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业发展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29:18

特色农业发展分析篇1

关键词:甘肃;特色农业;竞争力;优势;劣势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8-0092-02

1甘肃特色农业布局

甘肃是西部的农业大省,受资源条件、地理环境等原因的影响,农业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粮食、药材、果品和畜产品上。经过多年的扶持,甘肃已初步形成了草食畜、马铃薯两大的农业产业集群。围绕制种、蔬菜、水果、中药材、啤酒原料、棉花等区域性优势产业及食用百合、蚕豆、烤烟、球根花卉、黄花菜、油橄榄、小杂粮等一批地方性特色产品的小产业集群也逐步成形:金昌的啤酒麦芽加工集群,张掖的玉米制种加工集群,庆阳的白瓜子加工集群等。许多特色农产品成为满足全国需求的主要供应源,且大量出口海外。例如甘肃省紫花苜蓿留床面积目前已达到750万亩,居全国第一;中药材、啤酒大麦达210万亩和134万亩,年产量分别达34万吨和38万吨,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杂交玉米制种面积发展到123万亩,制种量占全国用种量的53%;全国50强制种企业已有一半以上在甘肃省落户;脱水蔬菜、番茄酱、果酒果汁、优质小杂粮、油橄榄等农产品还出口日本、韩国、欧美及东南亚等国家。

尽管甘肃特色农业近年发展迅速,但和周边其它省份相比,甘肃特色农业发展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正确分析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对及时弥补特色农业发展的不足和制定相应的政策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

2.1自然资源优势

甘肃省地域广阔,生态和气候类型多样,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全省耕地面积5229.25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7.68%,人均占有耕地2.0亩。甘肃农业栽培历史悠久,农作物品种繁多。河西走廊是灌溉农业区,耕地面积大,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制种基地和高原夏菜基地;陇中、陇东旱作农业区,全年降水量少,是全国重要的洋芋、中药材、小杂粮、羊羔肉及肉牛生产基地;陇南地区气候湿润,是重要的特色农业基地,有经济林果、中药材、草畜、蔬菜四大主导产业。甘肃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现有天然草场2.69亿亩,是全国重要的牛羊肉生产基地和细毛羊基地。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在650多种野生动物中,属于国家保护的稀有珍贵动物有90多种。

2.2人力资源优势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根据全面统计,2003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总规模为1213.37万人,其中,劳动年龄内的全部人口有1084.92万人,除16岁以上在校学生数、家务劳动数及其他外,甘肃省农村实有劳动力1050.49万人,按全省农村457.14万户计算,平均每户拥有劳动力2.30人。从性别分布上看:男性劳动力555.85万人,占52.91%;女性劳动力494.64万人,占47.09%。从年龄结构上看:据全省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省19岁以下的劳动力占6.86%,19-34岁的劳动力占42.48%,35-44岁的劳动力占21.46%,45-59岁的劳动力占22.42%,60岁及以上的劳动力占6.78%。以上数据表明,甘肃农业劳动力年轻化程度较高,从业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2.3政策法规优势

2000年1月,党中央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家政策措施向西部地区倾斜,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建设资金投入的力度。近五年来,甘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科技、教育和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才开发力度加大。国家在甘肃地区累计投入企业技术更新改造资金1250亿元,一批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和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相继落成。随着“三农”政策不断完善和创新,有关吸引外资,土地利用,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相继出台。各级农业政策法规部门也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结合甘肃实际,不断加快地方农业立法。2004年来陆续颁布通过了《甘肃省农作物种子条例》、《甘肃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甘肃省草原条例》、《甘肃省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甘肃省农药管理办法》等。同时,还启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植物检疫、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管理等方面的立法。

2.4市场需求优势

据有关部门预测,未来几年内农产品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从农产品需求量来看,西北地区2006年口粮总需求是1602.6万t,精饲料为1716.6万t,油菜籽总需求量272.6万t,蔬菜总需求量1402.2万t,水果总需求量362.5万t,棉花总需求量为42.9万t。以上农产品供应目前缺口很大。从近年农产品价格走势来看,2008年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比2006年上涨了20%以上,粮食生产价格指数上涨了10%,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最大,达到了55%。以上数据反映甘肃特色农产品需求潜力巨大,且市场价格持续坚挺。

3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劣势

3.1生态环境劣势

水资源贫乏是甘肃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甘肃人均水资源量115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7%。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均降水量只有302毫米,且时空和区域分布不均。干旱、大风沙尘暴、暴雨、冰雹、霜冻和干热风等气象灾害的种类繁多,发生频繁。干旱出现频率最高,给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带来很大影响;大风和沙尘暴灾害也较严重,大风日数每年有3~69天,沙尘暴日数为1~37天,大风和沙尘暴主要危害河西和陇中、陇东北部。此外,暴雨、冰雹、霜冻和干热风也是不可忽视的气象灾害,各地每年均有发生。

近年来,农药、化肥、农膜等农用化学物质的大量使用,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解决我省粮食自给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上世纪70年代以有机氯为主的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给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到80年代尽管已完全停止使用有机氯农药,但至今一些地区的土壤中仍能检出六六六、DDt。目前,全省农药消耗总量2.5万多吨,其中高毒农药使用量约100吨,不同程度遭受农药污染的农田面积超过100万亩。此外,化肥导致个别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严重超标,地膜覆盖造成的“白色污染”等在甘肃也比较严重。河西地区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

3.2劳动力素质劣势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总体上文化素质偏低。文盲或半文盲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6.28%,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1.48%,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0.2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1.97%。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结果计算,甘肃省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6.52年(其中男性7.44年、女性5.47年),比全国低1.46年。其中农村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5.64年(其中男性6.66年、女性4.53年)。据抽样调查推算,受过各种技术培训的人数仅占整个农村劳动力总量的比重7.07%。

3.3科技劣势

科学含量低,机械化运作水平不足,现代农业步伐缓慢,将直接制约甘肃农业发展,成为特色农业发展的羁绊。据资料显示,农业科技在甘肃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约占40%左右,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率约为20%-30%,真正成效显著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技术不到5%。带动生产率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8%,与发达省份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在资源利用中,农业用水占70%左右,但农业水的利用率仅为30%-40%,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仅为13%左右。科技的缺乏,不但大大加重了我省农民的劳动量,还在不同程度上使其蒙受了直接和潜在损失,严重制约到了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

3.4信息劣势

甘肃信息化各要素指数在西部地区均处于弱势,信息化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信息服务的渠道不畅通。在面向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无公害生产基地、特色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种养大户和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方面,提供农业政策、新技术新品种、农产品供求、生产资料价格等信息服务的能力欠缺。农业生产滞后于市场需求的变化。特别是信息化人力资源发展较慢,信息化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甘肃信息化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一切都严重影响了农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制约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5规模劣势

甘肃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小,产业协同和组织协同层次低。目前,甘肃特色农业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只有22家,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也只有456家。农产品加工整体水平较低,加工转化率只有34%;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不大,覆盖不广,参与农户比例不高,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大大影响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

3.6制度劣势

农业经过20多年的改革,许多制度都围绕市场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创新。但从整体来看,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仍面临许多制度瓶颈,这在甘肃农业发展上表现尤为突出。首先,以小农为本位的农业经营制度已严重阻碍了农业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的提高,制约农业效益的取得。其次,不合理、不规范的农村财税制度难以有效地形成新的激励,不能调动地方和农民的积极性。再次,排斥、拒绝农民的农村信用制度抑制了农民的投资欲望以及弱保护、低覆盖、不完善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无法满足农业和农民市场化、国际化的需要。加之现行的土地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及干部考核体制都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甘肃特色农业竞争力提升的策略建议

4.1优化特色农业内部结构,促进特色农业集群化发展顺利进行

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应放在区域布局、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三个方面。区域布局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加快建设一批规模化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品种结构调整主要是调整生产用地面积和投资比重,实现种植、养殖、林果、水产等各行业的协调发展,品质结构调整要实现产品更新换代,跟上市场需求步伐。在现有特色农业发展集聚的基础上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和法规,引导和鼓励企业按照产业链的不同环节进行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努力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形成产业集群。同时有选择地吸引那些具备产业带动优势和有产业关联效应或配套协作功能的外资项目进入农业集群。健全以行业协会为中心的中介机构,提高集群的组织化程度。完善政府服务,建立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融资体制、物流体系和信息服务平台。

4.2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

极大对农业科技研究的扶持,大力引进和挖掘农业技术人才。鼓励高校、研究所等科研单位与特色农业基地进行联合,在农产品革新和劳动力培训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培育龙头企业,发挥其辐射和示范功能,借此增强农业核心竞争力和激发甘肃民间创业动力。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在科技传递中的作用,提高科技的针对性、实用性、操作性,简化其程序,降低其成本,不断改进和提高农业科技的使用效率,努力使农业科技在农业增产增效中的贡献率不断得到提高。

4.3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树立区域品牌意识

区域品牌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更形象、直接,更具有广泛、持续的品牌效应。因此甘肃特色农业要特别重视品牌功能,打造知名品牌,以明星企业和名牌产品为依托,提高区域竞争力。建立农产品的品牌质量控制体系,主要是品牌质量认证。企业要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制定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制定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以及收获,加工,包装,储运等环节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农产品绿色品牌质量,这是保护区位品牌的基本手段。

