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基本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57:57

工程管理基本方法篇1

[关键词]地质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维修保养

中图分类号:tU40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1-0089-01

一、地质工程机械管理的重要性

地质工程施工中机械的高效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在地质工程中机械设备良好的运转是工程勘察、地质测量的必要保障,如机械管理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所以要把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配合协调机械设备的使用,避免机械故障的发生,提升机械的使用率,以提升施工企业自身的利润。管理中工程机械的调配和使用是关键因素,现场的调度指挥与机械的分布将直接决定着工程整体的施工进度,从工程需要出发,统筹安排,实现机械配备、使用、分布的最优化,以达到地质工程施工与机械设备效益的最大化。

二、地质工程机械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地质工程机械因工程类型的不同,所采用的施工机械也不尽相同,主要有石油钻机、工程钻机、水源钻机、岩芯钻机、泥浆泵、地质钻探机等,工程施工中如不进行科学的机械管理,就会存在许多问题。

1、管理机制不完善。地质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设备的管理制度,明确机械使用的时间、地点、负责人,把设备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在地质工程施工中由于地质环境复杂,施工点较多的影响,施工中往往需要频繁的调动机械设备和人员,而施工企业往往存在着人员不足的情况,这就给施工机械的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还存在着管理制度薄弱的情况,施工单位从来不对机械设备进行技术资料归档,购制新机械时也不入账,造成管理工作被动,企业固定资产模糊。机械设备管理还存在着设备使用过度的现象,此类情况容易造成机械设备的损坏,严重的直接影响到机械的使用寿命。

2、机械维修管理工作滞后。地质工程施工中外部环境相对较差,机械维护场地不理想。在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地点的频繁更换,施工机械容易出现故障,如果就地拆卸维护容易对机械构件造成锈蚀,还容易造成丢失,维修质量也难以有保障。在维修过程中有的施工企业对超期机械还存在着侥幸心理,得过且过,不进行保养也不进行技术改造,造成生产效率没有提高。施工企业技术力量的完善也是维护工作的重点,现今的地质工程企业技术人员偏少,流动性较大,加上技术水员水平较低,工程机械使用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很难有效解决,修理质量难以保障。

三、地质工程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

机械设备是开展地质勘查活动,创造经济效益的工具,地质勘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必须坚持“科学实用”规范管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为了做好地质勘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地质勘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1、机械设备技术责任制。各项地质勘查机械设备的管理人员必须做到:负责机械的安全技术工作,对机械事故进行分析和处理,审核机械施工方案,组织机械施工流程,新机械设备的使用和交底,机械设备的使用培训和考核。

2、做好机械的维修、使用、保养工作,地质勘查机械的维修、使用、保养工作关系到机械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寿命,做好机械的维修、使用、保养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地质钻探效率,节省钻探成本,因此机械的维修、使用、保养工作必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尽量做到台台机械调和有人负责监管。而负责监管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规范,提升监管责任感,认真填写好《机械设备运转当班记录》和《设备维修记录》。

3、做好机械设备的安装、拆卸以及运输工作,小型机械设备的安装、拆卸以及运输可由地质勘测项目管理人按照设备管理说明书进行,并填写好相关记录,验收合格后,再拟定详细的安装、拆卸能及运输的方案,最后进行安拆卸以及运输工作。

4、机械设备停放期间的管理,机械设备在停放期间应该做好清洁、保养、入仓工作,尽量保证机械设备的干净清洁,无落灰尘,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并检查机械的性能,入仓保存时尽量选择通风干燥的仓库,避免潮湿空气致使机械生锈腐蚀。

四、机械设备的维修技术方法

做好地质工程机械的维修与保养工作,是安全工程安全运行的前题,由于在野外施工作业时,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恶劣的影响,对多为泥沙或岩粉等材质,造成设备或部件磨损严重和使用周期性减少。不仅使工程机械运行不稳定,也经常出现效果差、使用效率下降和功率损失增大等问题。因此,对工程机械维修与保养及为重要。

1、设备的事后维修

事后维修是在设备的精度、性能低于基本标准时,或设备出现故障后实施的非计划性修理,这种维修方式能够大大缩短设备停机时间,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但是设备故障出现以后,不仅维修起来相当困难,延误政党施工进度,而且如果工地位置偏远,或是连续运行的设备,还必须考虑维修成本,事后维修,一般只检查维修出现故障的零部件,并不是全面检修整个设备,因此,常忽略故障隐患,检修后设备故障还是屡有发生,这种维修方式比较被动,仅适用于结构简单、利用率低、故障问题简单便于维修、几乎不影响正常施工的机具设备。

2、标准维修法

标准维修法不考虑设备当时的运行情况怎么样,就按照机械设备说明书上的所规定的时间修理和使用年限,到规定的时间就对机械设备的零件进行检查,并按规定更换零件。这种修理方法使得企业在机械设备的修理上投入的成本较多。因此,这种设备对于那些比较关键部位的设备比较实用,而在其他的设备中使用比较少。

3、设备的状态维修

状态维修是一种以设备实际技术状态为基础的预防性维修方式。该维修方式主要按照机具设备的定期检查、运用各种检测手段和人的感受官能力,提前做好备件和有关的准备工作,及时发现设备故障的特征和预兆,减少突发性故障,根据工程进度确定维修时间,确保设备状态满足使用要求。由于该方法是在适当的时间针对设备整体使用状态进行检查和维修,能有效避免突发性故障的发生,使设备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不会对设备运行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大大降低了检修工作量和检修费用。状态维修完全是以主动积极的工作方式应对设备故障和种类问题。这种维修方式适用于精度高、配件供应困难、但是利用率高却容易被故障问题影响正常生产的大型设备的维护和检修,不同的设备维修方式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所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结合项目建设特点和机具设备故障类型,以及进度要求,选用合理的维修方式,并预先做足准备工作,应采取主动的状态维修,准确定位故障隐患,昼压缩使设备停机时间,减少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提高纵使效益,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五、机械设备保养

1、日常维护:主要是指煤矿机电设备的班组对机电设备进行的管理,其维护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在煤矿机电设备开机作业前,对机电设备的各个部位进行细致的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运转过程中存在的异常情况;对通风机以及空气压缩机等持续运转的设备进行值班维护,对设备进行保养等。

2、在实施过程中,以强保养为主体,对各个种类的设备修订使用、操作能及维护保养的规定,对设备的维修、维护以及保养等条例需要确定。另外以零等候(指设备发生故障后等待维修人员、维修备件、维修工具能及维修资料的时间为零)为辅助。让设备管理人及时的增补软硬件并完善。只有这样主体加辅助的制度之下,才能有效的落实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让设备在最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效益。

结语:施工企业在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完善的提前下,抓好机械设备保养与维修工作,对机械设备定期检查和适当的维护修理,只有这样,才能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损耗。促进机械设备的机貌、机况符合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要求,对保证现场机械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工程管理基本方法篇2

摘要:工程项目承包存在风险,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工程项目总承包作为工程项目承包的一种形式,不可避免也存在风险。但是由于工程项目总承包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工程项目总承包比一般工程项目具有更大、更广泛的风险,如果不加以防范,导致的损失会更严重。为了当风险出现时将损失降到最小程度,搞好风险管理尤为重要。

关键词:工程项目总承包风险管理

abstract:theengineeringprojectcontractingthereisrisk,isafactoflife.engineeringprojectgeneralcontractingasaengineeringprojectcontractingakindofform,therearealsoinevitablerisk.Butbecausetheprojectgeneralcontractingwithitsowncharacteristics,theengineeringprojectgeneralcontractingdecisionthangeneralprojectismorebig,moreextensiverisk,ifnottoprevent,leadtothelosswillbemoreserious.inordertoappearwhenrisklosswillbeminimized,dowelltheriskmanagementisparticularlyimportant.

