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的形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25:22

茶文化的形成篇1

关键词:日本煎茶;形成;和敬清闲

1日本煎茶的形成

日本煎茶来源于中国,在唐代八世纪,中国的煮茶文化开始迅速发展,开始走向繁盛时期,并且被广大民众所接受,这时候“煎茶”这个名词随之诞生。据唐代陆羽《茶经》记载,煎茶是我国古代辛勤工作的劳动人民所发明的一道制茶工序。此种烹煎方法主要是将饼茶炙烤、然后碾碎成末,放入沸水中并加以环搅、沸腾则止。

煎茶法的主要程序有备器、选水、取火、候汤、炙茶、碾茶、罗茶、煎茶(投茶、搅拌)、酌茶。对于茶文化的初学者而言,往往容易误以为“煎茶”的“煎”字是一种烹饪的方法,把茶叶在火上烤,或者把茶叶放在少量的热油里弄熟的意思。其实不然,“煎茶”根据词性不同可以有两种解释:如果解释为动词这是“把茶蒸熟”的意思,“煎”就是“蒸”,是一种泡茶的工序;而“煎茶”如果解释为名词,是指蒸过的绿茶。在明代的中国,煎茶这个词表示一个制作食用茶的一道工序,也就是用清水煮茶叶,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工序渐渐被炒青所取代。据《茶经》记载,炒青是指在制作茶叶的过程中利用微火在锅中使茶叶萎凋的手法,通过人工的揉捻令茶叶水分快速蒸发,阻断了茶叶发酵的过程,并使茶汁的精华完全保留的工序。

日本是一个乐于学习外国先进文化的民族,在我国唐朝繁盛时期,常派使者前来我国学习先进的技术和文化,煎茶文化也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文化之一。中国的隐元禅师东渡日本,把我国明朝的泡茶方法传入日本,向日本弘扬了中国茶文化,煎茶因此在日本也开始发展起来。日本煎茶道形成于日本江户时代并且发扬光大,其煎茶文化至今还保存着不少中国文化的痕迹,并且发展成为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文化。

2日本煎茶的特点

日本《广辞苑》对“煎茶”一词的解释有两种:狭义的解释为“煎茶是绿茶的一种,以茶嫩叶为原料制作而成”,广义的解释是指“把茶煮了喝,或者指煮好的茶”。也就是除了抹茶以外的用水泡的沏茶方式。从日语词汇上看,“煎”这个汉字是“煮”的意思。

日本煎茶方法跟中国的类似,先将一定温度的水注入茶碗内,然后把茶叶放进去泡着饮用的方法。煎茶的步骤可以分为:准备茶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步骤。虽然煎茶道非常讲究每一道泡茶的工序,但是比起抹茶道,煎茶道是一种简单随意而又自由的茶道。因为没有任何形式的束缚,煮茶的地点可以自由选择,也无须遵从传统抹茶道的繁琐程序。正是煎茶道没有地点的要求,也没有束缚,因此而备受日本人喜爱,在日本得到普及。

从泡茶的科学角度而言,根据茶的种类不同而使用不同水温的水,因为茶的味道会因水温的高低而发生变化。一般而言,煎茶最合适的水温是70℃-80℃,那样跑出来的茶味道最好。日本人通常把水煮沸以后静置一旁,一边准备茶具,一边等待水温下降为合适的温度。待煎茶的准备工作完毕以后,水温也差不多变成了合适的温度。日本人在煎茶时,首先往茶壶注入三分之一水,让茶稍加温热,然后再把茶壶的水加至七分满,等待时间为大约一分钟,就可以开汤饮茶。第一遍泡的茶,味道很清新,有一丝淡淡的茶香。茶入口甘淡,几乎没有苦涩。第二遍时,舌尖已有茶津涌出,味道也变得比第一遍的茶味浓厚。到第三遍时,喉咙有一股甘润的感觉,满口都是茶的甘香,跟第一第二遍的清幽淡薄的茶味又不同。

日本煎茶的茶具中,比较特别的是盛茶的茶壶,叫“急须”,这名词来自中国。“急须”出自我国诗人宋黄裳的诗歌《龙凤茶寄照觉禅师》:“寄向仙庐引飞瀑,一簇蝇声急须腹。”自注:“急须,东南之茶器。”,意为“煮茶、暖酒器名”。“急须”是日本的茶壶,形状小巧玲珑,一般容量只能供2~3人饮用。其把柄与壶嘴成直角,把柄和壶身也成直角,方便右手持握,由于把柄和壶身隔得比较远,所以用手握着茶壶也不容易被烫伤。中国的“急须”的把柄根据位置不同,分为后手(弯把)、横手(侧把)、上手(提梁把)三种。日本的“急须”以壶口和壶把垂直的“横手(侧把)”为主流。通常用紫砂、陶瓷、铁制、银制的材料制作而成,其中金属器比较多。中国的饮茶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生着变化,“急须”的出现是因为唐代的饮茶方式主要以煮茶法或煎茶法为主,“急须”是当时用来煮茶的茶具。之所以把壶嘴做的很高,是为了避免茶汤溢出;将手握的直柄做成中空,是为了插入导热慢的木棒,以免倒茶时烫手。在那时候不论是煮茶还是煎茶,茶都需要通过煮的方式进行,而“急须”就是当时非常普遍的煮茶容器。在我国某些地区的方言中,“急须”的含义跟字面意思一样是“急用”的意思。

由此可见,日本学习中国的煎茶文化,煎茶的工序和茶具都被完好地传承了下来,并发扬光大为茶道。许多中国古代茶器的原始名称仍然被保留着,“急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跟原来相比茶壶的形状略有变化,用途也不再拿到明火上煮茶,但是“急须”不烫手、小巧轻便的优点依然被大家所接受并且沿用至今。

3日本煎茶道的文化内涵

日本人之所以把喝茶当成是一种艺术、一种精神享受,甚至不惜投入巨资建造专门的茶室,购买昂贵的茶具,耗费金钱上茶道课程,是因为茶道是一种精神乐趣。点茶人的泡茶手法与茶室的摆设、茶具的形状和颜色达到协调时,会给喝茶人带来一种美感和乐趣。

日本茶道精神体现在“和、敬、清、寂”四个字中。“和”是和谐,和谐分为外在的和谐和内在的和谐,外在即茶室的环境,包括了茶室的摆设,茶具的选取,甚至是茶室内香味要以和为本,实现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的和谐;而内在的和谐也就是内心的平和与安静。“敬”是指“尊重”,茶室里的人地位不分高低,宾主要相互尊重,共享一个和谐的茶室气氛,做到相敬相爱。“清”是指“通过喝茶对灵魂的洗涤”。因此,茶室要保持清洁整齐,人们便通过喝茶可以去除身外的污浊达到内心的清净。“寂”是指“无”,也就是通过喝茶忘却世间烦恼,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众所周知,日本茶道分为抹茶道和煎茶道,煎茶道虽然没有抹茶道那么普及,但是也受日本人喜爱。比起日本抹茶道,日本的煎茶道更加讲究简洁。因为煎茶的工序比较简单,所以煎茶道更强调“茶道与效率”“简练之美”。与上文所述的日本茶道精神“和、敬、清、寂”略有不同,煎茶道的精神在于“和、敬、清、闲”。区别在于“寂”和“闲”两个字,“寂”讲究的是“忘我”,而“闲”讲究的是诚信、满怀诚意,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内心的和谐。通过煎茶领会内心和谐愉悦、互相尊重、净化心灵、满怀诚意,使肉体与精神都得到舒展。

自古以来,日本煎茶道因其自由、简单的程序深受日本普通百姓的喜爱。人们从工作和生活的繁文缛节中释放出来,通过煎茶而达到身心的放松。日本的茶道一直保留着自古至今独有的特色并且注重文化的继承,这是我们所缺少的文化传承精神。

参考文献:

[1]陆羽.茶经[m].京燕山出版社,2009.

[2]桑田忠H.茶道のs史[m].v社,1979.

茶文化的形成篇2

现代茶叶包装设计十分注重对茶文化的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茶文化与茶叶包装设计结合的形式日益多样化。本文即以茶文化对茶叶包装的影响为切入点,细致阐述了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以及茶叶包装设计中茶文化的不同体现,最后对茶叶包装与茶文化密切联系的未来走向进行了展望。茶文化具有深厚的内涵,深入挖掘茶文化的核心内容对创新茶叶包装设计,体现时代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茶叶包装设计中不仅要秉承传统茶文化的精髓,更要突破传统的樊篱。在茶叶包装设计中融入时代特色,体现现代设计新理念。

关键词:

茶叶包装;茶文化;内涵;发展走向

中国茶文化在我国具有源远流长的孕育历史,使我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茶文化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中,提升茶叶品位,展现茶叶文化韵味,离不开传统茶文化的点染。茶叶包装设计的创作融入中国传统茶文化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创作思路,能够生动的展现茶叶所蕴含的神韵与内涵。将中国悠久的茶文化融入到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中,可以使茶叶包装因为传统元素的加入,增强艺术感,也可以让消费者在消费茶叶时,感受到醇厚的茶文化。茶叶包装设计是折射茶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达茶文化的主要途径,协调好茶文化与茶叶包装设计的密切结合是当今的主流趋势。

1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茶道即茶文化在生活中的表现,也可以理解为茶文化所蕴含的中国精神。茶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国具有几千年的积淀,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表现,涉猎范围十分广泛,茶与诗词、歌舞、美术、祭祀、禅教等都有结合,同时茶事掌故、茶艺表演、陶瓷茶具也是表达茶文化的形式。总之在涉及的每一方面都能提炼出内涵丰富的茶文化。长久以来,人们在品味茶的苦、涩、鲜、甜的同时,也在享受由茶而形成的宝贵精神。茶在我国被视为“国饮”,国人爱茶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作为茶的故乡,国人爱茶随处可见,在梁秋实先生的《喝茶》中可见一斑,茶已然成为中国一个标志性的符号。从商代一直延续近三千的时间内,在我国很多地区茶是重要的祭祀品。茶之所以被国人所推崇一方面是因为茶有助于消暑解渴、利于养生;另一方面茶是高雅艺术与文化的表现。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巴蜀是茶叶的原产地。因此巴蜀的风俗习惯、生活文化在茶文化中得到众多体现。西汉时期,“茶陵”成为种植茶叶的专属名称,在我国被冠以“陵”的名称,足以体现统治者对茶叶种植的重视。饮茶之风盛于两晋、南北朝时期,最早与茶相关的诗也在这一时期出现。至唐朝,茶文化在更多的地区得到传播,茶文化在寻常百姓家也获得普及。堪称茶文化的经典之作《茶经》对茶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使茶文化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人们对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宋至明初,是我国茶文化发展最为繁盛的时期。诗词中有关茶的介绍足以见证茶文化的繁荣。在这一时期,茶叶的品种增多,团茶、饼茶、末茶等应有尽有。茶道的研究更加深入,赵佶提倡的“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尤为盛行。在当时饮茶之风流行,饮茶的方法也十分考究,比较常见的为“撮泡法”。关于茶文化除《茶经》之外,也有一些文人学士注重研究茶文化。张源在《茶录》中首先提出“茶道”之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清代,中国茶文化得到进一步地深入和发展,茶与人们的生活也结合得日益紧密,“城市茶馆”兴起,茶诗、茶书、茶事繁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茶文化发展更加繁盛,各地茶艺馆广泛开办。中华民族,可谓是“茶”的民族。总之,在我国茶文化经历了悠长地历史积淀,形成了丰富的精神内涵,成为民族文化典型代表之一。

