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意蕴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03:22

传统文化意蕴篇1

关键词:传统图形;吉祥图案;文化意蕴

中国吉祥图案源远流长,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它产生于民间,为社会各阶层所接受,经过千百年来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使它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愈加丰富多彩,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吉祥图案大部分都与“天、地、人、金、木、水、火、土、阴、阳”有关系,如“天长地久”、“延年益寿”、“金童玉女”、“太极八卦”、“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吉祥图形。它巧妙地运用人物、走兽、花鸟、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文字等形象元素,以神话传说、民间谚语为题材,运用指物会意、谐音寓意、感景悟意、宗教禅意、文字涵义等手法,创造出象征性图形,表达人们对自身及其生存环境美满达顺的祈愿。吉祥图案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观念艺术,它所折射出的时代背景,社会心态,民众心理和审美情趣,已远远超出了图案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人们从中所感悟到的是那丰厚的文化底蕴,是人类对幸福的渴求和对生命的礼赞。

一、吉祥图案的产生及发展

吉祥物是人类意识观念的产物,早在殷商时代,中国人就已经有了吉祥观念。在庄子云游的年代,“吉祥”即表示福善嘉庆之意,具体表现的内容是“五福”。《尚书》对“五福”作过解释。在民间,“五福”是指福、禄、寿、喜、财。由这“五福”观念而产生了许多吉祥物。发源于图腾的吉祥图案,曾对中国古代艺术的产生、发展,尤其是对吉祥图案的产生与发展,有着直接和巨大的影响,反映了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吉祥图多以追求幸福为题材,历史的演化与传承,凡是被人们认为是寓意美好生活、代表福、禄、寿、喜、贵及表达美好愿望及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图案,往往用来表达吉祥,其涵盖面较古代更为随和和大众化了。。

吉祥物主要分为了3类:植物、动物和器物。(1)植物吉祥图案:如松柏冬夏常青,凌寒不凋,用以祝福人的长寿延年,品行正直;又如合欢叶晨舒夜合,用来表示夫妻恩爱。在汉朝,植物吉祥图案已很盛行。(2)动物吉祥图案:一些神话传说,导致龙、凤、麒麟、龟成为吉祥物。汉代,龙凤吉祥亦很流行,龙、凤、麒麟、龟,合称为“四灵”,是中国古代吉祥图案的象征。(3)动植物组合吉祥图案:如金鱼和海棠,意喻为“金玉满堂”;莲花和鲤鱼喻为“连年有余”;松、鹤合画为“松鹤延寿”;柏与鹿合画,称“百禄图”,象征富贵。我国民间婚俗中采用吉祥图更为普遍。

二、中国吉祥图案的表现形式

首先,运用谐音。例如,一只鹌鹑与九片落叶组成“安居乐业”;鱼谐音“徐”,罄谐音“庆”,梅谐音“眉”,喜鹊代“喜”,花生代“生”,等等。以上各例,就可分别组成“吉庆有余”“喜上眉梢”“早生贵子”(枣,花生,桂园,莲子)等吉祥图案了。其次,寄物抒情,附会象征。例如,狗的不侍二主喻为忠、羊羔跪而吃奶喻为孝,鹿的不食荤腥、性情温顺比作仁,马之顺从主人谓之义。儒家提倡的忠孝仁义等抽象的概念就有了具体的象征物。又如鸳鸯雌雄成对,形影不离,用雌雄鸳鸯并浮水面,即“鸳鸯戏水”,寓意夫妻恩爱。在植物方面,最常见是松、竹、梅、荷花等,是在中国吉祥图案中出现最多的。常用的吉祥文字有“福”、“禄”、“寿”、“喜”四个字。它们组成的吉祥图案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三、中国传统图形中吉祥图案的文化意蕴

1.信仰的意蕴。所谓意蕴是指艺术形态所体现出的社会、生活意义,是人类思维内化的重要延伸。我国古代先祖的原始信仰与吉祥图案的产生有着密切关系。所谓图腾信仰实际上就是人们对大自然中图腾的崇拜。图腾是指原始部落中保护人类的标志或象征。龙是蛇类爬虫的综合体,为一种想象性动物,集合了九种动物的特征,由此可见,龙具有丰富的吉祥内涵,蕴含了吉祥、勇猛、威武、喜庆及神秘等象征。奴隶社会的统治者往往在器皿上标注龙纹,从而显示出统治者的神秘与威严。这时龙的图案由图腾信仰逐渐趋近政治化。在封建社会的中后期,龙凤图案大多用于皇室,气势恢宏,成为统治阶级区分尊卑等级的主要标准。而在民间,龙图案也受到人们崇拜,认为它能趋邪降妖,播云降雨。目前在民间仍然流行的赛龙舟、闹龙灯等活动都是从当时流传下来的。由上可知,龙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大的生命力,具有图腾及神话的意象。吉祥图案与传统文化作为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吉祥图案带有自己民族文化的烙印,受民族文化传统审美观所支配。

2.思想的意蕴。中华民族的思想素质,文化心理结构是由以儒、佛、道三家为主而构建,社会的运转与维护以此“三合而一”的哲学思想为轴心。儒家学派中孔子创立以血缘宗法为基础的宗法世袭制度,它从人际关系而约定人的上下尊卑,以伦理道德维护人际关系。传统装饰吉祥图案中,“五翎”(指“五伦”)的凤凰、白鹤、白头、鸳鸯、燕子组合的图案,就象征儒家严格而有等级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等五种伦理关系;儒家强调“修身”作为治国平天下之根本的入世思想,以孔子“岁寒,知松柏之后凋也”之语为人格原型的松、竹、梅岁寒三友吉祥图案,梅、兰、竹、菊四君子组合吉祥图案,都被文人学士用来作为坚贞、高洁情操的礼赞和自我表达。伦理的意蕴具有一种控制力,一种规范力,力求保持社会和人际的次序。符合儒家“天人合一”观点的花、鸟、虫、兽的吉祥纹样,体现着人与人自然的和谐。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强调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和人事,认为广大艺术,不论是文学,还是绘画,都要以“厚人伦,美教化”为职责,提倡人们在创造关好生活的同时,又要善于从生活中提高道德修养,发掘审美情趣。

3.民俗的意蕴。从我国传统工艺中,可以体现出很多民俗意蕴,而所用于装饰的吉祥图更进一步体现出了民俗意蕴。受远古时期人类对传宗接代的崇拜和儒学中按照父亲血统继嗣的要求影响,使得我国几千年来,承担着创造生命不可磨灭的使命感及自豪感。我国重视香火延续的思想已绵延了几千年,为了表达这种愿望,吉祥图案中出现了石榴图案,旨在榴开百子,又有由佛手、石榴及桃子组成的做福、多寿和多子的图案,有望子成龙、子孙满堂及麒麟送子等等祥瑞图案。这些图案直接体现出我国民族的性格及品德,具有内在精神文化价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吉祥观念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种精神体现,应该看到任何吉祥图案的产生和流传,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变迁和发展。它体现出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展示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意象情感,审美惯例和文化智慧。今天,吉祥观念不但未有丝毫懈怠,反而依旧在不停地寻找着新的载体与生存空间,这必然会带来吉祥图案向越来越多的层面渗透。研究我国吉祥图案,寻求其内在的艺术特质,展示民族文化独具魅力的艺术表现手法,连接世界文化将起到融合作用,一个民族必定有自己的民族文化,而民俗的传承正是民族文化得以延续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赵贵清.谈传统文化是设计之本[J].美与时代,2016(08).

