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银行数字化经营的概念十篇银行数字化经营的概念十篇

银行数字化经营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31:34

银行数字化经营的概念篇1

网络时代金融服务的要求可以简单概括为: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提供任何方式(anystyle)的金融服务。显然,这种要求只能在网络上实现、而且这种服务需求也迫使传统金融业的大规模调整,主要表现在更大范围内、更高程度上运用和依托网络拓展金融业务,而且这种金融业务必须是全方位的、覆盖银行、证券、保险、理财等各个领域的“大金融”服务。

事实上,网络经济从一开始就是全球化的、网络金融大潮离我们并不遥远。

2000年,随着因特网和电子商务在亚洲的蓬勃发展、不少地区的网络金融业务开始迈出实质性步伐。如中国银行港澳管理处、汇丰银行、恒生银行均表示将推出网上银行服务;渣打银行将在今年上半年推出网上楼宇按揭、外汇买卖、个人零售和公司融资业务;东亚、永亨银行表示计划分拆电子银行上市;大新银行也打算利用其私人银行安新银行的银行牌照,设立一家独立的电子银行。显然,网上银行服务已经逐步成为银行必须提供的金融服务之一,否则银行就必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从我国内地的情况看,网络金融的发展已经迅速起步,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的网上支付体系已经初步建立。据报道,由中国光大证券和光大集团其它成员共同组建的光大银证数据网络公司将于2000年4月到5月开始内地的网上股票买卖业务。伴随着内地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金融已经越来越逼近中国金融业。

在传统条件下,商业银行资本要素的构成是有形资产和劳动力,基于其经营的金融产品的同质性、价格易于同一性等方面的原因,传统商业银行的营销策略一般都是采取增加规模效益性地增加营业网点、外延式扩大营销渠道的大规模无差异营销策略。而由于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全球化的加强,处于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信息时代的网络银行的出现已经是时代所趋的必然了。以有形资产和知识资本为资本构成要素,经营无纸化、理念化、数字化的金融产品,突破了传统条件下的时空限制,实际上,不知不觉,我们早已置身于网络银行之中,早已从电子货币和网络服务中体会到“无需等待,无需远行”的快捷了。

目录

网络银行的产生背景

遭遇网络时代

全球金融自由化

金融全球化

网络银行概述

网络银行的基本特征

网络银行的主要业务

网络经济时代的金融游戏新规则

网络挑战传统金融机构的存在

银行数字化经营的概念篇2

1网络金融渗入传统银行的原因剖析

1.1新网络信息技术的知识更新引入了网络金融的新概念

金融与经济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经济技术的每一项更新都必将运用到实际生活链当中,自然网络技术的崛起也渗入了传统银行业,将银行传统的概念、银行数字理念都进行了全新的打造。如各种网络电子商务平台的平稳建立,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信誉提供,推动了人们需求消费新理念的改变,人们渐渐对网络商务产生了支付信任感,随着信任和依赖感的不断增长,人们进而扩大了金融范围,产生了网上理财需求,各种理财产品也慢慢在网络上进入人们的视野,找到了他们的网络地位。

1.2网络金融利用网络虚拟空间的监管滞后性进行自由掌控

网络金融正迅速进入银行业,在网络知识技术刺激带动金融的同时其监管必然存在滞后,虚拟网络的市场管理也还未健全。此时,金融银行新业务便呈现自由发展态势,各金融机构可以自由设计自身的银行理财产品,用多种利益模式供用户进行自主选择,加大了网络金融的自主权,这是现实中的实体银行所无法比拟的。正是这种新型网络金融的“自主”特性,吸引了不同类型的贸易商、贸易机构及大量资金的快速注入,为网络金融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1.3网络金融的超高值利润及灵活性推动了这一新型产业的快速发展

网络金融产品相较于传统银行利息对人们有更大的吸引力,因为网络贸易商为了吸引客户的眼球,保护自身的声誉,他们常常会对客户承诺以最低的投资收益。与此同时,许多网络金融产品的准入门槛比较低,而且产品的经营形式灵活多变,可以根据市场客户需求灵活地调配资金,因此其低门槛、高利润性及灵活性创立了网络金融的品牌效应。

2网络金融对传统银行的挑战性影响

2.1挑战传统银行的支付结算权威地位

传统银行以现实面对面的存取款业务、汇账支付业务为依托渠道,人们利用银行中介作用实现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对等支付关系,而网络金融则可充分发挥其优势,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禁锢,实现网络业务的瞬时交换,极大地转换了金融概念。现在网络经营商们以及支付宝、财付通等公司也在纷纷更新自己的网络产品,提供更安全快捷的、绕开银行网银的支付模式,这样就给银行的网上支付对接及结算链条产生影响,撼动银行支付结算的地位。

2.2挑战传统银行的中介地位

网络商务模式下,网络搜索引擎为投资双方提供了互利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大家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时间和空间的对等转换,这样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在这个平台上,简单的资金中介已没有市场需求,而资金信息中介则可以大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这样,网络金融便会成为不同于传统银行和资本市场的第三种融资运作新模式。

2.3挑战传统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的地位

网络上现已为人们所熟知的阿里巴巴网站,对小微企业开办了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业务发展迅速,这个网络平台通过逐步累积其信用度,在小微企业的创业者中建立金融关系。并且目前,阿里巴巴还通过天猫、淘宝平台向部分会员提供订单贷款业务和信用贷款业务,这些业务的逐步创建已发展了相当一部分网络客户群,渗透到了传统银行的贷款核心业务之中,极大地刺激了传统商业银行在核心信贷方面的神经。

3传统银行与网络金融实现共融的应对措施

3.1用互联网基因重组银行产品

传统银行毕竟也已运作时间久远,存在庞大的用户群、社会资源群,它的信任度因历时较长而是其他的网络金融产品暂时无法超越的。因此,银行应联合互联网技术,吸引其新的知识点,更新产品领域和服务领域的观念和模式,学习电子商务支付中的优点,创建银行自身与众不同的支付体系,立足于人们的信任基础创出更具特色的银行金融服务体系。

3.2在融资领域设立信用评级新模型

传统银行在其融资领域也应发挥自身优势,鉴于银行的固有的企业交易信息资源、资金状况和销售情况的全方位把握,银行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将这些资源加以融合,建立银行独特的互联网融资信用评级系统,基于深入多元化的数字分析,建立起自己的包括融资申请、方案评估、信用评级及贷后跟踪管理服务的全方位融资模式,这样可以通过银行的信用度评价吸引更多的注重安全性能的需求贸易商。

3.3利用互联网提升客户行为体验

银行在利用互联网的基础上,首先必须对客户进行安全性识别以精准营销。互联网方式为银行鉴别客户数据提供了便利,挖掘CRm数据将成为银行识别客户的先潮主流,银行可将数据结果用于营销策略和风险掌控,为客户提供“入站式实时营销”,这需要银行实行精准而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提升客户对银行新系统的认知和认同。

3.4通过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

互联网时代扑面而来,银行要顺应潮流,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加强与各网络商家的联盟,学习电子商家对不同企业尤其是中微型企业的灵活配置特长,改变信贷新思路,在部分银行条件成熟的前提下,银行还可收购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与网络商家进行深度合作,实现互创共赢。

银行数字化经营的概念篇3

《互联网周刊》走过300期,一个个由我们领先倡导或大力推广的,以“新”字开头的陌生词汇,今天已经融入到人们的茶余饭后,深刻影响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些中国新经济概念,不再仅仅是理性的思辨,它已成为我们回望来路时的历史坐标,并延伸向生活的未来之路。

大浪淘沙,曾有的思想和智慧在时代的变迁中沉淀下来,几十年后,那些撰写中国新经济成长史的人们,将会发现这些词汇正是他们所要寻找和记录的时代表征。

新经济

美国经济自1991年3月以来,持续增长了112个月,创造了二战后经济历史的奇迹。而归结其根本因素,与新经济造成的强烈增长有不可或缺的关系。1996年,美国《商业周刊》率先提出了“新经济”的概念,认为其主要动力是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

国内商业环境在1998年还处于传统经济向新经济的过渡阶段,对于新经济的认识和融入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动作,《互联网周刊》在当时提出“新经济中的商业计划”无疑具有先进性和超前性。