Keywords:engineeringprojectgeneralcontractingrisk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X8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总承包风险管理就是要对可能存在的不确定事件进行识别、评估、预防和风险发生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的全过程。总承包风险管理的基本思路是提前识别预测、提前做好应对的方案,控制风险不发生或当风险出现时将损失控制到最小的程度。基本方法如下:

一、总承包风险管理要对总承包风险有前瞻性

总承包风险管理与防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贯穿于工程总承包的全过程,但是进行总承包风险管理必须强调前瞻性和预见性,前瞻性有赖于对事物的了解、分析和经验。不难理解只有良好的愿望未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只有对总承包的项目进行仔细的研究,充分考虑到项目运作的各个环节的特点,甚至对项目运作工程进行模拟计算,做到“知己知彼”、“了如指掌”,才有可能准确识别风险,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总承包风险管理必须融入日常的经营活动

风险管理不是一次性的管理行为,不能一蹴而就。就每一个项目而言,风险管理要贯穿于项目周期的始终,不是孤立的管理行为与工程总承包的其他管理工作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要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的角度,提出对风险的监控措施,而绝大多数风险防范措施都是通过总承包的各个管理系统实现的;不是某个部门或少数人单独完成的,必须依靠总承包管理单位的所有部门、所有人员共同努力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风险管理关系到总承包项目的成败、不能走过场、摆花架子。只有确实把握住风险发生的规律,提前做好防范,总承包项目才能顺利完成。

三、总承包风险管理要做好风险的识别和评估

风险识别与评估是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总承包风险的识别可以按照风险的类别进行识别,也可以按照总承包工程的进程分阶段进行识别。无论从哪个角度,采用哪种方法进行识别,都必须力图分析清楚点在何处,发生的概率有多大,一旦风险发生带来的后果是什么,损失有多大。

对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后,应对风险进行分类,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根据工程实践总结,风险分类可以分为特大风险、重大风险、较大风险和一般风险。如果风险发生的概率极大且后果严重,应及时终止以规避风险。如果风险发生的概率大但后果不是很严重或者发生的概率不是很大但后果比较严重,就应列为风险防范的重点,制定有效措施,进行严密的监控,以阻止风险的发生或者降低后果的严重性。如果风险发生的概率不是很大且不良后果一般,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控制或避免。如果经过评估属于发生的概率极小或引起的不良后果极小的风险,则可以列为一般风险,只作监控,不必采取专门的措施。

四、总承包风险管理要做好风险的阶段性控制与动态管理

不同的阶段存在不同的风险,而风险在不同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发生概率,进行风险管理不可能自始至终采用一种模式、一种策略,通常采用阶段性控制与动态管理。

在总承包项目开始之前或开始之初进行风险的识别与评估,使总承包管理者对项目全过程潜在的风险有一个比较完整和清醒的认识,便于从总结的高度和全过程的角度对风险防范进行安排。但随着项目的展开,情况会不断地变化,原来预计的风险可能没有出现,而新的风险又会产生;原来预测概率较低的风险可能发生的概率提高了。所以风险的识别与评估也要不断的进行,必要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补充。风险管理采用阶段性控制的好处在于每个阶段的重点突出,有的放矢,把管理的力量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

阶段性控制的主要工作除了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估外,要点是分析清楚该阶段主要存在哪些风险?表现形式是什么?风险发生的条件是什么?风险发生的概率有多大?主要防范管理措施是什么以及组织落实。

阶段性控制突出了各阶段风险的特点和工作重点,但容易忽略对其他阶段以及总体的影响,因此还要强调动态管理。动态管理就是要瞻前顾后,有大局意识,着眼全局,立足当前。

五、总承包风险管理要做好风险预案与应急处理

现代管理科学强调预见性与控制能力。针对风险识别与评估的结果,应该就特大风险和重大风险制定专项风险预案,对于一般风险可以制定使用于一般突发事件的风险预案。一旦发生了风险,切忌慌乱无序。应该立即启动风险预案,按照事先预定的的原则,紧张而有序地进行处理。首先,应急指挥系统应立即进入临战状态,尤其是主要负责人员应立即承担已经指挥的责任。当预案中规定的第一责任人不在现场,无法履行职责时,应按预案的规定由替补人员担负起应急指挥的责任。信息传递系统在处理风险事件中,具有非同寻常的作用,这个系统负责收集所有的情况信息,提供给指挥系统进行决策,同时把指挥系统的决定及时准确地传达下去。应急指挥系统按照应急预案规定的处理原则,结合实际情况的变化,制定具体的应急措施和行动方案。

参考文献:

【1】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8.

工程管理基本方法篇3

关键词:工程管理;房地产;培养方案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建筑业的规模和从业人员数量也在不断扩大,工程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也越来越紧缺,从而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财经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的分析,探讨现阶段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建议,提高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一、国内工程管理专业概况

根据2004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管理科学与工程”设为管理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并下设八个二级学科:工程管理、工业管理、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房地产经营管理、项目管理、产品质量工程和工程造价(八个本科专业)。将工程管理专业设在管理学门类下面,即强调了其管理类学科属性,这与国际上多数国家将其归属在土木工程类专业的做法有所不同。因此,中国的工程管理专业偏重于管理类。目前,国内共有三百多所所高校开设了工程管理本科专业,主要分布在各综合性大学、建工类、矿业类、电力水利类、财经类等高校。中国工程管理专业目前还处于研究、探索和发展阶段。从全国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来看,基本上都是以管理学、土木工程等为主干学科,下设有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国际工程管理和物业管理等五个专业方向。不同高校培养的侧重点不一样,但都是培养具备工程技术、管理学、经济学及法律知识,能运用现代管理理论方法,在国内国际工程建设领域中,从事投资决策、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程项目咨询、工程项目监理、政府部门宏观调控管理等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安徽财经大学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内容

安徽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管法为主的多科性财经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设置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方向为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

1.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接受房地产经营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基本训练,具备从事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技能与工程项目管理能力,适宜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从事房地产和工程项目管理相关业务,以及在相关教学科研单位从事该领域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从培养目标可以看出,由于学校的财经类属性,专业的设置偏向经济管理类。

2.专业特色与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品德、健康的身心和创新精神;系统掌握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土木工程技术知识、相关的经济理论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2)具有综合运用本专业知识从事工程管理的基本能力;(3)初步具有进行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的技能;(4)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5)熟悉中国房地产经营管理、工程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以及国际工程管理的惯例和规则;(6)了解本专业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教学、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3.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等。学科基础课包括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会计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与财务报告分析、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工程制图等。专业必修课包括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金融学、房地产政策与法规、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工程概预算、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等。专业选修课包括工程技术监理、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工程招投标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学制四年,学生学完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修满学分,经考核成绩全部合格,发给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安徽财经大学普通学科学生学位授予办法(学分制)》规定的,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三、工程管理专业主要课程教学内容

工程制图: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正投影原理:点、线、面、平面立体、曲面立体的投影;常用建筑曲面体的形成及画法;投影制图:三视图、六面基本视图、辅助视图;组合体视图的阅读、绘制及尺寸标注;各种剖视图;土木建筑工程专业图:房屋建筑及房屋结构施工图;钢筋混凝土及钢结构构件图;室内给水排水工程图;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应用。

