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范畴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52:16

传统文化的范畴篇1

外观“意象”――对一个传统美学范畴的文化阐释和反思

摘要:“意象”一般被认为是艺术学的范畴。本文另辟蹊径,从传统哲学阐释出发,把意象界定为一种传统思维模式,并把传统文化理解为“意象文化”。以此为基点,文章以意象思维的特性阐释了传统文化的外在圆满性和封闭性,内在流动性和非主体性的特征,论述了传统文化问题的根源,具有一定的反思意义。

关键词:意象思维意象文化外在圆满性内在流动性

传统文化的范畴篇2

关键词:俄语功能语法汉语数范畴语法意义语法形式

一、引言

数的语法范畴是语言的重要范畴之一。数量概念是人的思维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每种语言都有数的概念,只是不同的语言中数的概念系统和表达手段是不同的。某些语言中的词类就有单复数的区别。比如,俄语名词книга―книги;英语的名词book―books。英俄两种语言通过词尾的变化来体现单复数的概念。至于汉语的“数”范畴概念在语言学界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传统的汉语语法在研究数的范畴时受到西方模式的影响,往往偏重于寻找表达数范畴的统一的形式手段即词缀,结果得出汉语不存在“数”范畴的结论。也有相当数量的语言学家肯定汉语数范畴的存在。他们认为:“们”不仅仅是一个表示集合量的标记,它是一个在名词短语里的“定词”位置上实现的复数标记(石毓智:326)。针对汉语界存在的这种分歧,我们从俄语功能语法角度来观察这一现象,以期从中受到启发。

二、俄语功能语法理论

功能语法理论由前苏联科学院院士А.В.Бондарко创建。功能语法突破传统的语法描写方式(由形式到意义),主要采用了从功能到手段的描写方式。Бондарко认为:功能语法的研究对象是进入语言交际领域中的语法单位发挥作用的规律,包括对语言从形式到意义和从意义到形式两方面的研究(Бондарко,2003:3)。功能语法这一学科的特点在于它贯彻了从功能到手段、从语言意义到形式的原则;它研究语法单位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以及它与语言手段在言语中的相互作用,旨在揭示语法形式、词汇、篇章相互作用的系统,揭示语言手段在传达话语意义是发挥功能的规律。

Бондарко的功能语法为语言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从而更有利于揭示语言的本质。功能语法更注重的是语法单位和与其在话语中相互作用的语言手段的功能。它的研究对象是语法单位、语法范畴及其与词汇、上下文和语言系统不同层面的单位相互作用的功能规则。首先,它把语法单位或语法范畴和范畴意义两者紧密地结合到了一起。语言形式是语义范畴的载体,语义范畴的研究依赖于语法单位和语法范畴。其次,功能语法研究的语言形式不仅仅只局限于词汇这一层面,它把语言系统的不同层面都纳入到自己的研究对象中来,包括大量错综复杂的词法、句法手段。

三、功能语法与汉语数范畴

传统语法研究多提倡从形式出发去寻求意义,即从相同的形式结构中概括出共同的语法意义,从不同的形式结构中抽象出不同的语法意义。但是,把这一原则应用到汉语这样缺乏形式标记的语言,研究工作就复杂起来。因此,功能语法所提倡的从意义到形式的方式也许更适合汉语。

在对汉语数范畴的研究中,“语法范畴”这一概念的界定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在汉语学界对这一概念也有不同的阐释。一些语言学家在印欧语系语言研究的基础上,把语法范畴理解为:语法范畴就是由词的变化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方面的聚合。根据这一观点,在汉语中就没有这种类型的语法范畴。这是因为印欧语系语言是富有词形变化的语种,而汉语是缺乏词形变化的语言。所以,单纯从词的层次上来寻找语言范畴的语法标志当然具有局限性。传统语法研究的局限性使许多语言学家试图寻找新的研究视角,而重点在于突破传统语法对语法范畴的局限。

Бондарко坚持“从内容到形式的表达手段”和“从形式到内容”的原则,即把语法范畴视为是范畴意义及其表达形式的统一体。他所阐释的语法范畴具有两个侧面:既有内容方面(语义),又有表达方面(外形标志)。从语义角度看,语法范畴是一组同类的语法意义。任何语法范畴的一般意义都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别意义组成。这些统一于一个共同的范畴意义之中的个别意义处于相互对立的关系。例如,名词的数范畴的一般意义由单数意义和复数意义这两个个别意义组成,单数意义与复数意义相对立。从形式角度来看,语法范畴是一组表示个别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一个语法范畴起码包含两个形式列。它们便是语法范畴的组成部分,处于对立的关系中。例如,名词数范畴用下列相互对立的两列形式表示:book―books。

语法范畴的内容和形式,即是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语法形式是语法意义的表现方式或手段,它可分为显性语法形式和隐性语法形式。形态发达的语言多采用显性语法形式来表达语法意义,因而有着明显的形式标记。例如,俄语的语法形式多体现为一定的语音形式、词缀、元音交替、辅音交替、重音等。相比之下,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式标记,因为它更多使用的是隐性语法形式。隐性语法形式因其“隐”而比较难于确定。隐性语法形式总是和某种语义特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来说,功能语法意义到形式的描写方式更有助于对汉语数范畴的研究。

传统的对汉语数范畴的研究仅限于词法,得出了汉语数范畴不系统、不完善,甚至否定其在汉语中存在的结论。功能语法理论消除了形式上的局限性,它把属于不同语言层面(包括词法、句法、够词、词汇等)但统一于相同语义功能的手段看作一个整体。它把语法功能引入到语法范畴的研究中,将语法范畴的分析由静态的语法标记研究进入到动态的分析过程。从这一新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汉语数范畴是存在的,它可以从词法、句法、语用等方面来考察。

(一)汉语数范畴的语法意义

“数”这一语法现象在现代语言学中的定义,是指词形变化反映事物在数量上的特征。许多语言都有“数”的语法范畴,一般分为单复数两种。从本质上来说,汉语数范畴同样也由两个相互对立统一的范畴意义构成:单数意义和复数意义。吴长安比较系统地概括了汉语数范畴的特点。他指出:汉语的单数与复数有相对和绝对之分。绝对单数如代词“你、我、他、她”。绝对复数如带有“们”复数标记的短语“我们、你们、孩子们”等。相对单复数既可以指单数,又可以指复数,至于究竟指的是单数还是复数,要在具体上下文中确定。他还指出汉语的数有泛数和定数的区别。比如:“两小时、三本书”这种记数的表达叫定数。而在句子“他买了鱼。”中强调的只是买的对象,至于是多少鱼则不确定。此时的数概念表现出来的是泛数。

(二)汉语数范畴的语法形式

如前所述,语法范畴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数范畴的每一语法意义都有与之相对应的语法形式或范畴标记。英语名词复数通过加词尾-s或-es构成。俄语数范畴也有一系列范畴标志。汉语数范畴语法形式有着自身的特点。

1.复数标记“们”。汉语复数标记“们”可用于代词后表示复数,如:“我们”、“他们”、“你们”等。也可用于指人的普通名词之后表示复数概念,如:“老师们”、“朋友们”等。

2.数量词。量词是汉语特有的词类,是表示事物或者动作数量单位的词。数词和量词是汉语表达数量意义最基本的手段。汉语主要通过数词、量词这两个词类,以及数词、量词和名词及动词的组合来表达数量意义。量词常常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和数词一起使用,即构成数词+量词+名词的结构。

3.重叠。汉语的复数有时也采取量词重叠的形式替代名词来完成。量词的重叠使用有一定的附加意义,汉语中单音量词大都可以重叠,表示“每一”或“很多”的意义。如:“天天”、“个个”等。数量词组也可以重叠表示复数概念,如:“一串串”、“一瓶瓶”、“一颗颗”等,这样的重叠是汉语特有的手法,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汉语中表达数量意义的手段也是极其丰富的,分布在不同的词汇、语法、句法等层面,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表达体系。结合言语表达系统,综合研究语言系统是功能语法理论在阐述范畴意义的主要原则。在表达数量意义时,加入不同的修辞性修饰成分,句子就可以隐含一定的语用信息,表达说话人对客观事实的态度,表达对所述事物“多”与“少”的主观评价。例如,“他吃了整整一只鸡。”“他连一分钟都没撑下来。”等。

此外,在将语义功能引入语法范畴研究之后,语法意义的产生环境也被看作语法形式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不同民族的发展历史、地理环境、生活习俗及等的不同,每一个民族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也不尽相同。不同的国家或者民族对数字有不同的偏爱,这些数字蕴涵着特殊的文化习俗,体现着特有的社会文化心态。如:“事不过三”、“九九归一”等。在这里使用的数字,大都已经失去本身所含有的确定数量意义,体现的是一种模糊数量的关系。

人类具有共同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模式,因而数范畴是汉语和世界上其他语言的共性。但是每个民族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语法结构。因而,不同类型语言的数范畴系统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它们或隐或显,有着自己相对独立的系统。汉语数范畴系统体现着汉语的民族特征。通过词内的形态变化来构成不同的语法形式称为“综合式”。汉语则属于以“分析式”为语法手段的分析语。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语言学将语法形式限于词的层次,这大大限制了对汉语语法范畴的深入研究。俄语功能语法理论为语法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从这一角度来看,汉语数范畴不仅客观存在,而且有其独具特色的范畴体系。本文采用功能语法的研究方法探讨了汉语数范畴,证实了汉语数范畴的存在及其语法意义、语法形式和特点。

参考文献:

[1]БондаркоА.В.Принципыфункциональнойграмматикиивопросыаспектологии[m].Москва:УРСС,2003.

[2]黄扬春.俄汉语表达数量意义的手段及功能对比[D].东北师范大学,2005.

[3]姜宏.汉俄功能语法对比研究:评述与展望[J].外语研究,2005(6):45-49.

[4]李光杰.汉语“体”“数”语法范畴再探讨[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1):64-65.

[5]秦坚.对汉语语法范畴的再认识[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4,(1):124-129.

[5]石毓智,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m].北京:北大出版社,2001.

传统文化的范畴篇3

   英语时态系统一直是语言学家和语法学家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也是英语教学的重点难点之一。教师在讲解时态时,针对不同的时态,往往会给出这样的定义:一般现在时表示现在、经常或习惯的动作或状态和普遍现象、常识或客观真理;一般过去时用于过去某一时间内发生的或过去习惯性的动作或状态;一般将来时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及将来打算做的事情;现在完成时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造成目前的结果和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或表示从过去延续至今的动作、状态和习惯等;将来完成时表示将来某时之前业已完成或发生的事情;过去完成时表示过去某时间之前已经发生的动作或状况,即过去的过去。但是,随着学生英语知识的增长,他们会逐渐地认识到时态问题并不像老师讲得那么简单、那么容易区分,比如:一般现在时不仅可以表示现在、经常或习惯的动作或状态和普遍现象、常识或客观真理,而且还可以表示过去已经发生或是将来要发生的事。

   果学生问及这些,老师往往给不出合理的解释。笔者认为,遇到这种情况原型范畴理论可以发挥其作用。以一般现在时为例,由于多个意义都与一般现在时态这一形式相联系,我们可以把一般现在时看作是一个多义范畴,如一个多义词一样。根据原型理论,许多范畴都是围绕一个原型构成的,判断某物体是否归入某范畴,是看它与其原型之间是否具有足够的家族相似性,就英语时态而言,老师通常给出的时态用法一般是各种时态用法的原型,其它用法是由原型用法派生而来,其它用法与原型之间必然存在足够的相似性。本文将以一般现在时态为例,探讨认知语言学领域的原型范畴理论与英语时态教学的关系,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对一般现在时态各种用法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期对英语时态教学的发展有所帮助,有助于学生对英语时态的学习与掌握。

   2原型范畴理论

   2.1原型范畴理论概述面对世间的万物,人类会根据其特征进行分类,给予不同的标记或冠以不同的名字,这一过程就叫范畴化,它是人脑对客观世界进行分类和定位的心理过程。在语言研究中,它指的是人们对世界进行概括、归类,并赋予其语言符号的过程。范畴论是认知科学的重要领域之一,它包括基本层次范畴(basic-levelcategory)和原型范畴(proto-typecategory)这两个理论。本文讨论的重点是其中的原型范畴理论。原型范畴理论是针对亚里士多德(aristotle)2000多年前的经典范畴理论而提出的。人们根据经典范畴理论对某一范畴进行定义时包含以下思想:(1)范畴由范畴成员共有的一组充分而且必要的特性来界定;(2)一个物体如果具备某范畴成员的所有的充要特性,则它属于该范畴,否则不属于该范畴,不存在“好像属于该范畴、又好像不属于该范畴”的情况;(3)不同范畴之间存在清晰的界限;(4)同一范畴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即不存在典型成员与边缘成员之间的差别(talyer,1995:24)(梁晓波,李勇忠,2006)基于传统的范畴观,人们对于某一范畴的定义就是对其进行语义特征分析,通常是将某物分析成具备或不具备某种特征,用符号+?-来表示,判断某物是否归入某范畴,就是看它是否具备该范畴成员所有的共同特性。

