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实习的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40:59

财务实习的内容篇1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见习教学设计

一、高职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见习情况调查

(一)高职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见习情况分析

笔者通过对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2011级财务管理专业258名毕业学生财务管理专业见习情况调查,分别从见习单位是否与专业对口,对见习岗位的了解程度,对自我专业能力满意度分析,毕业后是否打算从事该岗位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2011级财务管理专业同学见习单位的与专业对口的所占比率为75.68%,对见习单位的了解程度为64.68%,有83.21%的同学认为财务管理的专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有78.17%的同学毕业后是否打算从事该财务管理专业岗位。以上数据说明,通过财务管理专业的岗位见习,学生对自我专业能力的认知有很大的提升,已经能够充分明确下一步即将如何提升本专业的就业核心竞争能力,同时,大部分学生对专业自身认知程度较高,很愿意从事和本专业相关的工作,说明总体教学效果较为明显。83.21%的学生认为专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主要是从沟通能力、专业能力、分析能力与综合素质能力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财务管理岗位胜任能力分析

从事财务管理相关岗位的学生,需要具备不同的岗位素质,从而能够胜任该岗位工作。财务管理专业岗位胜任能力分为职业价值观、分析能力、协作能力、控制能力。其中职业价值观包括客观、诚信、具备职业能力和尽职、保密、职业行为符合规范等;分析能力包括财务分析、投资决策、项目可行性分析、财务管理专业能力分析等;协作能力包括沟通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控制能力包括财务控制能力、执行能力等。总体来说,企业对财务管理人员要求具备客观、诚信等职业价值观和财务分析能力,同时要求具备协作能力和控制能力,从而能够胜任该类岗位的工作。

(三)高职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岗位见习教学模式分析

由于财务相关岗位要求实践能力较强,为了更好地提升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胜任能力财务管理专业岗位见习主要有为下模式:

1.“准职业人”见习。所谓准职业人,就是按照企业对员工的标准要求自己,初步具备职业人的基本素质,能够适应在企业的发展,即将进入企业的人。以“职业人”、“准职业人”标准要求学生,在见习单位遵循企业规章制度和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了解企业财务管理专业的岗位职责,财务管理专业见习岗位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用人单位对该岗位的工作经验、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见习岗位的薪酬待遇情况(以应届大学毕业生为参考),以提升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为今后的就业奠定基础。

2.“分阶段式”见习。“分阶段式”见习是在整体优化的原则下,按照由浅至深,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根据不同的时间阶段进行不同模块的见习形式。一般使学生通过认知性见习到顶岗式见习的过渡,每个见习步骤均有不同的针对性,在每个不同阶段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种见习模式能够帮助同学顺利进入见习角色的转换,同时也兼顾了学生个人的发展模式。

3.“订单式”见习。“订单式”见习主要是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学校以企业用人协议(订单)为依据,根据企业的用人要求组织人才培养工作,实现产销链接,对口培养。企业学院的建立是为“订单式”见习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为学生进一步走进见习单位提供了便利。

二、高职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见习教学存在问题

(一)财务管理专业校外见习具有特殊的局限性

企业学院作为校外见习实习基地,虽然为学生见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但是由于财务管理专业的特殊性,见习单位不愿意让学生过多接触实际财务资料,往往只安排做一些最基础的工作,不能涉及财务管理本质内涵的工作,不能提升财务管理专业实际操作水平。

(二)财务管理专业见习教学内容不够完善

虽然在财务管理专业见习教学计划中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但传统的财务管理专业见习教学,对具体的财务管理的投资、筹资、资金运营、利润分配等活动没有深入了解。同时财务管理专业见习的部分内容和会计专业见习内容同质化较严重,没有达到财务管理专业见习的良好效果。

(三)财务管理专业见习教学过程控制不够全面

高职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见习实践教学要树立“培养以扎实的财务理论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掌握金融和管理学,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财务管理高级应用人才”的理念,坚持以综合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线,构建规范、完善、相对独立的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但现实中的财务管理专业见习教学过程中,仅是教师单一的讲解后,学生到企业进行见习,和校外见习指导教师结合不够紧密,教学过程控制不够全面。

三、高职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见习课程设计

针对上述高职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见习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高职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见习课程进行设计,以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一)教学目标

财务管理专业见习课程旨在使学生到企业实地进行见习,提高学生利用财务管理专业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现实财务管理问题的能力,为实现培养适应市场和用人单位需要的经管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奠定基础。学生通过到企业实地进行财务管理岗位见习,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以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认识能力,熟悉财务管理的业务流程,提升财务管理岗位技能。

(二)教学内容

财务管理专业见习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围绕强化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强化财务管理岗位实习与见习环节改进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加大学生见习过程考核。下面对财务管理专业见习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介绍。

1.财务管理专业见习技能解析。

(1)筹资管理见习模块。①教学内容:结合见习企业对企业资本结构分析;结合见习企业与行业现状对企业资本结构进行决策;结合见习企业现状合理选择筹资方式;

②实习实训要求:要求学生充分考虑见习企业现状,如现有资本结构,目前经济状况等,结合实际进行筹资管理分析。

(2)投资管理见习模块。①教学内容:回顾项目评价的原理与方法;结合见习企业投资项目实际对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进行估计;结合实际对项目风险进行衡量与处置。

②实习实训要求:引导学生与现实案例结合,并思考项目投资管理知识的运用。

(3)营运资金管理见习模块。①教学内容:见习企业的营运资本投资政策回顾;见习企业的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存货等项目的管理;见习企业的短期投资情况分析。

②实习实训要求:要求对见习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进行全方位分析。

(4)利润分配见习模块。①教学内容:见习企业利润分配的流程;见习企业利润分配的方式。

②实习实训要求:对见习企业利润分配的程序和方式进行全面了解。

2.财务管理专业岗位体验见习。

(1)财务管理专业见习岗位分析。①教学内容:各企业学院的财务总监对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从事的岗位进行分析,如一般企业、金融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学生选择相关行业、企业和财务管理岗位;针对财务管理专业每一个岗位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解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自己即将进行的财务管理相关岗位见习应该如何准备。

②实习实训要求:要求学生查缺补漏积极做好财务管理专业见习前准备;提前查阅相关书籍和网络资源;采取恰当的见习和调查方法;需要对财务管理专业从事的岗位分类进行一个基本的分析。

(2)财务管理专业岗位业务流程分析。①教学内容:财务管理专业个人岗位见习过程实录,见习岗位情况,财务管理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之间的关系(说明这些岗位之间在横向与纵向上的联系);财务管理专业见习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见习的工作岗位,见习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见习岗位职责;财务管理专业见习岗位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用人单位对该岗位的工作经验、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见习岗位的薪酬待遇情况(以应届大学毕业生为参考);

②实习实训要求:要求学生具体深入到财务管理专业岗位进行见习与实习,掌握财务管理专业相关岗位的业务流程,体验专业人才的工作内容与氛围。

(3)财务管理专业岗位胜任能力对比分析。①教学内容:见习岗位胜任能力对比分析(见习岗位所需要的主要能力、重要程度及自我判断),如职业道德,业务水平,专业知识掌握度,沟通能力,协调与处理事务的能力。

②实习实训要求:要求学生在校外见习的过程中,认真操作财务管理相关岗位,对自身的岗位胜任能力对比分析。

(4)财务管理专业岗位见结。①教学内容: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要求学生对实习和实践过程中的内容进行自我总结,采取ppt和总结报告的形式进行展示。

②实习实训要求:要求格式规范、书写工整,内容真实,分析合理。

通过对财务管理相关理论以及知识点的讲解,引导学生思考从事财务管理岗位需要掌握的财务管理知识,需要运用哪些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即将见习的企业财务管理岗位进一步地了解与分析。其目的是巩固学生已学习过的《财务管理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掌握财务管理相关问题的分析方法,使学生具有财务管理素质和技能。指导学生到企业见习,深刻认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掌握财务管理相关技术分析的方法;运用循序渐进的见习方法,逐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财务管理理念,并深化对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岗位的理解,将见习指导与学生实际结合,提升对财务管理岗位的适应性。改变财务管理作业布置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带着问题到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岗位实习实训,通过实习实训来解决问题,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提交见习报告与ppt。对学生提交的见习报告进行评分,并对见习过程中得与失进行总结和点评,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专业学习目标和任务,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为今后进入职场从事财务管理岗位实际工作做准备。

(三)财务管理专业见习的相关要求

1.见习单位的选择。财务管理专业见习的企业除了与学院合作的实习实训基地以外,要求学生自主选择见习单位,见习单位需要选择具有较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内部控制制度的企业,如财务咨询公司、银行、证券机构和保险公司等。在选择见习单位的情况之前,需要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查询见习单位相关资料对公司的整体状况进行分析,以便能够更好地进行见习。

2.对实践指导教师的要求。

(1)财务管理专业见习指导教师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较强的专业水平,见习过程中不但要对学生财务管理相关工作内容进行指导,而且要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关注,要随时与学生保持联系和沟通,及时解决学生见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2)财务管理专业见习指导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正确组织见习活动,为学生指导见习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3)财务管理专业见习指导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品质,较强的责任感,综合素质全面,专业素养较高。

(四)教学评价

以上财务管理专业见习课程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了财务管理专业见习教学中的局限性问题以及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教学控制问题。财务管理专业见习课程的教学为后续该专业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和工作奠定了基础。本文对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如何进行专业见习进行了相关探讨,希望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林涛.财务管理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高等教育研究.2014(11):48-51

[2]阮萍.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与教学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3]蒲林霞,张才志.财务管理实践教学模式探讨.会计之友2010(10):28-31

[4]王玉.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基于对我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现代经济信息,2009(12):35-41.

