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理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51:14

传统文化的理解篇1

身为教育工作者,探讨中国人自己的教育传统,既关乎情感,更关乎理性。不温故而欲知新者,其病也妄。的确如此。从整体去探讨并描述中国的教育传统并不容易,故而我们聚焦教师这一职业,思考在中国文化传统下教师这一角色的特点与内涵,或许会让我们对中国教育传统这一宏观命题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理解。

提及教师,我们很容易想起韩愈的《师说》,于是“传道授业解惑”就成了对教师的定位。应该说,这个定位也是准确的,但是,当我们把“传道”的“道”字简单地理解为“道理”的时候,教师的角色就庸俗化为讲解知识的人了。韩愈在文中写道: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韩愈提倡文以载道,做教师的关键在于其不是简单地讲解表面文字,而是要传授人生的根本大道。当时,所谓的“大道”就是儒家之道,指修齐治平、安身立命之道。教师这一职业的背后是一种斯文在兹的自信与薪火相传的担当。

故而,教师不能只做单纯的经师,要做人师。教师面对的是学生鲜活的生命,而不是被扁平化为仅仅指知识层面的人。

更重要的是,学生眼中的教师也必然是鲜活的,教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任何细节都会带给学生影响。许多时候,即使教师站在讲台上一言不发,教育依然在那里。《论语・颜渊》有云: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句话中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并不是道德水平的高低,而是指管理和被管理地位的不同。这句话的意思是,管理者的品质就如同风,被管理者的品质就如同草,风怎么吹,草就怎么倒。一个团队的价值判断出现了偏差,问题很有可能出在管理者的身上,因为他们掌握着评价标准。具体到学校的环境,教师就是风,学生就是草,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当一个教师站在讲台上的时候,他的生命姿态其实已经决定了他的学生的生命姿态。至于传递的手段和技巧,那已经是第二位的事情了。

所以,与学生们朝夕相处的教师,在学生们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我们需要注意,教师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当前社会对教师的一般评价。那是因为,教师的工作是隐性的,教师是一种隐性的重要。一个人的成就抑或是一个人的罪过,很难被认定与教师有极大的关联。与之形成对比的,就是医生。医生的工作是显性的,医生的重要性就十分外显。一个人病得很重,奄奄一息,得一良医,就能起死回生。在一个社会还不够高度文明的时候,人们关注更多的是肉体,而非灵魂。

然而真正的情况应该是怎样的呢?著名佛学家李炳南先生讲过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个江湖郎中,他医治的病人都死了,他死后被阎王判堕十八层地狱。他天天喊冤枉,又哭又闹又跳。突然有一天,他听到下面有人说:“老兄,你不要跳了,灰尘都落到我身上了。”他十分惊讶:“难道底下还有十九层吗?”底下的人回答:“是!我在十九层。”郎中好奇地问:“你是干嘛的?犯了什么错呀?”下面的人说:“我是教书的。教书误人子弟,比庸医杀人的罪还重。”

为人师者不可不惧,不可不慎。

再者,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教师这个职业是崇高的。孟子有云: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集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认为人生有三大快乐,连称王天下都不能与这三件事相提并论,而教育天下英才就在这三大快乐之中。问题是,我们需要追问:快乐在何处?

许多人都有自己的回答,比如说成就了许多学生,但是成就了学生与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教师这个职业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当教师把精力都放在知识的传递上时,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速度就会减慢。这对于教师个人而言,其实是一种消耗。陈景润先生曾经在北京四中教书,但是由于他的普通话不过关,无法胜任教师工作,于是回到中科院数学所,继续自己的研究,也就有了后来的成就。设想一下,如果陈景润的普通话不错,一直在教书,历史很可能由此改写,因为站在讲台上尤其是中学讲台上的陈景润,很可能会陷入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督促学生改错等事务性工作之中,探索更深入的数学领域可能只是奢望。从这个例子,或许可以看出教师这个职业的残酷性。那么,教师的幸福感从何而来呢?

我们有这样一个传统:尊重天、地、君、亲、师。对于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传统中国人来说,“天地”的重要地位已不必多言,而对于“君”的尊重亦是和农耕社会相匹配的重要价值理念。“亲”的重要性在于,亲子关系背后的血缘延续是中国人宗法伦理存在的基础。敬天法祖是中国人传统的信仰,血脉的延续是中国人对抗生命有限性的重要凭借。而“师”之所以能够成为崇拜和信仰的对象,则是因为教师是我们精神血脉的来源。换个角度讲,学生是延续教师精神血脉的人。

如此说来,师生关系最美好的境界就是彼此成全,不辜负:教师并不是单纯传递知识的匠人,他们是在学生心尖上跳舞的人,他们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参与了学生灵魂的构建,以爱的名义,用贴近灵魂的方式。同时,学生就成了教师的信仰,有了学生,教师的精神血脉被无限延续。学生因为教师而温暖,而成长;教师因为学生而温暖,而永恒。

一言以蔽之,于中国传统而言,教师的职业特点可这样表述:

隐性的重要和晦涩的高贵。

教师很重要,但是教师的重要性具有隐性的特点;教师是一个高贵的职业,但是其高贵又不容易被真正体会。

传统文化的理解篇2

关键词:张艺谋中国电影中国文化

当今,随着世界电影市场的交流发展和碰撞,中国电影已经有了长足发展,电影作为特殊到文化表现形式,更生动和逼真地表现一个时代一个国度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文化。虽然目前中外电影的题材已基本无异,但是受到国度文化的影响,电影的思想文化表现依然存在较大差异,电影往往都成为本国文化的代言。中国电影中多表现“安分守己,吃苦耐劳”,展现伦理纲常或清静无为、忍让谦虚等很多教条化的国人固有“品质”。纵观中国过去几十年的优秀电影,如《黄土地》《红高粱》等,似乎都逃不了“乡土”“农村”“武侠”等标签。但是1987年张艺谋导演的影片《红高粱》,以浓烈的色彩、豪放的风格,颂扬中华民族激扬昂奋的民族精神,融叙事与抒情、写实与写意于一炉,发挥了电影语言的独特魅力,并获得了国内外一系列大奖,同时也将中国电影推向了世界。我们从以张艺谋为代表的中国第五代导演的电影为蓝本,分析中国电影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分析近年来电影如何把传承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将这种文化传播出去。

一、电影中色彩的运用与中国文化的映射

色彩是最具有感染力的视觉语言。色彩作为电影艺术造型的一个重要的视觉元素,除了能像绘画那样还原物象的原有色彩外,还能传递感情、表达情绪。色彩不但可以表现思想主题,刻画人物形象,体现时空转换,创造情绪意境,烘托影片气氛,更是构成影片风格的有力艺术手段。在张艺谋的电影中,红色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颜色。无论是电影《红高粱》还是《大红灯笼高高挂》都将红色演绎得淋漓尽致。《红高粱》开头,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大块的红色和黄色所构置的画面,影片中,十八里坡的贫瘠荒凉,红色的花轿在黄土飞扬中颠簸起伏,其中“颠轿”一场戏很经典,红色花轿与环境的土黄色形成一种反差色,红色布匹与染房的和谐、不同颜色的服装与沙漠对应所产生的不同的含义、回忆的色彩斑斓与现实的暗淡无光……就像一幅色彩画,整体大色调中细节处处都有不经意的对比,都体现出张艺谋对色彩把握的整体性构想。

红色本就是中国文化中最常使用的色彩,红色在中国人的意向中除了喜庆色彩之外,还象征着胜利、红红火火,象征着强烈的生命力和意志力,象征着人物敢爱敢恨、敢作敢为的情感特征。此外,以红色为基调,还可以利用色彩对人的视觉冲击,激起观众的爱国情怀,唤起民众的共鸣。

除了红色之外,在之后推出的电影中,张艺谋还在电影《金陵十三钗》中使用了灰色。此部电影摒弃了传统的中国红,而是在灰色调和十三钗们色彩斑斓的变化中,显示出影片中战争的残酷、人物内心的丰富色彩、价值观的转变和个人价值的升华,映射出了中国文化中对色彩的渲染和运用。

这些色彩的渲染和运用无一不是对中国文化的诠释,也象征着中国电影文化的进步,从最初最传统的单一红色的渲染到多种色彩对比的出现,中国电影业也从最初的展现中国农耕文化一方面,开始从更深层次挖掘中国文化,试图更理性、更深层次地唤醒国人对自身文化甚至历史的正视和探究。

二、电影主题从乡土文化向城市文化的发展

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农耕文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传统中庸思想的禁锢和孔孟思想的深入,也使得大众甚至导演的视觉往往都落在中国的乡土文化中。因此,中国传统电影的视角也往往从乡村开始,农民形象深入人心,张艺谋早年的电影《红高粱》、《秋菊打官司》无一不是乡土电影的代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本质之一。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原型大都来源于现实生活“现实中的人物往往比较复杂,具有多面性”乡村电影中农民形象的脸谱化,使人物形象的饱满度和故事情节的吸引力。但是乡村电影的内容往往会让西方文化认为中国文化中只有刻板、落后、愚昧甚至专制的中国乡土形象,因此后续的中国电影开始走向城市。

