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劳动教育知识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47:22

大学劳动教育知识点篇1

一、加强教育思想的管理

要办好一所学校,要搞好学科的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首要的问题,就是加强教育思想的管理,从而达到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目的。

1.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巨大压力下解脱出来

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仍然是当前干扰学校教学秩序的一个公开的或潜在的不可低估的主要因素。这种“分数第一”的教育思想及其陈规陋习,限制着人们的思想与眼界,成了坚持劳动技术教育的主要思想障碍。为了端正教育思想,搞好劳动技术教育,我们必须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地更新观念,树立“三个面向”的教育观念。

2.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

各级各类学校要努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并适当加强劳动教育。只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才是我们需要的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

二、掌握学科特点,探讨劳技课的一般教育规律

掌握学科特点,探讨劳技课的一般教学规律,对加强劳技课的教学管理、提高劳技质量意义十分重大。

1.注意知识性,坚持培养技能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劳动技术课,它有自身内在的知识结构,组成了一个比较严密的知识体系,具有知识性和科学性的特点。但这门课程绝不是单纯传授知识,而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与技巧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教书不忘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克服单纯的劳动观点,也要克服“为了钱而劳动”的思想认识。只有坚持劳动教育的正确方向,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益。

2.注意实践性,坚持传授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劳动技术课不同于单纯的文化课,它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所以,我们必须拓宽和延伸劳技课的课堂教学形式。如果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就远远完成不了劳技课的教学目的,劳技课常常以校办工厂,校办农场、果园或挂钓厂以及手工作坊、养殖场、试验田等处为课堂。只有充分利用这些劳动基地来组织教学和进行劳动实践活动,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3.注意趣味性,坚持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现行的劳动教材,根据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兴趣广泛和注意力易转移等特点,注意趣味性,尽力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劳技课教师就要从这一特点出发,坚持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结合,注重在培养劳动习惯与劳动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学生个性的培养,鼓励学生把课堂学到的劳动技能与技巧充分地在课外或校外施展出来。我们曾到一所乡村中学参观教育成果展览,栩栩如生的泥塑,形象逼真的根雕,惟妙惟肖的小制作,精巧的图案设计与刺绣,妙趣横生的剪纸和千姿百态的动植物标本,都从不同的侧面坦露着青少年儿童一颗颗纯洁、善良的心灵,洋溢着少年儿童的聪明才智。走过这样的展室,令人耳目一新,如果每一个少年儿童都从小打下扎实的劳动技能的基础,那么对他一生的发展就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抓好教学的常规管理

劳技课的常规管理,同其它学科一样,必须抓好四个方面。

1.抓备课

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备好课就要做到:第一,理清教材的知识结构,明确重点和难点;第二,学习劳技课的教学大纲,明确目的和要求;第三,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理、心理特点及知识现状,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对某些学科、某些知识查漏补缺;第四,备方法,教学方法要因课、因人、因年级不同而不同;第五,要认认真真备好每一节课,坚持写详细教案;第六,要备教具。

2.抓讲课

讲好课,是一门了不起的教学艺术,涉及到许许多多的方面和内容,要敢于创新教法,不照本宣科,要注意摸索和研究劳技课的课堂结构类型,努力提高劳技课的讲课艺术。

3.抓辅导

劳技课的课上辅导和课下辅导,与其它文化课相比尤为重要。因为劳技课的讲授、演练、实践紧密相连,缺一不可,这种辅导,更多的是在实习的各种基地里进行,教师的辛苦程度是很大的。

4.抓考核

大学劳动教育知识点篇2

摘要:从学校体育工作地位和作用以及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来说明体育教师的劳动有其特有的价值,他们的劳动应该得到社会的草重。

体育教师从事的是学校体育工作,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他们的劳动价值,只有正确认识学校体育工作的特点和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才能正确评价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

一、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我国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有协调的发展,学校体育在其中承担着重要的教育责任。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个性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或长或短都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的学校生活,在这阶段,学生的身心状况不仅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以充沛、旺盛的精力从事文化学习,以健康的心态进行各种交往,还影响着学生今后能否很好地面对社会迎接各种挑战,适应紧张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论文百事通体育教育能实现这一功能,它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团结互助、热爱集体等优良品质,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另外,科学实践证明,体育锻炼能增强大脑的功能,培养敏锐的反应能力,灵活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及良好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使人变得更加聪明,有利于学习和运用科学文化知识。

学校体育是促进群众体育发展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战略措施。体育分为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群众体育是民族强弱的标志,竞技体育是国力盛衰的体现,而学校体育是二者的基础。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水平和体质水平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体育锻炼是影响他们最积极最重要的因素。青少年学生在我国人口总数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学校体育本身就是普及我国群众体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学生在学校不仅能通过体育运动增强体质,还能了解体育运动知识,掌握运动技能,并养成“终身体育”的态度和习惯,成为终生热爱体育运动的一员。另外,系国魂于民心的竞技运动始终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而竞技运动的基础也在于学校体育。许多优秀运动员都是经过学校体育打下的基础,最后才攀登上竞技运动的高峰。所以说,学校体育工作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竞技水平的高低。

二、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

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是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学而言的。其特点在于其他课程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思维活动使学生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技能,而体育教学虽然也要传授知识,但它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来进行。学生在反复练习中,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并在练习中得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成效。这样,在体育教学中就具有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高度结合和理论与亲身实践的高度结合这样两个显著特点。

大学劳动教育知识点篇3

文化革命,是工农群众知识化和知识分子劳动化。这是两位一体,就象一个人必须要用两条腿走路一样,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工农群众和知识分子各向自己缺乏的方向发展,才能彻底改变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不合理的状况,消灭两方面的落后现象,既消灭工农群众缺乏文化的现象,也消灭知识分子缺乏劳动观点,卑视体力劳动的现象,达到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准备条件。

为什么强调知识分子劳动化?

现在,可能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文化革命,既然是实现工农群众知识化,和知识分子劳动化,你为什么只强调后者而不强调前者呢?我们的回答是,我们党向来是重视工农群众知识化,也重视知识分子劳动化的。而在这里突出地提出知识分子劳动化的问题,是事出有因的。因出哪里?现在仍然有些人认为文化革命只是工农群众知识化,用不着知识分子劳动化,而有的知识识分子也说:“我愿意劳动,但是不愿意劳动化。”因就出在这里。“劳心”与“劳力”分裂,这是旧社会统治阶级造成的。“劳心”者总以自己具有知识为优越,而卑视体力劳动,这是几千年来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习惯势力。要消除这种旧的习惯势力,必须进行长期的思想斗争。对于轻视劳动,不愿意参加体力劳动的知识分子,就有时刻强调劳动化之必要。所以,我们强调知识分子劳动化,也算作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

实现知识分子劳动化,必须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现知识分子劳动化。正如林枫同志所说的:“知识分子不参加体力劳动,就不可能彻底改造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就谈不到又红又专。”两年多来的实践,生动地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大多数师生和知识分子,通过学校办工厂、办农场、上山下乡的途径,参加生产劳动,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根本变化。在参加劳动前,有些人认为知识是个人奋斗得来的,因此把知识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有的人参加劳动就想捞一把,学一点生产技能,取得个工人农民的头衔。这两种人追求的目标,仍然是所谓“高人一等”的资产阶级专家,其实质则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但是经过两年多的实际锻炼和思想斗争,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人已经认识到,知识来自于劳动人民,那些把知识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作为自己猎取名利的工具的资产阶级思想是可鄙的,劳动人民才是最高尚的,最没有利己之心的。因此他们下定决心要作一个普通劳动者,并且在知识分子劳动化的红专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共产主义教育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教育是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无产阶级教育同资产阶级教育的根本分界线;拥护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还是反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是无产阶级教育思想同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根本分界线。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坚持工农群众知识化和知识分子劳动化,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向共产主义过渡所必需的。但是执行这个方针是一场严重的阶级斗争。经过一九五八年以来的教育革命,批判了“为教育而教育”,“为文化而文化”,“为科学而科学”,“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分离”等等资产阶级方向,坚持贯彻了文化教育事业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方针,坚持贯彻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经过这场斗争,出现了文化革命的新高潮。我国的文化革命,还仅仅是开始。文化革命,是无穷无尽的,只要人类社会存在,这个革命就会不断进行下去。而在共产主义社会建成以前,文化革命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谁胜谁负的斗争。文化革命虽然取得了很大胜利,但是斗争并没有结束。文化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使知识分子劳动化,而知识分子劳动化又是个长期的斗争过程,是无产阶级思想与资产阶级思想的长期斗争过程。现在不是仍然还有人说:“我愿意劳动,但是不愿意劳动化”吗?不是还有人说:“工农知识化,知识分子尖端化,工人都上了大学,大学里就必须再办一个‘太学’我们就要成为‘太学生’”吗?不是还有的人在听到工人提升为工程师的消息时,先是“大吃一惊”,继而觉得“大势已去”吗?所有这些都是对文化革命的一种片面性的看法,这种看法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反动观点。

