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小学语文作文的课堂实录优选11篇小学语文作文的课堂实录优选11篇

小学语文作文的课堂实录优选11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38:17

小学语文作文的课堂实录第1篇

课堂并不只是在一个小空间里,以黑板、课桌、书本和笔组成的,生活中也有许多课堂,在那里我们学到了更多不平凡的知识。

那天天气很好,天空万里无云,微微的暖风把树叶吹得沙沙响,时不时有几只麻雀停在树上,抬头只能望见金黄的阳光和一个橙红的太阳。我和爸爸去了上海听讲座。我们去的还早,就在附近转了一会儿。偶然发现一个小巷弄,老上海的感觉扑面而来,我和爸爸好奇地走进去。

那个巷子很破旧了。老式的楼房掉了好几层漆,变得灰灰的。楼上的窗外面装着老式的防盗窗,也已生锈了,上面还吊着几根脏兮兮的细绳。昨天刚下过雨,墙面上还淌着水。路面还是青石板的,虽说住的地方看似荒凉,可巷子两旁都种着鲜艳的花,上面还藏留着水珠,看得出主人对这些花很上心。我听见前方传来笑声,走过去看了看。

我看见两位老人,好像是一对夫妻。他们面对面坐在,木质的小板凳上。中间摆着一张小木桌,桌上是黑色白色的棋子,错落有致地摆在上面,好像正在进行激烈的竞争。还有两杯清茶摆在桌上,这幅画面看起来是那么恬静,那么令人舒心。老爷爷观察着棋子,不紧不慢地放下一颗黑棋,完事后还满意地笑了笑,那位老奶奶也揣摩着局面,想看该怎么应对接下来的棋局。我忽然就被这场景打动了。上海,一个多么繁华的都市!时间冲淡了色彩,却没有冲淡爱,没有冲淡人们的情怀。在深深的巷弄里,这样的平凡却又幸福的生活有几人能有?

这幅画面,远远超过了讲座带给我的东西。这何尝又不是课堂?这堂课教会我平凡的美好,教会我花花世界中静守于心的珍贵,教会我时间能染白头,却染不白人们心中那简单的快乐,淡淡的幸福。

小学语文作文的课堂实录第2篇

师:说得真好。这一点,你们做得真棒。大家通过课前的观察、采访,都能围绕人物的品质、特点(板书:品质、特点),收集到了一些具体真实(板书:具体、真实)的事例,这样我们的文章就有内容可写了,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更丰满了。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如何来把人物写鲜活这个问题。回忆一下,平常写人,一般都抓住他的哪些方面来写?

众生: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等。(教师板书这些词语)

师:你们的积累真丰富。这么多的方法。我们该怎么用呢?是不是不管什么文章,这些方法一股脑儿都用上,还是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细致的描写?

生:要选准方法。

师:对了,我们要选准了方法进行细致描写。(板书:选准方法、细致描写)刚才有个同学说他要写一位叔叔,这个叔叔非常幽默,那你准备抓住什么来表现他的幽默?

生:我准备抓住他平时的语言、动作来写他的幽默。

师:对,要抓住语言、动作,还有神态。也就是说,写文章用什么方法,要根据内容和表达的需要,更要根据人物的特点来选准方法。通过刚才的交流,我觉得大家选准方法不成问题,更重要的是选准方法之后的细致描写。只有二者合二为一,写出的人物才可能是鲜活、生动的。

小学语文作文的课堂实录第3篇

课堂回放:触摸经典课堂的生命脉动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自然之道》教学实录

(一)检查预习,学会字词

师:这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与大自然有关的课文,伸出手指一齐写课题师生同写

师:大家预习了课文,词语是不是掌握了,谁想读前两行?

生:真诚……巢穴

师:最后一个字没读准,(师出示“穴”的读音)给你拼音,再读一次好吗?生读;全班齐读

师:后两行谁想读呀?

生读:……愚不可及

师:都读准了“愚不可及”的意思,你明白吗?

生:表示很愚蠢

师:有点接近了,字典里“及”是“比得上”的意思,谁再说说“愚不可及”的意思?

