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英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9:07:08

想象力英语篇1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培养创新思维想象力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经济、文化等社会各个方面的往来日渐频繁。而在当前的社会进程中,若要更好的发展,就必须不断的创新,因此,我国目前对具有创新能力的英语人才的需求就显得极为迫切。然而在对我国的英语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后,发现教学模式中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尤其是在培养实践技能型人才的高职英语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都不够重视,使得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不能充分发挥和应用所学知识,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为此,笔者对高职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做出了探讨。

一、当前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1.英语教学内容。大多数高职英语教学并没有选择符合自身教育培养定位的教学内容,而仍是选择传统的教学内容。这是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教学观念使教育管理者没有意识到创新思维和能力教育的重要性,大多数教师也是传统教学的成果,教学思维模式较为传统老套,因此,很难使教学内容更具创新性,也就不存在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的教学方法。

2.英语教学方法。大多强调学生学习的刻苦性而忽视学习的方法性;大多引导学生积极进行集中性思维而很少激发其运用发散性思维;大多偏重于传授给学生异中求同的本领而忽视教会学生同中求异的方法;大多注重对学生进行各种智力因素的训练而放松了对其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师多注重其讲课的经验性而忽视其讲课的科学性。以上诸多因素限制了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3.学生英语考核和评价方法。当前的高职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程度的考核与评价方法仍然是采用应试教育的考核方式,即考试成绩决定一切。尽管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在考核与评价中除了最终的考试成绩决定对学生的成绩与能力以外,还加入了日常平时成绩的考核,但总体来讲,考核与评价方式仍然过于单调,不能体现出学生的真实能力。另外,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核则很少,这也是制约当前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必要性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但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对各类毕业生需求规格的不断提高,职业学院招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那么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希望在哪里?在于教育教学的质量;教育教学的质量体现在哪里?体现在学校培养的"产品"即学生的质量上。

为此,必须对教育教学体制进行了改革,实行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改革。要使这一系列改革在培养高质量人才方面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尽快构建起职业学院的创新教育体系。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强大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核心。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创造的基础,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高职英语的教学中,由于英语是一门国外语言,因此更是需要加强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以促进其学习成绩的提高和综合能力的进一步加强。

三、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实践

1.课文的标题往往体现文章的主旨,课文中的插图一般能对课文内容提供直观的线索。因此,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标题和插图等,结合自己平时所积累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课文内容进行大胆地推断或预测,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用下列内容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预测课文中可能会谈到的内容。

(1)whatdoyouthinkthispassageismainlyaboutaccordingtothetitleandthepicture?

(2)whatwouldyouliketoknowaboutfromthispassage?

(3)whatquestionscouldyouraiseaccordingtothetitle?

(4)whatwouldyouwriteaboutthistitleifyouwerethewriter?

2、在指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文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巧设开放性问题使学生进入所学情境之中,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讨论小组,使他们在相互交换自身体会的同时,进一步促进思维的发散与拓展,充分发挥想象力,使课堂氛围积极向上,继而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如:

希望英语1Unit1,可问Howdoyouwanttospendyourcollegelife?

希望英语1Unit2,可问whatwouldyoudoifyouhavesomeproblemswithyourparents?

希望英语Unit3,可问whatextrmesportsdoyouknow?

3、在学生把握原文主旨的基础上,通过变换人称、改变文体、或充当不同角色等方式,使学生置身于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大胆的、合理的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这样不仅巩固了所学内容,而且还训练了语言组织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如:

希望英语1Unit1可以不断更换人称让学生复述,还可以要求学生作为一个reporter,对学生采访,然后回来在课堂上makeareport。

希望英语1Unit2等课文时,可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家谱.

4、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熟悉了课文的所述的故事、剧情或事情之后,引导学生预测故事结局、续编剧本、或者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想象力。如:希望英语1Unit5可提出:让学生想象以后pizza会如何演变。

5、在布置作业时,应当尽可能多地设置一些开放型或半开放型题目,要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余地,同时也留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得出多个合理的推测,而不是单一的答案。如每上一个课时,可要求学生用该课时新出现的词汇和句型造尽可能多的句子;并要求成绩较好的同学将这些词汇和句型写在自己编写的故事或对话中。每课的看图描述,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也是相当有益的。

6、除了上述几种方法以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或兴趣拓展项目等,以游戏或其他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发散的课外项目来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活动中提高学习能力,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同时也有助于其想象力的培养与应用。

想象力英语篇2

一、读前预测法:课文的标题往往体现文章的主旨,课文中的插图一般能对课文内容提供直观的线索。因此,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标题和插图等,结合自己平时所积累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课文内容进行大胆地推断或预测,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用下列内容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预测课文中可能会谈到的内容。

1.whatdoyouthinkthispassageismainlyaboutaccordingtothetitleandthepicture?

2.whatwouldyouliketoknowaboutfromthispassage?

3.whatquestionscouldyouraiseaccordingtothetitle?

4.whatwouldyouwriteaboutthistitleifyouwerethewriter?

二、读中巧问法:在指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文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巧设开放性问题使学生进入所学情境之中,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众说纷纭,异彩纷呈。如:

教高一Unit9ComputersLesson34时,可问withthehelpofcomputerswhatdoyouthinkwillhappeninourfuturelife?

教高二Unit5CharlieChaplin(2)Lesson19时,可问whatwouldyoudoifyouwereinCaliforniaatthattime?why?

教高二Unit9SavingtheearthLesson33时,可问whatwillhappenifwedonotpayattentiontotheproblemsofpopulationandpollution?

三、课文复述法:在学生把握原文主旨的基础上,通过变换人称、改变文体、或充当不同角色等方式,使学生置身于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大胆的、合理的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这样不仅巩固了所学内容,而且还训练了语言组织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如:

教高一Unit19JobsLesson74—75theSecretisout可以不断更换人称让学生复述:①Supposeyouaremr.pattis\mr.Little.trytotellthestoryaboutmsKing.②SupposeyouaremsKing.trytotellthestoryaboutyourself.还可以要求学生将其改为四个短剧,然后进行表演。

教高一Unit22Lesson86—87Britainandireland,教高二Unit1Lesson1Disneyland,Unit7CanadaLesson26等课文时,可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导游,为游客作介绍:Supposeyouareaguide.pleasemakeanintroductionofBritain\ireland\Disneyland\Canadatoagroupofvisitors.?

