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传统文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11:58

优秀的传统文化篇1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文化;路径

优秀传统文化,指的是在文明演化中所沉淀的反映民族精神内涵和文化风貌并对民族历史起积极作用,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称[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校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障,也为校园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发展的动力。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文化环境、学校传统、学校精神、校园制度和文化活动的统称,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活动文化[2]。校园文化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对于增强学校教育的感染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功能的充分发挥,要求校园文化紧紧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理论依据

1.校园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国家、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支撑,没有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必须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和形式。校园文化依其本性,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1)校园文化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

由于各个学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办学宗旨和理念各不相同,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同时,校园文化也是一种开放的文化,作为社会大文化在校园中的特殊存在状态,它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凝练时代特色,在与时俱进中彰显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就不断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体现社会主义特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在把握校园文化建设正确方向的同时,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2)校园文化保障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濡染功能。校园物质文化的直感性、精神文化的隐渗性、制度文化的规范性和活动文化的体验性,使“它像空气一样包围着受教育者,让他不知不觉而自觉自愿地去感受,去体会,从而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与校园文化四个层面结合,可以有效克服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缺失和流于形式,实现于潜移默化中感染和陶冶师生,强化教育主体的生活体验,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支撑和动力来源

学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4]。校园文化建设为此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重要的舆论引领和环境保障。因此,应坚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建设具有自身特色、体现时代要求的校园文化。

(1)优秀传统文化为校园文化提供丰富的价值资源

新时期的校园文化建设,受到开放环境下多元价值的冲击,精华与糟粕并存,很容易误导学生的价值取向,冲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果,这就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几千年文明的智慧,包含着反映民族精神的基本价值观念,如自强不息、崇尚和谐、重义轻利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可以在把握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的基础上,引导校园主体注重个人德性和品行的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积极健康的校园主流文化,为校园主体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

(2)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校园文化主体的人文素养

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全体师生员工,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中,主体的能动性得以调动,校园文化才能得以创新和发展。因此,必须努力提升校园主体的人文素养。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丰厚的人文文化积淀。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可以在传承和弘扬中营造具有浓厚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增强学校的人文底蕴。同时,置身于这样的校园文化中,师生员工很容易实现耳濡目染,促进主体人文意识的养成,提升主体平等向善、独立自信的人文情怀。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发挥其对学校人文底蕴的形成、对主体人文意识养成和主体性调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可行性路径

1.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物质文化

(1)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困境

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客观上需要学校注重在物质文化层面加大投入,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需要得到校园物质文化层面的支撑,如校区的建设、教学设备的增补、绿化环境的布置等。但现实中,学校除正常开展教学活动外,不少精力都放在加大校园物质环境建设上,建筑、雕塑、喷泉、山石等成为重点打造的对象,规模、数量、速度成为主要衡量标准。存在以物质环境建设来评价学校的发展规模和办学效果的现象,重视环境布置却忽视内涵挖掘,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趋于功利化。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真正理解校园物质文化的深刻内涵,为了布置而布置,没有认识到校园物质文化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教育支撑和保障作用。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的路径

应该认识到,纯粹重视环境布置的行为只能使校园物质文化成为几项设施或建筑,不具有较高立意和人文气息,自然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审美要求和文化需要,这必然给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带来不利的影响。校园物质文化是凸显校园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物质文化,可通过精巧、和谐、实用的设计,将其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如在合理规划校园绿化中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思想;通过张贴名人警句、树立历史人物塑像、重要建筑以历史名人命名等形式凸显传统文化的自强不息、爱国敬业等内容;开辟传统节日场所以纪念和弘扬传统文化等,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样才能使校园物质环境建设更有“神”,并在其内涵的挖掘中,使校园真正成为师生陶情冶性、修身养德的重要场域。

2.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精神文化

(1)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困境

学校厚重的办学传统、优良的校风校训、和谐的人际氛围等,都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发挥着重要的凝聚和濡染功能,必须得到校园主体的积极认同。但现实中,在很多学校的师生员工中存在着对校园精神不知晓、不理解、不认同的困境。被问及学校的校风校训是什么的时候,一脸茫然;对学校的人际氛围显示出无力和不满;对学校的归属感和维护欲极其缺乏等等,校园精神很难成为熏陶和引导主体的有力力量。究其原因,随着教育的迅速发展和功能扩展,其工具性、技术性的价值取向越来越明显,理论说教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加上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们变得功利和务实,学校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弱化与精神文化的缺失成为通病。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精神文化的路径

校园精神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内化的过程,在长期的积累和不断的凝练中,需要校园主体的积极参与,并得到其逐步的认同,这样才能发挥其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渗透作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在优秀传统文化养料的汲取中凝练校园精神。这就需要尊重传统文化的思想力量,一方面在学生的课堂学习以外,通过阅读经典、参观故居遗址等途径弘扬爱国进步、诚信朴素的优良传统,加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体验和认知;另一方面,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的课堂学习结合以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在专业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和感染力。通过这两方面的相互配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校园主体的精神养分,渗透于校园精神的凝练过程。同时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助力实现校园精神的积极认同。

3.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制度文化

(1)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困境

校园制度文化对于建立正常的校园生活秩序、凝练积极的校园精神、培养师生的优良品行具有重要意义。制度文化的初衷不是为管理而管理,而是通过鼓励和惩戒,引导校园主体自觉按章办事。但在现实中,一些学校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在抓精神文化建设时,不注重在氛围营造中引导学生,片面强化制度管理和制度约束,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时科学性、实效性、可操作性、人文性体现不够。这样就导致制度无法内化为主体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不能很好地发挥制度育人的功能。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校园制度文化的认识不充分,对制度的文化内涵和制度育人的可行性缺乏认识,没有理顺学校教育与制度文化的关系。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制度文化的路径

作为学校教育与管理职能发挥的手段,良好的制度文化应成为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道德行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制度文化,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持下彰显制度的规范和导向功能。制度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传统文化中的制度对于协调人与人、与群体、与社会的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校园制度文化要实现其功能,一方面必须从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等内容中获得支持,体现平等、公正、严谨等思想内容,在健全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对正确行为的鼓励、对错误行为的惩戒,帮助校园主体获得参照,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另一方面,在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等思想的引导下,强调制度管理的同时重视对主体的人文关怀,体现以人为本、服务师生的管理理念,获得学生的认可,引导学生自觉按章办事,并自觉形成习惯。

4.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活动文化

(1)校园活动文化建设的困境

校园活动因其新颖活泼的形式,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更容易为学生所喜爱和接受。在社会调查、教育实践、体育与知识竞赛等活动的开展中,校园主体的素质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但现实中,虽然很多学校都致力于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却不同程度出现校内各种活动开展得风风火火,参与者却寥寥无几;活动定期开展,形式单一;说教型活动偏多,没有体现习惯养成教育的目的;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活动影响却微乎其微等现象。究其原因,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流于形式,为了活动而活动,同时存在人云亦云、缺乏特色等弊端,这些都影响着校园活动育人功能的发挥。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活动文化的路径

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能、发展个性的机会。要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校园文化的魅力,获得濡染和教育,从而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活动文化,在活动的积极参与和直观体验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这就需要在研究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活动对接形式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校园活动,增强活动的文化底蕴。一方面,以民族节日为契机,开展传统文化纪念活动,深化学生的民族认同感。邀请专家开设国学系列讲座,举办国学演讲比赛、知识竞赛、重读经典等活动,以先哲们的人生智慧引导学生;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文艺活动的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的组织,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把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化的潮流中去,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在新的环境下发挥它应有的作用”[5]。

参考文献

[1]赵和娟.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校园文化研究[J].现代妇女,2013(3).

