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本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52:58

传统文化的本质篇1

关键词:传统文化;本质;意义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1-0248-01

中华传统文化,的确是历史悠久,是博大精深,其中那些精华的东西,让人不能不爱它,也无法离开它。它是我们慈祥的老祖母,是我们睿智的老祖父,是雍容华贵的贵妇人,是风流倜傥的大诗人,是炎黄子孙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是先进文化建设之渊源,是构建和谐社会之金石。中华传统文化林林总总,异彩纷呈,其精髓大致如下。

一、它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传统文化,始终把爱国主义精神作为首要的价值标准。一向主张先爱国,后立家,信奉无国便无家,“家”为小家,“国”是大家。不管是国泰民安,还是国难当头,都要先大家而后小家。中华民族历来反对涣散分裂,追求团结统一,强调群体优势,崇尚众志成城。爱好和平,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的传统文化一向主张“和为贵”,追求天下大国的太平盛世,奉行“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仁”为本,反对战争,反对暴力,反对冤冤相报,主张以德报怨。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和生命意志。传统文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信奉“天道酬勤”,勉励人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上独特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骨,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二、它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满着深刻的大智慧,是东方哲学的杰出代表。这大智慧集中体现在“儒、道、释互补”之中。儒家思想以孔孟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仁”。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以“中庸之道”为哲学理念。“仁爱”与“中庸”,均极富智慧。道家思想以老庄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道”。以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为主要内容。其代表性著作《易经》,是中国学问之根据,《易经》中的智慧渗透在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而《道德经》和《庄子》,亦为两部智慧奇书,其中的奥妙哲思尤为士人与士文化所推崇。中华道家文化之“道”,是深邃的大智慧。佛家思想,即佛教世尊释加牟尼之佛法,其核心是“空”(佛法博大精深,不可思议,难以言说)以“心性”、“色空”、“因果”、“涅”等为主要内容,以揭示生命奥秘,达到了生脱死为终报。佛教的智慧精深奥妙,不可穷尽。儒、道、释,分而观之,各自智慧超群;综合起来,三位一体,交融互补后,其智慧在古代登峰造极。儒道释互补,便凝炼出“外儒内道”、“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天地精神,人间情怀”等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智慧与胸襟。上述儒道释互补的哲理智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度,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睿智的头脑与博大的胸襟。

三、它孕育着一种美妙的美学观念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爱美会美的民族。中华民族一向崇拜大自然,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享受大自然,与大自然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天人合一”的哲学、美学观念根深蒂固。在生活美学方面,中华民族充满温情与创造,懂得生活的艺术,善于艺术地生活。在五千年文明史中,我们创造出了灿烂的陶瓷文化、金石文化、丝绸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医药文化、园林文化,家居文化,等等。从而提高生活品位与生命质量。在艺术美学方面,中华民族的《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戏曲、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曲艺等等,无不出类拔萃,特色鲜明,赏心悦目,美不胜收。这些林林总总的艺术硕果,给予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审美享受。

四、结语

总之,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在社会生活和艺术创造中,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生活美与艺术美的伟大民族。是一个富有审美情趣与审美理想的民族。不论是实用的生活用品和生活方式,还是精神上的艺术作品和审美方式,都闪耀着美的光彩。尤其重要的是,中华民族在生活和艺术中创造的美,充分体现着本民族独特的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与西方很不相同。其独特的美学思想或艺术精神,着重体现在“天人合一”、“写意传神”、“中和之美”等方面。这些是对人类美学的极大丰富与贡献。上述美学财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韵,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优美气质。

参考文献:

[1]马跃.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

[2]宋银桂.文化・传统文化・文化传统[J].文史博览,2005(12).

传统文化的本质篇2

关键词:教育人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242(2013)05-0137-07

收稿日期:2012-07-29

作者简介:郑雪松(1967),女,河南固始人,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

引言

早在2002年,学界就召开了“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但直到近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教育相关问题的研究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所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如《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现状及对策》(王卓亚等,2010)等;教育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作用,如《学校教育中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研究――基于对云南省的调查》(普丽春,2010)等。随着人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增强,学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教育关系的探讨正在深入,但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教育的关系进行研究的还很少。教育人类学,就是运用人类学的方法来研究教育。美国的文化教育人类学是以研究少数民族的教育为主的,德国的教育人类学重在研究人的本质,我国学者庄孔韶认为:“熔两种研究特色于一炉的中国教育人类学有其必然存在与发展的基础,那就是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多彩的地方与民族文化,以及理性与经验材料的丰饶土壤。”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应立足于本民族文化,在寻求文化传承和变迁中获取个体的和谐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是文化基因繁衍、承传的过程,也是教育的过程。

一、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

文化及其传承现状常是人类学进行研究的基础。河南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从旧石器时代的南召猿人遗址,到郑州大河村遗址等,都体现出河南早期文化资源的丰富性。进入21世纪以来,河南省政府相当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保护和支持:

(一)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措施

1.建立了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1)河南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目前,河南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95项:民间文学有木兰传说、神话等;传统音乐有唢呐、大相国寺梵乐等;传统舞蹈有麒麟舞、跑帷子等;传统戏剧有豫剧、宛梆、怀梆等;曲艺有河洛大鼓、河南坠子、三弦书等;杂技与竞技类有少林功夫、太极拳、八极拳等;传统美术有朱仙镇木版年画、玉雕、汴绣等;民俗有新郑黄帝祭典、马街书会、洛阳牡丹花会等;传统技艺有钧瓷烧制技艺、唐三彩烧制技艺等。

(2)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三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有372项人选,第一批共分14种148项;第二批共160项,合并后为129项;第三批项目共10大类95项。这三批项目名录涵盖民间文学45项、传统美术38项、传统音乐31项、传统舞蹈48项、传统戏剧32项、曲艺14、传统体育、游戏与竞技33项、传统技艺72项、传统医药14项、民俗21项、民间杂技1项、生产商贸习俗2项、消费习俗5项、岁时节令1项、民间信仰10项、民间知识5项等内容(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就不再累述)。

2.部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认定和命名

从2005年8月开始,河南省开展了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调查、认定和命名工作。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河南共有66人入选;两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和命名了452名,其中,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28人、民间文学10人、传统美术60人、传统音乐48人、传统舞蹈60人、传统戏剧110人、曲艺33人、传统技艺72人、消费习俗5人、民俗11人、传统医药15人。

3.成立研究基地和传承基地、展示馆与传习所

2010年6月9日,河南省文化厅命名和公布了12个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8个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9个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5个第2批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其中,研究基地有河南省艺术研究院、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河南大学等12个;两批社会传承基地有武陟县乔庙乡冯丈村、河南师范大学、新乡长垣河南省博大烹饪学校等11个;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有开封市博物馆(朱仙镇木版年画)、太极拳博物馆(陈氏太极拳)、汴京灯笼张彩灯展览馆(汴京灯笼张)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有洛阳正骨医院(平乐郭氏正骨法)、陈家沟太极拳学校(陈氏太极拳)等。

4.开展“文化遗产日”活动

2005年11月,在郑州、商丘、开封等6个城市同时启动首届“河南文化遗产日”活动,全省67所博物馆(院)、历史文化遗址等免费开放,扩大宣传和影响,并规定,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双休日为“河南文化遗产日”。每逢“河南文化遗产日”,河南各地文化、文物行政部门精心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活动;河南省各级各类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免费开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传习所、社会传承基地,采用展览、讲座等形式开展宣传、咨询和教育活动。此外,还通过举办研讨会、论坛等活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2010年,召开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理论建设研讨会”和首届“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牧野论坛’”汇集了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对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进行交流和研究。

(二)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存在的问题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其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1.传统的民间艺人逐渐消失

朱仙镇木版年画,在明清鼎盛时期,有年画作坊300多家,每年销售年画3000多万张;新中国成立初期,该年画还存有23家作坊;但到了2006年,仅有一家8人组成的木板年画社,掌握刻版技艺的老艺人仅剩2人,掌握用天然植物熬制颜料绝技的只剩1人。世代传承的传统工艺品淮阳泥泥狗,在1988年的人祖庙会上,所占出售摊位只有1982年的38%;到了2003年,所占出售摊位只有2000年的28%。具有700多年历史的马街书会,在1863年参加书会的民间艺人将近4000人,近几年参加书会的艺人不足千人。此外,传统彩塑洛阳泥娃娃、虞城泥砚、卢氏木猴、浚县木制玩具等不少民间技艺绝活也都后继无人。

