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18:53

常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篇1

关键词:数据统计分析法;市场调查;对比探析

在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下,对市场的调查主要是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来完成的,随着市场调查范围的扩大,书记统计分析法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与关注。因此,需要保证统计分析工作的科学、合理,确保数据信息的可靠与准确,这样才能达到市场调查的目的。发挥数据统计的实质作用。

一、数据统计分析的概述

1.数据统计分析的含义

数据统计分析是市场调查过程中常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是指在具体的统计工作中,通过数据资料及其相关资料反映一些国民经济及社会现象。或者通过对某一特定区域某一具体指标进行统计,通过数据分析,反映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数据统计分析,能够较清晰的反映所调查区域或者指标的发展情况,能够根据这种反映出来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决策以及对策。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数据分析统计法的特点

其一,具有系统性。市场调查工作内容复杂,需要各个环节紧密配合,是一种系统性工作,不只是对单一项目的调查分析,要有完善的实施计划,科学合理地进行统计。其二,具有科学性。在实际调查中,要讲求统计方法,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严谨性,科学收集、整理、分析数据信息。避免出现错误,导致统计分析结果出现偏差。其三,有针对性。在市场调查中,有根据不同的调查项目,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统计,不能一概而论,有针对性地有区别地进行统计分析。其四,具有实用性。数据统计分析主要的目的是为人们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通过对数据的科学分析,做出合理的决策,来解决市场经济中的发展问题,从而促进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因此,数据统计分析具有现实的实用性。其五,具有发展性。由于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也是不断发展的,因此,数据统计分析要适应时展的需要,不断改革不断创新,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具有一定的发展性。

二、数据统计分析法的主要类别

数据统计分析法在市场调查实际应用中具有不同的类别,一般主要有两种:

1.数量关系分析方法

这种统计方法主要是以统计学到理论知识为基础,对社会市场各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以数据的形式展现出来,能够有效反映各个事物之间的联系。

数量关系方分析法有很多种,常用的主要有对比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

2.逻辑思维方法

逻辑思维是人们常常用到的一种思维方式,可以有效地对事物形成一个具有逻辑性的认识。同时也包括对事物一定的判断及辨别能力。数据统计分析工作要求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从事物的变化、发展中观察问题,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分析问题,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逻辑思维方法对数据统计分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实际调查活动中,两种方法要紧密结合,根据不同的情况,共同使用,这样对数据的分析才更加精准,起到的实际作用才越大。

三、数据统计分析具体方法

1.描述统计分析

描述统计是指运用制表和分类,图形以及概括性数据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趋势、偏离等。这种统计方法在市场调查中常常用到,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及分析处理,对所调查对象做一个整体性的描述。其中常用的方法有均值法、最小邻居法、剔除法等。数据分析清晰明了,能够更加直观地反映某一具体调查内容,有利于正确决策的制定。

2.推论统计分析

在市场调查中,通过收集数据,并且对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在此基础上,还要对整体数据分析情况进行合理的推断,从而得出某一实质性的结论。这就是推论统计分析。这种分析方法要求人们对数之间联系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在实际调查中,影响数据调查对象发展的因素很多,需要经过实际分析,分辨出哪些因素是事物发展的主导因素,抓住主要方面进行分析。因此对调查对象的研究更加深刻,更加详细,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调查对象。从而更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

3.时间序列统计分析

这是一种动态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通过研究随机数据序列的规律,进行实际分析,从而解决实际问题。时间序列统计分析一般有四种要素组成。即:季节变动,循环波动,趋势以及不规则波动。通过对这四种要素的掌握,利用指数平滑法和移动平均滤波法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得出准确的结论,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

4.多元化统计分析法

这是一种综合性的统计分析法。分析对象与指标可以是多个,在市场调查研究中,各个调查部分之间存在着某种显著地差异性,多元化统计分析可以根据不同的部分特征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并且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在调查实际活动中,要根据市场调查的不同事物,不同指标,不同特性科学选择不同的统计分析方式,确定调查样本的范围的大小,设计类型,以及相关联的不同因素。最后确定统计分析的类型,做好统计计算工作。多元化统计方法要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已统计理论知识为基础,灵活运用。达到最终的调查目的,为经济发展所做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结论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离不开对市场的调查研究。而在市场调查中,运用正确的数据统计分析法具有重要意义。统计工作的要求就是要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准确。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科学的数据分析结果,才有利于正确决策的制定。

参考文献:

[1]吴春琪.数据统计分析法在市场调查中的对比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15:226.

常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篇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学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近几年,应社会变革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学校纷纷进行了变革,在变革之下,高校的办学模式与管理方法也有了不少变化。而高校的财务管理也因为其办学模式及学校内部整体管理方法的变化而出现不少管理方面的问题,目前各大高校所实行的财务统计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其财务管理的需要了,为此,对统计方法在高校财务管理应用进行创新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1简述统计方法

在财务管理当中,统计方法一直以来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的利用统计方法能够对大量的财务数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以此来对数据当中所存在的数量规律进行探析。目前,常见的统计学方法有:统计分组法、时间数列分析法、综合指标法、大量观察法、抽样推断法、指数法等[1]。使用不同的统计方法所认识到的内容也是不同的。统计方法的使用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其顺序依次为:统计设计、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相对来说,统计学方法的使用过程还是较为稳定的,在整个使用过程当中,分析数据这一阶段显得非常的重要,在分析数据这一阶段当中,我们需要考虑数据的变化,换句话说就是需要对过去的数据、现在的数据以及将来可能会出现的数据进行考虑。为此,我们又将分析数据的统计方法分为动态分析法和静态分析法,其中动态分析法主要包括:统计指标法、动态指标法以及相关分析法;而静态分析法主要包括:抽样推断法和静态分析法。在统计学方法的组成部分当中,推断、描绘着两种统计方法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的。目前,随着时代的不断变革,统计学方法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当中,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统计学方法的应用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2统计与会计之间的关系

