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评课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45:16

传统文化评课稿篇1

一、前言部分

三者都提出了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而《大纲》更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标准(实验稿)》和11年提出的《标准》则把音乐教育和社会目标追求统一起来,并用审美价值、创造性价值、社会交往价值和文化发展价值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2011年颁布的《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更加充实完善,课程基本理念由十条综合为五条,将《标准(实验稿)》的第五条“重视音乐实践”改为“强调音乐实践”;“突出音乐特点”替代了“完善评价机制”;“提倡学科综合”改为了“关注学科综合”;“理解多元文化”改为“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使内容更加准确,易懂和完善。

二、《大纲》的“教学目的”与《标准(实验稿)》和《标准》的“课程目标”的比较

《标准(实验稿)》比《大纲》有了明显的改善,更能体现音乐教育的规律。《标准(实验稿)》用“目标”来取代《大纲》的“目的”表述,定位更加严谨。《大纲》的“教学目的”表述不够准确。而《标准(实验稿)》的教学目标有三个明确的目标,称为三维目标即: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过程与方法。3.知识与技能。这三个维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被置于首要的位置,突出了音乐课程的以审美为核心的特点。与《大纲》相比,在《标准(实验稿)》中,新增“过程与方法”和“知识与技能”作为目标之一,更加具体化和形象化。2011年的《标准》则与《标准(实验稿)》大致一样,有些微小的改动,且更加完善。例如在学段目标中的3-6年级中增加了”合唱、乐器演奏及音乐活动的分量”。

三、《大纲》的“教学内容和基础要求”与《标准(实验稿)》和《标准》的“课程内容”的比较

《大纲》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包括唱歌(小学低年级加有“唱游”)、欣赏、器乐、识谱四项。内容过于强调知识和技能,要求上有点偏高偏难,这就不利于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标准(实验稿)》的课程内容则强调以审美为核心,将“感受与鉴赏”放于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力和审美能力,《标准(实验稿)》将“表现”也列入课程内容。并将原来隐含在教学中的音乐文化知识和分散的音乐创编活动,加以集中并拓展为“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两个领域。这四个领域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有利于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发展。

与《标准(实验稿)》相比,《标准》只有些细微的变化,在领域一中将“感受与鉴赏”改为“感受与欣赏”,鉴赏是在感性基础上融入理性的东西,是欣赏的更高层面,对于学生来说有难度。而换成“欣赏”就没有“鉴赏”的难度大,且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表现”领域中则加强对中国的传统音乐学习的学习,同时也降低学习难度,更加注重实践。例如在演唱部分中要求3-6年级的学生“每学年应能背唱歌曲4-6首(其中中国民歌1-2首),学唱京剧或地方戏曲唱腔片段”,这样的内容能使学生更加了解我国的传统音乐,从而来使我国的传统音乐得到发展。

四、实施建议

《标准(实验稿)》的实施建议是将《大纲》中的“教学考核与评估”、“教学设备”和“实施本大纲应注意的问题”加以综合和完善而提出的:1、教学建议;2、评价建议;3、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4、教材编写建议四个部分。这种实施建议是建立在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基础上的,符合我国国情。这同《大纲》的硬性规定、的要求相比,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标准》与《标准(实验稿)》相比有些小变动,例如在教学建议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新增“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和整合”,《标准(实验稿)》中的“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扩写为“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等。又如在第二部分评价建议中删掉了评价原则等。这些变动无疑使《标准》更加的完善,也更加有利于教学的实施。

传统文化评课稿篇2

关键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性质德育理念能力培养评价建议

语文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随着社会及教育实际的变化,语文的课程目标和内容也必须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勤于反思、善于反思语文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推进语文课程改革稳步向前。2001年印发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在十年的语文教育实践中,一直作为纲领性的文件存在。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许多急需解决和改进之处也呈现出来,比如说语文课程性质的模糊定位和处理不当,教学中时代性内容的缺失等等,这些都成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障碍,不利于个体的全面发展。在2011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与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导之下,根据其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在坚持实验稿改革思路和基本理念的前提下,对实验稿进行了修订,并最终形成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新课标)。下面,笔者从课程性质、德育理念、能力培养以及评价建议四个方面简述2011年版新课标对实验稿的补充与完善。

一、明确课程性质,回归语文本真

多年的语文教育实践证明,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准确定位和正确理解,直接影响语文课改的整体走向。可以说语文课程性质这一问题是课改的核心所在,它统率着课改的全局发展。只有准确定位,才能够制定出相应的课程目标、安排合适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实践。在新课改的十年里,一些教师因为对语文课程性质认识不清,导致了语文课程实施中的混乱现象,如不能准确选择语文教学内容、架空语文课程性质,曲解文本教材、随意扩展等。因此2011版新课标关于语文课程进行了如下定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为此次课标的核心变化,新课程性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实验稿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一)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其综合性体现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众所周知,以前的传统语文课堂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更多地侧重于机械的死记硬背,以追求分数的提高为目的,这极大地破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符合语文教育中提倡的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在十年的语文课改中,语文教师致力于重建语文课堂结构,打破以往的教学陋习,更新课堂教学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实践中也存在工具性与人文性处理不协调的状况,比如说在实际教学中过度地重视语文的人文性,思想道德先行,语文教育落后,忽视了工具性,甚至抛却文本本身任性随意而为,这都是不恰当的做法。因此,2011年版新课标在保留实验稿中的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基础上,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工具性是指通过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即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满足他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交往的需要,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展;语文的人文性是指通过语文课程本身的文化功能和其思想教育功能及自身人文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以期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文素养,养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品格,最终落脚到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011年版新课标中提到语文是综合性的课程,即指语文教学要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二者不可偏废。只有二者结合,才能使学生在增长能力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

2011年版新课标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这就要求学生要在阅读、口语交际等语文实践活动上下功夫,不能只局限于以前的死记硬背。实验稿中对语文的实践性内容表述得极为模糊,这为现实教学活动带来了极大不便。2011年版新课标中对语文实践的内容、方式等各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说明。“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一改以前的模糊描述,增强了可操作性。比如说对于各学段要求的“有感情朗读”,在2011年版新课标“教学建议”关于阅读教学中做出了明确修正:“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同时还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2011年版新课标强调语文的实践性,最大力度开发语文教育资源,重建课堂结构,旨在让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相联系,根据学习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切实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

(三)语文课程的任务是语言文字的运用

新中国成立之前,语文称之为“国文”“国语”,新中国成立之后统一改称为语文。称呼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改变,但是语文实质未发生改变,都是指对学生进行的汉民族语的教育。2011年版新课标明确地指出了语文的性质,并最终落脚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基础目的之上。正如苏联教育家达尼洛夫所说:“本民族语是对学生进行普通教育的基础,本民族语本身包含着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最大可能性。”在课改中,一些教师在语文课程应根植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理念驱动之下,试图在教育实践中将语文课程多项发展,打破语文存在的封闭格局,这是对语文课程开发的有益尝试。但有些教师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实际操作中,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历史课、艺术鉴赏课,使语文失去了自己的学科特点,比如有些教师在讲授《赵州桥》一课时,就将学习重点从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变成了单纯的欣赏桥梁结构上来,偏离了教学目标。在2011年版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比如在“教学建议”中就指出,阅读教学可以从学习具体的语言文字现象入手,通过对课文中语言的品味咀嚼,来探索文中的思想意蕴,也可以从整体阅读感悟出发,到语言文字中找到依据,总之,最后要落脚到语言文字的运用上来。前面提到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的教学内容可以丰富多彩,语文的教学形式和活动形式也可以千变万化,但归根到底,这些都是服务于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核心任务的。