电影《金陵十三钗》则是站在历史的角度,还原了中国历史,从历史的角度,描述在非常时期,中国人对自己、对民族及对国家的理解和成长。中国的电影不再局限于对乡村生活的表述,而从国家、民族的视角映射中国的民族文化,映射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的转变。

三、电影中所折射的中国女性的个人觉醒与成长

无论中外在传统文化中,女性形象总是围绕两个对立面展开的:第一类是受歧视的女性。男人与女人从出现起,就被置于不平等的地位。长久以来,男人的价值总是高于女人,到处被赋予积极的意义,他们总是优秀的和受赞美的对象;而女性则处处劣于男性,所起的都是消极作用,她们不但魅力被否定,而且总是跟恶毒与放荡联系在一起。第二类是受到颂扬的女性。女性相夫教子的天职和为家庭自我牺牲的精神越来越多地受到赞美。

张艺谋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中国女性的个人觉醒和成长。从最初的电影红高粱,导演张艺谋遵从原作者莫言的思想,还原了他描绘的女性世界,在再现历史的基础上展现出女性在那个年代的压抑和顽强。《红高粱》中展现了九儿形象鲜明的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努力向上的女性形象,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她努力掌控自己的命运,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她具有鲜明的独立意识和勇敢反抗世俗的精神。影片中的九儿勇于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形成鲜明的性格特点,她试图走出男人为自己划分的家庭世界,和男人一起抗击日寇,这个过程表现出了女性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愿望,同时也展现出了她的勇敢和前卫,颠覆了封建礼法的观念。同样是抗击日寇,电影《金陵十三钗》中从女学生对风尘女子的好奇、怀疑到怀念尊重,到风尘女子对女学生的不在意轻视到彼此之间的互助成长,让他们从世俗的视角中,从对传统的遵从和背叛中,共同成长,从社会的视角从民族的视角,体现中国女性的成长、觉醒和塑造新的女性形象。

四、电影中的伦理道德观与社会价值观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文化发展中形成了伦理道德规范,其中包含优秀的“仁义礼智信”,也包含封建专制的。两部电影中的女性往往都是时代的叛逆者,她们的行为往往同世俗理念相悖,但是她们的觉醒、成长和抗争,恰恰是中华民族的成长和抗争。她们的行为也许违背了传统的伦理道德,但是又重塑了自我形象,从新的角度维护了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

在当今文化传播文化交流日趋丰富的今天,电影的国界线越来越模糊。不同国家意识、不同国度文化的交流决定了中国电影的世界属性。中国电影在民族化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时代性,通过电影把中国文化在国内和世界传播传承是电影的必然使命。因此,中国的电影要在反映中国民族文化的同时,兼容并蓄,以更丰富的视角服务这种民族性,在真实反映国人生活的同时,追求现代感,把电影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全球化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基石,让中国电影独树一帜,形成有影响力的民族电影流派是非常重要的。未来,电影将作为最有影响力和震撼力的媒介传播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宫林.电影色彩的意义[J]北京电影学院报,1999(2):90.

[2]何茂艳.浅谈张艺谋电影之色彩与构图艺术[J].大众文艺,2011(20).

[3]张明芳,师佳.张艺谋电影中的女性文化传播[J].商场现代化,2012(20).

[4]刘春萍.析张艺谋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变化[J].电影文学,2012(09).

传统文化的理解篇3

高中语文是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的重要途径,语言文字更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实现高中语文与传统文化的契合,不仅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而且更以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语言文化知识。

关键词:

高中语文;传统文化;契合策略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把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熏陶契合开展,是现代语文教学的新要求,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探讨高中语文与传统文化契合存在的问题,以及有效的结合策略。

1高中语文与传统文化契合的现状

1.1没能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元素

通过语文教学实践可以发现,学生最感兴趣的往往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辅助阅读资料,这些阅读资源不仅信息含量丰富,而且其中蕴含着大量的传统文化内容,是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重要渠道,这也折射出高中语文教学挖掘传统文化的缺失。首先,高中语文课堂给学生提供的传统文化教学内容较少,没能满足学生的语文阅读和学习的实际需要,特别是在文言文教学、古典文学名著教学、历史文化散文教学中没能充分的进行传统文化熏陶。其次,传统文化教学机械,没能把传统文化知识有效的传递给学生,还主要以知识介绍为主,没能采用辩证的教学态度,学生获得的传统文化的信息内容较为肤浅,存在教学简单化和形式化问题。最后,教师研究传统文化投入少,没能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教学价值,在静态教学观念的影响下,传统文化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不突出。

1.2缺少科学的传统文化渗透方法

传统文化的魅力建立在科学的教学方法基础之上,只有高中生对传统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体现出传统文化的价值。首先,教师没能结合语文教材进行传统文化教学,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联系的不紧密,例如,在《师说》的讲授过程中,没能形成良好的传统文化的熏陶氛围。单纯建立在课文翻译基础上的传统教学方式,没能让学生深刻领会师道尊严的价值。其次,教师没能实现课内课外的结合,没有在课堂教学把握传统文化渗透的重点和有效方法,不能掌握科学的方法把传统文化嵌入到语文课堂上来,没能及时解决来自学生的文化困惑问题。最后,信息化的渗透方式是当前的主流教学方式,但是课堂教学中没能探索出形成学生良好价值观和激发学生情感的信息化传统文化的教学方式。

2高中语文与传统文化契合的原则

2.1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原则

在高中语文课堂进行传统文化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而且还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汉语言思维,引导学生认同汉民族的共同语言,赞同汉语言文字的文化艺术魅力。首先,应当注重使用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示传统文化,注重展示传统文化的语言美与文学美。其次,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特别是在把握经典文学作品时,要引导学生以汉语言的思维方式把握传统文化内涵,形成正确的文化观。

2.2理论结合实践教学原则

高中语文进行传统文化教学,必须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既要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又要结合学生的实践,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深刻印象,帮助学生在内心认处认同并实践优化传统文化。首先,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语义的理解,全面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潮流与内涵行为与价值认同。其次,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传统民俗活动进行教学,例如,引导学生在端午节理解理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情怀等,促进学生践行优化传统文化。此外,还可结合乡土特色,开展地方性教学,注重挖掘地方传统文化现象进行语文教学。

3高中语文与传统文化契合的策略

3.1挖掘语文教材内容策略

为了实现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契合目标,应当从高中语文教材出发,注重挖掘语文教材中渗透的传统文化内容,培养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实现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目标。首先,教师应当全面熟悉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围绕教学目标对传统文化教学素材进行整合。其次,优化教学设计,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把传统文化元素有效呈现出来,帮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氛围中科学的掌握传统文化内涵。最后,把文本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把课堂教学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中,促进学生产生情感与生活的共鸣,帮助学生掌握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例如,在课文《兰亭集序》的教学中,在讲述“不知老之将至”时,可以结合论语中“发愤忘食,不知老之将至”的珍惜时间例子和语句,引导学生深刻感知时不我待之感,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中有关时间的观念,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中语句。

3.2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兴趣

为了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还必须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的契合中,全面提高传统文化教学的效率。首先,在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中,应当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方式方法,以直观的形式把传统文化元素生动的展示出来,为传统文化教学形成良好的氛围,全面提升学生的主观学习兴趣。其次,可以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包括学生的亲身体验参与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生深刻的记忆效果。最后,从学生感兴趣的历史典故等出发,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现象进行深刻的思考,还可以结合传统文化的经典视频,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把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学生。例如,在《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中,可以结合传统礼仪,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繁琐的仪式,从而引导学生对文化中微妙的人物关系进行深刻体会,进而全面的把握人物形象,使高中生对文本形成深入理解。

3.3结合课堂拓展传统文化阅读

为了起到语文辅助教学的作用,应当结合高中语文日常课堂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辅助教学内容和传统文化素材,促进学生在在不同的辅助教学中全面感知熟悉传统文化,并且对古代经典文化有更充分的领略,形成学生较好的传统文化修养。首先,教师可以围绕课堂教学中的内容,为学生推荐精典的古典文化的篇章段落,促进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接受良好的传统文化修养。其次,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把机械的教学内容生动的讲授给学生,重点对其中的文化现象进行重点阐述,这样可以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刻的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最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接触古典文化名著,同时阅读一些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的文化散文,例如,引导高中生从余秋雨,秦牧等人的历史文化散文中得到良好的传统文化熏陶,全面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的修养。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实现高中语文与传统文化契合的目标,不仅可以提升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可为高中语文教学营造良氛围,促进学生更好学习语言文字知识,形成学生良好的语言素养。为此应当挖掘传统文化内容,科学使用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理解传统文化能力。

参考文献

[1]姜祝萍.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J].高考,2016(15).

[2]史海英.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学周刊,2016(7).

