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艺术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07:08

学艺术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准确精练生动趣味抑扬顿挫语言艺术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教学是一门科学。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运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富于艺术性的语言,能够有效地保证教学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发挥最佳效能。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有自己独特的语体属性。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既要注重化学教学语言的专业化,又要加强化学语言的口语化和规范化,注重化学教学的美感和艺术性。应尽量使自己的化学教学语言成为激发学生奋起探索的触发点。

一、语言准确精练

化学教学语言准确、规范符合科学性,是对化学教师的基本要求,作为化学教师首先要在这方面下工夫。教学语言不准确,可能使学生产生误解,甚至造成错误。如把化学方程式中的“+”读作“加”,“=”读作“等于”;又如电解质的定义是“凡是在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其中“或”字若误为“和”字,则意义就完全不同了。若是非电解质,则应用“和”字而不能用“或”字。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务必清楚、准确,要有字斟句酌的细功。这样就能使学生得到严格锻炼,养成一丝不苟的学风。反之,讲课时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将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甚至养成马马虎虎的习惯。

语言精练必须服从于教学规律,采用最优教学方法,放大胆地让学生思考、讨论、归纳、总结,教师的语言只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化学术语是非常精炼的。因为它对教学语言要求突出重点用词恰当,言简意赅,干净利落,不嗦,符合现代汉语规范和要求。如讲“离子共存”这一知识点时,可以最后归纳为“一等、二性、三特、四反应”来突破难点;阐述“气体摩尔体积”这一重要概念,就要扣住四个环节,条件(标准状况)、物质的量(1摩尔)、物质状态(气体)、数值及单位(22.4升);而对于化学平衡则用“逆、等、动、定、变”五字特征来分析讲述。像这种简洁明确的语言使学生易于巩固,易于记忆。

二、语言生动趣味

化学教学中采用生动趣味的语言,可以把模糊的事理讲清晰,能把枯燥的道理讲生动,启发学生去探索、去追问、去挖掘,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活跃状态。如讲“决定微粒半径大小的因素”时,借助于生活中的大白菜来说明:“微粒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比喻为大白菜的菜叶片数,片数越多,大白菜个头越大,质量越大来解释。虽然科学性欠周密,但能降低难度,使学生学而不厌。再如,讲述苯的结构和性质关系时,可说苯就像“似驴非驴、似马非马的马、驴杂交后代――骡子一样,既有牛高马大的身材,又有长耳细尾的驴征”,苯中碳碳键就是单、双键的“杂交”产物,所以苯既有烷烃的某些性质,又有烯烃的某些性质。如此深入浅出的讲述,必然会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轻松地汲取知识营养。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打比喻,讲故事要贴切,整个教学过程要突出重点,不能为兴趣而兴趣,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三、语言抑扬顿挫

注重课堂语言的抑扬顿挫,要吐字有力,充满激情。化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精心准备每一堂课,精心设计教学中的细小环节,把三尺讲台当做学生眼中的舞台,充满激情的上好课,向学生充分展示化学教育和语言艺术相结合的化学知识。这样,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能较长时间的维系。教师在教学中充满激情的演绎,容易感染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习、自主学习的激情。人们常说,一个人首先要学会感动自己,才可能去感染别人。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只有自己的教学充满激情,才有可能去渲染学生的学习热情。

化学教学中善于巧妙的使用语言艺术,不仅会增添教学活力,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而且对学生的学习也会产生强大得磁力,像磁铁一般吸引着学生,使学生向往着你所教的学科知识,还可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对学生认知的内驱力的形成和提高起到一般方法所不能代替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能审时度势的抓住机会巧用语言艺术,重视教学中感知的应用,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定会得到提高,学习成绩也一定会有显著的进步。

【参考资料】

[1]郭珊珊.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性[J].考试周刊,2011(35).

[2]陆奕华.论如何提高化学教学的语言魅力[J].考试周刊,2011(33).

学艺术的重要性篇2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实施手段,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而且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都有着深远的意义。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加强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问题也被提到了重要位置。本文从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中存在问题分析着手,对艺术教育的作用进行分析,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农村艺术教育的重视。

一、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开课情况分析

农村中小学艺术课的开课率较低,即使开课大部分也只是局限于唱歌和图画。少数学校,即使有了专业艺术教师,也存在艺术教育课程被严重挤占现象。艺术课由文化课替代。

(二)艺术教师情况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师配备情况远低于城镇学校,师资严重缺乏且多为兼职,专职和专业的艺术教师甚少。

(三)艺术办学条件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总的来说:农村不如城镇、美术不如音乐、小学不如中学。大部分农村学校没有画架、画夹、颜料、纸笔等美术教学用品,音乐教学设施也很简单不完善。

二、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一)使中小学生的感性思维得到发展

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它们是完整理想人格的构成要素,统一于一个整体中,它们都要通过教育来发展完成统一。感性是内心的、来自心灵内部;理性是逻辑判断的、来源于大脑的思考。像小学语文、数学、自然等基础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对理性思维的考察是从逻辑的、思维判断的角度去评价,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中小学生只是智力和思维得到了发展,在考试中可以得到很高的分数,但他们失去感性的理解,不懂得审美,不懂得欣赏生活。而艺术教育本身就是注重对生活的观察,锻炼学生的感性思维,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素质教育时代我们必须注重对学生德、体、智、美全面培养,中小学生没有发现美的感性思维又怎能更好地全面发展呢?所以,艺术教育对中小学生非常重要。

(二)艺术教育可以启迪中小学生的智慧

智慧不等于智力,智力可以通过考试来评价,而智慧是指对待生活的态度,智慧是不可通过测试来测量的。在艺术教育中蕴含着在实践中处理现实问题的智慧,而这种智慧是很难通过学习理论知识获得的,智慧对于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一个人的智商很高并不代表他的智慧就很高,智慧有时比智力还重要,智慧的增加可促进智力的发展,而智力的提高并不代表智慧会增高,甚至会压制智慧的成长。艺术教育恰恰就可以使人增长智慧,如:文学戏剧作品、美术写意作品和音乐舞蹈作品等作品都体现着深刻的智慧。

(三)艺术教育可促使学生人格的完善

在艺术教育中无处不蕴藏者生活的真、善、美。艺术教育能使中小学生懂得感恩,使人善良因善是艺术的品格之一,无论是在艺术创作还是欣赏中,艺术作品都能引起人的共鸣。艺术教育还可培养主体的爱美心,有了爱美心就会产生爱德之心和爱智之心,这样就有助于建立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进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心灵高尚的人。

三、结语:

农村中小学由于各方面配备不齐全,使艺术教育不能全面开展,在素质教育时代,使得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十分不利于农村孩子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不断提高的同时,农村也应共享改革成果,农村艺术教育问题必须引起各界的关注和帮助,我们期待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李进平.贫困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问题及对策[j].教育革新,2009(10)

[2]苏海英.如何加强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01)

学艺术的重要性篇3

艺术教育在学校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农村小学中仍然存在很多弊端,严重地阻碍了艺术教育的发展。

艺术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在学校教育中,艺术课与其它学科互相渗透,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近几年来提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一些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农村,艺术教育仍然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盲区”。我们应该对农村小学艺术课教育的一些设备、师资、配备、人的教学观念等方面提出改进的意见。

