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成果转化运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23:05

调研成果转化运用篇1

一、找准目标定位,牢牢把握“三大特征”,进一步明确新时期组织部门调研工作方向

组织部门的调研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组织工作中心来开展,为推动组织工作任务的落实和组织工作的改革创新提供有效服务。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处理好调研与组织工作中心的关系,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发挥调研对组织工作的促进作用。

1、牢牢把握调研与完成组织工作中心任务的一致性特征,定准工作走向。组织部门的调研工作包含于组织工作之中,又作用于组织工作。这就决定了组工调研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组织工作的中心任务,做到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要克服就调研抓调研的狭隘观念,牢固树立调研工作的根本价值在于,能否为组织工作中心服务、为解决组织工作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服务的工作理念。要善于找准调研与完成组织工作中心任务的切入点,通过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拟定对策措施,整体推进组织工作。要紧紧围绕组织工作中心开展调研,并把调查研究贯穿于组织工作始终,努力实现步调一致,相互促进。

2、牢牢把握调研在推进组织工作中的前瞻性特征,大胆开拓创新。调查研究担负着理清思路、提供决策依据的职责,具有很强的前瞻性特点。正因为这一特点,决定了调查研究必须不断探索和创新。要创新观念,转变不合时宜的旧观念,树立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要创新机制,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提高组工调研的时效性;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先进和鞭笞后进;建立联合攻关机制,形成“大调研”格局。要创新细节,创新课题确定方式,增强针对性;创新调查研究程序,增强有序性;创新工作手段,增强有效性;创新课题评比办法,调动积极性。

3、牢牢把握调研在推进组织工作中的能动性特征,主动有所作为。调查研究与组织工作密切相关、相互依存,组织工作的推进需要调查研究先行发展。因此,调研不能被动地听候上级安排和指示,而要主动出击,做到主动有为。要超前思考,主动研究组织工作的发展趋势,深化组织工作规律性认识。要敢为人先,主动研究组织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勇于面对热点难点问题。要抓住重点,主动研究影响组织工作发展的关键环节,实现重点突破、整体推进。

二、改进方法手段,努力实现“三大转变”,进一步适应新时期组织部门调研工作要求

新的历史条件下,调查研究的对象、内容、条件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需要调研方法、手段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时代性。因此,开展调查研究,既要继承以往好的经验和做法,又要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1、实现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社会的复杂化使得局部的真实性并不等于全局的真实性,削弱了典型个体的普遍性。因此,调查研究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逐步实现以单一化的典型调研为主向以多样化社会调研为主转变。实现这一转变,必须具有全面发展的眼光,克服片面、肤浅看问题的弊病,强化系统观念。必须具有解剖社会的能力,深入基层,深入实践,在占有大量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准确分析,务求整体把握。必须具有严谨细致的作风,力戒“三分根据、七分估计”漂浮作风,坚持以事实为依据,注重定量分析,有效利用统计、情报、信息等社会化资料。

2、实现经验化向科学化转变。组织工作现代化是建立在调研科学化基础之上的。这就要求调查研究必须摆脱经验主义束缚,发挥群体智慧优势,按组织工作规律办事。要积极倡导科学思维模式,掌握和运用辩证方法,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善于多个角度辩证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建立健全科学运作体系,注重发挥集体优势,充分发挥民主,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正确运用科学方法手段,在继承传统调研方法手段的同时,既要运用演绎归纳、分类比较等科学方法,也要采用统计分析、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以增强科学性。

3、实现理论化向操作化转变。组织部门工作职能,决定了组织部门调研工作主要是一种应用研究和中试装置研究。因此,搞好调查研究必须以务虚为主转变为以务实为主。具体工作中,要着力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围绕推进中心工作,把调研贯穿于落实中心任务的全过程,确定目标方向,通过调研出思路;安排实施步骤,通过调研出措施;总结工作成效,通过调研出经验。二是主攻热点难点问题,深入探索新时期组织工作的基本规律,从抓主要矛盾、关键环节入手,狠抓不放,摸清情况,研究对策。三是重视解决具体问题,结合实际,抓住贯彻政策和解决具体问题的结合点,提出新观点新思路,同时,注意把那些有价值的观点和思路具体化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三、注重成果运用,坚持做好“三个结合”,进一步提高新时期组织部门调研工作质量

调查研究的目的在于指导和推动工作。调研成果转化工作做的如何,是衡量调研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要在做好结合文章上下功夫,不断提高转化率,增强调查研究的实效性。

1、要与形成思路相结合。为决策出思路是调研成果转化运用的重要形式。出好工作思路,一要超前研究,关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力求做到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二要善观“气候”,根据中心工作和工作重点,把准脉搏,有针对性开展调研,为决策夯实基础。三要敏于思考,学习运用辩证观点,认真总结科学分析工作中的经验和问题,从中提炼综合出有分量的观点、建议。

调研成果转化运用篇2

[关键词]aFS;偏转规律;客车

自适应前照灯系统(aFS)偏转规律主要由左右水平转角偏转规律和俯仰偏转规律2部分组成[1]。左右水平转角偏转规律为车辆在弯道行驶中前照灯左右偏转角度与前内侧轮转角和车速的关系,前照灯的左右水平偏转有利于增强弯道照明效果,消除视觉“盲区”;俯仰偏转规律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前照灯倾斜角度与车速、车身俯仰角度和车身跳动的关系,前照灯的俯仰偏转有利于增加照射距离,提高照射强度或扩大视野,提高汽车行驶的主动安全性。偏转规律的研究将为后续前照灯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实现奠定理论基础[2]。客车与轿车的偏转规律的最大区别在于两者间的前悬和轴距等尺寸的差别,在轿车上前悬相对较小可以忽略,而客车的前悬相对较大,因此客车的前悬在进行aFS系统偏转规律分析时不可忽视。

1aFS左右水平偏转规律分析及模拟

本文在考虑客车前悬参数的基础上,在实现前照灯左右转动时,选择前轮转角作为输入信号,并考虑速度信号的影响[3]。这是因为在弯道转弯半径一定的情况下,由于客车不足转向的影响,导致在转弯半径一定的条件下,客车行驶速度越大,如果要顺利转弯的话,就必然要增加前轮转角,从而速度信号也间接地影响了前照灯的左右偏角,它们的关系如式(1)所示

(1)

左右偏转控制策略为使内侧前照灯光轴中心线与前内侧车轮转弯半径相切,如图1所示,建立前照灯左右转角与前轮转角的数学模型,实现前照灯左右偏转控制。外侧前照灯的偏转角度为内侧前照灯偏转角度的一半。根据阿卡曼原理建立前照灯转向数学模型,分析内外侧前照灯左右水平偏转规律。

式中,L为轴距;d为前悬;a为前内侧灯到旋转中心长度;R为前内侧轮转弯半径;θi为前内侧轮转角;δ1,δ2,δ为角度增量;为前内侧车灯偏转角度;为前外侧车灯偏转角度。

本文选择厦门金龙的XmQ6117Y3型客车作为分析对象,通过matLaB模拟前轮转角与前照灯转角的关系,发现前轮转角与前照灯的偏转角度几乎成线性关系,因此本文假设前轮转角与前照灯左右偏转角度成线性关系,简化上述的数学模型,如式(4)所示,再通过matLaB/simulink分析2种模型的差值,验证该线性模型的可行性。

这2种控制策略的差值很小,在前轮转角为5°左右,其差值最大接近0.1°,而0.1°的误差在前照灯的控制规律上是很小的,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我们可以将式(4)简化成关于前内侧车轮转角的一次函数。通过模拟计算得出对应本车型XmQ6117Y3的k值,其大小为2.4。在忽略助力转向功能的影响,即前轮与方向盘转角成线性关系条件下,

其中,为方向盘转角;Kt为方向盘减速比。

2aFS俯仰偏转规律分析及模拟

当车辆的运动状态改变时,例如:加减速、高低速行驶、后座有乘客乘坐、转弯时都会对前照灯的照明效果产生影响[5]。在保证路前方照明的同时,避免对前方来往车辆造成炫目,这就要求车辆在动态运动过程中,自适应前照灯系统能够根据不同的运动状态,自动调整前照灯的俯仰角度,使其在垂向方向上维持在一定的照射范围,例如:车辆高速行驶时,为了及时发现前方路况信息,要求前照灯角度上扬一定角度;后座有乘客或加速时,造成车身上扬,为了避免对来往车辆产生炫目效果要求前照灯角度下倾一定角度。

在保证照明的同时避免造成炫目,本文根据汽车七自由度模型,如图3所示,分析车身跳动、俯仰运动、侧倾运动及速度变化对前照灯垂直运动的影响。采用的策略是:使得客车在运动前与运动后前照灯光束照射距离一致,如图4所示,建立俯仰运动,侧倾运动,车身跳动及速度变化下的前照灯垂直运动数学模型。

将上述四种工况下的俯仰调整角度数学模型进行线性相加,得出四种运动变化同时作用时对应的前照灯俯仰调整角度数学模型:

(11)

根据式(7),式(8),式(9)和式(10)建立matLaB仿真模型,比较各个控制信号单独作用时对前照灯俯仰调整影响的关系,仿真结果如图5所示,为简化控制模型提供参考。

图54个控制信号独立作用下的偏转角度关系

从图5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车辆在动态变化过程中,俯仰运动对前照灯的调整角度影响最大,速度变化对前照灯的调整角度影响也比较大,而车身跳动和侧倾运动对前照灯的俯仰角的影响则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本文假设车辆在空载情况下,车灯的安装高度为750mm,初始下倾角为15%(0.86°),分析车身跳动到最大值且侧倾运动到最大值时,即侧倾角为+3°且车身跳动值为200mm的状况下,其调整角度约为0.3°。此时的下倾角极限为:

根据国标GB4599-2007关于下倾度值的规定[6]:极限:-0.5%~-2.5%,可知:在忽略车身跳动和侧倾运动2个控制信号的影响下,前照灯的下倾角度仍可满足国标要求,因此本文将只探讨俯仰运动和速度变化这2个情况下前照灯的俯仰调整情况,故将前照灯俯仰偏转规律简化为

其中,若调整角度γ结果为正时,表明前照灯向下调整即前照灯的照射方向与水平轴方向的夹角比初始角度增大;若调整角度γ结果为负时,表明前照灯向上调整即前照灯的照射方向与水平轴方向的夹角比初始角度减少。

3结语

本文针对厦门金龙XmQ6117Y3型号客车研究适合客车aFS系统的偏转运动规律,提出简化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实车数据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前轮转角与前照灯转角的关系几乎成线性关系,推导模型与简化模型的差值在误差范围内,可以忽略不计,简化了控制策略;通过建立7自由度整车模型,分析车辆的俯仰运动,侧倾运动,车身跳动以及速度变化对前照灯照明的影响,分别建立单控制信号下前照灯对应调整角度关系,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实车数据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侧倾运动,车身跳动值这两个控制信号对前照灯下倾角度调整影响较小,在忽略的情况下可满足法规GB4599-2007的规定,从而简化控制信号建立在小角度俯仰状态下的前照灯俯仰调整规律,为自适应前照灯系统的俯仰调整规律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aFS专论1•aFS自适应前照灯系统简介[eB/oL][2009.4.10]

[2]盛敬,林谋有.智能前照灯系统(aFS)研究现状综述[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7(12):18-19.