生:愚蠢得谁都比不上

师:看,查字典理解了关键字的意思,就能准确理解词语了!

师:课文里还有个地名很不好读,请你读读

生:加拉巴哥岛(没读好)

师:还真不好读呢!它是南太平洋中的一个“龟岛”(师出示地图),谁再读生读

师:全班一齐读这些词语你们都会写了吗?老师从里面挑两个最难写的来听写,“愚蠢”,注意写字姿势生写

师:(实物投影出示学生听写的字),这位同学都写对了,你能告诉大家要把“愚”字写正确,关键笔画是什么呀?

生:关键笔画是中间“一条长竖”

师:(师在关键处描红)看,就是这一长竖,然后再写“提、点”记住了吗?

师:预习的时候,不仅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观察字形,试着写一写,这样预习就更有效了!

师:同是上下结构的两个字,怎样才能写漂亮呢?请先观察生字表里的字,先来说“愚”字?

生:下边的心字要大一点,要把上面的“禺”托住

师:真会观察那“蠢”字呢?

生:上面“春”字的撇捺要写长些,把下面的两个“虫”字罩住

师:你观察真仔细对,春字撇捺要舒展看我写(师示范写):写愚字要注意“中间一长竖,心字要托住”;写蠢字时,“春字撇捺要舒展,两只虫子藏下面”试着再写一遍,看能不能写漂亮

生:练写(教师展示学生前后两次书写的字)

师:看,观察好了字形,掌握了方法,就比刚才写的漂亮多了

(二)整体感知,自主质疑

师:字词没问题了,请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都写了哪些人物、动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把不明白的地方做做标记

生:自由读

师:课文都写了哪些人物、动物?

小学语文作文的课堂实录第4篇

今天是周六,我和平时一样早早地就起来了。因为我要到我最爱的课堂灵芝坡去上课,我忍着腿疼和我的好朋友牛文轩一起奔向灵芝坡。

到了以后我们先做早操,然后我被分到了无痕山林队,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我们就欢快地出发了。一路上我们又说又笑,感觉没用多长时间就到了一个山坡上面,山坡很陡,非常不好走,我还差点被摔下来。中途老师让我们认真听声音,辩别到底是什么声音。有人说是蛇的声音,有人说是风的声音,有人说是鸟鸣的声音,最后老师说大家都错了,这是大自然的声音。

又走了一会有人捡了一根木棍交给了老师,老师给我们讲了这根木棍的来历并告诉了我们有关木头的用处:粗一点的可以做梁,细点的可以做椽等等,我明白了原来木头有这么多的用处。

走到槐树林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读论语,由于我背的较好还得到了一个棒棒糖,津津有味地吃了一口好甜好开心。接着去找水源,费了好大劲终于找到了,我们高兴极了。

到了耕读书院后我们下棋、玩游戏、捡柴、吃饭、休息、上童话课非常地充实,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就到了放学的时候。实在不想离开这个课堂,因为在这里不受教室的限制,并且可以亲近大自然,学到好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这样的课堂我肯定最爱!

小学语文作文的课堂实录第5篇

(一)检查预习,学会字词

师:这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与大自然有关的课文,伸出手指一齐写课题。师生同写。

师:大家预习了课文,词语是不是掌握了,谁想读前两行?

生:真诚……巢穴。

师:最后一个字没读准,(师出示“穴”的读音)给你拼音,再读一次好吗?生读;全班齐读。

师:后两行谁想读呀?

生读:……愚不可及。

师:都读准了。“愚不可及”的意思,你明白吗?

生:表示很愚蠢。

师:有点接近了,字典里“及”是“比得上”的意思,谁再说说“愚不可及”的意思?

生:愚蠢得谁都比不上。

师:看,查字典理解了关键字的意思,就能准确理解词语了!

师:课文里还有个地名很不好读,请你读读。

生:加拉巴哥岛。(没读好)

师:还真不好读呢!它是南太平洋中的一个“龟岛”(师出示地图),谁再读。生读。

师:全班一齐读。这些词语你们都会写了吗?老师从里面挑两个最难写的来听写,“愚蠢”,注意写字姿势。生写。

师:(实物投影出示学生听写的字),这位同学都写对了,你能告诉大家要把“愚”字写正确,关键笔画是什么呀?