二、弘扬优秀文化,加强德育建设

《国家中长期教育与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实验稿中对德育的培养做了有益的尝试,但随着十年语文教育实践的发展,部分内容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和社会的需求,所以2011年版新课标在德育上对实验稿进行了修订。

(一)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在近来的语文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外来经验输入我国,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部分研究者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引入语文教学,再比如说后现代主义等相关理论的引进。语文教育研究人员都希望通过西方理论的引入寻找适合中国语文教育发展的出路,但我们在学习西方经验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语文教育优良传统的继承,比如说“诵读、积累、品味、感悟”等。2011年版新课标针对这一问题,特别指出了“语文课程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并且在“课程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等处着重强调。这里的优秀传统并非是那些老旧的做法,而是一些体现中国教育特色的做法,归纳一下主要体现在两处。一是强调读书,2011年版新课标要求学生要多读书,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提高整体品味,“九年的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语文课程应注重多读书、多积累”等。着重强调读书,是因为读书转换成习惯以后可以是一个人终身学习的一部分,在提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今天具有深远意义。而且正如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所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的感觉。”语言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语感,而语感的培养大多是通过反复地阅读实现的,所以说读书在整个语文教育活动中是不可或缺的。二是毛笔字教学,2011年版新课标中,对三到九年级的学生提出了“兼修毛笔”的新要求。课标中指出三到四年级的学生除了能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还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五到六年级学生能用毛笔书写楷书,而七到九年级的学生,能够临摹名家书法。“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

十年来,基础教育改革一直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而德育又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在世界全球化大背景和中国建设和谐社会氛围的影响下,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意识,因而在德育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成了必要任务。在十年的语文课改中,德育内容相对欠缺,也缺乏时代性。随着相关重要文件的相继出台,给语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所以2011年版新课标中加入了充满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例如,在“前言”“课程目标与内容”和“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这就要求在教学活动中,要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渗透到教学中来,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

2011年版新课标中坚持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并不矛盾,它们和谐地统一于社会进步和课程改革的进程之中。语文课改本身就肩负着历史继承与现代创新两方面,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都会对课改造成不良的影响。课程改革一味追求现代教育而忽视传统教育,则现代教育无长远发展;反之,用传统教育而否认现代教育,传统教育必会失去现代性。课程改革必须意识到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对现代教学的益处,避免出现离传统教育过远而难以推行的状况。处理好坚持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的关系,对课程改革是否能顺利进行有着深远影响。

三、注重能力培养,重建知识教学

在十年的语文课程改革中,语文教育工作者通过各种有益尝试,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但在一些教学活动中,盲目地追求能力的提高而忽视了基础学习的教学,使学生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另外,社会生活的发展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因此2011年版新课标对基础学习进行了补充,以期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一)重视写字和写字教学

众所周知,汉字是中华民族的财富,而把汉字书写工整和正确更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电脑输入而非亲自手写,这样就直接导致了汉字书写机会的减少和汉字书写质量的下降,汉字教育问题随之突显出来。因此,2011年版新课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和完善。在实验稿中,关于识字是这样阐述的: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在十年课改中,语文教学存在这样的缺陷:小学只在第一学段重视写字,到了第二、三学段时,逐渐弱化写字教学,以致最终出现有写无教、放任自流的现象。另外,在长期的语文写字教学中,“识字”与“写字”往往相互关联,在这种关联中,加之低年级学生写字负担过重,写字往往被弱化,所以除第一学段以外,其他学段中经常出现“以识”的不良现象。

针对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2011年版新课标做出了以下几点修正。首先,明确规定“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字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修正点有两处:一是强调将写字教学的范围由第一学段(1-2年级)拓展到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也就是说,写字教学不仅是第一学段的“重头戏”,也是二、三、四学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和附庸,要对写字教学予以绝对的重视;二是将“识字”与“写字”区分开来。在2011年版新课标中用一个顿号将识字与写字区分开来,这一改变提醒我们写字与识字是同等重要的,写字教学关系到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其次,减轻低年级学生写字负担,如第一学段识字量由“1600-1800”变为“1600左右”,写字量由“800-1000”改为“800左右”。最后,关注写字姿势和习惯,强调书写质量,例如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良好的写字习惯”“按照规范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

(二)重提知识教学,提倡随文学习

语文知识作为整个语文学习的基础之一,具有重要意义。韩国车炳直在《常识的力量》中指出“被人们遗忘的、最基本的知识,往往能给人带来最真实的力量。”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存在争论的地方。实验稿中对于语文知识有这样的阐述:“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而且指出“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在实验稿这一纲领性文件以及唯分数论的双重影响之下,语文教师由原来过分拘泥于知识的讲授改为忽视或放弃语文中双基能力的培养,这一做法,使教学中“理解”“感悟”成为常态,教师不重视语法、修辞这些工具性知识,更多地倾向于人文性的讲授,以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去知识化”的直接后果是学生不理解老师的工具性知识,更严重的导致部分教师片面抽象地教学,大肆宣扬精神,鄙弃知识运用。

在2011年版新课标中删除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并指出“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和操练”。这里对语法知识的强化并非是强调对知识的死板记忆,也并非是恢复旧有的教学模式。2011年版新课标中强调必要的语文知识的学习通过随文学习来解决,“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即语文修辞知识重在具体的运用,其学习过程是随机的、结合实际的,并非生拉硬套。“随文学习”这一概念的提出明确了语文学习的手段和方法。

四、评价多元并进,促进学生发展

语文课程的最终落脚点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课程实施环节中及时对学生的学习做出评价和反馈,学生根据评价和反馈及时查缺补漏,才能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所以课程评价显得尤为重要。“评价建议”作为2011年版新课标中改动最大的部分,它在吸取十年语文教育改革得失的同时,对实验稿也进行了必要的补充。

(一)评价目的由注重甄别到注重发展

语文教学评价,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运用,又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实验稿评价建议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这一提法将评价目的局限在甄别与选拔之上,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发展。在2011年版新课标“评价建议”中开篇便旗帜鲜明地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对比修订前后,我们发现2011年版新课标中删除了原来“考察”“检验”等字眼。区别于实验稿的泛泛而谈,2011年版新课标中指出“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并新增“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应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就是说,评价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鼓励、表扬等各种方式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教育。总的来说2011年版新课标将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由原来的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现状变为突出诊断和发展功能。

(二)评价方式的多样与评价主体的多元

实验稿中提及到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但并没有对其特点做出具体阐述,且对二者关系表述不多。在2011年版新课标中,补充阐释了两者的特点“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有利于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进行教与学活动”“终结性评价关注学习结果,有利于对教学活动作出总结性结论”,并就二者的关系表述为“应加强形成性评价”。对于评价的实施也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并且指出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另外,2011年版新课标针对评价主体也做出了调整。修订后,一改实验稿中评价主体单一的缺点,“根据需要,可让学生家长、社区、专业人员等适当参与评价活动,争取社会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更多关注和支持”“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这样就将学生、学生家长、社区、专业人员都纳入到评价的主体当中来,使评价的主体趋向多元,将狭隘的学习空间拓展到整个社区乃至整个社会,这不仅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有益尝试,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开发了语文课程资源。

(三)具体评价建议增强可操作性

在实验稿中针对具体建议是这样阐述的: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侧重。这样笼统的提法在现实教学中不具备可操作性。2011年版新课标中的具体评价建议针对实验稿中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修正,修正后在识字与写字、阅读、作文、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都新增了分学段阐述的具体评价建议,不像实验稿那样笼统概述,这样就增强了评价建议的适切性和评价实施的可操作性。

比如说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加入了“讲普通话”和“纠正地方音”的提法;在阅读的评价建议中,对诵读、精读、略读都进行了一定的补充,将学生的兴趣和阅读的教材作为评价的一个标准,且分学段做出了具体的指导,以便在教学中实施;在写作方面首次明确强调“对于作文的评价还须关注学生汉字书写的情况”,对作文的修改则进一步说明了修改的对象和内容;在口语交际中重要的修订之处在于增加了三个学段的评价建议,以提高学生认识和表达沟通的水平;在综合性学习中除明确三个学段的评价目标外,又增设了“应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反思中不断前进的。2011年版新课标对实验稿进行了补充与完善,在这一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有望被提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逐渐强化,语文教育向着趋于合理健康的方向前进。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社会和教育事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2011年版新课标不会解决语文教育中的所有问题,在一个时期以后,新的问题将会出现,课程标准必将会做出新的调整。在这种动态发展中,要专注语文教育实践,也要善于反思,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课程改革稳步向前。

(指导教师:雷传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冯辉梅.语文教育的省思与突围[m].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

[4]孙智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理念解读[J].中小学教育,2012,(4).

