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类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33:52

劳动教育类型篇1

一、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的相互关系

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的发展水平通过其劳动需求直接对职业教育的规模和结构提出了需求,同时,职业教育提供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也影响产业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一)产业结构决定职业教育的规模

产业结构不但表明社会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决定在业劳动力的构成和劳动力就业方向。在现代产业体系中,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总量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动力。

通过对比“十一五”和“十五”末期我国三次产业产值比的变动(如表1)可以看出,我国产业结构由第二产业占最大比例正逐渐向第三产业过渡;与此同时,就业人口也从第一产业逐渐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第二产业的变动最为突出,在五年的跨度内,第二产业产值下降幅度低于劳动力转移幅度,说明在第二产业内部由较少的人可以创造更高的价值,即劳动生产率得到提升,企业对劳动要素的要求有所提高。

在工业内部,按照高技术、中高技术、中低技术和低技术分为四类,将其中12个重点行业产值和就业分别进行比较(如表2)。2010年12个重点行业产值共397215.38亿元,容纳就业5238.04万人,四类行业产值比为16.79‥36.94‥28.20‥18.07,就业比为18.06‥31.54‥20.65‥29.75。2005年12个重点行业产值共144500.98亿元,容纳就业3736.29万人,四类行业产值比为21.62‥31.82‥26.72‥19.85,就业比为15.07‥28.36‥22.39‥34.18。从技术分类计算的数据看,2005年到2010年,四类行业产值中,中高技术和中低技术行业增长幅度最大,但就业增长幅度最大的是高技术和中高技术行业,即技术水平越高的行业,劳动需求量越大,说明在工业内部,虽然中等技术水平的行业仍占最大比重,但劳动要素呈现向高加工制造端集中的趋势。这种就业趋势的转换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产业结构决定职业教育结构

1、产业结构决定职业教育的发展层次

产业结构水平要求相应的劳动者素质水平。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主要基地,必然要随着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发展而不断优化自身结构。任何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都是高、中、低技术并存。一般来说,当一个国家的中高技术产业所占比例开始超过50%时,是其技能型人才培养重心由中职转向高职,并要求高职快速发展时期。随着我国产业结构逐渐向技术含量高端迈进,相应的职业教育发展层次必须提升。

2、产业结构决定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

产业结构调整要求职业教育培养相应的技术人才。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程度日益加深,新的专业技术性岗位不断产生,人才需求的类型和规格也相应变化,必然要求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结构发生变化。目前,第二产业尤其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量激增,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供不应求。然而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部,也需要相应与产业结构对应的专业设置。

(三)职业教育直接影响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和优化前景

产业结构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本投入和人力投入的合理配置。职业教育根据产业需求设计合理的教育结构,为其培养人才,实现产业劳动力类型和层次的最佳配置,以满足产业结构发展的需求,推动产业结构的发展;反之,如果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和培养的人才结构难以满足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将延缓产业结构调整进程,甚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水平。

1、合理发展的职业教育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推动作用

职业教育通过提供大量应用型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大批熟练的技术工人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德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能够迅速从战后经济严重衰败中恢复,并于90年代跃居世界经济前列,其合理的职业教育体系,特别是70年展起来并在全德国范围推广的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学院功不可没。我国属于后发型、赶超型国家,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职业教育可以适度超前发展,从劳动要素方面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2、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高度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国家或地区产业特征从劳动或资源密集型产业,向技术或资本密集型产业,再到知识或人才密集型产业发展,相应的劳动力结构由金字塔型,向葱头型,再向橄榄型过渡,如图1所示。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对应的劳动结构为金字塔型,即高端人才占有极小比例,技术或技能型人才居中,绝大多数一般劳动力居于底部。我国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能否过渡到技术或资本密集型阶段,很多程度上取决于劳动供给能否实现“葱头型”结构,即技术型人才超过一般劳动工人,达到劳动人口的1/3左右。实现这一劳动机构的转变,职业教育的发展将起到关键作用。

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技术型人才产生大量需求

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产业发展都必将从当前以熟练劳动力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过渡,社会生产由一般劳动要素需求转向职业教育培养的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以一般劳动投入为主的产业竞争优势在降低

工业化进程是一个相对漫长的阶段,美国工业化大概经历了近一百年,欧洲国家则经历了200多年的时间。我国大概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最主要的产业特征就是加工制造环节的产值占有绝大多数比例,而且从事此环节的劳动者也占有较大比例。从第二产业来看,2010年,我国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为187581.4亿元,就业人数为21842万人,其中,制造业就业人数为3637.2万人,远高于其他行业类型的就业水平,占第二产业就业总人数的16.7%。其中,城镇就业人员工资总额达47269.9亿元,平均工资36539元,劳动报酬较低。我国不但加工制造占绝大比重,而且普遍存在要素投入中劳动所占比重大,企业平均利润和职工工资较低的情况。

(二)劳动供给增长趋缓,人口红利即将消失

2010年,我国经济活动人口达78388万人,就业人员为76105万人。从数量来看,适龄劳动供给较为充足,三次产业就业人员分别为27931万人、21842万人和26332万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得益于劳动供给总量充足和劳动成本较低。然而,这种基于“劳动无限供给”假定条件下的粗放式生产方式将随着劳动供给约束而退出历史舞台。

采用15—64岁的标准作为劳动年龄人口的口径,我国学者计算出中国新增劳动力在2006年之前一直都处于较高的水平,但从2007年开始,劳动年龄人口增量开始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虽然从目前来看,我国适龄劳动人口总量仍较乐观,但未来增长不容乐观。据联合国2009年的信息,预计到2015年,中国适龄劳动人口将达到峰值,随后进入下降轨道。

随着廉价劳动力拐点的到来,人口红利将消失,制造业劳动成本必然上升,企业生产必然通过两种途径进行: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即采用技术或技能水平高的劳动者并提高工资;二是通过资本投入或设备引进进行劳动替代,这种方式可以减少用工总量,但新用工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或技能水平以操作现代机器。无论采取哪种方式,生产要素从一般劳动要素向技术、技能型劳动转变的趋势不可避免。

三、当前我国教育结构亟待调整

(一)劳动受教育水平有所提升,但技术、技能型不突出

2000年我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5—64岁适龄劳动人口中,初中及以上学历占63.38%;据2005年1%抽样普查数据推算,适龄劳动人口中,初中及以上学历比例达66.9%;2010年我国初中及以上学生毕业数达到3350.4万人,比2005年的3244.9万人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按经济活动人口标准,在学历教育中,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其它教育的比例为21.93‥15.87‥66.2,职业教育比例远低于高等教育及其它类别;职业教育毕业生为6670743人,仅占2010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口和农业转移人口总数的16%左右。而且,当前我国培训类机构普遍存在时间短、规范程度低的特点,对于提高劳动者技能及解决就业的贡献度很难量化。

(二)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失衡,结构性失业突出

目前,我国劳动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性方面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我国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技术和技能型人才十分紧缺。现有技术工人只占全部工人的1/3左右,而且多数是初级工。高技能人才、技师、技术工人等高素质技能性劳动者非常短缺,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我国工业化推进的突出因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通过培养技术、技能型劳动者以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已成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迫切需要。二是大学生就业难,结构性失业突出。“十一五”以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开始凸现,由于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结构匹配性不高,造成每年都有部分大学及以上学历的人难以就业,或高学历低。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失衡,不但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搁置和浪费,也直接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四、依照产业结构调整需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根据产业结构演变规律,通过三次产业比例的调整达到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即由当前第二产业居第一位,演变为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大于第二产业,并大于第一产业。随着第一和第二产业劳动力的转出,第一和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逐步提升,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也得到优化,必然要求劳动要素各项条件相应的提升。

第一产业,尤其是农业,将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机械化和经营信息化等方式,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高效、优质、生态农业。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从业人员技术素质的大幅提升,职业教育要培养农业从业人员适应技术革新的素质,尽快掌握采用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

第二产业是我国当前的支柱产业,亟需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大量制造企业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低端环节,造成产品数量大、质量优,但附加值较低。要继续保持和提升中国的产业竞争力,第二产业,尤其制造业仍将是中国产业未来国际竞争优势所在。我国从世界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一线劳动者。加大人力资本在第二产业的投入,将是“十二五”期间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职业教育必须承担培养与现代技术装备相适宜劳动者的重任,推动制造环节向产业链高端迈进。

劳动教育类型篇2

关键词人力资本教育产业结构调整刘易斯转折点在中国经过了刘易斯转折点并逐渐丧失人口红利之后,不仅推动经济增长的传统要素需要重新组合,而且那些更加长期有效且不会产生报酬递减的投入要素越加重要,这对显著提高国家总体人力资本水平提出新的要求。与此同时,这个特定的经济发展转型阶段,却会由于劳动力市场在短期内产生对低技能劳动者的强大需求,而形成一个不利于人力资本积累的激励因素。如果不能有效应对,中国将面临人力资本积累的不可持续问题,即在不久的将来,以劳动力素质与价值链提升后的产业需求不相适应、缺乏支撑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高端人才、以及部分劳动者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脆弱群体等方式表现出来。

产业升级与技能需求

遵循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在跨越了刘易斯转折点和第一次人口红利消失之后,中国必然经历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迅速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系列转变,最终都主要以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的方式表现出来,要求产品质量和附加值进一步提升。虽然产业升级的核心是全要素生产率愈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升级的过程和结果,也不可避免地会表现为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从制造业为主转向服务业为主。既然产业升级的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特别是全要素生产率,所以演变方向体现了对劳动者人力资本的更高要求。

首先,中国制造业本身将朝着价值链的更高端攀升。这个过程可能会先从沿海发达地区起步,最终延伸到中西部地区,及至实现整个产业的全面升级。虽然中国制造业已经占世界首位,但是制造业的增加值率仅为26%,分别比美国、日本和德国低23、22和11个百分点。而从中间投入贡献系数看,发达国家1个单位价值中间投入的新创造价值,通常为1个单位或者更多,但中国只能产生0.56个单位新创造价值。①一个国家制造业在价值链中的位置,取决于技术、管理和技能等诸多因素,而归根结底都与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水平密切相关。因此,产业升级的前提是技能升级。

其次,中国的产业升级还表现在从主要从事制造环节的生产,转而更多地在研究开发、创意和营销等直接生产过程的前后环节,将导致生产业比重的大幅度提高。由于这些领域需要投入信息、技术、品牌、管理和人才等知识密集要素,相应地对劳动者的技能和创造力有更高的要求。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目前在不同行业类型中劳动者教育水平状况,看劳动力在行业间的重新配置所需要的最低人力资本要求,以及第二和第三产业中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转换,如何产生对劳动者受教育水平的更高要求。如表1,在第二产业中,资本密集型行业中的劳动力,具有比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力更高的受教育水平。在第三产业中,技术密集型行业中的劳动力,具有比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力更高的受教育水平。第二产业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中的劳动力,具有最低的受教育水平,第三产业的技术密集型行业中的劳动力,具有最高的受教育水平。