转贴于

房屋建筑学:房屋建筑学课程分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两部分,每一部分又包括建筑构造和建筑设计原理。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房屋构造的基本理论;初步掌握建筑的一般构造做法和构造详图的绘制方法,能识读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图;了解一般房屋建筑设计原理,具有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正确理解设计意图。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本课程以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全过程为主线,以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活动的全面理解为目的,结合中国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实际,对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要求加以介绍。主要内容包括: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基本概念、房地产的基本法律制度、房地产市场调查与预测、房地产项目的开发管理、市场营销策划、房地产交易的类型以及特点等。

工程项目管理:本课程是一门紧密联系工程建设管理实践的重要课程,它以工程项目为对象提出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和系统,从施工项目管理者或承包商的角度讲授项目组织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强调管理的应用。其研究范围涵盖着工程项目投资前期,投资建设期直至项目投产的整个过程;研究内容包括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及协调的理论,方法与手段;研究目的是使工程项目管理在投资、工期、质量三大目标及其他方面均取得最佳效果,尽快发挥效益,最终收回投资并达到投资增值的目的。

房地产政策与法规:本课程以中国土地管理法和房地产法律制度以及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为主要内容。具体涉及房地产法律的基本范畴、特点和制度演进;城市规划、房地产交易、转让、抵押、租赁等相关的法律规定;房屋拆迁的安置与补偿、市场管理、物业管理等相关的法律规定。

城市规划与管理:本课程主要包括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城市规划的基本程序,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的影响和作用,城市规划与工程建设项目之间的关系,具备城市、城镇和居住小区规划的基本知识,以及分析与解决城市、城镇和居住小区规划相关问题的解决思路和规划方法等。

房地产估价:本课程以房地产估价工作所必备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知识为主线,结合中外房地产评估行业发展的现状,主要介绍了房地产估价的程序以及在熟练掌握房地产估价基本理沦知识的基础上,对不同房地产类型、在不同评估目的条件下进行房地产估价时能够选择运用房地产估价中的成本法、市场比较法、收益法等合适的估价技术来求取估价对象客观合理的价格或价值。

四、完善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的建议

工程管理专业是管理类门类中重要的专业科目之一,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房地产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中国必须逐步建立起满足市场需要的、与国外高校基本一致的房地产人才培养模式。为此应进一步完善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

1.由于财经类高校的特点,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偏向经、管、法,而工程管理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工程技术与管理理论的结合,必须具备一定的建筑行业背景知识。对于工程管理专业教育来说,在保留经济、管理以及法律平台现有课程的基础上,加强工程技术类课程的设置力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推动教学实践环节的开展。在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实践环节的开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学生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工程管理专业生产实践环节、毕业实践环节活动的开展。因此,要逐步加强学校和相关企业的联系与合作,推动产学研的发展,完善教学实践环节。

参考文献

[1]余渝娟,祝亚辉.关于工程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4).

工程管理基本方法篇4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改革案例教学

工程管理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设置的新兴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复合型专业。华夏学院工程管理专业要求培养具有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的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工程建设管理为本专业重点建设和发展的方向之一。工程项目管理作为该方向的核心课程,如何结合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特色,建立基于应用型角度的课程改革和优化方案是摆在相关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特点分析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全面掌握建设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的项目管理工作和基本理论,重点掌握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另外还为学生开拓合同管理、风险管理、环境与安全管理、信息管理等管理性思维,从而为学生建立管理建设工程项目所需的知识、技术和方法体系,培养学生发现、分析、研究、解决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内容覆盖面广,涉及建设工程项目整个建设实施的全过程;综合性强,立足于管理而不局限于管理,包含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思想、技术、方法和手段;实践性强,涉及工程项目结构分解,目标系统建立,成本、进度、质量、安全、合同等管理的主要技术、方法和手段。

二、突出独立学院培养特色的课程定位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因而其课程的建设与改革要以适应市场需求、符合自身培养特色的课程定位为基准点。基于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特色,学院应该与相关企业保持联系和合作,适时把握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的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运用多手段的教学方法,在使学生全面而系统地掌握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职业能力,使学生成为“知识”、“能力”的结合体,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使独立学院的学生更加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以及高校的教学实践,以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基础,将本课程作如下定位。

第一,基础理论知识方面。要求进行一定工程项目管理基本知识的储备。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流程,使学生树立系统的、集成化的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理念。

第二,核心理论知识方面。要求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技能、方法、手段的储备。掌握工程项目组织,工程项目结构分解,工程项目的成本、进度、质量、安全、合同控制与管理的主要技术和方法,提高学生在工程项目实践参与过程中的“四控、两管、一协调”能力。

第三,综合能力和拓展能力方面。通过案例教学、课程设计、实地勘察等教学手段与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工程项目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通过有指导的参考资料的阅读,有效了解该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和趋势,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四,职业能力方面。课程教学内容及实践环节与“五大员”、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内容相结合,培养学生进行目标控制、可行性研究论证、编制施工项目管理规划以及项目管理软件应用能力。

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定位,该课程将为学生理论知识的储备、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素养的形成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三、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精确的课程定位为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整体思路。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上,将始终贯穿上述四个方面的定位,坚持科学性、应用性、综合性的基本原则,采用“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工作相融合”的教学策略。

一是以行业和岗位需求为导向,根据工程项目管理的实际工作过程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如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目标规划—制定工程项目管理方案—项目建设过程的控制—项目后评价。

二是实施以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重点的模块化教学。本课程包括工程项目管理基础知识、项目组织与结构分解、项目策划、项目成本控制、项目进度控制、项目质量控制、安全和环境管理、合同管理、风险管理等教学模块。每一教学模块统一采用“重点理论知识单元—职业活动训练单元—与执业资格考试结合单元—小结及复习单元”单元式教学过程。其中,重点理论知识单元体现知识性,职业活动训练体现应用性,与项目管理师及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相结合单元体现职业性。

2、教学方法与手段

要提高教学质量,除了精心组织安排教学内容之外,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也是不容忽视的。本课程要求培养“知识性+应用性+职业性”合一的人才,应打破传统单一的知识传授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多媒体、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小组讨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一是充分运用导入法。“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设计一个好的具有探究价值的“引课”,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可在相关课程内容讲解中创设具体项目案例、视频资料、思考题、生活场景、学生讨论等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完成课堂角色的转换,变被动为主动,自觉专注地进行探究式学习。

工程管理基本方法篇5

关键词: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风险评估与应对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5-0067-02

0引言

随着城市的发展,地铁的建设成为我国21世纪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重点。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是岩土工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在地铁工程施工当中,深基坑施工安全事故频频出现,这些事故的发生给社会、给施工企业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这类伤害与损失,就成为需要急切解决的问题。要做好工程施工中的安全工作,首要的前提与任务,就是要建立一套施工风险管理技术,对基坑施工风险进行严密而有效地控制[1]。本文对地铁车站施工风险管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论述了深基坑风险管理的含义、目标、程序和施工风险的分类与特征、风险识别的依据、方法、基本流程以及风险的应对措施等基本理论,为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1深基坑风险管理概述