[2]余守萍.校园文化与高校德育模式的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3]黄定华.蒋孔阳论美育[J].宜春学院学报,2009(3).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15.

优秀的传统文化篇2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传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G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1-0390-01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具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值得我们世世代代继承和发扬的积极因素。[1]它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各方面,具有发展的连续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备世代相传、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等特点,包含了传统文化精神,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勇于奉献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等,都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具备的精神。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结合时代特点加以传承与发展,使其在当今社会体现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全新文化价值体系。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中国民族特色

一个民族,要有其自身的文化底蕴,一种思想,要与民族文化传统相结合。沟通思想理论与人民群众的心灵,传统文化是极其重要的桥梁。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后,与中国元素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从而指导着中国社会主义道路顺利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蕴涵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出中国民族特色。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现实意义,对理论和实践有着推动作用。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的阐述,使其能够指导中国社会发展。因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体现了中国的民族性特色和最本初的文化基因,能够对“中国特色”做出最真切的解读和阐释。

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代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使得主导价值观中的许多内容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从而导致主导价值观与其他价值观之间存在差异性,从而引发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在价值观多元化的形式下,文化多样化发展,为谋划不同文化之间和谐共处,就需要建立一个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和谐”、“仁爱”、“自然”等思想,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反映了群众的普遍愿望及基本诉求,能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古圣贤的思想充分融合,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价值实现定位在对他人、对群体、对社会的关爱和奉献上,从而对中华民族的历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文化基因。[2]

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各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平与发展是全世界倡导的主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需要多方协调,共同努力,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从思想上确立和平发展的理念。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倡导民主、自由、平等,“四海之内皆兄弟”、“亲望亲好,邻望邻好”等和平思想深深嵌入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也影响着与中国友好的各个国家。因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促进人类和平,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民间传承

民间传承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师徒传承、家族传承、行业传承等方式在进行延续。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手段的不断进步,一些年轻人对古老的民间文化失去了兴趣,导致一些传承无法得以延续;民间传承人在传承的过程中,受到各种条件限制,往往造成一些传承消失;同时,受经济利益驱使,一些民间文化活动在传承的过程中也发生了走样、变形。因此,国家应该采取措施完善民间传承方式,保护民间传承,让更多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3]

2.学校教育传承

学校教育是最基本教育,影响着每一个人。目前我国的学习教育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所做的还不够充分,对于传统文化知识涉及不多,应该充分发挥好学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强化学校在传承中的阵地作用,针对不同教育层面,选择不同的传承内容和方式,开展文化传承工作,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到每个人心中,从而进一步推进中国文化事业发展。

3.文化场馆传承

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艺术馆等公共文化事业单位是传承文化、传播文明的主要阵地,对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群众对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艺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较为普遍,各文化场馆也逐步增加服务范围,开展各类的读者活动,为群众提供多姿多彩的读者服务,发挥其文化传承的作用。然而,文化场馆目前在国内的覆盖面还不是很广泛,一些地区的文化场馆建设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政府应该建立文化类、艺术类、自然类、民俗学和人类学等多类型的公共文化场馆,满足不同人群需要。同时,增加设施设备投入,完善各项方针政策,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到文化场馆建设之中,提高文化传承的能力和水平。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其深刻的精神实质,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推进文化事业发展,提升综合国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要将此项工作做实、做细,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更完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左康华,朱林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理论探讨,学术研究,2013(1).

[2]熊正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求是网,2014.10.17.

优秀的传统文化篇3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汇集而成的、反映独特民族风貌的一种民族文化,它的内核是儒家文化,兼有佛教、道教等文化形态,有优秀和糟粕之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不仅领先于当时的世界,在当代也有非常高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一、指导发展当代素质教育

一方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当代素质教育的萌芽。在夏商周时期,六艺就是教学内容,它基本将素质教育基本要素包含进去,后来孔子关于重视德育、智育和有教无类的思想都闪耀着素质教育的火花。到了唐代,科举分科取士,之后的宋学思想又倡导立志、修身、进德等,清代的明智人士重视艺术、科技,强调实践,倡导言行一致等,这些思想对当代素质教育的发展都有借鉴与指导作用。

另一方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丰富多彩的传统优良教学方法,包括启发式、存养式、积渐式、功利主义等教学方法以及书院式教学方法等,充分反映出孔子、孟子、王安石、朱熹等古代教育家的思想与实践成果,至今依旧属于当代素质教育基本教学方法的范畴。同时,中国古代尊师爱生、尊师重教等思想一直被传承至今,形成优良的中华民族传统。

二、帮助构建全民道德体系

最近几年,中国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逐渐突显出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全社会人民在道德方面出现较严重的滑坡问题,民众道德水平并没有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而有相应的提高,反而是扶不扶摔倒的老人等问题反复拷问着人民的良心,全民道德体系在构建方面亟待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力汲取营养。儒家思想十分重视个人的修养和品格,重视身心和谐、重视精神追求和道德情操,不仅要求朋友之间、邻里之间要互敬互让、讲求礼仪,还对整个社会的有序与和谐的保持有利。与此同时,儒家思想强调集体利益,注重个人向社会奉献力量,这些优秀的思想对出现在片面现代化冲击之下的缺失信仰、精神危机、沦丧道德、扭曲人性、恶性膨胀功利主义等趋向或弊端的医治都有重要的借鉴价值,能帮助构建全民道德体系。

三、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增强民族向心力、凝聚力是很有帮助的。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内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维护祖国民族利益的标志性精神,集中体现出民族的文明、觉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发挥着支柱作用。在当代,这种精神的弘扬对民族增强自信心、自尊心有帮助,对人们增强爱国热情、激发爱国情怀、强化民族主体意识等有利,从而促进中华民族增强向心力、凝聚力。尤为关键的一点是,该精神的弘扬能有效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成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见利思义的价值观以及忠恕之道、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道德标准以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伟大道德抱负等,这些都能在正确的、科学的思想指导之下帮助解决当代商品社会出现的人生价值问题、社会道德问题以及人际关系问题等,对抵制极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的冲击有重要意义。因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当挥着指导人生和安顿价值的作用。

四、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四位一体的角度进行总体布局,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全局战略,提出弘扬中华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目前,整个世界都处于大调整、大发展的时期,文化和政治、经济等相互交融,逐渐转化成社会与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关键性资源,且世界各国在综合国力方面的竞争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正快速聚集成文化软实力竞争,而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基础正是其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正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品格,努力改善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被世界扭曲的形象。在当今时代,优秀传统文化凭借其宝贵的底蕴和灿烂的思想,为中国建设市场经济、发展文化事业奠定坚实基础、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讲求的是天人合一,哲学价值丰富,这与西方传统文化中主客二分的科学实证精神是不同的。因此,中国将市场经济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恰好将在西方传统文化影响下形成的市场经济体制的不足弥补了,对逐渐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在建设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如果能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时融合一系列市场经济的关键因素,依托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但能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还能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果,帮助建立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五、结语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与精神资源都是异常丰富的,不但在发展中华民族的过程中有巨大贡献,且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也极富借鉴价值。今天,中国务必要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持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宗桂,林安梧.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的对话[J].贵州社会科学,2014,(04).

