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资产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27:49

图书资产管理篇1

1.缺乏对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的管理

当前,部分图书馆缺乏对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统计和管理,导致这些资产流失,给图书馆带来了损失。图书资料固定资产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管理好这些资产是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图书馆的各级领导者认为定期统计和清理固定资产过于繁琐,工作难度过大,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程度,导致资产流失。

2.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的重要保障,是各项管理工作得以实施的重要依据,但是,部分图书馆固定资产制度不健全,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虽然这些图书馆拥有这些制度,但是,这些制度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过于简单、粗糙,缺乏强有力的执行力和责任追究制度。

3.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管理缺乏相互监督

当前,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管理缺乏相互监督,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资产明细账目是了解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方面,部分图书馆缺乏相应的明细账目,只是对一些接收的文献进行简单记录,对自身库藏缺乏监督和管理;缺乏资料清点制度、文献损失和丢失制度,不利于图书馆资料的管理,显得十分混乱;对图书资料的统计缺乏严格的制度,甚至图书馆有的资料没有登记入账;防窃制度不健全等等。

二、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管理对策分析

1.加强对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管理,创新管理观念

针对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加强管理,创新管理观念。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就要求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在充分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创新管理观念,打破传统借书还书、整理图书等服务观念,树立主动服务观念,将有价值的图书资料积极进行宣传并推荐给读者,满足读者个性化的需求,使图书资料充分发挥其作用。

2.加强对管理团队的培训

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管理离不开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团队,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加强对管理团队的培训。要选择有责任心、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负责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并将工作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同时,尽可能的保持这些人员稳定,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要求各项工作要细致到位,尤其是对资产的统计、盘点、维修等,更是要求细致入微。此外,财务部门要定期对图书馆各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及时发现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将清查结果形成表格,做出相应记录,将闲置固定资产及时调配使用,对那些报废资产及时进行处理,提高固定资产使用率。

3.对图书资料固定资产进行动态管理

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经常会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些资产实行动态管理。对读者借阅的图书资料进行全程管理,尽可能的满足读者的需求;对采购和典藏进行管理,加强监管;对那些新购图书进行相应宣传;对那些古籍善本及时进行维护。根据图书资料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加强相互监督,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

三、结语

图书资产管理篇2

1.管理思想淡薄,重视不够。目前高校固定资产几乎全部为政府资金无偿划拨购置,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进行成本核算和折旧。图书馆固定资产是学校全部固定资产的一部分,管理上普遍存在着只重投资、不重管理的现象,只关心学校每年投入多少资金,没有固定资产管理、保值增值的意识和责任。不管是学校还是图书馆没人询问和要求投入产出效益,需要什么向学校申请,损坏后找学校维修,图书馆只管使用。图书馆与学校均存在着管理思想淡薄,认识不够,管理不到位。

2.缺乏系统的管理制度,规章制度不完善。各高校虽然对校级固定资产管理都作了详细规定,但到具体管理和使用部门却难以操作,相当大一部分高校图书馆出现固定资产管理不仅流于形式,缺乏系统性,而且连基本的规章制度都不够完善,没有图书馆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从而导致图书馆固定资产管理混乱。

3.利用率不高。高校图书馆的宗旨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等服务,学校也主要从办馆规模和服务等方面对图书馆进行监督考核,对图书馆固定资产的管理却缺少有效的控制手段,进而使高校图书馆形成了一种粗放的办馆模式。好大喜功,盲目追求办馆规模。从而造成图书馆一边盲目地购置各种仪器设备、资源,一边闲置大量可用的仪器设备的跟风现象,极大地浪费国有资金。

4.技术性不强,管理手段落后。图书馆有着大量的家具、设备、图书资料等。资产数量庞大,存放分散,造成了较大管理困难。当前高校图书馆固定资产管理仍沿用卡片、单据等传统手工管理模式。卡片、单据难以保管,而且在平时查找、统计、变更时非常困难,效率低,误差大,与现代高校图书馆的快速发展极不相适应,满足不了现代高校图书工作的需求。特别是电子、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给高校图书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变革管理模式,重新科学制定规章制度势在必行。

二、加强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固定资产管理的拙略思考

1.提高思想认识。思想认知度是搞好管理工作的关键。认识不到位,管理措施极易出现棚架,难以落实,工作也就无法开展。所以要从思想认识上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上至校领导下至一般图书馆员均要提高认识,只有上下思想一致,认识统一,从资产的申购、入库、领用、正常运行、报废处置等各个环节加强管理,才能管理好图书馆固定资产。

2.建立健全图书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制度是纲,纲举目张。制度建设是图书馆固定资产管理的依据和重要措施,是规范管理的先决条件。制度不健全、不科学是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要进一步健全、完善高校图书馆固定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使图书馆在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包括建立健全固定资产预算制度,固定资产产权登记制度,固定资产购置、验收、保管、领用、检查、维护等制度,固定资产丢失、损坏赔偿制度,资产调拨、报废制度等。

3.建立固定资产分级管理责任制。责任制就是具体规定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各类人员的工作范围、应负责任及相应权力的制度。建立责任制的目的,是在对企业员工进行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每个部门和岗位的任务和要求,把企业中千头万绪的工作同成千上万的人对应地联系起来,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为把图书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做扎实,应建立由分管图书馆副校长———图书馆馆长———各部室负责人———图书馆固定资产管理员的分级管理责任制。

4.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根据2012年2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68号《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第七章资产管理第四十一条“事业单位应当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清查盘点。年度终了前应当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保证账实相符”的规定,馆级资产管理人员应当按学校规定定期与学校资产管理部门对账。各部室二级管理人员也应定期与馆级资产管理人员核对本部室所有固定资产。通过清查盘点,查明固定资产的保管情况,有无因管理不善致使财产毁坏、浪费、丢失的问题,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加强管理。平时要经常深入基层,了解固定资产使用情况,更新固定资产档案,掌握闲置、报废、待报废、可调配资产的情况,摸清需检测、维修、改造、购入资产的情况,以便及时对积压闲置的固定资产进行调整处理,充分挖掘固定资产的使用潜力,做到物尽其用,提高资产的利用率。

5.管理工作常规化,建立健全图书馆固定资产的总账、明细账和卡片。在认识明确、思想重视、规章制度完善的前提下,管理工作常规化、常态化是图书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内在要求。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要爱岗敬业,遵循原则,照章办事坚持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要建立健全图书馆固定资产的总账、明细账和卡片,保持账、卡、物的一致。

6.注重设备维护、维修等跟踪服务。图书馆资产管理还要重视设备、馆舍的日常维护工作和图书资料的修补工作,确保图书馆正常运行。图书馆资产管理员要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制定一个动态的固定资产使用跟踪服务体系,依据设备的使用年限、运行环境、运行指标、操作维护技术等对所有设备实施动态跟踪和服务,以便及时监测设备运行情况,并及时维护,保证图书馆工作的正常运行。

图书资产管理篇3

作者简介:徐文(1981-),女,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助理馆

>>RFiD智能管理系统在图书馆的应用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中的思考浅析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分析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RFiD技术在图书馆智能化管理中的应用与研究浅析RFiD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RFiD流通系统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FiD技术在现代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RFiD技术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中的应用RFiD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中的应用浅谈RFiD图书管理系统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浅谈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试论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RFiD在图书馆应用的Swot分析详解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RFiD技术及其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RFiD系统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图书馆结合RFiD技术的管理应用RFiD技术在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应用分析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6]卢叶莉,张建功.论高校固定资产基础管理体系的建设[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5):109-112.

[7]张晖,王东辉.RFiD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7(11):252-254.

[8]李桂林.RFiD技术在国外图书馆的应用研究[J].现代情报,2010,30(11):156-158.

