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版中医基础理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51:28

电子版中医基础理论篇1

英文名称:ChinesearchivesofGeneralSurgery(electronicVersion)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4-0793

国内刊号:11-9148/R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7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双月刊)创刊于2007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附属中山医院联合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多媒体光盘(CD-Rom)配纸质导读的中华医学电子版系列医学杂志。其特色在于国内“文献”的独一与“电子版”的新颖:在美国,早就有《外科学文献》(archivesofSurgery),但国内至今尚未见有类似刊物;同时她一改过去以经验医学为主、以叙述性临床病例总结为主的临床研究局面,而以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为基础,以原创性meta分析和RCt研究论文为特色,使我国的临床研究高上一个台阶,|成为普通外科医生掌握和应用eBm的培训园地。

电子版中医基础理论篇2

[摘要]本文阐述了医学电子学在现代医学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指出当今医学院校的医学电子学教育存在的许多问题。提出教学改革应着眼于加强教师医疗知识及增加学生实验与实习。让学生能从中学到更多医学电子学的相关知识,能够在以后的医疗过程中使用相关仪器时,不仅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从而提高自身的素养,为现代医学作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学电子学;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2-0217-02

引言

医学电子学发展迅速,促进现代医学迅速发展、现代生物医学的仪器日益增多,已成为临床诊断、治疗、护理、康复以及医学基础研究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可以说,在今后的年代,不了解《医学电子学》,就不可能掌握现代先进的临床诊疗和科研技术方法。随着科学的发展及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疗过程对各种仪器设备的依赖也越来越大,很多医疗手段更是在没有仪器设备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展开。作为一名当今的医护人员,仅仅只具备单纯的医学知识,已不能够满足现代医疗的要求。这就不得不要求我们去学习一些相关的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而医学电子学正是一门讲解电子仪器设备工作原理、基本结构的一门学科。

一、医学电子学的介绍

对于这门学科,研究的人比较少,在网络上及各杂志、期刊上也少相关的研究介绍。我作为一个从事医学电子学数年的工作者,仅结合自身的一点体会来谈一谈这一门学科。对于该门学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一)医学电子学的研究对象

医学电子学是医学与物理科学相互渗透、交叉的边缘学科,归属于临床医学中的基础学科类。它的内容包括放大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的结构、原理、功能及应用。

(二)医学电子学的特点

医学电子学是临床专业的基础课程,其内容既与医学有关又紧密的联系着物理学。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现代医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仪器设备的发展所带来的,电子仪器在医疗上的应用,目的是为医疗服务的,而过程却又是以电子学为基础的。

2.电子技术的高度发展,并越来越多的引进医学领域,形成电子技术与医学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同时现代医学的迫切需要又促使电子学吸取生物物理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化学、材料学和系统工程学等方面的成就。其涉及范围相当广泛。

(三)学习医学电子学的方法

医学电子学学科的重要任务是给学生传授与医学有关的电子学方面的物理基础、电子电路的原理、结构及功能。因此学习这门课程需要:

1.掌握本科所阐述的物理学基本理论;

2.了解相关电子材料及电子电路的基本结构,熟悉相关电子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性能要求;

3.通过实验和实习掌握医学电子学和临床所用仪器设各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提高临床医疗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医学电子学的教学所面临的困难

第一,就目前全国各医学院校来看,医学电子学大多只是作为一门选修课程,没有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各方面条件配备都相当有限。

第二,医学电子学是一门以医疗设备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及操作为主的学科,其中涉及到了许多相关仪器,具有极强的实际操作依赖性。单纯的理论讲起来空洞、乏力,学生很难理解。即便理解了,由于没能实际的操作,也难于记牢。而当今的医疗设备基本都较贵,一台仪器通常动辄几百万,甚至是上千万。我们不可能把医疗过程中要使用到的所有电子仪器都买来让学生实际操作,就国内而言,基本上还没有哪个医学院校有这样的实力。所以也就造成了现在的医学电子学大体上还是空洞的理论教学的局面。实验器材极为缺乏,大多的医学电子学实验室都没有与现代医学发展相对应的电子设备,就连目前所拥有的少量的实验设备也是老旧不堪,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实验的效果。

第三,极少有专业的医学电子学教师。目前各医学院校的医学电子学教师,大多是专门从事物理这一学科研究的。而这门学科同时与物理学和医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让老师很难讲解这门课程。这与老师的师范技能没有任何关系,毕竟物理与医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

第四,学生对这门课程也没有足够的重视。上课时多有学生在干别的事,而没有认真听讲。虽然老师也会维持课堂纪律,让尽可能多的人能够认真听讲,但收效甚微,

三、针对以上难点所提出的解决方案

医学电子学的教学面临着如此之多的困难,想要彻底解决它,在短期内是难以实现的,本人仅提出一些能稍微使现在的教学改观的浅薄建议:

(一)学校要注重培养医学电子学教师的能力,要给予其学习医学知识的机会,可安排听一些与医学电子学中所要涉及到的医学方面的课程,虽不致精通,但大概的要能懂。主要还是把专业的物理教师培养起来,而不能用只是单纯的会物理的老师来教这门学科。

(二)要让教师能有机会经常接触各种医用电子设备,能够先搞清楚各仪器设备中的电子电路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可安排教师到医院或是大型医疗器械公司实习。

(三)对于学生未能见到仪器设备,学起来空洞的问题。可采取让学生尽可能的去医院或是大型医疗器械公司实习,增加对麻醉设备的了解。但这种方法操作起来麻烦,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是在经济能力不足不能买大量的新的仪器设备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用稍低价格购买一些较为便宜的二手仪器,用于给学生开设相关的实验课,让学生能有更多机会接触了解这些仪器设备。

(四)学生上课不认真,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这门课程学校本身就不重视,也只是安排成一门选修课程,在绩点中所占比例也少,医学生的课程本来就很多,对他们来讲,医学方面课程显然要比电子学重要;其次,本门课程是属于物理学范畴,众所周知,物理学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都是极为难学的;目前实在没有其他更好的解决办法,唯一办法就是,在教师身上下功夫,电子学其实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与我们的生活联系也非常大。我们的教师可以多与生活联系,能方便学生理解,也能更好的提起学生对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让他们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四、总结

综上所述,要教好医学院校中的医学电子学,我们可以从各个方面去努力,虽说困难重重,但也并非没有办法解决。只要教师用心,学校用心,通过我们共同努力,还是能够较好的完成对医学电子学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高等医学人才继续做出更大的贡献。以上是我结合自身经验谈的一点体会,望同行专家和老师指正。

[参考文献]

[1]郑方,范从源,麻醉设备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朱大年,生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胡新珉,医学物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电子版中医基础理论篇3

关于数字出版,目前似乎还没有权威、准确、公认的定义。大概有以下几种说法:1,数字出版,是出版资源全生命周期信息交换的过程;是利用网络进行在线或者离线数字写作内容的采集和管理的过程;是把内容中的各种知识析离共享管理的过程;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进行全媒体组织输出的过程;是在线信息网络化服务的过程。2,数字出版,是依托于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而诞生的新的出版形态。3,数字出版,就是将概念、思想、知识借由字符、图像、影像、语音方式整合成0、1的数字内容,经加值后传播于公众。2007年在维也纳举行的第17届国际数字出版会议上是这样定义数字出版的,数字出版是依靠互联网并以之为传播渠道的出版形式。

虽然概念是模糊的,但这不影响人们对数字出版的热情。随着Kindle、ipad、汉王等电子阅读终端的热销,带动了电子书的热销,人们普遍接受了这一新颖的阅读模式,并对之狂热地追捧。当然,电子书只能说是数字出版的一部分,绝非全部。此外,网络游戏、数字期刊、手机报等早已为人们熟悉,并引领着数字出版的潮流。数字出版正在不断被人们丰富其内容,不断延伸着其定义。我们也不必纠结于数字出版是传统出版的延续,还是传统出版的替代,抑或其他。总之,数字出版时代即将全面到来。

国外医学领域数字出版现状

爱思唯尔(elsevier)

爱思唯尔是一家经营科学、技术和医学信息产品及出版服务的世界一流出版集团。通过与全球的科技与医学机构的合作,每年出版1800多种期刊和2200种新书,以及一系列创新性的电子产品,如ScienceDirect、mDConsult、Scopus,文摘型数据库、在线参考书目和特定学科入口网站。在数字出版方面,目前爱思唯尔已与中国部分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例如分别与上海交通大学及清华大学图书馆合作建立ScienceDirect中国镜像站点,提供电子期刊和电子图书的分类浏览、检索和全文阅读功能,其中对于电子图书提供按章节检索和阅读功能,检索和利用极为方便。

麦格劳-希尔(meGrawHill)