[5]王尚文.语文新课标值得称赏[J].语文教育与研究(教研天地),2012,(6).

[6]何立新.2011年版课标对语文新课程实验误区的反正[J].语文建设,2012,(5).

[7]刘春文.语文课标“评价建议”部分修订前后的对比[J].语文建设,2012,(7).

[8]朱瑛.加强语本突出人文学用并重科学减负[J].河北教育(教学版),2012,(27).

[9]李翠芬.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浅探[J].语文天地(初中版),2012,(7).

[10]巢宗祺.五个强化:语文课程标准新视角[J].教育科学论坛,2012,(4).

[11]应建君.语文课程性质的新发现及其实践意义[J].小学教学设计:语文,2012,(4).

[12]蒋蓉.现代视角下语文教育的回归: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J].小学教学设计:语文,2012,(5).

[13]李亮.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对“实验稿”的坚持与调整[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2012,(3).

[14]钱加清.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传统文化评课稿篇3

关键词:教学 网络技术 金融学类 教学效果

一、问题的提出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高等院校金融学类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授课教师不断掌握更新、更丰富的经济学理论、方法和知识,及时了解新的学术动态,不断更新知识;另一方面又提出了教学手段改革的要求。金融学类课程具有信息量大、理论性强、政策性强、经济学方法应用多、图表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密切等特点。因此,利用传统的黑板书写方式进行课程教学,必然存在着无法进行图式、报表及大型案例的课堂演示教学,极大地影响着授课速度,同时也存在着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交流少、教学效果差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改革金融学类课程的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便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网络技术辅助教学的主要应用方式

1.无纸化备课网上传输讲稿

从长远趋势来看,无纸化计算机投影教学将是高等院校金融学类教学的发展方向,利用office工具的powerpoint、excel和word软件制作的讲稿,不仅具有版面美观、信息量大、易播放、教学直观等优点,而且还容易保存、修改和网上传输。在采用计算机投影教学的情况下,使计算机通过局域网与internet连接,只要任课教师把事先制作好的电子讲稿存放在internet网络各网站的文件夹或e-mail信箱中,便可空手走进教室,方便地从教室的网络计算机上取到自己的讲稿,轻松自如地进行计算机投影教学,并可在任何有计算机网络的地方取到该讲稿及其他事先存放的文件,也可将自己的讲稿和其他资料在网上,使任何有计算机网络的地方都能接收到网上的信息。

2.网络查询资料丰富教师备课内容

我国目前正处于政治体制改革起步和经济体制改革深化阶段,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意结合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内容以及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授课,注重培养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任课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上各网站提供的查询功能,根据限定条件迅速查询到备课所需要的内容,既方便、快捷,又全面、系统。而且利用网络查询备课资料可以避免任课教师在以往讲课举例中的“假如”、“如果”等虚假的例子,网络中能为任课教师提供最新的讨论课题、丰富教学案例,使任课教师的授课内容更丰富、更生动,理论性更高,实践性更强,必然会提高任课教师的备课水平和教学质量。

3.扩大案例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现代金融教学以案例为主,传统黑板书写式教学效率极差,利用计算机投影教学,任课教师只要把教学案例和较大的图表利用扫描仪扫入计算机,存入计算机硬盘的文件夹或软盘,便可利用计算机在较短的时间内播放教学案例和图表。学生也可做到专心听讲,只需对教师讲解的重点问题或扩展性问题进行纪录,不必去抄案例和图表,既节约时间,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4.增加动画内容,提高ppt电子讲稿质量。

多媒体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ppt讲稿的制作质量,利用动画技术、切换技术等制作高质量的ppt电子讲稿,提高教学用电子讲稿的“美”感,是多媒体教学的一种必然趋势。为促进电子讲稿质量的提高,学校在制定多媒体教学电子讲稿审查、评价、考核、奖励制度的同时,应加大培训的力度,并定期地进行多媒体教学大赛,促进多媒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5.利用校园网双向交流促进教学相长

任课教师可在校园网的个人主页、聊天室或e-mail信箱中开设教学问题讨论专栏,定期或不定期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对讲课中的难点、重点问题进行详细辅导或给出提示要点、答案等,对布置难度较大的作业给以提示和指导。学生也可对任课教师授课内容的不同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任课教师的讲课内容、方式等提出要求,对任课教师讲课的不足或不良行为提出意见。通过这种双向的师生交流,可以起到促进教学相长的目的。

6.利用留言板或电子信箱监督考核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

利用留言板或电子信箱学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状况提出意见,监督教师的教学情况,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查阅留言板了解教学中学生的意见,从而避免过去那种由教师和领导代替学生评价任课教师教学效果的现象,实现对任课教师的公正评价。当然,这种自由发表意见的方式,存在一定缺陷,应加强引导与管理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

传统文化评课稿篇4

中国期刊投稿热线,欢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所有投稿论文我们会在2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办理审稿,并通过电子信箱通知您具体的论文审稿及发表情况,来信咨询者当天回信,敬请查收。本站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论文写作服务,省级、部级、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摘要】微格教学的概念微格教学就是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成许多容易掌握的具体的单一技能,并对每一项技能提出训练目标,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师范生或在职教师进行反复训练以建立教学技能的培训模式。

【关键词】微格教学的概念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许多容易掌握的具体的单一技能

【本页关键词】省级部级期刊快速发表学术期刊论文投稿欢迎来稿

【正文】

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下,我们正大张旗鼓地进行教育的改革,有好的教师才能有好的教育,要培养出好的走出校门就能上岗的未来教师,微格教学不失为一个好的培训措施。

1.什么是微格教学

1.1微格教学的概念微格教学就是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成许多容易掌握的具体的单一技能,并对每一项技能提出训练目标,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师范生或在职教师进行反复训练以建立教学技能的培训模式。形象地说,微格教学是一种通过“讲课———观摩———分析———评价”的方法,用录象机、磁带录音装置和实验室式的教学练习,使师范生或在职教师的各种教学行为的训练变得可被观察、分析和评价,对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选择性的模拟。微格教学是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技能训练目标,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需要,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教学策略微观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教学效果和培训教学技能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理论。1.2微格教学的作用

1.2.1对师范生进行教学技能培训,输送适合社会需要的合格教师。多年来,师范院校对未来教师进行职前的技能训练,主要措施是开设教学法课程。然而,传统的培训方法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师范生理解教学,学习教学。这种言传身教固然产生一些影响,但目标笼统而不具体,使师范生很难把握教学的原理和原则,不能很好地掌握教学技能。传统的培训模式中,师范生一般通过实习而获得经历和感受教学的机会,但这种做法有诸多不足和不便,例如实习过程中若出现失误可能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等,而微格教学则将日常复杂的课堂教学分解简化,使学生在模拟的教学环境中得到真实的感受和体验,这样,师范生在学习、把握教学时不再主要靠心领神会,而是通过不断学习、实践,不断改进来进行。

