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商业银行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十篇商业银行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十篇

商业银行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40:21

商业银行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篇1

[关键词]商业银行;发展趋势

从商业银行的历史发展状况看,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将会呈现出下述几方面的趋势。

一、经营范围的扩大化、国际化趋势

从商业银行目前的发展状况看,经营范围的扩大趋势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在业务领域方面的混业化(金融业内部银行、保险、证券等业务的混合经营)、跨业化(金融业与非金融业的混合经营)趋势和在业务地域方面的国际化趋势。

1.在商业银行的业务领域范围方面,世界范围内的混业经营趋势已经相当明显,199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关于分业经营的限制,允许银行扩展所有的金融服务,从而使美国的金融机构可以同时从事多种业务经营,标志着银行业进入了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时代。相对于分业经营的商业银行而言,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在成本、获利能力、抗风险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使得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在应对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带来的挑战中,表现出了更好的灵活性和更强的竞争力。这说明,国际银行业最终走向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模式具有内在的必然性。伴随着商业银行的混业趋势的发展,商业银行的跨业经营趋势也日渐明显。商业银行正迅速向综合服务机构转变,业务范围正在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扩展,除了提供财务咨询、委托理财、信用卡等新型金融业务,还提供关于旅游、交通、娱乐的公共资讯服务,向非金融业的渗透扩展已现端倪。同时,非金融业的企业也在图谋进入商业银行业,金融业与非金融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2.在商业银行的业务地域范围方面,国际银行业呈现出明显的国际化趋势。商业银行选择跨国经营,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赢利和谋求自身的更好发展,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深入、通讯与交通等方面技术的不断进步则为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经营提供了便利与支持。在全球经济继续增长、金融自由化继续深入、科学技术继续进步的背景下,可以预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商业银行,为了应对曰益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都会选择进一步拓宽业务领域以寻求更多的利润来源,和通过国际化获得更广阔的利润空间,从而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扩大化、国际化趋势将会继续下去。

二、经营方式的智能化、网络化趋势

1.商业银行经营的智能化。商业银行经营智能化是指商业银行通过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业务处理的自动化和信息管理的系统化。业务处理的自动化体现为商业银行用计算机系统逐步取代传统的手工操作,以电子化方式自动处理日常业务。信息管理的系统化体现为商业银行内部综合管理信息的系统化,即通过建立集中统一的银行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来提高信息的使用、传递效率。商业银行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建立在业务处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运用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对银行的全部信息进行处理、分析、预测,从而实现风险控制和管理决策的高度集成化、网络化的人机信息系统。

2.商业银行经营的网络化。网络银行,又称互联网银行、网上银行或在线银行,是指以互联网为渠道,为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的银行。网络银行是以国际互联网络作为传输媒介,以计算机及其他通讯工具为输入终端,使客户足不出户就能够安全便捷地享受金融服务。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成本优势,网络银行的设置成本远远低子传统银行分支机构。正是基于这一优势,网络银行发展十分迅猛。

三、经营过程的创新趋势

商业银行的创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部管理创新和业务创新。内部管理创新也可以被称为“银行再造”,指的是商业银行根据形势的变化和发展的需要,调整、改变内部的产权结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管理方式、业务流程,使银行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银行的管理效率与竞争力。业务创新则指的是商业银行在具体的业务方面的创新,主要是业务种类、金融工具的创新。

1.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创新。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创新一直处在不断发展中,表现为银行不断根据形势的变化调整、改善内部管理。由于不同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差异主要是由内部管理水平的差异引起的,因此,内部管理创新活跃的银行,往往比那些不能及时根据形势变化进行内部管理创新的银行更具有持久的竞争力。目前的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创新特点是以客户需要为导向,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持,以业务流程改革为核心。创新的主要策略包括根据客户价值定价、通过战略联盟实现非核心业务外包、整合业务流程、实行客户与银行单点接触策略、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扩大经营范围等。从趋势看,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创新,是商业银行为了应对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日趋激烈的竞争而采取的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变革之策,是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只要商业银行存在,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创新就不会停止。

2.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从商业银行创新的频率看,较大的内部管理创新只是偶尔发生,业务品种、工具的创新则可以不断出现。大多数的金融创新都表现为金融工具的创新和金融业务方式的创新。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一系列金融创新,如:可转让支付命令(nowS)、超级可转让支付命令(Super--nowS)、自动转账账户(atS)、货币市场共同基金(mmmF)、货币市场存单(mmC)、现金管理账户(Cma)、浮动利率贷款、金融期货和期权、金融资产证券化等,都属于业务创新这一类型。总之,商业银行的创新,不管是内部管理创新还是业务创新,都是为了获取利润和提高竞争力。因此,商业银行的创新活动不会停止,创新的趋势会永远持续。

参考文献:

[1]王元龙.论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J].国

际金融研究,2002,(3).

[2]于良春,鞠源.垄断与竞争:中国银行

业的竞争与发展[J].经济研究,1999,

(8).

[3]姜海军.商业银行发展的十大趋势[J].

新金融,2009,(3).

[4]杨建辉.未来商业银行发展趋势与战

略[J].现代商业银行,2001,(11).

商业银行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篇2

关键词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近年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得到高度重视,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农信社改制的产物,在农村金融的发展中扮演者重要角色。但随着许多其他新型金融机构的不断涌现以及大量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经营,使得农村商业银行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如何实现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关于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尚未完全形成一个系统的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体系。本文拟通过量化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尝试做出探讨。

二、实证研究

(一)指标体系及模型的建立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存在产权制度不清晰、机构性缺陷等问题。同时,农村地区“弱质性”的特质,导致农村商业银行自身抗风险能力低、盈利能力差。笔者通过对大量已有资料的搜集、整理,选取了14个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评价指标作为分析对象,用来构建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我国东部沿海省份10家农商行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构建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层次结构模型。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1。

表1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邀请多位农村金融方面的专家,运用Saatty提出的1~9标度法对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构建各层次判断矩阵C,采用yaahp7.5软件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到权向量、各指标的权重wj。同时得到各判断矩阵的CR值分别为:a-B为0.0001,B1-C为0.0423,B2-3为0.0748,B3-C为0.0399,由于各判断矩阵CR值均小于0.10,说明各判断矩阵均满足一致性检验。

(二)数据的选取

我国东部地区较早完成农信社改革,区域经济基础较好,市场化以及城乡一体化程度更高。因此,研究发达的东部地区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本文选取东部沿海省份10家农村商业银行2011~2013年的数据,对大都市与地县级农村商业银行进行比较分析。选取了北京、上海、广州农商行作为大都市农商行样本,张家港、江阴、常熟等7家农商行作为地县级农商行样本。结合所得各指标权重加权求和,计算得到各银行的评价值:

根据上式,得到各银行的aHp模型评价值,各银行得分与排序情况(见表2)。

表210家样本农村商业银行2011~2013年aHp评价值及其排序

(三)各指标评分分析

大都市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分,远高于地县级的农村商业银行,同时,地县级农商行中,广东省的顺德、东莞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高于江苏省吴江、张家港等5家农商行。我们发现,农商行所在地区的经济环境与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呈正相关关系,当地经济发展越好,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

地县级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趋势,优于大都市农村商业银行,其中吴江、张家港、江南、常熟、顺德农商行都保持上升趋势,江阴和东莞农商行基本维持,大都市农商行除广州保持较好发展趋势外,北京和上海状况不佳,特别是北京农商行呈现负增长。可见地县级农商行成长性要优于大都市农商行。规模小、起点低,能更好与当地农户与小微企业实现金融供需对接,在满足当地农村金融需求的同时,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三、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大都市农商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及地县级农商行。现阶段,大都市农村农商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分的绝对值,远高于地县级农商行,但地县级农商行可持续发展能力趋势更优。一方面,地县级农商行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另一方面,地县级农商行经营能力与抗风险能力表现更突出,为其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证。而地县级农商行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趋势,主要依托于当地特色中小企业的支持。

四、政策建议

第一,大力发展地区特色产业,推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以实体经济发展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形成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实现良性互动。

第二,坚持以农村市场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农村商业银行要明确自身定位,以服务“三农”的目标作为根本出发点,积极开拓农村金融市场。

第三,充分发挥小银行决策高效性和运营灵活性的优势,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与抗风险能力,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作者单位为湘潭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白钦先.论金融可持续发展[J].国际金融研究,1998(5).