4.4推进农村经济体制和制度创新,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

政府要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法制化建设,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完善农业投资管理体制,进一步放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拓宽信贷资金支农渠道,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要加大农业减灾投入,建立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专项生产基金和市场风险基金,推行农业互助保险模式。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要依法行政,加大农业执法力度,提高农业行政执法效果,使特色农业各项管理工作走上法制轨道。

4.5建立高效的资源合理利用、保护、更新机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鉴于甘肃目前的生态资源的显示,必须建立一个提高利用率,保护与更新资源的新机制,确保农业资源符合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有条件的地方通过节水设施的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复种指数,机型立体农业开发保护耕地资源。大力宣传持续农业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高人们对持续农业的认识,强化全民环保意识。使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能够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于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树立全局观念,整体观念,持续协调发展的观念。用法律法规和各种政策措施来协调社会关系,规范人们的行为,以协调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特色农业发展分析篇2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特色农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状况的分析,以江苏邳州为例,提出了特色农业的信息化发展模式,主要包括:特色农业信息化建设主体及基础、特色农产品种植信息化发展模式、特色农产品经营信息化发展模式、观光休闲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

关键词:新农村信息化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在2006年2月21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信息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以及信息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战略地位,提出了信息化建设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冯梅,2006)。实现农村信息化,既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依托,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农村社会的信息化程度是影响到新农村经济建设成败的重要环节。

现如今,“三农问题”、近十亿农民的生计已成为我国中央及地方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面对当前环球经济衰退、海外市场萎缩、消费力大减的现状,若要继续力保经济高速增长,当下需要做的是加强软式基础建设――为农村和城郊开拓信息高速公路,即实现农村信息化,提升农民的技术和信息交流,培育国内本地市场衍生内需支持经济发展。由于我国各地资源禀赋不一,各地农村也都因地制宜的发展了不同类型的特色农业。以信息化推动特色农业的发展,也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

农业信息化与特色农业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信息化,信息化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带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农业信息化就是通过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在农业各个领域和环节广泛实现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产业层次,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村信息化除了有利于农民接触新技术、使耕作现代化、增加收入和改善生计外,也能提升农村地区的发展机会,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曹俊杰,2008)。但从目前来看,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较慢,信息化水平有待大力提升。

发展特色农业是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环节(曹俊杰,2008)。特色农业是指人们立足于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技术优势,根据市场需要和社会需求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效农业(吕火明,2002)。特色农业具有多种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分类,一般来讲,按照其生产对象和提品形式进行分类:按其生产的对象可分为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特色水产业、特色加工业和特色服务业;按其提供的产品形式可分为产品型特色农业(如特色种养业)和服务型特色农业(如都市农业和观光农业等)。各类特色农业在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有不同的模式(吕火明,2002)。发展特色农业具有多种优势(如通过开发一两个产业或产品),可以带动多数农户从事这些产业和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利于改造传统农业,构建现代农业;有利于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结构,突出产业特色,发展农村区域经济等。

邳州特色农业发展及信息化发展现状

(一)特色农业发展状况

邳州市位于江苏省北部徐州市东部,近年来地方经济尤其是特色农业发展迅速,通过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优势产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乡村面貌。邳州特色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大蒜、银杏及意杨和杨树各种林木。大蒜、银杏、板材及其相关产业等已经成为邳州的主导产业。

邳州市的大蒜种植是以宿羊山为中心向外辐射,是全国品质最高、产量最大的大蒜种植区。邳州大蒜产业档次不断提升,形成集生产、收购、冷储、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集群,提高了产业一体化水平。邳州24个镇中有18个镇种植银杏,形成了全国著名的优质银杏生产基地。邳州围绕银杏生产,发展精深加工延长银杏产业链,形成了一大批银杏叶烘焙企业、银杏果加工企业及银杏生物制品企业。邳州林木资源丰富,主要有意杨、杨树等林木资源。依托于丰富的林木资源,板材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江苏省最大的板材加工基地。

综合邳州特色农业的发展状况,可以将邳州特色农业的类型分为:特色农产品(大蒜、银杏、板材林木等)种植业、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

(二)农业信息化建设状况

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息化建设,邳州按照省政府“村村通宽带”的工作部署,大力推进政府上网、企业上网和家庭上网工程,致力于信息高速公路和互联网业务的建设。邳州信息化建设成绩显著,为信息化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加强信息化软硬件设施建设;健全政府网络,提升办公效率;积极组织信息化技术培训,借鉴先进的信息化建设经验;建立了多个政府门户网站,如江苏省邳州市人民政府网、邳州劳动就业网、邳州统计信息网等,这些政府网站既是政府各项工作的重要窗口,增强了政府办事功能,也是政府和社会各界沟通的桥梁,拓宽了人民了解信息的渠道。

从邳州的信息化发展状况来看,只是通过网络等信息化手段,拓宽了信息沟通和交流的渠道,并没有完全的实现信息化。其信息化建设模式还不够健全,尤其是农业信息化建设还比较落后。邳州农业信息化发展障碍是来自多方面的,不论对于政府还是农民来说,发展信息化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农民使用信息化生产方式的意识还比较薄弱,而且信息化技术水平不高;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

特色农业信息化模式

(一)特色农业信息化建设主体与作用场

特色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体来自各级政府、涉农企业、其他组织及农民四个要素。主体之间的关系与作用场如图1所示。

首先,我国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农业信息化建设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然而,关于农业信息化方面的建设工作,仍应加大资金投资的力度,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政府应专门设立农业信息化工作部门;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建设信息高速公路;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各个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大力组织和开发农业信息资源;积极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通过信息化,带动特色农业的发展。而要进行特色农业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地方政府部门的指导和支持。

其次,特色农业中的涉农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实施信息化建设,将各类信息化技术和方法更广泛地运用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邳州的农业龙头企业,为了促进生产、加大销售和占有市场,积极开展农业信息化的工作,而且客观实际上农业龙头企业的信息化也带动了农民、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信息化发展。这样的优势,作为企业目标很明确,比较贴近需求,能够形成激励机制。

其他组织是多种形式的,都是从农村合作组织,或者从其他涉农相关行业协会发起的,一般都是针对特色产业产生的。比如目前邳州市银杏协会、邳州市大蒜流通协会等,它们的优势是贴近需求、市场反馈机制、个性化服务。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将有助于完善农业产业组织体系,并且对于建构农业新型双层经营体制,实现农业生产小规模、经营规模化具有重要意义(黄祖辉,2008)。

农民是农业信息化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主体。在农业信息化过程中,农民由被动地接受信息到主动地搜寻、利用信息是农业信息化的重大转变。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能仅仅把农民当作信息化的主要服务对象,还需要创造相应的制度环境把农民吸引到农村信息化的建设中来,使农民真正成为农村信息化的主要建设者与最终的决策者,让农村信息化真正成为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民广泛参与的模式,从而充分发挥信息化的社会效应,提高信息化的社会效率。

(二)特色农产品种植信息化模式

邳州宿羊山镇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建立了大蒜网上交易中心。通过网上交易中心,蒜农可以及时全面的了解大蒜的市场价格和供求信息,还可以完成大蒜购销交易。但这仅仅是农业信息化体系的部分内容。根据特色种植业的发展特点,以信息化推动特色种植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类农业信息系统、农业专家系统和农业智能决策系统。

为了对农作物当前的生长情况及环境情况有一个准确和实时的了解,需要对农田作物状况进行实时监测。监测的土壤、水分等农作物信息要及时传递给农田采集系统。气象信息系统应该把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传递给农田信息采集系统。农业监测预报系统包括当前和历史的农田信息数据,如土壤成分、水分状况、生物状况、气候状况等。土壤肥料决策支持系统不仅包括世界上现有的肥料数据库,还应搜集农民所拥有的施肥经验。同时可以根据现有的农田状况和已有的数据库资料,提供合理的土壤肥料计划。农业科普培训系统及专家系统应包括培训农民各类种子种苗的基本情况,同时该系统还帮助农民分析农业区域的耕作习惯、土壤成分、气候特征、地域特点等及农田的现有情况,并帮助选择合适的种子种苗品种。此外,该系统可以让农民通过视频、音频方式,直接了解各种最先进的栽培知识和技术,系统还可以根据现有的土地等条件,选择合理的栽培技术。在病虫防治上,通过图片、文字方式系统介绍不同常见病虫害的症状、病原菌、发生规律、诊断方法、预防方法和救治方法。并可以根据农田采集的数据信息,判断现有农田的病虫信息,给出合理的病虫防治措施。

(三)特色农产品经营信息化模式

特色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过程,主要包括加工、存储和销售。在邳州,对板材的加工在农产品加工的过程中,积极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现代工艺,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竞争能力,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大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同时应搞好“产学研”结合;积极推行“敏捷制造”的生产方式,及时根据市场需求和顾客需要及时进行定制生产。

以大蒜产业为例,经过几年的发展,邳州已涌现出一大批大蒜加工出口企业,产品从优质原蒜出口到糖醋蜜蒜、酸辣蒜蓉、蒜片、蒜油、蒜素等系列蒜制品。全市共建成大蒜储藏恒温库40多座。其中万吨以上就有10座,贮藏总容量超过30万吨。

同时,银杏叶的提取开发研制已取得了很大成功,已建成银杏叶提取物生产企业9家,13条生产线,年产银杏黄酮250吨,内脂20公斤,银杏茶500吨,银杏生产能力占全国总量的80%。邳州还大力发展医药为主体的银杏产业,以列入国家863计划的清华大学口服胰岛素项目和三仪银杏制药项目的建成投产为标志,生态医药成为邳州新型主导产业。开发研制银杏胶襄、银杏酮茶、银杏酮制剂、银杏口服液、银杏蜜、银杏润肤露等邳州特色产品,销售国内外市场。邳州已发展成为国家银杏中药材Gap基地。