传统文化意蕴篇2

1狮形象的产生及在传统文化中的意蕴

在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落后,人们在外耕作经常受到野兽的侵袭,从而使人们对野兽产生了害怕心理。而对大型野兽来讲,如狮子、老虎,则比其他动物(如豺狼)更怕之,于是人们对大型动物逐生敬畏心理和崇拜之心。此后人们还逐步将猛兽美化,久而久之这种对动物的美化就形成了一种动物形象文化。狮形象的设计即源于动物形象文化,并在运用中不断的发展。人们不仅赋予狮形象辟邪作用,还在设计对象中赋予狮形象威武、神性、祥瑞的内涵。

1.1威猛之狮——狮形象设计在服饰和住宅上的运用古代的帝王常把自己比作传说中神秘威武的龙,而一些官员则是用次之于龙的大型猛兽,如狮子等,来表示其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狮因在百兽中的地位,被借喻人世间的权势和富贵。因此以狮子来比喻官禄,源自“狮”与“师”同音。人们利用狮形象图案标记于服饰或狮石雕镇宅守门以表示身份的象征[1]。艺术家们也对狮形象不断地进行设计。如明清时期,王公品官命妇穿着的官朝服前胸后背上都缀有标志着文武品级的补子(图徽),其中武官官二品就是用狮形象作为补子的纹样,这足以证明狮形象在当时已经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认可,见图1。明代之后,人们开始用巨石雕以狮子的形象驻守在门前,以此来担当驱凶辟邪、镇宅守门的寄托[2]。旧时的宫殿衙署门外大多蹲有石狮,如故宫太和门前有铜狮,见图2;乾清门前有鎏金铜狮。把手门户的石狮巨口,大眼,卷发,利爪。狮子头上的十三个疙瘩,又称“十三太保”,且只有一品官员才允许用,一品以下的则每降一级减少一个,直到七品以下便不允许用狮子立在门口。

1.2神性之狮——狮形象设计在佛教和陵墓上的运用石狮子这种狮形象还在佛教中被广泛运用。东汉时期,佛教正式传入中国,狮子的形象也随之东传。狮子在佛教中有三层含义:一为百兽之长——勇猛的象征;二为佛祖的护法神兽——法力无穷的象征;三为文殊菩萨的坐骑——聪慧的象征。佛教中的狮子拥有着“神”“智”“能”3种品性,是集神异威猛、神力无穷为一身的灵兽。我国佛教圣地五台山是文殊菩萨传教说法的道场,那里的许多寺庙都供奉着骑着青毛狮子的文殊菩萨像。文殊菩萨骑着青毛狮子手持利剑,以狮吼威震魔怨。从此,狮子就拥有了此般威严,石狮的踪迹也开始在汉唐时的帝王陵墓、贵胄坟宅前相继出现。但当时只是局限于摆放在陵墓坟宅前,给以震慑力,使人产生敬畏的心理。

1.3祥瑞之狮——狮形象设计在民间文艺方面的运用“狮”与“事”“、嗣”谐音,双狮又喻“事事如意”。俗传雌雄二狮相戏时,它们的毛缠绕在一起,滚而成球,小狮子便从其中产出,故有“子嗣昌盛”的意思,见图3[3]。为了表达人们对这种凶猛狮子的驯服,人们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以应用于人们的娱乐生活。双狮滚绣球便是中国传统民间舞蹈之一,狮子舞始于汉代,南北朝时期民间开始流行,唐朝已发展到百人的大型歌舞[4]。

2现代设计中狮形象的内涵以及视觉语言表达上的特征

2.1狮形象在现代标志设计中运用monarch工业公司的标志经过多年的演变,已经从一只具象化的狮子转为了更具概括性、简洁性的狮子,monarch译为君王,狮子又乃百兽之王,所以monarch公司取狮形象作为标志的主体,见图4。直至今日,越来越多以简易化的狮造型为品牌形象的图案出现在人们的周围,这种设计手法取其最能体现设计对象特征的本质部分,以简练、概括的图形来表示该品牌的寓意所图[5]。1850年最先以一只威风凛凛的雄狮的侧身作为车标的标致汽车,见图5。继标致汽车之后,霍顿汽车和宝腾汽车分别在1856年和1983年都以干练、简洁的线条设计出以狮形象来变形的车标,欲求借用“狮子”来表达该汽车的速度与力量,见图6-7。而后在2006年中国制造的荣威汽车在自己的品牌标识中也用了加以变形的狮形象图案,两只狮子昂首相对拥着华表(狮头相对是西方的徽标,皇冠中常用的一种形式),站立在以古罗马字母为原型的“R”上,标识以红、黑、金三色为主并加以渐变,标识有意无意之中都企图向国人传达的信息是这款车虽是中国制造,但是它的技术,它的质量标准,所蕴含的西方血统都不亚于进口汽车,见图8。作为一种品牌的象征,不断变形的狮形象延用今日,演绎出跨越多个世纪的奇迹。

2.2狮形象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江西的金圣香烟的标志就是一个有着传统狮形象的图案,两只狮子相对站立,整个狮形象写意多于写实,但不妨碍其识别性,再加上背景一缕缕的光影以及文字的搭配,给人一种现代企业的力量感。它的整体多用金色、红色为主,也在传递一种高端、上档次的感觉。借助狮形象这个信息,该企业把此包装设计从背景的颜色、光影以及用隶书字体为原型“金圣”二字进行重新编排设计,使得该标识的整体形象对传统的元素进行了充分的现代拓展,并让该企业真正做到了高端、上档次的效果,也把该企业的实力充分地展现了出来。

2.3狮形象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无论是在中国的北京或上海,还是在海外,银行门口、大桥桥头、十字路口、主要建筑门前,都可以看到狮形象的地标建筑。新加坡的鱼尾狮更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经典之作,见图9,已成为新加坡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相融合的产物。还有最早出现的埃及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是公元前2610年,法老胡夫命当时的石匠按照自己的脸型建造了一座拥有巨大狮身的石雕——斯芬克斯,至今仍屹立于埃及的广柔的沙漠之地,作为大地环境的杰作,仍极具震撼力。我国现代城市中的狮形象石雕,从脚的姿势来看,大多分为站立式和坐蹲式;从头的姿势来看,又分为转头式和直视式。无论是站立式和坐蹲式的狮子都有转头式和直视式,有的栩栩如生、气势威猛,有的温柔和顺,但神气十足。当代的狮形象石雕已经没有了过去那种强烈的辟邪涵义,但它可以表达我国改革开放后的雄心壮志。现代城市中的桥头有很多上述的巨大石雕狮像,如南昌八一大桥北头狮子。

2.4狮形象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在我国民间,人们就用狮形象来作为舞狮表演的服装,舞狮的服装在颜色上很讲究,自古至今民间都有“乌一黄二”这样的传说,其意大概是,乌色(即黑色)代表独一无二,常在民间比喻为舞狮者德高望重,武功高强,一般不用此色,很多武功高强的舞狮者使用黄色的布料制成的狮子,但个别也有使用其他颜色的狮子,如用黑色需特别的谨慎,否则会招来他人非议,视为专横霸道。现在人们的衣服上有时也会印有带狮形象的t恤,其样貌已然不是当初描绘的那样,没有了狮子原本的尖爪、怒眉和饱满的鬃毛,现在形象更加以可爱、憨态为主。人们冬天穿的羽绒服的帽檐上大都会有一圈类似狮子脸周围的鬃毛,可以很好地避风、保暖,美观大方。

2.5狮形象在游戏动漫设计中的运用西方狮子在基督教图像中的象征意义常以善与恶两种形式出现,或代表勇敢、威猛、凶暴,或代表慷慨、残忍、嗜血[7]。在游戏动漫中可以得到最好的诠释,如动画片狮子王中,众多狮子的形象都被萌化,大眼、弯嘴、八字眉等都体现不出一丝的狰狞之气,其形象更加友好、可爱和温顺。该动画片的颜色鲜艳,色彩浓度高,多为纯色对比,画面活跃、欢乐、美丽、生动,吸引力强,感召力大,让儿童对其中的狮形象不会有惧怕之心。而在一款风靡全球的魔兽世界网游中,其中一个联盟阵营的徽记也采用的是以狮形象为素材的图案。徽记中狮鹫盾牌上的狮子挤眼皱眉、怒发冲冠的形态,相比动画片中的狮子王明显多了几分凶狠、威猛之气,代表所管辖的阵营领土神圣不可侵犯。为了衬托游戏中激烈、紧张的阵营之争,其徽标的颜色主要是由金黄色和深蓝色组成,配合游戏的场景也多以高级灰系为主,极少使用鲜艳亮丽的颜色。

3现代狮形象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拓展

狮形象所承载的诸多文化内涵,给了设计师无限的拓展空间。但如何运用到现代设计中,仍然是一个“常用常新”的设计话题,在设计实践中有成功的喜悦之作,也有蹩脚的恶心之作,甚至越来越多庸俗无味的设计进入人们的视线,如双汇王中王火腿肠的狮形象的设计,如果只是为了体现“王中王”这个词似乎有些牵强,因为狮子和火腿肠貌似一点联系都没有,形态更是随处可见,没有特点,消费者很难对其产生深刻的印象。又如超威牌的杀虫剂采用狮形象的设计,标志是一只威猛的狮子趴在一个盾牌上,暂且先放下选用狮形象做其标识恰不恰当,就它的造型已经让人感到雷人至极,试问消费者还会对其产品有消费的欲望吗?像以上这样的例子在人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越来越多俗气且不成熟的设计出现在人们周围,设计的欣赏性虽然是非理性的,但是只有在满足其存在理由的功能需求——物资和精神两方面的要求时,其设计作为一种手段才具有了真正的意义[8]。