商业银行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篇3

关键词:我国银行卡发展现状趋势

一、目前银行卡业务发展的现状研究

至于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的情况,我们还需要来重点了解,首先我们必须了解我国银行卡发展的几个阶段。按银行卡业务发展的成熟度来分类,一般把银行卡的发展定位三个阶段划分,具体如下:

首先是银行卡的产生阶段。上世纪末期,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四大商业银行相继发行银行卡,标志着我国银行卡的诞生。各大银行也随着金融系统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相聚开展了电子金融业务,这个时期就是我国银行卡的产生和初步发展时期。其次是银行卡的新发展阶段。在上世纪末期,随着我国各大商业银行开展银行卡业务的同时,各个股份制银行业加入到发卡的行列,这预示着我国银行卡迈入了新的发卡阶段。各大商业银行,展开业务发展大行动,在部分地区大大出手,其发卡量和交易金额都有巨大的进步,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最后是银行卡的专业化发展阶段。本世纪初始,我国各大银行发行的银行卡,在各个商业银行和政府的努力下逐步实现联网通用,其覆盖率也是非常之广,银行卡的发展进入专业化阶段。

我国银行卡的起步较晚,是从国外信用卡开始的,准贷记卡是我国银行在总结境外信用卡业务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我国银行卡业务的发展特点有:借记卡应用范围日益扩大,时间和区域局部无限制;信用卡的消费使用日益活跃;银联卡境外受理环境逐步改善;银行卡市场几大品牌已经备受老百姓的青睐;银行卡风险管理日益加强,银行卡的安全措施正在逐步实施;关于银行卡的相关法律法规日益完善。据统计,至2011年,我国银行卡的发行量已经超过26亿张,速度可见惊人,但相比国外而言,仍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二、我国银行卡发展的趋势分析

(一)发展环境得到优化

随着银行业自身的发展和我国法治社会的到来,银行依法办事,依法经营已经得到实现。《银行卡条例》的即将出台预示着我国的银行卡业将迎来一个美好的发展的环境,也会出现一个法制化、规范化的操作模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银行卡的认同也在飞涨,老百姓越来越依靠银行卡的消费,这也为银行卡的发展寻求到了坚定的市场导向和客户定位。总之,在一段时间内,银行卡业务的发展环境得到了极大的优化。

(二)发行规模增大,业务功能得到升级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大众对金融衍生品特别是银行卡的需求会越来越大,银行卡的发行数量和规模还会不断的增大。银行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在现有的技术发展情况下,银行系统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发展银行卡的业务功能及其性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银行卡的使用几率和功能,以方便客户的使用。贷记卡在目前的发展状态来观察,它的使用会越来越广泛,银行卡会渗透到其他生产和生活领域,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三)合作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目前,随虽然社会竞争日趋白热,但竞争中的合作趋势却越来越明显,实现合作中的共赢是竞争的最终目的。所以,某一时间,某一地点的竞争对手在下一刻时间有可能就是你的合作伙伴,这种“敌友互化”的关系在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频繁出现。在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其我国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我国银行业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面临的风险也日趋增大,为了银行自身发展,较低或者缓解不必要的金融风险,银行业会自觉的采取果断有效的手段来化解面对的金融风险和经营危机。值得关注的是,在我国,各个银行之间的业务发展呈现趋同的形势,同样的工作内容和相似的工作办法也为彼此之间的合作打下基础。为了走出去,国内数家商业银行也可进行大合作,必要时,可到国际上寻求合作伙伴,来发展自身的业务。

(四)新型的支付渠道

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及国际互联网技术、全球金融系统自身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现在的货币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网络支付、电子支付等货币支付形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现金支付、支付支付等形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电子支付已经成为最方便最快捷的支付形式。面对着新形势下的支付形式,我国商业银行也在逐步的开展虚拟化的金融业务,这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这些新型的支付渠道发展前景是十分诱人的。目前,最为流行的网上支付方式,一般使用的都是银行信用卡、银行借记卡。随着网上电子支付的法律法规逐步的完善,在线支付已经成为人们最时髦最易接受也是比较放心的新型支付渠道。现在这些支付的范围越来越广,已经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缴纳税费、电话费、保险、电费、罚款等等。除了互联网支付之外,手机支付的功能也逐步的显现出来。随着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联通和电信的使用客户的数量可谓井喷式的增长,也随着手机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手机支付也成为人们支付的一种新形势,并且也逐步的被人们所青睐和喜欢。

(五)银行卡发展国际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和往来更加频繁,为了方便国际贸易的实现,在21世纪的初期,我国就十分关注和支持银行卡的国际性发展。在2005年,我国银联与很多国家跨境开通了银联卡的国际易平台。我们很多商业银行,引用金融的这次东风,大胆创新,不畏艰难险阻,把银行卡业务的开展发展到了国外,并且在国外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交易金额逐年上升,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外卡收单、国际卡交易将进一步呈现跨越式增长,出境人数的增加,对银行卡境外使用提出了需要。在中国大陆金融全面开放前,应抓住发展国际受理环境的大好时机,否则银联将沦为单纯的受理品牌,成为国际卡组织在大陆的。同时,外资银行的渗透将增强中国大陆银行卡产业国际化色彩。

参考文献:

[1]万建华.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研究报告[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

商业银行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篇4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趋势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随着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其对风险管理、经营管理等期望越来越高,这就需要进一步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让内部审计成为农村商业银行的高端服务提供者。

一、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基本现状

为规范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指导制度,而银行本身也积极架构了内部审计管理体系,以更好的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1.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基本制度。为规范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行为,银监会在2006年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该指引明确了了内部审计的职权等事宜,随着银行业得分发展,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2013年,银监会又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内容予以了强调,这些制度的执行为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提供了指导,也规范了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行为。

2.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基本现状。当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框架体系已经基本建立,首先,从审计机构来看,农村商业银行都成立了审计部或者(稽核)审计部,实践中一般是在总行设立(稽核)审计部,这一部门在职能上向董事会以及稽核委员会(如果设立)负责,但在行政上则对行长负责,在分行则成立审计部门。其次,从审计的内容来看,内部审计主要关注的是业务经营、信贷资产资料、经营风险等,当然,这种审计的内容会随着时间的移动而变化。再次,从审计的手段来看,当前内部审计已经充分借助计算机来辅助审计活动。

二、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基本趋势

随着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其内部审计内容将不断拓展、方法将不断创新,并进而导致其职能定位发生改变。

1.内部审计内容的发展趋势。在强化公司治理视角下,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内容将需要突出5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积极开展维护股东权益的经营管理审计,农村商业银行改制后股东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这就需要通过内部审计来控制好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风险。其次,积极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必然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就要对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经营活动的效率、效益等进行审计,而不是简单的合规性审计。然后,积极开展风险导向审计,针对金融业务创新、业务范围和经营地域空间的拓展等新的经营形势,农村商业银行要大力开展以风险识别、控制和化解为导向的风险审计。再次,积极开展农村商业银行内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在分支行领导干部调离原工作岗位等事项发生时,要对其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最后,积极开展运行缺陷审计,包括流程等方面的缺陷,通过缺陷发现农村商业银行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内部审计方法的发展趋势。在信息化时代,内部审计的方法面临多重创新。首先,内部审计信息化趋势明显,农村商业银行通过构建内部审计信息系统,这一系统能够有效的收集商业银行的各种数据,审计人员通过终端操作能够实现非现场审计、审计内控评价、知识库管理等操作,而并非完全按照传统的审计模式开展现场审计,这就提高了审计效率。其次,基于大数据的内部审计方法得到推广应用,在信息化时代,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已经不再简单的局限于某一重点领域或者重点产品审计,而是要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找出银行运营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而分析其可能导致的问题,这就改变了传统的依靠经验、依靠抽样审计开展工作的模式,转而更为依靠数据分析等为基础的审计模式。

3.内部审计战略职能定位的改变。在传统的模式下,内部审计更多的是执行一种监督职责,但随着内部审计范围的拓展,审计能力的提升,开始朝着审计咨询服务的方向发展,即通过内部审计,能够有效的发现农村商业银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各种风险,并能够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内部审计通过数据挖掘、历史经验总结、借鉴其他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能够提出富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从而能够为农村商业银行的战略决策提供更多的帮助,因而其战略职能定位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三、农村商业银行把握内部审计发展趋势提升审计水平的思考

把握内部审计发展趋势,农村商业银行可以从加强组织管理、加大投入力度、强化人才支撑等方面着手,推动内部审计迈上新的台阶。

1.加强组织管理积极应对内部审计变化。首先,要不断完善内部审计管理模式,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为发挥内部审计功能奠定基础,农村商业银行要完善公司治理模式,加大内部审计垂直管理力度,尽可能的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便于内部审计部门更为可观的对银行经营活动等进行审计。其次,要科学内部审计定位发挥内部审计职能,农村商业银行要改变传统理念,积极树立内部审计服务发展的理念,通过内部审计为银行决策提供参考,实现银行价值的增值。

2.加大投入积极强化内部审计支撑平台。首先,要加大内部审计信息化投入力度,农村商业银行要加大和内部审计软件服务供应商的合作,从内部审计发展需求出发,积极开发能够为内部审计提供支持的软件。同时,有条件的农村商业银行还可以聘用软件开发人员,针对内部审计中一些特殊的业务开发软件模块,以提高内部审计效率。其次,要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力度,农村商业银行要根据当前“大数据”时代的要求,积极加大计算机数据存储设备等投入,不断充实、强化对市场数据的掌握,并深入挖掘数据内部信息,为内部审计提供经验借鉴,同时更好的发现银行内部隐藏的各种问题。

3.积极构建内部审计人才支撑体系。首先,要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农村商业银行要制定完善的内部审计人才培训方案,通过轮流培训等方式,让所有的职工享有培训的机会。此外,农村商业银行要积极拓宽培训渠道,除单位内部组织各种培训、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开展培训外,还可以外派职工到高校等单位培训,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培训水平。其次,要积极引进高水平的人才,农村商业银行要积极利用薪酬激励等激励模式,吸引高素质人才到进入审计队伍,以提高审计水平。