传统文化的理解篇4

(一)立足传统文化,更新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在设置课程时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传统文化的融入网页设计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设计形式上,而应从传统文化的内涵出发,更新教学内容。首先是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是学生进入专业学习的铺垫,可以在专业基础课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例如在绘画基础课程中可以选取瓷器、京剧脸谱等元素,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并且熟悉传统文化符号。在构成基础课阶段,在学生学习了构成法则的基础上,对应用部分的练习可配以主题性的训练,如传统图案图形的运用。平面构成部分可强调对传统图案图形的认知、理解和运用;色彩构成部分可强调对具有民族特彩的认知、理解和运用。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网页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中学会运用传统元素逐渐理解传统文化。在专业课方面,学生有了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的基础,进行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设计练习时才有可能。如在网页的界面设计中,可以让学生以传统纹样为题材进行主题创作,组织画面元素;也可以以传统民俗文化为主题进行界面设计创作,如二十四节气、中国结等。在引导学生对传统元素运用时,可以让其采用直接运用和间接运用两种方式。直接运用传统文化元素,需要做到表现形式具有新颖感,能直观、生动地表现主题,传统文化元素可以图像或者图形的形式呈现。若想在直接运用的基础上设计出表现形式独特的作品,不能模仿照搬而应在理解传统文化元素内涵的基础上合理运用,这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间接运用传统文化元素需要寻找元素间的联系,将看似没有关联的设计元素巧妙地联系起来。元素可以是具象表现也可以是抽象表现,运用形式美法则构成主题。如何选择元素间接表现相关主题则需要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有一定的了解。

(二)加强对传统设计思想的学习在网页设计教学中传统文化以及相关理论也应当受到重视,我们在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使其加强对传统设计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增开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理论课程,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这种理论课程教学可以联系专业实践开展,避免学生因课程枯燥而出现对其不够重视的现象。如在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环节中,可以从设计风格和设计思潮的角度指导设计实践,让学生在理解设计历史的基础上学会理解和分析经典设计作品的内涵,学会查找和分析资料,提取其中的设计元素。传统文化融入网页设计教学不能仅停留在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上,还要注重对于传统文化思想和内涵的传承和表达。

(三)课题形式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培养现代创新型设计人才尤为重要的环节,可在以往实践项目基础上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作为再设计的实训项目。网页设计对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要求比较高,教学方式的变革应该从实践的各个环节全方位展开,目的是使网页设计的实训部分摆脱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以往各门专业课程的实训内容都是围绕着课程的内容展开的,学生的专业练习也是在老师指导下按部就班地模仿,无法真正锻炼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将传统文化融入的再设计实训,需要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孤立看待一个传统元素,而是要注重与其他实训练习的关联性和连贯性。网页设计人才培养目标是一专多能型高技术人才,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网页设计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多种技能协作完成,只有综合各门课程知识融入到综合实训项目中,才能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形成有效的衔接。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要求学生在理论学习之后进行有针对性的项目实训练习,挖掘出与课程相关的设计项目作为课题,把专业知识与实践运用联系在一起。课题的选择要利于将传统文化和专业教学融合在一起,由浅入深。每一个大项目的内容都需要运用几门实训课程的知识点共同完成,只是每门课程在不同的项目中担任的“角色”有所不同。学生从课题的问题着手,寻找解决办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在实训课程内容的开发上也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同开发实训项目来丰富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能使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达到统一。

二、结语

传统文化的理解篇5

一.复兴中国传统文化首先需要正本清源

由中国的历史进路所决定,复兴中国传统文化首先需要正本清源。

近代以来,由于西学东渐,西方文化逐步被中国接受之后,随之开始了反传统的“全盘西化”之路,中国传统文化因此退出了自身的历史舞台。然而,由于这个过程起源于中国知识分子的急功近利,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上的浅薄,出于对西方文化的本质性认识之不足,使中国的现代文化不但不可能西化,而且处于无本失体、非中非西的异化状态,产生了严重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危机,由此表明现当代的中国文化步入了历史性误区。所以,进入二十一世纪初,出现了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思潮。在反思各种思潮所存在的问题之后,为了使理论建构与中国传统文化一以贯之,为了使学术进路和思想理路符合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性,新传统主义认为,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应当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正本清源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将偏离正确的方向,使之在当代的中国文化误区中步入更大的误区。所以,中国现当代的文化误区决定了应当首先进行正本清源。

就中国当代文化异化的原因及思想和学术的主要问题而言,可以用西化、极左和腐败进行概括。中国自“全盘西化”引发了文化专制之后,虽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了改革开放,逐步摆脱了文化专制,走出了极左路线造成的腥风血雨,但是,因为改革开放主要限于经济体制,着眼于经济发展,没有在文化理路、思想和学术上进行正本清源,使之中国的当代文化进路仍陷于西化和极左体制所造成的误区之中,思想和学术仍在原有的体制之中继续生产异化的产品。非但如此,随着经济的改革开放,思想和学术也被商品化,体制化的思想和学术拒斥正本清源,在异化的道路上产生了严重的学术腐败。所以,没有进行思想和学术上的正本清源,继续以体制化及西化的思维方式进行文化异化,是中国现当代文化产生困境的本质性原因。

显然,在这样的氛围中,如果不对西化与极左及学术腐败进行正本清源,在思想和学术上必然产生非常混乱的局面。正因如此,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上、在关于什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上,某些鼓吹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做出了各自不同的为我所用的歧解,其难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与逻辑一以贯之,难能实现学术与思想的中和贯通,发展的结果,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将偏离正确的轨道。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为现代提供了丰厚而优秀的思想和文化资源。但是,中国近现代以来的文化进路却拒斥自身的文化资源,视传统为腐朽,以西化为价值取向,在异常的西化进路中,使中华民族失去了文化凝聚力,整个民族的素质急剧下降,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现代价值取向已经给中国带来人文及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在不久的将来,必然发生无法回避的生存危机。所以,当代兴起各种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潮以步出现代文化危机就成为历史的必然。然而,由学术理路所决定,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性要求在复兴传统文化的进路中应首先解决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于现代被否定,既然被否定,为什么还要复兴的“悖论”问题。显然,就复兴传统文化的理论思潮而言,这是一个两难问题,是一个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悖论问题。如果不进行正本清源,就不能克服这一致命的“悖论”,就不能走出两难困境。可见,以任何一种当代的主流思想或西化思想为主体复兴中国传统文化,都将使自身处于合法性的两难困境。一方面,由于现代的主流思想或西化思想是在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于现代取得合法性的,所以,以现代的主流思想或西化思想论证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无疑否定了自身的合法性。可见,以现代的主流思想或西化思想为主体复兴中国传统文化,首先要克服两难困境及证明自身的合法性。另一方面,以现代的主流思想或西化思想为主体复兴中国传统文化,违背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性,否定历史传统而走上现代舞台的主流思想或西化思想却要重新回到传统之中,由此表明其思想逻辑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理论矛盾。所以,以现代的主流思想或西化思想论证复兴传统文化所存在的思想和学术问题存在着难以逾越的巨大的理论障碍,在没有解决上述问题之前,复兴传统文化的理论推定只能自相矛盾,其实质或是空洞的符号,或是为了捞取政治资本的口号,以这样的理路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无疑于在本质上将再次断送中国文化。

虽然事物的存在必有其道理,但其理应符合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性。所以,中国传统文化退出了历史舞台与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与逻辑相悖,是出现两难问题的本质性原因。可见,就学术思想理路而言,不解决这个两难问题,将混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与逻辑,根本不可能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性质。这样一来,不但不能从根本上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甚至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从根本上进行正本清源,是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问题。

由中国所处于的“全盘西化”的时代所决定,所面临的困境主要产生于西方文化所带来的种种理论误区,所以,要认识困境和误区的原因,要求在历史和逻辑、思想和学术等方面对西方文化进行正本清源。只有这样,才能对西方文化的种种问题进行追根寻源,厘清西方文化何以进入了“哲学的终结”、“科学的终结”及“西方的终结”的现当代历史,在西方已处于这样的情势下,中国又何以还要步入数典忘祖、激烈批判传统的西化之路。由此可知,正本清源的工作在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性中要求贯通中西,以对中西文化的问题和应然的发展方向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由此证明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由此证明我们应承续的传统究竞是什么,中国文化中的优秀传统究竟是那些具体内容。

问题表明,以现代“全盘西化”的思想理路产生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种种看法,无论是肯定或者否定,都是在思想误区中产生的推定,将存在这样那样的错误,所以应当首先步出西化的思想误区。在步出西化的思想误区之后,还要解决中国文化的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性问题,其问题的本质性在于,既然中国传统文化是优秀的文化,何以于近现代退出了历史舞台,中国何以步入了西化之路。所以,历史和逻辑的统一要求我们对所有问题、对中国的历史文化进行正本清源。由于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学派林立,形成的问题错综复杂,也只有对其正本清源,厘清问题的本质性,推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才能为复兴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否则,将不可避免地“摸着石头过河”,难以使中国文化的复兴按照正确的方向发展。

