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市场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47:38

劳动教育市场前景篇1

关键词:经济增速放缓;大学生;就业能力;策略研究

一、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结构开始转型升级、经济增速开始全面换挡、经济驱动亟待快速转换,其中经济增速全面换挡的重要表现就是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在中长期国民经济将保持“L”型走势,在这大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具体包括:首先,当前我国经济结构需要转型,供给侧改革将持续推进,淘汰与化解过剩落后产能的工作会造成一些工作岗位的消失,在增加市场就业压力的同时无疑会影响到大学生就业;其次,当前经济增速的全面换挡,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加之国际贸易开始受到国际需求与贸易保护主义的双重抑制,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用工不足,,从而加到了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再者,自我国大学生扩招以来,大学生的数量持续上升,2016年的高校毕业生是765万人,比2015年又增加了16万人,且中职毕业生和初高中毕业以后不再继续升学的学生大约800万,由此劳动力市场的青年就业需求就达1600多万,由此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就更大。

二、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式严峻的原因分析

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高校培育体系与市场需求错位、学生就业观念与职业发展路径相悖、就业市场欠规范与企业用工歧视并存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三大主因。

(一)就业供求的矛盾突出,高校教育培训体系与市场需求错位

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矛盾就比较突出,其核心原因就是高校教育培训体系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错位,由此导致高校教育培训体系出来的劳动力难以满足市场的实际需要,从而造成供求矛盾,进而引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高校教育培训体系与市场需求错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高校四年制的教育专业设置与日新月异的市场人才需求出现错位,但随着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高校专业设置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的,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高校的计算机专业,经常出现市场对计算机人才的周期性需求变化;第二,目前高校教育体系的实践性不强,理论性教学过多,缺乏必要的实践培训与技能培训,这极其容易导致高校教学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第三,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生产率已逐步替代了劳动生产率,生产知识的经济与用知识生产的经济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就业方式,知识的时效性在快速缩短,但是大学的知识体系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且缺乏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第四,当前对于技能型专业的设置过少,高校教育名利化现象普遍,市场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缺乏。

(二)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学生就业观念与职业发展路径相悖

大学生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一个怪象,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年年犯难,许多大学生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由此不得不努力的考取硕士研究生或者博士研究生,而在进一步深造后再一次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环境,大学生就业就更难;另一方面,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经常出现用工荒的情况,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员工,从而不得不提升用人成本;虽然,前文我们提到就业供求的矛盾突出,高校教育培训体系与市场需求错位,这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怪象的一个原因。但是,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当前大学生就业观念与职业发展路径相悖,大学生就业的眼光高、要求高,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比较浮躁,且存在眼高手低的坏习惯,而另一方面从职业发展的路径来说,任何职业的发展道路都是要经历一个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由慢到快、由难到易的过程,由此学生就业观念与职业发展路径相悖,最终造成了大学生的就业难与用工荒现象并存。

(三)劳动力资源配置欠优,就业市场不规范与企业用工歧视并存

毫无疑义,当前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欠优,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的就业市场不规范与企业用工歧视,在就业市场不规范的方面可以从两方面看出:第一,政府对于劳动力就业市场的资源配置调控能力偏弱,且调控水平亟待优化;第二,当前我国劳动市场就业中介服务机构数量偏少、质量欠优,难以提升劳动力市场的活跃度。与此同时,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还普遍存在企业用工歧视,这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介绍:第一,许多企业对于非985与非211的高校毕业生比较排斥,无论其能力有多强,只要不是985、211的毕业生一律不录取;第二,出于企业成本、用工需求的考量,许多企业对于女性毕业生比较排斥,从而使得高校偏好男性毕业生,女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普遍;总而言之,就业市场不规范与企业用工歧视并存造成了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三、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研究

在经济增速放缓下,改革高校教育培训体系、转变学生就业创业观念、优化就业市场资源配置是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三大有效策略。

(一)改革高校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契合度

改革高校教育培训体系提升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契合度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根本,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高校专业设置必须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对于一些知识过剩、实践性不强、科研性也偏弱的专业要缩小招生规模,再确保学科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考虑,个别既无保护学科发展,也无实际作用的学科应该取消招生;第二,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多开设实践课程、多举办校外实`、多安排学生实习、多邀请专家进行讲座,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第三,高校要强化对教师的知识技能更新与培训,对于长期不求创新、不求发展的教师要给予相关的管理与鼓励措施,严重者可以采取淘汰制度;第四,要加大对技能型专业的设置,并且对于专业性较强的技能型专业要给予特殊支持。

(二)转变学生就业创业观念,提升大学生理性就业的成功率

转变大学生就业创业观念对提升大学生理性就业的成功率是非常重要的,当前许多大学生就业并未是真正的就业难,而是一种择业难、创业难,要真正从思想上改变大学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心理浮躁的现状,要通过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多开展教育实践与培训,扭转这些错误思想,要鼓励大学生理性就业。在转变大学生就业创业观念的问题上,学校应该加强辅导员与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管理工作,通过这两大群体与师资力量去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观念进行转化,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与此同时,学校应该要配合政府部门,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在资金、审批、财税、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在实现自身顺利就业的同时带动他人就业,减小经济增速趋缓条件下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三)优化就业市场资源配置,提振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活跃度

优化就业市场资源配置是提振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活跃度的关键环节,其核心思想是促使劳动力供求双方都获得满意的对价,从而实现劳动者的就业与企业的招人用人,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必须有一个成熟的市场剂――专业化的就业服务中介。第一,政府在规范行业准入、原则及完善监管体系的基础上,大力扶持专业化、高效化的就业服务中介的发展,要通过这一群体实现对高校学生就业前的初级培训,提升其由学校向企业发展的适应能力;第二,政府该引导企业积极与专业化的就业服务中介联系,提升企业的招人、选人、用人的能力,减少因为学历或者性别问题的“一刀切”做法,要注重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真正实现企业能招到优秀人才、优秀人才能找到优质企业的双赢局面,最终提升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活跃度。

参考文献:

[1]胡先锋.后经济危机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5(14).

[2]廖海华,邹燕矫.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观的误区及引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04).

[3]乔丙武.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观教育[J].教育探索,2009(02).

劳动教育市场前景篇2

[关键词]过度教育大学生就业影响对策

一、过度教育的内涵

我国学者对过度教育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多度教育的定义也存在各种界说,在本文中,笔者借鉴美国学者曾满超、亨利・列文(HenryLevin)等对过度教育的定义,他们认为,教育发展出现下列三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都应称为过度教育:一是劳动者相对于其受教育程度经济地位下降;二是受过教育者不能实现其对于事业成就的期望;三是劳动者拥有比其工作要求较高的教育技能。

从表述可以看出,对过度教育的含义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理解:从宏观上看,过度教育是指教育供给超过了教育需求;从微观上看,过度教育是指个人拥有的教育存量超过了现有职业的需求。本文将主要从微观层面即大学毕业生的角度对过度教育进行分析。

二、过度教育对我国大学生就业产生的影响

(一)毕业生供大于求就业率低下

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人数的扩招,高校的毕业生数量猛增,高校毕业生需要的就业机会与社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不想匹配。《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2012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0.9%)比2011届(90.2%)略有上升。其中,本科院校2012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5%,比2011届(90.8%)略有上升;高职高专院校2012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90.4%)比2011届(89.6%)略有上升。但是,进一步的关于2013届毕业生流向调查显示,从2012年10月29日至2013年4月10日,被调查的2013届硕士毕业生签约率为26%,低于2012届同期11个百分点;本科毕业生为35%,低于2012届同期12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毕业生为32%,低于2012届同期13个百分点。

(二)高能低就,大材小用

过度教育引发了劳动力市场对于知识劳动力的高消费。由于具有高学历的人数增多,各个工作岗位自然会追求更高知识层次的人才。接受了各个层次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为了能获得工作只能俯就屈身。高学历者选择一些职业技能要求低的职位正是高能低就的体现,而如果高学历者不能接受相对低级的工作,又造成了知识失业。

(三)毕业生学非所用,就业前景堪忧

《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调查状况》显示,理工类大学生择业时注重专业对口的仅占16%,专业性很强的财经类、外语类毕业生注重专业对口的也只有30%和42%。这表明大学生在择业时,专业对口意识正逐步淡化。然而针对用人单位的一项调查却表明,90%以上的用人单位认为,专业对口是挑选人才时最主要的考虑因素。

关于毕业生就业时专业是否对口的横向数据比较也受到人们关注。《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3年“红黄绿牌”专业就业前景预测如下:

红牌专业指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黄牌专业指除红牌专业外,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绿牌专业指月收入、就业率持续走高,失业量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

2013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等。2013年高职高专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法律文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金融、工商管理、法律事务、汉语言文学教育等。

2013年本科就业绿牌发展专业包括: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等。2013年高职高专就业绿牌发展专业包括: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等。以上专业与2012年的绿牌专业相同,这些专业的就业率持续走高,薪资走高。

(四)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低

就业满意度也是衡量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一项指标。《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2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55%,即在就业的毕业生中,有55%对自己的就业现状表示满意。其中,本科院校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58%,高职高专院校为51%。在本科院校中,“211”院校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62%,非“211”本科院校为57%。

在2012届本科学科门类中,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为经济学,为61%;就业满意度最低的为农学,为53%。在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就业满意度最高的为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为56%;最低的为生化与药品大类,为44%。

2012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在“政府机构/科研事业”的就业满意度最高,为69%;在“民营企业/个体”的就业满意度最低,为50%。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后在“政府机构/科研事业”的就业满意度最高,为64%;在“中外合资/外资/独资”的就业满意度最低,为45%。

可见,我国高校毕业生目前的就业满意度整体偏低,在不同的教育程度、所学专业、就业岗位层次上的满意度更是参差不齐。

(五)过度教育导致性别之间就业的不平等

由于高等教育过度现象的发生,知识劳动者大量增加。当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变化,劳动力供需差异加大,雇主或企业选择余地也在加大。在这种情况下,男性劳动力显然更容易受到雇主的青睐,而女性知识劳动力遭遇不平等待遇的机会大大增加。

以上几方面的阐述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的过度教育情况已经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产生各个方面的消极影响,一方面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毕业生的就业难也非常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和谐。

三、过度教育影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原因

(一)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发生错位

1.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错位

现在高校培养的大学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实践非常缺乏,大量理论的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成了纸上谈兵的高手。企业是非常现实的经济实体,需要的人就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绩效的人而纸上谈兵的大学生并不能马上给企业带来绩效还要搭上老员工为其辅导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

2.普通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错位

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主要以培养理论型人才为主,而社会需求量最大的是面向生产、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另外,有些学校在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上一味地“追风”,盲目地跟着市场的潮流走,开办和扩招所谓热门专业。其结果是,由于人才的供大于求,大量的毕业生只能放弃本专业而选择从事低级的工作。

3.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在时间上的错位

当今的社会瞬息万变,昨日的朝阳产业,今日就可能成为夕阳产业;今日的朝阳产业,明日极有可能是夕阳产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迅速地发生变化。而人才的培养周期长,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就构成了社会迅速发展与教育培养周期过长的矛盾。从而导致现在热门的专业,到毕业生毕业时也许就成为了冷门专业。

(二)劳动力市场调节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各项制度还不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不完善。我国就业制度改革的目标就是改革计划经济下按指令性计划统一分配的就业制度,让绝大多数毕业生进入市场自主择业。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就在于充分发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让劳动力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目前我国还未形成统一的竞争、流动的市场。对于城市劳动力市场来说,劳动条件好、工资高、福利待遇高、工作有保障、职业前景好;农村劳动力市场劳动条件差、工资低,福利差,就业无保障,职业前景不太好。

