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质量提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17:03

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篇1

“学校以育人为本,育人以教学为先。”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质量更是学校安身立命之本。多年来,我校全面实施党中央“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新八字方针,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始终坚持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形成了上下同心服务本科教学、一切工作围绕本科教学的良好氛围,全力提升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人才培养质量日益攀升,办学特色日趋鲜明。

我校连续几年的扩招,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对教学资源和教学管理形成了较大的压力。在新形势下,为了全面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学校努力建立了一套系统、科学、全面、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实施教学质量的全面管理,促进和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意义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和约束机制是保障教学质量之关键。建立完善的教学运行机制,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育人环境,是教学管理的基本要求,能更好地使教学工作自始至终处于有效的监督和调控之下,向着确定的目标有序地运行。

教学质量监控的目标。是通过对教学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各环节进行系统地监督、控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对教学质量的保证和提高。通过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有效运作,有目的地对教学质量系统进行评价、监督,使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目的。

通过科学、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与实施,一方面可以使学校的管理者能够对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制定有关政策并付诸实施;另外通过监控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教师教学业务素质的提高,鼓励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授课质量;同时也是最关键的即通过监控教学质量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以保证学生在大学阶段能获得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牢固掌握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二、我校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机构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为保证对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落到实处。我院一直在开展对教学基本建设的研究和教学运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我校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构建了一个动态、多层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这一质量监控体系由学校、二级院(系、部)、教研室构成三级监控组织,根据管理职能,在不同层次上实施质量监控。我院的教学质量监控组织体系包括由教学督导组、院系领导、同行专家、学生网上评教及学生信息员队伍五个部分所组成。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由教务处统一进行组织、协调。收集、整理和分析并反馈各种信息,从整体上规划、执行教学质量的监控。

三、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模式

1 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标准制度

教学质量管理是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核心,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是高校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了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的制度体系,我校从质量建设、质量管理、质量评估等方面入手,根据我校教学管理情况,构建了质量监控体系框架,进一步完善各教学环节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及教学管理文件,编制了《质量监控体系》文件汇编,制定和完善了沈阳化工学院教学听课工作规程、沈阳化工学院学籍审查工作规程、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与评价指标体系、沈阳化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等教学管理文件,并将教学评价从课堂延伸到考试命题、试卷评阅、实践教学等环节。初步形成了我校教学质量监控的制度体系,保证了质量建设的有序性,质量管理的有效性。

2 以质量为核心,狠抓教学全程监控

学校教育最主要、最直接的教育形式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建立一套切合实际,适合学科发展且能体现人才培养特点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是至关重要的。我院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教学前准备情况监控、教学过程中多方位监控、教学完成后监控三大部分。

四、结束语

我们坚持过程、效果相结合,强词过程质量控制和结果质量考核,使我院教学质量的提高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整个监控系统的建立使我院近年来在持续扩招,生源质量相对下降以及教学资源短缺的情况下,保证教学质量不滑坡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

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篇2

关键字:高校;教学质量;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7-0072-02

美国著名的教育专家马丁・特罗认为,以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衡量指标,高等教育的l展可分为精英、大众、普及三个阶段,低于15%为精英教育阶段、介于15%―50%之间为大众教育阶段、达到50%以上为普及教育阶段。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高校开始大规模扩大招生,在大学生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如何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越来越被教育专家、学者所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总的来看,高等教育质量包括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教学质量、教师科研能力、师资水平、学风建设等多方面。

一、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1]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组成部分,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如下。

第一,推动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实现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科学、系统、多元化的课程建设体系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改进高等教育管理、提升高校教育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是高等教育健康、合理、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推动。

第二,有助于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和实施者,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对课程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教学能力、工作态度是息息相关的,教学质量的提升必然会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第三,顺应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对高校教育质量提升的要求。截止到2015年9月,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852所,高等教育在校总规模达3647万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40%。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入学人数的大幅度增长,加强课程教学质量建设,对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完成大学课程教学具有重要作用,是解决大学生招生数量增加与人才培养质量下降之矛盾的有效途径。

第四,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作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之一,对培养优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2]。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以提升课程质量为切入点,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结构,合理安排课程设置,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能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和不断发展,成为提升综合国力和创新能力的动力支持。

二、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路径

大学生的专业课程设置要顺应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开展、体现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反映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其关键点是能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提升高校课程教学质量的途径有以下几点。

(一)顺应时展,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树立全面、科学、多元化、多层次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个性化、多类型的需求。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强化教育质量保障意识,对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授课模式、教学方法手段、课程评价体系等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如英国、荷兰、美国、日本等国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起步较早,对如何提升课程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经验。我们应积极借鉴他们的先进成果和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和就业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构建合理、科学、系统的质量保障平台。

(二)把握好人才培养定位

高校作为开展教学工作的主体,要充分考虑到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并根据自身的办学目标、特色和实力,结合学校的师资状况、办学水平、专业和学科特色,做好人才培养的定位。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知识、能力、素质与学生的个性协调发展相结合,以应用型、创新型、特色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能的复合型人才。针对不同的学科专业,要突出专业特色和学科定位,根据学科特点、师资情况、现有办学条件、人才素质的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和人才培养目标,将人才培养的最终成果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结合。

(三)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制定实施的关于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设置、课程结构、专业教学模式、学分和课时量等教育教学总体方案,对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专业素养等提出明确的标准,是教师组织教学过程、把握教学进度、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依据。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做出相应调整,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优化课程内容和知识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设置,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四)优化课程设置,推进课程改革

