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需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28:59

传统文化需求篇1

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但关注需求侧,而且更应强化供给侧改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本质是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内在要求;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是进行供给侧改革的价值要求;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是供给侧改革的现实要求;全球化进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竞争和博弈是进行供给侧改革的时代要求。从供给侧视角进行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路径主要包括:在供给规划方面,做好“顶层设计”;在供给内容方面,要用好存量、优化增量;在供给方式方面,要分类指导,精准供给;在供给环境方面,要多元参与,形成合力。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主线的供给侧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必然激发并引导教育上的改革。供给侧改革理念和思维方式值得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借鉴。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应有“供给侧改革”理念和思维。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特殊性使得推进供给侧改革显得尤为紧迫。本文主要探讨三个问题,即什么是供给侧改革,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必然性,供给侧改革的实践路径。尝试回答新时期如何破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难题,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于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明确指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1]。2015年11月15日,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强调要“重视供给端和需求端协同发力”[2]。2015年11月18日,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强调供给侧改革。针对当下经济社会发展多次强调供给侧改革。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做减法,又做加法,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使供给和需求协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3]。供给侧改革既是2016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又是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在指导思想中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在发展主线中强调“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使供给能力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分析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我国当前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做出的战略判断和选择。供给侧改革既不是对西方供给学派的照搬和移植,也不是翻新或回归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原来与经济领域密切相关的“供给”和“需求”这对范畴拓展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等社会领域,原先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拓展到政治、社会、文化和教育等领域,必然会引领和指导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领域的改革。供给和需求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供给既能满足需求又能创造需求;需求反过来催生供给,甚至倒逼供给。与此相对应,供给侧和需求侧是相伴而生的,是社会发展的“一体两面”,供给侧是提品和服务的社会实践活动,指向生产;需求侧是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活动,指向消费。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供给侧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供给方,主要包括政府、教育管理机构、高校、从事教育的教育工作者,他们为需求方大学生提供教育;需求方是高校大学生,包括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相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需求侧来说,供给侧处于强势和主导地位。供给侧不但拥有和掌握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资源,而且拥有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管理权、分配权、监督权及其评估。供给侧是通过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在修订课程建设、课程标准和相关教材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组织专家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读物,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队伍,加强师资培训,建构以网络教育平台、家庭和学校为主的多元支撑,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组织实施和条件保障来实现教育供给的。相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供给侧来说,大学生的需求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千差万别,随时随地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若以大学生的需求引导供给,则供给往往滞后于大学生的需求;以供给引导需求,则使供给走在需求的前面。这就使对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点放在供给侧,而不是局限于大学生的需求侧。供给侧提供优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供给,促进大学生欣赏水平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巩固和强化那些正确合理的需求,抵制和扭转那些错误或庸俗的需求,改进和引导大学生的需求并创造新的需求,形成供给侧和需求侧的良性互动。由先前的重视需求转变为“供给侧”与“需求侧”两端发力,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改革的主攻方向,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有效匹配和协调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通过结构性改革,增加有效供给,压缩过剩供给,去除无效供给,提高供给质量,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二、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必然性

党的十以来,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虽然蓬勃发展,但其供给侧与需求侧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协调状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今我国大学生的文化需求日趋丰富和多样,文化消费急剧增长。真正被大学生消费并成为滋养其心灵、丰富其精神家园的文化精品并不是很多。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其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矛盾也严重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进供给侧改革显更为紧迫。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本质是其供给侧改革的内在要求。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本质就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大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实践行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高校教育和大学生自身价值追求的统一,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本质主要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方向引导、内容界定和方法转换等方面。方向引导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教育具有“定责”、“定向”和“定性”作用,即承担“为学生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之责,坚持优秀传统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内容界定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增强大学生的文化底色;方法转换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灌输”向“融入”大学生生活转变,由单一整齐的教育方法向丰富多样的方法体系转换。从供给侧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向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提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或培养大学生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文化的特有属性是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价值要求。文化的属性不同于普通商品的属性。与文化密切相关的文化产品不但具有普通商品的经济属性,而且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社会公共属性;不但具有市场价值,而且具有社会价值。文化的特有属性决定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文化是整个文化系统的核心,并对整个文化系统起着统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愈来愈相互渗透和融合。体现文化特有属性的文化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社会功能日益凸显,并逐渐渗透和扩散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文化和进行文化教育,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的统一。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但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平衡,而且应从供给侧入手,提高文化供给的质量、改善文化供给的结构,挤压不良或无效的文化供给,使文化供给侧引导和改进大学生的文化需求,使大学生自觉抵制和拒绝庸俗文化、媚俗文化和低俗文化。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是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现实要求。作为高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虽然取得显著成绩,但是存在明显不足。许多学者和高校关于在校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关注,但是当前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不足,呈现出认知不深、文化认同感不强和践行危机,部分大学生甚至“看不起”“看不到”“看不懂”。造成此状况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供给侧密切相关。部分高校未能将国家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设置课程、教材选择、师资配备和经费保障等方面没有形成系统而有效的体制支撑;许多高校热衷于追求招生率、报到率和就业率等指标,注重对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忽略或淡化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视为大学生的选修课或业余课;从事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短缺,许多具有人文学科知识的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明显不足,即使部分专业教师因承担繁重的教研也难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教学方法和理念落后,重文化知识的传授轻传统的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重说教而忽视传统文化的生活化训练等;以新媒体为载体的快餐文化、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网络文化等迅速扩展开,使得单调的传统文化教育载体远远不能与新媒体等同步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供给侧的不足使得传统文化教育在形式上处处在场,但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常常是在场的缺席。这就要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供给侧能力,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强化供给侧本身具备的引导力、控制力和凝聚力,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多样化的影响和渗透是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时代要求。随着当今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加速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竞争和博弈更加激烈。亨廷顿认为,冷战结束后,世界七大或文明是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文化方面的差异是世界冲突的根源,21世纪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许多国家在积极发展以经济实力为中心的硬实力的同时,极力增强本国文化软实力,提高本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积极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实现文化、科学技术、经济效益和价值观的有机结合,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美国等国拍摄的风靡全球的电影、电视剧等借用他国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演绎本国的故事,体现本国的价值观。这些国家不但获得巨额的经济效益,而且无形中渗透和传播本国的价值观。“在节日文化上,大学生中流行过情人节,圣诞节等;在服装选择上,青年学生流行‘穿什么是森马’‘非名牌不穿’;在影视文化上,‘90后’的大学生看着西方影片长大,小的时候看《变形金刚》《米老鼠》《猫和老鼠》等,长大后追捧《哈利波特》《泰坦尼克号》《阿凡达》等;在饮食文化上,麦当劳、肯德基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日常生活主要的餐饮对象”[5]。同时许多大学生缺乏“科学批判的态度”,即“基于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研究主体对中国历史和现实中的一切事物和事件以及各种既有的认识和理念等进行的一种独立而自由的审视、甄别和判断的行为趋向”[6]。这样往往直接影响或塑造许多大学生的文化消费、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甚至影响和改变部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和侵蚀。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多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趋于网络化、边缘化,不重视对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对代表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率普遍偏低;对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了解甚少,当前部分大学生淡化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热衷于过西方节日尤其是情人节和圣诞节等,甚至接受和信仰基督教;对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俗习惯、传统表演艺术和建筑等文化遗产熟悉度不高等。部分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看不起”或“看不到”甚至“看不懂”。这就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有供给侧改革思维,深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改革。

三、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实践路径

从供给侧视角探索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关键是实现传统文化教育供给侧的结构升级;提供精准、有效、科学的供给,以大学生需求为导向生产提供文化供给,以供给引导需求、满足需求,以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在供给规划方面,进行“顶层设计”

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首先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即对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教材体系、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组织实施和条件保障等方面都要进行整体规划。党的十之后,就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顶层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依据。为此,教育部于2014年3月颁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2016年1月,教育部颁发的《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意见》;2016年3月,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这些文件专门强调要加强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党和政府从国家层面对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的主要内容:把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国民教育尤其是大学生教育,加强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明确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加强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大学生课程和大学生教材体系;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着力增强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要加强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组织实施和条件保障等。“顶层设计”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最基本的制度保证,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提供平台。

2.在供给内容方面,要用好存量、优化增量

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供给侧的质量,充分整合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文学、史学、哲学、民俗学、人类学、艺术学、美学、文化学等学科,建立健全包含大学语文课、通识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活动等体系,形成有机整体和合力,共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服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结合起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结合起来,与“四个全面”战略的宣传教育结合起来,与“五大发展理念”的宣传教育结合起来,与大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供给内容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结合时代内容和地域文化,增强问题意识,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寻找与现代精神融通之处,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供给,满足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要,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高校要有互联网思维,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教育平台建设,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信息化以及切片化处理,制作适合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佳作,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供给。借助深深融入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新媒体,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送和派发。

3.在供给方式方面,要分类指导,精准供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否取得实效,取决于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大学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主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客体和参与者;同时,大学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效果和学习效果的体现者。高校大学生,从学历层次看可分为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从政治面貌看可分为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和普通学生等;从民族构成看,既包括汉族学生,又包括少数民族学生。要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接受规律,充分了解和把握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积极加强分类指导和要求,探索适合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群体实际的教育模式;创造适合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和学生干部等不同群体的教育模式;着力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针对大学生不同层次和群体的精神文化需要,创造和实现精准的传统文化供给。融图、文、声、像于一体的新媒体已经深深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具有移动性、互动性、即时性、虚拟化、多屏化等优势的数字阅读占据大学生愈来愈多的阅读时间。与大学生紧密相连的新媒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之物、传播之物。应用手机短信、飞信、QQ聊天、博客、微博、微信、Facebook和twitter等形式,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准确定位,实现精准信息推送和派发;在网上多开展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讨论、聊天、访谈等活动,以开放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其内容,构建起师生互动交流平台;成立学习小组,宣传当代大学生学习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实现新旧媒体融合,媒介传播与人际传播结合,实现网上网下互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创新和丰富媒体形式,加强校园网络平台建设,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有机融合。

4.在供给环境方面,要多元参与,形成合力

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时空维度看,应贯穿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涉及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学习和生活;从构成要素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教育环境等基本要素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运行环节看,包括“制订方案—实施—评估”等基本环节及互相衔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校园文化,使校园的硬件环境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每一面墙壁每一角落都说话,使硬件环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宿舍文化、社团文化结合起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结合起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中处处在场,实现硬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有机统一,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环境的渗透。高校建立和完善传统文化教育的管理机制、协调机制、激励机制、动力机制、保障机制、反馈机制和监督机制等,使机制规范、协调和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和运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科学供给”和“精准供给”提供体制保障。高校加强师资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教师的传统文化修养,使其成为学习和践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榜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离不开家庭的熏陶和教育。家庭既是人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起点,又是传统文化终身教育的基点。家长及时转变和更新教育观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到家庭教育内容中。家长树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并在生活中加以践行,不但给大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榜样,引导大学生礼敬和践行传统文化,塑造温馨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而且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三观”。社会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舞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环境和沃土。社会对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有时甚至是根本性的。它不但直接影响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践履,而且间接地通过对家庭和学校的影响,进而影响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应加强供给,提出要不断改善社会文化环境,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大力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产业,积极发展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等文化事业,为大学生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更多的媒介和平台。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元参与,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位一体”的合力。重视和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并不意味着忽视和否定大学生的需求侧,而是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和学生的合理需求为出发点,通过供给侧改革,建立和完善新的供给结构,实现传统文化教育供给侧的结构升级;提供精准供给、有效供给、科学供给,发挥供给引导需求的作用,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良性发展和互动,从而达到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

作者:郭继文单位:山东交通学院

参考文献:

[1].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发展理念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n].人民日报,2015-11-11(1).

[2].创新增长路径,共享发展成果———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发言[n].人民日报,2015-11-16(2).