麦格劳-希尔专业出版包括五大块的内容:商业、医学、技术、教育和大众出版。该社每年出版大约900种图书,他们通过四种方法提高产品的数字化程度。麦格劳-希尔开发得很好的一个产品叫accessSurgery(走进外科手术,用于帮助医学院学生在线观摩最新的手术方式),它应用了搜索、互动、实时更新、内在存储这四种方法,是一种只能通过注册后才能在线使用的产品。在accessSurgery平台中,麦格劳-希尔放上了所有的图书内容和视频等,作者还会经常更新其内容。目前该社已经建成外科、内科、工程、科学等各种数据库类别,投资相当大。麦格劳-希尔对现在经营的六块业务中的三块,即搜索、电子图书和数字授权,有一个界定:搜索是让读者在网上可以找到10%的图书内容,电子图书和数字音像图书内容则是由他们进行数字化转换后提供给发行商拿去销售,数字授权是向需要在线使用该社图书的人收费。对于搜索部分,他们有三家合作伙伴,即谷歌、微软和亚马逊,这一块收入比较少,此举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这些网站的参与来提高麦格劳一希尔网站的浏览量,这一方面可以提高纸质图书的销售,另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去访问麦格劳-希尔网站。

威科(woltersKluwer)

在纸质图书出版和销售时期,威科集团就积累了荷兰几乎所有医科类大中专院校和医院各系及科室用户的名录,这为他们顺利开展数字出版业务,提供数字化产品做好了充分准备。威科集团的数字出版理念是这样的:首要工作就是进行用户需求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内容编辑人员和技术操作人员,对原有内容进行医学知识的数字化整合,并不断加入新的医学内容,开发出读者真正准备“买单”的数字产品。

威科集团的数字化内容采取由自己完成和交给第三方合作伙伴完成相结合的方式。比如,电子书里的视频内容由他们自己完成,而数字化平台的制作则授权给第三方合作伙伴完成。威科集团强调要向技术公司学习,在数字化技术上,技术公司往往有比传统出版社更丰富的经验。为此,他们雇佣了全职的技术人员,以解决技术问题和提供技术支持。

开展医疗和健康板块数字出版业务后,威科集团对数字出版产品分类进行调整,以前,威科集团通常是按照学生,医生等读者群来进行产品划分,但是现在,更多的是按照客户的生命周期对产品进行分类,这能够使出版内容更全面、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国内医学领域数字出版现状科学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早些年推出科学e书房和科学文库,前者是离线产品,后者是在线产品。

科学e书房是一款采用DRm数字版权保护技术,以U-Key为载体,小巧便捷的移动阅读产品。其内置绿色版阅读器,使读者不用安装任何插件就可以享受近似纸质书的原版原式阅读体验。科学e书房目前已推出17个产品系列,内容包括该社出版的~大批高水平学术著作及文物考古、医学等特色内容。该产品采用传统图书外包装,便于图书馆管理;兼具翻阅、听书、目录导航、检索、笔记勾画和书签功能,是纸质书无法比拟的。

在线产品科学文库是以科学出版社优质的内容资源为基础,为高校图书馆、科研院所等机构用户精心打造的一款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检索、在线阅读及下载借阅服务产品。其下设5个子库:“基础科学”“实用技术”“医学”“社会科学”和“资源环境”。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由组合,定制服务方式,既可以在线阅读,也可以下载借阅。此外,还能让用户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享受更多增值服务。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年,人民军医出版社正式组建数字出版中心一一人民军医电子出版社,至2009年国庆出版了我国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跨媒体书,历时8年、投资近500万元。打造出了以“名医指路”品牌为特征的五大类几十个品种,其中数字跨媒体出版物5个系列155种,数据库已建5个、在建6个,网站已建8个、在建7个。

人民军医出版社的数字出版,在起步阶段,只是简单地将纸质图书同步做成电子书,以光盘的形式面世。随后,该社将纸质书和电子书又做成了具有能听、能视、能上网在线阅读、能下载到手机即同时具备纸质书、音频书、视频书、网络书和手机书功能。紧接着,该社集中攻关,将传统的纸媒图书,与经多年努力建成的总容量达4.5亿字的“中华医学资源核心数据库”群实行深度结合,使专业图书实现了随读随查、即点即答的深度阅读,拓展了阅读功能,此外,还具备了同一本书的读者群在线讨论功能。

目前,其跨媒体智能产品主要有6个大类:1.跨媒体智能图书;2.跨媒体智能网络阅读卡,3.跨媒体电子书光盘;4.复合型跨媒体智能出版物;5.大型医学数据库群;6.部队数字医学系列图书。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在数字出版方面的基本发展思路是在已有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产品。其数字出版的理念主要是提供基于内容的服务。技术攻关是目前出版社独立发展数字出版的一个主要瓶颈。基于这种情况,该社首先解决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及时引进一位医学信息学博士,其一方面具有学医的背景,另一方面精于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和使用,能够对医学领域数字出版的核心性技术进行开发和把关。

在具体实施方面,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目前正在集中精力开发数字出版平台一一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医学教育网,其核心内容已经成型,目前在迅速和整合信息的基础上,力求实现多种功能的融合与拓展。其设计思路是,以考试书和教材为基础,开发内容拓展型的数据库,提供在线服务,并且所提供的服务型资源将采取免费和收费相结合的方式。比如,教材的内容拓展可以是教材作者的相关教学资料或者教学培训内容,确切地说是一种针对教材本身的增值服务。

医学领域数字出版的几点思考

(一)分析现有产品,优化产品设计

各医学相关出版社,应结合自身特点,分析现有产品结构,设计纵深化产品,以满足数字时代的需要。医学图书的数字出版,或者以独创内容为资本,或者需要大量信息的优化组合,形成有特色的纵向产品,这两种发展模式应该并重。产品设计也就应该基于这两种模式。

作为编辑自身,当务之急是要提高数字出版意识。逐渐培养复合型能力,同时去影响作者,进一步带动作者的数字出版意识,这有利于将来实现数字产品的直接开发。今后一段时期,要重点做好产品储备,特别是原创性、独创性产品,努力提升横向产品线,发展优势学科纵向产品线,增强产品竞争力。作为大型出版集团,可通过兼并重组,整合资源,或者采取合作方式扩充产品线,这将在很大程度上缩短资源的积累过程,加快推进数字出版进程。

(二)处理好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关系

麦格劳-希尔的JillReese这么说过:“从编辑的角度来讲,当一本书出版时间很长了,不再出版纸质书了,作者总希望拿走他们的版权,但我们不希望如此,因为我们还希望以电子图书的形式延续销售。”虽然我们不好评判数字出版是传统出版的延续,还是传统出版的替代。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并存,两者以其各自优势共同发展。应该说,纸质出版历史悠久,但始终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因为纸质出版有其不可替代性。人们的阅读很难离开纸质媒介,虽然其受众少了,但毕竟还是存在。数字时代的到来,按需印刷也应运而生了,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现实问题。一本书绝版的概念是比较清楚的,但有了电子图书,这一定义就发生了改变。将来我们或许是先有电子书,再有纸质书;或者两者同时出现,但短期内,我们还是很难改变以纸质书出版为基础的现状。关于这一点在此不做进一步分析。

(三)加快数据库建设

数字出版的商业服务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Kindle模式:“阅读器+内容平台”;ipad模式:“终端设备+内容平台”;Google模式:“海量资源+开放网络平台”;盛大文学模式:中国版的“内容+终端”;方正模式:数字图书B2C;汉王模式:直销、团购模式;中移动模式:“无线图书的整合发行平台”。

但无论哪种模式,内容资源是核心。就像同方知网期刊论文的发展模式一样,数据库建设对图书的数字出版同样非常重要。人民军医出版社在数据库建设方面,已建成了疾病、药品、循证医学、辅助检查、疾病研究进展、医保用药等6个子数据库。其中华医学核心资源数据库涵盖了有关疾病、药品、检查、循证、期刊杂志等五个系统知识。数据库的建设基于内容资源,在相应的平台支撑下最终实现信息服务,也是对资源的整合。

(四)离线与在线结合方式

对于这一点,可以借鉴麦格劳-希尔的做法,即经营搜索、电子图书和数字授权三块业务。搜索只是让读者在网上可以找到10%的图书内容,即在线产品,目的是用来提高其点击率,扩大传播范围,即“广告”阶段,用来吸引读者购买完整的产品。电子图书内容则是在进行数字化转换后提供给发行商拿去销售,也即离线产品的销售。数字授权是向需要在线使用该社图书的人收费。这三者的最终目的是实现销售和赢利。

关于在线产品,网站是平台,这里有很多文章可以做,一般的点击、浏览、下载,以及相应的搜索、查询等都比较为人们所熟悉。此外,我们还可以开展一些其他业务,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如聘请相应学科的专家,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比如做标引,还可以定时、不定时做客访谈,融合科普、专业答疑等环节,以扩大网站影响力,提升服务品牌,聚拢潜在读者。此外,也可以与期刊杂志合作,延伸图书产品链,扩大知识涵盖面。经常更新产品内容,为“顾客”提供超值的增值服务。

