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成本的本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52:52

资金成本的本质篇1

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http://的持续推进,对于矿藏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加大。因此,地质勘测无论是在找矿领域,还是在探寻能源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在国家财政资金支持下的地质勘测活动,仍然需要遵循成本管理要求。通过强化成本管理,将能在有限资金支持下完成更大范围的地质勘测活动。

从现有文献的论述中可知,针对地质勘测的成本管理还较少引起同行的重视。究其原因也许归因于:1.成本管理一般聚焦于企业生产经营领域,从而受习惯思维的作用;2.作为国家财政支持的地质勘测活动,似乎不存在成本管理的必要。对此,笔者提出:地质勘测活动仍然需要在财政资金预算管理下,进行全面成本管理。

本文首先讨论财务资金预算管理的目标导向;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成本管理的原则。最后,在原则基础上进行成本管理模式的构建。

一、财政资金预算管理下的目标导向

从经济学视角来看,地质勘测活动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从而资金来源主要通过财政资金的注入。在资金稀缺性特征的驱使下,此时预算管理的目标导向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经济效益目标

实现经济效益目标是成本管理的首要价值取向。从总括层面来看,该目标的实现可借助两组比例式得出:1.全员生产率;2.“产出/投入”比值。由于地质勘测在探寻矿藏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应着重从“提升全员生产率”方面进行理解。www.133229.Com具体来看,通过财政资金预算中的合理分配,估算各勘测小组的资金使用量,进而在资金预算的刚性约束下促使小组成员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性。从实物层面来看,则体现为全员生产率的提高。

(二)社会效益目标

社会效益目标可以分为内外两个方面:1.地质勘测小组内部。即应确保小组成员的福利、津贴等合法权益得到保证。关于这一点,一般都不是问题。2.地质勘测小组外部。即在地质勘测过程中,应与当地的人文社会环境形成适应性效果。从而,在为国家探询矿藏、能源等资源的同时,尽量维护当地已有的人文、自然景观。这对于财政资金预算管理来说,就应在资金数量的配给上建立其与上述目标相契合的价值判断。

二、目标导向下的成本管理原则

受到地质勘测活动自身特点的影响,此处无法完全借鉴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成本管理原则。因此,在以上目标导向下的成本管理原则,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整体性原则

勘测活动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这不仅受到前期准备工作的影响,也与现实的勘测技术、地质构造有关。因此,整体性原则就要求与一个经济年度(通常为一年)为单位,进行全年范围内的跨期成本管理;而抛开针对某一具体勘测任务来进行的成本管理活动。这样一来,才能避免“苦乐不均”的现象。

(二)植根性原则

植根性原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1.植根于当地人文、自然环境之中;2.植根于具体的地质勘测任务之中。上文在目标定位中就已指出,应在预算资金的划拨上形成合理的价值判断,因此针对具有浓厚人文积淀和自然生态多样性的地区,应在勘测选址上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与此同时,还应根据不同的勘测任务给予差别化的资金配给。

(三)动态性原则

地质勘测活动的持续进行,其在装配供给、物资采购、人工费用上资金需求量也将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诸如,运输费用、人工费用的上涨,都要求财政资金预算须满足动态性原则,即根据市场环境给予预算资金总量调整。

三、原则指向下的具体模式构建

结合上文所述并在原则指向下,成本管理的具体模式构建都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建立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价机制

地质勘测单位的财务部门,建立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价机制,在于减少资金使用中的机会成本。关于评价机制的设计,应着重在于事前分析与事中的权变管理。因此,有关计算资金贴现的公式、模型,都可以作为事前分析的工具。资金使用中的权变管理,则在于针对勘测活动中的风险概率值(沉淀成本),适应性地进行资金配置。

(二)专家队伍的职能建立

专家队伍的建立将有助于对成本的界定、控制提供技术与监督职能。在专家队伍的组成中,应充分发挥本单位会计专门人才的优势;同时,在不涉及机密泄露风险的前提下,可以从第三方机构引进会计专家。从而,提升成本控制决策的客观性。专家队伍应在正式制度安排的基础上进行建立,开展全过程的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间的管控辅助工作。

(三)提升单位会计人员的业务

在提升单位会计人员的业务时,应突出他们的内部会计控制意识。通过岗位意识的提升,最终强化对单位业务成本的控制与监管。在业务培训过程中,还应强化他们对地质勘测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提升他们在内部会计控制中的大局观念。

(四)从整体上把握成本控制

地质勘测单位的财务管理,实则体现为对预算资金的全过程控制。因此,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特征。建立二者的联动机制,还应将成本控制纳入单位全局性层面来构建。具体表现为:1.单位成本控制应服从于财务管理的需要;2.单位成本控制应在财务预算范围内展开;3.单位成本控制应满足财务管理对资金优化配置的目标导向。

以上四个方面的模式构建,就摆脱了以往习惯于根据成本项目进行管理的模式弊端,从而在对成本管理技术存而不论的前提下,抓住了现阶段在成本管理中表现突出的问题。最后,配以成本管理技术更好的实现财政资金预算管理的目标导向。

四、小结

资金成本的本质篇2

【论文摘要】为了提高电力企业的效益和效率,寻求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其财务质量进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对企业财务质量的内容进行了概述,并从资产质量、资本结构质量、利润质量和现金流量质量四个方面对电力企业的财务质量进行了分析。  

 

一、引言 

电力企业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企业,对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电力企业的财务质量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电力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资产总额巨大,承担着巨大的还贷压力和折旧压力,随着电力企业资金需求量的巨增,融资问题将会显现出来。如何合理负债,降低资金成本,将成为电力企业的一大课题。此外,电力企业资产种类较多,产权主体不明晰,应收账款数额巨大,大量不良资产长期挂账,资产收益率低。因此,关注电力企业的财务状况,对电力企业的财务质量进行分析,可以为电力企业的管理者提供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方向,也可以为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提供帮助。 

二、企业财务质量内容概述 

目前理论界还没有学者对财务质量给出系统的定义。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企业财务质量至少包括资产质量、资本结构质量、利润质量和现金流量质量。 

1.资产质量 

资产质量是指特定资产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发挥作用的质量,具体表现为变现质量、增值质量以及为企业发展目标做出贡献的质量等方面。需要指出的是,资产对于不同的企业而言,具有相对有用性。同样的资产,可能在某个企业中不能发挥作用,只能算不良资产,但在另外的企业中却能得到较好的利用,成为该企业的优质资产。 

2.资本结构质量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长期资金筹集来源的构成和比例关系。高质量的资本结构应具有较低的资本成本,拥有较高的股权价值。资本结构质量较好的企业,往往拥有较强的融资能力和偿债能力,杠杆比率较为合理。反之,资本结构质量较差的企业往往融资能力和偿债能力都较差,且债务比例过高。 

3.利润质量 

利润质量又称盈利能力质量,主要是指利润机构和利润结果等方面的质量。高质量的利润,一般表现为企业的利润结构较为合理、企业对利润有较好的支付能力、利润带来的净资产的增加能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企业的主营业务具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反之,低质量的利润一般表现为企业的利润结构不合理、对利润的支付能力较差、利润带来的净资产不能为企业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企业的主营业务不具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4.现金流量质量 

现金流量质量是指企业的现金流量能够按照预期目标进行运转的质量。高质量的现金流量一般表现为企业各类活动的现金流量能够正常周转,现金流量周转状况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相一致。 

三、电力企业财务质量分析 

本文分别从资产质量、资本结构质量、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质量对电力企业的财务质量进行分析。 

1.电力企业资产质量分析 

(1)电力企业资产的特点 

电力企业的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行业特点:①固定资产类型多、数量大、价值高、分布广泛。从种类来说分为变电设备、通信线路及设备、输电线路、配电线路及设备、用电计量设备、检修及维护设备、建筑物、土地等十几大类。从分布范围来看,电网延伸到哪,固定资产就分布到相应的地方,范围十分广泛。②更新快,变动频繁。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电网的投资力度,农城网改造、电网改造一直在进行,资产变动频繁。为确保电力资产的安全运转,电力企业每年都要对各类资产进行大修、改良等维护,耗资巨大。③资产结构不均衡。电力企业的固定资产占比较大,一般占到总资产的70%。有些电力企业由于外欠电费巨大,资产收益率低,速动资产占固定资产的比例较小,存在较高的资产结构风险。 