[3].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n].人民日报,2016-03-18(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6-03-18(9).

[5]汤耀平.“90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态度[J].思想教育研究,2011(9).

传统文化需求篇2

[关键词]文化资源传统产业增值效应转型模式

对于传统产业,劳动力、自然资源等一直占据产业发展的主要贡献地位,但是其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所带来的粗放式发展后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诟病。而文化资源通过人们的创意开发,在传统产业的设计、制造等环节被吸收、消化与利用,能够促进传统产业的新发展。

1、文化的资源性解析

1.1文化是一种资源

资源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因此,只要是能够用于生产过程以创造财富的要素,不管是自然的产物,还是人类劳动的结晶,都属于资源范围。

对于传统产业来说,土地、普通劳动力、原材料是资源,而文化的注入,能够使原本具有相同使用价值和技术质量的商品大大提升附加价值,从而使其经济价值大为增加。因此,我们所熟悉的文化要素,不管是有形的物质载体(如土楼)还是无形的民间信仰与神话(如妈祖精神),这些通过人类的创意开发、为传统产业的设计、制造等环节所利用、从而促进产业发展的,都可以视为资源。

1.2创意创新是文化资源转化的手段

传统产业对文化资源的利用是在传统产品上对文化元素进行一定的技术与艺术的加工,合理的创意创新是文化资源转化的最重要手段。正如罗默所述,好的创意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推动力量之一。创意创新能够鼓励个人创造力的无穷释放,这种释放创造了新的产品和新的市场需求,冲破了传统资源的硬约束,从而实现传统产业对文化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文化资源对传统产业的增值效应

文化资源的投入能够帮助传统产业实现成本递减、带来高附加值,并且基于文化的产品市场需求增长不会停滞。所以,在其他投入要素数量不变的前提下,文化资源能够为传统产业带来收益的良性增加。

2.1传统产业利用文化资源能够实现成本递减

2.1.1主要生产过程中的边际成本递减

传统产业依附文化资源获得的产品具有这样的特点:一次投入研发创意,接近于无限的复制与重复利用。传统产业基于文化资源设计出的创意产品供给可分为生产过程和复制过程两部分。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要投入很大的人力、财力等等,假设这些投入可以用货币来表征,而其产品的复制只需极低的单位成本。以下给出了基于文化的创意产品的供给成本状况分析,如图1所示。其中,tSC表示基于文化的创意产品的总供给成本,aSC表示平均供给成本,mSC表示边际供给成本,pC表示生产(研发)成本,DC表示复制成本,0表示复制数量。

tSC=pC+DC(式1)

由于DC

DC=Q×mSC(式2)

aSC×(Q+i)=tSC=pC;

可以看出,传统产业在基于文化的创意产品的生产过程初期,即在Q

2.1.2传统产业在利用文化资源生产时可以减少其他相关成本

首先,相对物质成本降低。传统产业在利用与开发文化资源时,生产要素的比例结构发生改变。核心生产要素转为文化、创意及必要的技术投入,物质性固定投入所占的比例将降低。例如剪纸艺术窗帘,窗帘的基本材料可以依旧是普通的布料与金属轨道,但可能只占总成本的20%~30%,主要是文化与创意的吸引力在吸引着消费者。

其次,营销成本相对降低。文化资源的积累并非通过从无到有的创造性生产,而主要是以传承的方式实现。在传统产品中注入文化要素,也就相当于注入了人们所选择与遵从的特定价值观体系。当一种文化为一个特定人群所共同拥有,那么拥有此文化附加特征的产品不需要投入太多的宣传,就能够引导人们对该产品的认同,并激发需求。

2.2文化资源能够为传统产业带来高附加值

具有相同使用价值和技术质量的商品,其经济价值会由于其附加的文化含量的不同而上升。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罗默的“新增长理论”,文化作为要素投入生产中时,对其投入应用和改进越多,这个要素所创造的价值就越大,产品的核心价值越高。传统产业以创意为手段开发与利用文化资源来实现产品的差异化,使得价格竞争已不再扮演市场竞争中的决定性角色,差异化带来的需求成为市场的主要推动力。因此传统产品才能够制定高价,成为高溢价商品,从而提高产业利润。

2.3基于文化的产业市场需求增长不会停滞

2.3.1注意力锁定

消费者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往往选择购买最受其关注的产品。正如高科技产品中大量存在的注意力锁定现象,传统产业可以利用文化与创意强化竞争优势,在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锁定了顾客,形成强的正反馈效应。这种效应为领先生产者赢得进一步的优势。

2.3.2累积效应

传统资源所带来的“需求满足”一般是针对人们的生理需求或物质生活需求(如食欲等),这种需求总有一个限度,因此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达到一定数量后,带给人们的满足程度就会下降。而文化主要满足人们的社会需求或精神生活需求,而这种需求几乎是无限的,人们对附着文化的产品的满足程度不会随着商品或服务数量的增加而下降。相反,消费者拥有的文化知识越多,他对其产生的需求就越多。例如,一个人刚开始对某种文学不熟悉,当接触后开始喜欢,会随着了解越多而更加沉迷。文化选择就是具有“增强效应”的“成瘾”,而拥有一定的文化思维,就会对掌握更多的同类文化产生更加迫切的需求,形成累积效应。

3、传统产业利用文化资源实现增值的转型模式

通过上文对文化资源增值效应的分析,笔者认为传统产业通过文化资源实现转型升级的总体战略思路应为: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将各种文化资源与产业的活动、产品、技术、服务以及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生产出差异化、富含文化价值的商品与服务。在此,笔者将传统产业基于文化资源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路定义为“传统产业文化化”,并依此提出“产品一服务”文化化模式设想。“文化化”意为各种对文化资源的运用行为与方式。

文化根据其所展示的形态,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有些文化是有形的,例如,古建筑景点如长城、土楼,还有传统工艺品,如面人、剪纸,有形的文化易于通过转移、嫁接从而附加到一般的商品与服务之上。而传说、故事、习俗、大众语言,这些虽然是无形的,但是可以根据一定的创意总结、提炼出相符程度极大的特征符号,融入传统产业的产品与服务之中。因此,根据文化资源的“有形一无形”与传统产业项目的“产品一服务”之分,设计出传统产业利用文化资源实现增值的“产品一服务”文化化模式,如表1所示。

在“产品-服务”文化化模式中,对于传统产业产品的设计,有形文化资源重在形象的提炼,灵活运用于产品的廓形、款式、包装与商标之上,因此对文化资源的创意化运用是资源转化的关键;而无形文化资源的利用重在对其精神价值的提取,融入产品理念的设计,在商品的营销之中易于引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以较高的文化价值获得良好的市场效应。模式中对于传统产业服务的设计,重在“体验”。可以从消费者对现代工艺流程文化的探索需求出发,整合企业的生产资源,让消费者能够观赏与体验现代的生产技艺;也可以满足部分消费者对商品在历史上工艺的文化认知需求,设计传统产业的服务体验项目,如“历史技艺重现模式”。企业通过复原一些传统产品在历史上的生产工艺与生产场景,如重现服装制造在历史上的纺织技术与古时使用的提花机、斜织机等传统机器,在一定程度上复原历史上的技艺、再现传统生产场景,将在特定文化消费群体中引起强烈的反响。

对于文化资源采用何种运用方式,应视不同产业特征与目标消费者的特性而定。有些行业的产品本身就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例如陶瓷、红木家具,那么稍经整合,企业便可呈现较高文化附加值的文化产品与体验服务,有些行业属于资源性行业,则可以思考塑造优质的工业景观,满足消费者的现代文化体验需求。

传统文化需求篇3

关键词:传统茶文化元素;室内设计;应用思路;融合探索

我国是传统茶文化大国,无论是丰富的茶文化理念,还是其茶文化体系内涵,其都在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有着重要传承价值和意义。当然,整个茶文化体系在当前时展过程中,仍然极具指导作用。而对于室内设计活动开展来说,其不仅需要丰富设计元素,同时还需要对融入的设计理念进行创新完善,从而使其能够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对于室内设计活动开展来说,如果能够有效应用传统茶文化元素,必然为整个活动内涵丰富提供有效帮助。

1传统茶文化元素的具体内涵分析

无论是传统茶文化的具体理念,还是其中的元素内容,都是当前整个传统茶文化元素传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传统茶文化中的具体元素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具体内涵主要表现为:首先,在传统茶文化元素中,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价值理念,尤其是其中所包含的生态理念,以及具体的行为理念和价值规范,都能够对人们具体生活形成有效引导和帮助。当然对于传统茶文化来说,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和价值理念,同时在整个传统茶文化形成过程中,也对人们正确的生活理念和行为规范提供了有效支撑和帮助。因此,在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如果能够有效认知传统茶文化元素的具体内容,从而能够为整个传统茶文化传承发展提供有效帮助。其次,对于整个传统茶文化元素来说,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物资元素,无论是与茶相关的物质,还是以茶为基础的创作元素,都极其值得传承,客观的说,传统茶文化在传承发展过程中,想要从根本上实现理想的传承效果,必须选择合适的载体,而这些物质元素就是实现最佳传承效果的基础和关键。当然,对于传统茶文化理念认知过程中,要从其具体的价值元素切入,通过全面融入,从而实现其最佳传承效果。最后,不仅如此,整个传统茶文化元素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如果想要实现最佳应用效果,必须将其中所包含的具体内涵理念与当前整个时展的具体要求相融合,尤其是要通过创新传统茶文化的传播方式,从而为整个传统茶文化传承实现理想效果提供有效帮助。客观的说,在当前整个时念影响下,传统茶文化必须结合时代特点和内涵,通过有效融入,从而实现理想的传承效果和价值。

2当前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事实上,对于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来说,当前其中仍然存在相应问题和不足,尤其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客观上影响了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价值和效果,同时更是对其理念融入产生了重要影响,结合当前具体的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状况来看,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系统化表现为:首先,当前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缺乏对消费者自身消费理念的系统化融入,尤其是其中未能认识到当前随着消费者自身理念不断成熟,如今其更加注重绿色生态理念的有效融入,尤其是对于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来说,其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具体居住体验,因此如何将绿色生态的设计理念有效融入整个设计活动中,就极其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当然,随着当前消费者自身消费理念不断成熟,如今消费者在参与消费过程中,其对各种应用元素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因此,想要实现理想的室内设计效果,就必须从消费者绿色生态需要出发,通过有效融入相应元素,从而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其次,在当前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未能对具体设计理念进行系统化创新和完善,特别是随着当前各种设计活动开展日益成熟,如今很多消费者和设计者在开展设计活动时,其存在较为严重的抄袭现象,尤其是其存在较为严重的盲目心态,在其看来,其更看中的是整个室内设计活动作为室内建筑的一部分,这就使得整个室内设计活动的价值和作用大打折扣,客观上讲,随着当前整个建筑活动开展不断成熟,其对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想要满足这一需要,就必须通过融入相应设计理念,从而实现理想的设计目标。最后,对于室内设计活动开展来说,当前其在开展过程中,还存在未能融入文化内涵的问题和不足,想要实现理想的室内设计活动效果,其必须将相应文化理念系统化融入其中,尤其是随着当前人们对文化传承的价值和作用认知日益成熟,如今在开展室内设计活动时,想要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就需要其必须将文化内涵成熟融入其中,通过融入具体的文化内涵,其能够使得整个室内设计活动的品质内涵实现实质性提升。但是,对于室内设计活动开展来说,如果其不能将文化内涵系统化融入其中,其必然使得整个设计活动缺乏相应内涵元素,从而影响其设计品质和理想的效果。