1.2.2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我国目前教师队伍的状况来看,90%以上学历合格的新教师需要进行上岗培训。这些新教师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边实习边学习的培训是继续教育的一种培训形式。即使有多年教龄,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老教师,在科技日新月异,教学手段丰富多采的今天,也存在更新知识和改进教学方式的问题。

1.3微格教学的特点微格教学之所以被广泛推广应用,主要由于它具有如下特点:

1.3.1训练内容单一在微格教学模式中,训练内容被分解为一项一项的技能,每次课只训练一种技能或其中某一类型。训练中,还能把某一技能的细节加以放大,便于观察、讨论,反复练习,比较容易达到预期目的。必要时,可以随时观摩有关录象资料,供实习生和在职教师模仿学习,以取得最佳效果。

1.3.2参加人数少训练中,每组学生不宜过多,一般7-10人,这样可以频繁地调换,机动灵活便于更加深入地讨论与评价。

【文章来源】/article/47/178.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部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以信誉求生存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

传统文化评课稿篇5

一、活动组织

指导单位:中国国际动漫节节展办公室、中共杭州市萧山区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讽刺与幽默》报社、《中国美术教育》杂志社、浙江省漫画家协会、杭州市萧山区文联、杭州市萧山区文创办、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

承办单位:杭州市萧山区回斓初级中学、杭州市萧山区美术家协会

协办单位:《儿童漫画》杂志、《幽默与笑话》杂志、《幽默大师》杂志

二、大赛组委会

顾问:方成(著名漫画家)、缪印堂(著名漫画家)、叶建宏(中共杭州市萧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主任:徐鹏飞(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术委员会主任、《讽刺与幽默》名誉主编)、黄晓燕(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劲(《中国美术教育》常务副主编、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副主任:俞志达(浙江省漫画家协会主席)、钱荣根(杭州市萧山区文创办主任)、蔡仁林(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东初(杭州市萧山区文联主席)、傅柏伟(杭州市萧山区回澜初级中学校长)

委员:李件芳(杭州市萧山区美术书法家协会主席、书画评论家)、何明析(杭州市萧山区回澜初级中学副校长)、陈芳(杭州市萧山区回澜初级中学副校长)、来小洁(杭州市萧山区回澜初级中学政教主任)、陈莲(浙江省漫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回澜初中教师)

评委:徐鹏飞(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术委员会主任、《讽刺与幽默》名誉主编)、尹少淳(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夏大川(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张耀宁(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会长)、张劲(《中国美术教育》常务副主编、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郑化改(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十部委扶持动漫产业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俞志达(浙江省漫画家协会主席)

三、漫画作品参赛须知

1.本届大赛主题词“孝”“梦”“羊”(三者任选)。

2.全国中小学生均可参赛,免收参赛费。参赛作品必须原创,严禁抄袭。“诚信承诺”在中小学漫画网(www。zxxmh.com/)下载。

3.作品尺寸为a4纸,纸质任选,彩色、黑白均可,单格、多格、水彩、剪纸、版画、电脑绘画或其他创新漫画形式皆可参赛。作品正面用铅笔注明题目、姓名,作品背面须填写作者的基本情况表格及“诚信承诺”。若集体组织参赛,请填写参赛作品统计表。两种表格可在中小学漫画网(www.zxxmh.com/)下载。

4.征稿时间为通知之日起至2015年3月30日,所有参赛作品均不寄还,请自留底稿。

5.参赛作品请寄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城厢街道育东路138号萧山区回澜初中北校医,收件人:陈莲,邮政编码:311200,联系电话:0571-82700696,联糸人:陈老师。信封注明“漫画大赛稿件”。

6.大赛不接收电子邮件稿。请寄作品原件,电脑作品寄打印稿。

四、漫画作品评奖和奖励

1.由国内知名漫画家、教育专家组成评委会进行评定,优秀作品将在《中国美术教育》《讽刺与幽默》《儿童漫画》《幽默与笑话》《幽默大师》等报刊杂志和中国漫画家网、中国新闻漫画网、漫画空间、自由漫画联盟、中小学漫画网等著名漫画网站选登。

2.大赛分中学组和小学组,设立一等奖4名,奖金800元;二等奖12名,奖金400元;三等奖20名,奖金200元;优秀奖100名。所有获奖者均发给证书和获奖作品集。

3.2015年4月对全部中小学参赛作品进行评比,获奖作品将出版专集。

4.大赛另设“回澜杯”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漫画大赛吉祥物设计评比,以“羊”为主题设计大赛吉祥物,并说明吉祥物的创意,作品尺寸为a4纸,纸质任选。截止时间2015年3月30日。评出优秀奖1名,奖金500元;佳作奖5名。

五、漫画课程参赛、评比须知

1.评比条件:所编写课程(教材)要求较为完整,适用于中小学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已出版或未出版的均可参评。参评课程(教材)须打印装订成册,提交20套参评,10套评比用,10套用于前10名互赠。未能获奖的课程(教材)稿件退还作者。

2.评比申报表填写:参评单位或个人必须填写2015“回澜杯”首届全国中小学优秀漫画课程评比申报表。

3.评比方法:邀请漫画家、美术教育专家评审,评出若干优秀漫画课程,奖励1000元至3000元不等。

4.评比公示:评比结果将在《讽刺与幽默》《中国美术教育》《儿童漫画》《幽默与笑话》《幽默大师》等报刊杂志和中国漫画家官网、中国新闻漫画网、漫画空间、自由漫画联盟、中小学漫画网等漫画网站公布。

传统文化评课稿篇6

在本学期,教科处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自主发展”为宗旨;以课题研究、课程改革、教师培养为抓手;坚持在实践中研究,用实践的方法研究,让教师成为研究者,让课堂成为实验室;坚持教育科研工作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力求做到“研教结合、研培结合、反思提炼、同步发展”;实现三个服务,即为学校发展服务,使教科研工作成为营造、培植学校特色的动力和渠道,为教师成长服务,使教科研工作成为提升教师素质的动力和渠道,为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服务,使教科研工作成为优化课堂教学的动力和渠道;进一步落实教育科研的群众性、示范性和实验性,为学校事业发展实现新跨越,为**教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重点工作

1、切实抓好各立项课题的结题准备工作,为下半年“十五”立项课题顺利结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⑴组织课题研究人员及全校教师参加“XX年度苏州市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同时,积极为课题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公开发表或参评、交流创造条件。

⑵省级立项课题“多方位加强普通中学美育的实验研究”作为学校的龙头课题,将成为“十五”课题结题阶段的研究重点和结题准备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传是文集”第三辑“美育文丛”的编撰及出版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目前各本书稿的初稿已经完成近九成,我们将在9月份组织人员对各个分册书稿进行修改、统稿、定稿。同时,我们将联合课题组撰写“美育”课题的结题报告。

⑶组织各课题组及时搜集、整理课题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形成课题成果汇编,撰写结题报告,填写需提交的课题成果鉴定申请书、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书、课题研究成果报告等,向上级教科部门提出结题申请。

⑷进一步落实课题组长负责制和考核制,加强过程管理;配合课题组负责人定期召集会议,开展学习、研讨活动;配合课题组合理使用研究经费,推动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⑸在准备“十五”立项课题结题工作的同时,我们将认真思考“十一五”学校教育科研的主课题,并为该课题的立项和实施进行初步认证。我们设想发动全校教师就此问题开展讨论,共同选择、拟定学校新的主课题。