在高校核算体系当中,统计和会计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个体系当中,统计与会计相互独立,又密不可分。在不少方面,统计学与会计学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是相互补充、相互发展的,有效的使用会计与统计,从不同角度对高校的教学及经济活动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将分析后所得出的数据提供给高校的管理者与决策者,能够有效地推进高校事业的发展。在整个会计领域当中,统计方法的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有不少会计方法是通过统计学方法而演变来的[2]。例如:财务会计当中的加权移动平均法、管理会计领域当中的时间序列法等等。同样的,在统计学方法当中,会计方法的应用也是非常的广泛,有不少的统计方法都是需要以统计学方法为依据才能使用下去。例如,循环账户的设置、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等。总而言之,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当中,会计与统计一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两者之间的联系进行探究,是两者之间能够更加的协调运行,对于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而言,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3高校财务管理中统计方法的应用

3.1统计方法在高校财务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在高校财务会计工作当中,统计方法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例如:第一方面,目前高校财务会计的核算工作当中,静、动态三要素所指的就是?y计方法当中所表示的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第二方面,在财务会计的计量核算工作当中,移动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均是以统计方法的平均数原理为基础的;第三方面,在高校财务报表中,偿还债务能力、盈利能力等的比率也均是以统计相对数为基本原理的。

3.2统计方法在高校管理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在高校管理工作当中,管理会计作为整个工作中的决策性会计,一直以来都全面的参与进高校科研、教学以及经营管理工作当中[3]。而统计方法在高校管理会计工作当中的应用,其主要表现在财务的预测、控制、分析等方面。例如:回归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与财务会计工作相比而言,统计方法在高校管理工作当中的应用要更加的广泛,且使用的过程也要更加的复杂化。

4高校财务管理统计方法应用创新中使用策略

4.1普及工作人员的计算机知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逐渐的渗入到我们的工作当中、生活当中。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当中,我们在对会计信息进行采集、整理以及分析时,除了需要运用到统计方法以外,还需要有效的使用计算机工具。为此,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是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以及对计算机软件运用的能力的。目前,有不少统计方法都是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实施的,如果说工作人员不具备相应的计算机知识与能力,将会严重的阻碍统计方法在高校财务管理当中的应用,也将极大地限制统计人员与会计人员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为此,我们应该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进行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并加强对工作人员对计算机软件使用的熟练程度。

4.2建立健全教育成本核算机制

在我国各大高校的会计核算体系当中,其教育成本核算机制还不够完善、不够全面,这也就使得统计方法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为此建立健全教育成本核算机制也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该如何有效建立健全教育成本核算机制呢?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完善,例如,建立多栏式的辅助账、提取折旧等相关措施,对所有的教育支出进行全面的核算,以此来对各项成本费用进行一个更加明确、完整的反映。

4.3加强财务会计统计人员的分工协作能力

在各大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当中,会计人员与统计人员之间的协作能力较差是困扰统计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由于会计人员与统计人员之间不具备良好的协作能力,导致工作人员在核算出来的数据往往缺乏真实性和准确性。要想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加强财务会计统计人员的分工协作能力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应该如何加强两者之间的分工协作能力呢?首先,在一方面应该要求会计与统计人员加强在工作上的借鉴与交流,其次还应该加强对会计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其次,应该适当对会计人员和统计人员进行调整采纳,例如在会计食物工作当中,其财务分析报告应该由会计人员与统计人员共同协助之后完成[4]。通过这两方面来有效地加强两者之间的合作能力,以此来有效推动统计方法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常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篇3

关键词:R软件;系统聚类分析;多元统计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多元统计分析是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称多变量统计分析;在现实生活中,受多种指标共同作用和影响的现象大量存在,多元统计分析就是研究多个随机变量之间相互依赖关系及其内在统计规律的重要学科,其中最常用聚类分析方法,由于多元统计聚类分析方法一般涉及复杂的数学理论,一般无法用手工计算,必须有计算机和统计软件的支持。

在统计软件方面,常用的统计软件有SpSS、SaS、Stat、R、S-pLUS,等等。R软件是一个自由、免费、开源的软件,是一个具有强大统计分析功能和优秀统计制图功能的统计软件,现已是国内外众多统计学者喜爱的数据分析工具。本文结合实例介绍R软件在多元统计聚类分析中的应用。

一、系统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又称群分析,它是研究(样品或指标)分类问题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所谓类,通俗地说,就是指相似元素的集合。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存在着大量分类问题,比如若对某些大城市的物价指数进行考察,而物价指数很多,有农用生产物价指数、服务项目价指数、食品消费物价指数、建材零售价格指数等等。由于要考察的物价指数很多,通常先对这些物价指数进行分类。总之,需要分类的问题很多,因此聚类分析这个有用的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在许多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聚类分析内容非常丰富,有系统聚类法、有序样品聚类法、动态聚类法、模糊聚类法、图论聚类法、聚类预报法等;最常用最成功的聚类分析为系统聚类法,系统聚类法的基本思想为先将n个样品各自看成一类,然后规定样品之间的“距离”和类与类之间的距离。选择距离最近的两类合并成一个新类,计算新类和其他类(各当前类)的距离,再将距离最近的两类合并。这样,每次合并减少一类,直至所有的样品都归成一类为止。

系统聚类法的基本步骤:

1、计算n个样品两两间的距离。

2、构造n个类,每个类只包含一个样品。

3、合并距离最近的两类为一新类。

4、计算新类与各当前类的距离。

5、重复步骤3、4,合并距离最近的两类为新类,直到所有的类并为一类为止。

6、画聚类谱系图。

7、决定类的个数和类。

系统聚类方法:1、最短距离法;2、最长距离法;3、中间距离法;4、重心法;5、类平均法;6、离差平方和法(ward法)。

二、基于R语言的系统聚类分析程序

R软件及其相关包提供了各种聚类方法,主要是系统聚类方法、快速聚类方法、模糊聚类方法,常用的是系统聚类方法。

R软件实现系统聚类的程序如下:

hclust(d,method="complete",members=nULL)

其中,d是由“dist”构成的距离结构,具体包括绝对值距离、欧氏距离、切比雪夫距离、马氏距离、兰氏距离等,默认为欧氏距离;method包括类平均法average、重心法centroid、中间距离法median、最长距离法complete、最短距离法single、离差平方和法ward等,默认是最长距离法complete。