(三)个人对高等教育盲目投资且就业观念不当

政府为了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从而使教育系统培养的人才远远大于经济发展所需的需求,造成过度教育,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大学生的就业。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以下几种不恰当的就业观念,不愿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而热衷于行政、事业单位,因而淡化了专业观念;就业地点大多选择沿海一带或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而对西部地区、基层、小型企业不感兴趣;不论自己能力大小,追求高工资和好的工作环境。

四、解决过度教育的对策

(一)经济层面上加强产业结构调整

大学毕业生就业空间的有限性,根源于经济的发展。因此,拓展劳动力市场规模、拓宽毕业生就业空间,首先要从经济发展入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第三产业结构。作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掘市场潜力,是吸纳劳动力、解决大学毕业生过度教育问题的根本途径。

(二)加大高等教育改革力度,使高校的供给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一方面是改革高校的学科结构及培养模式。高校应该有目的地针对未来几年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数量、结构、特点等情况,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来设置专业,加强市场对专业设置的引导。另一方面是重视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高校在注重灌输基本理论,培养大学生理论思辨能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大学生工作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把学历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更多的具有实际操作型和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

(三)劳动力市场层面的对策

对于有形就业市场而言,现阶段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各级、各类有形劳动力市场的联系与沟通,形成全国范围内流通的劳动力市场。一方面,在纵向结构上,要加强部级、地区级、高校各劳动力市场的有机联系;另一方面,在横向结构上,要加强教育、劳动、人事部门的信息合作与分享。对于无形的就业市场而言,应尽快建立以国家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为中心、以各地方就业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为分支、以毕业生和各类用人单位为用户的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网络系统。

(四)毕业生要调整就业观念

大学毕业生在面临就业时,应当调整自己的心态,在学校的帮助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职业生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在就业难的情况下,可选择二三线城市、小企业就业,以增加自身的就业机会。大学生也可以响应国家的号召,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参考文献]

[1]郑健壮,王培才主编.经济学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黄济,郭齐家主编.中国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美]伯顿・克拉克(BurtonR.Clark)主编,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新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5]蒋国林,王国存.大学生“新失业群体”社会应激及其缓冲干预[J].社会科学,2008(09).

[8]盛世明.过度教育的再认识[J].教育发展研究,2007(Z1).

[9]武向荣.教育扩展中的过度教育现象及其收入效应――基于中国现状的经验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21]陈磊.我国高校本科毕业生过度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2]万勇.论我国高校学生充分就业问题[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3]arnaudChevalier,JoanneLindley.over-educationandtheSkillsofUKGraduates.JournalofwomensHealth,2007.

劳动教育市场前景篇3

(一)现代物流业

1、起劲革新提拔我市交通运输业、进步效劳程度和经济效益。依托中间城区农、商、贸堆积区的主要位置和优势,鼎力开展现代物流业。尽快拿出中间城区现代物流业开展规划,并组织施行。

2、加速口岸物流园区建立。尽快完陋习划、情况和洪水评价、可研申报、初步设计等前期任务,争夺尽早开工。

3、加速市场系统建立。鼎力引进新型业态,依据商务部政策搀扶对象,建立2—3个集市场信息、仓储、配送、多式联运、会展、买卖等功用于一体的工业、商贸、农副产物专业市场。编制现代商贸效劳业开展规划。

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1—2个大型物流企业落户。革新提拔运输、仓储、邮政等传统物流企业和工商企业物流,鼎力开展第三方物流。

5、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收集技能,促进各类运输方法的协分配合,起劲修建客运疾速化、物流现代化、治理本能机能化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系统。逐渐树立顺应路途运输市场需求,具有代办货运、仓储、中转等效劳功用的货运署理效劳系统;培养和开展运输信息效劳主体,树立大众运输信息效劳平台,完美运输信息效劳渠道,积极开展各类运输方法间的搭客联运和货品联运,进步运输效劳的实效性。

(二)文明财产

1、发扬文明资本优势,树立关帝庙文明财产园区。

2、依托关帝庙文明资本,充沛应用“关帝上城”项目建立前提,建立关帝庙古玩一条街。

3、加速文明市场系统建立,提拔中间城区文明消费程度。(1)在中间城区推进网吧连锁化、规划化、专业化、品牌化开展,进步连锁网吧的市场据有率;(2)培养强大中间城区文明文娱业;(3)促进中间城区书画运营、古玩珍藏、杂技上演、艺术培训等新兴文明市场建立;(4)对原有中间城区文明资本进行整合,优化晋级,扩展文明运营品规划,提拔效劳层次;(5)编制中间城区文明财产开展规划。

4、持续弘扬我市优异当地剧种和民间艺术,充沛交融戏剧、歌舞、功夫、杂身手术扮演方式,打造施行文明精品工程。

(三)旅行财产

1、编制全市旅行财产开展规划。重点做好太昊陵、老子桑梓、关帝庙、女娲城、袁世凯新居、华夏民风文明园、吉鸿昌留念馆、叶氏庄园等景区的规划、开拓和建立。推进景区之间联动整合。在全市构成资本多样、文明多元、特征互补的旅行产物系统,提拔文明旅行形象。

2、加速开展近郊旅行、民风旅行、村庄旅行和农业旅行旅行。重点开拓龙湖、市植物园、川汇区生态园、至商水邓城沙颍河水游等生态旅行资本。

3、充沛发扬游览社、旅行公司在活泼景区、拉动景点方面的主要效果,调动游览社组织客源来旅行的积极性,展开市民信任游览社评选运动,鼓舞有实力的旅行企业进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

4、积极开展农业、林业村庄旅行,根据北郊乡现有的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和沙河、颖河、贾鲁河三川交汇的非凡区位及沿岸美好的天然风景,积极开拓农业的旅行旅行。并积极兴办农家餐馆、农家宾馆、垂钓中间等具有浓重农家风味的餐饮、文娱项目。展开评选“十大农家店”运动。

5、商水县要发扬紧靠中间城区、完成周商一体化以及交通便当和城关乡大中村具有悠长花草传统栽种习气的优势,建成一个以花草栽种、欣赏、发卖为主的集休闲、餐饮、品茶、文娱为一体的精品休闲旅游区。

6、县要出力打造“农业三园”:一是休闲度假农业园。依托美好的龙湖景色、建立休闲度假中间、东湖湿地公园、餐饮文娱场合等新景点、新景区,增设水上游乐项目,设立赏荷区、垂钓区、水上文娱区、住宿餐饮区、购物区等。二是生态旅行农业园。以现有的蔬菜栽种基地及果园为根底,建立一批各具特征的花草园、果树园、欣赏树园、瓜果园等,构成农业旅行园。三是体验民风农业园。建立一批民风特征餐饮店、农俗文明馆、手任务坊和村庄居民修建,开设农家手任务坊(如泥泥狗、布山君制造等),让旅客在劳动中充沛享用浓烈的村庄风情和民风文明,体验农业出产与农家生涯的变迁。

(四)商贸流畅和餐饮业

1、发扬中间城区交通区位优势,开展和完美各类商品批发零售专业市场,构成区域性的商贸中间,鼓舞流畅企业依照现代化运营理念结合重组,开展连锁运营和分销,进步集中度和运营条理,削减环节,加强竞争力。开展电子商务,进步商贸流畅的信息化和现代化程度。鼎力履行署理制、配送制等现代流畅方法,出力进步传统效劳业的竞争力和效率。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整合现有酒店企业资本,尽快建立几个能表现酒店业效劳程度的“五星级酒店”。

3、进步餐饮质量和效劳程度,建立名吃一条街。

4、进步餐饮效劳业治理程度,推行绿色餐饮。展开“名店、名吃、良庖”评选运动,评选“十台甫吃”品牌产物。

5、鼓舞具有特征的餐饮企业在全市局限内开展连锁运营,支撑便民早餐网点、风味特征小吃、规范化中式快餐等餐饮种类的开展。

(五)科技效劳业

1、树立和完美科技效劳和科技买卖市场,加速科技效劳业开展。建立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出产力促进中间,支撑科技信息机构、技能买卖机构的公共科技信息平台建立,环绕以工业、农业出产效劳,选择一批严重科研课题,集中力气进行重点打破。

2、编制全市科技效劳业开展规划。

3、打造科技中介效劳商务区。依托中间城区本身地舆区位的优势,对现有各类科技中介效劳机构进行整合,使科技中介效劳业及其配套行业在区域内相对集平分布,构成具有当地特征带有品牌效应的科技中介效劳集聚地。

(六)信息效劳业

1、加大信息收集建立投入,重点抓好电子政务工程、乡村信息化工程、医疗信息化工程等项目建立。

2、开展强大根底电信业企业,积极促进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互相融通。积极开展电子商务、长途教育、长途医疗、网上办公、虚拟专用网等营业。

(七)房地财产

1、进一步标准地盘市场,完美运营性地盘投标、拍卖、挂牌、出让准则。

2、优化商品房房屋供给构造,添加通俗商品房和经济合用房开拓规划,积极开展安康双环保节能省地型房屋。具体摊开住房二级市场,标准房子买卖治理方法。

(八)金融、保险效劳业

1、加速金融业开放措施,吸引国表里金融机构到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推进当地法人银行金融机构立异运营机制,进步金融效劳才能。

人行市中间支行、市银监局、市乡村信誉联社、市城市信誉联社

2、进步上市公司数目和质量,促进已上市公司增发新股,配股再融资。积极吸引境表里保险机构进驻我市,培养和开展各类保险生意署理公司和公司机构。

(九)社区效劳业

1、整合伙源,增强和改良社区公共效劳。

充沛发扬社区居委会在社区效劳中的效果,兴办与居民生涯亲密相关的各类非营利和微利性便民利民效劳网点,有针对性地为社区居民供应无偿、低偿和市场化效劳。鼓舞和支撑各类组织、企业和小我展开社区效劳。拓展社区效劳项目,鼓舞相关企业经过连锁运营供应购物、餐饮、家政效劳、洗衣、维修、再生资本收受接管、中介等社区效劳。鼎力培养社区生涯类的民间组织,积极组织展开社会意愿效劳运动。

2、加大社区效劳根底设备建立,进一步完美社区就业效劳收集,加速社会化养老效劳系统建立,树立完美以疾病预防、医疗康复、安康教育、方案生育效劳为首要内容的社区医疗卫生效劳收集。鼎力开展社区休闲文明效劳和体育健身效劳。

二、关于效劳业变革开放

(十)放宽市场准入

1、积极鼓舞非公有制经济在更广范畴和更深条理上参加效劳业开展。在投融资、税收、地盘运用、工商注销和对外商业等方面,非公有制经济享用一致待遇。重点支撑民间本钱进入外贸、文明、旅行、教育、卫生、科技、城市公共效劳等行业和范畴。

2、加速清算和修订不契合效劳业市场准入的律例和政策性规则,进一步削减和简化行政审批,除国度司法、行政律例明白设定的外,一概不得设定企业注销的前置审批。

(十一)推进体系体例变革

1、加速推进金融、铁路、邮政和城市公用事业等垄断行业体系体例变革和机制转换,支撑有前提的企业完成投资主体多元化。

2、持续深化文明、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效劳业变革,关于公益性、非营利性社会事业单元要深化劳感人事、收入分派和社会保证准则变革,添加收入,加强生机,改善效劳;关于面向市场从事非根底科研、非根底教育、医疗保健、影视传媒、文娱上演、出书刊行等营利性营业的企业和企业化运营的事业单元,依照市场化运作要求,推进投资和运营主体多元化,加速财产化措施。

3、加速机关和企事业单元后勤效劳社会化变革,将其所属的运输、物业、医疗、食堂、印刷等营业,逐渐变革成为面向社会效劳的市场主体。研讨征询、会议培训、公事招待等政务衍生效劳,可以经过投标收购、托付署理等方法由社会供应。

