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投资估值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37:13

项目投资估值方法篇1

一、投资项目价值评估的特点

投资项目的评估原来是指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其工作是由投资项目的总体评价、数据分析、国民经济影响评价、财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等几部分工作所组成。投资项目的评估报告(即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大多用于投资项目的立项和审批,有时也用于招商引资或吸引战略投资者等。在这样的投资评估报告中,最后的评估结论为此投资项目是否可行,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一般并不要求给出投资项目的价值。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许多投资项目有了价值评估的需求。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的建设项目主体或投入资金都已经多元化、投资形式也已经多样化,从而导致投资项目的评估分析也趋于多样化。于是,对投资项目的评估,也不再仅是可行性的分析与评价,许多投资项目都要求评估项目的价值。如许多外资参与的Bot项目(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经营-转让投资项目)或tot项目(transfer-operate-transfer,转让-经营-转让投资项目),就都需要评估投资项目的价值。

一般来说,所投资的建设项目在大部分情况下都已经拥有建设用地,其他情况也是建设用地已获批准只是未办好手续,但许多投资项目的有形资产并未全部到位。如在评估Bot投资项目的价值时,其大部分的厂房和设备一般都未建完和购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评估项目目前所拥有产权的不动产与其他有形资产,往往不能得出项目的整体价值,因此也不能得出项目投资主体所拥有股权的价值。对于投资项目的价值评估,我们基本上可以按照企业价值评估的思路来进行。因为,《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对企业价值评估是这样定义的:“本指导意见所称企业价值评估,是指注册资产评估师对评估基准日特定目的下企业整体价值、股东全部权益价值或部分权益价值进行分析、估算并发表专业意见的行为和过程。”投资的建设项目是一个已经建立的或即将建立的企业,评估师可以评估主持项目的企业的整体价值、全部股权价值或部分股权价值。

但此类投资项目的企业价值评估与其他企业价值评估存在着如下区别:

1、通常的企业价值评估所涉及的所评估企业一般都是已经合法成立,并有效存续,并一般都已经有经营的历史和记录。即使是新成立的企业,一般也是已经投资到位、产品确定。然而投资项目可能只是设立了对应的项目公司,也可能还没有设立对应的项目公司而仅处于投资商的前期操作阶段。因此,投资项目许多是没有历史经营记录和历史财务数据的。投资项目的资金或许已经到位,或许部分到位,因此,投资项目常常拥有的是不完整资产,甚至仅仅是一个还没有开始建设或在建但没有开始经营的企业。

2、一般的企业价值评估中,假设企业的持续经营是无限期的。但是评估投资项目时,除非特殊的情况,其目前的经营状态都是有限期的。尽管这个项目在目前的经营状态的期限结束后还可能持续经营下去,但那时投资主体一般已经将此投资项目转让。如Bot投资项目,就是投资商和政府签订Bot协议,项目运营若干年后无偿转让给政府。

3、资本结构的多元化是投资项目价值评估中需要重视的第三个特点。企业价值评估一般都需要采用收益法,而收益法中有两种方法,权益法和投资资本法。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单一,企业发行债券的情况极少,所以,在采用权益法或投资资本法评估企业价值时,投资资本一般只是权益资本和银行贷款的债务资本,资本结构都是较简单的。而投资项目则不然,其资本结构往往是多元化的。如笔者所参与价值评估的一个Bot水务投资项目,投资资本中有国债资金,世界银行贷款,风险投资资金与权益资本。在前三种的借贷资本中,资本成本还款要求也都不同。其中,国债资金由政府付息,无需项目投资方付息;而世行贷款要求在经营的第一年还款30%,第二第三年各还款15%,余下四年每年还款10%,七年还清;风险投资资金要求每年分红,并从第三年起在第十三年内连本带息还清。这就造成了投资项目未来资本结构的复杂变化,这势必影响收益法中waC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

由于上述这几个方面的区别,投资项目价值评估操作中就会与一般情况下的企业价值评估有所不同。下面就以下几个方面分别展开讨论。

二、关于价值类型――公平市场价值与投资价值

一般的企业价值评估,在大部分情况下的价值类型都是公平市场价值。无论是公开市场上的股票买卖,还是企业股权的兼并收购,这类评估的目的都是为在公平的市场上进行交易的经济行为服务。所以最适合的价值类型就是公平市场价值。但是投资项目可能并非如此,许多投资建设项目的价值评估都是为了融资,即为了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引入风险资金,或是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向政府申请无息国债等。最适合这类评估项目评估目的的价值类型是投资价值。

在不动产的价值评估术语中,投资价值被定义为:“是对于一个特殊的投资者或一群投资者建立在个别的投资需求基础上的具体的价值,它有别于非个别的、超然的市场价值。”在大多数企业价值评估教科书中,也接受这一投资价值的定义。

投资价值与公平市场价值主要有如下几项差别:

1)在对未来盈利能力的预测上有差别;

2)在理解风险的程度和所需求的回报率上面有差别;

3)在融资成本和税务状况上有差别;

4)在所评估财产或企业与其他财产资产或企业能够产生协同效应时,投资价值比公平市场价值更多地考虑这一效应。

某些评估师用收益法将项目的预测现金流折现得出的结果,称之为“项目未来的收益价值”。这种提法混淆了价值的时间概念与价值的类型概念。只要评估基准日为现时的基准日,则评估出来的价值都是当前的价值,而不是未来的价值。

三、关于评估对象

在一般的企业价值评估或不动产价值评估中,评估对象往往是一目了然的。但在投资项目的价值评估中,有些评估师不知道评估的对象是什么。与评估价值类型一样,评估对象也是和评估目的紧密相连的,评估师一定要和客户充分交流,弄清评估的目的,然后再根据评估目的确定评估的对象。

大部分情况下,投资项目的价值评估是评估项目的整体价值,也就是说包括项目所拥有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而且也包括项目的负债,即项目在各种资本结构下经营运转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如同企业价值并不仅仅等同于企业所拥有的有形资产价值,项目的价值也不等于项目所拥有的有形资产价值。因为这个被评估的项目,之所以被称为项目就是已经有了确定的地点、厂房、设备、人员、计划中的或已经进行生产的产品、计划中的或已经存在的产品销售系统、整个的管理系统和合法的项目存续资格。项目的整体就等同于一个企业,只不过其可能是一个已经在经营的企业,或可能是一个正在准备经营的企业,而不是一堆静止的资产。

如一些已经建成投产或即将投产的tot项目整体转让时,该项目的价值就不应该只是土地、厂房和设备这些有形资产,还应该包括项目拥有的无形资产,最起码有无形资产“GoingConcern”(译为“经营中的”或“持续经营”)。这个“GoingConcern”的价值是一个可经营项目的价值与该项目有形资产的价值之差。这样的项目就可以成为一个“交钥匙工程”。而把一堆无生命的资产变为一个可以“交钥匙”的项目,是需要付出人力、物力、资金和时间的,因此,这一“GoingConcern”价值的存在应该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很多的当事人,包括一些地方政府却仅着眼于项目的有形资产,不能判断项目价值评估中的评估内容。

又如一些Bot项目,已获得了无息国债的支持或可以获得商业贷款,但仍然存在着一些资金缺口。当一些战略投资者或风险投资者希望入股时,此时其所需要了解的是该项目的股权价值,以便计算其投资回报。此时的评估对象就是项目的股权价值。和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大多数情况一样,项目股权价值的评估也需要采用收益法评估包括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在内的项目的整体价值。收益法中可以采用权益法,也可以采用投资资本法。但采用这两种方法时都需要分清哪些资金是股权资本,那些资金是债务资本,即也需要准确无误地确定评估对象。

还有一种情况是投资项目的资金来源虽然相对较弱,但项目本身运作十分良好。作为投资者,需要了解投资项目的前景。在这些项目中,评估师一般是作为项目业主方或投资者的财务顾问,所进行的项目价值评估是咨询性质的。此时项目评估中的评估对象应该是项目的无形资产。总之,作为评估师,应当详细地向委托方询问和了解本次项目价值评估的目的和用途,从而在评估报告中不含糊其辞地、正确和清楚地表达评估对象这一评估要素。

四、关于评估方法及技术特点

在企业价值评估中,市场法、收益法与资产基础法都是可以采用的方法。但投资项目和一个已经在经营的企业不同,其可能是投资已经全部到位,建设已经完成,但还没有开工生产;也可能是投资还没有完全到位,基本建设还没有完成,离竣工投产尚需时日;还有是部分资金到位,但还没有开始建设,这些情况下的投资项目,想采用市场法进行评估难度很大。如拟采用市场法中的上市公司比较法,能适合作为投资项目比较对象的上市公司几乎是没有的,这就无法找到可作为参照比较的上市公司;如拟采用市场法中的并购案例法,则我国的并购案例本来就不是很多,而且交易数据均不公开,而要找到与所评估的投资项目能够相同或类似的交易项目则更加困难。所以,市场法应用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收益法与资产基础法应该是投资项目价值评估中采用的方法。但正如上面所说,由于投资项目的许多资产还在形成过程中,因此,采用资产基础法评估得出的项目价值往往还不能真正反映项目的价值。所以,投资项目的价值评估中,资产基础法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方法,用来反映项目当前所拥有的资产的价值。

能够获得实施评估过程中所需的相应市场参数,并真正能够反映投资项目价值的方法还是收益法。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注册资产评估师与注册房地产估价师对于收益法都有一定的了解,并也已在自己熟悉的评估业务中应用,但对于投资项目中收益法应用的一些技术特点,还应充分予以注意。下面就这些特点展开一些讨论:

1、收益期的特点

在企业价值评估中,对于一般的持续经营企业,均假设企业的收益期为无限期限,但投资项目的收益期限多为有限期限。无论是Bot项目还是tot项目,均有一个到期日。到期之后,这个生产企业还会继续存续下去,但这个项目则必须“transfer”,移交给政府或别的主体。

根据项目的有关法律文件可以确定项目收益的有限期限,这与采用无限收益期限的一般企业评估时不同。一般企业是对前若干年的预测收益进行折现,对若干年之后的永续预测收益以资本化的方法得出其期末价值。而投资项目仅对未来收益进行折现,不涉及是否对若干年后的收益进行资本化的问题。

2、评估基准日的特点

项目价值评估基准日的确定与企业价值评估存在着不少共同点,如都应履行以下原则:(1)评估基准日应由委托方最终确定,评估师应根据其专业经验提供建议。(2)评估基准日应根据经济行为的性质确定,并尽可能与评估目的的实现日接近,同时应尽量避免评估基准日后调整事项对评估价值的影响。(3)委托方若为国有大型企业,评估基准日的确定应事先与其主管部门沟通,避免在评估中因评估基准日发生变动对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4)评估报告中的评估基准日应与评估业务约定书中明确的基准日一致。(5)在一个评估项目中只能采用一个评估基准日。当评估基准日发生变更,则应当视为一项新的评估业务。

