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务发展经验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34:04

银行业务发展经验篇1

关键词:个人理财;私人银行;业务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2)01-0046-05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2.01.12

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统计,中国银行业在个人财富管理领域的资产规模,已从2005年末的2000亿元人民币猛增至2010年末的1.7万亿元人民币。另外,2011年6月,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的调研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百万美元资产家庭的数量已超过100万个,比2009年增长了31%,仅次于美国和日本[1]。面对如此庞大的个人高端客户市场,国外一流商业银行早已捷足先登,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开展私人银行业务(见表1)。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末,已有16家外资银行机构在中国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包括瑞银集团、花旗银行、汇丰银行、德意志银行等,他们凭借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以及在人才和经验上的优势,迅速抢占我国个人高端客户市场。而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刚起步,缺乏实践经验、管理经验和高端人才,相对于国外一流的私人银行,国内商业银行在人才、经验和技术等方面还有较长的路要走。本文描述了国内私人银行的发展现状,总结了瑞士瑞银集团、美国花旗集团和英国汇丰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经验,指出国外私人银行发展经验对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启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

私人银行是指银行专门为高端富裕客户提供的一种私密性极强的服务,包括为客户量身定制投资规划、财务规划、私人财富管理等一揽子高层次的金融服务和其它高附加值(高尔夫球赛、艺术品鉴赏、贴身商务秘书、财富沙龙等)的非金融服务。据贝恩的《2009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可投资资产1000万元以上的富豪将达32万人,资产规模逾9万亿元,分别比2008年增加2万人和1万亿人民币的资产。而在2010年胡润财富报告中指出,中国境内富裕人士(资产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有894800人,最多的省市是北京、广东、上海三地,共有418000名富裕人士,占全国的46.71%。面对如此巨大的个人高端客户市场和国外私人银行的激烈竞争,国内商业银行加快了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步伐,自2007年中国银行率先在北京、上海两地设立私人银行开业以来,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私人银行等相继设立(见表2)。虽然国内私人银行起步较晚,但国内私人银行客户增长速度快。截至2010年末,中国工商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已超过1.8万个,管理的资产超过3543亿元人民币(见图1),当年盈利近壹亿元人民币,位行业第一[2]。但由于国内“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限制商业银行直接从事证券、保险、基金的经营活动,使国内私人银行产品和服务创新受到限制,再加上人才、技术和经验的缺乏,使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存在较大的瓶颈,需借鉴国外私人银行成熟的管理模式和成功的经验,促进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快速发展。

二、国外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经验

私人银行起源于16世纪的瑞士日内瓦,形成于18世纪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发展于20世纪的美国,在国外的发展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目前,全球私人银行业以日内瓦、苏黎世、伦敦、纽约、新加坡和香港等为中心,已形成欧洲、北美和亚太三大主要区域市场。据财富管理咨询机构Scorpiopartnership发表的年度研究报告称,2007年全球私人银行业共管理着约17.4万亿美元的资产,2008年共管理着14.5万亿美元的资产,其中,瑞银集团(USB)私人银行财富管理额自2004年以来一直在1万亿美元以上,名列第一[3]。此外,瑞士信贷、摩根大通私人银行、花旗集团私人银行、汇丰私人银行等近年来在全球私人银行评选中均名列前茅。国外私人银行已形成经营管理品牌化、服务方案个性化、业务发展多元化、区域布局全球化等一整套成熟的发展经验。

(一)瑞银集团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经验

瑞银集团(UBS)正式成立于1998年6月,由瑞士联合银行和瑞士银行公司合并成立,两年之后兼并了美国的证券经纪商普惠,总部设在苏黎世,其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已有140多年的悠久历史,管理着来自全世界富裕客户的投资资产超过1万亿美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私人银行。2009年的私人银行业务收已超过100亿瑞士法郎,达到108.27亿,对集团税前利润的贡献超到30%。其业务发展主要有以下措施:

1.重视客户细分,提供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为了最大限度地体现私人银行的特点,充分满足客户需求,在服务中挖掘客户为银行创造价值的能力,瑞银集团按客户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的资产总值情况把客户分为关键客户、高净值客户和核心富裕客户三个不同层级。其市场细分标准为:5000万元瑞士法郎以上称之为关键客户(KeyClient),200万到5000万元瑞士法郎称之为高净值客户(HnwClient),50万到200万元瑞士法郎称之为核心富裕客户(Coreaffluent),并根据客户层级的不同配备不同层级的客户经理进行维护,每个客户经理大约维护50名客户。由于瑞银集团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技术先进,细分客户科学合理,使客户经理的服务更加具有针对性,充分考虑客户自身的具体情况,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和差别化服务,并与客户之间建立密切的关系,大大提高了客户对银行的忠诚度和信任度。

2.重视服务细节,为客户提供人性化的服务环境。私人银行业务是一种综合性的财富管理活动,需要客户与私人银行财富顾问或客户经理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商榷财富管理服务方案,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瑞银集团非常重视服务细节。在瑞士,瑞银集团共有110家财富管理中心,布局充分考虑了历史因素和客户偏好,最大限度地覆盖私人银行客户。另外,瑞银集团在会谈区域设计上根据不同客户的偏好设计了大小不一的会谈室,并配备可直接录入投资组合执行指令的电脑,方便客户在沟通过程中即时做出投资决策,同时配备了全程录音电话、互联网等方便客户与财富顾问之间的沟通,为客户营造人性化的服务氛围。

3.重视团队合作精神,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瑞银集团的私人银行客户服务团队包括客户经理团队、财富顾问团队以及理财专家团队。在三个团队的密切配合和统一的服务流程控制下,团队成员为客户提供高效、优质、全面的理财服务。每个机构的客户经理团队数量由私人银行客户量的多少来决定,每一客户经理团队由客户经理主管、客户经理、客户经理助理组成。财富顾问团队和理财专家团队成员主要分布在私人银行业务的产品和服务部,配合和支持客户经理团队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此外,为了及时更新业务知识,瑞银集团每年都会投入大量资金为客户经理、财富经理进行培训,不断提高私人银行客户服务团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

4.优化服务流程,重视客户体验。围绕为私人银行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解决方案,瑞银集团优化并设计了结构清晰的财富管理咨询流程,并在全球统一执行,让客户享受到持续、一致的服务体验。其私人银行客户服务流程共四步:第一步是了解客户基本情况和服务需求,分析客户特征;第二步是从最好的、可供选择的产品和服务中进行甄选,为客户设计出符合其自身特点的理财方案;第三步是与客户就实施建议的内容进行沟通以达成共识,为客户提供最优解决方案和投资策略;第四步是实施服务方案,及时向客户提供关于财富管理既定目标的实现情况,定期回顾方案实施效果。服务流程的优化,大大提升了客户体验效果。

5.重视各业务条线间的合作,确保整体利益最大化。瑞银集团的业务结构是“大私人、小零售”,实施了“一个企业”的战略,将整个集团整合为私人银行、投资银行、资产管理三大业务条线,并集中统一了中后台支持。在客户细分标准问题上,如果涉及在客户升降级管理方面和私人银行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利益冲突或利益分配问题,各部门均以注重客户自身感受为前提,制定相应的制度作保障,特殊情况下,由高层介入完成客户升降级的平滑过渡。集团注重的依旧是客户的利益,同时对于客户而言,升级意味着可以得到更专业更个性化的服务,降级意味着从一个高端客户群中的低端客户成为一个低端客户群中的高端客户,受关注程度会发生改变。通过部门间的合作理顺了客户介绍、产品交换、业务间的配送服务,实现了跨部门、跨区域销售,从而为客户提供了更丰富、更便捷的服务,有效地提高了整个企业的收入,保证整体利益最大化。

(二)美国花旗集团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经验

花旗银行前身是1812年6月16日成立的纽约城市银行。经过将近两百年的发展,现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国际性银行,也是世界上开展个人金融业务规模最大的银行,2001年2月5日,原有的花旗银行私人银行宣布正式更名为花旗集团私人银行,它在世界30个国家的私人银行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财富管理服务,包括资产组合管理、资产分配、投资与借贷服务、对冲基金、现金与资产组合管理、退休金规划、教育规划和遗产规划等,2010年其私人银行业务净收入为14.44亿美元,资产回报率超过60%。其业务发展经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投资产品丰富。花旗集团私人银行为客户提供的产品主要以集团自主研发的产品为主,另外还有与其它机构合作研发的替代品、衍生品等,涵盖消费、信贷、投资、保险和资产管理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形成一个开放的产品体系。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设计个性化的产品组合,强调投资收益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而不刻意追求高收益低风险的卖点。

2.私人银行业务与传统业务相分离。花旗集团设立的私人银行业务与传统的零售银行业务相分离,并在2004年与美邦全球股票研究部和美邦全球私人客户集团组成花旗银行全球财富管理部,与其全球消费金融集团和公司的投资银行部构成三个主要部门,凭借三个部门的规模、实力和经验,以及全球顶级的财富顾问为高端客户提供集中、高级、综合的金融服务。

3.全方位的优质服务。花旗银行将自己标榜为全球性银行,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分支机构,其利用自身的网络优势为客户提供全面周到的环球金融服务。花旗银行重视客户信息的收集和维护,使用先进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客户信息全球共享。在全球花旗银行的所有网点都能够及时掌握所有客户的最新动态,随时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对账单,并且标有顾客姓名及号码的花旗银行卡可以当场制作出来,客户可以随时使用网上银行或电话银行管理自己的账户。另外,花旗集团私人银行还为客户提供包括预定酒店和机票、天气交通咨询、医疗、购物、餐饮、健身等非金融服务。

4.差别化的服务手段。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差别化需求,挖掘私人银行客户的价值,花旗银行在进行客户细分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内部授权,及时制定适应市场变化的理财产品,其所有的工作都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进行客户细分、产品细分、岗位细分,根据客户的年龄、性别、地域、偏好、职业、受教育程度、收入、资产等标准进行细分,实施有效的市场定位,针对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适合他们需求的差别化产品和服务。

5.量化考核业绩。花旗银行私人银行对财富顾问和客户经理的考核,建立了一套成熟的业绩考核机制,质、量并重,其不仅重视业务量的增长,而且更加关注质的变化。业务质量考核不仅包括客户贡献度因素,而且包含服务质量、风险控制、客户忠诚度等,考虑非常细致和周到。针对不同级别的财富顾问和客户经理,花旗银行分别制定各有侧重的考核标准,以定量为主,量化考核,注重销售业绩,使考核客观、公平,促进其私人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

(三)英国汇丰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经验

汇丰银行(HSBC)正式成立于1991年,总部设在伦敦,其前身是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是世界上最大的银行和金融服务组织之一,目前在欧洲、亚太、美洲、中东和非洲的76个国家和地区有超过9800家机构,全球雇员28.4万名,其经营理念是“全球服务,当地智慧”。汇丰私人银行曾被《欧洲货币》评选为“环球资产丰厚客户之最佳信托服务供应商”和“高资产人士/零售对冲基金最佳供应商”。在中国,汇丰私人银行目标客户是拥有1000万美元净资产,其中可投资资产在300万美元以上的高净值客户,开户时最低存款金额为100万美元。其发展经验有以下几点:

1.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汇丰私人银行从一开始就注重品牌运作,创立“运筹理财”和“卓越理财”两个品牌,通过综合运用其离岸业务和在岸业务,帮助客户进行财富保值增值、纳税统筹、遗产规划、信托理财等服务,为高端客户进行财富管理。