2、认真做好“导师制”工作,青年教师培训以及教育科研骨干的培养工作,为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成熟提供条件;为教师进一步树立教科意识、改进教科方法、提高教科水平提供条件;为学校骨干教师更上一层楼、挤身“名师”行列提供条件。

⑴做好“导师制”工作。今年新分配到我校的青年教师不多,所以,本学期这方面的主要工作是对**、**两年的“师徒结对”进行必要的调整,向导师和青年教师提出明确目标和任务,并加强有关的检查和调研,以更好地发挥“传帮带”的要求。

⑵做好青年教师培训工作。今年的青年教师培训将以组织或协助其他部门组织有关的教学比赛为重点工作和主要任务。本学期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在工作三年以内(含三年)的青年教师中开展撰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的评比活动。同时,我们将协助教务处组织青年教师参加评优课等比赛活动。此外,我们还要组织3次专题讲座,主题包括如何组织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课堂教学、如何进行学生管理,如何进行反思提高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进行9次研讨。在新学期中,我们要继续追求培训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系统化、实用化,努力实现“引领思想,规范行为、提升素质、促进成长”的目标。

⑶本学期,我们准备为即将评职称的教师提供论文写作方面的指导。拟开设两次讲座,一次是有关论文撰写的通识讲座,一次是针对职称论文评审要求的专题讲座。

⑷本学期,我们还要着力抓好教育科研骨干队伍的建设。我们首先要制定“教育科研骨干培养条例”,明确科研骨干的入选条件、权利、义务以及培养方案。

在确定人选之后,我们将组织他们开展一系列的学习、研讨活动。

⑸同时,独自或配合教务处认真组织教师外出观摹、学习和交流活动。

3、加强有关新课程的研究,组编两期以课程改革为主题的《**教研参考》(第一期已经下发教师)。同时,协助教务处做好新课程的实施、管理、培训等工作。

4、努力构筑教育科研的平台,精心组织各级各类教育科研评比活动,为教师学习和展示教育科研的成果提供机会和舞台。

⑴继续办好《**教育》,使之进一步成为我校教师探讨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提高教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阵地。本学期,拟组编以苏州市“十五”立项课题成果汇编为主题第45期《**教育》。同时,我们要进一步办好《**教研参考》和《传是》“杏坛论语”版。本学期,拟组编以课程改革和学校内部管理为主题的第8、9期《**教研参考》以及四期《传是》“杏坛论语”版、XX年第3期《江花》。我们将积极参加**市优秀教育刊物评比,力争取得好成绩。

⑵认真组织各项教育科研竞赛,力争获得较高层次的奖项。本学期,教科处将组织教师参加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教科院、苏州市以及**市教研室和教科所组织的江苏省多媒体课件制作评比、江苏省中小学各科教学教案评比、江苏省中学青年教师“五四杯”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江苏省“师陶杯”、苏州市“师陶杯”、苏州市教育科研成果评比、**市创新教育论文和个案评比、**市课程改革成果评比等活动。

5、认真做好职称论文评审的组织工作,完成上级教科部门和学校下达的各项工作,积极配合其他处室做好工作。积极参与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活动,积极参加校外教科培训、会议及学术交流活动,建立并加强同其他教科先进学校、学术刊物的联系。

三、成员分工

洪敏:全面主持教科处工作,协调处室内外关系;对外联络与宣传;处室工作安排;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教师教科考核;编辑《**教育》、《**教研参考》、《传是》“杏坛论语”版。

殷金方:青年教师培训;“导师制”工作;教育科研骨干培养工作;组织“江花”文学社活动和编辑《江花》。

传统文化评课稿篇7

厦门市莲花中学创办于1987年,地处思明区城乡结合部,吸引了全国各地不同类型的家庭,学校规模不断壮大。从2006年开始,学校班级数及班级人数不断上升,在面临学校规模扩大,生源参差不齐的状况下,校领导总结与反思办学思路,决定要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一条教育资源比较丰富、教育手段比较先进的海西城市非寄宿制初中“减负增效”的途径,以形成学校教育教学特色。

2009年7月,学校正式拉开了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的序幕,建构以“讲学稿”为载体的生本课堂教学改革。

为了了解该校“讲学稿”的改革之路,总结学校的办学经验,区教育督导室督学和进修学校教研员们,多次深入学校,通过师生访谈、随堂听课、参加集体备课、教研等活动,查看与分析“讲学稿”的编写体系,从中挖掘学校改革成功的经验和改革的内涵,发掘“讲学稿”的价值。“讲学稿”是集教案、学案、笔记、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等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学校各学科教师对外地学校“讲学稿”进行“深剖”“细析”的基础上,以“讲学稿”的编制为突破口,不断地尝试、修订、改版,形成适合本校学生水平、适合本校课堂教学改革实际的“师生共用讲学稿”。

2011年5月,学校参加思明区“中小学‘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与推广的实践研究”试点项目,力求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探索“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推动学校发展。从2011年9月开始,学校已有一半学科不使用教辅材料。2012年春季,学校全部使用“讲学稿”中的校本作业。

督导与评价

通过对学校“讲学稿”课堂教学改革的调研,督导评估认为:该校以“讲学稿”为载体的生本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了学校课堂教学的面貌,改变了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普遍提高,学校在教育教学等各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取得三大成效: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全面地推动了学校发展。

虽然学校在各个层面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基于督导评估的现实情况,我们给出以下建议。

其一,督导评估认为:学校应注重生本课堂教学的“二主”模式,即教的“主导”和学的“主体”,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梯度和层次性,要根据各学科特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全方位地分析和思考,分析问题要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其二,“减负增效”工作要落到实处。设置有效练习与作业,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基石。精选练习与有效作业是“讲学稿”的又一个“亮点”,要合理地精选练习与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都能学有所得,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既能达成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保证优秀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拓展。督导评估认为:在练习与作业的设计上,首先要紧扣“课程标准”的要求,其次要结合对厦门市教科院的“白皮书”的解读,第三要分层次设计学生的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训练与提高。

其三,应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艺术性。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对象是学生”的各学科生本课堂同样需要进行教师的烹饪、加工,在授课过程中融合“知识性、艺术性、探究性、时代性、享受性”诸要素,如同厨艺中的“色、香、味”等因素集于一节课。因此,作为构建生本课堂的实验校,我们要求各学科任课教师要更新观念,由“幕前”退到“幕后”,当好厨师长,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创作一盘又一盘的美食。

生本课堂改进建议

那么,如何进一步完善“生本”教学,让生本课堂变得有滋有味。根据学校实践的经验所得与暴露出来的问题,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努力。

1.宏观调控方面

继续完善各学科第五版讲学稿的修订工作,使“生本式”讲学稿更加突出它的功能和使用价值,从而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为此,要求各学科组不断研究使用学科讲学稿的技巧,尽早解决以下问题:如各学科组对课堂合作小组活动要有统一、科学的学科评价机制来规范,使得各学科的课堂活动能配合讲学稿的流程有序地开展;各学科组评课时还要运用新的师生评价体系进行评课活动,避免讲学稿与生本课堂出现“两张皮”现象;同时,积极与课题组的兄弟学校交流、合作,探索出适合“生本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真正做到以生为本,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2.微观教学方面

督导评估认为,教师个人应努力从以下三方面去揭示教学细节:

第一,自然的馈赠――倾情开发“生本”课程资源

要烹饪,首先要备好材料。如果把“生本”课堂教学好比一桌精美的宴席,那么要有“丰盛的食材”才能烹出美味的菜肴,食物是从哪里来的?毫无疑问,生本教学离不开学生这个广袤的“大自然”。为此,我们要结合学生情况做好备课,备课除了常规备课要求外,还要备教材的隐性价值,让课堂的学习内容更加的丰富。

第二,主食的故事――深情挖掘“生本”教学内容

一堂生本课的主食是体现新课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那么,我们该怎么呈现生本课堂这份“教育主食”的样貌、口感的追求,以及处理和加工这份“教育主食的”智慧呢?