经过加工后的农产品要推向市场,离不开电子商务系统。该系统是加工后农产品的网络销售平台,既起到产品宣传的作用,又可以扩宽产品的销售渠道。随着网络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越来越成为邳州特色农产品销售的主要方式,众多国内外客商喜欢采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洽谈合作。

目前,在邳州各种特色农产品及加工产品均有相应的电子商务平台。以大蒜为例,中国大蒜网根据当地实际要求,现提供的栏目主要有:内参资讯,仓单交易,现货交易,商务短信,会员中心,商务助理,商贸论坛,会员博客,报价中心,分析预测,数据统计,国际采购,国内买家,市场速递,交易评诉,企业展厅,媒体报道等。为网络商务平台的不同用户提供了综合集成化的服务。

伴随着邳州特色农业的发展,特色农业的信息化水平也不断提高。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板材林、大蒜、银杏为支柱产业的从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运输―销售整个过程的信息化模式(如图2)。政府、涉农企业、农民以及其他组织在整个运行中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不断推进邳州特色农业信息化向前发展。

(四)观光休闲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

观光农业信息化是特色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也是我国旅游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旅游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对旅游有关的实体资源、信息资源、生产要素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分配、组合、加工、传播、销售,以便促进传统旅游业向现代旅游业的转化,加快旅游业的发展速度,提高旅游业的生产效率。

现有的邳州旅游网只是作为介绍和宣传邳州旅游资源的窗口,还远远没有达到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根据我国农村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实际,以及旅游观光农业的服务业行业属性,休闲观光农业的主体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农民、游客、当地政府或旅游主管部门。休闲观光农业的三方关系如图3所示:农民为游客提供当地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当地政府或旅游主管部门为游客和农民做好监督、管理和服务工作,保障农民和游客的利益,做到促进当地观光农业的发展。

根据这种三方服务关系,休闲观光农业信息化就主要包括:旅游电子政务和休闲观光营销系统。旅游电子政务,主要是当地政府或旅游主管部门通过构建休闲观光管理网络和业务数据库,为农民和游客提供各类信息,从而建立信息上传下达的渠道和公共信息的平台,事先当地休闲观光旅游业务的处理和公共信息服务。休闲观光营销系统是农民采用信息化手段宣传促销休闲观光产品,加强休闲观光主体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以促进休闲农业的发展,提高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效率,达到为农民创收的目的。

综上,中国农民虽有近十亿之多,但每处农村也非全部贫瘠。相反,不少地区的农村有丰富物产,各地的气候自然条件,也适合发展不同的特色农业。现在的问题只是欠缺技术和信息等市场主导的诱因及途径,把农村的资源与城市的需求,以及把城市企业的产品与农村对现代化的渴求配对起来。而农业电子商务,将会是把城乡之间连接上的桥梁,使农村成为城市企业的新兴市场,也使传统的农业迈向现代化和更具盈利能力,为双方造就商机。

参考文献:

1.冯梅.加快我国农村信息化步伐[J].宏观经济管理,2006(11)

2.曹俊杰.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国际经验与中国模式[J].经济问题探索,2008(3)

特色农业发展分析篇3

关键词:资源县政府;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政府行为

本文以资源县为例,以其在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和不足为对象进行研究,指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资源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所具有的优势

(一)地理条件优越与区位优势明显

资源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适宜发展特色农业。该县处在珠三角的边缘区,华南四省(区)的中心位置,因此有利于开辟东南亚各国市场,为特色农产品的出口创汇创造有利条件。

(二)种植的品种新、效益高

经过几年的引种、试验示范,已筛选出适宜该流域发展的红地球、维多利亚、美人指、红玫瑰等欧亚种红提品种。红提种植从建园到收益,每667㎡投入0.7万元左右,第一年建园,第二年有收益,并能收回或基本收回建园成本,第三年进入丰产期,受益时间长达20年以上。而百合、西红柿的发展也走上正轨。

(三)市场竞争优势明显

该县属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农业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人工费用较大,劳动力便宜,相对减少了生产成本,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二、资源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规模较小,产业组织化程度低

该县红提、西红柿、百合等特色产业在生产上基本上是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缺乏统一管理。

(二)品牌培育不够,缺乏品牌战略意识

随着特色农业产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没有品牌、没有特色就难以立足市场。

(三)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技术力量薄弱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该县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就是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人才缺乏,技术力量薄弱。

(四)营销网络系统不健全

由于缺乏健全的营销网络系统,农户了解市场信息的渠道闭塞、销售渠道狭窄。因此该地区农业产品的销售都是以自主销售为主,导致销售价格不统一,农户之间的无序竞争,自主定价能力下降,销售效益得不到很好保障。

三、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

(一)县级政府发展经济的功能定位不足

该县政府在发展特色产业过程中缺乏对特色产业的规划,招商引资渠道狭窄,这就导致了该县特色产业发展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同时在树立品牌战略的过程中,政府也没有很好的履行发展经济的功能。

(二)市场监管不力,农户权益得不到很好保障

该县市场监管力度不够,未建立良好的市场准入制度。因为未做好市场监管工作,导致劣质苗木充斥市场,给农户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三)科技投入不足

该县之所以出现技术人才短缺现象主要是资金受限,政府在科技方面投入不足造成的。由于资金有限,该县农业部门的农技骨干无法获得先进的农产品种植技术,知识老化严重,无法适应新产品的种植与培育要求;同时该农业部门也没法吸纳和引进新生力量。

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县政府行为的建议

(一)制定完善的产业发展规划政策及有关招商引资等政府政策

资源县政府应根据当地所具有的优势条件,特色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政策,农业产业的整体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规模标准化,招商引资政策。

(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

县级政府应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为本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创造有利条件。

(三)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要加强对于苗木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格苗木的市场准入制度,对苗木要进行检测,严禁劣质苗木进入苗木交易市场,保证农户得到优质合格的苗木,使农户的权益得到良好保障。

(四)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要加大科技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建立和健全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加强对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和农户们种植特色农产品的技术培训以及农产品营销和农业经济管理的培训,在做好引进高产、优质特色农产品新品种的基础上,对不同时节的品种进行合理搭配。

(五)树立品牌培育意识,做好特色产品宣传工作

对特色农产品进行宣传是政府一项重要职能,政府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对该县的特色农业产品进行宣传,提升其品牌知名度,为该县的农产品获得更多销售渠道、更大的销售市场,促进该县的特色农业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特色农业发展分析篇4

关键词: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

云南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发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农业现化发展路径,对云南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深远意义。发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其目的旨在提升云南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使更多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及农产品加工产品走出云南,参与国内及国际市场竞争。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如何拓展国内外市场?如何以更高的产品附加价值抢占市场?这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值得深究的一个课题。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创造产业产品的消费者,消费者是产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而消费者选购农产品的主要决策依据是品牌,中国经济已经迈入过剩经济时代,产业产品市场竞争将会愈演愈烈,产业产品品牌信号显现作用机制将会日愈凸显。如何打造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并使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植入消费者心智。其首要问题是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业进行品牌定位,构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差异化的品牌定位,形成品牌竞争比较优势,提升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一、产业品牌定位的涵义

“品牌”一词最早源于古斯堪纳维亚语“brandr”,是指“牲畜所有者用于识别他们动物的工具”。阿尔・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在其经典著作《定位》中指出,“定位是指如何让你在潜在的客户的心智中与众不同”。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认为,“战略就是创建一个有利的定位。”欲准确理解和阐述产业品牌定位的涵义需从几个层面进行剖析:一是产业品牌定位的目的性。产业品牌定位的根本目的是获取产业产品市场竞争优势,创造产品消费者;二是产业品牌定位的差异性。产业品牌定位的差异性是相对于产业竞争对手和潜在竞争对手而言;三是产业品牌定位的识别性。产业品牌定位的着力点是产业产品市场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为消费者选购产业产品起到信号指引作用;四是产业品牌定位的方向性。产业品牌定位要结合定位主体的发展比较优势,为产业定位者指明未来发展方向。综上分析,笔者认为产业品牌定位的涵义是,“为获取市场竞争优势,指引产业发展方向,在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心智中植入有别于竞争对手和潜在竞争对手差异化的产业印象认知”。

二、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分析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是创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的关键环节和步骤,需要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系统分析,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真正能指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及提升高原特色农业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定位。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主要从产业产品消费者,农产品产品属性,产业竞争对手,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建设资源优势四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产业产品消费者分析

产业产品消费者分析是研究产业品牌的源点和基点,因为产业产品的消费者是产业发展基础和前提,产业发展的目标是创造消费者。消费者分析需要分析消费者需求,消费者需求分析主要分析消费者现实和潜在需求及未来需求的变化发展趋势,消费者需求市场容量决定产业未来的发展规模,消费者需求变化发展趋势决定着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消费者需求和购买力发生了显著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加注重生活品质和健康,尤其是伴随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健康需求已成为消费者主流消费趋势。相关研究表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与健康消费支出具有正相关性,即收入越高的人群,越重视健康保健。中国首富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预测,“如果未来有超越其财富的人,这个人一定会是来自于健康产业。”从现实消费需求和趋势分析,健康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和成长空间。