树立课程人才观,把传授理论知识、加强专业实践能力和提升综合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全面发展。积极探索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宽口径、厚基础”的学科基础理论教育、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传授,同时突出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实现从知识传授向注重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推进课程体制改革,对课程目标设置、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等加以调整和创新;优化专业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设置,开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主修与辅修课程相结合;调整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学分、学时比例,建立多学科、专业交叉的课程体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五)建立课程质量保障平台,健全质量评价体系

高等院校作为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主体,教学主管部门要制定课程质量保障的相关政策规定,建立不同专业、不同类别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标准,完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管理和相关协调工作。加强内部质量监控,建立一个系统的、公平的、合理的课程质量o督评价体系,对教学过程、课程设置、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学方式、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实现等方面进行监督和自评,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形成书面的质量评估报告[3]。尤其要合理接受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并将其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健全学校、教师、学生相互监督、相互评价的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对教学质量进行自我监督和评价,有利于教学管理模式的改进,也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高校教学和科研的主体,教师队伍的师资结构、综合素质、教学水平、工作态度与课堂教学质量息息相关。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积极引进教授、博士等高职称、高学历人才补充师资队伍,加大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工作。鼓励本校教师通过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担任访问学者、到国内外知名院校进修学习、参加继续教育等形式,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学术水平。加强与其他院校、专业的文化交流与经验借鉴,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术讲座、专题会议、教学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营造尊师重教的校园环境,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鼓励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七)推进精品课程建设

“国家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重视精品课程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构建部级、省级、校级三级精品开放课程体系,不断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广泛利用网络平台和现代化教学信息资源,提供精品课程让学生在线观看和学习,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充分利用。学生通过观看和学习不同院校开放的精品课程,有利于了解其他高校的课程学习状况,开拓了学术视野,加深了对专业课程的理解等。

三、结论

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灵魂和生命线,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课程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依据,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体现。在不断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前提下,以课程教学管理改革为关键点,转变高等教育思想观念,把握好人才培养定位,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培训,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健全课程质量监督评价体系,形成全面的课程教学质量保障运行机制,有利于专业课程的不断调整优化和可持续发展,为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

的理解与实践问题[J].集美大学学报,2010,(11).

[2][美]布伦南;陆爱华等译.高等教育质量管理[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篇3

针对新疆大学的多媒体教室现状,研究制定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升级改造方案与建设标准,实现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网络集中控制管理和多媒体教室信息化管理,完善多媒体教室设备管理制度,完善信息化培训教案,从技术和管理层面辅助多媒体课堂教学,实现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质量的保障与提升。

关键词:

多媒体教室;教学质量;保障与提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前沿,研究实现多媒体教室教学设备的网络集中控制管理和对多媒体教室进行信息化管理是实现多媒体教室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一新疆大学多媒体教室的现状分析

新疆大学在多媒体教室的建设、运行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分析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缺乏符合我校教学实际的建设标准

由于对高校信息化建设规律认识不足,在我校多媒体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先进行多媒体教室建设,后制定规章制度的工作思路。[1]

(二)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缺现代化管理的现象

国内高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通常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多媒体教室的基础设施建设,倾向于购买“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2]往往忽略了建设后期对多媒体教室的有效管理与维护。导致多媒体教室建设完成后,没有足够的多媒体教室管理软件可供使用,从而降低了多媒体教室的利用效率。

(三)部分教师的信息化教育水平严重制约多媒体

教学质量的提升由于教师岗前培训中未进行系统的信息化教学培训,造成部分任课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设备操作不规范或误操作,影响多媒体教室的正常使用及教学进程。

二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质量保障与提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一)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质量保障与提升的研究思路

根据教育部《中国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发展任务,结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技术标准委员会颁布实施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工程建设规范》及内地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经验,对新疆大学所有多媒体教室进行全面摸底,最终提出多媒体教室建设标准及现有教学设备的全面升级改造方案。

(二)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质量保障与提升的主要内容

构建一个集网络技术、音视频技术、多媒体技术、软件应用技术等于一体的先进的多媒体教室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从根本上解决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和管理问题。

1.确定多媒体教室中硬件设备的建设标准和升级改造方案

首先研究制定符合新疆大学教学实际的多媒体教室建设标准,依据标准对我校现有多媒体教室进行信息化升级改造。多媒体教室信息化改造项目基于顶层设计、分步实施、逐步完善,资源有效共享、多系统间设备最大限度复用的思路,[3]遵循安全稳定可靠、可扩展、技术先进性、操作维护简便性和经济实用性原则。

2.探索、引入可视化多媒体教室综合管理平台并开展应用研究

新疆大学拥有三个校区,三个校区共计165间多媒体教室,通过对我校多媒体教室进行调研,对各种规划方案比对、论证,确定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符合新疆大学教学实际状况的多媒体教室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并在市场中筛选最符合我校多媒体教室现状的产品,对多媒体教室的教学设备及教学过程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

3.探索研究符合新疆大学教学实际的多媒体教室管理与使用制度

制定新疆大学多媒体教室信息化建设规章制度,使我校的多媒体教学的硬件配备、软件应用、岗位队伍建设、资源库建设、现代教育教学设施的管理和使用上都有章可循。努力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又好、又快的良性发展,指导今后的多媒体教室信息化建设。

4.建立培训机制,制定培训教案,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

制定多媒体教室使用培训教案,以此规范任课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操作。积极开展管理人员和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提升信息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并逐步建立工作规范;完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考核标准,将信息技术能力评价结果纳入任课教师考核。本研究将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帮助任课教师快速掌握信息技术教学,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总结与展望

(一)总结

新疆大学现已成功地全面升级改造了多媒体硬件设备,从技术层面基本实现了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室的教学质量保障的基本要求。具体总结如下:

1.明确符合我校实际多媒体教室建设内容和设备技术标准

通过走访任课教师、教务处及大楼部工作人员,分析总结各部门提出的宝贵意见,并结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技术标准委员会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工程建设规范》,最终制定符合新疆大学实际教学状况的多媒体教室升级改造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和教学设备技术参数。