1.1深基坑风险管理的含义和目标深基坑工程的风险管理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风险判定、估计、评定、应对、监督控制等,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过程,综合、合理地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对风险进行判定、估计和评价,提出应对办法,随时对项目进展进行监管,注视风险动态,稳妥地处理风险事件所造成不利于工程的后果。深基坑工程的项目从策划到实施再到完工,必然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各个不同的阶段,项目所追求的目标及风险管理的处境是都是不一样,面临的风险因素也有着很大的不相同,风险管理的重点和方法也会有所出入。项目一旦进入实施阶段后,风险管理的重要问题则自然而然变为如何能避免项目在合同、技术以及施工环境等方面的风险因素[3]。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风险管理是为目标控制来服务的,而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是深基坑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由于深基坑工程作为建设项目一个特殊组成部门,它所具有的性质决定其风险管理更侧重于对安全管理。

1.2深基坑风险管理的程序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志是深基坑建立了风险管理的系统过程,从系统过程的角度来管理风险并从此角度来理解和认识项目风险[3]。深基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一般由若干主要的工程阶段所组成,这些阶段不但与项目管理,而且还与其他管理区域也相互影响,而且其间相互作用,每个风险管理阶段的顺利进行都可能需要项目风险管理人员的精心管理工作。根据我国项目管理的情况,特别是结合大型高风险项目管理的实践,深基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过程分为以下五个阶段和环节: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应对、风险监控。

1.3深基坑工程施工风险的分类与特征根据基坑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经验,同项目有关的各个方面是造成基坑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的根源。基坑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可分技术风险和非技术风险。

1.3.1非技术风险①人员风险: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对基坑工程项目管理来说至关重要,若项目管理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缺乏一定的资历和能力,必定给工程带来巨大的潜在风险,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没有能够达到工程的要求,工程的质量,安全就无法得到最终的保障。②管理与经济:主要包括工程资金供应条件、合同风险等。③工程环境风险:工程所处地域的自然条件对工程的安全影响很大,如恶劣气候、自然灾害等对施工的风险。工程的现场条件目前受多种自然因素影响。

1.3.2技术风险①工程设计文件:它对于工程的施工安全来说至关重要,主要包括的因素有:设计各部门接口处理是否完全达到要求、取用的设计参数、采用的设计方案,这些因素都受工程设计文件的影响。②工程施工方案:为了降低深基坑工程施工的风险程度,我们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工程施工方案,深基坑施工方案是按照设计文件及相关施工规范的要求编制的。③工程物资:它也是起关键作用的一个重点因素,深基坑工程的施工速度及安全都会受到它的影响。

深基坑工程除了具有一般工程风险特征外,还具有以下特殊的风险特征。还包括:危害的社会性和环境的敏感性、基坑支护工程的临时性、项目管理者的盲目性、勘察设计的局限性、实施过程的动态性和组织复杂性等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深基坑风险管理的复杂性。

2深基坑工程变形的施工风险识别

对各种风险因素和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分析是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风险识别就是项目管理者确定风险发生条件、识别风险来源、描述风险特征并评价风险影响的过程。

2.1风险识别的依据与方法风险识别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主要针对各种倾向、趋势进行推测并做出判断;需要做出很多细致的工作,要反复比各种可能导致风险的因素,舍弃虚假的信息并保存真实的信息;要评估特定工程的各种内外因素及其相关变量。风险识别是以客观世界的因果关联性和可认知性为基本依据[5]。各种方法均有其相应的缺陷或不够完善的一面,必须把结合几种不同的方法,相互补充、取长补短,采用单一的识别方法是不可取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先从结果找原因,如已知项目进度会被拖延,查找造成进度拖延的风险因素;另一种是从原因查结果,就是先找出本项目会有哪些因素发生,发生会引起什么样的结果。目前工程风险识别的方法主要有:故障树分析法、财务报表分析法、现场考察法、流程图法、核对表法、环境分析法、分解法、专家调查法等。

2.2风险识别的基本流程风险识别作为一种系统过程有其自身的过程活动,主要包括收集资料、确定风险事件、编制风险识别报告等过程。它的根本任务在于将项目的不确定性转变为可以理解的风险描述,深基坑工程风险识别包括描述确定风险事件和风险事件的特征。

2.2.1深基坑工程风险识别报告风险可按目标风险、外部风险、组织风险、项目管理风险分类。风险识别报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深基坑工程的风险征兆、分类风险表、对其它方面的进一步需求等。风险征兆将表明风险发生或将发生的可能性,该报告的编制应满足项目整体风险管理计划的要求,它是一个在管理组织内外反复征询意见后的产物。

2.2.2确定风险事件可采用核查表法、分解分析法、图解等方法来识别深基坑工程的风险,从工程项目的项目章程、项目管理计划和风险管理角度出发。

2.2.3深基坑工程中对风险识别进行资料收集①工程的设计文件。②类似工程的有关资料。③自然和社会环境方面的资料。④工程项目的计划。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上这四项内容。

3深基坑工程风险估计与评价

根据项目风险和项目风险估计的含义,深基坑风险估计主要包含:风险事件发生可能的危害程度和结果范围、风险事件发生的频率等、风险事件发生预期的时间、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目前常见的风险分析方法有:模糊综合评价、外推法、蒙特卡罗方法、调查和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等。这些方法是主要的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方法,它为工程管理者的准确决策提供依据,以确保更准确地对工程项目风险进行评价。每种方法都有其不同的适用范围,采取哪种方法要根据工程项目风险的特点及所处阶段来判定,以实现工程的最高效率。

为了明确项目各风险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将识别和估计的结果进行系统化的分析,风险评估过程活动其实就是依据项目所要达到的目标,它为风险评价确定项目风险整体水平和风险等级等。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对比整体风险水平与整体评价基准以及单个风险与单个评价基准;②综合归纳所有个别风险,确定整体风险水平所达到的水平;③确定风险评价所依据的基准。

4深基坑工程变形的施工风险应对措施

4.1风险利用原则上投机风险大部分有被利用的可能,因为投机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它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取得成功的,有时弊大于利,有时利大于弊。风险利用这种说法就是针对投机风险而言的,风险利用其实就是促进投机风险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4.2风险缓解这种方法是指将风险降低到某一可以接受的程度范围内。包括工程项目风险的发生概率或发生后所产生的后果。

4.3风险自留当明知可能会有风险发生,仍将风险留下来,这是一种风险财务技术。倘若风险真的出现,在其他风险应对策略权衡之后,由于考虑到经济性和可行性,依靠项目主体自身的财力去弥补财务上的损失。

4.4风险规避通过对工程项目计划的变更,保护工程项目所期望达到的目标不受风险的影响,或是削除风险或风险产生的条件。

4.5风险转移是指将风险转移到其他的地方,主要包括风险的结果以及风险应对的权利和责任。

深基坑工程项目主要包括以上几种风险应对方法。

5结语

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体系是深基坑工程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建立一套科学的、适用的深基坑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体系对整个工程来说至关重要,深基坑工程建设是一项风险程度较高的工作,我们要尽可能的一些科学风险分管理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使分析设计计算工作更简便易懂、易于操作。使搜集数据资料的工作有目的地进行,从而在制度上尽可能地把这些方法有步骤地组织起来,以保证工程的顺利完工。

参考文献:

[1]李智明.建筑深基坑工程风险识别与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5(sl).

[2]李惠强,徐晓敏.建设工程事故风险路径、风险源分析与风险概率估算[J].工程力学,2001(s).

[3]毛金萍,钟建驰,徐伟.深基坑支护结构方案的风险分析[J].建筑施工,2003,(4).