生:关键笔画是中间“一条长竖”。

师:(师在关键处描红)看,就是这一长竖,然后再写“提、点”。记住了吗?

师:预习的时候,不仅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观察字形,试着写一写,这样预习就更有效了!

师:同是上下结构的两个字,怎样才能写漂亮呢?请先观察生字表里的字,先来说“愚”字?

生:下边的心字要大一点,要把上面的“禺”托住。

师:真会观察。那“蠢”字呢?

生:上面“春”字的撇捺要写长些,把下面的两个“虫”字罩住。

师:你观察真仔细。对,春字撇捺要舒展。看我写(师示范写):写愚字要注意“中间一长竖,心字要托住”;写蠢字时,“春字撇捺要舒展,两只虫子藏下面”。试着再写一遍,看能不能写漂亮。

生:练写。(教师展示学生前后两次书写的字)

师:看,观察好了字形,掌握了方法,就比刚才写的漂亮多了。

(二)整体感知,自主质疑

师:字词没问题了,请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都写了哪些人物、动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把不明白的地方做做标记。

生:自由读。

师:课文都写了哪些人物、动物?

小学语文作文的课堂实录第6篇

《自然之道》课堂实录

一、听写导入,引发阅读期盼。

师:同学们,听老师的提示我们来默写几个词语,请两个同学上黑板默写。

(1)争着向前,惟恐落后,形容十分用心。(争先恐后)

(2)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出去。(鱼贯而出)

(3)我们的做法十分愚蠢,好心反而办坏事。(愚不可及)

(4)形容呼吸急促的样貌。(气喘吁吁)

(5)一个劲地责怪自己,个性后悔。(后悔不已)

(6)吃得个性饱。(饱餐一顿)

师:这儿,最容易错的字是“贯”中间是斜竖。“愚”字的一竖贯穿下来。把自己容易错的字再书写一遍。

生:(订正写错的字)

师:(出示一段资料)选取默写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括号中。

我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一个小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成群的幼龟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结果让食肉鸟。“我们”地拯救了一些幼龟,还是不能解决问题。真是令人()。

(思考:这是第二课时,学生不是带着一张白纸走进课堂的,所以激发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利用阅读期盼,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后面的学习至关重要。本环节将语言积累和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齐的教学即复习了上一节课的资料,又自然引入下一个环节阅读期盼的学习。)

二、换位思考,把书放进心里。

学习三至五自然段

(一)学生自主学习

师:在这一段概括课文主要资料的话中,有一个词语是“愚不可及”。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出示(比较):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此刻我们就是那一行游客,回想自己所做的一切,觉得哪些行为已经是愚不可及了呢?细细读课文,不动笔墨不读书,把有关的资料都找出来,细细体会。

生:(读书,从书中找依据,四分钟后)

(思考:“文我一体”“文中有我,我中有文”的换位体验,这是一种零距离的对话。学生在用心的体验活动中触摸着文本中主角的情感脉搏,获得真实感受。换位思考是“书入我心,我入书中”的个性有效的教学方法。)

师:我们每个人都能静心读书。好,此刻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你们怎样就觉得自己是愚不可及的呢?

生:(读文)“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企图把它拉倒沙滩上去。”

(思考:学生只能找到书上的句子照搬,但是不能把书本语言进行转化来表达自己是遇不可及的感受,这是很正常的表现。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真正地实现把书读到心里去。)

师:同学们能从书上找到有关的句子,这一点很好,怎样把书上的语言变成自己的理解呢?你们看,我也是那其中的一位游客,我是这样想的:

(二)指导把书本语言转换成自己的语言

1、老师举一:(课件出示书本语言和老师转化后的语言比较)

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

“我们的确愚不可及,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感觉是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还看到嘲鸫啄乌龟的头。其实已经明白这只乌龟是侦察员啊,为什么没有想到不要阻止乌龟的行为呢?