[3]房旭,姚勇.智能汽车前照灯系统(aFS)研究[J].汽车技术学报,2006(4):17-20.

[4]B.Rudolf,J.Schmidt,m.Grimm.inteGRationoFaFS-FUnCtionaLitY

intoDRiVinGSimULatoRS.HeLLaandRenaULt.DSC2004europe[R].paris,September2004.

[5]陈建林,吴青,初秀民,等.汽车aFS系统车灯转角动态模型研究[J].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6]戎辉,龚进峰,曹键.aFS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汽车电器[J].2008(5),15-17.

[7]m.Canry,S.Cherfan,p.Lecocq.applicationofreal-timelightingsimulationforintelligentfront-lightingstudies.[J].RenaULtandVaLeoLightingSystems,2004

[8]Yutakanakata,projector-typeHeadLampforVehicles[p].UnitedStatedpatent:4943894-1990.

ResearchoftheDeflectionLawofaFSinCoach

ZhengYaogang,Zhangweibo

(Collegeofmechanicalengineeringandautomation,FuzhouUniversity,Fuzhou350108,China)

调研成果转化运用篇3

铁路运输是我国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铁路运输业正面临着来自于内部和外部的挑战。铁路运输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一方面铁路运输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不健全,面临着政企分开、资产经营、扭亏为盈、下岗分流的艰巨任务,以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铁路高速、重载运输的发展对机车牵引技术、通信技术、车辆检测技术、线路维修技术、行车安全组织技术等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为适应新技术的发展要求,铁路运输企业必须进行技术创新。除内部问题外,铁路运输企业还面临着外部行业发展带来的挑战。航空运输、公路运输以及航海运输等多种运输行业的兴起与发展给铁路运输行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铁路运输企业要在内忧外患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就需要在运输速度和运输质量方面不断提升,打造安全、快速、便利、舒适的运输服务体系。铁路运输企业要实现这一目标,应积极应用创新的知识及技术,不断完善现有的服务产品及服务质量。

2技术创新对铁路运输业发展的作用

2.1技术创新的主要内容

2.1.1铁路运输企业技术创新的首要任务是配置基础设备铁路运输行业基础设备包括机车、车辆、信号、钢轨、通信、供电、站场等多种设备,是铁路运输企业正常运行所需的最基本的设备系统。铁路运输企业技术创新,首先完成及储备的配置工作,这一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复杂的、综合的、难度极大的工程,需要多个单位的共同参与才能完成。铁路运输企业及相关部门应在《铁路主要技术政策》的指引和规范下,由铁道部统一规划,以铁路运输企业为主导,对既定发展计划进行具体的实施,不断完善和发展铁路运输部分的基础设备,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2.1.2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是基础设备的技术应用研究铁路干线当前所用的基础设备主体部分为引进国外设备,大多数是铁路科研部门的科技成果的转化,代表了当前铁路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科技成果的效益不仅与工业产品的质量及性能有关,还与后期的管理及应用具有重要关系,这就需要解决基础设备结构合理化及搭配等各项问题,如信号与行车密度、调度要求的匹配、钢轨重量与通过总重、轴重匹配等问题。还应加强技术培训力度,通过专业化的技术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最后解决技术性问题,如弓网或轮轴关系引起的运用问题等。

2.1.3设备维修及管理技术的创新为保障铁路运输部门的正常运行,应建立健全基础设备维修及管理体系,保障基础设备的运行状态良好。维修与管理及运用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做好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是保证先进生产力要素充分发挥其实用价值,体现其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设备维修及管理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机构编制、人员配置、物资投入,因此,铁路运输企业应高度重视维修及管理技术的创新。

2.1.4做好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使其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科研工作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铁路部门统一规划的研究项目,如具有重大、综合特点的R&D项目,这一类项目主要是研究不同温度下重轨铺设试验、不同条件下牵引重量的提升、运行速度的提升试验等专业性强的技术类科研;另一类是针对现有的运能、安全、效率、服务等技术进行提升的科研公关,这一类科研工作主要依靠铁路运输企业完成。铁路运输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广应用科研成果转化形成的基础设备及零部件,以及将新的科研成果纳入新的生产工艺,从而形成新的产品或新的产业。从铁路运输企业的角度看,后者的转化工作是急需加强的,这是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2.1.5做好与营销相关的技术创新营销是铁路运输体系的总要组成部分,做好营销相关的技术创新,可提高铁路运输系统的服务水平,增强其竞争力。客运方面利用计算机售票、客票预定预售服务、利用互联网开展异地售票取票服务、专业化的引导提示及广播、危险物品的检测、票据检测、包裹托运服务办理等服务;货运方面可采取微机制票、货场内的装卸搬运、门到门的运输服务等。以上各项服务均可依托技术进步,提高工作的技术含量,从而提高铁路运输业额营销水平及服务水平。

2.1.6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管理的科学性铁路运输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难点,属于运输企业的软科学研究范畴。管理模式方面的研究重点应为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能根据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的基本需求、国家的经济政策、其他运输方式发展情况进行科学调整,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根据铁路运输企业现有的生产力水平调整内部生产关系,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及人事岗位;调整利益分配关系,根据市场机制,采取工资绩效挂钩的模式提高铁路运输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部门的生产效益。运输组织及调度指挥是具有技术与软科学双重性质的工作内容,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均应不断创新,提高管理水平。

2.2技术创新对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作用

铁路运输作为国家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营运活动的计划性较强,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企业的经营方式及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极度不符,这就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这就决定了铁路运输企业的改革之路充满了困难及艰辛。铁路运输企业的改革出路在于技术创新,这是因为:

2.2.1技术创新是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蓄能器技术创新是包含了技术开发与技术应用的统一整体,是技术要素与其他要素重新组合的过程,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技术创新能为铁路运输企业发展提供能量支持,企业可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摆脱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迎接新时代市场经济的调整。

2.2.2技术创新是铁路营运改革的减震器技术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新思想为基础,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经济利益的创新性的活动,是铁路运输企业改革的减震器,可减少改革对铁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的冲击力度,实现铁路运输体制的软着陆。铁路运输系统各部门可通过大力发展技术创新,实现观念的创新、体制的创新、管理模式的创新,从而为铁路运输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寻找一条安全有效的途径。

2.2.3技术创新是铁路改革的助推器技术创新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铁路运输企业在市场经济下的竞争力,其动力是来自于市场的要求及用户的需求,市场是铁路运输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出发点及最终落脚点。通过创新企业的管理体制,激活科技及人才资源,加快应用型科技成果的研发进程及应用周期,不断研发新的产品及服务,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技术创新是铁路改革的助推器。

3铁路运输企业技术创新的实施

3.1铁路运输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

3.1.1铁路运输企业奖励机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国家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并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企业根据国家政策制定的实施办法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但由于企业内部财务、税务管理的复杂性及落后性,严重影响了科研人员的报酬奖励,极大的挫伤了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和工作的积极性。科研人员从事的技术创新工作需要的周期较长,一项科研成果的转化也是需要漫长的试验阶段,其投入的时间及精力无法从岗位薪酬、福利待遇等方面得到有效补偿,这就极大的制约了科研人员对于技术创新工作的热情和动力。

3.1.2铁路运输企业科研人员稀缺铁路运输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依靠的力量为科研院所,当前多数科研院所存在科研人员稀缺断层的问题,究人员结构的不合理、研究条件及研究经费的短缺都成为制约科研周期长短及技术成果转化为应用的重要因素。科研院所人才补充、科研经费的保障是铁路技术创新改革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3.1.3科技与运营生产及经济效益的结合力度铁路运输企业的领导及管理阶层主要关注内容为企业的运行生产状况及企业的经济效益。当前状况下,科技与企业的运营生产及经济效益结合力度不够、科研人员深入生产现场较少、利用技术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致使多数领导及管理人员认为科技进步及技术创新是铁路发展的软指标,没有引起管理人员足够的重视。

3.2铁路运输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铁路运输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企业的改革面临的困难是巨大的,但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在提高生产力,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方面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已经引起了众多企业的高度重视。为更好的为技术创新创设条件,企业应:

3.2.1制订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按照国家颁布的《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及技术创新的新政策,加快落实科技成果做为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举措,鼓励科研人员进行技术创新,保障科研人员应有的经济权益。科研成果可以在技术股份划分中占据一定份额,以此奖励科技成果完成者及科技成果转化者;加大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效益后的奖励力度,进一步调动科研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国家为鼓励科研人员投身于科研工作,已建立了政府科技人才特殊津贴,企业也应制定一系列奖励科技人才的制度,采取技术津贴或特殊政策的优惠活动,吸引具有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科研人员。

3.2.2为科技研究和成果转化创造有利条件不断提高面向研究室转化为科技型企业或企业性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经有关机构及部门评估、论证、认定的有应用前景的科新技术成果,铁路运输企业应从经费上予以支持,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化的进程。在高新技术研究过程中,可采取首席专家负责制、课题工资制和特殊岗位工资制等一系列的措施,为科技研究机成果转化创造最有力的条件,加快技术创新及应用的步伐和应用。

3.2.3发展专业的科研中介服务机构科研院所是铁路运输企业基础创新的核心部门,对于核心部门应按照人员文化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组织结构合理、研发开发实验环境良好的要求进行重新组合,进一步加强该部门的核心作用。传统科研院所工作人员不仅要负责高新技术的研究工作,还要负责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及后期维修工作,极大的分散了研发人员的精力,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铁路运输企业可鼓励科研人员组建和发展专业的科研中介服务机构,通过中介机构的专业化和现代化的管理,提高科技成果的研发及应用进程。

3.2.4进一步推动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产、学、研一体化是世界各国推进科技与经济效益结合的成功经验,这一模式的应用对我国各个行业的技术创新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铁路运输企业应与专业的高校、科研单位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组成产、学、研一体化的联合体,围绕铁路运输企业面临的技术难点、热点及关键问题进行技术攻关,选择一批有应用前景的科研项目进行联合攻关,从而尽快突破技术瓶颈,加快技术的应用步伐。