RFiDapplicationinassetmanagementinlibrary:takingShanghaiLibrary

asanexample

XUwen

(instituteofScientific&technicalinformationofShanghai,ShanghaiLibrary,Shanghai200031,p.R.China)

图书资产管理篇4

关键词 媒体资产管理 艺术院校 数字采集 编目 存储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学校的发展,艺术院校积累了大量具有专业特色的多媒体资源。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在三十多年的文献资源采集中一直侧重艺术类文献尤其是相关影视资源的收集;而且通过各类晚会、毕业汇报演出、影视文化节等活动及学校电视台自办节目,图书馆积累了大量具有传媒特色的多媒体资源,这些宝贵的多媒体资源是本馆资源建设的重点。浙江传媒学院成功申报了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本校自主研发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已经在图书馆建成并投入使用。本文以这一系统为例探讨了艺术院校图书馆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建设。

一、建设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浙江传媒学院是一所以广播电视为特色,面向传媒行业的多科性院校。目前图书馆积累了各类视音频资源近4万件,而且每年还在大量增加。但是,传统的资料管理模式由于受技术的限制,存在难以完好保存、查询不便、共享困难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运用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管理观念,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来实现多媒体资源的可重复使用,充分发挥奉校特色视音频资源的历史价值与实用价值,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mediaassetmanagement,mam)是对各种类型媒体及内容(如视音频资料、文本文件、图表等)进行数字化存储、管理与利用的总体解决方案。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建设担负着抢救和保存珍贵资源的历史责任,也是高校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有利补充。艺术院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决定了图书馆的服务必须偏重于本校专业教学和科研资料的提供,并以此开展服务。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成立了多媒体研究开发中心,通过加强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建设,创建特色数据库,促进了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多媒体资源的共建共享,也为参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打下基础。

二、系统功能及其实现

本校自主研发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由信息处理、内容管理、内容存储和应用四大子系统组成。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功能:素材采集,素材编目,素材查询,存储管理,视频点播,安全控制。它们以媒体资产管理思想为核心,互相分工又紧密协作,共同组成本校图书馆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

1,信息处理子系统

信息处理子系统包含了数字化采集上载、下载、编码、转码、关键帧提取、简单索引生成等工作,主要由采集工作站承担完成。采集工作站支持多种模拟、数字接口,包括视频的Com、Y/C、SDi、分量以及音频的aeSieUB、XLR等,实现对各类视音频资源的采集及下载;双码流同步采集,关键帧自动提取;单项采集、定时批量上载;采集上载同步进行简单编目。

在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中,编码压缩技术对于视音频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广泛使用的视频数据压缩标准主要是mpeG2、mpeG4和mpeG1。高质量媒体采集使用mpeG-2编码格式,编码速率在2m-50mbps范围内可选,参数可以设置为iBp或全i帧;低质量媒体采集,可根据需求选择mpeG-1、mpeG--4两种编码格式,采集质量都可进行控制。其中mpeG-2格式的数据用于存储、编辑或下载,mpeG-1格式的数据通常用于VCD的制作,mpeG-4格式的数据适用于网上或流媒体播放。本子系统采用的视频采集卡是加拿大matrox的DigtiSuitLX系列视频处理卡,该卡被认为具有广播级质量,广泛应用于广电领域,但仅支持DV25、DV50和mpeG2等面向高码率的编码格式,因此本子系统采用双队列缓冲和多线程异步方式实现了多压缩格式视频文件的同步生成。

信息处理子系统基于microsoftVC6.0开发平台,利用directshow和directsound等技术开发。其中,多格式视频采集软件功能实现视频数据采集、视频描述数据提交、录像机远程控制等功能,主界面窗口如图1所示。

艺术院校图书馆可以根据本馆服务对象、使用范围和自身硬件设备的条件,确定几个专题而构建特色数据库,以便更好地服务读者。本馆目前主要有教学节目素材、新闻访淡、师生作品等数据库,深受师生欢迎。

2,内容管理子系统

内容管理是整个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核心。此子系统管理和控制系统存储的所有内容,实现编目、检索、用户和日志管理以及系统管理等重要功能。课题组利用powerbuilder、SQLSever数据库等技术构建了内容管理子系统。

编目是媒体资产内容管理和实现媒体资源再利用的基础,为规范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建设,保证系统中编目数据的有效和规范,以及考虑到行业服务的需求,本系统编目标准参考了国家广电总局颁布的《广播电视音像资料编目规范》(简称《规范》)。该《规范》基本采用了当前国际上普遍应用的DC(DublinCore)元数据的主要思想,也是国内第一部针对音像影视资料进行元数据定义的规范。

本子系统的编目模块基于《广播电视音像资料编目规范》的元数据结构而创建,支持多分类体系和自定义编目等个性化需求,既能兼容现行的编目标准,又能实现编目项目的灵活配置。编目数据库物理模型设计符合《规范》中节目四层(节目层、片段层、场景层和镜头层)标引思想,设计灵活的四层关联机制。将一个相对独立的节目看作一段完整的视频,完整视频可以通过手动出,人点标记技术分为片段、场景、镜头,针对节目只做整体性的描述(责任者、责任方式、内容简介、关键字、出版、时间长度等相关信息),细节描述则分别放在片段、场景、镜头层。另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节目类型确定不同的编目标引深度。例如,新闻中可能会包含比较多的具有再利用价值的镜头,对新闻类节目进行标引时就可以深入到镜头层。镜头编目有镜头名、内容介绍、拍摄方式、景别、拍摄角度等属性。

在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中应用了XmL技术,从而使元数据的增添变得十分灵活。本子系统实现了媒体资产数据库和编目数据制作的剥离,制作完成的编目数据文件以XmL格式导入到相关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实现编目信息的检索。因此,本馆提供异地编目服务,异地编目服务可以减轻媒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建设初期的编目工作量。

3,内容存储子系统

艺术院校历史积累以及新增媒体资源的数据化存储使得图书馆的存储压力越来越大。从本校图书馆实际出发,采用分布式智能存储管理软件,在基于San的存储网络环境下,提供在线、近线、离线三级存储模式,以磁盘阵列为在线

存储设备、以数据流磁带库为近线存储设备、以光盘库为离线存储设备。

根据存储子系统的设计原则要求,本系统磁盘阵列选用iBmFaStt600,采用RaiD5技术,有效利用其冗余记录来补救坏盘的损失;数据流磁带库选用iBm蓝鲸(Lto3583)磁带库。使用较频繁的素材储存在磁盘阵列中,其他素材根据需要保存在近线存储区、离线存储区。存储管理服务器安装了iBmtivoliStoragemanagerServer系统软件(简称tSm),在不同类型的存储区间可以按照数据类型、重要性、使用频率和时限进行灵活的自动迁移或即时手动迁移。存储模块是一个虚拟存储系统,是一个全自动的内容存储仓库,无需用户干预其中内容存储方式或存放位置等,对用户而言,具有很好的互动性。

4,应用子系统

应用子系统实现对媒体资产内容进行各种处理和不同方式的,如信息、视频点播、节目制作等。

本系统在视音频资料采集时采用双码流技术实现实时的高码流采集和低码流媒体采集。VoD点播模块采用国际领先的流媒体核心技术――智能适应流传输技术,通过流媒体服务器进行网络信息,读者可以通过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网页进行视音频资源检索并实时播放。web网页的检索根据编目字段设置了个性化检索字段,主要有简单检索、热门检索和高级检索三种方式;也可以通过数据库类别进行分类检索。本馆采取了网上专家咨询系统,有关专家和图书馆馆员可以通过FaQ咨询、e-mail咨询、BBS论坛与读者建立广泛的联系与交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以提高读者和用户的满意度。