优秀的传统文化篇4

关键词小学德育传统文化德育素材

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是我国历史上无数先贤的思想与智慧的结晶,是令中华儿女引以为豪的精神财富。小学德育理应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宝藏,从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培养小学生的道德素养,唤起孩子们的民族文化自觉,从而起到滋养品德情操的作用。

一、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德育素材

1.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礼仪文化

中国自古以来被称为礼仪之邦,懂礼、习礼、守礼、重礼是古代社会的道德规范,也是一个社会文明的象征。在古代,“礼”深含人类对宇宙天地的敬畏,对德性的追寻,对和谐的追求,对人本身的期望和宽容,对审美情趣的重视和培养,以及对社会秩序的协调。

2.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爱国主义精神与忧患意识

“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表现了古人对国家的统一、安宁、稳定、发展的期待和向往。“天下为公”是《礼记》中的《礼运篇》所描述的“大同”社会,表现出他们关心国家民族的志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足见古人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南宋的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则是清代顾炎武的名句,这些名句在中国人民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刻骨铭心,表现了中国人民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体现了热爱祖国的河山和人民、关心祖国前途和命运的情怀。

3.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中华文化中自强不息精神的重要体现。自古以来中国人民与天、与地、与逆境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抗争,从来就不肯轻易认输。也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逆境中奋进,在困境中崛起。

4.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团结和谐的人际交往美德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学思想对“和”的思想进行了阐释,主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在人际交往中,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主张“和为贵”,要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从而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在人与自然中主张“天人合一”。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法天道,道法自然”则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新定位

1.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历史上,传统文化一直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仁、义、礼、智、信”等道德伦理思想是我国德育追求的目标,也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措施。学校德育应该不辱使命,从基础教育抓起,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既担当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又让传统文化惠泽天下,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在小学德育中应该加强传统文化的科学定位,重视文化在德育中的渗透,不断加强文化的传承功能。

2.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德育的动力源泉

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德”的内容,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主流。同时,关于“德”的教育和影响作用的研究和关注也一直没有停止过。也正是有了“德”的滋养,才为以德立教提供了可能,为小学德育提供了动力源。目前,很多小学开展了“经典诵读”文化活动,让诵读经典成为师生修身、正心、养德的主要精神食粮,为小学德育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3.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小学生的“三观”教育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简称“三观”,是小学生思想和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影响小学生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低年级小学生尽管对“三观”还不太明白,但其已经开始对金钱、物质、幸福,对“活着”有了初步的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对自然的敬畏思想、对人生的积极乐观、对幸福广泛界定等思想,这必将成为小学生“三观”形成的主要依据。

三、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多方位应用

1.宏观上,要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

在小学,教科书是德育的物质文本,承载了德育知识和教育价值引导的双重任务。一本好的教科书对小学德育必然会有很强的指导作用。重视传统文化对小学德育的渗透作用必须在教科书上得到充分的体现。

(1)在内容上,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教科书的全面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文明礼仪、爱国主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团结协作等思想对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大有裨益。另外,从文化的角度,中华民族要想更好地发展,就必须保持一种“寻根意识”,从文化传统中找到发展之“根”。而且,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只有通过教育和引导才能得到继承和发扬。所以,要将大量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融合到小学德育的教科书中,让学生在学习中增对文化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自觉养成爱文化、讲文明的道德习惯,自觉弘扬优秀传统道德,成为一个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

(2)从形式上,优化传统文化在德育教科书中的综合设计。一方面从教材的编写理念上看,要将小学德育的编写理念引向对社会的关爱。爱好和平、乐于奉献、心存善念和崇德行善等社会关爱内容对小学生的道德发展和人格养成具有重要的价值。教材编写要增强这种“宏观思维”,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家和社会对于个人的重要依托作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关注社会发展与社会文明的进步,并以实际行动参与到社会发展中。另一方面,从对内容的重视程度上看,当前小学德育教科书中的两大主题是人格修养教育和家国情怀教育,其中对人格修养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却淡化了家国情怀教育。今后的小学德育教材要提升家国情怀教育的分量,加强弘扬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等传统道德,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其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

(3)在效用上,改进德育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外部构成。教科书的文本内容固然重要,但要采用适合的形式,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众所周知,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惯用形式,那么将文言文照搬到小学德育教科书中是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的,晦涩的语言要先经过处理,变成形象直观、通俗易懂的内容,比如可以采用图画、故事、动画等表现形式,避免成人化思维模式的呈现。另外,传统文化在德育中的渗透要综合考量受众的接受能力。在小学阶段,低年级学生和高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爱好有很大的不同,教科书要考量这种变化,顺应学生的现实需求,采用适当的方式体现教学内容。

2.微观上,要多途径多措施加强具体实践

小学德育不是仅仅依靠说教就可以完成的,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染和熏陶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墨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先人的这些观点说明了人的思想道德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潜移默化的感染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据此,在小学德育中要注重开展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1)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校主管部门要制定常规性的经典诵读活动安排,挑选《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大学》等经典作品,落实每日、每周、每月的诵读计划。据了解,有的小学的诵读活动从每天的晨读开始师生共诵,书声朗朗。每周开展诵读比赛,每个班级选代表参加学校的诵读比赛,欣赏美文,感受经典之美。根据每周的诵读比赛,每月开展一次“阅读之星”评选,表彰与激励更多的孩子走进经典阅读的世界。

(2)定期开展社团活动。在小学成立绘画社、舞蹈团、合唱团、武术社等社团组织,积极发动学生参与社团组织,并组织团员参与社团活动。比如开展“孝道”为主题的绘画比赛、以“爱国”为主题的合唱比赛等,让参加比赛的学生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时,社团活动有利于增强校园的文化气氛,给校园中的更多同学带来文化的熏陶,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发现美德,并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开展节庆活动。利用传统节日开展相关主题的节庆活动。比如在每年的清明节开展扫墓活动,组织学生走进抗日烈士陵园,瞻仰革命先烈,了解先烈事迹,学习广大革命先烈为国捐躯的英雄主义气概。利用端午节祭奠爱国诗人屈原,学习屈原胸怀大志、宁死不屈、立志报国为民的大无畏精神。利用9月10日的教师节开展“尊师重教”活动,感念恩师,感念学校。利用校庆日开展校史学习活动,唤起学生爱校、爱家的情感。

(4)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有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历史典故包含着深厚的德育价值。古典文学一直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内容,小学德育中要定期给学生推送经典的阅读材料,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比如,在小学低年级可以给学生推荐有关开天地、女娲补天等神话故事的读物,这些读物中包含了古人对神秘的天与地的探索,反映了先民敬畏和征服自然的心态,歌颂先人征服自己、征服宇宙的探索精神。在小学高年级可以给学生推荐《西游记》《水浒传》等四大名著的部分篇章或者简易读本。

多年来,关于小学德育中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多有争议,有人认为要在量上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但是部分人却走向了极端,主张全盘复古;有的人认为要减少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多立足于现代文明的教育方式,但部分人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主张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笔者认为,小学德育要走出这两个误区,促进二者的适度融合,兼容并蓄,互相补充,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施建平.利用传统文化促进小学生德育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5(2).

[2]崔振彬.浅谈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5(5).

[3]阮秀章.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5(33).

[4]韩艳红.我爱中国传统文化[J].小学生必读:中年级版,2015(11).