一、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

1、艺术教育容易被忽视。

不少基层学校尤其是农村小学,仍把音体美课为主的艺术课看成是可开可不开的“杂课”。在学校所规定的课程表上音乐课时量,有些主课会占用付课。个别基层小学甚至会把音乐课取消,使学生不能接受全面的素质教育。

2、专业性的教师严重缺编。

在农村小学教师中,艺术课教师从正规艺术专业化,系统化教育和培训的教师少之又少,即使是专业院校毕业的专业教师,在学校所担任的课也会专业不对口,甚至让一些语数教师来兼教,而且现有的任课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态度,学识水平、业务能力等方面与艺术教学的实际需要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3、专业教学设备严重短缺。

我作为一位农村小学教师,特别是教授艺术课深有感触。我们这批教师从正规师范院校毕业、受过艺术专业化系统化的教师很少,在农村小学艺术教学设备的配置上,少之又少,虽然在“普九”中得到了良好的改善,但在使用不当,或学校管理不足中,导致艺术教学设备损毁、流失的现象较为严重,从而不能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拿我从事教学来说,音乐器材只有一架电子琴、录音机,像一些其他乐器都十分短缺。

二、能重视起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改进方法

(1)重视艺术课程的生活化学习,艺术源于生活的需要,艺术与人文素养是丰富和提升学生心理的重要层面。艺术课程要在与生活的联系中阐释课程主题,引导学生在文化感受里迁移不同艺术学科的技能和知识。

(2)重视艺术课程的人性化学习。学生接受艺术教育的学习,首先是发展审美感受,为学生情绪、心智、身体各方面的成长铺垫基础,学会了解和尊重他人,逐步形成自我约束的人生观,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重视艺术课程的整合学习。在人文主题统领下的四个艺术领域教学并不是学科知识技能层面的合并,而是要对学生具备的逻辑秩序的观念进行养成教育,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感悟人、事、物的相互依存关系,具备表达、沟通、批评的情结。

(4)重视艺术课程中自主建构的学习。通过艺术课教学启发学生形成以人文素养为核心内涵的学习氛围,充分开启学生的创造潜能,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珍惜祖国和世界的传统文化,逐步形成终身学习与生活发展并进的思维方式。

学艺术的重要性篇4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启发。”在各种不同的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播、学生能力的培养、记忆素质的提高,都需要依赖教师的教学语言。在教师的角度来看,通过教学语言才能将知识传播给学生,教学语言已经成为教学的主要手段。教师需要将要传授的内容和讲解思路通过系统规范化的语言描述出来,才能达到更好启迪学生的目的。

1.语言艺术影响舞蹈教学质量。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学习质量与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密切的关系。具有魅力的教学语言是启迪学生和提高学生主动性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表达不清或者表达太过沉闷、没有生机,都不利于塑造积极的教学氛围。舞蹈是一门将技巧与艺术紧密结合的教学课程,舞蹈教师需要通过可视化的动作演示及巧妙的语言艺术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确保学生可以顺利地学习舞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用形象化的语言将想象的舞蹈意境描述出来。教师需要综合的协调好语言艺术与动作演示的关系,这对于提高教学的水准具有重要的意义。舞蹈教学是一个逐渐进步的过程,舞蹈教师应当将语言艺术融入教学,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领悟舞蹈的精髓。

2.语言艺术是舞蹈教学的主要手段。不管是常规的课程,还是类似于舞蹈教学这些非常规的课程,语言教学都是课堂教学的主要部分。舞蹈教师通过语言艺术保持与学生良好的心灵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从而确保提高教学质量。舞蹈教师也需要通过语言艺术将动作要领准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确保学生的学习速度和质量。

3.语言艺术影响舞蹈学生自身能力发展。舞蹈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不但会对教师自身教学课程的进展和教学成果产生影响,更重要的是还有可能影响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首先,学生通过舞蹈教师的语言艺术中探索老师思考问题的方式,从而能提高自我思维能力。其次,教师的语言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有循序渐进的影响力,学生长期在教师语言艺术的氛围中,他们会自然而然的喜欢上语言,长此以往,对于学生灵活应用语言具有很大的帮助。再者,舞蹈教师对于舞蹈意境的优美生动的描述,使学生从中感受美丽的存在,并且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从而确保学习质量。而舞蹈教师就需要具备对事物的感悟和表达能力,以确保他们的语言艺术具备审美价值。

二、舞蹈教师如何正确运用语言艺术

舞蹈是一种通过人体动作体现美的艺术,舞蹈教师不仅要知道怎么样造就这种魅力,更重的是了解怎样把体现美的技术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舞蹈教师具备非常强的教学修养。舞蹈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合理正确地运用语言艺术。

1.教学语言需要清晰准确。舞蹈教学中存在多种专业名词和术语。舞蹈教师在进行动作解析和理论知识传授的时候,表达一定要清晰准确,以避免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偏差,不能理解核心精髓,从而导致学习情况差,甚至有可能给身体带来伤害。因此教师需要深入了解专业知识并做到教学语言准确无误。这需要舞蹈教师熟练地掌握舞蹈专业相关知识,并能通过语言艺术表达,让学生尽快学会舞蹈动作。

2.教学语言需要生动有趣。在教学的过程中,舞蹈教师可以使用诸如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描述舞蹈的动作和精髓,通过想象描述舞蹈表现的环境和背景,让学生觉得轻松愉悦。对舞蹈动作生动有趣的描述,可以渲染学习的氛围,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激情,同时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总的来讲,舞蹈教学老师生动的语言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可以起到培养学生审美和表达能力的作用。

3.教学语言需要精练。舞蹈教学的独特性要求教师的语言必须要精练。舞蹈教学是动作和语言描述同时进行,如果舞蹈教师语言不精练,首先会导致教学信息量太大,学生不能抓住重要内容,学习质量下降,延迟教学进度。其次,舞蹈属于一种艺术性的运动,学生在学习或者练习舞蹈动作过程中,精神兴奋度高,如果教师语言太过烦琐会抑制这种精神状态,从而造成学生心理和身体上不适,另外学生还容易产生反感情绪。

4.教学语言需要亲切。舞蹈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甚至会有受伤情况发生。在学生动作不到位或有消极情绪时,舞蹈教师的语言过于生硬严厉会使学生的情绪更受到打击,内心产生不良情绪,影响学习过程。如果舞蹈教师可以采用亲切的态度,并使用适当的语言安抚、鼓励学生,可以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并提高自信力,在舞蹈学习方面也可以有所造诣。

5.教学语言需要富有情感。舞蹈传递人类的情感不仅依赖于舞蹈造型和动作,重要的还有情感因素。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展现情感的作品需要融入感情地讲解,从而创造合适的学习氛围。舞蹈教师需要将语言赋予情感,使用丰富、生动的词汇将学生带入舞蹈体现的环境中。只有当学生对舞蹈展现的感情有深刻的感触时,才能更加激发学习舞蹈的激情和学习的质量。另外,学生在此环境中有利于培养审美观念。

