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优越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46:40

传统文化的优越性篇1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总体性概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中最根本的一条。《易传?文言》中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归结到人的身上,“天人合一”反映的是一种既能认识自然规律又能顺应自然规律的“天人合一”的人格操守。

二、个人自身方面:自强不息,重视伦理纲常、道德教化和理想人格

(一)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国人生存态度上的集中体现,它标志着传统文化中人的主体能动性和高度自觉性,也是对中华民族整体人格状态的历史概括。《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中“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体现的都是这种精神。

(二)重视伦理纲常和道德教化

重视伦理纲常和道德教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之一。中国传统文化素以人为本位,所以伦理道德受到特别的重视和提倡,而中西方在伦理与道德之间又有着巨大的差异。西方人的伦理思想建立在以个人为根本的基础上,而中国人的伦理思想建立在以家庭为根本的基础上。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人与人的关系素有“五伦”之说,也就是五种人际关系,即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这五种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家族关系。在五种关系中,家族关系占了三种,而君臣关系是父子关系的扩大,朋友关系是兄弟关系的扩大,如“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即反映了朋友关系和兄弟关系间的联系。

(三)理想人格

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理论是从儒家文化中凝结和升华出来的,以中国儒家哲学为中心的基本传统价值观中,其所传播的价值信念即为一个君子人格在现实世界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承担精神和责任意识。在这种精神背后隐藏的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是对“人”这一群体的普遍关爱,即仁爱的情怀,它是在长远的中国历史社会发展下的产物,它使中国社会形成了一个坚定明确的社会集体意识:公而忘私、讲风骨、重气节。儒家道德的特点是:富于理想主义、人文主义和实践理性精神,它追求自我完美,力图通过提高道德塑造理想人格。

三、人与人之间:厚德载物,兼容并蓄

诚如《易经》所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当以一颗宽厚仁慈的爱心来对待世间万物。中国传统文化中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不仅对中国文化的向外输出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也对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起着推动作用。在当今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小,相互之间联系的更加紧密,传统的坐井观天、盲目排外只会自取灭亡,只有谋求共同发展,倡导厚德载物、兼容并蓄的精神互补才能真正实现双赢。

四、个人与国家方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春秋时期的孔子周游列国,著书立说鼓励人们为了国家、民族而奋斗;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强调国人要居安思危;战国时期的屈原曾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满腔的救国壮志至死不渝;汉朝的苏武出使匈奴为求战争平息,被迫在荒芜的草原牧羊几十载无怨无悔;西汉时期贾谊为国家强大而主张改革,被贬长沙仍余心不改;范仲淹、陆游、岳飞、顾炎武、林则徐等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置生死于不顾,哪里还会去考虑自己的祸福得失呢?封建社会的中国,无论是处于太平盛世抑或是遭受外族入侵,国难当头时总有人能为了国家兴亡奔走呼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甚至不惜以一己之力挺起民族的脊梁。

传统文化的优越性篇2

关键词: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

由于我国时代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越来越重视环境的舒适度,进而凸显出了我国现代化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性。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经过了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把传统文化元素充分运用到现代化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提高现代化环境艺术设计的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进而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1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的重要性

在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进程当中,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与作用,特别是在现代化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其表现最为明显,经过世界上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进行观察与分析表明,运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是现阶段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主要发展形势。在当代环境艺术设计当中,利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一方面可以传承以及弘扬传统文化元素,另一方面可以为现代化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添加更多的文化色彩,两者之间进行结合以及影响,世界环境艺术设计人员越来越重视民族是世界的设计观念。因此,在我国现代化环境艺术设计行业,需要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并且使用人们认可以及容易接受的手段进行体现,这样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与能力,推动了我国传统文化软实力的提高,让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被广泛融入到环境艺术设计当中,进而充分体现出传统与民族等特性,只有这样,才可以提升我国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竞争实力。我国社会进步与时展进程当中,环境艺术设计观念与西方文化的渗透,在很大程度上对人们的审美认知产生着影响,并且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环境艺术设计受西方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断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相分离,进而忽略了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弘扬与传承的主要意义,并且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想有效转变这样的情况,应该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广泛应用到现代化的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对其设计的思路进行全面创新,并且对环境艺术设计不断发展的空间进行拓宽。总而言之,在我国现代化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应用,一方面可以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弘扬以及传承,另一方面也与我国现代化的环境艺术设计相关要求相符合。

2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现状分析

2.1具备传统文化元素的现存作品较少,且损坏严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阶段我国可以保留的传统建筑物主要是在经济发展比较差的农村地区。例如,福建土楼以及宏村等。然而,因为这样区域的人们在认知能力方面存有一定的制约性,没有办法全面保护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让具备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环境艺术作品被人为以及自然两个方面的因素所影响。

2.2被西方文化因素及设计理念冲击严重

被经济全球化所影响,我国与其他国家在传统文化互动与交流上在不断加强,现代化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和人们审美均被西方优秀文化所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环境艺术设计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产生着比较大的挑战。伴随着经济发展与时代进步,人口不断增加,让现代化环境艺术设计能够展现出审美观念。例如,在一线城市当中建设摩天大楼,在城市规划过程当中,主要有街道与公园等,这是我国现代化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中对西方设计观念进行展现。

2.3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过于形式化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得以传承以及弘扬,主要是由于其具备民族特征,但是现阶段的我国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经常出现生搬硬套的情况,并且没有办法展现出传统文化。例如,一个城市的建筑物以及景观能够更好地展现出当地的文化与民俗风情等,但是某些设计人员没有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进行充分理解,并且所设计的环境艺术作品缺少民族特色以及风俗等,难以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传承以及发扬。

3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策略

现阶段,具备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现代化环境艺术作品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青睐,并且变成了我国国际建筑库当中最为闪耀的明珠,我国建筑物充分体现了艺术性,并且让人们在视觉方面拥有美的享受,现代化的环境艺术设计应该把其当做灵感,使用科学合理的办法,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环境艺术设计过程当中,进而创作出具备特色的现代化环境艺术作品。

3.1对重要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保护或仿制

第一,根据现阶段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发展,相应部门需要保护我国传统文化作品,让其得到流传。第二,利用新型载体,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化的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并且展现出充满文化气息的视觉形态。例如,我国大多数人们家里都布置了沙发,但是人们开始听取设计人员的意见,把沙发变成了具备民族特征的木质沙发,对于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们而言,经常选择红木家具,这样的家具作品可以展现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

3.2推动传统文化元素发展与完善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不断发展,并且越来越完善,对于现代化的环境艺术设计人员而言,能够把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转换,使用现代化的审美观念,完善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例如,我国上海建设的经贸大厦,建筑设计人员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展开了提取,根据美学与力学等方面,把文化元素全面应用到大楼设计当中,让其和我国传统建筑物的美学占比情况相符,将传统建筑物具备意象美充分融入到经贸大楼的设计过程当中。

