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兴起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46:10

传统文化的兴起篇1

关键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地域传统文化

地域传统文化是体现空间范围的一种文化类型,主要表现在语言、饮食、婚丧礼俗、民风民俗、节庆、信仰与民居等方面。是地域范围内的民众在一定的时期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文化。地域传统文化以其鲜明的地域性与强大的影响力,成为众多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在联系居民沟通、社区参与与提升社区居民的共同价值观等方面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地域间人口流动加剧,浙江绍兴作为千年古城,其地域传统文化建设的步伐已经明显跟不上时展的速度,目前正面临着地域传统文化认识弱化,居民参与度低,传统文化建设乏力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如何将地域传统文化融于社区文化建设之中,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一、地域传统文化与社区文化建设

(一)地域传统文化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费孝通先生指出:“社区建设是建设一个守望相助、尊老护幼、知礼立德的高尚精神文明的过程,也将是社区居民共同营造一个和睦成风、安居乐业、其乐融融的美好生活环境的过程。”因此,从本质上来讲,社区建设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建设。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核心内容。社区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主要通过社区居民不同的文化载体来呈现,而不同的社区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地域特征与传统特色。浙江省绍兴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应根据社区居民的自身特点,选择居民们自己喜闻乐见的文化类型,构建本社区的特色文化。因此,社区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应因地制宜地体现本土特征。而能体现本土文化特征的来源恰恰是地域传统文化。地域传统文化是一种根基文化与传承文化,是地域范围内的人们通过世世代代沉淀下来的文化精髓。绍兴作为千年文化古城,其独有的水文化、桥文化、酒文化、名人文化等等都体现出了绍兴人民的独特的气质与秉性。而这些沉淀下来的经典文化是社区文化建设之根。因此,社区文化建设离不开“地域传统文化”。在绍兴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融于地域传统文化,培植社区居民的共同价值观,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必然。

(二)地域传统文化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1.规范社区居民的行为方式,影响社区居民的价值观念。地域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空间特征的文化类型,不仅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同时具有约束性与继承性。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起到影响与调节的作用。绍兴地域文化中的典型文化特色如鉴湖文化、名人文化、纺织文化、黄酒文化及民俗文化等,这些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与行为规范,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着绍兴人的日常生活行为,统一着绍兴人的价值理念,规范着绍兴人的传统秉性。这种传统文化作为持久性的特征,对构建和谐、民主、向上的社区起到重要的引领指导作用。2.熏陶社区居民的思想,调节居民的精神生活。绍兴历史悠久,地域传统文化内容非常广泛。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同时还拥有“江南风情看绍兴、江南古城看绍兴、江南文化看绍兴”的美誉。这是绍兴文化的根脉所在,也是绍兴文化的魅力之源。在绍兴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应大力挖掘以鲁迅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越都为代表的古越文化,以黄酒为代表的物产文化,以越剧为代表的戏曲文化,以兰亭为代表的书法文化,以乌篷船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来打响绍兴城市社区文化的品牌建设。这些地域传统文化内容涉及到学识、品德、技能、文化、精神多个方面,这些良好的文化教育资源在社区文化中有意或无意的渗透,对社区居民起到很好的榜样、教育作用。3.激发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增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绍兴地区拥有十分丰富的文化资源,从大禹治水、兰亭序、造酒工艺、纺织工艺到书法节、黄酒节、大禹祭祀节等等,每一个节日与事件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绍兴民俗乌篷船、打花鼓、唱大戏、猜谜语等等都是绍兴地域各种传统文化传递、表演的重要载体与舞台,社区通过多种形式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热情,还能很好地提升社区居民的审美观与鉴赏力。久而久之,社区居民的凝聚力与归属感也会培养起来。

二、绍兴城市社区地域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绍兴城市社区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特别是社区文化建设方面,已经有了一定量的积累,但在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笔者通过查阅资料、走访、问卷调查,实地了解了绍兴城市社区地域传统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地域文化认识弱化。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与城镇化进程速度的加剧,现代思维观念与传统文化矛盾相互交织在一起,人们对地域传统文化中的观念、节日、民俗等诸多内容出现遗忘与淡漠的现象。在课题组的实际调查中关于绍兴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时,其中不了解的占27%,不太了解的占38%,一般了解的27.75%,了解的占7.25%;当问到您是通过哪些途径了解绍兴地域传统文化时,通过学习了解的占23.5%;听别人讲述了解的占38.2%;通过网络媒体了解的占30.75%;通过相关活动了解的占15.72%。从实地调查的总体情况来分析,绍兴城市社区居民对地域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识不尽人意。从调查的统计数据来看,老年人对传统文化了解的整体情况比中青年人要好,而在参与问卷调查与访谈过程中最不了解的是中小学生。这说明绍兴民众对地域传统文化的认知越来越模糊,越来越淡化。2.地域传统文化参与度低。对绍兴地域传统文化参与程度的考查,笔者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与活动开展实地走访两个方面来了解。在城市居民参与娱乐文化活动的问卷调查中,选择跳广场舞的占32.5%,选择看电视娱乐节目的占58.73%,选择其他活动的占8.77%。这说明绍兴城市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内容单一,质量有待提高。在问到你参加过的绍兴地域传统文化的活动时,选择参加过越剧、绍剧、莲花落的占2.82%,参加过大禹祭祀活动的占1.83%,选择参加过兰亭书法节的占3.2%,参加过黄酒节的占2.1%。这些最能凝聚居民的地方代表性文化活动本应该成为民众联络情感、增加凝聚力的桥梁与平台,但每年举行的这些活动实际发挥的作用并不大,居民偶尔参与,很多都是迫于任务与形式,实际主动参与的少之又少。3.地域传统文化建设缺乏长期有效性。地域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从实际调查与访谈来看,绍兴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从整体上缺乏长期性的规划,而实际开展的文化活动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从政府层面来看,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仍不够完善,特别是文化建设人才的严重缺乏,地域传统文化建设后继无人,文化断层情况严重;从社区层面来看,实际有效的文化建设活动开展不多,现有文化活动的开展无法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从居民方面来看,文化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在于地域传统文化建设缺乏长远性的规划,相应的文化建设配套建设跟不上,文化建设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立竿见影,自然地域传统文化建设的效果就不尽人意。

三、绍兴地域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地域传统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而长期的工程,需要多方力量的联合行动,如何使得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绍兴能够焕发新的生机,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进行有效结合,需要政府主导、社区策划、民众参与等多方式、多手段进行,这也必将成为社区文化建设重点关注的问题。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众地域文化的认知。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充分挖掘地域传统资源,首先,要意识到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须要加大社区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使得领导干部与社区居民意识到: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特别是建立在以社区居民为基础的地域传统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地域传统文化是培养社区居民共同归属感的源头与起点,地域传统文化是社区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社区居民相互交流与促进情感的纽带。其次,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绍兴地域传统文化,让民众意识到地域传统文化在城市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第三,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文艺宣传画册、地域传统文化专业人士宣讲等多种方式,并让这些形式活动的开展成为一种常态,深入到社区居民生活之中。这种形式循环反复,久而久之,社区民众的地域传统文化的意识就会逐渐地形成。2.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有自己的特色。文艺演出、娱乐健身、读书看报、休闲交流的场所的设计要符合社区居民的喜好与地方特色。其次,要建立完善的社区文化人才结构,特别是充分挖掘地域传统文化专长人才,建立兼职与专职相结合的社区人才队伍。有条件的与地方高校联系,建立校企合作,尽可能地挖掘文化人才。最后,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文化活动,文化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内容尽量丰富,同时要充分挖掘地域传统文化,将民众们熟悉的、喜闻乐见的文化采用多样的形式进行传递与表达。只有在思想上重视,设施上过硬,形式上多样,内容上丰富的社区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的热度与激情。通过多手段、多样式,让地域传统文化扎根于民众,不断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3.建立长效机制,将地域文化建设融于社区文化建设之中。社区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需要从政府制度支持、文化设施硬件完善、社区实际操作完善等多方面进行配合。首先,政府要建立完善的相关社区文化建设的制度,并能定期投入文化建设资金,保证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其次,以制度的形式规定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作为一种常态。在社区文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以社区居民共同熟悉的传统文化为起点,培育与发展社区居民的共同归属感。这是建立社区文化发展长效机制的重中之重。要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导向,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的多样性。社区居民年龄、性别、身份、职业不同,对文化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以社区居民共享为基础,拓宽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拓宽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必须建立在共享与喜好的基础之上。为此,社区可以充分挖掘社区的显性资源与隐形资源。显性资源主要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等,有些资源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能够很好地激发社区居民的归属感。社区的隐形资源是指社区居民职业、身份不同,他们自身所隐含的文化资源也不尽相同,将这些资源充分挖掘,与居民共同分享,以提高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作者:李茂松单位: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唐濛等.浙江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2]马仲良.社区文化与教育[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传统文化的兴起篇2

我们的中华文明在经历明以后的落后挨打,经历了近代以来特别是“”等对传统文化的严重损毁,我们的整个民族传统文化出现了严重的委顿,甚至断裂,使得我们的民族心态长期以来处于一种被抑制的状态。到新世纪的今天,我们的中华文明是否到了重新崛起的关键时期?我们的中华文明如何能重新崛起?我们的传统文化又如何复兴?