因此,与主张复兴理学或心学的某些复兴传统文化论有所不同,新传统主义认为理学或心学恰恰是失落孔子儒学思想体系的产物。问题表明,理学或心学的最大的理论误区是在《易》上,其虽然也把《易》作为群经之首,但由于在基本性上把《易》定为卜筮之书,不理解《易》的思想原理,所以只能断章取义的解读《易》。由于《易》居于儒学的基础理论地位,因此,对《易》的误解必然带来对儒学的种种误解。新传统主义以正本清源为基础,以形而中论哲学为钢领,认为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流派是孔子儒学和老子道学。儒道本一,儒学与道学中和贯通,而不是后儒所谓的“儒道相绌”。由中国的历史进路所决定,儒学在孔子之后出现了严重的误区。孔子为开创中国文化传统而整理出“六经”元典之后,由于其弟子不理解孔子修纂“六经”一以贯之的思想原理,发生了儒分为八的问题。由于暴秦燔书,使之在汉代开始重修“六经”,因而失落了孔子“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儒学思想体系。儒学思想史表明,从孔子弟子开始,后世儒家对孔子的思想一误再误,使儒学产生了多种流派,肢解了孔子儒学的思想体系。所以,就儒学而言,应当复兴先秦的孔子儒学而不能复兴后儒的儒学。显然,这需要以正本清源为基础,才能厘清孔子与后儒的儒学何以不同,从而在对中国学术思想史正本清源的基础上,厘清孔子儒学为什么能代表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从学术和思想史的角度对儒学的正本清源表明,后儒对孔子儒学的误读,主要产生于对《易》思想原理的肢解。所以,在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性上,就儒学而言,应当主要以“六经”为本。在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理论建构中,新传统主义同时主张复兴道学生命科学,以此为基础,建构现代的生命科学理论体系,为解决人类的终极关怀问题提供科学的方法论,从而以生命科学取代一切宗教的神道设教。

由中国文化于当代的困境所决定,无论对于重新认识中国古代文化的复杂性,还是认识其自身的思想逻辑,及其中国传统文化在人类文化中何以处于优秀地位,这些都需要在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性中进行正本清源,只有在思想和学术两个方面中和贯通中国文化的历史和逻辑,才能为复兴中国文化奠基坚实的理论基础。所以,历史要求我们应当首先进行正本清源。我们必须在对儒学、对儒学的经典(当然,也包括其它思想流派及其经典)有了正确认识的前提下,才能作出明智的抉择。否则,只能陷在历史的误区中而一误再误。

由历史和逻辑、思想和学术的中和贯通所决定,首先要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能够贯通中西,能够发现西方“哲学的终结”、“科学的终结”及“西方的终结”的本质性原因,能够在本质上证明中国哲学的优越性。否则,失去了哲学基础,就不会对中西文化所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本质性的正确认识,而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或者是纸上谈兵,或者是无的放矢,或者是另有所图。可见,离开了正本清源,就不会对中国哲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只能继续以西方哲学的理路异化中国的思想和学术(就象中国于现当代正在进行的那样),就不会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本真的认识,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只能是主观的一厢情愿,而不会在历史进程中实现。进而论之,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对当代中国具有意义,还应在历史和逻辑、思想和学术等方面证明其世界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将使西方步出“哲学的终结”、“科学的终结”及“西方的终结”,给出新的前进方向,只有这样,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才有本体性意义,才能为中西文化重新塑造新的文化传统,为人类文化开出新的历史进路。

二.复兴中国传统文化需要哲学的中和贯通

以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性推定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历史进路,显然是在当代异化的中国思想和学术进路中作出的抉择,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所以需要在思想和学术上解决一系列问题。由于哲学在文化中的本体论地位,因此,应当首先对中国哲学的系统性和优越性给出理论推定,以此做为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所以,以现代的学术思想进路转化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定中国文化的思想体系,为复兴中国文化奠基理论,其基础性工作,是建构中国的哲学体系。换而言之,建构中国哲学,是能否对中国传统文化正本清源、从而决定中国传统文化能否复兴的关健问题。可见,中国文化的复兴,在本质的意义上取决于哲学的复兴,中国哲学的复兴,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前题。如果不是首先建构中国文化的哲学体系,没有可靠的中国哲学做为理论基础,则必然以肢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内容为其所用而论以复兴,而这种复兴绝可不能步出西化的思想理路。因此,新传统主义是以形而中论哲学为基础所提出的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形式,其理论体系包括哲学、科学与文化,以此完成了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性工作。

对中国思想与学术的正本清源表明,与西方哲学不同,中国哲学是“内化”性质。西方哲学自古希腊开始,以对概念范畴的本体论与主体论问题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的不断反思,外化出了哲学的思想方法,使哲学成为专门的学科,并通过历史的不断发展,形成了浩瀚的哲学文献,但因西方哲学最终没有解决本体论和主体论问题而于现代终结。中国哲学于春秋时期形成了成熟的思想理路,其思想原理内化于概念范畴之中,形成了以《易》为代表的内化的哲学思想形式。春秋以后的学术思想进路,只是不断的对其概念范畴进行解释,所谓“我注六经”或“六经注我”即是典型的解释方式。就现代中国哲学进路而言,在没有对中国内化的哲学思想进行体系化的外化之前,仅仅以西方哲学的思想方法推定中国的哲学,是西化的方法,这个方法不但是对中国哲学的歪曲(如把中国古代某些思维方式推定为唯物、唯心或朴素的辨证法等),而且产生了所谓的“合法性”问题。西方哲学已经终结,哲学的希望寄托于中国文化,然而,现代中国哲学研究却步履维艰。问题产生于“全盘西化”的思想方法:以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概念范畴对中国哲学进行的西化式疏解,脱离了中国文化自在的思想形式,悖离了中国哲学的理论推定。

思维方式与文化形式的统一性表明,文化产生于自在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及其基本规律只能自在于自身的思想原理之中,以任何外来文化的思想原理进行解构,将产生思想及文化的异化。所以,要准确的把握中国哲学,应当对中国文化经典的思想形式进行哲学外化。显然,外化不但需要正确的方法,而且这个方法应当与西方哲学的思想原理中和贯通。在准确把握人类的思想方法和哲学原理的基础上形成方法论是“承诺推定法”。[3]以“承诺推定法”推定的中国哲学是“形而中论”。[4]以“形而中论”为哲学基础形成的中国文化体系由形而下、形而中和形而上所组成,其与形下性的西方文化具有本质性的不同。以形而中论的哲学思想体系反思西方哲学,表明西方哲学的理论建构不但没有走出形而下的困境,而且因形而下的本体论困扰使哲学终结。因此,中国的形而中论哲学将为西方哲学走出困境指明方向,并由此建立人类的哲学思想体系。

形而中论哲学认为,从人类存在的所有问题的自在性为出发点,应当把问题归结为人是什么及人的存在与世界存在的基本关系问题,即所谓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问题。由于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所以呈现出哲学困境,使人类在不断产生的异化中加深问题的严重性并带来新的、更多的问题。人类的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遇到了越来越大的困难,时代在呼唤哲学,哲学的革命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5]由于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问题具有人类的共性,从而使哲学具有共性,这是产生人类哲学的逻辑起点。而问题是,既然不能以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概念范畴对中国哲学进行解构,同样也不能简单的用中国的思维方式、概念范畴对西方哲学进行的解构。而哲学的共性则要求中西哲学产生于具有共性的思想原理,显然这是一种能够融贯中西的思想方法,而上述的“承诺推定法”,即出自于中西思想之共性。由于中国古代文化中根本没有哲学这种学科形式,所以,对中国文化中的智慧作出哲学上的推定(就象西方哲学家对西方文化的智慧所作的形式化推定那样),在智慧的学科形式性上,是推定中国哲学的逻辑和形式。智慧使哲学产生,但智慧并不是哲学。哲学在其本质性上承诺着本体论承诺和逻辑推定、主体论承诺和形式推定、价值论承诺和范畴推定,三者的统一将形成自恰的思想体系,此乃“承诺推定法”的基本原理。可见,“承诺推定法”源于中西哲学自在的思想原理。

根据“承诺推定法”,对中国的思想形式进行范畴、形式和逻辑推定,推定出了由本体论一以贯之的哲学思想体系。由于中国哲学的内化性,使之形成哲学的学科性建构,是对范畴内化的逻辑与形式进行主体性和本体性的推定。《易》代表了中国哲学理路的基本形式,以“承诺推定法”对《易》的思想原理进行外化,形成的理论体系即“形而中论”。《易》哲学理路的时空方式性和西方哲学理路的时空形式性,能够以“承诺推定法”进行“中和贯通”,表明了时空是思维的生成方式,时空是人类思想的基础。所以,对于人的存在和认识的本体论根据,“形而中论”把时空推定为本体和主体的“形而中性”,其基本命题可简单陈述为:1、时间和空间是人类认识的生成方式或形式。2、时空是本体的自在方式或形式。3、时间和空间是人类理论建构的逻辑基础。4、时间和空间是主体形而中的自为,人类的理性是以时间和空间为基础的自在与自为。[6]

“形而中论”哲学的主体性为“时空”之“形”,思维以时空方式生成对存在的认识,所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7]形而中者之谓人。《易》哲学思维是以“卦”作为形式的,“卦”的认识论原理表现为形而中的方式,“卦”作为存在与思维的中和,是时空的方式性。因此,就主体认识的方式性,为“形而中者谓之卦”。[8]因为“卦”代表了主体的认识,所以,认识与存在的统一,决定于“形而中者之谓人”。[9]“形而中”是人存在的本质性,其思想的主体性是“形而中主体之谓神”。[10]“卦”是主体思想的中和方式,由此表明《易》之“中和”方法。“形而中者谓之卦”,是用“卦”承诺形上和形下、承诺“道”与“器”的形式和范畴。“形而中者之谓人”,主体通过“卦”推定形上之“道”和形下之“器”。“形而上”和“形而下”、“道”和“器”、“卦”和“形而中”,实现了主体与本体的统一。因此,“形而中者谓之卦”和“形而中者之谓人”的统一性表明,“形而中论”实现了本体论承诺和逻辑推定、主体论承诺和形式推定、价值论承诺和范畴推定的统一。