3.3传承传统文化元素

我国环境艺术设计肩负着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弘扬的责任,所以设计人员应该在具体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进而充分展现出环境艺术设计的传承以及文化特性,并且不断展开创新。例如,我国苏州博物馆在对新馆进行建设时,便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了传承,其对我国人文精神进行了深入的理解,并且使用现代化的园林艺术设计观念,根据当代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特征,建设了现代化的博物馆,其外观的设计非常完美,和苏州古城之间相辅相成,并且博物馆的内部构景非常现代化,让人感觉赏心悦目,其是具备代表性的现代化环境艺术作品,并且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传承以及弘扬。

传统文化的优越性篇3

【关键词】自动控制;遗传算法;应用

遗传算法是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基于基因遗传原理的随机的搜索算法,是在微型的计算机上进行模拟生物进化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专业。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控制学的不断发展,工程控制师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对优化自动化控制的处理算法提出了要求。而遗传算法作为一种仿生算法,具有成熟度极高的鲁棒性和适用性,得到了控制工程师的青睐。近年来,将遗传算法应用在自动控制化的领域里的工程师越来越多,如,鲁棒、滑模、神经网络、piD控制等等许多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会对几种遗传算法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1.遗传算法概论

遗传算法是基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衍生出来的。达尔文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是通过自身物种的演化来不断适应新的生存环境,遗传算法正是这种理论上,通过现代计算机的模拟而发展出的,它吸取了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使得遗传算法能够为系统提供一种在复杂空间进行随机搜索的方法,并且从这些方法中优化出最适应的解决途径。遗传算法在串之间进行有组织但是又很随机的信息交换,随着算法的进行,好的优良的部分会被不断地传承下来,而坏的部分会被不断的淘汰,因而受到很多工程控制师的喜爱将它应用在自动控制的领域里。

2.遗传算法在自动控制领域的应用

遗传算法于自动控制的领域里的应用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在线自适应调节,二是离线设计分析。其中离线应用还可以被分为两种,即直接涉及法、间接设计法。在第一个直接设计法里,遗传算法是被用来当作优化和搜索的引擎,像是对于一个已知被控对象来选择一个合适他的控制的结构或者是优化一个特定的控制器参数的设置来满足它在性能指标上的要求。在第二个间接设计法例,用传统方法做其他部分,而遗传算法为这个系统提供优化参数。遗传算法在线自适应调节中的应用主要也可分为两类,一种是直接用遗传算法优化控制器参数,构成了有遗传算法作为自适应控制器的自适应优化的机制;一种是把遗传算法作为一种可以辨识未知和时变的特征参数的学习机制,调整自适应控制器。

2.1最优控制

遗传的算法于最优控制的方面得到较广泛的应用。控制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解释为寻找在不同的系统当中所对应的一组最优的控制。传统的方法都存在对输入的初始值敏感,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很小的缺点。而遗传算法在这方面比传统的方法表现好的多。在对离散时间的最优控制的问题上的研究表明,遗传算法在这个问题上的结果比传统算法好很多。在手推车问题、收获问题等问题上的成功证明遗传算法在最优控制上具有很大的潜力,未来遗传算法也将更多地在最优控制这个问题上更好地表现。

2.2模糊控制系统

不论是经典的还是现代的控制理论都能够很好的处理精确的数学模型的系统,但在实际的应用当中,每个系统不可能样样都精确,存在很多模糊值,操作的难度十分大。模糊推理方法是在控制系统没有模型估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控制系统的有效工具之一,这是基于规则的系统把模糊的语言变量输入规则集合之中,来对人的经验和方法进行建模。传统中,这种方法例的模糊规则的制定和调整都要有专家来,这样非常耗时和困难。科学家就将遗传算法应用到模糊控制里,大大的提高了效率。遗传算法对于提升模糊控制器静态和动态的性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应用性十分强,在模糊控制应用的领域遗传算法的前景很广。

2.3非线性控制

控制系统设计里,有许多控制的问题可以算入优化的大框架中。在实际问题中问题往往比较约束和呈非线性,不同的参数的组合却有可能会得到相同的控制作用。传统方法中对于初次输入的值很敏感,容易陷入困境。而遗传算法由于不用指数函数微分,所以用遗传算法设计出来的自动化方法可以考虑实际中系统很多的性能方面的要求,并且可以直接设计出非线性对象线性控制器,这是传统方法做不到的,基于这个优点,在非线性控制中,遗传算法得到了推广。

3.结语

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遗传算法作为优化自动化控制的重要方法,应该得到广大控制工程师的重视,不断地发展和改进遗传算法,使其能够更好的应用到自动化控制的领域中。使用遗传算法优化自动化控制是大势所趋,因为它的计算都是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完成,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设计的自动化程度得到了提高,所以遗传算法是工程设计师们设计系统的一个不错选择。

【参考文献】

[1]张绍红,毛尚旭,宁书年.模拟退火法和遗传算法联合优化技术及在反演解释中的应用[J].煤炭学报,2007(01).

传统文化的优越性篇4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文化软实力;价值;路径分析

自古以来对文化软实力就特别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软实力之根,是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之一。文化软实力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的,他指出:“文化力是一种软实力,软实力是一种吸引力和作用力”,而中国学术界对其概念进行了丰富,认为“(国家)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党的十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曾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价值

1、发掘传统文化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理论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蕴涵着许多优秀的文化资源。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不仅在古代对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新时期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新时期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理论资源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是一个社会的精神生活的总称,传统社会的文化建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文化以多种表现形式呈现出来,比如宗教、教育、古代典籍等,对政治生活发挥着意识形态的功能,为国家统治秩序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文化在科学知识的传播、古代经验的传承等方面发挥着社会生产力的功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发展动力。

2、弘扬传统文化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思想基础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思想观念在不同领域对我国的文化建设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思想,将其外化为中国人进行各种活动的行为准则,比如古代农业的耕作制度,渔业的休渔制度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导各民族和睦相处的思想观念,比如儒家强调“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念能够指导处理民族之间的关系,使各民族相互尊重、和睦共处。历史上曾经存在亚洲华夏秩序的和平共处的国家关系,值得我们发掘、传播其中的文化资源,有助于当今各国处理国际关系。“中庸和谐”的处事哲学,孔子归纳为过犹不及、不偏不倚,指的是处事要掌握一个“度”,无过之无不及,调和折中的方式,从而形成一种“和谐”的状态,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挖掘传统文化对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经济价值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更加密切,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市场上出现的瘦肉精事件、地沟油事件、毒胶囊事件、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等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诚信的缺失迫切需要我国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实守信”思想观念,运用于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可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形象,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传统文化还有助于我国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创新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发展是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一种经济形态,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与文化产业相融合,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载体灵活运用于文化产业事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4、传承传统文化是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创新内核

