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工委经费保障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49:11

关工委经费保障制度篇1

针对“两新”组织党建活动经费总量少、来源窄、不均衡的问题,探索形成了“一二三四”党建经费保障体系,有力地推进区域内“两新”组织党建工作。

1、注重调研,掌握实情,切实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经费保障体系的组织领导。针对区域内“两新”组织迅猛发展的情况,区委加强调查研究,依靠机制创新,广开筹措渠道,切实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提供财力支撑。要求各单位认真落实市委和区委关于加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经费保障力度的要求,在原有经费投入的基础上,根据所属“两新”组织党组织数和党员数,认真核算年度“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经费。分别召开地区系统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座谈会,要求各单位有效整合区域内各类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切实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撑。区委组织部、区社会工作党委会同区财政局对全区各社区(街道)、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经费的预算编制、数额规模、投入渠道和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制定下发《关于建立和完善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的暂行规定》,将“两新”组织党建经费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工作轨道中。

2、统筹协调,加大投入,努力构建“一二三四”党建经费保障体系。“一”是指“一个统筹”,区委组织部、区社会工作党委负责对全区“两新”组织党建经费的总体规划和统筹协调,会同区财政局对各社区(街道)、镇党(工)委及相关部门“两新”组织党建经费的预算编制和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具体指导。“二”是指“两个来源”,全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经费来源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财政支出,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经费纳入相关单位的部门预算;二是党费返还,实行区级留存的“两新”组织党组织上缴党费全额返还制度,每年年底一次性划拨至各相关单位账户。“三”是指“三个标准”,原则上按照党员人均每年不低于200元的标准拨付党员专项活动经费,按照人均每月不低于100元的标准拨付“两新”支部书记交通和通讯补贴(总支书记每人每月不低于200元)。对每个新组建的“两新”组织党组织,一次性拨给1000元标准的工作经费。“四”是“四项规定”,一要立足支部、服务基层,确保经费用于各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党支部开展工作和活动;二要慎重使用、遵循程序,“两新”党组织按照活动经费申请使用原则,将活动计划及所需经费的预算上报社区(街道)、镇综合党委或相关上级党组织审核划拨;三要控制范围、体现效果,党建工作经费的适用范围限于党员教育管理、开展党组织活动和服务党员;四要加强督查、确保落实,各社区(街道)、镇党(工)委和相关单位党组织对“两新”组织党建经费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年度自查,并向区委组织部作书面报告。

3、立足基层,发挥效应,不断增强“两新”组织党建的生机与活力。各社区(街道)、镇党(工)委及相关单位党组织,以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组织覆盖工作为契机,积极调整“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经费预算,经区委审核同意后报区财政局列入部门或地区预算。据不完全统计,调整后的全区20**年“两新”组织经费中,仅党员活动专项经费一项就增加了近40万预算,大大改善了以往“两新”组织党员开展活动时经费不足的窘况。“一二三四”党建经费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进一步激发了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工作积极性,激活了“两新”组织“神经末梢”。如,各社区(街道)、镇综合党委以及各基层党组织由于有了较好的经费保障,纷纷利用元旦、春节和元宵节等传统佳节,积极开展各类服务和凝聚党员的活动,在“两新”组织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关工委经费保障制度篇2

一、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和谐社会,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为方向,以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为目标,建立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城镇社保体系有机衔接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必须把握以下基本原则:

(一)补偿到位,激励参保。必须严格按《**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征地管理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的通知》(**政发〔**〕11号)文件规定,将征地补偿费及时足额发放给被征地农民。本着对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负责的精神,要求其利用征地补偿费参加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并给予适当补助和奖励。

(二)促进就业,保障生活。把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放在重要位置,坚持就业与基本生活保障并举,积极为被征地农民就业创造条件,充分调动被征地农民自主择业和参加社会保险的积极性,从根本上保障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

(三)统一制度,分类保障。全市建立统一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同时考虑各村的经济情况差异,允许村级根据经济实力提高保障水平。根据经济承受能力、征地时间、征地标准差别,对被征地农民采取不同的保障形式进行分类保障。做到政府、村级组织能承受、被征地农民能接受。

(四)强化管理,规范运作。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参保的各项制度,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责任,强化监督,确保规范运作。

二、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对象

本通知所称被征地农民,是指自1****年5月14日《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实施之日起,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国土资源部门实施统一征地,同时符合以下6个条件的农民:

1、被征地时持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土地承包经营合同》;

2、被征地后家庭人均实际占有耕地(含园地、鱼塘)在0.3亩(含0.3亩)以下;

3、从被征地至今户口一直在被征地村(居)委会且履行了相关义务;

4、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5、本通知实施前被征地且没有经镇(街办)、村(居)委会推荐就业安置或被城镇企事业单位录用;

6、被征地时年满16周岁(不含年满16周岁的在校学生,下同),但本通知实施之前被征地的以本通知实施之日计算年龄。

具体对象由村(居)委会申报、公示后,经镇(街办)审核,报市国土资源局确认。

三、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办法

(一)从**年5月14日起至**年3月31日止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

1、基本养老生活补贴。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生活补贴基金,资金来源:市财政补贴每人每月40元,按缴纳年限一次性缴纳;村(居)委会及个人共同缴纳每人每月50元,其中村(居)委会缴纳每人每月30元,经济条件允许,并经村(居)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可适当提高标准,不足部分由被征地农民个人补足。缴纳年限按不同年龄段计算,具体分为:男年龄不满60周岁、女年龄不满55周岁的,在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前一个月,一次性缴纳15年;男年龄超过60周岁、女年龄超过55周岁的,一次性缴纳年限按15年减去超过的周岁数计算,但最低缴纳年限不得低于5年。

2、基本养老保险。从本通知实施之日起,男年龄不满60周岁、女年龄不满55周岁的被征地农民,自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按《**省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其一次性缴费年限为参保时的周岁数减去16,但一次性缴费年限不得超过15年。市财政按第一次缴纳的参保费的10%给予奖励;村(居)委会按不低于第一次缴纳的参保费的5%给予补助,经济条件允许,并经村(居)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可适当提高标准。

(二)从**年4月1日起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

1、基本养老保险。从本通知实施之日起,男年龄不满60周岁、女年龄不满55周岁的被征地农民,自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按《**省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其一次性缴费年限为参保时的周岁数减去16,但一次性缴费年限不得超过15年。市或镇(街办)财政按第一次缴纳的参保费的10%给予奖励,市级项目由市财政奖励,镇(街办)级项目由镇(街办)财政奖励。村(居)委会优先将该户被征地土地补偿费的70%部分用于缴纳其个人应缴纳的参保费,不足部分由其个人补足。

2、基本养老生活补贴。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生活补贴基金,资金来源:市或镇(街办)财政补贴每人每月30元,市级项目由市财政补贴,镇(街办)级项目由镇(街办)财政补贴,按缴纳年限一次性缴纳;村(居)委会优先将该户被征地土地补偿费的70%部分缴纳其每人每月60元,按缴纳年限一次性缴纳,不足部分由被征地农民个人补足。缴纳年限为:男年龄超过60周岁、女年龄超过55周岁的,一次性缴纳年限按15年减去超过的周岁数计算,但最低缴纳年限不得低于5年。

(三)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其它事项

1、本通知实施后,给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被征地农民,从其缴清费用的下月起,按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发放基本养老生活补贴直至其死亡当月为止。个人帐户资金未发放完毕之前其死亡的,其个人帐户上剩余资金一次性发放给其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

2、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达到15年,才能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的下月领取养老金。参保时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本人按规定继续缴费;参保时缴费年限达到15年,但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本人可继续缴费至法定退休年龄。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被征地农民,可以根据个人年龄和经济情况选择参保时的一次性缴费年限,剩余的年限由个人负担,不再享受奖励和补助政策。

3、本通知实施前征地,村(居)委会已为被征地农民购买养老保险的,根据其本人意愿,实行养老保险并轨,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只享受一种;村(居)委会已为其发放基本生活补贴的,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只享受一种,允许经济条件好的村(居)委会适当提高补贴标准。

被征地农民已由村(居)委会为其购买商业保险,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领取的生活费月均达100元的,市财政按参保费的10%奖励给村(居)委会,但最高不超过对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被征地农民的奖励额;不足100元的,市财政予以补贴,但最高每人每月补贴不超过40元,补贴后生活费月标准不超过100元。享受商业保险奖励的被征地农民不能再享受市、镇、村三级的补助和奖励。

4、本通知实施后征地,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养老生活补贴的有关手续必须在征地结束后三个月内完成。

5、被征地农民参加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时只能享受所列保障方式的一种。从本通知实施之日起或本通知实施后的被征地农民,在征地结束后三个月内不愿参加本通知规定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方式的,由被征地农民个人和村(居)委会签订协议并公证,并上报镇(街办)、市国土资源局备案,视为被征地农民个人自动放弃享受相关待遇。

四、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的管理

市、镇、村对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生活补贴的资金由市财政局负责归集,划归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所属农村养老保险管理局“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生活补贴基金财政专户”。市农村养老保险局负责收取被征地农民个人缴费,管理和发放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生活补贴。财政补贴资金记入社会统筹帐户,村及个人缴费记入个人帐户。对缴清费用的被征地农民,市农村养老保险局应为其办理并发放《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生活补贴证》。