2.建立新疆大学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建设标准

(1)多媒体网络中央控制器

网络中央控制器具有一键开关机,讲动控制功能;投影机、计算机断电延迟保护;支持投影机的状态检测及用时检测;具有防盗报警功能,可远程锁定,防止非授权用户使用;支持本地电子课表管理。

(2)多媒体中控讲台

中控讲台预留读卡器安装位置,内含电子锁,可通过钥匙、校园卡开启,也可根据需求满足多个逻辑条件下开启。

(3)引入符合新疆大学教学实际的可视化多媒体教室综合信息管理平台

在经过升级改造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基础之上,引入了可视化多媒体教室综合管理平台系统。该平台系统有两部分组成:前端多媒体教室和后台主控中心,如图1所示,利用新疆大学校园网络,实现多媒体教学环境的远程控制管理。该可视化管理平台可以有效发挥管理资源再配置功能,加强设备使用过程监督,有效降低多媒体设备故障率,对多媒体教室的教学设备及教学过程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

(4)制订网络环境下多媒体设备管理制度及使用手册

本研究以新疆大学教育信息化标准为依据,以教务处、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为重要内容,特制定了《网络环境下多媒体设备管理制度》、《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等。以上规章制度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室的利用率,为保障教学安全和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5)建设可靠的多媒体教室运维保障队伍,完善多培训方案

初步建设了一支可靠的多媒体教室维护队伍,基本能在第一时间解决多媒体教室的教学设备故障,为提高我校多媒体教室的运行和维护做出努力,为提升多媒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奠定基础。研究制定了新疆大学多媒体设备操作标准和规范,并制成培训教材,配合教务处在教师培训中加入此项内容,不断提高广大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为不断提升多媒体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展望

今后,要实现多媒体教室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一步提升多媒体教学质量和保障教学安全;另要根据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根本宗旨,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本培养质量方面,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金玉.高校多媒体教室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22(23):41-44.

[2]符南华,杨进东,陈亮.高校多媒体教室的分类及教学模式浅析[J].教育信息化,2003,16(1):52-53.

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篇4

关键词:高校;多媒体教学;教学质量

一、我国高校多媒体教学的发展历程

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使用的普及,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已成为高校最常用的教学手段。高校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主要表现手段有:计算机机房的设立、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投影仪的出现等[1]。我国高校多媒体教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多媒体教学的初步尝试和探索阶段,从20世纪八十年代到21世纪初[1]。多媒体教学这一新生事物的引进,受到师生的普遍好评,但是由于我国当时经济条件比较落后,计算机价格昂贵,技术更新缓慢,使得多媒体教学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普及,却为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奠定了基础。第二阶段是多媒体的兴起阶段,从2000年至2007年[1]。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计算机软硬件进一步完善,使得多媒体教学成为普遍现象。但是由于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过分推崇和依赖,自身技术水平落后,照搬照抄网上多媒体课件,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从而影响多媒体教学在高校的发展和使用。第三阶段是多媒体教学和网络结合使用阶段,从2008年至今[1]。由于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网络覆盖面的扩大、教师自身技能的提高,多媒体教学不仅仅局限于多媒体课件和投影仪的使用,网络教学已成为多媒体教学中一种新的表现形式。这一阶段,高校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趋于成熟。

二、高校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多媒体教学借助于计算机,综合文字、动画、声音、图片、影像等,给教学方式带来了变革[2]。具体来说,多媒体教学具有以下优点。第一、提高了教学效率。传统的黑板板书教学,耗时耗力,对于高校紧张的教学节奏已不能适应。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课前准备课件,将课堂讲授内容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不用占用课堂时间书写板书,提高效率。第二、丰富了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将与课程有关的知识通过多媒体图文并茂的展现给学生,提高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同时,由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可以在课堂深入的阐述授课内容,增大课堂容量,丰富教学内容,开拓了学生视野。第三、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可以图文并茂,兼有声音和动画,手段多样,形式新颖,只要使用得当,可以使课堂教学效果生动活泼,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的枯燥乏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三、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任何一项新技术都有其两面性。高校引入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也不例外,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注重形式和技巧,易忽视教学内容[2]。多媒体教学可以采用声音、动画、影像资料等手段,如果教师只是为了追求形式的多样,忽视了教学内容,将使课堂教学被嘈杂的声音和花哨的图片所淹没,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本末倒置,不能突出教学重点,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第二、影响了师生情感交流,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一切教学手段的运用,都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一边书写板书一边观察学生接受情况,通过语言、语调、眼神、重复书写等方式,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3]。但是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过多的将精力放在多媒体的讲说和阐述中,使得多媒体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三、多媒体课件制作不佳,不注重内容更新[1]。很多高校教学工作者,为了减少工作量,使用网上下载的课件或者是自己将书本上的知识简单的堆砌在ppt中,同一多媒体课件简单重复的使用很多年,不注意教学内容的更新,完全违背了多媒体教学的初衷和意义。

四、提高高校多媒体教学质量的应对策略

为了使多媒体更好的为教学服务,规避多媒体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高高校多媒体教学质量,笔者通过多年的高校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对策。第一、加大投入,提升高校多媒体教学中硬件和软件水平。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高校多媒体教学硬件水平有很大的提升,各个高校基本实现了拥有多媒体教室和校园网络全覆盖的局面,但是仍然存在软件水平跟不上硬件发展的现象,大大降低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4]。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鼓励开发与硬件相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和学科网站等,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第二、加强培训,提高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力[5]。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是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的重要内容。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发展更新比较快,学校只有通过对教师不间断、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培训,使教师熟练掌握和多媒体教学相关的软件和计算机操作技能,通过与专业知识的结合,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第三、加强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多媒体教学具有高效、快速、生动等特点,传统的教学手段具有利于师生情感交流的作用[3]。因此,通过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板书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使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第四、制定奖励制度,提高教师课件制作水平。优质的多媒体课件是多媒体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但是高校一般过多关注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不太鼓励教师自行编制多媒体课件[1]。但是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高校应安排一部分经费用于奖励教师自主开发优质多媒体课件,提高教学质量。

五、结语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是教学改革之必然。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这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的学习和完善,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在未来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小玲,杨建荣.信息化下高校多媒体教学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9(2).