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态度。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既要看到积极正确的一面,又要看到其消极错误的一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思想精华。同时,事情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在新时期,我们应该将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的转化,在中国古代,有以“仁、义、礼、智、信”为标准、“温、良、恭、俭、让”为内涵的核心价值观,在现代将传统文化与新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创新文化形式,丰富文化内涵,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新时期,传统文化的创新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通过提高本国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向其他国家传播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有力的提高国家文化的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路径分析

国家文化软实力不仅体现在传统文化对本国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且表现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只有使国内和国外都理解和认同我国的传统文化,才能不断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中国传统文化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国内路径

首先,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方面,我们应该历史辨证的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是思想、观念、原则等价值观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因素,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同时,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方面,均深刻地体现着传统文化中价值观念的内核,是我国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各民族和睦相处和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我们应该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相结合,进行传统文化现代性转换,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促进文化的发展。其次,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研究。随着百家讲坛中“于丹热”、“易中天热”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目前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不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导致人们缺乏传统文化素养。因此,很多专家主张从小学开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国学教育,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加入传统文化因素,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仅要进学校进课堂,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得到重视。我们要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尤其是各个民族的民俗习惯、乡土民情日常化。同时,我们应该站在现代化的角度上,重新认识和挖掘我国的传统文化,以现代化的方式进行教育。我们可以借助网络媒体平台,在微信、微博、博客等自媒体上,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典书籍、戏曲艺术、传统音乐与现代化元素相结合,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升我国文化凝聚力。最后,加强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相互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的发展除了要关注当今时展的新特征,还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寻找创意和灵感,丰富文化产业的内容,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应该将传统文化和文化产业相结合,从电影、电视剧、音乐、舞蹈等文化载体中,加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文化产业的完美结合,使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就连约瑟夫•奈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在经济上的巨大成就是软实力得以提升的重要根源,是中国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的吸引力越来越大的根本原因。因此,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注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文化资源,巧妙的运用于文化产业中,不仅在经济上获得成功,而且文化事业也得到了发展,从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2、中国传统文化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国际路径

首先,大力保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世界上的文化资源不仅具有民族性,更具有世界性。我国应该大力保护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尤其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国家层面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体现,代表着国家形象和文化影响力。我国借助世界文化遗产的申请和保护,发掘传统文化资源,通过世界文化遗产的强制性规定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同时也提高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知名度和外在形象,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节庆文化资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节庆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鲜明特色的本土文化。在当代青少年热衷于过外国人的情人节、感恩节、圣诞节等节日时,更应关注我国传统文化节日。我们应该大力挖掘我国的传统节庆文化,重视传统节庆文化,并借助新闻媒体、网络传媒、海外华人,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传统节日,传播我国的价值观,提高文化的影响力。其次,拓宽传统文化的文化交流和传播渠道。目前,中国从政府到民间,对外文化交流范围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丰富,渠道越来越多样。我国特别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文化外交活动,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播到世界各国,使各国人民了解我国的文化,对全球产生吸引力,如“中法文化年”、“中俄国家年”等。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可以将其作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把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展现中国友好和睦、奋发向上的国家形象,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政府可以举办一些重大文化外交品牌活动,通过这种方式既传播了中华文化,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又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同时中国在世界各国设立的孔子学院,其目的是为了传播中国文化,而汉语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文化符号载体,通过在各国设立孔子学院,使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了解并学习汉语。此外,中国积极参与了一些文化国际援助活动,这些都在国际社会产生了非常好的影响。最后,推动文化产品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精心打造中华民族文化品牌,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当前,世界上各个发达国家特别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其文化影响力。例如美国,通过好莱坞电影、流行音乐、教科书、快餐等文化产业,形成自己的文化品牌,传播美国主流价值观。日本注重文化产品的输出,将本国的汽车、电子产品和动漫输出到海外,提升国家的海外声誉。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我们要重视文化产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增强我国文化产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因此,我国应该制定文化产品走出去发展战略,传播蕴涵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元素,如中华武术、太极拳、中医药学、书法绘画、名胜古迹、音乐舞蹈等,通过一些广受欢迎的项目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与此同时,我国应该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作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种有力手段,包括影视作品,娱乐产品、歌曲戏剧等具有文化识别度的创意产品推向海外,扩大我国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结语

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指对内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对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了肥沃的文化土壤。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要深入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和文化底蕴,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对内加强国内民众的传统文化教育和宣传,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促进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同时,注重向国外传播我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通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加强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提高我国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46页.

[2]刘鹏.文化软实力竞争与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路径选择[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1(5):20.

[3]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4,163.

[4]杨晴川:《中国提升文化“软实力”乃明智之举——专访美国著名国际问题学者约瑟夫•奈》,《参考消息》,2006年8月10日,第12版.

传统文化的优越性篇5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现在是日益得到重视,它是语文教育的根和魂。加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比重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传统文化传承,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才能提高国民的意识。文章以在小学语文实践课程中传统文化的开发和利用为主题,展开一系列的探讨与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实践课程;开发;利用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大民族,利用悠久的传统文化,有效地把古代的文明发扬至今。作为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中华民族文明的丰富多姿是其重要的任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有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打好学生发展的基础,让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才是语文教学的目标所在。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传承传统文化,体现出传统文化的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开发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全部总和。根据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的定义,文化是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它包括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等。其核心是作为精神产品的各种知识,其本质是传播。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无时无刻不再提醒着人们:一个民族如果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那么这个民族将意味着失去了发展的根,也就失去了民族发展的动力。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正是一代又一代人民不断的传承与发扬。

在语文学科教育中,传统文化是语文学科的根与魂。然而,在现实的基础教育中许多老师往往忽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没有把传统文化系统纳入进语文教学的课程体系中来。

小学生正处于个人内涵和修养的储备阶段,学习各种语文知识都是学生逐步了解,增强感性认识的过程,能够为学生以后更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感受文化内涵,可以使学生受到很好的熏陶,让学生受到清新优美意境的美化作用。例如,古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优美。通过这些古诗中的强大人格力量,可以更好地感染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富有内涵的文化内容,能够为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人文挂念奠定坚实的基础,有效提升学生个人的文化底蕴。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缺失

文化是一个民族持续发展的根基,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中华民族的重要瑰宝,他凭借其厚重的文化底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也是我国文明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巨大的包容性,使其能够能够经过世代的发展而绵延不息然,现如今,其在世界文明发展中也占有一席之地。而随着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小学生对外来新鲜事物的好奇以及其独立思考能力尚为欠缺,使得外来文化受到越来越多孩子的盲目追捧,他们吃的是洋快餐,看的是日本动漫、用的是韩国玩具、穿的是国外品牌,越来越背离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国家没有对传统节日实行假期制时,他们甚至不知道端午、清明这样的传统节日,但却对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了熟于心,这些现象应该引起我们足够重视。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学评价制度的原因,大多数小学语文老师并不太注重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和讲解。家长、老师和孩子都只顾重视对分数,而往往忽略了对孩子对于语文、对与传统文化的小故事、小知识以及三字经、弟子规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是孩子们丢失了他们该有的自主、创造、领悟、想象能力,表面上孩子能力越来越高,实则高分低能。孩子们在这其中也逐渐丧失了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兴趣,认为这是一门枯燥、难解甚至无聊的文字游戏,对古诗词的背诵也只是机械化的记忆,并没有领悟其中所包含的意境,而这恰恰是传统文化的精髓,语文教学中该有的的重中之重、也是为孩子们今后的语文学习该培养的一种鉴赏能力。