(2)电力企业资产的周转状况分析 

资产周转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一般是通过企业的盈利能力来实现的。不同资产结构的企业,其资产周转状况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流动资产占比大的公司,其资产周转速度相对较快,而固定资产占比大的公司,其资产周转速度相对较慢。需要说明的是,在对公司资产的周转状况进行分析时,还应关注其是否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由于电力企业的电费收入等应收账款数额巨大,本文采用总资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来分析电力企业的资产周转状况。总资产收益率可以衡量电力企业全部资产的利用效率,总资产收益率越高,说明企业利用其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就越高。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可以减少坏账损失,短期偿债能力也会增强。反之,若应收账款周转率低,那么电力企业的营运资金会过多的滞于应收账款上,进而影响资金的正常周转。 

2.电力企业资本结构质量分析 

(1)负债资本的质量分析 

通常情况下,企业的资本结构是由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构成的。负债经营对电力企业来说,没有绝对的好与坏。电力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低,说明该企业的财务政策较为谨慎,这种保守的财务政策会使企业在财务上比较安全,但是,企业也享受不到所得税前列支的税收优惠。反之,若电力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说明该企业的财务政策较为激进,有利于降低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发挥财务杠杆作用。但如果企业的盈利状况不好,会因负担太大的利息而导致经济效益的下降。 

(2)权益资本的质量分析 

权益资本是电力企业中最基本的部分,对负债具有保障作用,电力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权益资本,将会面临着较高的财务风险。电力企业属资金密集型企业,需要巨额资金。资金短缺成为困扰电力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电力企业可以考虑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适当发行一些新股或配股。

3.电力企业利润质量分析 

利润质量较高一般是指企业的利润结构基本合理、具有较强的获取现金能力,并在未来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 

(1)利润构成的质量分析 

一般来说,企业的利润总额是由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差额构成的。营业利润应该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营业利润的持续、稳定的增长,表明企业具有较好的盈利前景。在利润总额中,如果营业利润所占比例较高,说明公司依靠主营业务。如果对外投资收益所占比例较高,说明对外投资成为公司主要的利润来源,当这种状况持续几年时,公司就需要谋求向外发展。 

(2)现金实现程度的质量分析 

现金获取能力对电力企业利润质量的评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企业的利润具有较强的获取现金能力,企业对利润就有足够的支付能力。在现金流量的来源中,经营活动是现金来源的重要保障,因此,经营性现金流量的大小反映了持续获取现金能力的高低,进而直接反映了电力企业的盈利能力。 

(3)利润分配的质量分析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有:支付现金股利、支付股票股利、不分配股利、混合股利等。向投资者支付股利是对投资者的一种回报,也是企业展示信心、吸引投资者的一种重要方式。如果企业具备一定规模可供分配的利润,但却不进行分配,这会让投资者对企业的利润质量产生怀疑。能否采用现金股利分配方式,又是企业现金流量能力是否足够的表现。目前电力企业总体上具有较强的现金支付能力,在利润分配方面有较大的空间。 

4.电力企业现金流量质量分析 

电力企业的应收账款数额巨大,这不仅加大了坏账的风险,也减少了现金流量,影响了资金周转,加大了电力企业的运营成本,进而降低了电力企业的经营效益。现金流量可以分为三类,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经营活动产生的先进流量质量分析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以及短期债务的偿还。如果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表明企业通过正常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活动所带来的现金流入不足以支付相应的现金流出。这会使企业面临资金紧张的问题。如果企业的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等于零,那么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处于收支平衡的状态,并不能为企业的投资和融资提供现金。只有当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时,才能保证现金流量足够支持日常运转外,还能有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质量分析 

如果企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表明企业用于购置长期资产以及对外投资的现金大于所取得的相应的现金收益,企业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大于现金流入,会导致企业要减小投资规模或动用其他现金流量来进行弥补。 

如果企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表明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大于现金流出。这种情况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能是因为进入稳定的投资回报期,也可能是因为过去的投资回报较大。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质量分析 

如果企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则表明企业筹资所得的现金流入不能支持相应的现金流出。出现这种情况时,企业可能会动用投资活动或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以供周转,是企业筹资不当的一种信号。 

如果企业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大于零时,说明企业的筹资活动已经纳入企业的发展规划,处于正常状态。 

四、结论 

电力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传统产业,在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中有着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电力需求的不平衡导致电力供应紧张,从而使电力发展加快,但电力企业财务状况质量依然有待提高。通过对电力企业财务质量进行分析,可以促使企业管理当局较强考核与管理,也可以帮助外部信息使用者进行参考决策。 

 

参考文献: 

[1]石瑜.电力企业财务质量问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2]沈剑飞,姜伟娜.电力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3]易颜新,张晓论.我国企业盈利质量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1). 

[4]曾卫,常根发.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综合评价的实证研究[j]. 

资金成本的本质篇3

[关键词]财务质量分析

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就整个报告体系来看,资产负债表是最全面地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核心会计报表;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会计报表;财政部于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编制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反映企业构成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减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本文从企业几大主表的主要项目入手,着重对企业的盈利质量、资产质量、资本质量、现金质量进行一些肤浅的分析。

一、企业盈利质量分析

盈利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低质量的盈利会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甚至危及企业生存。对企业盈利质量的分析可主要从投资效果、盈利构成、盈利的现金实现程度等几方面进行。

(一)从投资效果角度进行分析

投资效果主要反映投人与产出的对比关系,是公司运用资产、资金等资源所获得的盈利。指标值越高,公司的运营效果越好,盈利能力越强,盈利质量也越有保证;反之,则说明公司运营效率低,盈利能力较差,盈利质量不是很好。一般来说,能反映公司投人与产出关系的指标主要有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

(二)从盈利的构成角度进行分析

企业的盈利主要由营业利润和营业外收益组成。其中:营业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组成部分。只有不包括投资收益的营业利润的持续、稳定增长才意味着企业具有较好的经营资产盈利能力。营业外收益是企业偶然业务带来的收益,不应做为利润的主要部分来考虑。因此,企业盈利的各组成部分构成是否合理,是利润质量的重要判断标准。

(三)从盈利的现金实现程度进行分析

现行会计制度的收入是按权责发生制确认的,盈利如果不能为企业带来现金流入,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毫无意义。在分析一个企业的盈利时,应考虑如下两点:

1、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应与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要基本一致。

2、投资收益应与现金流量表中“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较。此类比较还应进一步分析企业按权益法确认的投资收益的现金流入量。

二、企业资产状况质量分析

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资产状况的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企业资产的质量集中从资产的周转速度、存在状态反映出来。下面就资产负债表的几个主要资产项目做如下分析:

(一)流动资产的质量分析

企业的流动资产是指企业短期内最具活力的资产,也是企业近期经营业绩的主要来源、偿还短期债务的主要保障。对于流动性资产的质量分析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高质量的流动性资产应该具有适当的周转率

在流动资产周转一次有毛利的情况下,适当的流动资产周转率是企业维持经营活动盈利能力的基础。主要指标有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与平均存货之比)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之比)。一般来讲,周转率越高越好,周转率越高,表明其变现的速度越快,周转额越大,资金占用水平越低,偿债能力加强。周转率在行业平均水平之上是企业维持较好盈利能力的先决条件。

2、流动性资产应具有较强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流动资产除了要具一定盈利能力外,还应承担偿还短期债务的任务,也就是说,流动资产应当对负债有一定的保证程度。衡量短期偿债能力的基本指标是流动比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和速动比率(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企业的流动资产应具有较合理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按照西方企业的长期经验,一般认为这两个比率应分别为2:1和1:1较为适当。

3、不良流动资产的规模

不良流动资产是企业潜亏的主要因素,其规模较大必然引起企业后期的严重亏损。因此企业在期末要真实反映资产的价值,应提准备的要足额提取,以免因虚列资产给报表使用者产生误解。另外其他应收款和待摊费用其实质是不能为企业带来盈利和偿还债务的资产,这些所谓的资产的规模将直接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成效。因此,在分析流动资产时要特别注意这类资产的规模,其规模应较小为宜。

(二)对外投资的质量分析

企业的对外投资,体现了企业谋求对外扩张或者实现投资收益的动机。对于短期投资,应表现为投资的直接增值。高质量的长期投资,则应表现为:(1)投资的结构与方向体现或者能增强企业的经济利润;(2)确认的投资收益有与之相符的现金流入;(3)投资环境有利于企业发展战略。

(三)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质量分析

企业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反映了企业从事长期发展的物质基础与技术装备水平。对于此类资产质量的分析,主要应取决于这两类资产所能够推动企业经营活动的状况。其主要表现为:(1)其生产能力与企业的实际需要相匹配,生产的产品能推向市场,并获得利润;(2)周转速度适当,利用充分,较少闲置。(3)资产的账面净值是否与资产的实际价值(公允价值)相符。