“形而中论”表明了中国哲学本体论的时空方式性,而西方哲学本体论则表明其时空的形式性,由于时空本体论的不同,从而使中西哲学呈现出不同的思想原理。“形而中论”的哲学原理表明,中国的思想方法是对时空的中和统一,是时空的形而中的方式性,西方的思想方法是对时空进行的对立统一,是时空的形而下的形式性,所以不能以形而下的西方对立统一的形式性的哲学命题、概念和范畴解读中国形而中的思想原理。然而,“形而中论”哲学思想原理却能够对形而下的西方哲学进行“中和贯通”,从而表明中国哲学博大精深的思想能力。

由“中和贯通”所决定,对以儒道经典文献(主要是“六经”和《道德经》、《庄子》、《内经》等)的“形而中论”哲学解读,给出了复兴中国文化的本体论、主体论、价值论一以贯之的证明,并对中国文化何以能贯通西方文化进行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证明。“形而中论”哲学的“中和贯通”,在哲学上解决了西方哲学的本体论和主体论的非同一性问题,在文化体系的建构上,形成了为解决人类的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的科学的思想体系,从而步出了西方文化的哲学、科学、宗教三元分立的局面(只所以三元分立,是因为其分头解决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问题,而不能相融为一个贯通的思想体系。由于存在这些问题,西方的哲学、科学和宗教——广义的文化——因此而终结)。所以,“中和贯通”不但是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透彻理解、更是在对西方文化透彻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思想方法。以“中和贯通”为思想方法,打通中西哲学和文化,产生普适的人类哲学和文化,将为人类的未来开出新的文化传统。可见,由“中和贯通”所决定,“中学西渐”不但是历史的需要,也是逻辑上的必然。换而言之,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进路出于西方文化中带来的种种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历史需要则决定了西方只能运用中国文化,从而使“中学西渐”成为一个自在的历史过程。

问题表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而中国文化的复兴,则不能没有自己的哲学,西化的思想方法无论如何也不能表明中华民族的思想能力。中华民族的思想载体只能是自身的文化,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则妄论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哲学是复兴中国文化的理论前提,而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表现形式。显然,这是一切有志于中国文化及民族复兴的学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与文化大同

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出于狭隘的民族性,而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人类性。如果中国传统文化不具有人类文化的基本性和普适性,所谓的复兴不但不可能,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换而言之,只有在深切认识西方文化的种种问题与人类面临的生存困境,在发现问题的本质性以寻求解决的办法时,发现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根本意义,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才能在本质上理解为什么要复兴和怎样复兴中国文化。

人类自进入现代以来,社会的发展进路是以西方文化为主流模式。由于西方文化的形而下本质性,其虽然在形而下的现实关怀上满足了人们的需要,但于形而上的终极关怀却无能为力,使人们仅仅为最大满足形而下的现实需要而贪婪的掠夺自然资源,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危机,因而使西方的一些思想家不断反思批判其文化问题,由此也表明现当代中国文化陷入了双重误区:西化性误区和历史性误区。由这个双重误区所决定,进而导致了中西文化的现代悖论。这个悖论的形式如下:“中国文化在现代虽然已经让位于西方文化,可是,现代西方文化的‘后现代’批判反思说明了其对世界、对本体及主体的认识存在着不能解决的根本问题,‘哲学的终结’和“、‘科学的终结’暴露了西方文化不可克服的危机。可是,在西方不断对现代文化进行‘祛魅’、进行反思批判,进行自我否定的同时,而中国却不竭余力的进行现代化,进行西化。然而,就在中国反传统的同时,许多西方思想家却敏锐的指出,只有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克服西方文化的危机。由此又表明了中西文化的现代悖论。”[11]

可见,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走出现代悖论,能否复兴,取决于其能否解决西方文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种种问题。也就是说,西方的哲学与科学已然终结,宗教失落,由此引发了西方的文化危机,中国文化只有在哲学、科学和宗教这三个方面超越了西方文化,才具有复兴的现代意义。这就是说,以哲学、科学和宗教为形式,推定中国文化不同于西方的“特质”,其理论“特质”应当解决西方哲学、科学和宗教中的问题,只有这样,中国文化才会对人类的未来产生积极意义,中国文化才有复兴的必要性。所以,应在哲学、科学和宗教这三个方面推定中国文化的特质。上论表明,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具有本质性的不同。由哲学所决定,中国的科学与宗教也与西方具有本质性的不同。

中国科学的特质是形上性。所谓科学,是由客观性、实证性和可操作性作为特征的学科形式。与西方科学不同(由主体和客体的二元论所决定,西方科学在形下性的方面建立了科学思想体系,以形而下的科学原理,促进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同时为人类掠夺自然资源,提供了强大的工具,使人类社会步入灾难性的生态环境,从而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危机),中国科学以儒学和道学为理论形式,拒斥形下性,提出了“君子不器”[12]的理论命题,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为理路,使主体与形而上之“道”中和贯通,形成了形而上的科学思想体系。形下性的西方科学主要是对客体及物质世界的认识,形上性的中国科学则主要是对主体及生命存在的认识,其本质性是关于生命的科学。形上性的生命科学原理是主体的“形神中和”,[13]从而实现了“以至于命”的价值取向(形下性的西方文化虽然也有生命科学,但因其把主体的生命客体化,使“形神二分”,所以,其不但不能实现“以至于命”,而且使生命在客体化的操作中失去生命存在的价值)。春秋之后,中国的生命科学不断发展出成熟的中医学和以丹道为代表的道学,成为人类文化中独特的学科形式,成为解决人类终极关怀问题的极为重要的科学形式。儒学则以“以至于命”作为生命科学的理论形式,但因后儒的误解而失落。应当认为,通过正本清源,明确认识儒道本一的科学原理,在步出后儒的理论误区之后,儒学将为人类生命科学的发展,为解决终极关怀问题,做出重要贡献。

中国宗教的特质是人文道德教化,而西方宗教则是上帝教化,所以,不能以西方宗教的形式和内容推定并定义中国的宗教。如果以宗教的社会效用论之,中国本土的“宗教”是道教和儒教,以道教和儒教为主体的中国宗教与西方宗教具有本质性的不同,道教和儒教的本质是主体(人的自为)超越性,而西方宗教则是客体(由上帝决定)超越性。随着西方理性的没落,西方宗教出现了危机,上帝和人都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人们陷入形而下的自私自利的进路中,无限制的掠夺自然资源已经给这个世界带来空前的危机。中国道教和儒教的人文道德教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在解决终极关怀的问题上提供了科学的参照系。道教与儒教的主体(人的自为)超越性,使本体与主体中和贯通,主体的可操作性和超越性由形上性的生命科学提供了保证。中国近现代的西化进路,把道教和儒教等同于西方的宗教,显然是错误的。所以,以形上性的科学理路推定道教和儒教的超越性,使宗教与生命科学中和贯通,最终使宗教消亡,是当代“宗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国的哲学、科学和宗教表明,中国文化以天地人三才之道,穷理于形而上与形而下,尽性于形而中,知命于形而上。穷理于形而下而生养万物,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尽性于形而中使人安身立命,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知命于形而上而厚德载物,生生不息。中国文化因而能化成天下,使天下文明。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所决定,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是哲学,进而以哲学为基础推定的科学、宗教学、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医学、军事学等学科。显然,以形而中论的中国哲学为指导思想,以形而上——形而中——形而下推定人和世界的存在方式,使本体论与主体论中和贯通,进而全面推定思想文化的理论体系,形成与人类生存本质相统一的文化建构,使人类的生存方式与自在统一,是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理路。

总之,在正本清源的基础上承续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并对西方哲学、科学和宗教进行彻底的反思批判,吸收其优秀的文化形式,中和贯通人类文化中的优秀的理性形式,完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形成新的文化建构并于现代复兴,实现中学西渐,开创人类文化的新传统,使人类文化实现大同,是新传统主义的理论目标。

历史将表明,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复兴以后,通过中学西渐,中国文化将成为人类的主导性文化,将使人类历史向真正文明的路向上发展,中国文化将为人类做出卓越的贡献。

注释

[1]参见拙作《新传统主义与中西文化》。载《恒道》第三辑,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2]《易说卦传》。

[3]鞠曦:《中国之科学精神》,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4]鞠曦:《中国之科学精神》,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5]《易系辞传》。

[6]参见拙作《哲学问题在当代和《周易》哲学观诠释——形而上学与形而中论》。载《周易研究》1998年第2期。

[7]《易系辞传》。

[8]鞠曦《易道元贞》。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9]鞠曦《易道元贞》。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10]鞠曦《易道元贞》。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11]鞠曦:“编者前言”。《恒道(第二辑)》,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传统文化的理解篇6

虽然不少地区和学校已经在积极开展经典诵读并将传统文化课列入地方课程教学中,但传统文化课质量仍难以保证且教育形式比较单一。从课时数量来说,如山东省将传统文化与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课程合在一起同属于“地校课程”。对于一名小学的学生来说,大约每两周才能上一节传统文化课,而担任传统文化课授课工作的老师一般都兼任语文教学,且经常由于复习、考试发生占用传统文化课或将传统等现象致使课时时间难以保证。此外,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形式较为单一,缺乏考核标准。很多学校和老师在贯彻落实传统文化课教学工作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局限于经典诵读,要求小学生将指定的经典篇目诵读得朗朗上口,仅此而已,在口头背诵的同时却更凸显出理解和身体力行的缺失。