师:比较一下,老师所你们说的怎样不一样。

生:我们就是直接把书上的句子读了一遍。

生:怎样“愚不可及”没有说出来。

生:老师会选书上的句子说明自己是怎样愚不可及的。

师:对,你们说得很好,就这样读书,把书读到心里去。

生:(继续读书,尝试把书本语言进行转化。)

师:把自己读书的成果和同伴交流一下。

(思考:语文老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但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好处,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务必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潜力自然会提高。)

2、反三:让学生分小组组织语言通顺地表达。

师:你们还找到了哪些句子说明自己愚不可及的。

生1:我找到了一处。“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

向导看到了嘲鸫啄乌龟的头一点也不吃惊,还说这是自然之道,没有什么,我们还不相信,太不信任向导了,真是愚不可及啊!

生2、:我们是很蠢,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我们怎样没有想到向导的提醒是正确的呢?

生3:向导说这番话,其实自己已经对幼龟离巢入海心知肚明了,才这样的冷淡、这样若无其事的。我们却不明白。

生4:向导的神态是那样平静,说话的语气也是若无其事,言下之意是说,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是太平洋绿龟防护天敌、自我保护的手段。我们竟然不相信,还责怪向导,向导是没有办法的状况下才极不情愿地把小乌龟抱回大海的。我们真是愚不可及啊!

师:愚不可及的事还有呢?当我们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后更是认为自己愚不可及了。

生:我们太蠢了,不顾自然规律,焦急地想救小海龟,而导至海龟受到巨大伤害。

小学语文作文的课堂实录第7篇

生:我想写的是小区里一个小卖部的阿姨。小卖部的物品物美价廉,她人又和气,人们都喜欢到她那儿买东西。更难能可贵的是,她是个热心肠的人。在她的店前立着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一周的天气情况和一些关于健康的小知识,旁边还有一个打气筒,方便了来来往往的居民。

师:这个人真值得写,你选得非常准。一般的店主待人和气就已经很不错了,而她还在店前挂了一个便民小黑板,放一个打气筒。说得不错,请坐。谁还说?

生:我要写的是我家邻居。他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他会解决很多计算机难题。我的计算机有了问题,他一会儿就搞定了。

师:你抓住了他的一个特点——电脑高手,不错。

生:我写的是对门邻居魏叔叔,有一次我家电脑坏了,精通电脑技术的他得知后,急忙赶到我家,几下就修好了。

师:哦,也是个电脑高手。与刚才那位同学说的电脑高手有什么不同吗?说具体点。

生:为了把魏叔叔写好,我采访了他的爱人何阿姨。(本文摘自小学课堂网)何阿姨说魏叔叔很爱看书,一有空就钻到书堆里。我又采访了魏叔叔的女儿,女儿说爸爸很幽默,家里发生什么争吵,他总以幽默的语言来化解。这几天,我经常到魏叔叔家去串门,留心观察他,并把他写进了日记。我对写好魏叔叔更有信心了。(师带头鼓掌)

师:真聪明,不但直接观察魏叔叔,还懂得去采访魏叔叔的家人,这是了解一个人的好方法。而且她还把这些都记在了日记里。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历代的文人、墨客,都有这样的好习惯,把平时积累的东西,及时记录下来。谁再来交流一下?.

生:我要写的是表妹小慧,她做事有耐心,心灵手巧。围绕这两个特点,我收集、选择了两件事来写。一件事是她和朋友一起堆沙石,只有她一人坚持到底,堆出了完整的城堡;第二件事是她会用毛毛草编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我还向她请教过呢。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从刚才大家的交流当中,我听出来了,同学们能够选择身边不同的人来写,有写邻居的,有写小表妹的,还有……

生:自己身边熟悉的人。

小学语文作文的课堂实录第8篇

师:纸上得来终觉浅。这样吧,我们来表演一个节目,来感受、体会一下,好不好?(生答“好”)罗老师前一段时间在上海学习了半年多,半年多没有见家人和自己的孩子,心中真是很想念他们。“五一”到了,我的女儿坐着火车到上海来看我,还要玩几天。谁来和我配合一下,演演我的女儿?

