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节能降耗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53:30

汽车节能降耗措施篇1

1.开展节能降耗的企业行业覆盖面较广

金桥自2004年运行iSo14000环境体系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致力于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创建。调查显示,区内被调查的111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中,近两年来采取过节能降耗措施的有49家,其中53%的企业为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家用电器、生物医药四大重点发展行业;纺织服装服饰、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通用设备、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等其他行业的企业占47%。

2.企业节能降耗方面资金投入有所增加

在49家采取节能降耗措施的企业中,近六成的企业2011年用于节能降耗方面资金投入较2010年有所增加。四大重点发展行业的企业增加资金投入比重相对较高,占69%。调查显示,企业节能降耗资金投入方面,最主要的是用于购买节能新设备,占78.4%,其次是用于改造旧设备和优化生产工艺,占19.4%。从企业节能降耗资金投入占营业成本的比重看,80%的企业节能降耗资金投入占营业成本的比重小于10%;占比介于10%至50%之间的为16%;占比超过50%以上的为4%。

3.八成企业采用三种节能降耗方法

在采取节能降耗措施的企业中,83.7%的企业通过购买节能新设备、改造旧设备和优化生产工艺、加强企业节能管理三种主要形式来减少或降低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其中78.4%的企业采取改造旧设备和优化生产工艺措施,在节电、节水、物料选用、污染物治理等环节做好节能减废。如以生产电子芯片为主的企业采取降低单位产量的纯水用量,提高水循环利用率,使单位产量的各项能耗指标均接近或达到世界同类企业先进水平。59%的企业采取购买节能新设备,淘汰落后产能设备,选择添置效率和性能先进的通用设备,加快从传统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45%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加强节能管理,以此监督和控制企业各部门的能源支出。如通过配置专业管理人员和建立能源消费统计与报告制度。

4.企业大型通用设备使用率较高

据统计,通用设备在金桥工业企业分布广泛、数量众多,且日常使用频繁。由于空调机组和水泵属于高耗能设备且设备间的关联度较高,企业比较注重对空调机组、水泵两种通用设备进行改造或加装节能器或定时定温控制模块等装置,以此提高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从企业各类通用设备的使用率看,在采取节能降耗措施的企业中,最近三年来空调制冷机组分布最广,企业选择具有智能化、变频式的空调体系节能使用率最高,为57.1%;其次是电机系统节能使用率为38.8%;再次是锅炉的余热余压利用和地源热泵、污水源热泵节能使用率,二者均为22.4%。

影响金桥工业企业开展节能降耗的主要因素

调查显示,在“认为企业没有使用节能降耗的产品或技术的主要原因”这一项调查中,占前三位的分别是节能降耗的产品替代优势不明显、环保节能设备成本太高及新技术、新材料、新管理等节能降耗相关政策不了解。此外享受政策的门槛过高、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不严、价格和信贷政策支持不够、环保节能设备维修不方便也占了相当的比例。

1.专业化配套政策

从企业对政策的了解情况看,被调查企业中,多数企业对能降耗相关政策有所了解。采取过节能降耗措施的企业与没采取过措施的企业对政策的了解程度差异不大,16.8%的企业认为没有使用节能降耗的产品或技术的主要原因是对新技术、新材料、新管理等节能降耗相关政策不了解;企业认为享受政策的门槛过高、价格和信贷政策支持不够的占11.5%。再从企业享受政策的获益情况看,在采取节能降耗措施的企业中,享受过政府节能降耗相关补助政策的占28.6%,平均每家企业享受政府相关补助资金637千元,平均每家企业节能降耗投入资金与享受相关补助资金的比例为6∶1;未享受过政策的比例高达71.4%。

2.节能降耗效应

首先从产品替代优势看,35.4%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节能降耗的产品替代优势不明显。在采取过节能降耗措施的企业中,认为节能降耗的产品替代优势不明显的占28.6%,其中42.9%的企业认为使用节能产品或技术节能效果低于三成;34.7%的企业认为节能效果五成左右;仅12.2%的企业认为节能效果高于八成;还有10.2%的企业认为没有节能效果。另外,在没采取过节能降耗措施的企业中,41.3%的企业认为节能降耗的产品替代优势不明显是企业没有使用节能降耗产品或技术的最主要原因。

其次从环保节能设备成本看,34.5%的被调查企业认为环保节能设备成本太高。其中,38.8%采取过节能降耗措施的企业认为这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56.3%的企业投入资金主要是用于购买节能新设备,占企业节能降耗方面投入资金的比重较大。此外,31.7%的没采取过节能降耗措施的企业认为,由于目前政府在节能降耗方面相关补贴政策尚不健全,环保节能设备成本太高也是企业考虑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再次从节能降耗技术看,环境保护的要求把环境承载力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已成为工业节能降耗的突出问题。被调查企业中,认为节能降耗技术尚未成熟的占23.9%,未采取过节能降耗措施的企业比例高于采取过措施的企业,这部分企业对节能降耗技术的认可程度较低。另外,在采取过节能降耗措施的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22.4%,相对于一般企业来说,认为节能降耗技术尚未成熟的高新技术企业比例较低。

3.节能降耗动因

在“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工作的动因”一项调查中,比例明显较大的动因分别是基于企业社会责任(81.6%)、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的压力(75.5%)。此外,还有基于节能降耗考核要求(44.9%);认为节能收益明显大于节能成本(40.8%);取得政府扶持政策(18.4%)。另有3家企业是为了旧设备的利用等其他动因;仅1家企业是为了获得银行优惠贷款。

促进金桥工业节能降耗的对策和建议

1.抓住机遇、抓紧部署,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

近期,国务院正式《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明确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技术路线和主要目标。建议金桥抓住机遇、抓紧研究金桥汽车备用地部署,推进上汽通用项目落实,促进金桥汽车产业优化升级。在推进金桥园区汽车基地建设的过程中,为加快抢占主导未来长期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资源,金桥应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项目和汽车产业文化项目发展。以通用汽车中国前瞻技术科研中心的建成为先导,逐步形成从研发设计、整车生产到相关配套服务的产业链;以上海通用、联合汽车电子、泛亚汽车技术中心等企业为龙头,提升金桥的研发实力,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在金桥逐渐发展起来,并且在新能源汽车发动机、新能源汽车电子等方面加大人力、物力投入,使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与产业化紧密融合,使金桥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强大的技术升级优势和发展后劲,进一步提升金桥乃至浦东的产值规模、产业水平以及产品附加值。

2.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挖掘内涵式增长优势

从近年来以外资技术引进为主要方式的先进制造业发展特点看,金桥在今后加快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中,亟需实现由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转变。建议有关部门通过营造创新制度环境,促进自主创新主体的发育和成长,提高高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特别是具有一定技术优势的重点发展行业的集中创新,以点带面普及到整个高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通过政府产业发展的导向性政策,重点扶持其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使金桥在顺应产业升级转型发展中,以挖掘内涵式增长优势来缓解目前企业的成本压力,提高节能降耗产品的替代优势,促进节能降耗技术不断成熟。

3.细化扶持政策,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从美国、英国、德国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看,不管是在汽车技术变革,还是在产业升级战略方面,都制定了优惠的促进政策,希望以此提升本国汽车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调查发现,企业普遍反映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投入资金较大,而政府相关补助的受益面较小,且补助资金占企业节能降耗投入资金的比例很小,企业推进节能降耗的动力有限。建议金桥在推进从传统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的过程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健全政府补贴资金的长效机制,在财税政策支持方面,对公共服务领域节能、企业开展节能降耗试点的项目给予补贴,设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创业投资基金,鼓励企业研发和使用节能产品。此外,加强节能监督管理,建立能耗指标公报和考核制度,对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定访,根据企业达标情况减免相关税收,对采取节能降耗措施的企业提高其社会责任评定等级,以银行信贷支持方式,降低企业的融资门槛,保障节能降耗专款资金落实。

4.完善共享机制,引进节能服务型企业形成完备的产业配套体系

汽车节能降耗措施篇2

>>饭店节能降耗措施探讨mtBe装置节能降耗的措施聚丙烯装置节能降耗措施大庆aBS装置节能降耗措施及效果胺液再生装置节能降耗的探讨大型扬水泵站节能降耗措施探讨智能楼宇建筑照明节能降耗措施探讨探讨扬水泵站的节能降耗措施油田联合站节能降耗措施探讨建筑照明节能降耗措施探讨煤矿供配电系统节能降耗措施探讨煤矿企业节能降耗措施论述水厂节能降耗措施水厂节能降耗问题探讨水泵节能降耗技术探讨油田开发节能降耗探讨乙烯装置裂解炉节能降耗措施分析芳烃联合装置能耗分析及节能降耗措施红压深冷装置节能降耗技术措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装置节能降耗的优化措施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科技>苯精制装置节能降耗措施探讨苯精制装置节能降耗措施探讨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摘要:文章分析了奔腾化工公司精苯装置原料粗苯质量、氢气用量消耗高等造成生产成本偏高的原因,通过采取有效的改造优化措施,经长时间实践验证,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精苯;节能降耗;废气膜法;氢气回收

中图分类号:te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27-0144-02

河南神马奔腾化工公司精苯装置是采用美国莱托法工艺,通过催化加氢,精制粗苯。自1998年8月投料生产以来一度存在原料粗苯三苯质量不稳定、带水量较大、氢气消耗偏高等现象,造成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为此,尽快找出并消除影响生产成本高的诸多原因、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成为公司技术人员期待解决的问题。

一、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针对该装置工艺生产状况、原材料状况、能源回收利用、环保达标等方面进行了认真调研和分析,并针对几个主要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