(十二)加速对外开放

对国度明白承诺曾经开放的效劳业范畴,尤其是在我市具有比拟优势的物流、批发零售、文明、旅行、会展等行业,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出力引进国表里有名的大型效劳业企业集团,带动我市效劳业完成跨越式开展。

三、关于扩展效劳业投入

(十三)增强政策性资金支撑

发扬当局投资的导向效果,积极争夺国度效劳业开展指导资金,加大市县级财务资金支撑力度,在本级财务预算中树立响应的效劳业开展指导资金,指导社会多渠道添加对效劳业的投入。重点支撑面向“三农”的综合效劳系统、就业效劳系统、文明财产化等效劳业单薄环节和新兴范畴建立。

(十四)指导信贷资金和社会本钱投入

1、添加开展潜力大、诺言度高、契合借款前提的效劳业企业及项目标借款,进一步完美中小企业信誉担保系统,增强对中小效劳企业金融支撑。

2、鼓舞契合前提的效劳业企业进入本钱市场融资,经过股票上市、刊行企业债券、项目融资、资产重组、股权置换等方法筹措资金。

(十五)加速施行项目带动

关于效劳业重点规划项目在项目审核、投融资、地盘运用等方面要予以倾斜。

四、关于优化效劳业开展情况

(十六)优化消费情况

制订和落实促进消费的政策办法,完美医疗、养老、教育等准则变革,鼓舞和指导居民扩展住房、教育培训、文明文娱、旅行休闲、体育健身等效劳性消费。

(十七)增强市场监管

进一步标准效劳业市场次序,果断袭击冒充伪劣、价钱欺诈等违法行为,维护各类效劳业的正当权益。加速信誉系统建立,树立企业和小我信誉监视和惩戒准则。当局本能机能部分要进步效劳认识,对峙依法监管,严禁向效劳业乱收费、乱反省、乱评选、乱设限。

(十八)抓大好人才培育和引进

加速培育社会急需的信息效劳、金融保险、中介征询、现代物流等方面的人才,有方案地在现有高级黉舍和中等职业黉舍增设效劳业紧缺的专业。积极吸纳海外、省外高级人才到我市创业开展。增强和完美职业技能培训,不时进步效劳业人员本质。

(十九)增强计算、监测、审核剖析任务

树立和完美效劳业计算办法和目标系统,完美部分间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

(二十)树立健全协调机制

进一步一致思维,改变观念,实在增强对效劳业任务的指导,树立和完美效劳业开展协调机构。

(二十一)增强各项办法落实

依据《定见》要求,编礼服务业开展规划,制订配套政策和详细办法,抓好组织施行任务。

劳动教育市场前景篇4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学生境外就业;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劳动力的跨国流动数量和参与国家数量越来越多,这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国际劳动力市场。对中国而言,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中国社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随之产生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在中国对外贸易过程中,劳务输出必然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然随着主要劳动力输入国的发达国家技术革新和经营成本的上升,发达国家在国际劳务市场上对人才需求的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其结果就是技能型劳动力需求强劲。在这种背景下,那些接受过高等教育、训练有素的高素质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在发达国家确很受欢迎,他们也会日益成为国际劳务市场的主导力量。因此,中国的高等教育要积极进军国际市场,必须按照国际衡量人才的标准,培养适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方能在广袤的国际劳务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对于中国的高等教育而言,各高校应积极改革课程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因此,在上述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实现境外就业,也是目前化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危机的一个崭新而又有效的途径。本论文以新加坡国家为切入点,以商丘工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探讨商务英语专业境外就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国际化就业背景分析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中,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这就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提出了挑战。一方面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给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带来了巨大的就业机遇。自2002年起,我国的外贸企业数量直线上升。据有关资料显示,2012年中国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共32.9万家,比2011年增加5.7%,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38667.8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6.2%。这些预示着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目前,中国外贸从业人员达7000多万人,急需大量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据劳动人事部统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在各专业中居于前10位。然另一方面,面对激烈的竞争,市场的饱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目前,我国的外资企业已不再盲目地引入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他们更加重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能力和工作经验,而这些都是中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所欠缺的。据麦克斯―2010届大学生毕业流向月度跟踪调查公布,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已经开始走低,并且商务英语专业同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一道登上“红牌榜”。由此可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对于中国第一人口大省的河南来说,在这种背景下,河南高校必须转变学生就业定式思维,积极进军国际劳务市场,以此来缓解河南高校尤其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

以新加坡国家为例。新加坡国家作为亚洲的经济四小龙之一,每年要接待大量的海内外的游客出境(国)观光、考察和贸易。因此,新加坡国家对具有较强的外语表达能力,又熟悉国际贸易知识及业务的高层次、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商务人才市场需求潜力十分巨大。

二、商丘工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岗位分析

(一)商务英语专业岗位分布情况

(二)商务英语专业就业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许多企业认为商务英语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动手能力培养不足,这主要是因为目前许多学校教育仍处于应试教育模式中,学生在校期间缺乏有效的、足量的实践环节,动手能力不强,致使毕业后竞争力较差。一些被访企业家建议,学校可采用一些有效手段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学校加强与企业合作,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现学校与企业、学生与企业的互动。学生应该从在校期间就去专业对口的公司实习,帮助自己定位,认清并发挥自身优势,为今后顺利地进行工作定位做好铺垫;或尽早安排实习,通过企业实习让学生对商务英语行业有一些感性体验,尽可能将教学内容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根据上述显示,目前,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已经趋向多样化。因此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无论在专业能力还是个人基本素质上,都较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三、应用型高校“订单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各应用型高校应转变学生就业的定势思维和就业观念,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满足境外客户的实际需要,推动高校制度创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探索适合高校发展的新型境外人才培养模式。笔者以商丘工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积极探索商务英语专业“订单式校企合作”境外人才培养模式。

(一)“订单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校将“订单培养”与“校企合作”融为一体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有利于高校培养技能型、职业型、应用型人才。以商丘工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订单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即以与商丘工学院合作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的职业岗位需求为目标,以培养“商务英语专业订单班”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要内容,将教学与合作企业的生产实践紧密相结合,在合作企业与学校双向参与的前提下,来提高我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为主要目标。

具体而言,商务专业“订单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校与企业进行深度的校企合作,针对企业需求,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学生就业订单,双方在师资、技能、教学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进行双方合作,学生在校期间既是学校学生、又是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在学校、企业两个教学地点进行教学与实践,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单位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企业“量身定做”培养人才的一种路径。有利于推动学生实现境外就业,提高高校毕业生在境外就业的砝码。因此,各应用型高校应深化“订单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订单”的国际化来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生就业模式的创新。

(二)境外就业人才培养模式下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

为了使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更好地实现境外就业,课题组人员不断探索,结合商丘工学院校情,按照“订单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专业教学改革,走出了一条校企结合,面向涉外经济领域的第一线需要的、综合素质高、操作技能强的复合型外语应用人才的特色之路,培养了一批广受社会欢迎的高素质外经贸人才。具体改革内容如下:

商务英语专业遵循“一大目标、两个重心、三大能力、三个标准、四大板块、四项原则”的办学思路进行建设。一大目标:本专业总体目标培是培养既通晓英语又具有一定商务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外语经贸人才;两个重心:专业培养重心是思想素质及业务素质;三大能力:专业培养的能力是英语应用能力、商务业务能力和办公实践能力;三个标准:英语能力证书、商务职业技能证书以及毕业实习实践相结合的衡量学生总体能力与素质的三个标准;四大大板块:专业课程设计、教学考核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体系为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四大板块;四项原则:课程设置模块化、教学内容社会化、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学手段现代化。

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按照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设计为基本技能模块和岗位群能力模块两大模块。两个模块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交叉循环。此外,两大模块还表现出明显的进阶式特征,即一年级侧重语言,二年级侧重语言及商务,三年级侧重岗位综合实践。在模块化和进阶式两个维度上,商务英语专业的各门课程取得了良好的动态平衡,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1.基本技能模块。围绕英语语言的基本技能开设了《英语语音》、《英语口语》、《英语听力》、《大学英语精读》、《商务英语精读》、《英语语法》、《英美概况》等语言课程,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本模块以《商务英语》为桥梁课程与商务课程模块接轨。从知识技能的学时分配上,该模块充分体现了“英语为核心,商务为背景”的方针,“以实践为主线”则表现在贯穿各门语言课程的各种语言实践上。

2.岗位群能力模块。以国际商务第一线工作的要求为基础开设了《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商务谈判》、《市场营销》等商务专业课程,突出了商务知识和商务操作技能的适量和实用性。既加大了商务专业知识技能的分量,又在更高层次上继续英语语言的教学,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创造了条件,符合专业建设的指导方针。

四、结语

我国自进入国际经济市场以来,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产业技术和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除了缺乏高精度的严格训练和工作经验外,语言交流也无法与世界接轨。选择出国劳务到国外生活和工作,能更好地开阔视野,真正地领会服务意识的重要性,并在提高专业素质的同时又较大程度地提高个人交际能力、适应能力和自我规划能力,以最短的时间获得更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高校学生境外就业,可以提高高校毕业生在国际劳务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强调学科交叉,发展行之有效的多元化、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可以改变高校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努力开展以人为本、以提升能力为主的教育,从而树立国际观念,变本土化教育为国际化教育,实行开放式办学,广泛开展国际间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参考文献

[1]陈峰.国际劳务市场高技能人才需求对高职教育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12):55.

[2]徐盈群.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层次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6(10).

[3]施祝斌.高职院校实施“订单式”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交通职业教育,2006(4):9-11.

劳动教育市场前景篇5

关键词: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竞争;工资

高校扩招,也称为大学扩招或大学生扩招,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即中国大陆)自1999年开始的,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的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

大学生就业有利于其自身价值的实现,通过解决“大学生”这个整体的就业问题,不仅能够提高整个就业队伍的整体素质,更能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促进国家经济增长。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可划分为三种模式,只有将三种模式的具体形态分析清楚,才能更好的呈现一整套缓解就业问题的更精确、更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一:工作分层模式

文东茅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中认为,“工作分层模式”主要依据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他认为整个劳动力市场可以划分为性质不同的两部分:主劳动力市场(theprimarysegment)和次劳动力市场(thesecondarysegment)。在主劳动力市场,工作稳定,收入高,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好,个人升迁发展的前景好;而在次劳动力市场,工资低,工作条件差且工作不稳定。由于劳动力市场分割,便造成了劳动者在主、次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流动障碍。

一方面,尽管在次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对工作满意度低,归属感弱,工作变换次数多,但他们根本无法直接进入主劳动力市场;另一方面,尽管主劳动力市场中的失业者可以较容易地在次劳动力市场就业,但由于在两个劳动力市场所得利益的差别,并且一旦在次劳动力市场就业便难以再返回主劳动力市场,于是主劳动力市场的失业者宁愿失业也不愿意在次劳动力市场就业。根据这种理论,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将导致毕业生在主劳动力市场就业的机会减少,并且由于毕业生不愿意到次劳动力市场就业,从而导致毕业生失业的增加。

大学生就业观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在校大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的期望更倾向于国企,外企和行政单位,而这些岗位就是普遍认为的“主劳动力市场”。可见,在高校扩招的影响下,大学生盲目乐观的就业心态比较激进。

二:工资竞争模式

该模式主要依据新古典主义劳动经济理论,它假设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工资是可以上下波动的,不同受教育程度劳动者的工资随劳动力市场上该种劳动力供求关系而变化。假设劳动力市场只有两类劳动者:受过高等教育者和没有受过高等教育者,根据该模式便有以下推论:如果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数量增加,毕业生的工资水平就会下降;另一方面,在劳动力总量一定的情况下,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会导致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数量减少,根据物以稀为贵的供求规律,这类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将上升。该模式认为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将不会导致毕业生失业率的上升,而只会使毕业生工资水平降低,由此还可以缩小不同受教育程度劳动者之间经济收入的差距。