作为新生事物,新经济必然会经历从新名词到成熟阶段的发展过程。尽管新经济的前景被十分看好,但取决于新技术的因素也会导致未来的发展不会是一马平川,“螺旋式上升”的一般发展过程也许会重演。

互联网,第四大媒体

1998年9月12日,在克林顿性丑闻案中,厚达400多页的斯塔尔调查报告首先通过互联网公诸于世,吸引了全球的网民上网调阅。这一事件除了造成网络通道一时拥挤的现象外,也使人们意识到互联网在传播方面的巨大潜力。此后一段时间,关于互联网将会严重威胁传统媒介的生存与发展,甚至取而代之的讨论不绝于耳。

6年过后,网络媒体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老三大媒体,关于“internet,第四大媒体的崛起”的断言已经成为事实。

知本家

随着北大方正、联想、四通等高科技企业的兴起,一大批具有高科技知识和高新技术创新能力的优秀科学家,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的经营管理专家,还有一批高素质的员工所拥有和创造的知识成为企业财富的直接源泉。新经济时代,许多资深资本家纷纷落马,让位于新兴知本家的案例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1998年,方正集团公司集中了400多名科研精英,50%以上为硕士、博士,每年都推出十几到几十个研究专利,并成功将这些专利运用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从而实现了快速增长。以王选为代表的新一代知识资本所有者,成为新经济时代知本家的典型代表。

直接经济

“简化中间环节,是21世纪社会生活的本质特征。”这是姜奇平“直接经济中的直接网络”一文的首句。所谓“简化中介”,意思是各种中间环节的事物,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相对价值将越来越低。

回头来看,我们最终发觉作者的观点在当时具有前瞻性:21世纪,“.Com”将改变整个民生与产业结构。

无边界企业

管理无边界,合作无边界,市场无边界……21世纪的企业特色就在于不分界限。

在传统理论和实践中,企业是一个边界分明、等级森严的组织,不仅有内外的边界阻隔着企业与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联系,而且有地理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边界割断了相互之间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内部边界,形成了上下左右之间的障碍和壁垒。

通用电气(Ge)的前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韦尔奇的功绩之一是将Ge打造成为一个无边界企业。依靠这种“无边界”的管理模式,韦尔奇帮助庞大多元的商业帝国摆脱成熟企业的痼疾―金字塔式的官僚体制,走上灵活主动、不拘一格的道路。

信息化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使得企业的边界概念开始模糊,企业在互联网时代里实现“无边界”已并非梦想。

眼球经济

1998年,中国的互联网进入“圈地”时代,网络公司红火一时,“眼球经济”成为互联网行业喊的最响的词语。

然而仅仅两年后,股市开始持续低迷,资本无情撤退,网站纷纷倒闭,人们对曾经风靡一时的“眼球经济”产生了怀疑:眼球经济能够成为经营模式吗?关于“眼球经济没有生命力”的断言一时充斥各个媒体。

三年后,借助短信业务,各大门户网站相继开始赢利,现在无论是广告、游戏还是短信都成为网站赢利的利器之一。原本怀疑网站生命力的话题已经很少有人提起,没有人再怀疑未来的世界会是网络的世界。

数字经济

1998年,美国商务部首次公布了关于数字经济的研究报告《浮现中的数字经济》,在国内引起数字经济的讨论热潮,但多数观点仅仅局限在it行业内部,而没有向行业外延伸。本刊当时对数字经济的概念进行了阐释,深层次的尝试和分析尚未涉及。

1999年和2000年美国商务部相继又公开了《新兴的数字经济》、《数字经济2000》两部研究报告。报告深刻地指出技术与经济的辩证关系:“互联网既是新经济的原因,也是新经济的结果。”

时至今日,数字经济已经经过美国商务部多年的实证研究,美国前商务部长唐纳德・埃文斯评论说,“我们可以比过去更准确地回顾与评价―it在提高我国大多数充满活力的企业和行业的绩效,以及整个经济快速的、持续的非通胀性增长中的作用。”正如本刊所述:检验数字经济的真理需要在信息技术革命的实践中反复验证。

后pC时代

2000年左右,pC厂商的日子十分好过,但在个人pC繁荣现象的背后,一些厂商还是有见地的指出今后的pC应该与互联网不可分割,“后pC+inteRnet”成为共识。1998、1999年国内两年的互联网发展势头是pC厂商“后pC时代”思维的直接诱因。

尽管有人认为“后pC时代”的说法并非十分确切,但行业的方向的确发生了转移:整个行业都在面向互联网而大幅调整,产业结构以互联网为中心得到了重新组织。人们发现,pC的性能已经越来越不重要,它不再是it行业的核心产品,而只能称为是主流产品。应用代替了性能,成为产业的动力源泉。

新中间商时代

网络在2000年的发展不仅仅显现了第四大媒体带来的新鲜味道,还增加了一种新商业模式电子商务,“内容+商务”。然而在当时,由于没有弄清楚内容怎么才能加到商务上去,最后体现在网站所提供的服务方面仍然是内容与商务频道之间、网上网下之间两张皮的割裂现象。第三条道路―新中间商,作为解决问题的途径应时而生。

所谓新中间商,简单来说,就是打破传统的行销管道购买或销售产品,借助网络无所不在的特性,及计算机庞大的数据库处理能力,提供全天候的服务,以满足来自世界各地的客户对不同产品的需求。发展到现在,在国内信用制度尚不完善的电子商务环境下,新中间商基本成为一种主流模式。

消费者

导致《互联网周刊》刊登“消费者,从冬天到春天的时代距离”一文的是1999年12月的两个消费案件的审理结果。其一是北京海淀区法院对恒升诉王洪名誉侵权案,判决结果王洪赔偿50万元。其二是北京市民刘桂臣状告上海大众汽车侵害消费者权益一案,结果是大众公司收回汽车,同时赔偿刘桂臣9.7万元。至今文章中的一句话无论对消费者或是企业仍就意味深长:还是生产者厉害,消费者今后要夹起尾巴作人?

生产者与消费者,都不能偏废。而本刊观点,在以体验为前提的经济模式下,消费显得更为重要。生产和消费的争议,仍然是我们今天继续讨论的话题。

数字鸿沟

1999年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发出警告:把这个世界的贫穷人口从数字革命中排除出去是危险的,并一再强调要打破数字鸿沟。2000年之后,围绕数字鸿沟问题的讨论在各个国家展开。当时专家指出国内存在三大“数字鸿沟”,主要是中国与世界、中国各地区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世界银行曾经对中国的信息行业进行过统计,数据显示当时中国尚属“数字贫困”国家,而且中国与世界的“数字鸿沟”还有进一步拉大的可能。

为解决这个问题,当时国家采取了四种措施:一是加速政府上网工程;二是加大教育系统和国家创新体系的计算机普及和互联网接入;三是逐步实现网络在农村的普及接入;四是加大西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尽管现在关于“数字鸿沟”的说法已经渐渐被人淡忘,但国内人群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以及国家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根除“数字鸿沟”的任务仍是件不轻松的事情。

体验经济

按照哈佛《体验经济》的划分,人类经济发展历史经历了四个阶段:从物品经济(未加工)时代,到商品经济时代,再到服务经济时代,而服务经济时代后,人类将进入体验经济时代。

2001年就提出体验经济的概念,应该说在当时属于“领先”的水平。有关专家认为“体验”需求空前高涨的现象将会出现在休闲时代,而在当时,国内的消费环境显然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随后的几年中,iBm、索尼等厂商相继推出了自己的体验店,尽管这种做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产品的销量,但也使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以人为本”的做法。至于服务与体验经济的区别,本刊认为服务以生产者为价值创造主体,消费者只是“被服务”。体验则以消费者作为价值创造的主体,是真正的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产消合一。服务遵循的规律,仍然是生产者的经济人理性;但体验遵循的,是消费者的行为理性。

社会资本

1980年,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在《社会资本随笔》短文上正式提出了“社会资本”这个概念,是指“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

“社会资本”真正流行起来是在1995年,许多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都加入讨论。1997年世界银行在《拓展财富衡量》报告中专辟了“社会资本”一章,随后又专门成立了研究社会资本的机构。构成社会资本的要素有两个:一是关系;二是信任。