值得欣喜的是,在当前社会重拾传统文化热的大背景下,伴随语文课改进一步推进,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开始意识到自己在传统文化传播中担负的重要职责,开始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使传统文化走入教学课堂,使学生们不断了解、学习、乃至使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中去。

三、传统文化在实践课程中的开发和利用

(一)模拟真实情境,活学活用传统文化

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学以致用,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悟传统文化,进行文化的传承。例如,在学习《小儿垂钓》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诗中的儿童在垂钓,然后一边做着诗中的动作,一边念着古诗。让学生更好地领会诗中的意境。同时让学生思考,从孩童身上,我们能够学习到那些精神。

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对于古诗的思考过程中,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中,可以认识到聚精会神和专心致志的重要性,从而起到很好的文化传承作用。

(二)将传统文化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

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学生们能更好体验传统文化的精髓,就要不断增强其体验感、增加其经验,小学生们对与传统文化学习的难点就在于其社会阅历、社会实践经验有限,对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典故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感受,加之生活条件、物质条件的丰裕,其对于传统文化中许多经典之处不能更好的体验和感受。因此,传统文化进入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要想得到更好的贯彻实施就要鼓励、引导、组织孩子们多进行一定的社会实践。

传统文化的优越性篇6

摘要:本文分析了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的发展现状,对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差异性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差异性发展的具体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1)05-0037-03

期刊是进行学术、情报交流,使读者能够获得各学科的最新动态及科研成果的有效途径,同时,期刊具有内容丰富、专业特征明显、出版周期短、参考价值高等特点,开阔了读者的视野,为读者进行信息检索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图书馆馆藏载体已由单一的纸质文献发展成为纸质文献与多种形式电子载体文献共存的局面。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除具有共同特质外,彼此还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同时也表现为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各自的优势。探讨新形势下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差异性发展的对策思路,对于充分发挥其各自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以期达到最佳的服务状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纸质期刊开发现状分析

纸质期刊由于发展历程久远,运作模式相对成熟,发行面广,覆盖面大,便于保存,纸质期刊发展速度十分惊人,高端纸质期刊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呈现出以个性化、读者群精确化的特征,办刊质量越来越趋于精品化、收藏化,期刊资源得到了深度开发,内容不断得到拓展和丰富。纸质期刊已经成为读者生活当中的必需品和良师益友,同时也已经成为了各类图书馆的重要馆藏资源之一。

1.1纸质期刊的内容认可度更高。期刊作为重要媒体,无论是传统的纸质期刊,还是新兴的网络媒体,其中主要目标就是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内容服务。当前,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交互性,网络媒体还缺少相应的管理机制,信息的随意性强,极易导致网络内容失实,网络信息失真,刊发时间失效,甚至会产生虚假信息和垃圾信息。作为出版业的支柱,传统纸质期刊的出版、发行、传播具有严格的流程和规范,拥有相对完善的组织机构、成熟的信息采集与体系、相对固定和训练有素的专业采编、发行队伍,信息的采写、编排、印刷都具有严格的规范和程度,因此,读者对传统纸质期刊内容的认可度更高,往往认为期刊信息更加权威和真实。

1.2纸质期刊的内容更具深度。网络时代,由于信息的“海量”性,读者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更加广阔的信息视野,进一步加剧了媒体间的竞争,各类媒体为了更好地吸引读者,而使出浑身解数。特别是网络媒体,更善于制造“闪光弹”,充分利用网络的视觉优势,首当其冲地挑选更具表层吸引力的东西抓住读者的“眼球”,而鲜有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对内容和形式,进行深入探究的,网络助长了“快餐”文化的发展。而传统纸质期刊具有严格规范的采编程序,期刊采编人员要通过对信息的综合分析解读,去粗求精,从海量信息中帮助读者过滤掉垃圾信息,节约读者的信息搜索时间,实现读者的“所见即所得”,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近些年来,传统纸质期刊不断加大挖掘内容的深度,充分发挥传统优势,读者通过纸质期刊获取的信息更加精准、深邃,更具可读性和指导性。

1.3纸质期刊更突出原创性和易读性。各方面的需求是传统纸质期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作者对传统纸质期刊的需求仍然十分旺盛,专家学者们需要依靠传统学术期刊来发表科研成果、获取信息,并作为他们引用文献的来源。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科研工作者,更是会把他们的科研成果首先投向有影响力的传统纸质期刊,即核心期刊,这些期刊无疑成为作者展示自己学术能力的大舞台。这就使得纸质期刊更具有原创性,而非网络媒体的“粘贴”特征比较突出。同时,纸质期刊便于携带,易于保存,随时随地方便阅读的特点,更体现出对了这类人群生活的贴近和人文关怀。

2电子期刊开发现状分析

据统计,截至201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4亿多人,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达到近三成,网络的迅速普及,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推动了电子期刊的快速发展。同时,由于电子期刊具有数字化、检索便捷等优点,电子期刊越来越受到读者的喜欢。但在看到取得成绩的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电子期刊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

2.1电子期刊发展势头强劲。电子期刊拓展了传统期刊的形式和内涵,是内容与技术的完美结合,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目前,电子期刊的发展为传统杂志不仅注入新技术的血液,从一定意义上讲,电子期刊的劣势正是传统期刊的优势,它拥有强大的内容生产力;而传统期刊的劣势也是电子期刊的优势,形式、阅读方式单一,无法跟上新媒体发展,无法开拓新的发行渠道。因此两者将互为补充、长期并存,电子期刊发展势头强劲,而传统期刊的存在价值依旧,继续在一些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2电子期刊建库规范有待于统一。科学统一的标准是实现电子期刊长久发展的基础和平台。但目前,由于期刊数据库来源相对庞杂,各类供应商没有采用统一的建库标准,导致不同期刊数据库数据格式的异构性、检索界面的差异性、浏览器的多样性,从而引发检索途径和方法的不同,给读者增添了许多额外的负担,这些已经成为制约电子期刊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一个重要瓶颈问题。另外,电子期刊数据更新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子期刊的使用实效。

2.3电子期刊资源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随着读者获取信息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读者的知识领域不断拓展,对网络期刊资源、数据库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用户的专业包含了几乎所有学科,他们甚至需要科技、经济、人文等各领域专业期刊资源,对图书馆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经费相对紧张的今天来说,图书馆很难完全胜任所担负的职责。图书馆所服务的读者不仅需要电子期刊文献资源内容的广度,而且需要电子期刊文献资源服务的深度。图书馆不仅要有越来越丰富的网上电子期刊资源,而且还应建设一支能提供高层次服务的馆员队伍。在这方面,有些图书馆还有一定的差距。