实现知识分子劳动化,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和劳动观点

大学劳动教育知识点篇4

[摘要]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及发展,以及对推动和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堪忧,主要原因是学生的法律意识水平低。对高职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的重点应劳动维权意识教育上,应采取相应具体的措施,这对推进和促进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和平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职业院校学生;法律意识;劳动维权意识;内容框架

一、问题研究的缘起

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的现象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称,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时一个与法律文化研究有紧密联系的概念,是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意识是从法律的角度感觉、认知、评价并且用以支配行为方式的意识,是人们将自己置身于法律世界、法律生活和法律秩序中的自觉性。

德国法学家鲁道夫・冯・耶林在他的法学名著《为权利而斗争》中写道:“自己权利受到侵害,不问来自何方,是来自个人乎,来自政治乎,来自外国乎,若对之毫无感觉,必是该国人民没有权利情感。是故反抗侵害,不是因为侵害属于那一种类,而是悬于权利感情之有无。”这种权利感情就是法律意识。

西方国家一般具有较长时间的法治传统,使得社会成员中逐渐形成了不同层次的法律意识,权利维护的意识实质是一种传统,少见专门予以教化的情形。而在中国人治的传统形成民众缺乏法律意识的状况。所以关于法律意识教育的研究在国内就有很大的必要性,这在高职学生的法律意识问题上表现尤为明显。

国家十一五发展计划提出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计划,我国职业教育规模日渐扩大,逐渐向教育体系的主流位置挺进,对关于职业教育的研究愈来愈受重视。然而社会对职业教育始终抱有偏见,职业教育被认为是“学业失败者”的教育,加之学生本身很多方面无法否认的原因,导致职业教育被看作是次等教育。高职院校的学生从文化素质上看的确与重点院校,多数本科层次的院校的学生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应该给高职生更多的关注。不能否认我们的学生步入社会会受到一定的冷遇,权益受损的几率远大于其

他类别的学生,所以要让我们的“产品”在“出炉”之前就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让法律

的权利义务的双向调整机制在他们身上发挥强大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现状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董瑶舆教授通过他的法律意识调查报告显示出:“人们的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与其文化程度成正比。

我们针对所在学院06级新生和04级即将毕业的学生抽样调查让他们回答相同的问题:(1)你认为高职生是否有必要接受法律意识教育?(2)当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维权?两组学生的答卷基本没有什么差异:90%以上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进行法律意识教育,不知道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维权。这预示法律意识教育对高职新生没有什么吸引力,对接受过相关法律知识教育的毕业班的学生来说也没有达到预定的目的。

调查研究发现高职学生法律意识最为薄弱的环节是劳动维权意识。劳动维权意识是指在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能感觉、认知、评价并且能用法律作为手段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是法律意识的一种。劳动维权意识的状况是一个社会的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折射,更能反映一个社会法治水平。所以高职院校必须加强高职生的法律意识教育尤其重点加强劳动维权意识的教育。

三、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重点

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重点在于劳动维权意识教育。劳动维权意识教育能有效促成学生多层次法律意识的形成,使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法律去观察、评价社会问题,在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时候能主动、积极地运用法律武器予以维护,为其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宏观上说,职业院校学生具备劳动维权意识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需要。依法治国作为基本方略,这在我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巨变。它表明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这种巨大变化,在客观上要求我们的学生要树立法律意识,要学会用法律的精神看待社会,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劳动权益。

微观上看,树立劳动维权意识是职业院校学生自身的需要。职业院校学生是社会生活中一个具有特性的群体,文化素质上的确与重点院校,多数本科层次的院校的学生有一定的差距。基于社会的偏见,高职学生权益受损的几率远大于其他类别的学生,所以作为一种“准弱势群体”他们需要具有较其他人更强的法律意识。增强权利意识,是学生自身的需要,另外从深层面上看,也是职业院校生存的基础。

四、劳动维权意识教育途径与内容

(一)劳动维权意识教育可采途径分析

劳动维权意识教育的途径常见的有三种:(1)定期的知识讲座,采用专题的方式,今天一个话题,明天一个提醒。这种途径最大的缺点是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2)毕业前的集中培训,这是典型的应急措施,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所以给人的印象是纯粹走过场;(3)专门开设劳动维权意识教育必修课。基本途径为:以《法律基础》课为知识铺垫,开设劳动维权意识教育方面的课程,并且将该课程作为所有学生的必修课。在整个高职学段的中间学期开设。在目前没有系统教材可供直接使用的情况下,自编教材。

通过比较,我认为专门开设必修课的方式合理且实用:能克服匆忙过场的应付式教育的弊端,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利于学生的消化和吸收,达到预期的目的。其实劳动维权意识教育必修课的开设比现时很多强制的所谓的必修课的实用价值不知要高出多少!

(二)劳动维权意识教育的内容框架

1、最基本的法律知识。高校都开设有《法律基础》课程,尽管这门课程的内容越来越少,教材越来越薄,但却是学生接触法律基础知识的重要媒介。职业院校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拓展这方面的教学内容。

2、劳动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国家的劳动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毫无疑问应该成为学生劳动维权意识教育中的最基本内容,同时还必须涉及地方的劳动法规与政策。

笔者曾专门研究过相关的案例,同样的争议在不同的地方因政策上的差异,处理的结果也相差甚远。

关于劳动者的养老保险争议属不属于劳动争议、进入诉讼中应不应受理?有认为社会保险争议属于劳动争议案件的受案范围的,也有认为不属于劳动争议案件的。

关于6个月的时效问题、追讨工资的时间的问题,各地做法各异。大部分地方根据劳动法规定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期限是6o天,所以实践中劳动报酬只保护60天,对工资的追索也以此为限。可上海地区的司法实践却与此不

同,有自己独特的做法。

应当教育学生到任何一个地方工作务必特别关注本地的劳动政策与法规,这种关注在中国现时特定的环境中甚至应当甚于对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关注。这需要教师付出很大的努力,着力搜集各地主要的劳动政策与法规,汇总编辑,罗列比较。这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整理的材料应当是开放性的。通过自编材料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大致了解如何理解地方的劳动政策与法规,能积极主动地发现其特别之处。这样学生走出校门后就能自觉地对这方面予以必要的关注。

(3)救济的途径。我国目前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程序为一裁二审制。其实劳动权益受侵害时,还有一种救济途径:劳动监察,并且劳动监察办案时不向当事人收费。

3、基本的合同知识。劳动合同虽然受《劳动法》调整,但关于合同的基本内容还是同《合同法》密切关联的。学一些《合同法》的知识非常必要。

4、某些习惯的养成教育。教育学生养成留存相关劳动关系的等方面证明文件的习惯也应该成为劳动维权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也就是养成保留证据的习惯。