2.全面周到的客户服务。成为汇丰私人银行的客户,可以享受汇丰银行提供的以下服务:一是24小时服务。客户无论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只要有需要,总能获得汇丰银行为其提供24小时电话热线服务,带给客户与众不同的当地智慧以及紧急支援服务。二是环球支援。客户无论出国工作或移居海外,其将会协助客户开立海外账户,获得个性化的海外信用支持和电子银行服务。三是尊贵礼遇。汇丰私人银行为客户提供一系列优惠的存贷款利率、免费服务和高附加值的非金融服务,让客户获取与众不同的尊贵礼遇。

3.专业的财富管理服务。汇丰银行私人银行拥有处理客户专业领域业务需求的专家团队,设有媒体、造船、钻石、珠宝等行业客户服务团队,其客户经理会在充分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根据客户需求、目标和发展规划,结合客户风险承受能力,为客户提供的财富管理方案,帮助客户实现财富管理目标。

4.因地制宜的全球化服务。汇丰银行的机构遍布全球,其客户群体的习俗文化差异很大,但汇丰银行私人银行更强调当地特色,建设完全符合经营所在地的人文习俗的财富管理方案。比如,汇丰银行设计对伊期兰教徒的服务方案,在世界各地提供符合伊斯兰教义的产品和服务,使离岸金融服务本土化,实现“当地银行”的战略目标。

5.产品丰富多样。汇丰私人银行为客户提供的金融产品丰富多样,仅就投资理财产品来说,包括账户服务、银行卡服务、贷款服务、保险服务和投资服务五大类,种类繁多,内容全面。其中,保险服务包括了旅游万全保、家居万全保、乐安居供楼保障、办公室万全保、意外万全保、生活万全保、医储全保、目标储全保、定期人寿等保险类型;投资服务包括证券投资服务、单位信托投资基金服务、外汇市场投资服务、股市指数投资服务、住宅物业投资服务、黄金投资服务、市场咨询服务等,基本涵盖了债券、基金、股票等资本市场投资,以及房产、物业等不动产投资和收藏品、艺术品等投资。丰富多样的产品扩大了客户的选择空间和投资品种,为服务方案的设计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国外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经验启示

随着超级富豪阶层的产生和壮大,国内私人银行业务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将成为国内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为了加快业务发展,为客户提供更好的私人银行服务,国内商业银行需要借鉴国外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经验,从私人银行经营管理品牌化、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化、金融服务个性化、从业人员专业化和客户服务全球化五个方面来发展完善。

(一)经营管理品牌化

国外私人银行非常重视品牌的发展,注重品牌效应,用心打造私人银行品牌,不断增加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如花旗银行的“CitiGold花旗财富管理”、汇丰银行的“卓越理财”、荷兰银行的“梵高理财”、渣打银行的“优先理财”等著名品牌,为其私人银行的发展树立了很好的品牌效应。只要客户对品牌有较高的认知度和信任度,就会产生较高的忠诚度和贡献度。理财品牌的树立和发展,不仅有利于客户维护,更有利于客户拓展。因此,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需要整合各种资源,创建自己的经营管理品牌,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化

目前,国际一流的商业银行都使用数据库技术进行客户关系管理(CRm),其信息技术支持和数据管理平台十分强大,客户信息化管理程度很高,客户信息收集非常全面,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化。商业银行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对客户群体进行市场细分,利用客户数据库、数据挖掘技术对客户信息进行全面管理和深度分析,实行差别化的私人银行服务。对于已有的存量客户,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明确市场定位,以个人高端客户为主要目标,通过先进的财富管理分析软件对客户进行分析,并为其提供个性化的财富管理方案。为了更好地进行客户关系管理,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需要实现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化,完善客户信息管理,深入挖掘客户需求,使服务更加有针对性,符合甚至超出客户预期。

(三)私人银行服务个性化

在国外,大部分金融机构均采取混业经营方式,私人银行提供的财富管理包含证券投资、外汇投资、保险投资、黄金投资等多元化组合,满足客户多方面的投资理财需求。国外私人银行客户经理或财富顾问会根据每个客户的不同特点,为客户提供现金账户、支票支付、汇款、信用卡、个人贷款、证券咨询与交易、投资咨询与管理、不动产管理、信托、捐赠、个人税务策划、纳税咨询、家庭生活、旅游、子女教育基金、退休计划等不同组合的个性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受分业经营管理体制的制约,产品与服务创新受到限制,同质化严重,多元化、差异性的服务不显明,客户的财富管理需求很难得到满足。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需要以客户为中心,转变服务观念和方法,加强与保险、证券、信托等机构的合作,为私人银行客户量身打造优质的金融服务方案,提供个性化服务。

(四)从业人员专业化

国外一流商业银行特别注重私人银行员工的综合素质,对私人银行的财富顾问和客户经理设置了非常高的准入门槛,实行严格的资格认证准入制度。例如,美国花旗银行的财富顾问要求持有财务规划师(CFp)、注册金融分析师(CFa)证书或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证书中的一种或多种,而英国汇丰银行要求其私人银行客户经理拥有财务规划师(CFp)的资格,渣打银行要求每位理财经理拥有伦敦证券学院的专业资格等。另外,国外一流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专职员工除了要求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和沟通协调能力外,在从业之前还要通过行业协会一系列的考试。只有通过考试,取得认证之后,才能加入私人银行从业人员队伍。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从业人员还没有统一的准入标准,相关的考试认证有aFp(金融理财师)、CFp(国际金融理财师)、RFp(注册财务策划师)、CFC(注册财务顾问师)、Cwm(特许财富管理师)等,其中aFp和CFp认证在行业内认可度最高。国内私人银行需要规范从业人员管理,推行持证上岗制度,使从业人员专业化。

(五)客户服务全球化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个人高端客户资产分布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信息传播的及时性与信息资源的共享性打破了国内传统金融服务的牢笼,全球正迈向金融无国界的大道。国外私人银行服务已不再局限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而是将其扩展到全球范围,如花旗银行、瑞士银行、汇丰银行等的个人理财服务遍布全球各地。在国内,随着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越来越多,居民出国留学、出国旅游以及海外移民越来越频繁,私人银行客户对跨国金融服务需求越来越普遍,国内私人银行需要与时俱进。一方面,要加强与各国商业银行进行合作,通过参股控股、并购、设立等方式提供海外金融服务。另一方面,要加快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通过电子银行渠道为客户提供全球化的金融服务,使国内私人银行服务全球化。

参考文献:

[1]曹彤,张秋林.中国私人银行[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银行业务发展经验篇2

徽商银行是由原合肥、安庆、马鞍山、蚌埠等6家城市商业银行和7家城市信用社经银监会批准合并组建,于2005年12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总部设在安徽合肥。截至2011年12月末,徽商银行总共拥有机构营业网点176个,在职员工4800多人,注册资本人民币81.75亿元。徽商银行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拓展业务市场,不断强化风险控制,稳步推进内部改革,连续三年被中国银监会评为二级行。徽商银行的业务主要包括个人业务、公司业务、国际业务、票据业务、债券业务和结算业务,其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积极拓展服务渠道,提高金融服务水平通过优化网点布局,加强电子渠道建设,积极推进网点转型,提升网点服务营销能力。2011年新建自助银行服务区(点)74个,增设电子银行体验设施112个,投放网银服务终端155台,完成62家自助银行服务区改造工作,开通了个人“超级网银”服务。公司客服中心通过CCCS五星级运营标准评测,被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客户关系管理专业委员会授予“五星级客户服务中心”称号,并获2010~2012年度中国最佳呼叫中心奖。

2.支持民生工程和地方经济建设2011年支持的民生工程项目涉及保障性住房、文化、教育、医疗等多领域,累计投放贷款8.75亿元,新增贷款余额1.81亿元。制定了《关于支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指道意见》,优先满足“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创新综合实验区”、“皖北振兴区”等安徽省经济重点发展区域的信贷需求。积极支持县域经济发展,2011年新设了6家县域支行,涉农贷款余额139.28亿元,较年初增长78.45亿元,增幅为128.97%。

3.积极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按照中国银监会《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补充通知》,不断深化六项机制建设,推进小企业经营中心建设,引进专门微贷技术,完善小微企业业务管理架构,加强小微企业服务。深化“小巨人”、“雏鹰”企业培育工作,初步建立了“智汇360”小微企业产品体系。截至2011年年末共投放小微企业贷款326.91亿元,增幅为27.66%,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幅8.89个百分点。连续多年实现“两个不低于”的目标,荣获银监会颁发的“全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称号。

4.不断拓展业务发展空间,实现跨区域发展在经营业绩持续增长的同时,徽商银行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审时度势,超前谋划,于2008年12月成功的通过增资扩股将总股本增至81.75亿元,实收资本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排名首位,奠定了发展的坚实基础,大大增强了整体实力;稳步推进跨区域发展战略,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经营网点在安徽全省16个中心城市的全面覆盖,并延伸至部分县域经济;并且成功跨出安徽,在南京设立了首家省外分行,跨区域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持续推进经营转型,投资参股奇瑞徽银汽车金融公司,发起设立无为徽银村镇银行,积极开展投资银行业务、银行同业业务等,业务发展空间得到不断拓展。①

二、徽商银行与地方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1.研究样本与指标的选取

以徽商银行2006~2011年的存、贷款情况为变量来反映徽商银行的银行经营效率,以安徽省的地区生产总值(GDp)来衡量安徽的经济增长情况。理由如下:首先,选取安徽省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来作为反映安徽省的经济发展状况:主要是因为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来衡量一个地区一定时期经济增长情况的重要指标,它是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以及经济开放(对外贸易、吸引外资等)、产业结构调整乃至制度变迁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结果,这一指标能够很好地反映安徽省经济发展。其次,选取存、贷款量作为反映城市商业银行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指标。一方面,徽商银行存款情况可以反映在市场经济下资本积累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存款总额与GDp之比(SG)的数值越大,说明银行能够提供的可贷资金越多,越有可能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徽商银行的贷款情况可以反映银行在经济发展中融通资金的中介作用,即把储蓄转化为投资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因此,选取贷款总额(Loan)以及贷款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LG)来衡量徽商银行对安徽省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方面的支持力度。

2.模型的建立

根据上述分析,徽商银行对于安徽省经济增长的金融支持与优化作用可以建立如下模型:GDp=f(Loan,SG,LG),其中:GDp代表国内生产总值;Loan代表贷款总额;SG=SaVeGDp代表存款总额与GDp之比;LG=LGGDp代表贷款总额与GDp之比。