从上述信息可以看到,按照目前相应行业的劳动者受教育水平估算,如果劳动者从第二产业的劳动密集型就业转向第二产业的资本密集型就业,要求受教育水平提高1.3年;转向第三产业技术密集型就业,要求受教育水平提高4.2年;即使仅仅转向第三产业的劳动密集型就业,也要求受教育水平提高0.5年。

这种产业转换所提出的劳动者受教育程度要求绝非微不足道,因为受教育水平的提高需要长期的积累,而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例如,根据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计算,即使伴随着义务教育普及率的提高和高等教育的扩大招生,16岁以上人口的受教育年限,在1990~2000年期间仅仅从6.24年增加到7.56年,总共才增加了1.32年,2005年为7.88年,5年中只增加了0.32年。

面向未来的人力资本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倡导的人类发展指数(humandevelopmentindex或简称HDi),是由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健康水平(用预期寿命表示)和受教育水平(用成人识字率和三级教育总入学率表示)构成的一个综合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在图1中,我们用中国的水平相对于135个国家某一指标中位数的百分比,分别展示教育发展和人均收入增长与人类发展指数提高的关系。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20年间,人类发展指数稳步提高。在前10年,教育发展对人类发展水平的贡献十分显著,而在后10年,教育发展的贡献率相对下降,而人均GDp水平的提高,无疑对人类发展指数的继续上升贡献卓著。②

与此同时,劳动者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也通过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人力资本投入变量表现出来,成为改革开放时期高速经济增长的正面贡献因素。所有采用增长账户或生产函数分解中国经济增长各因素贡献的研究,大多把受教育年限作为一个解释变量,得出与理论预期一致且在统计上显著的结果。不过,由于研究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的估计高低不尽相同。

劳动教育类型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类型化;就业促进;新生代农民工

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训练,因此职业教育亦称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教育是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板块之一。发展职业教育对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具有一定的推动力。然而,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状况存在不少问题,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的弊端

1、职业教育类型化不合理,不能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

当前,社会上的职业教育大都以院校培养为主,而院校培训在专业设置往往过于宽泛而缺乏市场针对性。有的职业院校为了提高入学率盲目扩建、扩招,扩大专业培训覆盖面。学校以牺牲专业培养深度来换取规模的扩张,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专业基本功及动手实践能力。

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宏观干预上是不够的,这使得一些职业院校往往各自为政,没有很好的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形成以职业化培养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牵引的教育机制,从而导致了学生毕业进入市场后操作能力不强,不能适应实践要求。企业招工后还得进行二次培养。

以制造业为例,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对生产一线技能型、操作型岗位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而相对应的劳动力市场却是普工泛滥,技工难求。技能型一线工人的缺乏已经成为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发展的瓶颈。

2、缺乏对广大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职业教育

农民工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业社会、农村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社会特殊群体,他们的户籍身份是农民、有承包的土地,但却离乡不离土,主要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的人员。目前社会上的农民工主体是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青年农民工,即所谓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在外出打工的1.5亿农民工里占到60%,并且这一群体正以每年800万至900万人的速度快速递增。

新生代农民工大都接受了完整的九年义务教育,文化基础较为扎实。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9年,这些人群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为30岁以下各年龄组均在26%以上;21-25岁之间的达到31.3%,高出农民工总体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其中,许多人还接受了职业教育。学历为初中及以下的占总体的17.5%;中专、技校、职高或高中的占66.7%;大专的占9.9%;本科及以上的占1.4%,整体学历水平已经明显提高。

他们带着改变命运、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景投身到城市建设一线,但往往由于缺乏技能和有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致使自身就业受限,大多只能实现"候鸟型"就业。但是,基于新生代农民工这些群体特点,我国没有对他们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职业化培养。

首先,我国当前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仅仅限于企业的临时性岗前培训或是地方政府短期的劳务输出型技能培训,这几种培训都缺乏长效机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

其次,就业信息系统不健全,没有形成准确的跨地区、跨产业的就业信息咨询平台,导致农民工就业信息不畅、劳动力流动性不强,易出现"扎堆抢饭碗"或"用工荒"现象。

第三,政府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不足,仅仅依靠企业短期培训完全不能满足市场多元的需求。全社会这个大市场,还缺乏跨地区、跨产业一盘棋的大思路。

二、我国职业教育弊端对就业市场的影响

(一)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经济产业的每一次变动都要求劳动力的供应能迅速适应这种变动,但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征却与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相吻合。由此而导致的失业被称为"结构性失业"。它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发生变化,现有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失业。结构性失业在性质上是长期的,而且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需求方。

(二)季节性用工荒

季节性用工荒反映的是地区劳动力资源时段性短缺和企业招工难的问题。有关报道显示,从2004年以来,珠三角地区就出现了明显的的呈季节性特点的用工荒问题。以春节时段为例,2010年春节期间,浙江省发改委对1000家企业进行用工调查显示,有71.9%的企业反映用工紧张,比2009年四季度提升14.8%,主要是由于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回家过春节所致。近年来,季节性用工荒逐渐从珠三角蔓延到长三角、江浙地区,甚至波及内陆如乌鲁木齐等地。用工荒的时段也从春节等大节日逐渐衍伸为全年各个时段。

我国社会转型至今,虽然在政策上已经全部取消了对农民进城务工的限制性和歧视性规定,但是由于历史和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城乡劳动力在面临劳动法的制度约束、合同缔约资格、信息搜寻渠道、就业选择、签约的组织化状况、签约模式和劳动合同类型、签约质量与合同风险、对劳动司法监察等外部力量的依赖程度上仍存在着差异,具体表现为:农民工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就业的成本高;农民工还被排挤在二级劳动力市场就业;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低、享受范围有限;大多数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差、待遇低;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具有临时工性质,等等。正是因为政府对于农民工群体的职业保障程度的干预不足,导致农民工群体的就业有极大的流动性和随意性。

三、我国职业教育类型化模式优化的展望

从上述分析得知,结构性失业亟待精细化职业教育来化解,而季节性用工荒则呼唤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长效机制的诞生。事实上,结构性失业与季节性用工荒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解决结构性失业根本问题在于提升农民工技术水平,而提升农民工技术水平的长远之计在于职业教育的类型化。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应重点以新生代农民工为教育对象,依据国外先进经验,大胆革新,实现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跨越发展。

(一)立法上完善农民工职业教育相关法条

所谓农民工职业教育,是指按照《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充分利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内的各种资源,构建包括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培训机构、社区组织在内的多方协作网络,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特殊社会群体进行以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等内容为重点,以培养择业、就业、创业本领和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一种准基础性公共教育服务。

(二)机制上引进国外先进经验

1、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

在西方,工人的分类通常被认为是与技能等级相一致的,普通劳工被称为"无技能"工人,机械操作工被称为"半技能工人",技工被称为"有技能"工人,其所对应的教育需求,分别是不需要职业教育、短期职业培训和正规的学历性职业教育。我国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后绝大多数人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半技能和有技能职业岗位工作,他们所对应的工人类型为半技能工人和有技能工人,因此所对应的职业教育主要是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和学历性职业教育。为构建和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综合素质与系统能力,今后我国对新生代农民工实施职业教育的重点应放在规范的学历性职业教育方面。

2、职业教育与生产需求挂钩

一是通过实施职业资格预测、职业指导咨询和强化教育来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二是通过制定灵活的政策和措施来满足受教育群体的教育需求,其别重视弱势群体平等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比如,德国的"职业资格早期监测系统",已为大多数欧盟国家所效仿,对我国颇有借鉴意义,其重要特色之一就是在监测全过程中强调企业的参与。预测内容不仅包括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及对职业的影响,而且包括消费者需求、全球化和市场竞争对经济发展和职业教育的影响,从而为职业资格标准的确定和课程开发提供实时可靠的信息和数据。

(三)模式上依托现有资源,突出职业教育类型化

1、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类型化种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根据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就业前培养的职业教育和就业后在岗或转岗的职业教育两类;根据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和学历性职业教育两类;根据学历教育层次的不同,可分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类;根据办学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学校型职业教育、企业型职业教育和校企合作型职业教育三类。

2、整合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资源

近年来在职业教育领域,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大力促进短缺技能型人才、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岗培训、农民技术培训等四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按照提高基础能力建设要求,国家提出了"四个计划",也就是所谓的职业教育的"2111"工程,即创建2000个职教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1000个职教中心,1000个中等示范职业学校,100个示范高职院校,将分五年完成。在分步实施中,2007年已建成320个重点实训基地,200个重点国家县级职教中心,200个中等示范职业学校,40个示范性高职院校。

除此之外,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可打破省市地域限制,实行"横向联合,纵向培养"的模式。

"横向联合"就是把众多职业技术学校的相同专业有机整合,主要是在软件上,整合他们的教材、师资力量、培训场馆等地,形成丰富的教育资源。同时与各地的用工企业建立联合培养机制,类似于德国的职业资格早期监测系统,把企业纳入职教体系,深度参与,使农民工职业教育始终紧密结合生产一线的岗位需求,这样培养出的技术工人既有长远的视角,又有扎实的操作技能,保证了新生代农民工的长远发展。

"纵向培养"就是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培养上要突出知识的纵深学习掌握,注重学一行,精一行。从培养伊始,就注重科技进步与行业发展前景,使被培训者对自身的专业始终有一个长远的预期。同时,深入学习掌握所学专业在实践层面上的知识,尤其是生产实践中经验性的知识,并通过有效地实习夯实专业技能。

四、以职业教育类型化为推动力,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良性就业

(一)企业方面

1、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特点,结合企业运行规律,坚持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前厂后校、订单式培养,都可用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这些也都体现了职业教育与经济、职业学校与企业、农民工读书与产业劳作的有机结合。其中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之间的联系,工学结合是新生代农民工劳动生产与学习两种行为之间的合作,是两个核心概念,都强调职业学校与用人企业的"零距离",实现了职业教学与生产实践融合,这是农民工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工人的最佳模式。工学结合有两种"工"的方式,即校内企业的"工"与社会企业的"工",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重点应放在校外企业,而且是国内外大企业,让受训者一开始就接受到前沿的高精尖教学,充分开拓视野,培养先进技能。

2、树立长远发展眼光,培育各层次人材

校企合作一种办学模式,是在工学结合的基础和条件之上的办学途径。企业要发展壮大,就必须具备长远的发展眼光,人材是根本,校企合作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了人材基础。企业的发展需要高端管理层精英,也需要大量掌握核心技能、技术精湛、爱岗敬业的一线工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养的人员,更能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二)政府方面

1、加强专业建设。在重视院校建设的基础上,着重加强专业建设。中职和高职专业结构要注重与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的需求相匹配,在完善各主要"产业链"相关的类别上设置、改造、或更新专业,要创建具有农民工职业教育特点的实用专业,重点建设如数控技术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维修、饭店服务与管理等现代化标志性专业;

2、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根据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需要,努力争取行业和企业的支持,分层分类重点建示范性、开放性、实用性的实习实训基地;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在引进、培养、使用、流动、待遇等方面创设有利于农民工职业教学教师成长的环境,改变"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专业化培养路径,加强教师的行业背景、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充分利用产业需求和校企联合的优势,从大型企业引入一线高技术工人教学,做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

4、加强课程教材建设。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学教材设置上,要打破以往经验,适当调整专业教材与基础教材的比例,加强对专业的学习,开口要小,钻的要深,要达到在某一生产领域完全胜任,且能够及时随产业升级而提升自身技术水平。

(三)社会方面

1、建立"一主多元"的办学体制

所谓"一主多元",就是形成政府办学为主,多种民办形式并存的办学格局。国家在重点办好一批骨干示范校的同时,通过优惠政策扶植和引导一些民办教育,积极探索国有民办、股份制办学、私人办学、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办学等多种形式,用企业化的运作方式,让一些职业教育特别是培训机构直接进入市场。

2、建立多渠道投资、融资体制

在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的同时,要建立投资主体和经费渠道多样性的机制,制定政策,搭建聚敛资金的平台。积极争取各种基金会、社会团体、中外企业以及个人等办学投入,同时更好地调动学生家长及社会成员的职业教育投资热情。

3、建立"一统多参"的宏观协调管理体制。所谓"一统多参",是指"教育部门统筹、行业配合、社会参与"的新型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张志增:"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教育与职业》总第696期

[2]张红雨:"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5期

劳动教育类型篇4

(一)、构建能历教育网络

鼓励国家、企业、个人一起上,依法举办各种类型的能历教育培训班。扶持乡镇成人学校建设,建设能历教育基础网络;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单位,依托有关职能部门如劳动、工会、农业、教育等建立常年性的、专业性的职业学校、培训中心等,形成能历教育补充体系;重点建设区级职业学校,形成能历教育的骨干基地。形成以技术培训和业务培训为重点,以素质培训和岗位培训并重为特点、以职业培训和扩大就业相结合的长短结合、高中低配套的能历教育模式,

(二)、构建技能鉴定新机制

国家有关部门制订职业专业层级技能标准,全面启动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工程,免费为农民提供技能、岗前培训,开展特殊工种职业鉴定。使求职务工人员有全国通用的技术等级证书及上岗证以增强就业竞争能力,提高劳务收益。积极引导各类培训机构与劳动力市场或用工单位签订培训合同,以需定培,定向培训,重点鼓励企业开展岗前培训并安置就业。要积极探索职业培训与劳动力转移的衔接机制,把技能培训、就业介绍、就业后服务管理融为一体。

(三)、完善市场就业机制

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搞好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衔接,搞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完善农村劳动力能历教育服务体系。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步伐,着力解决场地等基础设施问题;加强信息服务,完善市、县、乡三级劳务信息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劳动力资源信息库,畅通劳动力资源调蓄和信息共享渠道;加强对劳务市场的管理,引导扶持劳动就业中介服务健康发展,依法打击和取缔非法招工,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建立农村劳动力能历教育宣传和激励机制,对促进劳动力能历教育的有关单位进行奖励。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建立各种类型的劳务专业协会,加强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自我保护和自我约束。

(四)、构建能历教育课程体系

劳动教育类型篇5

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主要由职业教育来承担和实现,在培养目标上充分体现职业发展性,教育功能上充分体现社会适应性,人才成长通道上充分体现终身教育性。

1.在培养目标上,强调适应就业需要的职业能力开发。职业能力即完成职业岗位整体工作任务的综合能力,职业能力开发就是让个体获得未来职业生涯中需要的综合能力。德国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相当重视职业能力开发,注重教授学生职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强调系统基础理论、基于专业知识开发综合能力的多维能力发展模式。20世纪90年代,培养“职业核心能力”作为德国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被确定下来,并逐步成为世界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共同目标⋯。澳大利亚则以就业为目标,基于行业需要的迅速反应进行任务或工作特定化的就业培训,强调职业技能和当前工作任务的匹配。培训包体系是其职业教育的依据,用于认证和评估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的技能标准与准入资格。相比之下,英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并不局限于具体岗位的专门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而是立足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开发,通过职业资格证书这一中介实现教育与工作的对接。

2.在功能使命上,强调适应社会产业与劳动力的双转移。发达国家经验表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促使社会职业岗位与劳动力结构的动态发展,同时对高技能人才数量、结构和布局也提出新的要求。事实上,“高技能”总是随技术进步而逐步提升,高技能人才也总是与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然要适应产业与劳动力的双转移。20世纪70年代爆发的经济危机,直接导致了西方国家就业市场危机和失业人口剧增,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的职业院校,正是在自觉适应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和解决劳动力的转岗、就业等问题中逐步实现了自身的发展。比如:美国社区学院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中实现了“就业”与“升学”的双重功能;德国高职院校致力于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技术应用性人才,成功地适应了企业发展和劳动者个人发展的双重需要。此外,英国的高级技术学院,日本的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等,都是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中,帮助劳动者获得了新的职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

3.在成长通道上,具备适应终身教育需要的教育体系支撑。人的职业能力开发贯穿一生的各个阶段,面对技术更新加速而引发的职业变更,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过程将是一个漫长的教育与职业培训过程,这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延伸职业教育体系并以终身教育体系作支撑和保障。发达国家高职教育经历了规模扩张、就业主导、生涯教育等阶段之后,顺应人的未来发展和社会发展所提出的终身教育需要,构建了终身教育体系,并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有机融合。21世纪以来,美国职业教育被生涯教育与技术教育所取代,职业教育着眼于个体生涯和终身发展需要,追求“终身学习”与“更好就业”两大目标,实行职业资格证书与学位文凭并行并重,以及各类教育相互沟通的制度。英国于1986年在全国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使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文凭相沟通,在两者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并可以相互转换;20世纪90年代初,又把一批技术学院改名为大学并与传统大学并列,使普通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互相融合。法国致力于完善高职教育体系,开辟高职教育与各类教育沟通衔接的渠道。

二、我国高技能人才的终身教育需要与诉求

1.创新型经济的加快发展,挑战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高技能人才是指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i毋庸置疑,创新型经济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是否拥有先进的技术装备,还取决于是否拥有熟练操作和使用先进技术装备的高技能人才。但足,以创新为特征的技术经济的发展,无疑使高技能人才的新知识学习能力、新技术应用能力以及职业岗位适应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等职业综合能力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产业转型升级中,高技能人才能否适应行业产业及相应职业领域的新变化,不仅要看其知识结构是否完善,专业理论是否够用,还要看是否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另一方面,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对技术的应用及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高技能人才不但有熟练的职业技能,有较强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还要有适应职业岗位结构演化的发展能力。

2.产业结构的动态变化,挑战高技能人才的岗位适应性。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势必要求劳动力结构也作出相应调整,而技术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将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要素。高技能人才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行为特征是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活动,即在“应知”基础上“应会”的智能,在工作实践中能够独立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在现代产业转型升级中,由于产品和工艺装备日益精确和复杂,~线【人智力技能要求更高,不但要求具备足够的技术理论基础、较全面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生产必需的多种技能,还要求具有较强的技术岗位适应性,既适应当前岗位又适应未来转岗需求。而且,随着新兴产业和新技术的发展以及设备更新,企业大量需要既能组织和管理基层单位生产,又有⋯定理论水平和适应新岗位、学习新技术能力的更高级应用型人才。高技能人才能否适应这些变化,主要取决于是否具备足够的新知识、新技能的更新能力,新思维、新方法的建构能力,以及现代职业标准所要求的自主学习与持续发展能力

3.劳动力就业结构矛盾,挑战高技能人才的就、能力。社会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使得社会职业结构变化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必须更换岗位甚至改变技能领域,随之也必须具有适应岗位迁移和就业方式不断变化的就业能力——获得工作和保持工作,并在需要时重新获得就业的能力。国内过去一段时期的“技t荒”警示我们,由=F高等职业教育忽视劳动者的职业生涯教育和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所以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许多企业进行技术革新,高技能人才因为不能掌握新技术而失业,同时业也招不到能够运用新技术的人才,这样就引发l『劳动力就业结构矛盾。从技术更新速度和劳动学习进度看,高技能人才只有及时掌握最先进的技术知识,能够选用与综合多个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因此,我国高职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其关注点应该从初始就业转向重视职业能力培养开发与职业生涯发展,应该培养学生适应不断改变的职业岗位和技术岗位、生产方式和工作环境,以顺利实现未来职业和岗位转换。

4.终身教育:高技能人才提升职业能力的理性诉求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代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分别已有五百多个和四百多个专、11i领域,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使得职业岗位的变化周期越来越短,人在一生中要多次转岗或重新上岗。与之相对应,一个人已获得的职、J技能不可能终身受用,也不可能通过一次性教育就获得未来职业活动中所需的全部知识和技能,大多数人会选择继续学习新技术、新技能来满足不同阶段的职业活动要求,即需要终身学习(教育)。按照人力资本理论,高端技能型人才必须通过适应多变的工作场所而获得基本丁作技能,其职业能力的养成伴随着整个职业生涯的教育和培训,包括专业新知识的不断获得和职业技能的不断改善。终身教育的宗旨是使人在价值观念、科技知识一e作生活能力等方面都能适应社会变化并与之保持同步,终身学习(教育)无疑已经成为高技能人才提升职业能力的理性诉求。

三、我国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终身教育困境

1.职教理念存在能力本位与发展本位的博弃研究表明,发达国家对职业能力内涵的理解逐步溺盖当前就业能力和未来职业发展能力,更加强调适应岗位不断变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职业教育理念逐步呈现“发展本位”特点,即面向未来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终身职业发展。近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着重强调“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为经济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端技能型人才。然而在能力培养卜_一味强调操作技能与行动导向,缺少对职业生涯发展和町持续发展能力的关注,职教理念面临短期“能力”与长远“发展”的博弈,潜在地增加了未来职业风险。未来社会更需要掌握现代科技并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所以高职教育更需要培养具备多方位职业转换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劳动者,更需要关注人的终身发展,强调职业“发展”能力。

2.人才培养规格存在功利化与人文性的博弈。不可否认,高端技能型人才应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职业技能,而且具备健全的人格、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学校的人才培养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是学习产出的精华所在,也是教育的灵魂所在。但近几年来高职教育过度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人文教育却被边缘化,仅从课程设置看,均注重专业课,强调技术技能培养,忽视人文课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点是高技能,难点却是人文性、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让人的行为更完善,尽早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蕴涵于职业能力内容之中。而职业能力是多种能力品质的综合体现,高职教育应在人的创新意识和完整丰富的精神力量的培养上有所作为,既注重高技能的培养,更要强调职业道德、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的养成,通过两者有机结合,提升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3.人才成长立交桥存在升学制度与教育体系的障碍。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加快,要求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必须更加注重知识迁移能力、32程技术解决能力、理论与实际联系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可以预测,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过程的完成,当前这种过于注重操作技能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将会出现相对过剩,甚至可能带来新一轮劳动力就业结构矛盾和招生危机。为了适应高技能人才的职业成长和终身教育需求,缓解劳动力就业结构矛盾,必然要为其架构人才成长立交桥和升学通道。当前,我国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存在政策,还未能从法律、政策上形成各级各类教育沟通融合的体系,高职专科教育与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还没能在升学、培养上实现制度性沟通与衔接。与发达国家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还不尽完善,目前仅限于专科层次,高职教育纵向教育层次的拓展还有很大的空间范围,可以说,我国高职教育还没有真正担负起“就业”和“升学”的双重功能。

四、推进高技能人才终身职业发展的路径依赖

1.创新职业教育理念,关注高技能人才的终身职业发展。

(1)树立高职教育的“大职业观”理念。产业转型升级必然带来社会职业与技术岗位的变化,并要求劳动者具备多次变换职业的知识和能力准备。所以高职教育必须树立适应社会职业岗位发展和人的终身职业发展的“大职业观”理念。“大职业观”是基于职业生成和职业活动而提出的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其中“职业生成”主要与社会产业结构、岗位技术及分类等“物”性要素相关,“职业活动”主要与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职业发展等主体性要素相关。我国高职教育必须同时具有产业发展的前瞻性思维和职业发展的终身性思维,在培养目标上,让未来从业者充分理解工作世界的结构和要求,为其成为富有创造性的劳动者做充分准备;在培养方式上,将教育教学过程与社会职业群和未来职业可能相结合,使知识与能力结构有利于拓展未来的职业发展。

(2)从终身教育视野培养职业能力,实现能力本位向发展本位过渡。终身教育是一种知识更新和创新的教育,结合终身教育理念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就必然要突出职业的“发展”和职业能力的“提升”理念。我国高职教育具有很明确的职业定向性特征,但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不只是对现有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应用,更多的是,创造性地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高职教育应更加关注学习者职业生涯发展,将“职业发展能力”培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引领学生专注目前专业学习、拓展职业能力的前提下,立足终身职业发展需求构建知识架构,逐步实现“知识本位一能力本位一发展本位”的转变。

(3)内化职业技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学的视野中,教育的本质是传承文化,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方面的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其实随着职业活动的不断深入,人对教育的需要其内容和类型将不断丰富,层次也将不断提高,包括由“高端技能型”向“高级技术应用型”迈进的需要。高技能人才的能力核心是可操作的职业技能,但是高技能人才更应是全面发展的人,具有责任感的现代社会公民。所以高职教育既要考虑职业的针对性,又要克服人才培养中的工具化思想;既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强化训练,更要注重非技术素质的培养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完善制度体系,保障高技能人才的终身教育需要。

(1)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决定了培养模式不同于理论学术型人才,其成长规律揭示了校企合作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应构建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校企合作为纽带,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社会化、开放式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按照国家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对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作用,完善高技能人才的教育与培训体系,着重依托高职院校推动校企合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培养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鉴定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反映了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应当具备的资质,是高技能人才具有某种职业能力的体现和证明。同时从业者持证上岗,保证其具备岗位必要的知识、技能与素质,能够促进高质量地完成工作。在未来社会里,职业资格证书对于一个人的就业和就业后工作状况的影响将日显重要,学历文凭将不再是衡量个人知识与能力的唯一标志。当前要强化高技能人才的职业技能鉴定,扩大职业技能鉴定的覆盖范围,提升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社会认可度,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的就业准入制。

(3)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人才成长立交桥。根据终身教育理论,各级各类教育应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相互间能横向流动,自由转换,形成一个全社会的教育网络系统。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都要从各自封闭的状态中走出来,高职专科教育与地方应用型本科衔接贯通,形成纵向层次衔接、横向类型贯通,纵横整合、整体优化的开放体系。当前要根据新形势的需要调整教育目标、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国情,能满足创新型经济发展需要的终身教育体系,满足高技能人才的终身学习需要。

(4)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体系。完整的教育体系需要一个完整的层次结构作支撑,根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1997)和发达国家高职教育发展规律,高等职业教育应是包含专科、本科、研究生层次在内的完整体系。所以,从劳动者知识体系与能力素质结构看,应深入探索高职教育的特殊规律和发展方向,完善高职教育层次结构,在教育制度上为高职专科学生打开升学通道,以满足社会对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整体需求。从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类型结构和职业教育体系看,将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转型为高职本科,不仅可以推进高等教育结构改革,还可以促进高职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更重要的是,可以完善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J,并使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走向完备。

3.深化高职(专科)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与地方应用型本科沟通衔接。

(1)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核心,适应区域产业升级与劳动力结构变化的需要。社会产业结构决定劳动力结构的分布、类型、规格、数量和质量,要求各级各类人才结构、数量、质量与之相适应,也必然要求高技能人才随之向高级化演化,向高级技术应用型甚至工程技术型人才靠近。高职教育的优势在于能够紧跟现代产业发展步伐,适时提供新兴的技术应用,提升人才的整体素养和职业能力。因此,既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的核心技能培养为重点,更要牢牢抓住“职业能力”开发培养这个核心,使培养的人才既适应职业岗位变化的需要,又适应劳动力结构变化的需要,并为终身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劳动教育类型篇6

关键词:农场;人力资本;投资模式

abstract:accordingtohumancapitaltheoryandtherealityofXinjiangFarmingCorps,humancapitalofXinjiangFarmingCorpscanbeclassifiedintothreetypessuchasgeneraltype,technologicaltypeandbusinessmanagementtype.Basedonthis,thispaperanalyzesanddiscussesgeneralhumancapitalinvestmentmodelintheaspectsofregulareducation,healthandhealth-care,farmingtechniquecultivation,labortransferandsoon.presenthumancapitalinvestmentmethodandmodelarestillworthdiscussingandtheproblemisthatthehumancapitalinvestmentishigherbutthereturnislowerinthecorps.thecombinationinvestmentmodelwhichchoosesfavorableinvestmentmodelbasedontherealityofthecorpsaccordingtohumanresourcesvalueandspecialtyofdifferenthumancapitalscansolvethepresentprobleminhigherinvestmentinhumancapitalbutlowerreturn.

Keywords:farm;humancapital;investmentmodel

经济学家们纷纷揭示和论证了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紧密联系,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领悟。现在,人们的目光已经集中到如何形成和提升人力资本这一问题上,因此,结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实际,对农场人力资本投资模式作深入的分析,对促进兵团农场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兵团农场人力资本的类型划分

兵团农场人力资本,从受教育程度和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特点等角度分类,可划分为普通型、技术专长型、经营管理型三类。这三类具有由低到高的层次性,便于我们对农场人力资本投资模式进行分析和设计,有利于提升农场人力资本。

1.普通型

普通型农场人力资本是目前兵团农场人力资本中等级最低,最一般的类型,主要是指身体健康,智力健全,具有小学或初中文化水平,能从事一般性农场作业的劳动力。这类人力资本的形成一方面是完全或部分接受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具备了基本的知识文化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家庭式的传、帮、带,从父辈那里获取一定的农场知识和作业技能,并且在自身实践中形成自己的农场技术。这类农场人力资本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自身的身体素质,对体力的要求较高,所以,在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相同的前提下,男性的人力资本存量比女性高得多。在兵团总人口中仅受过初中教育的人口为81.84万,占总人口的33.36%。受过小学教育的人口为76.02万,占30.98%,尚未受过任何正规教育,但基本具备农场生产技能的人口38.09万人,约占16%,三者共同构成兵团普通型人力资本的主体,占兵团总人口的80%以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普通型人力资本应该力争向下面两种类型转化,否则,此类人力资本有可能在残酷的竞争中被淘汰。

2.技术专长型

技术专长型农场人力资本是农场人力资本的“中间型”,是今后大多数农场人力资本的发展方向和基本类型。它主要是指身体素质好,智力较高,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一般为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从事技能性农场操作的劳动力。这类农场人力资本经过了较高文化层次的培养,具有扎实的知识文化基础,较强的学习能力,他们中的许多人还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技能型农场人力资本比一般型农场人力资本具备更大优势。在团场具备上述条件的人口约34.83万人,占14.20%。

3.经营管理型

经营管理型农场人力资本是农场人力资本的最高层次,在农场人力资本中不占多数,但他们所起的作用却不可小视,并且他们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也很高。经营管理型农场人力资本是指身体素质好,思维敏捷,逻辑性强,洞察能力强,具有大专以上(少部分人学历较低)文化程度,熟悉农技知识及农村人文知识,有较强的市场观念,具备管理能力,能在农场中从事管理性工作的劳动力。这类农场人力资本具有很高的知识文化水平,善于抓住机遇,能够把握农产品市场的脉搏,能够管理农场企业。兵团农场的各级管理人员基本可以归为此类。

二、农场人力资本投资的一般模式

在农场,人力资本投资模式归结起来有正规教育、卫生保健、培训、迁移等,对这些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既可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以辅助农场劳动力作出理性的人力资本决策。

1.正规教育的投资和收益分析

秦伟平,汪全勇,石冠锋,刘文霞:新疆建设兵团农场人力资本投资模式探讨正规教育投资分为两种,一种是农村家庭对家庭成员(一般为子女)个体的投入,一种是政府或社会对教育的投入,前者暂且称为“个人投资”,后者暂且称为“社会投资”。正规教育的收益也分为个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个人收益包括精神收益和经济收益,精神收益包括教育可以使人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人对职业的选择能力和满足程度大大提高,人对工作、生活、艺术的鉴赏能力大大提高,人更具有责任使命感,人更具有组织性与社会适应性,甚至更深刻地认识人生的意义。经济收益主要是指个人未来较高的经济回报,这种回报不仅是较高的经济收益,而且受教育的人会合理的安排经济支出,会利用科学文化知识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从而减少医疗费用。另外,受教育程度高的人会有更多的机会更换职业,以取得更多的收入。社会收益主要是指服务于社会的收益和个人不能独自享有的收益部分,如教育带来的经济增长和社会风气好转等。

从社会投资角度来看,兵团在切实贯彻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同时,积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重点改革高中阶段的教育结构,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中等成人教育。农牧团场的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特别是职工子女素质,他们知识水平普遍较高,整体素质较好。但是这些子女当中有很大一部分不愿意上岗,造成农场人力资本的现实投入很低,严重影响了农场经济的发展。

从个人投资角度来看,农场人力资本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自身的身体素质,对体力的要求较高,青年男子因进行正规教育而放弃的收益即机会成本较女子大,农村男子的增量投资收益率会低于女子的增量投资收益率,由此推出的结论是对男子进行正规教育投资的可能性比对女子进行正规教育投资的可能性要小,但是现实生活中,因种种因素,如重男轻女思想、男女的生理差异对学习的影响等,结果往往是对男子进行正规教育的投资比对女子进行正规教育的投资多。从而表现出个人投资的非理性。

2.健康投资和收益分析

健康投资也可叫做卫生、保健投资,是指一定时期用于预防和治疗人体病变、维护和保持人们身心健康所花费的所有支出。从内容上看,健康投资包括花费在医药、医疗器械、设备及设施、医务人员服务报酬支付,医疗科学技术研究和情报调查等方面的直接费用;也包括用于公共卫生(包括环境、食品、劳动等卫生工作),地方病、寄生虫病、急慢性传染病的大规模防治,以及卫生检疫和卫生宣传方面的间接性费用。健康投资是一种可以为投资带来预期经济收益的生产性投资。

“十五”时期,兵团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对兵团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和促进作用进一步加强。居民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到2004年,兵团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为75.61岁,婴儿死亡率为12.69‰,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5.4‰,孕产妇死亡率0.72‰,各项综合反映国民健康的主要指标均超过了“十五”计划。“十五”时期兵团卫生公共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搭建起兵团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卫生监督体系和疫情网络体系构建,完成了兵团、师、团三级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职能作用明显发挥。

3.农场技能培训的投资效果分析

如果说教育投资、卫生、保健投资对农场人力资本生产主要是一种间接影响,在于形成知识存量和体能存量,那么,农场技能培训的投资往往直接形成能力,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鲜明的层次性、显著的实践性和明显的经济性。

在职培训是克服目前农场职工,尤其是外来劳务工素质下降的一个最快捷、最有效的措施。冬季培训是农场长期以来狠抓的一项大规模的在职培训活动,包括劳动局实施的“职业资格”培训、科委开展的“科技之冬”活动以及教委进行的“扫盲”工作。这些活动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对提高了农场人力资本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甚至相互矛盾的局面,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技能培训的整体性。最好是三家联合,统一指挥,以“技术等级”培训为主要形式,以实用生产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开展培训。让职工在学技术、用技术中提高,在学技术、用技术中脱盲,整体上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4.“迁移”的投资和收益分析

现有研究表明,迁移新地后的净现值(即新地区期望获得的收益现值减去迁移耗费的成本现值)超过现在地区的收入现值是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基本条件之一。获得预期较大的收益是劳动力迁移的决定性原因。

兵团劳动力的迁移从形式上可以分为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两类。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主要表现为农场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移。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1980年到2004年,从事农场的职工从占职工总数的65.7%下降到2001年的47.0%,到2004年刚刚恢复到50.5%;而从事工业、建筑业的劳动力比重由22.6%下降到18.7%;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由11.7%上升到30.8%。从事种植业的职工下降速度最快,由从业人员总数的64%下降为43.5%。

农场劳动力的异地转移主要表现为农场高素质职工的流失和内地农村地区富余闲散劳动力的涌入。农牧农场35岁以下的青年职工不安心在农场,通过各种途径向内地、城市、沿海地区流动。出现了大量的外出“打工仔”,使农场、连队失去了“顶梁柱”。为了尽快补充农场一线劳动力的严重不足,各师、团、连三级领导也在有计划地从河南、四川、青海等省引进移民和大量的民工补充职工队伍。有的连队60%是新职工,主要由他们来支撑连队地农场生产。

就劳动力个人而言,劳动力迁移是劳动者在预期迁移收入与成本之间作出权衡选择的结果(图1),是一项理性的投资。图1中的e0表示如果劳动力在原居住地继续劳作以后收入趋势;e1则是劳动力作出迁移决策后预期将来收入,劳动力迁移决策以及迁移的欲望的强烈程度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在C点以后e1曲线的高度表示变换地区后获得的收入量。如果迁移后的收入较大地增加,并随着工龄的延长而提高,必然对劳动力有很强的吸引力;反之,迁移后的收入较少会减弱劳动力的迁移欲望。

(2)迁移后的工作年限长短直接关系到个人总收益量。劳动力个人在较低的工作年龄段就应该寻找最能发挥自身人力资本作用的地区和职业。

(3)图中的aBC点构成的经济损失计入迁移成本。这一成本将对农民的迁移决策造成负面影响,如果这一成本过大,农民将取消迁移决策。因此,为降低成本,一般应在迁移之前作好工作安排,以避免损失。

就农场而言,劳动力引进则属于一种迫不得已的非理。据90年代中期的一次调查显示,在短短几年中,自治区流向内地的科技人员达6000多人,其中兵团占到4000余人,而且绝大多数是从农牧农场走出去的。近些年来,这种情况越演越烈,“老年职工盼退休,中年职工跳龙门,青年职工不上岗”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当相当数量的职工离开农场而去时,大批内地劳动力涌入,这些人大多来自贫困山区,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场生产上劳动力的不足,然而,有技术、懂经营的人走了,没有技术、不懂经营的人来了,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劳动者走了,较低文化素质的劳动者来了,这不同质的一来一去,使兵团农场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下降。

三、几点启示

1.高投资低投入

对兵团这样一个农场人口众多、农场人口总体素质偏低的经济体而言,提升农场人力资本可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于这一点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怀疑,关键在于如何提升农场人力资本,探讨农场人力资本投资模式的目的也在于此。但是,我们同时不能忽略一个问题,投资的对象是谁?相对于地方农村,目前农场人力资本的投资范围不可谓不广、投资力度不可谓深,但与农场人力资本高投资相伴随的是越来越多的层次越来越高的人力资本流失。导致农场人力资本高投资低投入的恶性循环。所以,在进一步探讨农场人力资本的有效投资模式之前,必须认真分析对不同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后的现实投入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会继续导致农场人力资本高投资低投入情况发生。

2.投资模式的选择

农场人力资本的投资途径存在多样性,投资模式存在差异性,这就决定了投资者在作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应考虑“两性”,即投资的理性和多元性。所谓理性,就是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前要进行理性分析,不可盲目地跟随他人,要根据农场实际情况进行可行性分析。既然是“投资”,就应该考虑到投资的风险性,要大致计算投资成本和回报利润,其中投资成本应包括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回报利润也并不仅是货币收入,还应包括生活环境改善、个人家庭的心理收益等等,所谓多元性就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渠道很多,要考虑到投资的多元化。正规教育、专业技能培训、卫生保健、迁移等都是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一些人的学历层次不高却能获得较多的收益,正是因为他们通过非正规教育而形成的人力资本存量较多。因此,笔者建议要根据兵团不同类型人力资本的价值和独特性以及团场经济条件的实际情况进行投资模式的组合(如图2所示)。

参考文献:

[1]加里·S·贝克尔.人力资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87.

[2]梅广明.人力资本增值八法[J].人力开发,2002(11).

[3]安应民.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与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李玮,杜健梅.企业培训效果不佳的原因[J].企业管理,2002(7).

[5]杨宣志.培训效果反馈[J].人力资源开发,2002.

[6]陈丽君,沈剑平.人力资本混合雇佣模型理论评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3).

劳动教育类型篇7

[论文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职业教育体系

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一个国家经济进入起飞阶段以后,一线迫切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是传统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所难以培养的,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应运而生,并迅速得到发展,以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完整体系逐步得到建立和完善。到20世纪末,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发达国家技术工人的比例分别为:高级技工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与此同时,我国技术工人的比例分别为:高级工占5%,中级工占35%,初级工占60%,应用型人才的匮乏,对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形成了制约。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加快人力资源开发,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和政策: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www.lw881.com明确了“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每个市(地)都要重点建设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若干所中等职业学校。每个县(市、区)都要重点办好一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职教中心(中等职业学校)。乡镇要依托中小学、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及其他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十一五’期间,为社会输送2500多万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100多万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上亿人次,使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2.《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到2009年底,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共有学校29761所,在校学生4640.91万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14401所,占高中阶段教育的48.39%,在校生2195.16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的47.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9.2%。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305所(高职高专1215所,占普通高校的52.71%),在校生2145万人(高职965万人,占普通高校的4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从院校数和发展规模来看,具有中国特色的培养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体系已基本形成。但我国职业教育的整个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各层次培养目标有待进一步明确。

二、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再认识

1.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层级式人才结构理论。根据国际上通行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分析法,多数情况下将人群分为四大类型:(1)学术型人员(科学型、理论型、指导型)。主要由科学研究型大学培养,其能力素质表现为:归纳总结科学理论和知识;科研发现客观规律;将成果表现为科学原理或学术思想。(2)工程型人员(设计型、决策型、组织型)。主要由科学应用型大学培养,其能力素质表现为:把科学原理演变成自然工程或社会工程的设计、规划、决策和指挥;规划、决策,包括全局的资源分配和管理指挥;关键性技术开发。(3)技术型人员(工艺型、执行型)。主要由应用型大学或学院培养,其能力素质表现为:从事技术的应用与运作,实施已完成的设计、规划和决策,并将其转化成现实的产品或成果;工作在生产或服务的第一线,负责技术应用和现场实施,工作包括了局部的资源分配和管理组织;需具备相关的理论技术和智能技能,需具备一定的经验技术和动作技能。(4)技能型人员(技艺型、操作型)。主要由职业技术院校培养,其能力素质表现为:从事的技术的应用与运作,实施与完成的设计,规划与决策,并将其转化成现实的产品和成果;在生产第一线的具体岗位上工作,直接负责产品的生产或者成果的形成,完全是操作性和执行性的;需具备一定的理论技术和智能技能,更重要的是具备熟练的经验技术、动作技能和服务品质(应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

根据层级式人才结构理论,结合中国对“人才内涵技术劳动者也是人才的界定”,还可以增加技术劳动者(工作型)这一层级。它主要由中等职业学校培养或劳动部门进行针对性的专门短期培训,其能力素质表现为:某一具体工作岗位上完成某项专业工作的任务和操作,对某项技能具备熟练的操作能力。

2.职业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完整体系。应用型人才是指知识应用能力较强、职业能力较突出、素质较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一线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主要由职业教育类型来培养完成,其完整体系包括初级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等多个层次。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又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它属于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交叉类型,培养的是高素质应用人才,本身包括了高职专科、高职(应用)本科、专业研究生等几个层次。