三、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总体结构

根据视音频资源数据量大,传输要求高的特点,媒体资产管理系统采用以存储为中心的结构模式,通过增加应用服务器的方式来增加系统的功能和处理能力。本馆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构建在网络化平台之上,采用San(存储区域网)与交换式以太网相结合的双网结构。在线、近线存储设备与采集工作站通过光纤通道交换机连接组成存储区域网,保证视音频数据的高速、稳定传输和集中管理。同时各个服务器工作站通过网络交换机连接组成局域网,满足系统内部数据和控制信息的交换。校内用户通过Lan检索数据库内容、点播低码流流媒体,校外用户通过internet访问对外开放的内容。系统结构如图2。

四、建设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应考虑的几项要点

1,编目标准

统一编月标准才能更好地发挥视音频资源的价值。没有统一的标准,既不利于视音频资源的交换,也不利于视音频资源的再利用。建设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目的之一,就是要有利于媒体内容的再利用,而要真正做到资源共享,编目标准就必须统一。

目前,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视频资源管理方面暂行推荐使用国家行业标准,即国家广电总局颁布的《广播电视音像资料编目规范》标准。艺术院校图书馆可以根据《规范》,尽可能简单扼要地将媒体资源的节目、片段等主要信息进行编目,对于过细过多的镜头不需要一一进行编目。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编目深度上采用多层次编目策略,选择两层编目,即节目层和片段层。

2,检索方法与策略

能否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的信息是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成功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对多媒体资源的检索主要采用基于文本的检索和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content-BasedimageRetrieval,CBiR)。根据所处理的对象,CBiR可分为静止图像检索和视频检索两种。基于视频语义的检索,采取的方式主要是基于文本的视频检索。通过视频内容分析得出的低级特征(颜色、形状、纹理、音强等)、中级特征《对象、事件等)和高级特征(语义、情感等)都需要以文本方式

进行表述并用于视频索引和检索;基于视觉内容的视频摘要(abstract)、故事板(storyboard)、关键帧(keyframe)等视频“”(surrogate)主要用于视频浏览和检索结果的展示。

检索的基本目标与衡量标准是查全率和查准率。通过关键字检索,解决查全问题;通过活动图像,解决查准问题。关键字检索与低码率活动图像浏览相结合的混合方案,能够兼顾速度和精度两方面的基本要求,是一个可行的检索方案。

3,建设规模

图书资产管理篇5

对于“机房资产管理”这个主题,在图书馆行业而言,属于冷门研究领域。笔者查询了当前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几个国内主流的学术期刊数据库系统,经去重和无关性论文排除后,统计后发现,自2005年以来共检索到63篇文章,各年度分布如图1所示。在相关研究论文中,也大多以管理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研究、制度性管理方法与手段等内容为主,在机房资产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等方面论文比较鲜见。这缘于一方面过去机房内设备不多,无系统管理之必要性,另一方面图书馆专注于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和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而在信息化最为集中的领域,反而忽略了其自身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根据木桶原理[2],图书馆信息化程度并不取决于某个(些)领域的信息化水平,而更讲究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的有机统一。经调研发现,目前市面上已有机房管理系统等相关软件,且在某些图书馆内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如博思特机房管理系统、苏亚星机房管理系统等,但它们大多只能满足图书馆通用性的机房管理需求,而无法满足图书馆行业性需求和某些特殊应用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加强图书馆机房资产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建设工作。

2系统功能分析

2.1解决思路针对目前图书馆的需求和研究应用情况,笔者提出利用超高频RFiD技术管理图书馆资产和it机房的解决思路,并进行了图书馆机房资产管理系统的相关设计与开发,对图书馆的资产、机房进行盘点和管理,以结束图书馆中心机房长期处于手工管理的无序状态。系统借鉴传统图书馆自动化管理模式和经验,机房相当于图书馆,机柜相当于图书馆里的书架,而服务器、网络、存储等设备资产则相当于书架上的图书。通过UHFRFiD标签唯一标识各个设备,对机房内的各种资产(板卡、机架等设备)进行管理,实现设备的实时定位监控和资产状态监控,以及设备移动过程的全程跟踪,并可与图书馆财务部门对接,上报资产情况,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图书馆it管理人员的使用、管理和维护等方面的压力。2.2系统目标通过对中心机房各类资产设备的科学规划与管理,系统拟实现以下目标:———构建科学的资产模型,规范各类资产管理模式,提升资产配置管理能力,实现对资产信息和资产关联关系的灵活管理;———通过便捷的维护工具,提高资产数据维护效率,实现高效准确的资产数据维护管理;———通过各类自动化手段,提升资产数据的质量,实现资产配置数据的自动发现和核查;———通过丰富的展现方式,强化资产配置数据的可视化管理能力,实现资产数据的灵活展现。2.3功能构成图书馆资产管理系统通过对中心机房内it资产的位置数据采集和机房内各类基础参数采集,形成整个机房平面图,标注机柜的位置,查看资产的详细状况。机房管理人员可以准确掌握机房内所有it资产状况,实时了解设备的运行环境状况,全面提高设备和设备空间利用效率,大幅减少管理人员的非技术性工作,把运维资源从繁琐的盘点、抄录数据中解放出来,使宝贵的it技术资源能够应用到更有效的工作中。整个系统主要由机柜管理、资产管理、报表管理以及系统维护等功能模块构成,其中机柜管理主要包括机柜新增、机柜查询、空间查询等功能;资产管理主要包括资产入库、资产出库、位置更变、服务更变和资产查询五个功能;报表管理主要用于将现有数据按不同条件生成表格、柱状图或饼状图,便于管理人员更直观、更迅速地了解到现有资产的大致情况。主要功能包括资产列表、资产报告和服务报告;系统维护主要包括操作日志、导入数据、导出数据和管理权限四个功能。各项功能构成如图2所示。