三、企业资本结构的质量分析

对于企业的资本结构的质量分析,应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资本成本的高低与企业资产报酬率的对比关系

资本成本是企业在取得和使用资本时所付出的代价,主要包括筹资过程中的筹资费用和使用过程中的使用费用。从财务管理角度来看,企业的负债资金与权益资金都存在资本成本的问题。因此,只要当企业的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与总资产之比)大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时,在财务杠杆的作用下,企业的净资产的规模就会因盈利而扩大。

(二)企业资金来源的期限构成与企业资产结构的适应性

按照财务管理的理论,企业筹集资金的用途,决定筹集资金的类型:企业的长期资产应当通过长期资金来源(包括所有者权益和长期负债)来解决;企业由于季节性、临时性原因造成的流动资产的波动部分,则应由短期资金来源来解决。因为长期资金来源的资本成本相对较高,企业拥有过多最终会导致效益下降;而企业用短期资金支持长期资产会形成急迫的短期偿债压力。因此,当企业资本的期限构成与企业资产结构相适应时,企业的资本结构就表现为较好质量。

(三)企业的财务杠杆状况与财务风险、未来融资要求以及未来发展的适应性

财务杠杆可以说是双刃剑,企业的财务杠杆比率越高,表明企业资源对负债依赖程度越高。过高的财务杠杆存在如下压力:一是不能正常偿还到期债务的本金与利息;二是在企业发生亏损的时候,可能会由于所有者权益的比重相对较小而使企业债权人的利益受损;三是受此影响,企业从潜在的债权人那里获得新的资金难度加大。因此,财务杠杆比率高的企业其风险相对较大。

(四)企业所有者权益内部构成状况与企业未来发展的适应性

按照企业股权持有者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一般可以将企业的股东分为控制性股东、重大影响性股东和非重大影响性股东三类。因此,在对企业的资本结构进行分析时,必须关注企业的控制性股东、重大影响性股东的背景情况:谁在控制企业?控制的股东有没有能力将企业引向光明?在分析企业所有者权益各构成项目时,应根据各项目的产生途径、具体用途等来分析各部分比率的适当性。实收资本越充足,企业承担各种风险的实力就越强;而资本公积是有特定用途的资金来源,它们的规模更多地会受资本本身和盈利状况的影响;未分配利润的规模和变化趋势是判断所有权益结构合理性的另一重要因素,未分配利润能持续、稳定增长,并在所有者权益中占较大比重,表明企业的盈利性和成长性较好,预示企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四、企业现金流量的质量分析

所谓现金流量的质量,是指企业的现金流量能够按照企业的预期目标进行顺畅运转的质量。较好质量的现金流量应有如下特征:(一)企业现金流量的结构与状态体现了企业的发展战略的要求;(二)在稳定发展阶段,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应当与企业经营活动所对应的利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并能为企业的扩张提供现金流量的支持;(三)筹资活动现金流量能够适应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对现金流量的需求,且无不当融资、投资行为。

企业财务质量是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要想全面把握企业财务质量状况,应对其各方面情况进行相关分析,了解其内部各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本质,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把握企业的财务质量状况。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古劲松晓芳.公司财务质量分析方法研究,《北方经济》2006年第20期.

[3]刘红敏.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分析,《现代商业》2008年第12期.

[4]张鹏飞.财务质量分析评价框架,《会计之友》2006年第27期.

资金成本的本质篇4

   福建省电信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实业集团),是中国电信集团贯彻国务院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精神成立的,下属多家子公司,主要为各通信运营商提供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电信科研、通信器材销售以及末梢电信服务等。自2000年12月成立以来,集团业务不断壮大,市场竞争力逐步提高,经济效益稳步增长。但在通信支撑业务市场日益竞争形成买方市场的大环境下。各子公司在业务经营中。为运营商垫付资金较多。工程结算期延长,运营商结算条件日益苛刻,往往还要求预留至少1年的质量保证金。由此。各子公司应收账款高居不下,资金供求矛盾也随之更加突出。而在母子公司体制下,又不能简单地将集团各单位资金进行调拨使用。如何发挥集团优势,筹集货币资金,解决资金供需矛盾,降低资金筹集成本。实业集团作了积极尝试与探索。

   从降低企业筹集资金成本的要求,资金筹集应讲求经济性和时效性。选择不同的资金来源渠道和筹集方式。其资金成本也各不相同,且取得的难易程度也不一样。对于及时满足企业从事经营活动所需的资金,降低资金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应合理选择资金来源渠道和筹集方式,力求使资金成本达到最低、时效最佳。

   企业的资金来源渠道可分为外部资金和内部资金,对实业集团而言,主要的外部资金来源是金融机构中的银行贷款。从银行贷款筹集成本分析,其筹集成本主要有利息支出、公证费、抵押资产的评估费和保险费等,在时效上,由于需提供担保、抵押、评估、保险、审批等手续。往往不能满足企业在用款时限上的要求。内部资金主要包括:其一,企业保留盈余和提取的折旧,靠企业积累和提取折旧筹集资金最经济。不用支付筹资费用。但要以企业盈利为前提,且筹集的资金有限,往往不能满足企业生产需求。其二,企业集团内部资金融通。内部融资有以下优点:一是降低企业集团的筹资成本,筹资成本包括利息和利息收入缴交的税金及委托银行手续费,利息费用在企业集团内部发生。对企业集团而言筹资成本仅为利息收入应交的税金和少量的手续费,比向银行借款成本低;二是时间快,企业集团内部融资。根据集团对内部企业信用的掌握。可不提供担保、抵押等手续,手续较银行贷款简便,在时限上能满足企业从事经营活动所需资金的要求;三是获得税收上的差别利益。企业集团通过内部资金借款,由集团中享受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向其它成员企业调剂资金时.企业集团的利润实际上从高税率企业转移到了低税率企业,有利于降低企业集团的所得税,提高其净利润和企业价值。

   基于以上筹资渠道分析,实业集团选择集团内部资金融通,由于实业集团规模及资源的局限性。又不具备成立内部银行、结算中心、财务公司等内部资金融通的管理机构。而直接在集团内部相互调剂资金余缺。又容易导致债权人对债务人的约束失效。如实业集团成立以前,各子公司均存在向福建省电信公司借款未还现象。实业集团成立后,除平时积极催收外,对欠款单位还在效绩考核中予以扣分,但仍有欠款未还现象。由此在内部融资机制中我们尝试引入第三方。委托商业银行贷款。即由实业集团提供资金。并支付一定的手续费(贷款金额的1%一5%0,与银行协商后按1%。),委托银行根据我们确定的借款子公司、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并协助收回借款本息。委托银行贷款后,订立了三方的约束合同,有效地避免了子公司欠款不还的现象,同时规范了集团内部财务结算手续,形成内部融资,达到降低筹资成本,实现集团利益优化的目的据统计,自2003年6月以来,实业集团本部累计向子公司发放贷款8,800万元,节约筹资成本400多万元,取得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但是。企业集团内部融资也受到税法的约束。税法规定“纳税人从关联方取得的借款金额超过其注册资本50%的,超过部分的利息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对于内部借款金额过半的企业,必然减少其利润。增加其现金流负担;从投资者角度分析,难免损害少数股东利益。容易挫伤投资员工的积极性。由此我们尝试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采用内部委托借款,其余拟使用商业贷款的组合筹资方式。

   商业贷款必然涉及担保问题,根据担保方式的多样性,我们也从成本效益角度分析。并加以取舍。目前,最为常用的担保方式有:第三方担保、连带责任担保、财产抵押、财产质押。

   第三方担保方式,是指合同中的借款方为履行借款合同,向银行提供符合法定条件的第三方保证人作保证。第三方提供保证、抵押、质押等担保。连带责任担保(即常说的信用保证)采用该种方式担保的,不需要提供抵押和第三方保证,不需要购买保险。从而免去了一笔较为可观的保险费和抵物价值评估费用,担保成本最低。但对企业的资产规模、效益有较高的信用要求。且审批手续严格、时间较长。需层层上报总行审批。目前银行只允许资产规模较大、收入较高、较为稳定的大型企业(例如电信、电力)采用这种担保方式。此种担保方式虽成本较低,但由于实业集团所属子公司资产、收入等规模有限,难以得到银行的批准。

   财产抵押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担保方式。其一般以不动产(房产)作抵,所抵押的财产须办理财产价值评估(评估价值要高于借款金额,银行一般是将贷款额度控制在抵物评估价值的60%-80%以内)。还要办理抵押财产保险,需花费一定的保险费和抵物价值评估费用,是担保形式中成本较高的一种。为规避《公司法》中关于对外投资不能超过注册资本的50%的规定,实业集团所属子公司的房产大部分已上划实业集团本部,所属子公司资产大部分是电脑和车辆等,少有不动产,且从价值的总量上也不能满足担保总额的要求。鉴于此种担保方式成本较高,且不易操作,不适合实业集团所属子公司。