参考文献:

商业银行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篇5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F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3-0112-2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概念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概念,按照《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的定义,广义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包括金融服务类业务和表外业务,即银行为客户提供各项金融服务收取手续费和佣金的业务。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前提,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产生和快速发展既受内在原因的驱使,也是外部因素影响的结果。首先,国际上各国相继放松进入管制,银行业经营的自由化和国际化趋势大大促进了包括中间业务在内的金融创新的步伐;其次,市场竞争也促进了中间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传统业务不但面临着同行业的竞争,而且随着各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直接融资比重大大增加,商业银行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日渐显现出“夕阳产业”的颓势,因此,商业银行被迫进行新的业务创新以创造新的利润来源;再次,中间业务创新是市场需求所致,由于利率和汇率频繁波动,企业和商业银行本身所处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日渐增加,这就对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尤其是一些金融衍生工具产生了需求,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即是为了满足客户风险管理以及其他多样化金融服务的需求;最后,银行自身拥有的有利条件,以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提供了可能。

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据统计,2002-2005年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占营业收入比重从3.8%提高到8%左右,实现了较大的跨越。中国银行高居第一,占比达10.88%,股份制银行均有较好的结构占比。国外大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对银行收入的贡献率已达到30%-70%,同时发达国家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正以平均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可见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和国外商业银行之间的巨大差距。近几年商业银行逐步认识到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性,以笔者所在的银行为例,中间业务收入从2009年的27017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46340万元,增长率达71%。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但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在30%左右,与国外银行相比,差距很大。

国内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趋势。我国的入世过渡期到2006年12月11日结束,银行业正在迎来全面开放的时代,随着外资银行的大量涌入,我国银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和压力,管理模式和效率,盈利水平等都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外资银行的进入将刺激商业银行不断进行深化改革,改变同质业务模式和相对单一的收益模式,中间业务所具有的成本低,收益高,风险小等特点已越来越被商业银行所重视。从国外银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在短短数十年间突飞猛进,一跃成为三大主营业务之一;从其发展特点来看,中间业务的高科技含量大大增加,越来越多的大银行利用网络的便利,推行交叉销售,实现了中间业务的自动化,使得客户,市场,银行三位一体的运行系统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西方银行业在机构设置,产品开发,人员配备,定价方面灵活多样,日益重视营销,以客户为中心发挥整体优势,综合营销。此外,在目前这个知识经济时代,中间业务的发展方向更为明显。信息化和网络化是知识经济最本质的特征,从长远的利益来看,不能与网络相结合的金融产品将不会有太强的生命力。根据艾伦米尔国际管理顾问公司预测,在未来的十年,,网络将瓜分三成的银行业务利润,因此,商业银行网上中间业务的发展势在必行。

三、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银行中间业务服务和收费缺乏规范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各商业银行为了占市场、上规模,纷纷采取降低收费标准、减免收费甚至倒贴的做法以增强竞争力。这种混乱的收费状况,严重威胁着中间业务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最直接的后果是中间业务量与收入不成比例,银行赚了热闹赔了钱,严重影响了中间业务的有序发展。

商业银行发展重中间业务衍生出巨大风险将使既有的金融监管体系面临着巨大压力。根据《巴塞尔协议》的基本框架,巴塞尔委员会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监管的基本点是风险管理。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巴塞尔委员会根据国际金融环境和情势的变化,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主要提出了资本充足率,表外业务透明度,银行表外业务的内部控制以及加强与其他监督机构合作等原则。但是,从目前我国监管机构设置及其发挥监管效用的能力来看,既有的金融监管格局和监管手段难以有效把握和控制中间业务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因此,从金融监管当局的角度看,中间业务特别是衍生品交易蕴涵的巨大金融风险是金融监管当局无法忍受的,我国的金融中间产品创新面临着来自金融监管效率的管制约束。

商业银行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篇6

关键词:农村金融机构改制农村商业银行

以信用社和合作银行为主体的传统农村金融机构是我国服务“三农”的主力军,2003年,国务院正式试点改革新型城乡金融系统,其中农村金融机构的产权改革、公司化运营以及股份制改造是改革的重点,如今其经营状况和发展轨迹都进入良性循环。2012年底,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数量超过2000家,其中农村信用社数量份额超过80%,相比2003年,信用社资产、负债和存款规模均超越之前6倍水平,主要风险指标持续向好,各项贷款余额中的涉农比例常年维持在60%以上。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机制束缚和不匹配的管理制度建设矛盾也日益突出,基于股份制形式的农村商业银行则成为金融机构进一步发展向前的改革方向。

农村金融机构改制的显性发展趋势

(一)法人机构和从业人员变动情况

2003年,国务院为调整新形势下的农村金融发展格局而适时出台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确定了“十五”期间以“明确产权、优化服务、国家扶持、地方负责”为基调的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路线,将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落实到法人单位,以股权结构和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原则来对部分试点地区金融机构进行股份制改造,同时不放弃有利条件下的合作制金融机构建设工作。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三位一体”、“一大两小”的农村金融发展格局,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为组织主体架构,信用社形式金融机构占据较大权重,合作银行和商业银行占据权重较小。

如表1所示,从金融法人机构数量的分类变动情况来看,2008-2012年农村商业银行(a)数量逐年增加,5年间增长接近13倍,而农村合作银行(B)和农村信用社数量(C)则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发展趋势,2012年各自法人机构数量分别为152家和1838家;从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分类变动情况来看,近5年来农村商业银行(a)从业人员数量增长迅速,年增长率达到64.89%,农村合作银行(B)从业人员数量呈现出总体平稳的发展趋势,信用社(C)从业人员数量则出现大幅下降,农村金融资源由合作银行和信用社向商业银行组织形式的变动过渡趋势十分明显。

(二)金融机构的财务指标结构变动

从表2可以看出,农村商业银行(a)近5年以来的资产比例呈现出逐年攀升的发展态势,资产份额由2008年时的13%跃升为2012年时的39.2%;农村合作银行(B)资产比例呈现出总体稳定、稳中有降的发展趋势,2012年资产比例为10.2%;农村信用社(C)资产比例大幅下滑,统计期间内下跌幅度达到21.5%。从负债角度看,近5年农村商业银行(a)负债比例增幅达到199%,而与之对应的农村合作银行(B)和农村信用社(C)负债比例在相同统计期间内分别下跌31.16%和29.20%。由于金融机构资产和负债分别代表资金实力和吸储能力,农村金融机构资产和负债“一升两降”的发展趋势揭示了其改制的方向。

从所有者权益比例变动情况来看,农村商业银行(a)占据比例由15.7%大幅提升到48.9%,农村合作银行(B)比例同期下降8.7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C)同期下降24.6个百分点。从农村金融机构税后利润比例变动情况来看,农村商业银行(a)5年间年均利润增长率为27.46%,而农村合作银行(B)与信用社(C)的年均利润增长率则分别为-13.13%和-3.0%。所有者权益和税后利润是企业盈利能力和对净资产处置能力的体现,农村金融机构在这两项财务指标中依然显示出了商业银行优于信用社与合作银行的特征,后两者近年来的利润留存水平始终保持负增长。

农村金融机构改制的内在合理性

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数量和财务指标在市场规律作用下显示出较强分化发展趋势的同时,金融机构的改制也必须遵从市场力量,农村金融机构的改制方向具有内在合理性,具体来说:

(一)农村信用联合社发展缺陷

农村信用社是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历史因素使其产权性质存在异议,法人结构和股权结构之间的匹配性较差。以信用社县联社为例,作为省联社股东,县联社应有权利通过股东大会和理事会来对高级管理人员进行选举,然而现实是目前县联社高管均由省联社直接任命,其股东权利被剥夺,徒有虚名的社员大会使得股东不具备实质风险承担能力;从省联社角度看,政企不分的模糊定位使其既具有行政管理色彩,同时又兼具企业法人角色,多种身份并存,在目前我国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农村信用社的合作制色彩早已淡去,甚至合作制原则也被抛弃。

(二)农村合作银行的发展缺陷

农村合作银行的利益主体包括辖区内农民、工商户、企业法人以及其它经济组织,以股份合作制为建立基础,是具有社区性质的金融机构。合作银行的股份合作制初衷是结合股份制与合作制的双重优势,同时规避各自的短处,然而在农村合作银行的实践中这两种机制很难有机结合,股份制讲求资本回报率和按出资份额划分股东权利,而合作制以成员平等、民主和互利为发展原则,因此二者对于利益分配与成员关系处理之间存在协调矛盾,合作银行内部之间的合作制偏向力量与股份制偏向力量处于非均衡状态,管理人员很难兼顾股东回报和社员福利的双重任务。

