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劳动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56:49

技校劳动教育篇1

【关键词】校外劳动与技术教育;新思路;微课程

以动手实践为主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以其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特点,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目前,许多学校及校外教育机构,由于受师资、场地、经费等条件的限制,劳技教育无法正常开展,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笔者结合校外教育具有自愿性、灵活性、民主性、体验性、以学习者为中心等特点,本着“手脑合用,学做合一,发展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教学理念,努力在校外劳技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媒介等方面进行创新与改革,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在创造中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学员和家长的认可。

一、课程资源“新”,充分激发学习兴趣

(一)在实践中总结开发劳动技术教育新课程资源的途径

1.注意总结经验,从学生喜爱感兴趣的知识内容、技能项目、活动材料和活动方式中,加以遴选、充实、扩展。活动中心劳技课程也要“与时俱进”,在保留优秀传统的同时引进时尚元素,这样才能让劳技课成为学生的最爱。

2.为学习活动提供可自主操作的学具及材料。在准备材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材料丰富性。二是安全性。三是价廉物美。

3.开辟和建设劳技学习活动的场地。

(二)创建了教案・学案一体化的《校外劳动与技术教育微课程资源包》

当前,校外劳动与技术教育领域普遍存在没有规范的教材、缺乏可借鉴经验等现象。校外劳技教学活动,存在较大随意性和盲目性。西夏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发的《校外劳动与技术教育微课程资源包》既不同于学校教科书,又不同于社会教辅资料,它是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探索方法、摸索规律、总结特点、创新路子,开发出的校外劳动与技术教育微课程教材・学材。

1.《校外劳动与技术教育微课程资源包》是基于“微”概念的学习方式而界定。“微”概念在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和研究由来已久,美国斯坦福大学在1963年就推出的一种新型的师资训练方法――微型教学(microteaching),又译小型教学、微格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就体现出“班级人数少、上课时间短和教学内容短小”的特征。基于“微”概念的青少年学习方式是针对常规正式学习“大板块、多容量、集体性和程序性”的特征,结合校外教育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试图建立的一种非正式的“小版块、少容量、个性化和灵动性”的学习方式。其内涵体现为:化微型、易参与、扬个性、求灵动。

2.本学期主要创建了《我的布娃娃》系列缝纫课程、《诱人的蛋糕――不织布手作艺术》系列手作课程、《巧手纸艺》等富有童趣的劳技与教育微课程资源。这些微课程突出了以下特点:(1)学习内容的模块化。整个劳技学习内容被分解成许多小的学习模块,这些学习模块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同时又是相互独立的“知识块”。教师选择适合于开展“微”学习内容,设计课程框架,分解课程单元,编写微型课程模块,形成即能相互联系,又能单独开展学习的“微”概念学习内容。(2)以图代文,以图为主,图文并茂。教材中图示操作技术过程,图旁说明文字简练易懂,学生可以通过自笔者探究,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制作的过程。(3)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内容大都是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需要的技术,学生愿意学,家长也认可。(4)所选课程内容具有一定趣味性和较高审美性,能够唤起青少年对技术学习的需要。(5)教案・学案一体化。教师制作“微教案”,有利于把握重点,精讲精练,学生使用“微学案”,有利于巩固技术要点,使劳技能力得到递进式发展。

二、教学形式“新”,提升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能力

校外劳动与技术教育课堂和学校教育班级授课制有所区别,它面对的是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年龄的学生,教学组织形式以复式教学为主。在同一节劳技课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了解劳动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就需要在劳技课堂的教学形式上有所创新,提升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能力,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做,做中思,从而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

(一)讲解示范,突出“精”

教师在劳动技术课堂教学中讲授知识及操作方法语言要精确,演示要规范,求做到动作准确、协调、熟练、优美,使学生一开始就对操作标准有一个准确、深刻的印象,示范时可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动作的难易不同,分别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整体示范法:将全套动作按顺序作规范、熟练、完整地示范。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操作技能的全过程,以及各局部动作之间的衔接。

2.分解示范法:对较为复杂的操作,由于信息量较大,应把复杂的整体连续动作合理地分解为若干局部动作,然后逐一示范。

3.区分示范法:在操作技术中,有些操作十分相似,为了甄别,需要进行区别示范。在区别示范教学中突出差异部分的示范。是采用边讲解边示范,还是先讲解后示范或先示范后讲解,这些需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二)教学形式“活”,体现多层次性

1.教材编排形式“活”体现多层次性。教师选择适合于开展“微”学习内容,设计课程框架,分解课程单元,编写微型课程模块,并以活页微课的形式出现,形成即能相互联系,又能单独开展学习的“微”概念学习内容。不同年龄和不同学习进度的学生使用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喜好自主选择“知识块”,并搭配出最适合自己的“微教材”,从而达到让每一个学生都体会成功的目的。

2.课时组织灵活。以“劳技微课程”为基础,可将劳动操作技能训练形成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多层次序列。这个序列既适用于同龄学生有层次地系统学习,又适用于不同年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教师可以灵活组织教学课时,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结构,在同一单元的教学中灵活搭配出适合学生能力教学内容并设置教学课时,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

3.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因学生认知水平、个性特点、年龄差异等因素,要根据不同类型或是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找准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因人定标,因材施教,灵活处理。如年龄较小的学生参与制作课时,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动手操作宜同步进行,即教师指导一步,学生动手制作一步;对于具备一定动手能力的学生,可先由教师整体介绍制作方法,再由学生动手制作。还可根据内容的繁简和学生的能力采用“扶”“放”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通过激发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玩中观察、比较与改进,达到劳技制作人人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目的。

三、教学媒介“新”,使课堂内外有机联系

“教学媒介”(teachingmedium,一译教学媒体)一词,最初仅仅是指美国60年代出现的教学机器。现在,它泛指“任何用来传播知识的通讯手段”,在此,笔者结合校外教育的特点,提出一种适合校外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全新“教学媒介”--校外劳技教育电子微课程及网络共享平台。

教师将整个劳技学习内容分解成许多小的学习模块(如劳技操作中最详细的步骤图、制作要点、小技巧等)制作成电子微课程,并将这些课程资源通过网络平台与学习者共享。学生可以借助电子课程(无条件的可提供纸质)将课内还没有完全消化的内容在课后进一步理解掌握。学生回到家后可利用电子平台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遇到问题也可通过邮箱和QQ等形式与老师、同学交流,把没有解决的问题深化在课外,为下节课的正常学习打下基础。也可以与他人进行协作和交流,主动探索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使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更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只有把适应校外教育特点的新理念融进课堂教学,才能让劳技课因新内容、新方法、新形式而变得精彩,真正起到以劳辅德、以劳增智、以劳益美、以劳健体、以劳促创新的作用。劳技教育也一定能成为孩子们终身受益的一种学习内容。

参考文献:

[1]高洪.《现代校外教育论》.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2]李可夫、王爽.《微型课程的概念界定》.《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5期.

[3]汤芹.《善用多媒体课件,让劳技课堂充满活力》.《综合实践――劳动技术教育》,2009年第06期.