此观点是从供求角度来分析大学生就业于高校扩招的问题,它认为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将不会导致毕业生失业率的上升,而只会使毕业生工资水平降低,而笔者并不赞同此项观点。我认为,高校扩招带来的是人才队伍的扩大,而就业市场的扩展速度并跟不上人才数量的增速。劳动力的市场需求小于市场供给的时候,必然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一方面在竞争的驱使下,毕业生会不得已选择工资较低的岗位,另一方面,在竞争中失败淘汰的毕业生就必然沦为“失业大军”中的一员,失业率也会随之产生。所以,笔者并不赞同“高校扩招不会导致失业率”的观点。

三:工作竞争模式

该模式主要依据教育经济学中的筛选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在劳动力市场存在两条队伍:一条为工作队伍(JobQueue),另一条为求职者队伍(personQueue)。工作队伍中的每一项工作都对技能和生产力特征有所要求,队伍中的工作位置越靠前,对劳动者的要求越高,相应地付与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也越高。在求职者队伍中,学历层次越高,所在位置越靠前,获得工作队伍中靠前位置工作的可能性也越大。

按照该理论,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其毕业生数量增加,将使高中毕业生以及其他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在求职者队伍中的相对位置后移,其结果是使这些人的工资水平下降甚至失业。由于受教育水平是决定劳动者在求职者队伍中相对位置的主要依据,便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资教育,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者,为了在求职者队伍中获得更有利的位置,也会继续追求更高层次的教育,从而使从事各项工作的人员的受教育水平都不断上升,于是便出现过度教育和“文凭病”等现象。根据该理论,高等教育规模扩展的后果将是毕业生文凭贬值和过度教育现象的加剧。

该观点认为高校扩招将会导致大学生竞争加剧,难以找到好工作。笔者认为竞争加大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好机会,优胜劣汰是人们公认的生存法则,高校扩招使大学生就业竞争加剧,从提高人才素质的角度来看,这是有一定促进作用的。而“过度教育”的问题,我认为在这里并不存在,因为过度教育指的是违反学生主观愿望的教育和学习,而高校扩招下的人才增长,是大学生在对竞争形势的充分认识下,自我要求进取的结果。

四: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对策

1:大学生――提升自我,树立正确就业观

大学生队伍日益庞大,面对激烈的竞争,待业学生应该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广泛参与活动,为自我的提升创设广阔平台。其次,正确的就业观也是大学生实现就业的重要因素,针对前文提到的“工作分层模式”,大学生应该将目光从竞争力大的“主劳动力市场”转向宽松的“次劳动力市场”,要秉持“平等自主”的择业观。

2:高校――积极引导,提供丰富就业信息

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就应该注重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等的教育,用积极正确的就业观引导其就业。毕业季到来时,各高校还应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招聘,为其提供有价值的就业信息,提高就业率。

3:国家――宏观调控,以经济发展拉动就业

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要促进就业就要大力发展经济,以经济的增长带动就业岗位的增加,从而缓解就业压力。

结语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在我国经济转型,社会整体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出现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既不同于国外发达国家的知识型失业,也不同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一般型失业,其成因和表现形式都十分复杂,且是多方面因素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由此所呈现的三种模式也各有差异,特点鲜明。因此,在探究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相关对策时,一定要参照三种模式,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文东茅.我国高校扩招对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2]丁小浩,岳昌君.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a];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对策与发展[C];2009年

[3]化存才.高校招生规模与相关问题的动力学模型及政府调控[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赖德胜,吉利.大学生择业取向的制度分析[a];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2003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陈杰.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失业的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劳动教育市场前景篇6

一、中国与新西兰Fta谈判的历史性进展

(一)谈判进程回顾

近年来,中新两国经贸关系稳步发展,政治互信不断加强。为进一步深化两国友好合作关系,2004年11月,胡锦涛主席与克拉克总理共同宣布启动中新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由此拉开了谈判序幕。谈判历时三年,两国领导人从中新关系及两国经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积极推动谈判进程。2006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问新西兰,与克拉克总理共同确定了一至两年内达成全面、高质量、平衡以及为双方所接受的自由贸易协定的目标。2007年,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又与克拉克总理多次会晤,不断为谈判注入动力。经过三年15轮谈判,2007年12月,双方最终就《协定》涉及的所有问题达成一致。2008年4月7日,中国与新西兰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西兰政府自由贸易协定》,新西兰成为首个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的发达国家。

(二)本次签订Fta的主要内容

中新协定的内容涵盖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多个领域。根据该协定,新方承诺将在2016年1月1日前取消全部自华进口产品关税,其中63.6%的产品从协定生效时起即实现零关税。中方承诺将在2019年1月1日前取消97.2%自新西兰进口的产品关税,其中24.3%的产品从协定生效时起即实现零关税。此外,双方还就服务贸易做出了高于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并对包括技术工人在内的人员流动做出了具体规定。

二、中国与新西兰Fta谈判成功的意义及问题

中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有利于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更好地利用双方在经济上的互补性,促进双边贸易增长,实现共同繁荣的目标。

在货物领域,双方通过进一步降低和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相互开放市场,可以让两国人民享受到价格更低、内容多样的商品。在服务领域,双方将通过改善市场准入条件,促进相互间人员的资格认证,推动两国的服务贸易发展。在投资领域,双方将通过加强投资促进和保护方面的合作,建立更加透明和便利的投资体制,提高两国投资吸引力,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投资机遇。此外,自由贸易区还将为两国在海关、检验检疫、知识产权、中小企业等领域建立合作平台,促使双边经贸活动更加活跃。所以,中新双边自贸协定的签订必然为两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好的契机。然而,“危”与“机”总是并存,中国与新西兰Fta谈判成功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中国获得的直接利益十分有限

由于中新两国经济规模差距甚远,2007年中国的GDp是新西兰GDp的33倍多;中国已成为新西兰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而新西兰在中国贸易伙伴中的排名却颇为靠后,2007年和2008年前两个月双边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比重均只有0.17%。虽然服装鞋帽等出口商品的关税由实施自贸协定前的14%逐步降为零关税,国内相关出口企业将会因此而受益。但由于新西兰的人口只有410万,市场规模有限,中国出口商品利润增加不会太大。但对于新西兰,特别是对于占该国总经济产值一半的农业部门来说,这个协定将给他们带来庞大的中国消费市场。而对于中国,这个自由贸易协定所能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显然不如对新西兰那么突出。

(二)中国部分产业受到威胁

新西兰是世界上农业发达国家之一,其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强,特别是畜牧业尤其发达,大宗农产品如畜产品、水果等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相比之下,中国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有9亿农村人口,农业人均资源匮乏,特别是水、土地资源相对稀缺,生产规模较小,土地密集型大宗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弱。目前,我国从新西兰进口的主要产品是乳品、木材、纸浆和畜牧产品,其中乳品约占新西兰向中国出口货物总额的五分之一,而最近几个月新西兰向中国出口乳品的增长量已高达80%。因此,我国的奶业、畜牧业等必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三)协定的示范效应有待探索

目前,新西兰作为第一个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西方发达国家并与中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其举动虽然理论上会对其他倡导建立自贸区的国家起到一定的示范效应。但是,这种示范效应对欧、美、日等西方贸易大国的示范意义却非常小。但如果我国在双边贸易过程中能够与更多的西方贸易大国签订Fta,则可争取到更多的公平贸易机会,以应对不公正的贸易规则。所以,今后签订Fta的工作方向在保证与中小国家不断磋商的基础上,重点应加强与贸易大国签定自贸协定的可行性研究。

三、中新双边服务贸易前景展望

(一)中新双边劳务合作前景

1 新西兰的劳务市场概况

近年来,由于新西兰经济持续增长,就业形势空前看好。然而在新西兰众多的行业中,普遍存在着劳工短缺的现象,特别是技术工人以及粗工。新西兰劳工部的报告显示,2003年新西兰16个主要行业雇用的技术工人总数为11.06万人,招聘需求满足率仅为41%。在这16个行业中,招聘需求满足率最低的是汽车电工(15%)、砌砖工(23%)和细木工及管道工(32%),按照推算,短缺数量比较大的是木工、电工和汽车机械工。目前,熟练劳工短缺已经成为新西兰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据新西兰劳工部统计,2005年上半年,一度有60%的新西兰企业面临技术工人短缺问题,创三十年来最高记录。劳工短缺问题引起新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的解决办法包括对内加强教育、培训,对外积极引进紧缺人才。

2 双边劳务合作机遇展望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具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新西兰目前紧缺的建筑工、木工、渔工、果园工和牧场工等,我国都有较大竞争优势。一些技术工种如电工、机械、管道、汽车维修等,我国也都有供给能力。从长期来看,这是一个较为稳定、经济效益高、值得开拓的市场。近年来,一些新西兰本地企业曾经尝试输入中国技术工人和粗工,供求双方反映都很积极。如果能够进一步增加政策扶植力度,将对今后中新双边劳务合作产生深远意义。

在中新Fta中双方承诺将进一步便利两国人员往来,新西兰将为中医、中餐厨师、中文教师、武术教练、中文导游等五类职业提供八百个工作许可,并允许车工、焊工、计算机应用工程师、审计师等二十类职业至少一千名中方人员赴新工作。根据中新Fta的新政策,对于满足要求且找到雇主的中国技术性劳动人才,一次可许可1800名到新西兰进行临时性工作。由此可以预见,在中新Fta的促进下,今后两国的双边劳务合作将进一步加强。

(二)中新双边教育合作前景

1 新西兰的教育市场概况

新西兰高水准的教育一直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其教育体制被视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体制之一。教育出口是新西兰的第四大支柱产业,在新西兰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07年底,新西兰共有来自150个国家的9万多名国际留学生在此学习和生活,而中国赴新留学生达3.2万人之多,这些留学生每年为新西兰带来超过20亿新西兰元的财政收入。近几年来,赴新西兰留学热潮有所减退,于是新西兰推出了留学新政策,从留学贷款,到覆盖本科、研究生、博士各阶段的政府奖学金项目,吸引了大量留学生。新西兰政府于2007年8月宣布,为了更好的促进国内教育出口,吸引更多留学生前来,政府将在未来四年内投入1000万新西兰元用于教育出口的宣传和其他教育出口推广措施。

2 双边教育合作机遇展望

目前,新西兰不断致力于加强中新两国政府、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为中国学生到新西兰留学提供帮助。为加强两国教育合作,2004年新西兰政府任命了新西兰教育参赞,其作用是帮助中新两国教育部门不断探讨提高教育质量,同时开通了留学生指导与照顾的沟通渠道。在院校合作方面,新西兰开展了两国间大量的校际联合办学,以保证尽可能多的中国学生接受新西兰优秀师资的指导并学习相应课程。新西兰政府还为中国学生提供各种资金支持,包括新西兰国际博士研究奖学金、新西兰国际本科学费奖学金等。2008年,除参加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外,新西兰还准备开展其他活动,这对于促进双方教育合作将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2008年4月8日,双方政府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西兰政府关于在高等教育领域内相互承认学历和学位的协议》,并共同启动了中国一新西兰博士研究生互换奖学金项目。该协议的签署及中新双方的各种举措表明了双方对于长期教育合作的高度重视,相信在中新Fta的进一步促进下,中新教育合作将会有更光明的前景。