3.2.5加大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技术创新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铁路运输企业要推进技术创新工作,就需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专业的培训打造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技术骨干队伍,具有先进市场经济服务意识的营销队伍以及及一批懂专业、会管理、善经营的管理队伍。铁路运输系统需要的人才是多个领域的,不仅需要懂技术的创新型人才,更需要懂运输管理的创新型人才,逐步实现利用技术发展生产力,利用管理提高生产力这一战略目标。

3.2.6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动技术创新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发展的催化剂,在国家大力提倡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已经逐渐改变了企业发展的模式及进程。铁路运输企业应借助互联网技术,从设备的维修管理、生产活动的运行和销售、技术管理及跟踪服务等各个方面进行改善,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快铁路运输企业的技术创新。构建专家信息共享平台,提高铁路运输设备故障检修的效率;利用互联网的共享平台处理包括车辆调配、车辆运营状况、票务的营销状况、工作人员的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内容,提高铁路运输系统的工作效率。

4总结

调研成果转化运用篇4

关键词:火炮清洗装置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J30文献标识码:a

火炮射击后,会在身管内壁残留大量的黑色物质,俗称为积碳,积碳的存在会影响火炮的射击精度和使用寿命,必须及时去除。因此,对火炮身管的清洗保养,是火炮日常维护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由于火炮清洗装置未能广泛应用,仍然采用人工清洗方式;传统人工清洗劳动强度大,清洗效率低,清洗效果一般,不能满足现代化战争快速反应的要求,所以研制适合野外环境下工作的、清洗效率高的、清洗效果好的火炮清洗装备已刻不容缓研。

1清洗装置的组成

清洗装置主要由清洗系统和支撑平台两部分组成。整体结构如图所示。

1.1清洗系统

清洗系统是清洗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清洗功能的关键;人工清洗方式的优点是动作简单可靠,清洗容易,不足是费时、费力、清洗效果不稳定,利用机械的效率高、重复工作的一致性好的特点可以克服这一问题,所以,清洗系统采用仿人工清洗方式,清洗系统运动包括:进给运动和擦拭运动。利用电机经减速齿轮驱动曲轴转动,通过连杆带动滑块及清洗杆作快速往复运动,实现小范围擦拭运动,另一部电机经减速器驱动丝杠旋转,螺母带动滑盘底座沿丝杠方向作直线运动,实现清洗把的大范围进给运动。由擦拭运动和进给运动相互配合完成全部的清洗工作,由于工作过程中,清洗杆的运动方式与人工清洗时相似,所以称作仿人工清洗方式。

1.2支撑平台方案设计

支撑平台的作用是支撑清洗机构,并调整清洗机构的空间位置,使清洗把中心线与火炮身管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并使其固定不动,保证清洗工作的有效进行;支撑平台能够实现行走支撑、水平移动、水平旋转、俯仰调节、垂直升降5个功能:

(1)行走支撑功能:底盘底部安装有两对车桥和四个液压支撑,可以牵引,调整清洗装置水平,并与地面实现支撑固定。

(2)垂直升降功能:升降台与底盘之间采用液压驱动,可以沿垂直方向上下移动,液压缸底部与底盘固定,液压杆与升降台连接,液压杆伸出时,把升降台顶起一定高度,收缩时,升降台落下,实现垂直升降。

(3)水平移动功能:升降台上安装了矩形导轨,平移架底部为矩形滑块,采用丝杆驱动,平移架可以沿导轨水平移动。

(4)水平旋转功能:平移架与旋转台之间安装有圆周轴承,外圈带有轮齿,与平移架固定,内圈与旋转台固定,旋转台安装有转向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底部有小齿轮,通过齿轮啮合可以使小齿轮带动旋转台转动绕大齿轮转动,实现水平旋转。

(5)俯仰调节功能:导轨基座与旋转台之间,末端采用轴连接,前端端采用旋转支撑连接,当旋转支撑旋转时可以将导轨基座前端顶起,末端绕连接轴转动,实现俯仰调节;

2工作原理及特点

2.1工作原理

具体工作过程:炮火射击后,火炮身管调整至水平位置,等待维护,将清洗装置牵引至指定区域,放下四个液压支撑,与地面固定,启动升降液压缸,使清洗把达到火炮火线高度,调节旋转调节手柄与平移调节手柄,使清洗把与火炮身管对中,启动进给机构电机,使清洗把刷头深入火炮内膛,开启清洗液泵,向内膛输入清洗液,启动擦拭运动机构驱动电机,开始工作;通常情况,清洗把进给一次就可以清洗干净内膛,回程时不需要工作,回程前,先关闭清洗液泵,然后关闭擦拭运动机构驱动电机,进给电机反转,退回到初始位置,关闭进给电机;然后调节支撑平台,使清洗装置退回初始位置,清洗工作结束,收回液压支撑,清洗装置牵引至下一工作处。但对于清洗困难的情况,可以回程时仍然工作,反复进给几次,至达到满意清洗效果。清洗液采用回收利用的方式,回收回来的清洗液经过滤继续使用。

2.2工作特点

(1)能够及时高效的开展工作

本文研制的清洗装置为可牵引式,能方便运到战场或训练场上,能够随时随地快速开展工作,高质量、高效率的就地完成对火炮内膛进行清洗;并且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机械动作调节灵活,能实现与地面的固定及支撑、垂直升降,水平移动、水平旋转、俯仰角调节等功能,能适应不同恶劣环境,对场地环境依赖性较低。

(2)清洗装置通用性好,可适用于不同口径火炮的清洗工作

本文研制的清洗把由清洗杆和刷头组成,可组合成不同长度,不同型号的清洗把,清洗装置只需更换清洗把,就可使设备满足不同型号火炮的清洗需要,既提高了适应性,又降低了设备研制成本。

(3)不仅能适合滑膛炮的清洗,更能适合线膛炮的清洗,可去除阴阳膛线交界处的死角

本文设计的刷头可以旋转,在膛线的作用下,刷头作横向往复直线运动的同时,还会产生沿圆周方向的旋转运动,刷头上刷毛的运动就是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的合运动,沿着膛线方向的运动,此时清洗效果最好。

(4)清洗效果稳定

以机械代替人工工作,可以保证擦拭运动频率始终不变,保证了同一门火炮内膛清洗效果一致,并且擦拭频率远大于人工擦拭频率,擦拭效果明显提高。

(5)清洗液循环利用

本文设计应采用清洗液循环回收利用的方式,对使用过的清洗液回收、过滤、再利用,降低浪费,较少污染。

3清洗装置设计要点

3.1电机选择

结合清洗装置的工作特点,分别选择了两部普通交流异步电动机,功率分别为7.5kw和2.2kw,并为清洗装置配备了车载交流发电机,可以随时获得电源。

3.2支撑平台设计

支撑平台的俯仰调节、水平旋转、水平移动、垂直升降和行走支撑五个功能从上至下依次布置,可以是清洗装置工作时,支撑平台受力条件得到改善,提高支撑平台的稳定性。

3.3桅杆式设计

以三根钢管桅杆作为升降台的到向装置,不仅可以克服工作时产生的水平力,减轻对液压缸的横向剪切作用,还可以简化结构,减轻支撑平台重量。

3.4驱动液压缸选用

驱动液压缸选用时要充分考虑装配空间、行成以及载荷,所以本文采用重载型单作用多级液压缸作为升降台的驱动液压缸。

3.5导向套设计

导向套为空心薄壁铁管,前端下方有一排清洗液回流孔,在调整支撑平台时,可以以导向套相对于火炮身管的位置作为参考,以导向套与火炮身管对准作为对中过程结果的衡量标准。

结语

研制的火炮内膛清洗装置,适用于野外作业,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可在恶劣天气下使用;清洗效率高,避免了以往清洗装置对大量人力、物力资源以及清洗时间的浪费;清洗力较大,尤其适用于火炮发射后的顽固残留物的清洗。总之,本文研制的清洗装置始终以实用性和适用性为原则,是一款操作简便、功能性强的清洗装置。

参考文献

[1]刘庆君,刘增文,邱家敏.火炮炮膛擦拭工艺综述[J].国防制造技术,2010(01):63-67.

调研成果转化运用篇5

[关键词]系统基模;成长上限;科技成果转化;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F0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07)11-0026-03

[作者简介]徐辉,广东商学院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技术经济与管理;(广东广州510320)

王忠郴,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研究方向为数量经济学。(上海201209)

一、引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已为人们所共识,但这一论断的预设前提是科学技术必须与人类社会的生产过程相结合,其最重要的结合点就是科技成果的转化。尽管我国目前每年取得科技成果3万余项,但由于体制、机制、管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还十分低下,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局面还未得到根本扭转,科技创新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因此,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问题,已成为我国政府界、理论界、企业界和科技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课题。动力机制是科技成果转化系统运行机制的根本,对转化系统工作起着直接原动力的作用,从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系统更加有效地运行。基于科学的发展观,为了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降低增长代价,提升我国的绿色GDp(GGDp),保障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从而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动力机制的视角,运用彼得・圣吉所著“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成长上限”和“舍本逐末”系统基模的有关原理,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绩效评价体系、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等方面的受限因素进行动力机制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技创新绩效的评价体系、推动利益与风险共担的成果转化合作机制和确立企业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等,从而使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原动力。

二、科技成果转化动力机制概念的界定

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机制是指市场经济的不同行为主体为追求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对科技成果转化产生强烈需求,从而驱动社会资源向有利于成果转化的方向积聚,促进成果转化的作用过程。在高度市场化的西方国家,市场力量始终是科技成果产生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原发驱动力。这种原发驱动力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引导科研向应用开发研究和新产品开发方向倾斜;二是市场竞争迫使市场经济主体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三是市场需求引导技术创新的方向,最终产生研究开发项目。成果转化的动力因素可分为内在动力因素和外在动力因素。内在动力因素主要是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在驱动力的构成,主要有企业的科技意识、企业对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追求、科研机构的生存压力及对经济利益的追求等。外在动力因素主要指对科技成果转化起推动作用的外在因素,主要指成果转化的外部环境,包括科技政策、成果转化的资金供应、成果转化利益分配制度等。内在动力是成果转化的根本动力,外在动力通过诱导、激发内在动力而起作用,如果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能够协同形成合力,成果转化将会以巨大的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三、“成长上限”系统基模原理

“成长上限”是彼得・圣吉一个重要的系统基模,它告诉人们,事物的成长是由于某种因素的推动和影响,使其逐渐发展壮大,但这种发展是有限度的,当它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总有其他因素限制或抑制事物的成长,使其成长逐步减缓,甚至停止。“成长上限”系统基模结构是由一个促进或推动事物成长因素的增强环路和一个抑制事物成长因素的调节环路组成。增强环路导致成长,在成长过程中总会碰到各种限制和瓶颈,然而大多数的成长之所以停止,却不是因为达到了真正的极限,而是由于增强环路虽然产生快速的成长,却常在不知不觉中,触动了一个抑制成长的调节环路的运作,而使其成长减缓、停顿,甚至下滑,出现成长上限。当然这种成长上限并不是绝对的、必然的,而是相对的。并不是所有的成长上限都走向末路,只有那些看不到发展前途,不能克服抑制事物成长因素的才会走向衰退之路。要使事物得到不断发展,就必须克服成长的极限,在调节环路中辨认和改变限制成长的因素,使事物再度进入新的增强环路,增强事物新一轮的成长,促进事物向更高、更深的层次发展。