我国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现状与探索:(1)初级职业教育。主要由分布在县一级的职业中学、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来实现,主要以培养技术劳动者为目标,主要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服务“三农”为对象,目前每年完成着上亿人次的农民工培训。(2)中等职业教育。主要由各级职业高中、技校、中专和州市以上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来实现,主要以培养初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主要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养城乡产业一线需要的技术工人为对象,其任务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3)高等职业教育。一是高职高专教育。主要由目前独立设置的一千多所高职高专院校来实现,主要以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主要针对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对象,其任务是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二是高职本科教育。主要由目前六百多所设置有职业技术学院的本科院校及相关本科专业来实现,主要以培养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主要针对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对象,目前每年培养着数以十万计的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三是高职研究生教育。主要由目前具有相关专业硕士点的本科高校来实现,主要以知识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主要针对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一线需要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对象,目前每年培养着数以千计的知识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

三、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体系完善

1.进一步构建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体系。一是规范和完善初等职业教育系统。“十二五”期间须进一步加大县乡一级职业中学、职业培训机构的建设力度,加大远程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和资源的建设力度,增加和丰富教育及培训内容,规范教育及培训标准,提高教育培训质量,为农村劳动力转移、“三农”问题解决、提高我国农村人口素质及和谐社会构建提供有效保障。

二是规范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系统。“十二五”期间须进一步加大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中等职业院校的建设力度,加大政策配套支持和宣传的力度,提高社会对教育新理念和新政策的认识,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占高中阶段教育一半以上的发展和稳定,为职业技术教育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系统的质量。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数已占普通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在校生规模接近一半,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十二五”期间的关键在于真正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于贯彻实施好《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的相关精神,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

四是扩大本科院校举办高职本科的规模。高职本科也称应用本科,是高等职业教育类型中的本科层次,它由本科院校的职业技术学院的相关本科专业来实现,同一般普通本科相比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特征,是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兼具工程教育和技术教育并侧重技术教育的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在本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举办高职本科是顺应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的要求,是对教高[2006]16号文件“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精神的贯彻与实施,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更高层次的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需求日益迫切,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的“立交桥”和办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对整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激励与促进。中职、高职的大发展一方面急需通过发展高职本科(或应用本科)来打开通道和提升层次;另一方面也急需通过发展高职本科(或应用本科)来培养相应的专业师资队伍和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它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相关精神,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在本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举办高职本科,能够在我国构建起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使高等职业教育真正成为一种类型。

做好试点与规范工作。为防止一哄而上,遴选一批办学理念先进、思路清晰、遵循高职教育办学规律、已有应用本科专业、特色和成果突出的本科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或应用技术学院)作为试办高职本科的试点。对试办高职本科的学院有明确的办学指标要求:(1)办学模式切忌套用普通本科模式,应严格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律,一是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综合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二是以服务为宗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要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三是走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式办学路子;四是课程体系突出应用性、针对性和专业课程的模块化;五是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和职业技能训练。其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打破普通本科的“学科本位”模式,加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理论知识和能力,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突出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方法手段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培养真正适销对路的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2)人才培养目标严格区分同一类型不同层次培养目标,高职专科主要培养一般企事业部门的高技能人才,尤其是大量一线需要的技术人才。高职本科则主要培养技术密集产业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并担负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管理者、组织者和中职学校的师资等任务。其毕业生要求是职业素质更好,理论基础更厚,技术水平更高,应用能力更强,适应岗位更多,职业潜力更大。(3)专业培养模式确立“大类宽口招生,基础统一教学,专业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多层次的基础平台,多方向的专业模块”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基础平台教学保证本科适应性的要求,以专业模块教学发挥专科针对性的优势,实现高职本科(或应用本科)“保本科本色,创高职特色”的教育目标。(4)人才培养方案要建立高职本科(或应用本科)“公共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柔性专业方向模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综合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公共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体现厚实基础和发展潜力的要求;柔性专业方向模块的选择,体现不同专业方向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符合职业性特征;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体现技术性和以就业为导向;综合素质教育体现全面发展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培养可持续性的创新型人才的需要。(5)专业课程教学安排要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突出实践教学环节,要建立以产学研结合为特征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显性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的素质教育体系,重点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6)学生素质教育要求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开发跨学科及文理渗透的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通过开发隐性课程,将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和日常行为素质养成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五是深化改革本科高校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现有研究生教学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硕士的培养引导向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尽快研究设计构建专业博士的培养框架,努力构建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完整培养体系。

2.研究设计各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职业教育体系各层次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其目标和规格客观上要求有明确的区别,各层次培养的目标应针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广度、深度和高度要求而确定。本文在这里仅提供一个近期和中期性的参考意见。

一是初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适应城镇化建设需要,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的具有一定文化知识、掌握一定劳动技能、具备一定综合素质的技术劳动者。

劳动教育类型篇8

?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1]。与高等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大人才红利和推进经济转型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国家和职业教育主管部门而言,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不仅应立足于教育系统抓好职业教育,也要跳出教育系统看职业教育和办好职业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对职业教育作出了一系列系统而深刻的论述,涵盖了许多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观点,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观。有关职业教育的一系列系统而深刻的论述,指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也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完善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一、系列讲话的职业教育战略纬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障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其中,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环[2],而中等收入群体作为整个社会的“稳定器”,在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橄榄型”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需要不断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使其进入中等收入群体行列。由此可见,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不仅是一项经济指标,还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对此,在2016年5月16日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上,就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工作进行了系统论述,他认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内在要求,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关键在于通过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人才资源价值[3]。的这一论述表明,职业教育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障。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关键在于提升劳动者技能。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概念,并指出“工资水平的差别,大部分是以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差别为基础的”[4],因此,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使其进入中等收入群体行列,关键在于提升劳动者技能。

然而,当前我国大量劳动者从事的是技术含量较低的简单劳动和重复劳动,收入提升空间较小,必须通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术技能,增加劳动的知识含量和创造性,使劳动者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从低技能“蓝领”转变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步入中等收入群体行列。对此,也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对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作用,他在对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批示中对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深刻阐述,指出职业教育不仅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承担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5]。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培养培训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当前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表现为人才培养结构不尽合理,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的最主要手段,而劳动者从准备就业到进入工作岗位,乃至职业生涯各个发展阶段都有不断提升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素质的强烈需求。因此,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构建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6]。因此,从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出发,对各级党委和政府重视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提供了政策支持。

综上所述,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战略纬度对职业教育有效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作用进行了系列论述,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将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构成了其职业教育观的主要内容,对于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二、系列讲话的职业教育现实纬度: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有力支撑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势头良好,人均国民总收入已接近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但中西部一些省区贫困群体规模依然较大,相对贫困问题不断凸显,其中,教育发展滞后、受教育程度偏低是老少边穷地区贫困的主要症结之一。对此,2013年11月在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了“精准扶贫”的理念,并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上以“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7]为题,从劳动者个体价值实现角度对职业教育的“扶贫”功能进行了强调,凸显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从个体价值实现角度对职业教育“扶贫”功能进行强调,从现实纬度表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实施精准扶贫的有力支撑。

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的观点,教育的缺失是“能力剥夺的贫困”,是比收入贫困更深层的贫困,其会引发“贫困的代际传递”[8],而通过教育提高贫困地区的人口素质,进而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对此,2016年初在重庆考察时指出:“扶贫开发成败系于精准,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9],这表明,“精准扶贫”的关键在于扶贫的效果。

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教育类型相比,在“精准扶贫”效果上,职业教育受教育者能更快融入工作,并获得就职初期的较高收入,且职业教育设置的多是应用类型专业,注重专业性的技术教育和技能培养,操作性强且紧跟时代步伐,更适合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又急需获得工作收入的人群。因此,接受职业教育的贫困受教育群体能够以相对较少的教育投入,在相对短的时期内获得较好的扶贫效果。

“精准扶贫”的关键在于提升人力资源的价值。我国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多、底子薄、务农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现代农业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对此,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于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依托职业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破解当前农业发展困境的重要保障[10]。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类型。由于农业现代化既需要农业技术、设备等物质要素的现代化,也需要农民素质、能力等人力资本要素的现代化。依托职业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将“文化素质教育”和“现代农业技能培训”有机结合,可以有效增加农村技术技能人才精准有效供给,还可把有一定文化素质、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培养成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从而摆脱对传统农业劳动力密集、效率低下、知识技术含量低的刻板印象,挖掘农村改革发展的潜力,增强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动力,迅速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素质,真正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精准扶贫,阻断农村地区贫困代际传递。

综上所述,从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现实纬度出发,论述了职业教育在消除贫困、阻断农村地区贫困代际传递上的重要作用,强调职业教育是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有力支撑,这构成了其职业教育观的主要内容,对于全面消除贫困人口、推进经济社会包容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系列讲话的职业教育目标纬度: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抓手

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教育类型,在保持我国人力资源优势、提升优势产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抓手。

自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明确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来,就职业教育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刻论述与阐释,强调职业教育不仅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工程[11]。而如何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成为职业教育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准确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受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日渐提升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代表的低端制造业正逐渐失去与新兴发展中国家竞争的人力资源优势,加之中低端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和美国等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的回流,导致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双重挤压。而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支撑制造业发展乃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对此,对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性进行了阐释,劳动者素质直接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创新水平,一个国家、民族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优势,必须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12]。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我国人力资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专用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点,已成为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然而从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角度而言,企业自身对于专用性人力资本的投资风险偏大,且成本较高、回报率较低,大部分企业都倾向免费分享公共教育的溢出资源,职业教育也因此成为企业进行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最优选择,且职业教育可根据市场和企业实际需求定向开展课程,在短时间内将普通劳动者培养成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复合人才,对于破解当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这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与此同时,随着公众对教育类型选择的多元化,职业教育的人力资源开发作用日益突出,但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业逐步转型升级,尤其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之后,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日益凸显。而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并以职业技能培养为导向”[13]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也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路径之一,对经济社会的包容性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特别是能将我国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从而有利于经济的转型升级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进而成为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抓手。

?C上所述,从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目标纬度出发,论述了职业教育在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和路径,构成了其职业教育观的主要内容,对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四、系列讲话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意义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使得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但与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相比,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而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立足国情基础上对职业教育作出的一系列系统而深刻的论述,对于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完善和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院校治理,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

职业教育的本质和目标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发展职业教育,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破解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障碍。

当前,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产业升级不对接、培养模式不符合产教融合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律、课程体系僵化、教材相对落后等问题,究其原因,就在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未能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相匹配,专业与产业无法实现有效对接,形成了新劳动力结构性过剩。

对此,在贵州考察时的讲话对破解这一系列问?}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关键在于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的发展活力[14]。

