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工程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06:27

加强工程管理篇1

关键词:施工企业施工管理技术管理工程成本

近年来,施工竞争日异激烈,技术管理水平所反映的竞争势力也较为突出。通过技术管理,可以保证施工过程的正常进行,可使施工技术不断进步,从而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成本。通过技术管理,可以逐步改变施工企业的生产和管理面貌,提高竞争能力。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对技术管理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

1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提高管理水平对企业经营好坏与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技术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的问题。今天的建筑工程施工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需要企业的技术力量、技术管理水平支撑和实施。

(2)建筑施工有其特殊性。众所周知,建筑的类型、样式繁多,规模要求各不相同,施工作业受天气影响较大,而复杂的多工种交叉施工、式项技术综合应用、工序搭接较多,在这些生产过程中都需要我们加强技术管理,进而去保证我们施工正常有序地进

行,以便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使用功能要求和降低建筑成本要求的目标。

(3)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不断地出现,同时承担的新工程可能结构更复杂,功能更特殊,装修更新颖,从而促使生产技术水平再提高,技术装备再先进,技术管理要求更高,这也就使得施工技术管理显得更加重要。

2技术管理工作的作用与确切目的

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去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使施工中正确贯彻国家技术政策和上级有关技术工作的批示与决定,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规程,符合技术规律要求,以达到高质量的全面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使技术与经济、质量与进度、生产与技术达到辩证统一。技术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尊重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保证施工中按规律要求,按正常施工程序进行,决不颠倒工序、破坏施工规律。

⑵通过技术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职工技术素质,能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发生之前,从而达到不断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⑶充分发挥施工人员及材料、设备的潜力,针对工程特点和技术难题,开展合理化建议和攻关活动,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营效果。

⑷通过技术管理,积极研究与推广新技术,促进技术现代化,提高企业竞争力。

3总结技术管理制度与内容

为了切实搞好技术管理工作,有关部门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与体会,将建筑施工企业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通过归纳、分析与总结,编成技术管理制度和规定,作为技术工作的准则。尽管各地区(或各单位)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但其主要内容和基本准则是一致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有如下管理制度(土建部分):⑴熟悉图纸、审查和会审制度;⑵施工图纸设计交底制度;⑶工程技术变更洽商管理制度;⑷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总平面图管理制度;⑸技术交底制度;⑹施工试验管理制度;⑺材料及半成品试验、检验制度;⑻隐蔽工程检查、验收与工程预检制度;⑼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制度;⑽工程结构检查、验收与竣工验收制度;⑾工程技术档案与竣工图管理制度;⑿各级技术人员技术责任制。

4加强技术管理应做好以下工作:

⑴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建立和健全各级技术管理机构和技术责任制,使各级人员都明确自己所负的职、权、责,充分调动广大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在技术管理岗位上发挥各自的作用。

⑵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颁发的各项规范、规程、标准和规定,并针对企业特点,认真拟订和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补充,做到技术上的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合理组织各项技术活动与生产施工。

加强工程管理篇2

abstract:ourCountyhadariseofmassesinvolvinghydraulicengineeringinthefiftiesandsixties,settingoffawaterreservoirconstructionclimaxintheseventies,twowavesofwhichlayasolidinfrastructurebasisforthecountywaterconservancyprojects.Basedonhowtostrengthenprojectmanagementforthecounty,theauthor'sviewsaregiven.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看法

Keywords:hydraulicengineering;management;views

中图分类号:tV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0-0036-01

1水利工程管理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把水利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管理上来,目前水利工程基本上实现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化,以及从适应计划经济到适应市场经济的转化,初步建立了实现这两个“转化”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使我县目前的水利工程管理更加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我县水利工程在“加强工程管理,讲究经济效益”的水利方针指引下,从改革入手,注重狠抓小(一)型以上水库的工程管理工作,促进各项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注意挖掘现有水利工程的内在潜力,狠抓管理,着重实效,已成为我县水管工作的重点。现全县小(一)型以上水库基本上做到了“十有”,即有管理机构、有专管人员、有管理住房、有简易公路、有照明和通讯线路、有财务管理制度、有综合经营计划、有民主管水制度、有鱼种培育池、有工程档案。在经营管理方面实行产权制度改革,采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的方式。

2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水利工程中有不少标准偏低,工程质量差,不能满足防洪兴利需要。我县水利工程大多兴建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标准偏低,施工质量差,随着运行期的增长,工程不可避免地出现老化和损坏,形成病险或隐患工程。如水库工程不同程度的出现渗漏、软基、涵管断裂、堵塞及白蚁危害现象,这些病险水库有的需降低水位运行,严重影响了其效益的发挥;有的带病运行,这样势必对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一旦失事,将会造成惨重损失。

2.2资金投入不足,重建轻管,工程效益降低。由于水利工程缺乏维修资金,致使很多水利工程年久失修,特别是不少病险工程没能得到及时除险加固,工程效益锐减。

2.3水利工程配套不全,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多年来,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只重视枢纽工程的建设,而忽视了配套工程,致使受益范围窄小,影响了灌溉面积的正常发挥。

2.4机械设备流失,老化现象严重。由于缺乏管理,使原有的机械设备有的流失,有的已经老化,还有些零部件已经损坏,无人修理,带病运行。

2.5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一些水利工程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素质较低,造成了在执法过程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时有发生。

3水利工程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自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农村水利的管理有所放松,“重建轻管”使水利工程管理行业“不景气”,管理水平落后,技术水平低,制约了水利工程的发展。

3.1农民的经济意识观念增强,难以集中劳力从事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县大规模地兴修水利,每年都要抽调数万劳力从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农民忙于经营或弃农从商,放松了水利建设,他们讲究经济效益。因此,难以抽调大批劳力兴建水利工程。

3.2管理不善,群众集体观念差。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特别是近几年以来,农民的个体经济意识较强,集体观念淡薄,从而在水利工程管理上存在只知用水,不愿管水,致使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毁损严重。