四、科技成果转化受限因素的动力机制分析

1.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体系受限因素的动力机制分析。绩效评价体系对于一个系统的运行具有导向作用。由于评价体制原因,长期以来科技成果的社会效益比经济效益重要,“名利价值”显得非常突出,一般都是单纯以获得国家经费多少、数量、参与人学术地位高低、所获奖励级别和数量来衡量科技成果的价值,忽视科技成果后续环节的处理,人为降低了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同时,这些评价指标的分值往往与科技人员的职称和各种待遇挂钩,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评价体系对科技工作的导向作用。而有关成果的应用价值以及转化为生产力的状况,却较少作为绩效评价指标纳入评价体系中,因而研究机构和研究者个人缺乏针对市场需求从事开发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动力,由此导致了其追求的目标与科研的社会目标、国家目标的分离。这种评价体系仅是单纯追求学术价值和地位,推崇科技成果的“技术含量”,而忽略了“经济价值”,结果导致科研投入与产出严重失衡,科技成果的技术先进性不能转化成市场领先性。“经济价值”的缺失造成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不足,科研的低水平重复,出现科技成果转化“阻塞”现象。现行的科技成果绩效评价体系重视论文和成果的数量,轻视成果的市场价值,较少设置成果转化的指标,它通过反馈调节环路抑制了科技成果转化。所以,现行的科技成果绩效评价体系已经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

2.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受限因素的动力机制分析。从科技成果转化收益中取得合理的经济利益,是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改善科研条件、增强研发能力以及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也是对其依据市场需求进行研发活动的激励。但在实际运作中,往往是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经济效益,但科研机构或发明人难以取得合同约定的经济利益,影响了科研机构扩散技术成果的积极性,一些经济实力比较强的研发单位为了保证自身的经济利益,往往自行进行成果转化。因为科研机构的优势是组织研究和开发,并不是组织社会化大生产,这种成果转化模式显然违背了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分工的规律,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因而转化效率有限。科研机构的利益难以保障成为成果转化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科研机构难以取得应得的利益,通过调节环路抑制了科技成果转化。

3.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受限因素的动力机制分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应是成果转化的主体,科技成果转化不仅能给企业带来高额利润,而且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所以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是企业成果转化的内在动力。但是,首先,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之中,企业市场化的经营机制转换尚未最终完成,企业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尚未完全确立,企业普遍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一些企业经营者观念陈旧,没有真正把科技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注重眼前利益,其发展普遍存在比较明显的短期行为;其次,由于成果转化投人较大,同时伴随较大风险,企业经营者往往对于转化投资较大的主体技术犹豫不决,造成成果买方潜在市场大,现实市场小。所以,企业存在短期行为,风险意识和创新意识薄弱是企业成果转化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要的主要障碍,同时也是企业对科技成果转化需求不旺的直接原因。当然,影响企业成果转化动力的因素十分复杂,从工业企业看,企业的运行机制、发展模式、生产经营状况均直接影响着其从事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企业由于经营存在短期行为,承担风险能力弱,成为成果转化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它通过调节环路抑制了成果转化。

五、科技成果转化动力机制的优化措施

1.完善适应市场经济的科技成果绩效评价体系,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合作的激励机制。为适应市场经济对科研创新活动的要求,应对我国现行的科技创新成果绩效评价体系进行重大调整,建立与科研不同阶段目标相适应的评价体系。

科技成果转化合作的激励是指对合作各方加以激励,使他们通过分工和交易,客观地为全社会的科技进步而工作,从而实现自利与互利、局部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相互统一,达到最大利益与总目标的一致。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三方(成果提供方、成果需求方、成果中介方)合作的基本动力和共同追求的目标,是产生三方合作驱动力的重要源泉。三方经济利益是通过市场来实现的。基于科技成果转化具有投资大、风险大的特点,按照投资“风险分担,收益共享”的原则,成果转化三方的合作是在利益共同体中进行的。其理论模型为:S(成果提供方)≠?,D(成果需求方)≠?,m(成果中介方)≠?为三方的彼此追求的利益集合。由于三方彼此对利益认同的差异,导致成果转化带来的利益对各方产生动力的大小、方向可能不一致。但是,只要各自的利益之间不存在不可调和的严重冲突,特别是三方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利益之间不存在大的冲突时,本着“共赢”的原则,三方为了争取重大的和共同的利益,彼此之间通过协调,放弃各自一些相对次要的利益,S∩D∩m≠?,通过三方的共同努力就可最终实现max?邀S∩D∩m?妖。由此可见,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三方合作的这种共同利益最大化是实现科技成果成功转化的驱动力。

2.推进利益与风险共担的科技成果转化合作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既具有高风险性,又具有高收益性,高风险和高收益同时并存。在现阶段,应当逐步建立起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创新利益与风险共担的责任制度,实现分层次、分阶段分解风险责任。谁投资多谁受益大,谁决策谁负责,谁掌握项目进展的主动权谁负责,谁影响了项目的进展谁负责,谁承担风险大谁受益多。如,一般情况下,判断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合作项目及如何实现均掌握在高校和科研机构手中,就应由高校、科研机构承担这一部分风险,但高校和科研机构也可以把企业向研究开发的源头方向推进,让企业尽早参与研究开发,分担研究开发费用和风险。另外,大多数企业认为,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创新的市场研究应该以自给为主,那么创新成果的市场适应性风险就应该由企业承担,但企业可以把高校和科研机构向生产领域和市场方向推进,鼓励他们与自己长期合作,在分配中减少先期技术转让费预付金额,采取提成、技术入股、技术持股的分配办法,将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得的报酬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减少企业的风险压力等。因此,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创新中不仅要有获取利益的意识,同时也要有风险责任分担的意识。

3.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确立企业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完善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动力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生存与发展是其永恒的主题,对科技进步的需求是企业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在动力,也是带动其它动力的源动力。而内在动力是随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使企业真正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而逐步增强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对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十分关键。市场需求是吸引企业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拉力,市场需求目的性越具体,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拉力越大,科技成果的技术推力也越强,企业进行转化的动力也越大。但是无论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还是技术推力及市场需求拉力,都只为成果转化提供了可能性,而要把这种转化的可能性变为现实还必须有社会支撑力。因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特殊的技术创新过程,转化过程中同样会涉及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重组问题,在我国目前企业总体实力较弱,并且又处在市场经济体制初建时期,仅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往往难以解决成果转化中所需要的资源和生产要素。此时,社会支撑力就成为影响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社会支撑力主要是政府以法律、法规、政策、资金等方式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支持;另外,还要求其他社会组织在技术服务、成果信息管理、风险投资、文化氛围创造等方面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支撑。企业之所以存在短期行为,风险意识和创新意识薄弱,是由于企业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尚未完全确立。因此,建立企业成果转化原发动力机制的核心就是通过理顺企业的管理体制,加快企业的机制转换,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现代企业制度。

六、结语

基于“成长上限”系统基模的相关原理,用系统思考的方法来探讨科技成果转化所处的困境和成长不足,进而帮助我们从中寻找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潜在问题的根本途径。另外,科技成果转化在很大的层面上有赖于政府政策的支持,随着时间、技术、市场、法律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在信息不对称的现实社会中,政府政策的扶持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应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技创新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推动利益与风险共担的成果转化合作机制,确立企业市场经济主体地位。众所周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动力机制是一项需要广泛协调和严密组织的复杂系统工程,既要有合适的内部因素和条件,又要有适宜的外部环境。除此之外,还要有其他一些优化对策与措施,如:培养科技成果人才;改革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管理体制和评价体制;创办科技企业,促进内部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科技法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增加高校科技投入;制定和完善职称评定政策;完善科技信息网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科技成果推广支持系统,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机制。

参考文献:

[1]徐辉.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及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D].河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2]马松尧.试论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机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调研成果转化运用篇6

根据naSa的数据统计,从2000年到2011年,我国有6万多项农业科技成果产生,但达到成熟应用阶段的只有2万项左右。农业科技领域的丰硕成果,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科技资源。然而,科技成果不能有效转化为生产服务,不仅会造成科技资源的浪费,也会阻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相关部门的不懈探索和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摸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着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进程。

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科研立项影响成果转化

一方面,科研立项时咨询的专家代表面窄、社会参与度不够,容易造成国家科研立项与实际需求脱节。另一方面,在现阶段,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取向受到我国政府主导型的科研体制的影响,他们很大程度上是面向政府或者上级部门,而未能很好地面向市场经济和农村经济建设。科研人员立项时对市场的需求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在选取项目时,把项目是否具有先进性作为首先条件,而对项目的市场应用前景或是否能有效转化则考虑的比较少。根据调查,科技人员在申请课题时考虑科技前沿,兼顾考虑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占72%。而主要考虑市场需求,结合科技前沿仅占22%[1]。这些也会造成科研立项与实际需求脱节。

2.2农业科技成果有效供给不足

在农业生产中缺乏高质量的、先进的、成熟的、适用的技术成果。一方面,农业科技成果有效供给不足受科技成果本身的特性影响。科技成果研究的周期长,而应用的周期短。根据我国农业部的统计:获科技进步奖的研究成果,其研究周期一般在6~13年,而在生产中,一般的技术性成果的使用周期为5~8年,一些物化性的成果在使用8~10年以后,其使用价值也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更有甚者,一些农业科技成果在产出后还未得到推广就已经过时。另一方面,由于工程化研究不足,没有能够做中试实验或实验不足而造成成果转化失败。据统计,由于技术不配套,我国未能转化的重大科技成果中约占12.4%[1]。

2.3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制约成果转化

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最终需求者,农民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科技成果能否很好的转化。但是,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首先,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显示:2006年末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小学以下的为39.5%,初中文化程度的为49.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只占11%。到目前为止,小学以下的比例略有下降,为37.3%,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0.2%,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略有上升,但依然只有12.4%[2]。其次,接受职业技术培训的人数少,2008年,参加短期培训的农民人数占20.0%,参加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占3.4%,参加中等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只占0.13%,而没有参加过任何技术培训的则高达76.4%[3]。由于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导致先进的农业技术不能得到很好的普及,既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也影响农业技术新成果的推广转化。