(五)专业参考书与教材、教辅捆绑模式

医学专业参考书与教材、教辅的结合即提供一站式服务,就如威科集团的做法,在开展数字出版业务前,通常是按照学生、医生等读者群来进行产品划分,但是现在,更多的是按照客户的生命周期对产品进行分类。从学生入学使用数字教材(阅读器+内容平台+在线学习项目),到学生考试,通过国家执业医师、执业护士、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提供教辅产品,最后到学生毕业进入医院完成角色转变,提供专著、参考书、工具书,打包销售。在此过程中,均可实现在线和离线产品的结合。

(六)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

数字时代,我们要从单纯的内容提供商向服务提供商转变,培养技术型人才是关键,包括平台建设人才,视频、音频制作人才,在线编辑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做到既懂专业出版,又懂信息技术。这是不少出版社目前发展数字出版的瓶颈之一。此外,全面开展数字出版,还存在诸多需要时间解决的问题,如数字出版的版权,涉及立法问题;数字出版的技术问题;数字图书的定价问题,等等。出版社只有掌握数字出版的核心技术,才能在数字出版领域拥有产品定价权,拥有更多发言权。

电子版中医基础理论篇4

[主题词]教育,针灸;课程;日本

BriefintroductionofCurriculumsandCourses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inHigheracup

unc-tureandmoxibustioneducationinJapan

JinChunlan,ZhuJiang(College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

BeijingUniversityoftCm,Beijing100029,China)

[abstract]thepresentpaperintroducescurriculumsandcontentsofacupunctureandmoxibu

stioncoursesinhigher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educationinJapan,

andsumsupcharacteristicsofcurriculumsandcourses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

[Keywords]education,acupmox;Curriculum;Japan

目前,日本的针灸教育主要有两个层次,其中一个层次是由大约30所针灸专门学校构成的中等职业教育;另一个层次则是以明治针灸大学为代表的高等学历教育。现将日本高等针灸教育课程设置情况及针灸课程的内容介绍如下,供国内同行参考。

1课程设置

全部课程约有7大类50余门,7大类课程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国语言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教养、学生可根据规定,必修、任选或自由选修。

人文科学类包括东洋医学史、心理学、伦理学3门课程,心理学与伦理学课程可任选1门;社会科学类包括人类进化学、学习原理、法学、社会学4门课程,法学与社会学课程可任选1门;自然科学类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统计学4门,其中统计学可以自由选修;外国语言学类有英语、汉语、德语3门,汉语与德语可任选1门;基础医学分为现代医学和针灸医学,现代医学包括医学概论。医学英语、生物化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公共卫生学、免疫学、病原微生物学、药理学10门,其中药理学可自由选修,针灸医学包括东洋医学概论、针灸诊断学、经络经穴学、针灸技术学、基础针灸学、汉方药学概论、生药学概论7门,其中汉方药学概论和生药学概论可自由选修;临床医学类亦分为现代医学和针灸医学,现代医学包括内科诊断学。内科学。整形外科学。外科学(含口腔科学)、脑神经外科学、麻醉科学、泌尿科学、皮肤科学、妇产科学、耳鼻喉科学、眼科学、物理疗法学、康复医学、护理学14门;针灸医学只有临床针灸学1门;医学教养类包括医疗法规学、生命科学论、外文阅读、运动科学、临床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师法规、医疗环境构造论、医学统计学、医用电子学10门,其中临床心理学与医学伦理学可任选1门,医师法规与医疗环境构选论可任选1门,医学统计学和医用电子学可自由选修。

课程形式有讲授、讨论、实验、见实习等,至少要修满138学分及3855学时方可毕业。

2针灸专业课程

这里主要介绍经络经穴学。针灸技术学(其中包括针法技术学和灸法技术学)、基础针灸学、临床针灸学,以及见实习的内容、要求、学时、教材、考核等。

2.1经络经穴学

经络经穴学课程共计120学时,分别安排在第1学年的第1学期和第2学年的第1、第2学期。通过课堂讲授、取穴示范、取穴练习和局部解剖,要求学生了解针灸经穴学在针灸学中的基础地位,及其与另外几门专业课程的密切关系,正确理解和应用经络。经穴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临床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尤其是主要穴位的取法。

此门课程的教材选用的是日本东洋疗法学校协会编写。医道的日本出版社出版的《经络经穴概论》。提供给学生的参考书有李世珍编著。日本东洋学术出版社出版的《临床经穴学》,竹之内诊佐夫和浜添弘编著。日本南山堂出版的《针灸医学》。

成绩评定以定期测试评价、报告书、出勤率为依据。首先,要达到一定出勤率,方可参加成绩评定,测试评价包括笔试和操作考试,平均分在60分以上者为及格,但笔试和操作考试的成绩要分别达到60分,其中一项未达到即视为不及格。

2.2针灸技术学

针灸技术学课程共计210学时,分别安排在第1学年的第2学期和第2学年的第1学期。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有关针灸基本知识与基本技术,以达到安全有效地进行针灸治疗的目的,并且顺利实现从课堂到临床的过渡。在针法技术方面,以学习管针操作为主;在灸法技术方面,以学习直接灸为主。

其中有与我国不同之处。例如,在针法方面,学习日本现行针法如捻针术、震颤术、间歇术、屋漏术、呼吸刺法、散针术、接触针术、针刺转向法、单剑术、置针术、压痛硬结等反应点的触知与针刺等,要求学生了解针刺身体各个部位的注意事项,掌握不同长短粗细针的刺法以及所致针感的不同。灸法方面,有专门介绍艾绒和线香种类与成分的内容,要求学生必须亲身体会灸法,通过灸温测试仪控制燃烧温度,探索如何在低热状态下提高治疗效果,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施灸操作。先在施灸板上练习艾炷的制作与点火,然后在人体上练习施灸;先练习米粒大艾炷的制作,再练习半米粒大艾炷的制作;先学习运用灸温测试仪测定艾炷燃烧的温度,然后练习在灸温测试仪的监控下制作100±5℃范围内的艾炷,并进行一定大小艾炷制作的练习。

在针灸施术异常情况处理法(包括过失与副作用的预防)中,有针对感染。内出血(血管损伤)、末梢神经损伤、肌腱损伤、韧带损伤以及脑缺血、发热、倦怠感、化脓、烧伤的处理方法。

此门课程的教材,选用的是尾崎昭弘编著。日本医齿药出版株式会社出版的《图解针灸临床手法》,参考书选用的是日本针灸安全性指导委员会编写。小林宽伊主编。日本医齿药出版株式会社出版的《预防针灸治疗感染指南》。

成绩评定首先要求达到出勤标准,操作考试和笔试二者均须达到60分。

2.3基础针灸学

基础针灸学课程共计90学时,安排在第2学年的第2学期。要求学生通过对针刺中所见的各种生物学现象及作用机制的学习,以及实验和实习的体验,培养有关针灸的科学观点与科学思维。要认识到在针灸学中,基础针灸学即针灸作用机制以及结构的研究发展较快,电脑分析技术的提高。新仪器的导入。新的统计方法的运用从多个领域促进了本学科的发展。同时要求学生学好基础领域相关课程,如解剖学。生理学。免疫学等课程,懂得了解形态。机能。免疫方面的进展对学习本门课程的重要性。加深对针灸刺激末梢水平时感受器。传导结构。中枢水平中各种反射调节机制与神经传导物质间的关系,针刺与生物防御机制的关系等知识的理解。

此门课程的教材,选用的是丹泽章八和尾崎昭弘主编。医道的日本出版社出版的《针灸最前线》,廖登埝著。日本医齿药出版株式会社出版的《电针。片状电极疗法。激光针疗法的实践》,日本教科书指导委员会编写。医道的日本出版社出版的《针灸理论》。参考书选用的是p.e.沃尔特里主编。医道的日本出版社出版的《扳机点针疗法》,物修编。医学观点社出版的《图说半导体激光与疼痛治疗》,D.奥斯特森等著。大井淑雄译的《疼痛治疗---片状电极的临床治疗指南》,尾崎昭弘著。日本医齿药出版株式会社出版的《图解针灸临床手法》,宫康明和户部一雄著。医学科学社出版的《针灸治疗学基础与临床Ⅰ-Ⅳ》。

成绩评定分为理论部分和实验部分。前者根据定期考试。研究报告。出勤率进行评定,允许补考;后者注重出勤率,根据出勤。笔试及口试(针对研究报告的口试)情况进行评定,不允许补考。