3纸质期刊与数字期刊差异性分析

数字期刊是以连续性方式出版并通过现代媒体发行的期刊,有光盘、联机数据库、网络数据库等不同方式。数字期刊虽有纸质期刊连续性等特点,但与纸质期刊相比,两者存在着诸多不同之处。

3.1表现与存在形式的差异。传统的纸质期刊是静态地将文字、图像、符号等信息,以印刷方式存贮到纸张上反映知识内容的表现形式,具有不可删改性和可长期保存的特点。电子期刊可以以电磁介质作为载体,具有信息量大、体积小、便于移动等特点。数字期刊是动态地将文字、图像、数据、语音等信息,经过数字化处理,存贮到光盘或硬盘上,通过计算机与网络通讯工具反映知识内容的表现形式。

3.2阅读与索取方式的差异。纸质文献阅读方便,不需借助特殊设备,可以通过馆内阅览、借出阅读等方式索取,一种期刊同时只能供一个读者阅读,这种阅读方式可以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而电子期刊文献需要借助计算机或网络设备、阅读软件等进行阅读,索取方式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网上浏览、下载转存等。同一种电子期刊,同时可以供不同地区,不同地域的读者阅读。

3.3检索方法的差异。数字期刊检索十分方便,这是数字期刊所具有的最大优点。纸质期刊则需要读者带着问题到图书馆查找检索工具,按分类或主题途径一期一期地查阅,抄其出处,然后转查馆藏期刊目录,按出处分别在期刊库中查阅、摘抄,确定是否借出或复印,馆藏没有的还要通过馆际互借或邮寄等方式索取。电子文献由于具有全文数据库的结构和相应的检索软件,通过数据库、索引文件、超文本等技术,大大方便了用户检索,提高了检索效率。

4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差异性发展对策

电子期刊与纸质期刊之间各有优劣,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要加强交流融合,相互取长补短,搞好差异性发展,共同促进期刊的发展,不断丰富图书馆资源,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4.1发挥传统优势,做大做强纸质期刊。纸质期刊的短板之一是在浩淼的期刊信息中要找到需要的信息十分困难。因此,进一步优化纸质期刊检索功能,提高检索效率,是纸质期刊发展,特别是图书馆期刊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建立健全科学的目录索引,甚至可以引入盲文目录索引,方便读者、用户通过目录索引能够快捷地检索到自己需要的期刊文献。作为各级图书馆应通过订阅公开发行的索引刊物,定期编制期刊分类目录、刊名目录,及馆藏期刊专题索引、文摘等,可以方便读者高效快捷地选择到所需要的期刊文献。进一步优化纸质期刊内容优势。尽管随着网络、移动网络技术的迅速推广普及,数字化媒体得到快速发展,电子期刊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传统纸质期刊与一些新兴的数字传媒相比,仍然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电子期刊取代纸质期刊的进程仍然十分漫长。纸质期刊在内容方面仍然具有独特的优势,长期培养保留有丰富的采编人员,对内容编辑的严格程序,都使信息内容资源、公信度成为纸质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内容、公信度优势永远都是纸质期刊优于电子期刊的重要砝码,同时,对重要文献资料具有存档备查的功能,因此,应当进一步优化纸质期刊的内容,更好地发挥其优势。图书馆应当进一步规范纸质期刊的归档、编排,丰富馆藏资源,方便读者查阅,学习。

4.2突出电子期刊特点,加快电子期刊创新发展。电子期刊优于纸质期刊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表现手段的多样化、内容的可检索性、超文本的功能、传播的实时性以及良好的互动性。电子期刊的发展要突出这些优点的发挥,实现错位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特长,一方面要不断强化信息搜索服务。电子期刊的优势之一是读者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在电子期刊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库中检索信息,可以大大节约读者的时间和精力,提高读者阅读效率。另一方面要不断强化电子期刊的知识服务。电子期刊要借助互联网为用户提供以知识内容服务为主要内容和提供解决方案为重点的增值,不断创新电子期刊的服务领域,不断增强电子期刊的附加值,推动电子期刊的发展。

4.3创新思路举措,促进电子期刊与纸质期刊融合发展。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各自拥有不同的优势,也各具不足之处,要充分发挥电子期刊与纸质期刊各自的优势,通过创新理念、创新方法,不断促进期刊间的融合发展。电子期刊与传统纸质期刊间的相互融合,既是一种互相学习,也是一种互相促进。纸质期刊在发挥自身内容优势的同时,要加强与电子期刊间的沟通协调,将纸质期刊的内容数字化,将版权交由电子期刊推广和普及;电子期刊要充分发挥网络优势,通过自身平台加大对传统纸质期刊的宣传推介力度,进一步提升纸质期刊的品牌和知名度,促进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宁.数字文献与纸质文献的开发利用比较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03(5).

[2]朱丽华等.高校图书馆纸质期刊科学管理探析[J].情报探索,2010(3).

[3]谢红卫.高校图书馆电子期刊资源的管理、开发与利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3).

传统文化的优越性篇7

论文关键词:传统文化;新文化;实践;创新

唐凯麟在《伦理大思路》中一书中就“超越旧文化,创建社会主义新文化”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这里所说的“旧文化”既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传统文化,它对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简单来说它是社会整合的精神遗产;是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是生活观念的导向因素和道德建构的再生资源。传统文化对现在的社会政治生活,道德文化生活,经济生活和贯穿着三者之间的生活观念有着极其重大的价值。

在关于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上,江泽民曾指出:“我们讲继承讲借鉴,目的是通过继承和借鉴,使民族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精华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秀传统和革命惊尘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创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他鲜明的指出了,创造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通过继承借鉴和实践吸纳古今中外精华的文化,来实现现有文化的突破和飞跃。唐凯麟在《伦理大思路》中也提出:“我们应该正确对待人类的文化遗产,排除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的干扰,确立中华民族及其本土文化可以从自身的创造性转型中升华为社会主义新文化”,同时也要重视“外来文化精华的借鉴和吸纳”。

文化是一个丰富的思想体系,而新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思想体系,它的构建需要从传统的开始,它的“转型”和“升华”需要不断自我反省,自我调整和自我更新,这样才能摆脱停滞,僵化和衰落,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一、传统文化与新文化的辩证与统一

1.传统文化及其特点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遗产。它让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为傲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它展现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这个思想体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包括了三方面的特点:(1)它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具有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既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2)它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收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思想和佛学的兼容,形成自己丰富的内涵;(3)它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的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自身价值,经世致用成为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唐凯麟也认为:“任何文化总是在人类特定的条件下,适应着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为回应来自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各种矛盾的挑战而生成和发展起来的。”