5、时间观念教育。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是指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在法定期间不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而丧失请求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保护其权利实现之权利的制度。建立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劳动争议中的权利被侵害当事人尽早申请仲裁,不至于使仲裁时效起点长久或无限后延。这一制度有利于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虽然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制度并不合理,但在现行法修订之前,一定要严格遵守时效的规定,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大学劳动教育知识点篇5

(一)对“五育”的概念术语表述不全。在对“五育”概念术语的表述上,对德、体、美、劳四育进行了近乎规制性的表述,分别是思想品德教育、体育卫生教育、美感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但对智育却没有进行表述,在所有的《教育学》教材和有关教育著述中都是如此。

(二)对“五育”中部分内容的概念术语和概念内涵表述不当。德育的概念模糊,内涵不恰当扩大。在传统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中,德育的概念比较模糊,概念术语和概念内涵表述不一致。对概念术语表述为思想品德教育,而对概念内涵的表述却是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在一些教育著述和诸多的《教育学》教材中都是如此,如朱作仁主编的《教育词典》[7](p824-825)、靳希武主编的《教育学》[8](p231)和邵宗杰等主编的《教育学》[9](p151-152)等。既然概念术语明确表述为思想品德教育,那么概念内涵中的政治教育到底是属于思想教育呢,还是属于品德教育,或者是包含在两种教育内?这样的概念不仅显得比较模糊,而且内涵不恰当地扩大了。事实上,思想、政治、道德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并不存在从属和包含关系。相应地,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也是有区别的。首先,从内容看,思想、政治、道德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有不同的内涵,道德不能代替政治和思想,政治也不是道德和思想的附加成分。其次,从方法、途径看,“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各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不能以一样的方法,通过一样的途径,遵循一定的原则来实施。”[10]政治教育一般是单一性的①、灌输性的、强制性的,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性的,并有不可选择性;道德和思想教育则是多样性的②、引导性的、柔性的,有理论上的传授,也有各种活动中的感知、熏陶、体验等。学生的学习主要是理解性的,并有主观选择性。因此,用泛德育的理念来界定德育,就造成德育内容繁杂,内涵不恰当扩大。

(二)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不清,内涵不合理缩小。几乎所有的《教育学》教材都把劳动教育表述为“劳动技术教育”,如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的《教育学》[11](p352)、扈中平等主编的《现代教育学》[5](p146)和陈新宇等主编的《中学教育学》[6](p165)等,包括劳动教育和劳动(或职业)技术教育,前者指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教育,后者指劳动(或职业)知识和技术教育。从概念术语看,表述是不清楚的,字面上看似乎就是“劳动的技术”教育,“劳动”是“技术”的限定词,而使用起来却混淆难分,不知到底是讲劳动观念教育还是讲劳动知识、技术教育。从内容上看,表述不全面。劳动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在当今社会,脑力劳动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劳动,在劳动总量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即使是在体力劳动领域,随着人们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的提高,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已经相互融合。而在诸多的《教育学》教材中,都把劳动技术教育(由于概念混淆不清,姑且把此处的“劳动技术教育”当作狭义的,即劳动的知识和技术教育)限定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内,讲的是了解劳动过程、会使用劳动工具、掌握劳动技术等,忽视了其他脑力劳动领域。由此可见,劳动技术教育的内涵被不合理缩小了。

(三)体育的概念表述不一致,内容混淆。有的《教育学》把体育表述为“学校体育和卫生”,如靳希武主编的《教育学》[8](p279),有的把体育与卫生保健合在一起,如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等编的《教育学》[4](p235)和邵宗杰等编著的《教育学》[9](p222)。这不仅使体育的概念表述不一致,而且把体育的内涵不合理扩大了。体育和卫生保健教育虽然有联系,但并不是同一范畴。从内容上看,体育包括知识和技能,卫生保健只有知识而无技能。并且就“知识”这一范畴而言,体育和卫生保健也不相同,体育有田径、体操、球类、武术、游泳、游戏、军事体育等知识,卫生保健则包括教学卫生、生活卫生、生理卫生、环境卫生等知识。从教育方式方法上看,体育既有理论上的传授,也有技能上的训练,而卫生保健却没有技能训练的成分。

(三)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不完善,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一是未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现代社会需要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而综合素质中就包括心理素质。反映在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上,就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也正是我们正在实践着的。虽然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诸多的教育学著述中,在论述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时都没有提到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在最近出版的一些教育学教材中才有所提及,且非常简略不成体系,如陈新宇等主编的《中学教育学》[6](p166)。虽然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已经自觉实施,但在作为指导教育工作实践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中不能明确提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缺陷。二是未提出良好个性品质的教育。教育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三步曲:从古代和近代只关注知识技能的传授,到现代既注重“双基”又注重智能,再到当代既注重“双基”又注重智能开发培养和完美个性品质的养成。同一性、模式化的人才培养已经成为过去,多样性、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是时代的要求和潮流,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的责任和使命。虽然我国《中学德育大纲》中曾提出“身心卫生和个性发展教育”[9](p162),但传统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没有提出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在各种教育著述中鲜见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仅有个别论著在论述德育时提到一点,但也不是作为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提出的。

二、对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的当代诠释

(一)德育改为思想观念教育。概念表述为:“培养学生形成认识事物、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正确思维方式、正确观念、正确态度、正确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内容包括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四个方面的教育。世界观教育包括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政治观教育包括政治理论知识、政治鉴别和政治取舍、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等方面的教育,道德观教育包括共产主义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包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和取向、职业价值判断和取向、自我价值认知和体现等方面的教育。由于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都属于思想观念的范畴,因此将其改为思想观念教育更合理,并且避免了原来“德育”概念内涵上的不合理扩大。这个改变并没有改变德育的实质,仍包括思想、政治、道德三方面的教育,同时增加了价值观的教育,使教育内容更丰富。

(二)智育定位为智慧教育。概念表述不变,内容在原有基础上应有所扩展。科学文化知识是智慧之基,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的就在于开启智慧之门。智力和能力既是以知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又是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智慧,智能与智慧本质上是一致的,智能的开发培养其实就是智慧的开发培养,因此把智育定位为智慧教育是合理的。

(三)美育仍称审美教育。概念表述不变,内容除了原有的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生活美外,增加科学美。在教育方法和途径上,应增加“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科学鉴赏活动和科学研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味科学美、发现科学美,以激起对科学的热爱,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并为创造科学美奠定基础。

(四)体育改为健康教育。概念表述为:“向学生传授健康、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相关基本技能,增强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内容包括生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生理健康教育包括“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生理知识教育”和“卫生保健知识教育”三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学基础知识”、“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培育与养成”和“心理障碍的预防、调适和矫治”三部分。这一改变更能适应当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体现了教育的时代特点。

大学劳动教育知识点篇6

   一、知识失业的成因

   知识失业是指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的劳动人口的劳动边际成本大于边际劳动力的现象,也就是知识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和合理的配置,知识劳动力处于失业或隐性失业的状态。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分析,知识劳动者较普通劳动者拥有更高的劳动生产力,主要是知识劳动者接受了高等教育及专业培训。所以,知识失业的主体主要是指接受过大专及大专以上水平的普通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目前,学术界所研究的知识失业现象事实上可以视同为大学生失业现象。知识失业与其他形式失业的原因不同,一般都具有较复杂的经济和社会原因。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展、大学生的供给结构与产业结构脱节、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政府的职责缺位等都有可能会造成知识失业现象的发生。

   (一)知识劳动力的供需结构失衡

   1.知识劳动力的总量供需失衡从总量上看,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迅速变化导致目前我国正处于劳动力的供给量最丰富的时期,当下,我国适龄劳动力人口总量是8亿,在现有经济结构和假设GDp年均10%的增长率下,我国每年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仅有1000万个,而每年急需就业的人数超过2400万人,其中知识劳动力占四分之一强,而事实上,这1000万的就业岗位中适合大学生的更少。所以,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将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其就业压力可想而知。而在这样日趋严峻的就业环境下,我国普通高校的招生人数从扩招以来一直以高于GDp增长率近一倍的速度在高速增长,总供给在不断增长,而总需求却增长缓慢,无疑会造成劳动力的严重过剩和积压,知识失业的结果在所难免。