众生:我、我、我……师:就你吧,漂亮的大眼睛,和我女儿一样。

(一女生到台上来,和教师一道表演。)

师:好,我来简单介绍一下我女儿。我这个女儿从小是跟她姥姥长大的,在家是娇生惯养的。我心里着急呀,孩子不能这样娇惯呀!我打电话对家里人说:现在她也长大了,这回来上海,让她一个人坐火车来,谁都不能拦着。这天,我早早地来到火车站,等那趟火车。(本文摘自小学课堂网)左等右等火车都不来,火车晚点了,晚了一个多小时了。罗老师这时候多么焦急呀。火车终于来了。看着黑压压的人流往外涌,我是急切地寻找。后来,我终于找到了我女儿,我激动的心情真是溢于言表。我们俩就来表演一下这个情节,好不好?(上台的女生说:好。)

师:我们俩不是专业演员,我们起到的作用就是抛砖引玉,你们大家要看我们表现的人物有什么样的特点,然后要选准方法,在仔细的观察之后,进行细致描写。

(表演开始。师、生各站一边。教师急切地上台。)

师:(一边看表、跺脚,一边说)唉呀,这怎么搞的,都晚点一个多小时了,这火车怎么还不来?唉,真是急死人了。(不停地看表,用手指点手表)唉,你看看,你看看!(突然像想起什么似的)这火车不会在路上出什么事吧?唉呀,我的孩子还小呢,这要是……唉呀。(突然向远处看)火车来了!(手搭凉棚)这么多人,陈陈,我的陈陈在哪儿呀?

(学生上场,手搭凉棚,作四处寻找状。)

师:(不停地往上跳,找人)我的陈陈在哪儿呀?(突然激动起来,张开双臂向学生跑去)陈陈——陈陈——生:(也张开双臂向老师奔去)妈妈——

师:陈陈——

生:(师抱着生转了一圈)妈妈,我想死你了!

师:(摸着学生的头)长高了长高了,长得更漂亮了!(说着又把学生抱在怀里)妈妈真想你呀!(生鼓掌)

师:好了,刚才的情节表现了母亲的什么?

生:表达了母亲对女儿的真挚的爱。

师:这就是母爱。通过这么一个情节,表现了母爱的炽热。你准备选用什么方法来细致描写呢?准备抓住罗老师的什么来写?

生:我准备抓住罗老师的动作来写。她是踮着脚尖,手挡在头上,眼睁得大大的,向远处望,十分着急。

师:说得真好,观察得非常仔细。

生:我也准备抓住罗老师的动作来写,从她不停地看表、走动、跺脚,可以看出她非常着急。

师:非常好。

生:我准备抓住罗老师在等火车时的语言来写。那时候她不停地叹气,嘴里还说:“火车都晚点一个多小时了,怎么还不来呀?”她非常担心女儿,怕她出什么事。

师:哦,罗老师当时把这话说出来了,其实这也是老师当时的——生:心理活动。

师:很好!请继续。

生:我准备抓住罗老师刚见到女儿时的动作来写,她刚见到女儿时紧紧拥抱着女儿,表现了母亲对女儿的爱。

师:罗老师毕竟不是专业演员,还不能细致地表现出一位母亲对女儿的感情。同学们还要展开丰富的想象,但是这个想象要在合理、真实的基础之上。同学们应该借助于丰富的想象,把母亲这种焦急的心情,把母亲对孩子的爱,通过恰当的方法、细致描写,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小学语文作文的课堂实录第9篇

在平常的语文课上,我们无非都是说“上课”、“同学们好”、“请坐”“请同学们翻开书__页”。可是今天,老师却跟我们玩了一个游戏。

上课了,同学们“哗”的一下坐回座位,等待老师的到来。今天老师并没有让我们打开书,而是说了一句话:“同学们,我们玩一个游戏好不好?”“好!”我们不约而同地说。“那好,我来说一说游戏规则。”“每一个同学说一个含有动物的成语,不能重复,重复的出局,最后的三个同学可以得到神秘礼物。”同学们听了,都非常兴奋,还没等老师说开始,就已经争先恐后的举手了。

老师点同学来回答。“画龙点睛。”“引狼入室。”“画蛇添足。”……同学们的词语积累的真多。看!有的同学把手举得高高的,有的同学站在凳子上,还喊着“老师!请我!”,好像生怕老师不请他;而有的同学则规规矩矩的在座位上举手……也许因为某些同学太兴奋,说话声太大,让有些同学听不见别的同学说什么,而导致出局。这时,我也想到了一个成语:如虎添翼。刚想说时,又怕别人已说,被出局。就在我犹豫不绝时,我又想:爱拼才会赢,于是我一说,还真没人说,太好了!