2.新文化及其特点

我们这里所说的新文化是特指社会主义新文化,它有别于传统文化。依据唐凯麟的观点,它是一种“既适应时代前进的步伐又不失民族文化特质和民族精神的,既优于和高于资本主义文明又适应现代科技、工业、市场需求”的新文化。它的特点在于:(1)生命力旺盛。一种优秀的文化它的生命力在于它能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既不被其他文化同化,又能充分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中的那些适应时展要求的积极成分和合理因素。(2)内涵很丰富。社会主义新文化它不是离开人类文明大道的偏狭愚顽的观念而是应该具有广阔的文化胸怀和理论视域,它应该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总汇、结晶和升华。(3)开放性。社会主义新文化应该是一种打破封建的分割和封闭状态,具有开放性的文化体系。唐凯麟认为任何新文化都是由“同异质文化的交往和碰撞、冲突和融合”而形成的。他还认为文化的开放性应当作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3.新旧文化的辩证统一

新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并没用明显的界限。传统文化已深深地融化在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甚至内化为人们的一种文化心理和性格,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制约社会历史发展的强大力量。传统文化有其精华的部分,也有其糟粕,外卖不能“把小孩和脏水一起倒掉”。唐凯麟认为,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精华的东西往往同糟粕的东西错综交织,甚至越是精华的东西就越难和糟粕的加以区分。新文化是传统文化中一部分先进的适合时宜的文化的属性,新文化既植根于传统文化又超越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孕育并催生了新文化,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实践”既是手段又是方法。新旧文化的辩证统一关系要求我们对文化的继承要分析,鉴别,舍取和改造,即所谓的批判继承。

二、创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伟大历史意义

1.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任何新文化的创建从宏观的视角来看,都加速了整个文化系统的新陈代谢。它不断的催生了先进的文化,不断摒弃停滞、僵化和衰落的残余文化。新文化合乎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正是它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并创造更为优秀的文明成果。而文明成果的多少直接衡量了社会的进步,直接反应了社会文明的程度。从人类历史发展来看,任何先进的人类文明都离不开优秀的文化这张软体,先进的文化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2.加快了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建设主要包括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江泽民曾指出“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全党同志必须把握两个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社会主义新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实践两种相互联系的伟大成果,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两个密切相关的组成部分。这两个文明互为条件、互为目的。3.追求更高的精神价值

新文化与传统文化一同作用于社会,新文化的一个重要作用就算在一定时期内缓解人们精神生活的矛盾和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产生的需要,以追求更高的精神价值。新文化包含了对自由、平等、博爱的深刻阐发;对道德和伦理深入的探讨;对人性和伦理智慧等诸多问题全面的研究。新文化推动了人们摆脱低俗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批判社会中存在的文化矛盾、道德衰落和价值危机,以追求更高的精神价值,同时在人们实践中还体现出了一种精神导向。

4.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唐凯麟认为:没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是不会有什么贡献的。当然,文化的生命力一方面在于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在于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在新文化建设上,需要讲“民族意识”和“全球意识”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树立面向世界的广阔的文化胸怀和着眼未来的深邃文化视域,并站在实现批判继承和超越创新的辩证统一的高度,只有这样才能传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

三、如何创建社会主义新文化

1.以实践为基础

任何新文化的产生都是以实践作为基础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还是实现批判继承与超越创新辩证统一的基础。人类文化有其精华的部分,也有糟粕。依据唐凯麟的观点,实践本身就在不断地甄别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并把精华的东西放在实践的熔炉中提炼,使它得到改造和升华,进而成为新文化的构成要素。这个过程如果离开了实践,那么对待人类传统文化就成了一个纯粹的思辨问题,也就成了纸上谈兵。从近代来看,人们通过近百年来的实践才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也是由于不断的实践,人们才认识到只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兴国强邦,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以创新为动力

新文化的产生,创新是动力。创新加快了整个文化系统的新陈代谢,它成了新文化的特质和内在要求。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只要自身坚持不断的创新,才能不落后于时代,不被文化这个大的生态环境所淘汰,进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新文化的产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摒弃文化保守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过程。我们唯有在传统文化与其他外族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冲突和融合中实现综合中创新,创新中综合,才能创造出更优秀和先进的文化。

3“人”为主体

唐凯麟认为:人是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的主体。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人创造的,也是由人作为中介,才使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当然这张传承和发展是有自觉选择和创造的,因此新文化主体的培养和造就成了文化批判继承和超越创新辩证统一关系的重要前提。新文化的创造应该以人为主体,不断的批判继承和超越创新,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转型,建设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4.以“四有”为目标

我们知道人是文化的主体,那么新文化的主体是什么样的人呢?邓小平鲜明的提出了要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作为我们关于人的建设的总的价值目标,并进一步指出了如果不能培养“四有”新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将不可想象。“四有”以“有理想”为核心,它体现了我们民族历来重视的精神价值,追求人格完美,向往美好未来的民族精神。“四有”它包含了科学的解决新文化主体的价值观形成,确立和发展同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的联系的价值要求。所以,我们必须着重培养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主体,即“四有”新人,才能更好的承担对传统文化的转型和升华的重任,进而创建社会主义新文化。

传统文化的优越性篇8

【关键词】超越预算;传统预算;平衡计分卡;相对标杆

引言

传统预算管理模式自20世纪20年代诞生以来,便占据了全球企业管理的主流地位。但是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这样一种曾经先进的管理模式也陷入重重危机之中。激烈的竞争与外部环境的迅速变化。暴露出传统预算模式与战略脱节(陈宁,2004)、缺乏灵活性的特点,其单纯与预算目标挂钩的绩效评价方法也大大限制了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降低了企业的效率,造成了大量的浪费现象(霍普、弗雷泽,2005)。与此同时。一种全新的会计管理理念――超越预算理念在20世纪末应时而生。

1998年1月,跨国型高新科技制造业联合会在欧洲组建了“超越预算圆桌会议论坛(简称BBRt)”,该论坛的两位负责人JeremyHope和RobbinFraser依据项目管理提出了“超越预算”概念。关于这个概念。各专家学者的论述大同小异,俞婷婷(2009)认为超越预算是指通过综合运用各种预测、绩效管理方法,以及将预测与绩效评价奖励分开等方法来克服传统预算的种种弊端,将企业打造成一个管理流程更具适应性,权力下放更多、能够对市场变化作出及时反应、不断进行创新、关注顾客需求、绩效持续改进的组织的过程。

由表1可知,单纯依靠某一特定工具来完成管理控制的所有功能只是不切实际的愿望,对于管理者而言重要的不是陷于单个管理工具孰优孰劣的纷争,而是洞察各个工具所针对的主要问题以及各自的优劣势来更为有效的利用,从而构建整合的管理控制系统应该是更为现实的选择(高晨、汤谷良,2007)。因此。超越预算理论应运而生。

超越预算理论由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构成:(1)以预算为

短短几年的时间,超越预算的实践在一些西方公司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成功,在我国却刚刚起步。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不断加快融入国际的步伐,我国企业也面临着不断激烈的竞争,传统预算的弊端已十分明显。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建立基于超越预算的应用模型,希望对超越预算在我国的应用和推广有所帮助。同时,我国的特殊体制和国情决定了我国企业对超越预算思想借鉴的差异性,这在本文构建的模型中也有所体现。