2.4临床针灸学

临床针灸学课程共计750学时,分别安排在第3学年的第1。2学期。要求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了解东洋医学和现代医学各自的特点,学习从现代医学与针灸医学两个方面综合。客观地把握病人的身心状态,具备能够做出准确诊断的能力;理解进行针灸治疗的意义,重点掌握适合采用针灸治疗的常见病症的治法,以培养学生的临床知识与技能为主要目标。授课形式采取课堂讲授与临床实习相结合的方法,要求学生注意本门课程与内科学。针灸诊断学等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本科目的成绩评定首先要求达到校方规定的出勤率,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笔试和操作考核,平均分60分以及笔试和操作考核均及格者为合格。

"临床针灸学Ⅰ"的内容主要有:临床针灸学学习方法,如何进行实习,针灸临床中的医学伦理与针灸伦理,如何与患者特别是初诊患者进行交流,关于针灸治疗论等;介绍的病症为内科病症,如疲劳。恶寒。头晕等全身症状,感冒、咳嗽、咯痰、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胸痛、心悸、气促等循环系统症状,腹痛、腹泻、便秘、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支气管哮喘、高血压症、脑血管障碍(脑卒中后遗症)、脑变性疾患(如帕金森氏征、痴呆)、肥胖、糖尿病等具有代表性的疾病。参考书有:天津中医学院编。森和译。日本国书刊行会出版的《针灸理论临床与实际》,中医研究院与神户中医学研究会编、日本燎原书店出版的《从症状入手的中医诊断与治疗》,神户中医学研究会编、日本燎原书店出版的《中医学入门》。

"临床针灸学Ⅱ"以运动系统疾病为主,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由局部至全身的诊察和针灸治疗能力,加深对针灸临床必要事项的了解。介绍的病症有:以躯干。脊柱疾患为主的颈痛。上肢疼痛麻木。腰痛。腰腿痛。下肢麻木,以上肢关节为主的肩关节痛。肘关节痛。腕关节痛。膝关节痛以及运动损伤等。教科书有松本编。日本医齿药出版株式会社出版的《现代针灸临床实际》,福林与宫本俊和编。日本南江堂出版的《运动针治疗指南》。参考书有和志主编。医学书院出版的《标准整形外科学》,荻岛秀男译。日本医齿药出版株式会社出版的《软组织疼痛与功能障碍》,田崎义明和斋藤佳雄著。日本南山堂出版的《临床神经诊法》。

"临床针灸学Ⅲ"要求学生复习与病症相关部位的功能。与解剖部位相关的病理生理以及有关疾病的临床特点和病情把握,学习针灸诊治疗法和经常与针灸并用的物理疗法及治疗效果的评定法。介绍的病症有:带状疱疹所致的神经痛(pHn),反射感神经萎缩症(RHn)等难治性疼痛;牙科症,如药物疗法无效的下颌关节症等;外科症,如腹部外科手术引起的消化功能障碍等;脑外科症,如头痛。面痛。三叉神经痛等;小儿科症,如小儿神经症。夜尿症等。参考书有兵头正义和北出利胜编著。日本SSp疗法研究会出版的《SSp疗法》,北出利胜编著。日本医齿药出版株式会社出版的《低频置针疗法》。

"临床针灸学Ⅳ"介绍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妇产科。泌尿科病症的发病机制及鉴别诊断,要求学生掌握代表性疾病的针灸治疗基本方法与技能等。如眼科的视疲劳。屈光不正。白内障及泪腺。眼睑。结膜疾患;耳鼻喉科的眩晕。耳聋。耳鸣。鼻炎。咽痛等;皮肤科的过敏性鼻炎等;妇产科的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妊娠恶阻。胎位不正等;泌尿科的肾疾患。排尿障碍(排尿困难。尿失禁)。阳萎等。参考书有:天津中医学院编。森译。日本国书刊行会出版的《针灸临床理论与实际》,中医研究院与神户中医学研究会编。日本燎原书店出版的《从症状入手的中医诊断与治疗》,木下晴都编。医道的日本出版社出版的《最新针灸治疗学》,渡边泱编。日本医药期刊社出版的《排尿障碍》。

2.5见实习

针灸临床见实习共分2个阶段,第1个阶段共计210学时,分别安排在第3~4学年里。此阶段是以基础医学。现代医学。经络经穴学。针灸技术学。基础针灸学。临床针灸学为基础,培养学生在实际诊疗中掌握确切有效的操作技能,以及从问诊到病例记录的方法,理解诊察过程,了解病历综合法以及病例报告与讨论的方法。通过模拟病例和实际临床体会,综合客观地把握患者的身心状态,进行鉴别诊断和治疗。加深对医学伦理的理解,体会患者的心情,培养学生作为医务人员的基本态度和礼仪。该阶段的成绩评定依据笔试。操作。小测验的结果,对各项均合格者予以学分。

第4学年作为见实习的第2个阶段,是以进一步提高针灸临床技能为目的的。此阶段要求学生做好以临床医生的身份进入社会的各方面的准备,掌握能够顺利完成由诊断到治疗全过程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作为医生对患者应有的同情心。此阶段的成绩评定根据学生在集体生活中的表现和实习态度,对服装不整洁者。不能进行安全可靠治疗者。破坏集体生活者。行为恶劣者,不给予学分。

参考书有田歧义昭和斋藤住雄编。日本南山堂出版的《临床神经诊法》,川上义和编。日本文光堂出版的《临床所见的采集法》,以及课堂上使用过的教科书和参考书。

总之,日本的高等针灸教育课程设置顺应了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充分考虑到市场的需求,重视学生就业适应能力的培养,具有分类明确,涉及面广,选择余地较大等特点。既重视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本身的学习以及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也重视他们对社会人文知识的学习和道德品质的养成。

电子版中医基础理论篇5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6-6261-04

HospitalofficeautomationmanagementplatformDesignandimplementation

wanGBo

(Xi’ancitymentalHealthCenter,Xi’an710061,China)

abstract:theobjectiveistomakethehospitaladministrativeaffairsofficeautomation.themethodsareusingB/SandC/Smanagementsystem,J2eetechnologyofJDKlanguage,windowsServer2003operatingsystem,mSSQLServerdatabaseandCadigitalcertificatetechnologydevelopment.theresultsarethegreatlyimprovedtheefficiencyofhospitalstaff,promotethedevelopmentofhospitals.theconclusionistheapplicationofhospitalmanagementplatformisobtainedverygoodsocietybene?fitandeconomicbenefits,forthedigitalhospitalandlayasolidfoundation.

Keywords:officeautomation;web;characterdesign;database;securitysystem

近年来随着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医院信息发展越来越重要,而办公自动化(officeautomationoa)就是解决医院行政事务和日常文件、报表数据等行政业务的重要手段,也是医院领导决策和医院数字化、信息化发展的具体体现。我院在现有的信息化平台基础上增加了医院自动化办公系统(Hoa),它的应用加快了我信息化的进程为医院创造非常好的效益。

1设计目标和原则

1)设计目标:应用B/S和C/S管理技术体系为核心,为医院行政、医疗、护理、教学、科研、后勤等工作提供充分、有效、准确的信息。

解决医院内部的信息、讨论、公告、信息收集等问题;解决公文收发管理、请示呈报批文等流程问题;解决医疗行政办公、后勤管理、科研管理、人事管理等问题;通过协同和流程的方式办理事务将数据录入系统;在连接医院内各个部门的信息网络基础上,通过数据挖掘、智能分析等技术是医院管理决策更上一层楼。

2)设计原则:医院自动化办公系统(Hoa)是运行在基于电子病历的三甲精神专科医院管理平台上它的设计原则是:易用的原则;整体性保障原则;实用性与适应性原则;先进性与发展性原则。

2平台的架构

2.1信息管理平台的架构

在基于电子病历的三甲精神专科医院管理平台基本网络平台基础上,使用浏览器、weB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三层结构[1],来构造医院自动化办公系统(Hoa)管理平台。

1)平台的构成主要包含:个人事务、公共事务、信息交流和系统管理[2]。个人事务:主要是与个人办公及通讯相关的模块的整合。公共事务:为公共事务与业务综合管理的相关模块。信息交流:是医院内部进行交流的有力手段。

2)系统管理:用于规划医院信息系统的结构、内容,按照组织机构、业务分类、功能需要设计信息系统的菜单,按照不同用户所属的部门、角色、管理范围进行管理和权限指派;通过用户权限的管理,不同身份的用户只能进入自己的系统,对信息管理来讲,权限的管理十分重要,有些信息只能领导掌握,有些信息只能相关部门掌握,没有权限的管理,就不能保证医院的信息安全。

2.2系统的网络环境

医院自动化办公系统(Hoa)运行在基于电子病历的三甲精神专科医院管理平台上,它的网络结构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防火墙服务器、局域网、互联网、客户端、远程访问等。下图为医院自动化办公系统网络结构拓扑图[3]

1)运行环境:医院自动化办公系统(Hoa)管理平台服务器采用windows2003操作系统,系统内置mSSQLServer2000。客户端采用windowsxp以上的版本。web服务器与数据库服务器要分别设在两台服务器上,这样系统的运行效率是很高的。2)医院内部局域网:医院自动化办公系统(Hoa)管理平台安装在内部局域网络上的服务器上,局域网用户通过局域网ip地址即可访问。3)院外互联网:可以用互联网联接等方式实现访问信息系统,但需通过防火墙服务器的过滤。