3.3自力更生精神不强,伸手向上要思想严重。有些地方无论是建水库、电站、渠道,还是堤防加固甚至管理都依靠上级拨款,无钱不干,等靠要思想严重。国家不投资,水利没人搞,纯粹依赖国家的思想严重,影响了水利建设及管理。

3.4管理人员待遇低,无自,影响了工程的积极性。如全县小(一)型水库管理人员的工资每月在200-300元左右,部分人员未参加养老保险,加之水库无财务自,水库一切开支都需由各所在乡镇政府统管,这样势必挫伤管理人员的工程管理积极性,阻碍了水库的发展。

4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几点看法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抓好工程管理,确保工程安全是保证工程正常运行,扩大再生产的关键。开展水利综合经营,搞好水费征收是实现以水养水,良性运行的重要途径。建是基础,管是关键,工程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管理单位的生存命运。下面就我县的水利管理工作谈几点看法:

4.1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先进的思想观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水利事业的强大推动力。因此,我们务必加快转变六种观念:一是转变水利是单纯的公益事业、福利事业的观念,树立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观念;二是转变无偿供水的观念,树立不是商品,征收水费是实现以水养水,自我维持的观念;三是转变水利事业只姓“农”的观念,树立水利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服务、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观念;四是转变等靠要、吃皇粮的观念,树立试闯冒,依靠自己的观念;五是转变安于现状、守摊子的观念,树立开拓进取,大胆创新的观念;六是转变安于贫困、讲义不言利的观念,树立义利并重、脱贫致富的观念。

加强工程管理篇3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管理

1园林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施工队伍结构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园林施工存在一种普遍的现象就是施工队伍结构单一,参差不齐,在这种情况下,区别于其它工程施工的园林工程也被当成一般工程建设,错误地认为园林工程不过是铺一铺草、种种树,再加上可以收入可观的利润,所以在园林工程施工市场中涌入大量素质低劣的施工队伍,滥竽充数,在施工中很难理解设计意图,一部分项目在施工中是会聘请一些专家加入,但是没有做好各方面工作的协调,导致在管理上出现漏洞,缺乏全局意识。

1.2设计人员与现场搭配不当

建设优质园林工程项目的基础是需要,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三者做好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工作的,但是目前很多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对这一重点工作并没有引起重视,作为园林工程的设计人员很少去施工现场,所以对现场的实际情况了解很少,施工现场出现建设偏差时无法及时做出修正,而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又参差不齐,对设计的意图很难理解,经常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乱改原设计,事后才通知设计方。

1.3建设单位干预过多

作为提供资金建设的建设单位,经常对施工和设计干扰过多,忽视设计方的设计方案,擅自对设计方案做出很多不切合实际的修改,对园林工程整体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2加强园林工程管理的措施

2.1调整施工队伍结构

园林工程在施工中会涉及到很多学科知识,所以要求相关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不能将园林工程视为一般的工程建设,要使施工人员清楚,园林工程建设并不是简单的铺草种树,对参与园林工程施工的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培训,要明确园林施工各部门的职责,软质绿化施工人员、土建施工人员应注意区分各自的施工工艺,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施工,在施工中如果出现问题应及时反馈给设计方,施工之前必须掌握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经常与设计方沟通,确保园林工程的整体效果和质量。

2.2加强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作为园林工程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学科知识,而目前我国的园林工程管理人员都不具备相关的学科知识,大部分的园林工程管理人员都是由监理人员充当的,所以在专业知识方面就有所欠缺,很多时候园林工程被视为建筑的附属。必须加强园林工程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重要项目的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国家颁发的相关资格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

2.3做好现场管理,严格执行图纸会审工作

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施工图纸施工,作为设计人员务必要做好图纸会审及图纸交底这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由于施工图纸是设计单位按照施工地的地理条件和甲方要求而设计的,在设计中设计人员的主观意图起决定性的作用,设计人员很少考虑到施工单位的方便,有时还会为施工的单位提出一些难题。所以,施工中设计人员应经常地走进施工现场,了解现场,对施工中存在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与施工人员多多沟通,施工单位应在保证工程质量及甲方要求的基础上,认真会审设计图纸,并提出专业的修改意见,在经过设计单位及用户同意后,修改设计方案。另外,设计人员应与设计单位相互配合,施工单位选择好材料,特别是在选择绿化苗木时,苗木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效果。

2.4加强工序质量的管理

在园林工程施工中,需严格遵守国家对建筑工程管理规范及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比如在进行绿化施工过程中,应重点考虑到苗木栽种的季节及栽种中的养护工作,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进行修建和养护,进而达到最佳的绿化效果。施工现场的管理是园林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园林工程施工的基础。

3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工程建设有别于一般的道路建设及工程建设,它是一项集经济学、美学、生态学和建筑学为一体的综合学科,这就需要作为园林工程的管理者必须具有过硬的指导施工的技能和业务技术水平,以施工合同为前提,确保工程按时保质地完成,建设出集美观、实用、经济为一体的园林艺术品。虽然目前园林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相信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未来的园林工程管理水平必然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加强工程管理篇4

关键词:工程变更变更管理造价

由于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的条件限制,每项工程的建设成本从开工之日起便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就产生了工程变更。任何工程上的变更势必影响到工程的正常施工运行,都会对工期、造价、成本等产生影响,随着工程量及工期的变化,大多数工程成本都在不断增加,只有极个别的项目结算成本小于其中标合同价。根据统计最终完工后的费用一般要超出其中标时标价的20%左右。频繁的工程变更会增加和扰乱业主方和承包方正常的工作步骤和内容,还会增加监理工程师的组织协调工作量,对合同管理和质量控制都不利。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带动了一大批工业、民用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何控制好每个项目的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强对工程变更和索赔的管理工作对其具有重要意义。

1工程变更的范围

工程变更是监理工程师对合同工程或其任何部分的形式、数量或质量做出的变更。它的费用是工程量上的变化,或单价的变化,或计费项目发生变化,或三者同时变化产生的结果。工程变更一般伴有费用变化,变更的范筹非常广阔,它包括:

1.1取消合同中任何一项工作;

1.2改变合同中任何一项工作的质量或其他特性;

1.3改变工程任何部分的标高、基线、位置和尺寸;

1.4改变合同中任何一项工作的施工时间或改变已批准的施工工艺或顺序;

1.5为完成本工程所需要增加的额外工作。

2变更的影响

合理、时机恰当的工程变更对项目建设各方是有利的,能使施工过程技术上更加可行,经济上更加合理,建筑物使用功能得到提升。但是,毋庸置疑,相对随意的、不合时机的变更将极大的影响工程质量、进度,导致项目成本增加。

2.1工程质量下降,安全隐患增加

过多的工程变更,特别在工程后期和结构部位的工程变更,会给结构安全留下隐患,影响结构强度和耐久性,会给后期的正常使用带来不便,造成工程质量下降。如屋面二次开洞,将极大地影响屋面的防水功能。

2.2项目投资增加

工程变更会造成已完工程的拆除、设备退货、工程的二次重建等,这意味着承包商要更换已进场的人员和施工机械设备,甚至要为此添置新的施工机械设备,承包商的施工队伍调遣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因此增加,变更工程的单价也要重新协商,索赔因而不可避免。同时,由于工期的延误常采取赶工措施,导致赶工措施费的发生,总之,施工阶段的工程变更增加了工程索赔的可能,导致工程项目投资增加。

2.3施工进度缓慢

施工阶段频繁的工程变更将打乱承包方有序的进度计划安排,造成施工用设备、材料、劳动力等准备的匆忙和混乱,这经常引起现场工作面的停工和半停工状态,进而施工进度计划难以完成。

3加强工程变更管理的措施

3.1设计阶段对造价影响非常大,加强设计阶段的管理,不但能控制投资也能减少变更的发生,因为有些变更完全是由于设计人员本身的素质或是对规范、标准理解不深造成的,如施工方案不满足现场施工条件,或不能完整表达业主的意图等,对此,要给予设计单位相对充足的时间,便于他们完成达到规范规定的设计深度和施工要求的图纸。另外要仔细审图,将图纸提交给各审查单位,满足相关部门的要求,尽量减少错漏的发生。对非发生不可的变更,也应尽量提前实现,变更得越早,损失越小;反之,损失就越大。因此在施工前做好各方面的交底工作,各专业的施工队要把施工难点、相互冲突的地方在施工前就提出来,并拟定解决方案,以避免或减少在施工过程中的错误。

3.2严格执行设计标准,推广标准化设计,应用限额设计、价值工程等理论对工程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投资进行有效的控制,防止设计人员一味地进行保守设计而造成设计成果超定额、超标准。设计人员必须加强经济观念,时刻把握两个标准:即功能标准和价值标准,做到二者协调一致。将过去的“画完算”改为现在“算着画”。

3.3有些承包商常常有意采用不平衡报价,将开工早的工程细目报价高一些,而将开工晚的工程细目报价低一些;或者将工程量可能增大的工程细目报价高一些,而将工程量可能减小的工程细目报价低一些等等。为避免单价不平衡现象,在招标时,一方面应进一步完善现行招标文件的计量支付规定,对每一个工程细目的单价构成(包括计价内容和费用构成)应进行全面详细的规定;另一方面,在评标时应对承包商的不平衡报价现象进行限制。最后,应对承包商的合同造价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估,确定该项目的成本以及承包商可能获得的预期利润,并且加强单价分析,对因不平衡报价产生的单价偏高或偏低的工程细目及与此有关的工程变更,更应加强跟踪和控制。

加强工程管理篇5

关键词:工程,质量,管理

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时代,建筑行业内部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因此,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是目前众多建筑企业不断追求的目标;这也是扩大和提高建筑企业市场占有率与企业信誉的根本有效途径。由于建筑物的修建和建筑产品具有生产单件性、空间固定性、生产周期长及露天作业等特点,促使项目工程的实施过程必定涉及面广,程序繁多,且相互协作的关系复杂。工程的质量问题始终是建筑业市场竞争的热点,如何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实体质量是所有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这也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一、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

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投产,在业主投入建设资金充足的境况下,能够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点:即人员、工程材料、机械设备、工艺方法以及环境等五个因素。

(一)人员因素

生产经营活动的实施主体主要是人,生产人员的素质会直接或间接对工程的勘察、规划、设计、决策和施工等的质量形成影响。而规划的合理性、决策的正确性、施工过程和效果是否满足技术标准、规范和合同的需要,这些都会对建筑工程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施工人员及监理人员的素质是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工程材料

各类建筑工程材料、半成品、结构配件都是建设工程项目的物质基础,选用工程材料的合理性、产品的合格度、材质能否达到检验标准以及是否具有合理的保管使用都能够直接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由于材料选用方面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也比较常见。如某工程内墙装饰涂料,由于质量不过关,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出现变色、脱皮等情况。由于材料及设置质量低劣而造成的质量通病比较普遍,造成的后果也相当严重的。

(三)机械设备

工程建设的设备一般具有两类:一类是工程实体以及与工程实体相配套的工艺生产设备和各类型的机具,例如电梯、可视对讲等;另一类则是施工过程所需使用的机具设备,如手脚架、提升机、各类型的计量器具和测量仪器等,统称为施工的机具设备。这些机具设备对项目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且重要影响。

(四)工艺方法

工艺方法指在施工现场和过程中所采用的工程施工方案,这包括组织方案和技术方案两个方面。技术方案包括作业方法和施工工艺,而组织方法则包括劳动组织、施工区域的空间划分以及施工的顺序流向等。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是否具有先进的施工工艺,是否具有合理的施工方案,是否进行正确施工操作,这些都会给施工的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加大推进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并且不断的提高技术工艺水平,是确保工程质量能够得到稳定提高的又一重要因素。