三、结论

学艺术的重要性篇5

关键字:教育;理论学习;多元化;油画教学

教育的多元化以及教育的改革,使得教育的形式变得多样化,甚至利用多媒体和各种方式使得理论教育变得不再枯燥无味,但是基于被教育群体的特殊性,理论教育变得尤为重要和迫在眉睫。特别是高校中美术院系的学生对理论学习变得抗拒和置之不理,但是作为一名美术生理论性的美术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大学校园,面对色彩缤纷的校园生活更是欣喜若狂。新学期伊始,便开始了专业美术课程的理论学习,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首先要在学习专业实践课承德基础不断地积淀理论修养,因为理论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学习专业实践课,特别是在赏析绘画作品和鉴赏能力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我在教授油画基础课程的同时也带有理论课程《艺用透视学》,理论教学对我的感触比较大。首先学生们感觉只要画面效果画的好就行了,不用学习别的东西。其实并不然,首先作为一名美术学院的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应具备教师必备的教师素养和教育能力—语言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不能只具备画画的能力,同时要具备理解分析和鉴赏画面的能力,并对作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从不同的切入点剖析画面。

理论学习的意义也是比较深远的,首先我们要明确理论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现象,理论教育在不断分化综合的道路上进一步优化,从而产生了许多分支,我们在对这些分支进行学习掌握的时候,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生生、师生等等之间的关系,同时也避免因认识不足带来实际行动上的偏差。正确的认识是成功的教育活动的前提。同时我们也清楚的意识到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交流活动,也是一种亘古不变的社会群体现象,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种族和不同的区域显现出不同的特点。

首先表现在学校教育中,教師面对的受教育群体是一批来自不同的城市,接受过不同的家庭教育,感受过不同的社会化境的学生,他们自身也有千差万别的不同,比如手智力、爱好、性格等等,作为一名教师想要解决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必须抓住关键的核心问题,了解事情的原委,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这当然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在油画教学的过程中,理论教育的意义远比我们想象的还重要,不仅要有良好的绘画能力还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做后盾,画面的构成需要理论的支撑,画面内容的解读也需要理论的阐述,所以说油画教学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是不不可少的。

在理论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俗话说“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虽然有些极端,但是也不无道理,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要有主观能动性,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自助学习的潜力。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首先,教师本身作为一个主要因素,讲课过程中,声音要洪亮或抑扬顿挫,节奏感要强,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完全高度集中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其次,纪律方面,单纯的上课点名有点生硬,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情况无规划的点名提问来促使学生自觉的进入课堂。再次,上课形式多样化,利用第三者媒介来更轻松地完成教学活动,多媒体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视频以及图片都可以引起学生视觉上的共鸣,通过视频和图片进行理论讲解,达到图文共茂的生动效果,从而更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油画学院的学生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应该主动的与教师沟通和交流,只有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理论教育本就来源于教育实践,但它又反作用于教学实践,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学生通过实践绘画了解绘画理论,然后又通过绘画理论回归绘画实践,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只有掌握现代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的有关理论,才有可能提高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思维方式的自觉意识,使课堂教学走出“填鸭式”的泥淖,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理论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仅来源于教师的教,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主要是起引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拓展课本知识,发散思维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主要目的。虽然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在于一定要培养艺术家,但是美术教育可以挖掘学生们潜在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艺术想象力和观察力,培养他们对美的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以及对艺术品的品鉴能力和对美的兴趣。艺术理论的教学是为了更好的塑造审美性和高素质人才的产生,因此高校艺术教学中理论教学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同时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迫在眉睫的关键问题。

在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理论的学习带有恐惧感和陌生感,特别是在问题的阐述和作品的理解中不能带有过多的理论分析和过度深奥的文字内容,这样反而会使作品看起来更枯燥乏味,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用自己的观点阐述,先自己组织语言来表述所看见的东西,虽然受到了知识和视野的局限性,但是绝对是自己直观亲眼感受所表达的意思,这比在毫无感受之前就灌输某种概念所形成的偏见要好得多。反之,这也并不是意味着教学无需理性的指导,恰恰相反,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知识的引导和帮助。

学生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太多不懂的问题,教师第一时间应该想到直观性的画面所带来的视觉冲击,我们通过对大量优秀美术作品理解的过程中自然会学会很多知识,通过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时代等等我们都能感受美术作品所带来最直观的感受,比如油画作品中,用笔的方向及力度,调色油的多少,色彩的饱和度和纯度等等都需要自己去亲身感受和体验。我们知道美术教育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教育的手段,它是人才发展过程中的必修课程。

艺术理论教学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生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情感的发泄,身心发展才能得到平衡,从而情感境界得到提高;艺术理论的学习能挖掘学生的感知能力,促进感官的发展也是促进智力发展不可取代的必然之路;艺术理论的学习能更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永远都是最前沿的代名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未来社会栋梁人才所具备的最可贵的心理素质,然而艺术理论的学习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艺术理论的学习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绘画语言和画面所带来的直观感受能法学生对视觉符号加以创造,发展智慧潜能,提高形象思维的能力;艺术理论的学习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没有个性的就意味着没有艺术创造,艺术的创造主要体现在自身价值的发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己意识和主动精神;艺术理论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厚的文化修养,学生们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更深刻的了解到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艺术发展,了解艺术和生产以及生活的关系。

学艺术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美术基础教学;艺术设计;重要性

1美术基础课程简介

美术基础课程主要是针对广告、会展、环境、工业、服装等实用美术的特点,从造型、色彩以及构图等方面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进行一些诸如美术视觉表达的基础训练,以便能够提升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们对视觉审美的判断和鉴赏能力,掌握并且理解一些基本的美术表现技巧。美术基础课程内容包括绘画基础练习、绘画艺术资源借鉴及题画稿创意表现三个方面。其中,素描与设计素描是我们培养造型能力的基础训练,学生往往会觉得有些单调,但却是必不可少的。它用单一颜色来描绘对象,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它是通过形体、结构、比例、线条和明暗等造型因素的综合运用,将内容形式和手段揉和在一起来表现对象的方法。素描属于心灵,色彩则属于感官。色彩与设计色彩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们熟练地掌握和应用色彩关系的变化,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应当在课程中将传统写实色彩、装饰色彩和创意色彩有机结合。既不完全否定传统的写实色彩,也要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视觉语言是由视觉基本元素和设计原则两部分构成的一套传达意义的规范或符号系统。其中,基本元素包括:线条、形状、明暗、色彩、质感、空间。我校在视觉语言课程的设置上分为视觉语言一和视觉语言二,囊括了三大构成的基本内容。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由于视觉语言的教学内容往往比较抽象,学生对于基本理论和规律的掌握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对于一些设计法则缺乏必要的理解和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运用探讨式、启发式、发散式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案例教学、图片展示并与专业方向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2艺术设计专业简介

艺术设计专业在我国开展的时间不是很长,在全国的艺术设计院校或者开设艺术设计的综合大学中来看,很多教师都在积极探索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笔者认为艺术设计的核心是对于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所以对于艺术设计的教学中都要围绕着这一核心问题进行课程设计。艺术设计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艺术设计学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出版和文博等单位从事艺术设计学教学、研究、编辑、创作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学生主要学习艺术设计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通过艺术设计理论思维能力、造型艺术基础及设计原理与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了解艺术设计的历史、现状并达到进行艺术创作的基本素质。当然,艺术设计专业想要培养出的人才还是需要具备良好的动手能力和创意思维,否则,就算是会再多的理论知识,也都是纸上谈兵而已。可以说,所谓的艺术设计,重点还是在设计上,而不是所谓的将书本知识背得滚瓜烂熟的“书呆子”,相信企业也不需要这样的员工。因此,尽管美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往往不被很多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所重视,但是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方面,仍需要通过不断的创新与改革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美术基础教学的创新与改革