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所属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核定,市地税局负责征收,按《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政发〔2006〕42号)文件要求建立个人帐户。市财政对征地费用中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转入土地补偿费财政专户,按照本通知规定的标准,优先支付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

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的具体管理办法由相关部门分别制定。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和专户管理,单独建帐,专款专用,不得转借、挪用或截留、挤占。市财政局负责监督管理,市审计局负责进行审计,并向社会公布。

为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市财政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风险准备金,用于应对未来的支付风险。

五、积极促进被征地农民实现充分就业

(一)引导被征地农民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宣传教育,促进被征地农民主动适应市场就业,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竞争择业。

(二)实行免费培训。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农业、扶贫等部门要把被征地农民培训作为重点,纳入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计划,常年对被征地农民进行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建立被征地农民就业台帐,进行跟踪服务。

(三)建立被征地农民优先就业机制。征地项目所需劳动力,业主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聘用被征地农民,对年龄大、缺技术、家庭困难的被征地农民,要放宽招工条件,为他们提供保安、环卫、装卸等岗位。被征地农民到企业、社区应聘时,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帮助开具被征地农民就业推荐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加强监督指导,积极为被征地农民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就业服务,确保,每个被征地农户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

六、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鼓励被征地农民向城镇转移,被征地农民可以申请转为城镇户口,公安机关应本着就近、属地管理的原则予以办理。被征地农民转为城镇户口后,与当地城镇居民享受同等权利。被征地农民未参加基本生活保障或实行基本生活保障后仍达不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由本人申请,经民政部门审核后享受城乡低保政策。

七、切实加强对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领导

关工委经费保障制度篇3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依据国务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自治区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办法》、《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等文件规定,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实施城市低保制度,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保障最基本生活;

(二)属地管理,分类施保;

(三)动态管理,应保尽保;

(四)公开、公平、公正;

(五)政府保障与社会帮扶相结合,鼓励和倡导劳动自救。

第三条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工作,并协同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城建、统计、审计等部门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相关工作。

第二章城市低保工作机构的职责

第四条自治区民政厅城市低保机构主要职责:

(一)起草全区城市低保工作地方性法规、政策,制定城市低保制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编制全区城市低保年度资金需求计划,负责提出全区城市低保资金的分配方案和对资金使用的监管;

(三)指导、监督、检查各地城市低保制度实施情况,总结先进经验,开展评比表彰活动;

(四)制定全区城市低保工作人员培训计划并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工作;

(五)受理有关城市低保的咨询和投诉,负责全区城市低保行政复议工作;

(六)负责自治区级相关部门有关城市低保工作的协调,制订与城市低保有关的优惠政策并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七)抓好全区城市低保统计和数字分析工作。

第五条地(市)民政低保机构职责:

(一)依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适时制订本辖区低保政策,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二)根据需要编制年度低保经费预算,报同级财政审批,执行好年度用款计划,与财政部门共同指导基层的低保工作;

(三)定期或不定期向本级政府报告辖区的低保工作情况,协调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负责组织检查评比工作,总结交流经验;

(四)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开展救助帮困公益性捐助活动,指导基层接收社会各界的捐助和款物的发放管理工作;

(五)负责做好低保对象信息档案的备份存储工作,及时总结上报辖区的低保工作情况和管理信息;

(六)负责组织基层低保工作人员的政策法规、专业理论知识等方面的培训,监督指导基层的依法行政工作;

(七)负责编制低保证件、表册、审批等规范性格式文书,做好各项政策法规文书的汇编工作;

(八)做好工作调研,及时向政府提出工作意见,积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

(九)做好涉及低保的来信来访、政策咨询等方面的工作,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十)建立健全行政复议机制,认真做好涉及低保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工作。

第六条县(市、区)民政低保机构职责:

(一)负责指导与监督基层低保业务工作,定期组织本辖区低保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搞好规范性动态管理;

(二)严格执行政策和工作程序,认真做好新增、减发、停发对象审批工作,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三)负责签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须知手册》、《停发(减发)保障金意见通知书》,对疑问户,视情会同基层做好必要的调查取证工作;

(四)建立健全审核审批、档案管理、动态管理、分类施保、审计监督、考核评比等规章制度;

(五)编制本级年度经费预算,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并定期报告保障情况和预算使用情况;

(六)负责组织和指导本辖区的社会捐助活动,监督与协调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工作;

(七)负责做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咨询工作,认真做好来信来访、举报查实等项事务,定期或不定期调查走访低保户;

(八)负责建立健全低保档案,做好低保信息录入登记和资料管理工作。

第七条街道办事处(乡镇)低保机构职责:

(一)依据低保政策,认真审理社区上报的新增、减发、停发保障户的调查报告。对疑问户,视情从事必要的调查取证,做好走访复查审核工作;

(二)负责将上级批转的《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须知手册》和《停发(减发)保障金意见通知书》直接或通过社区居委会送达保障户;

(三)负责做好低保政策法规的宣传咨询工作,认真做好来信来访和举报查实等项事务,妥善处理各种矛盾;

(四)负责于每月前编制次月保障金发放花名册,并报上一级审核;

(五)积极指导社区的低保工作,协助社区做好低保对象的劳动再就业和教育疏导工作;

(六)做好低保对象档案资料收集管理工作,做到一户一档,按时完成各项统计上报工作,有条件的可以直接使用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管理;

(七)积极从事社会捐助与救助工作,认真做好捐助款物的发放与登记工作。

第八条社区居委会低保机构职责:

(一)认真执行低保政策,负责受理本社区居民低保申请及相关证明材料收集,按时做好调查上报工作;

(二)依据动态管理要求,及时对低保家庭收入情况进行核查;

(三)依据动态管理原则于每月底前核定编制次月保障金发放花名册,并报上一级审核;

(四)认真做好政策法规宣传咨询、来信来访、举报查实工作,协调处理相关矛盾;

(五)组织本社区法定劳动年龄段有劳动能力但尚未就业的保障对象从事社区公益性劳动;

(六)协助低保对象积极就业,鼓励他们劳动自救;

(七)加强对低保家庭的管理,定期走访低保家庭,及时上报出现的问题,协调解决一般性矛盾。

第三章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界定

第九条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不论年龄、职业、健康状况、住所、所在单位性质如何,月人均收入低于户籍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权申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同一家庭中既有非农业户口又有农业户口的,其非农业户口人员可申请享受城市低保待遇。家庭成员在大中专院校学习,户口转出但仍由其家庭成员供养的,可视为同一户口人员纳入保障范围。

第十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是指具有法定的赡养和扶(抚)养关系、户口在一起并长期共同生活的成员。具体有:夫妻;父母与未成年或丧失劳动能力的子女(包括养子女、继子女、非婚生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与父母双亡的未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子女与无生活来源的父母、继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与子女双亡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与父母双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的弟、妹。

第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一)实际生活水平明显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

(二)有小汽车或非经营性机动车辆(残疾人用于功能性缺陷补偿且非经营性活动的代步机动车除外)的家庭;

(三)购买使用摩托车、计算机等高档非基本生活必需品(具体价值限额由各市确定)的家庭;

(四)持有或从事有价证券买卖及其它投资行为和收藏高价值物品的家庭;

(五)雇佣他人从事各种经营性活动并获取报酬的家庭;

(六)自费安排子女择校就读、出国留学的家庭;

(七)拒绝配合社区居委会和管理审批机关进行调查,隐瞒家庭真实收入(包括非稳定蔽收入),提供虚假证明的家庭;

(八)参与各种形式、、、吸(贩)毒(或类似于)经教育不思悔改的居民;

(九)参与政府明令禁止的非法组织且从事影响社会稳定活动的居民;

(十)参与打架斗殴、盗窃、损坏公共设施、扰乱社会治安等行为,受到公安机关拘留处罚的居民;

(十一)放弃法定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和其他应得合法收入的居民;

(十二)无正当理由两次经介绍拒不就业或不参加社区组织的公益性劳动的居民;

(十三)外地在本地就读的学生;

(十四)各类服刑、劳教期内人员;

(十五)其他当地政府认定不予保障的人员。

第四章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制定与调整

第十二条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维持本县(市)城市居民基本生活必需的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燃气)费用以及未成年人义务教育费用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调整,应遵循保障最基本生活、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与最低工资标准和失业保险标准相衔接的原则。

第十三条设区的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市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统计、物价、劳动保障等部门制定,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执行;县(市)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县(市)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统计、物价、劳动保障等部门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在同一个城市的市区内应当统一标准。

第十四条县(市)人民政府应建立城市居民生活状况监测系统,并根据制定低保标准的原则和物价变动情况适时调整低保标准。应遵循“只升不降”的原则,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应与企业最低工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失业保险金等标准拉开距离,分清层次,相互衔接,形成合理配套的标准,既要能保障基本生活,又要有利于鼓励就业。

第五章家庭收入的核定与计算

第十五条家庭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全部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的总和。实物收入按市场价折款计入家庭收入。若申报对象的家庭收入不稳定,则按申请之日起该家庭前6个月收入的平均额除以家庭共同生活成员的人数即为家庭月人均收入。