2.4转化资金不足

据科技部统计,从2007年到2009年,我国应用型技术成果未得到应用或停用的主要原因是资金问题[4]。尽管有许多农业科研单位通过各种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项目支持从而获得了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支持,但是这远远不能满足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需求。以河南省为例,该省每年投入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专项资金(包括国家、省、市三级项目)有5000万元,但每年能够支持的项目仅百十项左右,不到应支持成果的5%,也不到申报支持的20%[5]。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中还有一部分是来自于企业,科研院所通过技术转让、技术合作、技术入股等产研合作方式来获得企业的资金支持。但是,由于农业成果转化的高风险低回报,企业投入的资金相对较少,另外,越是高的科技成果,投入也会越高,同时风险也会越高,因此选择高技术成果进行投资的企业也会越少。

2.5运行机制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是连接科技供给和科技需求的桥梁和纽带,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保证。但是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还不健全。比如成果评价机制不健全,目前对成果的评价还停留在对成果本身的评价上,缺乏对成果转化的评价,也就是说对成果的实用性和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缺乏评价。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牵涉到多个利益主体,从成果的研制者到最终的需求者,还有政府部门和中介机构等。因此,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来协调和规范整个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中的利益体之间的关系,促进科技成果快速有效地转化。市场供求引导机制不显著,目前我国农业科研课题选题、立项多数产生于科技系统内部。对农户和农业企业生产的具体需求考虑不足,从而导致农业科技成果得不到转化;风险保障机制不健全。农业本身就是一个受自然环境影响的产业,因此首先存在自然风险,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也存在很多风险,比如技术投资风险等,同时还受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在这些方面建立起相应的风险保障机制。

2.6政策与环境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涉及到农业科技成果从产生到采用的各个环节,因此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支持环境。目前,国家关于成果转化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在成果交易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容易产生一些因成果使用而引发的纠纷。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滞后,科技成果得不到切实保护,严重影响了科研人员的创造积极性,技术外流、假冒现象严重,也大大挫伤了农民采用科技成果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从产生到采用的正常的市场运作,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的交易和转化。

3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分析

针对以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现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以清除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种种障碍,加快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进程,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3.1加强政策引导与宏观调控首先,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制定鼓励和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进一步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并制定相配套的可操作

性强的法规和条例,努力营造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社会大环境。积极完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对农业科技成果加大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各种假冒伪劣,为农业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保驾护航。其次,鼓励和推进产研合作,政府应鼓励科研院所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形成积极的产研的资助机制,建立产研密切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企业运用新技术、新成果来促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对科技型企业承担的农业科技开发产业化项目、试验和示范园区建设等,给予优惠和鼓励。建立风险投资保障机制,帮助企业降低进行技术创新所承担的风险。另外,将充分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参与科技成果的研究和转化。

3.2供给有效的成果

首先,把好立项源头关,建立农业科研与农民需求、农业发展相结合的选题立项机制,强化项目管理,在立项时就选准选好科研项目。在科研立项阶段,可以邀请熟悉市场的相关企业人员参与,使科研项目从立项开始就能符合市场需求。其次,积极引导农业科研人员在科研项目选题时,在对国内外市场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项目的先进性、可行性以及未来的社会效益,因地制宜地选好科研项目。在研究过程中,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以及科技发展动向对课题进行不断完善和调整,使研究出来的成果符合市场的需求。

3.3刺激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

农业科技成果的最终使用者是农民,因此农民科学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与文盲相比,小学毕业可提高生产率43%,初中毕业可提高生产率108%,大学毕业可提高生产率300%[6]。首先,国家应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力度,除了认证贯彻九年义务教育外,还应根据农村和农民实际需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建立完善的农民教育与培训体系,加强农村科技知识的普及力度。其次,采取形式多样的组织方式,对新技术、新知识进行广泛有效地宣传,培养农民对新技术、新知识的认知能力,逐步提高他们对新技术、新知识的采纳能力。另外,建立科技示范户,比如种粮大户、养殖大户等,加强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从而激发农民对科学的兴趣,树立对科学的信心,促进农民采纳新技术、运用新成果,从而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

3.4建立资金保障体系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应建立政府引导、多渠道为主的农业科研资金投入保障体系。政府用于农业科学研究、开发与推广的资金要保持投入并稳定增加;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企业或其他社会团体等参与农业科学研究、开发与推广;农业科研单位要积极吸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企业或其他社会团体等对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进行投资;还可以利用金融机构贷款,设立专项用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贷款产品;还可以充分开展国际间的农业科研合作开发,积极引进外资,从而弥补国内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方面的不足。

3.5优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

建立完善的成果及转化评价机制,在项目立项时,要求项目的承接单位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并提供详细的产业化目标规划以及对社会经济效益的预测;对可转化的科研项目实行定期评价,把科技成果转化效果作为评价的重点;对农业科技成果的评审除了“专家”的评审外,应增加“市场”、“用户”和“效益”的评审,保证评审的真实有效。优化成果转化的利益分配机制,在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过程中,明确各参与主体的作用,并根据他们的贡献大小确定利益的分配,从而保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益的合理分配。建立市场供求引导机制,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逐步建立“需求—研究—市场—需求”的研发与应用的良性循环。建立农业风险保障机制,转嫁和分散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风险,增强农民和企业对风险的承受能力,维护农民和企业利益。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一方面,要加强农业科技的推广队伍建设,提高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激发推广人员尤其是基层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在政府的引导下,依托国家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逐步建立由农业企业、农业科研单位、农民组织相结合的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充分开展社会各界的分工与合作,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

3.6建立农业科技信息网络服务体系

调研成果转化运用篇7

首先,政府部门在整个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大局中的规划、协调作用主要体现在:国知局自2006年开始实施《全国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平台计划》以来,已成立了42个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但是该交易中心采取了独立运作的方式。国知局本着坚持资源整合、协同合作的原则,不断协调全国各地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专利技术转化平台、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内的同业机构,建立了广泛的业务合作关系,在优势互补、信息网络资源、服务体系资源等方面实现了共享,共同推动了平台的建设工作。而国知局从国家层面进行统筹、协调,则有力地促成了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新格局的形成。而政府为及时解决科研课题招投标工作,则采取了资助小额研发资金的方式,将资助期限定为六个月或一年。政府资助的资金主要用于开发技术,完成可行性研究工作。一方面依靠政府直接委派的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另一方面依靠全国顶尖级专家学者的参与,并引入公益性评估专家学者。此外,政府还通过建立以国家研发资金带动民间科技资金的模式,在技术产业化生产阶段招标时,政府要求被资助的企业必须引入风险投资或其他私人资本,以帮助其尽快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此外,政府为不断提升中介服务机构的专业服务能力,还采取了技术转移的方式为中介服务机构提供直接资助。为促进科技资源与企业的良好融合,政府还采取了政府资金的有效的引导的方式使技术转移中介服务机构能够围绕企业的需求提供中介服务。而在人才培养机制方面,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委托专业的技术转移转化人员培训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技术转移人员和管理骨干的培训,提高技术转移转化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应尽快建立和完善技术转移相关职业和岗位的资质认证制度,制定技术转移工作的奖励制度和激励政策,为技术转移从业人员提供职业发展的空间,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其次,(专利)技术的买方和卖方。(专利)技术的买方,即技术需求方可以国有或民营的大型企业、国有或民营的中小型企业和规模以上中小型企业。买方需要明确产品开发、技术更新的需求,并与卖方或技术合作的研究人员积极配合,推动技术的转化;(专利)技术的卖方即(专利)技术的拥有者。卖方可以是个人(非职务发明的专利权人),也可以是单位(大学、科研单位,以及具有技术研发能力的企业)。其中,大学、科研机构是技术的主要卖方。他们一方面要在自己的技术领域内,配合国家投资项目的研发,跟踪世界范围内专利信息、市场信息等的发展趋势和各地产业结构状况变化情况,发现潜在的技术需求;在相关领域多申请专利,提高专利申请的质量。另一方面还要直接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需求,接受委托或与企业合作进行技术开发。

再次,(专利)技术的中介服务方。中介服务机构为市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并由不同的专业中介机构分别承担信息服务、无形资产评估、价格发现与竞价、交易撮合和结算、科技项目招投标、招商引资和投融资等的相关服务工作。服务内容涵盖了项目启动、知识产权保护、风险投资、创新管理、建立产业集群、行业监控并形成各行业部门的创新政策建议等咨询业务。中介服务方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第一,完成对(专利)技术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工作。国知局作为政府部门,能够为中介服务机构提供丰富的原始专利信息资源,如果中介服务机构能根据社会的需求对专利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将对促进我国(专利)技术转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二,为平台的成员提供免费的技术咨询服务,为行业创新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免费的信息服务。通过进行定期会议(学术论坛、研讨会等)和适时交流等活动(市场报告、分析信息),使各领域专家互动,使知识关联,最终实现创新知识的增值。第三,在走访企业选择项目过程中,必须对技术需求的深入程度或对被提供技术的层次水平必须作出科学的判断和客观的评价,对信息作出准确和翔实的描述,这些都是保证需求双方成功对接的前提。第四,在中介服务机构中,培养既懂技术又善经营、了解政策法规且具备融资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主要方式包括开展专利经纪理论与实务、专利转移与许可贸易、专利投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融资实务、专利质押、专利创业与产业化等方面培训。

最后,(专利)技术的投资人。投资人可以是经营机构、银行、风险投资机构,也可以是有并购实力的企业等。投资人要充分发挥平台的政府公信力,借鉴资本市场运作模式,吸引境内外投资机构、专业服务机构以及海外资本市场为专利转化项目提供私募融资服务,广泛征集关注(专利)技术转移转化项目的投资者。此外,还要建立由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基金、投资与投资管理机构、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和国有大型企业等组成的多元化投融资服务体系,对(专利)技术项目进行包装和孵化,推动其商品化和产业化。

(专利)技术运用转化服务平台的运行机制

首先,依靠政府发起对(专利)技术运用转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设立专门管理机构来具体负责协调管理。本服务平台采用开放和模块化的运作方法,利用项目招标形式将信息服务、无形资产评估、价格发现与竞价、交易撮合和结算、科技项目招投标、招商引资和投融资等服务子体系整合到一起。各子体系均有三个以上中介机构参与,中介机构各自承担不同的任务。政府通过招投标的形式为每个子体系选择项目负责机构,项目负责机构负责具体业务的组织与协调管理。项目负责机构针对地区和行业需求,对国家科技计划成果的筛选、信息整理和调研,负责网络工作系统的管理和日常维护工作。挖掘高端的、标准化的技术转移服务,以实现我国技术研发能力和产业化能力的有效对接,切实解决中小企业的创新需求。本服务平台的各子体系遵循“项目招标一组成团队一制定目标一展开活动一报告一交流共享”的模式展开活动。本服务平台通过链接政府网站的公共信息平台,免费为公众提供(专利)信息资源,(专利)技术运用转化相关政策,并相关公共信息。为本平台的所有成员提供免费的技术咨询服务,为行业创新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免费信息服务。