2.3数据库[4]

医院自动化办公系统(Hoa)平台用mSSQLServer2000作为系统的数据库系统。具有非常强大的数据库创建、开发、设计及管理功能。从不同的应用的功能划分,具有下列系统结构: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数据库体系结构,关系数据库引擎体系结构,服务器管理体系结构。特点是:企业级数据库、可用性和可扩展性、与互联网的紧密结合、简单、友好的操作方式、数据仓库支持等同时,SQLServer2000提供了英语查询工具盒编程接口,使得以英语为基础设计和管理、查询数据库成为了可能。

2.4电子邮件与即时通信系统[5]

它主要包含:1)医院内部人员的电子邮件;2)医院人员互联网邮件;3)医院内部即时通信系统。

2.5网络协议[6]

采用tCp/ip(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tCp/ip协议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支持任意规模的网络。可以连接所有的服务器和工作站。方便地将异种机型、异种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构成单一协议的异种机互联网络——tCp/ip网络,

2.6操作系统[7]

windowsServer2003系列操作系统具有网管能力强、可靠性、可用性、可伸缩性和安全性,是一个高度可靠的平台。医院自动化办公系统(Hoa)平台可以很好的运行在windows平台。

3系统主要功能的设计

功能主要包括:为医院建立内部的通信平台和信息平台;实现工作流程的自动化,以及对流转过程的实时跟踪与监控;实现文档管理的自动化,使得各类文档、信息能够按权限进行保存、共享和使用,实现知识管理;辅助办公,实现办公的电子化。增强员工协同工作的能力,提升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共享;强化领导的监控管理,增强管理层对医院的控制力;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加速工作的运转速度,提高工作质量;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的规范化,提高凝聚力。

3.1系统角色设计[8]

3.1.1院长

在整个医院,院长处于统筹全局、监督管理的地位,这就决定了他在医院管理平台系统中必须能够简单直观的掌握各项数据及各部门的工作动态及进展,及时、真实的了解群众反映的各项问题,高效、便捷的进行工作,能够通过管理平台系统对其所管辖的范围内的人、事、物进行简便的考核等等。

3.1.2主任(科长)

医院各主任(科长)处于承上启下的关系之中,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因此,主任(科长)需要在医院管理平台系统中能够及时、准确的掌握本部门的工作进度与相关数据,高效、便捷的进行日常事务处理;对本部门及下属人员进行简便的考核;能够通过管理平台系统把本部门的工作情况及时反馈给院长,为决策提供依据。

3.1.3一般用户

一般用户指医院一般员工,他们需要通过医院管理平台系统来简便的完成日常事务工作,并且把进度及时反馈给主任(科长),以便进行考核以及决策。

3.1.4系统管理员

系统管理员是由医院指定的、负责医院管理平台系统日常管理与维护的人员。主要负责系统用户管理、组织结构管理、角色管理、使用权限的分配等工作。

3.2模块组成

3.2.1行政事务管理模块

1)个人事务功能模块:个人通讯薄、员工通讯薄、公共事务通讯薄、短信通知、电子邮件、工作日历、考勤统计、我的文库等,使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实现个人事务的管理和保存。

2)公文管理:文档管理模块、电子办文模块。

3)资源管理:a.办公用品管理模块、b.图书期刊管理模块、c.固定资产管理模块、d.会议室管理模块、e.车辆管理模块。

4)公共交流:电子会议、电子公告板、网上调查三个模块。

5)后勤管理:后勤管理模块有网上报销、员工档案、档案管理、会议管理等,提供办公用品预定、车辆预定、用餐、制度查询、学习培训等功能。

6)处理:处理模块包括接受投诉与处理意见公示两大功能。医院办接收到投诉后尽快进行处理,并且在一定时日内把处理结果及进行公示,接收监督,这也是医院为民办实事的体现。

3.2.2绩效考核模块

绩效考核模块能通过自动从行政事务管理模块,监督管理模块中获取定量的数据,根据预先设定的考核流程进行绩效考核。

1)医技人员考核:可以通过职业道德、专业技术、工作强度等方面来对医务人员(责任医生)进行年度考核。通过与医院的管理平台对接,能够直接打到一个医生的自我评价、医院评价等直观的数据,再通过一定的比例给医生进行年度考核打分。考核结果直接与医务人员的晋职晋级、岗位聘用、绩效工作等方面挂钩,真正做到多劳多得、公正公平。

2)行政后勤人员考核:考核系统能通过自动从行政事务管理模块、卫生监督管理模块中获取的定量的数据,根据预先设定的考核流程对医院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最终输出一个比较直观的数据以供领导参考。

4系统安全体系[9]

安全包括两部分,即系统运行的安全和信息的安全。系统运行的安全是保证系统正常的运行和防止系统被恶意攻击。信息的安全是保证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要做好以下防范措施:

4.1系统运行安全管理

4.1.1网络管理

建议采用专网互联的方式。对于非本医院的人员一般不允许直接、透明地访问本网络。其次从物理上与互联网断开。对于保密性要求较高的,物理上断开可以从根本上防止黑客队网络的攻击。另外也可以采用一种相对安全的方案:允许内网用户访问外网;禁止外网用户进入内网。再次通过使用SSL加密技术,实现传输安全。数据在互联网传递时,可实现128位加密等。可以保证在互联网上应用管理平台系统时的安全。

4.1.2存取控制与审计管理

通过信息系统的管理人员对工作组和用户不同操作的授权,可以控制用户对信息源不同级别操作,防止对信息非法的访问、修改、删除,保证数据的安全与保密。应用日志能力。对于任何被保护的数据资源的存取、删除、修改等操作的时间、操作的用户、系统登录等信息都有详细记录,提供审计功能。

4.2信息的安全管理

4.2.1口令保护

为了防止非法用户入侵系统浏览、存取信息,应对用户的资格和权限进行审查。口令应选择安全的码长,用户口令的字符长度与内容要包含数字和英文字母,且要求不低于6位,同时具备定时强制用户修改密码的功能。

4.2.2计算机病毒的防治[10]

未经许可,不得使用可移动介质(软、光盘等)进行程序、信息的复制与传递。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病毒的防治检查,系统中应配有安全可靠的杀病毒、防病毒软件。

4.2.3安全意识教育与严格的管理制度

定期开展安全意识教育与严格的制度管理执行。

5结束语

自动化办公管理平台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医院员工办事效率和工作积极性,促进了医院的发展,也是医院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数字化医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树亮,李超.2.0+SQLServer网络应用系统开发案例精解[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29.

[2]王波.基于2.0精神专科医院门户网站设计与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1,6(8):103-104.

[3]王波.基于B/S模式医院网上预约挂号系统实现[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1,32(9):23-25.

[4]周绪,管丽娜,白海波.SQLServer2000中文版入门与提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王达.网管员必读-网络应用[m].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253-433.

[6]ReedKD.tCp/ip基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7]王建春,刘建龙.windowsServer2003中文版入门与提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8]崔艳荣.RBaC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5(2):72-73.

电子版中医基础理论篇6

本报讯(记者赵晶)审计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长期以来,我们使用的审计教材多强调理论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对审计工作的操作性、技能性描述不突出,学习审计课程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实践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学内容以实际需要为准,理论以够用为度。北京大学出版社近日出版的《新编审计实务案例导读》在高职审计教材的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创新。该教材是北大社“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财务会计类规划教材”中的一本。

《新编审计实务案例导读》以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等法规为依据,以审计工作流程为主线,以实际案例为引导,以操作步骤为内容,突出高职教育特点,将一个注册会计师助理所面对的各种业务,应具备的审计基础知识,风险评估和证据收集能力的培养,工作底稿编制、会计要素审计报告和管理建议书的编写与大量实际案例结合在一起,方便理解和模拟实际工作。

《新编审计实务案例导读》的编写人员不仅拥有长期教学经验,还具备审计工作实践,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国内外文献。这种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使得本教材一经面市,就得到市场的认可,出版社近日组织了第一版的第二次印刷,以满足高职教育审计专业教师和学生的教学需要。9113

《国际金融实务》

本报讯(记者白灵)国际金融作为国际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国际货币和资本运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一门课程。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本《国际金融实务》是“全国高职高专国际商务类规划教材”中的一本,全面系统地讲授了国际金融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和非经管类本科学生。

《国际金融实务》在精炼、简明的基础上,根据使用者的特点介绍实用、普及的国际金融知识和理论。在教师容易把握国际金融的基本体系和教材重点的同时,也让学生产生国际金融可以学会的向学情绪,从而更深入地认识和了解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现象。在知识结构的设计上,教材独具匠心地采用“特别提示”、“知识点滴”、“重要概念”、“核心内容”、“相关链接”、“拓展阅读”等主题,给学生打开一个扩展眼界、增长兴趣的窗口。9114