   2.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失衡大学生的供给结构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需求结构不对称同样导致岗位空缺和失业并存的结构性失衡。从现实情况看,为了应对招生竞争,许多高校热衷于扩大热门专业的招生规模,这是需求带动供给增加的市场竞争中的必然反应,但在决策中,往往会因为信息交流和传递的不充分产生资源合理配置的风险以及扭曲。因为,高等教育培养人才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在这个周期内,经济发展充满变数,信息传递需要时间,根据传递的信息进行专业调整更需要时间,而学生在毕业后面临的市场需求和经济环境又可能会发生更大的变化,所以,教育供给往往滞后于社会需求,这必然会导致结构性失业的产生。在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比其他产业强很多。据统计,每投资100万元可提供的就业岗位,重工业是400个,轻工业是700个,服务业是1000个。从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来看,2001年以来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40%左右,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在70%左右。第三产业比重过低,不仅制约了普通劳动力的就业容量,也限制了对知识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呈现出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落后、地区布局不合理、技术水平低等特点,可以说,落后的产业结构无力为高考扩招带来的劳动力结构猛然升级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也是知识失业存在的原因之一。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等制度性因素的制约我国经济结构的二元特征十分明显,由此也构成了劳动力市场制度的二元性:一种是工资收入较高,工作稳定,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的主要劳动力市场;另一种是工资收入较低,工作不稳定,几乎没有或很少有社会保障的次要劳动力市场。如果劳动力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即劳动力流动是无成本的,这样,大学毕业生会首先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上搜寻工作,如果在这类市场上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就会在次要劳动力市场上暂时先就业,边工作边搜寻更好的就业岗位。但事实上我国劳动力市场并非充分竞争的,仍存在比较严重的制度性分割,它既有城乡之间的分割,还有城市中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之间的分割,大学毕业生一旦去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意味着他不仅要放弃主要劳动力市场高收入的预期,更主要的是若要再离开,就会面临很高的工作转换成本,包括工作接收成本、离开成本以及和原单位的交易成本。[1]另外,由于人力资本专用性的特点,大学生具有的人力资本不会自然保值,如果选择了次要劳动力市场,意味着其专用性的人力资本会长期处于闲置状态而逐渐贬值,如要转换工作则有可能会因为丧失了原有的专用性人力资本而不具备就业竞争力。因此,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一般会首先考虑在城市就业,甚至宁愿失业也在所不惜,这样,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现象必然发生。

   (三)过度教育与知识失业相互促进过度教育是指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超过其从事的工作所要求的水平,从而使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劳动者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实现不了他的职业期望,由于对所从事的工作不满意而引起劳动生产率下降这样一种现象。过度教育是否是引发知识失业的主要原因,目前学界仍有很多争论。但不能否认的是,1999年以来持续的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是在我国内需不足的情况下,为了拉动内需而采取的超常规行为。按照国际上的一般标准,在人均GDp达到2500美元以后,高等教育大众化才开始到来,但我国的人均GDp刚过1000美元,2005年高等教育在学人数就达到21%,已步入世界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短短6年内翻了两番,[2]但是,由于就业市场的不成熟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没有增加反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而绝对下降,出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观人才需求与真实人才需求的严重脱节。最终,接踵而至的是教育层次的拔高、知识失业现象严重。

   (四)政府对大学生人力资本市场调控不够2003年以来,在大学生就业中“市场主导”原则被正式确立,也意味着在分配和安置大学生的环节政府选择了退出。应该说,坚持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方向是正确的,但也必须认识到,如果纯粹依靠市场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必然留有后患。因为大学生是一种纯公共物品,不仅大学生的培养和生产需要政府依靠公共财政机制进行积极的干预,而且在大学生的配置和安排环节也需要政府的积极介入,只有这样,投资于高等教育的大量公共财政资源和具有较高人力资本的大学毕业生才不至于过度浪费。[3]另外,大学生的就业观念等因素也会造成知识失业,不论哪种原因引起的知识失业都意味着凝结在大学生身上的人力资本的闲置和浪费,意味着其投资不能得到预期的回报或收益减少,也预示着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的风险在增大。

   二、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的风险

   按照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投资本质上就是通过对人的投资,来提高人的生产能力和收入能力的一切活动。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化教育,在个人全部人力资本投入和积累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在未来为个人带来巨大的利益回报。因此,对于个人来说高等教育是最为有效和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而高等教育个人投资风险是指在高等教育投资过程中,由于与之相关的各种变量的不确定性,使个人这一投资主体不能获得预期收益或遭受损失。即个人对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有可能在未来不能得到预期的回报。[4]高等教育个人投资已伴随着我国教育市场化的步伐成为一项最为重要的个人消费性投资,知识失业现象的加剧,直接威胁着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的收益和预期,形成了较高的投资风险。对于个人这一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来说,就业风险是高等教育个人投资风险的首要风险,同时衍生出专业风险、教育过度风险和预期收益风险。

   (一)就业风险就业风险是指由于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和个人预期的不完善性,毕业生可能遭受失业或从事与学历不匹配的职业的风险,往往使他们承担零收入或工资收入低于预期目标的结果。[5]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风险来自于多个方面:一是从就业市场来看,就业市场规模的大小及成长性的优劣、就业市场的稳定与否、就业市场的流动性的大小、就业市场的竞争程度等都会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风险。二是从获得就业机会的可能性来看,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在就业机会的获得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劳动力市场上,就业机会的获得并不一定与个人知识存量成正比,这给不少缺少社会资本的高等教育投资者带来较大的就业风险。三是从就业的最终结果来看,好的工作能带来较好的投资回报,差的工作只能带来较低的投资回报,而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则意味着高等教育投资的失败,意味着高等教育的预期收益为零。据统计,截至2009年7月1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68%,这说明有32%(超过195万)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如期就业。如此多的大学生就业失败不仅使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的成本变为沉没成本,也使低收入的家庭因此债台高筑。

大学劳动教育知识点篇7

我在给青岛市第十五中学初中三年级学生讲《劳动技术教育》时,曾经和学生谈起过:钱是货币交换的证件之一。假如,摆在我们面前有一宗钱和得到一宗钱的方法,让我们在这其中任意选择一样,你选什么?

现在用同样的问题问大家,仅供构思和讨论之用。

我想大家会有:“选择得到一宗钱的方法”的共同想法吧。在我这儿还真正有这样一个获得极大物质丰富以及继续发展的科学方法,并且可以同时带动起精神文明和推动政治文明,从而使社会文明得到飞速发展的思想方法,这就是党、国家和人民很想、也很需要得到的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的诞生与发展

1993年,在青岛市第十五中学我接任了《劳动技术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2002年,青岛市教委指令,中学《劳动技术教育》改名为《中学综合实践教育》,与此同时又成立了少年科学院。

⑴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以剪纸、木刻、电烙画、建筑模型、机械等几件事物的制作,作为对人用脑动手的基础技能训练。那么,剪纸、木刻、电烙画等项目,是一个通过对万事万物的形象转化来完成作品创作与实践的引导教育。

⑵中学综合实践教育

综合实践教育,是在《劳动技术教育》所设各制作项目基础上,又增设了对丝网花、陶艺、木工制作、摄影、电子技术、机器人等项目的制作。

⑶对《劳动技术教育》、《中学综合实践教育》进行小结

在《劳动技术教育》和《综合实践教育》教学研究中,可以了解主导本学科知识的主要思想和探究意途,在于把握宇宙间万事万物。所谓万事万物是指,苹果、香蕉等食物类;衣物、家具、电器、交通工具、探险工具、嫦娥号月球探测等用具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地理、历史等知识类;工人、农民、、教育、医学、商业、各级领导阶层等各行各业;等等所有事物(为了方便起见,以下称之为:万事万物或知识、事物)。对于如此庞大范围的事物的探究,应该是一个方法问题的探究。