2包装设计所体现的茶文化

2.1茶具外形的提炼

谈到茶叶离不开茶具,形态各异的茶具是茶文化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体现。在饮茶过程中,茶具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茶具的制作与设计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自有茶叶以来,茶具便相伴而生。茶具的形态由最初粗糙古朴的陶碗逐渐出现了造型精美别致的茶壶茶碗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与变迁,茶具也由过去的材质单一,造型单调转变为现当代的姿态各异,造型多样。独具特色的茶具文化成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饮茶的需求日益增多,茶类的品种也不断丰富,出现了许多别出心裁的饮茶方法,而且仍然在不断的更新改进。我国的茶具制作工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了许多不可复制的工艺和精湛的制作技术,已成为人类物质文化宝贵的遗产。许多由名人名家制作的茶具成为传世佳作被世人珍藏。宫廷的金银茶具与紫砂茶壶都被人们热情的追逐收藏。那么,对于茶叶包装设计来讲,正可以提炼茶具的独特形体结构与茶具器型,运用在设计过程中,能够深刻地展现茶文化的深远意味。

2.2茶文艺作品的应用

与茶相关而产生的文艺作品可谓数不胜数,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真品。文学艺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能够形象生动的展示各类茶事活动,同时以茶为主题的各类作品曾出不穷,为我国的文学艺术宝库增添了宝贵的财富。茶是许多文学艺术的重要题材来源,茶是诗词歌曲重要的创作对象,篆刻、雕塑、音乐、绘画同样离不开对茶的钟爱。茶事文化通过不同的文学表现形式生动精彩的表现出来。各式各样的茶事文化在带给人们愉悦美的享受的同时也为研究我国悠久的茶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书画家、歌舞戏剧创作者通过茶事文化实现对茶叶文化的宣传,在创作宣传的过程中欣赏茶叶艺术,完成茶叶技术的传播等。茶叶文化在另一方面也是书画家歌舞剧作家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丰富艺术家创作内容的重要途径。清雅、质朴、自然的美学特征是茶与书、画、歌剧等艺术形式具有的共同特征。同时这也是茶叶文化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的基点,更是茶叶包装设计素材的重要来源。这一重要素材来源兼具叙述与装饰美化的作用。在茶叶包装设计中恰到好处的运用对提升设计的精神内涵意义非凡。

2.3茶文化民俗的应用

作为民族重要的一个心理表征,民俗是组成民族文化的重要因素。民俗是深刻反映文化心理的重要形式,饮茶即是重要的民俗。在我国上至豪门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能够接触到茶叶。茶与社会、生活、百姓息息相关。自古我国即有饮茶之风,茶是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中国地大物博,地域众多,以及历史文化存在显著差异,因而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茶之风。且以沏茶方法来论,烹茶、点茶和泡茶各具特色。而以饮茶方式来讲,品茶、喝茶及吃茶也大有区别。并且人们饮茶的目的也各有所需。有追求养生之道,有追求精神境界,有的是传情联谊所需。各地的饮茶习俗正是由沏茶方法、饮茶方法和饮茶目的结合组成。丰富多样的饮茶习俗是构成茶文化的重要因素。就民间的饮茶之道来看,并没有形成规范的茶文化体系,其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饮茶的民俗与各地的婚丧嫁娶、衣食住行密切联系,把饮茶精神贯彻于生产生活之中。

3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中茶文化未来的发展走向

3.1生态环保主义

时下,低碳环保是各行各业热议的话题,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对于茶文化当然也要与时俱进融入生态、节能、环保的生态理念。在茶文化中注入低碳环保的新鲜血液,有助于实现茶文化和谐长期持续的稳定发展。当代茶文化体现环保主义的一种重要形式即可回收,能够实现最少化、最轻化。在茶叶包装设计中尽量实现材料品种最少化,茶叶包装最轻化,在运输过程中尽量将其包装的重量降到最低。对于茶叶包装设计体现低碳的最重要的是茶叶包装能够实现可回收,避免资源的浪费,提高包装设计的利用率。最轻化、最少化、可回收是今后茶叶包装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出现的有机茶叶包装,通过采用特殊的纸质材料,不仅可回收再利用,而且精巧便捷。不仅实现了其包装的功能,更是体现了生态环保主义。

3.2全球国际化主义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茶叶日益国际化,中国的茶文化在国际化的潮流中已走向世界。中国的茶文化已不仅仅是面向国人,在2012年的一份面向300人的问卷调查中呈现近一半的人认为当今茶叶包装设计应与国际接轨,在茶叶包装设计中应该融入全球化思想,丰富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内容。我国当今茶叶发展形式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不仅有来自国内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茶叶的竞争,更有来自国外茶叶品牌的入侵。因此为确保在茶叶市场中求得生存,我国茶叶包装更应不断提高要求与质量。在包装设计中不仅考虑到国内人们的风俗习惯与审美标准,更应满足国外消费者的需求,在茶叶包装设计中加入其它语言的译文即是体现现代包装设计的全球国际化主义的一种形式。

结束语

茶文化在包装设计中应流露出隐含在其中的深刻文化寓意,如体现民族风格抑或展现地域特色。在茶叶包装设计深度剖析茶文化的内核既有助于准确把握茶叶包装设计的文化定位,又有助于体现装饰的独特韵味。中国茶叶包装一向讲究的是以茶尚礼、清净淡雅。茶叶包装设计最忌粗劣,奢侈,能够展现茶叶的至清至雅是品茶人赏茶人的初衷,同时也是我国传统茶文化的内涵所在。

作者:蔡麟雪袁袁单位:宜春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杨群.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茶业通报,2009(1):27-28.

[2]席志新.中国茶包装设计中的文化理念[J].文艺争鸣,2010(8X):144-146.

[3]姚国坤.茶文化概论[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

茶文化的形成篇3

关键词:紫砂壶;茶文化;茶

中图分类号:J5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042-01

宜兴盛产陶土,颜色多为绛紫,通称紫砂,亦有红、绿、黄、白等色,故又被誉为“五色土”。所做茶器具,多通称紫砂器。紫砂器的创始,有文字的记载,始见北宋诗人梅尧臣的诗名:“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器泛春华”(《宛陵集》)。其次,欧阳修也有“喜若紫瓯呤且,羡君潇洒有余清”的诗句(《欧阳文忠公集》)。1976年,在宜兴丁蜀镇羊角山古窑址发掘出大量紫砂陶片,其断代时间为北宋中期,这也是紫砂器始于北宋时期的佐证。

宜兴紫砂陶器在国际间闻名以来,将近有五百年的历史。紫砂陶在浩瀚的中华文物史上有着瑰丽的地位,人们称为高超的艺术品。在明清两代,地处江南人文荟萃之地的宜兴,所生产的紫砂器,更充满着丰富的文化气质。论紫砂的艺术性,其造型艺术之美,形制之多,文化气息之丰富,是其它陶瓷品类无法相比的。然而在现代的紫砂器的造型,主要分为几何形体、自然形体、筋文形体三大类。这是历代紫砂艺人,细心观察和研究各种物象的形态,吸取了中国传统工艺品的艺术特点而创作的。几何形体分为圆器和方器二种。这两种造型都是以几何形的线条装饰壶体的,甚至有的器形本身就是一种几何图形。圆器造型主要由各种不同方向和曲度的曲线组成。圆器的造型规则要求是“圆、稳、匀、正”。它的艺术要求必须是珠圆玉润,口、盖、的、嘴、把、肩、腰的配置比例要协调和谐,匀称流畅,达到无懈可击,致使器型上的标准要求为“柔中寓刚,圆中有变,厚而不重,稳而不笨,有骨有肉,骨肉亭匀”。井栏壶周身皆由弧线构成,线条圆融有力,简洁明快。壶身虽圆似方,沉稳而不凝滞。斜斜向上的管状流和重心略为下沉的环形把,前后呼应。壶的造型简单却无以增减,再三观之韵味无穷。

而紫砂壶不单单是艺术品,同时也具有实用性——泡茶。

饮茶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生活习惯,俗话说的好,“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当你在辛勤劳动之后,坐下来稍做休息时,茶将是你的良伴,喝一杯茶既能止渴,又能消除疲劳,所谓“清茶一杯,元气百倍”。伏案工作的人,常用茶来振奋精神,帮助思考,吃了油腻的食物,喝点茶,则可帮助消化。经常饮茶,对身体健康也很有益处,可见茶与人民生活有着多么密切的关系,阳羡茶在历代文人笔下是极负盛誉的。唐朝诗人卢仝在一首诗中说:“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花不敢先开花”。杜牧在《题茶山》中也写了“山实东面秀,茶称瑞草冠,泉嫩黄金涌,芽香石壁栽”的名句,赞赏阳羡名茶。阳羡茶在唐肃宗年间正式列入贡茶,宜兴茶多年来打造出很多知名中外的品牌,如“宜兴红茶”、“阳羡雪芽”、“毛尖”等,深受茶友的喜爱。

茶,味苦寒,性平和,益身心。在我国,由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影响,茶风始起,就被注入强烈的文化意蕴。继而,亦在茶的种植、采摘、加工、冲泡、品饮的过程中,凝聚起道德和美学意识,并予以程式化,形成一种具有独特的民俗礼仪特征的象征艺术。作为茶饮形式的载体--茶器具,也理所当然地在茶文化的发展中,派生成对茶文化系统本身发展和演变具有一定影响与推动作用的次生文化。茶器具,就不会有茶饮的文化品位;没有茶器具的发展,就不会有茶文化的丰富提高。作为中国茶器具的紫砂器,更在茶文化的发展中,受到人们的珍视与关注,引导着茶饮形式在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中蓬勃发展,折射了华夏文化的光辉。本文就此以对紫砂器在茶文化发展中的影响和推动,作一相互关系演变的概括性探讨。

唐代是我国经济前发展的强盛时期,陆羽《茶经》是对唐代茶文化发展状况的完整概括与阐释。陆羽根据当时茶饮风尚和茶事规律,提出一整套的茶具、茶器、烹茶、品饮程式,表现出崭新的茶文化精神,这种精神正是通过茶器具在茶的吕饮过程中完成礼仪的需要所体现的。经济的发展形成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茶器具的分立和产生,赋予茶饮形式以新的文化内涵。