3.实证分析

(1)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在对金融、经济时间序列进行回归前,首先需要对基本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因为将一个非平稳性数据对另一个非平稳性数据进行回归,可能导致荒谬的结果,即两者同时随时间向上或者向下波动,两者之间并没有真正的联系。本文采取aDF检验(augmentedDickey-Fullertest),表1给出了国内生产总值、贷款总额、存款总额的水平及其一阶差分的aDF检验值。结果表明上述数据的水平检验结果在10%的置信区间以内都不能拒绝原假设,即序列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的。将上述序列进行一阶差分后,在10%的显著度下可以拒绝原假设,也就是说明上述各时间序列均是一阶平稳数据。(2)协整性检验由aDF检验知,三组时间序列为一阶单整关系,因此可进行协整性检验。本文采用由SorenJohansen提出的一种基于VaR模型的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对两序列进行协整性检验。检验结果如下:经检验,从表2的检验结果中可以看出,各组数据的迹检验都在5%显著性水平下拒绝零假设:协整参数矩阵的秩小于等于0,从而在5%及1%显著性水平下接受了协整参数矩阵的秩近似等于1的原假设。表明徽商银行的贷款量与安徽省GDp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这说明他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通过简单的回归得到两时间对数形式的回归模型为:GDp=2000.86+236.091Loan+4556.7SG-18907.71LG模型结果显示,安徽省GDp与徽商银行的贷款量之间呈正相关,即从长期来看,徽商银行的发展会促使安徽省经济的发展。这与我们前面分析的结果一致。(3)Granger因果检验上述的回归模型仅仅反映徽商银行贷款量与安徽省GDp间的依存关系,但是二者的关系到底如何,即徽商银行的贷款量对安徽省的GDp影响更多一点还是安徽省的GDp对徽商银行的贷款量影响更明显,或者是两者互为因果。为更进一步研究两者的关系,利用Granger检验法对二者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下: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Loan不是GDp的Granger原因对应的p值小于0.05,拒绝徽商银行贷款量不是影响安徽省GDp变动的Granger原因的假设,即认为徽商银行贷款量是影响安徽省GDp变动的原因;GDp不是Loan的Granger原因的p值大于0.05,不能拒绝假设。因此,根据上述检验的结果可以说徽商银行的发展壮大是安徽省经济这几年来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p#分页标题#e#

4.实证总结

通过上文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徽商银行与安徽省经济的发展关系。徽商银行的发展是安徽省经济增长的显著原因。从理论上看徽商银行作为城市商业银行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担当独特的角色,是地方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弥补大型国有银行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的不足,把中小企业作为信贷投放的主要对象,大大解决了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其发展壮大自然会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通过上文的实证分析,除了可以得出与理论分析一致的结论,还可以从定量的角度得出从长期来看徽商银行的贷款量每增加一个单位就会使安徽省的GDp增加236.091个单位。因此,为了更好的发展地方经济,就需要更多的徽商银行这样的城市商业银行,通过加大地方经济发展所需的信贷资金支持力度,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徽商银行成功案例的启示

1.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应当争取政府支持徽商银行的组建能够充分说明政府政策支持的重要意义。众所周知,不良资产的剥离涉及各方面的权益,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各个方面协调沟通。徽商银行在6家城市商业银行和7家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而成,把分散在全省各地的小型微型的金融机构合并重组成为资产规模居全国城商行前列的大型商业银行,其实际操作难度可想而知。没有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不可能迅速的形成规模效应。可见,作为城市商业银行,要想寻求制度创新之路,首先要争取政府的大力支持。

银行业务发展经验篇3

一、文献综述

国外关于商业银行经营多元化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大多数学者的研究集中在银行经营范围扩大带来的资产多样化给银行带来的好处,但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非利息收入业务给商业银行带来好处,如DeYoungandRoland(2001)表明商业银行经营非利息收入业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获得资产多样化的好处,使得银行在风险—收益的权衡中获得更多的利益[4];Campa和Kedia(2002),Stiroh和Rumble(2004)和DeJonghe(2009)认为商业银行资产多样化决策是一个内生的和最优化的过程,在理论上可以使商业银行在扩展的效应边界上处于更佳的位置[5][6]。但是,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非利息收入业务并不能给银行带来资产多样化的好处,相反,还可能增加银行经营的风险。例如,Demsetz和Strahan(1997)、Buite(r2009)的研究表明,商业银行能够在资产多样化的同时持有更少的资本,发放更多的贷款,甚至通过资产证券化,使商业银行承担了更大的风险[7][8];一些学者业务导致商业银行净经营收入增长的波动性大幅度提高[9][10];Demsetz和Strahan(1997)研究了从1980—1993年商业银行的股票收益率,发现尽管银行增加了它们的业务品种,但由于银行倾向于经营风险更高的业务,同时倾向于降低它们的资本金比率,经营的多样化可能使银行的经营风险加大[7];DeYoung和Roland(2001)发现商业银行资产多样化对银行收益的波动性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他们认为,三种主要因素可以用来解释风险的增加,非利息收入波动性较大,使得银行的经营绩效波动性增大,商业银行拓展非利息收入业务意味着固定成本的增加(例如需要额外的人员),这将增加银行的经营杠杆,由于银行管理人员并不要求银行对非利息收入业务持有资本,这将提高银行财务杠杠进而增加银行收入的波动性。他们还研究了1988—1995年非利息收入业务对美国大型商业银行经营利润和利润波动性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非利息收入业务增加了银行收入的波动性[4]。国内关于商业银行经营多元化的研究是近些年才开始的。邹江、张维然和徐迎红(2004)>!综合效率,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各类收入的技术效率状况不佳,股份制银行的各类收入效率水平均高于国有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对国有银行的总收入综合效率具有负向影响,非利息收入对中国商业银行业总收入综合技术效率存在正向影响[14];王志军(2004)、薛鸿健(2006)、王家强(2007)对美国、欧盟和亚太地区银行业的非利息收入进行了评述[15][16][17];才宏远(2005)和王勇等(2006)分别分析了非利息收入的主要来源和非利息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18];郑荣年和牛慕鸿(2007)在探讨影响商业银行开展非利息业务因素时指出信用风险高的银行更乐于开展非利息业务[19];王勇、张艳和童菲等(2006)、何勇(2006)、赫国胜(2007)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必要性进行了研究[20][21];李琳(2009)选取2000—2008年我国13家商业银行和美国20家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为样本,对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作了面板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的非利息收益对银行绩效具有负向的贡献度,而美国则有正向的贡献度[22];魏世杰、倪旎、付忠名(2010)基于Bankscope数据库中2003—2007年我国40家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与银行资产收益率数据,研究银行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利用Robust标准误差的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面板回归模型,发现非利息收入及其占银行营业收益份额逐年提高,其份额的提高与银行绩效之间存在负相关。将非利息收入细分后发现佣金及手续费收入份额的增加有利于提高银行绩效,但是投资收入份额则表现出相反的效应[23];段军山、苏国强(2011)以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我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影响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最显着的是银行间国债指数,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债券价格弹性是-9.28%,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货币供应弹性是6.13%,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水平高于平均水平,总体来看,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波动小,没有出现突变[24]。

二、变量及数据来源

(一)变量本文以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百分比来表示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情况,用净资产收益率(Roe)来表示商业银行经营绩效。1.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百分比。非利息收入指商业银行除利差收入之外的营业收入,主要是中间业务收入和咨询、投资等活动产生的收入。2.Roe指标。Roe(RateofReturnonCommonStockholders’equity)称为净资产收益率或股东权益收益率,是衡量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一项重要财务指标,反映了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由资本的效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其计算公式如下:净资产收益率=报告期净利润/报告期末净资产招商银行在2002年3月27日,利用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以网下向法人投资者配售和网上累计投标询价方式发行股票,成为上市公司。因此,笔者从投资者的角度,用股权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即Roe指标来考核招商银行的经营绩效。

(二)数据来源上述两个变量,即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百分比(nonint)和招商银行股权收益率(Roe)涉及的具体数据见表1。通因此,可以初步判定,两变量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三、实证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为考察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百分比和净资产收益率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首先要考察这两个时间序列的平稳性。为了使两个变量变得更容易平稳,对nonint和Roe两个变量取对数,分别记通过单位根检验判断L两个时间序列的平稳性。从图1可以看出的均值都大于0,且具有一定的时间趋势,所以对lnnonint和lnRoe进行单位根检验时,选择常数项和线性趋势;对lnnonint和lnRoe进行一阶差分后,数据的时间趋势被消除且围绕0上下波动(见图2),所以对lnnonint和lnRoe的差分进行检验时,不考虑常数项和时间趋势。滞后阶数采用aiC准则确定。看出,lnnonint和lnRoe为非平稳序列,经过一阶单整序列,可以继续对它们进行协整检验。

(二)协整检验运用eG检验法对lnnonint和lnRoe进行协整检验,建立lnnonint和lnRoe之间的协整方程进一步通过最小二乘法回归,得到两者之间的协整回归方程:残差项为:下面对残差项进行单位根检验,以判断lnnonint和lnRoe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从图3可以看出,残差围绕0上下波动,且不具有明显的时间趋势,所以在进行检验时不考虑常数和线性趋势。残差项的aDF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残差项在5%的显着性水平下是平稳的,因此,lnnonint和lnRoe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表1变量数据表

(三)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lnnonint和lnRoe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表明了非利息收入与股权收益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为进一步发现哪一个变量的前期信息会影响到另一个变量的当前,需要对lnnonint和lnRoe作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从表4可以看出,lnnonint构成lnRoe的Granger原因较显着,而lnRoe构成lnnonint的Granger原因不显着。公式(1)表明,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与股权收益率之间存在正向相关的关系,即随着招商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发展,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不断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招商银行经营绩效的改善,具体表现为给股东带来的股权收益率不断提高。而招商银行经营绩效的改善与非利息收入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即招商银行经营绩效的改善不会对该行非利息收入的增加产生显着影响。

(四)误差修正模型表达式的导出lnnonint和lnRoe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因此,它们之间必然存在误差修正模型eCm。以lnRoe为被解释变量,lnnonint为解释变量,首先根据公式(2)导出误差修正序列:误差修正模型表达式(6)表明,股权收益率Roe的短期波动由两方面因素决定:一方面,它受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即nonint短期波动的影响;另一方面,它取决于均衡误差,即变量Roe在短期波动中偏离其长期均衡关系的程度。具体而言,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在短期内会使股权收益率提高1.393476个百分点;股权收益率在短期波动中偏离其长期均衡点1个百分点,其短期波动将向相反方向波动0.194221个百分点,从而保证其自动回归到均衡状态。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与股权收益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呈现较为明显的正向相关,前者是后者的格兰杰原因,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比的预先变化会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产生影响。因此,不断优化收入结构,大力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是商业银行在日益严峻的竞争环境下作出的必然选择,也是目前各国商业银行重要的发展战略。

2.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比的短期波动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短期波动产生重要影响,商业银行应尽量保持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平稳发展,避免非利息收入的过度波动。

银行业务发展经验篇4

一、新技术、新应用为电子银行持续创新发展带来良好机遇和严峻挑战

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正深刻改变着全球经济金融的发展格局,信息化、网络化越来越成为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金融复苏增长的新动力。各类新技术、新应用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它们不仅引发市场版图的快速扩张和重新划分,也带来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深刻变革。如何适应每一项创新技术的兴起和应用,不断完善产品功能和体验,如何适应新的商业行为的变化,不断优化服务模式和营销方式,在巩固原有优势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竞争优势,都是工商银行电子银行必须面对的挑战和考验。

1.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电子银行业务拓展的新引擎随着3G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享受着随时、随地、随身的在线服务。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末,国内手机用户已达7.8亿,手机网民突破2.33亿,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为应对这股“移动”热潮,诸多商业银行纷纷加快移动金融服务创新步伐,陆续结合自身特色推出各类金融产品,以手机银行、移动支付、手机门户为代表,一系列涉及资金交易、客户服务、营销推荐的创新产品成功地将银行业务迁移到手机终端,并成为客户“口袋中的移动银行”。同时,移动互联网特有的位置服务(LBS)与金融业务的深度结合,更是为电子银行客户带来了全新的产品操作体验。银行通过手机对客户地理位置的准确捕捉,使得一系列特约商户、营业网点方位信息超越了银行网站和客户手册中的宣传定位,合适的时间地点、准确的客户捕捉、贴心的营销推送、鲜明的品牌传播将为客户带来全新的产品体验。