(二)产业竞争对手分析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的目的是与其他区域农业产业形成差异化的品牌认知,提升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商场如战场,随着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失衡和重构,农产品市场竞争还会愈演愈烈,品牌的信号显现作用会进一步增强。通过对产业竞争对手分析,避免与其他区域产业品牌定位雷同或相似,形成同质化的品牌竞争,如果自身品牌定位是追随者,品牌影响力要超越前者的概率是比较低的,因为领先品牌定位最先植入消费者心智,占据了一定的消费者心智资源,后来者如果采用类似的品牌定位策略,那么其以后的品牌建设投入更多是为先行者作“嫁衣”。通过对产业竞争者分析旨在与竞争者形成一个差异化的品牌定位,或是构建一个全新的品牌定位,获得先动优势,最先将品牌定位植入消费者心智。事实上,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已有的大部分农业产业和产品在其他区域同样拥有,如同属云贵高原的贵州省和云南的一些农业产业就存在一定的同质化竞争。同样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品还会面临来自国内及国外其他区域或高原农产品的市场竞争。通过对竞争对手分析,创建有别于竞争对手,符合消费者需求和云南高原特色农业自身发展优势相符的品牌定位,使市场消费者在面对诸多同质化或同类型的农产品选购时,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能在竞购中脱颖而出,成为消费者首选农产品品牌。

(三)农产品的产品属性分析

农产品的产品属性是指农产品所固有的功能特性,其主要包括农产品安全性、外型、色泽、香气、口感、产品成份及其他满足消费者生理及心理需求的产品功能。农产品区别于其他消费产品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产品进入人体消化吸收。消费者心智中有一个常识性消费认知“病从口入”,因此,在农产品属性中,农产品的安全性是农产品的根本属性,消费者在消费农产品时,往往把食品安全性作为首要决策考虑因素,尤其是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期的中国,农产品食品安全性事实上已经成为农产品消费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农产品的属性分析,旨在通过分析梳理出消费者最为关注和最具价值的产品属性,并结合对自身产业发展特点及消费者和竞争者分析,使品牌聚焦定位于农产品的某个价值属性,并使该产品属性成为品牌定位的内核。由于农产品食品安全性的外显性特点,这主要是针对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食品安全的隐蔽性而言,即消费者在判断食品安全性往往基于农产品的生产地理环境和生产加工过程,但生产及加工过程的食品安全性难于识别,而生产地理环境安全性的判断却相对比较直观。云南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工业发展也相对落后,对农业生产环境造成的污染较为有限,为保障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的食品安全性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和生态型农产品的消费认知。

(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建设资源优势分析

农业生产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征,农业生产与当地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及生物物种分布密切相关。云南被誉为“动植物王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而且云南具有地型多样化、气候多样化、物种多样化的农业生产适宜性特点,为发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原生态”农产品形象在广大消费者心智中具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要顺势而为,充分挖掘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在消费者心智中已形成固有认知,利用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比较优势,结合消费者需求及竞争对手分析,对这些已形成的良好消费认知及农业发展资源优势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形成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一致性的品牌定位。

三、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及诠释

(一)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的基本原则是品牌聚焦,这主要源于消费心智认知规律,消费者心智认知具有崇尚简单排斥复杂的特点。在消费者心智中植入过多的品牌定位理念,不仅起不到强化品牌认知和记忆的效果,而且还会扰乱和弱化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识别,品牌定位的简约性和效果性是正相关的。通过对消费者、竞争对手、农产品属性及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资源优势分析,笔者认为“健康”理念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的内核。即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应定位为健康产业。“健康”的产业品牌定位不仅符合消费者需求和未来的消费趋势,而且具有无限产业成长空间。“健康”品牌定位抓住了农产品的本质产品属性,而且与云南高原特色农业自身所具有品牌资源优势高度相关。“健康”的品牌定位符合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高原”概念生态联想逻辑。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健康”品牌定位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未来发展厘清了方向,形成了消费者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统一的品牌认知,当消费者提起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的认知印象时,首先联想到的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的“健康”品牌理念。即来自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是健康的农产品,是安全的、放心的、优质的农产品。诚然,品牌定位只是构建了品牌的理念内核,产业自身的品牌定位与在消费者心智中真正实现成功的品牌定位还有相当距离,需要对品牌定位理念进行整合传播,而且还需构建与品牌定位理念相适宜的资源配称体系。品牌定位在消费者心智中成功注册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定位者长期坚持和不懈努力。

(二)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诠释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为健康产业,不论是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引,还是在对拓展高原特色农产品市场,创造产品消费者,提升产业市场竞争优势方面,都具有重要深远意义。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健康产业的品牌定位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诠释:一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生产环境的健康性。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应借力自身优越的生态环境优势,顺应市场消费需求和消费趋势,重点发展生态型、环境友好型高原特色农业,创建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互动型的良性循环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二是农业品种的健康性。云南应凭借其丰富的生物种质资源优势,对现有的生物种质资源进行挖掘、开发、培育,发展保健型、营养型的农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等具有健康功能性的农产品品种。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云南农业生产发展适宜的多元性优势,向外引进品种,尤其是向国外引入具有良好市场前景保健型农产品优质品种,使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新产品在国内获取先发优势,加快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全面迈向健康型农业的前进步伐;三是农产品生产及加工过程的健康性。打造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健康型产业涉及到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健全农产品生产及加工食品安全管控体系,确保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生产及加工过程健康安全性。利用农业大数据,构建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产品安全性追溯体系,从源头上对农产品生产食品安全性进行严格管控;四是农产品深加工及研发的健康性。以健康型农产品原料为基础,大力发展健康保健型食品、美容品、医药品等深加工、精加工产品;五是农业产业融合的健康性。以农业庄园发展为载体,借助云南丰富的旅游资源,促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与旅游业、服务产业融合,大力发展集休闲、观光、保健、产品消费体验为一体的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庄园。

参考文献:

[1]王中.高端特色品牌农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出版社,2012.

[2]何忠伟.北京农业品牌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3]孙丽辉等.区域品牌形成与效应机制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阿尔・里斯,杰克・特劳特.定位[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特色农业发展分析篇5

关键词: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1003503

0引言

农产品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连接着城乡居民的最终消费,决定了城乡居民日益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满足程度,对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加速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广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农产品加工业以优势、特色农产品的资源转化为主”,因而如何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及产品特色,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业,对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百色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1百色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百色位于云贵高原伸向广西南岭丘陵的过渡带,地形地貌多样,是立体多样的农业开发带。百色具有南方河谷平原、丘陵地带、石山区、高寒山区等代表性农业开发带,同时生长着多种热带、亚热带以及温带作物,使百色成为地方特色农产品种类和品种繁多的生产区域。农产品加工业是指以农业产品为原料进行加工或再加工的工业。百色农产品原料充足,素有“土特产仓库”和“天然中药库”之称,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目前百色市已有农产品加工企业800多家,其中龙头企业40多家。

2001年国家科技部、农业部等六部委批准成立了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经过几年建设,建成了芒果、蔬菜、香蕉、茶叶、甘蔗、板栗、八角、油茶、油桐、茴油及烤烟、种子种苗繁育、特色畜禽水产养殖等产业化示范园,搭建了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及培训基地,初步建立了农产品加工产业化示范基地,成为中国“芒果之乡”、“南菜北运基地”,亚热带水果生产基地和糖料生活基地,注册了以壮族祖先发祥地“布洛陀”“敢壮山”为名的田阳香芒和田阳优质蔬菜商标、农产品品牌商标“六香宝”、“福东香米”、“增年牌”山茶油等,打出了具有百色地方民族特色的优势农产品。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出现促进了百色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截止2013年年底,百色共有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8个,实现总产值416695万元。

2百色市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的界定

我国参照国际惯例,将农产品加工业分为5大类12个行业:一类是食品加工业(含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和烟草制品,共4个);二类是纺织工业(含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共3个);三类是纸品工业(含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共2个);四类是木材工业(含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和家具制造业,共2个);五类是橡胶工业。

从表1可以看出,百色农产品加工业当中,从相对数的角度看,纺织业和纺织服装、服饰业的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负值,远远低于全国水平,仅有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这两个行业的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这两个行业有优势;从绝对数的角度看,制糖业、造纸业、人造板制造、蔬菜、水果和坚果加工、精制茶加工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这六个行业的生产总值和增加值与其它行业相比都是比较高的,并且都在工业总产值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如制糖业占11.15%;因此这六个行业为百色的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由于这六个行业的出口规模不大,并且都主要在国内市场销售,因此对百色特色优势农产品竞争力分析主要是对这六类产业进行国内竞争力的分析。

3百色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分析

一般情况下,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说明竞争力大小或者规模的显性指标,如单位数、从业人数、总产值和增加值等;另一类是说明形成竞争力的分析性指标,如利润总额、产品销售率、产值利润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本文选取2011-2013年六个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的八个指标进行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制糖业的单位数三年间保持不变,从业人数呈下降的趋势,但是总产值和增加值是呈现上升的趋势,制糖业的繁荣发展依靠百色丰富的甘蔗资源,2013年甘蔗产量566.56万吨,比上年增长838%。广西是我国四大产糖基地之一,无论在生产竞争力、产业创新力、资本竞争力、社会竞争力、市场竞争力还是生态竞争力方面等都具有很大的优势。百色地处南贵昆经济区中心地带,是滇黔桂三省边缘交通枢纽、重要物流集散地、大西南出海通道咽喉,地理优势使得制糖行业比较而言也具有很强的产业竞争力。