一个关键就是“用事理交融传递价值”。运用事理交融的方法上好课,也是我们许多教师长期以来进行生本授课的优良传统。督导调研中,我们发现,有很多优秀的一线教师把它运用得炉火纯青。一些不易讲清的理科知识难点,用一个个小题例也许能够讲得深入浅出;一些不易解开的文科思想疙瘩,讲一个个小故事也许能够拨云见日。

第三,转化的灵感――尽情施展“生本”教学技艺

传统文化评课稿篇8

关键词:教学 网络技术 金融学类 教学效果

一、问题的提出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高等院校金融学类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授课教师不断掌握更新、更丰富的经济学理论、方法和知识,及时了解新的学术动态,不断更新知识;另一方面又提出了教学手段改革的要求。金融学类课程具有信息量大、理论性强、政策性强、经济学方法应用多、图表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密切等特点。因此,利用传统的黑板书写方式进行课程教学,必然存在着无法进行图式、报表及大型案例的课堂演示教学,极大地影响着授课速度,同时也存在着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交流少、教学效果差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改革金融学类课程的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便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网络技术辅助教学的主要应用方式

1.无纸化备课网上传输讲稿

从长远趋势来看,无纸化计算机投影教学将是高等院校金融学类教学的发展方向,利用office工具的powerpoint、excel和word软件制作的讲稿,不仅具有版面美观、信息量大、易播放、教学直观等优点,而且还容易保存、修改和网上传输。在采用计算机投影教学的情况下,使计算机通过局域网与internet连接,只要任课教师把事先制作好的电子讲稿存放在internet网络各网站的文件夹或e-mail信箱中,便可空手走进教室,方便地从教室的网络计算机上取到自己的讲稿,轻松自如地进行计算机投影教学,并可在任何有计算机网络的地方取到该讲稿及其他事先存放的文件,也可将自己的讲稿和其他资料在网上,使任何有计算机网络的地方都能接收到网上的信息。

2.网络查询资料丰富教师备课内容

我国目前正处于政治体制改革起步和经济体制改革深化阶段,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意结合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内容以及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授课,注重培养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任课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上各网站提供的查询功能,根据限定条件迅速查询到备课所需要的内容,既方便、快捷,又全面、系统。而且利用网络查询备课资料可以避免任课教师在以往讲课举例中的“假如”、“如果”等虚假的例子,网络中能为任课教师提供最新的讨论课题、丰富教学案例,使任课教师的授课内容更丰富、更生动,理论性更高,实践性更强,必然会提高任课教师的备课水平和教学质量。

3.扩大案例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现代金融教学以案例为主,传统黑板书写式教学效率极差,利用计算机投影教学,任课教师只要把教学案例和较大的图表利用扫描仪扫入计算机,存入计算机硬盘的文件夹或软盘,便可利用计算机在较短的时间内播放教学案例和图表。学生也可做到专心听讲,只需对教师讲解的重点问题或扩展性问题进行纪录,不必去抄案例和图表,既节约时间,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4.增加动画内容,提高ppt电子讲稿质量。

多媒体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ppt讲稿的制作质量,利用动画技术、切换技术等制作高质量的ppt电子讲稿,提高教学用电子讲稿的“美”感,是多媒体教学的一种必然趋势。为促进电子讲稿质量的提高,学校在制定多媒体教学电子讲稿审查、评价、考核、奖励制度的同时,应加大培训的力度,并定期地进行多媒体教学大赛,促进多媒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5.利用校园网双向交流促进教学相长

任课教师可在校园网的个人主页、聊天室或e-mail信箱中开设教学问题讨论专栏,定期或不定期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对讲课中的难点、重点问题进行详细辅导或给出提示要点、答案等,对布置难度较大的作业给以提示和指导。学生也可对任课教师授课内容的不同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任课教师的讲课内容、方式等提出要求,对任课教师讲课的不足或不良行为提出意见。通过这种双向的师生交流,可以起到促进教学相长的目的。

6.利用留言板或电子信箱监督考核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

利用留言板或电子信箱学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状况提出意见,监督教师的教学情况,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查阅留言板了解教学中学生的意见,从而避免过去那种由教师和领导代替学生评价任课教师教学效果的现象,实现对任课教师的公正评价。当然,这种自由发表意见的方式,存在一定缺陷,应加强引导与管理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

三、基本结论

以上根据个人的教学实践,谈了六个方面的教学体会,对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金融学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

[1] [2] 

讨。网络技术及其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在促进教学相长,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增加了任课教师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难度,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任课教师要最大限度增加信息量、合理组织和选择授课内容,扩展自身知识面及其技能以增加授课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要求任课教师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水平、网络技术水平以及制作ppt电子讲稿的技能,以达到更好地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作用。在高等学校的金融学类教学中,利用网络技术辅助教学是一种必然趋势,各任课老师应将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进教学,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金融学类课程的教学质量。

唐卫清.信息网络技术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马时来.计算机网络使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徐宝树.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提高数学的教学效果[J].中国科技信息,()

传统文化评课稿篇9

【关键词】过程教学;大学英语;写作;课堂设计

一.概述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交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同时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其中写作能力作为英语学习的应用能力之一,真实的反映了学生的英语水平。英语写作能力是现代外语教学和实际交际中强调的一个核心技能,写作能力的提高则与基础知识的建构、拓实、拓宽和再提高密不可分。而二语写作研究及方法培训也在国际二语习得界受到高度重视。国外对英语写作教学法的研究和实践逐步完善,发展自上世纪60年代的写作能力培养研究至今深度和广度也非常具有规模,并产生了一系列的方法论:成果法,体裁法,过程法,过程体裁法等。,在其中过程教学法使用的较为成功。过程写作(processwriting)是近年来受交际语言教学思想影响流行于西方教育系统(从中小学母语写作到高等院校第二语言)写作课程的一种教学法。这种教学法认为写作学习应当与学生的人生经验发生联系,成为一种有意图、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任何写作学习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其教学侧重点由传统的篇章结构、语法、词汇,转向了对于写作内容及写作过程的关注。

而在中国,特别是大学英语教学中,写作教学一直不太受重视。首先部分院校教学理念陈旧,对大学英语教学重视不够。许多高校、尤其是理工院校,没有对英语教学予以足够的重视,依然坚持陈旧的教学理念,很多高校近年来间接地减少大学英语教学的学分与课时量。大多数高校对大学英语实践教学不仅没有给予必要的投入,还开始削减大学英语教师的工作量和课时费,这些现象无形中也削减了大学英语教师的工作热情。在学分与课时减少的情况下,大学英语教师只能无奈地压缩教学内容,部分英语教师将自己精力转移到课外办英语辅导班上,这大大影响了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质量。另外,大学英语课堂目前依旧普遍以大合班的形式上课,一个课堂往往学生人数达到60甚至100人以上,严重影响了语言课的课堂效果。写作作为听说读写的最后一项,自然被忽略了,在课堂上所占比例相当小。其次,教师在写作训练中仅重视写作结果,一味的追求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写作模板训练,以求在四级考试和各项英语考试中取得分数,忽视了写作过程,从而学生的写作能力低下的状况并不能有效的改善,长此以往,久而久之,许多学生也渐渐的对写作失去兴趣和信心,有的甚至逃避写作,写作能力越来越差。