(三)农村商业银行的制度优势

与合作银行类似,农村商业银行利益主体同样包括农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它经济组织。一方面,商业银行是独立的企业法人,财产权属清晰,以全部法人资产承担民事责任并享有民事权利,农村商业银行的入股者以所持股份享有资产收益权利,可以参与银行重大决策和选举管理人员,对于债务的追责仅限于所持股份,股东自由度较高;另一方面,农村商业银行以效益、安全和流动性为建立和发展原则,风险自担,自负盈亏,经营的自主性较强,外部约束力量造成的发展束缚性较低,而且以饱经历史和市场检验的股权和治理结构进行运作,经济效率较高。

(四)农村商业银行的绩效优势

从农村商业银行绩效指标来看(如表3所示),2008-2012年农村商业银行(a)权益报酬率增加了4.12个百分点,同期农村合作银行(B)与信用社(C)权益报酬率分别下降6.28个百分点和增加0.33个百分点,农村商业银行的权益报酬水平优势显著;考察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收益率情况,2008-2012年农村商业银行(a)资产收益增幅达到61%,同期农村合作社资产收益增幅为-1.54%,农村信用社资产收益增幅12%,农村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能力再次显示出相对于其它两种机构组织形式的发展优势,其在权益报酬率和资产收益率方面的高速增长形成了改制的“内吸效应”。

农村金融机构改制的政策建议

本文提出基于改制方向、创新组织形式、政策扶持以及金融监管在内的四方面建议,具体如下:

(一)改制方向标定农村商业银行

经过对比农村商业银行与合作银行及信用社的相对优势,我国应鼓励农村合作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向商业银行发展转移,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有步骤的消除资格股制度,不再成立新的合作社银行和信用社金融机构,强化农村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水平和股东大会实际作用,建立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之间的互相制衡机制,完善农村商业银行人才激励机制,吸引其它金融机构人员依附,以现代化的风险控制手段和企业管理经营标准运作农村金融业务,使得其盈利能力、市场占有率、股东回报率、社会贡献能力不断提升,持续吸引其它金融机构进行并购或转型。

(二)创新发展农业互助金融组织

在众多的金融机构向商业银行方向建设靠拢后,正规的农业金融合作组织将趋于消失,但是我国小农经济的发展特征不会消亡,农村依然有合作金融的内在需求,因此,创新农业合作金融要求在农村商业银行以外,从充分适应农业金融小、散的发展特点出发,必须进行多样化的金融机构组织形式探索,其中基于农民互助的资金合作小组将成为未来进行试点推广的重要农业金融创新项目,民间金融渠道也将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桥梁作用,以此来修补农户融资需求和有限农业信贷之间的差距,以市场力量调节农业资金供求,互信资金小组和民间金融具有广泛的农业创新前景。

(三)提升多种形式金融监管水平

从表4可以看出,农村商业银行近年来不良贷款率处于持续下降状态,资产质量较好,资金风险得到很好控制,这体现了良好的金融监管水平和商业银行自身的优秀风控效果,因此,其他类型金融机构向商业银行改制的过程中,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也要从建立健全风险监管机制出发,充分评估农村金融风险,一方面通过放宽市场进入条件来建立金融竞争制度,由市场实行优胜劣汰,加深农村金融机构的股权多元化建立进程;另一方面也要以利率市场化为调节工具,有步骤的为金融机构创新业务施压,实行风险覆盖式的资金拨备水平监管,减少行政化的低效率监管工作力度。

(四)政策扶植瞄准财政立法工具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大力发展“三农”经济是我国长久以来的既定国策,而农业金融是农业经济发展的血液提供者,我国要在传统农业财政贴息、支农贷款以及农业税收优惠等措施之外,加强对于涉农贷款比例较高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对农村商业银行建立专项惠农补助计划,制定农业投资法案,减少农业发展资金流向其它高风险、高利率行业,在此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成功经验,例如,美国《社区再投资方案》规定金融机构吸取的本地存款要不低于固定比例而对本地进行投放,这样就限制了资金大量外流而偏离金融惠及本地的初衷,我国农村金融改制立法同样可以参考类似法案条款。

参考文献:

1.张兵.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需求主题分析―兼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商业银行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篇7

不良贷款是指不能为银行创造收益,借款对象出现违约或者经合理预期不能按借贷合同约定按时、足额偿付的商业银行贷款的本金和利息之和。不良贷款率则是指不良贷款在商业银行贷款总额中的比率,是衡量商业银行经营的安全性的主要标准。

对于商业银行的分类,国际上尚未统一标准。从风险程度分类,按照我国2002年开始实行的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标准,商业银行贷款可以按照被偿付可能性被分为正常级、关注级、次级、可以级以及损失级五种。这五种分类也从侧面衡量了还款人的预期经济能力、还款能力、还款意愿。而后三种贷款损失概率在30%以上,还款的可能性较低,三类贷款也构成通常也所称的“不良贷款”。

2.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

我国实行经济转轨之后,积累了数额十分巨大的银行不良资产率,在实施不良资产剥离之前的不良贷款高达1.9万亿元,不良贷款率达到了惊人的23.35%。这些让我过的的经济完全暴露在金融风险之下,居高不下的不良资产率严重限制了商业银行的合理发展,并且对它们在国际上的声誉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国内的人民也对商业银行的营运能力产生了质疑。经过不懈努力,国内四大行的不良贷款率在2006年的时候下降到了10%以下,从银监会2015年的数据显示,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由2007年的6%迅速下降到了2008年的2.5%,2009年至2015年之间的不良贷款率一直保持在1%到2%之间,2015年底整个银行业的不良贷款总额为1.96万亿元,与2014年底相比增加了5290亿元,该年的不良贷款率为1.94%,与2014年年底相比上升0.34%。其中来自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1.27万亿元,同比增加4319亿元,概念的不良贷款比率为1.67%,同比增加1.43%。

自2001年以来,随着不良贷款率的逐年下降,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也在大幅的提高,到2008年之后基本保持稳定,在2008年至2015年之间。我国商业银行各不良资产率呈现出一种细微的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这种上升在正常的范围之内,可能随着不良资产管理水平低的提高,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承受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也有可能是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下降了,无法管理经济新常态下新的经济风险问题,进而导致了不良资产率的“双升”现象。

到2015年底为止,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达到了2.3万亿元,与2014年底相比,同比增加了3,493亿元;2015年的拨备覆盖率达到了181.18%,与2014年同期相比下降50.86个百分点;商业银行的贷款拨备率为3.03个百分点,与2014年同期相比上升0.13个百分点。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2007年至2015年的资产减值余额和拨备覆盖率的变化趋势可知,从2007年开始,商业银行的资产减值准备金余额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而拨备覆盖率则呈现出一种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2012年达到峰值,这也说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抵补能力在2007年至2012年间呈现出一种逐年增强的趋势,而字2012年之后则表现出逐年减弱的趋势。

3.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

(1)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银行不良贷款的产生,一方面源于借款人的信用状况不加;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银行自身的问题产生的,特别是信贷管理水平不高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一直以来,商业银行过于重视贷款的发放,而不愿意在贷款的后期管理上投资,致使贷款风险急剧上升的时候,银行依旧浑然不知,对贷款企业的经营状况知之甚少,无法有效建管道贷款的使用情况等等。造成了银行贷款的难以保全和回收的现象。

(2)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完全、不对称

一方面,?y行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和企业发展前景不完全了解,无法对企业的真实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估;另一方面,企业为了顺利申请到贷款,或者申请到更多的贷款,往往会编造或者隐藏企业的真实状况或者贷款真正的动机。信贷人员如果忽视了这些信息,往往会发放高风险的贷款,进而导致银行贷款的回收困难和不良贷款率的攀升。

(3)商业银行的监管体系落后,具有较强的行政色彩

我国的金融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虽然很多但是仍旧不健全,有待进一步完善。央行指定的很多政策和规范措施,由于传导机制的问题,以及地方政府的干预,下面的商业银行很难真正的有效实施。所以,金融监管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降低,以及商业银行风险抵抗能力的提升。

4.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理方法建议

(1)加强对银行信贷人员的培训,切实加强业务水平和忠诚度

为了从源头上减少银行的不良资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方面,银行应该定期组织信贷人员进行高质量的业务培训,请一些知名的行业资深专家对员工进行业务指导,让信贷员工成为客户所在行业的专家,这样就可以让信贷人员准确的判断给予客户贷款的真是风险程度,从而有效的减少不良贷款的产生;另一方面,对信贷人员的信贷质量进行考核,实行“谁贷款,谁负责”的政策,对信贷质量较高的员工进行大力的鼓励和奖励。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员工素质的同时有提升业务的质量,有利于银行形成健康的信贷文化。

(2)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的授信业务程序和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管理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重中之重,它??在整个银行贷款周期中发挥作用,这就要求银行科学的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客户自身的信用等级,然后依据合理的贷款审批程序对客户发放贷款,从而在贷款的投向上进行必要且合理的控制;在贷款发放之后,也要加强监管工作,密切注意贷款资金的流向、企业的财务状况,实时监测企业的偿债能力,以及客户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以便在风险发生之前采取行动,尽量避免和减少不良资产的产生,从而能够有效的保证银行资产的安全。