2.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年龄出现高龄化现象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年龄偏高。在2007年公布的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4名河南传承人的年龄均偏高,他们分别是:王学峰,53岁(浚县泥咕咕);王西安,63岁(陈氏太极拳);朱天才,62岁(陈氏太极拳);郭泰运,81岁(朱仙镇木板年画)。从“河南省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可以看出,80岁以上的传承人有3人,70-79岁的传承人有7人,60-69岁的传承人有11人,50-59岁的传承人有5人,40-49岁的传承人有4人,40岁以下的传承人没有。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河南省的部级传承人年事已高,难免记忆有些模糊,急需后继传人。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缺乏法制保障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台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先后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2006年12月,河南省颁布了《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评定实施意见》。从目前来看,虽然有了这些保护性的公约、意见、通知等,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还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这使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缺乏法制保障。

4.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自觉意识

一些地方的领导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往往重申报轻传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着变化,民间艺人所拥有的文化技艺已不能满足他们现实生活的需求,自然地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意识就会逐渐变弱。“中国十大民俗”之一的河南宝丰马街书会,其“传承场”曾是马街的农民热情接待艺人的地方,如今这个地方却失去了往日的繁荣,当地农民也失去了以往的热情,他们甚至要求政府赔偿青苗费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教育人类学分析

学校本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主阵地,但从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状来看,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所以会出现传统的民间艺人逐渐消失、传承人年龄偏高、人们缺乏传承的自觉意识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就是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缺乏教育,特别是缺乏学校教育。

文化人类学认为,“所有的文化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而不是通过生物遗传得来的”。教育应是“文化习得”“文化适应”“文化传递”等文化传承活动的基础。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人的关系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历史文化变迁过程中留给后人享用的文化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笔者认为,“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定义为“河南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1.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的关系

文化即人化,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改造自然界、物质世界而获得生活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以及其行为方式和规范习俗。英国功能主义学派创始人之一马林诺夫斯基(1884―1942年)指出:“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它们都是直接的或间接的满足人类的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过人们世世代代认可的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组成部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展纲领》指出:“记忆对创造力来说是极端重要的,对个人和各民族都极为重要。各民族在他们的遗产中发现了自然和文化,有形的和无形的遗产,而这些正是寻找他们自身和灵感的源泉的钥匙。”人们可以从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获取灵感,实现自身的发展。

2.教育与人的关系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无论是广义上的还是狭义上的教育,都是以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为目标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或不同文化背景下应有不同的教育内容及其方式。教育在遵循社会规范的前提下促进人的发展,这是现代教育的本质所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教育的关系

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应“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重在传承,传承的基础是教育。

1.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传承是最先用于民俗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指民间知识,特别是口承民俗文化的传授和继承。”“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的过程。这个过程因受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制约而具有强制性和模式化要求,最终形成文化的传承机制,使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具有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等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指按照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或代际将“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进行接力棒似的传递,“这个过程因受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制约而具有强制性和模式化要求”。

学者们一般都认为,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具有强制性和模式化要求”,要完成此项任务应诉诸教育。

2.教育通过培养“传承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其关键是传承人的申报、审核、认定、保护。传承人一旦消失,相关的原形态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失传,甚至会发展到濒临灭绝的险境。所以,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承传的“守护神”。

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特别强调:“对列入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可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代表作传承人(团体)进行传习活动。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的构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属“共同体”的社会成员,借助教育将其“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和横向传播的过程,这个过程因受其生存环境的影响具有“强制性”和“模式化”的特征。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除了具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的存在的非物质性、传承的动态性等特征之外,还具有包罗广泛性、多元杂糅性、朝野共享性等独有的特征。根据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发挥地方高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

雅斯贝尔斯指出,大学的任务“第一是研究、教学和专业知识课程;第二是教育与培养;第三是生命的精神交往;第四是学术”,由此来看,大学的每一项任务都是与文化密切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是一种民俗文化不断高雅化的过程,高等教育在塑造教育对象人格、发扬他们的民族精神、激活他们的本土文化基因、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方高校的职能和优势

在文化传承创新的过程中,地方高校理应承担服务于地方文化发展的重任。作为地方优秀文化的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无论哪一类民俗现象,都会受到一定地域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地域关系的制约,都不同程度地染上了地方色彩”。同时,地方高校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不仅能体现出大学的灵魂所在,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科研是不可忽视的地方高校的重要职能,每年各高校都会进行部级、省、市级科研项目的申报。这样,高校就会出现一批研究地方文化的学者,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地方高校通过宣传、普及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学生的本土文化基因的认知自觉性,可以加深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认识,为培养一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奠定基础。

2.河南地方高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如何在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挖掘、传承等方面发挥教育功能,是摆在河南地方高校面前的艰巨的任务。

(1)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校园文化的建设之中。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等内容,丰富的文化资源是高校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基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培养具有多元文化意识和能够弘扬本土文化的创新型人才,不仅会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质量,而且有助于推动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怎样将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呢?举办河南民间传统美术展、传统音乐演唱会,组织民间戏剧和曲艺活动,组织大学生民间手工技艺技能大赛、大学生传统舞蹈比赛,让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形式出现在校园里。

(2)聘请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传承人到校授课和举办讲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神”。地方高校应注重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聘请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高校授课和举办讲座。到2012年,河南省共命名并公布了三批66名部级和两批452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河南各高校可邀请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到校授课或举办讲座,例如,新乡市的高校可邀请中州大鼓的传承人李星光、传统手工剪纸的传承人李爱荣等到校举办讲座。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趣,也有利于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地位。

(3)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课堂和教材之中。河南的许多大学没有或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的课程,目前,已获得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或传承基地称号的高校,仅有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等10所。地方高校的课程与教材建设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2012年,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达到372项,其中,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95项,包括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音乐等项目。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方高校课程和教材建设的资源库。

(4)搜集和整理具有本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地方高校,不管属不属于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或传承基地,都应将搜集和整理具有本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本校的中心工作之一。学校可以成立研究所或研究中心,对本市或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搜集,并整理装订成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在一定区域产生的,与该环境息息相关,该地域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文化传统、、生产生活水平,以及日常生活习惯、习俗都决定了其特点和传承”。由此,学校应在调查的基础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等方面进行研究。文化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灵魂,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该民族存活和延续的重要因素。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传承具有本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延续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

河南是中国的文化大省,理应承担本省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教育的使命。地方高校汇集着许多本地的充满活力的年轻的知识群体,他们具有较强的文化认知意识和民族认同感,具有传承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巨大潜能。

(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基础教育的校本课程之中

针对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让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走进中小学校园。在中小学教育中,可以将不同市、县、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地的中小学校本课程之中,让中小学生感知家乡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其传承意识。

校本课程的开发始于20世纪英、美等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中国大陆出现。21世纪初,教育部决定“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教师为主体,吸收有关人员参与,并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开放民主的课程决策过程”。我国在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河南省极为重视地方课程的开发,主要包括“国家规定地方开发和管理的课程”和“省自主开发、管理的课程”。2012年9月,笔者通过对新乡、信阳、商丘、漯河等城市的一些中小学进行访谈得知,小学开发的校本课程基本上都是《中华大家庭》和《民族常识》中的内容,而中学很少或没有开发校本课程。

基础教育具有基础性和地方性的特征,一个孩子的成长,应首先适应他所在的社区文化,社区文化将会为其进入学校学习奠定基础,但也会与学校所传授的知识相冲突。所以,“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具有区域性、家族性等特征,基础教育中的校本课程的开发,除了考虑以省为单位的大背景外,还应考虑以市、县、乡为单位的小背景,比如,在豫北,豫剧的传承意识比较浓厚,该地区的学校可以借此开发豫剧方面的校本课程。不同市、县、乡的学校,可以依据当地所具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相应的校本课程,这不仅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也有利于基础教育的发展。