在这种形势下,政府要发挥牵头作用并提供必要的经费,用于支持服务网络的建立和维护等等。通过政府在网络中的主导地位,发挥政府的激励与资助手段,来促进网络内部参与者之间的技术转移转化。在启动运营的前四年,政府提供40%―50%的经费,地方再按照一定比例匹配,一个中介机构能获得90%的经费支持,经过四年的积累可实现正常运转。

其次,采用认证制度确定服务平台的中介机构。根据中介机构的具体职能、相对重要性、发展潜力与技术转移效果等综合指标分为“批准机构”和“登记机构”两大类别,分别提供不同的扶持政策

和待遇。“批准机构”,由政府相关部门(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等相关部门)共同审批批准,经营范围涉及国家投资的大学及科研院所和个人所拥有的技术交易,可享受财政补贴和贷款提供担保方面的优惠待遇式。“登记机构”,只需由政府设立的专门机构审核批准即可,不能享有财政补贴和贷款担保的优惠。中介机构开展的具体业务包括:专利法律及事务服务:提供专利法律状态和权利稳定性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与专利转化有关的专利法律事务以及其他法律事务服务等;情报与信息服务:搭建平台,提供(专利)技术转化供求信息和交易活动的、宣传等服务,提供相关的行业动态、市场信息、竞争对手动态以及相关(专利)技术信息分析等情报服务;(专利)技术评估服务:对(专利)技术自身或专利组合的价值,产品化前景等情况进行分析评估;(专利)技术交易服务:提供与(专利)技术转化交易相关的一揽子中介服务;(专利)技术孵化服务:对初创(专利)技术进行培育,提供技术产品化发展所需的各种中介服务;(专利)技术投融资服务:采用资本运作模式对(专利)技术进行包装和孵化,吸引国内外投融资的中介服务。

再次,作为主要卖方的大学、科研机构要设立科研成果的内部技术转化机构,通过该机构与服务平台的其他参与方联系、合作。该内部技术转化机构在本单位寻求新技术发明,评估其潜在市场价值;保护知识产权,为学校新技术发明申请专利;帮助学校科研人员解决技术转化方面的法律问题;负责与具有能力、资源和兴趣的企业进行联络,根据本校某种专利的技术类型、开发程度、市场前景、可能风险与企业进行协商并签订技术转让合同;帮助学校科研人员融资、寻找投资公司,使科技成果尽快得到转化;为本校创建的高技术公司寻找管理人员,协助组织产品开发与营销;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经费使用与为社会所做贡献的情况。根据自身的科研优势,内部机构招聘一批不仅具有相关科研领域知识背景,又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工作人员,他们既有技术背景,又懂法律、经济和管理,还擅长谈判,在(专利)运用转化和专利许可协议签订过程中发挥作用。

调研成果转化运用篇8

摘要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提供网络化基础及投融资服务,整合科技资源,展示科技成果,共享科技信息,提供技术交易中介服务,并有专业化的技术交易经纪人的支持。平台建成之后,再借助一套有效的运行保障机制,将对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技术交易投融资服务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率远低于发达国家。为提高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需要在多方面采取措施,而构建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将会是一个好的选择。平台应起到将科技资源丰富的高校、科研院所等的科技成果高效率的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作用。这将有助于现有科技资源的更有效利用,也将有助于使科技与经济协同发展,提升整体经济实力。

一、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特点

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由来已久,这与信息是否充分、资金是否有保障、技术交易是否流畅都有关系。若要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帮助解决这一问题,则构建的平台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一)可以迅速了解科技成果供求双方情况并做出反馈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提供了详细的成果供求双方信息,供求双方将自己的实时信息到平台上,并通过平台提供的个性化搜索功能及时获取所需信息。平台所具备的技术难题招投标机制可以方便的完成科技成果从供方向需求方的转移。平台的实时更新则可以保证信息的及时有效。

(二)有能力承担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风险

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的特点。平台的技术中介不仅仅起到信息交流的作用,还可以帮助科研部门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科研方向,使科技成果为社会所需,避免科研与生产脱节,协助生产部门对技术进行评估以选购市场急需的技术。另外,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中引入了风险投资机制,帮助高校、科研院所等资金实力不雄厚的科技成果产出方减少资金风险方面的顾虑。

(三)有能力组织对科技成果市场化推广与应用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网络化的优势强化了科技成果的集散和交易功能,由于其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可以面向市场组织共性技术的推广应用。平台的科技中介可以推进技术产权交易,并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中介全程服务,促进跨地区协作。

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构建

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作用,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构建应从三个层次加以考虑。首先是基础服务层次,其次是静态展示层次,最后是动态运作层次。如下图1所示即为所设计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内容。

(一)基础服务层次

在基础服务层次,平台建设的重点应放在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服务的网络环境、投融资等服务体系的建设上。

为了使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效率最大化,方便、快捷的网络体系是对平台的重要支撑。平台上的个性化服务功能及相关软件的开发完善,都是衡量网络体系是否健全的重要指标。

投融资服务是科技成果转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投融资服务平台,投资方可以很方便找到合适的投资项目,融资方亦可以方便的找到相应的投资机构。由于处于科技资源优势地位的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本身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不足,平台可以为其提供资金担保,或者帮助引进风险投资,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二)静态展示层次

这一层次的平台建设中,主要是科技成果展示、科学数据及相关资源共享等内容。

科技成果展示就是把目前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充分、有效的展示给企业等需求方。在采集科技成果之后,还要有专门的系统模块进行统计、整理,然后分类。具体的展示形式有网络展示、实地展示、行业推介会展示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将科技成果呈现出来。

科学数据及相关资源共享方面,通过整合平台上各科研机构单位资源,在网络上建设科学数据共享数据库,形成平台的数据中心,提供及时、大量的专业科学数据实现信息互通。还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行业信息交流会,在重大、特定的科学数据问题上实现交流。其他相关资源如科学仪器等的共享,需要在信息上做到及时更新和深入了解,提高科学仪器等的利用率。在做到信息的同时,更应注意资源的整合,在提供大量信息的基础上,需要将其整理成各种数据资源的数据库,以一种简捷、明确的形式呈现给对科技成果有需要的群体,实现科研机构的研发活动与真正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

(三)动态运作层次

这一层次的平台建设,是保证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能有效运作的最重要一环。动态运作层面的平台建设内容主要涵盖技术交易、技术供求双方的双向推介等内容。

技术交易平台是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保持活力的中间环节。科技成果一旦推出,如何将其转化到企业中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技术产权交易平台的推出后,科技成果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挂牌交易。这一平台的建设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完善,以满足寻求成果转化的双方不断增长的需求。技术交易平台主要内容包括技术交易机构、科技成果、技术难题需求的在线查询,实时技术供需和交易信息,以及技术交易合同在线登记等【1】。此外,还要着意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技术交易经纪人队伍,为技术中介服务体系运作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

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运作的保障机制

在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搭建之后,若要保证平台能有效发挥功能,一套完整的运作保障机制是必不可少的。

(一)组织管理机制

由于平台的构建涉及到科研、财务、生产等多个方面,有必要成立一个领导机构统一组织协调各方行动,保证平台运作的顺畅。此外,还应有一个日常管理机构,负责各种协议的贯彻执行,并具体负责资源的调配和服务安排,确保平台的日常运作【2】。

(二)投入机制

高校等科研机构由于自身资金实力薄弱,在科技成果产出之后往往无力独自进行市场开发,这时就需要外部投融资帮助。具体来看,科技创新与金融信贷的结合力度要加大,建立科技管理部门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机制,并推进科技担保体系建设,支持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及各产学研合作机构与各级担保机构合作,开展联合担保,建立担保联盟,为高校、科研院所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担保。

(三)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对企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分担企业的研发风险,缩短研发时间,抓住市场机遇获得更多利润;对高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可以获得更多的研究经费。为使激励机制更具方向性,需要改革科研课题的目标导向评估制度,论文水平和科研成果获奖占一定权重,但要将其更多与经济技术指标相连,考虑其实际应用价值。需要健全市场、中介机构和社会激励机制。通过价格激励、竞争激励完善市场激励,给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外部动力;优化中介机构激励机制,调动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创造更多转化渠道;健全社会激励,创造一个注重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社会环境【3】。在进行利益分配时,不仅对科研人员进行奖励,还应将成果转化者、管理者、中介服务者纳入利益分配体系。

(四)推广机制

平台上的供求双方数量是有限的,而平台的目的在于服务更多的对象,因此推广机制对于扩大平台的受关注度,从而增加潜在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将有很大帮助。在这里,这种推广机制是针对供求双方的双向推介,既为科研成果的供方寻找潜在需求方,也积极为科研成果需求方挑选合适的成果提供者。这样,技术交易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平台,而技术供求双方的双向推介则是推动这一平台高效运作的一个机制。

(五)人才保障机制

实施科技成果的转化,人才是内在动力。科技成果转化是系统工程,要求每一位员工都作为系统中的一个要素,都要具有比较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特别需要一支既懂管理又懂法律、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高素质科技中介队伍【4】。现有科技人才资源需要统一整合,专业技术经纪人队伍急需扩充,建立并完善各行业专家人才数据库,发挥行业优秀人才的带头作用,提高人才使用效率。同时,提高优秀人才的待遇水平,保证人才不流失,并努力吸引外部优秀人才来参与科技成果研发与成果转化,形成从人才到科研成果再到产业化应用的链条。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课题《促进郑州市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对策研究》(课题号:0910SGYG25229-5)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济昌.让科技服务平台成为支撑科技自主创新的基石.大众科技报.2007(1).

[2]李彪,吴庆海.广州市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及展望.科技与管理.2008(5).