[5]周萍.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会计之友2008(27):75-85.

财务实习的内容篇2

【关键词】《财务会计》课程分岗核算教学设计探索研究

课题项目:2015年度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分岗核算教学模式在财经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主要成果,本文作者为该项目主持人,(项目编号:15Z48);西安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度基金一般项目,“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分岗核算教学设计探索与研究”的主要成果,本文作者为该项目主持人,(项目编号:2015YB02)。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财务会计》课程分岗核算教学设计是对传统的《财务会计》课程进行了全面改造而重构的,传统的《财务会计》课程按会计要素组织教学,不符合实际会计工作按岗位分工操作的需要。《财务会计》课程分岗核算教学设计是在对会计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从工作任务出发,以会计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为切入点,以对会计职业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的分析为依托,对传统《财务会计》优化整合,以会计工作岗位设置为教学内容设计体系。建立与会计岗位相互对应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块,弥补了传统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缺陷,改变了传统《财务会计》与实训相分离的不足,形成了一种理论与实训有机结合的新的教学设计体系,融教、学、做于一体,贯穿了课程改革。

《财务会计》课程分岗核算教学设计过程

1.《财务会计》课程分岗核算整体教学设计

《财务会计》课程分岗核算直接根据会计机构的岗位设置情况,从会计分岗实务操作的角度,按照资金循环过程、会计工作组织形式,设计出1条资金流向、8个核算岗位、1个会计工作过程的基本思路。即一个经济实体从筹集资金开始到资金投入使用,再进入销资金循环,最终进入财务成果的核算,依次经过出纳岗位、筹资岗位、投资岗位、销循环岗位(包括财产物资岗位、债权岗位、债务岗位、财务成果岗位),最后进入总账会计报表岗位,共八个会计核算岗位。其流程如下:

2.《财务会计》课程分岗核算典型工作任务及学习领域模块设计(如表1)

《财务会计》课程应立足于会计就业岗位,基于工作过程、典型工作任务和学习领域进行模块设计,具体如表1:

《财务会计》课程分岗核算教学设计的创新点

1.打破学科界限,构建了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的《财务会计》课程体系

按实际会计工作岗位设计课程内容,构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块,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将理论知识渗透到实践活动中,以达到二者的充分结合,无论是专业理论内容还是实践内容都是为职业教育的目的服务。

2.学习目的的针对性

学习内容直接针对某一岗位的工作内容,根据学习性工作任务进行学习工作的操作训练,反复操作训练直到胜任该岗位的工作。

3.学习内容的融合性

按实际工作岗位的内容设置教学内容,针对某一岗位建立独立的教学模块,将每一模块设计的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高度融合进行教学,使得理论知识服务于实践,在实践教学中深化理论,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

4.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手、脑、耳并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消除了理论学习的枯燥、抽象及被动性,克服了学生学习的厌倦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

5.培养了学生会计专业的综合能力

《财务会计》课程分岗核算教学设计是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融合为一体作为课程内容,教师可直接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或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有关问题,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会计实际工作的了解和认识,弥补仅仅在技能操作方面与会计实务界合作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对会计专业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财务会计》课程分岗核算教学实施的保障措施

1.营造“校企合一”的会计教学环境

会计校内实训基地是按会计实际岗位的操作流程设立,重视财务会计实训项目的操作规范性及应用性,注重会计实际岗位的针对性及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西安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校内建立了会计手工实训、会计岗位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eRp实训等,为财务会计课程的校内学习和实践实训提供了物质保障。

会计校外实训基地是按毕业生就业的企业类型和会计专业课程所涉及实际工作岗位的内容而建立的。“校企合一”的教学环境一方面是为完成课程教学任务而建立,要求由与学校密切合作的、经验丰富、水平较高的企业兼职教师担任,来满足课程认知实习、岗位实习和综合实训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为完成学生就业实习而建立,要求与学校有良好合作基础的企业进行职业操练。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系会计电算化专业长期与西安万象财务有限公司、西安华宇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陕西华夏冶金建设有限公司、金蝶软件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等建立校企合作关系,这些合作企业为我系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实训提供了基地,同时,我们也满足了这些合作企业用人的需求。

2.建设“双职双师”教学团队

为了使财务会计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高度融合,“双职双师”教学团队则是实现此教学目标的关键。为此,要建设一支能规划该课程改革方案、开发课程标准、实施课程教学的高素质、高技能、企业岗位一线的专兼职教学团队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双职双师”教学团队,“双职”是指专任教师既在学校任职又在企业兼职,兼职教师既在企业任职又在学校兼职。“双师”是指专任教师既有教师职称又有会计职业资格和能力,兼职教师既是企业会计岗位实习教师,又是学校会计项目实训教师。《财务会计》课程分岗核算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是1∶1,专兼职“双职双师”教学团队的目标比例同样是1∶1。我院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团队专兼职教师5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80%,研究生学历教师占60%,双师素质教师占80%。来自行业企业的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兼职教师占30%,这样一支教学团队为我们《财务会计》课程分岗核算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向颜、吴秋月:《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分岗培训教学模式探讨》,《财经界:学术版》2014年第6期,第215页。

[2]林芝:《中职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分岗位教学与实训探讨》,《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1年第8期,第83-84页。

[3]吴彦文等:《财务会计分岗位综合课程实训教学改革的探索》,《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第90-91页。

[4]张海琴:《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基于分岗位教学的探索与创新》,《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年第12期,第151-152页。

财务实习的内容篇3

自1998年国家教育部把“财务管理”列入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专业目录以来,全国高校围绕“财务管理”这一崭新专业的建设问题展开了广泛的研讨。从目前该专业的建设来看,培养目标、培养计划、课程体系等基本形成。但是,对培养合格的财务管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还有待完善。

一、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

为了提高、完善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我们曾对往届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中发现,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由于实践、综合能力较差,往往得不到公司、单位领导的重视,不能从事专业工作。人不能尽其才,不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宗旨。因此,提高该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反馈到教学工作,不难发现,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相对比较薄弱。

当前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校内财务管理实践缺乏;校外财务管理实践环节薄弱;教学过程中财务管理实践环节教学体系尚待建设。

(一)校内财务管理实践缺乏

校内实践是在实验室中模拟财务管理工作程序和方法,使学生对工作环境产生直观的认识,并掌握部分理财实际操作技能的实践环节。目前,很多学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只是开设了会计实验课,还没有建立针对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也就是说,对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学校内的专业实践几乎空白。

(二)校外财务管理实践环节薄弱

按照教学计划,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应有校外实习。学生通过校外实习可以了解财务管理的工作环境,并掌握财务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校外实习效果也非常不理想,归纳其主要原因为:

1.学校为学生联系实习单位进行集中实习,因很多公司不愿接收去实习的学生而不能进行。如果让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又有相当多的学生因联系不到实习单位而无法实习。即使能联系到实习单位,但实习单位不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料,不给予必要的指导,致使学生只能自己翻翻已有的一些凭证、账簿等资料,同样达不到预期目的,实习效果不容乐观。

2.对实习企业有关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等财务决策业务不能胜任。在课堂讲授的教学环节,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分散在多门课程中,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指导,因此综合业务能力不高。而综合业务能力的培养,必须在实践教学环节才能得以完成。

二、构建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想

为了规范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和行为,保证实践教学时间,使实践教学内容更加全面,组织更加合理,教学效率更高,必须构建和完善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宗旨应该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为主线,贯穿于校内实验室模拟实习和校外实习环节中。