在信阳地区比较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的固始县,中小学生除了知道“陈元光广场”外,对本县的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了解。由此可见,在基础教育中,融入某一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非常必要。固始县的中小学校可以有选择地将民间文学灶书郭丁香、传统舞蹈花桃舞、传统戏剧灶戏、曲艺固始大鼓书等融入校本课程之中;同样,武庙乡民间文学皇姑山传说、传统戏剧皮影戏、消费习俗观音豆腐;胡族铺镇民间文学白鹭园传说、传统戏剧皮影戏、传统信仰胡族庙会;黎集镇传统舞蹈双人旱船、传统戏剧推剧;蒋集镇传统音乐蒋集锣鼓、传统戏剧咳子戏等,均可选人各地中小学的校本课程之中。

施莱尔马赫认为,“教育的起点不应该是教育理论,而应该是现存的教育现实”。基础教育的教育现实是生源的本土性和地域性,它有利于促进学生所学知识的正迁移。“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正迁移是指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对其所学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产生的积极的促进作用。不同区域的中小学可依据本土的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来建设校本课程,并通过唤醒学生所具有的新旧知识的相关性,来促进中小学学生学习的正迁移。

(三)唤醒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的法制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的、动态的,是与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生活文化”,我们应保护和恢复它的生活样式的本色。不同地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所处生态环境不同而各具特色。河南缺乏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制保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依存的原生态环境势在必行。

美国学者卡洛琳・麦茜特认为,“生态共同体的每一部分、每一小环境都与周围生态系统处于动态联系之中”。生命链一旦被破坏,生物的“本真”性就会失去。正如朱大可所认为的那样,“草根艺术一旦被票房控制,质朴纯真的原生状态便会荡然无存”,“维系原生态文化的前提,就是维持它赖以生长的民族(地域)的自然与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融入相应的生态环境中,才能健康地传承下去。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环境,不能等同于产业开发,如,河南某一传统曲艺之乡,其乡政府以保护“生存环境”为由,“专门修建了八百多米水泥硬化大道,又搭建了牌楼、说唱楼等”,“完全改变了曲艺之乡所依托的生态环境”,从而造成“大批艺人不再参加活动”。基于此,要唤醒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的法制意识,一方面,应唤起国家和省政府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的法制意识;另一方面,应培养民众的法制观念和自觉性。唤醒需要教育,正像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朗格所说的那样:“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人们不仅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的主体,也是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教育的对象。

(四)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及其传承的自觉意识

传统的民间艺人渐渐消失和传承人的年龄出现高龄化的现象都向我们警示: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正在逐渐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关键是后继有人,一个普通人能否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关键在于教育,这种教育是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所提到的“后喻文化”教育,一般是年长一代教给下一代,代代相传。通过“习得”和“教育”,后人逐渐学会了自己祖先创造和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从而完成了传承人的成长过程。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具有延续性,“人似乎不可能一直保持一个发展高度或者持续地向前发展。人的生活更多的是由于习性和疲乏而被‘损耗’,由此陷入非其存在的本意的退化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传承人就应该将其延续和繁衍下去。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和繁衍的关键,是增强传承人的自觉意识,使他们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视为一种信仰。信仰的养成不仅仅是给予其薪水、报酬就可以完成的,也不是像抬高其社会地位那样那么简单,“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诚是一切教育的本质”,“真正的教育应先获得自身的本质。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忠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将会自觉地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主动培养后继传人,沿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统。同时,在传承人的认定、保护和考核的基础上,建立传承人的保护机制,激发其传承的自觉意识。

传统文化的本质篇3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素养;育人;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振兴和发展的根基。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为我国的高校教育及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在高校教育中,传统用文化还是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源泉。应用型本科院校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要求较高。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思想道德素质、文化审美素质等却不容乐观。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强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必须要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文化审美素质的培养。因此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道德教育主线和灵魂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教育现状

(一)大学生人文意识淡薄,人文教育缺乏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过重培养学生技能实践能力应用能力,过度关注学生的就业情况,而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教育,因此出现重专业技能提高,轻人文素养的培养的现状。大学生人文意识淡薄,核心价值观模糊就会导致原则性不强、民族精神不强、人际关系淡薄、道德素质不高等不良现象。这是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缺失,同时由于学生缺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也会导致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这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关注和努力,才能形成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保证学生受到良好人文素养的培养,形成正面的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价值观。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传承滞后,人文教育途径亟需提升

今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外来文化尤其西方国家舶来文化已经深深侵人到我国高校大学生校园文化中,高校学生受外来文化的冲击较大,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上大打折扣,已经影响到我们传统文化的根基。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广大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人文教育网络模式的培育和发展也是一种不错的形式。微信、飞信、QQ群、微博等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思想阵地。学校可以鼓励师生共同参与创作一系列能发挥人文素养培育作用的网页宣传,开发一些能把思教课寓教于乐的网络课程或网络游戏,这样既能培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又能激发学生们的参与意识和参与度。

(三)学校重应用能力,轻人文教育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同时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目前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过分重视学生应用技能的习得,而忽视了人文素养教育的严重缺失。大学本应是一个培养人文素养之地,学生应通过多阅读多思考来培养自己的人文情怀,才能在认识问题上清晰表达自己观点,在做事情上渗透自己的观念,做一个内外兼修,有才能有德行,有技术有涵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必须要走内涵提升的道路,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养学生技能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同时必须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传统文化传承与人文素养培育的途径

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

(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思想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文素质培养过程中,我们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主义思想。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其为人也孝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体现了孝悌之道,即孝顺父母,尊重师长乃仁的根本。“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t是虚心向人学习,催人奋进的鞭策。“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种儒家之道是在引导人们走向人格的完善,这种引人向善的教育理念也正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可见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很重视“仁”的作用,重视培养虚心学习的心态,教育重在引人向善。在当前大学生普遍道德素质低下,普遍浮躁追求名利的现实下,传统文化这种弘扬以仁为本,引人向善,虚心学习的思想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开发创新校本课程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是国家高校教育课程的重要补充。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尤其与地方特色密切联系的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是高校弘扬优秀文化和传承地方文化的主要渠道。大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文化知识,学校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实践课等鼓励学生的参与与创新,培养学生文化层次的鉴赏能力。另外通过在课程中讲解地方特色的文化起源和发展,介绍特色文化的风情及影响等,培养起学生对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提高人文素养。

(三)建立文化实践项目

地方高校可以与当地特色文化机构如地方博物馆等建立合作项目。一方面高校教师资源丰富,科研能力强,在文化研究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与地方特色文化结合开展科研工作。另一方面地方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既能为科研人员提供丰富的素材又能让特色文化的到创新性的传播和发展。另外还可以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让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来,学生能在实践活动中印证自己的理论知识,丰富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科学知识,又能丰盈文化内涵。同时可以在专门研究地方传统文化的教师队伍中对大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这样对高校科研发展,地方传统文化传承及学生人文思想教育都有很大促进作用,一举多得。

三、结语

总之,以吸收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人文素质培养,和与地方传统文化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提升学生文化内涵,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与灵魂,应用型本科教育必须要走内涵提升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陈仲庚.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结构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8(1):100-104.

传统文化的本质篇4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文化;活态传承;工匠精神

早在2006年,及教育部就已经将9月定为每年的“传承月”,希望通过该手段能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在学校学生中的宣传教育。江阴作为长江三角洲发达地区,政府及文化部门积极响应,多次尝试将本土的传统手工艺带进校园,采用不同的形式开展校园活动,因其形式丰富多彩,展出作品颇具特色又精致少见,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校园文化的方式传承逐渐体现了其可行性和必要性。

1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现状分析

近年来,江阴市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精神的活动开始逐步地走入校园,长泾实验小学就开众学校之先河,率先推出了“口袋书”文化,这些“口袋书”只有扑克牌大小,刚好可以装入学生的衣服口袋,十分的便携,内容丰富,涵盖了《衍纸》《剪纸》《超轻粘土》《发禄袋》等校本教材。[1]校长濮亚娟表示,在近几年教学教改期间,学校发现孩子们对这些传统手工艺十分感兴趣,但是由于能力有限,所以存在着一定的探索障碍。恰恰是这几年,基础教育体系中,劳技课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视野,没有一个合适的课程体系,多数都是通过购买现成的材料进行简单操作,学生觉得无趣,老师也觉得没有意义,加上偶尔还被语数外常规课程占用,孩子们能锻炼动手能力和思考创新的机会少之又少。于是长泾实验小学的领导班子思考着将传统手工艺和劳技课结合起来,编写了一套具有非遗特色的校本教材,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