四、读后续论法: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熟悉了课文的所述的故事、剧情或事情之后,引导学生预测能“自圆其说”的故事结局、续编剧本、或者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想象力。如:

教高一Unit18thenecklaceLesson69—70时,可提出:Howwasmathildewhensheheardthenecklacewasmadeofglass?whatwouldshedo?whatcouldyoudoifyouwereJeanne?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境和以后会发生什么样的结局。课后还要求学生续写剧本的结局篇。

教高一Unit19JobsLesson74—75theSecretisout时,可提出:wouldmsKingstayatmr.Little'scompany?whyorwhynot?pleaseimagingtheendofthestory.

五、作业开放法:尽管目前在各类英语测试中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出题,但在平时布置作业时,应当尽可能多地设置一些开放型或半开放型题目,留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让想象穿越时空,得出多个合理的推测,而不是单一的答案。如:

1.每上一个课时,可要求学生用该课时新出现的词汇和句型造尽可能多的句子;并要求成绩较好的同学将这些词汇和句型写在自己编写的故事或对话中。“有”版权所

2.对于一些连词和句型,也可设计半开放型的题。如,Yesterdayeveningiwasabouttogooutwhen.

3.经常布置一些看图作文,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是相当有益的。

想象力英语篇3

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虽然有总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但在具体的每一堂教学中,由于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教学内容,因此会有不同的教学目的要求。虽然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为教学目的服务,但不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主动和自觉地学习,深入理解和把握英语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规律。一个人的学习和学习的持续进行总是有他的动机和动力的。如果一个人对学习的内容既有兴趣,又在意志的努力下进行学习,则是最能达到最佳效果的学习。英语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我认为应具体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在教学各个阶段都应创设情景,引起兴趣,发掘问题

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说,兴趣是学习最重要的动力,不仅在一开始接触英语课题时要创设情景,有效地利用英语课件,教师还应该把自己的学生充分调动起来。如可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的片断制作幻灯片,如新生开学时的军训、冬季运动会、诗歌朗诵、野炊活动、安全演练等等,这样会激发学习兴趣,变好奇为兴趣。在学习途中,学生会不断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困难甚至挫折,就更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引起兴趣的具体方法很多,以下列举几种仅供参考。

读前预测法。课文的标题往往体现文章的主旨,课文中的插图一般能对课文内容提供直接的线索。结合自己平时所积累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课文内容进行大胆的推断和预测,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读中巧问法。在指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文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巧设开放性问题使学生进入所学情景之中,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

二、通过新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看到成果

学生的学习情绪,除了决定于是否有兴趣外,还取决于学生在获得某种“成功”的快感。教师在提问、练习中都应注意到启发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和刚才学到的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不要一味追求用分数来“卡”学生,要让学生学得愉快,学有收获,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亲自实践来获取新知识和提高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

三、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重要。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格外重视,肯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说的“爱屋及乌”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所教的课。这种现象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随时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这样,也只有这样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才会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

四、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课堂环境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仪表要洒脱,精神要饱满,表情要轻松愉快,目光要亲切,态度要和蔼,举止要大方、文雅,内容要简洁,语言要纯正、地道、流利,书法要规范、漂亮,版面设计要合理醒目等。

课前,可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用学生能听懂或大致听懂英语的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或由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会话练习,自由演讲,自由谈,集体唱一首英文歌曲等等,从而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完成教学前的预热活动。要注意在实践中满足学生的“成功欲”。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问题和语言材料,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践。这样,每个学生都可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情趣大振,热情倍增。一旦学生出了差错,不要一味埋怨、训斥、责怪,要注重纠正错误的技巧,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受伤害。一堂课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和发展,也要有一个好的结尾。总之,一堂课,要让学生学的轻松愉快,生机盎然。

五、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充满情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就不能用一样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付出心血,不断的探索,不断的追求。

教单词,我们可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教词汇也在教思维。

教句子,开始可进行听力比赛,看谁最先说出所听的句子,看谁读的好。进而进行单词组词比赛等等。这都可提高学生兴趣,比老师一遍又一遍地讲,学生一遍一遍的读,效果会好得多。

教课文,可根据不同体裁和内容在不同阶段上,采用模拟对话,扮演角色,讲故事,述大意,改变人称,便对话为叙述,变叙述为对话,即兴口头作文,看图说话,连句成文等多种形式。这样就会把死教材用活,学生学的兴趣浓,用的机会多,效果必然好。

六、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

想象力英语篇4

一、读前预测法:课文的标题往往体现文章的主旨,课文中的插图一般能对课文内容提供直观的线索。因此,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标题和插图等,结合自己平时所积累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课文内容进行大胆地推断或预测,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用下列内容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预测课文中可能会谈到的内容。

1.whatdoyouthinkthispassageismainlyaboutaccordingtothetitleandthepicture?

2.whatwouldyouliketoknowaboutfromthispassage?

3.whatquestionscouldyouraiseaccordingtothetitle?

4.whatwouldyouwriteaboutthistitleifyouwerethewriter?

二、读中巧问法:在指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文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巧设开放性问题使学生进入所学情境之中,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众说纷纭,异彩纷呈。如:教高一Unit9ComputersLesson34时,可问withthehelpofcomputerswhatdoyouthinkwillhappeninourfuturelife?

教高二Unit5CharlieChaplin(2)Lesson19时,可问whatwouldyoudoifyouwereinCaliforniaatthattime?why?

教高二Unit9SavingtheearthLesson33时,可问whatwillhappenifwedonotpayattentiontotheproblemsofpopulationandpollution?

三、课文复述法:在学生把握原文主旨的基础上,通过变换人称、改变文体、或充当不同角色等方式,使学生置身于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大胆的、合理的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这样不仅巩固了所学内容,而且还训练了语言组织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如:教高一Unit19,JobsLesson74-75theSecretisout可以不断更换人称让学生复述:①Supposeyouaremr.pattis\mr.Little.trytotellthestoryaboutmsKing.②SupposeyouaremsKing.trytotellthestoryaboutyourself.还可以要求学生将其改为四个短剧,然后进行表演。

教高一Unit22Lesson86-87Britainandireland,教高二Unit1Lesson1Disneyland,Unit7CanadaLesson26等课文时,可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导游,为游客作介绍:Supposeyouareaguide.pleasemakeanintroductionofBritain\ireland\Disneyland\Canadatoagroupofvisitors.?