调研成果转化运用篇9

(一)完善制订理论成果本身的实践方案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自身是影响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最基础的元素。理论成果本身的实践性或行动的可能性,是理论成果实践转化的重要中介,反映了理论成果指向实践的张力。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长期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如今面对学术规范的衡量、实践需要的期盼,应该自觉把推进理论成果的实践转化纳入学科整体性建设的范畴中来,主动为理论成果设计实践转化的行动计划,加大研究成果实践转化的自觉性。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会受到许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理论上的“实然”并不等同于实践中的“必然”和效果上的“应然”,只有以详细的行动计划来指导、规范和调整,才能实现理论成果的有效“落地”。自2006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上升为一级学科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以及出版和发表的专着、学术论文等研究成果更是层出不穷,这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转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遗憾的是,尽管有许多理论研究者不断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要关注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应指导实践”,但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一些学者整日凌空蹈虚、空话连篇,忙于构建所谓的学术框架;一些研究人员醉心玩弄词藻、废话新说,痴迷于构建华丽的话语体系。”有的理论成果仍仅具有典型的个体利益特征,忽视成果的社会实践效益,缺乏实践指导价值;有的理论成果仅仅停留在理论自洽之中,满足于“形而上”的研究意图,很少关注或没有关注到研究成果的实践转化问题,难以实现与现实需要的有效对接。可以说,理论成果忽视或缺乏实践性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相脱节的一个重要原因。52%的受访者认为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存在数量多、质量差的问题,并由此导致了“研究繁荣”背后实效缺失现象的存在。改进这种风气蔓延的根本之道就在于学术研究要直面现实,始终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策。

(二)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培养和培训

开展人才培养培训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实践转化的基本方式;推进学科建设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实践转化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校学生的培养问题;二是对正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提升问题。就前者来说,在学科建设中,通过编写教材、调整教学计划、推进教学方法改革等,适时地把学科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体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增强专业的时代适应,较好地实现了理论成果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与时俱进。现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来自于后者,即如何运用学科建设的理论成果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的问题。仅以高校辅导员队伍为例来说,这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来源多样、专业背景各异,成为理论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导致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的转化意识不强、能力不高、成效不显。有调查显示,只有31%的受访者能做到经常浏览他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只有24%的受访者能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自觉应用他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理论成果进不了教育实践者的头脑、成不了教育实践的指导、进不了教育实践的平台,以致于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许多不可控制、不可预测的因素,找不到理论归纳和指导,对于一种行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只能成为“经验中的存在”,基本上是围绕自己工作的反复总结和重演。而一线工作者的经验性成果恰恰又被理论研究者所难得一顾,导致了双向转化均存在断裂的现象。可见,在人才培养培训上,“理论脱离实践,实践脱离理论或摆脱理论,这是双重脱离,也是双重失范。”

(三)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政策的制定

政策参与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转化的有效途径。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独特的政治属性,更加需要运用制度支持、政策保障等手段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必须尽可能地转化为政策规定,由此推进理论成果转化效应的长期性、稳定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独特的咨政功能。从目前来看,党和国家以及各级主管部门在制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政策时,都能较好地吸纳和借鉴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但由于受到目前理论成果自身实践性或实践转化不足的制约,也给这种吸收和借鉴留下实践的遗憾和操作的空白,一些政策规定过于宏观,重导向轻操作,缺乏现实操作的指导意义和规范要求,难以落实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出现了政策效应的逐层衰减、边际效应明显。

(四)加强指导现实问题的理论研究

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理论成果的实践转化还表现为对现实问题研究的指导。一是以现实问题为起点,通过对现实具体问题的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途径方法;二是以已有的理论为起点,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分析逻辑,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与水平。因此,能否有效指导实践研究也是检验理论成果生命力的重要指标。要鼓励和提倡面向实践的理论研究,以“脚底板”式的实地调查和强烈的问题意识来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衔接的“一公里问题”,从而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搭建起有效的勾连与融通。而在这个问题上,由于受到研究团队构成中实践队伍吸纳不足、现实问题价值“过于微小”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除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之外,实践操作性课题难以在国家、省部级课题竞争中获得立项也是重要因素,这就进一步助长了重理论、轻实践的研究导向,这种状况需要改变。

二、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实践转化的着力点

(一)加大理论研究的实践取向,增强研究成果的实践自觉

实践发展是保持理论创新的动力与来源,也是检验理论正确性和生命力的向度。一是研究的视野要向下,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命题和现实问题作为理论研究的立足点,回应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以实践问题促研究,提高理论成果的现实针对,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二是要进一步增强理论成果的实践自觉,尽可能地把理论成果变成可以直接实践的行动计划,或者把行动计划作为研究成果的重要体现,直接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需要,提高理论成果实践转化的效率。三是要加大实践研究的政策扶持,在各级课题立项、成果评选中给予倾斜,着力于引导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实困难,打破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瓶颈,以实践探索的经验和成效来丰富和发展理论成果。四是要增强学术刊物的实践取向,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学术刊物是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们获取研究成果的重要渠道,思想政治教育类刊物要转变唯理论、纯理论办刊倾向,给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总结类文章以一定的刊发空间,这既有利于调动一线实践者的研究热情,促进实践探索,也有利于理论研究者了解实践的进展情况和问题,使学术刊物成为沟通两支队伍、展示两方面成果的重要平台。

(二)增强三支队伍之间的协作互补,实现研究成果的整体价值

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来说,涉及到理论研究者、实践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三支队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的实践转化程度还取决于这三支队伍之间的协作深度。当前,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各自开辟了两个不同的领域,尽管这两个领域在实践意义上存在交集,但在现实运行中却处于“平行不相交”局面,而又同时影响着政策制定者的决策。显然,在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政策制定中,理论研究者的学术话语往往超过实践工作者的现实呼声,使得许多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政策、措施却依然停留于理论论证上,难以彻底地落到实处。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建立三支队伍之间深层次的、系统性的联系。一是在学科建设中要充分听取、吸纳三支队伍的不同意见,做到既尊重理论规律,也关注现实问题,使政策落实到解决问题上来。二是优化研究队伍结构,重视吸收一线工作者参与理论研究,加大研究成果的实践取向,同时鼓励理论研究者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现实资料,使理论研究能够与实践发展需求相一致。三是在政策制定中既要问政于专家学者,也要问需于实践工作者,既要着眼于推进学科理论的发展,更要着眼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与教育实效的提升。

(三)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培训力度,提高理论成果转化能力

实际工作者的理论转化能力是关乎转化效率的能动因素。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或缺乏必要的理论素养,或形成实践的惰性和惯性,不少人持有一种保守态度,不想或不会尝试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模式,也不会主动地思考各种运行模式的优劣。如何提高这支队伍的理论转化能力将成为提高教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措施。为此,一是要提高对理论成果学习的自觉性,做到主动学习,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最新理论成果;主动思考,把理论成果作为化解现实困惑、工作困境的有力武器。二是要加大专业培训力度,依托教育部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点等,开展实际工作者的理论培训工作,把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作为能否从事这个职业、晋升职务职称的考核指标,以此增强推进学习的约束性。三是调动实际工作者的研究热情和活力,深入开展实践问题研究,形成研究意识和研究自觉,增强对理论成果的认知和感悟,使实践者也成为一支重要的研究力量,从而形成两支队伍、两个领域协调发展、协同推进、有效互补、良性转化的良好格局。

调研成果转化运用篇10

所谓科研院所改革转制是指将科研院所由事业单位转为科技型企业或进入企业,由非物质生产部门划归物质生产部门、由国民收入再分配领域推至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领域,把这些单位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改造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现代化企业。科研院所改革转制不是改变隶属关系,也不只是为了摆脱眼前困境的急功近利之举,而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是我国科研院所运行机制的根本性转变。这次改革的关键就是通过科研院所转制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走科技产业化道路。

1.1对产权制度进行根本性、深层次的结构性变革

1.1.1科研院所改革转制应与产权制度变革相结合。

以往科技体制的改革以创造市场环境和进行科研院所内部运行机制改革为主,没有触及科研体系的整体结构和深层次的体制问题。当前科研院所改革转制则是通过企业化转制使科研院所技术创新的巨大能量释放到市场中去,促进科研开发和产业化的良性循环,把研究开发的优势转化为市场的优势,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为此,科研院所改革转制首先应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开始。

科研院所由事业单位变成企业单位,其实质是产权关系的变革。科研院所转制时,应该进行清产核资、资产剥离、资产评估、产权界定和资产划拨。只有产权明晰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开、经理人的决策制度、员工的激励制度等一系列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才能体现出来。目前,科研院所进行产权改革时,主要是进行战略性资产重组和调整。

以技术开发为主、与企业具有互补优势的科研院所的转制,可用兼并的方式整体进入企业,成为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原由行政委、厅、局管理,现由集团公司管理的,原则上通过资产划拨整建制进入企业集团。

具有较强研究开发能力和产业化实力的科研院所的转制,应把转制与改制结合起来。这些单位可以以技术或资产为纽带,按《公司法》改组为股份制企业或企业集团。主要依靠自身的科技优势盘活、重组资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条件成熟的股份有限公司,还可以包装上市。

部分科研院所整建制转制为企业,转制改造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部分买断的方式。科研院所职工人数较多,产品生产有一定规模,年销售收入和国有资产总额在5000万及以上的科研院所,可实行国家控股或相对控股,拿出一部分国有资产,由职工个人购买,按置换入股的方式,组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

第二种类型,是全部买断方式。主要是对职工人数较少、年销售收入和国有资产总额在5000万元以下的科研院所,可以按股份合作制改造,院所的净资产由职工全部买断,职工全员持股。一次性买断的可适当优惠。

第三种类型,是国有民营的方式。将生产规模小、经济效益差的科研院所在转制中通过租赁、承包等形式出让经营权,让有能力的科技人员或民营企业来搞活科研院所,重新配置生产要素,可以促进现有存量资产实现优化组合。

社会公益型科研机构的职能,是代替政府去解决部分“市场失效”的问题。对于公益型科研机构,应按照“职能重复交叉的要坚决裁减,职能相近的要尽量合并,职能单一、工作量又少的应综合设置”的原则,进行全面的调整改革,通过定编、定岗、定员,精简机构人员,减少职能交叉,理顺管理关系,建立高效、精干的社会公益型科研机构。

1.1.2科研院所股份制改革的探索与创新。当前,科研院所改革转制政策的取向就是明确扶持科研院所向企业化转制并鼓励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企业是股份制的一种形式,是指科研院所在转制过程中,以职工出资为主,合作劳动,民主管理,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相结合的企业法人。科研院所改制成股份合作制企业,应结合本地、本单位的现状和条件,大胆进行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同心同德、奋力创新的命运共同体,进而建立起一种优质高效的企业内部运行机制。

在股权结构上要坚持知识资本人格化。特别是科技成果,即职务科技成果(包括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应通过无形资产的评估,设立不超过注册资本35%的技术股份,并可提取不低于20%的比例划给该项科技成果完成者和成果转化的主要实施者。在与企业签订期股契约的前提下,对主要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可实行期股等长期性的激励措施。

建立风险共担充满活力的技术投入主体机制。股份合作制企业的科研开发投入应多元化,除本企业投入以外,还应吸收企业家和科技人员的投入,并使之占有一定的比例。科研成果的产权亦应给企业家和有关投资的科技人员一定比例。这样,既做到企业家、科技人员和企业共同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共同成为科技开发风险共担的主体,又利于调动企业家的约束机制,防止企业家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1.2建立优质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

