行为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地方财政票据管理收缴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81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544(2015)09-0081-04

[收稿日期]2014-10-16

[作者简介]孟卫东,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机制设计与战略管理;冯冰清,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学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机制设计。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71102178。

财政票据既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重要凭证,也是非税收入管理的源头。加强地方财政票据的管理,对于提高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水平,规范财经秩序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地方财政票据管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当前推行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的背景,就如何进一步规范财政票据行为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地方财政票据管理现状

现行财政票据主要分为非税收人类票据、结算类票据和其他财政票据三类。非税收人类票据包括非税收入通用票据、非税收入专用票据和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结算类票据主要是指资金往来结算票据;其他财政票据包括公益事业捐赠票据、医疗收费票据、社会团体会费票据和其他应当由财政部门管理的票据。各地财政票据分类、印制规格和要素大致相同,但财政票据的具体数目视其专用票据的多少差异很大。近年来,随着收费政策变化和财政票据管理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各地财政票据逐步归并。以重庆市为例,2006年首次改版后财政票据共有50种,至2014年已缩减为38种,分为非税收人类票据18种,结算类票据1种,其他财政票据19种;在其他票据中包含社保票据4种,医疗票据7种,其他票据8种。

目前来看,我国绝大多数省(市)采取“统一印制、分级管理”模式,省级财政部门负责财政票据的印制、销毁和监管工作,同时负责省本级单位财政票据申领、发放、核销工作;地市及县级财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财政票据的申领、发放、核销、销毁和监管工作;财政票据使用单位(执收执罚单位)负责本单位领用票据的使用、保管,并协助财政部门做好票据核销和销毁工作。同时,也有少数地区采取省级财政统一票样,地市及县级财政自行印刷、分级管理的模式。

为了规范财政票据行为,加强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和单位财务监督,2010年以来,财政部先后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财综[2010]1号)、《关于行政事业性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财综[2010]111号)、《公益事业捐赠票据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财综[2010]112号)、《医疗收费票据使用管理办法》(财综[2012]73号)等文件。2012年10月出台的《财政票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70号)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对财政票据管理进行了系统规范,明确了财政票据的种类、适用范围和基本内容,规范了财政票据的领购、发放、使用、保管、核销、销毁和监督检查等管理全过程,提出了推进财政票据电子化的改革方向。《财政票据管理办法》对进一步规范财政票据行为,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和单位财务监督,保障财政职能作用的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步形成了国家层面财政票据管理制度框架。

各地结合财政部有关票据管理制度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相继出台了地方性法规和财政票据管理规范性文件,为地方财政票据管理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如重庆市在2003年经市人民政府第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以市政府令的方式出台了《重庆市财政票据管理办法》。

为了创新财政票据管理方式,自2010年起,各地积极推进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试点,已有部分省级财政开始使用网络版财政票据管理系统。如重庆市依托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将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和财政票据管理系统整合开发,大力推进财政网络票据,手工票据被严格限制并逐步减少使用范围。在其新系统中,合理划分了财政部门、财政票据使用单位和银行三方的管理职责,结合非税政策相关文件及信息系统所具备的流程固化特性,较好地实现了风险控制和制度执行,并建立重庆非税收入网(fs.cq.gov.cn)门户网站,支持三方对账、数据查询、政策咨询、票据查验、业务办理等多项行政服务功能,为今后全面推行财政电子票据打下基础。

二、财政票据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各级审计监督部门在检查中发现,财政票据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财政票据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信息不对称,存在一定的监管难度和管控风险,手工开票还占有相当比例,不利于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对照财政部《财政票据管理办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等相关要求,地方财政票据管理工作在制度层面、管理层面以及信息化建设上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管控风险,有些是新情况、新问题,亟需认真研究解决。

(一)制度缺陷分析

1.财政票据仍缺乏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操作办法。如社会保险基金专用收入票据、社会团体会费票据、农村经济组织票据等,目前只在地方暂行办法层面作出规定,或由农村村民委员会自理,缺乏部级指令层面的统一规范,在现实中已暴露出违规使用票据等情况,对市场经济秩序造成潜在的负面影响。

2.财政票据核销、销毁相关规定过于笼统粗疏,具体核销工作不尽规范统一。特别是在《财政票据管理办法》中提出“电子开票、自动核销、全程跟踪、源头控制”这一要求后,部分省市地区不能满足票据自动核销要求,仍停留在人工操作,致使票据核销、销毁过程存在操作风险。

3.财政票据违法违规行为处罚范围界定不清。如财政部《财政票据管理办法》,第四章财政票据的领购与发放中第十九条“财政票据实行凭证领购、分次限量、核旧领新制度”,其中“核旧领新”缺乏权威的、统一的法律解释;再如《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十六条对违反“财政收入票据”管理规定的行为采取处罚措施,而非针对违反“财政票据”管理规定的行为。

(二)管理缺陷分析

1.财政票据使用环节存在诸多问题,如执收单位填制手工票据要素不齐,银行重新录入差错率高;非税收入缴款金额需要人工逐笔核对,一些非税收入项目入库后无法正确归集到相应的类别和科目,对账难度较大;社团或单位将捐赠票据用于逃避税收、摊派规费等目的;乡镇政府违规向当地企业开具捐赠票据、资金往来结算票据收取资金,用于弥补经费缺口;票据遗失较为普遍,甚至混用财政票据私设“小金库”或侵占国有资产。

2.财政票据管理工作力量薄弱,绝大多数县级财政票据监管岗位人数仅为1-2人,用票单位普遍在200-300个之间,财政票据管理工作更多体现在向上级财政部门申领票据、向本级用票单位发放票据等环节,而对于票据核销、检查等重点环节的工作开展不足。

(三)系统缺陷分析

1.系统架构标准不一。这一系统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不同的省级财政部门在财政票据电子化推广进程及其软件供应商选择上的不一致。目前,大部分省级财政票据管理系统与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相互独立运行,仅仅满足财政票据或非税收入收缴业务办理的需要,不利于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同时,由于系统由不同的软件供应商架构开发,且在本地区独立运行,未能实现全国性的系统架构标准,导致数据结构、流程设计、权限管理、信息口径等不一致,对异地缴费缺乏系统支持。另一方面,部分执收单位开发了收费系统及开票软件,与财政票据管理系统、非税收入收缴系统数据交换不及时,票据管理存在漏洞。

2.财政票据核销不及时。财政票据管理系统多为单机版运行,各单位财政非税票据缴款期限、财政票据核销期限未在系统上做出限制,导致单位积压应核销的财政票据,甚至未经财政部门核销擅自销毁已使用的财政票据;财政部门对单位并未严格做到“核旧领新”。

3.资金安全隐患存在。新系统的开发和使用对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及硬件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部分地区培训不到位、设施配备不及时及工作人员习惯性使用手工票据等现状,带来的操作风险致使资金安全存在隐患,同时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进程也受到影响。

三、对策建议

财政票据监管部门应该根据政府非税收入及财政票据管理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推动管理规范化、程序化和法制化,特别应加强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以及电子票据的应用研究,不断创新财政票据管理方式,为政府职能转变和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健全财政票据管理制度体系

基于“以票控费”的征管理念,加快非税收入立法进程,及时修改完善财政票据管理制度,逐步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财政票据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从源头上和制度上清理整顿小金库,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根本举措。首先,目前《财政票据管理办法》是部门规章,与其他相关制度相比,法律层次还比较低,需进一步研究提高法律层次的可能性和途径。其次,对社保基金票据、社团会费票据、农村票据等应由财政部门管理的票据需进行深入调研,全面了解使用特点和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单项适用性制度。第三,要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和执行力度,包括票据印制、保管、核发、核销、销毁等制度,结合票据电子化系统,明确角色权限,把控违规风险;第四,应督促各用票部门和单位加强制度执行力,根据财政票据相关的最新法律法规,结合部门和单位用票情况,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将财政票据管理制度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二)推进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

在非税收入政策不断调整变化的情况下,整合开发非税收入收缴和财政票据电子化信息系统,实现“电子开票、自动核销、全程跟踪、源头控制”,发挥财政票据在控费和促收两方面的积极作用,是切实提高管理效率的最佳途径。通过财政部门、财政票据使用单位、银行三方网络连接,实现收费政策、票据使用、资金收缴全过程的财政监管,以及全省数据大集中管理。系统功能既要突出为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服务,又兼顾所有财政票据管理需要。既具有实用性,满足财政部门票据监管和用票单位业务管理需要;又具有先进性,充分运用好与时俱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及电子支付渠道。同时进一步统一票据管理业务流程、制定数据规范、加强信息共享,建立统一的财政票据管理信息数据库和信息交流平台,实现非税收入政策、财政票据、收入收缴信息间的互联互通,进而全面实施票据电子化管理。

1.简并种类,为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提供基础支持。按照财政部“以通用票据为主,专用票据为辅;以机打票据为主,手工票据为辅”的管理思路,进一步扩大非税收入通用票据和机打票据的使用范围,替代和废止行政事业性收费通用票据及部分专用票据,为实现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奠定基础。

2.源头控制,提高非税收入收缴透明度。将每个执收单位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适用票据、资金缴存时限等信息,预先锁定在财政票据管理系统,通过网络与非税收入收缴系统实时连接,有效监控,及时发现欠缴、漏缴、坐支等违规行为,避免财政收入流失。

3.创新缴款方式,扩大电子缴款范围。在执收单位办事窗口引入poS刷卡电子收缴等执收方式,既方便缴款单位(或缴费人)缴款,又减轻银行柜台办理的压力;或借助与人民银行国库信息处理系统(tipS)对接实现扣收,通过建立自动清算体系,实现非税资金源头分解和自动分成。