四、读后续论法: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熟悉了课文的所述的故事、剧情或事情之后,引导学生预测能“自圆其说”的故事结局、续编剧本、或者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想象力。如:教高一Unit18thenecklaceLesson69-70时,可提出:Howwasmathildewhensheheardthenecklacewasmadeofglass?whatwouldshedo?whatcouldyoudoifyouwereJeanne?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境和以后会发生什么样的结局。课后还要求学生续写剧本的结局篇。

教高一Unit19JobsLesson74-75theSecretisout时,可提出:wouldmsKingstayatmr.Little'scompany?whyorwhynot?pleaseimagingtheendofthestory.

五、作业开放法:尽管目前在各类英语测试中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出题,但在平时布置作业时,应当尽可能多地设置一些开放型或半开放型题目,留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让想象穿越时空,得出多个合理的推测,而不是单一的答案。如:

1.每上一个课时,可要求学生用该课时新出现的词汇和句型造尽可能多的句子;并要求成绩较好的同学将这些词汇和句型写在自己编写的故事或对话中。

2.对于一些连词和句型,也可设计半开放型的题。如,Yesterdayeveningiwasabouttogooutwhen.

想象力英语篇5

关键词:语感培养 朗读背诵 形象重现 英语的环境 英语的感受力 英语的融合力

所谓语感就是指学习者对语言信息的一种敏锐的感知和丰富的理解,是自动化了的意识活动。语感既是语言练习达到熟练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最高体现。

英语语感是经过长期和规范的语言训练而逐步养成的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能够比较直接和迅速地感受英语语言的一种能力。英语的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人们在语言运用中有时感到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说起来顺口,但又说不清其原因,这实际上就是语感在起作用。不同个体由于语言感觉能力和语言实践量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因此有些人能从别人的语音、语调、说话时的表情和动作等准确把握别人要表达的超出文字本身的含义。虽然语感随着语言实践的积累必然会产生,但教师认识到语感的存在和它的积极作用,并采取有效措施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会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呢?

一、加强朗读背诵,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感受力

语言使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借助语音来表达思想和传递信息。因此,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能只从字面上认知词汇,还必须重视诵读的效果,使自己的英语语言水平和语感得到较快提高。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要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朗读与背诵,逐步感受英语语言的内涵和文章的气势,领会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精妙。

其次,教师要注意语音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语句停顿、重音以及语调变化等方面的技巧;并要求学生朗读时要做到口、耳、眼、心并用。

第三,教师的泛读也很重要。教师在示范朗读时的面部表情和动作夸张地表现在学生面前,声情并茂,能使学生完全融入课文的角色之中。

第四,训练学生读的方法。学生的泛读要运用默读的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在泛读时兼顾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精读可采用先默读,之后要朗读和背诵的方法。朗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作用,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二、强调形象重现,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想象力

形象重现是指阅读时在阅读者脑海里形成的如见其人或如闻其声的立体画面。对中学生来讲,英语语感的形成首先要求学生对英语语言具备形象感,并以此为基础,提高英语的意蕴感和情趣感。只有把词句所代的表物体或情境的特征在脑子里重现出来,才有可能产生英语语言的形象感。转贴于为了增强朗读的效果,读者要用自己的想象弥补仅靠文字获得的信息,这样读者才能走进作品所描述的世界,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英语语言所暗示和启发的意蕴、情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想象力是培养学生英语语感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把形象再现与朗读结合起来,这样就创造出了一种如临其境的良好课堂气氛,通过形象重现,使学生感悟到英语语言描绘背景的生动性,并陶冶心情。

三、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

正常幼儿都能逐渐学会母语,能分辨词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这有力地说明了语境对语感培养的重要作用。学习英语除了学生自己要经常练习外,还应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无意识记和学习的环境,如学校或教室的标语可用英汉两种语言书写,学校可办英语墙报、英语广播、英语角等。还可采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的办法,如联系许多理科中公式的字母代号是相关英语单词的首位字母教单词。这样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过程有时就成了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深化英语知识的过程,其他学科的某些知识点就成了诱发学生复习英语的因素。

语言的学习需要积累的环境、要在读中积累语言材料、感悟文章、培养语感。学生在阅读中习得的语感,只有在更多的语言实践中得到运用,才能使语感不断强化。现代语言学习的理论告诉我们大量的语言输入能为语言的输出创造可能性,这正是告诉我们积累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养成记笔记的习惯,随时记录一些有用的单词、短语、精彩的句子和短文,并要求他们熟读甚至背诵,并模仿运用,为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培养英语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提倡生活补充,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感受力

英语语感不能仅依靠揣摩词义去提高,还要多体验生活,学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积聚越多,了解越深刻。敏锐的语感与实际生活的敏锐感受密切联系。因此,英语语感的培养应以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为基础。教师应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人物的神态,揣测人物的内心,设想环境的背景。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平时多观察,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自觉地把生活经验与英语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如果学生没有直接的生活体验,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获得间接的生活体验。

五、注重情感的共鸣,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融合力

朗读英文时,随着形象感染程度的加深,朗读者的内心会产生情感的波澜,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这种情感的共鸣是朗读能力达到较高层次的体现,在英语语感训练中,要使学生与课文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就要努力从课文中寻找与学生的思想感情有共鸣之处。英语教学中有许多感情丰富、内涵风趣或贴近生活的课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课文作为语感训练的材料,让学生在诵读时将形象与感情相融合,读出气势和韵味,悟出仅凭英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内涵。为了让学生与课文的思想产生感情的共鸣,教师应要求学生深入角色的内心世界,与课文中的人物进行情感的交流,把自我转化为课文人物,再把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转化为自我的思想感情,从而对英语语言产生融合力。

总之,语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英语教学中要坚持学生语感形成的培养,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指导学生自己学习语言,增强语言的感知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正确地使用语言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尊政漫谈语感教学[J].石油教育,1999,(2):42。

想象力英语篇6

不容置疑的事实是,学习者对母语的习得几乎毫无例外地都能在大脑构建母语语言信息网络,然而,对外语语言的习得却并非如此。我国英语学习者无论是对英语语音、语法、词法、句法、章法还是对文化背景的认知,也无论是通过课堂学习还是课外习得,都在直接或者间接地获取英语语言信息,试图在大脑构建英语语言信息网络,以便能自动无意识地使用英语语言。现实的问题是,许多学习者经过若干年的英语学习,仍然不能够自动无意识地使用英语语言,这与学习者对英语语言学习的期望和英语语言教学的初衷相违背。探讨影响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构建的因素则成了英语教学和学习的一个重要话题。