传统的课本,学生在接受程度上存在着不足,甚至有些学生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角色转换并不到位,因此对常规书籍存在抵触心理。长泾实小在编写教材时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于是推出了这些模块化,主体化,图文并茂的彩色印刷的口袋书,这些小册子包含了作品赏析,学生作品展示,制作过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中无法获取的知识,都能从小册子上找到答案。编写“口袋书”体现了长泾实验小学劳技课的地方特色,也引领了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基础教育校园文化的潮流。然而,这只是长泾实小劳技课具有地方特色的一个小小缩影,学校致力于挖掘地方文化,引导学生把自己成长的环境每一处都作为学习的场所,把蚕种场,叶飞园艺,张大烈民俗文化作为实践基地,还阶段性地邀请传承地方手工艺文化的民间艺人匠人到学校来,聘请他们作为学校的校外辅导员,让每个学生能参与进来,希望通过努力,在培养学生对乡土文化自豪感的同时,培养和开发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将本土传统文化“活态化”传承。江阴市长泾镇在传承本土传统手工艺的体验中培养中小学生的劳动品质,从小树立起工匠精神,不失为一举两得。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本土传承与实现途径

2.1基础教育阶段的“参与性”传承

江阴作为连续几年的百强县之首,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呈现了“低龄化”的趋势,青少年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的机会越来越多,甚至连能掌握吴语方言的青少年队伍也在逐渐萎缩,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除了现有课程资源,大量的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关注和开发,这就需要学校在课程教学外组织学生深入本土非遗文化生存的环境采风,融入环境,理解背后蕴含的文化因素,让他们从了解到认同,进而传承,使非遗发展延续的纽带在基础教育中得到良好的延续。

在不久前刚落下帷幕的第一个非遗纪念日里,南闸街道文化服务中心就在南闸实验学校举行了工艺《百寿图》非遗传承进校园系列活动。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应当是一种“活态化”“可持续”的传承,在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其实现途径主要要突破三个方面:一是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形成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将传统文化的传播与现有课程相结合。其次基础教育阶段还是以最终的升学为目标,因此将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融入学生的教育、活动中去的同时,不能增加老师和学生的额外负担。最重要的一点是构建多元化的实施渠道,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以一个文化形态再现者的角度主动地理性地去亲近传统文化。

2.2高校教育阶段“专业化”传承

专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已被纳入了学科建设规划之中,一方面可以培育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人才,另一方面还能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相关课程也逐步被高校纳入公选课,素质拓展课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博士点硕士点陆续通过审批,可见国家在培养复合型非遗保护的管理人才上不遗余力。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传承传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的更新换代推动着文化本身的更新再造,高校应当利用好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平台,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合理架构,为静态型数据到动态化转变奠定基础。

高校不仅要维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要思考如何在传统文化的平台上提出创新,高校有着大量的优秀学术研究群体,可以凭借学力量作为支点,推广传统文化的传承,让更多人关注到传统文化,认可传统文化。

“活态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会随着传承人的离世而消失,[2]这一特殊性要求高校教育阶段的非遗传承突破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开辟资金通道,鼓励师生田野调查,深入传统文化的发源地调研一线资料,丰富原有课题成果,近年来,不断有各地的高校开展“非遗周”、“非遗行”等一系列活动,并成功申报了一大批以非遗为主题的教科研课题,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其次落实校内外学术讲座与学术研究,增强师生和民众的非遗文化传承认同感,如江阴学院的师生联合当地政府相关文化部门拍摄了数量可观的非遗数字纪录片,在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上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学校教育是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广大学生支持传统文化的传承,才能有发展的动力和支撑。

3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手艺“工匠精神”的当代校园培育

溯本追源,我国的工匠文化源远流长,历代能工巧匠对于历史的文明创造功不可没。作为一个以实用技术见长的民族,我国的丝绸与瓷器早在千年以前就享誉海内外,这无不体现着每个领域工匠的高超技艺,这些精湛的技术同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洋务运动,西学东渐近代工业化的迭起,半自动全自动工业制度逐渐替代了传统手工艺制度,大量优秀的传统工匠技艺走向衰败甚至失传。

3.1搭建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性平台

受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的影响,现代学徒制逐步被引入我国职业教育模式,为培养学生往高精尖技能的方向发展,这对“校企结合”的联合办学机制的诉求更为迫切。纵观本土校园的教学硬件,往往困难重重,资金不到位,设备陈旧,管理体制的缺陷等等原因让学生失去了更多实践技能培养的机会。拿高校来讲,学生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做精致的ppt,演练如何在众多专业老师面前侃侃而谈,或是用充满视觉刺激感的展板,数万字的长篇大论赢得成绩册上一个漂亮的分数,我们的学生不能只有伶俐的口齿和良好的表达能力,他们需要有善于发现的大脑和忙于执行的双手,校园为培养的是能工巧匠,不是空洞的演说家。从这个层面上讲,切实有效的搭建实践性操作平台,在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同时也培养成功成熟的技能操作能手,这是一条必须经历的道路

3.2培养具备合格“工匠精神”的师生队伍

在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品牌企业各技术部门中薪酬最高的,往往不是管理层,而是老技术工人,他们甚至可能没有大学文凭,但是论经验和解决实际状况的能力无人可及,而这些个体化的知识和积淀无法从课本中汲取。因此政府和学校应当支持鼓励工匠们走进校园,长期与各专业建立起实际性的合作,引领工匠精神的示范,与专任教师及学生建立严密的团队,从自身专业,传统艺术工艺特点结合现代化发展趋势,不断突破,同时,应当从职业技术认证的角度思考,强化职业资格认证,提高职业水准和职业荣誉感。对手艺与匠艺的尊重,既保护了传统手工艺技术又同时提高了其社会地位,让师生在社会和学校大环境的鼓励和倡导下有序地组织起来,在自己所归属的领域持续创新。

3.3弘扬“工匠精神”与工匠作风的校园氛围

精神教育只有通过体验才能产生感受,通过每年固定的宣传日发动讲座组织学生进行纪录片的观看仅仅是对以非遗传统手工艺为载体的工匠精的了解,只有这些还是不够的。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当同心协力将这些技能或手艺拼纳入教学教育中,强调“学技能,练技能,比技能”。工作与学习中强调工匠作风,踏实肯干、认真细致。带动工匠精神更多的是强调一种学习钻研的态度,指导学生们自发的组成小组,“一带一”,“一带多”的形式形成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小团队,求精求实的开展学习和工作,把从传统匠人那里带来的优秀品质传播在校园里。作为学校的领导层更应该看到这样的启示与力量,以真切的工匠精神引领工作,以务实的工匠作风开创事业,传播校园正能量。

4结语

几经反思,在国家大力宣传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以及工匠精神的信仰,背后更多的是时代竞争带来的劣势,提到中国,人们无不联想到廉价劳动力,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却无法生产出质量过硬的产品,还随之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究其根本,是外在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内在精神世界的匮乏。民间技艺,民间美术等民间文化是传统精神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它在民众的精神世界里连接着过去和未来,随着社会的推进,年轻的一代对于经过历史长河淘洗沉淀的传统文化态度越来越淡漠。传统收工技艺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是历经无数劳动者磨练之后的民族文化精髓,是人民群众心手相连的艺术,守住传统文化,才能守住维系族群发展的核心动力。校园是指引社会新生力量的圣地,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传统优良精神的传承延续,责任重大,我们还在践行的路上。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的本质篇5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武术;保护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8)05-0055-03

1 传统武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时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并列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的6项内容:(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6)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传统武术作为在中国农耕文明背景下形成并发展至今的,以套路、散手包括功法练习为内容,以家传或师徒传承为主要传播方式,以提高道德修养和技击能力为主体价值,注重体用兼备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完全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求,可以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求、特点等进行保护。

在目前竞技武术“一统天下”的情况下,保护传统武术就等于保存了武术之根、武术之魂,意义尤其重大。

2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传统武术

2004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决定;2006年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公布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批准了518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其划分为10个大类。目前各级政府正在制定国家、省、市、区(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传统武术占据了重要位置,据不完全统计,进入各级第一批和第二批名录的传统武术已有40多项,见表1、表2。