   财产质押。银行对质物的要求较为严格,一般限于本银行开具、或签发的存款单、凭证式国库券、金融债券、银行汇票、银行本票等。质押价值要高于借款金额(银行一般是将贷款额度控制在质物评估价值的80%-90%以内),且在借款期内不能支取。显然,实业集团所属子公司无法提供以上质押。

资金成本的本质篇5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质量财务分析

近年来,我国电力企业的财务质量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电力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资产总额巨大,承担着巨大的还贷压力和折旧压力,如何合理负债,降低资金成本,将成为电力企业的一大课题。此外,电力企业资产种类较多,产权主体不明晰,应收账款数额巨大,大量不良资产长期挂账,资产收益率低。因此,关注电力企业的财务状况,对电力企业的财务质量进行分析,可以为电力企业的管理者提供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方向,也可以为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提供帮助。

一、电力企业资产质量分析

1.电力企业资产的特点

电力企业的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行业特点:①固定资产类型多、数量大、价值高、分布广泛。从种类来说分为变电设备、通信线路及设备、输电线路、配电线路及设备、用电计量设备、检修及维护设备、建筑物、土地等十几大类。从分布范围来看,电网延伸到哪,固定资产就分布到相应的地方,范围十分广泛。②更新快,变动频繁。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电网的投资力度,农城网改造、电网改造一直在进行,资产变动频繁。为确保电力资产的安全运转,电力企业每年都要对各类资产进行大修、改良等维护,耗资巨大。③资产结构不均衡。电力企业的固定资产占比较大,一般占到总资产的70%。有些电力企业由于外欠电费巨大,资产收益率低,速动资产占固定资产的比例较小,存在较高的资产结构风险。

2.电力企业资产的周转状况分析

资产周转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一般是通过企业的盈利能力来实现的。不同资产结构的企业,其资产周转状况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流动资产占比大的公司,其资产周转速度相对较快,而固定资产占比大的公司,其资产周转速度相对较慢。需要说明的是,在对公司资产的周转状况进行分析时,还应关注其是否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总资产收益率可以衡量电力企业全部资产的利用效率,总资产收益率越高,说明企业利用其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就越高。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可以减少坏账损失,短期偿债能力也会增强。反之,若应收账款周转率低,那么电力企业的营运资金会过多的滞于应收账款上,进而影响资金的正常周转。

二、电力企业资本结构质量分析

1.负债资本的质量分析

通常情况下,企业的资本结构是由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构成的。负债经营对电力企业来说,没有绝对的好与坏。电力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低,说明该企业的财务政策较为谨慎,这种保守的财务政策会使企业在财务上比较安全,但是,企业也享受不到所得税前列支的税收优惠。反之,若电力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说明该企业的财务政策较为激进,有利于降低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发挥财务杠杆作用。但如果企业的盈利状况不好,会因负担太大的利息而导致经济效益的下降。

2.权益资本的质量分析

权益资本是电力企业中最基本的部分,对负债具有保障作用,电力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权益资本,将会面临着较高的财务风险。电力企业属资金密集型企业,需要巨额资金。资金短缺成为困扰电力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电力企业可以考虑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适当发行一些新股或配股。

三、电力企业利润质量分析

利润质量较高一般是指企业的利润结构基本合理、具有较强的获取现金能力,并在未来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

1.利润构成的质量分析

一般来说,企业的利润总额是由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差额构成的。营业利润应该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营业利润的持续、稳定的增长,表明企业具有较好的盈利前景。在利润总额中,如果营业利润所占比例较高,说明公司依靠主营业务。如果对外投资收益所占比例较高,说明对外投资成为公司主要的利润来源,当这种状况持续几年时,公司就需要谋求向外发展。

2.现金实现程度的质量分析

现金获取能力对电力企业利润质量的评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企业的利润具有较强的获取现金能力,企业对利润就有足够的支付能力。在现金流量的来源中,经营活动是现金来源的重要保障,因此,经营性现金流量的大小反映了持续获取现金能力的高低,进而直接反映了电力企业的盈利能力。

3.利润分配的质量分析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有:支付现金股利、支付股票股利、不分配股利、混合股利等。向投资者支付股利是对投资者的一种回报,也是企业展示信心、吸引投资者的一种重要方式。如果企业具备一定规模可供分配的利润,但却不进行分配,这会让投资者对企业的利润质量产生怀疑。能否采用现金股利分配方式,又是企业现金流量能力是否足够的表现。目前电力企业总体上具有较强的现金支付能力,在利润分配方面有较大的空间。

四、电力企业现金流量质量分析

1.经营活动产生的先进流量质量分析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以及短期债务的偿还。如果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表明企业通过正常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活动所带来的现金流入不足以支付相应的现金流出。这会使企业面临资金紧张的问题。如果企业的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等于零,那么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处于收支平衡的状态,并不能为企业的投资和融资提供现金。只有当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时,才能保证现金流量足够支持日常运转外,还能有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质量分析

如果企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表明企业用于购置长期资产以及对外投资的现金大于所取得的相应的现金收益,企业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大于现金流入,会导致企业要减小投资规模或动用其他现金流量来进行弥补。如果企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表明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大于现金流出。这种情况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能是因为进入稳定的投资回报期,也可能是因为过去的投资回报较大。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质量分析

资金成本的本质篇6

【关键词】企业运营;财务质量;财务质量分析

财务质量是现代企业管理整体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促使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对其高度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管理理念的创新,为企业财务质量分析提供了环境和技术支持,也为企业运营提供决策支持创造了条件。

一、企业运营与财务质量分析

财务质量分析是企业运营的必然结果。研究企业财务质量就要明白企业是如何运作以及在企业运营中涉及到哪些财务分析?进而厘清财务质量分析与企业运营的关系。

企业财务质量是指企业财务资源及其产生的财务效果满足企业发展战略和运营目标需求或潜在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的质量。财务质量一般包括资产的流动性与资金的安全性、运营业绩的增长性与收益的真实性,以及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等,具体包括资产质量、资本结构质量、利润质量、现金流量质量、企业持续运营能力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企业运营的机理,就是将企业运营活动中有关企业理财战略、价值链和企业风险管理、运营活动以及与财务报表的关系、对现金流的影响通过企业运营三大活动(筹资、投资、理财)和财务报表等总体表现出来,如图1所示:

从企业运营机理模式图来看,企业运营以追求企业六大关系人价值最大化为目标,通过企业三大活动对三大报表进行分析,从报表项目出发对企业财务质量进行分析,透视企业运营质量,解决企业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加速企业运营循环。

企业运营机理模式图反映了企业运营的基本内涵。对于企业运营者而言,首先要考虑如何取得资金,以及资金如何使用,它涉及到企业筹资渠道和资产结构分布,即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内容;其次是组织生产并实现产品的销售,反映企业在一个会计年度的盈利或亏损状况,形成利润表;最后,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会计期间内筹资活动、投资活动与运营活动等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产生影响的会计报表,综合反映现金的流入和流出,动态反映现金的变动情况,以供企业运营者决策参考并制定企业策略。

二、资本结构质量与资产质量分析

(一)资本结构质量分析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结构与数量的对比关系,资本结构质量就是资本结构与企业当前及未来运营和发展活动相适应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方向。从运营实务上分析,资本结构质量好的企业,应当是融资和偿债能力较强、杠杆比率合理、资产报酬率高于平均资本成本。因此分析资本结构质量就要研究资本成本和资产报酬率的关系;研究资金来源的期限构成与资产结构的关系,避免“短融长投”;研究财务杠杆、财务风险以及企业未来融资要求与未来发展相适应的关系。

研究资本结构,还要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质量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企业运营中的潜在问题,根据企业发展战略要求,及时调整和优化资本结构,使股东、债权人和运营者利益达到均衡,促进企业运营的良性循环。

(二)资产质量分析

资产是构成企业的最基本元素,运营企业最直接的就是运营资产。资产质量是资产在特定运营组织中,满足组织对未来预期效用的质量,体现了资产的变现增值能力、被企业在未来进一步利用以及与其他资产组合增值的质量,是企业资产盈利性、变现性和周转能力的综合体现,反映了企业资产资源能够充分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服务。