4.丰富系统数据挖掘功能。在互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等技术日渐成熟的环境中,非税收入收缴和财政票据电子化信息系统在满足数据收集、提数和分析等功能的基础上,可丰富数据分析手段,明晰系统真实需求,提高洞见力和预判力,达到资源更优配置和服务水平逐步完善的目的。

5.保障系统运行安全。在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安全是设计、架构及运行系统时不可忽视的关键,因此建立多层次多项目的系统防护措施刻不容缓。安全的票据管理系统应当具有数据异地灾备及应急预案执行功能,在单位用户管理上使用具备公信力的身份认证措施,如Ca认证系统或智能加密卡防护等,结合不定期的安全保护能力测评,以保证数据安全。

(三)规范财政票据管理工作流程

根据《财政票据管理办法》相关要求,首先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管理流程,严格审核该票据使用情况,杜绝执收单位票据混用、串用行为;随着银行结算体系的日趋完善,资金往来结算票据的作用正在被逐步削弱,条件成熟时可以考虑取消此类票据。其次加强财政票据核销管理,严格按照《财政票据管理办法》的要求,切实做到“核旧领新”。第三是根据《医疗收费票据使用管理办法》,加强医疗收费票据管理,从改进医疗收费票据形式、降低票据印制成本人手,既规范医疗收费行为,又方便患者索取或打印医疗收费票据。

(四)开展财政票据管理监督检查

首先健全检查机制,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票据使用单位进行稽查,特别是对票据使用量大、问题突出的部门要进行重点检查;第二,转变监督方式,与审计、纪检等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将监督检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形成监管合力;第三,加大处罚力度,对擅自转借、转让、买卖、代开、涂改、丢失票据及存根的等问题的,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财政票据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对有关责任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将检查和处罚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五)加强财政部门票据管理队伍建设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相关要求,合理设置票据管理岗位,实现票据保管发放、核销审验、稽核监督岗位分设,明确岗位职责;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票据管理门户网站,公开办事指南,提供非税收入政策、财政票据真伪查验和工作答疑等功能,切实提高服务水平。

(六)加大财政票据管理调查研究力度

首先,地方财政部门应会同多方对财政票据监管问题进行调研,尤其是财政票据使用对象和范围等核心问题的研究,健全和完善与公共财政体系相适应的财政票据管理制度;其次,对电子票据有关问题进行调研,组织研究财政电子票据定义、概念、运用范围、生成模式、管理流程等内容,对电子票据的发展前景、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可研究案例等进行论证,不断建立和完善财政电子票据系统功能;第三,开展国外政府非税收入及票据研究。

工程发票管理规定篇2

关键词:高校票据管理对策

近年来,伴随着国家财税体制改革,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陆续了《财政票据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587号)以及《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决定》(国家税务总局令第37号)等。这些管理办法及细则的和实施为高校经济业务中的票据使用提供了一定指导,但是由于高校经费来源渠道的多元化,经济业务往来的多样化,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票据使用不明晰、不规范等问题。本文试着从票据的种类及使用现状出发,分析高校经济业务中票据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高校会计工作实践,提出加强和完善票据管理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够为高校财务管理的优化以及“收支两条线”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落实保驾护航。

一、高校经济业务涉及的主要票据种类及使用现状

高校经济业务涉及的票据种类主要分为:财政票据和发票两大类。

(一)财政票据

财政票据是财务收支的一种法定凭证和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是财政、税务、审计、监察等部门监督检查的重要依据。在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工作和落实“收支两条线”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始终贯穿于构建公共财政体制和财政票据管理制度建设的整个过程,它涉及政府的各个部门以及作为政治经济运行主体的广大的工商业界、社会团体和个人,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其作用是不可代替的。

目前高校经济业务涉及到的财政票据种类主要有:

1.非税收入类票据。主要是指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即实施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的行政事业单位收缴政府非税收入时开具的通用凭证。对高校而言,该类票据主要用于收取学费、住宿费、委托培养费、考试考务费、函大夜大学费及短训班培训费等经济业务。

2.结算类票据。即资金往来结算票据,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在发生暂收、代收和单位内部资金往来结算时开具的凭证。对高校而言,该类票据主要用于其与行政事业单位之间暂收款项、代收款项,高校内部各部门之间、单位与个人之间发生的其他资金往来且不构成本单位收入的款项,以及财政部门认定的不作为高校收入的其他资金往来行为。

3.其他财政票据。主要为公益事业捐赠票据,是指国家机关、公益性事业单位、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其他公益性组织依法接受公益性捐赠时开具的凭证。对高校而言,该类票据主要用于接收捐赠资金的经济业务。

(二)发票

发票是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收取的收付款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原始依据,也是审计机关、税务机关执法检查的重要依据。目前高校经济业务涉及到的发票种类主要有:

1.普通发票。普通发票主要由营业税纳税人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使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不能开具专用发票的情况下也可使用普通发票。普通发票由行业发票和专用发票组成。前者适用于某个行业和经营业务,如商业零售统一发票、商业批发统一发票、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统一发票等;后者仅适用于某一经营项目,如广告费用结算发票,商品房销售发票等。对高校而言,普通发票主要包括营业税发票(北京市地方税务局通用机打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营业税发票(北京市地方税务局通用机打发票)目前主要适用于尚未纳入营改增范围的应税服务业经济业务,主要是指文化体育业,比如表演、经营游览场所和各种展览、培训活动,举办文学、艺术、科技讲座、讲演、报告会,图书馆的图书和资料的借阅业务等;举办各种体育比赛和为体育比赛或体育活动提供场所的业务等。增值税普通发票目前主要适用于纳入营改增范围的应税服务业经济业务,如鉴证咨询业务、研发和技术服务等。

2.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是国家税务部门根据增值税征收管理需要而设定的,专用于纳税人销售或者提供增值税应税项目的一种发票。专用发票既具有普通发票所具有的内涵,同时还具有比普通发票更特殊的作用。它不仅是记载商品销售额和增值税税额的财务收支凭证,而且是兼记销货方纳税义务和购货方进项税额的合法证明,是购货方据以抵扣税款的法定凭证,对增值税的计算起着关键性作用。对高校而言,增值税专用发票目前也主要适用于纳入营改增范围的应税服务业经济业务,如鉴证咨询业务、研发和技术服务等。

在高校实际经济业务应用中,如何判定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还是专用发票,主要依据高校和服务对象的主体纳税资格认定。如果高校被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则只能开具普通发票,如确需专用发票需到税务局代开。如果高校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则可以根据对方主体性质选择开具票种:对方是小规模纳税人就开具普通发票,不得用于抵扣;对方是一般纳税人则可以开具专用发票,用于抵扣进项税额。

二、目前高校票据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票据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制度建设滞后,业务操作层面手段落后

1.思想认识层面不重视,制度建设缺失或滞后。单位领导不重视票据管理工作,没有在单位层面建立相关票据管理制度或形式上虽有但已经陈旧落后,没能与近年来票据改革相关制度同步更新,未能与时俱进。票据管理人员票据管理意识薄弱,对票据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知识储备不够,对新出台办法规定学习不深入,新办法新规定传达落实不到位等均不利于票据的持续有效管理。另一方面,票据管理人员在管理票据的同时,兼顾其他大量日常工作,导致其无法系统地学习国家票据管理相关管理办法、规定等,票据管理工作只是简单地浮于形式上的符合规定和要求,最终票据管理问题日益凸显。

2.业务操作层面不重视,缺乏详细的管理工作流程和管理手段。由于高校票据的使用除了在财务部门内部使用之外,各学院(系)和二级核算单位为了满足日常办学、科学研究以及内部部门间往来结算等业务的需要,也大量申领使用票据。票据的领用缺乏详细的管理工作流程,领用后票据的具体使用也没有书面说明,导致票据管理使用水平参差不齐。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票据具体使用人主观意识中没有自主学习意愿,认为票据使用具体问题一切以咨询票据管理员为准。其二,日常繁忙的会计核算工作压得前台工作人员没有时间思考这些事情,加上票据管理知识更新传递过程中,个人理解差异等原因,导致业务操作层面不明晰,状况频出。这种背景下,各学院系及二级单位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和指导,票据使用过程中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另外,部分高校存在跨校区办学模式也会使得票据分散,不利于统一管理。

目前较多高校财政票据领用工作还存在使用手工记录或者简单的excel表格记录方式,管理手段落后,这种模式中存在大量机械重复劳动,工作效率低下,也不能及时有效地跟踪和监督财政票据。发票领用工作虽然使用专用的税控系统,可以一定程度避免财政票据使用的问题,但是目前也未能跟高校账务系统有机关联和整合,不能详细追踪其具体去向。

(二)票据使用不规范,开具内容不明晰,开票后的款项入账无监管

1.票据使用不规范,项目内容填写不完整,作废票据保管不善。由于高校各学院(系)和二级核算单位为了办学、科研和内部往来结算等需要,分别领用票据,票据分散,数量较大,加上相关人员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会出现没有按照票据号码依次填开,填写项目如付款单位、开票日期、收款项目、数量、金额、收款单位等信息个别遗漏,或者未加盖收款单位财务章、收款人名章(或签字)等问题。有的甚至还出现填写错误,涂改、挖补、撕毁票据等票面不整洁情形,作废票据未完整保存各联次备查,甚至自行销毁等。在现行的票据管理手段下,这些问题不容易被发现和监管。