3当前室内设计活动的客观需要分析

随着当前整个社会中,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如今整个室内设计活动也需要结合人们的客观需要,予以创新和完善,尤其是在当前人们对室内设计活动的具体理念认知日益成熟的今天,想要实现理想的室内设计活动效果,就需要充分满足以下要求:首先,对于室内设计活动开展来说,其需要充分满足生态绿色的具体内涵,通过合理选择设计与装饰元素,从而实现整个室内设计活动水平的实质性提升。当然,之所以要选择生态绿色的具体理念内涵,还与当前人们生活水平和要求不断提升有着重要关系。客观的说,实现人们健康生活,已经成为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基本要求,而完善的活动理念和内涵,不仅满足人们的具体应用要求,同时也与当前整个时展要求之间存在相应匹配性。其次,当前在开展室内设计活动时,其需要充分注重将消费者的具体需要与整个时展的具体特点相融合,尤其是要将当前消费者自身的具体需要放在整个设计活动开展的首要位置,也就是说在开展设计活动过程中,不能脱离消费者自己的消费需要和客观理念。同时,也要充分结合当前整个时展的客观要求,从而为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创新开展提供有效支撑,而只有在充分满足消费者自身需要的同时,不断创新,才能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最后,对于当前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来说,其要充分注重将文化内涵融入其中,特别是要通过选择相应设计素材,通过理念创新和融入,从而实现理想的室内设计效果。不仅如此,在当前人们对传统文化理念认知日益成熟过程中,人们也希望在开展室内设计活动时,能够展现相应文化元素,特别是对于室内设计活动来说,想要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就必须充分注重文化元素的应用,从而为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创新开展提供相应支撑和帮助。

4传统茶文化元素在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思路

随着当前人们对传统茶文化的作用价值认知日益全面,如今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极其受人们关注和认知。当然,通过对传统茶文化元素的价值理念进行有效分析,能够为我们有效提升室内设计水平提供实质性帮助。不仅如此,当前人们对整个室内设计活动的具体要求也在提升,所以我们必须结合传统茶文化理念的系统化应用,从而实现理想的室内设计效果。当然,将传统茶文化元素融入到整个室内设计活动,也为整个传统茶文化传承发展提供实质性帮助。想要将传统茶文化元素系统化融入到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其首先需要将整个传统文化和生态内涵融入其中。融入生态元素,是当前消费者自身对健康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茶文化中所包含的元素,如果能够将其系统化融入和应用到整个室内设计活动中,其必然能够满足消费者对生态健康理念的应用要求。而如果能够将传统茶文化元素系统化融入到整个室内设计活动中,其必然能够有效丰富整个设计活动的底蕴和内涵。当然,想要实现茶文化元素与室内设计活动相融合,其需要选择合适的茶文化元素,通过将设计元素与理念系统化融入到整个室内设计活动中,从根本上实现两者实质性融合。当然,想要实现传统茶文化元素与室内设计活动的系统化融合,其还需要将市场化元素和价值理念融入其中。从市场化视角看,当前想要实现这一理想融合效果,需要对整个设计活动在有效应用的基础上,实现实质性创新。而在整个创新过程中,其想要充分做到自身理念的有效展现,就必须融入各项文化元素和价值理念,通过有效创新,从而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当然,创新的关键在于赋予整个设计活动相应价值内涵,通过将传统茶文化体系中的价值理念融入其中,从而实现室内设计活动的系统化创新和理想效果。

5结语

传统茶文化也是我国整个文化体系经营发展的核心和关键,而通过对整个传统茶文化体系进行系统化分析,可以看到其中包含诸多元素,无论是文化艺术理念,还是具体的物质元素,都在当前极其值得传承和应用。随着当前建筑理论不断成熟,如今整个室内设计活动理念,还是人们对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都需要进行理念上的提升和元素应用上的创新,因此我们必须充分结合传统茶文化元素的系统化应用,创新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思路。当然将传统茶文化元素与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相融合,其必然能够在充分满足消费者应用需要的同时,实现理想的室内设计效果。

作者:李莉单位:郑州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胡清媛.传统茶文化元素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29-132.

[2]单建鑫.传统茶文化对茶叶包装设计的影响探究[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4):111-114.

[3]张春华.中国庭院元素在现代茶馆室内设计中的运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123-125.

传统文化需求篇4

关键词:文化形式;诗性与德性体验;美学与道德价值;美善品质;精神性主体

一他留传统文化习俗及传承形式的功能和特质

他留①传统文化凸显着祭拜自然和敬拜祖先的文化基因,贯穿族群信仰,艺术审美及劳作、学习、生活、娱乐等精神与物质文化生活体系、文化传承体系以及道德建设体系的建构之中,因而赋予了他留传统文化特有的祭祀性、缅怀性的孝文化特质,“悲情”意味②的审美特质和美学风格。如是文化基因,风格特质,贯穿于他留节庆文化、祭祀文化、礼仪文化、朵系③文化以及祭祀大典、敬献仪式、慢步打跳、山歌调子等文化习俗形式及其传承形式的建构之中,呈现了秉承中华传统诗教+礼教体系构筑德性教化的形式反映中华美学和道德价值,秉持中华传统育民体系的建构以寓教于诗乐、礼仪的形式满足族群诗性+德性④体验⑤,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建构特征。于此,他留传统文化习俗及其传承形式,一方面体现了反映中华传统美学和道德价值,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功能和特质;又一方面,体现了满足族群审美和信仰需要,获得诗性+德性体验的功能和特质,于此赋予了他留传统文化体现族群诗性+德性建设,培育族群涵养和释放美、善品质和能量的功能和特质。

(一)节庆文化的功能和特质

他留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节庆活动形式,反映了他留传统节庆文化的功能、特质和建构特征,主要有下列三种。其名称、活动地点、具体内容以及相关要求等简述如下:

1.粑粑节粑粑节是他留文化特有的,亦是他留人最隆重的祭祀自然、祭拜祖先的传统盛大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和六月各举行一次(现改为六月举行一次)。节期三天,具体时间由朵系用羊骨卜算、择吉日而定。届时,所有族人(在外地的必须赶回)一律着火麻素衣(他留人用火麻纺织、手工特制的素衣)手捧各家各户特制的塔形粑粑(用稻米制作的祭品。塔身共12层,塔顶为圆形。寓意全年12个月祭奠敬献,传达对自然、祖先的敬拜感恩之情)在古墓坟林列队,进行祭拜天地自然和敬拜祖宗先人的祭祀祭祖活动。祭祖大典、敬献仪式均由朵系主持,敬献活动由朵系带领。族人高举塔型粑粑随朵系缓缓步入古墓丛林,围绕坟林,唱经吟诵、缅怀吟唱,向天地自然、祖宗先人敬拜感恩。敬献仪式在慢步打跳中结束。随后以户为单位在自家坟茔进行新一轮祭祀活动。第二天节庆活动由族长(如今由村长)主持,族群换上节日盛装,参加集体打跳、山歌对唱以及乐器演奏、歌舞表演、摔跤比赛等活动。第三天全体族人围着篝火,参加歌舞晚会,历时三天的粑粑节,在欢快、热烈的快步打跳中结束。

2.春节他留人的春节显现了族群活动的特色,与汉族多以家或家族活动为主不同。过节的场所、着装形式差异明显,活动形式和内容也有所不同。比如,他留人过春节,一是在古墓坟林前举行祭山神、祭祖活动;二是举行山歌、器乐比赛,摔跤竞技表演以及篝火打跳等活动;三是着装形式不同。参与祭山神、祭祖活动全体族人一律着火麻素衣,参加节庆活动则换上节日礼服。他留人的传统服饰不仅有劳作、日常和节日装之分以显现场所、活动等的不同,而且礼服有长短套装的讲究,还有童装、少年装、成人装、老年装以示老幼辈分、性别、婚否等的区别。如今传统礼服已不多见,年轻人似乎更喜欢现代着装形式,但每逢节日或族群活动仍以火麻素衣为主。于此显现他留人一直坚守着以着装形式体现祭祀文化、坟茔文化特色的传统。

3.清明节清明节是他留族群作为传承孝文化的形式,因而是他留人比较重视的节日。一般以户为单位,家人着火麻素衣在自家坟地林举行祭祖扫墓、叩头祈祷、缅怀吟唱、敬献祭品等祭祀祖先、感恩先人的活动。综上显示,他留传统节庆文化蕴含祭拜天地自然和敬拜祖宗先人的传统文化基因,凸显了祭祀性缅怀性的孝文化特质及其赋予的富含“悲情”意味的美学风格的审美特质,完整呈现了他留族群崇尚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艺术审美的特征,充分体现了他留传统文化,以节日、节庆形式及其所组构的与祭祀文化对应,以朵系文化相关联的祭祀祭祖大典、敬献仪式,山歌调子的对唱形式和缅怀吟唱形式以及慢步打跳等形式满足族群信仰和审美需要的建构特征,其中显现了以着装形式培育和坚守祭祖感恩的文化意识和道德价值,服饰文化与祭祀文化、坟茔文化融合,体现传承孝文化的建构特征。如果是建构特征赋予了他留节日文化满足族群精神需要,感知中华传统美学和道德价值,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功能和特质,那么赋予了组构于其中的这一系列文习俗形式及传承形式满足族群诗性+德性体验的功能和特质,由此在形上层面建构了满足精神体之于审美+信仰需要的形式和通道,在实践层面建构了满足族群涵养和积累美、善品质和能量的手段和渠道,由此赋予了他留节庆文化体现族群诗性+德性建设的功能和特质。

(二)乐器制作和演奏及学习、传承形式的功能和特质

他留人的器乐,主要有葫芦笙、笛子、树叶,唢呐、三弦、口弦等。上世纪50年代以前,制作和演奏的学习、传承形式主要有父传子、母传女的家庭式,代代相传的家族式等研习和传承方式(如今设有专门的传承人,形成了以村为单位的传承小组)。他留人学习乐器演奏、制作一般可挑选自己喜欢的一至二种,但要求是,乐器演奏,他留男女必学、必会;乐器制作,他留男子必学、必会,以在节庆活动参与表演或竞技比赛,在谈情说爱中献技传情、沟通获爱。他留人的器乐,在传统文化习俗中其特别之处在于已融入他留婚恋习俗形式的建构之中,成为男女青年谈情说爱不可或缺的工具。比如,“闯关人”⑥在“闯七关”(他留传统婚恋习俗形式)中,葫芦笙、三弦为男子必备,笛子、口弦为女子必备,而演奏技艺的高低往往决定是否能顺利闯过第三关。(后文专述)其中男闯关人要以自制的乐器作为信物,一方面展示技能以示心灵手巧,另一方面传情寄意以示爱心。综上显示,他留人的乐器即是传承文化的载体,也是族群诗性建设的载体,因而在传承文化、培养艺术审美能力、提升美学素养、培育诗意生活方式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功能作用。因而他留人把乐器制作、演奏的学习、传承形式与他留文化习俗形式相融合,赋予了满足族群享受诗性体验的功能和特质。

(三)山歌调子构成的对唱形式和祭祀吟唱形式的功能和特质

他留山歌调子,格调舒缓、灵动,风格婉约、凄美,蕴含着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宗教意味和祭祀缅怀、肃穆悲怆的艺术意味,这就决定了他留人用山歌调子构成的对唱形式和祭祀吟唱形式,不仅具有满足族群习得日常生活、生产劳作等知识的功能,而且具有传递敬畏自然、祭祖感恩的文化观念,传承孝文化的功能。例如在祭祖大典、敬献仪式上表达感恩自然、缅怀祖先的吟唱形式,不但具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培育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功能,而且具有满足族人审美需要享受审美愉悦,培育艺术审美能力,提升美学素养,培养诗意生活方式的功能,因而不但体现了满足族群享受德性体验,培育族群善品质与能量的功能和特质,而且体现了满足族群享受诗性体验,培育族群美的品质和能量的功能和特质。关于山歌调子的学习和传承形式,过去主要有族群式、家族式,现在还出现了新的传承形式。比如以村为单位设有专门负责传、帮、带的传承人,有培育山歌对唱的表演人才,祭祀吟唱的传承人等多种形式,于此山歌调子构成的对唱形式和祭祀吟唱形式体现了传承他留文化的功能和特质。