第十六条应计入家庭收入的范围:

(一)各类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

(二)离退休金、基本生活费、失业保险金;

(三)遗属生活补助、一次性安置费、经济补偿金或生活补偿(助)费;

(四)各种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

(五)领取的房屋拆迁补偿款购买自住房后的余额;

(六)各类货币存款及利息、有价证券及红利;

(七)各种性质的经营性收入、租赁性收入、继承性收入、赠与性收入等;

(八)其他固定性和非固定性可以折款的实物收入;

(九)其他应当计入的家庭收入。

第十七条不计入家庭收入的范围:

(一)优抚对象按规定享受的抚恤金、补助金、护理费和保健金;

(二)对国家、社会和人民做出特殊贡献,政府给予的奖励金和荣誉津贴;

(三)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

(四)为解决在校学生就学困难,由政府和社会给予的补助金及在校生各种助学金、奖学金;

(五)因公(工)负伤、死亡人员的治疗费、护理费、丧葬费;

(六)用于大病救助的政府补助金、社会公益性捐款等专项救助资金;

(七)因规划拆迁一次性获得的用于购置经济适用房等安居性质的住房赔(补)偿款中实际支出的部分;

(八)在职人员按规定由所在单位代缴的住房公积金及各项保险统筹费;

(九)当地政府、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给予的临时性救助金;

(十)其他不应当计入的家庭收入。

第十八条各类家庭收入计算:

(一)领取一次性安置费、经济补偿金或生活补偿(助)费的人员,在核定其家庭收入时,应当在所领取的一次性安置费、经济补偿金或生活补偿(助)费中,扣除该职工从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到法定退休年龄之前个人应缴纳的基本社会保险费(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再将剩余部分与家庭其他收入合并计算,然后按家庭人口数和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可分摊的月数(提供不出基本社会保险缴费凭证的不予扣除)。在可分摊的月数内,该家庭则不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如果扣除基本社会保险费的结余部分为零或负数的,则一次性安置费、经济补偿金或生活补偿(助)费不再计入家庭收入;

(二)因建设征地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领取一次性安置补助费的家庭,购买住房及缴纳社会保险费后无结余金额的,其安置补助费不计入家庭收入;有结余金额的,将结余部分按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家庭人口进行分摊,计算出可分摊的月数,在可分摊的月数内,该家庭不应当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三)在职职工、下岗失业、离岗待岗职工、六十年代精简下放老职工,因所在企业长期亏损、停产、半停产、破产等原因,连续6个月以上未领到或未足额领到工资或定期生活补助费的,经当地劳动保障和经贸部门认定并出具证明后,未领到部分不计入家庭收入,可按实际收入计算;

(四)从事非固定性劳动获得收入的家庭,应按其前6个月的平均月收入计算;

(五)享受病假或病退工资和生活费的人员、大中专学生实习期内及其他人员在学徒期内的收入,均按实际收入计算;

(六)凡农转非后仍享有自留地(或耕地),符合条件的可享受城市低保,但各种农副业收入须一并计入家庭收入;

(七)凡同时具有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家庭,其家庭收入按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全部收入计算,保障人数只计算城镇居民;

(八)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按下列方法计算:有赡(扶、抚)养协议、裁决的,按照协议或裁决的规定计算;无赡(扶、抚)养协议、裁决的,按每个赡(扶、抚)养人每月为被赡(扶、抚)养人支付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一半的费用计算;多子女老人的赡养费按各子女提供的赡养费总和计算;法定赡(抚、扶)养人家庭属低保户的,不计算赡(抚、扶)养费。

第十九条家庭实际收入有效证明的认定。在城市低保资格评估工作中,以家庭实际收入为基本依据,具体收入认定方式是:

(一)在职职工和有正规职业人员的实际收入证明,由单位盖章、领导签字;其中月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县级以上(合县级)劳动部门审核认定;

(二)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实发的生活保障金和失业救济金,由县级劳动部门的再就业服务中心或街道(乡镇)劳动保障部门出具证明;

(三)从事经营工作的人员,由市场管理部门(工商、税务)证明其收入;

(四)从事家政服务、保洁等工作人员的收入证明,由街道(乡镇)劳动保障部门或其管理机构出具;

(五)其他人员的收入证明,由本人申报,社区居委会评审小组提出意见,街道评审委员会评审。

第六章保障对象的待遇计算

第二十条家庭月补助计算。家庭补助金额=保障人数×月保障标准—家庭所有实际收入。

第二十一条凡申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城镇居民,均以家庭所有收入核定计算。对确无任何收入的家庭,实行全额补助;对尚有部分收入,但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户籍地保障标准的,实行差额补助。

第二十二条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民政厅〈自治区城镇退伍义务兵和转业志愿兵安置意见〉的通知》(新政办[1999]65号)精神,退伍士兵待分配期,纳入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行全额补助,最长时间为三年。城镇退伍士兵12月底退役至次年6月底不计待分配期,7月1日以后不能安置上岗的计为分配期;转业士官当年4月1日转业,8月1日以后不能安置上岗的计为待分配期。对于单位拒绝接受或接受后未安置上岗的,生活补助费由该单位负责发给。不服从组织分配和已自谋职业的不再纳入低保范围。

第二十三条根据自治区财政厅、民政厅《关于对全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的“三无”人员重点保障的通知》(新财社[2004]136号)精神,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的孤老、孤残、孤幼人员,在每月领取保障金的同时,每人每年一次性补助300元。

第七章申请审批工作程序

第二十四条审批工作须按照居民申请、社区居委会调查、街道办事处(乡镇)审核、县(市、区)民政局批准的步骤实施。

(一)个人申请。申请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按属地管理的原则,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本人每月底前向户口所在地的社区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并根据家庭成员不同情况,相应如实提供以下材料:

1、书面申请报告。根据家庭实际状况,如实反映要求政府救济的理由、家庭人口及详实的收入来源、生活困难原因;

2、家庭户口簿和所有成员身份证(或复印件);

3、家庭所有成员从业单位的各种收入证明;

4、患有大病、重病当地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的证明书;

5、残疾对象等级证书等相关证明;

6、房屋产权或房屋租赁等居住情况证明;

7、其它需要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

(二)社区居委会初审。申请人在提交申请书并提供齐备的所需证明材料后,由低保专干(居委会主任)初审,然后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该家庭的入户调查,填写《申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入户调查表》,经社区居委会低保评议小组评议,不符合条件的,要告知本人;符合条件的在社区内公示5日无异议后,由社区居委会签署意见,连同申请资料上报街道办事处。

(三)街道办事处审核。街道办事处接到上报的申请材料后,要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入户调查、审核工作,而后组织低保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由街道主管领导签署意见,加盖公章后将申请材料上报县(市、区)民政部门审批。

(四)县(市、区)民政部门审批。县(市、区)民政部门对上报的材料要在15个工作日内(申请人证明材料不全的除外)完成入户抽查、审核、审批程序。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家庭,通知街道办事处在社区居委会再次公示(公示内容包括户主姓名、家庭人口、家庭收入、拟享受低保标准),公示7日后无异议的下达书面批准通知书;公示有异议并经调查核实确认不符合低保条件的家庭,及时开具不予批准通知,并说明原因。

第八章保障对象动态管理

第二十五条各级低保管理机构对保障对象实行分类定期核查,凡在保障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视情况不同做出以下相应处理:

(一)在法定劳动年龄段有劳动能力,保障期内无正当理由两次介绍拒不就业的取消其保障待遇;

(二)在法定劳动年龄段有劳动能力尚未就业,一个月内无正当理由累计两次不参加社区组织的公益性劳动的居民,应取消其保障待遇;

(三)因拆迁异地安置的家庭,无正当理由,须在3个月内将户籍关系迁入新的户籍地,否则取消其保障待遇;

(四)因参与、打架斗殴、酗酒滋事、不服从管理等造成不良影响,社区群众反映强烈的居民,经批评教育仍不思悔改的应取消其保障待遇;

(五)国有、集体、民营、私营企业(或业主),拒绝配合管理机关对被调查人收入情况进行调查,不能出具真实有效证明的,审批机关对申请家庭可以暂缓审批。

第九章保障资金的筹集、管理和发放

第二十六条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来源:本级财政预算、上级财政拨入的专项补助资金、保障金存入银行的利息增值、社会捐赠款及其他收入。

第二十七条各级民政部门依据保障对象的人数及应补差金额,每年年底前提出下一年度的预算计划,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列入财政预算,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后执行。

第二十八条民政部门根据同级财政部门核定的年度预算计划,按照实际保障人数提出城市低保资金分配方案,与同级财政部门会商,报同级人民政府审定后,由财政、民政部门联合下文拨付。

第二十九条建立低保资金管理双向通报制度,民政部门要将低保政策、低保人数、资金发放等情况及时通报财政部门,要在年度终了后认真做好清理、对帐工作,并随同本级财务决算报表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保障金年度结算与说明。