蔬菜、水果和坚果加工这个行业从2013年开始统计年鉴中才开始单独列出,说明它是一个发展较快、发展潜力很大的新型农产品加工业,2013年百色的蔬菜产量高达193.89万吨,比上年增长3.58%;2013年百色水果产量达58.2万吨,同比增长15.9%;水果以柑桔和芒果为代表,其中柑桔产量9.29万吨,同比增长45.1%,芒果产量21.37万吨,同比增长35%(2012年百色芒果总产值达6.28亿元,2011年为4.71亿元,2010年为3.52亿元)。百色优越的地理和气候资源优势,使得芒果品质及上市期与其它地区相比优势明显,近几年芒果产业已经逐渐成为百色市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百色的右江区、田阳县和田东县有“中国芒果之乡”之称,右江区、德保县和西林县柑桔基地也逐渐形成规模。

精制茶加工业的单位数、从业人数、总产值和增加值都是呈现上升的趋势造,说明这个行业一直是稳步增长的趋势,2013年百色的茶叶产量为0.93万吨,比上年增长14.04%。人造板制造的单位数增加,从业人员基本保持不变,总产值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纸业从业人数下降,但是总产值和增加值呈现的也是稳步上升的趋势;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和精制茶加工业一样,四个指标都是表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

综合以上分析,百色六个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业中,除人造板制造外,其它五个产业总体上都是呈逐年增长趋势,竞争优势明显。

百色六个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优势明显的原因可以从表3得出。

制糖业的利润总额、产品销售率和产值利税率都是逐年下降,但全员劳动生产率却是逐年提高,这是为什么表2中总产值逐年增长的原因。精制茶加工业的利润总额波动较大,但产品销售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却是逐年上涨,2012和2013年的产品销售率都大于100%,市场前景良好。人造板制造的利润逐年下降,产品销售率维持在90%左右,但全员劳动生产率却是逐年大幅下降,这是为什么表2中总产值和增加值呈减少趋势的原因。造纸业的产品销售率都在96%以上,市场前景广阔,与表2的结果一致。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利润总额也是逐年上升,产品销售率2013年更是高达101.24%,全员劳动生产率在波动中提高,所以表2中的4个指标全都呈现上升趋势。

4百色市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业存在问题分析

4.1一是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程度低

百色市场化改革进程相对滞后,地区之间、产业之间以及地方和部门之间仍然存在着严重的条块分割现象,影响了农产品加工业专业化分工的发展,导致行业内部的大、中、小企业之间缺乏应有的专业化分与协作,并造成“大而全、小而全”局面。加工企业小而散,实力不强,发展水平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名牌企业或企业集团很少,生产经营成本高、产品质量波动较大。

4.2二是大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较少,加工程度较低

以蔬菜、水果和坚果加工为例,这个行业的规模以上企业只有2家,并且2013年才开始大规模发展。并且它们的加工程度很低,对蔬菜和水果的加工大多数仅限于简单的包装,最初级的加工也仅仅是切片或制作成果干,根本没有进行深加工。百色的蔬菜、水果和坚果销往全国各地,但是简单包装后农产品折损率比较高,从而增加了成本,降低了利润。与发达国家相比,运输的耗损率更高。

4.3三是基础设施落后,流动资金不能满足需求

由于百色是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芒果和茶大部分分布在山上,水电缺乏,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农产品加工业的原料采购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需要的流动资金量相应会很大。但是政府对企业和农民的资金扶持力度还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资金的投入不足也造成了企业产品开发和科技创新能力的薄弱,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加工程度较低。

4.4四是农产品加工业所需人才不足

目前百色农产品加工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缺乏大量的农产品加工业人才。原材料甘蔗的收割和茶叶的采摘需要大量的人员。现有的农业从业人员学历普遍较低,技术创新能力不够,人专业技术人员分布也不合理,企业中从业人员的知识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特色农产品品牌宣传和营销力度不够,专业的农产品加工业营销人才极度匮乏,没有在全国建成百色特色优势农产品的连锁经营、集中配送网络。

5提高百色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力的途径

5.1提高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程度

培育和形成百色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百色中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太少,通过加强百色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程度,采用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形成小的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发挥规模优势,通过产业集群培养大规模的百色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

5.2提高农产品加工的广度和深度

百色一方面可以借助百色农业科技园区的技术优势,利用生产大量特色蔬菜水果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形成新的产业链条;另一方面可以进行产业整合,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和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内部其它产业的融合。

5.3改善基础设施,整合资金

改善百色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方面原材料的种植、管理、收割和采摘等;二是政府要加大对百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支持力度,从资金和政策上进行支持,除了财政上加大支持力度外还可以对现有的百色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包装以此来吸引外界资金和社会闲散资本

5.4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优秀人才

从全国各地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听过管理人才引进改革现有管理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技术人才的引进,提高百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农产品加工的广度和深度;通过营销人才的引进创新现有的百色农产品营销模式,建成全国性的连锁经营、大力推广百色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品电子商务。

参考文献

[1]马成武.农产品加工业竞争优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吉林省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06,(12).

[2]李金叶.新疆优势特色产业选择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2).

[3]周燕,齐中英.产业竞争力及其来源分析[J].商业研究,2004,(8).

[4]黄志乾,向阳.湖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广西农业科学,2004,(4).

特色农业发展分析篇6

关键词:农业生态旅游;鄂州蒲团;Swot分析

一、农业生态旅游的内涵

农业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一种,是以自然风光与独特地域的农业特色、乡土民情和优美的环境吸引游客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一种特殊的旅游活动。1988年,贝洛斯给出生态旅游定义为:“生态旅游是一种常规的旅游形式,游客在欣赏和游览古今文化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自然区域,尽情考究和享乐旖旎的风光和野生动物”,可以看出这一概念更强调其自然性;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地人民生活福利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即生态旅游要对生物多样性、当地经济和社会效益做出某种贡献”。

二、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概述

农业生态旅游是迎合城市居民摆脱城市喧嚣和污染的环境、紧张的工作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压力而希望到农村放松精神、舒展身心的要求产生的。一方面它可以满足进入工业时期特别是后工业时期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的需求,另一方面为乡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加速城镇化进程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现实而有效的途径。

三、湖北鄂州蒲团农业生态旅游项目设计分析

蒲团位于鄂州北部华容区,北接华容区中心,东北接临江乡,西北由武黄高速公路连接武汉洪山关山地区,西连庙岭镇,东接杜山乡,南达梁子湖风景区,东南达鄂州市中心。庙岭镇开发了红莲湖旅游区,目前主要开发了乡村高尔夫俱乐部,成为湖北省唯一乡村高尔夫球场。以三国吴文化为主要吸引力,优美的湖光山色和吴文化底蕴使之成为鄂州旅游业的传统景点。

四、湖北鄂州蒲团农业生态旅游Swot分析

(一)Swot分析理论

所谓Swot分析,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

(二)蒲团农业生态旅游Swot分析

1.优势

地理优越:蒲团乡所在的鄂州市位于鄂东南咸宁、黄冈、黄石等旅游城市的中心,鄂州市位于“长江旅游线”和“三国旅游线”的交叉口。蒲团乡位于鄂州市的腹地,位于红莲湖、五四湖、长港之间,属于丘陵地带的小平原地区,地势平坦。

2.劣势

差异性不够强:各地在开发建设“农家乐”旅游项目时,要结合实际,研究特色、挖掘特色、突出特色,用“特色”这块招牌树立起本地“农家乐”旅游的良好形象。如在一些湖泊较多、水域较广的地区,可开展“水乡农家乐”旅游活动,吸引游客前来欣赏水生植物、野营、野餐和四季垂钓等。

3.机遇

“农家乐”旅游前景:“农家乐”旅游的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1)“农家乐”旅游顺应了现代旅游业发展潮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环境旅游将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2)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都市人已开始逐渐厌倦城市中的生活氛围,渴望去感受大自然的真山真水,寻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感受,能有更多新奇的见闻和感受,能了解到当地特色民俗风土人情。而“农家乐”旅游则正好能满足游客的这些需求。

4.挑战

周边几大景区取得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已经发展得很成熟。如梁子岛生态旅游区,它距蒲团乡的距离很短,它推出了湖光山色“渔家乐”旅游,举行湖上泛舟,环岛游,野营以及“农家乐”、“大家乐”等旅游项目。还有西山风景区、红莲湖度假区、莲花山旅游区、杜山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

五、总结

运用Swot系统分析法,来分析蒲团农业生态旅游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使蒲团农业生态旅游在其发展中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因素,克服劣势因素,利用在其发展中所拥有的机会,化解威胁因素,进而分析出蒲团农业生态旅游今后发展的战略选择。把蒲团农业生态旅游Swot分析图划分为四个象限,根据其所有的不同位置,应采取不同的旅游战略。

参考文献:

[01]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02]edwardinskeep著.张凌云译.旅游规划——一种综合性的可持续的开发方法[m].2004.

[03]邹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3.

[04]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05]王建军.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规划研究—景观与环境可持续利用的理论与实践[D]: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地质大学,2006.

[06]谢雨萍.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的研究进展[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2).