3系统设计与系统实现

3.1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软件在windows2003pack2及其以上的操作系统平台上进行研制,采用和.netFramework2.0进行开发,安装部署在iiS服务器上即可正常使用。系统采用先进的分布架构和权限管理,pC客户端通过浏览器即可使用系统各项功能,数据库和管理机可以一体化,也可以完全独立,保障系统在各种网络环境中稳定运行。系统同时针对机房管理人员不同角色赋予不同的权限,权限分配细致到每个功能,角色可以灵活自定义,支持权限的动态配置。3.2系统设计为了实现系统目标与系统各项功能,系统整体框架被设计成6层,分别为底层数据库、资产模型管理层、资产自动化管理层、资产数据管理层、资产流程管理层和资产展现层。各层关系如图3所示。底层数据库用于存取系统所需各类数据,为系统正常运转提供数据平台支撑;资产自动化管理层针对资产配置信息,提供包括数据自动化发现、自动化核查的自动化维护功能,为保持资产配置数据的唯一性、准确性提供支撑功能;资产流程管理层针对资产流程,提供流程申请、流程确认、流程审核等功能;资产模型管理层针对灵活多变的资产类型、资产实例、资产属性等,提供对模型的灵活管理功能,为资产数据整合提供有效的模型支撑;资产数据管理层针对日常资产配置数据维护工作,提供面向资产数据维护和审核的便捷维护工具,为资产数据管理提供丰富高效的方式方法;资产展现层:针对各类资产基础数据,提供面向各级人员以定制拓扑为导向的资产展现功能,提供友好的可视化资产展现服务。3.3资产模型设计为了便于管理有序列号标志的物理设备或设施,系统设计了4类资产类别,包括机柜、机柜设备、刀箱设备和带库设备,各资产类别及类别标志如表1所示。3.4底层数据库设计为增强系统的易用性、可靠性与安全性,系统底层数据库可以采用通用性的商业数据库系统,如SQL数据库等。鉴于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在图书馆应用的普遍性,也可采用大型关系数据库系统,如oracle数据库系统。系统设计了两种类型的数据表,一种为基本表,表内各字段用于记录机柜、机架、刀箱、带宽等各类资产的属性与状态,包括数据中心表、房间表、空间表、机柜表、机架表、刀箱服务器表、带库表、服务状态表、RFiD表、机柜类别表、机架类别表、刀箱服务器类别表、带库类别表和用户表;一种为流程表,表内各字段用于记录各类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各类日志数据,包括机柜状态改变日志表、资产状态改变日志表、资产位置改变日志表、服务状态改变日志表和设备清单表。3.5系统功能实现系统采用B/S架构,全部功能部署在服务器端,客户端通过浏览器即可使用系统提供的各项功能。由于系统引进了UHFRFiD标签,为此开发了RFiD手持设备终端程序,主要用于手持设备终端盘点机房内各类设备资产,并提供资产盘点、读写工具、数据同步、设置、待机等功能选项。其中资产盘点类似于图书馆常用的手持馆藏清点仪图书清点功能,用于比对手持设备终端中的资产数据和设备资产的实际数据;读写工具用于增添新设备的RFiD芯片数据或修改旧设备的RFiD芯片数据;数据同步用于将盘点后的新数据与服务器数据库数据进行同步处理。除了提供系统功能构成中的机柜管理、资产管理、报表管理以及系统维护等各项功能外,系统还设计了资产视图和数据菜单功能,以便于中心机房管理人员宏观、实时掌控整个机房的状态。在资产视图中,各小框框对应不同的机柜(如图4所示),若对应的机柜内有数据,则可点击机柜获取机柜详细信息。在数据菜单中,选择某个设备后,系统将定位具体的设备,并将其详细信息显示在屏幕下方(如图5所示)。

4应用实践

4.1RFiD部署在应用系统之前,图书馆需要对机房中的机柜、服务器等设备资产进行编码,将编码信息输入至系统和RFiD标签,并将RFiD电子标签固定在机柜、服务器等设备资产上。由于采用的UHFRFiD标签,在机柜中还要根据读取标签范围要求,布置天线及固定分体式读写器。4.2业务逻辑流程图书馆首先需要摸清机柜相关信息,包括机柜型号、规格尺寸、生产厂商以及部署在机房的地理位置,并将上述信息通过系统提供的机械新增功能输入到系统中。在确认完机柜等相关信息后,图书馆就可以将部署在机柜中的机架、刀箱、带库等各类图书馆it资产信息,包括设备类型、设备型号、设备序列号、安装位置、操作系统、使用用户、使用部门等,通过资产出入库管理功能增添到系统中,如果需要改变或调换资产的位置,可以通过位置变更功能来实现。4.3数据导入与导出数据导入导出主要用于图书馆开展资产盘点工作。在进行盘点前,图书馆需要将最新的所有设备数据以特定结构导出,并导入到RFiD手持设备终端。盘点过程中,图书馆读取机柜RFiD标签确认后,依次读取机柜中设备电子标签。若机柜中读取标签数据与导入至RFiD手持机中盘点数据一致,界面呈绿色界面,表示通过;若不一致,手持机界面呈现红色界面,表示不通过。盘点完成后,图书馆再将采集到的数据以特定格式的excel表格导入到系统中即可。4.4报表展示图书馆可以根据系统提供的各种类型报表,多角度、多形式地展现中心机房的各类it资产,也可按照政府审计部门的标准和要求输出各类报告,对接财务部门,上报资产情况。默认提供的报告形态有资产报告、流程报告、盘点报告、审计报告、空间报告、负载报告和负重报告等。在各类报告下面,还可以按类型生成报告子表,如资产报告就提供生产厂商统计图表、资产类型统计图表、资产刀片型号统计图表、所有资产型号统计图表、服务状态统计图表、服务月份统计图表和所有设备服务信息一览表等。

5结束语

图书资产管理篇6

【论文摘要】:文章论述了新世纪图书馆在知识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人本管理、集成管理、项目管理、柔性化管理、虚拟化管理、战略管理等八大管理理论,对这些管理理论如何运用于现代图书馆的管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并作了简要的评价。

进入21世纪后,图书馆管理研究一直是我国图书情报研究的热点问题,发表了大量的论著,文章在继目标管理理论、激励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研究之后,对我国图书馆管理理论如何运用和借鉴其他管理理论,创建了现代图书馆在知识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人本管理,集成管理,项目管理,柔性化管理,虚拟化管理,战略管理等八大管理理论。

一、人本管理理论

人本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后得到迅速发展,它是相对于物本管理的,是一种现代管理理念。所谓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和"以人为根本",其核心思想是尊重人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并创造出最佳的工作绩效。

进入21世纪,人本管理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发展到各行各业。图书情报工作作为与人关系最为密切的行业。人本管理的理念更加重要。图书馆人本管理思想主要包括两面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图书馆读者的人本管理。图书馆唯一的职能是为读者服务,读者是上帝,图书馆管理以人为本就是以读者为本,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观念,把为读者服务,满足读者需要作为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缩。二是对图书馆员工的人本管理。对图书馆员工的人本管理就是要充分尊重员工的劳动,图书馆员工的工作既枯燥无味,又要求细致入微,平凡而重复的劳动多。因此,要尊重馆员、关心馆员、理解馆员、激励馆员,充分调动和发挥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图书馆员工普遍存在待遇偏低、激励不足的问题,对图书馆员工的人本管理也要注重提高他们的待遇,努力改善其工作条件,以便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过去我们只强调图书馆工作为读者服务。读者第一的观念,严重忽略了对图书馆员工作的尊重和理解,没有充分发挥馆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图书馆管理以人为本,不仅要以读者为本,也要以馆员为本。

二、知识管理理论

知识管理要求某个组织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各种机制、方式和途径,运用集体智慧提高组织的应变和创新能力,并利用所掌握的知识资源预测外部市场的发展方向及变化,使本组织能够对外部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并要求创造性的挖掘和利用存在于组织内部员工头脑中的知识及外部知识网络的智慧来服务于用户和市场,知识管理不仅注重对信息的收集、存储、管理与传递,更注重各种知识间的关联、交互与转换。

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利用既是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又是图书情报工作的基本任务;知识管理与图书情报工作的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知识管理理论体现在图书情报管理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体现在管理理念上,以知识为中心的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已成图书馆管理的主要对象;二是体现在管理内容上,图书馆知识管理将更加突出知识创新管理、知识应用管理、知识传播管理、知识服务管理、人力资本管理和知识产权管理;三是体现在管理职能上,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主要职能体现为外化、内化、中介、共享、学习、认知;四是体现在管理原则上,图书馆知识管理将突破图书馆传统管理的一些条条框框,重视开放性原则、共享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协作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因此,把知识管理理论应用于图书馆管理实践能够促进图书馆管理走向更深层次的应用领域和促进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的全面发展。

三、战略管理理论

近年来,对图书馆战略管理的研究是图书情报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多数学者认为图书馆的战略管理是从图书馆的整体利益和根本宗旨出发,为了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在充分研究现代图书馆外部环境的内部条件的基础上,选择和确定图书馆的战略目标的规划、实施与控制的一个动态过程。其具体内容包括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建设战略、人才战略、服务战略、品牌战略等方面。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馆怎样才能稳定持续发展。现代图书馆包括两大系统,即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图书馆属于非赢利性事业单位,如果没有政府的投入,图书馆自身发展难以为继,可持续发展要根据两大系统的不同特点,协调好二者的关系,作到两大系统的互补,同时增加政府的投入,才能使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资源建设战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两大系统的资源,进行资源整合和互补。高校图书馆之间也要实行资源整和和提高利用率(如大学城建设),二是充分利用电子图书,数字图书馆和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人才战略就是要是适应现代化科技发展的需要,培养高层次图书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服务战略就是要树立同现代图书馆相适应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手段,不管提高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品牌战略就是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打造现代图书馆品牌,树立精品意识。通过近年的研究和探索,初步形成了图书馆战略管理理论。