(三)中新双边旅游合作前景

1 新西兰的旅游市场概况

旅游出口是新西兰除奶制品以外最大的出口收入来源。新西兰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海外游客,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局面,近五年年均增长5%以上,其直接和间接的年产值约占GDp的9%。每年有230多万名来自海外的游客拜访新西兰,2006年新西兰旅游出口总额为47.5亿美元,进口额为25.3亿美元。旅游业占其全部服务贸易总额的58.7%,其中旅游出口占全部服务出口的32.9%。旅游业的兴盛也带动了航空、交通、酒店和餐饮等行业的发展。目前,中国已跃居新西兰第四大游客来源地,是新西兰旅游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

2 双边旅游合作机遇展望

劳动教育市场前景篇7

1.新疆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就业人员总量稳步增长。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在全国19省市的大力支持和无私援助下,新疆依靠自身的资源、能源和区位优势,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就业人员增长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收入不断增加,社会秩序不断趋好。根据《新疆统计年鉴2012》相关数据可知,从2001年到2011年这十年间,新疆就业人员从685.5万人增加到924万人,增长了34.8%,年均增长约3%。可以看出,新疆劳动就业总量在这十年期间呈稳步增长趋势,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2.新疆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吸纳就业人员有限。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疆劳动力市场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就业人员逐渐增加,就业岗位趋向多元,就业渠道逐步拓宽,就业结构渐趋合理。根据《新疆统计年鉴2012》的相关数据可知,新疆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例由2001年的56.64∶13.45∶29.91调整为2011年的48.66∶15.63∶35.71。由此可知,新疆产业结构的现实状况表现为:第一产业吸纳就业人员的比例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比重有所增长,第三产业的就业岗位增长较快,成为吸引剩余劳动力、下岗职工、大中专毕业生的重要途径。此外,由于起步晚、质量不高等因素,新疆第三产业的发展缓慢,行业结构不尽合理,教育、批发和零售业等传统行业吸纳了较多就业人员,作为吸纳就业人员最多的现代服务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3.就业人员构成复杂,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平民教育,加之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致使新疆劳动力市场基本呈现出买方市场的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大中专毕业生、新增劳动力、下岗职工和剩余劳动力等群体共同作用,加剧了新疆就业问题的严峻形势。新疆民族构成复杂,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但由于语言、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少数民族同胞在就业过程中面临更大的阻力。此外,由于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信息等因素的制约,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民营企业发展缓慢,大、中型企业数量较少,使得市场能容纳就业人员的数量有限。目前,广大偏远农村地区的失业人口数量难以准确统计,城市中大量劳动力处于隐蔽性失业状态,使得新疆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形势堪忧。

二、新疆高等教育结构与劳动力市场

高等教育作为正规教育系统的顶端和劳动力市场高级人才的输出口,对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只有进入劳动力市场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培养规模和结构,当两者相协调即供需平衡时,高校毕业生能够在合适的工作岗位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相互促进。[2]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组合和结合方式。具体来说,高等教育的结构包括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层次结构、布局结构和形式结构。[3]根据《新疆统计年鉴2012》相关数据可知,2011年,研究生培养机构12所,研究生在校生人数14099人;本科院校11所,本科生在校生人数141763人;专科院校21所,专科生在校生人数116956人,成人高等学校8所,成人本、专科生在校生人数59609人。实践表明,经过多年的发展,新疆高等教育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

(一)新疆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与产业结构失调

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既要遵循一定的内在逻辑,还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制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对不同人才类型的需求,是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不断调整的外部动力,因此,新疆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与产业结构失衡状况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新疆高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随着制造业、房地产业、信息通信、旅游业、餐饮等行业的发展,急需大量实用性较强的专业人才,而高校学科建设脱节了市场需求,造成研究型、理论型人才偏多,实用性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加剧了结构性失业的问题。其次,新疆高校的专业类别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某些专业设置重复导致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类型雷同,致使在某些行业出现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数量超越了岗位需求,超越了社会产业发展的实际容纳能力,进而出现了教育过度的问题;再次,专业口径划分过细,法律、计算机、管理学等传统学科专业设置过多,如生物医学、生物信息学、电子商务等新兴、交叉、综合学科专业发展缺乏力度,基础理论型学科较多,应用型学科偏少,造成高校毕业生难以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4]

(二)新疆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失衡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疆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优势发展,使经济结构不断趋于合理,有利于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结构需求。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金字塔”型的高、中、低层次人才结构更能促进经济腾飞。目前,新疆经济发展阶段所需要的劳动力结构特征表现为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知识、技术密集型为辅;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表现为以职业教育为主,以研究生教育为辅;劳动力需求类型表现为以实用型、技术型为主,以知识型、研究型为辅。然而,在高等教育扩招的大背景下,新疆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存在失调现象,根据《新疆统计年鉴2012》可知:2011年,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在校生人数比例约为1:10:8,呈现出典型的“腰鼓型”人才发展结构,也说明近年来,新疆专科教育规模偏小,特别是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仍然比较薄弱,本科、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本科层次的教育规模偏大,发展过快,使得整体就业压力增大,研究生教育与本、专科教育相比,比例仍然偏小。

(三)不合理的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加剧了新疆劳动力市场分化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整体呈现出东中西部依次从发达到落后的三级阶梯分布,不同区域在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方面存在差异,在人才需求总量和类型方面也不尽相同。与此相呼应的是,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存量较少,质量较低,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成为实现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呈现出以省会城市为中心,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集中了大部分高等院校,这种局面的出现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的社会经济因素。新疆地域广阔,南北疆在自然条件、经济、社会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南北疆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呈现出不平衡的特点,而且差距还在不断扩大。北疆高校数量多,类型齐全,分布较广,培养出了类型多样的高层次人才,促使经济快速发展;而南疆高等教育数量较少,类型较单一,致使高素质人才严重缺乏,加剧了南北疆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此外,南北疆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差异也使得就业人员在地域、产业、职业等方面的分布不均。

(四)新疆高等教育形式结构割裂,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高等教育形式结构必须主动把握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积极推动自身结构的合理配置,而不是消极等待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再作调整。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形式结构也决定着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质量,影响着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疆高等教育形式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由于实行“国家集中计划,政府直接管理”的体制,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投资、办学、管理等方面影响着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专科教育及成人教育的发展,制约了各层次高校的办学自主性,致使高等教育体系内部比例失衡、发展失调。其次,由于体制、高等教育政策等因素的制约,民办高等教育融资困难,办学力量不足,大部分民办高校只能在公立高等教育的夹缝之中寻求生存,致使民办高等教育质量难以保障,社会认可度较低。再次,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办学目标趋同现象严重,部分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目标定位不准确,脱离自身实际盲目攀比求高,致使专科院校为“升本”需要,过多、过度进行理论教育,而忽视职业、技能、实用教育。[5]

三、优化新疆高等教育结构的应对之策

在高等教育大幅扩招的背景下,新疆高校毕业生供过于求的局面随之出现,加之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成熟,劳动力市场相互分割,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在分析新疆高等教育结构与劳动力市场不相适应的基础上,从推进新疆高等教育改革的角度出发,构建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的高等教育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优化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适应

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不仅遵循其内在规律的制约,还受到高等教育体制、经济发展阶段、劳动力市场等外部因素的影响。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必须适时调整高等教育学科专业,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科类结构调整的方向性和前瞻性,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政府应进一步落实高校的办学自,将对高校的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使高校充分享有学科和专业设置、调整的自。为适应新疆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多元化的人才需求,新疆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开设复合专业和交叉学科,切实拓宽专业面,培养基础扎实、职业技能过硬的复合型人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加大发展偏实用性、应用类专业。在十二五规划中,新疆明确提出“三化建设”的总目标,涉及到了化学化工、生物技术、信息科学、现代农业等行业领域,必然对理、工、农、医等学科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增大。新疆高校应在对劳动力市场需求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调整现有的学科结构,减少专业设置的重复率,增设市场需要的新型专业。其次,借助外力支援,开设新型学科。随着对口支援工作的深入,支、受援高校数量逐渐增多,新疆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对口支援契机,克服自身办学条件的不足,通过联合培养、插班学习、教师支教等方式,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借助名校的师资、学科、实验室等优势,为高新技术产业培养一批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再次,新疆高校应从自身的办学水平和能力出发,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逐步建立与市场需要紧密结合的学科调整动态机制,在原有的学科专业、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科布局,凝练学科特色,突出专业的特色性和不可替代性。

(二)优化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构建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

目前,新疆高等教育包括研究生培养院校、本科院校、专科院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本科院校规模较大、人数较多,致使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呈“腰鼓”型,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因此,调整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满足劳动力市场对不同层次规格的人才需要,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合理调整本、专科和研究生教育间的比例关系,随着新疆产业结构的调整,高新技术企业的产生,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需要大量高层次创新人才,也需要一大批技术熟练的产业工人。因此,在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同时,还应把大部分增量主要用于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逐步控制本科教育规模。其次,明确不同高校的办学目标和定位,新疆高校应明确自身的办学目标,本科院校要以建设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大学为目标,侧重于培养高技术人才和创新人才,并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专科院校不盲目跟风,凝练自身的学科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技术,培养留得住、下得去、干得好的实用性人才,形成多种层次和类型的高等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各类学校的人才培养功能。

(三)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推动南北疆经济协调发展

南北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是新疆劳动力市场的一个重要特点,北疆集中了全疆绝大部分的高等院校,聚集了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某些专业人才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而南疆高等教育水平较落后,急需大量高级人才,致使“马太效应”的发生。为提高南疆人力资本水平,加快南疆经济社会发展,政府应统筹协调,立足现有基础,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政府可以综合运用经济、行政等宏观调控手段,加大对南疆高校的资金投入力度,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重点建设一两所特色鲜明、水平较高的高校,能够很好的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并在新建高校、学科布点和扩大高校办学规模等方面对南疆地区重点扶持。其次,南疆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努力建设特色学科和专业,着重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借助兄弟院校的优势,通过联合培养、教师支教等形式为南疆培养紧缺的高层次人才,进而支持南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再次,政府应重点在南疆地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远程教育,适当扩大当地生源的招生人数,满足当地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四)优化高等教育形式结构,满足多样化的人才需求

劳动教育市场前景篇8

关键词:投资;高等教育;家庭

一、我国家庭高等教育投资发展的历史过程

自从我国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改革以来,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家庭逐步成为高等教育的投资主体之一,且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存在着家庭对高等教育投资过热的倾向。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向来都是深受社会各界的重视。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一直是在国家的全力支持下得以快速、顺利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进一步的发展,高等教育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也随之发生了变革,大体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第一,免费阶段。在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与之相对应的高等教育也实行了“统包、统分、免费入学、毕业分配”的招生制度。在免费入学的同时,经济困难的家庭还可申请人民助学金。1952-1955年,高等学校学生全部给予人民助学金,且全国统一标准。1955年,《全国高等学校一般学生人民助学金实施办法》规定除高等院校外,“全国高等学校学生资助金由全体享受改为部分发给,凡家庭富裕能自付生活费者不发;凡能自费半数或三分之一伙食者,发给所缺部分;完全无力负担者,发给全部伙食费。”在计划经济的年代,我国高等教育采取的是“福利制”,即对受教育者免收学费,家庭几乎不承担任何费用,高校教育经费主要依赖于国家财政投入。这既体现了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也是计划经济的特殊产物。

第二,免费教育向收费教育过渡阶段。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国家对人才需求量的剧增,国家财政支出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高等教育日益发展的需要。因此,国家相应地改革了高等教育的收费机制,使高校经费通过将国家财政与受教育者联系起来、共同承担的方式来弥补国家教育经费不足的困境。具体地说,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部分高校招收委培生和自费生,1989年开始对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收取学杂费和住宿费,形成了大部分学生只收取学杂费与小部分学生自费上学的两种制度并存的局面。当时高校的收费标准是当年大学新生每年交“学费”200元。虽然收费的数目是象征性的,但是它迈出了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的第一步,也意味着家庭承担高等教育费用的开始。