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构建的过程受制于许多因素,如社会环境(学校教育、英语语言使用的社会文化氛围等)、个体的认知水平(对英语语言信息的加工能力等)、生理(个体的大脑发育程度等)以及情感(动机、想象、移请、焦虑等)和想象等。社会环境提供了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构建所需要的信息量以及信息在大脑组合的社会规则,认知因素则使杂乱无章的信息在大脑系统化和程序化,情感因素则影响语言信息的输入和大脑对语言信息的加工程度,加强或者削弱语言信息在大脑的融合性,想象作为一种高级思维活动,无疑也会对语言信息在大脑的加工过程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影响。

一、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构建中的情感

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们对影响外语语言学习因素的认识偏向于两个:一是认知因素。如认知心理学就认为,语言习得要以认知为基础,输入到大脑的语言信息要经过大脑的加工。anderson就此提出了语言信息在大脑发展的三阶段:认知阶段,联络阶段和自动无意识阶段,[1]BarrymcLaughlin提出了信息处理模型。[2]二是社会因素。语言习得研究领域里的行为主义认为,语言习得取决于外部语言环境。Krashen就认为,有足够可理解的语言信息输入,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就可以从i达到i+1。[3]20世纪7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理论则主张,大脑对语言信息的加工过程不是被动的摄入,而是主动的选择和接受的过程。控制这个过程的因素除了学习者的“思维操作系统”之外,还有“情感意志系统”。于是人们开始关注并研究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4-8]截止目前,研究表明,学习者不同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如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设”(affectfilterhypothesis)就认为,语言信息只有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从语言输入变成语言“摄入”,进入认知结构中。起过滤的积极情感如较高的学习动机,明确的学习目,较强的自信心等会削弱情感过滤,使大量的语言输入畅通无阻地进入语言习得机制中去。语言信息经过内化,再成为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起过滤的消极情感因素如恐惧、焦虑、抑制等在大脑积聚过多,会形成一道屏障,阻止语言信息的输入,这样,学习者习得语言的能力就会大打折扣,“语言习得机制”的构建就会发生困难。[3]BarbaraK.Given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在大脑构建“自然学习系统”的过程,该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就是情感系统。她在《teachingtotheBrain’snaturalLearningSystems》一书中写到:学习依赖于情感,情感决定着我们注意力的指向和学习内容;消极情感干扰学习进程,弱化学习效果;积极情感促进知识和技能的认知水平提高。[7]

二、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构建中的想象

不同的情感状态在影响语言学习的同时,想象也在发挥着作用。想象是基本的思维形式,是学习者在大脑形成影象的过程,影象的形成是大脑加工语言信息的初步结果,是语言信息网络构建不可缺少的环节。想象能帮助我们理解、组织进入大脑的信息,并使获得的信息持久化。

构建英语语言信息网络的基础材料是语言信息。语言信息通过视觉、听觉等渠道进入学习者大脑,大脑再对这些外界信息产生反应(externalresponses),通过分析、抽象、综合、概括、对比等过程,形成基本的信息影像(images),这就是思维。影象是语言心智图谱(mindmap)构建的基础。大脑不断地从外界摄入新信息,融合旧信息,继续对已有的影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影像,这就是想象。Stevick将影像看作是“acompositethatweperceive(moreorlessvividly)aresultoftheinteractionbetweenwhatwehaveinstorageandwhat’sgoingonatthemoment”。[9]paivio认为大脑加工信息而形成影象的过程是一种双重编码体系(dualencodingsystem)。该体系由语言文字密码和想象构成。学习者最初获得的英语语言信息是一连串的文字符号或声音表征(密码),这些信息进入大脑等待译码。译码是学习者大脑先前的知识或者已有的语言认知图式,社会体验再辅助于定形化的语言规则和新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离不开想象。虽然学习者有时完全可以透过文字符号或声音表征理解语言信息所承载的意义,但仅仅通过这种方式所获得的意义只是表层的或者低层次的。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构建的最终目标是学习者在大脑构建高层次、有意义的、能自动无意识地处理语言信息的语义网络。学习者要从低层次对文字符号或者声音表征的破译发展到高层次的对语义网络的有意义建构,需要发挥自身的想象力。神经生理学家Damasio认为,想象能帮助我们理解并组织进入大脑的信息,能给我们提供推理和决策的方法,能帮助我们选择适当的反应方式。我们大脑无论接受什么样的英语语言信息,以什么样的方式加工这些信息,想象一直参与其中,不受时间束缚,此时、彼时都有可能发生。[10]Damosio认为,知识的神经基础是依靠影像在大脑中形成的。想象似乎不是在大脑中某一个特定的位置产生的,而是在不同神经区域按照不同定位方式形成的。[10]所以,想象是比思维更加基本的活动要素,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类一种高级认知活动,对思维具有极强的影响力。想象丰富了语言心智图谱的内容。心智图谱的

最基本条件反应就是展示这些影像,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将这些影像组织起来,形成基础性的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所以,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是各种不同的影像以及语言心智图谱依照各种不同的范式的综合。三、想象和情感的相互作用

想象与情感在语言信息网络构建中存在一种循环关系。情感的不同状态渗透到想象中,对影象的形成过程起起加速或者抑制的作用。想象作为一种催化剂又刺激情感状态的变化,促进积极情感的发展或抑制消极情感的滋生。

(一)想象和情感的相互促进

大脑通过思维和想象加工语言信息,形成了影象。影象的形成看起来似乎是思维和想象的结果,事实上,只有思维和想象是远远不够的。Rogers认为,由文字密码和想象构成的这种体系并不完整。因为我们所从事的一切与语言认知相关的活动,内在的(大脑加工语言信息)还是外在的(从外界摄入语言信息),似乎永远离不开情感因素的影响。[11]Rogers曾指出:“我们时时有一种需要,那就是,把我们情感中的一些方面‘注射’到我们的思维中去,竭尽全力地去思考语言符号所隐藏的深层次含义”。[11]Hamilton也认为“情感是一种信息密码,会不同程度地编入认知记忆图式中,对认知结构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12]现代脑生理学研究也表明,大脑神经细胞处于一定的能量状态下,才可能进行思维活动。决定大脑能量状态的因素除了饮食结构等之外,还有情感因素。情感的不同状态会使大脑活性呈现出高低不平的状态。积极情感促使大脑中相应的语言神经细胞活性加强,语言神经纤维通道畅通无阻,学习者对语言信息摄入自如,信息量累积加速,对信息加工的程度也会相应的提高,这样有利于构建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消极情感状态则使脑细胞处于休眠状态,阻止语言信息的输入。