三、应用举例

表1是山东省2008年各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利用所给数据对各市进行系统聚类。(表1)

R语言程序如下:

>X

>row.names(X)

>d

>hc1

>hc2

>hc3

>hc4

>opar

>plot(hc1,hang=-1);plot(hc2,hang=-1)

>plot(hc3,hang=-1);plot(hc4,hang=-1)

输出结果(图1)

结果分析

由图1可以看出,不同方法的分类大体一样,结合山东省具体实际情况,最长距离法分类效果较好。

在系统聚类分析中,利用R软件是最方便、最简单、最易学的,而且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自己修改别人的程序,比较方便;可以在处理多元数据聚类分析中,利用R软件具有很大的优势。

(作者单位:菏泽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斌会.多元统计分析及R语言建模[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2]汤银才.R语言与统计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常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篇4

【关键词】医学统计学;研究生;教学改革

培养医学研究生不仅要提高其专业能力,更要培养其科研思维能力和解决科研实际问题的能力。《医学统计学》的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医学研究生良好的科研思维能力,而且能够从科研设计、资料收集、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正确解释等方面大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科研问题能力。因此,《医学统计学》教学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医学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本科教学、硕士研究生教学、博士研究生教学均开设了《医学统计学》课程,但是,在目前教学模式下,经过《医学统计学》课程学习的大部分医学研究生在医学统计学的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方面仍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如统计设计不合理、资料分析统计学方法应用错误、研究结果解释不正确等。有调查显示,只有不到30%的研究生能够熟练掌握和正确运用常见的统计学方法,如统计描述、t检验、相关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由于缺乏良好的运用统计学方法的能力,有许多学生在开展科研实践中遇到了较多的麻烦,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有的因为课题设计存在严重问题,只好在课题已经开始实施后推到重来;有的因为在资料分析时采用了错误的统计学方法,得出了错误的结果和结论,不仅导致了本研究的失败和科研资源的浪费,而且由于错误的研究结论未能得到及时发现和纠正而导致了后续研究资源的投入,产生了更多研究资源的浪费。此外,目前《医学统计学》教学对医学研究中常用的一些高级统计学方法如生存分析、meta分析等涉及较少或者着力不够。

2《医学统计学》教改措施

2.1教学方式的调整

目前医学研究生《医学统计学》教学模式中采取的教学方式仍然是本科学习阶段的教学方式,即老师理论授课,辅助课后练习题的完成。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已经较为系统地学习了《医学统计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在硕士或博士阶段则应更加注重《医学统计学》方法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医学研究生《医学统计学》教学应采用理论教学为辅,实践操作为主的方式。减少理论课课时数,增加实践操作课时数。理论授课应结合医学研究的需要,采用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老师为导向的启发教学方法;实践操作教学可采用如下方式:

(1)典型案例分析法老师可以选用一些典型的课题标书、研究论文,先让学生进行课前阅读,找出标书或论文在统计设计或统计方法运用方面的缺点和巧妙之处,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老师最后剖析和点评。

(2)小组课题设计可通过学生自主设计课题的方式提高学生对统计方法、统计设计等的应用能力。具体方式为: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自行选题,进行科研设计,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每一组课题标书进行课堂讨论和点评。

(3)导师课题演练法学校安排一定的课时,让学生在《医学统计学》课程开始前、开始中积极参与导师课题研究活动。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学生对医学统计学方法应用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医学统计学》的热情和积极主动性;另一方面,学生在参加课题实践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有关课题设计、资料统计分析等方面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医学统计学》,将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2.2课程内容的调整

目前,研究生《医学统计学》教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①基本统计学方法。主要有:统计描述、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单相关分析、一元线性回归、二维表、秩和检验等。②高级统计学方法。主要有:多元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多维表x2检验、生存分析等。③科研设计。主要有:简单析因设计、简单拉丁方设计以及研究样本量的估算等。④统计软件及应用。主要有SpSS软件的应用。研究生《医学统计学》教学课程内容应根据培养学生的类型及医学研究的需要进行实时调整。一方面强调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基础统计学方法的学习;另一方面要增加或加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所有博士研究生对logistic回归、多维表x2检验、生存分析如CoX回归和Kaplanmeier等常用高级统计学方法的学习。虽然有些学校现有教学课程内容包含了这些内容,但要求学习的内容不够全面和深入,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够熟练应用此方法开展科研实践。此外,还应增加高级统计学方法在医学统计软件中的使用方面的教学内容。

2.3考核方式的调整

目前,研究生《医学统计学》课程考核方式主要是以闭卷笔试为主的理论考试,而对学生统计学方法的实际运用能力考核重视程度不够。对于硕士研究生,我们可以采用闭卷考试为主,辅之以实际操作能力考核。具体为:一方面采用闭卷考试考核,分值约60-70分;另一方面要求学生结合医学研究工作的需要,设计一项科研课题,撰写一份课题标书。此项考核分值约30-40份。博士研究生则采用实际操作能力考核,平时作业综合考评得分为辅的考核方式。具体为:要求博士研究生结合医学研究工作的需要,设计一项科研课题,撰写一份高质量的科研标书,此项考核分值约60-70分;同时,任课老师对每位学生平时作业情况进行综合考评,此项考核分值约30-40分。

3思考

研究生《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包括:一方面要改变理论教学为主、实际运用能力为辅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医学研究的需要,丰富《医学统计学》教学内容,以此满足医学研究的需要。教学改革需要教育部门、学校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对老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不仅需要教师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在教学实践中反复摸索、不断尝试,而且也要求学生具有更广的知识面和更强的自学能力及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潘发明,廖芳芳,夏果,等.1临床科研论文中常见的统计学错误分析(一).安徽医药,2008,12(2):192-193.

[2]李淑,杰孙忠.加强医学统计学教育提高医疗及科研水平.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9,25(5):346-348.

[3]潘发明,夏果,廖芳芳,等.i临床科研论文中常见的统计学错误分析(二).安徽医药,2008,12(6):576-577.

[4]万献尧,张久之.医学科研或论文中常见的统计学问题.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9,30(12):74-75.

[5]漆光紫,任美璇,黄高明.不同类型医学硕士研究生《医学统计学》知识掌握和需求情况调查.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l2):1459-1463.