第三,并轨后的高等教育高收费阶段。随着我国的政治与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高等教育的收费制度也随之变革。1992年6月国家教委联合有关部门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普通高等学校收费制度的通知》,指出“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全国指定统一的普通高等学校收费标准和办法,已不能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于是全国高等教育开始较大范围地推行招生收费制度的改革,学杂费占高等教育成本的比例大幅度上升,由1992年的4.34%跃升为1993年的12.12%。从1993年起,部分高校出于教育公平的考虑,开始进行招生并轨和缴费上学的尝试,即取消国家任务招生计划和市场招生计划,采用统一的计划形式招生,一条分数线录取学生。与此同时,对所有被录取的学生实行收费上学,家庭承担的高等教育费用越来越多。

我国政府对高校进行了大规模的并轨,并轨后一个显著变化就是高等学校的收费标准增大,这就意味着家庭对高等教育投资不断增加。从动态上来看,高校学费由并轨前的几百元增加到目前的5000元左右,高校的收费标准增加了将近10倍,并且我国高等

教育学费增长是远远超过居民收入增幅情况下急剧攀升。从静态上看,家庭对高等教育投资占居民家庭或人均收入相当大的比重。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42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①。全国平均为5000元的学费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3%,占农民人均年收入的170.3%。再加上生活费每月400-500元和住宿费每年800-1200元及交通费、电话费等,一个大学生四年下来平均要花去4万-6万元,远远超出大多数家庭的实际承受能力。吴康宁说:“在已入学的高校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贫困阶层子女四处举债才得以垮进大学的校门,其家庭将因供养其上学而愈加穷困潦倒,甚至倾家荡产,②但即使是倾家荡产,绝大多数贫困家庭还是愿意把孩子送进大学,每年因贫困而未能进入大学校门的学生所占比例是很小的,不光低收入家庭如此,中、高收入家庭对高等教育投资的比重也很大。可见无论是低收入家庭还是高收入家庭,他们对高等教育的投资都很热衷,都希望通过这种投资获得预期收益。

二、我国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现状分析

高等教育学费制度改革作为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已经进行了20多年的实践,家庭承担高等教育费用比重越来越大,已成为筹措高等教育经费的一个重要渠道,这对高等教育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1.家庭参入高等教育投资的积极影响

首先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的可靠资金来源。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国家对人才需求量的剧增,高等教育的规模也日益扩大,国家财政支出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高等教育日益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家庭承担部分高等教育费用,不仅弥补国家教育经费不足的困境,也为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资金保障。

其次,有利于高等教育运转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根据经济学“谁投资,谁收益”的观点,家庭对高等教育投资的越多,其预期收益也就越大,这就必然导致家庭对高等教育的关注程度会越来越高,这无疑会给高等教育的管理者和高校本身带来一种无形的压力,迫使他们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保证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和质量的提高。

最后,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高校收费后,家庭承担了部分费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家财政教育经费短缺的困境使国家财政有能力向基础教育转移提供了更多的入学机会,毕竟义务教育是面向全部国民的教育,对于提高全社会的素质和教育公平的实现有着极大的帮助。

2.家庭在高等教育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然,从整体来看,家庭参入高等教育投资在给我们带来诸多利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很多贫困家庭无力承担高额的收费,从而降低了对教育应有的需求,也进一步加剧了贫富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就目前我国现实的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现状来看,存在着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过热而使投资风险增大的倾向,这种趋势的后果不仅将打击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信心,也会使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功能产生怀疑。而且还会由于部分家庭的高等教育投资收益在短时期内不能实现,把他们推向了破产的边缘。

从投资的角度来说,高等教育投资由于自身的投资行为过长、收益的间接性、滞后性等特点属于一种高风险投资。我国的高等教育在1998年以前是属于精英教育,高校毕业生实行统招统分的就业政策,高学历就等于好工作,因此无论是家庭还是个人普遍认为接受高等教育是一种高收益的投资活动,甚至被认为是一本万利的,这种精英教育模式和优越分配制度掩盖了高等教育的投资风险。事实上高等教育的投资风险是一直都存在的,只是在不同的时期表现不同而已。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一般只有在大学生毕业后找到工作时才开始显现,目前我国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高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记者招待会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说当年大学毕业生在离校前后的就业率大约为70%左右。按这一比例,在2006年有120多万大学生在离校时还没有就业,再加上2007年的毕业大学生总数,求职人数大约在600万人左右。30%的毕业生离校时没有找到工作,意味着他们家庭的教育投资成本不能及时得到补偿,甚至根本就收不回来。大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势必会造成家庭经济的压力,使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风险从预期转变为事实。

(2)高等教育投资收益低回收缓慢

高学历意味着其教育投资周期比一般人要长,投入成本也比一般人要高,按常规高学历者应得到较好的工作岗位,获得较高的收益,这样才能补偿他们的投入成本。但事实并非如此,据国家人事部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比2006年的413万大学毕业生增加了82万人。就业压力大、就业难困扰着曾经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面对日愈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高校毕业生为了能够找到一份工作,应聘时都不敢对薪水有什么期望或者干脆不问薪水。更有甚者,由于一时没找到工作,竟选择“零工资”就业。在这种情况下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就很低并且投资成本在短时间内难以收回,投资风险也随之增大。

(3)专业选择的成功率下降

教育投资既是对受教育程度、受教育年限的投资,同时也是对一种职业的投资,教育投资所能获得的效益一般都是通过职业活动来实现,不同的职业产生的效益是不同的,直接决定着教育投资效益的实现,而大学生的专业成功与否对他们今后所要从事职业起着决定性作用。

专业成功是指个体在专业学习期间,顺利的完成学业,获得学位。由于专业成功受个体能力、经济背景、家庭文化背景、学校教育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③具体表现为,从专业选择上来看,人们最关心的是人力资本的供求市场,往往只根据当前的市场来进行专业的选择,而未能充分考虑未来的市场。从专业的市场满足性来看,各类职业的市场需求在未来某一时期是不确定的。从专业的市场适应性来看,日益更新的知识结构使某些专业的投资陷入风险中。另外大学生在校的努力情况,人身安全等都增大专业成功的不确定性。目前人才市场中的专业不对口,学非所用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都属于专业选择不成功的具体表现,而这种专业选择的不成功,也降低了高等教育投资的收益率。

3.家庭在高等教育投资过程中产生问题原因分析

(1)传统观念的影响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思想,把受教育看着是人成才的一条很重要的途径,尤其我国的在扩招之前的高等教育精英培养模式以及对毕业生实现统一分配的就业政策更加坚定了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信心。

一般来说,当人们从特定的渠道得到信息,认为接受某种教育对将来对将来就业会产生积极影响时,人们就会踌躇满志,信心百倍地强烈要求接受该教育。法国社会心理学家乐庞认为“群体不善推理却急于采取行动”。我国传统文化中也有“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说法,某种关于教育与就业关系的预期一旦形成,便很快在群体之间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从众变得非常普遍。在这样的文化背景里不管个人是否出于利益或就业的目的,想使自己没有对接受更多高等教育的渴望是很难的。

(2)教育投资行为的长期性和投资收益的间接性

教育投资一般要经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属于一种周期较长的投资。随着我国普通高校的大规模扩招,特别是硕士研究生的这种跨越式发展,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的教育投资周期延长。投资周期长本身就意味着不确定因素的增加,投资周期越长其不确定因素就越多其风险也就越大。但人们进行教育投资时一般都是根据当前收益和专业的就业率高低来决定是否投资,而对教育投资行为本身的长期性有所忽略。例如,在教育投资行为中经常出现在报考是比较热门的专业而等到毕业时却无人问津的现象。另外教育投资的直接结果是知识存量的增加,它必须通过与物质资本存量的有机结合,才能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受教育者同生产和劳动过程结合起来才能获得实际的价值,教育投资的收益过程是受教育主体与劳动力市场相互作用的过程。总之,由于教育投资本身的长期性和收益的间接性等特点都可能在投资过程中给投资者带来风险。

(2)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

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就把劳动力市场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工资高,工作条件好,就业稳定有保障,而次要劳动力市场工资低,工作环境差,晋升的机会少。因而一旦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就相当于进入了“分割收益区,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也容易实现。同时要想进入主劳动力市场也是非常困难,要面临着许多障碍。如,有些垄断行业为保护已经从事该职业的人的利益而设置进入该职业的障碍,还有户籍制度以及公共权威机构授予特权,只允许获得许可证或资格证的人从事这种职业的特许政策等。另外,初次就业由于种种原因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的人,以后再想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潜在用人单位不知道他原来是因个人能力问题还是其他原因而进入了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工作履历会传递给用人单位这样一种信号:这位求职者是因能力偏下而在主要劳动力市场落马的,所以求职成功率很小。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化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得不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他们的教育投资成本在短期内也很难收回,投资风险也随之增大。

三、合理引导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规避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建议

尽管高等教育投资存在着许多风险,但仍未引起投资者们的足够重视。近几年来,人们对高等教育投资充满热情,在“大学热”持续升温的同时,“考研热”又成为高校中一道亮丽风景。但亮丽风景掩盖不了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存在,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持续走低的事实已充分说明高等教育投资风险就在我们身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越低其家庭的高等教育投资的风险也就越大,家庭遭受的损失也越大同时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也越多,总之,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不断增大不仅加重了低收入家庭的贫困程度,而且容易对社会产生不安定因素,因此从投资的角度来规避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风险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依法保证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

要千方百计增加教育的投入,应按照《高等教育法》关于“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的要求,政府要依法履行适应高等教育规律和特点的预算管理制度,按学校层次、专业类别,科学确定生均财政拨款定额,保证财政预算拨款随在校生规模的增长而增加,从而保证教育投入能够支持教育事业的稳定和发展。这是现阶段治理乱收费的源头所在,也是依法保证高校学费稳定和家庭承担合理的高等教育费用的一个重要手段。

2.拓宽筹资渠道,完善多元投资体系

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不仅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提高个人的自身素质和社会地位,同时也为企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根据约翰斯通在1984年提出的“谁收益,谁投资”的成本分担和成本补偿的理论,国家、企业、个人都应是高等教育投资的主体,都应对高等教育进行合理的投资。目前,我国对高等教育实行以政府投资为主,家庭投资为辅的多渠道的投资政策,但就实际的投资情况来看,还存在着许多不足。首先是政府的投入不足,主导作用也不明显。其次是企业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偏少,我国企业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明显少于别的国家。企业、社会机构及社会人士对高等教育捐资助学占整个经费总额的比重始终徘徊在2%左右,2001年下降到1.5%,最近几年还出现了连续的下降。最后是部分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明显超出自身的承受能力,濒临破产的边缘。从高等教育生均成本的相当水平看,目前学费负担的压力是相当大的。1990年,生均相对成本(即生均成本占人均Gnp的比重)为3.3%,到2001年,下降到2.1%,同期生均学费负担水平则由0.5%上升到24.7%,地方属高等学校中学生负担水平的变化更为明显,从0.7%上升到34.2%。这表明学生及其家庭负担的高等教育成本从人均Gnp的1.65%上升到51.87%(地方属高校达到71.8%),④学费对中国人民的经济负担已经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家庭对高等教育投资继续增大的余地不大。因此要防止部分家庭因高等教育投资而破产的危险,国家要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力度,同时还可以通过对企业减免税收及提供优惠政策等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参与对高等教育投资和捐赠活动,这样不仅有利于减轻国家的财政压力,而且也有利于高校与企业间的合作。另外还要继续扩大助学贷款的覆盖面并适当延缓还款期限,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完成学业,而且也有助于提高家庭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率。

3.优化专业设置,提高职业匹配率

高校的专业设置应反映着新社会职业的需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迅速变化的人才市场需求,因此高校一方面要通过市场挖掘或学科交叉整合,孕育新专业,大力扶持有广阔前景的新专业,同时要对一些社会适应相当较差的专业进行压缩,提高专业的社会适应性和实用性,保证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另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把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真正成为社会上用得着,用得上的人才。

4.完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制度体系,保证公平就业

《中国就业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实行自主择业制度需要具备相应的社会宏观环境和条件,具体来说,就是建立一系列的与就业市场相配套的制度:“一是市场经济体制,二是劳动人事制度,三是户籍制度,四是缴费上学制度,五是社会保障制度,六是就业服务制度等。”⑤因此要建立合理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就必须对这些市场制度进行完善。首先,监督规范劳动力市场的运作,坚持以法管理,提高就业过程的透明度,坚决制止靠关系,走后门的就业行为。其次要提高服务意识,努力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要尽量减少对大学毕业生流动就业的种种限制及程序,取消就业过程中的户籍限制,以法打击招聘中的性别歧视、年龄歧视、相貌歧视,保障大学生就业的合法权益。最后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职业,建立健全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减轻暂时未能及时就业的毕业生的生活困难,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费用,为他们的选择合适职业提供一个良好环境。

注释:

①国家统计局.2004年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②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99.