[2]陈华.多媒体教学的作用与不足[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2.

[3]张红.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

[4]秦福利.谈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J].高校论坛,2005,(5).

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教学质量;提升路径

在我国现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市场营销”“品牌管理”等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往往存在着既有“教学目标较高、知识观念较新”的高要求,又有“学生基础较差、学习困难较大”的困惑。如何按照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课程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让沉闷的课堂教学获得蓬荜生辉效果?笔者在“服务营销”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曾从以下几条路径进行探索,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实践效果。

1教学相长,精心写好教案

孔子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1]教书,授业解惑。教授学生半桶水,要求教师是一桶水。故此,上课前要求教师熟悉教材,学习并掌握与课程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记得,当我拿到“服务营销”课程的教材时,因为是我第一次教这门课程,心里诚惶诚恐,怎么办?正当我迷惑不解的时候,想到了“笨鸟先飞”警句:一切都从学习开始。于是我便主动利用放寒假的时间,跑书店,蹲图书馆,购买或借阅与“服务营销”课程有关的图书和参考资料。比如,在我备课时置于案头上的图书就有:泽丝曼尔的《服务营销》(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罗伯特的《服务大转移》(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郭国庆的《服务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李雪松的《服务营销学》(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陈祝平的《服务市场营销》(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陈放的《营销教练》(蓝天出版社2010年版)等,便有十余本。在备课及教学过程中,这些图书资料就是我的良师益友,为我驰骋三尺讲台增添了食粮、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教师主动学习的目的,主要是将自己所学习的知识适时融入备课(撰写教案)和教学环节当中。我的做法是:课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精心写好教案。在仔细阅读教材,吃透教材,弄清每一个知识节点的基础上,坚持手写纸质教案和电子教案,并制作ppt(课件)。一个学期下来,我一共撰写了12个纸质教案本子,达15万余字。下面是我在第一章第一节“了解服务”中的备课思考及教学处理过程。关于“服务”这一关键词的界定,我在备课中做了这样的处理:首先,引入国外权威机构———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的定义:“服务是用于出售或者是与产品连带出售的活动、利益或满足感。”[2]其次,引进服务营销学创始人之一———泽丝曼尔的定义:“服务是一种由一方向另一方提供或合作生产的行为、过程和表现,”[3]以及我国国内学者郑锐洪的定义:“服务是具有无形特征的可给人带来某种利益或满足的可供有偿转让的一种或一系列(劳务)活动。”[4]第三,在此基础上,进而提出了本人的学习体会和理解:“服务是指服务提供者所采取具有无形特征,用来满足他人期望和需求的行动、过程及结果。”并把服务的内涵,归纳为以下三个层面,即:服务的主体———是服务提供者;服务的客体(对象)———是集体或别人;服务的本质———是满足他人的期望和需求。因为有了精心的课前准备(既备知识,也备学生和过程),课堂教学便能得心应手,水到渠成。

2讲好绪论课,用知识引导学生入门

绪论课是一门课程教学的入门。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可见,讲好开学的第一堂课,用知识和科学引导学生入门,其意义非同小可。故此,我在寒假期间就着手“绪论课”的备课工作。以下是我在《服务营销》绪论课中精心设计的三个方面的知识要点:一是什么是服务营销学(从“是什么”入门)?我采用“群狼猎大象”的故事引入。之后,给同学们归纳成三句话:服务营销学是市场营销中的一支重要分支学科(属于无形商品市场营销部分);服务营销学是一门介于产业经济学与市场管理学之间的综合性(边缘性)学科;服务营销学是现代服务产业蓬勃发展的新兴管理学科。二是服务营销课程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中地位如何(回答“为什么”的问题)?我用“接力棒”的比喻来讲授这门课程的专业地位:这是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它的前置课是市场营销学,它的后置课是客户关系管理和服务营销实训等课程。在市场营销课程体系中,服务营销课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三是我们如何参与到服务营销课程的学习环境中(解答“怎么办”的问题)?如何搞好课程学习?我先是讲了自己的读书经历,然后给同学们提出了四点学习要求:一要立志———树立以学为本的思想;二要尊重他人和自己———坚持到课学习;三要人到手到———学习做课堂笔记;四要人勤腿勤———勤阅读,多实践。一堂绪论课,所花时间并不多,它却让学生了解了该门课程的丰富内涵、地位及学习方向,懂得了如何进行学习的道理;进而武装了同学们的思想,调动了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积极性。