英语语言信息网络的构建不仅涉及对语言信息的处理从“低层次”发展为“高层次”的过程,同时还涉及语言信息结构的重新构建。语言信息量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形成与该阶段累积的信息量和学习者对语言的认知水平相适应的信息网络或者心智图谱。这种网络仍然处于一种不成熟的状态,随时还要不断地接受新信息,与已有的信息结构建立新联系。新旧信息的联系会打破已有信息结构的平衡,这样就会导致信息结构的内在组织发生变化,重新调整信息结构。如果重新调整的信息组织结构比较合理,会使信息处理发生质的变化,学习者使用时,这些信息单位就容易被激活,信息处理的效率就会提高,这有利于语言信息网络更加趋于成熟。而激发新旧信息之间的联系的纽带正是想象和情感在其中的相互作用。

想象与情感促进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构建的作用可以通过学习者对词汇的认知窥见一斑。英语学习者时时要处理一些词汇,这些词汇只是一连串的字母组合,每个字母本身并没有实际意义,也没有情感成分,这些词汇之所以能引起情感反应,是因为我们大脑中有与这些单词连在一起的影像。没有这些影像,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些孤零零的字母组合。想象在单词和意义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所以说,情感因素渗透到想象中,而想象又刺激情感状态的变化和发展。这种相互影响的关系对语言学习至关重要。积极情感参与学习过程时,学习得到加强,在情感与语言之间建立联系最容易的途径就是影像。所以,想象的充分利用有助于激发积极情感。

语言是意义和形式的统一体。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构建的是语言意义,而非语言形式,虽然具有表征性的语言符号是构建英语语言信息网络的基础。anderson在谈到学习者对语言信息的处理时认为,人们对任何知识的学习都要经历三个阶段:认知阶段,联络阶段和自动无意识阶段。[1]母语习得者对母语的习得几乎无一例外的都能达到自动无意识阶段,就是因为他们注重语言意义而非语言形式。然而,将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者,由于英语语言习得的自然环境缺损,学习关键期的错失,英语课堂教学内容的单一化(仅仅破译语言文字符号),教学目标的应试化等,他们把英语学习看作是一种对语言文字符号的简单地心理反应、解码和记忆,而非对现实语言意义的构建,在学习中不自然地过分关注了语言形式而非语言意义。他们在认知阶段和联络阶段所获得的都是一些事实性的符号信息以及由这些事实性符号信息所构成的信息组,这些信息还没有完全固化在语义网络中成为大脑自动化处理语言信息的机制。这样,他们对英语语言的学习只能达到联络阶段。而决定英语语言信息网络在大脑构建成功的因素就是看学习者对英语语言的学习是否达到自动无意识阶段,也就是说,大脑是否具备了能自动无意识地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从联络阶段要发展到自动无意识阶段需要学习者调动自身的积极情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因为学习者通过想象,再借助于积极情感可以使更多的信息或者信息组形成一个个影像,众多影象的组合则是语义网络形成的必要条件。

(二)想象对消极情感状态的抑制

学习者构建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时,难免会受到来自于自身或者外界各种消极情感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包括自信心缺失,焦虑,担心,害怕等,他们抑制英语语言信息网络的构建。想象作为一种催化剂可以通过抑制消极情感的滋生,如降低焦虑程度等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自尊心以及移情等。

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构建中的焦虑是最大的情感障碍。它一方面来自于构建者自身,如天生的竞争性,[12]与老师的关系,[13]对老师教学的期望值过高等。另一方面来自于社会因素,如各种考试压力,课堂教学沉闷的氛围和文化冲突[14]等。想象则有助于消除焦虑的负面影响。Seville大学对大学生听力对比测试实验结果证实了这一点。该实验分控制组和实验组,每组15人。研究人员要求两组被试者参加同样的听力测试。研究人员只对实验组考前实施“放松―想像”练习。结果发现,实验组学生考试成绩明显高于控制组。

自信心是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念,它影响学习者选择学习任务、认知方式和学习状态,影响学习者对学习的坚持性和情绪的调节,是个性发展的主要因素。想象可以帮助学习者建立自信心。神经语言学研究显示,如果你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什么样的人,结果往往就会成为你想象中的人。哈里?埃默森?福斯特博士指出:“在你身上树立一个你自己的影像,你就会向这个影像靠拢。假使你把自己惟妙惟肖的想象成一个失败者,单凭这一点,你就与成功无缘。你若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胜利者,这将对你的成功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什么我们大脑里一个积极的影像会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自信心?maxwell博士做出了这样的解释:“人们的精神系统不能区别想象的经历和实际的经历。无论什么情况,它都自动地给你的信息做出反应…它对你信以为真或想象为实的情况做出恰当的反应”。也有人认为有意的想象在脑子里能建立新的“记忆”,这些积极的记忆可以改善一个人的情感状态,而情感状态对学习者的语言信息输入和加工有着重要的影响。

同时,想象也有助于学习者移情(empathy)心理的培养。移情是语言交际中重要的情感因素。它指的是学习者设身处地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的一种意识或行为。人们在社会中能够和平共处,移情起着重要作用。miller指出:“用我们的想象和直觉,我们能够观察别人的感觉和思想,它在交流行为,尤其是语言涉及到文化学习时特别重要”。[15]

想象力英语篇7

【关键词】语境;英语教学;教学活动;理论知识;英语技能

著名语言学家克鲁姆在研究语言的学习策略时明确提出外语课程的教学应当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和语境当中,让学生能够在语境中灵活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而英语作为一种外来语言其具有的实践性和交际性特点也决定了要想提升英语的教学效果必须设定特定的语境。但是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现阶段学生掌握的是“哑巴”式英语,能听、会读、会写,口语交际能力却相对较差。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创建不同形式的语境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英语语境的作用

语言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深入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掌握情况将生活中的实际场景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并加之适当的讲解和描述,为学生创建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语言实践环境。也就是说,英语教师应当让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下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升口语表达能力[1]。举例来说,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以“购物、问路”等生活化场景作为主题,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发挥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对英语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二、英语语境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创设和有效运用