2001年的仪科惠光事件其实只是一个由头,当时的经济环境“诚信”已经是个大问题,至今这个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在公共关系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不可能有高度的信任”的观点大为流行。

产业融合

2003年末红火了短信和游戏终端,仅仅是最最简单的技术与最不起眼的移动通信应用的结合,却引爆了一场从思维到现实的产业融合聚变。

人们解读未来商业社会结构性变化的公式从“it+电信”演进到“it+电信+X”,这个“X”包括了娱乐、传媒、金融,以及可列举的众多传统服务产业。

互联网将是计算、通信、娱乐、媒体、金融等多种应用的共同平台。互联网服务业和电信服务业、it服务业的整合,将成为未来一切商务得以进行的门户和通道。从现在到未来,通信、信息、娱乐、金融在商业和普通用户应用的融合需求,将依然是互联网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产业融合时代的来临伴随着“爆炸”,“聚变”这样的字眼,所有的产业都是互联网产业。关键词――“融合”消融了产业间界限的同时,也在构造一个全新的产业链,它仍在不断的吸纳、变迁、整合、重构,以不可预想的能量释放出无限的商业机会和经济潜能。

新电信

中国电信业多年来高速发展,每年上千亿元人民币的投资,主要都集中于硬件领域。随着中国的电信运营市场呈现出垄断逐步瓦解、竞争日趋规范和激烈、市场越来越开放,以及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新形势,未来竞争的焦点也相应由建设转向电信业务的经营和运行。

《互联网周刊》提出了“吃电信软饭”的概念,也就是“提高网络的运营效率、拓宽业务范围、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增值服务”等等,运营商转向软投资和服务,“以软件激活前期投入的硬件”。以2001年中国移动的BoSS系统建设为重要标志,2002年继而掀起了一场波及电信全行业的“软投资”热潮。

而从广大消费者层面来说,“软投资”带来的形式多样的个性化服务使得“电信”和用户间的距离进一步缩短,电信成为一种消费品,电信消费时代就在身边。

新经济伦理

2002年6月25日,世界通信公司承认虚报了38亿美元的利润。这起丑闻被有关人士认为同安然公司丑闻一道,是“新经济”最受瞩目的失败之一。本刊提出了相反的意见,认为诚信问题,是传统精神的危机,而非新经济的危机。不是由于新经济导致诚信丧失,恰恰是由于这些公司没有及时跟上新经济伦理的调整。

新经济伦理是一种有机世界观,其核心就是诚信,是超越个体自我的对社会外部性价值的认同,让人和人之间的信任无需迂回、直抵本性。

美国加州大学社会学系、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曼威・卡斯特的三卷书――《信息时代:经济、社会与文化》,提供了迄今为止对这个所谓的全球信息化资本主义所结构的网络社会,最全面与深刻的社会理论建构。信息化社会是两股力量的交汇:一是信息技术,一是社会认同。互联网技术将人们从物质上有机联系在网络中;社会认同,将人们从内心深处有机地联系在网络中;而信任,就是社会认同的胶水,就是社会意义上的tCp/ip。这才是互联网精神的神髓。

体验式营销

体验的核心词是回忆。当消费者按照喜好和偏爱来决定需求时,只有用强调“非理性”的行为主义经济学或营销美学才能说明他的体验需求,才能解决问题。传统营销归结为“功效与特色”,即产品和服务中基本的功能与延伸的功能,其核心是功能。

体验式营销,实际就是对“情感”支配的需求的系统开发对策。其体系由Sems(战略模块)和expros(战术工具)组成。Sems将体验分解为感觉体验、情感体验、创造性认识体验、身体体验和全部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特性体验五个分支。expros由交流、信誉、产品、品牌、环境、网络和人组成。

二者纵横交叉,形成了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需求流。因此,体验式营销同时意味着“消费流程重组”。

搜索力经济

“搜索力经济”区别于“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正在成为互联网时代新的一种虚拟经济形态。“搜索力经济”代表着经济模式的改变,互联网和商业的价值开始合拍,搜索服务完全出于用户的主观意愿,直接走向目标用户。将目标客户缩小或者说放大到了“关键词”的级别,以“关键词”为特征的“搜索力”不光是网络广告还是未来电子商务的核心。

“搜索力经济”的强大魅力在于人们已经难以割舍如Google,百度这样的搜索门户,由十指敲击出的“搜索力”正在激发网络经济的潜能。

而2004年围绕着搜索引擎的市场纷争,使得那些曾经舍弃搜索的门户网站开始再次为这个技术领域付出热情、资本、改变战略。搜索力,正代表着互联网新经济的核心价值,正引领着互联网现在和未来的走向。

人联网,物联网,互联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2004年开始正式施行,第二代非接触式iC卡居民身份证率先在北京、上海、天津等6个城市进行换发。iC卡身份证缔造了“人联网”,让每个公民都在互联网上找到自己的坐标。

人们一面把自己的身份证升级到“智能”,一面也着手给市场上流通的所有商品颁发“身份证”。2004年2月,电子标签国家标准工作组对外宣布,我国电子标签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全面展开,不久以后,国内市场上流通的所有商品都要有“身份证”。电子标签为世界上的所有货物添加了“对话”的特性,开辟了全球的“物联网”时代。

智能交通系统,数字城市,数字奥运……互联网的发展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将世界各个角落的人联系起来,网络的枝蔓上伸展并延伸出无限的想象空间,人类的生活正被“一网打尽”。

新银行业

“新银行业”并非对立于传统银行业的新兴产业,其标志是:一方面,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高度融合后,传统银行业务拓展渠道、服务方式得以改变,实现以效益为目标,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竞争手段的管理模式,从而形成创新的业务模式和消费景象;另一方面,新银行业包括银行基于互联网技术开发出的新生的业务类型,银行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银证通等为代表的新业务和新的服务渠道在新银行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004年2月16日《互联网周刊》启动“新银行业消费(个人用户)调查”,调查显示,90%的人知道网上银行的存在,超过75%的被调查者知道手机银行,71%、51%和50%的人分别了解银证通、银基通和银保通业务。数字表明:一个新银行业时代已经诞生并蓬勃发展。

拇指经济

今天手机已远远超出点对点的语音通讯功能,而具有了媒体传播的性质,短信导致传播者和接收者距离消失,人们用拇指敲击出了一个沟通的新时代,而手机短信业务也成为通信领域一个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被称之为“拇指经济”。

2003年中国手机短信息共计2000亿条,占全世界短信总量的一半。拇指经济空前繁荣,对公众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力正在扩大。

“短信”跨越了SmS、emS和mmS(即文本短消息、增强文本短消息以及多媒体短消息)三个发展阶段。这一项技术并不先进的数据通信业务成为一种主要的通信消费需求,今后将逐渐成为平民社会的“代言人”。

意义互联网

人是意义的最终赋予者,是最终意义之所在。所以讨论意义互联网,无可避免的指向“以人为本”和“个性化”。意义互联网,作为以人为本的技术革命,正在向人的个性化意义的生成这个方向演进。

意义互联网时代的商业,不是争夺眼球,而是争夺回忆,因为回忆是个性化的锚点。

银行数字化经营的概念篇4

大数据推进数字化转型的特性

大数据是指数据容量大到超出传统数据工具获取、存储、管理和分析的能力,同时,大数据由量变引起质变,需要创新思维模式和处理方式,能带来更强的决策能力、洞察能力、流程优化能力。大数据的内涵决定其具有推进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特性。

加速金融脱媒。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在传统金融体系内扮演者信息中介的角色,在充斥信息不对称的金融市场中,规范着一种金融秩序。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传统金融机构作为中介媒介正成为低效率和高成本的制造者,传统金融体系的脱媒化趋势愈演愈烈。大数据与传统数据相比具有“4V”的特点:一是数据存储容量巨大(volume),大数据以ZB为统计单位;二是数据类型众多(variety),包括结构型数据也包括音频、视频、图片等非结构性数据;三是数据价值密度低(value),单位数据价值度比较低;四是处理数据的速度要求非常快(velocity),时效性强,智能分析能力强。以第三方支付、余额宝、p2p和众筹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利用大数据优势,使得金融市场几乎达到没有金融中介的状态,成本更加低廉、效率更高,严重削弱商业银行在传统体系内的金融中介作用。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以大数据应用为前提,转变以往依赖网点规模和人员数量扩张的中介运营模式,深刻领会大数据的理论和精髓,创新“去中介化”的价值创造方式。