第三十条各级民政部门对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使用,必须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规定,实行专帐封闭管理。街道办事处、乡镇及社区居委会,必须按月足额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挤占、挪用、贪污和拖欠,不得以任何理由无故拖延拖欠保障金的发放时限,不得将保障金用于非最低生活保障以外的其他支出。

第三十一条“常补对象”的低保金可由民政部门委托银行(邮局)按月实行社会化发放,“非常补对象”的低保金由县级民政部门委托街道办事处或社区居委会按月发放,无行动能力的保障对象的保障金,可由街道办事处或社区居委会采取协议委托、上门服务等办法发放。

第三十二条建立城市低保以奖代补制度。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新政办发[2006]59号),每年从自治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预算中拿出一部分作为低保奖励金,经民政、财政等部门联合考核后,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成绩突出的地区,给予相应的奖励。在实现应保尽保的前提下,各县(市、区)低保机构可从奖励资金中按一定的比例提取工作经费。

关工委经费保障制度篇4

为加大村级基本运转资金的保障力度,促进、维护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和农村社会稳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根据省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促进村级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现将2013年度村级基本运转资金分配方案下达给你们,并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合理界定村级经费保障范围

村级经费保障范围主要包括村干部报酬、村办公经费和其他必要支出。村干部报酬是指村定补干部和误补干部补贴,由基本报酬和考核报酬两部分构成;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可纳入村级经费保障范围,予以适当补助。村办公经费是指必要的办公用品、水电费、报刊征订费等维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所必需的支出。其他必要支出是指村内治安、卫生防疫、垃圾收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村终端站点管理维护等支出。农村五保户供养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其经费按规定划出后,纳入市乡财政预算专项保障,不再列为村级经费保障范围。

二、合理确定村级经费保障标准

村级基本运转资金是将各镇(区、街道)上年末统计年报农业人口按2500人/村折合成标准村,每标准村12万元,(原来在村级经费中开支的农村五保供养经费按村均2.5万元标准划入“农村五保供养经费专户”管理,村级经费保障标准为9.5万元。)

村定补干部按每人每年12000元补助,其中村定编干部报酬按文件确定,不低于我市农村劳动力平均收入水平补助,鼓励交叉兼职、精减在职干部人数,合理增加干部报酬。

村办公经费以每标准村9000元计算。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村办公经费报销范围为村级报刊订阅费(村级报刊订阅工作由市委宣传部统一扎口管理,经费由市财政直接划转至报刊发行单位,每个行政村每年不得超过2000元,村级办公经费中不可另行支出报刊订阅费)、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维修费、必要的办公设备购置费等。

三、统一会计核算严格执行预决算制度

各镇(区、街道)财政所要按照规定,使用专用科目,设置专户、专账核算村级资金,全面建立健全村级经费预、决算制度。年初,各村结合实际编制年度村级资金的支出计划,报乡镇长审批,各镇(区、街道)根据审批后的村支出计划,编制乡镇村级三项资金年度预算,经各镇(区、街道)人民政府(管委会、办事处)审核上报市财政局。年终由各镇(区、街道)编制决算并报市财政局、农工办备案。

四、规范村级基本运转资金支付程序

村级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抵扣、截留、挪用。村干部基本报酬(40%部分)每季第一个月根据各镇(区、街道)编制的发放清册,通过“一折通”软件平台直接打卡发放。村干部考核报酬(60%部分)年底由各镇考核,市农工办审核同意后通过“一折通”软件平台一次性打卡发放。村办公经费和其他经费分上半年和下半年由市专户拨至各镇(区、街道)三项资金专户,三项资金会计按要求将村办公经费和基本服务经费拨至农经服务中心。

五、加强村级基本运转资金监督管理

关工委经费保障制度篇5

一、坚持科学发展,创新服务理念

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消防部队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切实把后勤保障观念提升到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使命任务、实施科学管理的高度,围绕保障提高部队战斗力。

一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把科学发展的要求体现在后勤保障工作的各个方面,坚持部队基层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消防装备建设与消防工作任务相适应。在经费使用机制上,实现由“事随财走”向“财随事走”转变。“事随财走”就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有什么钱,办什么事,这种模式容易制约消防事业的发展,“财随事走”就是要求后勤财务部门在规范、透明、科学的前提下,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满足中心工作任务、消防事业项目的需要,为部队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费支撑。

二是牢固确立“保障中心、服务基层”的指导思想。一切后勤保障工作都要服从服务于防灭火和应急救援这个中心,始终坚持基层至上、士兵第一,真心实意为部队全面建设和中心工作搞好服务和保障,切实解决好基层部队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解决影响和制约消防部队发展的实际问题,推动部队建设和中心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是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后勤保障工作思路。通过完善制度、试点引路等建立后勤规范化管理的长效机制。后勤保障工作涉及财务、装备、军需、营房、运输等专业,涉及官兵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科技强警的方针不动摇。加强后勤廉政建设,查摆廉政风险,完善经费分配、集中采购、基本建设等重大敏感事项制度措施。

二、坚持科学管理,提高党委理财决策水平

规范和落实党委理财责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后勤保障能力,推动消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必须坚持科学决策、制度管理、科学分配、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才能规范和落实好党委理财责任,增强统揽决策的意识和能力。

一是在党委理财机制上,实现从“经验型”向“科学化”转变。按照“权在党委、钱在财务、事在部门”的理财要求,由事业部门对建设项目进行反复论证,增强可操作性,避免重复建设,不仅可以降低决策失误风险,而且能有效增强经费开支的透明度。定期听取后勤工作汇报,严把经费投向投量,提升党委对财权与经济事权的掌控能力与水平。采取经济责任审计、签订债权债务确认承诺书及目标责任状等有力措施,实现零债务管控,为部队良性发展和和谐警营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在预算管理机制上,实现“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要紧密结合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科学编制预算,根据党委意图和各部门的需求,按照当年财力情况,细化预算支出部门和内容,使预算在执行过程中要能充分发挥各职能处室在经费预算管理中的职责,后勤财务部门能够更加有效地控制经费支出。

三是在财经监督机制上,实现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目前,消防部队财经监督机制基本采取内部监督和自我监督相结合的“封闭式”监督方式,由于监督主体不明,责任不清,从而弱化了监督职能。“开放式”监督机制并不否认财务内部监督,而是多种形式监督的融合,从盯住“管钱人”延伸到管住“花钱人”,从单一监督向多元监督延伸。力求做到领导监督与群众监督、组织监督与制度监督、定期监督与不定期监督相结合。经费开支、财经法规制度、官兵待遇标准等按规定公开公示,实现党委理财不失控、不违规、不违法。

三、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后勤人员综合素质

抓好后勤管理工作,人才是关键。后勤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服务效能的好坏、保障效能的高低,必须大力提高后勤人员综合素质。

一是后勤部门面临的诱惑和考验多,必须把加强思想政治领导作为提高后勤人员政治素质的首要任务。廉政建设是任何时候都要讲,怎么讲都不过分,要着力完善标准制度,强化制度执行,改进方法手段,最终达到后勤法规制度齐全配套,监督制约机制健全,管理手段先进适用,突出问题纠治有力,经济风险防范有效的目标。

关工委经费保障制度篇6

一、考察情况

(一)____县的主要做法。__县位于__省关中平原腹地,__市辖域北部,泾、渭河两岸,总面积294平方公里,辖8乡镇,2个管委会,总人口2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万人。8月该县被__市确定为城乡统筹试点县。3月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率先启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5月份出台了《__县新型社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目前进展顺利,运行态势良好。截止8月底,全县参保人数已达到9万多人,参保率已达76.4%。累计缴费1347.7万元,已为2360人发放了养老保险金57.9万元。

1.建立了与本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坚持权利与义务相适应;坚持低水平起步;坚持政府主导,个人、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效率与公平相统一,激励与约束相一致,待遇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原则,以“低水平、广覆盖、适度保障”为目标,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探索建立了个人缴费、集体补助、财政补贴相结合的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

2.确立了公共财政多种方式补贴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制度。首先,对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个人可以不缴费,均可享受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80元(市县财政各承担50%)。基础养老金标准可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指数等因数适时调整。其次,对所有参保人员按所选缴费档次给予适当补贴,补贴标准为缴费基数的1%(由市县财政各承担50%),财政补贴资金列入当年市县财政预算。第三,对于年满60周岁参保人员,缴费年限满15年以上,每增加一年缴费,其基础养老金增加2元。

3.制定了分类享受的养老保险待遇。首先,45周岁以下人员缴费年限必须在15年以上,45周岁以上人员不需要补缴,缴费年限为60减参保缴费起始日本人年龄,从现在起只要每年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到养老年龄就可以领取养老补贴和个人帐户养老金;其次,达到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年龄但未按规定缴足养老保险费者,应按规定补缴(含利息),从缴清欠费次月起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补缴时段不享受财政补贴;第三,领取养老待遇或缴费期间死亡的,可以将个人帐户中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的本息余额退还给其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参保人员因职业变动、户口迁出统筹地区且不能迁转保险关系的,其个人账户中个人和集体缴费储存额可一次性退还本人。

4.实行“捆绑式”的养老保险方式。60岁以上老年农民不需要缴纳一分钱,可直接享受养老待遇每人每月领取养老补贴80元,但家庭人员(专指其儿子、儿媳、上门女婿及配偶),不论是否另立户口,只要在一个村民委员会管辖范围内,均应参保缴费。