(一)校内实验室模拟实习

在校内建立模拟财务管理实验室进行实践教学是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模拟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综合分析问题、适应社会需要等方面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财务管理专业实验室的硬件和软件建设

目前,有很多如用友等财务软件供应商和高校联合,共建实验室。这种校企联合的方式颇值得借鉴。无论从实验室的软、硬件配置,还是关于实验室整体规划,企业都可以使高校的教学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实验室软件方面,财务软件是实验的主要软件之一。当然,还可以根据实验项目需要,购置一些其他应用软件如eXCeL、证券投资模拟系统等。建设财务管理专业实验室,足以增强学生在校内的实践能力。

2.设计财务管理专业实验内容

在认真分析财务管理教材内容和企业理财实践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将财务管理实验分为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两个部分比较合理。

(1)基础实验

①会计手工及电算化模拟实习

就目前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来看,多数学生在刚就业的时候从事的是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很少有学生直接从事财务管理工作。其原因是企业的财务管理如企业筹资、投资等工作对多数企业来说尚属于高层管理工作,刚毕业的大学生还不能胜任。因此,目前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应该强化会计基础,使大部分毕业生首先以会计工作作为就业出路;随着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丰富的工作经验逐渐走上财务管理工作岗位。

这项基础实习在很多高校的会计专业早已开设,实验已经非常成熟。因此,可以继续作为财务管理专业的基础性实验。

②利用eXCeL工具的各种功能及基本操作分别设计若干个实验项目

虽然在财务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里面一般都要开设《eXCeL与管理决策》等类似课程,但授课并不强调专业性,以介绍eXCeL工具的使用和一般性的管理决策为主,并没有针对财务管理专业的业务方面作强化。由财务管理专业老师在实践环节开设这个实验,可设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财务管理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创建、基本财务分析图的绘制、财务管理常用函数的运用等内容。此类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计算机财务管理应用的基本操作能力。转贴于

(2)综合实验

在目前有关财务管理专业实验课程的设计思路上,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张在基础实验之上,再根据财务管理课程每一个重要知识点分别设计若干个实验项目。如,在企业实践中,资金需要量预测、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决策、货币时间价值应用、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存货经济订货量决策、最佳信用政策决策、销售收入预测、利润预测及本量利分析、全面预算的编制和财务分析等多个单项实验项目。

笔者认为,这些单项实验项目完全可以在财务管理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涉及这些项目内容的时候,以案例形式给学生讲解。没有必要再来针对每一单项实验设计,而在实践环节要强调学生在实践环节的综合能力。实质上,在综合实验内容当中,又涵盖了每一单项技能的训练。因此,在基础实验之上再设综合实验,即可符合人才的培养目标。

综合实验是在基础实验的基础上开设的,要求学生把所学过的专业知识能够综合融入到实验中才能完成,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笔者认为,可以开设以下综合实验项目:

①项目投资决策实验

高校一般每年都要举行大学生创业大赛,校级获奖的学生还有机会参加省级甚至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这也为我们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项目投资决策实验提供了实践环境。以一个创业项目作为实验背景材料,既可以帮助参赛学生作出决策,也可以让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专业能力得到锻炼。

②证券投资模拟实验

进行证券投资,学生应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和能力,特别要熟练掌握财务管理课程和证券投资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模拟实践,学生应掌握证券投资的过程,会分析证券价格的影响因素,并利用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方法判断单项证券的投资风险及价格走势。在模拟实践过程中,学生进入证券公司网站,通过互联网查询同步、真实的股市行情做出投资决策。

③eRp沙盘模拟实验

财务管理是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系统的核心。作为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对企业各个职能的工作流程都要熟悉。该实验是在仿真环境中模拟企业经营运作来组织的,需要以模拟团队为单位进行。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中分别承担模拟企业不同的角色,共同营造实验环境,共同构建模拟企业团队。沙盘模拟融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专家诊断于一体,学生的学习内容接近企业实战。在实验中,会遇到企业经营中常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可以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从专业角度分析问题、制定决策、组织实施。这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④eRp综合项目实验

在沙盘模拟实验过程中,学生对eRp系统有了一个感性认识。与此同时,我们要求学生在计算机上来完成模拟企业各项基本业务的处理。eRp软件实习的主要目的是掌握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对企业静态业务能够利用数据分析做精确处理,并将实物沙盘模拟和eRp管理软件的全面运用相结合。

(二)校外实习

实验室模拟实习虽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模拟的结果毕竟与现实的复杂工作环境有一定差距,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应变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尽管深入企业实习存在着诸多困难,它还是实践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以确保校外实践能收到良好的实习效果:

1.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学校应鼓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但必须建立相应的考核约束机制以确保学生确实完成实习大纲中规定的实习内容。对于联系不到实习单位的学生,学校必须承担起为其联系实习单位的责任,决不能让一个学生因无实习单位而不能进行实习。

2.针对一些企业担心商业秘密泄露的问题,实习学生或学校可主动要求与实习单位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包含保密条款的实习合同。如果因实习学生泄密给实习单位造成损失的,实习单位可依法追究泄密者的法律责任,这样既解除了实习单位的后顾之忧,又给学生实习的权益提供了保障。

财务实习的内容篇4

一、当前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僵化,无法满足人才培养需求。目前,大多数高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都是围绕着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四部分主要内容展开,在此基础上还介绍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以及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个财务管理整体目标,还设置了财务分析的相关内容,这些内容的设置相对于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来说,已不能满足需要,内容僵化落后,不能与实际相结合,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对实际问题和具体问题的分析,而且大多数教材中缺乏案例,即使有也缺乏针对性和连贯性,很难使学生系统掌握基本的财务知识。同时,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还有一部分与其他课程里的内容相重复,造成课程内容的重叠等。而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那些只懂理论不能把所学用于实践的“书呆子”是无法满足企业财务管理人才需求的。(二)教学方法单一,教学与实践脱节。根据课程内容“填鸭式”教学是当前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普遍现象,学生积极性不高,厌学情绪非常普遍,导致老师上课为完成任务照本宣科,师生之间根本没有互动,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理想。这种教学基本上是把教科书上的内容搬到课堂重复一遍,很多资料和数据陈旧,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学生因为没有亲身实践的感受,对上课内容只是机械的记忆,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才走进课堂。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会发现理论和实践相差甚远,都是在工作后重新学习,重新实践。(三)多媒体教学手段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在高校普遍的教学手段,但是许多老师仅仅是把课本上的内容复制到ppt上,依旧是“照本宣科”,甚至有些老师在用ppt上课过程中,直接抛弃了传统的板书教学,很多内容只是在ppt上一闪而过,尤其是涉及计算的内容和一些公式的推导,如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和相关公式的推导,现金流量的计算等,在ppt上只有计算的结果和最终的公式,没有计算和公式推导的过程,学生学了也不知其所以然,学习效果不佳,效率低下。(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解决问题能力较差。很多学生都认为财务管理这门课程很难学,理论知识抽象难懂,还有大量的公式需要理解和背诵,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较差,大部分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得不学,考试会引导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和公式的背诵,比较注重解题、答题的水平;课后作业也多是针对上课内容进行的练习。这样的导向久而久之磨灭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学习的自觉性不够,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也会受到影响。由于学生是从书本到书本的学习过程,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脱节,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不知道如何把理论应用与实践,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

二、完善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措施

根据大多数高校财务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重心应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培养学生运用财务管理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改革的目的,就需要进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全方位改革。(一)改革调整教学内容,理论结合实践。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多元化经济主体和多种经营方式,同时,长足发展的现代金融市场,全球不断创新的金融工具,导致企业的筹资与投资活动越来越复杂。针对这些变化,只有不断调整财务管理教学的内容,使财务管理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前瞻性,结合实例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让学生在实例中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把理论运用与实践,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关于财务管理课程和其他课程重复的内容,应根据制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既要避免重复教学,也要防止两门课程都漏讲。(二)多种教学方法并用,优势互补。为了避免课堂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克服课堂缺少师生互动,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状,任课教师应该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创新,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介绍财务管理基本理论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就应采用讲授法,平时要有意识地注重信息的搜集和更新,将新的学术观点及时融进课堂教学中去,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了解了学科前沿问题。同时,还要根据社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要求,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与财务管理软件密切相关的比赛,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更好的改善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的要求和目标。(三)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财务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在理解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联系实际,掌握处理财务活动中常用的各种财务管理工具和模型,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合理安排不同的教学手段,扬长避短,把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针对前面提到的货币时间价值公式的推导和相关的计算,传统的板书教学效果更好,老师在板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一步一步更好的理解相关内容,把相关的思路掌握的更深入,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而在介绍筹资管理的内容时,单纯靠板书教学就会枯燥难懂,而采用多媒体教学,引入一些数据和视频,把相关的内容通过多媒体进行分析演绎,把死的知识演变为活的有生命力的图片录像等,这样就使枯燥的内容具体化,生动化,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也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今社会,成绩不是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综合能力才是人才培养的目标。财务管理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弱化成绩,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和启发式教学,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前给出案例资料和所需讨论的问题,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和思考时间;上课过程中让学生分析并讨论案例,发表自己的观点,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开发学生智慧,参与角色讨论,培养学生的实践知识;最后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归纳总结并进行评价,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案例的有效使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财务管理这门课程要教改成功,就要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老师要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不断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强化已有理论知识,同时掌握学科前沿,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由被迫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目标,为国家培养出符合市场经济需求的财务管理人才。