资产质量的好坏,主要表现为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变现价值量或被进一步利用的潜在价值量之间的差异。从表面上来看,资产质量可以表现为资产的合理存在和有效组合。可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判断企业资产是否真实客观存在以及各种形态的资产是否合理分布和配套运作,对重点资产项目予以重点关注,分析企业不良资产规模和资产有效利用率,透视企业驾驭和管理资源的能力,做到未雨绸缪。

从企业运营者角度来看,要深入分析资产周转情况。资产周转与企业盈利能力密切相关,很多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利润率上,却忽视了周转率。其实,那些真正成功的Ceo们与许多其他管理人员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能够同时考虑利润率和周转率,加速资产周转速度,这才是商业才智的核心。

三、利润质量分析

利润质量是指企业实现利润的优劣程度,也就是报告利润与企业业绩之间的相关性。高质量的企业利润应当表现为资产运转状况良好、企业主营业务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企业具有较强的支付能力等等,对企业利润质量的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折射了企业运营的质量。

(一)从利润的形成过程分析企业利润质量

企业的利润主要由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益构成。根据“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期间费用”来看,对利润形成的质量分析,就是分别对利润构成项目进行分析。

首先,分析营业收入项目,主要分析企业的收入品种构成和地区构成,以及关联交易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透视企业业务的市场竞争能力;其次,分析营业成本项目和营业费用项目,对各会计期间成本费用的增减变动情况作出原因分析,并对相关影响因素作出准确判断,对异常变动情况能进行及时发现和处理;最后,对有可能存在的操纵利润情况进行准确分析。

(二)对利润结构质量的分析

利润结构质量分析首先是对企业损益表本身结构所包含的财务质量信息进行研究,包括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总利润、净利润以及三大期间费用的综合变化状况,分析各项目增减变动的原因,及时调整企业运营策略;其次要研究与现金流量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与资产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三)对利润结果的质量分析

损益表中各项目的变化均会引起企业资产负债表各项目不同程度的增减变动,对利润结果的质量分析,实际上就是与损益表项目对应的资产负债表各项目进行质量分析。根据二者的对应变化,分析报表各项目之间的联系和规律,进而剖析企业运营的质量。

(四)对企业的未来盈利发展趋势分析

一般而言,某一会计期间的盈利并不足以说明企业盈利能力的持续发展状况,因此,判断企业盈利质量,必须将各期指标进行趋势分析,以观察企业盈利的稳定程度。盈利越稳定,越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尽管利润仍然是衡量企业运营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对于管理者来说,利润不再是他们追逐的主要目标。德鲁克曾说“那些只把目光盯在利润上的人,总有一天他将无利可图”。在很多情况下,企业即使具有较高的利润回报,也由于缺乏现金流而无法使企业正常运转。因此在分析企业利润质量的同时,还要结合对现金流量进行分析。

四、现金流量质量分析

现金流量分析贯穿企业运营始终。在企业运营者来看,现金流比利润更重要。拉姆・查兰在评价好生意的原则时指出,要有良好的现金流。“现金流第一、利润第二”是不变的市场准则。对于现金流量质量较差的企业,即使具有高额的利润回报,也可能面临“赢利性破产”的厄运。

现金流量质量分析,不是期末与期初现金流数据的简单对比,必须深层次分析企业运营每个会计期间现金流的现状、趋势变化及成因,而是现金流量对企业真实运营状况的客观反映和对企业财务状况与运营成果的改善及持续运营能力的增强所具有的推动作用。

(一)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分析

对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质量分析,应主要分析该现金流与投资活动和运营活动现金流量之和的匹配程度。若该现金流量大于零,则说明企业在吸收权益性投资、发行债券和借款等方面收到的现金之和大于各种支付的现金之和;若现金流量小于零,则说明吸收资金小于支付现金流量。而这种情况的变化是否正常与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系,同时还要分析企业理财潜在的财务风险和其他业务的关联影响。

(二)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分析

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分析,主要考察企业发展战略需求,企业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量要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吻合并取得相应收益。从企业运营的角度来看,投资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构建固定资产等为企业运营提供条件;对外扩张以及利用闲置资金等进行短期投资以求得投资收益。在分析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增减变动时,更重要的在于分析现金流变动的具体原因,并进行妥善处理。例如“入不敷出”的资金缺口可以通过消耗现存货币积累解决,或进行额外贷款融资、拖欠债务支付及加大投资活动引起的负债规模等,但关键是选择最佳途经及时把问题解决,并把损失降到最低。

(三)运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分析

从图1来看,运营活动处于企业运营最关键的环节。高质量运营企业,不但要使企业运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还要满足补偿当期非现金消耗性成本,更重要的是为企业扩大投资等提供货币支持,着重分析在任意会计期间可能出现的较大现金流量波动的原因,以及时纠正。

对现金流量质量分析关键在于分析现金流量的真实性、充足性、稳定性和成长性,深入了解现金流量各主要项目之间的运转规律,还要结合企业实际,在分析各因素引起的现金流量变化方面,需要分清哪些是预算与计划中安排的,哪些是偶然性因素引起的,并对实际与预算执行的情况进行分析,以及综合考虑资本结构、资产和利润质量,以满足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

五、企业持续运营能力分析

持续运营是指企业的生产运营活动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清算。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使得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运营失败的风险。因此,企业持续运营能力成为考核企业生存发展的最基本要求。

持续运营能力是企业财务质量好坏最直接的反映。德鲁克说,“做企业不是为了利润,做企业是为了考虑企业能够做多久”。分析企业持续运营能力,也就是对企业业务成长性和持续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更主要地表现为对未来企业财务资源的一种规划方法,需要考虑包括市场运营风险、企业目前或长期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财务弹性以及企业管理当局改变运营政策的意向等在内的诸多因素。企业运营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到企业的持续运营能力,必须将企业的持续运营能力建立在资产质量、资本结构质量、利润质量和现金流量质量的基础之上,通过营业增长、利润增长、资产增长、运营现金流量增长、资本保值增值和资本积累等方面来综合反映。

持续运营要按企业运营模式图正常运转,运转速度越快质量就越高。企业管理者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减少存货并不断降低应收账款规模,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一个好的运营者,目光永远不会只关注其中的一个指标,而是综合考虑企业现状和行业环境,重点在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真正运营好,财务也就一定会表现出高质量。

企业财务质量是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企业运营质量的直接体现。所有这些财务质量指标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因此必须全面把握企业财务质量状况,并对各方面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内部各因素相互作用的本质,从整体上透视企业运营的质量状况,促进企业运营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张新民.财务质量分析与管理透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12).

[2]张新民,钱爱民.财务报表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9).

[3]张鹏飞.财务质量分析评价框架[J].会计之友(下),2006(09).

资金成本的本质篇7

【关键词】企业运营;财务质量;财务质量分析

财务质量是现代企业管理整体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促使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对其高度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管理理念的创新,为企业财务质量分析提供了环境和技术支持,也为企业运营提供决策支持创造了条件。

一、企业运营与财务质量分析

财务质量分析是企业运营的必然结果。研究企业财务质量就要明白企业是如何运作以及在企业运营中涉及到哪些财务分析?进而厘清财务质量分析与企业运营的关系。

企业财务质量是指企业财务资源及其产生的财务效果满足企业发展战略和运营目标需求或潜在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的质量。财务质量一般包括资产的流动性与资金的安全性、运营业绩的增长性与收益的真实性,以及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等,具体包括资产质量、资本结构质量、利润质量、现金流量质量、企业持续运营能力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企业运营的机理,就是将企业运营活动中有关企业理财战略、价值链和企业风险管理、运营活动以及与财务报表的关系、对现金流的影响通过企业运营三大活动(筹资、投资、理财)和财务报表等总体表现出来,如图1所示: 

从企业运营机理模式图来看,企业运营以追求企业六大关系人价值最大化为目标,通过企业三大活动对三大报表进行分析,从报表项目出发对企业财务质量进行分析,透视企业运营质量,解决企业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加速企业运营循环。

企业运营机理模式图反映了企业运营的基本内涵。对于企业运营者而言,首先要考虑如何取得资金,以及资金如何使用,它涉及到企业筹资渠道和资产结构分布,即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内容;其次是组织生产并实现产品的销售,反映企业在一个会计年度的盈利或亏损状况,形成利润表;最后,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会计期间内筹资活动、投资活动与运营活动等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产生影响的会计报表,综合反映现金的流入和流出,动态反映现金的变动情况,以供企业运营者决策参考并制定企业策略。