5.兼顾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对人均不足0.3亩地的农村居民参加新型社会养老保险时,缴费补贴(进口补)为每人每年100元,养老保险补贴(出口补)在每人每月80元的基础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增加40元,达到每人每月120元,有效地化解了新征地与已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政策上的差异。

(二)____市的主要做法。__市地处祖国大陆几何中心,东有九曲黄河穿境而过,西倚雄壮峻美的贺兰山,辖三区两县一市,总面积9555平方公里,总人口165.43万,农业人口55.7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数的33.68%。,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4.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17元。__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主要以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和村干部养老保险为突破口。

1、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主要做法

一是从实际出发,合理确定已征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障水平,确保政府能承受、已征地农民能接受,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逐步提高;统一制度因地制宜。既有别于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又考虑条件具备时能与城镇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相衔接;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二是凡在__市内,自1月1日以后,由土地储备中心统一征用土地全部失地或人均低于0.5亩耕地并已办理农转非户口手续,至12月31日,年满18周岁以上的人员都纳入了参保范围。从《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或协议》批准之日,属于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和退伍军人户籍关系在征地范围内退伍后自谋职业的人员均为参保对象。空挂户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或协议》批准之后,因婚嫁等迁入户等人员不能参保。

三是分类管理,明确了缴费标准、待遇计发和财政补贴及基金管理。第一类人员是男年满60周岁以上,女年满55周岁以上(达到领取养老金年龄)的,个人(含村集体补贴)缴费满15年,可按月领取300元养老金。缴费总额为23828元(个人、村集体补贴和市政府补贴各承担50%)。第二类人员是男年满18周岁不满60周岁,女年满18周岁不满55周岁的人员,均以自治区年社会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14709元*60%),按18%费率,先行一次性缴纳15年、10年、5年(个人、村(居)集体和市政府各承担50%),还没有达到领取养老金年龄的,再由本人继续按年度缴纳费用(财政不予补贴),缴费标准按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从业人员相应缴费标准缴费。在缴清一次费用并继续履行缴费15年(含一次性缴费年限)以上,达到领取(来源:文秘站)养老金年龄的按月领取养老金。月领取养老金=达到领取养老金年龄时上年度自治区月平均工资×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储存额÷120个月。参保人员建立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养老保险缴费总额的60%记入个人账户,40%进入社会统筹基金。

四是人性化的养老保险基金的返还、继承及关系终止、转移政策。对参保人员参保期间出国定居,其个人账户资金本息返还本人,死亡的参保人员,个人账户资金本息返还法定继承人;对参保人员在领取养老金期间死亡的其个人账户资金本息扣减已享受各项费用后余额返还法定继承人;参保人员跨地区就业、定居、个人账户转移或退还由个人自愿选择。参保人员在城镇就业并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其个人账户资金本息转入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并视同缴费年限;参保人员被录用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参加了社会保险的,账户进行划转,未参保的其个人账户资金本息返还本人,终止养老保险关系。

2、村干部基本养老保险的主要做法

在劳动年龄段内(年满18周岁以上,且男性未满60周岁,女性未满55周岁的人员),对任职满一届(3年)以上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参照自治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现行政策中有关个体工商户等自谋职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按缴费基数的18%缴纳社会保险费,其中:个人缴纳8%,区县(市)财政负担8%,村集体负担2%。村干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后,社会养老保险机构为其按个人申报缴费基数的11%建立个人账户,其中个人缴纳的8%,乡、村集体缴纳的2%,区县(市)缴纳的划转1%;其余7%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村干部,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个人缴费累计满15年以上的,由所在地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申报、经审批后,办理领取养老金手续,按月领取养老金。村干部参保后达到领取养老金年龄时,由于中断缴费等原因,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个人账户中全部储存额及利息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允许达到领取养老金年龄的人员自愿延长缴费时间,但延长时间最长不超过5年。在领取养老金期间死亡的,其个人账户储存额中个人缴费部分返还继承人,并发给相当于本人三个月养老金的丧葬费。

二、几点启示

(一)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提高农村社会文明水平的有效途径。两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不仅覆盖面不断扩大,基金有积累,而且还提高了社会文明程度。在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推行过程中,许多农民怀着既为自己上保险,又给父母尽孝心的心情参加养老保险,有效地促进了家庭和睦;他们参保时说,这不是“捆绑”的问题,而应尽的孝道和义务,是一种天然的关联。农民解决养老的后顾之忧,不仅从千百年来传统的养儿防老转变到参加养老保险防老的观念上来,有利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而且还有利于加速城市化进程,扩大即期内需,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党委政府重视是前提,财政支持是关键。通过对____县、____市等地的学习考察,我们感到,没有党委政府的重视就没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当地党委、政府不仅把农村养老保险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事来抓,而且作为为民办的实事、好事向社会公开承诺。__县为搞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由县委副书记挂率,劳动、财政、公安等相关部门协同工作。财政大力支持,__市财政拿出万财力给予支持,__县先期拿出了500万元作为养老保险补贴基金,拿出80万元作为启动办公经费,建立起了覆盖各乡镇、管委会的社保管理网络体系,选调人员建立了建立了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工作机构。。

(三)社保部门要在科学设计制度的基础上,带着对农民的感情规范操作。在学习考察中,我们感受他们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激情,时时流露着对农民的负责之心和关怀之情。他们普遍认为建国以来,广大的农民为工业化的发展及城市化的建设作出巨大的牺牲,现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就是把原来农民作出的贡献用社会保障的方法来补偿农民,并不是对农民的恩赐,而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文秘站:

三、几点建议

(一)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认识。农村人口老龄化是我市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目前我市有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697703人,占农村人口的15.1%,农村老年人中60-64岁的323836人,65-70岁的289149人,70岁以上的84718人,预计再过5年,我市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将占到全市农村人口的19%以上,10年后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23%以上,农村老有所养的问题将日益突出。在人口老龄化高峰到来之前,如果不普遍建立以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为目的的养老保险制度,将产生诸多社会问题,最终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因此,加速建立和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和谐建设顺利进行的势在必行的战略措施。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目标,为我们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我市虽属于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但与西部地区比,我市更具备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我们要借鉴他们好的做法,适应农村城市化、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需要,从长远考虑,积极探索和着手建立适应本市经济发展水平,又具有本地特色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要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摆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摆在党委、政府的重要议程,作为民生工程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要认清人口老龄化的形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解除农民后顾之忧、顺利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农村、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加快建立和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重要意义,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各级政府要通过各种方式向农民宣传社会养老保险,使农民能主动接受。

(二)准确把握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要坚持政府支持、政策吸引、权责一至、关联参保和农民自愿相统一的原则,要顺应农民的要求,在全面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做加法”,确保农村老年居民基本生活,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心理上、物质上的承受能力,按照“低水平、广覆盖”的思路,采取个人缴纳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要从维护农民的长远利益出发,创新激励机制,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保的积极性,确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生根开花。

(三)把新农保与征地失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有机结合起来。学习__县的作法,在加强征地社会保障金征收管理的基础上,对未农转非的,由征地社会保障金再“补进口”和“补出口”;学习__的做法,对农转非的,建立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相互衔接的制度。这与我省的政策指导也吻合。各区县市不要出台新的政策,只要把省里的政策和外地的经验用好,就可以解决好我们面临的征地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操作问题。

(四)建立适合我市实际的统筹城乡的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模式和工作体系。建议区县按照“整合资源,精简机构,集合职能,提升效能,节约政成本”的原则,将现在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建安企业劳动保险的职能集合,组建正局(科)级的“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服务局”,而不宜新增设一个农保管理机构。5月22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中学习时,总书记指出: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城乡、整体设计,分步实施、配套推进......要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衔接,推进各类社会保障制度整合......完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管理平台。”按照总书记的讲话要求,国务院制定的机关事业单位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办法,把制度都统一到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上,把待遇计发办法统一为“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客观上要求机构体制的统一。张德江副总理在全国新农保试点工作会议上指出:我本应为大家说话,但我不得不说,不得新增一项工作就增加一个机构。省里希望各市州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特别是新农保试点县,要整合机构,县里建立正科级的管理机构。因此,将几个养老保险的职能和机构进行整合是中央和省里的要求,是养老保险制度统一和完善社保公共管理服务平台的客观要求,是统筹协调管理全市社会养老保险的要求。

关工委经费保障制度篇7

论文关键词医患纠纷人民调解机制审判

一、人民调解制度在医患纠纷中的实施

良好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备要素,是确保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医患纠纷不同于其他民事纠纷,若得不到及时、妥善解决,极易形成群体性事件,不仅患方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而且会严重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甚至威胁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从而也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2002年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患纠纷处理途径有和解、行政调解、诉讼等各种方式,由于医患双方和解带有很强的任意性,其公正性及合法性无法得到保证;“老子审儿子”的行政调解方式很难妥善并终局解决纠纷;而民事诉讼作为解决医患纠纷的最后一道防线也备受质疑。因此必须探讨一套新型医患纠纷解决机制、化解社会矛盾。2002年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开启了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alternativedisputeresolution)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立法和司法者都希望调解制度能以其优势成为替代诉讼解决纠纷的有效途径。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为adr应用于民事、商事、刑事等近乎所有纠纷解决领域提供了法律支持。2010年司法部、卫生部、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强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发挥新时期人民调解在化解医患纠纷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其组织机构、队伍建设、保障机制、业务工作、指导管理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但由于该《意见》法律效力层次过低,而且在具体规定的内容上也存在缺陷,亟待完善。