假如,我们把握了探究万事万物的方法,那么,对素质教育的探究就由最基层的劳动技术教育和综合实践教育,转化成科学技术教育的普及教育阶段。

⑷科学技术教育

任何事物的形成都是发明创造,且都含有发明创造规律。以认识发明创造和发明创造规律为主导思想,形成知识体系并在教育、教学的实施(知识、事物的科学表现形式)中形成了科学技术教育。那么,科技教育是素质教育在劳动技术教育和综合实践教育的基础上,产生的第一个实质性的飞跃式发展。

⑸科学技术发展教育

任何知识、事物的形成与发展,都属于发明创造和发明创造发展,属于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发展。以《科技教育》知识体系,为人认识知识、事物的科学表现形式基础,经过周而复始循环的发展轨迹(图略),转化成理性认识(对知识、事物的科学表现形式,及内涵和外延的理解、认识),形成科学技术发展教育的高级知识体系。那么,科技教育就在飞跃式发展中转化形成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就是创造极大物质丰富的方法。

…………

2.意义

将拥有了的创造极为丰富的物质方法,形成知识体系,并实施于学校教育中,就是科学技术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教育。物质是没有思想,不辨正误的。为了让物质能够完全为人类谋取利益,服务于人类,在运用科学技术创造极为丰富的物质和推动科学技术得到发展的同时,还要带动人表现思想意识的精神文明和推动政治文明的融入。这就是素质教育。

以普及科技教育、科技发展教育,为开创物质文明的基础,与此同时带动起人类思想意识的精神文明,推动政治文明,就形成了社会文明的飞速发展。

大学劳动教育知识点篇8

关键词职业师范教育;劳动教育;学前教师教育;幼儿园教师;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20)23-0072-05

中共中央、国务院2020年3月20日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1]。劳动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备受关注,这对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出新要求。职业师范院校是培养一线学前教师的摇篮,职业师范教育中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可以提高幼儿园教师开展劳动教育的职业能力,增加劳动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比重,推动我国开展劳动教育的质量。但劳动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未获得独立地位,在职业师范教育中对此也关注不足,这些不足导致幼儿园教师对劳动教育的弱化,进而导致幼儿出现劳动意识淡薄、动手能力差等问题。因此,分析职业师范教育中劳动教育的现存问题并提出可实施的解决路径,是提高职业师范教育中劳动教育地位的必然要求。

一、劳动教育对幼儿园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的新要求

(一)劳动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1.劳动教育的本质内涵

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对劳动教育的内涵进行了阐释。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教育是对年轻一代参加社会生产的实际训练,同时也是德育、智育和美育的重要因素,能培养人的道德品格和智力品格。”[2]另有学者强调:“劳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和养成劳动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3]本文认为劳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能有效提升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素质,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思想观念和劳动技术能力,并使学生养成良好劳动行为习惯。

2.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

《意见》中强调:“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4]劳动教育的具体价值包含以下两点。

第一,劳动教育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从古至今,很多教育都是单一地从思想意识层面来增强人的知识,遵循身心二元论的思想,这完全割裂了身体和心理之间的联系。全面和谐发展则意味着要达成一种身心的和谐,劳动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劳动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智育、体育、美育也都能以实际体验为基础,在劳动实践中不断渗透。

第二,劳动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劳动价值观。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当前有很多学生出现不想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情况,这表明当今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学生没有对劳动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而影响其人生观、劳动价值观的形成。所以,要通过劳动育人,通过劳动教育感化人,促进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

(二)劳动教育对幼儿园教师职业能力的诉求

1.从单一走向全面

劳动教育对幼儿园教师能力的要求并不是单一方面的,而是整体意义上的,即对其能力的要求更加全面,不仅要有环境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等能力,更要具有卓越的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的能力。教师不仅是教育的实践者、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教育的研究者。在不断的“实践—沟通—评价—反思—实践”循环中,实现劳动教育效果的不断提升。

2.从感知走向实践

劳动教育需要基于儿童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因此更加需要教师具备实施劳动教育的能力,在入职前学习劳动教育的相关知识、课程,在入职后给儿童提供“做中学”的机会,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教育机会,适时开展劳动教育。

3.從预成走向生成

过往教育过程中更强调幼儿园教师在活动之前的预成能力,提前设计好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甚至是教育情境。预成能力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儿童的学,忽视了教学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使教学变得僵化,很容易造成教师的“一言堂”,儿童不易对教育内容形成深刻认识。而新时期劳动教育更强调教师的生成能力,教师要在实际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形成有意义的对话教学,要具有教育机智,能够及时捕捉到教育机会,对教育内容作出灵活适宜的调整,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性,促进儿童主动思考和自主探究,达到深度学习。

二、学前职业师范教育中劳动教育开展现状

(一)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与理解偏差

劳动思想观念的核心是劳动价值观,是对劳动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它决定着学前职业师范学生对于劳动技术知识的态度及能否形成正确的劳动行为习惯。当前很多学前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与理解存在偏差,学生轻视劳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学生成长过程中缺少劳动。从社会背景来看,新生代大学生从小物质生活优越,大多没有劳动体验,因此没有对劳动形成正确认识,对劳动教育不理解、不认同。第二,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影响。目前社会上有些贪图享乐、急功近利、好逸恶劳的人,很多学生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不足,就会盲目跟从这些人的思想和行为,严重影响学生的日后发展。第三,社会普遍重视应试教育,忽视劳动教育。在“唯分数至上”的社会观念里,一切不量化成分数进行评价的或与考试等无关的教育内容都是无用的。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学生都更重视专业文化课程的学习,对于劳动教育的观念较为淡薄。第四,很多教师将劳动作为一种惩罚的手段。如学生犯了错误,老师罚他负责值日、搬东西等。惩罚的目的是对学生的某个错误行为的控制和抑制,惩罚给人带来的往往是负面的情绪体验,是对劳动教育的消极强化,这样会使学生不能感悟到劳动的积极意义和价值,学生就会逐渐地反感劳动、厌恶劳动、逃避劳动,那么学生自然地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判断。总之,当前学生对劳动教育存在不理解、理解偏差甚至理解错误的情况。

(二)开展劳动教育的措施不足

在师范教学质量评估、学前专业学生就业需求强劲的背景下,如何达到质量评估的量化结果以及如何提升学前职业师范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各职业师范院校关注的焦点。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劳动教育,职业师范院校鲜少关注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处在被边缘化的位置。

第一,培养标准中少有关于劳动教育的内容。培养标准解决的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目前职业师范院校培养标准大多涉及职业道德、学科知识、实践能力等方面,但很少体现劳动教育方面的内容。如果说课程设置是弓箭,那培养标准就是靶子,没有明确的靶子作为目标,箭就会射偏。没有明确的劳动教育的培养标准,那么要培养学前职业师范学生的劳动思想观念、技术知识、行为习惯就更无从谈起。

第二,课程教学体系中较少设置与劳动教育相关的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其一,关于课程内容。目前学前职业师范院校的课程内容设置中鲜有单独将劳动教育作为一门课程。现有的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基本分为三种:一是基于学校统一安排的劳动实践活动,但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二是在其他课程中有所涉及,但时间短、内容少、效果差,而且有些劳动教育内容已经变得陈旧,背离了时代要求,但教师却没有对其及时更新和创新,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三是专业性实践课程,例如幼儿园实习、见习等。其二,关于教学过程。现有的劳动教学过程缺乏难度适宜性和可操作性,形式主义比较严重,教师设置的教学过程没有难度、不够深入,就会导致学前职业师范学生在劳动学习中并没有获得思想、知识、行为方面的提高。久而久之,学生自然认为劳动教育没有用,总是处于“应付”劳动教育的状态,进而影响其正确劳动思想观念的形成。其三,关于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质量的判断。在教学评价方面少有针对劳动教育的评价,缺乏劳动教育相应的评价标准与考核机制。现有的劳动教育评价还存在论断主观、形式单一等问题。不适宜的劳动教育评价势必会影响学前专业学生参与劳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其劳动素养的形成。据此可以看出,当前职业师范院校课程教学体系比较固定,劳动教育相关的教学内容不系统不连贯且缺少时代性,缺少关于劳动教育的适宜的且具有操作性的过程安排以及灵活、多元的评价方式。