(一)降低原材料粗苯采购成本和消耗

加强原材料粗苯质量管理,提高粗苯采购质量,消除粗苯带游离水现象。据统计从2005~2007年期间,精苯装置因粗苯带水较多和粗苯质量不稳定造成装置停车和降负荷几十次。其中2005年7月因为原料粗苯大量带水,装置紧急停车,造成装置莱托系(Fe202)高温高压阀门泄露着火,停车检修长达几个月,检修费用和直接损失将近五百万。通过一系列技术改造,实现粗苯车辆卸车在线监测粗苯带水监测系统和增加粗苯罐排水罐,达到排水节能的目的。同时采取原材料粗苯质量专人管理,实现专人取样、专人化验、专人监磅的制度。罐车底部取样一旦发现粗苯夹带游离水,及时排水,粗苯质量和数量出现较大变化,及时分析原因和解决问题,提高粗苯采购质量,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2008年以来,通过以上措施,供精苯装置的粗苯中三苯含量一直维持在89%以上,水分≤900wtppm,总硫≤8400wtppm,噻吩≤3500wtppm,CL≤15wtppm。2008年至今,未出现因为原料质量问题,造成精苯装置停车和降负荷情况。

(二)采取废气膜法回收氢气节能措施,降低外供氢气消耗

精苯装置满负荷生产每小时需补充99.9%氢气1350nm3,该工艺比低温加氢工艺消耗氢气量大,鉴于精苯装置所需纯氢结算价格较高,占奔腾公司能源费用的70%左右。同时装置外排废气每小时约1100nm3,废气含70%氢气,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我公司于2009年3月投资91万元引进氢气膜回收装置后,氢气单耗从过去生产每吨精苯耗365标方氢气,降到每吨耗169.2标方氢气,降低氢气单耗,减少能源消耗成本,节能效果显著。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

(三)引入多项氢气气源,降低能源消耗成本

精苯装置原来使用的氢气气源是焦炭制氢,随后引入焦炉煤气制氢和氯碱副产氢气制氢,从而有更多选择质量优、价格低的氢气源。通过这些改造措施,降低精苯装置能源消耗成本。例如2010年我公司使用氢气总量751.6万标方,使用焦炭氢气459.5万标方,使用焦炉煤气氢气292.1万标方,2010年每吨焦炭氢气含税均价2.22元,相比焦炉煤气氢气售价比其便宜0.47元,年节约资金137.3万元。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通过与相关单位进行技术合作,既能使某些单位的化工废气变废为宝,也能使我公司通过一些技术改造铺设相应的管线和设置控制阀,达到降低能源成本的目的。

(四)精苯装置冷凝液回收利用

精苯装置低压用汽设备F-e404、F-e201、F-e101因系统背压高凝结水(约5t/h)不能回收,中压用汽设备F-e103因高负荷时用汽量较大(约2t/h),原疏水阀选型排量较小,部分就地排放。因此增设气动凝结水回收装置一套、套管式换热器一台,并更换4个疏水阀,实现这部分冷凝液的回收。因为蒸汽冷凝液,温度98℃。闪蒸汽约0.4t/h,回收的冷凝液通过套管式换热器预热常温的原料粗苯,从而降低预热粗苯的低压蒸汽用量,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五)回收预备蒸馏系含苯废气中的苯液

精苯装置原设计预备蒸馏系含苯废气在苯水分离器(D103)中直接排放大气,含苯废水排入废水地沟。白1998年8月投料以来,经常出现喷油现象,因为苯味刺鼻,破坏了现场环境,对巡检人员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D103含油废水因为分离器压力不稳定,带苯液的废水经常进入废水管网,造成环保不达标。经过技术改造把含苯废气全部送入10立方的废苯罐,苯液通过废苯罐隔板溢流苯液侧回收使用,废气进入炉子燃烧,既经济又节能。

二、经济效益分析

上述废气膜法回收氢气节能措施的经济效益分析如下:

(一)节能效益分析

1.一年公用工程消耗22万元,折标准煤63吨。

2.每小时可节约99.9%氢气约620nm3/h,一年可节约氢气约4464×103nm3,折标准煤约1944吨。

3.一年可节省标准煤约1944-631881(吨)。

(二)经济效益分析

1.一年可节约氢气约4464×103nm3,按单价1.73元计算,一年约772万元;

汽车节能降耗措施篇3

【关键词】能源;油耗;驾驶;节油

当今世界,能源问题早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很突出的一个方面,然而石油又是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与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目前中国石油总量储存较多,但能源供应仍然很紧张,而汽车又是消耗石油最多的机器,因此加强开发,节约能源十分重要。对现代汽车而言,任何一辆新车不仅要具备可观的动力,但也要使油耗控制在一个比较理想的范围,从理论上分析这两者似乎有些矛盾,因为油耗一方面和发动机的排量有很大关系,但和一个驾驶员的驾驶习惯与技巧也有很大的关系。

下面就如何驾驶可以省油进行一些探讨:

一、发动机起动升温与节油

1、常温起动

常温起动节油一般采取以下措施:关闭百叶窗,不关阻风门,轻踩加速踏板起动发动机并保持低速运转,冷却液温度上升到40℃后再起步。

2、冷起动

目前低温起动发动机采用的节油措施:起动前预热发动机,如加热水或水蒸气;烘烤油底壳;改善燃油的蒸发和雾化;保持蓄电池的电容量和端电压;严寒时采用起动辅助装置。

3、热起动

轻踩加速踏板,做到一次起动成功,起动后立即进入怠速运转;正确调整怠速和点火提前角;夏天气温高时,需要采取局部降温或泄放汽油蒸气等措施后起动发动机防止产生“气阻”。

二、汽车起步加速与节油

1、起步

起步操作四字原则:“快、停、轻、慢”,快踩离合器踏板,当离合器片与飞轮即将结合时短暂停,而当抬离合器踏板时轻踩加速踏板,最后慢慢放开离合器踏板。

2、初始档位的选择

小型汽车一般采用一档起步;大型汽车一般是采用二档起步;满载或在坡道上起步,必须用最低档,节气门开度相对比较小;汽车在平路上起步,应尽快循序换入高速档;对于柴油车挂入相同的档位转速一般比汽油机高。

3、起步时控制节气门

起步踩下加速踏板的距离,以发动机的声音增高较柔和为宜;汽车平稳起步时,节气门开度不宜超过80%;使用高档在平路上行驶时,节气门开度不应超过50%,避免加浓系统起作用。

三、汽车换档操作与节油

1、及时调整档位

根据发动机的速度特性曲线可以知道,汽车在经济车速范围内比较省油。

汽车在不同路面上行驶,驾驶员应该熟悉路况,及时调整档位,使发动机运转在经济车速范围内;在平路上行驶尽量利用高档。减档时机以当用高一级档位行驶、节气门开度为全开的80%、车速下降到该档车速最大值的30%左右时,减入低一级档位为最佳。

2、使用变速器原则

“吊一档,稳二档,充分利用高速档”;换档应该及时而平稳;低档换高档应提前;减档在避免脱档形式的前提下应尽量拖后。

3、换挡时机

一般平路二档起步,4S内换入三档,7S内换入四档,9S内由四档换入五档,从起步至换入五档总共不应超过20S。并注意在加档提高车速的过程中,应以缓加速为主,避免急加速;在行驶过程中,只要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比较大就加档。

4、换挡动作

换挡时应“脚轻手快”,所谓脚轻是指不要猛踩加速踏板,避免节气门全开;手快是指换挡的动作要迅速、敏捷、与脚配合要协调。

四、合理选择运行速度与节油

1、经济车速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车速不同,油耗也不一样,耗油最低的车速称为经济车速。不同的档位,经济车速也不一样。一般汽车的经济车速,是指该车在直接档(或超速挡)的经济车速。一般重型汽车的经济车速约为25-30km/h;轻型汽车的经济车速约为35-40km/h,为中速行驶,但往往汽车为了满足运输效率,实际车速比经济车速都要高一些。发动机的耗油率在负荷为80%时最低。

2、合理控制车速

汽车车速过高过低,都将增大油耗,而且汽车的经济车速也将随道路情况、气候、装载质量、使用情况、风向、车型的改变而改变。

3、选择经济车速的原则

第一先满足使发动机在燃油消耗率最小时的转速范围内运转,并考虑安全行车及减小空气阻力;第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的利用效率;第三是重视汽车运行中的经济性。

4、最理想的速度范围

其成为位于最高车速的50%-70%速度范围内行驶时最省油。

五、合理控制行车温度与节油

汽车行车温度包括发动机温度,机油温度,驾驶室内空气温度,传动系统的油温。试验证明发动机的最佳工作温度在80℃-90℃之间,温度过高和过低都将引起油耗增加。

1、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对功率和油耗的影响

试验表明,冷却液温度由80℃下降到60℃时,油耗增加3.44%,功率降低4.11%,转矩降低2.2%;随着温度下降的更多,油耗急剧增加,功率和转矩迅速下降。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过高,发动机过热,同样会造成功率下降,油耗增加。

2、行车温度与汽车行驶阻力

传动系统的油温较低时,粘度变大,汽车行驶的阻力增加,总成在很长的时间内负荷较大,会使油耗增加。在冬季,汽车起步后随着行驶距离的增大,各部分温度上升,油耗反而在下降,待达到正常温度时,油耗趋于稳定。

3、正确控制行车温度

驾驶员在开车的过程中,要经常看看仪表,根据情况控制百叶窗的开度,防止发动机散热器“开锅”或低温行车。保持正常的冷却液温度,冬季温度低时要给发动机盖加装保温套。保温条件比较差时,可在百叶窗后挡上纸板或塑料布等,尽量减少温度的下降。

六、汽车滑行与节油

所谓滑行就是借助汽车的惯性行驶,汽车滑行时发动机在怠速或强制怠速情况下工作,可以不用油或少用油而达到节油的目的。

1、下坡滑行

汽车下坡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充分利用其自身惯性让汽车滑行,从而节省燃油。

2、加速滑行

是指在平路行驶时,用暂时(瞬间)多消耗燃油来提高车速,利用加速时储存的动能让汽车滑行。在滑行时,发动机怠速或熄火,从而节省一部分燃油;另外加速时增大了发动机的负荷率,降低了油耗。加速时应平稳,节气门开至80%-90%较好。

3、减速滑行

利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会车、避障等需要减速通过的情况时,驾驶员一般都在做出正确判断后,松开加速踏板、利用车辆的初速度滑行,达到减速或停车的目的,这样减少汽车制动时的能量损失。

总而言之,掌握汽车驾驶节油技术的关系,对于合理使用汽车,实现驾驶节油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随着油价的不断上涨,汽车驾驶节油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刘玉梅.汽车技能技术与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3第2版.