优秀的传统文化篇5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优化资源;开放教学;教育实效性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就世界文化类型讲,不同的文化都具有自身的基因和特质,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与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具有共生的关系,即历史文化的地理基础。立足文化源流与文化精髓,从而了解文化发展的历史逻辑性,以本文化语境阐释本文化精髓,以此达到文化弘扬的正确性和实效性。

立足文化源流与文化精髓的教育理念

文化源流,即文化基因,以文化之根阐释所以然的问题是剖析文化的基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远古农耕经济基础上萌芽生长,“天人合一”的理念和融入式的思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因与出发点。相对于海洋文化、游牧文化的移动性,农耕文化具有定住的特点。土地是根,土地是不可以移动的。在传统词语中,“社稷”一词是沉重的责任和拥有国家的象征,“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物神,因而,社稷的千秋万代是每个朝代的希冀。《论语・宪问》写道:“禹、稷躬稼而有天下。”[1]华夏民族在农耕经济中形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生活方式。一方面,求安稳是保障耕田而食的生存条件;另一方面,以农业为生计,在尽人力的基础上,还需风调雨顺方可收获,人们依自然规律而动是生存之道。因此,和谐、和平之道是天人关系的法则,中华民族的三祭:祭天、祭地、祭祖,体现了因农耕经济而产生的信仰,“天人合一”的理念由此诞生。《周易》写道:“夫人者与天地和其德,与日月和其明,与四时和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2]古代思想家把宇宙、人生视为生生不息的过程,认为天地同根、万物一体,并以此作为认识事物的起点。《周易》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三者是相应的。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之道在于成万物,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天人合一”的理念也体现了中华文化起源的融入式思维,即认为个体的小我与宇宙的大我相统一,并通过人的直觉体悟来把握宇宙之道。以农为本的社会生产中孕育了中华文化的基因,并由此前行,映照在悠久的历史长河里。

文化自西汉以来被赋予了“文德化民”的意义,与“武力天下”相对。西汉经学家刘向所著《说苑・指武篇》写道:“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3]可见,文化是指以礼乐典章制度为依据而推广于天下的活动,即化民成俗,使文德成为人们生活方式和习俗,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文化的化民成俗是文化的成功典范,即文化之本。因此,传统文化具有真、善、美的道德评价和审美导向。在文化的推广过程中,传统文化具有托物游心、文以载道、借物喻意、比物连类、诗言志等特质,《论语・子罕》写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人们赞美松柏,是因松柏具有风雪中挺且直的自然秉性,以松柏来比喻人的高风亮节、坚贞不屈的品格。可见,人们通过媒介彰明心境,使言和文更加生动华彩,这造就了中华文化表达的载体性和含蓄性。

“天人合一”理念的精髓:一方面,是人人得其生、物物得其长;另一方面,是依自然规律而动,和谐相处。儒家人伦思想的核心为“仁德”,以仁德诠释人与人关系橹宜≈德、仁者爱人;以仁德诠释人与自然的关系为节用之德、万物并育。儒家“仁爱节用”的主张是“天人合一”理念的躬行之道,孟子倡导“不违农时,数罟不入闯兀斧斤以时入山林”;宋代程颐演绎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清代戴震提出“天下同遂其生则为仁”的观点。由此反映出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和审美境界,并世代化育着中华民族的处世哲学和社会风俗,中华民族正是以自身的文化基因和文化特质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4]因此,掌握文化源流,以中华文化的语境阐释中华文化精髓,才能有正确的教育与弘扬,才能正确解决文化中所出现的问题,从而达到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的教育效应。

完善文化窗口教学体系的教育抓手

所谓文化窗口,是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切入点及视角。通过文化窗口以点带面展现中华整体文化的风貌。择优开设具有文化窗口特色的课程,以道不远人的认知方式,化神奇于平凡之中,使传统文化教育立体而鲜活。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众多特色文化体系是文德化民的典范,因此以融入人们生活和习俗的特色文化为抓手而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无疑具有接地气的实效性。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5]当前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弘扬融合共济,有序整理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形成推广的教育体系应是社会关注点。

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设的通识课“古今茶文化”为例,此课程的设置初衷是尝试以茶文化为窗口、为切入点,通过茶道来诠释传统思想“儒、释、道”的主张,以茶艺彰显中华民俗的礼仪。茶文化是在中华整体文化背景的映衬下而形成并延绵至今,其涵盖了中华整体文化的根本基因和特质。无论是社会民俗,还是人文境界,皆造就了道器相依的文化风景。例如:借梅、兰、竹、菊而喻君子品格,茶文化则以文化体系来表现中华传统思想精髓,以茶事彰明心志。中国茶文化就精神境界而论,渗透着儒家的修身治世的政治理想,彰显着佛家明心见性的脱尘禅机,洋溢着道家贵生逍遥的隐逸节操,均可从茶文化的视角中寻其踪迹,探其灿。以茶文化所蕴含的儒家思想为例:仁内礼外与敬茶之礼、贵和执中与太和之汤、清廉之德与清茶之美、修身雅志与茶事之雅。客来敬茶是我们的民族礼俗,敬茶是礼的践行。虽然礼在古代有多重内涵,但是其精神实质为恭敬之心。仁与礼的关系则是仁内礼外,仁是礼的中心,礼是仁的具体表现。敬茶之礼阐释了人们交往的礼节之礼。可见,以茶表敬意,其内涵就是儒家仁礼思想,即通过茶事中敬人的茶礼来体现以礼待人的仁爱之心。不仅如此,茶文化中还彰显了儒家的中庸之德、清廉之德等主张。以礼俗的日常行为之举来展示深刻的文化思想,恰恰是道不远人的智慧诠释,点点滴滴而浩浩之道。提取精华而形成课程体系,以通识课的形式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这不仅丰富教学内容和校园文化,而且以清泉润物的方式来熏陶学生的人文修养,使文化之雅韵而育人之雅行。

文化窗口教学为抓手具有可行性。一是教学资源根植于深厚广博的中国传统文化。二是文化遗产具可有体验和参与的适众性。正如“古今茶文化”的宗旨为“品茶悟道”,用口品茶用心悟道,课程集思想理论、生活知识、茶诗文鉴赏于一体。这门课程采取了茶道理论讲授和茶艺体验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使受众从一个视角来领略中华文明的华彩和诠释人生的况味,因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中华传统文化体现在不同的领域中,梳理精华而成为教学的亮点,需要教师和教学管理机构共同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以健全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教育机制,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优化资源与开放教学的教育路径

优秀传统文化携历史时空的印记而绵延当今,社会背景在斗转星移中呈现着新的元素与气象。如何使传统对接现实,则需要撷英取道的升华,并且以有效的路径来弘扬文化精髓。优化资源与开放的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教育路径:一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联合教学方式,如聘请优秀文化传承机构或个人进校园面对面与学生交流和展示非物质文化技艺等;“走出去”则是适当带领学生参访和参与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二是延伸课堂教学,以学生社团等校园平台为主体,延展教学内容和相关的社会实践。