   不可否认,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对某一范畴进行定义的目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这种高度理想化的二分方法遇到了尴尬。以“鸟”这一范畴为例,它包括麻雀、燕子、鹦鹉、黄鹂等成员,它们中大多数有羽毛、有翅膀、会飞、会下蛋、会鸣叫,诸如此类,那么我们可以将这些特征看作是“鸟”这一范畴的语义特征,只要具备这些条件便属于这一范畴,反之不属于。那么根据经典范畴理论,企鹅是否应属于鸟类呢?实用主义哲学家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是发现传统范畴理论缺陷的第一个哲学家。1967年,在《哲学研究》一书中,他提出范畴成员之间没有共同的特性,而只有多种方式的相似性即家族相似性(familyresemblance)。范畴没有固定的明确的边界,随着新事物的出现,其范围可以扩大。而且,范畴成员也不象传统的理论认为的那样具有等同的地位,而是有中心成员和非中心成员之区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心理学和人类学研究针对传统的范畴观提出了大量的反证,如社会语言学家Labov(1973)对杯、缸、碗、瓶如何分类进行的调查;

   美国心理学家Rosch对不同文化的范畴形成进行比较,发现许多范畴都是围绕一个原型(prototype)而构成的,判断某物体是否归入某范畴,不是看它是否具备该范畴成员所有的共同特性,而是看它与其原型之间是否具有足够的家族相似形(familyresemblance)。1987年出版的两部认知专着(La-koff的《女人、火和危险事物》和Langacker的《认知语法基础》)及随后的许多文献从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从不同角度论证原型范畴理论的科学性。其基本观点如下:(1)范畴是凭借典型特征,而不是什么必要和充分的条件所建立起来的“完形”概念;(2)范畴成员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彼此之间有隶属程度差异;(3)范畴成员之间存在相似性和共性特征,可以构成一个连续体;(4)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朱炜,2005)经典范畴理论与原型范畴理论的区别可以通过下面的表格更清楚地表现出来:表2:经典范畴理论与原型范畴理论的区别范畴的界定成员关系不同范畴之间的界限经典范畴理论必要充分条件平等的清晰原型范畴理论典型特征和相似程度有典型非典型之分模糊。

   2.2如何理解原型范畴理论的“原型”关于范畴原型的确定和表征,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概括起来主要分为以下三种:(1)原型是范畴内典型代表:Rosch认为原型是与同一概念的成员有更多共同特征的实例,这个典型代表对于识别范畴起重要作用。(2)原型是范畴核心概念的概括性图式的表征:Reed(1972)认为原型是范畴的平均特征或集中趋势,是对范畴进行概括的表征。taylor认为原型是范畴的概念核心的图式表征,并认为实体并非原型,仅例示了原型。(3)“原型加转换”的观点:Franks&Bransford(1971)认为范畴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最佳实例,以及一套对最佳实例进行类典型论与词义研究操作的规则(王寅,李弘,2003),这似乎像是对上述两者的综合,也是对“原型”的一种比较全面的认识。

   综合学者们的观点并结合日常生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原型”:(1)原型可以是一个范畴中的核心成员也可以是该范畴内的一组成员,如我们可以说香蕉是水果的原型,也可以说香蕉、桔子、苹果等一系列典型的水果是“水果”这一范畴的原型;(2)原型也可以是范畴原型的特征组合。如Lakoff(1987)提到的关于mother这一范畴的例子。一提到母亲,人们马上想到的特征就是[+woman,+hasgivenbirthtoachild],这一组特征就是“母亲”这一范畴的原型。(3)原型具有动态变化性。就个人来讲,原型的动态变化体现在对于同一范畴的原型的认识会发生变化。例如,儿童会将自己看到的所有圆形的东西叫做“球”,包括月亮等,显然,儿童对“球”这一概念的原型的定义仅仅是[+round](Carrol,l2000),而长大之后他们对球的认识就正确了;从文化背景来看,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语言文化的人对于同一范畴的原型的认识不同。以车为例,一提到车,偏远山区的人脑中浮现的是毛驴车、马车或拖拉机;而城市的人则是标致或福克斯等高级轿车。在对原型范畴理论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我们才能在英语教学及研究中适时适当地加以应用。

   3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一般现在时

   3.1时态研究概述关于时态的着作国内外己经出版了不少,最具权威的包括Quirketa1(1985)的《英语语法大全》,Leech(1971)的((意义和英语动词》,Biber和Leech(2000)的《朗文英语口语和笔语语法》,millington-ward(1966)的《英语动词时态用法新释》,章振邦主编的《新编英语语法》等等。传统语法将时态定义为“表示时间区别的动词语法范畴”,他们都认为时态可以用来区别时间,并且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现在时表示现在时间,过去时表示过去时间。但是这样的定义不能解释的语言现象有很多,因为传统语法对于英语时态的描写都只关注说话时间和发生的事件之间的时间关系,而没有将说话人对这种时间关系的感知和认识等主观因素考虑在内(林懿,2006),因此无法解释现在时不仅可以表示现在还可以表示过去和将来,而过去时也可以表示现在和将来等语言现象。传统语法对于英语时态用法的分析,基本是规定性的,语言使用者在运用具体时态的过程中,只能够死记硬背一些所谓的特殊时态用法,如虚拟语气,若与现在相反,主句则用过去形式的时态等等语法规则。

传统文化的范畴篇4

一个国家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除要具备相当的综合国力外,还必须保存和发扬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尤其是承载着衣食住行的工艺造物文化。在国际化的大潮中,一旦失去本身应有的特色和风貌,其民族文化存在的“根”和“脉”将会受到毁灭性的损伤。因此继承和发扬传统优秀的工艺造物文化和美学思想,是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众所周知,中国造物文化的悠久、发达、辉煌、丰厚,无与伦比、举世公认。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未能形成独立、系统的理论学科。但是没有系统整理不能误解为没有系统的工艺美学思想存在。为此我在1989年发表的《传统工艺美学思想体系述评》一文(见《中国工艺美术》总第32期)中明确指出,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传统工艺美学已经初步形成了思想体系和理论形态,并从7个方面对其重要内容作了简要述评。继续这一研究,本文将进一步对传统工艺造物文化的基本范畴、理论框架及其思想特色加以述评和探讨。

一、发掘传统工艺文化的理论基石

范畴是理论构建的基本概念,是构成体系“网结”的支点和要素。范畴系统,是概念范畴间的内在联系和层次结构。因此,发掘传统工艺文化的理论基石,寻求和建构传统工艺美学基本范畴的理论框架,是建立科学、系统理论的首要前提。但是,要想从传世的有限几本工艺著述中找到这样的理论范畴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中国古代的设计思想、技术思想是和古代的哲学思想融汇一体的。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于道与器、物与欲、文与质、技与艺、用与美等工艺美学基本范畴展开了热烈的争论。或取譬引类,或直言阐述,连篇累牍,史不绝书。《周易·系辞》更是一部阐释天道易理“人文化成”的宏篇巨构和百科全书,其中就包括了工艺文化“开物成务”的丰富内容。例如制器尚象、立象尽意的致思方式;道寓于器、载礼释道的教化功能;以意立象、取象构形的造型意识;天人合一、共生共荣的美学追求等等。如果有人说引用这些范畴概念是妄测臆改,牵强附会,那么,我们如何认识这些范畴概念就成为问题的关键。下面有必要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首先,作为概念范畴形态的精神文化,是建立在物质文化基础上的,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概括升华。汉字“范”即工艺造物的模具。《荀子·强国》:“刑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得齐。”而“畴”指已耕作的田地或田地的分界。可见“范畴”就是人们在生产实践基础上对事物的认识。“道与器”,道即理,《说文》:“理,治玉也,从玉里声”。玉有脉理,依其脉理而治,就是理。“质与文”,质就是器物的质地,文即图案纹样之“纹”。可见这些概念,原本就是工艺造物原初意义的引申。我们只不过是把“借走”的概念“物归原主”,从本质上或本体上没有什么不妥。

第二,工艺造物的双重建构,工艺及工业历史的对象性存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打开之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马克思语)。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实际上工艺美学比传统美学更接近哲学。建立在实用理性、经验直觉、意象思维方式和讲究“经世致用”的传统哲学如《易·系辞》,更接近于广义的“营造学”。“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己者也。”工艺与传统哲学的双向靠近,使《易·系辞》的工艺文化人类学和工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内涵便凸显出来。对于人类文化的起源、社会文明的发展、衣冠文物与发明创造一一对应:渔猪时代(庖牺氏),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农耕时代(神农氏),斫木为耜,揉木为耒;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垂衣裳而天下治。“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把这些工艺造物、文明建树推崇为圣人的事业。“以制器者尚其象”视为推行“圣人之道”。“尚’就是注重、效法,这里明确指出了《易经》对于工艺造物方法论的重大意义。

第三,工具(广义)性的造物实践,“开始对观察世界造成极为多样而广泛的客观因果联系”(李泽厚语)这是《易》之所谓体察天道、人文、万物化醇的最深刻的基础。从钻木取火到烧陶、冶铜“五材”的掌握,再到“五行生克”和“五德始终”的“改正朔、易服色”,穷理尽性,品物流行,弥纶天地人“三才”之道;从形、色、材,位、向、数,时、比、应的构物系统要素,到天人合一的有机生成论和时空一体的文化生态观念,尽精微、致广大,囊括造物玄机。如果说《周礼·考工记》为传统工艺美学提供了基本的技术论,那么《周易·系辞》为传统工艺学提供了基本范畴和方法论。两者构成了传统工艺文化的理论基石。

二、传统工艺文化造物观念的基本范畴

传统工艺文化造物观念的基本范畴和理论框架(见图示一)

附图

图示一:传统工艺文化造物——造形基本范畴

(一)图示说明:

(1)概念设立:循用旧名,但要汇通古今之义。

(2)逻辑层次:由上至下,从普遍到特殊、从总体到个别,再到综合、整体。

(3)逻辑顺序:以人为本位,统搅道、器、形;造物即造形,“形”位居中心;由构思到构形,再由构形到统形(型器、形象、形制)。

(4)此表为传统工艺文化造物——造形基本范畴和理论框架。工艺美学的意匠美、造型美、色彩美、材料美、技艺美、形式美等基本范畴虽未列出,应为其中包含之义。

(5)传统概念的包涵性、多义性和模糊性,义理解释紧扣造物宗旨,不务诠析详尽。着重理解概念范畴的理论框架。

(二)基本范畴

1、本体论对偶范畴:天人、道器、理气、文质

(1)天人天即自然、造化;人是人文、社会;物是物质、物体。天——人——物主要指人与自然物质变换之关系。天人合一是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式。自然与人的生命活动、生存方式休戚相关。尽人性以尽物性,尽物性以“参天地之化育”,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管子·五行》)。师造化自然天成,尽人功巧夺天工。从而也规范了工艺美的两大基本类型。

(2)道器从《易》开始,中国古代传统中道、器并举。“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总体看这里并非空说易道。“道者,器之道”,无弓箭即无射道,无车马也无御道。“道寓于器”到制器的“载礼释道”,是作《易》者的本意,也是传统造物的一条规律和基本社会功能。综观中华五千年的衣冠文物、宫室器用、典章制度,宗宗件件为既定的社会秩序形态提供着合法性的支持;为“大一统”社会体制的形成,发挥过何等重要的作用!“器之道”真可谓神矣!

(3)理气理,通常指条理、准则。《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诗》:“天生蒸民,有物有则”。凡造物皆须“审理定则”,就是要符合物理、物性和规矩、法度。气是宇宙和生命化生之元。“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庄子·外篇》)。故气又代表一种生命力。传统工艺造物传神,讲究“气韵”,是独具特色的概念范畴。

(4)文质《说文》曰:“文,错画也,象交文”。段玉裁注:“像两纹交互也。纹者文之俗字。”可知本义为纹饰。它指的就是色彩、线条的交叉组合结构所呈现出来的形式美。《髹饰录》指出工艺造物要“质则人身、文象阴阳”,就是要求以人自身作为内在的尺度;外在形式要有阳刚和阴柔之美。中国古代文“”的宇源取象,肇自人体的文身。孔子引申为仪表修养,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对造物而言,就是要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功能与装饰的统一。

2、形象发生论范畴:意、象、形、法、技、意象、意匠、型器、形制、形象。

(1)意有意图、意想的含义。作动词指意会、料想、测度。造物指创意。

(2)象有二义:一是指形状象貌,“象也者像也。”(易辞)。二是想象之象,作动词指象征。

(3)形《说文》:“形,象形也。从彡开声。”古人造“形”字是从毛饰画文而来。指形质、形状。

(4)法《易·系辞》“制而用之谓之法”,指方法、作法,也指标准、模式。《管子·七法》:“尺寸也、绳量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也指效法、遵守。

(5)技《说文》:“技,巧也。”工部曰巧者技也。二字互为转注。指技术、技巧。古代观念“技艺相通”,因此,还包括艺术加工技巧。技艺美是构成工艺特殊本质美的重要因素之一。

(6)意象是传统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意象的形成是客观物象经主体意识的加工,糅入人的意志,情感,思想观念,带有理想化、创意化的形象。它也是介于具象和抽象之间的一种思维形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意象的获取乃是造型观念、审美心理最基本的部分。

(7)意匠意匠是人心构想之象,心意如匠师之筹度。与现代词构思、设计同义。意匠是工艺形象发生论的中枢“大脑。”