[4]王辉.深基坑工程的风险决策研究[D].焦作:河南理工大学,2009.

工程管理基本方法篇6

专业名称

星期六(10月19日)

星期日(10月20日)

上午9:00~11:30

下午14:30~17:00

上午9:00~11:30

下午14:30~17:00

B020106 金融 财务管理学(00067) 国际金融(00076) 金融市场学(00077) 英语(二)(0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B020110 国际贸易 国际运输与保险(00100) 外经贸经营与管理(00101) 企业会计学(00055)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世界市场行情(00102) 国际市场营销学(00098)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B020114 农业经济管理 农学概论(00127) 农业技术经济学(一)(0012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畜牧学(00133) B020115 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09) 计量经济学(00142)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00138) 英语(二)(00015) 经济思想史(0014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B020119 餐饮管理 国外饮食文化(00989) 中国饮食文化(00986) 餐饮美学(00987)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B020202 工商企业管理 财务管理学(00067)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49) 企业管理咨询(00154) 英语(二)(0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B020204 会计 会计制度设计(00162)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49) 高级财务会计(00159) 英语(二)(0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财务报表分析(一)(00161) B020208 市场营销 国际商务谈判(00186)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49) 企业会计学(00055) 英语(二)(0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国际市场营销学(00098) B020210 旅游管理 财务管理学(00067) 旅游文化学(0612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旅游景区管理(06153) 世界旅游地理(06151)  旅游公共关系学(06177)  B020218 人力资源管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0609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绩效管理(05963) 人力资源政策与法规(11760)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06089)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06090) B020229 物流管理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09) 外经贸经营与管理(00101) 企业会计学(00055) 英语(二)(00015) 人力资源管理(一)(0014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04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国际市场营销学(00098)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物流企业财务管理(05374)    B020256 项目管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项目管理学(0505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管理数量方法(05058) 项目范围管理(05060) 项目成本管理(05061) 项目论证与评估(05066) C030106 法律 合同法(00230) 公司法(00227) 外国法制史(00263)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法律文书写作(0026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0228) 监狱法学(06154)  婚姻家庭法(05680)  B030109 监所管理 罪犯劳动改造学(00928) 狱内侦查学(00932) 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00924)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罪犯改造心理学(00933) B030203 社会工作与管理 发展社会学(00287) 社区社会工作(00281) 西方社会学理论(00280)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社会行政(00283)    中国福利思想(00285) B030207 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00287) 人口社会学(00302) 西方社会学理论(00280)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组织社会学(00311) 城市社会学(二)(0031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B030302 行政管理学 财务管理学(00067) 行政组织理论(00319) 西方政治制度(00316) 英语(二)(00015) 领导科学(00320) 公文写作与处理(00341) 中国文化概论(00321) 政治学概论(0031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中国行政史(00322)    西方行政学说史(00323)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星期六(10月19日)

星期日(10月20日)

上午9:00~11:30

下午14:30~17:00

上午9:00~11:30

下午14:30~17:00

C030401 公安管理 公安信息学(00372) 犯罪学(一)(0023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大学语文(04729) 涉外警务概论(00373) B040102 学前教育 学前比较教育(00401)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00403)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00881)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0088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学前教育心理学(00882) B040107 教育管理 教育预测与规划(00454) 教育经济学(00451) 教育管理原理(00449)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学前教育管理(00457) 高等教育管理(00459)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B040108 教育学 中外教育简史(00464) 教育学原理(00469) 教育管理原理(00449)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0466)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认知心理(00471) B040112 小学教育 中外教育简史(00464)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0466) 英语(二)(00015)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03330) 文学概论(二)(0054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0332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B040125 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方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初中数学课程与教学(09294)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09289) 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与反思(09295)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09339)  B040125 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方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初中英语课程与教学(09297)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09289) 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与反思(09298)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09339)  B040125 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方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初中语文课程与教学(09291)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09289) 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与反思(09292)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09339)  B040125 义务教育(小学教育方向) 中外教育简史(00464)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09289)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09339)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义务教育班级管理(09335) B040202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传统道德(00480) 科学思维方法论(00483) 中国文化概论(00321)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人生哲学(00482) 欧洲哲学史(含欧洲哲学史原著选读)(000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政治学概论(00312) B040302 体育教育 心理学(00031) 体育保健学(00495) 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00500) 英语(二)(00015) 体育测量与评价(0049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体育教育学(005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C050105 汉语言文学 外国文学史(00540)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06179)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539)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语言学概论(00541)    汉字学概论(00820) C050201 英语 高级英语(00600) 第二外语(日语)(00840) 外语教学法(00833) 英语写作(006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第二外语(法语)(00841) 语言与文化(00838) 外刊经贸选读(0083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C050305 新闻学 文学概论(一)(00529) 新闻摄影(00659) 公共关系学(00182) 英语(二)(00015) 新闻事业管理(0066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外国新闻事业史(0066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B050309 公共关系 领导科学(00320) 现代媒体总论(03300) 中国文化概论(00321) 英语(二)(00015) 人际关系学(03291)  国际公共关系(0329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B050410 美术教育 美术鉴赏(00744) 中国画论(00745) 美育概论(00746)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美术教育学(00747) B050433 视觉传达设计 现代设计史(05544) 视觉表述(05545) 中国文化概论(00321)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创意网页设计(0555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广告设计与创意(00755) B060202 档案学 外国档案管理(00789) 中国档案事业史(00785) 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00346) 英语(二)(00015) 科技档案编研(0079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行政史(00322)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星期六(10月19日)

星期日(10月20日)

上午9:00~11:30

下午14:30~17:00

上午9:00~11:30

工程管理基本方法篇7

一、工商管理类经济法课程与法学类经济法裸程的区别

工商管理活动—无论是单项功能性活动(如技术创新管理、市场营销、财务分析等),还是综合性资撅整合活动(如战略规划与实施、创业活动等),都是在遵循效益、规则、权资、人本、系统等理念基础上,通过协调组织内、外部利益关系.实现工商管理组织各项经济和社会目标的一个自觉过程。在这其中,效益是工商管理的目标,规则是工商管理的依据,权资是工商管理的手段。如果缺乏规则意识和依据,权贵就无法落实,人本思想将会落空,管理系统也将出现紊乱,最终必将导致工商管理组织的目标难以实现。因此,实现工商管理规则化是实现工商管理科学化的关镇性环节。而在规范工商管理的各种规则中,最具显性和刚性特征的羞础性规则是法律制度,因此.只有实现了工商管理的法治化,才有可能实现工商管理的规则化,进而实现工商管理的科学化。

当然,在实现工商管理法治化的过程中,通过高等学校各类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使将要从事工商管理各类专业工作的人员,攀握一定的与其专业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技曲,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基础性环节。也正因为如此,当前,国内外大多数高等学校都将介绍“与工商管理类专业有关的法律”课程作为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例如,在工商管理教育最为发达的美国,商学院一般都开设介绍“与工商管理类专业有关的法律”的核心课程,即《企业的法律环境)(仆e坛脚enviro~niofB~.)或《商法与监管环境》(BuBin.肠w&theRe酬atoryenv一ni);而我国香港地区“香港管理专业发展中心”在其所设计的“现代管理教育课程”中,“与工商管理类专业有关的法律课程’.—香港商业法,也被列为八门“管理基础课程”(核心课程)科目之一。20(X)年我国教育部在研究国内外大多数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设t的基础上,也明确地将介绍“与工商管理类专业有关的法律”课程,规定为全国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九门核心课程之一,课程名称定为经济法。