传统文化具有扎根社会、融于风俗的特色。因此,校外资源是校内教学资源的补充与扩展。课堂的知识之点与社会文化之面相结合,从而形成教育工作的多维度。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一定的课时作为社会公益课,建立和完善客座教授制、展开驻校艺术家的艺术空间活动,实现校外教学资源与校内师资力量的联合。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古今茶文化”教学中,聘请国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进课堂讲解陶瓷艺术与制作技艺。这不仅使学生感受中国陶瓷艺术的魅力,而且使学生在实物展示和制作中领略了道器合一、器以融道的中国哲学思想和文化精髓,以生动的教学形式提升了学生人文知识和审美能力。与“请进来”相应的则是“走出去”的路径,安排一定的课时使学生实地参访、调研以及参与相关的社会公益活动,如参访一些文化企业和社会机构、博物馆等,组织学生观摩和参与传统文化活动。正是坚持优化资源与开放教学,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活跃了教学方式,从而显著提升了教学的实效性。在贯彻公益教育的理念下,搭建学校与企业、社会机构、民间团体合作的教育平台。伴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人心,支持公益教育的社群体日益壮大,参与者既是志愿者也是受益者,有益社会的有益教育恰恰是自身社会价值的体现,这一理念本身也是一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所在。

延展课堂教学,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社团活动是丰富校园生活、传播正能量的重要教育路径。学生社团其性质是学生兴趣施展的平台,自愿、自主、活泼为其特点所在,活动富有感召力。正确引导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建立和完善社团指导教师的培训章程和实施细则是今后的关注点,社团指导教师不仅是社团专业知识的顾问,而且是正确思想和价值观的导师,发挥导向的作用。许多研习传统文化的社团活动,吸引着众多学生的追随与关注,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社团活动不仅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境界,而且引导了学生日常行为的文明之举。除此之外,社团的暑期社会实践与公益活动的开展,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领悟文化魅力;另一方面,使文化的正能量传递与回馈社会。这些活动使学生获得了双丰收,即自身的实践收获和奉献社会的人生价值。因此,完善学生社团是助力校园整体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延展课堂具有多角度,如校园的文化雅苑、艺术空间等平台有待进一步的挖掘,从而多路径、同目标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以此来提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建立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觉和自信的社会风气,才能有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家园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论语[m].徐秀英,麦晓颖,译注.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

[2]周易[m].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3]刘向.说苑校正[m].向宗鲁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87.

[4]麦晓颖,许秀瑛,方隽注释.论语全集[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9.

[5].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讲话[R].北京,2014.

优秀的传统文化篇6

[关键词]传统文化;家庭教育;私德

[中图分类号]G40-0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6)06―0093―02

家庭是一个人从呱呱落地起第一个长时间所处的生活环境,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良好私德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因素,对个人私德产生了负面影响。如何使一个人从小就能具有良好的私德,如何教育子女正确明辨对与错、是与非成为了大多数家庭最为重视的问题,但怎样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孩子,才能培养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呢?我们认为从我国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经验是最好的选择。

一、培养个人私德的重要性

对于公德一词,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是谈到私德,很多人却不知私德是指哪些方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下私德的定义,私德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与身边人沟通、交流所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可以调节个人与家庭、群体甚至与社会、国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私德是存在于个人或者小群体、小范围内的行为规范,它不会直接对公德层面的大多数人产生影响或者危害,但是却间接的影响着人们公共道德的养成。所以,可以说私德是公德的基础。私德往往实践于日常的生活之中,例如家庭成员之间、朋友交往之间等小范围的人与人之间相处中的美德。也正是这些平凡小事中的美德,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良好风尚。

私德是我们在个人生活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中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最终将要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宏伟蓝图。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最终达到“鸡犬相闻”、“夜不闭户”、“黄发垂鬓皆怡然自乐”的共产主义社会美好愿景,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一个国家是由每一个个体的人组成,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有高尚的品德,才能使社会更加和谐,进而实现中国梦,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二、借鉴优秀传统文化中培养个人私德的路径

1.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私德培养的合理内涵

①淡泊恬适,明心立志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最早出自西汉初年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后来诸葛亮曾在写给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中加以引用。“淡泊”是道家思想的一部分,《道德经》中有“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名与利本无所谓好坏,有道是“名利高寒阁,冷暖只自知”,名与利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对名利追求的欲望程度不同,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生活状态的巨大差别。一个人如果恬淡寡欲,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生活就会恬静而舒适,这样才能更好的明确自己的志向。而要想实现自己的志向,首先就要明白自己的内心所想,不被欲望所驱使,学会谦虚谨慎、低调做人。在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获奖者季羡林的颁奖词中有这样几句话:“智者永,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这样一位文学大师,仍在生前谦虚的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可见,淡泊、谦虚是一个人实现志向的必要德行。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若能够做到如此境界,不仅会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快乐,也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

②上善若水,处下不争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出自与《老子》。最高境界的善,莫过于水的品行,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却不与万物相争,甘心流于低卑洼地,这才最接近于“道”。这种德行,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君子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倡导“修身”,“修身”方可“养性”。“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是做一切事情的首要条件,想成为君子,只是读书增加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塑造自己的品德,而“水”的品德就是“修身”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原则。家庭生活中,对亲人、朋友亲切、友好、放低姿态,不与人发生矛盾、冲突,与人为善,这是个人素质的体现,也是家庭和睦的重要因素。

2.家庭教育中培育个人私德的路径

①知书懂礼是家庭教育的基础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当看见一个人的品质恶劣时,通常对他的评价是素质低下、没有家教。素质通常指的是他的文化素养,家教在某一层面上指的是他的礼数。《论语・季氏》中记载,孔子对其儿子教育道:“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诗是指诗经,在当时的社会,诗经是贵族子弟学习的教材,也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礼是指周礼,对周礼的熟悉和掌握可以帮助一个人在当时的社会上得以立足。孔子是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的思想不仅影响着中国历史上诸多的王侯将相、文学名家,也深深的影响着当今时代的人们。作为这样一个大家,在其教育儿子的时候,也强调知识和礼数的重要性,把其作为一个人说话和立足社会的基础。可见,教育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和懂得礼数在家庭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越是注重现代文化与观念,越是想适应全球化的进程,就越是要弘扬和传承我们本民族的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由数千年的历史证明了的,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考验。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教育子女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时,我们认为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避免精神食粮汲取过程中的偏食行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社会上对于专业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术业有专攻”型人才。不错,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从事的某一个专业的技能有专门的研究,但是在钻研于自己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父母应该督促孩子绝对不能放弃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引导孩子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也能够使孩子树立正确的德才观。德、才是人的两个基本配置,德和才都需要后天的教育,不是先天就有的,父母要告诉自己的孩子,智商高并不意味着品德高,要想确保自己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在提升自己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品德修养。

第二,让孩子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孩子应该做与自己年龄段相符的事情,父母不应对孩子的智力和知识进行过度的开发,使其疲惫成长。有些家长让孩子大量的背诵古诗词,孩子虽然记住了,但却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这并不会对孩子的观念有积极影响。这样做不仅剥夺了本该属于孩子的快乐童年,还有可能引起抵触心理,起到反效果。父母在对孩子的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一定要选取与孩子的年龄接受程度相匹配的传统文化知识,使其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接受,而不是范范的记在脑中。如果父母选取一些孩子容易接受的形式,比如讲故事的方法,不仅会使孩子产生兴趣,还能使孩子理解其中的道理,受到正确的引导。

古话说的好,“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此“理”也可替换为“礼”。从家庭教育着手,父母要教育孩子家庭生活中的礼仪,例如餐桌礼仪、同长辈相处的礼仪等,同时也要教育孩子与他人相处时的礼仪。西汉著名经学家刘向在写给自己儿子刘歆的《戒子歆书》中也强调了一个人在得意时,对周围的人要有礼貌,无论这个人是高官还是平民。这样做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灾难,所谓礼多人不怪。“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各个地方也都有自己的规矩,而这种规矩也可以视为礼数。只要一个人懂得社会生活中不同场合的不同礼数,那么又何惧走遍天下。