2.高校经费来源渠道多样化,票据开具内容不明晰,预开票据加大了监管难度等。近年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了较多的票据管理办法和使用规定等,并且对某些不明晰的管理规定进行了补充通知,在一定程度上给高校实际工作者提供了明确的指引和依据。但是,由于高校经费来源单位既有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也有地方级行政事业单位,经常遇到根据相关规定可以不开具票据直接凭银行结算凭证入账而对方单位又要票据回执的情形。

虽然《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使用管理的通知》(财综[2013]57号)中,明确提到行政事业单位取得非国库集中支付来源的财政性资金,暂可向付款单位开具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但是没有进一步细化可否使用资金往来结算票据的行为,加上财政性资金概念理解有偏差、票据往来渠道不够明晰、适用范围模糊等,不便于用票单位执行。另外,预开票据情形的出现,也加大了票据监管的难度。目前,预开票据跨年而相应款项迟迟未到位,加上责任意识薄弱,虽然款项已到账,但业务经办人和会计人员都没有追踪入账的情形时有发生,对单位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提出了挑战。

三、加强和完善高校票据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对票据使用管理政策的认识和理解

一方面,建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上级票据管理部门加大对新出台或的票据管理政策的宣传教育,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高校执行相关票据政策时的压力,避免不同经济业务主体之间因票据政策理解偏差而导致的具体票据开具分歧。

另一方面,高校应该切实加强对票据管理政策的宣传以及对票据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财务管理人员对票据的认识和使用手段。全校范围内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票据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让高校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更为规范化和科学化,从而尽可能地减少会计实务操作过程中的技术性错误或失误。与此同时,高校还应该积极通过自身的财务部门加强对于票据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可以制定一些宣传手册或通过网络来进行宣传,还可以主动开展一些培训活动来向学校有关部门或工作人员积极宣传票据管理模式、管理流程和操作规范,使广大师生员工在缴费时及时索取相关的票据,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员工的票据使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建章立制,不断加强票据管理规范化和法制化建设

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第二十八条明确提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票据管理制度。作为高校整个财务管理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票据管理工作,是高校进行合法收费,并有效维持学校经济秩序正常运转下去的有效途径。高校应该对现行的票据管理工作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梳理和调整,明确各项票据管理的暂行规定,理清各项责权利,让票据管理工作变得有章可循且能够得到相应的监督检查。

高校应该根据各个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相关管理规定,制定自己的票据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等。以票据管理制度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明确各种票据往来的渠道和具体使用范围,满足各种办学新形势的实际需要,切实为高校教学、科研活动提供一定的服务,充分发挥各类票据“以票控费、以票促收”的作用。

(三)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积极推进票据管理信息化

高校应当秉承先进的票据管理理念,适时改善当前一些传统落后的手工台账方式,改革现有的票据管理手段,逐步实现票据管理的信息化和电子化,以满足现代化的票据管理要求。

财政部门正在积极推进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实行票据印制、发放、使用、保管、检查核销、销毁的全程监管,切实改进票据管理手段,提高票据管理水平。发票管理相对财政票据管理而言,其通过税控系统达到了一定程度的信息化,但是其与账务系统基本是分离的、孤立的。

因此,高校要以此为契机,将票据管理信息化和电子化手段落到实处,进一步将票据管理信息化与财务账务系统有机整合,实现每一张票据的“全过程电子追踪管理”。这种现代化的票据管理手段将有助于增强票据管理的科学性、严密性和合理性,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票据管理工作中的失误或错误的发生,有效改善传统手工管理方法下的缺陷和不足。

参考文献:

1.傅新莉.浅析高校票据管理的现状[J].财经界,2013,(23).

工程发票管理规定篇3

这次全市发票管理工作会议,是经过市局党组同意、发票所精心准备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2003年、2004年两年的发票管理工作,研究部署2005年全市发票管理工作,以解放思想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地推进发票管理改革,全面提高我市发票管理工作水平。下面我主要讲三个方面问题。

一、两年来全市发票管理工作简要回顾

2003、2004年是我市发票管理改革发展之年。两年来,发票管理工作在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省发票管理工作的总体部署,坚持"强化普通发票管理、推进发票管理现代化;理顺系统工作关系、提升发票管理水平"的工作思路,深化改革,积极探索应用微机发票,规范发票代开行为,拓宽"以票控税"领域,打击发票违章行为,使全市发票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对加强税收征管、进一步做实地方财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推行"刮奖发票",促进地方税收增长。在餐饮、娱乐、洗浴行业刮奖发票销售量大幅度增长、税收出现强势增量的形势下,旅店业发票的销售情况则相形见绌。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旅店业的发票管理,堵塞税收征管漏洞,2004年8月,市局发票所对全市旅店业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经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同意,下发了《关于旅店业实行定额刮奖发票的通知》,于2004年10月1日对旅店业正式启用定额刮奖发票,原手写式旅店业发票全部作废。刮奖发票范围的扩大,规范了税收征管,遏制了人情税和关系税,有效控制了税款流失,促进了地方税收增长。

2、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代开发票管理。

为了更好地规范代开发票管理,明确代开发票程序,杜绝人情开票行为,避免税款流失,我们对全地区代开"临时经营"发票点开展了检查和调研。检查中发现,很多税务所、单位存在着开具发票手续不齐全、管理不规范、使用的综合税率不统一等现象。为此,市局在全省率先制定并出台了《*市地方税务局代开临时经营发票管理办法》。办法明确从2003年5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取消税务所、单位开具临时经营发票的资格,"临时经营"发票全部由基层局征收大厅开具。《办法》的出台,使代开"临时经营"发票管理得到进一步的规范。

3、实行微机打印发票,促进发票管理现代化进程。4、加速微机发票改革步伐、实现真正的"以票控税"。

按照税收征管改革的要求,我们在微机发票软件的开发使用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先走一步,对省局微机发票软件进行了全面升级,实现"联网税控"。经过发票所与信息中心的紧密配合,相应的工作已准备就绪。目前已在旧机动车交易市场全面实施,企业可在办公室完成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等相关业务,它将成为我省乃至全国第一个"税企、税银"之间的纳税联网系统,也将为2005年全市各个行业全面使用微机发票和网上控税的软件及以票控税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5、规范企业自印发票,缩小自印范围。6、改进工作方式、为基层局做好服务

在日常的工作中,市局立足于为基层服务的思想,经局长办公会研究决定,从2003年4月1日起对县、区局实行网上购票,并下发了网上购票管理办法、工作程序。通过网上购票,减轻了基层局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了基层局发票领、售、存的工作流程,增加了发票领、售、存的准确性及透明度,使微机在发票管理工作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这样既解决了基层单位购买发票不方便的实际困难,同时又加强了对发票的日常管理。

7、加大发票检查力度,打击偷漏税现象

为了进一步加强刮奖发票的管理,在市局统一部署下,市局发票所于2003年4月、2004年1月对全市餐饮、娱乐、洗浴行业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定额刮奖发票专项检查。检查前制定了具体方案,抽调市局的业务骨干和分局的征管人员一同检查。检查中采取明查、暗访相结合的办法,坚决打击不向消费者出具发票的业户。检查面达到100%,检查出有问题业户159户,罚款4.4万元。通过检查,打击了部分业户的违章行为,促进了刮奖发票的销售量。另外,市局发票所还开通"16017518"刮奖发票举报电话,接到举报案件立即转送给各相关分局进行查处。两年来发票所共转交分局处理的发票举报案件100多起,分局已查处70余起,罚款入库近3万元,给予举报人奖励3000元,有效地遏制了偷漏税现象的蔓延。

二、查找问题,正确的认识和评估发票管理工作。

两年来,我局在发票管理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有些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在发票管理工作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可以说发票管理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滞后于税收征管改革的步伐。我今天把发票管理存在的问题作为一个专题来讲,就是要提醒大家,对发票管理工作现状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像重视税收一样重视发票管理工作。发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对发票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

发票管理是加强税收监控的源头,管理好发票就等于管理好了税收,管理好发票就能有效的控制税收领域经济犯罪行为的发生,保证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从前两年情况看,发票管理工作在全地区还没有得到高度重视,各级发票管理人员对发票管理的认识不到位。对发票管理定义的理解还仅仅限于发票的保管、销售上。在发票监督、检查、内部资料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的漏洞。

2、发票管理软件模块利用功能不全。

就我们目前微机软件开发利用而言,发票管理应用软件还缺乏整体性与系统性,信息共享和利用水平较低,不能完全满足发票管理的功能要求,我们对监控企业发票的使用、库存、开具的真伪及以票控税功能建议信息中心对发票管理模块进行改进。为了适应新征管软件的要求,市局发票所经过多次修改,制定了"电子卡"购票方案,一经投入使用,即可取票购买证,防止超范围售票等违规行为的发生。

3、推广、使用微机发票工作进展迟缓。4、对举报案件查处力度不够。

两年来,市局发票所转交分局处理的发票举报案件达100余起,分局查处只有近70起,查处力度、深度不够,没能从发票的检查为突破口,延伸到涉税检查,信息反馈也不及时,有些案件长达半年之久未向发票所报送结果,近一半的案件到现在仍没有结果,使举报人对我们的案件举报查处工作产生了不满和怀疑,严重挫伤了消费者举报发票违章行为的积极性。我希望各基层局对举报案件的查处应高度重视,对未落实的举报案件要抓紧时间进行查处,以给举报人一个满意的答复,并及时向市局发票所反馈查处结果。

5、代开发票工作流程需要进一步完善。

2004年发票所下发了《代开发票管理制度》、《代开临时经营发票管理办法》,对代开发票工作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但在细节上还有一定的漏洞(如:没有设计统一申请表)。各分局在理解和操作上也不够细致,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许多的纰漏。