改变信息创造方式。信息处理方式是商业银行运营的核心技术,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首先体现在信息创造方式的改变。大数据被广泛应用于信息处理中,主要体现在各种算法,执行自动、高速、网络化运算,提高风险定价和风险管理效率,能有效降低现实中的信息不对称性。大数据分析方法是统计方法而非计量方法,侧重于全样数据而非样本数据,分析中寻找相关性而非因果关系,分析结果为概率而非精确度。例如利用大数据技术的网贷业务,发放信贷最重要是信息处理,网贷平台通过搜索引擎对互联网用户在进行网上支付或购物时留下大量信息进行搜集和筛选,然后在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利用云计算、云存储技术和信用模型进行信用评级。阿里小贷是这方面的开拓者,基于其自有电商平台,用户数据和信息很容易获得,利用云计算和信用模型评估信用状况,贷后风险管理通过阿里小贷的后台管理完成,分析贷款跟进速度、滞留状况和违约情况。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是信息创造方式的改变,在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需构造高效、高价值、低成本、低信息不对称的信息创造方式。

拓展客户界定范围。大数据技术极大地拓展了客户的服务范围,能兼顾大客户和“长尾市场”的金融服务需求。商业银行一般遵循“二八定律”进行客户服务,即主要关注20%的重要客户,往往忽略80%的普通客户。互联网时代,客户需求更具有个性化、碎片化、大数量、分散化的特点,“长尾理论”被认为是对传统的“二八定律”的彻底颠覆,只要产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广,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足够大,足以与那些少数热销产品相匹敌甚至更大。但是,商业银行运营模式决定其具有高服务成本,信息处理处于劣势,技术水平不符合大数据时代要求,使其难以服务“长尾市场”。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体现在运用大数据的价值和创造力服务于更智慧、更高需求的客户,能迎合互联网时代金融需求的新变化。通过对客户的浏览行为及地理位置轨迹、poS等终端、各种app软件等大数据的清洗、整合和分析,找到这些现象背后的相关因素,快速形成对当前市场环境的洞察力,拓清并预测未来发展脉络,进行分析客户、定位市场、创新产品设计。

提高灵活性且简化运营流程。通过大数据应用,商业银行能构建适应性强的核心银行业系统来创建灵活敏捷的银行业环境。通过对业务、运营和技术做出调整,银行将能够使用行为模式识别技术,来满足规章制度与风险控制需求,同时提高服务水平及客户满意度。这种敏捷的运营模式将允许银行快速实施产品与服务创新、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客户关系、提高灵活性。使用大数据技术,商业银行能够推出模块化的商业服务来规范业务流程,组成这些商业服务的通用数据、业务规则及流程均可快速配置,创新简化的运营流程提高客户赢取率,增加每一位客户收入,降低运营成本,消除阻碍商业洞察力的因素,从而利用信息来提高竞争力。例如一家顶级的欧洲跨国银行实施大数据核心系统转型计划,分析从制造到产品和服务分配的整条价值链,将调查结果与业务模式进行比较,针对选定的重点领域提高经营利润,在6年时间内,这家银行已将成本收入比从50%降低至30%。

优化风险管理。商业银行通过大数据优势,可以识别并且全面管理企业中的各类风险,如信用风险、运营风险、名誉风险和it风险等。基于大数据应用的风险管理,能形成新型风险洞察力,通过构建风险视图,实施风险调整值管理,借此提高经营效力与财务业绩,并从客户赢取率、产品定价到执行标准以及商业战略的执行中受益。为此,商业银行通过部署大数据平台,给整个财务、风险及合规部门提供系统的、可靠的、实时的信息,从而使得这些部门可以利用高级分析与情境分析工具砟D馔蹲史缦铡⒀沽Σ馐浴⒎缦栈乇ā⒆时痉峙浼氨ǜ嬷谱鳎最后将风险分析结果完全集成到管理信息系统中,以便及时做出明智决策。借由基于大数据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可以把整个解决方案实施到监管、业务流程和系统中,以实现在风险与预期收益间取得均衡。

思路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应以大数据为核心的信息驱动战略为指引,以“智慧银行”建设为目标,遵循“数据――信息――商业智能――价值”的转型路径,以“实验―改进”为方法论,辅以风险控制体系(如图2),创建有机处理繁杂数据,高效配置金融资源,敏锐洞察并引领客户需求高度智能化的新型金融业态,使得产品更具个性化,营销更具精准化,管理更加数据化,服务更加人性化、风控更加高效化。商业银行为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组织结及流程、人员、技术和数据等方面具有坚实的基础,在实践中也积累了相关经验,但是,面对数字化的战略转型,还需要系统性的思维,从体系建设上进行谋划和部署。

策略

创建大数据应用战略为数字化转型提供驱动力。商业银行创建大数据应用战略主要包括:获取、分析、应用和评估四个步骤。第一,商业银行大数据获取首先要解决数据类型问题,除了用户交易信息、统计数据、财务报告、信用分析等结构化数据外,大数据时代,更应强化基于网页浏览、网络社交、网络交易等行为数据,基于心理活动、情感表达等的动机数据,基于设备传感、手机位置等的机器数据。其次,要拓展数据获取来源,一方面,要积极与移动网络、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等数据平台融合;另一方面,要与专业数据公司及移动终端设备、传感器网络合作,形成一体化的数据供应链体系。第二,商业银行大数据分析上,要建设“数据仓库”概念,提升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水平。对经过梳理整合后的关键海量数据进行持续实时处理,建设数据仓库项目,建立数据管控体系,搭建基础数据平台。第三,把商业银行大数据应用在全方位的经营管理中,通过对大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分析,跟踪和聚类等深度挖掘和分析,构建全面的大数据应用视图,将结果应用到信息战略制定、管理模式调整、营销模式创新、产品结构优化等方面。第四,把商业银行大数据评估作为价值判断,对数据数据质量、分析方法、应用效果以及收益与风险进行全方位考察,把评估结果作为完善和提升大数据应用战略的依据。

银行数字化经营的概念篇5

关键词:金融服务创新;网络金融

一、引言

网络金融(e-finance)是网络技术与金融的相互结合。从狭义上理解,网络金融是指以金融服务提供者的主机为基础,以因特网或者通信网络为媒介,通过内嵌金融数据和业务流程的软件平台,以用户终端为操作界面的新型金融运作模式;从广义上理解,网络金融的概念还包括与其运作模式相配套的网络金融机构、网络金融市场以及相关的监管等外部环境。

网络金融模式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竞争规则、秩序和结构,使得广大机构和个人客户在寻求金融服务时有了巨大的选择空间,商业银行之间,以及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二、网络金融的特征

网络金融是金融服务供应商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金融服务,是以网络等新技术手段为基础的一种金融创新形式,是在网络的基础上对原有的金融业务、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和原有的流程、运作方法、运作模式的创新。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金融有如下两个显著的特征:

(一)信息化与虚拟化

从本质上说,金融市场是一个信息市场,也是一个虚拟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生产和流通的都是信息:货币是财富的信息;资产的价格是资产价值的信息;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中介服务、金融咨询顾问服务等也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引进不但强化了金融业的信息特性,而且虚拟化了金融的实务运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营地点虚拟化。金融机构只有虚拟化的地址即网址及其所代表的虚拟化空间。二是经营业务虚拟化。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大多是电子货币、数字货币和网络服务,全部是理念中的产品和服务。三是经营过程虚拟化。网络金融业务的全过程全部采用电子数据化的运作方式,由银行账户管理系统、电子货币、信用卡系统和网上服务系统等组成的数字网络处理所有的业务。

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技术使得金融信息和业务处理的方式更加先进,系统化和自动化程度也大大提高,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能为客户提供更丰富多样、自主灵活、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从运营成本来看,虚拟化的网络金融在为客户提供更高效的服务的同时,由于经营场所、员工等费用开支降低,因而具有显著的经济性。