茶器具的存在,是为了完成饮茶过程的礼仪风尚。用器的过程,即是茶的品饮过程,同时也是领受茶文化精神,内心深省民族传统意识的过程。唐宋时代繁复的茶器具,不但把中国的茶文化发展引向顶盛,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把中国茶的文化内涵推进狭窄的胡同。这样,从茶的品方式到茶器具的发展,也将面临一个巨大的演变,中国茶文化原精神又将得到新的飞跃。

宜兴紫砂器,是绚丽的中国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但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发展的灿烂成果,也是华夏文化进步的综合结晶。它的创始与兴盛,即是茶文化历史演变的必然,同时也对茶艺形式、品位、情趣的提高有关极大的推动力。

紫砂器是中国茶文化的骄傲,它永远是中华民族茶文化史上闪烁光芒的灿烂明珠。

茶文化的形成篇4

“茶文化”是一种非物质文化。列入第一、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有绿茶、红茶等茶品种和茶点、凉茶的制作工艺,采茶戏、茶山号子等艺术形式,茶艺、茶宴等生活民俗形态(共15项)。可以说,茶文化乃是作为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传统生活方式总和而进入现代人视野的。在以商品交换为特征的现代社会中,活跃的文化形态基本都具有产业倾向或已得到相关开发;在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时,能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活态保护”也是题中之义。茶文化是极富生命力和产业属性的遗产,其产业价值的实现当有多种形式,然而在当下却未获得合理而充分的开发。笔者尝试分析茶文化的产业价值在文化产业经济学框架中的实现形式,以期对茶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一、作为增加附加值的产品实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首先表现为某种依附性:它需要物质作为载体,以呈现自身形象。这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途径提供了显而易见的形式,即作为包装手段而为物质产品提供文化附加值,以增加相关产业的商业利润。“茶文化”也是如此,小至产品设计装潢,大到名目繁多的“万人品茗大会”,无不在以文化形式为茶产品的营销服务。需作说明的是,本文所言“茶文化”不包括茶品种制作工艺,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价值是不言自明的。茶文化能够增加茶产品附加值,并为商品销售服务,是当前学界、业界对茶文化产业价值的普遍认识。“茶文化发展面临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如何卖掉更多的茶叶,这是评价茶文化有效、有用的标准,也是茶文化人才培养创新的方向和目标。”[1]这一论调的合理性尚待商榷,但其显然是从中国茶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得出的结论。从当前中国茶文化的发展状况看,将茶文化应用于茶产品营销实践的主体主要包括三种类型:首先是茶叶生产、销售企业。这常见于企业组织的富有文化审美意识的茶产品或茶艺表演,还包括将其他文化因素引入茶营销中,使其变成茶文化而吸引特定的消费者。如杭州茶馆中,由越剧演员创办的馨茶馆就以戏曲文化为主,收藏家创办的和茶馆就以古董文物展览为特色,还有太极茶道苑的民俗文化特色,门耳茶馆的园林文化特色等。[2]而由于宣传资金有限,茶企业往往选择借助体育、文娱、节庆等影响力较大的事件来组织营销,以降低成本。茶文化营销的第二个主体是地方政府。茶叶是产茶区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通过茶文化的传播活动,打造公共品牌,以服务于当地茶产品营销,是地方政府扶持茶产业的重要方式。2009年以湖南省政府名义主办的“中华茶祖节暨炎帝神农茶祖大典”、“湖南黑茶文化节”,安吉政府投资打造的“白茶一条街”、“观光茶园”等,就有力推动了地方茶产业的发展。借助茶叶品种的产地命名,地方政府还可以将城市营销与茶文化品牌营销结合起来,如四川蒙山茶申请成为地理标志产品后,就有效避免了“川茶裸奔”的现象,即四川茶叶炒制后运往浙江等地贴上浙茶商标出售。同时,地方政府也会采取传统文化营销的方式对当地茶产品进行包装,比如“出一本好书、印一本好画册、制作一张好光碟,创作一首具有浓郁高原文化特色的茶歌,打造一台‘多彩名茶风’茶文化节目”等等。[3]最后是行业中介组织,包括全国最早成立的湖南省茶馆协会、广州茶文化促进会等。它们不仅在市场准入、技术推广、价格协调等方面有所作用,而且在市场规范、信息咨询、市场营销、行业调查等方面具有优势。行业组织策划和主办茶文化活动,市场指向不像企业、政府那么明确,茶文化也就具有了脱离具体物质载体(茶产品)而成为独立文化业态的倾向。如武夷山茶业同业公会2010年举办的民间斗茶赛、大红袍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创办《问道•武夷茶》杂志等活动,在打造行业形象的同时,已经具有了独立的文化产业色彩。从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到带有npo(非政府组织)和nGo(非营利组织)色彩的行业中介组织,作为产业附加值营销策略的茶文化逐渐发展出独立的产业价值。在这一过程中,“茶”作为摆脱了“物”而存在的精神属性得到突显,这恰恰构成了独立文化产业的核心维度。在茶企业那里,茶文化是“事件营销”(云南马帮驮普洱茶进京)、“口碑营销”(安溪茶农QQ销售)等促销形式的由头与起点,而在行业组织策划的文化活动中,茶文化已经具有了与茶叶销量并无直接关联的独立产业属性——以茶为主体的文化形式,如茶会展、茶文化出版、茶文化旅游等,本身就能够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而具有丰厚的产业价值。可见,将“卖掉更多的茶叶”作为茶文化的发展目标,不具有充分合理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茶文化”,其产业价值当在策略性的附加值营销之外,还具有战略性的独立发展前景。二、作为独立文化产业的实现形式非物质文化的独立产业属性,必须摆脱其作为相关产业的“促销工具”唯一身份才能实现。文化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需求,是文化产业存在的根据。事实上,随着茶文化在当代社会不断受到重视,即使在茶企业那里,茶文化产业也由茶产品的附庸而发展为相对独立的产业部门或文化业态。如在“谢裕大茶叶博物馆”名扬海外之后,安徽茶商中黄山光明茶厂、宏通茶厂等都自建茶叶博物馆,形成皖南茶文化博物馆群;湖南茶叶有限公司建立“君山银针艺术团”、“君山银针茶艺表演队”等茶文化舞台艺术专业队伍,先后在韩国、香港、北京等地巡回演出。这种茶文化业态特征在于它不以茶叶销售为直接目的,而是在产业中保护、激活、提升“非物质茶文化遗产”,努力实现其产业价值的最大化。在多种独立茶文化产业中,茶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最为迅速。大量茶场、茶园通过改造发展成为生态农业旅游或体验工业旅游项目。贵州凤冈县的田坝茶园、湄潭县的万亩茶场,以及安溪铁观音茶庄园、云南景迈千年万亩古茶园的“普洱茶庄园”等都成为茶文化产业的典范。但专项茶文化旅游产品单一,存在一定市场风险,云南“一些茶叶科技观光旅游景点,由于经营定位不准确,特点不突出,导致游客有不良感觉,兴致不高,目前部分景区游客稀疏,经济效益低。”[4]而那种将茶文化与既有旅游景点、文化项目相配套的方式,却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贵州金海雪山和温泉品茶合璧游、福建武夷山、浙江龙井山园等,都是借助业已成熟的文化产业(旅游业)来发展茶文化产业;近来各地一些佛教寺院兴起的禅茶一味、无相茶会以及茶文化与养生旅游等,都可视为这种形式。#p#分页标题#e#但是,从目前的产业发展状况看,除了茶文化旅游之外的独立茶文化产业并未在茶产业中出现,反而是受“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趋势之联动,而有零星的茶文化产品产生。例如作为张艺谋实景山水演出“印象系列”组成部分的《印象•大红袍》、由浙江长兴县政府投资的影片《茶恋》、由呼和浩特市政府与鄂尔多斯羊绒集团等单位投资的电视连续剧《大盛魁》、由福建时代华奥动漫有限公司投资的茶文化动画片《乌龙小子》等,都是文化产业自身的市场延伸,与茶产业之间的互动关联并不明显;有的具独立茶文化产业性质的公共产品,则是在茶行业中介组织的投资运作下实现的。茶产业与茶文化产业相脱节的现象,缩短了茶产业链,作为策略的茶文化营销无法得到产业上的深化和文化属性的提升,而始终沦为“文化为产品销售做广告”的困境之中。摆脱这一困境的出路在于,作为发展战略的茶文化产业在投融资渠道上强调茶企业的投资主体意识。由茶企业对茶文化进行超越附加值营销意义上的产业投资,有利于完善市场利益联结机制,将文化产业与茶产业联结在一起,从而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力参与市场竞争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和产、加、销及文化衍生品一体化的产业经营格局。就茶产业来说,其产业利益联结机制不仅要表现产业上游的“订单农业”,还应该表现在产业下游的销售环节和衍生环节——这正是“茶文化”的用武之地。此外,由茶叶生产企业投资茶文化产业,使其作为农业产业化的自然延伸,还有可能享受当前中国政府在“农业产业化”和“文化产业”两个专项资金贴息、补助、奖励等形式的政策扶持。三、茶文化产业价值实现形式演进的基本路向茶文化在产业价值中,既具有作为策略的附加值营销意义,又能够被视为独立的文化产业而加以开发。这两种产业价值的实现形式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一个渐变的谱系,是两种共存、互动的形态。茶文化作为营销策略,是茶“产业的文化化”;茶文化作为独立产业发展,则是茶“文化的产业化”。从逻辑上讲,后者是前者的自然延伸,是茶文化产业升级之后的必然结果;就历史来看,新中国建国以来,茶文化在茶产业中的兴起也有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计划经济时期,茶业实行统购统销;双轨制时期只有小规模农户的茶叶产品进入初级集贸市场,茶文化的产业价值和产业贡献几乎为零。[5]茶业市场化之后(20世纪80至90年代),茶文化在茶叶销售中的“广告”作用才得到体现;近十年来,文化产业受到重视之后,独立的茶文化产业才逐渐获得发展。因此,茶文化的产业价值从营销手段到成为独立的产业部门,在逻辑与历史上都是发展的必然。认识到这一产业规律,可以引导茶文化产业朝着新型文化业态方向发展。通过建立稳定、成熟的茶业文化经纪人队伍、茶叶文化经济实体,完善茶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培育茶文化消费市场等方式,实现茶文化的产业价值从策略型向战略型转化,充分发挥茶文化在中国独有的市场优势。与一般国家“茶”总是作为基本生活消费品而被接受不同,在中国语境中“茶”具有典型的文化色彩,有可能发展成为较为充分的“准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具有“以小博大”的独特优势。那种标举“立顿”等品牌无文化却畅销世界的“经验之谈”,乃是要中国茶放弃“文化性”,降而成为与味精、酱油无异的“以小博小”的生活用品产业之列。这绝非明智之举。在重视茶“文化”的茶叶附加值营销作用的同时,更注意将其作为独立产业形态加以发展,才是茶文化在市场中实现产业价值的基本路向。从“文化为生产力服务”到“文化也是生产力”,这种认识是符合中国近20年来对文化产业地位和性质的准确定位的。“文化”与“产业”,这对看似矛盾的范畴,只有在具体的产业实践中相互制衡、互相促进,才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保护和发展。概而言之:一方面,深厚的、相对稳定的茶文化可以限制流动的、逐利的资本对茶产品的恶意炒作,防止品牌透支(如普洱茶)等现象的发生——通过茶艺、茶道和茶文化的普及,哄抬茶价、利用信息不对称欺诈消费者等扰乱茶市场的行为会得到有效控制。茶文化产业的兴起,也要求茶企业不能紧盯高端精品茶市场和低端袋泡茶市场,还要培育大众消费市场,在产业实践中打破布迪厄所言之文化的“区隔”(distinction),使茶文化在不失传统厚重感的同时,成为一种与低碳、便捷和生活美学相关联的主流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产业化的发展形态可以促进茶文化的挖掘、保护,更可以促进其通过创新茶叶品种、茶园结构、茶艺方式等方法,创造出新的茶文化。例如借鉴“体验经济”,为消费者量身定制茶产品,策划、引导茶客参与创造自己的体验。台湾陆羽茶艺中心创造了兼具审美与实用性的“盖碗茶法”、“大桶茶法”、“旅行简易泡茶法”等形式,研制新型茶具98套;除了传统茶艺培训外,还有以创意为核心的茶染、茶皂、捻茶DiY等商品服务,这些都可以给内地茶文化产业以启示。目前中国茶叶品种的创新十分活跃,不仅传统品种迭有新秀,还出现了“糯米茶”、“荸荠茶”等新的茶种类,但都远没有形成文化。可见,茶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极有前景。无论是作为策略的茶文化营销,还是作为战略的茶文化产业都属于广义的茶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在“产业”之中必须处于基石、核心地位,引导产业走向。因此,茶文化产业应注重人文性和创意性,以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使命,来促进茶文化产业的繁荣;通过产业化的发展不断激活、创造茶文化,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文化意义和产业价值。