6、基层局在发票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细节问题。

我们各基层局在发票管理上做了大量工作,但存在的一些细节问题也不容忽视。细节问题不解决,就会阻碍发票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要认真解决这些"小毛病"。一是上缴发票工本费,个别单位没有实行内部转帐,仍然使用现金交付,这不便于内部管理;二是上划发票工本费不及时,有的分局近一年没有与市局发票所结算发票工本费。从2005年开始,发票工本费必须一个月结算一次;三是月报表报送不及时、数目不准确。这里我们重申交通运输业发票清单,每月15日前;刮奖发票领用、销售月报表,每月30日前必须报送。

市局发票所要将解决上述问题的结果,纳入年度绩效目标管理考核,从制度和管理手段上进一步规范发票管理工作的细节行为,使我市的发票管理工作上台阶、上档次。

三、2005年全市发票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2005年,全市发票管理工作要认真遵循市局党组年度工作指导思想,紧密围绕市局党组税收工作的总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发票管理工作三年规划,努力开创我市发票管理工作新局面。总体要求是:以软件开发利用为依托,积极推进微机发票的信息化进程;以强化系统管理为措施,继续夯实发票管理的基础工作;以强化发票管理为手段,努力挖掘税源增量,为进一步推进税收征管改革做出积极的贡献。

1、完善基层发票所科室职责。

按照省编委批复的*局的机构设置方案,各分局都设立了发票管理所,至此全地区发票管理人员已达40余人。由于机构是新建的,目前工作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各分局发票管理人员对于本身具体的工作内容还很模糊,工作渠道也不顺畅。为此,我希望大家在这次会议上能够集思广义,就我们本身的发票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发票管理工作的具体细节,进一步明确发票管理工作的岗责体系,让大家在自己的岗位上知道应该做什么、怎样做,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把我市的发票管理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2、积极推行微机发票,加快微机发票应用步伐。

推广微机发票的应用,仍是2005年发票管理工作的重点。我们要在省局推行的三十九个行业的基础上,将营业税中所有行业全部推广使用微机发票。争取5月份在全地区取消手写式发票,改为具有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微机打印发票,在我市形成以微机打印发票为主体以定额刮奖发票为补充的征管模式,为促进税收征管改革提供支撑和保障。

3、加大专项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种发票违法行为。

去年发票所在旅店业调研、交通运输业等三行业专项检查及自印企业专项检查中取得了一些成果,相继出台的一些措施和办法得到了市局党组的认可。今年市局准备对"定额刮奖发票"和"通用发票"进行两次大规模专项检查,加大发票专项检查力度,发现有发票违法现象必须严肃处理。各基层局要结合各自的情况,在有效进行发票源头控制的同时,组织开展不定期的检查,将全地区发票违章行为消灭在萌芽中。

4、积极拓宽发票的使用领域,扩大发票管理范围。

随着税收征管改革的不断深入,发票使用的触角也将不断延伸,发票使用领域将不断扩大,发票对税收的控管作用将进一步加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的规定,我市还有部分企业使用的发票还没有统一印制、统一管理。今年,要以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税项目收费、预收款项、代收款项的票据为重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寻找突破口,将他们纳入正常的发票管理范围,充分发挥发票在税收征管中的监控作用,规范用票行为保证税款应收尽收。

5、进一步扩大"定额刮奖发票"奖励面

从2004年定额刮奖发票的销售情况看,定额刮奖发票的销售量有明显的下滑趋势(扣除旅店业售票额)。其主要原因是定额刮奖发票中奖面小、奖金少,再加上今年7、8月份没有及时给经营者兑奖,挫伤了广大消费者索要发票的积极性。为了堵塞税收漏洞,市局发票所将认真落实实施方案,在保证经费充足的情况下,对定额刮奖发票进一步完善,扩大定额刮奖发票的使用范围、增加中奖面。在工作做实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以更大的吸引力,最大限度地增强消费者索要发票的积极性,达到增加地方税收的目的。

6、深入基层调研,前瞻性地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在新核定的机构编制中,各基层局都设置了发票管理所。为了不断的发现和解决发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发票管理办法。今年市局将由市局发票所牵头,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组,深入所有的基层税务所进行调研,听取基层对发票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全面掌握基层发票管理状况,及时改进工作中不足之处,实现发票管理为税收征管服务、机关为基层服务的目标和宗旨。在此基础上,市局发票所还将在适当时期,会同各管理局重点对邮电通讯业、保险业的发票使用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并针对上述行业在发票管理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提出解决的办法,形成调研材料向市局党组汇报,特殊情况将一并上报省局,并将两个行业用票纳入正常的发票管理范围。

7、学习先进管理经验,不断开阔工作视野。

工程发票管理规定篇4

一、银行票据业务内部控制概述

银行票据业务指的是通过商业票据进行的商业活动,例如资金融通、信用投放以及金融服务等票据业务,票据发行、票据交易是其中的主要内容。票据发行主要承担签发票据、承兑票据以及管理保证金等业务,票据交易主要承担与贴现相关的一系列业务,除此之外还有票据衍生这一方面,它主要承担保管票据、鉴定票据等业务。银行票据业务内部控制指的是银行通过相关的制度与方法防范票据业务可能存在的风险,在风险出现后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同时解决风险,在风险解决后监督银行票据业务,减少风险再次出现的可能,保证银行票据业务的正常进行。

二、银行票据业务内部控制的原则与作用

(一)银行票据业务内部控制的原则。首先,注重票据业务内部控制的全面性。银行票据业务内部控制应该涵盖与票据业务相关的各个工作流程与操作步骤,要求所有工作人员与银行领导参与其中,关于银行票务业务的每一次工作、每一项决策都应该能够进行查询,对于具有高风险的业务以及较为重要的事项应该重点关注。其次,遵循票据业务内部控制的适应性。银行在进行票据业务内部控制的同时应该注重适应自身的票据业务经营水平、抗风险水平以及业务范畴等,根据市场的变化对自身的票据业务内部控制进行调整。再次,践行票据业务内部控制制衡性。银行在进行票据业务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权力分配的均衡,保证银行票据业务正常运行的同时让各方互相监督、互相制衡。(二)银行票据业务内部控制的作用首先,减少经营票据业务的风险。在进行票务业务内部控制的过程中需要设立相关的程序,保证票务业务内部控制的有序进行,控制经营票据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将各类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畴之内,保证银行能够承受该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其次,达到经营票据业务的目的。银行设立票据业务的目的是盈利,是在市场经济这一体制中促进自身的发展,票据业务内部控制能够对票务业务进行管理,减少其中存在的风险与问题,让银行通过经营票据业务获利,保证银行自身的发展。再次,规范银行在票据业务方面的行为。银行票据业务内部控制需要建设相应的规章制度与管理机制,保证银行票据业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规范银行自身行为,监督控制票据业务中每一个工作步骤,合理合法的对票据业务进行经营活动。最后,查漏补缺,减少隐患。进行银行票据业务内部控制可以减少在经营票据业务过程中出现的工作失误,避免风险与错误为银行的经营带来损失,为银行进行的票据业务提供保障。

三、银行票据业务内部控制具有的问题

(一)票据业务内部控制合规风险管理存在偏差。我国银行对票据业务内部控制合规风险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程度,与西方国家相比在合规风险管理上存在着较多不足,首先,银行管理层没有对票据业务内部控制合规风险管理树立正确的观念,我国银行在票据业务等方面存在只重视业务拓展、事后风险管理以及基层人员管理,轻视管理业务、风险预防以及领导自身规范,这样的管理很容易造成票据业务出现风险;其次,缺乏合规风险管理机制,我国银行在这一方面的工作一直不够完善,没有形成与票据业务内部控制合法风险相关的管理机制,关于这一方面的工作无法顺利的进行,有些银行设置了这些方面的机制,但是人员分散与各个部门之中,例如信贷部门、财会部门等,人员的分散导致权力的分散与责任的分散,对合法风险管理缺乏足够的作用,在管理工作上很容易出现责任真空的现象。(二)缺乏对票据业务财会人员的监督。我国法律对银行中票据业务财会人员的工作职责以及违反法律处理措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是我国各个银行没有认识到国家对这一方面工作的重视程度,没有正确的执行国家的相关法律,因此缺乏对票据业务财会人员的监督,很多财会人员会借此机会进行众多违规操作,例如,将贴现利息获得的收入列入当期收入之中,没有考虑到其他各期的收入以及跨期收入,甚至有人掩护、包庇这一违规操作;很多银行负责票据业务的财会人员可以自行制作本银行的内部凭证,而且可以不在会计科目中进行记录。银行内部对财会人员的监督工作也存在着较大问题,很多下属机构的财会复核人员对相关凭证中的内容没有进行严格的审查,复核工作没有起到实际作用;下属机构的监督人员没有正确对待自己的工作,让监督工作起到应有的作用,对银行汇票中所包含的内容进行审核。(三)缺乏对重要岗位的控制。银行票据业务是目前我国银行的主要经营内容,在银行中从事这一工作的财会人员、业务人员以及领导干部都需要深度了解票据知识,经过内部控制方面的培训,并且需要特定授权,但是我国很多银行以及其下属机构片面重视票据业务的发展,缺乏对这些重要岗位的控制,造成了财会人员与业务人员自身水平偏低,专业素质不高,甚至出现违法乱纪的行为,阻碍银行票据业务的发展并为之带来众多的安全隐患,很多银行以及其下属机构在对票据业务人员出现违规行为的处理规定以及处理措施不够明确,很少出现相关人员遭受处理的情况;很多银行为了减少票据业务存在的风险,制定了定期休假、岗位轮换等一系列措施,但是这些措施只是表面功夫,没有几项被真正的落实,这无疑会增加银行票据业务面临的风险。(四)票据业务内部控制环境存在问题。银行票据业务内部控制及其环境是银行进行票据业务内部控制的基础条件,是进行内部控制的必要保障,但是目前银行票据业务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首先,银行有很多下属机构,很多指令通过总行进行下达,总行的指令通过自身部门以及一个个下属机构的部门传达后无法体现原有的意志与内容,有些部门或者下属机构会曲解总行原本的意图,这不利于票据业务内部控制的进行;其次,下属机构对票据业务内部控制没有正确的认识,很多下属机构认为票据业务是一件风险较低的工作,对于防范各类风险没有足够的意识,更没有认真的对待防范风险工作;再次,负责票据业务的银行员工素质与能力严重不足,很多员工不了解票据业务内部控制的认识,不了解内部控制的具体工作内容,曲解内部控制的工作意义,给票据业务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造成阻碍。