(三)缺乏劳动教育实践

目前学前职业师范学生普遍缺乏劳动实践的时间和机会,教师在劳动实践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劳动教育技能的培养。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从课时安排来看,缺少劳动教育实践课时。目前职业师范院校培养方案整体上缺少实践课程的课时安排,已有劳动教育课程中也呈现出理论课多、实践课少的态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劳动教育中缺少了实践,就会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它应有的效果。

从实践时间来看,劳动实践时间短,无法将内容深入内化。时间是进行深度学习的有力保障。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5]。深度学习要求在实践中逐步加深理解,再通过反思以发现新旧经验、知识间的联系,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但由于目前的劳动教育实践时间较短,大多数学生对于劳动教育内容还停留在浅层的学习阶段,不足以深入提升劳动技能。

从教学方式来看,缺少对学生实践过程中的技能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忽视了“做中学”的独特价值。技能是一个在教师指导和不断刻意练习下,通过同化、顺应,从“不平衡”慢慢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建构过程。由于学生就业需要,很多院校把职业教育技能作为培养的重点,没有凸显出学生实践劳动技能的培养。

综上所述,职业师范教育作为培养未来优秀教师的教育,开展劳动教育就更为必要和急迫,但从实际情况分析其劳动教育仍亟待加强。

三、学前职业师范教育中劳动教育开展策略

生产劳动与智育、体育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当前,针对学前职业师范教育中劳动教育所存在的不足,可以从強化理论、提升标准、系统培养、重视实践等方面促进劳动教育和学前职业教育的相互融合。

(一)强化理论,提升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

当前学前职业师范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存在理解与认识的偏差。针对观念上的问题,重点是要强化理论。学前职业师范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学前职业师范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让劳动教育观念在学生心中扎根,引导学生理解劳动教育的真正内涵,进一步认识到劳动教育对教师职业的重要性。只有学前教育师范学生形成了对劳动教育的正确认识,才能在入职后的幼儿园教育中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提升学前职业师范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充分利用社会舆论引导学生认识劳动教育的意义。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微博、企业号等学生热衷的社交媒体在学校范围内宣传劳动教育,报道相关劳动模范人物事迹,开展朋辈交流会,组织“劳动月”“劳动日”等活动,为有劳动经验的学生提供交流平台,发挥榜样的力量,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劳动,感悟劳动的意义,提高学生内心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让学前职业师范学生发自内心地接受劳动教育。

其次,积极支持学生参加教育实习、勤工助学等社会劳动。新时代倡导的劳动教育不仅仅是学习农民、学习工人等,更重要的是树立爱劳动、崇尚劳动的理念与认识。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只有将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实践层面反思劳动教育理论,才能将其反馈到对劳动的认识上。

最后,教师应该时刻注重对学生劳动教育观念的指导。部分学生之所以没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就是因为受“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职业启蒙教育与劳动教育联系在一起,让学生重视劳动与实践的地位,扭转关于劳动教育的错误观念,认识到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的目的都不是为了取得高分和成就,而是踏踏实实地为社会作出贡献。

(二)提升标准,构建专业劳动教育培养体系

当前学前职业师范教育中没有构建专门的劳动教育培养体系。针对开展形式上的问题,重点是要制定标准。在学前职业师范教育过程中确立专业的劳动教育培养目标,不僅能让教师和学生都更明确劳动教育的目的,还能有更充足的教育依据,为后续开展的劳动教育提供方向。学前职业师范教育构建专业的劳动教育培养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要将劳动教育纳入学前教育师范生人才培养计划。职业师范学校要从政策、培养计划等方面保障劳动教育的开展,制定可实施的教学计划,并设置劳动教师岗位,聘请专业的劳动教育教师,为学生提供劳动教育的场地。劳动教育培养体系应在劳动教育理论指导下,涵盖特定的培养目标,具备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管理体系、课程体系等,应是一项涉及多项工作的系统工程。

其次,要形成完备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将劳动教育与教学实习、社会志愿服务等充分结合,建立一套合理高效的劳动教育评价方案。评价的内容包括对劳动教育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具体劳动两方面。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包括对教师开展劳动教育课程的情况、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方法手段等的评价,以保证劳动教育教学的质量。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主要是对师范生参与劳动的态度、行为等。多元主体评价,既能保证评价的结果公平,也增强了评价的深度和广度。

(三)系统培养,构建劳动教育相关的课程教学体系

当前学前职业师范教育中没有构建劳动教育相关的课程教学体系。针对这一问题,重点是形成课程教学体系,落实系统培养。课程是开展教学的载体,传统意义上的课程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并规定学时与学分及具体的学习内容和相应的学习模式。但对于劳动教育来说,不仅仅要设置专门的课程,还应该让劳动教育贯穿到课程体系的每一个过程,让劳动教育课程既有理论根基,又能落地生根。

首先,根据学前职业师范学生的特点和幼儿园教师的岗位需求设置基础性劳动课程。课程实施可以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也可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在线课程,如建立虚拟仿真平台,这种形式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程的兴趣,并从仿真实验中体验到劳动与实践的意义。

其次,多为学前职业师范学生设置专业性劳动课程。专业性劳动课程具体包括学前专业启蒙课程及幼儿园见习、幼儿园实习、幼儿园顶岗培训实习等课外实践环节。只有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性劳动素养培训课程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将劳动教育放在与其他专业课同等的位置。开展专业劳动课程可以让学生直接体验到职业的兴趣,磨练职业意志力与责任感,增强对未来即将从事职业的信念。

最后,为学前职业师范学生设置拓展性劳动课程。拓展性劳动课程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和劳动文明程度,主要包括道德修养、创新创业、艺术文化、志愿者服务活动等。该类课程可以与“第二课堂”结合,如可将个人文明行为、参与志愿活动的次数及寝室卫生情况等纳入到评价考核中,达到考核目的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自我修养。

(四)重视实践,增加学生实践劳动教育的机会

大学劳动教育知识点篇9

【摘要】劳技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定劳技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劳动的意识单从课堂上教是无法获得的,只有让学生深入社会实践,才能感受劳动的快乐。本文从陶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观点出发,阐述生活、社会与劳动技术教育的关系,强调要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以生活教育为源泉,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关键词生活实践;劳技教育;源泉

劳技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定劳技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早在1981年4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说明指出:“中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既能动脑;又能动手,手脑并用,全面发展。”劳技教育是把劳动教育与工农业生产、社会服务性劳动的技术教育结合起来,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也为他们将来的就业准备一定的条件。说穿了,劳技教育就是为生活生产服务,也只有为生活生产服务的教育,才是活的教育。

陶先生在《创造的教育》一文中说过:“创造的教育是怎样呢?就是‘以社会为学校’、‘学校和社会打成一片’,彼此之间,很难识别的。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我们要把学校的围墙拆去,那么才可与社会沟通。这种围墙不是真的围墙,是各人心中的心墙。各人把他的感情,态度从以前传统教育那边改变过来。”所以,我们要以社会实践基础,以生活教育为源泉,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学生的劳技能力。