肖云儒:

目前的确是我们中华文明重新崛起的关键期,为什么?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从正向的思维讲,文化的崛起跟国力的雄厚、经济的振兴、民族的复兴是同步的,文化崛起正是民族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民族复兴里面并没有排除文化崛起,不仅是指军事、政治的复兴。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身就包含文化复兴。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有了非常雄厚的实力来支撑文化的时候,对文化的崛起是有利的。

第二个从历史来看,为什么我们这个民族先秦时代那种豪放、那种张扬的精神没有再现?为什么到了唐代以后我们产生不了老子、产生不了《道德经》,产生不了庄子、产生不了《逍遥游》?因为在六百年前的明以后,我们整个民族落后挨打,那样的民族精神、民族心态已经被打得非常的委顿,再加上“五四”中“打倒孔家店”的负面影响,虽然他有进步意义,但在某种程度上也中断了传统。再加上“”,不但在理论上“打倒孔家店”,而且在实践中很大程度上扫荡了我们的传统文化。

所以,我们整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自明以后的委顿,到“五四”以来反复的被断裂,使得我们民族内心的精神力量一直处于抑制状态,但这到了一个新的时期需要爆发,需要找到一个爆发渠道,这个渠道正好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为何叫复兴?表明原来我们兴盛过。有这么几个兴盛的坐标,从国力、政治、经济来看,汉唐宋明是兴盛期;还有一个精神文化上的兴盛期是先秦,因为中国一系列的原始文化、原始奠基都是在先秦,如先秦诸子。所以说,我们的民族复兴有两个遥远的标杆,一个标杆是汉唐帝国的那种兴盛,另一个标杆是先秦时期那种百花齐放的精神。所谓复兴,这就是标杆。也不是说现在我们国家要回到那个时候,而是说要有那种精神。

第三个从现代社会的挑战来看,我们本身面临的是在六百年前明以后跟近百年以来文化的委顿,又面临着现代社会的挑战,一个是现代观念的挑战,也就是我们传统文化中所没有包含的现代思维的挑战;一个是市场经济的挑战,一个是科学施政思维的挑战,也就是科学施政的思维对我们传统文化中简易思维、模糊思维(感受性思维)的挑战。

这三个原因,也就是民族振兴对我们的助力,加之明以后落后压抑的反弹,还有就是现代社会的紧迫,使得当前成为中华文明重新崛起的关键时期。但是有一点我们需要注意,马克思说过一个理论:物质生产跟精神生产是不平衡的。我们不能简单的说经济振兴了文化就一定能够振兴,所以不能画等号。正因为这种不平衡,更加强了我们当下振兴中华文明的迫切性和责任感,这是一种辩证的关系。首先我们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需要文化来开道,物质的发展又给文化振兴奠定了基础,有了民族复兴我们才能强大,有了文化复兴世界才会理解和欢迎我们的强大。

传统文化的兴起篇3

一、江苏兴化音乐文化部门当下格局描述

至2009年,与兴化音乐生活发生直接关联的政府音乐文化建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门:兴化市文化局、兴化市文化馆、文化站。兴化市文化局是直隶于兴化市政府的行政部门,主要负责文化事业的管理职能,从其主要职能来看,一是传达上级市委、市政府所下达的国家文艺方针、政策及法规,一是根据文艺方针和上级部门的指示,对本市文化事业进行规划与管理。兴化文化局,其早期形态是1950年左右设立的兴化县文教科,是直隶于兴化县政府的一个行政科室,负责群众文化与教育两个系统的管理。

这样的文化建制,在“”时中断,与广播系统的合并,直到1991年才独立为文化局,单独负责处理兴化群众文化生活的各项事务。兴化文化馆,是隶属于文化局之下的、公办性质的文化建制。其历史形成可追溯到1945年9月,中共兴化县委员会组建了兴化县人民教育馆,简称民教馆,是兴化文化馆的前身。1949年后,民众教育馆更名为人民文化馆“,”时解体,在1972年,由思想宣传站重新更名为兴化文化馆。

至2009年,兴化已经发展了35个文化站①。此时兴化区、乡、镇行政区划一共有34个,在2009年兴化市政府门户网站公布的行政区划地图中,并未单独标有兴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但文化局却下设了开发区文化站,因此可以说,当前兴化的文化建制基本能覆盖兴化城乡的每一块土地,文化站承担着兴化城乡文化传播的要务。以上是兴化文化建制建设概况,它们之间的关系联结,自1949年以来近五十年的分分合合,目前已形成较稳定的功能模式,主要可归纳为行政隶属关系和文艺传导关系。

首先说行政隶属,重心在于人事管理问题上,从查阅资料显示,20世纪50年代就基本形成了如下的结构模式:调查中发现,在文艺工作执行与传导方面,文化馆则成为文化局的文艺生活诸实践部门,因此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艺传播结构,不完全等同于文化机制的行政隶属,正如1978年,《文化馆、站工作试行条例》文件规定所说“:文化馆是国家设置的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事业机构,是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该文又规定:“文化馆对文化站、工人俱乐部、业余文艺宣传队在业务上有指导和辅导的任务。经常组织文化站干部学习、观摩、参观、交流经验,不断帮助他们提高政治与业务水平。”②清晰地明确了文化馆对文化站等单位具有自上而下的文艺辅导关系。

可见,在文艺传导功能上,形成了与行政隶属不完全一致的秩序,近几年,随着政府文化部门职能性质的逐步放开与改变,政府文化部门的文艺指导功能还出现了双向作用力的现象,归纳这时期政府音乐文化部门文艺传导的秩序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二、江苏兴化音乐生活当下格局描述

实地调查资料显示,2009年兴化音乐生活可分为:群众音乐生活、专业音乐生活、传统音乐生活。群众音乐生活,是在政府文化部门组织发动下的音乐生活,包括业余培训辅导、汇演、比赛以及社区、广场音乐活动等,还有一类是歌舞厅的音乐生活。这些音乐生活,都是在建国以后,随着新的社会格局的形成,在城镇居民之间形成的具有一定群体性的音乐活动。传统音乐生活,董维松在《关于中国传统音乐及其分类问题》一文中定义:“中国传统音乐是指在中华民族大地上历代产生并大多流传至今和在古代历史长河中由外族(包括现属于我国的少数民族和国外民族)传入并在我国生根发展的一切音乐品种。”③当下,传统音乐生活基本仍依附于民间的劳动与民俗仪式,到目前为止依旧占据着农村音乐生活的主体。专业音乐生活,是由国家提供经济、体制支持,以艺术创作、表演为职业的群体提供的音乐生活,现今兴化职业群体,仅有兴化淮剧团一家。这三类音乐生活,基本囊括了当代流行通俗音乐、专业音乐、传统音乐所有类别,随着时代经济、政府引导模式的多元化,音乐文化生活的模式也越加复杂,充满了各类音乐的分流与交合。现对2009年发生的音乐生活做个粗略统计与分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三、江苏兴化音乐生活两脉生存路径之历史与现状分析

在多次深入兴化丰富多彩的音乐生活之后,会发现几条明晰的分界线,甚至是泾渭分明。老六书艺人们至今还拿着更新的乐器行走于村落之间,经济成为他们游走的动力,民俗仪式成为他们的文艺空间;乡里邻间集体劳动,集体歌唱,相互传唱则被农民歌手们饶有兴趣地回忆着;另一方面,还会看到政府文化系统组织的各类音乐文化活动,上言下行、上行下效的文化传播格局,即使是像淮剧团这样的专业演出团体,每个剧本是否创作、排演,也以政治效益以及政府的经济支持作为考量的条件。因此,兴化音乐生存中的两脉路径:一是由上至下的从音乐文化政策、观念到音乐形式、音乐内容以及音乐活动的号召、组织、引导;一是音乐在民间以仪式、功能性为依托的自由草根的交流。这真实而显性的两脉,即使从2009年一年间的音乐生活,也能读出其中的经纬。

(一)纵脉音乐文化生存路径④

纵脉生存路径的一个重要阵地则见于群众音乐生活。如2009年9月,兴化举办了“农村文艺调演”大型活动,这是从1995年前就已经开始举办的系列性文艺活动。从活动的创始、活动宗旨、组织方式、内容的审核评定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上言下行、上行下效的音乐生活发生与文化传播路径。

首先,从活动的倡议者来看,均是由兴化市宣传部、兴化市文化局提议与总领。在中共市委宣传部的倡议指挥下,在文化局的传达指导下,这个活动到2009年为止,已经开展了十一届,是兴化坚持比较久的一项群众音乐文艺活动。

其次,再抽取几次文件中阐述的活动宗旨来看活动的上层政策决定性。1995年中共兴化市委宣传部、兴化市文化局下发“关于春节期间举行全市农村文艺调演的预备通知”,文曰:“各区、乡镇党委、各区公所、乡镇人民政府:为了繁荣文艺,推动春节期间农村文娱宣传活动,提高业余文艺演出水平,经研究初定于春节后,正月初八———初十期间举行市文艺会演。在市文艺会演后,将选拔部分优秀节目参加全市调演。”兴委宣(2000)9号“关于举办‘人寿保险杯’全市第六届农村文艺调演的通知”的活动宗旨,见通知开篇:“为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用文艺的形式加大人寿保险意识的宣传力度,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经研究决定,春节期间举办‘人寿保险杯’全市第六届农村文艺调演活动。”2009年“兴化市第十一届农村文艺调演方案”在“指导思想”中说:“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调研活动为载体,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讴歌建设全面小康进程中的生活实践和典型事迹,展示新时代农民的新生活、新面貌,同时,通过活动不断提高农村文艺创作水平,不断丰富我市农村文化生活,以此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料显示,农村文艺调演除了是群众娱乐的盛会、文娱交流的时机,还是传达市政治精神的重要渠道,说政治性是这类活动的一个重要核心任务,是不为过的。

第三,关于农村文艺调演的组织活动程序,也始终体现着上言下行的纵脉特性。1996年“关于举办全市第二届农村文艺会调演的正式通知”中安排:“具体时间为三月五日上午到文化馆报到,十时以区抽签,排定调研顺序,下午一时半准时演出,每队演出时间以一小时为宜。希各代表队组织好演员,服从演出顺序。三月六日进行汇报演出及颁奖。”2000年的“关于举办‘人寿保险杯’全市第六届农村文艺调演的通知”中的组织形式如下安排:各区、乡镇接此通知后,要迅速研究部署,镇分管党务的负责同志、宣传委员要亲自抓。

各文化站长不仅要抓活动的开展,还要抓业务指导,早收集素材,组织力量创作、排练,确保这次活动较好的效果。为确保这次农村文艺调演有序进行,主办单位设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调演活动的工作。从活动的安排可以发现,活动是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倡导,但文化馆始终是直接承办的单位,文化馆在每届活动中,是有承上启下的链接作用的,而各个文化站则对本区的文艺活动承担专业辅导的责任。文化馆以及直管上层机构文化局,则通过评价总结、评奖,对各个区的文艺节目以及文化站的业务排演,实施指导功能。