2.云计算助推电子银行业务发展迈上新台阶云计算正在改写当今世界技术服务格局,然而“云”的价值不仅仅局限在技术领域,它灵活、可伸缩、易扩展、低成本、高负载、高吞吐、高效率的业务处理特征非常适合手机银行的应用要求。一方面,手机终端通常具有存储容量较小、计算能力不强、电源续航能力较弱的特点,云计算恰好将复杂的应用计算与大规模数据存储从终端迁移到云端,这种从“拥有”资源转向“控制”资源的计算模式有效降低了相关应用对移动终端的硬件要求,使得终端主要定位于展现和交互,既提升了响应速度,又保障了客户体验。另一方面电子银行从以提品为核心向以提供服务为核心的模式转型已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社会服务银行化”促使银行不再局限于自身核心业务,银行与第三方的合作、研发将越来越频繁,而云计算正是符合上述趋势的产物,大量专业性很强、数据量很大、实时性要求很高的服务(如地图、天气等)都部署在云端,银行可以依据授权轻松获取、灵活应用。云计算与电子银行的结合,将促使商业银行向服务更加丰富、应用更加广泛、功能更加强大的方向进化,从而推动电子银行业务发展迈上新台阶。

3.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推动电子银行服务模式迈向智能化、人性化的新征程当前,银行业经营模式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需求对电子银行,特别是电话银行的服务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工商银行为例,2010年全行95588电话银行日均呼入量超过12万通,而通过对客户呼入内容的分析来看,大部分问题和咨询都是标准化、规范化的传统内容。因此,深入挖掘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在电话银行中的应用,促进其自动识别、理解客户的咨询问题和服务要求,并给予准确、迅速的响应。这种高效、差异的服务创新不仅释放了宝贵的座席资源,也更加契合快节奏、DiY的现代生活特点,为提高电话座席接听率,提升中高端客户售后关怀打下了良好基础。

4.web2.0应用开启电子银行个性化服务创新与互动的新模式web1.0时代的特点是信息获取,人们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搜索获取信息。web2.0时代的特点是开放、互动和共享,用户既是网络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络内容的制造者、者、共享者。微博、社交网络等个性化的平台应用开启了个人互联网时代。网民贡献内容,传播内容,分享内容,并通过提供这些内容的浏览路径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对其他人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当每个人都成为网络主人时,成功的商业模式就必须建立在个性化服务与互动基础之上。这也为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带来全新的营销服务理念,它要求电子银行关注每一位客户的感受,提供丰富的互动服务进而取得客户共鸣。

5.多样化的终端、系统载体环境对电子银行平台兼容性提出新要求在电子银行领域,终端和操作系统至关重要。近年来,以ipad、iphone为代表的上网本、智能手机以其卓越的创新理念吸引了全球消费者的目光,这些拥有操作系统、多点触控、重力感应、移动定位等“酷”、“炫”特色的新兴终端既方便人们管理“碎片”时间(即利用零散的在途时间上网、游戏、聊天等),也满足人们办理各类应急事务的需求。新兴终端的发展不仅开辟了电子银行业务应用的“新阵地”,也对电子银行平台的兼容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银行必须面对多系统、多平台的复杂环境,考虑不同终端特点,兼容不同操作系统,具备适应多种渠道界面、各类技术标准、不同系统平台的创新研发能力。

二、围绕交易主渠道和营销服务平台两个创新着力点,构建国际一流电子银行

技术创新为电子银行业务发展营造出全新的施展空间。未来,工商银行将紧紧围绕交易主渠道和营销服务平台两个着力点,扎实做好产品创新工作,努力实现国际一流电子银行战略目标。

1.交易主渠道建设

推进交易主渠道建设是指要进一步提升电子银行业务在全行总业务量的占比,深入实施电子银行渗透与提升战略,通过海外业务拓展、业务流程优化再造等措施,为全行经营模式转型与发展方式转变做出更大贡献。一是深入开展业务流程优化工作。业务流程综合改造和优化是一项全行性的工作。电子银行作为一项与各专业关联度高、涉及面广、覆盖各类客户的综合性业务,更要注重对跨部门、跨专业、跨系统、跨机构业务流程的梳理与整合,加快突破电子银行柜面业务办理的流程瓶颈,减少内部的冗余环节,节约资源、提高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二是实施三项提升工程。以客户体验为基础,依托客户实验室深入组织开展新产品评估和测试,真正从客户的视角、感受和体验出发,做好产品的优化和提升工作,实施“有进有退”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让工商银行的产品更具人性化、更贴近客户需求、更符合客户使用习惯。开展电子银行“精品工程”建设,对银企互联等产品从全渠道互动、营销推广包装、增值服务等维度进行提升和创新,打造具有强大核心竞争优势的“杀手锏”。推动电子银行“难点工程”攻关,重点实施安全产品易用性提升、电子银行柜面交易改造等项目,着力解决困扰业务发展的瓶颈问题。完成“精细化工程”收官,投产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及电子商务精细化项目,进一步提升电子银行产品的人性化水平。三是进一步完善境外业务体系,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未来几年是全行努力建设跨国银行的关键时期。全行将进一步完善全球经营网络,推进境外人民币资金清算网络布局,进一步做大做强海外产品线。电子银行会以此为契机,更加注重服务全行的国际化战略,进一步深化内外联动,提高电子银行海外产品线的先发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加快海外业务推广,提升对境外市场的辐射和拓展能力。

2.营销和服务综合性平台建设

营销和服务平台是指电子银行要充分探索、挖掘自身特点,逐步从单一的交易渠道向多元化增值服务供给中心转型,形成一个完整、循环的“营销服务链”,促进银行开辟业务拓展的新阵地、新平台。

一是顺应移动终端创新发展趋势,完善电子银行在各种新兴终端的部署应用。2011年,工商银行已经推出了iphone手机银行,随后还将投产ipad个人网银,从而构建“wap+iphone”手机银行以及“www+ipad”个人网银行的双重应用模式。相应的客户端软件将在苹果应用商店(appStoRe),它们不仅包括传统手机银行和个人网银行的产品功能,更融合了先进的终端技术和“云计算”理念。以手机银行为例,“多点触控”、“位置服务”一应俱全。客户通过iphone手机既可以享用账户查询、转账汇款、金融理财、支付缴费等传统银行服务,又可以体验更为“酷”、“炫”的操作感受:拇指从屏幕轻轻滑过,操作就进入了下一个页面和流程;客户登录手机银行,系统就能精确定位,完备的“云端”地图服务随即提示距离当前位置最近的网点方位及其服务范围、工作时间,并开始导航指引。随时、随地、随身、让人耳目一新的移动金融愿景通过iphone手机成为人们生活的现实。

二是密切跟踪云计算技术变革带来的新兴商业模式。借鉴云计算理念,探索构建“工行云”服务。未来,将尝试把电子银行服务向云端推送,通过公共的互联网资源为客户提供更为贴心的金融服务。

银行业务发展经验篇5

关键词:商业银行;私人银行;问题;对策

一、前言

私人银行业务起源于16世纪,最初是为满足瑞士的富翁保护其资产的需求而产生的金融创新业务。18世纪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伦敦成为世界贸易和个人财富的集散地,伦敦的银行最先开始为有钱的富商家族提供财富管理的特殊增值服务。后来,由于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使得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强国,使得财富开始大量的聚集,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富豪,使得这种特殊的银行服务业开始流行,如花旗银行、J.p.摩根银行等私人银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为极为富裕的少数人提供私密服务拓展成为向高净值客户提供品种丰富的金融产品服务。

二、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概述

如今的私人银行业务向高净值客户提供复杂的、多样性的个性化财富保护和管理等特殊服务。在我国,私人银行是不包含个人理财的顾问服务的,仅是指个人理财服务中的一项综合的委托投资服务。

(一)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内涵

本文借鉴了国外私人银行服务的实践,吸纳了以上权威做出的解释,认为,私人银行业务是指商业银行针对社会富裕人士不同的金融需求,专业化的财富管理和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增值服务和金融服务。

(二)私人银行业务的特点

私人银行对客户的进入门槛是非常高的,在我国,私人银行针对的客户是个人可投资资产在八百万以上的高净值人士;私人银行的服务类型具有多样化的个性,包括财富的管理、合理避税、信托业务以及子女教育等方面,私人银行的服务具有私密性和专业性以及为客人私人定制管理方案等特点。

三、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现在阐析

(一)开发创新私人银行的理财产品,推动资产管理服务

由于金融产品的单一性,对我国的商业银行私人银行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商业银行想要得到更大的发展必须要对股票、基金等金融产品进行升级,同时还需要对私人银行的财富管理进行更进一步的研发和创新。对与金融市场有着紧密联系的金融产品,如房地产基金、个人股权、对冲基金等进行积极的开发与创新,还需要对各项金融管理同产品相结合,创造出更多的金融结构产品,并且还需要提供各种衍生工具、不上市交易的股票基金以及新兴市场投资基金等专业化产品,以应对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

(二)积极与外资私人银行进行合作,促进保险服务升级

由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的私人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的会同国外的私人银行产生竞争关系。但是目前,我国的私人银行的业务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私人银行的业务具有进行全球化配置、跨国投资以及国际化发展等特色。但是在国内,对金融的如资金流动、外币管制以及法律管制等方面都是非常难操作的,而如果想要私人银行业务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就必须要走向国际化。所以,我国的私人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充分的利用本地市场的优势,和有基础客户的信息优势以及人脉关系等,同国际化的私人银行进行合作,创造出跟大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内银行业仍然实行严格的分业管理体制

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有很大的程度上都是按照传统的银行模式发展,没有充分了解市场的需求,只是一味地以各种金融产品进行分工,将私人银行的业务人员进行分配到商业银行的各个部门。但是商业银行的各个部分,因为业务的不同,所以在管理和操作上也会产生差异,导致各部门之间基本上是各自为战的状况,部门间不能得到有效的协调,使得私人银行的金融产品难以得到有效的推广,并且客户资源也难以得到共享,最终导致其业务难以发展。

(二)营销体系不完善,售后服务不到位

目前,大部分的商业银行都没有专门的营销部门和售后部门,没有专业的市场营销人员来销售个人金融产品。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私人银行的金融产品也进行了电子信息化的改造,形成了具有现代技术含量的个人金融产品,由于这些电子信息化的金融产品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演示才能得到客户的认可。但是在国内由于营销方式和手段的落后,使得新推出的金融产品无人问津。并且在国内,随着私人银行业务的不断扩展和创新,导致售后出现很多滞后的问题,且没有很好的对客户进行跟踪服务,无法让客户享受到真正的私人银行服务业务。

五、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对策

(一)改革分业经营制度

在中国,商业银行法明文规定,我国金融机构只能够分业务进行经营,银行不能经营保险、证券业务。分业经营下,商业银行理财中心不能够接受和管理客户的资产并对其进行投资管理,只能够为客户提供投资建议,销售大众化的产品,大大限制了财富管理的业务内容和服务质量。

(二)健全金融市场体系

为了避免私人银行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出现较大的风险,必须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在我国,能够保证消费者权益的仅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无法完全适用于私人银行业务的各个方面,应该尽快完善私人银行业务的相关法规。但是,由于私人银行在业务扩展中,其操作手段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保密性助长了进行外逃的风险,使得政府对资金的监管难度加大。所以,对于政府来说,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之前必须要借鉴国外优秀经验的同时,必须要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市场发展需要来制定法律法规。

(三)明确私人银行服务的目标

国内商业银行要充分认识到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需要对业务经营的管理进行改变,同时对银行的相关理念进行完善。要以大金融的观念作为指导,打破传统的以产品为界限的观念,整合资源,提升客户的价值。

六、结论

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我国经验经历着高速发展到平衡快速发展的过程,国民收入也实现了快速增长,涌现出一大批高净资产的人群。本文认为,应该在本土银行的优势业务基础之上,吸收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的理念和发展经验,完善对基础客户的服务,组建一批高素质的研发团队,不断的进行研究和发展,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的理想道路。

参考文献:

[1]史其禄,喻军.汇丰如何开展私人银行业务[J].中国城市金融,

2003(8):21-25.