②选择性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点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重视人的品德教育。家庭教育是最基本的塑造人的品德的形式。在父母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会以其个人经验和对事物的认可度为出发点,选择性的传递一些观念与知识。那么,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家长应该汲取其中的哪些经验?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又需选择哪些方法?我们认为,主要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重视诚信教育,从小抓起。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孟子之所以有如此成就,离不开他的母亲的谆谆教导,其母仉氏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自己的一套原则,不仅为了给孩子提供好的学习环境而“三迁择邻”,还为了使孩子养成诚实守信的好品德而做到“买肉啖子”。一个人的诚信养成必须是从小抓起的,一旦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将会很难改正。《中庸》中有这样一句话:“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贯穿于事物的始终,没有诚就没有事物,因此,君子以诚为宝贵的精神品质。诚信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重要品德之一,它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不仅可以培养自己在周围人群中的公信力,还将会对其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二,率先垂范,树立好的榜样。从孩子咿呀学语时起,父母就成为了他们的第一任老师,这时孩子还不能甄别出父母所做事情的错与对,所以只会“上行下效”的去学习父母的言行。在这时,如果父母不多加注意,就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例如有些家长在孩子面前“出口成脏”,就会导致孩子在将来也张口就是脏话,不易改正;还有些家长对父母不尊敬,在孩子面前与老人顶撞、吵架,这都会影响孩子将来对其父母的态度。在教育子女孝敬老人的时候,一定要以身作则,你今天怎样对待父母,你的孩子以后就会怎样对待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种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孩子都会看在眼里,学在心里。

对孩子私德的培养,家庭教育是关键,而传统文化又在家庭教育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问题,孩子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希望。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对于文化的传承,也可以使人们在传承过程中修身养性,共促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储培君,等.德育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2〕黄艺琦.论礼仪教育促进高校德育的现实意义及途径〔J〕.南方论刊,2009,(07).

优秀的传统文化篇7

关键词:党史文化;传统文化;异同

中图分类号:D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013-02

党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孕育,产生、发展及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积淀起来的一种特殊文化类型。中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五千多年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考虑的中心不是个体,而是相互的关系,寻求利益与道德之间的某种结合点,强调互利双赢的关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充满了人文主义的理性乐观精神,最大的特点和优点就是"包容并兼"。党史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既有相同性,也有不同性。

1相同性

1.1基本精神的一致性。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昭示了党史文化基本精神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一致性。

我们党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工作的重视,在革命战争时期就已经开始。1940年1月,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文化工作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提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命题,对发展文化的理论和方针作出了精辟的论述。1942年5月,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的方针,就文艺和人民、文艺和生活、作家和群众、批判和继承、文艺的内容和形式、普及和提高等关系问题作了精辟论述。在1951年4月,提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口号。1956年4月和1964年2月,又先后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1979年10月,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中指出,我们要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一再强调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保证文艺真正做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

十七届六中全会就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作出重要决定,要求各族人民提高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建设文化强国,把中华文化推向世界。

1.2都重信仰。

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讲信仰的民族。信仰什么?信"天、地、君、亲、师"。天地是自然物,天覆盖万物,生生不息,地承载万物,孕育万物,天地运行创造万物,所以信"天地";信"君、亲、师",这三者都是人,人在天地间合天道,重地道,讲人道,创造财富,所以信仰"人",尊重"人"。"天、地、人"叫"三才",中国人就信这"三才"能影响他们的生活,能左右他们的生活,天人合一就吉祥。这是中华文明的主流。中国文化重视生命、生存、生活和人生的价值,实质就是"以人为本"。这与我们今天讲的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

我们共产党人的信仰是什么?是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这个信仰就像人的脊梁骨一样,支撑着我们脚踏实地的从事着共产主义事业和运动。

一个人没有信仰,没有远大目标,没有前进的方向,也就没有前进的动力;没有前进的动力,就消极颓废,就欲及时行乐;要想及时行乐,就要敛财索贿。敛财索贿就是犯罪,及时行乐就是腐败,腐败犯罪就要落马,这就是信仰缺失的必然逻辑。

战争年代,我们的共产党员,人民军队指战员,为什么不怕牺牲?为什么英勇善战,根本原因就是他们有一种坚定的信仰,就是要旧社会旧制度,建立新社会新制度,甘愿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献身,也在所不辞。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焦裕禄、王进喜、时传祥、雷锋、欧阳海、王杰,他们的献身精神从何而来,也是因为他们有理想有信仰。

改革开放以来涌现的任长霞、牛玉儒、王瑛、丁小兵、方玉刚等等共产党员,他们信仰坚定,道德高尚,爱岗敬业,心系群众,是我们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

1.3都重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作为具体体现的一种精神。而其核心--爱国主义,则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它表现为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的眷恋,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期盼,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对祖国和尊严的坚决捍卫,对卖国求荣的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的无比崇敬等。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延绵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千百年来,民族精神薪火相传,越燃越旺。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培养孕育的文化结晶,是在长达五千多年的漫长历史进程中,由50多个民族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通过思想感情、意志信念、心理素质、道德观念等长期的相互交融凝聚而成的,是各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

中国古代孕育、发展形成的传统民族精神有:"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仁民爱物"、"厚德载物"的博爱精神;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自强不息精神;以和为贵的团结友善、热爱和平精神;勤劳勇敢、知难而进的奋斗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毅精神;与时偕行、革故鼎新、日新又新的革新精神等。这些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精神。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张思德精神、西柏坡精神和红岩精神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等;改革开放阶段同志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的"六十四字"创业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这些精神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新的精神财富。

2不同性

2.1外延不同。

党史文化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外延是不同的。党史文化的外延仅有党史理论文化、党史纪念地文化、党史人物文化、党史事件文化,还有军事文化、外交文化、统战文化、民族宗教文化、教育科技文化以及文艺、体育、卫生等文化。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外延较宽。中华文化五千多年,积淀了非常厚重的优秀文化因子。如孝文化、和文化、善文化以及建立在道德主干上的仁、义、礼、智、信的忠孝观、义利观、和平观、实用性的宗教观、重视家庭与人情的伦理观等,范围非常宽泛。还包括了古代朴素的辩证法和唯物论,其视角触及到了教育、文化、社会、日常民俗等多领域多行业范围。可说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正因为如此,我们中华民族的深层价值观才未发生根本转换。我们中华文明才一直延续几千年而未中断,且原生态的基本内核在世界范围内才再次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2.2时段不同。

党史文化的时段严格说可从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算起,至今90多年。这90多年里,中国发生了三大变化,一个是"站"起来,二个是"富"起来,三个是"强"起来,在这个时段里,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组织人民完成了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史文化的的时间至今只有九十多年。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时段严格说应从伏羲氏"一画开工"算起,至今已有五千多年(或六千多年)历史。这五千多年里,中国从原始社会演变为奴隶社会,再演变为封建社会直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优秀传统文化。

以伏羲炎黄哲学为源头,以易经和儒、道、墨、法等为主干的中华优秀文明,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东方汉学文化的本体和源泉。中国国民性格为什么会出现迥异于西方民族的特征,中华民族何以能以独特的发展道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即受惠于这些文化元典。

2.3源头不同。

党史文化源自于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是中外文化包容兼并的产物。"五四"运动以后,马列主义从国外传入,经、陈独秀等革命先驱的传播,逐渐被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从而与中国实际结合,产生了共产主义小组,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就有了党史文化。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源自于《易经》。《易经》是中国哲学和中华文化的源头,这已被各界所接受,是不争的事实。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曾经承认过,他所创造的辩证逻辑定律正是得到了《易经》的启发,他还感叹地说,他一生中的最大遗憾就是没有完全学透中国的《易经》。

优秀的传统文化篇8

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在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之上,根据时代的发展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从整体上来调整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到$天人合一%的完美契合,同时要贯彻公平公正"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这样才能最大可能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和美!