(3)设立资产管理公司专门负责银行现有不良资产的管理

由于我国法律对银行的经营范围做了十分明确的规定,国外的很多先进的不良资产的处理办法不适用于我国的商业银行,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建立资产管理公司来解决这些问题。资产管理公司采用发债的方式募集资金,然后购买银行的不良资产,通过专业的团队来处理这些不良资产,在增加银行不良资产处理效率的同时还提高了银行资产的整体质量,减少了不良资产率。另一方面还可以最大限度的保全银行的资本并且较大限度的减少了回收不良资产的成本。

商业银行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篇8

关键字:银行业市场结构寡头垄断

作者简介:刘剑(1972-),男,湖南沅江人,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目前主要从事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金融结构理论等方面的研究。

李映萍(1985-),女,贵州金沙人,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目前主要从事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方面的研究。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及其竞争状况也不断演变,目前已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主导,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体,其他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外资银行等为补充的银行业组织体系。本文将运用市场份额、市场集中率、指数等定量指标考察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及其变化,并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探讨优化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政策取向。

一、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动态分析

银行业市场结构是指构成市场主体的各银行之间在数量、规模、份额、产品质量等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竞争形式,其实质反映的是银行业的市场竞争与垄断程度。一般认为,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有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和进入退出壁垒等。

1、市场份额

市场份额是指某个银行业务量在银行业全部业务量中所占的比重,该指标是反映银行能否施加市场支配作用的最一般、最直接的指示器。一般来讲,市场中银行数目越多,单个银行所占市场份额就越小,市场竞争程度就越高。

表1中的数据显示,1996~2007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总资产、存款和贷款方面所占市场份额均保持在60%以上,中国银行业具有明显的垄断特征。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存款和贷款市场份额呈明显下降趋势,分别从1996年的72.38%、71.13%、71.72%降为2007年的62.05%、60.84%、60.97%。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产、存款和贷款市场份额则逐年上升,分别从1996年的7.47%、8.08%、7.38%上升至2007年的18.26%、18.67%、18.48%,表明中小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逐年扩大、市场竞争力在不断加强。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合作用社)的资产、存款、贷款市场份额则呈现不同趋势的变化。外资银行除存款市场份额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外,其贷款、资产市场份额并没有明显变化,表明外资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上的筹资能力在逐步增强,但在盈利和风险控制的双重约束下,其在我国境内的资金运用并没有盲目扩张。

2、市场集中率(CRn)

市场集中率是指银行业中最大的n个银行在资产、存款、贷款或利润等方面占整个市场份额的比重,反映了市场中最大的n个银行的集中度。一般而言,市场集中率越高,大银行的市场支配势力就越强,市场竞争程度就较低。

表2中的数据显示,1996~2007年间我国银行业资产、存款和贷款的CR4值均保持在60%以上,比较CR4和CR8可以发现,两指标在资产、存款和贷款项目上的差别不大,基本上都在10个百分点以内,这说明市场主要的垄断力量仍然来自前四家大银行。从市场集中率的动态变化来看,资产、存款和贷款的CR4值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分别由1996年的72.38%、71.13%和71.72%降为2007年的62.05%、60.84%和60.97%。根据Bain(1968)基于集中率的市场结构分类标准,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银行业的市场集中率有所下降,银行业市场结构逐步由高集中度寡头垄断过渡到一般集中度寡头垄断状态,目前大致处于寡占iii型的状态。

3、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HHi)

CRn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行业的集中度,但其不能反映出整个市场的规模分布情况,而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HHi)弥补了这一缺陷。HHi指数是银行业中所有银行市场份额的平方和,该指数综合反映了市场的分化程度和垄断水平。HHi指数处于0至1之间,在完全竞争条件下,HHi指数等于0;在完全垄断条件下,HHi指数等于1。

表3中的数据表明,1996~2007年间中国银行业在资产、存款和贷款三个方面的值大致都处于0.12~0.18之间。但从动态的角度来看,中国银行业的各类指数均呈逐年下降趋势,由1996年的大于0.18降为2003年的0.14左右,再降为2007年的0.12左右。根据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的基于指数的市场结构分类标准,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逐渐由高寡占ii型逐渐过渡为低寡占i型、低寡占ii型,即随着经济发展与银行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逐步加强。另外,从指数可以看出,在2000年以前中国银行业该指数大约在5~6之间,到2007年提高到8左右。说明中国银行业目前有8家资产、存款和贷款规模相当的商业银行参与市场竞争,它们在市场中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和控制力。同时,指数的动态变化显示中国银行业的整体市场竞争程度正在逐步增强。

对市场份额、市场集中率和HHi指数的动态分析表明,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逐渐从极高寡占型演变为中度集中寡占型,市场竞争程度逐步增强,并有向垄断竞争格局演变的趋势。但受规模实力和国家银行业产业政策的限制,国有商业银行仍将保持较强的市场垄断势力,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在短期内难以对国有银行形成强有力的冲击。

二、银行业市场结构演变的国际趋势

由于金融体系结构、金融发展水平和金融法规的不同,各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形态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银行数量较多,单个银行平均规模较小,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而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银行业集中度较高。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信息技术革命、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银行业的边界日益模糊,银行之间、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并购日趋频繁,在单个银行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银行业的机构数目显著下降,银行业市场结构呈现不断集中的趋势。

1994年以来,随着单一银行制度的逐步瓦解以及随之而来的银行并购浪潮,美国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见表4)。截至2000年6月30日,美国银行业市场集中率CR4、CR8分别为25.96%、34.84%。到2002年6月30日,按照资产计算的国民银行CR4、CR8、CR10、CR20分别为30.02%、39.78%、42.77%和51.94%(王颖捷,200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也呈现不断集中的趋势。2001年按照资产计算的市场集中度(CR4)为16.1%,在跨境货币交易中,四大银行的贷款市场集中度、存款市场集中度分别为33%和50%。截至2001年底,德国共有2700家银行,比1990年底减少了40%。同时,德国银行业国内分支机构数目也显著减少,而银行密度(即每家银行服务的居民数)有所提高。

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来看,由于金融市场发展的基础不足和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高度的信息不对称,其金融系统具有明显的银行主导型特征。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中,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拉美国家银行业并购非常活跃,致使银行数量急剧减少,银行业市场集中度迅速上升(见表5)。随着金融业的重组和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一些体制转轨国家实施金融市场化战略,放松银行业进入壁垒,引进新银行参与银行业竞争,但银行业市场结构的集征仍然十分明显。

综上所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银行业市场结构几乎都处于Bain(1968)所划分的寡占型,且大多分布在寡占Ⅱ型和寡占Ⅳ型的区间内。同时,近十几年来各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呈现出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的趋势。各国银行业发展的经验表明,银行业的基本业态为寡头垄断。从理论上讲,银行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由于风险相对集中,银行业对资本规模有更高的要求。同时,繁琐的审核程序、复杂的风险控制、较长时间的信息收集等因素要求银行在面对不同规模、不同需求性质的信贷业务时,拥有高度灵活的贷款机制,而规模小、实力弱的银行是难以应付的。因此,银行的业务结构与自身特质,以及保持金融体系稳定的特殊要求,决定了银行业不可能成为一个完全竞争行业。另外,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引发了20世纪90年代的银行并购浪潮和全能银行的快速发展,一些发达国家最终形成一些具有综合银行功能的大型金融公司,逐渐形成了以超大银行为核心的银行体系,由此决定着银行业的市场集中率进一步向高水平演进。

三、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优化取向

在金融业对外开放和银行业重组的国际背景下,如何提高银行业的竞争力已成为我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个战略问题,但数量多、规模小的银行业市场结构难以成为银行业竞争力提升的微观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国内学者基于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框架,认为寡头垄断是造成中国银行业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主张降低准入壁垒,引入新金融机构,增加市场竞争成分。事实上,中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基本遵循了上述这一政策逻辑,即试图通过竞争来提高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中国银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并没有很好地实现上述政策目标。由于所占比例很小,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实际作用微乎几微。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的进入虽然提高了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满足了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但由于规模小、资本实力弱、金融创新能力差、业务模式雷同、产品差异化程度低,导致银行业竞争只能在低层次、低水平上展开。由此看来,就中国银行业的实际来看,盲目反对垄断,强调降低准入条件、增加金融机构数量、分解寡头结构与扩大竞争成分并非理智之举。

与欧洲国家、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银行业集中度相比,中国银行业目前的集中程度并不高,并且中国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仍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中,与银行业市场结构演变的国际趋势明显相悖。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优化提出如下政策取向:

(1)银行业产业政策的制定必须考虑效率与风险的平衡。如何在有效竞争与金融稳定之间进行权衡,是银行业产业政策设计所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银行业的特殊性,一般生产生产性企业中的那种确保“自由竞争环境”的产业政策并不适用于银行业的。Boyd,nicolo和Smith(2003)的理论研究表明,在竞争性银行体系下银行业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很大。另外,从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美国自由银行时期银行业产业政策的实践来看,由于过度放任银行业的自由竞争,导致银行业危机频繁发生。因此,银行业产业政策的制定必须在竞争所带来的效率和激烈竞争、优胜劣汰所引起的金融风险之间作一平衡。

(2)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选择应定位于寡头垄断结构。在国际银行业市场结构由分散走向集中的大背景下,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选择应不仅应考虑银行业的业务结构与自身特征的内在需要,也应吻合银行业市场结构演变的国际趋势。因此,在银行业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中必须明确寡头垄断结构是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调整的优选目标。基于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现实,今后银行业市场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点应从降低准入条件、引入更多银行转变为重视竞争效率的提升,通过构造少数有竞争力的银行集团占有较高市场份额的寡头垄断结构,增强银行体系的稳健性,培育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3)关注外资银行进入对银行业市场结构变化与银行绩效的影响。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外资银行全面进入将是中国金融改革与开放的一个重要宏观趋势,也是影响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理论上讲,外资银行进入有利于中国银行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但外资银行的进入将会进一步加剧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一些发展中国家外资银行进入的经验表明,外资银行通常会利用其在技术、管理和中间业务上的优势争夺国内银行的优质客户,加剧本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从而降低国内银行尤其是中小型银行的绩效水平。因此,在逐步放松银行业管制的同时,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加强对外资银行进入动态管理,防止银行业出现过度竞争。

参考文献:

[1]李一鸣,薛峰.我国商业银行业市场结构现状分析及其优化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11):78~87.