1.创设语境巧妙发问,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生动、有趣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意识和探究心理,所以,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兴趣偏好在恰当的时机进行提问,根据本堂课程不同环节的内容提出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在强烈求知欲的驱使下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6中的《i’mwatchingtV》为例做具体分析,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发问:“what'syourfavoritetVprogram?whatarethefactorsinthetVshowthatattractyou?”,这种具有开放式的问题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还能在小组讨论中提升他们的团结习作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一举双得。

想象力英语篇8

关键词:英语单词图像趣味记忆

一、引言

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外语学习的核心,而中学生普遍认为最苦最难的是背单词,而且总是背了忘,忘了再背,记英语单词对许多学生来说都是一件头痛的事。学习方法的确有很多,但效率却不尽相同。作为英语教师,每当我评改学生的单词听写作业时,学生的作业总是很差。问其原因,常听到学生抱怨说英语单词太多,记不住,费时不少但效率不佳。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因为学生学习的策略方法单一,学习上存在一些误区,影响记忆效果。英语教师应给予他们一些科学的方法加以指导,使他们掌握方法,树立信心,在英语单词学习上取得较快的进步,把英语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图像趣味记忆原理

在偶然接触“右脑学习法”后,我觉得指导学生运用图画记忆单词,把原先枯燥乏味的单词记忆过程转变成通过联想、想象编有趣故事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右脑学习法”,就是发挥右脑的输入与存储图像的功能,运用图画记忆单词,左右脑并用,把原先枯燥乏味的单词记忆过程转变成通过联想、想象编有趣故事的过程。大脑分为左右脑,而左脑是管抽象和逻辑记忆的,比如文字公式等,在日常学习中用到的大部分都是左脑,因为平时学习的东西主要是文字和公式。而右脑是管形象记忆的,比如图片声音视频及各种感觉。据科学家研究表明,右脑的记忆能力是左脑记忆能力的一百万倍。我们在记忆东西的时候要想着如何用右脑记忆,从而把速度提高很多倍。因此,我们可以用图像趣味记忆策略记忆英语单词。

运用图画教学一直以来都受到初中英语教师的重视,原因是初中阶段是学生长身体、长智慧、长知识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形象知识较强,对感性思维的理解远远要超出理性知识的理解,同时认知较直观,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图画直观生动,形象具体,新颖有趣,正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猎奇需要,很好地吸引学生,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中,要指导学生运用图画记忆英语单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英语教师来说,图画可以最高效率地将初中生带入学习的情景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什么是英语单词图像趣味记忆法呢?就是通过一些转化,把单词变成图像的单词记忆法,我在“懒羊羊学英语’这个情景中做了一个微课,指导学生运用图像趣味记忆策略记忆英语单词。下面是我教学生用图像趣味记忆策略记忆英语单词时的一些方法。

三、图像趣味记忆策略

1.把单词的意思变成图像进行学习和速记

这种方法最常用的就是实物名词和不抽象的动词,直接给单词配上意思相关的图片速记单词。在平时教授生词和讲课时,我常常使用图画来教学。如在教关于“playsports”这个话题时,我在引出这个话题之后,用图画教授学生学习running,rowing,cycling,swimming,skating,skiing,diving等词汇。在教学关于“askandgiveways”这个话题时,我用图解英语句子来学习和练习关于询问和指示方向的句型,并让学生将学过的单词尽量与实际的形象结合起来,例如你的学习工具、家具、大街上的景物,你在衣食住行中有意识地重现有关单词,假如你和老师、同学去春游,见到山、水、树、桥等,想想它们用英语怎么说,就会轻松记忆好这些单词。

2.把单词的某几个字母形象化为图像进行速记

英语单词形象记忆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字母和常用字母的组合形象化,例如字母o形象化为“洞、圆、零”等,而常见字母组合oo可以形象化为“眼睛、看见”。这种形象化后的表示称为形象代码,常用的形象代码就组成一个形象代码表。大多数单词都可以用形象代码表中的代码组合表现出来,或通过我们的想象,把单词的字母想象成具体的形象,并且这个形象和单词的意思相关。这样的形象代码组合是一个句子,这个句子往往是荒诞的、滑稽的,特别易于记忆。如:look看,表情(可以把oo想象成眼睛,字母k想象成八的形象,记忆口诀“眼观八方”;maintain维持(想象成m和t领着相同的队员在“维持”秩序);tree树(把t想象成树枝,把r想象成树干,把ee想象成树叶进行记忆);love喜爱,爱情(把o想象成心,记忆口诀:爱就是有了心动的感觉)。如下图:

3.把单词拆分转化后再图像化的方法

很多单词意思比较抽象,而且字母不好直接转成图像,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先把单词拆分,然后转化为图像来进行速记单词,转化的方法有拼音法、谐音法、熟悉单词法、符号法,其中符号法就是利用特定的符号转化单词,比如金的化学符号是au,所以au转化为金,cu转化为铜。如cottage小屋(把c想象成菜,把o想象成西瓜,t是拼音“汤”的音,tage是拼音“他哥”的音(记忆口诀:菜、西瓜、汤、他哥都在小屋里);quarrel吵架(qua是拼音“去啊”的读音,el是拼音“饿了”的读音,把rr想象成两个人在“吵架”,一个说“去啊”,另一个说“饿了”,ambition“雄心”)(根据这个单词的读音,想象一个有“雄心”的人说“俺比胜”),如上图所示。

记单词如果不运用拼音的方法,就是一个很大的损失。拼音是在英文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拼音的很多规则就是参考英文的。所以运用拼音的方法记单词,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对小学三年级以上的中国人来说,拼音是很熟悉的东西,而英文字母却是比较陌生的。用拼音记单词,完全符合“以熟记新”的记忆原则。

4.字母编码法

就是根据字母的外形转化为比较相似的编码,或把一些字母组合用拼音的方法转化为相应的编码,或按照单词的读音进行谐音编码,通过这些熟悉的元素进行联想,就可以轻松记住新单词。zoo动物园(把zoo想象成数字200,记忆:动物园在200号);educate【拆分:e+du+cat+e,记忆:前后一只鹅(e)堵(du)住一只猫(cat),说要教育教育(educate)它】。如下图:

5.把单词放在一个图像化的场景中进行速记

如服装店的场景,让学生根据服装店场景的图画记忆单词,不但容易记忆,还便于归类记住成串的单词。

简明、生动的图画给学生以直观形象,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一直用图画、实物等教学英语生词,在教生词的同时,引导学生用图画记忆单词,每当此时,学生都学得特别起劲,有趣的时候还会会心地笑,看到这样的情景,我就觉得十分安慰,因为我让学生学得轻松。我还发现,使用英语单词图像趣味记忆法记的单词,学生记得特别牢,运用时能很快反映出这个单词。在课文的单词复习时,我让学生养成用图画记忆的习惯,虽然学生还不怎么会自己拆分单词,或把字母展开想象和图画联系起来,每本书每页都带有图画不可能,而每个词都用图画表示出来更不可能。但只要学生掌握了这种记词方法并接受它,慢慢地学生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拓展思维,用更适合的方式记忆单词。我对学生说,虽然不能每个词都用图画表示出来,但是要找到图画还是有办法的,如收集各种商标图案、搞些报纸剪裁,留心板报、画廊、杂志封面等。即使收集不到,只要留心观察周围,你就会看到一幅活生生的画面。也就是使用生活场景,如果我们每遇到这活生生的实际生活“画面”,就努力用英语表达这一切,养成实际会话习惯,看图记忆法不就用活了吗?一个人学习英语如果见到某种图形、图画就能马上应出该图的英文意思,也就是说,用英语直接思考和表达要比那种见到某种图形、图画先想到该图的汉语意思,然后想到该图的英文意思的记忆过程较走捷径,而捷径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学生可以从自身的学习中体会到看图记忆的好处,因为图片对大脑的刺激性比较大,所以用这样的方式记忆单词,基本上一次性就可以记住,许多字词都是通过看图潜移默化地记住的,甚至是对照图形直接猜测出来的。图画的感染力还在于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深刻,它的效果往往是文字所不及的。尽管许多单词记忆过后忘却,但回忆起生动的画片,很容易回忆起忘却的字、词来。

学生在趣味、轻松的情景中记忆单词,尝到了甜头,对于记单词的恐惧一扫而光,增强了学习英语的信心,提高了记忆单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然,有人会担心读音的问题,我在教学生的时候一直强调注意正确发音,此处谈到的这些方法只是帮助记忆单词的方法和策略。

四、结语

英语单词比较抽象,所以难记而且过程很枯燥,如果使用英语单词图像趣味记忆法,记忆起来就容易很多,直观的图像能刺激视觉,加深人们对单词的印象,而且整个记忆过程不乏趣味性。它以生动活泼的实物图画,将枯燥的英语单词带给人们的烦恼和压力一扫而光,强化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学习效果。当然,英语单词有很多,记忆的方法也有很多,所以应寻找适合的方法,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英语单词的记忆的关键是要养成多想、多看、多写的习惯,不断扩大思维方式,多想办法,不拘一格。词汇掌握的最终检验标准应是能不能用词汇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达到交际的目的。如果将所学的词汇用在交际中,这样就学得灵活,记得牢固,也获得一种能用所学词汇进行交际的成就感和喜悦感。只要在生活中随时充满“学好英语,多学词汇,扩展英语知识”的动力,就一定会学好英语,想出比上述更绝的窍门。

参考文献:

[1]看图记忆法.锦州教育网,2012-06-25.

[2]姚鸿恩.英语单词形象记忆法[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想象力英语篇9

关键词: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我国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幼儿英语教师或幼儿教育工作者。因此,英语教学必须从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出发,在教学中贯彻以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思想原则,积极探索适应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需要的英语教学方法。而如何将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与实际工作的需要更好地结合起来,以便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是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师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当前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1.学生英语基础不扎实,学习态度不端正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差。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学习英语毫无用处,与自己的专业联系不大,认为只要专业课如舞蹈、声乐、美术、钢琴等学好就行了。

2.课程设置不合理及教材内容不科学

在课程设置上,不少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或多或少存在着“重专业,轻公共基础课”的现象。在设置教学计划与培养方案时,将公共英语教学时数一压再压。另外,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没有材,内容难度太大,与学生今后工作联系不密切,学生兴趣不高,不愿学习英语。

3.教学手段过于单一,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很多教师还是利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黑板加粉笔,授课地点是教室,教师主要的讲授方式和学生的接受方式是讲与记。这种落后的教学手段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培养听说技能。由于轻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了学生学用脱节。大部分高职院校学前教育毕业生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仍不能娴熟地进行幼儿英语教学,其英语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不能适应幼儿英语教师的实际需要。

二、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途径

根据教育部高教司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即“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部门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就业未来,大学英语教育的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区域幼儿教师,培养具有较强英语应用能力,能以英语为听说手段顺利完成幼儿英语教学的应用型人才。

1.营造宽松、舒适的课堂氛围

营造一个宽松、舒适、自由、平等的教学氛围,以平等的身份邀请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表现自我,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思考者和参与者,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培养的是未来的幼儿老师,所以课堂互动形式理所当然应尽可能接近与幼儿交流模式,教师自身自然优雅的体态语言就是对学生很好的鼓励和积极的启发。教师可以通过眼神,手势,姿态以及语气和语调的变化来与学生进行沟通。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的肯定态度远比简单的对错回应意义大。不管对与错,听完后先给予肯定,然后再就不足之处给予补充或者纠正错误。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新思维的火花也渐渐产生了,这将为他们未来成功开展幼教工作起到示范作用。

2.丰富学生想象力,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想象力,作为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部分,是一种能动的思维能力,它是通过形象和抽象思维,对头脑中已有的各种素材进行加工,重新排列组合,创造出未曾感知过的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力的培养离不开知识的储备,但平时的合理的训练开发更不可少。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想象素材,巧妙为学生营造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创设情境,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不断探索,主动发展。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丰富想象,开发发散思维。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参与机会,幼儿教师应有的天真活泼气息得以充分体现。

3.积极引入诗歌,童话,演讲,影片等多种语言素材

学前教育专业现所学材料在形式上较单一,因此我们应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见缝插针地尽可能多补充一些词曲优美、发音清晰、旋律流畅、歌词浅显易懂、内容健康、深受学生喜爱的英语歌曲和充满童趣、朗朗上口的英语童谣,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正确发音和节奏,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巩固语法与增加词汇量,更重要的是能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拍拍手,说说童谣,唱唱歌,做做游戏中不知不觉地促进英语学习。利用英文原声电影来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在潜意识的情形下自然获得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