(五)环境条件

工程的环境条件是指能够对工程的质量特性起到重要作用的外部环境因素,这包括:(1)工程的技术环境,如工程的气象、水文和地质等;(2)工程的作业环境,如施工环境的作业面防护与大小等;(3)工程的管理环境,这指的是工程的管理和实施合同结构的关系等;(4)周边环境,例如临近工程的建筑物、地下管线等。通常环境条件对工程质量的影响都是特定的。

二、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一)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须确保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

1须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工程管理制度,例如关于工程类技术交底、隐蔽工程检查与验收、竣工验收、妥善保存和填写原始资料等的制度。

2须认真做好工序质量的控制工作,推动全面的质量管理。应建立从经理到项目总工,从质量监管部门到其他质量管理部门,从质量检查员到工长班组之间的各类质量保证体系。这样以便形成针对质量管理的网络系统。明确各部门和各类人员的质量管理责任制,尤其需要明确安装、装修和土建之间的质量管理保证关系,促使对于质量的管理体系不会出现漏洞。

3明确项目质量管理员与部门其他工作人员的协作关系,保证质检员对质量的监督与管理具有质量否决权和权威性,以便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创造更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二)确定合适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是企业对将建工程施工的总体部署与对工程安全、质量和工期的承诺。施工具体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实现和工程质量的目标。选择施工方案必须以确保工程质量为前提,而技术上具有可行性,经济上具有合理性。合理的工程施工方案是工程质量的保证,又可以让成本、质量、工期达到最好的统一。必须确定专门的施工方案为工程的关键部位和特殊工艺的实施提供便利,这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三)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确定质量管理职责

建筑工程的质量优劣,涉及到从工程项目经理下至一线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质量意识,这就需要确保拥有一支高效管理人员和高素质的施工与质检队伍。人作为工程项目的控制管理者,与此同时也是项目质量的创造者与监督者,所有对工程质量有影响的因素都由人来控制与支配;因此,对工程质量的控制管理也是对人的控制与管理。

首先,对人的管理要从制度上进行,必须要求其符合国家相关的质量标准,项目部需健全工程质量管理的体系,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确定质量检查岗位具体职责,且具体责任明确到个人,制定并完善工程质量考核法和岗位责任制。为此,施工单位还须建立大型工程施工档案和质量责任档案,明确质量责任负责人;确立质量事故报告和质量举报制度,分析工程出现的质量问题并进行最大限度的补救工作,对施工部门进行调整,同时加强对此问题的预防。在处理质量事故时,须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绝不放过”的态度和原则,即是不能明确事故原因的,相关事故责任人与施工人员未收到教育的,未能纠正和采取预防措施的等情况都将采取“绝不放过”的处理方式。现今,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大多是农民工,这就表明提高劳动力素质已尤为重要。经过劳动培训的施工队伍往往能给项目施工的管理带来便利,而素质低下未经专业培训的队伍时常出现操作失误的现象,致使工程质量出现缺陷。故而,确保施工队伍的稳定,应对工程项目人员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和有关职业道德的教育。尽量改善施工人员的劳动条件,创立激励机制,以此来激发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促使项目工作人员将质检工作与同专业的检查结合起来,以个人的优异工作质量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四)确保机械施工设备良好

施工机械对工程质量的保证同样有着重要影响,它直接影响施工工程的安全、工期以及质量。机械设备对于质量的控制包括设备选择、使用与管理以及保养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选用机械设备时应着重考虑机械性能参数与可靠性、生产适用性能、使用安全性能、操作的方便性等方面,以便适应具体施工条件和工程特点,保证和满足工程的质量要求,确保施工顺利有序的进行。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质量是一个项目工程的核心,而工程的质量是在工程建设中形成的,任何施工环节若有一点纰漏都将造成工程质量隐患。所以就要求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在生产的全过程提高警惕,注意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对项目部门的技术工程人员进行严格要求,在工程出现的质量问题必须做出指正,并监督施工人员对其进行改正,经过改正的质量问题也需记录在案,这样便形成事事有人负责和凡事都会有章可循的工程质量负责体系。关于工程的质量问题都有据可查,这样便节省了施工过程质量检查的时间,使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达到较高水平。

参考文献:

[1]车雷.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3)

加强工程管理篇6

关键字:市政工程,项目管理,造价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的步伐随之不断加快。市政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工程对于提高城市的形象,方便居民的起居生活便利,引进外来投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政府也不断加入对市政工程建设的投入,其工程规模也越来越大。而由于市政工程的建设资金一般都是有国家或政府出资进行建设的,其资金的来源渠道比较单一,资金项目也比较有限,所以这也就使得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更加合理的使用资金显得格外重要。但同时由于市政工程的造价受到了众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政府政策的指导,材料和机械设备的使用等,都对市政工程造价的管理增加一定的难度。以下就我国市政工程造价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解决的措施进行详细的阐述,目的在于更有效地管理市政工程造价。

一、市政工程的特点

市政工程就是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工程相较于一般的工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所涉及的种类繁多,其中包括城市的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给排水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绿化工程等;

(2)市政工程由政府投资建设的,不直接产生经济利益,而是产生社会利益;

(3)市政工程设涉及的单位不仅有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代建管理单位,同时还有政府部门;

(4)由于市政工程的施工很可能会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所以一般都要求市政工程项目施工周期比较短;

(5)施工环境的多样性,可能在宽广的地方,也可能再狭窄的道路,可能在市区,也可能在偏远的山区。

二、目前市政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市政工程的造价管理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如何科学合理地管理市政工程造价是一个艰难和繁重的工作。目前,从我国的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工程的造价管理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设计方案的不合理

与所有的建设项目一样,市政工程在施工之间必须先对施工工地现场勘测后进行图纸的设计。而由于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或者管理人员对设计工作的不重视,造成了设计方案的不合理。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由于设计方案与施工技术的矛盾而对设计方案频繁地更改,也就造成工程造价管理的难度。