(8)型器工艺造物文化中“器物层”之统称。包括器皿、器械、工具、农具、仪器、兵器等。

(9)形制工艺造物文化中“制度层”之名词。形制就是按规定的制作式样。例如:宫殿、陵墓、服饰、舆仗等象征礼仪、等级的器用和式样。

(10)形象工艺造物文化中“观念层”之“工艺形象”,通常指从艺术和审美表观的角度,涉及功能、材料、技术以及装饰趣味与生活情感等方面,对于形象的塑造与评价。

3、造型要素系统范畴:形、色、材,位、向、数、时、比、应。

(1)形此处指造形及造形要素点、线、面、体。“形乃谓之器”,“成形曰器”(易辞)。人类对形的深刻认识,主要是在制造工具的实践中,体察到各种形状变化与功能的关系,并在造物中形戍了物态化意识。

(2)色即色彩。传统创立了独特的“五原色说”(青、赤、黄、白、黑)。非常重视色彩的作用。色彩成为地位、等级甚至国运的象征。

(3)材材料、材质,造物的物质条件。《考工记》:“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工。”取材应时,因材施艺,讲究材美工巧。

(4)位一指空间位置,也叫构图布局。二指定位,当位,如图案的“四方八位”。成位立象,各得其位。

(5)向指方向和变化的向度与趋势。如发射、向心,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等。

(6)数指与形象呈现有关的所有可数字化的要素。如大小、长短、比例等。也指数理。《易·系辞》:“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逐成天下之文;及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

(7)时指天时季节,也指时代、时尚。造物应时,识时知变。传统造物观念中,十分重视“时”的要素,因为万物因时而变,形成一个动态时空系统。

(8)比有比较、比和、比喻之义。《易·序卦》:“众必有所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物连类、比类取象、取类供喻。无论形象、寓意皆因“比”而得,故视其为造型系统必不可少之要素。

(9)应指物与物、物与人的交感对应。物与物同类相感、同声相应,或异质互补、相反相成;人与物的感应就是生理、心理作用以及精神对物质的“穿透性”。“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易·系辞》)。

三、传统工艺造物文化基本范畴的理论特色

传统工艺文化有自己独特造型理念、创造心态、视觉模式和构形规律。从形象发生学范畴讲求意、象、形三分,而不像西方“就形论形”或追求所谓科学的视象(如透视、光影等)。反映了中国造型哲学和艺术思维的独特性。首先形、象对举而有别:“视之则形也,察之则象也”(王夫之《尚书正义·毕命》)。形是视而得之的客观形貌,偏重于客观性、空间性、静止性的一面;象是“心眼”观察思考得来的形象,与形的实体性相比,具有空灵性、意想性、象征性的明显特征,是对有形之物的超越。王弼《周易略例·明象章》说:“触类可为其象,合义可为其征”。不仅对“象征”一词作了精辟的解释,同时指出象的意义生发结构是开放性的。这也决定了“制器尚象”类的工艺、建筑属于“象征性艺术”。

第二,以象形取意、立象尽意的致思方式,突出“意”的主导地位,树立了“意象”和“意匠”的核心概念,奠定了传统艺术注重心理意象创造的基本特征,也决定了传统美学偏向伦理或社会美学的价值取向。制器的社会象征意义或祈福、纳吉等观念意蕴的表达,成为传统工艺美学显著的构形意识。

第三,比类取象的思维方法,立象尽意的思维逻辑,规范了取象构形的造型意识。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易教下》中说:“物相杂而为之文,事得比而有其类。知事物名义之杂出而比处也,非文不足以达之,非类不足以通之;六艺之文,可以一言尽也。……故学者之要,贵乎知类。”比类取象就是通过提取具有相同特征事物的理想“范型”,共理相贯,据形系联,通过比喻、象征、联想、推类等方法,建立起形象符号与意蕴传达的普遍联系,即所谓“立象以尽意”。更通过类型化、程式化的艺术语言,取象构形塑造形象。这种方法的形象思维,使人的视觉经验和审美表现上升到理性而不趋于概念,(程式化不是概念化)“意象造型”成为传统造物最典型的本质特征。

第四,传统工艺造物文化有自己独特的造型哲学。造形是如何发生的?根据《易》的解释:“精气为物”,“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是自然界蕴藏的精灵之气,相荡相摩,辟阖相循,赋形以生命的呼吸。“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山川草木可见其形而不称其为器,何故?物质的自然形式就其不适合人的需要这点来说,还是一种“无形式的物质”,工艺造物赋予其使用价值、文化涵义和功能形式,方成其为器。“成形曰器”——成形就是造型。传统观念视物为“有机生命体”,各种造型相互连锁相互照应,这是贯穿了古代中国探颐索隐之“造型哲学”的大原理。(见〔曰〕杉浦康平《造型的诞生》)。钱钟书也说:“盖吾人观物,有二结系:一以无生者作有生看,二,以非人作人看。鉴画衡文,道一以贯”(《管锥篇》卷四1357页)。传统哲学和艺术中的直觉方法讲“体物”,“此是置心在物中究见其理”(《朱子语类》)。因此从不脱离人谈造物,也从不把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孤立地分开而“就物论物”。而是兼顾物理、数理、心理,使之具有人格化的人文特色和感彩。从而避免了物质与精神的对立而能做到和谐统一,这是非常高明的造物观。

第五,传统的造型机制即造型要素的组合和形式结构的生成,可以说是见解独到,自成体系。从造型要素而言,形、色、材是造型的外显层面,主要在造型的整体把握和特征的强调;位、向、数是造型的内构层面,着重空间、结构、数理、秩序和程式格律;时、比、应是造型的演化层面,强调造型的意义和形式随着不同的文化场景、时态环境而变化。尤其是“比——应”作为造物构形“系统”的两个“软件”,盘活了形色材等所有硬件要素。突出了传统造型“以意举、以类求、以比显、以应和”的构形特色。外部形式结构化的过程,也就是形象实体化的过程。三种基本心理图式决定了相应的形式结构的生成和基本形态:(1)摹仿造型图式——由自然形到工艺形;(2)抽象造型图式——由基本形到具体形;(3)综合造型图式——由功能形到装饰形。来自工具性经验和物喷实用性目的,与精神观念象征性和审美欣赏性目的,是具体形态发生和演化的内在动力。

第六,传统的造物机制,是一种动态的、有机的、整体的文化生态系统。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有机生成论和时空一体化动态模式的宇宙观念,对于传统造物观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造物讲究物态系统和物态环境的和谐,特别强调适应机制和调节机制。既包括对自然的适应,也包括对其他文化的适应。同时注重稳定性原则,达就是传承沿袭的各种典章制度和形制式样。形成观念系统的调和持中与保守性。扬弃其中封建迷信的糟粕,传统工艺造物的多维、动态、有机的文化生态观念,是值得我们很好继承和发扬的。学习这些将对中国的设计思想得到本质的提高。

传统文化的范畴篇5

《政治学原理》作为社会科学领域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其本身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旨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政治观和公民意识。但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存在教材编著中价值导向上“西主中附”现象、教材内容上缺乏完整性以及教学方式上过于追求形式创新等三大问题。为此,要改变《政治学原理》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就必须对症下药,切实保障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

政治学原理;教学改革;维度

在整个社会科学领域,《政治学原理》无疑是一门基础性课程,特别是对政治学、行政学等专业学生来说,更是极其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作为一门重在介绍政治学领域中“元理论”的《政治学原理》课程,其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政治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和原理,形成独立的政治思考和分析能力,具有“终身受用,终身受益”的价值。在我国,政治学曾一度被视为伪科学遭取消。自20世纪80年代起,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得以恢复和重建。在30多年的政治学学科发展和建设中,《政治学原理》这门专业基础课程自身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认清《政治学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此作出针对性的改革和创新,对加强政治学原理课程教学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政治学原理》教学中存在的三大核心问题

首先,在教材的价值导向方面存在着明显的“西主中附”的倾向。在中国高等教育中,《政治学原理》是帮助当代大学生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课程,担负着建设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任,意识形态性比较强。因此,在《政治学原理》的教学实践中,既要致力于学生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兴趣、对政治实践等认识和思维能力等的培养,又要通过课堂教学逐渐帮助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掌握对国家、民族、宗教以及权力等正确的立场和观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政治学原理》课程在教学中必须坚持的根本价值导向。但遗憾的是,目前的政治学原理教材普遍存在明显的“西主中附”倾向。据笔者了解,很多高校选用同一本具有代表性的《政治学原理》教材,而且是作为高校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之一被推出的,即2004年出版的《政治学导论》(2004年6月第2版)。在该教材中,全部的引文大约310多条,但其中关于中国问题的引文不足30余条,如加上马列的引文在内也才70多条。也就是说,在该教材全部的引文中,80%都是西方学者的论著或西方政治实践。同样,在该教材所列的参看书目中,西方学者的论著同样占80%以上,甚至连一本马列的论著也没有,更不用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和中国共产党的相关文献了,类似情况不只是这一本教材。可见,这类教材在价值导向上更多偏向于西方政治学说和政治实践,对中国的政治现实和政治发展只是零星论及。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容易拿西方国家政治发展规律和模式来对照我国政治发展的实际,无法正确认识和解决中国政治发展的问题。其次,在教材缺乏完整的政治学原理教学内容虽然政治学学科恢复至今已有30多年,学界和教育界对《政治学原理》这门课程的理论和教学研究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相对于《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来说,政治学的学科特色仍不明显。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问题在于人们对这门课程的范畴体系及其逻辑关系研究不够深入,研究主题不够明确,直接导致所编写的《政治学原理》诸多教材与其他学科在内容体系上区别度不大。众所周知,范畴体系是一个学科区别另一个学科的主要特征,每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范畴体系。然而,从目前来看,在政治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尚未形成类似经济学那样,由“核心范畴——基本范畴——一般范畴”等所构成的完整范畴体系,各范畴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也不清晰。这就必然影响到教材具体内容的设置。有的教材依然停留在对中学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理论体系性不强;有些教材虽然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但这种理论体系是建立在西方政治学说的话语体系之上,严重脱离了中国的现实。因此,没有一套完整的范畴体系,没有厘清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就无法保证政治学原理教学内容体系的完整性,这使得《政治学原理》教学过程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也就难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最后,在教学的方式、方法过于追求形式且缺乏实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多样性的教学手段。随着现代教学手段和方式的不断更新和运用,人们在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中也取得较多成果,总体来看,主要集中在如下几方面:一是越来越多的新教学法得到不断运用,目前在《政治学原理》教学实践中,生态教学法、多远互动教学法、研究式教学、“读写议”教学法等多种现代教学手段被普遍接受,这些教学手段和方法相对传统的“灌输式”讲授法无疑是一种创新,也确实提高了教学效果。二是相对于过去教师主导课堂的传统模式,现代课堂教学更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比如在研究式教学法、“读写议”教学法等中,就极为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强调教学方法创新中的多学科融合,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过去单一学科视野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学生提供理解和分析政治问题的跨学科视野。当然,其中,依然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过于重视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甚至迷信新教法,反而忽略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起的作用,直接导致授课教师对自身政治理论素养的轻视;与此相关,传统的讲授教法也被逐渐边缘化。而对《政治学原理》来说,有些基本的概念、范畴和理论,还是离不开教师对其的深入解读和阐释。此外,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过多追求方法上的创新,案例、互动等内容安排过多,虽然形式上好看,课堂氛围会很活跃,但会使学生对基本知识的学习出现碎片化。因此,再好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其本身也都是一种手段和形式,不能因为过于追求形式而忽略了教学的最终目的。