四、银行票据业务内部控制的创新策略

(一)正视合规风险,加强相关管理。进行票据业务内部控制的目的就是减少票据业务面临的风险,让票据业务能够在更加安全、稳定的情况下发展。我国银行需要对票据业务存在的合规风险有着正确的认识,纠正目前存在于我国银行票据业务中的对于合规风险的错误认识,改善合规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将这一理念下达到总行以及各个下属机构之中,要求各个下属机构对自身内部控制人员、组织进行调整与完善,让各个下属机构对各类合规风险进行重视,并且加强与之相关的管理工作,要求每个机构、每个部门每名员工都参与其中。总行应该对各个支行、分行等下属机构进行结构上的调整,完善信贷管理与资产风险管理这两个部门的功能,针对合规风险,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该部门直接向总行负责,对总行汇报工作,让银行对票据业务的合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我国银行存在着票据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缺失的问题,但是目前,银行票据业务内部控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很容易为银行票据业务带来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完善与银行票据业务内部控制相关的管理制度,首先,要明确国家法律规定的内容,根据银行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关授信制度;其次,完善与贴现、承兑相关的规定,对进行贴现、承兑的相关条件进行说明,并且规定与之相关的具体的操作程序;再次,在票据业务进行过程中,对其中各个工作环节进行监督,禁止出现规范规定与法律的行为出现,一旦出现违规行为按照规定与法律进行处理,对出现问题的银行要敦促其完善制度,改善行为;最后,针对票据业务建设相关的管理体系,对贴现业务、承兑业务等方面的工作程序、工作细节要进行严格管理,加强对这些工作的审核力度。(三)建设银行票据业务内部控制环境。银行票据业务内部控制需要在良好的情况下才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建设银行票据业务内部控制环境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对于总行下达的指令,各个部门,各个下属的支行、分行应该进行认真的对待,了解总行下达指令的真正目的,让自身的行为能够体现出总行的意志,为票据业务内部控制工作的进行带来便利;其次,加强对下属各个分行、支行领导层、管理层的培训,让他们对当前票据业务面临的风险以及票据业务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具有清醒的认识,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对票据业务风险的规避,自觉配合票据业务内部控制的工作;再次,提升负责票据业务工作人员的素质,在银行内部建设与票据业务内部控制相关的文化氛围,让每个员工都了解票据业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以及重要作用,在工作中注重自身行为,减少票据业务风险的发生。

作者:岳强单位:西安工程大学

【参考文献】

[1]王爱霞,赵战云,陈镜宇.谈加强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内部控制建设[J].财会月刊,2010,(6):26-27.

工程发票管理规定篇5

关键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管理

1.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的定义

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以下简称资金往来结算票据),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经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其他组织机构(以下简称行政事业单位)发生暂收、代收和单位内部资金往来结算等经济活动时开具的凭证。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综〔2010〕1号)中对“资金往来结算票据”的使用范围进行了严格的限定,明确规定收取的款项严格限定于暂收代付,不能列单位的收入账。

2.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管理使用的现状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不断发展,资金往来的结算也随之不断增加,资金往来的结算票据的使用也变得尤为频繁。近几年来,随着一系列相关制度和措施的实施,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的使用已日渐规范,这使得行政事业单位越来越重视加强资金往来结算票据管理,为单位从财务管理的源头上解决了乱收费、乱摊派的现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行政事业资金往来结算票据在经过了长期的管理后,在印刷、发放、核销等环节也形成了一套适合其自身不断管理发展的制度,2010年7月1日,财政部印发的《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财综[2010]1号)开始启用,该办法对资金往来结算票据的内容和使用范围,印制、领购和核发,使用与保管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财政票据管理制度,规范了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使用管理,加强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监督,对于防治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行为的发生颇有裨益。

3.乡镇及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乡镇及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管理已日益规范,但在笔者日常参与的审计过程中,仍然发现存在着不少问题。

3.1票据使用不规范。在笔者参与的审计项目中,发现部分单位使用资金往来结算票据随意性较大,使用资金往来结算票据收取房租费、技术指导费、赞助费等,存在超范围使用资金往来结算票据的现象;部分单位使用票据量较大,但未能建立领、购、存及使用台账,票据使用管理较为混乱。这种现象影响了财政财务工作的正常秩序,十分不利于票据使用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3.2票据核销不规范。由于笔者所在地区财政票据的核销使用手工核销方式,人少量大,因此审计中发现存在部分票据核销不规范的情况:一是存在票据核销时间早于资金到账时间;二是资金上缴入库时未同时提供财政核销联,财政收到资金时不清楚资金具体内容,存在非税收入与往来款资金混缴情况;三是存在部分未使用的空白票据核销时未作剪角作废,单位将该部分已作废的空白票据继续使用,监管失控。票据的核销是一项责任重大的工作,核销不规范很容易引起票据使用和管理的混乱,也会导致部分违反制度规定的行为的产生,应当得到足够重视。

3.3对乡镇票据管理流于形式。审计中发现部分地区乡镇使用的资金往来结算票据到县(区)财政部门领购并由县(区)财政部门核销,但相关资金直接进入乡镇帐户,财政部门核销时无法控制票据开据的内容及开出的资金是否实际到账,只是形式上的监督,没有真正做到对乡镇使用票据规范化的管理。

3.4财务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笔者进行审计时,在与被审单位财会人员的交流中发现,部分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缺乏学习和创新精神,对于一些新出台的票据管理相关政策没有及时进行学习和掌握,对票据疏于管理,导致票据使用和管理工作质量不高。

4.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的建议

4.1加强单位财务人员的培训。建议单位多组织财务人员参与各种形式的培训,如请专业人员做讲座、定期开设培训班、学习和自学等,同时,可以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作为激励,以此来提高财会人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使得财会人员能够在工作中严格按《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对资金往来结算票据的使用范围、领购和核销、管理和使用等进行严格把关,规范票据的使用管理。

4.2财政部门应采取切实措施强化对资金往来结算票据的管理。针对财政票据种类较多、数量庞大,使用人工核销不但工作量大而且核销时容易出错,使非税收入、往来款资金管理存在着比较大的漏洞,比较容易滋生一些部门、单位截留、挪用收入,甚至私设“小金库”的现象,建议财政部门使用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软件,实现“以票管费”,实现资金的收缴、核销一体化,实现收费政策、票据使用、资金收缴全过程的财政监管,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资金往来结算票据管理。通过电脑系统的管理控制不但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减少差错率,提高财政票据管理水平。

4.3切实加强乡镇财政票据管理。针对乡镇资金缴存和资金往来结算票据管理的现状,建议明确责任主体,乡镇财政部门应加强对用票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领用、使用、核销等各个环节的把关,认真审核,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和办法进行票据管理;县(区)财政部门在乡镇财政审核确认的基础上切实加强票据的核销管理。

工程发票管理规定篇6

1工作描述

从目前SpmiS应用情况来看,公司农网改造升级,生产、检修类工作票已纳入SpmiS管理平台。为保证农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公司不断加强SpmiS管理,细化绩效指标考核,抓落实,抓实施,抓考核,层层落实责任。SpmiS应用管理工作的内容包括: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配电部分)》和《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电气“两票”管理规定》;结合SpmiS应用,做好配电安全规程和“两票”管理规定的宣贯工作;组织学习培训系统应用,提升SpmiS应用水平;对应用单位进行绩效指标考核,按照“重奖重罚”原则,奖励优秀单位,处罚违规单位,引起各单位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提高员工系统办票的积极性;对开具的“两票”进行评审,统计出月度不合格或不规范“两票”,组织大家学习,总结经验教训,避免重复犯错;为提高办票准确性和公司“两票”合格率,安监人员深入基层指导工作,相互交流,深入调查,分享好的经验和做法,纠正不良的习惯,拟订适合公司实际情况的管理方案,达到高效率、高安全、高标准的管理水平。

2主要做法

2.1梳理SpmiS管理制度

修订《SpmiS管理办法》,细化“两票”管理绩效考核,做到“重奖重罚”。结合当前公司最新要求及工作实际情况,不断地完善管理制度,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在各所属部门、所(站)内部组织开展SpmiS应用“同业对标”,表扬鼓励先进,批评考核后进。

2.2开展SpmiS应用培训

学好安全规程及“两票”管理规定是能正确使用SpmiS的基础,也是促进完善SpmiS流程的有效手段。公司安监部开展SpmiS与安全规程和“两票”管理规定的结合性培训,将最新的SpmiS管理文件和制度向基层单位及时宣贯到位,确保每一位SpmiS“两票”三种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对系统管理要求和评价标准都充分了解,真正做到在强化安全意识的同时提升Sp⁃miS应用水平。