特色农业发展分析篇7

【关键词】绿色管理;生态农业;农业产业化;技术创新;管理方法

农业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基础产业,现代社会中,农业对人类生活领域的影响日益扩大,农业发展也在日益深化。进入现代化农业即“石油农业”时代后,农业生产活动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效应,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类农业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的日益冲突引起各界专家学者的关注。为了保持农业永久耕种,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维护人类健康安全和呵护地球永续发展,人们开始反思现代农业的种种弊端和危机,生态农业的概念孕育而出。1991年,国际粮农组织在荷兰召开“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大会并发表《登博茨宣言》,提出生态农业的共同发展纲领,近年来,针对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农业生态补偿等诸多问题的绿色管理逐渐成为技术创新、战略管理、环境管理和创新管理的研究热点,围绕生态农业与绿色管理的应用,专家学者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一、生态农业与绿色管理的内涵

中国的生态农业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来的。尽管不同阶段人们对中国生态农业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在农业中引入生态效益目标和在农业实践中自觉运用生态学原理方面却是一致的。综合国内学者阐述,我国的生态农业可定义为“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农业综合体系”。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全面综合在一起,实现自然资源的能量多级利用,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同时能将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形成大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发展模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绿色”一词,是指自然界生态系统中所具有的“绿色”的抽象规定性,即节约、再利用、再循环。从自然界生态系统的特点来看,尤其是由于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使得由一种有机物排泄出来的废物都会被另一种有机物当作食物而吸收,充分体现了对资源的“经济性”再利用。生态系统就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开放的闭路循环系统,其中的自养者、草食者、肉食者、腐生者正好构成了一个“生产—消费—复原”的闭合链条,实现着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高效循环利用。绿色管理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和企业界对环境管理的关注。有关环境管理(environmentalmanagement)的研究表明,通过实施环境管理的“最佳实践”活动,企业可以显著降低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地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绿色管理的内涵不断得到扩展,不同领域的学者采用不同的理论视角赋予绿色管理丰富的内涵。今天的绿色管理已经从环境管理扩展到了绿色技术、生态环境响应、绿色公司治理、企业的环境责任、环境利益相关者等诸多方面。研究视角也从演化适应延伸到资源基础观、生态响应、制度以及利益相关者等诸多理论。目前,人们对绿色管理普遍定义为以追求人类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以全社会共同参与、全过程控制为特征,多种多样的绿色技术为手段,逐步降低人类给予大自然的环境承载负荷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绿色管理可以将环境的外部不经济转化为外部经济,通过对从设计、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销售、消费及至消费后产生与排放的废弃物、毒物的数量及质量的控制,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消费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效应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激励等全部活动。

二、生态农业产业化中绿色管理的研究范畴

生态农业产业化中绿色管理研究范畴的界定是正确规划和发展生态农业产业的前提,农业中的绿色管理要求农业发展要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在物质和能量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农业,使农业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过程中,实现农业经济活动的绿色化转向。研究农业的绿色管理就是将“绿色”要求纳入农业发展的内生变量中,控制污染、保护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进而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无污染、无公害、无损害于子孙后代的“三无标准”,达到有利用于人类、生态和自然平衡,有利于资源永续利用和有利于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有利于”的长远目标。从社会化再生产的角度来看,绿色管理应涉及到产前研究、产中研究和产后研究范畴,以及这些研究范畴中的管理与服务等内容。

绿色管理的研究范畴应重点体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与绿色技术管理创新。从农产品生产和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对农业生产模式进行选择和管理,研究最能体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生态生产经济协调型的农业生产管理模式是绿色管理的重点。绿色技术创新也是农业绿色管理研究范畴的重要内容之一,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飞跃,技术创新的作用举足轻重,但综观农业技术创新活动和成果,发现大多数农业技术创新只是从单项工程技术层面或经济效益层面上来研究技术创新的,而从生态经济层面研究所见甚少。因此,要实现常规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向,不仅要追求技术创新的工具效率,而且要将农业技术创新活动自觉地融入自然生态循环的系统中,实现绿色技术创新成果的低成本化和公益化。除此之外,如何适度开发与节约农业生态资源、治理土壤退化和实现农业生态经济一体化产业集也是农业绿色管理研究范畴的重点。

三、生态农业产业化中绿色管理的方法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实现的必然途径,而高效合理的组织与管理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科学的管理理念、工具和方法是实现绿色农业的基本手段。

(1)生态农业系统分析方法。生态农业作为一个系统,应具有开放性、持续性、高效性和标准化的系统功能,通过系统分析,能更好地确定问题的本质和起因,找出各种可行的管理方案。生态农业系统的分析方法立足于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分析技术,将大量采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对生态农业进行系统设计、运行管理、故障诊断等日常管理。生态农业系统分析方法研究重点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研究管理系统工程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具体运用,主要包括生态农业系统特征分析方法(如系统模拟技术,系统可靠技术,系统评价技术)、生态农业系统逻辑分析方法(如确定性分析技术,随机分析技术,结果预测技术)和生态农业系统工程技术方法(如工程管理技术,系统优化技术,系统开发技术)等。

(2)生态农业生产规划管理。生态农业生产规划管理应从规划区基本情况、所规划产业的发展情况、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市场现状与前景分析、规划的总体方案(包括规划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内容与布局)、单项内容规划、投资估算、效益分析、风险分析、运行管理和政策措施等方面来研究。在进行生态农业规划时,首先要以新观念定位生态农业,不断挖掘传统农业资源(产品)的新功效、新用途,加强对农业资源(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和加工增值,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施去提高农产品的内在质量和外观设计。其次,以新机制运营生态农业,通过建立具有明晰产权以法人为中心的生态农业产业运营管理模式,逐步形成规范、有序、高效的决策机制。再次,以新设施装备绿色农业,除了包括常规的保护性设施(钢架大棚、温室、太阳能温室)和节水设施(喷灌、滴灌及供排水管道、水处理设备)外,还应包括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监控设施(温度、湿度、养分、光照、病虫害控制系统)、优良品种培育设施、农产品质量检测监控设施、生态环境监控设施和园艺游乐设施等。最后,以新技术升华生态农业,引进与开发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和储运的相关技术、生态农业良性循环技术和新品种研发技术等。

(3)生态农业模式设计方法。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生态农业的实质和核心,研究生态农业模式的设计方法,就是要探讨如何应时、应地来进行科学决策,选择特定时空条件下最优的发展模式。在对生态农业设计管理的过程中,应遵循“三个确保、一个提高”(即确保农产品质量、确保生态安全、确保资源安全,提高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的原则,通过科学的设计程序进行可行模式方案选定、评价、实施和反馈管理,并为保证模式设计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高效率,还必须正确掌握和运用模式设计技术,例如基于德尔菲法的专家评估技术,博弈决策技术等。

(4)生态农业绩效评价方法。生态农业绩效评价是对一个复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多个指标信息,应用定量定性方法,包括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和提炼,以求得其优劣等级的一种评价方法。评价的目的是发现问题、排出优劣次序、设立标杆。在收集一个高质量、内容丰富的信息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目的选择适当的评价指标,结合实践需要,确定各单个指标的评价等级及其界限,再选择正确有效的评价方法。生态农业绩效评价的指标分为确定性指标和非确定性指标,根据指标选择正确的评价方法,对多维度、全方位、多层次的全面评价一个生态农业系统,综合评价生态农业的绩效有重要作用。

(5)生态农业农产品质量管理方法。生态农业的发展应以优化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的,围绕高效农业技术、品牌特色资源和农产品安全质量,制订符合生态农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扩大标准化生产覆盖率。通过产品质量等级、定量包装、计量、包装标识、商品条码等手段,加强流通领域的生态农产品标准化管理,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工作,确保上市绿色农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标准。通过建立绿色农产品质量体系把农产品的末端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结合起来,还包括探索建立与国际质量标准接轨的绿色农业质量标准体系、绿色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体系、绿色农产品质量认证评价体系、绿色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等。

通过以上的分析,本文认为绿色管理研究对于发展生态农业,解决现代农业带来的种种弊端和危机有着重要意义。而未来在农业发展中对绿色管理的研究,可从市场经济转型下的制度环境深入研究绿色管理与绿色效益、经济效益的共生关系;绿色管理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企业提供了全新的市场机会,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绿色产业,也创造了创新的就业机会,同时绿色管理问题也给企业提出了挑战。把绿色管理研究拓展到农业产业化生产的每个生产阶段,为引导生态农业建设和绿色创业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王致晶.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建设模式探讨[J].学术纵横.2010(6)

[2]李新字,唐海萍,赵云龙.生态农业系统综合效益评价研究动态与展望[J].生态环境.2004(4)

[3]李维安.“绿色管理”:后金融危机时代管理新趋势[J].南开管理评论.2009(6)

[4]吴树波,严立冬.绿色技术创新的特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特色农业发展分析篇8

【关键词】品牌战略农产品营销

一、引言

江西农产品资源丰富,品类繁多,素有脐橙之乡、金橘之乡、毛竹之乡的美誉,拥有水产、茶叶、蔬菜、果品等一系列特色农产品。然而,除脐橙和茶叶等部分特色农产品外,大多数的特色农产品品牌的个性化和比较优势开发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特色农产品“土而不特”,虽有名品,却无名牌;品牌数量有限且影响范围较小,大多局限于江西本省,尚未广泛拓展到外省甚至国外市场;农产品品牌市场主体地位缺失,“公地悲剧”频发,致使品牌信誉严重受损;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突出。农产品品牌已成为制约江西农产品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是江西特色农产品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文献回顾

品牌理论的研究与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主要包括品牌形象、品牌定位、品牌资产、品牌战略和品牌生态五个阶段(韩福荣和王仕卿,2006)。而品牌战略理论属于其中的第四阶段,它是以公司战略为出发点,在对外部环境、内部资源和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品牌的活动方向、范围及过程进行长期、系统、科学的规划。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农产品品牌战略研究一直是我国农业企业和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对于实施农产品品牌化战略的现实意义,国内学者的看法趋于一致,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能有效规避市场风险;二是,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减少消费的购买风险,增加顾客让渡价值;四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