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当前国内外大多数高等学校在其法学类专业教育中,大都将介绍“调整国家经济调节关系,实现国家经济调节意志法律部门“的课程—“经济法”作为法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一般来说,在大陆法系的国家和地区这一课程被称为“经济法”,而在不注重法律部门划分的判例法系国家和地区,虽然该课程通常使用“商事法”等名称,而不使用“经济法”这一名称,但是该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与“经济法”课程并不存在根本性的差异。1998年我国教育部曾明确地将介绍“调整国家经济调节关系,实现国家经济调节意志法律部门”的课程.规定为全国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九门核心课程之一,课程名称定为经济法。

比较我国商等学校工商管理类经济法和法学类经济法课程,二者虽然都在各自所属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位t,具有“生成力”,并与其它拓展性课程之间存在有机的、内在的联系,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这两门课程分属于两个类别完全不同的专业课程体系,是两门截然不同的核心课程。一般来说,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首先,二者的课程性质不同。前者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墓础课程,集中体现的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特点;后者则是一门法学类专业的专业荃础课程,集中体现的是法学类专业的特点,它们专业属性不同,各白具有不同的特质,并且反映各自不同的固有特点。其次,二者的设置目的不同。前者是要使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一般性地举握“与工商管理类专业有关的法律”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具体规定,从而提高其运用所掌握的法律知识和技能,解决工商管理类专业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后者则是要使法学类专业学生全面地掌握“调整国家经济调节关系,实现国家经济调节意志的法律部门”—经济法部门的墓本概念、墓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具体规定,以提高其运用所掌握的法律知识和技能,解决法学类专业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二者的课程内容不同。前者一般包括:总论部份(民法原理、经济法原理、法律贵任原理等)、市场主体部份(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公司法、国有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法、破产法等)、市场行为规制部份(合同法、担保法、票据法、证券法、竞争法、产品质t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工业产权法等)、宏观调控部份(计划法、固定资产投资法、财税法、国有资产管理法、金融法、价格法等)、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份(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等)、环境与资源保护部份(环境法、自然资源法等)、经济犯罪部份(刑法中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罪、贪污、破坏环境资派保护罪的内容)。后者则主要包括:总论,以及构成经济法部门的—市场规制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国家投资经营法(国有资产管理法、国家投资法、国有企业法、国有企业改革法等)、宏观调控法(计划法、产业政策法、财政法、税法、金融法、价格法等)的墓本原理与具体制度。等等。

概言之,_工商管理类经济法和法学类经济法课程这两门课程,不仅课程性质和设置目的不同,而且课程内容也不同(虽然前者包括了后者所涉及的内容,但是它们阐述的角度、深度和广度不同),因此,它们在课程建设方面的基本路径也应当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工商管理类经济法课程与法学类同名课程在教学梯队建设、教学内容和体系的改革、教学设施(包括实验设施)的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与装备、教学的组织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例如,前者的教学团队就不能仅仅由经济法专业的教师构成,而应有民商法、诉讼法、环境法等专业教师共同参与。前者在教学内容和体系的改革的过程中,应根据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后者则应从法学类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等等。

二、工商,理类经济法课程教材内容的盆构

一般来说,课程建设的目标是:必须具有富有特色的教学大纲、有合适的教材、具有完整的教学资料、有科学的考核手段、拥有结构合理的教学工作梯队、有一套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并能取得一定效果、拥有比较先进的能满足教学要求的教学手段和实验设施。而在这七个课程建设目标中,“有合适的教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程建设目标。因此,要切实推进我国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经济法课程的建设,必须紧紧抓住该课程“教材改革”这一“牛鼻子”,以带动该课程的各项课程建设目标的全面实现。

现阶段,我国各种工商管理类经济法课程教材内容“似乎都是法学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材的扩展版”,即大都是在法学类经济法课程教材四个部份—经济法原理、市场规制法、国家投资经营法、宏观调控法的基础上,简单地增加了简略介绍民商法原理,以及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法、公司法、破产法、合同法、票据法、证券法、专利法、商标法、会计法、审计法,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环境法、自然资源法等单项法律制度的内容。质言之,我国现阶段各种工商管理类经济法课程教材,与法学类经济法课程教材,除了在教材内容上存在稍许差异之外,在逻辑结构、行文思路、语言风格等方面“如出一辙”,基本上没有差别;同时,这些教材“似乎独自游走于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体系之外’,,与其它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不能相互衔接、互为支撑,共同构成一个具有内在关联性和逻辑性的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的教材体系。而正是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现阶段我国出版的各种工商管理类经济法课程教材,与工商管理类经济法课程“有合适的教材”这一课程建设的目标,尚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这一课程教材的内容有必要根据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的特点予以重构。

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通常是“以工商管理活动为中心”展开的。因此,工商管理类经济法课程教材对“与工商管理类专业有关的法律”的介绍也应当‘·以工商管理活动为中心”展开。也就是说,该课程的教材应当“以上商管理活动为中心”,围绕“法律在工商管理活动中的作用”来阐述“与工商管理类专业有关的法律”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具体规定。

众所周知,法律是“定分之争”的,而人们之间的各种“分”与“争”,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某种利益(物质利益或精神利益),因此,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法律就是一种社会利益资源和权利的分配书.即“利益的分配书”,其运行的终极目的是确认和调整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法律这一“利益的分配书”在“工商管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通过调整工商管理组织的内部利益关系,以及工商管理组织外部利益关系(其与外部其它组织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促进和保障工商管理组织目标的实现。因此,工商管理类经济法课程教材,如果要“以l商管理活动为中心”来阐述“与J_商管理类专业有关的法律”,就有必要根据‘·法律在工商管理活动中的作用”,分为“法律在工商管理组织内部利益关系调整中的作用”,以及“法律在工商管理组织外部利益关系调整中的作用”两大部分,来介绍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具体规定。具体来说:第一部分,即教材的上篇,可称为“工商管理组织内部利益关系的法律调整”,主要介绍与工商管理组织内部利益关系调整相关的各项法律制度。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其内容至少应当包括:工商管理组织法律制度(公司法、独资企业法律、合伙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法、破产法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物权法、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人力资源管理法律制度(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财务管理法律制度(会计法、审计法等)、生产经营管理法律制度(产品质量法、广告法等)。而第二部分,即教材的下篇,可称为“工商管理组织外部利益关系的法律调整”,主要介绍与工商管理组织外部利益关系调整相关的各项法律制度。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这一部分的内容至少应当包括:市场交易法律制度(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外贸易法、功to规则等)、竟争规制法律制度(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投融资法律制度(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信托法等)、税收法律制度(企业所得税、税收征管法等)、宏观调控法律制度(预算法、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小企业促进法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环境保护法等)、仲裁与诉讼法律制度(仲裁法、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