3深入浅出,结合身边案例教学

孔子曾经说过,“君子之教,喻也。”意思是说,君子教学,用的方法就是“喻”。深入浅出,用身边的案例来说明比较深奥的道理,这是课堂教学中应该遵循的重要法则之一[5]。比如,我在第六章第一节“服务直销渠道”的教学中,就是联系广州市海珠区工业大道石溪农贸市场菜商们卖菜的案例开讲的:有一部分菜商,每天天还没亮就骑着三轮摩托车到车站、码头采购生鲜蔬菜,而后在自己的档位上销售。我们把这种营销方式,叫做经销。而另一种菜商,也是在天还没有亮,就要到自家承租地里采摘生鲜蔬菜,然后用三轮摩的拉到菜市场,找一个地摊、吆喝着卖菜,我们将这种销售方式,叫做直销。那么,什么是直销呢?直销与、经销等相比有哪些不同特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紧接着,老师引导学生进入专业知识的课堂学习。同样,在讲授直销与非法传销的区别时,我又列举了自己身边一个年轻人误入非法传销歧途的故事,不仅自己深受其害,而且使家里人及亲戚朋友蒙受很大损失。身边的案例,给了同学们深刻的印象。与此同时,老师及时对同学们进行思想教育。如何防范非法传销?课堂上老师教同学们几招:第一,请你不要相信天上会掉馅饼;第二,不见兔子不撒鹰,守住自己的钱袋;第三,遵循商界规矩,一切关系的建立都要订立合同;第四,请不要感情用事;第五,要审查机构(公司)的资质。

4营造教学氛围,将视频歌曲引进课堂

服务有形展示中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服务场景设计。服务场景设计,既有外观有形物设计,也有服务场景氛围设计。课堂教学场景同样涉及到教学氛围的设计问题。我在有关章节的教学中注意把视频或视频歌曲引进课堂,用以渲染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5巧设问题,适时组织课堂讨论

连着两节课的连堂课教学过程,如果全程都是由老师一个人讲,不仅老师讲课十分辛苦,而且学生听课也会很疲倦。因此,我在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中,都会设计某些疑问(即提出问题),进而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或者与学生进行互动。例如,在讲授服务定价方法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个课堂讨论题:有人说成本导向定价法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方法,它存在既不考虑市场需求因素、也没有考虑竞争者因素的缺点,但是现实中仍然有那么多的企业采用成本导向定价方法,这是为什么呢?在课堂上,围绕这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在多个学生回答问题后,老师最后进行归纳,其理由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成本导向定价法的定价简单明了;二是绝大企业采用这种定价方法时,市场价格会趋于相似,从而避免了行业的价格战;三是用这种定价方法,对于买方和卖方来讲,都会觉得比较公平。又如,在讲授服务人员的招聘与激励一节时,我设计的讨论题目是:为什么顶尖的服务企业在招聘员工时,更看重的是其积极态度,而并非特殊技能?让学生广泛讨论,然后老师归纳并解释:因工作态度反映了员工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企业视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作为员工招聘的重要原则。这样,老师在讲授课程专业知识的同时,会将职业思想、励志教育等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6用心批阅作业,让鼓励点燃学生的热情

古人曰:“严师出高徒,艺精靠磨练。”课程教学不仅需要老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还需要对学生生活学习的严格要求。新学期开学伊始,在第一堂课我就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课堂学习要作听课笔记,要按时完成课程作业。一个学期至少提交二~三次作业(或课堂笔记),其作业成绩作为平常成绩及总评成绩的组成部分。同学们每一次交来的作业(或笔记),我都会抓紧时间甚至会连夜进行批阅。当我阅到那些字迹工整、记录全面的笔记(作业)时,都会情不自禁地批上几句:从你的笔记中可以看出,你是一个学习态度端正、学习刻苦认真的同学;你的字写得漂亮,笔记整洁全面,相信一分耕耘会有一分收获。老师给你点赞,一起加油吧!又如,有的同学的笔记,不仅有完整的课堂笔记,还有课外的参考资料和学习体会。见此,我写下的批语是:读了你的笔记,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课堂上认真听课思考、夜灯下看书苦读的身影。我为这种热爱学习、奋发向上的好学精神点赞,让我们做一个有知识、有能力、高尚的人,继续努力吧!每当班上学习委员把作业(笔记)本子拿回去发至同学们手中的时候,课室里立刻沸腾起来,大家都争先恐后抢夺笔记本,互相传阅着老师给出的评价。由此可见,虽然是简简单单的几句评语,但它给同学们带来的心灵震撼,以及学习上的鼓舞,实在是不可小觑。

参考文献:

[1]孔祥林.图说孔子[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96.

[2]泽丝曼尔,比特纳.服务营销[m].张成金,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25.

[3]苏琴.服务营销[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3.

[4]郑锐洪.服务营销[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1.

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篇6

【关键词】高校;健美操;微格教学;质量

高校健美操教学,一直是高校众多体育锻炼项目中十分重要的学科之一,相比于其他的科目,健美操更加的灵活优美,因而得到了相当多女生的青睐。但是在实际的健美操教学当中,整体的教学效果却一直不是很好,其教学质量难以获得有效的提升。对于健美操的教学质量而言,其本身指的是健美操的实际节奏感与动作的关键性,如果学生的动作十分标准,并且较好地满足了高校健美操锻炼的实际要求,则属于教学质量上的提升。但是实际上的教学质量提升,却相当的局限,甚至没有切实满足健美操教学的实质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落后,与现代教育的许多观念截然不符,甚至在一些内容上出现了严重的冲突,而这样的状况造成了教学质量难以获得有效的提高。为此,一些教师开始尝试将微格教学放置到健美操教学当中,这是一种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手段,本身的教学实效性相当高,而其在高校健美操的教学中,也取得了相当良好的效果。