(四)慢步打跳形式的功能和特质

他留人的慢步打跳形式是祭祀文化的组构部分,因而与他留人的快步打跳以及云南其他少数民族打跳所显现的热烈奔放的风格不同。他留古墓苍松林立,坟林前草坪上,一群身穿白色火麻素衣,女戴黑布花边盖头,男裹黑布头巾,着黑裙、黑裤的族人,随着葫芦笙舒缓的节奏,手拉着手跟着领舞人缓缓起舞,队列时而呈S型延伸,时而围圈绕行,犹如仙鹤漫步,优雅、轻盈,透着庄重与高贵;又似在实施祭祀缅怀仪式,肃穆、庄严,弥漫着神秘与虔诚。外来游客若能沉浸于这奇特的“悲情”意味中,或许能与他留人一道获得心灵自由、灵魂高贵的纯粹感知和体验。仅就满足诗性体的形上体验而言,并非时下流行的娱乐形式诸如广场舞等形式所能及。又因为追求愉悦与追逐快乐的手段不同,这就决定了跳广场舞仅能满足娱乐或健身(大多参与者如是希望)获得身心快乐、身体健康(广场舞噪音事实上并不利于健康)的行下体验,这是因为两者在形式上,显示于满足精神需要的审美形式与满足物质需要的娱乐形式不同,因此在功能上,显现于满足精神体获得诗性体验享受心灵自由、愉悦与满足物质体获得日常性体验满足身心快乐的功能性差别。他留人的慢步打跳,一方面,作为一种习俗形式,在他留传统节日及节庆文化的建构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构件,是祭拜、感恩自然、祖先,缅怀先人,传承孝文化的特殊形式,因而既是他留人必须参与的族群活动形式,亦是满足族群信仰需要享受德性体验的手段;另一方面,作为一种艺术样式、审美形式,既是丰富他留人精神文化生活的艺术形式,也是满足族群审美需要享受诗性体验的手段。于此,一方面体现了传承孝文化的功能,显现了满足族群信仰需要,获得德性体验,培育族群善的品质和能量的功能和特质;另一方面体现了培育族群艺术审美能力,提升美学素养、涵养族群诗意生活方式的功能,显现了满足族群审美需要,享受诗性体验,培育族群美的品质和能量的功能和特质。

二他留传统文化习俗及传承形式所体现的功能和价值

如上所述,他留传统文化关怀人的精神体的特征和需要,构筑了满足族群审美和信仰需要,获得诗性+德性体验的一系列文化形式——体现族群诗性+德性建设的公共文化生活形式、文化习俗形式以及传承形式,因而,一方面在促进人与社会健康发展的现实层面显示了防治人的心理需求失衡导致道德危机引发社会问题的功能和价值,另一方面在文明边屯、和谐边疆的建设的实际层面体现了培育追求和释放美、善品质和能量的精神性主体的功能和价值,于此在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以及道德建设方面提供了可借鉴的现实经验。

(一)显示了防治人的心理需求失衡,导致道德危机引发社会问题的功能和价值

人具有追逐吃穿住行、学习工作、社会角色等物质需要满足自然性、日常性、社会性体验和追求审美、信仰等精神需要享受诗性、德性体验的特征。人们通过日常性、社会性体验获得身心快乐、人生自豪的感觉和认知,培育了追逐财富地位、娱乐游玩、功名成就,满足快乐、自豪的心理需求。人通过诗性+德性体验获得身心愉悦、人生幸福的感受和感知,培育了追求心灵自由高贵、灵魂自由高善,享受愉悦、幸福的心理需求。在此简称为物质与精神心理需求。基于此,人类建构的社会不仅要关怀人的物质体之于自然+日常+社会体的需要、特征和心理需求,还必须关怀人的精神体之于审美+信仰体的需要、特征和心理需求。因为人如果偏重物质需要注重物质性体验则有碍于涵养和积累美、善品质和能量;人如果偏废精神需要则必然丧失享受诗性+德性体验的能力而遭遇精神与物质心理需求失衡的问题。而人的心理需求失衡是导致道德危机引发社会问题的病根儿。[2]这是因为心理需求失衡的人具有以满足物质心理需求寻求解脱的心理动机和由之培育的占有性心理需求,[3]因而在不断追逐占有外物寻求解脱的过程中培育了占有性人格——疯狂追逐占有性体验满足占有性畸形心理需求——在此怪圈中循环,培育了“饿狼心理”——占有性、破坏性畸形心理需求,由是必然养成占有体和破坏体独具的“占用症”“饿狼症”——不可抑制地追逐偷盗、抢劫、诈骗、、施暴行凶、恐怖袭击以“享受”占有性、破坏性体验,满足占有性、破坏性、自豪感。

基于此文化构筑必须对应于人之于精神体的特征和需要建构满足精神需要的形式和通道,以保障人拥有诗性+德性体验的手段和渠道。他留传统文化基于族群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艺术审美的特征和需要与中华传统美学和道德价值的关系,传承孝文化传统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关系,构筑了满足族群审美和信仰需要,获得诗性+德性体验的一系列文化习俗、礼仪和传承形式,得益于此,他留人无需拥有哲学思辨的能力去“认知”幸福的内涵,“辨析”审美与娱乐的差别,“洞察”人的心理需求失衡导致道德危机引发社会问题的逻辑关联和因果关系,只需坚守着满足精神需要的形式和渠道,在亲临体验中“感知”“体会”便可获得“享受”的能力,因而决不会以追逐物质需要作为兑现幸福,幸福生活的手段,也不会把麻将、“广场舞”、KtV等娱乐手段作为满足审美需要的形式,更不会把吃喝嫖赌、畸形消费当作追逐快乐的手段而丧失享受幸福、愉悦和快乐的能力,从而避免了一味追逐物质需要偏废精神需要,强化物质性体验弱化精神体验而遭遇精神与物质心理需求失衡的问题。仅此已显现了他留传统文化所构筑的满足族群获得诗性+德性体验的一系列文化习俗及传承形式在现实层面体现于防治人的心理需求失衡的功能和价值,于此,显现了防治和解决人的心理需求失衡,导致道德危机引发社会问题的功能和价值。

(二)体现了为文明边屯、和谐边疆的建设培育精神性主体的当代价值

如前述,他留传统文化构筑中反映中华传统美学和道德价值,满足族群诗性+德性体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传统文化习俗及传承形式,在形上层面构筑了满足族群审美和信仰需要的手段和渠道,在实践层面培育了追求和释放美、善品质和能量的精神性主体,因而在现实层面培育了文明边屯、和谐边疆建设的族群力量,于此体现了文化建设作用于人的诗性德性建设的当代价值。[4]

(三)在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以及道德建设方面提供了可借鉴的现实经验

基于他留传统文化在现实方面体现的功能和价值而言,在如何培育族群追求精神生活满足诗性+德性体验,使之成为追求和释放美、善品质和能量的精神主体方面,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现实经验。在如何辨析娱乐和审美形式的差别,以避免追逐麻将、跳广场舞以及养嘴养生等行下体验(满足物质体的物质性体验不等于满足精神体的精神性体验)忽略形上体验丧失“享受”审美愉悦的能力。如何追求审美生活、提升美学素养、涵养审美能力;如何选择满足诗性体验的手段和渠道,涵养和积累美的品质和能量等方面,为个体提供了警醒与启示,也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和方法,于此就为文化建设如何加强艺术审美形式的建构,如何加强精神文化生活形式的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现实经验。在如何防治和解决人的心理需求失衡导致道德危机引发社会问题方面,为道德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现实经验,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唐嘉荣.他留文化的“悲情”意味[J].永胜文艺,2014.

[2]唐嘉荣.铲除腐败病根[J].社会主义论坛,2016(01).

[3]e•弗罗姆.生存还是占有[J].关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8.

传统文化需求篇5

[关键词]标志中国传统视觉元素文化传承现代设计

企业标志是企业的核心形象,是企业文化及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承载着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综合信息传递的媒介同时也是最关键的视觉元素,是企业的视觉灵魂。它浓缩着企业实力、行业特征、企业信誉、企业服务等,甚至增加着产品的价值。它不仅仅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而且在消费者心目中就是企业形象“代言人”,早已和企业融为一体,密不可分。

企业标志如此重要,和企业命运息息相关,那么中国本土企业更应该注重标志的应用。应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和需求,继承中国传统的视觉文化、造型艺术、图案元素并且与现代标志设计有效结合,设计出符合现代商业环境、识别方法、传播方式、现代人审美的艺术作品。这需要深入认识和了解传统视觉元素并进行有效变化和改造,使传统图形文化在现代商业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

一、本土企业标志中传统视觉元素与现代设计的关系

我国传统图形艺术博大精深,显示出独特、深厚并富有魅力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体现出华夏民族所特有的审美趣味,民族情感。

本土企业顾名思义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企业。其文化背景、生存环境以及消费者、合作伙伴等都置身于中华传统文化之内,受其熏陶和感染。企业人员、产品属性、客户受众均为同一的本土文化,扎根立足于传统环境中,对于传统的视觉元素具有天生的亲切感、认同感。在企业文化的铸就等方面,需要体现传统的文化底蕴,本民族的审美趣味。那么从中国传统元素中吸取具有代表性的东西作为我们的设计素材,能使我们的设计更具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就显得自然和谐。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时代需求下,企业需要在现代商业社会中竞争成长,国际化趋势势不可挡。企业需要符合现代商业传播需求,需要用国际化语言表达来提高竞争力,民族企业站在世界的镜头前,需要被世界认识并承认,那么什么样的设计即能够被承认更能够代表我们自己呢?

故此在标志中也应该蕴含两方面的不同内容,设计出准确地传达企业文化的标志,既有中国传统精神内涵的视觉元素,又有具有商业竞争力,国际化设计趋势成为当前标志设计的一种必然。其实质在于将传统图形赋予现代的意义,打造出符合新时代的民族形式,找到属于我们本民族的、又能够为国际社会所认同的现代设计精神。既能够有国际化的语言,又拥有文明古国的悠悠历史文明的沉淀。那么这一代设计师就要考虑如何让古老的东方企业其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力,带着时代的气息,以新的姿态新的视觉魅力屹立与世界视野之中。

二、传统元素与现代标志设计结合的典型范例

大白楼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经营传统特色的食品公司,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办厂历史。故此,它的市场和客户都在同一的民族文化之中,企业需要体现出传统风味特色和企业的悠久历史。企业标志采用“图文并茂”的结构。图形是采用传统图腾“龙”的变形和简化,留有龙的总体外形和盘龙的姿态,去掉了繁琐的细节,易于识别,符合现代标志的传播需求。

永乾堂是传统的红木家具企业,经营古典红木家具。故此在图形上采用龙的简约变形为主体形象,书法字体潇洒、有力能够体现出企业的实力和民族特色。

火锅是我国传统美食,渝尚精致火锅是一家集合了传统风味和现代饮食文化的火锅店。故此,标志既有传统意味又体现现代审美。运用汉字组合成火锅的外形,让人看到后一下就会明白。

北京同仁堂创始于清朝康熙八年即公元1669年,是一家有着三百年历史的老店,经营传统医药,现如今已经发展为跨国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同仁堂集团公司。产品以传统严谨的制药工艺显著的疗效享誉还内外。其标志中对称的图腾,居中的书法字体体无不现出同仁堂浓厚的传统历史感,百年老店的醇厚和端庄。

锅贴是中华传统美食,老爹锅贴是经营特色锅贴的现代小吃店,干净、卫生、便捷,现代的饮食文化习惯和传统美食的结合。企业标志也需要两方面特点的融汇。毛笔书法的艺术形式来书写品牌名称,但是却赋予一定的童趣,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容易被年轻受众群体接受,提高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谈传统文化对当代平面设计的影响》作者:张君.