③赵宏斌.人力资本投资风险[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劳动教育市场前景篇9

关键词:成人学习与教育;就业;劳动力市场;国家政策

期望价值理论认为,动机是由任务成功的可能性及任务本身所赋予的价值决定的。从劳动者个人角度来看,教育是培养技能的土壤,身怀各种技能的求职者在劳动力市场必然更受雇主的欢迎。通过成人学习和教育,劳动者升职加薪机率增大,工作满意度、获得感会相应提高,进而提高生产力、繁荣经济。一旦国家意识到成人教育与学习能产生强大的经济、政治等效益,就势必会加大对其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

一、财政投资现状剖析

成人学习与教育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可“通过创建更加民主、和平、更具包容性、生产效率更高、更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效益。”[1]因此,各国加大财政投入,从而确保成人能平等地享有优质的成人学习与教育的机会。

(一)政府财政投入

为了给成人提供优质的学习平台,各国政府加大财政投入是必备条件。UneSCo《贝伦行动框架》中,各国承诺之一即为落实第五次国际成人教育大会关于至少将国民生产总值的6%分配给教育的共识,并增加分配给成人学习和教育的额度。[1]在兑现承诺的道路上,尽管各国不断努力并取得进展,但就成人学习与教育资金投入占财政预算的比重来看,各国仍任重而道远。尽管有充足的“证据”来支撑成人学习与教育的正向作用,但许多国家对成人学习与教育活动的财政投入,仅占学校教育财政预算的1%。由此可见,很少有国家会将成人学习与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归功于政府财政支出。芬兰却是一个例外,芬兰的成人学习与教育活动财政投入占学校教育预算的10%,根据oeCD的调查,芬兰成人具备最高水准的基本技能,如识字、计算、问题解决等,并且很大程度上政府加大投资的缘由都是与工作相关。

(二)个人与企业财政投入

为确保成人学习与教育活动有充足的资金,不能仅仅是政府部门“孤军奋战”,个人和企业也应该“尽力而为”。因此,各国相继制定鼓励机制,拓展新的资金来源,如个人、社区、非政府组织及私营企业等,进而促进成人学习与教育活动的开展。此间,政府还可通过跨国融资计划进一步推动成本分担,意在刺激个人和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并减轻成人教育与学习的投资风险。与此同时,UneSCo认为,政府方面还要有意识地将责任转向私人共同承担。但需注意,在市场机制绝对控制下进行的投资,投资失败的机率较大,比如可能将弱势群体“弃置不顾”。少数几个北欧和中欧的国家(如奥地利、丹麦、德国、荷兰和挪威),启用社会合作模式,即责任共享,有策略地分配成人学习与教育资金,得到利益相关者们一致认可。[2]成人教育与学习的资金来源的渠道是因国家而异,因此,国家想建立相对精确、国际化的私人对成人学习与教育活动投资的评估机制,确实举步维艰。再者,由于数据收集与公布系统不完善,国家也很难获得私人企业主对培训的投资估算,且恐其不实。因此,极少数国家能对家庭的成人学习、培训的资金投入能做到“心中有数”。

二、动力: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的成果期待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the2030agenda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的17个改变我们世界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第八条(SustainableDevelopmentGoal8,简称SDG8)——促进持久、包容和可持续经济增长,促进充分的生产性就业和人人获得体面工作。获得长期体面工作的机会缺失,必然会腐蚀民主社会的基本契约——所有人必须共享进步的成果。“体面工作”是实现公平的全球化和消除贫困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人们如何获得“体面工作”呢?这势必要仰赖优质的教育和培训,从而使得劳动者配备符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的知识和技能。为确保国家能提供优质的教育与学习,大量的财政投入是必要的,而国家、社会组织、企业以及个人加大对成人学习投入的最大动机是通过成人学习与教育,从劳动力市场中获得效益。《成人学习与教育全球报告Ⅲ》监测调查结果显示,国家期望能通过成人学习与教育,劳动力市场产生效益。调查统计结果表明,过半的参与调查的国家都赞同成人教育与学习对生产力和就业都有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三、何处展身手:个人与企业的卷入方式

就成人学习活动的参与程度而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实施的“国际成人能力评估调查”(piaaC)的参与国家中,高收入国家在成人教育与学习的活动参与度更高。[2]就参与成人学习活动的必要性而言,一方面,生产和劳动力市场结构转变引起不安全感和焦虑,为生计做准备的思想正在发生变化。根据技术进步的速度,许多人在一生的工作过程中将有几种不同的职业或经常变换工作地点。[3]另外,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反而拉大了教育与就业日益扩大的鸿沟。据国际劳工组织调查,全球失业人数超过2.04亿人(截至2015年)。联合国的报告预测,每年劳动力市场需要新增3000万个工作岗位,方能跟上全球工作年龄人口的增长,低就业增长导致青年失业率持续攀升和弱势就业问题日益严重。就业前景是个人和企业对成人学习与教育进行投资的动力因素。持续的低就业增长导致的不良后果之一就是“新一代年轻人面临的就业前景是要么推迟就业,要么彻底失业……合适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少,就让世界各地的家庭和年轻毕业生感到越来越沮丧”。[4]正规教育与变化莫测的工作环境的脱节,要求人们能增强多样化和灵活性,重视培养自身的“可转移技能”和“非认知技能”。国家层面要为个人提供尽可能优质的成人学习与培训平台和平等的教育机会,为个人提供符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技能,营造公平健康的竞争环境,以加强教育与就业之间的纽带。企业方面,企业支持率对成人学习与教育活动有直接影响。对成人学习与教育投入较高的企业一般都是那些占据全球市场、组织管理产品创新高的大型企业。总体来说,地区发展水平、产业发展模式、企业规模等,都会影响员工参与成人学习与教育活动的机率,反之亦然。科学且灵活应变的国家政策,个人和企业对成人学习活动积极卷入,成人学习与教育事业必将蓬勃发展,从而进一步为人们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等,实现个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包容性发展。

四、从认知到认可:国家意识与认可机制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又一个影响——人才流动,人才流动不只是局限在正规教育中,学历、学位和文凭已无法应对国际化的人才流动。因此,包括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的学习空间在内的知识和能力的评估和认证问题必须提上日程。再者,我们以往过度关注教育和培训的内容,而很大程度上把所学知识的评估和认可置于“空白”。许多国家已经认识到将非正规教育置于认证资格机制的重要性,如荷兰、芬兰正在进一步加强成人技能资格框架的建设。很多国家将承认和认证多种学习途径获得的知识能力归于终身学习体系下,意在建立“透明、完善并基于成果的资质体制”,以便为成人提供国际劳动力市场的“国际参考水平”。长路漫漫,从认知跨越到认可的副作用不可避免。第一个难题就是需要保证非正规和正规教育之间的资格认定的凝聚力。第二个难题是人们仍挣不开传统观念的束缚,容易给成人学习、非正规学习和低层次的教育贴上“低等”的标签。由于成人在超越“正常”年龄获得正规的资格证书,雇主们经常会产生这样的误会——年纪稍长的职员是无法完成某些任务的。尽管如此,除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资格框架外,大规模的成人技能评估机制的建设也受到重视,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国际成年人能力评估计划(piaaC)。

五、对弱势群体的义务:一个都不能少

成人学习与教育能够使得全民受益,尤其是弱势群体,这对于政策制定者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企业支持性质的成人学习与教育事业发展速度明显超过总体发展水平,但是企业开展成人学习活动的受益群体,也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已经获得资格认定的知识型工作者。优势群体参与成人学习活动的机会和途径更多,同时,它也加剧了教育的不平等。我国的成人教育事业是伴随着扫盲运动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其发展历程始终与“弱势群体”相伴而行。救助弱势群体,是成人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最直接的作用即为成人学习与教育能帮助弱势群体获得谋生技能,对于弱势群体履行责任体现在方方面面,“其中最重要、最首要的,就是要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好他们的就业问题,而其核心就是帮助他们获得或掌握新的谋生技能”。[5]为了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许多国家加大对成人学习与教育的公共投入,意在改善成人弱势群体的劳动力市场就业前景,其中一些项目将《贝伦行动框架》所强调优先发展的识字能力、计算能力等设为目标。《贝伦行动框架》中,各国秉承“参与、包容和公平”的原则,郑重承诺要为所有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政策和方法大力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此外,要“有系统性地侧重于弱势群体(例如土著人,移民,有特殊需求的人和那些居住在农村地区的人)”[1],提供补贴和鼓励机制。

六、政策展望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the2030agenda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在成人学习与教育领域提出明显的政策性指导来提升劳动力市场的成果收益。可持续发展目标之四(SDG4)即为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具体来说,第三个具体目标规定,各国要确保所有男女平等获得负担得起的优质技术、职业和高等教育,包括大学教育;第四个具体目标为大幅度增加就业、体面工作和创业所需的技能,包括技术性和职业性技能的青年和成年人数。[6]除了教育领域的目标,可持续发展目标第八条(SDG8)具体规定各国要提高经济生产力和创造力,人人有体面工作、同工同酬,保障劳工权利等。成人学习与教育能推动各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以上仅是部分例证。它强调了在科技和人口学等领域,对成人学习投资所未有的重视,澄清了成人学习益于劳动力市场的途径,并阐明了诸如消除性别和社会不平等因素对成人学习与教育的重大意义。成人学习与教育的各国政策现状显示,全世界各个国家已经意识到其价值和重要性。但是,他们尚未能将这种认知转化成充足的资金投入,尤其是针对那些极易被遗忘的弱势群体。正如上文所述,政府不仅要提高财政投入,还要鼓励个人和企业重视并参与成人学习与教育活动。再者,政府还需要建立各种形式的成人学习成果认定和评估机制。以上,均需相关利益者之间强有力的合作,只有政府、企业、员工等多方凝聚,才能发掘进而满足现在和未来劳动力市场的真正需求。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利用成人学习和教育的力量与潜力走向美好未来(贝伦行动框架)[J].中国成人教育,2010(6):7-10.

[2]UneSCoinstituteforLifelongLearning.GlobalReportonadultLearningandeducationⅢ[R].Hamburg.UneSCoin-stituteforLifelongLearning,2016.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J].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6.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R].巴黎,2015.

[5]高志敏.成人教育社会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361.

