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相关理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55:41

养老保险相关理论篇1

关键词:委托理论养老保险制度筹资模式

我国养最初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为框架,未达成全国统一,覆盖范围也具有极大的局限性。而随着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的出台,我国正式确立了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这一制度在实施初期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收支平衡问题,个人账户越老越多得被挪用于填补养老保险筹集资金的缺口。现行的养老保险筹资模式暴露出巨大问题,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选择也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委托理论视角对当前的养老保险筹资模式进行研究,并提出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调整与改革策略。

一、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分析

当前国际上常见的养老保险基金筹资模式主要包括现收现付式、完全积累制以及部分积累制,不同的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均需要遵循收支平衡的原则,不同的筹资模式所遵循的平衡原则也有所差异,分别包括横向平衡原则与纵向平衡原则两种。下面将分别对不同的养老保险筹资模式进行阐释与分析。

(一)现收现付制

现收现付制的筹资模式是指,以一段时期内在职职工的养老金缴费来支付已退休的一代人的养老金。现付现付制是在横向收支平衡原则的基础所建立起来的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其具体做法为:首先根据社会收入水平确定养老金发放标准,然后对养老保险金的支付数额进行预测,根据支出情况确定养老金的缴纳标准,最终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现收现付制的筹资渠道可以是职工与企业的缴费,也可以政府税收。

与其他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相比,现收现付制具有更为灵活的费率,社会供给能力强,也有效规避了养老基金的投资风险,代际分配功能较强;其次,现收现付制建立初期具有较低的收费率,这也有利于养老保险制度的快速建立与普及;另外,现收现付制避免了巨额积累所带来的养老金贬值风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现收现付制难以应对养老金快速增长的情况,如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所带来的养老金急剧增长,从而造成了巨大的收支缺口。养老保险金现收现付制的实现是基于收入在代际与代内的再分配,体现出一定的共济性,但是共济性的程度则受到筹资与收益发放方式的直接影响。

(二)完全积累制

养老保险筹资的完全积累制是建立在纵向平衡原则基础上的筹资模式,在完全积累制中,养老基金管理者需要对未来的养老金发送进行准确的预测,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当前的养老保险金收费率,企业职工在工作期间将收入的一部分缴入养老保险基金中,并由专门的养老基金管理机构负责基金的运营与投资活动,从而使职工的退休之后能够获得基金缴纳本金加收益的养老金回报。在养老保险完全积累筹资模式下,往往会采用规定缴费制,养老基金管理机构将为个人建立独立的账户,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发放标准主要由以往的缴费记录以及养老基金收益情况来确定。

与现收现付制筹资模式相比,采用规定缴费制的完全积累制养老保险筹资将不再考虑代际分配的问题,完全积累制实际是将企业职工工作期间的部分收入转移至退休之后发送,并获取一定数额的养老基金收益,因此可以将完全积累制筹资模式理解为当前工资的延迟发放。在完全积累制筹资模式下,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者将能够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避免养老金收支严重失衡的问题;但是完全积累制所积累的巨额养老基金极易受到通货膨胀等金融市场波动的影响,对养老基金运营水平的要求较高。实施完全积累制最大的困难在于养老基金的预期收支平衡,养老金发放标准的影响因素众多,因而难以做到科学有效的长期预测,这也是阻碍完全积累制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广泛推广的主要原因。

(三)部分积累制

部分积累制是在横向平衡原则的基础上所建立的养老保险筹资模式,该模式将综合考虑当前的养老金支付需求以及养老金储备基金,所收取的养老基金将在支付当前养老金的同时,也将分出一部分存入储备基金以应对未来的支付需求。部分积累制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吸纳了现收现付制与完全积累制的优点,也解决了两者的问题,该筹资模式能够实现养老基金的收支平衡,基金积累率可以进行灵活调整,避免了基金的贬值风险,可以将其视为现收现付制向完全积累制的过渡阶段。从理论的角度来看,部分积累制的优势极为明显,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基金积累与养老金收取的比重很难确定,科学的基金积累率应该既能够解决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金支付危机,还能够有效规避各类金融风险,从而实现现收现付制向完全积累制的平稳过渡。正是由于养老金积累率确定的困难,部分积累制虽然一直受到学者的推崇,但是真正应用该筹资模式的国家很少,实际效果有待商榷。

二、委托理论及分析框架

(一)委托理论的产生

委托理论是现代经济学领域的重要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所有者将企业的直接经营权委托给相关的人,并向人支付一定报酬,配以相应管理机制或合同约束,从而对人的经营活动产生一定的约束与激励,最终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委托关系表现为股份公司中资本所有者和企业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它可以存在于一切组织、一切合作性活动、甚至企业的管理层次中。

(二)委托关系的特征

与其他的合作关系相比,委托关系主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首先,在委托关系中,委托人与人之间是通过显性契约或隐性契约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经济契约关系,契约的出现也将明确规定委托人与人的权责分配。其次,委托关系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委托人需要向人支付报酬,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而人则需要努力实现委托人利益的最大化。另外,委托关系中的契约往往是不完备的,契约的制定不可能面面俱到,对于某些细节的规定往往存在疏漏,有些契约所规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由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可能会导致委托双方的欺骗行为。

三、我国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委托机制分析

我国现有的“统账结合”养老保险制度是按企业职工缴费工资11%的数额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账户的其他缴费将由企业缴纳,企业缴费比例不得超过职工工资总额的20%;随着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个人缴费比重应不断提升,而企业的缴费比重应逐步下降;职工缴费超过15年的,在退休后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年;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数额将为省、市、自治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20%;对于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职工,在退休后将一次性支付个人账户的存款。根据对现有养老保险金体制的设计与执行情况来看,当前我国的养老保险金是采用统账结合筹资模式以及规定收益的发放模式,这种统一比率的养老保险计划将为职工提供相同数额的养老金。

在养老保险筹资过程中,养老保险缴费人与养老基金主办人存在着典型的委托关系,以个人缴费与企业缴费相结合的个人账户养老保险金的资产将被分离并存放至养老保险受托人处,从而最大化维护养老保险制度内职工的利益。在这样的关系中,养老保险缴费人实际上作为一个受益人的角色出现,而养老保险受托人在履行职责时必须以缴费人的利益为出发点,为了保证这种委托关系的顺利实现,必须安排一定数量的缴费职工以及企业代表担任养老基金的独立理事,从而有效监督受托人对养老基金的筹集与管理行为。政府、企业有必要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对养老保险筹资的委托关系进行监督。

四、我国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调整与改革

当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严峻考验,社会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快,预计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16%,而到2050年,这个比重将达到26.1%左右,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也给我国带来了严峻的社会养老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完善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也已经成为保障我国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关键,而筹资模式作为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筹资模式的优化与调整也直接关系到养老保险制度的成功与否。

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采用的是统账结合筹资模式,在现有的筹资模式下,养老负担很大,养老基金收支缺口也在不断扩大。要解这一问题,应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将乡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进行合并,缩小养老金收支缺口;其次,可以考虑提高在职职工的离退休年龄,从而减少养老金支出。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可以考虑深化改革现有养老保险筹资模式,探索和逐步推广新的部分积累制筹资模式。部分积累制能够解决代际收入分配的问题,并且可以适应我国当前迅速变化的社会与经济环境,与完全积累制相比具有更大的弹性,在推广与实施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

五、结束语

养老保险制度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当前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在1997年之后逐渐建立起来的,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的背景下,养老保险筹资模式所面临的收支失衡问题愈加严重。从委托理论的角度分析我国当前的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可以发现,养老基金受托人需要但是很难考虑代际收入的再分配,并且难以应对我国当前养老金支付量快速增长的情况,这导致了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严重失衡。要解决当前统账结合筹资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应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提高企业职工的离退休年龄,这也是当前我国已经开始推广的两项政策措施。而要从根本上解决现有养老保险筹资中面临的问题,就需要改革现有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在深化改革基础上,积极探索部分积累制新型筹资模式,从而有效解决我国日趋严峻的社会养老问题。

参考文献:

[1]米红.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进的若干问题与对策建议[n].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9(5):5-11

[2]杨莲秀.政府部门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定位和职责――基于公共产品理论[J].财会研究,2008(20):9-10