2、缺少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教师

小学大部分任教传统文化的老师都兼任其他学科,部分老师还是班主任。平日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繁忙,无法抽出时间细致钻研传统文化课的教学,致使课堂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有的小学名义上开设传统文化课已经有几年时间,但不少家长仍然不断提出希望学校能开设“国学课”等建议,可见传统文化教育并未深入人心。《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序言指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撑。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为了让我们民族的文化继续传承下去,使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起到塑造学生文化人格、提升学生素养境界的作用,必须将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提升为一个体认、感悟、传承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过程。在小学教育中更好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尝试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以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理解、感悟传统文化

在诵读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要求学生对所选文章熟读成诵、牢记在心,还可以辅以生动易懂的方式使学生理解其中的道理,在诵读经典中感悟传统文化精髓。传统文化是凝练而厚重的。而小学生年纪尚幼,心智不成熟,人生阅历很浅,仅靠诵读理解传统文化的内蕴有一定困难。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探究适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文化的内涵。比如,讲解作品时教师可先用通俗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作者所处的年代和人生经历,把学生思绪拉到作品创作的年代及作者所处的境遇,体会此情此境,领悟其思想。再比如,讲授成语可以配以生动故事,诵读诗歌时可以配以插图,也可以联系生活,让学生结合身边事例来理解经典,再结合其它方式引导学生从文化经典中汲取营养。

(2)将传统文化的传承纳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之中

传统文化教育并不仅局限于课内,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的价值观形成时期,其思想品德可塑性很强,因此我们要将中华民族特有的诚信守约、勤劳俭朴、扶弱济贫、尊老爱幼这些传统美德融入日常情态之中,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加强青少年品德修养。教育引导青少年热爱传统文化,丰富历史知识,拓展人文思想,塑造优秀的行为品格。此外,在传统节日到来之际,学校可以利用班队会和课间集会时间向学生介绍一下我们的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民间风俗;在野外郊游和联欢活动中,学校和班级可以开展对对联、猜灯谜、抖空竹、放风筝等传统游戏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通过书法、民族舞蹈、围棋、戏曲欣赏等学生社团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提高传统文化课教师的专业水平及传统文化素养

传统文化的理解篇7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渗透;方法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但是随着网络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传入,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少。因此,在初中这个重要的阶段,语文教师应自觉承担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使更多的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爱上传统文化。

一、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由于教材和教学内容的关系,常常涉及传统文化。古诗、古文、成语典故、文学名著等作为中考必考的内容,都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如果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对的话,非但不能起到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一些教师秉持“应试教育”的理念,只对考试要考的部分做出解释,课堂讲授的也都是生硬的知识和机械化的解题方法,而不对一些深层次的、能引起共鸣的东西做出拓展,这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晦涩和枯燥,从而丧失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一般这样的教师也不会对学生的课外活动进行关注,更不会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来传播传统文化。一些教师有传播传统文化的意识,可惜用错了方法,如举办一些流于形式的活动,甚至还有“作业”,这更加深了学生的抵触心理。因此,要加强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就需要教师改变一些理念,创新一些方法。

二、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1.前提

要想真正有效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需要语文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明确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语文教师要先抛弃传统的“应试教育”的理念,树立“教书育人”的观念。这意味着教师不仅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给学生们传递知识,更要教他们学会做人。同时,教师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温、良、恭、俭、让、忠、孝、仁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灌输给学生,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人格和品德。可以说,如果教师自己不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是无法把同样的心情传达给学生的。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要对传统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形成自己的认知,并对传统文化持正确的观点和态度。如果教师发自真心喜爱传统文化,学生就会从教学活动中体会到这一点,也会很容易受到感染而对传统文化产生喜爱之情。

2.立足点

渗透传统文化最适合也最顺理成章的立足点莫过于语文教材。初中语文教材由国内一线教师、学者、专家参与编辑,收录了精心挑选的名家诗词、古文、成语等,这些内容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鉴赏水平,更能使他们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古人的精神和品质,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师不能脱离教材这个基本材料,要以语文教材为立足点,深入剖析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同时做出对学生有益的拓展。

3.具体方法

第一,要丰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注重书本上的知识,要讲解文章的作者、背景、背后的故事等,适当地拓展一些比较有趣的内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用多媒体,配上相应的音乐、视频、图片、动画、讲座等,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诗词背后蕴含的传统文化。第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一方面,语文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籍、节目、讲座,如果有时间的话最好给学生详细介绍一下推荐的东西。有些东西学生听教师讲授总会隔着一层纱,而靠自己去看、去听、去感受,则会有很多不一样的体验。当前有很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书籍,教师可以为学生整理出一份推荐书单,并简单介绍一下书籍,使感兴趣的同学挑出适合自己的书。另一方面,语文教师可以联合班主任甚至学校开展一些有趣又有意义的课间活动,如五分钟小讲座、传统文化系列视频欣赏、“飞花令”比赛、学写毛笔字、历史剧角色扮演等,并以书籍、笔墨纸砚等为奖品。这些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也大有裨益。第三,深入剖析诗词文章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并联系现实生活。教材上很多文章都是很有教育意义的,毛笔字、飞花令、酒令等活动背后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内涵。因此,教师在讲授知识和举办活动时不能本末倒置、流于形式,一定要把背后的东西挖掘出来,展示给学生看,共同探讨这些文化和精神对于现代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精神,《过零丁洋》的爱国精神,《鱼我所欲也》中的人生哲理……

传统文化的理解篇8

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和指导着我国文化事业的稳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的精神和文化保障,语文教学是传播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将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有机整合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且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因此,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使语文教学内容更加完善和充实,从而更好的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1.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育现状分析

作为我国的文化精粹,传统优秀文化中涵盖了多种知识,包括不同的民族风情和习俗,在渊源留长的文化发展历程中创作了大量的文学艺术作品,这些都可以体现我国文化发展即为繁荣,为后人的学习和鉴赏提供了素材。而在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下,要求应以学生综合文化素质为培养目标,这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的作用相吻合。所以当前很多小学均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了一部分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中可以学习到很多传统的民族风俗习惯,了解古人流传下来的礼仪。

虽然很多院校开展了传统优秀文化与小学语文课堂相整合的教学工作,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影响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用的发挥。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通常以阅读古诗、鉴赏古诗文的方式来讲解传统文化,而鉴赏和阅读的只是古诗的一部分或几段话,存在传统文化教育过于片面的问题,学生根本无法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再加上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思维相对固定,也没有将传统文化的内容运用到培养学生文化素质方面,整体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2.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2.1将传统文化内容合理的穿插到教学课堂中。针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优秀文化的教学问题,教师一定要做出调整和改变,将传统文化内容合理的穿插到教学课堂中,在保障教学任务完成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和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者,语文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语文课本教材,对教材中古诗词和文章详细的讲解给学生,让学生理解文章中蕴含的优秀文化,并达到陶冶情操和提升个人品位的效果。例如:李绅的《锄禾》一诗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久别故乡的深切怀念;王安石的《泊般瓜洲》一诗中写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恋恋不舍以及客居异乡的无奈与痛楚;苏轼的《题西林壁》中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赞美了西湖美丽谊人的风景;李白的《望天门山》写出了天门山的巍峨险峻等等。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握好传统优秀文化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所占的比例,将语文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科学的搭配,避免优秀传统文化所占的比重过少或过多,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共同为增强学生情操和思想品质而服务。

2.2合理的选取传统文化教学案例。在将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时,应采取更加新颖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文化教育案例,结合案例来分析其中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和意义。蕴含传统文化的教学案例通常应用的都是古诗词,对小学来说比较难理解,教师应对古诗词的内容、意象进行详细的阐述,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这种结合实际教学案例的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可以让小学生获取语文课本外的知识,对学生知识面的扩展非常有利。

2.3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教学模式的设置和运用也同传统文化教育、小学语文整合教学的效率有直接的关系,如果运用的教学模式不合理,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还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错误的观念,认为传统优秀文化教育非常枯燥、乏味。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结合传统优秀文化的具体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教学情境下传统文化散发的魅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将传统文化以一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调动学生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的主观能动性,并加深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2.4借助传统文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内涵丰富,在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时,应把握一项基本的原则,即以学生为本,要考虑小学生的各方面需求,运用多种教学途径向学生解析传统文化的礼仪、思想,迎合学生的心理,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的投入到传统优秀文化教育中。民族特点鲜明是传统优秀文化的一大显著特点,教师应以此为入手点,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鼓励学生在课下阅读更多的优秀文化艺术作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习惯。例如: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可以以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和春节等传统的节日为例,让学生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来源、发展和庆祝方式,并让学生讨论自己在这些节日中学到的知识,利用作文的方式总结对这些节日的学习结果。这对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和继承传统文化均有积极的作用,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增强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的信心,感受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的乐趣。