一、微格教学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应用的主要特征

在高校健美操运用微格教学方法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切实的认识到,健美操的教学内容要与微格教学方式形成最为合理的融合,才能够实时发挥整体的教学功能。但是想要达到这一层次的教学内容十分不容易,它需要以微格教学的特征为基础,并进行多方面的完善和改革。首先,健美操教学需要有连夜切实的教学目标,尤其是在运用微格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与传统的健美操教学切实的区别开来,甚至是每一个动作上的细节,都要直接明显地传授给学生。在运用微格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明确每一个动作都有一定的特殊性,而且分别满足了不同的时代要求,因而需要进行最为科学和本质上的规范,使得这些动作变得简单合理,能够迅速得到人们的认可。其次,由于微格教学是一种细节上的观察教学,如果人数过多,很容易导致观察效果并不是很好,进而影响整体的教学质量。因而通常情况下的微格教学,仅仅有3到5个人,而相应的,给予这些人的时间也比较短,一般以10分钟为准。非常有趣的是健美操微格教学在近些年的创新过程中衍生出了5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即由学生进行一定时间上的讲课,而这一讲课过程建立在10分钟的健美操细节观察上。不得不承认,这一做法是十分成功的,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成为主讲人,并且也会是一员评价者,因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清楚的了解自身哪些动作细节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并相应地进行改善,尤其是一些基础的习惯内容,自身往往不容易察觉地到。最后,健美操采用微格教学,可以使得相当多的教学内容完全以教学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而不再是直接的动作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十分直观,它与相当多的多媒体设备联系到了一起。并且通过这些摄像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到自己动作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通过向教师的询问获得改善的方法。

二、微格教学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

(一)合理地学习健美操理论知识

想要切实提高高校健美操的教学质量,首先必须明确高校的健美操所包括的内容除了各种各样的动作以外,还包括一定的健美操理论知识,而每一个健美操理论知识都对后期的幼餍纬捎凶抛钗直接的影响,因而在学习健美操的时候,通过合理的微格教学,可以使学生切实了解完善的健美操音乐,接着在音乐的基础上确定整体的健美操基调,并科学的掌握每一个健美操动作。在这些内容当中,首先要对相关的音乐内容进行实际的学习,正确的认识不同风格的健美操也会有相应的音乐存在。而健美操音乐本身对于健美操风格有着不同的影响,因而只有在确定健美操背景音乐的状况下,才能够形成健美操的动作类型。接着,在微格教学中的健美操教学,还可以让学生切实的了解到相关的健美操理论知识,而近些年的健美操教学过于注重动作方面的教学,严重忽视了理论方面教学的重要性,导致最终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而采用微格教学可以着重强化这方面的内容,使得学生的健美操学习更加全面,不容易出现动作细节上的问题。最后,微格教学是一种视频观察教学,在这一教学形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受到了充分的尊重,并且给予了教师相当多的空暇时间,可以用来对学生加以科学的指导,使得学生在了解完善有效的健美操理论知识的状况下,进行深层次的健美操训练。

(二)对健美操进行表演上的细节示范

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篇7

[关键词]高等教育课堂教学人才培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把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1]。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提高质量的第一要务当为人才培养。“尽管大学的职责和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扩展与变化,但大学的根本任务依然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高校课堂。目前,课堂教学仍然是高等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2]。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日趋普及化、大众化。而从以前的选拔式的高等教育到目前高等教育的大面积普及,在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等方面随着教育对象的微妙变化而变化。目前,我国共有普通本科院校1112所,占整个高校的47.15%,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就高校教育本身而言,完全不同于中学的控制式、应试式的教育模式,而长期以来形成的“填鸭式”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也将不能完全适应当代大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模式。课堂学习虽然只是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但是课堂教学却是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承担高等教育任务的载体。《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把本科教学作为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所以,高校课堂也就责无旁贷肩负起人才培养的重任。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也就成为高校教师的必然要求。

本文结合当前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从大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层面,创新能力的培养层面等几个层面的研究,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阶梯式教学内容、启发式教学方法、出色的教学表达、严谨的教学组织等研究内容以提高高等教育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适应当前社会对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

一、阶梯式教学内容,适应不同层次学生需求

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内容一直是课堂教学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我国的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培养的人要拥有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课堂教学内容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要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教学内容应该是知识+能力的传授与培养。

研究表明:农业经济时代,7-14岁接受的教育足以应付其后40年的工作和生活对基本知识的需求;在工业经济时代,人们求学的时间延伸为5-22岁;而当今,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的科学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剧增,学习已成为终身需要[3]。知识更新的速度日新月异,一层不变的知识结构将不再适应当前科技发展的需要[4]。针对知识体系的变化,高等教育课堂教学内容也应该由以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的教学为主,转变为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为主的教学内容,“授之于鱼,莫如授之于渔”。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教给学生基本的知识,达到一定的知识积累量外,更重要的内容就是教给学生学习的能力,将学习拓展为一种常态,是一种以较快速度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手段和能力。同时,课堂教学中也应加大具有前瞻性和探索性内容的引导作用,蔡元培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只有具有前沿性、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教学内容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另一方面,创新、实践能力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狄德罗说:“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最有能力的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也是课堂的重要教学内容。提出问题,指具有创新性的科学想象;解决问题,指通过科学实验的方式来验证想象。

为适应上述知识结构和科技发展趋势的变化,高等教育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处于大学阶段的大学生,对自身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和社会体会等都有了一定的认识,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将来的就业倾向以及大学期间的社会实践等综合因素,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有着不同的需求。课堂教学内容应适当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对本专业课程的个体需求层次,安排阶梯式的教学内容,即因材施教来适应不同学生群体对课程内容的需求[5]。阶梯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实施的前提是,任课教师在教授课程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针对学生的情况制订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最低要求学生要通过学习可以顺利获得学分,对于在本课程方面有天赋的学生,可以提前将培养基地或实验室向其开放,甚至可以把其纳入科研团队,得到科研学术氛围的锻炼。《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也就是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对拔尖学生提早实行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篇8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教学教学质量改革路径新形势

中图分类号:G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c)-0158-01

高校计算机课程实践性强,是一门需要较高专业水平与较强技术能力的学科。因此,在高校计算机教学当中也是作为非常重要的课程来对待。然而在新形式的影响下,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并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就影响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及计算机教学的改革路径加以分析,为高校计算机发展事业提出相关建议,切实提升计算机教学质量,让高校计算机教学事业达到预期效果。