技校劳动教育篇2

(江苏省南京市百家湖中学,211100)

摘要:国外劳动与技术教育具有政府重视程度高、课程目标转向基本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和保障体系完备等特点。从实践效果来看,当前我国劳动与技术教育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和课程实施等层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国外的经验对我国技术教育发展有如下启示:提高对劳动与技术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建立有利于劳动与技术教育发展的管理体制,加强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建设,积极开发和利用家庭、社会课程资源,切实加强劳动与技术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等。

关键词:国外劳动与技术教育启示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重要措施,重视和加强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之一,因此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发展问题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研究课题。在这方面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可以为我国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一、国外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特点

(一)政府高度重视劳动与技术教育

为了提升教育质量,保持教育领先地位,很多国家采取有力政策支持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发展。德国除有专门的《义务教育法》外,还因地制宜地制定了配套的法规,以保障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开展。如1964年德国

教育委员会提出《文化部部长联席会议建议》,将引进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对主体中学进行改革的核心内容,同时明确指出:“把学生引入当今劳动世界富有成效的做法只能是伴随着解释和思考的亲身实践。因此,劳动技术教学是涉及不同事实领域的、基本的且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它应该具有自身独立的形式,而不是其他课的附属。”德国法律还规定:孩子在6~10岁要帮助父母洗餐具,给全家人擦皮鞋;14~16岁要擦汽车和去菜园翻地;16~18岁要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间大扫除。1989年,澳大利亚教育理事会通过《霍巴特宣言》,提出了澳大利亚教育的十大目标,其中有四大目标涉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如“教育要反映国家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向学生传授能最大限度地适应未来工作与生活的技能;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向学生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的基础;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和操作计算机的技能,了解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作用,掌握技术;提供适当的职业教育和关于劳动领域的知识,包括对劳动在社会中的性质及其地位的认识”。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瑞典堪称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典范,该国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学校不进行职业教育,但作为普通教育重要内容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则受到高度重视。议会规定,基础学校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普通教育的内容之一,与文化基础课处于同等地位。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重视科技和教育,不断推进技术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二战后,提出了“技术立国”的口号,到了现代又提出了“科技创新立国”的口号。各国重视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情况,还反映在国家教育方针的制定上。如新加坡和韩国在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中,提出力求使每个学生德、智、体、技兼备,获得全面发展。由于法律法规的约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在小学、初中或高中阶段设置劳动与技术课程,劳动与技术教育也正逐步成为各国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目标转向基本技术教育

对于如何确立适应时代要求的劳动与技术课程目标,当前世界各国几乎趋于一致:主张从单纯的“学科中心”转向兼顾社会需要、学科体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基本技术教育。例如,澳大利亚重视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在1983年颁发了“参与和平等计划”建议,把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从学校转入工作生活。德国把劳动与技术教育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人的全面素质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除了教育学生了解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和掌握某项生产技能外,还十分注意教育学生了解现代生产活动的过程,并使他们了解劳动与环境生态保护、劳动与社会关系。日本尾随美、苏、英等发达国家,不单关注少数拨尖人才的培养,而且对普通技术工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把以近代技术为基础的机械生产技术,作为普通教育中技术教育的中心内容,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劳动工具和劳动技术的能力。从1981年至1982年,法国让中学生在55000多个企业实习班中接受培训,取得的基本经验是:青少年接受普通教育的时间越长,基础越好,插入专业教育的时机也就越成熟。劳动与技术课程目标的这种变化,隐含着学校对学生不再强调“技术合理性”,而是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反映了社会对教育的影响和对人才的要求。

(三)教学改革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突飞猛进的时代变化构成了学生的生活背景,同时也要求各国劳动与技术教育作出积极的反应,通过教学改革引导、帮助学生获得驾驭个人和职业生活的能力。

第一,注意提高教学内容的技术含量。如德国对技术、环保和经济的一体性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设置了专门的学习主题,如能源、原料和全球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等。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从小学起至中学开设“工艺”必修课。从1999年开始,在教学计划中又增加了“劳动培训”和“制图课”。法国从1985年开始在中小学开设“科学与技术”必修课,把“现代技术”纳入中小学的学习范畴。

第二,教学方式方法多元化。如德国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基本教学模式是行为引导教学,其基本理念与“探究性学习”“问题解决式学习”“实践性学习”或“项目学习”等是相通的。在澳大利亚,教师在教学时通常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运用讨论、辩论、讲座、角色扮演、调查研究、游戏、模拟、社会访问、现场参观、设计情境等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第三,教学活动社会化。在美国、法国、德国、瑞典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除课堂教学外,学校还坚持开放式办学,通过安排个别和集体活动,让学生接触劳动世界,获得不同劳动领域、工作环境和职业的感性认识,为他们以后接受职业教育或选择职业奠定基础。

此外,各国在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还十分注重创新教育。如俄罗斯规定小学生从2年级开始,每年要完成一项设计计划,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英国从小学至初中开设“设计与技术”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美国创造教育学家奥斯本提出的“大脑激荡法”则被引入全美学校教学计划之中。

(四)建立健全劳动与技术教育保障体系

在实践过程中,各国尤其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保障体系的构建,这主要包括劳动与技术教学条件的改善和劳动与技术课程师资的培养两个方面。

对于教学条件的改善,绝大多数国家积极致力于实验、实习场所的建设。例如,德国中小学建有配置水平与理、化、生实验室相仿的金工、木工、电子电工、营养与烹饪、塑料加工等劳动与技术专用教室。以金工专用教室为例,除常规的车、钳、刨、磨、铣床外,还配备了许多专用机床,甚至先进的数控机床等。英国中小学的劳动与技术专用教室如同工厂的车间,台钳、机床、电钻等工具设备一应俱全。澳大利亚各学校建立了木工工场、金工工场,有的州还开辟了标准化流动工场和劳动与技术教育中心。

有关师资的培养,早在1902年,澳大利亚就在师范院校开设了劳动与技术教师在职进修课程,培养了一大批手工和家政课教师。德国大部分联邦州的劳动与技术教师是由高等院校直接培养出来的,他们通常在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同时还要学习另一个专业,在四年常规学习毕业后,还要进行为期两年的教育实习,才有资格参加国家教师考试(相当于硕士水平)。不仅如此,德国还是一个重视在职劳动与技术教师的培训、进修的国家,如各州不仅设有专门的网络化教师培训机构,而且培训形式多样,方法也比较灵活。瑞典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师大多由高等师范专门培养,学生必须获得“手工艺师傅证书”或其他资格证书,并具有2~7年的实际经验,才可从教。除职前培训外,瑞典和德国一样,教师在职培训也是很普遍的。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待遇方面,瑞典小学教师起点工资是工人平均工资的120%,最高工资是工人平均工资的148.%;高中教师起点工资是工人平均工资的158%,最高工资是工人平均工资的193%,几乎是工人工资的两倍。由于劳动与技术教师队伍稳定,教师积极性高,保证了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质量。

二、我国劳动与技术教育面临的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劳动与技术教育起步较晚。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新课程的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面临的矛盾也集中凸显出来。

(一)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的问题

教育行政部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制定自上而下保障劳动与技术课程常态实施的各项政策,如没有研制或出台地方性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实施方案;二是缺乏地方实施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师政策,如教师评价、职称评定、教师工作量计算等细则;三是缺乏制定对学校劳动与技术课程执行情况的监督评价机制;四是缺乏有序开发劳动与技术课程资源的管理制度等。

(二)来自学校的问题

学校层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1)不能通过制度的建设保证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实施;(2)劳动与技术课时严重被挤占;(3)劳动与技术教师的配备与安排不够合理,随意性比较大;(4)对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内容、活动类型等缺乏整体规划;(5)缺乏必要的实践场地(专业教室)和校外教学场所;(6)没有足够的经费保证劳动与技术教师的学习、深造;(7)缺乏整体研究、协同教学的氛围。