2《政治学原理》教学改革的相应推进措施

针对目前《政治学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认为,要推进《政治学原理》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应从教材的价值导向、教材的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在教材的价值导向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指导思想,创建并教授中国自己的政治学原理。在《政治学原理》的教学中,必须摒除西方中心论。这里涉及一个怎样对待西方政治学说的问题。一方面,要肯定西方政治学说及其政治实践的价值,西方政治学说是在西方现代资本主义政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理论学说,也反映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积极成果,对于这些文明成果,作为后发国家的中国,应该敢于吸收和借鉴。但这并不是说要一味地照搬照抄,中国的政治实践有其自身的传统和规律,政治学研究首先应该立足于中国现实,研究中国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政治学理论,这是根本。当然,西方政治学说的科学内容和方法可以拿来作为参考。因此,在《政治学原理》教材编著的价值导向上,决不能将西方政治学说当成普遍原理来加以定位,而应树立马克思主义在教材编著中的主导性方向,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政治观来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和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并在科学认识和总结其规律的基础上创建自己的政治学原理。因此,在《政治学原理》教材的编著上,既要将能反映和阐释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实践中所形成的理论成果系统化为教材主要内容,还必须科学地继承、变革和提升中华民族政治发展的丰富遗产,充分认识和正确对待中华民族创造的丰富政治文明成果。其次,在教材的内容体系的设计上,注重构建科学的《政治学原理》的教学理论体系。这就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厘清政治学原理的范畴体系及其逻辑关系。范畴是人们的思维对于客观事物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是帮助人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1]。任何一门学科和课程都应当有自己特有的范畴体系,拥有自己的范畴体系是一个学科和课程自立于学科之林的基本依据,课程成熟的标志之一。[2]从范畴的层次看,在政治学原理范畴体系内部,我们可以将之划分为核心范畴、基本范畴、一般范畴三个层次。所谓核心范畴,在政治学原理中主要体现为那些能对政治现象内含的本质、规律的进行抽象概括的一些概念,它们构成《政治学原理》范畴体系中的“元知识”,也是政治学这个学科中所特有的范畴。具体来说,《政治学原理》的核心范畴包括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国家、政府与政党,政治参与政治民主化、政治文化、政治发展与政治文化等。所谓基本范畴是指对《政治学原理》核心范畴的进一步阐释和延伸,如果说核心范畴反映的是政治现象的最本质属性,那么基本范畴则侧重于对政治现象的一般过程或初级本质的抽象概括。具体而言,《政治学原理》的基本范畴应涵盖国家政权与国家形式、政府机构设置与基本职能、政党与政治社团、政治革命与政治改革等内容。所谓一般范畴则更多体现为对政治现象某个方面、某个具体过程的相对简单的抽象概括,包括国体政体、法治人治、政治权威与政治稳定、政治选举与政治表达等。这三者的逻辑关系主要表现为:核心范畴是处于基础性地位,规定着一般范畴和基本范畴的实质内涵和相互关系;核心范畴也离不开一般范畴和基本范畴,否则就难以形成合理的理论框架。二是要合理选择政治学原理的研究主题,在弄清政治学范畴体系及逻辑关系之后,我们就可以去确定《政治学原理》教材必须要研究的具体内容,比如政治与政府;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政治的类型;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政治体制;选举制;政党制;公民社会;政治全球化、政治发展,从而逐渐构建起一个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最后,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在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的基础上注重实效性。一是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学理论修养,重视对基本概念、范畴和基本原理的讲授。《政治学原理》教学效果的提高确实离不开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创新,但不能因为过于强调教学方式和方法上的革新,而忽视教师本人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此外,从《政治学原理》这门课的特点来看,理论性和基础性都很强,而且带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因此,教师本人的政治学理论素养和政治立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不能一味强调新教法而忽视传统的讲授教法。特别是对于大学新生而言,政治学原理中一些基本的概念、范畴和原理比较深奥,必须得依赖于授课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才能得以消化。二是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指定一些相关的政治学名著进行阅读,并以读后感的形式进行考察。《政治学原理》不可避免会涉及一些政治学的经典名著,对于这些名著不能仅仅满足于知识性的介绍,而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深入阅读。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会形成一些基本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就不会让学生感觉很突兀,而且也会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同时可以要求学生提交相关的政治学原著的读后感,以此作为平时成绩的一个依据,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对拓展学生政治思想的广度和深度具有良好的效果。问题是如何选择可以阅读的书籍?我们的看法是,应尽可能选择一些学生能看懂的经典著作,数量也不宜太多,三四本即可。结合笔者的教学感受,在一些重要的学习内容方面可以做如下安排,比如在讲授政治学的基本研究传统时,可以指导学生先期阅读柏拉图的《理想国》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这两本名著是政治学学科当中不能不读的经典,而且相对比较浅显易懂,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规范研究和经验研究这两大政治学研究的传统思路;而在涉及中国古代政治文明时,可以选择金观涛的《兴盛与危机》,了解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博大精深。三是适时引入时政案例的教学。众所周知,《政治学原理》这门课理论性很强,内容也相对艰深且比较枯燥,如果只是就理论而理论,可能学生会比较厌烦。因而,在《政治学原理》的课程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将国际和国内发生的重大时事政治引入政治学原理的讲解中,既有助于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政治学原理与具体而鲜活的政治时事进行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现实的政治活动当中无不隐含着深刻的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自觉地运用相关政治理论知识分析政治时事的能力,进一步把握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比如,在讲授西方三权分立制度设计的时候,就可以举2013年的美国政府关门事件,并以此来帮助学生了解三权分立制度的优缺点。四是鼓励学生适度参与政治生活实践。《政治学原理》的基本教学目标就是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政治学知识,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政治学素养的合格的大国公民。这就离不开对他们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这种公民意识并不是通过单纯课堂教学就能获得的,还必须借助于日常的政治实践。在当前的条件下,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和社区的志愿团体,认真对待班级、学院、学校和社会的选举活动,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升其公民意识水平和参与能力,为我国民主建设的推进培育社会支持力量[3]。

3结语

《政治学原理》因其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考虑其价值导向性,也就是说,必须始终以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政治学原理》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且扎根于中国国情,既要以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和政治文明为根基,又要以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政治实践作为理论的关注点,突出中国的问题意识和现实关怀,杜绝“西主中附”现象;做到了这一点,那么教学内容的选择就有了依据和指引方向,这样,我们在组织《政治学原理》的教学内容时才会有章可循。在此基础上,具体的教材内容的编排上,要围绕中国政治现实问题,善于从中国传统政治文明中吸取养料,妥善处理好政治学的范畴体系及其内在逻辑关联性,而在主题的选择上尽可能要体现中国特色。最后,教学效果的好坏还取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恰当。当然作为《政治学原理》的授课老师来说,除了应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之外,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学理论水平和素养。因为,无论采用什么教法,教师自觉提高理论修养和加强备课都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本保证。

参考文献

1朱碧君.试论范畴体系及其认识作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1):32-36.

2陈荷夫.试论政治及政治学范畴与体系[J].政治学研究,2001,(1):47-52.

传统文化的范畴篇6

关键词:工业文明;程朱理学;当代价值

引言:程朱理学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座高峰,是孔孟儒学在宋朝时期的新发展。对程朱理学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研究的思路大约有两条,一是认为程朱理学对中国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助推作用,对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二是认为程朱理学提出来之后,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制约作用,在当今这个时代应该尽快消除其影响,清除其流毒,否则中华民族不能复兴。不同时期、不同立场的学者,或者同一时期、不同的学者的研究视角不一样,得出的结论迥异。站在世界文明的发展角度看,程朱理学曾经指导着中华民族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农业文明,但是在今天工业文明的条件下,确实是落后了,中华民族面临着实现现代化的任务。因此,这就需要创新作为时代精神的哲学。“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是创新的指导原则,新的时代要求必须站在工业文明的高度正确的看待程朱理学这个历史遗产,对其进行批判的继承。

一、程朱理学的产生及其演化阶段

(一)程朱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任何一个哲学流派的出现都与他们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程朱理学也不例外。儒家思想发端于春秋战国时代、独尊于汉,真正推崇儒家的是在宋朝。宋朝建立了大一统的汉族统治政权,选择了儒家学说作为治理国家的统治思想。宋朝的繁荣因为尊崇了儒学,但是社会矛盾的发展也超出了旧儒学所能协调的范围。因此,各种思想流派的争论的局面在宋朝出现了,程朱理学就是在继承儒家纲常伦理的基础上,吸收了佛学思想方法和各派优点,最终成功经历了实践检验。因此,程朱理学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既经过了理论上的充分论证,而且经过了实践的检验。这也是其诞生之后能够指导中华民族数百年的根本原因。

(二)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程朱理学是由北宋程颢、程颐创始,之后经过罗从彦、李侗,直到南宋朱熹完成。主要观点是:认为“理”或“天理”是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这个理相当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认为万事万物各有一理,此为分殊;由天理推出“存天理,灭人欲”,天理是人的本质,具体化到人间则表现为“三纲五常”。这里需要强调是这里的“灭人欲”是争论最大的一点,诸家说法不同,褒贬不一。程朱理学将孔孟的“仁”学推进到了“理学”阶段,被西方学者称为新儒学。他们的学说在传统儒学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吸收了佛、道两家的方法论,将天理、仁政、人伦、人欲等内在统一了起来,形成了一个新的“理”为核心的儒学体系,并将原先的概念进行改造纳入其体系之内。为集权官僚地主的统治提供了更为系统、精细和具有思辨性的理论指导,适应了当时调整社会矛盾的需要,成为统治者推崇的新的官学。

(三)程朱理学的范畴体系。完整的学说体系,由核心范畴、主干范畴、辅助范畴三个层次构成。程朱理学作为第二阶段的儒学体系,在这三个范畴层次上都是完备的。理学的核心范畴是“理”。这个范畴最早有程颢提出来,《外书》曰“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1]《遗书》卷五曰“理也者,实也,本也。”[2]《伊川易传》曰“夫有物必有则,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这是理学对第一阶段儒学核心范畴(仁)的首次修正。朱熹注意到之前的“理气”之争,并将“气”纳入到“理学”系统之内,并受“理”的统率。朱熹的“理”比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早了五六百年,但由于缺乏工业文明及其科学技术的支撑,农业文明条件下朱熹的“理”显得更为空泛,只能凭观察到的现象和“猜测”来论证其“理”的范畴。其他的范畴都在“理”的统率下展开。理学有若干个主干范畴,包括道、气、性、命、心、仁、义、礼、智、信、诚、器、欲、浴⑻濉⒂谩⒅、行、实等。这些范畴与过去的区别,以及先后次序都有着独到的见解,构成了理学的骨架。理学的辅助范畴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为展开核心范畴、主干范畴而规定的,如廉、公、敬、温等;二是从仁学体系中的主干范畴转化而来的,如忠、恕、孝、弟等;三是从儒家道统之外的道家、阴阳家、法家、术家、兵家、墨家、农家等各家学说中引入的,如道、阴、阳、五行、法等。

(四)程朱理学的方法论及其缺陷。程朱理学的方法承继儒家的传统方法,以“天”为根据,这是与农业文明相适应的哲学观念和方法论。“天”取代了“神”,这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前提条件。在肯定其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其思维方法的缺陷。首先,二程、朱熹在继承“中庸”这个方法时,将这种方法演变为维护社会现状的方法论,使得儒家道统成了既得利益的官僚地主阶级反对社会进步的工具。其次,总结程朱理学的各位学者,其主要的思维形式,是比较、分类、归纳和演绎,很少使用分析和综合,因此,其范畴大多达不到精确的概念规定的程度,而其论述,基本上还保守着语录体或散文式的论证,更多的则采用了“我注六经”的方式,在对“四书五经”的注解中阐释自己的思想。

(五)程朱理学的演化阶段。程朱理学诞生于宋朝,在明朝的时候得到了推崇。但是随着明朝社会矛盾的演化,特别是明朝中期,政治腐败、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等出现了深刻的社会矛盾威胁着官僚制度,在这个时候,程朱理学也爱莫能助了。因此出现了王守仁的“心”学,给没落的集权官僚制提供了一个可以依靠的理论依据,从而使之得以延续。这个时期的儒家道统的全部可能性已经全部发挥了,这将中国的农业文明推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这个时期,在欧洲开始了新的文明的探索,这就是商品经济对传统农业文明的突破,并在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显现了向工业文明的过渡。在明末,出现了对理学的批判并产生了“实学”。清朝时期,虽然也推崇理学,但并没有大的成果出来。这也是现代学者认为清朝毁掉了程朱理学的根本原因。

二、程朱理学是与中国农业文明相适应的

农业文明从四大文明古国开始发展,生产工具经过了新石器、青铜器、铁器的变迁,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历法。在公元500年左右,世界几大文明中心产生了影响后世的文化、哲学。对此,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基于古代文明划分了人类文明: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拉丁美洲文明、非洲文明。他指出,宗教是界定文明的主要特征,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儒教这四个形成于一千五百至两千余年前的总价,是世界上主要文明的构成。

黑格尔说:“哲学并不站在它的时代之外,它就是它的时代的实质的知识。”程朱理学是亨廷顿提到的古代中国儒教的一个阶段,程朱理学是与中国农业文明相适应的,并引导着中国农业文明领先于世界。宋代,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得到了高度的发展,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宋代的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中医药学、农学等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程朱理学对宋代科技的发展起到了宏观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自然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指导方面,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拓宽了人们认知世界的视野。农业的发展也需要科学技术,但是这不等于就是工业文明。因此,程朱理学的发展并不必然会引导中华民族走向工业革命。对此,刘永佶指出:“正是由于中国农业文明的发达,才使其社会制度先进于世,儒家道统的产生,就是适应已经在先进农业文明中有着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及其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提出变革旧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思想。”

三、工业文明时代程朱理学的价值

(一)程朱理学的科学精神在工业文明时代仍具有生命力。在宋朝以前,天人感应和天道自然两个流派在自然哲学思想领域占据着主流的地位。天人感应思想大抵把自然界的现象的发生归因于鬼神,并且与人事联系起来。比如天上的流星与自然灾害都说成与人事有关,这些在小说中经常能看到,现在统归为封建迷信。这种思维方法,妨碍了人们进一步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天道自然的思想认为自然界的现象和人类社会并没有任何关系,自然界的运行变化也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是,由于他们的观点缺乏对自然现象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也不能正确认识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天道自然的思想经过了汉代王充的发展,到了魏晋产生了玄学。而宋学的建立则改变了这种格局,理学家在承认事物发展变化乃是大自然固有本性所决定的,并非受鬼神的支配,更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样的一种认识虽然达不到黑格尔自然哲学的高度,但是这样的认识显然比天道自然论前进了一大步。程朱理学家追求真相、努力探索自然现象背后规律的精神仍是工业文明时代需要学习的。