美术基础教学一直以来都受到我国高等艺术院校的重视,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美术基础教学也需要进行创新和改革。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以及多年从事美术基础课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我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美术基础教学师生观念、教学内容上进行创新和改革。从师生观念上来说,教师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从教学内容的准备、教学方法的实施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估等方面注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反应并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努力增强师生互动。同时,学生应当充分认识到美术基础课程学习的重要性,不应把美术基础训练当作跨入大学的敲门砖,而是将其作为美术工作者提高艺术表现力和增强艺术语言感染力的重要积淀过程。从教学内容上来说,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前苏联的美术教学体系对我国美术基础教学的影响深远,具象、再现以及完整呈现似乎成了一层不变的标准。但在今天看来,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创新性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更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内容上虽然不外乎素描、色彩、三大构成等内容,但应当结合学生的专业方向,如对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偏重造型能力、速写线描表现能力的教学;对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多进行空间界面和空间中各种物体之间的视觉关系表达能力的教学,综合应用平面、色彩、立体三方面的知识进行创作。

4美术基础教学对艺术设计学生作用及影响

4.1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可以说,美术基础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方面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还会让学生的艺术修养提升一个新的台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如果让学生长期在美术基础方面进行学习,那么就会有利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们的艺术创作,不但如此,还会使得学生们变得更加喜爱美术这一类艺术门类,同时也会变得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美术基础,对于自身的美术基础加以提高,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当然我们也足够相信,学生们能够凭借他们自己的努力,去赶超一些在他们前面的人,使得他们自身得以提升,让自己的水平越来越高。可以说,美术基础并不仅仅是基础课程,而且还是我们从事美术道路上的垫脚石,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坚实基础,可以说,是从事艺术设计专业所必不可少的。

4.2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

很多人都不理解美术基础为什么能够提高设计水平,其实很好理解,如果一个人具有坚实的美术基础,那么就意味着这个人具有了稳定的画功和很高超的欣赏能力,所以,我们一定不能够忽略掉美术基础教育,只有把好美术基础教育,才能够更好的设计作品,从而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可以说,只有从事艺术设计的人拥有了坚实的美术基础,才能够更好的设计出作品来,相信我们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们也希望自己的设计水平能够有所提高,所以说我们就要更加重视美术基础教育,这是每一个从事美术教育的人都不能够忽视的。

总之,美术基础教学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是十分重要的,虽然教学的过程或许略显枯燥与乏味,我们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创新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但让艺术设计的学生们真正的喜欢上美术基础课程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他们在艺术设计专业更好的驰骋。

参考文献:

[1]杜纪海.浅议美术基础在电脑设计中的作用[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2]周建,严明.美术基础在电脑美术设计中的重要性[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3]席跃良.色彩与设计色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学艺术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艺术化教学、故事、图景、丰富描述、特征、关联

这是个物质主义盛行的时代,精神在物质中沦丧。因为不注重心灵、精神需求,孩子的童年也在失去。他们被催促着长大,忽略身体、感受,而只专注于物质。在信息爆炸时代,他们被要求塞入更多的资讯,被要求更早入学。

物质时代造成更大的竞争,造成紧张、焦虑,这些压力迫使成人压榨儿童。于是整个社会都浮躁,造成很多问题,下一代如果没有摆脱出来,为未来做好准备,那么,未来将会产生更多的问题。

华德福教育模式是个希望,彰显出来的意义值得我们去探究。当物质时代更多的人专注在物质时,这时候人需要精神化,而精神化就会使人不断发展自己,这是每个人的任务。唯有发展自己,才能发展别人——这也是孔子所说的“己立立人己达达人”。这是华德福的培训观。

如何教育孩子,需要理解儿童的发展过程。华德福很注重按照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来施教,而不盲目跟从潮流、风气。而注重万物万事的联结,注重平衡。

华德福教育认为,7-14岁的孩子是由情感驱动的,这个时候孩子需要感受到世界是美的,唯有孩子所体验的与他的情感有联系的他才会去做,并有创意的去做,所以这个阶段艺术和审美的体验至关重要,这是孩子发展创造力和思考力的基础。

华德福教育的课程设置都像上艺术课一样。艺术化不仅仅限于艺术类课程,还有教育方法的艺术化,体现在各个科目中,如科学、历史、地理、体育等。所有的学科都能让孩子体验到美和有趣。

下面谈谈如何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以下观点大都是从华德福书籍和南非的华德福老师peter的讲座中提取出来的,整理自听课笔记。

要进行教育首先要理解儿童每个阶段发展的特点。0-7岁是意志发展阶段,孩子是通过四肢活动,他们在模仿、行动中学习,这时候充分发展他们的意志(做),长大后意志才会伴随一生。7-14岁时情感发展阶段,要注重发展他们的身体感官,注重感觉、感受、情绪。14-21岁是思考阶段,14岁后才真正开始智性发展,所以知识的传授不宜提早。

思考的教育被提前到7岁以前是很危险的。7岁以前,要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不能进行小学化的讲授知识的单调学习,要尊重童年,以活动来自由学习,特别注重通过模仿、榜样、艺术来学习,每天都有节律、重复活动,进行创造性游戏(是指孩子自发的、随时的而不是成人引导的学习化的游戏),滋养幼年的感官。这一阶段发展后,他们就具有自我控制、自我引导、非常专注的品质,不被压抑,有了自信自尊,保存了作为人的完好的“种子”,以后的学习就会顺利进行下去,将来才会绽放出各具特色的花、果。

如果0-14岁一直被催促着长大,没有充分发展好,孩子不再成为孩子,那么,长大后,他们就会像没有水分的果实一样干巴巴的。到成人后,情感生活就会匮乏,就失去潜能,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如果意志、情感发展好,到了14-21岁,思考发展自然好,他们就会充满很好的想法和思想。当然所有这些过程,都要给予丰富的艺术化的滋养,就是学校、家庭的情感生活很丰富,有着精神参与的氛围,孩子到成人后就会绽放出来,有着强大的意志力量去做事。

当然这些阶段的划分不是那么机械的,并且每个发展阶段又都包含着这三个阶段,比如7至14岁中的7-9岁是意志阶段,9-12岁是情感阶段,12-14岁是思考阶段。每个阶段的不同孩子又都会有不同的表现,成人需要的是密切关注,顺应他们身心发展施教,不强迫、强制、扭曲。

1、自然科学的学习

主流的教育方式是直接告知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然后记住它,抽象、干燥,以概念来思考。让过小的孩子用概念来学习,就相当于用石头去喂他们,是无法消化的。那华德福如何进行科学教育?华德福的课程要求少而透,一切教学都是艺术化的,通过音乐、诗歌、戏剧、演讲、图画、雕塑等等,让孩子有鲜活的体验。这样的学习就变得鲜活,而不仅仅是记忆。因为情感和想象的参与,孩子们不知道是在学习,却学得快、记得深。艺术化的教育可以给所有的孩子灵活、想象、滋养,没有条条框框、机械僵化。