2.3规范检修作业计划管理

严格检修计划管理,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施工检修计划作业的通知》,明确计划作业流程和考核办法。监督审查检修计划完成情况,通过检修计划倒查,保证检修计划和“两票”的对应性和一致性,以及SpmiS施工作业开票率100%。

2.4提高SpmiS“两票”审核力度

以周记形式分析SpmiS应用情况,梳理填票用票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给基层单位,防止同类问题重复出现。在各基层单位设兼职安全员,分管本单位的SpmiS“两票”应用,并及时向安监部汇报应用情况。

2.5细化绩效指标管理

制定《SpmiS“两票”考核实施细则》,保证安全规程及“两票”管理规定得到有效落实,深化SpmiS应用,细化绩效指标管理。以部门为单位进行统计,月度合格率达到98%及以上,则该部门绩效指标加2分;月度合格率低于98%,则该部门绩效指标扣2分。

3具体案例

以配电运检班为例,涉及调度管辖范围的线路和设备的施工,统一使用检修申请票,由运维检修部走流程申报,特殊情况可使用纸质工作票,必须由分管领导批准,未经调度批准的检修施工一律不得实施;调度管辖范围以外的线路设备的施工,由运维检修部制定好周工作计划,并经本部门负责人审核,报相关职能部门批准,报调控中心备案;所有施工检修提前1个工作日(16时之前)以施工日报的形式通过内网报至安监部。在完成计划上报的基础上,方可使用SpmiS办票作业,真正意义上做到有计划的开票作业。配电运检班在办票全过程由安全专职对票面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导入手机开工作业,作业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联系安监部,再进行安排处理。这样既保证了办票的合格率,获得部门绩效指标加分,又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工作积极性。

4实践效果

工程发票管理规定篇7

(一)票据报销工作流程现状

笔者所在高校票据报销基本按照整理原始单据―制单―审核―出纳收付款流程进行。

首先原始票据由全校各院系主管财务的领导签批,进行初步把关,然后由院系会计人员、教师或辅助报账人员统一提交到学校财务进行审核报销。

第二步,由财务会计人员对原始票据真实性、合法性、手续是否齐全等进行审验,分类汇总,核算金额,然后按支出经济性质归集会计科目制单。

第三步,财务审核人员对制单员所做工作复查,再次核对,进行复核记账。最后一步财务出纳部门根据会计复核人员提交的记账凭证及原始单据付款,完成票据报销。

(二)目前财务报销工作的特点

1、工作量大。随着近年来高校教育经费的不断增加,会计票据报销的数量急剧增加,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2015年会计人均每月制单审核约3000笔,报销单据数每人每月约达20000张,工作量非常大。

2、涉及面广。财务工作本身涉及到学校教学科研各个院系部门、后勤部门、校级附属单位等数十家单位。经费种类多,包括各类科研经费、教学经费、专项经费、捐赠经费、代管经费等等。

3、政策性强。票据报销的每项经济业务,不仅要支持学校事业的发展,更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财经政策。

4、财务会计人员专业素质、职业道德水准要求高。不经过系统的培训或实习锻炼,很难顺利完成财务票据报销工作。

二、目前财务票据报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票据报销政策和制度依据有待进一步完善

1、随着新生事物的出现,原有的制度、报销政策等不能满足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改革发展,新经济事务不断涌现,经济活动产生的各类原始票据、会计票据报销遇到许多新问题。如报销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网费、手机通讯费、网上购物,电子发票、私车代替公车出行,如何界定手机话费、网费是私用还是办公,差旅事由的公私判断,用来报销的票据凭证是否真实有效等等,诸如此类,都是目前票据报销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情况,存在着报销政策依据不明晰的问题:或者经济事项合理性难于判断问题。

2、各类经费支出管理办法有待完善。高校经费来源种类多,“事业单位的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等”,“事业单位的支出或者费用包括事业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和其他支出等。”①经费来源多元化,相应的票据报销支出业务复杂多样,各类经费管理政策很多并各有不同,增加了票据报销工作难度。

目前,高校科研经费、项目经费等基本上国家都有相应的经费管理办法出台,如科研经费中的863经费、973经费等,国家都有较为详细的支出规定,为财务会计人员票据报销提供了制度依据。但是,工作中经常出现实际发生的经济事项合理但不在规定报销范围之内的情况;还有些项目经费预算太过笼统,支出无法与之匹配。此外,高校还存在部分拨款单位对经费管理没有任何支出规定和要求,使得财务票据报销无据可依,支出弹性加大,难于把控。

3、财务票据报销工作的业务流程严肃性不足,较为随意。首先是院系财务主管把关不严,对一些明显不符合报销政策的票据签批放行,财务票据审核人员如果不细心,或对经费管理规定不熟悉,都有可能出现乱报销现象。

其次,科研项目、教学项目等校级管理部门没有更好发挥相关职能作用。比如近年来,教学经费中校外合作办学项目、科研项目中外协费、外包费等都涉及到大额资金的流出,而这些事项产生的合法合规性,需要相关主管部门认真核查,仅凭财务部门票据报销人员难于把握判断其合理性,容易导致经费挪用滥用。

现实中,经常遇到上述情况,财务报销人员也很无奈。报销政策执行较为随意,缺乏严肃性。

(二)财务票据报销人员队伍管理欠缺

1、院系老师、报账员等缺乏财务票据报销基本常识。票据报销过程中,有的老师或报账员无意中取得假发票、无财务专用章票据、白条等到校财务报账,导致经费无法支付。还有的报账员经常把老师的报销账号搞错,从而导致不必要的调账等等。

2、财务票据报销工作受重视程度不够。现实中,常常是财务票据报销人手少,任务重,尽管每天做着重复性的工作,但需要耗费大量智力和体力,有时还要被报账老师误解或因坚持执行报销政策得罪人,属于费力不讨好的工作。相关领导应该更加重视和关心负责财务票据报销的会计人员。

3、会计人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规定:单位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建立会计机构,配备具有相应资格和能力的会计人员。②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财务报销人员人手紧、外请一些临时人员帮忙审验报销情况时有发生,没有经过正规培训,仓促上岗。这些都难于保证工作质量。

4、财务票据报销工作人员主动性不足。财务票据报销工作需要业务熟练人员共同承担工作。遇到票据报销问题,大家能够沟通探讨,共同完成。但是这种工作模式也存在缺点,有时会出现工作互相推诿,工作偷懒等现象,时间长了导致会计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影响工作效率。

(三)财务报销政策、相关制度规定宣传不到位

1、各类经费报销政策各不相同,需要宣传。有些报账员和老师不了解经费管理规定,还有一些老师学生专注科研、实验等工作,对财务报销政策基本不懂,导致报销受阻,多跑冤枉路,也容易产生对财务报销人员的怨气或矛盾。

2、对新的财经政策法规宣传不及时。近年来,围绕财政部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政府采购等一系列改革,国家出台了很多新的管理政策,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和经费使用人信息不对称畅通,造成报账员或负责报账老师根本不知道如何把握,也给财务票据报销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

三、加强高校财务票据报销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进一步做好财务建章建制工作,完善报销政策办法

在遵守国家财经法规政策前提下,高校财务可根据自身特点,制定操作性强的财务规章制度、工作细则、报销办法等。使票据报销等各项财务工作有据可依,规范有序。笔者认为,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1、以制度的形式,加强流程控制,强化岗位责任。建立报销岗位责任制,明确报账员的职责、课题负责老师的权限、院系主管财务领导“一支笔”的权责,以制度的形式划分到位,提高财务报销人员的责任意识。避免因权责含混不清,院系审批过程流于形式,导致财务部门包袱过重,票据报销人员压力过大的现象。

2、完善报销政策,适应发展新需要。对不合时宜的报销政策进行修改完善。比如过去的学生实习包干办法,教师加班补贴标准,探亲报销规定等,原标准过低,与现实情况差距较大,但一直沿用至今,对此应尽快予以修订完善。对一些没有支出规定的经费,比如一些科技开发经费、院系自我创收经费等,财务部门应主动协调经费主管部门,制定新的报销办法,使经费开支有章可循。

3、加强职能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共同制定管理办法。财务部门应加强和校内其他职能部门的合作,共同承担科研、教学项目等的管理工作。比如学校教务部,研究生院、科研部等部门,职责分别涉及全校本硕博学费、教学科研经费管理的很多层面,经费管理需要各方共同配合完成。

4、进一步加强“三重一大”事项管理,明确责任,加强审批制度落实。对于重大项目,重要经济决策、单项支出金额较大等事项,高校财务部门应会同校内其他管理部门,明确审批职责权限,需要集体联签的必须严格遵照执行。比如大型设备采购、对外协作,外包经费,工程款等等,都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责任到人;财务票据报销人员,应加强这方面的责任意识,审慎处理,避免重大经济损失的发生。

5、提高制度执行的严肃性,避免报销的随意性。对于票据报销政策、财务规定等,一经批准确立,各部门人员应严格遵照执行,不得随意违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明确规定,“同类事业单位中不同单位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采用统一的会计政策,确保同类单位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对此,高校管理部门应该认真执行,把政策落到实处。

(二)财务报销人员队伍管理应进一步加强

1、加强票据报销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工作质量。财务票据报销工作人员要求较高,既要懂得财经法规,报销政策,又要熟悉账务、各类会计科目,还要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按照规定,会计人员都应该持证上岗,并参加相关业务培训,并对财会知识进行及时更新。同时,加强院系级报账员、经常报销的老师财务知识普及工作,定期做好培训。

2、提高对票据报销工作的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学校财务部门领导自身应加强对报账工作的重视程度,提升财务报销人员的地位。票据报销人员工作很辛苦,领导确应关心,在各方面提供全力支持,提升财务工作的水准。

