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初中劳动教育课教学设计十篇初中劳动教育课教学设计十篇

初中劳动教育课教学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19:26

初中劳动教育课教学设计篇1

公劳动教育政策;劳动技术教育;社会实践

陈静,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硕士研究生;黄忠敬,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在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别指出,“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主张以劳动托起中国梦。为此,我们很有必要回顾一下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政策的发展,为今天的教育改革提供历史资源与实践智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获得了较大的进步与发展。劳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到1976年,劳动生产教育期,这一阶段的劳动教育关注学生尤其是各学段毕业生的体力劳动;第二阶段1981年到1998年,思想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并举期,此阶段劳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和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第三阶段为1999年至今,社会实践教育期,要求学生获得良好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实现每个阶段的劳动教育目的,国家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要求实施不同的课程。而不同时期的劳动教育的目的和课程的设置又决定了这一时期劳动教育的地位。所以,每个阶段的劳动教育政策的分析都是从劳动教育的目的、课程设置和地位三个方面展开的。本文期望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政策的分析,明晰我国劳动教育的演进和变化。

一、体力劳动:劳动生产教育期(1949~1976)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大批学生入学接受一定的知识文化教育后,想要继续升学而不愿意毕业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劳动教育应运而生。所以,建国初期,我国的劳动教育主要目的在于纠正社会上存在的轻视体力劳动的思想,进而组织毕业生参加生产劳动。当然,这一时期,我国也开设了农业基础知识课和农业常识课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主要是指体力劳动教育,也即鼓励广大毕业生积极投入生产劳动。

(一)教育目的:组织毕业生参加体力劳动

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全国小学生和初中毕业生的数目逐年增加,1954年暑期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共计460万左右,然而只有小部分毕业生可以继续升学;又因为当时社会各界普遍存在轻视体力劳动的现象。所以,1954年青年团中央出台了建国后第一个关于劳动教育的政策――《关于组织不能升学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或准备参加劳动生产的指示》,鼓励毕业生参加劳动生产,由此也奠定了新中国初期劳动教育政策为就业参加劳动生产服务的基调。此后,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毕业生参加劳动生产以实现就业的政策,主要有《关于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劳动生产的宣传提纲》(1954)、《关于解决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学习与从事生产劳动问题的请示报告》(1954)、《关于有计划地组织未能升学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工业生产的通知》(1954)、《关于组织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农业劳动和进行自学的报告》(1955)和《关于加强中小学校毕业生劳动生产教育的通知》(1957)等。总体而言,此阶段的劳动教育最为现实和直接的原因是解决初小、高小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是国家恢复、发展农业生产劳动的需要。[1]换句话说,建国初期的劳动教育是受毕业生参加生产劳动问题的困扰而诞生的。

(二)课程设置:开设农业常识课和农业基础知识课

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就业问题的处理经验,使得中共中央和教育部开始提前关注整个高小和初中学段学生今后面临的毕业和就业问题。1957年教育部《关于增设农业基础知识课的通知》,告知“各厅、局根据学校所在地区与学生的来源以及其他必要的条件加以考虑后,认为有必要与可能增设农业基础知识课时,在取得当地人民委员会同意后,即可增设”。[2]此外,1957年中共中央宣传部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校毕业生劳动生产教育的通知》,正式提出对学生的宣传,应着重经常的通过课堂教学和各种活动进行劳动教育。同年6月,教育部先后颁布《关于1957~1958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的通知》和《关于在农村小学五、六年级增设农业常识和农业常识教学要点的通知》,要求在初中和高中三年级增设农业基础知识课;在农村小学增设农业常识课。将劳动教育正式纳入我国课程体系之中,以课程知识指导和帮助学生毕业后的农业生产劳动。

(三)劳动教育地位:全民劳动教育

除了在小学和中学分别设置农业基础知识课和农业常识课,对中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外,1958年《关于在学生中提倡勤工俭学的决定》认为勤工俭学是具体实现知识分子和工农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一个重要途径。开始组织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的学生开展农业生产劳动、农村副业和手工业生产劳动等形式的劳动教育。1963年6月5日《人民日报》社论发表《坚持不懈地好好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提出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要通过参加生产劳动,对学生进行阶级教育。并在1965年颁布了《关于高等学校教师参加生产劳动锻炼问题的函》,组织高等学校教师参加劳动。而这一将阶级斗争和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思想也即为“”时期的劳动教育思想。1966年8月以后,实行的是以阶级斗争为目的的全民劳动教育。

二、手脑并用:思想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并举期(1977~1998)

“”结束后,我国进入了劳动教育的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开始的标志是1978年教育部《<关于试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的通知》的颁布,提出在全日制中学设置劳动课程,劳动开始成为与语文、数学等学科并列的课程;此外,其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明确提出热爱劳动,劳动教育的部分内容开始成为德育的一部分。总而言之,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开始分化为劳动思想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两大部分,两个部分相互独立又有交叉。

(一)教育目的:树立正确劳动思想和掌握基本劳动技术

1981年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并将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作为重要内容。同年8月,教育部颁布《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守则》,提出注意在学生中加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加强劳动教育,使学生养成劳动习惯,爱惜劳动成果。此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劳动教育的德育政策,《全日制小学劳动大纲(试行草案)》(1987)、《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1988)、《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1990)、《小学德育纲要》(1993)、《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关于正式颁布中学德育大纲的通知》(1995)。这些政策一方面强调通过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精神,另一方面将劳动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1981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的通知》,首次提出中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既能动脑,又能动手,手脑并用,全面发展。此后,1982年教育部又颁布了《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试行意见》,从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目的和意义、遵循的原则、内容和要求、时间和组织安排、成绩考核、培训提高师资、大纲和教材、劳动场地、加强领导这九个方面全面介绍了劳动技术教育。相继又召开了“全国中学劳动技术教育工作座谈会纪要”(1986),《关于印发<全日制普通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试行稿)>的通知》(1987)和《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通知》(1988),对劳动技术课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其次,在1978年教育部《关于讨论和试行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的通知》提出,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生产劳动,要考虑专业特点,以对口劳动为主。体现了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的理性态度,要求知识与劳动相结合,手脑并用,培养有文化的新时代劳动者。

(二)课程设置:思想品德课和劳动课、劳动技术课

1981年教育部《关于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的通知》,首次提出在小学开始思想品德课,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学习劳动人民勤劳、诚实、谦虚、艰苦朴素等优良品质,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公共财物。首次将劳动教育的内容纳入为德育的一部分。1986年颁布《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并逐步培养勤劳节俭以及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帮助家庭、别人、公众的能力。

与此同时,政策规定分别在小学设置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1981年教育部《关于颁发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的通知》,正式确定在小学设置劳动课,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培养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并规定,一、二、三年级学生可以在课外时间,适当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性劳动;四、五年级每周安排劳动课1课时,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或简易生产劳动。同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的通知》,首次提出中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规定教学时间安排初中是2周,高中是4周,可分散使用,也可集中安排。

(三)劳动教育地位:分化为劳动技术教育和德育的一部分

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的地位有所下降,与前一时期相比,劳动教育与生产的联系大大减弱,劳动教育不再直接作用于日常生产,而开始关注劳动技术。与此同时,劳动教育的所占时间也大大减少,劳动教育的主要时间为劳动课时间。此外,狭义的劳动教育开始成为德育的一部分。譬如,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正式颁布中学德育大纲的通知》,规定初中阶段德育内容包括劳动教育:“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教育;勤劳俭朴,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以校内生产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为主的劳动实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高中阶段德育内容包括以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学工、学农、军训为主的劳动及社会实践锻炼和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教育”。[2]这一时期的德育包含了大量劳动教育的内容,同时劳动教育成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和实现途径。

三、综合素质:社会实践教育期(1999~2010)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学校教育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由此开始了劳动教育的社会实践教育期,这一时期劳动教育开始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劳动教育课教学设计篇2

一、端正思想,提高认识

做任何事都没有一帆风顺,在普通中学开展正规劳动技术教育,更是如此。

刚起步的时候,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学校领导通过多次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使我们感到,把传统的升学教育,转移到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教育上来,是时代的要求,势在必行,非抓不可。由于端正了思想,提高了认识,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达到了共识,决定由一名业务素质较强的主任主抓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工作。真正把劳动技术课摆到应有的位置。按照中学课程设置计划和劳动技术大纲要求,开足课时,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劳动技术课教育。

二、因地制宜,抓基础建设

在当前整个教育体系中,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而劳动技术课则是薄弱环节中的薄弱科目。经过多次研究,采取如下措施,加以解决。首先,加强了劳动技术课的师资队伍建设。我们选择了有特长、责任心强、热爱劳动技术课教学专业,动手能力较强的教师担任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工作。在培养和使用劳技教师上我们突出抓了三点:一是保证劳技教师的政治地位,在每学期评优时都给劳技教研组一个名额。二是在职称评定考核评估中劳技教师和其它任课教师享受同等待遇。三是为劳技教师创造专业技术提高培训条件。通过这些措施,扭转了教师中存在的轻视劳动技术课教学的偏见,调动了劳技教师的积极性。其次,根据劳技教学大纲要求,给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校现有实际条件,安排以生活服务类为主的教学内容。初一学习织物洗涤技术和烹饪技术。初二学习缝制技术和手工缝制工艺、家用电器使用与保养等。重点从增强学生的自我服务意识入手,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再次,加强劳技课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劳技教学经费的投入。我校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学期定期投资,逐步武装,建设了两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学生实践操作基地:一是缝纫基地,二是烹饪基地。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到现在为止学校为劳技教学购买专业用书、教具和基地设备总投入资金近6000余元,使我枝劳技课教学具备了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否理流程,抓工作职责到位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管理工作,劳技课也是如此。我们对劳技课的管理流程主要抓了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和行为管理。

目标管理:劳技课教学与文化课教学一样都是为了实现学校的教学总目标而服务的。分目标越具体明确就越靠近总目标的实现。我校针对大纲要求对不同年组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如:学习烹饪技术这一章后,要求学生除了解、掌握一些烹饪常识外,最终要使每个学生学会一两种主食和以蛋、蔬菜、肉类作原料的菜肴制作技术。这样,教师在制定实现此目标的教学计划时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穿插、增加实践操作课时,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过程管理:首先,是开满课时,每班每周两节的劳技课时必须保证,不许随意串课、空课,没有教案和课前没做实践操作准备者不能进入课堂。几年来,由于劳技课教师工作的努力。从没缺过一节课,在学生评教活动中,所有劳技教师都受到学生们的好评和赞扬,都非常喜欢上劳技课。其次,把劳技课与教育活动紧密结合。针对目前家庭教育状况,多数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多数学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不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等,结合”五心”教育,开展孝心献父母活动,要求学生应用劳技课掌握的劳动技能做到脏衣服自己洗,每周末或假期期间帮助父母清理房间卫生,制作可口的家常饭菜,以此减轻父母的家务负担。教师通过家长反馈表了解学生在此活动中的表现,做为评定学生劳动态度的依据。

行为管理:对劳技教师在教学行为要求上,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入门,想方设法使学生真正理解劳动创造一切的含义,提倡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讲洗涤时,教师先拿出有墨水、油渍、水果渍的衣服,现场操作洗涤办法。开始学编织技术和服装裁剪与缝制时,先拿出几件毕业生的手工制品,让学生欣赏。通过直观的教法和感性认识,把抽象的理论变成有血有肉的实体,激发了学生对劳技课的浓厚兴趣。荫生他们想动手掌握劳动技术能力的欲望。

四、分步实施预定目标,走向良性循环轨道

劳动技术课教学是一项系统教学工程,同样受到教学规律的制约。为使劳动技术课教学系统化,管理科学规范化,我们从长远观点看问题,制定出三步走的工作路数,使目标分步实施,初见成效。

从90年开始转变观念,摆正了劳技课的位置,当时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现有条件,配齐教师,筛选补充了教材,因地制宜,开设了织物洗涤、花卉栽培、棒针编织、手针缝制工艺、小手工制作等课程,在教室内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开展成品制作展览比赛,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标志着我们劳技教学迈出了第一步。

在烹饪课教学中,老师们又摸索出了一整套成功的教学经验。学生们了解掌握了一些菜肴烹调常识和切配工具烹调工具使用方法后,刀工则是学好烹饪技术的难点,很多学生刀工水平很低,不是切得慢就是切的规格不合标准,粗的粗,细的细。为了加强对学生刀工训练,我们增加了一门主食课一面食制作。从和面,做面片、烙饼、切面条(切面条是为了练刀工)。从擀饺皮、拌饺馅到会包饺子,按制作程序来教学生。为了使学生的实习材料不浪费,排成大课(两小节连在一起),并且把课安排在上、下午的后两节,这样不但可以有充足的时间练习操作,而且课后还可以把学生练习后所擀的面片、面条等加工成熟食,学生可以饱餐一顿。在练切土豆、萝卜、白菜时,教师紧接着就教给学生怎样炝土豆丝、拌成小咸菜等,课后就成为学生膳食的小菜。这样就可一举两得,不但学到了操作技能,又掌握了一些小菜的制作,还解决了吃饭问题,使学生吃得开心,家长满意,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好思想。现已有80%的同学基本接受和掌握了劳动技术课教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我校的劳动技术课教学又上一个新台阶,迈出了第二步。

初中劳动教育课教学设计篇3

 

计划内容主要包含课程的设置、资格认证、师资培训等。该计划在印度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下更加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注重平等意识,强调对计划的管理监督。

 

1976年,印度国家教育研究与培训委员会(nationalCouncilofeducationalResearchandtraining,nCeRt)颁布了题为《高中教育及其职业化》(HigherSecondaryeducationanditsVocationalisation)的文件,这标志着印度中等教育职业化的开端。起初,只有10个州和5个联邦区在高中阶段实施职业教育[1]。

 

到了1986年,中等教育职业化项目开始扩展到其他州;1988年,印度政府正式提出了“中等教育职业化计划”(SchemeofVocationalisationofSecondaryeducation)。该计划主要在高中十一、十二年级提供职业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机会,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降低技能人才与市场需求的不匹配性[2]。该计划只在高中阶段设置职业课程,因此也称为“高中教育职业化计划”(SchemeofVocationalisationofHigherSecondaryeducation)。为更好适应印度经济的发展,在印度“十一五”(2007-2012年)期间,印度政府对该计划进行了修订,并于2014年3月正式颁布了新“中等教育职业化计划”。

 

一、背景

 

(一)原中等教育职业化计划的弊端显露

 

原“中等教育职业化计划”一度在实施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果:该计划共提供了150种职业课程,完善了9619所高中的基础设施建设[3]。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该计划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缺乏对正规教师培养的重视、资金分配不均、与企业缺少联系、学制不够灵活、缺少良好的监督机制等[4],这些因素致使该计划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印度经济发展的需要。早在1995年,印度学者戈尔(J.Gore)就指出:“虽然实施了职业化教育,但是不能解决国家面临的人才短缺问题,而这正在阻碍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发展”[5]。为了更好推进中等教育职业化计划的良性发展,继续为印度输送优秀职业技能人才,经过“十一五”期间的酝酿,印度政府在“十一五”的最后一年,即2012年初,开始着手修订此计划。

 

(二)印度经济与劳动力市场发展的需要

 

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而技术的革新依靠人才的培养与创新。随着国际经济竞争的日益加剧,为提高印度在国际领域的竞争力与影响力,印度政府需要通过技能人才的培养来保持经济的高速度发展。而职业教育是培养多类型技术人才非常重要的渠道之一。据统计,印度每年出生的人口数量平均为2800万,但每年只有250万人能够接受职业教育;印度每年有12.8万人进入劳动力市场,在劳动力市场中,90%的工作都需要相关职业技能。[6]

 

此外,印度高中存在着辍学率过高的问题。据统计,2008-2009年,全印度没有上高中的学生就达到了1660万[7],这部分学生在没有接受任何职业技能培训的情况下涌入劳动力市场,势必会对劳动力市场造成冲击。因此,将职业化扩展到初中阶段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可以为初中毕业就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那部分学生提供职业知识与技能培训,从而帮助印度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口强国。

 

(三)印度职业教育的新发展

 

2012年,印度开始实施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nationalVocationaleducationQualificationFramework,nVeQF),将职业教育资格证书划分成与普通教育资格证书相对应的10个层次,从最低级的国家就业证书(nationalCertificateforworkpreparation,nCwp)到最高级的国家能力证书(nationalCompetenceCertificate,nCC)[8]。印度“十二五”(2012年-2017年)计划提出,中等教育职业化计划的修订需置于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之下,加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突破原有职业教育遏制学生发展的弊端,使职业教育不再成为学生学习的终点[9]。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的实行有利于使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联系更加紧密。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在实施中将建设学分体系,学生完成特定的课程后可得到相应的学分,而学生可以基于自己的发展需求与时间安排灵活选择课程。因此,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的实施将拓宽职业教育的学生进入高等教育的渠道,以此,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整合成一个体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印度政府出台了新修订的中等教育职业化计划,以消除原有中等教育职业化计划的弊端,适应印度经济与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求,并在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的推行下为职业教育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提供更广阔的渠道,以此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内容

 

修订后的中等教育职业化计划结合印度“十二五”发展需要,设立了其特定的目标:实施基于能力的单元课程(competencybasedmodularcurricula),以提高青少年的就业能力;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与发展渠道,以增强学生竞争力;缩小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之间的差距;降低初中阶段的辍学率并减少高等教育的压力。[10]

 

(一)新的课程形式:引入基于能力的单元课程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印度将在实行中等教育职业化计划的中学中实施基于能力的单元课程。这种课程强调课程设置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能力,为学生日后参与劳动力市场竞争提供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具体而言,学生通过每个单元的学习获得相应的学分,再通过学分累积获得相应的证书,证书可以作为学生就业或升学的凭证。在中学实行职业教育的4个年级中(九、十、十一、十二年级),每门专业课程都设置了对应的4个等级(Level1-Level4)的课程大纲、学生手册与教师手册。课程大纲规定了总课时与每个单元的具体学习课时。如九年级的汽车专业课程大纲中,规定课程共包含200个学时,具体内容包含汽车的历史与演变、种类、汽车的系统与构成等7个单元,第一、第二、第三单元的具体学时分别为10学时、35学时、60学时。[11]

 

这种基于能力的单元课程的设置以国家技能委员会(SectorSkillCouncils)设立的国家职业标准(nationaloccupationStandards)为指导,各行各业的标准各不相同,以适应不同行业的特殊需求。各学校将结合国家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开设相关职业课程,平均每所学校提供两类职业课程,课程涉及的专业主要有汽车、信息技术、零售、证券、卫生保健等[12]。根据计划,负责课程研发的潘迪特·桑德拉·沙玛中央职业教育学院(panditSunderlalSharmaCentralinstituteofVocationaleducation,pSSCiVe)将继续开发其他专业课程。

 

(二)新的机会渠道:提供多样化的发展渠道

 

正如印度德里大学教育系教授巴瓦(m.S.Bawa)所指出的,只要职业技术教育不能为学生提供横向流动或纵向流动的可能,就不可能像普通教育那样有吸引力[13]。为消除职业教育这一弊端,新的中等教育职业化计划依据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将职业教育资格证书与普通教育资格证书相对应,达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合流,为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渠道。

 

具体而言,中学阶段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经过认证后,可以获得对应的资格证书。中学阶段的职业教育处于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的起始阶段,即九年级、十年级的学生分别可以参加一级、二级的评估认证,通过认证后可获得一级、二级国家就业证书;十一年级、十二年级的学生分别可以参加三级、四级的评估认证,通过认证后可获得一级、二级国家能力证书。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规定了每个等级资格证书的总体要求,以及具体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工作职责等要求。随着等级的逐渐提高,资格证书对学生所具备的知识、技能的要求难度也会提高。如国家一级就业证书的核心技能要求是会完成常规、基本的操作任务,而国家二级能力证书中的要求是会接收并传达口头、书面信息,拥有个人基本理财能力、了解社会政治与宗教的多样性等。[14]

 

多样化的发展渠道是指接受中等教育的学生在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后,不仅可以凭借在学校学习到的职业技能选择进入劳动力市场,也可以选择继续接受教育,既可以在学术领域深造,也可以进入职业教育体系。在纵向移动上,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在高中毕业并获得国家二级能力证书后,可以继续攻读国家八级能力证书,等值于普通教育的硕士学位。在横向移动上,在取得任何资格证书以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进入劳动力市场,凭借掌握的技能与获得的证书等级求职应聘。同时,在学分累积与转换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在中学毕业后,甚至是工作后选择回到职业教育或普通教育的轨道上。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不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衔接与融合。

 

(三)新的教育对象:将教育范围扩大到初中阶段

 

修订后的中等教育职业化计划扩大了职业教育的范围,即不仅针对高中阶段的十一、十二年级的学生,而且包括初中阶段的九、十年级学生。职业教育范围的扩大有利于吸收那些辍学的初中学生,减少非技能劳动力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

 

根据相关统计,2007-2008年,新德里一年级至十年级的学生的辍学率达到了36.04%,而整个国家的辍学率更是达到了56.71%[15]。在“十二五”期间,印度劳动力市场将提供7500万~8000万个岗位,其中75%的岗位需要工作者通过职业培训获得相应的技能[16]。而那些尚未接受过相关培训就辍学的学生就会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初中阶段为学生提供职业教育,培养其职业技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问题。

 

为确保学生参与职业教育,该计划还强调对学生家庭的动员,同时为学生提供关于职业教育的咨询服务。依据该计划,印度教育部门还将开展相关宣传活动,在小学阶段便开始宣传职业教育的理念,以便学生可以及早发现自身就业倾向并选择适当的职业教育。同时,向学生提供咨询服务的项目将陆续开展,使学生了解各种可选择的受教育渠道,并根据他们的兴趣和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选择提供建议。此外,为确保女性学生和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获得同等的参与职业教育的权利,印度政府采取了相关措施,如针对女生设立了特别咨询处。

 

三、特点

 

(一)注重能力发展与灵活性

 

注重学生能力发展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课程单元的设计强调通用技能、语言交流技能、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等,这些都是学生在进入劳动力市场以后不可或缺的技能,此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第二,如上文所述,新计划不仅关注提高高中阶段学生的能力,还将目标人群扩展到初中阶段学生。第三,鼓励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根据新计划,总预算经费的1%将用于鼓励学生创造力的培养[17],为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提供经费支持。

 

灵活性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新计划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与职业需求,灵活选择培训时间与培训课程。第二,学生无论是选择接受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进入劳动力市场还是继续求学,都拥有了多样化的选择。

 

(二)增强平等意识

 

平等意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资格认证上的衔接。学生在中学接受职业教育所获得的资格证书,与普通教育中学生所获的证书的价值是等同的。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职业教育学生和普通教育学生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后能够得到平等对待。

 

另一方面,关注女性学生与特殊群体的培养。早在2002年,印度就提出了国家层面的教育规划,即开展各类教育项目以促进全民教育,保障学生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与教育质量。在新中等教育职业化计划中,印度政府声明,女子在印度中等教育中享有平等的入学机会,校长有义务采取措施消除性别歧视。在保障特殊群体的职业教育方面,新计划将与全纳教育一起,致力于确保特殊人群在职业教育中的权利,如在学习中提供特殊设备与帮助、消除教学楼建筑障碍等。为更好地避免性别歧视,照顾弱势群体,计划还强调培养教师的平等意识。

 

(三)良好的管理监督机制

 

新计划注重政府、学校、企业三者的联系。为避免原中等教育职业化计划中出现的学校与企业脱节问题,教育部门将指导相关机构与人员,确保企业、应用技术大学、工业培训学院(industrialtraininginstitutes,itis)等利益相关方全方面参与职业课程的制定与实施。新计划强调,每所中学都要与一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企业不仅要为学生实习提供场地与培训教师,而且要参与课程与学习资料的开发,以使职业教育课程更贴近劳动力市场需求。为保证新计划的顺利实施,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miS)将被用来监管该计划的运行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的参与率、能力发展、就业、升学等情况,从而避免各地区在实施该计划中出现的发展不平衡状况。

初中劳动教育课教学设计篇4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化;初中劳技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媒体的广泛应用使教学水平也相应的大幅提高,日益成为教育教学领域中增强教学效果的一种成熟模式。那么,多媒体教学在实践劳技教学中也发挥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教学能突破时空的限制的这一突出特c,图文并茂这种教学模式,声相兼备,使教学的听觉效果更生动和直观,同时,也能极大的激发学生在学习当中的兴趣和热情,并且多媒体教学的这些优点和好处,也正在被初中劳技教学所采纳和发展应用,使初中劳技课的教学效果和水平都有一定的提高。多媒体与劳技教学之间的整合,也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之间的整合,它给初中劳技教学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所以,现阶段的初中教学中,多媒体在教学理念、教学效果和教学模式机制上都发挥着巨大的辅助教学作用,学校、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在硬件上的优势,使多媒体教学更深入的运用在初中劳技课中。

1.多媒体在初中劳技教学的广泛应用

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中,多媒体教学其实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但它确实冲击着人们的传统教学观念,使现代教学手段应用得到了一个广阔的提升空间,它具有独特的教学特色,特别是它的应用多种媒体形式的表现属性,快捷、易保存、图文并茂、声相合一等等,是传统教学中所没有和无法代替的。还有就是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给整个教育教学界在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近几年提出后,就成为了初中劳技课教学的核心思想,它认为,每一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知识基础,也都会在一定的环境下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它强调的是人在学习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而多媒体教学的软件体系和客观环境完全可以激发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学习者使用多媒体可以不用在任何人为干扰下进行学习,这当然也符合初中劳技课教学的特点,所以,现代多媒体教学“横空出世”以来,就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前景,广泛的被学校和老师们所接受和采纳,同时,也被初中劳技课教学者所认同并积极应用。

1.1改变了初中劳技课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与传统教学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它比传统教学更方便、快捷、高效,并且它是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实现教学目的的,这样就会使初中劳技课教学变得更方便、快捷和实用,极大的节省了教师在授课过程时撰写板书、使用图板和幻灯片带来的时间消耗和形式上的枯燥,极大的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1.2转变了初中劳技课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异媒介整合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式上,以教学课件的运用为主要形式,并可以采用现代教学软件中的任何突出的优点,如超媒体、自媒体、超文体、超链接、平面设计及3D效果等等,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全方位立体的阐述和解释是绝对能够做到的。尤其是在初中劳技课的教学中,有许多劳技课程需要进行现场观摩学习,而传统授课多以现场授课的形式,非常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多媒体视频授课就能克服传统授课的许多耗损,只需把现场授课的教学视频加入多媒体课件中,就能在一个课件中完成多个授课内容,并且能达到传统授课时现场教学的那种立体和直观,也能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实践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1.3丰富了初中劳技课教学资源

在初中劳技课程中,所包括的教学信息量非常大,因为初中劳技课的教学种类比较多,如网花、剪纸、陶艺、木工、服装设计和摄影等。所以,通过多媒体的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初中劳技课程大量的信息资源很好的保存在多媒体课件内,而且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随时使用网上的海量教学信息资源,获得最先进的教学资料。

1.4营造了初中劳技课教学氛围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劳技课教学中的应用,会使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活泼有趣,并且极富有启发性和真实性特征,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最终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2.多媒体在初中劳技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2.1有力的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的初中劳技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相对较少,有的教师单一进行操作,并不重视对课程内容的讲解,或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而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运用通过视频讲解和声相技术向学生传递知识,教材被以另一种丰富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教师自己也可以和学生一起观看教学视频后,再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讲解,而不用将主要精力放在实践操作上,而忽视对学生的讲解交流。这样,教师就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与学生讲解和交流中,加大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力度,就会有力的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有效的提高了学习的实践应用能力

在传统的劳技课教学中,大部分教学内容需要教师进行讲解,学生被动接受,常有由于授课方式的单一而导致学生视听感官上的疲劳,最终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的现象,导致授课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而劳技课的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用虚拟化的情景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观摩学习,并对虚拟化的情景教学进行讲解,这种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也弥补了传统劳技教学中的一些短板。

2.3加强了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

多媒体劳动技巧教学模式是在多媒体网络技术与投影等功能的基础上建立的一个信息化、视频化、共享化的多用途计算机网络劳技教学体系。在这个教学模式之下,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和任何环境下进行直接交流对话,并可以授课、讲解、答疑、演示和练习同时开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实际操作、并达到学以致用的程度。

参考文献:

[1]俞国新.现行初中劳技综合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分析[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6(12).

[2]张秀辉.优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克服初中生英语课堂心理疲劳[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13).

初中劳动教育课教学设计篇5

关键词:小学数学;劳动教育;渗透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准确分析以及利用小学数学课程当中一些相关的劳动教育的资源,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前提基础。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显性”的劳动教育资源,例如整理房间、烙饼问题、合理安排时间、测量等;另一方面,更要善于挖掘“隐性”劳动教育资源。通过研究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上的一些内容,虽然并没有直接明确相关的劳动教育的知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却是能够很好地进行劳动教育,使其认识到劳动的真正价值的内容。合理地利用小学数学课程当中相关“显性”和“隐性"的劳动教育资源,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劳动教育,是每一名数学教师必须担负的时代性教育任务。

一、借助数学文化,理解劳动的意义

马克思对于“劳动创造人”的伟大论断指明了劳动对于人所以为人以及劳动对于人的发展的重大价值,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也是人类的本质特征和存在方式。总书记提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在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上册“古人计数(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中,改版后本节内容的课题由原来的“捆小棒”更改为“古人计数”,并增加了“古人计数”的主题情境图。在通过摆一摆、数一数,认识比10多1的数的时候,我们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鼓励学生一起读出11-20各数后,提出了如下问题:小朋友真了不起,会认、读这些数了。但是这些数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呢?让我们一起从“古人计数”说起。“古人计数”这一文化史的自然介入,让学生模仿古人用手指头来数羊,数到10后,手指头不够用了,由此思考:新计数单位是怎样产生的?不仅知道10的后面的数是11,体验到了“数(shù)源于数(shǔ)”,而且感受十进制的起源,渗透了数学文化。我们想,这传递的是一种观念的改变。我们的教学不仅仅是认识11-20各数这一知识的结果,而且要通过“古人计数”的故事,渗透自然数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从“基本数觉数数阶段实物计数手指计数符号计数”这一过程看出,人类在漫长的生产劳动中创造了文明。人类取得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劳动创造,在艰辛的劳动过程中彰显了人类智慧。

二、通过数学活动,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

适应社会是每一位学生成长必然经历的过程和要求。通过劳动教育帮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践中去才能切身体会劳动的辛苦、不易,才能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产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在数学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有助于让学生在劳动中发现问题并且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经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上册“整理房间”一课中,教学目标首先是在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中,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获得分类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其次是能按一定的标准,对物品进行整理分类,初步体会对物品进行分类的过程就是寻找事物共同属性的过程。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分类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因为他们整理过自己的房间、整理过自己的书包等。但大多数学生在对物品分类时分得不完整,或不理解分类的标准,更有学生几乎没有感受过分类的作用,这就很难形成分类的意识,也就很难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在这节课中,我们首先对比笑笑和淘气的房间图,体会到整理的必要性后,再观察笑笑房间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使学生得到整理房间的间接经验。再让小朋友动手操作,通过实物图整理自己的房间,在自主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分类整理的方法,积累分类活动的经验。对于低段的孩子,温馨的家庭充满着孩子做配对与分类游戏的机会。最后,我们在课堂中加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配对与分类的环节:1.让孩子在餐桌前准备吃饭的餐具。2.让小朋友把将要放入洗衣机清洗的衣物进行分类。3.书房的笔筒里可能有一大堆笔,不知道还能不能用,这时该怎么分?4.将零钱进行分类,或帮妈妈整理钱包。5.打开家里的工具箱认一认,再分类。“小劳动,大思考”,在低段数学教学中,我们适时地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将数学教学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劳动习惯的养成,进一步提升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利用数学之美,感悟劳动创造美的价值

热爱劳动是一种美好的品德,是内在的优良品质。将数学特殊的自由的美与劳动教育相结合,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劳动实践中并取得成就,获得他人与社会的肯定,在此过程中产生愉悦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正是劳动创造美的一种体现。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下册“欣赏与设计”一课,要求学生在学习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基本图形的基础上,通过欣赏漂亮的图案来分析基本图形,使学生能用这些基本图形设计出漂亮的图案,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们首先通过让学生观察衣服图案及淘气家装修的各种漂亮的墙砖、地砖、地毯、窗帘等图案来引入教学。这个环节的教学是先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然后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这些图案里有我们学习过的基本图形,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这种密切联系学生生活情境,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进行学习的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个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欣赏各民族服饰的图案及各种刺绣、蜡染等,体会这些带给我们的震撼,让学生充分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坚韧的优良品格。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案的特征时,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能从各种图案中分析出基本图形,并能添加辅助线明晰基本图形,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使学生在欣赏美、感受美的基础上去表现美、创造美。最后,“小小设计师”这个教学环节让学生进入了角色。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设计、涂色,创作出了许多独特的图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欲与表现欲。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在图案中独立地挑出所学的基本图形,再根据所学的基本图形去设计美丽的图案,发展了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感受到了平移、旋转、对称现象。总之,从引入教学开始分析所学的基本图形,到学生设计漂亮的图案和分析基本图形,始终没有离开“认识图形”这一条主线。同时,学生在观察、分析、设计的过程中,学会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感受劳动创造的美。

四、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发展学生的数学智慧

智慧的数学不应该只是一个由讲解到接受、再到熟练的程序性学习过程,启迪智慧需要紧密伴随积极的数学思考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关键是课程内容要提供好的素材,为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数学教学应渗透劳动教育,努力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并鼓励学生通过交流,丰富数学思考,开启数学智慧。“重复的奥妙”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好玩”中的一课,本课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体会简单的“重复”规律,这节课也是教材第一次引导学生探索规律,理解周期现象。在这节课中,为了使学生感受规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我们从学生身边实际情境出发,首先设计了“美化校园”这一劳动情境:为了进一步美化我们的校园,后勤老师准备用彩旗装饰我们的校园,这串彩旗是由红、黄、蓝、绿四种不同颜色的旗子组成的,你们看,第一面是什么颜色?第二面呢?猜猜第六面呢?情境图中丰富的规律有助于帮助学生感受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性,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体会劳动创造将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第二个环节中,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表示规律。在用多种方式表示规律、创作规律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规律的认识,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在集体创造和表演的过程中,充分与他人交流,不断增强集体意识和协调能力。第三个环节,让学生思考:照这样的规律,第39面应该挂什么颜色呢?把自己的想法记录在学习任务单上。有的学生选择画图找到答案,而有的学生发现画图很慢,特别是当数量比较大时,于是联系到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4面为一组,39里面有9组,还剩3面,那么第3面就是蓝色了。学生在对比分析中发现,当总数比较多的时候,用除法比较方便。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充分感受到劳动与智慧密不可分,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时,不仅解决了问题,还增长了数学智慧。从人类的进化过程和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劳动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劳动帮助了人类认识世界。数学教师要合理地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改变过去劳动教育仅仅依靠劳动课的思维观念,真正将劳动教育融人日常教育教学的点点滴滴中。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Z].2020-3-20.

[2](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王爽.当代小学劳动教育现状及问题研究———以大连市为例[J].群文天地,2012,(04):125-126.

初中劳动教育课教学设计篇6

1.劳技教育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和生活技能素质的全面培养

在劳技教育中,学生运用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在实践活动中动手又动脑,既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了解社会的需要,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参与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学生通过劳技教育,培养了吃苦耐劳的意志,培养了关心集体、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品格。因此,劳技教育对培养学生具有热爱劳动人民、勤俭节约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思想品德起着重大作用。

2.劳技教育有利于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一个时期以来,单一的升学目标的追求影响和限制了劳动教育的发展,把师生的思想禁锢在唯一的一种教育形式上,劳技教育让学生了解各行各业在社会实际中的特点和作用,对家乡经济发展有所感悟。社会生活是一个广阔的课堂,利用劳技课可以安排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和学校,了解和接触社会。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地把今天的学习和将来的学习结合起来,把社会的发展与自己能力和特长的培养结合起来。这种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实践能够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求,学生的教育观念和思想观念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内化为“我要学”,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激发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劳技教育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劳动是使人类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劳技教育则使学生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技能。劳技教育实质上是开发人的潜能。在当前,开放性、合作性、竞争性成为世界潮流,所以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团队合作能力。劳技教育可以使学生通过实践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知识与技能,掌握生活的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合作能力。学生不但可以使所学知识更加理想,还可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劳技教育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素质教育要求从人的差异出发,通过教育过程,使每个人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完善。劳技教育深受学生喜欢,其重要原因是它改变了教师“一言堂”,把自交给了学生。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释放了人的自由。学生们在劳技课上主动参加教学活动,这就可以适应他们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最佳发挥。学生感到劳技课学习轻松愉快,通过自己的努力学生们都能获得很大的收获。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信心、自尊心,有利于独立人格的形成。

二、初中劳技教育的途径

1.建立有实际意义劳技教育目标体系

(1)认识劳动的意义。通过初中三年的劳技教育,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爱护劳动工具、保证劳动质量、端正劳动态度,形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2)学会生活自理。教育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和维修最常用的基本劳动工具,教会学生学会日常生活、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3)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树立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和职业意识,形成勤劳、坚强、认真负责,服务社会的品质,具有初步适应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2.建立动手动脑结合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劳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必须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必须建立劳动实践基地。学校可与多家企业联系,建立学生实践基地。还可配备一定的劳动工具和物资,为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提供保障,将课堂知识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基地教育可以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书本模式,使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接受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

3.建立有形有效的劳技教育课程体系

经过多年的实施,我校已把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列入学校办学方针,这从制度上保证了劳技课教学应有的位置。根据学校发展的具体情况,将劳技课分为选修课和活动课两大块,使劳技课教学做到三结合,即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选修课按教学计划规定实施,是每个学生必须认真学习的。选修课根据学生特点开设,九年级一般为职业规划和创新课,八年级一般为家政课和简易维修,七年级一般为小制作、小设计、小发明。活动课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参观考察加工车间、实践基地等形式,组织学生课外兴趣小组调查研究等开展活动,促进了学生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劳动技能的充分生动活泼的发展。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可以采用学分制、星级制的办法,每学期进行考评并纳入素质报告单和学生成长档案中。

初中劳动教育课教学设计篇7

关键词:劳动技术教育课;创新;劳动习惯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012-001

劳动技术教育课是普通中学的一门必修课,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产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既能动脑又能动手,为毕业后的升学和就业打下一定的基础。但是如何上好劳技课,使劳技课堂教学能紧跟时展需要呢?我通过这些年的劳技课堂教学经验的积累告诉我们――创新是上好劳技课的关键之一。

一、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第一,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和设计,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备课时,首先要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深入钻研教材。其次,在备课中要根据教学内容,查找资料,弄清教材中基础知识要点,把握知识的重点和操作难点,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学校的实际条件确定教学方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程序。再次,准备好教学器材,即教师上课用于演示的实物和学生操作训练用的材料、场地,包括教师上课用的直观教具、挂图、物品及电教设备等,这是劳技备课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准备好材料后,教师要反复练习操作,熟悉掌握操作技巧,这也是备课的重点。因为,操作是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过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备课一定要备好演示操作,熟练掌握操作要领、步骤和方法。只有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演示自如、准确、规范。

第二,要认真写教案。教案形式风格多样,无一定格局,但一定要考虑实用性。教案重点应放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这是区别其他学科教案的关键所在。教案首先要写清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中还要写清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运用的教具,教师演示的步骤,学生实践操作的器材,场地及操作方法和训练步骤。同时,还要写清教师演示和学生操作实践的原则、规则、注意事项和操作安全措施,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现象、排除方法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二、创新是课堂教学的源泉

以往我们在劳技课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按教学大纲要求去完成教学任务,向来劳技就是“小学科”,不参加考试,没有升学压力,只要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就行了。可是现在不行,随着社会发展,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越来越强烈,用老的教学方法已满足不了新形势下的学生求知欲望。怎么办?我们作为教师不能坐以待毙,首先自己要解放思想,更新教学理念。要找到一个突破口,让劳技教学换成一个新面孔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劳技课产生兴趣,喜欢上劳技课,乐于学习劳技课堂上所讲的知识内容。于是我就着手在劳技教学中穿插一些新的知识点和内容,这样一下把学生的目光全吸引到黑板上来了。学生对劳技课感兴趣了,喜欢学了。同时课堂纪律也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课堂上再也没有人做小动作了,没有人讲话了,而是一个个专心听讲,聚精会神地学习。

三、大胆地让学生自主创新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使我们教师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创新劳技课堂教学方式,劳技课才有发展。于是我们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探究,分组讨论,大胆实验操作,这下可好了,学生对劳技课更加有信心了。因为他们的想法可以在劳技课堂上展示出来,得到师生的认可;同时学生又获得了成就感。特别是在2010年期间,我校五名学生参加市级劳技课基本功制作比赛,一人获市级“二等奖”,三人获得市级“三等奖”,消息一传开,学生更加认识到在劳技课堂上,只要有创新就会有成果,只要努力就有回报。学生在学校创作的热情空前高涨。可以说,现在几乎天天能收到学生所创作的作品:有的是废物利用的,有的是自主创新的,有的是发明创造的。学生个个肯学,人人肯干。

四、以创新的姿态做好基地建设

随着我校劳动技术教育创新的不断推进,我们在前面创新出来一套劳技教学的基础上,更加地发扬光大,扩大到我们学校的园艺基地上来。我们把校园中的“学生劳技实践基地”交由学生自己策划、设计、布局、管理。三亩地的实践基地,我们让学生自主创新、自主设计、自主布局、自主管理。培育什么、栽什么、种什么,都交由学生来进行,教师只是起着引导、指导、督导的作用。通过让学生自己去管理自己的实践基地,所收到的效果将是最佳的。这样学生确实从学习中得到实实在在的东西,真正掌握到一门技术,充分展示了学生的自我个性,使他们懂得:他们就是学校的主人,他们说了算。同时更让他们有信心做好事,将来做大事。

五、从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上下功夫

初中劳动教育课教学设计篇8

基于理论和现实的思考

理论层面

2010年,李正午接手军粮城中学,担任校长一职。其后,学校确立了“为每个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奠基”的办学理念。“高素质”是指有健康的体魄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品格情操,有优良的心理素质,善于独立思考,有创新意识,掌握劳动技能。在“军中人”看来,教育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社会欢迎不欢迎,家长满意不满意”。让学生走进学校学会做人,探求真知;走出学校自立自强,服务社会,成为合格的劳动者。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在各种“适合的教育”形式中,劳动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普职渗透的基础就是劳动教育,“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长技、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

李正午校长介绍,学校实施普职渗透教育是基于四个方面的需要。

第一,普职渗透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指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创建各类特色学校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有条件的普通高中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普职渗透就是高职教育的前奏,是学生适应和融入高职教育的必要准备。第二,普职渗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需要大批具备动手能力和实际就业技能的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普职渗透就是为学生选择职业和将来的就业做准备。第三,普职渗透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普通高中课程目标指出,普通高中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普职渗透,可以使学生获得早期的职业发展认识,做好职业规划、职业追求的准备,培育职业理想,确立职业目标。这是不同于学历教育的另一种教育目标导向。第四,普职渗透是全面提高办学质量的需要。普职渗透切合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需要。为了减少普通高中的同质化发展给学生带来的伤害,军粮城中学在实践中寻找错位发展思路,以普职渗透为特色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学校创建普职渗透教育特色的指导思想是:以《天津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通过职业技术的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树立学生的劳动观念,为高职教育作好铺垫,使每个学生未来都能成为专业、事业上的成功者,找到一条幸福的人生之路。目标是通过3至5年的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学校实际的特色创建之路,努力打造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农村综合高中,通过渗透职业教育,使学生了解社会分工,尊重各种职业、行业和他人劳动,珍惜劳动成果;通过实践活动,创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使学生养成不畏困难、勤奋刻苦、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在实践中思考,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在培养职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劳动的创造力,使学生成为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准就业者。

现实层面

军粮城中学长期重视在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学校创建初期条件艰苦,只有两间土坯房,开始招生后,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学校建设。师生共同参与,脱坯建教室,边教边学边劳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师生共同到村队参加劳动,并在校园附近建起了农业基地;上世纪九十年代,学校依托附近村庄及工厂,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每年带领学生参加杏林食品厂采摘葡萄活动,到军粮城农机站参加劳动,帮助村队收割水稻等。近几年,学校对建校以来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确立了劳动教育特色。学生从自我服务开始,教室内外、校园内外卫生均由学生每天打扫,环境由学生维护和美化。每年,各年级学生到东丽区育才中学参加劳动实践一周。现在,“编织艺术”“竹签画”等已形成学校特色项目,并已开发成校本课程。现代化学校达标建设期间,学校劳动教育特色得到了评审组专家的高度评价。全校初步形成了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风气。

“军中人”认识到,近几年,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同时,国家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又严重缺乏。这些形势表明,普通高中早期渗透职业教育就是为学生选择职业乃至未来就业做准备。普职渗透是一种大众化、起点较低的教育,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学业状况,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高中文化课的学习,教学内容、重点、进度视学生学业情况而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结合生源的实际情况,学校实施普职渗透的特色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军粮城中学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完全中学,有学生1200余人,高中12个教学班,初中18个教学班,是东丽区唯一一所公办普通高中校,学生全部来自周边十几个村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毕业后考入本科院校学习相对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为学生未来发展做准备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师资构成上看,学校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大部分来自东丽区农村,本身生长在农村,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任教,大多数教师非常熟悉农村劳动并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从地理位置和社会需求上看,学校东临滨海新区、泰达开发区西区,西接滨海国际机场、空港物流加工区,东丽区经济社会发展、军粮城新市镇的启动建设和各个功能区的开发建设需要大量预备人才,学生学习劳动技术和未来就业有天时地利的优势。

基于管理和创新的实践

管理保障

为确保特色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学校采取了多项管理保障措施。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特色建设领导小组和研究指导小组,把特色学校建设列入重点工作范围。学校领导及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特色建设,校长直接分管,教导处将特色教育纳入课程计划管理,任课教师按计划上课。主管校长、教务主任具体负责,做好研究和指导工作,确保学校特色建设得以顺利进行。主管校长、教务主任负责与村队及各学校联系相关事宜,班主任负责管理本班学生,所有教师负责本人管辖的项目。成立特色高中建设专家组和顾问组,专家把关、引领,学校定期向专家汇报特色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收集意见,不断改进调整。学校还拿出专项资金,并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资金支持,保证普职渗透教育正常开展。学校与家长、社会沟通,宣传普职渗透教育的思想和发展方向,寻求和达到共识。与高职院校建立联系,聘请高职院校教师为学校提供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学校提供生源为高职院校做好专业进修准备,建立合同,共同发展。

课程设置

拓展普通高中现行的课程资源(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等),把职业教育内容融入其中;另外,增设教师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高一年级开设“职业规划与人生规划”校本课程20课时,高二年级开设“专业技能介绍”校本课程10课时、实践培训课程10课时,高三年级开设“高职院校专业介绍及录取要求”校本课程10课时。选择当前高职高专的特色专业基础课程,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知识,涉及的主要专业有:计算机网络工程与管理、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会计与统计核算、资产评估与管理、会计电算化、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治安管理、市场营销、工业与民用建筑、水产养殖技术、畜牧、小学教育、影视技术、物流管理、酒店管理、物业管理、园艺技术、服装设计等。

各专业均由文化基础课、综合素质课、专业课构成。在注重文化基础教育的同时,渗透专业技术教育,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专业课教学和综合素质课教学统一在一起,嵌入到相应的能力板块中,整合运行,贯穿全程。文化基础课即普通高中基础课程,旨在提高学生文化底蕴,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保持健康的体魄、向上的思想。综合素质课由礼仪、演讲口才、心理健康、就业指导等几部分组成,旨在培养学生“先成人,后成才”,使其具有宽广的社会适应性。专业课为职业素质教育内容,彻底从以单一的学科学历教育为主导的传统观念转变为培养学生未来就业、择业、创业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目标的教育轨道上来。坚持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线开发课程。考虑中、高职教育的相互衔接,考虑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有机整合与融通,实现课程模式多样化、课程设计动态化、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综合化、教学模式科学化、课程信息现代化、课程教学个性化。

采取学分制促进学生学习进程。高中新课程改革以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和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程进入高中,结合实际情况,学校把职业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学生5个学期完成5个课题,获得15个学分。将职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相结合,学生走出校门到各个社区、厂矿参观,并获得必修学分。高中新课程改革新增了通用技术课程和信息技术课程,学校充分利用本校资源,在开足开齐必修课程的前提下,增设技术类选修课程,学生根据兴趣选修,并做到人人有技术类选修课程。同时,利用学校地理位置优势,开发了“蔬菜的种植和培育”“果树的种植和培育”“花草种植技术”“编织技术”“木工技术”等选修课程;利用理化生实验室设备、电教设备等,开发“无线电技术”“照相技术”“摄像技术”等选修课程。

基地实践

建设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学校利用宽广的校园和多处花坛,划分不同的区域,建设成种植园区、花园区等,将各区域按年级分配至各班,由班主任及全体学生负责培育、种植、管理、收获。学校地处军粮城镇中心,周边有十几个自然村落,学校与村庄紧密相连。为此,学校与村队联合开发劳动实践基地和学生实验田,并聘请经验丰富的村民作为学生的校外指导教师,使学生亲近土地,亲近大自然,体验劳动的辛苦,收获劳动的快乐。

充分利用东丽区社会实践基地的教育资源。东丽区育才中学是东丽区社会实践基地,距离军粮城中学只有十余公里,基地内设备齐全,种植面积大,品种多,军粮城中学学生每年到基地学农训练一周,参观学校中看不到的农作物、植物等,并在教官的指导帮助下学习培育、种植、管理农作物的知识技能。

充分利用东丽区职业教育中心的教育资源。东丽区职业教育中心是国家重点职业教育学校,新校区刚刚落成,距离军粮城中学只有5公里,交通便利,师资力量强,设备齐全,管理严格。为此,学校聘请了该中心的专业教师来校任教,学生定期到该中心学习培训,培养职业技能。

技能训练

学校组织学生校外实习,强化动手能力培养,突出普职渗透特色。如,组织学生到邮政局,实际体验报刊发行的系列程序和技巧;到银行体验开户、存款、取款、销户;到旅行社、百货商场、超市进行调查体验,学习接待顾客、真假币识别、收款机使用、点钞、理货等专业技能。其间,学生的礼仪素质、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得到提高,团队凝聚力和组织纪律观念得到进一步加强,学校逐步形成“课程性实习―认识性实习―操作性实习―顶岗实习”的良性实习体系。

初中劳动教育课教学设计篇9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但从我区劳技课教学现状来看,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劳技课教师队伍不稳定。2009年看,对我县10几所初中的20几名劳技课教师进行了调查,基中当年新担任劳技课教师的占总人数的57.7%;2010年调查了10所初中的21名劳技课教师,其中当年担任劳技课教师的占总数的59.3%。不发现,最早(1988年)任劳技课教师仅有3人。二是多数教师不安心劳技课教学。认为劳技课不被重视,教劳技课低人一等,有一名大专毕业的教师,学校安排他教劳技课,他断然拒绝。三是心上岗的大多数劳技课教师教学水平较低,完不成劳技课的教学任务。四是劳技课教学方法脱离实际,往往出现“黑板上种用”的现象。

(二)劳技课现状原因分析

一是受鄙视体力劳动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家长送子女上学,就是为了孩子升高中,多大学,将来有个好工作,有的说:“如果孩子将来回家种地,那还上学干什么。”他们对劳技课存有偏见。二是劳技课提不到学校工作日程上来。首先,学校领导在安排教学工作时,多安排骨干教师“主科”。往往安排新上岗教师或教学经验不足者任劳技课教师。其次,劳技课教师在考核、评价、待遇上受到冷遇。学校往往把中考升学率作为考核、评价教师的主要标准,教主科的教师易受到表彰、奖励、晋升的机会;而任劳技课的教师,则与补课费、辅导费、升学奖等无缘。

初中劳动教育课教学设计篇10

一、历史轨迹

在新中国60余年的历程中,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与之相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经历了不同的历程,其大致路径及其重要细节如下。

第一次课改(1949-1952):改革旧制度,统一新政策,建立新课程

新中国成立前夕,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其《共同纲领》中就明确提出:“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据此,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了《小学各科课程暂行标准(草案)》和《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对旧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根本改革。例如,中学取消了旧中国规定的“党义”、“公民”、“军训”等科目,设置了“革命常识”、“共同纲领”、“时事政策”等学科,设置了门类齐全的学科课程:政治、语文、数学、自然、生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1950年9月,新闻出版总署召开全国出版会议,确定了全国统一供应中小学教材的方针。1951年3月,教育部召开全国中等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普通中学的宗旨和教育目标,并通过了《中学暂行规程》(1952年3月颁布)以及中学政治等7个学科的课程标准草案。1951年8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及师范教育会议,通过了《小学暂行规程》(1952年3月颁布,明确小学学制为5年,开设语文、算术、体育、图画和音乐课程,四、五年级增设自然、历史和地理),并制定了新中国第一个《小学教学计划》。1951年10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对各级各类教育的学制做出了新的规定。其中,小学部分缩短了修业年限,改“四・二”学制为“五年一贯制”,入学年龄为7岁;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三年。同年,第一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制出版。至此,新中国第一次制定了统一的课程政策,实现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的的统一。

第二次课改(1953―1957):改进学校教育,初建课程体系

为适应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大规模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要求,建构较为全面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国又进行了以整顿、改进和发展为主要特点的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时的相关问题主要有:教学质量还很差,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都不够高,教学计划和教材还不够切合实际,小学五年一贯制实施遇到困难,片面强调学生毕业后如何升学。为此,1953年12月,政务院颁布《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指示》,指示提出:今后几年内小学教育应在整顿巩固的基础上,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小学工作和学习应由教育部门统一领导布置;小学教育是人民的基础教育,小学毕业后主要是参加农业生产,升学还只能是一部分。1954年4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一方面指出,中学毕业生除部分根据国家需要升学外,大部分应积极从事工农业生产劳动和其它建设工作;另一方面强调:为提高教育质量,中央教育部应根据国家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和中学教育的目的,有计划地修订中学教学计划,修订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并为教师编辑一套教学指导用书,这是目前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一项最基本的工作。随即,我国一方面着手整顿和改进学制和教学计划,如重新制定小学“四・二”制教学计划、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总课时减少等;另一方面掀起了中小学课程、教材建设的一个高潮。鉴于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势和我国的“一边倒”政策,全面学习苏联经验成了我们的当然选择,以致在课程、教材建设过程中,学习苏联的教育理论来改善教育原则和教学方法、借鉴苏联的模式来建构“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及其教学大纲、参考苏联的教科书来编制教材、教参等,一时成为时尚。1956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教育部颁发了建国以来全国第一套比较齐全的教学大纲――《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修订草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第二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1957年初,随着我国较为全面的中小学课程体系的初步形成,第二次课改也告结束。

第三次课改(1957―1965):贯彻教育方针,实行教育革命

1957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为了更好地贯彻教育方针,在教育部的部署下,又掀起了第三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改由于受当时全国工农业生产“”的影响,认为中小学教育存在“少慢差”的现象,且脱离政治、脱离生产、脱离中国实际,要进行“教育大革命”,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来改革教材、改革学制。其一,将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贯彻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高中各年级增设生产劳动科,增加学生参加体力劳动的时间,从而使劳动技术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的历史上确立了正式的课程地位。其二,将缩短学制、精简课程作为加快人才培养的主要举措,各地纷纷进行了缩短学制的试验,有小学五年一贯制、中学五年或四年一贯制、中小学七年或九年或十年一贯制等。196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按照中小学适当缩短学制年限的要求,赶编了第三套全国通用教材,把原来12年学完的内容压缩到10年完成,以供试验10年制的学校选用。其三,将教育事业管理权下放,以进行课程、教材从国家完全统一到局部多样化的第一次尝试,提倡各地方可以根据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原则,对教育部和教育主管部门颁发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通用的教材、教科书,学校可以进行修订补充,也可以自编教材和教科书。凡此种种,使第二次课改所确定的课程体系遭到全面破坏,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因此,从1961年开始,国家又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为指导,对中小学课程改革进行再调整、再统一。如:颁发了《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对中小学课程的一些重大问题作了原则上的规定;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对中小学课程做了必要的调整;编写了第四套全国通用教材,供12年制学校选用(因种种原因,修改后的教材没有在学校正式使用)。

第四次课改(1964―1976):调整未果,“”作乱

1961―1963年的调整和反思虽然基本扭转了课程编写和实施中的混乱局面,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某些地区反映教材内容深、分量重、教材难等。1964年初,发表了关于中小学教育的“春节讲话”,提出学制、课程、教学方法都要改;当年3月,又针对当时学生学习压力过重的问题,批示“课程可以砍掉三分之一”。为此,1964年7月,教育部发出了《关于调整和精简中小学课程的通知》,对贯彻执行的指示做出了一系列要求和部署。但是,随后不久爆发的“”,使中小学的正常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干扰,课改也陷入非理性的无序状态:受极左路线的影响,“”前“十七年教育”被整体否定,将以前国家统编的通用教材视为“封资修大杂烩”加以批判;国家不设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也不使用统一的教材,各省、市在“革命委员会”的组织下,自定课程,自编教材,从而使课程教材建设呈一片混乱状态;过分强调“突出政治”,教材充斥“穿帽戴靴”的政治性、革命性内容;片面强调联系实际,将物理、化学、生物课程改成了“工业生产知识”和“农业生产知识”,将物理教材简化为“三机一泵”(拖拉机、柴油机、电动机、水泵),生物教材简化为“三大作物”(稻、麦、棉)等。其结果,教育事业受到巨大破坏,教育质量严重下降。1972年,邓小平复出主持中央工作期间,曾试图做一些调整,但很快就被“”批为“复辟”、“回潮”。

第五次课改(1977―1980):拨乱反正,恢复秩序

“”结束后,拨乱反正、恢复正常教育秩序成为教育战线的当务之急。在1977年召开的全国科学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就中小学课程教材建设作出了重要指示:中小学教育,关键是教材,教材非从中小学抓起不可,要编印通用教材。随即,教育部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中小学课程教材工作的政策和措施:成立“教材编审领导小组”,领导教材编写工作;重建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中小学教材编写工作会议”,编写中小学各科教材;确定中小学十年制为基本学制,制定颁布统一的教学大纲,编写全日制中小学教材;确定从1978年秋开始,在全国使用新教材,即第五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1978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制定了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打好基础;教材编写中要正确处理好政治与业务、理论与实际的关系,精选基础知识,加强“双基”训练,注重智力培养的原则。1978年秋季,小学、初中、高中的起始年级用上了第五套教材;1980年,第五套教材全部编写完毕。该套教材吸取了国际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改革,特别是清除了时期出版的教材中的许多谬误内容,改正了在政治与业务、理论与实践等问题上的一些不适当的处理方法,注意到基础知识的选择、智力的启迪和能力的培养。

第六次课改(1981―1985):更新教学计划,适应形势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党中央对教育工作做出了一系列新的论断和决策,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恢复,开始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但是,面对国内国际形势发生的巨大变化和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1978年颁布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等方面已跟不上新形势的要求,需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新一轮改革。1981年4月,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和《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对课程设置及课时开设顺序与课时分配等,进行了新的整体规划。人民教育出版社据此开始编写第六套全国通用的十二年制中小学教材,并于1982年秋季向全国供应。1984年8月,教育部遵照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精神,以现行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为基础,并吸收部分小学教学改革的经验,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城市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和《全日制六年制农村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强调我国初等教育必须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积极进行改革,并将研究如何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使少年儿童能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作为初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点。

第七次课改(1986-2000):实施义务教育,首发课程计划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改革我国教育体制的基础一环”。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以法律的形式提出:“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育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为在全国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义务教育,国家教委制定了课程教材发展规划、课程教材多样化和三级管理政策,确定了教材审定制。由此,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所有这些,为在我国确定基础教育课程的义务教育性质,实行课程教材多样化和三级管理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并直接促动了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988年9月,为配合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国家教委颁发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第一次将初中教学计划归入义务教育,与普通高中教学计划分开制定。与此同时,人民教育出版社全面修订、改编的第七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开始使用。1991年9月,经过试行、修改,国家教委又印发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修改稿)》。此后不久,第七次课改中出现了一个最为突出的变化――“课程计划”问世。考虑到新修改的中小学教学计划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大大突破了传统的教学计划,结构复杂了、功能扩大了、某些内容的性质变化了,需要重新为这个原来称之为“教学计划”的教育指导文件命名。1992年8月,国家教委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首次将“教学计划”更名为“课程计划”,并在课程计划的“实施要求”中明确规定:“本课程计划国家安排课程所规定的课程门类、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课时分配,体现了国家对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各级教育部门和小学、初级中学组织安排教学活动的依据,是编定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的依据,也是督导、评估学校教学工作的依据。”与之同时,国家教委配套印发了小学9科、初中15科的教学大纲(试用),要求自1993年秋季起在全国逐步试行。1996年,国家教委又颁发了同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相衔接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稿)》。其中,第一次将“课程管理”部分单列,明确提出“普通高中课程由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并规定了各级的管理权限,从而确立了“一纲多本”的课程改革方略。

第八次课改(200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其酝酿始于第七次课改后期。从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到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直至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2001年6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国务院和教育部通过一系列政府行为,掀起了第八次课改的热潮。其基本思路是:通过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来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结果,在课程与教材建设中促成了许多革新,诸如,用“课程标准”取代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并首次提出教学的“三维目标”;在课程教材研发上引入竞争机制,将委托布置与招标投标相结合;在教材的组织和编写上,注重从如何有利于“教”向如何有利于“学”转变;在评价标准上确立“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理念,强调评价目的的发展性、评价内容的综合性、评价主体的互动性和评价方式的多样性。经过十年的课改,初步建立了更加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推进了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推动了注重学生成长过程和全面发展的考核机制的改革,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发展。

二、研究脉络

随着第八次课改进入总结完善阶段,人们在“十年回望”的同时,自然联想到前七次课改,以期系统研究、反思新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研究脉络大致如下。

第一,课改的内在逻辑。研究者普遍认为,关于“八次课改”的研究与讨论,必须紧密联系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教育与政治、经济关系的历史延续,因为每一次课改都与当时的社会变化发展、政府的教育政策变化高度相关,而且每一次课改都是一个由中央政府主导、各级地方政府支持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过程。因此,课改的内在逻辑主要涉及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所催生的教育政策变化,二是基础教育发展及其课程改革的历史延续。[1][2][3]

第二,课改的价值取向。如何为“八次课改”做阶段划分,以厘清其演变轨迹,研究者一般从新中国建设与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着手,但彼此见解不一。有研究者另辟蹊径,从课改的价值取向着手。例如,汪东、谢飞认为,尽管“八次课改”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但是总体上始终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只不过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和不同的侧重――五十年代属“重双基阶段”,六七十年代属“培养智力和能力阶段”,八十年代属“强调非智力因素阶段”,九十年代至今则属“注重主体性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阶段”。[4]再如,查有梁从分析四种教育价值取向(为应试而教育、为专业而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发展而教育)入手,将从五十年代“全盘学习苏联”直至“”时期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均归为“为专业而教育”的价值取向;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归为“为发展而教育的整合的价值取向”。[5]

第三,课改的制约因素。课程改革虽有政府大力主导,但是具体实施过程总是跌宕起伏,其中的主要缘由有:制度化教育的选拔性和排斥性,使新课程实施仍陷入应试的怪圈[6];教师对新课改理念和举措的随波逐流和隐形游离,使新课程实施变为“新瓶装旧酒”[7];课改结果(特别是高考制度)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使很多教师、家长成为课改的抵制者和阻碍者[8];制度层、管理层和技术层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一致性,使课程实施活动存在断裂点[9];对中国现代教育规律缺乏深入探讨,使课程改革缺乏厚实的理论支撑[10]。

第四,课改的老生常谈。课改了那么多次,为什么有些问题依然存在?譬如减负――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课改都强调减轻学生负担,都声称删减了繁、杂、怪、难的内容,按理说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绝对不应该再重了,但残酷的现实让我们汗颜:我们天天听说“学生累、老师累、家长累”,似乎负担比过去还要重。[11]再譬如素质教育――我们倡导素质教育已经20多年了,但这项浩大的社会工程至今如同挂在天边的月亮:观之不远,求之不得,以致每次都成为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重点,但是每次又都沦为难题。[12]

第五,课改的路径选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道路不仅决定课程改革的方向与立场,而且决定课程改革的品质、逻辑与方法。郝德永认为,历史教训表明,简单化的“左”与“右”的改革道路,必将使课程发展陷入困境;只有超越“左”与“右”,从两极走向中介的第三条道路,才能使课程改革摆脱困境。其路径与方法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理论与理论的折中,为不同声音留有余地;历史与现实的折中,为发展拓展空间;本土传统与外来经验的折中,为最佳状态的实现创造机会。[13]

第六,课改的系统反思。关于课改的反思性文章很多,但多数大同小异,或比较课改前后的变化来论述其成效,或针对其存在问题来再思考其理论基础与实践方法。相比较而言,张荣伟关于“我国基础教育‘十年课改’的反思”,在反思视角上显得更为系统――以“政府行为”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时代背景;以“专家行为”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理论基础;以“教师行为”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实践路径;以“学生发展”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具体成效;以“学校生活”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文化建设;以“高考改革”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评价制度;以“社会反响”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舆论导向。[14]尽管其内容主要针对“十年课改”,但是其反思方式及其递进关系,值得激赏。

参考文献

[1]侯晓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前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7).

[2][14]张荣伟.我国基础教育“十年课改”的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0(12).

[3]赵长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年的回顾与反思[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4]汪东,谢飞.建国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价值取向的回顾与反思[eB/oL].sne.snnu.省略/xsjt/jsjy/jxhd/lunwen/se062/062-11.htm.

[5]查有梁.从思维模式看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J].课程・教材・教法,2005(10).

[6]王铁群.制度化教育视阈下的新课程实施[J].辽宁教育研究,2006(7).

[7]亢利平.近十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述(三)――影响课程改革实施的隐性因素[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5).

[8]明庆华.“新课改”:家长的难为与应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9]韦冬余,焦方瑞,尚金兰.理解课程改革的复杂性[J].全球教育展望,2010(12).

[10]王本陆.论中国国情与课程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11]李炳亭.课改十年回望与反思[n].中国教师报,2011-1-26(6).

[12]李现平.中国教育改革的辩证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