与企业价值评估一样,项目价值评估也应当:(1)在评估报告中申明评估中所采用的依据是否是评估基准日的依据,如不是则需要说明原因。如基准日是周日,则无外汇牌价;又如基准日的股票市场发生巨幅波动。(2)在评估报告中对所确定的评估基准日对评估结果的影响程度进行揭示。

但项目价值评估的基准日确定与企业价值评估也存在着不同点。在企业价值的现时价值评估中,评估基准日一般是在评估工作开展之前的某个会计结算日。最好是年末的12月31日,或是年中6月30日,再或就是季末结算日3月31日与9月30日,这样便于评估师获得准确的财务报表。

然而对于项目价值评估,评估基准日就不一定是选择评估工作开始之前的某个会计结算日了。因为在项目评估工作开展之时,项目进度会是不同的。有的还没有开始建设,有的正在建设之中但没有投产,有的已经完成基本建设开始投产。对于Bot项目,战略投资人或其他投资人要了解的是这一项目的整体运营价值,因此不管项目的进展程度如何,评估基准日应设在项目建设完成后的运营期开始之际。而对于tot项目,收购方要了解的是这一项目移交时的价值。因此不管项目的进展程度如何都要以移交时点作为评估基准日。所以说,项目价值评估的基准日可能在评估工作之前也可能在评估工作之后,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3、资本结构的特点

项目投资估值方法篇2

abstract:thisarticlebeginswithanintroductionofcorporatevaluationtheoryandliststhelimitsandproblemsintraditionalcorporatevaluationassessmentstudyandpractices.theauthorindicatestheimplementationofanautoprogramthroughcreatingadynamiccorporatevalueconceptandtriestodevelopacomprehensivecorporatevaluationassessmentsystemwhichcoversthenetstablevalue,theprofitablevalueandthedynamicvalueoftheenterpriseortheprogram.

关键词:企业价值评估;企业动态价值;案例研究

Keywords:corporatevaluationassessment;dynamiccorporatevalue;casestudy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0-0001-02

0引言

企业投资价值是企业资产、产品和服务在目前和可预见的未来赢取价值的能力。在项目投资过程中,无论是资金投入还是退出,都需要对被投资企业或项目进行价值评估。然而传统的会计指标体系不能有效地衡量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会计指标基础上的财务业绩并不等于公司的实际价值。同样,企业的实际价值也并不等于企业的帐面价值。本文试图就某汽车项目收购过程谈谈企业动态价值评估的操作技巧。

企业动态能力与动态价值研究。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李卫红认为,企业价值创造的根本在于企业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根据外部环境和自身资源的变化,不断调整资源配置,围绕企业价值创造来开展经营管理活动,获取无法复制的核心能力和持续的竞争优势。所以说,支撑企业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得以持续的不是某种静态能力,而是驱动企业价值创造的动态能力。企业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来源于动态能力,动态能力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驱动囚素。如何通过动态能力的演进提升企业的价值,获取持续竞争优势,保持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企业管理研究的热点。

1项目简介

河南S市一个汽车贸易集团欲收购一家品牌商用车3S店,该店由于经营不善已停业近八个月,该店位于a市新区汽车销售区黄金位置,是严格按照品牌厂家要求建设的集整车销售、配件供应和服务为一体的3S店。该店占地35亩,与产权单位签订10年用地合同。原投资人因个人原因选择业务转型退出汽车行业,该店建设投资120万元,银行贷款本息合计128万元。为不影响该品牌汽车的声誉并保证收购方的顺利经营,银行愿提供5000万元的平价贷款额度支持以弥补收购方的交易损失。出售方要求收购方代偿128万元的银行贷款本息并提供60万元的员工疏散和建设施工尾款等善后费用。

2项目分析

本项目从传统静态价值评估角度看,应该是一个负价值项目,因为店面价值如果不继续经营肯定跌价无数,收购者接收项目首先要代偿银行的贷款本息。土地只有租用权没有出售权也不能得到升值收益。但企业价值评估应结合项目对收购单位的整体贡献和价值做全面评估,依据其拥有或占有的全部资产状况和整体获利能力,充分考虑影响企业获利能力的各种因素,结合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及行业背景,对企业整体公允市场价值进行的综合性评估。

动态价值评估与传统的单项资产评估有着很大的不同,它是建立在企业整体价值分析和动态价值管理的基础上,把企业或项目作为一个经营整体来评估企业价值或项目投资价值。既要测算目标项目或企业的财物价值,又要考虑目标项目或企业的品牌价值和机会价值。现在看收购方的情况,收购方本身为汽车贸易集团,获得品牌厂家的经销权将方便该集团在S市和a市两地的市场拓展,5000万平价贷款额度在银根紧缩的背景下能够从现金流上为集团提供很大的支持。5000万元的平价贷款额度可比市场价节省贷款利息15~20%,同时,本项目的成交将为该贸易集团赢得第二家品牌商用车的经销权加分。此外,受基础原材料和建筑施工成本提高的影响,新选店址建店,会比收购现有品牌店投入高出30%以上。综上所述,项目价值尽管未能在财务记录上体现,但可能在实际经营中变现的价值对并购交易更有意义。

3项目投资价值评估的操作步骤

3.1财务信息与经营状况调研本项目的收购决策之前,收购方调阅了原经营者的品牌经销商资质、投资证明和财务报表,确认了项目截止当时的应收应付账款和银行税务信息,并要求出售方书面承诺对收购后发生的店面建设、装饰装修及员工工资拖欠承担全部责任。

3.2利用资产负债表+折现现金流量法进行评估通过资产负债表将原公司会计人员所记录的公司资产和负债的历史价值与它们的市场价值等同起来。这种方法适合与出售方讨价还价,是项目或企业并购中常用的手法。

3.3确定内部评估参数在遵循常规价值评估准则的基础上,本项目决策组创新性地引进了动态价值评估法。动态价值评估就是综合项目的财务记录资产价值和可能变现的机会价值确定项目的商业投资价值。在本项目中,机会价值体现在目标项目对收购方提供的品牌准入价值、市场准入价值和银行贷款成本让渡价值。这三项指标的和远远超过财务记录所反映的资产价值和交易成本。

3.4力求多赢的项目策划在融资或项目并购时,企业要立足双赢或多赢,做出公平估值,新老投资者不要互相倾轧。本项目的达成使出售方、收购方、关联银行和品牌厂家都成为赢家,可谓多赢的游戏。

4结论

项目价值或企业价值评估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不同的项目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对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价值,因此,项目价值评估不能脱离投资主体和投资动机与背景孤立地评估值与不值。在商业项目价值评估中,应当建立专业人员主导、财务人员配合完成的价值评估团队。在现有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加入并充分考虑动态价值因素,构建静态价值和动态价值兼顾的企业综合价值评估体系对创新价值评估理论、丰富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1]张艳纯.企业价值评估贴现模型的比较研究[J].特区经济,2005,(02).

[2]周筠梅.关于并购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探寻[J].商业经济,2005,(03).

[3]李妍.企业价值评估应用研究-基于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D].2009.

项目投资估值方法篇3

关键词:实物期权;信息技术;评估

在信息化时代,商业的成功不再依赖于土地和工厂,而是依赖于信息、知识和技术基础设施等基本要素。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美国公司每年在it方面的投资占所有新增资本的50%以上,其中it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就占了所有it投资的35%~40%。初始it投资或it基础设施投资使公司获得未来发展机会的优势,企业的信息基础设施对于实现新的商业战略已变得越来越重要。战略it投资项目,如基础平台、组织际信息系统(interorganizationalinformationsystems)、电子银行网站等,都将大大提升企业未来竞争优势。it投资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些组织在it投资上花费巨大。因此,这些公司就需要仔细衡量it投资的成本和效益。但是,相对于it产业的高速发展,it投资的价值评估技术却发展缓慢,无法与当前现实要求相适应。

公司要不要投资含有新技术的it项目?传统的投资预算方法无没对这个问题作出一个满意的答复。dossantos(1991)和stephenross(1995)认为,这主要是与it投资产生的效益具有无形性这一特点有关。brynjolfsson(2002)指出,it投资中有90%的成本和效益是无形的,这些无形效益很难准确地进行度量。

从决策者的角度来看,最主要的问题是传统的资本预算方法无法评估it投资项目产生的机会期望价值。因此需要一种全面的、可以理解的评估方法来支持有关it新技术的投资决策。

一、dcf评估方法的不足

传统的it项目评估大都采用标准折现现金流法(discounted-cash-flow,dcf),包括净现值法(netpresentvalue,npv)、内部收益率法(internalrateofreturn,irr)等,其中npv的应用最为普遍。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投资,it投资具有高风险性,包括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同时,it投资还具有管理柔性的特点,这意味着项目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对项目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扩大项目规模、放弃项目等措施。传统评估方法都是假设项目没有柔性或者投资是可逆的,其重要缺陷是无法体现管理柔性的价值。

brealey&myers(2000)指出,dcf方法的第一个缺陷就是它隐含假设投资者是被动地持有实物资产,忽视了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会利用实物资产中所包含的选择权(期权)这一事实,因此dcf方法并没有反映管理的价值。这是因为dcf方法最先被研究用来评估债券和股票价值的。投资这些证券的投资者是被动的,因为投资者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改变支付给他们的利率或股利。虽然可以出售股票或债权,但是那也仅仅是另外一个被动的投资者取代了原来的被动投资者。第二个缺陷是dcf评估方法没有办法综合新出现的信息来修正对预期现金流的估计。在不同的时点计算npv还要求分析师必须估计每个时点的折现率,因此,许多重大的it基础投资决策依然是靠管理人员的直觉和经验,而不是实实在在的数据。

对大部分it投资来讲,npv方法的有效性受到严重限制,因为他无法评估it投资决策的期权价值。ross(1995)在回顾了嵌有期权价值的修正npv方法的有效性时,认为应该将所有重要的投资决策视作期权定价问题。因为传统的评估方法无法抓住由新的it投资产生的柔性价值,最终使投资无法通过npv的检验。benaroch&kauffman(1999)在研究时发现,即使项目预期的经济价值是负的,有时投资决策者还是愿意投资某些it项目来获得该投资产生的机会。决策者这么做的原因在于机会的期望价值,因为机会期望价值再加上初始it投资产生的价值,项目预期的经济价值就非常可能是正的了。

二、it投资评估中实物期权评价方法的应用

1.计量模型引入阶段。stewartmyers(1977)最早提出“实物期权”这个概念,并指出大多数的公司实物资产都可以看成是看涨期权。实物期权的问题可以看作在给定的可利用的期权条件下,对实物资产不确定性的优化问题。

brennan&schwartz(1985)利用实物期权方法对石油工业的项目进行了评估。与此同时,有更多的产业,像森林开采和采矿业,都引入实物期权评估方法进行投资项目分析。可以说,实物期权分析方法原先一直是专注于那些生产可交易商品(如石油、铜等)的资本项目投资的柔性问题,原因是在这些项目中模型参数容易确定。对此,trigeorgis(1995)建议应该将实物期权分析方法应用于更富挑战性的it投资和其他基础平台投资分析领域,而且应将其作为未来研究的方向。