就农产品品牌战略管理而言,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进行了研究。第一,基于品牌权益保护视角,政府应当加强对品牌商标的保护,向企业宣传品牌权益的重要性,大力打击假冒商标,整顿市场环境,有效地维护商标品牌的品牌形象与个性(费明胜,周寿春,2007)。企业作为农产品品牌的市场主体,更应当增强品牌意识,通过注册子品牌、推动行业标准体系的建立等维护品牌权益。刘玲玲(2007)在对原产地标志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品牌发展战略。第二,农产品标准化视角,主张通过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产品标准化质量认证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徐元珍(2006)研究指出我国农产品品牌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就是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主张加快制定和修订农产品各项标准,全方位实现农产品标准化。卢岚等(2005)借鉴工业生产标准化管理的经验,提出农业标准化途径可从组织标准化、物料标准化、作业标准化和管理标准化四个方面进行。第三,农业产业化经营视角,将农产品品牌建设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紧密结合起来(彭艾珍,1998),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以农业产业带动农产品品牌建设,形成产品特色(乔娟和张宏升,2005),打造强势品牌,逐步实现产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李敏,2007)。李德立(2006)也认为品牌战略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手段,以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标准化,为品牌战略的实施奠定基础。第四,强调品牌延伸对农产品品牌战略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农产品区域品牌与农产品产业集群的互动,延长价值链,通过整合营销传播,做响区域品牌(如江智强,2003;杨海波,2006)。

虽然国内学者对于农产品品牌战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存在一定不足:一是,对品牌价值的研究不足,偏重定性研究而忽视实证检验;二是,结合人文、地理、市场等区位特征等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不多见,而能真正将战略措施落实到位又是一大问题。

三、特色农产品品牌战略制定原则

(一)合理定位

即在对特色农产品品牌现状、特色农产品产业的发展环境进行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分清特色农产品所面临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才能找准其战略定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打响农产品品牌,扩大知名度。

(二)立足特色

特色农产品,顾名思义,最主要的还是在“特”字上下功夫,即以产地的特色资源为基础,将产品的特色(如风味、口感、外形等)与文化的特色(特殊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相结合,制定相应的品牌战略。尤其是要重视品牌的差异化,强调个性,提炼品牌核心价值,着力培育品牌文化。

(三)系统规划

品牌战略的制定是对品牌的活动方向、范围及过程进行的长期的系统的科学规划过程。其中,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只有坚持系统性原则进行权衡,建立一个完整的品牌发展战略体系,才能有效推动农产品品牌的发展。

(四)动态调整

品牌战略的制定是一个长期的、科学的规划,应当根据农产品品牌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一方面,品牌的建立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农产品品牌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品牌战略;另一方面,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尤其是政府政策变化时,品牌战略也应当随着进行相应的调整。

四、江西省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内外部环境分析

(一)机会

1.政府政策的支持。在《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的指导下,江西省政府在土地、产业投资、税收及科研开发等方面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增加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市场体系建设的投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2012年5月,江西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其后,宜春、鹰潭、上饶、抚州等市结合各自实际,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狠抓落实,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通过引进优良品种并推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及技术创新给予重点支持;通过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手段,对高新技术成果和农产品著名品牌进行扶持。

2.绿色消费观念深入人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环境意识也日益深入人心,消费者更加注重自然、安全、健康的生活方式。消费者普遍开始青睐于“无毒、无公害、无农药残留、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纯天然食品,对掺杂使假的农产品则深恶痛疾,市场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量也大大的增加,为特色农产品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3.农业科技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江西已经建立了涵盖农、林、牧、水产、加工等产业、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功能比较完备的农业科研体系,在农业科技创新、科技兴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农业科技开发和服务功能逐步增强。

(二)威胁

一方面,农产品品牌的公共物品属性导致区域品牌的经营主体缺位,假冒伪劣产品乘机充斥市场,使得区域品牌信誉严重受损,消费者对农产品品牌的信任度不高,忠诚度不高。例如,南丰蜜橘以果色金黄、皮薄肉嫩、食不存渣、风味浓甜、芳香扑鼻而闻名中外,但近几年来,市场上却有许多周边的县市也纷纷打起了南丰蜜橘的旗号,使得消费者无法准确判断谁真谁假,无法实现其自身价值。另一方面,由于农产品市场竞争行为不规范,农产品品牌间的恶性竞争导致无法形成品牌优势,直接影响到农产品品牌营销的进一步展开。

(三)优势

1.区位优势。江西省热量较丰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山区气候丰富多样,能满足以种植水稻、棉花、油菜等喜温作物为主体的农、林、牧、渔各业发展的需要,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以资源为依托,发挥地域优势形成了一批名、优、特农产品,成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资源依托。

2.深厚的文化底蕴。江西省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尤其是,奇秀险峻的自然景观和深厚悠久的人文历史交相辉映,历史文化与绿色生态浑然一体,加之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与当地文化、风俗等相融合,形成独特的区域优势。

(四)劣势

1.品牌意识滞后。大多数营销主体的农产品区域品牌意识不强,缺乏统一的农产品区域品牌管理规划。不仅仅是农民,就连一些企业也缺乏品牌意识,“品牌”概念较为模糊,对于农产品品牌的认证和创建缺乏长远意识和品牌眼光,认为农产品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质量不稳定,不好创品牌。虽然拥有一批具有影响力、诱惑力的地方农产品品牌,但却没有统一的商标,没有一个整体的形象。

2.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目前,我省企业仍然存在着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不很健全,对农药、兽药残留限量要求太少,缺乏完善的残留检测方法标准体系,导致农产品整体质量不优,农业污染严重,农产品卫生安全性还有待提高。加之,名牌产品个数不多,现有的名牌所占市场份额不大,缺乏市场竞争力。

3.农产品科技含量低。许多农产品仍然停留在初加工阶段,技术相对较单一,如米、面、油的加工等,其加工链条断,精加工、深加工、系列加工严重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特色农产品“土而不特”,普遍存在着土味浓、精品少、附加值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

4.品牌延伸不够,影响力不足。农产品品牌是一种信誉,是一个地区及企业对广大消费者做出产品质量,不仅代表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更重要的是它代表顾客对品牌农产品的信任度和忠诚度。我省品牌农产品企业的品牌运作水平普遍较低,缺少品牌战略规划或规划不够完善,品牌延伸不足,系列品牌严重缺乏,影响力较小。

五、江西省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战略对策

针对江西省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及其内部优势和劣势,本文主要立足于企业的角度,同时结合政府和农户,从区域品牌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对策分析,构建以差异化、标准化和形象力为支撑的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

(一)品牌创建阶段

1.注册子品牌。为避免公共品牌泛滥带来的损失,企业应当提炼品牌核心价值,通过品牌商标的设计、注册与保护,形成区域品牌下的子品牌,实现由公共品牌向自身品牌的过渡。以法律手段来保证企业对品牌的使用权,通过区位品牌与产品品牌的交互发展,推进农产品品牌的推广和发展。政府则应当推进区域品牌标准体系的建立,通过有效的品牌审核和认定机制,依法保护产品品牌权益,防止产品品牌的滥用。

2.与农户达成战略联盟。农户是初级农产品的生产者和提供者,农户的品牌意识直接关系到农产品品牌的成败。企业与农户间达成战略联盟,立足长远,拒绝短视,通过培训示范户,增强农户的品牌意识,重视品质和质量、安全、卫生、风味、口感等,从而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二)品牌推广阶段

1.品牌整合。江西特色农产品小品牌杂多,缺乏竞争力。强势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弱势企业,整合农产品品牌,能有效提升品牌知名度,促使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而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当从全局出发,大力支持和鼓励,通过培育主打品牌,“四两拨千斤”,有效推广农产品品牌。

2.品牌宣传。“酒香也怕巷子深”。特色农产品品牌的传播和推广离不开品牌营销渠道的建设。企业应当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手段相结合,如广告宣传(包括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营业推广和公共关系等,加强品牌宣传力度,吸引“注意力”,提高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此外,通过办节的方式(如赣南脐橙节),参加特色农产品展销会等也能扩大其销售渠道范围,加快品牌传播,是打响品牌的有效手段。

此外,企业还应当加强乡土文化宣传,针对特色农产品品牌的“乡土性”和“绿色”两个品牌诉求,可借用政府信誉为担保,从而提高消费者的认知程度,降低认知风险,实现农产品品牌的推广。

(三)品牌延伸阶段

所谓品牌延伸,就是指一个品牌从原有业务发展到新业务或新产品上,让企业的多项产品或业务共享一个品牌。江西现有特色农产品大多以初级产品形态进行销售,品牌延伸不足。企业应当加强农产品品牌运作,通过精加工、深加工及系列加工,延长产品价值链,合理实现品牌延伸,增强品牌生命力。但是,需注意的是,品牌延伸并非肆意而为,应当注意产品之间的相关性,使延伸的产品与原产品的核心价值保持一致,确保延伸产品的品牌形象保持不变。

(四)品牌维护

农产品品牌维护应贯穿品牌发展始终,政府和企业都应当切实维护好区域农产品品牌形象,促进农产品品牌的良性发展。

1.以质量为品牌基础。企业应重视农产品质量,减少农药残留,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产品生产和管理的标准化。大力发展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的农产品,重视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储运等过程的质量控制,树立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

2.以规模求品牌发展。为增强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企业应扩大生产规模,集生产、加工、营销于一体。延长价值链,通过加工、深加工及系列加工等,突出农产品差异化和个性,真正实现农产品的特色所在,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牌价值。另一方面,通过市场调研、市场细分等,开拓并找准目标市场,避免生产的盲目性。

3.以创新保持品牌活力。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扩大品牌影响力。实施农产品区域品牌的营销创新,通过新的营销渠道,如超市农业、网络农业、会展农业等,实现目标市场多元化,降低对某一或某些地区市场的依赖度。通过挖掘当地文化底蕴,扩大品牌知名度。

4.以标准化生产稳定品牌形象。严格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稳定品牌形象。将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纳入标准化轨道,严格规范农产品生产加工、质量检验、选购验收等环境的质量、卫生、安全,加快农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变。

此外,政府应当加强府监管,实施品牌保护,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整顿市场,建立有序的竞争环境。通过完善品牌管理体系,实行区域品牌的授权管理,以行业协会的名义注册,保护品牌商标和品牌权益,使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合法化。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区域品牌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农产品标准化。

参考文献

[1]郭锦墉.江西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经营的思考[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5(4),51-54.