四、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起源于制造业,它反映了企业对产品质量生产每个环节的管理和控制,是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的根本保证。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20世纪末推广和应用到非生产部门,图书馆管理也引进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因为图书馆管理同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是相一致的,改善图书馆的管理的目的是努力改进服务和更好地满足读者的要求,而这两个目标同全面质量管理的目标完全相通的。全面质量管理最早反映在对企业生产产品流程的管理,图书馆的工作的业务流程同生产产品的业务流程也是一致的。图书馆工作业务流程包括采编、检索、流通、阅览、归还图书杂志等环节,这些流程同企业产品生产的流程要通过前后相继的不同车间,经过若干工序,才能最终生产出产品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对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或流程的管理,用于图书馆的质量管理是完全适用的。要提高对图书馆管理的质量,必须加强对图书馆工作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和控制。因此,将企业产品生产的质量管理应用于图书馆的管理,对于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完善图书馆管理系统有借鉴意义。

五、项目管理理论

项目管理理论是为了实现项目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活动,项目管理的内容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理解。从项目管理的阶段和过程来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可分为若干阶段,如项目的选定、项目设计、项目实施和项目评价等四个阶段,而且每个阶段又可分为若干个管理过程,如计划编制过程、计划执行过程、控制过程,这些阶段和过程存在着有机联系,从而构成了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从项目管理涉及到的具体内容来看:它包括项目综合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等方面。虽然不是每个项目都包含上述管理内容,不同项目所采取的管理方法、技术手段有所不同,但就项目管理的一般而言,项目管理基本上包括上述管理基本要素。项目管理理论上之所以能运用于图书馆管理,是因为图书馆的管理也包含了上述管理的内容。如图书资料的借阅和归还系统、数据库的建设、信息咨询服务等都可以应用项目管理的技术和方法。

六、柔性化管理理论

"柔性化"管理同人本管理有一定的联系,但也有明显的区别,"柔性化"管理是相对于高度集权的强制性管理即"刚性"管理而言的,"刚性"管理是指组织内部等级森严,层次分明、缺乏沟通的管理理念,它不适应于环境多变,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现代管理理念应采用柔性化管理,所谓柔性化管理就是把组织结构看成是柔性的、有适应性、有学习能力的有机体。

图书馆管理采取刚性管理理念,难以克服图书馆低效率的问题,即实际产生的服务和工作效率小于理论上所希望达到的效率。图书馆员工的工作性质决定了馆员工作绩效难以观察和准确评价,馆员努力程度、懒惰、馆员之间的矛盾和磨擦,容易导致低效率。解决低效率的方法在于图书馆内部的文化建设、提高馆员的文化层次和知识结构,提高馆员的道德休养,加强精业精神的教育,处理好馆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发扬团结进取、奋发向上、自我奉献的精神,从而增强馆员对图书馆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归属感。很显然,柔性化组织强化部门间、人际间的交流和合作,注重适应性,这种管理同倡导人本管理也是一致的。柔性化管理已经成为图书馆管理的新理念,新方法。

七、"虚拟化"管理模式

虚拟化是通过借用外部共同的信息网络及通道,提高信息数据库存储的一种方法。虚拟化管理是"没有管理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并非管理者不管,而是被管理者按照管理者制定的目标和规定的任务,在执行任务和实行目标的过程中,自觉地、主动地纠正自己的行为,以便能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将上级监督和指挥降低到最低的程度。这种管理模式同人本管理和柔性化管理相一致的,在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信息化时代,管理依托人对人的直接指挥和监督将愈来愈少,而是依靠规则和程序,利用现代信息管理系统来进行,在管理中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组织、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才能最大限度调动人们积极性和创造性,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在图书馆的管理中,其管理的特性,所运用的管理手段,如数据库、文献信息及网络等最适合采用"柔性化管理",因此,虚拟化管理模式在最近几年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成为图书馆管理的重要管理模式和方法。

八、集成管理理论

集成管理是借助计算机将企业中各种与制造有关的资源集成起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技术。集成管理理论应用于图书馆,就是要求将图书馆拥有的各种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组织资源和人力资源等进行整合与集成,以实现图书馆各要素的联锁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推进和图书馆整体功能的优化与放大以及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图书馆集成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1)什么样的资源组合和技术系统才能使服务最优?(2)什么样的机构设置才能保证服务最优?而数字图书馆的集成管理,实质上就是将集成管理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数字图书馆管理实践的过程,其核心就是强调运用集成的思想和观念指导数字图书馆的管理实践,实现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规范、人力资源等各种资源要素的全方位优化,促进各要素、功能和优势之间的互补与匹配,从而最终促进整个管理活动的效果和效率的提高具体对于信息资源集成管理这个问题来说,它可以分成资源集成、技术集成、信息处理过程集成、信息与用户集成四个层次,而这四个层次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都包含着共同集成管理理论。总之,集成管理的思想及其管理模式已成为当代图书馆管理新趋势。

参考文献

[1]邱约平,段宇峰.论知识管理与图书馆学的变革[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2)5-9.

[2]盛小平.新世纪国内图书馆管理研究进展[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5),1.

图书资产管理篇7

近些年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带动了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在这个信息全球化的时代,知识信息的管理也相对复杂化。当前,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需要。针对当代的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模式,以及其复杂性、多样化等特点,本文对其发展趋势作出初步探讨。

【关键词】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发展趋势;发展前景

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着信息行业的发展,信息化管理技术也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种领域。在这个知识资源极大丰富的时代下,为了使图书馆管理模式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必须要让知识信息朝着多样化以及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在新形势下的图书馆管理借助信息化的优势,本着为广大读者服务的原则,在当代知识信息传播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涵义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主要是摒弃一些传统的管理模式,并将新的技术如信息化引入到图书馆管理中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先进性来收集信息、整合资源,在将信息化和图书馆融合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其管理系统,将管理模式系统化、科学化,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新形势下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图书馆中的资源信息化管理,对于其提高服务质量非常重要。实行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地将资源分配得更加科学、规范、合理,相比于传统的管理模式,这种方式更加效率化。在提升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同时也满足读者的需要,提供了更加优质的资源和服务。当前的信息管理技术已经运用到图书的编目、借阅、分类等工作中。为了更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开发者针对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特点开发出相应的图书管理软件,来适应不同的管理模式。将先进的管理技术融入到图书馆管理模式中,符合当前信息化的潮流。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的过程有助于信息资源数字化、网络化,从而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这种管理模式既可以降低资源之间成本共享,又能够提高信息利用率,为将来其工作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新形势下的管理模式使图书馆工作朝着更加开放的方向发展,突破了传统管理模式的封闭性,完善了相关管理工作。

三、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发展趋势

(一)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创造了基础条件,实现了图书馆资源信息化、数字化。目前包括中国在内,国际上许多国家在积极研发数字化处理技术、信息化管理技术、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等相关技术,“数字图书馆”也成为当前国际上信息产业主要发展方向。新形势下图书馆资源的发展趋势是数字化,即运用计算机技术对于图书馆的文献等资源加工并储存。数字图书馆是一种分布式系统,它充分利用数字处理技术、信息化技术等,存储不同形式和地理位置的信息,是为读者提供网络查询以及信息传播的资源系统。