茶文化的形成篇5

随着人们消费理念不断革新,加上消费模式进一步优化,茶叶及茶文化已经越来越受人们欢迎。发展旅游产业,壮大旅游产业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茶文化作为整个旅游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以茶文化为核心,可以延伸开发形成系列产业链条。随着人们消费理念不断丰富,传统的旅游消费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人们的具体需求,因此丰富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完善发展茶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意义重大。本文拟从茶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入手,结合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的具体分类标准和意义,从而探讨研究发展茶文化旅游资源产品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

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产品发展;融合探讨

从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看,目前我国有着极其丰富的茶文化资源,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我国从南到北,由东到西都形成了广泛的茶文化,无论是茶叶产地,还是运输茶叶途径等等,都有着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可以说,我国茶文化资源开发基础雄厚。随着人们旅游消费理念不断成熟,如今以茶文化为核心的旅游资源开发已经逐渐成熟。而每一种成熟的思路都是在旅游市场影响和决定下有所发展的,而无论哪一种类型,都是在当地茶文化基础上,通过充分融入自然环境和该区域独有社会民俗活动,涵盖观光旅游、体验旅游等一系列功能的综合型旅游资源类型,通过发展茶文化旅游,将无限延伸茶文化产业链条,同时有效推动发挥茶文化内涵与价值。在快速发展的旅游市场需求影响下,实现茶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

1茶文化旅游的概念分析

我国是茶文化产生的源头,经过几千年的成熟发展,茶文化逐渐形成了体系化、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无论是茶叶生产,还是茶叶制作、运输,甚至是茶叶饮用等等,都形成了相应的茶文化。在茶文化形成的同时,就形成了与之相关的旅游活动和资源。而这些汇总起来,就构成了茶文化旅游资源。而有关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定义和概念也有不同观点,一些学者认为茶文化旅游资源指的是将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相结合,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茶文化旅游资源是以茶文化和旅游资源为主题的,游客通过参与其中,可以充分感受到相应乐趣的资源形态。虽然不同学者从各种角度对茶文化旅游进行了各种界定,通过细化其观点,我们可以发现其主要是从旅游的目的、旅游活动的类型、参与动机以及旅游活动的内容等各种角度切入的,因此其都是对茶文化旅游资源的某一方面认知,并不全面。而通过结合以上观点,我们可以定义茶文化旅游为:其产生原因主要是基于游客对茶叶发展、茶叶生产技术、茶文化形成等一系列元素有较高兴趣而产生的内心驱动,其主要表现方式为:欣赏茶叶成长、生产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参与到茶叶生产、制作过程,以及深入了解茶文化等。其参与目的是为了通过观光、体验、参与等一系列途径,实现自身内心的享受等。茶文化旅游资源是通过旅游开发方式对茶文化进行体系化开发的资源利用形式,其并不是一种独立资源类型,而是将茶文化中可供旅游开发挖掘的资源予以开发的形态。可以说茶文化旅游涉及面广泛,其涵盖了茶叶生产的全流程,是各种旅游活动综合起来的结果。因此,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广泛,形成了体系化的资源系统。事实上,在游客参与茶文化旅游过程中,很少有人只参与其中某一种活动类型,其往往是综合性参与。

2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的具体分类标准和意义分析

想要有效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实现旅游发展,就必须对茶文化旅游资源这一基础进行深度挖掘,而对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进行具体分类的过程,也有利于我们全面深入了解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同时也是我们制定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基础和标准。

2.1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的具体分类原则分析

在对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具体分类时,需要坚持以下原则:首先,是相近和差异化原则。也就是在划分茶文化资源类型时,必须从其共同属性出发,将具有相同属性的资源进行融合,通过差异化区分出不同类型,而通过相近性纳入大类。此外,要坚持层次分类的原则。其指的是茶文化旅游资源较为复杂,在区分大的类型之后,要逐级对大类资源进行细化,确保一一对应,避免错位现象。最后,是体系化原则,旅游资源本身就是多种资源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必须坚持体系化开发旅游资源,将其最终纳入整个系统,才能实现茶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

2.2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的具体划分依据分析

在对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进行具体划分时,首先要从其定义出发,通过具体定义来确定划分茶文化资源类型的范围以及其主要内容。其次,要结合茶文化旅游资源各组成项的属性来划分,比如其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等等。最后,要对资源各组成要素,其产生原因,具体特点、表现形式作为划分标准和依据。茶文化内涵丰富,涵盖了多重要素,因此对其进行划分时,要认真依据以上三项标准。一方面,我们要结合三项标准对旅游资源进行细化,界定其具体类型标准。而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由于茶文化体系涵盖了多重元素,不能简单地将其定义为某一类资源类型,要有重点地进行资源类型划分。

2.3茶文化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分析

通过梳理茶文化旅游资源,结合三大标准,我们可以看到当前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主要可分为五大类型。即:茶叶生产的自然资源,如茶树、茶园和与茶树生长的自然环境等。二是与茶相关的人文社会资源,比如茶叶生产古迹、茶馆、茶厂等等。三是与茶有关的社会习惯风俗等,比如茶文化节,茶博览会等。四则是与茶有关的文学作品等,比如描述茶的诗词、著作等等。五则是茶与其他文化融合形成的复合型文化,比如茶文化与民族文化,茶文化与宗教文化等相融合形成的复合文化等等。

3发展茶文化旅游资源产品的具体思路分析

事实上,通过发对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和特点进行深入分析,都是为了开发构建体系化旅游资源产品体系,通过有效结合市场需求,结合各区域茶文化特点及自身特点优势,开发茶文化旅游资源产品,实现茶文化旅游资源附加值的最有效挖掘。

3.1以创新为切入点,完善产品生产管理,注重旅游产品的品质

把控当前一些茶文化资源较丰富地区也陆续开始探索旅游产品开发,然而事实上在开发过程中缺乏有效创新,以至于很多产品雷同率高,相差小,从而极大限制了茶文化旅游产业的整体运营和产品开发。因此在进行茶文化旅游资源产品开发、发展时,必须坚持以创新为切入点,重视对产品的开发过程,通过有效研判市场发展趋势,充分结合客户相关需求,从而增加市场接受度。而在发展茶文化旅游资源产品时,必须注重整个产品的生产管理过程,无论是产品实物,还是相关服务,都必须重视强化管理,通过有效开展产品质量监督、品质把控,进而实现茶文化旅游资源产品的体系化开发。

3.2结合茶文化特点,突出特色融入,提升市场竞争力

进行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出发点是茶文化,开发手段是旅游方式。所以,想要从根本上提升茶文化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必须重复重视对茶文化资源深入了解,通过有效结合其特点,让开发的产品具有文化内涵,让产品开发素材更加丰富。此外,还要认识到旅游开发的最大要求之一就是特殊性,因此在开发相关产品时,必须对本区域茶元素进行深入了解,通过挖掘其中最大特点,结合有效的特色融入,从根本上提升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3以资源特征为切入点,细化产品类型,构造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

构造体系化的茶文化旅游产品事实上就是从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征出发,结合特点切入,通过细化产品类型,实现完善产品开发。在研发旅游产品时,需要从茶叶生产、制作开始,通过充分融入游客的旅游需求,进而打造满足所有游客需求的产品类型。在茶叶生产地,结合优美的自然环境,开发生态观光旅游产品,在茶叶采摘、制作过程中,结合人们参与式、体验式需求,开发相应旅游产品,通过深度挖掘茶文化内涵特点,进而塑造可供参与的旅游产品。此外,将茶文化、相关茶叶历史进行包装,开发成供游客研究的旅游产品。同时,也可以深化与茶叶相关的饮食、产品等衍生内容,增加茶文化及茶叶生产制作链条。可以说构建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就是在茶文化旅游资源特征基础上,通过充分考虑、结合游客需求,细化各种产品类型所形成。

3.4重视市场元素,打造具有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茶文化旅游品牌

事实上,不管是从茶文化角度,还是从旅游产业角度考虑开发旅游产品,其最终还是由市场和客户来评判,市场反映如何,才是产品打造的重要依据,而在客观旅游活动中,任何一位游客在参与茶文化旅游活动中,都不可能只选择某一种旅游产品,游客会在旅游活动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产品组合。所以在发展茶文化旅游产品时,必须注重市场元素,从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出发,通过融入游客的消费需求,打造具有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茶文化旅游品牌。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品牌也是重要影响力,只有充分重视构建产品品牌,才能持续提升和发挥茶文化旅游资源产品的影响力。

4结语

虽然我们有着雄厚的茶文化资源,但在旅游产品开发上极度缺乏。通过对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及相应产品进行深度探讨,不仅能有效延伸茶文化产业链条,同时也是从旅游需求不断发展角度出发的。当前人们对健康生活和养生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因此茶文化旅游就成为时代消费热点,但目前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尚未形成体系化思路,其不仅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同时也未能对茶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和开发,因此通过对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进行深度细化,有重点的探讨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相关产品,将为深度挖掘这一资源提供重要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永生.论文化旅游及其开发模式[J].学术论坛,2009(3):108-112.

[2]李海平.浙江茶文化旅游开发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08(2):55-57.