(二)程朱理学的系统思维在工业文明时代仍需继承。通过对程朱理学的研究发现,其学说的体系十分完整,范畴体系包括了现代学术要求的核心范畴、主干范畴、辅助范畴等,这些范畴一起构成理学的体系。并且核心范畴到主干范畴、到辅助范畴都是从思维上一脉贯通的。这种系统的思维方法,虽然达不到系统论的高度,而且还存在着从核心范畴到主干范畴到辅助范畴的单向发展的思维缺陷,但在当时农业文明的条件下仍然是非常高明的思维方式。特别是程朱理学在完善学说体系的过程中,善于借鉴其他学说的观点、概念来充实自己体系的做法都是值得借鉴的。

(三)程朱理学的某些科学认识仍在工业文明时挥作用。工业文明是当今时代文明发展的主流,但是工业文明时代不等于消灭农业,而是以农业为基础。中国在对待三次产业的关系时经常提到的是“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从中国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国情来看,发展现代农业、解决十三亿人的吃饭问题仍然是重要的。程朱理学作为农业文明时代的指导思想,在指导今天的农业发展方面仍然可以发挥余热。在中国大多数地区,农业的发展仍然是靠天吃饭,程朱理学对“天”的研究成果,至少可以给我们提供重要的参考作用。

(四)程朱理学在社会管理方面的作用仍然巨大。在中国,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工业体系布局,但是在社会管理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保留集权官僚的社会管理模式。程朱理学对行政官僚制度的影响仍然是深刻的,更为重要的是,历史上对程朱理学的批判并不彻底。时期陈独秀、等曾开创了对儒家道统的批判。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对儒家道统的具体表现进行了批判,如父权、夫权等进行了批判,但未能深入本质进行系统的批判。在社会治理方面,仍能看到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程朱理学在社会治理领域影响的存在,严重地阻碍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对其进行改造,逐渐消除其影响,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的范畴篇7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研究对象;学科属性;范畴体系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高涵,周明星,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长沙410128

内容提要:教育生态学即探究教育个体、群体和整体与其生存、生长和生成环境形成和谐关系的学问。研究对象亦即教育生态,包括教育生存状态、教育生长形态和教育生成样态;从学科意旨来看是一门中介学科,从学科意蕴来看是一门内生学科,从学科意境来看是一门未来学科;范畴体系亦即教育主体之间以及教育主体与教育环境的生态位、生态链和生态圈。其中始项范畴即教育生态;中项范畴即教育生态主体和教育生态环境;介项范畴即物质循环、智能流动和信息传递;终项范畴即教育生态效益。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研究对象学科属性范畴体系

标题注释:本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概念、范畴与逻辑”(项目编号:BJai13009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从教育生态学的学科演进看其研究对象

有无明确的研究对象是判断一门学科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1]纵观国内外教育生态学发展,虽然在其不同阶段的研究对象偏向不一,但是随着学科的演进而逐渐指向清晰。

首先,思想形态阶段意向是教育对象与教育环境之间的生存关系。国外,从柏拉图提出“为身体的健康而实施体育,为灵魂的美善而实施音乐教育。音乐贵在能抒发豪迈的情感,培养勇敢的德行,摒弃萎靡哀叹的歌曲。”到亚里士多德提倡体、德、智、美和谐发展的教育观,再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家主张活动教学,让儿童通过观察、游戏和劳动等来获取经验和理解世界,直至近代夸美纽斯的直观及渐进教学原则,卢梭自然主义教育,凯洛夫探究遗传、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意义,杜威“教育即经验”“教育即生长”“做中学”等,这些思想主要关注教育环境对受教育者成长的影响,成为教育生态思想形成的重要来源。我国先秦时期也已经萌发了不少生态思想,从神话的图腾崇拜到《周易》中“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再到儒家《中庸》中“唯天下至诚,为能尽性……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直至宋代程颢正式提出“天人一本”、“天人本无二,不必言二”的“天人合一”思想。[2]p20-26这些生态思想影响了同期的教育生态思想发展。《论语》中“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以及“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孟子》中“后稷教民稼墙,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等观点以及“孟母三迁”的典故,表明当时人们已经意识到环境因素对教育的影响;古代书院多设在崇山峻岭之中,说明人们当时注意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富含丰蕴的教育生态思想。

其次,理论形态阶段倾向是教育组织与教育环境的生长关系。1966年,美国学者阿什比在其著作《英国、印度和非洲的大学:高等教育生态学研究》中,提出了“高等教育生态学”的概念。他围绕“适应”的主题,从生态学的视角对英国、印度和非洲的高等教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阐述了殖民地大学遵循生态学的拓适原理,经历类似生物的“生”与“长”的过程,为大学的发展开拓了空间。1976年,美国教育家劳伦斯·a.克雷明在其著作《公共教育》中率先提出了“教育生态学”的概念,并进行了专门论述。[3]p30-361977年英国学者埃格尔斯顿的《学校生态学》以研究教育资源的分布为主要内容。此后,国外教育生态学开始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并涌现出一批主要代表人物及著作:费恩的《公立学校的生态学》、坦纳的《生态学、环境与教育》和沙利文的《未来:人类生态学与教育》、莱西与威廉斯的《教育、生态学与发展》等。国内较早探讨教育与环境关系的著作是民国庄泽宣的《教育概论》(1926),也是我国教育生态学理论形态发展的先声。接着吴俊升、王西征合著《教育概论》(1935)设“遗传与环境”和“发展与适应”两节,初步探讨了教育生态规律;张栗原的《教育生物学》(1943)是国内较系统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视角探讨人物生态学的著作。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台湾学者方炳林先生率先从事教育生态学研究,并著《生态环境与教育》一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相继出版了三部教育生态学代表著作,它们分别是1990年吴鼎福和诸文蔚合著的《教育生态学》,这被认为是中国大陆第一本教育生态学著作;1992年任凯和白燕合著的《教育生态学》和2000年范国睿著的《教育生态学》。此外,贺祖斌出版了《高等教育生态论》研究了高等教育的生态承载力、生态区域发展等问题。这些著作大多从学校这一教育组织出发探讨教育生态关系,标志着我国教育生态学理论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最后,学科形态阶段径向是教育主体与教育环境的生成关系。进入二十一世纪,教育生态学学科形态得以观照。在国外,教育生态学科建设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上。美国教育生态学作为一种组织化的学科建制,在教育学、生态学或者环境科学门类设置相关课程,提供相关的研究生学位。例如:俄亥俄州立大学设立了“教育与人类生态学院”,该学院在全美的学科排名非常靠前。密歇根大学“自然资源与环境学院”提供行为、教育和生态研究生硕士学位课程。西部西德尼大学(UniversityofwesternSydney)在社会生态学下面提供教育学硕士学位,旨在探求个人、社会、环境和精神领域动态的相互关系。在国内,教育生态学学科建设则注重人才培养平台的建设。随着国内教育生态学理论与实践的日益丰厚,终于在本土孕育出制度化的教育生态学科。华东师范大学最早在教育学科中培养了教育生态学博士。2012年,湖南农业大学成功设置了全国首个“教育生态学”博士点,并于2013年首次招收教育生态学博士研究生,这时期的研究大多关注教育主体特别是受教育者与环境的关系,开启我国教育生态学从理论研究到学科建设的新征程。

由上,笔者认为: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生态,亦即教育生态主体与教育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它也是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包括教育生存状态、教育生长势态和教育生成样态。原因有三:第一,教育生态是一种现实的客观存在,具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是需要被解决的客观问题。第二,教育生态是教育生态学中最核心的概念,其他概念都可以以教育生态为逻辑起点加以演绎说明。第三,教育生态是教育生态学中最本初的矛盾,我们可以由此推演出教育生态的本质、教育生态的基本规律、教育生态准则等一系列下位理论,从而形成教育生态理论体系。

二、从教育生态学的视域差异看其学科属性

在讨论了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后,有必要探讨该学科的研究内容,进而准确把握教育生态学学科属性。当前,对教育生态学属性争论焦点在于:它是属于生态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还是属于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那么,教育生态学的学科属性究竟为何?从国内外研究来看主要有三种视角:一是生态学视域的教育生态学,以生态环境因子为主,研究各种生态环境因素与教育的关系及对教育的影响。台湾学者方炳林撰著的《生态环境与教育》提出以生态环境因子为主,试图通过社会、文化、家庭等各种生态因子与教育的关系及对教育的影响的考察来建构教育生态体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李聪明所著的《教育生态学导论》运用生态学的原理,针对台湾的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了反思,[4]p2正是体现了这一视角。二是教育学视域的教育生态学,以教育学为主体,研究教育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如克雷明在所著的《公共教育》中指出:“生态学的概念是有用的,因为它强调联系。”教育生态学就是“把各种教育机构与结构置于彼此联系中,以及与维持它们并受它们影响的更广泛的社会之间的联系中来加以审视”,[3]p30-36体现的就是这种研究方向。三是交叉视域教育生态学,从教育学和生态学交叉的领域来进行研究。吴鼎福所著《教育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的方法研究教育,涉及了教育的生态环境、教育的生态结构、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以及教育生态的基本规律等内容,并指出“教育生态学以教育学和生态学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并与其他分支学科有着内容上和方法上的交叉和联系,起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5]p2范国睿所著《教育生态学》从社会生态系统、教育资源与教育生态、学校生态分布以及学校与课堂生态环境等方面来研究人、教育、环境彼此联系,同时他在书中指出“教育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借鉴并综合教育学和生态学的方法,是形成教育生态学理论体系的重要一环。”[6]p2但这两本书仍是以教育科学分支学科丛书而著称于学界。

上述关于教育生态学学科内容的不同观点其实质是关于学科性质的不同认知,主要是由于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者的学科本位意识与研究兴趣不同造成的。当然,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教育生态学的性质,有助于全面地认识教育生态学。但是,如果把教育生态学只看做生态学的分支学科,不结合教育的知识,简单地将生态学的理论移植到教育生态学中,会使教育生态学本身的教育特殊性丧失;如果把教育生态学只看做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不借鉴生态学的原理,来解释教育中生态现象,教育生态学中的生态特殊性就得不到合理的认识。如果把教育生态学看成是教育学与生态学的简单相加,则会使教育生态学的理论体系难以独立形成,从而阻碍教育生态学学科发展成熟。笔者认为教育生态学并不是某单一学科领域的分支学科,应该是教育学和生态学两者融合后产生的新个体,其学科属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从学科意旨来看它是一门中介学科。教育生态学对于教育学而言是基础学科,其任务是对于客观存在的教育生态现象进行分析,为探索教育活动规律和完善教育理论提供新的学科依据。对于生态学而言是特殊学科,即教育生态学是生态学在教育领域的响应学科,但这种学科响应并不是简单地套用生态学理论来理释教育现象,而是借鉴生态学的一般理论来构建教育生态学的特殊理论。因此,教育生态学既不是生态学的分支,也不是教育学的分支,而是处于两者之间的“桥梁”学科,将生态学应用于教育领域构建出新的独立理论体系以丰富教育学的学科。第二,从学科意蕴来看它是一门内生学科。学科发展的实践证明,许多学科研究内容源自实践需求,同时社会实践的发展也会促使研究内容变化,最终促成新学科的生成。如管理学学科发展历史就证明,许多有影响的理论成果都是对实际管理活动进行长期研究的结果,泰勒的《车间管理》就是最好的例子,由此管理学科作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已拥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并被人们普遍认同。教育生态学的根本出发点应该是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教育生态问题。当前出现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各级各类学校比例不合理等现实问题,是教育生态失衡的现实表现。吴鼎福认为:“教育的生态平衡是教育生态的核心问题,也是一条最基本的规律。”[7]可见,教育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社会中的教育生态实践,而它也正是在这种实践探索中萌芽并最终形成的学科。第三,从学科意境来看它是一门未来学科。生态本身就是一种基于未来的理念。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态失衡导致生态危机的发生,生态危机的解决正是需要全人类共同面临问题。然而生态危机的解决主要在于“破坏前的保护与预防”并非“破坏后的修复与弥补”。在教育生态系统中,教育生态亦是一个面向未来的话题,所要解决的不仅是解决已存在的教育生态问题,更重要的是在于优化教育生态主体与教育生态环境之前的关系,生成和谐的教育生态,从而促进教育活动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教育生态学不仅是着力于解决现实存在的教育生态问题,更是致力预防未来可能出现教育生态失衡现象的学科。

内容摘要:教育生态学即探究教育个体、群体和整体与其生存、生长和生成环境形成和谐关系的学问。研究对象亦即教育生态,包括教育生存状态、教育生长形态和教育生成样态;从学科意旨来看是一门中介学科,从学科意蕴来看是一门内生学科,从学科意境来看是一门未来学科;范畴体系亦即教育主体之间以及教育主体与教育环境的生态位、生态链和生态圈。其中始项范畴即教育生态;中项范畴即教育生态主体和教育生态环境;介项范畴即物质循环、智能流动和信息传递;终项范畴即教育生态效益。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研究对象;学科属性;范畴体系

作者简介:

三、从教育生态学的理论歧见看其范畴体系

如果说弄清研究对象是学科定向、探讨学科属性是学科定位,那么明确范畴体系则是学科定界。何为范畴?这是希腊语Kategoria译名,指事物种类、类目、部属与等级。[8]p3范畴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完善起来的对客观事物本质联系的概括,它的形成是人们在一个学科领域的研究进入理性阶段的重要标志,反映着该学科发展与成熟的程度。一般来说,学科范畴体系的建构应该遵循三条原则:一是客观反映学科所指向的活动,体现现实抽象性的原则;二是必须依据辩证逻辑学中辩证范畴理论的指导,体现逻辑和历史统一的原则;三是必须反映学科特殊实践性,包含所属学科的特殊矛盾和基本规律,能够推演出整个学科理论体系。依据这些原则,笔者认为,教育生态学范畴就是围绕特殊矛盾客观地反映教育生态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存在,伴随着这一矛盾的解决自然而然地形成范畴体系,包括始项范畴、中项范畴、介项范畴和终项范畴。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形态都是由一系列范畴所构成的,教育生态学自产生以来,一直就有诸多的学科基本理论之争。因此,要明确教育生态学学科范畴,首先必须厘清这些理论之争。

一是从内容歧见看始项范畴。所谓始项范畴,就是基于最简单、最抽象和本质规定性,以及吻合历史起点等要素。从教育生态学研究的历史来看,学者们对于学科研究的起点未有清晰的界定,但却有两种基本取向,一种是认为教育生态学主要是对教育生态机理的研究。如吴鼎福认为:“教育生态学重点在于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的)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5]p2另一种是认为教育生态学主要是利用教育生态观来认识和解决目前教育中所出现的问题。如杨如安指出:“按照生态学的适应性、多样性、平衡性、动力性、共同演进性原则,大学注重本区域文化的研究,既能促进区域文化的发展,又能促进大学的特色发展,避免了大学的同质化现象,推动了高等教育生态的建设。”[9]无论是对教育生态机制和规律的研究,还是对教育生态问题认识,归根结底都是从教育生态这一学科中心矛盾而开始的研究。

二是从关系歧见看中项范畴。所谓中项范畴,是指在教育生态学理论体系中处于中心和支配地位的范畴。本质上教育生态学如同生态学一样就是研究关系的学科,关系研究处于学科的中心位置。众所周知,生态学研究的是有机体与环境的关系,那么教育生态学研究什么关系呢?方然指出“教育生态系统科学建构的主张,深受现代生态科学的影响和启发,强调环境与人的相互关系,实现更高层次上人类自主地回归自然。”[10]肖鸣政认为教育生态学是“研究个体身心发展与周围环境系统之间教育关系及其教育机制的一门交叉学科”。[11]本研究认为,教育生态学就是研究教育主体之间以及教育主体与教育环境相互作用的和谐关系。由此,也可以找到构成教育生态学中项范畴的两个部分:教育主体与教育环境。

三是从功能歧见看介项范畴。所谓介项范畴,是指由起点范畴实现终点范畴所经历过的实践环节。正是由于存在某种范畴演绎和转换的中介范畴,一门理论或科学领域才有体系。这个“中介”在逻辑上就是连接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这两个范畴的中介桥梁。“任何生态系统都在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完成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以维持系统的稳定和繁荣。因此,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成为生态系统的三个基本功能。”[12]可以看出,这三个基本功能体现的就是生态系统运行的实践。反观教育生态学,学者们对于教育生态系统的功能说法不一。如唐德章认为:“所谓教育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通过系统内各种要素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使人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和谐发展,培养出合格人才、专门人才,这是教育生态系统最基本的功能特征。”[13]然而,教育生态系统应该不完全等同于生态系统,它更多地应该是在教育主体与教育环境相互作用下进行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特别是智能流动的过程,从而保持教育生态系统平衡。

四是从目的歧见看终项范畴。所谓终项范畴是教育生态学终极目的。关于教育生态学的终极目的,有多种不同的说法。如范国睿认为:“教育生态学通过分析各种教育生态环境因素与教育事业发展之间复杂的动态的关系,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生态机制,探索优化教育生态环境的途径和方法。”[6]p28王凤产提出:“人们认识和研究教育生态系统的目的之一在于有效地控制和管理教育生态系统,使整个系统按照我们的要求和目的进行发展。”[14]那么,教育生态学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呢?教育学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生态学认为其目的是指导人与生物圈(即自然、资源及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对分析教育生态学两个“母体”学科的终极目的,本研究认为其终极目的是教育生态效益,即以人才为核心的教育生态系统工程。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教育生态学的始项范畴是教育生态,包括教育生存状态、教育生长形态和教育生成样态四个方面;中心范畴是教育生态主体与教育生态环境,其中教育生态主体包括人与组织的教育生态个体、教育生态群体和教育生态整体,教育生态环境方面包括教育生态地理环境、物理环境、心理环境和事理环境;介项范畴是教育生态功能,包括物质循环、智能流动和信息传递;终项范畴是教育生态效益,即教育生态系统工程,包含人才吸引生态、人才培育生态、人才产出生态、人才发展生态,其核心是人才。由此,笔者认为教育主体之间以及教育主体与教育环境的生态位、生态链和生态圈,并由始项范畴、中项范畴、介项范畴和终项范畴四部分共同组成的逻辑结构,亦即教育生态学的范畴体系。

参考文献:

[1]董泽芳.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新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5).

[2]乐爱国.道教生态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CreminLawrencea.publiceducation[m].newYork:BasicBooksincpublishers,1976.

[4]李聪明.教育生态学导论:教育问题的生态学思考[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9.

[5]吴鼎福.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6]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7]吴鼎福.教育生态学刍议[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3).

[8]王振复等.中国美学范畴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9]杨如安.教育生态视域下的区域文化与特色大学建设[J].教育研究,2013(3).

[10]方然.教育生态的理论范畴与实践方向[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

[11]肖鸣政.教育生态系统观[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2(4).

传统文化的范畴篇8

关键词:原型理论;释义;词汇;翻译

abstract:asanewly-developedsemanticanalysistheory,prototypetheoryhasbeengraduallyappliedintoenglishlearningandteaching.thepaperdiscussesthepropositionofprototypetheory,presentsabriefintroductiontoprototypetheory,and,probeintotheapplicationofthistheoryintoenglishlearningandteachingfromtheperspectivesoflexicaldefinition,changesoflexicalsense,englishvocabularylearning,polysemyandtranslation.

keywords:prototypetheory;lexicaldefinition;lexis;translation

原型理论(prototypetheory)是一种新兴的语义分析理论,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认知学科的各

个领域。原型最初是用来描述自然界,解释自然事物的,后来才被引入了认知语言学和语义学用来释义,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形成了原型语义学(prototypesemantics)。西方对原型理论的研究要比国内早许多,国内现在也已经有很多研究原型理论及其应用的论著和文章。随着原型理论在释义方面的作用得到广泛的肯定,语义学家和许多教育工作者开始逐步将原型理论应用到英语学习和教学中,使其功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1原型理论的提出

“原型理论产生于当代语言学和哲学界对于经典的亚里士多德范畴学说的批判,尤其是维特根斯坦对于语义范畴‘家族相似性’的深刻揭示。”[1]“原型理论是针对传统释义方式的缺陷而提出来的,原型语义学的建立是与传统的充分必要条件从根本上决裂的。”[2]说到原型理论的提出,我们就不能不提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范畴理论”和“充分必要条件”(sufficientandnecessaryconditions)。

在原型理论之前,经典范畴理论一直占主导地位。该理论认为“范畴由范畴成员共同拥有的一组充要特征来界定并且这些特征是二元对立的,即一个实体如果具备了某一范畴成员的所有充要特征,那么它就是该范畴的成员,否则就不属于该范畴”。[3]经典范畴理论的运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在那些需要精确定义的领域,比如科学以及法律等领域,也曾对20世纪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形式主义的研究方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当经典范畴理论被用来解释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以及日常概念范畴时,该理论就显得力不从心。从20世纪中叶开始,经典范畴理论日益受到质疑。建立在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范畴理论基础上的“充分必要条件”作为一种传统的释义方式,存在着很多缺陷。例如,“充分必要条件把一个概念范畴的所有成员看成享有共同语义特征的等值词,排斥不具备某一特征的同类成员;或者说因为某一成员不具备某一特征而把它视为非必要条件。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它的释义动能”。[2]“充分必要条件”的这种观点体现了其死板、僵化的一面。其缺陷还表现在,由“充分必要条件”得到的范畴的边界是清晰的而不是模糊的,而事实上,范畴的边界常常是模糊的而不是清晰的。由于“充分必要条件”存在着诸多缺陷,所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挑战。

为了弥补经典范畴理论的不足和“充分必要条件”的缺陷,原型理论就被提了出来。对于原型理论的提出,贡献最大的要属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和认知心理学家罗斯(e.rosch)。1953年,维特根斯坦在其《哲学研究》中,提出了对经典范畴理论和“充分必要条件”的质疑,提出了他的“家族相似性”(familyresemblance)。他认为是一种叫做“家族相似性”的相似关系将一些词联系在了一起。这种“家族相似性”包括很多方面,诸如体形、相貌、颜色等等。到了70年代,罗斯对自然语言的语义概念范畴的大量研究及其意义理论为原型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2原型理论

罗斯认为,任何一个属性在区别一个范畴时都不是必要的。“实体的范畴化是建立在好的、清楚的样本之上,然后将其他实体根据它们与这些好的、清楚的样本在某些或一组属性上的相似性而归入该范畴。这些好的、清楚的样本就是‘原型’,是非典型事例范畴化的参照点。”[3]简言之,原型就是一个概念范畴中最典型的、最具代表性的成员。而原型理论实际上就是人们在解释某种现象时,将属于这种现象的某个个体视为原型,并在对这个原型的总体特征认识不变的情况下,把握这类现象中其它个体的特征。一个词语包含的这些特征越多,它就越接近其概念范畴的原型,反之就是非原型成员。原型理论的这种区分是对“充分必要条件”缺陷的弥补。

“原型首先属于语义学范畴。语义学家stevenson认为,原型不是描述个体或挑选个体,而是描述一个类型的典型标本是什么样子的,从而找出个体与原型的相象程度。”[4]原型是指一个词语或一个类型意义的所有典型模型或原形象,是一个类型的一组典型特征。在原型理论中,词的意义是以原型范畴的形式而存在的。原型范畴是一个由原型和边缘构成的结构。原型是该范畴的典型成员,边缘是由该范畴中非典型的成员构成的。所以,原型范畴理论是一种既不同于经典范畴理论,又不同于传统语义理论的意义观。

3原型理论在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应用

虽然国内对于原型和原型理论的研究较之国外起步晚,但是近些年来,却也有了不少成果。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将原型理论应用到了英语学习和教学中,使得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目前,原型理论的释义功能,在国内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把原型理论引入词典释义;在原型范畴理论的视角下审视词义的扩大和缩小;原型理论在英语词汇记忆中的应用;运用原型范畴理论解释英语语言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将原型应用于翻译实践等。下面,将从以上这几个方面对原型理论在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介绍。

3.1原型理论与词典释义

原型理论开始只是用来解释自然事物的,后被引入语言学和语义学,近十几年才被引入词典释义。原型理论认为词语的意义特征的每一个个体都不一定是必要的,所有个体的特征集也不必是充分的;概念范畴成员之间的地位也是不同的。一个词语包含的特征越多就越接近原型,属原型成员;反之,就属非原型成员。原型理论学家认为这种区分弥补了“充分必要条件”的缺陷。“因此,典型的个体就可充当一个概念范畴的原型,在释义中非原型与原型之间的关系可用‘原型+或-非原型的区别特征’来表述,通过适当的抽象归纳,用元语言表述出来就可成为语词的释义。”[2]

有些语言学家把原型释义看成是表述语义的最佳方法,但是,作为对“充分必要条件”缺陷的弥补和对语义理论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原型理论并不能够完全解决语义理论存在的全部问题。原型释义是完整和准确的,但是其语义分解过于繁琐,语义表达方式等也还远远达不到词典释义的要求,有些操作在词典释义中根本无法实现。所以,把原型理论真正引入词典释义,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3.2原型范畴理论与词义的变化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语言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词义的扩大和缩小。词义的变化则是与范畴联系在一起的。“‘范畴’一词在认知语言学中是个用途很广且含义模糊的术语,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事物类别的总体。客观事物固有的类别特征经过认知中介在思维和语言中固定下来,这个过程就是范畴化。”“词的意义就来源于对事物的认知以及对其范畴化的能力,词义的形成及演变就是不同层面上的范畴化的结果。”[5]

在原型范畴理论的视角下,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来解释为什么有的词很难断定其词义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因为,词义的变化除了扩大和缩小外,还有转移、转类、虚化、实化、扬升、贬降等等,其实“都可以看作是原型构建的范畴,以原型为中心,其成员的范畴隶属度依次递减,直至不明确的边界,继而与其他范畴相互交叉”。词义的扩大和缩小,“不论是单个词例的纵向发展,还是整体现象的横向扩充,都可以看作是一个范畴化的过程,进而形成语义范畴”。将原型范畴理论应用于词义的扩大和缩小,虽然不能完全解决所有词义变化的问题,但是为研究词义的变化提供了新的突破口和理论基础。