《现代教学论基础》

本报讯(作者米晓宣)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越来越复杂,人们对教学的理解差异性越来越大,要真正把握和理解教学论,对其形成正确的观点并非易事,为此,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了《现代教学论基础》一书。

教学理论的学习对于今天的教师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至少也可以作为分析自己教学观念的参照框架,教师在一定的教学观念指导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教学设计,有可能逐渐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但重要的是不能为模式所拘,而应不断走向艺术的境界。因此,将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教学设计和教学艺术分别加以阐述是本书的重要内容。

本书邀请了山东师范大学徐继存、赵昌木,天津师范大学张建鲲等一批国内的中青年学者,分别选择他们最感兴趣、最有心得的章节来撰写,最后由徐继存、赵昌木负责统稿。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山东省“十一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强化研究基地“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和山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点学科建设经费资助。本书是“21世纪教育科学系列教材”之一。9214

《食品化学》(第2版)

本报讯(记者三阳)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wto,食品工业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形势下得以持续快速地发展,食品工业进入了一个产业升级、调整提高的关键时期。教材建设无疑应该顺应时展,及时反映本学科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内容及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需求。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组织了全国40多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300多位一线专家教授,编写了“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列教材”。该系列教材出版6年来,业已成为目前全国高等学校本科食品类专业教育使用最广泛的教科书。

《食品化学》(第2版)即为这套已经累计发行33万册的系列中的一本,针对第1版《食品化学》存在的不足和食品化学领域涌现出的大量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完善和补充,重点介绍食品化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使用知识。内容涵盖了食品的6大营养成分、食品的色香味成分和有害成分的结构、性质、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品质和安全性的影响以及酶和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等。本书还对2008年来食品化学领域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介绍和探讨,着重反映食品化学的最新研究成果。9616

《中国现代化进程》

本报讯(记者白羽)2006年,为了配合浙江大学大类与通识教育的课程改革,即全部新生实行按大类招生,进校后进行前期基础、通识教育,后期宽口径和交叉培养的做法,经过反复的调研与思考,浙江大学出版社策划组织了一套面向大学低年级学生的通识课程教材。浙大社推出的第一批“大学通识教育”丛书共20余种,其涵盖的领域相当广泛,涉及文学、历史、哲学、教育、政治、经济、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诸学科。《中国现代化进程》即是其中一本。

本书在介绍当代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中国自1840年至今,现代化的开端和历史进程;揭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两次历史发展机遇及其丧失和延误;阐述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开端;并专门论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物生平和思想,包括李鸿章、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孙中山、陈独秀、、邓小平等,是大学生以及各层次读者了解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优秀教材和读物。9927

《游戏原画设计教程》

本报讯(记者陈小平)近日,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了全彩印刷的“动漫游戏美术设计系列教程”中的《游戏原画设计教程》,本丛书得到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数字影像推广办公室的大力支持,将作为“数字艺术设计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认证指定培训教程”。

随着动漫游戏从电影时代、电视时代、网络时代,到现在的移动媒体时代的发展,动漫游戏表现形式和内容不断发展变化,动漫游戏设计制作、经营的各个环节迅猛发展,动漫游戏领域出现了人才需求的巨大缺口,尤其是创作兼技术优异的复合型设计人才更是供不应求。为推动我国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培养本土动漫游戏专业人才,本书作者集多年动漫游戏设计与制作的教学和著书经验,推出本套“动漫游戏美术设计系列教程”。

《游戏原画设计教程》全面讲述了游戏原画的基本概念和意义,以及作为一个游戏原画设计师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概括地讲解了原画设计各个部分的基本流程,着重解析了物体形体结构的本质规律,并从对绘画基本功训练要求的角度表现场景和物体绘制过程。本书循序渐进地列举实例,引导学生加强对游戏原画设计和制作技术的理解,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本书的内容。学习完本课程,读者将具备良好的游戏原画设计和制作技术等理论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游戏原画设计和制作技术的职位,具备强劲的就业竞争力。9928

《会计学原理模拟实习》

本报讯(记者李平)对于初学会计者而言,要在短期内掌握好簿记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主要是因为初学者缺乏对会计的感性认识。为了帮助初涉会计者入门并培养其学习会计的兴趣,本书编者一方面总结了多年来在会计理论教学和实验、实习指导中形成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汇总、整理了在审计业务中发现的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本书,以配合“会计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向初涉会计者提供一条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途径。

《会计学原理模拟实习》取材于一个小型塑料制品厂的会计实务。将会计原理和现代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紧密结合,所选经济业务以“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主线,既适宜与“企业主要经营过程的核算”、“会计凭证编制”、“账簿登记”等教学内容同步、平行地进行,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可在“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结束后进行,使学生对会计原理有一个全面、系统的理解。本册簿记实验教材及时融入了新企业会计准则的精神,使学生在进行模拟实习的同时,初步掌握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应用。本书已由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10348

《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

本报讯(记者谢小华)日前,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了供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使用的《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

本书着眼于高层次临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涵盖中西医的理论体系、认识范畴、逻辑方法、思维特点、诊治疾病的基本技能;从中西医结合的实际出发,注重优化经典,强化现代,做到了先进性与科学性、启发性、实用性的有机结合;在编写中充分反映了中西医结合的学科进展,展示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所引用的中医文献,重在引发思考,得到启迪,而非简单地引经据典,同时注意防止了中西医内容的简单拼凑、堆砌。

本教材系“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由河北医科大学刘亚娴教授担任主编,17位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医疗、教学、科研的学者共同联合编写,并由中日友好医院李佩文教授担任主审。10349

电子版中医基础理论篇7

物理学的很多新理论都为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带来了革新,X射线、激光、电子显微镜、核磁共振等技术为医学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对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借助于某种能量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提取生物体内组织或器官的形态、结构以及某些生理功能的信息,为生物组织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影像信息。

20世纪中叶,一批物理学工作者进入医学领域,从事肿瘤放射治疗及医学影像的研究.并于1958年成立了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协会,1963年成立了国际医学物理学组织.并将具有定量特征的物理学思想和技术引入到临床的诊断和治疗中.物理学与医学的结合不仅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也对物理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1声学的应用

超声成像90年代以来,由于数字化处理的引入,高性能微电子器件及超声换能器的出现,以及各种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超声成像的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超声不但能显示组织器官病变的解剖学改变,同时还可应用Dopper技术检查血流量、血流方向,从而辨别器官的病理生理受损性质与程度。超声诊断采用实时动态灰阶成像,在掌握正确剂量的前提下,可连续对器官的运动和功能实施动态观察,而不会产生像X射线成像那样的累积效应及危险的电离损害。由于超声诊断具有无损伤性、检查方便、诊断快速准确、价格便宜、适用范围广泛等优点,得以在临床中迅速推广。超声波成像的物理基础是超声医学的基础,超声成像是利用超声波遇到介质的不均匀界面时能发生发射的特性,根据检测到的回波信号的幅度、时问、频率、相位等,得到体内组织结构、血液流速等信息.

2光学的应用X射线成像

X线实际上是一种波长极短、能量很大的电磁波。医学上应用的X线波长约在0.001--0.1nm之间。X射线穿透物质的能力与射线光子的能量有关,X线的波长越短,光子的能量越大,穿透力越强。X显得穿透力也与物质密度有关,密度大的物质对X线的吸收多,透过少;密度小则吸收少,透过多。利用差别吸收这种性质可以把密度不同的骨骼与肌肉、脂肪等软组织区分开来,者正是X线透视和摄影的物理基础。X射线成像包括X射线透视和摄影、X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X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是以测定人体内的衰减系数为基础,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经计算机处理,重新建立断层图像的现代医学成像技术[1].X射线的几种特殊检查技术,分别是X射线的造影技术、X射线的断层摄影、数字减影.

3电磁学的应用磁共振成像

mRi成像的先决条件mRi成像的先决条件是被成像样品中的原子核必须具有磁性,而这种磁性源于原子核本身的自旋运动.因此,对原子核等微观粒子的自旋属性进行的深入研究是量子力学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客观上也是mRi得以产生的知识前提.磁共振成像利用了人体内水分子中的氢核在外磁场中产生核磁共振的原理.由于人体不同的正常组织、器官以及同一组织、器官的不同病理阶段氢核的弛豫时间有显著不同,利用梯度磁场进行层面选择和空间编码就可以获得以氢核的密度、纵向弛豫时间、横向弛豫时间作为成像参数的体内各断层的结构图像.近年来产生很多新的成像序列和技术方法.如扩散加权成像是通过测量人脑中水分子扩散的特性来反映组织的生化特性及组织结构的改变,在临床上可用于急性脑梗塞的早期诊断[2].螺旋浆扫描技术,明显消除患者因运动或金属异物造成的伪影,可生成高分辨率、无伪影、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理想图像。

4原子核物理学的应用放射性核素成像

放射性核素成像的物理基础放射性核素具有放射性,利用放射性核素作踪剂,结合药物在脏器选择性的聚集和参与生理、生化功能,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检察方法有4种:扫描机、照相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pet).核素检查中产生的正电子只能存在极短的时间,当它被物质阻止而失去动能时,将和物质中的电子结合而转化成光子,即正负电子对湮没.转变为两个能量为0.551meV的光子,并反冲发出.放射性核素在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分布不同,产生的光子强弱也有不同,pet成像技术通过探测光子对的差别形成影像.