(2)造价管理模式的落后

根据大多数城市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模式显示,目前大多数管理部门对工程造价的管理还是主要采用了事后竣工的计价方式进行成本的统计,而这种模式的管理无法对施工项目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很容易出现漏洞,也无法很好地跟踪项目资金的具体使用方向。

(3)招投标存在着不规范的现象

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目前,各个地区的市政工程都普遍采用招投标的方式进行承包的,有些承包商会采取不合法的竞争手段,通过非法手段获得项目。又或者一些级别高的企业进行承包后,又将建设工程分包给等级低的企业,从中盈利。这就造成了这些等级比较低的企业可能在技术上、设备上、管理水平上并无法满足工程的要求,最终不仅影响了工程的造价,更严重的是由于不合理施工和不符合标准的建设工程而造成社会利益的损失。

(4)施工单位的不良行为

施工单位是建筑项目最直接的执行者,而施工单位由于要降低施工成本,恶意的偷工减料,使用不符合规定的材料,盲目地压缩施工周期,没有按照设计图纸施工,随意更改图纸,从而造成了许多市政工程质量不符合标准的现象

三、市政工程造价管理的办法

(1)做好工程造价估算工作

在市政工程之前,应该整个具体的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造价估算工作。首先应该对工地进行实地勘测,收集资料,尽可能地得到准确的造价估算,有利于控制工程造价。

(2)设计合理的图纸,推进限额设计

在招投标阶段,可以先挑选几个承包商,并由其提供设计方案,然后通过对比各个设计设计方案得出最优化的设计。这样可以提高竞标企业自主地优化设计,增强自身竞争优势,降低工程造价。限额设计就是根据可行性报告和工程投资预算进行设计,在保证功能和质量的前提下,各个专业按照投资配额进行设计,必须保证不超过总投资。由于限额设计限定了总投资额,所以有利于得到性价比最高的建设工程,设计人员必须具有更高的经济意识,鼓励设计人员在一定投资额的情况下设计出更优化的方案,使得设计与积极相互结合。

(3)改革造价管理模式

把传统的造价管理模式,即事前预算和事后决算,改称为全过程的造价跟踪管理,即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模式。这种造价管理模式从工程招投标阶段一开始就介入管理,参与了设计方案的选择,到施工阶段各个项目的具体造价管理和材料、机械设备使用的费用控制,到最终的竣工造价决算。对施工工程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管理。比如在施工过程中材料的价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造价管理上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变化,使得造价管理更加灵活,优化了管理模式。

(4)完善管理制度

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相关人员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完善管理制度。比如之前由于相关人员的渎职现象而造成了造价管理的不合理,但因为管理工作并没有进行具体的分配,所以往往即使找出了问题,但也无法追究具体人的责任。而现在由于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采用了责任制管理手段,将工程造价管理任务分解到每个具体管理人员的身上,一旦出现了问题,就能够直接、方便的追究其责任人的责任。

(5)结合现代计算机管理模式

加强工程管理篇7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工程质量管理

提高工程质量,是众多的建筑施工企业不懈的追求目标,也是扩大建筑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信誉的根本途径。工程质量问题,始终是市场竞争的焦点。如何提高工程项目实体质量,这是摆在所有施工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热点话题。笔者撰写本文,抒之己见。

1. 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打造精品工程

(1)既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是无数血和泪实例教训的总结,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 人们对建筑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产品质量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延伸和拓展。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要实现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 展,需要重新认识建筑产品的质量。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讲,笔者认为建筑产品的质量包括 3 个方面:一是建筑产品主体结构的质量。二是目测感官方面的质量。三是使用功能方面的质量。建筑产品如同其他任何具有使用功能的产品一样,形体设计、装潢的 完美,给人只能是感官上的享受。人们购买、消费的最终目的是使用,使用功能的质量,不仅有设计原因造成的,更多的是施工质量方面原因造成的。水、电、煤气 这些最基本的使用功能,是人们对建筑产品内在质量最基本的要求。上水不通,下水不畅;电线短路,煤气泄露;还有窗台、屋面、外墙面渗水等,是人们最不愿意 看到的质量问题。

(2)建筑施工企业如何通过消灭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通病,提高建筑产品的施工质量,多创优质工程,为业主和用户提供优质的建筑产品,既是市场竞争的要 求,也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把提高建筑产品的施工质量,放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首位。

2. 必须强化施工现场管理

(1)施工现场是建筑产品最终形成的场所,施工现场管理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包括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施工生产的组织 和实施,技术质量管理的实施、检查、复核和监督,物料进场、检验、实验和使用的管理,预算、统计、核算管理、施工现场治安治理、消防和卫生管理,分包队伍 的管理等,构成了施工现场管理系统。

(2)在施工现场管理这个系统中,质量管理是核心。围绕“建筑产品质量管理”主线,把施工现场管理系统中的子系统串了起来。通过深入开展文明标准化工 地达标活动,为创优质工程提供条件和保证。这就是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理念。创优和达标,看起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却是密不可分的。要创优质工程,向施工 现场管理提出了高的标准和要求,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创优质工程就是一句空话。通过开展文明标准化工地达标活动,贯彻 iSo9002 标准提出的创造一个适宜的工作环境,为创优质工程提供条件。建筑施工企业深入开展创优达标活动,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向顾客提供满意质量 的建筑产品和良好的服务。