二、资本结构质量与资产质量分析

(一)资本结构质量分析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结构与数量的对比关系,资本结构质量就是资本结构与企业当前及未来运营和发展活动相适应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方向。从运营实务上分析,资本结构质量好的企业,应当是融资和偿债能力较强、杠杆比率合理、资产报酬率高于平均资本成本。因此分析资本结构质量就要研究资本成本和资产报酬率的关系;研究资金来源的期限构成与资产结构的关系,避免“短融长投”;研究财务杠杆、财务风险以及企业未来融资要求与未来发展相适应的关系。

研究资本结构,还要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质量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企业运营中的潜在问题,根据企业发展战略要求,及时调整和优化资本结构,使股东、债权人和运营者利益达到均衡,促进企业运营的良性循环。

(二)资产质量分析

资产是构成企业的最基本元素,运营企业最直接的就是运营资产。资产质量是资产在特定运营组织中,满足组织对未来预期效用的质量,体现了资产的变现增值能力、被企业在未来进一步利用以及与其他资产组合增值的质量,是企业资产盈利性、变现性和周转能力的综合体现,反映了企业资产资源能够充分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服务。

资产质量的好坏,主要表现为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变现价值量或被进一步利用的潜在价值量之间的差异。从表面上来看,资产质量可以表现为资产的合理存在和有效组合。可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判断企业资产是否真实客观存在以及各种形态的资产是否合理分布和配套运作,对重点资产项目予以重点关注,分析企业不良资产规模和资产有效利用率,透视企业驾驭和管理资源的能力,做到未雨绸缪。

从企业运营者角度来看,要深入分析资产周转情况。资产周转与企业盈利能力密切相关,很多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利润率上,却忽视了周转率。其实,那些真正成功的ceo们与许多其他管理人员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能够同时考虑利润率和周转率,加速资产周转速度,这才是商业才智的核心。

三、利润质量分析

利润质量是指企业实现利润的优劣程度,也就是报告利润与企业业绩之间的相关性。高质量的企业利润应当表现为资产运转状况良好、企业主营业务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企业具有较强的支付能力等等,对企业利润质量的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折射了企业运营的质量。

(一)从利润的形成过程分析企业利润质量

企业的利润主要由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益构成。根据“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期间费用”来看,对利润形成的质量分析,就是分别对利润构成项目进行分析。

首先,分析营业收入项目,主要分析企业的收入品种构成和地区构成,以及关联交易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透视企业业务的市场竞争能力;其次,分析营业成本项目和营业费用项目,对各会计期间成本费用的增减变动情况作出原因分析,并对相关影响因素作出准确判断,对异常变动情况能进行及时发现和处理;最后,对有可能存在的操纵利润情况进行准确分析。

(二)对利润结构质量的分析

利润结构质量分析首先是对企业损益表本身结构所包含的财务质量信息进行研究,包括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总利润、净利润以及三大期间费用的综合变化状况,分析各项目增减变动的原因,及时调整企业运营策略;其次要研究与现金流量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与资产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三)对利润结果的质量分析

损益表中各项目的变化均会引起企业资产负债表各项目不同程度的增减变动,对利润结果的质量分析,实际上就是与损益表项目对应的资产负债表各项目进行质量分析。根据二者的对应变化,分析报表各项目之间的联系和规律,进而剖析企业运营的质量。

(四)对企业的未来盈利发展趋势分析

一般而言,某一会计期间的盈利并不足以说明企业盈利能力的持续发展状况,因此,判断企业盈利质量,必须将各期指标进行趋势分析,以观察企业盈利的稳定程度。盈利越稳定,越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尽管利润仍然是衡量企业运营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对于管理者来说,利润不再是他们追逐的主要目标。德鲁克曾说“那些只把目光盯在利润上的人,总有一天他将无利可图”。在很多情况下,企业即使具有较高的利润回报,也由于缺乏现金流而无法使企业正常运转。因此在分析企业利润质量的同时,还要结合对现金流量进行分析。

四、现金流量质量分析

现金流量分析贯穿企业运营始终。在企业运营者来看,现金流比利润更重要。拉姆·查兰在评价好生意的原则时指出,要有良好的现金流。“现金流第一、利润第二”是不变的市场准则。对于现金流量质量较差的企业,即使具有高额的利润回报,也可能面临“赢利性破产”的厄运。

现金流量质量分析,不是期末与期初现金流数据的简单对比,必须深层次分析企业运营每个会计期间现金流的现状、趋势变化及成因,而是现金流量对企业真实运营状况的客观反映和对企业财务状况与运营成果的改善及持续运营能力的增强所具有的推动作用。

(一)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分析

对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质量分析,应主要分析该现金流与投资活动和运营活动现金流量之和的匹配程度。若该现金流量大于零,则说明企业在吸收权益性投资、发行债券和借款等方面收到的现金之和大于各种支付的现金之和;若现金流量小于零,则说明吸收资金小于支付现金流量。而这种情况的变化是否正常与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系,同时还要分析企业理财潜在的财务风险和其他业务的关联影响。

(二)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分析

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分析,主要考察企业发展战略需求,企业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量要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吻合并取得相应收益。从企业运营的角度来看,投资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构建固定资产等为企业运营提供条件;对外扩张以及利用闲置资金等进行短期投资以求得投资收益。在分析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增减变动时,更重要的在于分析现金流变动的具体原因,并进行妥善处理。例如“入不敷出”的资金缺口可以通过消耗现存货币积累解决,或进行额外贷款融资、拖欠债务支付及加大投资活动引起的负债规模等,但关键是选择最佳途经及时把问题解决,并把损失降到最低。

(三)运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分析

从图1来看,运营活动处于企业运营最关键的环节。高质量运营企业,不但要使企业运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还要满足补偿当期非现金消耗性成本,更重要的是为企业扩大投资等提供货币支持,着重分析在任意会计期间可能出现的较大现金流量波动的原因,以及时纠正。

对现金流量质量分析关键在于分析现金流量的真实性、充足性、稳定性和成长性,深入了解现金流量各主要项目之间的运转规律,还要结合企业实际,在分析各因素引起的现金流量变化方面,需要分清哪些是预算与计划中安排的,哪些是偶然性因素引起的,并对实际与预算执行的情况进行分析,以及综合考虑资本结构、资产和利润质量,以满足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

五、企业持续运营能力分析

持续运营是指企业的生产运营活动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清算。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使得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运营失败的风险。因此,企业持续运营能力成为考核企业生存发展的最基本要求。

持续运营能力是企业财务质量好坏最直接的反映。德鲁克说,“做企业不是为了利润,做企业是为了考虑企业能够做多久”。分析企业持续运营能力,也就是对企业业务成长性和持续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更主要地表现为对未来企业财务资源的一种规划方法,需要考虑包括市场运营风险、企业目前或长期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财务弹性以及企业管理当局改变运营政策的意向等在内的诸多因素。企业运营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到企业的持续运营能力,必须将企业的持续运营能力建立在资产质量、资本结构质量、利润质量和现金流量质量的基础之上,通过营业增长、利润增长、资产增长、运营现金流量增长、资本保值增值和资本积累等方面来综合反映。

持续运营要按企业运营模式图正常运转,运转速度越快质量就越高。企业管理者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减少存货并不断降低应收账款规模,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一个好的运营者,目光永远不会只关注其中的一个指标,而是综合考虑企业现状和行业环境,重点在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真正运营好,财务也就一定会表现出高质量。

企业财务质量是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企业运营质量的直接体现。所有这些财务质量指标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因此必须全面把握企业财务质量状况,并对各方面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内部各因素相互作用的本质,从整体上透视企业运营的质量状况,促进企业运营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张新民.财务质量分析与管理透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12).

[2]张新民,钱爱民.财务报表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9).

[3]张鹏飞.财务质量分析评价框架[j].会计之友(下),2006(09).