劳动教育市场前景篇10

论文摘要:在高等教育供求主体中,大学生是双重身份的主体:对于高等教育机会需求而言,学生是需求主体;对劳动力市场而言,大学毕业生将成为劳动力供给主体。因此,大学毕业生就业成为供求均衡度的计量指标,也是实现各个主体利益的集中反映。在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的框架下探讨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实现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配置的关键,以保障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的平衡。

一、高等教育供求与就业市场的“联姻”

20世纪9o年代末。我国高等教育迅速扩展,扩大高等教育供给是为了满足个人对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挑战。但是,高等教育供给的数量增长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更关键的问题是高等教育供给是否能够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确切地说,无论是满足社会还是个人需求的高等教育供给,其最终结果必须实现大学生个人从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大学毕业生要在就业的劳动力市场上实现配置。实现这个配置过程要求:作为高等教育服务供给者的学校能够在企业和大学毕业生之间建起通畅的渠道,企业和大学毕业生之间又能够相互了解,以使所有的供求主体利益更加协调发展。这些要求的实现只能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完成,可想而知,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的健全与否事关重大。由此可见,高等教育供求与就业市场的“联姻”是供求实现的最基本前提条件,就业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高等教育供求伴随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变化,如果就业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利益冲突就会得到化解;反之,利益冲突就会加剧。

就业市场机制对高等教育供求的数量和层次结构都有影响,因此,高等教育供求就要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配置作出灵敏反应。我国学者康宁博士认为,由于大量人口涌向高等学校,高等教育供给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仅仅只从规模扩大来缓解眼前人口压力带来的矛盾,势必导致大量人才出现“无效供给”局面,出现人才过度和人才缺岗的双重浪费现象。以致这种结构性失调供给的人才数量越多,则无效供给造成的结构性浪费越大,最终使生产性成本上升,劳动生产率下降。因此,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一种有质量的数量增长和有效益的规模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讲结构就是讲数量、质量和效益的结构优化;讲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就是讲结构性供需均衡。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是实现资源配置的场所,它反映着高等教育供给数量和结构达到平衡气象变化。概言之,高等教育供求是通过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配置来实现,它制约着高等教育供求主体的行为(见下图)。

在高等教育供求实现过程中,劳动力供给者(学生)、劳动力需求者(企业)、高等教育服务提供者(学校)都需对劳动力市场作出应有的反应。也就是说,高等教育的供求活动已纳入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之中,只有这样供求活动才能满足各个主体的利益,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否则,高等教育供求主体之间就会滋生出难以消解的利益矛盾,演变为利益冲突。因此,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必然是大学生就业市场配置效果的反映,因为高等教育供求与就业市场之间存在“联姻”关系。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配置规律

按照劳动力经济学的解释,劳动力市场是劳动供求双方进行劳动交换而发生的一系列劳动合约的总和,是一种劳动供求之问以劳动交换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深层反映。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在劳动力市场变化中,作为劳动交换的当事人,劳动力供给者和需求者双方的行为是理性的,即以寻求最大利益为其行为的基本动机,并以各自收益与成本的均衡为原则决定各自的供给和需求。在收益与成本均衡点相等之处,双方自愿达成劳动供求数量和工资率的劳动合约。这个收益均衡点就是工资率,即工资率作为一种劳动(小时)的价格,是一种灵活的“看不见的手”,它在劳动供求之间进行利益的分配,同时,通过利益引导,在社会各个部门、各个企业之间进行劳动资源分配。工资率作为劳动供求运动的结果,既显示已有劳动供求状况,同时又引导劳动供求发生变动。调节着劳动力自由流动从而导致劳动资源在各个企业和部门之间的分配作为个体劳动力供给者,他们需要适应市场的安排,因为对社会绝大多数劳动力供给者来说,劳动是唯一的谋生手段。市场配置理论强调:劳动力市场的重要作用在于将社会的劳动力资源有效地分配到各个企业和部门中,其结果是不仅改进了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而且也改进了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境况。正如我国学者付钢战指出:“在现代社会中。劳动力市场与企业所有制没有必然的逻辑对应关系,它与行政性劳动资源分配体制主要的差异在于:(1)劳动力市场对于劳动资源的分配,是以劳动交换为基础。通过劳动合约形式而实现的;(2)它是一种微观经济主体在寻求自身利益过程中自动进行的配置和改进效率的社会形式,无需任何人格化和行政力量来安排。”由此可见,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可以作为一种信号,调节着企业和劳动力维护自身利益的行为,从而达到对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劳动力有效配置可以使劳动力的使用效率达到最大化,如何能够实现劳动力有效配置,经济学家的诠释如下:

第一,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古典经济学家认为。虽然劳动力市场配置过程是复杂的。但就其本质而言,不过是调节市场中“经济人”的主体行为过程而已。在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过程中,劳动力市场出现两个独立的主体: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需求主体指一切用人单位。包括“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供给主体指凡有劳动能力又愿意就业的人。按照“经济人”假设原理,供求双方都是理性的“经济人”,那么,作为劳动力使用的企业就成为需求方,它们在利润最大化目标下,以劳动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为用人原则雇佣劳动者;而提供劳动力个人就成为供给方,他们是以个人收入与福利的最大化为就业目标。王善迈教授对此曾经作出比较具体的描述。他指出:“劳动力供求主体双方在劳动力市场上(有形与无形的)双向自由选择,供与求相互间展开自由平等竞争,最终以劳动合同形式完成配置过程。劳动合同规定双方的权益,约束双方的行为。作为劳动力的价格——工资,由劳动力供求决定,并在供求均衡点上形成均衡工资。工资的水平与变动,反过来调节劳动力的供求,并引起劳动力在地区、行业、职业间的自由流动。”其实大学毕业生作为劳动力特殊组成部分。与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力市场配置没有本质区别,对劳动力市场配置有着相同的反应,即大学毕业生就是劳动力的供给者,要与企业这个劳动力需求者进行交换,双方的行为均为“经济人”,不过学校作为(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培养者也被卷进这个交易的活动中,因此,依据劳动力市场配置理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就比较有规律可循。

第二,政府干预学派的观点。关于劳动力市场配置,政府干预学派的理论是对古典经济学予以补充。新凯恩斯主义的供求调节理论认为,失业是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结果。正如罗莫尔(Romer,D.)指出:“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工资粘性就会使市场波动演变为就业波动。”非瓦尔拉斯均衡和配给制度理论是在继承和发展凯恩斯主义供给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该理论认为,如果没有适合性的话,失业的存在就是不可抗拒的现实。在研究劳动力供给调节问题时,“瞬时一般均衡理论”的观点代表了一种普遍意义的看法。被绝大多数经济学家所接受。-它强调劳动力的消费和供给行为之间的关系,认为二者通过预期工资和财富价格的变化引起劳动力供给的变化,从而引起就业数量的变化。同时,瞬时一般均衡理论承认自愿失业,认为市场上存在的寻找工作的失业状态的人只是由于固定工时制的原因,在工作和闲暇两种状态中作出选择。失业表现为市场固定工时工资所带来的效应小于这段时间用于闲暇所带来的效用。瞬时一般均衡理论很好地解释失业的原因,为解决失业问题另辟蹊径,对促进社会的公平和稳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据此,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可以这样解释,随着社会劳动效率提高,个人闲暇时间增多,“失业”则是劳动力配置过程中存在的一种不可抗拒的状态。第三,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关于劳动力的配置进行了比较深入细致的分析。2o世纪60年代以美国学者舒尔茨等人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揭示了人力资源在劳动力市场有效配置中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到70年代,一些西方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筛选理论”、“社会化理论”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这些观点提醒人们,如果一味地以数量为目标的高等教育供给增加,在劳动力市场上并不能得到有效配置,是因为教育本身不能绝对地改变劳动力市场的现状,而且还要受劳动力市场的影响。首先,筛选理论的观点将教育只是当作劳动力配置的一个“信号”。该理论的代表人物迈克尔·史播斯在《筛选假设——就业市场信号》一文中曾经指出:“筛选假设系指把教育看成是一种帮助雇主识别不同能力的求职者,以便将他们安置到不同工作岗位上的装置的理论。”筛选假设理论把人的属性按照特点分为两类:一类是叫做标识。指的是人与生俱来的、永远不变的那些属性,如性别、种族、家庭背景;另一类叫信号,指的是人后天形成的、可以改变的属性,如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个人阅历等。筛选假设理论认为个人受教育并不意味着对经济增长起作用,教育只不过是一个筛选的手段和方法。如果说教育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就是教育有效地把能力不同的人配置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而已,由此,能力不同的人,工资收入是不同的,教育和收入是正相关的。筛选假设理论强调的是高等教育的甄别作用,当人才不再紧缺时,甄别的信号就不明显。人力资源不可能实现有效配置。其次,社会化理论也是在人力资本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代表人物英克莱斯等人认为,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学生进行社会化的地方,人的社会化程度与将来的就业密切相关。教育的过程就是要努力使学生进入高度等级化、社会化和世俗化的社会过程。社会化理论更加关注高等学校对学生的培训,特别是为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做准备工作,使毕业生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再次,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m·卡诺依(martinCarnoy)认为,劳动力市场不是统一的市场,而是分割为二元或多元的劳动力市场,即主要劳动力市场、次要劳动力市场、垄断劳动力市场和竞争劳动力市场等。求职者受教育程度决定其进入那一种劳动力市场,个人收入多少与其所处的劳动力市场层次相关。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进一步强调作为不存在统一性的劳动力市场始终是处于分割状态,劳动力能够进入哪一级劳动力市场完全取决于个人受教育程度;主次不同的劳动力市场的待遇存在本质区别,根据市场分割理论的判断,受高等教育者可能得到的预期回报就显而易见,如果个人希望获得高回报,就必须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就必须接受高层次的教育。

劳动力市场配置理论对所有劳动力的配置过程做了一般解释,实现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的配置,就是要求高等教育供给要面向劳动力市场。K·辛齐利夫(K.Hinchliffe)在《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一文中明确地指出:“在5o年代后期以前的模式中,劳动力被视为同质的。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这种观点不再被接受。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在一系列市场背景下得以解释。每一种市场都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劳动者的背景有一定要求,有关教育和培训的要求尤为重要。”这说明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劳动力有明显的差异性,从某种意义上讲,高等教育就是一种专业教育,它是直接为社会输送各类高层次劳动力服务的。高等教育供求实现必须面向劳动力市场,高等教育供给需要兼备双重使命:其一,作为高等教育服务市场中的生产者要满足高等教育机会需求者的要求;其二,作为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商品的供给者要满足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高等教育只有成为完成上述双重使命,对两个市场作出良好的反应,才能使供给达到合理的状态并转化为有效供给。

三、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配置中的调节因素

从劳动力市场配置理论的研究中可以归纳如下三点:劳动力的工资、劳动力市场信号、主次劳动力市场分割。这是劳动力市场机制能否有效发挥的三个关键的焦点问题,因此,也是衡量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机制健全与否的因素。

其一,就工资而言,在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配置调节过程中出现扭曲。一直以来对大学生就业的思考中,常常要求大学生要调整心态,降低对高工资的奢求,促进就业市场配置的实现。大学毕业生经过就业市场配置过程中的“博弈”,已经将自认为合理的工资水平降了又降。以致出现了“零工资就业”的现象,但是,就业率还是在下降。由此可见,从宏观上,工资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配置起不到调节作用。

考察我国的工资变化,我国工资制度中的“体脑倒挂”问题已经解决,但是,现存的工资制度还存在问题,工资制定缺乏根据,存在着行业界限。地区之间差异明显。工资制度一直在改革,但都是针对在岗人员采取的激励机制,并没有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具有推动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