[2]胡涛.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的有效途径[J].安徽科技,2004(12).

[3]吴光强.汽车理论.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4]杜传进,余柳燕.国内外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方法[J].北京汽车,2007(06).

作者简介:

罗超(1986-01),男,江西丰城人,助教,江西科技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教师,从事汽车机械方面的教学.

汽车节能降耗措施篇4

1.宏观层面

(1)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

统筹综合运输体系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强调不同运输方式间的优化配置和衔接配合,以较少的资源占用和更高的整体效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运输需求层次不断提高的需要。道路运输要适应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要求,在站场布局方面充分考虑不同运输方式的换乘和衔接,积极促进并参与综合运输枢纽的建设;在运输组织上更加注重旅客出行换乘和货物多式联运的需要,积极对接其他运输方式,满足完整的运输需求;同时充分考虑与城市公共交通、轨道交通等的有效衔接。

(2)大力发展绿色运输方式

几种运输方式中,从运输效率来看,海运和铁路运输最环保,公路运输次之,空运效率较低。相关数据表明,在等量运输下,铁路、公路和航空的能耗比为1∶9.3∶18.6,铁路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公路运输的一半,是短途航空的1/4。因此,应加强水运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充分发挥水路运输运量大、占地少、能耗低、碳排放少的比较优势;构建铁路运输网,不断提高铁路辐射能力,更多地使用电气化铁路运输;大力发展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增加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的利用,减少对私人汽车的依赖。

(3)优化车辆能源消费结构

优化车辆能源消费结构,积极推进车用替代能源的应用,实现燃料低碳化。开发和引进碳含量低、温室气体排放少的替代燃料,包括乙醇、生物柴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低碳合成燃料、氢气和电力,推广替代燃料车发展,大力发展混合动力车等车辆。制定交通税费优惠政策鼓励节能、环保车辆发展。柴油发动机比汽油发动机能耗降低35%,应大力推进运输车辆的柴油化进程。

2.中观层面

(1)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协调交通和土地利用

完善公共客运服务体系,加快构建由高速客运、干线客运、农村客运、旅游客运、城市公交组成的高效、便捷、舒适、安全、经济的多层次客运网络服务体系,提供快速、可靠的公共交通服务,全面提升客运服务品质,积极引导私人交通向公共交通转移,提高营业性运输的比重,达到降低全社会能源消耗水平,减少排放的目的。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交通规划将引发更频繁、更长距离的出行,导致较高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应将土地利用规划与交通规划相结合,促进土地多功能用途的开发,以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和综合客运枢纽为导向,引导城镇和城市空间向公交走廊和枢纽地区集聚,形成紧凑布局,既减少城镇漫延发展,又便于人们乘用公交,减少小汽车依赖。同时还要倡导土地混合使用和功能配合,减少跨区出行,实现交通减量。

(2)改善公路基础设施水平,提供良好的运输环境

堵车、路况差等都会增加车辆的能耗,并产生更多的废气。日本机动车研究所的研究发现,车辆在低速(10公里/小时)行驶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是20公里/小时时的1.7倍,30公里/小时时的2倍。而通过缓解交通拥堵的交通畅通化措施能够提高行驶速度、降低油耗,从而能够有效减排二氧化碳。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公路基础设施结构,加快未铺装路面改造,消除砂石路面路段,提高路网通行能力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保障车辆经济运行速度,降低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加快公路网络化建设,强化连接线、断头路等薄弱环节建设改造,发挥公路基础设施网络效益,减少绕行和迂回交通,提高运输效率;强化公路养护,改善公路路面状况,降低磨擦系数。同时,通过合理设置限速标志、在拐弯处增设防撞护栏等措施,确保车辆在行车过程中减少刹车,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此外,还可以改善包括行人和自行车的交通网络建设,提供安全的自行车和行人的交通专用道路。

3.微观层面

(1)优化运力结构

积极引导和鼓励选择使用推荐车型,优化运力结构。在客运充足、道路条件好的线路鼓励发展大型、特大型客车,提高单次运输能力,降低单位能源消耗。加快制定落实客车实载率低于70%的线路不投放新运力的配套规定和实施细则,加强实载率调查和客运调控,切实落实该项政策。公路货运加快形成以小型车和大型车为主体、中型车为补充的车辆运力结构,加快淘汰高耗能的老旧车辆,发展低能耗货车,引导营运车辆向大型化、重型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甩挂运输,促进货物运输拖挂化,推广厢式化运输,大力发展集装箱等专业运输车辆,探索开展汽车列车运输。

(2)优化运输组织结构

加快道路运输组织结构调整,着力推进运输集约化、公司化改造,整合运输资源,培育一批网络辐射广、企业实力强、质量信誉优的运输市场主体。按照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采取股份合作,兼并、联合、重组、收购、引进外资等形式,推进客运线路公司化经营,整合资源,提高公路客运企业集约化水平,提高运输效率和车辆实载率。加快发展提供仓储、包装、运输等全过程一体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挥规模效益和网络效益。

(3)推进生态型客货运输站场建设

以新一轮国家公路运输枢纽规划建设为契机,以节能减排为主要目标,更新设计理念,采用先进技术,建设一批集各种功能为一体的、设施设备先进的、信息化、智能化的环保生态型客运站。

二、管理提升促进低碳交通发展

1.宏观层面

(1)建立节能减排的财政税收政策机制

完善相关产业发展政策和财税制度,建立多种绿色税制。大多数的发达国家都应用了税收以及财政补贴政策作为节能减排的一个手段。例如:英国征收高额燃油税、加拿大对乙醇汽油和生物柴油赋予特许税权等。我们应积极研究促进新能源车辆发展的税收政策等,通过合理地减免购置税或直接补贴等方法来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环保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如美国对在2006年到2010年之间购买柴油轿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消费者给予最高3400美元的税收返还。完善清洁发展机制(CDm),逐步建立碳交易制度。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消费品,征收消费附加税,或者提高税率,如提高燃油税税率,以抑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如德国、法国、意大利等主要欧盟国家征收的燃油税税率普遍较高,并且柴油税明显低于汽油税。越来越高的燃料价格同时具有直接的和长远的影响,直接的影响为减少出行或货运运输,激励更有效的经营方式以及推动转向成本更低排放效益更高的运输方式。对燃油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长期影响将比直接影响更大,因为交通系统的用户,燃料供应商和汽车制造商,可以制造和购买更节能的车辆,增加碳含量较低的燃料的使用以及更根本的调整,以及在出行中减少能源消耗的交通模式。不过,这些价格上涨将增加低收入消费者和一些企业的负担,因此将需要在执行政策时考虑解决公平问题。除此之外,可以考虑对重型货车实行相关税收优惠扶持和财政补贴政策,引导车辆的大型化方向发展。

(2)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奖惩和激励政策 借鉴和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体系,实现节能者、减排者受益,高耗能、高排放者受罚的体制机制。对部分污染严重、油耗未达标的汽车进行

取缔、罚款或一定的交通限制等措施;对重点节能工程给予支持,采取按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后实际取得的节能量给予奖励,多节能,多奖励;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支持关闭淘汰高耗能和高污染企业。通过中央财政设立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源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交通部门积极争取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采用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高效节能产品和节能新机制推广、节能管理能力建设及节能减排监管体系建设等。

(3)科学引导交通消费行为

消费行为对节能减排的作用突出。我国道路客运正面临着私人交通机动化时代的到来,从2005年开始,私人小汽车突破1000万辆,并以每年约500万辆的速度增加。尤其是2009年1月14日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的实施,私人汽车保有量急剧增长,2009年底小汽车4242.7万辆,同比增长29.3%。按照目前速度,到2015年,小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98亿辆。私人交通的快速发展使得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与私人小汽车相比,道路客运人均燃油消耗及占用道路资源约是其1/4,因此,迫切需要坚定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引导消费者选择节能环保的交通出行方式,该项措施对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不但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同时对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中观层面

(1)综合运用交通管理策略

交通管理策略包括拥挤收费、交通诱导系统以及停车政策等,旨在改善局部区域的交通流状况,提高交通运行速度,达到减排的目的。其中拥挤收费就是针对常发性拥挤而提出的一种能有效解决拥挤、污染问题的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对于非常拥挤的高速公路,不仅不应该取消收费,而且为了提高其通行能力和效率,可以适当提高收费标准。目前,已有部分城市在考虑该项措施,如上海根据市场需求和道路容量,研究更加完善的调控措施和合理的机动车总量规模,在适当的时候推行“道路拥挤收费”。据预测,在实行“拥挤收费”的区域内,交通量有望降低10%到20%,平均车速将提高15%到25%,这一措施将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交通能耗。但是这一策略的实施需要建立完善的调控措施以及完善的配套设施建设,包括停车换乘场的建立等。