作者:苏晓玲李小鹤单位: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

财务实习的内容篇5

[关键词]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改革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中的主干核心课程,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本专业目标的实现以及本专业其他课程的进一步学习。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和经济业务的日益复杂多变,使《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多而复杂,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越来越低,这无疑形成了《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一个难而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教学内容的重排、教学思路的重新设计、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同步进行等方面,探寻高职院校《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的新思路,使学生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多而复杂的情况下,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一、《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多,教学时间短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详细介绍了各会计要素及具体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所涉及的教学内容非常多。而从教学时间来看,这门课程一般分为两个学期,每个学期六个课时(也有的教学计划安排第二个学期为四个课时),扣除节假日和特殊情况下的课时数,这门课程实际的教学课时显然非常少。这就形成了目前《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现实特点:要在短的教学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内容零散又复杂,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理解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涉及大量的经济业务,这些经济业务按照六大要素的顺序依次讲授,从形式上看,这些教学内容比较系统、有条理。但从学生的角度看,从具体的经济业务讲到财务报表的思路,使学生在学量不同经济业务账务处理的时候,把握不了学习财务会计的最终目标,而缺少这一思维的主线,很容易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觉零散又不好理解,甚至会让学生产生《中级财务会计》的学习就是编制会计分录的狭隘思维。另外,学生在学习《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时候,所掌握的知识面很窄,对很多问题的认识和理解都处于零起点,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和理解大量零散而又复杂的经济业务,如果没有很好的教学思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等,学生确实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中级财务会计》这门课程。

(三)理论教学仍占大部分教学时间

虽然高职教育一直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却未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仍以理论教学为主,而实践教学往往以单独的课程安排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结束之后。这实际上并没有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有不少学生对《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学习有这样的体会:刚开始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觉得挺有兴趣的,可随着所学的内容越来越多,总觉得这些内容零散而又复杂,枯燥而又难理解,这样,慢慢地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就越来越少了。得到学生这样的学习反馈时,笔者考虑,不应该一味地责怪学生没有努力学习,反而应该从各方面寻找原因,尤其是教的方面。比如,教学思路是否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容易理解、是否能将抽象的理论传授转化成具体的案例教学、是否采用多媒体讲解一些抽象或关系复杂的知识点、是否让学生及时通过实践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等。

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分析

(一)以财务报表为课程教学的主线,贯穿于不同经济业务账务处理的始终

高职教育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一要求体现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就是要求学生在对不同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的基础上,熟练地编制财务报表并理解各财务报表之间的联系。就《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来说,从不同经济业务账务处理到财务报表的授课思路与以财务报表为课程教学的主线贯穿于不同经济业务账务处理始终的思路相比。前者从各方面都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表1为两种思路的具体对比。

(二)根据经济业务之间的联系重组教学内容

目前的《中级财务会计》教材主要按照各具体会计要素依次展开,并且带有“准则+解释”的特点,这样的教材虽然能够让学生熟悉会计准则等的规定,但容易禁锢学生的思想,使学生适应变化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会计准则、制度也在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准则制度式的教学很可能让学生无法自主更新自己所学的知识,严重影响学生的就业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正如美国会计教育委员会在《会计教育目标》报告中指出的,学校会计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在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当具备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要使其终身学习。终身学习的思想要求《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应该以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依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不同问题的思维和能力,使学生在变化中能找到合适的方法解决相应的问题。就《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内容来讲,根据经济业务之间的联系安排教学内容,改变目前零散、刻板的教学,能让学生在学习《中级财务会计》时自然地用联系、多角度的思维来认识和理解该课程,让学生的分析、职业判断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

(三)理论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

会计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三部分:《基础会计》的账务处理程序实训、《中级财务会计》具体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实训和综合实训。很明显,这三种实训侧重点和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而目前由于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等原因,《中级财务会计》具体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实训基本上没有展开。在教学中,忽视具体经济业务账务处理实训对抽象、枯燥的理论教学的促进作用,不利于学生对《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理解,也不利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所以,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应同步进行,充分发挥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的指导作用及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的促进作用,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教材、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师素质等各方面的改革和完善,所以,在改革过程中,应从各方面优化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实现教学目标。

(一)《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材的改革

课程教材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教材不仅要展现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还要体现出合理的教学思路,这样教师就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的教学内容。从前文分析来看,笔者认为,教材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改革:第一,教材应先介绍财务报表,再围绕财务报表阐述各会计要素及相关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问题,使财务报表作为教材的主线,贯穿于不同经济业务账务处理的始终。第二,根据经济业务之间的联系重组教学内容。经济业务之间的联系有很多,比如,可以将教学内容中不同的经济业务按照经营、投资、融资、利润及其分配进行重组,其中经营方面涉及收入和应收款、成本和存货以及其他相关费用;投资方面涉及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融资方面涉及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利润及其分配方面涉及利润的形成及其分配。

(二)加强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的促进作用

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除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外,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实践教学还有助于弥补理论教学抽象、枯燥的不足。所以,将实践教学巧妙的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三)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和案例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能够形象、生动地展现复杂、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案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和案例教学的优势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

(四)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无论是教材、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改革,还是实践教学都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提高《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谢文刚《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西部,2009(18)

财务实习的内容篇6

(一)现行会计实验教学现状 从现行《会计实验学》体系看,并没有打破传统会计实验体系的分工,仍然将会计实验学体系建立在会计手工实验与计算机实验分类的基础之上,并形成了独立的教材体系,而没有按实验内容的技术性与层次性,将实验体系分为会计实验学与财务实验学。由于教材体系中知识层次没有拉开差距,造成了手工实验既有会计实验内容又有财务实验内容,并将会计实验作为重点;计算机实验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将会计实验作为实验重点。这造成了两门教材中财务实验知识点的不足,形成了重视本科会计实验教学、研究生缺少了实验教学的现状。由于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已完成会计模拟实习,所以会计专业的研究生应侧重于对财务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多高校的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计划对理论课程的学分提出了要求,同时对参加学术活动也进行了规范,但却没有将实验教学纳入培养计划,只是在课程教学上采用了案例教学的方式加以弥补。这对从本科毕业直接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学生来说,就缺少了财务知识的实验环节,其弊端更是显而易见。

(二)传统会计教学局限性 首先,传统模拟实习不注重学生财务会计综合知识的培养。目前对本科实验教学研究已经比较透彻,主要体现在已有的《财务、会计、审计一体化模拟教程》中,并将该教材应用于本科生会计模拟实习。从教程的名称看,似乎实验教学内容已包涵了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但研究发现,教程中只包括了财务分析的基本内容,对财务管理其他基本方法如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作业成本管理、风险控制与预警机制、盈余分配选择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等几乎没有涉及。其次,传统模拟实习在于不注重学生财务会计综合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本科学生毕业前夕所进行的手工与电算化模拟实习中,其实习完成与否的判断标准也并不是以综合动手能力为标准,而是采用是否编制出会计报表为主要考核依据。这样,传统模拟实习对学生认识会计产生了误导。认为会计就是记账、算账,企业的管理职能在其心目中被削弱。而从社会需求看,会计专业的学生不仅应该会记账,还应该具备较强的经济信息综合分析能力,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能够参加企业的经营管理。显然,目前的会计模拟实验还不能够满足这一要求。再次,传统模拟实习不注重发挥高层次大学研究生资源能力,致使传统模拟实习成本居高不下。许多大学对于会计专业本科生的实都分解为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模拟实习与毕业实习;对于会计专业研究生的实习同样存在毕业实习。但是本科生与研究生两者实习基地资源建设并没有建立在统一管理的基础之上;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也没有进行有效的整合与充分运用,最终造成两者实习成本居高不下。最后,传统模拟实习将制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现代会计教育的宗旨是培养会计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在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现代会计教育最基础的教育目标。从研究生教育自身的特点看,与本科生在培养方式上有着本质不同。本科生主要是围绕课程进行培养的,各种实践活动主要是为了加强对课程的理解;研究生则主要是通过实际的研究工作进行培养,即便是在低年级开设的课程,也是研究性的,最终都要服务于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不仅是研究生接受教育的过程,更是研究生直接参与科研、强化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的过程。会计学作为经济管理学科中最具实践性学科之一,缺少了实践教学环节,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会计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实验教学信息资源:共生与互动