一、文献综述

(一)超越预算理论的提出

超越预算理论是针对传统预算管理的弊端,不断发展形成的一种管理会计工具的整合模式。翻阅相关文献我们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的文献试图把单个的管理会计工具定位成一个“全能”的管理控制系统,比如预算(otley。1999;Cima,2004),特别是我国学者所倡导的全面预算(汤谷良、李苹莉,2000)、平衡计分卡BSC(Kaplan&norton,1996)、eVa、作业成本法等等。然而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这些管理会计工具的成熟应用,各种工具的优劣势很明显的表现出来。如表1所示:主的财务预测与计划,通过预测组织未来的短期财务业绩并设置财务业绩目标来协调资源配置,平衡企业的研、产、销各项活动,使资源应用同外部的变化高度匹配。(2)以平衡计分卡为主的综合业绩评价系统,要求部门和个人全面、深入地了解组织特点和任务性质,明确战略的关键成功因素。(3)以相对标杆为基础的激励方案,即运用标杆法对相对业绩水平进行奖励。而不是以既定的预算目标为依据,以减少“预算花招”等职能紊乱行为的出现。超越预算控制模式的特点在于强调控制系统各组织部分之间相互独立,其目的是减少组织管理控制中常见的以预算为标杆引发的行为问题(如盈余操纵、预算宽余、讨价还价等)。以促进业绩的持续改进和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超越预算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

作为一种全新的预算管理思路,超越预算为适应当今迅速变化的商业环境而产生。并因其灵活的编制与执行、科学的业绩考评、战略管理的增强、成本管理的提升等优点为学者们所推崇,并且已被西方许多大型企业采用,但是超越预算理论是否可以在我国企业中大范围推广呢?赵洁(2009)认为由于与超越预算相适应的大量高素质人才、文化氛围、企业制度的缺乏和巨大的转换成本,超越预算在我国企业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尚不具备条件,但可以在传统的预算管理中导入超越预算的思想。俞婷婷(2009)认为超越预算能否在我国企业中应用有待于企业实务界的努力和超越预算自身的发展。虽然目前并不是我国的所有企业都适用超越预算管理模式,但这是未来预算发展的大趋势。郑瞳(2009)认为预算固然存在诸多

1 战略设计:平衡计分卡

平衡计分卡克服了传统预算管理只注重财务指标而忽视企业战略的不足,将企业战略分解为学习与成长、内部运营、客户和财务四个方面,把中长期目标逐级分解转化为各种具体的相互平衡并具有因果关系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通过提供一系列关键业绩指标(Kpi),使各层负责人认识到其所做出的决策与企业战略的相关性。

2 资源配置:预算管理

预算是行为计划的量化,这种量化有助于管理者协调、贯彻计划,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它可以有效地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全方位地调动企业各个层面员工的积极性,是会计将企业内部的管理灵活运用于预算管理的全过程,是促使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坚实基础。

3 业绩评价:相对标杆

相对标杆是进行业绩评价的有效方法,经过仔细挑选的标弊病,全面的超越又难以实现,中庸的融合也许才是务实之道。因此,引进超越预算的优势理念改进当前的预算管理实践是较为合理的策略。

由此可见,尽管超越预算能够较好的改变传统预算的弊端,但在现阶段我国并不具备大规模引入超越预算的条件,将超越预算的思想融入传统预算管理在目前来讲是更为有效和可行的方法。因此本文的应用模型在传统预算的基础上引入超越预算的思想,利用平衡计分卡来弥补传统预算与战略脱节的不足,利用相对标杆解决对预算目标讨价还价的问题,对预算的职能适当缩减,使两种管理会计工具与预算较好的结合在一起。

二、基于超越预算的应用横型

(一)基于超越预算的静态应用模型

根据超越预算的管理思想和理论构成,本文将基于超越预算的应用模型分为平衡计分卡、预算和相对标杆三个子系统,并具体划分为战略设计、业绩指标、行动方案、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反馈、Kpi目标值和激励方案模块,如图1所示!

杆可以确保企业参照同级最佳水平,而不是以预算指标这样的内部协商目标来衡量业绩。企业可以选择在某一项指标上竞争力最强的行业(产业或国家)中的领先企业或企业中某部门的相应业绩值作为标杆,将本企业的相关实践状况与这些标杆进行定量比较和评价,并采用排序的方式反映各部门完成战略目标的情况,衡量企业的业绩,在此基础上分析标杆企业业绩领先的原因,制定实施改进的措施。

(二)基于超越预算的动态应用模型

本文设计的应用模型,充分发挥了平衡计分卡的战略设计功能,将战略细化为业绩指标,并通过行动方案的设计与预算的编制有效联系起来。预算的功能被大大的缩减了,仅仅保留了预算编制、执行与反馈的功能。同时,用相对标杆替代了传统的预算标杆,有效改变了传统预算中对预算目标讨价还价的弊端,另一方面,也为Kpi目标值的设定提供了依据。基于超越预算的动态应用模型如图2所示:

企业通过平衡计分卡,从学习与成长、内部运营、客户和财务四个方面制定战略,并将战略细化为业绩指标,利用相对标杆的方法。与行业平均水平比,与行业中先进水平比,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设定业绩指标的目标值。通过行动方案的设计与预算的编制有效联系起来,在预算的执行的过程中,有效配置企业资源,调动企业各层级的积极性,实现战略目标的量化与执行。预算的执行结果与预算目标的差异只作为分析的依据。不与绩效考评挂钩,而把与同行业当期绩效的比较、员工在实现战略过程中的积极表现作为绩效考评的依据。这一动态模型有效解决了传统预算与战略脱节、对预算目标讨价还价以及平衡记分卡业绩指标目标值确定的问题。

三、结论

传统文化的优越性篇9

中华文明有着五千年连绵不断的历史,从文字到国家,一脉相承。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在谈到中国时说,“高度文明的国家,存在了四千年以上,现在依然生机勃勃,这样的国家世界上只有中国。古罗马、古希腊、古埃及都已成为过眼烟云,拉丁美洲文明也已经逝去,可是中国还在。”

那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代传承的密码在哪里?是什么使她绵延数千年而“至于今日岿然独存”?密码就在,中华文化总有“基因”在。既然是基因,就总能与时俱进地被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原因就在,中华文化总有“传人”在。无论社会变迁沧海桑田,不管乡野小农高官巨贾,也无论出家在家是僧是俗,中华民族总有“传人”在那里孜孜以求、锲而不舍,或著书立说载入史册,或口口相传“有话要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读《“贫僧”有话要说》,我分明就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基因的生生不息,中华文化的传人在直抒胸臆,传承着“沛乎塞苍冥”的浩然正气。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一个大题目,一项高要求,但文化的转化与发展,虽大却不空,虽高却不远,需要从当下做起,也可从当下做起。