以2009年“兴化市第十一届农村文艺调演”活动为例,不但方案中注明“承办单位:兴化市文化馆”,而且在整个过程中,文化馆承担了整个活动的组织、策划以及很多文化站节目的辅导工作。兴化文化馆沈副馆长回忆说:活动中文化馆的文化干部不但在启动初期到各个文化站辅导节目,如周庄镇的民歌《周庄镇人勤春来早》,就是在文化馆文化干部直接的策划、编排下,最后完成的,并在最后决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在调演之前,还举行两次走台和一次彩排,在排演过程中,文化馆干部更是对调演节目提出广泛的整改意见,如节目的质量、舞台的效果等。所以,在政府音乐文化部门群众音乐文化的文化传导路线中,充分体现了上言下行、上行下效的文化传导特征,这也是政府音乐文化部门主要的纵脉生存路径特征,即文化局直接将市委宣传部的文艺政策、精神、观念传达给文化馆、文化站等下属单位,文化馆、文化站的文艺实践则以市委宣传部与文化局下达的文艺政策方向为指导。文化馆在接受了文化局传达的市委宣传部的意见以及所做出的一些决策后,严格遵照执行,并对兴化各文化站进行文艺辅导与帮助。

1955年兴化的专业剧团有4个登记剧团,至2009年只剩下唯一的专业剧团———兴化淮剧团,直接隶属于文化局,其淮剧的专业创作与表演,一直有体现政治需要的趋向性,都是在政府支持下的主流音乐文化,也是作纵脉生存路径构成的一个分支。另外,兴化歌舞厅音乐活动的开展,是直接受到政府文化部门管制的,歌舞厅所使用的音乐,多采用由政府手段参与管制的网络媒体音乐,是主流音乐灌注入群众的又一个路径,也具有明显的纵脉生存路径特征。所以,音乐的纵脉生存路径不仅存在于群众音乐生活中,存在于大多数主流音乐文化生活中。所谓主流音乐,可将之理解为大传统。刘梦溪在《礼仪与文化传统的重建》一文中说:“大传统指的是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⑤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的《农民社会与文化》⑥一书中,以大小传统两个概念来说明复杂的文明社会中的两个层次的文化传统。

 雷德菲尔德的这一新视角的提出,很快受到中西方学界的关注与使用,中国最早沿用这一理论的大约是台湾的李亦园与余英时,余先生在他的《内在超越之路》中对大小传统有过重新总结定义:“由上层人士创造的文化系统是谓大传统,起自下层从民间生活中形成的社会风俗是小传统。”⑦薛艺兵在《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处境》一文中,将大小传统概念引入中国音乐文化分析领域,并对大小传统作了更为细致的界定与阐释,文中说:“‘大传统’是指在国家—民族制度下形成的占据主导地位和支配地位的高层文化和精英文化。‘小传统’主要是指国家或民族范围内多阶层文化中处于非主导地位的低层文化(主要是民众文化)和区域性文化或地方传统。”⑧兴化的大传统、主流音乐文化,既包括在政府音乐文化部门直接指导下的音乐文化生活,也包括改革开放以来兴起的歌舞厅所运用的音乐,以及专业剧团的音乐文化,这些场所传播的音乐,都是在当代起着主导作用的音乐,是具有当地支配地位的音乐文化,所以反观这类主流音乐文化的生存路径,是都纵脉状性的,也不仅仅是持有制度化、文本化、受官方承认、受上层社会支撑的特点,还借助官方或者网络的途径,具有强势的传播特性。

(二)横脉音乐文化生存路径

兴化的横脉音乐文化生存路径,更多的是体现在传统音乐文化生活中。横向的音乐生存路径看到的是民间音乐的交互传播,具有小型、分散、自由的特征。兴化的民间传统音乐,流传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家族传习、邻里传习、师徒传习。从字义表象来看,除了邻里传承具有横向性,而家族、师徒间的传承,从长幼次序考虑,是带有微量纵的方向性,但是,家族、师徒的纵向传授,仅是局限于小范围,最终在运用等程序中还是流入横向交流。如兴化的劳动号子,茅山曹兰香说:“她是跟她妈妈学的,可是她唱的号子却与同村的曹粉红、施如珍唱的是一样的。”她们一致强调“:乡邻的纪家村唱的茅山号子,跟我们唱的是不一样的。”⑨这已经说明了号子在同村小范围的横向交流,当然不排除更大范围的横向交流,但相比之下,异村的交流机会远小于同村,同时变异性也会增大。

据《中共兴化党史大事记》记录:“在1951年底,在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颁布后,就开始迅速发展互助合作运动,5月底,全县常年互助组和临时互助组已分别达到1790个和7200个”⑩互助合作让群众有更广泛的机会交相传唱当时的劳动号子,“1958年的9月16日,兴化将34个乡的1159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16个,实现了化”。人们集体吃饭、集体劳动,我问老民歌手们:“你们那时候一起劳动还唱号子吗?”老奶奶立刻激动得高起声来“:怎么不唱?更唱,人多,又热闹,没得吃,不唱,也做不动呀!”輰辊讹施如珍还介绍,在郭村挑大运河的时候,跟一起劳动的郭村人学了《打硪号子》等多首民歌,显然,这些都表明,横向传习是五六十年代民间音乐交流的主流。又如走访于兴化各种民俗仪式的六书、鼓儿书,每到春节串乡走巷唱凤凰、道情的艺人,他们的音乐生存方式自然也是一种处于民间层面的带有横向性质的流传方式,即使师传是具有师生尊卑级序的,但所收徒弟,一般都为邻家或邻乡,本身也具有地理上的和阶层上的横向性,其生存途径模式可以下图数个圆圈的交叉传递作形象说明:图中圆圈代表以家庭长幼或师徒为单位的结构,随着小群体或个人的流动使用,使传统民间音乐在横向交流中生生不息,凸显横脉式的生存方式。

另一方面,从2009年调查的结果中看,目前活跃于兴化民间的传统音乐,均有严重的走向消亡的迹象。首先说农事号子,据村民回忆,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间,与农事号子息息相关的事件至少有两件。一是分田到户,一是农业的机械化。

1.分田到户

《中共兴化党史大事记》记载:“1980年11月16日至17日县委召开部分生产队和生产大队干部座谈会,就如何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指示进行座谈……此前,县委已根据中共中央75号文件精神,选择下圩公社四合大队和严家公社侯家大队进行农业生产责任制试点,到1984年年初,全县农村都建立起了统分结合和户为基础的双层经营责任制。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因此被充分调动起来、农民的收入也因此大幅度增加,甚至翻了一番或两番。”輱讹辊即在1980年兴化已经开始逐步实施分田到户的政策,农田耕作从1958年以来的的集体耕作,转变为以户为单位的家庭耕作。这一政策的实行,对于百姓劳动积极性大有提高,生活也因此而逐渐富裕起来。但由于群众大型集体劳动场面消失,打破了二十年来大家众声齐打号子齐劳动的格局。这是建国以来,号子从发展至火热、壮观的大型场景又转化为小型场面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生产方式的改变而引起的号子音乐生活的变迁。

2.农业的机械化进程

兴化农业的机械化进展并不是很迅速,据农民们回忆,家家用上收割机才是五六年之前的事情,播种机更晚一些,完全进入兴化农业只有三五年光景。所以,兴化劳动号子,在20世纪末的兴化农村还是一直被传唱的,但分田到户之后,从原来生产队为单位的大型集体劳动中的交流传唱转变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型劳动场合的传唱。当然,近二三十年,也频繁出现超越家庭规模的民歌传唱模式。随着农村年轻人多到城市打工,农村基本都是老弱妇孺守候庄稼,很多家庭劳力在无法解决自家田地种植的情况下,自动组织起了互助模式,即今天一起到甲家农忙,明天一起到乙家农忙,在劳力互助的情况下分户解决农活。也有一些家庭,以钱聘请劳力,这些形式都产生了比家庭单位稍大的劳动场景,形成了号子生存的新途径。于是,当问及老人“:那在用收割机之前,你们打号子吗?”她们笑答:“当然打,不打干活哪有劲?”但当问及“:现在打吗?”答“:不打了,收稻有收割机,撒稻有播种机,不用劳动了,也不打号子了。”原来,兴化号子的消亡,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似乎就在我们眼前,机械化对于号子的民间传播打击是致命的。对于音乐工作者们来说,这是刚刚逝去的音乐生活,在紧迫的时间中尽量用多种方式把它记录下来,这不仅是对于音乐的意义,也是对于农业革命历史记述的意义。

再谈传统六书。在笔者的拙文《江苏兴化六书之厘定》一文中,对兴化60年代以前的早期传统六书作了界定:“早期兴化之六书,又名六苏、乐书或落苏,最迟兴于晚清。六书艺人,被称呼为六书先生或书场先生、响当先生,多为亦农亦艺的半职业艺人,各个吹拉弹唱样样精通、生旦净丑多样在行,戏曲量与演唱得好坏是衡量六书艺人水平的一个最重要标志。演唱形式:戏曲清唱,坐唱、不化妆、不表演。折子戏与本戏都有演唱。据传,早期有唱徽戏,清末民初,以演唱京剧为主,兼唱一些扬剧、黄梅戏等地方小戏种。在民初,有名的六书艺人能熟唱一二百部戏曲。乐器:唢呐、叽呐、笛子、三弦、箫、京胡、二胡、笙、大锣、小锣、小钹、月锣(又名小镗锣或旺锣)、水镲、堂鼓、板、广东板、单皮鼓等。六书班子为戏曲清唱仪式化班子,一般由四—八人组成,六人最为常见,没有固定班底,多因活动而由醮首(班主)临时召集组成。