(一)会计专业实验教学目标 会计专业本科生实验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检验所学会计理论与方法,学习和掌握会计基本技能。按照会计实际工作的要求来进行实际操作。实验教学信息主要资源在于对企业过去的历史的财务会计信息进行标准化加工。加工的标准来源于国家及财政部门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工的成果形式主要以财务报表形式表达,成果的检验以财务报表的可靠性、有效性为标准。而会计专业本科生实验教学信息加工成果正是会计专业研究生最基本的不可缺少的信息处理对象。会计专业研究生实验教学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对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进行职业判断,以形成正确的财务决策。会计专业本科生所完成的会计报表信息只是会计专业研究生实验教学所需信息的一个方面,更多的决策信息主要与具体的细致的成本信息、作业信息相关联。会计专业研究生所需的成本信息与本科生所需的成本信息有着共同的起源,只不过是加工处理标准的差异而已。

(二)会计专业实验教学资源架构 本科生实验教学主要保证生成为企业投资者服务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有效性。现行财务会计系统是建立在法律、规章和税收、财务会计权威部门的公告基础之上,因为会计人员服务的公共性,决定了企业会计工作者以对外财务报告导向来定位在制造业中的角色。由于成本计量信息服务主要目的是企业管理人员在其制定战略和战术决策时习惯运用成本会计信息;外部人员关心企业的已销产品总成本与存货总价、企业利润的准确性。如果同时以上两个目标为基础设计两套会计核算系统,必然会造成维持两套系统花费巨大成本的局面,这种制度演进也会缺少经济动力。运用作业成本法的原理,在校内、校外实验教学基地建立一套自行设计、成本低廉的既可提供外部成本信息、又可提供内部成本信息的操作系统,将成为进一步进行本科生财、会、审一体化模拟实习的基础,也会成为进一步进行研究生财务实验教学实习的基础。会计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实验教学信息资源的共享也将是科学研究的必然。

(三)会计专业实验教学信息资源构建 从会计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实验教学信息资源的取得成本分析,两者资源应该共享。对于资本市场,可以从上市公司取得公司基本的财务会计资料,但由于财务会计资料的保密性,取得非上市公司或企业的财务会计资料难度很大。传统本科生会计模拟实习资料主要按技术要求加以假设设计,并没有从不同企业取得客观资料,会计实验项目单一,大多数是工业企业会计的实验项目。实验项目的内容比较简单,经济业务不全面,不具有典型性。这样也就使本科生模拟实习的成果没有任何可借用价值。但如果能够取得某一些企业比较客观的财务会计资料,不仅本科生模拟实习的成果能为不同层次研究生所利用,而且这些资料是研究生进一步进行实证会计分析的基础。同时,研究生可以将对会计信息系统与财务信息系统理论融合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本科生模拟实习系统设计。还可以利用在职学员的优势,减少校内企业财务实践教学基地的资料收集成本,利用脱产学员的实证研究优势,建立企业财务研究数据库,这样既可以提高在职学员的理论应用能力与实证研究能力,也可以提高脱产学员的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同时也为本科生模拟实习收集了最原始的资料,从而达到节约成本、互动发展、相互促进的

结果,实验了研究生在职学习学员、脱产学员与会计专业本科生的资源共享。

三、会计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实验教学内容:共生与互动

(一)会计专业实验教学内容改革趋势 本科教育属于通识教育的范围,决定了本科实验教学主要是培养会计核算操作能力。研究生教育属于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结合,主要注重在掌握现行会计核算系统下对企业理财能力的拓展。尽管目前我国许多高校会计专业研究生开题报告选题选择企业财务方向,且不少高校都招收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但是从现行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看,无法体现专业特色,跳不出现行会计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的范围框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治理结构完善,有必要将会计实验学与财务实验学分离,建立并完善两套体系。在会计实验学与财务实验学两套体系下,会计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实验教学内容资源共享成为必然。

(二)会计专业实验教学内容构成 会计专业本科生实验教学内容是研究生完全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会计专业研究生以财务实验教学为侧重点,并不抵触本科生实验教学内容以财务实验教学为非侧重点。会计教育的内容应该从技术导向型转为管理导向型,实验教学的内容要不仅要包括财务管理原理、证券估价、筹资管理、项目投资管理、证券投资管理、营运资本管理、资本收益分配、财务分析与财务预算的内容,还要包括财务管理其他基本方法如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作业成本管理、风险控制与预警机制、盈余分配选择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等。从教材建设匕,尤其是财务实验学教材应体现由浅入深的章节编写方式,最好做到既能为会计专业本科生实验教学与自学所用,也能为会计专业研究生实验教学与自学所用。如对作业成本会计的模拟实习设计就要仔细斟酌。设计要点是:作业成本会计在制造业的运用设计为本科生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作业管理在非盈利组织中的应用设计为研究生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就财务实验内容看,可以将研究生的企业财务实验教学的研究成果所形成的通用程序应用于本科实践教学的模拟实习。完成本科通识教育目标,从而达到节约成本、互动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建立集本科生教学内容与研究生科研内容为一体的实验教学、实验研究教学基地,可以达到双重效果。

(三)会计实验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会计实验教学内容的要求对会计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育的重心重新定位。从学习财务会计理论知识转移到对学生的企业财务会计研究技能与应用技能的培养上,建立会计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校内、校外财务实验基地,加大对财务实验教学的投入以弥补现行会计实践教育的不足。对一般通才与产业、行业专才实践教育教学目的进行分解,防止校内研究型实验教学基地与校外应用型实验教学基地教学目的与内容的脱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计实验内容,将校内实验教学划分为企业财务通用型教学与专用型教学两种,以减少研究成果的价值转换成本、时间等。

四、会计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实验技术:共生与互动

(一)会计实验教学技术要求 会计专业研究生实验技术性要求要高于本科生实验技术要求。本科生实验技术主要采用前人已总结出来的理论加以运用,是一种工具理性的再现;但是研究生实验技术具有研究性要求,要充分考虑影响实验结果的各种环境因素,是一种社会理性的再现。在“新经济人假设”的前提下,将企业嵌入社会网络结构之中,把研究生思维模式从学习“理论应该怎样做”的工具理性思维转移到“现实应该怎样做”与“实际怎样做了”的社会理性思维上来,这也体现了研究生实验学边缘化特征。

财务实习的内容篇7

一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凸显的特征

(一)课程内容综合,知识点繁多

财务管理课程以微观经济学、管理学为基础,以会计学为先行课,以资本市场为背景,以现代公司制企业为研究对象,对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应用性进行阐述,课程交叉性强,涉及面广,与金融学、经济法、税法、投资学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1]。课程内容涉及资金筹集、投放、营运和分配四大财务活动,以及财务预算、控制、分析等财务环节,以及一些财务管理专题等,内容多而繁杂。各知识点较为松散,相应的决策、评价方法也各不相同,相互之间缺乏内在递进逻辑关系。而学习在本课程之前,非财会专业学生一般仅接触了较为基础的会计学知识点。面对如此专业和繁杂的教学内容,学生其他相应基础相关课程学习较为粗浅,理解和认知能力有限,往往不知如何适从,有着较大的学习恐惧心理。

(二)理论脱离实际,应用能力较差

我国财务管理理论很多来自西方国家,但由于我国的财务管理环境和理念与西方国家有较大的差别,以西方财务管理理论为主的课程内容,脱离了我国财务管理实践,缺乏针对性[2]。并且,现有的众多财务管理教材基本上都围绕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活动、财务环节及财务专题展开,引用的案例都是一些国内外大型或经典公司案例,内容抽象,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脱离,导致学生对财务管理缺少感性直观认识,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实践应用。

另外,本课程教学中涉及的大量公式及数学推导,知识抽象,不易理解掌握。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只要记住了公式,能够解题就行,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缺乏,融会贯通能力相对欠缺。

(三)课程认同模糊,学习兴趣不高

财务管理课程作为商科类学生的主要课程,不同专业对知识的需求有着不同的侧重。非财会专业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明白为什么要学这门课程,或者说对这门课的认识有误区,认为这门课程内容不是核心专业课,对自己“没用”,只是为了拿学分而“被迫”学习。而繁杂的企业财务管理知识,与学生所学专业产生较大偏离,以至更难获得学生的课程认同感。另外,在学习过程中涉及的大量公式和数据计算,导致学生在思想意识上把财务管理等同为“公式”和数学计算,内容枯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3]。