3 统武术的保护方法

把传统武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是一个新的课题,对比上世纪80年代进行的武术“挖掘整理”运动,更加突出了传统武术“活态文化”的特征,突出了对传统武术创造者和继承者的尊重,在保护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 以人为本。活态传承

从表现形式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性是它的“非物质”性。在传统武术这种技艺被表达出来以前,人们看不到、摸不着、感受不到传统武术的存在。因此,与物质类文化遗产相比,传统武术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难度更大。所以保护的重点不应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是这些文化遗产的持有人!上世纪80年代的武术“挖掘整理”运动是对传统武术的静态保护,注重资料的收集;如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种动态保护,关键在于传承。陈氏太极拳被列为遗产,不是因为它留存的拳谱、器械,而是因为历代拳师言传心授的精湛技艺,这些技艺依附在人的身上,是一种活态文化。在旧时代,很多传统武术有“传子不传女”、“不立文字,口传身授”等习惯,使其传承之路越走越窄。事实证明,只要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不会消失;只要激励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们就会不断进取,产品也会越发精益求精;只要鼓励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继续招徒授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后继有人,绵延不绝。

3.2 “物质化”保护方式

在现实生活中,物质类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事物,而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任何一种文化遗产都是由“物质”与“精神”这样两个方面共同构成的,所谓“物质类文化遗产”,就是通过艺人的表演或匠人的制作,将他们的智慧、经验与技艺“有形化”、“物质化”;而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艺人在表演或是制作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技艺与技能。纯粹的“物质类文化遗产”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实生活中是根本不存在的。习惯上我们将文化遗产解构为“物质”与“非物质”,或是“有形”与“无形”只是出于研究上的方便,而不是说文化遗产本身就是以这样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分别出现的,更不能以此为依据将文化遗产割裂开来并对它们实施分头保护。

传统武术属于技能与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实物收藏的方式进行保护,其最大优势是保存方式的直观性与客观性、真实性与不可替代性;而且便于展示,展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其最大价值的主要手段。当然,这种保护是一种静态保护,上世纪80年代的武术挖掘整理运动就是采用的这种方式,但不宜作为主要手段。就现有科技水平来看,传统武术再现的最为简单、最为便捷的方式,莫过于多媒体记录方式的数字化、网络化,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几乎不占用物理空间,或可忽略不计。(2)可以方便灵活地进行图文声像与数字信息的双向转换。(3)可以方便自如地对资料进行修改、编辑、排序、移位、备份、删除和增补。(4)可以高速、便捷地通过网络进行传输。(5)可以方便、迅速地进行检索、调用。(6)一次性投入,投入产出比高,便于市场运作。

3.3 整体保护

传统武术的整体保护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技能体系的完整,一是生存环境的完整。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由多种技艺和技能共同构成的,如果置其它技艺于不顾,只保护其中的某项技艺,即使保护得再好,这种技术也不可能完整的传承下来。传统武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融会了多种传统文化思想和观念,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世界观和人生观,所以传统武术不仅包括习练方法、套路种类、技法运用、理论体系等,还包括门派典故、武林轶事、礼节仪式、练习口诀、传承制度等多种形式,它们一起构成了传统武术的技能体系。

任何遗产都是特定环境的产物,传统武术产生于农耕文明,鲜活的存在于民间,离开了民间的文化土壤,传统武术就变成了空中楼阁。人们有这样的共识:“学习少林功夫要去少林寺,学习陈氏太极拳要去陈家沟”,就是重视传统武术文化土壤的最好注解。

3.4 原真性保护

根据文化现象所表现出的某些基本形态,可以大致将文化区分为“原生态文化”与“次生态文化”两类。所谓“原生态文化”,就是指历史上创造并流传或保存至今的、未经任何刻意改变的传统文化;所谓“次生态文化”则是指那些在传统的、在原生文化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新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点正是这种未经“污染”的原生态文化,特别是其中的佼

佼者。

在金牌导向的冲击下,传统武术已经出现了异化,有些传统武术套路具有了长拳味道,充斥着高、难、美、新的动作,正在失去传统武术古朴、实用、精悍的特色,在这种情况下,更要注意对“原生态”传统武术的保护。

3 5自主化保护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中,传承主体是根植于民间社会的文化遗产传承人,而不是一些政府、商界、学界或新闻媒体,要积极发挥传承人的传承自主性,禁止某些机构越俎代庖。现在有这样一种倾向,地方政府出于发展经济的需要,“武术搭台,经济唱戏”,不顾武术传承和发展的本质规律,拔苗助长,使民俗变成了“官俗”。对这种倾向要坚决抵制、克服。

3.6 濒危遗产优先保护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传承人的病危或周围环境的改变而成为濒危遗产,譬如《二泉印月》等著名民乐就是在艺人阿炳病重的情况下由音乐家杨荫浏等人抢救保存下来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条例》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都提出了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标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也制定了具体的评审标准,这三个权威文件都指出人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出现某种程度的生存濒危性。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来看,这一原则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如入选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杨氏太极拳和陈氏太极拳,是在中国乃至世界开展最为广泛的太极拳种类,其理论研究书籍汗牛充栋,习练人群数以百万计,它们的濒危性比起其它种类太极拳要差很多。

3.7 保护与利用并举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有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还具有经济价值,发掘、利用好它的经济价值,十分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1982年上映的《少林寺》掀起了一股经久不息的武术热潮,这股热潮让少林寺禅宗祖庭的地位在少林功夫面前相形失色,这对一座拥有1500多年历史、文化内涵博大精深的名刹来说多少有些尴尬,但少林功夫给少林寺带来的变化却是无法回避的。根据门票统计,从1974年到1978年,少林寺总共的游客是20万人左右,1982年达到了70多万人,1984年达到260多万人,上世纪90年代以后,游客基本稳定在每年150万人左右。在武打影视:武侠小说的巨大影响下,少林寺以武扬名,少林功夫俨然已成为中华武术的名片。在获得巨大利益的同时,少林寺有了充足的财力对少林功夫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整理,建起了网站,组织了少林武僧团,创办了武术学校,走上了一条良性发展的轨道。

传统文化的本质篇6

关键词:地域性传统文化;动画传播;“本真性”;“市场化”

全球化的今天,地域性传统文化对于保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活力的重要性日益被世人所认同,各国、各地区都在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为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而努力。尽管所选择的路径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成为共识:那就是要将传统文化保护活动的触角,延伸到普通大众和青少年儿童之中,让大众能够经常接触、感知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自身所拥有的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保护意识,营造一种良好的保护氛围。因此,对于地域性传统文化而言,最大的保护不是将其收藏在博物馆,为世人留下一份可供观赏的标本,而是要培养更广泛、更大众化的欣赏群体。

一、地域性传统文化的动画传播与困境

起源于20世纪西方工业社会的动画影像,通过工业化大生产和多种大众媒介,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其中。作为一种与现代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文化实践活动,动画是艺术,是商业,也是文化和价值的载体。通过对于地域性传统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与精密加工,动画媒介及其传播方式不仅能够大大拓宽文化的传播空间和渠道,同时,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及其艺术样态上的差异,也孕育出更为多元的美学特质。纵观近20年以来国内外各逞风采的动画作品,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地域性传统文化元素介入到动画的艺术生产中。诸如改编自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的《狮子王》,取材于《圣经・旧约》的《埃及王子》以及由迪斯尼公司根据我国南北朝诗歌《木兰诗》改编而成的“花木兰”,等等,各具特色的地域性传统文化经由动画作品的二度演绎,被转换为易于为现代人接受和喜欢的艺术形式,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传统文化的种子播种到大众的心田。一些动画作品也因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独特魅力获得商业成功,一个基于以地域性传统文化传播为特色的动画创作热潮似乎已然到来。