一、生活实践是真知识的积累

陶行知说过:“我们真正指南针只是实际生活。实际生活向我们供给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解决。我们朝着实际生活走,大致不至于迷路”。我们进行劳技教育,并不仅仅是为了上课而教育,而是把劳动的意识建立在学生的思想中,将学生在学校里所学的技能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最终为我们的生活服务,所以,劳动技术教育要与生活密切联系。杜威在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开篇就明确指出:“教育是生活的需要”。陶行知也一再强调“为了生活而教育”、“依据生活而教育”,培养活生生的人。留心近年来的初中劳动技术教材,有关生活生产课程的内容越来越多,其落脚点在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我们江苏省的初中劳动技术教材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师可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学校特色的教材进行有效的劳技教育。我们学校所处地电子科技厂家较多,以电子技术教育为我们的教育特色,使学生学以致用,就是对今后的就业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在教学中,我们带领学生走进我们当地的电子生产工厂,实地感受电子技术对生活生产带来的影响,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学习的兴趣,从中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例如以前初三物理电学教材中有这样一题:“三脚电源插座有三只脚,其中有火线、零线脚各一个,另一只是地线脚,原来老式插座的三脚是圆形脚,后来改成了平面扁脚。这是为什么?”物理老师参考资料上的答案是:“圆形脚插座容易插错,会造成触电或短路事故,而平面扁脚不会插错”。我们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时,请学生留意老式的插座,终于有了发现,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发现老式插座的三个圆形脚的粗细是不同的,地线脚特粗,而且三脚分布成等腰三角形,是不会插错的。回到学校后,我组织学生研究学习,学生通过找资料,问电工,最后在一本电子报合订本上找到了答案,原来圆形脚容易造成接触不良,使插座发热,酿成火灾;而平面扁脚接触好、安全。

实践出真知。由于没有生活的实践的积累,对这道习题,近几年来我们的教师也造成了不少的谬误。所以我们在劳动教育的时候,要培养学生对自己周围的事物多观察、勤思考,发现问题,分析思考,就有可能提出新课题。

二、生活实践可激发灵感

众所周知,学生要进行劳技活动,首先要自身具备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而学生劳动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形成,绝不是仅靠课堂上教师的说教就能解决的,它更需要学生自身的生活劳动实践,实践出真知,没有生活劳动实践的劳技教育只是纸上谈兵,那种光说不练的方法是教育不出有劳动能力的学生的。陶行知先生说过:“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比如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就要在田里学,也要在田里教。教学做有一个共同的中心,这个中心就是‘事’,就是实际生活;教学做都要在‘必有事焉’上用功”。根据调查,学生从事劳技活动最大的阻力,就是他们的学习严重脱离真实的生活世界。因此,我们要让学生以生活为源泉,使学生感到:“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社会即学校”。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我们在对发光二极管学习中,有位同学对电器上的电源指示灯产生了兴趣,通过对电器上的指示灯电路分析,制作成功了发光二极管小夜灯,电路如图所示,所用元件只是一个二脚插头,一个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和一个电阻。几个简单电子元件,做成的简易小夜灯既给家庭生活带来了方便,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

在我校的电子制作中,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声控电路通过创新设计,制作成声控楼道灯;在数字电子钟的制作中,由于原电路4.5伏直流电供电,一位学生通过研究发现,利用家里废弃的手机充电器直接给电子钟供电,废旧利用,使行将丢弃的手机充电器获得新生。国庆来临,有位学生用声控小电灯电路,改制成声控LeD音乐灯,一闪一闪的小灯泡,随着音乐起跳舞动,引来了不少同学及邻居的称赞。

爱迪生曾经说过:“不下决心培养独立思考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的最大乐趣——创造。”思考是产生问题之母。在厉行节约,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在劳技课上提出了“节约用水”的创新课题,要求学生们对家里的用水设施进行创新改革,制定出改革设计的方案,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同学们回到家里进行了观察分析,得出了不少实用的方案。

一位同学的抽水马桶的节水方案简易可行不花钱,家家都可以实施,就是在抽水马桶的储水箱里放一个合适的可乐瓶,在瓶中装上一定量的水,使之稳稳的占据在储水箱中,使储水箱中水的体积减小,从而减小每次冲水的量,达到节水目的。一位同学的创意方案是把每天洗衣机和抽水马桶连接起来,让洗衣水给抽水马桶冲水用,既节约又卫生,一举两得。

三、生活实践可使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融合

劳动创造是生活的本质,人的创造需要回到人的生活世界中才有意义。人只有“成为自己社会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劳技教育就是要给予感性教育以应有的地位,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感觉、感知、触摸大自然、感受自然世界的千变万化和绚丽多彩,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好胜、好求的心理意识,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情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味。有许多具有一定科学性的劳技制作课内容,单在课堂是不容易完成的。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到更广阔的实际生活中去观察、分析、体验,获得更多的知识,解决一些科学性的问题,使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得到统一,才能更好的制作、实验、操作甚至创造发明。比如,学习《弹射飞机的制作》这节课的内容,在制作之前需要掌握许多有关飞机构造、原理、特性等知识,同时还需掌握一些操作技巧,光靠教师在课堂中讲是难以解决的。我就组织学生到我们邻近镇上的儿童公园里参观一架退役的战斗机,让学生真实的了解飞机的构造、外型的特征,从而获取一些飞机的科学性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在制作弹射飞机的时候就比较有把握了,有的同学甚至进行不同的设计制作,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我们还安排了一次以小组为单位的弹射飞机试飞技术比拼活动,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活动非常成功。这样从理论到实践,学生不但增强了课堂学习的自觉性,而且增加了劳技创新制作的动力和信心。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我们在进行劳技教育的过程中,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必将取得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981年教育部颁发

[2]陶行知.《行知教育论著百篇》.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年出版

大学劳动教育知识点篇10

关键词:成人教育;教师;特点;管理对策

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形式,对不断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搞好成人教育重在管理,成人教育教师管理是教师管理的重要方面。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教师的管理有其特殊的规律。让教师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是实现教师管理的最高境界。教师动起来,学校才会有生机,教师工作有了创造性,学校才会充满生命活力。教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同时扮演多种角色,而且由于其劳动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示范性等特点,决定了他们的付出和收获不可同日而语,付出的远远大于收获。对于教师而言,他们需要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心理上的满足比单纯的物质刺激更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管理才能取得成功,同时,教师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者发展地看待教师,重视教师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做好教师管理工作,对于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

一、教师管理的内涵

教师管理是一种人事管理,是对教师和教师与其所从事的工作的关系的管理。具体而言,它是以教师和教师与其所从事的工作的关系为对象,通过组织、协调、控制等手段,谋求教师与其从事工作之间以及共事的教师之间的相互适应,实现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这一目标所进行的管理活动。这一概括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

(一)教师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学校最基本的组织元素之一,是学校组织运行的基本前提和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人员按照一定的原则,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建立一定的制度,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有利条件,组织和领导学校全体成员,协调一致且有效地实现预期工作目标的有序活动过程。具体分为工作管理和人事管理两大部分。教师管理是学校管理中人事管理的一个基本方面。在学校诸多的管理工作中,对教师的管理是最为重要的环节。

(二)教师管理的内涵是对教师以及教师与其所从事的事业之间的关系进行的管理,其职能是谋求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教育教学工作的相互适应,做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人际关系融洽。教师和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教育事业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事业的发展变化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二是教师本身的素质发展的变化对教育事业的影响。教育事业对教师的要求以及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影响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形成了教师管理活动的特殊规律。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决定着教师素质的发展方向与水平;教师的素质状况也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与教育事业之间的这种决定和被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成为教师管理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其中,教师的素质发展变化最为关键。因为教师是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方法、新的教育措施的最终贯彻者和执行者。对教师管理的重要目的是采取一定的方式极大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使教师能够胜任并且更有效地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教师管理是通过组织、协调、控制等手段进行,其目的是发挥教师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核心的教师工作能力、效益和职业精神的全面提高。组织就是在“知人”和“识事”的基础上,根据岗位择人的原则,使教师(人)与教书育人的工作(事)结合起来;协调就是根据人与事各自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它们之间的关系,保持人与事、人与人相互之间的良好状态;控制就是采用行政的、组织的、思想的种种方法,防止人与人或人与事关系的对抗。