在it项目投资评估领域,clemons&webber(1990)首先建议可以将实物期权分析应用在it投资评估方面。而最早将实物期权理论应用于信息系统的项目评估的是dossantos(1991),他开拓性地使用了margrabe的交换期权模型来评估一项含有新技术的it投资项目的期权价值。这项it投资可能会带来投资未来项目的期权。但是采用传统的npv方法计算出改项目npv是负的,那么据此应该放弃改项目的实施。dossantos分析认为投资于第一阶段的项目,公司就等于购买了一个投资未来项目的期权,就像投资者购买了可交易证券(如股票、债券等)的看涨期权。因此,第一阶段项目的“真实”价值应该是传统的npv值和期权价值之和,但是,第二阶段项目的开发成本(即执行价格)是有风险的,这是其与股票期权的最大不同点。股票期权执行价格在期权买入时是确定的,而第二阶段项目的开发成本在决定投资第一阶段项目时却是不确定的,受第一阶段项目执行结果、市场条件等多种要素影响。为此dossantos引入margrabe的交换期权模型来计算改期权的价值,其模型如下:

vopt=b1n(d1)-c1n(d2)

其中:b1=第二阶段项目预期收益的现值

c1=第二阶段项目预期开发成本的现值

n()=累积标准概率密度函数

为计算改期权,模型需要输入参数b1、c1、?滓b1、?滓c1、?籽bc和t。但是,对于一项新的it投资,由于缺乏历史数据和经验,客观准确估计这些参数是很困难的,特别是对开发成本和收入的相关系数?籽bc的估计最为困难,也是应用改模型的一个难点(先前几乎没有文献探讨过该参数),而且,在进行敏感性分析时发现该参数对期权价值影响很大。

类似地,kambil等人(1993)研究一个城市医院通过掌上电脑来提升商业处理能力的一个实际条例。该医院计划投资一个掌上电脑系统,但是考虑到数据平台和网络基础建设的风险,以及护士是否接受该新技术的风险,项目组决定先进行小规模实验,然后根据实验结果决定是否进行全面投资。这样,小规模试验就被视为一个实物期权。他们使用cox-rubinstein(1979)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来评估小规模试验项目是否要实施,结果显示,对整个项目采用居于npv的方法分析是建议放弃该项目,但是小规模试验项目的期权价值超过成本,因此它必须被实施。

taudes(1998)采用期权模型来评价“软件增长期权”,他认为,实施信息系统平台的效益是基础配置产生的效益和所嵌入的软件增长期权的价值组成的。这些增长期权由软件系统中的信息系统功能构建的,当发现这些信息系统项目会产生效益时就启用这些功能。这个工作为评估软件平台的价值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taudes(2000)使用期权模型来评估一个生产制造公司更新软件平台(从sapr/2升级到sapr/3)所产生的收益问题。

2.计量模型前提假设的探讨。尽管还有许多文献探讨了实物期权理论在it投资中的应用,但是许多学者在应用期权定价模型时并没有对使用模型的前提假设做出探讨,如标的资产的可交易性、无套利原则、风险中性假定等条件,因此在it投资评估中直接使用期权定价模型受到置疑。

为了检验期权定价模型能否应用于实际的投资评估问题,benaroch&kauffman(1999)利用实物期权定价模型研究了yankee银行部署pos(point-of-sale)服务的最佳时机问题。由于期权定价模型是用于可交易的金融资产的定价,对于是否能够直接使用期权定价模型对it投资进行评估,作者对模型的假设条件进行了讨论。针对是否可以使用可交易金融资产的定价公式来评估非交易资产的疑问,作者引用masom&marton(1985)的观点,在资本预算中,不论项目是否可以交易,可以试图假设如果他们是可交易的,再来确定项目的现金流的价值是多少。因为从长远来看,公司的资本预算决策项目在于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项目评价的出发点在于考虑项目对企业市场价值的贡献,即每个项目最终都会影响公司的市场价值。期权定价模型中的另外一个假设,即无套利机会存在的条件,作者认为如果公司是可交易的,即使对项目的估价发生了偏离,市场最终也会对其做出纠正。benaroch&kauffman(2000)对在使用b-s定价模型时投资者风险偏好假设问题做了探讨。他们认为在it投资评估中,即使不存在it项目的交易市场,基于风险中性假设计算出来的期权价值也是正确的。然而,期望it投资者从项目中获取与无风险的长期国库券同样的收益是不合理的。决策者通常都是风险厌恶者,他们要求一个风险溢价,那么基于风险中性的b-s定价模型高估了期权的价值,为此,作者将由风险中性原则计算出来的期权进行了风险厌恶原则下的调整,结果是两者仅有2%的偏差。

针对期权定价模型在it投资项目分析中的前提假设条件,如投资者是风险中性的、it项目可以在市场上交易、it资产的回报方差是否可知的等条件,上述学者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但是在实际的it投资评估中,某些前提条件还无法满足,这样按照实物期权方法分析会得出错误的投资决策结果。

期权定价方法还要求两个重要的输入参数,即第二阶段项目npv及其变动率。由于管理人员是在某一决策点对未来现金流做出估计,而不是在连续的现金流分布点上做出估计。因此,管理人员很难回答开发成本或收入的变动率的标准差是多少?而且更难估计收入变动率和成本变动率之间相关系数,第二阶段npv的估计对管理人员来讲是一个老问题,就是预测现金流和确定合适的折现率,因此,从这一角度讲,期权定价方法没有解决dcf方法的问题,反而产生了更多的问题。在这些问题尚未彻底解决之前,实物期权的定价问题很难有统一科学结论。

3.实物期权思维的发展。虽然在应用期权定价模型上依然存在尚未解决的问题,大部分的研究人员还是支持采用实物期权分析和实物期权的思维来评价it投资。期权分析方法能够抓住并能形式化地表示出管理人员的直觉,从而建立了一个规范的决策分析过程。研究人员希望找到一种包含期权但又不需要那些旧模型要求的全部前提假设条件的投资决策模型。robertj.kauffman(2002)认为不要过于关注由期权定价模型计算出来的“数值”,应该关注由实物期权分析得出的战略分析结果。这是近些年实物期权分析在it投资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

kevinzhu(1999)提出一个评估不确定性和竞争共同作用下的技术投资决策方法论,他将战略市场相互影响的博弈论模型和实物期权方法结合起来,研究执行it投资中的实物期权时不确定性和竞争的相互影响。

yongjinkim(2002)提出一个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it投资战略行为框架。期权的价值主要受收益波动率变化的影响,而波动率变化受新旧it项目相互作用和竞争者反应共同影响,据此将复杂的实物期权模型简化为一个简单的双因素决策模型(如图1),使决策者能够理解it投资的战略影响和评估it投资,从而采取相应的行动。

这些文献主要讨论一种分析模型,即提供一个程式化的思路来指导人们应该如何从战略的高度来思考实物期权的决策问题,为实物期权理论的实用化奠定了基础。

三、结束语

实物期权理论在it投资评估分析中的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引入阶段,许多学者对实物期权分析方法在it项目评估领域的应用作了尝试性的探讨,主要集中于探讨实物期权分析方法和dcf对项目评估的不同结果,揭示出实物期权分析方法的优越性。第二个阶段主要针对it投资项目是否满足实物期权计算模型中的假设条件进行了探讨,kevinzhu(2002)认为应该研究如何放松或改变模型中的一些前提假设,使其适合it投资决策。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实物期权概念的引入使it项目评估更全面,但是应用期权定价模型计算it投资项目中的实物期权的价值还遇到许多困难。因此,许多学者现在主要考虑提供一个程式化的思路来指导人们应该如何从战略的高度来思考实物期权的决策问题,在实物期权分析中把战略因素结合进来考虑,如竞争、产品革新和技术替代等,以及结合其他手段(如博弈论模型)一起评估实物期权,这些都是未来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许多it投资也是一种竞争性投资项目(如电信运营商对3g牌照的争夺),其所包含的期权是共享期权(sharedoption),其所有权不具有独占性,但是具有先占性,因此就必须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研究竞争对实物期权价值的影响。

参考文献:

1.dossantos.justifyinginvestmentsinnewinformationtechnologies.journalof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1991,7(4):71-90.

2.rossstephen.uses,abuses,andalternativestothenet-present-value.financialmanagement,1995,(24):96-102.

项目投资估值方法篇4

关键词:实物期权;R&D投资决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6-0066-03

一、实物期权理论发展

1973年,Black和Scholes在美国《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期权定价与公司债务”的论文。同年,merton在《贝尔经济与管理科学杂志》上发表“期权的理性定价”的论文。他们的研究奠定了期权定价的理论基础。当期权理论逐步应用到实物资产上时,人们开创了一项新的研究领域――实物期权(Realoptions)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1974年,arrow和Fisher[1]首先提出实物期权思想,他们认为不确定性的存在使带有环境成本的经济活动的净收益减少,所以在不确定环境下不可逆投资决策中,延迟投资是有价值的。

1977年,myers[2]首先提出“实物期权”概念。他认为,实物期权是在可能有利的条件下购买实物资产的机会。实物期权理论是建立在不完全市场上的。实物期权的价值反映了租金或准租金可能性。

随后mcDonald和Siegel(1985)、mason和merton(1985)、trigerorgis(1988)、Kulatilaka和marks(1988)、pindyck(1988)、Dixit(1989)等学者提出了具有一般意义的概念性的实物期权框架,对实物期权理论和方法进行了进一步地研究和完善。

实物期权理论和方法一经提出,就被学者们应用于多个领域的投资问题分析。

二、实物期权方法在R&D投资决策中的应用研究

R&D投资决策是实物期权方法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发现实物期权方法在R&D投资决策中的应用研究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一般理论研究

myesr(1977[2],1984[3])最先提出将实物期权方法应用到R&D项目价值评估上。他认为,研发的价值几乎就是期权的价值,他强调传统的贴现现金流(DCF)方法不适合评估R&D项目,因为R&D项目投资的总经济价值包括将来商品化或转作其他用途的期权价值。

Kester(1984)[4]也是较早提出实物期权方法评估R&D投资项目的人之一。他认为,用期权方法评价R&D项目能够使人们获得新的投资机会,并创造价值。他建议可以先采用现金流分析方法评价R&D项目,然后在需要的时候用增长期权这一理论工具来调整结果,只要是企业管理者能够推迟投资以等待有利的投资时机,那么即使是现在具有负的npV的项目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morris,teisberg和Kollbe(1991)[5]主张R&D评估要以期权理论作为基础。他们分析了净现值相同的一组R&D项目,这些项目具有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结果证明,基于期权方法和资本限额,选择风险较大的项目是可取的。