因此,基于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知识背景,整合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的培养,设计与应用“模块化理论与实践”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探索。

二财务管理课程“模块化”教学模式的设计

目前,完整的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体系一般包含三大部分内容:基础部分包括财务管理理论、货币时间价值及投资风险价值;核心部分包括筹资、投资、营运资金、收益分配管理四大财务活动及财务分析;专题部分包括财务战略与预算、企业购并与剥离、财务重组与清算、跨国公司财务、企业价值评估等。这些内容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有必要结合学生专业特性,以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目标,对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考核方式进行总体设计(见表1)。

(一)公共模块,整合相近知识点

如前所述,由于课程内容综合,知识点繁多且比较松散,需要对必学必教的知识点内容进行分类和整合。根据知识点的联系程度及实际教学总结,将财务管理经典内容分为“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与财务分析”、“全面预算与控制”、“企业资本运作”及“营运资金管理与收益分配”四大公共学习模块。

模块一部分讲述企业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及财务分析。由于学生在前一个或两个学期刚学过基础会计课程,并且基础会计内容一般讲至会计报表的编制。在已有知识点基础上,选用与会计学联系相对较大的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知识点之间有着较好的前后承接关系。模块二则对财务管理中的预算和控制这两个重要财务环节进行模块化教学。模块三对企业资本运作中的筹资与投资两大财务活动进行整合教学。另外,“货币时间价值”与“风险价值”这两大基本财务管理理念与投资、筹资联系和应用非常密切,所以将这两大观念穿插在这一模块中学习。模块四则对财务管理中的另两大财务活动———营运资本管理和利润分配进行模块教学。

(二)教学过程,侧重应用能力培养

在理论模块学习的基础上,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是用与学生生活贴切的身边事例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与应用,增强课程的现实性和生活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尽最大程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考核。

模块一中,在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部分,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出发,在收集并阅读报表的同时,辅以财务分析方法的理论讲解,注重实践分析应用能力的培养。最终分小组对要求的材料进行财务分析,按照要求规范的文档形成“财务分析报告”,并按小组演示。

模块二中,在讲解预算理论与方法时,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财务预算,如请同学们选择学校周边的一家小店,估算其一个月、一年的收入,相应会有哪些成本费用等。

模块三与四部分,会围绕“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收益分配管理”这根教学主线,结合货币时间价值与风险价值,展开理论内容的讲授。学习货币时间价值时,对个人存款、房贷、保险金缴纳等进行测算。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与创意,尝试创新与创业,分组讨论成立一个心目中的公司需要多少的资金、从哪里筹资、如何投放和使用资金、投资的回收期、利润如何分配等,最终形成一个创业财务计划书。

另外,在教学整个过程中会利用网络上的免费模拟炒股平台,以团队竞赛的形式,要求每位同学参与到股票投资实务中,通过直观的实际投资来学习证券投资的价值估算等,思考自己是如何选择公司,对公司财务报表和数据的如何理解与阅读等。

(三)专业模块,结合学生所学专业

按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将教学内容整合成四大公共教学模块的基础上,再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专设一个“财务管理与专业结合”的知识模块,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本课程的专业认同感和学习热情。在这一模块中,主要结合各非财会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将前面四个模块内容以大案例的形式予以总结,或考虑学生将来可能用到最直观的财务管理知识,补充前四个模块未涉及但对相应专业学生的知识完整性又非常必要的内容。例如,针对市场营销专业,增加“营销过程中的财务管理”模块,讲授营销人员必备的财务基本功,营销过程中的盈亏平衡分析、税收筹划等。

三考核方式调整与应用

为适应课程“模块化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的转变,本着“理论与实践并重、过程重于结果、应用性大于记忆性”的原则,对考核方式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在考核中充分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性。最终成绩的评定按课程模块化教学模式和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理论和实践并行,将期末理论考核与平时实践考核分别定为50%与50%。其中,实践考核部分,按小组团队的“财务分析报告”和“创业财务计划书”分别占10%与20%,按个人的平时作业、模块测验及网络课堂参与度占10%,另外,课堂表现、出勤等占10%。

从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与反馈来看,结合学生专业特性,以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目标的“模块化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课程认同感有了明显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融会贯通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同时,教学中也发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是不可估量的,一个好的教学平台,能够最大程度发挥激发学生的创新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叶青.电子商务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财会月刊,2011(18):104.

财务实习的内容篇8

财务管理实习鉴定表实习内容篇三时光荏苒,一年的见习期很快就要过去了,转眼间又到新开始,回首过去的一年里,内心不禁感慨万千,虽没有取得显著的成绩,但也算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考验和磨砺。

财务工作一年,也写过对自己的总结,按说,定期对自己进行一番盘点,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吧。

作为xx煤矿财务部应算是关键部门之一,对内不仅要求迅速熟悉集团财务制度,熟悉财务软件的操作,而且还应适应不断的财务更新的要求,审计及局机关的各项检查、掌握税收政策的合理正确应用。在领导及同事们的帮助指导下,并通过自身的努力,由一名初涉会计行业,没有任何经验的新人,成为一名煤炭行业财务会计。感觉自身综合工作能力相比以前又迈进了一步。

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为了总结经验,提高自我,克服不足,以及适应局机关的要求,现将一年的工作做如下简要回顾和总结:

一、会计基础工作学习及理解

(1)认真学习执行《会计法》,进一步加强财务基础工作的学习,规范和学习记账凭证的编制,特别是对财务软件的学习和利用,掌握了帐套的设置和基础数据的转化,以及系统管理员的基本操作,固定资产模块的设置及基础的录入。全面掌握了该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

(2)学习了局里及矿上的财务发展和核算的内部制度,重点了解我局的内部银行的设置,和局往来账户的管理,对局和我矿的承包财务结算有了很好的认识和理解,为自己在以后的发展有了很好的基础。

(3)学习了编制矿上需要的各种类型的财务报表及申报各项税金。由于我单位是以采矿为主,材料品种多,成本项目多,并且涉及到很多,所以需要编制很多的财务报表,这点也是我们财务工作的难点。重点是报表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随时为上级单位提供准确的财务资料。

二、费用成本、在建工程方面的学习。

(1)学习了的材料核算的管理,明确了成本费用的分类,项目管理,分部门项目管理,真实反映当期的成本,为绩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我矿也算是一个比较大的煤矿,每月的材料不但数量多,而且品种多,这也给财务成本和材料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虽然我们试用过存货材料的软件管理,但是就因为材料品种多,出入平凡,所以存货管理软件不适合我们的矿的材料的管理。因此我矿就用人工分工的管理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材料管理好了,到结转成本的时候又遇到了很大的问题,我们成本项目共十三类,还要按各个部门分类,而且又要符合我们矿上的内部考核,这样我们的工作量很大。通过认真的学习和探讨,我们把部门核算和内部考试实质性的结合在一起,再结合我们的财务总账,很明显的减少了我们的工作量,使得工作更简化和明了。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干财务工作只有你自己经历过,你才能明白它说明了什么问题,更能好好的改进和完善财务核算办法。

(2)学习了成本核算管理,全面地掌握了材料成本差异管理。

从材料采购到材料入库再到材料分配的管理都得到了很好的学习。但是材料会计学习中最重要的要说材料成本差异,这是干好这项工作的关键。我们单位是采用计划成本核算,也就是每月的入库就是按照我矿预订好的材料单价入库,但我们实际的单价还是和我的计划有一定的差异,这就是材料成本差异,但在实际做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正负差异的处理,差异率的计算等。从这点我学习到理论和实际结合得运用,使我更好地掌握了差异的核算。

(3)学习在建工程的管理,及资金来源的核算管理。

由于我矿刚刚起步,需要的设备在不断的增加,以供生产的需要。所以每年的在建工程也在不断的上升。学好工程的管理其实是资金来源的管理。你把资金来源弄清楚,工程也就弄清楚,这是我们在课本没有学到的,只有在实际中才能学习。通过这点我认

三、我对财务管理的总体影响及理解认识。

财务管理是利润的管理吗?利润大了,企业就盈利里吗?我认为以利润来考核企业,第一,他没有考虑到投入。比如说:a企业今年实现利润100万,b企业实现利润150万,你说哪个企业好,但很多人会认为当然是b企业了。其实他们是没有考虑到投入和产出。假如a企业投入10万,b企业投入100万,你说那个企业好?其实这里面还要考虑财务风险,这只是我个人对财务的一点认识。