[2]《民间吉祥图案》作者:邓军.出版社: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传统文化需求篇6

我国传统民间美术具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是在我国历史文化的酝酿下,由多民族美术文化相融合产生的,具有独特的民族性以及地域性特点。随着近年来我国居民对现代环境设计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民间美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从传统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入手,对其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传统民间美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应用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根本目标是为居民提供符合生理需求以及心理需求的高品质生存空间,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产物,在很大程度上指导着我国居民的审美取向与行为方式。因此对如何将传统民间美术中蕴含的文化精髓以及民族情感,融入到现代环境技术设计中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

传统民间美术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关系,随着西方文化逐渐对我国艺术思想以及思维方式造成影响,对我国传统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进行挖掘具有一定的必要性[1]。传统民间美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融合过程,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民间美术从民间衍生而来又根植于民间。传统民间美术是我国艺术设计理念的基础以及源泉,是艺术心理的发端。传统民间美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部分,不仅包含了我国传统艺术语言以及文化符号,而且凝聚了我国人民最为纯粹最为质朴的艺术思想。传统民间美术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形态,具有多变性以及独特性的特点,其美术造型风格多样、造型各异,且自身艺术思维方式较为独特,审美意识具有我国的民族特点。面临着现阶段中国传统本土文化逐渐迷失的问题,对传统民间美术中的精华元素、人文精神以及民族情感进行挖掘与提炼,并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进行融合,可以有效地丰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语言,从而创造出更具民族特色的高品质生活空间,满足我国居民的心理需求以及生理需求。

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概述

1、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建立在环境科学研究基础上的边缘性新型学科,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与发展空间。环境艺术主要指的是构成人类生存空间并进行美化的系统化设计,是对生活环境进行规划的设计过程。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涵盖了人文、生态、经济、艺术等多个方面[2]。现阶段环境艺术设计逐渐被社会所重视,对于推进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也有着较为特殊的意义。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根本目的主要在于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符合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的高品质生存空间,这就需要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不仅要尊重文化传统,还应当顺应时展趋势。

2、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

1)艺术化特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我国居民对精神文化提出了相应的需求,要求社会环境中各种物件体现出相应的整体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整体性艺术,对空间关系、形体关系以及色彩关系都有所把握,具有统一性艺术化特征。

2)现代化特征。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单一性的设计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需求,因此绝大多数设计师在开始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环境艺术设计进行融合,在赋予现代环境技术设计一定的声光设计效果的基础上,为现代艺术设计赋予了现代化特征。

3)情感化特征。现阶段国际环境艺术设计发展方向逐渐向情感化设计偏移,简单来讲就是在现代艺术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关注居民实际需求,集中力量进行人性化设计。在情感设计基础上对设计手法进行探索与创新,使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在符合时代需求的同时,设计出人性化的生活空间。

4)民族化特征。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单方面强调设计的现代化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但也导致我国居民失去相应的民族文化寄托。因此现阶段设计师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逐渐开始将我国悠久的民族文化与现代设计进行融合,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赋予相应的民族化特征[3]。

三、传统民间美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1、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造型上的应用

传统民间美术的造型元素主要起源于我国人民的生产活动与日常生活,是人们通过对生活进行总结从而绘制出的图形与图案,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并服务于人们的精神需求。从传统民间美术的视角进行分析,造型运用是较为重要的表现形式,不同的造型与图案可以满足人们差异性的观赏与使用需求。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民间美术的造型运营可以有效地提高设计水平,保证艺术设计可以在对传统民间美术艺术进行创新的同时,结合实际设计需求,从而推动传统民间美术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传统民间美术讲究意形融合,这在很大程度上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造成了积极性的影响,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与传统民间美术的融合,可以有效地拓宽其现实作用与历史意义。与此同时,传统民间美术中的各种意象与符号也都具有深刻蕴味与意义,这种意象与符号也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

2、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形式上的应用

传统民间美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形式上的应用是二者相融合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设计作品纹样、色彩等传统民间美术方面的视觉传达。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首先应当建立在尊重艺术精神基础上,在融合的过程中既应当考虑传统民间美术色彩、造型上的视觉表达,尊重原有艺术形式的秩序与韵律,也应当深入考虑对艺术设计气韵的营造。在融合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在形象上的拷贝与复制,而应当借由传统民间美术创造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有意味的形式。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创作过程中,应当对整体设计的韵味与气质进行把握,在设计中融入传统民间美术的灵魂,从而提升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灵动性。

3、对传统民间美术元素进行创新运用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主要通过对传统民间美术元素符号进行提取、转化与重构,从而突破传统环境艺术设计的思维定式,对传统民间美术元素进行演绎。尽管传统民间美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象征,但其在审美情趣等方面仍与现代元素有所差异,因此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与传统民间美术进行融合的过程中,应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传统民间美术元素进行合理的加工。并通过对传统民族美术元素进行解构与重塑,使其成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5]。对传统民间美术元素的应用应当结合现代化元素进行合理的改变与创新,从而有效地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当传统民间美术元素同现代化设计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冲突时,应当明确传统民间美术元素的滞后性,在有机运用的过程中将优秀的传统民间美术元素与现代化先进设计理念进行融合,从而有效地提升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水平。

4、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地域元素

地域性与民族性是我国传统民间美术最为显著的特征,因此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对独特的地域文化进行考虑,通过将传统民间美术元素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进行融合,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且符合区域性文化环境的设计作品,从而丰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表现形式[6]。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不仅应当体现出地域性的风格与特色,还应当对地域历史文化的传承进行考虑。将地域性元素应用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可以塑造出既符合传统民间美术审美观,又富有地域特色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产物。传统民间美术的地域性元素经历了悠久的发展历程,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演化为一种地域性的文化认知,因此,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应将传统民间美术的地域元素加以应用,在充分联系设计实际的基础上,对地域性的风土人情、文化内涵进行融合。

5、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材质上的应用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根本目的主要在于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符合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的高品质生存空间,环境设计工作的主要矛盾就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间的冲突。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如何提高原有资源的资源利用率,创造具有自然性特征的新空间是设计师的重要研究课题。在选取设计材质上,可以借鉴传统民间美术的造物造景经验,充分利用设计材质的自然属性,对设计材料的自然美感进行有效地提炼[7]。这就要求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采取当地特有的材料以及人工资源,在尊重地域性地理特征的基础上对特有资源进行有意识的开发与创造,从而拓宽环境艺术设计的多样性。

四、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国民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艺术内涵需求越发强烈,将传统民间美术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进行融合,可以为民众的艺术情感带来寄托,并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提升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水平。

作者:李盖单位: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

参考文献

[1]李沙,乔薇.传统民间美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1,04:226-227.

[2]皮佳.传统民间美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现代园艺,2015,22:137-138.

[3]袁磊.民间美术的构成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2:184-186.

[4]胡悦.艺术设计对民间美术元素的吸收与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4.

[5]何静.民间美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大众文艺,2014,02:87.

传统文化需求篇7

1传统体育养生文化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通过调形、调息、调意的运动表现形式,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体系[2]。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在大众传播中呈现出其强烈的“内向性”传播特点。它拥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传播圈子,并形成了一个封闭的传播格局。只有在文化边界的内部,民族文化方才显现出活性和生命力。因此,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传播大部分依赖于“熟人关系”环境下的口口相传。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传承性与内向性所导致的文化向心力与影响力,是传播过程中必须加以利用的利好条件,但同时,自我循环的圈子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化传播的广度与多样性。传播范围的掣肘,也使得传播的深度无从谈起,其可持续性更是逐年减弱。在这样的背景下,寻找路径,加强传播,已成为了一条发展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必经之路。

2传统体育养生文化面临的社会需求

在现代社会,保健及养生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状况也越来越重视。初入职场的新人需要一定的方式调节自我,舒缓工作压力;年轻的女性白领期待一定的保健养生讯息为其带来养颜塑形方面的指导;办公室一族希望借助简单的动作缓解伏案工作导致的职业病与亚健康状态;中年人群作为家中的顶梁柱,繁忙之余也期望能够调理身心,保养逐步下降的身体状况……需求决定市场。近年来,各大都市报与电视节目纷纷开拓健康频道,保健品的市场规模更是一路走高,“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公认的“潜力股”。相较其他保健方式,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对于身、心、息的调和,更适用于当代国人的需求。对于庞大的体育需求人群而言,传统体育养生运动经济、实用,动作简单、易学,文化渊源深刻,且没有太多空间和器材方面的限制———往往一两个简单的动作,如搓手浴面或叩击命门等,都能够对身心起到纾解疲惫的作用,同时,养生功理立足于传统中医理论与经络理论,具备科学性及可信度,正是现代人调理身心的最佳选择之一。

3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新媒体传播现状

在以用户分享和信息聚合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web2.0时代,部分传统体育组织曾及时抓住过新媒体的传播发展浪潮。王用杰的《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健身气功健康传播研究》显示,以“健康网站”为关键词在雅虎搜索引擎上进行简单查询,可发现3360个查询结果。创建于2007年4月的中国太极拳网,更有着每日30000~60000人次的百度访问量,被称为是“访问量最高的武术网站”。然而,虽然这些网站曾在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上功不可没,但在日新月异的“微”时代,它们难免显得有些过时。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新媒体传播,可说是抵达了一个瓶颈。分析现状,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3.1网站编辑未与时俱进在浏览相关网站时发现,由于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组成部分较为繁杂,相关信息也十分琐碎,网站的排版与编辑颇不尽人意。大部分网站对于网站信息的处理仍然只是简单的“博客式”搜集和罗列,搜索与阅读并不舒适,更少有具备互动功能的站点,难以吸引年轻一代以及精英阶层受众。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传播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3.2“微”媒体平台呈现传播空白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5年2月3日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称《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7]。这一数据预示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而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上使用“体育养生”为关键字搜索公众号,所得的结果只有15个,其中已认证账号主体仅有4个,且无一不是以营销宣传为目的的商业性主体,可见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在微信上传播的时间不长,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在以微信为代表的“微”媒体平台上的传播影响力更是几近空白。

3.3传播内容与主要受众的对接错位浏览各类传统体育养生网站可知,其大多为体育养生功法介绍、练习视频以及其音乐等,可以看出,其目标受众主要为养生功法练习者。而根据数据显示,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养生运动的人群中,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据了总人数的39.34%。那么,对于传播的最大主体———中老年人而言,他们接触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机会还不是很多,新媒体传播途径于他们而言是否有效值得怀疑。如此,传播内容与传播主体的对接错位,使得传播效果难以提升。

4移动互联网平台与传统体育文化对接的可行性

主动推进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传播,是加强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效果与社会影响力的必经之路。因而,以微信为首的移动互联网平台无疑将成为当下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最具发展潜力的新领域。

4.1微信的传播机制根据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格拉诺维特(markGranovetter)提出的“强弱关系理论”,人际关系可以分为“强连接”与“弱连接”。“强连接”指的是人类在传统社会中接触最频繁的“熟人关系”,如父母,同事,朋友等,是一种十分稳定的然而传播范围有限的社会认知;同时,还存在另外一类基于广泛社会关系的,相对肤浅的社会认知,例如广播里被提及的人,这样的社会关系,被称为是“弱连接”[9]。对于微信而言,其主要功能流通于熟人关系圈中,可以说,微信传播是基于强关系链接下的产物。强连接关系通常代表着行动者彼此之间具有亲密的互动关系形态,并持有相似的态度,社交双方互动的频率也会更高。这一社交特质正吻合了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内向性特征。因而,在进行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微信传播时,可着重把握好人际之间的有效信息扩散,因熟人关系中,行动者更乐意使用自己的真实信息,其在现实社会中积累的信誉口碑,在虚拟环境中也同样有效,从而使得口口相传的点对点人际传播成为可能,以这一途径进行的传播效果往往更为强力有效,也加强了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的深度。同时,微信媒体订阅号和自媒体账号功能则提供了一种弱关系链接。这样一种“弱关系”,为信息抵达不同的圈子并进行传播提供了桥梁。在信息扩散中,弱链接起到更重要的作用。经营好微信的弱关系链接,将是传统体育文化的微信传播工作中的另一重点。利用好订阅号和自媒体功能等点对面的大众传播条件,也是扩大传统体育养生文化辐射范围和影响力,拓展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广度的要求。