此外.该课程教材对于上下两篇中各项法律制度的介绍.也应当困绕“法律在上商管理活动中的作用”而展开。特别是,要根据工商管理类专业设置该课程的目的,以及工商管理类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决定这一教材的具体内容和闸述方式。其体来说,首先,该教材应当“在立足于应用性的基础上,实现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统一”—侧重于对法律制度的实然性阐述,而适当忽略对法律制度的应然性探讨。其次,该教材应尽里避免那种侧重于“从概念到概念,从观点到观点进行逻辑上演绎”的“法言法语”阐述方式,而应当采用“从各类工商管理活动中提取生动鲜活的案例,并以之来引出和阅释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进而与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对话”的具有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特色的阐述方式。第不.该教材在具体阐释各项法律制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地考虑经济理论、管理方法和法律制度之间的内在关系,注重从成本与效益的角度、特别是从组织的效率和效果的角度,分析各项法律制度的作用,以使其具体内容与其它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相互配合,互为支撑。第四,该教材在通过阐释各项法律制度展示“工商管理活动中法律制度运用的魅力”的同时,还应当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法律信仰的教育—引导学生“把法律看做生活终极惫义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因为,各类工商管理专业工作者只有具备了坚定的法律信仰,各项法律制度才能够在工商管理活动中得以真正实施。

三、工商管理类经济法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学方法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建设的质盘和水平,“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课程建设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核心环节。因此,要从切实推进工商管理类经济法课程的课程建设,必须以建立“一套工商管理类经济法课程特有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为目标,在充分考虑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创新工商管理类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方法。

现阶段,我国各高等学校在工商管理类经济法课程教学过程中所惯常采用的教学方法大同小异,即大都采用法学类经济法课程所惯常采用的“法学教科书讲授教学法与法学判例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原本所适用的教学对象是系统学习过法学墓础理论的法学类专业的学生,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注重“解释法学概念、阐述法学理论、注释法律条文、研讨学术问题”,并且,间或通过某一客观真实的法院判例,阐释法律条文和探析法学理论问题。但是.这一教学方法对于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法学基础理论课程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而言却是不适合的—它的实施超越了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必然会使该类专业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某种程度的挫伤,进而极大地形响该课程教学质t的提高。虽然,我国工商管理教育界近年来也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是大多未能突破这一教学方法的内在结构,而仅仅只是扩张(或编小)、变更、组合这一教学方法中的某些环节,或者加人一些新的元索,因此,应当可以说.这些探索并未实现工商管理类经济法课程教学方法根本性的创新。

工程管理基本方法篇8

【关键字】电力基建管理管理策略

1基建工程的管理内容

质量管理。质量是电力基建工程的灵魂,不仅涉及到施工企业和单位的声誉,还直接影响建设完后对电力工程的使用,何况电力基建工程在整体质量上比别的建设工程有更高和更严格的要求,要想有效满足电力工程需求,实现预期目标,一定要在实施中加强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这样才会提升电力基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按照预防为主和“安全第一”原则,是国内建设工程一定要遵守的,也是电力基建工程在实施中的重点内容。成本管理。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在对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对项目管理的成本控制是很重要的,研究项目的管理成本时,要做到有效研究控制方法。在施工中,企业的资金投入应该有客观数据展示与分析,为企业财务部门给出一个科学的参考依据,以此使投资者对企业运行有明确掌握。在对成本控制时,如果对其计算偏高,在利润上相对较小,对于能分配利润是相当有限的;相反,在项目控制过程中,对成本计算太少,在利润上会过高,从而造成对利润分配时有空虚现象但实际上是亏损。所以,只有科学地管理项目控制,使在建设过程耗费资源在使用中能达到较高利用率,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其才能得到较高收益并花费成本较小,达到利润最大化。进度管理。从根源上考虑,电力基建工程的进度管理和其他管理内容有相互关系,在开展电力基建工程过程中,必须及时增强进度管理,这样才能在较大程度上规范建设过程,保证电力基建工程的顺利开展。

2电力基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责任制没有落实到位。基建工程中,一方面部分管理人员不负责、不清楚自身管理、存在惯性思维和侥幸心理。法律意识薄弱造成管理成了口号,对工程质量与安全产生隐患;另一方面对管理办法没有实施好造成一些管理没落实,员工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基建工程中合同纠纷。电力基建建设中,建设、总承包、施工与监理这些单位间发生合同纠纷和违约是经常见到的,其直接原因为盲目或者不合理签订所需合同、合同不完善有歧义或者漏洞,在签订时有相互隐瞒和欺骗,履行所签订合同时钻相关法律空子,其原因是管理不善造成合同失效。管理人员没有相应的管理资质与经验。基建工程质量与投资重在管理,而管理水平取决于人员的专业水平。在工程管理中部分管理人员不具备有关管理资质,或其本身只有管理理论没有经验。更有甚者没有管理理论也没有实际经验,从而发生在其位而不谋其职,或者有心无力,这种管理一定会对基建工程产生质量与安全隐患。不良风气影响。抵制不良风气,同所有不正之风斗争是长期的任务,因为电力基建往往工程量大、项目多、定点没有确定和资金数额较大同时关系到建设、设计、监理和施工等多个单位,其工作人员不计其数。这些因素对人事和财务管理造成很大困难,在这种关系复杂情况下。部分工作人员经不起利益诱惑,发生等违法犯罪活动,使国家财产受到损失。

3提升电力基建工程的管理策略

增强对成本的控制与管理。电力基建的重要特点之一是资金投入巨大,所以在基建过程中增强控制与管理成本就显得很重要。为此,一方面要注重前期决策,牢牢把握住估算环节,同时提升招标质量,通过招标真正招到有实力企业。在施工中,要增强合同管理,所有费用必须按预算逐项比较与检查,如发现哪一项费用超出预算,就要严格审查,努力降低该项费用。对设计变更和施工变更必须严格审查,充分证明,完善审批制度。通过这些措施,对基建工程成本做出全过程控制与管理。对进度增强控制与管理。工程进度在基建中是重要环节,进度减慢不仅会影响到工程质量,而且会导致经济损失,因此要对其加大管理力度。促进Bot模式的应用。Bot模式现在发展迅猛并体现出明显优势,在电力基建工程推广使用Bot模式,一个是由于在Bot中项目公司承担着债务,因而不会增加政府的外债负担。同时,项目建设、运营和维护效率比公共管理的要高,方便建设单位管理。此外,Bot完全选择竞标模式,不但确保公平竞争,还可得到最佳解决方案。最重要的在于Bot把特许权协议作为中心结构,增强法律约束性,责任和关系明确,很大程度上方便建设单位在建设过程中进行全方位管理。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基建企业自身改革和管理制度都会不断成熟,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会更大。增强对基建工程的管理,涉及到我国基建前程,唯有在深入认识到改革管理重要性的条件下,进一步研究其内部因素,将解决构想置于问题中,促进基建工程管理体系的发展。完善基建工程管理体制。强化工程管理核心是增强与完善工程管理体制,一是总结分析现行管理体制的不足;二是改革创新,做好双管齐下。对管理人员落实好责任制。从管理人员开始,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通过以往工程的质量事故和事故分析增强自身的忧患意识与法制观念。健全责任制度,使各自管理责任到位。加强对工程合同在签订和履行过程中的管理。基建工程设计和施工对工程质量有决定性影响,合同是这三者间纽带,所以合同管理在基建管理中表现出核心地位。基建参与单位一定要树立较好的法制观念,实现依法经营。签订合同时要在法律指导下遵守公平和自愿原则,履行合同时严格遵守其各项条款,表现出法律强制性。要对合同的签订、履行情况以及对有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作出监督检查和统计分析,在检查中发现问题,通过分析问题性质、原因和责任,做到及时解决,从而减少与消除合同纠纷,提高对合同的履约率。

工程管理基本方法篇9

关键词:财务管理;基建项目;作用

目前我国财务管理中最常用的控制方法是挣值法,是目前项目管理、成本控制以及工程效率评估中最常用的工具。当今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对我国基建项目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国企业应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创新管理制度、转变管理理念,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项目管理水平。