[2]谢国梁.从瑞士经验看香港地区私人银行业的发展前景[J].国

际金融研究,2004(4):52-57.

[3]朱军林.卢森堡金融业发展的若干经验及启示[J].南方金融,

2005(9):53-54.

银行业务发展经验篇6

摘要:商业银行因其有着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金融服务、调节经济等职能,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金融管制的放松,浮动利率制度的建立,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展开了一系列的金融创新,使得西方实体经济获得了更多的融资渠道及灵活服务,有效促进了经济的复苏与发展。而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方面和西方国家差距较大。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商业银行也在逐步探索做大、做强及“走出去”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及银行家面临巨大挑战。如何面对全球经济变化的冲击,如何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寻求自身特色,挖掘核心竞争力并立于不败之地,是我国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而解决这一难题的一个关键就是我国商业银行需要迎难而上,借鉴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先进理念,以及历史累积经验和教训,积极研究、探索和进行适度的金融改革与创新,与时俱进,以获得稳健发展。所以金融创新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也将针对这一问题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对商业银行创新进行了研究,首先,主要围绕金融服务创新和金融工具创新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现状,然后结合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在相似金融创新领域的经验及教训,找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的现实问题,最后结合以上分析,针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状;建议

一、导论

2014年,是我国深化贯彻党的十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一年。商业银行作为经济的调节器,在我国继续深化改革,促进和稳定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被赋予了重要的使命。我国历届领导人曾明确指出,改革开放的最重要的标志是与时俱进,而商业银行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创新。近些年,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推进,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仍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国金融产品创新处于起步阶段,产品结构设计、风险管理手段、市场操作运用处于摸索阶段,未形成市场规模;二是我国金融服务综合能力尚处于较低层次,以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导,正在探索对“三农”、小微金融、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服务创新,研究利率浮动定价的合理区间。

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经过历史的累积和发展,已经拥有较为成熟和活跃的市场,以及多元和灵活的金融服务,甚至由于金融创新过度而经历危机,积累了丰富的创新和风险管理经验。从中长期来看,金融创新是中国经济稳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创新推动了世界金融业和全球经济的发展,危机并不能代表创新本身的意义,也不能抹杀创新存在的价值,因此,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经验和教训值得中国商业银行从中去除糟粕、汲取养分。

二、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现状

研究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现展历程,一般学界认为,可以主要将其分为五个重要时间阶段:

(1)开始阶段(1977年至1980年):中国改革开放伊始,金融机构恢复经营,商业银行在原有基础上扩展基本金融业务;

(2)初步发展阶段(1981年至1987年):确立中国银行业基本管理体系,建立了我国中央银行制度,使得银行管理与商业运作进行了分离;

(3)巩固发展阶段(1988年至1993年):运用宏观调控机制,开拓和发展国内主要金融市场;

(4)调整阶段(1994年至2006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改革调整,国内金融市场和监管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商业银行进行体制改革,并加大了与国外金融体系的交流;

(5)深化阶段(2007年至今):随着一国两制的实践,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汇率改革、利率市场化及资本市场开放进程加深,金融创新成为改革与稳定的坚定举措之一,金融产品、工具、服务的创新逐渐深入中国银行业监管和银行家的思想,商业银行融资渠道继续拓宽,并向民间资本开放。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日渐活跃。

根据《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3》,中国银行业协会和普华永道对中国76家银行以及1604位银行家进行调查显示,在金融服务创新方面,近九成银行家重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选择将小微企业作为自身所在商业银行的首选发展客户群体,并有超过七成的银行家认为应当积极地开展小微企业金融产品的创新工作,改善并提高该领域的综合服务能力。互联网金融亦引起关注,超过四成银行家认为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创新将给整个银行业带来巨大挑战,近八成银行家表示未来将考虑与电商进行合作,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大数据平台和数据挖掘技术,可预期金融服务的针对性、效率和客户体验都将得到有效提升。另外,在金融工具、融资渠道创新方面,超过七成的银行家迫切需要新型资本工具操作性制度的尽快出台,以落实并补充合格资本。同时,近六成的银行家支持逐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常规化发展,超过四成的银行家支持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从调查结果中不难看出,随着近年中国各项金融政策的陆续出台,金融市场的逐步拓宽开放,金融试点工作的实践开展,商业银行普遍拥有较大的金融创新热情,同时,面对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国银行家意识到并认可金融创新是商业银行现阶段利润增长的主要动力。2013年7月,《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由国务院对外,提出了“盘活存量资金,用好增量资金”等十项金融政策措施,着力调整和优化我国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并旨在继续有效推动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转型升级。其中,涉及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或举措就占有六项,绝对比重上体现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回顾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金融发展的历史即是金融创新的历史,两者是休戚相关的。世界范围内,每一次金融创新都推动了金融业乃至世界经济的持续跨越发展。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各国金融机构不断开展金融创新,有效提高了主要发达国家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并促进了相关国家金融和经济的发展。而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金融创新同样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同时也是稳定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跟随金融创新理念的发展和我国金融制度的出台,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已经处在不断摸索和深化的阶段。

2013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格局在次债危机和欧洲国家债务危机之后,又发生了新的变化。西方发达国家重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新兴市场表现疲软,通胀压力上行。中国经济在经历2013年上半年放缓的态势下,又企稳回升。中国银行业在经历了2013年年中的流动性紧缺的压力考验后,整体发展平稳。中小企业贷款不良及核销有所上升,但不掩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的热情,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也在稳步推进。

目前,在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方面,重点领域围绕扶持小微企业、“三农”等客户群体以及区域性金融改革及综合服务能力提升为目标开展,已经推进和正在研究的项目已达20多项,主要包括: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创新开展各类金融信息系统、交易系统互联,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现代化金融支持体系和服务效率,并完善贴近市场的金融监管体系,探索建立上海金融专业法庭、仲裁机构等;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由人民银行牵头,创新建立农户和中小企业信用采集和电子化进程,初步完成温州金融监测报数平台系统建设,并创新推出小微企业专利权、海域使用权、林权、排污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多样化抵质押信贷产品,启动“万家百亿”小微企业培育计划,召开银企合作与小微金融服务推进会等;珠江三角洲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并推进地区中小贸易企业跨境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福建泉州、浙江丽水等农村金融服务试点等,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数据采集,助农取款服务优化,特色抵押贷款的法律手续、审批操作流程等方面都有所创新突破。

另一方面,在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工具创新方面,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也在稳步推进商业银行创新步伐,近年来,受到关注和各方重视的创新工具主要为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从2005年至今,通过多年规模试点,我国正在推动优质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常规化进行盘活并上市流通。

三、西方国家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从历史累积经验和切身教训的角度,西方大型商业银行发展更加完善。产品创新综合能力强,速度快,信息技术先进,服务多元化且产品功能齐全,在次债危机爆发之前证券化和衍生品创新更是层出不穷。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国外金融市场及金融体制发生巨大变革,世界性石油危机更是加剧了这场变革,旧有的经营模式及业务种类逐渐被取代,经济环境的宽松以及监管手段的灵活使得金融机构的创造力大为增强,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在近现代历史的长河中迅速发展并壮大。同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全球经济日渐融为一体,也为现代金融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这也促使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借助金融系统的开发、运用、操作及控制,逐步进入“规模经济”时期,并向国际金融市场不断扩张和延伸。

具体来看,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主要包括经营体制与管理创新、全球化理念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业务创新①。

1.经营体制与管理创新

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中,经营管理以市场为导向,产品服务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因此,更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应对客户多样化的需求,不断有针对性的推陈出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效率。

此外,现代化的公司治理结构,使得这些商业银行拥有完善的风险评估及风险监控体系,保障银行资产安全。先进的经营理念、优质的产品服务、完善的风险监控,使其能够更好地选择客户并为其提供完善的服务。

2.全球化理念创新

商业银行全球化的经营理念也有其重要意义。全球范围的资源配置、业务拓展显示出其优越性。大型跨国银行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拓展业务,力求做大。在国际主要的金融中心建立网络,在新型金融市场设立分支机构,使其能够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优化资产结构,降低经营成本,占领全球市场。

3.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业务的创新

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并借助较为先进的信用平台,使创新产品更加具有针对性,也利于其不断完善。同时,根据不同客户的偏好与需求,这些银行致力于为客户制定全方位的金融综合服务计划,从而促进了金融创新。

总的来看,我国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还处在探索和深化阶段,在金融工具创新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规模有限,而在金融服务创新方面也在不断研究、试点和改进的过程中,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历史经验还是教训的累积和思考,都存在很大差距,这也意味着我们有很大的提升改进、发展和创造的空间,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由于金融创新过度所导致的金融危机,也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借鉴。

四、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和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创新层次较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规模小,二是缺乏内涵发展,即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的金融创新更多是外延上的扩大,而并不是从内涵上进行扩展的。从已开办的新业务的发展水平来看,我国商业银行新业务的发展规模较小,在银行的整体业务规模中占比低,难以起到优化整体资产负债结构,以及转型升级的作用,也难以产生规模效应。比如创新金融服务仍处于研究和区域试点阶段,相关手续费收入及综合收益占利润比重很低,有针对性的以客户为导向的私人银行业务收入在中间业务收入中占比也非常有限。另外,我国现有金融工具创新更多的出现在场外市场,且产品结构易于掌握、便于操作、科技含量小②,如非标同业业务,及现有金融业务的扩张等,容易复制,同质化现象严重。

由以上分析可知,针对我国目前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以更好地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善于借鉴国际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

我国银行业应该汲取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经验与教训,借鉴国际先进的经营管理和风险管理经验,加强管理人员和前台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世界商业银行的发展与变革中,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同时也因为创新过度而经历危机,因而通过借鉴经验和教训并加以优化和创新,可以使我国商业银行得到更为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而不是简单的模仿。

2.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金融创新使银行业务呈现出复杂化和多样化,并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同时银行业务及产品创新往往由于推行时间紧迫而出现业务先行、制度落后的现象,这需要商业银行宣传和树立本行的风险管理文化,完善产品和服务创新流程,加强业务和风险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风险意识,梳理相关内部控制流程,落实责任制,同时研究、借鉴并优化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针对金融创新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保证持续的监督和管理。