3、明确财务报销人员的责任管理,加强内部审计与监督力度。进一步完善岗位责任制,明确财务报销人员的岗位责任。同时,建立健全各级岗位责任制,财会人员依法认真履行各自职责。避免因财务报销工作量大,而疏于管理的情况发生。高校管理部门应建立内审机制,可设立专人专岗,加强日常业务监督。

4、加强财务绩效管理,提高财务报销工作人员积极性。高校财务部门负责票据报销的科室,往往是人员最多,工作最忙,又忙又累,很多人不愿意做报账会计。为此,财务部门应制定奖惩措施,打破财务票据报销人员的“大锅饭”,可以根据会计报账人员的工作量大小,难易程度等,制定综合评定办法,定期进行工作量化统计,并以此为基础,作为绩效工资衡量、奖金发放的一项考核指标,激发工作热情,保证财务工作的质量。

(三)完善会计信息化建设,加大财务政策宣传力度

1、进一步完善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财会信息可以高度共享。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加快了校园数字化建设,各部门积极发展网络办公,财务部门利用网上平台建立了财经法规、报销指南、工作流程等宣传窗口,还开通了网上科研经费查询系统,教师工资查询等,为本校教师学生提供了很大便利。同时,财务部门能够及时得到信息反馈,发现问题快速解决,提高了工作效率。

2、加大财务报销政策宣传力度,促进高校和谐发展。去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转发《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等多个财政部文件,请各高校参照执行。为高校票据报销工作提供了新的政策依据。文件内容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且较以前执行的报销政策有很大变化,这就需要高校各部门及时沟通信息,加大对新政策宣传力度,制定新的实施细则,并及时印发宣传手册,让相关人员做到心中有数,按章报销。从而利于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高校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财务部)

注释:

工程发票管理规定篇8

关键词:高校票据管理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2-231-02

财政部实施的《财政票据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财政票据是财务收支和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是财政、审计等部门监督检查的重要依据。与此同时,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之支出管理中增设了票据管理的内容,并以第三十条加以明确“高等学校应当加强各类票据管理,确保票据来源合法、内容真实、使用正确,不得使用虚假票据。”由此可见,财政票据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中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加强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和高校财务监督的有效手段。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高校收入来源日渐多元化、层次化,使得高校收费类型日趋复杂、票据的使用也日趋多样化。而如何科学、规范、高效使用财政票据的关键在于加强内部控制。笔者认为可以从梳理近年来高校票据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并围绕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内部控制措施,以期实现票据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从而进一步完善高校内部控制制度。

一、当前高校票据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票据管理工作意识淡薄,管理制度不健全。随着国家对教育财政投入的加大,经费监管、预算执行成了高校财务管理的重点,导致很多高校在探索财务管理创新时常常忽视票据管理这一基础性工作,有些高校的票据管理仅限于传达国家和主管部门的相关法律法规,并未结合本校实务建立具体的实施细则、管理措施等,没有具体管理措施的指导,相关法律法规也就很难真正落到实处。

2.票据使用权属不清、范围不当。根据财政部颁发的《财政票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2012年第70号),结合高校实际,目前高校(以广东省为例)管理使用的票据主要有如下几类:高等学校收费收据、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票据、行政事业性收费统一票据、接受社会捐赠收据、经过批准自制的内部结算票据等。每类不同的票据应当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收费项目,由于高校收入来源渠道多样,票据使用种类增多,导致有些高校在处理收款业务时经常会混淆收入性质,串用票据,出现经营性收入误开财政票据,导致漏缴税等违规行为。

3.票据监督管理乏力,内部控制制度缺失。为了满足办学、科研以及日常校内结算等业务的需要,不仅是财务部门,各部门以及各二级学院也在申请领用各类票据。这种票据使用部门的分散现状不便于票据的集中统一管理;票据管理涉及票据的领购、发放、使用、保管、核销等多个环节,大部分高校只是重视票据的领用,对票据的领用审批及开票范围进行一定的控制,往往忽视已开票据的及时收款与入账。由于学校内部监督制度不健全,使票据管理缺乏有效监督和约束机制。长期以来,势必造成入账不及时、票据缺失、核销滞后等情况,更滋生了“乱收费”、私设“小金库”、坐收坐支、截留挪用等违法乱纪行为。

4.票据管理手段落后,信息化管理水平偏低。目前多数高校仍在使用财政部门监制的手工票据,故对票据的领用、发放、核销等管理工作也大多采用了传统落后的手工记录方式,或简单电子表格统计方法,并非所有的票据都纳入了信息化管理。这种落后的管理手段无形中增加了票据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和效果,使得票据的领购、发放、使用、保管、核销等各个环节漏洞不断、差错难免,这已然不顺应现代财务管理理念,跟不上《财政票据管理办法》倡导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思路,更不符合高校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高校票据管理的建议

1.分权审批控制,建立健全票据管理责任制。目前高校票据管理基本由学校财务部门主管核算,而财务部门大都未设专人管理,有些学校甚至随意更换票据管理人员,致使各部处、二级学院等非法人核算单位在申请领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申领手续不全,票据发放随意、使用混乱、结报不及时等现状。因此,高校应当根据《财政票据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本校票据管理的现状,建立健全适合本校的票据管理制度和具体办法,合理确定财务、各院系、部处、非法人核算单位等部门票据管理人员在票据使用过程中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票据管理责任制。如通过建立《票据说明手册》、《收费人员行为规范》、《票据领用、保管、缴销管理办法》、《票据管理人员工作制度》等规章制度,确立财务部门为票据管理的责任主体,并指定专人具体负责票据的领购、保管、发放、核销等日常管理工作;通过编制《票据签收表》、《票据使用情况统计表》、《票据移交登记表》、《票据核销表》等具体办法,规范票据在各部处、二级学院等非法人核算单位的流通使用。从而使高校的票据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确保高校票据使用的合规性、合理性和真实性。

2.宣传、培训控制,切实更新票据管理理念。随着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的强化和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制度改革的推进,财政票据“以票控费、以票促收”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财政票据管理理念不断更新。因此,高校应当加强票据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可以细化编制票据管理操作手册并辅之以简显易懂的流程图通过校园网络来进行宣传,提升广大师生员工依法合规使用票据的意识和缴费索要票据的自我保护意识,从源头上遏制各种乱收费、私设“小金库”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培训活动来向学校有关票据使用部门及票据管理人员集中讲解高校票据的管理模式、管理流程、操作规范等,并逐步建立票据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制度,促使票据管理人员不仅要用心研读、全面熟悉票据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还要随时关注有关法律法规的最新变化,并运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结合职业判断,帮助开票员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以此增强票据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与自觉性,提高票据管理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确保高校票据使用规范、管理有序。

3.制约追踪控制,严格预借票据的使用与监管。随着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来自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合作的科研课题经费(横向课题经费)也在大规模增长,一些项目委托方为求简化项目款项支付手续,往往强势要求高校先行开具发票,故而导致目前许多高校普遍存在经费未到发票先开的状况。由于借出发票长期得不到处理,预开发票款项不能及时收回或者长期无法收回,致使预借税款不能及时冲销,不仅影响该借款项目的结题决算,更因已开发票的常年挂账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故高校应当对借出发票严格控制,可以将预借发票纳入管理系统,如按照高校实际需要对预借发票的权限根据各个项目的数量和期限进行事前预算控制;对已借发票超过一定数量或超过限定期限而尚未结题决算的项目限制再次借票,甚至还可以对已借出发票超期不处理的项目,通过限制项目负责人的借款权限加以控制。

4.监督检查控制,强化票据管理稽查机制。高校应当加强票据管理的稽查工作,健全包括二级学院、人事、科研、财务、审计、监察等部门在内的票据管理监督体系,建立票据管理的稽核检查机制,合理保证各项收入数据的真实准确。如票据稽核人员应当实时跟踪票据使用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核查票据的领、销、存数量是否正确;仔细检查已开票据的金额大小写是否一致,存根号码是否连续;及时复核各项收费票据的金额汇总是否正确,是否适时足额上缴;票据管理人员应当积极主动对票据使用及收费款项的上缴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分析,并及时反馈至用票单位和稽查部门,有效防止票款的坐收坐支、截留挪用、私设小金库等违规乱纪行为,真正发挥票据的资金监管职能,提高高校资金的运转效率。

5.信息系统控制,全面提升票据管理水平。随着票据管理制度的逐步健全,高校应当加大票据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尽可能将票据从购买、入库、领用、开票、缴款、核销、销毁、稽查等各个环节纳入统一管理;并使之与账务系统、人事系统、科研系统、监审系统等互联互通,将票据管理和学校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紧密联系。

首先,通过信息化手段对票据的购买、领用、核销、结存等环节设计科学的管理流程,将全校所有的票据都纳入票据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并加以控制。其次,设立票据保管(发放)人员和票据审批人员的权限范围,并通过和人事系统的互联互通明确票据专管员责任,从制度上保证了票据领用的安全性。再次,根据《财政票据管理办法》的规定,针对各使用单位开展的业务设定相应的收费项目,明确收费对象、收费依据、启用时间、截至时间,并可以在票据管理系统中直接生成及打印收费许可证,真正做到依法合规收费。最后,在票据管理系统中通过对使用部门、收费项目、票据类型等各项流程的设置,来规范票据的使用范围和用途,并通过与账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和财务入账项目、入账科目等财务入账规则进行校验,直接生成临时凭单,自动进行账务处理,极大提高票据管理工作效率。

票据管理信息系统的健康运行可以有效支持“申请使用、缴旧领新、分次限量、票款同步”的票据监管新模式。符合《财政票据管理办法》倡导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思路,有助于票据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结束语