而发展职业教育,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关键在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我国高职教育过度的行政化和畸形的市场化,导致政府、学校、社会力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出现失衡,政府对职业院校的管理存在与本科高校趋同化现象,职业院校则对政府形成了依赖,自主管理疲软。由于行政的过度干预,社会力量无法深度、有效参与职业院校的教育管理,这些因素的叠加使得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不足,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与此同时,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和企业转型升级力度的加大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职业院校如何消除过度行政化和畸形市场化带来的发展阻滞,契合公众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期待,从根本上提升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高职院校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重点。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院校的治理以政府为主导,缺乏社会力量广泛、有效、深度参与,但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活动越来越复杂,职业教育行政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职业教育治理成本不断增加、专业化要求也越来越高,以政府为主导的传统职业教育管理方式受到挑战。所以,鼓励和培育社会力量参与和监督职业院校治理成为当下激发职业院校办学活力,构建“政府-学校-社会力量”三者“契约型”关系,深入推进职业教育“管评办”分离的必然选择。

(二)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满足公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在系列讲话中,职业教育的人力资源开发作用日益突出。然而近年来,在推动“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却日益凸显,迫切需要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破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壁垒,满足公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首先要打破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壁垒。当前,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已经无法满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以及高职学生提升学历的需求,迫切需要打破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学历壁垒,构建高职学历教育和本科学历教育的有效衔接机制,搭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立交桥”。

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还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有效衔接,与行业企业联合开发专业核心课程,以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推动校企合作,实现学校教育资源与企业资源的共享。

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还需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满足公众对个性化、多样化职业教育的需求。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打造有责任感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平台支持。在满足公众的个性化、多样化职业教育需求上,针对人员分散、行业分布广、需求层次多的农民工群体,提供灵活多样、分类细化、富于个性的职业教育培训。

(三)营造尊重技能的良好社会氛围,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在的系列讲话中,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社会氛围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条件[15]。近年来,受国家政策鼓励等利好因素的影响,职业教育发展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然而,由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加上受文化背景、传统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职业教育的弱势地位并未得到根本改变,考生报考职业院校的积极性不高、企业和社会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认可度还有待提升。因此,营造尊重技能的良好氛围,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是避免职业教育被边缘化的关键。

营造尊重技能的良好社会氛围,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需要建立健全技术技能型人才关怀激励机制。由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是一项人力资源开发活动,而人力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具有能动性,因此,建立健全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发展通道,鼓励技术技能型人才进行学历提升,设立技术技能型人才特聘岗位,职称评聘向技术技能型人才倾斜,加大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的投入等关怀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和增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营造出“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社会氛围。

劳动教育类型篇9

一、智能制造风靡全球,培养现代劳动者迫在眉睫

《世界教育信息》:尊敬的陈副会长,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刊的专访。根据《赫尔辛基新闻》的报道,据波士顿咨询集团近期估算,在今后5年内,机器人将在芬兰普及,这就意味着大概6~10万份工作将由机器人代替,这对于人口只有500多万的芬兰已经是不小的比例。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这一趋势在中国也有所显现。您认为这种趋势会对中国有怎样的影响呢?

陈宇:当前的世界和中国已经明显处于一个生产力水平和文明的重大转型期。回顾历史,农业文明主要靠对生物能量的征服和开发;工业文明主要靠对石化能量的征服和开发;正在到来的未来文明,已经表现出将主要靠对人工智能和人造生命的能量的征服和开发的趋势。

比如,日本在对比了中日两国制造业后得出一个结论:中国制造业生产一线有7000万名工人,平均月薪3600元人民币;日本制造业生产一线仅有700万名工人,而平均月薪达1.4万元人民币,约是中国的4倍。所以,日本的制造业在薪资方面相对中国没有任何优势。为此,日本计划研发、生产和投入使用3000万台可以24小时工作(3倍于人的工作时间)的工业机器人,相当于增加了9000万名制造业工人,而机器人的“平均月薪”仅合900元人民币,这无疑将一举扭转日本制造业的劣势。事实上,未来5~15年,智能机器人、智慧制造和人工智能将席卷全球,改变传统产业。据我所知,现在中国的大型企业,无论国营、民营还是外资,也都在全力研制机器人,如富士康科技集团已经准备用100万名机器人取代100万名工人。因此,从就业的角度看,首当其冲受到最大威胁的是中国生产和服务一线的1.2亿从事体能劳动的操作执行型工人(即所谓的“蓝领”队伍),而欧美国家的这种类型的工人早在过去近40年中几乎被中国工人全部取代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欧美国家主要受到威胁的不是一线产业工人,而是从事初级知识技能型劳动的所谓“白领”队伍。美国的一项研究估计,最近5年全球将有500万工人被机器人取代。我觉得,这个数字实在是太保守了,仅在中国就应当不止这个数量。显然,近期如何为面临重大产业转型的中国劳动者大军开发和寻找新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是存在的),同时对他们进行适应性转产转业转岗培训(这种教育培训特别困难),是我国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在职在岗培训领域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这项工作急需教育部门和劳动部门的紧密协调与合作。

二、越来越多的人将在未来从事智能劳动,教育要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世界教育信息》:英国《每日邮报》2016年7月27日报道,澳大利亚工程师马克・皮瓦茨(markpivac)开发出世界首台全自动砌砖机器人“哈德良”(Hadrian)。它可以一天24小时不间断工作,每小时能砌1000块砖,两天内就能砌完一栋房子。由此可见,智能机器人已经能够在某些方面代替人类。您刚才也提到了中国劳动者要“转型”。那么,“转型”的突破口在哪里?

陈宇:转型的突破口无疑是教育,下面我想谈谈面向2030年的教育。我国教育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但是,近40年来形成的中国新产业工人(即农民工群体)及其子女,一直在大中城市及其边缘聚集,他们不可能再回到过去的村庄,只能生活在城市郊区或者新形成的小城镇。他们所需要的是职业教育,他们也是职业学校的主要生源。随着我国城镇化运动的发展,以及人口生育政策的调整(二胎化),在2030年前后会形成新的教育需求高峰。届时,中国将有8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不同层次的人群都会强烈地追求更加体面的劳动和就业,也就必然追求更高质量的城市教育、职业教育和乡村教育。这将对2030年的中国教育提出巨大而严峻的挑战。毫无疑问,考虑2030年的教育也离不开上述“人工智能、智慧生产、智能机器人,以及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将成为未来生产力的主体”这个大背景。我们只能在这个大背景下想清楚,我们到底要让全国的孩子“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而学”,下面我想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据悉,在阿尔法围棋(alphaGo)战胜李世石的激励下,世界各国机器人研发机构都提出了自己明确的发展目标。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有3个国家的机构:一是华盛顿大学图灵中心开发的美国考试机器人,其目标是在美国高中生物考试中取得满分(100分),据说目前考试机器人已经能够达到60分;二是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开发的日本高考机器人,其目标是考入东京大学,据说目前也能够达到录取标准的一半以上水平;三是中国科委有关部门立项,科大讯飞、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等参与研制的类人答题机器,近期目标是通过高考进入一本学校,而远期目标则是超越95%以上的考生,考上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显然,如果从阿尔法围棋战胜李世石的经验看,考试机器人要实现这些目标一点都不难,因为各国高考试题和变化范围根本不可能和围棋同日而语。所以,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今后,“应试教育”的意义会越来越被质疑。我们要彻底改变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方向和教学方法,摈弃只能适应前工业时代的那一套以文论为中心、以复述为主要方法的教育理念;对工商时代的先进教育理念,要积极、有选择地吸收。比如,美国盛行的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Science-technology-egineering-arts-maths,Steam)的理念就有许多以目标为导向、实际有效的内容。不过,美国的这套标准现在也暴露出难以完全适应时代迅速发展的弱点。因此,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面向未来,深刻观察并高度概括时代特点和文明发展方向,抓住未来文明的基本特征,找到创建新型教育和推动其发展的突破口和关键点。

我最近与多位产业和职业专家讨论,深感面对存在大量未知因素的未来时代和未来文明时需要教育观念的根本改变――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帮助人构建起符合时代精神的思维方式,而不是教授具体内容。纵观中国历史,农耕时代需要的是一种文论思维方式,所以最重要的是读经史子集、做八股文章;工业时代需要的是一种产业思维方式,所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未来时代是数字技术时代,人们最需要的是一种数码思维方式。因此,我们必须从小就让孩子熟悉“0、1”概念、接触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编码,对数码空间有充分的感性认识和想象能力。非如此,我们难以培养出最能适应新时代的人力资源。

无数事实证明,不论在哪个层面上,具有数码思维方式(亦称“数码基因”)的人最能够适应新的时代和新的趋势。比如,世界上影响最大的、最具引领方向的顶级创新企业的创始人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马斯克、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等,都有深厚的计算机技术背景,也就是“数码基因”。而且,他们的事业都起步于计算机编程。至今相对落后的大国印度,由于从小学就抓了普及计算机知识、计算机使用和计算机编程等,他们培养的新生劳动力有很强的“数码基因”,大量人员从事全球计算机软件外包工作,还有大批人才直接进入美国高科技公司,如谷歌、微软等。硅谷科技公司高管和技术领军人物中,印度人已经占到1/3。印度总理莫迪去年造访硅谷时居然有5万印度人报名参加欢迎会,由于场地等原因,最后来了1.8万人。难怪他敢在硅谷夸下海口说:“21世纪属于印度!”

由于人工智能和智慧制造的发展,大量新产生的职业、岗位和工作都和计算机使用、计算机控制和计算机编程密切相关。人类新一轮的生产力释放,已经从材料、能源领域,进入信息和生命领域。过去看似与计算机不相干的生物科学,最终都可以阐述为“生命基因作为一种软件密码的破译和排序”的数码问题。显然,处于平行发展的数码技术和生物技术的紧密融合,正在成为人类新科技力量发展不可阻挡的前锋。据此,我的具体建议就是,一定要在城乡教育中,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让孩子们接触计算机、使用计算机、习惯计算机技术,进而掌握计算机编程。当然,这种计算机教育一定不能再是封闭的、生硬的、死记硬背的;相反,应当是活泼的、开放的、自由创造的、高度激发孩子热情和兴趣的,一定要让孩子通过计算机编程来表达自己的艺术想像力和无限创造性,培养他们对数码世界的直觉和理性。

《世界教育信息》:那么,我国城乡就业和职业更替变化的趋势有哪些呢?