然而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当《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动画片以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最大卖点风靡全球的同时,有学者认为作品所呈现的东方文化元素只不过是个噱头,是东方外衣下的西方文化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精神和思想内涵的亵渎,而商业化的手段才是吸引大众的根本核心。从认知角度上说,地域性传统文化作为曾经的人类思维、情感与行为的载体,凝聚着人类文化记忆的点点滴滴。地域性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体现出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同时亦能展示出“我们从哪里来?”与“我们往哪里去?”的深层意义。因此,地域性传统文化保护的实质和终极目的都应归结为“本体真实”的保护。在这个意义上说,原汁原味的“本真性”原则乃是以传统文化传承为特色的动画作品的核心价值。然而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是,动画媒介作为现代消费文化存在的物质性基础之一,早已形成了巨大的文化产业。尽管在以文化传承为特色的动画作品中,形式各异的传统文化资源构成了创作的重要元素,但是,现代社会市场逻辑的巨大影响力和渗透性,使动画创作本能地受到大众趣味的潜在制约,传统文化的“本真”属性在与动画产业“商品”属性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显然,在以地域性传统文化传播为目标的动画创作实践中,文化传承“本真性”所体现的精英意识形态与动画传媒相互借重的初衷在这里出现深刻的分裂,以地域性传统文化传承为特色的动画艺术生产受到了“本真性”与“市场化”的双重制约。理清文化传承中“本真性”与“市场化”的关系,是本文探究的重点。

二、地域性传统文化动画传承中的“本真性”与“市场化”

(一)文化资源的“本真性”与动画作品的“本真性”

所谓文化的“本真性”,意指文化发展和展示中的真实性和自然性。在笔者看来,“本真性”在动画创作中可分为文化资源的“本真性”和动画作品的“本真性”,以地域性传统文化传播为特色的动画作品的文化价值存在于其资源的“本真性”之中,文化资源的“本真性”是动画创作真实性的重要保证。但是,两者在程度上是不同的。前者追求的是文化传统的保存和文化环境的本体真实,而后者追求的则是观众在动画体验中所获得的真实感受,是一种观看主体感受上的真实。观众感受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往往使动画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因素拥有不同的真实度。从这一意义上说,我们对于地域性传统文化动画传播中的“本真性”问题可以产生这样认识,首先,传统文化并不等同于传统文化动画作品。也就是说,不管动画的艺术生产如何追求作品的真实性,由于观看主体对“本真性”的体会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和场景内进行的,他们不可能体会到绝对本真的传统文化,所以,“真实的传统文化再现”并不等于传统文化本身。其次,观众的观看动机虽然是追求文化的“本真性”,但是作为传统文化的旁观者,他们固有的文化背景会不同程度地制约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领略程度,因而最真实的传统文化未必是最好的动画作品。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享受到的乃是创作者从传统文化这个庞大而复杂的文化体系中根据观众的构成特征从传统文化资源中精心提炼、加工、组合和包装的,是最易于被观看主体接受的外显性文化因素,而不是这个文化的全盘托出。央视《快乐驿站》栏目是在挖掘传统文化素材基础上取得高额回报的代表作品。该节目以传统文化传承为切入点,将FLasH动画和传统艺术形式相结合,全新演绎传统曲艺节目。作品造型采用抽象与写实结合的手法,追求神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本真,观众在获得欢乐的同时,对传统文化产生了一种久违了的熟知感和亲近感。显然,作品中的“本真性”只是一个相对的标准,对它的理解还存在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可能性,单纯的文化“本真性”传承视角恰恰不能解释文化的本质。

传统文化的本质篇7

一、越剧传统文化基质内涵 

(一)基质与文化基质。基质,顾名思义,可简单理解为“根基与本质”,即影响着事物产生与发展,并在事物产生与发展过程中起着指引、主导等不可替代的作用,继而也决定该事物未来发展方向、发展状态、发展前景的根源性、本质性的因素。从不同的角度,人们对基质的定义有所不同,但都与以上阐述相关。所谓文化基质,就是非遗传因素、非生物基因,指后天习得的,通过主动或非主动的形式,自觉或不自觉地置入人体内的最小信息单元或链路,主要包括信念、价值观等。 

(二)越剧传统文化基质。从基质和文化基质来看,越剧传统文化基质就是越剧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对其产生与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已经根深蒂固、不容更改的文化基因,这些文化基因是越剧发展需要继承,或者以此为基础进行创新发展的基因,是本质性、根源性的文化元素。越剧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以这种特质为基准,为实现多方的发展尝试,不断继承、创新发展,而传统文化基质便是这一特质。 

二、越剧传统文化基质的审美价值 

(一)越剧的文化创造审美价值。所谓文化创造,即越剧发展在传统文化基质的引导和推动下,在现代先进文化的影响下,基于越剧本身发展需求,广泛而深刻地汲取、借鉴现代戏曲文化精髓,不断迎合新一轮的文化浪潮,实现传统文化基质与现代流行浪潮的有机结合,以此来产生迎合大众越剧观赏审美趣味,推动越剧健康发展的“新的文化”,这就是越剧传统文化基质的文化创作价值。越剧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新的文化形式,它表现力强、内涵丰富,旋律质朴优美,曲调婉转动人,清新淡雅中略带乡土气味,令人百听不厌,白看不烦。 

(二)越剧的社交审美价值。越剧发源于中国的浙江嵊州,因此很容易解释为什么绍兴、嵊州一带男女老少皆能哼唱越剧,并以此为乐这一问题。很显然,在越剧起源与发展的地区,越剧俨然已成为群众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在民间,人们也习惯于组织各式各样的越剧演出活动与演唱比赛,以此来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因此,在越剧传统文化基质中,有一类审美价值叫社交价值,为群众广泛的社会交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于是,越剧逐渐成为一种社交手段,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意义重大。当然,随着越剧海外市场的不断拓展,越剧在发展中外关系、巩固中外情谊、实现中外文化艺术的结合上也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越剧的娱乐审美价值。越剧作为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类型,历史和文化赋予其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独有的灵气与艺术魅力,这都使得越剧成为备受民众喜爱的艺术形态。从越剧产生、发展到繁荣壮大,其娱乐审美价值一直伴随其中。越剧不仅能给人视觉、听觉上的满足感,更能给予观众心理上的极大满足,达到为群众舒缓压力,愉悦群众身心的目的。中国传统越剧中的《梁祝》、《牡丹亭》、《狸猫换太子》等一大批优秀的越剧剧目给人们带来精神的寄托,是当时人们愉悦身心的重要方式之一。例如,越剧《牡丹亭》曲折的故事情节、唯美的爱情故事以及艺术性的舞台设计等不仅缓解了人们的生活压力,同时也促使人们自身修养的提升。 

综上所述,越剧自二十世纪被搬上历史舞台后,先后经历了小歌班、男子越剧、女子越剧等多个发展阶段,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是以其传统文化基质为根本,并对其审美价值进行深度挖掘的过程,在这种发展态势的推动下,越剧这一剧种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艺术形式。越剧的过去是璀璨辉煌的,但其未来是否光明灿烂,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越剧艺术家以及研究者对其传统文化基质和其审美价值的科学把握。毋庸置疑,针对传统文化,越剧发展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样才能实现现代越剧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的本质篇8

【关键词】国学;中学语文;传统文化;文化传承

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几千年漫长的发展中,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虽历尽劫难但生生不息,最终又赢得了发展的巨大机遇,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开阔了原有的视野,吸纳了新的养分。

一、当前语文教学面临的现状

当今浅文化、俗文化、网络文化充斥人们的生活,传统文化在学生中的地位越来越低。

1、传统文化面临断链。社会向现代化转型与外来文化的渗透,使越来越多的学生热衷于外来文化,越来越远离我们的传统文化。目前,外语学习越来越红火,许多大城市孩子从幼儿园起就上英语课,这不算坏事情,但问题是能否准确使用汉语言文字。

2、母语教育弱化。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但是,当今的语文教学迷失了最基本的落脚点,甚至出现了学生母语使用能力不如外语的现象。受应试教育、外来文化、流俗文化的影响.母语教育的良好传统被淡化弱化。

3、本土文化缺位。传统文化来源于底蕴深厚的实践智慧,蕴含有本土文化的特征。例如,《礼记・王制》篇的“乐正崇四书,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面对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生活,传统文化在现代转换中发生了扭曲变异,出现了错位。文化的断层和文化脐带的脆弱所导致的传统的失落,使我们丧失了对历史的传承与超越,最终沉沦在对短暂需求满足的奢望中。