传统六书有传男不传女的习俗,多参与婚事、生日等喜庆仪式或庙会、行业会等民俗神会仪式活动。”辏讹辊但到近日,原来的六书艺人的音乐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原来只做红事,当下更多地投入白事,从事的音乐内容、所操乐器、艺人的名称性质也都发生了明显的演变。其变迁的情形究竟如何,可以用老六书艺人的一段段回忆进行记述。居罗兆回忆:“五六十年代,一年约做200场六书婚礼等喜庆仪式。”可见当时六书婚礼的流行。再问及2009年一年间六书等红事的情况,他们均表示,基本上没有了。闵正国说“:90年代还是有的,当时一年也能接到10场左右,现在没有了,很少了。”輴辊讹从号子、六书等诸多传统音乐在当前发展来看,民间音乐都正面临逐渐散失、变异的局面,更多原因是不是因为受到主流音乐文化的冲击,这是肯定的。

就如六书艺人现在参与的白事,与早先六书艺人参与的六书,不管是乐器、还是歌曲,都大相径庭,白事中的音乐充满了当代主流音乐文化的影子,乐器用上了西洋乐器号,所用音乐不仅仅是上代流传下来的旧曲牌、民间小调,更多的则是革命歌曲以及现代流行歌曲、影视歌曲。

四、结语

传统文化的兴起篇4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中原传统文化;新兴文化;开发;利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提升经济区的综合竞争能力是发展的必然途径。中原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是中原经济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要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升中原经济区域的综合竞争力,需要进一步对中原传统文化进行开发与利用,更需要明确到中原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融合。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意义

中原经济区在战略上定位是:中原经济区是国家非常重要的农业基地与粮食生产基地,也是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主要示范区域,明确来说就是全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区域,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平衡支点,是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更是中原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

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有助于探索不以牺牲农业与粮食、生态与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之路,为国家提供最安全的粮食保障,为我国粮食生产做好示范榜样,积累更多的优秀经验;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更好的落实,推动区域经济建设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中原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区域,明确河南省在我国经济发展大局中的优势,为全国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有利于国家区域经济布局更加完善,对中原地区的产业布局进行优化与整合,能将国民经济发展的空间拓宽,逐渐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的良好形势,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有助于中原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增加中原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民族凝聚力,对我国中原文化繁荣复兴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

二、中原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相互作用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对中原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不能仅仅依靠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毕竟时展速度快,不顺应时代的发展,会被很多领域所遗忘。而新兴文化的存在与发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原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完全可以借助新兴文化的优势,例如:各种各样的数字技术、软硬件载体等等,能有效宣传中原传统文化,一旦形成了一定的局势,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发与利用。

中原传统文化是居住在中原地区内的中原人以及祖先所创造的并一直继承延续发展的,具有非常明显的中原特色,其历史比较悠久,内容博大精深,属于优良的传统文化。中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而这也是区别于其他文化无法复制的精髓所在,在整个中华文化内容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新文化业态是指,对新兴技术进行充分利用,如电子技术、各种软硬件载体等等,对文字、图像、影像、语音等等内容进行充分的整合,以数字化为主要操作模式,进行编辑、生产、传递等等,为广大群众提供多类型、多层次的文化产品。其新兴文化呈不断发展的趋势,更新速度加快,覆盖领域较广。对中原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关键还不是经费与人力方面的投入,关键是文化的传播与使用,因此对中原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同时也是发展河南的新兴文化产业。首先,从传播入手,从发展中原传统文化入手,利用新兴文化各种技术上的优势,将博大精深的中原传统文化宣传出去,让中原传统文化更加直观的展示给人们,力求营造出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中原传统文化传承的氛围中去,将中原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民族精神发扬光大;其次,中原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融合,要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要重视文化凝聚力在中原经济发展中的现实作用,培育具有河南特色文化的产业,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输出;再次,中原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结合要重视塑造新一代民族精神,不仅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为产业发展提供最大的保障,又必须重视文化融合过程中某些外来文化对中原传统文化的不良影响,更需要注意的是中原传统文化与时尚之间的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最大限度避免传统文化可能被商业化的情况出现。

三、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策略

1、以传统文化寻求创意灵感

中原地区曾经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中民间艺术在这样的趋势下发展比较好,具有区域特色,例如:朱仙镇年画、南阳玉雕、禹州钓瓷、洛阳三彩、浚县泥咕咕、开封汴绣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的艺术,充分体现了祖先对自然的理解能力与创造能力,这些民间艺术的色彩、造型以及象征意义完全能成为新兴文化发展的主要财富。河南省内一些比较著名的旅游地区,积极开发旅游纪念品设计,并将中原传统文化与纪念品设计相互结合,主要是以当地著名的特色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并充分考虑到现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尤其是旅游群众对中原传统文化的追溯与向往。

新兴文化产业中如何将传统文化进行成功的转换,关键在于各方面创意的应用与开发,坚持以传统文化为源头,创意为内核动力,以文化的相互融合为切入点,并且要准确找到市场卖点,进一步实现传统文化产品化,新兴产品文化化。对现代原材料进行广泛的分析与使用,并与数码建模结合起来,例如:印花、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等等,有助于将中原传统文化直观形象的体现出来,借助现代技术提升产品在造型上的美观度,提升产品的色彩品质,将中原传统文化元素融于现代产品中,使其产品更加有生命力,更加精致,不仅有时代的特色,也同时有传统文化的魅力,为树立中原新兴文化产品品牌形象出一份力,使其中原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开发与利用。当前河南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非常需要中原传统文化作为依托,充分利用网络与新媒体等等现代技术,让传统艺术形式通过现代化音乐、网络文化产品以及数字化影像等等宣传出去,一定程度上能满足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能对文化融合与生产方式、表现方式进行创新,有助于形成中原文化传播新的格局。

2、突出中原文化的特征

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意义明确指出:如何要让华夏文明在传承中得到充分的发展与创新,进一步培育具有中国特色、中原风貌、时代特征,甚至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不断提升我国民族凝聚力与中原文化的软实力,成为当前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要战略内容。中原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特色,而其中的多样性无疑是文化产业不断发展的核心动力。中原传统文化在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其主要手段在于如何宣传,如何在宣传与利用的过程中成为文化品牌。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中原传统文化品牌的建设需要将河南经济发展的相关元素与新兴文化资源充分结合起来,这是一次对中原传统文化深入系统地剖析与整合,让科技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对中原传统文化内容与形势进行创新,有助于寻求中原传统文化开发与利用更多的增长点。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关于市场化运作方面,文化产品虽然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但是只有尽量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才能获得对应的经济效益,或者更多。我国是一个大家庭,有56个民族,而不同的民族对于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在亲情、爱情、友情以及真善美方面的看法其实是一致的。如何培育高新会计支持下的中原传统文化新的形态,就必须要从中原文化的特色与本质体现出来,要努力寻求一个契合点。而这个契合点首先就必须有艺术、道德基本衡量的标准。文化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技术原理、设计哲学等等方面的基础研究,营造良好的文化消费环境,不能因为追求所谓的利益而违背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要充分体现文化之本、艺术之本。数字时代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而文化产业中必须注重克服机械复制艺术与大众文化,要明白原创艺术的现实意义,要善于通过原创的、艺术的、文化的东西来将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记忆唤醒,营造尊重、理解、对话、创新的良好氛围,并在这个环境中创造出新的人类情感认知方式,有效拓展人类认知的视角,进一步营造更加浓厚的中原传统文化的氛围。

将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相互结合,无疑是对传统文化较好的开发与利用。当前中原传统文化资源分布比较分散,完全可以借助现代技术在博物馆中将中原所有传统文化资源进行集中展示,使其主题化、集约化;充分利用借势、移植、嫁接等等方式,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配置与整合,尽可能让中原传统文化资源借助新兴文化的优势实现不受地域限制的目标,并健康、稳定、持续的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王建.新兴文化业态的概念、分类及特征[J].中国城市经济,2011,(10):92-97.

[2]喻新安.略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全局意义[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1):44-50.

[3]专家学者建言献策中原经济区人力资源发展大计积极探索中原经济区人力资源发展新途径[n].河南日报,2012-07-18(006).

传统文化的兴起篇5

一、有意识渗透传统文化点滴,创建丰富文化学习氛围

传统文化是一个融合性较高、内容较丰富、概念性较复杂的定义,教师应意识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并不能进行专业理论式教学,小学生具有自主意识不强、个性认知不健全的特点,针对小学生的教学应是趣味化、丰富化的教学,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中渗透传统文化应该全面化趣味化渗透,逐步激发学生研究了解学习传统文化兴趣,促进学生不断丰富基础文化知识信息、明确文化内涵意义。教师应根据语文教学实际与学生学习能力、兴趣因素等有意识渗透传统文化点滴,为学生创建丰富文化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班级设立文化丰富、传统文学、故事传说等传统文化兴趣小组,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积极参与,教师及时加入学生兴趣小组,与学生合力定制小组学习计划、主题等,丰富学生传统文化信息储备;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开辟阅读区域,在阅读区域放置关于传统文化丰富有趣书籍,鼓励学生积极借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备笔记本,引导学生及时摘录关于传统文化趣味信息、书写随笔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意愿将学生笔记进行展示,请学生自主投票选出优秀笔记,对学生给予奖励。如此,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为学生创建积极优良传统文化环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了解学习传统文化,为文化渗透教学积极开展创造条件。

二、积极开发利用语文教学资源,促进课堂教学文化渗透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课堂为基础,尤其是小学语文中,课堂是教师进行集中化专业化教学、学生进行高效学习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往往集中于基础知识引导教学,致使课堂教学过于枯燥单一,不利于发挥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渗透教学职能。对此,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大胆改革教学过程,积极开发利用语文教学资源,促进课堂教学文化渗透,提高学生传统文化认知。例如,在教学“论语”一课时,教师可以合理引入传统文化教学,向学生介绍儒家主要思想文化及代表人物,尤其是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对儒家思想的创建与发展,教师可以适当介绍其他思想学派如法家、道家、墨家等思想文化及代表人物,并向学生介绍春秋时期百家争鸣思想繁荣现象,丰富学生传统文化储备。通?^积极改革教学课堂,转变传统教学过程,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渗透传统文化教学,提高学生文化意识,激发学生文化兴趣,促进学生肩负起继承弘扬传统文化重任。