(二)图书馆信息资源产业化。图书馆信息资源隶属于信息服务行业,是信息业组成的重要成分。当前,我国图书馆基于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其发展趋势更加多样化,较之传统管理模式更具有开放性,并且其发展更具有现代化产业特征,促进了资源、文献的流通,为图书馆信息资源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图书馆在资源的丰富度、知识的全面性等方面有着其他产业不可比拟的优势,其知识门类齐全,整合和开发资源的能力也非常强大。此外,图书馆作为服务大众的部门,一直深受广大读者的拥护,这些用户也是在图书馆信息化产业化后最忠实的消费群体。因此,图书馆产业化拥有较好的物质基础和发展前景。在实现图书馆资源产业化信息化的过程中,图书馆要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制定符合现实的特色数据库并整合资源开发。当前,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来获取图书资源,根据自身的需要获取各种信息,在这个背景下,图书馆馆藏文献就具有很大的开发前景,如数字化、产业化等。图书馆可以根据本馆的实际状况,结合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并实施符合自身特色的数据库开发工作,在为社会服务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工业化,创造经济效益。如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丰富的资源优势,在市场流通上实现产业化从而实现经济效益,馆内资源相对丰富的图书馆可以通过资源共享来实现,馆藏相对匮乏的图书馆可以通过购买其他图书馆资源,并通过加工处理实现共享。

(三)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方式更加人性化。图书馆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的形势,要求将人性化作为其服务发展的基本理念。在这个高度文明的信息化时代,要以为读者服务为根本原则,在满足广大读者的利益和需求的基础上整合相关资源,提供优质服务。新形势下图书馆信息化管理要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建立一个更加优质的资源共享平台,让读者更加快捷地获取资源。和传统的单一检索点的线性检索相比,信息化技术运用更加先进的超文本检索方式,可以提供包括文字信息在内的音频、图像、视频等信息,并能通过强大的检索能力拓宽读者视野,根据个人爱好建立个性化的资源管理空间。只有始终秉承为读者服务的原则,尊重读者的利益,做到以人为本,才能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四、结语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符合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需要,不仅可以使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更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一定要把握好新形势下的发展机遇,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夯实发展基础。

作者:郑妙瑜单位:福建经贸学校

【参考文献】

[1]陈显龙.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新媒体研究,2016(09).

[2]苗茁.新形势下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9).

图书资产管理篇8

关键词:管理学 高校 图书资料 有效管理

高校外语专业图书资料室是开展外语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重要辅助机构。特别是专业图书资料室,不仅可以作为外语教师教学、外语专业学生加强专业知识储备的补充,也可以为学术科研工作提供强大的学术资源支持。随着高校的扩张,学外语的学生人数的增多,国家对高校教学科研的进一步重视,到外语图书资料室借阅的人越来越多。如何对外语图书资料进行有效管理,成为高校外语图书资料室管理员实际工作中一个需要不断思考和改进的问题。

1 高校外语图书资料管理的作用

外语专业图书资料对于外语教学和科研的支持来自于外语专业图书资料本身的使用价值。外语图书资料保存得越完整,其使用起来越方便,就越能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更多的便利。然而,不论是哪个学科的图书资料,只要使用都会有磨损。如果能够对外语专业图书资料进行有效管理,保证图书资料的完整性和使用便利。那么对教学和科研是一种无形的学术资源支持。

图书资料磨损的原因总的可以分为两大方面: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通常是说随着年份的增加,图书自然的损耗。这种磨损很难通过人为管理解决,只能依靠相关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来减轻。人为原因造成的图书资料的磨损,主要是借阅者或者管理者在使用或存放过程中过失或故意而导致的损坏。与自然原因造成的磨损不同,这种人为因素对图书资料造成的破坏是可以通过改善图书资料管理降到最低的。

如果能够对图书资料进行有效的管理,不仅可以极大地延长图书资料的使用寿命,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资料的使用价值,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同时,从环保的角度看,延长图书资料的使用寿命,可以降低循环购买成本达到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效果。所以,如何对图书资料进行有效管理并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因素对它的损害,是一直以来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2

管理学理论与外语专业的图书资料管理

2.1管理学中的“破窗理论”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外语专业的图书资料管理也是管理的一个分支,针对不同的管理问题,多年来学者们进行研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管理理论。其中,有的经典理论可以运用到外语专业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为实际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破窗理论”就是其中之一。

“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豫地抛,丝毫不觉得羞愧。”

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多年前进行的一项试验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猖獗。

一般来讲,“破窗理论”强调的是人类行为在心理学意义上的从众性和暗示性。它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人的行为均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尤其是那些没有得到及时制止的不良行为,会对人的心理和行为造成影响,严重时可导致他人不加思索地接受某种思想或行为;另一方面,环境会对人的行为产生较大的影响。较差的环境和“破窗”一样会对人的行为产生不良影响。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破窗”主要助长人们产生三种心理:“颓丧心理”,“继续破坏心理”,和“投机心理”。第一种“颓丧心理”,是讲人们对于公共产品的一种普遍心理,即只要是公共性的物品,不是自己的东西,不管其状况如何,不会主动给予关注。第二种“继续破坏心理”,是指人们对那些已经破损的东西会产生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不会主动维护,反而使状况更加糟糕。第三种“投机心理”,指看到别人有机可乘或者占到“便宜”的时候,自己也会去投机占便宜。

不可否认,这些都会对社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也由此看出环境对人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人们普遍的想象。这也提醒人们,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越是好的环境,就越能得到人们的保护和珍爱,而越是破旧衰败的环境越容易遭到人们更加严重的破坏。所以,重视并注意及时修好第一个被打破了“玻璃的窗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破窗理论”的本意及价值之所在。

“破窗理论”所带给管理者的启示是要及时有效地对管理对象的完好进行维护与修补。之所以强调“及时”,是因为及时地恢复管理对象的完好,可以避免被管理者和管理者及其他人由于心理暗示而对管理对象进行进一步破坏。

2.2“破窗理论”与外语专业图书资料管理的关系

任何事物一旦被破坏过,无论如何都会留下被破坏过的痕迹。被破坏的管理对象恢复得越好,在后来的环境中被故意或有意破坏的可能性就会越低,管理的目的就越容易实现。在图书资料管理的过程中,管理对象、图书资料、在借阅和存放过程中,同样面临着“破窗理论”所提到的问题。

首先,从高校外语资料室的外语专业图书资料本身看,外语图书资料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由于不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使用者使用时不会非常用心的爱护。而且,当外语图书资料向教师和学生开放时,管理人员相对于众多的借阅者而言是非常少的。这样导致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不可能真正地对每一本图书资料进行实时的监督和管理。在此种情形下,外语图书资料处于一种被借阅者随意处置的境地。

其次,外语专业图书资料的使用得不到完全的监管导致其受破坏的可能性极大增加。不管是故意还是过失,对图书资料的人为破坏在客观上都会降低图书资料的使用价值。如果有外界的监督和管理,这两种人为破坏发生的几率会有所降低。然而,由于现实的局限性,工作人员有限,外语图书资料管理员不可能对每一件外语图书资料的使用进行全程的监督和管理。外语图书资料能否得到较好的使用和保护,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借阅者个人的素质和行为。因此,在无人监督和管理或者监督和管理相对减弱的情形下,外语图书资料被破坏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再次,在现实生活中,与“破窗理论”是相吻合的。外语专业图书资料的破损程度和速度呈现“越破,破得越快”的情形。当一本外语图书资料非常完好时,借阅者会小心地使用,这时图书资料的折旧速度很慢,使用时间相对长一些。而一旦图书资料出现被破坏的痕迹,短时间内它将进一步受到更严重的损坏。越往后,破坏的程度越严重,使用的时间大大缩短,直至不能使用。而且破损的外语图书资料对于使用者来说也会有不良的暗示作用,让使用者不爱惜图书资料。