3、建立有效的业务创新机制

业务创新作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金融产品、工具及服务的创新,并作为金融制度创新的主要动力,能否建立有效的创新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成败。有效的业务创新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可以提升商业银行差异化的综合服务能力以及盈利能力。

4.积极开展技术创新

在银行业的经营管理、业务操作及监控中,信息技术不可或缺,金融创新的发展也与时俱进,向着科技含量更高的方向发展,科技在金融创新中已成为必备的因素。比如,客户资料数据的传送以及行业共享更加方便,客户业务办理更加便捷,银行对于客户需求的分析更加全面和迅速,这些都为符合市场需求的金融创新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此外,信息技术在银行体系的应用,可以使金融创新具有不同特性,能够避免产品和服务的同质性,节约行业和人力资源,提升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

五、结论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问题不容忽视,在金融市场和社会经济中,商业银行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竞争加剧、利率市场化进程深化、金融脱媒和监管强化及资本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商业银行需要尽快摆脱同质化竞争和盈利结构单一的状况,在把控金融风险的基础上,合理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客户综合服务创新、数据与核心应用、移动支付以及互联网金融等业务创新,实现产品和服务的转型与升级③。

因此本文研究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现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成果为基础,以我国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进行了现状分析,通过发展现状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经验与教训,指出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创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施行的建议,包括善于借鉴国际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在金融创新中要加强风险的防范,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理念,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等。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任重而道远,本文只是提出了这方面的一些相关建议,希望未来可以有更多的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为完善我国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提出更好的建议。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2013年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

[2]2013年中国银行业十大趋势与展望.德勤中国金融服务业卓越中心.2013

[3]朱毅封.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金融创新和风险防范[J].金融论坛.2004:22-26

[4]向丽,刘子均,陈莹.国外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11)

[5]邵莉莉.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分析[D].复旦大学.2009

[6]林德发,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的创新[J].经营与管理.2009(6)

[7]陈晰.分业经营下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现状思考[J].时代金融.2012(3)

[8]孙彦骊.浅析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1(28)

[9]胡海峰.扩大内需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研究[J].时代金融.2007(4)

[10]包云.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及推进业务创新的对策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6

[11]姚瑜琳.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中的制度约束及对策研究[J].上海金融.2009(4)

[12]

[13]

注解

①向丽,国外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11)

银行业务发展经验篇7

一、联动员工自发体验营销。该行组织开展了系列全辖员工体验手机银行活动,让员工熟练掌握手机银行操作。年初市分行下发了《在全辖范围内开展手机银行体验活动的通知》,通过开展手机银行体验月活动,行内员工使用手机银行进行日常的转账、贵金属交易、购买理财产品、手机充值等交易,实行全体员工共同参与,迅速掀起营销手机银行新高潮;同时市分行在旺季营销办法中队手机银行的营销制定了专门的竞赛方案,加大考核力度,调动所有可以调动的力量开展手机银行业务。

二、联动客户辅导体验营销。该行在网点开展手机银行客户辅导体验活动,通过员工先行先用,宣传推广,进而有准备有基础地扩展到客户。通过举行员工业余手机银行业务培训班、转发培训资料、送教上门、晨会重点讲解等方式,积极做好对员工的培训学习工作,确保客户经理、大堂经理、柜员等一线人员熟练掌握个人及企业手机银行的功能、使用方法及优势特点、适用对象和营销要点,树立对目标客户开展分层次、针对性营销观念;同时在网点挑选一批熟悉手机银行业务的员工作为手机银行兼职辅导员,负责员工体验及客户手机银行使用维护。

三、联动平台互动营销。该行充分认识到发展手机银行的重要性,多方式、多渠道开展手机银行服务营销。为确保手机银行业务的持续快速发展,该行以手机银行与移动公司业务互动为切入点,上门到移动、电信等通讯企业营销,加强与通讯运营商的紧密联系,得到了移动公司的的大力支持,双方协定,共同开展手机银行专项营销活动。

四、联动专属理财产品营销。该行把总行每月一期电子银行专属产品都会及时通知各行,组织客户宣传、产品购买、确认总结等工作。同时,该行积极响应省分行开展的“银企互联联百家”、“电子商务务实干”等竞赛活动,抓源头市场,银企互联市场稳步发展。与邵阳市邮政局发行《金榜题名》Dm专刊宣传电子银行业务。该专刊将随录取通知书通过emS直接投递到学生手中。介绍工行个人网上银行、工银移动银行、工银信使等产品;宣传工行网上订购火车票、飞机票等产品特色功能(包括个人网银缴费站代缴学费、电子商务B2C代缴学费、个人网银分行特色多渠道代缴学费)和工行缴费站业务。

河南省安阳市区农信联社:新员工入职合规先行

(文/邓志永张艳飞)

新招录的大学生员工即将走向新的工作岗位,在此之前,安阳市区农信联社对新员工的入职本着合规先行的思路,在新员工入职培训班上,突出“讲、看、想”三个字,将合规贯穿于新员工的入职培训的全程,使新员工牢牢树立“农信工作,合规先行”的理念。

一是突出“讲”。在入职培训班上,“讲合规”是所有授课人员不变的话题。该联社理事长在对新员工的致辞中,重点要求大家遵守工作纪律,学习并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时时、事事、人人合规,并举出联社以前发生的新员工违规案例,详细介绍了该员工的违规事项和处理情况,使新员工明白,违规离自己并不远,制度对违规人员的处罚也一视同仁。省联社安阳市办合规部门也对安全保卫和规范化服务方面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重点讲解,让大家认识到,一旦违反相关制度,不仅自己的财产可能受到损失,甚至于生命都可能面临威胁。

二是突出“看”。在“讲合规”的同时,为加深新员工对合规的认识,“看合规”也使新员工对合规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培训班上,该联社通过组织新员工观看《合规醒言――河南银行业合规执行年案例警示教育片》,一个个银行业从业人员因为违规而身陷囹圄,不仅失去了令人羡慕的工作,而且伤害了家人、同事和朋友,使新员工看透了银行工作光鲜背后的风险和诱惑,更加直观的认识到了合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是突出“想”。通过“讲合规”和“看合规”,使新员工陷入了沉思,“为什么在入职培训班上,不讲业务操作和技能,只围绕合规做文章呢?”这也让新员工明白了合规对于银行业从业人员的重要性,对合规有了清醒的认识,大家纷纷与联社签订了“合规承诺书”,并于会后写出了合规心得体会,进一步加深了对合规的认识,牢固树立了合规操作理念。

河南省确山农村商业银行提前3个月超额完成全年存贷款目标任务后不松劲决战四季度再攀新高峰

(文/马爱国)

10月8日是国庆节长假后上班的第一天,上午8时整,确山农村商业银行30多名中层以上干部准时来到距县城30多公里的留庄支行,参加该行召开的决战四季度,再攀新高峰暨业务营销、规范化服务和“五小”建设现场观摩动员会。

至9月末,确山农村商业银行各项存款余额44.75亿元,较年初增加8.30亿元,增幅22.79%,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3.75%;各项贷款余额25.63亿元,较年初增加4.85亿元,增幅23.35%,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2.97%;实现经营利润6392万元,同比增加2999万元,增幅88.39%,占年度目标任务的91.31%:其他指标也接近完成。

银行业务发展经验篇8

关键词:银行小微企业金融业务创新

在我国,小微企业在促进就业、拉动内需、调整结构、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能否稳健、可持续发展。然而,在小微企业成长过程中,往往被融资难问题所“困扰”。在当前利率市场化逐渐加快和金融竞争日渐加剧的新形势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大力开展小微金融业务,帮助小微企业摆脱“成长的烦恼”,不仅是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和谐社会的重要使命,更是实现自身战略转型、走出“红海”、驶向“蓝海”的有效途径。

一、开展小微金融业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和金融政策,政策内容表明,国家对小微企业发展重视程度空前提高,不仅要为小微企业摆脱融资困境创造条件,而且要为小微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与此同时,小微企业目前已成为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拓展新业务和推动机制创新的“蓝海”市场,竞争尚不充分,市场发展空间巨大。这也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银行发展小微金融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然而,当前宏观金融环境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仍然很多,小微企业自身规模小、经营不规范、抗风险能力较弱,虽然处在“经济末梢”,也将受到一定的影响。银行开展小微金融业务,在提升业务规模和经营效益的同时,如何有效降低风险,确保质量优良,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未来银行发展小微金融业务充满挑战。

二、先进银行发展小微金融业务的成功经验

经过几年的发展,国内部分中小银行在小微金融业务上先行先试,形成自身发展优势,并走出一条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

包商银行由最初的事业部制管理过渡到当前的矩阵式管理模式,总行侧重于管理职能及批量业务的审批职能,给予支行较为充分的授权;打造一支大规模的客户经理队伍,专司微小金融业务;与国开行合作推广微小贷款项目,引进德国先进微小企业信贷技术,以“重经营、轻抵押,重信用、轻担保”为鲜明特色,手续简便、放款快捷;基于“笔数、金额、维护客户数量和贷款质量”四个方面的考核,使每名客户经理都很明确自己开办的业务量和相应的薪酬,充分调动客户经理的积极性,同时明确发生逾期的处罚标准,形成一定的约束力;实行“独立、差别授权”的审批机制,把信贷审批权下放到最基层,提高审批的时效性,增强业务发展的灵活性。

民生银行采取打造专业队伍、专业支行等方式提高专业化程度和客户服务能力;通过“规划先行、批量营销、标准作业”的商业模式,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服务效率;采用风险总监及风险官派驻制、风险审查审批前移、差异化授权等措施,打造独立高效的审批模式;依据“大数定律”原则来确定贷款的违约概率,依据“收益覆盖风险”原则来确定贷款的价格水平,降低信用风险;打造“商贷通”等小微金融服务专有品牌,推出涵盖小微企业贷款、小微企业结算和小微企业主家庭财富管理的小微企业全面金融服务。

浙江泰隆商业银行针对小微企业贷款“信息密集型”的特点,采取“劳动密集型”的办法,聘用大量当地的客户经理,为客户提供“一对一”服务;利用血缘、亲缘、人缘及地缘因素,与客户“面对面”的沟通,借助人脉关系对客户“背靠背”了解,采用“三品三表”的调查方法,从各个方面动态获取客户的全方位信息,进而克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采用信用担保或信用贷款的方式,推行“多人保证、联合保证、道义保证、辅助担保”甚至“免担保”等做法,解决“担保难”问题;秉承“三三制”的服务承诺,在客户提出需求时,能够做到新客户3日回复,老客户3个小时办结;按照审批人的资历分等级授权,既提高了审批效率,又有效控制了风险。

哈尔滨银行将小额信贷作为主营业务,先后引进多家国际一流小额信贷机构的技术,形成了本土化加国际化的小额信贷操作模式;实行“三人审批小组”的贷款审批模式,效率高,审批快,放款迅速;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小额信贷产品体系,开发“乾道嘉”特色小额信贷系列产品;突破传统经营模式和范围限制,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经营发展之路。

三、集中精力,专注小微金融业务创新

银行业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银行应在思想上、行动上集中精力并大力开展小微金融业务,积极借鉴国内先进银行的成功经验,以创新为突破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努力为小微企业排忧解难,做小微企业成长道路上的金融伙伴。