5结语

影像物理学在影像检查技术中的意义非常重要,对影像检查技术的发展影像深远,随着影像物理学的不断发展,新的影像技术不断出现,必将对疾病的诊断总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电子版中医基础理论篇8

1中国口腔医学科技期刊存在形式及内容

现有24种口腔医学科技期刊(见表1),其中14种为综合期刊,8种为专科期刊,2种为文摘类期刊,几乎涵盖了口腔医学的所有领域,其中13种已被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2数字化情况调查结果

2.1版权页调查对国内口腔医学科技期刊版权页的调查显示,有21本标注了电子信箱,占84%;只有9种期刊建立版权网站;标有2个网址的有1种。分布情况见图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口腔医学科技期刊的网站建设相对处于被动、落后的状态,与国外期刊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2.2CnKi收录全文情况除7种期刊(占总数33.33%)缺失首期或最早数期,《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更新至2007年止,其余13种期刊(占总数61.90%)收录自期刊创刊以来所有全文。

2.3国外数据库收录本研究以pubmed为代表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结果显示,至2008年9月止,pubmed年收录中国口腔医学科技期刊只有3种(占收录期刊总数的12%),包括《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和《上海口腔医学杂志》。其中《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共收录自1987年1月刊~2008年2月刊共2770篇论著的英文摘要,小部分早期论著的摘要暂缺;《华西口腔医学杂志》收录1997年2月至2008年8月共1404篇英文摘要;《上海口腔医学杂志》共收录1992年6月~2008年8月2064篇论著,其中1960篇提供全文pDF链接,2008年全部则只提供英文摘要。

2.4国内口腔医学科技期刊网站建设情况

2.4.1主办单位网站链接网页《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上海口腔医学》、《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和《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5种口腔医学科技期刊拥有主办单位网站的链接网页。《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和《上海口腔医学》依托于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网站,提供一般性信息包括各期刊的简单介绍以及期刊的编辑、出版等各种相关信息,可以通过网站进行期刊订购、论文投稿、文献检索、文献阅读甚至全文pDF文件下载,相关链接较全面,构架完善,并设有中英文两个版本。《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和《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的链接网页则仅提供版权页等一般信息,不具备文献检索、文献阅读及文献下载等功能,支持网上投稿。

2.4.2版权网站期刊建立版权网站可借助因特网方便、快速的特点,在提供期刊文献服务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更新、更快、更广泛的医学信息服务[3]。《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和《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是国内目前拥有版权网站的口腔医学科技期刊,作为以印刷版本期刊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网站,其提供各期刊的简单介绍以及期刊的编辑、出版等各种相关信息。用户也可以通过网站进行期刊订购、论文投稿。提供快速检索和高级检索,文献设有HtmL和pDF两种链接,但全文未上传,也未见留言信息。

3口腔医学科技期刊数字化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我国的科技期刊数字化绝大部分停留在"拷贝阶段",在形式上是单纯印刷版的重复,甚至是印刷版的简单扫描,出版时间明显滞后,且网页设计过于简单;在观念上认为网络只是给读者一个新窗口,没有对编辑流程进行调整;形式上还是一种单向传播,未通过整合内容形成跨媒体的一体化服务,不能满足编辑部及读者多方面需求[4]。这其中的原因有观念上的,也有技术和资金的问题,考虑可能主要与以下几点有关:①主要负责人对网络了解不深;②缺乏既懂业务又懂信息技术应用的核心人才;③网络技术缺乏;④编辑人员素质、知识结构不适应等。

电子版中医基础理论篇9

关键词住院信息三层架构应用分析

住院信息系统需求分析编写目的

医院住院信息系统需求分析,是目前医院住院部业务管理需求、住院信息系统解决方案、描述、设计、开发过程的重要依据,是医院住院信息系统业务软件项目应用实施与验收的标准。医院信息系统的成功与实施,关键需要医院“一把手”参与系统制作全过程,特别在讨论与编写需求分析时要担任主要负责人,再通过项目小组成员来制定需求,达到编写的目的。

住院信息系统设计遵循的标准

近年来我国医学界信息处理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医院信息系统也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狭义的信息标准化是指信息表达上的标准化,实质就是在一定范围内人们能共同使用的对某类、某些、某个客体抽象的描述与表达。广义的信息标准化不仅涉及信息元素的表达,而且涉及整个信息处理,包括信息传递与通讯、数据流程、信息处理的技术与方法及信息处理设备。

信息标准化的特点与分类:①特点:包括完整性、科学性、权威性、实用性、可扩展性以及可维护性。②分类:按编码的细致程度、用途及原则分类,包括命名法的编码和分类法的编码、机内代码、辅助录入用代码、信息交换代码、面型分类编码、混合型编码等。

采用和支持的国家信息标准:①《中国医院信息系统》标准代码(电子版)第1集;②全国卫生系统医疗器械仪器设备(商品物资)分类与代码;③化学药品(原料、制剂)分类与代码YY0252-1997;④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⑤SnomeD中文版;⑥iCD-9,iCD10。

医疗行为规范化:通过信息系统和规范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可提高医疗质量,这是医院信息系统的目标之一,也是医院信息系统的基础建设内容。在使用医学术语上,对表述的内容必须准确,以科学性、系统性、综合实用性为基本原则,以医疗业务性质、学科专业划分、管理系统的要求为划分基准,将内容相同、性质相同、需要统一处理的项目归并在一起。

住院信息系统的性能

安全性:安全性是系统首先需要关注的问题,包括系统层安全和应用层安全两个方面。

可维护性:一方面系统具有高度的可维护性,可提供各类灵活、实用的维护,设置模块,各类维护模块可对系统进行纵深的维护与管理;另一方面,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提供各种数据接口,为实现与其他的miS系统(如医保、财务)集成提供基础,体现成熟系统的风范。

稳定性(可靠性):①保证运行时不会出现死机、系统崩溃和严重的程序错误;②系统应有容错机制,保证不同使用条件下系统都能正确运行。对医院需求来说,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尤其在实施医生工作站之后,要保证系统的稳定,防止导致医疗延误,从而引发事故。

讨论

住院信息通过软件工程的需求分析,可实现医院管理与临床的科学化、现代化、数字化,并逐步实现无纸化、医学影像数字化、无胶片化等科学化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医院管理效率与医疗服务质量,而且使医院信息化达到先进水平。为此,医院的信息化管理,在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要进一步实现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为医院决策层提供实时和历史的决策数据,保证与外部实现电子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这对当今各级医院实现信息系统管理,具有极高的参考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曹荣桂,李包罗.医院管理学信息管理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

电子版中医基础理论篇10

【摘要】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生物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相互渗透和交叉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培养应用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目标、深入探索应用型本科培养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综合素质教学体系的的培养模式;建立应用型本科人才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保障机制,突出应用型本科教育重实践教学的显著特点。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培养体系实践教学教学质量保障

abstractBiomedicalengineeringprofessionisthebiomedicalsciencecombinestogetherwithengineeringtechniqueandpermeatesmutuallywithcrossofanewlyarisenedgeacademics.Fosteranapplicationtypeatalentedpersonwithprofessionalbiomedicalengineeringtofosteratarget,godeepintoaquestapplicationatypeanundergraduatecoursedevelopmenttheoriesteachingandpracticeteachingwithcomprehensivecharacterteachingsystemofofdevelopmentmode;managementandsupervisionoftheteachingqualityofundergraduatecoursetalentedpersonofbuilduptheapplicationtypeguaranteeamechanismandtheoutstandingapplicationtypeundergraduatecourseeducatestheshowofheavyfulfillmentteachingShowZhaocharacteristics.

