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14:21

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篇1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数学;创造能力

中华文化传承了几千年,在数千年的传承过程中,我们逐渐形成了爱国团结、勤奋睿智、和平友善、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这些精神成为古往今来无数中国人百折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支

柱。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传统文化中,有一些不适合现在社会发展的糟粕,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摒弃它们,让学生接受优秀中华文化的传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传统文化有效和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就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能力。

一、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推理和论证的缺失

在我国古代读书人为了读书,要“头悬梁,锥刺股”。而读书的目的是通过科举考试,博取功名,光宗耀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深远。儒家文化提倡读书人“习得文武艺,报与帝王家”,读书的目标很明确,甚至所有人的目标都是一致的,无论有没有兴趣学习,都要去学习。这种文化传统,至今对数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传统文化中,数学仅仅是为天文历法服务,少了“推理、证明”。在这种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下,学生无法对数学学习产生学习兴趣,从而缺少了数学创造能力。

2.创造因子的缺失

数学是人们生活、生产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在中华传统教育中,对数学教育的不重视,让数学在中华历史上得不到发展。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寄予厚望,希望子女严格遵从老师的教导,遵守纪律,刻苦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刻板地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数学练习,以期通过“题海战术”来通过考试。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缺少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重复的数学练习让数学这个本来应该充满探究性的学科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不了兴趣,导致数学的创造能力得不到提升。

二、结合传统文化发展学生数学创造能力的方法

1.图文结合,激发学生兴趣

我国传统图案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有一些图案既能代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写照。中华民族的传统图案变幻无穷,丰富多彩。从这些图案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时代的工艺水平和与我们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例如,在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中,这一章主要讲的是菱形、矩形和正方形。在课程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图片展示战国时期的铜镜、唐三彩上的花纹图案、传统手工艺剪纸图案等,来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发现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数学知识在里边。最后,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更加深刻认识到几何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以历史名人故事,传承数学传统

在我国的历史上,许许多多的数学家对数学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历史名人故事,使学生了解我国不仅仅有古老璀璨的文明,我国的人民也是充满智慧的。让学生以前人为榜样,树立起为国家富强、为民族振兴而发愤图强读书的观念。例如,在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三章《圆》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南北朝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

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点第七位,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详实了解我国的历史名人,培养民族自豪感。

3.结合传统精神,发展数学创造能力

在数学发展过程中,很多数学研究有我国古代数学家的突出贡献。通过对习题的引申、联想、对比,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独特魅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传统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去探究问题。比如,利用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提升数学的创造能力。例如,在课本北师大数学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中,著名的“勾股定理”就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结合传统精神,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初中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学生数学创造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社会的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践传统文化,让学生与传统文化产生共鸣,为今后自身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篇2

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即使中国已经进行了几十年的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传统思想的影响仍然不能磨灭,从各个方面对中国的经济社会产生着影响。本文主要以供电企业为例,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其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传统文化对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1、“官本位”的意识阻碍了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形成了以皇帝为顶端的高度集权的专制制度和等级森严的官僚制度。在这个宝塔形的体制结构中,上尊下卑,界限分明,不容僭越。官为百业之首,唯有走上仕途,才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也只有做了官,才能获得特权和利益。中国自明清以来对官吏实行的是低俸禄政策,但是这并不阻碍底层莘莘学子通过科举考试挤入统治集团。因为官员的俸禄虽低,但是整个社会上是以官职大小衡量人的价值、成就、地位的。时至今日,“官本位”意识仍然影响着一些人的思想和行为。

改革开放以后,虽然中央在淡化国有企业的行政级别,但是国有企业中的分配机制仍然在按照行政级别制订,如某级别可以享受多少工资待遇、多大住房(包括地段)、可以购买多少企业股票,这种分配政策的制订无需接受任何质疑和监督,于是基层企业规模再大,其领导的级别不如上级机关衙门里的一个小官,巨大的社会分配不公由此而产生,于是乎“官”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仍然是社会的特权阶级,导致大家对“官”仍趋之若骛。

近几年来,大学扩招,各种门类大学生出现了,大学生也不再是国家干部了,但是国有供电企业领导经过改革之后的自由裁量权却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企业还是象一个官僚机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弹性尽可能加大,在不唯文凭、不唯学历、只唯能力的外衣下,不对能力制订客观的评价指标,权力指挥一切,国有企业中的成“官”的正常通道没有了,于是寻租现象就出现了,其结果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但不能优化、发展,简直可以说是形同虚设。

2、传统儒家文化对我国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消极影响

儒家管人思想,具有鲜明的矛盾性和两重性。它既有民主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既有积极、进步、革新的一面,又有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而且在有些情况下,精华与糟粕又相互结合,良莠混杂,瑕瑜互见。具体表现如下:

(1)重德治而轻法制的偏向

儒家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他们都更注重个人修养,强调道德教化。虽然也有虽有“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艺,不能正五音”(《孟子?离娄上》)一类主张规章制度的话,但相对于其长篇的“德”的强调来说,太过于苍白。

表现在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常以非理性的伦理道德观念为原动力。它过分重视德行管理,忽视企业规章制度的作用。结果导致企业员工无章可循,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的现象司空见惯。规章制度停留在嘴上、纸上,而不能见之于行动。这种“德治”虽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带来和谐,但企业毕竟不是一个家庭。作为社会的经济组织,需要一种客观公正的标准对其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加以约束和规范。

(2)重均同而轻个性的偏向

中国儒家思想是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但与西方管人思想相比,恰恰又缺乏对个体地位的认同。它虽然处处讲人,但真正重视的是人所属的团体。在“均同”思想影响下,总体是神圣的,至高无尚的,个体则是卑微的,微不足道的。这种总体对个体的排斥,构成了中国儒家管人思想的本质。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具体表现在:

首先,在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我们更偏重于那些重总体,轻个体的学说。但是如果把这种群体观念发展到极端,无疑会对个体产生排斥作用。这种排斥的后果,无疑要扼杀个体的活力,使个体的任何行为都要从群体的规范,群体的心理,群体的习惯中去考虑,不敢越雷池半步。如果谁要标新立异,搞些创新,就可能遭到群体的孤立和攻击,从而导致个体对群体的畏惧和依赖心理。这种依赖心理严重地阻碍了人的创新精神的发扬。谚语“枪打出头鸟”,就是这种思想最精确的诠释。

第二,没有完善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具体表现就是讲攀比,不讲竞争;讲均同,不讲贡献;讲公平,不讲效率等等。长期以来这种“求和去异”的儒家管理思想,造成了人们根深蒂固的依附性和均同性思想,顽固地保护着人们的心理长城。

第三,以往在企业职工个性上,共同性胜于特殊性,群体性高于个性。使职工个性长期处于抑制和闭锁状态,个人需要绝对服从集体的利益,排斥任何做法的“个人主义”。其结果,使一些企业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3)重传统而轻变革的偏向

千百年来,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管理一直占主导地位。一面是家长专制式的管理关系和纲常礼教,另一面则是“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传统守旧思想。尽管中国历史上,不乏一些反传统倡革新的思想家和勇士,他们的管理思想也产生过广泛影响,但最终多被儒家管理思想吞没。其根本原因是:

首先,当维新者在管理意识上起来反传统时,却又常无意识地停留在传统之内,传统意识潜移默化地决定着他们的思考方向和界限。

其次,历史上多次革新实践,革新者承担的风险远远大于继承传统者。商鞅、王安石、谭嗣同等许多著名改革家的结局告诉人们,宁求稳健而不务革新,可能是较明智的选择。

这种因循守旧,知足长乐,处事退缩,不思进取的倾向至今仍深深影响着当代供电企业的管理思想和行为,同样也影响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更愿意采用已有的方法和制度,而不愿意思考、创新。这是我国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国有企业的业绩与企业领导升贬并无直接关系,企业倒掉,领导易地继续做官现象比比皆是。因此企业领导更多的是对上负责,于是因人设岗在国有企业中是屡见不鲜的。这样的结果是,企业岗位设置不合理,很多在岗的员工本身就不具备上岗条件,考核也就无从谈起。在这种形势下,任何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都无法在这类企业中执行,换句话说,谁也没有能力根据这种实际情况制订如此复杂、完备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作为替代,企业领导的协调水平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人治”也就习惯成自然了。“人治”得越久,领导的自由裁量权也就越大,领导的重要性也就越大,制度也就没有执行的必要了,因此制订制度的唯一目的就是应付检查。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改进措施

1、儒家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西方的各种先进的管理思想正源源不断的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也会越来越频繁和深入。如何将儒家文化更好的融入到西方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去,以更好的适应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促进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国更好的发展是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和专家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传统儒家思想中,有很多用人的思想和理念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不谋而合。因此,新兴的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要向传统文化学习,才能有更大的发展。另一方面,儒家文化在根本上说只是一种处世哲学,更多着眼于宏观的环境,如国家;对于企业这种微观组织的细节化的管理论述甚少。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借鉴儒家文化时不能从中得到具体的帮助,可以引用的只是一部分原则和处理事情的态度等,缺乏严密的理论体系和科学分析。所以,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要不断吸收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精华,在传统儒家文化的指导下,树立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强调对个人的尊重,重视运用待遇和发展机会来吸引和留住人才,并通过严格的考核制度来淘汰不合格的员工。

2、具体措施

(1)改革薪酬体系

①取消一切所谓某某级领导干部享受某某待遇的特权,把包括住房在内的全部福利和包括公务用车、通信费、招待费等职务消费全部纳入薪酬体系,使企业内部整个薪酬体系透明化。

②尽可能实现同工同酬,原有体制内职工的收入可以以股份分红形式进行调节。

(2)公开招聘流程

按照企业的需要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公布岗位说明和岗位要求,招聘过程公开化,做到以岗选人,为合理的设置绩效考核标准奠定基础。

(3)疏通各岗位的上升通道

①加强技术、经营、行政管理三支队伍建设,疏通每个岗位上升的通道,改变以往提升待遇只能走行政管理一条路的现象。

②对于成熟期的企业,各岗位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时,对于能力已超越岗位要求而又无岗位可上时,可以将相邻岗位加以合并,同时相应提高薪酬。

(4)强化制度管理

改革目前制度订得很严而执行很松的陋习,将各项规章制度简单化,做不到的制度不制订,凡已制订的制度必须确保执行。因此对规章制度实行持续改进,不搞大而全,在执行过程中逐步修正、完善、增加。

(5)加强内部竞争

改伯乐相马为赛马。如同美国国会选举一样,每年将一定比例的岗位(如1/4)在公司内部重新竞聘,这样每过数年公司各岗位之间就相当于轮换一次,可以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使整个企业在创新中前进。

另外,严格控制每个岗位竞聘者的数量,当某岗位竞聘者的人数超过设定上限时,则适当降低该岗位的待遇;当该岗位竞聘者数量不足时,则提高该岗位待遇,相当于建立内部劳动力市场对各岗位的薪水进行调控。

参考文献

1、邱雯.美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10)。

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篇3

一、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积极影响

当前,新媒体应用于文化传播体系中,对提升文化传播力具有重要的积极价值,具体来说,借助新媒体技术,可提升文化传播的时效性。对此,对比传统媒体与数字媒体之间在文化传播上起到的作用,虽然二者的传播媒介大相径庭,然而其根本目的均是以文化的推广与传播为主。而这其中,新媒体的传播影响力明显大于传统媒体,由于不受地域限制与权限限制,更不受设备拘束与制作时间限制,新媒体可更快速、准确、高效地传播文化资源,弥补传统媒体文化传播载体制作周期长、地域限制大等问题,以便实现文化传播力的扩大与深化。此外,新媒体应用于文化传播体系中,可扩大文化传播的影响力,保证文化传播的影响范围扩大。对此,前文已经提及,新媒体重要的技术特点之一,是互联网络在信息传递时具备的共享性与无界性。巧妙应用两种特性,使其与文化传播内容融合,将保证文化传播广度与影响力的增大。众所周知,传统文化传输渠道受地域、空间及时间影响较大,无法大面积推广具有价值的文化内容,进而造成优秀的文化后继无人。然而,利用新媒体的无界性及共享性来开展文化传播,能极大地提升优秀文化的影响力,保证其受关注程度提升,传播效果提升。

二、新媒体在提升文化传播力中需侧重焦点

目前,利用新媒体环境提升文化传播的影响力已然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积极影响对文化传播利用新媒体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就目前而论,在保证新媒体对文化传播积极影响的基础上,认清新媒体在提升文化传播力中至关重要。对此,了解现阶段文化传输面临的具体环境后不难发现,随着人们对物质生活追逐思维的变革,都市生活水平在悄无声息地提速,快餐化、眼球化经济正冲击着文化传播发展,如何权衡与掌握手中的文字武器,确保客观、精准、丰富且正向化的文化传播氛围,已然是文化传播必须面对的问题。对此,注重眼球时代下垃圾文化的大量涌入,新媒体提供的传播平台将造成优质文化传输发展困难,无法有效筛选精华,规避糟粕,将造成文化传播力的分散与流失,影响真正的传播内容深入民心。除此之外,优质文化如何借助新媒体达到深入浅出的传播也应是需关注的重点。对此,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内容的趣味化与思维导向的科学化,是新媒体提升文化传播力的又一重点。对此,进一步明确文化精神,进一步了解媒体价值,注重新媒体环境下文化传播所要凸显的作用,适当应用娱乐,适当浅显表达,并借助文化传播中沉淀的优势,稳固文化传播基础,发挥文化传播价值,保证文化传播既具备吸引受众的娱乐性,又不会因过度娱乐,粗俗肤浅而降低文化传播的效果。

三、利用新媒体提升文化传播力的具体方法

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篇4

【关键词】传统文化;民主集中制;审计制度;职业判断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4)16-0094-04一、引言

中国审计署成立于1983年,此后我国现代审计飞速发展。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其影响潜移默化且根深蒂固,对审计实践和研究都产生重大影响。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在审计发展过程中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处理好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问题,对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文化有深远影响。

二、文献综述

传统文化对审计发展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国内研究。秦琦铭(2002)简略地从审计人员和审计体系方面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审计体系的影响。徐彦夫(2005)从中国审计历史发展轨迹追溯、印证了社会主义审计文化的作用。樊昊军(2012)从三千余年的中国审计发展梳理了审计文化的发展,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郑石桥(2012)以皇权专制作为基础性政治制度,研究皇权专制与国家审计之间的关系,提出审计是适应皇权专制发展需要的多元多轨制组合制度“装置”,随着皇权专制的变迁,多元多轨制审计也会同方向变迁。

近几年,对审计文化的研究日益兴起。审计文化研究的兴起,标志着我国现代审计基础理论研究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徐彦夫,2005)。马亚男(2010)认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责任、忠诚、依法、独立、清廉、奉献”对审计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王爱国(2011)指出当代审计文化的基本含义是审计信念、审计态度和审计价值观,审计制度创新是审计文化重构的重要基础与保证。在审计职业判断方面,赵际■(2006)认为职业判断的影响包括审计职业判断的主体、任务和环境三个方面。彭毅林(2005)将影响因素分为人的基础因素和社会环境保障因素。

但是,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质结构方面,都是从儒家伦理文化、马克思主义思想等方面,强调传统文化对审计制度准则的影响,忽略了长久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集中制对审计的影响。对职业判断的影响归因于人的因素,而没有考虑文化对人的重大影响。本文试图从中央集权现代特征、审计制度文化传承性和审计职业判断三个方面对审计发展的文化因素进行探讨,对建立现阶段符合我国国情的审计文化有一定影响,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

三、文化影响的理论框架

哲学将世界本原分为物质和意识。文化对审计影响的物质方面体现在审计制度的文化传承性,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对审计的深远影响。文化对审计影响的意识方面体现在审计的职业判断,审计工作具有主观性,不同的审计人员对相同的被审计单位出具的审计报告可能存在差异,而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现代化特征,即民主集中制对审计也产生重大影响。文化影响的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一)中央集权治理传统的影响

中央集权指国家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服从中央的命令行事。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萌芽于战国时期,随后秦朝建立了一整套封建中央集权制度;西汉时期该制度日渐发展;隋唐建立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中央集权制度趋于完善;宋元时期地方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明清实行内阁六部制,中央集权制日趋强化却逐渐衰落。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史,从一定角度而言是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历史。在中央集权制度的政治影响下,不同机构所拥有的审计权力是自上而下地由中央授予,而不是自下而上地由民主赋予。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现代特征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建党学说。文化学认为民主集中制思想起源于外国,外国文化在中国萌芽必然与我国传统文化发生碰撞,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寻找文化契合点。一方面,民主集中制被我国主流文化接受后,扬弃成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的根本组织原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我国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与民主集中制发生碰撞和交融。一是民主受到民本思想的制约,民本思想主要表现为重民、贵民、安民、恤民、爱民。《左传》中“国将兴,听于民”高度阐述“民”的重要性;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的爱民思想。二是“集中”被过分强调,由于中央集权制几千年来的传承,不免有一定程度的家长制作风。

民主集中制对审计的影响分为“民主”和“集中”。首先“集中”因素对我国审计发展有重要影响。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制中央集权国家,国家只有一部立法机关制定的宪法、只有一个最高立法机关、一个中央政府、一套司法系统;地方权力收归中央,接受中央政府统一领导。这一制度对审计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设置统一的国家审计机关。我国法律规定中央设置审计署,地方各级政府设置审计机关,地方审计机关需要接受上级审计机关的领导。地方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这是我国审计体制的重要特征。《宪法》规定,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审计法》规定,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这一方面来源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影响,地方国家机关应接受中央的统一领导;另一方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工作,因此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在接受本级政府领导的同时,应接受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

“民主”对我国审计也产生重大影响。2003年之后,政府更关注民生,国家治理更专注于质量和效率,而不仅仅是数量,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和跟踪审计等日益受到重视。例如,审计署组织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跟踪审计、全国社会保障资金审计、保障性住房审计等专项审计。审计机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以人为本”和“执政为民”的审计理念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就是民本审计。2013年之后审计署将继续加大对重点民生资金和民生项目的审计力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刘家义,2013)。审计决策可以为政府决策作参考,审计工作在国务院领导下更有利于发挥民主集中制的特点。

(二)审计制度的文化传承性

世界上对文化的定义很多,《周易》解释为“人文化成”,肖前教授在其《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书中则简要表述为“文化即人化”。该表述总结了历史上中西文化观中最重要的核心和实质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由儒、释、道三种文化构成,如表1所示。本文从三个方面归纳总结中国传统文化对审计发展的影响。

1.儒家文化的影响

儒家文化倡导慎独,强调内省和诚信,崇尚操守和谨慎,推崇礼、义、廉、耻等道德规范。《中庸》中说:“君子慎其独也。”慎独要求人在他人不知的情况下也能严于律己。《孟子・离娄上》中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提倡做人做事均须诚信。在审计发展过程别强调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执行“八不准”,强调诚信、独立、客观和公正、拥有相应的专业胜任能力等。《礼记・缁衣》中提到“谨于言而慎于行”,要求谨言和慎行,审计人员在得出审计结论之前,要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符合“谨慎”传统。

儒家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情谊,张潮在《幽梦影》中提到“情之一字,所以维持世界”。这种重情的文化传统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在于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作时,更多时候会重视合情合理而不是合法合规。这就要求审计小组进驻被审计单位时尽量缩短审计时间,并且注意与审计客户长期存在的业务关系。例如审计客户属于公众利益实体,执行审计业务的关键合伙人任职时间不得超过五年,在任职结束之后的两年内,该关键合伙人不能再次成为该客户的审计项目组的成员或关键合伙人。

2.释家文化的影响

释家文化是指佛教对审计发展的影响。释家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巨大影响,正如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所言:“晚清所谓新学家者,殆无一不与佛学有关系。”《金刚经》中提到“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提倡小我的思想和净心行善。《佛说方等泥洹经》卷中“所作好恶,身自当之”;“善自获福,恶自受殃”,讲究自我的因果报应。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强调人生价值在于牺牲小我而实现大我,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前,因此对于审计人员,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是最高目标。审计人员应依法履行审计职责,维护国家资产的安全。审计是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强调经济资产的合法有效利用,为企业增加价值。

同时释家文化描述诸法本原的“真如”、“实相”、“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佛性”、“一真法界”等,强调“心性本体”,重视行善和人的修为。因此在审计发展过程中也提倡审计人员的职业操守。

3.道教文化的影响

道教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将天、地、人并立起来,且将人放在中心地位,强调人的重要性。倡导对人的关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这一传统思想与民本理念融合,传统文化逐渐向现代化转型,强调以人为本和民主民本的治国理念。审计人员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突出体现“以人为本”的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近年来,国家审计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民生问题。

战国末期的韩非集法家思想之大成,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与道家思想融合将法治理论系统化,主张以法治国。这一传统文化观念影响深远,审计工作应当依法审计,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以法律为准绳,忠实于法律,要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进行工作,要依法对审计事项作出判断和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几千年文化发展过程中,尤其从明朝开始,儒、释、道文化逐渐同一发展,不同根源的文化相互碰撞和交融,文化理念不能完全归于一类,上述归纳总结是按照不同文化思想的理念重点进行分类的。

(三)文化对审计职业判断的影响

审计职业判断是指审计专业人员从各种可能的工作方案中,动用审计及相关学科的知识经验作出取舍的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审计人员依据审计证据和专业胜任能力作出主观的取舍判断。现有的国内研究对审计职业判断仍停留在“人”这一影响因素层面,并没有深入讨论对人的影响因素。Chrispatel指出对人心理判断产生影响的三层模型,如图2所示。

图2中,第一层级本性包括年龄、性别等,该因素具有遗传性和普遍性;第二层级是指不同文化的影响,由学习获取,针对群体有效;第三层级是性格能力因素,由遗传和学习获取,针对个体有效。

文化对审计职业判断的影响包括审计人员工作中职业判断的影响和审计人员利用专家工作的影响。

1.文化对审计人员工作中职业判断的影响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判断确定审计风险和重大错报风险,从而确定检查风险,并计划设定拟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在运用职业判断时审计人员应当考虑到重要性、相关风险的重要程度、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情况等,这些都受文化对审计人员的影响。例如审计人员深受儒家“谨言慎行”的影响,在风险态度上属于风险厌恶型,则该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作时一般成本上升、效率降低;反之,若审计人员受法家思想“兴功”的影响,在风险态度上属于风险偏好型,则该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作时一般会使被审计单位和会计师事务所处于高风险的境地。

2.文化对审计人员利用专家工作的影响

审计人员为了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可以利用会计或审计以外的某一领域具有专长的个人或组织的工作,审计人员应当确定是否利用专家的工作和如何利用。在这一过程中文化对审计工作具有二次影响性。专家在形成意见时会受到文化对该专家职业判断的影响,审计人员在对专家工作进行判断时文化会进行二次影响。

四、结论

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积淀对审计的影响深远。本文从物质、意识和中国特色三个方面讨论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审计的影响。文化对审计影响的物质方面体现在审计制度的文化传承性,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对审计的深远影响。意识方面的影响体现在审计的职业判断,审计工作具有主观性,不同的审计人员对相同的被审计单位出具的审计报告可能存在差异。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现代化特征,即民主集中制对审计也产生重大影响。结合文化影响的理论框架对建立现阶段符合我国国情的审计文化有重要影响,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

【主要参考文献】

[1]魏文池.传统中国中央集权君主制琐谈――以其历史作用为落脚点[J].改革与开放,2010(4):6,8.

[2]郑适萌.古代中央集权制对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D].中国地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3]许耀桐.关于民主集中制实质问题的探讨[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3):4-12.

[4]马亚男.审计文化建设主要内容的传统文化根源[J].新会计,2010(9):38-41.

[5]安徽省审计文化研究课题组.以审计文化目标为逻辑起点的审计文化理论结构[J].审计研究,2004(6):50-54.

[6]尉松明.民主集中制的由来、实质及其完善[J].甘肃社会科学,2005(1):148-156.

[7]侯猛.政法传统中的民主集中制[J].法商研究,2011(1):120-128.

[8]刘松山.党内民主集中制在人民民主中的运用[J].政治与法律,2006(5):23-35.

[9]姚卫群.佛教的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84,91,158.

[10]唐任伍.儒家文化与华人管理范式[J].改革,2002(3):87-94.

[11]刘红升.审计文化的定义及定位研究[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2(12):3-4.

[12]周生春,张宏斌.试论中国审计文化的结构及其作用机制[J].中国审计,2002(11):27-29.

[13]唐魏娜.的佛教文化观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4]彭瑜.审计文化建设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5]郑石桥.皇权专制和国家审计:一个制度变迁理论架构[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2(2):140-159.

[16]周英虎.审计文化研究[C].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2006:8.

[17]廖敏.道家文化的当代心理学价值及其实现[J].社会心理科学,2012(Z1):107-114.

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篇5

【关键词】关键词]传统文化;重要性;当代平面广告设计;影响因素

通过平面广告设计可大幅度提升企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也是企业打造良好品牌形象的主要途径,平面广告设计自身就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同时也具有艺术美和文化性的特征。如果在平面广告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可有效提升平面广告的文化气息,而也可以达到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的效果。但我对此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因此,本文基于理论实践,对传统文化对当代平面广告设计的影响如下分析。

1、将传统文化融入平面广告设计中的重要性

我国拥有5000多年的发展历史,诞生了很多独具特色且具有意义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弘扬、继承,形成了一套具有当地特色、包容性、统一性的文化体系。是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软件实力,对我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新理念、新文化的影响下,传统文化要想得到不间断的发展和应用,就必须跟着时展的潮流,进行适当调整和发展。当地平面广告属于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设计效果会受到设计人员自身文化思想和文化底蕴的影响。而传统文化则是众多影响因素中最重要最深远的一个因素。传统经历过多个朝代更迭的洗礼,不但包含着了非常丰富的思想内涵,而且理念也博大精深。因此,如果把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代平面广告设计中,不但能进一步充实广告的形式,而且还可以促使平面广告的内涵和精神更加丰富多彩。

2、传统文化对当代平面广告设计的影响

2.1传统民间艺术对平面广告设计的影响

各个传统民间艺术都包含了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文化和精神的传统,将其应用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可大幅度提升平面广告设计的借鉴价值。同时还能使当地平面设计作品中拥有更多的人文魅力,比如:西周到先秦的青铜器、汉代的画像、唐代的金银器物、明清时代的盛行的瓷器等,都可以的应用当代平面广告设计中,比如:国航的企业标识由一只艺术化的凤凰以及英文“aiRCHina”构成。具体如图1所示:

国航的企业标识展翅欲飞的凤凰就是取材于一件出土的青铜器造型,凤凰是中华民族古代传说中的神鸟,也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崇拜的吉祥鸟,无论飞到哪里都会给哪里带来吉祥和安宁,而从凤凰的外向上看又似“Vip”的艺术变形。用传统中国红绘制成展翅欲飞的凤凰,具有吉祥、圆满、祥和、幸福的意义,深得国内外游人的喜爱。

2.2中国传统水墨对当代平面广告设计的影响

目前很多企业平面广告设计时,就充分应用了水墨画随意触笔、虚实相间画风,把水墨画不规则的特性和商业广告设计的严谨性巧妙融合到一起,可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我国传统文化水墨画从其表现形式上而言,属于一种不可逆的创造思维,一旦落笔就不能见第二次修改,因此,从水墨画中可以清楚体会到艺术家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由的向往。在当代平面广告设计中,很多设计人员都比较偏爱水墨画此种意义而发的特点,比如:中国旅行社的标识在设计时,就是通过水墨画的表现形式,把一个行走的人表现为自由自在、随意而为、无所拘束的状态,虽然开起来非常简单,则是黄维教授苦心经营的结果,充分体现人在旅途就应该放松身心,不去管世俗问题,亲身体会大自然的魅力。

2.3中国传统书法对平面广告设计的影响

传统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书法艺术形式非常多,包括:草书、行书、隶书、楷书等,虽然我国经历了过个朝代的更替,但书法一直被人们广泛喜爱。如果在当代平面广告设计中融入传统书法文化,则可以设计出独具文化特色的广告设计作品。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舞动的背景”如图2所示:

从如2中可以看出,会徽由两部分共同组成。其中上部为中国的传统印章,是印章上刻着一个奋力向前奔跑的运动员,正在迎接比赛胜利的喜悦,又像现代文字中的“文”字,也像北京的“京”字,即体现了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同时也是融入了奥运会的举办地,非常形象深刻。下部为采用毛笔书写的“Beijing2008”和奥运五环的标志,把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的结合起来,同时也表明了奥运会的时间和地点。

2.4构图时处理方式对平面广告设计的影响

儒家思想的“平、和、中、庸”,对我国传统文化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中”指的就是的恰到好处,对我国千百年来各行业的发展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中线排版是当地平面广告设计时经常应用的方法,就是一条中心线从上到下贯穿了整张画面的构图方式,充分体现了中国人一种均衡的状态,此种观念根深蒂固,对当地平面广告设计人员有很大影响。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理论实践,深入分析了传统文化对当代平面广告设计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年文化内涵和人文理念,将传统文化应用到当代平面广告设计中,可大幅提升广告的实际效果,同时也是实现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房丽娜.论传统文化对当代平面设计的影响[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2]龚敏敏.试析我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平面设计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15(18):48-49. 

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篇6

论文关键词:文化传统;物理课程;影响 

 

一、文化传统与课程 

 

教育作为一种传承文化和教化人的活动,无疑与文化传统有密切关系。一方面,文化传统是文化的长期积淀,而文化要积淀成为一种传统,必然要通过教育。在教育具有稳定的形式以前,文化主要是依靠人们世代口授相传得以保存和积淀;从教育以某种明确稳定的形式展开(如私塾),一直到现在的学校教育形式,课程便成为实现文化传承的主要媒介。因此,课程是文化传统得以实现的重要机制。另一方面,传统既是历史又是现实,它不仅作用于过去,而且成为一种强大的现实力量,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人们的思维及其方式、行为及其方式以及习惯和下意识状态下的表现等方面。因此,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等过程都无疑会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 

课程研究表明:文化传统对课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文化传统影响着课程的价值取向。在西方文化传统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强调人的独立自主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受其影响,西方课程经常是处于变动和超越之中。如在课程理论流派上,学派林立,众说不一;在课程实践上,课程改革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中国文化传统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在其影响下,课程发展在整体上表现得平缓、缺少变革。其次,文化传统影响着对课程内容的选择。这一影响非常突出,如在中国封建时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受儒家文化传统的影响,“四书”、“五经”、“三纲”、“五常”等内容在课程内容中占据绝对优势。而在中世纪的欧洲,经院哲学、神学等知识占据了学校课程的主要内容。再次,文化传统影响着课程的管理。美国课程权力分散在各个州政府,各个州可以依据自己地区的情况,颁布课程体系以及课程标准,同时由于私立学校、教会学校的广泛存在,大多数学校管理者以及教师都具备一定的课程权力。而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有推崇整体与统一、推崇权威、追求中和的价值取向。课程无疑也受到这种传统的影响。在诺大的中国,长期以来,很少考虑地区经济文化的差异,全国各个地区一刀切地使用统一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甚至统一的教材和评价标准,国家具有绝对的课程权力,地方政府和学校及教师都是在忠实地实行国家统一的标准而已,几乎谈不上课程权力。 

 

二、文化传统对我国物理课程的影响 

 

近代自然科学没有首先在中国产生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有文化的、思想的、政治的、文字的和经济的等多方面原因,至今仍然是一个无解的“李约瑟难题”。但也有很多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文化传统的某些缺陷。比如张岱年先生就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基本上是一个以儒家思想为主、佛家和道家思想为辅并杂有其他思想的文化体系,其核心是儒家伦理纲常,虽然主张知行合一,天人合一,真善合一,但重社会轻自然、重综合轻分析、重思辨轻逻辑。这种趋向,是造成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不可忽略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毕剑横先生认为,由于中国传统的重社会轻自然的文化特征、重综合轻分析的思维方法、重实用轻理论的学术传统以及重思辨轻实验的研究风气这四个方面的原因,使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受到了局限。 

既然文化传统中的某些因素束缚了自然科学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那这些因素也必然影响甚至束缚现代科学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物理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一门核心课程,它的发展势必也就受到传统的影响。有些研究者甚至认为,文化传统中的消极因素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巨大负累。通过对物理课程的发展研究我们发现,文化传统中的一些因素对中学物理课程仍然起着消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传统与物理课程目标。从对我国中学物理课程目标变迁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文化传统对课程目标的影响非常深刻。第一,物理课程目标重视理论知识、重视知识的实用价值以及重视学生优秀品格的养成,这和我国儒家文化传统是相契合的。第二,物理课程强调对学生、社会、自我价值取向的培养,如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而对个体、自我价值取向如好奇心、求知欲、批判意识、创新意识等提倡得比较晚,这正是重群体意识、轻个体意识的文化传统在物理课程目标中的折射。第三,我国的中学物理课程目标虽然强调道德品质、集体意识的培养,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些优秀的传统的内涵并未在物理课程中得到现代观念影响下的升华。如我们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但是在物理课程目标中却一直未曾对尊重人、理解人等基本的适应取向的道德品质做出要求;传统文化虽然有强调集体意识的传统,但是表现在我们的课程目标中则仅仅是局限于对国家、民族、政体、社会主义等狭隘道德意识的认识和服从,而未能加强或者体现基于互相尊重、充分发挥自我、互相帮助与顾全大局等因素而倡导的团队精神等,更未上升到全球观念、人类和平和可持续发展等超越取向。 

2.文化传统与物理课程内容。由于课程内容是对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所以逻辑上就使物理课程目标中的文化传统趋向在物理课程内容中得以具体化。首先表现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由于课程内容的变迁过程是“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需求”、“学习者经验”三者之间的协调与平衡过程。而物理课程内容的基本趋向总是偏重于“社会需求”和“学科知识”,尤其是偏重于社会需求,“学习者个体经验”总是被忽视或者被边缘化。这一点正反映了我国民族文化传统对人的个体价值的轻视;其次,文化传统又会影响对物理学概念、规律的表述方式和方法。由于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不同的语言本身也就反映了思维方式的差异。汉语在陈述一种事实的时候,习惯于从侧面入手,阐述外部的环境、条件,最后才点出话语的信息中心。英语则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习惯于把要点放在句首说出,然后再把各种标志一一补进去。比如对于牛顿定律,英语习惯于这样表达: 

“abodyatrestremainsatrestandabodyinmotionremainsinuniformmotioninastraightlineunlessactedonbyanexternalunbalancedforce.” 

我国以前的物理教材中是这样表述的:“如果物体没有受到别的物体的作用,那么这个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是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近年来教材中有所变化,即按照英语思维的模式翻译:“任何物体,都保持其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施加外力迫使其改变这种状态。”有教师认为,后者更有利于使学生理解这一规律。再次,我国物理课程内容整体上表现出注重对知识结论的介绍,缺乏对知识形成过程介绍;注重逻辑推演,缺乏思考、讨论以及动手实验;注重对物理知识本身的识记,缺乏对物理知识形成过程的主动探求,也从一定程度上显示我国民族文化传统中的某些特质的潜在影响。 

3.文化传统与物理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包括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并且教与学是紧密联系的。在传统文化的影向下,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人们的心理中,教师无疑是课程的中心,教师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且自身处于权威的地位。另外传统教育中虽然也比较成功的运用教学相长、知行合一、学思结合等具有现代意义的教学方式,但是由于传统文化中重述轻做的特性以及科举文化的影响,也形成了注疏考据、强行灌输、死记硬背等不良作法。 

体现在物理教学中,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同时注重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识记;重视对物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演算,而轻视学生动手实验和探究;课程目标中注重对物理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而不对学生经历物理过程作必要限定。另外,课程内容中的物理实验则集中在验证性实验,而验证性实验其主要作用在于使学生确信科学是可以被证实的,这显然与新科学观相违悖;而对于能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探索性实验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没有开发,直到文革后才有所涉及;而能使学生亲身经历和对科学研究全过程得到体验的科学探究实验,则一直到20世纪末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才得到了重视。其实,即使是当前,现实中讲实验或者黑板上做实验仍然是许多教师对于物理实验教学的主要策略。 

4.文化传统与物理课程中的权威化取向。物理课程中的权威化取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教师对于学生的权威(不包括教师由于人格感召力所树立的权威);其二是课程文本(课程计划、课程内容、教材、资料等)对于教师和学生的权威。这两种权威化趋向从根本上说来自于文化传统。前者是基于文化传统中的“师道尊严”。在这种文化氛围里,教师权威统治一切,忽视或压抑学生的独立人格。后者是基于文化传统中的“唯古是法、以老为宝”的崇古观念。这套观念认为古代圣人及经典中所提倡的思想、礼仪、道德、政治等规范,具有绝对的权威,后人只能遵循,而不能忤逆。靳玉勒教授认为:“正是由于课程中的权威化取向,使得学生处于压制状态,久之,学生就把这种外在压制内化为无意识的自我抑制,对问题不求甚解,以至怀疑精神和问题意识在这一外在压制和自我约束的双重作用下消失殆尽,学生于是成了知识的忠实继承者。苛刻地遵守师授知识,学生只能把自己的学术视野严格控制在教师原有思维域限里。”以致学生不仅相信权威、服从权威,同时也不具有独立思考、批判与创新意识和精神。文化传统所赋予的权威化取向在物理课程中有诸多表现:(1)课程内容局限于学科中的经典知识和学科发展中已有定论的内容,排斥科学新进展和仍具争论性的知识;(2)物理实验仅仅局限于验证性试验,排斥探索性、开放性实验;(3)教师武断地传授知识,不容学生提出质疑,包括对教师本身以及物理课程文本;(4)教师固守于国家制定的统一的课程标准、计划、内容等,不越雷池一步;(5)严格按照标准的模式以及标准答案讲授。 

 

三、结语 

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篇7

【关键词】传统文化,企业管理,影响

在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管理始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往往会对于企业管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在这一前提下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就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较为复杂,这主要体现在文化整合与企业管理、文化发展与企业管理、文化背景与企业管理等环节。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1.文化整合与企业管理

企业的管理会受到一个国家文化整合的影响。以我国为例来说明,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进程中,以博采众长的开阔胸襟不断提炼和整合东方各国优秀的管理文化,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周易》、道家、释家、法家、墨家、兵家和伊斯兰教有关管理思想和办法为主体的管理文化,而这一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与我国文化的长期整合与与融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文化发展与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与文化的发展也有着较为直接的联系。通常来说以中国管理文化为代表的东方管理文化,已经开始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管理界众望所归的灿烂新星。这与我国文化的大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除此之外,文化发展与企业管理之间的联系还体现在随着大量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并且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使其对于企业的文化发展有着非常明显的重视和联系。另外,文化发展与企业管理还体现在其实现一种适应中国文化背景的“人为为人”的价值观,以道德追求为核心的企业精神文化。

3.文化背景与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与文化背景的联系也非常紧密。即任何一个企业的在某一国家的发展都需要适应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民族风俗,这首先体现在任何一种管理理论,或是一种管理思想,大多是来自服务于一定的经济活动,这导致了其无法避免地会带有特定的文化背景色彩。除此之外,在文化背景与企业管理的关系分析过程中,如果以我国文化的主流文化---儒家文化看,儒家思想是东方管理文化的主干,并且也是中国管理的渊源之一,绵延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虽然在历史长河中几经变化和更新,其影响却是深远的,这对于在中国生存的企业具有广泛和强烈的影响能力。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主要内容包括了影响企业管理者、影响企业文化建设、影响企业经营战略等内容。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1.影响企业管理者

影响企业管理者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影响的基础和前提。通常来说对于我国大多数的企业管理而言,借助于儒家的管理思想内涵大多是十分丰富的,并且其内容往往也涉及到了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文化管理等诸多方面。除此之外,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企业管理者的影响还体现在其对于划分“修己”和“安人”,即自我管理和社会管理两部分。其管理活动始于“修己”功夫,终于“安人”行为。即我国传统文化会使得诸多企业管理人员以实现自我管理为目标,然后在这一前提下推己及人来实施一个企业的管理工作。

2.影响企业文化建设。影响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影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通常来说,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企业文化的发展是其在当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所不可或缺的内容。并且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良好的企业文化还能重视研究企业的氛围和发展的规律,从而能够使得企业文化和管理的发展符合客观实际。除此之外,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还体现在企业激励制度的建设和企业领导风格的形成等非硬性文化指标上,即在这一指标的完善过程中中国优秀文化的渗透可以起到超乎想象的良好作用,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水平的有效提升。

3.影响企业经营战略。影响企业文化建设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影响的核心内容与重中之重。众所周知企业在每个阶段中所主张的经营战略都是不同的,这一部分是受到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的影响,但是与此同时企业不容忽视的是企业管理层也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且以其中的经典思想作为一种依据来制定企业下一阶段的企业经营战略。举例来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尽管没有产生出独立的管理理论,但深含于中国传统文化浑沌整体中的管理学问是丰富的,它影响着一代代企业家去探索企业成功经营发展之路。但尽管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博大的精深武库,可唯有以当代更广阔的全球眼光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创新,同时须接受现代的西方组织与科学管理的“启蒙与洗礼”,才会对企业管理学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最终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我国企业经营战略可靠性和精确性的不断进步。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持续进步和企业管理发展速度的持续加快,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我国企业管理人员应当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企业管理的影响,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通过管理实践的进行来促进我国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吴照云.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假设的情境化管理[J].当代财经.2009-02-15

[2]刘人怀.传统文化基因与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对接:现有研究策略与未来探索思路[J].管理学报2013-02-01

[3]邓婷.漫谈中国式人力资源管理[J].人力资源.2007-09-16

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篇8

一、文化与社会

1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2)人们的文化素养,是在后天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力量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1)文化由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必须经过实践的环节。

(2)文化的力量具有双重性,既可起促进作用,又会起阻碍作用。

3文化与经济、政治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相互影响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与经济发展不总是同步的。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2)相互交融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表现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表现

①国内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②国际

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4.文化与综合国力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我国应对文化竞争的态度和对策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二、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1)文化θ说挠跋炀哂星币颇化的特点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人们总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②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上,都是深远而持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3)潜移默化与深远持久的区别

①潜移默化

文化在无形中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侧重于影响的过程,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润物细无声”等。

②深远持久

强调时间(“纵”)的影响,经年累月所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侧重于影响的效果,如“乡音难改”。

4.文化塑造人生

(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改革开放以来,空前繁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2)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种先进文化,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优秀儿女,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威武雄壮的人生乐章。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区别

表现人们在精神生活方面的追求,比如对于文学、艺术、自然、政治等方面的兴趣、爱好,属于精神追求范畴。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获得途径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培养健全的人格。感染力和感召力震撼人心一增强精神力量―物质力量。

侧重点只停留在主观领域。体现在人的具体行动中。

联系人们通过学习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可以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满足人们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3)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人的全面发展的表现

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③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民族节日

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2)文化遗产

(1)含义

文化遗产,从概念上可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文物、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2)地位和意义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世界上许多以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类著称的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透视文化多样性

(1)世界文化是多样的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同时,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3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文化多样性主要通过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表现出来,但也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方面来体现。

民族文化世界文化

表F

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不同民族文化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

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原因各民族间存在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不同。

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规律。

意义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结论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是共性与个陛、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②我们必须看到,在世界文化呈现全球化趋势的同时,各民族、国家和地区文化的特殊性与独立性应得到充分的关注。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但要吸纳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同时也必须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这样才能更具生命力。没有民族文化,也就无所谓世界文化。世界文化的多元化趋势不可逆转,多元化的世界文化使人类的精神领域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错误倾向割裂文化的共性和个性,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只看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而看不到普遍规律;二是只看到民族文化的共性,却抹杀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

4尊重文化多样性

(1)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性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2)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①正确的态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坚持的原则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多元化的区别

文化多样性文化多元化

区别

基本内涵人类文化表现形式的丰富多彩主要是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来说的,从性质上泛指各种文化,既包含优秀的文化,又包含落后的、腐朽的文化

社会作用对人类社会来说,正是有了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对待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既要大力维护和发展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又要坚决克服和抵制落后的、腐朽的文化

5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途径

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不能把教育仅仅理解为学校教育,这里的教育含义更为广泛,凡是增进人们知识与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3)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①含义

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②标志

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③地位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已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作用

大众传媒具有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局限的优点,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的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的同时,也应看到旧的传媒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4)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①文化交流的作用

一方面,可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外域文化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②做法

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二、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1传统文化的继承

(1)传统文化的含义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传统文化的特点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

含义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强调点时间上的v向比较,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去到现在具有历史继承性空间上的横向比较,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

(3)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我们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2)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自古以来,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3)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不同思想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不但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传统文化民族文化

区别

含义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指某一民族在历史和现今所共同创造的能够代表其民族共同特点的文明成果的总和

侧重点传统文化更多的是指过去遗留或流传下来的文化内容,侧重于过去的文化新着、表现着民族生活面貌和精神世界的文化内民族文化更多的是指至今仍存在、并不断发展更容,侧重于当今的文化

特点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历史性,继承性民族文化主要特点是具有地域性

参照物与现代文化相对与外来文化相对

性质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性质呈现为中性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是正面肯定的

指向传统文化的内涵,包含风俗、礼仪、信仰、习惯等,主要是一种道德与宗教的价值,也具有政治与教育的含义民族文化的内涵,包含风俗等的层面,但更多指文化精神和价值系统,尤其是往往被赋予了现代的特殊价值,因而更多具有政治与教育的含义稳定程度传统文化是历史留下仍保存在今天的,具有固定性而民族文化往往是在旧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与变化,是发展变化的

联系①都是指民族国家历史上形成的、固有的、能从各个不同的层面表现出民族国家面貌特色的文化部分,都具有民族性,都是反映一个民族的特点的文化。②民族文化本身渗透着传统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三、文化创新

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1)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作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4)文化创新的作用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2文化创新的途径

(1)根本途径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新文化的过程。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3)基本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①必要性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②基本内涵

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R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4)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篇9

【关键词】传统行政文化行政活动影响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所形成的传统文化,有强大的生命力,根植于每个中国人的精神深处。尤其是中国传统的行政文化更有其强大的影响力。因此,考察传统文化在现代行政管理中的利弊得失,进而趋利避害以用之,已成为行政管理工作者、特别是研究者的当务之急。

一、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及其基本特征

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君主专制统治为基础的封建王朝,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深远影响的行政文化。中国传统行政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一方面倡导仁政、亲民,要爱民如子,同时又强调权力至上,致使官僚之风盛行;另一方面主张个人修身养性,号召仕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同时又推行等级观念,训导人们养成唯上是从的行为习惯。其特征包括:

(一)中央集权制下的人治思想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即是对君主集权,君主的权威至高无上的典型写照。君权神授、天人合一一直是历代统治者奉为至上原则,形成了中国两干多年的集权行政文化的基础。其结果必然导致人治重于法治,一切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为重。

(二)民本主义下的官本位思想严重

几千年君主专制的统治中,民本主义一直为圣君贤相所推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统治者要施行仁政,体恤于民。但表现出的往往是治民大于得民。使人们逐渐形成敬官、畏官的社会心理,使官本位思想在全社会中得以深化。更是将官职的大小作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

(三)伦理道德主导社会秩序

德治作为人治的一个有利补充,共同服务于君主专制统治。做为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另一个重要手段,主要体现在用伦理规范及其衍生下的礼制束缚人们的思想,从社会生活到政治生活控制着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一个显著特征是等级的长期存在和牢不可破,体现在行政中更加明显。

二、传统行政文化对现代行政的影响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所形成的传统文化,有强大的生命力,对我国各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有根深蒂固的消极因子。其植根于每个中国人的精神深处,并对现代行政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伦理性行政明显

传统行政文化中的伦理性对现代行政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家长制思想。家长制管理在当今政企管理中依然比较明显,特别在一些落后地区,整个组织的活动完全按最高领导者的个人经验控制。其组织管理的随意性比较大,没有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并存在任人唯亲的现象。结果使大量不称职的人员占据组织管理职位最终导致组织效率低下,影响组织健康发展。

(2)衙门思想。在现代行政中,“政府统御一切,所有社会单元只能围绕行政决策者的指挥棒转,政府是高居于所有社会力量之_仁的权力。”,这种观念认识还存在于不少行政人员的思想中,并通过一定的行为表现出来。如等级观念、家长制权威、宗法观念等,这些观念的存在就会一直存在并影响着行政人员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二)形式主义严重

形式主义它不仅导致行政官员不思进取,官僚作风严重,而且导致行政活动效率低下。当今政府行政活动(绩效评估、宣传方面)中奉行形式主义,这不仅违背了政府的性质、职责、原则,滋生腐败、权力滥用等不良作风,更不能切实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官本位意识

在封建专制体制下,一切权力归于王权,国家和百姓的命运系于政治一途,知识精英只有通过仕途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同时以儒家学说为根基的入仕文化更是促进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官本位思想的形成。其对现代行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拜权主义。拜权主义把权力看作是一切。在当今政府行政活动中表现出以权压法、以权越法的现象。其结果是公务员将行政级别看作工作的价值标准,以追求更高的职位和更大的行政权力作为人生的根本目标。将百姓排斥于政治生活之外,从而失去了对官员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同时在家长本位传统的影响下,脱离群众。

(2)。在现代行政中,其主要表现出一种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强调个人的威信的观念和作风。作为一种观念,它表现为一些行政人员对权力的崇拜以及对民众权利的轻视;作为一种作风,表现为一些行政人员忽视调查研究、滥用权力、办事拖沓等行为。不仅滋生腐败,而且不利于政府活动中的民主性的发挥。

(四)法治过程中无法摆脱人治影响

中国封建社会行政系统是采取一整套封建伦理规范约束个人,通过礼治和德治控制每个人的生活。虽然也存在的一定法制,但总体上而言,人治与德治占据主导地位。主张“为政以德”,主张“以德去刑”,以达到无为的理想社会。虽在当时政治经济环境下有一定推动作用。但却严重阻碍了现代法治国家的建设:

(1)法治受到阻碍。传统行政活动中人治与德治的需要,导致法治一直未取得应有的地位。其重人轻法的现象,在行政活动中表现为行政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行政决策和执行缺乏法律约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成为常事。中国传统社会缺乏法治,尤其是缺乏现代意义上的法治,使得民众利益得不到根本保障。

(2)阳光行政难。在传统行政文化的负面影响下,某些政府机关和政府官员滋生出了行政行为内趋、神秘的习惯,使民众无法参与决策。在一些政府行政活动中,如人员的录用、重要决策的确定,都存在暗箱操作、官员专断的现象。其结果是忽视公众利益,导致政府公信度下降,政府行政得不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文.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特征及其变革走向[J].广西社会科学,1996,(4).

[2]姚琦.行政文化建设与行政管理现代化[J].贵州大学学报,1999,(5).

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篇10

关键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特点;影响;途径

在中国,从夏商周及其后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经历朝历代的传承沿袭,形成了以儒家思想学说为核心的封建主体政治文化.这种传统的政治文化,又称之为儒家政治文化.时至今日,虽然中国有了巨大的发展,也不断地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但是传统政治文化仍深深地影响着现代政治文化的发展.认真研究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对于我们构建先进的、和谐的中国政治文化,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

首先,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有一条宗法制的永恒脐带。马克思·韦伯在对中国和埃及这两个君主专制政治共同体的比较中,就指出过宗法制度力量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具有的强大影响力。他说:“在埃及,至高无上的是对死的崇拜,而不是对祖先崇拜”,在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也不例外。无论是从中国奴隶制的氏族国家,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直至清王朝的灭亡,可以说中间经历了政治发展与血缘宗亲的一系列相互作用的重大变化,虽然其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政治文化,但是宗法制这条永恒的脐带却始终缠绕着人们对现代政治文明的追求。

其次,君主王权至上,无视法制,空白。“君权神授”,“顺天应人”“君主崇拜”等等意识观念,在整个封建时代始终居于统治地位并得到广泛的渲染,权力崇拜意识和权力本位的价值观被深深烙印在上层人士及所谓的“草民”阶层的心中。这种君主集权式的专制导致对皇权的崇拜,对权威的认同,使得君主的权力无限地扩大,以王权为中心的社会框架在漫长的封建统治中形成了国民对权力的崇拜和依附顺从。不仅如此,而且由于自古以来中国人固有的一种伦理至上观念的浸染,也使他们产生一种政治上的强烈依附感。随着从周公制礼到孔孟的儒家学说的承继与发展,“礼”,“义”等观念也日益深入民心,成为君主维护自身统治,禁锢人们思想,鱼肉广大民众的强大武器。在君权至上和孔孟儒学相互结合、共同作用下,法制被抛之一旁,至于,更是无从所谈。

第三,儒家政治文化的屹立。历代王朝的更替或是衰败,或是同化吸收,或成一枝独秀,其中各种学派争鸣,各显神通,终究未能屹立不倒,惟独儒家学说站居主导位置,成为我国传统的主体政治文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儒学是在宗法制基础上为适应封建专制统治所创立和完善的。儒家学说的基本框架来自于孔子,“礼”“仁”“天”则是其基础体系。它是从价值观,哲学观等各个领域引申并放大成的服务于封建统治的政治意识形态。儒学所强调的伦理道德,纲常秩序,以及所谓崇尚治,尚有为等一系列观念,为其封建统治提供了思想政治上的支持。儒学的产生的和发展,符合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它不仅奠定和稳固了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地位,也使自身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二、传统政治文化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影响

传统政治文化具有持久性,它并不随旧制度的湮灭而随之消失。我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而形成的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内容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不仅长期存在,而且仍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对中国当代政治生活和政治文化产生着重要影响。

首先,传统政治文化对当代政治文化的发展具有排斥性。在当代中国,尽管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借助国家机器的力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实际贯彻,但是人们依然无法完全摆脱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和控制。在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对两千多年中国封建政治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大一统”的政治观,君权神授的权力观以及对“仁?义?礼?智?信”的认识,加上中国人特有的小农意识,使得社会主义政治体系中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传统政治文化的痕迹,而且大量残存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也在政治系统之外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政治发展的进程。在今天可以看到,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此相适应,人们的政治意识虽然在根本上统一于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旗帜下,但在具体的政治倾向如政治态度、情感和政策倾向等方面却出现分化,呈现阶层性特征,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主流政治文化内部分层趋势加剧,亚文化广泛存在,并且不同性质的政治文化在并存中冲突加剧。

其次,中国农村的某些封闭,保守的思想意识和特有的人际观念对当今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中国的农民与几千年来一样,没有参与政治的机会,甚至没有表达看法的机会。新中国成立前也基本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如马克思所说那些几千年来习惯于“行政权力支配社会”的小农意识在旧社会意识,政治文化的支配下对于以资产阶级民主为核心的新型政治文化本身就具有一种无形坚韧的抵制力量,而在解放后共产党的领导下,他们开始有一种表达自己思想认识,一种参政议政的意识,其实他们并不是像共产党员一样多受到马列主义新思想的影响,而依然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崇拜权力,企盼明主的思维模式。而这些传统思维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着,显得似乎已经被新事物取代,然而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间的,表明事实并非如此。期间,对绝对权威的崇拜和血统论等旧政治文化特征发生了总的爆发。然而他们以一种暴力的、摧毁其他权威的形式进行着。这是旧政治文化的总的爆发,也是对旧的政治文化的一种摧毁。中国最为牢固的信仰——家庭,在这场运动中,被无情地撕成碎片。中国的传统的政治结构政治文化所赖以建立和长期存在的深厚基础-以农耕为主的小生产方式没有得到破除,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文化就成为无本之木而枯萎。

当然,农民的这种人际关系思想也是古已有之。孟子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早在春秋之际,孔子就提出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克己复礼”与“忠忽之道”。“克己复礼”,还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奴隶主贵族等级制和以奴隶主贵族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哺育了中国根深蒂固的臣民政治文化心理,重视伦理家族、亲情礼法,忽视程序规则,形成了至今仍然存在的关系社会、熟人社会,裙带之风盛行,人治大于法治,潜规则重于正式规则,重视编织人际关系网,轻视法制建设,具有强制力的法律制度也可“变通执行”。这些伦理道德、观念意识的长期教化侵蚀了人的心灵,造成人们的消极归属心理,政治冷漠感强,政治参与率低,不是主动参与型而是被动参与型。

其三,现有的制度性腐败,古代的贪渎文化、崇权意识依然在起作用。以血缘为基础的中国宗法制社会重视伦理治国而忽视制度化建设,当今中国由于对官员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助长了公民利用行贿等方式去谋利。中国古代的很多朝代,对官僚的薪俸非常之低(比如清朝),或者甚至没有薪俸(比如孝文帝改革前的北魏),而我们知道中国的官僚通常要供养一个大家族。这就使贪污受贿成为了官僚的家常便饭乃至生活方式。由此贪污成为官场的游戏规则,一直到现在,这种痕迹仍清晰可见。人们在没有直接受到腐败的伤害时,虽然在公开场合也表示不满,但普遍持一种宽容的态度、屈从态度或者回避打击报复的心理。腐败者在中国一点不臭,反腐败者是会被认为是不通世故。一些贪污受贿的官员在入狱后竟受到家乡官僚的“回报”,并有人认为这是饮水思源、仗义。中国的百姓普遍崇拜权力,对有权势人士有近乎虔诚的恭敬态度,连学校校庆都以培养了多少干部和总经理为荣。人们在收受贿赂时,根本没有意识到社会将为此付出什么代价。我们现代人的口里经常会谈论着马克思、尼采乃至弗洛伊德。对孔孟庄子老子韩非子、程朱理学等等却抛之一旁,提起来似是半知半解,倒是现在于丹等教授对论语,老子等名家名著多有讲解,或许使我们了解的更多,体会更深刻一些了,所以我们算不上中国政治文化传统的继承者,而是中国政治文化传统的痕迹的一些体现。我们不直接继承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但我们继承了它的结果。崇拜权力不但被我们继承着,而且在现在看来,或许也将一代一代继承着。

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现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能动性,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许多东西并没有机械地随着特定政治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它往往可以通过观念的方式保留或传承下来,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讲:“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较多,民主法制较少。”如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对集权主义的推崇、对伦理道德的注重、对“清官”、“仁政”等重人治轻法治的思想观念等并没有因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它们对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复杂的影响。它对当今社会的影响范围仍很广泛,影响力度也是各有所异,随着实践的深入,我们的认识将会逐渐得到提高,努力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推进政治文化,政治文明,政治体制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也应该体会到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并非只有它根深蒂固且施加着坏的影响,正如李慎之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还有很多东西可以继承。作为意识形态而论,专制主义可以概括一切,但是文化并不能不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但也绝非意识形态所能包容的。

三正确对待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

第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古为今用”,认真对待传统政治文化。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相较之制度形态等等更具有广泛作用范围,影响力的意识形态表现,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自古以来政治、经济和文化高度一体的国家,传统政治文化已深深地渗入民族的血液和骨髓中,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信仰、态度、情感、心理和行为等等层次上都发挥着顽强的作用。所以如果坚持运用马克思的立场,观点,看法去分析认识问题,抛弃前人处于当时历史条件做出的个别结论,破除用教条主义原则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紧跟时代的发展,开拓新视野,汲取先进的认识成果,才能不断补充、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消除某种对马克思主义的排斥情绪,从根本上破除封建主义的影响,有效抵制资产阶级一些腐朽思想的侵袭,才能为建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第二,找准结合点,争取传统政治文化向现代政治文化过渡的完美转身。现代化是中国的政治的目标,我们最终是要去实现这个目标的,离开现代化去空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不可能的,其中政治文化的发展也是以此为导向实现加快现代化政治文化的进程。虽然传统政治文化中包含许多值得我们能够继承的思想精华,但和我们现在要实现的加快发展现代政治文化的目标相比有许多不适应性,传统向现代的过渡不仅是一个质的飞跃更是一个挑战,传统政治文化的人治观,集权观,等级观,依附观与现代所倡导的法治观,权利观,平等参与观,竞争观等等都形成对立,如果从中把握住一个好的切入点,从而实现从人治到法治,从等级观念到平等观念等一系列的转变,比如传统政治文化中“仁”的概念是具有很大的伦理色彩的,一直为封建统治者所运用,古代的“仁治”也常为“人治”,如放在现在社会主义国家来思考,“仁治”中的合理成份就有诸多可鉴之处,如再加以改造,更能突显其可贵之处。又如封建时期的民本思想与我们现代所提“以人为本”,封建时代民本思想也是从底层民众的出发,认为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对国家的兴亡起着重要的作用。总理曾多次充满深情地提到过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正如《尚书.五子之歌》中:“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更是用“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这句话将民本思想提高到”民贵君轻“的高度。这些都体现了传统政治文化向现代政治文化过渡有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只要找准就能将其优秀的思想拿来为实现现代化目标服务。

第三,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任何国家的文化都是以往政治文化的漫长发展过程的一种积淀和凝聚。正如梁漱冥先生《中国文化要义》中所指‘中国文化“历史长久,并世莫与之比“。不可否认,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在封建社会中形成的封建性质的文化,自然有应该扬弃的糟粕部分。然而,作为人们把握社会政治生活的一种独特方式,能够在人类发展史上不间断地延续几千年,必然有它合理的精神实质和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有极强穿透力的政治文化,必然有它顽强的逻辑支点和历史借鉴。同志说:“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质。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伴随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和深入,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也在不懈的努力着,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发生着显著的变化,“政治文化发展视角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政治认知与价值判断由情绪化逐步向理性化转变、政治人格由盲目依附型向独立自主型转变、政治思维从二元对立向务实中和式转变、政治信仰政治理想的危机与重建、政治价值取向在个体与集体之间调适”。但这些变化并不意味着中国政治文化已经发展到现代政治文化的全新状态,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换需要一个相当的量的积累与转换过程,传统的负面作用在一定时期内还会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甄别和重塑传统政治文化,选择一条使中国传统政治文化顺利进行现代化转换的有效路径,从而服务于当前我国先进政治文化建设之需,能够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超时代的力量,因此,我们每一位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进一步加强法制意识、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积极推动当代中国先进政治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2.

[2]许和隆.《冲突与互动》[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8.

[3]王宝林.《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转换路径分析》[m].理论月刊.2007.1.

[4]金太军.王庆五.《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新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