(二)一体化

网络金融的出现推动了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首先,在金融网络化的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系统管理客户所有财务金融信息的需求,客户的银行账户、证券账户、资金资产管理和保险管理等有融合统一管理的趋势。其次,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金融机构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和传递大规模信息,从而使得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大大加强,能够向客户提供更多量体裁衣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同质化现象日益明显。第三,网络技术降低了金融市场的运行成本,金融市场透明度和非中介化程度提高,这都使得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

三、网络金融环境下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路径

(一)技术层面

在网络金融环境下,技术手段是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首要手段。技术创新加快了金融创新的进程,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银行竞争的规则、秩序和结构。

1.网络技术。网络化的技术和网络银行的发展为银行提供了更先进的业务处理方式,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同时以个性化的服务吸引了更多的客户,并获得更多的交易机会,用户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设施,获取金融服务比传统的形式更加便捷。

银行数字化经营的概念篇6

[关键词]经济资本;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2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9-0049-03

一、经济资本管理的理论基础

对于经济资本的概念,学界始终没有一个标准或统一的定义。根据不同的侧重点可以对经济资本给出不同的定义。单从字面上理解,经济资本可以解释成商业银行用于满足其日常经营和风险防范,应当持有的最恰当的资本量。

(一)从商业银行风险方面来看

众所周知,商业银行是经营各种货币资产的行业,同时也是通过负债经营的高风险行业。银行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会存在不同的风险,基于商业银行经营的损失统计分布图(见图1),可以将损失划分为预期损失(eL)、非预期损失(UL)和灾难性损失(DL)。

图1商业银行经营的损失统计分布1预期损失是指一段时间内,根据已经掌握的统计数据和模型,事前估计到损失的平均值。由于预期损失通过历史数据或经验可进行估算,因此可以被商业银行所预见,进而成为经营的成本,从银行提供的产品价格中得到补偿,可以不被看作风险。

2非预期损失是指在一定容忍度下,超过预期的平均损失值,但低于该容忍度下最大损失值的损失。非预期损失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应对非预期损失的主要办法是资本覆盖,即当非预期损失发生时用资本进行抵补。

3灾难性损失是指在一定容忍度下,超出最大损失值的损失。由于灾难性损失发生的概率极小而损失额远远超过商业银行自身的承受能力,所以一般商业银行个体难以考虑。在实践中,灾难性损失主要通过压力测试的方法来防范。显然,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经济资本就是银行用于抵补未来非预期损失的资本。在商业银行的实际应用过程中,经济资本是商业银行出于抵御各类业务风险的考虑所应保有的最低资本量,也是商业银行管理过程中自身对于损失的最后防线。

(二)从统计学方面来看

从统计学方面来看,经济资本的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特点在于它是经过统计计量模型计算出来的商业银行所需要的资本或是应该持有的资本,而不是资产负债表上体现出的实实在在的已经拥有的资本。

二、经济资本管理的必要性

(一)资本约束已成为银行发展的瓶颈

2004年,我国实行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在2004年之前,我国的金融机构并没有太多关注风险资产、风险资本以及风险资本成本等专业概念。换句话说,商业银行大多是在追求短期的收益,并未考虑长远的收益情况。

正是由于金融机构急功近利的思想和指导风格,导致银行投放了大量的信贷,由此风险资本被大量消耗。值得注意的是,在银行的资产结构中存在很多不均衡的地方,尤其是对公的本外币贷款的发放,由于占用很高的风险权重,而存贷利差又是银行主要的获利来源,由此影响了银行的信贷资产结构及风险资产结构。

国家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应该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也就是说,自2011年初,银监会监管指标体系根据五家大型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分别提出了差异化的资本监管目标值和触发值,其中监管目标值均未低于115%的最低资本要求。

2010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已被银监会列为系统性重要银行。也就是说,这些银行会面临更高标准的监管要求。首先,监管机构肯定会加强对这些金融机构的监管和风险控制力度,比如会有更严格的资本充足率、拨备比例等要求;其次,这些银行在改革创新方面,有可能享受一些先行先试的优惠政策。在这些银行中,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就显得更为重要。但是近3年来,一些已经上市的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已经难以适应自身快速发展的需要了。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如何突破资本约束的瓶颈,在改善自身业务结构和风险结构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各项银行业务,是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加强经济资本管理是优化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的需要

如何计量经济资本,也就是如何计量银行的各类资产业务的风险。由此看来,银行的各类资产业务的风险现状是通过经济资本指标来体现的。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国内的商业银行已经意识到了经济资本的重要性,逐渐转变自身的管理理念。

通过加强经济资本管理,银行可以将自身有限的信贷资源配置到业务风险低、资本回报率高的业务品种上。例如:银行在为企业办理贸易融资业务时,可以建议企业通过投保出口信用险的方式,将普通的一般出口押汇业务转变成保险后出口押汇业务,从而做到优化业务结构,控制风险资产总量的目的。从大的方面说,可以实现降低总体风险,建立以经济资本为基础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目标。

(三)加强经济资本管理是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的需要

在目前中国的金融市场环境下,衡量一个商业银行是否有足够的竞争能力以及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标志,就是其资本是否充足。通过加强经济资本管理,以巴塞尔协议规定的监管资本增长作为银行经济资本增长的基础,是商业银行实现风险资产增长与资本增长相协调的重要前提之一,是商业银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实现与国际接轨的重要前提之一。

三、国内商业银行完善经济资本管理的措施

银行数字化经营的概念篇7

关键词:金融服务创新;网络金融

一、引言

网络金融(e-finance)是网络技术与金融的相互结合。从狭义上理解,网络金融是指以金融服务提供者的主机为基础,以因特网或者通信网络为媒介,通过内嵌金融数据和业务流程的软件平台,以用户终端为操作界面的新型金融运作模式;从广义上理解,网络金融的概念还包括与其运作模式相配套的网络金融机构、网络金融市场以及相关的监管等外部环境。

网络金融模式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竞争规则、秩序和结构,使得广大机构和个人客户在寻求金融服务时有了巨大的选择空间,商业银行之间,以及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二、网络金融的特征

网络金融是金融服务供应商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金融服务,是以网络等新技术手段为基础的一种金融创新形式,是在网络的基础上对原有的金融业务、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和原有的流程、运作方法、运作模式的创新。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金融有如下两个显著的特征:

(一)信息化与虚拟化

从本质上说,金融市场是一个信息市场,也是一个虚拟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生产和流通的都是信息:货币是财富的信息;资产的价格是资产价值的信息;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中介服务、金融咨询顾问服务等也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引进不但强化了金融业的信息特性,而且虚拟化了金融的实务运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营地点虚拟化。金融机构只有虚拟化的地址即网址及其所代表的虚拟化空间。二是经营业务虚拟化。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大多是电子货币、数字货币和网络服务,全部是理念中的产品和服务。三是经营过程虚拟化。网络金融业务的全过程全部采用电子数据化的运作方式,由银行账户管理系统、电子货币、信用卡系统和网上服务系统等组成的数字网络处理所有的业务。

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技术使得金融信息和业务处理的方式更加先进,系统化和自动化程度也大大提高,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能为客户提供更丰富多样、自主灵活、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从运营成本来看,虚拟化的网络金融在为客户提供更高效的服务的同时,由于经营场所、员工等费用开支降低,因而具有显著的经济性。

(二)一体化

网络金融的出现推动了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首先,在金融网络化的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系统管理客户所有财务金融信息的需求,客户的银行账户、证券账户、资金资产管理和保险管理等有融合统一管理的趋势。其次,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金融机构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和传递大规模信息,从而使得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大大加强,能够向客户提供更多量体裁衣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同质化现象日益明显。第三,网络技术降低了金融市场的运行成本,金融市场透明度和非中介化程度提高,这都使得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

三、网络金融环境下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路径

(一)技术层面

在网络金融环境下,技术手段是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首要手段。技术创新加快了金融创新的进程,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银行竞争的规则、秩序和结构。

1.网络技术。网络化的技术和网络银行的发展为银行提供了更先进的业务处理方式,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同时以个性化的服务吸引了更多的客户,并获得更多的交易机会,用户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设施,获取金融服务比传统的形式更加便捷。