Dixit和pindyck(1994[6],1995[7])认为,R&D投资应被视为机会,要用期权方法来评估它们。他们认为,传统投资决策方法没有考虑规划的灵活性和商品价格的波动性,要做出明智的投资选择,管理者需要考虑期权的价值。

Luehreman(1997)[8]认为,当决定R&D的投资金额或R&D种类时,企业实际上是评价投资机会。他认为,这类机会不同于现有资产,因为决策者的行为是发生在解决不确定性后,而不是先做出决定再发现发生什么。他认为,期权方法比传统的DCF法更适用于评价投资机会。

(二)数量模型研究

pennings和Lint(1997)[9]认为,R&D项目中,对项目价值和企业投资决策具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并不是连续到达的。他们构建了随机跳跃幅度模型,该模型基于特定业务的预期跳跃值和次序。

perlitz,peske和Schrank(1999)[10]回顾了实物期权定价模型应用于R&D项目评估时的各种问题,指出R&D项目投资是一种复合期权,应采用Geske模型进行期权评估,拓展和深化了实物期权模型在R&D和技术管理方面的研究。

Heratht和park(1999)[11]在二项式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R&D项目的普通股定价模型,证明了投资机会的评估可以与公司股票的价格联系在一起,对现实世界做出有意义的经济解释。

Jensen和warren(2001)[12]应用实物期权理论来评估服务行业技术开发。研究采用了复合期权模型,基于由研究、开发和实施基础上的三阶段生命周期的Geske模型。

Lee和paxson(2001)[13]构建了多阶段的美式序列交换实物期权模型,考察了R&D不同阶段的项目支出模式和潜在收益对实物期权价值的影响。

widdicks,newton和paxson(2004)[14]认为,实物期权能使企业或管理者更准确地将管理灵活性纳入评价模型中。他们对R&D实物期权方法进行回顾,从基本介绍开始,然后详细地讨论应用各种模型的困难,尤其是参数估计。

朱玉旭等(1997)[15]对科研生产项目进行了研究,把具有随机协定价格的期权定价模型引入序列投资项目的评估中,并证明传统净现值期望法低估了序列投资价值。而两种评估方法的差别就是序列投资项目经营柔性的价值。

赵国忻(2000)[16]从R&D投资价值的创造期权过程和享有期权过程入手,分别讨论了R&D投资期权享有过程中Luehrman提出的期权定价的直观查表方法、期权创造过程中R&D活动对于Black-Scholes公式的各个变量的修正及综合评估方法,最后给出了R&D投资期权与金融期权的类比框架模型。

戴和忠(2000)[17]将R&D项目看做一个复合的实物期权,并对实物期权涉及的因素做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Geskes模型,并与npV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实物期权方法的优点在于考虑了灵活性。

许民利和张子刚(2001)[18]运用实物期权理论分析R&D项目投资,将R&D项目投资的不确定性归纳为三个随机过程,并建立了求解R&D投资机会价值的数学模型。

周勇(2002)[19]在对R&D项目的期权性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引入由morris,teisberg和Kolbe(1991)建立的R&D项目的期权性价值计算模型。并针对这个模型在期权价值计算应用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对R&D项目的期权性价值分析应遵循循环分析和定量、定性分析相结合的观点。

郑德渊(2004)[20]采用复合期权方法评价R&D项目。将外部信息变动所导致的不相等跳跃概率的跳跃过程作为标的资产的变动过程,同时将R&D投资所产生的溢出效应纳入到R&D项目价值评价中,将泊松过程引入到标的资产几何布朗运动过程中。

马蒙蒙等(2004)[21]以阶段门(StageGate)npD为基础,探讨了应用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评估研发项目价值的具体思路和步骤,并通过比较,证明了由于评估时采用不符合研发项目风险特点的高折现率,npV法倾向于低估项目价值。

曾德明等(2006)[22]通过建立R&D升级投资价值的柔性化评估模型,获得了R&D升级投资期权价值的解析式与最优投资准则。通过数值分析发现一个与传统相反的结论,R&D升级投资期权价值随无风险利率和项目价值的波动率上升而下降,但随投资延迟损失率上升而上升。

(三)研究方法拓展

1.将博弈论应用于实物期权方法中。Grenadier(2002)[23]将博弈论和实物期权方法结合起来对研发投资决策进行分析,构建一个连续时间古诺均衡投资决策框架,强调竞争对执行战略的影响。雷星晖和李来俊(2004)[24]论述了企业在竞争环境下的R&D投资决策优化问题,利用实物期权方法,采用二人博弈的模型分析了两家实力均衡的企业在进行R&D投资决策时可能采取的策略,并给出各种情况下的最优投资时机。吴建祖和宣惠玉(2004)[25]运用不对称双头垄断期权博弈模型,研究了经营成本不对称的两个企业在不确定条件下的策略性研发投资决策。

2.将复杂的金融数学、金融期权等理论应用于实物期权方法中。张坚和陶树人(2003)[26]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R&D项目实物期权评价模型和求解步骤。

肖智和邹刚(2006)[27]以复合期权价值公式建立R&D投资项目的优化模型,用蚁群算法求解,从而得到每个阶段的最佳投资时间。

Cortelezzi和Villani(2008)[28]利用蒙特卡罗方法评估R&D投资项目。他们认为,可以使用交互期权评估R&D投资机会,并建议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评估欧式和美式复合交互实物期权。张鸿雁和高洁(2007)[29]在引进B-S公式进行实物期权定价的基础上,先直接利用随机数考虑离散情况下的期权定价,再使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进行反复计算,减少误差。马俊海等(2008)[30]针对企业R&D项目通常具有的复杂或美式的实物期权特征,运用基于最小二乘估计思想的改进型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其价值评价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

3.将模糊理论应用于实物期权方法中。Juitewang和w.L.Hwang(2007)[31]认为,传统项目评价方法经常低估项目风险,模糊复合期权模型可用于评估每个R&D项目的价值,有助于决策者选择合适的R&D投资组合项目。tolga和Kahraman(2008)[32]认为,R&D项目选择过程是多层面的,评估过程是模糊不清的。模糊层次分析法既考虑了货币标准,又考虑了非货币标准,有助于选择R&D项目进行投资。张婉君和张子健(2007)[33]认为,R&D项目具有不确定性和信息不明确的特点,所以将模糊理论运用于实物期权评估方法中来评估R&D项目的价值。

三、结论

通过对实物期权方法及其在R&D投资决策中研究历史的回顾,可以发现,实物期权是投资决策方法领域里的一次革命,为企业价值评估理论和应用拓展了空间。实物期权理论和方法一经提出,应用范围就从自然资源迅速扩展到土地、战略和R&D等许多领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和应用。

myers最先提出“实物期权”概念,也是他最先提出将实物期权方法应用到R&D项目价值评估上。随后,许多专家学者对实物期权方法在R&D投资决策中应用研究进行了理论思考,研究的内容逐渐从实物期权方法的引入以及它与传统投资决策方法的差异向投资时机、投资次序等方面过渡。随着对实物期权方法研究的深化,实物期权逐渐从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演化。通过定量研究,人们不仅对影响项目价值的不确定性因素刻画得更细致,同时模型也从单个实物期权定价向复合实物期权定价、从非竞争向不完全竞争的R&D投资决策过渡。尤其是近年来,一些成熟的数学建模方法被应用到实物期权方法中,模糊实物期权方法、实物期权博弈分析方法及各种数学与实物期权结合起来的方法不断发展。

国外很早就进行实物期权方法及其在R&D投资决策中的应用研究,并将研究范围逐渐扩展到专利、软件开发、高技术等领域的R&D活动,研究领域比较宽泛。而国内学者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进行研究的,较多的是将实物期权作为一种评估工具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价,而且主要是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方法和成果,研究的理论深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目前,中国在该领域无论是理论还是应用上与国外都存在较大差距,开展对实物期权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arrowK.J.,Fishera.C.environmentalpreservation,Uncertainty,andirreversibility[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74,88

(2):312-319.

[2]myers,S.C.DeterminantsofCorporateBorrowing[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1977,5(2):147-176.

[3]myers,S.C.FinancialtheoryandFinancialStrategy[J].interfaces,1984,14(1):126-137.

[4]Kester,w.C.today’soptionsfortomorrow'sGrowth[J].HarvardBusinessReview,1984(2):153-160.

[5]morris,p.,teisberg,e.,Kollbe,a.whenChoosingR&Dprojects,GowiththeLongShots[J].Researchtechnologymanagem

ent,1991,34(1):35-40.

[6]Dixit,a.K.,pindyck,R.S.investmentunderUncertainty[m].princeton(newJersey):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94.

[7]Dixit,a.K.,pindyck,R.S.theoptionsapproachtoCapitalinvestment[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5,73(3):105-115.

[8]Luehrman,t.what'sitworth:aGeneralmanager'sGuidetoValua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7(3):105-115.

[9]pennings,H.p.G.,Lint,L.J.o.theoptionValueofadvancedR&D[J].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1997,103(1):

83-94.

[10]perlitz,m.,peske,t.,Schrank,R.RealoptionsValuation:thenewFrontierinR&Dprojectevaluation[J].R&Dmanagement,

1999,29(3):255-269.

[11]Heratht,H.S.B.,park,C.S.economicanalysisofR&Dprojects:anoptionsapproach[J].theengineeringeconomist,1999,44

(1):1-35.

[12]Jensen,K.,warren,p.theUseofoptiontheorytoValueResearchintheServiceSector[J].RDmanagement,2001,31(2):173-

180.

[13]Lee,J.,paxson,D.ValuationofR&DRealamericanSequentialexchangeoptions[J].R&Dmanagement,2001,31(2):191-

201.

[14]widdicks,m.,newton,D.,paxson,D.RealR&Doptions[J].internationalJournalofmanagementReviews,2004,5-6(2):113-130.

[15]朱玉旭,黄洁纲,吴冲锋.序列投资决策的期权分析方法[J].管理科学学报,1997,(2):105-110.

[16]赵国忻.R&D投资的期权创造过程和期权享有过程价值研究[J].科研管理,2000,(3):35-42.

[17]戴和忠.现实期权在R&D项目评价中的应用[J].科研管理,2000,(2):58-66.

[18]许民利,张子刚.应用实物期权理论评价R&D投资[J].系统工程,2001,(1):10-14.

[19]周勇.R&D项目的期权性特征分析与期权性价值的估算[J].管理科学学报,2002,(1):19-24.

[20]郑德渊.基于不相等跳跃概率的复合期权定价模型[J].管理工程学报,2004,(4):83-89.

[21]马蒙蒙,蔡晨,王兆祥.基于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的企业R&D项目价值评估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4,(3):22-27.

[22]曾德明,彭盾,张运生.软件企业R&D升级投资价值的期权定价模型[J].科研管理,2006,(4):104-109.

[23]Grenadier,S.R.optionexerciseGame:anapplicationtotheequilibriuminvestmentStrategiesofFirms[J].theReviewofFi

nancialStudies,2002,15(3):691-721.