1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

随时社会时代的变迁,计算机教学事业也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尽管如此,我国的计算机教学仍处于落后的阶段,使计算机教学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与挑战。下面以影响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进行具体分析。

1.1教学内容因素影响

目前,我国计算机教学教材编写与修订的速度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学内容也较为落后,尤其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各种软件、硬件设施的淘汰率非常高,使教学内容枯燥、古板,技术与技能含量较低。加之,很多高校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太过于模仿传统的教学方式,看重计算机教学的理论性质,把过多的精力投放到教学的环节当中,并没有认识到计算机教学的本质所在,形成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状况,不仅浪费了教学资源,而培养出的人才理论能力往往强于实践操作,与计算机教学事业的实际应用形成较大的反差。因此,改革计算机教学内容已成为首要目标。

1.2教学方式影响因素

计算机的教学与传统教学有很大区别,更多的是实践操作,对于书本上概念定义只是用于理解,除此之外并没有太多的实质性意义。而我国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手段过为单一,它并没有重视计算机课堂上教学方法的运用,也没有采用计算机教学特有的教育方式,只是偏重于理论的灌输,从而大大忽视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1.3教学管理影响因素

近年来,我国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改革,计算机教学也得到大力的推广与普及,但由于长期受传统单一教学模式的影响,在短期内很难得到根本上的改变。而目前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着过于抽象化等多方面问题。把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放在较为重要的教学地位上,不仅浪费过多的资源,更让学生对课程失去学习兴趣,从而影响了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升。

2高校计算机教学在新形势下的改革路径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企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递增,对毕业生的要求除具备综合文化素质修养外,对会使用现代设备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倾向,所以,传统的计算机教学已不再适合当前的社会环境。在新形势下,教学计划改革的指导思想更应该突破“学科体系”的旧传统,真正建立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专业教育与素质培养相互结合的全新教学体系。

2.1树立全新教学理念

如今,大鱼吃小鱼的时代早已过去,现代企业竞争已经不是过去单一产品的竞争,更多的是新理念的比拼。而计算机教学的改革路径更应该树立全新的现念才能可持续发展。首先,构建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以理论知识为前提,以实践操作为基础;理论知识需简洁,专业知识要专精,要本着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合理构建理论知识与技能培养的接口,使学习到的知识真正适合时展的需求。其次,以培养核心能力、优化课程结构为内容,改变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根据培养目标对多门课程结构进行整体优化,达到真正学以致用的目的。最后,可安排职场环境实训,走出教室到行业去;在职场环境中测试已成必然,让学生较早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环境中的需求,看到自身能力的欠缺,更早地让学生在心理和技能运用上得到适应。

2.2实施创新教学方式

计算机教学作为时展的产物,其中必定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如果还是按传统教学模式来加以应用,定会影响其发展速度,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对创新性教学方法的实施已迫在眉睫。作为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来说,计算机课程应该联系最新应用成果来进行教学,要充分利用好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与教学设备,切实提升高校计算机教学效果。具体来说,高校可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把相对枯燥的计算机课堂变得活跃起来,让教师与学生充分进行交流,调动学生的热情。此外,高校计算机教学还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这是一种建立在构建主义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制定成一个或多个任务,通过学生对任务的操作来完成知识传授过程,更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自主动手动脑的能力,从而让学生能够接受计算机课程。

2.3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计算机课程实践性强,只有多上机、多实践才能掌握课程中的知识。在基本计算机的教学中,都是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为第一门教学课程,学习计算基本理论及相关知识。因此,此堂课的好坏也关系着学生今后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如何上好第一堂课也成为计算机教学系统中的关键。作为计算机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多收集与课堂相关的内容技巧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尽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避免过去那种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为他们营造一个较为愉快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最大程度上降低学习计算机的枯燥乏味,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3结语

在学生的认知中,计算机通常都是用来上网、玩游戏、看电影的工具;当有一天把计算机用来学习,整天面对那些枯燥的图表及繁琐的软件工具时,学生显得不感兴趣,不去接受,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因此,若不及时改革计算机教学思路,整天喊着“如何提升教学质量”也只是空谈,更会让计算机的教学事业越走越窄。

参考文献

[1]常香云,陈智高,刘红丽,等.信管专业计算机类课程学习的影响因素及机理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4):55-59.

[2]王燕,郑迎凤.高校计算机教学隐性指标显性化的分析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2(16):60-62.

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篇9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高校光学课程教学质量第二课堂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的“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战略部署和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精神,地方本科院校各项工作都要转向校企合作培养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专业技术型人才。

光学课程属于高等院校光电类专业和物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随着光电科技的发展,光学知识日新月异,光电科技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科研的各个领域,小到一根荧光棒,大到光纤通信。光学知识作为一门课程,在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时如何提炼重点和安排培养手段是当前正值思考的问题。

从光学发展史来说,在由远古时代至20世纪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光学经历了由微粒说发展至波动说,最后提出了波粒二象性的漫长光学现象本质和光本性认识过程,这便是我们所熟知的经典光学时期。之后,随着1960年第一台激光器的出现,光学这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学科再一次焕发青春,涌现出许多新的理论和技术,并渗透至各行各业,形成了现代光学。因此,光学内容不再仅限于几何光学及波动光学的内容,还应包括现代光学的许多新内容和新技术。于是,作为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新升本科院校而言,光学的教学既要扎根必要的光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又要适当向现代光学中一些比较基础的知识和技术拓展,介绍光学基本原理在现代高科技中的一些应用实例,努力做到基础光学内容的现代化以及现代光学内容的基础化。以下结合光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经验,笔者总结了四点提高光学课程教学质量的途径:

第一,注重理论知识与先进技术的协同讲解,强调知识的应用创新

对于新升本应用型高校来说,学生基础相对薄弱,要在有限的几十个学时(一般来说51个课时)中既要系统讲授内容繁杂的经典光学部分,又要适当拓展现代光学内容,如何有效地保障教学质量,确实存在难度。为此,在教学内容上,可以根据光学内容与后续课程的关联程度、学生现有光学知识水平以及光学发展现状,知识点轻重分明,特别加强重要知识点在先进技术中的应用知识,通过理论知识与先进技术的协同讲解,让这些重要的知识点在学生脑袋里根深蒂固和活学活用。

1.避免重复讲授知识。例如,几何光学基本原理中的光的直线传播、折射定律、反射定律等内容在中学阶段就已经讲授过,在大学期间无须重复讲授,最好作为学生课前温习功课内容。

2.贯穿全部课程的知识点要详细讲授。例如,费马原理及其引出的光程概念贯穿整个光学课程后续内容,如果不把光程概念讲透彻,后续内容很难理解。

3.简单介绍知识点。例如,重点讲解单球面折射成像及薄透镜成像,同时简单介绍单球面反射成像,因为单球面反射成像是单球面折射的特例。

4.结合先进技术讲解重点知识。例如,讲授光的干涉与衍射内容时,可介绍现代光学的全息照相科技,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干涉和衍射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培训学生学习知识应用知识创新的思维;反之,介绍常用光学仪器时,一定要增加现代常用光学仪器,让学生感受到科技进步,同时特别注重技术基于的理论知识,比如讲解照相机时,要讲解几何光学和光电效应(CCD技术)的知识。总之,讲解理论时介绍相关技术,介绍硬件时关注基础理论,以此教学模式不断磨炼学生学知识用知识的技术创新能力。

第二,校企合作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教育,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注重课堂教学,并不重视甚至完全忽略了第二课堂的开发。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地在讲台上讲满一堂课,学生坐在下面被动听课,即使课堂上注意师生互动交流,但由于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使得学生接收到的信息量还是比较少的。而第二课堂却不受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及实践,真正发挥其学习主动性,进一步领会、掌握课堂知识,甚至应用于实践当中,同时在实践当中还能发现问题,并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伴随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的逐步建立,第二课堂的开发变得愈发容易。允许和安排学生直接参与产学研合作项目是锻炼学生能力的途径之一。学习光学课程结束,进入校企合作项目,比如偏光显微镜、微分干涉功能、大视场显微镜的设计等项目中,迫使学生思考光学课程知识与设备技术的结合,这样一来,知识的学习及其应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可以更好地践行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方案。

第三,聘请企业专家型教师专题讲学,弥补暂时缺少“双师型”教师的尴尬局面

光学类“双师型”教师既要精通光学理论,又要擅长光电技术,最好是教授型光学工程师。然而,新升本地方普通院校缺少此类人才。高校教师往往也是从其他高校毕业后任教,缺少光学实际应用的经验积累。高校如何弥补此类尴尬的局面呢?把企业的工程师请进课堂或者让他们在企业为学生授课,直接方式就是聘请他们为外聘教师。选择企业或者学校等灵活的授课地点,选择产品的介绍或者工作经验的总结,都对光学专业的学生产生新鲜知识的刺激,极大地增强了教学趣味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制作精品课程课件,保障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的光学课堂教学大部分是用粉笔在黑板上描绘光路图,这种教学手段耗时耗力,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精心制作课件,让光路图显示为清晰明朗的色彩图片,而且光路图中条条光线的制备变成鼠标的点击,节省时间的同时,提高了绘图的标准性,更精彩的是可以动画显示光路的行进路程,光学知识变得直接易懂,光学教学变得轻松愉快。精彩的课件结合教师形象地讲解,让光学课程教学进度和质量都有所保障。

上述四种提升光学课程教学质量的途径是在不断实践总结出来的。实施结果显示,光学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毕业设计题目来源取材于社会和市场实际需求,同时,就业竞争力提高,学校的应用型声誉在实习中和社会中都不断得到提升。实施效果证明,这四种提升途径分别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师资配备和教学效率等方面为光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梁绍,刘昌年,盛正华.光学(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李玉红.“光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成果[J].高等理科教育,2006(2):97-99

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篇10

高职院校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管理质量的具体措施:

一、构建完善的学生管理体制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包含的内容比较多,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行政管理,还包括学生生活方面的管理以及思想信念方面的管理,它是一项综合性的服务管理工作,应用多种管理方法,为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和保障。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效用,使其更加的专业、规范,必须制定全面的学生管理体制,引入柔性化管理理念,使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更加完善和有效。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体制从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以及未来的发展情况相考虑,保证管理体制与学生的发展特点、发展要求适应,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在学生管理体制中引入思政教育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其真正成为有理想的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二、共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帮助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以便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指导学生的行为意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基本上都是在信息社会下成长起来的,受信息网络的影响严重,使学生的思想受到多种文化的冲击,思想观念产生了严重偏差。为了有效降低腐朽思想对学生的影响,必须开展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教育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且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也为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行奠定坚实的环境基础,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效率。

三、积极利用新媒体,提高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影响力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积极地利用新媒体技术和手段,使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时代感,增加其效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者充分利用新媒体,使其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的重要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充分重视新媒体技术运用,不断开展与大学生发展特点相适应的新媒体载体,充分利用新媒体影响力大、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实效性强的特点,增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播途径。例如,对高职院校贴吧、微信、QQ等交友软件进行利用,并且与学生进行在线沟通和交流,方便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及时的了解,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高?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四、强化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