新的工作岗位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我会再接再厉,认真对待每件事。其实工作不仅仅是工作,更要学会做人,做事。你学会做人了,工作自然也会做好。

看过财务管理实习鉴定表实习内容的人还看了:

1.会计专业实习鉴定表范文3篇

2.毕业生财务专业实习自我鉴定

3.毕业生鉴定表实习内容

4.毕业实习鉴定书

5.毕业实习鉴定表自鉴范文

财务实习的内容篇9

财务管理是财经类各本专科教育的主要课程,是学生在修完财务会计等有关专业课程基础上开设的、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财务管理内容涉及到企业财务活动的各个方面,具有内容复杂、计算公式多、理论知识点多的特点。学好这门课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理财理论水平的需要,更重要是为了增强学生未来就业竞争能力的需要。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自由贸易、投资和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在理论上、创新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强化学生的职业核心技能,如何搞好新形势下财务管理课程体系的教学,如何培养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综合业务素质财务管理人才,是现阶段财务管理教学工作者应重点思考的问题。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提出本门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设想。

二、财务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模式定位不准确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本科教育已经完成从精英到大众的转变,大学生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一般专业人才,而不是精英人才。但多数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还是定位为:“培养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很显然,这种定位不够准确,导致人才培养目标上的“越位”,尤其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更为突出。虽然部分院校的专业培养目标也开始偏重“应知”、“应会”,要求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但进行灵活应用及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又严重不足,在教学中增加了实训内容和实训环节,但大都又流于形式。

(二)专业课程体系不确定,教学内容滞后纵观现有的财务管理课程体系,都是围绕学科体系进行课程设置,整个教学体系还是围绕教育部的教学任务来进行设计,对于实现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融合还存在较大的问题,且实践的可操作性以及实施效果都有待进行改善。

未形成统一、系统的规范体系。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和金融知识,但目前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和教学方向都不尽相同,有的侧重财务会计,有的侧重投资金融,到目前为止,未能形成统一、相对独立、系统的体系。我校2011届财务管理专业虽然设有投融资和理财两个方面,但是在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设置方面基本相同。

教材内容偏重上市公司,企业价值评价方式单一。现行财务管理教材中的许多理论和决策方法主要针对上市公司,对非上市公司并不适用。首先,在我国市场经济中,中小企业已经逐步占据企业总产值的相当大的部分,而财务管理中的许多决策理论方法根本无法得到应用。其次,对学生而言,毕业后能进入上市公司工作的也是凤毛麟角。最后,现行的财务管理教材上基本都是采用西方理论,而西方与我国企业理财环境差异较大,导致财务管理教学内容与现实工作内容的差距。因此,许多学生在工作之后,会感觉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脱离较大,不能学以致用。

现行财务管理教材中,在进行公司价值评价时,决策的唯一标准是价值,根本不考虑非价值类指标的存在。但在实际生活中,公司在实现企业价值同时,还给社会带来其他问题,如引发环境污染、员工的社会保障不到位、质量下降带来的产品不安全、资源枯竭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突出表现为企业经济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企业不仅应承担社会责任,也应履行其社会价值,这是财务管理决策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另外,财务管理决策大多依赖量化因素,也未能考虑公司文化制度等难以量化的因素。

(三)专业课程间内容交叉重复问题突出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均设置会计课程,恰恰财务管理与某些会计课程如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从内容到方法体系存在着边界交叉和内容重复现象。这种局面不利于财务管理学科体系的优化,导致资源浪费,给实际教学带来很多困难。同时部分高校压缩课时,减少了学生自学与实践时间,降低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造成学生倦怠情绪的出现。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虽然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但始终没有很好地和教学内容融为一体,教学模式依旧过于呆板统一。例如,在教学方法上,占主导地位的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方法,图解式、启发式、情境式教学在教学方法中比重不大;在教学管理上,学分制仍是学时制的复制,没有将规定性与选择性很好结合;在教学手段上,虽然也采用计算机等多媒体,但其结果又是将多媒体作为媒体播放器,实际教学过程中又产生人和机、教学内容和方法不相融合的诸多矛盾。

(五)教学评价方式、环节单一目前财务管理课程考核主要取决于期末考试成绩,而期末考试又主要是对相关概念、相关公式等基础性内容的考查,学生平时放松学习,考试前临阵磨枪考前突击复习,最终也能及格。考试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兴趣,造成学生综合素质低,核心能力差。这种教学评价模式严重脱离了人才培养目标,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牢固理解和掌握。

三、财务管理教学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借鉴国际经验,创新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人才的培养目标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才市场的需求,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财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等综合业务素质,使其能够从事相关工作。根据学生特点及需求,树立把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结合起来、在满足社会需要前提下促进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观”,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探索分层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注意转变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突破传统的“学校评价”人才质量标准,树立现代的“社会评价”人才质量标准,围绕实际职业岗位需要,培养学生至少具有基本业务能力、资金管理能力、财务分析能力、沟通和协调能力等基本职业能力,来突出职业基本技能和良好的综合业务素质。

(二)根据社会实践,完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内容结合企业实际问题更新教学内容。一门学科的发展需要时间的积累,财务管理教学内容偏离实际的问题在短期内很难改变,但可以通过教师的教学方法来缓解这一问题。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实践观念,在教学内容中导入企业的实际问题,将企业实际工作中一些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的方法引入教学中,增加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如在企业信用体系的评价中,在介绍教材中的5C原则、9级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历史上著名的晋商、徽商企业管理模式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构建具有特色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的评价体系等等。其次,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应紧跟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及时增加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新内容,以保证教学内容的时效性。

改进教学内容设计。首先,利用资金管理构建教学流程。在市场经济里,所有的上市与非上市企业都要通过市场来完成采购和销售的业务。因此,企业需要解决何时、何地筹资、筹集多少资金,如何使用和分配资金,来完成资金运转。企业通过市场筹集其所需资金,根据投资决策的项目,将筹集资金投放在资产中。然后,通过人工,将材料加工成产品,产品的销售为企业带来货币资金的流入,最后进行分配收益。具体流转如图1。

其次,利用社会责任体系来完善公司价值评价。企业价值,不仅应包括现有资产的市场价值,还应包括企业未来和潜在资产的市场价值,更应该包括社会价值。这就要求企业核算对象由狭义的“经济责任”延伸为广义的“社会责任”的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体系。在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时,应将理财环境、组织构架、物流流程、人力资源、企业信用等级分析和财务评价(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分析)等纳入评估体系,特别还应该包括企业的社会价值。企业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更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三)优化专业间课程教学体系,合理分配教学内容针对财务管理课程与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课程存在内容重复交叉现象,需要在教学大纲和授课课时之间进行重新划分。首先,在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时,必须明确不同课程的教学重点,将重复的内容进行重新分配,如项目投资的内容应全部列在财务管理课程中,而管理会计中这部分内容一笔带过。其次,根据教学内容的调整,同步调整教学课时,这样既可以最大限度的优化资源,又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探索教学模式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其一,教学方法中板书教学要占有一定比重。在资金时间价值、资金成本和资金结构的部分教学内容里,笔者认为用板书教学效果更好。因为,在教师推导公式的过程中,学生会随着推导步骤对知识进行不断的理解和消化。这时,只要学生课堂上注意听讲,课外稍加复习,就能基本上掌握所学内容。但如果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一笔一画推导公式的过程不在了,学生只能看到结果,传递出来的信息量虽然大了,但教学效果大相径庭,所以板书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有。

其二,增加案例教学比重,完善实践教材体系。通过对企业实例的讨论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中引用的案例大都是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的大公司案例,但这样的案例会让学生感觉距离遥远,不能学以致用。所以,教师在设计案例时,要偏重小案例,从学生身边入手。如在讲盈亏保本点计算的时候,以学校食堂的豆浆店为例,分析它的房租、材料、水电、人工,哪些是固定成本,哪些是变动成本,它一月、一天要卖多少杯才能保本。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成功企业的经验,吸取失败企业的教训,这样能使学生从“学会”变为“会学”,培养学生的结构性思维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保证学生学到的东西有用、会用和能用。运用案例教学其过程可以概括为:案例导入——情境创设——讨论案例——诠释总结,具体过程如图2。

其三,增加多媒体教学比重,但注重把握好课堂信息量。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引入“骨架纲要”教学法,注意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掌握好“教”与“悟”的度,“教”的同时要给学生留一些“悟”的时间。教师课前用树形图形式给出教材中的章、节的内容,这是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及学生笔记内容。这样,教师在授课时就有充足时间把重点、难点讲透,学生也可专心听讲,不必再忙着做笔记,有效地解决了听课与记笔记的矛盾。另外,借助一些视频资料,郎咸平、叶檀等专家学者都走进了课堂,把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和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带给学生。笔者认为不能一个课件4、5年都不变,而应该跟踪学科领域的技术发展态势,更新资料来丰富完善教学课件。