商业银行应该加强以信息网络技术为载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金融创新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金融创新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提高金融产品的科技含量,延伸金融的服务触角,是金融机构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金融机构应该整合营销渠道,共享客户资源,通过“服务模式创新”提高竞争实力。

2.电子支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来改进用户获取服务的方式,提高网络金融服务的效率,如加大银行服务网点的规模,丰富网上银行业务内容等等。同时,网络金融的发展也导致了支付服务市场的分工不断细化,非金融机构逐步加入金融服务提供者的行列,给我国传统的支付服务市场带来了冲击。据易观国际2010年8月10日的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达到4546亿元,环比增长33%,比去年同期增长89%。第三方支付平台本身依附于

[1] [2] [3] [4] 

大型的门户网站,且以与其合作银行的信用作为信用依托,因此第三方支付平台能够较好地突破网上交易中的信用问题,有利于推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年月日,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对非金融机构从事支付业务的准入门槛、申请规则、监督管理及处罚等予以界定,意在规范行业,为支付机构正名。

商业银行要对此有正确的认识,不能利用恶意竞争等手段对非金融机构进行排挤,应该与非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共赢的关系,利用自身丰富的网络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积极开发出更加便捷、高效的支付工具,打造互利互惠的合作模式。

.信息管理技术。网络金融的发展使得各类信息以网络为媒介集中起来,在信息大集中的模式下,如何利用信息管理的手段,对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做出正确的决策,实现管理信息化,是商业银行在网络金融环境下应该重视的问题。信息技术应用从业务操作层向经营管理层、决策层的推进,不仅是提高我国银行业管理水平、缩短与国外商业银行差距的紧迫要求,也是现代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

管理信息化是现代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国外商业银行计算机应用已从提高内部成本效率管理、解决前后台业务处理问题,转向面对外部市场竞争、解决增值金融服务问题;从满足于账务处理的核算需要,转向致力于收集处理信息、筛选区分客户、规避风险、营销市场、解决新经济下信息不对称难题。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应用已从操作层进入管理层,成为管理决策的工具和竞争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银行业应尽快整合和提升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向管理决策层深入推进,发挥信息技术辅助决策的重要作用,把握业务机遇,规避经营风险,保障稳健发展。

.信息安全技术。在网络金融环境下,各种交易行为都是以网络为载体的,网络的开放性导致了交易行为的各种风险,主要表现为:在网上交易时,由于交易双方并不进行现场交易,无法通过传统的面对面的方式确认双方的合法身份;同时,交易信息要通过互联网传输,存在可能被非法盗取、篡改的风险;此外,由于所有交易信息都以电子方式存在,无法进行传统的盖章和签字,所以一旦发生争议或纠纷,需要保证交易信息的不可抵赖性,必要的时候还要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

必须从技术上、法律上保证在交易过程中能够实现身份真实性、信息私密性、信息完整性和信息不可否认性。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正式执行,从法律上确认了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技术上,通过以pKi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证书技术,方便、有效地解决网络金融中交易信息的安全问题。商业银行应该在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对不断发生的风险事件加以防范。

(二)营销层面

传统金融市场中的营销手段已不再适用于网络金融。在网络金融环境下采用的营销称之为“金融网络营销”,它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将传统的金融业务利用网络技术来进行营销,即将传统的金融业务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市场调查、促销和宣传。另一个方面,是指专门为网络金融业务而开展的营销活动,指金融机构针对网络金融客户的情况,进行市场细分和定位,确定目标,开发产品,进行网络促销和沟通,实现网络金融服务的目标。对于我国金融机构来说,借助网络技术,确定营销观念,制定营销策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有着重大的意义。

.营销理念。商业银行管理层要转变营销理念,重视网络营销,这是商业银行开展金融网络营销的前提条件。现代商业银行在营销过程中应该以客户为对象,着重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以吸引客户。商业银行的营销理念由以业务为对象转变为以客户为对象,充分挖掘网络客户的潜力。商业银行要借助金融网络营销的特点和优势,来构架新的银行营销体系;要以金融信息化建设为依托,通过网络大力提升经营层次,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满足客户全方位的金融需求。

银行数字化经营的概念篇8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给中国传统金融行业带来了明显的冲击和改变,也为金融后援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金融后援行业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金融业及信息技术的发展,金融前台与后台相互分离,分工不断细化而产生的服务外包行业。银行、保险、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为专注于自身核心业务的发展,将原本应由自身处理的某些事务或某些业务活动,委托给本机构以外的第三方进行处理,金融后援服务分为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知识流程外包(Kpo)。中国金融后援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无论在政策限制、内部治理、信息安全、法律体系、产品及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为金融机构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和核心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4年,金融后援服务市场规模达到100亿元以上,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9.6%,涌现出了大量的金融后援服务公司,如东软、文思信息、银联数据、华道数据、黄石捷德等,培养了大量的技术及服务人才,积累了大量的金融行业客户群,形成了自己的发展特色和业务特点。正因为金融后援行业有了20多年的发展,自身无论在技术,还是人才储备还是产品服务方面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才能在金融环境发生变革的互联网金融时代,抓住机遇,借势成长。

本文将主要讨论在互联网金融时代,金融后援行业公司应该更加发挥主动引领的作用,依托自身在人才,技术,产品上的储备和优势,加大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抓住机遇,联合银行金融机构组建互联网银行,从而实现自身从后台服务延伸至前台服务的发展战略。

一、传统银行面临的挑战

目前,中国传统银行金融机构面临很多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逐步的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银行利差减少,利润下降。中国利率市场化步伐近三年来明显加大,目前存款利率已经可以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50%,距离最终放开只有一步之遥。二是互联网公司向金融行业渗透,带来了跨界整合压力和竞争压力。三是国家放开民营银行准入,存款保险制度出台,银行退出机制已是箭在弦上,众多小型金融机构数量增加,同行竞争压力加大。四是经济结构转型,未来的贷款客户就转向中小企业及个人客户,业务成本和风险进一步加大。

二、互联网银行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一方面,人们越来越习惯于使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没有时间去柜台办理业务;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交易能降低金融机构的交易成本,越来越多的银行金融机构推出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或者直销银行服务。然而,现有的网络银行都仅仅是作为传统银行的一种渠道补充,不是独立法人机构,业务发展受到传统银行体制的束缚,无法发展壮大。

三、互联网银行亟须从传统银行业独立出来,变成真正的独立法人去自主经营

互联网银行就是一种依托互联网技术而生的新型金融机构。目前,人民银行和银监会正在讨论放开银行股权投资的限制,鼓励中小银行设立独立法人机构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在我国监管机构明确了相关政策后,因银行科技部门人员流动性不强,金融后援行业的it公司,可依托技术优势,人才优势,与银行金融机构联合,强强联手,组建独立法人资质的互联网银行,从传统银行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在产品创新、客户服务创新、客户渠道拓展等方面大有可为。例如,与移动运营商合作,与商铺合作,与邮局合作,在更大范围,更广空间去开拓新客户,发展新业务。今后,互联网银行还可以率先开展保险、证券业务,突破银行,保险,证券之间的分业经营限制,使得金融业不断融合。使得客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获得银行服务。在未来,随着约束条件的改变,金融模式变革更多的是无网点服务,资金双方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可以直接匹配,产品定价、风险管理和信息处理,完全可以在每个人的手上来完成,不再需要传统银行等金融中介。

四、开展大数据分析业务,为互联网银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信息处理是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特征,核心是通过大数据替代传统的风险管理和风险定价。如果金融后援行业能抓住机遇,利用自己的it技术优势,很好地将业务拓展到互联网银行,那么将迎来新的发展良机。互联网银行虽然为金融机构,但自成立起就具有很深的互联网烙印,一定会具有互联网注重社交性,参与性和互动性的基本特征。