[2]李华民.寡头均衡、绩效改善与金融稳定--中国银行业结构变迁的政策取向[J].金融研究,2005,(8):23~36.

[3]葛红玲.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选择[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4~98.

[4]陈伟光.中国银行业的合理结构:一个分析框架[J].财贸经济,2004,(9):20~24.

商业银行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篇9

2011年,中国金融业将全面对外开放,所面临的国外金融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必须紧跟国际金融业的发展步伐,将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流―多元化经营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要求,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竞争的需要,从而实现自身发展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

一、多元化经营是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流

所谓多元化经营,它是指所有金融行业之间的经营关系,金融经营即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都可以进入上述任一业务领域甚至非金融领域进行多元化经营。综观当今世界各国,多元化经营已成为普遍趋势。

(一)金融全球化发展是金融业多元化经营的宏观环境

金融全球化是当前国际金融业发展的趋势,近年来,全球爆发了规模空前的金融业并购热潮,除了银行合并出现大型化、垄断化趋势以及合并活动趋于全球化、跨国化外,更为突出的是,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之间的交叉并购成为新热点,大银行全能化与综合化经营成为大势所趋。新的重组浪潮不仅包括银行之间的兼并,而且包括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之间的跨业兼并。金融业的传统分业经营体制在合并中被打破,银行、证券和保险业日益紧密地融合在一起。美国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之间的合并是三业合并的典型,合并后的花旗集团成为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全方位金融业务于一体的“超级金融航母”。

(二)多元化经营具有极大的优势

历史和实践都充分证明,实行多元化经营的全能银行对于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无论是对客户和银行,还是对经济都非常有利。首先,它可以为客户提供最佳服务,即全面的金融服务;其次,它可以使银企关系更为密切。全能银行通过全国的金融服务,使客户与银行之间更加相互了解,加强了双方联系,有利于巩固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最后,它可以更好地促进储蓄的发展。全能银行通过众多的分支机构为广大的客户提供多种方式的储蓄机会,特别是作为投资的各种证券,使每家全能银行都能与成千上万的储户紧密联系在一起,从

而使全能银行更好地充当储蓄与投资者的中介入。

二、我国目前金融经营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金融业的现状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我国的分业经营制度,把银行、保险和证券业的业务范围分别限制在一个更狭窄的范围内,金融业的风险实际是更加集中和扩大。与西方主要国家的全能银行相比,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从而影响了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单一,信贷资产在总资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信贷资产中80%左右投向了国有企业。这种资产结构存在很大风险,特别是在当前国有企业普遍处于困境的情况下,导致了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风险剧增、经营效益下降,使国有商业银行处于高风险运行之中。

(三)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事实上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我国的银行、证券商、保险公司分别处于无差异经营和无差异竞争的状态,包括机构发展和市场定位在内,还没有形成一种有层次、有分工、有竞争、有合作的良性发展格局,对金融业资源的总量利用造成了极大浪费。

三、我国金融经营模式的几点新思路

(一)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多元化经营的全能银行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外资银行逐步进入我国市场,必然对我国金融机构的发展构成严重的挑战。有鉴于此,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考虑着手按全能银行方向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并据此完善我国现有的金融监管体制。可以选择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试点,率先突破分业经营的限制,进行多元化经营的试点。逐步放开业务限制,形成相对完整的网络体系。在这里,集团公司的资金来源,可以由银行来参股,证券公司来参股,更多的是吸收其他产业公司的加盟,尤其是上市公司的投资入股。在集团公司内部,设立各自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这样,集团公司就具有了完备的金融业务,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及时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银行的信贷风险。

(二)对现有金融机构进行整合

我国现有金融机构种类繁多,门类复杂。金融机构种类繁多,有利于形成竞争,但也过多地加大了竞争成本,尤其是分业经营的前提下,其无差异竞争成本更大,我国金融业的普遍不景气状况也就难以改变。而整合现有金融机构,可以实现经营多元化。一方面,可以在境外多设立分支机构,并实多元化行经营,发展全能银行,与此同时,则减少境内分支机构。另一方面,可以在境内重组金融机构,实行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相互并购或相互参股,并以一业为主,他业为辅,他业则以独立子公司形式存在,并分别设立账户,分别核算经营成果,分别进行风险控制,建立系统内垂直管理体系,成为金融集团公司。

(三)建立一套跨市场的、连续性的、统一的监管体系,实行金融业统一监管

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是分业监管,监管部门有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分业监管的初衷是良好的,但随着混业经营成为国际金融改革趋势,统一监管也将成为一种必然。因为面对全能型的外资金融机构和即将成为全能型的中资金融机构,不能不进行统一监管。为此,应制定统一的金融安全标准和监管标准。

当金融市场变得越来越一体化时,通讯和计算机的运用使得金融风险在现行监管体系下难以集中控制和监管,这就要求更集中,或者至少很协调的监管体系。正如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所言:“监管体系应适应被监管对象的变化而变化。”在现阶段,我国应加强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将来,可对此三者进行整和,成立金融监管委员会,负责对我国金融业的综合监管,从而形成我国统一的金融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1]《领导干部金融知识读本》.戴相龙.中国金融出版社

[2]《货币金融学》第四版.[美]米什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商业银行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篇10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状况及通货膨胀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建议商业银行进行业务结构和风险管理的战略转型,以提高核心竞争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一、我国宏观经济已经进入通货膨胀状态

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今年5月的宏观经济景气指数预警趋势图是由快转成偏热,特别是消费品零售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财政收入处于偏热的状态①。不过,在我国衡量通货膨胀率主要是根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Cpi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所购买的一般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指标。其按年度计算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率通常被用来作为反映通货膨胀或紧缩程度的指标。一般来讲,物价全面、持续的上涨被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官方统计,2007年我国Cpi增长率是4.8%,而且Cpi指标从去年以来一直呈现向上的趋势,特别是今年的头几个月,1月份Cpi涨幅达到7.1%的11年历史高位,2月、3月、4月份更是连续超过8%②。显然,我国已经进入了通货膨胀时期。虽然这里面存在一些灾难方面的原因。与国外相比,我国的Cpi统计中不仅食品价格比重过大,居住、医疗、教育的比重过小,而且在居住类指标中只考虑了租房价格,而不是商品房销售价格。这样一来,统计上显示的物价上涨显然弱于生活中人们的真实感受。所以,如果加上住宅的价格变化,我国的通货膨胀率远远超过我们预期的水平。中国人民银行在2007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2008年央行将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抑制总需求过度膨胀,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最新变化,科学把握调控的节奏和力度,适时适度微调,努力为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创造平稳的货币金融环境。

本次通货膨胀形成机理比较复杂,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国际市场价格传导。中国经济增长的外向依赖度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从不足30%猛升至70%以上,因此,中国经济已经离不开“对外开放”,国际经济的任何波动,特别是价格波动将无所阻挡地影响国内经济。国际市场价格的传导主要是石油、粮食和原材料价格对国内的影响。食品业形成的产业链成本价格变动通常是引起通货膨胀的一个独立变量,加上我国Cpi计算中食品的权重比较大,所以食品价格上涨对分析我国通货膨胀有着特别的意义。这两年来,由于全球能源供给的有限性,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开始从农作物中提炼能源,国际石油价格从2007年初的50美元/桶上升到现在接近150美元/桶,石油价格的上涨直接导致可做燃料的玉米等价格的上涨,大大减少了农产品的出口,并由此引起农业行业价格的全面上涨。同时,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可耕地的大量占用,中国的土地资源急剧减少,2007年已降至1.2亿公顷(18亿亩)的警戒线,农产品供给出现较大缺口。入世后,农业的开放使小农经济无法抵御来自发达国家农产品的竞争,迅速丧失了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定价权(如大豆和小麦)③。这些因素都引起国内食品价格的大幅度上升和其他相关行业成本的增加,进而推动国内的通货膨胀。