(2)严格执行车辆燃料消耗限值标准

严格执行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全面实施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制度,制定相关配套措施和实施方案,加强宣传贯彻和具体指导,推进标准的贯彻实施工作,建立营运车辆燃料消耗检测体系并加强对检测的监督管理,禁止高能耗客、货车辆进入道路运输市场,以推动汽车制造企业主动积极地研究、开发、使用汽车节能新技术。制定超限值车辆退出营运市场标准,从政策引导、法规强制、经济鼓励三方面着手,建立并实施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退出制度,做到不达标新车不进市场,超能耗车在规定时间内逐步退出市场。

(3)实行运输车辆能效标识、节能产品认证和管理制度

建立并推广道路运输行业强制性能效标识管理制度,扩大能效标识在营运车辆上的应用,不断提高能效标识的社会认知度。大力推动道路运输行业节能产品认证,规范认证行为,扩展认证范围。完善节能产品(技术)的目录管理制度,定期公布行业节能产品(技术)目录。

3.微观层面

(1)提高道路运输组织和协作水平

与美国有代表性的运输公司车辆空驶率在10%以内相比,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数据显示,全国运输汽车的空驶率约为37%,回程空驶、资源浪费正是造成我国车辆的运输成本是欧洲或美国3倍的原因之一。因此,要充分运用现代交通管理技术,强化货物运输组织和运力调配,有效利用回程运力,降低车辆空驶率,促进运输网络化发展,同时提高货运实载率和降低能耗水平。要大力发展甩挂运输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的发展,充分发挥其车辆周转快、运输效率高和节能减排效果好的优势。随着消费者对物流速度要求越来越高,直达运输将大力扩张,通过共享直达运输渠道,不同的物流公司把相同直达目的地的货物集合到一起运输,可以有效地提高运输效率、减少企业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减少碳排放,同时,加强行业合作,特别是加强业务不密集地区的投递网点的共享,可以减少重复建设投递网点,有助于提高成本效率。

(2)强化行业节能减排培训、宣传工作

加大减排宣传与培训以及投入,开展经常性的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培训教育、技术和经验交流工作,将节能减排知识纳入职业培训体系,提高全行业的节能意识、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监督道路运输节能减排工作的良好氛围,增强全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加强车辆油耗定额管理,鼓励节能驾驶

引导道路运输企业建立健全车辆用油定额考核管理制度,定期考核车辆用油量,奖节罚超,降低单车油耗和排放水平。提高汽车驾驶员节能素质,鼓励节能驾驶。强化驾驶员节能培训,制定汽车节能驾驶技术标准规范,编制培训教材和操作指南,全面提升汽车驾驶员的节能意识和素质。

(4)实施大型货车限速战略

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标准,鼓励道路运输企业为大型货车安装限速装置,保障车辆在不超过经济运行速度下行驶,节油的同时减少高速状态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且还可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尤其是对于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可以大大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美国在国家公路上实行联邦车速限制战略,能减少交通领域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1.1%~1.8%,而且还带来重大安全效益。

三、技术进步促进低碳交通发展

1.宏观层面

(1)加快化石能源替代技术研发

化石能源的替代技术主要包括清洁能源替代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新能源技术等,许多提高效率的技术仍然面临着技术障碍或存在着成本高、性能缺陷等问题,需要加大技术研发方面的支持。如大多数的国家都借助于生物燃料的推广来进行道路运输的二氧化碳减排,但是,生物燃料所占比例很小,到2010年最多为10%。主要是因为第一代生物燃料是从甘蔗中提取乙醇,减排每吨二氧化碳的成本非常高。第二代生物燃料从纤维素或者木质素提取,可以以更低的代价完成减排的目的,但是目前这种技术尚存在不确定性,很多国家政府都支持研发第二代生物燃料。有些国家也在推进其他类型的燃料,包括天然气、沼气。氢燃料电池大大超过当今内燃机效率,氢气在长期上为减少温室气体提供了巨大的潜力。电力为汽车提供动力的成本低于汽油,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一般接近或超过公路单车燃油经济性。大部分低碳燃料如高乙醇或天然气混合的燃料,至少需要简单的车辆设计改装,只有少数的燃料,如10%~15%混合的生物柴油和乙醇,可以直接用于目前的车辆而不需要改装,而对于有些燃料,特别是电力和氢气,要求全新的汽车驱动技术。

(2)通过汽车技术提高燃油效率

汽车制造技术对于车辆的排放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传统能源的汽车仍将是市场的主流,传统燃料汽车节能技术的开发仍然必须进行。想要在中短期实现道路运输的低碳化,最可行、最值得推广的是对现有车辆的制造工艺进行改良和升级,压缩传统内燃机车型的节油空间,比如增压技术应用、汽油直喷技术、高效变速器的普及等等。具体而言,改良可以从车胎、车身材料、传动系统以及发动机等多个方面入手,开发、推广汽油发动机直接喷射、多气阀电喷、稀薄燃烧、提高压缩比、发动机增压等先进节油技术;鼓励使用子午线轮胎、安装导流板、安装风扇离合器等汽车节能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降低附属设备能耗;车辆设计要在充分考虑安全的前提下,减少重量以及利用空气动力减少阻力等,提高车辆自身的排放技术水平。

2.中观层面

(1)加快智能交通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加快交通信息化和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和推广应用,不断提升运输组织管理和服务水平,改善交通管理和交通出行条件。建立和完善交通信息系统,促进客货运输市场的电子化、网络化,实现各种运输方式间运输信息的交换与共享,掌握客货流向流量变化规律,加强运输组织和运力调配,减少无效出行、空驶运输、重复运输、迂回运输。开发、推广、应用以现代信息网络为基础的智能交通系统(itS),如交通诱导系统、交通流动态管理系统、车辆GpS技术,通过先进的交通管理和信息技术,减少车辆运行距离,提高交通平顺程度,减少加减速和怠速工况,来减少机动车排放。

(2)提供和完善出行信息服务

在公路特别是普通公路沿线及收费站、服务区等场所增设必要的信息设施,建立基本覆盖主要干线公路的交通广播网络及行业统一的出行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的综合出行信息服务,如最新路网资料、交通条件、事故和预期的延误、公共交通和其他出行替代方式、气象条件、道路建设、特别活动等,帮助旅客进行出行路线的选择,提高旅客出行时间效率,

3.微观层面

(1)大力推进电子不停车收费(etC)

与人工收费车道相比,每条etC车道的通行能力能提高3~4倍,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0%。因此,应通过政府引导、政策优惠、经济补助等方式,鼓励高速公路etC应用与发展,形成全国统一的etC服务体系和分级管理的收费结算体系。通过实施推广工程,在全国更大范围内推广etC系统,逐步扩大etC车道的覆盖率,培育和扩大etC用户规模。

(2)加强车辆定期检测与维修保养

车辆技术状况的好坏与燃油消耗有着相当大的关系,如果发动机的技术状况不良,将导致发动机功率下降,造成大量燃油的浪费。因此,通过加强车辆检测维护,保持良好技术性能是汽车降低油耗的重要手段之一,要加强在用车辆检测、维护等,改善营运车辆技术状况,抑制能耗上升。严把汽车维修市场准入关,严把营运车辆技术性能检测关,控制尾气排放和车辆油耗,确保维修质量和车辆技术状况良好,积极采取交通运输节油措施。

汽车节能降耗措施篇5

就我国而言,汽车能耗与排放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甚远,技术水平明显不足[8]。当前,我国汽车技术状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汽车的能耗与排放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明显。2006年,日本乘用车平均油耗为6升/百公里,欧洲为7.05升/百公里,而中国的为8.06升/百公里,比日本高出约20%多。新能源与替代燃料汽车技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称为新能源汽车。以CnG(压缩天然气)、LpG(液化石油气)、车用乙醇、二甲醚和生物柴油等燃料为动力的汽车称为替代燃料汽车[9-11]。新能源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逐步替代传统的汽车是我国公共交通的主要技术变革趋势为了达到能源供应安全和减少交通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标,在燃料技术方面,车用能源正经历着从提高传统汽柴油的油品质量到发展CnG、LpG、车用乙醇和生物柴油等清洁燃料,最终希望能够实现可再生能源制氢,实现车辆的零排放。有研究者欧Ⅱ汽油为标准,对比研究了几种不同种类汽车的能源消耗,其中柴油车可以节约五分之一的消耗,混合动力车(使用欧Ⅱ汽油)的能源消耗最低,大约可以节约四分之一的消耗,。管理性因素公交服务管理我国目前使用的仍然是粗放式人工调度的管理方式,效率低下,运营状态难以保证,致使整个公共交通的服务经营水平不高。在用车辆管理随着使用时间和行驶里程的增长,在用车辆关键动力组成、零部件控制性能下降,会直接导致汽车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标准与制度控制标准能够从源头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13]。提高汽车能耗和排放标准,规定的严格市场车辆准入退出制度,可有效控制城市客运交通工具的燃油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经济激励机制政府鼓励和激励政策,可直接刺激交通减排事业的推进。例如,按照污染排放水平征收税费和消费补贴,可有效鼓励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车辆的使用和推广。消费性因素文化理念、生活习惯、消费模式对城市客运的能耗与排放起着重要作用。加大宣传教育,让健康出行,低碳交通的理念深入人心,通过媒体、网站、社区活动等方式,提升出行理念,让市民逐渐形成将城市公交作为出行的首选方式的意识。