[24]雷星晖,李来俊.竞争环境下期权博弈的R&D投资决策研究[J].管理科学,2004,(1):85-89.

[25]吴建祖,宣惠玉.企业研发投资决策的不对称双头垄断期权博弈模型[C]//2004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管理科学与工程分论

坛会议论文集,2004.

[26]张坚,陶树人.基于遗传算法的R&D项目实物期权评价模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4):16-19.

[27]肖智,邹刚.基于蚁群算法的实物期权方法在R&D投资中的应用[C]//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

[28]Cortelezzi,C.,Villani,G.ValuationofR&DSequentialexchangeoptionsusingmonteCarliapproach[J].Computationaleconom

ics,2009,33(3):209-236.

[29]张鸿雁,高洁.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在实物期权定价中的应用[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7,(1):39-42.

[30]马俊海,刘凤琴,楼梦丹.企业R&D项目评价的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践,2008,(10):31-39.

[31]Juitewang,w.L.Hwang.aFuzzySetapproachforR&DportfolioSelectionUsingaRealoptionsValuationmodel[J].omega,

2007,35(3):247-257.

[32]tolga,a.C.,Kahraman,C.FuzzymultiattributeevaluationofR&DprojectsUsingaRealoptionsValuationmodel[J].internation

alJournalofintelligentSystems,2008,(11):1153-1176.

[33]张婉君,张子健.模糊环境下R&D项目的实物期权评估方法[J].科技管理研究,2007,(12):116-118.

StudyonapplicationofRealoptionstoR&DinvestmentDecision

GUoQin,wUShao-hua,LiaoDong-sheng

(nationalUniversityofDefensetechnology,Changsha410074,China)

项目投资估值方法篇5

关键词:经济评价;增值税;营改增;投资进项税;成本进项税

中图分类号:F810.4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1

2006年国家发改委第三版《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发改投资【2006】1325号,以下简称第三版方法与参数)指导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工作,成为我国各行各业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的指导方法和参数,具有重大意义。根据第三版方法与参数,建设项目经济评价需要遵从从税原则,随着我国税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在生产型增值税转型为消费型增值税(《财税[2008]170号》规定)、及2016年全面实行营改增之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方法对于增值税处理需要做出一定调整和说明。本文将论述对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做出怎样调整,以适用最新的增值税税法。

1.“建设投资估算表”,该表主要是对建设项目在给定的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和工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估算目建设所需的一次性费用,包括固定资产费用估算、固定资产其他费用估算、无形资产费用估算、其他资产费用估算及预备费估算。各项费用的估算均需要采用含增值税价格进行估算,并对各项费用的增值税进行汇总统计。项目投资增值税(以下简称为投资进项税)在项目投产后可以抵扣产品销项税,投资进项税税率:设备费17%,建安费11%,运输费11%,无形资产6%,设计费6%。建设期利息增值税不能抵扣。对各项费用的增值税额按专票增值税估算统计。建设单位管理费是指从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至投料试车交付生产为止的管理费用,虽然办公设备用品、技术图书资料等具有专票增值税的可以抵扣,但是该项费用较低。建设单位管理费主要用于项目建设管理的人工工资、福利及附加费,而人工费是不能抵扣的,在项目前期估算及初步设计概算阶段为简便计算,可以不予统计计算。项目总投资、建设投资、报批总投资等投资指标均为含税价指标,与增值税改革前没有变化。

2.“流动资金估算表”,该表指运营期内长期占用并周转使用的营运资金,在估算原辅材料库存资金、存货资金及应付账款等时需要采用含税价进行计算。

3.“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该表主要列出分年投资计划和资金筹措计划,表格中的总投资、建设投资都须采用含增值税的投资。因为在项目投资使用和筹措资金时需要将支付和筹措增值税。

4.“总成本费用估算表”,该表主要计算项目投产后的成本,涉及到增值税主要是经营成本的进项税(以下简称为成本进项税)。成本进项税主要有,外购原辅材料费进项税、运输费进项税;外购燃料动力费进项税、运输费进项税;修理费进项税,修理费进项税额一般按照应纳税额的60%折算;管理费和营业费用由于主要是人工费,可以开出专票增值税数额较少,在项目经济评价中一般不用考虑。各项成本进项税需要汇总统计,在产品销项税额中进行抵扣。

5.“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在该表中需要将投资进项税和成本进项税平行列出,由销项税额分别减去成本进项税额和投资进项税额,投资进项税额当年抵扣不完的次年继续抵扣,扣完为止。一般项目的投资进项税在投产后1至3年即可抵扣完毕。注意,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是为流转税类增值税的附加税,在抵扣投资进项税时,如果抵扣完之后应纳增值税额为0,此时作为附加税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也应该按照0计算。

6.“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该表中固定资产原值为计算折旧额的基础,固定资产原值需要扣减固定资产投资进项税。即,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费用+固定资产其他费用+预备费分摊额+建设期利息-投资进项税。

7.“无形及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无形资产增值税税率为6%,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所以在形成无形资产原值时需要从无形资产费用中扣除该投资进项税额。

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利润与利润分配表”,这几张表格没有特别需要处理的地方,此表中需要将应纳增值税额及附加税费在现金流出中列出,其中应纳增值税额为销项税额-投资进项税抵扣额-成本进项税额。

9.“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该表需要做出调整。在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计算中,需要将投资进项税计入现金流入,根据第三版方法与参数,“其可得到的增值税返还也应作为补贴收入计入财务效益”。

10.“资产负债表”,该表需要做出调整。在资产类中需要增列未抵扣完的投资进项税额,即投资进项税净值。

11.国民经济评价,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国家角度,从资源合理配置角度,分析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率和对社会福利所做出的贡献,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在国民经济评价中,税赋、补贴、借款和利息属于转移支付,不能计算转移支付的影响。所以国民经济评价已经剔除了税收的影响,所以也就不存在处理增值税的问题了。

总体而言,在生产型增值税转型为消费型增值税(《财税[2008]170号》规定)、及全面实行营改增之后,根据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从税原则,需要对经济评价模型做出一定的调整。项目的折旧额和摊销额都比改革前的成本数额要小,减轻企业负担。但是,由于成本减小,利润增大,将会增加企业的所得税额。

参考文献:

项目投资估值方法篇6

关键词:实物期权投资决策必要性可行性

在大多数情况下,投资往往具有可推迟性。在面临外部风险(如市场价格、利率、经济形势等风险)的情况下,企业若不急于放弃,通过推迟投资的时间,将获得更多的收益。项目投资的这一特征与期权十分相似。其中项目的净现值便相当于期权中标的资产的价值,项目投资成本相当于期权执行价格,项目本身便是一种期权。为了与一般的期权相区别,我们将这类以实物投资为标的资产的期权称为实物期权。

提摩西・鲁曼(timothya.Luehrman)于1998年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实物期权投资组合战略》(StrategyasaportfolioofRealoptions)一文中写道,“用金融观点来看,企业投资更似一系列的期权,而不是稳定的现金流”。当企业拥有一个投资机会时,就好似购买了一个期权,该期权赋予公司在一定时间内有权力按执行价格(投资成本)购买标的资产(取得该项目)。同金融期权一样,该约定资产(项目)的市场价值(项目的净现值)是随市场变化而波动的,当市场价格(净现值)大于执行价格(投资成本)时,有利可图,公司便执行该期权(即选择投资)。在投资决策中灵活运用实物期权理论,可使企业决策更科学,更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一、实物期权理论在投资决策中适用的领域

在投资活动实践中,当投资机会不是暂时的,而是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有效时,企业便拥有了现在投资、将来投资或放弃投资的选择权。这时企业实际上拥有了一种看涨期权,当市场环境有利于该投资项目时,企业执行这个看涨期权――投资于该项目,当市场环境不利于该投资项目时,企业可以不执行这个看涨期权――不投资于该项目。

有些投资项目需要投资者一次性投入全部资金,企业可能面临比分阶段投资更大的风险。此时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时,应考虑退出期权的价值或转换期权的价值。这两种期权价值是企业创造的,投资项目的弹性越大,企业为应变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进行适时调整的可能性就越大。虽然企业在项目期初的投资可能较大,但这种灵活性将使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企业在投资前充分考虑期权的价值会使决策的结果更加准确。

现实中许多大型项目的建设需要多期投资才能完成,前期投资的实施并不意味着后期投资必须实施,这类投资决策可看作是对复合期权的选择,每阶段完成后,企业都具有是否继续下阶段投资的选择权,投资决策转化为如何最有效的执行期权的问题。把整个项目各阶段结合起来进行评价,并分阶段修正决策,将使决策更具准确性。

类似的运用,比如在企业的战略性投资决策方面,像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新的生产技术或生产线的引进、新领域的进入、兼并收购、资产重组、生产与营销能力的扩大等等,这类投资通常资金需求量较大,回报周期较长,并伴随较大的投资风险。因此战略性投资一般是一系列投资项目的组合,这组投资项目是逐步实施的,孤立地看待前期投入的某个项目也许是不经济的,但是如果它能够创造后续的投资期权,可以为企业带来长期的战略效益,那这种投资就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企业可依据环境因素的变化对后续投资机会进行恰当的选择,不断修正企业战略投资计划,以期获得最大的整体效益。因此,对这类项目就更需要评价其期权价值。

再比如当前如火如荼的pe投资,其投资对象中不乏高科技企业。对高科技企业来说,有形资产是少量的,企业价值主要表现在无形资产和技术创新上。高新技术企业的无形资产主要是指专利权和专有技术,专利权和专有技术如前所述,可被看作是一种看涨期权。同时,高科技产品的开发还具有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扩张能力的期权特征,这也是在对高科技企业投资价值评估中不可忽略的一点。

二、投资决策中现金流量折现评估方法的局限性,引入实物期权理论的必要性

运用现金流量折现法评价投资项目尽管较投资报酬率、投资回收期等静态指标更科学,但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仍存一些局限性,具体表现在:

(1)它对投资项目的评估仅从静止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没有采用发展的观点去评价所投资的项目,即只对是否立即采纳投资做出决策,忽略了经营的灵活性,没有考虑管理会创造价值及其创造价值的大小。

(2)它对投资项目的评估是孤立的,没有考虑项目之间的联系,没有从战略价值的角度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价,没有将单个投资项目与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企业的整体价值联系起来,低估了战略投资的价值。

(3)评估着重于考虑项目产生的现金流量本身的价值,对项目现金流量的市场价值没有做出应有的评估。即在评价投资项目时,没有建立一个客观的标准,主要表现在对企业兼并、收购、联合等投资行为进行评价时,与金融市场的评价存在分歧。