Keywordsbiomedicalengineeringprofession;applicationtypeundergraduatecourse;developsystem;practiceteaching;theteachingqualityguarantee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医学与工程技术相互结合、渗透和交叉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培养专业化应用型高科技人才,应对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挑战与机遇,以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作为研究、教改与实践的对象,开展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创新的实践探索,构建面向社会培养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1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总体目标:贯彻执行党和人民政府的教育方针,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按照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工科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遵循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发展规律,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本科人才目标定位:在人才培养类型上,定位于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在人才服务面向的区域上,应立足与为区域经济服务,要求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经济类型等实际情况,以确保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满足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将现代物理学、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的理论、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科研能力,并突出应用型特色,致力于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立足于生物医学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领域第一线工程技术岗位,从事教学、科研、开发与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业务培养的基本要求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基础牢固、支柱坚实、高素质”的教育目标,学习与掌握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医学仪器与设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练的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方法,掌握医学仪器与设备的原理与构造、保养和维修并具备医学仪器与设备设计与开发初步能力。

3专业培养方案设计原则和特点[1]

坚持“基础牢固、支柱坚实、专业方向灵活具有特色,加强实践训练,注重整体综合素质提高”的人才培养模式,同一专业不同方向应前期课程趋同,后期分化;课程设置上形成“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三个层次。在应用性培养方面着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强调早期接触专业,培养学生的专业思想和专业能力;把教学改革成果固化到教学计划之中,形成新的课程体系;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较强的实验课程设置;外语教学强化听说能力培养,调整听说课程学时比例;专业必修课程的开设,应严格按先行课程与后续课程的次序开设。能较快地进入角色、适应岗位工作。

专业培养方案要求突出“三个突破[2]”在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上突破,由原来重点定位于批量化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为定位于培养个性化的、学有专长,基础牢固、支柱坚实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

在培养学生个性化与自主教育上突破,自主教育与个性化培养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基础。让学生自由选择课程、专业方向、教师与学习方式、拓宽学生个性发展空间。

在医学工程设计领域上突破,本培养方案在强化医学基础理论、理工基础理论与技术基础上,构建了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综合素质教学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

4专业培养方案的基本构成[3]

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以“基础牢固、支柱坚实、强化实践、突出创新”为原则,形成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综合素质教学体系的人才培养方案。基本要求学习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适应人才市场动态变化的需要。平台包括公共课基础(即通识教育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即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基础)平台、专业课(指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学科技术前沿课)平台。公共基础课按学科大类形成统一的校级模块;学科基础课按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基础形成统一系级模块;专业课按市场需求灵活设置弹性专业方向模块,我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06年版)中总学时2827学时,其中公共基础课854学时,占总学时30.2%,低于鞠平[4]报道公共基础课占总学时的50%。学科基础课1331学时,占总学时47.1%,高于鞠平报道学科基础课占总学时的40%。专业课642,占总学时22.7%.高出鞠平报道专业课占总学时的10%,这三个模快化课程比例,与2001年版、2003年版培养方案相比,公共基础课减少,而专业课增加,比较适合于当前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要求。

4.1理论教学体系

理论教学体系的基本要求:一是基础理论功底要求比较扎实,课程的设置要以保证后续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为前提,为学生今后持续发展、继续深造打造一个好的平台;二是基础理论内容要实用、够用、管用,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在未来的岗位上用得着、用得上、用得恰当;三是面向和服务于社会现代化建设,构建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重新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体系。本专业培养计划理论课1859学时,占总学时的65.7%。

公共基础理论课:主要为学生的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基础教育等服务课程,在通用、够用、管用三原则下,适当减少课程门数和学时数,增加计算机、外语类通识教育课程门数和学时数,开设课程有: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体育、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级语言与程序设计、文献检索,其课时占总课时的22.8%。

学科基础理论课:指从事本专业必须掌握的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其今后持续发展及后继课程打下良好基础的课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基础牢固、支柱坚实、专业方向灵活,适合于分流专业方向的基础课平台,主要是对学科课程进行重组,学时进行重新合理分配。其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工程数学、普通物理学、工程力学、医用化学、机械制图与CaD、电工与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工艺实习、医用传感器、基础医学概论(解剖、生理、生化、病理学)、临床医学概论(内科、外科、诊断学)、医学影像诊断学、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医学图像处理、医学成像原理与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据结构、数据库,其课时占总课时的28.2%。

专业理论课与专业选修课:指从事本专业所必须获得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的课程,主要设必修课有:医学仪器设计原理、医用检验仪器、医用光学仪器、医用核医学仪器、医用治疗仪器、医学影像仪器、医学影像设备;专业选修课有:亚健康检测仪器、医疗器械学、医院仪器设备管理。其课时占总课时的14.8%。

4.2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架与基本要求:加强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显著特点。具体要求是建立基础实验教学平台、专业实验教学平台、见习、实习教学基地(点),通过主要课程的课程设计、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毕业设计以及部分专业课的案例教学、课外科技活动,加强学生对相关专业课程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训练学生形成由单一到综合,由相对独立到科学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求始终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原则,对学生的工程技术实践能力进行强化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提高毕业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建立实践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平时实验、见习、实习、实训的量化考核标准,做好实践考核与成绩管理,建立实践教学质量保障。实验教学课程模块构成:实验课768学时,占总学时34.4%(本学时不含毕业实习28周、毕业设计(论文)8周、职业技能训练8周、军训2周)。其中:公共基础课实验课时占总课时7.6%。学科基础课实验课时占总课时的18.9%。专业课实验课时占总课时的7.9%。

4.3综合素质教学体系教学方案

组建综合素质教学体系,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五要求、三课堂、一贯穿”的教学方案,“五要求”是:一是以身心发展教育为载体,二是铸就思想政治教育灵魂,三是确立文化教育基础,四是把业务教育作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核心,五是创新(创业)教育为素质教育之本,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积累后发优势。三课堂是:第一课堂以“两课”教育为核心,把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渗透到各教学环节之中,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第二课堂,以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等课外科技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为核心,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文化修养;第三课堂,深入开展大学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及社会素质。

5建立应用型人才教学质量管理与保障机制

5.1以人为本,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应用型本科对师资类型、师资结构的要求与传统本科有所不同,它需要较高比例的具有讲师、副教授、教授资格,同时又具备工程师(主管技师)、高级工程师、教授高级工程师资格、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而目前多数教学型本科院校中,真正具备“双师型”的教师不多,需要积极引进和培养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我们的设想与做法是:首先是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努力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完成学历、基本技能达标任务。其次,是学校面向三级甲等医院医学工程科(设备科)聘请一些具有较强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实习实训指导教师;第三是选派一些教师参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鼓励青年教师挂职到三级甲等医院医学工程科(设备科)做“访问学者”,在现场实践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业务水平,真正使学生接受“双师型”的知识教育。最后是通过函授、面授、进修等方式,或以老带新、业务讲座、外派听课及参加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双师型”教师业务水平,建设成为一支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5.2以证为导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技能训练意识与能力

职业资格证书是就业的凭证和通行证,是表明学生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水平和技能的主要标志。它是学生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毕业生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证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我们以推行双证书制度为切入点,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和专业特点,将职业资格证书(按工程技术人员)引入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环节中逐一落实各项技能的训练。早在2000年湖北省职业综合技能监定所已授予我院(指原咸宁医学院)“国家职业技能考试培训中心”资格,经几年的运作,取得了初步成效,2007年4月,我院向省劳动厅申报咸宁学院职业技能监定所,同年得以审批并正式挂牌。这一举措将给我院开办双证书教育创造了更有利条件,教学实践环节与院职业技能培训合作,可把双证书教育制度落到实处。

5.3以实践教学为核心加强实习基地(点)建设培养专业实践能力

实习实训是高等教育的实践教学重要环节之一,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充分依靠生物医学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等领域第一线工程技术岗位,把建设的重点放在省城三级甲等医院医学工程科(或设备科),它们有高新的医用诊断与治疗仪器设备和一线工程技术专家。目前,我院已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湖北省肿瘤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襄樊中心医院、宜昌中心医院、荆洲中心医院等18所医院签订共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合作协议书,并聘请了20余名高级工程师做兼职教师,承担毕业生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同时将这实习医院作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5.4以人才质量为目标,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保障是指为实现既定的教学质量规格要求,学校必须具备的办学条件和实施的全部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狭义上讲,教学质量保障一般指教学质量控制[5]。我院是一所教学型的院校,在实施“创新教育”实践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型高校教学质量保障和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要求,制定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指标体系。这个体系共有教学管理体系、教学反馈督导评价体系、教学研究体系和教学服务支持体系构成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系统的框架。四个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只有四个体系高效率、高质量运行,才能保证高校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学院设置评估建设办公室,是独立设置的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估机构,负责全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估。具体实施主要是通过立章建制,规范化管理来确保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性实施,一是执行各级领导干部听课制度,要求各级领导深入基层、深入课堂、深入学生了解教学状况,对教师改进教学,保证教学质量提出意见和建议,以带动全院都来关心教学工作,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二是教学督导制度,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委员会对提高教学质量的监督和指导作用;三是学生评教制度,为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评议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咸宁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咸宁学院文件咸学院教[2006]19号).

2王能河,余大昆,余英宏.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听力学方向)设置与培养方案制定的研讨.数理医药学杂志,2005,18(6):181.

3赵永平,武鹤,曹晓岩.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04,5:60~61.

4鞠平,任立良,阮怀宁,等.构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04,4: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