传统文化的理解篇9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与科技水平的提高,带动了我国对教育方面的问题关注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我国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的教育工作非常重视。随着我国高校声乐教学的快速发展,对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的实现已经成为了当前人们十分关注的事情。在高校声乐教学当中,将传统音乐融入进高校声乐教学当中已经成为了我国高校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目标。使现代高校声乐教学能够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合在声乐教学中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传统音乐文化,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对我国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论述。

关键词:

高校;声乐教学;传统音乐文化;融入

在新时展里,我国高校声乐教学发展取得了一定可喜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与机遇。目前我国高校对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制定了教学方案,并对制定的教学方案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整个高校声乐教学过程当中,无论是对声乐练习、声乐理论、歌唱教学、声乐教材以及声乐技术的练习都对西方声乐文化知识学习,却忽略了我国原本的传统音乐文化。随着我国经济水平越来越高,我国的高校声乐教学必须重视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对民间传统音乐文化进行探索并收集,将民间家喻户晓的传统音乐文化结合在高校声乐教学当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对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才能将传统音乐文化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不会让传统音乐文化淹没在历史长廊里。

一、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重要性

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首先可以继承与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传统音乐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象征,同时也是对世界声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可以充分展现出这个民族文化的特色。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历史悠久,在我国不同时期都有着不同的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作品产生,这些传统音乐文化不仅展现着当时的历史传统、风俗情况、地理风情等方面,还反应出当时人们生活状态。其次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到现代高校声乐教学当中,可以有效的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问题。我们国内的高校声乐文化一直较为注重国外的声乐美式的唱法教学,忽略了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并且我国的高校声乐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我国在民间中有许多文化内涵较为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有很多优秀的传统音乐作品。最后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到现代高校声乐教学当中,可以有效地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方法。在当今社会上,传统音乐文化只有经历过磨练与洗礼才能称作为真正的艺术精华。在不同的时期里不同的种族会创造出不同的传统音乐文化。将这些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完美的、合理的、科学的融入现代高校声乐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提高大学生对声乐的创造能力,增强大学生对声乐的审美观点。

二、将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的有效方法

提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声乐教学时要有情感的加入,传统音乐文化非常注重情感的融入,只有将情感完美的融入在声乐教学中,才能使学生对声乐的理解更上一层楼。据史料上的记载与现代声乐来看,情感的融入对传统音乐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我国是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都是不同的,不同的民族文化创造出的传统音乐文化也是不同的。因为每个民族风格、民族文化、民族传统都是影响传统音乐文化创作的重要因素。如果想将这些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完美的、合理的、科学的融入现代高校声乐中,就要将情感融入在现代声乐教学当中。传统音乐文化非常容易分辨,因为传统音乐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元素,学生一听就会知道这是传统民族音乐。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声乐教学时,一定要学生对歌词进行反复的练习读,使学生在反复练习读时对传统音乐中情感充分的领悟。在对声乐讲解之前要充分对这首声乐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民族文化、民族信仰进行介绍,使学生对歌谣进行全面化的了解。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讲解,激发出学生对声乐的兴趣,这样学生在学习声乐时才能将自己全部的才能情感投入其中。老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嗓音,来充分利用上不同嗓音的优势来演唱,并指导学生在演唱声乐时的一些演唱技巧,加上情感的融入,学生就能够充分的把握住歌曲演唱的方向感、歌曲节奏以及充分进入歌曲情景。实现声乐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因为学生的性格、兴趣、情感上的差异,因此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感知与理解程度也是存在着差异。无论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有怎样不一样的理解程度,这都是对声乐的一种理解。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欣赏不会因为时间与空间而产生影响,在现代社会上依旧可以欣赏传统音乐的美,要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感知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也是促进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重要有效方法,高校声乐教学如果想要完美的融合传统音乐文化在其中,首先就要提高声乐教师教学能力。在平常课堂上,教师对声乐讲解之前要充分对这首声乐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民族文化、民族信仰进行介绍,使学生对歌谣进行全面化的了解。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讲解,是学生了解更多的信息量。促进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完美的、全面的、科学的融入。

三、结语

通过对当前我国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进行的详细的分析与论述,使我们懂得了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对现代高校声乐文化的重要性。本文对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重要性、将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的有效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说明。

作者:赵悦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音乐系

参考文献:

[1]鞠荣丽.浅析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3).

[2]王彩卿.浅析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J].音乐时空,2013,(09).

[3]吕序宁.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思考[J].音乐时空,2014,(24).

传统文化的理解篇10

对传统儒家伦理文化去粗取精、古为今用,使用整体描述定性的研究方法意义不大。正确的方法是将其中仍有生命力的文化因子剥离筛选出来为现代社会所用。虽然传统儒家伦理文化作为满足中国传统社会秩序的工具,其对社会的报答力在整体上已经基本丧失,但并不等于它的具体构成因子均一无是用。剥离传统儒家伦理文化“精华”而“今用”的工作可分为五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是对传统儒家伦理文化进行分解;第二步是对分解后的儒家伦理文化因子加以梳理考察;第三步是加以评价分析;第四步是对传统儒家伦理文化中被评价为好的文化因子做进一步的比较和优选;第五个步骤对传统儒家伦理文化中还有潜在价值的文化成分进行改装。

关键词:传统儒家伦理文化;文化构成因子;文化报答力;操作理性;价值理性

对为中国道德建设效力的中国伦理学来说,中国传统儒家伦理文化,是一个不可逾越的背景和话题。这不仅在于它是我们身边的一个现成的思想资源库,一笔巨大的既得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在当代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中,我们仍能读到儒家文化的遗传密码。

像对待一切传统文化一样,对待传统儒家伦理文化,也要去粗取精,古为今用。然而更进一步的问题,即“如何去粗取精?如何“古为今用?”却很少被人从操作化的层面论及。于是在文化热持续了多年的今天,我们仍不见有多少具有社会共识的文化精华被从传统儒家伦理文化中剥离出来,更谈不上在现实中被派上什么用场。

一、反思把握传统儒家伦理文化的方法

若想利用传统儒家伦理文化,自然应先弄清传统儒家伦理文化是什么。

对此问题,人们一直热衷于从整体上加以概括定性,如说传统儒家伦理文化的本质是什么、传统儒家伦理文化的根本精神是什么、传统儒家伦理文化有哪些特征等等。此类研究方法,固然有其道理,也似乎是一种应有的描述性研究视角,但仅此却与“取精”、“今用”无补。更有弊端者,则是让人如坠迷雾,不知所从。因为传统儒家伦理文化仅从典籍上看就不计其数,其中又有不同学派、不同流变、不同观点,这就使今天的任何一种对传统儒家伦理文化的整体性概括和解说,都不难从中找到于已观点有利的大量文献资料来加以佐证。结果就像我们业已看到的:各种定性观点纷至沓来,个个都是言之有理,持之有故。所有这些依据各取所需文献资料而建立的观点,因对传统儒家伦理文化的定性不同,导致对传统儒家伦理文化的评价亦有不同结论:有的认为传统儒家伦理文化是妨碍现代化进程的羁绊,应予摒弃;有的则认为传统儒家伦理文化是加速实现现代化的民族优势所在,需加弘扬;还有的认为传统儒家伦理文化只是解决后现代社会问题的济世良方,在中国现阶段尚未到启封动用之时……不论这些颇有百家争鸣、百花R放态势的解说和评价如何有理有据,可在根本方法上却是无法相互证伪的。也就是说,谁也证明不了与自己论证方法相同而结论不同的对方不对。这就决定了这些相互对立的见解永远不能在讨论中分出谬误,达成共识,结出正果。既然如此,又遑论对传统儒家伦理文化的取舍利用?

这种“只开花,不结果”的讨论方式,如果不是意味着我们对传统儒家伦理文化的认知方法已到了必须洗心革面之际,也至少表明,我们再也不能只停留在这个层面如此笼统地谈论传统儒家伦理文化了。

对民族的、传统的东西,不可感情用事,恣意褒贬,而应待之以冷静而理性的分析判断。

任何形态的文化,如同人类的一切物质创造物,归根到底都是人或社会为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而创制的用品或工具,传统儒家伦理文化亦如此,它作为一套知识体系、价值观念和规范的总和,就社会而言,是人们认识社会、整合一定社会秩序的工具。发端于两千多年前,以纲常伦理为骨架,具有浓郁崇古尊老、重农抑商色彩的传统儒家伦理文化,是为适应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和大一统宗法等级社会的需要而生成的,尽管在历史上它曾是十分有效而成功的社会秩序建构工具,也曾一度同其他社会要素一起给中华大地带来无与伦比的辉煌,但随着这一社会结构的消解和远去,其固有的文化报答力在整体上已经耗尽用光。就个人而言,传统儒家伦理文化同样是一套让个人如何适应顺应皇权宗法社会和封建纲常伦理的人生观,它仍然在整体上于今无益。由此而论,传统儒家伦理文化在总体上是根本无法与现代社会结构接轨的,犹如一付不再对症起疗效而只剩下负作用的过期药方。

不过,药方失效并不等于构成药方的所有药物成分的全部失效。在数不清的传统儒家伦理文化典籍中,既有为社会统治者服务的各类理念学说,也有对天地人的关系的体认、理解。除此而外,还有许多诸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①“三人行,必有我师”②“朝闻道,夕死可矣”③“舍生取义”④“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⑤一类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它们并不受限于某种特定的社会结构,而是基于人类社会的一些共性需求。