2传统文化在我省高校大学生思想中的缺失

2.1整体素质较高,但信仰缺失!伴随着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生活环境比过去更加优越,其家长的文化程度也都有所提高,对教育方面的投资相对也会加大,因而,大学生从小受教育的机会和时间较以前有了较大的提升!比如:文艺"旅游"社交"计算机等方面都有优异的表现,整体素质相对较高,同时表现欲望强烈,急于求成!不过,他们从小生活在家人的溺爱之中,不能很好的继承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把个人的追求作为崇尚的目标,因而,很多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匮乏,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混沌不堪,更不要提及远大的理想和追求!他们注重现实和具体的表明现象,而忽略事物自身所包含的哲理以及信仰!

2.2极易接受新事物,但缺乏是非判断能力!经济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他们的成长中,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知识时代的大爆炸,新观念"新思潮的不断涌现,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接触到世界上的任何知识"任何地方!强烈的求知欲和便利的信息平台,促使他们成为了当代网民中的重要组成群体!但他们毕竟遇见的挫折较少,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所以当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和事物时,观点单纯"片面"极端,极其容易上当受骗,误入歧途!

2.3个性张扬,但依赖心理严重!当代大学生思想上独立,观点独特,不会轻易认同他人的看法,在任何事情上,都希望独树一帜,主张$个性至上%,同时在生活上和学习过程中,自信独立,并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但是,由于他们在家庭中,一直被格外的关心与重视,当脱离了家人的管制和高考的压力之后,复苏的自我意识极强,然而,在长期的教育弊端之下,当他们生活中和学习上遇见棘手的问题时,普遍缺少生活自理能力的他们,不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心里准备,不会自强不息,迎难而上,而是采取逃避"抱怨的态度,同时,更多的会去寻求家庭的帮助,表现出较大的心里依赖!

3提升传统文化在我省高校教育价值的主要途径

3.1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传统文化传播渠道单调,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是其不被大学生所认同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对于这种情况,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渗透,将是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措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直是高校中大学生获得思想知识方面最主要的渠道!在中国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应当把传统文化的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结合起来,当前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主要教授的课程内容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社会主流思想为主,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是必须的,如果可以将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通过与政治理论课相结合,把其融入到相关的教学内容中,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对于接受理解程度相对高一些的大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开设一些思想政治教育中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讲座,还可以开设一些专业课程以外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选修课程;这样既能更直观"更形象的进行文化教育,又能对学生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

3.2营造浓厚学习氛围!为了使大学生浸沐在中华传统文化和当代科技文化的双重优势环境中,学校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为学生们营造这样一种良好的环境!在传统文化的宣传活动上,可以利用多个平台来走进大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当中,例如:通过广播"板报"网站"参观"食堂等各类活动潜移默化的把传统文化渗入其中!当然通过教育和宣传能让大学生们接触到传统文化,但要好好掌握传统文化并将其运用到自身的方方面面,那就需要知行结合!例如:可以在学完&诗经’"&论语’等课程后,在结课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撰写论文或进行演讲比赛,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渐渐地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体系中,成为他们为人处世的指导方针!当然传统文化并不是强制性的教育,而是通过学校的筛选"学生的再选择,才能找到自己需要的那部分,同自己原有的专业知识及思想观念等多方面进行糅合!从而在世界观"道德观"人生观上秉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又具有现代文明的创新,从整体上提高了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

优秀的传统文化篇9

前言:现今世界的人类文明都起源于五大文明发源地,分别是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印度河、爱琴海和中国。五大文明分别孕育和滋养了各大洲不同种族人类的文明发展。纵观全球,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不曾中断过的历史文化传承是其他四大文明所没有过的,其他文明要么毁于战火,要么种族消亡。而勤劳、勇敢、智慧的华夏儿女开拓了幅员辽阔的国土,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一部厚重的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国各民族诞生、发展、交融并共同缔造统一国家的历史。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和谐社会的创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传统文化教育既要承传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情况。高职学生是现代青年的一分子,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高职学生的积极参与。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离不开文化的浸润滋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既是全面推进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也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中之重。研究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探索学生素质培养的有效模式,加强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学习和吸收,能够对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在开展传统文化学习讲授的过程中,作为一线的高职院校教师必须要实际了解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现状,分析其成因,找到培养对策,才能把学生塑造成企业所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实现培养人才与企业需求的对接,并且做到有技能也有内涵。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高职院校的文化教育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系起来就必须认清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和进行对他们文化素质培养特点的分析。

一、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现状分析

(一)思想素质方面

思想素质是学生的思想意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综合体现。现今的高职学生大多为90后,伴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而成长起来,物质丰富,生活成长条件较好,以自我为中心意识强烈。在他们的思想中大多有着强烈的个人主义的思想倾向,物质享受欲望强烈。理想和信念较为淡漠,缺少理性的克制和自我约束。很多同学有上进心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但是持之以恒的决心和信念较弱。总之,从其整体的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偏颇与缺陷,需要通过在教育教学中加以正确的培养和引导。

(二)文化素质方面

考入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入学分数线就可得知大部分成绩应该属于中等甚至中下层度,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在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后,刚经历了高考,可能比较松懈,很难迅速适应全新的学习模式、学习课程以及掌握和理解所学的知识,一部分同学会有跟不上老师的上课进度的问题,在学习中往往缺乏艰苦学习、奋斗拼搏的进取精神,因此,要达到高职教育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可见,文化素质教育之于学生,是很重要的。

(三)专业能力方面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学生们都希望通过三年的专业学习,在毕业之时能够拥有一技之长,但是大部分的学生的毅力薄弱,往往在学习专业技能的过程中缺乏恒心和毅力,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往往会感到枯燥、单调、乏味,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去进行反复地、不断地练习,对自己专业方面技能学习也不够认真和刻苦,经常造成技能方面的不足。到了工作岗位要么重新学习要么吃大亏。

(四)心理素质方面

高职学生普遍因为种种原因存在许多负面心理。一些学生的自我定位存在偏差。一方面,部分高职学生觉得自己只考了高职院校,感到自卑,因而不愿与人交往,产生孤僻心理。另一方面由于学习方法不得当和自身的差距,高职生在学习、生活中遭受挫折时,往往表现为情绪低落、不思进取等,容易被周围的事情干扰或吸引,比如网络游戏,和异性的交往等等,对未来缺乏明确的认识和规划。

二、高职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环境因素

对学生影响的外界因素很多,大体分为学校周围同学的素质、学校学习气氛和文化氛围、学生成长家庭的教育模式、社会各种信息和诱惑的环境以及学生个人性格、发展定位等方面因素。这些都不断影响着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一)学校的文化环境对学生专业综合技能的培养是最重要的。好的学校之所以优秀就是因为它能有一个让人专心学习专研知识和业务的环境和土壤,大家在融洽而热烈的学习氛围中你追我赶,互相促进和进步。这也是为什么望子成龙的家长们都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去重点小学,重点中学的原因。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是只看重分数,而轻技能的,而步入高职后,学生既要补充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进行实践技能的学习,使学生有些应接不暇。因此在环境和学习氛围的营造上,学校、教职员工都要下大工夫。