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以下简称《调解法》)的全面实施,标志着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实现了“法律”化的重要转变,适应了我国当前和谐社会依法治理的需要,开启了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新起点。为进一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卫生部2012年卫生工作要点中进一步提出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推进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建设,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的明确要求。全国各地先后建立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组织(以下简称“医调委”)开展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的实践探索,截至2011年10月份,已成立医调委1358家。医调委网络地市级以上全覆盖,县级覆盖面达到73.8%。各地医调委作为解决医患纠纷最现实、高效的方式,对于集中化解医患纠纷,从根本上缓解医患矛盾、保证正常医疗秩序,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有着积极的保障作用。

二、人民调解制度解决医患纠纷的困境

《调解法》对人民调解制度作了原则性规定,但仅搭建了适用人民调解的基本框架。各地“医调委”在轰轰烈烈的构建中对适用调解处理纠纷的范围、调解程序、调解员选任、当事人达成协议的法律效力等问题没有统一的规定,争议较大,医患纠纷的调处依然是影响医患和谐的棘手问题,医患关系只能是治标不治本。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医调委行政化色彩浓厚,缺乏民间调解所具有的内在活力

根据《调解法》第五条、第七条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全国的人民调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本行政区域的人民调解工作。医调委从性质上看应是一种社会自治型的民间调解组织,相关行政部门仅仅对医调委的调解工作进行指导。但从医调委调解医患纠纷的实践经验看,医患纠纷发生后,不管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出于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考量,只要患方提出要求,医调委往往会在由相关行政部门出面组织协调下对医方施加压力,由此使医方陷入“被调解”的无奈境地。医患纠纷调解由社会自治型的民间调解变为一种政府控制型的调解。医调委行政化色彩浓厚,失去了其民间调解组织所具有的自愿性与主动性,缺少内在活力。

(二)调解程序随意性太强,调解的公平性与合法性备受质疑

在法治背景下,“依法调解”应当成为医患纠纷人民调解正当化的标志。调解程序的规范性、合法性是促进医患纠纷公平、合理解决的基石。由于《调解法》对医调委调解的范围、启动程序、调解方式等程序性问题没有做出明确规定,致使调解程序过于随意,往往会损害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医患纠纷发生后,患方往往认为诉讼解决方式费时、费力,医疗赔偿诉求未必能得到有效支持,于是倾向于选择更为“经济实惠”、“方便快捷”的解决途径—调解。但在调解过程中,为追求己方利益最大化,患方往往会采取“边调边闹”“调调闹闹”的谈判策略,甚至会采取摆花圈、设灵堂,挂条幅等“医闹”方式干扰医院正常诊疗秩序,不管是否属于医疗事故,不管院方有没有过错,患方经常漫天要价,最终的调解结果是院方屈从于社会舆论、行政干预等各方压力拿钱来息事宁人,被迫签订不公平调解协议,时常发生“大闹大赔,小闹小赔”的不公平调解结果,打乱了公平的调解程序,损害了有序的社会秩序,恶化了医患关系,为公序良俗的良好社会风气蒙上了阴影。

(三)缺乏配套制度保障,调解的主动性与有效性大打折扣

1.资金保障不到位,阻碍调解工作开展

对于调解不收费的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工作来说,经费保障是一切调解活动开展的基础,经费问题不解决,医调委的各项工作将很难持续。按照《调解法》第四条、第六条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不能收取任何费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人民调解工作所需经费应当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障。《调解法》只对调解经费作出原则性的规定,缺少对经费落实的检查督促机制。《意见》提供了医调委经费获得的三种途径:一是其经费由设立单位解决。二是经费不足的,各级司法行政部门争取补贴。三是通过吸纳社会捐赠、公益赞助等渠道筹措工作经费。但是实践操作过程中这三种经费来源的保障性太差,医调委的交通费、办公费、出差补贴等必要费用支出甚至需要由医调员垫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影响医患纠纷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

2.医调员队伍参差不齐,影响调解质量

医调委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准是调解结果科学、公平、合理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制度成败的关键。医患纠纷调解涉及医学、法学、沟通等各方面专业知识,由“既懂医、又懂法、还要懂社会”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担任医调员才能保证调解工作的公平性、合理性、科学性。由于《调解法》对医调员的选任没有具体规定,目前医调委工作人员往往由退居二线的司法、行政人员担任,调解员素质参差不齐,或缺乏相应的医学知识背景,或缺乏调解工作经验,或缺乏法律知识和法律素养,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医患纠纷调解的质量。因此,如何在经费保障的前提下,解决医调员的编制、待遇等问题,从而吸纳专业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人员担任医调员是保证调解工作质量,推动调解工作持续开展的基础和前提。

3.医疗责任保险制度不健全,赔偿资金落实不到位

赔偿数额是医患纠纷解决的核心问题。西方的成功经验是,医患双方将争议提交双方认可的纠纷调解机构达成调解协议,保险公司根据协议内容替医疗机构进行赔偿,这样可以避免医患双方的直接冲突,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由于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不成熟,医疗责任保险在我国的推广并不普及、不均衡,保险公司只有在构成医疗事故时才承担赔偿责任,而多数未进行医疗事故责任认定而经过调解达成赔偿协议,导致医患纠纷赔付资金只能由医院自行承担。医疗责任保险在院方看来有名无实,影响其投保的积极性。

三、人民调解机制解决医患纠纷的路径选择

(一)明确“医调委”组织的性质,确保其中立性和公信力

目前的医患调解原本为社会自治型的民间调解转变为政府控制型调解的根本的原因是体制障碍,行政部门在调解过程中的过分干预是导致调解工作不中立的根本原因。因此医调委的设置首先要去除行政色彩,突出中立性,既不应该由医学会管理,也不应当由卫生行政部门管理,而是应当仿照《调解法》的规定与普通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一样,由司法行政部门登记注册并接受司法行政部门的监管和管理。这样方可增强医调委的独立色彩,确保作为专门处理医患纠纷的“专门性人民调解组织”的中立性和公信力。

(二)规范和完善公平的调解程序,确保调解协议的自愿性和合法性

合理的调解程序是充分发挥调解效能,获得公正结果的制度保障,因此应规范调解程序的各个环节。首先严格贯彻《调解法》第17之规定,医患纠纷调解的启动以“当事人申请”为原则,以“人民调解组织主动调解”为例外的原则。在医患双方发生矛盾时,可申请“医调委”调解,也可选择不接受调解而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以确保调解协议的自愿性。同时对适用调解的条件和范围要作出一定的限制,可以借鉴即墨市等“医调委”的做法,医调委一般只受理索赔金额1-15万元的医患纠纷;患方索赔金额1万元(含1万元)以下的医患纠纷,医患双方可自行和解;患方索赔金额在15万元(含15万元)以上的,医患双方应先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明确责任后再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另外“医调委”受理调解后,要根据当事人的特点和纠纷的难易程度,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讲解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耐心疏导,在当事人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基础上提出纠纷解决方案,帮助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如医患双方达成共识,应签订调解协议书,并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如果有一方不履行协议,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三)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确保医患纠纷调解有效性与合法性

1.依法完善医调员的资格选任制度

是保证调解工作质量,推动调解工作持续开展,应当尽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懂法律、懂医学、懂调解”的复合型的医调员队伍。在此可以借鉴仲裁员与公证员等职业的选任标准办法,规定统一的医患纠纷调解人员从业资格考试制度。该制度除了重点考核应试人员的医药学、法学、保险等专业的基础知识,还应考核应试人员调解能力。从通过资格考试的人员中选任公道正派、业务能力强的人员进入医调委专家库,进入调解程序后,医调委将从专家库中抽调专家对医患纠纷“定性、定责、定损”,引导医患双方签订和解协议。

2.落实医调委的运行经费

针对《调解法》只对调解经费作出原则性的规定,缺少对经费落实的检查督促机制的问题,以及《意见》提供的经费获得的三种途径的思路,笔者认为,最有利的保障是各级政府的财政部门应当给予专门国家财政拨款,确保医调委的办公场所和基本经费尤其是医调员的待遇贯彻落实。

3.医疗责任保险的推广

关工委经费保障制度篇8

第一条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以下简称《征缴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办法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参加工伤保险,由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开展工伤保险工作的具体情况,逐步纳入。

第三条工伤保险基金实行全市统筹,分级管理。

全市建立工伤保险调剂金和储备金。

第四条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全市的工伤保险工作。

区县(自治县、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市、区县(自治县、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规定设立的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

第二章工伤保险基金

第五条自本办法施行之日起,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征缴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到所在区县(自治县、市)经办机构办理工伤保险登记,申报缴纳工伤保险费。跨地区、流动性较大的用人单位到市经办机构或其委托的区县(自治县、市)经办机构办理工伤保险登记,申报缴纳工伤保险费。具体办法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