三、增设文化活动,丰富学生学习体验

教学活动是教学过程的有效辅助,能够促进高质量教学的实现。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渗透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合理增设文化教学活动,实现教学活动与传统文化渗透教学相融合的同时,激发学生文化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丰富学生学习体验,锻炼学生综合文化认知。例如,在端午、中秋等传统文化节日之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日,鼓励学生积极谈谈传统文化风俗,教师可以请学生积极搜集传统节日小故事,请学生上台讲述,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我国各地传统节日不同风俗,扩展学生眼界认识;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为主要主题的辩论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发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举行传统文化话剧表演大赛等,请学生自行组合、商议话剧主题、完成表演等。这些都是积极推进传统文化渗透教学的有效教学活动,教师应积极开发教学智慧,增加文化活动吸引力、趣味性,使学生在获得快乐的同时,吸收优秀文化精神、获得提升。

传统文化的兴起篇6

【关键词】百家讲坛;内容选择策略;传统文化;受众兴趣

2004年前,央视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收视率徘徊在将被“末位淘汰”的边缘,如今它却一跃而成为最受大众关注的电视节目之一,影响力深入人心。其中,诸多因素影响着栏目的转变过程,可以探知的是,其生存策略的调整起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拉斯韦尔的5w模式将传播活动分为: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效果。其中,传播内容是传播活动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同一信息由不同的传播者或用不同的媒介传播,有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不同的信息由同一传播者或用同一媒介传播,其产生的效果通常都会不一样。因此,传播活动能否成功,在媒介一定的情况下,传播内容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到一个栏目来分析,则可以说,栏目成功与否与栏目内容有着莫大的关联。所以,在《百家讲坛》生存策略调整的过程中,内容选择策略的调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概括起来,其内容选择策略的调整就是过去“大杂家”式的选题内容逐步集中,并向着以传统文化题材为主的选题转变。

一、栏目选题内容集中化的优势分析

2004年以前,《百家讲坛》选题几乎囊括了当前学术领域的所有话题。但是据“第三版《百家讲坛》两个时段的节目类别比例分析”[1],2004年9月后,历史探秘类和中国古典文学经典类共占到了节目内容的72.3%,节目选题在更多地向这两类内容集中。内容的集中化是《百家讲坛》内容选择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内容集中化使本栏目与其他栏目之间产生明显差异

现代社会中,受众对媒介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根据Stp营销,媒介组织应从市场细分入手,确定目标市场,再进行产品定位。这样才能选定销售潜力最大、获利最丰并且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采取相应的策略,打入并占领这些市场,赢得受众。而如今的媒介市场上,受众市场容量的相对饱和与电视频道资源过剩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受众关注度的稀释,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现在的媒介在产品定位时多采取产品差异化策略,即“媒介组织为了使产品有别于竞争对手的产品而突出产品的某些特征,以巩固其市场地位和避免价格竞争的一种策略。”[2]央视设有生活频道、少儿频道等不同风格的频道,就是运用此策略来尽量赢得目标市场内的受众的最大关注度。差异化策略可用于频道定位,也可用于栏目定位,尤其要注意与同一频道内其他栏目的差异性。若一个频道内的多个栏目的内容有重合,受众多半只会选择其中之一,这既影响栏目的收视率,也影响频道的整体形象。《百家讲坛》如果按照以前包罗万象的选题范围运作,就很容易与科教频道的其他栏目重合。比如自然科学类节目容易和《走进科学》的内容冲撞,两个栏目在争夺市场时难免会各自损失一部分受众。由此说明,《百家讲坛》选题内容的集中化,充分考虑了和其他栏目,特别是和“兄弟栏目”产生差异性这一产品定位要求。

(二)内容集中化更能培养固定受众群

栏目内容集中化后,也有人质疑:“观众批评《百家讲坛》变味,‘所谓百家已经变成了几家,涉及面也从百家百科变成了只讲历史及人物。’”[3]其实内容的集中化并没有使《百家讲坛》丧失观众,反而是它获得成功的原因。媒介市场千差万别,广大受众决不是“铁板一块”,任何媒介组织都不可能面向受众总体。正所谓众口难调,如果为了满足所有受众的兴趣而扩大节目的选题范围,反而难以培养固定的受众群和观众的忠诚度。根据Stp营销,现代媒体大多会根据自己确定的目标市场的特点采取专门的营销策略。也就是说,栏目不可能平均安排不同类别的节目大费周章地网罗所有的受众,而只会集中火力专攻一批人群。内容的集中化便是《百家讲坛》集中火力培养固定受众的表现。果然,《百家讲坛》“集中火力”后,收视率飙升。面对观众的批评,我们姑且可以将其理解为《百家讲坛》固定受众群外的少数人的意见。对于节目内容单一的问题,现任制片人万卫表示,“只要收视率不降低,就说明观众喜欢,栏目暂时不会作调整。”[3]

二、素材集中为传统文化题材的策略优势

上文分析,内容集中化策略在《百家讲坛》内容选择的运作上十分成功,那么内容集中到何处则需要进一步考虑。要使媒介在产品投放时获得最大化的受众群,目标市场内的受众数量也要尽量达到最大化,所以首先必须圈定受众数量更多的目标市场。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找准最大多数受众的共同兴趣点。现在《百家讲坛》的选题内容已集中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上,其如今的栏目介绍也提出要使栏目“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那么传统文化作为选题内容的优势又何在呢?

(一)传统文化作为选题内容可以满足受众需求

受众具有主动性,他会对信息进行选择性接触,这一观点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吸引受众选择的关键在于调动受众的兴趣,如果受众对节目内容不感兴趣,就很可能不会去注意它,即使注意了也不会持久。因此,是否符合受众兴趣是衡量栏目内容选择策略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

1.“熟悉的陌生感”符合受众的直接兴趣。受众心理研究中通常将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其中,“直接兴趣是对事物本身的兴趣,比如对事物所进行的过程,对事物所进行的方式感到兴趣,对于仅仅获得事物的结果并不会感到满足。”[4]从新闻价值要素分析,接近性是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受众由于求近心理的驱使,会更多的关注离他身边越近、关系越密切的信息,对那些与自己的认知结构格格不入的内容,很难调动受众的直接兴趣。改革前的《百家讲坛》中有大量关于自然科学等专业性强的内容。从中国目前的状况看,了解自然科学等专业知识的人毕竟是少数,这些内容难以调动一般受众的直接兴趣。相比之下传统文化的优势则显现出来。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内容受众是熟悉的。中国大部分受众从小就或多或少接触过传统文化的知识,书籍、广播电视评书、影视剧等传媒也通过平时对受众潜移默化的影响,为《百家讲坛》开坛讲授传统文化做了充分的受众准备。受众在收看节目时,如同经过预习的“学生”一样,传受双方的共同经验区较大,一般不存在理解障碍。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内容对受众来说又是陌生的。虽说受众经过了其他传媒的“预习”,但很少有传媒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权威、讲座式的讲解,大多数受众在“预习”后对传统文化也只是知其皮毛。陌生感导致好奇心,加上对新知识的渴望,更能增进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另外,栏目组选择的传统文化题材多与热门历史影视作品有关,更将“熟悉”与“陌生”这两者进一步融合起来:大众媒介热播某部历史剧,产生“议程设置功能”,使受众产生“熟悉感”;受众对影视剧中的真实历史细节是陌生的,在“待证心理”[5]的驱使下,他会产生求证剧中的描述与历史是否符合的欲望。此时,专家讲述这段历史,填补给受众造成“陌生感”这部分知识空白,恰好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正如受众心理学上所说,“对于大众传播来说,吸引受众直接兴趣的……是那些受众原先已有所了解,而又能增加他们的新的认识、新的知识、新的信息的内容。”[4]以传统文化为选题内容,给受众这种“熟悉的陌生感”,符合受众的直接兴趣。

2.题材的文化内涵符合受众的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对事物可能具有的结果的兴趣,而事物本身,如事物的发展进程、事物的进行方式并不能使人感到兴趣。”[4]要获得受众的间接兴趣,充实的、有意义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随着现代人生活压力增大,人们逐渐倾向于从电视媒介中寻找放松。为了迎合大众放松的需要,一些娱乐节目逐渐远离正统文化的崇高感、责任感、使命感等人文情感内涵,越来越呈现出肤浅化、低俗化。肤浅、娱乐能给人感官上的刺激和满足,但这种满足源于感官直接的生理,生理一旦消失,娱乐行为带来的满足也就随之终止。加之此类节目内涵肤浅,能很快被受众熟悉而产生审美疲劳,它们大多靠形式的新颖取胜,同质化现象愈演愈烈,再火的节目也往往会被群起效仿的节目所淹没或被更为新颖的节目所取代。纯粹的娱乐带来的感官满足是短暂的,缺乏内涵的娱乐节目的生命周期也是短暂的。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艺术家创作的文本只是艺术作品的一极,构成艺术作品的另一极的是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的具体化,因为只有通过接受者的感觉和知觉经验将艺术文本的空白填充起来,才能实现意义的表达。”[6]有文化内涵的节目能做到这一点。它具有更为厚重的源动力,可以带动受众思维的参与,加深情感的体验,使人们的精神和心灵得到愉悦。即使它可能会暂时被浮躁的娱乐快餐所遮蔽,但只要一点触动就能引起共鸣。因此,传统文化的选题内容不仅以其“熟悉的陌生感”赢得了受众的直接兴趣,还以其充实的内容赢得了受众的间接兴趣,从找准最大多数受众的兴趣点的角度上说,《百家讲坛》的内容选择也获得了成功。并且,栏目组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他们在网站上公布近期备选的节目选题,发动观众投票,以决定最后的选题内容。这是用发展的眼光来寻找受众的兴趣所在,加强了与受众的互动,充分尊重了受众。