3.3原型范畴理论与英语词汇学习

原型范畴理论对词义的解释也更为清楚和灵活,从而有助于学习者对词义的理解和学习。“原型范畴理论能帮助学习者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将词义记忆活动置于客观世界、人类经验及认知、语言结构和意义中,从而显著提高词义习得效果和记忆效率。”[6]原型范畴理论,能够有效地帮助学习者从认知角度分析与理解语言内在的联系,从而有助于提高学习者对词义的识记和对词汇记忆的保持。

一个单词,通常是由几个表面上不相关联的意义组成的“多义范畴”,但事实上存在着一个共同的“核心意义”。原型范畴理论能够帮助学习者学会分析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从而能够避免孤立地记忆单词,而且通过使“学习者了解词义的发展规律,加深理解其演变机制,从根本上提高词义学习的记忆能力”。同时,由于原型范畴成员之间“家族相似性”,因此将同一概念范畴的词汇通过等级分类的方式将它们组织在一起,这样便于在记忆单词时找到联系的线索,并能按照层次次序来记忆和巩固单词。英语词汇记忆是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同时也是非常复杂和困难的一个环节,原型范畴理论对于英语词汇记忆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学习者找到单词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达到提高对英语单词理解和记忆的效果。

3.4原型范畴理论与“一词多义”

对于“一词多义”,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对单词的每个意义在其特有的语境下进行讲授,或者在初次讲授某个单词时,顺便将它的其它意义一并罗列出来。这样的教学方法根本没有科学性可言,收效甚微。而事实上单词的多个意义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的。如果能发现并利用这种联系,那么对于单词多个意义的记忆,必定会事半功倍。而语义范畴原型理论的引入,恰好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根据原型范畴理论,范畴成员是以有范畴原型为中心,然后通过“家族相似性”联系在一起的。由此我们可以受到启发,即一个单词的多个词义并不是偶然的、任意的,而是以一个原型意义为中心,各个意义通过“家族相似性”的特征相互联系在一起。“因此,在‘一词多义’词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在重点介绍原型义项的同时,有意识地去寻找各义项中家族相似性的联系或‘意义链’来对之进行理据性解释,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多义词的丰富含义。”[3]

3.5原型与翻译

“仅从语义角度去研究原型是不够的,原型研究必须上升到句法和文本的层次上,才更具魅力”。[4]

原型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①译者必须在寻找源语、原型读者的同时,确定译语原型读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译者在进行翻译创作时,都要考虑到具体的读者或读者群,译者会不自觉地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确定中心读者,即原型读者,并以原型读者为中心进行翻译;②译者必须从源语语言变体中识别源语原型。对翻译文本的原型分析,能够帮助译者确定文本的意图性、情景性等特征,从而有助于译者更好地进行翻译创作;③译者必须了解与源语原型相对应的译语原型;④译者必须善于改变译语原型来实现源语变体;⑤译者须善于原型词项与具体词项的转换。对于原型的了解,有助于对翻译文本的把握,原型理论为译者的翻译创作提供了基本的翻译策略,有助于译者更好的认识和再现原文。

原型理论作为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语义理论的意义观,弥补了“充分必要条件”在释义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并在英语学习和教学的诸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讨论模糊词语限界时,‘原型’这一概念还是具有很强的解释力的”。[7]还有的研究将原型范畴理论与义素分析理论进行了联系和比较,利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探索了义素分析中存在的缺陷,为进一步深入了解、研究义素分析提供了借鉴。[8]作为新兴的语义分析理论,原型理论还面临着不少问题,需要对它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从而使这种理论在语言学研究融入现代前沿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世雄、陈维振.原型范畴理论的历史渊源及其对模糊语义研究的意义[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9)

2章宜华.原型释义问题探讨:兼评充分必要条件释义局限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1)

3闻亚兰.语义范畴原型理论视野下的“一词多义”词汇教学[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6(3)

4李和庆、张树玲.原型与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3(5)

5姜敏.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词义扩大与缩小[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3)

6范建闽.原型范畴理论在英语词汇记忆中的应用[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3(9)

传统文化的范畴篇9

关键词:荣格原型理论Rosch原型理论翻译研究

一、两类“原型”释义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在他的老师弗洛伊德的意识、潜意识、无意识的理论基础上进而提出了“原型理论”(archetypetheory)。他认为,集体无意识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最底层,它不同于个体无意识。个体无意识往往会或多或少地带有独特个性的心理内容,集体无意识是由普遍的和反复发生的心理内容所构成。这种集体无意识是构成原型的基础。“原型指的是那些尚未经过意识加工的心理内容,是心理经验的直接材料”(宋家典,2005:4)。该原型理论注重心理学和心理美学方面的研究。而由Rosch提出的原型理论(prototypetheory),是源于哲学、人类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理论,随后成为认知语言学的基石。该理论对范畴的划分和性质的界定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同一范畴的成员不是由共同的表征决定的,而是由原型与边缘成员之间的家族相似性决定的;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也就是说,“原型”是一个概念范畴或语言范畴中最具有凸显性、代表性的成员,其他成员与原型具有相似性。

二、两类“原型”与翻译研究

美国著名的翻译研究学者i.a.Richards(1953)指出:“翻译是开天辟地以来最为复杂的事件。”现代语言学的发展给翻译研究注入活力。如: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对比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系统功能语法、语用学、关联理论等。不过,这些理论都是对翻译的具体操作过程起微观指导作用。而两类原型理论则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上指导翻译。

(一)荣格原型理论与翻译研究

虽然荣格原型理论注重心理学和心理美学方面的研究,但事实上,它既然与人类的认识有关,就能够用来为研究语言服务,可从认知的角度观察和研究语言,通过观察语言现象,找出规律性,分析语言反映的认知取向,解释语言现象。荣格原型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原型意象”。“原型意象”也是原型内容呈现的重要载体。没有意象,原型理论就会变得神秘而不可理解。“原型是典型的领悟模式,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我们遇见普遍一致和反复发生的领悟模式,我们就是在与原型打交道”(荣格、冯川,1997:10)。我们的大脑中时常浮现着诸多“原型意象”。比如说,一谈到“英雄”,马上就会想到“英勇无畏”、“豪气干云”、“壮怀激烈”、“大义凛然”等字眼。提到“月亮”,马上就想到甜美、温柔、惬意、闲适,继而想起千百年来吟咏月亮的名诗佳作。提到“龙”,一般中国人会想到神奇、灵验与高贵等,而西方人却避之惟恐不及,把“龙”这一原型意象与邪恶暴虐等联系到一起。提到“母亲”这一原型,人们一般会想到慈爱、温暖等。诸如此类的原型如爱国主义、思乡情结等,不胜枚举。这些“原型”的存在对翻译工作者的影响不容低估,尤其是它能在某种程度上左右“译者心理”,在译者的大脑中留下“先入为主”之见。如在翻译《三国演义》开篇词作《临江仙》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句,译者一看到“英雄”一词,目之所及,心之所思,脑海中不免浮现起“英雄”们共同的原型意象,就能使译出来的作品自然而然地带有豪放洒脱的笔调,情景交融,达到钱钟书提出的“化境”。再如:“月亮”作为“原型意象”一直深受文人墨客的青睐。咏月往往意味着爱情、思乡等,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等。当译者把这些富含意象的诗句翻译给西方读者时,就要对“月亮”原型细细加以解读,消除文化鸿沟。如果说上面提到的“英雄”原型在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心中尚能引起共鸣,而“月亮”原型会产生认知差异的话,那么,对于“龙”这一原型意象在中西读者心目中的反应就是大相径庭了。在西方文化中,“龙”是一种身上长翅、口中喷火、面目狰狞的怪物,是邪恶和暴力的标志。在汉文化中,“龙”代表着中华民族,是权威、力量、吉祥等的象征。汉语中关于“龙”的词语如:“龙的传人”、“龙争虎斗”、“龙飞凤舞”、“乘龙快婿”、“龙头企业”、“龙舟”等。在翻译这些词语时,要译出它们特有的文化内涵。这里牵涉到文化预设的问题。文化预设,是指由一定民族或社会文化决定的“社会共识”或“群体意识”,即思维定型和行为模式。像汉语中的典故“有眼不识泰山”中的“泰山”是特定地域的事物。该习语借用中国名山“泰山”来比喻显赫重要的人物。再如“不到黄河心不死”、“邯郸学步”都反映了特定的地域事物。这些例子都体现了文化预设。不管是“原型意象”,还是“文化预设”,在这里可说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在翻译中碰到此类现象,要灵活采用诸如旁注、异化、归化等策略。

(二)Rosch原型理论与翻译研究

如果说荣格原型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翻译研究的微观层面(因为牵涉到翻译策略的选择),那么,Rosch原型理论影响的则主要是从宏观上给翻译研究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Rosch原型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基石,它对认知科学最有价值的贡献在于它把注意力集中在内部结构上,集中在范畴具有“核心”和“边缘”这个事实上。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提出的“家族相似性”是原型理论的理论基础。原型理论替代的是经典范畴理论。经典理论包含以下基本假设:(1)范畴是由一组充分必要特征合取来定义的;(2)特征是二元的;(3)范畴有着明确的分界线;(4)一个范畴的所有成员地位相等(taylor,1995:23―24)。这样定义出来的范畴自然是绝对的、离散的。而维特根斯坦通过“游戏”这个例子论证了范畴边界的模糊性、中心与边缘的区别及隶属度的差异。在维特根斯坦理论基础上,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Rosch以大量实验结果为依据证明传统语义范畴观的局限,提出原型理论(prototypetheory)。此后,虽然不同的著述对原型理论的表述不尽一致,但对语义范畴的性质已达成以下几点共识:(1)语义范畴不能以一套必要且充分的特征来界定;(2)语义范畴呈现出放射性链状结构;(3)语义范畴的成员之间有隶属程度差异;(4)语义范畴的边缘模糊(杨忠、张绍杰,1998:2)。通过对以上原型理论的内涵的探究,不难看出它对翻译研究的贡献。因为传统的语言学派翻译理论是建立在经典范畴观上的。Snell-Hornby指出,过去四十多年来的“翻译科学”或称“翻译学”关注的焦点是语言中一个未加定义的理想化的共核,但其使用的理论概念实际上只适用于科技术语的翻译,文学语言因其偏离常规,无法进行科学分析而被排除在外。因而这种所谓的翻译科学对实际翻译的指导意义是极其有限的,因为具体的文本并非是离散的均质范畴(王仁强、章宜华,2004:6)。没有一个可以指导一切翻译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翻译原则,对于“非此即彼”的二元区分,应该予以摒弃。翻译理论中固然充满了二元对立,比如:直译和意译,形式和内容,结果和过程,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显性翻译和隐性翻译,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动态对等和形式对等,语言学翻译研究和文学翻译研究等。人们在进行二元区分的同时往往各执一端,争执不休。事实上,像上面列举的这些对立范畴并非完全是相互排斥的,对立中有统一。所以,Snell-Hornby建议采取一种以连续体(cline)各点上动态变化的原型为基础的格式塔整体理论原则来替代古老的二元区分(dichotomy)和经典范畴观。

(三)Rosch原型理论与口译

口译分接续口译(Consecutiveinterpretation)与同声传译(Simultaneousinterpretation)。前者允许译语与源语间有一定时间间隔,后者要求译语与源语保持同步,故又称“影子翻译”。由于口译,特别是同声传译对译者在时间上要求具有苛刻性,因而对于译文的质量则不能保证做到如笔译那样精准。前文已述,Rosch原型理论是建立在以“家族相似性”为基础的模糊范畴上的。既然人是按范畴化说话,而且是以边界模糊的范畴说话,那么语际间的概念转换怎么可能对等、等值、相等、等同、等效呢?所以,只能把“对等、等值、相等、等同、等效”这些词统换为“对应”。只能把“对应”作为口译中意义转换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规范。不仅只能要求“对应”,而且是“扩大了幅度和容限的对应”(equivalentextendedinscope)(刘宓庆,2004:1)。例如,在同声传译中,将“五粮液”译成“wine”(原型范畴)不是错误;将“部队口粮”(provision)、“混合粮”(cereals)都译成“food”也不算错误。因为口译最大的特点就是即时性、有效性,要求译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达基本信息,当然,这不是说不追求译文质量。如果能双管齐下,最好不过。倘若很难统筹兼顾,则要侧重译文生产的即时性、当下性了。译者在极短的时间内抓住了“原型”意义,而想不起来或确实不知道处于原型范畴边缘的“家族词”,是无可厚非的。

参考文献:

[1]taylor,JohnR.LinguisticCategorization:prototypesinLinguisticstheory[m].oxfordUniversitypress,1995.

[2]刘宓庆.口笔译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1.

[3]荣格著.冯川译.荣格文集[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

[4]宋家典.荣格原型理论浅释[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5,(4).