[6]邹延峰,潘发明,田果等.某医科大学研究生医学统计学教学需求调查.中国卫生统计,30(6):934-935转933.

常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篇5

【关键词】医药数理统计;药学;教学体会;试验设计

医药数理统计方法是药学专业的基础课,是数学基础课中应用性最强的课程,是药理学、毒理学、药物动力学等课程的前期基础课程,同时也是药学科研的必备知识之一。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与推断能力,使其掌握药学统计方法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技能,具备较高的药学科研设计、统计思维,为阅读专业文献,进行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统计学基础。笔者任教的药学专业使用的教材是《医药数理统计方法》[1],教学时间为36学时。要使学生以较短的学时掌握实用的统计方法,并能在以后的专业学习和研究中正确应用,笔者尤感适宜的教学方法对于讲好这门专业基础课的重要性。下面就如何学习《医药数理统计方法》来浅谈一下我的一些体会。

1教学内容应结合专业实际

1.1概率论部分

教材中概率论偏重于理论基础,理论性较强。但概率论部分作为数理统计入门阶段,更应注重基本概念的理解,便于后期的教学。因此在教学中应适当减弱概率论部分的理论性和难度,多结合专业知识和用简洁易懂的阐释来介绍概率论部分的内容。

1.2数理统计部分

数理统计偏重于应用,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做到突出实用性。注重假设检验部分的讲解,注意阐述数理统计方法的思想、应用的背景及应用中所需的条件,重点讲解假设检验应该如何选取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如何对得出的结论进行合理的解释[2];在区间估计中置信区间的讲解中结合在生产中片重差异或含量质量时正常值的范围,以确定药品是否合格等;在方差分析部分结合药理学中如何进行药效学实验分组结果的分析与多重比较的应用等;在一元线性回归部分结合药品质量分析时如何建立标准工作曲线的应用等。

1.3定理公式部分

教材中定理、公式、法则比较抽象,较难理解。在定理、公式、法则的教学中更应结合专业知识,加深理解与应用。一般不要求对公式等进行推导,也不要求记忆。课后做适量的作业加深定理公式的应用与理解。但样本的均值、方差、变异系数的公式要求掌握,这些不仅是后续课程的基础,更在药品质量分析中如重现性、回收率等实验中有着广泛应用。

2以试验设计为导向讲述统计应用

在药学专业中,特别是制剂工艺研究中,有多种比较性试验设计方法,每种方法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较常用的有两组比较试验设计、多组比较试验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和均匀设计等[3]。在讲完教材内容后,再以试验设计为导向梳理阐释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知识的具体应用。

两组比较试验设计用于不同处理间指标差异的比较,常采用t检验分析方法,分为配对比较和两组比较。配对比较常用于用药前后观察指标的变异情况等,两组比较一般用于两种技术或工艺对指标差异的比较。多组比较试验设计用于多组试验处理结果的比较,常采用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如研究不同浓度乙醇提取某中药有效成分的影响等。正交试验设计与均匀试验设计均是适合多因素多水平的试验设计,在制药工艺研究中应用更为广泛,前者是基于方差分析模型,后者是基于回归分析模型。这两部分教学中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应用重点讲述如何选因素水平,如何利用相应的表来安排试验,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处理及相关软件如正交设计助手的应用等。

3重视现代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中,应对部分内容尝试引入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现代化学习工具学习当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是时代的要求,本课程是以应用为主要目的,教学重点讲解数理统计的概念、思考方法、形成及应用背景等,引导学生用数理统计学的知识去思维,理解数理统计,而不是大量的计算。因此,结合实际,利用计算机讲述excel在统计学中的应用、SpSS统计软件的使用等。

4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进行高等数学、数理统计、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夯实基础,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更要通晓在药学科研工作中数理统计应用方面的知识,结合教材便于更好地组织教学,使学生学到统计知识并能在专业领域正确应用。因此,教师须不断研究、探讨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药学人才。

【参考文献】

1祝国强.医药数理统计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常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篇6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能力;系统设计能力;实践能力;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116-01

一、前言

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高校的精英教育模式已经逐渐被大众教育模式所取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如火如荼,经济全球化发展日益深化;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大学生单纯依靠自己的理论知识储备水平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和社会的人才需求。面对这种形势,各个高校想要提高自己的办学质量、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必须要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优质、更加契合时代精神的教学改革方案。

二、大学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概述

系统分析是系统论理论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更是一种具有普通适用意义的问题分析方法。在信息管理这个特定的领域当中,系统分析主要是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而存在,即,从系统的角度来审视整个问题,并对研究对象进行合理划分,将其划分为若干个构成整个系统的有机部分,而后对每一个部分的工作原理、工作流程、交互实现途径等进行分析,最终实现系统目标。相应地,系统设计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方法,在信息管理领域当中,系统设计主要是倾向于利用修改、删除、增加等一系列改进技术来对某个完整系统的各个构成部分进行重新装配。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个专业类型而言,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均为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同时也是相辅相成的研究方法,更是大学生必须要具备的一种实践能力。

大学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突出了当代大学生的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的积极价值和重要作用,是借助于信息管理平台让学生获得相应能力素养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知道,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课程、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培养大学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的主要课程,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非常有必要尽快建立该类专业的精品课程,并以此为切入点,快速而且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相关课程改革建议

(一)课程现状分析

以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为例,该课程的主要教育目标就是满足未来信息管理者的各种能力要求,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知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设困难克服、解决措施寻找等全方位的教育,但是教育重点在于系统实施方案的设计而非具体执行方案和实际操作的编制;相应地,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课程的主要教育目标是满足系统技术人员的各种能力要求,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工具运用等全方位的教育,能够掌握一定的系统分析能力和初步实现能力。从大学生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培养效果来看,这两项课程的积极作用无疑是非常显著的。

根据笔者近年的的学习和观察,发现虽然不少学生均能够非常好地理解并掌握这两项课程的理论知识,但是需要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时,不少学生便无法很好地完成任务要求。所以,对于处于就业竞争更加激烈的社会环境下的学生而言,培养学生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则显得更为必要。在实践当中,学生一般均能够有效利用各种分析工具很好地完成功能结构图、数据字典、数据流程图、业务流程图等定量分析任务,但是如果遇到某些定性分析任务,则在处理时便显得自身的能力捉襟见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这些学生依然没有充分而且深刻地理解并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全过程,也没有具备初步的信息系统分析能力。面对学生不能够有效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这两种分析工具的局面,迫切需要我们对相关课程进行改革研究。总体来说,当前的课程教学存在着下述几点问题需要解决: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能力培养;重视课堂内部教学而忽视课程外部教学的重要价值;学生习惯于解决自己熟悉的问题,对于新困难、陌生问题的解决能力有待提升;实践教学资源无法满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

(二)相关解决对策

第一,建立健全相应的实践课程大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是教学改革的要求,更是增强学生自身竞争力的必然举措。在整个教学体系当中,实践教学是分量非常重的组成部分,它能够有效地推动学生所掌握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变,更能够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操作能力。建立健全相应的实践课程大纲是提高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实践韵味、为学生提供综合训练机会的重要步骤。依照课程要求、办学特色、师资队伍、学生水平等要素来科学合理设置实践教学大纲,例如,实践教学大纲可以包括管理信息系统调查与可行性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设计、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测试等实践项目,借此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二,实践教学模式。对学习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专业学生,其目标主要是培养其新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帮助其加深理解企业管理和培养其的工程化意识与基本技能,具体的编程实现技术不是他们的目标。因此,我们为这部分学生专门设计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招标与投标训练,在管理信息系统调查与可行性分析与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的实践项目基础上,选择1-2个小组为招标小组,负责制作标书,其余小组为投标小组,负责制作应标标书,再将各应标小组组长组成新的评标小组。此外,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完成其他的所有实验,并将他们安排到实际企业、公司参观信息系统的运行、使用与维护过程,以及信息系统实际开发过程与组织流程。

第三,实践考评模式。实践教学过程比实践结果更重要,为贯穿该教学理念,我们针对不同的实验,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上述实践项目都特别强调团队协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由于个体差异和理解、领悟能力的不同,不同学生完成同样任务所获得的实验结果是大不相同的,此时,就要求老师能正确对待,合理评判,不以结果为目的,而应该注重对学生实验过程的考核,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完成学生能力的培养。

四、结束语

信息类专业作为当前高校非常重要的专业类型之一,需要彻底转变以往重技术、轻思想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技术能力的同时,也需要培养学生的系统分析能力与设计能力,实现社会资源和教学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提高学校的社会竞争力和世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建林,王锁柱,王瑞梅.应用型本科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改革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05):155-156

[2]黄素莲.《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教学探索[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7,(02):125—126

[3]景丽.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教学方法探究[J].计算机教育,2011,(06):126—127

常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篇7

关键词:多元统计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多元统计分析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收集、处理和分析多维样本数据的统计方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软件的普及,多元统计分析已成为分析多元数据的一个重要工具,在自然科学、管理和社会科学、经济领域等都有广泛的应用。

多元统计分析是我校财经管理类本科生大部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总学时为45学时,其中理论教学时数36学时,实践教学时数时。该课程涉及到许多数学知识,有大量的理论和公式推导,且计算量比较大。同时,本课程的学生为财经管理类的本科生,大多数学基础不好,且学生基础差异较大,部分学生感觉本门课程学习有困难。本文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从事多元统计教学的实践和体会,提出几点思考,以供同行参考,共同探讨。

一、重视统计方法的应用

针对财经管理类本科生数学基础较弱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推导部分不必讲解过多,也不应该过分强调复杂的数学证明和公式推导。对于多元统计分析的每一种统计方法,重点阐述它们的统计思想,结合实例介绍涉及到的背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用这种统计来解决这些问题,用了这种统计方法后可以得到什么结果。以及各种方法应用的前提条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等,教学重点从理论转移到实际应用中。为了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适当做一些数学推导,可以省略复杂的证明。例如在聚类分析的教学中,借助“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给出了“就近原则”,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就容易被学生接受,然后再逐步引入为了实现就近原则的度量远近的距离及各种具体聚类方法。学生在短时间内就对统计方法有了理解,效果非常明显。

二、重视各种多元统计方法的联系

各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虽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但它们彼此之间均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解决实际的问题中,也需要用多种方法结合起来解决问题,对于这一点一定要讲清楚。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的介绍中,我们介绍了在度量工具选择上两种方法的共同点。同时,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有以下的不同点:①聚类分析可以对样本进行分类,也可以对指标进行分类;而判别分析只能对样本进行判别归类;②聚类分析事先不知道事物的类别,也不知道应分几类;而判别分析必须事先知道事物的类别;③聚类分析直接对样本进行分类,而判别分析根据训练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然后对新的观测对象进行判别归类。在实际问题处理中,针对聚类分析归类,判别分析分类的特点,常常将两种统计方法结合使用。在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数学模型、因子载荷矩阵的估计方法、因子得分等几个环节的学习中,我们随时将主成分分析的相关内容拿来与之比较分析,分析了两种方法在模型、参数唯一性、取舍因子等问题上的不同与使用环境等方面的共同之处,学生不仅对因子分析有了深入理解,而且对主成分分析的内容有所复习,更容易实现对着两种统计方法的掌握。

三、重视统计软件地使用

各种多元统计方法解决的是大量多维数据的分析问题,自然离不开复杂数据的计算,所以在教学中必须重视统计软件的学习,完成大量的计算过程。SpSS软件简单易学,操作方便、功能强大、应用广泛,可以进行大部分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操作,基本能满足教学和实践上计算的需要。且在多元统计分析课程之前,学生已学过SpSS课程,对软件的应用也基本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当介绍每一种统计方法的基本思想、原理后,先对教材上的已有详细步骤和结果的例题进行操作,使学生将统计软件操作结果与其进行比较。进一步要求学生针对某一专题或结合自身专业,对某一实际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利用软件进行具体分析操作,得到自己需要的结果。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知道统计软件只是一种分析工具,重点还是掌握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选用上。同时,结合自己的一些研究课题,与学生一起探讨、研究,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

四、合理制定考试方式和内容,科学评定学生成绩

针对多元统计分析课程的特点,本门课程考核不仅要注重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也要包括各种统计方法的理解、分析和应用。在考试的方式上,可以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和课程论文相结合,从而多角度、全方位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给予综合评价。通过以上多种方式,考察学生理解能力、跨学科综合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在考试的内容上,闭卷考试着重考查学生对各种统计方法和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对量不大的数据进行处理;开卷考试以学生上机操作的方式进行,着重考查学生利用统计软件处理多元数据的熟练程度,以及对统计软件输出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和解释说明的统计素养;课程论文侧重于考查学生运用多元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总成绩则有闭卷考试成绩(占60%)、开卷考试(占20%)和课程论文成绩(占20%)三部分组成,从而科学评价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情况。

多元统计分析作为多元数据处理的一个重要工具,必将随着社会的需要而不断的有广泛的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教学模式的选择必须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发生改变。而作为教师,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完善自己的教学,不懈努力,传授给学生正确的统计思想,实用的统计方法和综合的统计能力。

参考文献:

1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任雪松,于秀林.多元统计分析[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3苏金明,傅荣华等.统计软件SpSS系列应用实战篇[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4张文彤,邝春伟.SpSS统计分析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吕洁.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教学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8):153-154.

6陶胜,胡明颖.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集美大学学报,2011(2):99-102.

常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篇8

关键词:传统手工镜检;尿干化学分析仪;尿常规检验

尿常规检验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检测手段,通过尿常规检验可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初步评价,反映早期肾脏病变情况[1]。近年来,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尿常规检验方法也逐步从过去的手工镜检法发展到了仪器检测。应用尿干化学分析仪进行尿常规检验,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的优点,但大量研究证实[2],该检验方法对某些指标的检测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为对比分析尿干化学法和传统手工镜检法的尿常规检验效果,本研究对200份尿液样本分别应用了尿干化学法和传统手工镜检法进行检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尿液样本200份,其中男性105例,女性95例,患者年龄15~74岁,平均为(35.6±2.3)岁。分别采用干化学分析仪和手工镜检法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检验方法的检测结果。

1.2方法材料:十一联尿干化学试纸条、尖底离心管(10ml)、离心机、显微镜、酒精灯、冰醋酸、尿液干化学分析仪。a组:在采集到尿液样本后,按照说明书,使用尿干化学分析仪对样本进行检测,并记录白细胞、红细胞、蛋白质计数结果。采用醋酸法进行尿蛋白检测,记录结果。使用尖底离心管取10ml尿液,使用离心机离心5min(转速1500r/min),取沉渣0.2ml,涂片后在显微镜下进行检查,记录白细胞、红细胞计数结果。2次检验结果相符,则另取1份新鲜尿液,进行上述检测。尿沉渣检验需在采集尿液后1h内完成,若无法及时处理,则应将样本置于冰箱保存(2℃~6℃),保存时间不宜超过2h。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相关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或者χ2检验,在p

2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的尿常规检验结果比较,见表1。由表1可知,手工镜检法的白细胞阳性率、红细胞阳性率、蛋白质阳性率均高于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但组间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尿常规临床检验中,尿干化学分析仪是一种新型检测方法,其是从传统尿常规检测方法发展而来的,该方法能有效提高尿常规检验效率。但是在红细胞检测方面,目前仍以手工镜检法作为金标准,这是因为在显微镜下可清晰地观察到红细胞形态变化,同时还能定量分析红细胞数目,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则无法观测到红细胞形态变化,也不能对其做定量分析[2]。

从检测原理来看,人工镜检法与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的差异较大。人工镜检法为物理检测,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为化学检测,所以尿干化学分析法所检测到的数据可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错误性。据相关研究显示[3],干化学分析法与传统镜检法联用,可有效提高尿常规检验的准确性,提高泌尿疾病的早期诊断率。美国临床检验标准委员指出[4],在下述情况中,有必要进行手工镜检:尿液物理检查、化学检查中有任意一项异常;根据患者疾病类型、病情或相关检查结果,需采取人工镜检辅助诊断;临床医生明确要求镜检。

人工镜检法的整个操作过程均在显微镜下完成,检测结果直观而真实,可直接呈现有形成分,在显微镜下,可将样本中的有形成分放大,清晰地展示红细胞数目及形态。这些病理情况的鉴别、确定仅能在显微镜下才能实现,这是干化学分析仪所无法企及的。但是,人工镜检法同样则存在着一定不足,不适宜应用于大量人群的体检[5]。尿干化学分析仪检验所需尿液样本量较少,检测效率高,其结果以半定量方式呈现,对于大部分疾病,用于判定治疗前后的疗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手工镜检法的白细胞阳性率、红细胞阳性率、蛋白质阳性率均高于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但组间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传统手工镜检法和尿干化学分析法均能应用于尿常规检测,二者各有优缺点,但尿干化学分析法仍无法完全取代手工镜检法,临床上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检验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冬梅.尿常规检验干化学法和手工法结果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2):94-95.

[2]刘腊君.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法检验尿常规的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4):865-866.

[3]胡永翠,张志梅.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法检验尿常规结果比较的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2):184.

常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篇9

统计学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这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方法论学科。随着统计方法在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生物学等实质性学科应用的不断深入,很多高校的经济系本科专业普遍将统计学确定为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开课以来,经济系统计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就不断开展,在很多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相对于专业教学来讲,由于统计学课程的特殊性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导致统计学的教学仍主要处于理论部分教学阶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也过于侧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在学习方法上也仍然延用中学时期的思维方法,偏重记忆和解题,而没有实际分析问题的锻炼,忽略了统计学的实用性。此外,由于课程中概念较多且彼此之间关系复杂,公式多且计算复杂、难度大,导致许多学生对课程学习思想负担较重,缺乏学习主动性,无法对所学内容展开深入的思考。面对这种形势,我们该如何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呢?

一、开展实验教学,课堂学习与上机学习统计软件相结合

学有所用,这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和动力。但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却由于教学条件所限,导致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非常少,另外,现在计算机网络已经非常普及,统计学中的计算过程已经不应该再被视作教学的重点,而统计思想和案例应用才应该是教学的重点。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已经离不开统计软件的处理技术,而且在统计学中使用统计软件,不仅使统计数据的计算变得更为简单、直接和精确,而且使统计教学由枯燥乏味变得简单轻松,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经济系学生自学统计专业软件,如sas、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spss、eviews,难度较大,而excel软件作为一款常用办公软件,它提供的统计分析工具虽然比不上专业的统计软件,可由于它简单易学,更便于学生掌握。此外,很多高校都会在大学一年级为学生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学生具备excel的基本知识,并且熟悉excel的操作,因此,对于本门课程,我们可以采用excel提供的统计分析功能,结合统计案例,进行统计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另一方面,如果把excel软件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演示,不仅可以简化分析过程中繁琐的计算,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他们的统计分析能力,也可增强学生使用常用办公软件的能力。这种加以计算机辅助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达到教学目标,还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学生对统计实用性的认识。

二、推进考试考查方式的改革,尝试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以前,很多高校对于这门课程的考查方式是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形式,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基本概念、理论和分析方法的掌握,却没有实际应用方面的考核,这很难评价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无法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为了通过考试,学生主要靠死记硬背,对于统计学原理无法深入理解,导致教师很难真正了解学生对统计分析方法应用的掌握水平,达不到考查的目的。

因此,为真正提高学生的统计实际应用能力,我们建议在统计学教学的新模式下,对现有的考试形式和内容进行改革,尝试将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对于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采取传统闭卷考试方式,而对于数据处理等应用性部分的考核,可以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要求学生对于已给数据,利用计算机的辅助功能,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方向,选用恰当的统计分析方法,用统计软件处理和分析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相应的结论。这种开卷考核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还有助于考查学生对统计软件的应用能力。

三、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教学中引入实践活动

考虑到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最初开设统计学时,我们建议任课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实践教学方式,注重强调统计原理学习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在第一堂课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学生自己组成团队,要求每个组不超过5人,针对一个实际问题,或让学生依据自己感兴趣的方向,选择一个需要做统计分析的、推断规律的问题,根据该问题设计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处理,做出调查报告。学生期末时上交三个部分的内容,一部分是调查问卷,并说明发放问卷的过程,第二部分是数据处理的过程,最后是一个调查报告,在调查报告中要完整说明整个问题的提出、分析与结论。教师事先对调查涉及问卷中的问题个数、问卷数量都有一个要求,并明确要求学生在数据分析中必须用到课程中所讲授的四类主要方法——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线性回归中的至少三个。在统计学的学习中,我们并不需要求选题与经济学挂钩,选题可以相当广泛,如对学生喜爱运动的调查、食堂调查、图书馆调查、信用卡使用情况调查等等,我们应该通过实践过程使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例如,课上讲到“抽样的时候要有随机性”,让学生们自己做调查问卷,自己进行抽样,就会有自己的体会,这些体会如仅仅通过课上教学是很难得到的。通过这个实践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分析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统计分析思维,还能为以后的毕业论文打下良好的定量分析基础,对于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从事相关数据处理工作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并符合经济系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常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篇10

关键词体育科学体育科研方法体育统计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

近20年体育统计在我国已经成为十分重要和最常用的体育科研方法。但是,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体育学术研究,误用统计方法,乃至以挂上统计公式作为“科学性”的幌子,使体育统计界同仁和体育科研工作者感到不自在。体育统计专业委员会也认为应该作一些有关体育统计和体育科研方法的诠释,以减少体育统计方法的误用,提高体育科研水平。

1中国体育统计现状概要

在80年代以前,包括体育统计在内,我国应用统计学科处于萎缩状态。改革开放后,统计方法的应用与统计教育重新得到重视。80年代初,教育部在武汉与襄阳两地举办体育统计教师培训,培养了改革开放后新一代的体育统计的师资与各地体育统计学术骨干。此后,体育院校、师范院校的体育系逐步开设了体育统计课程。1981年在研讨师范院校体育统计教学大纲的时候,成立了全国体育统计研究会。在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的积极支持下,1984年成立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统计专业委员会。近20年间,许多统计方法在体育领域得到应用,如抽样理论、实验设计、估计理论、假设检验、决策理论、非参数统计、序贯分析、多元分析、时间数列等都已有研究成果的发表或报道。

然而,我国从80年代开始重新普及体育统计,与20世纪初已经发表因子分析应用研究的美国,或70年表《行动科学的因子分析》专著的日本相比,难免显得基础薄弱。正如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所说,“一个学科,可以挥之即去,却不可能招之即来”。于是就出现了评析体育统计应用情况的论文,如杨震的《体育统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梁荣辉的《体育科学研究中应用统计方法需注意的问题》,刘炜的《线性模型在体育科研中应用的常见误区》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是统计知识的问题,也有科研方法的问题。因此必须从科学的发展,俯视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从统计学的发展端详体育统计现状。

2统计学的发展

要了解体育统计的发展趋势,有必要简要了解统计学的发展。

人类的统计活动有悠久的历史,古代已有统计整理描述的应用;13世纪欧洲有国势调查;17世纪英国的配第发表了《政治算术》;1790年美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同时农业普查;1853年由比利时政府邀请,在布鲁塞尔召开有26个国家150人参加的第一次国际统计会议;1857年,恩格尔根据家庭收入越多,则饮食支出的比例越小这一法则,引申出恩格尔系数,以饮食支出的比例作为度量生活水平升降的标准,它一直延用至今;1903年德国柏林的第九次国际统计会议上,抽样调查得到世界上多数统计学家的认同;1930年前后美国举行盖洛普民意测验。19世纪中期奠定了概率论的理论基础。19世纪中叶起,数理经济学、生物计量学和应用数学促进了数理统计的形成和发展。社会统计学、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构成了现代统计学的枝叶。现代数理统计学可以分为两个侧面:一是理论数理统计学,它研究抽样理论、实验设计、估计理论、假设检验、决策理论、非参数统计、序贯分析、多元分析、时间数列与博弈论等;二是应用数理统计学,高尔顿、K・皮尔逊用于生物学,埃奇沃思、鲍利用于经济学,R.a.费希尔用于遗传学、农学。在宏观层次上,科学系统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整体化、高度数学化和科学技术一体化。数学的应用已突破传统的范围而向人类一切知识领域渗透。二次大战以来,统计学的巨大进展已使它成为数学科学的重要而独特的组成部分。

21世纪,统计学将面临更大的挑战。统计作为由观察样本获得尽可能多的总体信息的方法,关系到信息的本质和数据处理。计算机与信息化的时代,爆炸式积累的信息与数据必须借助于统计学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大规模的信息处理所遇到的信息压缩、特征检测、可靠性分析,以及数字、符号、图形乃至语言的加工等一系列问题,都要依靠统计方法与计算技术来解决。现实中的许多统计难题需要引进新的统计概念与方法甚至理论体系。当然对于体育统计的这些问题,就目前的研究力量与人才资源,是难以承担如此重任的。

计算机与商品化大型统计软件的出现,为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行性,使更多的人有可能进行大样本数据处理和多元分析。可以预见,体育院校统计教学研究都将使用专业化的大型统计软件。即将改版的体育统计教材,已将spss的使用列入教学内容。科学、统计学的发展给体育统计和体育科研奠定了宽厚的基础,那么体育统计和体育科研的关系又如何呢?

3体育统计与体育科研方法

3.1体育科研的复杂性

虽然体育对于健康和社会的作用已被社会各界接受。然而,体育学科的复杂性还未被教育界乃至社会所理解。体育外在粗犷,却蕴含了众多的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而使投身体育的研究者感到力不从心。谁也无法夸口能解决体育科学的众多难题。体育与健康的研究,涉及医学、生理学、心理学、人类学、健康社会学、抗衰老的研究等等;体育的动作技术分析会涉及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和解剖学等等;运动训练理论会涉及技能学习、体能的提高和战术,它与生理、生化、心理、认知科学、博弈论以及教育科学的许多理论直接相关。许多体育科研,出身于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会因为没有从事体育的感性知识而产生困难,竞技体育的研究会因为没有体验训练而难以深入。显然,在体育科研中狂妄、自负只能反照自己的浅薄。

3.2体育科研中统计方法应用的几类问题

3.2.1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

虽然研究有专业设计,但是无论你研究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大多需要实验或调查。

无论是实验设计还是调查设计都离不开统计。最基本的我们应该了解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原理:重复,随机化以及区组化。由重复使我们得到实验误差估计值与效应值更精确的估计;由试验对象、试验次序等随机化使观察值或误差为独立分布的随机变量,就可以使用各种统计方法;由相似试验对象的区组化使我们可能提高实验的精确度。如果不注意基本原理,你的研究难免出现方法错误。

3.2.2实验方法

体育的影响因素,如运动强度等,常常是难以控制的,实验对象经常是人,常难以齐同对比,不便重复试验,还不能对实验对象造成伤害等,这使许多主要源于农业试验的试验设计,很少能应用于体育。因此,需根据具体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等制约因素,慎重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

3.2.3取样

无论是试验还是抽样调查都需要样本。由于经费、工作量或对抽样方法了解不够等原因,在体育科研论文的研究方法里,包括不少学位论文,对于抽样方法没有明确的交代,抽样方法有较大的随意性。如果精度要求不高,仅作探索性研究,而不是由样本推测估计总体,有时也可用非概率抽样。社会科学中的大样本研究,有时也用非概率抽样。但是,离开了概率抽样,许多统计方法就失去了应用的前提。概率抽样有多种方法,适用不同的情况。因此从研究方法的严密性看,需要在体育科研方面增补这方面的内容。

3.2.4统计分析方法

现代统计学可以借鉴的方法应该有不少,在体育统计基础相对薄弱,原创方法几乎没有的情况下,对于体育统计分析方法,首要的是开阔视野,学习、应用前人或相关学科已有的统计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前人已有方法不能解决的、有待建立的体育统计方法。当然,方法的建立相当困难,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按照前20年的进程,期望建立新的体育统计方法,形成较为完整的体育统计学科,都是十分困难的。

目前,体育统计应用中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对统计基本理论的理解。如:

(1)推测性数理统计是由样本研究总体,由于样本信息是不完整的信息,必然有抽样误差存在,必然有出错的可能性。而在统计分析中却有人得出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的结论。

(2)统计方法仅仅对试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提供准则,但是并不证明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如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可以给出比较对象来自同一总体的概率,但统计分析不可能给出它的原因,比如并不说明训练方法好坏等。

(3)实际的差别显著与统计显著性的差别。虽然统计上的显著性与差别大小有关,但是它的直接含义是来自同一总体的概率大小,而不是你误指的差别大小或差别显著。

(4)当训练强度与成绩提高相关,p

(5)统计方法为研究目的服务,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而不是选择复杂的方法。

(6)统计模型对于数据的测度水平,变量是连续型还是离散型,是计数资料还是计量资料,相关变量是对称还是不对称等等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在研究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统计分析的方法。

(7)体育问卷调查有大量的名义(定类)测度与序次测度。不能不问数据资料的测度水平,一概用均数表示集中趋势,用标准差代表离散程度,用它们作线性回归、因子分析等等。

(8)不注意模型要求乱套统计公式。如不知变量的分布,作小样本的t检验;在自变量间关系过于密切的情况下作回归分析,在变量间关系不密切的情况下作因子分析。

4用好体育统计方法,提高体育科研水平的建议

(1)科学数学化特征及科学发展趋势。可以预见,体育科学必然向数学化方向发展,体育统计无论对于体育自然学科或体育社会学科都将成为重要的研究方法。体育高等学校应重视体育统计学科对于体育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体育科研人员应从方法论高度学习科研方法,吸收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

(2)体育统计要注重抽样研究本质的研讨。重视与概率相联系的思想方法,研究相关学科的统计方法,加强方法的移植研究,明确统计方法建立的条件,避免统计方法误用。

(3)体育科研应加强实验设计、抽样研究及社会科学常用统计方法的普及。提高体育科研人员应用国际通用统计软件包的能力。

(4)体育统计学科的纵深发展必须有跨学科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参考文献

[1]侯灿.医学科学研究入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王维.科学基础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