(二)传统文化作为选题内容承担起了媒介的社会责任

受众的兴趣点找到了,受众的需求满足了,但只做到这一点,栏目又会被疑心走上了一味迎合受众的媚俗化道路。有人提出:“如果过多的纠缠于一些历史的细节,变成了到历史的故纸堆里去找一些所谓的‘真相’,而丧失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节目的服务就会极大的丧失。”[7]《百家讲坛》果真只是为了迎合受众而选择了传统文化?关注历史就会导致节目的服务功能丧失?从传播效果看,《百家讲坛》不仅没有丧失服务,更承担起了媒介的社会责任。

1.传承传统文化是媒介的社会道德责任。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一般都会形成根植于共同地域、语言、心理的共同的民族文化。“社会遗产传承功能”是拉斯韦尔概括的大众传播社会功能之一,因此传播传统文化也是大众媒介所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民族精神是将整个民族凝聚在一起的核心力量,对民族的发展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然而,民族精神又通过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表现出来。《百家讲坛》传播传统文化,增进受众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了解,能增强其民族自豪感,进而增强民族凝聚力。再从社会历史观教育的角度分析,媒体应注意传统文化层面的选题宣传。人们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每个人都有了解自己所属群体的历史的义务。“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每个民族都要根据其历史文化条件来决定其发展策略,也要借鉴历史,少走“弯路”。《百家讲坛》的《于丹<论语>心得》就是结合现代实际将《论语》中一些朴实的道理传播给大众。可见,关注历史并不代表丧失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普及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其现实意义。在我国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发展不平衡的今天,一些媒体为了争夺受众市场而变得媚俗化,传媒的社会责任和文化传承的使命在逐渐让位于大众娱乐。《百家讲坛》在此时出现,力图建造起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以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响应了当今发扬传统文化的社会需求,承担了传承社会遗产的社会责任。并且,专家们对传统文化的讲解包含着深层次的内涵,这在满足受众求知欲、吸引受众眼球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受众的兴趣品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栏目能够提高受众的文化素质,推动社会的进步,因而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2.“拨乱反正”是现实社会赋予媒介的重要责任。麦克唐纳在1957年就指出了大众文化崛起所带来的威胁。“它打破了阶级、传统、趣味的旧障碍,消除了一切文化的差别。它把一切都搀和拼凑在一起……”[8]影视作品作为大众文化的代表也会以各种“暴力”方式掠夺其他文化资源,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资源无疑是影视剧的一个巨大的题材宝库。应该明确的是:由于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霸权的叛逆心理及人们在生活压力重负下追求娱乐的心理驱使,当前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常以“戏说”的方式出现。“戏说剧”通常以创作者对受众心理的揣测结果或以自己的兴趣品位为依据,将正史或野史中的相关情节近乎随意地夸大、扭曲,以幽默消遣的方式解构历史。即使有一些所谓的依据正史创作的“正说”历史剧,也因为其艺术表达手法的使用以及场面装潢、服装设计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不可能完全真实地还原历史。受众若经常接触这些“戏说”影视剧,也会感到厌倦、厌恶,在待证心理和求真欲望的作用下,他们更希望知晓历史的真相。基于这种情况,《百家讲坛》侧重选择与热门历史影视作品有关的素材,既能引起受众的兴趣,又能通过权威的专家学者的讲解对影视剧“戏说”历史的现象进行“拨乱反正”,使栏目承担起了现实社会赋予媒介的重要责任:正确地传承社会文化遗产。譬如在《铁齿铜牙纪晓岚》热播时,纪连海就通过《正说清朝二十四臣》指出纪晓岚与和绅官位相差(下转第12页)(上接第29页)极大,不可能与和绅周旋。

同时也有人认为《百家讲坛》为了让大众理解讲述内容,采用戏剧化的讲述模式缺乏学术严谨性,主讲人的观点也并非绝对正确,是媒介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表现。试想如果受众对传播内容不能理解,传播效果自然为零,普及传统文化从何谈起?对不同的层次,严谨性的要求程度是不一样的,做学术需要较高的严谨性,普及大众文化则不必如此,如果因为要求严谨而放弃普及传统文化,岂不是“因噎废食”吗?学者的观点受到争议不可避免,利用栏目提供的平台使各种观点广泛传播,受众恰恰能在观点的交锋中学到更多东西。当然,《百家讲坛》也可以做出进一步的改进:多使用“于丹《庄子》心得”“王立群读《史记》”等说法,向受众表明是一家之言,不代表绝对真理;尝试针对同一问题邀请持有不同观点的学者演讲,让受众选择性接受,使栏目内容更显严谨。

三、结语

一个电视栏目能否成功,需要考虑栏目的形式、内容、公关策略等多方面的因素,内容选择只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在电视媒介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许多媒体要么因为内容太过高端、深沉而失去了受众,要么为了迎合受众的一些低俗品味而放弃了传媒的社会责任,走向了媚俗化道路。很多时候,这样的栏目只是昙花一现,缺乏维持其长期生存的生命力。其实,栏目内容做到兼顾受众和媒介责任并不是矛盾的。只要学会运用营销策略选择好栏目选题方向,找准目标市场,兼顾受众和媒介责任反而会成为栏目成功的重要策略。《百家讲坛》的成功绝非偶然,其将选题素材集中到传统文化的内容选择策略,值得所有电视媒体的深思和借鉴。

参考文献

[1]任中峰,彭薇.《百家讲坛》的“雅俗”变革[J].传媒,2006,(3).

[2]吴文虎主编.《新闻事业经营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隆准.《百家讲坛》变成“一家讲坛”[n].重庆晚报,2007-02

-06(22).

[4]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新华出版社,2004.

[5]姚珂.待证心理,即“当人们对一件事物的发展以及结果发生好奇时所产生的等待、盼望以至渴望亲自求证结果的一种期待性心理。”收众收视心理研究与电视收视率[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3).

[8]杨海燕.雾里看花水中望月——透视电视节目娱乐化、世俗化趋向[a].王晓玉.传播学研究集刊(3)[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传统文化的兴起篇7

关键词:现代汉服复兴

传统与现代是一个大题目。但我今天却很想从一个被很多人忽视的角度来谈谈传统与现究竟该如何融合,以及传统文化究竟该何去何从的问题。毋庸置疑,传统文化是势必要得到继承与发展的。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化,那还有国家的概念吗?然而不容乐观的是,在现代的中国,传统文化已经与我们渐行渐远。身处现代的我们该如何挽救传统的衰落?传统文化应该做出怎样的改变来适应时代的发展?本文试从汉服入手,来探讨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汉服是什么?为什么要“托恕焙悍?它之前存在过吗?汉服就是汉朝的服饰吗?诸君也许会产生许多类似这样的疑问。而我作为一个认识汉服近一年时间的“同袍”,不知道是否有资格回答这些问题。然而我的确是想为汉服运动贡献一些力量的,所以请允许我这个不太资深的内行也试着来“浅谈汉服”,透过汉服来看如今传统文化发展的方向。若有错漏之处,恳请诸君指正。

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与普及的过程中与其他传统文化相比,很具劣势并且令人感到尴尬的一点就是很多人都对它一无所知。一说起汉服,有些人觉得是“汉朝的服饰”,或者认为它是“古装”“戏服”等等。然而上述的认知都有偏差,汉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不仅仅涵括朝代意义上的“汉”。汉服的形制多种多样,最被人们所熟知的是周制,也是一般人印象中的“汉服”。除此之外还有唐制,宋制,明制等。

汉服不是戏服。电视中的古装影视剧里演员所穿着的都是现代人加工改良或主观臆造的“古代服饰”,并不是传统的汉服。同时,汉服也不是古装。这是让很多人困惑的一点――为什么说汉服不是古装呢?因为古装的定义从字面上理解可以理解为“古代的服装”或者是“古代出土的服装”,所以这样说来古装其实是与现代断层的。然而汉服作为我们传统服饰,它应该被继承发展,而不是作为我们记忆中的古代服饰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因此在汉服运动中,我们不称呼汉服为古装。

于是问题又回到原点――既然汉服既不是古装也不是戏服,那么汉服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回答说,汉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于是各位可能又有疑问,少数民族不是才有民族服装吗?我们有传统服饰吗?我怎么没听说过?我们的传统服饰不是旗袍马褂吗?怎么又突然蹦出了这个汉服?

首先要肯定的是,我们是的的确确有传统服饰的。汉服之所以不被现代人所熟知,还要追溯到四百年前满清入关的时候。当时清军入关之后占领中原,便颁布法令要求汉族人剃发易服。当时很多汉人纷纷奋起抵抗,却最终以失败告终。“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在清朝统治者残酷的镇压下,便有了扬州十日的惨案,汉服也从此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从此,汉服便沉寂多年。旗袍马褂代替了中国人的衣装,我们便不知原来中华民族也曾有过如此灿烂的服饰文明。

但所幸汉服并没有真的消失。2003年11月22日,民间人士王乐天穿着自制汉服走上街头。这是多年来汉服第一次出现在广大民众的视野中,也是汉服运动开端的标志。从此之后,沸沸扬扬的汉服运动开始了。这些汉服复兴者自称“同袍”,取自诗经《秦风・无衣》中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之意。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汉服运动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了解汉服。

在了解汉服及汉服运动的始末之后,我们终于可以问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到底为什么要复兴汉服?