茶文化的形成篇6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开发

1 茶文化旅游资源具有的价值

(1)文化价值。茶文化特征较鲜明,有着丰富的茶史、茶掌故、茶传说,为现代人对茶文化研究留存了大量资料。

(2)经济和社会价值。茶文化旅游的一个先决条件是茶产业有着巨大的经济潜力。无锡的产茶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来杭州大力发展茶叶产业。茶文化资源的社会功能也日趋明显,主要表现在发扬传统美德、展示文化艺术、修生养性、陶冶情操,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以及推进经济贸易展示茶文化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丰富文化生活的作用明显。

茶文化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康乐性,品尝名茶、茶具、茶点,观看茶俗茶艺,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茶文化可以促进开放,推进国际文化交流。由于茶文化旅游本身就直接面向了市场,它所起到的龙头作用、关联带动作用等把茶旅线路、茶旅景点景观、茶品购买、茶食餐饮、茶会娱乐、茶旅住宿等项串连起来,形成文化旅游为核心的茶旅消费,丰富了旅游内容,有利于形成无锡茶文化旅游的良好环境与氛围。

2 无锡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独特优势

2、1 无锡茶文化之茶区

无锡最大的茶区是宜兴茶区。宜兴茶区存在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地势:宜兴东南为浙江天目山支脉,西南为安徽黄山支脉,两山相接成圆屏,形成宜兴南部群山多见界,一般高度都不超过300米,形成了特殊的小区气候,特别是山界地形雨量较多。因此,鲜叶内有效成份——氨基酸含量较高,而氨基酸是形成茶叶鲜爽的主要物质,使制成绿茶的滋味特别鲜醇。

土壤:茶园土壤以夹有风化碎石为最好,有利于报水净土,而黄粘土为最差。宜兴茶区的土壤多为香灰土、乌沙土、红砾土或黄泥土。这些土壤酸性度较高,肥力稍高,耕作层的有机质含量约有1.04%—2.56%,并含有微量的氧化铁等,并且土壤疏松,结构良好,保水、保肥、保土性尚好。导致鲜叶原料的水溶物和叶绿素的含量略多,制成绿茶色翠味浓,经久耐泡,成为佳品。

植被:宜兴茶区有以马尾松和毛竹为主的针叶树和阔叶树的林带,形成了山地的“绿色长城”。这样就形成林区特有的小气候,即比无林区冬暖夏凉,夜雨多,风力小,日照弱。使茶树生长有适宜的环境,促进叶叶绿索和可溶性氮的形成,从而提高了绿茶的品质。

气候:宜兴东临太湖,茶山树林成荫,空气湿度较大。这样日光照射到茶区时被水汽折射成漫光,使茶叶的光合作用循序渐进,有利于氨基酸和咖啡碱的积累,并且鲜叶持嫩性较好。这样就使制成的绿茶形美味佳,视为珍品了。

2、2 无锡茶文化之茶水——无锡惠山泉

惠山泉,又名漪澜泉,位于无锡市锡惠公园内,为唐大历元年至十二年(公元766—777)无锡令敬澄所开凿。迄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因茶圣陆羽曾亲品其昧,故又一名陆子泉。相传唐代陆羽评定了天下水品二十等,惠山泉被列为天下第二泉。随后,刘伯刍、张又新等唐代著名茶人又均推惠山泉为天下第二泉,所以人们也称它为“二泉”。

具有关化验资料显示,惠山泉水所含矿物质有钙、镁、碳酸盐等及微量氡气,表面张力大,水高出杯口数毫米而不溢,水质清澈透明而无任何有害物质,与世界卫生组织及美、日等国家的饮用水水质相比较,确系当今世界饮用水中之佼佼者。当然无锡茶文化中还有“茶具”,宜兴的紫砂壶在全国都有名的。

2、3 无锡茶文化之名茶

(1)无锡毫茶。无锡毫茶是20世纪70年代末研制成功的创新名茶,产于太湖之滨的无锡市郊。这里丘陵起伏,群山环抱,山上树木茂密,郁郁葱葱,山下太湖碧波荡漾,云雾弥漫。无锡毫茶品质特征:外形肥壮卷曲,身披茸毫,香高持久,滋味鲜醇,汤色绿而明亮,叶底嫩匀。

(2)太湖翠竹。太湖翠竹主要产地在无锡市八士镇山林茶果场、雪浪镇向阳林场、藕塘镇七一林场、张泾茶林场、茶桥东郊林场和无锡胡埭刘糖茶场。上述茶林场环境优雅,山脉秀丽,具有生态优势。太湖翠竹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创作的名茶,最早是手工制作,1994年引进多功能茶机机械加工。太湖翠竹品质特征:万型风格独特,扁似竹叶,色泽翠绿油润。内质滋味鲜醇,清香持久,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整。

除了“无锡毫茶”和“太湖翠竹”这两只地产茶的“当家花旦”,发现在全国的名茶榜上还有“阳羡雪芽”、“竹海金茗”等无锡茶,这里不再一一介绍。

3 无锡茶文化旅游开发的意义

3、1 茶文化旅游顺应当代旅游趋势,倡导了健康生活

茶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其开发符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变化的潮流。茶文化本身是一种十分高雅的文化产品。作为旅游资源,其高层次性是很明显的。这种消费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茶又是健康饮品,具有较多的药用价值,是游客在旅游途中的最佳选择。因此,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将牵引旅游业的发展更上一个档次。

3、2 弘扬祖国茶文化

茶文化旅游可让游人在美的享受与游的乐趣中,学习和体味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感受当代茶人庄晚芳先生提倡的“廉、美、和、敬”中国茶德,起到教育国人、促进茶文化复苏与繁荣,增强民族自豪感的作用。借“茶”之名,弘扬民族文化之实。在良好的宏观背景中。茶与文化的交融,实物与理念的结合,使茶文化成为无锡重点旅游文化资源之一。

3、3 利用茶文化旅游振兴茶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通过茶文化旅游可以增加经济收入和外汇收入;提供就业机会,安排剩余劳动力;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强本地区与外地区的文化,促进地区文化的发展,增强人们的精神文明意识。

4 无锡茶文化旅游开发策略

4、1 政府的正确引导

政府的引导主要集中在:第一,茶文化旅游的宏观规划。组织专家论证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进行茶文化旅游资源本底调查评价和市场分析。第二,政策倾斜;第三,资金支持。茶文化旅游的开发、运作需要的资金投入可以从政府财政投入、企业资金注入、社会集资、社会捐款等方式获得;第四,宣传促销。对外政府牵头以好客文化为标志大打茶文化旅游品牌。对内,要求从业人员学习茶文化,在行动上体现茶文化精神,营建和谐、健康的投资平台和极具吸引功能的旅游环境。政府的正确引导、宏观调控可以避免造成资源、资金、人力、市场的浪费。可以有效控制开发的数量和规模,避免盲目开发,以及开发中的无政府状态下市场混乱、恶性竞争、质量下降等造成的对旅游地形象的破坏。

4、2 挖掘无锡茶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茶文化旅游产品

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形式多样,旅游从业人员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深入挖掘其文化蕴涵,才能不断丰富茶文化旅游产品,提高茶文化旅游产品。茶文化旅游形式多样,如可推出茶乡寻根访祖游、茶文化学习考察游、茶民俗风情游、茶保健游、茶乡生态游、茶节庆游、茶艺表演欣赏游、名优茶采尝游、茶具生产工艺游等其他形式的茶文化旅游。在做好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根据游客需求和偏好,不断调整和组合出令旅游者满意的旅游线路和产品。如青少年旅游者渴望冒险,追求刺激,求知欲强,可针对他们推出以山水生态游为主题的茶乡夏令营活动;对中老年旅游者,则应以休闲度假保健为主,为他们创造机会,体会茶文化所追求的淡泊心志、情景和谐的意境,让身心得到彻底放松;针对假日休闲旅游兴起以及人们对新茶喜爱,可选择距离适当的产茶区,组织“新茶采、尝、购”为主要内容的一日、二日游等。在培育新资源方面,可以将茶文化、茶旅游与茶产业有机结合,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开发新型旅游产品,由政府引导和协助一两家现有条件较好的茶馆,朝着精致和艺术化的方向发展,使旅游与茶文化良性互动,实现双赢。

4、3 从法律、法规、制度上建立健全无锡茶文化旅游健康发展的社会机制

无锡茶文化旅游开发中亟待整治和规范的是茶叶市场和旅游市场。提质增效是旅游市场普遍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无锡的茶叶品种以“太湖白茶”、“太湖翠竹”、“无锡毫茶”、“碧螺春”等为主,茶叶市场良莠不齐,至今仍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在无锡的茶叶批发市场、超市、百货商场、茶叶店、烟酒店,很容易看到真假难辨的地产名茶,经营秩序紊乱缺少规范。

由于无锡城区茶场的规模普遍较小。知名茶场出产的名茶都供不应求,不甘心以低价出售给经销商,将利润拱手让给他人。所以较有名气的茶场都采取直销模式,直销占正宗地产名茶销售总量的九成以上,宜兴地区的不少茶场也采取直销模式,这样就加剧了地产名茶销售竞争,受其影响,名茶价格被压低,茶场和茶叶经销商的利润都被压低。在利益驱动下,部分茶场还售卖假茶。目前,假冒地产名茶的行为已十分猖獗。而这种现象显然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关部门对假茶的打击力度不够,而行业内部自律不够。

无锡名茶应向资源整合的方向发展,首先要搭建一个整合名茶资源的强力平台。有了这个平台,才可以对无锡名茶进行统一标识。标识的作用在于防伪。统一标识后,还要兼顾各家茶场的利益,给予相应的生产配额。这就需要各有关部门联合打假,不让假名茶有生存的机会。无锡名茶资源整合可以借鉴“安吉白茶”的模式。几年前,安吉的白茶品牌也比较杂乱,市场竞争无序,白茶价格也不高。资源整合后,“安吉白茶”使用统一的包装盒,每家茶场只能使用规定的包装盒,否则就被认定为假茶。只要做到引导有方、行业自律规范,无锡名茶也可以做响自己的品牌。茶市场作为无锡茶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的重要市场,急需制定国家法律、地方法规以及强有力的行业规章制度来规范市场,以此正本清源,树立无锡品牌,多出产品、多出精品、多出名品。

参考文献

[1]田里,李常林,生态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2]韦弗著,杨挂华,等译,生态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3]张伟强,文化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矛盾及其克服[j],思想战线,2004,(3)

[4]刘修明,莽与荼文化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5]程启坤,充分发挥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与作用口],荼业通报,2000,(2)

茶文化的形成篇7

[关键词]茶叶包装设计;印文化;文化传承;品牌塑造

[中图分类号]J524.2[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3.019

良好的包装设计具有诱导消费、提升产品品牌价值、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等多项功能。“精美的包装讨人欢心,能吸引人自觉不自觉地接近它,赏识它,最后去拥有它。”[1]所以,具有塑造产品品牌形象作用的包装设计也日益得到大家的重视。