养老保险相关理论篇2

绩效审计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主要是指审计部门根据相关规定,对被审计的单位进行综合的审查、分析和评价。及时发现被审计单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绩效审计建议,促使其进行整顿处理,改善资源的使用效率。养老保险绩效审计不同于一般的财务审计,为了提高绩效审计的效率,需要对其进行规范的分类,按照审计活动对象的性质,可以将其划分为政府绩效审计、社会绩效审计和内部绩效审计。养老保险基金是一种法定的公共专项基金,目的是为了满足退休人员晚年的基本生活需要。养老保险基金还是保证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条件,不仅决定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能否顺利运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进程。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由社会统筹基金、个人账户基金、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基金和社会保障基金五部分组成。对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进行绩效审计不仅有利于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和使用效率,而且还有助于完善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二、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绩效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相关法律支持养老保险基金绩效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绩效审计要想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离不开相关法律的保障。这里的法律不仅包括养老保险制度方面的立法,而且还包括绩效审计方面的立法。法律的强制性约束力可以保证养老保险基金绩效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绩效审计技术方面和监管机制方面为养老保险基金绩效审计的实施提供行动纲领。虽然近几年,我国在养老保险基金绩效审计方面进行了许多改善,但是相关的法律法规仍然不健全,法律法规的缺失严重阻碍了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相关机制的建立。总而言之,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的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不能得到法律的保障,最终导致不能实现绩效设计的目标。

(二)缺乏专门的审计方法

养老保险基金绩效审计包括许多环节,每一个环节都会涉及到财务数据,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绩效设计的准确性,需要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完成相关的审计工作。由于审计环境相比从前出现了较大的改变,传统的审计技术方法不能适应现在的养老保险基金绩效审计工作,增加了绩效审计的取证难度。加上绩效审计工作过程中存在许多难以预测的因素,从而增加了绩效审计的不确定性。我国养老保险绩效审计方法的落后不仅增加了审计取证的难度,而且降低了养老保险基金的绩效审计工作效率。

(三)缺乏规范的绩效审计评价监管系统

合理规范的绩效评价监管系统可以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的绩效审计工作。缺乏绩效审计评价监管体系会导致我国的绩效审计工作失去客观性,从而降低绩效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和权威性。目前,我国没有明确规范的养老保险基金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缺少指导性的文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绩效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保证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绩效审计工作能够得到顺利的开展,急需建立规范的绩效审计评价监管体系。

三、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绩效审计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缺乏养老保险基金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养老保险基金绩效审计对于审计领域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相关学者没有对这一理论研究形成统一的共识,在实践审计过程中,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绩效审计仍然以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为主。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不成熟严重制约了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

(二)受传统财务收支审计的影响较大

虽然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绩效审计理论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审计部门和相关审计人员的绩效审计理论仍然存在许多偏差,在实践审计的过程中大多仍然以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为主,缺乏绩效审计的相关方法和具体内容,加上社会公众对绩效审计工作的不认可,严重阻碍了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绩效审计工作。

(三)社会公众监管意识薄弱

养老保险基金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他们应该对基金运作的各个环节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但是目前我国社会公众的关注重点大都放在保险费和养老金的数目上,缺少对基金运作流程的监督。公众监管意识的薄弱导致无法建立有效的基金绩效审计监管机制。

四、解决相关问题,提升养老保险基金绩效审计效率的措施

(一)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为我国基金绩效审计工作提供保障

完善的法律体系可以保证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绩效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审计人员才能有法可依,也可以保障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绩效审计的法律地位。为了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绩效审计的相关法律,首先要制定并出台基金运营过程中的相关法规,规范审计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明确各个单位的职责和权限,降低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运营中存在的各种风险,最大程度保证基金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其次,还要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措施,通过立法的形式规范养老保险的绩效审计工作,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绩效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出台相关的执业标准,强化基金绩效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升其绩效审计的执业水平。为了增加审计监管信息的公开性,需要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绩效审计监管信息公告制度,让社会公众和舆论参与到监督的过程中,可以增加我国基金绩效审计监管的影响力。还要建立绩效审计结果公告信息的信息反馈机制,积极征求各方面的意见,组织力量收集相关的检举信息并开展相关的调查活动。通过回访的方式或者借助媒体向公众汇报绩效审计监管的进程。完善相关法律赋予审计机关充分的行政权力,使其在执法的过程中可以依法追究相关部门和负责人的责任。对于养老保险基金绩效审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惩治基金管理运营过程中出现的行为。

(二)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养老保险基金绩效审计评价监管体系

客观公正的养老保险基金绩效审计评价监管体系是绩效审计工作进行评价和鉴证功能的前提。养老保险基金绩效审计工作的评价标准应该遵循全面性和重要性相结合、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相结合等原则。但是在实际的养老保险基金绩效审计活动中,不能仅仅依靠绩效评价标准指定绩效评价的方向,而且还应该比较综合相关的变量。目前可以从反应“经济性”标准的指标、反映“效率性”标准的指标、反映“效果性”标准的指标、反映“公平性”标准的指标、反映“反馈性”标准的指标、反映内部控制标准的指标和反映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等七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三)发展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绩效审计资源

相比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养老保险绩效审计是一种较高形式的审计类型。养老保险绩效审计工作要做到规范性、合理性和效益性。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绩效审计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基金违法违规使用的现象,从而不能独立地开展养老保险基金绩效审计工作。因此,为了使绩效审计符合我国国情,需要结合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并进一步开展绩效基金绩效审计。通过这种形式不仅可以有效制止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运营中出现的违规行为,而且还能合理配置审计资源,及时发现审计过程中不完善的环节,避免因决策失误造成的基金浪费现象。为了保证养老保险基金绩效审计工作的公正性,还可以充分发挥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在基金绩效审计中的辅助功能。建立健全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管理中的内部控制体系,这样有助于及时发现基金运营过程中违规违纪行为,及时提出改进的意见,进一步促进基金管理的水平和提高运营效率。建立基金绩效审计人才培养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可以在政策、法律法规、审计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进行审计人员的培训,不断提升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绩效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五、结束语

养老保险相关理论篇3

【关键词】机关单位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现状分析;探索研究

养老保险档案是养老保险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载体和基础,养老保险档案记录了参保人员的所有信息。只有不断地对养老保险档案进行更新和完善,才能更好地为养老保险业务的开展打好基础、为养老保险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因而,我们要分析机关单位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现状、探索机关单位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方法。

一、机关单位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当前我国机关单位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国家档案局共同制定和颁布了《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试行)》,这是我国机关单位和其他部门单位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国没有一部与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因而,在机关单位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中就遇到了一些难以预料和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试行)》本身就属于行政法规,而且从内容上讲,更多的是一种规章制度,效力远远低于法律、稳定性不够强、层次比较低。总之,我国机关单位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的弊端越来越凸显,所以,健全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当前我国机关单位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没有明确的工作标准。当前我国机关单位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缺乏统一和明确的工作标准。主要表现为在办理养老保险的档案中参保人员和参保对象对于如何填写各种表格、怎样提供相关资料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就导致了全国各地的机关单位,甚至全部的参保单位和部门,各行其是,各有各的规定、各有各的标准,比如有的部门依然使用纸质档案、有的部门却使用了电子档案、有的部门自己购买了档案软件、而有的部门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并行,总之,我国机关单位养老保险的档案管理缺乏统一和明确的工作标准,造成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混乱不堪,表明当前机关单位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标准化程度和现代化程度依然不高。

(三)当前我国机关单位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当前我国机关单位以及社保经办机构的领导层有的对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同时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并不长,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发展历程也不长,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缺乏大量的专业档案管理人员。机关单位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必须精通养老保险的各种程序、必须对机关单位有明确的了解,但是在我国很多机关单位和社保经办机构的人员中,管理档案的大多都是临时抽调人员集中进行突击管理,这些人平时的主要工作并不是档案管理,因而没有相关的管理经验。

二、机关单位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探索研究

(一)建立统一的管理标准,完善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要根据我国现有的规章制度,比如根据《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试行)》等制定全国各个机关单位通行的养老保险档案的表格形式和业务资料收集的程序,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养老保险档案的统一性。要完善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完善的法律法规是做好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当前我国没有一部全国性的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法律,所以,全国人大及其地方人大,要针对这种情况,积极听取各方的意见,及时制定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这样才能使养老档案管理更加科学化、合法化、标准化。

(二)不断强化机关单位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意识。养老保险对于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对于其他行业的工作人员的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养老保险档案的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各级有关部门要真正提高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意识,要认识到档案管理跟业务经办有着同样的重要性,要不断加大对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力度,要从人力方面给予保证、在财力方面给予支持、在物力方面加大投入,只有这样才能切实解决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三)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养老保险档案管理队伍。机关单位养老保险的档案管理是一项严谨的工作、细致的工作,也是一项重要而特殊的工作,所以,必须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保险档案管理的人才队伍。要对社保经办系统的现有的养老保险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要让他们掌握先进的管理技能和科学的档案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档案管理,才能真正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其次,要通过应聘和考试等各种方式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进入社保经办系统,让那些档案管理专业的优秀人才投入到养老保险的档案管理工作中,从而更好地为参保人员服务,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结束语

机关单位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关系着所有参保人员的利益,关系着我国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建立统一的管理标准,完善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不断强化机关单位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意识,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人才队伍,加强对机关单位养老保险档案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

【参考文献】

[1]王秀红.浅析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的规范化管理[a].决策论坛——系统科学在工程决策中的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5.