具体的做法:讲故事,老师用充满情感、想象去讲述合适的故事,让孩子们头脑中有相应的图像、图景,注意用美的、丰富的描述使孩子敏感、想象,讲述要注意带出特征、本质。

华德福老师把自然科学当做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为概念考试的学习。7-9岁主要以讲故事的方式,9岁以前的儿童认为万物是活的,他们没有从完整的世界中分离出来,与世界是一体的。而成人与世界所有事物是分离的,把他们看做客观的事物。而孩子看山、云时,他们会把自己当做山、云。我们所讲的自然故事都是孩子周边环境所存在的,比如草、树、花、鸟、云等等。

peter老师给我们举例,讲了一个“鹅卵石的故事”。从前在一个干涸的河床上,躺着一颗小小的鹅卵石,这是非常干热,已经好几个月没有下雨了,这颗小小的鹅卵石一天天躺在那里,炙热的太阳照着大地,鹅卵石想我怎么能忍过这炎热?我每天所能做的事情就是看着蓝天,每一天都一样。有一天,鹅卵石看到很远的山顶上有一片乌云,乌云遮住太阳,鹅卵石感觉凉快点了,这时候,小鹅卵石听到很远的地方传来轰隆隆的声音,突然间,有个非常强烈的声音从远处传过来,还没等鹅卵石想些什么的时候,好大的水突然冲过来,这时,鹅卵石非常兴奋,因为水把所有的大大小小的鹅卵石都卷起来,冲撞再一起。小鹅卵石说:太好了,河又回来了。这时候有一个巨浪冲过来,所有的鹅卵石又叮叮当当撞再一起,小鹅卵石说能和我的朋友在一起玩,太有意思了。现在真凉快,太棒了。浪过去了,所有的鹅卵石又在河床里停下来。小鹅卵石对河流说,我们想你好久了。河说,我也很想你们,我跑了很久很久才来的。小鹅卵石说,我只能躺在这里,而你可以到处奔跑。你能不能带上我?河说,可是你太重了,我可能带不动你。不过,我可以试试,我再往前冲,你可以跟着……

故事中有着丰富的想象和感觉,孩子就会在这样细致的感觉和想象中受着滋养。将故事主角的生物性自然地糅合进人类社会的情感与价值观,以及对应不同气质孩子的问题和需要。这虽是故事,但其实也是真正的自然界所发生的真实。但这些鲜活的对话其实是自然的真理。这样丰富的故事描述会对他们产生什么影响呢?虽然这里没有概念但是却会在他们小小的心灵埋下一颗种子。以后孩子看到身边的小河鹅卵石,他们会如何看待?他们已经不会漠然视之,他们会带着情感去关注一条小河一块石头,会想着去探究它们在做什么……这会是是一种真正的联系,而不会是物质主义的冷漠的利用的思考。这样子就不会造成现在人与自然的疏离,不会仅仅把自然当做研究的对象,而重新找到人与大自然的平衡关系。

2、人与动物、植物、矿物质的学习

10岁以后讲人与动物的关系,华德福教育注重联系,而不只是单独把动物知识拿出来学习。不采用直接教学法,通过不断重复让孩子记住。那样孩子会觉得乏味。

比如学习章鱼,先是用丰富的语言描述章鱼的特征,会喷墨汁、会收缩,而人也一样碰到危险会收缩,会退缩,会假装看不到真相。这些联结老师知道,不一定要讲明,可以在适当时候点拨,引发思考,而不给出答案。比如鹰对应人的头部,因为它的捕食是冷酷的,而头的思考也是冷漠,鹰的巢是凌乱的,而人的念头也同样杂乱。

关于植物的学习,一样是通过具体的描述来进行的。用图景式(就是描述让孩子头脑中浮现画面)来介绍植株的各个部分。“根生活在黑暗中,一直在不断往下挖掘,辛苦工作,而枝干在向上生长,就像仆人一般,虽然细也能支撑整个植株,叶子在不断吸收太阳的能量……一株植物就像是太阳和大地之间的一个孩子。”而人的各部分也可以对应植物,人的大脑对应植物的根,思考无时无刻不在挖掘,躯干对应枝干叶子,无时无刻都在创造能量,而生殖系统对应植物的果实。植物就相当于倒过来的人。这样子的教学是多么有趣,拓宽了人的思路,而带给孩子创造性的思考。

学习人体,不是通过讲授人体的部件或解剖图来学习。而是通过与宇宙联结起来学习。先让孩子观察人分哪三个部分?——头、躯干、四肢。然后用图景来介绍头像什么?人们用头来干嘛?——用来思考,想好事情时,就像太阳一样发出光芒,会给人温暖,祝福每一个人。躯干是有曲线的,胸腔和腹腔都是会变大变小的,这样就对应月亮,有月缺月圆。手和脚像什么?——像星星,当你做好事情时,就会像星星一样散发光芒。

当然最终也是会教孩子科学知识的。但在孩子还未发展到能接受抽象概念的情况下,我们就这样避免把知识塞给他们,而把本质特征通过详细的比较的丰富的描述给予孩子。

这样的有联系的图景,孩子是看得见的,知识就变成活的,变成孩子的能量,变成学习之母,长大后,他们就会主动去学习、思考、做事。万事万物是如此有趣,在趣味中孩子是充满生机的。潜意识里,孩子就会懂得原来一切都是整体都是相关联的。

6年级学习矿物质,通过讲述、摸、看、画下来或用动作演绎出来或写下故事。比如学习沙石岩,描述它们是经过几千年挤压而成的非常牢固,不易改变,这就对应人的四种气质之一的粘液质;白垩石是可以画、涂抹的石头,压很实很久的话就变成宝石,就像多血质;花岗岩即大力士,坚硬、色彩黯淡,有一种独特的美,就像抑郁质;火山石本来很坚硬,在火中煅炼过,色彩、形状改变了,就像胆汁质的人。这样子石头也就活了,有着不同的气质类型。

3、物理现象的学习

此后孩子开始关注物理现象,比如声、光。单单解释概念“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音只是声波通过固体或液体、气体传播形成的运动。”是没有意义的,年幼的孩子只会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如果我们拿一些乐器,弹奏,这就是声音,美妙的。没有动吉他,它是在沉睡,没有生命,而人去弹奏吉他发成声音,有了生命。琴弦的振动把生命给了整个(教室)空间。在继续学习音高音阶时,也可以带入数学。(数学要学得好,必须要有想象力,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必须读故事。爱因斯坦一生喜欢拉小提琴喜欢读故事。)

学习热的现象,可以给铜球加热,当放不进原先的铁环,热给铜球带来什么?怎么发生?如何解释?引导孩子思考热并不仅仅是物理现象。其实当我们和朋友交流时,也是互相用热量温暖,我们(心灵)会不会像铜球一样胀起来?引发思考和人的联系,孩子就有了鲜活的理解,接着再用湿水彩等各种艺术手法表现出来,就变成活生生的体验,也可以写热的诗歌,假装自己就是热量,用诗歌表达这样的感觉。孩子独立创作时,他们就会感觉到自己是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是被尊敬的。

可以提问孩子在炎热的天气下看到什么?——空气向上升腾,可以谈到沙漠、海市蜃楼,而我们发热发昏时,也会产生错误的想法,其实也是什么都没有的(因为无益)。这样子,所有的自然科学都可以和人关联上。