经过激烈的一场比赛后,排名已经出来了,游戏到此结束了,我们只好恢复状态。老师说:“本次游戏,不仅好玩,还让我们积累了许多成语,是不是一举两得呢?”我们恍然大悟。接下来的课,我们变得很积极。

通过这次的游戏,让我更喜欢语文课了,因为可以从游戏中积累知识、明白道理,让我们“边玩边学习”!

小学语文作文的课堂实录第10篇

我最喜欢的一堂课就是贾老师的作文课了,她那次带我们去人民公园写生,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我们来到了人民公园,只见那里绿树成荫,空气清新。草地茂密无比、青翠欲滴,松树枝繁叶茂、枝干粗壮。我们来到了人民公园老爷爷下象棋处,这里人山人海,不用说你也知道,那是我的同学。接着我们就该集合了,贾老师拿着一个大喇叭:“学作文的集合了!”贾老师把我们带到了第一站:草地上。只见这儿绿树成荫,空气清新。草地茂密无比,松树枝繁叶茂。这里的小草一片绿色,这绿色多么像春姑娘给大地用毛线织的一张绿色的大被单;还有这里的松树、柳树给大地增添了一丝绿色。还有那白色的丁香花、黄色的迎春花、粉色的樱花也给这里添加了一些美丽的色彩……这些植物给人民公园添加了一丝生趣。

我们来到湖边,只见这里的湖水波光粼粼,亮得像一块经过人工打磨过的闪亮钻石,湖水很绿,绿得像一块儿青绿色的碧玉,绿的更像一块儿墨绿色的翡翠。加上旁边的迎春花,这如宝石般的湖水显得就更加美丽了。迎春花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水中,形成了金光灿灿的湖水。所有的人、物都倒映在湖水中,形成了“调色板”,还有那黄灰相间的居民楼,更是被水这个“魔术师”装扮得更加美丽,像一个姑娘,摆动着那婀娜的身姿在舞动着……大自然多美呀!

我们来到公园的某个角落,这里有一棵根深枝茂、枝繁叶茂、枝干粗壮的樱花树。这里的樱花是白色里透着粉红色,粉红色里透着白色的,樱花的几片花瓣已经凋零了,但仍然还是很美,这些樱花的花瓣多么像一个个豆大的珍珠,更像一个个小小的娃娃。这里更是诗情画意呀!

真遗憾,这次作文课不知不觉地就过去了。不过这次作文课我非常的开心。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

小学语文作文的课堂实录第11篇

语文特级教师靳家彦小学作文教学课堂实录

师:我们刚刚见面,彼此还不认识,下面我要做一个自我介绍,然后请你马上说出其中有几个要点?它们都是什么?

师:我姓靳,叫靳家彦,是天津南开小学语文老师,今年62岁。看到同学们个个精神饱满,态度认真,特别感动,特别高兴。我向你们学习。

师:我说完了,现在请你们讲一讲我刚才的这段话有几个要点。

生:您叫靳家彦。

师:这是第一点。

生:您是天津南开小学的语文教师。

师:这是第二点。

生:您感谢我们。

师:这是最后一点。

生:您说您今年62岁。

师:这是第三点(手势3)。

师:最后我说什么:看到你们个个精神饱满,态度认真,特别感动这是什么?

全体生:是感受(3遍)。

师:你们非常准确地听了我所说的话(板书:感受)而且知道我最后一点是谈出我的什么?(指板书:全体学生读“感受”3遍。)

师:什么是“感受”?

生:是发自内心的感想。是自己做完一件事的心得。

师:你看“感受”几个字啊?

生:两个字。

师:我们先看“感”。

我们看到的大干世界,包括自然界,包括人类社会,包括我们读书,这都是身外之物。这些身外之物是我们内心感知它、感觉它,这叫什么?