银行数字化经营的概念篇9

【全文】

一、电子资金划拨

1978年,美国通过了《电子资金划拨法》,并其定义为支票、汇票或类似纸质工具之外,通过电子终端、电话、计算机或磁带发出命令、指示或授权金融机构借记或贷记账户的任何资金划拨,包括但不限于销售点划拨、自动柜员机交易、直接存款或取款、电话划拨[1]。该法适用于借记卡、多用途预付卡等但不适用于信用卡[2],主要是一部消费者权利保护法,未涉及事项及属于资金划拨的“汇兑”则适用1989年通过的《统一商法典4a篇》[3]。《电子资金划拨法》适用于零售性或消费者性交易而《统一商法典4a篇》适用于批发性或商业性交易。《统一商法典4a篇》标题为“资金划拨”,适用贷记但不适用借记划拨,而《电子资金划拨法》则同时适用。此外,美国还有不少非金融机构提供货币汇兑等服务并适用该法。《统一货币服务法》将“货币服务”定义为货币汇兑、支票兑换和外汇兑换,“货币汇兑”被定义为销售或发行支付工具、储值卡或收受货币或货币价值后汇往他处[4]。

1986年,澳大利亚《电子资金划拨行为守则》获得通过。这是一部自愿性行为准则而非法律。《守则》第1条第二款规定:“从或向电子资金划拨账户转移价值即为资金划拨,包括两个电子资金划拨账户或一个电子资金划拨账户和另一个其他账户之间的划拨”[5]。对比美国立法,该界定不仅累赘且缺少针对性。

电子资金划拨的核心是以电子通讯取代票据或类似纸质工具传递支付信息,资金本身尚需实时或延时结算,属于支付工具的电子化。其实,电子资金划拨并非“电子资金”划拨,即资金本身并未“电子化”[6]。而且,《电子资金划拨法》只适用于金融机构通过账户进行的小额划拨,《统一商法典4a篇》则适用于大额电子资金划拨,但均无法适用于非金融机构通过或不通过账户提供的电子支付服务。《统一货币服务法》适用于非金融机构,“货币”亦可解释为包括“货币价值”,但某些支付服务难以解释为“货币汇兑”,如支付通道服务。最后,从主要国家的实践来看,只有美国法律直接采用“电子资金划拨”这一概念。澳大利亚原来采用此概念,但从2011年起改采“电子支付”。

二、电子支付

电子支付是指采用电子技术所进行的资金转移。澳大利亚2011年《电子支付守则》适用于使用电子设备发起且不打算通过比较手写签字与样本签字来认证的支付、资金划拨和取款,包括:

(1)电子卡交易;

(2)电话银行业务和账单缴付交易;

(3)互联网银行交易;

(4)使用卡号和有效期的线上交易;

(5)线上账单支付;

(6)使用非接触式设备和预付卡进行的交易;

(7)直接借记;

(8)使用电子缴费设备进行的交易;

(9)使用移动设备进行的交易;

(10)使用公共交通电子售票设施进行的交易;

(11)邮购交易;等[7]。

守则通过列举方式明确其适用范围,但列举显得杂乱无章,各种支付方式之间并不一定具有排他性。而且,某些支付方式可能难以构成“支付服务”,如邮购交易。

2006年,韩国《电子金融交易法》获得通过。“电子支付交易”被界定为付款人通过电子支付工具指示金融机构或电子金融业务运营商向收款人划拨资金的任何电子金融交易,而“电子支付手段”包括电子资金划拨、电子借记支付工具、电子预付手段、电子货币、信用卡、电子债券等[8]。韩国将电子支付手段分得较细,可能并无必要,如电子借记支付工具就属于电子资金划拨,电子预付手段实为电子货币。而且,无论电子支付交易还是电子支付手段,均难以涵盖某些电子支付服务,如支付卡信息转接服务。

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人行”)了《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电子支付被界定为单位、个人直接或授权他人通过电子终端发出支付指令,实现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的行为。该指引和澳大利亚《电子支付守则》一样不具有强制性,仅适用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而《守则》还适用于其他电子支付设施提供商[9]。

主要国家中还没有一个在立法中直接采用“电子支付”这一概念,原因可能有:

1.电子支付可以泛指任何通过电子设备进行的支付,其法律内涵不太容易确定;

2.不是所有电子支付都需要立法,如支付机构之间的电子支付通过行业自律规章规范即可;

3.电子支付意味着以电子方式付款,难以适用于某些不付款的支付服务,如中方主张,银联并不向任何人“支付”[10]。

三、支付服务

2007年,欧盟通过了《支付服务指令》。该指令采用创新思路,从监管支付工具转向支付服务。尽管如此,指令附件所列举支付服务分类存在较大问题。第一类和第二类为存款与取款服务,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支付服务。第三类和第四类因使用自有资金或贷款而区分为两类可能并无太多必要,因为都是“直接借记,通过支付卡或类似工具,或贷记划拨而进行的支付交易”。第五类存在措辞不当问题,因而新指令建议稿将其修正为“发行支付工具和/或为支付交易收单”[11]。第七类无法将以网上银行业务为依托的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纳入指令,因此新指令建议稿将其修正为“以进入支付账户为基础,采取支付启动服务、账户信息服务,由不属于账户服务机构的支付机构提供的服务”。唯一没有问题的是第六类即货币汇兑。然而,使用电子货币进行支付的交易履行规则适用《支付服务指令》,而电子货币发行和电子货币机构审慎监管规则适用《电子货币指令》[12]。这是一个分割的体制,电子货币属于支付工具,可以纳入《支付服务指令》。

《支付服务指令》第3条例举了14种不予适用的情形。“现金直接交易”和“依据纸质支票、汇票、抵用券、旅行支票、邮政汇票进行的交易”不予适用旨在使该指令主要适用于电子支付服务。“支付或证券结算系统中的交易”和“支付服务提供者、人或分支机构之间的支付交易”不予适用的目的在于使该指令只适用于向客户提供的服务。以下不予适用情形均存在某些问题:

(1)授权商业人代表卖方或买方谈判或达成出售或购买商品或服务并付款的交易[13];

(2)仅能在发行者或少数几个服务商处使用或仅能购买少数商品或服务的支付工具[14];

(3)通过任何电信、数字或者信息技术设备执行的支付交易[15]。

2009年,日本《支付服务法》获得通过,并适用于“资金划拨服务”和“预付式支付工具”。资金划拨服务指银行之外的他人在正常营业过程中执行的资金划拨交易,而预付式支付工具包括:

(1)收受对价后发行记载了或以电磁方式记载了相应金额的证书、电子设备或其他物品,或数字、标志或其他符号,在提示、交付、通知或采用其他方法时可以由他人用于支付发行商或其指定人提供的商品租售或服务;

(2)收受对价后发行了相应商品或服务数量的证书等,在提示等情形下可以主张交付或提供上述商品或服务[16]。

日本支付服务分类简单但内容较为丰富,如资金划拨服务涵盖所有划拨而不论通过何种支付方式。不过,资金划拨服务不适用于银行,而预付式支付工具还包含通常不算支付手段的商业预付卡。

四、电子支付服务

在我国,人行于2010年制定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支付服务被界定为非金融机构在收付款人之间作为中介机构提供下列部分或全部货币资金转移服务:网络支付;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人行确定的其他支付服务。对比其他国家立法,该《办法》主要有以下不足:

第一,《办法》只是一个行政规章而非法律;

第二,办法仅规范非金融机构,适用范围狭窄;

第三,办法只是一个管理规章,无权利义务与消费者保护规则;

第四,支付服务内涵与外延不太明确;

第五,“网络支付”一词不太妥当。

美国《电子资金划拨法》只适用于金融机构且主要是一部消费者权利保护法,而《统一货币服务法》适用于非金融机构却主要是一部监管法。澳大利亚《电子支付守则》适用于金融机构和其他电子支付设施提供者,主要涉及消费者权利保护。韩国《电子金融交易法》适用于金融机构和电子金融业务运营商,涉及权利义务、市场准入和监管规则。欧盟《支付服务指令》适用于信用机构、电子货币机构、邮政转账机构、支付机构[17],甚至欧洲中央银行及成员国央行和成员国或其地区或地方当局[18]。指令涉及市场准入、监管、信息披露、权利义务等领域,是一部综合性立法。日本《支付服务法》适用于非存款机构,主要是一部监管法。建议我国综合借鉴各国经验,在消费性支付领域内通过一部综合性立法。