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吹尽狂沙始到金。非洲一种因生长在沙漠且红如玫瑰而得名“沙漠玫瑰”花朵,虽然生于环境恶劣的沙漠,但只要给予高温干燥和阳光充足的条件,就能开出美丽的花朵。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需要我们从狂沙之中找寻出来,让其散发出耀眼的光辉。读《“贫僧”有话要说》,可以看到大师一生都在上下求索,寻寻觅觅。无论你是否信教,看到这位“贫僧”,就仿佛见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文化巨匠,你不能不对他肃然起敬。

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其实也就在灯火阑珊处。她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这些优秀基因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包括两千年已经中国化了的中国佛教之中,同时又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日俱新、与时俱进,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存于中华民族的呼吸,体现在每日的生活之中,蓦然回首,就在灯火阑珊处。读《“贫僧”有话要说》,就不时有豁然开朗的顿悟的。

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就在日常你我的交往之中。我因当过14年多的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职责所系,常致力于促进两岸佛教交流,便与星云大师交往甚深。星云大师对我说过,佛教讲世间的“八苦”之一“苦”,是“爱别离苦”。爱得越深,思得越切,别得越久,苦得越重。中华民族本是一家,大陆人、台湾人,都是中国人!两岸骨肉同胞长期不能团聚,乃国之大殇、乡之深愁。

大师积一生的万语千言,现在“有话要说”了。他不顾年迈体衰,继续奔走于两岸,“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写好字”。87岁时见到我,欣然送我“有情有义”墨宝,“两岸一家亲”的深情大义皆在其中。88岁见到我,又再送一幅“有你真好”,殷殷思念之情跃然纸上。今年,大师89岁,我去拜望他,又“贪心”地对大师说,佛教讲“三宝”,还想求一幅墨宝呢!大师就挥笔写下“我有欢喜”四个大字再相送。

大师说,欢喜,看来简单,但世界上有金钱、有名位、有富贵,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有欢喜”才可贵。如果拥有了世界上的一切而不欢喜,人生有何意义?所谓欢喜,不是个人单独的欢喜,而是与人共享共有的欢喜。

传统文化的优越性篇10

关键词:油画艺术;大众欣赏;审美研究;艺术普及

一、引言

油画最早于明朝万历七年(1579年),由意大利传教士罗明坚首次带入中国。最初传入中国的油画在中国国内的发展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清代之后我国国内油画的发展趋势才逐渐呈现多元化。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是一个国家历史、地理条件以及人文发展的缩影,与这个国家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油画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我国上世纪沉痛的被入侵与殖民历史,艺术的传播与碰撞并不总是和平友好的,但是艺术的渗透作用不会因为政治的因素被磨灭,清末民初,我国一些学者并受西方艺术的影响开始学习和研究油画艺术,近年来我国国内学习油画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对油画的学习和研究都逐渐深入,还有一些艺术型人才将油画与我国的传统水墨画相结合,在油画中融入中国元素,创造出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油画风格。将油画艺术向大众进行更深层次的普及,提高我国国民对油画艺术的欣赏水平是发展我国文化艺术的一项有意义的研究。

二、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与西方油画艺术的区别与普及程度

中国绘画艺术在东方国家中有非常大的影响力,相应的油画在西方的文化发展中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国传统绘画更注重写意,注重意境的创造和表达,而西方油画更注重写实,注重理性思想的表达。西方油画在高效传达事物形态和表达作者丰富的自我情感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借助画作的多样形式来充分表达出作者鲜明的感情,具有突出的艺术效果。而中国绘画更注重意境的描绘,在表达上更加委婉、含蓄,具有与西方油画大相径庭的艺术表现形式。虽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多元化发展,我国国民对西方油画的了解程度已经在逐步加深,而且由于油画具有与我国传统绘画不同的特点和绘画技巧,促使很多人开始了解、学习和研究油画,近年来西方油画已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中打开了广阔的市场。即使近年来油画在我国国内的发展迅速,但是西方油画在我国大众中的普及程度还是没有传统水墨画广泛和深远。因为我国传统绘画是我国历史和民族文化的艺术反映,人们对传统绘画的思想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而西方油画所秉承的思想和表达方式与我国国民的认知上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油画的普及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也是因为油画艺术所表达的思想和独特的绘画艺术使国内越来越多的人对油画抱有好奇心,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油画独特的绘画思想,对油画的绘画技巧掌握的越来越熟练。从这个方面来看油画目前在我国的大众普及形式会更进一步。从油画的艺术思想来看更为直接鲜明,在大众欣赏普及方面更具有直接性与有效性。

三、油画艺术对大众欣赏普及的优越性

1.油画艺术能够直接有效地表达具体形象的情感态度

西方油画的发展起初就是为了能具体的表现出宗教人物的形象,然后随着文化的发展和西方民间艺术的发展,油画除了为宗教服务外还被人们用来记录生活中的人像和事物,逐渐发展成为西方艺术中的一个鲜明标志。由于油画的创始之初就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所以油画有较强的写实性,能够直接有效的表达具体形象的情感和表达出作者的态度。是现实世界中人物情感和思想的直观表达。例如油画中对于表达人物或者作者内心情感方面,通常是通过画作中人物的面部表情来传达,使人一看就可以感知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是悲伤、愤怒还是开心。对于油画中描绘景物的画作,都是追求形似,在色彩的调配和事物细节的处理上也力求与原物相同,常常使人感叹于它的逼真程度。写实的油画绘画思想和高超的写实技巧能使油画有效地表达出具体形象和情感。

2.油画能够借助多样形式使表达更具感染力

油画在大众欣赏普及的优越性上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油画的色调感染力。具有很强的写实作用的油画因为注重突出写实的效果通常要选用与现实生活中的色彩相应的作画颜色,这就导致油画的表现形式中有多种色调。油画无论是在人物描绘还是风景静物描绘上都会用鲜明的色彩,而逼真、浓烈的色调搭配能在给人强大的视觉冲击,在短时间内并可让人有强烈的情感共鸣,这对于油画在大众的欣赏普及方面有其他艺术形式不可代替的优越性。色调鲜明,情感表达炽烈的油画总能给人一种无论是情感上还是视觉上逼真的直观感受,更能让大众理解画作中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大众的欣赏,也有助于油画在我国的发展和普及。结合当下我国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文化情况,人们对艺术的欣赏也呈现出高效吸收的特点,如果要高效直接的提高大众的艺术欣赏能力,使大众的艺术思维得到锻炼和提升,那么油画艺术是不二发选择。因为油画艺术的思想表达、情感表达以及感官冲击都是直接而鲜明的,更能在短时间内引起大众的共鸣。在使用油画普及大众艺术欣赏能力方面,要选用细节突出,技巧精湛的画作,因为画作越是精致,它的观点就越鲜明,越能启发大众的欣赏能力,使其深切地感受到画作的引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