高校票据管理是财务管理中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票据管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日益完善的制度建设,人员素质的不断提升,票据电子化监管的不断推进;由于票据管理环节众多、种类复杂、人员分散,高校应当加强票据管理的内部控制建设,强化内部监督和检查;规范高校收费行为,严禁违规使用财政票据,杜绝乱收费;加强信息与沟通,搭建连接财务、人事、科研、审计等相关职能部门在内的票据监管信息平台,确保票据领用有审批、开票内容有核对、收款入账有监督、票据核销有督促,全面促进票据管理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冉福松.浅析高校票据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之友,2009(8)

[2]财政部.财政票据管理办法[S].2013

[3]王雄英.高校票据管理实务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1(10)

[4]孔萌.高校财务收费票据管理之我见[J].财政监督,2013(7)

[5]孙国光,王彦龙,何炜.高校票据管理信息化探索[J].教育财会研究,2011(8)

(作者单位:嘉应学院财务处广东梅州514015)

工程发票管理规定篇9

关键词:医院财务票据管理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对医院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医院的经营模式也随之不断的发生着改变,医院之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医院只有靠低成本、高疗效的前提下才能够不断发展。良好规范的财务管理能够为医院健康经营提供支持,票据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医院财务票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票据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有待规范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医院的经营模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并没有跟上步伐,现行的很多财务制度特别是票据管理制度都与医院的实际情况不匹配。缺乏了强有力的医院票据管理制度,造成了一些管理上的漏洞,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责任也往往不能明确界定。这不利于医院的财务监管,也不利于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阻碍了医院的健康发展。

(二)票据管理人员意识有待提高,业务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很多医院的财务人员、工作人员甚至是医院领导都没有正确的认识票据管理的重要性,认为票据管理只是收费、付费的凭证,没有什么实际作用。正是由于有这些不正确的思想存在,造成了很多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在管理过程中票据乱放,使用不严谨的事情时有发生,甚至有些道德素质不高的人会出现私吞收费收入的违法违规行为。而在票据管理过程中,很多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不高,把关不严格,不能甄别票据的真假,也分不清楚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样的票据;在票据填写中也常常出现大小写不分,字迹不清等现象。

(三)票据种类需要不断完善,票据使用过程需要强化

医院的体制正在发生变化,其单一的性质也在悄然变化。医院已经不是过去单一的医疗机构,医院的业务也不断增多,对于票据的要求也不再只是单一的诸如门诊票据、住院费、挂号费等收费单据,还包括了学习费、培训费等行政性的收费票据。而在票据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监管不严格,重视程度不够,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如收费票据核销过程简单,外来发票的金额与支出不对等,甚至违规及逃税发票偶有出现,导致了很多违规行为的发生。

二、加强财务票据管理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医院票据管理制度和监察制度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做好医院的票据管理,首先要制定和完善一套合理有效的票据管理制度,对票据的购买、申领、保管、使用、核销、审核都要有明确的规定,同时要成立专门的监察机构,对票据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有效地避免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保障医院的资金安全,降低票据的风险性。同时做到奖惩分明,对于票据管理使用好的员工要奖励,对于那些违规违法行为要坚决制止,严惩不贷。通过明确、严格的制度来保障票据管理顺利进行,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二)提高票据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

无论是领导还是一般工作人员,都要提高财务管理意识,在票据的管理和使用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通过对财务规章制度和国家法律的学习,不断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增强对票据管理的认识。特别是对收费窗口的人员来说,除了要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意识,更要认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规范和自我约束。同时还要加强票据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根据不同用途,选择不同的票据,正确的填写和使用票据,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提升综合素质。

(三)强化票据使用过程,对外取得的发票要加强票据真实性和合法性的审核把关

严格把好票据使用关,对票据实行定量领用,及时收回,专人专用,要避免过量领取,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要及时核对票据存根上的金额和实际入账金额,做到账表相符,帐票相符,实行财务统一管理。同时,更要注意退费退票的把关管理,严格核销环节管理。退费时应回收发票及相关单据,对大额退费要求提供有效证件并由相关医生或经办部门在发票后注明退费原因。坚持收现金的退现,刷银行卡的退回至银行卡。收费员应将当日的退款单独整理,以便稽核人员审核。对于其他对外取得的票据,严格审核财务要素,要在票据上注明使用情况、用途,财务人员要认真核对金额以及票据真伪,严格控制报销。以防项目单位骗取、套取专项资金造成可乘之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杜绝票据管理人员私吞、浪费等行为的发生。

(四)全力推进现代化工具在票据管理过程中的运用

目前,医院里拥有很多先进的现代化治疗设备、仪器,作为财务管理来说,也应该采用现代化工具进行管理。运用电脑来进行票据管理,不仅可以将收费信息及时的传递给各科室,而且有利于财务对入账收费金额及时核算,同时还有利于及时发现工作中出现的错误,可以很好地监督工作人员,降低风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电脑进行票据管理,十分利于医院推行全成本核算,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起到节约增效的作用。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医院的财务票据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也十分复杂的工作。它需要有力制度和严格的监管,需要高素质、强能力的工作人员,也需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工具,医院的财务票据管理才能发挥其作用,为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曹长安,陈叔佑.一级以下医疗机构药品票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首都医药,2009,12(21):451

工程发票管理规定篇10

关键词:建筑业分包开票

不少建筑业同行们不太清楚分包开票应当如何办理,经查阅资料和业务实践,把有关的情况做一个交流汇报。

一、相关的法律规定

《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五条第三款,规定“纳税人将建筑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建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可以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禁止总承包单位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施工总承包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严禁个人承揽分包工程业务。”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分包工程发包人将专业工程或劳务作业分包给不具备相应专业资质条件的分包工程承包人是违法分包。”

河南省地税局《建筑业营业税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八条,规定“纳税人将建筑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支付其他单位的分包款未取得合法有效凭证的,不得扣除。支付给个人的分包款不得扣除。

《河南省地方税务局税收征管业务规程》规定,分包人按分包营业额申报纳税后开具分包发票,总包人按总包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的分包款后的余额申报纳税,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可以就总包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开具总包发票。

二、分包开票办理程序

在公司机构所在地施工的,分包方单位也在公司机构所在地,需要分包方持分包合同、分包方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资料,到公司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分包登记。这时需要注意的是,分包合同要符合一定的格式,能从合同看出和总包合同是同一个施工项目。

一般情况下,付款单位会在付款前要求收款单位提供发票,假如项目发包方付款给总包单位,总包单位再付款给分包单位,正确的办法是,分包单位先开具分包发票给总包单位,开票前需要在总包单位的主管税务机关按分包发票额缴纳营业税,然后开具分包发票。这时,总包单位是代开票的,总包开票额会大于分包开票额,总包开票需要缴纳的税款是总包开票额大于分包开票额的差额部分。例如,分包开票50万元,总包开票101万元,分包开票时缴纳50万元的3%计1.5万元的营业税;总包开票101万元,只需缴纳101-50=51万元3%计1.53万元的营业税。如果总包单位是自开票,在开票的时间上,要求最好和分包开票在同一个月份,在次月纳税申报时,只就总包开票、分包开票的差额部分缴纳营业税。

异地施工的,需要从各自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外出经营税收管理证明,并持总包合同、分包合同以及各自公司的税务登记证等资料到施工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项目登记,具体过程各地情况会有差异,先经税务专管员检查资料,输入电脑,再到办税大厅完税、开票。开票时,应该分包开票在前,总包开票在后,这样,总包开票时就能把分包开票时已经交的营业税款抵扣,起到差额纳税的作用。

分包是劳务分包的,分包方开具的是建筑业发票,不是劳务发票,按建筑业的营业税率3%计算营业税。

三、掌握分包开票正确做法的意义

如果不了解分包开票的规定,就不能按分包的正确做法进行分包操作,大量的建筑工程存在这样的情况,许多分项工程不能分包给合法的分包方,分包方只是劳务队或其他类似的团队,这方面的成本支出,只能由施工方提供材料发票解决。

分项工程施工由一些施工班组组成,这些施工班组由劳务分包方负责,多年以前,这些劳务分包方面的成本支出,由施工班组提供施工作业人员的身份证复印件、工资表作为依据,但国家陆续出台了规定,进行了限制。在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公司,成本支出的合理性会受到质疑,税务机关认为,工资表限于公司的员工,劳务队属于劳务性质,应该提供劳务发票。开具劳务发票会增加劳务队的成本,这部分成本最终会转嫁到总包单位。

劳务队的工资表在遇到劳动监察方面的检查时,会要求按劳动法律要求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社会保险费用占工资费用的比例高达31%,是一笔非常庞大的开支,如何正确解决,还有待商榷。

河南省的建筑业营业税管理办法进行了明确规定,支付给个人的分包款不得扣除。所以分包方必须是单位,回应了建筑方面的“严禁个人承揽分包工程”的法律规定。

正确进行分包操作,可以保证在正常进行工程施工的前提下,有效解决建筑业成本发票问题。

分包后总包方的企业所得税问题。因为企业所得税计征依据是应纳税所得额,在查账征收情况下,因为营业额是扣除分包额后的余额,总包方实际只承担差额部分营业额,所以是差额部分营业额扣除相应成本费用所对应的应纳税所得额,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的依据。

核定征收的情况下,应纳税营业额是扣除分包额后的余额,应纳所得税额是应纳税营业额乘以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同样也是按扣除分包额后的余额计征企业所得税。

参考资料:

[1]国务院令第540号《营业税暂行条例》

[2]主席令第46号《建筑法》

[3]建设部令第124号《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施工公包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