4.2微信应用于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的可行性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传播大致经历了3个时期,分别是父子、师生间的口口相传时期,相关学校、行业内的圈内人际传播时期,以及web2.0时期的网站传播时期。在网站传播时期,其形成的垂直化传播方式一直被认为在发挥着“长尾效应”功能,大多数传播者更倾向于将新媒体传播作为补充,而非主要手段之一,倾向于等待其传播效果的积累,而非主动推进。然而,在传统体育文化逐渐式微的今天,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传播需求正在增大,web2.0时代的传播理念同样需要进一步的深化和加强。“长尾效应”作为营销理论是以利益的获取为目的的。而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传播目的,不仅在于文化的价值实现,更在于民族文化的保存与继承。只有推进传播工作,强化传播效果,将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尾端”地位向“前端”推进,才是发展繁荣之道。要达到这一效果,则需要尽力化“小众”为“大众”。因而,开拓受众圈子,扩大传播范围,是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的首要工作。微信可以说是“微”时代最大的“互联网+”平台。自2011年微信面世起,其用户的数量便迅速增加,截止至2013年1月15日,微信用户的数量已突破3亿。根据《统计报告》显示,以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信作为第一大上网应用,在网民中的使用率继续上升,达到90.6%,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1.5%。毫不夸张的说,至少有1/3的国民在使用微信。微信庞大的用户基数为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可能性,而其以中青年及青少年为主的用户群,则正好填补了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原有传播主体的空白。同时,微信的碎片化传播特质吻合了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多元且琐碎的特征,使用微信进行传播使得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更易被重整,被接收以及被二次传播。这样一种高效率、低成本、传播广、精准投放、接受快速的媒体,无疑给当今陷入瓶颈的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个关键而宝贵的新机遇。

5微信在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中的应用策略

结合以上所述,本文在传统体育文化传播上,以体育养生文化为例,利用微信这一新兴传播途径,深化传播效果,可从构建入口级平台与在地垂直服务两方面入手:

5.1用户至上,精心构建微信服务号入口平台“用户”一词,在企业领域常被提及,在传媒领域却较为新鲜。然而,社会功能的完善使得人民自由自主选择成为了必然,而传播内容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则决定了传播的效果。正如学者周志懿所言,“原来的媒体是给人看的,现在的媒体不仅是要给人看,还要给人用”。[11]因此,要做好服务号,首先应深入挖掘服务号的功能,精准定位用户,如在用户关注之初即发送简单问题,定位其社会角色,了解其主要需求,进而根据不同情况,将用户的需求放到首位,从这一群体的实际需要出发,尽量做到细节化、细致化、个性化、立体化,提供“量身打造”的贴心服务。例如结合LBS定位功能,提供用户所在地的实时天气预报,或是所在地附近传统体育养生教练的小段虚拟教程。还可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推送“办公室解乏六式小功法”“夏日固肾养颜妙招”等功法教程,内容以持续时间短,简单易学,辅有简明功理介绍为要,以加强推送内容的实用性与可信性。也可偶尔小段由“颜值高”的年轻运动员进行的配乐功法展示,或是制作有趣的简短功法动画教程,以增添公众号的观赏性和娱乐性,提升关注度。此外,还可结合微信的社交功能,“查看附近的人”,开启约课、约练等服务,以构建相应的用户体育社交圈,通过社交圈进行二次传播。“用户时代”的到来,说到底就是受众的需求与角色发生了变化。传播是对需求的适应。要做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微信传播,则需要抱定用户至上的理念,为适应这种变化改进传播,从用户的角度考虑体育养生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这就意味着“传播”不再是未来的唯一任务,“服务”将是其多元化平台上的新使命。在服务中传播,在传播中服务,不急于灌输文化,而是着力于提升传统体育养生服务号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则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传播就成为了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5.2携手企业,走垂直服务的新路当前的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总体上依靠着国家的重视和体育总局的宣传扶持,社会层面的传播工作少,传播效果低。本文认为,社会方面的参与对于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而言是必不可少的。要将社会力量合理有效的运用于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工作中,或许在微信平台上与相关企业合作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微信作为中国最大的入口平台,拥有巨大的流量优势和用户基数,而企业最有优势的则是在地性的资源。融合微信与企业带来的优势,就是将新媒体“连接人与人”的传播方式,扩展到“连接服务与机器”。具体的举措有三,其一是利用特定的时间节点,模仿马年春节时的“微信红包”模式,在企业服务号、养生相关服务号以及朋友圈中大量发放“养生红包”以提升用户关注度;其二则是玩转o2o垂直,走垂直服务的新路。垂直服务,指的是利用媒体自身在地资源,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些特定的领域或某种特定的需求,提供有关这个领域或需求的全部深度信息和相关服务。例如与当地养生会所携手,提供细分化深度养生资讯,上门教学,上门按摩等等,做实打实的在地服务,进行内容价值变现,服务价值变现,用户认同变现,以求养供,走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之路。如此,将“互联网+”的态势收为己用,连接各路在地资源做“养生+”,或将成为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未来发展模式;其三,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或还可借助合作品牌自身的用户黏性与粉丝团体,进一步拓展传播范围,进行文化渗透,并借助合作品牌的粉丝社交圈,进行进一步的传播,扩大影响力。对于合作品牌的用户而言,这样一种传播方式会带来具象化的文化感受,从而提升其对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对该品牌的兴趣及接受程度。用户对于此类信息的态度也很可能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传播,其对于相关公众号的使用感受与体验也将有所提升。

6结语

传统文化需求篇8

一、网络文化的发展与人的发展需求相统一

网络文化本质上是网民的文化。一方面,网民的需求是网络文化发展的原动力。美国学者卡茨指出,人们对媒体的需要包括:认知的需要、情感的需要、个人整合的需要、社会整合的需要、舒解压力的需要等。可见,网民之所以热衷于网络,是基于其认知、情感等多种需要或诉求。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网民是网络文化的享用者。另一方面,网民又是网络文化的生产者,网络文化很大程度上是网民在满足自身需求过程中形成的“副产品”。概言之,网民中蕴藏着巨大的文化创造活力。网络文化的发展与人的发展需求始终处于双向和辩证的运动过程中,网络文化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

(一)人的发展需求是推动网络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

人的发展需求是人从事劳动及各种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包括网络文化在内的所有文化都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表现。在网络实践活动中,人们在自身内在发展欲求驱动下不断朝着更深更远的方向前进,推动了网络文化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的发展需求是网络文化生成的原动力。1969年,美国国防部出于国防安全的需要,其高级研究计划管理局(aRpa—advancedResearchpro-jectsagency)建立了第一个命名为aRpanet的网络,这是互联网的雏形。1983年,出于信息共享等需求,aRpa和美国国防部通信局成功研制用于异构网络的tCp/ip协议,真正的internet诞生,并逐步运用于个人交往、商业活动等领域,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式便开始萌发。可见,网络文化正是在人们不断发展的各种需求中,生成发展起来的;二是人的发展需求是网络文化实践活动的原动力。在网络实践活动中,网民最初大多是基于新奇、休闲、娱乐、社交、获得新知等诉求,而参与网络实践活动的。应该说他们最初并没有文化创造与文化追求的自觉,但其基于自我需求满足的网络行为,不断推动着网络文化实践活动的深入拓展,却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三是人的发展需求是网络文化创造活动的原动力。为了满足自身的认知、情感需要以及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要,人们不断自觉提高自身的网络认知水平和虚拟实践能力,在网络环境下创造出愈来愈丰富、愈来愈智能的网络文化产品(如QQ群、微信、网银等),并不断通过网络实践活动调整和拓展其社会关系。

(二)网络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的文化需求

功能主义文化学派代表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的功能在于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基于网络技术支撑、作为我国当前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网络文化,同样是“为人民服务”的“大众”文化。因此,网络文化能否健康发展,关键是看它是否积极向上,归根到底是取决于它能否满足网民的合理需要。在网络社会中,网民既是推动网络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也是网络文化生产活动的最终消费者。随着人们各种文化活动向虚拟世界的延伸,关注人民群众需求的多样性,始终是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网络文化发展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的满足早已实现。那么,类似人际交往等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也随之迅速增长。只有普遍的交往活动,“各个单独的个人才能摆脱各种不同的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包括精神生产)发生实际联系,并且可能有力量来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生产(人们所创造的一切)。”网络文化正是满足人们进一步的交往、合作、全面发展其社会性等精神需要的产物,并迅速发展。2015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即时通信作为第一大上网应用,在网民中的使用率继续上升,达到90.6%。这表明:网络文化的发展极大地消除了网民的传统交往方式的障碍,增强了网民的交往能力,拓展了网民的交往范围。“一键在手,把握天下”等场景不再是传说中的神话,人的全面发展有了现实的可能性。可见,网络文化的发展过程,不仅具有庞杂的物质内容,还极大地拓展了人的社会关系。这一社会关系是网络文化发展的基础,它是在网络文化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和。这些关系无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都是相互制约、相互转化、不可或缺的,并共同推动着网络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的发展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众所周知,网络文化的内容涉及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哲学、宗教、历史、艺术、体育等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这些信息与资源,不仅极大地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丰富了人们的知识,开拓了人们的视野,还为人们的学习、研究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帮助。不仅如此,“智能环境能使我们发展新的神经元和大脑皮层,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一个比较灵活的环境,能造就比较灵活的人。”总之,网络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已不可逆转,网民亦在创造网络文化中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一方面,网络文化的发展对人的发展的促进作用。网络世界中具有高度选择性与灵活性的智能环境,使人们的虚拟实践活动得以实现。主要体现在:实践方式的变革、增加自由时间、拓展发展空间等方面。这种虚拟实践活动,能进一步培育人们的自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开放意识和自由民主精神,全方位地提升了人的自主能动性和潜能,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健全人格、独立个性的形成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人的发展对网络文化的发展亦具有促进作用。人是包括网络文化在内的所有文化发展的主体。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的视野开阔了,社会交往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文化水平不断提升,生存空间不断扩大,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创新意识、表现意识等不断增强,不再囿于狭隘的家庭圈子和物质生活,而是努力在多彩的社会活动中寻找生活意义,实现自身的价值。人们作为网络文化的创造者与享用者,他们的这些进步与发展,势必对网络文化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正能量,通过不断向网络世界输送各种新信息、新技术、新产品,势必推动网络文化的新发展。

二、网络文化的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相统一

“一定的文化(当做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网络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新形态,同样是当前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应,并影响和作用于当前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网络文化的发展格局

自古以来,一个社会的文化朝什么方向发展、发展到何种程度都受制于其当时的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两宋时期,我国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繁荣,这就为宋词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政治上,市民文化娱乐生活需求的日益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宋词的兴盛。同时,两宋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亦十分需要一种便于抒发感情的载体来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这样,宋词作为当时的一种文化形态空前兴盛。党的十七大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民主政治的日益普及以及人民群众物质、精神文化需求的全面提升,中国特色网络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始终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无论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还是企业都在加速建设网络文化,网络社会空前活跃,网络文化产品琳琅满目,网络服务平台日趋齐全,网络文化阵地日趋壮大,网络文化建设与监管体系日臻完善,网络文化的正能量与积极影响日益增强。可见,无论是宋词的兴盛还是网络文化的蓬勃发展,无一不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现实已经表明: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实力的差异,网络文化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巨大的鸿沟,发达国家网络文化霸权已日趋明显。因此,可以预见,社会越进步,经济政治越发展,其对网络文化发展的走向与格局的影响将越深远。