综上所述,“破窗理论”不仅可以介入图书管理,而且应该介入外语图书管理,这不仅是外语专业图书资料有效管理方面的要求,同时也是顺应科学发展观,在当前社会资源紧缺状况下节约自然资源的必然要求。

2.3“破窗理论”对外语专业图书管理的启示

根据“破窗理论”,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外语专业图书资料管理中,对外语图书资料管理员的要求就是就是要对外语专业图书资料进行及时的检查、修补,以保持图书资料的完整和阅览环境的良好整洁,这样,就能避免因“破窗”心理而导致破坏性行为进一步发生。所以作为直接负责外语专业图书资料借阅和存放的管理者,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认真对归还和即将存放的外语类图书资料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外语图书资料是否有破损的情况。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先进的电子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图书资料管理中,使得原有图书管理工作模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出借和归还图书资料时,往往只需工作人员扫描条码即宣告出借或者归还工作结束。但是,在高校的外语专业的图书资料室里,由于教师学生的需求量大,出借和归还资料比较频繁,工作人员相对较少,先进的电子技术没有被广泛应用到教学院系的专业图书资料管理中。所以导致工作人员在借出或归还的这两个关键工作环节中,往往忽视了对图书资料破损情况的检查,导致了“破书”破损的几率变大。因此,在外语图书资料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应用“破窗理论”,还要求在外语图书资料出借和归还环节中工作人员认真检查图书资料,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图书资料是否有新破损的情况。这种及时的检查不仅可以对不良借阅者进行相应的惩罚或者可以要求造成破损的行为人进行相应的赔偿,同时也能够及时发现图书资料新的破损,并在第一时间采取必要的修补措施。“及时、有效”地对外语图书资料进行修补,就是避免“破窗理论”的暗示心理和从众心理导致破坏性行为的进一步发生,从而保证外语图书资料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3

结语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把“破窗理论”这样的管理理论应用到外语专业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并不必然地意味着外语专业图书管理工作就此一劳永逸。外语专业图书资料的使用寿命也能够最大限度地被延长,进而达到最优实现外语图书资料的使用价值这一目标。实际上,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任何单一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都不能完全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破窗理论”在外语专业图书资料管理中也是如此。因而,在运用“破窗理论”的同时,也要积极探究其他合理的管理方法。比较妥当的做法是从实际出发,按照管理理论的要求,因地制宜,根据外语专业资料室图书资料的具体情况。采用多种管理方法相结合的方法,以外语图书资料的使用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达到社会资源的有效有效配置。

参考文献

[1](美)莱文,破窗:细节管理如何缔造一流企业[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2]胡端英,加强图书管理,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J].图书馆,1997(2):63-64.

[3]买英,优化图书资料管理设想[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2(6):91-92.

图书资产管理篇9

关键词:管理学 高校 图书资料 有效管理

高校外语专业图书资料室是开展外语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重要辅助机构。特别是专业图书资料室,不仅可以作为外语教师教学、外语专业学生加强专业知识储备的补充,也可以为学术科研工作提供强大的学术资源支持。随着高校的扩张,学外语的学生人数的增多,国家对高校教学科研的进一步重视,到外语图书资料室借阅的人越来越多。如何对外语图书资料进行有效管理,成为高校外语图书资料室管理员实际工作中一个需要不断思考和改进的问题。

1 高校外语图书资料管理的作用

外语专业图书资料对于外语教学和科研的支持来自于外语专业图书资料本身的使用价值。外语图书资料保存得越完整,其使用起来越方便,就越能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更多的便利。然而,不论是哪个学科的图书资料,只要使用都会有磨损。如果能够对外语专业图书资料进行有效管理,保证图书资料的完整性和使用便利。那么对教学和科研是一种无形的学术资源支持。

图书资料磨损的原因总的可以分为两大方面: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通常是说随着年份的增加,图书自然的损耗。这种磨损很难通过人为管理解决,只能依靠相关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来减轻。www.133229.Com人为原因造成的图书资料的磨损,主要是借阅者或者管理者在使用或存放过程中过失或故意而导致的损坏。与自然原因造成的磨损不同,这种人为因素对图书资料造成的破坏是可以通过改善图书资料管理降到最低的。

如果能够对图书资料进行有效的管理,不仅可以极大地延长图书资料的使用寿命,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资料的使用价值,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同时,从环保的角度看,延长图书资料的使用寿命,可以降低循环购买成本达到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效果。所以,如何对图书资料进行有效管理并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因素对它的损害,是一直以来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2

管理学理论与外语专业的图书资料管理

2.1管理学中的“破窗理论”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外语专业的图书资料管理也是管理的一个分支,针对不同的管理问题,多年来学者们进行研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管理理论。其中,有的经典理论可以运用到外语专业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为实际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破窗理论”就是其中之一。

“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豫地抛,丝毫不觉得羞愧。”

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多年前进行的一项试验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猖獗。

一般来讲,“破窗理论”强调的是人类行为在心理学意义上的从众性和暗示性。它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人的行为均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尤其是那些没有得到及时制止的不良行为,会对人的心理和行为造成影响,严重时可导致他人不加思索地接受某种思想或行为;另一方面,环境会对人的行为产生较大的影响。较差的环境和“破窗”一样会对人的行为产生不良影响。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破窗”主要助长人们产生三种心理:“颓丧心理”,“继续破坏心理”,和“投机心理”。第一种“颓丧心理”,是讲人们对于公共产品的一种普遍心理,即只要是公共性的物品,不是自己的东西,不管其状况如何,不会主动给予关注。第二种“继续破坏心理”,是指人们对那些已经破损的东西会产生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不会主动维护,反而使状况更加糟糕。第三种“投机心理”,指看到别人有机可乘或者占到“便宜”的时候,自己也会去投机占便宜。

不可否认,这些都会对社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也由此看出环境对人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人们普遍的想象。这也提醒人们,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越是好的环境,就越能得到人们的保护和珍爱,而越是破旧衰败的环境越容易遭到人们更加严重的破坏。所以,重视并注意及时修好第一个被打破了“玻璃的窗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破窗理论”的本意及价值之所在。

“破窗理论”所带给管理者的启示是要及时有效地对管理对象的完好进行维护与修补。之所以强调“及时”,是因为及时地恢复管理对象的完好,可以避免被管理者和管理者及其他人由于心理暗示而对管理对象进行进一步破坏。

2.2“破窗理论”与外语专业图书资料管理的关系

任何事物一旦被破坏过,无论如何都会留下被破坏过的痕迹。被破坏的管理对象恢复得越好,在后来的环境中被故意或有意破坏的可能性就会越低,管理的目的就越容易实现。在图书资料管理的过程中,管理对象、图书资料、在借阅和存放过程中,同样面临着“破窗理论”所提到的问题。

首先,从高校外语资料室的外语专业图书资料本身看,外语图书资料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由于不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使用者使用时不会非常用心的爱护。而且,当外语图书资料向教师和学生开放时,管理人员相对于众多的借阅者而言是非常少的。这样导致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不可能真正地对每一本图书资料进行实时的监督和管理。在此种情形下,外语图书资料处于一种被借阅者随意处置的境地。