养老保险相关理论篇4

关键词:睢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问题;出路

1前言及文献综述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稳定、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支撑,也是现实城乡统筹发展和贯彻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根本体现。建立健全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既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各地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而对于类似睢宁这样地处苏北地区的传统农业区域而言,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对于稳定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发展更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睢宁县位于江苏省北部,隶属徐州市。全县总面积1773平方公里,人口132.51万人,耕地150万亩,辖16个镇、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县内拥有良好的资源优势,农副业非常发达,已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和生态农业示范县。然而,具体到该县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而言,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不少地区在贯彻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还面临着种种问题,从而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未来的发展出路,将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当前,理论界关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的研究成果已有众多,研究涉及的领域也包括众多方面。如龚中纯(2005)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梅瑞江(2008)的《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出路研究》、吴岩峰,陈晨,富仲羽(2004)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现状及对策》、张宝清(2005)的《试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等。这些研究著述涉及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原因、对策、出路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但是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同时也可以看出,虽然目前理论界关于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研究著述较多,但往往各有侧重,并且多从大的层次和角度对农村养老保险问题进行分析,而关注具体层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将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出发,结合睢宁地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际情况,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今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出路,以期对相关问题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2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与贯彻执行重视不足。尽管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意义重大,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显然认识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领导干部重视不足;二是农民自己也不够重视。从领导干部的角度来说,目前很多基层干部在贯彻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存在轻视心理,甚至还有少部分领导干部认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可有可无的。这种认识上的错误观念势必给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行造成极其恶劣的消极影响。

(2)缺乏政策和法律保障。对于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缺乏政策和法律上的有力支持也是一项严峻的问题。从实际情况看,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法律保障,使得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难以真正贯彻实施的情况相当普遍。而另一方面,因为缺乏法律规范的约束,客观上也加剧了领导干部对于贯彻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的消极怠慢的情况,从而不利于这一制度的有效推进。

(3)保险资金筹集困难,且资金运作不合理。贯彻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然而,当前很多地区在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的筹措方面存在问题。由于这一制度面向的对象是广大的农民群众,其收入水平往往影响着农民参保养老保险的意愿。一方面,农民由于收入较低从而不愿参加养老保险制度;另一方面,政府在这一方面的财政支持往往又捉襟见肘。这些都在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匮乏的现实情况。此外,在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运作上,往往只能将其用于购买国债或存入银行,投资渠道十分单一。这在当前通胀压力较大的时期,显然也不利于农保资金的保值增值。

(4)养老保险的覆盖对象也有失公平。从当前各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情况看,在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对象方面也存在一定不合理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在参保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遵循的是自愿原则,而很多生活条件较为贫困的农民群众或者不愿投保,或者无力投保。因此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多数都在较为富裕的农村地区。然而,从未来的社会发展的趋势看,真正需要得到养老保险覆盖的却恰恰是那些生活贫困的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体。

3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出路

(1)切实重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如前所述,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首先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其对于稳定农村社会、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

。这一方面要从领导干部做起,使其成为开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积极推动者和执行者。另一方面,也要通过下大力气宣传,使农村广大劳动者改变过去对于参保养老保险制度的错误观念,使其充分认识这一制度对其自身的保障作用。相信一旦有了思想认识上的高度重视,则对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进而言也必然会水到渠成。

(2)提高政策和法规体系的支持力度。一旦有了完善的政策支持和法规体系的约束,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也就有了充足的法律保障。这也必然会给那些消极怠慢的领导干部带来压力,使他们更加积极认真地投入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工作中去。此外,在相关政策规范的执行方面,也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不能将政策规范视同虚设。另外,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执行方面也要加强监督,对于其中存在的违规违纪问题予以坚决处罚。

(3)开拓资金来源,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运作。从根本上说,增加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的渠道在于增加农民收入,因此最重要的资金保障在于大力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政府在财政方面的支持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保证这一部分财政资金落实到位,并坚决杜绝将保险资金截留或挪作他用的违规行为。此外,还可以开拓新的农村养老保险资金来源渠道,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村养老保险事业中来,并逐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广大贫困地区的农民群众都能得到必要的生活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毅.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财政,2003(8):40-41.

养老保险相关理论篇5

 

关键词:睢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问题;出路

1前言及文献综述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稳定、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支撑,也是现实城乡统筹发展和贯彻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根本体现。建立健全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既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各地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而对于类似睢宁这样地处苏北地区的传统农业区域而言,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对于稳定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发展更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睢宁县位于江苏省北部,隶属徐州市。全县总面积1773平方公里,人口132.51万人,耕地150万亩,辖16个镇、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县内拥有良好的资源优势,农副业非常发达,已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和生态农业示范县。然而,具体到该县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而言,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不少地区在贯彻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还面临着种种问题,从而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未来的发展出路,将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当前,理论界关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的研究成果已有众多,研究涉及的领域也包括众多方面。如龚中纯(2005)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梅瑞江(2008)的《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出路研究》、吴岩峰,陈晨,富仲羽(2004)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现状及对策》、张宝清(2005)的《试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等。这些研究著述涉及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原因、对策、出路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但是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同时也可以看出,虽然目前理论界关于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研究著述较多,但往往各有侧重,并且多从大的层次和角度对农村养老保险问题进行分析,而关注具体层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将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出发,结合睢宁地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际情况,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今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出路,以期对相关问题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2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与贯彻执行重视不足。尽管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意义重大,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显然认识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领导干部重视不足;二是农民自己也不够重视。从领导干部的角度来说,目前很多基层干部在贯彻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存在轻视心理,甚至还有少部分领导干部认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可有可无的。这种认识上的错误观念势必给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行造成极其恶劣的消极影响。

(2)缺乏政策和法律保障。对于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缺乏政策和法律上的有力支持也是一项严峻的问题。从实际情况看,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法律保障,使得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难以真正贯彻实施的情况相当普遍。而另一方面,因为缺乏法律规范的约束,客观上也加剧了领导干部对于贯彻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的消极怠慢的情况,从而不利于这一制度的有效推进。

(3)保险资金筹集困难,且资金运作不合理。贯彻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然而,当前很多地区在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的筹措方面存在问题。由于这一制度面向的对象是广大的农民群众,其收入水平往往影响着农民参保养老保险的意愿。一方面,农民由于收入较低从而不愿参加养老保险制度;另一方面,政府在这一方面的财政支持往往又捉襟见肘。这些都在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匮乏的现实情况。此外,在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运作上,往往只能将其用于购买国债或存入银行,投资渠道十分单一。这在当前通胀压力较大的时期,显然也不利于农保资金的保值增值。

(4)养老保险的覆盖对象也有失公平。从当前各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情况看,在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对象方面也存在一定不合理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在参保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遵循的是自愿原则,而很多生活条件较为贫困的农民群众或者不愿投保,或者无力投保。因此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多数都在较为富裕的农村地区。然而,从未来的社会发展的趋势看,真正需要得到养老保险覆盖的却恰恰是那些生活贫困的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体。

3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出路

(1)切实重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如前所述,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首先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其对于稳定农村社会、

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这一方面要从领导干部做起,使其成为开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积极推动者和执行者。另一方面,也要通过下大力气宣传,使农村广大劳动者改变过去对于参保养老保险制度的错误观念,使其充分认识这一制度对其自身的保障作用。相信一旦有了思想认识上的高度重视,则对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进而言也必然会水到渠成。

(2)提高政策和法规体系的支持力度。一旦有了完善的政策支持和法规体系的约束,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也就有了充足的法律保障。这也必然会给那些消极怠慢的领导干部带来压力,使他们更加积极认真地投入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工作中去。此外,在相关政策规范的执行方面,也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不能将政策规范视同虚设。另外,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执行方面也要加强监督,对于其中存在的违规违纪问题予以坚决处罚。

(3)开拓资金来源,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运作。从根本上说,增加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的渠道在于增加农民收入,因此最重要的资金保障在于大力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政府在财政方面的支持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保证这一部分财政资金落实到位,并坚决杜绝将保险资金截留或挪作他用的违规行为。此外,还可以开拓新的农村养老保险资金来源渠道,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村养老保险事业中来,并逐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广大贫困地区的农民群众都能得到必要的生活保障。

参考文献:

养老保险相关理论篇6

关键词:睢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问题;出路

1前言及文献综述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稳定、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支撑,也是现实城乡统筹发展和贯彻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根本体现。建立健全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既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各地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而对于类似睢宁这样地处苏北地区的传统农业区域而言,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对于稳定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发展更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睢宁县位于江苏省北部,隶属徐州市。全县总面积1773平方公里,人口132.51万人,耕地150万亩,辖16个镇、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县内拥有良好的资源优势,农副业非常发达,已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和生态农业示范县。然而,具体到该县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而言,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不少地区在贯彻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还面临着种种问题,从而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未来的发展出路,将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当前,理论界关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的研究成果已有众多,研究涉及的领域也包括众多方面。如龚中纯(2005)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梅瑞江(2008)的《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出路研究》、吴岩峰,陈晨,富仲羽(2004)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现状及对策》、张宝清(2005)的《试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等。这些研究著述涉及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原因、对策、出路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但是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同时也可以看出,虽然目前理论界关于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研究著述较多,但往往各有侧重,并且多从大的层次和角度对农村养老保险问题进行分析,而关注具体层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将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出发,结合睢宁地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际情况,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今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出路,以期对相关问题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2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与贯彻执行重视不足。尽管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意义重大,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显然认识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领导干部重视不足;二是农民自己也不够重视。从领导干部的角度来说,目前很多基层干部在贯彻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存在轻视心理,甚至还有少部分领导干部认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可有可无的。这种认识上的错误观念势必给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行造成极其恶劣的消极影响。

(2)缺乏政策和法律保障。对于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缺乏政策和法律上的有力支持也是一项严峻的问题。从实际情况看,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法律保障,使得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难以真正贯彻实施的情况相当普遍。而另一方面,因为缺乏法律规范的约束,客观上也加剧了领导干部对于贯彻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的消极怠慢的情况,从而不利于这一制度的有效推进。

(3)保险资金筹集困难,且资金运作不合理。贯彻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然而,当前很多地区在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的筹措方面存在问题。由于这一制度面向的对象是广大的农民群众,其收入水平往往影响着农民参保养老保险的意愿。一方面,农民由于收入较低从而不愿参加养老保险制度;另一方面,政府在这一方面的财政支持往往又捉襟见肘。这些都在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匮乏的现实情况。此外,在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运作上,往往只能将其用于购买国债或存入银行,投资渠道十分单一。这在当前通胀压力较大的时期,显然也不利于农保资金的保值增值。

(4)养老保险的覆盖对象也有失公平。从当前各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情况看,在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对象方面也存在一定不合理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在参保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遵循的是自愿原则,而很多生活条件较为贫困的农民群众或者不愿投保,或者无力投保。因此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多数都在较为富裕的农村地区。然而,从未来的社会发展的趋势看,真正需要得到养老保险覆盖的却恰恰是那些生活贫困的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体。

3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出路

(1)切实重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如前所述,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首先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其对于稳定农村社会、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

。这一方面要从领导干部做起,使其成为开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积极推动者和执行者。另一方面,也要通过下大力气宣传,使农村广大劳动者改变过去对于参保养老保险制度的错误观念,使其充分认识这一制度对其自身的保障作用。相信一旦有了思想认识上的高度重视,则对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进而言也必然会水到渠成。

(2)提高政策和法规体系的支持力度。一旦有了完善的政策支持和法规体系的约束,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也就有了充足的法律保障。这也必然会给那些消极怠慢的领导干部带来压力,使他们更加积极认真地投入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工作中去。此外,在相关政策规范的执行方面,也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不能将政策规范视同虚设。另外,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执行方面也要加强监督,对于其中存在的违规违纪问题予以坚决处罚。

(3)开拓资金来源,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运作。从根本上说,增加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的渠道在于增加农民收入,因此最重要的资金保障在于大力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政府在财政方面的支持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保证这一部分财政资金落实到位,并坚决杜绝将保险资金截留或挪作他用的违规行为。此外,还可以开拓新的农村养老保险资金来源渠道,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村养老保险事业中来,并逐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广大贫困地区的农民群众都能得到必要的生活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毅.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财政,2003(8):40-41.

养老保险相关理论篇7

关键词:养老保险,私人属性,责任

在最广泛意义上,社会保障是指一个社会通过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为其国民提供的安全保障及其机制和制度。一般而言,正式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国家(政府)的作用,而非正式的制度中则较少涉及政府责任。在更多的时候,社会保障多为狭义的理解,究其本质来说是一种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社会保障的再分配性质同时意味着,部分社会成员对社会保障制度贡献较大而从该制度中获取的相对较少,另一部分社会成员则对社会保障制度贡献较少甚至终生没有贡献,却从制度中获利相对较多。由此,许多学者认为社会保障是一种转移支付制度,通过社会保障的转移支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的初次分配的不公,实现社会公平,并进而认为互助观念和互济特征即福利性是社会保障制度与生俱来的内在规定。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在一般意义上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特殊保障(如公务员保障、优抚保障)等,社会保险则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内容。的确,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领域,社会保障具有明显的由转移支付而显示出的福利性特征,体现着更多的互济观念和社会公平,但当对社会保险特别是养老保险进行理性分析时,则不尽然。笼统地将社会保障定义为转移支付制度,将互助和福利定义为其内含的价值观念,在理论上有失偏颇。包括养老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险在本质上更具有“保险”的特征和内涵。

一、养老保险的“个人保险”本质

养老保险是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核心内容,也是社会保障中极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本质在于防范和化解人们年老后的生活风险和不确定性,核心在于解决年老后的生活收入风险(生活必需品、服务、医疗、娱乐等可视为“经济收入”),即养老保险是一种对因年老退出劳动领域或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提供保障的制度安排。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中,对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而言,劳动——依靠自己的体力或智力创造价值和效率一直是谋生和发展的第一手段。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中,一个理性的人,当其尚未年老、身体健康之时,都只能依靠自己的劳动和工作来获得收入,这些收入用于当前的消费和储蓄(理性人在这部分储蓄中会包含以应年老不测之需的部分)。人的生命体本身是一个不可逆转的不断老化的过程,一般来说,老年是人生中劳动能力不断减弱的阶段,而劳动能力的不断减弱意味着老年阶段收入的不断下降甚至无收入,这必然会对老年生活带来极大甚至是致命的风险。这种因年老带来的风险并不同于工伤、疾病、失业等威胁,后者在人的一生当中具有极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而年老对每个人都是不可抗拒的生命规律。从这个意义上,年老是具有某种确定性和不可避免的生活风险。在社会保险中,如果说工伤、疾病、失业等保险因其随机性而更符合“大数法则”,那么养老保险则因为自身特殊的确定性和不可避免性,相对而言只具有程度相当弱的“大数法规”,从而自然而然要求更多的个人层次上权利与义务的对等。

按照经济学家莫迪利亚尼等人的“生命周期假说”,一个典型的理性消费者,追求的是其生命周期(工作期和非工作期)内一生效用的最大化,由此而来的消费行为会导致个人收入和储蓄在其一生中的“驼形分布”(见附图),因此理性消费者会将他的收入(储蓄部分)在其生命余年中按均匀的速度进行消费,即消费的平滑(consumptionsmoothing)。这种“消费的平滑”本质上是收入的延迟支付或延迟消费,在其实现方式上可以采用个人或市场的形式如个人养老计划或商业保险,也可以通过制度化养老安排来表现,如基金制的个人账户养老计划。当个人以“收入的延迟支付或消费”的方式,在个人生命周期内实现消费的平滑时,是一种个人生命周期内的再分配,这种生命周期内的再分配具有明显的“个人保险”性质,体现出来的是个人理性与个人责任日,即由个体的社会成员以保险形式通过收入延迟支付解决自己的年老风险,保证老年期的基本生活。