总的来说,当人们使用现金流量折现评估方法时,评估的对象普遍局限于“已到位”资产或正在开展的经营活动中有获利能力的资产。而在现实的经营中,企业的投资活动并非都能立即获得收益,而且投资的目的也不一定单纯是为了获利,尤其是在短期内能实现收益。从长期来看,企业现在的投资可能是为了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或者保持进入某个新市场的潜力等等。从收益的角度看,企业某些投资,尤其是战略性投资,在短期内也会与闲置资产一样暂时不体现收益。如果仍然用现金流量折现评估方法对这部分投资的价值进行评估,就容易造成低估甚至无法评估其价值的情况。

根据现代企业理论,企业价值评估应包括对企业已达到获利能力的价值的评估,和对必将形成未来收益能力或未来有可能获取收益机会的企业投资价值的评估。

为规避现金流量折现评估方法的局限性,加入对企业投资管理过程中柔性的考量,即企业可根据投资环境的发展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决策,将现代金融学中的期权原理引入投资决策之中,建立评估模型,这是投资决策的又一次革命。在实物期权法下,管理者拥有的可根据变化了的未来状况而改变其未来行为的灵活性,即管理者决策的价值将被考虑与得到评估。期权思想应用于投资决策,将投资机会的价值考虑进去,可称为扩大了的现金流量折现评估方法。

三、依据Black-Scholes定价模型,举例说明实物期权价值的计算与应用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对一个投资项目进行评价时,不仅要考虑以现金流量折现表示的直接获利能力的大小,还要考虑该项目灵活性的价值。因此,从实物期权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项目的真实价值应该由项目的净现值(npV)和项目的灵活性价值(op)两部分构成,其中项目的灵活性价值可用期权溢价表示。

即enpV=npV+op

enpV――项目真实价值;

npV――项目的净现值;

op――项目的期权溢价

其中,npV可用传统的净现值法求得,下面我们引入Black―Scholes定价模型来确定op的价值。

Black―Scholes定价公式:

C―期权的初始合理价格

S―金融资产现值

n()―标准正态累积分布概率函数

K―到期执行价格

r―连续复利计算的无风险利率

t―期权有效期

t―期权执行时间

其中:

in()―复数的自然对数

σ2―价格波动率的年度化方差

根据上面的递推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期权的初始合理价格C,即项目的灵活性价值op,从而计算出整个项目包括灵活性价值在内的enpV。下面以一个投资项目为例,先以净现值法来进行评价,再运用实物期权法进行修正,来说明实物期权理论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例:某城市地标建筑的整体地下商铺招租,aBC公司董事会就投资该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讨论,项目租期十年,要求立即投入保证金和商铺改造及招商资金3000万元,待市场成熟后,为提升整体商铺形象,计划在第六年初追加投资1000万元。假设该项目价值年波动率为20%,同期国库券年利率为10%,各年产生的预计现金流如下:

先用现金流量折现方法计算净现值,评估该项目:

根据该计算结果,净现值小于零,项目应被放弃。

把实物期权理论引入该项目的分析,项目的期初投资实际上赋予了aBC公司是否进行后续投资的选择权,即可看作是五年后执行的欧式买入期权,执行价格为1000万元,标的物为第6-10年增加的现金流入的现值。

下面借助Black―Scholes定价模型,重新评估该项目:

由例题中的条件可知:

项目投资估值方法篇7

【关键词】房地产投资项目;实物期权;价值评估;B-S期权定价模型

一、房地产投资项目的实物期权概述

(一)实物期权的涵义

期权是一种让拥有者以特定的价格在未来特定的日期或之前购买或卖出一定数量的基本证券的一种合约。期权被划分为金融期权和实物期权,金融期权是一种衍生产品,它是以金融产品为标的物的。实物期权是金融期权在实物领域的发展,其标的物不再是金融资产,而是某一项投资的价值。而它赋予的权利也往往是某项投资的选择权,即选择投资还是不投资,或者是现在投资还是延迟投资。拥有实物期权,投资者就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根据某些价值变动灵活选择投资方案。实物期权与在市场上公开交易的以金融产品(比如股票、债权)为标的资产的金融期权相类似,是一种将期权的基本理论应用到企业实物资产的经营管理和投资决策的,它是一种不公开交易的选择权。由于这种期权的标的物不是金融资产,而是实物投资项目或企业,因此将其称之为实物期权。

(二)房地产投资项目涉及的实物期权种类

1.延迟期权。受到国家或者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地区或城市经济状况地段以及市场环境的影响,房地产开发商很难准确的掌握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投资项目的价值并且很难进行精确的定性和定量的预测。这时市场情况不确定,那么开发商就可以推迟作出决策。

2.放弃期权。房地产投资项目在很多时候可能不能够达到原有目标甚至有可能产生损失。那么这时候放弃投资有可能还会有项目价值的净残值可以回收,所以选择放弃是明智的。

3.分阶段投资期权。房地产投资项目的投资比一般项目要大得多。理性的决策者不会把资金一次性投入房地产投资项目,这样风险会很大。所以分阶段投资并且令其滚动发展是最明智的选择。

(三)房地产投资项目的实物期权特点分析

1.投资的风险性。高风险性是房地产投资项目的一个主要特性之一,主要是因为它是不动产,一旦建成便不可移动。还有就是它在短期内变现的可能性很小并且难以流动。

2.运营的不确定性。大型的房地产投资项目,尤其是对于跨区域和投资金额大的项目而言。项目运营中的不确定性会比一般项目高,对于一项用传统方法计算出其价值为负的项目而言,并不等于就永远放弃该项目的投资,而是用实物期权的思想静等市场的变化。

3.实施的多阶段性。大型项目想要在短时间内一次开发完成,其可能性极小。所以房地产投资项目一般都是分阶段进行的。并且各个阶段之间也不是独立的,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的前提和基础。前一个阶段产生的现金流对于后一阶段的决策有借鉴意义。

二、房地产投资项目的实物期权定价模型

(一)B-S实物期权定价模型

B-S模型假设:假设一:期权在买卖过程中无交易成本。假设二:短期的无风险利率在期权寿命期内保持不变。假设三:期权到期日才能行权。假设四:标的股票不分红。假设五:对卖空没有如保证金等任何限制,投资者可自由使用卖空所得资金。假设六:所有交易随机发生,价格随机游走。B-S模型的的主要公式:

式中:C0——看涨期权的当前价值;S0——标的股票的当前价格;n(d)——标准正态分布中离差小于d的概率;pV(x)——期权的执行价格的现值;e——约等于2.7183;t——期权到期日前的时间;σ——股票回报率的标准差。

(二)房地产投资项目实物期权参数的修正

1.标的资产的价值(S)。房地产投资项目的标的资产可以看作是开发的项目,譬如写字楼、商铺、住宅、酒店等。在实物期权的计算中,标的资产就是开发项目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

2.期权的执行价格(X)。房地产投资项目的执行价格就是初始投资成本,主要包括借款的财务费用、施工建造费用、土地费用等。可以依据预计投入资本计算投资成本现值。

3.期权的期限(t)。开发商在决策的时候要对决策的最后时间作出界定。每一房地产投资项目的的周期不一样,可以根据周期的长短来决定,也可以根据自己估计的出租和出售期来确定。

4.无风险利率(r)。—般情况下,无风险利率是无风险投资的回报率。在B-S期权定价模型中,一般采用的是同期国库券收益率来计算。在计算房地产投资项目价值的时候,应该选择国内与项目开发期限相同的国库券利率的加权平均数。

5.标的资产的波动率(σ)。标的资产的波动率表现为投资项目价值的波动率。在B-S期权定价模型中,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使用同期同区域近1~2年的房产价格的历史数据作为依据,再根据公式计算得出。二是与市场类似房产进行比较得出波动率。

三、“盛世华庭”投资项目分析

(一)案例背景介绍

m房地产开发公司位于武汉,于2009年底取得一块土地,用来建设普通标准住宅项目,该项目名为“盛世华庭”。其中普通住宅占地面积156000m2,商铺占地面积87000m2。决策时点:2009年12月。开始建设时间:2010年6月。第一期开盘时间:2011年4月。该公司估计的销售回款情况如下:2010年为10%,2011年为50%,2012年为30%,2013年为10%。

(二)npV法评估该项目价值

根据当地房产的平均价格估价,普通住宅的价格为6500元/平方米,商铺的价格为10500元/平方米。假设在回款期内所有住宅和商铺全部出售(车库作为固定资产出租,不出售)。那么销售收入总额为:6500×156000+10500×87000=192750万元。对于成本的发生,不是在2009年一次性付出,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具体见现金流量计算表)。该项目投资10亿元,其中自有资金投资为5亿占50%,贷款5亿,占50%。根根当地房地产企业的的平均收益率为15%左右,当地银行贷款平均贷款利率为5.28%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公式可以得出折现率R为10.14%,在实际计算中取折现率为10%(所得税税率:25%,房地产企业营业税税率:5%)。

用传统npV法计算得出该投资项目的价值为—24488.91万元。对于企业来说,不会实施该项目。

(三)B-S实物期权法评估该投资项目价值

选用B-S模型进行该项目的期权价值分析。为了便于计算,将项目期限细分,以决定不同时点的决策的项目内含价值。假设把该项目分为两期开发。假设该项目所具有的期权期限为两年,第二期的决策时点为两年后。对于该项目,参数的确定如下:第一期决策日期:2010年1月;第二期决策时期:2012年1月;(t=2),无风险利率r:国库券到期收益率(3.53%)。标的价值S0: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执行价格x:选择日的项目投资额;波动率σ:用历史数据分析计算。如下表。该项目所在区域历史售价以及波动率测算表如下:(以2010年6月~2011年6月为时间段来测算)波动率的计算公式为:σ=■■(Vt-■)■,计算得出σ=13.18%,根据npV法计算“盛世华庭”第一期的净现值为—24488.91。可以看到,第一期的净现金流量为负数,不会进行第二期开发。但是根据实物期权的思想,就会在两年后进行第二期的开发。这就好比是投资一项第一期的净现值为负的项目,使得房地产投资商有权利从第二期的项目中获利。第一期的净现值—24488.91万元是为了第二期获利而付出的对价。随着未来市场价格的波动率成正比增长,期权的价值会越高。其执行价格X是将要在两年后支付的项目的建设费用50000万元。第2期开发项目的现金流折现到第1年初的现值为下表所计算金额:t第二期决策时点为2012年1月,于2012年初开始建设,管理层预测的净现金流量如下:

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到2010年为65257.42万元,即S0。

选择日项目投资额50000万元,折现到2010年初为41320万元。即pV(X)。

用B~S模型计算出的该项目的期权价值大于零。显然,传统的净现值法低估了该投资项目的价值。

四、结论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对于一项投资,可以延期决策。延期决策就可以充分的利用等待带来的价值,为企业管理者的投资决策带来一定的灵活性。实物期权在项目价值评估的应用使人们逐渐意识到不确定性的投资决策。使用实物期权理论进行分析研究,会适当的减低不确定性。对于投资项目的不确定性,用实物期权理论为投资决策增加其灵活性。实物期权的定价模型在房地产投资项目评估的应用是对传统方法的改进。