二.过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过程教学法是以交互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法。传统的写作教学法是完全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由教师命题,学生作文,再由教师批改的模式。教师对作文题目、体裁、结构、字数拥有决定权,学生只能在教师设计好的框架中构思,有些学生甚至因为字数不符合要求而不得不增减文中的观点和论据。教师在批改过程中过度关注语法、词汇、拼写等细节,而在主题、篇章结构、过渡连贯等英语行文的重要方面没有给出针对性的建议。批改后学生所看到的只是一句句修改正确的语句和一个个拼写正确的单词,而在写作要求中要求最高的语篇整体的问题及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仍无法解决,写作活动收效甚微。长期如此必将失去提高写作的信心,也使教师对于写作教学倍感困惑。

过程写作法强调写作的过程实质是一种群体间的交际活动,是训练学生通过书面形式进行的交际活动,把自己的思想传递给他人。过程写作方法也是多稿写作教学法。这种写作方法要求学生在得到教师最终评价之前对一个写作任务进行多次改稿。过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大学的教授唐纳德・默里。他提出写作过程分三个阶段:写前阶段、写作阶段和修改阶段。因此,过程法是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上的一种教学法,它强调教师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帮助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而这也是当今理论界倡导“关注过程比关注结果更重要”的体现。教师通过对写作过程的指导和监控,结合多样化的活动,切实提高学生对写作过程的自身认识,着眼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在这种运用过程教学法进行写作训练的练习过程中,学生不是学习,而是无意识地潜移默化地获取写作技巧。

三.模式设计

根据写作过程教学法的上述特点,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写作教学新模式的探索和尝试。写作过程被分为四个阶段:写前准备阶段(prewriting)、起草阶段(composing/drafting)、修改阶段(revising)和定稿阶段(editing/proof-reading)。下面就以本模式为基础所进行的课堂设计做一详细阐述。

(一)写前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在以往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和教师常常都会忽略这个环节,老师布置任务以后,学生提笔就写,最后的结果写作的内容往往非常有限,学生没有经过足够的思考,老师也没有给予足够的启发。而在新模式下,这个阶段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该阶段可以分成三步走:1话题的选定。为了选择学习者熟悉的话题,使他们通过写作充分表达个人知识和观念(间接达到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的目的),每篇作文应至少给出五个话题供学生选择,或者直接设置范围限制较小的话题。由此引导学生进入第二步。2头脑风暴训练(brainstorming)这是一种关于一个话题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所有问题的自由而广泛的联想或讨论。其组织形式包括个人构思和集体讨论二种。这种训练方式即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把一个个闪现在脑海中的与话题相关的关键词记录下来,并进行筛选,找到其中的联系点,形成概念群集(clustering),学生最后选取的信息,应是那些符合已确定交流目标的信息。在此过程中,教师仅起到激发、鼓励、引导学生联想的作用,不干预学生个体思维过程。在充分调动和活跃学生思维后,教师组织全班集体讨论,集体讨论(全班或分小组进行)是一种集思广益的活动。学习者可以提出自己的写作构想,也可以摆出自己遇到的困难,以求得同学或老师的帮助。通过总结大家的思维成果,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同时在享受了他人的信息后,学生的思路进一步打开,尝试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去认识一个事物,增加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也弥补了个人在某个话题上知识的不足。写作方向进一步明确,激发出写作的欲望。到此为止写作前准备工作似乎已经很充分了,然而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笔者发现学生虽然对话题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写作方向也较明确,但缺乏足够的材料支撑,论据明显不充分,并且对写作策略了解不多,造成写作活动缺乏计划性、方向性,因此当学习者苦于无话可写时,可以通过回答以下

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维:

(1)话题:我要写的作文是关于什么话题的?

(2)想法:关于这个话题我想说些什么?

(3)目的:我为什么选择了这个话题?

(4)读者:为什么我的读者应该对我的想法感兴趣?

(5)知识:哪些有关这个话题的知识是我已经具有的?哪些是我应该了解的?(为找参考书做准备)同时老师可以提前通过互联网,书籍,报刊搜集大量中英文资料,为学生进一步扩展思维丰富作文内容做好准备。

3写作提纲。提纲与思路图的关系是:思路图能打开思路,丰富思想;提纲能选择整理出最终应该进入文章的内容和观点。

(二)起草阶段。拟定写作提纲后,学生就能自命题目独立完成第一稿。在这个阶段,还可以通过一些范文的阅读借鉴,结合各种写作知识和写作方法的学习。比如段落的构成及构段练习;段之间的转换方法及作文常用连接词语,变换措辞(paraphrasing)等。这些知识在每次的写作过程中都分重点难点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学以致用,掌握写作知识和技巧。

(三)修改及定稿阶段

新模式改变传统的“一稿定终身”的做法,一文三稿,引导学生“三易其稿”。初稿:学生先分组对初稿进行互改。一个班级学生的写作水平会自然分为几个等级,一些领悟力不太强的学生常常在阅读了同学的作文之后,豁然开朗。此外,peerreview还可以在班级中创造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有助于缓释写作学习给学生造成的负面压力。教师则通过提示需修改的具体方面以及可用的写作策略帮助学生进行互改。一般需要包括以下几个问题。(1)主题是否清楚明白。(2)结构是否合理。(3)文章发展是否充分。(4)写作目的是否达到。(5)一些句子是否该删除或修改,以使段落意义更清楚。(6)是否有语法错误或拼写错误。(7)过渡句或过渡词用得是否合理,是否使文章更流畅。(8)是否有用错了或含混不清的词汇。学生再修改以后,在审阅最后的修订稿时,教师才对语法用词进行批改。作文的评语也由建设性的改为评判性的。学习者则应该对教师的评语及修改意见做出反应――即对文章进行全面修改,从行文结构到语法,甚至小到拼写。在新模式的推进过程中,学生的问题不断地暴露后修改完善,也可以发现一些优秀作品,这时候老师可以考虑建立示范文库,将优秀作品选出一两篇佳作,供学生欣赏。也可以让写作优秀的同学进行写作思路分析,现身说法,向大家传授自己的学习经验,交流学习心得,引发学生对于写作的思考,激发大家提高写作水平的信心。

四.过程写作引发的讨论和深思

新模式下,学生三易其稿,所获得的写作上的帮助和收益比传统模式要大得多。首先写前准备阶段教师的引导,同学之间的交流,大量参考资源的提供很好的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写初稿阶段的学生互改使学生学会从读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习作,不仅使学生认识到全面评阅他人文章须考虑的问题和角度,而且还教会了他们用这些问题来审视自己的文章,从而加强了他们的写作意识和写作兴趣。二稿三稿阶段通过老师的点拨,不同水平学生都在作文原稿的基础上有了明显改进,从观点内容到语言表述都有很大进步。新模式无疑给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写作资源,更宽广的交流平台,更多的练笔机会,更深刻的写作思考。这也再次证明了过程写作对于成人比儿童更有效。这取决于如下两个原因:(1)过程写作比普通写作需要更多的人生经验和知识参与。(2)在写作的揣摩、理解、表达上,很显然,成人的理性思维也更具有优势。

新模式采取启发式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只注重知识的传递,忽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新模式下的一些教学活动(如“头脑风暴”)弥补了传统法这方面的不足,旨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是我们素质教育的目标。

新模式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改善师生同学间的关系。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是绝对的权威,学生的任何学习活动都在老师的掌控之下,学习成果完全由老师评定。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和配合,老师辛苦的将作文所出现的全部错误一一指出,而学生阅读老师批语的兴趣却越来缺少,而且同学间沟通更少,学生对自己和他人习作水平没有任河认识,互相学习更无从谈起。新模式下的写作教学,师生之间及同学之间在互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彼此的协作下共同进步。这样不仅使彼此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使彼此的友谊得到加深。