传统文化的范畴篇10

关键词:原型翻译商务英语隐喻语块

一、引言

商务英语作为英语的一种社会功能变体,包括商业广告、商务信函、商务公文、营销英语、法律文书、协议或合同等多种文体,有其特殊的行业词汇特征和程式结构,其中预制语块起着独到的作用(李昌标、于善志,2010:32)。英语语块言简意赅,信息密度大,简化了表达方式,有利于提高语言交流的有效性和流利性。然而,在实际的商务英语翻译中,英语语块,特别是隐喻语块的翻译不当常常影响有效的商务沟通,如把“financialdisclosure(财产申报)”当成“财政泄露”,把“loseone’sshirt(输得精光;做生意亏得负债累累)”译成“丢失了内衣”。究其根源,在于译者对商务英语行业中的隐喻语块不熟悉,对翻译过程中的认知机制不重视。尽管译界对隐喻语块的翻译已有多视角论述,但商务英语的隐喻语块翻译尚需探究,因此,本文试图从原型理论的视角探讨商务英语隐喻语块的翻译,从而帮助语言使用者更为有效地进行商务英汉翻译与交流。

二、原型与翻译

认知科学的原型理论是一种范畴化理论,即用来解释人类如何通过分析、判断、归类等方法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和定位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起源于对传统经典范畴观的置疑和挑战,并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一)经典范畴理论

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对人类如何进行范畴化进行了思考,提出了经典范畴理论。taylor(1995:23~24)总结了他的理论:“1.范畴皆由范畴成员共有的一组充分而且必要的特性来界定的;2.特征是二元的;3.范畴有明确的边界;4.范畴内的所有成员地位相等”。传统的经典范畴观一直影响着哲学、心理学、语言学和人类学等领域。同样,翻译研究也一直深受经典理论的影响。表现之一是,翻译理论中出现了无数的二元对立观,如直译与意译、形式与意义、形似与神似、异化与归化、忠实与不忠实、可译与不可译、翻译作为艺术与翻译作为科学等等互相冲突的思想与方法(谭载喜,2011:14)。然而,更多的时候,经典范畴观对范畴进行非此即彼的二元划分,往往给人们带来两极化或者绝对化的思维模式和认识方法,因而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

(二)原型理论

原型范畴理论(简称原型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理论之一。20世纪50年代,维特根斯坦(L.wittgenstein)通过对“Spiel(游戏)”范畴的研究,第一个发现古典范畴理论的缺陷,提出了“家族相似性(familyresemblance)”理论。1969年,伯林和凯(B.Berlin&p.Kay)对多种语言中的颜色词研究发现人们对焦点色(focalcolors)容易辨认,对某一基本颜色(basiccolors)的界限划分不一致,表明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对最典型的颜色的认知是一致的,且相邻颜色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到了70年代,罗施(e.Rosch)从对颜色焦点色延伸到其他物体的心理背景研究,认为“原型是人们对世界进行范畴化的认知参照点(cognitivereferencepoint),所有概念的建立都是以原型为中心的”。他总结研究发现认知者的概念系统是用原型和基本层级来组织的,原型具有典型特征。范畴中的成员具有家族相似性特征,但它们的地位不平等,典型成员(原型)处于范畴的中心,向非典型成员辐射,非典型成员按其与原型的相似程度呈递减趋势排列,直至范畴的边缘。泰勒(J.taylor,1995)与温格瑞尔和施密德(e.Ungerer&H.Schmid,2001)等学者概括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了原型理论。笔者大致归纳如下:范畴是围绕原型构成的,判断某个物体是否属于某个范畴,是以其和原型之间是否有足够的家族相似性为依据的;原型是范畴的中心代表,是范畴内最典型的成员,在感知和记忆中是突显的;范畴的边界是模糊、开放的,一个范畴往往和其他范畴有所交叉。

总之,原型理论走出了对范畴认知的二元对立模式,强调范畴的原型性和范畴边界的模糊性,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认知缺陷,有利于人们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其中也包括翻译。

(三)原型理论与翻译

在国内,将有关原型理论融入到翻译的相关研究还非常少。李和庆和张树玲(2003)主要论述了原型的几个特性:归纳性、动态性、经验性、规约性,并分析语义和语用原型如何帮助译者在句法和语篇层次上更好地认识原文、再现原文。王仁强和章宜华(2004)则从原型的角度对翻译元理论进行了阐述。他们认为:“翻译规范是一定社会历史背景下的理想翻译(翻译原型)的要求,是译者和译作读者的认知参照点。符合或接近翻译规范(翻译原型)的译作是典型的翻译,是佳译;偏离翻译规范(翻译原型)的翻译是非典型的翻译,是边缘的翻译。”杨炳钧(2004)提出了翻译原型论,以原型理论为指导,较系统地研究了翻译的定义、本质、原则、译作与原作的关系等,他认为“翻译就是试图通过目的语寻找一个最佳源语样例的活动。”毛明勇(2007)提出基于原型的翻译等值观就是“翻译不在于能否找到对等的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而在于能否找到相应的原型样例,并向原型样例趋同”。谭载喜(2011)认为“翻译范畴刚好呈现出原型范畴的特点”,“狭义的翻译,或者说理想的语际翻译,就是翻译原型的形态表现”。

笔者认为,有如原型理论对一般范畴所阐释的那样,翻译范畴的各个内部成员各具不同的成员地位。翻译包含有多种形式和类型,既包括作为典型成员的翻译原型,也包含与翻译原型有所不同的其他形式的翻译。因此,翻译是以“翻译原型”为典型成员的一种活动,翻译过程就是译者在目的语中寻找最接近翻译原型样例的认知活动。商务英语隐喻语块的翻译同样体现出原型效应,译者不应仅仅留于形式上的语码对应转换,而要尽量在译语语篇中寻求建立最贴近语义原型的最典型样例,通过具有最大相似性的译语语块更准确地再现原文语义。

三、商务英语隐喻语块的原型翻译

商务英语用于商务场合,是一种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即eSp),它涉及国际贸易、国际合同、国际金融、国际运输、涉外保险、技术引进、招商引资、对外劳务承包与合同等等,既具有普通英语的语言学特征,还具有独特性(李艺倩,2010:32)。商务英语中存在大量隐喻语块,如“tradebarrier(贸易壁垒),assetbubble(资产泡沫),balancesheet(整体财务状况),abear/bullmarket(熊市/牛市),knockoutproduct(拳头产品),packageplan(一揽子计划),switchtrade(转手贸易),rock-bottomprice(底价),faceprice(股票面值),tabletpC(平板电脑),cornerthemarket(垄断市场),informationsuperhighway(信息高速公路),careerbottleneck(职业瓶颈),star-ratedhotel(星级饭店),callat(船只靠岸)”等。

伴随生产力的进步和经济的全球化,商务英语在国际商务交流中的作用日益突显,人们恰当理解和翻译商务英语隐喻语块对于商务交流的有效进行至关重要。由于商务英语隐喻语块的翻译同样体现出原型效应,因此笔者提出用范畴性翻译、模糊性翻译来指导译者的翻译活动过程。

(一)范畴性翻译

范畴的认知是主体-客体认知的产物,所有事物的认知范围是以概念上突显的原型来定位的,原型对范畴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一个范畴的原型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它具有认知上的优先性(perceptualsalience)或经济性(cognitiveeconomy),二是与特定范畴的各个内部成员相比,人们对范畴原型的认同度最高。表示范畴的类属词往往连同它们的范例贮存在人们的记忆中,范例处于范畴的中心,越是靠近范畴中心的词,越具有原型特征,居于核心的便是原型,原型是理解语义的范本。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引入分析范畴的原型,寻求读者优先认知和高度认同的译语,即“范畴性翻译”。

(1)a.itisnotsurprising,then,thattheworldsawareturntoafloatingexchangeratesystem.

b.thestructureindebtisobviouslypronetofloatingdebtfinancing.

c.Floatingpolicyisofgreatimportanceforexporttrade;itis,infact,aconvenientmethodofinsuringgoodswhereanumberofsimilarexporttransactionsareintended.

语义范畴围绕原型这个认知参照点不断向外扩展,形成边界难以确定的更大的范畴,抽象程度也不断提高。这种语义范畴扩展也解释了词义范围扩大、形成多义的现象。因此“floating”虽原比喻物体在水中漂浮不定的状态,现在a、b、c中组成了三个意义迥异的专业商务英语隐喻语块,这是语义范畴扩展的体现。a句“afloatingexchangeratesystem”用于金融行业,指汇率制度完全受市场力量决定,可自由变动。直译为“浮动汇率制”,简洁又形象,既容易被中文读者所理解,且接近英文读者所理解的范畴,体现了该译语在认知上的优先性或经济性。b句“floatingdebt”是指将在1年(含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虽然中文有“流动负债”和“短期负债”这两种说法,但前者回译成英文更多的是“currentliability”,因此在该范畴的两个成员相比,人们对“短期负债”的认同度最高。另外c句“Floatingpolicy”则运用于海运保险领域,指用以承保多批次货运的一种持续性长期保险凭证,如直译成“浮动政策”,中文读者和英文读者就对本义认同不一致。但为了使其译语更加贴近原意,译语“统保单”虽与“floating”本义截然不同,但却避免了歧义。

(2)从周五(12月24日)开始,车辆登记将采用车牌摇号的方式进行。

车牌摇号指随机抽取车牌号码,由于其与抽彩的操作方式相似,都具有不确定性和偶然性,译成英文为“license-platelottery”。“lottery”原意是指“抽彩给奖法”,比如“footballlottery”就是“足彩”,“lotteryindustry”就是“业、业”,“welfarelottery”就是“福利”。此处的车牌摇号虽没有以金钱和奖品来交换,但该译语既有认知上的优先性和经济性,又比“licensedetermining”等译语认同度高。

(二)模糊性翻译

原型理论一方面认为同一范畴的成员不是由共同特性决定的(没有哪一组特性是所有成员共有的),而是由家族相似性所决定,有的成员比其他成员享有更多的共同特征,即“模糊的相似性”(赵艳芳,2011:58)。另一方面,原型理论认为范畴的边界是不明确的,在边缘上与其他范畴相互交叉,即“边界的模糊性”。语义范畴也表现出家族相似性结构,没有明确的边界,随着范畴的扩展其边缘变得越来越模糊,并且出现与其他语义范畴的交叉。模糊语言在商务交际中的使用能够提高客观准确性,增强机动灵活性,使语言更加含蓄、委婉、礼貌,而且生动、形象、幽默(廖瑛、莫再树,2004:267)。译者在翻译商务英语隐喻语块时,在准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可巧妙运用模糊性翻译,跨越英汉语言文化差异,实现最贴近语义原型的原型翻译。

(3)a.myofferwasbasedonreasonableprofit,notonwildspeculations.

b.thereisamassivenumberofmainlyBritishconsultantscominginatsillypricestogainentryintothemarket.

在有关数量、程度的翻译方面,由于源语和译语读者对某一表达的原型理解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模糊性翻译可以使译文与原文实现功能上的等值。以上两句含有隐喻语块“wildspeculation”和“sillyprice”,以“wild”和“silly”修饰名词,表达程度。a句中“wild”原意是“野生的、荒凉的”;b句中“silly”原意是“愚蠢的、傻的”。事实上,不同人对“wild”和“silly”的程度判定具有模糊性。由于贸易双方对产品价格的接受程度不同,故用相似的模糊性描述一些行为、动作的程度,故可分别译成“我的报价以合理利润为依据,不是漫天要价。”和“许多英国顾问公司争相以低得令人难以置信的价格打入该市场。”译语“漫天要价”和“低得令人难以置信的价格”虽字面上没有翻译“wild”和“silly”,但意义却有很大的相似性,且使语言更加含蓄、委婉。

(4)Developingcountries,though,suspectthattheeUwantstouseenvironmentalissuesasabackdoortoprotectionism.

在有关跨文化交际的商务英语隐喻语块中,由于“隐喻在不同民族语言投射的取向或概念组织转换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陈振东、杨会军,2007:40),所以大多情况下,源域到目的域的映射方式存在较大差异甚至矛盾,这时译者使用模糊性翻译,可以最大限度弥补隐喻翻译中的意象损失,避免交际障碍。例(4)中“asabackdoor”并无汉语中的“走后门”的意思,这里的“backdoor”范畴的边界是不明确的,在边缘上与其他范畴相互交叉,投射为“另外的理由”的意思,故可模糊译为“但发展中国家怀疑欧盟会打着保护环境的幌子进行贸易保护”。

四、结语

传统翻译理论依靠经典范畴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翻译原型观的引入将翻译置于认知范畴,有助于提高对翻译本质的科学认识,增强翻译活动的说服力。范畴性翻译、模糊性翻译这两种翻译方法的提出能使译者在原型理论的指导下更好地进行商务英语隐喻语块的翻译活动,提升源语和译语读者对翻译原型的认同感,从而有效地进行商务交流和沟通。

参考文献:

[1]taylor,JohnR.LinguisticCategorization:prototypein

Linguistictheory[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5.

[2]Ungerer,Friedrich&Hans-JorgSchmid.anintroductiontoCognitiveLinguistics[m].London/newYork:Longman.1996./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1.

[3]陈振东,杨会军.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翻译[J].上海翻译,2007,(1).

[4]李昌标,于善志.商务英语的词块体系与功能等值翻译[J].中国科技术语,2010,(1).

[5]李和庆,张树玲.原型与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3,(2).

[6]李艺倩.商务英语语言特点与翻译信息对等[J].中国科技翻译,2010,(3).

[7]廖瑛,莫再树.国际商务英语语言与翻译研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8]毛明勇.基于原型的翻译等值观[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4).

[9]谭载喜.翻译与翻译原型[J].中国翻译,2011,(4).

[10]王仁强,章宜华.原型理论与翻译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6).

[11]杨炳钧.翻译原型论[J].外国语言文学,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