为真正公共交通规划优先、用地优先、资金优先和路权优先,可从信息化建设、服务水平和补贴机制等方面采取措施重发展大运量公共交通系统,如地铁、快速公交等,充分发挥公共交通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低资源占用的优势。合理引导小汽车的使用结合不同城市的类别,实施合理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有效调控城市小汽车的使用。包括实施差别化停车收费、智能停车管理、交通拥堵收费、单双号限行、错时上下班等措施,控制交通出行的需求和调节车流的时空分布,缓解交通拥堵。鼓励低能耗、高能效交通工具的使用利用财税激励和市场手段,推广低能耗汽车。购买奖励:制定购买汽车环节的税收减免和贷款优惠政策,鼓励“高耗高排高税、低耗低排低税”;政府带头,对公交车、出租车、公务车等,优先采购新能源汽车。使用奖励: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使停车优先权、路行驶优先权等,减免道路附加费;鼓励燃料电池汽车、电动汽车在电池报废后进行回收利用,给予回收奖励。合理引导居民的低碳消费以低碳环保为口号,在地球日、环境日、臭氧日、无车日等众多环境日为契机,组织低碳交通宣传活动,鼓励多种形式的低碳出行。发展新闻媒体宣传绿色交通,增设绿色交通专栏,并在学校、社区等建立低碳交通宣传基地。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开发加强城市统筹规划,强化中心区和区统筹规划,强调商业园与居民区统筹规划,建立紧凑型城市,以公交车站打造城市开发中心,有效减少居民出行距离和出行总量,进而减少机动化交通碳排放[14]。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慢行交通是指出行距离在0.5~5公里的范围内的交通方式,一般为步行或自行车。为推广慢行交通的建设,一方面结合城市交通现状,大力发展公共自行车系统,推动自行车专用道建设;另一方面,商业环境好,服务设施密集,人流密集区,建立商业步行街系统。

强化道路设施规划及控制综合交通发展,做好城市综合交通的规划,建立相关控制标准以满足结合土地利用和交通需求。提高道路网络建设的合理性,落实道路网络、道路红线、道路断面及交叉口用地范围等在分区规划和道路设施详细规划。提高交通智能化水平建立智能交通系统(itS),通过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提高公共交通的效率和服务能力,降低能耗,实现减排。据美国相关研究,itS可使整个路网的通行能力提高20%~30%,使燃油消耗降低25%~50%。扩大现有智能交通系统的覆盖范围,实现各子系统协调的综合调控,帮助和引导公众更多选择低碳出行方式。节能减排技术加快新能源新技术的使用,改善汽车用油品质,推广新能源交通工具是减少交通碳排放的最直接手段。(1)提高燃油品质制定汽车燃用油的硫含量标准,加快落实重型柴油车燃油控制。采用补贴奖励等激励方式,建立分阶段分步骤实施机制,在公共交通等机动车中推广使用优质燃油,实现交通运输的“统筹兼顾,合理分担;对应联动,同向运行;减少排量,降低油耗;价格稳定,便于监督”。(2)大力扶持汽车新技术的研发和生产针对汽车技术更新,国家出台相关鼓励政策,以我国知名汽车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汽车和燃气汽车,推动汽车科技创新与产业联盟,构建一个政府牵头,企业和研究机构合力参与的公共研发平台。强化在用车制度全面启动城市机动车排放检测监控系统,包括各检测机构、机动车排气移动执法监测车和机动车排气路边遥感监测点等,在各个城市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污染报警及处置对策机制,建立完善的机动车排放检测监控系统。提高车辆能效及排放的市场准入门槛严格执行国家排放标准,提高乘用车、轻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制标准[15]。对新增的高频使用车辆,如出租车、公交车、邮政车辆、环卫车辆等,要求满足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或使用环境友好车辆。推动车辆淘汰更新研究制定合理有效的车辆淘汰更新方案,优先更新车龄高、排放大的车辆;优先更新市区活动的车辆;优先更新使用频率高、年均行驶里程长的车辆。明确车辆淘汰更新的原则,严格执行汽车报废标准,配以“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引导车主淘汰高耗高排车辆。

作者:张雷单位:吉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

汽车节能降耗措施篇6

[关键词]汽车驾驶;驾驶技术;节油;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U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159-01

一、引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很多人都拥有了汽车,驾驶员和汽车的数量也在连年快速增加。由于汽车型号和技术状况的不同,以及驾驶人本身的技术水平不齐,显然都使得不必要的汽车油耗在连年增加。有些汽车驾驶人明白油耗的对于节省经济资源和环境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重要性,却不知道该采取如何措施来减少油耗。笔者结合相关的工作实践经验,对影响汽车节油的两大因素-汽车本身技术状况以及驾驶人驾驶技术进行了仔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条加强汽车驾驶节油的有效策略。相信可以为相关的实践和理论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汽车驾驶与技术状况对节油的影响

1、汽车本身设计对油耗的影响

根据大家的经验都知道,当汽车的重量越重的时候,行驶起来的稳定性越好。但是这样相应地会带来比较大的油耗。以前,有些设计师会将车形设计成方形,这样和空气动力学的原理是相悖的,会增加较大的油耗。这是因为,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会产生风阻系数,风阻系数越多,耗油量就会增大。因此,在当前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对汽车的选择应该首先对汽车的外观进行考虑。

汽车另外一个影响油耗的因素便是汽车的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部位,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关乎着汽车的动力性能和油耗的多少。而就目前我国的发动机制造水平来说,和国际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发动机的一些关键制造技术当前还掌握在一些大型的跨国公司中。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应该努力提高发动机的生产制造技术,以节省油耗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2、汽车操作技术对油耗的影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多人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对节油的概念没有提起足够的重视。他们在驾车时一味地提高车速,而忽视节油的重要性。还有一部分人,他们虽然有节油的意识,却不知道节油的方法,因此,种种汽车操作技术的限制都影响了油耗的增加。笔者认为,规范的汽车操作将对节油带来很大的益处。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可以看到,有一些驾车人在汽车启动的时候会猛地一脚踩下去,殊不知,这样会带来很大的油耗。另外,还存在着这样一些情况,有些人在对汽车的保养方面也存在问题,他们往往只注重外在的保养,而对内在的保养没有重视。比如一些关键部位,比如车轮的轴承部位,一定要经常上油等。机油也要定时更换,车轮也要定期进行四轮定位等。种种这些都可以在节油方面取得很大的效果。

三、加强汽车驾驶节油的有效对策分析

1、汽车本身技术状况

从上文可知,汽车本身的技术状况,对节油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应该在汽车本身技术状况优良的基础上再进行行驶,接下来本文将选取几个影响汽车油耗的系统进行分析:

(1)发动机压缩系统

压缩系统技术状况,集中反映在气缸的压缩压力上,因为气门、活塞和活塞环、气缸壁、气缸垫等零件的磨损与损坏均会引起气缸压缩压力降低,压缩行程终了温度和压力降低,使混合气形成和着火条件恶化,发动机不易起动。由于磨损造成配合间隙增大,使发动机泄漏损失增多,指示功率降低,因此发动机燃料消耗率提高。因此,要时常关注发动机压缩系统的状况,之后再进行汽车行驶油耗的判断。

(2)换气系统

空气滤清器应定期清洁和更换滤芯,因为滤芯将随时间的延长,上面的沉积物增多,使进气阻力增加,进气歧管真空度提高。所以化油器主喷油管喷出的油量增多,再加上进入的空气量减少,使混合气变浓,不能完全燃烧。排气管消声器在使用过程中会有附着沉积物,使排气阻力加大,残留在气缸内的废气量增多,导致发动机充气效率下降,混合气燃烧速度降低,功率减少。配气相位失准,会造成进、排气门开闭时刻不合适,降低充气效率和燃烧过程的有效性,同时也使膨胀过程损失过多,发动机功率下降,油耗将增加。

(3)点火系统

点火系统技术状况不良,不仅会影响发动机的起动性和动力性,而且也会增加燃油消耗。若点火提前角提前,将会使混合气在上止点前燃烧的数量增加,气缸压缩压力在上止点前上升过快,指示功率下降,油耗增加;若点火提前角滞后,将会使混合气在上止点以后的燃烧量增加,由于上止点以后气缸容积增大,所以燃烧最大压力(爆发力)降低,同时混合气在较大的容积内燃烧,传热面积增大,传热损失增加,指示功率下降,油耗增加。因此,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对点火系统进行优化。

2、科学规范的驾驶操作技术

接下来本文将对在驾驶过程中节油的科学规范的驾驶操作技术进行分析。

(1)变速换档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司机应该时刻关注道路的状况,对交通流量等因素进行分析,以采取合理的变速换档策略。汽车上坡不能用高速档勉强行驶,也不能延长低档使用时间,应按当时工况及时变换档位,使汽车保持充分的爬坡力量。拖带挂车上坡时应适当提前换档。

(2)控制车速

汽车在良好的公路上行驶时,应尽早换入高速档,保持直线行驶,并根据当时道路、交通流量、气候风向、车辆载重等因素,灵活掌握车速。条件好时车速可以高些,但应尽量控制在经济车速范围之内,以确保行车安全,避免高速油耗剧增。

(3)控制油门

在平路高档行驶时,节气门开度不宜超过50°,以免增加油耗。爬长坡或陡坡用低档时,油门小些可以节油。在正常行驶过程中,油门控制要柔和,加速平稳均匀,防止加速泵和省油器额外供油。

(4)控制水温

控制水温也是一个影响节油的重要措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汽车行驶中,发动机水温应保持在80~90℃。冬季和寒冷地区的汽车,车头应装保温罩,避免行车中发动机在低温状态下工作而增加油耗。中途临时停车时,应关闭百叶窗。夏季高温或汽车负荷过大发动机水温过高时,不要勉强行驶,必须停车降温。

除此之外,驾驶人在驾驶过程中,还要注意不要频繁地加速和刹车,这样就会造成能量的极大浪费。行驶过程中,注意观察路面和交通状况,驾驶人要认真思考,针对不同的状况采取不同的驾驶对策,以达到节省汽油的最终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能源是当前人类面临的大问题,如何更好的节油是我们每个汽车驾驶人员需要关心的事。尤其随着当前全世界都在推广低碳能源这一理念,我们更应该从我们自身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积极对汽车驾驶过程中的各种节油措施进行探索。当然,笔者认为,在我们出行时,如果没有必要尽量减少驾驶汽车出行的次数,而改为换成公共汽车或者自行车等较为绿色的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张金锁,强文瑞.浅析汽车驾驶节油技术[J].现代企业教育,2014,16:520.