(二)网络文化的发展催生了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形态

网络文化的主题来源于生活,是社会观念、价值、政治、经济、技术、教育等的结晶,且以惊人的速度和力量,无限积聚,无限扩张,并以摧枯拉朽之势辐射至它愿意到达的任何一个角落。因此,网络文化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力已经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并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形态。一方面,网络文化以其特有的技术力量极大地推进着我国的民主化进程。首先,网络沟通具有廉价性、便捷性、平等性和匿名性等特点,它在大大降低公民政治参与成本的同时,打破了许多制度壁垒,激发了公民关心社会、参与政治的热情,逐渐改变着政府与社会、公民之间的力量博弈格局。其次,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视界,改变着人们原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认知模式,为作为实践主体的人的潜能和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如人们可以通过BBS、微博、微信等网络文化平台,对党的大政方针、经济社会问题开展热烈讨论和建言献策等,“为党和国家机关改进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再次,网络文化所具有的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信息容量大、覆盖范围广、高度的开放性和交互性等优势,“为传播信息、学习知识、宣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从近年一些影响广泛的网络事件和网络语言看,如“我爸是李刚”、“蒜你狠”、“苹什么”等,网络文化不仅成为了揭示事情真相的武器,还开辟了唤醒社会良知、凝聚社会正义的新阵地。这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总之,在这个“无处不网、无时不网、无人不网”的时代,只要一键在手,参与政治和社会决策就可以瞬间实现,一定程度上使得直接民主成为现实。与此同时,新型的民主监督模式———网络监督也在此基础上形成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民主监督作用。可见,网络文化正在以其特有的技术力量推进着民主政治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的深入发展,催生了网络经济的形成。随着网络虚拟市场的全面形成,电子货币的日趋普及,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阻隔的逐渐减少,经纪人、批发商乃至零售商作用正逐渐弱化,这为网络经济的形成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条件和心理条件。与此同时,网络文化促成文化产品新形式、新门类、新品种的发展,与相关第一、第二产业的交互融合,催生了新的经济形式:网络经济,这“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支撑点”。这就是网络时代赋予我们经济发展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新的网络经济规律,并且运用它去指导经济实践,实现国民经济的腾飞。总之,网络文化作为高科技发展的产物与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既受制于当今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进程,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革命性的推动作用。网络文化的发展与我国当下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三、网络文化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相统一

从互联网发展历程看,信息技术的每一项重大创新应用,都对网络文化的创作、生产、传播、消费产生深刻影响。对此,曾于2007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就强调:“加强我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要以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可见,网络文化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力决定网络文化的发展能力

如果说网民的诉求与互动是推动网络文化发展的一种内生力量,那么信息技术的重大创新与发展便是推动网络文化发展和繁荣的一种核心外在要素。一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力决定了网络文化的生产能力。网络文化实际上是一种信息文化,新的信息技术是促发网络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众所周知,随着信息技术由原来十年一次历史性变革到近期三五年一次的历史性变革,网络文化也随之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即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力越强,网络文化的生产能力亦越强。这可从历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得到深刻的证实。二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力决定了网络文化的传播能力。网络文化形成的物质保障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传播门槛与成本大大降低。最初阶段的信息技术主要应用于传输、存储及加工数据,用户必须通过特定的语言处理系统才能与计算机进行沟通,因此网络及信息技术的使用仅限于专业人士。随着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网络文化通过手机媒体迅速飞入寻常百姓中,其传播力可谓得到了爆炸式的提升。三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力决定了网络文化的消费能力。决定网络文化消费能力的基础是网络的普及程度和网民的数量。而正是世界范围内的信息技术进步,一方面使得信息产品的性能大大提高,另一方面使得其使用成本大大下降,其直接结果是网络的迅速普及和网民数量的飙升,从电子商务到电子政务,从网络经济到网络文化,从外国互联网到中国互联网,从政府官员到普通百姓,从专家学者到业界新兵,互联网已经成为其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网络文化的发展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新方向与新思维

网络文化的发展,真正打开了信息技术研发者与用户间的沟通渠道,加快了信息技术研发和更新的速度。一是网络文化的深入发展,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方向。在网络文化环境中,信息技术研发人员可以通过与网民的互动,获得市场和用户新的需求信息,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找到努力的新方向。二是网络文化的深入发展,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维。在网络文化环境中,网民需要的不仅仅是关于“what”的知识,还有知晓“why”和“How”的需要,这就使得人们去寻求新的灵感,来创造更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全面实现人机交互、个性化服务与知识共享等。总之,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力决定着网络文化的发展能力,网络文化的发展推动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四、网络文化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传承相统一

传承与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基本逻辑。传统文化为网络文化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给养,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网络文化生长的根基。创新是网络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传承与创新相统一,推动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一)网络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发展,都是对既有文化的传承、变革与创新。作为互联网技术与社会文化生活相结合而催生的网络文化,其蓬勃发展同样离不开我国传统文化的强大根基,同样有赖于挖掘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优势资源,这既是中国网络文化增强世界影响力的智慧源泉,也关系到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大局。众所周知,近年来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网络游戏正大力向我国市场扩展,如果不及时开发以中华民族文化为内涵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文化产业,我们丧失的将不仅仅是经济利益,而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严重冲击。因此,必须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网络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推动我国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加强高品位文化信息的传播,形成一批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承担起传承民族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摆脱目前国内网络文化同质化竞争局面,从而提升网络文化产品的生命力,最终实现我国网络文化国产化的战略。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关键要把握好三点:一是要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读本日渐成为网络文化的重要内容;二是要用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念(如“仁”、“和”)规范和制约人们的网络行为;三是要用传统文化优秀的精神内涵(如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弥补网络文化的固有缺陷。当然,强调中国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不是要将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拒之于门外。对此,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就有过精辟的论述:“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因此,我国网络文化的发展既要全面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充分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中符合时展要求的合理因素,实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从而实现我国网络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二)网络文化的发展更是一种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保持文化软实力在现代世界中产生影响力的经典方式。亦强调:“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可见,网络文化的发展需要创新,创新是我国当前网络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那么,这种文化创新主要“新”在哪呢?从横向看,主要体现在平台的创新、空间的创新、语言的创新、传播途径的创新与消费方式的创新等;从纵向看,主要体现在创作理念的创新、内容形式的创新、表现方式的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等。现以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网络文学为例加以说明。“网络文学”亦被称为与口头文学、纸质文学并列的第三种文本。相较于传统文学,网络文学具有典型的“网络属性”,具体表现为全覆盖、无差别、无限制、快速、通畅、海量、便捷、交互性等特殊属性。以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作为网络文学进入公众视野为标志,网络文学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蔚为大观,表现为绝对数量、市场占有率和人群影响力。可见网络文学虽然是传统文学艺术创造与网络结合的产物,但毋容置疑的是,它更是文学的一种全面创新。网络文学正是凭借其强大的吐故纳新能力,彻底打破了传统文化难以突破的文化壁垒。总之,网络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既需要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又需要大胆创新。一方面,网络文化的本质是信息文化,它最大限度地张扬了工具理性,把自由、开放、自我推向极致,容易产生错误的道德意识。如果忽视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忽略了传统文化“应该怎样生活”这个永恒的主题,那么网络文化也将失去其存在的内在根据,西方国家的文化霸权、文化殖民便有了可乘之机,网络文化将因缺失其应有的价值旨归而难以走得更远。另一方面,网络文化又是一种新质文化。它新质的基础是先进的信息技术。这就决定了它具有兼容电视、广播、纸质文本等传统媒体的各种功能,决定了它能够凭借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甚至以更先进的技术、更丰富的方式,可能将文化传承和教育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如果网络文化不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换和超越,亦将因缺乏创新而难以走远。

五、结语

传统文化需求篇9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对比DDa需求驱动采购模式与传统采购模式在馆藏流通、采访效益、实施效果和共同使用等文献资源建设方面的异同,来研究这两种模式的实际应用。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7-0066-03

1需求驱动采购和传统采购的背景

1.1需求驱动采购模式的概述

DDa(Demand-Drivenacquisition)需求驱动采购模式是一种新兴的图书采访模式,也可以称之为pDa(patron-Drivenacquisition)读者驱动采购模式。它针对的是用户的阅读需求,采集的是用户的需求数据,图书馆员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如书籍推荐的次数和书籍反馈的相关信息内容来做图书的最后购买确认。张秀兰、周丽媛在《我国读者决策采购研究综述》一文中指出,需求驱动采购即DDa采购模式所涉及的文献资源类型广泛。国外的DDa采购模式不仅包括印刷型文献,还包括电子型图书、电子型期刊等;而国内的读者需求驱动采购一般只针对印刷型文献。

1.2需求驱动采购的特点

1.2.1采购流程清晰优化。首先让读者阅读书本中的相关信息内容,其次让读者做出确认需要图书或做出确认图书有用等判断,最后让读者明确地提出对图书的需求并由图书馆来按需采购。

1.2.2以读者为中心的文献资源集中建设。它不仅能够避免文献资源建设浪费,而且是以读者所提供的图书采购需求为中心的文献资源建设模式,可以集中地为读者提供无缝、及时的服务。

1.2.3以读者为中心的文献质量保证。以读者为中心的国际DDa采访模式已经在国外高校普遍实施和运作,这说明DDa模式在高校读者文献采访工作上具备可靠性并且在文献质量上具有保证能力。

1.3以读者为中心的需求驱动采购在国内外的实施情况

《aComparativeStudyofprintBookandDDaebookacquisitionandUse(纸本书籍和读者驱动购买的电子类型书籍在采购上的研究比较)》一文根据2012年美国高校图书馆电子类型书籍的使用情况调查指出,美国高校图书馆所使用的DDa读者驱动购买模式能够以读者为中心来提供服务,并为读者提供一体化的无间隙的文献资源服务。文章还指出DDa读者驱动采购模式是美国许多图书馆增加文献资源、提升文献资源建设水平、提高图书馆服务能力不可或缺的模式。

在国内,各地的图书馆逐渐在2014―2015年期间兴起一股读者推荐购买的风潮,形成了图书馆日常的常态化运营服务并持续至今。如:广东省省立中山图书馆为推广“粤读越精彩”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开展了“你悦读,我采购”和“您尽管点书,我承诺付款”的读者推荐线下线上购买活动。又如:苏州图书馆在和新华书店合作的读书大厅――天香书屋中开展了“你选书,我买单”的现场图书采访活动;内蒙古图书馆开展了“彩云服务”的现场图书采访活动。这是一种创新性的现场采访策略,虽然在采访类型上只是针对纸质图书,但能够让读者在相应的书店里直接采访并借阅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为读者借阅提供了便利的途径和场所。

综上,需求驱动采购的DDa模式是一种通过“以读者为中心”来驱动的服务模式,也是将图书馆、读者、供应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采访模式。

1.4传统采购模式的概述与特点

传统采购模式就是图书馆根据自身的目的、计划、经费和读者需求等情况,按照一定的采购细则、配备模式和体系,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根据各种信息资源来做出采访选购并连续不断地加入新书籍的模式。其特点如下:①有一定的工作流程和要求。传统的图书现场采购都是由专门的采访人员来负责的。在图书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不仅要按照采访的工作流程来采购图书,还需要有很强的工作责任心、专业学识水平、业务开展能力。②采访人员为采购主体。专业的采访人员在采购图书时也难免会带入一定的个人主观色彩,可能会较多地购买自己熟知或者感兴趣的书籍。同时,采购人员不是专门的教师或者研究者,缺乏全校各个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采购专业图书时很难把握好学科和专业发展动向。