在美国,“电子资金划拨”只用于指称以电子方式在金融机构账户之间进行的资金划拨,而销售或发行支付工具、储值卡亦被定义为“货币汇兑”,这属于扩大解释但有些牵强。“电子支付”属于一个日常用语,含义过于宽泛,不宜直接采用。而且,“电子资金划拨”、“货币汇兑”和“电子支付”均无法适用于某些支付服务。“支付服务”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概念,欧盟、日本和我国相关立法均采用此概念。如果我国采用功能监管模式,则立法应平等适用于所有提供支付服务的机构。除银行之外,只有中国邮政从事传统货币汇兑业务,而新兴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均运用电子化手段为市场交易者提供前台支付或后台操作服务。为与《票据法》相对,建议我国通过一部采用“电子支付服务”概念的法律。

美国将“电子”一词界定为具有电、数字、磁、无线、光学、电磁或类似功能的技术[19]。这是一个技术层面的定义。当“电子”与“支付”结合在一起时,该如何解释?如果将“电子支付”仅解释为通过电子设备进行的支付,则可能过于广泛。由此,电报、电传传送指令而进行的支付均可能构成电子支付。澳大利亚将“不打算通过比较手写签字与样本签字来认证”增列为电子支付要件,这意味着票据和签名信用卡支付不属于“电子支付”。然而,仅凭刷卡后需要在交易单据上签字而否认信用卡交易为电子支付的理由不很充分,因为除此之外,信用卡所有交易流程均已电子化。而且,我国信用卡交易采用密码认证为主,签名只是一个辅助措施。韩国则将“使用者采非面对面和自动方式且无须与金融机构或电子金融业务运营商雇员进行直接接触[20]”增列为电子金融交易必要条件。该要件可以将去支付机构办理电子汇兑排除在电子金融交易之外,具有合理性。不过,采用直接与电子设备接触方式即意味着无须与支付机构雇员直接接触,也意味着采用非面对面方式。因此,我们建议将“直接通过电子设备发出支付指令”界定为电子支付要件,其实质是完全以电子信息取代书面文件传递支付指令。据此,支票签发后通过支票影像交换系统进行处理并非电子支付,而使用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签发的汇票则属于,但不属于消费性电子支付。

什么是“支付”?《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付出(款项)”。《简明牛津英语词典》解释为“付款行为或程序”。当“支付”与“服务”结合在一起,该作何解释?中方认为,承诺表中“支付服务”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行和受理现金之外的支付工具,而支付卡信息转接服务提供者既不发行也不受理支付工具,从未占有支付资金,并不向任何人“支付”。专家组认为,《服务贸易总协定》虽然未界定何为“服务”,但界定了“提供服务”,即“生产、分销、营销、销售和交付服务”。不论谁提供“支付服务”均不“支付”,而只是使收款方与付款方之间的支付得以实现。“支付服务”提供者提供促进和促成支付的“服务”。因此,专家组认为“支付服务”包括“经营”、“促进”和“促成”支付的必要服务。此外,承诺表中支付服务前还有“所有”一词。专家组对此的解释是,“所有”表明旨在包括支付行为必不可少的所有服务,所有支付方法和所有商业模式[21]。应该说,中方主张为最狭义解释而美方主张为广义解释。不过,《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采用广义解释,因为其所定义的“支付服务”包括网络支付、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及人行确定的其他支付服务。与此类似,广义电子支付包括电子支付工具、电子支付基础设施和电子支付业务处理系统{1}。所以,建议未来《电子支付服务法》中的“支付服务”采用广义解释。

美方认为,“电子支付服务”包括为处理支付卡[22]交易和经营与促进参与机构之间划拨资金而提供的服务。电子支付服务提供商直接或间接提供的系统通常包括:

(1)促进、经营和促成交易信息和支付流动的处理设施、网络及规则与程序,保证系统完整、稳定并减少金融风险;

(2)批准或拒绝交易的处理和协调,而批准通常意味着准予完成交易或提现或兑换;

(3)在参与机构之间的传递交易信息;

(4)计算、决定并报告有关机构所有已授权交易的净头寸;

(5)促进、经营和/或以其他形式划拨参与机构之间相互欠下的净支付额。

银行数字化经营的概念篇10

电影产业化改革带来的巨大动力2002年是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元年,从这年开始,在电影业发展中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陆续得到出台和实施。在制片领域,不仅颁发了修订后的《电影管理条例》,还制定了《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和《电影剧本(梗概)立项、电影片审查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开放行业准入,解放创作思想,鼓励投资,多元发展,”[3]尤其是“电影摄制单片许可证”这一措施把本土电影业往市场化、产业化的方向推进了一大步,同时也适应了国产大片对于制片体制市场化的需要,制片业的改革极大地解放了这个行业的生产力,尤其是孕育了后来作为国产大片重要生产者的民营电影公司。此外,在发行放映领域,我国的电影主管部门国家广电总局联合文化部出台了《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推行“院线制”改革,“彻底打破了按行政区域划分的市场垄断,减少了发行层次,优化了产业结构,形成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格局”[4],最重要的是这一格局迎合了国产大片对电影实施跨媒介整合营销等一系列市场运作的需要。如上所述,我国在20世纪初对电影业深入推进的产业化改革给国产大片的诞生和发展带来了强劲动力。

影片制作、发行和放映向全数字化迈进奠定技术基础上个世纪末以来,电影制作呈现出从胶片到数字、从2D平面到3D立体的快速演进趋势。20世纪初,我国数字电影实验获得成功并迅速扩张,2002年我国第一部全数字电影《寻枪》上映,到2009年,“我国生产的影片中,数字电影有306部,占总量的67.11%”。[5]同样,影院的数字化也快速跟进,根据艺恩咨询最新的《2012-2013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全国共有数字银幕12225块,占总银幕的93.2%,主流院线基本全部实现数字化放映。另外,在发行业,数字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数字电影文件正成为最主要的发行方式,在发行模式上,“除了传统的影院发行渠道以外,电影的网络发行、手机发行等多媒体发行模式”[6]也逐步建立。正是近年来数字技术与电影艺术的融合与渗透,使得我国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不断适应现代电影发展的趋势,同时也为国产大片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技术基础。

电影产业明星制的发展与逐步完善明星制是一国电影产业化和社会化的重要标志,所谓明星制,“就是保障明星持续存在、能够持续制造影响力并不断挖掘明星、让明星不断产生价值的一套经验法则和经济法则。[7]”2002年《英雄》的上映为本土明星制的建立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探索和成功的实践,此后,国产大片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大明星,以2012年为例,除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开心闯龙年》之外,其余九部电影都无一例外地使用了大明星及明星组合,其中,仅《画皮2》就集中了周迅、赵薇、陈坤、杨幂和冯绍峰等五个一线巨星。明星作为高概念电影不可或缺的元素,“亚特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凡是在3年之内影响力排名前10位的电影明星,往往会对电影的商业成功带来巨大的正面影响。”[8]此外,电影业在依靠经纪人制度开发明星的商业价值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就,明星们演而优则歌、歌而优则演的现象层出不穷。在国家政策和电影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现阶段我国电影产业已经形成了以注重单片明星效用为主并逐步将明星制和产业链经营相结合的明星制,它的发展与逐步完善是十年来国产大片得以进步的重要保证。

商业电影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优良的制作水平,更取决于成功的营销策略,大片更是如此。以好莱坞为例,“其电影的营销费用一般占到总费用的50%”[9]成熟的国际市场营销系统使得它的电影得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跨文化传播,并占领了绝大部分的世界电影市场份额。在中国,2002年《英雄》上映以前,本土影业的营销意识十分薄弱且缺乏专业的营销人才,主要依靠海报加售票窗口这种既传统又单一的营销模式,但在充分发挥市场效应、扩大产品价值这一功能需求上它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国产大片发展的需要。于是,《英雄》的横空出世及其对好莱坞经典的整合营销模式的成功运用给本土电影人上了一堂精彩的营销课。此后,电影的营销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跨媒介的整合营销模式和品牌营销理念在国产大片中日趋流行,“行销大于制作”的理念被广泛接受并出现了日益国际化的趋势。因此,近年来国产电影对营销的重视及充分实践对国产大片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结语:国产大片是我国电影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电影产业化改革,影片制作、发行和放映向全数字化迈进,明星制和电影营销的发展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012年中美电影新政后,我国电影产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国产电影的中流砥柱,如何在影片品质、收入结构等方面做出改进以提升竞争力、迎击好莱坞,国产大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罗琛亚胡金辉单位:中央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