2.重工轻农的发展理念影响。2003年以来,钢铁、房地产、基础设施等部门的投资获得了极大的增长,我国每年平均20%增速的固定投资基本上都是投入在这些行业上。这里面有多方面的原因,有奥运会概念炒作,但大部分是因为政府GDp工程建设、银行资金的贷款偏好、私营企业资金从自己企业抽出投入到这些行业和外国资本的流入。国内二元经济结构历史悠久,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使得银行的资金大部分投入在国有垄断部门,甚至愿意为它们承担大量的“坏账”。而增长最快的房地产业的畸形膨胀源于中国土地资源日益严重的短缺以及1994年分税制改革给地方政府造成的负面激励。官方数据认为,5年来,房地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2个百分点以上,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10%④。这些过热部门的投资直接推高了相关行业的价格水平,诱发了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3.外汇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加入wto后,我国迅速积累的外汇储备,确实为增强抵抗风险能力起到巨大作用,但其反作用力同样巨大。由于美国经济特别是美元在世界经济中的巨大力量,美元的持续贬值已经诱使其出逃到亚洲等新兴国家中去,外资以各种方式进入中国,为了保持汇率的稳定,央行必须出笼更多的基础货币来稀释美元的进入。这样基础货币变的比以前多出了许多,数据显示,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07年我们国家的货币供给量增长很快,到2007年底,广义货币m2的余额是40.3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6.7%,狭义货币m1的余额是15.3万亿元,增长21%,流通中的货币m0的余额是3.03亿元,增长12.1%。通过这三组数字,可见m2、m1、m0的整个增长幅度比上一年同期有大幅度的增加。同时,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各项贷款,到2007年末,比年初增加36323亿元,也就是说,2007年金融机构的人民币贷款比2006年多增加4482亿元。通过这组数字,可以看出,我们的货币投放是过多过快,也就是“流通性过剩”。根据货币主义学派的观点,在不变的流通速度下,货币量供应的增加,直接导致价格水平的上涨。

二、通货膨胀发生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1.商业银行信贷投放风险管理增加。此次Cpi上升引起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粮食等食品的因素,由于粮食是肉禽蛋、水产品生产的基础性原料,粮食价格上涨导致肉禽蛋、水产品价格上涨;原油、煤炭、钢铁、水泥等价格大幅上涨,推动工业品价格指数的上涨,同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房地产、制造业快速发展,对基础性原材料需求强劲,拉动了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利润空间缩小,竞争压力加大,使得行业和企业分化进一步加大,商业银行贷款的信用风险增加。尽管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开始了包括资产业务在内的业务结构的调整,但信贷业务仍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在企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为防止出现新的不良贷款,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可能会调整,资产业务规模可能会缩小,资产业务盈利能力对利润的贡献率可能会下降。

2.实际利率下降,商业银行储蓄存款减少。通货膨胀的发生导致实际利率不断下降,甚至出现负利率。较低的实际利率必然会导致居民储蓄意愿持续走低,社会资金流向发生新的变化,股票一级市场的供给量将显著增加,二级市场的调整将告一段落,银行存款,特别是居民储蓄存款分流的状况仍将继续,“金融脱媒”趋势进一步增强,投机性资金不断增加。2007年以来,商业银行存款增速明显放缓,1—5月人民币各项存款同比少增3333亿元,上半年增幅同比下降2.3%,2007年上半年同比少增5938亿元。在全社会资金存在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可能会出现从流动性过剩转为流动性均衡甚至不足的趋势,部分中小商业银行将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流动性问题。⑤

3.货币政策的调整对商业银行利润的影响。面对当前国际收支失衡加剧、流动性偏多、物价上涨压力,为了防止出现经济过热和全面性通货膨胀,2007年以来,人民银行实行稳中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主要措施包括提高存贷款利率、法定存款准备率,加大央行票据的发行量,实施窗口指导等。这些措施对商业银行的直接影响是头寸减少,信贷增速减缓。央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导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增加,商业银行可贷头寸减少,放款和投资能力减弱。按照当前银行体系的存款规模,存款准备率每调整50个基点,收回货币大约1500亿人民币。货币政策从宏观上看有利于抑制商业银行的放贷冲动,减缓信贷过快增长,但从微观上看不利于商业银行短期内扩大贷款利息收入和增加盈利,而且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以及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上市企业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获得融资,这样就会对贷款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高盈利的贷款类资产占比将有所下降;最后,在紧缩性货币政策的预期下,银行将主动调整资产结构,通过降低贷款占比和投资中以短期债券等方式保证流动性的需求,从而降低生息资产的收益水平。⑥

三、通胀压力下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调整

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的发展要求,加快业务调整步伐,有效应对通货膨胀,把通货膨胀对商业银行的影响降到最低。

1.优化贷款结构,加强风险防范。要适应宏观调控的要求,考虑宏观调控对行业内各企业的“洗牌”效应,区别对待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进一步优化客户结构。在通货膨胀环境下,商业银行要加强对贷款的日常管理,密切关注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变化。如果贷款企业资信良好,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稳定增长,且投资行业前景广阔,商业银行应重点营销。如果忽视了通货膨胀的特殊环境,没有有效地对客户进行风险评价,很有可能形成新的呆账、坏账。要大力拓展中小企业贷款和个人贷款业务。在提高风险识别能力的基础上,大力拓展现金流可靠、产业前景好、风险可控的中小企业客户。加强对个人贷款的考核力度,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融资产品,改进个人贷款业务流程,提高个人贷款业务占比。灵活进行贷款定价,大力发展金融衍生产品。按照风险与收益对称的贷款定价原则,用好贷款的浮动权,合理覆盖中小企业贷款风险;主动为优质客户,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外向型企业开发并提供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工具。

2.优化业务结构,协调发展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增强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在通货膨胀压力下,一方面,商业银行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增强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使其收入结构更趋合理,使收益和风险趋于平衡;另一方面,要认真研究客户与资金融通相关的实际需求,在“金融脱媒”的趋势下,紧紧围绕客户的实际需求,提供新型的中间业务,实现商业银行、客户双赢。我国金融脱媒的长期趋势已经确立,商业银行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环境已经并将进一步发生重大变化。证券市场将成为资源配置、财富管理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渠道,从而也将成为银行经营管理的基础平台。商业银行一是应当颠覆性地更新思想观念,实现功能转型,从以资金融通为主向以资金融通、财富管理和风险管理并重转型。二是依托证券市场开展组合创新、交叉创新、合作创新和深度创新。重点发展证券承销、资产托管、资金清算、产品代销和依托证券市场的理财业务与融资业务等等,打造证券市场业务的品牌。

3.推进业务多元化战略,从根本上实现业务战略转型。在通货膨胀的预期压力下,商业银行要以风险管理为核心,以资金融通服务为主要业务内容,加快业务创新。加大结构性产品开发力度,推出一系列规避利率结构风险的产品;进一步强化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商业银行可以运用量化分析工具,提高资产负债期限缺口分析能力和利率敏感性分析能力,在深入调研、全面分析基础上,有效预测利率长期走势,识别、测量和管理控制利率风险。近期内,应努力缩小银行利率敏感性负缺口,扩大利率敏感性正缺口,促进净利息收入的持续增加。同时,应建立和完善流动性监测的量化模型,针对流动性短期波动和中长期发展的趋势研究相关应对措施。积极扩大高收益资金的运用渠道,主动应对企业短期融资证券化的趋势,大力发展票据融资等业务,积极稳妥地开拓外汇信贷市场。

注释:

①http://www.stats.gov.cn/tjsj/jdsj/hgjjjqzs/t20080701_402489414.htm.

②国家统计局近两年的Cpi月份数据.

③李昌平.中国农民正在失去国内国际两个市场[n].南方周末,2008-1-16.

论文关键词:通货膨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状况及通货膨胀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建议商业银行进行业务结构和风险管理的战略转型,以提高核心竞争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一、我国宏观经济已经进入通货膨胀状态

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今年5月的宏观经济景气指数预警趋势图是由快转成偏热,特别是消费品零售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财政收入处于偏热的状态①。不过,在我国衡量通货膨胀率主要是根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Cpi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所购买的一般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指标。其按年度计算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率通常被用来作为反映通货膨胀或紧缩程度的指标。一般来讲,物价全面、持续的上涨被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官方统计,2007年我国Cpi增长率是4.8%,而且Cpi指标从去年以来一直呈现向上的趋势,特别是今年的头几个月,1月份Cpi涨幅达到7.1%的11年历史高位,2月、3月、4月份更是连续超过8%②。显然,我国已经进入了通货膨胀时期。虽然这里面存在一些灾难方面的原因。与国外相比,我国的Cpi统计中不仅食品价格比重过大,居住、医疗、教育的比重过小,而且在居住类指标中只考虑了租房价格,而不是商品房销售价格。这样一来,统计上显示的物价上涨显然弱于生活中人们的真实感受。所以,如果加上住宅的价格变化,我国的通货膨胀率远远超过我们预期的水平。中国人民银行在2007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2008年央行将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抑制总需求过度膨胀,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最新变化,科学把握调控的节奏和力度,适时适度微调,努力为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创造平稳的货币金融环境。