发端于上世纪90年代的“国学热”,近年来不断升温。对于普及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国民道德水平、增强民族凝聚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社会层面的“国学热”映照出当代学校教育的一大明显缺失,即缺少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目前的“国学热”对于普及传统文化是有促进作用的,但是如果学校不能成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主渠道的话,那么“热”很快就会变“冷”的。

二、中学阶段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1、从中国传统文化本身的基本特点来看,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文化、审美和道德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重视智能、强调文化艺术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育等思想,有利于新时期人的思想素质的提高。中学阶段是学生思想意识、文化积累最重要的时期,传统文化的教育对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从人生观、价值观的角度来看,传统文化对当代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积极作用。历史留给我们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这其中体现个人或群体人文精神的篇章不胜枚举,充分体现了古人积极进取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为五伦八德的伦理与道德精神可透过对学生的基础文化教育而渐渐深入人心。中学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多学习积累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是对灵魂的熏陶,这对于帮助青少年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认识自我价值大有裨益。

3、从提高青少年的知识文化底蕴、培养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传统文化对中学阶段学生知识体系形成、人文观念形成以及个人素养的培养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我们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从中获取文化给养的同时,我们不应该忽视有五千年传统文化的本国文化积淀。传统文化底蕴从其内容和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诗词底蕴、历史底蕴、文学底蕴、民俗底蕴、文言底蕴五大类。中学阶段是个人内涵修养的积累储备阶段,诗词、历史、文学、民俗和文言都处于初步了解感性认知阶段,这将为以后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起到奠基石的作用。

4、从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及民族自豪感的角度来看,传统文化所传达的历代优秀人物精神,是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途径。当我们力图在中学生思想意识形成阶段贯彻爱国主义教育时,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篇章不能不说是重要的辅助手段。

5、中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继承过程,说到底就是为了提高自身内在精神品质,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共同追求的过程,也就是提高中学生素质的过程。因而,中学教师在教授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正是以实际行动实行素质教育的过程。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来培养人、塑造人,只有这样,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发展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不断推陈出新。因此,传统文化的学习对推行中学素质教育有着非凡的意义。

三、把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

首先,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生活中情感的浸染,将语文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潜移默化中把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教学之中,渗透到生活中去,引导学生观察、发掘生活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缩短学生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感。

其次,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有针对性渗透传统文化,使其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进而主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哲学、历史、自然科学等诸多方面,善于发现学生兴趣爱好的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相应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必要补充或知识引导,使学生在传统文化中借鉴知识、经教训,乐于学习。

授人金山,不若授人点石成金的金手指。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从教育者入手,先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储备相应的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具备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才能循序渐进地传播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国学热的带动下,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帮助学生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学生精神受到圣哲先贤思想的滋养,既做学问,又学做人。

【参考文献】

[1]关娜,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中学课程资源,2008,(1).

[2]王美芳,浅谈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J].教学论坛,2008,(5).

[3]史灿方,复兴母语文化的思考《光明日报》2009年7月31日

[4]刘家访,我国课程理论本土化的问题及未来走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5):34.

[5]李中华,对“国学热”的透视与反思[J].理论视野,2007,(1)

传统文化的本质篇9

再生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是指后人为了继承传统武术的技术与文化,在其发生地或者流传地域所建构起来的新的境地。历史环境的变化和社会文化的更替也造成了再生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变质。第一,传统武术文化发源于民间,其再生性文化空间的变质与它所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保存不仅含有武术文化内涵的继承,传播路径的抉择和传承人产生机制等方面的合理配合,而且也要以适宜的社会文化环境为依托。第二,随着人们逐渐重视弘扬传统文化,部分历史上流传的民俗节日也逐渐恢复开展,人们花费大量精力试图恢复曾经存在于历史中的传统武术文化原貌,然而不可阻挡的是传统武术再生性文化空间的变质。遗憾的是大众所能看到的是武术家不断上演的竞技武术样式,而以民间文化为内核的传统武术文化日益成为历史的回音,活在人们的记忆中〔4〕。例如,当今种类繁多、花样百出的武术节会,只有为数不多的运动员的身影和掌声,而社会武术活动早已变成以武术为健身手段的武术爱好者的自我消遣和娱乐。传统武术再生性文化空间的转型,使其本身在传承过程中日渐脱离武之为武的本真和本来面目。近些年来,一些以弘扬传统武术文化为口号的武术比赛转而成为招揽顾客的商业演出,例如商业气息浓重的武林风擂台赛,虽然创造了很高的电视收视率和大众关注度,却在无形中促使了再生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变质。

2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保护

2.1实现武术文化的活态传承

传统武术文化作为我国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其活态传承是传统武术文化空间保护的核心部分。因而,在保护传统武术文化血脉,拓宽传统武术文化生存空间的基础上,扩大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人的规模是必需的,其固有的师徒垂直传承与耳提面命的口传心授,能够更好地实现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传统武术文化的动态传承不仅包含传统武术的基本技术技法,还包括弘扬传统武术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等的系列内容,照顾到传统武术文化空间内在的层级性。因此,如何才能有效地确立传统武术传承者的社会身份,明确其与相关方面的责权利关系,形成可视化的传统武术传承评价标准,对于传统武术的当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优化再生性武术文化空间

文化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和习得的,同时也是依靠代际相传而保存其血脉的,然而这种传承需要有合适的文化空间作为背景。传统武术门派林立、技法多样的特征决定着其文化空间传承的复杂性。原初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保护并不是全然不动地复制前人武术活动遗迹的过程,毕竟这种未受干扰的原生态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因而,应该在对原初性武术文化空间进行保护的同时,优化再生性武术文化空间。例如,定期邀请传统武术名家教拳,访问传统拳师练功场所,深入拳师生活、进行拳理领悟,还原乡村传统武术习练场景,以真正实现再生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优化。

2.3发挥政府和社会双驱动力

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保护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双向努力。一方面,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逐步落实,从2006年开始,政府已经将大批优秀的民间武术拳种纳入了“非遗”保护名录,为传统武术文化传承创造了最有利的时机。传统武术在国家政策的保护下,被贴上了国家形象的文化标签,于是成为我国至为珍贵的文化资源。例如河南焦作市将一山一拳作为焦作市的旅游名片,又如四川省峨眉山市将峨眉武术作为本市形象的象征和身份标志。另一方面,由于个体和其所属群体的角色和身份会随着场景的变动而转化,其所属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也同样依靠其环境变化,环境的变易决定着他们的文化认同程度,而文化认同又必须在特定的文化空间内实现〔5〕。因而,在对传统文化进行认同的基础上,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和文化基因的保持需要政府与社会的双驱动联合力量来推进,形成集文化、教育和旅游三位一体的驱动机制,打通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播渠道,适当放宽国家政策,灵活调整政府策略,成立有关的传统武术社团、研究机构和表演团体等传播平台,对传统武术文化实施多层次的保护。

3结论

传统文化的本质篇10

装饰材料在表现和丰富室内空间的构成要素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通过一定形式的造型,把材料的质感、色彩表现出来,对材料的运用甚至影响整个室内空间设计的特征。当前,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室内设计大环境正处在深层的变革之中,科技与技术在不断的进步与更新,新材料不断的涌现,由此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应对全球趋同化影响的同时又能保持中国文化的特有个性。使设计在反映时代性的同时又不切断与传统的联系:一方面人们需要能够反映民族、生活、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东西。对于中国人来说,这种需求也许不是来自对于泛滥的国际式设计的厌倦,而是物质生活的迅速发展使人们更需要精神上的回归;另一方面,当今室内设计被呼吁要提供相对稳定的意识形态。因此对于设计师来说要深入细致地了解新材料的基本特性,从而在室内设计的实际运用中使材料的魅力得到体现。

当代室内设计中的装饰材料

装饰材料是指铺设或涂装在建筑物内、外表面起装饰效果的材料。它集材料、工艺、造型设计、色彩、美学于一身,除了包括传统的建筑材料,如石材、木材、陶瓷等,还包括化工建材、塑料建材、纺织建材、冶金建材等。