第六条工伤保险费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

工伤保险费基准费率的确定及费率水平的调整,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具体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工伤保险执行国家规定的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经办机构首次确定用人单位缴费费率时,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规定的经营范围所对应的行业内费率档次确定;实际经营与《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规定的经营范围不一致的,以实际经营所对应的行业内费率档次确定;跨行业经营的,以经营的最高风险行业所对应的行业内费率档次确定。

第七条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难以确认工资总额的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按照上年度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职工人数作为缴费基数。新设立的企业以当年申报的职工月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

用人单位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全额向地税机关缴纳工伤保险费。

经办机构应当为每个职工建立工伤保险缴费记录。用人单位和职工有权查询缴费记录。

工伤保险费征缴的具体办法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市地税部门制定。

第八条各区县(自治县、市)按月将实际征收的工伤保险基金的50%上解到市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建立全市工伤保险调剂金。调剂金上解和使用的具体办法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商市财政部门提出,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九条工伤保险基金用于下列支出:

(一)工伤医疗费;

(二)一至四级工伤人员伤残津贴;

(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四)生活护理费;

(五)丧葬补助金;

(六)供养亲属抚恤金;

(七)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八)辅助器具费;

(九)工伤康复费;

(十)劳动能力鉴定(确认)费;

(十一)按规定支付与工伤保险业务相关的其他费用。

第十条工伤保险基金结余部分作为储备金存入市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当年工伤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用储备金支付;储备金不足支付的,由市财政垫付。储备金具体管理和使用办法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商市财政部门提出,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十一条地税机关征收的工伤保险费直接划入国库,然后由国库划入财政部门在国有商业银行开设的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存入经办机构支出户的工伤保险基金,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优惠利率计息;财政专户资金,按照不低于同期居民银行存款利率计息。

第三章工伤认定

第十二条工伤认定由用人单位参保地的区县(自治县、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在市经办机构参保的用人单位职工的工伤认定由其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区县(自治县、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职工在参保地之外发生事故,可由参保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委托事故发生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核实,由参保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认定。区县(自治县、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因工伤认定管辖发生争议的,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指定管辖。

第十三条职工发生伤害事故,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日内向负责工伤认定的区县(自治县、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并填报《事故伤害报告表》;发生死亡事故或一次负伤3人以上(包括3人)的伤害事故,应在24小时内报告。

第十四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工伤认定中,可以要求有关单位或个人在规定时限内提供补充证据。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第十五条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的,发给《工伤证》,作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凭证。《工伤证》应准确记载职工受伤害时间、伤害部位、职业病名称,或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与工伤有直接关联的疾病等。

《工伤证》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统一制作,由负责工伤认定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发,交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人保存。

第四章劳动能力鉴定

第十六条市、区县(自治县、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由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人事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工会组织、经办机构代表以及用人单位代表组成。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下设劳动能力鉴定中心,区县(自治县、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下设劳动能力鉴定办公室。鉴定中心、办公室挂靠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承担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十七条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承担以下鉴定或确认工作:

(一)工伤职工劳动能力的鉴定;

(二)停工留薪期的确认;

(三)配置辅助器具的确认;

(四)疾病与工伤关联的确认;

(五)供养亲属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

(六)职业康复的确认;

(七)工伤职工旧伤复发的确认;

(八)其他受委托的劳动能力鉴定。

在市经办机构参保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能力鉴定(确认)由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统一组织,必要时可由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指定的区县(自治县、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承担。

第十八条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满或停工留薪期内伤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可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填报《劳动能力鉴定表》,并提交《工伤认定通知书》或《工伤证》、病历及其他诊疗资料。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申请作其他工伤鉴定(确认),应按规定提交相关资料。劳动能力鉴定和确认的具体办法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

第十九条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区县(自治县、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确认)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确认)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确认),并提交区县(自治县、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及相关材料。

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首次鉴定(确认)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确认)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确认)。参加过首次鉴定(确认)的专家不能参加再次鉴定(确认)。

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再次鉴定(确认)结论为最终结论。

第二十条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用人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向负责首次鉴定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复查鉴定。

第二十一条按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的范围所产生的劳动能力鉴定(确认)费用,参加工伤保险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鉴定(确认)结果为疾病与工伤无关联、供养亲属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再次鉴定(确认)或复查鉴定的结论没有变化所产生的鉴定(确认)费用由申请者承担。未参加工伤保险或未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期间发生的鉴定(确认)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收费标准由市物价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确定。

第五章工伤保险待遇

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按本办法规定参加工伤保险,按规定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经认定为工伤的,按《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第二十三条申请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应向经办机构填报《工伤保险待遇申请表》,提交工伤认定结论通知书或《工伤证》、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等材料。

申请享受供养亲属抚恤待遇的,根据所申请的待遇项目提交以下补充材料:

(一)被供养人户口簿、身份证、公安户籍管理的生存证明;

(二)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出具的无生活来源证明;

(三)学校出具的在校学生的证明;

(四)民政部门出具的孤寡老人或孤儿的证明;

(五)养子女的收养证书;

(六)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供养亲属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结论。

第二十四条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可以申请延长停工留薪期,经参保地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用人单位不同意延长的或工伤职工要求延长未获确认的,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申请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再次确认。

第二十五条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要求安装、配置辅助器具的,可由工伤职工或其所在用人单位根据负责工伤治疗的医疗机构的建议,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确认。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安装、配置的,由经办机构安排到签订服务协议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安装、配置,并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与配置机构结算费用。安装、配置辅助器具的具体办法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

第二十六条工伤职工在工伤医疗机构发生的费用先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垫付,待工伤认定后符合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费用,由经办机构予以报销。具体办法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

第二十七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自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鉴定结论的次月起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工伤职工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后,其实际领取的伤残津贴不得低于所在区县(自治县、市)的最低工资标准。

第二十八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至十级伤残的,自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鉴定结论的次月起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五级、六级工伤职工伤残津贴的,用人单位和职工应按规定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工伤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后,其实际领取的伤残津贴不得低于所在区县(自治县、市)的最低工资标准。

五级至十级工伤职工本人提出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或者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或者七级至十级工伤职工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难以安排工作而终止劳动关系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以全市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计发,其中五级12个月,六级10个月,七级8个月,八级6个月,九级4个月,十级2个月。五级、六级工伤职工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以按月发给的伤残津贴为基数计发,初次领取伤残津贴的,按15年计算;已经领取了伤残津贴的应扣除已领取的月份,但扣除后支付的年限不得少于5年。七级至十级工伤职工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以全市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计发,其中七级15个月,八级12个月,九级9个月,十级6个月。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时,工伤职工距法定退休年龄10年以上(含10年)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按全额支付;距法定退休年龄9年以上(含9年)不足10年的,按90%支付,以此类推,每减少1年递减10%。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年的,按全额的10%支付。

领取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工伤职工应将《工伤证》交给用人单位,由用人单位到经办机构办理工伤保险关系终止手续,符合失业保险规定的可以享受失业保险待遇。重新就业后新发生的工伤,按本办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按照新鉴定的伤残等级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第二十九条因工死亡职工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54个月的全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第三十条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和生活费用变化等情况适时调整,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调整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三十一条用人单位依法破产或被注销营业执照的,应将一至四级工伤职工、享受供养亲属抚恤金待遇的人员以及已退休的工伤人员领取工伤保险待遇的手续,移交其长期居住地的街道、乡镇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由经办机构支付。未达到退休年龄的五级至十级工伤职工应由用人单位按照本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标准,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第六章管理与监督

第三十二条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全市工伤保险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工伤保险的法律、法规,制定工伤保险政策并组织实施;

(二)制定工伤医疗服务机构和辅助器具配置机构的管理办法;

(三)制定工伤预防宣传培训规划和职业康复计划并组织实施;

(四)负责审核全市工伤保险基金预算及决算;

(五)负责全市工伤保险工作的管理协调和监督检查;

(六)法律、法规赋予的其他职责。

第三十三条区县(自治县、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工伤保险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负责对用人单位和职工进行工伤保险政策的宣传、培训;

(三)负责工伤认定工作;

(四)监督检查工伤保险基金的缴纳、支付、使用;

(五)负责本级经办机构发生的工伤保险行政争议的复议工作;

(六)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第三十四条市经办机构承办工伤保险事务,履行下列职责:

(一)负责编制全市工伤保险基金预算、决算;

(二)管理全市工伤保险基金,负责工伤保险调剂金和储备金的管理和使用;

(三)负责受理跨地区、流动性较大的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登记、缴费申报,确定缴费费率,核定和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四)负责与工伤医疗服务机构和工伤辅助器具配置机构签订服务协议;

(五)组织开展工伤职工职业康复工作;

(六)负责工伤保险基金收缴、支付的各项统计分析工作;

(七)指导、监督、检查区县(自治县、市)经办机构的工作;

(八)法律、法规规定和上级机关委派的其他工作。

第三十五条区县(自治县、市)经办机构承办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事务,履行下列职责:

(一)负责编制工伤保险基金预算、决算;