转贴于

本次通货膨胀形成机理比较复杂,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国际市场价格传导。中国经济增长的外向依赖度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从不足30%猛升至70%以上,因此,中国经济已经离不开“对外开放”,国际经济的任何波动,特别是价格波动将无所阻挡地影响国内经济。国际市场价格的传导主要是石油、粮食和原材料价格对国内的影响。食品业形成的产业链成本价格变动通常是引起通货膨胀的一个独立变量,加上我国Cpi计算中食品的权重比较大,所以食品价格上涨对分析我国通货膨胀有着特别的意义。这两年来,由于全球能源供给的有限性,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开始从农作物中提炼能源,国际石油价格从2007年初的50美元/桶上升到现在接近150美元/桶,石油价格的上涨直接导致可做燃料的玉米等价格的上涨,大大减少了农产品的出口,并由此引起农业行业价格的全面上涨。同时,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可耕地的大量占用,中国的土地资源急剧减少,2007年已降至1.2亿公顷(18亿亩)的警戒线,农产品供给出现较大缺口。入世后,农业的开放使小农经济无法抵御来自发达国家农产品的竞争,迅速丧失了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定价权(如大豆和小麦)③。这些因素都引起国内食品价格的大幅度上升和其他相关行业成本的增加,进而推动国内的通货膨胀。

2.重工轻农的发展理念影响。2003年以来,钢铁、房地产、基础设施等部门的投资获得了极大的增长,我国每年平均20%增速的固定投资基本上都是投入在这些行业上。这里面有多方面的原因,有奥运会概念炒作,但大部分是因为政府GDp工程建设、银行资金的贷款偏好、私营企业资金从自己企业抽出投入到这些行业和外国资本的流入。国内二元经济结构历史悠久,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使得银行的资金大部分投入在国有垄断部门,甚至愿意为它们承担大量的“坏账”。而增长最快的房地产业的畸形膨胀源于中国土地资源日益严重的短缺以及1994年分税制改革给地方政府造成的负面激励。官方数据认为,5年来,房地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2个百分点以上,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10%④。这些过热部门的投资直接推高了相关行业的价格水平,诱发了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3.外汇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加入wto后,我国迅速积累的外汇储备,确实为增强抵抗风险能力起到巨大作用,但其反作用力同样巨大。由于美国经济特别是美元在世界经济中的巨大力量,美元的持续贬值已经诱使其出逃到亚洲等新兴国家中去,外资以各种方式进入中国,为了保持汇率的稳定,央行必须出笼更多的基础货币来稀释美元的进入。这样基础货币变的比以前多出了许多,数据显示,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07年我们国家的货币供给量增长很快,到2007年底,广义货币m2的余额是40.3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6.7%,狭义货币m1的余额是15.3万亿元,增长21%,流通中的货币m0的余额是3.03亿元,增长12.1%。通过这三组数字,可见m2、m1、m0的整个增长幅度比上一年同期有大幅度的增加。同时,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各项贷款,到2007年末,比年初增加36323亿元,也就是说,2007年金融机构的人民币贷款比2006年多增加4482亿元。通过这组数字,可以看出,我们的货币投放是过多过快,也就是“流通性过剩”。根据货币主义学派的观点,在不变的流通速度下,货币量供应的增加,直接导致价格水平的上涨。

二、通货膨胀发生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1.商业银行信贷投放风险管理增加。此次Cpi上升引起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粮食等食品的因素,由于粮食是肉禽蛋、水产品生产的基础性原料,粮食价格上涨导致肉禽蛋、水产品价格上涨;原油、煤炭、钢铁、水泥等价格大幅上涨,推动工业品价格指数的上涨,同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房地产、制造业快速发展,对基础性原材料需求强劲,拉动了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利润空间缩小,竞争压力加大,使得行业和企业分化进一步加大,商业银行贷款的信用风险增加。尽管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开始了包括资产业务在内的业务结构的调整,但信贷业务仍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在企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为防止出现新的不良贷款,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可能会调整,资产业务规模可能会缩小,资产业务盈利能力对利润的贡献率可能会下降。

2.实际利率下降,商业银行储蓄存款减少。通货膨胀的发生导致实际利率不断下降,甚至出现负利率。较低的实际利率必然会导致居民储蓄意愿持续走低,社会资金流向发生新的变化,股票一级市场的供给量将显著增加,二级市场的调整将告一段落,银行存款,特别是居民储蓄存款分流的状况仍将继续,“金融脱媒”趋势进一步增强,投机性资金不断增加。2007年以来,商业银行存款增速明显放缓,1—5月人民币各项存款同比少增3333亿元,上半年增幅同比下降2.3%,2007年上半年同比少增5938亿元。在全社会资金存在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可能会出现从流动性过剩转为流动性均衡甚至不足的趋势,部分中小商业银行将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流动性问题。⑤

3.货币政策的调整对商业银行利润的影响。面对当前国际收支失衡加剧、流动性偏多、物价上涨压力,为了防止出现经济过热和全面性通货膨胀,2007年以来,人民银行实行稳中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主要措施包括提高存贷款利率、法定存款准备率,加大央行票据的发行量,实施窗口指导等。这些措施对商业银行的直接影响是头寸减少,信贷增速减缓。央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导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增加,商业银行可贷头寸减少,放款和投资能力减弱。按照当前银行体系的存款规模,存款准备率每调整50个基点,收回货币大约1500亿人民币。货币政策从宏观上看有利于抑制商业银行的放贷冲动,减缓信贷过快增长,但从微观上看不利于商业银行短期内扩大贷款利息收入和增加盈利,而且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以及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上市企业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获得融资,这样就会对贷款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高盈利的贷款类资产占比将有所下降;最后,在紧缩性货币政策的预期下,银行将主动调整资产结构,通过降低贷款占比和投资中以短期债券等方式保证流动性的需求,从而降低生息资产的收益水平。⑥

三、通胀压力下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调整

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的发展要求,加快业务调整步伐,有效应对通货膨胀,把通货膨胀对商业银行的影响降到最低。

1.优化贷款结构,加强风险防范。要适应宏观调控的要求,考虑宏观调控对行业内各企业的“洗牌”效应,区别对待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进一步优化客户结构。在通货膨胀环境下,商业银行要加强对贷款的日常管理,密切关注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变化。如果贷款企业资信良好,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稳定增长,且投资行业前景广阔,商业银行应重点营销。如果忽视了通货膨胀的特殊环境,没有有效地对客户进行风险评价,很有可能形成新的呆账、坏账。要大力拓展中小企业贷款和个人贷款业务。在提高风险识别能力的基础上,大力拓展现金流可靠、产业前景好、风险可控的中小企业客户。加强对个人贷款的考核力度,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融资产品,改进个人贷款业务流程,提高个人贷款业务占比。灵活进行贷款定价,大力发展金融衍生产品。按照风险与收益对称的贷款定价原则,用好贷款的浮动权,合理覆盖中小企业贷款风险;主动为优质客户,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外向型企业开发并提供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工具。

2.优化业务结构,协调发展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增强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在通货膨胀压力下,一方面,商业银行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增强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使其收入结构更趋合理,使收益和风险趋于平衡;另一方面,要认真研究客户与资金融通相关的实际需求,在“金融脱媒”的趋势下,紧紧围绕客户的实际需求,提供新型的中间业务,实现商业银行、客户双赢。我国金融脱媒的长期趋势已经确立,商业银行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环境已经并将进一步发生重大变化。证券市场将成为资源配置、财富管理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渠道,从而也将成为银行经营管理的基础平台。商业银行一是应当颠覆性地更新思想观念,实现功能转型,从以资金融通为主向以资金融通、财富管理和风险管理并重转型。二是依托证券市场开展组合创新、交叉创新、合作创新和深度创新。重点发展证券承销、资产托管、资金清算、产品代销和依托证券市场的理财业务与融资业务等等,打造证券市场业务的品牌。

3.推进业务多元化战略,从根本上实现业务战略转型。在通货膨胀的预期压力下,商业银行要以风险管理为核心,以资金融通服务为主要业务内容,加快业务创新。加大结构性产品开发力度,推出一系列规避利率结构风险的产品;进一步强化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商业银行可以运用量化分析工具,提高资产负债期限缺口分析能力和利率敏感性分析能力,在深入调研、全面分析基础上,有效预测利率长期走势,识别、测量和管理控制利率风险。近期内,应努力缩小银行利率敏感性负缺口,扩大利率敏感性正缺口,促进净利息收入的持续增加。同时,应建立和完善流动性监测的量化模型,针对流动性短期波动和中长期发展的趋势研究相关应对措施。积极扩大高收益资金的运用渠道,主动应对企业短期融资证券化的趋势,大力发展票据融资等业务,积极稳妥地开拓外汇信贷市场。

注释:

①http://www.stats.gov.cn/tjsj/jdsj/hgjjjqzs/t20080701_402489414.htm.

②国家统计局近两年的Cpi月份数据.

③李昌平.中国农民正在失去国内国际两个市场[n].南方周末,2008-1-16.

④http://finance.people.com.cn/GB/7012860.html.

⑤新浪财经.下半年经济金融形势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eB/oL].2007-07-25.

⑥胡妍斌.稳中适度从紧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n].金融时报,2007-0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