1.思想上高度重视小微金融业务

小微金融业务收益率高、资本消耗少、风险相对分散,是中小银行保增长、促发展的重点业务领域。因此,中小银行负责人应解放思想,充分认识到发展小微金融业务的战略重要性及发展迫切性,把发展小微金融业务作为自身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应尽的社会责任,在信贷投放上给予小微企业一定的政策倾斜,提供适应小微企业特点的差异化、特色化的金融服务,从而带动地方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2.行动上大力开展小微金融创新

中小银行应充分发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先天优势,将自身发展融入到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中,从创新管理体制、技术理念、融资模式、金融产品、服务流程等方面入手,在小微金融服务工作中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1)管理体制创新

中小银行应积极响应监管部门的号召,深入贯彻“六项机制”建设要求,以建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为抓手,实行单列计划、单独管理、单独考核、单独核算。当业务量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可以借鉴包商银行经验,采用矩阵式垂直管理模式,强化专营机构的管理职能,给予分支行充分的授权,调动分支行开展小微金融业务的积极性。同时,配备一支业务精湛的客户经理团队,“专人、专业、专注”小微金融业务,从体制上给予小微企业一个融资保证。

(2)技术理念创新

借鉴包商银行、哈尔滨银行等先进银行经验,引进世界领先小微信贷技术理念,为小微金融业务的开展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包括小微金融业务操作流程、风险控制模型、信用评价体系、审批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快速推动小微金融业务的健康发展。

(3)融资模式创新

民生银行提倡小微企业客户的批量开发,紧紧围绕“一圈两链”(商圈、供应链、销售链)寻找可以批量营销、批量复制的目标客户群。中小银行可以在借鉴民生银行经验的基础上,依托当地产业优势、区域特色和资源禀赋,基于当地主导产业上下游、块状特色经济、知名商圈的小微企业客户特点和客户需求的精准把握,制定“链式”、“片式”的模式化营销策略,采取“以点带面”集群式开发方式,实现小微金融业务的批量作业。同时,积极搭建外部服务渠道,深化与市、县、区级政府部门、担保机构、商会等合作,通过客户资源的共享,拉动银行小微金融业务的快速增长,贯通银、政、企桥梁,凝聚企业发展优势。

(4)金融产品创新

针对小微企业客户量多、面广、所处的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对金融产品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要求银行要贴近市场、贴近客户,积极探索、与时俱进,开发一系列小微金融业务的“拳头”产品、特色产品,如民生银行的“商贷通”、哈尔滨银行的“乾道嘉”等。不断完善小微金融服务的产品体系,向小微企业提供包括存款、贷款、汇款、结算、中间业务等全方位、多元化的系列产品服务。积极与基金、保险、信托、VC及pe等金融机构开展合作,探索中间业务,为小微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同时提高银行的综合收益。

(5)服务流程创新

针对小微企业客户资金需求“短、小、频、急”的特点,要求银行需要制定有别于大中企业客户的审批模式。借鉴先进银行经验,充分考虑地区、业务品种及审批人员资质等因素的差别,缩短审批链条,实行独立、分级、差别的授权。批量营销模式下,开通绿色审批通道,实行快速审批,满足小微企业融资“急”的要求。重视对小微信贷业务的流程优化,从贷款的设计、申报、审批、发放、贷后管理等业务按照工厂“流水线”的批量作业方式,每个环节的操作实现专业化分工、标准化操作,打造小微企业信贷工厂,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简化业务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6)风险控制创新

小微企业普遍存在没有可充当抵押物的资产、缺乏规范的财务报表的情况,银行应专门开发针对小微企业的风险控制识别技术。可以借鉴浙江泰隆商业银行的经验,将小微企业主人品和企业实际经营软信息作为首要判断标准,注重现金流的考察及非财务信息的分析,遵循“到户调查”和“眼见为实”的原则,与客户进行面对面沟通,背靠背了解通过看多维度动态获取、全方位掌握客户的信息,实现低成本获取信息和准确评估客户信用,通过客户信息交叉检验技术验证信息可靠性,从而克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在担保方式上,推行无需抵押的第三方信用保证贷款方式,缓解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难”的问题。通过建立全流程的风险防控体系,及时对风险隐患进行预警和排除,确保小微企业的信贷资金安全。

(7)激励约束创新

为充分调动银行从业人员发展小微金融业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吸引和保留人才,激发工作热情和潜力,银行应构建专门的小微金融业务激励机制。根据小微金融业务“笔数多、金额小、业务量大”的特点,员工的业绩考核中应突出“数量、增量、效率”指标,科学合理的衡量从业人员的业绩。适当配备专门的营销费用,用于客户挖掘、关系维护等,让员工在经济收入上找到归属感,进而激发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为了确保小微贷款业务规模、效益与质量的均衡、协调发展,在业绩考核中还要加入“质量”指标,明确逾期的处罚标准和风险容忍度。通过日常培训等手段,培育客户经理的勤勉尽责意识和风险识别技能,避免因客户经理过于保守的行为而丧失更多的盈利的机会,促使员工持续做好并不断提高其业务能力。

银行业务发展经验篇9

[关键词]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存在问题与成因;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

国内商业银行电子商务最早应追溯至招商银行在1999年推出的“一网通・商城”,这是银行业内首次向公众提供的网络购物服务平台。随着新世纪网络时代的到来,商业银行电子商务也开始全面启动,四大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农商行纷纷涉足电子商务,但基本上都采用信用卡商城模式,商业银行电子商务业务创新动力不足,跟风盛行,同质化现象严重。2012年,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率先发力,分别推出“善融商务”和“交博汇”全新银行系电商品牌,希望藉此打造综合电子商务平台。在以阿里巴巴和淘宝(含天猫商城)为代表的行业龙头优势明显,市场集中度较高,以及以移动运营商(如中国联通)、保险公司(如平安一账通)和大型央企(中粮集团我买网)颇具实力的潜在竞争者频现的背景下,作为后进生,商业银行如何才能在竞争对手林立的电子商务市场上突围而分得一杯羹。

一、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1.市场定位不够精准,忽略B2B行业蓝海

当前,大多数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市场定位集中在B2C业务范围,对B2B领域很少问津。而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2012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以及来自易观国际《2012年第4季度中国B2C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数据的综合分析,2012年国内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为7.8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B2B市场交易达到6.25万亿元,占比79.62%,B2C市场交易为4792.6亿元,占比6.1%,其他交易为1.12万亿元,占比14.28%。另据工信部2012年出台的《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国内电子商务交易额预计突破18万亿元人民币,B2B市场规模将超过15万亿元。同时,由于B2B单笔交易金额较高,在信息不对称、社会信用缺失以及交易双方对大宗交易资金安全意识敏感的三重夹击下,普遍适用于B2C、C2C、网络团购等个人网购市场的电商企业和第三方支付平台不能很好满足企业网络交易需求,现行基本上采取线下支付或通过传统银行渠道进行结算,在未来线上交易、线上支付全程网络化趋势的推动下,B2B模式下对金融产品创新需求强烈,这无疑为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2.用户体验有待提升

用户体验从某种意义上是电子商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好的用户体验能够帮助电子商务平台迅速积聚人气和商流。针对电子商务交易流程,用户体验分为两段,分别为前端体验和后端体验。前端体验如平台页面是否清爽美观、布局是否合理、商品种类是否齐全、商品价格有无吸引力、商品搜索是否快捷以及商品购买和下订单流程是否简便等等;后端体验则更多注重的是商品配送的速率和售后的服务保证。具体体现在仓储流程是否高效、商品能否快速送达、商品退(换)是否方便以及后续质量保证能否跟上等等。

具体而言,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前端体验主要包括:平台载入迟缓,页面设置粗糙,商品种类较少以致无法按品牌细分,正品行货保证缺失,商品更新缓慢,相同商品价格较其他电商网站更高,支付方式单一,仅支持自身网上银行支付和信用卡分期付款,利用免息诱饵收取高额分期付款手续费,12期以上手续费率一般均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在线客服几近空白;后端体验则主要有商品配送不及时,商品退换是否顺畅实施外界很难获知,缺乏客户对商品和商户的双重评价,无法给予后续客户正确购买引导,不介入解决客户与商户之间交易纠纷,也不提供先行赔付。可以说,商业银行电子商务无论从前端抑或是后端用户体验上都与国内著名电商存在较大的差距。

3.营销理念落后

商业银行电子商务营销很大程度上是直接对线下传统业务营销模式照搬或模仿,主要是通过网点发放宣传手册、LeD显示屏滚动介绍、柜台人员或客户经理附带推荐、借助信用卡纸质或电子账单以及在其官方网站上设置网上商城链接来实现的,同时促销手段单一,通常仅依靠允许分期付款来吸引客户,既无大规模广告宣传,又无知名的品牌形象代言人,低调营销。尽管商业银行更容易做到近距离的精准营销,但在缺乏面的有力支持下,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影响力较弱,公众认知度偏低。对比而言,电子商务企业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则是广泛借助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并充分结合折扣、返现、中奖、赠送优惠券等方式投放营销信息,在营销广度上远远高于商业银行。

二、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发展问题的成因分析

1.电子商务非主业传统认识阻碍发展

国内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倍享保护政策,对内商业银行成立门槛较高,对外银行业开放程度偏低,同时在利率市场化进程缓慢推进的催化下,国内商业银行始终以存贷利差作为主要的盈利模式,80%以上的利润来自于存贷利差,投资收益、手续费以及其他中间业务收入不到20%。尽管当前央行取消了商业银行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但存款利率上限并未放开,在社会整体融资需求持续旺盛的利好下,商业银行依然占据了议价优势,可以通过调整客户结构,由过去注重发展对公大客户,转为重点服务小微企业来维持现有的利差空间。重点向储蓄和信贷业务倾斜是各商业银行在短时间内不会改变的共性经营思维,这也导致商业银行容易忽略其他业务的发展。

2.过分依赖与电子商务企业的合作

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寻求、拥有并扩大客户资源是商业银行持续增长的先决条件。商业银行与阿里巴巴、淘宝、拍拍等电子商务企业合作的初衷就是看中了其所积累的海量客户资源,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分析商家和买家的交易信息,挖掘潜在优质客户,并直接参与客户交易核心链条当中提供金融服务,而相应的电子商务企业也要借助商业银行支付平台,这也导致商业银行一开始疏于发展自身电子商务。但随着央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及《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出台,电子商务企业自身搭建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如支付宝和财付通)在获得支付许可证后,凭借与主流商业银行的合作关系,整合了各商业银行的网关接口,并通过推出快捷支付等业务,将商业银行彻底排除在客户交易之外,包括客户资料、交易详单等一系列交易数据由电子商务企业和第三方支付平享,商业银行对客户资金去向、消费行为、消费习惯等无从所知,商业银行脱媒现象严重,这不利于商业银行创新、金融产品推送以及实现差异化经营。除此,电子商务企业还欲借助第三方支付平台蚕食商业银行传统业务,一是网上交易火爆促使资金向提供信用担保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分流,第三方支付平台具备了大额资金沉淀功能,且无需支付利息;二是利用交易平台和交易数据开发针对网商的信贷产品。双赢合作转向彼此竞争倒逼商业银行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电子商务发展,但此时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已经被边缘化。