首先,汉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穿着汉服有利于增强民族荣誉感。记得曾经有一张五十六个民族穿着自己民族服饰合影的照片,一袭白衬衫牛仔裤的汉族代表在各个民族代表中显得格外扎眼和尴尬。为什么其他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我们汉族却没有?我相信有不少汉人都有过这样的疑问。汉服运动正是给这样的疑问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回答。

但这不意味着汉服仅仅只有这样一个狭隘的概念。汉服除了作为汉族人民的传统服饰,更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辉煌的一部分。在汉服运动中,我尤其喜欢这样一句话:“始于衣冠,达于博远。”在如今这个传统文化百废俱兴的年代,汉服运动的发展无疑给传统文化的复兴打开了一个很好的缺口。今天,文化传承已经是迫在眉睫的紧要关头。在中国如今的社会中,传统文化对于许多国人来说不过是一个空泛而遥远的字眼。一百多年前东西方文化产生激烈的碰撞之后,中国在近代化进程中慢慢丧失了许多传统文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实际上,从新文化运动开始,我们就已经开始失去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因为各种必要的原因,我们开始以批判的目光探究中华千年的文明。这固然历史的必然,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也使现代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认同困难。但是那段时间,我们与传统虽不是紧密相连,至少也是不可分割的。然而自之后,中国人与传统有了无法恢复的裂缝,我们已经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如果不正视中华文化的重建问题,那么这将成为我们永久的遗憾。

而汉服作为一种直观而美观的传统文化,对于大多数浮躁的国人来讲相比对于儒家经典、诗词歌赋这种传统文学更容易了解和接受。因为对于这样的传统文化,汉服对于人的整体素养和文化水平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只要你有一颗爱美的心,就很容易被汉服吸引和打动。文化传承归根结底是在一个文化认同的问题,如果身为一个中国人,不认同自己的文化,盲目崇拜西方,又怎么会有传承的意愿呢?了解汉服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获得文化认同感的过程。如果这样,那传统文化的复兴也不是难事了。因此我们说,始于衣冠,达于博远。

但汉服运动也并非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一帆风顺。在汉服运动兴起伊始,就有许多反对的声音。首先是某些极端的民族主义者,公然污蔑汉服复兴是汉族人的产物。但是复兴汉服并非是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打压。中国其他五十五个民族都有传统服饰,为什么汉族就不能有自己的民族服装?更何况,汉服并不是只有汉族人才可以穿,也不是只属于汉族人民。历史的事实表明,中华文明的主流文化一直是汉民族书写的,难道传承儒家思想,发展传统文化也是民族主义吗?这样的观点实属无稽之谈。你是否认同汉服,实际上代表了你是否认同华夏文明。这一点不由血脉区分,而是只要你有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那你就属于华夏。汉服虽然是民族服装,但如果只用这个概念规定它,未免太狭隘了。汉服更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汉服运动的主流思想是复兴传统文化,而绝不是要搞什么。

除却这种人为刻意造成的阻力之外,汉服复兴最艰难的地方还在于广大群众的不了解,不接受。我本人也曾多次穿着汉服上街,但效果都不好。很多人把汉服误认为和服或韩服,或者非常不理解这种行为,认为这些汉服复兴者“脑子有问题”。然而,汉服不是穿越,也不是唱戏的,更不是和服和韩服。这样的现实情况,表明汉服复兴有着很长的路要走,这也启示我们要寻找宣传汉服更好的出路。迄今为止,所有的汉服运动都是民间组织,如果能获得政府支持,那么这对汉服复兴的推动,将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然而这一天究竟何时能到来?谁也不知道,但我们一直期望着,努力着。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反思,为什么国人知道和服和韩服,却不知自己民族的汉服?不得不承认,日韩两国,尤其是日本,在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中都比我们做的好得多。日本人在盛大的节日和隆重的活动中都会穿着和服,而我们中华民族什么时候才能重新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

最后一点,被许多人批判的就是汉服的“不实用、不方便”。但其实这样的看法是很片面的。汉服中也分礼服和常服,宽袍大袖固然不适合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但我们却小看了古人的智慧。汉服不修身,宽大舒适,也可根据自己的身材调整,有许多时装没有的好处。且不说汉服也有方便日常生活的窄袖,复兴汉服也不意味着要求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穿着汉服。汉服更应该被当成一种礼服,在重大场合如节日、婚礼、祭祀、成人礼这样的时候穿着。而且汉服也非一成不变,在汉服运动的发展中,产生了一种汉元素服装。这种服装是经过改良后的汉服,如把裙长改短,适合日常生活,这也表明了汉服的传承并非死气沉沉,而是具有无限活力与潜能。

传统文化的兴起篇8

中国在历史上曾是一个东亚乃至世界的大国,国力强盛无伦,历史悠久连贯,文化博大精深。因此,当代中国的发展不是“崛起”而是“复兴”的问题。

“复兴”往往就意味着恢复曾经有过的、特别是一度辉煌过的某种东西。古代中国的服饰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灿烂辉煌,令人叹为观止,古代中国曾被称为是“衣冠上国”。

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提出:有些国家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初期往往是以“西方化”促进现代化,后期则往往是用已取得的现代化成就促进“非西方化”和本土文化的复兴,其动力就是这些国家因国力强大而导致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增强,进而导致自身历史文化传统的回归。他认为最典型、最成功的例子就是日本,而中国则已经开始走向了本土文化复兴的道路。

十年之后的今天,当中国人为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即将挤入世界前三甲并直言不讳地讨论“中国崛起”时,方兴未艾的读经热、国学热、孔子热、祭祀热、传统节日热、传统礼仪热、中华纪年热等现象和话题,验证了亨廷顿的预言和判断,表明中国本土文化复兴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个既内在又普遍的心理诉求和基本共识。重穿国服则因其直观性、简易性、大众性而成为中国文化复兴运动的马前卒和急先锋,或者说成为了中华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畅快表达,正如《国语》上所说:“夫服,心之文也。”

亨廷顿还有个观点,即日益深入发展的全球化迫使每个人不断追寻“我是谁”的问题。因为全球化不可能消除,相反却容易凸现人们基于内心深处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而这种认同往往来自与他者的辨异。毫无疑问,穿着具有自身民族传统特色的服装,成为标志自身民族属性即“我是谁”从而表明“我不是谁”的最简易的途径。

不难看出,“中国复兴”和全球化,是国服复兴的基本源动力。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全球化的深入,重穿国服将会成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乃至海外华人的选择。或者说,国服复兴的前景是值得期待的,也是可以乐观其成的。

但是,在传统服装衰微没落了百余年后,国服复兴运动遭遇到不少的质疑和批评,这是国服复兴倡导者和力行者不得不予以正面回答的问题。

到底应以哪一种服装为国服?这个问题虽然困扰着许多人,但实际上并不重要,因为国服重在“国”而不在“服”,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而不宜特指某种服装。凡是能够体现中国性和表达民族性的传统服装,比如汉服、唐装、长袍马褂、旗袍,甚至是中山装等,都可纳入国服的范围。更为可能的是综合各个朝代的国服样式,创新和改制一种现代的国服。此外,国服的体系性还体现在包括礼服、工作服、休闲服等诸多系列在内。

重穿国服会导致或助长民族主义?如果说穿国服就是民族主义,那么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都有民族主义,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传统民族服装。一个人穿着外来服装也并不意味着他不爱国:“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中国心。”重穿国服也不等于排斥异域文化和拒斥全球化,而是“国服在身,我心包容”。日本和韩国吸收异域文化和参与全球化的程度并不比中国低,但日本人和韩国人还是时常穿起自己的民族传统服装。所以,服饰文化与民族主义是两个问题,不能纠缠在一起。

提倡国服会侵害人的服饰自由?穿什么样的服装,确为人的自由。但一个人总是属于特定的族群,而一个族群的服装总有自己特定的历史传统、文化内涵、审美基调和民族特色,这是不争的事实。美国人穿西服、日本人穿和服,难道美国和日本就不是自由的国度?特别是,提倡穿国服不是强迫千人一面、万身同装,而应各遂其愿各随其便,充分尊重人的服饰自由。

复兴国服就等于全盘复古?穿着某种服装总会体现某种特定的心境,甚至是某种价值理念和文化观念。国服复兴从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出了中国一些传统的服饰文化、风俗习惯、礼仪传统和精神理念的复兴。但是,把国服复兴等同于“全盘复古”,显然是夸大了服装的意义,正如有人把穿着西装也等同于“全盘西化”一样。百余年的历史证明,“中/西”、“新/旧”、“古/今”、“传统/现代”等水火不容、彼此对立的二元化思维方式都是有害无益的。服装问题,亦当作如是观。

传统文化的兴起篇9

[论文摘要]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不仅仅在于中国文化不是宗教型文化却能够持续几千年,还在于它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起到了类似于宗教所起的作用。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复兴绝不能走宗教化之路,或者借助中国文化自身的宗教作用而实现,因为这是与现代化的道路截然相反的。因此,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必须建立在经济现代化和政治现代化的基础上,与我们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同步进行,并与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步实现。

    一、中国文化并非一种宗教型文化

    宗教的基本特征是严格的仪式方法,如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都是当代典型的宗教。而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整个的生活方式、社会制度、社会结构、家庭结构以及人们所赋予它的意义。当然也有其他的定义,如一些政治学家把文化视为某种主观的东西,意味着信仰、价值观、态度、取向、假定、哲学,即一个特定群体的世界观。

    在关于文化或者文明的理论中,国外许多大思想家都断定:宗教是文化的核心要素。塞缪尔·亨廷顿在《再论文明的冲突》中通过比较区分了八种文化类型,并指出唯有中国文化属非宗教型文化。有许多国家的文明先是有宗教而后才有其成熟的文化,我们把以宗教为精神内核的文化称为宗教型文化,这种类型的文化是一种先有宗教并以宗教为基础成长起来的文化,而且处处都浸透着宗教信仰的作用和影响。以此来看中国文化(本文特指中国传统文化)的确不是一种典型的宗教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宗教并不是核心和灵魂,从古至今宗教也没有成为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基本组成部分,更别说是生活的基础和未来的寄托了。中国也有宗教,比如佛教、道教、本土宗教等,可是这些宗教从来没有在中国人的政治生活或者其他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或起到过类似于基督教在西方文化中、犹太教在以色列文化中以及伊斯兰教在阿拉伯文化中的核心作用。因此,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把西方文化看作是宗教型文化的话,那么中国文化就绝不是一种宗教型文化。我们的问题也正由此而来,中国文化为什么没有像西方或者其他国家的文化那样成为一种宗教型文化?中国文化为何会有如此特殊性呢?