4、历史的学习

关于历史教学,传统习惯把历史变成某年某月发生的事情,就是记信息。历史的英文单词history分开来意思是人类的故事,所以把历史变成真正的故事是关于人类的进化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一年级开始用童话故事。那些非常远古的故事图景其实是与人类精神意识世界紧密联系。童话故事把我们带回可以看到精神图景的状态是很重要的。精神世界的故事,不是虚幻的,是精神化的想象,是关于善的,即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好人。二年级是传说,有一点点历史成分,也是关于善的故事。三年级是个体化的分离式的故事,比如圣经中亚当、夏娃被赶出伊甸园,精神世界死亡了,来到了物质世界,这时要用个体的努力穿越物质世界,才能重新回到精神世界。9岁孩子的自我来临,将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寻找他的人生之路。四、五年级是英雄神话,一部分是历史人物,有传说的成分。一半神性,一半人性,这些英雄将面对黑暗,物质主义的黑暗,战胜困难,而成为完美的(神)人。预示着每一个独立的人都将成为英雄。

peter老师讲述了非洲的三个部落:狩猎、游牧、种植农民,从无冲突到有点冲突到因为土地资源而发生战争,从这样的故事中找到了人类早期的发展状态。在教学中,可以讲述他们当时的生活、穿着,如何工作,用什么工具,花几天时间,去制作“兽皮”、武器,厨具,把脸画起来,围坐在火堆边(或假装),老师讲述当时的故事,之后,孩子们写、画下他们生活特点、样貌。这样子,让孩子们活在当时的生活情境中来真切学习历史。

这一切学习都为以后的历史学习做铺垫。

6年级开始正式学习历史。可以从罗马历史开始,当时设置城邦,军事化管理,物质主义思想盛行,不断扩张,规范化,要掌控一切,取代其他文明。同时期的秦始皇也是建立军事化的帝国统治。最终,因为追求物质感官享受,穷奢极欲,丧失道德,而导致毁灭。因为无视精神世界,想把所有事情都放在规则、规范约束中,就一定要有某些东西与它平衡,就出现了宗教,出现美、爱的精神力量。

7、8年级对应历史中很多新生事物发生了,出现了艺术、戏剧、丰富的文化,相对应的是英国工业革命,大量机械发明诞生,人越来越被机械化的东西掌控。同时美妙的新思想也伴随着黑暗发生。八年级的孩子就是活在美好和黑暗之中。

9年级开始学当代史,政治革命,从法国大革命开始,世界到处产生革命,不想要国王、往后,无法忍受皇室的压榨,要共和,要选出领袖,追求的理想是人人平等。也对应这时候的孩子在反抗权威,意识深处也在“革命解放”,想颠覆世界,想弄明白“我是谁,我的人生目的究竟是什么”。

历史课程安排和孩子意识发展融合,帮助孩子内在的成长和发展,在很深的内在理解当今的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样子历史并不是一连串的日期和战争,而是一个文化发展的故事。孩子首先要了解时间的流动,而他是其中流动的一部分,也是历史的一部分。比如学习希腊和罗马历史,重点在学习和欣赏希腊的古诗、雕塑艺术和罗马的建筑风格,会让孩子们把历史故事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把相关的场景或者工具或者人物等画出来或用泥塑的方式做出来,同时用戏剧的方式把故事演出来,通常在这个主题结束时公开演出。

5、地理的学习。

其实孩子从站立或爬行开始,就是在学习空间,从这爬到那有多远,左边是什么,右边有什么。地理就是对自己周围空间的探索。

空间的四个方向的学习,从丰富的描述开始“太阳从东方升起,它的色彩、光芒……”,早上面对太阳说早安,下午面对夕阳说再见,这样子就认识东、西方向。然后用身体认识方位,通过游戏活动来学,伸出左右手,对应东、南方向,合在中间拍手就是东南。在操场往南走十步,再往东走十步等等。设置寻宝图,从a点往北走多远,再往东走多远,往上看……这样子的地理学习通过身体活动、游戏来进行,就使学习变得有趣味,地理就和每个人都有关了。

从四年级开始学地理,也是依循扩展意识的原则,以图景和描述的方式带出。首先画出自己在教室的位置,或家里自己的床的位置,逐渐扩展到整个学校、社区,社区的商店、机构就在使孩子的地理知识结构化,再画出去过的或者朋友所在的省份、国家的范围等,更远一点到整个世界、宇宙。地图制作包括素描、制图甚至是绘画和模型制作。再藉由让孩子了解到地球给予我们很多,产生一种责任感,进而进入经济地理的领域。随着孩子独立感的发展,再把文化和地理结合起来就很自然了。到了十四岁,孩子就有可能把各种事物连接在一起,例如自然资源、工业、经济、文化、种族、国际法等。

学艺术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艺术学传统性现代性三种话语

 

 

一,现代性与传统性话语的中国语境 

 

中国艺术学改革开放30年,有两组词一直贯穿其中,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中国艺术学的面貌,也影响了中国艺术学的理论思考。这两组词就是:传统性与现代性,本土化与全球化。具体来说,传统性与现代性从改革开放始到整个80年代占了主导地位,90年代以后,特别是90年代后期以来,全球化与本土化成为核心关键词,而且把传统性与现代性纳入自己的话语系统中来,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的新解。这样,传统性和现代性、本土化与全球化,又构成了一种历史递进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了这两组词,就能更清楚地理解中国艺术学30年的演进。这两组词不但是中国史的关键词,也是世界史的关键词,因此,从这两组词,又可以看到中国艺术学30年的演进,与世界史的演进的紧密关联。 