资金成本的本质篇8

股权质押融资在当前的市场上,渐渐成为掘金资金的一门好生意。尽管眼下信托频频曝出兑付风险事件,但是上市公司的信托融资却不曾止步。

质押下的非理性

“2012年实体经济恶化,不少上市地产公司经营资金紧张,很多大股东选择了抵押手中的公司股权进行融资。”北京一家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董秘表示,房地产企业在信托融资时,以土地抵押的房地产信托成本要高一些,并且受到一定的限制。房地产企业更偏向用上市公司股权来质押,这样融资速度更快,而且成本也会低一些。

新时代证券公司分析师王翀炜向本刊记者介绍:“2012年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总额近万亿元,由于a股上市公司普遍面临融资难问题,因此股权质押已成为上市公司普遍采取的融资手段。中小企业公司往往更倾向于股权质押,银行贷款的审批流程相对复杂,且对中小企业的资信审查较为严格,即使中小企业能够拿到贷款,一方面可能已经过了资金紧张时期,另一方面可能贷款额度相对较小,因此股权质押给信托公司,已成为中小企业目前主流的融资手段之一。信托的成本是融资总额的12%~15%,私募等其他融资成本更高,大概在25%左右。

业内人士告诉本刊记者,如果股票价格下跌较深,低于警戒线,质押股权的公司就需要不断追加质押股份或资金,满足合同约定,在资金非常紧缺和激进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本刊获悉,超日太阳大股东倪开禄正是因此陷入“跑路门”。2011、2012年,倪开禄父女进行了17次股东股权质押,6次解除股权质押,2次解除股权质押并同时宣布再质押。就在倪氏父女将自身股权抵押殆尽后,2012年12月20日,超日太阳开始停牌,坊间传出倪开禄已经“跑路”的消息。

此后超日太阳方面澄清倪开禄此行实际上是去海外收账。回来后的倪开禄坦诚的对媒体讲道:“不是我想全部抵押的。以前只抵押了60%。因为股价跌下来,就一直补仓,我也不知道市场这么差。”

2011-2012年由于不断触底a股使很多上市公司股票价格遭到了腰斩,很多大股东不得不多次追加质押股或资金。有数字显示,2012年,a股市场中,有668家上市公司股权被质押共计1815次,较上年同期上涨37%。其中,668家上市公司中,股权被质押10次以上的16家,其中最多为新湖中宝,共有32次,共计被质押29.42亿股;其次是上海莱士,共26次质押公告,涉及股权数量达1.37亿股。阳光城、超日太阳、桑德环境分别被质押20次、18次及16次,质押股数分别为3.2亿股、2.28亿股和1.36亿股。

此外,15家公司被质押股数占总股本的比例超过50%,其中,中茵股份被质押2.4亿股,占总股本的74.33%,其次是万泽股份和海润光伏,分别被质押3.5亿股和6.97亿股,各占总股本的71.33%和67.25%。房地产上市公司是质押的常客,质押笔数为233次,

从行业来看,股权被质押次数最多的是房地产上市公司,不到一年就出现了233笔股权质押情况,占质押总数近13%;其次是医药制药业,股权被质押132次;排在第三位的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被质押107次。

银行信托竟成“大股东”?

从当地农村信用社,到银行、信托公司等,都参与了大股东的质押融资大戏。由于交易结构相对简单,风险比较明确等因素,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信托也是他们比较青睐的信托品种。然而,一旦资金链断裂,企业可能会发现信托公司出人意料地成为了它们的大股东。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2012年上市公司半年报显示,共有37家信托公司现身122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其中上海信托、华宝信托、山东信托、重庆信托持股最多,37家信托公司中,同时参股控股5家及以上上市公司的信托公司有9家。

2011年5月25日首发上市的银禧科技,其第5大股东——东莞市联景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在当年便将持有的全部750万股分3次抵押给中信银行东莞分行。

不过,王翀炜告诉记者,如果出质人资金链断裂,不论是无股追加股权质押,还是被金融机构强制平仓,不意味银行或信托公司将成为公司大股东。首先金融机构只是出借资金的金融机构,他们无意成为上市公司大股东并对公司生产经营做出决策。其次,一旦所接收的质押股权跌至平仓线,金融机构未防范资产减值风险,会在二级市场上进行抛售变现,这样上市公司股权将面临分散化。

当前,部分公司的股权质押风险日益凸显,据悉,倪氏父女抵押融资所选择的信托公司,涉及国元信托、联华信托(后改名兴业信托)、中融信托、厦门国际信托、五矿信托、山东国托、苏州信托等。目前除兴业信托外,其余公司无法全身而退。信托公司确实如坐针毡。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信托产品风险的暴露,信托公司和上市公司股东也愈发谨慎。一位信托界人士指出,“一般情况下,St股和某些创业板公司很难融到资金,给个3-4折很正常。”目前信托产品对于股权质押率的要求是主板5折以下、中小板4折以下、创业板3折以下,并要求有相应的资金和股权补仓。在新的信托产品中,甚至出现了2折左右的质押率。据悉,质押率是指融资额度和相应股权市值的比值。

有券商这样表示,“这些原始股东持有股票的成本可能1块钱都没有,有的是成本甚至负的。对他们来说,真缺钱的时候,3折、4折套现不稀奇,卖了就卖了。像浙江世宝,港股价格是2.66港元,a股是17.12元,a股就是打个3折,还有5块多。如果大股东急需用钱的话,就是打三折也赚啊。”

大股东的资本游戏

行话很地剑指资本市场深浑之水,而一些具有专业背景的大额资金人士则开始自己操刀进入这一市场。独立投资机构负责人老陈去年从大额投资中抽离来到这一市场。

“我们主要做主板的流通股股权质押项目,一般都是一年期,质押率不超过4.5折,同时设置股票市值下跌到本项目投资金额1.5倍的警戒线,1.4倍时强制平仓线,基本是零风险,一年期收益一般在11个点左右”老陈说,“因为使用了会员自己公司的信托通道,一般0.5%就能搞定,而一般信托要收取1到2个点。银行那边收取的渠道认购费,一般都是2个点左右。不仅给会员省下了一大笔钱,更重要的是自带信托自己做尽职调查,对项目的风险能更好控制。很多会员都在主动咨询我们近期会有什么新产品。”

老陈说,做流通股股权技术含量不高,现在大家抢得很火爆,最近很多信托公司因此出事。目前正在考虑进入票据承兑市场,虽然操作更复杂了点,但竞争没那么激烈。

频繁质押融资的背后,往往是大股东对资金的渴望。

资金成本的本质篇9

关键词:财务本质;资金;价值;货币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7-0118-02

1财务本质理论相关观点及评析

研究财务管理理论的起点就是财务本质,因为财务本质是对财务现象内在联系以及规律的最基本解释。由于不同的学者对财务本质的研究视角不同,因此在财务本质漫长而深刻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价值分配论、货币关系论、资金运动论、货币收支活动论、资金关系论等诸多理论,本文在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下,将其分为以下几类,并作简要评述。

1.1与资金有关的理论

(1)资金关系论。

自从这种观点在我国出现后,其一直是国内学术界对财务本质理解的主要依据。这种理论认为,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流动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现象就是财务的本质。邢宗江等(1964)提出,社会主义工业财务是由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运动所导致的,能体现企业的各方面经济关系,并形成企业经济活动的独立方面。荆新、王化成(1994)也赞同这一理论,认为企业的资金收支以现金为主的称为企业财务活动,而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则称为企业财务关系,对这两者进行管理的工作则为财务管理。同年,陆建桥在做相关研究的时候,也认为财务是一种体现资金的经济关系,是由资金在社会生产中运动所产生的。

(2)资金运动论。

在对资金关系论的不断研究后,有学者提出了资金运动论,认为经济关系是由企业的资金运动而产生的,资金运动包涵企业资金的筹集、运用以及分配,因而其才是企业财务的本质。这一理论特别强调由于资金在运动过程中就会出现相应的经济关系,因而从理论上将“经济关系”提取出来没有多大意义。

1.2与货币有关的理论

(1)货币收支论。

该理论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其对财务本质进行了简单的定义,认为货币的收支活动其实就是财务。笔者认为财务活动绝不仅仅局限在货币性这点上,企业的财务其实还包含了许多非货币性经营活动。

(2)货币关系论。

该理论认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货币流通所产生的关系是财务的本质,其包括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多种关系,是企业的最基本财务活动。1992年徐大海认为,货币关系论对于社会主义的财务活动、意义以及作用定义的非常好。这种理论扩大了财务的范围,并引入了关系概念,但对财务本质的理解仍然只是局限在货币相关的范畴内。

1.3与价值有关的理论

(1)价值关系论。

这一理论是由资金运动论发展而来的,认为价值的变化所产生的经济关系才是财务的本质。耿汉斌(1991、1992)先后两次对该理论进行了阐述,其认为价值的范畴要大过资金,也就是说企业资金的运动实际上就是其价值的运动,因而对于财务的本质,其实质就是价值运动。

(2)价值分配论。

该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王广明、刘贵生(1989)认为财务的本质是一种价值的分配,主要体现在微观的层面上。刘贵生(1993)后来还指出,财务的本质是企业的再生产过程中对于企业的生产要素和成果的分配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关系。由于企业财务不仅仅存在于企业的分配过程,其影子可见于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以及分配等多方面,因此该理论对于财务本质的定义有所缺陷。

1.4与契约有关的理论

(1)财务契约论。

2008年张正国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对财务本质进行了定义,他认为财务本质为一种契约,或者说其包涵了契约的属性。之前对财务本质的定义,从很多理论来讲都只考虑财务的活动过程,而该理论从财务的内在属性来研究,从某些角度看来更为合适。