2需求驱动采购与传统采购的对比

2.1需求驱动采购与传统采购在馆藏流通上的比较

国外文献通过馆藏利用率来比较DDa需求驱动采购与传统采购两者的不同,其公式为“馆藏利用率=流通过一次或以上的馆藏数量/全部馆藏的数量”。一方面,国外文献普遍地统计并指出,高校传统采访模式所建设的纸质馆藏在其5~10年的流通期间里普遍拥有60%的相应利用率,而其余40%没有产生流通借阅,只能作为图书馆常见的沉没成本;另一方面,在国外文献中,DDa需求驱动采购模式所建设的电子类型馆藏更是在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内,所统计的利用率已高达88%~90%。加之,国外文献实践指出,所有在短期流通的电子类型馆藏在流通次数上已经与所有长期流通的纸质类型馆藏普遍相当了。因此,比起所有长期使用的传统采购模式的纸质类型馆藏,DDa需求驱动采购的馆藏已在短期内具有了更高的馆藏利用率。

2.2需求驱动采购与传统采购在采访效益上的比较

2.2.1DDa采购模式下的馆藏能够确保它在任何时期都具有100%的读者流通借阅率。因为在应用DDa模式进行读者驱动需求馆藏采访时,其已经被读者所确认购买的书籍,读者至少会去借阅一次;或者其是由于被预览了多次,图书馆才触发购买的。此外,不难预测出,DDa模式采购的馆藏在未来的流通期间内会有更多的读者、更多的使用次数与更高的利用率。

2.2.2DDa采购模式下的馆藏每次流通所产生的馆藏单位成本更低。假设DDa模式采购的馆藏与传统模式采购的纸质馆藏所使用的周期一样,再用采购价格去除以流通次数来计算每次流通所使用的单位成本,DDa馆藏因为DDa采购模式的高流通率以及DDa电子书籍的低采购价格、每次流通所产生的馆藏单位成本比起传统模式来说会更低。

2.2.3DDa采购模式的投入能够产生更高的单位效益,能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并能采访更多的图书。首先,DDa采购模式响应的是读者购书的不时之需,而且是经过读者采访的可靠且能够有效补充的馆藏资源。其次,在同样采购成本下,DDa采购模式因为其高馆藏利用率和低单位成本,比起传统采购模式来说,无论是在电子类型书籍还是在纸质类型书籍中,都能采购到更多的图书并能及时满足更多读者的书籍阅读需求。

2.3需求驱动采购与传统采购在同时使用后的比较

在同时使用DDa采购模式与传统采购模式之后,若将全部学科看作一个整体,并不能总结出DDa采购模式的电子类型书籍与传统采购模式的纸质类型书籍之间的利用率比例特征,它们所配备的电子类型书籍与纸质类型书籍也有着不相同的比率。这是因为传统采访模式在纸质类型书籍上的利用率与DDa采访模式在电子类型书籍上的利用率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若细分到各个学科内,因为各个学科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情况,传统采购模式下的纸质类型书籍和DDa采购模式下的电子类型书籍则存在着不同的学科相关关系和不同的学科采购比例,这已得到国外文献的实践证明。

因此,在图书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传统采购模式并不能弃之不用。首先,传统采购模式的重要性体现为在电子书籍DDa采购方式从出现到持续的数年间,DDa模式下图书流通量的上升都没有对它产生很大的影响。其次,传统采购模式下纸质馆藏在流通量上的减少非常缓慢,而且其书籍仍能保持着和往年相近的流通借阅率。最后,在文献资源建设上,它不仅能践行馆内的馆藏建设原则,能配备全面系统的馆藏,还能应对读者的不时之需。

3对需求驱动采购和传统采购的利用

3.1需求驱动采购的实施效果

需求驱动采购有以下实施效果:①DDa需求驱动采购模式实现了文献资源内容获取的广泛、文献资源信息的平等和文献资源获取的开放自由空间。它使来自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层次、不同知识背景的读者都能够相对平等地获取文献资源;使读者能够自由、充分、即时地阅览到品种更为多样、学科资讯更为广泛的文献资源;促进了对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研究,并减少了馆际互借的工作量。②DDa模式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便利化和个性化的流通服务,也能有效补充馆藏。DDa模式以满足读者当前的需求为主要目的,能达到“满足即时需求”的文献资源建设理念。③DDa模式具有更高的投入产出效益,能够有针对性地满足读者阅读需求。

3.2传统采购的实施效果

传统采购具有以下实施效果:①传统采购具有直观性、及时性。它除了可以通过出版社、著者等信息来做出判断选择,还可以通过书本内容来直观地评估书本的质量,而且也可以对新出版图书进行更快的挑选采购,并适时地验收采购的图书。②传统采购的图书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首先,现场采购具有数量规模大、图书品种齐全的优势,而且采访馆员能够根据图书馆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采购。其次,它也便于实施馆藏细则和体系,并易于采取“大而全”“以备不时之需”的文献资源建设理念。③传统采购具有便于批发、价格优惠等优势。传统的书目采购可以统计出不同时期内的预订数量,可以把握好各学科的采购比例。

3.3同时使用需求驱动模式与传统模式在资源建设上的优势

3.3.1DDa需求驱动采购模式可以实现“满足实时之需”的文献资源建设理念,能够有效地补充传统的“大而全”和“以备不时之需”的文献资源建设理念和模式的不足。它能以读者即时需求为中心,便捷地获取广泛的资源,并有着高借阅率和高流通率。

3.3.2便于进行学科特色馆藏建设。DDa以满足读者多元化、高层次、个性化的信息需求为目的,能够改变馆藏趋同的现状。在高校采访工作中,不同学校有不同的学科专业和不同的研究项目,选择校内各式各样的读者参与采选及文献阅读,既能扩充图书馆的馆藏,又能充实不同读者的研究领域,并促进对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研究。随着某一研究领域读者的不断参与,该领域的图书会不断增多,这就必然加强了图书馆在某一领域的馆藏特色。而传统采访模式则是通过对馆藏方案的持续购买来逐步落实馆藏原则并形成独具特色的馆藏体系。

4结语

综合两种模式的特点,如果能够以传统的采访模式为主导,辅之以需求驱动的采访模式,则可以减少采购成本并买到更多的图书,减少不必要的副本量,增加读者的满意度和需求回馈,增加文献资源使用率,减少文献资源采购的单位成本,减少馆藏的沉没成本,产生一定的效益。简而言之,同时使用传统模式和读者驱动模式并不会产生矛盾和冲突,因为两者结合可以更好地节约采购预算,同时优化采购过程,有更高的馆藏平均利用率、更综合广泛的采购成果,使得读者可以找到更多合适、完善、有质量的书籍,实现馆藏建设“以备不时之需”和“满足实时之需”的理念,并使得图书阅读可以推而广之。

参考文献:

[1]张秀兰,周丽媛.我国读者决策采购研究综述[J].图书馆学刊,2014(7):133-136.

[2]KayDowney,YinZhang,CristobalUrbano,tomKlinger.aComparativeStudyofprintBookandDDaebookacquisitionandUse[J].technicalServicesQuarterly,2014(2):139-160.

[3]陈枚香.再议“你选书,我买单”活动[J].图书馆杂志,2012(4):49-51.

[4]樊国萍.读者决策采购:用户需求驱动的文献资源建设模式[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6):57-61.

传统文化需求篇10

所谓大众文化,即是文化的大众化,它具有二重性,既是商品又不是商品,可从中国经济发展的两个历史阶段来理解和阐述。

1.计划经济时期的大众文化:是人们所延续的普遍的社会文化,一部分来自于民间,包括带有很强地域色彩的沿袭下来的传统文化,以及自娱自乐的民俗文化;另一部分是文化工作者和传播者们为广大普通社会成员创造出来的,能够接受和需求的文化,包括这种文化所衍生出来的文化产品和文艺作品。

2.非计划经济时期的大众文化:当社会进入商品经济时期,人民大众对文化的需求不断提高,产生出不同形式、不同需求、不同行业、不同艺术品位的大众文化。文化工作者和传播者们根据大众对文化的不同欣赏水平,根据不同层次的大众的需求,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文化和文化产品的再生产,大众文化充满商业气息。

商品经济时期大众文化的特点:⑴商品属性:即伴随商品社会的发展大量生产和销售大众需求的文化产品;⑵通俗属性:大众所喜爱的与特定阶层所需求的文化有质的区别,或称为社会的一般人的文化;⑶流行属性:文化时尚随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呈忽起忽落的变化趋势,某一时期被多数大众所追求和享乐;⑷娱乐属性:大众喜闻乐见的各类娱乐产品和娱乐环境,包括图书、杂志、唱片、音像制品、电影、娱乐环境如影剧院、演出场所、娱乐场所等;(5)消费属性:是建立在前4个属性的基础上较强的消费功能等。

大众文化的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标志,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果实,也是媒体宣传产生的传播结果。

广播的社会作用

广播作为大众传媒,紧跟形势发展,发挥自身的软件优势――即节目质量的提高,传播符合时代需求的、有新意、有创意的娱乐节目,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新时期的网络广播,也发挥了不可低估的社会作用。

新时期网络广播的特点:⑴不受地域限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覆盖面大,弥补了传统广播地域限制及信号不稳定的弱点;⑵不受时间限制,听众或观众可以随时观看网络或收听网络广播,弥补了传统广播的时间限制;⑶网络广播可以来自于社会各个层面的信息,并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论坛等多种方式进行双向交流,加强与听众的沟通,弥补了传统广播单向传播的不足,克服了广播稍纵即逝的弱点;⑷网络广播可以做更多的相关链接,满足听众或用户随时点播相关新闻内容的需求,弥补了传统广播的局限性,使新闻传播在地域上更加广泛。网络广播还以它低廉的价格、便捷的播出形式,受到更多的文化和文艺工作者的欢迎。

广播与大众文化的相互依附

1.广播与大众文化二者之间的依附关系。当大众所喜爱的艺术作品包括电视、电影、流行音乐、音像制品等娱乐行业的文化产品生产出来,提供给广大的群众予以欣赏娱乐的时候,这些产品本身又作为一种媒介,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和普及推广了适合大众消费的文化产品。广播作为大众传媒,为大众文化的迅速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宣传平台。在这个意义上,大众文化对传媒的依赖,广播内容对大众文化资源的需求,使双方相互影响、相互依附。

2.广播娱乐节目与大众文化都是建立在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是血脉相连的民族文化的产物,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人们喜闻乐见的流行音乐形式已经突破了纯流行,比如将民歌用流行唱法演绎;将流行歌曲配以民族乐器演奏和演唱等。而这些大众喜闻乐见的健康向上的艺术作品,正是传媒界人士制作的娱乐节目中最受欢迎的内容。广播作为传统大众媒体,几十年来始终在宣传民族文化与大众文化的道路上,坚持着一贯的优良传统,自始至终传播着先进文化,引导着正确的舆论导向。

3.在商品经济时代,大众文化被极大地渲染了娱乐和消遣功能。人们对娱乐生活需求的欲望逐渐膨胀,许多带有浓郁的民族民俗色彩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不同程度地溶进了通俗色彩的包装和演绎,经过包装挖掘之后,再通过广播这一传媒的特有形式的作用变为文化消费品,并成为市场畅销和流行产品。但同时质量不高、品位低下、鱼目混珠的产品也充斥了一部分市场。因此,广播对大众文化的舆论导向作用绝不能忽视。

参考文献:

①李世成:《论大众文化与广播电视传媒引导》,《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7年第3期

②《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国广播发展策略》,中广网,2004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