(三)来自教师的问题

教师方面的问题主要有:(1)少数教师平时疏于学习、研究,导致对劳动与技术教育作用和意义认识的偏差;(2)部分教师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专业水平欠缺,动手能力差,对教学工作常常显得力不从心;(3)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工作时间长,很多教师有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感。

(四)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首先,劳动与技术课程内容开发的简单化和非科学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缺乏较为完整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基础理论体系;二是缺乏可以帮助学生规划个人生活道路的教学内容;三是校本课程内容庞杂、混乱,缺乏前瞻性,未能充分体现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其次,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技能的训练与习得,常常以讲授、示范为主,这样既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思想的萌发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再次,课堂教学评价多以诊断性评价为主,而且评定的指标、内容不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国外劳动与技术教育对我国的启示通过分析我国劳动与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经验,我们得出以下启示:

(一)提高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认识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是其他各种教育成效在实践中的集中体现,同时它又影响着其他各种教育的发展。但这种理念还没有形成社会共识,因此相关媒体应加强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宣传报道,使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教师、家长以及社会相关人士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独特价值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了解劳动与技术课程的理念、目标和内容。特别是在学校层面,通过宣传,要使校长充分认识到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基本途径,从而发挥其在课程改革中的领导作用。

(二)建立有利于劳动与技术教育发展的管理体制

要使劳动与技术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尽快建立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其他部门配合的管理体制,做到行政上有人抓,业务上有人管,课程上有人教,使行政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教研培训、教育科研形成系统。尤其是要根据新课程改革和地方经济发展实际的需求,改变目前中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设置上的门类多、科目杂、不规范状况,开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并做好两者之间的衔接工作。建议必修课程以统编教材为主,选修课程以地方教材为主,但无论哪种教材都应由国家主管部门拟定统一标准,经审核批准后方可使用。学校要根据劳动与技术教学的特点,搞好教学常规的布置与检查,包括调整和安排教师的工作、制定教学计划和课外活动计划等,提高劳动与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三)加强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建设

地方政府和各有关方面要切实遵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要求:“积极为学校进行劳动与技术教育提供场所和条件。”各中小学校要逐步建立具有一定数量、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的劳动与技术专用教室或实习基地,建立与教学项目相配套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在农村地区,要通过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开展及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逐步将学校办成为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培养基地、农林科学技术的推广基地和农林优良品种的繁育基地,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带动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积极开发和利用家庭、社会课程资源

家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学校要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协调工作,让家长部分地承担起对学生进行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任务。如自我服务劳动、基本的家务劳动、烹饪、家用电器的使用与保养、常见的种养技术等,都可以通过家长的指导、督促来完成。社会是学生实践的大课堂,学校要密切与街道、社区、农村村组联系,多为学生提供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

(五)加强劳动与技术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除了设备、场地等条件外,建设一支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质量较高、数量充足、项目齐全、相对稳定的劳动与技术课程师资队伍,是提高劳动与技术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一要重视培养、培训教师,二要留得住教师。主要措施有:(1)从现有教职工中精心挑选热爱劳动与技术教育、动手实践能力强,又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教师担任劳动与技术教师;(2)从工厂、企业、乡村农技站(点)以及种养专业户、能工巧匠中选聘兼职劳动与技术教师;(3)选用农林工科院校毕业生从事劳动与技术教学工作;(4)强化现有劳动与技术教师的业务学习和日常教研活动;(5)在职称评定、荣誉称号申报等方面,适当对劳动与技术教师实行倾斜政策,鼓励他们长期从事这一教学工作;(6)建议师范院校开设劳动与技术教育专业,从根本上解决劳动与技术教师的来源问题。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2]白月桥.课程变革概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3]欧用生.课程发展的基本原理[m].台湾:复文出版社,1985

技校劳动教育篇3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现代生产;现代教育;“教劳结合”

在资本主义以前的“最初的社会形态”,人类的劳动分工是十分粗浅的、笼统的,教育基本上是与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的。到了近代以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形态为典型的“第二大(社会)形态”阶段,机器大工业取代了工场手工业,人类劳动的体力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分裂、对立达到了顶点,人被视为完全不需要具备任何专门技艺的工具,人手的灵巧被机器的精确所代替,他只需被动地伺候机器的运转,在资本眼里,人仅仅是大机器工业中的一个活部件。马克思说道:“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再次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生死攸关的问题。

自欧洲第二次产业革命以来,学校教育又开始被要求与社会生产力发展联系在一起,与改良生产工具、提高生产效率联系在一起,与人们的生产劳动和谋生、糊口联系在一起。产业革命的发展,要求学校教育突破古代学校教育对原始社会广义职业教育的异化,创造一种新形式的教育——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这成为近代学校教育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www.133229.com因此,职业教育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既是现代生产的客观规律,也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首先,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以机器大工业生产的技术为基础。欧洲产业革命以后,社会生产以机器生产形式代替了手工业的生产形式,社会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而所有以往的生产方式的技术基础本质上是保守的。”它使单个人的生产经验和技能作为微不足道的附属品而消失,而使人类世代所积累的生产经验,整个社会所创造的经验,即间接经验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进行生产劳动,劳动者再也不能仅仅凭借个人直接在生产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而主要依靠间接经验。因此,通过专门的学校教育和训练,授以劳动者各种间接经验,就成了维护和发展社会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手段。现代国家和有为政府就必须重视与生产技术、生产效率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

其次,近代大机器生产和学校职业教育是同社会分工细化、专门技能技巧深化以及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产业革命以后,现代生产体系和技术分工基本形成,并在社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现代生产中的创造发明和技术革新不断出现,促进了技术革命,于是就对劳动者的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劳动者应该掌握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具有符合社会规范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熟悉机器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技术。这同时也就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学校教育必须同现代生产活动相结合,传授生产中需要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技巧,培养适应现代工业生产性质的操作型、技能型的实用人才。这就说明,现代职业教育是现代社会分工和大工业生产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大工业生产生死攸关的问题。

职业教育打破了古代社会以来学校教育仅服务于统治阶级治国治民需要的局限,使教育重新回归于本初状态,即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为人类的生存繁衍服务。同时它也冲破了正规学校和全日制学校的时间和空间,直接为社会生产服务。就当时的职业教育具体形式来说,主要有两种:一是18世纪末出现的技术工人讲习所(mechanicsinstitutes),如1799年,在格拉斯哥大学生产科学仪器的工厂中开设的科学和数学夜校讲习班,对象是技术工人;二是政府强力推进建立的各种职业技术学校,如法国大革命时期国民议会批准开办的公共工程中心学校(1794)、综合技术学校(1795,即后来著名的巴黎理工学校)、德国虔信派牧师开设的“实科学校”(1708、1747)等。但马克思并不推崇这两种形式的职业教育,而是从工厂教育的实践中发现了未来教育的方向,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历史上最早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人是托马斯·莫尔,他在《乌托邦》一书中阐述了教育与农业、手工业劳动结合的思想。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约翰·贝勒斯在《关于创办一所一切有用的手工业和农业的劳动学院的建议》中提出建立“劳动学校”的想法,首次明确提出教育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主张。18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劳动是儿童教育和发展最重要的条件,适当的体力劳动能够促进人的智慧和道德发展。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主张并进行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试验。