[2]焦伟伟,刘洁.我国农产品品牌战略中的障碍性因素及对策[J].乡村经济,2006(4):46-49.

[3]李敏.国内农产品品牌战略管理研究述评[J].商业研究,2010.

[4]王爱红.农产品品牌营销分析[J].商业研究.2009(12):139-141.

[5]魏琦.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J].商业时代.2011(23):51-52.

特色农业发展分析篇9

【关键词】绿色农业经济;发展;前景

绿色农业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形式,是农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时出现的必然趋势,是市场需求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创造的产物。对我国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发展前景进行分析,能够找到我国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才能在其今后的发展中做到扬长避短,也就有助于促进绿色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

绿色农业经济以传统农业经济为基础,将市场发展作为导向,以期能够实现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的目的,是可持续额发展战略与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农业生产行业中的具体表现。就目前来说,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目前大部分农业地区还是继续实行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这就导致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还缺乏集约化与规模化。[1]受到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因此就使得绿色农业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存在着许多问题,具体有三点:首先,土地资源利用率不高,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使得企业用地与房地产用地面积不断增多,大大减少了耕地使用面积,随着耕地的流失,导致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其次,市场适应能力不高,虽然我国粮食产量逐渐增加,但这远远无法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这是因为农业生产耗费了较高的成本,而产品质量却不高,因而就致使在销售农产品上存在着许多困难。最后,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以追求短期效益为主,造成我国农业用地的质量不断下降,这也就使得农业生产的成本进一步加大,对绿色农业经济的集团化、集约化发展十分不利。

二、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前景分析

绿色农业经济在未来的发展势必会将产业化的经营与合理的规划、先进的技术结合在一起,能够与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加适应。在产业模式上,绿色农业经济能够发挥出带头的模范作用,将生产、加工、销售等形成一条产业链,绿色农业经济的市场竞争力将会不断增强。[2]在技术上,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以环保型、科技型的技术为基础,通过提高队伍的技术含量来提高绿色农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在总体规划上,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在设置布局时以因地制宜原则为指导,使各个区域的优势与特色能够体现出来,对可用的农业生产资源做到充分利用,将环境保护、农业生产结合在一起,不断生产健康、环保、有机的绿色食品,推动绿色农业经济的稳定长远发展。

三、推动绿色农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

(一)深入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实现绿色农业经济的生态环保发展

在发展绿色农业经济的时候,必须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采取循环利用的发展方式,最大程度地保护好农业的生态系统,将农业经济发展的可用资源进行整合做到充分利用。

(二)做到科学布局与统筹规划,将土地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我国各级政府以及相关农业部门要充分发挥出对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领头作用,结合我国耕地的实际分布情况,制定出合理的绿色农业经济发展规划,从总体上对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进行科学设计与规划,为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制定明确的目标,再根据各个区域所拥有的不同资源特色以及生态环境来合理布局绿色农业产业。各级政府要对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向农户宣传先进的生产观念,激发农户生产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保障。[3]

(三)为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制定优惠扶持政策

在发展绿色农业经济时,不仅要由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与生产技术来支撑,同时还需要有政策的扶持。我国要对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投入更多的资金,同时还要为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制定出在信贷、税收、财政、补贴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通过政策的扶持作用为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稳定、宽松的发展环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与人们的生活而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要从政策、观念、技术布局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其实现又好又快的稳定发展,从而为我国的综合发展做出更大贡献。[4]

【参考文献】

[1]高永强.关于绿色农业经济支撑条件分析的思考[J].吉林农业,2010,08:17.

[2]陈露,江禹奉,覃兰秋,程伟东,周锦国,谭贤杰.加快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2,10:6189-6191+6194.

[3]胡雪萍,董红涛.构建绿色农业投融资机制须破解的难题及路径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06:152-158.

特色农业发展分析篇10

关键词:新疆特色农产品层次分析法品牌竞争力

引言

特色农业是人们从区位、环境、资源、技术等优势出发,根据社会需要和市场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农业。新疆位于我国西部内陆地区,区域特色较其他地区更为明显。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背景下,研究新疆特色农产品品牌,对于提升新疆特色农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促进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文献综述

关于特色农产品和农产品品牌化问题,国内外的学术界和企业界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较典型的研究成果有:著名管理学大师科特勒从品牌的识别角度,将品牌定义为:“是一种标记,符号或设计,或者它们之间的组合,其作用是辨别识产品或劳务,并使其与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别”。品牌大师凯文·凯勒在其著作《战略品牌管理》一中提出:品牌处于产品的五层价值之中的附加价值层面。也就是说,它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给产品或劳务带来增值。詹姆斯·格雷戈里则指出了品牌的12大优势,即品牌能带来商业效益、带来较好的财务状况、能创造消费者忠诚、使企业营销更有效以及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良好的决策等。

同时,国内的很多学者也对该问题做出了很多相应的研究。朱玉林(2006)提出:农业区域品牌是指在某区域范畴内形成的具有较强生产能力、较大规模、较高市场占有率和较大影响力的农业企业所属品牌的商誉总和。曹垣(2007)指出:品牌竞争将是农产品竞争的主要方式;大量资料表明,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与农产品产地有密切关系。方敏(2006)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培育主体、注重营销、依托科技、规范标准、加强引导、优质服务等是新疆实施农业品牌战略,促进新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汪希成(2006)运用Swot模型分析了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的机会、优势、难题和劣势,并从整合同类农产品品牌、弘扬新疆民族文化、强化科技动力和培育发展龙头企业等方面提出了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的战略措施。陈炜(2010)将Swot分析法运用于新疆特色农产品的研究,对新疆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发展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准确的分析,对我们认清新疆农产品品牌的优、劣势,积极应对内、外部机遇和挑战,为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以上理论探索较好地总结了新疆特色农产品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的策略,为加速推进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化,提高新疆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供了较好的思路,也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较为丰厚的理论积淀。本文通过提出新疆特色农产品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建立了新疆特色农产品品牌竞争力评价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新疆特色农产品品牌竞争力进行了测定。

二、评价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

(一)评价方法的选择

本文采用模糊层次分析评价法(FaHp),先用层析分析法找出因素权重,并尽量反映各因素间的层次关系和模糊关系,然后将不确定的模糊因素通过模糊数学的方法加以量化,用模糊综合评判确定评判效果。模糊法是在层次法之上,两者相互融合,对评价有着很好的可靠性。

(二)评价模型的构建

依据品牌竞争力的因素的来源,按照各因素权重差异,从诸多竞争力因素中选出产品力、形象力、销售力3项主要因素,来构建新疆特色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见图1

产品力,是指产品对目标人群的吸引能力。包括:产品质量,产品包装,产品集聚力,产品服务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能够单独或综合发力,从不同角度对消费者产生吸引力。产品质量是产品竞争力的主要表现因素,也是产品品牌竞争力提升的首要因素。同时,优秀的产品服务可以营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加品牌的形象力。形象力,是指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外在感觉。它是产品最为重要的竞争力,良好的品牌形象对产品得到公众支持、增强产品的凝聚力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21世纪产品品牌的发展将以形象力的提升为导向。产品形象力不仅有助于提升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认同感,而且有助于更有效提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销售力,是消费者和商家之间顺利达成商品交易的能力。在为消费者提供能满足其需求的商品的前提下,消费者和商家之间只有通过商品交易,才能实现其各自所需的目标。在商品同质化愈来愈高的市场上,市场策略的选择也就愈加重要。商品销售力是消费者与商家达成交易的推动力,也是商品营销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三、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新疆特色农产品品牌竞争力

(一)评价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来自问卷调查,并结合专家学者的建议和已有的研究成果。问卷设计的问题都是定性值,以新疆获得的38个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作为对象,采用李克特量表的测量方式,发放对象为消费者,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08份,其中有效问卷92份,有效率达到7667%。

(二)评价过程

文中判断矩阵元素表明了各相关因素的重要程度,采用9标度的方法。判断矩阵用来表示针对上一层的某个因素,与下层次有关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程度。通过咨询品牌领域的相关专家意见,构建了新疆特色农产品品牌竞争力指标的判断矩阵,然后进行计算其特征根和特征向量,并进行了一致性检验。

1.使判断矩阵的每列元素归一化,元素的一般项公式为: