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案十篇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案十篇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44:38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案篇1

关键词:水利工程;科技档案;管理;重要性;资料整理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水利工程科技档案包括从工程项目的提出、可行性研究、设计、决策、招投标、施工、质检、监理到竣工验收、试运行等全过程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计算材料等不同形式与载体的各种历史记录,它对工程建成投产后的管理、运行、养护等技术工作的决策、设计起着重要的凭证和依据作用,对其他工程也起着借鉴与参考的作用。本文在着重阐述水利科技档案的管理重要性及其做法的同时,结合实际事例重点详述了工程资料整理的步骤,因为只有做到整理好工程建设资料,才能更好实现水利技术档案的正规化、标准化管理,更全面的服务于水利工程建设事业。

1.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档案是历史的记录,是水利科技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来源于工程建设全过程,不仅在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在工程建成后的运行、管理工作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依据和条件。借助档案,人们可以查寻需要了解掌握过去的资料与情况,尤其是在建立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的今天,档案的凭证作用更为重要。如果忽视档案管理,造成档案资料的残缺或不准确,将直接影响档案资料作用的发挥。所以水利部领导曾经强调,水利工程“五不验收”中,就包括“档案不合格不验收”。因此,对每一个工程项目不管是建设法人的甲方,承建项目的乙方以及设计、监理等任何一个单位,对工程设计、报批立项、建设与竣工的全过程、务须高度重视各个阶段的档案资料的原始记录、保存与管理。加强工程档案管理,是加强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同志曾题词:“档案工作是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个基础不牢固,将来我们要负历史责任的”。主席也指出“档案是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重要依据。借助档案,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预见未来。档案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可见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与肩负的神圣责任。

2如何做好水利科技档案管理工作

建立档案管理网络,确保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集中统一管理是水利工程档案齐全、完整、规范的重要保证。一是成立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档案管理工作,由主管档案工作的领导全面负责对档案室配备专职档案人员,在各业务部门指定专门人员担任兼职或专职档案员。二是要设计出可使用的档案管理信息管理软件,将输入的数字档案信息进行分类排列和编目,实现档案数字化,信息组织与管理的有序化。三是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修订岗位责任制及档案管理制度,做到职责分明。四是建立科学的归档制度,归档时应对文件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查,在内容方面检查归档的文件是否齐全完整。无论是在工程各阶段还是单位内的各个部门,都能从组织上保证文件材料不疏漏、不散失,使档案管理工作达到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3.工程资料的整理要求

一是工程档案工作应与工程建设同步管理;二是档案应完整、准确、系统,并做到图面整洁、装订整齐、签字手续完备,图片、照片等要附情况说明;三是竣工图应反映实际情况,必须做到图物相符,做好施工记录、检测记录、交接验收记录和签证,并加盖竣工图章;四是施工过程中的图片、照片、录音、录像等材料,以及施工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事故等,应有完整的文字说明,同时要详细地填写档案资料情况登记表。强化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范围和要求,对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事水利工程档案工作的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应该比一般单位的档案人员更全面,他们不仅要懂文书档案,还要懂科技档案以及与水利工程相关的一些专业类别档案,因此,为达到水利工程档案整理规范化的要求,应对各专职或兼职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这种培训与档案管理工作和工程同步进行,为今后建档工作奠定了基础,使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有一个切实的保障。

4.S8标工程资料整理实例

4.1资料编码程序

根据监理S8资料管理范围,资料编码分为:①工程开工建设资料;②工程建设及施工技术资料;③工程鉴定检测资料;④工程验收报告资料;⑤工程验收质量评定资料。其中:

(1)工程开工建设资料分为:①可研、初设、地勘、批复计划等有关文件资料;②工程招标文件等资料;③承发包、设计、施工、监理等各种合同书资料;④监督、质量保证、项目划分等有关批准资料;⑤其它资料。

(2)工程建设及施工技术资料分为:①会议记录资料;②监理资料;③施工图纸、变更、技术说明、图纸会审、通知及审批等资料;④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日记、往来函件及检查处理等资料;⑤运用、度汛、调度方案等资料。

(3)工程鉴定检测资格分为:①设备产品说明、调试、鉴定及试运行等资料;②施工测量、测试及各种观测记录;③各种原材料构件质量鉴定、检查、检测试验资料;④各种试验报告单;⑤其它相关检测资料。

(4)工程验收报告资料:①建设、监理、设计、管理、运行、报告等资料;②竣工决算、竣工审计、竣工自查等报告资料;③其他有关资料;④竣工图纸;⑤工程照片。

(5)工程验收质量评定资料:①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资料;②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资料;③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资料;④单位工程质量核定资料;⑤其他有关资料。

4.2建立资料库

我们实施信息化管理,将档案资料及时输入电脑,随时为业务部门提供更全面的信息资源,这些档案信息无疑为我们水利事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每当业务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从利用档案中获得信息时,他们也会更积极主动地向档案室归档文件材料,从而保证工程档案的完整性,促使档案管理更上新台阶

对工程建设的各种资料进行分类、归档、录入、打印、装订,经过验收存入相关的资料库中,这样,即快捷方便,又保证了资料的真实,完整。通过我们的工作,S8标工程科技档案有一套较全面的数据库。一式三份,一份交南水北调中线局档案室,一份交南水北调建管局档案室,一份由河北省水利工程局档案室保管,确保了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

5.结语工程档案如实反映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具有依据和凭证作用,对于工程运行和充分发挥效益至关重要,而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而琐碎的工作,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爱岗敬业、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档案管理行为,使档案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发挥最大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案篇2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档案管理;方法

水利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服务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给予高度重视,但个别单位领导认为档案工作是档案管理人员的事,虽然制定了相关的责任制,但大多却流于形式。同时,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对工作兴趣不大,对档案业务知识了解较少,有的甚至不了解档案整理标准,对档案工作缺乏及时、有效、准确的指导,从而导致了工作的被动性和盲目性。

对档案馆藏量、设备以及技术手段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却忽视了人的主宰作用,许多人以为档案工作就是看守文件,谁都能干,因此有的地方把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其它岗位淘汰下来的人安排在档案室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档案室的人员编制,造成人浮于事,同时制约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把档案工作搞好。

水利工程一般都是国家重点工程,其建设规模大、时间长、要求严,在施工中还会创造许多新工艺、新技术,如不及时记录、收集、归档,对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将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而详细、全面地记载施工过程,并及时收集归档,没有领导的高度重视,没有施工一线技术人员的认真负责,没有档案管理人员的勤奋敬业,是不可能做到的。

健章立制,确保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为规范档案资料的管理,工程建设处根据国家《档案法》、《保密法》及水利部《科学技术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规,制订了《档案员岗位责任制》、《档案管理制度》、《档案借阅制度》、《档案鉴定销毁制度》、《档案保密制度》等规章制度,对档案资料的收集、立档、管理、利用及安全保密等方面作了严格规定。

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在基层工作的同志一般都很少参与,对其中的档案管理更是陌生。因此,工程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注重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增强责任心和荣誉感,在工作中注意遵循档案材料形成规律,保持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档案管理达到高标准的管理水平。特别在工程档案转入工管单位管理使用以后,要注意从计算机管理入手,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丰富信息资源,建立专题数据库,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的自动化、现代化,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存档质量和工作效率。

水利工程档案的利用和管理,水利工程档案是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资源、抗御自然灾害的成果,是国家和人民的宝贵财富,是水利科技工作者辛勤劳动的智慧结晶。水利工程档案产生于整个基本建设全过程,包括从工程项目提出、可行性研究、设计、决策、招(投)标、施工、质检、监理到竣工验收、试运行(使用)等全过程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计算材料等不同形式与载体的各种历史记录。历史地真实地反映和记录了这种智力创造和劳动的全过程,对工程建成投产后的管理、运行、养护、维修、改建、扩建等技术工作的决策、设计起着重要的凭证和依据作用,对其他工程也起着借鉴与参考的作用。因此,利用好、管理好水利工程档案,使其在水利建设和水利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更好地为水利事业服务,是各级领导和档案部门的重要职责。

水利工程档案在工程建设和管理中的利用,水工建筑物,除了施工用的临时建筑以外,其他都是永久性建筑物。由于建筑物本身所处的自然条件的特殊性和其所担负功能的特殊性,它必须保证在长期的使用和运行当中不发生事故或少发生事故。但是,也正是由于它的这些特殊性,使其更容易受到自然条件和外力的影响,状态随时都在变化。如:由于压力水、冲磨、水质侵蚀以及设计、施工不够完善,管理运用不当,都会发生缺陷。如果在运行管理中发现问题不及时养护维修或进行加固处理,定会使缺陷加重加大,影响建筑物的安全运行,严重的会导致失事。因此,为保证水工建筑物的安全运行,充分发挥并提高其工程效益,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必须认真做好工程设计、施工、养护维修等工作。而工程档案是做好这些工作的必要条件,因此,它的利用率较之其他诸如房屋建筑等档案也就要高得多。

系统科学的管理好水利工程档案,只有完整、准确、系统的档案,才能满足工程建设、工程管理工作对档案利用的要求,而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是提供利用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必须重视并做好档案的管理工作。

(1)领导重视档案工作是管好用好档案的关键。科技档案管理是单位科技、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应加以重视和关注,使其在制度上、装备上、人员配备上得到支持和保证,使档案工作能真正发挥其职能和作用。

(2)制定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使档案工作纳入科技、生产管理之中,把科技档案的形成、积累、整理工作形成制度,并与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即工程设计或施工或竣工,项目负责人在资料形成的过程中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负责;之后,又必须对档案进行鉴定、整理,并完整地移交档案室,凭移交单才能报销或结算差旅费、出差补贴费。档案工作人员也必须时时督促和指导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更正。这样,使科技资料从产生和形成的那一刻起就有人对它的收集、整理、归档以及完整性、准确性负责。

(3)科学管理工程档案,将工程按性质和项目进行分类,在任务下达时就同步进行。即由项目负责人到档案室领取工程档案号(工程总号、分类号、袋卷号),使之在设计过程中就反映在设计文件和每一张设计图纸上。无须再作另外的处理,只要按档案号进行清点后(一个档案号也就是一个案卷),填写卷内目录,著录、登记完毕即可按号上架,进入提供利用工作。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案篇3

【关键词】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程建设

水利工程档案是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真实记录,是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原始性、真实性和历史性,是竣工验收的充分必要条件和运行管理的重要依据。同时又对其他水利工程建设有着借鉴与参考价值,因此,做好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水利工程档案的特点

水利工程档案是在工程立项、可研及设计等前期、建设实施、工程竣工验收等不同阶段、时期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所有历史纪录,是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全过程的历史再现,是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终身制的重要凭证,是水利建设工作者辛勤劳动的智慧结晶,对水利工程今后的运行、维护、管理和效益发挥具有重要的作用,水利工程档案除具有原始性、真实性和历史性等档案的共同特性外,还具有自己的行业特点。

1.1形成周期的差异性

水利工程的投资规模、工程覆盖面等因素不一,个别的小型工程或应急工程完成时间较短,而中型工程要长达几年,大工程长达十几年,施工周期差异性较大。因此档案的形成周期长短不一。

1.2涵盖内容的丰富性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档案形成于整个工程建设管理全过程,包括自项目提出、立项、可研、审批、勘测、设计、招(投)标、施工、监理、质量检测与监督、竣工验收、运行等过程中形成的所有文件资料,内容非常丰富,有文字、声像、图标多种存在形式。

1.3涉及领域的综合性

水利工程是一项以水利学科为主导,涉及建筑学、设计学、艺术学、环保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工程,其档案的内容所涵盖的信息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在工程的前期工作、施工、竣工验收和运行等不同阶段,是多专业、多技术、多工种与工艺的综合运用。

1.4形成过程的复杂性

水利工程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受资金来源、规划走向、移民迁占、群众利益、民风民俗、地质地貌等多因素的影响,往往会有隐蔽工程的不可预见性,施工过程中的自然因素干扰,常常会产生设计变更,加大了档案资料收集整理难度。每个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单元工程的结构功能复杂程度也不一样,所形成档案的特点也不尽相同。

1.5收集整理的时效性

工程建设在前期工作、施工、竣工验收和运行的各个阶段,具有多个具体工作的主体,文件资料需要同步及时收集整理,特别是在施工中,往往有多个施工单位,工程建设结束后,有时难以将档案资料收集齐全。一些隐蔽工程,需要随着工程建设的进度,及时形成声像资料并妥善保存。一些重要的技术资料档案,需要永久性保存。

1.6管理利用的社会性

认真做好水利工程建设档案工作,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管理和竣工验收,以及工程运行维护管理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建立科学系统的工程档案体系,形成如实反映整个水利工程真实记录的专项档案,不仅是工程竣工验收和运行使用的必要条件之一,更是今后工程维护、管理,改建、扩建,防洪、抗灾以及深度开发利用的重要依据,也是今后进行其他工程建设的宝贵经验。只有科学有效的管理、开发工程档案,为水利部门和社会提供更好地利用服务,才能使水利工程建设档案发挥更好的社会效益。

2做好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对策

2.1提高认识,为做好档案管理奠定思想基础

充分认识做好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是做好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长期以来,大家往往只重视工程建设与管理,不重视或忽视工程档案管理。建设项目一般都工期紧、任务重,负责建设项目的领导及工程建设与管理人员往往重视项目实体工程建设管理,只注意抓工程形象进度、质量和安全等工作,对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轻视或忽视档案管理,规范收集档案意识淡薄,以致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期投入和管理不足,有的工程项目是在工程建设的后期才开始着手档案工作,突击开展文件资料的归档工作,难免使档案管理出现不规范、不全面的现象。因此大家应更新观念,树立现代档案意识,充分认识水利工程档案是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验收也是工程验收的先决条件之一,档案还将为工程今后的运营和维护提供重要依据。

2.2健全机构,为做好档案管理提供组织保障

全面加大档案工作的管理力度,在工程建设中,要做到水利工程档案工作与水利工程建设同步开展,同计划、同部署、同开展、同检查,认真规范的做好水利工程档案工作。在工程建设开始动工前,就应结合工程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及时组建工程档案工作机构,明确档案工作的领导责任、直接责任人责任和工作人员职责,层层落实责任,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确定年度或阶段档案工作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规范有序的开展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立卷和归档工作。

2.3加大投入,为做好档案管理提供资金保证

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档案的管理普遍存在着资金投入不够的情况。长期以来,领导重视的是水利工程建设的一线工作,对档案等服务性、管理性的工作重视不够,在资金预算中,档案的比值很小甚至没有,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资金保证。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提高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大资金投入,制定有效的建设计划,加强档案软硬件建设和室馆建设,全面改善档案工作的内外环境。

2.4适时培训,为做好档案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档案主管部门应深入工程建设现场,根据工程建设的进度和特点,有针对性的组织档案工作培训,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同时做好督导和跟踪服务工作,及时发现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进档案的科学化管理。同时,开展档案信息化工作,实现水利工程档案的数字化。

2.5严格考核,为做好档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档案主管部门应及时制定水利工程档案工作制度,严格考核,以督促项目法人和参建单位、施工企业认真落实执行规章制度,规范档案工作。档案完整规范与否,应是年终或阶段考核项目法人和有关参建单位、施工企业绩效的重要依据,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单元工程施工是否规范都会在档案中体现出来。水利工程档案工作制度应明确水利工程档案的归档范围、标准、内容和具体时限,在档案工作中做到文件资料收集齐全完整、分类立卷科学、归档及时,逐步提高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案篇4

目前,我国大多数人对于道路交通运输档案管理的认识存在严重的不足,总是忽略档案管理在交通运输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实际上档案管理质量的提高是有效提高运输单位工作效率的主要方式。一套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运输档案,是衡量交通运输企业工作成就和业绩的主要依据。道路运输档案是档案运输行业运营情况的真实反映,也是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能够为专业人员研究,寻找正确的发展方向提供很大的帮助。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改善,生活需求加大,我国汽车行业也随之获得快速发展。道路上的汽车越来越多,使得很多负面影响逐渐显露出来,尤其是加重了我国道路运输的压力,导致相关部门的工作无法及时跟进,很多问题都暴露出来。对于道路运输行业来讲,档案管理质量的下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道路运输行业档案管理部门,不仅要管理车辆的基本信息,还要记录、总结、归纳这些车辆的运行状况。现在,我国的道路运输管理正体现出信息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这就给档案管理施加了压力。所以,必须要充分考虑道路运输行业及其档案管理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二、道路运输行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和特点

(一)行管业务方面的内容

室藏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综合、科技、文书、组织、人事、财务、统计、客货运输、汽车维修、车辆管理等文字材料。同时,还有其他专业档案及有价值的资料、文件汇编、工具书、大型图册等。

(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内容

伴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道路运输行业管理系统的文明单位建设都在随之升级,处机关是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各市县运管站都已进入地级、厅级文明单位行列。在建设文明单位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文明单位建设档案,其中主要包括文字档案、声像档案、图片档案以及各种奖杯等。

(三)行业档案的特点

1.变化性大。

需要随时记录、填充、建档。

2.专业性强。

车辆档案管理的内容相对较多,主要包含车辆简历、车辆变动记录、驾驶员调换记录、车辆改装记录、交通技术责任事故记录、技术检验记录、行驶里程记录等,都必须一一记录清楚。

3.涉及面广。

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其中主要有车辆档案、有从业人员档案、有管理人员档案、还有站场建设档案、有道路运输统计数字档案,有修理企业档案,而且一、二、三级企业档案内容又有所不同。同时,还有运输业、运输中介服务组织等等,都必须建立档案。

三、道路运输行业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一)档案管理缺乏规范性

目前,我国道路运输行业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程度不高,上下对应性不强。虽然市运管处的管理工作相对较好,但是基层的档案管理工作,在基础建设和组织程序上依旧没有贯彻落实,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

(二)资金短缺致使投入不足

资金短缺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专门的款项,所以,档案室的基础设施建设往往排不上号,最终严重影响道路运输行业的档案管理工作。

(三)档案的内容不全面、不准确

档案的内容不全面主要体现在车辆技术档案,很多老车、旧车流入市场,从交警建档落户开始,厂牌型号就不够准确,有些车辆的出厂日期无从考核。尤其是放开搞活运输市场之后,个体车运力和运量不好考核、行驶里程和燃料消耗也无从考核、修理次数、时间也不好计算,从而给道路运输行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四)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有待提升

现阶段,我国道路运输行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中还有一大主要问题,就是管理人员的水平和专业素质还有所欠缺,专职的人员相对较少。在职人员中具备档案专业职称的人员太少,基层档案管理人员大多都是兼职,并且严重缺乏专业知识,经常出现其他工作忙,而忽略档案管理工作的不良现象。

四、提升道路运输行业档案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一)建设完善的资源共享体系

道路交通运输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实际上就是由整体设计、设备选取、软件的开发和利用、信息统计、整理录入、光盘整理、应用管理等构成的管理系统。由于每天都会录入和保存很多的文字档案,必要时该系统应启动磁盘阵列储存、集中扫描、双服务器、资料双备份的方案。所以,要想提高利用率,还需要加强对查询系统设置的高度重视,采用一些先进、便捷的查询方式,实现资源共享。

(二)规范化、科学化档案管理工作

实现规范化和科学化档案管理工作,主要就是为了最大程度上发挥档案保管利用价值,保证案卷的完整性,检索利用的便捷性。而且在立卷归档的工作中,应该切实坚持以单位自身为出发点,严格遵循相关规章制度,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加强档案信息网络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

档案信息网络管理的建设过程中,计算机作为基础设施是必备的,而且还应该采用先进的、现代化的计算机设备,利用最新的技术,实现对道路交通运输档案的全方位、多功能、多层次的现代化管理。可以尝试利用科学技术实现纸质档案向电子档案的转化,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档案的存储、分类、统计和利用,还能够全面提升道路运输档案管理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四)提高道路运输档案管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道路运输档案管理需要具有较强信息整理搜集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人才,而且,还应具备工作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这就需要道路运输行业必须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定期举行交流会,全面提升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五)多元化道路运输档案现代化管理宣传手段

加强宣传工作,不仅能够为道路运输档案网络管理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还能够为提升档案管理工作质量提供有利的帮助。宣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交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能够为网络建设部门和组织管理部门创建一个信息交流的桥梁,从而促使管理者在档案管理观念上保持一致。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案篇5

关键词: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档案管理;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tV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1.1水利枢纽工程档案管理的内容

水利枢纽工程档案管理的内容是水利枢纽发电项目的全过程的记录,包括立项、可研、初设、施工、竣工验收以及试运行等各阶段的资料。水利工程档案的载体可以是文字文件、图表和声像资料等。

1.2水利枢纽工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水利枢纽工程的档案管理为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提供决策资料,也为水利发电项目的正常运营安全提供保障。水利枢纽工程档案管理对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科学管理具有基础保障作用。要加强水利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做好水利工地竣工验收,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水利工程档案的“归档率”、“完整率”和“准确率”。水利工程档案对工程施工的质量评定、事故原因分析、竣工验收以及水利工程项目以后的运行管理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2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概况介绍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发目标为防洪、航运、发电、水资源配置以及灌溉等综合利用。大藤峡水利枢纽坝址位于珠江流域西江水系黔江河段大藤峡峡谷出口的弩滩处,下距广西桂平市黔江彩虹桥6.6km,坝址控制流域面积为198612km2。枢纽建筑物主要包括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发电建筑物、通航建筑物、过鱼建筑物和灌溉取水口建筑物。大藤峡水利枢纽库区淹没土地面积为283579.2亩(含水域122984.77亩),淹没区搬迁安置人口现状年(2011年)9757人。

3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档案管理的特点分析

3.1水利枢纽工程档案管理种类繁多

由于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施工建设期较长,这样使得档案收集管理周期变长。水利工程档案覆盖了水利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和各个阶段的资料记录。大藤峡水利工程项目由多个单项工程组成,光可行性研究阶段就有二十多个专题项目,这样就使得水利工程档案种类繁多。

3.2水利枢纽工程档案管理具有时效性和复杂性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档案管理要反映项目施工建设的整个过程,并为工程竣工验收和日后的运营提供依据和参考,这些档案资料具有指导意义,需要长久妥善保管。另外,水利枢纽工程档案管理包括了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涉及众多部门和单位以及技术领域,具有设计内容和工程结构功能的复杂性。

4水利枢纽工程档案管理存在的具体问题

4.1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档案管理质量低

水利工程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要创新档案管理的方式和载体。然而,由于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了档案管理业务流程的不规范,如资料的收集整理不及时,归档不规范。这些导致档案管理质量低,表现为档案分类模糊,案卷形式不规范标准,部分文件内容缺失,档案检索功能较弱,限制了档案的使用。

4.2缺乏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专业人员

水利工程档案管理需要专业性的人员,要懂水利施工工程、档案管理专业、以及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否则,就造成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停留在表面,难以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非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容易造成档案资料的缺失,审核不清,整理不规范,交接手续不齐全,这样就降低了档案管理的质量。

4.3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意识较弱

由于一些水利项目对档案管理不够重视,缺乏对档案管理制度的落实和监督,对于档案管理部门也没有投入足够的软硬件设备设施和配备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将档案管理作为了工程项目的附属工作,正是这种轻视档案管理的意识,使得档案资料的整理不及时,凌乱堆放,在水利建设项目后期收集整理资料中导致原件收集困难和缺失,无法体现档案管理的利用价值,影响了工程竣工验收。

5提高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档案管理的有效措施

要提高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档案管理质量,确保水利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5.1健全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质量

要根据水利工程的特点不断健全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管理实现系统化和规范化。建立档案管理的监督机制,明确档案管理的责任,奖罚分明,将档案管理纳入项目管理的议事日程,为档案管理的开展创造制度保障,这样才能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5.2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为了保障水利工程档案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应配备专业人员。要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相关的技能和知识,培养复合型技术管理人才。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如分类、组卷等业务流程,并确保档案资料的紧密性、延续性和完整性。

5.3增强档案管理的意识

领导应重视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档案管理,建立领导机构小组,落实领导责任制,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增强员工工作的责任意识。加强对档案管理方面的资源投入,购置先进的办公设备,提高工作效率。要制定员工的专业培训计划,提高员工的操作能力。要实时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使得全体员工都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各单位和工作人员献计献策,共同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5.4提高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

由于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档案管理具有复杂性,必须通过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才能满足实际服务需要。要购置先进的设备、管理软件,以及引进专业人才。要提高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通过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档案管理,构建水利工程档案资源的网络共享平台,更好地收集整理和编制档案文件。创新档案编制方法,运用信息技术整编档案,科学地编排档案数据,建立全面详细的档案数据查询网络,为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提供数据依据和参考,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结论

通过对提高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档案管理的有效措施进行分析,得出水利枢纽工程档案管理能够为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安全运营提供资料。它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对发展水利工程具有支持作用。要明确水利枢纽工程档案管理的职责,加强水利枢纽工程档案管理的标准化、信息化以及规范化,提高档案质量。因此,提高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档案管理质量,能够提高工程建设的安全性,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和进度,要优化档案结构、整合档案资源,创新档案资源的管理方式,促使档案管理的高效服务。

[参考文献]

[1]姚彩霞.基层水利档案管理初探[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1,(05):555-556+560.