茶是中国最早发现的一种饮品。如今饮茶伴随着中国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已完全超越了解渴的范畴,茶叶因茶文化而成为人们大量消费的商品。品茶是一种欣赏生活、独具东方魅力的文化,“洁性不可污,为饮涤烦尘”的高雅品茗境界,更是为现代人所推崇。因此,茶叶包装设计应在实现其基本功能的前提下,突出展现具有中国特色的茶文化品位,而有效的设计手段是在设计中融合中国文化元素。近年来,在平面设计领域屡放异彩的印文化艺术符号也可以作为茶叶包装赖以汲取的中国文化元素。考察中国印文化的历史可以发现,作为中国最具特色的传统艺术精髓之一,印由初始的权力的凭信、防伪的手段,发展为一种艺术文化,形成印文化符号,成就了别具一格的东方美感和丰富的文化意涵,展现出中国印文化艺术独有的魅力。将具有悠久历史渊源和丰厚积淀的印文化融入茶叶包装设计,无疑能使中国的茶叶包装设计在提升文化品位与展现民族风采方面更胜一筹。

作为茶叶生产、消费与出口大国,中国如何展现自己的茶文化特色,突出中国茶叶产品包装的形象,确立具有民族品牌特征的茶叶包装风格,已成为生产商、销售商和包装设计师们共同关注的课题。综观目前的茶叶包装设计艺术,作品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大量融合了印文化艺术的语言,其中不乏优秀作品。然而,学术界针对印文化在茶叶包装设计中应用的讨论略显零散,以此专题进行论述的论文更是鲜见。本文拟围绕该主题展开研究、抛砖引玉,以期为茶叶包装设计艺术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参考。

本文认为,茶叶包装设计与印文化的融合可以在以下3个方面大有作为。

一、促进文化传承

传承建立在对本民族文化深层理解的基础上,而非简单照搬古典。中国的茶叶包装要体现独特的民族性,需要文化的传承延续,更需要超越创新。中国的茶叶品牌要立足于国际销售市场,就要充分突出包装中的民族文化底蕴,将一种精神渗透进去,使一种神韵体现出来,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茶叶包装设计作品。[2]

1.将印文化融入茶叶包装设计,有利于展现民族文化,造就更高的附加值

随着历史的演进,中国印文化的应用层面不断地延伸,并因其逐渐内化为深厚的民族文化涵养,且具有多元的面向而能呈现出不同的内涵和象征,历久而弥新,成为极具东方意象的文化符号。近年来,中国快速发展的茶叶市场商机无限,中国传统文化对提升中国茶产品形象的作用也日益显现,中国印文化的符号元素也因此被大量应用在茶叶包装艺术设计作品当中。特别是中国的印文化符号承载着东方文化的丰富内涵,能在视觉上具体呈现出东方文化的意味,经过新旧元素的古今融合,中国的印文化符号重新变幻出新样貌,可在茶叶的包装设计中展现出由文化传承而造就更高的附加值。

2.将印文化融入茶叶包装设计,有利于弘扬人文精神,成就设计时尚

中国印文化符号在现代潮流发展下,不但延续了传统的文化精神,而且注入了新时代的人文精神,将印文化融入茶叶包装设计,不仅可以塑造出东方的生活风格和生活美学,更使得抽象的人文精神与日常生活实现有机结合。中国印文化符号所带给人们精神领域的意象,符合现代人追求人文精神的价值取向,可成为设计应用中展现人文精神的东方文化符号。在众多西方包装风格形式的市场上,这种带有东方意味的中国印文化符号,能将东方文化具体展现在茶叶包装设计的表现形式中,以增强茶叶的商品形象魅力和价值,从而吸引消费者的关注,进一步通过消费者去塑造出风格形象,达到以消费促文化的功能。这既符合时代的文化潮流,也是一种新兴的人文思维和设计时尚。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

第3期

王志固:论茶叶包装设计与印文化的融合

二、突出视觉传达特征

茶叶包装设计表达语言与其他平面设计相比,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茶叶包装是一种视觉传达设计,由于传达的方式、内容和媒体不同,现代茶叶包装设计呈现出许多茶叶产品特有的形式特点和规律,概括起来,主要体现为视觉传达特征的直接性、寓意性和竞争性。展开茶叶包装设计与印文化多形式、多层面的融合对突出视觉传达特征具有重要作用。

1.将印文化融入茶叶包装设计,能增强视觉传达特征的直接性

包装设计兼具保护产品与刺激消费的双重功能。包装设计作为商品的外在附加物,其主要目的是让消费者正确而快速地了解产品的内容。在商品市场高度集中的条件下,由于时间与空间上的原因,包装设计不可能也不必要传达更多的东西。现代茶叶包装设计受时代变化的影响,大多体现为一种简洁明快的格调。

有鉴于此,茶叶包装设计可以融合具有东方文化底蕴的中国印文化,运用其形式美法则进行茶叶包装的设计。在视觉构成形式中借鉴印文化内蕴的“结构相生”“布白相让”“计白当黑”等艺术理论与表现手段,包装设计中运用印文化“留白”的形式美处理手法和“有形有意”或“无形有意”表现技法,在茶叶包装设计有限的空间中达到主题鲜明和重点突出的目的,避免出现由过多地罗列与堆积而造成画面杂乱无章、产生视觉困惑的情况。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对“空白”有这样精辟的论断:“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空白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意,而尤在无穷之意。”[3]所以,茶叶包装应借鉴与融合中国印文化的形式美法则展开“空白”设计,赋予“空白”以无尽的生机。如图1新红袍茶包装,该作品以篆印造型“红”突出设计核心,综合文字与色彩的组合,所构成的风神流动、庄重典雅的视觉效果饱含冲击力和感染力,表达了中国茶叶包装设计的审美独特性。简洁而不简单,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4],能有效增强茶叶包装视觉传达特征的直接性。

2.将印文化融入茶叶包装设计,可实现视觉传达特征的寓意性

品茶就是在品文化、品友情、品亲情。所以茶叶包装需要导入有浓厚文化象征内涵的设计元素,以增强它的寓意性。茶叶包装通过视觉表达上的一些要素,能给消费者带来联想,引导消费者对包装内产品性质的理解,激发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认识,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亲近感、信任感,最终促使消费者对产品产生购买的意愿。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追溯饮茶的历史,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文人墨客多与饮茶有着不解之缘,特别是其品茗期间的意境,更是被吟风咏月的文人雅士所渲染。而有着同样历史文化积淀的中国印文化,在悠久的历史传承下,通过它的各种用途已承载着沉甸甸的象征意义。如古代帝王的印玺具有尊贵、至高无上及皇室继承的传统象征;帝王授印给臣子时,印是权力的象征;普通民众在商业往来中使用它时,印是信用、诚信的象征;文人书画家用它时,印是艺术的象征。印所拥有的千年历史,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此外,由印面意象美和意境美所营造的“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高远格调,又赋予了它引领观者步入自由梦想的空间,凭借想象的翅膀,达到理想的境地。因此,包装设计师可以透过印文化外在的特征与内在的意蕴,将其作为茶叶包装设计的视觉元素,并依据印文化在使用传统方面所具有的象征性,来诠释其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寓意性。这不仅可以强化茶叶包装内在的实质美,更能展现出茶叶包装外在的形式美。因此,若能将茶叶包装与印文化的内蕴相融合,借由印文化艺术元素提供视觉联想,透过作品启发性和引导性的设计语言准确传递茶叶品质与价值,则既可实现视觉传达特征的寓意性,又可达到商业宣传的目的。

3.将印文化融入茶叶包装设计,能提升视觉传达特征的竞争性

为了凸显中国茶叶产品的特征,茶叶包装设计在版面构成设计中的图形、色彩可多采用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相关的元素。其中,中国印文化的印面章法艺术就值得进一步的挖掘。如在印面上表现出印文间的大小错落、疏密虚实、屈伸挪让、俯仰向背、对称呼应、阴阳衬托、夸张变形等内在的章法都有浓厚的造型属性。[4]茶叶包装的版面构成设计可直接或间接地将印面章法艺术运用其中,而且这种在统一原则下追求丰富变化的特点,正是印文化的秉赋。实践证明,印文化内蕴的形式美章法与平面设计中的画面构成技法有着许多相通的地方,因此,它与现代平面设计有很好的契合度。版面构成通过融合印文化元素,可充分发挥印文化独特的造型属性所传达出的视觉要素的强度,既能展现出茶叶包装的民族风格,又可以让包装设计作品脱颖而出,使之更具市场竞争力。

茶叶包装设计除了要有富有创意的版面设计形式外,还需要有画龙点睛的装饰。而在这方面中国印文化的钤印艺术最值得借鉴。钤印艺术作为中国书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论是其写意的奔放不羁、水墨的深沉梦幻,还是工笔的细腻唯美,只要加以红色钤印的点缀,画面顿觉稳定、严谨而又不失活跃生动之感。因此,一幅没有印章的作品不能算是完整的作品,一幅好的作品没有一方好的印章作点睛之笔,同样是一种遗憾。[6]由此可见,红色的方寸艺术在画面中所形成的视觉艺术美,及其表现出的视觉强度与辩识度都是不可替代的,特别是其中的迎首章、押角章、肖形印等闲章外形轮廓自然而多变。如图2的正山堂茶包装版面设计,作品以水墨笔触和书法为底纹渲染版面氛围,重点文字“精品”与“茶”采用肖形入印,透过印文化符号里的文字和意象,突出产品的主要特色,所形成的画面“点睛”效果更是灵动无比。所以,在版面装饰设计中通过巧妙的古今融合,既能有效地传达茶叶包装产品的基本信息,又能作为装饰元素增强视觉形象的记忆度,直接提升茶叶包装产品在货架上的竞争性。

三、展现茶叶品牌形象

茶叶的品牌形象设计与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印文化相融合,不但可以体现出中国茶叶的文化内涵,而且可以在茶叶包装的形式中塑造出独具中国韵味的企业形象。

品牌形象设计与中国印文化的古今融合,不是简单地将印面的文字进行组合设计,这样只能使设计作品显得平庸和单调。它必须在了解汉字的意义和构成法则的基础上,融合中国印文化以形传神、以形表意的形式美特点,把它内在的精神转化为有形的物象,将之运用到现代品牌标志设计中,以设计出好的作品。此外,品牌形象设计融合印文化,应讲求色彩的明快,装饰风格的简约、明确、自然,达到一种单纯而又典雅的设计格调[5],从而表达出中国传统美学中老庄美学思想,这是茶包装美的最高形态。因此,将中国印文化的审美思想贯穿于整个茶叶包装设计装饰过程中,是一种以民族文化艺术为基础进行古今融合设计模式。特别是在品牌标志的设计与创意方面的融合运用,能更有效地传递出茶叶包装设计整体表现形式的中国韵味,提升中国茶叶包装的品牌形象,进而提高茶叶产品的附加值。图3为福建武夷山茶的知名品牌“正山堂”的包装设计。作为国内外畅销的红茶,该产品的标志设计充分吸纳了中国印文化的形式美语言,以草书“山”为图形元素的巧妙融入,成功地塑造了“正山堂”的品牌形象,其传递给消费者的不仅是茶叶的产品特征,还有浓厚的文化气息,极好地突出了“正山堂”茶叶的区域文化特色。