在19世纪初的英国,工厂生产中使用童工是普遍现象,童工每天劳动时间长达14—16小时,其体力、智力及道德备受摧残。1800年1月,29岁的欧文从岳父大卫·戴尔手里接任苏格兰新拉纳克纺织厂经理一职,由于受到法国唯物主义者关于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学说的影响,他在自己的工厂中实施了“通过改变环境来塑造人的性格,从而达到社会改良的目的”的改革计划。他将每天劳动时问缩短为10小时半,在历史上第一次为工人子女开办公共学前教育机构,为6~10岁的儿童开办初等学校,为11~17岁的童工开办夜校,教授适合儿童年龄并且对未来生活有用的知识。1816年1月,欧文将他的工厂教育机构命名为“性格陶冶馆”。

由于欧文的示范作用,加上其他社会有识之士的支持,最重要的是在工人阶级的斗争下,英国议会先后三次通过工厂法,规定若干保护童工的措施,并附有童工教育条款。例如,《1802年工厂法》规定,工厂主应对童工进行读、写、算的教育;《1833年工厂法》规定,纺织厂14岁以下童工每天必须接受2小时的义务教育;《1844年工厂法》规定,8~13岁童工每周须在学校学习6个半天或3天,否则不得受雇。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时,十分敏锐地注意到了劳动力再生产问题,他发现工厂教育制度中实践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也是改造旧教育、促使人全面协调发展的唯一途径。马克思的基本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创造了人,同时,人的个性、才能和世界观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

二是马克思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基础上,揭示了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劳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指出生产劳动同教育的早期结合,必然发展为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劳动的结合。

三是马克思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建立在现代大工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上。他们通过对现代工业生产的考察和研究,指出了现代工业生产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创造了物质条件。提出了客观的需求。

四是马克思直接批判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等人的关于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优秀思想成果,确立了科学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并且通过批判资产阶级的工厂教育制度,从《工厂法》中看到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萌芽。

马克思十分推崇欧文在自己工厂中的教育实践活动。他在《资本论》中说道:“正如我们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可以详细看到的那样,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我们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一,它的基本原意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马克思是从现代大工业生产的客观发展规律中预见到了未来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现代工业使男女儿童和少年来参加社会生产这个伟大事业,是一种进步的、健康的、合理的趋势,虽然这种趋势在资本的统治下遭到了可怕的歪曲。”

第二,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劳动主要是指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为基础的物质生产劳动,亦即现代工业性质的生产劳动;所说的教育是家庭以外的教育,主要是指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匹配的学校形态教育。因此,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建立在机器大工业生产基础上的现代生产与现代教育的结合。

第三,马克思所说的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包括有多方面的内容,不仅包括科学知识同生产劳动结合,也包括智育、体育、技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马克思专门指出,技术教育与培训“要以生产各个过程的一般原理为内容,并同时使儿童和少年学会各种行业基本工具的实际运用与操作。”

在以现代机器大工业生产为基础的学校形态职业教育出现之前,职业与教育是分离的:从事谋生糊口的职业劳动者一生一世都没有机会进学校学习,而从事传道授业的教育活动者也是一生一世都远离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论基础,颠覆了之前以家庭劳动和工场手工业为基础的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它第一次使职业教育建立在以社会化大工业生产和新的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既可以使学校教育获得社会实践的基础,使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提高教育质量,又可以使生产劳动受到科学原理和智力活动的指导,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从根本上说是指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之间的互相作用问题。现代生产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现代生产使教育在体系结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使教育第一次在革命性的生产方式基础上有了完整的体系,既“劳心”又“劳力”,并不断向前发展,最终合二为一。但是,中国的学校教育十分强调治“学”的正统观念,长期以培养治国的“接班人”为目的。不屑培养治“事”的“建设者”,所以,职业教育的地位十分尴尬,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居于边缘位置。

21世纪以来,职业教育对提高生产力,对发展经济的作用,以及对人的劳动能力发展的作用,都得到各个国家的一致认可,都认为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马克思这句话的重点是强调教育的作用,强调现代教育是现代生产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那么,职业教育对现代生产都有哪些作用呢?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职业教育起着传递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重要作用。科学是一种一般社会生产力,是一种没有物化的生产力。把科学物化在生产中就可以变为直接生产力。这种物化表现为两种形式:其一是把科学变为生产技术,物化在生产工具中,改革工具,革新技术;其二是把科学知识传授给劳动者,使劳动者具有生产技术和能力,提高智力水平。职业教育是实施这两种物化的重要措施,是这种物化的最有效的形式。在现代职业教育中,人类长期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是经过有目的的选择、提炼和概括传授给学生的。同时,学生的学习又是在教师科学传授方法引导下进行的,因此具有较高的效率。这对于现代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通过现代教育所传授的某些部门的自然科学知识,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于生产中,转化为生产的一个条件,在生产中发挥作用,各种职业技术教育和短期训练在这方面的作用更为显著。另一方面,现代学校教育还起着促进科学知识的联系、积累和发展,从而促进社会一般生产力的发展的作用。如各类学校所传授的自然科学知识方面的学科,都不是某一历史时代的产物,而是人类社会整个历史过程的知识结晶。在这一积累和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次,职业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和造就具有知识技能劳动力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直接参加了劳动力的训练和培养过程,不仅要为社会生产培养有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劳动后备大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和造就从事脑力劳动的专门人才,即工程师、科学家和各种技术人员等。这些人将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物质生产的重要劳动力。马克思有一句重要的话:“充分发展起来的个人自身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里说的“反作用”,主要是指人通过学校教育,从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到训练成专门劳动力的过程。人通过教育过程的培养和训练,就会使自身充分发展起来,具有较高水平的劳动能力。

技校劳动教育篇4

一、主要目标

1.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全县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良好劳动习惯和积极劳动态度的形成,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形成统筹资源,课程完善,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目标,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基本原则

2.坚持思想引领。中小学劳动教育既要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劳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3.坚持系统整合。要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正确观念。

4.坚持体验为先。要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坚持适当适度。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三、关键环节

6.落实相关课程。要根据国家规定,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用技术课程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渠道,开足开好。要明确并保证劳动教育课时,义务教育阶段三到九年级在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安排劳动与技术教育课,高中阶段执行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课时可视情况相对集中。、两个实践基地要充分发挥学校劳动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各校要以两个基地的劳动教育为依托,结合实际在地方和学校课程中加强劳动教育,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课程。在德育、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在其他学科也应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

7.开展校内劳动。要在学校日常支行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树木或农作物,让班级、学生认领绿植或“责任田”,予以精心呵护,有条件的学校可适当开展养殖项目,幼儿园创建种植角和养殖角。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进行手工制作、电器维修、班务整理、室内装饰、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劳技展演,提高劳动意识。

8.组织校外劳动。要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学前、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充分利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综合实践基地和其他社会资源,结合研学旅行、环境保护、团队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城乡学生交流,组织学生学工学农。城镇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农村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在农忙时节组织学生帮助家长进行适当的农业生产劳动。

9.鼓励家务劳动。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学校应安排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要密切家校联系,转变家长对孩子参与劳动的观念,使他们懂得劳动在孩子学习、生活和未来长远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和作用,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四、完善保障

10.加强统筹协调。校长是学校劳动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要统筹安排,确保劳动教育的时间、师资、经费、场地、设备等落实到位。学校要成立领导机构,加强校内统筹,既要发挥班主任、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也要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的作用。要发挥家长学校加强校外协调,积极借助家庭、社会力量,共同关心支持劳动教育。

11.加强师资建设。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评先、骨干教师培养等方面,对劳动教育教师同等对待,要广开渠道、开门办学,聘请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加强对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组织劳动教育教研活动,开展教学竞赛,促进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化,不断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