一、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相关理论

(一)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基本含义

基建项目财务管理是基建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项目资金的合理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其本质就是负责财务管理工作,涉及到建设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包括前期预算、资金筹集、工程建设、竣工验收等过程中的财务管理。基建项目的建设,可划分为八个阶段,而财务管理贯穿于基建项目的全过程(详见图1)。而过去基建项目的财务管理只涉及到工程实施和竣工阶段。

(二)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主要理论和方法

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核心在于识别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因子,在此基础上对这些可预见的风险因子进行规范化管理,防止财务风险,实现工程项目建设的效益最大化。(1)信息学理论:大数据时代,管理工作始于信息的采集,只有收集有效的信息源,才能够指导人们合理地使用信息资源。基建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决策是有成本的,而明智的施工决策源于信息的收集、评估和利用。(2)挣值理论:挣值理论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国防部,到20世纪90年代才成型。挣值理论主要是根据已完成的工程项目的预算值,对工程项目的进度和成本进行综合的评估,换而言之,就是要与之前的工程项目进行对比分析,对即将建设的工程项目的预算值进行动态的综合的评估,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3)基建项目中的财务风险理论,主要是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的环境特点、地理位置、工期、招投标文件等相关规定,对工程项目建设中的财务风险进行筛查,利用数学统计的方法,评估每一项财务风险的风险量,采用各种手段和措施,对其进行防范、控制和处理,以达到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二、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

在项目工程建设的实际过程中,要做好基建项目管理工作,所要遵循的财务管理原则主要包括:(1)投资利益至上原则,财务管理的核心是提高投资效益,因此在基建项目建设过程中,每个过程、每个环节都要确保投资效益的高效。(2)加强计划管理原则,基建项目从规划开始到最后的竣工,每一阶段都需要预算计划,确保资金的合理利用。(3)以经济核算为基础的原则,实体经济核算是降低建设成本,保证投资利益的基础。(4)经济和行政手段并用的原则,基建财务是首先要完成预算的经济实体,采用经济手段外,还应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促进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5)诚信理财为本,财务管理的原则是诚信、客观,基建项目工程庞大,其财务管理更是复杂多变,但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基础,更应该遵守。

三、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主要措施

结合上述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原则,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基建项目财务管理应从以下方面入手:(1)根据国家及相关部门的建设方针,查找项目建设有关的资料,制定可行性工程预算计划;(2)筹办财务管理机构,根据工程预算计划,制定财务管理制度;(3)进行项目融资,按照项目预算计划,及时筹措资金,做到资源分配合理;(4)严格管理合同,一方面根据工程进度预算、筹资情况,制定合同,另外要严格制定合同要求;(5)开展会计核算,充分发挥财务的监管作用。

四、结语

基建工程项目涉及广泛、工程量大,而财务管理是基建项目投资的核心,在基建项目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提高基建项目财务管理水平,不仅有助于降低工程成本,促进企业发展,而且能够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林.试论如何发挥财务管理在基建项目管理中的作用[J].财会园地,2007.

工程管理基本方法篇10

关键词:建设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是对工程项目建设的资金投入和资源投入的过程所进行的调节和控制,通过特殊的计价程序,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和建设实施阶段,把建设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批准的造价限额之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确保在建设项目投资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中能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达到理想的状态,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

1、建设项目造价管理范式的问题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重点关注的是建设项目建设期造价的确定和控制,而对建设项目在竣工移交后的运营和维护成本较少考虑。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建设项目未来的运行和维护成本要远远大于它的建设期造价,并且先期建设造价的高低对未来的运营和维护成本的高低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科学合理的较高建设造价是可以使未来运营维护成本的大幅度降低的,进而达到建设项目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成本降低的目的。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决策的依据是建设成本的最小化,建设期成本最低的方案放在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考量不一定是最优的,因此我国目前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决策依据不合理。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少则三十年,多则上百年,再加之我国长期以来采用的是基于定额的造价管理模式,建设期的历史数据记载得比较详尽,而运营和维护期的历史数据记载较少或根本没有记载。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工程造价的确定方法是以标准定额为基础的静态方法,工程造价控制是以工程的实施阶段为重点,标准定额由政府按社会平均水平的原则组织编制,导致我国目前推行的基于工程量清单的全过程造价管理范式与国际的造价管理模式与方法并不接轨。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企业还不能制定自己的企业定额,政策环境条件和技术条件都不具备。

2、建设项目造价管理范式

2.1全过程造价管理范式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范式是通过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造价管理从而达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通过科学合理使用建设项目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方面资源从而达到工程造价最小化。这种管理范式必须是按照基于活动的方法来进行建设项目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工作。基于活动的建设项目造价确定方法是依据基于活动的成本核算原理进行建设项目造价确定工作的一种技术方法,首先要将一个建设项目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分解并生成项目活动清单,然后分析和确定每个项目活动所需资源并收集和确定各种资源的市场价格,最后按照自下而上的路径确定出建设项目的总造价。基于活动的建设项目造价控制方法则是依据基于活动的管理原理和方法去进行建设项目造价控制的一种技术方法,它是通过消除项目无效活动、减少低效活动以及持续改善项目活动的方式去控制工程造价的方法。

2.2全面造价管理范式

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范式是在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工作中不能仅考虑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某一方面因素,而是要全面考虑建设项目造价管理工作中的各个方面因素对建设项目造价的影响。这种管理范式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必须是建设项目全团队成员都参与建的设工程造价管理,而不能是某个建设项目相关利益主体单独进行的建设项目造价管理;二是必须从建设项目全要素管理的角度出发去管理建设项目的造价,而不能只考虑节约造价而不考虑工程工期、工程质量等其他要素受工程造价变化的影响;三是必须要做建设项目全过程和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而不能只做建设项目实施周期的造价管理;四是必须要做包括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在内的建设项目全部造价管理,而不能只开展确定性建设项目造价的管理。

3、建设项目造价管理范式应用

3.1全面造价管理范式情形

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是一种能够指导人们分析、确定和控制建设项目造价的思想和方法,是一种全新的建设项目造价管理范式。这种管理范式强调在建设项目造价的分析、确定和控制工作中不但要全面考虑工程范围、工期、质量、造价等全部要素对各个阶段的造价、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造价的影响,而且必须是建设项目相关利益主体都要参与到建设项目造价管理工作中。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包括了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它在分析和设计项目时必须要考虑项目建造和运营维护两方面的成本。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也包括了一定内容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它在确定和控制建设项目造价时必须按照基于活动的管理方法开展对建设项目造价进行全过程的管理。

3.2全过程造价管理范式情形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范式是一种在工程造价管理中进行确定和控制建设项目造价的方法。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建设项目造价确定是基于活动的建设项目造价确定方法,建设项目造价控制方法是基于活动的建设项目造价控制方法。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必须是由建设项目各方利益主体在建设全过程参与的。这种管理范式必须按照基于活动的造价确定方法估算和确定建设项目造价,必须采用基于活动管理的方法消除项目的无效活动和降低项目的低效活动,从而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占用,最终实现对建设项目造价的有效控制。这种管理范式作为一种建设项目造价的确定和控制的方法还是很科学的,所以这一建设项目造价管理范式在世界许多地区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中获得了认可和应用。

结束语:

对于我国未来应该采用的建设项目造价管理范式,笔者认为应该是全面造价管理范式,这一范式包括了全生命周期和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是现有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全面集成,是未来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