(二)家庭环境及教育模式对学生素质的养成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俗话说有其父就有其子就是这个道理,家长的坏习惯会传给子女,家长的优点和处事之道也会无形的感染着子女。有些家庭的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一味迁就,造成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心理素质的先天缺陷。家庭环境的融洽度也会极大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素质养成。

(三)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实践技能的提高以及就业也具有重大影响。很多学生在学校中学习,不关注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毕业后很难与企业需求对接。

(四)高职学生的自身定位经常出现不够准确。有相当一部分综合素质较高的高职学生对自己的个人期望值很高,认为在毕业后可以到知名企业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能量,而现实有时会给他们沉重打击,让他们感到无助和渺茫,从而产生自卑心理,有的甚至从此一蹶不振。另外,考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层次差距较大,不同素质层次的高职学生,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会相互影响,部分素质较差的学生近朱者赤,进步较快。但是也会出现近墨者黑的现象,这是高职教育中必须充分重视的。

(五)高职院校毕业生定位于专业技能型人才,学生们通过三年的专业学习,在毕业之时能够拥有一技之长立足于社会,因此学校的课程大多偏向专业方面。但是我们学校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介于高职院校生源的原因,学生平均素质肯定要低于本科类院校。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让学生在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原因。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他诸多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学说或流派。特别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尤其是东方文明的源头之一,它不仅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仍发挥着作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大致可以从科学技艺层面和伦理价值层面两方面来加以概述。

(一)从科学技艺层面看,传统文化的精髓主要包括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园林建筑文化、工艺美术文化、戏剧舞蹈相声等娱乐文化、武术健身养生等体育文化、天文历法、发明创造及中医理论等。从伦理价值层面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主要可以概括为君子文化、尚贤文化、谋略文化、耻感文化、礼仪文化、忠孝文化、爱国主义以及人道主义精神等。

(二)有的人觉得这套理论迂腐了,过时了,但我们吸收其精髓和闪光点结合现在的高职教育,学生和社会都会受益颇多。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今天我们看到领国韩国或者日本,长幼有序,对长者的尊敬和尊重,人与人之间的鞠躬行李以及各种礼数的由来,无不是因为大中华文明礼仪行为规范的辐射和影响发展而来。

四、高职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重中之重―――忠与孝

孝者,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数的事实证明:爱由亲始,一个人爱中国、爱他人的情感是从爱父母开始的。孝心教育对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学生善良之心、感仁之心、责任之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伦理观、价值观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结合在我们现在的实际生活中,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在家里都是全家的焦点,父母起早贪黑的工作,甚至再上一代人的爷爷奶奶也一天到晚忙前忙后,就是为了孩子每天能安心读书,吃饱吃好每一餐。一个孩子的事就是全家的事,一个孩子读书就是一家人伴读。中国家庭为孩子的付出都是巨大而无私的,但是孩子们从小就生活生长在这个环境下,反而觉得理所应当,心安理得了。多少次我们在报纸新闻中看到孩子在街上义正言辞的打父母,原因仅仅是不要他们上网或者不给他们买想要的东西,最甚者甚至不惜残忍的杀害养育自己的父母。每每看到这些都在思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敬哪里去了。中华传统的善良哪去了。相比重点本科院校,高职的学生文化成绩会差一点,或许生活的环境教育环境也会相对弱一点,因此我们更要加强对他们传统文化的熏陶,让他们能够感知中华文明的善良,还有对父母的感恩,对家庭的义务和责任。

能在家庭环境中正确的自我剖析,认识自己,感恩父母,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那也就能举一反三的认识到个人和国家的关系,这也是传统文化的中“忠”的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大英雄,伟人无不是背后飘扬着忠的旗帜,我们说的忠不是封建社会岁君主的愚忠,而是指的对国家,对人民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忠。从远古开始就有比干谏纣王,为了人民和国家社稷被纣王剖视其心。最有名的民族英雄莫过于岳飞将军,叱咤风云,直到被奸人所害始终怀着一颗为着民族国家的赤子之心。还有宋代文天祥,一句“自古人生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让后人流泪。时光匆匆,无数人物都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只有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不顾一切的英雄才会被后人尊敬,被后人称颂,被后人祭奠。我们高职院校开展文化育人,在平时的学习中让学生学习领悟,切实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很重要。现在外在的各种诱惑太多,改革开放后形成的市场经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物质生活开始变得越来越丰富,人们对金钱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造成了部分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发生了偏移和变化,唯利是图的人比比皆是,不好的风气在社会上蔓延。

优秀的传统文化篇10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政;运用

一、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中华民族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所创造的具有很久生命力的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特征”。[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则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累形成,被世代传承延续并具有积极影响的各种精神成果的总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蕴含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是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精神动力所在。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和生命力,在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今时代,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显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可借鉴性和积极作用,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

二、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在其长期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精神,亦即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特定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伦理观念、审美情趣等精神特质的基本风貌的反映。[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独有的中华民族精神,它是推动中国民族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非常丰富,例如:爱国情怀。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礼记》中的“天下为公”的思想、《大学》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理论无一例外地把个人生存与民族发展联系起来,反映出社会成员对国家、民族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深厚情感。进取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提倡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周易》曾指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论语》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是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精神的高度概括。这种精神推动着中华民族的自强和创新,体现着“强我中华”的进取精神。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拓展和丰富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助于大学生树立顽强奋斗、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等。

三、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运用

将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期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要求、学生的需要相结合。把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网络文化等相契合,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途径,更好地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

1、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

高校培养学生,不仅要关注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更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事实疏导、自我教育的功能,是学生接近社会,提升能力的最好平台。高校应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有关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场馆;或到具有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旅游景点、人文景观去浏览;在特定的节假日期间组织节日宣传活动,例如在校园中组织优秀传统文化表演、展览、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开展这些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实地参观或亲身参与中领略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融入大学生的心中。

2、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效应,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和提炼,从而构筑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散发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应把传统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使大学生无处不在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例如用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来命名学校的建筑、教学设施;在校园内设置一些古今中外的文化名人雕塑;利用散落于校园各处的板报栏宣传名人事迹,通过这些切实可行的手段,用优秀传统文化所蕴藏的精神内涵来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在无形中实现对大学生的激励与教育。

3、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网络文化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是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实现信息时代校园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高校应重视校园网络环境的建设、维护与管理,积极净化学生上网环境,努力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为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各高校应积极建设既具有鲜明特色,又能突显本校办学特点与文化底蕴的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网站。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开展一系列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例如在校园网站上传优秀传统文化名家名师的讲坛、适合本校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的优秀传统文化专题片,通过文字、图像、声音和动画等技术手段,使大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思想得到启迪与升华。

4、优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

“所有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4]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更应该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储备和积淀,首先,教师平时应有意识地增强学习文学、艺术、历史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使自身先全面领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只有在自身素养的提高的前提下才能使课堂“活”起来,才能让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其次,教学能力的提高。新兴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教师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教师应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手段,熟练操作多媒体设备,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内容和形式,用更符合时代的、易于大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授课。

作者:崔淑芳单位:河南护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龚贤.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2001:7.

[2]许武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