(板书:“感之于外。”)引起我内心强烈共鸣,引起我内心情感的波澜。

这叫(板书:“受之于心”)。

(全体学生读“感之于外”“受之于心”)

师:这就叫(指板书)“感受”(生:大声读3遍)。

师:古人说目击事物以心击之,用心击之,用心感受它,引起你强烈的情感活动,这就叫“感受”。

师:好了,现在你们就谈你们的感受。刚才我谈了我看到你们后内心的情感变化,我的心理活动。现在请你们谈你们的心理活动和感受。我们总要有个话题埃中央电视台有一档节目叫《实话实说》,最早的主持人是崔永元,后来换了一位女主持叫和晶,最近又换了一位男主持人,你们知道他叫什么吗?

生:不知道。

师:我也不知道,

(生:笑声)不管他叫什么,我们今天也来个实话实说,围绕一个话题:你喜欢作文吗?一定要实话实说。别看那么多老师在听我们讲,没关系,老师最喜欢诚实的孩子。你喜欢作文吗?

生:我喜欢弹琵琶,心情好时可以疯狂地扫弦,心情不好时也可以发泄出来。

师:你喜欢弹琵琶,你没有正面回答,喜欢作文么?

生l:还行,因为作文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们生活体验丰富就有的可写。

师:我领会了你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喜欢弹琵琶,我懂了。说得很委婉。

生2:有时喜欢有时不喜欢作文。

师:什么时候喜欢,什么时候不喜欢?

生2:心情好时,800字的作文一个小时就可以写好。

师:一气呵成,有才。

生2:接着说,如果心情特糟糕,300字的作文一边写一边玩。

师接着说:心情不好别说写作文了,看谁都不顺眼。是吧?(在场的学生都笑了。)

师:是实话实说,有时喜欢有时不喜欢,这要看心情。

生3:我也是心情好就喜欢写作文,因为脑子里有情况。心情不好时,老师讲的作文我绞尽脑汁也写不出来。

师:你说的比上一个同学又进了一步,不仅是心情好能写,心情不好不能写,而且说有话可写有内容可写时写得就好。有时老师布置的内容没有词可写,因此心情就不好。道出了一个道理,喜欢写是因为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不喜欢写是因为没词,没内容可写。

生4:我常常是一开始不喜欢写,觉得写字烦,一会儿写进去了,越写越顺利就喜欢写了。

师:真深入进去了,当你已经开始行文了,而且全身心地投入时就愿意写,如果开始写就嫌难,开头就不知道怎么写,会越写越不爱写。

师:嫌烦是态度问题。没词写是内容问题。

生5:我是因为作文的类型。老师布置想象作文和童话就喜欢写,可以抒发自己的想象,没有限制。如果写一些老师规定的写人一类的作文,不是不愿写,是比较反感。

师:喜欢写想象作文,喜欢写抒情的作文,喜欢写能够表达自己真实意思的作文,而遵命的、非写不可的,就很勉强很无奈。(立刻引导)

其他学生:时间紧;可写的太多,写不过来;得分低失去信心了;没有特点的不会写;感受不深不爱写。

师:喜欢写的原因有三点:第一,能抒发自己内心真实情感,写后很痛快;第二,能记录生活。将最美好最难忘的人、事、景、物记录下来;第三,通过写作文提高自己的情操,培养品德。

不喜欢写的原因也有三点:第一,没有内容,没词可写;第二,缺少方法。那么多内容不知怎么写;第三,态度问题,嫌麻烦,遇到困难,心情不好就不爱写。

我们把喜欢写作文.不喜欢写作文的原因归纳出来后,还要请同学们思考:你们写作文时一般从什么地方开始?

生(畅所欲言):从观察开始、思考开始,从审题开始,从情感爆发开始,从准备写作文开始。

师:说了很多,我觉得要写一篇好文章,要从你的生活、你经历的事情的“感受”(板书)开始。

板书:感受是习作的开端;感受是立意的前提;感受是抒情的基点;感受是行文的动力。

(接下来靳老师请学生谈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最难忘的事或人,学生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