1.2.1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是计划经济体制所特有的问题。

这一命题仅仅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才有意义。不彻底改变我国的科技体制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科研机构的管理沿用对行政机关的管理办法,导致科研活动低效率,极大地挫伤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科技体制改革也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国家对科技体制管理的实质,而只是对管理的方式作了一些调整。从科研课题的来源看,在科技体制改革以前,科研课题大多由上级行政管理部门确定。在改革以后,科研拨款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但科研经费的来源变化不大。上世纪90年代中期对近百家在京科研机构的一项调查表明,科研机构的科研课题主要有3种类型:纵向课题、自选课题和横向课题,这3种类型的数量之比为6.1∶2.4∶1,其课题经费总额之比为9.1∶1.6∶1。这说明尽管科技拨款制度已经进行了改革,但许多纵向和自选课题数年甚至十数年一贯地得到经费的支持,因人设事的性质很明显。这种科研课题所产生的科技成果从来源上就很难具备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可能性。

科技成果转化难在我国这样的过去实行计划经济,现在转向市场经济的国家特别突出,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这个问题并不显著。因为在他们那里,直接面向能产生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或获利技术主要是在企业内部或其主导下完成的,对研究、开发、中试、销售等从科研到转化的全过程实行了统一管理。研究内容、资金筹措、广告宣传、进度安排等,都是企业市场竞争策略的直接体现,是在企业的精心组织下进行的。此外,其产品销售一般也通过企业已有的营销网络进行,无须从头摸索,从而缩短了成果转化的时间,降低了风险。国外经验表明,科研院所进入企业,自办企业,企业吸纳、建立自己的科研机构,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之路。

1.2.2克服管理行为短期化。

科技成果转化往往不能立竿见影,且存在失败的风险,通常须作为长期投资来考虑,这就与追求短期效益的利益驱动机制不协调,成果转化当然就困难了。管理行为短期化既存在于各级政府,又存在于国有企业(科研院所)。

从国有企业的角度来看,由于管理决策人往往实行任期制,其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是“两张皮”,且政府的奖励,也常常与该企业当年的经济效益挂钩,而与企业的发展后劲无关,这就必然导致管理决策人追求企业在其任期内得到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至于任期以后怎么办,则以后再说。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一些国有企业管理决策人不愿冒风险去作科技成果转化的长期投资,有的甚至采取竭泽而渔的办法,以牺牲企业的长期利益为代价,尽量挖掘企业的短期效益。

反观非公有制企业,老板的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一致,不存在任期问题,所承担的风险与预期回报挂钩,因而更愿意承担风险,接纳科技成果并在本企业实施转化。事实上,成果转化难,更多的是难在国有企业。因此,大力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将有助于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制定政策促使国有企业管理行为长期化是一个值得尝试的办法,因为它并没有增加政府的负担,也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遗憾的是我国出台的许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和法规主要着眼于如何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而忽略了调动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管理决策人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激发国有企业管理决策人对企业长期利益的追求,建立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将管理决策人的利益与企业的长期利益挂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启动科技成果的市场需求,从而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

1.2.3发展风险投资。

科技成果的不确定性,生产过程和市场接受能力的不确定性,使新产品开发具有一定的风险,企业对风险的回避意识给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造成了障碍。消除或减轻科技工作者、企业对风险的忧虑,必须由政府及有关各方共同筹资,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风险投资已经是比较成熟的融资体系,我国刚刚开始进行这方面的探讨和尝试,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种融资方式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直接支持和由观念更新带来的间接促进作用都是非常巨大的。

1.2.4建立科学、公正、权威的科技成果转化评估服务体系。

在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市场竞争中,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只有各方实际了解科技成果的真正价值才能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建立包括科技成果、科研单位、企业单位三方面内容的科技成果转化评估服务体系也就成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一个重要举措。

1.2.5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流动体系。

通畅的信息是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高效进行的又一必要条件,国家一方面要加速信息基础工程的建设,另一方面应建立科技成果供需信息定期体系,加强对中介信息服务机构和信息流的监管,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高效的信息服务。

1.3深化科研院所人事制度改革

深化科研院所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科技体制的要求,对科研院所的人事工作实行分类管理。对向企业化转制的科研院所,实行企业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对按非营利机构运行和管理、国家资助与自我发展相结合的科研院所,要赋予充分的人事管理自;对主要依靠财政支持的科研院所,推行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的用人制度,国家对固定岗位实行制度化的总量控制,建立以竞争和流动为核心的动态人事管理机制,实行人才供求市场调节和人才服务社会化。

1.3.1树立“人本主义”的发展观、管理观。

尊重人的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的创新精神,是从宏观到微观都极为重要的大事情。同时,要把知识和创新作为企业化了的科研院所真正的管理目标和管理对象。

1.3.2培养、造就和遴选科技型企业家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科技型企业家或称企业型科学家,是指同时具备科学家和企业家所拥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他们能够在先进技术与市场需求上进行有效的沟通,懂得如何选择与开发先进技术,怎样组织生产与管理,使各种生产要素、生产条件与科技资源得到科学的搭配、组合,然后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科技型企业家是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推进者。因此,大力培养、造就和遴选适应市场竞争、善于经营管理、勇于开拓创新的科技型企业家是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1.3.3实现分配观念的转变。

在分配激励机制方面,根据按岗、按任务、按业绩定酬的精神,搞活科研院所的分配。丰富和完善科技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方法和途径,使科技人员的贡献、绩效与其收入挂钩。扩大科研院所的分配自,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为此科研院所改革转制应实现观念上的三个转变。

一是由按劳动者潜在劳动分配逐步转变为按劳动者实现的物化劳动分配。物化劳动只有进入市场,通过交换,才能取得销售收入,才能形成可供分配的价值量。物化劳动如果不能实现交换,生产越多,亏损就越大。因此按劳动分配既不能按劳动者潜在劳动进行分配,又不能按劳动者物化劳动来分配,而应按劳动者实现的物化劳动进行分配。

二是由单一的按劳分配逐步转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按技术分配为辅的两要素分配。根据科研院所的特点,技术理应纳入分配要素。科研院所的优势在技术,但只有与生产相结合,技术才能产生巨大的生产力。把技术纳入分配要素,是指把那些很快转变为生产力、为单位带来经济效益的特色技术作为分配的要素,鼓励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市场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产品一旦形成效益,开发人员就要按一定的比例获得回报,使这些技术人员先富起来,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三是由单一按现在分配逐步转变为按现在分配和向未来分配并存的分配模式。向未来分配,是一个新的概念,这是为了争取未来的人力资源而进行的投资,从单位实现的物化劳动总量中拿出一定的份额,分给特定的对象。向未来分配是向特定对象而不是所有人员的分配,即向那些愿意为本单位勤奋工作、有较高开发能力、年轻的科研技术人员进行的分配。这是一种风险投资,但风险中蕴含着不可估量的回报。

1.3.4建立以竞争和流动为核心的动态人事管理机制,实行人才供求市场调节和人才服务社会化。

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竞争全球化趋势对转制后的科研院所的R&D能力提出新的挑战。经济的竞争说到底转化成科学技术的较量和创新能力的竞争。知识经济只能在知识拥有者通过社会协作过程的创造和交流沟通,在分享彼此知识和相互构筑彼此思想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建立起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不仅可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进程,使科研院所获得比内部实验室更高的成本收益,而且在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方面更切合实际。

科研院所应实行固定岗位和流动岗位相结合的用人方式,促进科研人员的合理流动。对关键、重要岗位要增加竞争的透明度,实行固定岗位用人方式;对辅岗位可以实行流动岗位用人方式,努力使流动岗位人员达到科研院所总人数的一定比例,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或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兼职从事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活动。也可以根据长期交流与合作的需要,选派科研人员在一定时间内到其他科研机构或企业工作。科研院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合同或协议,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明确单位与个人之间的权利、义务。科研院所转制为企业后应加强与高校和企业的横向联系,实行互聘、交叉任职等形式,广开门路,为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创造合理的人才互动的环境和条件,使智力对流通畅无阻。

2.科研院所改革转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2.1科研院所“退出”过程中的利益补偿

科研院所改革转制为企业,是对科研院所内部成员利益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主要表现在:一是大多数内部职工包括高级管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预期大大下降。下岗失业问题随时都在威胁着职工及其家属。二是经济收益的安全预期也大大下降。一方面是职业的不稳定必然会造成经济收益的不稳定,另一方面,职工即使在岗工作,能否像原有事业单位那样享受到足额的工资福利也未为可知。三是社会地位下降。作为事业单位的科研院所职工其身份是国家赋予的,是作为单位的主人公而出现的,单位改革转制为企业,他们中的大多数将感受到由“主人”转变成“打工仔”的滋味。四是老年生活保障预期下降。科研院所过去对职工的老年生活是采取“包”下来的办法,虽然待遇不高,但很安全,有保障。改革转制后,由于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尚不健全,职工们自然对老年生活保障感到担心和不安。

以上情况说明,当前科研院所改革转制为企业,在对内部人员既没有增加现实的经济收益,又没有长期的利好预期,甚至出现现实和长期的利空预期的情况下,是难以被他们所接受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有利益补偿机制,使内部的大部分人在一方面受到利益损害能够在另一方面得到相应的补偿,能够带来现实的利益增加或者长期的利好预期。在这个问题上,俄罗斯的做法值得我们研究。俄罗斯在公有制企业改革中设计利益补偿机制,即被称为“改革券”的公有财产分配券,使人们的私有财产在短期内得到了普遍增加,尽管一度引起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宏观经济的动荡,但没有引起社会成员的广泛反抗。这是俄罗斯企业改革中的成功之处。

2.2人员分流与社会保障问题

科研院所的改革转制是从根本上力图把这一部分原有的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其人事制度将按照企业化进行管理。这也就涉及原科研院所内部的人员分流问题。目前的改革政策原则上要求本单位来消化自己的富余人员,实际上又把包袱推给单位,单位怎么会有改革的动力呢?人员为什么分流难?核心问题是中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滞后。缺乏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是制约各项改革的障碍。科研院所内需分流的人员,出于观念及利益上的考虑,除了要加入社会保障,以防止单位垮后没有人托底,仍要求“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继续享受社会保障与本单位在职人员待遇的差距部分。要妥善解决这批人的问题,就必须有长远、深入的考虑,制定全面系统的对策。首先认真研究我国的社会保障与个人及家庭自我保障的关系,重新确定社会保障的范围、内容、标准、方式及运行机制与体制。其次要根据新的研究成果及符合实际的政策,正确对待原有的离退休、公费医疗等制度,立足自身与家庭保障,在分享改革与发展成果的同时要承担相应的风险;采取成立机构、人事、专拨经费等有效措施,尽快使社会保障人员转变身份,与原单位脱钩;将社会保障的公益性职能分出,独立操作,其余部分进入市场,由多家民营机构经营,展开竞争,以减少腐败、提高效率、改善服务,确保社会保障体系的长久、安全地运行。

2.3在融资上要有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