技校劳动教育篇5

关键词城市重点中学劳技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三个面向”

***

劳动技术教育课是中学的必修课。劳技课的课时从初一到高三,每周不得少于2节,总课时量是中学课程中最多的学科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年2月13日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劳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逐步做到制度化、系列化。社会各方面要积极为学校进行劳动教育提供场所和条件。”中央把劳技教育提高到这样的高度,充分说明了劳技教育的重要性。

武汉六中是一所省重点中学,它承担了国家教委、武汉市教委“八五”重点科研项目“城市重点中学劳技教育的模式和方法”的研究。在劳技教学和科研中,武汉六中根据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国家教委一系列的指示精神,加大了对劳技教育的投入,迅速地将劳技教育列入教学计划,逐步做到了制度化、系列化,生动活泼的劳技教育局面已经形成。劳技教育已通过区、市、省三级评估,学校已成为区、市、省劳技教育的一面红旗,成为示范的榜样。科研项目的研究,也进展很快,1994年5月7日,国家教委“八五”重点科研项目武汉片现场会在武汉六中召开。会上,武汉六中抓劳技科研的经验,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充分肯定。

在进行劳技教学和科研中,武汉六中考虑到与一般中学相同的方面,即共性,也考虑到城市重点中学与一般中学不同的方面,即个性,从共性和个性的结合上,来思考问题,深入研究,大胆探索,并取得了可喜成果。现仅就城市重点中学劳技教育应办出的特色,即劳技教育的方向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结合多年实践,谈谈一些认识。

一、劳技教育的方向性

重点中学劳技教育要把握好方向,要对劳技教育有一个清醒的正确的认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为了提高人才素质,出好人才,就必须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就必须贯彻“三个面向”的根本原则,就必须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特色。从世界的大格局来看,各国的激烈竞争,如经济竞争、技术竞争等,归根结蒂是人才的竞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非常重视劳技教育,课时量比我们还多。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是我们办学的方向,也是劳技教育应坚持的方向。

在劳技教育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好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把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劳动知识的传授、劳动技能的培养结合起来,贯串于劳动教育的全过程。这是全面提高人才素质必须做到的。

城市重点中学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向高等院校输送人才。因此,在劳技课程的设置上,尽量做到能与高等学校的教学挂钩。我们开设了微机、制图、英文打字、无线电维修等课程。学生到大学后,在这些方面能很快适应大学的学习。

城市重点中学学生的自控、自理能力差,从小在父母身边长大,多数属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裕。而到大学后,要进行独立生活,一切都要靠自己。有些学生进大学后,很不适应,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开设了缝纫、机械维修、手工制作、摄影等课程,提高学生自控、自理的能力,提高他们自我服务的能力。学生一旦离开了父母,能很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这对人才的成长造就了好的自身条件。好多大学来校反映,武汉六中的学生到大学后,独立生活能力强!

马克思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的人的唯一方法。”在劳技课的教学中,我们注意劳技与别的学科的互相结合,互相渗透,互相作用。无疑,这样做,不但别的学科促进了劳技课的教学,而且,劳技课也促进了别的学科的教学。这对全面提高各科教学质量,使各学科和谐发展,提高重点中学学生的全面素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劳技教育的实践性

实践性是指将知识变为能力。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是劳技教学中很重要的原则,更是城市重点中学劳技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

劳技教学既要传授理论知识,又要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做到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来掌握劳动技能。在结合的方式上,根据不同的教材和客观条件,大体分为3种:一种是先讲理论,后进行实践;第二种是边讲理论,边实践;第三种是先实践,后讲理论。无论采用那种结合方式,都应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目的。只有这样,劳技课才是真正的劳技课,知识掌握得牢,记得熟,用得活。

为加强劳技教育的实践性,学校要提供专用教室和实习基地。

武汉六中现已建设好9间专用教室,有微机室、缝纫裁剪室、制图室、英文打字室、无线电室、电工维修室、摄影室、机械修理室、手工制作室,配齐了这些室内的专用设备,每室的设备可以同时供30人使用。上课时,学校把一个班分成两个部分,分别在两个教室上课。第二次上课,交换教室。这样,保证了每一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际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些专用教室,下午课外活动时向学生开放,让学生自己操作,做到熟能生巧。

武汉六中还建立了两个校内劳技教育基地,一是校办企业工业生产实习基地,主要从事仪器仪表的生产,让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实习;另一个校内实习基地是校园,校园有4个花园,1个温室,4个苗圃,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园林、花卉的实习。

武汉六中还建立了5个校外劳动实习基地,即雷达兵学院,阳逻电厂,逻洲石油化工,蒙德集团公司,石桥村。学生到这些基地主要学习现代国防知识、电力知识、石油化工知识、粮油加工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现代农业知识,从不同的侧面了解各类知识的概况,从而达到认识社会,为国民经济服务的目的。

由于贯彻了劳技教育实践性的原则,学生成绩显著提高,学生劳技课学期考试及格率高于95%,学生毕业时的及格率高于95%。每年市、区对我校劳技教学的检查,均为全面合格。区里来学校对学生进行技术考核,对所学技术能正确操作的学生,高于95%。

由于加强了实践,学生对外比赛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从1990年到1994年,武汉六中学生参加武汉市微机比赛,获一等奖8名,二等奖11名,三等奖7名,列全市第一;1994年微机比赛,武汉六中学生获市一等奖4名,从第1名到第4名都是六中学生,二等奖2名,三等奖1名,段炼同学获省微机比赛第3名;1991年学生手工制作和收音机作品参加全市展览,获奖学生有10人之多,1991年武汉六中获无线电三城市比赛的第3名,高二学生,都能装响6管收音机;1992年高二、高三学生参加区无线电、识图制图比赛,获奖学生12人,俞刚获武汉市一等奖。

段炼同学曾协助老师编软件,自制多种防病毒软件,并在计算机杂志上发表了3篇电脑方面的文章;俞刚同学研制的电流过载保护器获得专利。

实践证明,城市重点中学的学生要学好劳技课,就必须加强实践,这对培养学生的技能素质,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三、劳技教育的开放性

开放性是指劳技教育不能只封闭在学校中,在书本上学,而要突破办学的围墙,在开放的动态中办学,以学校为基点,充分向广阔的社会领域辐射与吸呐,充分利用家庭、社会潜在的教育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劳技教育网络,对学生进行劳技教育。

执行劳技教育开放性原则,武汉六中采用的方法是走出去,请进来,面向社会,为现代化服务。

武汉六中建立了现代国防工业、现代民用工业、现代石油化工工业、现代粮油加工工业和现代农业的校外实习基地,定期地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去实习,长知识,开眼界。每次实习回校后,学生们感慨万千,认为每实习一次,胜读10年书。武汉六中到岳阳、红安、三峡等地调查,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结合摄影课,开展摄影竞赛。返校后,学生写的调查报告很有质量,摄影作品很有水平,有的已在报上发表。武汉六中还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科技馆、武汉机场、汉口车站、武汉港等现代工程参观,让学生看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明确自己肩负责任的重大,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公益劳动,为社会服务。