其次,外语专业图书资料的使用得不到完全的监管导致其受破坏的可能性极大增加。不管是故意还是过失,对图书资料的人为破坏在客观上都会降低图书资料的使用价值。如果有外界的监督和管理,这两种人为破坏发生的几率会有所降低。然而,由于现实的局限性,工作人员有限,外语图书资料管理员不可能对每一件外语图书资料的使用进行全程的监督和管理。外语图书资料能否得到较好的使用和保护,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借阅者个人的素质和行为。因此,在无人监督和管理或者监督和管理相对减弱的情形下,外语图书资料被破坏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再次,在现实生活中,与“破窗理论”是相吻合的。外语专业图书资料的破损程度和速度呈现“越破,破得越快”的情形。当一本外语图书资料非常完好时,借阅者会小心地使用,这时图书资料的折旧速度很慢,使用时间相对长一些。而一旦图书资料出现被破坏的痕迹,短时间内它将进一步受到更严重的损坏。越往后,破坏的程度越严重,使用的时间大大缩短,直至不能使用。而且破损的外语图书资料对于使用者来说也会有不良的暗示作用,让使用者不爱惜图书资料。

综上所述,“破窗理论”不仅可以介入图书管理,而且应该介入外语图书管理,这不仅是外语专业图书资料有效管理方面的要求,同时也是顺应科学发展观,在当前社会资源紧缺状况下节约自然资源的必然要求。

2.3“破窗理论”对外语专业图书管理的启示

根据“破窗理论”,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外语专业图书资料管理中,对外语图书资料管理员的要求就是就是要对外语专业图书资料进行及时的检查、修补,以保持图书资料的完整和阅览环境的良好整洁,这样,就能避免因“破窗”心理而导致破坏性行为进一步发生。所以作为直接负责外语专业图书资料借阅和存放的管理者,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认真对归还和即将存放的外语类图书资料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外语图书资料是否有破损的情况。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先进的电子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图书资料管理中,使得原有图书管理工作模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出借和归还图书资料时,往往只需工作人员扫描条码即宣告出借或者归还工作结束。但是,在高校的外语专业的图书资料室里,由于教师学生的需求量大,出借和归还资料比较频繁,工作人员相对较少,先进的电子技术没有被广泛应用到教学院系的专业图书资料管理中。所以导致工作人员在借出或归还的这两个关键工作环节中,往往忽视了对图书资料破损情况的检查,导致了“破书”破损的几率变大。因此,在外语图书资料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应用“破窗理论”,还要求在外语图书资料出借和归还环节中工作人员认真检查图书资料,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图书资料是否有新破损的情况。这种及时的检查不仅可以对不良借阅者进行相应的惩罚或者可以要求造成破损的行为人进行相应的赔偿,同时也能够及时发现图书资料新的破损,并在第一时间采取必要的修补措施。“及时、有效”地对外语图书资料进行修补,就是避免“破窗理论”的暗示心理和从众心理导致破坏性行为的进一步发生,从而保证外语图书资料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3

结语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把“破窗理论”这样的管理理论应用到外语专业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并不必然地意味着外语专业图书管理工作就此一劳永逸。外语专业图书资料的使用寿命也能够最大限度地被延长,进而达到最优实现外语图书资料的使用价值这一目标。实际上,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任何单一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都不能完全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破窗理论”在外语专业图书资料管理中也是如此。因而,在运用“破窗理论”的同时,也要积极探究其他合理的管理方法。比较妥当的做法是从实际出发,按照管理理论的要求,因地制宜,根据外语专业资料室图书资料的具体情况。采用多种管理方法相结合的方法,以外语图书资料的使用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达到社会资源的有效有效配置。

参考文献:

[1](美)莱文,破窗:细节管理如何缔造一流企业[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2]胡端英,加强图书管理,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j].图书馆,1997(2):63-64.

[3]买英,优化图书资料管理设想[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2(6):91-92.

图书资产管理篇10

【摘要题】实践研究

【关键词】图书馆/知识管理/图书馆管理/创新

邱均平教授指出:最近几年来知识管理研究已开始拓展到图书情报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动向和趋势。不过,在当前知识管理研究热潮中,大部分是介绍和跟踪国外知识管理的理论进展或企业知识管理的,而对知识管理与图书情报学互动的研究很少涉及。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以促进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创新和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的全面发展[1]。图书馆知识管理是知识管理理论与图书馆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将从基本理论、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图书馆管理工作与图书馆文化5个方面创新图书馆管理。

1 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基本理论的创新

1.1 基本理念的创新

图书馆管理是指应用现代管理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行动,合理配置和使用图书馆资源,发挥其最佳效率,达到预定目标和完成图书馆任务的过程。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和发展了图书馆管理。什么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笔者认为,图书馆知识管理,是指应用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合理配置和使用图书馆各种资源,充分地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信息与知识需求,并提升现代图书馆的各项职能和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的过程。由此看来,图书馆知识管理与图书馆管理有如下不同:①理论基础不同。从上述两个定义可以看出,图书馆管理是以传统的管理学理论为基础,图书馆知识管理则是以知识管理理论为基础;②管理对象不同。图书馆管理对象是由人员、文献信息、建筑、设备、经费、技术方法等要素构成的图书馆系统;图书馆知识管理对象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它是由信息与知识资源、人力资源、物资资源、技术与图书馆文化等要素组成。③侧重点不同。尽管图书馆管理的中心思想是以人为本,以读者为中心,但是在实践中,很少有图书馆贯彻了这一基本管理思想,而只是忙于一般的事务性管理;图书馆知识管理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人力资本管理成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知识服务与知识创新成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直接目标。

1.2 管理内容的创新

图书馆知识管理将实现图书馆管理中人事管理、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的整合和创新,突出如下主要内容:①知识创新管理。它主要包括:图书馆学理论的创新研究,以“知识”为主要对象和核心概念,革新图书馆学的概念体系和理论基础等;图书馆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图书馆工作业务流程的创新研究,以“知识流”为主线,进行业务流程的重组与创新,探讨从文献采访过渡到知识采集、从文献组织过渡到知识组织、从文献服务过渡到知识服务的方法和途径;图书馆管理的创新研究,特别是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管理研究。②知识应用管理。图书馆需要为企业、政府、社会团体、科研机构建立虚拟图书馆或信息中心;为用户开拓多样化、深层次服务;构建复合型图书馆。③知识传播管理。主要是为了促进知识寻求者与知识源之间、知识寻求者与知识提供者之间的及时准确的匹配和传送。④知识服务管理。图书馆应帮助用户开发知识和运用知识,使图书馆能在更高层次、更直接方式、更关键性活动和更全面过程中支持用户的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⑤人力资本管理。图书馆知识管理十分重视人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的核心作用,积极培养胜任知识管理的知识型馆员。⑥知识产权管理。图书馆要研究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遇到的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策略和新办法。

1.3 管理职能的创新

一般说来,图书馆管理具有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6种基本职能,而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主要职能体现为:①外化,它是以外部贮藏库的形式捕获知识,并根据分类框架或标准来组织知识。②内化,它是设法发现与特定需求相关的知识结构。在内化过程中,从外部数据库里提取知识,并以最适合的方式重新布局或展示信息,通过信息过滤来发现与用户相关的信息内容或知识。③中介,它是指把与某一研究领域相关的人和知识联系起来,通过群件、内部网、工作流和文件管理系统进行明确、固定的知识匹配和传送。④共享,即帮助员工从知识库中发现有用的知识甚至从中获得启迪和智慧。⑤学习,即帮助图书馆与个人解决学习问题,包括学习的目的、内容、程度与方法等,涉及知识的收集、整理、积累(储存)、共享,从而激励员工不断学习与更新知识,使图书馆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⑥认知(创新),它是在外化、内化和中介的基础上创造知识的过程,即知识创新的过程。图书馆知识管理可以帮助用户获得相应的知识,并提供最新的信息;也可直接参与科学研究、知识生产等过程,成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更关注知识在社会和用户间的扩散和传递,促进知识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