对于实物期权在我国房地产投资项目价值评估的应用需要一个逐步认识和完善的过程。项目价值的评估方法是多样性的,实物期权方法不是万能的,传统的方法也不是一无是处的。对于如何有效的利用这些方法来有效评估项目价值,有待更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创,胡德朝.基于实物期权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比较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9(3)

[2]中国注册会计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3]刘云萍.关于企业价值评估中收益法的探讨[J].企业导报.2010(3)

项目投资估值方法篇8

1.1选题背景

私募股权投资是指通过非公开方式募集的基金针对私有企业,即非上市企业进行增资或股权受让的方式进行的权益性投资。通常而言,私募股权投资在实施的过程中经常附带考虑了该笔投资未来的退出方式,即通过投资企业上市,并购或企业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通过股份转让时价值增值的部分而获利。根据不同的被投资企业的发展阶段划分,私募股权投资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专注于企业初创期进行投资的创业风险投资,专注于企业成长中早期的进行投资的成长资本,专注于企业并购交易进行投资的并购资本,专注于ipo前成熟企业进行投资的pre-ipo投资以及针对上市公司增发股权进行投资的上市后私募投资等等。

1.1.1股权投资行业过去十年间在中国快速发展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股权投资行业在我国资本市场中逐步发展,在过去的十多年间,已经由一个以外资机构为主导,十来家市场参与者,规模不过百亿元人民币的小众行业发展成为了一个近万个活跃市场参与主体,控制了数万亿人民币投资额度的庞大产业。目前国内资本市场中的股权投资机构主要以针对处于中早期的非上市企业投资的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和针对处于成熟期非上市企业投资的pre-ipo私募股权基金为主。

自2006年以来,股权投资机构在中国国内资本市场中异常活跃,取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2006年,中国国内资本市场中,活跃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数量大致在500家左右。当年39支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募集资金总额约为40亿美元,同期投资总额不到18亿美元;同年,40支pre-ipo私募股权基金募集资金总额约为142亿美元,同期投资总额不到130亿美元。在五年后的2011年,国内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由6000多家主体参与,年募资总金额超过670亿美元,年投资总金额超过420亿美元的大市场,国内市场规模在短短的五年内增长了三四倍。

1.1.2行业竞争加剧导致股权投资企业投资项目回报率下降

伴随着国内股权投资市场的发展与逐步成熟,国内股权投资市场买方的竞争也日益加剧。传统的粗放式的经营已经无法适应目前的市场环境。举例来说,2012年5月,国内知名股权投资机构九鼎投资早前投资的项目中盛资源(0.2623.HK)赴港上市,据常理而言股权投资机构在项目成功推出后应能获得不菲的投资收益,然而,九鼎投资在该项目中最终仅取得取得-0.22倍、亏损近300万美元的账面回报,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九鼎投资投资前对中盛资源股权价格评估过高;无独有偶,2012年1月10日,上海秉原安股权投资发展中心和北京华云股权投资中心在2010年底所投资的温州宏丰成功登陆深圳交易所创业板。

1.2研究意义

本文从传统金融学股权估值理论入手,结合一个国内市场上具体的股权价值评估案例,综合讨论了不同的股权估值模型之间的区别以及他们各自的适用性。基于本文的结论,我们希望能够为今后的金融从业者在现实中操作股权价值评估的过程中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第2章相关理论综述

2.1企业股权价值评估方法综述

企业资产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企业的市场价值和账面价值。首先,市场价值方面,主要是用来体现企业未来收益的多少。例如:股票的现时市值、兼并收购过程中支付的对等价格等。账面价值主要用来反映历史成本,主要是指即企业资产负债图表上真实反映的企业总资产、净资产。在现实评估实例中,由于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大多情况下,账面价值是无法真正真实反映企业的未来收益。

2.1.1企业股权价值评估方法简介及理论

 进化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企业股权价值评估已经趋于成熟。在西方成熟的资本市场中,企业价值评估是建立以企业所属大部分资产可以通过合理评估得出具体价值的基础上的进行的。因此,基于在实施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存在差异的各种类型的资产,都可以通过一定方式进行价值评估。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包括了实体资产和金通资产。以此假设为评估前提,在现实商业行为中,价值评估百家争鸣,发展涌现了大量的各具特色的评估模型。这些评估模型,依照本质差别,大体可分为以下三类。第一,折现现金流量法,也被称做DCF法。这一方法主要是以企业未来持续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自由现金流量的净现值为依据来对一项资产或公司的价值进行评估。第二,相对比较法。这类方法首先应找到与被评估资产可比较的,市场上存在可量化价值的可比较资产。通过比较不同资产之间的现金流量和账面价值以及销售收入等财务等相关指标变量,参考可比较资产的实时市场价值。第三,期权定价法,该方法主要对具有期权特性的资产通过期权定价模进行价值评估。

企业估价理论的思想源于20世纪初艾尔文费雪的资本价值论。1906年,费雪发表出版着作《资本与收人的性质》,系统完整的论述了资本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以及价值的源泉问题,为现代企业估价理论的发展和丰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次年,费雪在他的另一部专着《利息率:本质、决定及其与经济现象的关系》一书中,较为详细的分析了利息率的本质以及决定利息率的相关因素,并且进一步深入研究了资本收入与资本价值的相关关系,因此,一套完整并且很系统的资本价值评估框架应运而生。费雪提出并且丰富发展的净现值法到目前为止仍是为大众所公认的最优秀的资本预算决策方法。在之后的半个世纪的时间内,费雪的资本预算理论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与推广。但是,在这段时间的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估价理论发展缓慢,究其原因在于费雪的资本价值评估思想在现实实践中很难得到应用。

2.2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初,艾爱尔文费雪提出了资本价值论,源于这一思想,企业价值评估应用而生。继而《资本与收入的性质》等着作的相继发表以后,资本价值评估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进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系统的资本价值评估体系。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费雪提出的相关理论广为流传,但是由于这种思想与现实实践脱节,没有能够很好的促使企业价值评估理论快速发展。1958年,想有盛誉的理财学家莫迪格来尼和米勒发表了相关文章,着重研究了融资决策、投资策略与企业价值相互之间的关系,第一次全面系统的把不确定性引入到企业价值评估理论的相关系当中,准确论证了企业价值与企业资本结构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现代企业价值评估理论应运而生。随后,两位学者在他们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mm定理,并且全面深刻的探究了这一定理的适用性。他们的相关工作为企业价值评估理论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折现率的相关理论与应用在理论界对取得了高速的发展。其中,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和套利定价理论充分揭示了金融风险与收益之间的联系,方便快捷的促进了人们对企业资本化率的精确估算,从而,进一步丰富完善了原本粗糖的现金流贴现法(DCF),促使此方法得

到了业界的普遍认同,成为当今流行的主流评估方法。1974年,梅耶斯教授提出的调整现值法(apV),对比于DCF法是一个进步,拥有更加好的应用,但是该方法比较繁琐和复杂,从而限制了该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1987年,特里乔斯基和马森对DCF方法进行改良,得到了DFC动态方法(DDCF),该方法相比较DCF法更加实用高效,但是该方法的执行需要相当的专业技巧,故而此方法在股权价值评估理论个实践中应用较少。1991年,斯特提出了经济附加值的概念,这种新方法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研究操作基础,在欧美等国家收到广泛关注与发展,但是由于该方法本身不具备一套成熟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被大众认同的操作方法,从而该方法的应用和进一步的推广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至今,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丰富,在美国至少有种官方推荐的评估法。这些受到推荐的方法可以细分为三种基本方法,分别为加合法、比较法和现金流贴现法。以这三种方法为基础可以演变出其他多种价值评估方法。首先,加合法指的是加和构成企业的各种要素资产的评估值到企业整体的价值体系之内,该方法釆用了相对比较客观的价值类型,但是由于该方法缺少前瞻性,不能够准确的把握一个可持续经营企业价值的整合效应。因此这个方法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推广应用,该方法仅仅适用于清算企业的价值评估。

3西安博深股权投资项目信息介绍......15

3.1企业基本背景......15

3.2企业经营现状分析与评估......35

3.3企业股权投资项目现状与问题........37

4企业股权价值评估过程及结果分析......39

4.1企业股权价值综合评估模型介绍及设计思路........39

4.2基于DCF法对企业股权价值的评估.......39

4.3基于横向比较法对企业股权价值的评估........50

5西安博深股权投资价值的调整........53

5.1西安博深股权投资方案设计.......53

5.2投资收益预测.......53

第6章股权价值综合评估法实施流程与风控

6.1实施流程

我们计划采用的企业股权价值综合评估模型将以横向比较法为主,并参考DCF估值模型的评估结果,结合对企业经营团队状况和企业所处行业的未来发展预期进行调整。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第一步,在前期的尽职调查中,针对企业经营现状,企业历史沿革,行业发展趋势,行业竞争情况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调查,并形成对未来行业发展及未来企业发展趋势的初步判断;

第二步,基于尽职调查结果以及目前获知的行业资料和企业资料,针对企业未来3年(2012-2014)的经营情况做出预测;

第三步,基于对企业经营情况的预测结果,使用DCF估值模型基于未来3年(2012-2014)公司的经营性现金净流入来评估企业目前的股权价值;

第四步,基于对企业经营状况的预测结果,基于3年(2012-2014)后公司的经营情况,使用横向比较法来评估企业届时的股权价值。之后,在以我司风险投资的预期年化收益率(50%)进行贴现,得出当前公司股权的评估价值;

第五步,比较公司股权价值在使用DCF模型评估结果与使用横向比较法评估时得到的结果之间的差异,并依据前期尽职调查过程中对企业合规经营,潜在法律风险,经营团队能力,经营团队稳定性等非量化指标的判断,对计算出的公司股权价值进行修正。

最后,在得到修正后的企业评估值之后,参考融资企业具体的融资需求,计算出该项投资在投资项目中合理的占股比例,并据此与融资企业大股东展开合作谈判。

6.2风险控制

业绩保障条款的设计

我方对融资企业的价值评估均基于该企业未来的经营业绩,因此,企业未来实际的经营业绩对公司估值水平将存在重大影响。企业实际经营者,大股东和财务投资人之间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同时也为了降低经营管理层和大股东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财务投资方通常会要求参与公司重大决策。以我司投资西安博深项目为例,我方在投资后要求获得一名董事,一名监事的任免权,以便监督公司的运营状况。另外,我方还要求融资企业大股东对我方做出企业未来业绩承诺,以便我方控制潜在的投资风险。业绩承诺条款具体如下:

第7章结论与建议

与国际主流的DCF估值模型相比,横向比较法是一种更加适用于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企业估值方法。尤其在风险投资领域,使用DCF估值模型评估初创期企业可能将会低估企业的真实价值。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横向比较法同样也存在着其自身的局限性。当前国内资本市场尚未成熟,二级证券市场中存在着可选的可比样本企业较少,样本企业的估值水平不一致等问题,均有可能导致横向比较法估值结果与企业的真实价值出现偏差。我们承认,基于企业未来净现金流贴现价值这一思路的估值模型是由其合理性的,在目前国内资本市场中可以作为横向比较估值法的有效补充。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投资西安博深这一投资案例验证了这种以横向比较法为基础,使用DCF估值模型作为辅助,并依据企业经营团队能力,企业经营团队稳定性等方面对公司价值评估结果进行调整的股权价值综合评估法在国内资本市场中的适用性和科学性。

项目投资估值方法篇9

一、净现值法优势分析

净现值是指投资方案未来现金流入现值与未来现金流出现值的差额。净现值为正数,表明项目为投资者创造了财富,投资方案可行,而且,净现值越大越好;净现值为负数,表明投资项目在毁损投资者的财富,投资方案不可行。净现值法在理论及计算方法上比内含报酬率法更完善,主要在于二者在以下方面存在差异:

其一,对财富增长的揭示形式。尽管净现值和内含报酬率都是衡量投资项目盈利能力的指标,但净现值能直接揭示投资项目对企业财富绝对值的影响,反映投资效益,使投资决策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保持一致;而内含报酬率与企业财富之间的联系不如净现值明显,在互斥投资项目决策中甚至有可能得出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不一致的结论,因为内含报酬率高的方案净现值不一定大。如果企业能以现有资金成本获得所需资金,净现值法能帮助企业充分利用现有资金,获取最大投资收益。

其二,再投资假设。净现值法在投资评价中以实际资金成本作为再投资利率,内含报酬率以项目本身的收益率作为再投资利率。相比而言,净现值法以实际资金成本作为再投资利率更为科学,因为投资项目的收益是边际收益,在市场竞争充分的条件下,边际收益受产品供求关系影响呈下降趋势,投资报酬率超出资金成本的现象是暂时的,超额报酬率会逐步趋向于零。因此,以高于资金成本的内含报酬率作为再投资利率不符合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如果以高于资金成本的内含报酬率作为再投资利率,必将高估投资项目收益,是一种不稳健的做法。其次,项目的现金流入量可以再投资,但再投资于原项目的情况是很少的,而投资于其它项目的情况居多。因此,采用原投资项目内含报酬率作为再投资利率缺乏客观性。而净现值法以实际资金成本作为再投资利率,是对投资收益较为合理的预期。第三,当各年度现金流量正负号出现多次改变时,内含报酬率有可能存在多重解或无解的情况,如本文中的方案e。这是数学上符号规则运行的结果,每次现金流量改变符号,就可能有一个新解出现。而净现值法以固定资金成本作为再投资利率,从而避免了这一问题。

表1各方案现金流量单位:万元

年度a方案B方案C方案D方案e方案

0-10000-4500-15000-15000-2000

1590060010000012000

2662030001000021000-22000

3300012000

表2各方案净现值及内含报酬率

项目a方案B方案C方案D方案e方案

资金成本(%)10105510

净现值(万元)83477935944047-256

内含报酬率(%)16.0417.8821.5318.320;100;200

其三,可操作性。确定各年现金流量后,内含报酬率法要求逐步测算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对于每年净现金流量不相等的投资项目,一般要经过多次测算才能得出结果,计算过程十分繁琐,并且还存在一定的误差。而净现值的计算过程则相对较为简单,计算结果也更准确。如果项目经济寿命期内存在资金成本变动或通货膨胀,净现值法也比内含报酬率法更易于调整。

二、内含报酬率法优势分析

内含报酬率是指使未来现金流入现值等于未来现金流出现值的折现率,也就是使投资方案净现值为零的折现率。内含报酬率反映了投资项目的真实报酬率和内在获利能力,大于项目资金成本或最低报酬率,则方案可行,并且内含报酬率越大越好;内含报酬率小于项目资金成本或最低报酬率,则方案不可行。虽然净现值法在理论上优于内含报酬率法,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净现值法的企业明显少于应用内含报酬率的企业。笔者认为,引起这种理论与实践之间偏差的原因主要在于折现率。

因为采用内含报酬率法进行投资项目评估,不需要确定折现率,只需要根据内含报酬率就可以确定投资方案的先后顺序,从而减轻了实际应用的难度。而且,内含报酬率作为相对数指标,能够直观地反映方案本身的获利水平,且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有利于不同投资方案之间的直接比较。

采用净现值法进行投资项目评估,正确选择折现率是关键。因为折现率的高低将影响投资方案的优先顺序,进而影响投资评价的结论。企业可以投资项目的资金成本作为折现率,也可以投资项目的机会成本作为折现率,或者以行业平均资金收益率作为折现率。如果选择的折现率过低,将会使一些经济效益较差的项目通过投资评估,浪费企业有限的资源;如果选择的折现率过高,则会导致一些效益较好的项目不能通过投资评估,从而使企业资金闲置,不能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正是由于应用净现值法时折现率不易确定,故而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内含报酬率倍受青睐,还与投资报酬率指标广泛应用于企业经营者业绩考评密不可分。为了提高业绩考评结果,经营者总是倾向于选择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业绩的投资方案。内含报酬率是方案本身的投资报酬率,能直观地反映投资方案的实施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因此,投资报酬率指标的风行是内含报酬率得以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互斥投资项目决策中投资评价方法的选择

在投资项目可行性决策中,净现值法和内含报酬率法的结论基本一致,即净现值大于零时,内含报酬率一般也大于项目的资金成本。但在互斥投资项目决策中,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可能相反。即使两个互斥投资项目的初始投资和经济寿命都相同,两种方法所得结论仍有可能相反。如本文中的方案C和方案D初始投资和经济寿命都相同,方案C的净现值小于方案D的净现值,但方案C的内含报酬率大于方案D的内含报酬率。

项目投资估值方法篇10

关键词:煤炭勘探开发项目净现值法实物期权法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煤炭资源勘探开发项目经济评价研究

煤炭勘探开发项目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分阶段,影响因素多且相互关系错综复杂。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的大环境下,根据国情和行业的特性,结合多种方法对煤炭勘探项目进行分析评价具有现实意义。我国在煤炭勘探开发项目的经济评价中大都采用传统的净现值评价法。这种评价方法是将项目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以指标的形式表现,建立对应的公式模型,得到一个确定的指标数值,通过对不同方案的比较进行投资评价和项目决策。净现值法适用于项目的经济评价,但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传统的经济评价指标往往是通过以往工程经验的经济指标计算得来一个具体数值,如净现值等;没有针对项目内容具体分析,针对不确定性往往依靠乐观或悲观的策略,采用系数法对评价参数进行处理,如对投资成本的处理,通常增加一定比例的不可预见费作为对不确定性的处理。而在市场经济、技术如此强大的环境下,煤炭勘探开发项目是持续的,长期的,广泛的,分阶段进行的。在一个阶段完成后。投资者会对勘探项目进行重新评估。以此来决定继续投资、延续投资、出售部分等。这个过程中的每一个状态都代表着一个期权。从实物期权的角度来看。评价煤炭勘探项目可分为四个阶段:区域勘探阶段、预探阶段、详探阶段、稳定开发阶段。随着技术经济的发展,逐渐将实物期权法引入了煤炭勘探项目的评价中,以丰富评价方法,增加评价的可信度。本文通过对净现值法和实物期权法优缺点的比较,为煤炭勘探开发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提供新的思考。

一、净现值法

净现值(npV)就是将项目方案各年净现金流量按一定贴现率贴现到同一时点的现值累加值。净现值法是将预测投资方案的未来现金流量,以预定的折现率进行折现,计算出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并利用净现值的大小评价投资方案的一种投资决策方法。

其表达式为:

二、实物期权法

实物期权法认为管理层对于项目后续选择权力的利用也具有一定的价值,在项目投资决策时应当将这部分价值考虑在内,可得到管理能动性的价值称为柔性价值,即期权价值。而传统的评估方法没有考虑管理的灵活性。项目的真实的总价值(enpV)应是实物期权(op)的价值与净现值价值(npV)之和,即:

enpV=npV+op

式中:enpV――投资项目真实的总价值;

npV――传统评估方法求得的项目的净现值;

op――投资项目的实物期权价值。

如果一个投资项目不存在后续选择的问题时,实物期权的价值就为零,此时用传统的项目评估方法计算的结果是合理的;如果一个投资项目存在后续选择的问题时,此时再运用传统的项目评估方法就只反映了投资项目一部分的价值,是一个不完全估计。因此,运用传统评估方法进行投资决策时应予拒绝的项目,运用实物期权进行投资决策时却有可能被采纳。在考虑或然决策的决策论方法中,投资者可以利用后续信息对初始的项目投资决策进行主动选择,从而实现投资者后续投资的灵活,进而改变项目初始投资的概率分布。同时,投资项目现金流越分散,则可供选择的空间就越大,那么得到的项目的价值也就越大。这样,项目的不确定性不仅是风险同时也是机会,机会也就创造了价值。而选择机会在传统的项目投资决策方法中无法体现,实物期权与传统评估方法的差异就体现在选择机会的价值上。在煤炭勘探开发项目投资决策中,由于煤炭行业自身的特点,就必须考虑项目不确定性对于投资项目投资决策的影响,而实物期权的方法站在高风险高收益的角度上,阐释了项目投资不确定性给项目投资决策带来的影响。通过实物期权方法计算的项目价值更能反映煤炭行业投资项目本身的实际情况。

三、净现值法和实物期权法的比较

长期以来,净现值法一直占据着项目投资决策评价的核心地位。而实物期权法考虑经营柔性,机会投资等因素,也是一种更合理、科学的评价方法,两者各有优点又有局限性,下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两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

四、结束语

现如今很多企业的项目评价还是运用传统的方法,即净现值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确定折现率对此方法进行优化,提高准确度;然而煤炭企业有他本身的行业特点,煤炭勘探开发是一个长期的,分阶段的,具有很高市场效益的项目,本文对净现值和实物期权两种进行系统论述,分析了两者的优点和缺点以及适用方案;我们知道一个煤炭勘探开发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所能创造的利润,等于目前资产的使用价值和未来投资机会的选择价值,目前资产的使用价值我们可以通过传统的评估方法获得,即净现值;而项目投资选择机会的价值,就是人们常说的管理柔性,这个可以通过实物期权的方法来获得,两者之和才能构成投资项目的真实价值。由此可见,在煤炭勘探开发项目的经济评价中,在传统的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上引入实物期权法,进一步了解投资环境的变化和投资者偏好将会更加全面准确的对项目进行评价,这也将是经济评价未来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王喜富,张达贤,王忠强.我国露天煤矿合理运煤方式的研究[n].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1(2)

[2]王志鸿,彭世济.矿产资源地址条件综合评价方法[J].中国矿业,2008(4)

[3]张金锁,王涛,邹绍辉.煤炭资源投资项目价值形成机理研究[n].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

[4]李乘祥,杨水脚.项目投资中的期权及其决策分析[n].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