其四,加大图解式教学的比重,增强学生数学模型的应用。财务管理课程需要学生掌握财务活动中常用的各种财务工具和模型的应用。因而,在教学中通过图表形式授课,增强教学内容的形象化,能帮助学生理解讲课中较难理解和较抽象的、多维空间的内容。例如在讲解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存货模式时,利用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与成本的线性关系构成的成本曲线图,利用数学方法求极值,解出最小相关总成本和最佳现金持有量。又例如在资金时间价值的部分教学内容时借助资金时间图表,可以很清楚地看现值、终值的区别,进而看出复利现值终值和不同年金的现值终值的区别。还有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也可使用数学图表方法来讲解。

其五,利用情境教学法,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财务管理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成为“当局者”,身临其境。同时,再引入相关概念和原理,学生不会再感觉是知识的灌输。比如在讲解财务报表分析时,可列出多家实训公司的财务报表,让学生通过计算各类财务指标,结合行业指标的参考值,来评价公司的财务状况;对财务状况不佳的公司提出改善意见。在讲解股利分配方案时,通过网络等途径列出某一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方案,分析所采用的股利分配方法,将采用的原因和学过的现金流、企业业绩评价指标等内容结合起来分析。这样可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以角色的身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相互沟通、协作的业务素质。

其六,完善实践性教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毕业学生要具有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通过实训课程来实现。首先,学校应重视财务管理的实践性教学并加大投入,其实践性教学的方式可以采用校内和校外相结合。校内实训包括生产性实训和非生产性实训。校内生产性实训包括eRp实训、手工实训、电脑模拟实训、工作情景模拟实训等。实训形式可以采用课程实训、阶段性实训和综合模拟实训等形式,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技能。校外实训包括岗位实训和单位实习。采用订单实习、顶岗实习、自主实习、创业实习等多种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实习工作。其次,开展综合职业技能达标训练,按照工作流程、项目任务、岗位角色确定职业核心技能,将职业技能达标与实训课程结合,强化综合业务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最后,为弥补多数高校实践性师资力量的缺乏,可以定期邀请企业的财务主管,将其自身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实际经验,用专题报告的形式与学生分享,改善学生对实训工作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图3所示。

(五)全面考核,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在对学生培养的环节中,期末考试作为衡量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标准和依据之一的教学评价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可以适当地降低难度,并减少考试得分在最终成绩中的比例,引导学生在实践、应用环节多投入精力。在实际教学中应该丰富考核方式,平时以口试的形式检测学生,或要求学生定期提交一些实践报告、案例分析报告,或对工作情景模拟实训的完成结果进行阶段考核。针对财务管理课程中研究的热点问题,教师指导学生可以论文形式进行,这样不仅为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积累一定素材,也会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避免了学生期末考试失误,而整门课程得分很低的情况,给学生一个公平、合理的评价。

总之,只有财务管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考评方式等教学体系的不断创新,才能真正提高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财务管理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渐形成包括创建财务机制、解释财务信息、善于财务运作、进行财务分析、规避财务风险等应用能力,来提高学生财务管理综合业务素质。

财务实习的内容篇10

一、财务会计课程体系目前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结构划分不明确

财务会计学课程一般分为初级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3部分。但对于初级、中级、高级的财务会计学课程应该包含的内容,却没有统一的认识。在实际的课程内容和教材编写上难以把握。例如。对于企业最基本、最简单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程序和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财务会计报告等理论内容。初级会计学阐述过,中级会计学有涉及,高级会计学也有描述,且基本内容差异不大。又如,独资、合伙企业财务会计学知识,本来属于初级财务会计学知识,但却列入高级会计学,造成高级会计学课程内容“忽‘高’忽‘初”.难以形成系统的体系毗又如,非货币易,在企业中也是常见业务,其处理的基本内容应放在中级会计。而不是高级会计。

2课程内容体系条块分散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体系的章节安排基本上是按会计要素内容的不同来分类设置的。一项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往往涉及多个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这必定会造成相同经济业务在不同章节体系中的重复论述以及课程容量的虚增等。例如,现金折扣的总价法、净价法的处理,涉及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及主营业务收入等,至少在3个会计要素中重复讲述。又如,非货币易本是一项完整的经济业务,按会计要素顺序来安排,就会造成内容分割,人为增大教学难度。很多会计理论和会计准则的内容是对某一类或全部会计业务的总体描述,在结构上是不宜进行条块拆分的。例如,中级会计学往往将关于资产减值业务的论述分散地放置于各项资产业务处理的条块体系中。实际上,资产减值业务是资产期末计价会计方法的具体应用,其凝练度较高,应该集中加以比较论述,这样既可以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进行系统、直观的对比,也可以帮助学习对象充分了解资产减值业务的实质,有利于专业理论被系统地消化和吸收。

3.专业理论与实务层次级差不够合理

初级、中级、高级会计学的专业理论级差层次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初级会计学部分原理、概念描述过多。而实务操作内容简单、数量较少;相对于初级会计课程而言。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和难度急剧增加。造成初级会计学起来太容易,中级财务会计又太难。学生难以适应脚。高级会计本应体现专业理论与实务的高度统一.但实际上该部分内容往往是对初级、中级理论与实务内容的重复描述。出现重实务、轻理论的现象,有高级会计实务之嫌。

4.实验教学薄弱

财务会计是实践性很强的的课程,由于种种原因,安排学生到企业中实践越来越难。很多学校都采用手工及电算化模拟实习。电算化模块主要是针对企业实际开发的,与教学实践结合不好。

二、财务会计课程体系模块的划分构想

针对财务会计课程体系的目前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应调整初级会计、中级会计和高级会计的内容体系安排,同时对中级财务会计内容在教学安排和教材编写中做重新划分。并加强实践环节。笔者对财务会计课程体系模块的划分构想如下:

1.初级板块

分为3个子模块:会计原理、会计基础、与中级财务会计的衔接模块。会计原理子模块主要包括:会计基本理论的内容,如会计的涵义、目标、职能,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等:会计基础子模块主要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核算程序等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工作组织(会计处理流程);与中级财务会计的衔接模块主要包括:会计核算的基本准则、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企业的资金循环业务流程、银行结算方式及简单的票据业务、税收基本业务等一系列内容,应将货币资金的核算、与货币资金收付直接相关的其他会计要素的初始确认和简单计量、经营成果的简单核算与计量等作为最基本的会计业务处理置于初级会计学部分。

2中级板块

鉴于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中.长期采用以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来划分教学内容的习惯和以会计要素划分基本教学内容具有的简洁、与会计报表要素具有一致性等优势,对于企业生产经营基本业务内容,如供应、生产、销售、资金筹集、利润形成和分配等仍以会计要素来划分,有利于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业务的核算原则和基本的会计处理方法。但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考虑业务本身的整体性,会计要素之间重复确认和计量的内容应视情况删减,进行整合。其他仍属于企业常规常见业务,但有一定理论和实践难度的内容。如投资、资产计价、资产减值、借款费用、非货币交易、债务重组等,应以会计原则为导向来安排。注重内容的整体性。划分中级会计内容,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从会计原则高度认识和理解财务会计的要求。新晨

3.高级板块

高级会计学主要是从会计原则的理论高度出发。结合具体会计准则的基本规定和具体要求。阐述财务会计信息在特定条件下的确认和计量。为全面且高质量地输出会计信息而服务口】。高级板块内容应涵盖企业业务中一些常规内容的延伸,属于成长中不太成熟的内容,如商品期货会计、退休金(企业年金)会计、融资租赁会计、中期报告和分部报告以及那些突破甚至否定会计假设的特殊业务。如合并会计报表、分支机构会计、外币报表折算、物价变动会计、衍生金融工具、企业清算、重组、破产、企业合并与分立。

4.实践板块

财务会计的实践教学环节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知度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实践进一步形成初级、中级、高级会计之间的联系。随着对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目标定位的调整。应更加重视财务会计课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板块内容应包括初级会计实践和中级会计的实践。初级会计实践围绕初级板块内容进行。可将实验室的模拟实习与教学计划中的专业认识实习结合。中级会计实习,既应重视对财务会计核算业务的实习。更应联系企业的生产、营销、人力资源等方面来进行。

参考文献

[1]荆新,孙茂竹,张玉周.财务会计学课程设计的一种新方案[J].会计研究,2002(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