二、成人教育教师的特点

(一)劳动对象的广泛性。教师的劳动不同于物质生产劳动,它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脑力劳动者。教师的劳动对象与工人、农民及其他职业的劳动对象不同,是有思想、有理智、有情感的活生生的成年人。成人教育的学生具有招生类型多种多样,年龄相差悬殊、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生源来自不同职业、社会经历情况各异,呈现出广泛性的特点。他们绝大多数既要工作又要学习,有的还有沉重的家庭负担,工学矛盾比较突出。成人教育教师主要是对成人学生进行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等。面对多样性的教育对象,成人高校的教师无论在教育教学方面,还是在教学管理方面都必须付出艰巨的辛勤劳动。这不仅要求成人教师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精湛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敏锐的科学洞察力,还必须具有扎实的实践工作经验和组织应变能力。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二)教育内容的复杂性。教师职业劳动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成人教师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既要从事教学工作,又要负责一定的组织管理工作。因此,需要成人教师们艰苦细致的复杂劳动。成人教师面对的学生文化水平差异较大,学生学习的目的也不尽相同,学生水平不在一条起跑线上。有的为了提高深造,有的为了转岗进修,有的为了解决工作中的难题,有的为了适应岗位需要等,因而自觉学习的程度也不一样。面对成人学生的复杂情况,成人教师既有脑力的极大付出,又有体力的巨大消耗,是脑力体力劳动的统一。在劳动过程中,要求成人教师必须具有组织、讲授、示范操作、审美等各种能力。教师必须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特点,注意因材施教,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因此,要求成人教师具有“多面手”、“万事通”的才能,以适应成人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三)时间的连续性。成人教育教师的职业劳动,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的特点。由于成人教育举办的各种类型的教学班,必须采取各种不同的教学形式。有的授课教师甚至需要连续几天接连上课不得休息,连续授课劳动强度很大,甚至节假日、星期天也得不到休息;有的教师在异地上课,早出晚归,超负荷工作。授课任务的特殊性需要任课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完成任务。除上课时间外,教师们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备课与科研。为了上好成人学生的课,教师绝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新知识,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精心备课。另外,还要进行听课评课、教育科研等活动。可见,用于备课与科研的时间是上课时间的几倍。总之,教师劳动在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广泛性,这些都是无法用“工作日”来计算的。因此,高校应考虑给教师较大的自由空间支配自己的时间,让教师集中精力搞好自己的科研和教学任务。

(四)劳动工具的特殊性。成人教育教师的劳动工具就是教师自身的学识、才能、思想道德品质等。成人教师将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成果,通过自己的理解、消化,以高超的技巧和本领,传授给学生,并以自身的政治思想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去感染学生。可以说教师劳动的主要工具是教师本身的素质。成人教育教师面对的是在职成人学生,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在某些方面可能超越老师。因此,成人教师必须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不断更新知识和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使劳动工具更好地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因此,学校应给教师充分的时间搞好业务研究和知识更新,使教师成为观念新、业务强、勤思考、善创新的好教师。

(五)劳动过程的创新性。由于成人教育对象千差万别,教师的教育工作没有一套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使用的固定模式可借鉴。因此,成人教师劳动具有创新性特点。成人教育的模式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模式,成人教育的教学内容必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地调整、充实,以适应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由于面对复杂的学习要求,成人教师需要时时更新知识,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劳动过程中,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对教育方针,培养目标及教材的理解,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和普遍规律,选择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来实现教育目的,这种理解、选择、实施的过程就是教师创新的过程。这种创造性过程,同时也是培养成人学生创造性的前提。教师必须因教育对象、学科特点、年龄特征及其他情况,寻找一条适合成人学生的教学方法与途径,这就决定了教师的职业劳动必须不断的创新。

(六)教育过程的互动性。教师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过程。成人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由于学生均为成人,各方面成熟度均高于普通教育的学生,在一定意义上说,教师在劳动过程中,不仅存在一个“教”的问题,而且存在一个“学”的问题。一方面向学生传授知识,另一方面同时又接受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品行等方面的影响。如果说成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一种主体影响着学生,那么学生作为一种客体也随时以其思想、感情、态度影响着教师。成人学生非常清楚他们的学习需求,他们会把问题及对所需知识的要求作为纽带来构建与教师的关系,这是成人教育中所特有的现象。成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以平等、谦和的态度,增长自己的才干,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三、成人教育教师的管理对策

(一)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树立献身成教事业思想

成人教育教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种人才的重任,是社会主义教育工作者队伍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成教事业在我国创立的时间不长,在管理体制方面不够稳定,加上近几年教育结构大幅调整,使我国成人教师地位没有摆到应有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一些教师思想产生波动,甚至产生悲观情绪,影响了成人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事实上,成人教师所从事的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富有创造力的脑力劳动。成人教师的工作,不仅需要创造性,而且需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和工作方式,他们的劳动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成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终身教育的实践者,树立起传播教育的思想,并以此来影响自己的教育对象。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强化他们爱教育,爱学生的心理倾向,促使他们将高层次的自我价值实现的心理需要与培养“实用型”人才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教师充分认识成人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二)充分尊重教师,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工作氛围

教师是学校的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励和发扬他们的创造精神,是提高成人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作为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教师需要的这些特点,正确评价成人教师需要的合理性,努力在教师的职称、工资、科研、学习、文化生活等方面创造一定的条件,合理地解决教师在这些方面的需求。在工作上,尽量让他们集中精力搞好教学,搞好科研,多给成人教师留些自己支配的时间。学校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与环境,使广大成人教师充分挥成人教育主力军的作用,全身心地投入所从事的成人教育事业中,这是搞好成人教育管理的关键。同时,尽可能满足教师的物质需要,解决他们衣食住行的实际困难,解除后顾之忧,这既是教师工作的需要,也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三)加强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的进修,努力培养合格师资

从事成人教学的大部分教师没有学过成人高等教育学和成人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从师资水平来看,教师应用性知识不足,实践性知识相对较弱。如果光凭书本知识传授成人学生,不能适应新世纪成教工作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大对成人师资建设的投入。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学校应加大投入,选拔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要努力提高成人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培养他们对成人教育规律和特点的理解。鼓励成人教师到工厂、学校等基层去学习和锻炼,提高他们的实践水平和操作技能。同时,加强和外界的交流,积极组织各种学术研讨会,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四)合理安排,做好外聘教师的管理

为了弥补成人教师的不足,增强学校的活力,成人教育的许多教师都是外聘的。这些外聘的教师有的是从普通高校请来的;有的是从科研或机关请来的,也有的是从工矿企业请来的,他们的实践知识和实践经验比较丰富,根据办学的需要,合理地安排外聘教师授课对于发展成教事业有很大帮助。外聘教师可以进行有效的跨校交流,跨学科融合;可以进行师资调配,实现资源共享;能增加师资队伍弹性,便于授课安排。由于成人教育有着独特的教育特点,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加强对外聘教师的管理。由于部分外聘教师是从社会上的非教育行业而来,对于教育这一特殊领域和规律了解并不多,可能会造成相对于教师而言须具备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理论储备不足。因此,在每学期开学前,集外聘教师开会,对教师语言的要求、板书设计与安排等教学基本技巧进行强调,对上课、作业、考试等各个教学环节提出要求,并进行定期检查。期中进行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检查,期末进行教学质量分析,总结经验。另外,每学期开一次教师座谈会,互通情况,提出问题,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外聘教师应与兼职教师一样,遵守学校有关教师的管理规定,必须参加统一的教学检查和教学督导。对于水平较高的兼职教师,应鼓励其参与制订教学计划,编写教材的活动,提供有益的教学管理和学科建设意见,以及指导青年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等职责要求。科学合理地建立起兼职教师教学效果监督和评价体系,让他们尽量把握因材施教的原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