4.加强与幼儿园的联系

学前教育的学习是短暂而又紧张充实的,并给了学生大量的练习与实践机会。英语教师应抓住机会,鼓励学生在这期间有目的、有意识地关注幼儿的英语教学,观察体验,丰富认识,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以用促学。逐步由教什么学什么上升到需要什么学什么的主动学习过程。由于没有现成的英语教材,教师除了完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外,还要多去幼儿园了解和掌握第一手资料。教师应多到幼儿园听课,观察评估学生的上课质量。课题研究应立足于幼儿园的现状与近期发展,把实际所需和学校的英语教育结合起来,让幼师英语教育充满活力。

总之,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对不同的学习对象和环境,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把实际教学中知识学习与实际需要相结合,采用灵活务实的教学途径,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研究,更新观念,树立创新意识,为培养优秀的幼儿教师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万迪人. 现代幼儿教师素养新论[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陈光.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思路探索[J].职业,2012,15

[4]陈丽敏. 幼儿英语教学之我见[J].才智 2011,11

想象力英语篇10

关键词:英语学习学习差异教学策略

笔者从事英语语言教学工作数年,在所教授过的班级中,有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那就是不论班级里人数多少,男生女生比例如何,喜欢英语并乐于学习英语的学生中总是女生多于男生,取得英语单科优异成绩的也是女生多于男生。简单来说,就是男女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差异,女生普遍比男生更善于学习语言。笔者认为,这一现象的出现绝非偶然,必然有一定的原因。本文将深入分析原因,并试着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对改变这一现状有一定的帮助。

一、男女生英语学习差异分析

我们认为语言学习(在本文指英语学习)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涉及许许多多因素,正是这些因素导致了男女生学习的巨大差异。笔者从以下七个方面对比分析男女生的差异。

1.在思维方面:从总体上讲,无论是思维的深刻性,还是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和敏捷性,男性均优于女性。男性偏向于逻辑思维,往往比较喜欢数学、物理等学科。女性偏向于形象思维,想象富有形象性、带有色彩,一般比较喜欢英语、文学等学科。

2.在记忆力方面:女性擅长形象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但逻辑记忆不如男性。女性长于机械记忆,而男性长于意义记忆。有关研究表明,在文字语言方面的记忆,如回忆英语单词、词组、复述故事等,女孩明显占优势,尤其是在7岁以后,而且女性的这一优势会一直保持到成年。

3.在感知方面:女性感知一般优于男性,但在空间知觉能力方面不如男性,女性更容易产生各种错觉和幻觉。

4.在注意力方面:女性的注意稳定性优于男性,但注意的转移品质不如男性。一般说来,女性较之男性更容易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较高的注意分配性,另外,男性的注意多定向于物,而女性注意多定向于人。

5.在想象力方面:无意想象上的性别差异不明显,在有意想象的发展上,女性更容易带有形象性的特点,男性更容易带有抽象性的特性。在再造想象中,男女两性无明显的水平差异,但在创造想象中,男性水平明显高于女性。

6.在兴趣方面:从整体上而言,男性比较急躁,兴趣较女性颇为广泛,容易产生好奇心并且探寻究竟,往往事物或活动的本身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但持久性不长;而女性比较文静,其兴趣易于局限在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环境范围内,但是她们一旦对某种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就易于持续较长时间并且较为稳定。

7.在性格方面:一般来说,男性往往比较独立、果断、有创造性并且乐于处于主导地位,但往往粗枝大叶、易冲动、急躁;而女性则比较顺从、温婉,做事比较细致,不会粗心大意,感情细腻,给人以踏实、耐心、温柔、体贴等印象。

英语学习不需要太多的抽象思维,不需要太多的想象力,需要大量记忆积累相关词汇及语法常识,需要学习者有一定的兴趣,并且能够较长时间保持这种兴趣。因此,结合上文的七条因素,男女生英语学习产生差异是一种必然现象。

二、男女生英语学习差异的影响

笔者注意到一个普遍的现象,在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基本上都是女生的专业,班级里的男生寥寥无几;参加全国英语演讲比赛的选手女生远远多于男生,获奖情况亦是如此;学校里的英语教师几乎都是娘子军,男英语教师屈指可数。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种现象其实就是男女生英语学习差异所造成影响的一个缩影。这样就会使整个社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英语就是女生的专业,男生根本就学不好也不应该选择这个专业,使大量的男生冠冕堂皇地嫌弃英语、放弃英语学习,必将不利于男生整体英语水平的提高、英语教学的发展、英语专业的发展。

三、解决策略探究

在探讨解决这一差异的策略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男女生英语学习存在差异的影响是相当巨大的,应该努力消除这种差异,改善男女生英语学习的状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男女生应该认清自我。男女生应该正确认清自我,明白男女生在语言学习上的差异是由多种客观及主观原因造成的。男生的语言学习天赋弱于女生,这种差异是先天造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通过后天努力却可以改变这种先天的差异。因此,女生不能因为有先天的优势就沾沾自喜,后天不努力不愿吃苦付出,那样再大的优势也会消失,相反,女生应该利用好这一优势更加努力学好英语;男生不能以此作为自己学不好英语的借口,并不是所有的男生英语都不好,这就说明后天的努力是至关重要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变压力为动力,只要认真付出、努力学习,英语就一定能学好。

2.家长、老师应给予帮助与引导。对于家长来说,要改变不正确的观念,真正认清男女生英语学习差异的原因。不要轻易责骂孩子贪玩、不努力,不要轻易拿自家男孩子的英语成绩跟邻居家女孩子的英语成绩作比较;要充分尊重、信任自家的孩子,多给予鼓励、支持,比较是有必要的,但是纵向比较要优于横向比较。

对于老师来说,一方面,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改变那些错误的认识和评价,科学全面地分析差异,并指导学生利用差异,扬长避短,而不是简单地对差异作表面化的片面认识。另一方面,要因材施教,对于男女生的这种先天差异要合理利用。对于一些需要抽象思维的课程,如数学、物理、逻辑等,男生学习起来会相对容易很多,要多鼓励男生给予女生帮助,这样既可以弥补男生在语言学习方面丢到的面子,又可以提升男生在学习上的自信心,还可以促进班级整体成绩的提高。对于英语之类需要大量记忆积累的课程,要对男生多教育多鼓励,使其明白英语学习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强调树立刻苦学习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加强机械记忆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男女生英语学习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种差异造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对改变这一现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贾进强.性别心理差异探秘.[m].北京:中心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