武汉六中把在生产和科研第一线富有经验的水平高的工程师、专家、厂长、经理、村长请进来,作为校外兼职教师,给学生上课、讲报告,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学生反映,听他们的课,感到有味,能从实践和理论结合的高度去理解问题,好懂。还把市内校外的劳技教师请进来,利用学校的设备条件,培训劳技教师,带动了全市的劳技教学,成为全市的龙头学校。先后给劳技教师办了缝纫培训班,万用表培训班。市、区内的一些教研活动,很多在武汉六中开展。还利用自己的设备,为社会服务,如利用微机设备,为校外培训微机人才;利用照相设备,为校外人员服务。这样,既为社会培训了人才,又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逐步达到以劳养劳的目的。

学生在开放式办学中,能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学习社会中完善自己,进而达到为社会服务的目的,克服了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作法。这对于重点中学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只有在开放性的办学中,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四、劳技教育的发展性

社会在前进,科技在迅猛发展,作为服务于经济建设,服务于现代化的教育,也在迅猛发展。随着经济的增长,教育的投入也愈来愈大,教育的现代化程度也愈来愈高。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不断更新,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劳技教育也是如此。从劳技教育本身来讲,也有一个起步和不断发展的过程,这就是劳技教育的发展性。

劳技课是开的一门新课,万事开头难。实习基地、专用教室、教学设备等,都有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种种阻力,的确很难。但贵在起步,只要迈出了第一步,就可以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开始,武汉六中没有专用教室,就在一个破旧的房子内,一个钳台,几件简单的工具,上自行车维修课;让学生带一点针线、碎布、上手工制作课;把学校的照明线路拆下来的一些不要的零件,拿来上电工课……就这样迈开了第一步。

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先后建设起了9个专用教室,将劳技课排入了课表,按国家教委规定标准开齐了课程,开足了课时,逐步实现了劳技教学的正规化、系列化,并建立了一整套考核和评估制度,建设了两个校内实习基地(仪器仪表,园林花卉),建立了微机课外活动小组和其他课外兴趣小组,着力提高学生的技能。

遵循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的原则,教育应该和现代化接轨,和国际接轨,和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接轨,构建达到国际教育水准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校体制。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思想、文化、艺术、社交、技能、心理、身体等素质高,敢想敢干,能说会做,能唱会跳,能写会画,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会交际的一代新人。

技校劳动教育篇6

关键词:教育孩子学会劳动

劳动创造世界,这是人们早已认识的一个真理。因此,在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教孩子学会劳动,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它理应成为我们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

但是,一个时期以来,不少学校严重忽视劳动教育的状况,却不能不令人忧虑。

首先,一些学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缺少正确的认识。在一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很少甚至没有进行“劳动光荣”“劳动创造世界”这类常识的教育,国家教委早已列入中小学教学计划的小学劳动课、中学劳动技术课,在相当一部分学校没有按照有关要求认真开设,有些学校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参观一下,或者“春游”“秋游”一番,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一些学校虽然在课表上也标明了这些课程,但仅仅是为了应付各种检查的虚设课程,实际上有的改成上文化课,有的则变成了学生完成各种繁重作业的自习课。

其次,由于一些学校忽视劳动教育,再加上家庭教育和社会传媒的错误导向,致使一些学生在思想认识上鄙视劳动和普通劳动者的观念日益蔓延。很多调查已经表明,中小学生中立志要当工人、农民的人数只占很小的比例,而大多数人一心要成名成家,却不愿意从事一些脏活累活,不甘当一名普通劳动者。

正是因为一部分中小学生缺少劳动锻炼的机会,他们不仅在品德意志上表现出许多弱点和缺陷,而且缺乏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一旦走上社会以后,他们面对各种各样的现实生活,往往因为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技能准备而一时无所适从,难以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为了扭转这种状况,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摒弃教育观念中一些错误和陈旧的东西,充分认识在学校进行劳动教育的重大和深远意义,当前特别要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对学生进行做普通劳动者的教育。

马克思曾经说过:“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起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因此,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劳动教育,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把教育过程与生产劳动实践结合起来,促进理论联系实际,接触工农群众,了解实际生活,培养劳动者的思想感情和道德品质,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这些道理本来应当为大家所接受和在实际工作中得以贯彻。但是,由于教育指导思想的不端正,特别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全面应付考试”“一切为了升学”成为了少数学校的工作中心,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就成为了可有可无以至被遗忘的事情,因此也就出现了前面提到的一些违反教育规律的现象。

要解决这个问题,至关重要的是要从根本上明确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和目的。我们的教育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我们的教育过程与生产劳动实践相脱离,我们的年轻一代就无法了解理想社会的建立要靠一代又一代人的辛勤劳动,就不可能具备战胜未来生活上各种困难的意志和品格,就难以肩负起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同志当年要自己刚从苏联学习归来的儿子自带粮食和种子到农村去参加劳动,其目的就是要孩子补上生产劳动这一课。我们也必须以对祖国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教孩子逐步学会劳动。

我们还应当看到,我们国家是一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足2000美元的发展中国家,学校培养的学生不可能个个上大学,不可能全部去做轻松的技术工作,而必须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走向社会去从事一些体力劳动。如果我们的学校不能培养学生从事这种劳动所具有的思想、身体和技能,大家都不屑于或不能够从事体力劳动,我们的国家将怎么可能进步与发展呢?所以,从我们的国情出发,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而当前加强进行做普通劳动者的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要教孩子学会劳动,除了思想认识的端正和重视之外,我们一定要使有关方面的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必须把劳动技术课和劳动课列入中小学的必修课,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保证足够的课时,创造必要的条件,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开设劳动课、劳动技术课的情况要进行认真的了解、调查,并及时提出改进、完善的意见,以保证学校进行劳动教育的这条主渠道的作用整整得到发挥。

技校劳动教育篇7

作者简介:陈保荣(1968-),女,河南南阳人,文学硕士,天津职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创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的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与实践”(主持人:董刚;项目编号DJa100316);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互动机制研究”(主持人:陈保荣;项目编号GZYJH2011008)。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2-0019-04

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历经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成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2011年底,全国共有高职(专科)院校1280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数2409所的一半还多,职业院校全日制在校生约700万人,占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的三分之一。30多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了成千上万名毕业生,为国家输送了大量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他们遍布在我国各行各业的企事业单位,不仅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也得到社会认同,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生力军。

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市场是高职教育发展最直接的动力。我国的高职教育由于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最初的办学定位是“自费走读、不包分配、择优录用、短期学制”,这种定位与当时的市场经济发育程度比较接近,一开始就得到市场的认同和欢迎。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教育不仅得到市场经济的认同,而且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2004年6月17-19日,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七部门联合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会议并讲话,陈至立在讲话中强调: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加快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逐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部部长周济也在会上发表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主旨讲话。会议要求,职业教育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应当完成三个转变:一是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二是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三是从以专业学科为本位向以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转变。可见我国的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劳动力市场与高职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

(一)高职教育针对企业生产管理一线进行人才培养促进劳动力市场发展

1.高职教育培养出多种类的劳动力,满足市场对劳动力的不同需求。人类在原始社会就开始了劳动分工,原始社会“采集经济”时期,每天天亮后,劳动群体在首领的安排下,年轻力壮的若干男人们去狩猎或渔捞;妇女、青少年、中年等,去采摘植物食物;老弱者留在住处看护幼儿、火堆,或在附近捡取烧柴、搓绳子、砸击制做石器、用兽皮连接成“袋子”或“兜子”;派有经验的人员四处觅寻哪里存在食物资源[1]。这是原始社会的劳动者从事工作内容不同所引起的分工。由于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分工在原有基础上又有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区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其分工越来越细,逐步变为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是超越一个经济单位的社会范围的生产分工,包括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工业等部门的一般分工以及把这些大的部门再分为重工业、轻工业、种植业、畜牧业等产业或行业的特殊分工。这种分工劳动的岗位,职业特性越来越强,于是出现了对劳动力的不同需要,出现了交换劳动力的现象,随着大量的、不同类型的劳动力交换,逐步形成劳动力市场,为各种生产活动提供劳动力。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一目标定位使高职院校培养的多种类劳动力在满足市场对劳动力规格不同需求方面,有着不可小看的作用。