(二)受理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登记、缴费申报,确定缴费费率;

(三)受市经办机构的委托,负责与本行政区域的工伤医疗服务机构签订服务协议;

(四)管理工伤保险基金,核定和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五)组织开展工伤职工职业康复工作;

(六)编报工伤保险基金的会计、统计报表;

(七)免费提供工伤保险待遇查询和政策咨询服务;

(八)法律、法规规定和上级机关委派的其他工作。

第三十六条市、区县(自治县、市)财政部门对工伤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情况进行监督,负责及时审批、拨付工伤保险基金。

第三十七条市、区县(自治县、市)地方税务机关按照《征缴条例》规定,负责工伤保险费的征收,对用人单位在缴纳工伤保险费过程中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

第三十八条市、区县(自治县、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承担工伤服务的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第三十九条愿意开展工伤服务的医疗机构和辅助器具配置机构可向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符合工伤服务条件的,由市经办机构或其委托的区县(自治县、市)经办机构根据工伤服务的需要与之签订服务协议。具体办法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

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将每年参保职工名单、参保日期、缴费情况、年度内发生的工伤事故、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待遇支付情况,在次年的1月底前在本单位内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15天,并将公示情况书面报所属经办机构备案。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未依照本办法规定参加工伤保险,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依照《征缴条例》有关规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

在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条例》和本办法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第四十二条用人单位不如实申报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瞒报少缴工资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依照《征缴条例》有关规定处以罚款。

由于用人单位给职工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基数不实而造成工伤职工待遇降低的,其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补足。

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参加了工伤保险后迟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由地税机关责令限期缴纳,并可依照《征缴条例》有关规定加收滞纳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

在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之前,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支付。

第八章附则

第四十四条《条例》实施前,职工已认定为工伤的,以及2002年12月31日以前发生的伤害事故或职业病尚未进行工伤认定的,其认定标准、待遇标准、支付渠道均按照过去有关政策规定执行,以后参加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和供养亲属抚恤金的调整,其待遇支付渠道不变。

《条例》实施前1年职工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尚未完成工伤认定的,按照《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执行。其中原已参加当地工伤保险的,工伤待遇按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工伤待遇由用人单位支付。

《条例》实施前已开展了工伤保险的区县(自治县、市),应将原工伤保险基金节余部分存入当地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用于支付原规定的工伤保险基金列支项目,节余部分用完后用新的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新老工伤政策的具体衔接办法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

第四十五条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异地集中参加**市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其职工的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待遇核定、待遇支付等,按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六条职工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职工受伤前本人工资不足12个月的,按实际发生月平均工资计算;不足1个月的以参保缴费基数或用人单位实际发放的、约定的日工资为基数计算。

第四十七条外省(区、市)的用人单位在本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职工在本市发生工伤,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向参保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外省(区、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委托调查的,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指定区县(自治县、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调查核实。

关工委经费保障制度篇9

    现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关于清理回收企业欠缴社会保险费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36号)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1999年1月22日,国务院颁布了《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259号)。根据国务院条例的要求,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是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和职工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但由于部分单位法制观念不强,拖欠社会保险费的问题比较突出,影响了社会保险费的筹集,侵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为保障法律、行政法规在我市的贯彻实施,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持社会稳定,现就贯彻落实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关于清理回收企业欠缴社会保险费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提出以下要求。

    一、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清理收回欠缴社会保险费工作的领导,确保所属单位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要建立目标责任制,签订清欠责任书,督促和帮助欠费单位制定还欠计划。要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抓好还欠计划的落实,欠费企业要在今年年底前基本补清欠缴的社会保险费。

    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加大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工作力度,对拒缴、瞒报、长期拖欠社会保险费的单位要在新闻媒体上予以曝光,对欠缴的社会保险费要按日加收2‰的滞纳金,并按照国务院条例规定实施行政处罚,直至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三、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前述“三部委”通知要求,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将单位欠费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争取各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宣传部门要组织好《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和《失业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258号》的宣传工作,提高单位和职工依法缴费意识;各商业银行要积极配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法及时扣缴、划转欠费;财政、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单位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根据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供的单位欠费情况,对欠费单位不予核准独资、参股设立新企业或设立分支机构以及扩大经营范围;各单位的主管部门、组织和人事部门,不得批准欠费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总会计师晋级、评选先进和实行年薪制。对于有缴费能力但拒绝或故意拖欠社会保险费的单位,各级工会组织对其法定代表人不得评定模范或先进,市社控部门不得批准其购买小汽车或其他社控商品。

    请人民法院加大对欠费单位的执法力度,对涉及社会保险费的行政诉讼案件和执行案件依法从速处理。

关工委经费保障制度篇10

关键词:消防部队财务管理综合管控

中图分类号:F23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7-133-02

近几年来,消防部队的经费在总量上每年都有所增长,但经费的供需矛盾仍是消防部队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要解决这个矛盾,就需要部队各级党委和财务部门以及财务人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财务工作的综合协调功能,不断强化预算管理,深挖财务管理的潜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切实提高消防部队财务管理的水平,为完成防火、灭火和抢险救援等各项消防工作任务提供坚实有力的后勤保障。

一、形成整体合力,上下齐抓共管

1.转变对财务管理工作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财务部门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部门,财务人员不仅要记账、算账,而且要对经费、物资和固定资产实施核算与管理,将经费、物资、财产捆在一起管理,以发挥财与物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财务人员要在提高核算效率及质量的同时,加大管理力度,把主要精力用于财务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和分析等方面,提高财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财务管理工作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财务部门要确立“管理型”的总体思路,从事后反映扩展到事前决策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从单纯的守财到生财、聚财、用财,从单纯的消极管理扩展到目标管理。而且,财务部门还是消防部队的一个执法部门,《预算法》、《会计法》以及军委和武警总部颁发的其他财经制度规范,都是财务人员的行为准则,必须用专业的眼光和手段来衡量各项经济行为,将法规制度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2.在经费决策、管理、使用三个环节上齐抓共管,形成整体合力。一是科学决策。作为最高决策层的各级部队党委,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确保经费决策科学高效,善于从全局的高度,观察、思考和处理财经问题,增强理性思维能力,用辩证思维分析经费决策形势,研究对策措施,确保决策科学合理,促进经费总体使用效益的提高。同时充分发挥集体领导的智慧,民主决策,科学理财,重大经费开支项目应当充分论证,严格审查,党委集体研究决定,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党委要紧紧围绕制约部队发展的“瓶颈”问题,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经费重点投向部队建设中的急需项目上。要按照“一保执勤战备、二保平时生活、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原则,结合本单位的实际,优化财力配置,统筹规划好财力资源,把部队建设中的重点和急难问题解决好。二是科学管理。作为职能的财务部门,首先要吸取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严把预算编制与执行关,坚持“人员经费按标准、公用经费按定额、专项经费按财力”的管理原则,科学定标定额编报,按预算计划和法规标准控制开支,实行经费使用绩效考评,提高经费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使有限的财力转化为最大的保障力。而且,财务部门作为党委理财的参谋助手,一定要为党委理财出好谋、划好策,确保党委的决策科学、合理。三是科学使用。各处部门科室在经费开支的第一线,要认真贯彻年度预算,科学用好各项经费,严格标准制度的执行,确保经费使用及时、高效。在经费开支上防止大手大脚、铺张浪费,树立敬业精神,精打细算,准确掌握标准规定、准确领会上级意图、准确把握大局和规律,秉公办事,认真工作,把钱花在刀刃上,最大限度地发挥经费的使用效益。

二、确保重点,兼顾一般

部队的财力是有限的,而后勤保障工作千头万绪,点多面广,使有限的经费发挥出最大的功效,这是提高部队财务管理水平的一个重点。

1.坚持量入为出,优化分配结构。科学合理地确定经费投向、投量是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的关键所在。在经费分配上要做好以下几点:

(1)运用信息分析技术,准确测算论证各方面的财力需求。确定保障重点和优先顺序,减少盲目性,做到总量控制,收支平衡,突出重点,保障急需,把有限的经费用在部队建设的刀刃上。还要通过对部队财力资源需求信息的精确掌握、精确分配和精确运用,使经费保障适时、适事、适量,确保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项目配置、适当的财力资源,无闲置、决策无失误、预算安排无赤字、经费使用无浪费,保证部队建设和以执勤灭火为中心各项任务的完成,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

(2)压缩开支突出重点,按照建设节约型部队的要求,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好保障部队重点需要与保障一般性建设的关系,做到尽量压缩公共消费、公务消费开支,彻底解决用“公家的钱不心痛”、公共消费效益不高的问题。要通过严格制定行政开支定额标准,大力压缩行政性消耗开支,该减的减、该省的省,把经费主要用于以提高部队战斗力为目标的各项事业活动上,尽量满足一线部队建设的经费需要,为完成消防部队的中心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3)严把预算环节,加强管理重效益。遵照“量入为出,合理安排,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对标准经费的投向、投量逐项把关,对各分项预算该保的保、该压的压,切实防止预算安排的盲目性,做到无预算项目的事情不办理,超预算的支出不批准,有效地卡住超支的源头,避免经费使用“节外生枝”的现象,使部队经费收支综合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