陈宇:人类的劳动活动可以简单地从两个维度来区分:第一,以体能为主,还是以智能为主?第二,是规则性的,还是非规则性的?如果以第一个条件为X轴,以第二个条件为Y轴,我们可以作出如下矩阵,以表示今天社会上实际存在的四个工作区域(见图1)。

其中,第一区域为规则性体能劳动(图中左下角)――从事这一区域工作的人员通常被称为“蓝领”,是目前我国产业工人中人数最多的群体。但是,这种劳动最容易被智能制造和各种各样的产业机器人或服务机器人所完全取代。这一趋势无可阻挡,我们必须认清这一历史潮流并作出相应对策。

第二区域为规则性智能劳动(图中右下角)――从事这一类工作的人员通常被称为“中低层员工”或“普通白领”,他们是目前我国员工队伍中人数仅次于第一区域的大群体。一方面,这一类工作现在也面临被人工智能、专业软件、智能机器人大量取代的趋势,其中包括了相当一部分管理工作。因此,现在欧美已经流行这样一种说法:“你能接受一位机器人老板吗?”但另一方面,由于人工智能、智能机器和人造生命的发展,大量属于人机接口、人机界面、人机协调,以及相应的人与人关系的新职业、新岗位、新工作被创造出来。同时,对越来越多的机器人的使用、管理、监控、维护、修理等工作也发展起来,成为这一区域中产生的新工作的主体。因此,这一区域将成为接收和容纳从上一区域中排挤出来的大量劳动者的主要领域。当然,进入这一区域的劳动者都需要相应的教育和训练。而一个人有无“数码基因”,对他能否迅速接受这一领域的教育培训或者再教育再培训非常重要。

第三区域为非规则性智能劳动(图中右上角)――这一区域是至今无法被人工智能和人造生命取代的人类专属工作区域,其典型工作又可以分为“专业性思考”和“复杂性对话”两大类,主要涉及从零到一的原创性活动;同时涉及商业运行模式的创造、组织和实现等活动。这一区域的工作是人类劳动活动中最精华的部分。这一区域的活动覆盖了科学家、政治家、发明家、创造家、创新式企业家、高级管理专家以及多数艺术家的劳动。从一定意义上说,从事这一区域劳动的人才的数量多少、水平高低和成果大小,决定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劳动教育类型篇10

关键词:闲暇教育;新型团场建设;作用

中图分类号:F32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5-0067-0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辖14个师,175个农牧团场,总人口254万,2005年实现生产总值331.12亿元。兵团农牧团场人口190多万,占兵团总人口的74%以上;兵团的农业产值占总产值的57%以上,可以说农业和团场是兵团事业的基石,在兵团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和重要的战略作用。因此,团场职工不仅需要更好地发展生产力,提高改善生活质量,也需要丰富的闲暇生活内容,健全的闲暇设施和健康的闲暇场所,让广大职工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不断加深对团场的感情,坚定扎根边疆团场的信念。

一、闲暇教育的功能

在现代社会中,闲暇将与人终身伴随,且日益增长。可见,时间是休闲的关键因素。但“空闲时间是一种人人拥有的并可以实现的观念,而休闲却并非是每个人都可以真正达到的人生状态[1]。”罗素认为:“必须承认,明智地利用闲暇是文明和教育的产物[2]。”

闲暇教育是帮助人们在闲暇生活方面做到自我决断、自我充实和积极进取的一个途径。闲暇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提供有关娱乐机会的信息,培训进行各类闲暇活动的技能,组织和安排闲暇活动及其告诉人们如何“有价值地”利用闲暇。通常认为闲暇教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一)个体功能

现代人既是劳动人,又是闲暇人,教育要完成使人现代化的功能,就要让受教育者接爱劳动教育和闲暇教育,因为二者的结合可以张扬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人的生活质量。

1.完善个体的主体性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由于谋生和必须服从社会规范的原因,这种活动并非出于个人真正的自愿,可以说是一种被迫无奈而不自由的活动。因此,劳动,尤其是旧式分工下的劳动,一般说来具有“他人导向”,个体不得不遵从某种较为统一的模式,因此,个体在劳动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往往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结合闲暇教育提升受教育者的休闲品位,让他们在闲暇活动中自己有选择地安排活动、参与活动,不断地反馈、感受、调整,可以逐渐培养自主、自省、自控、自强的意识,展示人的本质力量,使人的主体性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张扬。

2.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就必须与各种教育相结合,其中,劳动教育是实现其他教育活动的基本途径,因为劳动教育能促进受教育者品德在发展中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在中国现实条件下,工作与劳动的性质、内容、方式和条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由于在现阶段工作与劳动是人们用来谋生的主要手段,尚未成为人们生括的第一需要,人们从事什么职业,也不能由个人自由选择,旧的分工依然在相当程度上存在,因而,工作时间对人的发展虽有有利的一面,但也必然存在压抑和束缚的一面。而在闲暇时间内个体可充分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从而使自己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因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必要将工作时间与闲暇时间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促进人们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的不同领域[3]。”

(二)社会功能

1.政治功能

只善于劳动而不会休闲是一大悲哀。闲暇时间愈多,愈需要理智,愈需要教育。在一些发达国家,闲暇时间的增多非但没有使人们获得幸福,反倒成为一种负担,甚至带来了若干具有否定意义的消极后果。由于闲暇时间带来的大量社会问题国家很难直接加以干预,在这种情况下,闲暇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树立有益的闲瑕伦理观和科学的闲暇价值观,选择有益的消闲方式,为普通大众“帮闲”,为政府“帮忙”。

2.经济功能

劳动为人类社会创造了物质财富,毫无疑问,通过劳动教育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劳动素质和谋生能力,为他们参加社会劳动创造有利条件,从而减少社会的经济负担,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样,在当今时代闲暇教育的经济功能不可低估。一方面闲暇教育可以使劳动者在闲暇时间里获得积极有效的休息,造就身心健康的主体,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为社会创造财富;另一方面,闲暇教育能够拓展人们的休闲活动视野,提升人们的休闲欲望,引发休闲需求,促进休闲产业的发展,从而也为整个社会的经济做出贡献。

3.文化功能

劳动创造了人类生存需要的物质生活条件,同时也创造了人本身并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劳动教育能使受教育者学习劳动知识、技能,培养劳动态度,养成劳动习惯,同时传承了人类文化,劳动教育也使劳动者在智化的劳动中更好地创造文化。除了劳动,闲瑕是人们生活中的另一主要内容。从人类发展历史来看,由于休闲而创造出来的文明比比皆是,许多古文化都与休闲息息相关,譬如古希腊辉煌的文化,就与音乐、诗歌、舞蹈、运动、竞技等休闲活动具有密切关系。同样,在当今社会,人们在闲暇活动中传播文化,也积累了大量的休闲文化。

二、团场职工对闲暇生活认识存在的误区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型社会,人们在社会结构和就业结构中的位置更主要地取决于个人的能力。闲暇生活对于人们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有较多的个人自由时间来进行兴趣的培养,从而能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社会成员提高自身素质既是提高经济收入的基础,享受自由与闲暇的前提,同时又是闲暇精神生活本身[4]。因此,农民的闲暇生活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需要倍加珍惜。但事实上,农民的闲暇生活却是闲散地渡过,把时间浪费在单调、空虚、无聊中,而对提高自身素质作用较大的闲暇阅读时间却非常有限[5]。

1.闲暇盲目被动,缺乏创新、缺乏个性

团场职工家庭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大多家庭都有了电视、电话等现代化闲暇设备,但由于缺少闲暇教育,人们对电视节目等选择大多是简单地被动地,没有明确的闲暇目标,整天坐在电视机前,播什么就看什么,反而成为了“为看电视而看电视”。

2.闲暇生活被认为是浪费钱财

休闲就需要花费一定的金钱,这对于广大的团场职工而言还是比较奢侈的一种物品。运动、看电影等需要消费,买书、订报需要花钱,外出旅游等更是需要花很多钱。所以有些职工就误认为休闲就是纯金钱的消费,是在浪费钱财。

3.重物质形式,轻精神文明

在各个团场,广大职工对闲暇的意识还是局限在劳动之外的休息和放松,而且认为看的见的比看不见的要实惠。比如买彩电比买书籍、报纸实用,打麻将比户外运动更有意思等。由于缺乏闲暇教育,对闲暇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存在一定误区,而且职工们大多只看重物质形式的闲暇生活,忽视精神文明的建设,所以无法达到较高质量的闲暇生活水平。

三、加强职工闲暇教育对新型团场建设的作用

中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认真贯彻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兵团党委结合兵团的特殊体制和历史使命,提出了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战略决策。

在兵团的农业发展中,现代化农业设施不断齐备,相对农业劳动时间缩短,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职工有了充足的空闲时间。加强对职工的闲暇教育能纠正认识误区,加快新型团场建设的步伐,巩固新型团场建设的成果,将兵团精神发扬光大,充分发挥团场屯垦戍边的巨大作用。

1.引导职工主动选择适当的闲暇生活

和城镇的居民相比,团场职工的闲暇生活是比较单调的,特别是缺乏配套的闲暇设施和场所。但这并不意味着团场职工就要放弃闲暇的权利而去被动地度过自己的闲暇时光。通过闲暇教育,开阔团场职工的视野,让他们学会自己主动去思考如何让自己的闲暇时光更有价值,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闲暇方式,形成个性化的闲暇生活。

2.帮助职工建立文明的闲暇生活方式

团场职工大部分文化水平比较低,缺乏精神寄托,心理空虚是普遍的现象。他们每天重复“下地干活―吃饭―睡觉”的单调生活,使很多职工晚上无事可做,闲得无聊,精神生活的空虚,容易淡化他们的道德、法律意识。不少职工便与酒结下不解之缘,并且常常因为酗酒惹出事端。更为严重的事,目前在团场比较普遍,风气日渐盛行。赌具不外乎扑克、麻将。的形式更是五花八门,的场所随处可见。

针对这些不良现象,要通过闲暇教育使广大职工逐渐养成文明的闲暇生活方式,学会利用闲暇时间充实自我,培养个人的情趣爱好和特长,从中发现健康的闲暇生活的乐趣。这样不仅能满足个人对闲暇生活的渴望,也能起到使团场安定和谐的作用,促进新型团场的建设。

3.满足职工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实现场风文明

场风文明是新型团场建设的一个主要目标,该目标的实现需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职工的文化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仅反映在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还反映在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职工关心的问题。相关问卷中的数据显示有72%的人认为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在业余文化生活方面,只有29%的职工认为有改善,71%的人认为变化不大,远不能满足职工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因此,要加强闲暇教育,坚持职工的兵团精神教育,加大政治思想工作的力度,宣扬兵团文化,树立屯垦戍边的坚定信念。在这一目标的引领下,加强闲暇教育,丰富团场职工闲暇生活,必将会有助于精神文明建设,将兵团屯垦戍边的优良传统深入人心,成为职工们工作和生活的精神动力,实现场风文明,稳定职工扎根边疆的信心,完成新型团场建设的重大任务。

参考文献:

[1][美]托马斯古・德尔,杰弗瑞・戈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m].成素梅,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10.

[2][英]罗素.悠闲颂[m].李金波,等,译.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3:8.

[3]李迎生.闲暇时间与人的全面发展[J].社会学研究,1991,(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