因此,在传统儒家伦理文化中。只有这些具体的文化成分,才有可能直接进人现代社会,而如何将它们从整体失效的药方中剥离筛选出来,就成了现代国人面对传统儒家伦理文化的基本任务。

二、剥离筛选传统儒家伦理文化精华的方法

剥离和筛选传统儒家伦理文化可按五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是对传统儒家伦理文化进行分解。

传统儒家伦理文化作为民族理性与智慧的展现,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操作理性,一是价值理性。操作理性包括处理各种道德事务的方法,一般是由各种事实判断构成的描述性理论;价值理性包括对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规定,它们均是由各种价值判断或价值规范构成的。按照韦伯的观点和分类,学术界一般是习惯于把“工具理性”作为“价值理性”的对应概念的。但我以为此种称谓不确,因为任何形态的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主体的人或社会为满足自身的某种需要或达到某种目的而创造出的工具。儒家文化亦如此。它是用于整合一定社会秩序的工具,和让个人在这套社会秩序中安身立命的方法。因此不独儒家文化中的操作理性是工具理性,价值理性也同样是一种工具理性。

传统儒家伦理文化中的价值理性,主要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儒家伦理的道德规范,它又可进一步区分为道德准则、道德范畴、道德原则等要素。其中,道德准则是数量最多也最具体的行为价值规定;道德原则是最基本、最主要的行为价值规定;道德范畴则介于前二者之间,往往是对某个方面或某个事务的一系列行为价值规定的统称。

传统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操作理性是围绕价值理性而设立的,它也包括若干要素,即道德设计的方法、道德传释的方法、道德教育的方法、道德评价的方法、道德调控的方法、道德修养的方法、道德选择的方法、道德研究的方法,等等。上述概念中须略加解释的是:所谓道德设计,是指对道德准则、道德范畴和道德原则的设计;所谓道德传释,是指对道德规定的传播、解释、宣传之类;所谓道德调控,则是指让大众如何能遵守道德的各种社会化手段。

第二步是对构成传统儒家伦理文化的各种要素分别进行考察、梳理,看其是些什么,有些什么。

对传统儒家伦理文化操作理性部分的考察和梳理,大致可归结为以下基本问题:

传统儒家伦理文化氛围下的传统道德是由谁设计的?是权威、精英还是大众?是怎样被设计的?采用的是些什么方法?

传统道德是由谁传播、解释的?是怎样被传播解释的?其方式方法有哪些?

传统道德教育是由谁负责的?包括哪些内容、环节、渠道?

传统道德评价是由谁承担的?是组织化的评价还是非组织化的评价、抑或兼而有之?评价方法有哪些形式?

传统道德的调控机制是何结构?有些什么样的具体调控方法?又是怎样利用社会赏罚机制的?

传统道德修养和传统道德选择的目的、内容和标准、指标是什么?都有哪些方式方法?

传统道德研究是怎样进行的?都研究了些什么问题?

等等。

同时,还要考察以上各种传统做法得以成立的条件又是什么?

对上述各类基本问题的研究,全都可以分别地单独进行,也不必讲究什么先后次序,而对传统儒家伦理文化价值理性部分的考察与梳理则最好从道德准则开始,其道理是道德准则明晰具体,查有出处,不存歧义,而道德范畴和道德原则则较为抽象。因此,只有当我们弄清不计其数的传统道德准则可分为哪些类型?各类型规范的代表性表述是哪些?其含义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之后,才便于进一步弄清传统道德范畴和传统道德原则有哪些?各有何含义等问题。

第三步是对传统儒家伦理文化中经考察梳理的各要素及其各个具体成分进行评价。

研究传统儒家伦理文化是为当今道德建设所用。就道德建设而言,道德准则、道德范畴和道德原则等价值理性是其实质、目的,而道德设计、道德传释、道德教育、道德评价、道德调控和道德研究等操作理性则是其方法、手段。操作理性既然只是方法、手段,只是纯粹的工具,自然可用于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甚至相互冲突的价值理性,因而传统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操作理性在价值评价上无所谓好坏善恶,而只有是否有效和效力大小的问题。传统儒家伦理文化中的价值理性则不同,它们作为人的行为和品质的价值规定,首先就面临着是好是坏、是善是恶的拷问。因此,在传统儒家伦理文化中,对操作理性部分的评价筛选和对价值理性部分的评价筛选,在方法上是要有所不同的。

对操作理性部分中某项具体成分即某种具体方法的评价,首先是将其与现行的同类方法进行比较,看其是现在仍在继续使用的方法还是已被尘封的方法。如果是现在仍在继续使用的方法,那就可以根据现代已有实践的结果来评价其效用如何,并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之做出是留是弃的决定。如果是尘封已久的方法,则不妨启封一试,试后再根据其结果做出是否有效及效力大小的评价,以决定对它的弃留。比如“三字经”,原是古人进行道德传释的一种具体方法,后被废置,前些年经广东等地换以新的内容重新启用,证明效果不错。由此可知,这种道德传释方法属于传统儒家伦理文化中的精华成分,可以为今所用。

对价值理性中各种具体成分即各种道德准则的评价,则首先需要建立起统一的价值评价标准。因为若无评价标准,道德准则的好坏优劣便无从谈起。评价标准不统一,则无法达成社会共识。而事关公众利益的道德规定若无社会共识支持,也就不具有被普遍推广的可能和潜力。一个特定社会的统一的价值评价标准应与该社会择定的社会终极价值目标是同义的。如今市场经济既然已是国人的共同选择,那么市场经济社会所固有的终极价值目标自然也就成了我们评价各种事物及传统儒家伦理文化的基本标准。市场经济之所以终被采纳,是因为它具有经实践证明迄今为止其他各种经济类型社会所无可匹敌的效率优势或效益优势,亦即所谓生产力快速发展的优势,所以市场经济社会的一大终极价值目标就是效率。与之同序列的还有自由、和谐。自由是效率的前提。市场经济是通过大幅度拓展个人自由选择的领域,使个人在获得空前多的发挥其潜能天赋的机会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出了更多的财富。和谐是效率的保证。以竞争实现社会资源或社会利益的初次分配,是市场经济特有的激励机制,这一机制必须按照可使所有竞者地位平等、机会均等的和谐原则来设计建构,方能实现其对每个人都起作用的最佳激励效果,从而实现社会高效率。和谐,作为任何类型社会都不可或缺的终极价值目标,也是市场经济社会所必备的终极价值目标,它在市场经济社会的特殊意义是:在竞争中减少内耗,在发展中保持稳定,在分配中防止贫富两极分化。

评价标准既定,评价的操作化便变得可行。简略说来,就是用效率、自由与和谐这三项基本价值标准对传统道德价值理性的各种具体成分,或某个道德准则、某个道德范畴、某个道德原则进行评估。经评估,凡是与三大价值标准相符的,就是好的善的,否则就是坏的恶的。不过大量的实际评估肯定远比上述过程复杂。一个原因是对某些极其表层、具象的道德规范,往往并不好直接用三大标准进行衡量,而是需要由基本标准再派生更具体的价值标准、或经多层推论方能做出最后评价。另一个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用三大价值标准评价某一道德成分,有时可能会出现结论不一的情况,如“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条规范⑥,虽符合和谐标准,却不符合效率标准,这时就需要动用深入的理性分析并根据二者利弊大小的权衡计算来决定了。

第四个步骤是对传统儒家伦理文化中被评价为好的文化因子做进一步的比较和优选。

经评价证明是好的那些传统道德成分或儒家伦理文化因子,不论它们是属于操作理性的还是价值理性的,并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或最有效的,因而我们还应将其与其他同类型的伦理文化因子,既包括古代其他非儒家伦理文化的同类伦理文化因子,也包括当代世界各民族的同类伦理文化因子,放到一起加以比较权衡,只有在这种最广泛的比较权衡中被进一步证明为最适用或至少同等适用于市场经济社会的那种传统道德成分或儒家伦理文化因子,才是真正值得被我们在今天加以弘扬的。

第五个步骤是对传统儒家伦理文化中形式上还有潜在价值的文化成分进行改装。

这个步骤是剥离和筛选传统儒家伦理文化的附加步骤而不是必须的步骤。无论是在评价抑或鉴别的过程中,我们都会发现,许多传统儒家伦理成分,仅就其形式而言还是颇有效力的,它们符合民族的表达习惯,易于传播,只是内容陈腐了。如果我们能保留其形式,换其内容,就不难使其恢复生命力。改装工作大致可归为两类。其一是对仁、义、礼、智、信、勇、忠、恕、孝、和等传统儒家道德范畴的原有含义先予倾倒,然后注入符合现代社会价值的内容和解说。其二是对某些大众耳熟能详的传统儒家道德准则重新加以诠释。譬如“知足常乐”,倘若我们仅将其限于个人的物质生活或消费生活,而不是原来包括事业在内的所有个人生活领域,那它就仍是一条明智而达观的好规范,于个人和社会都有益。

总之,我们对待传统儒家伦理文化,只有按以上五个步骤进行剥离筛选,才能切实地实现对它的取精今用。

【注释】

①《论语・卫灵公》。

②《论语・述而》。

③《论语。里仁》。

④《孟子・告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