技校劳动教育篇8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

[作者简介]张慧霞(1978-),女,河南新郑人,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社会政策和教育社会学。(北京100029)

[课题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课题“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的子课题之一“中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制度改革趋势研究”(课题负责人:李继延,项目编号:aJa11000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0-0009-03

从世界各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历史来看,有两点特征在各国都普遍存在。一是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二是政府对整个职业教育起着重要作用。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同志指出,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就是校企合作,没有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是不成功的。在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研究我国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机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校企合作机制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1.校企合作机制的一般内涵。校企合作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过程中,学校进入到企业生产内部,走产教研一体化的发展道路,表现为职业学校和企业的“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方式大致包括企业直接办学、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等。校企合作的最终结果表现为:学校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为企业生产和科研服务;企业为学校提供师资和培训环境等资源,提供学校培养人才的条件。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校企合作本是一种双赢甚至多赢的体制机制。但在不同的国家和社会环境中,校企合作机制的发展呈现不同的特征。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校企合作机制越发达完善,职业教育办得就越好。职业教育办得好的国家,该国的生产率就高。生产率高的国家,集约型经济增长就快,企业利润和国民收入也相应增长。这些增长反过来又推动企业规模发展壮大,带动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增长,推动校企合作机制发展,最终又推动该国的职业教育向前发展。

从近代职业教育发展历史来看,发达国家一般都拥有发达的职业教育,都建立了完善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企业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①相对而言,我国企业尚未充分融入学校职业教育过程中。尽管如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也积累了一些校企合作的经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校企合作机制。

2.校企合作机制的影响因素。影响校企合作机制的因素主要有:产业结构分布、劳动力市场结构和职业教育管理制度,三者共同构成了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机制的环境。

技校劳动教育篇9

关键词:职业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156(2014)ol-019-03

当前,中原经济区正积极探索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之路,亟待农村劳动力转移并融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来。职业教育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发挥优势,提升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积极打造成为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人力支撑平台。

一、劳动力转移和职业教育的内涵

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含义如下:第一,劳动者人力资本由体力型向技能化和专业化的转移;第二,劳动者劳动目标的转移,劳动者摆脱传统的劳动观念,不再将赚钱作为劳动的唯一目标,开始将自我实现、安全感、社会保障等作为考察和选择工作类型的因素;第三,劳动者地域流动。据2010年中国社科院《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显示,自2003年以来,农村外出劳动力的总量持续增加,劳动力外出就业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劳动力实现就业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在《中华职业教育者宣言》中提出:“职业教育是用教育方法,使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与乐趣,同时尽其对群体之义务。”职业教育的目的则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定义:职业教育是为引导学生掌握某一特定的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用技能、专门知识而设计的教育。职业教育相比其他教育类型而言,具有社会性、应用性、实践性、灵活性的鲜明特征。

二、职业教育对当前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意义

1提高农民素质,缓解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当前,河南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农业现代化程度提高,将有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据河南省人社厅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河南省有7000多万农村人口,4700多万农村劳动力,富余劳动力3200多万人,数量庞大,其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重较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巨大。如果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由于他们大多受教育程度低,技能欠缺,就业能力差,无法与城市群体处于同一就业竞争地位,将长期处于隐性失业状态,必将造成进城务工农民生活贫困,致使城乡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阻碍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步伐。因此,应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作用,挖掘农村劳动者的潜力,增加其人力资本,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

2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舒尔茨通过对贫困国家经济发展的考察和研究得出结论,土地本身并不是使人贫困的主要因素,而人的能力和素质却是决定贫富的关键。他还指出,美国国民收入的五分之一来自物力资本即财产,而五分之四来自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高于物质资本的根本原因是教育,通过教育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形成和积累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起关键作用。劳动者劳动收益率与其受教育的性质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其中受过专业教育,尤其是受过职业教育(含培训)的劳动者收益率更高,职业教育能够促进进城务工农民人力资本化,使其增加技能,参与到产业集聚区建设中来,真正获得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提高,将缩小城乡差距,有效提升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和内涵。

三、河南职业教育的现状

1职业教育规模逐渐扩大。近年来,政府对于职业教育的支持和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河南各类职业教育稳步发展,在办学效益、学校数量、在校生人数等方面有较大提高。截至2011年年底,职业教育在校生突破200万人,规模居全国第一。同时,河南省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积极整合教育资源,推动职业学校布局和结构的调整。截至2011年年底,全省中职学校由1163所减至874所,校均在校生规模由1613人提高到2166人。同时,河南省新建了建筑、化工、机电、护理等一批高职院校,高职院校增至71所,在校生规模由44.73万人增加到74.13万人。

2职业教育的专业特色逐步形成。河南省在全省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中,整体布局,对部分条件较好的中等职业学校进行重点建设,改善其办学条件,培育具有特色的示范性职业教育。教育资源最为集中的郑州市不断整合已有资源,建立起以“旅游文化”、“制造业”、“经济金融”、“现代农业深加工”为特色的四类职业教育中心。

3职业教育水平逐渐提升。近年来,河南职业院校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实践技能,职业教育水平逐渐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不断上升。毕业生就业率是衡量职业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的重要内容。2011年,河南省首次建立了125名职业教育教学专家组成的师资团队,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

四、当前河南职业教育在推进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面临的难题

1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有待提升。河南是农业大省,教育资源较少,整体教育水平较低,职业教育发展也较缓慢。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在基层一线工作,人数众多,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较低,社会普遍轻视职业教育,同时也质疑职业教育的实力和水平。地方政府也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的巨大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没有把职业教育当成所有受教育者尤其是农村劳动力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不重视对于职业教育的宣传、规划和引导,致使职业教育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需求。

2职业教育经费不足,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缺乏保障。融资问题是制约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对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且运用不合理,阻碍了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充分发挥作用。随着学校招生数量的增加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的校舍、硬件设施和办学设备已跟不上教育教学的需求,严重阻碍了学校持续发展壮大。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主要是靠财政拨款和学校自筹,但目前财政拨款普遍不足,职业教育的学费水平也普遍偏低,许多农村贫困学生缴纳学费也很困难,某些学校的学费还要上缴部分到财政进行统筹,使得学校的资金来源远远低于教育成本。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专项培训经费,由于管理渠道不畅通,有些经费在下拨时,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截留,使得这些经费往往不能真正用于职业学校,挫伤了学校的积极性。

3职业教育定位缺乏特色,职业教育内容不适应当前农民需求。目前,河南职业教育普遍存在定位不明确的问题,开设的专业往往依托学校现有何种专业教师或是市场目前何种专业人才紧缺,而不是根据未来的市场需求。虽然职业学校在名称上各有特色,但随着社会对于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开设的专业越来越宽泛,专业口径越来越扩大。往往是公共课、基础课、通识教育比重过大,而专业的、能力性的、技术性的科目比重过小。一些职业院校受某些经济利益的驱使,在专业设置上无论自身条件具备与否,对热门专业一哄而上。由于学校没有准确的方向定位,最后培养的学生找不准就业方向,学生似乎什么都懂,其实什么都不精。针对河南大规模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现状,职业教育培训内容与农民需求未能充分契合。一方面,农民迫切需要提高驾驭现代农业的知识和技能,外出务工农民迫切需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大多职业学校“等米下锅”,农林类的职业学校更是如此。职业学校教育内容脱离农民实际需求,难以为农村学员带来很好的就业出路。

