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传统文化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22:48

校园传统文化建设篇1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在高等学校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大学校园为主要区域,以学生、教师为主要群体,以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为主要内容,以多学科、多领域的文化交流及其特有的生活内涵为基本形式,具有时代特点的一种文化形式,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基本形态。[1(]p3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大学校园文化只有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才能蓬勃发展。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于此,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和创新基地,应当承担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的作用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民族,在她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许多辉映万古的优秀文化,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包括思想、文字、语言、民俗等多方面的内容。如在思想教育方面,以公正无私、诚实笃信、孝顺父母、尊师重道、精忠报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见义勇为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美德,能为高校校园文化在思想教育方面的建设提供指引并提供大量的教育素材;在文学教育方面,楚词汉赋、魏晋文学、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能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浓厚的文化气息,滋养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开阔学生视野;在美学教育方面,传统绘画、中国刺绣、剪纸等文化艺术,能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活力与美感,提升师生审美的能力,为师生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导向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最深层次的目标是确定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即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这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正义、仁爱、守信、求大同、厚德载物等思想,是炎黄子孙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当大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内容,并对其进行合理吸收、发展和创新。[2]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

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群体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力军。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内的大学生和教师为主要群体,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教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他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力军,而广大的大学生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理解深度以及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使命感,都将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持续力和未来前进的方向。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激发教师和学生参与文化传承的自觉性,有利于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和宣传。

高校校园文化内容丰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挖掘和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有利于增强学校的文化底蕴,也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和宣传。如很多高校的校风、教风、学风以古为鉴,推崇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环境设计、基础设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合,以物言志;校园人际关系建设推崇仁爱精神、和谐原则,致力建设和谐人际关系;高校主导组建的学生社团、开展的校园活动等等,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积极作用。

3.高校校园文化环境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序传播。

环境是无声而又时时显效的特殊课堂,是一种影响人、塑造人的综合教育力量。校园环境作为高校文化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师生在校园中体验、感受着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又在不知不觉中熏陶、感化着师生,使他们逐渐形成特有的思维模式、心理定式、生活哲学和处事方法。这都十分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三、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1.构建和完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环境体系。

校园环境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校园环境提升工程,构建和完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环境,具有重大意义。一要构建和完善师生具有优秀传统文化色彩的校园空间环境,在尊重校园现有空间环境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如利用教室、学生公寓、实验室、运动场等相关区域以及校内楼房、道路、广场等地的布置装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环境,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二要构建和完善师生学习交流的空间,方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探讨。

2.构建和完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管理服务体系。

高校管理服务体系是高校校园文化工作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它体现了高校管理者的价值趋向和信仰追求,对高校整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育人的管理服务体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得以传承的有利保障。应把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理念融入到高校的管理服务体系中,并通过学校管理服务工作进行充分展现,从而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有效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目标。

3.构建和完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平台体系。

文化的传播与继承离不开特定的传播平台。首先,高校要充分发挥传统传播平台的作用。如可以在校广播电台开设宣传传统文化的节目,如传统艺术赏析、美文诵读等等,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在校内刊物开辟宣传优秀传统文化专栏,通过学生征文、摄影等活动,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参与度;在宣传栏定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专题宣传,增强师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其次,高校要大力运用网络交流平台。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学生重要的交流和学习平台。因此,高校应顺应时代潮流,大力借助现代网络技术,探索利用网站、微信、微博、QQ等网络手段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利用多媒体平台,拓宽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渠道,营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网络氛围。

4.构建和完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首先,高校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一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将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结合起来;二要积极开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使之成为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三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学科专业建设和研究,为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搭建平台。其次,校园活动的开展应积极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一是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与中华传统活动相关的表演、展览、推广等校园活动,如中华传统文学艺术、中华传统美术艺术、中华传统体育等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二是鼓励学生组建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学生社团,如武术协会、书法协会、绘画协会、舞蹈社等等,并在政策、经费上给予学生社团大力的支持,依托学生社团,多渠道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真正乐于参与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中来。再次,要构建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实践体系。如开展校史教育,系统展现并反映学校的历史传统,加深学生对学校的了解,也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发挥当地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的作用,组织学生定期参观学习,并开展当地重大历史事件、文化名人的纪念活动、研讨活动;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培养学生知礼、明礼、行礼的文明习惯;开展“亲情校园”建设,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组织学生到社区、敬老院、等开展“感恩行、献爱心”活动等,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更深入地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促使他们主动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参考文献:

[1]姚海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校园传统文化建设篇2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校园文化;传承;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弘扬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人文素养、道德品质等具有重大意义。并且,高职院校偏重学生的技能培训,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成为限制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培养符合高职教育目标的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人才。因此,充分挖掘和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各高职院校亟需关注的重点。

多元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对中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有利于校园文化吸收与借鉴外来文化,实现校园文化的国际化;另一方面则冲击着高校校园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和传承,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校校园传统人文精神的缺失。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华夏大地的肥沃土壤之中,经过几千年的沉积而积淀孕育起来的,是为各代人所认可和接受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包括儒家思想、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等,富含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勇于担当的精神;经世致用的胸怀;尊师重教的传统。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一是指环境文化,它包含了自然环境和人文制度环境,如校园的设计科学、建筑群的布局结构合理等。二是指精神文化,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对校园文化建设起着导向作用,如经过精心布置的教学场所,张贴得体的标语、名言和名画,重要人物的画像、碑铭、雕塑,还有校园文物、校史陈列室等。三是指行为文化,它将学校办学理念融化到师生员工血液里,是学校育人活动中最直接、最广泛也是最深刻的部分。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母体,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新载体,二者互为联系。

二、我国高职院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蓬勃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和职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独特的群体特点,人文素养普遍偏低,即使学校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这类必修课程,对他们而言还是远远不够的。而且,高职院校重视学生的高就业率,造教育在学生中的缺位,导致人文类课程被边缘化,加剧了大学生群体人文素养的缺乏。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群体特点

高职院校录取的学生状况复杂,生源主要有三类:一是通过普通高考招收的普通高中生;二是通过“单独招生”考试招收的有着艺体特长的高中生;三是通过“2+3”、“3+2”等特殊考试招收的中专、职中生。和本科类院校相比较,学生在文化基础、道德倾向、技能水准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突出的不均衡状态,学生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总体而言,高职院校学生自我控制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道德意识和思想认知水平较低,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和奋斗意识,甚至时常出现打架斗殴等现象。

(二)目前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1.课程设置不合理,高职院校内较少开设传统文化课

在高职院校中,传统文化教育无立锥之地。许多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中没有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普遍认为传统文化同职业教育毫无关系,即便少数院校设有此课,也仅仅作为一门选修课程,没有为此配备专门的师资和相应的教材。

2.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缺失,职业道德素养普遍较低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需要的专门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多是开设实用性课程,片面强调学生的技能素质培养,忽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热衷追逐“考证”,对传统文化嗤之以鼻。校园内不文明现象频繁出现,学生基本礼仪缺失,违禁现象屡禁不止,令人担忧。人文类的课程被边缘化,甚至人文类教师都处于一种难以存续的尴尬境地。

笔者了解,部分学生在企业实习或工作的时候,缺乏职业道德,还有一些学生随意毁约、到岗率不足、频繁跳槽等,给企业带来损失,也给学校带来负面影响。

3.教师队伍偏重于实用性工科,人文类师资力量薄弱

在高职院校内,专业技术含量高、实用性强的系部不断扩展,专业分支多,学生资源丰富,建设实训室、实训基地。相应的,学校在教师人才招聘版块,更愿意吸收、引进富有技术理论和经验的工科类人才。反观人文类教师队伍,相对而言,比较薄弱。而且,担负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应拥有专业素养,同时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符合这些条件的师资,目前在高职院校中情况并不乐观。可供高职院校使用的传统文化教材也非常有限,仰或是采用本科类学校使用的教材,品种单一,良莠不齐,大多并不适合高职层次教学使用,这些客观条件也制约了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开展。

三、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建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营造高雅、人本的校园环境,倡导积极上进的文明行为

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将优美的自然风景与人文精神交融汇合,使整个校园充满人文内涵,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校园文化中,倡导积极上进的文明行为,增强学生对高校、对自己自身价值的认同感,树立起学校主人公的形象,严格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同时勇于制止种种不文明现象。

(二)多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开展多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核心灵魂引领学生发展

目前,高职院校中仅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等这类思想政治课和文化知识性质的文化课来培养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但这些课程,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与写作能力,对于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没有给予同等的重视。故,高职院校应该开设大量的相关人文素养的课程,特别是要开设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举办讲座,开展相关活动等,以提高学生素养,从而促进学生高薪就业。

四、以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如何建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是公办全日制高等院校,2013年,学院成为四川省首批高端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单位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办学砥砺,学院秉承“建德明志,筑能笃行”的校训,确立了“培育鲁班传人,服务城乡建设”的办学理念;开创了“多方合作、多元共建”的办学格局。

(一)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对于鲁班精神文化的传承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长期以来,学院以“鲁班建筑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为助力,以塑造“职业人”和“社会人”为目标,加强以“鲁班建筑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好效果。校园中建设有鲁班广场,广场前方中央塑“鲁班金奖”像雕塑,后方建大型浮雕墙――世界建筑发展简史、还有鲁班文化艺术长廊等建筑物。每年五月是学院科技活动周和鲁班文化节,开展各种科技活动和技能比赛,聘请专家学术报告,举行“鲁班奖”获得者访谈。鲁班文化节始于2005年9月,每年举行一届,至今已举办了八届。学院土木系还成立鲁班实验班,紧紧围绕“培养鲁班传人”这一目标,学生总体学习劲头足,努力程度高,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学院团委积极开展各种活动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共青团团委下设5个综合性部门,涵盖19个学生团体,包括心理健康协会、盘龙武术协会、徒步越野协会、蓝天音乐协会等。如青年志愿者协会,其成立于2014年12月,由全院青年师生志愿者自愿组成的,奉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准则,通过组织和协调全院志愿者的社会公益活动,促进青年同学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事业。据统计,我院志愿者注册总人数达3500余人,其中,2014届新生1500余人;1000余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总计服务时数达2500小时;2014年共组织规模化、系统化志愿服务活动73次,涉及敬老助残、关爱留守儿童、爱心支教等多个方面。

(三)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坚持文化育人,培育大学精神

学院召开文化建设工作会,强调要认真思考校园文化建设内涵,探索学院内涵式发展阶段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学院层面的工作由宣传部牵头负总责,对全院的建设项目进行总体把控。系部文化建设必须实行项目申报制度,按照“系部申报――专家论证――学院批准――系部建设”的程序推进。开办有30年以上历史的专业的系部要挖掘和研究阐发专业传统文化,提炼蕴涵其中的精神和价值,使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学院文化相适应,延续历史文脉。

五、结语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建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使得传统文化的精髓在高职院校中传承、发展,建设新时期蕴含人文内涵的高职院校。

参考文献:

[1]王颖.关于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思考[J].科教文汇.2007.5

[2]王少媛.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几点思考[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7.1

[3]尤海涛.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4.3

[4]廖赛娟.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中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6

校园传统文化建设篇3

一、在卫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必要性

1.符合时展的要求。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卫校校园文化中是时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信息交流变得越来越便捷、快速,卫校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越来越向多元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卫校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因此,我们要大力宣扬中华传统文化,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卫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让学生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增强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言论自信。

2.推动卫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卫校学生的成长。同时,因为中华传统文化与医学理念相辅相成,认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将极大程度的帮助学生理解医学理论体系,并潜移默化的影响卫校学生的一言一行,极大程度地帮助卫校学生增强综合素质能力,变成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二、在卫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方法

1.增设宣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让中华传统文化走进课堂。在我国中华传统文化中,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在卫校护理相关专业的教育工作中,可以向学生介绍“仁者爱人”理念,让儒家思想慢慢地去影响学生的理念,并带入到护理工作中,以“精神障碍护理学”为例,该专业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经常会接触各类精神疾病病人,这些精神疾病病人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受到其他人的关爱。如果学生在校园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受过儒家思想的教育,便能做到“仁者爱人”,用一颗包容、大爱之心去关爱病人,帮助病人早日康复。学校可以广泛开设中华文化相关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甚至可以结合各专业形成新的教学思路,从而增进卫校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使卫校学生建立民族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落实到平时的一言一行。

2.在卫校校园环境中引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学校可以利用卫校学生的生活环境,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代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来。例如,可以在教学楼或者宿舍楼的附近放置石雕,在雕刻上刻字宣扬中华传统文化,并介绍中医理论。在卫校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物质载体上都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让卫校学生时刻的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展现中华文化的艺术的同时,也可以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校园环境的文化高度,不断提高中华文化的艺术高度,让卫校学生成长在充满中华文化的摇篮中,使中华文化深入的融合到卫校校园文化中。

3.通过卫校校园媒体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宣传。可以借助网络社交平台,在信息交流平台上大力宣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例如,在“人人网”、“微信平台”上设立专门的宣传账号,定时定期向学生发送手机报,弘扬中医学理论与中华文化的联系,用电子信息技术使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医理论体系。使用这种方式能够更好的被学生所接受,卫校学生在自己熟悉的交流平台上也更容易接受中华传统文化,使得中华传统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校园传统文化建设篇4

关键词:中华优秀文化;小学校园建设;现状;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2-0025-01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文化是学生和教师在校园教育实践中长期积累、沉淀的文化内涵。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对于促进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应积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提升小学校园文化内涵。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对工作过程中存在的现状进行相应分析并积极探讨有效途径,不断促进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发展。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1.1对文化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在当前小学的教学和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严重的对文化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不足现象,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难以得到正常展开。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大多数教育工作者都过于注重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既不注重对教师的文化建设,忽视了教师个体的学校生存状况,同时也不重视对学生文化建设工作,没有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和沟通交流,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策划、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

1.2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缺乏人文精神。小学校园的文化建设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所有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都应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基础。但是在实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过程中,学校没有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使得相应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不符合学生的需求,难以取得实际效果。一些小学在文化建设工作过程中过于强调社会规范,给予了学生太大的道德负担,还有些小学过于强调学生的义务,忽视了学生的权利。这些行为严重偏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目标和方向。

1.3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形式化严重。在当前小学校园文化建設过程中,还存在着严重的校园文化建设形式化现象,过于注重建设形式工程,而没有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工作。一方面有些小学的在文化建设工作只为应付教育局过其他上级领导的检查,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过程中,只做表面工作,注重形式主义,没有起到实际意义。另一方面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管理工作不到位,文化建设工作的整体规划、布局凌乱,没有合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还存在着文化设施不完善、利用效率低的现象。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2.1重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只有小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才能够真正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从而促进小学校园文化发展,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对此,小学教学领导人员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摈弃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合理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

2.2强化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还应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的融入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之中。首先,要加强小学的师德建设工作,运用合理的奖励机制和培训教育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其次,要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完善各种文化设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校园生活环境,潜移默化的向学生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后,应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同时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得到熏陶和教育。例如:可以开展经典朗诵活动,让学生领悟中华经典的魅力。

2.3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要持之以恒。校园文化是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积淀形成的,所以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过程中,相应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应持之以恒,切忌建设表面工程和形式工程。小学领导人员在校园文化内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和责任,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持之以恒,同时教育部门也应履行好自己的监督管理责任,保障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质量和效率。

3.结束语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小学生存发展的基石,对学生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在小学文化建设活动中,应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从而强化小学文化建设质量和效率,促进小学教学工作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希望,冯丽.传承崇实文化·奠基幸福人生--柞水县城区第一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纪实[J].陕西教育:综合版,2017(1):17-18. 

[2]蔡晓芹.论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传统文化继承[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6):20-21. 

校园传统文化建设篇5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网络新媒体文化;多元文化;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3-0017-01

一、背景

1.时展新趋势

网络的快捷便利、实时互动性和实效性,给大学文化带来了挑战。大学文化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加快了改变教育方式的步伐。新的教学模式和文化输入方式可能改变或取代传统大学文化,如何适应新时代下的新教学模式、新文化建设方式,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2.传统校园文化建设存在诸多待解问题

传统校园文化以校园活动为载体,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传统校园文化、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不平衡的现象,背离了校园文化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手段的宗旨,校园文化建设盲目偏向现代化,却没有在精神上追随现代文明的脚步,有时忽视现代校园文化的多元性。

二、传统大学校园文化出现的问题

1.传统校园文化的单一性和受限性

在传统社会中,主流文化使整个校园的氛围非常团结,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小群体文化逐渐踏上社会大舞台,主流意识容易引发小群体的隔离情绪,单一的校园文化在新媒体信息的影响下,可能会使大学生对校园文化产生疲怠心理。

2.融合现代文化的方式错误

体会到现代文化益处的校园文化建设者,有时急于将传统校园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忽视了现代文化的内在特征,盲目追求现代文明建筑风格或现代文化交流方式。同时,校园文化建设者多以物质奖励或学分奖励制度作为鼓励方式,容易带给大学生物质文化大于精神文化的错觉。

三、新时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挑战

新媒体的种种优势,可能导致传统校园文化无论如何改革都难逃被新媒体取代的结果,使传统校园文化不再作为学生的核心精神支柱。校园文化建设者急于解决传统校园文化出现的问题时,往往不在意对新媒体的有效掌握,盲目将新媒体引进校园文化建设之中,造成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暴露的问题还亟待解决时,新媒体又出现了不可控的局面。

四、大学校园文化改进的方案

1.整合新媒体建设校园文化,合理融合现代文化

合理利用新媒体的信息综合性、传播快速性、即时活动性的优点,促进校园自身建设的信息化工作和各项常规工作在制度和机构方面融合。通过新媒体建立师生互动平台,促进师生对科技的理解沟通,同时也避免新媒体鱼龙混淆的信息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

2.扩大校园文化建设队伍

大学要提高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让一些有能力的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同时,建设者要适时吸收外校资源建设自身校园文化,鼓励社会权威人士对校园文化建设建言献策,合理采用外校资源,拓宽校园文化建设者的范围。

3.提高校园文化的参与度

要提高活动的参与度,在保留活动背景的严肃性质、校园文化的艺术性的同时,鼓励大学生参与到活动的策划和制作维护中,将优秀的文化活动以不同方式融合到各种活动中,让大学生参与活动本身的制作和维护。

4.引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方式

将“翻转课堂”“慕课”等国外教育新形式引入校园,改善“慕课”完成率低的情况。同时,合理利用“翻转课堂”的优势,指导大学生自主完成资源的搜集、整合,使大学生提前适应社会工作方式。

五、结束语

校园文化能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如何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建设好校园文化是任何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者都需要考虑的问题。校园文化建设者要始终保持校园文化主体以大学生素质教育为主,融合校园自身文化底蕴和校园外界优秀文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更顺利地开展,从而培养更多的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龙海.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人本管理[J].中国高教研究,2007(01).

[2]李树芳,张宏岗.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01).

校园传统文化建设篇6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文化;路径

优秀传统文化,指的是在文明演化中所沉淀的反映民族精神内涵和文化风貌并对民族历史起积极作用,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称[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校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障,也为校园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发展的动力。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文化环境、学校传统、学校精神、校园制度和文化活动的统称,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活动文化[2]。校园文化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对于增强学校教育的感染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功能的充分发挥,要求校园文化紧紧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理论依据

1.校园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国家、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支撑,没有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必须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和形式。校园文化依其本性,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1)校园文化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

由于各个学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办学宗旨和理念各不相同,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同时,校园文化也是一种开放的文化,作为社会大文化在校园中的特殊存在状态,它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凝练时代特色,在与时俱进中彰显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就不断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体现社会主义特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在把握校园文化建设正确方向的同时,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2)校园文化保障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濡染功能。校园物质文化的直感性、精神文化的隐渗性、制度文化的规范性和活动文化的体验性,使“它像空气一样包围着受教育者,让他不知不觉而自觉自愿地去感受,去体会,从而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与校园文化四个层面结合,可以有效克服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缺失和流于形式,实现于潜移默化中感染和陶冶师生,强化教育主体的生活体验,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支撑和动力来源

学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4]。校园文化建设为此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重要的舆论引领和环境保障。因此,应坚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建设具有自身特色、体现时代要求的校园文化。

(1)优秀传统文化为校园文化提供丰富的价值资源

新时期的校园文化建设,受到开放环境下多元价值的冲击,精华与糟粕并存,很容易误导学生的价值取向,冲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果,这就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几千年文明的智慧,包含着反映民族精神的基本价值观念,如自强不息、崇尚和谐、重义轻利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可以在把握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的基础上,引导校园主体注重个人德性和品行的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积极健康的校园主流文化,为校园主体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

(2)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校园文化主体的人文素养

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全体师生员工,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中,主体的能动性得以调动,校园文化才能得以创新和发展。因此,必须努力提升校园主体的人文素养。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丰厚的人文文化积淀。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可以在传承和弘扬中营造具有浓厚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增强学校的人文底蕴。同时,置身于这样的校园文化中,师生员工很容易实现耳濡目染,促进主体人文意识的养成,提升主体平等向善、独立自信的人文情怀。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发挥其对学校人文底蕴的形成、对主体人文意识养成和主体性调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可行性路径

1.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物质文化

(1)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困境

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客观上需要学校注重在物质文化层面加大投入,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需要得到校园物质文化层面的支撑,如校区的建设、教学设备的增补、绿化环境的布置等。但现实中,学校除正常开展教学活动外,不少精力都放在加大校园物质环境建设上,建筑、雕塑、喷泉、山石等成为重点打造的对象,规模、数量、速度成为主要衡量标准。存在以物质环境建设来评价学校的发展规模和办学效果的现象,重视环境布置却忽视内涵挖掘,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趋于功利化。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真正理解校园物质文化的深刻内涵,为了布置而布置,没有认识到校园物质文化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教育支撑和保障作用。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的路径

应该认识到,纯粹重视环境布置的行为只能使校园物质文化成为几项设施或建筑,不具有较高立意和人文气息,自然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审美要求和文化需要,这必然给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带来不利的影响。校园物质文化是凸显校园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物质文化,可通过精巧、和谐、实用的设计,将其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如在合理规划校园绿化中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思想;通过张贴名人警句、树立历史人物塑像、重要建筑以历史名人命名等形式凸显传统文化的自强不息、爱国敬业等内容;开辟传统节日场所以纪念和弘扬传统文化等,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样才能使校园物质环境建设更有“神”,并在其内涵的挖掘中,使校园真正成为师生陶情冶性、修身养德的重要场域。

2.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精神文化

(1)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困境

学校厚重的办学传统、优良的校风校训、和谐的人际氛围等,都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发挥着重要的凝聚和濡染功能,必须得到校园主体的积极认同。但现实中,在很多学校的师生员工中存在着对校园精神不知晓、不理解、不认同的困境。被问及学校的校风校训是什么的时候,一脸茫然;对学校的人际氛围显示出无力和不满;对学校的归属感和维护欲极其缺乏等等,校园精神很难成为熏陶和引导主体的有力力量。究其原因,随着教育的迅速发展和功能扩展,其工具性、技术性的价值取向越来越明显,理论说教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加上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们变得功利和务实,学校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弱化与精神文化的缺失成为通病。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精神文化的路径

校园精神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内化的过程,在长期的积累和不断的凝练中,需要校园主体的积极参与,并得到其逐步的认同,这样才能发挥其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渗透作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在优秀传统文化养料的汲取中凝练校园精神。这就需要尊重传统文化的思想力量,一方面在学生的课堂学习以外,通过阅读经典、参观故居遗址等途径弘扬爱国进步、诚信朴素的优良传统,加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体验和认知;另一方面,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的课堂学习结合以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在专业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和感染力。通过这两方面的相互配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校园主体的精神养分,渗透于校园精神的凝练过程。同时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助力实现校园精神的积极认同。

3.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制度文化

(1)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困境

校园制度文化对于建立正常的校园生活秩序、凝练积极的校园精神、培养师生的优良品行具有重要意义。制度文化的初衷不是为管理而管理,而是通过鼓励和惩戒,引导校园主体自觉按章办事。但在现实中,一些学校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在抓精神文化建设时,不注重在氛围营造中引导学生,片面强化制度管理和制度约束,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时科学性、实效性、可操作性、人文性体现不够。这样就导致制度无法内化为主体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不能很好地发挥制度育人的功能。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校园制度文化的认识不充分,对制度的文化内涵和制度育人的可行性缺乏认识,没有理顺学校教育与制度文化的关系。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制度文化的路径

作为学校教育与管理职能发挥的手段,良好的制度文化应成为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道德行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制度文化,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持下彰显制度的规范和导向功能。制度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传统文化中的制度对于协调人与人、与群体、与社会的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校园制度文化要实现其功能,一方面必须从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等内容中获得支持,体现平等、公正、严谨等思想内容,在健全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对正确行为的鼓励、对错误行为的惩戒,帮助校园主体获得参照,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另一方面,在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等思想的引导下,强调制度管理的同时重视对主体的人文关怀,体现以人为本、服务师生的管理理念,获得学生的认可,引导学生自觉按章办事,并自觉形成习惯。

4.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活动文化

(1)校园活动文化建设的困境

校园活动因其新颖活泼的形式,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更容易为学生所喜爱和接受。在社会调查、教育实践、体育与知识竞赛等活动的开展中,校园主体的素质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但现实中,虽然很多学校都致力于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却不同程度出现校内各种活动开展得风风火火,参与者却寥寥无几;活动定期开展,形式单一;说教型活动偏多,没有体现习惯养成教育的目的;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活动影响却微乎其微等现象。究其原因,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流于形式,为了活动而活动,同时存在人云亦云、缺乏特色等弊端,这些都影响着校园活动育人功能的发挥。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活动文化的路径

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能、发展个性的机会。要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校园文化的魅力,获得濡染和教育,从而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活动文化,在活动的积极参与和直观体验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这就需要在研究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活动对接形式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校园活动,增强活动的文化底蕴。一方面,以民族节日为契机,开展传统文化纪念活动,深化学生的民族认同感。邀请专家开设国学系列讲座,举办国学演讲比赛、知识竞赛、重读经典等活动,以先哲们的人生智慧引导学生;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文艺活动的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的组织,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把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化的潮流中去,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在新的环境下发挥它应有的作用”[5]。

参考文献

[1]赵和娟.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校园文化研究[J].现代妇女,2013(3).

[2]余守萍.校园文化与高校德育模式的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3]黄定华.蒋孔阳论美育[J].宜春学院学报,2009(3).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15.

校园传统文化建设篇7

关键词:CiS系统;校园文化;内涵;构成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科技文化飞速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引入CiS系统,将校园文化建设当作重要任务。如何高效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成效,树立富有特色的教育校园文化品牌,成为每个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者必须探索思考的重要问题。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它着重于精神建设,是一个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需要与学校总体规划发展相适应。从某种层面上说,校园文化建设与现代化企业文化建设相类似,并且具有相同的本质属性。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引入CiS系统,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形象,加深社会大众对示范类中等职业学校的认识是非常必要的。

二、校园文化的内涵及构成

1.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对学校师生的全部工作、生活及活动的总称,它是校园师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人际交往、组织活动的有机融合。优秀健康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富有中职校园文化特色的CiS系统则可以塑造良好的中职学校品牌形象,丰富社会大众对中职校园的认识。

2.校园文化的构成

校园文化主要由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三部分构成。精神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精神支柱,是所有师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过程中共同自发形成的意识产物,例如学校的教学观念就是师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综合体现。物质文化是指校园为师生的日常活动所提供的一个外在环境,例如校园公共设施建设、绿环环境建设等,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的观念和行为,对师生的素质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制度文化是指使校园内师生的工作、生活、学习行为规范化的强制性措施,例如学校制度的行为规范,这是要求所有学生必须严格遵守的,不能逾越的规章制度。唯有通过强制性制度措施,才能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促进校园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基于CiS系统的校园文化建设策略

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单位,近年来积极建设校园文化,更引进了现代化CiS系统,积极打造富有校本特色的校园文化,有效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在CiS理论的指导下,学校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新策略,具体措施主要有:

1.树立创新理念,建设创新理念识别系统

(1)宣扬与发展校园文化精神在新时代下,学校必须吸收历史和时代经验,汲取时展的精华,积极建设适应时展需求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精神的核心是指导思想,即在吸收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础上,积极宣扬校本特色的校园文化。目前,学校已凝练出适应时展的文化精神,同时建设富有学校特色的校训校规、教学理念、办学宗旨、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来激励全校师生员工,鼓励老师与员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引导学生以激昂的斗志投入到学习中。(2)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成立了五十三年的中等职业学校,除了要吸收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要积极借鉴国外先进文化,并以这二者为基础努力建设校园文化,例如:著名的北京大学建设有“爱国、民主”的校园文化;上海交通大学建设有“饮水思源”的校园文化。因此,我校也要积极发掘本校的特色文化,逐步沉淀成优秀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2.打好文化基础,建设行为识别系统

(1)建设和谐校园环境学校行为识别系统是基于校园理念识别系统而存在的,它必须通过校内师生的行为活动来建设。和谐友好的校园环境氛围,能激励校园全体师生和员工积极投入到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有利于校园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目前,我校倡导以人为本,以人性化教育为原则,积极建设和谐友好的校园氛围,重视师生的全面发展,建立良好的教师员工福利保障制度,构建学生扶贫助学体系,努力为校园师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有效增强师生的归属感,促进校园文化的高效建设。(2)树立严谨的校园作风学校教师爱岗敬业、学生尊师重道、员工尽职尽责,努力打造严谨的校园作风。此外,还根据不同专业的作风特点,例如计算机数码维修专业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精神、电脑美术专业参加职场实践等来鼓励学生以一个准职业人的身份要求自己,激励教师提升自身修养,全面提升专业素质,提高教学成效。(3)积极开展校园活动健康有益的校园活动,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因此,积极开展校园活动,能逐步构建校园行为文化体系。积极有效利用校内拥有的活动基地,如实训场地、表演舞台、训练基地等积极开展各类学术活动。并且举办技能节活动,重视培养学生的学术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树立品牌形象,构建视觉识别系统

(1)优化建设校园景观学校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传播地,其办学理念、历史文化、学术传统、思维方式是经过长期积累下来的,校区景观环境建设是旧校区发展成新校区的重要延续和融合。因此,优化建设校区景观环境有助于促进校园文化的良好建设,能促进学校对自身历史、文化、环境的再认识和再创造,是校园文化的回归体现。(2)建设校园公关系统为建设完善的校园行为识别系统,除了要积极做好校园内部建设工作,还要优化整合校内资源,积极健全校园公关系统。公关关系能真正体现学校的外在形象,因此,学校可利用举办周年校庆、开展学术会议、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等公关活动,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为社会大众努力呈现学校健康、活力的外在形象。同时学校还要做好办公设施、公关礼品、校园网站等设计,从细节上体现学校的精心设计,给社会大众良好的学校形象感受。综上所述,CiS系统除了可以应用在城市建设和企业品牌形象建设中,还能应用于校园形象的建设工作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用CiS系统,可以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提升校园品牌形象,提高学校示范校建设的核心竞争实力,促进学校朝着可持续方向蓬勃发展。

作者:杨欣欣单位:武汉市第一商业学校

参考文献:

[1]李加强,杨睿.基于CiS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思考——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校园传统文化建设篇8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D41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244(2013)03-133-3

引言

所谓优秀传统文化,指的是在文明演化中所沉淀的反映民族精神内涵和文化风貌特征的并对民族历史起积极作用,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称。中国传统文化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大融合。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易经》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体现在“德”、“善”、“和”三个方面。如:《大学》中记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德”指人的本性、品德。《尚书·皋陶谟》对“德”有明确的要求,提出“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善”指好的行为、品质,是内在的德性主导下的外在良好行为。“和”是指相安,谐调,“君子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和”的概念体现了人与社会、自然的协调共生、长远发展。三个方面的结合,很好地体现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换个角度思考,即“道德观”、“价值观”、“人际观”三者的相融合。一个民族的发展是建立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上的,传承是国家发展的源泉,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一、大学校园文化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一)现实社会中道德观的缺失,价值观的扭曲和人际观的变异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际观”。当今大学生对外来文化盲目崇拜,甚至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的现象越来越多,崇尚美国大片、韩剧、日本动漫、洋快餐甚至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缺乏对多元文化的批判分析能力;另外,社会中存在道德失范的行为令人难以置信,如很多人面对路边跌倒的老人有“恐惧症”,学术不端,考试作弊,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近年来过圣诞节的人越来越多,而如中秋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却倍受冷落;近期又有报道称,教师节变成“送礼节”;人际交往中见利思义、诚实守信的人越来越少。这种价值观的扭曲和人际观的变异现象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践行不足。

(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不力

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但是历史发展至今,我们继承的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少,尤其大学生认知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发人深省。据《中国教育在线》调查结果显示,50%的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失去兴趣,20%的大学生持无所谓态度,20%是中间派,仅有10%的大学生以我们的传统文化为自豪。除此之外,大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占大量时间的是应用型书籍和娱乐休闲性书籍,而对于古代经、史、子、集的阅读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同时,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大学生对于文学、历史、哲学知识很少涉猎,对于传统文化不甚了解。这些现象充分表明我们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做的不够。

(三)民族高校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双重特殊地位

民族高校学生在地域经济、民族习俗、和人格品质上都具有明显的特征。西北民族大学学生中有65%以上是少数民族,与其他一流大学相比,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面有一定的差距,比如双语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普遍较低,对优秀传统文化了解极少。长期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受地域、宗教、风俗习惯影响很大,使他们很难接受一些新的、积极向上的观念和思想,其观念也很难转变。可见,在民族高校校园文化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水平较低,民族高校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我国55个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构成元素之一。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应更好地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民族高校就是一个很好的保护、学习、传承并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地。所以,在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族高校有着双重的特殊地位。

二、如何在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一)加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规划

校园制度文化环境是依据学校有意识选择的、具有强烈的规范性、组织性、秩序性,属于校园范围内必须强制执行和严格遵守的文化类型,如培养目标、校规、校纪、教学及管理制度,以及相应形成的严密的组织机构。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而其内在机制建设是保障。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秀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推进了德育建设,提高了学校的发展层次,形成了具有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出了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

但是,在校园文化内在机制的规划中还有些不足之处。比如:在教学方面,双语少数民族班中开设古代文化课的很少,例如《论语》、《易经》等;汉族学生班中开设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基础课也很必要,能使汉族学生了解更多的少数民族语言及其文化。在校园文化活动方面,增加更多的民族特色文化活动,如成立社团,开展民族文化活动,做好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同学之间的团结和文化交流。

(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

2011年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并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来进行。物质文化方面,传统文化主要表现在特色建筑、服饰等,将其文化内涵赋予实物之上以表现其魅力,给人们以视觉美。精神文化方面传统文化从信念、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等表现出一种内在美,使得我们能在人格塑造、道德情感、价值取向方面树立崇高的目标。目前,物质文化方面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忽视了精神文化方面,这也是导致社会上出现“怪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在开发和研究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应拓宽领域,学校开设有藏语、蒙古语、维吾尔语的本科学院并有其硕士点、博士点。但有很多少数民族有语言,其文字却在传承中被丢失、遗弃,如:土族、东乡族、侗族、哈尼族等,我们觉得民族院校有义务去挖掘这些资源,挽回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上的损失。民族院校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中更应责无旁贷。

(三)在实践中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真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优秀传统文化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才能得到认可,而被认可的传统文化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加大力度、全方位的进行教育和熏陶。西北民族大学坚持德育为先,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价值追求,汇聚各民族优秀文化,发挥多元文化共生存的优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努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曾先后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光荣称号。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是育人的重要途径。为此,学校充分挖掘潜力,广泛运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内,开展讲座、会谈、民族教育月等,在校外,应让学生走进少数民族地区,亲身体验其文化,在实践中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真谛。

三、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前景展望

(一)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底蕴丰厚,有助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总书记说过:“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民族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是社会总体道德素养提升的标志。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市场经济和物欲突显、而社会道德相对缺失的今天,坚持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我们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提高校园文化的综合实力,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支撑,少数民族文化为特色,使学校校园文化底蕴丰厚,以便更好地实现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

(三)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

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在充分挖掘和阐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价值的基础上,使之全方位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强大的校园文化软实力。大学是培养国家高层次人才的摇篮,大学生则是建设国家的中流砥柱,民族高校地位和文化的特殊性更需要我们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先进性体现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上,而大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和高校的文化底蕴就很好的反映了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可见,在当今国际竞争力极强的形势下,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使我们国家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迫在眉睫的要务。

参考文献:

[1]于伟峰,商植桐,于雪梅,齐景爱.对加强和深化当代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01):3.

[2]郑鹏,黄朝文.关于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27(04).

[3]郭兵.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高校学生素质[J].甘肃农业,2006,(11).

[4]李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8,(04).

校园传统文化建设篇9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实践创新

一、新媒体环境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一)新媒体的概念及其特点

目前,新媒体技术及其广泛应用,塑造了信息时代崭新的媒体环境。由于新媒体在信息收集、信息内容与形式、信息传播渠道等方面的重大变革,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微博、博客、数字电视、数字杂志以及数不清的手机app应用已经占据了网民的生活。据2013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中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5.91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人。

新媒体是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之上延伸出来的各种媒体形式。新媒体是指相对于书信、电话、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依托互联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新媒体主要包括博客、搜索引擎、电子邮箱、手机短信、数字电视、网络电视、虚拟社区、网络文学、移动电视等。随着“三网融合”的提出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的快速推进,新媒体已经成为大众的主流媒体,并逐渐向新旧媒体互相融合的趋势发展。

新媒体的发展和应用中具有明显的特点:一是互动性。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出现后,改变了受者被动接受信息的传统,受者可以在解读讯息后,经过编辑,通过自己的媒体在网络上向自己的受众(圈子、粉丝)重新,成为信息者;二是时效性。网络搜索引擎、社交网络打破了时空的约束,使用者可以迅速的从存储了海量信息的网络中找到有用信息,和他人建立关系;三是平等性。新媒体比传统媒体门槛低,操作方便,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办微博、办杂志,改变了传统媒体垄断发言权的现状;四是碎片化。新媒体一般字数少(微博)、时长短(视频),符合现代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能够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媒体的范畴也将在技术和媒体的互动发展中不断创新、不断变化。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指以学校为载体,通过历代师生的传承和创造所积累的精神成果和蕴涵这种精神成果的物质成果的总称。学校的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学校的价值观、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师的文化修养、学校的文化品位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标志;学校著名的人、事、物、声、图等,是校园文化的基本象征。校园文化主要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要素构成。职业技术教育的“职业化”特点,决定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必须融人更多针对企业行业特点和岗位特征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人文素质。

从文化传承性来分析,高职院校历史和传统的校园文化积淀不够,但作为新兴的高等教育类型,正处在积极吸纳各种优秀文化成果的阶段,从而使其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兼容性;从文化规范性来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虽然不太完善,但与企业行业经营管理实际、社会实践和市场环境十分贴近,其先导性与地方性较强。由于职业教育要求专业教育与市场紧密结合,学校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养成,因此,师生的行为具有企业化特征,使校园文化具有行业文化、企业文化和职业文化特点。

(三)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本科院校相比,学术研究性相对较弱,但在教学、技术及服务领域更具超前性、创新性及服务性;高职教育实施的是大众化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学校的教与学和企业的技术更新、管理更新等密切相关,专业及课程设置以就业市场或行业需要为导向,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呈现多样性和实用性。高职教育是一种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教育类型,其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既要强化技能培养,更要注重“做人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创业意识等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感和健全人格,并将其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校园文化是学校优良传统的结晶,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是构成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校园文化是以师生活动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底蕴,由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包括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精神境界,学风、教风、校风,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学校的传统与习惯,学生社团及文化活动,学校的环境布局与美化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办好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和构筑特色校园的有效途径。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校园文化除具有一般的教化、导向、约束、凝聚、激励、辐射、协调、美化、免疫等功能外,对人才培养、科学发展和社会服务都将起到重要作用,更关系到高职院校自身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对学生的职业定向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能力培养以及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建立民主化、科学化管理模式,优化育人环境,加强师生合作,改善人际关系等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新媒体环境下构建高职校园文化的路径

(一)制定校园文化建设战略性规划是关键

制定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战略性规划,要站在学院发展战略的高度,结合学院中长期发展目标,对校园文化进行总体规划、系统设计和严密的组织实施,从而促进校园文化与学院目标协调发展。一是校园文化建设要符合环境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办学的内外环境,对实现学校建设发展目标影响很大。坚持服务宗旨和就业导向的办学方针,使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紧紧依托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地方支柱产业振兴的需要。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这一发展主题去进行设计和实施,进而推动高职院校整体事业发展。二要明确校园文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结构建设要有机结合。针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有仿真模拟、虚拟、生产经营性实训基地等硬件设施,还要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引入行业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和优秀文化传统,用校企共同的精神文化塑造新的校园精神。

(二)构建新媒体平台,拓展校园文化功能

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构建起新媒体平台,拓展校园环境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形象文化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上的功能。要积极参与新媒体建设,构建学校官方微博、知名教师微博、共青团体系微博、学生会微博、社团微博的一体化微博体系,构建全方位、立体型的文化渲染平台。要进一步掌握微博等新媒体的功能和形式,从各个侧面、不同角度丰富和完善学校形象文化内涵。官方微博可及时公布校史馆、图书馆等建设状况和使用方式,生动展现学校建筑风貌、校园美景,传递办学历史和人文情怀,激发师生、校友对母校的热爱之情。通过微信公共平台,开展推荐经典书目等学习栏目,提倡健康心理、励志向上的和谐校园生活。共青团微博客通过校园活动、晚会现场直播等,注重内容深度,传递出独具特色的现场感,加强师生与学校的存在感、参与感和亲近感。

(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要符合和适应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特别是要建立符合高职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育人模式;二要坚持以人为本,教育资源配置、“双师”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育教学手段、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校园文化活动等,都要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三要按照不同类型行业企业对技术和管理岗位人员的不同要求,以专业为基点,加强专业素质养成教育,建设特色专业文化。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就是学校与企业、行业及其他社会经济组织的合作,工学结合就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市场分析和研究活动、行业政策制订充分结合,在“合作”和“结合”中,根据专业特点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特色。在推进人才培养工作中,还要重视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用创新的新成果来支撑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四)构建充满活力、深厚文化底蕴的校园文化体系

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贴近高职院校建设发展实际,立足人才培养目标,吸取优秀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彰显办学特色。突出育人功能,从加快提升物质文化建设、规范优化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突出精神文化建设人手,努力构建既充满活力,又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体系。优秀校园文化是一个历史积累的过程,更是一个主动建设和营造的过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必须在国家办学方向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方针总体要求下,更加注重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发展共性与突出个性相结合、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不断创新适应时代要求的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体系。

(五)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媒介融合就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媒介融合现象的出现是在互联网对传统媒体冲击的大环境下发生的,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浪潮下丧失了传统优势,为了寻求生存,与互联网开展合作,报纸行业纷纷开通电子报,电视行业也开设门户网站,进行网络直播、点播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高职院校都有“一报、一网、一台”,即一个学校官方校园门户网站、一份学院校报、一个校园广播电台。但是,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的新闻媒介都是割裂的,没有融合连续。互联网络技术、新媒体的发展,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的海量、可选择余地多、互动性强。学校在办报、办网、办台的同时,应注意信息采集、表达、策略、结构的融合。

报纸、电台、网站、电视台编辑部应进行新闻策划,分工合作,多层次、多角度报道,建立留言板、QQ群、YY语音等,加强信息搜集和反馈,进行媒介与媒介互动、媒介与受众互动,形成完整的信息传播网;学校门户网站应建立新闻版块,将传统媒体内容网络化,校报、广播等媒体内容电子化,校内媒介在完成传统发行、播出的同时,应开通视频网站、电子报,进行网络,扩大社会影响,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积极利用新媒体优势,促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静.新媒体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9).

[2]蒋一清.构建高职院校和谐校园的探索与实践[J].管理观察,2011(36).

[3]中国互联网络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3.

[4]蓝刚.基于新媒体影响下的高职院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策略研究[J].成人教育,2013(2).

校园传统文化建设篇10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1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1.1校园文化的含义

首先,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集精神、理念、校风、学风、制度、环境等方方面面于一体的结晶;其次,校园文化的核心是人们的价值判断;第三,校园文化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最有利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宗旨。

1.2校园文化的特征

第一,文化追求的深度性。校园文化总是受到来自家庭、社会各方面时尚、潮流的影响,校园人必须正确辨别各种文化冲击,根据时展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的运作机制,才能永葆健康的文化活力,抵制不健康的文化时尚与潮流。校园文化的深度追求,实质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形象的缩影;第二,信息价值的转换性。文化价值的存在与表现主要是一种信息价值,在校园里,汇聚和流动着最有用的文化信息。学校教育对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信息的输出、输入、过滤、检测,是校园文化信息处理的核心工作;第三,文化活动、文化成果的创造性和表演性。学生的思想、感情和创造能力,也不再是枯燥地受制于死板的规章制度。校园文化通过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等方面的提高、突破,拓展了学生的心灵空间和精神空间;第四,教育功能的广泛性。校园文化活动、文化设施以及文化成果具有立体的、广泛的教育功能。校园文化对人的教育,是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教育,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精神情操、价值观念、性格心理、专业素质、健康体魄的全面培养。

2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作用分析

2.1导向作用

从文化价值导向看,校园文化是通过一定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使生活在其中的个体无形中在思想、心理素质、行动方式、价值取向等诸方面,对现在的文化价值产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个体精神、心灵、性格塑造。从政治导向看,校园的文化活动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如举办各种社团活动,组织马列学习小组,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从专业导向看,理、工、农、医、师等院校,由于其专业性质各不相同,已形成了各具专业特色的文化氛围,将学生引向特有的专业方向。

2.2继承作用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至今仍在发生作用的诸如教育观念、道德观念、教育价值标准、行为方式等文化要素,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校园文化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文化要素,但它们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并为一批批的学生所继承和弘扬。校园文化的继承作用,使学校的优秀精神得以延续,对学校发展产生历久弥坚的影响。

2.3凝聚作用

校园文化的凝聚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能借助精神纽带和心理势场,吸引和团结校内所有成员,并通过唤起和激发每个人对学校的真挚情感而把校园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学校内建立起高度和谐、信任、理解、互尊的群体关系,并达成和学校目标的共识和追求。这种共识和追求有利于排斥任何有悖于校园精神的离心情绪,形成校园主体共同特有的责任意识、集体意识,增强校园凝聚力。

2.4调节作用

单纯的专业知识的教与学,既紧张忙碌又枯燥乏味,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校园文化具有娱乐性。因而,参加校园文化建设是一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最佳调节活动。此外由于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是不同专业、不同流派、不同学术特点的师生,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彼此交流,取长神短,从而使自己的知识面得以增长,自己知识结构得以调节。

3校园文化发挥德育作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校园文化发挥的与作用中存在的问题

3.1.1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不平衡

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的现象较明显。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其核心内涵是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因素。建设校园物质文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但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却背离了这一宗旨。在校区建设中,一味地追求规模和现代气息,致使新校区的建筑与旧校区的文化积淀相脱节。大学文化的魅力和个性物质文化的缺失,往往造成部分院校失去了自身固有特色和竞争力。而且,新校区大多地处郊区,与外界相对隔绝,校园文化易出现边缘化倾向。很多学校在评价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就时,对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津津乐道。离开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就失去了文化建设的意义。精神文化建设隐含在物质文化建设中,它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实质性的根本性的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存在的价值意义。目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却普遍偏离了这一宗旨。校园文化存在的价值意义、功能作用无法充分彰现,使得校园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3.1.2传统文化观念和多元文化观念冲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和确立,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日益突显出来,这种变化必然会在人们的价值取向上有所反映,因此,价值观的多元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能不在高校有所反映,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看到,由于受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冲击,高化建设的主力军,但市场经济的影响使一些教师缺失了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岗位考核的压力又使教师单纯忙于完成工作量和撰写论文,与学生的思想交流越来越少,从而使他们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旁观者。

3.2校园文化发挥德育作用过程中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第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第二,社会文化的多元化;第三,高校德育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

4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德育作用的基本原则及对策

4.1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德育作用应坚持的指导思想

依据“以德治校,特色立校”的整体思路,构建“高品位,多层次,全方位”的校园文化育人环境,在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的同时,融会现代教育理念,体现具有时代气息的管理思想;整体把握,分块规划,大胆创新,精心部署,分步到位,最终形成集教育性、艺术性于一体的校园文化结构;全方位陶冶师生情操,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生活方式和环保意识。

4.2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德育作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4.2.1教育性原则

“百行以德为首”。“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道德兴,国家兴;道德兴,民族兴。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场所,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必须首先突出教育性特点,时时处处把握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激发学生自觉成才,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强烈热情。

4.2.2科学性原则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的一项整体工程,它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应精心统筹,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循序渐进,逐步完善,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基本认同的就实施,有争议的就缓办,各种设施和活动要经得起历史的验证。

4.2.3艺术性原则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有艺术眼光,要让学生通过学校的设施、营造的氛围等,处处获得艺术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努力做到四季各有特点,阳春葱笼滴翠,盛夏浓荫覆地,凉秋红枫似火,寒冬松柏长青。校园景点安排,力求外形、色彩和谐统一,给人以爽心悦目的感觉,学校的文化活动的安排要融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于一体,努力使活动开展得新颖、活泼、有趣,使校园文化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促使他们主动、热情、积极地参与其中,使他们的思想情操自然而然得到陶冶,心灵在无形之中得到纯化。

4.2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德育作用的对策

4.2.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突出特色性,重点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大学自主办学的趋势不断加强,彰显特色成为当前很多学校的迫切需要,特色校园文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特定的校园文化反映了学校特定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目标追求和办学理念,而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更能提升学校的品位和声誉,对全校师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能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进而提高大学的社会声誉。各高校只有在创建特色校园文化上下功夫,才能扬长避短,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首先要确立学校良好的形象。如学校的社会地位、社会声誉、领导水平、师资队伍和科研水平等学校独特的礼节、仪式、传统、习惯以及学校的校徽、校歌、建筑、校园环境等符号标志等。其次应具有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另外,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内核,她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是对大学的生存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思想导向。各高校要通过不断的总结提炼,提出自己的大学精神来引领广大师生员工朝着建设本校特色校园文化而奋进。

4.2.2优秀传统文化和域外文化的精华来滋润高校校园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继承和重塑大学精神,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继承和重塑大学精神任务艰巨,这就需要高校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域外文化的精华。我国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无价的民族财富。人才的培养与成长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的养分,任何人都不同程度地浸润于传统文化之中。我们应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同时,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开放的,民族文化与异族文化兼收,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并蓄,除了校内人员外,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现代人更要好好研究外国教育发展史上优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大学的定位和发展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加以借鉴。总之,借鉴传统文化和域外文化的精髓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培育新时代的大学精神,用大学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形成校园文化的特色。

4.2.3运用校园网络,构建新型的校园文化建设阵地

作为学校校园文化的崭新载体,网络使学校校园文化从相对封闭走向全面开放。相对传统的信息传播方法,互联网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并且正在逐步地改变着学校的多种工作方式。按照网络时代的要求,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抢占校园网络文化阵地,是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建立校园文化网络要以形成良好校风为目的,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全面规划,统筹实施。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规范上网行为,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要积极调动广大师生的参与积极性,努力营造健康文明的、富于时代特色且贴近师生生活的网上文化,不断拓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同时,要健全网络管理的制度建设,加强校园网和论坛的监管工作,加大网络道德教育的宣传力度,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网络文化工作队伍,能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学生的心理、以网络为平台与学生交流,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和较强的信息运用能力,能够对网络文化进行分析、鉴别、判断,能针对网络文化的特点和学生思想问题及时提供有效帮助的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另外,随着网络技术和应用的逐步普及,我们相信今后的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必将发生质和量的巨变。更应清醒地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4.2.4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突出全面性,加强校园文化的社会辐射作用

全面整体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首先是指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及各种校园文化表现形式的协调发展,同时更应突出精神文化建设。具体而言就是除了在校园建筑方面下功夫外,更要重视校园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观、思维方式及校风、学风,校园的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其次从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者来说,也应是全面的、广泛的,应充分调动作为学校主导的教师和作为主体的学生、学校管理者和其他的校园常住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的校园文化,有人认为它是一种“社区文化”。如此,校园文化建设的如何必然会直接放射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可能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轨迹。这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怎样把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推向社会,与整个社会文化同呼吸;怎样进一步发挥校园文化的先进作用,以带动整个社会文化向高层次、高文明发展。校园文化不同于其它文化,它具有知识密集性、思维活跃性和高层次性,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既要让校园文化建设大胆地走向社会,与整个社会文化融为一体,又要“严防死守”,保持校园文化的独特性,进而推动整个社会文化向着健康、文明、民主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杰.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其对策[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10).

[2]杨平.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J].教学与管理,2006(8).

[3]朱春霞.和谐社会与高校德育环境建设[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05).

[4]张传燧,赵嶷娟.中国古代高等学校教师管理及其启示[J].大学教育科学,2006(04).

[5]张传燧,赵荷花.教育到底应如何面对生活[J].教育研究,2007(08).

[6]孙昌勇.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方法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