3. 抓住质量体系的运行,规范质量管理的行为

贯彻实施 iSo9002 质量体系,运用 iSo9002 国际标准的管理模式、标准方法及其有效的运行,是推动和促进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按 造 iSo90002 标准编制企业《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汇编》,对第 3 层次支持性文件进行了清理和修订。文件化质量体系的建立,明确了企业的质量方针、目标和管理网络;明确了各部门、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明确了施工质 量管理的程序和标准,这些对企业质量体系有效运行提供了基础条件。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客观地推动企业内部技术、质量管理制度的完善,为企业进行系统的规 范的、科学的施工管理,提高施工质量提供了标准和依据。一是抓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控制运行这条主线不放。从年初的质量策划,年度质量指标的分解落实, 《项目质量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到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和竣工项目的回访服务,把工作重点放在过程控制上。坚持iSo9002 质量体系的月度讲评例会制度,坚持用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来推动和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二是抓标准和规范、规程的实施。在已有工作的 基础上,对工程质量、技术方面的管理文件进行了清理和修订,增补、印发《企业工程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汇编》。使企业内部有一部技术质量系统的管理规范、标准 和制度。这对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规范质量管理行为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三是抓质量奖惩办法的修订和实施。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企业内部质量管理标准及要求 的提高,修订企业质量奖惩办法势在必行。逐步修订完善企业质量奖惩办法,从企业内部立法的角度出发,较好地通过制度的形式把创优达标工作引入了持续、有效 运行的轨道。适当的奖励、必要的处罚,是保证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工作有效运行的重要举措。

4. 严格施工材料构配件质量控制

施工材料构配件质量的优劣与施工工程实体质量的优劣息息相关。要实现建筑工程质量达标创优的目标,施工企业的施工材料供应部门必须与施工材料构 配件厂家建立工作联系和材料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密切业务联系,不断改进和提高材料质量,避免和解决与供方的质量争端。笔者认为:施工材料构配件质量控制的 关键要抓住施工材料构配件采购质量、施工材料构配件质量验收、施工材料构配件贮存质量这 3 个环节。

(1)施工材料构配件采购质量。物质采购人员要选择合格的供方。应初拟 2 家以上供应方待选,经过比较后确定,对经过几次供货考核,确能保证供货质量的供地可签定长期供货协议,同时,还要考虑施工材料构配件价格和费用,交付服务 等标准来评价供应厂家。设计部门和建设单位指定的供应材料构配件厂家,经审核确有质量保证能力,可按设计和建设部门指定的厂家订货。否则,应同设计和建设 部门协商,另择供方。做到四不采购,即不采购达不到质量标准的材料构配件;不采购国家已明确淘汰的材料构配件,不采购不带合格的材料构配件,不采购需用单 位已对质量提出异议的材料。

(2)施工供应材料构配件的质量验收是施工材料构配件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在材料构配件供应验收过程中,对材料构配件质量有异议时,供应部门负 责同供料单位交涉,具体实施按《原材料构配件质量异议仲裁办法》处理。材料构配件质量复检后要索取复检报告,对复检不合格的施工材料构配件要按《材料构配 件隔离办法》、《原材料构配件退货办法》处理。

(3)施工材料构配件贮存的质量管理。为使库存的施工材料构配件不发生变质,保证物质的完好无损,供应部门及分公司或项目经理部的仓库管理人员 负责验收入库材料构配件保管和发放。必须严格按照仓库管理办法,及时上帐上架,严格执行仓库保管原则。特殊材料跟踪管理,按照类别分类保管,严禁混料。开 展经常性的对库存物质材料构配件进行检查,以发现可能发生的质量变化和损失情况,防止发生物质材料霉烂、变质、潮湿、锈蚀、虫鼠害、老化和过期失效。工程 项目的施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工序质量是基础,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工序质量的控制,就是对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控 制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控制,据此来达到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工序质量控制的原理是采取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对工序一部分(子样)检验的数据,进行统 计、分析,来判断整道工序的质量是否稳定、正常。若不稳定,产生异常情况,必须及时采取对策和措施予以改进。在对工序质量控制过程中,一是严格执行施工工 艺和操作规程。二是突出对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等因素实行有效控制,使其处于受控制状态。三是及时检验工序活动效果质 量,及时掌握质量动态。四是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对工序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用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的办法来保证工序,使之达到良好控制状态。

5. 突出抓好质量通病控制,为顾客提供质量满意的建筑产品

加强工程管理篇8

【摘要】控制工程造价,既要保证工程质量,又要求得合理工程造价,作者主要谈了控制工程造价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正确处理;工程造价管理;加强

1.正确处理质量与造价关系

工程质量是指竣工的工程应达到图纸的技术要求,符合国家规范和标准要求的特性。工程质量标准是从工程的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五个方面综合考虑制定的。在工程建设中,只有质量合乎要求的工程才能投入生产和交付使用,才能发挥投资效果。控制工程造价必须贯彻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既要保证工程质量,又要求得合理工程造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1深入分析工程的功能,合理确定质量标准。即对建筑产品进行深入的功能分析,确定哪些功能是必要的,哪些功能是过剩的或不必要的,以便把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用于保证必要的功能,并削减过剩的功能,去掉不必要的功能,补充不足的功能,使产品功能结构更加合理。

1.2择优选用施工方案。为控制工程造价,各承包施工企业应在保证工程达到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提出多种施工方案,从技术和经济上进行对比分析,从中选定最能合理地利用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并且使造价最低的方案。

1.3降低质量成本。质量成本是指使产品达到质量标准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包括为了保证及提高产品质量所支出的费用和因未到质量标准所造成的损失及处理质量缺陷所发生的费用。质量成本由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鉴定成本、预防成本等构成。质量成本曲线,可分质量改进区、适用区、至善区等三个区,其中适用区成本最低,是合适的质量成本。

2.工程造价管理对工程质量实行有效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市场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起着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有效控制工程质量,充分发挥投资效益的作用。强化工程造价管理,确保建设工程进度,建设工程质量,应渗透贯穿工程项目从可行性研究到工程竣工结算的全过程。如果工程造价管理在哪一个环节减弱、失控,就可能造成价格与价值相背离,价格高于价值,就会影响工程投资效益的发挥;价格低于价值,就会造成建设工程质量低劣。由此可见,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设工程进度的快慢和建设工程质量的优劣。单纯追求利润而忽视工程造价管理对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不可避免也为工程质量带来一些问题,埋下较多隐患。如:一些建设工程项目在投资决策阶段就缺乏可行性研究,对工程造价没有一个明确的控制目标;有些勘察设计单位不按规范设计,编制出来的概算不能正确反映工程造价的实际情况,总是高估冒算,偏差过大,出现造价越多,设计费取得越多的错误指导思想。又如:一些建设单位不按建设程序办事,在招标投标过程中肢解工程,任意多头发包,压级压价,并要求施工单位垫资施工,自行指定建筑材料,使合同价款控制流于形式,出现“阴阳合同”。同时,这些问题的出现,也反映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薄弱,更说明了工程造价管理对工程质量实行有效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以《建筑法》为依据,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是确保工程质量的根本途径