[2]龚瑞梅,杨英封,刘政,高红霞.加强信息系统开发提升水利档案管理水平[J]内蒙古水利,2010,(06):149-150.

[3]刘冬梅.水利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与解决的路径[J].档案天地,2010,(12):55-56.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案篇6

关键词:水运工程;档案管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水运工程档案是建设工程质量状况的综合反映,是进行工程后续建设的重要参考资料,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水运工程建设期间的档案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档案鉴定、保管、检索、开发利用以及档案信息化和管理现代化,做好建设期间工程档案管理对水运工程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水运是交通运输事业(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等5大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运工程档案是在水运工程建设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是对工程进行检查、维护、管理、使用的依据和凭证,是全面反映工程建设竣工情况的真实记录,是全面鉴定工程质量、查明事故原因、追究事故责任的重要依据,对工程质量起着监督和验证作用,其质量对工程质量和工程使用有着直接和深远的影响。

1水运工程档案管理特点

1.1工程档案来源分散,涉及领域广泛。形成周期长,同时内容繁杂、数量庞大。工程项目的完成要经过项目建议、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建设准备、施工、竣工验收等多个阶段,不仅涉及研究、决策、设计、建设、监理、施工、监督环保等多个部门和企业,还涉及多个专业、多种技术领域是多种技术、工艺的综合运用。

1.2工程档案记录形式的多样性。工程内容繁多、形式多样,也造成了记录形式的多样性。各种批文、说明、报告、往来公函等资料以铅字印刷为主;工程内容、型式、施工工艺、施工进度、竣工结算等资料以图纸、表格为主;为保证原始记录的隐蔽记录、材料检测记录等资料以手写为主。随着科技发展,为了形象表达工程效果,音像视频材料也成为工程档案记录的一种。

1.3档案成果的系统性。水运工程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个水运建设项目会包括不同功能的单项工程,其设计、施工、监理等资料不仅复杂而且内容繁多,各单项工程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所以,水运工程档案也必然是由若干单项工程档案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形成一个配套齐全的完整的档案体系,哪一个单项工程的档案都不可淡化和缺少。

1.4工程档案的实用性。水运工程档案是从工程建设前期开始到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全过程的真实、完整记录。所以,水运工程档案在建设时期,是施工单位施工的工作依据,也是监理单位对工程建设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的依据;在竣工验收时,是行政主管部门和工程质量监督部门验收的依据;在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后,是运行管理部门调度运用和维修养护工程的依据;在发生争议时,是双方责任认定或举证的重要凭据。因此,工程档案是水运建设和管理工作中最实用,最具保存价值的历史性资料之一。

2当前水运工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档案管理意识淡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水运工程档案形成贯穿于日常的文件收集和数据记录、新建工程的前期准备、工程运行管理质量评定、工程竣工后的管理和维护等,是日常业务和工程项目的重要依据,也是水运工程完工后运行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但是,作为相关的领导和工程管理人员,在思想上普遍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在管理工作人员少、工作繁杂的情况下,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往往被忽视,缺乏相应的制度来规范日常系统的管理。

2.2工作人员缺乏验收资料的实践经验,致使验收资料整理不够全面水运工程是系统工程,这一因素决定了建设工程档案的复杂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它必须具备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始性这三个条件。档案人员对工程档案缺少管理经验,不知所收集上来的资料是否齐全,只是被动地从工程项目负责人员那接收移交过来,往往是有多少接多少,往往存在着内容缺项、漏项、签章手续不齐、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不准、整理不规范等现象。没有把工程项目同工程技术资料的归档有机的结合起来,直接影响了档案的齐全完整。

2.3档案管理体制和制度不健全。目前,部分重点工程建设单位在档案管理体制上存在一定问题,没有制订应有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有些参建单位虽然有制度规章,但也不健全。

3加强工程档案管理的措施

3.1加强对工程档案管理的投入。水运工程档案管理是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运行及发挥效益,是水运工程运行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是企业领导应加强对档案管理人、财、物的投入,加强对档案工作尤其是档案基础建设的领导,强化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档案管理现代化意识,树立责任感,把档案管理基础建设放在应有的位置。

3.2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企业应建立完善工程档案管理制度,强化工程管理部门及施工单位、质检及监督、审计等部门的实施力度,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使档案部门可以进行有效地监督和制约。同时,建立内部管理激励机制,把档案管理工作目标分解细化,层层加以落实,列入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中,年终要有总结,严格考核奖优罚劣,真正地把岗位责任制贯穿于从建设项目立项到工程建设结束,档案资料管理通过验收全过程。

3.3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针对工程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的实际,必须以人为本,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专业队伍。工程档案管理人员要定期参加专业理论学习,技术、会管理、业务精,并取得相应的管理资质、持证上岗;对外定期举办工程档案工作的集中业务培训,及时做好各种文件、标准的讲解、培训工作。

3.4重视收集归档,不断提高工程档案管理效率。工程档案整理的时间长,为便于管理,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已经收集整理完成的组卷应妥善保管、及时归档。充分利用计算机功能,提高档案管理效率。计算机用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工程档案的管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搭建专门的档案管理平台,能有效地实现工程档案的动态管理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3.5大力开发、利用计算机在水运工程档案管理中的作用。随着对计算机的广泛认知使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打下了基础,也提出了迫切要求。目前,计算机在设计档案管理中,主要进行电子存档和查阅。电子存档要求,每项工程完成后,其原始数据、计算结果,这些内容经设计人员整理后,传到网上,由档案管理人员统一归档,并刻光盘上保存。查阅功能主要指设计人员可能通过网络查阅设计图纸、图书资料目录,个人借阅情况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也将进一步深入、广泛。

4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水运工程质量管理和实施工作的不断规范,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的不断更新,工程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一些水运工程档案仍存在着整理速度慢、内容不全、不规范、质量不高等问题。为此科学地进行档案管理,大力开发水运工程档案信息资源,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向各部门和社会提供利用,是实现水运工程档案自身价值和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于亮.谈工程档案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1,(04).

[2]孙美玲.试论水利工程档案的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1).

[3]陈兵.浅谈如何改进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J].经济师,2011,(03).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案篇7

关键词: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对策

1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重点工程项目的档案管理出台了相关的规定和办法,这对于档案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档案管理要求不断出现新政策,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不断规范、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的不断更新,工程档案管理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一些水利工程档案的管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档案管理意识淡薄,投入不足

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是一项服务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应当给予高度的重视,但在现实中有些单位领导却忽视水利工程档案的重要性,在水利工程的实施阶段,往往将心思放在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控制上,很少问津工程档案的管理工作。有的不愿配备专业档案工作人员或专职人员来管理档案,认为档案的管理人员就是在看守文件,不需要专业或专职人员来管理,谁都能干,只要不会弄错或弄乱就行。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档案管理人员疏忽大意,平时不注重工程档案资料的整理和归类,直到工程项目建设的后期,工作人员才开始着手进行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致使档案资料复印件多、原件少。由于投入不足,设备落后,特种载体档案严重缺失。这样的管理方法既影响档案工作质量,又不能及时有效的将资料完整无误地归档,给管理上带来重大的影响。

1.2缺乏高素质档案管理人员

工程项目资料管理人员大多是临时抽调、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对档案专业知识比较缺乏,对水利工程档案就更加陌生,且身兼数职,在收集、整理、分编档案资料时不规范。而且水利工程档案管理人员流动性大、资料交接不规范,还有部分工作人员缺乏爱岗敬业精神,对深入收集和整理工作视而不见,导致档案资料长期堆压、更有甚者,在工程竣工验收的前几天,临时“抱佛脚”,甚至采取写回忆录、资料作假等极不负责的手段对工程资料突击整理,致使档案管理水平普遍较差,也给日后的工程维护管理带来很大影响。

1.3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各个领域的制度也在逐步完善。为适应政府管理职能转变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的内容、形式,以及各种档案载体都发生了相应变化,但与之相对应的各种档案管理制度、法规却未能及时地调整和修改。有些单位虽然建立了相关的制度,但大数是流行于形式。还有许多施工企业档案管理体制不健全,档案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在工作中出现随意查阅、把资料借出档案室等现象,造成部分档案不能及时归档,有的甚至出现丢失,致使水利工程档案达不到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要求。

2水利工程档案的重要性水

水利档案是一代又一代水利人在改造山河、治水兴利的社会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成果和经验,它是水利工作的历史见证,是水利建设的参考依据,是水利科研的可靠资料,也是向水利干部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的生动素材,更是水利发展历史和水利工程施工人员活动的真实记录和宝贵财富。水利档案是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维修养护等技术工作决策、设计的重要依据,对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和充分发挥效益至关重要。借助档案,人们可以查寻需要了解掌握过去的资料与情况,尤其是在建立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的今天,档案的凭证作用更为重要。如果忽视档案管理,造成档案资料的残缺或不准确,将直接影响档案资料作用的发挥。所以水利部领导曾经强调,水利工程“五不验收”中,就包括“档案不合格不验收”。它对工程建成投产后的管理、运行、养护等技术工作的决策、设计起着重要的凭证和依据作用,对其他工程也起着借鉴与参考的作用。收集、整理、利用和管理好水利技术档案,可以更好地为水利事业发展服务,是水利建设和管理者的责任。

3解决工程档案管理不善问题的对策

3.1树立“依法治档”观念,增强档案意识

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大贯彻执行《档案法》及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不仅使档案管理人员都认识到也使相关领导及工作人员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档案法》是约束每个参建方的规范、准绳。

3.2实行“全程跟踪”的档案管理模式

“全过程跟踪”的管理模式,实际上就是国家关于基本建设项目的档案管理工作与项目建设要实行“三同步”规定的具体体现,具体包括以下内容:①组织上形成一个覆盖所有参建单位的工作网络。该网络中的建设单位必须由一个主要领导分管此项工作,担负起整个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和组织责任,建设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在负责人领导下,开展各项档案业务工作;搞好本单位应承担的工作以及施工工程的档案资料的收集、积累、整理、立卷工作,在工程竣工验收时完成归档工作。②经济措施,要把工程竣工资料归档纳入工程管理的日常工作。具体地说,在工程施工期间,建设单位的档案管理者就要深入施工现场,做到资料整理工作与工程进展基本同步,直到施工单位完成竣工资料的交验,争取工程竣工时施工单位能按期交验竣工资料,否则,按奖罚扣留适当的工程尾款和保证金。

3.3不断提高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改善档案管理设施

水利工程档案管理,要把不同专业的工程技术资料及不同载体的档案材料合成一个分类科学组卷合理、联系紧密而又查找方便的项目工程竣工档案,应尽可能实行现代档案管理向文件、档案、情报、资料、信息管理一体化的过渡,为档案管理现代化和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

4总结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不是一次性的一种特殊工程,因为水利工程档案在水利工程的后续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显然它是不应被人忽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们应按照水利部2005年颁布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定”,对每一项水利工程都要明确档案管理职责、规范档案管理行为,并采取措施实现“一流工程、一流档案”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档案在水利工程后续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案篇8

1明确机构职责

1.1注重档案建设为方便工程建成后的日常管理、维修、移交、改建、扩建工作,工程建设完工后,要及时建立工程档案,做到1处工程1个档案,档案由县级水利部门制作,并负责保存。档案内容包括:工程所属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实施方案、重大设计变更、施工合同、水源抽水实验报告、水源水质化验报告、工程预算决算表、管网末梢水水质检测报告、竣工验收卡、固定资产明细表、运行管理组织和责任人、运行管理体制、水价核算和批复文件、审计报告等等,此举为今后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1.2合理收取使用水费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卫生部的《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发改农经[2007]1752号)要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行有偿供水、计量收费,有条件的地方可逐步推行两部制水价、用水定额管理、超定额累进加价等制度。条件允许时,供水工程均应实行计量收费,在水价制度制定方面,由于各县区各乡镇地质地貌差别较大,供水形式有所差别,再加上各地经济水平有所差别,使得供水成本大小不一,因此,水价制度可由乡镇政府和用水群众代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取得用水群众的认可,然后报到县级物价部门和水利部门核准备案。无法计量收费的,实行包年制收费,收费标准宜控制在每人每年10~15元的范围内。收取来的水费用于缴纳工程耗用电费、维修养护费用和管理人员的补工资。维修养护方面,若乡级管理部门无法承担维修养护费用,可向县级管理部门递交书面材料,申请县级管理部门给予资金支持。维修养护经费应纳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

1.3加强水源保护水源地是农村饮水工程的核心地带,水源地安全是水质水量安全的保证,是工程正常运行的保证,为此,必须要加强水源保护。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和《水污染防治法》等法规要求,要划定水源保护区,制定水源保护办法。首先,水源保护区内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禁止一切危害水源安全工程的活动;其次,宜统一建设水源井房,统一水源井房涂料颜色,统一警示标识语,对于水源在山上、井房建设难度大的水源,可以以围栏代替井房,而警示标识语必须醒目清晰;第三,要培养民众的环保意识,以避免农药、化肥、造纸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水源,同时使民众能够自觉制止和举报危害工程的行为。具体保护区范围的划定和保护办法的制定由市级水利部门统一完成,需上报省级水利部门批准备案。制度的具体实施由工程所属管理部门负责。

1.4完善水质检测水质检测对保证水质安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目前只有少数县具备精准的水质检测能力。为消除水质隐患,完善水质检测,在县级水利部门或者依托卫生部门成立水质检测中心,条件允许时选择前者。检测中心成立和日常检测所需经费纳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检测中心负责辖区内全部饮水工程管网末梢水的日常检测和地表水源的日常监测。检测人员应为专业技术人员,检测制度方案参考卫生部门相关实验室制度方案由检测中心制定,检测标准按《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或《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执行。

1.5充分利用媒体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中的棘手问题就是收缴水费十分困难,主要是因为老百姓免费吃水的观念根深蒂固,对有偿饮水工程的理解认识不到位。为了让这一民心工程真正地深入人心、造福人民,作为饮水工程管理者可以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宣传普及饮水工程相关知识,以加深民众对氟砷水对人体危害的认识,增加民众对农村饮水工程的认识、理解,增强民众环保、节约用水意识,在普及健康知识和工程知识的同时,让老百姓明白为什么建设饮水工程,让老百姓清楚水龙头中的水不是自发流出来的,而是在党和各级人民政府关心和支持下,在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无数水利工作者辛苦奔波下,才得以从河边山涧流到千家万户。从而促进群众主动配合、热心支持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最终实现“农村饮水工程建设靠政府,运行靠群众”的和谐局面。

2促进部门合作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工作虽然是水利部门的本职工作,但是在维修养护资金等经费方面需要财政部门的支持,在水源保护方面需要环保部门的支持,在占地用地方面需要国土部门的支持,在水质检测监测方面需要卫生部门的支持,在普及饮水工程相关知识方面需要新闻部门的支持,等等。总之,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离不开相关部门的支持,加强相关部门协作是保证运行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

3接受社会监督举报

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工程管理者不管如何尽职尽责,难免有疏漏之处,这就需要社会各界对他们进行监督指正、对工程进行监督举报,这样不仅可使水利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又可使他们从思想上不敢懈怠、工作中不敢违规违纪,并及时掌握工程毁坏情况、及时制止危害饮水工程的行为。乡级管理部门应设有监督举报信箱,县级管理部门设有监督举报信箱和电子邮箱,处理举报的具体办法由县级以上管理部门制定。饮水工程的所有工作———从水源井到水龙头,从资金使用到水费收缴,从人员的任用到规章制度的制定实施等,都要接受监督举报。