3.1继承传统并充分展示国情民俗文化在现代,设计师对狮形象的再设计,应围绕人的文化需求和价值追求来进行。人们生活在一个不断设计的设计世界里,设计作为民族造物的活动和行为的一个重要表现,它不仅可以改善生活、提高生活品质,还是一种文化的设计、一种文化的创造,其所体现的文化性,应该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应该是传统的变迁与延续,因为文化具有明显的传承性。因此,对狮形象的设计要更加重视看不见的精神文化,更加重视有特色、个性的国情民俗文化[9]。

3.2传递现代信息使狮形象更具现代精神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不意味着局限,历史的文明已然给人们留下了数不清的宝贵遗产,但只一味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排斥新鲜血液的注入,盲目投机取巧,终究会致使传统艺术的发展停滞不前,最后的结局就是留下一大堆时代的复制品[10]。因此,绝对不能陷在自我的意识之中,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国际新思想和新技术等,更好地促进传统文化设计的发展。如果按照狮形象所呈现的力量感来为某品牌设计标志,假设有一个“东方狮太阳能”的品牌,可以体现现代狮形象的这种力量感,笔者针对此品牌做的设计见图11。“东方狮太阳能”的标志用雄狮的正脸加以抽象变形并采用了橘色的暖色调,把狮子的鬃毛与太阳的光芒相结合,成放射状,给人一种具有无限能量的感觉。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主观形式都已发生许多的改变,同时也给设计提供了更大的机遇和空间。狮形象的设计要能传递现代信息并具有现代精神,设计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它必须在一定的时空中传播。设计作为人类思维的创造物,与人类自身的活动及其所根植的社会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使狮形象这一文化要素在未来的设计领域更好地体现时代特征。

4结语

传统文化意蕴篇3

 

关键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内涵,审美意蕴,时尚服饰设计 

   人类作为智能化生命,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永无止境的进取性,以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愉悦人世生活,促进每个人的充分自由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这是一个承传延续的生命演绎历程。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代服饰文化理应遵循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服饰的文化意义在于适应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体活动、美化身姿体态以娱悦身心健康、显示社会身份以表征社会角色等。作为人体的延伸,服饰还能够表现出穿着者的长处和特点,极富魅力地表现个性、欲望和心理特征。为此,服饰设计不仅要切合现时美观大方的流行趋势,使其富有突出的个性表现力,体认穿着者的心理特征和观赏者的趋同心态,而且应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凸显其生命蕴涵和审美意蕴,将传统与时尚有机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营造出有底蕴的时尚服饰文化。

一、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

   服饰是人类生活要素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并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设计、面料选用、颜色组合等,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状况,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也是附着于物质载体之上的主体美的物化形态,既主张象征表意性又倡导审美愉悦性,既注重形式美的创造又崇尚情感意念的表达,使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完美统一,以情景交融、意象统一之美来展示民族美学的生命艺术品位。f”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颜色为例,其文化内涵亦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演变,并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审美特征。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生活色彩浓郁,它以等级标识为主要体征,并被赋予特定的伦理意义,如商代将取于自然的青蓝、赤红、黄、白、黑五种颜色视作尊贵色彩,规定只有奴隶主和贵族阶层的着装才能使用这些颜色,且“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髓,黑与青谓之献,五彩备谓之绣”。此外,将五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方式相结合,与五行等相对应,构成了所谓“五方正色”的图式,并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推衍出“五德终始说”,将之与生命道德联系在一起,如商以金德王、尚白色,周以火德王、尚红色,秦以水德王、尚黑色等。先秦之后,到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服饰色彩作为政治伦理的外在形态直接被用来“别上下、明贵贱”,成为统治阶级等级差别的标志性象征,而黄色和龙纹则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和王权的象征。在封建等级制度的高压和儒家礼教思想的双重作用下,色彩的应用已脱离自然的物质属性及其本来意义而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伦理色彩。可见,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它出干对自然和生命的无限崇拜以及对等级标识的刻意表述而呈现出明快的色彩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整体效果既赏心悦目又简单大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

   人类创造的世界是一个文化的王国,文化伴随着人类生命的进程而发展,并在社会的进步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服饰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一方面,服饰是文化重要的构成要素,文化的发展刺激着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另一方面,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又丰富了文化的内涵,把文化对自然的改造与人的自身培养及生命审美联系在了一起,最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著名人类学家佛朗慈·波阿斯在《原始艺术》中指出:“追求艺术表现和优雅的外观,是人类的共性。可以说,在古代社会中,许多人已经感觉到美化生活的必要,他们的意识,要比文明了的后代敏锐得多,强烈得多。在人类历史的演变进程中,服装对于人类已不仅仅限于遮体御寒,还能满足人们在其他方面的心理需要和生命体认,如中国古代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猎手用猎物的牙齿、蹄爪、羽毛或尾巴装饰在自己衣物上,以显示其英勇无敌或地位崇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衣服的质料、颜色、式样及附属装饰越来越与整个社会心态和个性心理相呼应,服饰本身作为一种信息符号,能够传达时代风尚、文化特色以及个人的文化教养、知识水平、风度气质与社会角色方面的信息。衣服被视为人的“第二皮肤”,它能够反映出一个人尤其是女性的个性和心理状态。美国服装学家布兰奇·佩尼在(世界服装史》中写道:“将一种鲜花戴在头上,或者以酸梅果汁把双唇染上红色的第一位姑娘,必定有她自己的审美观点……女性服装的质料、色彩、缝制以及与服装相匹配的佩饰能够加强女性自身身份及在特定场合的自信心、风度、竞争力量。

二、中国传统服饰的审美意蕴

1.适中、和谐的“情理美”

   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婉约与中国人和平、知足、中庸的取向相一致。儒家“中庸”之“中”、华夏“中国”之“中”,皆强调“不过分而和谐”,这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有明显体现。中国传统民族服装既不像西服那般可精确勾勒人体,又不同于古希腊、古罗马那样用一块布随意地披挂或缠裹于身上,而是采取“半适体”的样式,即倡导一种包藏又不局限人体的若即若离的含蓄美。究其原因,“平和性情”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美德为中华民族的先辈所推崇,所谓“人生但须果腹耳,此外尽属奢靡”,追求幸福的真谛是“精神快乐休闲,胜干物质进步”。这反映在服饰文化中就是讲究随意、闲适、和谐,没有过分的突出、夸张和刻意的造型,于恬淡之中给人一种含蓄、平和而神秘的美感。中国传统服装的制作者(裁缝)在设计和制作服装的过程中凭借直觉与经验,于“适体”中呈现的是一种含蓄的“情理美”,而非西方那种以数理为基础的精确到尺寸的“理性美”。

传统文化意蕴篇4

关键词:传统礼仪文化;大学生礼仪教育;启示。

中华文明灿烂辉煌,礼仪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享誉于世。可以说,“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礼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及基本表征”[1]。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当代,礼仪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素质教养的重要尺度,更是现代人立身处世、事业成功的重要前提。对于承担着建设和谐社会、传承中华文明这一历史使命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弘扬传统礼仪文化,提升文明礼仪素养,复兴礼仪之邦,责无旁贷。

1大学生礼仪教育的传承与发展意蕴。

1.1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

“文化”一词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为:

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传统文化则是民族文化通过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和磨合,不断地发展演变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现象。

著名史学大师钱穆先生认为“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文化代表着中华文明的精髓。然而,近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越来越清醒地看到:在物质文明极大繁荣的同时,“中国人在礼仪文化方面的缺失与落后几乎无法再与曾经的华夏媲美”[2]。相比之下,中国的传统礼文化在与我们一衣带水的日本、韩国却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本位文化向前发展的重要前提,如果对优秀的传统礼仪文化不加以重视和继承,民族文化将会以惊人的速度流失殆尽。

大学生肩负着文明传承的重任,对于传统礼文化,要批判继承,汲取精华,将礼仪文化中的优秀精髓入脑入心,内化为中华民族的自觉意识并贯穿于言行举止之中,使传统文化中宝贵的精神财富穿过历史的长河,体现出永恒的价值。

1.2推动国民素养的提升。

中国古代的礼仪是以修身为基础的。儒家把“礼”视为修身的最高境界,也把它作为做人的基本要求,其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人的素质,规范人们的行为。《礼记》有曰,“德辉动于内”,“礼发诸外”,强调礼仪和修身相结合。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都是主张外在的礼节仪表要以内在的美好德性为支撑,内外兼修才能称为君子。

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知书达理、待人以礼,应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尤其是在国际间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对精神文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礼仪素养恰恰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需要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平和良好的礼仪道德修养。

1.3体现和谐社会的发展。

在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中,传统礼仪曾作为“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的重要手段,对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人际和谐等方面产生过不可取代的作用。总的来说,传统礼仪文化的精髓就是“礼之用,和为贵”的和谐思想。

“和”体现了礼文化内在的结构性功能,礼能够调整人的主观欲求与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影响和制约人的行为方式,促使人自身、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达到和谐共处的平衡境界。因此,礼文化中所强调的“和”,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作用。

当代中国,全面构建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具有和谐素养的大学生。汲取传统礼文化精髓,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使他们通过后天的习熏悟化形成稳定的内在品质结构,推动整个社会实现富者有礼高雅,贫者有礼免辱,父子有礼慈孝,兄弟有礼和睦,夫妻有礼情长,朋友有礼意笃,社会有礼祥和的良好社会风尚。

2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现状及原因分析。

2.1礼仪素养残缺。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场所,大学生作为一个思想活跃、可塑性强且高度聚集的群体,必将成为我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学生不仅应有过硬的知识技能,更应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感和文明素养。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当代大学生的知识体系在逐年完善。然而,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有知识、没文化,受教育、没教养的学生仍不乏其人;标榜个性、冷漠自私的学生随处可见;不敬师长、诚信缺失的现象屡见不鲜。大学生的文明礼仪修养与其所受文化教育不对等,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形象和他们的健康成长,不能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普遍关注。

2.2礼仪素养缺失的原因。

造成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随着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大量“新事物”和“新思潮”涌入,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思想观念造成了巨大冲击;而当代大学生对于新鲜的外来文化更容易认同,能够快速接受。二是对传统礼仪文化认知缺失。近代以来,由于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传统文化被良莠不辨地一并作为封建残余批判,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使儒家思想和传统道德遭受到毁灭性打击,包括礼仪文化在内的民族的、传统的优秀思想文化和道德观念被无情摈弃,文化因断裂而无法传承,礼仪之邦也辉煌不再。三是家庭礼仪教育的不够。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近代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可是他们一旦养成一种习惯,便很容易地、很自然地被接受了。”就教育而言,家庭教育是一个人受到的最初也是最关键的启蒙性教育,父母的言传身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子女,而当代的一些家长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礼仪教育,自身思想认识和礼仪修养不足,因此,“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论语·子路》);加之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宠溺有余而管教不足,导致很多孩子教养不够。四是学校对礼仪教育不够重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中小学校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智力教育和知识教育,一味地追求升学率;相比之下,对于学生的礼仪教育并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使学生没有机会系统而深入地学习礼仪文化,导致一些学生忽视礼仪规范,礼仪素养不高。

3礼仪教育的途径。

3.1情景化人。

社会是影响大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加强礼仪教育不仅有赖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个人的努力,更应当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只有营造文明礼貌的社会氛围,青年学生才能“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首先,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中小学阶段是大多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应充分挖掘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资源,大力开展传统礼仪教育,使学生知礼懂礼守礼,培养良好的道德和行为习惯;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应将礼仪课程作为大学生必修课引入课堂,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传统礼仪文化教育,自觉传承中华礼仪文化。其次,要重视和加强家庭礼仪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通过各类社会培训机构和专题讲座,提升当代家长的素质,弥补当前家庭教育的不足和缺失。再次,要营造全社会学礼守礼的良好氛围。近年来,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国人学礼、明礼、行礼正在成为一种风尚,我国的礼仪环境正在恢复重建。要大力倡导和弘扬优秀传统礼仪文化,重视现代公民的文明礼仪素养培育。此外,还要发挥各类媒体的宣传和渗透作用,大力传播明礼行礼的观念,营造浓厚的礼仪文化学习氛围。

3.2古意新范。

古语有云:“知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任何一种新思想,既不会是人们脑中所固有的,也不会突然从天而降,而是从已有的思想资料出发,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换言之,是赋予“老”传统以“新”

意,即“古为今用”。因此,对传统礼仪文化的基本精神做出现代诠释,对于丰富社会主义礼仪文化的内涵极为有益。中国传统礼仪,一方面存在着与现实生活相冲突的思想因素,如“三纲五常”

为核心的封建等级观念和“三从四德”为中心的男尊女卑观念,同现代的民主、平等观念格格不入,应当扬弃;另一方面,传统礼仪中辞让、中和、敬老、尊师、诚信等观念,与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礼仪是一致的。因此,古为今用,从传统礼仪文化中寻找现代礼仪的精神源头,将礼仪教育深深植根于这一基础之上,会让大学生在学习礼仪的过程中获得精神的满足。正如李岚清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所指出的那样:“我们现在提倡的热爱祖国、集体主义、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谨严礼貌、诚实守信、严己宽人、先人后己、勤学不倦,等等,都可以从我国浩如烟海的思想宝库中找到其渊源。”

3.3知行统一。

《吕氏春秋·孝行览》曰:“礼者,履此者也。”显然,中国传统礼文化不仅有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而且有着鲜明的践履性,即实践性。“德诚于中,礼行于外”,意在礼仪既有内在的道德要求,又有外在的行为尺度。因此,加强大学生传统礼仪教育,要知识与实践并重。

首先,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把课堂想象成社会舞台,让学生进行模拟实践。运用“示范———模拟———评议”的教学模式,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操作,使学生亲临其境,融入角色,学以致用,促进理论知识和礼仪规范转化为日常生活的自觉行为,弥补学生生活阅历和实践经验的不足,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可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对具体案例的描述,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清是非,掌握礼仪的“度”,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能缩短学校生活与社会实际的距离,而且有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提高表达能力。此外,可采用对比教学法,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国家、民族由于地域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礼仪也各不相同,即便是同一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礼仪和礼节也不尽相同,通过对比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礼仪的兴趣,帮助学生明晰古今中外礼仪的流变和异同,有助于学生正确施礼。

加强传统礼仪的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有利于大学生在体验和践行礼学的过程中,站在传统文化的制高点,深刻认识和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同时,能够促进大学生将知识和修养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解决读书与做人“两张皮”的问题,使大学生通过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诠释出中华优秀传统礼仪的无穷魅力,塑造出举止适度、气质高雅、语言文明、服饰得体的谦谦君子形象。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意蕴篇5

水墨作品是一种性情与品格的表达,其用画的形式表现了一种物我合一、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展现了人们向往的生活方式与情感归属,这就是水墨意蕴。水墨作品一般可以从3个方面来表达其意蕴,即色彩意蕴、形体意蕴、文化意蕴。

1.1色彩意蕴

色彩意蕴在于和谐、统一。传统水墨作品中色彩为黑白灰三色,虽然单调却内藏无尽变化,生动且富有层次,可表达出物的神韵。现代水墨设计,见图1(摘自百度图库),由于更多的色彩加入其中,使得原本黑白守旧的画面有了中心点,在和谐统一的画面中多了一种变化,具有“黑白生万物”的动态效果,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之道。新的水墨色彩作品是色彩意蕴的一种再创造,在黑白世界中衍生新的事物,反应出虚虚实实、变幻莫测的中国艺术精髓。

1.2形体意蕴

水墨元素的形体特点为简洁并富有神韵。形体的美感可以赋予事物整体灵感,达到“寓神于形”的艺术效果。例如作品《虾》,见图2(图片摘自昵图网),该作品虽由短短几笔构成,却将一个正在准备向前游动的虾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如果虾是采用画成直线的方式,而不是这种弯曲的,则会丧失灵气。水墨线条勾勒出的虾有粗的地方,也有细的地方,粗细的结合显得简洁而富有变化。简洁而又有灵气是对形体的最高评价,没有形则没有神。

1.3文化意蕴

水墨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在中国艺术的发展中,将意境以水墨画或其他水墨作品的形式所表达出来的不胜枚举,其根本原因在于水墨艺术拥有独特的中国韵味。这种文化韵味是指人与笔、笔与墨、墨与色、色与形、形与人的高度统一,寄情于形,却又超脱于外,在黑白灰三色叠加的效果中透露出水墨特有的气与韵。在水墨作品的整体构图中,还包括中国知白守黑的传统观念,五行相生、道法自然的养生理念,令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因此,水墨作品更容易得到人们的价值认同。

2水墨意蕴对招贴设计的启示

2.1水墨意蕴与招贴设计的起源

水墨是我国一种传统的绘画艺术形式,而招贴则是现代社会广泛使用的广告宣传形式,为了符合社会的需求,使中国传统艺术得以广泛的宣传和使用,因此将具有东方特色的水墨艺术融入到招贴设计中。最早将水墨应用在招贴设计中是在宋朝时期,是由雕刻印刷艺术进行大量印刷制得的,此后有越来越多的商人效仿,直到国外的招贴设计引入中国后,传统的水墨招贴渐渐落寞。随着技术越来越发达,人们也逐渐发现文化的重要性,因此,加入水墨意蕴的招贴设计再次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被广泛应用起来。

2.2水墨意蕴与招贴设计的交融

20世纪初期,由于东西方思想开始发生碰撞,中国设计者开始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招贴设计中。设计者并不再拘泥于古板的传统印刷文字与简单的图画,而是将水墨工笔人物画、水墨山水画应用到招贴设计中,甚至有些还添加了更多的颜色,使得画面更加丰富,这就是水墨意蕴与招贴交融的开端。随着近代民族工艺的崛起,对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招贴设计的需求量增大,因此设计者开始思考中国传统文化与招贴设计的融合。水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宝贵的艺术资源,简单却不失内涵,意蕴悠远,与中国想向世界展现的形象不谋而合,备受设计者们的推崇。由此可见,将水墨意蕴融入招贴设计中是可行的,并有助于中国文化的推广。

2.3水墨意蕴对招贴设计的启示

从水墨意蕴在招贴设计中的发展不难看出富有传统文化精髓的意蕴之美是人们所推崇的,因其能展现出现代社会追求的生活方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能将设计者要表达的思想放大化、深刻化,富有美感。这种融入了文化的设计能够触发人们的主观情感,使人触景生情,联想翩翩,并回味无穷。中国水墨意蕴具有“从无形到有形,从有界到无疆”的一大艺术特点,通过寥寥几笔就能绘出设计者对生活的态度,对天地造化的理解,能够让观者只通过设计作品便能与设计者交流互动,弥补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招贴设计中的空白。

3水墨意蕴与招贴设计的融合与运用

3.1形式的融合与运用

艺术形式在于创新,此道理同样适用于水墨作品的招贴设计。将水墨意蕴融于招贴设计中并不一定要求其全部都是水墨作品,也可加入设计者自己的思想,或加入与主题中心不违背的事物。如作品《奔马》,见图3(图片摘自百度图库),将奔跑的马的剪辑图片放入到水墨设计中,色彩搭配上并不显得突兀,且保留了水墨作品的性质,整体效果十分雅致,富有东方艺术特色。

3.2色彩的融合与运用

色彩是吸引人们关注的主要元素之一,传统水墨作品中的黑白灰三色在众多优秀的招贴设计中略显单调,因此,现代水墨作品设计中经常会添加胭脂红、玫红、葡萄紫、靛青等颜色,增强视觉冲击力,更加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靓丽色彩在水墨作品中的运用要注意绘出过渡阶段,不能直接使用,否则易出现违和感。如作品《花朵》,见图4(图片摘自百度图库),不再以黑白灰为主题,而是以玫红为视觉中心,经典色作陪衬,花朵边界用灰色晕染,色与色之间得到融合,达到水墨艺术的无界美感,使得水墨招贴作品明亮却又有墨色的深沉,增强了成片的晕染之美。当然,在同一幅水墨画中也可以添加更多的颜色,不必拘泥与一两种色彩,如作品《彩蝶》,见图5(图片摘自百度图库),用其他颜色替代了黑灰二色的作用,使得画面更加明亮。这样的作品如今大受欢迎。

3.3构图的融合与运用

水墨意蕴在招贴设计融合的过程中,构图的运用是值得思考的。水墨作品中的构图非常有特点,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对于艺术作品结构的一种审美方式。因此,将水墨作品融入招贴设计时,需要对其画面的整体构图进行精心安排,要表现出虚实结合、无界深远的灵动效果。一般的水墨作品设计构图为主观构图,以自我为中心,自由安排事物位置,以表现出设计者想要表达的想法。构图不需要繁杂的花样,通过简单的水墨线条就可勾勒出大小错落的图形,在整体画面中留出主次分明的空白空间,使得观者拥有想象空间。水墨画中对空白的应用是招贴设计中非常值得借鉴的,看似空白的地方,却表现了更多不能表达出的事物,符合现代简约风格的设计。

4结语

传统文化意蕴篇6

关键词:工艺美术;吉祥图案;文化意蕴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不仅流传下来许多优秀的历史文化,还流传下许多具有极高文化意蕴的吉祥图案。这些吉祥图案,题材广泛、内涵丰富,不仅凝聚着各民族的审美情趣,还蕴含着各族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企盼。将吉祥图案应用于工艺美术中,通过艺术化的形式表达人们追求吉祥、幸福生活的心理,更能够反应人们的审美趣味与宗教心理,体现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认同。

一、吉祥图案的产生及在工艺美术中的发展

最早的吉祥观念的产生,源自于原始的巫术礼仪、自然崇拜,据史书记载,早在上古时期先民们就已经视山河为神灵,崇拜天文,重视吉凶之兆。到了商周时期人们开始信仰巫术,通过巫术,预卜凶吉,趋利避害。道教教义与儒学经学的兴起,与封建统治阶级的意志相符,以秦始皇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企慕长生不老,希求富贵,羽化登仙等祥瑞意念,每个时期,由于吉祥观念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吉祥图案,通过吉祥图案表达自己的愿望。到了隋唐时期,装饰图案与外来纹样相融合,产生了许多富有吉祥意义的民族新纹样。如宝相花,唐草纹等。宋元时期,受道教,佛教以及各民族文化相融合的影响,工艺美术中的吉祥纹样表现手法更加多样化,题材也日益丰富多彩。到了明朝,随着文化的融合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的祥瑞思想世俗化倾向更加严重,富有吉祥如意福寿富贵等吉祥图案在工艺美术中更加流行,达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清代装饰吉祥图案发展到了极致,印染、织绣、服饰、工艺品等各方面都开始广泛的应用吉祥图案,其形式多样,名目繁多,吉祥图案蕴含着道教、玄儒、以及各民族文化思想,工艺美术中吉祥图案的文化意蕴更加浓郁,吉祥图案的文化思想,在工艺美术中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吉祥图案是用图像的形式,表达人们美好的期望和愿望,通过图像呈现出喜庆祈盼,表达美好愿望的目的。吉祥图案的诞生极为久远,在远古时期,先民们就喜欢用符号、粗糙的图案表达自己的愿望。在远古时期,人们对未知的世界流满了幻想,图案除了吉祥祈盼的目的,还表达了先民们对未知世界万事万物的敬畏之意,当然,这一时期的吉祥图案,还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吉祥图案,但是,它为传统吉祥图案艺术形式打下了基础。随着工艺技术的进步和艺术形式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用石雕、玉刻、陶艺等技术去雕刻花草虫鱼、飞禽走兽等图像,并将这些图像赋予了一定的文化含义。从我国古代陶瓷、织物、建筑、石刻等媒介,都可以看到传统吉祥图案,传统吉祥图案重要的元素福、禄、寿、喜等,随着历史文化的发展,被广泛的应用于工艺美术中,时至今日,吉祥图案在工艺美术中依旧焕发着无穷的魅力。

二、工艺美术中吉祥图案的文化意蕴

1、传统思想文化所流传下来的吉祥图案

传统的吉祥图案,以佛、道、儒三家为主的思想意蕴比较深刻,在我国,佛、道、儒哲学思想,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在我国的封建社会,社会的精神重心,一直围绕其运转,人们通过宗教崇拜,寄托美好的人生期盼。以儒家为例,儒家十分看重血缘关系,讲究三纲五常,家庭伦理道德,在儒家的思想意蕴中,注重五种世俗等级伦理关系,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在儒家的思想意蕴中,还用松、竹、梅来定义人格,文人雅士以梅、兰、竹、菊来寓意君子,并且经常用梅、兰、竹、菊自喻清高、坚贞的情操。因此,受儒家思想文化的熏染,就会用儒家所崇拜的动植物图案,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同时,通过这些吉祥图案,体现自己的审美情趣。道家追求长寿,在道家思想中,比较有典型意义的吉祥图案是蝙蝠寓意长寿的艺术图案,同时,群山祝寿、松鹤长春等寓意福寿长生的吉祥图案也具有很强的道家特色,在道家思想的熏染下,这些吉祥图案得以流传。佛家思想中关注众生轮回,功德圆满,以八宝寓意八吉祥。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佛、道、儒三家思想也在吉祥图案中表现,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追求真善美,以此为基础的吉祥图案寓意经久不衰。

2、民族文化、民间文化思想所呈现出来的吉祥图案

在远古时期,由于人们对于万事万物还处于一种懵懂时期,敬畏大自然,为了生存祈求丰收与平安,逐步对自然的一些事物产生了一种信仰。如古代社会先民们对于鱼纹、龙凤、野兽等图案的崇拜,对图腾的信仰,希望通过信仰这些图腾,获得吉祥,保佑部落的繁荣昌盛。在我国,比较有代表性的图腾当属龙的图案,龙的图案不仅是皇权的象征,预示着大富大贵,还代表着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图腾信仰中,与龙相协调的当属凤,双凤朝阳、凤凰牡丹图案,不仅给人带来一种喜庆,还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传统的工艺美术中,民俗艺术更是丰富多彩。许多人喜欢用民俗图案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使得具有民俗意蕴的图案,在民间广为流传。如麒麟送子、石榴和桃子的组合图案,寓意多福、多寿、多子,还有“榴开百子”的图案等等,表现了浓厚的民俗意蕴,体现了劳动人民最为朴素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吉祥图案在工艺美术中被广泛的应用,时至今日,其所透射出的美学价值依旧为人们传承发展。

三、结语

吉祥图案是传统民族文化在工艺美术中最为直接的体现。在工艺美术中应用这些吉祥图案,更有利于弘扬我国民族文化,增强工艺美术作品的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伯敏.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吉祥图案的文化意蕴[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51~153.

[2]杨锐.试析吉祥图案的文化意蕴——以牡丹为例[J].现代妇女(下旬).2013(04).

传统文化意蕴篇7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一加强高校人文底蕴建设的重要性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个基础性的工作就是加强人文底蕴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 

“人文底蕴”指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了解,它包含文史哲等内容,甚至包括了琴棋书画等技艺。人文底蕴是促使人们长久、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力与精神支撑的综合体。因为是“底蕴”,所以它不张扬,往往隐含在各种事物之中,像“春雨润物细无声”;因为是“人文”,所以它对一个人的精神走向有极大的影响,为修身养性输送源源不断的养分。 

加强人文底蕴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即是高校,而在人文底蕴深厚的高校中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才会真正主动投身于文化建设的大潮中。 

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众多的高校正处于从专业特点突出的专科学校向综合性大学转型的过程之中,而能否提升高校的人文底蕴就成为这一转型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然而,目前人文底蕴的缺失却使众多高校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社会对学校的转型不认同,教师对于学校的转型缺乏信心,学生对学校的转型缺少配合。因此,如何真正符合综合性大学的要求成为摆在学校面前的主要课题,而尽快全方位地提升学校的人文底蕴不失为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加强高校人文底蕴建设也就成为众多高校转型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任务。 

如何加强高校的人文底蕴建设?从两个“三维角度”提升高校的人文底蕴应该是一条有效途径。 

二第一个“三维角度”:认知角度 

所谓“认知”(即cognition),指的是通过心理活动对某一事物加深认识的过程。众所周知,管理层的领导、一线教师以及广大学生是一个高校的三大主体构成,而这三大人群对于高校人文底蕴建设工作的认识程度直接关系着这项工程建设的成败。 

领导层作为一个高校的政策制定者与决策者,首先应该重视学校的人文底蕴建设。近年来,随着众多高校从专科性学校向综合性高校转型的过程中,各高校的领导层都逐步认识到提升学校的人文底蕴对于学校发展和学生培养的重要性,也都将加强学校的人文底蕴建设作为促进学校发展的一条途径写进了学校的发展规划之中。然而,仅仅将对于这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停留在“发展规划”之中是远远不够的。“人文底蕴”有如“春雨润物”,其融进人们的心里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许多媒介。因此,作为决策者的领导层在学校的硬件建设、师资建设、课程建设中都必须将人文底蕴建设融入其中,只有这样,才能为整个学校的人文底蕴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线教师作为人文底蕴建设过程中的主要载体,也应提高对于人文底蕴建设重要性的认知。近年来,随着高校的发展,教师越来越重视自身专业素养与科研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学历学位、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对于部分高校教师而言,尤其是从事专业课教学的教师而言,对于学校人文环境建设和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却远不如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来得重视。事实上,学校的人文环境直接影响到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而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又反过来影响到整个学校人文环境的深厚度,同时也关系到对于广大学生人文底蕴培养的效果。因此,教师就是“人文底蕴”建设这一根链条上的关节点,其对于人文底蕴的重视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直接关系着此项工程的成与败。 

广大学生作为人文底蕴建设的最终受教者,其对于此项工作的认可度和接受度直接关系到人文系蕴建设的成效。在中国高校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可以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而这些学生在高校中所接受的人文底蕴的培养在其进入社会之后,又会对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只有让广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重视并且自觉地接受有关人文底蕴方面的教育,才能真正使得此项工程落到实处,从而使得高校人文底蕴建设工作成为整个社会文化建设的基础环节。 

由此,从认知角度而言,学校的领导层、一线教师以及广大学生构成了高校中人文底蕴建设过程中的一个三维立体的金字塔状。只有领导层对此项工作切实重视,才能制定出相关的方针与政策,将整个学校的人文底蕴建设融入学校的整体规划之中;只有一线教师对此项工作切实重视,才能更好、更准确地把握、领会领导层的决策精神,同时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更好地将人文底蕴的建设工作贯彻到日常的教学之中,将其传授给广大的学生;只有广大的学生对此项工作切实重视,才能更为自觉地接受教师教授的相关知识,将人文底蕴建设融入专业知识与个人素质的培养之中,使自身成为具有一定人文素质的人才。在这个三维的金字塔中,这三大主体对人文底蕴重要性的认知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使这一认知不断加深加强。 

三第二个“三维角度”:实践角度 

从认知角度加深对于人文底蕴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是做好这一项工作的前提条件,而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在实践中采取有利措施推进人文底蕴建设工作。 

从实践角度加强高校的人文底蕴建设,主要体现在学校的措施建设、内部建设以及外部建设三个维度。 

措施建设包含了硬件设施与政策保障两个方面。硬件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校园内一些实景布置,让广大师生置身其中,通过感观加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二是完善各高校的图书馆建设,增加图书种类,及时更新书籍,并增加一定数量的人文类书籍,以满足学校不同层次师生的需要,同时提升图书馆的阅读环境,让师生在书籍阅读中提高人文素养。三是通过海报栏、宣传栏的美化、设计以及教学、办公楼内的相关布置为学校人文环境的建设提供一个显性的平台,同时也展现学校的人文底蕴的建设成果。政策的保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广大师生自身人文底蕴的提升提供一定的时间、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二是将相关内容纳入相应的考核体系。 

内部建设主要体现的是接受与传授人文底蕴相关知识的环节上的“分层”思想。首先是针对不同专业的教师与学生进行分层教育。学校可以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学院、专业为培养的第一层次,主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的教育;以与人文专业有关的社科类专业为第二层次,将人文底蕴建设的面扩大,使其成为拥有良好专业背景的同时,又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两者相辅相承,相得益彰;以学校其他专业为第三层次,主要是对其普及一定的人文传统教育,使其在专业知识之外,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这样的一种分层实施人文环境打造的方案,既囊括了学校全体师生,同时也照顾到了不同的专业学科,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是传授人文底蕴知识的环节上的“分层”。以课堂教学为第一层次。课堂教学是学生所能接触的最主要也是范围最广的人文底蕴建设的途径,同时也是广大教师宣传、普及人文传统最主要的阵地,因此只有真正地重视课堂教学,对其进行合理的设置,才能真正提升学校整体的人文底蕴。以校内讲座竞赛为第二层次。讲座是高校进行人文环境建设一个必不可缺的环节,高质量的讲座可以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请校内、校外乃至国外的名师进入学校的讲堂,可以更好地促进学校人文环境的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社团活动为第三层次,多开展实践活动;多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性活动;可开设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的知识大赛,提高广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加强自身人文底蕴建设的兴趣和积极性;加强社团间的交流;提高活动的质量,保证广大学生能在活动中有所收获。

外部建设主要指的是学校与社会在互动中加强人文底蕴建设工作。首先,应该积极地“引进来”。如引进传统的艺术团体进入校园,使广大师生可以通过这种途径加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多请知名的学者进入学校,开设相关讲座和沙龙活动,与广大师生面对面交流,使广大师生能够通过多种形式与这些学者接触,汲取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其次,应该勇敢地“走出去”。教师和学生只有真正走出校园,接触社会,才能更好地将在校园里教授的和学习的理论上的知识溶入社会,更好地了解、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更好地将自身所学回报给社会。通过这样的一种“引进来、走出去”式的互动,才能更快地提升整个学校以及广大师生的人文素养,才能使学校的人文底蕴建设经得起检验,为社会所接受、认可。 

传统文化意蕴篇8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也相当广阔,传统图案只是它浩瀚江海中的一支涓涓细流。而正是这支永不枯竭的细流至今依然浇灌和渗透在许多的现代艺术领域之中,标志设计就是其中之一。

一、中国传统图案

传统图案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几千年的生产劳动中所创造出来的,是一切工艺,美术的渊源和基础(如:年画、家具装饰、青铜器具、戏剧脸谱、亭台楼阁和民间剪纸等等)。从历史上看,一切形式的工艺美术,都是在传统图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从传统图案存在的基本形态和创作心理来看,它的创造目的是“实用与审判的完美结合,是劳动人民以其丰富的艺术想象力,综合了理性和感性思维方式,运用了独具魅力的视觉形态”①p6,向世人传达着独具特色而朴素宜人的视觉信息,重叠了实用意识、民俗风情、伦理道德、宗教习俗等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世代相传的文化心理的艺术形态体现。

从传统图案的历史渊源来看,“早期的甲骨文字图形符号,彩陶抽象几何纹样图案,青铜时代的器具纹样,汉画装饰艺术,古代的壁画,民间的各种装饰纹样(如青铜器具纹样、戏曲脸谱、亭台楼阁、玩具、年画、剪纸等等)以及中国历代书法图形符号等”②p6,形成了气脉贯通,连绵不断的中国传统图案艺术形式。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从其地域的文化特征来看,由于各地区地理形态和区域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之间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民族传统图案特征,形成了华夏民族传统图案的资源体系。

二、传统图案的思想意蕴

从古至今,世世代代,人们之所以反反复复地描摹着同一个图形,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外形具有很好的欣赏价值,更重要的是我们所看到的这些传统图案后面,往往蕴藏着更多的意蕴。外在的形态是内在意义借以表达的方式,是内在涵义的外化和物化,所以最初只是源于人们对自然和宗教的崇拜的传统图形,经过时间的衍变进而期盼“生命繁衍昌盛、生活富贵康乐”等许多的美好象征意义来。③p6

中华民族的思想素质、文化心理结构是由儒、佛、道三家为主而构建,社会的运转与维护以此“三合而一”的哲学思想为轴心,我国传统图案对此也有充分的体现。

传统的动物纹样如龙凤、麒麟、狮虎等以其威严的外貌,在佛教中它们是皇室、贵族及寺院等地的守护者。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天之四灵以镇四方,称四方(东西南北)之神。以后为道教所信奉,作“卫护神”,以壮威仪。被儒家所崇尚的竹与梅、兰、菊、松,因有出众的奇姿、高尚的品格而深受文人志士的偏爱,被大家称为“岁寒三友”和“四君子”,历史上许多文人乐于为它们赋诗予以赞美。佛家宣讲佛经时手持如意,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以后又把柄端改成灵芝形或祥云形,其糟微曲,造型优美,供玩赏用,曾被作为天帝力量的象征。道教的“太极图”概括世界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图式,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生,完美的造型、永恒的哲理,独显魅力!另外由于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创造,又产生了一些内容丰富的符合劳动人民情趣的民间传统图案。它们大多含有吉祥意蕴,符合劳动人民对生活的追求。

三、传统图案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传统图案的审美艺术法则尽管是老调重谈,但是它对于现代设计师的艺术创作思维来讲,又总是会产生出许多现实意义来。这些传统图案的艺术审美规律,往往时时刻刻地在影响着我们的美术设计,如果我们能运用现代人的思维,对传统图案作进一步细致探究,那肯定会产生别开生面的艺术效果。传统图案的审美艺术规律,对于现代美术设计来讲,它无疑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也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财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图案必将会产生愈来愈积极的作用。

传统文化意蕴篇9

论文关键词:普通词语;中华意蕴;传统文化

中华汉语言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流传至今的珍贵财富,汉语言是中华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体现着我国传统哲学、价值观、审美观等。历史上人口的不断迁移,致使汉语言文化不断扩散,得到推广,发挥着其交际文化的重要作用。

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古代汉族人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汉字有其独特的属性结构,古代称之为六书,即发挥着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等特点。由此可见,汉字已经不仅仅是单独意义上的符号,更是表情达意的生动图形,体现着我国民族的传统思维及民族心理等。

一、汉语言的文字演变

中华传统文化为汉语言所直接体现,汉语言的字、词、成语、语法等都是汉语言不断成熟发展的文化体现。若想了解汉词语中的中华意蕴,首先要清楚汉语言元素汉字是如何演变而来的。

据史料记载,仓颉发明了汉字,远古时期的华夏民族已经可以通过语言来实现相互表达与沟通,接着又融入了手势来帮助语言更好的发展,然而某些抽象事物是难以通过语言或手势来表达的,不久有人提出通过做记号来表述难以表达的事物,后来记号出现得越来越多,发生了混乱,最后想到用独特的图形来表述意思。

随着人类不断进化、汉语言文字也在不断改进,早期的图形进化到了象形字,接着在秦王朝时期,小篆与隶书遍及全国,后来三国时期又出现了楷书,自此汉字就正式确立了其方块形态的模样,之后又历经多朝代的更替,中华民族又创造了行书、草书等多种版本形态的字体,书法也由这其中产生。

二、语言的核心成份是词语

语言需要依托文化而存在,语言与其民族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记载着民族的物质与精神历史。词语作为语言中的核心成份,在其诞生之时,就已经烙上了民族文化的印记。普通词语作为中华语言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发挥核心作用的同时,体现着中华多方面文化。丰富多彩的汉语言词语独特的表达方式及表达技巧,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一些词语只有结合文化背景辅以阐释,方可被更好地理解与认识,汉语言词语传递并表露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与文化情调。

中华汉民族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影响着汉民族的思维习惯及思维方式,这也是汉语言迥异与西方语言的重要特征及语用功能。其实在远古时期,人类各民族具有共同的思维模式,只是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各民族的原始思维才发生了分化。中华汉民族在进入文明社会以后,继承着原始思维当中的观物取象、格物致知的观念,进而形成侧重表象的形象思维,即所谓的具象思维。这种思维在看待事物时为一种形象的运动,会不自然地将事物之间进行衔接,进行融会贯通、追求浑然一体、万物合一的境界。这种思维方式既不是脱离物体的纯粹抽象,也不是对物体外在的形象描述,而是一种蕴含情理的方式对待物体特征。最终表现在词语上则是一种重视功能、重视意会的性质特征。汉语词语在表述具体事物方面非常丰富、活跃,然而在说明抽象问题或关系时,缺少西方语言的精确性。

词语和文化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词语是与社会同步发展变化的,可以说是社会文化的镜象。中国五千年的发展历史,汉语言词语也经历着历史的沧桑洗礼,日益积淀更加浓厚,并自不同角度反映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心理倾向、文化习俗、审美情趣等。自汉语的文化意义入手分类,汉语包括文化词语与普通词语两类,文化词语反映着中国各时期的独特文化、是中国各时期文化的特产,并被保存下来,不断流传及发展。

三、普通词语的传统意蕴

我国汉语言词藻丰富绚烂,其中蕴藏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发展历史,本文特以“明月”、“流水”这两个普通词语为例展开分析,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意境。

(一)“明月”。月亮在中国人的意识中是一个通人性的意象,可以让人怀念远方、牵动乡愁,载入情思,派遣孤独,预示哲理,启发思考等作用。月亮在国人心中具有母性的象征,人们望月心生牵挂之情,这也是和我国早期母系社会的传统遗留有关系。中国古人在长夜不眠之时,举头望月,自然地会生发思念他人之情。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望月而惹情思、添愁绪。在古代,人们望月以托相思之情,让月亮化作邮差,表达自己的深切怀念。诗人李白吟诗“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明月在李白心中发挥了心思相通、聊以慰藉的灵性作用。

不仅如此,明月在古人眼中除了通达人意之外,甚至具有人的品性。苏东坡在《点绛唇》中指出“月可与人同坐晤谈: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我们熟知的《月下独酌》中也提及到明月的人性化特点,即“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从古至今,明月的出现始终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缤纷的意境,从而中秋节,举家团聚,共赏圆月就是在如此一个佳节中,欢聚一堂体验明月带给的美好亲情。明月作为国人钟爱的意象之一,滋养了无数世代人的敏感心灵,哺育了世世代代中国人的情思。综上所述,在柔美的月色中,蕴含着中国人的乡情、亲情、爱情、友情等,至今表露着国人的各种情感。

(二)“流水”。不管是潺潺的溪流,还是湍急的江河,其不停歇地奔涌前行,给国人一种时光迅速流逝,无法挽回的悲伤情感。流水在空间上以任意的形态展开,好似为匆匆流逝的时间富裕了形象,同时展现了跨越空间的隔阂。流水在中国人心中代表着一种无情、一种逝去。古人诗歌中关于流水的描述,更多透露着分别后的情思或是受阻隔难以相见的哀叹。

流水展现了离别之情或是断肠之苦,宋朝诗人姜夔在《过德清》一诗中唱吟,“溪上佳人看客舟,舟中行客思悠悠。烟波渐远桥东去,犹见栏杆一点愁”。所描述的哀愁,好似流水似的绵延不绝,伴随着离去而渐远、延伸,同时又随着迟迟的不归而更加与日俱增。唐朝女诗人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中》:“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其中啼血的思念犹如流水一样永恒,因为其遥远渺茫的特点让人更加愁思不绝,肝肠寸断。国人面对狂澜的汪洋流水,时常感叹自身的渺小,同时心灵为壮阔景观而震颤,自然地产生一种具有悲剧倾向的敬畏情感。人们在怨恨流水无情之时,更多地表露了对自己所处环境被局限的无奈之感,是人们美好理想受到阻碍、挫折之后的沮丧情感流露。通过对流水的无情描述,更深层意义上是表达了自己的有情有意。

除了明月、流水以外,山、树(木)、花等众多普通词语,均蕴含着中华民族独有的情趣和意味,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发展成果,每个词语都体现着中华的自然或历史意蕴,汉语言文化需要每个中华儿女的爱护与善用,只有如此,才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崇高的地位。

四、研究普通词语的中华意蕴的意义

(一)语言教学意义

我国的语文教学自1949年建国以来,一直在工具性和思想性或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摇摆不定,现在的课程标准虽已明确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是具体到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对语言本身的人文性(含民族性)的认识与把握尚不容乐观。现在已有不少人论述语文教育的民族性问题,但多数是关于文章内容的,而从语言本体角度阐述语言的民族性的尚不多见,而从词义的角度论述语言和语言教育的人文性尚属空白。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实际上一直是着眼于工具性,即止步于词典释义,普通词语所特有的民族文化意蕴一般很少涉及。从根本上说,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人文性的认识尚未真正把握。

外国人学汉语的难点之一就是词语的感情色彩,而我们的词典却一般不进行这一方面的解释,对普通话词语的民族独特意蕴的进行梳理和解释将开辟一条对外汉语教学的新的词语教学途径,可以极大提高教学效率。

(二)语言学研究意义

语言学是20世纪以来的“显学”,欧美各国高度重视语言的研究,涌现了诸多语言学流派,其研究成果极大地促进了20世纪以来的社会发展。20世纪以来语言学研究大致经历了语形学(如结构主义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三个阶段。当代语言学的热点是语用学,而语用学最为关注的是语境。语境概念可以用来解释语言的民族意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诸多学人的共同努力下,“语言美学”的学科形态逐渐显现、清晰,但应该说,语言美学尚处在发展完善中。人们在语言美学的研究中更多的是在套用美学的一般概念体系,研究方向多集中在语言的美学观念、语言的美学形态等等,尚不能做到对语言的每一个要素进行美学的分析研究。而从词义的角度进行美学研究尚属空白。

词典是“工具书”,在词义的解释上一般只着眼于词语的工具性解释,这固然方便了语言教学和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但也让词语丧失了鲜活的民族情趣,让语言的人文性丧失殆尽。应该运用词义学、语用学、语言哲学、语言美学的最新理论建设一种新的词义解释方法——在工具性解释的基础上兼顾民族文化意蕴的解释。

(三)民族精神家园建设意义

自2007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任务以来,涌现了很多关于建设民族精神家园的论文、著作,但几乎所有的论述都是着眼于道德观念、理想信念、信仰追求等思想教育层面,很少有人关注语言教育层面,尽管2008年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的主题定为“构建和谐语言生活,营造共有精神家园”。实际上,按照语言哲学的认识,语言是人类生存的最高层面,因此从语言的角度研究民族精神家园建设是一个较为迫切的任务。

语言是人类精神家园的核心要素,但是我们的教育却更多的把语言当做一种工具,虽然也强调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但实际上注重的是语言所传达的内容,其实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语音、词汇、语法都承载着民族的情感与情趣。语言教育是“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

传统文化意蕴篇10

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主要依附于民俗活动,并应用于工艺美术。它的表现题材十分丰富,包括花鸟、鱼虫、禽兽、瓜果,还有神话、民间故事、传奇人物、戏剧人物、器具造型、原始图腾,以及符号和吉祥文字等等,可以说是一部完整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图案集。这些传统民间剪纸形象并不是偶发性的创作,而是历经了数千年,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民间艺人不断加工创造而成的。它凝聚着集体的智慧,有着悠远的历史积淀性,具有强烈的民族特征。而且这些剪纸形象是大众耳熟能详的,它的存在与社会普遍流行的大量风俗和信仰有关,不取决于个人的喜好,它来源于生活,有着相当稳定的受众群体,其设计为众所周知,具有极为广泛的社会普遍性。借鉴这些个性鲜明,有着强烈民俗特征的形象于现代平面设计中,将为我们提供极其丰富的视觉艺术资源,极大地丰富我们的平面设计语言。

二、中国传统民间剪纸的视觉思维方式能够给现代平面设计以无穷的启迪

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体现了典型的原发性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是天然的未经过专业训练的视知觉方式,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理想:“天人合一”“境生象外”。即不是机械复制自然对象,而是充满认知与理念性,并含目的性地去把握对象的整体结构式样。传统民间剪纸艺人把自己的视觉感受转换成符号图象时,绝不受瞬间静止的时空限制,也不受视觉视点的约束,而是依照作者对客体的原发性视觉认知,按照内心的意愿和自我理想,重新安排和建构现实秩序,并将它们物化成视觉形态,使之合理化,从而有效地消除了现实与理想、主体与客体的不平衡而导致的矛盾冲突,调整了主体文化与本能、理性与感性、社会与个体的矛盾。例如,剪纸中,在侧面马头、牛头、虎头,甚至人头上剪出正面双目、口鼻;再如,在老虎身上出现小虎,老虎肚里出现“五毒”的造型。这种原发性的视觉思维无限自由,它是人类未被科学知识控制和干扰的自然的真实表现,它打破了现实物体对人们自由想象和创造的禁锢,超越了自然与现实的界限,创造出一种鲜活灵动的艺术真实。回顾艺术的发展历程,有无数的艺术家在民间艺术中受到启迪:奥地利画家克里姆特、日本画家东山魁夷正是将传统民间美术借鉴于绘画艺术作品中,创造出举世闻名的现代艺术作品。法国画家亨利•马蒂斯更是大胆地汲取了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营养,从而诞生了独特的野兽派艺术。“原发性视觉思维是现代专业艺术家梦寐以求而又往往难以得到的”②。学习和借鉴传统民间剪纸艺术,能丰富我们的想象能力,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激发现代平面设计的灵感,给现代平面设计艺术以无穷启迪。

三、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蕴含的东方基本的审美思想和审美意蕴,可以升华现代平面设计的内涵和底蕴

中国传统剪纸追求“境生象外”的意境美,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这是源自我国传统文化追求尽善尽美、幸福圆满的审美思想。所以传统民间剪纸多以反映夫妻恩爱、多子多福、风调雨顺、平安吉祥为主题。寓意联想是中国民间剪纸表达美好愿望的传统艺术手法。这种寓意联想是通过谐音寓意,或指物会意等手法,使剪纸艺术富于理想化的神似以及“情”与“理”的交融,表达民众美好的愿望,以求寄幻想、愿望、趣味于剪纸图样,唤起民众情感上的共鸣。这是一种典型的东方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谐音寓意:谐音是利用字的谐音,运用花鸟鱼虫等图案造型,去表达美好的愿望,以求得吉祥。如莲花和鲤鱼象征“连年有余”,柿子与如意象征“事事如意”,喜鹊和梅花象征“喜上眉梢”等等指物会意:是指将人们对某些事物的感受与美好愿望联系在一起,借助某些动植物等美好事物,以间接隐喻的形式体现对美好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