从养老保险的产生历史分析,经济结构中资本对劳动雇佣关系的普遍化和强化,以及由此逐渐产生的劳动者“退休”的制度化,构成现代养老保险制度产生的最终根源之一。雇佣关系和制度化的退休使得年老不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个人风险,而是具有了一定程度的社会性质。养老风险结构的变化要求社会与政府承担一定程度的责任,政府开始介入养老保险之中闷。政府介入养老领域、承担养老责任,主要采取两种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方式:纵向的不同收入水平间的再分配和横向的代际再分配。由于技术和成本的原因,当然也有政治、道德因素的影响,政府主导的这两种再分配都无法实现个人意义上精算式的权利与义务的完全对等,从而使政府对养老责任的承担具有了“收入转移支付”的性质。这种“收入转移支付”使原本只是“收入的延迟支付”的养老保险具有了互济和福利性的特征(如同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保障),互助观念事实上被引入了养老保险领域。但这样的结论同样不可否认:对养老保险来说,互济性和福利性并非是养老保险与生俱来的,而是具有外生的特征。

年老是人生命体的自然过程和阶段,养老保险首先来源于个体生命及其劳动和工作能力的不断减弱,以及由此而来的收入的不断下降以至完全退出劳动力市场而无收入来源。在年老时,理性的个人或者通过继续提供劳动力或消费工作期间的储蓄积累,以维持其基本生活,即个体以个人责任方式化解年老风险。因此,正如生命周期理论的分析,养老保险在本质上首先是一个自我保险体系,“个人保险”是其内含的内在特性。在劳动者退休制度普遍建立之后,政府以“收入转移”的方式承担了部分养老风险,仍然是对劳动者收入不足时用以保证基本生活的补偿,在本质上,这种用以“转移支付”的“收入”最终仍是劳动者以自己的体力与智力所创造的价值,尽管这种补偿不具有“精算意义”。

艾斯平·安德森(esping-anclerson)在《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一书中,提出“非商品化”(decommodificafion)的观点:“当一种服务是作为权利的结果而可以获得或当一个人可以不依赖于市场而维持其生计时,非商品化便出现了。”借用esping-anderson的观点,从作用机制角度分析,解决年老风险可以有两种不同机制:市场化和非商品化,即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非商品化并不同于政府机制,但在很大程度上,非商品化通过政府行为来实现),分别对应于个人责任和政府责任。在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保障领域,“非商品化”是其本质特征,但对养老保险而言,则不必然。这使得养老保险不同于其他福利性保障。对于养老保险而言,既然存在解决风险的两种机制,使用何种方式或者如何在两者之间合理选择和组合以利于社会福利最大化,就值得人们进行理性思考。政府与市场的理论和“小政府、大市场”的趋势说明,当市场机制解决养老保险更具优势时,应倾向于市场和个人责任。在福利国家及社会主义的国家保障模式中,社会成员的养老保险具有显著的“非商品化”特征,制度性养老安排中的个人责任被减到最小,其根源在于将养老保险的特殊性质与福利性保障的再分配功能相混淆,以笼统意义上的社会保障的福利性质完全取代了养老保险的个人保险性质。加上政治、经济等其他偶然性因素的影响,政府出面设计了复杂的制度与程序,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个人本应承担的养老责任,但却扭曲了养老保险“个人保险”的本质,必然走向穷途。福利国家养老保险市场化改革和国家保障模式中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其实就是对这一“扭曲”的矫正。

二、养老保险的“私人物品”特征

公共物品是公共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理解和界定公共物品有两个重要概念: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严格符合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征的产品即纯公共物品。在现实中除纯公共物品外,更多的是准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同样具有非排他性特征和非竞争性特征,只是排他能力与非竞争性在程度上并非完全。由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地进行配置,对此类物品的需求使政府承担了提供甚至直接出面生产的责任。按照公共经济学的分析,公共物品的本质及其产生在于个体消费者对这类物品的偏好信息不完全而引起的外部性,政府介入和政府责任也由此成为可能。

可以用公共物品理论来分析养老保险,这时养老保险可以视为一种产品或劳务,是由不同的养老机制,如国家保险模式、投保资助模式、福利国家模式、自我保障模式等生产出来的。但我们可以看到其具有明显不同于一般意义公共物品的特征。

1.非排他性。在公共物品理论中,非排他性指由于技术上不可能、或者技术手段可能但经济成本上不可行(排他成本大于排他收益)而导致无法将不付费者排除出局。事实上,对养老保险这种物品而言,可以通过受保者的工作时间、缴费年限或者个人账户等手段将不愿承担投保费用而只想享受养老金的“搭便车者”区分出来,即从技术手段上,“排他”是可能的。从经济角度考虑,受保者缴费建立公共或个人账户以及缴费记录、工作时间记录、账户管理、账户基金的保值增值等,的确需要支付相当的费用,但一般来讲,这种因“排他”而产生的管理费用比起养老收益,要小得多,所以在成本上,“排他”是可行的。既然无论在技术手段上还是经济成本上,“排他”的目的都可以实现,那么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特征并不适用于养老保险。国家保险模式中的退休金、福利国家中的国民养老金在实际中确有非排他的特征,但这种“非排他”特征并非技术或经济上的原因,而是在于劳动者或社会成员的资格与权利,这种所谓的“社会公民权利”,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人为目的。显然,养老保险中所谓的“非排他特征”完全不同于一般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而是具有政治的、人为的特征。

2.非竞争性。在公共物品理论中,非竞争性指增加一个人的消费(直到“容量约束线”)不会导致任何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即对公共物品的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在于其物质基础即经济资源,最终取决于人类所创造的生产力生产出的剩余产品,这决定了养老保险资源与其他经济资源一样具有明显的稀缺性特征,并非像国防、灯塔类公共物品不具有消费上的稀缺性。“非竞争产生于产品的不可分割性”,而对于以养老基金为根本的养老保险金,并不具有不可分割性,相反,从理论上讲,可以在任何层次上对养老保险基金进行无限分割,如同对经济收入的分割一样。而且对一个养老计划,当增加任何单位的养老金支付或增加任何一个养老待遇领取者,都必然会增加养老计划的支出,即增加任一个单位的消费的边际成本必然大于零。即使在某些具有部分非竞争性的养老计划中,也具有极高的“拥挤度”,毕竟增加一个养老金受益者必然会相应减少养老基金的数量金额。随着世界范围的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抚养比结构变化,养老保险中的“拥挤度”只会更高,以至成为纯粹的“竞争性”。在这里,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几乎无从体现,养老保险的消费具有明显的竞争性。也有学者认为,现收现付制下,凡是符合条件的人都可以享受规定养老金,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但显然,这种所谓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决非公共物品理论中规范的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含义,而且严格讲公共物品还应有一个与此相关的特性:“平均成本递减”问(并不同于“规模效应”形成的平均成本的递减,而是由于该物品的公共性特征),即多一个单位的消费会降低平均成本,事实上养老保险并不具有这种特征,而且恰恰相反。

正如上述分析,当将养老保险视为一种产品或服务,并依据公共物品理论进行分析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养老保险本身并不具有非竞争性,而具有明显的竞争特征和稀缺性质;(2)养老保险并不具有公共物品所指的非排他性,其所具有的所谓“非排他性”并非公共物品理论所定义的技术原因或经济原因,而源于“某种社会公民权利”,具有政治的或社会的人为主观目的;(3)基于以上两点,养老保险并非灯塔类的公共物品,甚至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准公共物品,养老保险本身具有明显的“私人特征”,之所以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准公共物品,是基于社会的和主观目的的原因。

可以说,养老保险本身不同于一般公共物品,而是一种具有明显私人性质的公共物品。养老保险所具有的“公共性”的确为政府责任提供了依据,但其明显的“私人性”则内在地要求以个人责任的方式解决社会成员的养老问题。同时,养老保险的这种属性也使其走向市场化成为可能。在公共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分析中,养老保险被理所应当地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并以此为理论依据,论述政府介入养老领域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这种分析客观上强调和突出了养老保险中的政府责任,弱化以至否认了个人责任与市场机制在养老保险领域的基础作用,特别是正式的养老安排中制度性个人责任的基础作用。这与养老保险在本质上所具有的私人特征是不相符的。养老保险的私人属性要求个人必须承担相应责任,而不是弱化和否认。

三、养老保险责任

与制度性的养老保险相比,社会成员以个人责任方式满足对养老的需求可谓历史久远,在至今为止的绝大部分的人类生活时间里,社会成员的养老问题基本上都是由个人或者个人所在的家庭来解决的。个人承担自己的养老责任,是任何一个理性个人的自发意识和自发行为,并不需要外在力量的激励。这种理性的自发的养老责任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以个人为中心的自我规划、自我积累;以家庭为范围的家庭积累、代际养老。如果将前者称为直接的个人养老责任,那后者可以称为家庭养老责任。直接的个人养老责任的运作机制类似于莫迪利亚尼的“生命周期假说”,但直接的个人责任的实现是有条件的:要么依赖于对衣食住用等相当数量的生活消费晶的长时期的储存,要么依赖于一个完全的外部资本市场,从而使理性个人在劳动期或工作期积累的消费品或储蓄能够转化为非工作期的养老消费。可在人类社会相当长时期中,这两个条件都基本上不存在,或者存在的程度无法满足直接个人养老责任的正常运行之需要。为满足人们的养老需求,理性人将视野扩大到自己赖以生活与生产的家庭范围中,在不降低人们生活福利甚至可能增加总福利的前提下,以家庭养老责任替代直接个人的养老责任。一般认为,传统社会的养老功能主要是由家庭来承担的,相对于工业社会的养老制度安排而言,家庭没有或很少有政府或市场的干预,可以说是理性个人在面对养老需求时的自发的行为和安排,也正是如此,家庭养老被认为是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与直接的个人养老机制不同,家庭养老依赖于家庭内部的积累和代际养老,依赖于家庭范围内以血缘关系来保证的依次推进的代际之间的养老承诺,这种代际养老承诺通过社会道德不断强化,以是否有利于实现个人及家庭总福利最大化为推动力,而表现为家庭内部的“转移支付”。从制度变迁角度说,从直接的个人养老到家庭养老,“是一个典型的边际调整的(制度)变迁过程”,实质在于通过养老设计的变迁满足养老需求,改善生活总福利。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养老类似于现代养老保险制度中的现收现付制,都是通过代际养老代替个人对养老物品的储存和外生的资本市场。从责任角度分析,在家庭养老制度安排中,作为家庭成员的个人仍必须以自己的劳动贡献承担养老责任。按照贝克尔的家庭生产理论,家庭内部的劳动是存在分工的,其分工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就家庭养老而言,同样有着家庭内部的分工与交换,因此,家庭养老安排对直接个人养老的替代就会产生养老责任之间的交易成本。交易成本的存在会给养老安排变迁带来的福利改善产生负影响;同时,家庭所处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也将减少这种变迁带来的福利。于是,随着工业化及资本市场的发展,当家庭内部养老的交易成本变得大于个人从家庭以外的交换中(从责任角度,体现和包含着直接的个人养老责任)得到同样福利的成本时,这种来自于自发的个人理性的家庭养老就必然要让位于突破个体或家庭的养老制度了。

工业化的发展,使传统家庭赖以存在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家庭所承担的养老功能逐渐减弱,这种来自家庭内部与外部的不确定性,使维持家庭养老的交易成本不断上升,在家庭范围内实现养老责任逐渐不利于生活福利的改善。与此同时,工业化“创造了一种截然不同于农业社会的交易结构,就是市场”。由于外部交易市场的产生,家庭养老责任可能被通过家庭外部的交换进行的新的保险方式所取代。这种“交易结构”逐步发展完善走向成熟,就意味着一个“完全的外部资本市场”的逐步形成,这时实现个人养老责任的外部条件彰然若显,由个人承担相当的养老责任也就成为理论的必然和现实的要求了。外部交易市场相对较为成熟的西方发达国家,对于个人养老责任的重视和强调,已经从上世纪80年代英国和智利的改革演进成当今世界性养老保险私有化改革潮流。当然有一点不可否认:当养老责任由家庭走向市场机制时,这种由自发意识形成的家庭养老以及以个人为中心的直接的个人养老责任,并没有因为市场机制的出现而消失,而只是调整到一个较低的责任水平和责任范围。

工业化在创造了“交易市场”的同时,也创造了政府这一养老责任主体。当政府养老责任发展到能够干预养老制度的发育时,养老保险就被作为一种“公共产品”而生产出来了。在一个制度化的养老安排中,个人并没有因为政府等责任主体的形成而不再承担养老责任,相反,几乎所有的养老制度中都规定有个人所必须承担的“制度性

的养老责任”:或者必须提供规定年限的劳动贡献;或者缴纳必需的养老保险税(费);或者如同基金积累制中,个人不仅要为个人账户提供资金,而且必须依靠个人理性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保值增值。在一个正式养老制度中,政府责任与个人责任(制度性的)共同构成了正式的制度化的养老责任。

养老保险相关理论篇8

关键词:个人账户;养老保险

中图分类号:F84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1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建立,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不可忽视的作用。这种制度的选择,使我国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根本性转变。即养老保险由国家和单位全部包揽向国家、单位与个人共同分担转变,由“企业自保”向“社会互济”转变,由“单一尺度原则”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变,由“充分福利”向“基本保障”转变以及由“现收现付”向“部分积累”转变。个人账户是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参保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权益记录和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计算基本养老金的重要依据,涉及到每位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养老保险金的缴纳、个人账户储存额的结转、计息、支付、继承和退休费的计算,关系到基本养老保险的平衡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个人账户储存额直接决定基本养老金的计发,涉及到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因此,加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进一步夯实基础,切实提高数据质量,维护好广大参保人员切身利益尤为重要。

一、个人账户是制度创新的集中表现

基本养老制度提出一个重要原则,即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就整个社会经济运行而言,应当把追求效率放在优先地位,但为了防止两极分化,又必须注重社会公平,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按照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权力与义务相对应、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同时也完善了鼓励职工参保缴费激励约束机制。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一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前参加工作的人员,退休后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过渡系数为1.2%。个人账户养老金反映效率因素,也是统一制度新机制的集中体现。

对于个人账户制度所体现的效率机制,需要把个人账户的组成和支付两个环节联系起来认识,先看个人账户的构成,从2004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由于每个职工的工资收入是各不相同的,以不同的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基数,而以相同的比例确定个人账户,那么每个职工的个人账户中的金额自然各不相同:工资收入高的职工个人账户中的储存额就多,反之就少。再看个人账户的支付,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由于对相同年龄退休的职工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除数都是一样的,显然个人账户储存额多的职工,退休后个人账户养老金就高。反之就低。由此形成了一种内在的激励机制,促使职工更加勤奋地劳动。

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引入个人账户,又是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具体体现,劳动者只有履行了养老保险费用的义务,方有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权利,对职工来说不论他是在国有企业,还是在集体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也不论是在盈利企业,还是在亏损企业,只要按规定缴费,退休上是平等的,从而充分体现了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

二、规范个人账户支付条件和继承权

1.关于个人账户的支付条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明确规定:“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只用于职工养老,不得提前支取”。这两条规定是说职工必须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办理了退休手续,方可领取养老金。“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的规定,还包含另外一层意思,就是不论退休人员存活多少年,即使个人账户的储存额已经支付完了,国家也照样按标准发给包括个人养老金在内的全部基本养老金。这一规定是国家为保护职工的利益,切实保障其退休后基本生活而制定的。

2.关于个人账户的支付。按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办理的职工,其基本养老金中的基础养老金、过渡养老金等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个人账户养老金由个人账户支付。职工以后年度调整增加的养老金,按职工退休时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各占基本养老金的比例,分别从个人账户储存额和社会统筹基金中列支。职工退休后,其个人账户缴费情况停止记录,个人账户在月支付养老金(含以后年度调整增加的部分)后的余额部分继续计息。当年个人账户余额由上年末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减本年个人账户支付养老金总额与年利息组成。

3.关于个人账户的继承权。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明确规定“职工或退休人员死亡,个人账户中的个人缴费部分可以继承。”这一规定,明确了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费的属性。它虽是国家法令强制缴纳的,但仍具有个人所有权,只是由社会保险机构代为保管,延期到退休后支付。职工在职死亡时,其继承额为其死亡时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中的个人缴费部分本息;离退休人员死亡时,其个人账户中尚有余额时,其中的个人缴费部分可一次性支付给死者生前指定的受益人或者法定继承人。

三、加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保险意识。养老保险牵涉到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应该利用各种宣传传媒介绍有关养老保险方面的法规政策,广泛深入地宣传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意义和内容,使得人人都关心养老保险,人人都懂得养老保险,提高养老保险账户的自我管理意识。

2.规范管理业务,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提高工作效率。科学准确地划分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记入、结转、修改、支付和结算等业务,制定各自的业务规范对养老保险欠缴、缓缴、补缴的单位和个人,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记入、计息和结转要严格按规定执行。

养老保险相关理论篇9

“统账结合”模式是在充分结合现收现付制以及积累制优点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以解决养老金支付缺口大、人口老龄化加剧等问题。由于制度漏洞、经济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统账结合模式在公平和效率、风险控制、增值保值目标实现等方面出现许多问题。公共选择理论是用经济学观点看政治学过程和社会公共政策问题的有效工具,基于公共选择理论对基本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模式进行审视和研究,对于探讨问题产生根源、完善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公共选择理论;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措施

一、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模式概述

(一)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模式及其制度概述

在实行统账结合模式之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存在制度波动性大、不重视基金积累、缺乏长期的制度建设和规划等问题,在经济不稳定情况下容易出现管理危机和资金困难的情况。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借鉴吸收了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关经验,以统账结合模式为主要内容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逐渐拉开。统账结合模式有效规避了单纯依靠现收现付制以及完全积累制的缺陷和不足,在满足当下社会养老金足额支付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剧,实现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公平和效率结合的目标。

(二)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模式主要特征

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模式具有以下特征:统账结合在制度层面上实现了公平和效率的结合,国际上社会保障制度及其改革的经验不能完全照搬,必须和我国的实际国情相符合,在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城乡发展存在一定差异、社会保障体系相对不完善的情况下建立覆盖范围广、稳定性强、整体协调的养老金制度,必须注重效率和公平的统一、责任和权利的统一、国家利益的公民利益的统一,而统账结合模式通过以国家强制性制度为保障、以利益诱导和利益激励为驱动形成了立足基本国情、满足当下需要、实现长远利益的模式构建。

二、公共选择理论基本理论框架

(一)公共选择理论框架

和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类似,公共选择理论也离不开一些基本的假设,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是将经济学分析工具扩展到社会政治学的前提和基础,在经济人假设前提下,政府也是由许多主观上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组成,同时具有实现这一目标的能力。公共选择理论将政府行为的出发点归结于自身利益的追求和实现,因此在公共决策过程中,公众利益不一定能够完全体现,由此也导致了公共决策在施行过程中的“政府失灵”问题。同时针对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公共选择理论通过“集体主义”观点建立对政府行为进行管理和约束的概念,通过监督和权利限制使政府追求自身利益的程度达到最小,把“政府失灵”的程度降到最低。

(二)公共选择理论分析方法

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框架体现的是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论意义,是在“经济人”等基本假设前提下对政治行为及其改善方法、公共政策等进行研究的理论前提。公共选择理论分析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实现公共政策的公平与效率以及政府行为的有效管理,公共选择理论为社会领域公共政策制定和完善提供了一系列的方法论引导,对改善政府职能、提升政策的效率、协调公共物品供需情况等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在这个分析框架下,我们根据公共政策在实际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探寻在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层面的本质原因,并在公共选择理论提供的方法论引导下,从公平、效率、合理性等方面提供一定的改善措施和思路。基本养老金制度是涉及公众利益的一项基本制度,其制度设计在理论上是相对成熟的,但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公共选择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经济人”假设、“政府失灵”、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等不同的观点和视角,也为我们为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等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公共选择理论视角看养老保险统账结合发展现状

(一)“经济人”假设下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效率问题

公共选择理论下“经济人”假设直接指出了政府公共政策效率比较低下的原因:参与政治活动的政府机构都是由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组成,利益的权衡和利益的博弈成为政府机构行政活动以及决策活动的附加标准。养老保险统账结合管理模式一般采用各地政府委托社保经办机构进行分散管理的方法,社保经办机构按照当地政府以及管理制度的要求准备充足的基本养老保险公共产品,但是这种供给目标的设置以及效率管理难以通过具体的标准量化,度量标准的缺失难以形成对效率管理的约束。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必须耗费经济成本以及时间成本对公共产品市场进行充分的调查,以提升基本养老保险管理系统的监管和协调水平。但是这种方式往往要产生比较大的成本效应,管理机构在利益权衡下通常选择低效运行方式,可见,高效率目标下的巨大信息成本和信息沟通成本通常使养老保险统账结合公共政策产生低效以及无效的结果,而“经济人”假设下改善政府低效的有效措施是加强制度控制和外部约束,提升权责协调性和统一性,但是在政治学意义上,这本身代表着一定的风险,而低效情况下资源的耗费就是风险成本。

(二)“政府失灵”下养老保险统账结合风险问题

公共选择理论下,政府的存在和发挥作用是一切政治问题分析的基本前提,但是政府在进行相关的决策活动和行政活动中同样也按照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行事的标准,在政治交易的过程中,由于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相互复杂的作用,各种矛盾和不协调因素就会阻碍政策目标的实现。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模式的风险是多个方面的,其中最为主要的是筹资风险和投资风险。在筹资风险中,养老保险制度参与的每一个主体都会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基本的考虑面,尤其是在当前政治体制下,许多地方政府在养老金管理制度设计方面追求短期利益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养老金征缴率在各种利益集团博弈和利益权衡下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增大了养老保险的筹资风险。在投资风险方面,长期以来,政府在养老保险投资管理环节产生很多方面的问题,阻碍了养老金保值增值目标的实现,养老金面临贬值和损失的安全性风险,从侧面说明了“政府失灵”对于养老金投资管理产生的影响。政府机构和市场相比,在市场信息灵敏度、风险控制和投资收益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弱势,单纯依靠政府机构实现基本养老金保值增值目标难度相对较大,暴露了政府在社会公众资源管理和统筹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个人主义”下基本养老保险统账结合制度问题

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是公共选择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设,无论是市场条件下的经济活动还是政治领域中的决策活动,个人利益的满足都是基本而又重要的标准,因此在涉及公众利益的公共决策方面,个人主义的出现往往使公众利益产生一定的遗漏或者疏忽,同时“个人主义”理论框架为我们提供了“集体主义”审视的角度,集体主义强调公众在决策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在制度运行过程中的多方面监管。从统账结合模式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统账结合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隐含了新旧制度交替下的养老债务问题,完善的养老金制度要实现收入再分配和个人账户储蓄两个基本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可以利用多个制度进行协调,却不能单纯依靠统账结合模式全部兼容,因此,在统账结合模式实行的过程中必然出现两个功能属性的利益博弈,阻碍实际效果的发挥。政府在进行制度设计时,必然要面对和解决隐性负债的问题,而通过代际转移将这种“债务”进行消除的过程中又会带来道德风险和逆向激励问题,使个人账户的功能存在一定的局限。

四、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模式完善措施

(一)“经济人”假设视角下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模式的效率设计

“经济人”理论提供了“经济人”管理的新思维方式,在进行公共决策时,如果要提升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就必须对“经济人”施加一定的制度约束和外部限制,同时这些约束和限制必须在“经济人”可以承受和认可的范围内。因此,在“经济人”假设视角下,提升养老保险的管理效率必须对地方政府权力进行约束,打破传统的分散式管理方法,力求实行省级及省级以上统筹级次,但是其前提是要对各地情况有足够的了解和把握。分散式管理模式下,地方政府在短期利益的诱导以及权衡信息沟通成本下,往往不能提供足够的基本养老保险公共产品供应,造成资源短缺和管理效率低下,同时地方政府在面临预算约束时,又会倾向于把基本养老资金划入补充预算的范围内,以一定的成本提供给其他的公共产品,从而基本养老保险公共产品的供应量就会大大下降甚至不足,降低了基本养老保险的管理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所以在“经济人”假设的视角下,提升养老保险管理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最有效的方法是摆脱传统的地方政府分散管理模式,加强省级统筹和协调管理的力度和水平,提升管理效率。

(二)“政府失灵”视角下有效控制基本养老保险统账结合风险措施

“政府失灵”折射出的是政府在公共决策和社会公共管理中的职能问题,关于这一方面,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公共管理的效率是可以提升的,政府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必须将权力进行下放或者通过相关的制度体系进行约束,在进行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时,必须让尽可能多的受到政策影响的人参与进来。单纯地依靠政府机构对养老保险金进行管理在经济波动以及不稳定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贬值、损失的情况,为了有效地应对社会老龄化加剧带来的养老金支付难题,实现养老金管理的保值增值目标,采用市场化的投资管理方法是有必要的,能够有效克服政府机构对市场信息不灵敏以及投资渠道有限的弊端。

(三)“个人主义”视角下完善基本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模式制度设计

公共选择理论中的“个人主义”认为政治领域中的行为和过程是在个人利益最大化基础上实现的,尽管个人主义对集体利益并不完全否定,但是在公共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个人主义”仍然会带来一些问题。因此,在养老保险管理的制度层面,必须通过有力的政策和制度约束来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规范养老保险统筹管理的各个环节,我国在养老保险统账结合制度尤其是统账结合的配套制度建设方面不尽完善,其法律约束力、各级政府的行为规范标准、监督体系建设方面等存在诸多不足。在“个人主义”视角下,养老保险统账结合存在效率和风险管理等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对各级政府以及基本养老保险管理机构权力以及利益约束不足,必须通过强有力的制度建设、完善的立法程序对各方管理行为进行有效规范和限制,提升我国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模式制度设计的水平。

五、结束语

本文基于公共选择理论中的“经济人”假设、“个人主义”以及“政府失灵”等观点对当前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模式进行了几个角度的审视,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个改进建议,希望对提升我国养老保险管理水平有所帮助。

作者:焦津强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参考文献:

养老保险相关理论篇10

一、农民工概述

1、农民工。对于“农民工”,中国社科院张雨林教授在1984年首次提出这一概念,随后被大量引用,并且又不断延伸出很多称谓,如城市边缘人、产业工人、城市外来人口、外来务工者等等。综合现有研究,本文将农民工界定为,户籍不在城镇、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

2、农民工分化。对农民工的分化,有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为农民工群体的内部分层。他们把农民工在经济收入、生活方式和政治地位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作为分化的依据。朱力按照农民工对城市的适应程度,将其区分为三个“隐性”的次群体,即滞留型、摇摆型和回归型的农民工。不同的农民工对城市化存在着明显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认知态度及政策需求。纵观目前多种分类,笔者比较赞同朱力的划分方式。本文把农民工区分为留城和返乡两种,划分依据是农民工的工作和留城意愿。受雇农民在城市工作签订合同一年以上(包括一年),或无雇主雇佣的进城农民从事个体经营或自谋职业大于等于一年,且打算一直留在城市,则为留城型,除此之外,则将其划分为返乡型。下文的农民工养老模式也是以此为依据进行探讨的。

二、研究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意义

1、研究农民工养老保险的现实意义。我国首部宪法明确规定:“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虽然宪法开宗明义规定了人年老后有获得救助的权利,但是并不是所有劳动者都能享受得到。长期以来,我国养老保障十分不公平,农民及农民工养老基本没有保障,城镇居民需自己缴纳部分,体制内人员养老则是国家全包,这种附加身份限定的养老保障制度,有悖于宪法精神。80年代后农民及农民工自费养老,公务员养老国家全包。农民工的养老制度不健全,实施起来更缺乏可操作性。这就为我们研究农民工养老保险提供了现实意义。

2、研究农民工养老保险的理论意义。从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看,经济学理论当中的消费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世代交替理论属于消费理论的社会保障观之一。阿拉斯、萨缪尔森和戴蒙德等人创立了世代交替模型,在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主要分析社会保险和资本积累的关系。这一理论将人的自然生命分为三个阶段:儿童、成年和老年。理论的前提是假设一个人只有在成年阶段才工作,即有收入,则个人在工作期内的收入必须分成三部分:一是当期自身消费;二是老年退休后的消费;三是抚养下一代。同时,世代交替模型又将个人生存分为两期,第一期是储蓄和消费;第二期则是将全部财产消费掉,取得其一生的效用最大化。由此,消费就不只是单个人的问题,而是涉及对整个社会财富的消费、家庭、个人未来作出最优安排的问题,即“黄金律”稳定状态。人类是靠世代交替而组成的生命运动,一个国家或社会应该以什么方式,把当前创造的多大规模的财富用于老年以后的消费,或者把劳动者创造的社会财富的多少比例转移给退休一代用于养老及各项开支以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才是最优的?如果按黄金分割律的意义,应把社会或个人创造的财富的三分之一用于养老或其他福利开支。依据此理论我们在计算农民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额度时也应该实行国家、集体和个人各自负担三分之一的策略,这样才能使国家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农民工养老得到切实保障,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现有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1、确定基本要素及参数的依据和标准不统一。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能看到必要技术参数的大体框架,但并不清楚各地依据什么确定这些参数,如何确定标准。这引起了对同一个参数,往往出现很多种标准的情况。在缴费基数和缴费率方面,北京以本市上年度职工最低工资为缴费基数,上海则以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深圳和天津以农民工实际工资为缴费基数。缴费比例各地有自己的规定,因为缴费比例的确定和当地的养老负担、养老金的平衡有关,因而在养老负担轻的地方,其缴费比例就低一些,如特区深圳,在养老负担重的地方,其缴费比例就要重一些,如北京和天津。在领取养老金的条件和方式上,某些地方规定农民工和城镇职工领取条件相同,但附加了一些地方性规定,比如深圳。大部分地方农民工养老金的领取条件与城镇职工不一样。有些规定实际上与农民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相违背。

2、农民工得到的利益不多。尽管按照统筹部分的处理办法可以看出,城市农民工对个人账户拥有所有权,并且可以转移、退还和继承,然而企业缴费的绝大部分进入了统筹部分,比如在北京市有关规定中,企业缴费比例为20%,其中15%~18%进入统筹部分,进入个人账户的仅有4%左右。按照条例规定,农民工只能在达到领取养老金的条件后,按月或一次性领取按一定计算方法得出的数值,否则就不予发放,也不能跨统筹区转移。因此,统筹部分具有属地性,只有在统筹区内有效,出了统筹区就得不到承认。虽然近几年,国家正在朝跨省区统筹、全国统筹方向迈进,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还需要各方面积极努力才能实现目标。

3、按照现行养老保险政策,用人单位和农民工本人操作起来有很多不便。养老保险条例一般都规定不能提前支取养老金。如北京的养老保险条例第10条规定,“农民工个人账户存储额,只有在本人达到养老年龄时,才能支取”;第12条规定,“农民工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养老年龄,方能领取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暂按享受一次性养老待遇处理”。因此,流动性强的季节性农民工领取养老金很不方便,领取养老金的路费甚至可能大于领取的费用。

4、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与一项社会保障制度是否能够顺利建立起来并运行有极大关系。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相比,政府除规则之外承担的责任较少。这就使得农民工养老保险更类似原来在农村推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政策运行机制比较松散,体现在政策制定和管理机制两方面,也没有建立相关的政策支持系统。

四、完善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1、分类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结合笔者在第一部分对农民工的“留城”和“返乡”两种分类,对于“留城”类,应当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模式,使其与城市居民享受一样的养老待遇,这将有助于推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针对各省确定基本要素及参数的依据和标准不统一、农民工领取养老金不方便、在全国统筹未完全实现情况下,我们应该采用跨地区计算农民工养老保险金的方法。为什么不纳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这是因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养老保险体系一体化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必然发展趋势。四川的农民工综合养老保险的成功实践以及将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合并的发展过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对于“返乡”类,应建立农村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积累模式与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模式结合模式。

2、跨地区计算农民工养老保险金方法。根据欧盟规定,必须累加计算劳动者在不同成员国工作时的参保缴费时间,劳动者在本国的全部参保缴费时间应为各国将计算得出的总时间,将计算出的相应养老金待遇,乘以这位劳动者在本国实际参保缴费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得出实际应支付的养老金,分别向本人发放。下面举例说明,假设一个人全部的工作及履行养老保险义务时间有40%在法国,30%在英国,还有30%在德国。那么,他将有权按假设他终身在法国工作所能获得的全部养老金数额的40%从法国领取养老金,同时按假设他终身在英国工作所应获得的全部养老金数额的30%从英国领取养老金,并按假设他终身在德国工作所应获得的全部养老金数额的30%从德国领取养老金。结合我国实际,为了解决“留城”类农民工流动性强的问题,我们应该借鉴欧盟的“跨地区计算”方法,保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不变,在不转移统筹基金的前提下,按各参保地规定分段计发。

在劳动者按法定年龄退休后,应该将他所有参保工作地的缴费时间进行累加得到总缴费年限,各地均将该总年限视为劳动者在本地区的全部参保缴费时间,根据当地标准计算出相应的养老金待遇,再乘以劳动者在该地实际参保缴费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得出实际应支付的养老金,分别委托相关金融机构发放,互不干扰汇入同一账户。(注:假设条件:农民工参加工作年龄18岁,48岁退休,因此工作总年限设置成30;农民工先后在a、B、C三地工作,根据农民工年轻时流动性强的特点,农民工在a地待的时间最短即8年,在最后归属地C地工作时间最长为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