4小结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案篇9

一、水管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县相继建成了一大批水利工程设施,形成了防洪、排涝、灌溉、发电、供水等水利工程体系,在抗御洪、涝、潮、旱、风灾害,保障经济社会安全,促进工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保护水利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以下简称水管单位)存在的问题也日趋突出,并严重影响了其生存和发展。主要表现在:单位性质不明,定位不准;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经费来源渠道不畅,投入短缺;供水价格形成体制不合理,水费征收率低;人员过剩,素质偏低;内部管理粗放,效益低;社会保障程度低,负担沉重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导致了一批已建水利工程老化失修,积病成险,效益严重衰减,基层水利职工生活在贫困线上,水利国有资产难以保值增值,而且对全县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隐患。因此,全面推进水管体制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十分重要和紧迫。

二、改革的目标、原则和对象

(一)改革的目标。

力争用3~5年的时间,初步建立符合*县情、水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水管体制和运行机制:

建立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水管体制;建立管理科学、经营规范和良性发展的水管单位运行机制;建立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体系;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完善的水费计收方式;建立规范的资金投入、使用、管理与监督机制;建立较为完善的政策、法律法规支撑体系。

(二)改革的原则

1、效益优先原则。正确处理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又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降低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2、建管并重原则。正确处理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关系,既要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又要重视水利工程管理,在加大工程建设投资的同时加大对工程管理(包括非工程措施)的投入,从根本上解决“重建轻管”的问题。

3、责权利相统一原则。正确处理责、权、利的关系,既要明确各有关部门和水管单位的责任和权利,又要在水管单位内部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管理责任、工作绩效和职工的切身利益紧密挂钩。

4、改革、发展与稳定相协调原则。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既要从水利行业的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又要积极稳妥,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承受能力,把握好改革的时机与步骤,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5、近期目标与长远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近期目标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既要努力实现水管体制改革的近期目标,又要确保新的管理体制有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改革对象

具有独立会计核算的各类国有水管单位(水利局及各水管单位应制定具体实施方法报县政府批准)。

三、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明确权责,规范管理。

1、明确政府及其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管单位的管理责任。县政府应当按照行政首长负责制原则,依法保障本行政区域内水利工程的安全,限期消除险情,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效益。

水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内的各类水利工程负有行业管理责任,负责监督检查水利工程的管理养护和安全运行,对其直接管理的水利工程负有监督资金使用和监督资产运营责任。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政事分开、政企脱钩的原则,转变职能,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水管单位具体负责水利工程的管理、运行和维护,保证工程安全运行和发挥效益。

2、理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水利工程实行分级管理。大中型和对影响城镇、交通干线、工矿、学校、人口集中区安全的重要的小型水利工程,由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分级管理;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对所管辖的国有水利工程全面进行梳理,对不符合分级管理原则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同级财政、人事等有关部门及当地政府,根据水利工程现状情况,充分予以协商解决。

3、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水利工程出现安全责任事故的,要依法依追究水行政主管部门、水管单位和当地政府防汛责任人的责任;其他单位管理的水利工程出现安全责任事故的,要依法追究业主责任以及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责任。

(二)划分水管单位类别和性质,严格定编定岗。

1、分类定性原则。水管单位的分类定性依照下列原则确定:一是功能原则。根据水利工程设计功能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确定其性质。二是收支配比原则。根据水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收支状况,确定其性质。水管单位的收入主要包括水费、电费等业主收入,按最近3~5年实际收入的平均值确定。水管单位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员机构经费、离退休人员经费和工程养护经费等按政策法规规定的支出。

2、划分水管单位的类别与性质。依据上述分类定性原则,将现有水管单位分为三类并进行定性:

第一类:承担防洪、防潮、拒咸、排涝、水土保持等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维护任务的水管单位,为纯公益性水管事业单位。即:只承担防洪和农业灌溉任务的水库、水闸、堤防、城市防洪(潮)等工程管理单位。

第二类:既承担防洪、防潮、拒咸、排涝、水土保持等公益性任务,又有供水、水力发电等经营的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维护任务的水管单位,为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准公益性水管单位依其经营收益情况确定其性质,收入不能够满足其按规定的正常运行管理、维修养护等应支出需要的,即不具备自收自支条件的,定性为准公益性水管事业单位;收入能够满足其按规定的正常运行管理、维修养护等应支出需要的,即具备自收自支条件的,定性为企业单位。目前已转制为企业的单位,其企业性质不变。

第三类:承担城镇供水、水力发电等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维护任务的水管单位,为经营性水管单位,定性为企业单位。

水管单位的性质按隶属关系由机构编制部门会同同级财政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研究确定。

3、严格定编定岗。水管事业单位的编制,由各水管单位依据水利部和财政部共同制定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试点)合理定岗定员,机构编制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按“因事设岗、以岗定责、以工作量定员”的原则给予核定。实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维修养护分离(以下简称管养分离)后的维修养护人员、准公益性水管单位中从事经营性资产运营和其他经营活动的人员,以及企业性质的水管单位人员,不再核定编制。

(三)深化水管单位内部改革,推行管养分离,精简管理机构,提高养护水平,降低运行成本。

1、根据水管单位的特点,分类推进机构、人事、劳动、分配等相关制度改革。水管事业单位,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02]69号文的精神及有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政策要求,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和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撤并不合理的管理机构,整合资源,综合设置水管机构,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制定各类各级岗位的职责、权利、任职条件和聘用期限,全面实行竞争上岗和人员聘用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科学的人才管理机制,降低工程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水管事业单位可继续执行国家统一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也可探索多样化的内部分配制度。允许工资浮动,实行档案工资与实际收入相分离,全面推行工资浮动和绩效挂钩,扩大各水管事业单位的分配自,实行以岗定薪,易岗易薪的分配政策,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

企业性质的水管单位,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原则逐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多种投资来源的水利工程单位要建立健全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等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做到自主经营、安全生产,依法纳税,自负盈亏,可持续发展。水管单位负责人由企业董事会或上级机构依照相关规定聘任,其他职工由水管单位择优聘用,并依法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要积极推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以岗定薪,工效挂钩,绩效领酬。

建立并执行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和岗位准入制度,具体办法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会人事劳动部门制定。

2、规范水管单位的经营活动,严格资产管理。由财政核拨的纯公益性水管事业单位在核定的财政资金足额到位的情况下,原则上不得从事经营性活动。

中型水利工程准公益性水管单位要在科学划分公益性和经营性资产的基础上,对内部承担防洪、排涝等公益职能部门和承担供水、发电及多种经营职能部门进行严格划分,将经营部门转制为水管单位下属企业,做到事企分开、财务独立核算。

准公益性水管事业单位在核定的财政资金足额到位情况下,原则上不得兴办与水利工程无关的多种经营项目。为安置富余人员而兴办多种经营项目,应以水利工程的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为主,并实行事企分开,独立核算,在条件成熟时与水管单位脱钩。

加强国有水利资产监督管理,政府应当明确国有水利资产出资人代表。无论是纯公益性、准公益性的事业或企业性质的水管单位及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对其占有和使用的经营性或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负有监督保值增值责任。除国家特别规定外,应按规定实行社会中介机构、政府审计部门的审计,逐步建立、健全各类国有资产的考核制度,接受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

3、积极推行管养分离。纯公益、准公益性水管事业单位在工程养护维修经费确保到位的情况下,按照水利工程的性质和相关维修养护标准,积极推行水利工程管理与维修养护分离,精简管理机构,提高维修养护水平,降低运行成本。

在对水管单位规范定岗和核定管理人员编制的基础上,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业务和养护人员从水管单位剥离出来,独立或联合组建专业化的维修养护企业。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维修养护企业的发育成熟,逐步通过招标方式择优确定维修养护企业。

我县根据实际情况,争取用5年时间分步推行管养分离。第一步,在水管单位内部将运行管理与维修养护业务、人员、经费分离,实行内部合同管理;第二步,组建维修养护公司,实行内部独立核算;第三步,将维修养护公司与所属水管单位彻底脱钩,水管单位通过招标方式择优确定维修养护企业,使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社会化、市场化和专业化。为确保水利工程管养分离的顺利进行,财政部门要保证经核定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足额拨付到位。县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努力创造条件,培育维修养护市场,规范维修养护市场环境。管养分离的改革,要在试点的基础上,积累经验,逐步推行。