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必须以《建筑法》为依据,对工程造价管理实行积极、稳妥的深化改革,将工程造价管理对工程质量实行有效控制,并贯穿到工程建设管理的全过程中去,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在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首先明确一个质量控制目标。

(2)在建设项目的设计阶段,首先要求设计部门严格按照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的规模和标准设计,不能任意扩大和缩小,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应用价值工程进行方案优化,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

(3)在建设工程招标阶段,严格执行国家招标办法,要大力推行公开招标,控制邀请招标,杜绝议标。

加强工程管理篇9

关键词:造价;管理;投资;效益;设计阶段

随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获利空间越来越小,施工企业应更加重视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控制管理,把成本控制在预定的目标内为企业获取更大的利润。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通常是指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对工程项目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施工成本范围内,以保证施工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

一、以建设项目的设计阶段作为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

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在于施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做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应在于设计。据相关分析和资料显示,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额费用的1%以下,但正是这少于1%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占75%以上,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益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加强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一)加强限额设计及其动态管理

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按照设计任务书批准的投资估算额进行初步设计,按照初步设计概算造价限额进行施工图设计,按施工图预算造价对施工图设计的各个专业设计文件做出决策。所以限额设计实际上是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适应开展限额设计的要求,使投资估算、设计概算真正起到控制投资的作用,首先必须维护投资估算的严肃性,编制投资估算时要尊重科学,反对高估冒算和低估冒算等不切实际的做法。

(二)合理选材、选型,抓好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在工程造价的主要组成部分―工程直接费用中,材料费一般占到60%~80%,标准高一些的,其所占的比率都在80%以上,可见材料的选择是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在设计选材、选型中坚持以合理为宗旨,不盲目追求高标准。例如:目前仍方兴未艾的玻璃幕墙,其结构形式有明框、半隐框和全隐框之分,相应的也分别有差距较大的三档造价。即使同是玻璃幕墙,玻璃的选择也对造价影响巨大:镀膜玻璃的价格约为同色玻璃的7倍;镀膜玻璃不同颜色和厂家价格也相距甚远。综合楼的幕墙,我们也有采用了明框蓝玻局部宝石蓝镀膜玻璃的做法,这样,既达到了虚实对比的效果,又降低了工程造价。

另外,值得强调的是并不是造价越省越合理。譬如,采用钢屋架的厂房,往往层高、跨度大。建成后,屋架的维修和保养都比较困难,我们在设计时就考虑较高标准的除锈防腐措施,采用耐腐蚀不易剥落的刷油工艺。如果仅用普通的一底二油调和漆,只图一时之省,将来频繁维修是极不经济合理的。与材料紧密相关的还有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层数、层高、开间、进深等因素。如圆形建筑物造价要比距形高出20%~30%;多层住宅以六层最经济;住宅层高每增10cm至少增加2%的工程造价等,这也是我们在设计选型别注意的方面。

(三)把好设计变更关,促进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设计单位认真做好图纸审查工作,可以减少图纸中的错、漏现象,使设计阶段的施工图预算更为准确,图纸本身不完善或是设计深度不够,将导致在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增加,从而导致投资的增加。对于业主而言,要防止此现象发生,让设计单位提高设计深度、完善设计图纸,应注意:

a、在设计阶段确定建筑的最终方案,避免在施工阶段提出更改。

b、给设计单位充足的设计时间,加强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设计时间过短,将导致设计深度不够,图纸不完善。

c、选择合适的设计单位,合理的设计费用。设计费用不宜过低,设计人员的积极性不大,图纸质量较难保证。

d、对由于设计单位的原因造成的设计变更而产生的投资失控,明确其应承担的责任。

二、把工程造价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

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在设计阶段,而其又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特别是施工阶段,既是把设计变成具有使用价值的建筑实体的过程,也是实现工程造价有效控制、为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提供原始依据的过程。在这些过程当中,我们主要应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工程造价管理。

(一)择优选定施工队伍

施工队伍的选择是决定工程质量好坏、工期快慢的重要条件,为此建设单位必须高度重视施工单位的选择。首先要对施工队伍进行严格的考查,一查是否具备接受该工程施工的资格;二查是否具有施工必需的机具设备;三查其施工队伍的思想,技术素质和应有的工程技术人员;四查其是否具备企业应有的流动资金。还要认真走访考查其已施工工程的质量并注意其队伍是否有新变化,防止出现名实不符的问题。其次,选择施工队伍要集思广益,集体考查,集体研究,集体拍板定案,增强选择队伍的透明度。选择施工队伍要根据大小,技术难易程度,具体问题具体对待。选好施工队伍以后,在没有做好开工前的一切准备工作时,不能急于开工,仓促上马,以免各种因素造成停工、窝工、拖延工期,增高工程造价。

(二)加强合同管理,控制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是建设工程合同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合同管理是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要加强合同的备案审查,审查其内容是否符合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与招标投标过程中的要约和承诺是否一致,部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企业对招标投标中的要约和承诺任意变更、私下签订价款结算办法、施工工期、供应材料范围等条款,这些行为所引发的后果就是产生违约责任,所以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建立健全的合同履约跟踪检查制度,加强监督、提高合同履约率、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巩固招标投标的成果,从而更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防止施工组织设计流于形式,真正达到控制和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三)认真、严格地对待现场签证