[2]蔡昭.浅谈汽车驾驶技巧与节油技术[J].鄂钢科技,2013,01:67-69.

[3]杨军停.论汽车驾驶技能的形成与驾驶技能的培养[J].科技与企业,2014,02:85.

[4]朱江波.汽车驾驶维护的常见误区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4,08:62-63.

[5]陈波.新环境下提高汽车驾驶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J].文理导航(下旬),2014,02:86.

汽车节能降耗措施篇7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缓解石油和电力供应紧张状况,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节油节电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石油和电力是重要的能源资源。我国能源资源不足,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加,石油和电力供应紧张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还要看到,尽管近几年节油节电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能源消费不合理、利用效率低的状况仍然比较严重。据统计,我国汽车燃油经济性水平比欧洲平均水平低15%-20%,电机系统运行效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20%,低效电机及相关设备、低效照明产品仍在大量使用,高效节能空调市场占有率不足5%,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型公共建筑、城市景观照明以及家庭用电等方面还存在许多浪费现象。特别是今年以来,一些地区石油、电力供应持续紧张,亟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石油、电力供应紧张状况。

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坚持节约与开发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做好节油节电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缓解石油、电力供需紧张矛盾的重要措施,既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要充分认识节油节电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节油节电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节约宝贵的能源资源,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二、节油节电的主要措施

当前要突出重点,抓住汽车、锅炉、电机系统、空调、照明等应用面广、潜力大、见效快的关键设备和产品,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高效节能产品和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用油用电效率。其他领域也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明确重点和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做好节油节电工作。

(一)汽车节油措施。一是严格执行车辆淘汰制度。加大支持力度,加快淘汰老旧汽车。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有条件的省会城市老旧公交客车报废期要在额定标准基础上提前2-3年。加快高油耗客、货车退出道路营运市场进度,力争到2013年年底前实现全部营运车辆达到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二是鼓励使用低油耗节能环保型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降低小排量乘用车消费税税率,提高大排量乘用车消费税税率,进一步扩大不同排量汽车消费税税率差距。把节能环保型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列入政府采购清单,新购公务车应优先购买节能环保型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三是完善汽车燃油经济性标准。适时提高并严格执行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抓紧出台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尽快制订营运客、货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建立并实施强制性汽车燃料消耗量申报、公告、标识制度。汽车生产商和进口商要按照统一的检测方法,测定并申报汽车燃料消耗量,新生产和进口汽车销售时必须在显著位置粘贴燃料消耗量标识。有关部门要定期公告汽车燃料消耗量指标。四是加强运输节能管理。优化道路运输组织管理,提高运输集约化水平,加强车辆用油定额考核。对客车实载率低于70%的线路,不投放新的运力。抓紧研究完善挂车牌照管理、交通规费征收和保险制度,鼓励发展甩挂运输。积极推广使用公路自动收费系统(etC)。五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建设快速公交和轨道交通,科学设置公交优先车道(路)和优先通行信号系统,加强公共交通、区域内交通及对外交通的有效衔接,提高公共交通运营效率。城市人民政府要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和补贴力度,降低公共交通出行费用,吸引、鼓励更多群众选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加强出租车调度,完善预约制度,降低空载率。

(二)锅炉(窑炉)节油措施。所有火电厂(包括新建电厂)燃煤锅炉都要采用等离子无油、小油枪等微油点火技术和低负荷稳燃技术,降低油耗。继续把关停燃油机组作为关停小火电的重点,减少燃油发电。在电网调度中,燃油机组不得作为基础负荷机组,只能作为系统备用调峰负荷机组。工业窑炉要逐步停用燃料油,以洁净煤、天然气、煤制气等替代燃料油,大力采用窑炉保温、富氧燃烧、余热回收等新技术、新工艺,降低燃油消耗。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财政资金要加大对节约和替代石油项目的支持力度。

(三)电机系统节电措施。一是加快淘汰低效电机及拖动设备。制订低效落后电机及拖动设备淘汰目录和淘汰计划,研究出台激励政策,加快淘汰进度。二是推广高效节能电机及相关设备。企业购置使用高效节能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高压电动机、交直流永磁电动机、通风机、水泵、空气压缩机等产品,符合《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其投资额按税法规定享受抵免所得税优惠。对实施电机系统节能改造的项目,依据有关规定按取得的节能量予以奖励。三是加强电机系统节电管理。制定高效节能电机产品标准,加快完善电机及拖动设备强制性能效标准和运行标准。加快建立电机检测机构,把能效指标作为电机及相关设备出厂检测的重要内容。推广电机系统变频调速、软启动装置、无功补偿装置、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等先进技术和设备。合理匹配电机系统,消除“大马拉小车”现象。

(四)空调节电措施。一是加快推广高效节能空调。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空调能效标准,对达不到标准的禁止生产和销售。严格实施空调能效标识制度,扩大实施能效标识的空调产品范围。实行鼓励消费者购买高效节能空调的财税政策,提高高效节能空调的市场份额。鼓励发展非电空调。二是强化空调运行管理。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新建公共建筑使用中央空调系统的,应对空调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空调系统建成后应进行能效测评。建立空调系统运行管理制度,优化空调运行模式。三是加强现有空调系统的改造和维护。积极采用变频、变风量、流量可调系统、太阳能采暖制冷、地源热泵、余热源热泵、高效冷却塔和高效换热器等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空调运行效率。鼓励并扶持专业节能服务机构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对中央空调系统实施节能改造。加强对中央空调系统的维护保养,每年夏季或冬季空调使用前,应按规定及时进行清洗和维护。

(五)照明节电措施。一是加快淘汰低效照明产品。制定实施淘汰低效照明产品、推广高效照明产品计划。2008年年底前,东、中部地区和有条件的西部地区大中城市行政机关全部淘汰低效照明产品,2009年年底前,东、中部地区和有条件的西部地区大中城市道路照明、公共场所全部淘汰低效照明产品。加大利用财政补贴推广高效照明产品的力度,2008年要推广高效照明产品5000万支以上,在确保“十一五”推广高效照明产品1.5亿支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高效照明产品规模。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高效光源、灯具等生产企业实施技术改造,研究采取税收政策抑制白炽灯等低效照明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二是减少城市照明用电。科学制定城市照明规划,合理划分城市照明等级,确保以道路照明为主的功能照明,严格控制装饰性景观照明。功能照明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照明设计标准及照明能耗密度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三是加强照明节电管理。优化照明系统运行,改进电路布设和控制方式。白天尽可能采用自然光照明,公共区域照明逐步安装自动控制开关。

(六)办公节电措施。一是扩大办公产品能效标识和节能认证实施范围。2008年年底前将计算机显示器、复印机等办公产品纳入能效标识实施范围,2009年年底前将计算机、打印机等产品纳入能效标识实施范围,引导用户购买节能型产品。二是强化办公节电管理。各级行政机关要制订节约用电制度和节电改造计划,明确节能监督员,监督节电制度和改造计划的落实。办公用电设备要设置成节能模式,长时间不使用的要及时关闭,减少待机能耗。

三、强化管理和监督

(一)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要求,尽快出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条例,将节能评估审查作为项目审批、核准或开工建设的前置条件,未通过节能评估审查的,一律不得审批、核准或开工建设。

(二)加强重点用油用电单位管理。各地区节能主管部门要加强年耗油1000吨以上、年用电500万千瓦时以上重点用油用电单位的管理。重点用油用电单位必须按要求配备相应的计量测试装置,监控用能情况,严格能源计量数据管理。组织开展对主要耗油耗电设备和工艺系统的检测,2009年年底前要完成所有重点用电单位电平衡测试,并实施用电实时在线监测,对高耗能单位要及时采取改进措施。石油、发电企业和输配企业要努力降低石油、电力自用率,减少石油、电力损耗。

(三)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切实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用电,停止不符合产业政策、违规建设和淘汰类企业的用电。各地区和电网企业要制定实施科学合理的电力错峰、避峰和有序用电方案。用电企业要合理安排生产工艺、生产班次和设备检修,具备条件的要采用蓄冷、蓄热方式,积极参与用电高峰时段避峰。加强无功管理,变压器总容量在100千伏安以上的高电压等级用电企业的功率因数要达到0.95以上,其他用电企业的功率因数要达到0.9以上。鼓励利用余压余热发电。电力供需矛盾突出的地区,要严格按照以煤以水定电、以电定用、有序用电、节约用电的原则,制定与发电出力相匹配的用电调控指标。

(四)落实促进节油节电的价格政策。对电解铝、铁合金、钢铁、电石、烧碱、水泥、黄磷、锌冶炼等高耗能行业严格执行差别电价政策,取消地方自行出台的高耗能企业电价优惠政策。地方政府可在国家规定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程序扩大差别电价实施范围,提高实施标准。进一步完善峰谷电价,合理调整峰谷价差、时段和实施范围,有条件的地方可实施尖峰电价。研究对居民用电实行阶梯式电价。积极稳妥推进石油价格改革。

(五)加快节油节电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在国家各类科技专项计划中,把节油节电重大技术研发作为重点,大力开发节约和替代石油技术以及高效节电技术。加强节油节电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积极支持科研单位和企业开展节油节电技术应用研究,开发共性和关键技术,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六)强化监督管理。各级节能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节油节电管理,组织开展对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油高耗电产品、空调温度设定、城市景观照明等专项检查,依法查处各种浪费行为。加大能效标识市场监督执法力度,打击虚假标识,规范标识行为。质检部门要加大对终端用能节能产品的质量监管力度,定期开展检查,对产品能效不达标的企业要依法处罚,对能效严重超标产品要责令企业收回。