(四)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强化计收管理。

1、水利工程供水水费是经营性收费。水利工程供水价格要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核定。对农业用水和非农业用水要区别对待,分类定价。农业用水水价按补偿供水成本的原则核定,不计利润;非农业用水价格在补偿供水成本、费用、计提合理利润和依法计税的基础上确定。水利工程水价要根据经济发展状况、水资源状况、供水成本以及市场供求变化适时调整,分步到位,逐步理顺。县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由县人民政府制订。制定和调整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列入价格听证目录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的制订或调整价格时实行价格听证。

2、强化计收管理。水利工程供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必须实行按量计费,农业用水要逐步推行计量供水,按量收费的供水管理体制。建立农业供水水费公示制度,实行水价、用水量、水费“三公开”,提高透明度,接受民主监督,规范收费行为,减少收取水费的中间环节。严禁在收取水费中搭车收费、任意加价和截留挪用。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用水户超定额用水实行累进加价。

水费由供水经营者组织收取,可采取自行收取或委托其它合法中间机构收取的方法进行收取。积极培育农村用水户合作组织,加强农业用水水费的计收和管理。

供水经营者与用水户要通过签订供用水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要充分发挥有关职能部门和用水户的监督作用,促进供水经营者降低供水成本。

(五)规范财政供养范围的支付方式,畅通水管单位资金来源渠道。

1、根据水管单位的类别和性质,采取不同的财政保障政策和财政支付方式。纯公益性水管事业单位经费由财政核拨,其编制内的在职人员经费、离退休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基本支出由同级财政保障,年度经费标准按当地财政年度部门预算财政核拨事业单位标准核定。工程日常维修养护岁修经费由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后在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岁修资金中列支。工程更新改造投资纳入水利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按照水利基本建设的有关程序,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建议计划报送同级发展改革部门会财政部门审核后,按有关政策上报上一级申请投资,不足部分由当地财政部门筹集配套,列入年度部门预算给予安排,并实行财政直接支付。

准公益性水管事业单位经费由财政核补,其编制内承担公益性任务的在职人员经费、离退休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基本支出以及公益性部分的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经费等项支出由同级财政按有关规定核定,并根据水管单位收入情况确定财政补贴标准;更新改造费用来源与纯公益性工程相同。经营性部分的人员费用,工程日常运行、维修养护经费列入工程运行成本,由水管单位负担,工程更新改造费用在提取的折旧资金中列支。准公益性水管事业单位的经营性资产收益和其它收益要纳入单位经费预算。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按规定向财政部门报告该类水管单位各种收益的变化情况。财政部门根据该类水管单位各种收益的变化情况,实行动态核算,并适时调整财政补贴额度。

企业性质的水管单位,其所管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和日常维修养护资金由水管单位自行筹集,财政不予补贴,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的资金列入成本核算。企业性质的水管单位要加强资金积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营,提高抗风险能力,确保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的足额到位,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有效运行,按期回收工程建设成本,并实现良性循环。

2、积极筹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岁修资金。为保障水管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县、镇政府要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合理调整本级财政支出中水利支出的结构,视本级财力状况逐步增加对水利工程管理的投入,适当调整水利支出。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分级负责公益性资产日常维修养护资金的筹集,确保资金的及时到位。各级政府必须按照《广东省实施<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细则》的规定,足额计提水利建设基金。

各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岁修资金来源:⑴上级用于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维修养护的各项补助;⑵水利建设基金;⑶堤围防护费;⑷水资源费;⑸财政预算资金。

3、改革财政资金拨付方式,推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和财政直接支付。

4、严格资金的筹集和管理。所有水利行政事业性收费严格实行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县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水利规费的征收、使用及监督管理,保证各项水利规费足额征收。准公益性水管单位经营性资产部分及经营性水管单位必须按财政部颁发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提取工程折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加强对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更新改造经费及准公益性、经营性水管单位提取的工程折旧资金的管理,加强各项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和监督,严禁挪作他用,确保专款专用。

5、在合理、正确划分水管单位的类别和性质,以及严格定编定岗工作完成后,县财政部门要及时将核定的纯公益性和准公益性水管事业单位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维修养护岁修经费,列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安排,并按照部门预算编制要求,列入单位年度部门预算。

(六)积极推进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按照中央提出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积极推进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国有水利资产的管理应当以产权为纽带,坚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政事分开,财产所有权与使用权、经营权分离的原则。经营性国有水利资产要逐步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产权社会化和市场化。积极探索非经营性国有水利资产和资源性水利国有资产的产权改革,探索公益性和准公益性水利工程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管理。产权制度改革必须坚持产权清晰、政企分开、平等互利和等价有偿的原则。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协同同级国有资产主管部门加强对国有水利资产监督管理,加强行业监督,依法规范水管单位的管理行为积极引导和扶持水管单位的良性发展。

产权制度改革要依法进行产权界定、产权评估和产权登记,实现产权清晰化,确保国有水利资产的安全、完整。对于经营性国有水利资产,可以通过产权交易的方式,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参与水利投资和经营,使水利工程的产权多元化,分散股权和投资风险。建立和健全产权市场化的机制,既要积极推进产权交易,又要规范产权交易行为,防止国有水利资产流失,维护产权交易市场的公开、公平和公正。积极开拓产权市场化的途径,可以通过中外合资合作、公司联营、租赁、公有民营或民有民营、兼并、拍卖、债权股份化或债务等值化等形式,推进产权市场化。产权交易的收益按有关规定主要用于当地水利发展事业。

国有水利工程的产权制度改革,由水管单位提出方案,经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国有资产主管部门同意,按规定和程序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上级投资或补助占30%(含30%)以上的水利工程,产权改革方案须经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

县人民政府可以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国有水利投资公司或国有水利工程管理公司。国有水利投资公司按照市场化的要求,负责筹集和运营水利建设资金,对其投入水利工程的资本行使出资人的权利。国有水利工程管理公司负责经营性或定性为企业性质的准公益性水利工程的经营管理,对其管理的水利工程行使经营者的权利,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发挥水利工程的效益,实现水利资本的保值和增值。国有水利投资公司或国有水利工程管理公司应当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决策、执行和监督的约束机制。国有水利投资公司和国有水利工程管理公司依法独立经营,接受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指导、监督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

开放水利投资市场。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参与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水利工程投资和管理单位以其经营管理的资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三、改革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1、加强领导。水管体制改革工作政策性强,牵涉面广,任务艰巨,县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加强对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成立*县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根据省、市的实施方案,结合实际,推动本县的水管体制改革。同时,广泛宣传国务院的《实施意见》和省的《实施方案》,宣传水管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改革营造良好的氛围。

2.经县政府批准的,由县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发展改革、财政、机构编制、劳动保障等部门,依据国务院实施意见和省、市实施方案,结合本地区实际,制订本地区水管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政府和水行政等有关主管部门必须各司其职,完成水管体制改革任务。对贯彻落实《实施方案》措施不力的,市、县将对其限制安排水利投资;在限期内未能完成水管体制改革任务的,将对其暂停安排水利投资,直到完成水管体制改革任务为止。

(二)妥善安置分流人员。

水管单位要在定编定岗的基础上,广开就业渠道,妥善安置分流人员。安置富余分流人员的途径和方法按省政府《实施方案》的6条途径和市政府《实施方案》,以及和参照我县有关企事业单位分流安置的政策规定执行。但退休和离岗退养时限放宽至2006年12月31日前,县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人事部门要积极做好统筹安排和协调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三)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

在全国统一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案出台前,水管事业单位仍维持现行养老制度。

水管单位要为受聘人员依法办理各项社会保险手续,按规定享受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具体方法按省、市政府《实施方案》和县相关政策执行。

(四)执行税收扶持政策。

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实行管养分离后从水管单位中分离出来的维修养护企业,以及为安置水管单位分流人员而兴办的多种经营企业,按照有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五)建管并重,为工程管理创造条件。

进一步完善新建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体制。全面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确保工程质量。