负责现场签证的人员在熟练掌握现场施工和管理的同时,应熟悉工程造价知识,要懂得哪些该签、哪些不该签,哪些是施工组织措施费、间接费以及合同中已包括的费用,以及需要签证的工程量是清单已包括的还是新增加的项目等。对由施工单位填写的签证,一定要认真核实后方能签字盖章,对不应该签证的项目不应盲目签证,对施工单位在签证上巧立名目,弄虚作假,以少报多结算时搞突击等现象应严格审查。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地下隐蔽工程较多,如果不及时做好现场签证工作。项目完工后,实际结算时工程量难以复查,从而造成造价的不合理增加。

(四)合理确定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我们在确定工程造价时,坚持以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规定为依据,按照甲乙双方在施工合同中的约定,根据竣工图结合隐蔽签证、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进行审核计算,该增的增,该减的减,实事求是。为了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我们还要求工程造价的计价要准确。我们要求编审人员不但要熟练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定额子目的组成内容和套用规定、工程造价的计算程序,还要掌握三者的编制原理、内在联系,确保工程造价计算的准确性。此外,我们还要预算人员坚持到现场了解情况,掌握工程动态;对特殊贵材进行市场询价,掌握价格动态,提高工程造价计算的准确性。

只有树立工程造价意识,加强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才能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蒋彤,浅议工程造价管理[J].上海工程造价,2001.(8):27―32.

加强工程管理篇10

关键词:工程建设;造价管理;投资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01

工程的造价管理一直是工程投资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工程投资效益的捷径。作为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工程的造价管理是工程经济管理综合效益以及工程建设技术的综合反映,其存在于工程设计、发包、施工以及预、结算的改革环节。与传统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工程建设管理技术水平还较低,尤其是存在着明显的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其已经成为了限制我国工程建设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做好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造价管理工作,提高造价管理及控制水平,使得工程投资效益得到整体提高是当前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

作为工程造价管理及控制的关键环节,工程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阶段。虽然通常工程设计费用一般只有整个工程寿命费用的1%左右,但是正是这1%左右的费用几乎直接决定了随后工程建设的所有费用支出情况。随着海外建筑工程市场对我国的开放,国内很多企业在国外施工招标过程中才发现工程费用成本过高、投资资金不足,通常是设计完成之后,不得不停工来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部分工程一停就是多年,这不但影响到工程的设计质量,而且还影响了工程项目的整体投资效益。我国工程建设过程中,长时间以来都忽略了设计工作对投资的直接影响,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对施工过程中施工图、预结算的审核方面,但是往往不能对工程造价控制形成理想的控制局面。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没有一个好的设计质量就不能够建设完成一个好的工程,更加不能够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益。

要在保证设计质量的同时加强对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就需要大力开展建筑工程设计招标工作,通过形成完善的工程设计招标制度来保证最终的设计方案由实力的设计单位完成。因为投标单位的投标方案是经过其企业内部优选之后提供的,而工程的最终中标方案也是在通过评标专家的审核之后,从众多优秀的投标方案当中筛选得到的最优方案。这种层层优选的方式不但保证了设计方案中采用的技术先进,而且在对工程建设成本控制方面也具有明显效果。与此同时,采用设计招投标的方式也增强了设计单位的竞争意识和生存危机感,使得设计单位针对企业的管理以及服务态度有明显改善,尤其是在成本控制方面趋于合理。因此,设计招投标工作有利于工程设计的优化,有利于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以及投资效益的提高。

二、做好概、预算编制工作,提高工程预算水平

审批合格的概预算是完成工程造价、签订工程承包合同以及实行投资建设的重要依据,也是工程招投标标底形成的基础以及工程项目建设方案经济合理性的重要衡量尺度。因此,在确定工程造价的过程中,其核心工作是保证概算的准确性,通过保证概算编制的准确性来提高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可行性。所以,在概、预算编制工作过程中,除了要保证技术经济人员自身行业的业务素质以外,还应该保证概预算内容与基础资料具有完整而准确的联系。这直接要求技术经济人员在持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还应该在概预算编制之前与工程设计人员一同深入到现场进行调查。收集工程建设相关资料、了解工程设计意图,同时对影响工程设计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建设条件、交通运输状况以及地质情况等进行分析,并形成对应的记录。最终在概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在设计人员的密切配合之下,设计形成一个经济合理的优化设计方案。在设计内容方面,应该对工程建设对象的结构形式、装饰标准、结构特征以及基础处理等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对工程建设量进行认真比对,便于使用正确的设计指标来形成一个合理的造价,使得概预算工作做到不漏项、不欠量,质量价格指标选择合理的最终目的。

另外,施工图预算工作也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内容,是工程结算的重要依据。所以,每个经济预算人员还应该编制一份施工图预算工作,保证工程量计算准确、定额套用合理,能够真实的反映出工程建设的真实造价。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隐蔽工程、设计变更、材料更换等进行实时跟踪,做好对应的记录工作,并根据工程建设进度定期做好工程价款的结算工作。例如,我所在的公司,拿到总规图,就根据以往的类似的项目编制一份项目预算,以控制项目开工合同预算;到出施工图,再根据图纸计算工程量编制工程量清单,根据合同单价及市场价编制施工图预算,以控制项目总预算。

三、提高施工阶段投资控制水平

施工阶段是整个工程设计方案得以实现的重要过程,也是施工成本控制方案实施的重要阶段。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应该通过主动控制的方式,在事先对工程施工图纸进行充分熟悉,对工程建设方案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还应该对施工组织设计以及施工方案等进行审核,注重施工方案以及施工技术措施的改进,以便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程建设周期,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在人工等方面的投资。例如,某项目的楼板设计全部采用的是现浇板,其中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的钢筋量很大,加工任务重、施工周期长,这时在经过设计单位批准之后,将现浇板中采用的受力钢筋更换为冷轧扭钢筋,这样不但节约了20%的钢材用量,而且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省了项目建设的总体投资,实现了投资效益的提高。

随着工程建设市场竞争压力的加大,工程建设企业应该做好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工作,通过更新建设工艺以及提高造价管理控制水平等方式来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实现工程建设企业整体竞争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