由于设计的不断发展,对材料的质量与强度有了新的要求。从装饰材料的用材方面来看,越来越多地应用如铝合金这样的轻质高强材料;从工艺方面看,采取中空,夹层、蜂窝状等形式制造轻质高强的装饰材料;此外,采用高强度纤维或聚合物与普通材料复合,也是提高装饰材料强度而降低其重量的方法。如近些年应用的铝合金型材、镁铝合金覆面纤维板、人造大理石,中空玻璃砖等产品即是例子。还有近些年发展很快的镀膜玻璃、中空玻璃、夹层玻璃、热反射玻璃,这些玻璃不仅能调节室内光线,还可以配合室内的空气调节,节约能源。

生态环保型室内装饰材料正在逐步实现清洁生产和产品生态化,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及周围环境不产生危害。体现在一方面从室内更新出的旧材料又比较容易自然降解及转换,并且可以作为再生资源加以利用,生产新产品。这是所有材料的发展方向。目前已研制的无毒涂料、再生壁纸等,都程度不同地实现了上述目标。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和增加资源,从当地具体的地域自然资源条件出发,合理使用代用材、提倡研究使用地域材料,并注重继承和保护与此相应的建造技术和传统工艺;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时,提倡3R原则,即减少使用(Reduce)、重复使用(Reuse)和循环使用(Recycle);尊重当地的自然特色,尽量运用当地的材料,继承和保护地域传统中的特征,体现本土观念。

随着材料产业的不断发展,新生代的设计师开始对传统的室内设计概念提出挑战。他们以塑料、金属、玻璃、合成纤维以及其他令人意想不到的材料,结合现代技术,打破了以往室内设计的常规。他们的作品以令人激动的、充满活力的新方式,为传统的室内设计概念增添了很多新含意。同时随着材料的发展,设计的形式也不断变化,各种新型材料的运用,也在某种意义上重新定义了室内设计的概念。同样,对常规材料的非常规使用方法,也使室内设计的形式充满了不同的表达方式。在当代的一些室内设计中,更多的是带给使用者自然的感受,使人们去体验去品味。所以,不难看出,如果室内设计要进步,就必须以开放的方式考虑材料,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丰富我们的设计。

“在语言中,一个人词汇量的不足就会限制他的思考能力,同样,在设计中,材料应用的局限性也会限制概念的思考。”如果能以更包容的姿态对待身边的材料,把功能的解决与艺术形态完美的结合起来,才会创造出优秀的室内设计作品。

装饰材料的应用与文化的传承

当今社会文化发展的总趋势是多元化,那么在新的时期中,我们如何运用装饰材料更好地去体现文化传承呢?除了从工艺生产的过程中提高技术,生产出能代表现代科技文化的高分子化合材料,有机分析材料等等,还该考虑到众多的社会因素,这也是材料在表现当今文化时不可缺少的。

1.传统与当代的文化

我们必须清楚得认识到“传统与当代的文化”是不矛盾的。传统是文化的伴生物,是历史对文化的认可。传统对应于文化也有三个方面:历史的传统、民族的传统和阶级的传统。传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传统是向前发展的,具有其运动的本质。格罗皮厄斯说过:“真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所以说人们不过是从前人和过去历史中继承了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社会环境中加以改造,通过自己的创新而加入了新的东西。所以,不可孤立地去看待“传统”这个概念,他是一个延续的过程,是永恒的。

2.装饰材料与“传统”的关系

当今的设计必须要考虑社会因素、生态因素等等,这不仅赋予继承传统中新的涵义,也是一个将自身演化为传统的过程,材料在设计中的运用亦是如此。我们将“传统”的概念分为两种,一种是显性传统,一种是隐性传统。显性传统包括设计材料、工具、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隐性传统则是设计师的文化心态、精神气质、思维方式等方面。且不说后者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角度上讲他们是由设计师生活的传统背景所决定的,就材料这一显性传统而言,已经说明了材料的运用是必然呈现传统文化的。

一般地,我们将文化分为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就材料而言,它无疑是设计中的一项重要环节,设计师通过所选择的材料传递出整个设计的直观信息、精神文化中的隐性特征。中国与外国的构建材料所形成的风格,也体现出了不同文化土壤之中的差异性。

3.装饰材料在传统文化中的表现

材料的运用要表现传统文化要做到以下几点:“形”的衍生,“意”的延伸,“神”的承传。传统文化的精髓是通过一种让我们感到似曾相似的韵致表现出来的。贝律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就是一个很好的运用现代材料体现传统文化的范例,博物馆室内透亮的玻璃,坚硬的钢龙骨,稳固的结构与宽阔的空间,简洁的三角形几何体,借用传统的坡屋面形式,整个设计无一不是中国的味道。

运用当代材料去设计一个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室内,设计者不应该只是溶于古物之中,而应该提取精华,继承和保全传统精神的创作者的理念,才能最终目的。也就要求设计者首先要理解真正的传统所要表现的也并非是具象的物体,而是东方独具的神韵。中国文化的表现并非在于一味的模仿,它是抽象、写意的,如中国画、书法一样。因此,继承传统的文化基因是当代室内设计中继承与发展的原则。

运用玻璃、钢材这些当代建筑材料,如何表现中国特色文化呢?应该抓住神韵,更应赋予它新的文化,体现新的传统内涵。不应把理解设想为人的主观性行动,而该将自己置身于传统的过程中,去不断融合材料的革新表现,在一定意义上即继承了传统,也符合了“国际文化”。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与我们同样是拥有本土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也同样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的邻国日本,他们是与我们一样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民族,他们在“国际文化”的条件下运用材料来赋予了日本的传统文化在经历社会经济发展后新的内容。例如:黑川纪章在他的创作生涯中,一直在探索如何把日本传统文化体现在建筑上。他对日本传统的哲学、美学、文学和艺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其中对于日本古典美学原则以及传统建筑、茶道进行了的研究,使黑川纪章从中获得了大量的启示和精神感应,这些研究成果成为他的建筑理论和创作思想的主要源泉之一。另一位日本建筑师的安藤忠雄利用无形的手法,运用现代材料同样将日本传统文化精神成功寓于现代的建筑中,体现了传统文化精华。他是隐喻特征表达日本传统精神最为成功的典范。他们对待传统文化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中国的古人利用礼制与儒学教义来建立空间秩序,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把伦理道德的价值转化为美德意识,从而将室内设计的审美观念置于理性的支配之下。伦理精神成为中国传统室内设计所独有的特色。传统建筑的室内布局大都采用的轴线对称形式,尺度、装饰等种种室内布局,都是儒家思想的物化与艺术表达。

4.文化的重新审视与传承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文化的转变,人们在不断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的同时,期望回复传统。传统与现代在对立中发生了渐变,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文化的转型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传统,寻找新文化的起点。今天的设计师在运用现代材料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呈现时,首先要对传统文化重新审视,对传统文化进行再理解与再发掘,寻找新文化的“逻辑起点”。所谓的“逻辑起点”就是存在于社会之中的“基本价值观念”。这种“基本价值观念”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法则,它存在于人的思考和行为之中。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再理解与再发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一群人的共同努力,设计师也是其中的一部分。简单的形式上的模仿不仅降低了人们的欣赏水准,而且损害了设计师的原创精神,使室内设计陷入了恶性循环:设计内涵的贫乏需要形式上的华丽来掩饰,而单纯形式上的追求又会带来设计内涵的贫乏。两者之间似乎难以建立一种有机的结合。然而事实是,只要我们设计师通过深入地研究传统文化,将其中的精神特质运用到设计中去,就不仅能够突破各种时髦形象的重围,而且能够创造出富有原创性的具有文化意味的新形象。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对文化的传承。

小结

在材料、技术、文化都产生了巨大变化的今天,人们不再需要“地地道道”的仿古建筑(特殊要求除外),更不需要貌似古建筑的东西。虽然这也曾经是一种继承传统的方法,但很快就使人意识到其泛滥的危害性并产生了厌倦感。与此同时,设计的使用者将他们的需求更多地集中在一种既能唤起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又符合现代潮流的设计风格上,对于设计师则提出了如何对传统文化进行抽象继承的问题。

我们今天不再生活在传统中,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当代中国人有着深刻的影响。人们在认识、改造周围事物时,仍不自觉地运用传统文化中的哲学观点,关注抽象地继承传统的意义显然十分必要。尽管我们现在使用的是当代材料,但最终在我们的设计中人们依旧可以感觉到传统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