(七)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要以节油节电为重点,广泛深入开展节能宣传教育,普及节能知识,解读节能政策,推介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宣传节能先进典型。将节油节电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和实践培训体系,在广大企业开展节油节电合理化建议活动。组织开展节油节电进家庭、进社区活动,编印节油节电手册、指南等,向公众介绍、传授节油节电的方法和窍门。

汽车节能降耗措施篇8

【关键词】汽车节油措施

近年来,我国汽车的保有量有了迅速的突破。汽车也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的代步工具。当然,我国对汽车燃油的需求量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也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石油资源的供需矛盾。同时,汽车行驶途中会产生大量尾气,这和当前提倡“低碳、绿色”的环保理念显得有所出入。因此,如何“省油”是我们应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每个驾驶员应尽的义务。

1选择合适的车型

关于汽车省油的方法有很多种类,具体分为两个部分:保养节油与技术节油。不过,人们在关注节油的过程中,只重视车牌、车型的选择,往往忽略挑选适合自己驾驶习惯的汽车车型。因为汽车类型不同,具体的排量不同,燃油的消耗也不同。就算是相同等级、相同排量的汽车,它们的油耗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大家应结合自身的需要和驾驶习惯来选择合适的车型。比如,普通工薪族购车多用于上下班及家庭使用,可挑选那些经济型的节能车型。

2做好车辆的日常保养与维护

2.1选择正确的燃油

根据车型选择品质良好的燃油,能极大降低发动机出现积炭,减少油耗。不过,无需盲目追求使用高标号燃油。尽管高标号的燃油不会引起发动机出现爆震问题,不过,如果汽车的发动机属于低压缩比的,配上高标号燃油,一般会改变点火时间,引起汽缸里面积炭的增加,长此以往,会极大降低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因此,必须根据汽车发动机压缩比来挑选正确的燃油。(一般销售商会告知车辆适合的使用燃油)

2.2选用合适的发动机机油

为了维持发动机性能,减少燃油消耗,最常用的有效措施就是利用品质较好的机油做好发动机的定期保养。通常,在发动机允许的限值范围内,机油黏度越高,发动机就越“吃力”,油耗也越多;反之亦然。

2.3汽车底盘保养节油对策

(1)轴承良好及调整。(2)前束调整应适当。(3)调整好脚制动间隙大小。(4)轮胎气压应保持正常,使用正确的轮胎类型。

2.4对于自动挡变速箱及油品保养

针对自动挡车,做好对自动挡变速箱的保养可进一步缩减车主的维修开支,并极大延长使用寿命。自动变速箱里面的液压传动系统的作用机理是依靠液压油流动进行的。但该液压油和普通的油及燃油有所不同,一定要定期更换,才能更好地保证自动变速箱的正常工作。通常,会注入的油叫做atf,它的工作温度通常为120℃上下。因此,应利用油尺及时测量油品是否足够,并及时添加相同品质的油品。另外,atf油不能混用,这会加剧变速箱内摩擦片的损坏,进而影响离合器与制动器。

3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

3.1柔和起步

汽车起步应采用低速挡位,司机缓慢踩下加速踏板,平稳加速。当达到某个挡位速度,并且发动机声音出现变化时,再慢慢从低速挡位转为高速挡。这样,可缩短发动机所需的预热时间,进一步提升燃油的利用率。在启动发动机的初期,不宜马上提高其转速,不然会大大增加汽车磨损损耗,也会消耗更多油料。

3.2选择中速行驶

中速行驶时,汽车的耗油量是最低的,因此,它是最经济的车速,通常在60-80km/h。不管车速过高还是过低,都会给汽车燃油消耗造成不利影响。当车速比中速低时,相应的活塞的运动速度低,因而燃油的燃烧不充分完全,进而加大耗油量。当车速比中速高时,发动机进气速度就会加强,相应的进气阻力也会加大,进而加大耗油量。经有关研究表明,汽车保持中速行驶,其节油效果比较明显。

3.3使用正确的操作方法

3.3.1自动挡换挡注意事项

对于自动挡汽车,驾驶员在车辆起步时注意不要猛踩油门。这只会提高转速进而让发动机产生大的轰鸣声,并加剧变速器的磨损程度,进而引起油料的浪费。正确做法是缓慢加油门,从而让发动机转速稳步提升,待车速达到一定值后再轻松踩下油门,然后继续平稳加油门。对于自动挡汽车,许多驾驶员一般会只选择D挡,并一路到底。其实,除了D挡,还有1、2、3挡可供选择。当处于市区,不需较快车速时,可把挡位调到2、3挡;当处于山路时,可调至1、2挡。这样,不但车辆行驶更加有力、轻快,也能更好地节油。

3.3.2手动挡换挡注意事项

驾驶员应根据车速的实际变化,及时变换挡位。尤其在上坡行驶时,换挡能越及时、越准确,相应的汽车动力性就会得到更好的发挥,进而节约更多的燃油;反之,则会消耗更多的燃油。当汽车行驶在泥泞道路上,若泥泞不厚,其阻力不大,下面路基比较坚硬,且阻力也不大时,可选择二挡,注意车速不应过快。在驶入泥泞道路的过程中,最好不要停车或换挡。这是由于轮胎表面和泥土的接触面相对较大,因此,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也较大。如果驱动力减弱或停止,汽车则可能无法前进。遇到泥泞道路时,驾驶员应结合路面实际情况,挂一挡或二挡,明确方向后尽可能保持直线匀速行驶,途中最好不要换挡及停车。

3.3.3降低制动频率

制动就是一种能量转化的过程。制动表明有能量的消耗。因此,汽车行驶到十字路口、下坡路前,可提前放松加速踏板,让汽车利用惯性滑行,自然减速,从而起到“以滑代刹”的作用。

3.3.4跟车距离应适度

当遇到交通拥堵时,前车常常会通过制动减速,而后车应确保和前车有足够的距离。这样,后车才能从容减速,还能降低制动频率,进而减少油耗量。

参考文献:

[1]李伟,王利刚,李进,钱峰.汽车“省油”浅谈汽车运用.2009(6)73909部队、3996部队、73016部队.

汽车节能降耗措施篇9

【关键词】能源消耗城市交通结构;优化

自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报告后,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产业结构引起全球范围的深刻反思。《京都议定书》等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条约陆续出台,发达国家率先开始发展低碳经济,务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节能减排,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能源供应与社会需求、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连续三年成为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5%。城市交通提供基础性和服务性产品,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需消耗大量能源尤其是石化能源。在提倡绿色出行、发展低碳交通、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如何降低城市交通能耗值得深入研究。

一、研究意义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交通运输业需求与日俱增,交通行业能耗增长迅速,是继工业和生活消费之后的第三大能耗产业,能源消耗量占全社会的7%~8%,其中道路运输消耗量又占交通行业的约50%。但是,比对国际统计口径,我国在统计交通能耗量时,只统计了交通部门运营车辆的能耗,未统计社会其他部门行业及私人车辆的能耗,如社会及私人汽车、摩托车等。根据有关测算,以2007年为例,未统计部分的交通运输能耗约为已统计数据的56.6%。城市化进程加速、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私人运输快速增长将成为中国油耗增加的主要原因,城市交通能耗在未来将成为交通运输能耗的重要构成部分。

因此,以城市交通能耗为研究内容,分析国外城市交通结构及发展策略,对降低我国居民出行成本,加强区域间互联,实现区域交通与城市交通一体化,缓解节能减排压力,以及城市未来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对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平衡交通与城市发展关系也具有良好的借鉴和推广意义。

二、城市交通能耗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城市居民出行一般以五种方式实现:公共汽车、自行车、小汽车、摩托车、出租车等。城市交通能耗主要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前期准备的能源消耗,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能源消耗(路网、站场、信息设备建设等);另一部分是生产过程的能耗,即交通工具运行过程的能源消耗,这一部分的消耗主要以石化能源消耗为主。后者对能源消耗要远远高于生产前期准备的能源消耗。因此,本文的研究范围主要针对生产过程中的能耗。

影响城市交通综合能耗的因素较多,有运行车辆数量、燃油效率、自然气候及地理环境,居民出行次数及距离、城市交通设施水平及结构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5年报告指出,城市交通燃油量消费量取决于三个主要因素:交通设施上运行的车辆数、运行车辆的平均燃油效率、车辆周转量。

1、交通工具数量

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和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我国私人汽车数量连续数年大幅增加,如图1所示,且增长速度远远高于营运汽车。截至2012年末,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达8838.6万辆,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摩托车、汽车拥有量分别从2000年底的18.80辆和0.5辆快速增加到2012年底的20.27辆和21.54辆。

同时,就全国城市道路相关指标分析,城市道路长度和道路面积增长速度远低于汽车增长速度。尤其是特大城市人均城市道路面积普遍低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但车辆增加数量及交通量增长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到2020年,汽车以及其中的轿车和家用轿车的保有量与需求量的增长速度都将维持较高水平,受资源限制等因素影响,交通拥堵、车路矛盾仍将长期存在。

2、车辆燃油效率

我国车辆燃油效率普遍较低,车辆燃油效率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不同方式的能耗差异也较大。在承载率较高的情况下,公共汽车、地铁的能耗较低;小汽车、摩托车的能耗较高。因此,严格控制后两种方式出行应该是城市交通结构优化的重点。