新建、改建、扩建、除险加固工程,在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需根据《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范》、《水闸工程管理设计规范》、《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泵站技术管理规范》及水利部、省、市的有关文件规定,编制工程管理设计方案。工程管理方案设计应包括下面的内容:⑴管理条件,包括管理机构、人员编制、运行管理以及维修养护经费来源;⑵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⑶管理设施,包括管理用房和交通、通讯设施;⑷安全监测设计;⑸控制运用设计;⑹信息管理设计;⑺水价、电价方案。对新建、改建、扩建、除险加固水利工程,在上报可行性研究报告时须附以上工程管理方案,凡是没有管理方案的工程一律不予审批。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管理、监测、信息管理等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对工程管理设计内容未完成的工程不予验收。工程竣工前要完成确权划界及发证工作。

对新建水利工程,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其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负有监督职责。监督内容包括管理设施配置标准和管理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标准以及运行管理的监管等。

(六)加强水利工程的环境与安全管理。

1、加强环境保护。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要遵循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符合环保要求,着眼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水管单位要做好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防护林(草)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下游生态用水需要。水管单位开展多种经营活动应当避免污染水源和破坏生态环境,有生活供水任务的水利工程,在其管理和保护范围内严禁兴建污染水体的生产经营项目。

各级政府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持水管单位尽快完成水利工程用地的确权划界工作,明确水利工程的土地权属和管理保护范围。

2、强化安全管理。各级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意识,强化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落实水利工程安全责任人,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确保工程安全运行。

3、推行水利工程目标管理。水管单位要依法进行工程管理,落实管理责任制,全面推行水利工程目标管理,严格按照考核标准加强水利工程目标管理考核评定工作,规范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工程正常运行。

4、建立水管体制改革信息交流制度。为进一步掌握全省水管体制改革动态,及时通报各地改革进展情况,推广改革的好经验、好做法,省将建立水管体制改革信息交流制度,定期通报我省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动态。县每一季度将水管体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报省水利厅。

四、水管体制改革的实施步骤

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调查摸底和制订实施方案阶段。县应组织力量,对所属水管单位进行普查和典型调查,摸清水管单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依据省、市《实施方案》制订本县实施方案。水管单位定岗定编和经费测算及实施方案要在*年7月中旬前完成,经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政府批准实施。并报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先行点实施阶段。县根据实施方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水管单位作为先行点,进行跟踪研究。对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研究,及时处理。通过改革先行点,积累经验,以点带面,促进本地区的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省、市、县(区)水管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改革工作要在*年8月底前完成,并先行会同有关部门进行验收和总结。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案篇10

【关键词】水利枢纽;控制调度;工程运行

白屈港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江阴市境内,属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十大骨干工程之一的武澄锡引排工程的首要项目。工程以总设计流量为145m3/s白屈港抽水站和夏港抽水站为核心,配套13座调控水套闸,结合白屈港河及其它纵横相贯河道,形成了一个完善的防汛调水工程体系。

工程建成后,调度管理面临了新的挑战——如何协调平衡防汛、调水及通航间的关系,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调度管理,使工程综合效益最大,加上日益突出的生态调水需求都给枢纽调控增加了新的课题。为此,从2005年起,白屈港管理处对白屈港水利枢纽调度控制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枢纽工程投运至今累计引水60亿m3,排水29亿m3,其中抽水站接开泵引排水指令116次,各闸接启闭调度指令近2000次,全部指令执行到位,无一指令下达错误、执行错误或误操作,有效地执行了上级下达的调度方案,充分发挥了枢纽工程防汛排涝、引水灌溉,生态调水、船舶通航等综合效益,为江阴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

1管理体系是控制调度的基础

水利工程控制调度需要科学规范的调度管理体系。2005年,白屈港水利枢纽防汛调水工程体系逐步建成,为适应调度控制需要,作为白屈港水利枢纽的管理单位,白屈港管理处专门设立了调水科。由调水科负责白屈港水利枢纽的统一调度工作,担负着指令下达、综合协调、水质检测、水文监测、水情通报等相关职能。经过多年实践,白屈港水利枢纽逐步形成了科学规范的控制调度管理体系:由江阴市水利农机局依据水情、气候等因素,形成调度方案;方案由白屈港管理处负责实施,具体由调水科执行和监督。从调度方案决策,到指令下达、执行、反馈等各环节都实行专人负责制。形成了职能清晰、职责明确、程序规范的控制调度体系,从思想上、组织上有效保证了调度管理的科学规范。

2决策执行是控制调度的核心

白屈港水利枢纽的控制调度流程,可分解为四个阶段。

1、防汛调水形势分析阶段:在此阶段根据当时汛情、雨情、气象、水位、水质等相关因素,处于汛期或非汛期,分析判断防汛或调水形势,明确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2、调度方案拟定及决策阶段:根据水利工程的设计、实际工况,权衡技术、经济、行政(政治)等多种综合因素,拟订可行的调度方案。并对拟订的方案进行综合分析、决策。

3、调度指令实施阶段:按照控制调度体系及程序,经各级负责人签字后,以书面传真和电话确认的方式逐级下达调度指令。各闸站依照运行规范及制度,执行调度指令。

4、调度指令实施监督、反馈调整阶段:为了确保调度效果的实现,各闸站将执行情况及最新状况反馈给调水科;由调水科对指令执行的情况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有新情况出现,则及时按程序上报市水利农机局,根据情况及时调整决策,对各闸站的运行做出调整或变动,发出新的调度指令。

其中调度指令下达程序如图:

通过方案决策、指令下达、执行、监督、反馈的程序化和制度化,保证了指令执行的严肃性、正确性,用严格合理的程序来减少人为失误,确保了白屈港水利枢纽工程控制调度运行的科学和安全。

3制度建设是控制调度的关键

加强制度建设,是白屈港水利枢纽运行制度化和规范化又一保障。白屈港管理处根据上级防洪预案和生态调水需要,结合运行实际,制定《白屈港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处控制运行计划和调度方案》、《白屈港调水工程控制运行管理实施细则》和《防汛抢险应急预案》、《重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制度和预案。同时,针对各闸站制订了岗位责任制、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电力及机组操作的票证制度、运行检查巡视制度。并建立了包括《管理处发令记录》、《闸站接令记录》、《调水运行记录》、《水质观测记录》、《机组操作票》、《交接班记录薄》等在内的各种记录台帐,以及各工程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用各项制度和规程指导控制调度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从而保证控制调度工作的有序开展。

4工程完好是控制调度的保障

调度方案及指令的及时执行,需要各闸站工程设施完好。确保在任何时刻机泵能开得响、转得动,各闸门能开得出、关得下,江水能引得进、涝水能排得出,保持工程设备良好工况是做好工程调控工作的基本。多年来,白屈港管理处严格实施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做好工程设备的检查观测,及时发现工程隐患。同时,投入大量资金对枢纽工程设备设施进行维护和完善。在抓好硬件建设和管理的基础上,管理处始终坚持狠抓人员素质的提高。通过开展实施“一月一题、一季一试、一年一赛”的业务培训课题,并对相关预案进行有针对性的演练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了各闸站操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操作水平。

以今年7月大暴雨为例,在深夜接到上级开泵排涝调度方案后,白屈港管理处各闸站、职能科室能在最短时间做到人员迅速到岗,指令正确下达,机泵顺利开启,闸门调控到位,这与管理处长期坚持规范化长效管理是分不开的,与有一个完善的控制调度体系,以及调度控制的制度化、程序化是分不开的。

5科学调度是控制调度的方向

实现控制调度工作的科学化,就是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现代化建设,不断优化调控方案,提高调控效率。

一是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白屈港水利枢纽依托江阴市水文遥测遥视系统,可实时、直观、详尽地了解水位、雨量等相关信息。同时实施了水情日报制度,每天记录上报水位、水质、流向以及引排流量等信息。为科学调控,提供及时的决策依据,提高了指令执行力度。但是,目前白屈港水利枢纽信息化程度尚不高,现有系统稳定性及数据精度有待提高。需进一步完善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基于数字地理和实时水情、工情、灾情,结合汛情、雨情、潮汛预报的防汛抗旱决策支持系统,通过计算机模型预测分析汛情水情,为防汛抗旱或生态调水调度指挥决策提供方案选择。并为指挥调度提供多媒体信息服务,包括调度管理平台、水情遥测、视频监控、防汛信息查询、远程会商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