(2)财权契约论。

该理论由宋丽梦(2008)提出,她认为企业的财务本质上是一种产权价值的交易过程。由于投资者对于风险偏好、财富约束、自身能力等多方面存在差异,于是对于企业的契约会有不同的理解与要求。那么如何应对这些利益冲突,使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达到和谐的状态并让企业能够不断发展,最为关键的就在于对企业财权的安排。因此可以说“财权契约”是企业财务的本质。

该理论与前面的财务契约论都将“契约”与财务的本质相连,但二者也有不同之处,财务契约论主要是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研究财务本质,而本理论则是基于产权的角度。

1.5经济关系论

1988年徐兴恩提出了这种观点,他认为财务本质是一种经济关系,是由财产的数量或形态的变化所导致的。但后来郭泽光(1995)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经济关系一说是属于政治经济学,如果财务的本质是经济关系,那就将财务纳入到了政治经济学当中了。

1.6财权流论

财权流理论是从现代产权理论角度来分析财务本质的。伍中信等学者认为财务管理实质上是“价值”与“权利”的管理,而这一过程是通过对企业资金运动的管理以达到控制产权来完成的。财权流理论说明企业财务的本质是处理企业中相关“权利”的财务关系问题,这一理论可以说是由原先的财务本质理论在吸收了现代企业制度中产权的思想而出现的,是财务本质理论的又一进步。

2研究总结

通过对财务本质相关文献的简单梳理,笔者认为:财务本质理论大体经历了货币到资金再到价值的过程,后来逐渐从不同的视角出现了一些新的理论,如生产力论、本金投入与收益论、契约论、财权流论等。

然而对于真理的探索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上,往往需要理论结合实践,伴随着实践的发展深入,理论不断的得以更新。在我国日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中,不能仅仅将财务本质划定在货币或者资金等范畴上,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丰富相关理论,为财务本质理论的不断完善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陆建桥.对财务本质的探讨[J].财会通讯,1994,(12).

[2]邢宗江,刘凤钦,顾志晟.工业企业财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64.

[3]荆新,王化成.财务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4]伍中信.财权流:现代财务本质的恰当表述[J].财政研究,1998,(2).

[5]郑剑华.现代企业财务本质探讨[J].上海会计,2001,(4).

[6]杨谷芳.对财务本质的新认识[J].四川会计,1998,(9).

[7]张惠忠.论企业财务的本质[J].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

[8]曹侠.关于社会主义企业财务本质各派学说的评价[J].当代经济科学,1992,(2).

[9]郭复初.财务理论研究与发展[J].会计研究,1996,(2).

[10]刘贵生.财务本质论[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4,(4).

[11]唐与仕.浅谈企业财务的本质[J].财政研究,1987,(11).

资金成本的本质篇10

 

一、时空概念 

 

时间与空间是一切物质形态最基本的运行形式,这种基本运行形式是物质形态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普遍共有的表现形式,并构成一切物质形态之间的统一的外部联系。时空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从形象形态来看,空间是物质形态的并存序列,时间是物质形态自身状态的交替序列,空间和时间都只是物质形态之间普遍的外部联系的一个方面或一个环节。 

无论是在自然科学还是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人们常把对一定物质系统的空间结构的分析称作静态分析。这里所谓静态,实质就是指该系统内在要素之间各种相互作用在整体上处于平衡的状态。可见人们确实早已认识到只有从物质系统内部各种相互作用整体平衡的角度出发,才谈得上对该系统空间结构的分析。这是由于空间乃是物质系统内部的各种相互作用借以保持总体上平衡的普遍性形式。 

时间本质上是并存物质形态之间相互作用的不平衡性借以实现的普遍形式,因而也是非并存的一切物质形态之间借以进行相互作用的一般形式。时间本身表现为物质形态普遍固有的连续性,及其状态交替的不可逆转的一般顺序性的统一。时间范畴表征着非并存的物质形态之间普遍的外部联系。 

 

二、会计时空观 

 

西方会计中的静态论以及我国会计理论界对资金运动静态规律的研究成果,都是基于对会计对象空间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需要指出的是资金运动静态规律,不仅是资产与权益的对等平衡,还包括资产与权益各自内部结构上的并存性,而并存性现在常常被认为是运动规律,这是一种错觉。因为并存性也是从相对静止状态观察会计对象运动的结果,是从总体的、空间的范围研究资金的运行规律。空间是物质形态的一种广延性。资金的各种物质形态有各自不同的经济功能、不同的周转方式与速度、不同的来源渠道;而并存性正是各种不同物质形态的资金在相对静止状态的统一性的表现特征。如果说对等平衡性是资金作为整体的对立与统一,那么并存性则是资金统一体的对立双方在各自结构复杂性和多样性下的并列与共存。因而,资金运动的对等平衡性与并存性都是会计对象空间结构分析的结果。 

资金循环与周转正是这种时间性的具体表现形式,资金运动的动态规律可进一步作如下几点规范: 

一是资金运动的交替序列。资金从货币形态出发,随着再生产过程的不断进行,依次转化为储备资产、生产资产、成品资产,最后又回到货币形态,完成一个循环圈,再继续重复。这个循环圈的状态交替序列是:货币资产、储备资产、生产资产、成品资产。 

二是资金运动的不可逆转,也就是资金运动的单项性。这是由再生产过程的阶段顺序决定的,如工业企业再生产过程的阶段顺序是:供应——生产——销售,因而资金运动顺序也是: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三是资金运动的不可间断性。这里有两种含义:其一是资金不能停留在任何特定形态上固定不变,不能停止交替或变更,否则资金运动将会中断;其二是资金不能超越某种特定形态,跳过某一特定阶段而运动,否则就失去了资金运动的意义。 

四是资金运动的时间价值。资金是计划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带来价值的价值,增值性是资金的首要特征。而增值又是通过运动而来,以运动速度计量,资金运动的时间价值就是指资金通过一定时间、一定速度的运动所增加的价值。

三、成本时空观

企业的成本形成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单向时间序列。这一过程从企业兴建、筹措资金,到产品生产完工销售出去所包含的各个阶段或环节,具有单向性和不可逆性,成本可控性的时间限制也就表现在此。对于这一过程中的任何前一阶段,相对于后一阶段而言,所发生的成本是不可控的;相反,后一个阶段,相对于前一阶段而言则是可控的。例如:在材料购入前,一切材料费用都是可控的,一旦购进了材料,价格因素就不可控了;材料耗用后,连用量成本也不可控了。

成本控制不仅受时间影响,还受成本核算与控制空间的限制。成本可控性是有明确的空间范围的,这一点在落实各个责任中心的权责范围时,应特别注意。因为各个责任中心只能负责其权责范围之内的成本,这个部门可控的成本,其它部门就不可控了,这就是空间限制对成本可控性的影响。比如:原材料成本,其价格因素的责任,常落在采购部门身上,控制方法是通过取得多方面的报价单、按经济批量采购、争取现金折扣的优惠以及选择最经济的运输办法等。空间越小,信息质量越高;管理层次越低,控制对象越直接,反馈控制效果就越明显。时空微化所带来的信息的精确性和多层次的责任控制实体,将成为成本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近年来,人们讨论的“作业成本法”,从成本动因入手归集费用就是成本核算时空微化的典型。

成本的发生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并构成了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时空域。研究成本时空观对于科学地解释成本发生规律,创造性地开展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基于成本时空观的三维战略成本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和传统成本管理的差别体现在:战略成本管理强调企业战略问题,关注成本驱动因素。成本动因分析是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站在战略管理的高度以更宽广的视野来看待影响成本的因素就会发现,成本动因与企业管理的三个层次相对应,也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结构性成本动因、执行性成本动因和作业成本动因。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关注成本驱动因素,运用价值链分析工具,明确成本管理在企业战略中的功能定位。战略成本动因分析为企业改变成本地位,增强竞争力提供契机。由于企业的成本总是由一组独特的成本动因来控制,而每一个成本动因都可能成为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来源,因此,选择于己有利的成本动因作为成本竞争的突破口无疑是企业竞争的一项重要策略,应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所以基于成本动因在战略成本管理中基本框架的重要地位,成本动因维度是构建三维战略成本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维。

在现代成本时空观的基础上,结合战略成本管理对成本动因的关注,笔者认为成本问题不应该是静态的、平面的、狭义空间和单维的,一个三维(时间维、空间维和成本动因维)、立体和动态的战略成本管理的全新视角将有助于我们站在一个更高的管理决策高度,以更宽广的视野,立足于长远去重新审视企业的成本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