3.商业银行内部协调、考核机制不完善

商业银行电子商务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技术支持、风险管控、产品创新等多个领域,需要各部门共同协作。电子银行部作为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牵头电商运营总体规划、平台建设和维护、品牌实施与推广以及商品线上交易与管理。但电子银行部非生产经营部门,在现阶段对商业银行利润贡献较低。一般职能参谋制属性,决定了其话语权有限,协调各条线相关部门推动项目进展存在难度。此外,商业银行年度工作计划中较少涉及电子商务业务,普遍未将电子商务列为发展硬性指标,针对基层网点和客户经理相匹配的业绩考核办法缺失,即使制定了在奖惩措施上力度偏弱。

4.电子商务运营基础较薄弱

尽管商业银行涉足电子商务几乎与传统电子商务企业同步,但其线上业务创新主要侧重在网上银行,商业银行真正谋划布局电子商务的时间较短,运营经验空白或滞后。主要体现在:

第一,由于主营业务的特殊性,商业银行对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非常高,系统优化升级从开发、测试到上线有较长的审批流程,不能很好适应电子商务较高的软硬件更新频率。

第二,商业银行信息处理能力不足,特别是针对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有较大提升空间,而电子商务企业却可以准确记录客户浏览信息,及时掌握客户偏好,并能够在向客户推荐商品时提供充足的判断依据以提高成交概率。

第三,商业银行营销观念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在实践中,以银行为中心经营意识较浓,主要依托网点作为广告媒介,营销策略保守,未对传统业务客户进行有效引导和转化,电子商务品牌化建设迟缓。此外,在向商户免费提供类似商品推广的增值服务上不具备优势,对直连商户吸引力下降。

第四,对跨界经营电子商务多为被动或跟风,相关人才支撑不能及时跟进。

三、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

1.更新观念,高度重视电子商务业务发展

一是将电子商务业务发展上升至战略高度,可以通过写进商业银行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中,列入目标管理考核指标,并制定或完善相应的绩效考核措施,建议由分管行领导兼任电子银行部部长,以便协调多方联动。

二是将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贯穿全程,通过紧密跟踪、分析客户需求动向,为客户提供更加周密、人性化且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以提高满意度来促进客户忠诚度,为传统客户向线上业务迁徙奠定基础。

三是做好相关人才储备。具体可以通过挖掘行业精英,拓宽入职培训内容范围、实施在职员工素质提升计划以及依托高校启动人才定向培养项目来实施。

2.找准市场定位

商业银行应改变当前电子商务业务单一化特征,进一步拓展B2B业务。B2B业务无论在市场容量和业务特征上,商业银行都具有很好的切入契机。同时,在国内消费升级的推动下以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意见的通知》的下发,B2C市场有望在2012年增长99.2%的基础上继续保持高增长。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对B2B和B2C业务并举,有效扩大市场覆盖面。

3.以品牌折扣、海外代购为特色,金融产品为主线,跳出电子商务恶性竞争包围圈

以京东商城、淘宝和苏宁易购为首的传统电商,借助资本市场融资和风险投资,掀起了价格大战,且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企业加入混战,行业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商业银行可以借助自身信用以及提供正品保障,通过细分业务,着重发展包括类似奥特莱斯(如唯品会)以及大额商品的团购促销(如汽车)业务,同时利用国外分支行或行全球分布广泛的优势代购国际名品,促使人气商气快速集聚,借此回避恶性竞争。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展金融业务在电子商务模式下的创新。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是创新网络融资业务。可以通过搭建集担保和融资为一体的网络融资平台,为直连商户和中小企业会员在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平台上的交易提供融资担保,同时借助个人和企业征信系统,并根据担保对象的网络行为记录和对融资企业上下游产品价格变动的在线监督,决定给予担保对象融资价格和融资额度,真正实现网上申贷、网上支用和网上还款。

二是上线金融超市。可以通过迎合日益增长的个人金融需求,将涉及住房、医疗、养老、消费、理财、投资及便捷生活的个人金融业务(含业务)整合打包,营造符合大多数网民网络购物习惯的经营环境,并提供标准化且富有营销色彩的产品介绍,包括服务(购买)门槛、购买价格、购买操作指南、产品特色、预期收益率以及风险提示等等。同时,建议配备同类产品比较、专家在线咨询以及销量展示等功能,使之更加贴近客户心理。此外,不断扩充业务品种和服务对象,打造囊括个人和企业双重金融需求的复合超市,并积极与会计师事务所、保险公司、房管局等中介机构合作,直接代客办理资产评估、贷款保险、抵押登记等手续,实现全方位开放式经营和一站式作业。

4.积极提升用户体验

一是在视觉效果上(如网站布局和导航)可以模仿一二线电商,并融入一定的自身元素,给客户营造似曾相识的感觉,激发客户的猎奇心。

二是加快软硬件建设、缩短订单处理流程、提高相应技术标准(如Ca认证、数据传输加密、鉴定和灾难备份)以及加强内部控制(如严格客户信息管理制度、健全电子支付安全管理制度),维护平台的稳定性、便捷性和安全性,保证访问速度、交易便利和交易安全。

三是加大营销攻势,创新营销手段。建议一改过去单一的关系营销模式,加大广告投放力度,利用电视营销和网络营销,配合从总行至网点的多层面联动营销,扩大受众的覆盖面,迅速提升电商平台知名度。同时,尝试推出客户保障计划,并积极对交易纠纷调停,还可引入第三方仲裁机制化解,迅速积聚并巩固平台人气。

5.完善支付体系,巩固商业银行在支付市场的主导地位

一是扎根行业挖需求,通过对现有标准化支付产品功能延伸,尝试为交通、旅游、教育、医疗等民生行业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电子支付解决方案。

二是加快移动支付产品的创新,丰富电子支付产品线,增强客户黏性。同时借鉴第三方支付平台成功经验,将信用担保和资金监管等中介服务导入电子支付流程,促使买卖双方交易顺利实施。

三是打造独立的第三方支付产业。参照淘宝与支付宝、拍拍与财付通等电商平台和支付工具组合搭配的成功模式,建议选择三线电商企业和支付牌照较齐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作为入股(或并购)标的。传统电商平台较成熟的运营体系和一定的公众认知度,能够帮助商业银行缩短自建周期,快速抢占市场,更重要的是为引入独立第三方支付创造条件。同时,借助参股或收之麾下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利用其多接口、手续费低廉等优势,通过发行芯片预付卡、联名银行卡,开展境内外线上收单、外卡收单以及移动支付业务互补等措施,拓宽服务半径,打造支付全产业链。

[参考文献]

[1]吴晓光,陆杨,王振.网络金融环境下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探析[J].金融发展研究,2010(10)

银行业务发展经验篇10

关键词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分析

一、私人银行业务的概念和特证

私人银行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与特定客户在充分沟通协商的基础上,签订有关投资和资产管理合同,客户全权委托商业银行按照合同约定的投资计划、投资范围和投资方式,客户进行有关投资和资产管理操作的综合委托投资服务[1]。该业务是商业银行专门针对富人提供的一种专业化、个性化、全面化的私密性银行业务,服务涵盖信托、投资、资产管理、税务、拍卖等众多领域。

私人银行业务作为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高端服务具有以下特征:首先,进入门槛极高,以高净值资产客户为服务对象;向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全方位服务,内容涉及资产管理服务、税收咨询与筹划服务、房地产咨询服务、遗产咨询核计划服务等等,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被誉为“从摇篮到坟墓”的金融服务;以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为客户经理,要求其必须掌握和精通银行、财务、税收、保险、古玩鉴定、法律等多领域的知识和丰富的从业经验;由于私人银行业务大多是表外业务,并且没有固定的经营模式,因此具有高风险性。

二、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

私人银行业务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国内各商业银行正逐步认识到了高端客户对自身经营和发展的重要性,开始对私人银行业务进行了尝试。2007年3月8日,中国银行与其战略投资者苏格兰皇家银行合作,率先在我国境内推出了私人银行业务。中国银行私人银行以个人金融资产为100万美元的高端客户为服务对象,遵循“1+1+1”的专业服务模式,即:一位贴身的私人银行经理+一位经验独到的私人银行顾问+一位私人银行家助理,共同为客户提供投资、信托、咨询、医疗保健、餐厅定位、奢侈品采购等全方位的服务。此后,中信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等国内商业银行也都相继推出了私人银行业务,这些实践都表明中国银行业在私人银行服务领域的探索已经展开。

三、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首先,产品缺乏差异化,集中度较高,创新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在欧美金融发达国家,私人银行的产品横跨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多个领域,可以根据风险及收益需要,将产品自由的组合。而我国的金融体系目前尚处于分业经营时期,商业银行大多不具备信托执照,并且在股票投资等领域有着诸多的限制,因此无法将各种金融产品进行有效组合。此外,我国的私人银行的产品很大一部分都是直接对国外的私人银行产品照搬,并不是根据客户的需要来量身定做,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机制缺失,使其既无法满足私人银行客户个性化的需求,也没有办法起到优化资产配置与分散投资风险的作用。

其次,缺乏复合型的专业人才。根据国外私人银行业的经验,一个优秀的客户经理通常需要多年的从业经验,除了必须具备的金融、法律、财会、税收等必备的专业知识,而且必须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和良好的职业操守,特别是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与亲切的交流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客户的信任,更好的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而目前国内的现状是:虽然国内多家商业银行紧锣密鼓地成立了私人银行部门,但是人员配备却一时难以全部到位,由于人才急缺,使得很多银行让理财经理担任私人银行的客户经理,但是他们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水平远远不能适应高端客户的财富管理的要求,理财建议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基金销售等相关服务上,对于税收筹划、名画鉴赏等服务鲜有涉及。

最后,银行的组织架构不合理。目前国内私人银行单独注册设立、而不是依附在母行的并不多。有不少对外虽说是“成立私人银行”,而实际上只是“开办私人银行业务”罢了,私人银行在该行是一个部门,而不是独立的分行或支行。私人银行构架,基本是沿袭贵宾理财中心的金子塔形组织结构,把私人银行部门仅看作更高端的贵宾理财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成本很高,造成了决策时期很长,工作效率的低下。

四、我国私人银行发展的建议

第一,商业银行的管理层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快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重要性,不能将私人银行业务简单地等同于一般性个人金融业务,要根据私人银行业务的特点开展营销和客户管理,并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高度保密的服务,不仅要求有经验丰富的资深专职关系经理提供个别服务,还要求有强大的专家团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是私人银行业务成为并列于机构业务、公司业务和住房金融业务的主体业务之一,为私人银行业务的开展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

第二,好的私人银行理财产品是将客户关系管理、资金管理和投资组合管理等业务融合在一起,向客户提供综合性的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好的私人银行理财产品,不仅能满足客户多元化的投资需求,而且可以提高其对本公司产品的忠诚度,有利于培养长期优质客户。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改进现有服务品种,完善功能,使其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二是要在研究和分析市场的基础上,结合本行实际,不断推陈出新,开发新的金融产品,以赢得客户的信赖和长期的支持。

第三,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最为关键的环节是发现客户需求,并做出适合客户要求的解决方案,这有赖于高素质客户经理及其背后的专家顾问团队。目前国外私人银行业一般通过三种途径培养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及专家顾问团队。一是对他们进行持续的培训;二是让他们积极参加相关专业的讲座和会议;三是积极推荐他们参加同业的交流活动。除此之外,我国的银行业协会应当引导商业银行加强和律师协会、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合作,从律师行业、注册会计师行业吸引人才;国内银行还可以大胆引进国外高级管理专业人才,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私人银行业务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