4“双师型”教师缺乏。在目前河南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学校与社会、教学与实践、学习与技术分离的现象仍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职业院校在教师队伍方面具有专长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数量不足且比例失调,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较为紧缺。职业教育既然是为劳动力的职业发展进行职前教育或在岗培训,那么,职业学校的专任教师就应当紧密联系社会实际,能及时把行业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规范、新工艺等引进课堂。但是当前职业学校教师由于时间、精力与条件等方面的制约,进入行业企业工作现场实地考察了解的机会相对较少,往往形成教学与专业实践相脱离的局面,制约了学生专业学习的实践性与职业性。而且职业院校教师的培训主要集中在教育系统内部,有时借助一些综合性大学,很少有企业人士参与,难以体现职业教育重实践、重职业性的特点,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进程与实效。

五、河南职业教育支撑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1政府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扶持力度。公共教育经费对于职业教育的更多投入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目前,河南中等职业教育财政预算内拨款比普通高中的预算内财政拨款低,高职教育的财政预算内投入也大大低于普通本科,而通常国际上的一贯标准是职业教育的成本比普通教育高3倍。从2012年起,河南省财政设立了奖励引导专项资金,在全省重点支持100所左右示范职业院校和200所左右特色职业院校的建设。同时,对于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贡献较大的一些办学质量高、信誉好、有发展特色的职业院校,政府应给予更多资助或其他政策支持,可以运用贴息、补助等方式,引导社会、银行、企业资金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投入,加强职业学校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对于职业教育支持农村劳动力培训的专项资金,政府应加强监管,保证资金落实到位。

2职业院校应更新观念,增强为农村劳动力服务的意识。首先,职业院校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农村劳动力在河南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增强为农民工服务的意识,在思想上不仅要给农村劳动力以公平对待的态度,更应加大对农村劳动力教育精力的投入。其次,职业院校要以深化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强化市场竞争意识,创新办学指导思想,从行政推动转向市场拉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找准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的结合点,大力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制度创新。再次,职业院校应强化为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优势,与企业、行业合作办学,加强实践环节,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发挥作用。

3职业教育的定位和专业内容要符合农民工与企业的实际需要。职业院校应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面临的农村劳动力开发和利用的有利时机,合理调整办学定位,积极开展农民工教育和培训,培养市场需求的技能型紧缺人才,提升职业教育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支撑作用。首先,专业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要以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需求为导向,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遵循劳动力的认知变化发展规律,做到科学合理。其次,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要体现特色。职业院校要善于开发自身的潜在优势,整合各种资源,在针对农村劳动力教育的专业特色上做文章,形成核心优势。再次,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要量力而行。职业院校应充分考虑和体现农村劳动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从专业师资、教学实训设施、教学资料、培训经费等方面衡量自身是否达到开设和实施某专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切忌不顾现实条件而盲目开设专业的短期化行为。

技校劳动教育篇10

关键词:劳技课;创新;劳动意识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028-01

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通过劳动,人类从盘错交织的古树走向陆地,从愚昧无知的远古走向文明。人类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步劳动史。劳动创造了历史,劳动改变了世界。而如今社会的发展,无论的政治,经济,文化都要靠知识,人才去创造它。而这一切终究要依靠劳动来实现。

按照传统的劳动分类理论,劳动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大类。在当今教育形式的影响下,很多人认为,脑力劳动的教育远远胜于体力劳动,在很多学校,很多劳技课被取消了。学生没有机会和时间去实践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去体验劳动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艰辛。有的学生学习成绩有优秀,但是连基本的生活技能没有,甚至连打扫自己的房间,打扫教室都不会。培养21世纪的优秀人才,不光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实际动手的能力也应该加强。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的名字原来是取作陶知行。他觉得应该有丰富的知识,才有可能去实践。但是后来的经历让他知道,原来只有亲自的去实践劳动才会知道书本上更多的没有的知识,于是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为了陶行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只有重新认识到劳动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才能健康成长。

一、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意识

劳动让人类靠爬行的猿类进化成了双脚走路的人类,并且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使得人类有了延续和发展。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不仅要培养大批怀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而且要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让千千万万拥有较强动手和服务能力的人才进入劳动大军。要使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更多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而且要补上服务的短板。还要求,要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作用,形成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用改革的办法推进职业教育,使社会更多力量都能进入职业教育,政府可以采取购买服务等多种办法,让社会各方兴办职业教育。在目前的职业教育中设立劳动的课程,并且让学生有劳动光荣的意识是十分迫切的要求。他还表示,要走校企结合、产教融合、突出实战和应用的办学路子,依托企业、贴近需求,建设和加强教学实训基地,打造具有鲜明职教特点、教练型的师资队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采取各种措施,推动社会各方形成合力,让现代职业教育助推经济社会取得更大更好发展。在教育部关于劳动教育的研究中,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是关键性基础目标。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对劳动的尊重,关键要在劳动实践中进行。什么是庶务,烧饭,扫地,种菜等应让学生去感知和体验,由学生躬亲从事。当然在目前普通的职业学校中的实际情况出发,需要一定的设施和基地。再配合培训相应的老师,同时还要保证有劳动教学的时间。这样从基础上开始,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

二、在劳动中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在劳动出智慧、

理想的劳技教育,应该注重劳动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增强劳动中出智慧,以便引导学生手脑结合,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使得学生多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陶行知先生对于手脑结合有过自己的看法:“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教育要手脑并用,在用脑的时间,同时用手去实验。用手的时间,同时用脑去想,才有可能去创造。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齐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在我们的教学中利用一些有趣的实验和略微复杂的劳动,激发学生动手和动脑结合,并且发挥他们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动手和动脑能力的发展。同时,在劳动中,还能锻炼学生吃苦耐劳,勇于实践的精神。这样持之以恒后,学生抗挫折能力加强了,分析问题能力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改善了。

三、制定有效课程,选拔优秀师资

劳技课程的设立需要经过严谨的思考,它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其他课程的安排,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动手能力的高低进行设置。并且由于它是一门技能型较强的课程,所以不仅需要教师具有教学的基本素质,还需要教师有某方面的特长。教师是直接接触学生的人群,也是最有发言权教育权指导权的人群。因此选择一支高素质高要求的教师队伍是成就这门课程实施的关键之重。劳动课程课程的选择,可以突出这门课的实用性和创造性上进行。譬如,园艺,烹饪,计算机,手工制作等。这些课程能使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能使学生有一技之长,还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和乐趣。当然选择一些有特色的课程也非常合适。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学校的特点,选择一些适合本校的劳动课程。譬如机电类职业学校可以选择下厂实习。旅游类职业学校,可以选择兼做导游课程。这样能使课程和实践结合,让学生感到亲切,有趣。

四、学校,家庭,社会,学生共同来做一件事

在很多家长的心目中,把孩子送进学校,委托班主任管理,并且住校以后,家长就完全轻松了。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还有些家长认为,学习只要做题,背书,学校教室里的知识就可以了。在家庭里,不让孩子动手做一件事,更加不会按照孩子的意愿去学习。这样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限制很多。特别是限制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只有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体会这个世界,孩子才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