现代性理论模式本是在以苏美两个超级大国为代表的世界两大阵营对立中提出来的一个理论模式。这一理论模式有一整套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指标,其中最基本的指标(即衡量一个社会是否由传统进入到现代的基本指标),是经济(生产力)指标。这一点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社会性质的理论。而用这一指标来衡量,中国没有达到现代(所以需要经过巨大的努力去实现现代化),从而处于前现代之中。而前现代在现代性理论模式里作为一个总的概念,它包括了中国古代和中国现代。按照现代性的理论模式,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是传统的因素越来越少,而现代的因素日益增多的一个虽然很复杂但却可以从逻辑上进行清晰把握的过程。而中国现代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还没有实现现代化,重要的原因,当然是传统的因素还极大地存在于现代中国里面。因此与古代中国一道处于前现代的现代中国中的传统因素是需要被否定的。只有清楚现代与传统二者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才能让人们看清传统的面目,特别是看清以现代的面貌呈现出来的阻碍现代化的传统。今后回头看去,可以知道这首先是把现代性理论看成是一个具有世界普适性的模式,然后把这一模式直接运用到中国的一种简单演释,这一演释构成了80年代的启蒙思潮。而中国政治领导层的目标是,第一,接受现代性的经济指标(生产力标准),将之作为中国社会在世界进化图式中的性质定位(从世界普遍定位来说,中国属于第三世界,属于发展中国家,从社会主义的定位来说,中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两种定义表明中国处于与世界的互动之中的一种哲学智慧),第二,力图将经济指标(生产力标准)结合在一个政治稳定的结构之中,形成的理论表述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或者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这一理论表述中,一方面,中国现代化的特色是社会主义,另方面,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是现代化。当中国走出文革之初,一方面,中国正走向改革放开,走向解放思想,另方面,现代性的理论模式进入中国,整个中国以四个现代化为旗帜,以现代化的理论重新凝聚民族的精神、热情、信心、活力,形成一个关于现代化的理论共识的时候,不同的现代化的理论需要进行讨论、对话、磨合。由于现代性理论的西方来源和接受现代性理论的中国基础,关于现代化的争论或者对话,不从其表达形式而从其实质内容来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在观念上只坚持或只习惯原样社会主义(苏式社会主义或共和国前期社会主义)的人对原样的现代化(即西方的现代化)不是反对就是反感的,甚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路线也反感,这被主流理论界称为“极左”;另方面,只坚持或只接受原样现代化(即西方现代化)人,对原样社会主义(苏式社会主义或共和国前期的社会主义)不是反对就是反感,甚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路线也反感,这被主流理论界称为“极右”。不管是主流的、极左的、极右的,都一方面在一个共同的现代性的话语框架之中取得共识,另方面在这一共识中又有极大的分歧。而中国现代性自1840年以来是被战争带着上路的,中华民族的现代崛起一直都是以斗争性的方式进行的。百年来的斗争性传统在改革开放之初仍然在按自身的内在惯性发挥作用,因此,80年代的现代性话语争论也是以一种斗争性的激情展开的。自20世纪初期以来,文艺就被看成是一种观念的表达,是斗争的工具,改革开放之初,虽然整个的语境已经变了,但把文艺作为一种社会反映的观念,作为一种推动社会前进的工具,成为思想启蒙的工具,这一思维定式,还是没有改变。因此现代性理论模式中传统与现代的对立,现代与传统的冲突,就以一种斗争性的方式出现。与传统的对立是现代性理论自身就本有的,中国在接受现代性理论时,同时接受了现代性对传统的对立。在五四时期的思想启蒙中是如此,在80年代的思想启蒙中也是如此。 

 

二,艺术学上反传统的现代性话语 

学艺术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艺术歌曲;咏叹调;声乐学习

一、艺术歌曲的特征

1.诗与音乐的完美结合

在音乐创作中,一首歌的歌词和旋律是组成音乐最重要的两个部分,艺术歌曲在这两个方面要求很高,不仅创作的旋律要优美,而且还采用了著名文学家的诗歌作为歌词,使诗情与曲情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充分体现了诗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我国许多作曲家创作的艺术歌曲中,诗的韵律也都是由歌词体现出来的,例如赵元任创作的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中,“月光恋着海洋,海洋恋着月光,这般蜜也似的明月,教我如何不想她”。歌曲经过对春夏秋冬不同季节自然景色如画般的描写,使刘半农的原诗更增添了光彩。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创作的《乘着歌声的翅膀》是许多声乐学习者都听过的艺术歌曲,它优美的曲调与歌词使人陶醉于爱河之中流连忘返。正是因为艺术歌曲的创作者将歌词与音乐成功结合,才使得这些音乐作品广为流传。

2.精致的结构与布局

艺术歌曲的结构与布局非常精密,音乐在歌曲中的地位与诗句的地位相较平等,不允许一方太过突出,使诗句与音乐的结合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所以音乐与诗词的配合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中显得非常重要,如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在诗与旋律结合方面几乎达到了完美的境地。艺术歌曲通常比较简短,很少有长篇大论之作,它是高度浓缩的“音乐小品”,概括起来说,精致、巧妙、简练、生动是艺术歌曲最显著的特征。

3.独特的表达方式

从声乐演唱角度来说,艺术歌曲包括人声演唱和钢琴伴奏两个部分,钢琴伴奏的地位与声乐演唱同等重要,二者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可以准确、完整地表达艺术歌曲的意境。钢琴伴奏完成于歌曲整体创作的构思之中,它随着诗意与诗情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甚至有时要担负起主要表现的责任。钢琴伴奏不只是起到和声、节奏衬托的作用,它往往以特定的音型表现歌曲的意境与内涵,其实际效果是钢琴与人声一同歌唱,通过相互对应,相互交流,共同完成歌唱表现的全过程。

二、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

中国的艺术歌曲分为两类,一类为新诗新词作品谱曲,一类为我国古代诗人的诗作谱曲。从形式上看虽然有所不同,但两者在音乐风格、个人内心情感表达等方面,却显示了高度的一致性。歌词不论是借景抒情、借古喻今,还是真切体验、现实感悟,都表现了这一时期的音乐家对人性的理解,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对心中理想和信念的追求,以及对自身个性自由的充分表达。下面就以黄自的《玫瑰三愿》为例,分析一下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

《玫瑰三愿》是作者借花的自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爱怜与赞美。尽管有人认为这首歌表达的情感是脆弱消极的,但是,对于声乐演唱者来说,歌曲风格的把握一定要体现出来它的时代性,不能用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去演绎另一个时代人的情感特征。根据歌词的诗意,全曲共分成了两个部分:

“玫瑰花烂开在碧栏杆下”这句是第一部分的主导。这一句描写的是玫瑰花美丽娇艳的姿态。“玫瑰花”三个字的旋律,唱的语气就好像在对人说话,这就好比我们在古诗中的诵读。后面的乐句“烂开在碧栏杆下”,跳进的旋律,四度音程的变化着重强调了一个“开”字,就好比我们古诗中的“吟”。钢琴伴奏和弦按六八拍的节奏,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交替着进行,就好像古诗中的“吟诵”一样。因为这两句交替进行的说和唱,所以在演唱“玫瑰花”这三个字的时候不能用太强的气息,音色也要尽量轻柔温和,等唱到“烂开在碧栏杆下”这一句的时候,要稍稍加强气息的推动力,但是音量不能太强,而且音色仍要保持柔和。玫瑰花在这短短两乐句中被音乐描绘得生动无比。

在第二部分中,伴奏音型在间奏的时候突然发生了改变,左手的音型开始变为六八拍的琶音伴奏进行,衬托着右手旋律有规则的走动,使歌曲的旋律突然变得抒情流畅起来了,旋律中充满了奔放的热情。歌词此时为玫瑰花拟人化的自叙,三个连续的“我愿”层层递进地表现出了玫瑰花渴望爱情,向往着幸福的美好心情。这段音乐中,旋律抒情流畅,而且每句都用了大跳的音型,歌曲也富有很强的歌唱性,表达出了玫瑰充满激情、理想与幸福的心境,和前一段形成较强的对比。因此,在唱这段歌曲的时候,气息要加快走动,要使旋律变得流动起来,使这一段主旋律与前一段的旋律在听觉上形成较大的不同。不过这段旋律虽然表现的感情很热烈奔放,但是,因为当时人们仍然被封建势力压迫着,所以演唱时要保证音色亮而且不能妖艳,要体现出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压抑心情,美声唱法的基本功一定要练好。当唱到“我愿那红颜常好莫凋谢”中的“红”字时,由于是高音,要求声音既要有力度,但是不能“喊叫”,当声音与气息的配合非常到位的时候,才能有亮而圆润的音色。只有拥有运用自如的气息、良好的音色,以及对歌曲音乐风格的准确把握,才能较好地演唱“玫瑰三愿”这首中国艺术歌曲。