3、车辆周转量

车辆周转量与出行距离和出行人次直接相关,这两者与经济发达程度密切相关,即社会、经济越发达,居民的出行意愿强烈,出行距离增加,传统步行、自行车等低能耗出行方式不能满足出行需求。如果公共交通不能满足需求,公众就会转向摩托车、小汽车等高能耗出行方式。2012年全国共有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数378072辆,全年公共汽(电)车客运总量6268228万人次,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9.38辆,仍不能满足出行需求。

三、国际经验及对策

全球交通能源消耗不断增长,城市道路使用处于超负荷状态,城市交通拥堵常态化成为普遍现象,世界各国均推行了一系列措施,涉及基础设施结构优化、车辆技术创新、替代燃料应用、财政金融政策体系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土地规划

从降低能耗角度考虑,分析出行流向和流量,合理规划城市用地,将土地规划与交通规划相结合,调整城市规划布局与功能分区,发展城市多中心,避免远距离交通产生。例如新加坡“中心城区―区域中心―小型商务中心―居民社区”的城市布局结构,主要中心由地铁线连接,居民出行多依靠公共交通而非私人交通,能耗大大降低。日本等国对中心城区用地结构优化,迁出居民区,增加道路面积,提高车辆运行速度,减少能耗。

2、基础设施结构优化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开辟公交专用道和快速公交,保障其优先路权,完善自行车、公交换乘系统。发达国家路网比较发达,注重基础设施之间实现无缝衔接。美国的《陆上综合运输效率法》推行联运政策,将公共交通场站与其他交通方式场站连接,并完善衔接路段和设施。日本将交通规划与土地规划紧密结合,在提高土地有效利用率的同时,节点、线路、区域相互补充。瑞士的港口、机场、火车站、地铁站均实现了与公共交通的无缝对接,换乘非常方便,统筹公共交通运输组织工作,不同运输工具班次和运输时间合理安排,提高了旅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兴趣,减少了过多直达运输造成的能耗损失。

3、车辆技术创新,降低能耗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降低能耗。例如,改进发动机技术,车辆结构改良和采用新材料,减少使用发动机怠速的设备;采用先进的车内通风系统和车载空调技术等。同时,发达国家均十分重视汽车产品油耗和排放标准研究和制定。欧盟先于美国颁布和强制实施了更加严格的车辆燃油经济性标准,特别是私人轿车。1975年,美国通过并实施了《能源政策与节约法》,该法案建立了针对小轿车和轻型卡车的公司平均燃油经济性标准,对达不到燃油经济性标准的汽车生产商或车主进行罚款和征收高油耗税来保证其实施效果。2001年以来,节能政策制定从保障能源供给安全逐步转向节能增效、开发可再生新能源等。《能源政策法》、《气候行动计划》等的出台,交通运输业、节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战略规划、燃油经济性标准与低碳燃油标准完善以及绿色税收制度推广等从上至下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使美国能源消耗连年出现负增长,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4、财政金融政策体系的支持

各国普遍进行了交通需求管理,如较高的停车费用及交通违规罚款,对车辆、车牌、停车位进行配额限制和竞价管理。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代用燃料生产企业以及消费者给予了税收减免和向银行贷款的政策支持,出台统一政策大力研发推广天然气、乙醇等替代燃料以及电油混合动力、纯电动等清洁新能源,以提高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比重,降低对传统石化能源的依赖。美国对新能源汽车的生产、销售以及相关基础配套设施都制定了大幅度的税收减免政策并征收严格的车碳税。欧盟则对具体技术和项目的成熟度配合使用示范项目资助、研发资助、贷款、股权基金、贷款担保、配额管理等不同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英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投入呈现多渠道特点。政府成立专门机构组织协调研发活动,推行市场化,通过立法和财政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大幅补贴,完善方便、快捷、低廉的充电设施设备,增加续航里程和电池安全度。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2]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3]贾顺平等.中国交通运输能源消耗水平测算与分析[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0(10).

[4]亚洲开发银行.中国公路交通资源优化利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5]陆化普等.基于能源消耗的城市交通结构优化[J].清华大学学报,2004(3).

[6]全丽.发达国家城市低碳交通的经验与借鉴[J].生态经济,2014(4).

[7]张卫华.等基于低交通能源消耗的城市发展策略[J].公路交通科技,2003(2).

汽车节能降耗措施篇10

关键词:车辆技术管理运输降本增效

中图分类号F4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降低运输成本的重要措施就是车辆技术管理在道路运输企业运输成本中,占最大比重的是运行材料(材料、燃油、轮胎)的消耗,在费税改革实行后,在汽车运输成本中汽车运行消耗费用占40%左右,其中25%~30%约为燃料费,10%~15%约为轮胎消耗,1%~3%约为材料的消耗费用。车辆技术管理工作在运输材料费成本轮胎、燃润料等方面降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重视。

1.1材料合理使用,不仅可以使材料本身的消耗降低,而且还可以使机件的条件提高,减少磨损和摩擦,从而降低功率消耗,减少燃料消耗,延长了机件的使用寿命。

1.2影响燃料消耗的两大因素是汽车的使用和汽车的性能。节油的技术基础是汽车的技术状况,只有在技术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才能使汽车的燃料经济性充分发挥。所以,在使用中应特别重视调整与检查汽车技术状况,使其保持最佳状态。节约燃油的根本就是加强企业管理,使管理水平提高。不管是节能政策、方针的贯彻,还是节油方法的落实和节油设备、技术的改进,最终都要通过改善管理工作和驾驶来实现。1.3在汽车运输企业技术管理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轮胎的管理工作。轮胎合理使用,可以提高轮胎的使用寿命,对运输成本降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轮胎的技术状况保持良好对确保行车安全,减少油耗,降低行驶阻力也有较大的影响。运输企业必须配备专业的轮胎管理技术人员,管理轮胎的全面工作;建立轮胎技术记录卡片,对轮胎使用情况和实际行驶里程进行考核。

2、汽车维修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中规定“车辆维护应贯彻预防为主,强制维护的原则”及“车辆修理应贯彻视情修理的原则”。所说的“视情修理”就是按照车辆技术鉴定和检测诊断的结果,根据情况按不同作业深度和范围进行的修理。其目的在于避免拖延修理导致车况恶化,又避免提前修理产生浪费。所以,运输企业应积极创造车辆技术鉴定和检测诊断的条件。

在车辆修理和维护过程中,维修标准要严格执行,严格把好检验质量关,使汽车的维修质量提高;另外,对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要不断地提高。维修质量好,保持车辆良好的技术状况,这样不单单可以使燃料的消耗降低,还可以使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减少维修时间,降低维修费用。

3、车辆技术管理工作落实的具体办法

3.1实行成本控制,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对节油加强管理,对汽车燃料消耗的原始数据进行收集和记录,然后进行分析统计,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节油制度,并组织实施;另外维修配件品质关要把好,建立完善的台帐管理制度和维修配件进出渠道;要求车辆检验员对报修的车辆故障诊断准确,配件是否需要更换是维修技术人员必须准确确定的工作,汽车维修工对故障要准确排除,节约维修过程用料,减少返工等成本,将维修的各项成本费用控制责任和指标落实到人、车辆、班组、车间。

3.2激励机制的建立。要严格规范车辆技术管理工作,实施一车一档的定额管理标准台帐,用油指标与驾驶员行驶里程挂钩,实行定额管理燃油百公里油耗,根据规定的里程使用轮胎,节超奖罚分明,透明公开。定期保养维护车辆,按规定处罚人为造成的机械事故。

3.3不放松安全例检。对车辆各级维护进行补充的方式就是车辆的例检,属于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在间隔的车辆各级维护之间的时间里,车辆各安全部件的连接,像传动轴连接螺丝、横直拉杆球头等会出现松动,如检查调整不及时,无疑会引发交通事故。所以,车辆进站及回场的检查上是整个安全例检工作的重点,让例检人员有充足的时间仔细检查汽车的传动、悬架、方向、制动、灯光信号等安全部件,这不但使例检人员检查车辆出站的压力减轻,一旦发现对出车产生影响的情况,还可作好提前准备,对车辆进行及时调整。

3.4加强成本核算,建立健全各种台帐。车辆技术管理就是通过对运输车辆实行适时更新和报废、正确使用、择优选配、定期检测、视情修理、强制维护、合理改造的全过程综合性管理。要做到真正的适时更新和报废、择优选配必须建立在具有完善的基础资料上。不仅仅要根据常规开展好车辆技术档案一车一档,同时还可以根据车辆技术状况建立综合性的台帐,及时对总成及各车的维护频率、维修情况进行反映,利于分析总成、各车型的使用寿命,利于对车辆的各级维护计划进行合理编排,做到既不提前维护而浪费工时材料,又不延误维护使用车辆出现带病行驶,反而增加维修成本。

3.5驾驶员的操作技术水平要提高。进行各种培训,使驾驶员的节能意识提高,改变不良的操作习惯。积极推广节油经验,要让每个驾驶员养成正确驾驶和使用车辆的习惯,如不踩急刹车、缓启动,练就过硬的“脚下功夫”。做到“中速运行、减速提前、避免刹车、停车熄火”,每天都认真保养车辆,及时发现问题并排除,保证车辆在最佳的节能状态下运行。

3.6车辆的一级维护要重视。眼下汽运企业不重视车辆的一级维护,认为是可有可无的,普遍重视车辆的二级维护,这是由于运管部门抓得较紧。孰不知,一级维护是补充二级维护,车辆运行在一个二级维护周期内,不可能不磨损各机构连接件,随着增加行驶里程,可能会使有些零部件松脱,部位产生漏油和缺油,使汽车的操纵安全受到影响,因此说,定期开展一级维护是一些必做的工作。道路运输企业管理的主题就是降本增效,使企业的竞争力提高。通过实践证明,在降低运输成本过程中车辆技术管理尤为重要,只有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水平提高了才能保证道路运输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再加.车辆技术管理对综合成本的影响[J].交通企业管理.200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