    在西方文明史上,哲学与宗教的斗争是以宗教的胜利为结果的,西方文化内部传统的社会政治秩序不是以哲学而是以宗教所提供的价值伦理秩序为基础的,哲学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只是充当着宗教神学蝉女的角色。然而在中国,哲学与宗教的斗争则是以哲学的胜利为结果的。哲学通过把远古时代盛行的巫术信仰理性化、哲学化,并最终战胜了宗教对国家事务的统治权,从而取代了在其他文化类型中宗教所占据的或应当占据的位置。这种分析是以李泽厚先生在其新著《历史本体论》中对巫史传统的考察为参考的。也正因此,在中国文化中,哲学以及以哲学为基础的伦理道德学说便不可避免地承担起了宗教型文化里宗教所应起的作用。

      二、没有将宗教作为文化核心的中国文化延续几千年的缘由

      为什么中国文化没有将宗教作为自己的精神内核却也能够上下绵延几千年而没有枯萎或者中断,而且在作为中国文化主要载体的汉族社会屡被不同文化类型的异族征服统治的情况下能够同化异族文化进而同化异族。笔者认为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就在于中国文化虽不是宗教文化,但儒家学说及其伦理思想却代替宗教并起到了宗教的作用。这说明中国文化精神之中包含有一定成分的宗教性内涵,这种成分笔者称之为类宗教成分。这种中国文化的综合性造就了中国文化几千年的辉煌历史,同时也构成了中国人几千年来没有本质变化的生活方式。

    塞缪尔·亨廷顿在其《再论文明的冲突》中说,“文化的两个核心要素是语言和宗教”。其中宗教更是文化的灵魂,一种文化必然有其精神内核,如果没有,这种文化就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如果没有一种国家认同的大众宗教作为凝聚一个民族力量的精神枢纽,那么这个民族就会成为一盘散沙,而易于被异族征服和同化。那么,究竟为什么我们的文化不以宗教为基础却一样拥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并长盛不衰几千年呢?答案就在于中国文化拥有自己特殊的性质,儒释道三家合一铸成的中国传统文化,把政治、宗教、哲学、伦理等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东西融为一体,这就是一种综合型的文化传统。

    中国文化虽然不是一种典型的宗教型文化,但在其根深蒂固的历史传统中有着自己独特的宗教内涵,宗教性也是它的一个重要性质,也是其广博内涵的一部分。因此,虽然我们不能说中国文化是一种宗教型文化,但我们却必须接受这一事实,即中国文化有其自身独特的宗教内涵、宗教作用。在中国人的各式各样的生活领域里,中国传统文化完全起到了宗教该起的作用,并且已经完全取代了宗教。这种独特性甚至被西方学者误认为儒家学说是一种宗教形态并称之为儒教。因此,他们把中国的政治制度也误解为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马克斯·韦伯在其名著《儒教与道教》中就是这样认为的。但是,这是一种典型的误会,儒家不仅不是一种宗教派别,而且正是因为儒家的学说才使中国传统文化不可能成为一种宗教型文化。

    三、中国文化复兴的可能性

    儒家学说为我国历朝历代所提倡但却没有成为一种宗教,其自身也不是一种宗教,并不是因为它没有成为一种国家认同的大众宗教的机会,而是因为它自身就缺乏成为一种大众宗教的超越精神,它是现世的、世俗的,不关心生死问题,不承诺彼岸世界,不追求终极价值,拒绝承认所有超验的至上神观念。总之,它缺乏一种宗教品质。《论语》之中记载的孔子学说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比如说,“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因此,那种把儒家当作儒教的说法是一种典型的错误。

      然而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就在于儒学虽不是宗  教,但是它的教诲却起到了规范中国人社会生活的  作用,在政治上也起到了类似于宗教在其他宗教型  文化的国家中所起到的作用。在中国文化中,道教和佛教与儒家相比,它们拥有自己的僧侣或者说是神职人员,但是道教和佛教的作用却只有通过渗透进儒家思想或被儒家思想吸收之后才能起到它们的作用。此外,作为宗教,它们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只是次要的或者说是补充性的。到宋代的时候,儒家学说吸纳释道二家学说形成新儒学才完成了对中国文化的类型塑造,从此宗教在中国再也没有机会占居统治地位了。

   但是,我们所说的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不仅仅在于中国文化不是宗教型文化却能够延续几千年并使一个民族保持其独立性达几千年,重要的还在于不是宗教型文化的中国文化,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却又起到了类似于宗教所起的作用。中国现在有大量的伊斯兰教徒,同时也有大量的基督教教徒和天主教信徒。这些外来宗教与中国传统的作为次要角色和处于补充地位的宗教完全不一样,那么这种外来的未经中国传统文化同化过的宗教会不会改变中国文化的特殊性质,使中国文化也在将来变为宗教文化而失去中国性质呢?

    目前,在我国,当信仰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的人数不断增加的时候,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却处于有史以来处境较艰难的时刻,它已经不可能再如同历史上那样通过同化外来宗教而进行自我调整并保持自己的本色不变了。中国人要想使现代中国文化保持其中国性质不变,就必须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但一些文化民族主义提倡者主张把儒学宗教化,并且认为国家宗教能够把中国人统一于一个信仰之下,能够把中国人凝聚起来,从而完成中国文化乃至中华民族的复兴。学者康晓光就持此种主张,他提倡通过社会运动,动用国家力量,建立一种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的、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民族宗教—新儒教。笔者认为,在中国大陆采取这种做法来振兴中国文化是不可行的。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就在于中国文化不是一种宗教型文化却拥有比宗教型文化更优越之处。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阿拉伯文化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宗教从来就没有长期在政治和意识形态上占居统治地位。我们看到,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近年来越来越引起了国人的重视,我们应当将其发扬广大,以此支撑起我们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文化的复兴这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四、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中国文化复兴之路

    我们已经认识到了中国文化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和深层危机,那么中国文化的复兴之路又在何方?当代全球化进程的浪潮汹涌,大有席卷一切之势,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的传统文化该何去何从,是敞开怀抱、积极接纳现代精髓,还是回归传统、消极固守,实际上我们已经别无选择。阿拉伯国家为了复兴传统而固守传统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反面例证,他们不仅没有能够实现复兴的目标,甚至连固守都已经无法做到,而且现在正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这些告诉我们,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是中国文化复兴的唯一道路,因此,我们要实现复兴中国文化的目标,就必须完成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任务。

    现代化是相对于前现代或古代传统而言的,它并不是西方的专利,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必须以承认多元现代性为前提。西方国家有着他们自己的前现代传统即中世纪传统,因而就有了他们自己的现代化道路。而我们有我们自己的前现代传统,当然也就有我们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同时,现代化也并非全部是前现代文化的现代化,不是不加选择、毫无保留的现代化,而是全部优秀传统的现代化,是那些依然有利于我们的民族团结一致、奋发图强并从根本上保持我们民族特性的传统的现代化。现代化当然不是西化,我们借鉴和吸纳自由、平等、博爱和民主的现代精髓也不是西化,我们的传统是支持这些东西的,只要是对我们有利的,我们就应该借鉴和吸收,更何况这也是我们前现代政治伦理传统能不能完成现代化的关键所在。我们借鉴和吸收自由、平等、博爱和民主的观念并不是说就要照搬西方的政治法律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前现代政治伦理传统能不能完成现代化,从根本上取决于我们能不能借鉴和吸纳现代政治思想的精髓,从而建立和健全我们中国式的现代政治法律制度。实际上我们应该有信心,因为我们的文化吸纳并消化了现代政治思想的精髓,在完成了我们前现代传统的现代化之后,我们可能比西方国家做得更成功,我们的文化不仅不会因此而西化,而且会因此而振兴。中国前现代文化的力量一直存在于民间,存在于我们的人伦日常之中,一旦现代化了,它的力量不仅不会因此而削弱,而且必然会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传统文化的兴起篇10

一、国学对现当代文学的冲击和影响

(一)国学热兴起的原因

国学热兴起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加上国际交往频繁,使得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复兴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第二、儒家思想推动了区域经济高速发展,告诉人们要想发展必须重视传统儒家文化。第三、大陆学者对于港台地区新儒学思想的研究,造就了儒家文化以及国学热。第四、海外华人对于人文始祖的祭祀升温了国学热。第五、社会矛盾的影响。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人们的道德良知逐渐降低,对于荣辱观、道德观的提倡掀起了国学发展。其次国学热的兴起也与学界与媒体推动、全球化背景、多元化沟通交流以及青少年对于西方文化的追求等有着直接关系。

(二)现当代文学发展问题

受到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现当代文学问题逐渐暴露,给文学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导致分歧逐渐增加,核心价值观愈发模糊。文学作品大量增加质量层次不一,使得人们更愿意接触一些经典作品。对此需要加强当代文学的研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现当代文学面临的问题、挑战,保证读者可以吸取更多的养分,增加文学传播模式、途径,同时有效发挥网络文学等模式的作用,重新树立文学信心,创造出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三)国学对现当代文学的冲击

国学热的兴起,给当代文学带来不小的影响;加上电视、网络等节目对于传统文化的点评、讲解等,让人们认为国学要比现当代文学作品优秀的多。社会人群跟风情况严重,盲目追从国学,这对于当代文学的发展来说是一种限制。对此应当加强人们对于国学的认识,让人们知道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正确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同时承担起现当代文化的传播。

二、国学在现当代文学史中的发展历程

国学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需要我们用理想的眼光去看待。文学发展史从来都是在批判、怀疑的眼光中走过的,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当代文化。在当代文学发展的初期,人们对于国学文化并不重视,甚至拒之门外,使得现当代文学出现了停滞不前的局面。直到20世纪末,人们急于打破这种局面,而且儒家思想文化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推动,也让人们认识到了国学对于当代文学事业发展的重要性,所以才出现了国学热。但是人们没有用理性的眼光看待国学的价值,对国学发展的盲目追从,混淆了人们的视野。当今时代需要我们以专业的态度去看待国学热,有效发挥国学中的价值意义,将国学、现当代文学有效结合,从而更好地推动现当代文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