三、艺术歌曲在声乐学习中的作用

1.艺术歌曲注重嗓音的培养

对生理条件的要求是对声乐学习者最基本的要求。良好的生理条件有助于声乐的学习,能与声乐的教学相适应。因此在声乐学习中,学习者要使发声器官相互协调地发展。歌唱声音的好坏不仅仅是因为自身的嗓音条件,还取决于是否掌握了正确的演唱方法,譬如身体在歌唱时是如何用力的,用力点是否正确等。在声乐的学习中,经常是由于发声器官运用不合理而导致发声出现障碍。只有很好地掌握和了解了歌唱的生理特殊性,才能提高声乐学习的质量。而在艺术歌曲中,各民族不同风格的语言、旋律特点,能使声乐学习者逐步形成多种演唱风格和用嗓方法,能训练我们通过调整声带的长短,咽腔的大小,咬字、吐字等各种不同的变化而调整声音的色彩,从而达到对不同风格艺术歌曲在演唱时音色的要求。

2.艺术歌曲注重学生与钢琴伴奏配合能力的培养

钢琴是艺术歌曲演唱时最优美、最和谐的伴奏乐器。在艺术歌曲的演唱中,钢琴伴奏的地位和声乐旋律同等的重要。艺术歌曲的演唱充分发挥了钢琴的艺术表现力,使钢琴伴奏成为了塑造音乐形象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歌唱者和伴奏者都应该重视钢琴伴奏在歌唱艺术中的表现力,而不能将二者分开。所以艺术歌曲的演唱,培养了学生与钢琴伴奏的配合能力,使歌曲的演唱变得更加生动。

3.艺术歌曲的演唱,注重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

艺术歌曲的演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气息的控制,气息控制得好与坏是美化声音的前提。气息过猛,声音就会偏高;气息如果没有保持住,声音就会偏低。在演唱艺术歌曲时,一定要注意好气息的控制。此外,演唱艺术歌曲还有一个好处,艺术歌曲与钢琴伴奏密不可分,转调很多,临时变化音也有很多,因此学生在演唱时必须熟悉钢琴伴奏的旋律、和声的结构,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音乐的线条,而且还提高了学生视唱练耳的水平。学生通过大量艺术歌曲的训练,可以解决音准不好的问题,提高声乐演唱的能力。艺术歌曲的歌词大多数是诗词,因此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表演者在演唱时需要投入自己的真实情感,而且要把这种情感与音乐作品表达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只有表演者把自己的真实情感投入到演唱中去,才能生动、真实地再现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内涵,使听众也能清楚地感受到作品表达的深刻内容。所以,艺术歌曲的演唱有助于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

4.艺术歌曲的演唱,可以提高学生对声乐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这是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的一句名言。兴趣也是学生学习声乐的一个基本动力,不断地激发学生对声乐学习的兴趣,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艺术歌曲一般都是简短明了的,歌曲内容含蓄而且富有诗意。在演唱时,音乐情绪变化幅度不大,音乐情感细腻,音域也不是很宽,一般不强调很大的演唱气势,易于演唱者情绪的把握和演唱。艺术歌曲的音域一般在中音区较多,而中音区是声乐演唱中最容易的音区,在声乐学习中,我们首先要打好中音区的基础,在由易到难的练习中形成自信良好的歌唱心理。声乐学习讲究循序渐进的原则,要不急不躁一步步地进行由易到难的练习。每一个学习声乐的人都要经历从不懂声乐的唱法到有了唱法,从唱得不好到唱得好这个阶段。而艺术歌曲正是为声乐的教学与学习提供了最佳的训练材料,大量的演唱和研究艺术歌曲可以提高学生的声乐演唱技巧,增强学习的兴趣,为之后深入学习声乐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艺术歌曲是人类音乐和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声乐学习中,演唱艺术歌曲并掌握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和演唱风格,对训练学生的演唱技巧和演唱方法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可以提高学生情感和声音的表现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声乐的理解以及演唱能力。艺术歌曲的思想内涵深刻,旋律优美而且富有诗情画意,它歌颂了人最本质的情感。诗词与旋律的紧密结合,使艺术歌曲不仅能够准确地表达诗歌的思想,而且能比诗歌更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艺术歌曲又将钢琴伴奏的表现力提高到了崭新的水平,将诗词与旋律完美地结合。艺术歌曲是音乐与文学宝库中的珍贵的明珠,也是声乐教学的珍宝。声乐学习者要把艺术歌曲的演唱充分贯穿于声乐学习中。这样既丰富了学习的内容,又增加了文化素养和音乐知识,使学生达到技术与艺术的双向提升。

因此,重视艺术歌曲在声乐学习中的演唱,是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孙悦媚,范晓峰.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2]俞子正.声乐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邹本初.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学艺术的重要性篇10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大群众的审美情趣逐渐提高,百姓越来越希望带有艺术性的东西进入自己的生活,因此,社会对于平面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给平面设计师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一些高档的消费品对于消费者来说,更多的是追求精神境界的享受,要想体现商品的更高价值,都是要由平面设计师来完成的。因此,平面设计师要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把艺术美学灵活地运用到平面设计中来,提高平面设计的艺术价值。

一、对艺术美学内涵的分析

艺术美学(aestheticsofliteratureandart)也叫做艺术哲学,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艺术美学的思想是建立在“统一哲学”的基础之上的,艺术美学从客观的唯心主义出发,强调美和艺术是绝对的象征,也是绝对的体现,认为在艺术哲学的特殊哲学领域里,可以看到一切美的原型和永恒的美。

艺术美学主要是研究文学艺术这种社会现象的特殊审美性质以及审美规律的科学,主要研究文艺作品中的精神产品的审美价值、结构以及功能,研究各种不同的审美属性在不同的艺术门类中体现出来,并表现了艺术美和生活美之间的联系。

二、对平面艺术专业内涵的分析

所谓的平面设计(graphicdesign)指的是,具有艺术性、专业性,用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符号、图片以及文字的结合和创造,做出用来传达某种想法和讯息的视觉表现。平面设计师可以用视觉艺术、字体排印以及版面设计等专业技巧达成创造的目的。平面设计一般由平面、色彩、图案造型、字体设计、标志设计、户外广告设计、pop广告设计等一系列因素构成。一般平面设计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平面构成、素描基础、高级课程、色彩构成、photoshop、autoCaD等课程。

三、艺术美学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

(一)艺术美学是平面设计创作的基础

艺术美学是所有艺术专业都要学习的基础知识,对于平面设计这一专业来说,也不例外。学生通过对艺术美学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艺术,并且是学生认识艺术的有效途径。学生们通过对艺术美学的学习,可以认识到一个艺术工作者应该具有的艺术情怀、人生观、价值观,可以为学生以后的艺术生涯指明方向,为学生以后成为一个合格和优秀的平面设计师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可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社会发展的优秀的平面设计人才。

(二)艺术美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习平面设计的人越来越多。随着各大高校的扩招、社会上各种电脑应用软件培训班的开办,使得平面设计这一队伍越来越庞大,学生要想在这一庞大的队伍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合格的平面设计师,就要加强对艺术美学的学习,努力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对艺术美学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修养,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通过对艺术美学的学习,还可以为学生的平面设计工作带来灵感,让学生在平面设计的工作中,能够对文字、图片和各种符号进行合理的设计,使其更具创造性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