当然,过程写作也存在其局限性。第一,使用过程教学法的课堂教学不易控制。这是因为如下几个原因造成的:(1)学生的需求各有不同;(2)很少有统一的答案;(3)在进行集体讨论时,个别学习者喜欢在一些枝节问题上纠缠不休,既偏离主题又浪费时间。因此过程教学课堂更需要教师细心而敏锐的监控。第二,由于过程写作强调内容表达的流畅性胜于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对所有草稿只给评语,不予语法、用词、用字上的纠错。所以学习者对语言错误的反应不是十分迅速和清晰,一个语言问题可能会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伴随着学习者,而得不到及时的纠正。整个写作过程花费学生时间过多,无法培养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写作技能,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课时来说相对紧张。

过程写作对于任课教师的要求也相对较高,教师应该努力学习,成为研究型教师。开阔自身视野,培养敏锐的观察力,要有针对性的讲求方法的指导学生的写作,要善于表扬学生,具备对个人教学深刻的反思能力。这些需要坚持不懈的实践和探索。相信随着进一步的推广和实践,在“学教管一体”的课堂上,新模式必将会日趋完善成熟,为广大大学英语教学工作者提供新的思考。

参考文献:

[1]韩金龙.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体裁教学法[J].ForeignLanguageworld,2001,(4):38-39.

传统文化评课稿篇10

关键词:英美文学自主性学习课堂教学

英美文学课程是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高年级的课程,涉及英美两国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小说、诗歌、戏剧等,内容涵盖西方传统、历史、社会和文化,对于扩展学生的视野,增长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提升人文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内容涉及面广,作家作品繁多,时间跨度大,文学流派众多,教学上往往难以把握,学生也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一个重要的探索课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认为自主性学习模式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探索式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

在英美文学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始终把学生置于教学的中心,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从其实际情况出发,关心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接受情况,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根据他们的需求随时调整教学节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客观地讲,学生也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和主角,理应充分发挥学生在英美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应当确立自己辅助主导的地位,甘心做学生的配角,把课堂当做学生训练能力的舞台,引导学生探索知识、获得知识,同时纠正他们的不当认识,在他们需要的时候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二、课前给学生分配任务,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制作ppt文稿

每次新课前,教师要提前告知学生下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的作家作品,安排一定量的文学课课前任务,比如阅读相关作家的有关作品,做有关作家作品的介绍性演示,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使用相关的搜索引擎,制作ppt演示文稿,以便在上课时公开展示。现代社会是网络信息化时代,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快捷方便地搜索到相关的作家作品的英文信息和背景知识,把网络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把课堂和教材延伸到网络的大世界,全面地了解相关的文学知识。每次可以给两三位学生分配主要的任务,比如甲同学做作家的生平介绍,乙同学做该作家的作品介绍,丙同学对该作家的文学作品进行简要的述评和分析。也可以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具体任务,大家分工协作,共同利用网络的相关资源搜索相关信息,制作成丰富多彩、内容翔实、图文并茂的ppt演示文稿。大概规定每个演示文稿的时间为8到10分钟左右。教师尽可能地介绍相关的英美文学专业网址和网站供学生使用,并提醒学生注意信息及其来源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教师还要对学生制作ppt时的重点项目予以指导和强调,比如对作家的生平介绍一般应该涵盖作家的生卒年份、出生地、父母、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婚姻状况、主要职业、生活的历史背景、重大经历、朋友圈、居住过的主要城市及主要观点等;在作品介绍时,应重点包括作家的主要作品名单、代表作、成名作、传世名作及其内容简介、故事主要任务、故事主题和作品评论和简要分析。这样分工协作的课前课外学习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课堂、教材和网络资源密切联系,让学生利用网络来学习相关的文学专业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不仅学习到了专业知识,而且提高了ppt软件的使用技术,凸显出了网络时代的大学习特色。

三、课堂上由学生演示文稿,介绍作家作品

在课堂上,教师变为主要的主持者,首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作一简要介绍,包括所要学习的作家及其作品,对该作家的文学地位和文学功绩简要导入,突出本课的教学目标,吸引学生的思想关注。利用多媒体演示平台,请课前制作了ppt演示文稿的两三位同学分别做作家、作品和作品评论的介绍性展示。演示文稿图文并茂,每页都各有一个侧重知识点,比如作家肖像、家庭背景、教育状况、职业、婚姻、主要作品等都可以通过一个个完美的ppt页面来展示,直观形象地把作家作品的概貌介绍给全班同学。学生通过演示文稿可以快捷方便、全面地了解相关作家作品,不仅学习了语言知识,而且了解了文化信息,还留下了深刻印象。学生制作ppt演示文稿,亲自利用多媒体平台展示文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索性,变传统的单一的输入式接受课堂为主动的探索和输出。学生可以因此而成为课堂的主角,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参与到教学中,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学生做完相关的ppt后要加以评点,对个别有谬误的地方加以矫正,同时补充相关内容,恰当指点和引导,让全班同学更加全面地了解相关文学文化信息,掌握作家作品的基本情况。比如对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介绍,教师可以强调海明威的人生经历和他的作品的联系,特别关注他的“一战”、西班牙内战和“二战”、非洲狩猎和历险的相关经历,突出他根据个人亲身经历所创作的《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及《老人与海》等。对于其作品的分析,提醒学生关注作品的主题和内涵,即战争、爱情和死亡。对于他的写作风格,要着重关注他的“冰山式”写作特点。

四、由学生分组讨论作品内容,简要发表评述

在学生做完相关的ppt演示后,可以安排一节课的时间由学生分组讨论作家的代表作,由学生发表简要的评述。教师可以提出讨论的主要话题,给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讨论题目,比如a小组可以讨论作品的某个人物,B小组讨论作品的主题,C小组讨论作品的写作风格和特色。以《老人与海》为例,三个小组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其中的主人公桑迪亚哥的硬汉形象,永不气馁,永不言败,敢于挑战的勇敢精神,同时探索作品语言精练,简短明晰的新闻式写作风格。通过讨论,大家可以互相启发,加强对作品的理解,更深刻地了解西方文化。教师在讨论课上扮演辅导和主持的角色,不要先入为主的灌输,答案让学生自己来探索,自己来发现,自己来提出,教师可以适时地加以评点,指点迷津,同时可以就相关问题和学生共同探讨和思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把握历史和文化的脉搏。

五、课后布置简要的作品评论作业或电影观后感

对于相关的作家作品的学习,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完全涉及作品的全部,所以有必要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继续研读小说,写出简短的读后感,或观看根据相关小说改编的电影,并写出观后感。比如学习完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之后,教师可以布置相关评论作业,要求学生简要评述作品的内涵,评论美国梦和盖茨比的爱情悲剧之根源。学习完米勒的《推销员之死》后可要求学生评论美国梦的破灭和大萧条时期普通美国人的生活状况。学习完《第22条军规》之后,可以要求学生写出评论和读后感,深刻理解二战后的黑色幽默和荒诞文学。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利于学生继续利用课后时间探索作品的深刻内涵,梳理相关知识点,全面深入地走进作品,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走进西方的历史、政治、社会、风俗和文化之中,以达到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六、结语

实践证明,在英美文学的课程教学中探索并应用自主性学习模式,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互动程度,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探讨,可以真正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增强他们的信心,使其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切实在体验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不断开拓视野,获得英美文学信息,提高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邓磊.多媒体网络技术与英语视听说教学.现代传播,2006,(3).

[2]盂庆男.基于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课程・教材・教法,2006,(2).

[3]张亚伟.基于网络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整合的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外语电化教学,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