标志是一种特殊的、具有象征性的大众传播标记或图形符号。中国的印文化融合了文字与图形元素,具有很强的符号特征。而这种符号的诸多元素呈现出的独特性、跳动性,又能吸引消费者的视线,凸显东方文化特有的审美形态,在一定条件下甚至会超过语言文字。成功的品牌形象在视觉上具有鲜明的标志性,茶叶包装设计从突出品牌形象的设计角度出发,运用符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最具有效性,它可以达到强化视觉冲击的作用,成为近年来品牌茶叶的标志性特征。品牌标志的符号化,用识别性能良好的符号来浓缩画面信息几乎成为保证商品不被淹没的唯一有效手段。如图4的标志就是运用中国印文化符号设计而成的。作品在图形、色彩、字体等局部形象上的融合,将茶的特点、品牌特征等都很好地融入了茶叶标志设计当中。

好茶需要有一个好的标志,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一个成功的品牌标志被市场所赋予的无形价值,使得商家们趋之若鹜。所以,茶叶的品牌标志在包装的整体设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纵观目前市场上高品质的茶叶产品,运用具有深厚文

化底蕴的印文化符号来凸显中国茶叶包装艺术的民族风格与特点,已成为设计师们的共同设计导向,也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同。

四、结语

茶叶包装设计要展现出浓郁的中国韵味,就必须将具有民族独特性的艺术元素糅合到设计风格中。当代的中国茶叶包装设计要做到与国际化水融,既需要学习西方的先进设计理念,更需要立足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创新表达。将印文化从形式到内涵的精华元素加以提炼,有效地与国际包装设计艺术的审美形式融为一体,能准确反映当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创造出具有独特中国风格的茶叶包装设计作品,从而在国际茶叶市场上树立中国茶叶品牌形象。因此,我们应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的融合与创新,探寻中国印文化元素与国际化包装设计交融的方式,从而创造出富有中国文化意蕴的茶叶包装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

曾迪来.现代包装设计[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10.

[2]张斐斐.论中国茶叶包装的审美追求[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3]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2卷)[C].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480.

[4]王志固.试论书籍装帧设计形式的“简”[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77.

茶文化的形成篇8

关键词:茶文化;文化价值;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

中华文化悠悠数千载,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创造了悠久厚重的茶文化。茶,是当今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可可)之一,从古至今,由南到北,中国人都爱喝茶,茶在中国被誉为“国饮”。中国人爱茶,饮茶,品茶,论茶,世世代代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的茶文化,就是一种典型的‘中介文化’”,即“以物质为载体,或在物质生活中渗透着明显的精神内容”。因此,茶文化当之无愧地构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备了其特殊的道德价值作用。

一、茶文化的定位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茶文化从广义上讲,分茶的自然科学和茶的人文科学两方面,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指茶对精神和社会的功能。由于茶的自然科学已形成独立的体系,因而,现在常讲的茶文化偏重于人文科学。茶文化的内部结构可分解为四个层次:即物质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观念文化层。

1.物质层面的茶文化

物质层是茶文化的最表层。茶兼有文化和实用价值。茶的种植、采摘、焙制,成品茶的辨别、分类,以及茶具、茶馆和世代累积的大量茶书典籍,都是茶之物质生产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因而茶文化也就包含了物质层面。这是茶文化的基础,文化特征相对而言也较为稳定。

2.行为层面的茶文化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是从端起茶杯开始谈论茶文化的。茶文化的行为层面,包括饮茶方式、泡制方法、饮茶风俗及各类茶文献中与茶相关的民俗内容。行为文化层是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通常以茶礼、茶俗以及茶艺等形式表现出来。这一层面的茶文化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时代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民族背景下,该层面的茶文化差别很大。

3.制度层面的茶文化

茶文化的制度层面是指人们在从事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茶相关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如古代的茶政,现代行政的茶叶管理等。现在饮茶、贩茶是一种自由生活或商业行为,只要不违法,不再受国家或社会制度的过分制约。历史上,茶与官制几乎是伴随始终的。充实国库的“榷茶”、经济外交的“茶马古道”等等,都与时代与政治相关。随着时代的变迁,“茶马古道”等文化现象已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其存在与消失恰恰说明,茶文化的制度层面是最具时代性的。

二、茶以载道——茶道精神与儒释道思想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始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我国的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茶叶的专著。它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栽茶、制茶、饮茶、评茶的方法和经验,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

茶道是指烹茶饮茶的艺术,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茶道是以修行悟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是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的统一。道作为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一般指宇宙法则、终极真理、事物运动的总体规律、万物的本质或本源。道,有儒家之道、道家之道,有佛教之道、各家之道不尽一致。中国文化主流是“儒道互补”,隋唐之后又趋于“三教合一”。茶道中所修何道?可为儒家之道、可为道家、道教之道,也可为禅宗及佛教之道,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茶道中所修之道为综合各家之道。修道的理想追求概括起来就是养生、怡情、修性、证道。证道是修道的理想结果,是茶道的终极追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证道则天人合一、即心即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极高明而道中庸,无为而无不为。中国人视道为体系完整的思想学说,是宇宙、人生的法则、规律,所以,中国人不轻易言道,在中国饮食、玩乐诸活动中能升华为“道”的只有茶道。

三、茶道之中见茶德——茶文化的道德价值作用

“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通六艺,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茶文化是人们在对茶的认识、应用过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融汇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丰富知识,人们进一步认识了茶性,了解了自然;另一方面又融汇了儒、释、道诸家深刻的哲理,饮茶作为人的生理需要和生活方式转化为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完美的展现出了茶文化的道德价值。

所谓“茶德”,是指饮茶人的道德要求。进一步而言,是将茶艺的外在表现形式上升为一种深层次、高品位的哲学思想范畴,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和道德风尚。茶道精神将佛教圆通空灵、道教之幽玄旷达、儒家文雅含蓄的意境之美融为一体,因此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就是“和”。一个‘和’字,涉及天时、地利、人和诸层面,实为最好的茶德概念之说。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关于人生价值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思想构成了互相联系统一的人生价值观,它是中国茶道的核心内容。千百年来,这种价值观潜移默化于中国的民族精神之中,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中国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世界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共同享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思想,与生产生活实践相依托,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与人文和历史相伴随,贯穿于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之中,形成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分析和研究我国茶文化的道德价值作用,对我们进一步了解茶文化的历史,理解茶文化的核心,将中国茶道精神发扬光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当今茶的使用价值已经弱化的情况下,我们应更多考虑茶的文化价值,利用茶的种种文化优势,提升整个行业的认可度与辐射面,将茶作为一个文化消费品,融于整个社会中。品茶不仅仅是品茶,而是品一种文化,品一种沉淀在中华文明五千年中的厚重,品一种健康生活与道德规范的精髓。(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玲.中国茶文化[m].北京:中国书店,1992.

[2]陈文华.中国茶文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36.

[3][唐]陆羽、[清]陆廷灿著,志文注译.《茶经续茶经》[m].三秦出版社,2005.

[4]李海杰.中国禅茶文化的渊源与流变[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茶文化的形成篇9

清代以后中国茶道逐渐进入衰弱时期,其主要表现在:首次从精神上看,清代的一些文人已失去了以身许国、积极入世、志图坚挺的雄心,同时也失去了通过品茶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完善人格、体真悟道的志趣,走上了片面强调以茶示雅的狭略,呈现出了丧志的倾向。其次从茶道的表现形式上看,清代以后的一些文人不再具有唐宋时代茶人那种崇尚自然、不拘形式、心闲神静、超然洒脱的茶风,而蜕变为在品茶时故作风雅,注重繁文缛理、矫揉造作、格调纤弱的病态茶风。再者随着外患入侵,社会混乱,经济衰退,茶人的思想也逐渐由浪漫转为感伤和批现实。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经济的复苏,美学、文艺才得以恢复和发展,中国的茶道精神才又重新绽放光芒。

二、中国茶道的本质

1.中国茶道的形成中国茶道的发展与儒道佛教文化密切相关,三家思想的统一形成了中国茶道精神,“道”一般指事物的来源、本质、规律,中国茶道是指饮茶过程中的技艺、美学观点以及茶礼仪中的哲理和道理原则,三教合一。以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作为提携,以儒家中庸和谐的思想为核心,以佛家的专心静虑、无杂念为茶道精髓。总之,中国茶道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儒道佛三教合一共同影响我国茶文化的发展,中国茶道所追求的是敬、俭、和、清、静。敬即真诚致敬;俭即廉俭朴实;和即和蔼待人,和睦相处,中庸处事;清即心无杂念,清淡幽雅,心地纯洁,淡泊人生,无所追求;静即安祥静谧,环境寂静,专心静虑。

2.中国茶文化的“艺”与“道”的完美结合中国的茶文化,由有形之“艺”与无形之“道”共同组成。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艺,是艺术、技艺,是观其形,察其色,嗅其味,论其质的茶艺过程,其中包括选茶、评水、列具、点煮、品饮的一整套程序。茶“道”是理,是无形的大“道”,是茶事活动的精神所在,以茶养廉、以茶助兴、以茶会友,茶的精神意义已远远超过了它提神、解渴的物质作用。茶文化是茶艺和茶道的结合,茶艺是茶道的外在形式,茶道是茶艺的精神内涵。讲茶道,应当是精神与物质的统一,理念与优美艺术形式的和谐一致。

三、时代的变革与传统茶文化的继承发扬

中国古代的茶道主要注重品茶和茶事本身,由茗饮而发,并以茗饮为中心的品鉴享味、悦志、清心、陶情、内省、洗炼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活动。现今中国茶道的内涵在传统茶道的基础上又有了时代特点,主要表现在:

1.历史文化与现代精神相结合随着时代快节奏的发展,人们没时间去摆弄茶具,一味儿地“研于”茶艺之中,这就要求茶人品“快餐”式的茶水,以茶舒心,以茶解乏,以茶汇智。

2.茶艺与茶道精神相结合随着周末、节假日的来临,在紧张劳累的工作之余,作为一种消遣、养生的工具,去坐一下专业的茶馆,已成为当今时尚。同时饮茶由于重在精神感受,起到一种静心、益智、开悟的作用,因此可用茶事带来各种良好的风气。

茶文化的形成篇10

摘要:

茶文化从中国传入欧洲,由欧洲传到北美,已成为一种世界性文化现象。在茶文化传播过程中,不断与当地文化融合,形成了多样的茶文化亚类。本文从不同文化背景视角研究亚洲、欧洲及北美文化背景群体对茶文化感知的特征及异同,并通过数据定量分析得出对茶文化传播趋势的预测与建议。

关键词:

茶文化;文化背景;定量研究

1世界主要茶文化

茶不仅是商品,而且是一种附有传播性的文化产品。在传播过程中,茶文化的融合与变迁导致了茶文化多元性和不同亚类茶文化的出现,形成了诸如“中国茶艺”、“日本茶道”、“韩国茶礼”、“英国下午茶文化”、“俄罗斯茶文化”等具有不同地域风格的茶文化[1]。正因为如此,茶文化的定义也十分广泛。广义的茶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与饮茶相关且具有传承性和连续性特征的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内容包括物质文化(如茶生产工具、饮茶器具等)、行为文化(如茶艺表演、茶叶展览和茶文化节庆)和精神文化(包括茶美学、茶宗教和茶艺术)[2]。本文拟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茶文化,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茶文化,以及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茶文化进行比较分析。

1.1中国茶文化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700年之前,当时茶叶被当作一种草药使用;而茶叶正式被作为饮品大约在公元前59年[3]。到唐代,饮茶已经变得非常流行。唐代的陆羽(公元733-840年)被誉为“中国茶圣”,其著作《茶经》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叶和饮茶的著作,对茶叶起源和历史、茶叶生长和加工过程、饮茶方法、茶艺等问题进行了描述,对当时和后代具有深远影响。在唐代以前,中国茶叶已经出口到日本、韩国、印度和中亚地区,成为世界上主要茶叶出口国;到了17世纪,中国茶叶第一次被出口到欧洲。伴随着茶叶贸易的繁荣发展,中国茶叶被源源不断输送到世界各地并与当地文化结合,逐渐形成不同特色的茶文化。Yang(2007)认为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是和谐,融合了社会、历史、宗教、民族、音乐、舞蹈、绘画、美术、食品、烹饪等各个方面[4]。wang(2001)则认为中国茶文化是“可见的艺术和不可见的道”相结合的产物,而“道”的内涵却非常丰富,自然法则是其主要内涵之一。从哲学视角看,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受儒家、道家和佛家文化的三重影响[5]。“和谐”和“中庸”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茶文化强调“以茶会友”和“以茶交友”,主张通过以饮茶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和谐”思想的体现;而茶艺表现过程也要求泡茶的水温不高不低,则正是“中庸”思想的体现。道家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茶叶的种植、采摘和后期加工均具有严格的时间和季节限制,要求遵循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佛家思想强调“无欲”和“自省”,而中国茶艺则强调通过饮茶达到放松自我、反省自我的目的。中国茶文化博大而精深,对一品好茶的要求可谓良多,包括颜色、香味、形状、口感、茶具、水、时间、温度等[6]。茶圣陆羽认为泡茶的水最好来自于山泉,其次为河水,再次为井水。而最好的泡茶工具则是来自宜兴的紫砂茶壶,不仅能够保持茶的原始味道,而且能够提升茶的芳香[7]。

1.2英国茶文化

茶叶由荷兰东印度公司于17世纪早期引入欧洲;到17世纪中叶,茶叶被出口到英国;英国最早的茶叶广告出现在1658年;到18世纪时,茶叶已经成为英国最流行的饮品;到了19世纪,喝下午茶已经成为英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8]。绿茶是中国最初向欧洲出口的茶叶种类,但由于绿茶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变质,容易保存的发酵型红茶逐渐成为中国出口英国的主要茶叶种类,并流行至今。在英国茶文化中,下午茶是当之无愧的代表。根据pettigrew(2001)的研究,下午茶最早出现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1830-1840)的英国上层社会,因饮用时间在下午和傍晚之间而得名[9]。在英国,下午茶有时也被称为“低茶”(Lowtea)。因为饮茶时经常坐在较低的椅子和桌子旁,饮茶同时配有面包、黄油等点心,且与糖、牛奶、奶油等搭配饮用。而与“低茶”相对应,英国茶文化中还有“高茶”(Hightea)的说法。在下午茶普遍流行于英国上流社会的同时,另一种饮茶形式“高茶”逐渐在英国普通家庭中流行起来。由于普通工薪阶层会承担更多的体力劳动,在两餐之间需要更多的食物补给。在“高茶”中人们摆脱了高雅却略显束缚的低矮茶椅,把更为丰富的食物摆放在高大的餐桌上,在饮茶时食用肉类、土豆、奶酪、面包和蛋糕等食品,份量更接近于一顿正餐。随着饮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英国流行开来,茶会逐渐成为了英国社会时髦的社交活动。与此同时,与茶有关的诗歌、小说甚至歌舞等文化形式也逐渐出现。早在18世纪,英国乡村就逐渐开辟了各式茶园,在每周六与周日对外开放,人们可以聚在一起饮茶跳舞。这种形式一直保持到二战前期,现在茶舞依然作为一种英国传统舞蹈而流传。从19世纪起,茶馆就逐渐在英国流行,一度成为英国女性最热衷的社交场所。现今的茶馆业依然火热,当然更多是因为它能够为人们提供可口的食物及茶饮,同时又保留了一种英国传统茶文化的氛围。

1.3美国茶文化

根据Yang(2007)的研究,茶叶第一次进入北美是在17世纪中叶,由荷兰东印度公司从中国引入。但由于此后英国控制了北美茶叶贸易,从中国出口到北美的茶叶并不多。而英国统治者又不断提升茶叶关税,最终导致了“波士顿倾茶”事件的发生,使茶叶为美国历史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美国独立后,自1784年起开始直接从中国进口茶叶。美国人最早的饮茶习惯主要由来自欧洲的移民引入,在茶叶由北向南的传播过程中,由于北美南部地区干燥炎热,饮茶方式由以前的热饮变成了冷饮,由单一茶饮变成了与柠檬、糖等混合的茶饮,并逐渐被多数美国人所接受。如今,冰柠檬茶可谓是美国南方茶饮的代表,并逐渐通过罐装、软包装等形式向全世界范围传播,逐渐被亚洲市场所接受,这是茶文化由西向东的逆向传播。美国茶文化的另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袋泡茶包的发明。20世纪初,纽约茶商Sullivan将茶叶装入丝织的小麻袋中作为样品送给客户。但客户在泡茶时却误将整个茶包放入杯中,这个偶然的误会却使袋泡茶方便易掌控的优势显现出来,使之逐渐在美国广泛流行起来,并在其他国家得以推广。

2研究问题

茶文化经历了由东向西,又自西而返的传播过程,已经成为世界性文化现象。这样就使得茶文化研究应当跨越地域的限制,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茶文化的感知有何异同。本文正是从这一视角进行探索性研究。

3数据收集

本文数据由第一作者在美国北卡罗莱纳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收集。采用简便抽样的网络问卷形式,问卷包括中文和英文两个版本,共收回有效问卷246份。调研对象分别来自于美国、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等地区。由于美国是移民国家,近半数被调查者声明具有欧洲文化传统,因此按照文化背景进行划分,可得出亚洲、北美、欧洲三大文化背景群体。

4数据分析

4.1不同文化背景群体的饮茶动机

在对不同文化背景群体的饮茶动机分析中发现,亚洲背景群体的饮茶动机在保持清醒、遵循文化传统、对茶文化感兴趣及家族传统方面都明显高于欧洲和北美洲群体;但是,在喜爱茶的味道方面,其动机却没有欧洲及北美群体敏感。这显示出亚洲背景群体对茶的诉求更偏向文化传统,而欧美群体更注重茶的味觉体验。

4.2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不同茶文化的熟悉程度

从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不同茶文化的熟悉程度来看,亚洲文化背景群体对于中国茶文化更加了解,而欧洲及北美文化背景群体对于英式茶文化更加熟悉。由此可以看出,英式茶文化在西方茶文化中仍占据统治地位,而中国茶文化在亚洲文化群体中则有较好的传承。这说明茶文化的传承并没有因地域的阻隔而中断,如在美国的欧洲移民及亚洲移民依然对其传统茶文化更为熟悉。

4.3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不同茶文化的兴趣

从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不同茶文化的兴趣来分析可以看出,只有亚洲群体对中国茶文化的兴趣明显高于欧美群体。这表明,亚洲群体对于中国茶文化不仅更加熟悉,而且更加热爱,可以预见中国茶文化在未来的传承中更具有生命力。

4.4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茶文化要素重要性的感知

关于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茶文化要素重要性的感知,亚洲群体相较欧美群体而言,认为知道茶的原产地、饮用高品质的茶、了解原产地的茶文化、看到茶叶生产的过程以及体验传统茶文化更为重要。这说明亚洲群体对于饮茶及其背后所代表的茶文化有更多的诉求。同时,三种群体都认为饮用高品质的茶是最重要的要素。这说明在不同的茶文化当中,追求高品质的茶叶,满足人们对味觉及健康的需要,始终是第一要素。

4.5不同文化背景群体获取茶文化知识的方式

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群体获取茶文化知识的方式分析可以得出,亚洲群体更多从文化传统中继承茶文化知识,而欧美群体则倾向于从旅行经历中获取。同时,亚洲群体在家族遗传、来自书本、电视或其他媒体、受周围朋友的影响以及通过社交途径等方面获取茶文化都高于欧美群体。这说明茶文化在亚洲有更深的积淀与更丰厚的土壤,无论是家庭内部传统、对外社交礼仪、书本电视媒体,无一不渗透着茶文化的熏陶。

4.6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茶文化组成部分的兴趣

而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茶文化组成部分的兴趣也有不同。欧洲群体对茶文化最感兴趣的部分在于精美的茶具,北美与亚洲群体则对饮茶方式最感兴趣。但是亚洲群体较欧美群体而言,在茶叶加工过程、茶叶冲泡过程、饮茶方式、茶具及与茶相关的艺术等方面都显示出更多兴趣。这说明对茶文化更加了解的亚洲群体,精细于茶文化的各个方面,对于茶文化越了解,就越有兴致。这将进一步促使茶文化在亚洲的发扬光大。

5结论及建议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从中国到欧洲,从欧洲到北美,茶文化经历着不断的融合与变迁。虽然随着近代欧美经济的扩张,茶文化又出现了由西向东的逆流之势,但以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丰厚的茶文化土壤,悠久的茶文化历史,深刻的茶文化内涵,必将孕育出更加蓬勃的茶文化生命力。当然在此过程中,也要吸取西方茶文化的精髓,对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群体,应尊重其茶文化传统及饮茶偏好。例如招待英国客人应侍以红茶,并以糖、奶等佐之;而招待美国客人更应提供冰茶,而不是全部以中国传统的热茶来接待。同时,中国茶文化也应当随着中国茶叶的出口走向西方,通过电视媒体,互联网,社交网络,以及出版更多的英文茶文化书籍,将中国茶文化的内涵与精髓全面地展示给西方群体。另一方面,中国丰富的茶文化旅游项目也能在吸引西方游客的同时,将自身悠久的茶文化传统传播出去。这样的“一出一进”,将会促进中西方茶文化的交流,并使得中国茶文化在未来展现出其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2张琳洁.现代茶文化现象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5郭丹英.儒、道、佛与中国茶文化.茶叶,2006,32(1):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